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差异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2 21:37:11

素质差异

素质差异范文篇1

关键词:语文课程;素质差异;学生心理

1心理学视点下的语文素质差异

我国古代教育名著《学记》中有:“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上。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这段话的意思是强调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教育,他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1]”

很明显,只有正视学生在学习上的素质差异,在教学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当前,在新课程实现理性科学和人文整合的改革过程中,作为最具人文特色的语文学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更应做到关注学生的个性因素,特别是在心理学视点下关注学生的素质差异与语文学科教育之间的关系,这是新时代赋予语文学科工作的一个崭新课题,是一个迫在眉睫、值得深入探究的课题。

著名心理学家加涅在《教学设计原理》一书中,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学生的素质差异作了全面论述,指出学生的学习素质可以分3个方面:先天素质、习得素质和发展中形成的素质。

(1)先天素质。先天素质是学生与生俱来的素质,是与遗传基因联系着的有机体的内在因素。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位学生都或多或少拥有不同的智力素质: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其中的语言智能,就是语文知识和能力。每位学生的智力强项不同,多元智力的组合不同,潜能也就不同,这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如有的学生天生嗓音洪亮,这使该生在感情朗读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相反,一个天生的聋哑儿童,不管如何下工夫都不可能成为优秀的辩手。另外,从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观点来看,人接受信息的能力(如视敏度)、加工信息的能力(如短时记忆容量)以及提取信息的速度都有先天差异。它们对学习起支持性作用,可以加快或减慢学生的学习速度。如有的学生在背诵古诗文时需要反复默读才能记住,而有的学生喜欢大声朗读几遍才能记牢。这是因为前者擅长视觉记忆,而后者擅长听觉记忆。这种不同的记忆偏好随着接受教育的过程逐渐显现出来,这些都是难以通过教学改变的。

(2)习得素质。习得素质是学生在后天环境中,主要是学校教育环境中,经过学习获得的素质。加涅将学生在学校教育环境中习得的学习结果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和态度的学习与改变等5类;当代认知心理学将其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从语文课程的角度来看,语文素养就是学生通过对语文课程的学习所应习得的素质。语文素养的习得很大程度上是以语感的方式形成和运行的,语文素养的养成离不开阅读的积淀和生活体验的积累。正因为语文素养可以在学习中习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而且更应注重帮助学生沉淀知识,注重阅读知识、写作知识、理解能力等的厚积而薄发,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去接受新知识,发现新问题,进行创造,成为有创造性能力的一代新人。

(3)发展中形成的素质。发展中形成的素质是学生在后天发展中形成的,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是能被心理测量测试的能力与特质。能力和素质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校教育对学生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和技能,而且也形成了自身素质发展的能力。例如,学生在掌握阅读知识的同时,也就掌握了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等操作,从而发展了语文能力素质。学生在掌握写作技能的同时,也就形成了写作能力。优秀的学生需要有逻辑思维、言语表达、观察、记忆、想象等良好的素质,这些都离不开后天的学习和训练,良好的物质和文化环境、良好的教育是其良好素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2心理学视点下的语文课程与素质差异

从心理学学生素质的视点看语文课程,需要清楚语文课程目标、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材内容和语文教学内容四者与学生素质差异之间的关系。教师结合学生素质差异领会并准确把握课程内容,科学运用教材内容,个性化地创设教学内容,可以实现课程、教材、教学不同层面的整合。这个整合的基点就是学生的先天素质、习得素质和发展中形成的素质。

2.1语文课程目标实施与素质差异

语文课程目标是在教学期望和学生学习前的实际素质间的差异中产生的。学生的素质,包括掌握语文知识的素质,语言运用能力的素质和语文学习心理和学习态度的素质等。每一种素质的状况都十分重要。同时,学生的知识结构受个人兴趣、性格、学习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对语文知识的需要和掌握各有侧重。学生的素质,对语文学科来说,即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素质,这是确定语文课程目标的前提之一。语文课教师要面对和衡量这一素质差异,依赖这一素质差异去制订语文课程目标。如在教学过程中,假如指导学生阅读一篇课文,其目标之一是:让学生理解转折复句,而实际上多数学生不具有理解简单复句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降低要求,制订理解简单复句的目标,以此为理解转折复句做必要的准备。

另外学生的素质,不但指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语文应用能力,还指他们的语文学习心理,主要是其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要求。为了适应这一素质要求,有必要让学生参加教学目标的制订。这既可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可使教学目标多样化,也可改变语文课程目标实施过程中一本教材、一种讲授、一套模式的做法。

2.2语文课程内容与素质差异

语文课程内容属于课程层面的概念,在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规定和表达,课程内容应明确告知教师“教什么”,也应告知学生“学什么”。其终极目标就是使学生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而获得习得素质即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内容应具体描述学生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在语文知识与语文技能、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领域的学习结果。因此,课程内容目标实施后的结果,具有法定的地位,不能轻易改变。

学生先天的素质,通过教育基本上是无法改变的。那么语文课程内容的制订,就应因材施教,尊重个体的各种先天素质的限度,不要超越这个限度;也应关照学生先天素质存在的差异。课程内容应面向全体学生,以中等学生的水准为依据,不能随意提升语文课程标准的难度和量化要求,如识字量、阅读速度、单位时间的写作字数等。

2.3语文教材内容与素质差异

教材内容是教材层面的概念。课程内容通过描述学生的学习结果即课程目标实施的结果来间接影响教材的编写,语文教材则是语文课程内容的具体化,是课程内容物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可借助各种手段或途径来完成,因此,体现语文课程内容的教材版本可以有多种。目前,国内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具有共同的特性,即都凭借不同体裁和题材的选文和相关的学习活动来实现这个物化过程。这样,选择怎样的文章,编制怎样的学习活动就是教材层面研究的内容。教材内容是教师帮助学生达成语文课程学习目标即语文素养的媒介[2]。

因为发展中形成的素质对语文学科教育有一定的影响和制约,而语文学科教育也影响着学生发展中形成的素质,所以语文教材应该适应学生发展中形成的素质。应建设以课程目标为指向的有利于达标的多元化的教材体系。如学生的智商差异是影响学生语文学习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从理论上说,学校的语文教学应让智商高的学生学得快一点,智商低的学生学得慢一点。但我国现有的经济条件决定了大班教学形式一时难以改变,日常语文教学只能按中等水平设计教学内容、确定教学进度并加以实施。因此,语文教材在充分反映课程内容的同时,必须建立适当的补救措施,如赋予教材内容以弹性,为教师对教材的自主开发提供开放的空间;如选文系统中划分必读课文和选读课文、学习活动区分必做和选做,以免语文拔尖学生受到压抑,学习速度慢的学生反复受挫。

2.4语文教学内容与素质差异

如果说语文教材内容是相对静态的、稳定的,那么教学内容就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从文本预设的角度而言,同一位教师对同一篇课文教学内容的设计,去年和今年就不同;从文本实施的角度而言,同一位教师在对不同的班级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内容也是可变的。因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创设必须满足教学情景和学生习得素质、发展中形成的素质的差异和需求。但是,教师教学内容的个别化创设不是随意的,是以课程内容为终极目标、素质差异为依据、教材内容为媒介、教学环境为条件的创造。

在观察力方面,有些人长于分析,对细节感知清晰,但整体性观察能力较差,在教师教学内容的预设中要以多元智能观看待学生习得素质的差异。教学内容的实施应考虑学生发展中形成的素质的差异,采用分层教学和分层评价等手段都有助于每位学生的语文素养尽其所能发展得最好[3]。

3心理学视点下语文教育心理与素质差异

目前,由于社会的迅速变化和各种人际关系的复杂变化,学生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将心理学引入到语文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教师确定教学目标,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一类教学目标来说,都取决于自己的语文教育心理,特别是语文教育观。比如教师的语文教育观是能力教育观,他确定教育目标就可能只重视语文能力培养而疏于对语文学习心理和学习态度的要求。如果他是一个阅读教育中心论者,他就偏于追求阅读教育目标而置其他目标于次要地位。因此,教师要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语文教育观对选择和确定教学目标的制约作用。

受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影响,语文课程目标基本上是方向性的,也是生成性的。语文课程目标强调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及情景教学。学生的情感世界、人际交往、自我定位都是他们在平时生活和学习中的潜在力量,教师对此要有所关注。如可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融入这些因素,采取适当的激励机制,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设法多给学生创造竞争和成功的机会,注意启发,善于引导,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取得不同的成功,尤其是对后进生,哪怕是取得了点滴的成功和进步,都应不失时机地对其给予肯定。理解他们的成功意识,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不断地体验经努力而获得成功的愉悦。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教师的引导不仅可以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4]”,也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对教师的喜爱和信任感,能调整学生的求知心态,使学生对教师所教的课程产生兴趣,使学生更容易面对种种心理困惑。

语文学科教育重视学生学习中的素质差异,是语文学科教育克服表面化和一般化的有效途径。要很好地做到这一点,语文课教师除了必须是语文专家外,还必须是心理学家,能精通学生的心理,这对语文课教师来说是一个严峻挑战;而且语文课教师还要针对学生的素质差异进行语文学科教育,语文课教师的工作量就更大了,这也要求他们必须具有高度责任感,并能在教学中付出双倍甚至是多倍的努力,才能胜任这一工作。如果能够做到这样,我们将会欣喜地看到:原来总是沉闷不堪、死水一潭的课堂气氛已不复存在,呈现出的是在一个和谐、民主、活跃的课堂上,学生学习激情高涨,积极参与语文学习,他们的智力将得到充分的开发,个性也将得到完全的解放,最终达到实现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使古老的语文教育焕发出盎然生机。

参考文献:

[1]钟家莲,叶新源.简论语文新课标的课程目标价值取向[J].江西社会科学,2003,5:231~232.

[2]董蓓菲.语文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素质差异范文篇2

关键词:语文课程;素质差异;学生心理

1心理学视点下的语文素质差异

我国古代教育名著《学记》中有:“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上。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这段话的意思是强调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教育,他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1]”

很明显,只有正视学生在学习上的素质差异,在教学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当前,在新课程实现理性科学和人文整合的改革过程中,作为最具人文特色的语文学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更应做到关注学生的个性因素,特别是在心理学视点下关注学生的素质差异与语文学科教育之间的关系,这是新时代赋予语文学科工作的一个崭新课题,是一个迫在眉睫、值得深入探究的课题。

著名心理学家加涅在《教学设计原理》一书中,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学生的素质差异作了全面论述,指出学生的学习素质可以分3个方面:先天素质、习得素质和发展中形成的素质。

(1)先天素质。先天素质是学生与生俱来的素质,是与遗传基因联系着的有机体的内在因素。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位学生都或多或少拥有不同的智力素质: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其中的语言智能,就是语文知识和能力。每位学生的智力强项不同,多元智力的组合不同,潜能也就不同,这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如有的学生天生嗓音洪亮,这使该生在感情朗读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相反,一个天生的聋哑儿童,不管如何下工夫都不可能成为优秀的辩手。另外,从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观点来看,人接受信息的能力(如视敏度)、加工信息的能力(如短时记忆容量)以及提取信息的速度都有先天差异。它们对学习起支持性作用,可以加快或减慢学生的学习速度。如有的学生在背诵古诗文时需要反复默读才能记住,而有的学生喜欢大声朗读几遍才能记牢。这是因为前者擅长视觉记忆,而后者擅长听觉记忆。这种不同的记忆偏好随着接受教育的过程逐渐显现出来,这些都是难以通过教学改变的。

(2)习得素质。习得素质是学生在后天环境中,主要是学校教育环境中,经过学习获得的素质。加涅将学生在学校教育环境中习得的学习结果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和态度的学习与改变等5类;当代认知心理学将其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从语文课程的角度来看,语文素养就是学生通过对语文课程的学习所应习得的素质。语文素养的习得很大程度上是以语感的方式形成和运行的,语文素养的养成离不开阅读的积淀和生活体验的积累。正因为语文素养可以在学习中习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而且更应注重帮助学生沉淀知识,注重阅读知识、写作知识、理解能力等的厚积而薄发,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去接受新知识,发现新问题,进行创造,成为有创造性能力的一代新人。

(3)发展中形成的素质。发展中形成的素质是学生在后天发展中形成的,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是能被心理测量测试的能力与特质。能力和素质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校教育对学生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和技能,而且也形成了自身素质发展的能力。例如,学生在掌握阅读知识的同时,也就掌握了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等操作,从而发展了语文能力素质。学生在掌握写作技能的同时,也就形成了写作能力。优秀的学生需要有逻辑思维、言语表达、观察、记忆、想象等良好的素质,这些都离不开后天的学习和训练,良好的物质和文化环境、良好的教育是其良好素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2心理学视点下的语文课程与素质差异

从心理学学生素质的视点看语文课程,需要清楚语文课程目标、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材内容和语文教学内容四者与学生素质差异之间的关系。教师结合学生素质差异领会并准确把握课程内容,科学运用教材内容,个性化地创设教学内容,可以实现课程、教材、教学不同层面的整合。这个整合的基点就是学生的先天素质、习得素质和发展中形成的素质。

2.1语文课程目标实施与素质差异

语文课程目标是在教学期望和学生学习前的实际素质间的差异中产生的。学生的素质,包括掌握语文知识的素质,语言运用能力的素质和语文学习心理和学习态度的素质等。每一种素质的状况都十分重要。同时,学生的知识结构受个人兴趣、性格、学习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对语文知识的需要和掌握各有侧重。学生的素质,对语文学科来说,即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素质,这是确定语文课程目标的前提之一。语文课教师要面对和衡量这一素质差异,依赖这一素质差异去制订语文课程目标。如在教学过程中,假如指导学生阅读一篇课文,其目标之一是:让学生理解转折复句,而实际上多数学生不具有理解简单复句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降低要求,制订理解简单复句的目标,以此为理解转折复句做必要的准备。

另外学生的素质,不但指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语文应用能力,还指他们的语文学习心理,主要是其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要求。为了适应这一素质要求,有必要让学生参加教学目标的制订。这既可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可使教学目标多样化,也可改变语文课程目标实施过程中一本教材、一种讲授、一套模式的做法。

2.2语文课程内容与素质差异

语文课程内容属于课程层面的概念,在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规定和表达,课程内容应明确告知教师“教什么”,也应告知学生“学什么”。其终极目标就是使学生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而获得习得素质即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内容应具体描述学生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在语文知识与语文技能、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领域的学习结果。因此,课程内容目标实施后的结果,具有法定的地位,不能轻易改变。

学生先天的素质,通过教育基本上是无法改变的。那么语文课程内容的制订,就应因材施教,尊重个体的各种先天素质的限度,不要超越这个限度;也应关照学生先天素质存在的差异。课程内容应面向全体学生,以中等学生的水准为依据,不能随意提升语文课程标准的难度和量化要求,如识字量、阅读速度、单位时间的写作字数等。

2.3语文教材内容与素质差异

教材内容是教材层面的概念。课程内容通过描述学生的学习结果即课程目标实施的结果来间接影响教材的编写,语文教材则是语文课程内容的具体化,是课程内容物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可借助各种手段或途径来完成,因此,体现语文课程内容的教材版本可以有多种。目前,国内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具有共同的特性,即都凭借不同体裁和题材的选文和相关的学习活动来实现这个物化过程。这样,选择怎样的文章,编制怎样的学习活动就是教材层面研究的内容。教材内容是教师帮助学生达成语文课程学习目标即语文素养的媒介[2]。

因为发展中形成的素质对语文学科教育有一定的影响和制约,而语文学科教育也影响着学生发展中形成的素质,所以语文教材应该适应学生发展中形成的素质。应建设以课程目标为指向的有利于达标的多元化的教材体系。如学生的智商差异是影响学生语文学习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从理论上说,学校的语文教学应让智商高的学生学得快一点,智商低的学生学得慢一点。但我国现有的经济条件决定了大班教学形式一时难以改变,日常语文教学只能按中等水平设计教学内容、确定教学进度并加以实施。因此,语文教材在充分反映课程内容的同时,必须建立适当的补救措施,如赋予教材内容以弹性,为教师对教材的自主开发提供开放的空间;如选文系统中划分必读课文和选读课文、学习活动区分必做和选做,以免语文拔尖学生受到压抑,学习速度慢的学生反复受挫。

2.4语文教学内容与素质差异

如果说语文教材内容是相对静态的、稳定的,那么教学内容就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从文本预设的角度而言,同一位教师对同一篇课文教学内容的设计,去年和今年就不同;从文本实施的角度而言,同一位教师在对不同的班级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内容也是可变的。因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创设必须满足教学情景和学生习得素质、发展中形成的素质的差异和需求。但是,教师教学内容的个别化创设不是随意的,是以课程内容为终极目标、素质差异为依据、教材内容为媒介、教学环境为条件的创造。

在观察力方面,有些人长于分析,对细节感知清晰,但整体性观察能力较差,在教师教学内容的预设中要以多元智能观看待学生习得素质的差异。教学内容的实施应考虑学生发展中形成的素质的差异,采用分层教学和分层评价等手段都有助于每位学生的语文素养尽其所能发展得最好[3]。

3心理学视点下语文教育心理与素质差异

目前,由于社会的迅速变化和各种人际关系的复杂变化,学生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将心理学引入到语文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教师确定教学目标,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一类教学目标来说,都取决于自己的语文教育心理,特别是语文教育观。比如教师的语文教育观是能力教育观,他确定教育目标就可能只重视语文能力培养而疏于对语文学习心理和学习态度的要求。如果他是一个阅读教育中心论者,他就偏于追求阅读教育目标而置其他目标于次要地位。因此,教师要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语文教育观对选择和确定教学目标的制约作用。

受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影响,语文课程目标基本上是方向性的,也是生成性的。语文课程目标强调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及情景教学。学生的情感世界、人际交往、自我定位都是他们在平时生活和学习中的潜在力量,教师对此要有所关注。如可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融入这些因素,采取适当的激励机制,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设法多给学生创造竞争和成功的机会,注意启发,善于引导,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取得不同的成功,尤其是对后进生,哪怕是取得了点滴的成功和进步,都应不失时机地对其给予肯定。理解他们的成功意识,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不断地体验经努力而获得成功的愉悦。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教师的引导不仅可以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4]”,也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对教师的喜爱和信任感,能调整学生的求知心态,使学生对教师所教的课程产生兴趣,使学生更容易面对种种心理困惑。

语文学科教育重视学生学习中的素质差异,是语文学科教育克服表面化和一般化的有效途径。要很好地做到这一点,语文课教师除了必须是语文专家外,还必须是心理学家,能精通学生的心理,这对语文课教师来说是一个严峻挑战;而且语文课教师还要针对学生的素质差异进行语文学科教育,语文课教师的工作量就更大了,这也要求他们必须具有高度责任感,并能在教学中付出双倍甚至是多倍的努力,才能胜任这一工作。如果能够做到这样,我们将会欣喜地看到:原来总是沉闷不堪、死水一潭的课堂气氛已不复存在,呈现出的是在一个和谐、民主、活跃的课堂上,学生学习激情高涨,积极参与语文学习,他们的智力将得到充分的开发,个性也将得到完全的解放,最终达到实现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使古老的语文教育焕发出盎然生机。

参考文献:

[1]钟家莲,叶新源.简论语文新课标的课程目标价值取向[J].江西社会科学,2003,5:231~232.

[2]董蓓菲.语文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素质差异范文篇3

关键词:语文课程;素质差异;学生心理

1心理学视点下的语文素质差异

我国古代教育名著《学记》中有:“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上。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这段话的意思是强调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教育,他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1]”

很明显,只有正视学生在学习上的素质差异,在教学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当前,在新课程实现理性科学和人文整合的改革过程中,作为最具人文特色的语文学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更应做到关注学生的个性因素,特别是在心理学视点下关注学生的素质差异与语文学科教育之间的关系,这是新时代赋予语文学科工作的一个崭新课题,是一个迫在眉睫、值得深入探究的课题。

著名心理学家加涅在《教学设计原理》一书中,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学生的素质差异作了全面论述,指出学生的学习素质可以分3个方面:先天素质、习得素质和发展中形成的素质。

(1)先天素质。先天素质是学生与生俱来的素质,是与遗传基因联系着的有机体的内在因素。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位学生都或多或少拥有不同的智力素质: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其中的语言智能,就是语文知识和能力。每位学生的智力强项不同,多元智力的组合不同,潜能也就不同,这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如有的学生天生嗓音洪亮,这使该生在感情朗读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相反,一个天生的聋哑儿童,不管如何下工夫都不可能成为优秀的辩手。另外,从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观点来看,人接受信息的能力(如视敏度)、加工信息的能力(如短时记忆容量)以及提取信息的速度都有先天差异。它们对学习起支持性作用,可以加快或减慢学生的学习速度。如有的学生在背诵古诗文时需要反复默读才能记住,而有的学生喜欢大声朗读几遍才能记牢。这是因为前者擅长视觉记忆,而后者擅长听觉记忆。这种不同的记忆偏好随着接受教育的过程逐渐显现出来,这些都是难以通过教学改变的。

(2)习得素质。习得素质是学生在后天环境中,主要是学校教育环境中,经过学习获得的素质。加涅将学生在学校教育环境中习得的学习结果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和态度的学习与改变等5类;当代认知心理学将其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从语文课程的角度来看,语文素养就是学生通过对语文课程的学习所应习得的素质。语文素养的习得很大程度上是以语感的方式形成和运行的,语文素养的养成离不开阅读的积淀和生活体验的积累。正因为语文素养可以在学习中习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而且更应注重帮助学生沉淀知识,注重阅读知识、写作知识、理解能力等的厚积而薄发,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去接受新知识,发现新问题,进行创造,成为有创造性能力的一代新人。

(3)发展中形成的素质。发展中形成的素质是学生在后天发展中形成的,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是能被心理测量测试的能力与特质。能力和素质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校教育对学生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和技能,而且也形成了自身素质发展的能力。例如,学生在掌握阅读知识的同时,也就掌握了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等操作,从而发展了语文能力素质。学生在掌握写作技能的同时,也就形成了写作能力。优秀的学生需要有逻辑思维、言语表达、观察、记忆、想象等良好的素质,这些都离不开后天的学习和训练,良好的物质和文化环境、良好的教育是其良好素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2心理学视点下的语文课程与素质差异

从心理学学生素质的视点看语文课程,需要清楚语文课程目标、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材内容和语文教学内容四者与学生素质差异之间的关系。教师结合学生素质差异领会并准确把握课程内容,科学运用教材内容,个性化地创设教学内容,可以实现课程、教材、教学不同层面的整合。这个整合的基点就是学生的先天素质、习得素质和发展中形成的素质。

2.1语文课程目标实施与素质差异

语文课程目标是在教学期望和学生学习前的实际素质间的差异中产生的。学生的素质,包括掌握语文知识的素质,语言运用能力的素质和语文学习心理和学习态度的素质等。每一种素质的状况都十分重要。同时,学生的知识结构受个人兴趣、性格、学习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对语文知识的需要和掌握各有侧重。学生的素质,对语文学科来说,即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素质,这是确定语文课程目标的前提之一。语文课教师要面对和衡量这一素质差异,依赖这一素质差异去制订语文课程目标。如在教学过程中,假如指导学生阅读一篇课文,其目标之一是:让学生理解转折复句,而实际上多数学生不具有理解简单复句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降低要求,制订理解简单复句的目标,以此为理解转折复句做必要的准备。

另外学生的素质,不但指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语文应用能力,还指他们的语文学习心理,主要是其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要求。为了适应这一素质要求,有必要让学生参加教学目标的制订。这既可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可使教学目标多样化,也可改变语文课程目标实施过程中一本教材、一种讲授、一套模式的做法。

2.2语文课程内容与素质差异

语文课程内容属于课程层面的概念,在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规定和表达,课程内容应明确告知教师“教什么”,也应告知学生“学什么”。其终极目标就是使学生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而获得习得素质即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内容应具体描述学生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在语文知识与语文技能、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领域的学习结果。因此,课程内容目标实施后的结果,具有法定的地位,不能轻易改变。

学生先天的素质,通过教育基本上是无法改变的。那么语文课程内容的制订,就应因材施教,尊重个体的各种先天素质的限度,不要超越这个限度;也应关照学生先天素质存在的差异。课程内容应面向全体学生,以中等学生的水准为依据,不能随意提升语文课程标准的难度和量化要求,如识字量、阅读速度、单位时间的写作字数等。

2.3语文教材内容与素质差异

教材内容是教材层面的概念。课程内容通过描述学生的学习结果即课程目标实施的结果来间接影响教材的编写,语文教材则是语文课程内容的具体化,是课程内容物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可借助各种手段或途径来完成,因此,体现语文课程内容的教材版本可以有多种。目前,国内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具有共同的特性,即都凭借不同体裁和题材的选文和相关的学习活动来实现这个物化过程。这样,选择怎样的文章,编制怎样的学习活动就是教材层面研究的内容。教材内容是教师帮助学生达成语文课程学习目标即语文素养的媒介[2]。

因为发展中形成的素质对语文学科教育有一定的影响和制约,而语文学科教育也影响着学生发展中形成的素质,所以语文教材应该适应学生发展中形成的素质。应建设以课程目标为指向的有利于达标的多元化的教材体系。如学生的智商差异是影响学生语文学习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从理论上说,学校的语文教学应让智商高的学生学得快一点,智商低的学生学得慢一点。但我国现有的经济条件决定了大班教学形式一时难以改变,日常语文教学只能按中等水平设计教学内容、确定教学进度并加以实施。因此,语文教材在充分反映课程内容的同时,必须建立适当的补救措施,如赋予教材内容以弹性,为教师对教材的自主开发提供开放的空间;如选文系统中划分必读课文和选读课文、学习活动区分必做和选做,以免语文拔尖学生受到压抑,学习速度慢的学生反复受挫。

2.4语文教学内容与素质差异

如果说语文教材内容是相对静态的、稳定的,那么教学内容就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从文本预设的角度而言,同一位教师对同一篇课文教学内容的设计,去年和今年就不同;从文本实施的角度而言,同一位教师在对不同的班级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内容也是可变的。因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创设必须满足教学情景和学生习得素质、发展中形成的素质的差异和需求。但是,教师教学内容的个别化创设不是随意的,是以课程内容为终极目标、素质差异为依据、教材内容为媒介、教学环境为条件的创造。

在观察力方面,有些人长于分析,对细节感知清晰,但整体性观察能力较差,在教师教学内容的预设中要以多元智能观看待学生习得素质的差异。教学内容的实施应考虑学生发展中形成的素质的差异,采用分层教学和分层评价等手段都有助于每位学生的语文素养尽其所能发展得最好[3]。

3心理学视点下语文教育心理与素质差异

目前,由于社会的迅速变化和各种人际关系的复杂变化,学生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将心理学引入到语文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教师确定教学目标,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一类教学目标来说,都取决于自己的语文教育心理,特别是语文教育观。比如教师的语文教育观是能力教育观,他确定教育目标就可能只重视语文能力培养而疏于对语文学习心理和学习态度的要求。如果他是一个阅读教育中心论者,他就偏于追求阅读教育目标而置其他目标于次要地位。因此,教师要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语文教育观对选择和确定教学目标的制约作用。

受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影响,语文课程目标基本上是方向性的,也是生成性的。语文课程目标强调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及情景教学。学生的情感世界、人际交往、自我定位都是他们在平时生活和学习中的潜在力量,教师对此要有所关注。如可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融入这些因素,采取适当的激励机制,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设法多给学生创造竞争和成功的机会,注意启发,善于引导,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取得不同的成功,尤其是对后进生,哪怕是取得了点滴的成功和进步,都应不失时机地对其给予肯定。理解他们的成功意识,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不断地体验经努力而获得成功的愉悦。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教师的引导不仅可以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4]”,也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对教师的喜爱和信任感,能调整学生的求知心态,使学生对教师所教的课程产生兴趣,使学生更容易面对种种心理困惑。

语文学科教育重视学生学习中的素质差异,是语文学科教育克服表面化和一般化的有效途径。要很好地做到这一点,语文课教师除了必须是语文专家外,还必须是心理学家,能精通学生的心理,这对语文课教师来说是一个严峻挑战;而且语文课教师还要针对学生的素质差异进行语文学科教育,语文课教师的工作量就更大了,这也要求他们必须具有高度责任感,并能在教学中付出双倍甚至是多倍的努力,才能胜任这一工作。如果能够做到这样,我们将会欣喜地看到:原来总是沉闷不堪、死水一潭的课堂气氛已不复存在,呈现出的是在一个和谐、民主、活跃的课堂上,学生学习激情高涨,积极参与语文学习,他们的智力将得到充分的开发,个性也将得到完全的解放,最终达到实现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使古老的语文教育焕发出盎然生机。

参考文献:

[1]钟家莲,叶新源.简论语文新课标的课程目标价值取向[J].江西社会科学,2003,5:231~232.

[2]董蓓菲.语文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素质差异范文篇4

关键词:语文课程;素质差异;学生心理

1心理学视点下的语文素质差异

我国古代教育名著《学记》中有:“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上。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这段话的意思是强调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教育,他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1]”

很明显,只有正视学生在学习上的素质差异,在教学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当前,在新课程实现理性科学和人文整合的改革过程中,作为最具人文特色的语文学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更应做到关注学生的个性因素,特别是在心理学视点下关注学生的素质差异与语文学科教育之间的关系,这是新时代赋予语文学科工作的一个崭新课题,是一个迫在眉睫、值得深入探究的课题。

著名心理学家加涅在《教学设计原理》一书中,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学生的素质差异作了全面论述,指出学生的学习素质可以分3个方面:先天素质、习得素质和发展中形成的素质。

(1)先天素质。先天素质是学生与生俱来的素质,是与遗传基因联系着的有机体的内在因素。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位学生都或多或少拥有不同的智力素质: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其中的语言智能,就是语文知识和能力。每位学生的智力强项不同,多元智力的组合不同,潜能也就不同,这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如有的学生天生嗓音洪亮,这使该生在感情朗读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相反,一个天生的聋哑儿童,不管如何下工夫都不可能成为优秀的辩手。另外,从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观点来看,人接受信息的能力(如视敏度)、加工信息的能力(如短时记忆容量)以及提取信息的速度都有先天差异。它们对学习起支持性作用,可以加快或减慢学生的学习速度。如有的学生在背诵古诗文时需要反复默读才能记住,而有的学生喜欢大声朗读几遍才能记牢。这是因为前者擅长视觉记忆,而后者擅长听觉记忆。这种不同的记忆偏好随着接受教育的过程逐渐显现出来,这些都是难以通过教学改变的。

(2)习得素质。习得素质是学生在后天环境中,主要是学校教育环境中,经过学习获得的素质。加涅将学生在学校教育环境中习得的学习结果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和态度的学习与改变等5类;当代认知心理学将其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从语文课程的角度来看,语文素养就是学生通过对语文课程的学习所应习得的素质。语文素养的习得很大程度上是以语感的方式形成和运行的,语文素养的养成离不开阅读的积淀和生活体验的积累。正因为语文素养可以在学习中习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而且更应注重帮助学生沉淀知识,注重阅读知识、写作知识、理解能力等的厚积而薄发,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去接受新知识,发现新问题,进行创造,成为有创造性能力的一代新人。

(3)发展中形成的素质。发展中形成的素质是学生在后天发展中形成的,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是能被心理测量测试的能力与特质。能力和素质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校教育对学生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和技能,而且也形成了自身素质发展的能力。例如,学生在掌握阅读知识的同时,也就掌握了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等操作,从而发展了语文能力素质。学生在掌握写作技能的同时,也就形成了写作能力。优秀的学生需要有逻辑思维、言语表达、观察、记忆、想象等良好的素质,这些都离不开后天的学习和训练,良好的物质和文化环境、良好的教育是其良好素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2心理学视点下的语文课程与素质差异

从心理学学生素质的视点看语文课程,需要清楚语文课程目标、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材内容和语文教学内容四者与学生素质差异之间的关系。教师结合学生素质差异领会并准确把握课程内容,科学运用教材内容,个性化地创设教学内容,可以实现课程、教材、教学不同层面的整合。这个整合的基点就是学生的先天素质、习得素质和发展中形成的素质。

2.1语文课程目标实施与素质差异

语文课程目标是在教学期望和学生学习前的实际素质间的差异中产生的。学生的素质,包括掌握语文知识的素质,语言运用能力的素质和语文学习心理和学习态度的素质等。每一种素质的状况都十分重要。同时,学生的知识结构受个人兴趣、性格、学习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对语文知识的需要和掌握各有侧重。学生的素质,对语文学科来说,即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素质,这是确定语文课程目标的前提之一。语文课教师要面对和衡量这一素质差异,依赖这一素质差异去制订语文课程目标。如在教学过程中,假如指导学生阅读一篇课文,其目标之一是:让学生理解转折复句,而实际上多数学生不具有理解简单复句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降低要求,制订理解简单复句的目标,以此为理解转折复句做必要的准备。

另外学生的素质,不但指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语文应用能力,还指他们的语文学习心理,主要是其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要求。为了适应这一素质要求,有必要让学生参加教学目标的制订。这既可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可使教学目标多样化,也可改变语文课程目标实施过程中一本教材、一种讲授、一套模式的做法。

2.2语文课程内容与素质差异

语文课程内容属于课程层面的概念,在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规定和表达,课程内容应明确告知教师“教什么”,也应告知学生“学什么”。其终极目标就是使学生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而获得习得素质即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内容应具体描述学生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在语文知识与语文技能、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领域的学习结果。因此,课程内容目标实施后的结果,具有法定的地位,不能轻易改变。

学生先天的素质,通过教育基本上是无法改变的。那么语文课程内容的制订,就应因材施教,尊重个体的各种先天素质的限度,不要超越这个限度;也应关照学生先天素质存在的差异。课程内容应面向全体学生,以中等学生的水准为依据,不能随意提升语文课程标准的难度和量化要求,如识字量、阅读速度、单位时间的写作字数等。

2.3语文教材内容与素质差异

教材内容是教材层面的概念。课程内容通过描述学生的学习结果即课程目标实施的结果来间接影响教材的编写,语文教材则是语文课程内容的具体化,是课程内容物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可借助各种手段或途径来完成,因此,体现语文课程内容的教材版本可以有多种。目前,国内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具有共同的特性,即都凭借不同体裁和题材的选文和相关的学习活动来实现这个物化过程。这样,选择怎样的文章,编制怎样的学习活动就是教材层面研究的内容。教材内容是教师帮助学生达成语文课程学习目标即语文素养的媒介[2]。因为发展中形成的素质对语文学科教育有一定的影响和制约,而语文学科教育也影响着学生发展中形成的素质,所以语文教材应该适应学生发展中形成的素质。应建设以课程目标为指向的有利于达标的多元化的教材体系。如学生的智商差异是影响学生语文学习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从理论上说,学校的语文教学应让智商高的学生学得快一点,智商低的学生学得慢一点。但我国现有的经济条件决定了大班教学形式一时难以改变,日常语文教学只能按中等水平设计教学内容、确定教学进度并加以实施。因此,语文教材在充分反映课程内容的同时,必须建立适当的补救措施,如赋予教材内容以弹性,为教师对教材的自主开发提供开放的空间;如选文系统中划分必读课文和选读课文、学习活动区分必做和选做,以免语文拔尖学生受到压抑,学习速度慢的学生反复受挫。

2.4语文教学内容与素质差异

如果说语文教材内容是相对静态的、稳定的,那么教学内容就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从文本预设的角度而言,同一位教师对同一篇课文教学内容的设计,去年和今年就不同;从文本实施的角度而言,同一位教师在对不同的班级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内容也是可变的。因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创设必须满足教学情景和学生习得素质、发展中形成的素质的差异和需求。但是,教师教学内容的个别化创设不是随意的,是以课程内容为终极目标、素质差异为依据、教材内容为媒介、教学环境为条件的创造。

在观察力方面,有些人长于分析,对细节感知清晰,但整体性观察能力较差,在教师教学内容的预设中要以多元智能观看待学生习得素质的差异。教学内容的实施应考虑学生发展中形成的素质的差异,采用分层教学和分层评价等手段都有助于每位学生的语文素养尽其所能发展得最好[3]。

3心理学视点下语文教育心理与素质差异

目前,由于社会的迅速变化和各种人际关系的复杂变化,学生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将心理学引入到语文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教师确定教学目标,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一类教学目标来说,都取决于自己的语文教育心理,特别是语文教育观。比如教师的语文教育观是能力教育观,他确定教育目标就可能只重视语文能力培养而疏于对语文学习心理和学习态度的要求。如果他是一个阅读教育中心论者,他就偏于追求阅读教育目标而置其他目标于次要地位。因此,教师要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语文教育观对选择和确定教学目标的制约作用。

受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影响,语文课程目标基本上是方向性的,也是生成性的。语文课程目标强调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及情景教学。学生的情感世界、人际交往、自我定位都是他们在平时生活和学习中的潜在力量,教师对此要有所关注。如可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融入这些因素,采取适当的激励机制,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设法多给学生创造竞争和成功的机会,注意启发,善于引导,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取得不同的成功,尤其是对后进生,哪怕是取得了点滴的成功和进步,都应不失时机地对其给予肯定。理解他们的成功意识,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不断地体验经努力而获得成功的愉悦。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教师的引导不仅可以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4]”,也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对教师的喜爱和信任感,能调整学生的求知心态,使学生对教师所教的课程产生兴趣,使学生更容易面对种种心理困惑。

语文学科教育重视学生学习中的素质差异,是语文学科教育克服表面化和一般化的有效途径。要很好地做到这一点,语文课教师除了必须是语文专家外,还必须是心理学家,能精通学生的心理,这对语文课教师来说是一个严峻挑战;而且语文课教师还要针对学生的素质差异进行语文学科教育,语文课教师的工作量就更大了,这也要求他们必须具有高度责任感,并能在教学中付出双倍甚至是多倍的努力,才能胜任这一工作。如果能够做到这样,我们将会欣喜地看到:原来总是沉闷不堪、死水一潭的课堂气氛已不复存在,呈现出的是在一个和谐、民主、活跃的课堂上,学生学习激情高涨,积极参与语文学习,他们的智力将得到充分的开发,个性也将得到完全的解放,最终达到实现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使古老的语文教育焕发出盎然生机。

参考文献:

[1]钟家莲,叶新源.简论语文新课标的课程目标价值取向[J].江西社会科学,2003,5:231~232.

[2]董蓓菲.语文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素质差异范文篇5

关键词:实施素质素质教育教育战略

一、传统教育与素质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

这就需要认真的研究我国的传统教育理论,了解它的局限性:

第一,只面对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使多数的人成为“失败者”,以“失败者”的心态进入社会。

第二,我国的传统教育大多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灌输,而对获得知识的方法注重不够。

第三,我国的传统教育对如何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实际能力注重不够,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重知轻能”。

第四,我国的传统教育就是致力于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不大强调使学生创造出新东西,不去自觉地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五,学生读书学习多是为了应付考试、升学,但对所学的知识的实际应用和对这些知识的反思注重不够。

第六,在知识的学习、巩固和提高上采取违背教育规律的“加班、加点、加压”的办法对待学生、摧残学生。

从以上分析就可以明确的告诉我们传统教育是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

一九九九年年初由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素质教育研讨会”上,各地的学者、专家对如何界定和理解素质教育有着各自不同的观点,但都一致地认为,现代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已由重知识向重能力和素质转移,把知识的提高同能力和素质的发展联系起来,把知识转化成能力和素质,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新旧教育观和人才观的根本区别。而传统教育的本质是“应试教育”,既以应付考试、取得好的考分为教育目的,并为达到这个目的而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素质教育的教育目的是要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目的的根本不同是传统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但更重要的是要充分认清传统教育既“应试教育”的危害性,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二、教育发展战略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障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明确提出“必须把教育摆在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为了实现党的十四大所确定的战略任务,指导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指明了方向。

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六大指导纲领中明确提出了“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必须走建设一支人员精干,素质优良、待遇较高的师资队伍的路子。”和“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等条文,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人员、经费和政策的保障。随后人大在制定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义务教育法》的基础上,又通过和公布了《教育法》和《教师法》,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为以法治校、以法治教,提供了根本保障。

三、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教育现实

素质教育是一种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牵扯整个体制的系统工程,是重大改革,决非有些人认为的只是中小学的事,或是让学生玩玩乐乐的事,这是国家重大历史时期的重大改革,用新的教育观、人才观培养人,全国人民都要转变观念。但是实施起来,还有很多盘根错节的问题要解决和完善。第一,中小学课程教材内容、难度问题。六天工作制改为五天工作制,而课程设置不但未改,相反学科教材难度增加,广度增大,分量加重,内容增多,每周30多个课时排得满满的,高年级一节自习课都没有,尽管教育部已决定适当删减教学内容,适当降低教学要求层次,把部分教学内容改为选学内容,适当缩小考试内容的范围,但至今并未见太大成效。第二,中小学课程设置问题。除以前实施的课程设置方案未做太大修改外,而且增加了健康教育、计算机教育、劳技教育、三防教育、人口教育、环境教育、科普教育等等,其中前三、四项已要求列入正式课程,排入正式课表。课程设置总量已超过周总课时量。一方面,“开足开齐课程”是教育行政部门检查督导学校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另一方面,开设“选修课”、“活动课”的多少,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好坏,又是上级评价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并未注重学生的个性教育和学校的自主办学、特色办学,学校和学生的自由活动的空间没有了,只好加班加点,这就是政策和要求上的自相矛盾产生的恶果。第三,升学压力的问题。一方面,中高考升学率是学生、家长、社会评价学校和教师的最主要标准,是学校真正的生命线。另一方面,就是学校减负,家长增负现象。第四,部分教师自身科学文化素质和教学水平达不到要求的问题和教师教学成果如何及时评价的问题。部分农村中学甚至于代课教师、民办教师占教师比例过大,而教师学识水平无法达标,教学水平无法保障。无论从师资的继续教育还是师资的选派上都一时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因为继续教育是面对在职专任教师的且在提高实际教学能力上所起的作用极为有限;而师资的选派也存在着大中城市过剩与边远地区极度缺乏的问题。另一方面教师教学成果的评价本身就具有滞后性,面对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最终评价是学生进入社会后,才能得以充分体现的,然而对于教师教学成果的评价应该是及时的、有效的,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从教育的目标出发,对教师教学成果的评价应是对教育对象进行全面考察的结果,这就需要尽快的组织专家制定出可作参考的指导性意见来,以供学校参照执行。第五,教师继续教育的形式主义,内容陈旧,方式死板,学习对口性差,对教学水平促进不大,而多以完成任务为主的问题。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应紧紧贴近中小学教学的课程、教材、教法、教研、科研的实际,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考核。而广大教师也要切实认识到继续教育的深远意义,自觉参与,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通过培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使继续教育起到真正教育的作用。第六,中小学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虽然教师的工资有了基本保障,但部分城镇中小学和农村的多数学校(尤其是贫困地区),由于公用经费的严重不足,造成大部分实验学科不能开足开齐,文体活动器材匮乏等等。发展中国家办大教育,要加大政府投入的力度,建立保障教育经费稳定增长的机制。并要建立和完善教育经费的分担机制和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机制,实现教育投资的多元化。只有在承认以上问题和困难的基础上,实施素质教育应落实在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上来,更重要的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要真正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学生创新意识的体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教师。我相信随着以上问题的逐步解决和完善,我们教育事业的前景是美好的,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步伐会更大、更深入,尤其是把教育已经看成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来,对教育的进一步“松帮”,为教育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可以说是为实施素质教育注射了一支强兴剂。四、全力以赴做好学校的“硬件”和“软件”建设,为实施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这里所谈的“硬件”,既学校的各种教学设施、装备以及所有的配套设施和校园的美化、绿化、厢化、硬化。学校“硬件”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尤其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诱发学生求新求异的精神,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而学校校园的绿化、美化、厢化、硬化建设,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优美的环境,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国家的情感,促进身心健康,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起到环境育人的作用。公务员之家

“软件”,既学校的师资、教学体系和教学管理。而其中师资力量,也就是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和敬业精神的总和。教师素质的培养和观念的更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教师是一种知识面广博、懂得教育、善于育人的复合型人才,对其要求更高,需热爱学生,能为人师表。教师的劳动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而教师教育观、人才观的更新、转变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之所在。在今天这样一个学生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的时代,作为一名教师应以高尚的师德感召学生,以高超的教学技艺引导学生,以严谨的行为教育学生,以广博的学识、全新的知识结构吸引学生。教师应该站在时代精神的潮头,充当学生的主心骨,为学生梳理出一个明晰的价值范畴体系。

素质差异范文篇6

关键词:语文课程;素质差异;学生心理

一、心理学视点下的语文素质差异

我国古代教育名著《学记》中有:“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上。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这段话的意思是强调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教育,他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

很明显,只有正视学生在学习上的素质差异,在教学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当前,在新课程实现理性科学和人文整合的改革过程中,作为最具人文特色的语文学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更应做到关注学生的个性因素,特别是在心理学视点下关注学生的素质差异与语文学科教育之间的关系,这是新时代赋予语文学科工作的一个崭新课题,是一个迫在眉睫、值得深入探究的课题。

著名心理学家加涅在《教学设计原理》一书中,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学生的素质差异作了全面论述,指出学生的学习素质可以分3个方面:先天素质、习得素质和发展中形成的素质。

(1)先天素质。先天素质是学生与生俱来的素质,是与遗传基因联系着的有机体的内在因素。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位学生都或多或少拥有不同的智力素质: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其中的语言智能,就是语文知识和能力。每位学生的智力强项不同,多元智力的组合不同,潜能也就不同,这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如有的学生天生嗓音洪亮,这使该生在感情朗读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相反,一个天生的聋哑儿童,不管如何下工夫都不可能成为优秀的辩手。另外,从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观点来看,人接受信息的能力(如视敏度)、加工信息的能力(如短时记忆容量)以及提取信息的速度都有先天差异。它们对学习起支持性作用,可以加快或减慢学生的学习速度。如有的学生在背诵古诗文时需要反复默读才能记住,而有的学生喜欢大声朗读几遍才能记牢。这是因为前者擅长视觉记忆,而后者擅长听觉记忆。这种不同的记忆偏好随着接受教育的过程逐渐显现出来,这些都是难以通过教学改变的。

(2)习得素质。习得素质是学生在后天环境中,主要是学校教育环境中,经过学习获得的素质。加涅将学生在学校教育环境中习得的学习结果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和态度的学习与改变等5类;当代认知心理学将其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从语文课程的角度来看,语文素养就是学生通过对语文课程的学习所应习得的素质。语文素养的习得很大程度上是以语感的方式形成和运行的,语文素养的养成离不开阅读的积淀和生活体验的积累。正因为语文素养可以在学习中习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而且更应注重帮助学生沉淀知识,注重阅读知识、写作知识、理解能力等的厚积而薄发,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去接受新知识,发现新问题,进行创造,成为有创造性能力的一代新人。

(3)发展中形成的素质。发展中形成的素质是学生在后天发展中形成的,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是能被心理测量测试的能力与特质。能力和素质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校教育对学生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和技能,而且也形成了自身素质发展的能力。例如,学生在掌握阅读知识的同时,也就掌握了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等操作,从而发展了语文能力素质。学生在掌握写作技能的同时,也就形成了写作能力。优秀的学生需要有逻辑思维、言语表达、观察、记忆、想象等良好的素质,这些都离不开后天的学习和训练,良好的物质和文化环境、良好的教育是其良好素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心理学视点下的语文课程与素质差异

从心理学学生素质的视点看语文课程,需要清楚语文课程目标、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材内容和语文教学内容四者与学生素质差异之间的关系。教师结合学生素质差异领会并准确把握课程内容,科学运用教材内容,个性化地创设教学内容,可以实现课程、教材、教学不同层面的整合。这个整合的基点就是学生的先天素质、习得素质和发展中形成的素质。

2.1语文课程目标实施与素质差异

语文课程目标是在教学期望和学生学习前的实际素质间的差异中产生的。学生的素质,包括掌握语文知识的素质,语言运用能力的素质和语文学习心理和学习态度的素质等。每一种素质的状况都十分重要。同时,学生的知识结构受个人兴趣、性格、学习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对语文知识的需要和掌握各有侧重。学生的素质,对语文学科来说,即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素质,这是确定语文课程目标的前提之一。语文课教师要面对和衡量这一素质差异,依赖这一素质差异去制订语文课程目标。如在教学过程中,假如指导学生阅读一篇课文,其目标之一是:让学生理解转折复句,而实际上多数学生不具有理解简单复句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降低要求,制订理解简单复句的目标,以此为理解转折复句做必要的准备。

另外学生的素质,不但指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语文应用能力,还指他们的语文学习心理,主要是其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要求。为了适应这一素质要求,有必要让学生参加教学目标的制订。这既可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可使教学目标多样化,也可改变语文课程目标实施过程中一本教材、一种讲授、一套模式的做法。

2.2语文课程内容与素质差异

语文课程内容属于课程层面的概念,在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规定和表达,课程内容应明确告知教师“教什么”,也应告知学生“学什么”。其终极目标就是使学生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而获得习得素质即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内容应具体描述学生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在语文知识与语文技能、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领域的学习结果。因此,课程内容目标实施后的结果,具有法定的地位,不能轻易改变。

学生先天的素质,通过教育基本上是无法改变的。那么语文课程内容的制订,就应因材施教,尊重个体的各种先天素质的限度,不要超越这个限度;也应关照学生先天素质存在的差异。课程内容应面向全体学生,以中等学生的水准为依据,不能随意提升语文课程标准的难度和量化要求,如识字量、阅读速度、单位时间的写作字数等。

2.3语文教材内容与素质差异

教材内容是教材层面的概念。课程内容通过描述学生的学习结果即课程目标实施的结果来间接影响教材的编写,语文教材则是语文课程内容的具体化,是课程内容物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可借助各种手段或途径来完成,因此,体现语文课程内容的教材版本可以有多种。目前,国内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具有共同的特性,即都凭借不同体裁和题材的选文和相关的学习活动来实现这个物化过程。这样,选择怎样的文章,编制怎样的学习活动就是教材层面研究的内容。教材内容是教师帮助学生达成语文课程学习目标即语文素养的媒介。

因为发展中形成的素质对语文学科教育有一定的影响和制约,而语文学科教育也影响着学生发展中形成的素质,所以语文教材应该适应学生发展中形成的素质。应建设以课程目标为指向的有利于达标的多元化的教材体系。如学生的智商差异是影响学生语文学习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从理论上说,学校的语文教学应让智商高的学生学得快一点,智商低的学生学得慢一点。但我国现有的经济条件决定了大班教学形式一时难以改变,日常语文教学只能按中等水平设计教学内容、确定教学进度并加以实施。因此,语文教材在充分反映课程内容的同时,必须建立适当的补救措施,如赋予教材内容以弹性,为教师对教材的自主开发提供开放的空间;如选文系统中划分必读课文和选读课文、学习活动区分必做和选做,以免语文拔尖学生受到压抑,学习速度慢的学生反复受挫。

2.4语文教学内容与素质差异

如果说语文教材内容是相对静态的、稳定的,那么教学内容就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从文本预设的角度而言,同一位教师对同一篇课文教学内容的设计,去年和今年就不同;从文本实施的角度而言,同一位教师在对不同的班级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内容也是可变的。因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创设必须满足教学情景和学生习得素质、发展中形成的素质的差异和需求。但是,教师教学内容的个别化创设不是随意的,是以课程内容为终极目标、素质差异为依据、教材内容为媒介、教学环境为条件的创造。

在观察力方面,有些人长于分析,对细节感知清晰,但整体性观察能力较差,在教师教学内容的预设中要以多元智能观看待学生习得素质的差异。教学内容的实施应考虑学生发展中形成的素质的差异,采用分层教学和分层评价等手段都有助于每位学生的语文素养尽其所能发展得最好。

三、心理学视点下语文教育心理与素质差异

目前,由于社会的迅速变化和各种人际关系的复杂变化,学生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将心理学引入到语文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教师确定教学目标,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一类教学目标来说,都取决于自己的语文教育心理,特别是语文教育观。比如教师的语文教育观是能力教育观,他确定教育目标就可能只重视语文能力培养而疏于对语文学习心理和学习态度的要求。如果他是一个阅读教育中心论者,他就偏于追求阅读教育目标而置其他目标于次要地位。因此,教师要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语文教育观对选择和确定教学目标的制约作用。公务员之家

受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影响,语文课程目标基本上是方向性的,也是生成性的。语文课程目标强调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及情景教学。学生的情感世界、人际交往、自我定位都是他们在平时生活和学习中的潜在力量,教师对此要有所关注。如可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融入这些因素,采取适当的激励机制,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设法多给学生创造竞争和成功的机会,注意启发,善于引导,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取得不同的成功,尤其是对后进生,哪怕是取得了点滴的成功和进步,都应不失时机地对其给予肯定。理解他们的成功意识,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不断地体验经努力而获得成功的愉悦。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教师的引导不仅可以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也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对教师的喜爱和信任感,能调整学生的求知心态,使学生对教师所教的课程产生兴趣,使学生更容易面对种种心理困惑。

语文学科教育重视学生学习中的素质差异,是语文学科教育克服表面化和一般化的有效途径。要很好地做到这一点,语文课教师除了必须是语文专家外,还必须是心理学家,能精通学生的心理,这对语文课教师来说是一个严峻挑战;而且语文课教师还要针对学生的素质差异进行语文学科教育,语文课教师的工作量就更大了,这也要求他们必须具有高度责任感,并能在教学中付出双倍甚至是多倍的努力,才能胜任这一工作。如果能够做到这样,我们将会欣喜地看到:原来总是沉闷不堪、死水一潭的课堂气氛已不复存在,呈现出的是在一个和谐、民主、活跃的课堂上,学生学习激情高涨,积极参与语文学习,他们的智力将得到充分的开发,个性也将得到完全的解放,最终达到实现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使古老的语文教育焕发出盎然生机。

参考文献:

[1]钟家莲,叶新源.简论语文新课标的课程目标价值取向[J].江西社会科学,2003,5:231~232.

[2]董蓓菲.语文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素质差异范文篇7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

一、引言

自上个世纪末我国高校进行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显。造成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大学毕业生的质量不能很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高校对大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对我校大学生职业素质认知状况的研究,是检验我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标准之一。

二、大学生职业素质认知状况实证研究

1.调查对象的样本分布情况。1.1样本分布情况。本课题调查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金融学院、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与信息学院的学生对于职业素质的认知情况。一共发放问卷197份,回收问卷197份,问卷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197份,问卷有效率为100%,其中男生占44.67%,女生占55.33%。1.2用人单位样本分布情况。本课题调查了我校学生曾实习过的用人单位对职业素质的认知情况。一共发放25份调查问卷,收回25份调查问卷,问卷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25份,问卷有效率为100%。2.t检验分析。t检验过程,是对两样本均数(mean)差别的显著性进行检验。P值或Sig值称为观察到的显著水平。当使用SPSS对数据进行t检验时,P值或Sig值<0.05表明样本间存在显著差异,反之亦反之。2.1用人单位与学生对同一职业素质的认知差异性分析。将用人单位与在校学生对同一职业素质的评价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用人单位与学生对执行能力、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正直诚信、责任感、信息管理能力、压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认知存在显著差异。2.2不同年级的在校学生对同一职业素质的认知差异性分析。2.2.1将低年级(大一、大二)和高年级(大三、大四)学生对同一职业素质的评价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对组织协调能力、理性决策能力、战略意识、时间管理能力、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自我发展、创新能力、正直诚信、责任感、自信和外语能力的认知存在显著差异。2.2.2将不同年级的学生与用人单位对职业素质的认知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执行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团队协作是四个年级共有的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认知差异的职业素质;同时,随着年级的增长,与用人单位存在认知差异的职业素质的数量也会增加。2.3不同性别的在校学生对同一职业素质的认知差异性分析。2.3.1通过将不同性别的学生对同一职业素质的评价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男生和女生对角色定位、时间管理能力、执行能力和灵活性的认知存在显著差异。2.3.2将不同性别的学生与用人单位对职业素质的认知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执行能力、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正直诚信、信息管理能力、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责任感是男生和女生共有的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认知差异的职业素质;同时,与男生相比,女生与用人单位之间有认知差异的职业素质的数量较少。2.4有无实习经历的在校学生对同一职业素质的认知差异性分析。2.4.1通过将是否有实习经历的学生对同一职业素质的评价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有实习经历的学生和无实习经历的学生对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认知存在显著差异。2.4.2将不同实习经历的学生与用人单位对职业素质的认知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执行能力、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是不同实习经历的学生共有的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认知差异的职业素质;实习时间的长短对职业素质的认知有影响。

三、结论与分析

1.在校学生与用人单位对职业素质的认知有显著差异。实证研究的结果都表明,用人单位与在校学生对职业素质的认知存在显著差异。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为以下两个方面:1.1大学生的职业意识不强。当前大学生对自身所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认识不足,对自身所掌握的知识、能力现状与未来将要从事的行业职业要求的差距认识不全面,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与未来职业间的联系缺乏清晰的认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对职业素质的认知情况。1.2学校缺乏相应的职业素质教育。学校提供的职业素质教育,应当将专业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有机结合,从而减小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对职业素质的认知差异,从而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增加毕业生求职成功率,有效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2.随着年级的增长,与用人单位存在认知差异的职业素质的数量也会增加。通常来讲,大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长,对本专业以及将要从事的工作会有更为清楚的认知,但是实证调查的结果表明,大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长,与用人单位存在认知差异的职业素质的数量在不断增加,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在于:2.1学校提供的职业素质教育低年级化。以我校为例,学校提供的职业素质教育主要为全校性选修课、讲座、模拟面试大赛等。从其形式来看,更适合低年级的同学参加,学校并未对高年级的同学提供适合的职业素质教育方式。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工作应实现全程化,按照不同阶段的不同任务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和渗透于大学四年教育的全过程,最终实现毕业生正确择业观的确立和价值观的成熟。3.实习经历能够减小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认知差异的职业素质的数量。从大学生这个角度来讲,通过进入企业实习,大学生能够通过企业观察社会,体会到企业真正需要的东西,从而不断修正自身的努力方向,提高职业素质。同时,随着实习时间的增加,大学生对企业的了解更为深入,与用人单位对职业素质的认知差异也会随之减小。学校与企业联合,通过实习就业基地、校内实训基地、校中厂、厂中校的共建,为学生提供职场“实战演练”的机会,让学生在仿真模拟中掌握职业技能,提升职业素质。大学生也可以通过应届生、智联招聘等网站积极寻找实习机会,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四、未来的研究方向

学校的职业指导在减小职业素质认知差异的作用。每个学校都设有职业指导机构,但其作用如何我们并不知晓。通过对某一年级的学生进行追踪调查,分析其在这几年中对职业素质的认知差异变化,同时进行访谈法的调研,从而得出学校的职业指导在减小职业素质认知差异的作用。

作者:贾小旋 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董跃进.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前瞻性思考.《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4(1):91-92.

[2]冯元.大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方法及途径.《商场现代化》.2012(21):340.

[3]高兰.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实效性途径探究.《黑河学刊》.2012(6):85-86.

[4]耿乃国.基于提高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就业模式探索.《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0(12):178,184.

[5]何玲霞,曹正明.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问题的思考.《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3(6):29-32.

素质差异范文篇8

关键词:尊重;差异

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许多教育工作者对于客观存在的学生个体差异及自我效能感的问题十分关注。无论是理论工作者,还是在教学第一线的实践工作者,都在为解决因学生存在差异,不能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素质教育既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基本素质上是相同或相近的,同时又看到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教师要了解学生,洞察学生的心灵与秉赋,从学生智力发展的潜在性出发,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做到知人善教,进行差异教学。在实施差异教学过程中首先必须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然后将学生分层,通过设立多层次教学目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来满足各类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而发挥各自的优势特长,使每位学生得到个性上的充分发展,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一、差异教学法提出的背景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提出“有教无类”的观点。但事实上,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不同,每个人都形成了独特的“个性心理世界”,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不尽相同,各有侧重。而重视学生的特性和培养具有个性的人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出发点,进而促进学生全面而又有个性的发展。

从1999年以来,我国普通高校(特别是高师院校)连续大幅度扩大招生规模,其中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个体差异较大。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很大不同,表现在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上也不尽一致。然而,传统教育所实施的“齐步走”的教学模式,“一刀切”的教学要求,“大一统”的教学进度和“同一标准”的教学评价却无视学生个性差异对教学的不同需要,使得“吃不饱”、“吃不了”、“吃不好”的现象随处可见。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诸多差异,所以在教学中就应该有针对性采取一些方法,尽可能的平衡每一个同学。而差异教学就是在班级体教学中立足于学生个性的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

二、差异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差异教学法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做到知人善教。

每个学生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不同,致使学生的智力发展各有特色。“差异教学法”是一种人性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优势,分别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从而让学生自主学习,呈现出殊途同归的特殊效果,达到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学目的。

差异教学法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指情感、意志和性格等。情感可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如果学生有强烈的学习热情,就会兴趣高涨,不知疲倦地学习;如果学生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刻苦努力,锲而不舍。因此,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实行差异教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三运用差异教学法必须做到

第一,承认差异、认清差异。

英国教育大臣在评价中国的教育时。曾发出这样的感慨:“中国式的教育,的确使平民得到了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但同时也失去了千千万万个丘吉尔。”总之,只有正视学生的差异,才能避免失去千万个丘吉尔。只有正视学生差异,才能使各类拔尖人才脱颖而出,适应新的国际人才竞争,才能使我国真正成为人才济济、垒面发展、充满活力的国家。

任何两个个体之间总是会有差异的,这是不争的事实。在进行差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清楚学生们的“差异”所在,也就是确定不同学生在学习面前的主要障碍都有哪些。有的学生可能是基础差或者知识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学习状况不理想,有的可能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当而总是事倍功半;还有的可能是因为自身的兴趣不足、学习情绪消极、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导致学习起来困难重重;甚至有些学生是因为人际关系等其他客观因素对其心理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学习成绩。

教师需认清学生的“差异”,以学生的差异为基础,制定差异的目标,实施差异的计划,通过差异的教学程序实现有效的解决学生的整体学习问题和使学生的学习得到整体提升的共性目标。

第二,尊重差异、发挥个性。

1尊重学生的性格差异。对待同一现实,学生所持的态度和采取的行为方式是不同的,这就是性格差异。对于不同的评价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的差异。在数学领域,这种差异是十分明显的,在评价中,我们应尊重学生的性格差异,采用多元的评价标准,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发挥,让数学课堂呈现丰富多彩的格局。

2尊重学生的兴趣差异。为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必须重视学生的个性兴趣差异,激发其兴趣,发挥其潜力,并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比如对于爱唱爱跳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可在适当的时间组织一场演唱会,或演奏会,或歌舞表演等等。喜爱服饰的学生,可组织服装模特表演比赛。喜好书法绘画的学生,可组织他们开展书法或绘画作品展出。喜欢旅游的同学,可组织他们进行乡土历史的调查,摸清家乡有多少值得保护的古桥、古庙、古塔、古墓、古居的情况。爱辩论的学生,可组织辩论赛。总之把各种有兴趣特长的学生培养、选拔出来后,还应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能力。现代社会注重互相学习和团结协作,这种优秀品质应在学生时代就逐步养成。

3尊重学生的能力差异。学生能力的差异是十分显著。如在学生中不难找到“五音不全”者与原唱音乐创造者。数学神童与语音不全者等等。对于这类学生的教学,若过分强调劣势的训练,可能会使他们的兴趣与热情消耗殆尽。这时,教师就要努力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自身基础上获得创新性的发展。实行分组教学把能力相对较弱的同学分配到能力较强的小组中,每个小组成员不但要自己要学好,还要帮助其他同学学习,让他们知道只有垒组成员都成功,自己才算成功。在学生分组实践中,对每个学生,教师都要以爱动其心,热爱、关心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差”生,只有对每个学生都有诚挚的爱心,平等的尊重,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而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使差异教学成功的思想基础和前提条件。

素质差异范文篇9

关键词:面向全体个别差异

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和新的课程标准,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都能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级各类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在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同时又必须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样一看来,似乎显得有一些矛盾,但仔细一分析,两者是有密切关系的,他们符合一般的客观规律。

第一,面向全体与注重个别差异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由于每个儿童的先天素质和后天影响在事实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这种差别的结果必然要反映为他们在学习兴趣和动机、学习气质和能力、学习方法和习惯等方面的个别差异。这包括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先天的,其中主要有:学生智力水平存在个体差异,智力是影响学生学习快慢的最主要因素;学生人格特质存在个体差异,不同的人格特质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习得素质存在个体差异,学生发展中形成的素质对学习起加速或减速作用。另一方面是后天的,包括家庭的影响,生活学习中意外事情的影响。

第二,面向全体与注重个别差异符合一般的教学原则。教师要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教学的进程,认真落实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班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集体教学上,使教学内容和进度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要在面向多数的集体教学中兼顾两头,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注意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我们要了解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情况,及时注入不同的信息,有计划地设计一些后进生能回答的问题,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以达到大面积丰收。对于学习成绩差、学习过程中有困难的学生,不能放任不管,更不能歧视他们。教师对他们要热情关怀,循循善诱,加强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增强学习的信心,逐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例如在教学应用题的时候,练习中可以要求差生完成基本的练习题和稍有变化的题目,学习好的学生在做完后,再做一些较难的题目,或者让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答,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第三,面向全体与注重个别差异适合新的课程标准理念。新课程从课程目标到教材内容都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多样化,允许学生发展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可以利用新技术带来的可能和机遇,为各种不同特色的学校和不同程度的学生,开发和提供相适应的课程和教材。教学内容上,素质教育要求教学内容具有基础性、范例性和综合性,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重视教学内容的文化内涵,体现人文性与科学性、社会性相结合。新的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不是固定的,它允许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提出“较高要求”、“一般要求”、和“最低要求”,把原来统一的教学内容变为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选择适宜自己的目标要求,并在学习中表现为达成目标所作出的积极行为。例如数学的计算,它对不同学生的要求就是不同的,它可以允许一些学生用多一点的时间达到要求,对计算速度的要求也可以适当,计算只要求达到“会”或“比较熟练”的内容时,在速度上就不要不切实际地提出过分的要求,另外鼓励学生选择合理的方法和工具进行计算。这样可以根据不用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不一定要达到统一的要求。 “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素质差异范文篇10

[关键词]大学生安全教育;选修课;教学规律;教学效果;实证

一、问题提出

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近年来,其取得了积极的发展,但教学不规范和研究方法失衡的问题突出,值得重视。一方面,安全教育课当前尚未纳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和必修课序列,无法成规模、规范化地组织教学,故选修课成为当前课程教学的有益尝试。但在具体教学中,受学情、校情和授课者个人水平影响,教学系统性、规范性不足,教学效果难以保证,有必要通过加强对选修课教学规律与实效的研究,规范教学、提升质量。另一方面,现有安全教育相关研究中过分依赖主观分析,理论研究泛化、实证研究稀缺的问题突出。以2006—2016年间我国最具代表性的5种思想政治教育刊物为例分析,10余年来实证研究的数量只占总体研究文献的5.0%左右,规范研究仍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2]。规范研究基于演绎推理展开,有概括性高、逻辑分析严密的优势,但对研究者个人能力要求较高,且过分倚重定性分析,忽视客观的量化验证,容易造成研究失真失准,制约研究取得突破。总之,选修课作为促进安全教育课程建设、学科发展的积极探索尝试,需要针对搜集学生选课意愿、素质现状、学习效果等开展实证研究,通过量化分析指导教学实践、提升教育成效,推动安全教育课程和学科建设规范发展。因此,笔者以开设安全教育选修课多年的湘潭大学为对象开展了实证研究。

二、研究设计

湘潭大学安全教育选修课程于2008年由学校保卫处申报开设,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计32学时、2学分,现有安全意识养成教育等三门安全教育类课程,内容涉及国家安全、消防安全、防盗防骗、网络安全等,教学团队成员均有教师资格证和中级职称,教学组织比较规范,效果良好,能够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基础和支撑。(一)研究问题。1.影响学生选修安全教育课的因素及其规律;2.普通学生与选修安全教育课学生安全素质的差异及其特点;3.不同学期安全教育课教学效果的差异及其特点。(二)研究工具。本调查问卷名为《大学生安全素质调查问卷》,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学生基本信息调查,包含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独生、贫困情况及是否选修过学校安全教育类课程;第二部分为西安科技大学张芸编制的《大学生应急能力测量量表》(2014年),该量表共65个题项,以5点计分,由个人素质、高校环境、社会环境3个分量表组成,量表信度上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内部一致性,同质信度为0.882,分半信度为0.928,效度方面总量表和各分量表结构效度内部一致性在0.757—0.834之间,内部区分度在0.209—0.238之间,内容效度有较好的代表性[3]。(三)研究对象。以2017—2018年湘潭大学安全意识养成教育课连续4个学期的选课学生为对象,在各学期课程结束时施测《大学生安全素质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737份,回收有效问卷66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0.09%;另在2017年6月湘潭大学某次校级安全宣讲活动现场,向参会学生现场施测《大学生安全素质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213份,回收有效问卷17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3.57%。样本中,男生258人,女生584人,大一511人,大二295人,大三24人,大四12人,被试学生基本情况统计具体见表1。(四)分析工具。所有数据经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影响学生选修安全教育课的因素及其规律。1.性别影响选课意愿,女生比男生更积极在全校女生占比较男生多一成的情况下,女生选修安全意识养成教育课的比率高出男生近四成,达69.7%,为男生选课率的两倍多。这表明女生选课意愿明显高于男生,女生对内外在安全的关注意识、期望值更高。该结果与黄颖娜(2015)“大学生心理安全状况存在性别差异显著,男生好于女生”[4]基本一致。究其原因,女生在先天体格情感和后天社会竞争中,相对男生更多处于劣势,故更倾向主动寻求外界资源和力量,以提高自我保护和危险识别能力,获得并建立内心安全感。2.专业影响选课意愿,文科生比工科生更积极在全校文科生占比低于工科生一成的情况下,文科生选修安全意识养成教育课的比率反超工科生近三成,达到57.5%,是工科生的近两倍。这表明文科生选课意愿更强烈,说明专业对学生选课意愿有影响,文科生对安全感的需求意愿显著高于工科生。其原因在于不同专业存在性别比差异,及社会发展对不同专业学生思维、气质、性格等能力需求的侧重和选择性强化。3.低年级阶段,选课意愿与年级负相关选修安全意识养成教育课学生中大一新生占比近六成,大二学生为36%,大三大四则共占4%,显示在低年级阶段(大一、大二),学生的年级越低选课意愿越强。原因是低年级学生(特别是大一新生)进入陌生校园后,对新环境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因为缺乏经验,必定会对摆脱焦虑和恐惧缺乏信心,因此其安全感不足,自然出现较强的安全需求和安全知识学习动机。而绝大多数高年级学生(大三、大四)选修学分已基本修满,不再有选课刚需,或是出现选课意愿大降的主因,除此之外,年级与选课意愿的关系有待另论。4.贫困、独生、生源地情况对选课意愿影响不大贫困生、非独生子女、非农村生源地学生的选课率略高,但程度有限,这表明该三项因素对学生选课意愿影响不大。该结果与危雪婷(2020)“大学生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并不会显著影响学生的安全感[5]”、王磊等(2011)“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安全感没有显著差异,城市大学生、乡镇大学生、农村大学生的安全感也没有显著差异[6]”基本一致。(二)普通学生与选修安全教育课学生安全素质的差异及特点。对普通学生与选修安全意识养成教育课学生的安全素质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1.选修安全教育课学生的安全素质明显高于普通学生。选修安全意识养成教育课学生课后安全素质总量、个人素质和高校环境分量、应急知识等9个因子得分极显著高于(P<0.01)普通学生,其他因子得分差异不显著(P>0.05),具体见表2。显示选修安全教育课后学生的安全素质整体上明显高于普通学生,这表明系统规范的安全教育选修课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安全素质的改善和提升。该结果与李明伦(2019)“规范且有针对性的大学生教育前置效果明显,对新生安全知识的普及和安全技能的提高具有明显成效[6]”基本一致,表明安全教育越系统、越规范、越全面,越能有效提升学生安全素质。2.安全教育选修课提升学生各项安全素质呈“校园安全认知>个人自护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特点。选修安全意识养成教育课学生课后的安全素质相较普通学生虽整体提升,但在具体安全素质上有幅度差异,表现为:高校环境分量及其所含因子得分全部差异极显著(P<0.01),个人素质分量及所含应急知识等2因子差异极显著(P<0.01)、不安全心理等2因子差异显著(P<0.05)、生理状况等2因子差异不显著(P>0.05),而社会环境分量得分差异临界显著(p=0.053)、所含因子仅家庭因素差异显著(P<0.05)、其他因子差异不显著(P>0.05)具体见表2。这说明课程提升学生具体安全素质的效果不一,对校园安全认知(即高校环境分量)是整体和部分均极显著提升,最为有效;对个人自护能力(即个人素质分量)是整体极显著提升、大部分因子显著提升,效果次之;对社会适应能力(即社会环境分量)是整体提升有限、个别因子显著提升,改善有限。0.05。)(三)不同学期安全教育选修课教学效果的差异及特点。1.安全教育课开设时间越早效果越好,最佳是在大学第一学期对2017年至2018年安全意识养成教育课4个学期学生的课后安全素质得分进行单因素方差检验,结果显示,2017年下学期的总量、分量和绝大部分因子得分均高于其他3个学期,且总量、高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分量得分差异极显著(P<0.01),个人素质分量得分差异不显著(P>0.05),高校应急管理、高校应急教育、不安全心理3个因子得分差异极显著(P<0.01),生理状况、家庭因素因子得分差异显著(P<0.05),其他因子得分差异不显著(P>0.05)。进一步多重比较发现,2017年下学期学生的安全素质在总量、高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分量、生理状况等5个因子维度上,全部或部分显著高于其他前后学期,除此之外,其他学期之间的显著性差异非常有限,具体见表3。以上结果表明,2017年下学期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前后学期。对此,虽然《安全意识养成教育》选修课有持续开展教学改进,但2017年下学期并未进行重大教学内容和方法调整,出现教学效果畸高情况应另有他因。经反复查找,发现2017年下学期学校教务处曾“面向大一新生开放选修课”(仅该学期),导致该学期选课学生中大一新生占比高达77.3%,学生构成上的差异应是导致2017年下学期教学效果明显高于其他学期的主要原因。经个体访谈了解到,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学期,社会身份转变、生活环境陌生、人际交往局限等不适和不安,会强烈激发个体的安全需求动机,加上大学知识的新鲜感强,接受安全教育课知识的印象颇为深刻,故而安全素质提升效果明显好于其他年级阶段和学期。由此说明,学生接受安全教育课程越早,安全素质提升效果越好,课程最佳开设时期是大学第一学期。2.安全教育选修课教学效果整体稳定,教学改进能提升教学效果通过单独对2017年上学期与2018年上下学期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发现,该三个学期学生安全素质总量、分量和应急意识等11个因子均差异不显著(P>0.05),仅高校应急管理因子2018年下学期得分极显著高于(P<0.01)2018年上学期、高校应急教育因子2018年上下学期得分极显著高于(P<0.01)2017年上学期。该结果表明:正常情况下安全教育课程教学效果整体稳定,而高校应急管理和教育因子呈逐年、逐期显著提升之势,显示持续的课程教学改进,对提升学生校园安全认知有效果,教学改进与教学效果呈一定的正相关。

四、研究不足

(一)研究设计不够严谨本研究选取湘潭大学不同时期学生群体进行比对,存在时空环境变化迁移带来的数据失准、对比性下降的瑕疵,设计上有一定缺陷,后续可通过进行同一群体选课前后和不同高校学生群体间的比对,提高研究准确性。(二)量表选取受到局限目前,“大学生安全素质”调查量表大多是针对研究个案自行设计,以频率统计为主的调查问卷,其质量和科学性有限。因缺乏针对性强、信效度高、广泛使用的安全素质测评量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研究的有效和准确。

五、对策建议

(一)推广选修课教学推广选修课教学、加强实证研究。选修课作为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可行有效的实践模式,应通过积极推广选修课教学,加强培训交流,锻炼师资队伍,推动课程建设,为推进安全教育成为必修课创造条件。同时,要开展各层次、多层面安全教育相关问题的实证研究和量化分析,指导教学实践,推动学科发展。(二)规范教学开展规范教学开展、加强效果测评。选修课推广过程中,一方面要参照必修课标准规范化开展教学,构建包括学分课时、教材教案、课程实践等在内的课程建设体系;另一方面,大学生作为安全教育的接受主体,要重视对其教育内容的接受程度、内化程度、实践程度的考评和监督[8],应尽快研发针对性强、信效度高的《大学生安全素质测量量表》,构建教学质量测评体系,指导教学改进。(三)加强家庭引导加强家庭引导、完善社会治理。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9]。只在高校开展安全教育难以使学生安全素质获得全面提升,安全教育必须将社会和家庭也纳入其中,通过家庭和社会整体大环境的不断改善与高校成长小环境的持续努力,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效果才能更有效和稳固。

[参考文献]

[1]袁全,贾启君,王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5(12):76-78.

[2]谭翀.10余年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证研究回顾:对5种期刊1399篇论文的内容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7(9):18-23.

[3]张芸.大学生应急能力测量量表设计[D].西安科技大学,2014.

[4]黄颖娜.地方高校大学生安全意识现状及对策:基于辽宁高校的实证调查[J].现代教育管理,2015(8):115-119.

[5]危雪婷.大学生心理安全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建议:基于北京高校样本的分析[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20(2):15-21.

[6]王磊,赵娜,韩仁生.大学生成人依恋、安全感和人际信任关系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1(4):79-81.

[7]李明伦.基于推荐算法的大学生安全教育系统的设计与研究[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72-78.

[8]周德贵.大学生安全教育接受机制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6(3):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