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问题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4 16:04:12

素质教育问题论文

素质教育问题论文篇1

1.1体育教学观念落后。体育教学观念是影响体育课程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一些中学的体育教学观念还比较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老师让所有同学参加统一的体育活动,并不关心该项体育活动是否适应每一个学生;第二,教师在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能力;第三,部分教师还认为,体育课程只是培养学生的身体健康,身体各项健康指数达标就可以,从而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1.2教学方法不够科学。众所周知,教学方法是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指导因素,好的教学方法能够迅速地提高教学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一些中学的体育课程教学中,一些陈旧的教学方法根深蒂固,例如:第一,教师主导课堂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效率比较低;第二,一些教师遵循仍旧沿用素质教育之前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将一些理论知识,带着学生做完热身活动,就让学生自由活动;第三,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比较少,课堂互动效果较差,教师和学生被割裂为两个独立的个体。

1.3缺乏适当的评价体系。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使得学生、教师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反映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但是,目前在中学的体育课程中,还缺乏这样的评价体系,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在部分中学的培养计划中,体育课程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学校不愿意投资建立评价体系;第二,由于中学的教学中,一些学校的体育课程不计入总成绩,导致学生也不关心自己在体育课堂中学到的东西。

1.4师资力量有待加强。体育教师是中学体育课程的重要参与者,他们积极引导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实践证明,体育教师的素质与教学质量息息相关,然而,目前为止,中学体育课程的师资队伍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第一,一些中学的体育教师没有经过正规的体育院校培训,不具有相关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无法胜任中学体育教师这一角色;第二,很多体育老师在上课之前,没有看过课程大纲和课程要求,更不会准备上课笔记,上课过程任意发挥,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1.5场地和器材缺乏。在中学的体育课程中,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是学生进行体育课程的重要保障,体育课程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场地和器材的配合,但是,许多中学还缺乏场地和体育器材,主要原因如下:第一,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提出了一段时间,但是体育课程仍然没有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没有安排相应的场地和购买相应的器材;第二,学校的财政支出中,对于体育器材的支出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导致了一些体育器材的缺乏。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本文来自于《华章》杂志。《华章》杂志简介详见.)

2、解决中学体育教学问题的策略

中学时期的学生,大多数处于长身体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体育课程的锻炼,能够帮助学生获得一个健康的身体,同时能够从容应对学业上的压力。通过以上的调查和论述可知,部分中学的体育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素质教育的普及。所以,教师、学生和学校应该对这些问题进行重视,尽快解决,保证中学体育课程的有序进行,可以进行如下的改进:

2.1坚持体育教学改革。由于目前部分中学的体育教学水平还无法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必须进行体育教学的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按照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改革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使之能适应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第二,课程的改革,将一些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提出,引入一些新的、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第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例如,体育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做一些游戏等,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

素质教育问题论文篇2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基本道德的原则、规范在教师中的特殊表现,是教师履行职责时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具体地讲,师德与教师的思想道德、工作态度、业务水平和处事原则连在一起,并通过教师的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生动地体现出来。一个学校的师德状况如何,不仅反映该学校的教师队伍素质和教学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师生的精神风貌和学校的整体文明程度。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师的思想观念、品德修养是学生效仿的对象。体育教师严谨治学的精神和高尚的品行示范,是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的重要就精神来源。高校体育教师的道德素质的内涵是非常全面的,而不是单指教师的职业道德,它对从业者提出了极为严格的要求。由于个体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因此高校应根据人的知、情、意、行的心理过程和规律来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政治素质,这几方面彼此影响、相互制约、相互关联、相互促进,构建成道德素质的整体。教师的道德素质不仅决定了他的教学水平,而且直接影响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和身心的健康,影响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只有时刻强调教师德育教育,才能实现提高高校教师道德素质的理想目标。

二、高校体育教师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教师责任界限不明,导致部分教师只教书不育人。

对全国五所重点高校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在对大学教师的评价上,当问到“您的大学有没有老师像对待书本里的数字一样对待大多数学生”时,学生的回答多为“有但很少”和“有一些”之间。当问到“大学有没有您以其为楷模值得效仿的老师”时,除了三年级略有反复以外,学生的评价均与年级呈现负相关,该项目的平均值为3.19。其他项目如“您所在大学有没有对您的学习进步特别感兴趣的老师”和“您的大学有没有您感觉可以自由向其寻求解决个人问题的指导老师”等的评价,学生年级间的差异不显著,但两个项目的平均值都在3以下,表明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偏低,同时也表明教师只教书不育人的现象相当严重。

二、.教师与评价者身份混淆,导致校园“腐败”。

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特殊性一方面体现在教师与同事和学校的关系上。这方面最容易滋长“腐败”的是广泛应用的“同行评价”机制。在一些教研室或课题组存在文人相轻、争名逐利等不良现象。在评职称、加工资时,被评者往往四处活动拉选票,抬高自己,贬低别人,甚至弄虚作假;评定者也容易出于个人成见和私心,压制自己的竞争者和敌对者。高校教师的职业特殊性另一方面体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中。在教学中,教师既是教授者又是考官,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并不仅表现在最后的考试评分中,而且表现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作业评语、人生指导、就业推荐等众多行为中,如果教师不能克服个人偏爱,对别的学生而言,是非常不公平的,更何况当今商品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已经渗透到校园之中。个别教师甚至把等价交换原则运用到教学中去,接受考试不及格学生的贿赂,为学生提分过关。

三、.职业重心偏移,导致部分教师责任心和事业心不强。

目前,在科研先导的口号影响下,学术成果成为教师获名得利的重要途径。在利益驱动下,一些教师不惜放弃或降低教学质量去追求学术成果,这种片面看中学术成果,盲目轻视教育质量的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了人才的培养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知识、学术成果与个人财富的逐渐挂钩,教师的这种职业重心偏移现象已经成为了一种国际通病,前任斯坦福大学校长唐纳德·肯尼迪曾为此感慨:“教学,尽管是我们的职业,却似乎鬼使神差般地从我们的职业话题中消失了。”教师的个人主义思想和一切向“钱”看的倾向在滋生、蔓延,价值观发生倾斜,表现在一些教师在物质利益的驱动下,不安心教学,对教育、教学工作应付了事,对自己的专业技术职务、工资、奖金、科研成果的归属、著书、立书的名次排列表现出过于关注和追求,物质利益的膨胀。教师的这种教学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官的取向。

四、.高校的教师管理制度不完善。

素质教育问题论文篇3

关键词:高等体育教育 教育研究 素质教育

0、引言

随着近几年来全面素质教育的普及,高等体育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高等体育教育的发展问题所引起的讨论也越发的活跃,也由此产生了很多热点问题亟待解决。对此,我们通过对高等体育教育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进行了各种方式的调查研究,总结形成一下几个方面以供参考。

1、体育教育理念问题热点:素质教育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教育界逐渐认识到高等体育教育改革在推动教育模式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很多高校也就此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逐渐的形成了以素质教育为主导的新型教育观,主要包括如下几个角度:

1)教育学角度:改革和校正。素质教育原本是基于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基础教育而提出的新的方向,然而经过讨论和研究认定,针对以往过度关注专业教育的体育教育领域,素质教育同样具有改革的适用性和指导意义。首先,高等体育教育应通过增设人文课或者举办人文讲座等方式来增强人文素质教育,通过体育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来促进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培养高尚的体育道德和自身素养。其次,高等体育教育赢加入文化素质教育,以此夯实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扩展学生的视野。此外,大学体育教育还应重新挖掘素质教育的深层内涵,从体育教育的角度对其进行诠释,形成体育教育改革的坚实理论,促进体育教育的发展。

2)社会学角度:素质教育的社会价值。在进行体育教育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人作为社会的成员所具有的社会价值。高等体育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即将走向社会,因此高等体育素质教育是为了实现大学生的教育价值,是为社会引导和培养具有高素质、身体和内心都有坚实基础的人才,是为了从体育精神的角度来给学生传递更深层次的思想。

2、体育教育体制问题的热点:深化改革

随着教育理念和模式的转变,传统的体育教育体制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体育教育,体制改革问题成了教育改革的关键点。

1)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方案。研究者认为从宏观发展战略角度来看,高等体育教育应确立“向大众化阶段推进”的战略思想,以现代化为目标发展多元的、独特的体育教育方式,优化高等体育教育的体系结构,逐步完善教育体制。同时,改革中我们应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共建合并等方式加快高校合作机制的进程,分清高等体育院校的类型,合理地规划教育区域,与经济发展协同作用于社会服务,形成良好的体育教育结构和发展方式。

2)办学体制的改革方案。部分学者认为,自主办学是大学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必要手段。高等体育教育应协调自身和社会的关系,通过多种方式摆脱封闭的教育体系束缚,为自主办学提供有力的支撑。

3)招生和就业制度的改革方案。1994年起我国实行统一的收费学制,这种改革直接引起了很多关于教育成本和贫困生问题。很多专家一致呼吁应尽快建立完善的奖助金机制来平衡学生的负担。就业方面,调查显示大学生的择业观正在发生转变,社会价值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同时学生择业更加自主,追求平等公正的就业。体育教育应在就业制度方面更加关注学生的自主选择,从就业的角度考虑学生的需求,为实现学生的价值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

3、体育教育办学问题热点: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高等体育教育的办学问题一直以办学目标为中心来展开,高等体育教育的办学目标的升级引起了办学问题整体的改革。部分学者认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办学目标应从时代的角度出发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体育教育的大众化。还有学者认为,在当前社会的复杂背景下,高等体育教育应关注起存在的文化素质偏低、教育专业性强视野局限、功利性强等问题,以此出发重新定位体育教育的目标,培养高体育技术水平和高文化素质修养的新型体育人才。

高等体育院校的人才培养应将专业教育与科学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实现学生不仅具备的体育专业技能,同时还拥有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可以突破专业的限制融入到社会中。研究认为,我国高等体育教育可以从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基础扎实、条件较好的院校可推行学制更长,专业性更强的培养模式,为国家提供高素质的教练员和体育理论研究者;一般院校可以在普遍的体育教育基础上强化专业性训练,并辅以适当的现代教育技术,为一线的体育教育提供教师和教练;高等体育职业教育和社会体育教育相结合,实现人才的综合发展,为学生走向社会提供帮助。

4、高等体育教育理论研究热点:求真、实用

高等体育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新兴的教育体系,许多学者对其发展和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理论研究。在高等体育教育理论研究上,我们应当遵循两个原则:求真性和实用性。这就要求体育教育理论应当是建立在广泛实践的基础上,符合现实的体育教育情况,理论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同时,体育理论还必须摆脱理论和实际脱轨的问题,能够及时的、真实的反应体育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研究给予科学的指导或意见,并将实践中的情况及时的采集分析,实现理论和实践反复融合,相互促进,最终完善体育教育的理论体系,实现体育院校理论研究和高等体育教育实践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高等体育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于高等体育教育中出现的热点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明确方向。我们应以此尽快的找到科学的理论依据并付诸实践,促进高等体育教育改革,实现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北翔,龚德责. 新时期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专业改革发展战略探索[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3):93

[2] 肖丹. 浅析素质教育形式下的高等体育教育研究[J]. 华章,2012,(20):238

[3] 陈宁. 高等体育院校办学问题研究的进展[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30(5):84

素质教育问题论文篇4

(铜陵学院,安徽铜陵,244000)

[摘要] 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是当前创业教育中需要重视的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梳理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简述了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认为构建培育机制是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研究中的重点,并提出了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过程概念性模型。将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因素分为间接的和直接的两大因素集合,探讨这些因素间的相互作用、耦合机理,进而构建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机制。

[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5)02?0037?03

[收稿日期] 2015-01-16;[修回日期] 2015-03-26

[基金项目]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机制研究”(2011sk429)

[作者简介] 沈红明(1976-),男,安徽长丰人,铜陵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创业教育

随着知识经济时空环境的日益显现,知识与信息成为首要资源发挥其作用的空间也越来越大,这为大学生创业活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大学生创业活动正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但当前我国实施创业教育的高校普遍侧重创业知识和技能传授,而相对弱化了创业心理素质培育[1]。创业教育要突破表层化的创业知识技能“复制”向更深的层次推进,需要重视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问题研究,需要构建长效的培育机制来提升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

一、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视角来看,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创业心理素质发育程度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生能否由潜在创业者顺利转化为现实创业者,直接影响着大学生能否在纷繁复杂的创业活动中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直至取得成功。面对日益扩大的大学生创业需求群体,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保障和思想育人作用,提高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育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显然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需要研究的新课题。把大学生群体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视野,在一定意义上创新了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引入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创业教育理论。

在实践中,破解当前大学生群体就业、创业中的诸多问题,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为大学生转变和更新就业观念提供直接现实的思想推力,就是要为他们由潜在创业者转化为现实的创业者提供持久的创业精神支撑。着力研究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问题,构建可持续性的创业心理素质培育机制将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创业观。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在一定意义上扩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实践对象,这也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的积极体现。

二、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研究现状

关于创业心理素质,可以上溯到近代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912)关于企业家精神的论述,他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一种包括“果断、机智、谨慎和坚定”以及“自力更生、敏捷并富有进取心”“对优越性具有强烈的愿望”的心理特征[2]。创新经济学之父、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1934)提出企业家精神是一种经济首创精神,是一种打破市场均衡的“创造性破坏”的创新精神[2]。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管理学界、经济学界非常重视企业家精神研究,甚至认为创业教育就是企业家精神的教育,创业教育的内核在于企业家精神的教育, 因此创业教育又被称为“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与创业心理素质问题紧密相关的是创业主体素质方面的研究,如“美国卡鲁创业家协会”实证分析出了11 个“创业家的心理特征”。

关于创业心理素质培育,以美国百森商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为典型代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将创业心理素质蕴涵的创业精神纳入创业教育理念当中并通过高校办学宗旨明确表达出来;把创业意识、创业个性特征和创业核心能力等有关创业心理素质与创业知识技能进行整合,构建综合性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通过案例教学、智力激励、虚拟创业等教学方式实现创业心理素质培养;构建较为完善的创业教育实践体系,鼓励学生参加“产学研”活动,在创业实践中培育创业心理素质;建设创业校园文化,营造宽容失败,推崇创业,鼓励“冒险”、创新的校园文化环境[3-4]。

另外,在社会组织培育层面,以英国2005 年启动的创业远见运动(Enterprise Insight,EI)为典型代表。该运动由英国最有影响力的组织团队组成,它包括企业、媒体、教育、创业组织、地区发展局和创业家个人,旨在营造创业社会文化,提升青年的创业意识,鼓励青年的创业精神。

基于对国外创业教育的译介和基础性研究,我国学界对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问题已开展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如陈灿军(2004)较早地提出了培养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是创业教育的前提和关键,创业教育要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5]。贾文华(2004)从行为动力、创造心理、发展心理和教育心理等角度探讨了创业教育的心理学基础[6]。衣俊卿(2006)在分析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中特别指出,操作和技能层面的设计创办和经营管理企业无疑是创业教育的重要形式和内容之一,但却远远不能涵盖创业教育的全部内容和深刻内涵,要注意把创业教育渗透于专业教育和基础知识学习中,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创业能力和创业心理素质的发展[7]。陈小娟、赵力明(2008)探讨了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现状和培养途径[8]。仇志海(2012)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探讨了从个体主观积极体验、关注个体人格特征和利用心理暗示力量等三个方面来构建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养体系[9]。还有学者就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进行了问卷设计和现状调查,如李军红、蔡丹等(2005),围绕大学生创业动机、创业观念和创业品质三个方面对在校生进行了问卷调查[10]。韩力争(2004)提出了从创业动机、创业能力、创业人格和创业相关知识四个维度来设计调查问卷[11]。姚德明、彭晶(2011)对武汉地区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状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和分析[12]。

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我们或是认识到了创业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提出创业教育中不能忽视创业心理素质问题,或是就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现状展开了若干调查,或是以某种视角对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途径等展开了若干探讨,等等。林磊、陶思亮(2012)对中美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特别是创业心理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13]。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问题研究应向更深层次推进,我们需要考察和基于实际情况,着力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解答“培育什么”“何以能够培育”和“如何进行培育”等问题。

三、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马克思主义素质论、心理内化论等和创业教育理论一起构成研究的直接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素质论认为人是自然存在物、精神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的统一,具有自然属性、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一切由于劳动而得到提高和改善的人的特征都属于人的素质范畴。人的三种因素、三种属性,构成了人的自然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其中,人的心理素质包括认知、需要、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智力和非智力方面的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的核心因素。心理素质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将外在的东西吸收、内化、沉淀于主体内的一种潜在的机制,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能动性。马克思主义心理内化论认为,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些对于我们探讨“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何以能够培育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等提供了理论基础。

对本研究而言,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是做人的思想工作,具有鲜明的目的导向性和科学的多维内容及方法论。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与方法,还要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的一些理论成果的指导意义,比如,从传统“社会需要”的研究范式转向以“现实的个人”为出发点的研究范式对于大学生创业需要、创业动机的相关考察就具有显在的指导意义,比如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设计和方法对于创业校园文化建设的启示意义、借鉴价值,等等。

另外,教育心理学、创造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等心理学相关理论基点虽有差异,但对“大学生何以能够生成创业心理素质”都各有其理论关照价值。如班都拉(Albert 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突出强调个体(P)——行为(B)——环境(E)三者间的交互作用(reciprocal determinism),认识到了内因与外因相互间动态作用的过程,但它却并不能完整、清晰地解决人的发展的原因与机制问题,它是一种机械论,缺少了辩证法,虽然有其内在缺陷,但确能为我们分析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过程因素及各因素间的相互作用等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启示。

在评述国内外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相关理论与实践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或显性的、或可量化的特征,科学设计调研手段和调研工具,围绕以下几个主题开展相关社会调查:一是创业教育现状,比如教育理念的转变,创业教育体系建设,这其中包括师资队伍、教学、教育实践等,创业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创业组织和组织行为建设(如大学生创业协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SYB 教育实践等;二是高校所处区域的社会创业文化发育状况、社会创业组织及其运转状况;三是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现状。在社会调查中,从既往的创业心理素质培育历史经验中抽离出的显性量化特征,能否符合社会调查过程中的实际需要还有待在调研中验证和补充,对历史文献进行反复梳理,注意调查工具设计,如调查问卷的科学设计、扩大访谈调查的样本、积极利用心理学相关测量方法等,都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在对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现状具体分析的过程中,调查数据信息处理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现状分析的科学性,在定量分析方面将积极运用适合的分析统计软件,在定性分析方面必须坚持相关基础理论的指导。如此种种,形成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研究的实践基础。

四、构建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机制

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如何培育?这不仅仅要根据大学生主体因素本身,更涉及到高校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区域经济社会组织环境有效供给、创业社会文化氛围营造等复杂因素。探究培育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间的协同作用机理来构建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机制,理应是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问题研究中的重点。要达到构建创业教育中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的长效机制的研究目的,突破点在于筛选出创业心理素质培育过程中的影响要素并考察这些要素之间的耦合机理。

从宏观视角来看,研究假设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会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并且可经由专门的创业教育、创业社会文化、家庭教育、创业社会实践等不同途径间、各种环境因素间的配合与辅助来培育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是在主客观因素永续不断地相互作用中,是在持续的创业社会实践活动中得以内化、外化、再内化形成的,而创业实践活动时刻受到外在环境因素的制约、激荡,不断动态变化的外在环境中的各种因素相互交织,如图1 的概念性模型所示。

如是,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因素可以分为间接的和直接的两大因素集合:一是间接的成长背景因素集,二是直接的创业环境因素集。成长背景对大学生培养和形成创业心理素质具有基础性作用并且往往是潜移默化、间接地发挥作用,这些环境主要包括家庭背景、教育背景、社会文化背景等。创业环境主要指向创业行为产生和创业心理生成的直接外在诱导因素或制约因素,如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大学生创业园区建设情况,等等。

如是,廓清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探讨这些因素间的相互作用、耦合机理,着重探讨大学生主体因素在这些作用和机理影响下创业心理素质如何生成和外化,验证研究假设,进而构建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机制。

参考文献:

[1] 沈红明.论我国高校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9):88-90.

[2] 李军,杨兴时.对企业家精神的辨析[J].东岳论丛,2010(12):34-37.

[3] 丁蕙,陈风华.美国百森商学院创业教育的特点[J].教育评论,2004(4):98-100.

[4] 刘洋.高等学校实施创业教育的研究与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04(3):83-84.

[5] 陈灿军.略论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心理素质教育[J].求索,2004(1):178-180.

[6] 贾文华.心理学视野中的创业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04(9):8-10.

[7] 衣俊卿.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分析[J].教育,2006(18):56-57.

[8] 陈小娟,赵力明.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现状及培养[J].社科从横,2008(2):163-164.

[9] 仇志海.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养研究[J].理论导报,2012(9):53-54.

[10] 李军红,蔡丹,王美艳.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调查与思考[J].经济师,2005(12):86-87.

[11] 韩力争.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调查与思考[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0(6):88-91.

[12] 姚德明,彭晶.关于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调查报告[J].职教论坛,2011(9):77-80.

素质教育问题论文篇5

摘要:思想品德教学是初中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影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课程。在我国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趋势线,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与素质教育有着共同的教学目标。本文主要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与素质教育相结合进行论述,以促进两者的衔接与发展。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 素质教育 结合

由于当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信息传播的速度极快,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的周期缩短以及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这些现状对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的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成为 21 世纪的人才,就要有适应社会变化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义务教育阶段为学生的素质培养打好优良的基础。素质教育中的素质主要包括道德、智力、审美、劳技、身体等方面的素质。初中思想品德课主要是以培养学生道德素质为核心的教学课程,是培养学生良好综合素质的重要前提。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要达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采用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起着关键作用。

一、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模式的关系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出发点的教育,强调以育人为本,培养学生的主体认知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在义务教育阶段,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基本途径,而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美国学者乔伊斯与威尔于 1972年出版的《教学模式》一书被认为是教学模式理论研究的开端。随着属于研究方法的模式论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它为推进各领域的科学化作出了重要贡献,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也进行了教学模式理论的研究。一般认为,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理念与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样式,包括教学目标、操作方法、实施条件与评价等要素。教学模式对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教学模式是对组织教学的一种设计,它将教学方法、组织形式、教学手段从宏观上进行调配,对教学具有构造功能;另一方面,教学模式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它解决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脱节问题,更好地提高了教学质量。素质教育正是新时期教学模式研究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五大曾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曾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总书记还强调,到 2020 年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等。要有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是不可忽视的,在教育改革后的新课标下,我国基础教育的总体目标是素质教育。研究适合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是当下各教育学者所重视的课题。道德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根本,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要担负起培养学生优良思想行为素质的主要作用。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初中思想品德是培养中学生健康思想品德的必修课程,也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并与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课程。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还存在一些亟待改善的问题与困难。其一,学生、教师都认为思想品德课程教材内容很抽象,再加上应试教育观念,在课堂上过于注重理论的传授和道德的训诫,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思想品德修养的提高。其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实践性的引导,课堂教学只传授了概念性的知识,缺乏引导到生活实践的解释,只让学生将其当做某种理论知识来掌握、识记,难以化为学生真正的思想,用来指导其实践。其三,关注理论、关注权威是大部分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模式。这些都是不符合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的。初中阶段的学生渴望了解社会、了解身边的一切与生活相关的事物。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提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特点之一就是实践性:“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同时还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初中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本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促进思想品德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这也正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因此,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模式需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探索出合理的教育模式。

三、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符合素质教育模式的探索

1.导学式

根据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作为引导者来进行师生互动,导学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导学式是指以引导为主,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循序渐进地进行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对比传统传授式的教学模式,导学式更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导学教学模式主要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舞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主体认知能力。思想品德教学的导学模式关键在于正确提问。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重要”。导学式的提问包含老师提问和学生发现问题两个方面,老师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阐述问题才能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与动力。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老师可以提出启发性的、探索性的问题以引导学生思考。《学记》里有:“君子之教,喻也。”其意在于强调教学要注重引导,引导学生学会知识与相关技能。也可以用学生了解的、身边的事物来提问引导。例如,学习“民族文化”时,可以从学生身边的事来提问引导,如“你所在的地区有哪些体现文化特色的小说、电影、电视剧作品正在流行”“你所在的地区有哪些文化特色”等。

2.案例式

案例教学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是一种可操作性较强的教学模式,而且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案例教学模式是以情境认知理论、人际交互决定理论、构建主义理论等心理学研究理论为基础构建的。

结束语

任何教学模式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有各自的优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灵活运用,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交叉使用合适的教学模式,穿插丰富的教学方法,方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素质教育问题论文篇6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大学生人文素质 教师队伍建设 实践教学

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问题,一方面随着人们对大学模式的认识不断深入,另一方面随着各国对大学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管理者的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所具有的特殊功能,是高等院校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应当予以充分重视的。高等院校如何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管理、教学设置、师资培养等方面发掘和发挥其所具有的特殊人文素质教育功能,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原则、途径和方法等与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内容、原则、途径和方法相衔接,用思想教育的方法解决大学人文素质教育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在实践中不断充实、丰富和发展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当下大学生素质内涵和教育内容认识的转变

大学生应当具有什么样的素质,高等院校应当提供什么样的大学教育,是国内外大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大学生除了应当具有专业的知识之外,还要求具有情感、价值观及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等人文素质。在我国的大学教育中,尤其是在传统的理工农医为强势学科的院校,开始逐渐重视人文素质教育,而大学的素质教育的功能,其主要功能为传播价值理念,“都不外乎是‘共享的文化价值’,包括共同的历史感,共同的政治、经济态度、共同的语言和对未来前景的共同构想等等。”[1]作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重要内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恰恰能够充分体现这种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05改革方案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任务,在本科生的四门必修课程中,以及研究生的四门课程中,体现着传递国家的共同的政治、经济和未来发展的价值理念。对于大学生来说,除了需要专业的大学人文知识素养外,还需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提升自身的价值理念,而这一功能恰恰又是大学人文教育所不能提供的。

二、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与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要起到提升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价值理念等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一方面对教师的专业理论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的人文知识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从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情况来看,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队伍建设。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了要在多方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改革,并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的05改革方案中,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了基本要求,在学科上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升为一级学科,为思想政治理论学科的发展搭建平台,并明确了教师的基本准入制度,如学历、专业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的准入制度和学科建设,保证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的专业素质。但对于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来说,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懂得相应的人文知识,一方面可以运用相应的人文知识强化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只有掌握人文知识才能把价值理念的教育运用到知识的传授中。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的人文知识和专业素质,应当从以下方面具体要求。首先,对于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提出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的要求。如大学生必修的最基本10门课程,要求教师必须听完这些课程,建立基本的听课和考核制度。其次,可以根据不同教师和不同的学科提出不同的要求。如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本身就具有交叉学科背景,就不需要进一步修习相应的课程。对于特殊学科的教师应当做不同的要求,如自然辩证法这门课程,与大学联系特别密切,对教师的大学科学知识背景要求就更高。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内容的创新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在我国现有的教育模式下,大学生普遍具有牢固的基础知识,甚至在动手能力等方面比国外的学生还要强。但我国大学生存在着职业理想不稳定、知识面不宽、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表现为学生和学校对应用性强的课程的重视,如计算机、英语及实用的专业技术课程,另一方面表现为人文素质课程的缺失。这个现状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无论是在授课的形式还是授课的内容、设计等多方面都要进行创新。要完善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途径方面进行创新。

在构建思想理论课程体系方面,在不打破原有学科的基础上,将课程相关内容有机整合进行施教。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人文教育课程及心理卫生等课程进行整合,构建既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又能减轻他们负担的,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根据自身学科特点与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相结合,进行创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各方面”。那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肩负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任务,在高等院校可以把包括研究生在内的八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根据每门课程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例如,“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以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可以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与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内容进行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可以针对大学生的特定要求,将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相应职业法规纳入到大学生的法律教育中。通过对这些职业法律法规的学习,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大学生依法执业的水平。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则可以把培养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和职业理想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的创新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05方案的实施,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做出了具体规定。例如,实践教学安排2个学分,学生和教师的实践经费予以落实。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把课堂实践教学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发挥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方面独特的功能与作用。在课内外实践教学中,高等院校具有独特的学科和人文历史特色,“充分挖掘古今中外极其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特别是那些极具人格魅力的丰碑式人物,……用他们的光辉事迹感染、熏陶、教育大学生”。[2]

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应当注重学科特点,而不是一味追求电化教学设备的利用和教学手段的更新,多安排一些参观调查,注重形式而不追求实际效果,更谈不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实践教学中,可以围绕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通过深入实践,并在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知识普及等过程中,为社会为老少边穷地区服务,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和学习中遇到的难题。

在实践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认同感,还可以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等课堂外的实践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对职业理想信念,培养学生讲仁爱、同情、廉洁的作风。在具体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开展名家专题讲座等形式,提升理论,把鲜活的材料展现在学生面前。

总之,在当前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05方案实施过程中,有许多问题也在试探展开,而当前高等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也在逐步开展。对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是一个在理论和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有许多问题尚需各院校、研究者和管理部门进行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素质教育问题论文篇7

摘 要: 逻辑学教学对于促进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在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活动中,我们必须重视逻辑学的教学活动。本文简要分析了逻辑学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重要性的相关内容,旨在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大学生;逻辑学;素质教育;重要性

逻辑学以其独有的严密性、规划性、创新性以及基础性等特点,一直备受教育学者的青睐。在大学生素质教育教学活动中,逻辑学的教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活动中,我们必须重视逻辑学所发挥的影响,并在不断的实践教学活动中,深入地探究逻辑学方面的相关内容。

一、关于逻辑学的相关分析

从逻辑学发展理论方面进行分析,逻辑学是一门基础性以及工具性兼备的学科,其基本理论也是其他学科普遍适用的原则和方法。实质上,逻辑学在各门学科的发展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方面,我们更多的是倾向于从心理教育、情感教育、德育教育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培养。逻辑学在这几方面的能力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相对来说,逻辑学在我国教育中的教学水平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

二、关于逻辑学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重要性的分析

1 逻辑学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逻辑学与思维科学密切相关,并在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培养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使其在全新的环境中,更好地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并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自己学习知识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理论的基础之上,探究更高层次的知识理论。逻辑学的教育,会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创新思维,使之可以更好地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及时地解决存在的问题。创新思维的能力,对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其专业的理论知识以及提高实践能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在实际的大学素质教育活动中,高校必须重视逻辑学的教学活动。

2 逻辑学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语言能力

从逻辑学与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分析,逻辑学的教学对于提高大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大学生经过高等教育,应具备一定的文书以及应用文写作的能力,而大学生在语言能力方面缺乏一定的逻辑综合能力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从一定意义上分析,逻辑学的教学活动,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规范大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能促使学生在语言表达中,有效地避免语言表达出现不必要的语病以及颠三倒四的情况。

3 逻辑学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逻辑学对社会理性化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逻辑学的实际教学活动中,实现逻辑教学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教学的有机融合,成为当展的一种必然。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整个事件的逻辑联系进行思考,从而利用逻辑推理的作用,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在实际生活中,大学生会面对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因而,将大学生培养成为思维敏捷的社会型人才,对于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使学生可以在各种问题的处理过程中,及时地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提高其辨别是非的能力,才能以自身的能力独立解决遇到的相关问题。因此,在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过程中,逻辑学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相关教学活动中,逻辑学的发展始终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大学生素质教学的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必须重视逻辑学的教学,提高逻辑学的教学水平,使之可以与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实现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所有教学目标发挥促进作用。因此,各高校应在结合大学生素质教育发展水平的基本前提下,大力发展逻辑学的教学,使之可以不断地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理论应用实践的能力,为其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素质教育问题论文篇8

论文关键词:案例式教学模式,医学生,人文素质

中医儿科学创造性案例教学模式是针对中医教育传统的授受式、灌输式教学模式和当前案例教学改革与研究中存在的不足,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以“主体教育论”为理论指导,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临床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教学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最终目的,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教学活动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2]

在这种教学模式的指导下,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具有灵活性、多样性、敏捷性、创造性、互动性和开放性等特点,能从多方面提高和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一、教学形式的灵活性、多样性,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中医儿科教学中,案例式教学方法的采用,打破了传统授受式、灌注式教学模式的单一性。它始终以中医儿科临床案例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以解决问题为主要教学途径或策略,以多元化教学活动作为主要教学手段,以多种教学反馈作为教学质量评价方法,以多种能力培养为目的,特别注重教学互动,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结合,课堂讨论与课外教学活动的结合,更显示了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更能全方位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激活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意识,学会自己思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实现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和谐统一,达到教学目的。而且,多种形式的案例讨论和案例的不断更新,既能更好地与教学目标相匹配,也能使学生从枯燥单调的案例讨论中解脱出来,换换口味,并且案例的不同方式的使用会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丰富他们的经验,这是传统教学法所不及的。

二、临床问题的敏感性、创造性,开拓了学生的思路。

创造性案例教学模式通过多种灵活的教学形式,能不断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对临床问题的敏感性,更容易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情不自禁地进入角色,参与到临床问题的思考和决策中来。

案例教学是教师、学习者在情境之中的互动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和组织者,引导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自编、自导,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引导学生尽快进入教学情境;学生是积极的参与者和行动者,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充分发挥潜能,认真分析、思考和讨论,弄清问题的原因,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作出科学决策,得出现实而有用的结论。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教学中的主角,由过去被动接受知识变为接受知识与主动探索并举,这不但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更能提高他们思考的敏捷性和创造性。在案例教学中,案例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案例讨论可以大胆假设,可以从多个方面寻找答案,这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开拓了学生的思路,一方面锻炼、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又使学过的理论知识得以理解和巩固,使所学的知识能记得更牢。通过这种教学互动,更能优化课堂教学,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三、教学活动的开放性,巩固教学效果

创造性案例教学模式更强调课堂讨论与课外教学活动的结合。为促进学生对讨论问题和所学知识的深化理解与牢固掌握,可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教学活动如:① 开展案例分析辩论以拓展思路;② 再示疑难案例讲座,调动其探索性;③ 组织知识点抢答活动,巩固课堂教学效果;④ 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归纳;⑤ 根据课堂内容布置作业等。以多种课外活动形式巩固课堂教学成果。让教学活动不仅只局限在课堂上,更能体现在各种教学场合。通过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再次接触临床案例或相关知识,让他们能有更多机会去回味、去琢磨,使课堂讨论得到延伸,不断巩固教学效果,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化理解和牢固掌握。

它让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场景中,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抓住问题的实质,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各自的思维方式,努力探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其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探索性和自主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双方的思维都保持在活跃的状态,这种大脑的激活状态更易逬发出新的认知式。同时,创造性案例教学还强调相互给予与分享的协作式学习,由于学生间彼此的尊重、倾听和沟通,增进团体的合作互动,群体与个体的思考均获得发展,创新思维的能力可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医学人才人文素质、人文精神,提高医学人才整体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它能促使医学生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的实现。它主要是通过广博的人文社会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而达成的。这一切的实现要靠教育者在教育中的各个环节主动施行。“行为的引导是最好的教育。”[3]因此,案例式教学法对教师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既要有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又要具备丰富的教学与临床实践经验;既熟透临床案例,又有广博的知识、较强的逻辑分析、要点概括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能全部的热情去感染每一个学生,并严格控制课堂气氛,使热烈而不混乱,有序而不死板,认真听取学生的发言,积极鼓励不同的意见,勇于接纳批评和反驳,创造一个师生之间平等学习的良好氛围,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中医儿科学教学中,实施创造性案例教学模式可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培养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从而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总之,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是对医学教育中存在的片面强调技术至上、科学至上的教育观的矫正和完善。在中医儿科所采用的案例式教学法中,它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并不等于忽视和代替专业教育,而是要达到医学科学教育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有机结合,要在人才素质构成各要素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正如英国哲学家默顿.怀海特所指出的那样;“没有纯粹的技术教育,也没有纯粹的人文教育,两者缺一不可”。科学不能成为教育的唯一目的,而科学技术和科学研究也只有辅以人文精神的制约,才能真正造福于人类社会。

参考文献:

[1]刘德培,陆莉娜,必须全方位多层次地弘扬医学人文精神[J].,医学与哲学,2003,24(3):5-6

[2] 张家军,靳玉乐.论案例教学的本质与特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4,(1):48~50.

素质教育问题论文篇9

摘 要 经济社会不断发展,高校教育也在逐步的进步,国家对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我国的高校体育教育把“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在教育观念和课程设置方面不断的改进。但是在高校体育教育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从问题入手,分析改革对策,探析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体育教育 高校体育 措施

当今社会的竞争不仅仅是科技和经济的竞争,也是现代型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关键还是教育,体育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的体育教育有着鲜明的自身特征,要求课程的属性和课程的设置是一致的。做好高校体育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甚至提升全民族整体的素质。当前,我国高校的体育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正视这些问题。

一、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教育的定位不准确,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定位不合理,在教学中存在着各种问题,例如,教材的选择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课程的设置方面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教学模式死板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这些因素导致教育定位的偏差,忽视了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主体地位,高校的体育教育定位不准确是现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

(二)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教育方法不科学

高校体育课程延续了传统的中小学体育教育的教学传统,形式单一,以单纯的教师课堂讲授为主;一周一次课程,在上课次数和活动时间来讲都是不充足的。目前多数高校都是在应试教育的要求下,一味的追求到课率,达标测试等,单纯的将这些标准来判断学生体育成绩的好与差。课程设置教育者主观的安排课程,五花八门的课程却没有符合学生的成长特征,忽视了学生的个性。所以这些挫伤了学生的体育热情,体育教学效果难以实现。

(三)缺乏关于高校体育教育的理论研究

我国缺乏相关高校体育教育理论的研究,理论研究力度不够。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育基础理论的研究不受重视,体育课基本不用教材,教学很少涉及理论,课堂教学基本为完成教学计划,目的性太强,敷衍式教育,体育教育没有长远性和理论性,实践性不够。在教育现代化的今天,高校的体育教育未能跟上步伐,轻视了理论的研究。

(四)体育设施落后,体育器材不足

近些年来,全国高校大张旗鼓的扩招,高校学生总数不断增加,需要基本的体育设施也随之增加,但是在现有的体育资源很难满足学生的要求,严重的制约了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国家虽然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增加资金投入,改善高校体育场,增加体育设施,但是资源配置不合理,多集中于重点高等院校,一般普通院校并未得到改善。体育器材和场地问题,也制约着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

(五)高校体育教育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整体不高,有待改善

教师在课堂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综合素质关系着教育的质量。我国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一般都是技术性和训练型的教师。他们是在传统体育教学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专业技术比较高,但是知识不够全面,综合素质较低。这种情况不利于我国高校的体育改革,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二、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前景探析

目前,我国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正视这些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高校体育教育改革,解决这些问题,为高校体育教育开辟更广阔的天地。

(一)正确定位高校的体育教育,创新教育理念

高校体育教育不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设置的,根本上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而开设的课程。高校要正确定位体育教育,创新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听取学生的建议,将“终身教育”的理念传递到学生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体育教育改革的大力发展。

(二)改进教育方法,科学设置课程

合理的教育方法十分的重要,高校体育教育要采取合理的方法,进行体育教育,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好老师的主导作用,实现双主体教学;在课程设置方面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成长特征,兴趣爱好设置课程;在课程的选择上,给学生充足的空间,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育方法和课程设置方面,促进体育改革的进行。

(三)重视高校体育理论研究,创新理论

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正确的新型的理论指导十分的重要。国家和高校要重视体育理论的创新研究,完善体育教育理论,发展体育教育理论,为体育教育的改革提供理论基础,改变现在这种理论缺乏的现状,促进体育教育改革更好的开展。

(四)加大资金投入,更新和增加体育基础设施

体育设施的体育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面对高校体育教育经费缺乏,教学设施不足的现状,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需要予以重视。增加投资,进行高校体育场建设,配置基础体育器材。同时在资金分配过程中,要注重经费的合理分配,减小分配差距,促进高校体育设施的合理分配。从而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提供了物质基础。

(五)优化教师结构,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在全面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改变知识结构单一、科研能力差、教学水平不高的现状,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提供了人力资源。

三、总结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不仅仅是良好的知识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高校的体育教育承担起了一部分体育教育的重任,提高高校体育教育质量成为重中之重。鉴于我们教育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进行教育改革,改掉体育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大刀阔斧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能够有这样才能为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开辟一片广阔的天地,推进高校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段辉涛.现阶段我国体育教育的缺陷[J].湖北体育科技.2005(01).

素质教育问题论文篇10

今天的教育改革,从某个角度来说,其实也是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结果,素质教育就是弥补应试教育的不足,改变那种在应试教育下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基础教育中的“主干课”与“豆芽课”之别,“片面追求升学率”等问题。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为核心,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培养和发展人的基本素质,这一定位一定要清楚,要不然的话,我们很容易把素质教育当作一个包罗万象的“筐”,什么内容都往里面装,这势必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也会造成教育上的混乱。不能把什么所谓的教育都贴上“素质教育”的标签。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一定是那些稳定的、对其今后的发展起积极的长期作用的、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现代教育改革强调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倡导学生在课程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要求应“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上述要求都可以得到多元智力理论的支持,这也说明了多元智力理论与素质教育所追求的方向是一致的。我们的教育改革所追求的以实践能力和初步创造能力的培养为核心要素的素质教育,并不是基于一种成熟的教育理论基础之上的教育实践追求,而更多是来自基层各种教育改革实践特别是课程改革实践的推动。换句话说,我们正在大力推进的素质教育得到了实践层面的支持,而与此同时,它还需要得到理论层面的支持――需要得到一种较为成熟的心理学或教育学理论的支持。

从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力”理论可以看出,智力是多元的,包含了多种因素在内,这与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主张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观点是一致的。我们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提出包括“德、智、体、美、劳”等素质在内的素质教育,而这五个方面都基本上能够在“多元智力”理论中得到印证。加德纳教授把“智、体、美、劳”解释的非常透彻,而对德育,加德纳教授却从智育的角度把其解释为自我认识能力。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这一教学方法,现代教育学更是把它作为一大教学原则确定下来。多元智力理论承认个体的智力存在差异性,这与我们现在大力提倡并付诸具体实施的“因材施教”策略是一致的。由于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作用,不同的个体在包括智力在内的综合能力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教育者应针对受教育者的具体情况而运用不同教育方法和采用不同教学手段,这就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之中的表现。

很多人在说,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参加考试能够得高分,但是当遇到具体的、实际的问题时,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相对较差。素质教育把创新教育作为一个突出点,就是要改变过去那种只重书本知识,忽略实践能力的不合理、不科学的现象。多元智力理论从智力的概念中就把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摆在一个非常突出的位置上,这与素质教育的特点高度一致,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