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传统文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10-18 17:18:58

戏剧传统文化

戏剧传统文化范文篇1

关键词:戏剧戏曲;教育创新;教育体系

教育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继承传统传承历史的重要方式。而戏剧戏曲教育则是戏剧戏曲艺术繁荣的根本,利用口口相传的方式达到继承与发扬的目的,使戏剧戏曲文化成为我国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坚信在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戏剧戏曲艺术一定会换发生机与活力,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变化,得到健康长远的发展。

一、当代戏剧戏曲教育的传承历史

戏剧戏曲教育是指以戏曲知识和戏曲唱法技能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教育,其目的是培养更多戏剧戏曲艺术人才,是我国戏剧戏曲艺术长远发展的根本。当代戏剧戏曲教育的发展,可追溯到公元8世纪初期,唐玄宗以朝廷的名义设置教坊,用于传统乐曲的排练与演出,这是我国政府最早设立的有关戏剧戏曲的艺术机构。随着戏剧戏曲的发展,其教育的发展重心逐渐从政府转向地方,在民间出现由师傅传艺的个体培训方式,表明我国戏剧戏曲教育得到充分普及。这种教育形式一直延续到明代,在明代出现的以盈利为目的的戏班,进一步推动戏剧戏曲的发展。虽然这种教育形式丰富了戏曲的演唱技巧,提升表演者的表演技艺,但由于这种教育方式的规模较小,且很难满足中下层阶级平民百姓的需求,于是科班教育应运而生。科班教育主要以系统化培养为主,并在传统教育模式上开展实践教育,虽然这种培养方式还存在师徒传授的性质,但在具体讲授内容与教育形式方面发生重大转变。这种重视实践演出的教育形式,使许多科班学员成为具备丰富演出经验的著名演员。甚至部分演员独立门户开创了我国最为早期的戏剧戏曲表演流派,使戏剧戏曲演员不再是地位低下的戏子,而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表演艺术家。戏剧戏曲教育也不再是人们消遣的工具,而是传承我国文化的手段。我国戏剧戏曲教育的传承与发展历史,深刻表明戏剧戏曲教育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根据时展要求进行改革创新,赋予戏剧戏曲全新的活力与生命力,促进戏剧戏曲教育更加健康长远的发展。

二、戏剧戏曲教育体系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将戏剧戏曲纳入我国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并在全新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提出戏剧戏曲改制和更改内容的要求,并不断提升我国戏剧戏曲艺术表演者的从业地位,比如废除戏剧戏曲教育师徒制、养女制等,实现在艺术领域的平等。而戏剧戏曲教育学校的创办,为我国戏剧戏曲教育增添更多发展动力,戏剧戏曲教育培养的方向也从传统艺术表演者,转化为高水平高素养的专业人才,使戏剧戏曲教育向更具规模化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就目前戏剧戏曲教育体系的发展现状来看,虽然取得一定的改革成效,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相关部门积极探索有效的解决途径,完善我国时期戏剧戏曲教育发展带来的滞后性问题,建立戏剧戏曲教育创新型体系,在传承与发展戏剧戏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使戏剧戏曲艺术焕发全新活力与生机。

三、构建戏剧戏曲创新型教育体系

(一)课程理念的创新与超越。戏剧戏曲不仅是普通的文本课程,还是动态变化的实践课程。课程理念的创新与超越,要求戏剧戏曲教师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不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认识到戏剧戏曲学习是文化的传承,同样也是艺术的再创造,从而更好地发挥自身想象力与创作力,完成对戏剧戏曲艺术表现风格的创新。教师应在戏剧戏曲教学内容中添加更多地方戏曲,让戏剧戏曲艺术走进校园,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更好地反映戏剧戏曲的魅力。戏剧戏曲教材中的样板戏唱段,并不能代表我国戏剧戏曲艺术的全部,而内容丰富多彩、形式风格独特的地方戏曲,更能准确的反映出我国戏剧戏曲文化的特征与内涵。其中作为我国戏剧戏曲艺术根源的京剧,是汉剧与徽剧的整合形式,不但具有地方戏曲的特色,还最能表现我国传统艺术的精华。将其融入到戏剧戏曲教学内容中,能实现对教学内容的补充,更好地体现我国戏剧戏曲艺术的完整性,完成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其次,教师作为戏剧戏曲文化的传承者,肩负着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要使命,只有教师充分发挥自身引领作用,才能够保障传统文化不在全新一代人的身上消失。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对戏剧戏曲文化的研究,并进行大胆的尝试与创新,在教学实践中构建创新课程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艺术创作与表现思路,使我国戏剧戏曲艺术始终处在创新发展的动态之中,保持戏剧戏曲的鲜活生命力。(二)戏曲音乐课程与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戏剧戏曲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代名词,在数百年发展历程中,不断丰富其文化内容与人文思想。对于教育层面而言,具有众多可以借鉴的价值,但对于学生而言,过于抽象的理论性内容具有一定的理解难度,且容易产生长期学习的疲惫感,为更好的完成对戏剧戏曲文化的传输,戏剧戏曲教育体系应在传统课程内容基础上,增设实践活动课程,使戏剧戏曲能够更加直接和亲切的走进学生群体,帮助学生感受戏剧戏曲文化之美,体会我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一方面,院校可建立戏剧戏曲资源共享平台,学校作为戏剧戏曲潜在观众群体最多的场所,可通过邀请专业戏剧戏曲表演艺术家进入校园为学生普及戏剧戏曲知识,解决戏剧戏曲教育体系中专业知识缺失的问题,同时进一步扩大戏剧戏曲的影响力,培养学生成为戏剧戏曲的爱好者。另一方面,院校可开设戏曲评弹鉴赏选修课程,让学生近距离的欣赏和感受戏剧戏曲的魅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艺术文化氛围。还可解决学生存在的表演问题,通过表演者的倾情授艺,提升学生的表演技艺和经验,使学生能够重新认识戏剧戏曲艺术,为戏剧戏曲艺术的发展铺垫基础。(三)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创新教学方式。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明确指出要推动教学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促进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在全新的教育环境中,要求教师不但要能够在戏剧戏曲教学中完成对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还要利用信息技术开发戏剧戏曲课程,完成戏剧戏曲教育体系内容的创新。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为更好的传承戏剧戏曲文化提供渠道,也为戏剧戏曲教师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提供基础支撑。第一,教师能够利用网络视频、图片、音乐等元素完成对教材内容的补充,还可利用教学课件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带给学生多感官的冲击和全新的学习体验。例如,教师可为学生播放戏剧戏曲的经典选段,还可结合学生学习需求为学生播放感兴趣的戏剧戏曲电影,增加课堂教学的丰富性与趣味性。第二,教师可将所有教学内容都通过网络技术进行记录,学生可通过下载的方式进行反复学习,以完成对知识的巩固。第三,教师可利用网络模拟空间,针对学生兴趣爱好为学生制订学习方案,并在模拟空间中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互动,使因材施教成为可能。(四)重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融合。在戏剧戏曲不断发展的历程中,中国的戏剧戏曲环境发生重大改变,尤其是近几年在大量新编辑的创作下,传统文化的价值日益凸显。为了更好的培养戏剧戏曲人才,戏剧戏曲教育必须重视这一变化,调整教育体系内容与课程结构,重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融合,让学生能够通过戏剧戏曲的学习,完成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戏剧戏曲作为最为古老的艺术形式,在当今时展下必定会受到网络技术的冲击,年轻一代对戏剧戏曲的不重视,使戏剧戏曲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成为必然。以郑州大学为例,该校在公共选修类课程中设立河南戏剧文化课程,并邀请小香玉担任教学顾问,为学生进行专场表演,同时为学生传授更多戏剧戏曲文化知识,使戏剧戏曲教育与我国传统文化进行更好地融合。利用这种方式来提升学生对戏剧戏曲文化的关注度,使戏剧戏曲能够在年轻一代中传承与发展。

四、结语

我国传统戏剧戏曲艺术在现代面临着发展危机,需要高等教育发挥自身的优势,将戏剧戏曲融入到高校教育体系中,为学生营造更好的文化氛围,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与人文精神,完成高素质艺术型人才的培养。只有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戏剧戏曲教育构建创新型的教育体系,才能够提升其自身的文化品质,更好地发挥戏剧戏曲文化的促进作用,在戏剧戏曲文化传承基础上焕发生机与活力,实现戏剧戏曲教育健康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萍倩,张亚锋.地方戏曲融入高校文化建设的可行性对策[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9,18(5):53-55.

[2]沈佳文.地方高校戏曲通识教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以“越剧鉴赏”课程为例[J].文教资料,2018(26):73-75.

[3]邓斯博.戏曲进校园政策背景下普通高校戏曲课程建设研究[J].人文论坛,2018(1):441-445.

[4]刘卫红,雒佳.推进“戏曲进校园”之川剧数字化教育服务平台的设计调研与思考[J].艺术评鉴,2019(8):175-177+180.

戏剧传统文化范文篇2

【关键词】普通高校;戏剧表演;通识课程;问题与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素质教育的重视,以及对普通高校课程建设发展的指导,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艺术类通识教育课程也逐渐走到了聚光灯下。戏剧表演通识课程是针对普通高校非艺术类专业学生开设的艺术课程。对于没有艺术表演培训基础的非艺术类专业学生,如何利用通识课程,快速并有效地将其培养成热爱戏剧表演艺术、能够参与戏剧表演实践、能够欣赏并有一定的戏剧审美能力的人才,才是重中之重。在进行戏剧表演通识课程建设过程中,发现存在着艺术类通识课程与传统文化融合度不够、艺术类通识课程创新性缺乏、艺术类通识艺术教学实践性不高等问题。本文针对我国普通高校艺术类通识课程中的戏剧表演课程进行研究,这对于建设转型普通高校,培养具有高素质、实用型的本科人才的目标有一定的理论促进作用,同时对于现存普通高校艺术类通识课程教育的“卡脖子”现象给出建议,为高校教育事业作出微薄贡献。

一、新时代高校戏剧表演通识艺术教育的文化底蕴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戏剧表演通识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融合度的问题

据当前对于高校戏剧表演通识艺术教育现状的调查发现,其教育方向和教育内容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结合度不高,导致很多珍贵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髓无法被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是瑰宝,也是民族文化自信的体现,做好传统文化与艺术教育的结合才能真正地将传统文化在教育领域发展传承,才能让中国的青年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艺术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在戏剧表演通识课程中,很多高校着重于西方的文学艺术或是经典剧目的模拟与教学,忽视了中国自有的好作品与好戏剧内容,在教学创作过程中,教师也没有很好地了解利用我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进行教育加工,来丰富教学内容。

(二)高校戏剧表演通识教育的创新性问题

高校戏剧表演通识课程教育教学,应改革教学形式、融入创新理念、启发学生思维、倡导创新创意戏剧表演通识艺术。但传统教学模式和课程教学的观念依旧在高校中占有主导地位,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忽略非艺术专业学生的弱点,部分教师要求学生作品与自己高度重合或班级作品的表现形式一致等教学情况,部分教师不在意学生个性化精神发展需求,最终导致高校戏剧表演通识艺术教育教学效果迟迟无法提高。在新时代戏剧表演通识艺术教育需要快速发展的趋势下,教师需要为课程服务,为教学创新,为教育改革快马加鞭。为高校学生的戏剧表演通识艺术教育开辟一条“戏”与“剧”,“表”与“演”的广阔道路,使其文化底蕴和教育意义丰富而坚实起来。

(三)高校戏剧表演通识艺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

很多戏剧表演通识艺术教师认为艺术作品的呈现就是高校戏剧表演通识艺术教育的终极目的,不仅仅是学生阶段学习成果的展示,也是校方和教育部门的要求。有些高校在戏剧表演教学成果艺术作品展示的过程中流于形式、内容空洞、缺乏意义、过于重视概念,这些现象都是由于高校戏剧表演通识艺术教育与实践脱节造成的。戏剧表演通识课程的成果质量与艺术实践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高校戏剧表演通识艺术教育的范围不能只在课堂中,需与校内外实践活动相辅相成。由此可见,戏剧表演通识艺术教师应将戏剧表演通识艺术教育与艺术实践紧密结合,使高校学生在表演过程中抒发内心情感、符合社会现状、陶冶自身灵魂、创造美好未来。[1]

(四)高校戏剧表演通识艺术教育实现教育社会服务化问题

高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人才,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高校的教育也是社会的基础教育,更是服务型的教育。高校教育的结果是要服务于社会,但是教育过程也是可以逐渐进行并实现教育的社会服务化。但是,这在高校课程建设中很难见到。很多高校的课程建设,注重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基础性问题,忽略了其功能性。教学的目的是令学生掌握技术或知识、拓展视野、开启智慧,而掌握知识技术后要服务社会、贡献社会。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渗透服务意识,是很多教育课程没有涉及到的问题。怎么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和大学生的优势政策进行社会服务是现有瓶颈。

二、新时代高校戏剧表演通识课程建设问题的相应对策

(一)戏剧表演通识艺术+传统,彰显民族特色

将戏剧表演通识课程内容建设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巧妙融合,是新时代高校艺术类通识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将艺术与传统文化融合,这需要从教师备课出发,进行课程建设与探索。首先戏剧表演是要分解为“戏剧”和“表演”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戏剧的范围非常广泛,无论是话剧、音乐剧还是戏曲等都有其自身的文化特征,但是戏剧的根本是剧本。剧本的内容在课程中可以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创作,或选择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传统剧本进行教育教学。要跳出西方戏剧唯一性的局限思维,要选择适合高校大学生的剧本进行教学与排练。另外就是表演,表演方面要扎实教学,并做好基础表演内容建设,针对非艺术类专业学生进行梳理和准备。在吸纳采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注意发挥地方传统文化优势,可将与戏剧表演关联的非遗内容加以融合,例如地方戏曲、皮影戏表演艺术、地方戏剧门类等等。二是新时代高校戏剧表演通识艺术教育建立其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创意性戏剧表演通识艺术教育格局,旨在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思考美、表演美、发展美、传扬美的能力,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深厚底蕴带来的教育意义。课程在内容建设上,要着手创作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戏剧表演内容,特别是要与思政相结合,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在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让思想美与艺术美做到完美结合。综上所述,戏剧表演通识艺术+传统的课程建设方式对高校戏剧表演通识艺术教育具有推动作用,并为其注入新的时代精神,更彰显了新时代高校戏剧表演通识艺术教育中国特色、文化特色、美育特色、民族特色的内在需要。[2]

(二)戏剧表演通识艺术+创新,紧跟时代潮流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创新,传统的高校艺术类通识教育教学模式早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诉求,因此,戏剧表演通识艺术+创新的教学模式成为课程建设的另一个重点。首先,新时代是一个信息技术多元化的科技时代,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和信息科技飞速进步,彻底进入教育信息化时代。学生热衷于使用电子设备在网络上进行精神补给,对新鲜有趣的网络内容有着兴趣与好感。如果教学模式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师主动教学,学生被动听,或者是课堂小范围示范试验,课堂教学质量不仅不能提高,还会让学生失去对戏剧表演本身的兴趣。在课程建设中,要有效利用翻转课堂、互动式教学、游戏式教学等教育教学模式。特别是涉及到理论内容教学,更应提前开展多媒体线上教学,在网络课程上完成,让学生培养出自我主动学习与探索的兴趣。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考核方式的创新也是需要重视的问题,一个优秀的考核机制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加深其对戏剧表演艺术的热爱与兴趣投入。传统的考核方式都是以个人为主,建议在创新模式上以小组创作表演与个人表现相结合进行考核评价。另外,还需重点把握三个关键问题:一是发挥线下教学的优势,将线下理论教学与课堂实践比例进行调整,教师只作为引导,学生主导课堂并进行教学内容的创新实践。二是借助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使戏剧表演通识艺术教育的课程内容与方法变得多样化和趣味化,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改善老旧的教学方法,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都有所锻炼。三是创新考核方式,鼓励学生使用先进技术,改良表演手段、优化表演过程、提升表演质量。以新媒体为载体,利用抖音、配音秀、快手等受年轻人欢迎的热门APP进行创作考核,并在考核结果中派生出教育教学内容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考核方式也从“单一的艺术作品形式考核”向“多元的丰富表演方式考核”的目标靠拢。此外,在进行创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给学生足够的独自解决问题的时间与空间,这对于提升学生表演过程中的情感表达与创新体验有正向引导意义,最终使高校戏剧表演通识艺术教育的文化底蕴丰厚起来[3]。

(三)戏剧表演通识艺术+实践,校内外联动发展

普通高校通识艺术课程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才培养中的高素质的建设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育者应当创造及给予学生丰富多元实践场所、校内外实践机会,使学生以艺术兴趣为出发点,逐渐向艺术本身进行深层次了解与探索,并通过实践加强学生自身的艺术专业素养与艺术审美情操。在每一个高校中,都有学生社团、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等学生专设部门机构,这就为第一课堂建立了第二课堂训练与实践的基础。建议建立大学生戏剧社团,大学生主持人社团,大学生戏曲社团、大学生音乐剧社团等与戏剧表演相关联的学生社团,并将社团与戏剧表演通识课程、校外实践活动联动。同时,以企业或文化机构为基础,建立教育教学实践基地,让学生走出去,看看专业的戏剧舞台到底是什么样子,让学生参与到戏剧表演市场运行实践中,体会戏剧艺术与商业运营的特点。

(四)戏剧表演通识艺术+创业,实现教育社会服务化

普通高校转型的关键时期,高校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与服务区域经济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加强高校通识课程的社会服务机制建设,也是高校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意识的体现。高校教育服务社会不仅仅是输送专业人才,还要做到资源共享服务,信息共享服务以及创新服务。其中,创新服务中就包含大学生创新创业结合的内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优势体现出高校教育社会服务化的区域经济贡献作用。首先,戏剧表演通识艺术课程学生以课程为体系、以专业为基础,进行创业实践。加强与地方经济企业的深入合作,以优势互补为原则,推进地方高校与地方企事业单位的更深层合作,谋求高校教育专业与商业经营共同发展。可与社会教育办学机构、话剧团、戏剧团等进行合作,并以创业形态进行专业服务,做到资源互换与教育共享。其次,戏剧表演通识艺术课程学生以专业与新媒体合作,进行创新创业。大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创新精神是毋庸置疑的,加以引导会出现井喷式发展。在进行创业中,新媒体的创业路径是大学生所热爱并擅长的。将戏剧表演专业与新媒体结合,进行创新创业,可以个体为发展目标也可团队协作完成,建立自媒体网络经济。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喜马拉雅等娱乐软件,都为大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平台与创业机遇。再次,戏剧表演通识艺术课程学生专业多元化,能够促进社会服务的多元化。戏剧表演课程属于通识课程,其招收的学生为文理科以及艺术类学科学生。这些大学生不仅具备很强的本专业能力,还具备非常扎实的表演功底,两者结合能够产生新的专业构架。例如学习美术和摄影专业的学生,在戏剧表演的专业学习中,除了表演,对于舞台艺术设计以及服道化选择都会略胜一筹。这就使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能够发挥出戏剧表演专业性与多元化结合的优势,从而能够促进社会服务功能的多元化。从教育领域、艺术领域、文学领域等多领域范畴进行发展与延伸,从而达到育人有用和人才得用的培养效果。总之,新时代下普通高校戏剧表演通识模块课程的建设是促进高校人才培养中素质教育的发展,也是培养高素质、懂艺术、乐审美的实用型人才的关键。在普通高校通识课程中开设戏剧表演课程,不仅可以满足大学生的兴趣需求,更为各个高校参与国家、省市各级表演竞赛做好大学生人才储备,也是为提升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增加培养人才就业的可能性提供多元化服务。

参考文献:

[1]郑兴龙.新疆高校戏剧表演通识艺术教育传承中华美育精神现状与对策——以和田师范学院专科学校为例[J].文化产业,2021,(17):2.

[2]孙谷藏.戏剧表演通识艺术类高校通识教育下的材料基础研究——以中国戏剧表演通识艺术学院基础部专业通识基础/材料课程为例[J].艺术教育,2021,(06):4.

戏剧传统文化范文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契合

本文在分析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契合现状基础上,找出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契合的原则与策略,全面提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契合有效性。

一、高中语文与传统文化契合的现状

1.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契合意义。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与物质文化的总和,其核心内涵是精神与道德层面的内容。通过渗透传统文化内容可以促进学生深层次的理解篇章内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古诗词、文言文的审美意蕴空间。传统文化是民族瑰宝,语文教学的过程本身是弘扬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可以说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应当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展示传统文化。2.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契合问题。虽然当前高中教师普遍的重视在课堂上传播展示传统文化,但是有时学生仍未能高效吸收传统文化。这主要是因为新时代的高中生缺乏必要的传统文化基础,以及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途径较少,高中以前阶段语文教学重视应试教育,未能打好学生语文基础,因此影响了学生的文化素养水平。而且,有些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压力较大,面临的教学任务较多,存在着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单调,未能把传统文化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问题。3.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契合原则。高中语文开展传统文化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素养的重要教学任务,实现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目标,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首先,尊重学生的文化素养水平,从学生的现有文化知识水平出发,根据学生的文化修养与文化感知能力为学生生动的展示各种传统文化现象,切实借助学生接受的形式开展有语文学科特征的传统文化熏陶展示活动。其次,要体现出传统文化与语文契合的有效性特征,在立足于教材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必须结合分析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美学意境、思想内涵来展示传统文化。第三,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在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中体现出差异性,尊重不同学生的具体文化需求,有针对性的向学生展示民族优化文化。第四,运用信息媒体技术扩大文化视野,丰富课堂传统文化教学的内容,能够借助高中语文的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来展示各类传统文化。

二、高中语文与传统文化契合的措施

1.合理设计教学内容。高中语文课堂展示传统文化契合必须从丰富课堂内容着眼,本着从教材出的基本原则,进一步丰富语文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文本的内涵,并且在文本赏析过程中结合文本的细节来展示出传统文化的价值与内涵。例如,在高中名篇《沁园春•雪》的教学中,教师不仅展示出作品中的表层文学意象,而且还要藉此机会让学生感受诗人博大的胸怀,宏大的气魄,然后由此一例扩展到中国文人的家国情怀,让学生感受诗人身人的乐观、坚定、自信的精神实质,由此感受中国诗词文化的思想境界,并且赋予同学们更积极向上的民族诗词观,起到宣传陶冶情操的作用。2.借助多种资源,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为了更好的展示出传统民族文化的精髓,教师还要在语文课堂上激发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可以在课文展示的出内容细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跳出课文,关注与课文相关的文化现象,切实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可以借助视频、图上、音频等资料,促进学生更好的学生相关知识。例如,在曹禺的戏剧《雷雨》的教学中,不仅要讲解戏剧剧本的基本文学常识,而且还要给学生展示各版本的雷雨戏剧的视频片段,同时围绕着戏剧展示一些文学评价阅读材料,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走戏剧文化,引导学生对我国戏剧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同时组织同学生们排演一些现代剧片段,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更好的接触感受我国戏剧文化。3.鼓励学生阅读原著。当代高中语文课本中有大量的截取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片段,教师应当在课堂上深入的阐释解析这些文学作品,然后引导学生在课下充分的关注这些作品的原著,引导学生有时间找来原著读一读,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化理解作品,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在原著中更好的感受到传统文化及古代社会现象,由此达到培养学生文化修养,促进学生提高传统文化水平的目标。例如,教师在讲解杜甫的诗后,可以让学生阅读杜甫的诗集。在《红楼梦》、《水浒》教学后,可以让学生多找一些精彩篇章来读,这些更有助于学生接触古典文化,起到宣扬展示古典文化的作用。教师还可以借助微课进行导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作品。

三、结论

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契合,应当在听说读写活动的基础上把握学生的兴趣,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创新教学活动形式,更好的展示传统文化精华,促进学生在体验中走进传统文化,切实培养学生的良好素养。

参考文献:

[1]杨元元.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J].读天下,2016,(24):48.

戏剧传统文化范文篇4

关键词:文人;戏剧审美;戏剧影响;平面设计

一、传统文人对戏剧的表现

随着戏剧深入发展,伴随着关于戏剧的著作如《东京梦华录》《乐书》《事物纪原》也越来越多。它们对戏剧表演有些充分的记录和阐述价值。戏剧从上古到汉、魏、晋、唐乃至宋、元、明、清都有以后清晰的演变历程。儒家文化对中国戏曲影响颇深,千百年来,儒家思想渗透到文学、绘画、音乐等领域。对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与此同时促进人们全面发展。古典戏曲最为特别,儒家思想直接影响着戏剧的思想内容、艺术表现形式,甚至戏曲批评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古代文人对戏剧的审美和看法

中国戏剧追求整体美,因此戏剧的内容被古代文人最为看重,有头有尾、前后存在联系都是对内容重视的表现。我国古代戏剧与诗、词、歌、赋的体裁相比,更为丰富,贴合人们生活。戏剧运用托物比兴、情景交融的方式,让戏剧的内容更加多元化,更酣畅。文人将主观的情感与自然的现象相结合。如曹禺的《雷雨》,戏剧通过复杂的人物关系,通过夸张的形式,让观众能感受到不一样的精彩,该戏剧主要是通过一条主线串联整个戏剧,通过一个个幕戏刻画出耐人寻味的人生悲剧。古代文人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即使有的文人墨客长期处于社会的底层,但他们的自尊要求他们对戏剧的创作有着很高的艺术水准,在艺术创作上他们能够仔细琢磨,脱俗而出。文人参与戏剧的创作有一大批是表达了对这个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在表达思想蕴含的当面具有深度,在表现形式和内容上容易引起观赏者思考,但又由于中国社会的意识形态的压迫和文人思想的局限性,所以在情节处理上有些相似性。但是最终所表现出的作品都是经典,让人们驻足传唱。如黄庭坚对戏剧的起源和戏剧运用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其以杂剧喻诗,对戏剧的结构和语言特色进行深化。陈善在《扪虱新语》中说:“山谷尝言,作诗如作杂剧,初识布置,临了须以血脉贯穿,首尾俱应,如常山蛇势;又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又如优人作戏,出厂须留笑,遐思有味。”

三、戏剧表现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戏剧表现更多是通过艺术性和专业性。它以“视觉”冲击的方式表现出来,将多种的艺术手法相结合,运用符号、体块、文字、色彩等表达想法或传输信息。随着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逐渐摆脱以劳动力为主体的物质生产方式,而更多地通过处理信息来推动生产效率。由于艺术在消费文化语境中已经“后”化了,但其综合性、边缘性的发展趋向,使得“艺术”更加“文化”化视觉艺术文化中的影视、美术、设计等当代艺术文化符号,也视觉化了。所以当戏剧与平面设计碰撞所擦出的火花是巨大的。艺术源于生活,戏剧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同样也源于生活,记录生活。1.广告、海报的招贴设计在现代设计的广告、海报中,不像以前那样局限,紧紧停留在“广而告之”的普遍的初级的信心传达阶段,而是将其传达的基础功能要求提高,用来获取更大的利润和知名度,它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要求快、新。如德国设计师霍尔格•马蒂斯的作品《庄园主》,利用图形、色彩、舞台、音乐,并通过海报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样子的表现形式给观赏者新颖的兴趣。整个戏剧描述了一对师生的恋情,整个海报非常的简洁,用一根绳子把一只香蕉勒住。海报表现的主题是对那种当时不道德的欲望的遏制,设计师用很具象的东西来表现深层次的寓意,将普遍大众的认知很精炼的体现在一张张海报上,正如中国戏剧想要表达的东西一样,用一段故事在一个舞台上演绎出来尽显人生道理。2.戏剧中人物的应用中国戏曲中经典人物多种多样。这些经典的人物的故事被人传颂,在国内外享有很大的声誉,这些知名的人物被设计师们所关注研究,将人物的特色作用在平面设计中,通常以广告等的形式出现,表达设计者们的设计理念。我国设计师在了解戏曲文化后,将戏剧文化结合在平面设计中,传统水墨、书法是常被使用的表现形式。这不仅完美的诠释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特有的艺术形式向世界的观赏者呈现不一样的震撼,与此同时让大家感受到不一样的戏剧魅力。

四、戏剧脸谱和色彩配饰在平面设计中的表现

我国历史优秀,脸谱是其中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形成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风格,设计师可以通过脸谱的文化,获得一定的创造元素,为现代设计,园林、建筑、室内等注入了鲜活的力量。现如今,设计师们利用脸谱的造型,色彩,形式,表现手法进行分析,将脸谱所孕育的元素放在平面设计里,增加其文化气息。以著名的京剧脸谱为例,在平面设计中,它们在不同的设计者眼中代表着不同的东西,它们是一种表情、一个人、一种符号。在平面设计的过程中,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来表现脸谱的特色和独特的戏剧审美,这对平面设计有一定的影响和借鉴。

五、传统戏剧对中国文化和现代平面设计领域的影响

在这个繁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传统戏剧的底蕴值得深挖。传统戏剧与平面设计结合,既让我国的传统文化得到很好的发展,还能为我国平面设计带来新的创新。1.创意和设计思维上的新发展平面设计的灵感更多来源生活,新颖的设计风格与多元化的设计理念相结合。传统戏剧文化的融入让平面设计师在此获得更加深度的设计灵感。传统戏剧艺术历史优秀、拥有一定的群众基础,设计与之结合,这样的结合让设计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让设计思维更加多元化。但戏剧的表现形式单一,没有顺应这个时代新媒体的快速发现,它们在舞台上的表现与现代媒体传播存在矛盾,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和节目比起来又缺乏互动性。所以设计师根据戏剧与现代之间的矛盾将戏剧元素融入作品之中,又符合现代潮流。2.传统戏剧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目前,我国改革进入深化阶段,传统戏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传统戏剧与平面设计的融合发展,丰富了传统文化传承的方式,也丰富了当代设计的设计理念,这是双赢。同时发扬戏剧文化,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走向国际舞台,戏剧文化中的多种元素为设计者提供更加广阔的设计领域,让人们更多的了解中国文化,让更多的设计中融合中国文化元素。

六、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快速更新,现代审美趋势已经势不可挡,传统戏剧文化在平面设计领悟已然成为一种新的潮流,设计师从戏曲文化中吸取各种元素创造出更加富有的文化特色。让古代与现代的戏剧文化得到更好的发扬,同时也更加将国内设计师创作灵感交流结合。

参考文献:

[1]王瑞.现代平面设计中视觉审美元素的构建研究[J].大众文艺,2019(05):85.

[2]王伦.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平面设计的关系[J].大众文艺,2018(23):33-34.

[3]张婉.现代平面设计中中国民俗图案的应用分析[J].大众文艺,2018(21):132.

[4]秦曼,管雪松.以京剧为例探讨戏曲类非遗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8,(21):77-78.

[5]李俊,张耀.莫奈绘画创作中的东方艺术表现[J].大众文艺,2018,(22):79-80.

[6]杲恬恬,叶洁楠.西方绘画的转折[J].美术教育研究,2018,(11上):10-11.

[7]张笑雨,倪崇伟,朱一.文人雅扇与现代设计[J].大众文艺,2019,(09):78-79.

戏剧传统文化范文篇5

关键词:高校;学前教育;舞蹈教学;戏剧传播

一、场景:从场景模拟到沉浸式环境的创造

舞蹈剧的场景设置在舞蹈教室的封闭式环境内,是对剧中要求设置日常生活场景的模拟。如:2013年暑假期间播放的《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是一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剧目,该剧因其寓教于乐、轻松活泼的风格获得了家长和孩子们的一致青睐。其场景锁定在民国时期香兰镇的一家私塾。据介绍,该剧拍照场景中,墙皮是暂时制造,一切家私、门窗都是老物件。整部剧为我们讲述了学识渊博的教书先生大智是怎样带领一群孩子读书、识字、明事理的。在高校学前教育舞蹈教学中,我们组织动员学生积极改编甚至创造创新这些优秀剧目,用舞蹈的形式来表现剧中的人物情感,并且自己亲手制作舞蹈剧的道具和摆设,全情投入。

二、表演:从严格执行剧本到现场的即兴发挥

舞蹈剧的表演,演员要严格执行剧本的规定,不能随意更改台词和动作。情境秀的表演,演员可以和现场的观众进行即兴互动表演。其表演是没有剧本可执行和遵循的,只有提前设置好的互动流程和规则,演员和观众只要在这个框架下表演就可以了。如《溪口民国文化风俗情境秀》,以“穿越百年”为主线,用民国民间百态、民国服饰、民国戏剧和“民国诗社雅集”“长亭外古道边”等12个情境表演秀,展现民国文化。游客或者当地市民可以与演员互动,参与表演,成为表演的一分子。而这些都是没有固定章程可以遵循的,是演员和游客或居民之间的一种随机性的表演,更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戏剧表演方式。

三、叙事:从第三人称叙事到第一人称参与式体验

情景剧的叙事,是围绕着具体事件展开,剧中人物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之间要有冲突、有磨擦,经过协调,达到一种暂时的人际关系间的和谐。情境秀的叙事,是在现实场景中演员和观众之间的即兴对话。这种对话只要围绕着一定主题进行,不必按照某一件事展开完整的叙事。这种叙事是一次性叙事,是不可重复的,因为每次不同的观众和演员之间的对话都是不同的。如《溪口民国文化风俗情境秀》,该剧为观众提供了12个主题的情境秀表演,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加入到情境秀的演出中,以此体验民国时期的民俗风情。观众参与戏剧表演,体现了第一人称视角的运用。观众是作为主体的“我”和演员对话,这与情景剧的第三人称视角的叙事是完全不同的。在情境秀中,观众也成为了演员,这种体验彻底打破了演员和观众之间的“第四堵墙”,演员和观众之间能够实时互动。

四、媒介:从单一媒介呈现到多媒体综合运用

舞蹈剧从早期的封闭式空间现场表演,到后来借助于电视媒介进行传播,从媒介的使用来说是单一的。现在互联网发达的时代,舞蹈剧可以借助于各种新媒体进行传播。但是就拍摄的封闭式环境和对现实生活场景的模仿上来说,它也不需要利用多种新媒介来设置现场环境,现场环境只要保有自然状态上的真实就可以了。虽然说《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运用了真人加卡通的形式,但是就现有的情景剧总体情况来看,媒介使用相较于情境秀来说无论是拍摄还是传播都要少得多。情境秀的打造和传播通常需要综合使用多种媒介。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中,学生在毕业就业后即将面对幼儿园的教学,舞蹈剧和情境秀无疑会对学前儿童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但在这之前,学前教育的大学生们就要打好舞蹈基础,为就业后的舞蹈剧和情境秀的编排和教学做好准备。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中,我们以舞蹈剧和情境秀的戏剧传播方式进行探索,不仅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且也体现出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习中为弘扬传统文化而不懈努力的奋斗精神。古人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创新来说,我们也要因地制宜、适时而变。在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也要敢于并善于运用新的传播媒介,传承发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从舞蹈剧到情境秀,利用戏剧在高校学前教育这块阵地上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作者:马仙燕 单位:南京审计学院

参考文献:

[1]徐俊.教育戏剧——基础教育的明日之星[J].基础教育,2011(03).

戏剧传统文化范文篇6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戏剧元素

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是我国声乐艺术发展中的启明星,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随着人们对于中国古典文化认知水平的提高,中国古典诗词艺术作品逐渐被关注。

一、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发展历程

在唐朝时期,诗歌被谱入歌章,并在王公大臣的宴会上传唱,这一时期是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鼎盛时期。随后就是曲子词的形成,宋代的曲子词作是我国长短句的鼎盛时期,这种长短句易唱而文词高雅,使之与音乐的结合较诗句更为自由,体现了音乐与文学的高度结合。紧接着就是元曲的出现,元曲着重于抒情、叙事以及写景,在用词方面口语化较为明显,具有一定的通俗化特点,是词与曲的完美结合。明清时期出现了“俗曲”,又被称为“小令”或“杂曲”,加之以乐器伴奏,形成了具有艺术色彩的民歌。

二、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戏剧性元素概述

(一)戏曲音乐在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中的运用。戏曲音乐作为我国传统音乐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曲调、行腔等方面都具戏剧性特征,也正因为如此,戏剧中的曲调以及行腔常常被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所学习和借鉴,还常常被运用在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创作之中。在我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发展中,人们常常为了体现诗词内容的时代特征以及古典艺术歌曲的民族特征,将戏剧元素中最具表现力的戏剧旋律应用到艺术歌曲的创作之中,从而将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与戏剧元素完美地展现。例如在《竹枝词》的创作中,冼星海不但将西方的作曲手法运用其中,并且研究分析了中国古典诗词的表现手法以及结构特征,将京剧等戏曲曲调的特征在创作中完美展现,例如拖腔、甩腔等元素的运用。(二)戏剧表演在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中的运用。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以戏剧中“百戏之祖”昆曲为例进行说明。一是在舞台表演中,虚拟动作的运用。昆曲中的演员在进行生活动作的表现时,并不是将生活中的一些动作进行生搬硬套,而是对其进行感悟和思索,形成程式化的艺术语言,以虚拟性的特征展现生活场景,也就有了在舞台上虚拟时间、地理位置等场景,例如戏剧演员在表现大家小姐害羞时,会用手绢遮住自己的嘴等虚拟动作。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中歌词凝练晦涩,在进行表演时,必须将词曲的歌唱以及肢体动作和演员的眼神进行融合,通过表演者的形体姿态以及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进行诗词内容的展现,从而让观众正确领会和理解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思想和意境。二是戏剧中眼部表情的表演艺术在古典诗词艺术中的运用,戏曲讲究“神韵”,即是通过表演者的眼神来表现歌者的气质和词曲的意蕴,戏剧中有说,“一身之戏在于脸,脸上之戏在于眼”,因此,在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表演中,也将戏剧中眼神的“聚、放、凝、收、合”及“喜、怒、哀、乐、悲”等神情恰到好处地运用,将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中的意境以及人物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三)戏曲艺术的虚实相生在古典诗词艺术歌曲中的运用。我国传统文化中,讲究虚实相生、时空结合的概念,在戏剧艺术作品中,尤为凸显,舞台上的布景非常简单,甚至不用布景,或者根本没有比较真实的布景。然而戏剧演员却能用非常简练的戏剧动作和肢体动作,将戏剧内容中虚拟的时空以及情景等完美地展现出来。曾经有戏剧前辈说过,“戏剧的布景在演员身上”,这就需要演员根据戏剧内容,活灵活现地将表演程式和手法运用其中,将戏剧剧本中的人物感情进行表达。在欣赏作品时,观赏者也似乎忘却了舞台的布置,实现了“实景清而空景现”的舞台效果。也正因为如此,将舞台的布景进行空白,能引起观众的思索和想象,还能将其注意力集中在演员身上,更好地将创作者的情感作一展现。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发展经历了时代的变迁以及历史的洗礼,其文化源远流长。戏剧元素在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中运用具有非常好的效果,主要展现在音乐、舞台以及留白三大元素的运用上,将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的民族性特征得以展现,同时,将古典诗词艺术歌曲与戏剧元素进行行之有效的结合,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更好地促进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扬。

作者:崔伟 单位: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曾广海.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发展脉络及演唱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14.

戏剧传统文化范文篇7

1.色彩。戏剧脸谱应用了多种色彩,看似千变万化的色彩运用中包含了很强的规律性和统一性,不同的色彩代表不同的人物性格、社会地位,甚至通过脸谱色彩就可辨别忠奸善恶。如红色代表正义,戏曲中的红色脸谱,大多是充满正义的英雄角色;黑色则大都代表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人物;同时脸谱中还运用了白色、金色、银色等不同的颜色,通过色彩的呼应来体现不同的人物特征。

2.图案。脸谱中的图案也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应用不同的面部图案代表不同的人物,在图案的运用方面有植物图案,也有传统文化造型,也有书法笔墨,这些都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文化精髓。

3.造型。戏剧脸谱的造型方面,通常兼具写意和写实两种手法,且融合了多种民间的彩绘艺术,因此脸谱的造型设计充满了艺术感。如常见的川剧脸谱中,融合了巴蜀地区人民独有的风俗习惯,也加入了很多传统文化中人们喜闻乐见的要素,这样的结合模式使得川剧脸谱成为了传统戏剧中脸谱的代表。

二、脸谱元素在旅游产品包装设计中的意义

如今,戏剧脸谱艺术已经形成一个独立的艺术体系,而且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将脸谱元素融入到旅游产品包装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戏剧艺术的推广。脸谱是戏剧艺术的标志,戏剧艺术是我国的国粹瑰宝,通过脸谱艺术的发扬与发展,可以对我国传统戏剧艺术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将脸谱艺术与旅游产品包装设计相结合,利用脸谱艺术描述出城市的景观、地区的民俗风情,不仅可以增强人们对于戏剧的认知,也可以更好的宣传戏剧文化,为我国戏剧文化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

2.有利于促进地区文化的传承。我国拥有丰富的戏剧文化,每个地区都有各自的特色,如京剧、昆曲、川剧等等,而每个不同戏剧种类在脸谱文化方面也有一定的差异,如果可以将脸谱元素与地区旅游文化事业的发展挂钩,则可以更好展现地区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良好形势,也可以强化戏剧作为地区艺术文化的重要地位。在每一种脸谱艺术中都融合了当地的民俗风情,而旅游产品有着流通性强的特点,可以帮助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发展壮大,并促进地区文化的发展。

三、脸谱元素在旅游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1.体现商品文化的包装设计。商品的包装是展示商品特征、提升商品品质的一个重要载体,所以包装设计的有效性,对于产品自身的营销有着重要的影响。旅游产品包装不仅要体现商业性,而且要通过产品包装的设计体现当地旅游文化的发展,所以在旅游产品包装设计时应用脸谱原色,可以将地区戏剧特色与旅游文化相融合,使得旅游商品带有文化气息。脸谱含有多种不同的系列和样式,而且富有艺术性,所以可以作为旅游商品包装的图案结构设计的参考,如四川蜀中地区的张飞牛肉,在产品包装上就采用了戏剧中张飞的脸谱,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了典型的代表形象,每每见到张飞的脸谱,必定会想到张飞牛肉。

2.脸谱元素的形态设计。在旅游产品包装设计中应用脸谱元素,需要对脸谱的形态和结构进行重塑,这种形态和结构的重塑,需要对脸谱进行分解,并且从中提炼出具有代性的文化元素,与现代审美观的要求相结合。而将不同形态的脸谱与旅游产品的种类相协调,也能通过其包装设计体现文化特色。如泸州著名的国粹酒包装,在红色底纹的结构上运用了不同形态的白色脸谱,既体现了泸州独特的地方特色,又赋予其浓厚的文化特征,而且丝毫没有突兀感,使人感觉清新、明快。

戏剧传统文化范文篇8

[关键词]非遗;戏剧;翻译策略

1研究背景

中国古典戏剧起源最早能够追溯到秦汉,然而针对中国戏剧的英译却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古典戏曲属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其自身蕴含了丰厚的历史底蕴。因为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积累,不同文本理解和相同语境下一词多义的现象较多,这对于英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戏剧英译工作的开展。

2戏剧英译常见的问题

文化属于戏剧英译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就如同王佐良先生曾说,翻译不单单要考虑到语言问题,还需要考虑到文化问题。翻译人员不单单要熟悉国外文化,更应当全面了解本民族文化(郭建中,2000)。但是中国古典戏剧英译发展滞后,加之其他因素的制约,在翻译时依旧表现出很多突出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1)因为戏剧中基本的台词很多都是文言文,其语序表现出极大的独特性,英译过程中需要予以重视。然而目前大部分译本都并未对戏剧台词的语序予以还原,同时也并未考虑到其韵律,导致译文存在形散神也散的问题。(2)戏剧中的很多文化词汇涉及习语、俗语等,还有很多词语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英译人员必须要充分熟悉掌握相关词汇的内在含义再进行翻译。然而部分译者英译时不够直截了当,容易让很多外国读者曲解词语的含义。(3)文化习俗是经过了长期的口耳相传,在某一族群中达成共识,蕴含了人民美好祝愿和价值观,但大部分译本都是进行直白的翻译,不能够让国外受众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的特色。(4)戏剧中涉及很多典故,要求译者必须要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然而部分译本无法呈现戏剧文本的主题,单纯对其中的人物、地点等进行翻译,影响了国外观众对其深刻含义的理解。(5)文言文修辞属于古汉语的突出特点,是中国传统戏剧创作的普遍手法。由于修辞手法的灵活应用让戏剧艺术表现出极大的魅力。然而在英译过程中往往难以直接反映出来,部分译文常常顾此失彼,在强调文意的同时不重视修辞的内涵。(6)由于文化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中西方人物名称所指代的含义也各不相同。在中国传统戏剧中,人物名称常常是有其所指的,蕴含着深刻的隐藏意义,或者暗示着人物命运的发展等,所以对人物姓名要避免单纯地根据其字面意义来翻译。

3戏剧的英译策略

以昆曲为例,对戏剧进行英译时,不单单要贯彻落实“信达雅”的基本要求,同时必须要强调其最终目标:为舞台表演服务。所以译者应当充分结合戏剧剧本自身的“动态表演性”(熊婷婷,2000),即译本语言不单单要结合国外观众实际理解水平,还应当根据其接受心理以及地方文化背景,真正做到既不能对原文出现的双关语、歧义句或文化现象予以注释,也要避免为保留原文语言特色而对部分词语进行音译(李晓静,2012)。

3.1语序音调处理:还原、抑扬格

我国戏剧台本注重遣词造句,而音韵属于非常基础的组成部分。因为英汉音韵特征存在较大差异性,因此英译过程中必须合理取舍。例如针对《牡丹亭》戏剧中涉及的诗体文本,其选择格律诗的形式,翻译过程中也必须要在充分尊重原文的前提下强调音韵效果。“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牡丹亭》“Sothegardenisallabloominpinkandred,yetallabandonedtodrywellsandcrumblingwalls.Thebestofseasonswon’tforeverlast,cananyhouseholdclaimundyingjoy?”能够看出曲的前两句为严谨的六音步抑扬格,后两句属于非常工整的五音步抑扬格。“端冕中天,垂衣南面,山河一统皇唐。”———《长生殿》“SinceIbecameTangemperorIhaveruled.Thismightrealm,conferringroyalfavors.”“山河一统皇唐”根据我们的日常语序来解释为“唐皇一统山河”,这属于汉语言文学的经典案例,对于文学创作而言,为保证做到韵律和谐,在保持语义相同的前提下常常应调整词语的顺序。注意在翻译过程中只需要对语序予以还原。

3.2文化词的处理:音译加文内补充解释

“哇,偶尔来前,道的咱偷闲学少年。咳,不偷闲,偷淡。”———《牡丹亭》“Icamehereallbychance,ButyousuggestIseekafterleisure.Well,you’renotseekingafterleisure,butaf-terpleasure.”此处的“闲”含义为无所事事,而“偷闲”属于汉语中的俗语,即偷懒、闲着的含义。上述英译基本正确。“失意空悲头角,伤心更陷罗置。”———《长生殿》“MyluckhasbeenbadMyambitionthwartedAndnowIhavefallenintoatrap.”由于汉语语法表现出较高的灵活度,在进行英译的过程中可能出现歧义,所以译者需要补充相应时态来确保语义的完整性。对于戏剧英译,因为汉语中的词语省略往往造成成分语缺失,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必须要确保语义通顺,如果需要还应当适当补充相应的语义成分,确保句子完整、准确。

3.3习俗翻译:异化、归化

戏剧传统文化范文篇9

[关键词]彩调剧;校园戏剧;《在那遥远的小山村》

亮相于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届戏剧展演的校园音乐短剧《在那遥远的小山村》,系广西大学艺术硕士剧团全体师生通力协作,共同打造。该剧讲述留守儿童李想学有所成之后,感恩社会反哺家乡,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故事。整体演出青春洋溢,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责任担当。剧中充分运用非遗彩调剧、木偶戏等元素,以校园戏剧创作为载体,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一、立足本土文化,探索校园戏剧创作的新路径

彩调剧作为广西流传最广的本土民族传统戏剧,以其综合全面的艺术元素、清新欢乐的审美风格和富有教育性和道德性的内涵而具有丰厚的艺术价值,是青年群体较易接受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载体,是提升广西高校校园戏剧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已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部级非遗项目。广西大学艺术硕士剧团作为广西大学校园戏剧创作的主力军,主要作品有:多媒体校园音乐剧《花山奇缘》和校园音乐短剧《在那遥远的小山村》等。其中,《在那遥远的小山村》是广西大学艺术学院全院师生通力合作对戏剧编、导、排、演的勇于尝试,是非遗彩调剧在广西大学校园戏剧创新实践中的一大成果,在内容与形式上都独具创新之处,具体表现如下。

(一)在内容上的创新

在主题立意方面,《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取材于儿童音乐剧《月亮上的妈妈》,关注“留守儿童成长”这一社会热点,紧把乡村振兴的时代脉搏,讲述了研究生李想在支教途中的三段回忆,追思孩童时期父母进城打工,他跟老木偶、老裁缝、老邮差三位留守老人相依为命,并以乡村非遗艺术启蒙人生第一课,终将对妈妈的日夜思念幻化为“妈妈在月亮上打工”的奇妙梦境,顿悟“每一种美好的背后都有人在默默奉献”,从而克服自封和孤独,理解妈妈在外打工的难处,感恩三位留守老人的心血付出,终于在学有所成之后,感恩社会反哺家乡,毅然决然地投身于乡村振兴事业,去帮助大山里渴望求知的孩子们。该剧凸显了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与理想追求,寄托了人民大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在人物形象方面,也独具新意。剧本在叙事结构上没有平铺直叙,而是通过主人公李想的三段回忆,将其青年时代与孩童时期遥相呼应,互为关照,结尾处的一句“回家吃饭喽”迅速勾起观众的回忆,小李想的成长脉络由此清晰可见。三位老人个性鲜明,用诙谐、幽默的方式回应着孩子真挚的情感诉求。嘴巴里唱出的作文、踉跄身躯扭出的“嫦娥奔月”无一不饱含着他们对小李想的拳拳爱意和脉脉温情,而这些也成为大李想回忆中永恒的亮色。值得注意的是,杖头木偶与穿戴偶“小母鸡”的加持,丰富了戏剧的舞台表现力,对广西大学艺术硕士剧团的学生来说也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在日复一日的训练、打磨中,学生受益良多,收获颇丰。在非遗元素运用方面也有突破。广西大学艺术硕士剧团扎根于广西优秀的民族文化,着眼于广西最具地方特色、流行地域最广、最具群众基础的剧种———彩调剧。校园音乐短剧《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大胆吸收、借鉴彩调剧的锣鼓点和曲调,比如,现代音乐中融入了“渔鼓”“零零落”等地方音乐形式,在唱词中加入特有的广西地方方言桂柳话,运用好看、好玩的非遗杖头木偶戏推动剧情,比如“嫦娥”木偶的水袖表演伴随着嫦娥吞下神药丸后身体“像片羽毛飞上天”的灵动轻盈、“后裔”木偶的射日表演伴随着“后羿射日救苍生”的磅礴气概,将文本唱词变为生动形象的舞台表演,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戏剧舞台的表现力,增强了情绪的感染力,为观众带来了绝妙视听享受的同时,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了应有的力量。

(二)在形式上的创新

广西高校在彩调剧的传承与发展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力军。彩调剧的传承、发展离不开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一是演员,二是观众。广西大学通过开展校园戏剧实践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表演,走进广西大学菊隐剧场了解彩调,从而使彩调剧获得新时代的内在动力,丰富彩调剧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促进以非遗彩调剧为代表的广西本土性优秀传统文化的真正传承、大力推广与全面普及。广西大学始终致力于探索校园戏剧创作的新路径,在戏剧展演和课程形式方面都有独到之处。通过展演,不仅培养了一批彩调剧的演员和戏迷,广西木偶剧团的木偶艺人们还亲自教授学生操偶技艺,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在高校校园中营造出浓厚的戏剧艺术氛围,发挥戏剧的美育功能,对人的意识形态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带给人精神享受与审美愉悦。而且,随着现代媒介和现代技术的发展,观众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师生,线上平台为更多人的观剧提供了可能,扩大了戏剧艺术的影响力。此外,展演活动对广西大学戏剧编剧专业的研究生来说也是多有裨益的。学生有机会走进剧场,熟悉舞台,切实感受到剧本创作与舞台表演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他们将戏剧知识活学活用,与观众进行面对面交流,获得专业老师的指点,从而进一步完善剧本,提升表演,对专业成长起到积极作用。课程形式上,广西大学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戏剧理论与实践课程,比如,《剧场构作理论与实践》《戏剧编剧技法训练》,将学术研究与创新实践相结合,深入挖掘彩调剧的审美价值,致力于彩调剧的理论丰富与创作创新。除此之外,广西大学拥有区内高校中首屈一指的剧场、排练厅设施,为学生的课程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硬件保障,学生能够走进剧场,参与编、导、排、演的全过程,在一次次的具体实践中不断获得知识与感悟。

二、依托校园生活,焕发非遗彩调艺术的新活力

戏剧传统文化范文篇10

【关键词】靳苗苗;中国民族民间舞创作;传统文化;文化传统

在传统文化的概念上,笔者认为,首先要了解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之间的区别。丁守和先生说:“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确有不同。无论从理论上或从事实上看,传统文化要广泛得多。”①林牧先生说:“文化传统,是指一个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至今还保留在人们心理和行为中的观念体系、价值体系和知识体系。而传统文化,则是指一个民族在历史上存在过的一切观念体系、价值体系和知识体系。”②除此之外,较早提出这个区别的是庞朴先生,庞朴提出:“传统文化是过去的已经完成的那些东西,是‘死的’;而文化传统是……那个活的东西”③。这一概念对于民族民间舞的发展来说,极为重要。首先是尊于民间舞本身根于传统的特性,其次涉及民间舞面临文化全球化或现代化的冲击时,应该持有如何的态度面对。进入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创作日趋多样,具有鲜明时代印记和个人色彩的民间舞蹈作品不断涌现。正如在第七届桃李杯民族民间舞比赛后,赵铁春与王昕的总结:“为了寻求开拓编创模式,呈现出几种走向,其一,强调展示民间舞蹈形式传统;其二,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来塑造民间人物形象;其三,为表达编导个人情感和认知,而对传统民间舞蹈进行改编、加工、整合;其四,在传统形式上追求时代审美;其五,从史书文献中提取角色形象。”靳苗苗的民间舞创作较早,最开始是从《有喜》开始的,2002年创作出的《老伴》一举获得第一届全国舞蹈荷花杯金奖,从此闻名于舞蹈界。之后编排的一系列如《水姑娘》《沉沉的厝里情》都推动她成为了当今舞蹈界不可忽视的一颗明珠。

一、对中国女性角色的突出

在早期的《老伴》中,我们就能简单瞥见,靳苗苗主体意识中对于女性角色的认知,在传统社会中,女性与男性的地位悬殊,但是在新时代,女性与男性之间的平等观念不断散播,在《老伴》中,女性的这种主体建立,以及男性对女性的尊重,都是新时代的女性社会角色的变化所带来的。而到了《沉沉的厝里情》《松毛岭之恋》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两个作品都是围绕女性建立起来的,都是身为妻子或母亲,抚育子女、团结家庭,独自肩负起家庭重任的中国传统女性。在靳苗苗的作品中,我们时常能看见“一个女人为了国家为了大爱,坚韧团结的特性”。这个主题或者是建立起来的女性形象,不论及西方的女权主义思想,或是歪曲的女权主义理解。而是在中国传统的女性角色中,放大女性真正的伟大。女性不再是男权社会中柔弱的附属品,而是能够支撑起一个家、一个民族的“女英雄”。如《沉沉的厝里情》以阿嬷和阿公的爱情故事作为引子,阿公作为典型的闽南渔民,常常出海。阿嬷从最初的单纯细腻的少女形象到成家后成为打理家庭生活的大女人,再到后来成为一个坚毅的扛起家庭重担的闽南妇女形象。围绕主题“回家”,将闽南女子的坚韧呈现在舞台上。在靳苗苗作品中对女性角色的放大,绝不是“花木兰”式的独特,而是既保留了传统女性的特点同时又彰显了中国女性的伟大与独特。这样的女性题材建设在国内舞蹈界中是极其少见的。

二、民间传统文化在舞台上的现实意味

(一)现实题材的搭建

针对现实题材,有学者提出“现实题材”相对于“历史题材”而言,通常与“当代”相关。在舞蹈创作上“现实题材”包含三方面内容:即当代现实生活题材、“现实性”的革命军旅题材、民族题材,强调以革命历史或民族题材,立现实生活之象,而且通常都采用既定舞蹈语汇。④也有学者指出,“现实题材”这个概念有三个维度:创作主体、创作内容和表现对象。可以界定为:改革开放后,以中国人为创作主体,主要取材于具有当代时代特征的现实生活、百姓世态的中国大陆艺术作品。⑤在靳苗苗的作品中,题材几乎都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从最初的《有喜》《老伴》到近年来创作的《沉沉的厝里情》都是取材于具有当今时代特征的现实生活。从《老伴》中,讲述一对老伴逗趣、打闹、生气、携手相伴一生的故事;到《有喜》中,讲述了一位怀有身孕的母亲在等待自己的孩子出生以及出生之后的喜悦心情;再到《沉沉的厝里情》当中,塑造的阿嬷与阿公之间的爱情,以及阿嬷为了等待丈夫的归来的守望,都尽显当代之风,从人之常情入手,带出了浓浓的家国情怀,反映出靳苗苗作为编导的强烈的现实诉求。

(二)现实形象的塑造

靳苗苗的作品中大量使用的形象都是生活在当代的人民大众形象。这一形象的确立加上民族民间舞的传统素材,使传统文化在当代仍然绽放出它的现实意味。在《老伴》中,编导靳苗苗并未拘泥在传统的、原生态的人物形象上,而是选择了接近生活、接近大众的现实形象。靳苗苗选取了相依相伴的老年人作为《老伴》的人物形象,在作品中,靳苗苗并不追求意象化表达,她创作的作品具体、真实,对于人物的塑造和建立真诚且贴切。为了形象的真实性,靳苗苗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生活素材加以叠加辅助。比如《老伴》中,运用了很多类似捶背、搂腰、弹跳、拧耳朵等动作的夸张化表演,更加自然贴近生活,表现现实生活中老伴之间逗趣、幽默的形象。老太太生气时的“拧耳朵”“双脚跳”“跺脚”“拍腿”;开心时的“捂嘴笑”“摇头”“扇扇子”;开玩笑时的“偷瞄”和害羞时的“扇子遮脸”“深情对望”等,这一系列的形态动作与神态表情的刻画,都是来自生活中真实的写照。

三、借鉴戏剧的表现方式和创作追求

(一)对演员二度创作的要求

在靳苗苗的作品中,在早期的《老伴》《有喜》中间,即使是在小作品当中,靳苗苗的形象塑造一直都是在角色和演员之间推敲。包括其在文章中写道:“在塑造《老伴》这个作品时,我和演员一起收集了大量关于老年人的影像资料,定时收看电视台《夕阳红》的栏目,毕竟作品要客观而真实的反映出老年人自己的生活。真实的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而且是惟一的源泉。”这种贴近角色和情境的二度创作,在舞蹈界内是极为少见的,大部分人都在研究动作,而靳苗苗却另辟蹊径,研究起了表演。独白可以是无声的,也可以是有声的。无声的独白,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和观众的联想获得很大的艺术感染力量;有声的独白,则可以把人物内心的活动具体地告诉观众。莎士比亚就善于用独白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场面的戏剧性正在于独白体现的复杂的内心活动。《沉沉的厝里情》中,靳苗苗极其擅长在排练过程中,让演员带着角色的内心“独白”进行表演,比如我伸出手指向某处,我的内心是在思考着“我要……”,“独白”在演员的内心生根发芽,更真切地理解这个行动与人物本身。“独白”让演员的内心对自己塑造的人物更具有信念感,对演员的内心“独白”的把握,也让靳苗苗在编创过程中,更注重舞蹈作品中整个发展的缘由。靳苗苗的民间舞作品创作过程中对角色的塑造是极具自我风格的,对二度创作、演员角色塑造的重视,让她的作品在舞台上,独树一帜,风格独特。

(二)叙事逻辑的严谨

黑格尔曾提出“戏剧体诗又是史诗的客观原则和抒情诗的主体性原则这二者的统一。”⑥黑格尔的观点实际上论证了戏剧本身是客观行动叙述以及主观情致的相加。美国电影叙事学家波德维尔(DavidBordwell)认为,“叙事是一个包括故事(Fabula或Story)、情节(Syuzhet或Plot)和样式(Style)的系统。”⑦严格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情节逻辑线索来结构故事,这是传统的中国戏剧采用的模式。以时间线索上的顺序发展为主导,以事件的因果关系为叙述动力,追求情节结构上的环环相扣和完整圆满的故事结局。在靳苗苗的作品中,特别是后期创作的大型剧作,我们会看到作品中叙事性是极为强烈的,并且在叙事逻辑上,有自己清晰的把握。比如在《沉沉的厝里情》中,其挖掘到当地人民心中最大的主题“回家”,以此为叙事原点,合理地呈现了闽南人民的真切的情感。全剧共分为《海的子民》《青梅往事》《良辰锦时》《海岸人家》《故乡月明》五个部分,讲述了阿月的童年、阿月的初恋、阿月的新嫁、阿月的持家、阿月的相思,以及阿月对亲人团聚的渴望,分别对应着“离家”“在家”“成家”“想家”和“回家”。整个剧情讲述,男孩女孩从相识到相知再到相恋到最后的等待,有始有终,有缘有结,紧紧把握叙事结构的完整性。

(三)对审美整体性的追求

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综合了各个艺术门类的形式。在表现上,不仅重视视觉、听觉,同时也重视整个场面塑造的审美整体性。比如在张艺谋的电影作品《芳华》中,他所运用的镜头、场景、构图、色彩等,都需要符合他所要表达的主题。整个画面是完整的,审美倾向也是完整的。什么时代的人做什么样的事,什么环境下的人是什么表现,可以说,戏剧在这方面上,比舞蹈要做得更为成熟。戏剧所追求的情境性以及所要追求的真实性,是舞蹈始终望其项背的。靳苗苗在这方面是做出了自己的尝试,在画面、场景、视觉和听觉上都迈出了自己的一步。在舞蹈诗《沉沉的厝里情》中,靳苗苗表现出的对审美整体性的追求,主要突出在她对“什么地方的人怀有什么样的情感,什么地方的人会做什么样的事”有完整的交代。在闽南地区,由于地域的特殊性,男子出海可能一辈子再不可能回来,他们是海的子民,信仰妈祖。希望妈祖能保佑平安,希望出海的男人能平安回来。靳苗苗怀揣着这份感动,在《沉沉的厝里情》中,围绕“回家”这一主题,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用当地人的情感塑造当地人的故事,这个故事才真实可信,也才最能打动人。为了回归真正的“当地”,在该剧中,靳苗苗使用了厦门小白鹭艺术团的演员,这个团的演员中大部分为闽南人,让演员们以最真实的状态“生活”在舞台上。除此之外,在塑造人物过程中,编导运用了大量的当地文化元素,比如“木偶戏”“拍胸舞”“高甲戏”,包括剧中的“喝茶”“拾海”“织渔网”等,以及该剧中独特的“台湾腔”画外音设计,为整个作品定下了情境。并且其将各种艺术门类围绕舞蹈本身以及叙事逻辑形成一个整体,不仅要尊重舞蹈的形象,同时要顾及到音乐和服装等的形象性。在朝花舞段中,靳苗苗称就是作曲家给了她灵感,“当时在与作曲家沟通时,我知道自己要的形象是十六七岁的海边玩耍的少女,但是并不完整。作曲家在采风的过程中,提出是不是和德彪西的那首《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很契合。”音乐的形象是极为重要的,它涉及音乐的结构、情感是否与舞蹈相契合等,而不是各自表达。这种舞台上的审美整体性,是她创作中极为重要的特点。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