经济后果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2 18:50:06

经济后果

经济后果范文篇1

一、审计准则的经济后果观

经济后果观最先应用于会计准则。1978年,Zeff在《“经济后果”学说兴起》中指出: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是指各种财富的转移是既得利益在不同社会利益集团之间的重新分割,而这种“社会性后果”的表现是会计报告对企业、政府、工会、投资人、债权人决策行为的影响,更具体的表现就是一个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对其市场价值产生的影响。换言之,会计准则不再是一种纯粹的技术手段,不同的准则将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从而影响到不同集团的利益,包括一部分人受益,另一部分人受损。我们认为,审计准则具有和会计准则同样的性质,审计准则同样具有经济后果。具体表现在:

1.对政府与监管者而言:当政府作为一名投资者时,他与其他普通投资者一样希望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等信息是恰当的、可靠的,这些信息都是在公认的审计准则审计下披露出来的,能够以此来进行投资决策等;当政府作为一名监管者时,他希望经过审计的信息能够满足社会各界的要求,同时公司披露的信息经过审计后能够达到政府监管的要求,比如经过审计的会计信息能够服从政府的税法、经过审计的会计信息有利于国家实施宏观经济计划和调控需要等。

2.对普通投资者与债权人而言:他们要求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是相关的、可靠的以及同时具有可比性。可是,如果仅仅是要求由这些公司来保证其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相关的、可靠的,这多少会让投资者与债权人难以相信,唯一的办法就是由独立的第三方对这些会计信息进行审计,以合理的确保这些会计信息是相关的、可靠的。

3.对审计师而言:审计师对企业财务报表是否符合“公认会计原则”进行审计,以审查财务报表的可靠性、真实性与公允性。可是由于审计师的理性经济人假设,他可能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损害其他相关者的利益,为了确保审计师的行为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相一致,这就需要一个公认的审计准则来对其行为进行规范。同时,审计师从事的活动是一项高风险的活动,为了保护自己以减少面临法律诉讼的概率以及符合成本效率原则,同时也为了弥补社会各界对审计师的期望差距,审计师同样需要一项公认的审计准则对其业务活动进行指导以及保护其自身利益。

4.对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而言:一般来说,相对于以上三者,企业管理当局最不需要审计准则,这样企业就可以随意滥用会计准则,随意披露虚假信息而外部利益相关者却不知道。可是,在现今这个各个利益方相互交织的社会里,企业不可能完全依靠自己来获得不断发展,企业需要外部资金,需要赢得外部利益者的青睐,这就注定了企业不可能经常性的滥用会计准则以及随意披露虚假信息,而为了让外部利益者相信其所披露的信息是相关与可靠的,企业就需要审计师对这些信息进行审计,而这些都是由审计准则来规范的。同时,企业也需要获得其他企业的信息(比如对其他企业进行投资、获得同行业企业的信息进行分析等),因此企业也希望其他企业披露的信息同样符合“公认会计审计准则”。

二、审计准则经济后果的具体行为表现

1.审计准则经济后果的博弈原因分析:潜在利润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于制度的需求是因为在当前状态下,行为主体无法获得潜在利益。国内一些学者认为,审计准则能够有效地降低审计业务中的交易费用,从而使利益相关者获得由交易带来的潜在收益。“从制度需求理论上说,通过适用的审计准则,使显露在现存制度安排结构之外的利润内在化,即潜在利润内在化是审计准则需求产生的基本原因”。

审计准则的潜在利润是指实行这项审计准则所获得的潜在收入减去遵循这项审计准则所增加的成本,即审计准则给社会带来的预期正值收益。由于审计准则经济后果所带来的潜在利润,相关利益各方才更有动力去参与博弈过程。潜在利润影响审计准则的博弈过程是这样的:首先经过会计职业界、社会公众、政府机构的辩论和研究,一项公认审计准则得以形成,达到暂时的均衡状态。随着外部经济、法律及技术环境的变化,现存准则安排之外的潜在利润会逐渐显露出来,于是又会引起新一轮的博弈,以达到新的均衡状态。正是相关利益者对审计准则潜在利润的不断追求,才使得审计准则由低层次向高层次不断逼近,同时审计准则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

2.审计准则经济后果的博弈过程分析:相关利益集团之间的互相博弈

RoyA.Chandler(1997)曾经指出,将审计准则仅作为技术性标准的观点如今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国外已有不少审计学者指出,审计准则的制定实际上是一种政治过程。如,RoyA.Chandler(1997)研究了英国审计实务委员会(APC,1991年被AuditingPracticesBoard所取代)颁布《审计指南:审计报告样本》的过程中就有着各方所发生的利益冲突和妥协。McEnroeandMartens(1998)则研究了美国AICPA出台SASNo.69的过程中,反映了利益各方是如何表达并维护自己利益的。以上研究都表明,审计准则的制定过程是相关利益者的博弈过程,审计准则是博弈过程的均衡解,其实质是利益各方所达成的契约,这一点是我们理解审计准则制定的经济后果观的关键。由于审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不同利益集团往往都会想方设法利用自己的优势来对审计准则的制定施加影响,因为准则一旦制定,将造成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实际的财富分配。由上述潜在利润对审计准则博弈的影响过程可以看出,审计准则的均衡解只是一个静态的纳什均衡,一旦审计准则的潜在利润显露出来,相关利益各方就会力争获得潜在利润的最大一部分,无论对政府还是普通投资者与债权人、企业、审计师来讲都是一样的,他们会更有动力去追逐潜在利润,并不断通过各种途径去对审计准则的制定施加影响,以使审计准则能最终体现出自己的利益。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中国等政府利益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里,审计准则更多的倾向于维护国家利益,以满足国有投资者、政府征税以及宏观调控的需要;以及在美国等私人利益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里,审计准则更多的从维护投资者权益角度出发,强调为他们评价企业经营业绩以及据此作出的投资决策提供鉴证服务,确保会计报表的真实、公允。当然,审计准则对于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利益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不仅影响着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还影响着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所必须实施的审计程序,及会计师事务所的成本和收益。正因如此,一些大型事务所,如国际知名的“四大”国际会计公司,力求使自己所开发或者采用的审计程序能够成为通行的标准,从而减少培训员工的成本以及相关的法律成本(McEnroe,1993)。因此为了使自己的利益能够在审计准则中得到反映并最大可能的追逐潜在利润,利益各方会不遗余力的参与审计准则制定的博弈。

三、从经济后果观来看我国审计准则制定的不足

1.中美审计准则制定机构利益代表比较

美国审计准则是由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ASB)所制定的,在确定审计准则委员会机构成员时,ASB就广泛吸收各方力量的参与,注意其能否充分代表各方利益和意见,准则制定机构从整体上是否具有广泛代表性。ASB由15名委员组成,其中6人来自“六大”,1人来自中型会计师事务所,6人来自小型会计师事务所,1人来自学术界,1人来自政府机关。而在2003年中注协拟成立的审计准则委员会由30名专家组成,其中政府等有关部门占11名,注册会计师占10名,中注协秘书处1名,证券业界1名,会计、审计学者占6名,法律专家1名。从这个对比可以看出,我国审计准则委员会政府代表占到40%,而实务工作者只有30%多点,而美国ASB15名委员中只有1名来自政府机关,却有13名来自实务界。

2.我国审计准则制定机构代表性不足的思考

首先,我国现代审计还时间不长,而真正意思上的审计业务从1996年“脱钩改制”以来才只有十年,因此目前审计职业界还没有能力来曾担审计准则的制定这项工作。其次,在我国当前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政府倾向于维护国有资本的利益,就算职业界有制定准则的能力,政府也可能不会放权。因此,由财政部下属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这样一个半官方性质的机构来制定审计准则就更可能符合各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当然,准则制定机构中政府利益代表占多数的情况下,其制定的准则可能在某些方面有失偏颇,如其制定的审计准则可能在最大程度维护国有资本利益的同时而忽视了其他利益者(如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利益。

四、结论及建议

审计准则做为一项制度,具有经济后果,各利益相关者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断进行反复博弈,实质上是各利益相关者所达成的契约。审计准则的质量不仅仅在于它有没有一个科学的指导框架,也在于具有经济后果的审计准则的制定有没有一个广泛的“群众基础”,即审计准则博弈的相关利益代表广不广泛。虽然我国审计职业界、投资者与债权人等已经开始认识到审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但这些相关利益者参与审计准则制定的热情一直不够。这方面的原因有很多,如我国审计职业界还没有形成国际上“四大”那样的规模,自身缺乏能力对审计准则施加影响;我国上市公司中很多公司的最终投资者与债权人都是国家,他们本身就缺乏动力去参与审计准则的制定,由国家来制定审计准则对他们来说是件省时又省力的事情。但是,我们认为,这其中最大的原因是政府主导下的审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分权与制衡的不够。审计准则既然具有经济后果,能为相关利益者带来潜在利润,政府就不能完全主导审计准则的制定,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就必须体现出公平与效率。因此,我们建议:(1)在我国审计准则制定委员会中,有必要降低来自政府部门的比重,增加来自实务界的代表。审计准则说到底用来规范审计活动的一项准则,而实务工作者处于审计活动的最前沿,他们能够更清楚的看到事物的本质,因此提高实务界代表的比例更有利于在审计准则的原则性与可操作性之间达成平衡。(2)我国的审计准则制定程序应为公众参与准则制定提供必要而合理的形式,提高审计准则制定的信息公开与透明度。诚然,我国目前新的准则的都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但似乎还没有形成一个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讨论审计准则的大气氛,中注协有必要努力推动社会各界参与审计准则的讨论,如实行像美国ASB那样的公众听证会。同时,中注协也应该向公众公布更多的准则制定背景以及准则研究报告等,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是公布一些抽象的审计条款。中注协有必要建立一种“政府指导程序民主”的准则制定程序,只有这样才能鼓励更多的社会公众去参与准则的制定。

主要参考文献:

[1]林钟高尤雪英徐正刚:《独立审计理论研究》,立信会计出版社,189~222.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准则委员会暂行规则》,2004.

[3]萧英达:《比较审计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版。

[4]刘继忠:《审计标准与审计标准体系》,中国审计出版社1992年版。

[5]张龙平:《注册会计师审计控制系统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6]刘明辉:《独立审计准则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McEnroe,J.1993.AnanalysisofcommentintegrationinvolvingSASNo.54,Abacus,29(2):160~178.

经济后果范文篇2

关键词: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经济后果;政治成本

企业会计政策其本质是一种经济和政治利益的博弈规则和制度安排。其中的经济后果是指企业的会计报告会对利益相关者产生影响,可以影响企业的决策,使得企业的利益受到损害。对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成果和政治成本进行有效分析,可以明确选择正确方法,在选择的过程中,也是对会计政策进行不断优化的过程,可以从中看出社会公平、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

一、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

企业的经营业绩可以通过选择会计政策来实现,但是这也会影响到其他相关者的利益。会计规范中有很多种选择可以供企业选择,从而为企业争取更大的经济利益,进而导致经济后果的出现。从一些公司利用会计选择而实现利润操纵的例子中就可以看出,在选择上也会出现不好的结果,想要用政策选择作弊来提高业绩。以下是几种政策选择中的常见情况:企业会为了实现近三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标准,使其不低于百分之十的配股资格线;为了实现不受到特别处理或者是企业摘牌的处理,而作弊保持微利的现象;为了防止受连续亏损的特别处理,通过作弊可以营造出转亏为盈的表象,特意在本年亏损上加大数额。这些都是企业为了躲避市场监管,为了形成自身有利局面而形成的经济后果,在和政府监管部门以及其他企业博弈中的一种常见表象[1]。因此为了实现会计政策选择的规范操作,保持市场经济的秩序,政府就需要帮扶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此来领导和规范企业在会计造成选择上的行为。

二、企业会计选择的政治成本

(一)寻租成本寻租者会从政府的手上获得某种特权,并以此来实现获利,而在实现寻租行为的时候就会产生寻租成本,其过程也是谋求会计政策的制定和选择权的过程。而寻租者对会计政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会计准则的制定权和选择权上谋求,也就是说要谋求制定权。如果制定权分配结束,寻租者就只能在制定好的准则中,选择其中最利于自己利益的某项政策来具体实施。

(二)税费管制成本企业会计政策对税收的影响分别为对资产计价方法的选择以及对损益的期间确认以及会计政策和鼓励变更对损益的调整。无论是哪一方面,企业必定会挑选税负最小化的会计政策。比如在遭遇通货膨胀时,企业会为了节约税费,而选择后进先出的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在这种情况下,税费管制成本也让使得企业挑选降低收益等有益于自身利益的会计政策。

(三)社会契约成本企业会计准则也是一种社会公共契约,因此如果单方面由市场主体进行讨论和制定,就会使得其在推广时受到阻碍,无法让社会各方达成共识,公众的接受度也会降低,进而导致成本升高,使得制度选择无法体现出其效果,甚至无效。因此在制定时,就应该由政府或者其选定的机构参与制定,否则市场主体环境所具备的一些特点是政府无法全面认知的,因此为了保证制定的有效性,政府就可以采取宏观控制制定,将其余的制定权教给市场主体,来提高制定的效率。

三、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启示

(一)会训政策选择过程实质上就是社会上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过程,这个过程也实现了对会计政策的不断优化,因此是必须要经历的过程。企业会计政策在制定以及选择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有限理性的特点,在实际中就表现为市场主体钻营、牟利和准则制定机构防范、堵塞的反复博弈过程,但是经过反复的博弈,可以促进会计准则更好的发展,逐渐提升社会的公认度,从中也可以看出对社会公平的改善以及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改变。

(二)在制定和选择中,也是利益相关者在经济和政治利益弈的过程,会计选择则贯穿始终。每个利益相关者都会以自身的利益为基点来选择会计政策[2],因此在选择的时候,企业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会计政策,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进行博弈,因此企业会计的选择和制定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动态的博弈,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会计理论也在不断的进行优化,也不断提高会计实物的水平。

(三)会计政策制定时应该要保证决策的民主性,因为在制定和实施方面,相关的利益集团都会以有利于自己企业的会计政策为先,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之间会进行博弈,因此要使制定出的会计政策得到更好的实施和认可,就需要保证过程的民主性,我国在准则制定方面还缺乏健全的程序,这就使得过程中的民主性不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比如,企业的最大债权人是银行,但是在制定会计准则时却没有将银行也加入制定者中,使得会出现企业利用会计政策的选择来躲避违反贷款合同的约束的问题,使得银行的利益受损。因此政府在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应保证民主性,对企业的选择要进行适当限制,这也是会计准则制定者需要注意的地方。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会计政策的制定和选择上保证民主性,就需要对企业的选择范围进行适当的限制,在各利益集团博弈中,也需要注重这一问题,不断优化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过程,提高会计实务的水平。

作者:纪春霖 单位:福建海峡科化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经济后果范文篇3

关键词:会计寻租;经济后果;对策

一、会计寻租的含义

在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过程中,如果出现权力真空或所谓的“公共领域”而存在“租值”未被界定时,那么各社会经济主体就会耗费资源去提取它,同时对他人利益造成损害,这就是寻租行为。会计作为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重要制度装置之一,其运行具有直接的经济效果,如果经济人能够在规范会计运行规则中施加有利于自己的影响,就能够提取社会经济资源配置过程的“公共租”,于是会计寻租就成为作为经济人的各社会经济主体进行非生产性寻利的直接手段。会计能够导致财富的非生产性转移,并且会计在事实上难以做到中立。因此,通过影响会计准则的制定与执行就可以将财富转移到自己身上来,此时就会有人受益有人受损,这种会计行为正好体现了寻租的基本思想。

会计寻租是在社会总财富水平和企业真实业绩并未改变的前提下,通过改变会计信息(包括对外公布的财务信息以及供内部管理决策使用的信息)来进行财富的非公平性转移和资源的不恰当配置,从而对其他社会主体利益造成损害的一种非生产性寻利活动。

二、我国会计寻租的经济后果

(一)会计寻租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会计信息是利益分配、财富转移的基础,具有协调利益分配的功能,而会计寻租的本质是对会计信息的操纵,这种操纵导致了社会财富的非公平性转移和资源的不恰当配置。因而会计寻租行为必然会导致会计信息非公正、非公平地反映社会财富和企业真实绩效的后果,即导致会计信息质量低下。

一方面,会计人员需要根据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做出自己的职业判断。但是,在委托—关系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委托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往往是不完全的,激励机制也不健全,这样,人为了使自身利益最大化,在企业即将公布会计信息时,经常会进行寻租,这就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另一方面,政府的寻租行为也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特别是地方政府为了本地区的局部利益,往往需要利用上市公司来体现本地区的经济水平或显示政绩,会对所属单位虚报及虚夸问题采取默许、纵容的态度,地方政府这种为了本地区的局部利益而进行的寻租行为,必然会使基层单位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另外,作为主要中介机构的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的过程中,有的注册会计师为了从被审单位得到更多的好处,经常与被审单位串通一气,致使“合谋”出具的审计报告含有很大的水分,损害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总之,利益相关者的会计寻租行为将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影响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会计寻租行为必然影响到会计信息数据的计算,进而影响到国家以这些会计数据为基础制定的经济政策的准确性,同时也会弱化经济杠杆的应用力度。

(二)会计寻租造成租值耗散或福利损失

会计寻租的一个明显的不良后果是导致了非常不公平的财富转移,会计寻租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不仅仅是一个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问题,更主要的是,会计寻租会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扭曲资源优化配置。从寻租人本身来讲,他从寻租中获得的收益远远大于其寻租所付出的成本,尽管在寻租过程中他没有创造任何财富,并且还要消耗财富。从整个社会来看,寻租行为导致社会整体损失大于利得。一般来说,会计寻租造成的租值耗散或社会成本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直接的会计寻租成本,如给会计管制机构的贿赂,进行政治游说的耗费,对准则进行各种评论的成本以及会计寻租主体进行寻租行为所花费的成本;二是因会计寻租而发生的准则修改及相应引起的准则培训,更新会计电算化软件,重组会计基础性资料等带来的间接成本;三是会计寻租引起的效率损失,如因寻租产生的会计准则或会计政策的选择,通过会计信息对资源配置发出不当信号引起的资源运用效率损失。

(三)会计寻租降低会计监管效率

会计监管制度从建立到执行,会计寻租行为一直贯穿其中。通过对会计监管制度的制定过程施加影响以取得对己有利的会计政策的寻租行为是一个重要类型。权力机构对会计信息揭示管制的开始,意味着社会资源配置链条中出现了“公共领域”,于是对“公共领域”中租金流的攫取的寻租活动便随影而至。在会计监管制度建立过程中,被监管的各利益集团为了追租、护租,会将大量的经济资源投入到对政府的游说和疏通中去,一旦监管机构被“俘获”,不公平的监管制度便产生了。规则的不平等是最根本的不公平,规则的不公平是决定意义上的不公平。不公平的会计监管制度必然会受到避租者的抵制,他们同样会为了避免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而花费大量的经济资源抵制这种监管制度的产生与实施,进而影响会计监管制度的执行效率。

(四)会计寻租对资本市场产生不利的影响

会计寻租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会计信息对股票价格的影响进而影响股民“用脚投票”来选择投资机会并最终对资本市场造成影响。近年来,美国爆发的世界通信、安然、施乐以及中国爆发的银广厦、亿安科技、蓝田股份、郑百文、科龙等重大财务报告舞弊案,使得股价狂跌,投资人受到重大损害,资本市场受到重创。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公众对资本市场的信心危机,他们对公司的经理层、董事会,对会计、审计、分析师等中介机构,对政府当局的监管,乃至对整个市场经济的诚信基础都产生了怀疑。会计寻租行为重重打击了国内、国际的资本市场,也引起了会计理论界、会计实务界与政界的极大关注。

三、我国会计寻租产生的原因

(一)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存的“双轨制”模式导致了有租可寻

双轨制条件下租金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双轨制制度本身的缺陷,这种制度的存在改变了寻租与寻利的相对价格,从而改变了经济人的激励结构与偏好,只要该制度存在,就会产生寻租(林钟高,2001)。同时,“双轨制”的存在意味着其适用对象上存在差异,这对那些混合性质的企业集团或跨行业的企业利用会计规范的差异所形成的政策空间进行寻租提供了“先天性”的可能(雷光勇、刘金文、柳木华,2001)。

(二)不完善的会计准则制定机制是会计寻租产生的制度基础

会计准则,顾名思义是会计工作的规范和准绳。从广义上讲,会计准则是为界定、确认和保护产权而制定的行为规范,它具有“经济后果”,会计准则与制度的缺陷,致使会计寻租行为合法化、合理化,助长了会计寻租行为:

第一,会计准则的不完全,使“公共租”的提取合法化。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单方面的政府行为,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这样,一项准则的制定,往往使一部分人受益,而另一部分人受损。因而谁取得会计准则制定权,谁就可以通过规范会计运行规则来施加有利于自己的影响,并且能够提取社会经济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公共租”。

第二,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致使会计寻租合理化。由于各企业的具体情形不一,会计准则不可能制定得很完备,只能对企业会计工作提出基本原则和规范,同时保留一定的职业判断空间。这样,对同一会计事项的处理会有多种备选的会计处理方法,使其成为会计政策选择的对象,这些给相关利益者的会计寻租行为提供了可能。

第三,会计准则、制度的不完善性导致会计寻租行为的合法化。首先,会计准则的规定常滞后于会计实践的发展和经济行为的创新,很难找到长期有效的会计操作的依据。当某些新经济现象出现,就会出现企业的会计处理无据可依的现象。其次,会计准则定义或释义可能出现不准确性,某一项会计准则的涵义可能有歧义,就必然会产生实务操作的不确定性。最后,会计准则中有些核算原则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会计信息首要质量特征是可靠性还是相关性,过分的稳健很可能导致会计信息偏离实际。会计准则的缺位和缺损会导致“会计寻租”的合法化。

(三)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使得对会计寻租行为缺乏有效的约束和监督

产权主体虚置与内部人控制,为会计寻租提供了条件。由于上市公司基本上是国家或法人控制,中小股东不仅持股比例低而且分散,缺乏监督和约束内部人的动力和手段,容易产生内部人控制,衍生经营者道德风险甚至逆向选择。作为人的公司管理当局有可能集控制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于一身,完全控制了公司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为会计寻租提供条件。

(四)独立审计制度缺陷

独立审计制度的缺陷,不仅掩盖了会计寻租造成的虚假信息,同时也诱发了审计市场的寻租行为。会计师事务所的体制缺陷,使会计寻租活动滋生蔓延。我国目前的会计师事务所虽然绝大部分已经脱离了挂靠单位独立经营,但仍与挂靠单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各挂靠单位或为会计师事务所揽业务,或为了诸如争取上市额等地方利益,默许乃至纵容事务所与企业一起操纵利润等。

另外,非审计业务的展开影响了审计的独立性,“审计合谋”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会计师事务所过多介入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必然会使得双方利益联系更加紧密,从而影响到审计活动的独立性。巨大的商业利益使得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合谋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审计独立性很难得到保证,使得审计寻租行为不断发生。

四、抑制会计寻租的对策

(一)加快行政机构改革步伐,转变政府职能

寻租理论指出,寻租行为与政府在经济系统中的活动范围与区域大小有关。从我国目前条件看,还不可能对市场完全放开,一定程度的政府干预还是必要的。但是政府调控的能力越大,其成员就越容易参与权力寻租活动。因此有必要减少政府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改进准则制定者的选择与监督机制,在管制者与被管制者之间找到合理的均衡点,仅履行将准则作为法规颁布并监督其执行的职能,只有在必要时才能直接参与准则的制定。

(二)完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制定完善的会计准则

1.限制制定准则中会计政策的选择范围。法定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的可选择性是导致合法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因素,但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在目前情况下是不可缺少的。所以应通过内部审计或一定的监督机构来制止企业钻会计政策可选择性的空子。另外,对于同一行业相类似的不同企业,其会计政策的选择范围应有所限制。

2.会计准则制定人员要有广泛性、层次多样性和专业性。我国是一个成文法国家,会计法律、法规均由国家和政府制定。会计准则的制定也无例外地由财政部负责,现行会计准则制定委员会的成员主要来源于财政部、证券监管机构、会计职业界、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单位,他们是国内外知名的会计专家,是会计领域的资深人士。但总体来讲,其代表性不够,表现为:第一,缺乏相应数量的会计实务界人士加入;第二,没有证券市场中大股东、企业投资者和银行债权人等相关利益团体的参与。准则制定组应有会计实务界人士和相关利益团体的参与,因为他们是会计准则的使用者,他们的理解会影响到会计准则的使用效果,没有他们的支持,会计准则很难发挥预期效果。

(三)强化监督机制,加大处罚力度,增加会计寻租成本

建立有效的事前监督机制和事后惩治机制,提高寻租者的行为成本。即要设计出一套严密科学的管理制度、制约规则、监督机制和防范措施,提高寻租者预期受罚概率,使其成本期望值大于收益期望值,因寻租得不偿失而放弃寻租行为。严惩非法设租、寻租,完善机构司法监督,加强立法,提高公共权力运作的透明度,提高微观主体的寻租成本和寻租风险,使其主动放弃寻租行为,从而有效降低寻租概率。

(四)建立和完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是确保会计信息高质量的一个重要制度安排,内部治理机制一旦失衡,会计寻租发生的概率就会居高不下。公司治理就是一种对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权利的安排,实行股权多元化、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提高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减少会计寻租活动发生的重要举措。

(五)提高人们的反寻租意识,建立反寻租的道德规范

遏制寻租活动的有效方法,是建立法律制度和规范的文化与道德。防范寻租活动,除了依靠健全的体制、完备的法制和有效的社会监督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道德约束。我国现阶段正在进行建章立制,许多问题的发生和解决并非是无法可依,而是有法不依。再好的制度也必须依赖人去执行,人的素质高低在许多情况下,往往是关键。因此有必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从道德规范的角度对经济人进行内心调节,制约其行为和活动。

【参考文献】

[1]雷光勇,姚晗.会计制度变迁和会计寻租[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1):77-80.

[2]雷光勇,刘金文,柳木华.经济后果、会计管制与会计寻租[J].会计研究,2001(3):50-53.

[3]林钟高.寻租理论与会计准则[J].财经研究,2001(2):28-34.

[4]阮梓坪,韩玉启.会计寻租研究探讨[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3):15-17.

经济后果范文篇4

一、会计稳健性对盈余的影响

如果对于会计结果没有一个可靠的研究结果,则会使管理者对于未来的现金流量产生高估,在以盈余作为基础的情况下,不能对报酬计划进行科学的制定,可能会使支付的薪酬增加,这就导致了医院的过度投资,致使投资净现值变为负数。稳健的盈余计量,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对管理者给予恰当的激励,并且对管理者的报酬进行有效的递延,因为有一些以盈余为基础的报酬完全可以递延至管理者退休之后,这也说明了盈余的预测能力受到稳健性的影响。根据公认会计准则中相关的规定,以及在非会计信息系统中的体现可以看出,非预期权益的回收和盈余之间存在着一种非线性的关系。因此,学者根据这些关系,建立了一个衡量稳健性的指标体系,将非预期盈余与全部盈余信息的比例作为一个衡量指标,这时发现该衡量指标的比例较高的医院,往往具有高杠杆、回报率波动较大的特点,而且往往会获得更多的偶然损失,盈余与应计额的比例具有较强的波动性,这也就说明了稳健性对盈余有着很大的影响。

二、会计稳健性对财务报告的影响

衡量财务报告质量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就是会计稳健性的程度。学者对会计稳健性和信息汇总与财务报告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严密的考察,发现有效的会计数据报告应当具有汇总的信息,同时具有稳健性的偏向。具有较强稳健性的会计信息能够使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得到很好的保证,在外界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信息使用者的福利往往是随着医院控制信息成本的升高而下降的,而在高质量的会计报告影响下,却能够有效地提升。医院的应计额通常分为预期和非预期两个部分,而在应计金额里所体现出来的稳健性则主要是有非预期的部分组成的;稳健性之间所产生的关系则主要是由有条件的和无条件的稳健性所产生的非预期应计额造成的;高杠杆医院实现的非预期应计额更是将稳健性体现的十分明显。但是同时我们也发现,在低成长公司中稳健性的程度要远远高于高成长公司,这就说明了高成长公司在会计报告中可能存在着一些激进的现象,而使得稳健性受到影响。通过对会计报告的有效操控,能够实现对稳健性的准确把握。

三、会计稳健性对投资效率的影响

稳健性对于投资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尤其是在针对投资决策方面,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投资的不足或者是过度投资。一方面,稳健性能够有效地反映出会计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并且能够及时做出反应,减少负面风险的影响,针对管理者对会计的操控能够有效地限制,并且不断加强对机会主义投资者的监控。在会计信息系统中,要求能够及时对损失进行确认,而稳健性的存在则形成了一种无形的自律机制,使管理者在任期内能够自觉地承担起在决策方面的责任,而不是相互推诿。同时,通过对负NPV项目的有效的事前限制,在事后能够将不合格的项目及时停止,使对医院产生负面影响的项目能够及时得到调整,防止过度投资;另一方面,具有较强稳健性的会计信息能够降低医院的投资风险,减少对于投资溢价的要求,使医院的融资成本得到很大程度的降低,进而对投资不足的情况进行有效的抑制。如果稳健性能够对负NPV项目的动机进行事前和事后的有效监督,则降低项目成本、提高医院盈利能力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强。学者们对此的研究结果为,具有越强稳健性的医院,其现金流量和毛利率的比例就越高,特殊项目费用发生的可能性和比例就越低,因此,稳健性是财务报告的必须特征,也是十分必要的特征。如果从国家横截面的角度对稳健的财务报告对医院投资效率的影响进行分析会发现,具有更高的稳健性的财务报告体制下,医院在针对较少的投资机会时,所做出的反应是更快的。

四、总结与展望

经济后果范文篇5

一、审计准则的经济后果观

经济后果观最先应用于会计准则。1978年,Zeff在《“经济后果”学说兴起》中指出: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是指各种财富的转移是既得利益在不同社会利益集团之间的重新分割,而这种“社会性后果”的表现是会计报告对企业、政府、工会、投资人、债权人决策行为的影响,更具体的表现就是一个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对其市场价值产生的影响。换言之,会计准则不再是一种纯粹的技术手段,不同的准则将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从而影响到不同集团的利益,包括一部分人受益,另一部分人受损。我们认为,审计准则具有和会计准则同样的性质,审计准则同样具有经济后果。具体表现在:

1.对政府与监管者而言:当政府作为一名投资者时,他与其他普通投资者一样希望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等信息是恰当的、可靠的,这些信息都是在公认的审计准则审计下披露出来的,能够以此来进行投资决策等;当政府作为一名监管者时,他希望经过审计的信息能够满足社会各界的要求,同时公司披露的信息经过审计后能够达到政府监管的要求,比如经过审计的会计信息能够服从政府的税法、经过审计的会计信息有利于国家实施宏观经济计划和调控需要等。

2.对普通投资者与债权人而言:他们要求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是相关的、可靠的以及同时具有可比性。可是,如果仅仅是要求由这些公司来保证其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相关的、可靠的,这多少会让投资者与债权人难以相信,唯一的办法就是由独立的第三方对这些会计信息进行审计,以合理的确保这些会计信息是相关的、可靠的。

3.对审计师而言:审计师对企业财务报表是否符合“公认会计原则”进行审计,以审查财务报表的可靠性、真实性与公允性。可是由于审计师的理性经济人假设,他可能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损害其他相关者的利益,为了确保审计师的行为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相一致,这就需要一个公认的审计准则来对其行为进行规范。同时,审计师从事的活动是一项高风险的活动,为了保护自己以减少面临法律诉讼的概率以及符合成本效率原则,同时也为了弥补社会各界对审计师的期望差距,审计师同样需要一项公认的审计准则对其业务活动进行指导以及保护其自身利益。

4.对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而言:一般来说,相对于以上三者,企业管理当局最不需要审计准则,这样企业就可以随意滥用会计准则,随意披露虚假信息而外部利益相关者却不知道。可是,在现今这个各个利益方相互交织的社会里,企业不可能完全依靠自己来获得不断发展,企业需要外部资金,需要赢得外部利益者的青睐,这就注定了企业不可能经常性的滥用会计准则以及随意披露虚假信息,而为了让外部利益者相信其所披露的信息是相关与可靠的,企业就需要审计师对这些信息进行审计,而这些都是由审计准则来规范的。同时,企业也需要获得其他企业的信息(比如对其他企业进行投资、获得同行业企业的信息进行分析等),因此企业也希望其他企业披露的信息同样符合“公认会计审计准则”。

二、审计准则经济后果的具体行为表现

1.审计准则经济后果的博弈原因分析:潜在利润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于制度的需求是因为在当前状态下,行为主体无法获得潜在利益。国内一些学者认为,审计准则能够有效地降低审计业务中的交易费用,从而使利益相关者获得由交易带来的潜在收益。“从制度需求理论上说,通过适用的审计准则,使显露在现存制度安排结构之外的利润内在化,即潜在利润内在化是审计准则需求产生的基本原因”(林钟高,2004)。

审计准则的潜在利润是指实行这项审计准则所获得的潜在收入减去遵循这项审计准则所增加的成本,即审计准则给社会带来的预期正值收益。由于审计准则经济后果所带来的潜在利润,相关利益各方才更有动力去参与博弈过程。潜在利润影响审计准则的博弈过程是这样的:首先经过会计职业界、社会公众、政府机构的辩论和研究,一项公认审计准则得以形成,达到暂时的均衡状态。随着外部经济、法律及技术环境的变化,现存准则安排之外的潜在利润会逐渐显露出来,于是又会引起新一轮的博弈,以达到新的均衡状态。正是相关利益者对审计准则潜在利润的不断追求,才使得审计准则由低层次向高层次不断逼近,同时审计准则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

2.审计准则经济后果的博弈过程分析:相关利益集团之间的互相博弈

RoyA.Chandler(1997)曾经指出,将审计准则仅作为技术性标准的观点如今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国外已有不少审计学者指出,审计准则的制定实际上是一种政治过程。如,RoyA.Chandler(1997)研究了英国审计实务委员会(APC,1991年被AuditingPracticesBoard所取代)颁布《审计指南:审计报告样本》的过程中就有着各方所发生的利益冲突和妥协。McEnroeandMartens(1998)则研究了美国AICPA出台SASNo.69的过程中,反映了利益各方是如何表达并维护自己利益的。以上研究都表明,审计准则的制定过程是相关利益者的博弈过程,审计准则是博弈过程的均衡解,其实质是利益各方所达成的契约,这一点是我们理解审计准则制定的经济后果观的关键。

由于审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不同利益集团往往都会想方设法利用自己的优势来对审计准则的制定施加影响,因为准则一旦制定,将造成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实际的财富分配。由上述潜在利润对审计准则博弈的影响过程可以看出,审计准则的均衡解只是一个静态的纳什均衡,一旦审计准则的潜在利润显露出来,相关利益各方就会力争获得潜在利润的最大一部分,无论对政府还是普通投资者与债权人、企业、审计师来讲都是一样的,他们会更有动力去追逐潜在利润,并不断通过各种途径去对审计准则的制定施加影响,以使审计准则能最终体现出自己的利益。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中国等政府利益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里,审计准则更多的倾向于维护国家利益,以满足国有投资者、政府征税以及宏观调控的需要;以及在美国等私人利益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里,审计准则更多的从维护投资者权益角度出发,强调为他们评价企业经营业绩以及据此作出的投资决策提供鉴证服务,确保会计报表的真实、公允。当然,审计准则对于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利益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不仅影响着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还影响着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所必须实施的审计程序,及会计师事务所的成本和收益。正因如此,一些大型事务所,如国际知名的“四大”国际会计公司,力求使自己所开发或者采用的审计程序能够成为通行的标准,从而减少培训员工的成本以及相关的法律成本(McEnroe,1993)。因此为了使自己的利益能够在审计准则中得到反映并最大可能的追逐潜在利润,利益各方会不遗余力的参与审计准则制定的博弈。

三、从经济后果观来看我国审计准则制定的不足

1.中美审计准则制定机构利益代表比较

美国审计准则是由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ASB)所制定的,在确定审计准则委员会机构成员时,ASB就广泛吸收各方力量的参与,注意其能否充分代表各方利益和意见,准则制定机构从整体上是否具有广泛代表性。ASB由15名委员组成,其中6人来自“六大”,1人来自中型会计师事务所,6人来自小型会计师事务所,1人来自学术界,1人来自政府机关。而在2003年中注协拟成立的审计准则委员会由30名专家组成,其中政府等有关部门占11名,注册会计师占10名,中注协秘书处1名,证券业界1名,会计、审计学者占6名,法律专家1名。从这个对比可以看出,我国审计准则委员会政府代表占到40%,而实务工作者只有30%多点,而美国ASB15名委员中只有1名来自政府机关,却有13名来自实务界。

2.我国审计准则制定机构代表性不足的思考

首先,我国现代审计还时间不长,而真正意思上的审计业务从1996年“脱钩改制”以来才只有十年,因此目前审计职业界还没有能力来曾担审计准则的制定这项工作。其次,在我国当前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政府倾向于维护国有资本的利益,就算职业界有制定准则的能力,政府也可能不会放权。因此,由财政部下属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这样一个半官方性质的机构来制定审计准则就更可能符合各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当然,准则制定机构中政府利益代表占多数的情况下,其制定的准则可能在某些方面有失偏颇,如其制定的审计准则可能在最大程度维护国有资本利益的同时而忽视了其他利益者(如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利益。

四、结论及建议

审计准则做为一项制度,具有经济后果,各利益相关者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断进行反复博弈,实质上是各利益相关者所达成的契约。审计准则的质量不仅仅在于它有没有一个科学的指导框架,也在于具有经济后果的审计准则的制定有没有一个广泛的“群众基础”,即审计准则博弈的相关利益代表广不广泛。虽然我国审计职业界、投资者与债权人等已经开始认识到审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但这些相关利益者参与审计准则制定的热情一直不够。这方面的原因有很多,如我国审计职业界还没有形成国际上“四大”那样的规模,自身缺乏能力对审计准则施加影响;我国上市公司中很多公司的最终投资者与债权人都是国家,他们本身就缺乏动力去参与审计准则的制定,由国家来制定审计准则对他们来说是件省时又省力的事情。但是,我们认为,这其中最大的原因是政府主导下的审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分权与制衡的不够。审计准则既然具有经济后果,能为相关利益者带来潜在利润,政府就不能完全主导审计准则的制定,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就必须体现出公平与效率。因此,我们建议:(1)在我国审计准则制定委员会中,有必要降低来自政府部门的比重,增加来自实务界的代表。审计准则说到底用来规范审计活动的一项准则,而实务工作者处于审计活动的最前沿,他们能够更清楚的看到事物的本质,因此提高实务界代表的比例更有利于在审计准则的原则性与可操作性之间达成平衡。(2)我国的审计准则制定程序应为公众参与准则制定提供必要而合理的形式,提高审计准则制定的信息公开与透明度。诚然,我国目前新的准则的都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但似乎还没有形成一个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讨论审计准则的大气氛,中注协有必要努力推动社会各界参与审计准则的讨论,如实行像美国ASB那样的公众听证会。同时,中注协也应该向公众公布更多的准则制定背景以及准则研究报告等,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是公布一些抽象的审计条款。中注协有必要建立一种“政府指导程序民主”的准则制定程序,只有这样才能鼓励更多的社会公众去参与准则的制定。

主要参考文献:

[1]林钟高尤雪英徐正刚:《独立审计理论研究》,立信会计出版社,189~222.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准则委员会暂行规则》,2004.

[3]萧英达:《比较审计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版。

[4]刘继忠:《审计标准与审计标准体系》,中国审计出版社1992年版。

[5]张龙平:《注册会计师审计控制系统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6]刘明辉:《独立审计准则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McEnroe,J.1993.AnanalysisofcommentintegrationinvolvingSASNo.54,Abacus,29(2):160~178.

经济后果范文篇6

关键词:会计寻租;经济后果;对策

一、会计寻租的含义

在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过程中,如果出现权力真空或所谓的“公共领域”而存在“租值”未被界定时,那么各社会经济主体就会耗费资源去提取它,同时对他人利益造成损害,这就是寻租行为。会计作为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重要制度装置之一,其运行具有直接的经济效果,如果经济人能够在规范会计运行规则中施加有利于自己的影响,就能够提取社会经济资源配置过程的“公共租”,于是会计寻租就成为作为经济人的各社会经济主体进行非生产性寻利的直接手段。会计能够导致财富的非生产性转移,并且会计在事实上难以做到中立。因此,通过影响会计准则的制定与执行就可以将财富转移到自己身上来,此时就会有人受益有人受损,这种会计行为正好体现了寻租的基本思想。

会计寻租是在社会总财富水平和企业真实业绩并未改变的前提下,通过改变会计信息(包括对外公布的财务信息以及供内部管理决策使用的信息)来进行财富的非公平性转移和资源的不恰当配置,从而对其他社会主体利益造成损害的一种非生产性寻利活动。

二、我国会计寻租的经济后果

(一)会计寻租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会计信息是利益分配、财富转移的基础,具有协调利益分配的功能,而会计寻租的本质是对会计信息的操纵,这种操纵导致了社会财富的非公平性转移和资源的不恰当配置。因而会计寻租行为必然会导致会计信息非公正、非公平地反映社会财富和企业真实绩效的后果,即导致会计信息质量低下。

一方面,会计人员需要根据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做出自己的职业判断。但是,在委托—关系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委托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往往是不完全的,激励机制也不健全,这样,人为了使自身利益最大化,在企业即将公布会计信息时,经常会进行寻租,这就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另一方面,政府的寻租行为也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特别是地方政府为了本地区的局部利益,往往需要利用上市公司来体现本地区的经济水平或显示政绩,会对所属单位虚报及虚夸问题采取默许、纵容的态度,地方政府这种为了本地区的局部利益而进行的寻租行为,必然会使基层单位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另外,作为主要中介机构的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的过程中,有的注册会计师为了从被审单位得到更多的好处,经常与被审单位串通一气,致使“合谋”出具的审计报告含有很大的水分,损害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总之,利益相关者的会计寻租行为将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影响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会计寻租行为必然影响到会计信息数据的计算,进而影响到国家以这些会计数据为基础制定的经济政策的准确性,同时也会弱化经济杠杆的应用力度。

(二)会计寻租造成租值耗散或福利损失

会计寻租的一个明显的不良后果是导致了非常不公平的财富转移,会计寻租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不仅仅是一个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问题,更主要的是,会计寻租会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扭曲资源优化配置。从寻租人本身来讲,他从寻租中获得的收益远远大于其寻租所付出的成本,尽管在寻租过程中他没有创造任何财富,并且还要消耗财富。从整个社会来看,寻租行为导致社会整体损失大于利得。一般来说,会计寻租造成的租值耗散或社会成本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直接的会计寻租成本,如给会计管制机构的贿赂,进行政治游说的耗费,对准则进行各种评论的成本以及会计寻租主体进行寻租行为所花费的成本;二是因会计寻租而发生的准则修改及相应引起的准则培训,更新会计电算化软件,重组会计基础性资料等带来的间接成本;三是会计寻租引起的效率损失,如因寻租产生的会计准则或会计政策的选择,通过会计信息对资源配置发出不当信号引起的资源运用效率损失。

(三)会计寻租降低会计监管效率

会计监管制度从建立到执行,会计寻租行为一直贯穿其中。通过对会计监管制度的制定过程施加影响以取得对己有利的会计政策的寻租行为是一个重要类型。权力机构对会计信息揭示管制的开始,意味着社会资源配置链条中出现了“公共领域”,于是对“公共领域”中租金流的攫取的寻租活动便随影而至。在会计监管制度建立过程中,被监管的各利益集团为了追租、护租,会将大量的经济资源投入到对政府的游说和疏通中去,一旦监管机构被“俘获”,不公平的监管制度便产生了。规则的不平等是最根本的不公平,规则的不公平是决定意义上的不公平。不公平的会计监管制度必然会受到避租者的抵制,他们同样会为了避免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而花费大量的经济资源抵制这种监管制度的产生与实施,进而影响会计监管制度的执行效率。

(四)会计寻租对资本市场产生不利的影响

会计寻租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会计信息对股票价格的影响进而影响股民“用脚投票”来选择投资机会并最终对资本市场造成影响。近年来,美国爆发的世界通信、安然、施乐以及中国爆发的银广厦、亿安科技、蓝田股份、郑百文、科龙等重大财务报告舞弊案,使得股价狂跌,投资人受到重大损害,资本市场受到重创。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公众对资本市场的信心危机,他们对公司的经理层、董事会,对会计、审计、分析师等中介机构,对政府当局的监管,乃至对整个市场经济的诚信基础都产生了怀疑。会计寻租行为重重打击了国内、国际的资本市场,也引起了会计理论界、会计实务界与政界的极大关注。

三、我国会计寻租产生的原因

(一)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存的“双轨制”模式导致了有租可寻

双轨制条件下租金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双轨制制度本身的缺陷,这种制度的存在改变了寻租与寻利的相对价格,从而改变了经济人的激励结构与偏好,只要该制度存在,就会产生寻租(林钟高,2001)。同时,“双轨制”的存在意味着其适用对象上存在差异,这对那些混合性质的企业集团或跨行业的企业利用会计规范的差异所形成的政策空间进行寻租提供了“先天性”的可能(雷光勇、刘金文、柳木华,2001)。

(二)不完善的会计准则制定机制是会计寻租产生的制度基础

会计准则,顾名思义是会计工作的规范和准绳。从广义上讲,会计准则是为界定、确认和保护产权而制定的行为规范,它具有“经济后果”,会计准则与制度的缺陷,致使会计寻租行为合法化、合理化,助长了会计寻租行为:

第一,会计准则的不完全,使“公共租”的提取合法化。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单方面的政府行为,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这样,一项准则的制定,往往使一部分人受益,而另一部分人受损。因而谁取得会计准则制定权,谁就可以通过规范会计运行规则来施加有利于自己的影响,并且能够提取社会经济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公共租”。

第二,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致使会计寻租合理化。由于各企业的具体情形不一,会计准则不可能制定得很完备,只能对企业会计工作提出基本原则和规范,同时保留一定的职业判断空间。这样,对同一会计事项的处理会有多种备选的会计处理方法,使其成为会计政策选择的对象,这些给相关利益者的会计寻租行为提供了可能。

第三,会计准则、制度的不完善性导致会计寻租行为的合法化。首先,会计准则的规定常滞后于会计实践的发展和经济行为的创新,很难找到长期有效的会计操作的依据。当某些新经济现象出现,就会出现企业的会计处理无据可依的现象。其次,会计准则定义或释义可能出现不准确性,某一项会计准则的涵义可能有歧义,就必然会产生实务操作的不确定性。最后,会计准则中有些核算原则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会计信息首要质量特征是可靠性还是相关性,过分的稳健很可能导致会计信息偏离实际。会计准则的缺位和缺损会导致“会计寻租”的合法化。

(三)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使得对会计寻租行为缺乏有效的约束和监督

产权主体虚置与内部人控制,为会计寻租提供了条件。由于上市公司基本上是国家或法人控制,中小股东不仅持股比例低而且分散,缺乏监督和约束内部人的动力和手段,容易产生内部人控制,衍生经营者道德风险甚至逆向选择。作为人的公司管理当局有可能集控制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于一身,完全控制了公司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为会计寻租提供条件。

(四)独立审计制度缺陷

独立审计制度的缺陷,不仅掩盖了会计寻租造成的虚假信息,同时也诱发了审计市场的寻租行为。会计师事务所的体制缺陷,使会计寻租活动滋生蔓延。我国目前的会计师事务所虽然绝大部分已经脱离了挂靠单位独立经营,但仍与挂靠单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各挂靠单位或为会计师事务所揽业务,或为了诸如争取上市额等地方利益,默许乃至纵容事务所与企业一起操纵利润等。

另外,非审计业务的展开影响了审计的独立性,“审计合谋”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会计师事务所过多介入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必然会使得双方利益联系更加紧密,从而影响到审计活动的独立性。巨大的商业利益使得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合谋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审计独立性很难得到保证,使得审计寻租行为不断发生。

四、抑制会计寻租的对策

(一)加快行政机构改革步伐,转变政府职能

寻租理论指出,寻租行为与政府在经济系统中的活动范围与区域大小有关。从我国目前条件看,还不可能对市场完全放开,一定程度的政府干预还是必要的。但是政府调控的能力越大,其成员就越容易参与权力寻租活动。因此有必要减少政府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改进准则制定者的选择与监督机制,在管制者与被管制者之间找到合理的均衡点,仅履行将准则作为法规颁布并监督其执行的职能,只有在必要时才能直接参与准则的制定。

(二)完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制定完善的会计准则

1.限制制定准则中会计政策的选择范围。法定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的可选择性是导致合法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因素,但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在目前情况下是不可缺少的。所以应通过内部审计或一定的监督机构来制止企业钻会计政策可选择性的空子。另外,对于同一行业相类似的不同企业,其会计政策的选择范围应有所限制。

2.会计准则制定人员要有广泛性、层次多样性和专业性。我国是一个成文法国家,会计法律、法规均由国家和政府制定。会计准则的制定也无例外地由财政部负责,现行会计准则制定委员会的成员主要来源于财政部、证券监管机构、会计职业界、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单位,他们是国内外知名的会计专家,是会计领域的资深人士。但总体来讲,其代表性不够,表现为:第一,缺乏相应数量的会计实务界人士加入;第二,没有证券市场中大股东、企业投资者和银行债权人等相关利益团体的参与。准则制定组应有会计实务界人士和相关利益团体的参与,因为他们是会计准则的使用者,他们的理解会影响到会计准则的使用效果,没有他们的支持,会计准则很难发挥预期效果。

(三)强化监督机制,加大处罚力度,增加会计寻租成本

建立有效的事前监督机制和事后惩治机制,提高寻租者的行为成本。即要设计出一套严密科学的管理制度、制约规则、监督机制和防范措施,提高寻租者预期受罚概率,使其成本期望值大于收益期望值,因寻租得不偿失而放弃寻租行为。严惩非法设租、寻租,完善机构司法监督,加强立法,提高公共权力运作的透明度,提高微观主体的寻租成本和寻租风险,使其主动放弃寻租行为,从而有效降低寻租概率。

(四)建立和完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是确保会计信息高质量的一个重要制度安排,内部治理机制一旦失衡,会计寻租发生的概率就会居高不下。公司治理就是一种对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权利的安排,实行股权多元化、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提高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减少会计寻租活动发生的重要举措。

(五)提高人们的反寻租意识,建立反寻租的道德规范

遏制寻租活动的有效方法,是建立法律制度和规范的文化与道德。防范寻租活动,除了依靠健全的体制、完备的法制和有效的社会监督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道德约束。我国现阶段正在进行建章立制,许多问题的发生和解决并非是无法可依,而是有法不依。再好的制度也必须依赖人去执行,人的素质高低在许多情况下,往往是关键。因此有必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从道德规范的角度对经济人进行内心调节,制约其行为和活动。

参考文献

[1]雷光勇,姚晗.会计制度变迁和会计寻租[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1):77-80.

[2]雷光勇,刘金文,柳木华.经济后果、会计管制与会计寻租[J].会计研究,2001(3):50-53.

[3]林钟高.寻租理论与会计准则[J].财经研究,2001(2):28-34.

[4]阮梓坪,韩玉启.会计寻租研究探讨[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3):15-17.

经济后果范文篇7

关键词:会计寻租;经济后果;对策

一、会计寻租的含义

在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过程中,如果出现权力真空或所谓的“公共领域”而存在“租值”未被界定时,那么各社会经济主体就会耗费资源去提取它,同时对他人利益造成损害,这就是寻租行为。会计作为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重要制度装置之一,其运行具有直接的经济效果,如果经济人能够在规范会计运行规则中施加有利于自己的影响,就能够提取社会经济资源配置过程的“公共租”,于是会计寻租就成为作为经济人的各社会经济主体进行非生产性寻利的直接手段。会计能够导致财富的非生产性转移,并且会计在事实上难以做到中立。因此,通过影响会计准则的制定与执行就可以将财富转移到自己身上来,此时就会有人受益有人受损,这种会计行为正好体现了寻租的基本思想。

会计寻租是在社会总财富水平和企业真实业绩并未改变的前提下,通过改变会计信息(包括对外公布的财务信息以及供内部管理决策使用的信息)来进行财富的非公平性转移和资源的不恰当配置,从而对其他社会主体利益造成损害的一种非生产性寻利活动。

二、我国会计寻租的经济后果

(一)会计寻租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会计信息是利益分配、财富转移的基础,具有协调利益分配的功能,而会计寻租的本质是对会计信息的操纵,这种操纵导致了社会财富的非公平性转移和资源的不恰当配置。因而会计寻租行为必然会导致会计信息非公正、非公平地反映社会财富和企业真实绩效的后果,即导致会计信息质量低下。

一方面,会计人员需要根据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做出自己的职业判断。但是,在委托—关系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委托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往往是不完全的,激励机制也不健全,这样,人为了使自身利益最大化,在企业即将公布会计信息时,经常会进行寻租,这就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另一方面,政府的寻租行为也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特别是地方政府为了本地区的局部利益,往往需要利用上市公司来体现本地区的经济水平或显示政绩,会对所属单位虚报及虚夸问题采取默许、纵容的态度,地方政府这种为了本地区的局部利益而进行的寻租行为,必然会使基层单位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另外,作为主要中介机构的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的过程中,有的注册会计师为了从被审单位得到更多的好处,经常与被审单位串通一气,致使“合谋”出具的审计报告含有很大的水分,损害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总之,利益相关者的会计寻租行为将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影响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会计寻租行为必然影响到会计信息数据的计算,进而影响到国家以这些会计数据为基础制定的经济政策的准确性,同时也会弱化经济杠杆的应用力度。

(二)会计寻租造成租值耗散或福利损失

会计寻租的一个明显的不良后果是导致了非常不公平的财富转移,会计寻租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不仅仅是一个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问题,更主要的是,会计寻租会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扭曲资源优化配置。从寻租人本身来讲,他从寻租中获得的收益远远大于其寻租所付出的成本,尽管在寻租过程中他没有创造任何财富,并且还要消耗财富。从整个社会来看,寻租行为导致社会整体损失大于利得。一般来说,会计寻租造成的租值耗散或社会成本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是直接的会计寻租成本,如给会计管制机构的贿赂,进行政治游说的耗费,对准则进行各种评论的成本以及会计寻租主体进行寻租行为所花费的成本;二是因会计寻租而发生的准则修改及相应引起的准则培训,更新会计电算化软件,重组会计基础性资料等带来的间接成本;三是会计寻租引起的效率损失,如因寻租产生的会计准则或会计政策的选择,通过会计信息对资源配置发出不当信号引起的资源运用效率损失。

(三)会计寻租降低会计监管效率

会计监管制度从建立到执行,会计寻租行为一直贯穿其中。通过对会计监管制度的制定过程施加影响以取得对己有利的会计政策的寻租行为是一个重要类型。权力机构对会计信息揭示管制的开始,意味着社会资源配置链条中出现了“公共领域”,于是对“公共领域”中租金流的攫取的寻租活动便随影而至。在会计监管制度建立过程中,被监管的各利益集团为了追租、护租,会将大量的经济资源投入到对政府的游说和疏通中去,一旦监管机构被“俘获”,不公平的监管制度便产生了。规则的不平等是最根本的不公平,规则的不公平是决定意义上的不公平。不公平的会计监管制度必然会受到避租者的抵制,他们同样会为了避免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而花费大量的经济资源抵制这种监管制度的产生与实施,进而影响会计监管制度的执行效率。

(四)会计寻租对资本市场产生不利的影响

会计寻租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会计信息对股票价格的影响进而影响股民“用脚投票”来选择投资机会并最终对资本市场造成影响。近年来,美国爆发的世界通信、安然、施乐以及中国爆发的银广厦、亿安科技、蓝田股份、郑百文、科龙等重大财务报告舞弊案,使得股价狂跌,投资人受到重大损害,资本市场受到重创。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公众对资本市场的信心危机,他们对公司的经理层、董事会,对会计、审计、分析师等中介机构,对政府当局的监管,乃至对整个市场经济的诚信基础都产生了怀疑。会计寻租行为重重打击了国内、国际的资本市场,也引起了会计理论界、会计实务界与政界的极大关注。

三、我国会计寻租产生的原因

(一)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存的“双轨制”模式导致了有租可寻

双轨制条件下租金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双轨制制度本身的缺陷,这种制度的存在改变了寻租与寻利的相对价格,从而改变了经济人的激励结构与偏好,只要该制度存在,就会产生寻租(林钟高,2001)。同时,“双轨制”的存在意味着其适用对象上存在差异,这对那些混合性质的企业集团或跨行业的企业利用会计规范的差异所形成的政策空间进行寻租提供了“先天性”的可能(雷光勇、刘金文、柳木华,2001)。

(二)不完善的会计准则制定机制是会计寻租产生的制度基础

会计准则,顾名思义是会计工作的规范和准绳。从广义上讲,会计准则是为界定、确认和保护产权而制定的行为规范,它具有“经济后果”,会计准则与制度的缺陷,致使会计寻租行为合法化、合理化,助长了会计寻租行为:

第一,会计准则的不完全,使“公共租”的提取合法化。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单方面的政府行为,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这样,一项准则的制定,往往使一部分人受益,而另一部分人受损。因而谁取得会计准则制定权,谁就可以通过规范会计运行规则来施加有利于自己的影响,并且能够提取社会经济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公共租”。

第二,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致使会计寻租合理化。由于各企业的具体情形不一,会计准则不可能制定得很完备,只能对企业会计工作提出基本原则和规范,同时保留一定的职业判断空间。这样,对同一会计事项的处理会有多种备选的会计处理方法,使其成为会计政策选择的对象,这些给相关利益者的会计寻租行为提供了可能。

第三,会计准则、制度的不完善性导致会计寻租行为的合法化。首先,会计准则的规定常滞后于会计实践的发展和经济行为的创新,很难找到长期有效的会计操作的依据。当某些新经济现象出现,就会出现企业的会计处理无据可依的现象。其次,会计准则定义或释义可能出现不准确性,某一项会计准则的涵义可能有歧义,就必然会产生实务操作的不确定性。最后,会计准则中有些核算原则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会计信息首要质量特征是可靠性还是相关性,过分的稳健很可能导致会计信息偏离实际。会计准则的缺位和缺损会导致“会计寻租”的合法化。

(三)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使得对会计寻租行为缺乏有效的约束和监督

产权主体虚置与内部人控制,为会计寻租提供了条件。由于上市公司基本上是国家或法人控制,中小股东不仅持股比例低而且分散,缺乏监督和约束内部人的动力和手段,容易产生内部人控制,衍生经营者道德风险甚至逆向选择。作为人的公司管理当局有可能集控制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于一身,完全控制了公司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为会计寻租提供条件。

(四)独立审计制度缺陷

独立审计制度的缺陷,不仅掩盖了会计寻租造成的虚假信息,同时也诱发了审计市场的寻租行为。会计师事务所的体制缺陷,使会计寻租活动滋生蔓延。我国目前的会计师事务所虽然绝大部分已经脱离了挂靠单位独立经营,但仍与挂靠单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各挂靠单位或为会计师事务所揽业务,或为了诸如争取上市额等地方利益,默许乃至纵容事务所与企业一起操纵利润等。

另外,非审计业务的展开影响了审计的独立性,“审计合谋”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会计师事务所过多介入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必然会使得双方利益联系更加紧密,从而影响到审计活动的独立性。巨大的商业利益使得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合谋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审计独立性很难得到保证,使得审计寻租行为不断发生。

四、抑制会计寻租的对策

(一)加快行政机构改革步伐,转变政府职能

寻租理论指出,寻租行为与政府在经济系统中的活动范围与区域大小有关。从我国目前条件看,还不可能对市场完全放开,一定程度的政府干预还是必要的。但是政府调控的能力越大,其成员就越容易参与权力寻租活动。因此有必要减少政府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改进准则制定者的选择与监督机制,在管制者与被管制者之间找到合理的均衡点,仅履行将准则作为法规颁布并监督其执行的职能,只有在必要时才能直接参与准则的制定。

(二)完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制定完善的会计准则

1.限制制定准则中会计政策的选择范围。法定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的可选择性是导致合法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因素,但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在目前情况下是不可缺少的。所以应通过内部审计或一定的监督机构来制止企业钻会计政策可选择性的空子。另外,对于同一行业相类似的不同企业,其会计政策的选择范围应有所限制。

2.会计准则制定人员要有广泛性、层次多样性和专业性。我国是一个成文法国家,会计法律、法规均由国家和政府制定。会计准则的制定也无例外地由财政部负责,现行会计准则制定委员会的成员主要来源于财政部、证券监管机构、会计职业界、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单位,他们是国内外知名的会计专家,是会计领域的资深人士。但总体来讲,其代表性不够,表现为:第一,缺乏相应数量的会计实务界人士加入;第二,没有证券市场中大股东、企业投资者和银行债权人等相关利益团体的参与。准则制定组应有会计实务界人士和相关利益团体的参与,因为他们是会计准则的使用者,他们的理解会影响到会计准则的使用效果,没有他们的支持,会计准则很难发挥预期效果。

(三)强化监督机制,加大处罚力度,增加会计寻租成本

建立有效的事前监督机制和事后惩治机制,提高寻租者的行为成本。即要设计出一套严密科学的管理制度、制约规则、监督机制和防范措施,提高寻租者预期受罚概率,使其成本期望值大于收益期望值,因寻租得不偿失而放弃寻租行为。严惩非法设租、寻租,完善机构司法监督,加强立法,提高公共权力运作的透明度,提高微观主体的寻租成本和寻租风险,使其主动放弃寻租行为,从而有效降低寻租概率。

(四)建立和完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是确保会计信息高质量的一个重要制度安排,内部治理机制一旦失衡,会计寻租发生的概率就会居高不下。公司治理就是一种对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权利的安排,实行股权多元化、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提高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减少会计寻租活动发生的重要举措。

(五)提高人们的反寻租意识,建立反寻租的道德规范

遏制寻租活动的有效方法,是建立法律制度和规范的文化与道德。防范寻租活动,除了依靠健全的体制、完备的法制和有效的社会监督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道德约束。我国现阶段正在进行建章立制,许多问题的发生和解决并非是无法可依,而是有法不依。再好的制度也必须依赖人去执行,人的素质高低在许多情况下,往往是关键。因此有必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从道德规范的角度对经济人进行内心调节,制约其行为和活动。

【参考文献】

[1]雷光勇,姚晗.会计制度变迁和会计寻租[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1):77-80.

[2]雷光勇,刘金文,柳木华.经济后果、会计管制与会计寻租[J].会计研究,2001(3):50-53.

[3]林钟高.寻租理论与会计准则[J].财经研究,2001(2):28-34.

[4]阮梓坪,韩玉启.会计寻租研究探讨[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3):15-17.

经济后果范文篇8

本世纪初期,很多大型企业深陷财务丑闻和倒闭破产的泥潭(安然、世通等),霎时间资本市场动荡不安,投资者陷入恐慌。2002年《SOX法案》(萨班斯法案)在美国强势施行,它以法律形式强制要求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并要求管理层和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状况分别进行评价和报告,此法案的实施引发了学术界对内部控制研究的浪潮。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和现代企业的发展,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机制,在防御风险、防止舞弊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内部控制经济后果的研究,对于提升企业管理者实施内部控制的积极性,提升政府对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预期和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在借鉴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两个层面分别阐述企业内部控制的经济后果,希望能总结并充实企业内部控制经济后果的理论研究,为之后的相关实证研究及中国特色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建设提供帮助。

二、内部控制的企业内部经济后果分析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董事会、管理者、所有企业成员共同实施并执行的一项管理活动,其过程与结果自然是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本文由小及大,分别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融资成本、现金持有、问题和企业价值等层面逐层分析企业内部控制的经济后果。

(一)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信息是维持资本市场正常运行的重要工具,投资者、企业高管甚至政府监管者都对会计信息有着数量和质量上的要求,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资本市场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将会更高。企业是产生会计信息的摇篮,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会计信息产生和传递的过程进行控制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做到对企业各个部门、各项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监管,在内控的规范体系之下,企业内部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并监督,对经营、决策过程中出现的错报及时反馈并调整,避免会计差错的产生,有效提升会计信息质量,进而实现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可靠的最终目标。其次,企业内部控制的各个要素分别从不同程序和效果确保会计信息质量。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得以实施的基础,良好的控制环境能够从源头上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因此,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合理分配企业机构职责,有效避免关联事项、徇私舞弊及弄虚作假的出现,确保控制环境的良好,能在一定意义上实现对管理者的约束监督,从而减少管理者由于舞弊而降低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行为,减少管理者为追求自身利益而萌生的高风险投资欲望。同时,控制活动、风险评估和监督等要素,通过制度和方法的设计运用对企业日常经济业务循环以及会计信息传递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分别从不同的层面来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从根本上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二)内部控制与融资成本

融资成本与投资者对资本市场及企业的信心有十分重要的联系,如何取得投资人的信心,吸引投资人的投资欲望,同时减少企业融资过程中不必要的支出,是降低融资成本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内部控制实现的经济后果。投资者往往通过企业经营信息和会计信息了解企业,确定投资意向。在内部控制的约束下,保证企业释放的财务信息真实可靠,缩小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偏差,确保投资者能够真实地掌握企业的运营和盈利状况,帮助投资机构建立投资信心,尽快确立投资意向,减少企业融资期限,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企业良好的经营发展水平和盈利能力是投资者投资的保障,内部控制是企业经营效率和效果的保证。当企业经营状况越好,其盈利能力也会越强,释放给投资者的信号必然是良好的。同时良好的内部控制还可以约束企业行为,杜绝违法乱纪现象,减少企业及投资者的风险,降低问题引发的不必要矛盾出现和成本增加。企业的经营、盈利状况有保障,风险出现概率较低,对于投资者而言投资越安全,企业融资效率就越高,融资成本就会越低。

(三)内部控制与现金持有

现金持有问题是企业财务决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影响。一方面,企业持有大量现金可以暂时缓解外部融资的压力,增加财务弹性,另一方面,持有大量现金给人追求私利提供了可乘之机,容易造成现金被侵占和滥用,从而损害企业价值。因此,做好企业现金持有的管理对企业发展尤为重要。企业拥有良好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其现金持有定会受到控制和约束,保证企业能够合法、合理、科学地运用现金,从而确保企业的现金资产得到更为科学合理的使用。同时,内部控制能够约束管理层和大股东侵占公司现金资产的自利行为,避免管理层或大股东对现金的过度积累或肆意挥霍,有效抑制企业内部对自由现金的过度投资,预防未来经营中的不确定因素,使得公司的现金持有处于较高水平。高质量内部控制还能够通过一系列合理的制度安排,形成对公司内部权力运作的监督、约束与制衡,进而提高公司决策的科学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冲突,避免现金资产被侵占和滥用。在内部控制的监管下,公司持有现金的成本能够得到有效降低,其现金持有决策会更加科学,资金的投向也会更加合理,因而所持有的现金会具有更高的市场价值。

(四)内部控制与问题

现代企业在受托责任制下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企业所有者委托管理者代为管理企业,所有者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而管理者往往更注重自身利益最大化,企业所有者与管理者所追求的目标存在差异,引发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在经营前线的管理者,掌握着企业较多的经营信息,而企业所有者往往处于信息劣势,信息不对称再加上二者所追求的目标不一致,就可能使企业委托成本加大。内部控制在处理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良好的内部控制能够通过制度规范及定期的信息披露等方式制约并监督管理者的行为,降低管理者因寻求私利带来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有效减少问题的出现。同时,高质量的内部控制保证经营及财务信息真实可靠,确保所有者得到较多高质量的信息,降低了两者间信息的不对称问题,从而会有效减少大股东和小股东间的成本、管理者和所有者的成本。因此,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从根本上减少企业问题的出现,降低不必要的成本。

(五)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

企业价值是一个综合的概念,不同领域分别给出不同定义,广义来说,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价值的积累,体现在经济学上为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企业所有者追求的目标,也是内部控制实施的最终目的。内部控制在企业内部所实现的经济后果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企业价值。内部控制体系越有效,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就会越高,信息不对称越低,同时,企业现金持有效率也会越高,融资成本会越低,问题就会减少,进而企业投融资决策就会更加科学,企业规避防范风险的能力就更强,这些效果从企业不同层面提升企业自身价值。并且高质量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严格规范管理者的行为,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约束,提高管理经营水平,保证企业经营活动持续健康发展,为企业价值的提升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企业价值的实现与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及环节紧密相关,企业的设计、采购、生产、储存、营销、售后等基本环节以及技术开发、市场运营、财务和人力等支持性活动,所有这些都是企业价值管理活动的体现,同时又是内部控制活动实施的主体,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有效监督企业各部门经济活动,明确各方的责任与义务,保证企业正常运营,促进企业价值的实现。

三、内部控制的企业外部经济后果分析

(一)内部控制与外部审计

外部审计机构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评估鉴证得出的审计意见、出具的审计报告,以及审计过程中产生的审计成本都对企业的持续经营及健康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完善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中,内部审计在审计委员会的监督下能够客观评估企业经营及内控的有效性,为审计机构提供企业相关资料、内控审计成果以及企业内部控制报告等资料,可以帮助审计机构提高审计质量,发表与企业盈余质量相一致的审计意见,出具对企业有利的审计报告。这在一定意义上必然会提升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价值,同时对审计机构产生积极影响。另一方面,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对审计成本的降低也有重要意义。通过内部控制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规范,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和企业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从而降低审计机构所面临的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减少审计费用支出。随着审计市场的繁荣,审计机构间的竞争激烈,为降低自身成本而有意识地减少实质性测试程序,导致外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之间出现一定的替代效应,因此,企业拥有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降低审计师的审计定价,从而减少审计成本。

(二)内部控制与外部信息使用者

会计信息是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最直接的途径,是影响信息使用者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如前所述,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能够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保证信息使用者掌握企业真实可靠的经营及财务信息。投资者依据所获企业信息准确地把握企业经营发展状况,及时修正自己的判断,做出正确合理的投资决策,减少投资风险。债权人通过企业财务信息,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同时评估和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调整贷款数额和期限,有效地规避风险。政府部门可以根据企业的财务信息,监督检查企业财务管理情况,了解企业税收执行情况。企业员工及企业合伙人也可以准确掌握企业经营情况以及发展动态,便于增强企业凝聚力。因此,良好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不仅能够规范企业经营活动、降低企业风险,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对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也同样有着重要意义。

(三)内部控制与社会价值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企业要想长远发展不能只单单注重自身价值,企业的社会价值更能够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作为集经济性、社会性和政治性为一体的现代企业,应该致力于为社会创造有效财富,承担相应社会责任,追求社会价值最大化。良好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从制度上规范企业行为,保证企业在资本市场正常运转,遵守法律法规,杜绝舞弊,降低法律风险及对社会的危害。无规矩不成方圆,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规范制度,它的有效性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保证。首先在内部控制体系下,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为社会创造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产品和服务,保证社会的正常需求,履行社会责任。其次,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企业行为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做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遵纪守法,降低自身的法律风险,避免企业行为对社会的危害,履行企业对社会的基本责任和义务,实现其社会价值。因此,在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约束下,企业能够规范自身行为,在诸多方面彰显其社会价值。

四、结论与展望

内部控制由紧密融入到企业管理过程中的控制环境、控制活动、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几大要素组成,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和有序的控制系统。有效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能够提升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降低融资成本、增强现金的持有效率、规避企业风险、减少成本,从而规范管理层投融资决策,提高企业价值。同时企业良好的内部控制又可以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促进审计机构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还能够增强外部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信心,增强投资欲望,并引导投资者做出恰当的投资决策。高质量的内部控制不仅能给企业带来内、外部的经济效果,同时更能够提高企业的社会价值,帮助企业承担更好的社会责任,立足长远可持续发展。虽然内部控制的正经济后果很明显,并且我国内部控制制度不断规范、完善,并由自愿执行发展到强制执行,但是仍有个别企业由于担心审计成本会增加企业负担、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低会影响企业形象等原因,对内部控制采取消极态度,甚至不惜违规去隐瞒内部控制信息或披露虚假内部控制信息。在此,希望本文研究能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帮助企业正确认识内部控制的现实意义,积极主动地推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并且希望文章对内部控制经济后果的研究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为尽快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李志超 马春英 贾艳雪 单位:沈阳大学

参考文献:

[1]张会丽,吴有红.内部控制、现金持有及经济后果[J].会计研究,2014,(3).

经济后果范文篇9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认为,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依照所有者或股东的期望管理公司事务,在遵守社会基本规则,即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前提下创造尽可能多的利润”。Carrol(l1979)把公司社会责任分为四种类型: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该分类被后来的研究广泛使用(如Maignan&Ferrell,2003等)。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2005年亦指出,企业的社会责任体现在三方面,包括要不断地创新、要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要为社会和谐做贡献。就是说,当今的企业,应超越唯利是图的境界,除追逐利润外,还应遵从社会道德规范,有“公益性”的一面。毋庸置疑,企业作为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追逐利润是其天性,而承担社会责任必然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直接流出。毕竟我们不能要求企业都成为慈善机构,它们需要生存和发展,所以如果社会责任投资也能够带来一定的效益,而不是纯粹的付出,企业就会更有动力去承担社会责任。那么长期来看,企业的社会责任投资是否为其带来了绩效的提高呢?本文认为很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引导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二、文献回顾

一方面,根据新古典经济学家的思想,承担社会责任的公司处于竞争劣势,因为公司履行社会责任会导致公司利益的流出,从而降低公司的财务绩效。如Wright&Ferris(1997)的研究结论就是公司社会责任和公司财务绩效负相关。另一方面,部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公司社会责任和财务业绩没有显著的相关性。Mcwilliams&Siege(l2000)检验了企业社会绩效与财务绩效的关系,他们采用DSI400作为企业社会绩效的评价指标,以企业1991年至1996年年度财务绩效平均值为因变量,以企业社会绩效、产业、研发投资作为自变量进行检验,结果发现财务绩效和社会绩效二者并无联系。Mcwilliams&Siegel(2006),Subroto(2003)等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实际上绝大多数的相关实证研究都得到了公司社会责任和财务业绩正相关的结论,因为公司社会责任成本可以被日后的收益抵销。一个公司如果想尽量减少非义务的社会行为的隐性成本(例如,通过忽略治理污染的成本或者漠视公益事业,短期内可以减少支出),最终可能会导致高的显性成本,如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失去利益相关者的情感吸引或者受到政府的处罚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公司面临的风险会很低。这类公司很少因污染环境或者偷税漏税等行为而被重罚。理论上,如果有两个条件相似的公司,一个承担社会责任,一个不承担,则前者价值下降的风险较后者低。Waddock&Graves(1997)、PelozaJohn(2006)都得到了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正相关的结论。MargaritaTsoutsoura(2004)以标准普尔500的大部分公司为样本,以1996—2000年为研究期间,对公司社会责任和财务业绩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证实二者关系为正并且显著,支持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有助于未来财务业绩提高的结论。Margolis&Walsh(2001)对已有相关研究的结论进行了分类并发现,当以公司社会责任作为自变量,财务业绩作为因变量时,得到正相关结论的研究有42项,占53%;结论为不相关的研究有19项,占24%;结论为负相关的研究有4项,占5%;结论为交互关系的研究有15项,占19%。可见,国外相关研究中的正相关结论占绝对优势。由于不同国家、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社会公众对公司社会责任的关注程度有所不同,造成公司承担的社会责任对其绩效的影响亦有所不同。那么,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中,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如何呢?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尽管从总体上讲,我国公司承担非强制性社会责任的意识比较淡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和生产安全等社会问题频发,但是近年来,公民道德消费意识的逐步兴起使得社会公众对公司社会责任信息尤其是环保、支持公益事业等方面的信息更加关注。同时,公司的社会责任意识也在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和公司本身对公司社会责任的关注将带来公司财务绩效的改善。因此本文假设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力度与其后续财务绩效正相关。企业社会责任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如何衡量社会责任成为影响本文研究假设具体内容的一个重要因素。2008年5月14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了《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承担工作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的通知,提倡在2008年的年度报告中刊发上市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信息,并强制披露环保质量信息。通知规定公司可以在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每股社会贡献值,即在公司为股东创造的基本每股收益的基础上,增加公司年内为国家创造的税收、向员工支付的工资、向银行等债权人给付的借款利息、公司对外捐赠额等为其他利益相关者创造的价值额,并扣除公司因环境污染等造成的其他社会成本,计算公司为社会创造的每股增值额。由于每股社会贡献值的计算中每股收益占了很大比重,而每股收益明显属于对公司财务绩效进行衡量的指标,因此,为避免与财务绩效衡量指标的自相关,并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本文参考每股社会贡献值的计算方法,选取公司年内为国家创造的税收、向员工支付的工资、向银行等债权人给付的借款利息和向股东支付的现金股利以及公司对外捐赠额等四个指标作为公司社会责任的衡量指标,并以各指标的每股平均值进行具体衡量,即每股纳税额、每股工薪、每股股利利息和每股捐赠额(TAX、SALARY、DIVINT、ENDOW)。于是本文的研究假设可以具体表述为以下几个方面。依法纳税是企业的法定义务,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基本表现形式。企业纳税越多,对社会的贡献越大,越容易得到社会的认可,提升其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其后续的财务绩效也就越好。因此有假设1。H1:公司纳税情况与后续财务绩效正相关。公司通过雇佣员工,促进了社会就业,为员工提供了施展自身才能的舞台和劳动报酬,改善了职工生活条件,这是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又一表现方式。近年来,随着大中专毕业生的逐年增加以及企业改革过程中的裁员,就业问题成为关系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问题。于是,本文预期,企业为社会解决就业问题越多越好,对职工权益维护得越好,公司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越高,从而公司后续财务绩效越高。H2:公司对职工权益的维护情况与公司后续财务绩效正相关。企业的中小股东和债权人都为企业提供了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解决了企业发展中的一大难题,正确处理和他们的关系,维护中小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也是公司应承担的一项重要社会责任。只有积极维护他们的利益,企业才能在今后的发展中得到他们进一步的支持。社会对公司中小股东和债权人利益的维护情况也越来越重视。因此,本文预期,企业对中小股东和债权人利益的维护越好,其后续财务绩效越高。H3:公司对中小股东和债权人利益的维护情况与公司后续财务绩效正相关。近年来,社会对公司社会责任的关注力度越来越强,尤其是在全球面临严重的环境保护问题和频发的自然灾害时,公司是否能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成为公司声誉评价的一个主要标准,也大大影响着人们对公司产品和服务的选择意愿。对社会中弱势群体的捐助力度成为人们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最为关注的指标。这集中表现在2008年中国汶川“5•12”大地震发生后,全社会对企业在抗震救灾活动中的表现给予了极大关注。这种关注直接影响了社会公众对公司产品服务的选择意愿。基于此,本文预期公司每股捐赠额与公司后续财务绩效正相关。H4:公司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捐助力度与公司后续财务绩效正相关。

(二)变量设定

1.被解释变量本文被解释变量为企业财务绩效。公司财务绩效评价指标应该能够全面、系统地对公司财务层面的业绩进行合理的评价,而不应只关注某一个方面,仅仅使用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指标难以反映公司财务绩效的全貌。参考以前的文献,综合考虑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本文参照郑秀杰(2009)的定义方法,计算了企业在盈利能力、运营效率、获取现金能力、发展能力四个方面的九项指标(净资产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销售毛利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现金比率、资产现金流量回报率、主营业务比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财务绩效指数,进而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本文计算了公司承担社会责任当年及其后两年的财务绩效指数,分别以POSTIFP1、POSTIFP2及POSTIFP3表示。限于篇幅,财务绩效指数的构建过程省略。2.解释变量本文解释变量为公司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即每股纳税额、每股工薪、每股股利利息和每股捐赠额,具体定义见表1。3.控制变量企业财务绩效还会受到企业规模、财务杠杆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选取企业规模和财务杠杆作为控制变量。

(三)样本选择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一般更容易受到社会尊敬。于是,本文选取“中国最受尊敬企业”的评选结果作为研究依据。本文样本以2003年和2004年中国最受尊敬企业评选结果为基础确定。由于该评选只选出前20名企业、50名入围企业,而且其中大部分企业并非上市公司,无法获得相关的财务数据,因此将样本范围扩大为所有420家候选企业。根据研究目的,本文设定了进一步的选样标准,要求样本公司应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2002年底以前上市的公司;只发行A股的公司;非金融类公司;在观察窗口内行业未发生变更的公司。最终确定样本企业共计48家。本文实证检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与其后3年内财务绩效的关系。相关数据来自CSMAR数据库。本文的统计检验通过SPSS12.0完成。

四、实证证据

为了实证检验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本文构建如下回归方程:POSTIFPi=α+β1TAX+β2SALARY+β3DIVINT+β4EN-DOW+β5SIZE+β6LEVE+ε式中:i=1,2,3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本文对样本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与其后三年内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回归结果见表2。注:“***”、“**”、“*”分别表示在1%、5%和10%的水平上显著(双尾检验)。回归结果显示,公司社会责任指标中的纳税情况TAX的回归系数在t+1期至t+3期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但其回归系数的t值逐期下降,从t+1期的3.339,下降为t+2期的3.001,到t+3期的2.940。回归结果显示公司纳税情况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为正。假设H1通过了检验。每股对外捐赠ENDOW的回归系数在t+1期和t+2期都显著为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显著性水平逐步下降,从t+1期的1%,下降为t+2期的10%,到t+3期时,其回归系数则已经不再显著。本文TAX和ENDOW的回归结果说明公司承担纳税义务和支持公益事业的行为在初期得到了利益相关者的认可和积极回应,但这种认可随时间的延长而淡化,这也说明公司因承担社会责任而取得的声誉需要持续不断的维护和管理,否则,其财务绩效效应会逐渐降低直至消失。假设H2通过了检验。公司为员工、股东和债权人的付出变量SALARY和DI-VINT在各期间均不显著,这说明公司对员工和债权人利益的维护还没有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这可能是由于近年来我国公民的维权意识逐渐提高,对自身作为劳动者和债权人或者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保护意识增强所致,这说明公司还需在这两方面进行更多的投入,需要做得更好才能得到认可。假设H3和H4未能通过检验。在上述回归结果中,SIZE的系数均显著为正,说明公司规模对财务绩效有显著影响,公司规模越大,投资机会越多,公司的财务绩效越高。公司规模代表公司获取资源和实现投资机会的能力,也反映了过去绩效的累积,因而对公司后续财务绩效有正向影响。财务杠杆(LEVE)的回归系数不显著,表明债务融资的杠杆效应并未对样本公司的财务绩效产生显著影响,债权人的相机治理机制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经济后果范文篇10

关键词: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经济后果

一、在经济不太发达、国际经济交往不太多的情况下,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会计准则的差异对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与政治活动虽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并不十分重要(王华、刘晓华,2008)。随着世界经济的日益全球化和资本市场的逐步国际化,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交往越来越频繁,经济联系也越来越密切,要求减少或消除国家或地区之间会计准则差异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此时便应运而生。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其前身为“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自1973年诞生以来,一直致力于全球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截至2010年9月,全球已经有100多个国家或地区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其他主要国家或地区也制定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和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时间表(IASB,2010)。中国会计准则已于2005年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为了实现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持续趋同,财政部于2010年4月又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按照Zeff(1978)的观点,由于根据会计准则编制的会计报告会影响企业管理层、股东、债权人以及其他人的实际决策,而不是仅仅反映他们的决策结果,因此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过程中,各国或地区要么直接采用国际会计准则,要么以国际会计准则为蓝本制定本国或本地区的会计准则,以实现全球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由于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过程中各国或地区的会计准则或多或少都要发生变更,而会计准则的变更又必然会通过会计报告影响企业管理层、股东、债权人以及其他人的实际决策,因此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也具有经济后果。本文从理论基础和经验证据两个方面详细分析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经济后果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价,并指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二、理论基础

(一)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观”是与“技术观”相对应的一种假说。“技术观”认为,会计准则是一种纯客观的技术性规范,它和自然科学的原理一样,具有“真理”性,因而从具有真理性的理论体系中推导出来的会计准则也可以达到科学、有序和逻辑一致(林钟高、徐虹,2007)。从“技术观”的角度来看,会计准则仅仅是规范会计信息生成和提供的技术手段,具有客观性和中立性,不会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和利益分配。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经济后果观”则认为,会计准则并不是一种纯粹的技术手段,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zeff(1978)在《“经济后果”学说的兴起》一文中指出:“‘经济后果’指的是,会计报告对企业、政府、工会、投资者和债权人决策行为的影响”(谢德仁,2000)。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zeff(1978)认为根据会计准则编制的会计报告会影响企业管理层、股东、债权人、政府、工会以及其他人的实际决策,而不是仅仅反映他们的决策结果。根据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观”,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变更都会通过会计报告影响企业管理层、股东、债权人、政府、工会以及其他利益集团的实际决策和利益分配,而各利益集团实际决策和利益分配的改变又会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状况和配置效率。因此,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林钟高和徐虹(2007)认为,“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是指会计准则安排或结构直接形成资源配置状况,或驱动资源配置状况改变,或影响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任何一项会计法规的出台,总是或多或少地影响到有关方面的利益;会计法规比较重大的变动会导致利益关系集团各有关方面利益的重新分配,并会产生相应的社会影响(曲晓辉,1997)。会计准则是企业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其经济活动的标准,是企业生成会计信息和编制会计报告的基本依据。当会计准则被重新制定或发生变更时,通过会计报告提供的会计信息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而会计信息的变化又会影响各利益集团的决策行为、利益分配格局以及社会资源的配置。因此,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变更会产生一系列的经济后果。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所谓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是指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变更会通过会计报告(会计信息)影响企业管理层、股东以及债权人等不同利益集团的决策行为、利益分配和社会资源的配置状况。

(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指各国或地区之间不断减少会计准则差异,形成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过程。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目标准则一般是国际会计准则或美国会计准则(GAAP)等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为了实现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各国或地区要么直接采用国际会计准则,要么以国际会计准则为蓝本制定本国或本地区的会计准则。由于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会导致各国或地区的会计准则或多或少都会发生改变,而会计准则的改变又会通过会计报告(会计信息)影响企业管理层、股东以及债权人等不同利益集团的决策行为、利益分配和社会资源的配置状况。因此,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也必然具有经济后果。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根源于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所谓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是指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而带来的会计准则变更,会通过会计报告(会计信息)影响企业管理层、股东以及债权人等不同利益集团的决策行为、利益分配和社会资源的配置状况。

(1)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国内外学者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崔慕华(2010)认为,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会产生正面的经济后果和负面的经济后果,正面的经济后果包括企业税收负担的减少、利润的增加、合资企业数据和国际准则数据一致、外国投资增加、宏观经济管理加强、外国投资者投资可行性研究容易以及财务数据分析容易等等;负面的经济后果则包括文件草拟和讨论费用、草案试运行的费用、会计系统改变费用、会计数据的理解困难以及政府税收的减少等等。冯景斌(2009)把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按照影响层面的不同分成微观层面的经济后果和宏观层面的经济后果,按照影响性质的不同分成正面的经济后果和负面的经济后果,按照影响客体的不同分成对国外利益集团产生的经济后果、对国内利益集团产生的经济后果以及对政府产生的经济后果。刘玉等(2008)把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分成正面经济后果和负面经济后果,其中正面经济后果包括吸收外资的能力增强、有助于我国争取“市场经济地位”的待遇、有助于证券市场的良性发展、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升级以及有助于提升我国会计的国际地位等等,负面经济后果则包括带来较大的制度变革成本、转换成本的增加、税收收入的减少以及会计信息缺乏纵向可比性等等。陈瑜(2005)从宏观角度把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分成国家“相对收益”和国家“绝对收益”,国家“相对收益”包括对国家经济利益的宏观影响和制度变迁成本,国家“绝对收益”包括各国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提高、经济往来的交易成本降低以及各国福利的增加。Ball(2006)把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分成正面经济后果(优点)和负面经济后果(缺点),正面经济后果包括降低投资者的风险、减少投资者处理财务信息的成本、提高资本市场效率、增加会计信息的可比性、降低股权资本成本、减少成本、改善公司治理和减少债务资本成本等,负面的经济后果包括“公允价值会计”会给会计信息使用者带来不利后果、减少不同会计准则之间的竞争、减少创新以及会产生“搭便车”行为等。

(2)本文的观点。笔者认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预期净收益)至少应当包括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信息不对称的减少、资本成本的降低以及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首先,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指各国或地区之间不断减少会计准则差异,形成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过程。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目标准则一般是国际会计准则或美国会计准则等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各国或地区通过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一般能够提高本国或本地区的会计准则质量。高质量会计准则是产生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前提条件,如果高质量的会计准则能够得到有效执行,那么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必然会带来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因此,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是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最直接经济后果。其次,信息不对称的减少。根据经济学理论,信息不对称会带来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为了减少信息不对称,一般通过会计报告的形式向信息弱势一方提供有关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信息。并且,向信息弱势一方提供的信息数量越多,质量越高,信息不对称程度就会越低。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一般会带来会计报告中所披露信息的数量增加和质量提高,从而有助于减少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因此,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能够减少信息不对称。再次,资本成本的降低。这里的资本成本包括股权资本成本和债务资本成本。第一,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能够降低股权资本成本。公司管理层一般比投资者掌握了更多的有关公司当前状况和未来前景的信息,并且公司管理层可以通过操纵提供给投资者的信息来谋取他们的信息优势利益。当投资者掌握公司较少的信息或者认为公司管理层提供的信息不可靠时,投资者在购买公司的股票时就会格外谨慎。为了减少不确定性和降低损失,投资者一般会通过“价格保护”的形式来保护自己,即投资者只愿意以低于公司发行价的价格购买股票。股票的“折价”发行一般会导致公司发行收入的减少和股权资本成本的提高。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能够带来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而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又能够降低股权资本成本。因此,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能够间接带来公司股权资本成本的降低。第二,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能够降低债务资本成本。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而带来的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增加公司与债权人之间契约的效率,能够更好地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从而降低公司的债务资本成本。因此,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也能够间接带来公司债务资本成本的降低。最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公司管理层和投资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公司管理层一般比投资者拥有更多关于公司当前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前景的信息,并且公司管理层可以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损害投资者的利益。为了解决上述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保证资本市场和经理人市场的正常运转,一般都要求公司通过会计报告向投资者披露有关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信息。并且,公司通过会计报告披露的信息的数量越多,质量越高,越有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从而便于投资者和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及时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而带来的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同样有助于解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减少投资者投资决策的不确定性,帮助投资者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因此,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应该能够带来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三、经验证据

(一)经验证据的类型为了全面分析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所可能带来的经济后果,国内外研究者从多个研究视角实证分析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从衡量经济后果的变量和分析视角来看,国内外研究者关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基于会计信息质量视角的研究、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的研究以及基于资本成本视角的研究。基于会计信息质量视角的研究是以会计信息质量作为经济后果的变量,分析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检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否能够带来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的研究是从信息不对称角度考察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分析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否能够带来信息不对称程度的降低,这类研究通常以表示信息不对称的买卖价差、零报酬比率、分析师数目、预测标准差和交易成本等变量作为经济后果的变量。基于资本成本视角的研究主要是以股权资本成本或债务资本成本作为经济后果的变量,考察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资本成本的影响,检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否能够带来资本成本的降低。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股票市场投资者对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有关的事件的市场反应也属于此类研究。因为某一事件前后的市场反应包含了投资者所要求的风险溢价的改变,而风险溢价的改变又会影响资本成本,所以市场反应代表了资本成本的改变(christense。等,2007)。

(二)国外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经济后果的经验证据

对国外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经济后果主要从会计信息质量视角、信息不对称视角和资本成本视角进行考察。

(1)会计信息质量的视角。Armstrong等(2007)分析了投资者对2002至2005年间与欧盟采用国际会计准则有关的16个事件的市场反应,发现市场会对有利于欧盟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事件作出积极反应,对不利于欧盟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事件作出消极反应。Armstrong等(2007)还发现,对处于较低信息质量环境内的公司、在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前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公司以及所在国家属于普通法国家的公司,市场会作出更强烈的积极反应。Barth等(2008)以21个国家和地区1994至2003年的公司为样本,从会计信息质量视角分析了采用国际会计准则所带来的经济后果。Barth等(2008)考察了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公司与不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公司(不包含采用美国会计准则的公司)在会计信息质量方面的差异,以及当前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公司在采用国际会计准则之前和采用国际会计准则之后在会计信息质量方面的差异。他们的研究结果发现,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高于不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对于目前正在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公司来说,这些公司采用国际会计准则之后的会计信息质量高于采用国际会计准则之前的会计信息质量。Barth等(2008)根据上述研究结果认为,采用国际会计准则能够带来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Atwood等(2010)以33个国家和地区2002至2006年的公司为样本,k会计信息质量视角分析了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Atwood等(2010)以盈余持续性和当期会计盈余与未来现金流量的相关性表示会计信息质量,考察了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公司、采用美国会计准则的公司和采用其他国家会计准则的公司在盈

余持续性和会计盈余与未来现金流量的相关性方面的差异。Atwood等(2010)发现,国际会计准则下正盈余的持续性与美国会计准则、其他国家会计准则下正盈余的持续性不存在显著差异;国际会计准则下亏损的持续f生小于美国会计准则下亏损的持续性,但与其他国家会计准则下亏损的持续性不存在显著差异。他们还发现,国际会计准则下盈余与未来现金流量的相关性低于美国会计准则下盈余与未来现金流量的相关性,但与其他国家会计准则下盈余与未来现金流量的相关性不存在显著差异。Barth等(2010)以1995至2006年间26个国家和地区的公司为样本,从会计信息质量视角实证分析了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的可比性。Barth等(2010)发现,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非美国公司的会计数据与采用美国会计准则的美国公司的会计数据具有可比性,非美国公司采用国际会计准则能够提高这些公司的会计数与美国公司会计数据的可比性,并且那些强制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公司、在2005年之后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公司以及所在国家或地区属于普通法的公司的会计数据与美国公司的会计数据具有更高的可比性。因此,非美国公司采用国际会计准则能够提高这公司的财务报告与美国公司财务报告的可比性。Balsari等(2010)以土耳其公司为样本,从会计信息质量视角分析了强制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对盈余稳健性的影响。他们的研究结果发现,采用国际会计准则能够增加及时性和盈余稳健性,并且对于金融类公司、具有较低债务水平的公司和小公司来说,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对及时性和盈余稳健性的影响更大。Landsman等(2010)以27个国家和地区的公司为样本,从会计信息质量视角考察了采用国际会计准则是否能够增加盈余公告的信息含量。Landsman等(2010)借鉴Beaver(1968)的方法,用非正常报酬的波动性和非正常交易量两个指标衡量信息含量。他们发现,与不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公司相比,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公司盈余公告的信息含量会显著增加。Christansen(2008)以1998及2005年的德国公司为样本,从会计信息质量视角分析了采用国际会计准则是否能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Christensen等(2008)以盈余管理程度和损失的及时确认表示会计信息质量。他们发现采用国际会计准则而带来的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仅限于有激励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公司,而那些抵制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公司在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后会计信息质量并没有提高。那些抵制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公司通常与银行和内部股东有密切联系,这说明这些公司缺乏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激励。christensen等(2008)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决定会计信息质量方面激励的作用超过会计准则的作用。

(2)信息不对称的视角。Cuijpers和Buijink(2005)以欧盟自愿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的133家非金融类公司为样本,从信息不对称和资本成本视角分析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

Cuijpers和Buijink(2005)发现,公司采用国际会计准则或美国会计准则后,分析师数目会增加,但预测标准差、股票报酬波动性和股权资本成本并没有显著降低,即采用国际会计准则或美国会计准则不能够显著减少信息不对称和降低资本成本。Daske等(2008)以26个国家和地区强制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公司为样本,从信息不对称和资本成本视角分析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Daske等(2008)研究发现,在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后样本公司的市场流动性显著增加,股权资本成本显著降低。Daske等(2008)通过对样本公司的分组分析发现,只有在公司有激励提高透明度和法律执行程度较强的国家和地区,采用国际会计准则才能够增加市场流动性和降低股权资本成本。这说明对于财务报告质量来说,公司财务报告激励和法律执行制度这两个影响因素十分重要。Daske等(2009)以1990年至2005年自愿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公司为样本,从信息不对称和资本成本视角分析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所带来的经济后果。Daske等(2009)认识到公司在如何执行国际会计准则方面有相当大的自由决定权,比如有的公司仅仅把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当作“标签”(label),并不认真执行国际会计准则;而有的公司则把采用国际会计准则作为提高公司透明度责任的一部分,并会认真执行国际会计准则。Daske等(2009)发现,这两类公司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存在重大差异,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并能够认真执行的公司在市场流动性和资本成本方面都显著好于把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当作“标签”(Iabel)的公司。但是,当把这两类公司放在一起进行分析时,他们发现这两类公司在市场流动性和资本成本方面与没有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公司不存在显著差异。Leuz和Verrecehia(2000)以德国公司为样本,从信息不对称视角考察了采用国际会计准则或美国会计准则所带来的经济后果。Leuz和Verrecchia(2000)发现,与采用德国会计准则的公司相比,采用国际会计准则或美国会计准则的公司具有较低的买卖价差和较高的交易量,即采用国际会计准则或美国会计准则的公司在市场流动性方面要高于采用德国会计准则的公司。Leuz(2003)以在德国新市场上市的德国公司为样本,从信息不对称视角分析了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Leuz(2003)以股票买卖价差、交易量和IPO折价作为经济后果的变量,发现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公司和采用美国会计准则的公司在股票买卖价差、交易量和IPO折价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Horton等(2009)以45个国家和地区2001年至2007年的公司为样本,从信息不对称视角研究了强制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对信息环境的影响。Horton等(2009)发现,与其他公司相比,强制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公司的预测准确性有显著提高。并且,国际会计准则下的盈余与本国会计准则下的盈余的差异越大,预测准确性提高的幅度越大。Horton等(2009)据此认为,国际会计准则的采用能够带来信息环境的改善。

(3)资本成本的视角。Comprlx等(2003)以欧盟的公司为样本,从资本成本视角考察了投资者对强制采用国际会计准则有利的四个核心事件的市场反应,他们发现这四个事件的市场反应(非正常报酬)显著为负。但是,Comprix等(2003)发现被“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公司和所在国家采用国际会计准则能够大幅度提高财务报告质量或者法律执行程度较高的公司,在一些事件上的非正常报酬显著为正。Daske(2006)以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美国会计准则和德国会计准则的德国公司为样本,从资本成本视角分析了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Daske(2006)经过实证分析发现,采用国际会计准则或美国会计准则公司的资本成本并不显著低于采用德国会计准则公司的资本成本。因此,采用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或美国会计准则)并不能够降低资本成本。Chrlstensen等(2007)以英国公司为样本,从资本成本视角研究了英国在2005年强制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给不同特征公司所带来的经济后果差异。Christensen等(2007)

发现,公司越具有自愿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特征,公司的股票越会对强制采用国际会计准则有利的事件作出积极反应(即非正常报酬显著大于零),越会对强制采用国际会计准则不利的事件作出消极反应(即非正常报酬显著小于零)。并且,公司越具有自愿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特征,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后资本成本的下降幅度越大。christensen等(2007)的研究结果表明,即使采用完全相同的会计准则,但由于公司特征不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会给具有不同特征的公司带来不同的经济后果。Dargenidou等(2006)以欧洲公司为样本,从资本成本视角分析了从本国会计准则到国际会计准则的转变如何影响资本成本。与Daske(2006)、Cuijpem和Buijink(2005)的研究结果不同,Dargenidou等(2006)发现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后这些公司的资本成本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4%,但是规模较大的公司资本成本的上升幅度会小一些。KammaIlou和Nishiotis(2009)以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54家公司为样本,从资本成本视角分析了公司宣告未来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事件如何影响投资者的市场反应。Karamanou和Nishiofis(2009)发现,在公司宣告未来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前后,公司的非正常报酬显著为正,并且具有不同特征的公司,市场的积极反应并不一样。具有较低估价和较高成长机会的公司,市场的积极反应会更强烈。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公司能够通过采用国际会计准则而向市场传递他们被低估的信号。Florou和Kosi(2009)以2000年至2007年的公司为样本,从资本成本视角研究了强制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对债务融资的影响。Florou和Kosi(2009)发现,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公司更可能通过公开债务市场发行债券,而不是进行贷款;采用国际会计准则能够减少债券的成本,而对贷款的成本没有影响;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对债务市场带来的上述影响在国家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只有在拥有较强制度环境(较严格的法律执行制度、较高的腐败控制水平和较低的金融风险)的国家上述影响才会存在。

(三)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经济后果的经验证据当前有关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经济后果的实证研究,主要是从会计信息质量视角和资本成本视角来考察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经济后果。与国外相关研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1)会计信息质量的视角。张然和张会丽(2008)以1996年至2007年深沪两市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会计信息质量视角考察了中国会计准则在合并报表方面的国际趋同(由侧重于母公司理论转向实体理论)所产生的经济后果。张然和张会丽(2008)的研究结果发现,中国会计准则实现国际趋同以后,少数股东权益的价值相关性显著提高,且显著高于净资产其他组成部分的价值相关性提高程度;少数股东损益信息含量显著增加,且增加量显著高于盈余的其他组成部分带来的信息增加量。他们的研究结论表明,中国已实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新准则能够提高合并报表的信息含量。姜国华等(2006)以1998年至2000年同时发行A、B股的公司为样本,从会计信息质量视角实证分析了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下的盈余报告差异和经济后果。姜国华等(2006)研究发现,我国投资者不能完全理解AB股公司境内外报告的盈余差异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按国际会计准则应计盈余构建的套利组合能获取20%的超额回报,但同时利用国际会计准则应计盈余和境内外盈余差异构建投资组合,则可以获取30%以上的超额回报。他们认为,上述研究结果支持我国正在进行的会计准则国际化。刘晓华(2009)以1996年至2007年的B股公司为样本,从会计信息质量视角考察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盈余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中国新兴加转轨的制度环境下,随着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B股公司中国会计准则下的盈余质量在总体上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盈余质量的提高。魏明海等(2006)以1999年至2002年的A股公司为样本,从会计信息质量视角分析了2001年的会计准则改革对会计盈余稳健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与2001年会计准则改革之前相比,中国A股公司的会计盈余更具有稳健性,即2001年的会计准则改革提高了中国上市公司会计盈余的稳健性,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盈余质量。曲晓辉和邱月华(2007)以1995年至2004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会计信息质量视角考察了会计制度的强制性变迁是否显著提高中国上市公司会计盈余的稳健性。曲晓辉和邱月华(2007)的研究结果表明,1995年至1997年期间上市公司会计盈余不具有稳健性,《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的实施并未实质性增强1998年至2000年间会计盈余的稳健性水平,而《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则显著提升了2001年至2004年间会计盈余的稳健性。但是,2001年至2004年间会计盈余显示的稳健性特征主要是由于亏损公司“洗大澡”造成的。刘峰等(2004)以1995年至2002年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旨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会计准则改革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他们的研究结果发现,中国进行的一系列会计准则改革并没有显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以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代表会计信息质量),原因在于法律风险的缺乏。而王华和刘晓华(2007)基于价格模型的研究结果则发现,随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的逐步缩小,AB股公司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不具有逐年增大的趋势,但是在1992年至1996年、1997年至2000年和2001年至2003年三个阶段上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原因在于中国会计准则改革的渐进性。王华和刘晓华(2007)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进程的推进和准则差异的缩小,AB股公司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在总体上逐渐增大,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能够带来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2)资本成本的视角。方军雄(2009)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会计信息质量和资本成本视角分析了中国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在颁布日的市场反应。结果发现,新准则颁布事件窗内公司的会计职业判断空间与其市场反应显著负相关,具有更多会计职业判断空间的上市公司更可能从审计质量较高的事务所更换为审计质量较低的事务所,以更便利地实现新准则赋予的盈余管理,而且具有更多会计职业判断空间的上市公司,其股价同步性(股价同步性与信息风险和资本成本相关)在准则颁布之后相比之前显著上升。崔慕华(2010)和冯景斌(2009)以1998年至2007年同时发行A、B股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政府、股东、债权人、企业管理当局和国外利益集团产生的经济后果。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不能够显著增加国家财政税收总量、债权人的负债额和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但能够提高股价和增加外资使用额。

四、结论和展望

(一)结论一个国家或地区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又将有助于减少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股权资本成本和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