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10:10:35

戏剧教育

戏剧教育范文篇1

【关键词】教育戏剧;基础教育;理念;实践

教育戏剧在基础教育中的有效运用,需要从明确教育戏剧的实践理念、构建教育戏剧的实践队伍以及创新教育戏剧的实践方法等层面着手,发挥出教育戏剧在基础教育中的价值,使教育戏剧成为基础教育开展的重要支持和补充,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教育戏剧概述

在教育戏剧运用的过程中,学生对于知识的领会和把握,更多地依赖于全身心的投入,从而使得这种教育形式能更多地激发出学生的能动性和提升学生的思维活跃度,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形成有效的思维能力培养,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跃,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育戏剧模式下,学生不再觉得知识枯燥乏味,而是能够通过戏剧表演、戏剧角色的理解等方式,将思维拓展延伸至更广泛的教育内容中,从而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

二、教育戏剧在基础教育中的价值

(一)强化学生表现能力

基础教育阶段,是培养并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关键时期。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由于将教育的重心放在了老师的身上,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认知不足,使得基础教育课堂氛围较为沉闷,学生将课程学习当作是一种任务、一种压力,难以激发出学生内在的表现意识和积极性。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天性使然,他们有着强烈的表达需求,而传统教育模式将学生的这种天性进行了压制,使得学生在表现能力的发展上受到严重的影响,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运用教育戏剧,能够对原有的课堂模式进行优化和改进。通过运用教育戏剧,学生爱表现的天性有了一个发泄口,而且教育戏剧能够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1]。在教育戏剧模式下,能够构建起老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和谐融洽的沟通关系,在沟通互动的过程中,学生的表现能力得到强化,能够对学生形成有效的鼓励,让学生将内心想法、思想情绪等有效表达出来,这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在运用教育戏剧的过程中,有着大量的角色互动,学生通过台词、旁白、动作等,可以形成良好的表现力,从而实现基础教育中素质培养的目标。

(二)强化学生自学能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对学生自主学生能力的强化,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自主学习能力是一种终身能力,对于学生走向社会后更好地提升和完善自我有着重要价值。教育戏剧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积极有效的自学能力提升渠道,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自学环境。学生通过戏剧演绎,可以深化对课本中的人物角色和故事情节的理解,从而更全面地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2]。在教育戏剧的运用上,学生既是学习者,也是参与者,能够从实践的层面将理论知识进行解析,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中学生只能死记硬背的僵化局面。

(三)强化学生内在动机

基础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点便是要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是一种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的意识和驱动力,使得基础教育对学生来说不再是负担和压力。教育戏剧以其独特的知识传递形式,让学生更愿意去接受和参与,从而将书本知识传递转变为一种参与性的探究,这种教育形式极大地鼓励了学生,并引导学生通过参与教育戏剧,形成对知识的准确认知。在教育戏剧运用的过程中,知识传递不再是老师的要求和强迫,而是通过教育戏剧这种有趣的形式,吸引学生主动关注,使学生主动去了解戏剧中的相关知识内容,从而产生一种内在的驱动力,这种驱动力是学生自发、主动学习的前提[3]。学生在教育戏剧中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并愿意畅游于教育戏剧所营造的学习环境中。通过戏剧角色的演绎等方式,将知识融入戏剧表演中,形成了寓教于乐的轻松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育戏剧在基础教育中的实践路径

(一)明确教育戏剧的实践理念

教育戏剧在现代基础教育中的应用,需要有科学明确的理念作为指导。教育戏剧是基础教育的一种完善和补充,其实施的宗旨是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教育戏剧的落实上,不能本末倒置。教育戏剧的实践理念和原则,要始终以教育为导向,在基础教育课程框架内实施。在教育戏剧的运用上,要注重教育的主体性,教育戏剧不能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避免对正式授课造成影响。教育戏剧在基础教育中的融入,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规划设计,让学生基于教育戏剧的参与,增强对课程知识的探究意识。例如,在教育戏剧具体运用的过程中,可以将其作为一种知识导入环节。课前利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教育戏剧的演绎。这样操作可以让学生更快地融入后续的正式授课中,并且学生在教育戏剧演绎的过程中产生的对角色、情节等方面的疑惑,也可以在老师讲课的过程中得到解答。教育戏剧的开展,要尊重基础教育的目标,并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除了在课前导入中运用教育戏剧外,也可以在课程讲解过程中进行运用,运用教育戏剧来解释知识难点和重点[4]。在课后,可以运用教育戏剧进行知识复习和巩固。基础教育中的各科教师,都可以通过教育戏剧的有效融合来制定教学方案,设计教学过程,发挥教育戏剧的教育价值。

(二)构建教育戏剧的实践队伍

教育戏剧在基础教育当中的实践,需要一支具有戏剧认知和教育素养的队伍作为基础。在教育戏剧运用的过程中,要重视对教师队伍的构建与培养。在对教师队伍进行知识和能力培训的过程中,应当将教育戏剧作为一个重点去落实。通过定期组织各科教师进行集训,将教育戏剧的理念和实践知识进行传递,让各科教师对教育戏剧有一个全面的把握,从而能够将教育戏剧更好地落实于教学实践当中[5]。戏剧本身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教育管理部门可以与各地方戏剧院校进行合作,委派教师去进修学习,使教师的戏剧素养得以提升,为教育戏剧的实践运用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实现教育与戏剧的全面结合。

(三)创新教育戏剧的实践方法

教育戏剧在基础教育中的实践,最终要从教育方法上予以体现。教育戏剧的形式是戏剧,但核心是教育,因此在基础教育中,需要通过实践效果来综合考虑教育戏剧的应用方式。由于不同的基础教育课程的知识结构和特点有所差异,所以在实践教育戏剧的过程中,也要进行方式方法上的积极探索,使教育戏剧能够与基础教学科目相一致,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其中,去领会知识的内涵。1.教育戏剧在英语课程中的应用英语教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中的难点。由于英语知识属于一种外来知识体系,学生往往没有运用英语的环境,因而使得很多学生对英语知识难以掌握。在传统教学中,很多老师将单词、短语和语法等相关知识的记忆作为英语教育的重点,学生在枯燥乏味的背诵中容易对英语产生逆反心理。这种英语教育模式,难以真正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和应用能力,导致很多学生学到的都是“哑巴英语”[6]。将教育戏剧运用于英语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英语课文改编成为戏剧内容进行演绎,在演绎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英语课文,还能有效地锻炼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更愿意主动用英语进行沟通互动。2.教育戏剧在语文课程中的应用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将教育戏剧运用于语文基础教学中,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领会语文课文中作者的写作情感、思路和故事的脉络等,并可以结合教育戏剧,将语文课文背后的深刻内涵呈现出来。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课文编排来完成教育戏剧的运用。如《景阳冈》这篇课文,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掌握“武松”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可以通过教育戏剧来进行全面的塑造[7]。学生在演绎和观看的过程中,会对课文有更加清晰的体会。从景阳冈上武松打虎的角度出发来勾画出武松的形象,与整个《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形象不谋而合,可以结合教育戏剧引导学生进行课文内容的深度揣摩,使语文教学的效果得以明显提升。3.教育戏剧在政治课程中的应用随着立德树人教育方针的提出,基础教育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育成效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将教育戏剧融入政治课程中,能够通过戏剧形式反映出学生的生活和思想意识等,就像一面镜子,可以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思想和行为上的不足[8]。例如,对于现代教育过程中,学生过度使用手机的情况,就可以编排教育戏剧,让学生通过排练和演绎来强化对这种行为的反思。学生通过教育戏剧中的故事情节,从自身感悟的角度去发现问题,进而能够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纠正错误行为,使政治教育的目标得以更好地实现。

四、结束语

教育戏剧在基础教育中的实践空间非常广阔,很多的课程当中都能够落实教育戏剧。在教育戏剧实践的过程中,要始终以教育为导向,以学生为根本,从教学效果出发,探索教育戏剧的实施路径。

参考文献:

[1]黄莉君.教育戏剧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20.

[2]乔真.当下小学教育阶段教育戏剧的发展现状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9,6(56):261-262.

[3]张颖莉,赵艳.中国戏剧教育研究现状——基于CNKI学术期刊2007-2017年文献的共词可视化分析[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9,35(05):15-21.

[4]马凯.以课本剧为载体的教育戏剧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5]冯灵洁.教育戏剧:小学价值教育的一种途径[D].陕西师范大学,2018.

[6]陈晨.教育戏剧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实践探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7.

[7]徐俊.回望与反思:近二十年大陆教育戏剧相关研究述评[J].戏剧艺术,2017,(01):101-111.

戏剧教育范文篇2

关键词:新媒体戏剧;审美特征;戏剧教育

当下高等院校的戏剧教育,除了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的戏剧艺术专业教育外,目前大部分综合院校、师范类院校都将戏剧教育纳入素质教育范畴。作为通识教育背景下的文化艺术类课程,开设的课程大都为经典戏剧导读、戏剧评论、戏剧赏析等,且多为选修类课程,其教学形式主要以课堂阅读经典剧目的戏剧文本为主,视频赏析为辅。由于普遍缺乏戏剧创作与排演的实践环节,纯粹的文本阅读难以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从教学效果上看,学生的总体参与度不高,即便是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于剧目的阅读赏析也较为被动,难以真正感悟戏剧艺术的现场性、交互性之美。有一些综合院校由老师带领或学生自发成立了学生剧团,以社团的形式进行戏剧的排练和演出,但因缺乏戏剧表演方面的专业教师的指导和必要的戏剧理论学习,大部分学生社团的戏剧排演质量都不高,属于自娱自乐。现代戏剧自布莱希特始,传统戏剧的形式规范、审美追求都被逐渐打破了,经过历史先锋派戏剧的不断探索,以及对多种艺术元素的融合尝试,尤其是当代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极大的丰富了戏剧艺术的舞台形式和审美范畴,使得当代戏剧发生了审美形态上的巨大转变,尤其是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戏剧创作、演出当中的应用,出现了新媒体戏剧这一范式,而当下的新媒体戏剧,已经颇具雷曼口中“后戏剧剧场”的特征,例如文本的退位、新媒体技术的大量运用、抽象的舞台时空等。在艺术教育日益扩大化的大背景下,正是戏剧艺术本身正在经历的审美流变,以及全新的媒介环境,促使着高等院校的戏剧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的相应作出变革,不断调整戏剧赏析、戏剧实践等方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以适应培养具备较高文化艺术素质的综合性人才的需求。

一、戏剧性文本的取消促进传统戏剧教育课堂的改革

亚里士多德早在《诗学》中对悲剧的形式做了规定,悲剧是有一个包含起始、中段、结尾的完整的整体,“把一种逻辑的(即戏剧)秩序输入到无序的混沌和存在的盈满之中。这种内部秩序的基石就是著名的‘三一律’(即一种一致性定律)。这个定律维持着悲剧意义构成物的封闭性,严丝合缝地把现实隔离在外,同时在内部形成毫无漏洞的一致性和整体性。”1亚里士多德的定义,为传统戏剧确定了必要的元素作为戏剧的本质规定,即在舞台上,用一段完整的情节模仿现实世界,为观众营造一个虚幻的世界,观众受到英雄人物悲剧命运、人格力量的感染,从而精神得到净化。从古希腊时期的悲喜剧开始,到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乃至近代戏剧,戏剧艺术的形式、规范、审美特征一直以此为标准,用完整行动对现实世界进行的模仿,以文本为统帅的情节是戏剧的核心和本质特征,以角色扮演作为基本的审美要素。因此西方的传统戏剧历来以剧本为核心,剧本乃一剧之根本,所谓戏剧就是在舞台上以模仿的形式进行语言和行动的再现,文本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时期直至近现代戏剧,戏剧史就是一部戏剧文学史。其中,悲剧是戏剧最为重要的范式类型,冲突律表现为人对抗命运所产生的冲突,是为命运悲剧;对抗自身所产生的冲突,是为性格悲剧;对抗不公平的黑暗社会,是为社会悲剧,情节从发展经历突转,推向高潮,最终走向结局。在这样的文学范式中,对白占据最核心的地位,文本是意义呈现的唯一载体,文本和剧作者始终站在戏剧艺术金字塔的顶端,通过讲述故事、表演剧情实现对观众的教化和洗礼。因此,在一直以来的高等院校的戏剧教育当中,都以传统戏剧的讲授与赏析为主,教师除了简要的讲解戏剧的分类、特征、要素以外,最为重视的就是戏剧剧本的理解阅读,课堂教育一贯是以戏剧的文学剧本的阅读赏析和部分视频欣赏作为重点教授的对象,在剧目的选择上也以古典、经典剧目为主,较少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例如《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雷雨》、《暗恋桃花源》、《日出》、《茶馆》、《恋爱中的犀牛》等作品的文本往往是教师的首要选择。而作为文化素质类课程的戏剧赏析、戏剧评论类课程,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当下的大学生对这些经典剧目普遍存在一定的年代隔阂感,大部分学生缺乏厚重的历史人文知识的积淀,仅仅阅读文本,显得枯燥乏味,使得学生难以欣赏戏剧之美。即便是对剧目进行视频观摩甚至现场观演,学生都很难真正理解文学剧本中台词深意,对于老派、程式化的舞台式表演也有抗拒,显示出了文本与受众之间巨大的时代代沟。前两年发生的北京人艺为大中学生公益演出的《雷雨》,学生在看剧过程中发生大面积笑场,跟其剧目脱离青年观众特定的知识背景,传统的戏剧范式无法吸引当代大学生的兴趣,难以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也不无关系。当下的新媒体戏剧,是传统的戏剧模式失效之后进行的一种新剧场艺术实践,是在戏剧舞台上大量引入全新的数字媒体技术,是一种反对剧本至上的创作结构方式,并且在整体的审美范式上呈现出雷曼所说的“后戏剧剧场”的特征。“‘戏剧’在‘剧场’中的消失,或称剧场的非戏剧化,便意味着情节、人物、扮演、摹仿,这一切一般观众所熟悉的,也期待着一个剧场作品带给他们的因素统统被抛弃了。”2简洁优美的对白,自然而有张力的悬念,具有力量感的突转灾变,真实的幻觉营造,这些传统戏剧的美学特征逐渐的消融,文学性不再完全主导戏剧。现代性的文化语境下,具有部分后戏剧剧场特征的新媒体戏剧将变形的时空、身体的存现、高度抽象的舞台呈现作为自己的审美特质,彻底瓦解和摧毁了传统戏剧的美学基础。对于不以文本为核心的新媒体戏剧而言,剧本不再处于核心的位置,而是与音乐、布景、灯光、道具、演员处于同等地位,完全打破传统戏剧的等级制度,剧场对白、行动、音响、意义等要素共同组成的剧场构作整体。“后戏剧的剧场形式中,文本有时在舞台上依然存在,而它只被理解为和姿势、音乐、视觉等要素相平等的一个整体组成部分。文本话语与剧场话语之间的裂痕是很大的,它们可以明显不一致,甚至可以毫不相关。”3原先以文本和核心的、等级森严的剧场元素金字塔的秩序被彻底推翻,文本与动作、音乐、布景等戏剧元素处于平等的地位,演员在舞台的表演,并不是寓言(情节)的代言体,语词不再具有目的性和意义,而成为语词本身,成为剧场中声音的一部分,和演员的身体、其它布景道具一样,直接呈现在舞台上。而当下的新媒体戏剧的审美特征,也给我们高等院校的戏剧教育带来一点启发,即顺应戏剧艺术本身的发展变化,在枯燥的课堂经典文本阅读中引入全新的新媒体戏剧,补充和取代那些跟学生知识背景相距较远的传统经典戏剧。对于90后的大学生而言,他们更乐于接受新生事物,以经典剧目的文本阅读为主的戏剧赏析已经难以激起当下大学生对戏剧艺术的热情和兴趣,而传统经典剧目的历史背景,艰深的对白语言都对他们欣赏和理解戏剧艺术形成较大的障碍。而不以情节为主的新媒体戏剧,其故事背景较为现代,文本语言简单,甚至有些文本语言不以意义的表达为重点,只具有景观性。在老师的带领下阅读和欣赏新媒体戏剧的文本,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将以感悟和体会为主,对于戏剧艺术的认识主要集中在戏剧艺术的形式层面,而不仅仅在于挖掘文本背后的艰深的意义。因此,将具有全新审美形态、形式丰富的新媒体戏剧引入课堂,既降低了高雅艺术的距离感,又加深和丰富了学生对于戏剧艺术多种形式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

二、抽象简略的舞台使课堂教育走向实践成为可能

传统的戏剧剧场是由舞台和观众席共同构成的物理空间,舞台上的布景道具明确规定了虚拟的空间,观众和舞台之间隔着第四堵墙,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时沉浸在虚幻的时间和空间当中,其基础是已完成的文本,演员在舞台上面表演过去的人物和故事,其中时间和情节保持着某种内在的连贯性。而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是写实的戏剧理论,在这种写实理论的影响下,西方传统戏剧形成的也是写实主义的传统,舞台上所有的布景道具必须符合故事发生的情境,并且要随着故事情节的转换进行转场换场,尽可能的为观众营造出一个真实的舞台环境。新媒体戏剧的剧场的空间往往是非连续性的,舞台被灯光、色彩等符号分割,特定的几何光区将舞台不同的区域框住,演出场所被分解为一个个零件,观众在观看时自由的进行组合和解读,自行决定舞台上展演者之间、舞台空间之间、展演者和舞台之间是否彼此相关,传统的戏剧结构在这样的空间中被解构,从而营造出一种有别于戏剧舞台的诗意空间。舞美设计不用幕布去分割舞台和观众席,而是将整个演出的场地当做一个完整的空间来处理,解除文本和意义对观众的规训,舞台有时被分割为几个平行的空间,有时被看作是一个静止的画面,空间被赋予真实的意义,观众“被动的主动介入”舞台的空间,主动选择目光投射的角度,自由自在的“观看”。新媒体戏剧对于第四堵墙的打破,就高校戏剧教育而言,意味着教师与学生之间上传下学的单向知识传输也应被打破,教师应该打破原先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走下讲台,与学生共处在一个平等的时空当中,尽可能的促发学生的主动介入,变传统课堂为互动式课堂。在教学当中,一方面可以在课堂上播出赏析新颖的新媒体戏剧,另一方面也可以改变传统教室呆板的上课布局,引入一些戏剧实践方面的活动,带领学生进行适当的身体展现,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亲身感受戏剧之美,又能够增强学生的合作、表达和社交能力。因此,将新媒体戏剧引入课堂,在课堂当中引入适当的身体解放、肢体表演等环节,通过增强互动来弥补单纯文本阅读式的单向教育的不足,可以变僵化的单向传输为生动的情境教学,提升学生的参与程度,强化学生的感官运用。此外,由于新媒体戏剧为了打破道具布景对具体空间的确定,还试图尽量简化舞台的布置,取消传统戏剧舞台的实景,没有景片,没有道具,有时只摆放一些立体的框架甚至什么都没有,从真实的布景向舞台装置发展,这样的剧场空间不仅解放了演员的表演空间,也激发了观众的想象力。“后戏剧剧场早已不再以排演虚构戏剧性的世界作为自己的中心任务,它也把异质空间、日常空间、带框的剧场和未加框的日常现实等广阔范畴囊括进来。在某些场景中,这些范畴中的部分经历被突出、强调,被陌生化,被置换。”4这种简省、全新的舞台装置,也更加适合高等院校的戏剧教育。对于学校的教学而言,在进行实践类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资金的的短缺,而传统戏剧写实主义的舞台,在布景道具的制作上往往需要数额不菲的资金。非艺术类院校的综合类高校,对于戏剧实践类教学和学生自发的社团活动一般缺少专项资金的扶持,由于无法还原经典剧目的舞台布景,大部分学生排演往往显得业余和粗糙。但是新媒体戏剧的舞台布景追求的不是写实,而是简略和写意,通过充满想象力的抽象空间,激发观众对于戏剧艺术自身形式上的思考。在教学活动和社团活动当中,老师带领学生选择新媒体戏剧进行排演,便可以较少的受到资金短缺是束缚,可以尽可能的通过促进学生动手制作和相互之间的合作体验,通过简单、富有象征意味的抽象道具制作和舞台空间布置,去激发和强化学生对于作品自身的理解和想象,加深学生对于戏剧舞台装置和戏剧表演的审美感受。

三、沉浸式的新媒体技术体验引领学生走入剧场

戏剧教育范文篇3

一、概念内涵与研究依据

1.概念内涵教育戏剧是以戏剧为手段培育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即通过情景再现、戏剧游戏、即兴表演、角色扮演等方法,并将其浸润于戏剧情境或情绪氛围之中,使人获得完整的道德体认和为人处世的经验。儒家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新五常”是由儒家五常转化而来,由“礼、孝、仁、智、信”构成。“新五常”教育意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的戏剧课程中,以培养学生做懂“礼”(文明礼貌)、知“孝”(孝敬感恩)、讲“仁”(团结友善)、明“智”(明辨是非)、守“信”(诚实诚信)的现代公民。2.研究依据一是基于教育发展的趋势。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我们需针对“美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这一现象,“创造条件开设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美育课程”,以“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二是基于对教育戏剧价值的认识。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构建并实施具有教育戏剧特质的课程和学生活动,将戏剧美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及各方面、各学科之中,渗透在德育的各个环节之中以及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方面,是对传统模式化的课程育人和活动育人在途径和方法上的改进与创新,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手段之一。

二、教育戏剧促品行养成的模式

学生通过听、说、演等感知教育戏剧,即入境;在亲身参与体验中启动同理心,产生情感共鸣,即入情;在感悟过程中发现蕴含其中的道理,即入理;最终在思想转化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即入行(见图1)。学生通过感官体验、理性认知、情感共鸣、行为转化,将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内化为个人品格,即在教育的“戏剧”过程中实现品格、心智、审美、兴趣和能力的综合提高,塑造良好行为。

三、教育戏剧促品行养成的实践

一是课程情境创设,在参与中体验。挖掘学科中的“新五常”教育内容和戏剧资源,以戏剧元素为载体,把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行为的训练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把教育戏剧方法中角色扮演、情景对话和师生互动、小组讨论、案例研究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将戏剧元素和教学元素密切关联,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让行规教育渗透于学生的生活,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从知到行的自觉内化。二是戏剧角色模仿,在体验中感悟。将中华传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新五常”教育,围绕“故事、表演、角色”的基本性、关键性和提升性“三元素”,设计开发“小学戏剧”课程,探索“戏剧美育”在学生道德认知、品行培养中的育人功能,凸显“故事映衬人生励志、表演走进生活追求、角色浸润学生审美”的戏剧教育本质。同时,围绕“张良拜师”“闵损芦衣”“三七二十”“孙亮辨奸”“一饭千金”五个主题,通过励志故事、表演模仿、角色再现活动,让学生从情境中认识生活,在体验中表达真善美,在自我塑造中规范自身行为。三是身边事件再现,在论坛中反思。结合日常生活事件、校园事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引导学生以“论坛剧”的形式,从“观看者”转变为“观演者”,将遇到的事件发展为戏剧。这样,学生不但在剧中担任了角色,还可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反思、讨论,并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对各种事件的演绎和讨论,一段时间后,将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种方式可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和邪恶时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有助于提高学生换位思考、倾听与表达等社会交往方面的行为素养。四是当家故事演绎,在展示中启迪。戏剧是人类生活的反映,它通过角色、矛盾、冲突等过程参与别人的故事,透过别人的眼睛看世界,在亲身体验中了解自己,并能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立场看待事物。这是一个生动的、既可认知又可感知的教育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创造力与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和良好品行的养成。在校园当家故事的演绎过程中,学生们会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发现一些品行养成中较突出的问题,如“牙齿磕掉了”“小马虎”等。当家队员对日常养成规范中遇到的小事件进行自编、自导、自演,通过不同的角色扮演,感悟不同人物的内心思考、行为表现,不断生成“好习惯养成”的内在自觉,也为全校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提供示范和启迪。

四、教育戏剧促品行养成的成效

一是角色扮演,在情境体验中培育健全人格。通过班班有剧、仪式典礼等品行养成教育活动的开展,学生们在实施过程中经常会开展“最受欢迎”小剧本、小微剧展评等活动,筛选和保留大家喜欢且有教育价值的作品,不断完善“蒙娃有礼”的养成教育序列活动。学生们通过对不同角色的扮演,体验剧中人物的道德品行,感悟现实角色的生成,促进了健全人格的培育。二是戏剧创编,在自主实践中发展综合行为素养。教育戏剧不仅为学生成长仪式典礼的研究开辟出了一片广阔天地,更极大地丰富了教育的文化内涵,丰富了学生自主实践的成长过程,在“演一演、排一排、编一编、练一练”的实践过程中,促进了学生团队合作、自主自律等综合行为素养的发展。三是展示表演,在成功中激发自我效能感。通过校园戏剧大赛、微童话科普秀,以及国际戏剧嘉年华平台的搭建,更多学生得到了展示的机会,拥有了更多亲历成功的可能,在别人的目光和掌声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被大大激发。教育戏剧与品行养成教育的有效结合,促进了学生自我发展,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与能力。

戏剧教育范文篇4

关键词:张伯苓;教育戏剧;人格教育;精神教育

近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倡行,戏剧在中小学艺术教育中的加入,以及对英美等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介绍,教育戏剧(DramainEducation)、教育剧场(TheatreinEdcation)等概念被人们越来越熟悉,戏剧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也逐渐引起国内学者的注意和重视。但论者多把探索和借鉴的目光投向国外的教育戏剧理论和实践。其实,对戏剧的教育功能的探索与实践早在我国上个世纪初期就已轰轰烈烈,如张伯苓在南开学校倡行教育性戏剧活动;陶行知、晏阳初、卢作孚等教育家利用戏剧普及民众教育;1915年7月,当时的教育部所设立的“通俗教育研究会”,下设有小说、戏曲、讲演三股,“以研究通俗教育事项、改良社会、普及教育为宗旨”[1](《教育部公布通俗教育研究会章程》),这些都是对戏剧的教育功能的有效探索,并给我们留下了诸多有形的参照和可贵的经验。本文试探析南开新剧运动的倡行者、南开学校校长张伯苓先生,在南开学校以育才救国为目的的教育戏剧观念及其前导性和现实意义。

教育戏剧的理念不以戏剧知识和表演技能的学习为目的,而是注重通过戏剧方式对学生进行一些认识社会、思考人生、选择生活及增强自身素质修养的培训,它是一种教育性质的戏剧活动,或说是戏剧方式的教育活动,目的是把戏剧活动引入教育领域,利用戏剧的情境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在此,戏剧活动成为一种教育媒介、平台。按其参加人和面向对象的不同,它有形形色色的实践形式,如儿童教育戏剧、校园教育戏剧、民众教育戏剧等。张伯苓所倡导、推行的南开戏剧活动以其参加人员、活动范围和面向的观众来看,属于校园戏剧,是教育戏剧整体概念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他对南开戏剧活动的理解和指导原则从属于他的教育目的,明确指向于学生的道德、人格、精神教育。

1944年南开四十周年校庆之际,张伯苓总结性提到南开学校为实现育才救国之目的,对于学生训练,特别注意体育、科学、团体组织、道德训练、培养救国力量等五点,其中针对“国人团结力薄弱,精神涣散,原因在不能合作,与无组织能力”,张伯苓意图利用一些课外活动,以锻炼学生的“团体组织”能力,其中就有“新剧”一项,并指出南开提倡新剧,“最初目的,仅在藉演剧以练习演说,改良社会,及后方作纯艺术之研究”[2](《四十年南开学校之回顾》)。这就明确了张伯苓在南开倡行戏剧的学校课外活动性质与教育戏剧性质,目的是培养将来能服务社会的新人才。这一目的使得张伯苓的教育戏剧观念指向于他所说的人格教育①、精神教育②,而非才艺教育,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的有关阐述:

其一,学生在演剧过程中能获得一些深刻的人生感悟。张伯苓指出,要演好一个角色,得到观众的承认和喝彩,就要在台下精心地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性格。“一剧中角色有工拙之殊,工者类能于出场前静坐默思,揣摩完善,迨出场时胸有成竹,故言语姿态惟妙惟肖,受人欢迎;否则,临场草草从事,何能中肯?何能致胜哉?”他根据莎士比亚世界即一舞台的观念,强调戏剧是人生的缩影,舞台上的演练,能让演者获得许多人生的体悟,是走上社会的准备。“世界者,舞台之大者也。其间之君子、小人,与夫庸愚、英杰,即其剧中之角色也。欲为其优者、良者,须有预备”,由此,演者可以体悟到,自己也是社会大舞台上的一个角色,要使自己完善,得到周围人的赞赏和承认,就要事先做仔细的准备,即所谓“欲为其优者、良者,须有预备”。如此则“诸生可为新剧中之角色,且可为学校中、世界中之角色矣”[2](《舞台、学校和世界》)。

其二,戏剧能提供许多的生活知识和为人处世的经验。由于戏剧是社会人生的精心模仿,其中包含了许多人生知识、社会经验,正如南开学生曾中毅所言:“曲之宗旨,必超拔高尚,其事理又必合社会,种因收果,得失起伏,以及一切言语、进退、止辍、节骤,编者皆能摹仿风俗,刻入人情。”[3](《说吾校演剧之益》)而且由于时代潮流的激荡,戏剧多探讨许多具有社会意义的题材,那么学生在观剧或演剧的过程中,在理解角色和故事意义的过程中,戏剧中角色所经历的人生会让演者和观者实地感悟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经验,可刺激其成长与发展。所以张伯苓有言:“从戏剧里面可以得做人的经验。会演戏的人,将来在社会上必能做事。戏剧中有小丑、小生、老生等等,如果在戏剧中能扮什么象什么,将来在社会上也必能应付各种环境。”[2](《演剧与作人》)他所根据的理念就是戏剧是压缩了的精炼人生,人也是社会大舞台上的角色,扮演戏剧角色,是对人生的一种体验(在社会上做事正如演戏一般),可以帮助他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并在角色的扮演实践中增强自信心,获取满足感,激发创造力。

其三,演剧活动能让学生体悟团队精神,养成合作能力。张伯苓十分痛恨国人的“私”,认为这是国力衰败、民心不振的首要原因,“中国至深之病,实不在个人之没有能力,而在个人之缺乏合作精神”[4](《今后南开的新使命》)。团结与合作是张伯苓亟想通过教育来培养的品德与能力,“本校教育宗旨,系造就学生将来能通力合作,互相扶持,成为活泼勤奋、自治治人之一般人才”[4](《南开学校的教育宗旨和方法》)。前文提到南开创办新剧团、提倡新剧是被张伯苓列为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和团队精神的一项手段。因为戏剧演出是一项团体活动,一部戏的演出需要来自各方面的默契合作,而且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职责清楚明白、认真完成。学生由一个角色的扮演,不但可以体会人物的情感心灵,感受故事的主题意向,渗入自己的理解和情绪并把它们表达出来,更重要的是为工作需要须学会与他人沟通,在合作时互相尊重及聆听对方,这样的演剧活动不只是训练演技,更是培养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环境之间的沟通能力,以便将来能更好地溶入社会、服务社会。在此过程中,可以让参与者体悟集体的智慧,培养起团队精神、合作能力。

其四,演剧活动能为学生锻练演讲能力提供一个有利的平台。张伯苓兴办教育,旨在痛矫时弊,育才救国,认为欲教育发生实效,就需注意造就的人才有转移风俗、刷新思潮、改良社会之能力,所以他积极倡导学生锻练演讲能力。他认为:“演讲目的,在练习学生说话之技术,与发表思想之能力,并可进为推选民主政治之准备。”[2](《四十年南开学校之回顾》)“振人心之利器有二:曰演说;曰报纸。……须藉此练习备将来苦口婆心,正言劝世,以振起国民新精神,以重续国家新运命耳。”[2](《拟向校风社社员演说大旨》)由此我们就可理解,张伯苓看中戏剧,除欲借此锻练学生的处世能力、组织能力、团体精神之外,还想让学生在剧场中练习演讲能力,以便将来走上社会,正言劝世,以唤醒民众,振作人心,达到改良社会的目的。张伯苓看中演剧正有这样的功效,因为戏剧是要靠演员的语言和动作来表达的艺术,一个人必须有一定的表达能力(包括语言、肢体表达、面部表情等)才能胜任,这是演员的基本素质。另外,演剧是一个集体合作的活动,演员必须有一定的交际能力。演剧活动能锻练人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此二者正是演讲所要具备的能力。

由此可见,张伯苓是把戏剧活动视为学校教育的一种手段,而把它引入学校教育领域、作为一个教育媒介来应用它的。他要发扬戏剧的教育功能的理念,也是与他教育家的思路是一致的,与他育才救国的目的是一致的。由于时代精神和民族现实的促发,张伯苓在学生教育上反对单纯的知识技能的传授,更注重能改良社会的干才的培养,“若仅为个人增加知识技能而办教育,则教育神圣亦不足称矣”[2](《在南开学校全体教职员会上的开会词》)。在育才实践中,他更重视对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以便将来能适应转移风俗、刷新思潮、改良社会的需要。他赞成南开的校园戏剧组织,就是因为演剧活动能给学生以书本中所不能得到的精神、能力训练,他认为学生来学校念书,“不单是要从书本上得学问,并且还要有课外的活动,从这里面得来的知识学问,比书本上好得多”[2](《演剧与作人》)。所以他看中的不是戏剧能给学生的才艺方面的教育,而是戏剧在学生人格素养、公共意识、合作能力、团队精神等方面的培养,以求将来更好地服务社会,这就是他所说的“精神教育”、“人格教育”。对于造就新人才,“人格感化之功效,较课堂讲授之力,相去不可以道里计”[2](《教育者当注重人格感化》);而“精神教育”是不可能靠知识传授的,只能是一种醍醐灌顶的体悟、潜移默化的养成,所以他提倡许多课外活动,以求达到造就具有“完全人格”、能“改造旧中国,创造新中国”的新人才的教育目的。而他认为戏剧活动即能提供这样一个平台。

他对戏剧的教育功能的这些认识也在南开学生中得到响应,他们谈论戏剧多言及戏剧的社会教化功能,以及演剧对人的精神、素质上的影响作用,如:

戏剧本为教育之一种,故宗旨宜纯,不宜邪僻。[3](铁卿《说改良戏曲》)

戏剧是人生动作和精神的表象,对于社会的感化力很大。[3](胡维宪《我对于编作剧本的意见》)

戏剧是多种艺术复合体,一方面可以增进人生的乐趣,一方面亦可以作改善社会工具。[3](陈善忱《Plasticity与演剧》)

(由于戏剧摹画社会风俗人情,细致入微)学生于求学之外,又得此精深之阅历,其有助于将来处世,获益靡穷。(学校演剧使得学校声名远播)是则学生于遵校章之外,又知所以爱校誉,推此而大之,则知所以爱团体,爱社会……[3](曾中毅《说吾校演剧之益》)

张伯苓对戏剧的这一认识及其倡行新剧的思路和旨意,成为南开剧运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影响着南开新剧运动中师生的戏剧观念,也指导着他们的戏剧活动路向。

英美等国、港台地区的教育戏剧理念是把演剧的架构化解为一个个要素,融入教育的过程中,强调戏剧在实施教育过程中的特殊功能,它重戏剧活动过程中的教育功效,而非把戏剧本身作为目的,所以有“过程戏剧”(ProcessDrama)这一概念[5]。在这一教育性质的戏剧活动中,重视的是参与者的交际、表达、情感、想象力、集体意识等素质的养成和体悟。它应用很广,形式多样,可以渗入学校课程的教学、社区的活动、儿童的游戏等。

张伯苓把对学生口才锻练、团队精神的培养置入戏剧活动的框架中,这一理念与当代的“教育戏剧”概念是十分契合的。而他把戏剧引入校园以培养学生素质的思路和实践,在当时对戏剧的教育功能认识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给当时社会上的农民戏剧、平民戏剧等教育戏剧形式以有形的参照,也对我们当代的教育戏剧(尤其是在中小学校)提供了很好的启示与借鉴。总之,他对戏剧的教育功能的阐述和实践,在我国教育戏剧理论的建构中有着前导性和启发性。

国际上教育戏剧思潮发起于二战后,蓬勃发展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英美等地,香港地区教育戏剧的历史起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而早在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张伯苓对戏剧的教育功能的阐述以及他对南开戏剧活动的人格教育导向就已相当明确。在张伯苓,南开的戏剧运动是他实施育才救国方针的一个有效的媒介。

当然,由于南开戏剧活动的校园活动性质,它只是学校实施教书育才、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一个课外活动,所以它没有吸纳民众参与戏剧活动,也没有走出校园,面向民众普及教育的实践。但它所倡导的戏剧方式的社会教育理念在当时确起到了范导作用,而且它对当时的戏剧方式社会教育思潮也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和有形的参照作用。放眼当时教育界,张伯苓把戏剧视为培育人才、改良社会的一种方式的理念应是较早的。在它之后,许多教育家践行着这一理念,把戏剧作为手段实施其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农民教育等形形色色的社会教育。陶行知把戏剧作为教育民众的有力和有效手段。三十年代,他在南京晓庄师范建立晓庄剧社,推行农民戏剧。此后,谷剑尘在江苏无锡省立教育学院开展农民戏剧运动,阎哲吾在山东济南进行农民戏剧教育运动,李一非在河北通县民众教育馆进行民众戏剧探索。卢作孚二、三十年代在四川的泸州、成都、北碚主持通俗教育馆或民众教育馆,也以戏剧、讲演、音乐等为手段进行教育,以启迪市民智识,涵养其性灵。三十年代,晏阳初倡导、促成的河北定县农民戏剧实践,也是以戏剧为媒介,以推行其平民教育思想。这些教育家们都是看到了戏剧在社会教育中的有力、有效作用,视戏剧为最民众、最有力的教育手段,目的是传播知识,唤醒民众,振起人心,使他们在戏剧活动中领悟并追求人生的更高境界,启发民众斗志,最终达到改造社会的目标。在晏阳初倡导的定县农民戏剧实验中,东不落岗村农民建起自己的剧场,上有对联曰:“利用农闲传播社会教育,推广戏剧唤起民族精神。”就很好地说明了戏剧在实施社会教育活动中的性质,以及教育家选择戏剧方式的社会教育的目的。

这些戏剧方式的社会教育实践有着明显的南开剧运“改良社会”宗旨的精神,是对张伯苓戏剧方式育人方针在社会教育实践上的具体实施和真正推广。这些社会教育的实践与南开剧运宗旨的精神是一致的,都是指向改良社会,振兴国运。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南开剧运社会教育意识的先导作用,以及其戏剧活动在社会教育方面的实验性质。

现在,南开剧运所焕发的光彩早已消歇,但张伯苓先生所阐发的教育戏剧观念仍启发着我们有关戏剧的许多思考。我们今天应如何发展戏剧,利用戏剧,使它成为实施社会教育的有利、有效媒介?戏剧如何走出实验的舞台,走入社会,走近民众?如何在当代的传播媒介中发挥戏剧的教育功能?南开剧运重视戏剧形式在培养人们生活能力、团体意识、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利用,以及改良社会的宗旨,使我们看到了戏剧艺术形式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功能。我国近年已经在中小学的艺术课程中设置戏剧知识和以戏剧形式的知识传授,说明有识之士也看到了戏剧在教育上的功能,如教育部制订的《学生艺术能力发展水平参照表》中就指出了要利用戏剧方式锻练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在舞蹈和戏剧游戏中,学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6]那么,张伯苓先生以演剧活动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和团队精神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就值得我们今天很好地总结和借鉴,以作为我们今天发展戏剧、利用戏剧的有效参照。

注释:

①张伯苓《德智体三育并进而不偏废》中言:“教育一事非独学生读书习字而已,尤要在造成完全人格,三育并进而不偏废。”见崔国良编《张伯苓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8页。

②曾中毅《说吾校演剧之益》中言:“此固吾学生数百人期年所乐遇之大好机会,校长张伯苓先生所乐道之精神教育也。”夏家善等编《南开话剧运动史料》,南开大学1984年版,第11页。

参考文献:

[1]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812.

[2]崔国良.张伯苓教育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308,17~18,26,155,307,34,88,26,108.

[3]夏家善等.南开话剧运动史料[Z].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10,13,20,22,10~11.

[4]王文俊等.张伯苓教育言论选集(Z).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155,3.

戏剧教育范文篇5

关键词:教育戏剧;德育;美育教育

高校德育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旨在通过德育教育提高学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最终将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近年来,随着教育戏剧在国内悄然兴起,将戏剧作为一种媒介手段融入教育之中的育人模式开始逐渐深受老师和学生们喜爱。教育戏剧,顾名思义,“教育”是主体,“戏剧”是载体,以戏剧为载体,以育人为目的,最终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新时代育人目标。

一、“教育戏剧”概况

(一)“教育戏剧”的内涵

教育戏剧是运用戏剧的技巧,以戏剧性游戏、戏剧性扮演、剧场及戏剧认知等形式引导青少年自发进行探索,以拓展青少年的认知,建立相关概念的价值判断,培养社会技能为教学目的的戏剧形式。教育戏剧公认的概念起源于18世纪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所提出的“成人归成人”与“戏剧性实作的学习”两大观点。从20世纪初开始,教育戏剧已经历了100余年的漫长发展。[1]

(二)“教育戏剧”的特点

戏剧作为最为综合的艺术形式,是通过角色扮演、创编故事、演示事件等一系列互动式戏剧手段打造的体验式教学,它关注想象创新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强调个体与集体关系。[2]它鼓励参与者充分调动自我意识,主动与外界沟通和接触,并在指导者的积极引导下,充分发挥想象力去表达、去实践,最终使学习者获得美的感悟,增长才干与技能。

二、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嵌入“教育戏剧”的必要性

(一)“教育戏剧”有助于提高高校学生的德育素质

教育戏剧是在学习戏剧艺术的基础上,以戏剧为媒介,让学生掌握知识认知的教学方法。所以,以“教育戏剧”为载体,学生不仅要学习和掌握戏剧本身所包含的创作、表达、沟通等能力,更要深刻领悟戏剧主题背后所蕴含的内容与意义,从而才能拓宽学生的理解认知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德育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二)“教育戏剧”有助于丰富德育工作者的教学方式

随着高校德育教育备受重视,教学内容和教学成效也成为各位德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始终关注教学核心内容,同时要找准方法延续课程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创设的思考空间和情景中,融入内容、贯通思维,从而更好地发挥和释放自身能量。传统的德育教育大多数形式还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开展一些讲座、沙龙等等,虽然会有一定的互动,但是对于教师课堂呈现效果来讲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育戏剧课堂的出现,不仅能弥补这一局限、充分满足教师创新课堂教学方式的需求,同时,它作为一种教学媒介和教学工具,可以进一步扩大辐射领域,延伸学习和传授更多学科和重大议题等交叉领域。

(三)“教育戏剧”有助于为高校全面育人工作提供新思路

高校育人工作目前的内容与模式仍难以寻求新的突破,大多是围绕传统的德育活动进行,形式相对单一,难以满足思维更活跃、创新力更强的新时代高校青年学生。因此,教育戏剧载体的加入,激发了德育教育的内在潜力和外在活力,让教师在更为广泛的视阈下,将德育内容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与学生共同在行动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之中提升思想,从而进一步探索更全面的育人成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德育育人模式,为高校全面育人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契机。

三、“教育戏剧”在未来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创新型应用——以上海理工大学为例

教育戏剧是一门艺术教育,它主张将戏剧艺术的方法与教育目标融合后应用在教学或社会文化活动之中,让学习者在戏剧实践中达到学习目的。因此,教育戏剧所呈现的新兴性、综合性和代表性的特征,较其他学科更具全面普及、推广的优势与价值。[1]而上海理工大学作为一所以工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研究型大学,将教育戏剧与多学科交叉融合,从而进一步探索具有理工科特色的创新型德育成果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一)构建“戏剧德育”育人新模式

1.以第二课堂为切入营造校园戏剧文化氛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针对“培养什么人”进一步提出战略目标,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①高校将“教育戏剧”作为第二课堂引入校园中,在寓教于乐之中营造良好的校园戏剧文化氛围,大力发挥文化的引领和教育作用。进一步改进德育美育教育载体,创新育人形式,例如发掘校区红色历史故事、经典红色人物形象,由学生自己进行剧本撰写、角色演出、戏剧编排等,在故事学习和剧本演绎的过程中让学生深入角色体味那个时代的喜怒哀乐,这不仅是延续民族血脉、创建精神家园的重要手段,也为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做出贡献。2.以德育活动为载体增强学生团队能力和沟通能力戏剧不仅仅是语言,也是一种行动,是运用一系列沟通技巧的表达方式,例如运用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舞蹈动作等等多种多样的表达形式进行沟通和表述。将德育活动与教育戏剧相结合,能鼓励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积极沟通、全力协调,而不是像传统课堂“灌输式”教学中的被迫发言。戏剧能够发挥其优势,突破传统的教学环境,以非传统的教育方式贴近学生,督促学生主动与他人沟通交流。②因此,以此为载体,让理工科学生将理性思维与感性认识更全面的相互结合渗透,在参与德育活动过程中迅速收获团队感和责任心,在情景教学互动中,提升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沟通协调力,使育人成效更为显著。3.以心理教育为依托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大量研究表明,艺术教育对青年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素,对人格的全面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随着心理教育在高校育人工作中愈发得到重视,让学生在润物无声之中得到心灵疏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将心理课程的开端转化为戏剧的“序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将课程中的知识重点转化为戏剧各“幕”中的“场”或“情节”成为供学生深入探索研究的切入点引发学生的共情,结束阶段也要将“收场”转化为重点知识的总结和升华部分,使学生能够将所掌握的内容及时的反馈、分享以及复习。以此让学生在每一“幕”、每一“场”的情境中深刻学习到知识,并且能够融会贯通、洗涤心灵,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发现美、认识美、感悟美,从而引导其身心健康发展。

(二)搭建“戏剧德育”发展新平台

1.成立“戏剧大师”艺术工作室教育戏剧专业素养的缺乏是教育戏剧在高校中推广和发展的主要困难之一,只有受过专业教育戏剧理论学习和实践的专业导师才能肩负起“戏剧育人”的使命。因此,在高校德育工作中推行“教育戏剧”,要拥有专业化平台和团队,成立“戏剧大师”艺术工作室,邀请专业院校的专家或艺术大师担任艺术工作室的指导教师,承担理论知识培养的重任。同时,建设校内戏剧德育育人导师团队,夯实专业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加强校内外导师的交流互动和合作,使艺术工作室具备更为完善的体系和架构,为开展教育戏剧打下坚固基础。2.设立“戏剧德育”研究中心“戏剧德育”在高校的推行应该被给予更多专业力量和经济力量的支持,因此,设立“戏剧德育”研究中心,将分散在高校、政府、社区等多个领域的资源进行整合和梳理,形成具有品牌特色的发展体系框架,成为推广和普及的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同时,以研究中心为核心力量,开拓创新思维,将戏剧德育与社会实践、社区公益、传统文化等领域相结合,扩大教育的辐射范围,夯实戏剧德育发展的实践意义。另外,打通与国内各大专业院校的互访、学习交流的渠道,积累更多发展经验和明确未来努力方向。

四、结语

“戏剧德育”的推广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时间的实践积累而成,通过搭建“教育戏剧”发展平台、创新“戏剧德育”工作内涵、打造“戏剧德育”专业化育人团队等多种方式,结合高校育人工作的实际情况,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育人经验,从而进一步构建高校思政育人的新模式。让德育教育的课堂不再枯燥单一,成为高校学生寻找人生方向的实验课、终身教育的审美课,让青年学生在演绎中探寻对人生的思考,增强高校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最终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新时代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焦阳.教育戏剧对儿童素质影响的实证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8.

戏剧教育范文篇6

目前,我国戏剧教育面临的困惑,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戏剧教育不再是少数专业戏剧院校,和有开设有关戏剧专业课程的艺术类院校的专利,戏剧教育该如何普及?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戏剧教育作为我国艺术类教育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在教育领域得到贯彻落实,不仅是为弘扬我国的传统戏剧文化,实现戏剧在现代社会群体中的有效传承和创新发展,更是为了提升现代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现阶段,我国戏剧教育大多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专业性较强的职业教育,另一种则是通识性、带有泛戏剧意味的教育,其主要包括戏剧历史、戏剧理论和思想哲学等文化课程。然而,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戏剧教育的整体格局带来了巨大冲击,致使其发生非常大的变化。虽然我国大多数戏剧教育专业的教师和有关教育部门,为应对这一全新的挑战,在积极深入地研究戏剧教育的发展新路径,但却还是不可避免地导致戏剧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在新时展背景下,戏剧教育并未在管理体制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速度、紧跟时代的发展脚步,与时俱进,所以导致戏剧教育难以在新时展背景下保持自己的教育优势和价值,致使其陷入尴尬境地。

二、戏剧教育的基本理念解析

所谓戏剧教育,指的是与音乐教育、美术教育相类似的艺术教育,其教学目标、教学方向、教学大纲等紧紧围绕戏剧艺术。从狭义的层面分析,戏剧教育是指专业戏剧教育,由专业的艺术院校负责戏剧教育活动的开展。在专业的艺术院校中开展戏剧教育,其人才培养方向大多是编剧、导演、演员及舞美音效设计师等专门的戏剧从业人员,从业范围相对较窄。从广义的层面理解,戏剧教育也包含非专业性的戏剧教育,与专业艺术类院校所开展的戏剧教育不同,其教育活动面向的是社会全体人群,旨在培养高素质、高文化、高技能的全面型人才,是戏剧融入教育的一种全新途径。(一)戏剧教育是面向全体人群的普适性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戏剧教育逐渐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并开展了实际的教学活动。在国内诸多高中教学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戏剧教育的身影,其往往位于“艺术生活”门类下的“表演艺术”课程中。在国内教育界,教育新课程改革一大亮点便是将戏剧纳入艺术课程之中,将戏剧教育与传统音乐类教育、美术类教育等融为一体。在这一发展形势下,戏剧教育逐渐受到教育领域的广泛重视,并通过对戏剧教育的基本理念进行深入研究,发现了戏剧教育自身所具备的独特教育功能,其并不只是针对少数的精英进行教育,还可以面向全体学生,小到中小学,大到大学,全体学生都可以从戏剧教育中受益。所以有关部门便针对戏剧教育这一教学特点和优势,积极地将戏剧教育纳入中小学的核心课程之中,在此基础上将戏剧教育推向全体在学人群,使其成为具有普适性的艺术类教育。(二)戏剧教育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对人格心理学进行深入钻研,发现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此种统合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具体而言,人格作为能够充分体现一个人的品德、性格、行为方式、认知风格、自我调控能力的重要因素,直接代表着人的道德品质与人文素质。戏剧教育作为一种有别于其他教育形式的独特教学活动,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能够以直观有效的方式,使参演者与观赏者之间产生感同身受的直接体验,充分调动观赏者的情感认同,从而对观赏者产生道德、审美等多方面的影响。所以,作为艺术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戏剧教育还肩负着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重任,更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三、戏剧教育运用于学校教育的有效路径探析

(一)在学校学科教育中融入戏剧教育。在学校学科教育中融入戏剧教育,是指在艺术专业课程中融入戏剧教育,将戏剧作为一门学科纳入学制当中来进行教学,并开设专门的戏剧课程。目前,全球已经有很多地区实现了将戏剧教育融入学校学科教育当中,并设置了专门的戏剧课程,主要有美国的单科戏剧教学课程、英国的复科统整戏剧教学课程、台湾的跨科统整戏剧教学课程等多种课程模式。然而,戏剧教育在中国大陆学校学科教育中,却只是被当成音乐教育与美术教育的一部分,戏剧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在这种发展背景下,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实验稿)》,逐渐打破了这一尴尬局面,实现了戏剧教育在教学内容中的有效融入,并与音乐、美术等艺术类学科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相互支持,共同整合成为一项综合艺术课程,成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但由于受各方面条件因素的限制,国内的戏剧教育在学科教育中的融入还有所欠缺,并未像美国、英国将戏剧当作常规课程进行教学,大多是以兴趣班、校本课程、选修课的形式存在。戏剧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学科,自身便包含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门类的表现手法,艺术类课程的课堂教学如果能以戏剧教育为框架、以戏剧文化为核心,那么将会非常有利于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学科的融合与发展。(二)在学校专业教育中渗透戏剧教育。在学校专业教育中渗透戏剧教育,又分为渗透戏剧教育内容和渗透戏剧教育方法两种。首先,在学校专业教育中,实现戏剧教育内容的渗透,指的是在语文、英语等教学当中,直接引入戏剧文学剧本,以戏剧教育内容扩充和丰富语文、英语等专业教育内容。让学生通过对这些文本内容进行阅读和思考,便可理解到戏剧教育自身的价值与内涵,实现我国戏剧文化的传承,达到戏剧教育的目的。比如我国中学语文教材中,便常常会加入中外戏剧名作,如孔尚任的《桃花扇》、关汉卿的《窦娥冤》、曹禺的《雷雨》以及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这些都是世界经典戏剧著作。通过对这些戏剧教育内容进行渗透,不仅可以让学生理解作品深邃的思想内涵与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戏剧的基础知识与文化底蕴,培养其对于戏剧的浓厚兴趣。其次,在学校专业教育中渗透戏剧教育方法,也可将其称之为“戏剧教学法”,是指根据专业教育内容与教学目标,与戏剧相结合进行统整,然后以一种戏剧化的教学手段,开展戏剧教育及专业教育融为一体的教学活动。(三)在学校实践活动中渗透戏剧教育。在学校实践活动中渗透戏剧教育,指的是除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开展戏剧教育外,还要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开展以戏剧为主要形式的主题活动,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延伸,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对学科知识与戏剧知识的传授,还可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艺术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我国港澳台地区的中小学中,大多开展活动性戏剧教育,又辅之一定的专业戏剧表演训练以及专业剧团演出观赏等。在大陆地区高等院校中,戏剧教育在学校实践活动中的融入相对较为广泛,大学生的校园戏剧活动开展非常频繁,大多是以自愿组织剧社的形式开展戏剧活动,然后通过学生会、团委等学校部门直接组织戏剧演出。在学校实践活动中渗透戏剧教育,不仅教育形式新颖有趣,更可以成为独立的戏剧节,以独立的戏剧节为载体,定期开展主题戏剧表演,从而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与学习内容。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戏剧教育的基本理念及其运用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发现我国戏剧教育若想实现在学校教育中的有效融入和渗透,转变教育观念是最关键的因素,而落实政策措施、建设教师队伍则是实施戏剧教育的重要保障。所以,戏剧教育在国内教育领域中的融入,必须要重视并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与时俱进,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戏剧教育在我国校园中的扎根、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肖泽.理想信念教育:中专戏剧表演专业教学的“指南针”——原创毕业剧目<青春叩问>教学创作探索与思考[J].戏剧之家,2020,(15):156-157.

[2]金游子.高校校园戏剧活动的教育意义与实践——以首师大音乐学院情景剧<曹火星>为例[J].艺海,2020,(05):149-151.

[3]邹宏杨.浅谈教育戏剧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20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卷三)[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20:223-224.

戏剧教育范文篇7

对戏剧教育的执着与忠诚

熊佛西从小爱好戏剧,大学毕业后,父亲要他跟着做生意,他却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拜世界戏剧大师马修士为师,专修戏剧,成了马修士门下一名勤奋的学生。这时他对戏剧就不是一种自发的兴趣爱好,而是一种自觉的事业追求。他立下宏愿,回国后要为振兴中华而献身。三年后,他拿着硕士文凭回到祖国,各用人单位抢着聘他。他毅然接受了北平国立艺术专门学校的聘请,到戏剧系当主任、教授,开始了戏剧教育的生涯。

熊佛西走进“艺专”戏剧系,等待他的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重重的困难和挑战。当时,外有黑暗的社会势力的摧残,政府欠薪,内有思想的混乱,教师离职,学生迷茫。他以顽强的毅力,冲破了层层障碍,苦干了一年,戏剧系面貌大为改观,工作大有起色。这却招来了军阀政府敌意的目光,说“戏剧系都是共产党”,强令解散。大革命前夕,北洋军阀覆灭前的疯狂屠杀,熊佛西陷入彷徨苦闷之中,但是他并没有被吓倒,而是愤怒地自编自导了四幕话剧《蟋蟀》,抨击军阀互相恶斗残杀。话剧触怒了施暴政的,他被捕入狱三天。当奉系军阀被赶出北京时,熊佛西便不计较个人得失,不顾个人安危,为恢复戏剧系四处奔走,终于获得批准,立即召回已分散的师生,又重新投入建设戏剧系的忙碌之中。

1931年“九·一八”事变,举国上下群情激愤,学生纷纷走出校园,到前线去,到大众中去宣传抗日救国。此时熊佛西也深感不能关起门来办学,话剧远离大众、只局限于知识分子和城市平民之中是没有前途的,因此应晏阳初平民教育会的邀请,于1932年1月率领部分师生奔赴河北定县农村开展戏剧大众化的实验,在农村开办戏剧学习班,建立农村剧团,培训农村演员,搞得轰轰烈烈,其成果震惊中外剧坛。可是,“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华北沦陷,实验基地又被摧毁,他又只能痛心地离开定县,流亡西南。但他仍心系戏剧教育。1938年,他流亡到成都。1939年8月,新兴的四川省戏剧教育实验学校成立,熊佛西任校长,已经中止了的戏剧教育在抗战洪流中又继续了。熊佛西应着时代的脉搏,适应抗战的需要,充分发挥戏剧的功能,使它成为锋利的战斗武器,担负起宣传抗战、动员民众的社会责任。这样,学校又成立了“攘外必安内”的反动当局的眼中钉。1941年,四川省参议院通过决议解散“省剧校”。“省剧校”解散后,熊佛西在战乱中颠沛流离,但仍不忘戏剧教育。抗战一胜利,他便来到上海,应顾仲彝的邀请到上海戏剧学校任教授。他以火一样的热情投入到战后重建戏剧教育的工作中去,想不到还没到一年,市参议会便以“节约开支”为名“裁撤”“剧校”,上海滩并没有因抗战的胜利而天开云散。在乌云笼罩下,熊佛西勇敢地在报刊上发表文章,驳斥“裁撤剧校”的种种谬论,与文化界知名人士联名发表公开信,反对“裁撤剧校”,坚决支持学生的护校斗争。学校保留下来了,校长顾仲彝被逼走了,田汉、洪深等力举熊佛西任校长,他又一次在风波中挑起了这副重担。然而他面临的是专制统治、社会黑暗,扣发经费、不给校址、通辑学生的事情接踵而来。“教职工则当空卖绝,不能得一饱。”(注:《遗爱在心总难忘——原四川省剧校在蓉校友集合追念熊佛西校长纪实》,《戏剧艺术》1982年第2期)熊佛西和大家一样穷困潦倒,和师生团结苦干,靠每周举行公演卖艺得来几文钱,买点山芋熬稀饭糊口度日,如此困境一直延续到上海解放。

上海解放了,熊佛西满怀豪情地写下了“从头学起,从头做起”八个大字,意气风发地以新的思想、新的举措来创办新的戏剧教育。他尽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立和完善戏剧教育的体制、教师队伍,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体制、剧场和图书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和建设,为社会主义的新型教育作出了他特有的贡献。

在漫长而崎岖的戏剧教育的征程上,熊佛西义无反顾地走过来了,立下了一座令人瞩目的丰碑。

大胆开拓和锐意创新的精神

人们在生活中,都会受到特定的文化模式的制约,凡事来了都习惯按常规走路,若要突破这个模式,就必须具备开放的文化心理,在价值观念上、生活和工作方式上有个根本性的转变。1922年,熊佛西进“艺专”,拥护“国剧运动”,主张戏剧系办成戏曲科班;拥护新兴戏剧,主张戏剧系办成新兴学府。戏剧系应何去何从,年轻的系主任熊佛西不以自己的观点来决定办学方向,而是走民主的道路,组织师生进行辩论,这表现了他的胸怀与气魄。管理上的新观念、新做法经过辩论,使大家认定戏剧系应是训练各方面人才的大本营,是新兴戏剧的实验中心。确定了办学的方向后,熊佛西一切从实践出发,探索着新兴话剧与传统戏曲相结合的新路子、新体制。

“艺专”戏剧系在城里办学,定县农村该如何办戏剧教育?他深入农村后,敏锐地感到教育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学校式的,一种是社会式的。社会要进步、要发展,非重视社会式的教育不可,而戏剧又是进行社会教育的最好方式,它能在娱乐中给人以教育。在农村“戏剧简直是农民的唯一教育”。(注:熊佛西《大众化之实验》,《熊佛西戏剧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版)为了充分发挥戏剧社会教育作用,在内容上他创作了一批“农民剧本”;在形式上根据农民看戏剧的习惯创建了农村露天剧场,创造了一套演出方法,很有效地通过戏剧给农民以新的思想文化教育。在学校式的教育方面,受条件限制,不能办戏剧学校,他就开办戏剧培训班,将那些对戏剧有浓厚兴趣又有表演才能的农村青年,招来培训,培训后回到村里去组织农村剧团,这方法很有效,

很快农村剧团在定县遍地开花,掀起了一个新兴的农民戏剧运动,使戏剧大众化实验有了新的开拓、新的发展。左联一开始就把大众化当作文艺运动的中心问题,号召全体盟员到农村、到社会的底层中去,去普及革命文学,但左联的戏剧大众化,还只是为大众写戏,到大众中演戏,演戏给大众看。而熊佛西是教会农民写戏、演戏,农民与农民、演农民,演给农民看,这是彻底的大众化,是大众化的深入发展。熊佛西的创新成果在农村开辟了戏剧大众化的新天地,在中国戏剧教育史上创建了一种崭新的模式。

抗战期间,熊佛西在动乱中创办了四川省戏剧教育实验学校。形式的急剧变化催生了他的新理念:“戏剧在战时是锋利的战争武器,在平时是有力的教育工具。”(注:熊佛西《五年来的抗战戏剧》,同上)“这个学校不是一个传统的学校。它是适应抗战需要的一个新兴社会教育的机构。”“它是后方抗战宣传的一个枢纽,也可以说这个学校的成立,对于我们自己是一个战时教育的建设,对于敌人是一个文化炸弹的还击!”(注:转引熊佛西研究小组《熊佛西传略》,《现代戏剧熊佛西》,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12月版)在风雨飘摇中,熊佛西没有关起门来办学,让学生只坐在教室里上课,而是拉出去,担负宣传抗战的责任。他们组织剧团在城里公演,激发民气;到农村巡演,唤醒民众;到部队去演出,鼓舞士气。学生在演出中学习专业,学习社会,学生与教师连成一气,社会与学校打成一片。由此我们看到,熊佛西对抗战时的戏剧教育有着新的思路,教育完全与社会的抗战洪流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了戏剧的战斗武器作用。

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熊佛西深知戏剧是要靠对戏剧教育有兴趣、有能力、有责任心的人来办,所以必须爱惜人才、尊重教师。学校是以教学为主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主的,要办一个高水平的学校关键是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无论是在平时,还是在战时,他都荟萃了一批戏剧精英,像曹禺、陈白尘、欧阳予倩、叶丁易、靳以、杨村彬、佘上沅、陈治策等,都曾在他任校长的学校里任教。他还广泛地聘请名演员和国外艺术家来校讲课或演出,多方招贤纳士,这既充实了教学力量,又活跃了艺术空气和艺术气氛。社会上的许多新鲜东西及时地进入了课堂,增强了戏剧教育的活力,使学校与社会息息相通。

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学生是主体。熊佛西爱学生是有名的,对学生讲话都说“我的孩子们”,这说明他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子女一样的爱,是一种真挚炽热的爱。有的学生没有经济来源,无法上学,他就用自己的薪金供他们读书;有的进步学生遭到反动当局迫害,他就冒着风险把他们保护起来,转移出去;学生没有蚊帐,他出钱买;学生食堂缺粮食,就将自己家里的存粮送给食堂。作为教授、校长,熊佛西在戏剧教育史上树立了高尚的师德风范。

熊佛西在办学过程中,处处表现了他对个人的承认与尊重。教育是树人的工程,在当时束缚人性的封建伦理道德虽然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但作为旧的文化意识,不是一两次运动就可以洗刷干净的,它还会顽强地以各种形式积淀在人们的文化心理之中,一遇上实际问题,就以共性淹没人的个性。熊佛西不然,凡事都要考虑人的个性。在“艺专”戏剧系时,师生对办学方向分歧很大,他就通过辩论让大家充分发表了个人看法,结果大多数人的意见一致了,还有极少数人不一致,他也不将大多数人或系主任的意志强加于极少数人,而让少数人自由选择留下或离去。熊佛西这样做,不是一个简单的方法问题,而是能否尊重个人的自主性、主体性的文化观念问题。

戏剧教育范文篇8

对戏剧教育的执着与忠诚

熊佛西从小爱好戏剧,大学毕业后,父亲要他跟着做生意,他却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拜世界戏剧大师马修士为师,专修戏剧,成了马修士门下一名勤奋的学生。这时他对戏剧就不是一种自发的兴趣爱好,而是一种自觉的事业追求。他立下宏愿,回国后要为振兴中华而献身。三年后,他拿着硕士文凭回到祖国,各用人单位抢着聘他。他毅然接受了北平国立艺术专门学校的聘请,到戏剧系当主任、教授,开始了戏剧教育的生涯。

熊佛西走进“艺专”戏剧系,等待他的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重重的困难和挑战。当时,外有黑暗的社会势力的摧残,政府欠薪,内有思想的混乱,教师离职,学生迷茫。他以顽强的毅力,冲破了层层障碍,苦干了一年,戏剧系面貌大为改观,工作大有起色。这却招来了军阀政府敌意的目光,说“戏剧系都是共产党”,强令解散。大革命前夕,北洋军阀覆灭前的疯狂屠杀,熊佛西陷入彷徨苦闷之中,但是他并没有被吓倒,而是愤怒地自编自导了四幕话剧《蟋蟀》,抨击军阀互相恶斗残杀。话剧触怒了施暴政的,他被捕入狱三天。当奉系军阀被赶出北京时,熊佛西便不计较个人得失,不顾个人安危,为恢复戏剧系四处奔走,终于获得批准,立即召回已分散的师生,又重新投入建设戏剧系的忙碌之中。

1931年“九·一八”事变,举国上下群情激愤,学生纷纷走出校园,到前线去,到大众中去宣传抗日救国。此时熊佛西也深感不能关起门来办学,话剧远离大众、只局限于知识分子和城市平民之中是没有前途的,因此应晏阳初平民教育会的邀请,于1932年1月率领部分师生奔赴河北定县农村开展戏剧大众化的实验,在农村开办戏剧学习班,建立农村剧团,培训农村演员,搞得轰轰烈烈,其成果震惊中外剧坛。可是,“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华北沦陷,实验基地又被摧毁,他又只能痛心地离开定县,流亡西南。但他仍心系戏剧教育。1938年,他流亡到成都。1939年8月,新兴的四川省戏剧教育实验学校成立,熊佛西任校长,已经中止了的戏剧教育在抗战洪流中又继续了。熊佛西应着时代的脉搏,适应抗战的需要,充分发挥戏剧的功能,使它成为锋利的战斗武器,担负起宣传抗战、动员民众的社会责任。这样,学校又成立了“攘外必安内”的反动当局的眼中钉。1941年,四川省参议院通过决议解散“省剧校”。“省剧校”解散后,熊佛西在战乱中颠沛流离,但仍不忘戏剧教育。抗战一胜利,他便来到上海,应顾仲彝的邀请到上海戏剧学校任教授。他以火一样的热情投入到战后重建戏剧教育的工作中去,想不到还没到一年,市参议会便以“节约开支”为名“裁撤”“剧校”,上海滩并没有因抗战的胜利而天开云散。在乌云笼罩下,熊佛西勇敢地在报刊上发表文章,驳斥“裁撤剧校”的种种谬论,与文化界知名人士联名发表公开信,反对“裁撤剧校”,坚决支持学生的护校斗争。学校保留下来了,校长顾仲彝被逼走了,田汉、洪深等力举熊佛西任校长,他又一次在风波中挑起了这副重担。然而他面临的是专制统治、社会黑暗,扣发经费、不给校址、通辑学生的事情接踵而来。“教职工则当空卖绝,不能得一饱。”(注:《遗爱在心总难忘——原四川省剧校在蓉校友集合追念熊佛西校长纪实》,《戏剧艺术》1982年第2期)熊佛西和大家一样穷困潦倒,和师生团结苦干,靠每周举行公演卖艺得来几文钱,买点山芋熬稀饭糊口度日,如此困境一直延续到上海解放。

上海解放了,熊佛西满怀豪情地写下了“从头学起,从头做起”八个大字,意气风发地以新的思想、新的举措来创办新的戏剧教育。他尽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立和完善戏剧教育的体制、教师队伍,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体制、剧场和图书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和建设,为社会主义的新型教育作出了他特有的贡献。

在漫长而崎岖的戏剧教育的征程上,熊佛西义无反顾地走过来了,立下了一座令人瞩目的丰碑。

大胆开拓和锐意创新的精神

人们在生活中,都会受到特定的文化模式的制约,凡事来了都习惯按常规走路,若要突破这个模式,就必须具备开放的文化心理,在价值观念上、生活和工作方式上有个根本性的转变。1922年,熊佛西进“艺专”,拥护“国剧运动”,主张戏剧系办成戏曲科班;拥护新兴戏剧,主张戏剧系办成新兴学府。戏剧系应何去何从,年轻的系主任熊佛西不以自己的观点来决定办学方向,而是走民主的道路,组织师生进行辩论,这表现了他的胸怀与气魄。管理上的新观念、新做法经过辩论,使大家认定戏剧系应是训练各方面人才的大本营,是新兴戏剧的实验中心。确定了办学的方向后,熊佛西一切从实践出发,探索着新兴话剧与传统戏曲相结合的新路子、新体制。

“艺专”戏剧系在城里办学,定县农村该如何办戏剧教育?他深入农村后,敏锐地感到教育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学校式的,一种是社会式的。社会要进步、要发展,非重视社会式的教育不可,而戏剧又是进行社会教育的最好方式,它能在娱乐中给人以教育。在农村“戏剧简直是农民的唯一教育”。(注:熊佛西《大众化之实验》,《熊佛西戏剧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版)为了充分发挥戏剧社会教育作用,在内容上他创作了一批“农民剧本”;在形式上根据农民看戏剧的习惯创建了农村露天剧场,创造了一套演出方法,很有效地通过戏剧给农民以新的思想文化教育。在学校式的教育方面,受条件限制,不能办戏剧学校,他就开办戏剧培训班,将那些对戏剧有浓厚兴趣又有表演才能的农村青年,招来培训,培训后回到村里去组织农村剧团,这方法很有效,很快农村剧团在定县遍地开花,掀起了一个新兴的农民戏剧运动,使戏剧大众化实验有了新的开拓、新的发展。左联一开始就把大众化当作文艺运动的中心问题,号召全体盟员到农村、到社会的底层中去,去普及革命文学,但左联的戏剧大众化,还只是为大众写戏,到大众中演戏,演戏给大众看。而熊佛西是教会农民写戏、演戏,农民与农民、演农民,演给农民看,这是彻底的大众化,是大众化的深入发展。熊佛西的创新成果在农村开辟了戏剧大众化的新天地,在中国戏剧教育史上创建了一种崭新的模式。

抗战期间,熊佛西在动乱中创办了四川省戏剧教育实验学校。形式的急剧变化催生了他的新理念:“戏剧在战时是锋利的战争武器,在平时是有力的教育工具。”(注:熊佛西《五年来的抗战戏剧》,同上)“这个学校不是一个传统的学校。它是适应抗战需要的一个新兴社会教育的机构。”“它是后方抗战宣传的一个枢纽,也可以说这个学校的成立,对于我们自己是一个战时教育的建设,对于敌人是一个文化炸弹的还击!”(注:转引熊佛西研究小组《熊佛西传略》,《现代戏剧熊佛西》,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12月版)在风雨飘摇中,熊佛西没有关起门来办学,让学生只坐在教室里上课,而是拉出去,担负宣传抗战的责任。他们组织剧团在城里公演,激发民气;到农村巡演,唤醒民众;到部队去演出,鼓舞士气。学生在演出中学习专业,学习社会,学生与教师连成一气,社会与学校打成一片。由此我们看到,熊佛西对抗战时的戏剧教育有着新的思路,教育完全与社会的抗战洪流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了戏剧的战斗武器作用。

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熊佛西深知戏剧是要靠对戏剧教育有兴趣、有能力、有责任心的人来办,所以必须爱惜人才、尊重教师。学校是以教学为主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主的,要办一个高水平的学校关键是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无论是在平时,还是在战时,他都荟萃了一批戏剧精英,像曹禺、陈白尘、欧阳予倩、叶丁易、靳以、杨村彬、佘上沅、陈治策等,都曾在他任校长的学校里任教。他还广泛地聘请名演员和国外艺术家来校讲课或演出,多方招贤纳士,这既充实了教学力量,又活跃了艺术空气和艺术气氛。社会上的许多新鲜东西及时地进入了课堂,增强了戏剧教育的活力,使学校与社会息息相通。

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学生是主体。熊佛西爱学生是有名的,对学生讲话都说“我的孩子们”,这说明他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子女一样的爱,是一种真挚炽热的爱。有的学生没有经济来源,无法上学,他就用自己的薪金供他们读书;有的进步学生遭到反动当局迫害,他就冒着风险把他们保护起来,转移出去;学生没有蚊帐,他出钱买;学生食堂缺粮食,就将自己家里的存粮送给食堂。作为教授、校长,熊佛西在戏剧教育史上树立了高尚的师德风范。

熊佛西在办学过程中,处处表现了他对个人的承认与尊重。教育是树人的工程,在当时束缚人性的封建伦理道德虽然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但作为旧的文化意识,不是一两次运动就可以洗刷干净的,它还会顽强地以各种形式积淀在人们的文化心理之中,一遇上实际问题,就以共性淹没人的个性。熊佛西不然,凡事都要考虑人的个性。在“艺专”戏剧系时,师生对办学方向分歧很大,他就通过辩论让大家充分发表了个人看法,结果大多数人的意见一致了,还有极少数人不一致,他也不将大多数人或系主任的意志强加于极少数人,而让少数人自由选择留下或离去。熊佛西这样做,不是一个简单的方法问题,而是能否尊重个人的自主性、主体性的文化观念问题。

戏剧教育范文篇9

一、创造性学习环境是教育戏剧活动自发性萌发的前提条件

运用知识建构理论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是由学生面对的真实问题开始的———如何解读阅读材料?针对具体书籍,全班每个学生都必须提出自己对文本的真实看法、想法、疑问,班级中呈现出丰富的个性化、多样化观点,而且所有观点都应得到重视和尊重。以“观点”为中心,借助思维导图、手抄报、海报、网络帖子等多种“知识外化”形式,学生进行多轮“小组内解释评论-各小组面向全班展示交流”的对话,充分表达阐释自己的观点、自由评论质疑他人的观点,并在此过程中持续改进个人观点、逐渐升华社区(小组、班级)观点。知识建构阅读不同于“教师精讲”为主的传统讲授式阅读教学,学生不再处于被动接受的听讲状态,学生被鼓励拥有自己的观点,通过多层次互动的“对话”方式不断概括升华观点,建构生成出具有“原创性”的新知识、新理论,这种阅读教学是一种允许学生创造的“知识创新”学习,班级社区在对话互动中形成了创造性学习环境。鉴于西游故事家喻户晓的普及度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在暑假前鼓励全班学生提出对西游记最感兴趣的问题,在问题的驱动下,利用假期时间阅读统一版本的《西游记》。开学后,在暑期阅读基础上进一步提炼所提问题形成初步观点,并根据问题和观点的相关性结成研究小组。学生所提问题及分组情况参见表1。接下来,通过面对面课堂、网络平台相结合的方法,学生写出观点、展示观点、互相阅读评论观点。根据评论中获得的意见和质疑不断进行反复阅读,搜集论据资料、修改完善观点,并制作思维导图、绘画、手抄报、海报等多种形式的作品以外化观点,开展小组交流、班级讨论,在展示讲解、质疑论证中推进观点。依此方式进行迭代阅读活动,学生对《西游记》文本的理解得以渐进式深入。阅读课程开始1个多月时,研究者和教师发现,学生在引用原文做依据论证观点时,喜欢模拟文中人物的话语,并热衷于争论文中的情节,这非常符合儿童爱模仿、爱表演的天性;同时,常规语文课堂教学进度中恰有“写童话、演童话”的内容,教师顺势而为鼓励学生进行故事编演。学生对此反响热烈、热情高涨,积极分子很快就编写出了“剧本”,包括《白雪公主》、《会走路的小房子》、《自私王子》等。以剧本为中心,感兴趣的同学自由加入形成表演小组,在语文课堂上面向全班表演。此次故事表演活动,是师生在西游记阅读中由真实问题探究所引发的偶然尝试,表演效果虽不理想(学生甚至是“手拿剧本读台词”完成了表演),但正是这一次零星片段的演出,学生表现了对表演的强烈喜爱,就连一些平时不爱参与和表现的学生也在戏剧表演时绽放异彩,表演带给学生的自信和学习热情,是后续戏剧活动的基础和动力,可以看作教育戏剧的自发性萌发。戏剧表演的自发产生,重要前提条件便是知识建构阅读教学营造的“创造性”学习环境。创造性学习是去中心的集体知识的改进,而非教师权威控制的标准答案的获取。[7]从学生的视角看:此次故事表演的肇始,不是学生接受既定的教学安排,而是源自学生的“发展需求”,是带着真实问题阅读教学的自然接续;剧本的编写也并非教师布置的硬性任务,而是学生自主创编。在这些自发自主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表现出了被知识建构学习“松绑”之后的活力与创造性。从教师的视角看:在观察到学生表现出对故事表演的兴趣时,教师没有囿于教学计划的限制,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选择,鼓励、支持学生;五个同学在很短时间内就写出了粗糙的“剧本”,虽然篇幅简短、情节简单,甚至还有错别字、病句等问题,但教师并未过多指摘苛责,而是肯定学生的成果、鼓励学生的创造;在表演环节教师也没有高高在上的指挥和指导,而是乐见学生在表演中展示与释放。师生在知识建构阅读营造的创造性学习环境中逐步发生转变,学生能够自由地、充分地表达自己,师生共同建构了自发性、生成性的教育戏剧活动。

二、及时抓住教育时机形成全员参与式的剧本编演

在常见的“学校戏剧节”等活动中,学生“表演”才是重头戏,很少组织学生参与剧本创编,剧本通常由教师事先准备好(现成剧本原作或由教师创编);而在本研究中,学生则全员参与剧本创编。通过剧本创编,学生将阅读文本转换成剧本,即将文本情节化和戏剧化,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记忆和理解,增进阅读效果[8]。另外,即使在表演这个重头戏中,常见做法也是仅组织少数学生参加,大部分孩子只是观众。实际上,“游戏是人类的天性”,儿童对于具有游戏特性的“表演”充满天然的热爱。[9]通过戏剧表演,把剧本语言文字转化为视觉化的场景、表情和动作,可以帮助学生深入建构文本意义。[8]随着国内外教育戏剧的发展,“通过不断探索实践,我们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戏剧教育理念,即学校戏剧教育是普适性教育,面向全体学生”。[3]正因如此,阅读教学中的教育戏剧活动,无论是剧本创编还是戏剧表演,都应该给学生提供人人参与的机会。四(上)学期的《西游记》知识建构阅读综合实践课继续进行,学生基于对《西游记》的独特视角不断改进个人观点,最终形成关于“西游记”的阶段性个人知识并写成“小论文”、做成主题绘画作品进行班级交流,在建构性对话中生成全班共享的“西游记”集体知识。与此同时,学生热烈期盼进行西游记故事编演。教师G协助学生按照人际关系自由组建小组,各小组从《西游记》中选择故事后将其改写为剧本。几周时间后,只有一个小组在稳步推进,原因是某成员在结组之前已写出剧本,只需按照剧本排练即可,其余小组则在故事选择和编写剧本上纠结延宕、进展缓慢。这种情况凸显了“剧本”的重要性,研究者和教师G敏锐地意识到了问题所在,抓住这个教育时机,做出了如下教学调整:鼓励学生按照自己对西游记的理解每人编写一个剧本;教师审阅剧本,从中选出待演剧本;以选定剧本为中心成立剧组,学生自由选择加入;各小组角色分工、课后排练。教学调整的关键是“全员参与式剧本创编”,这带来了戏剧活动的有效推动:表演受到时间、人力等诸多限制,能被搬上舞台的剧本是有限的,需从全班所有剧本中选定若干个做表演蓝本,此时做选择则是“有米之炊”,进展顺利;依据选定剧本组建剧组则是“内容中心”“兴趣主导”,亦是水到渠成;各剧组自行排练后进行汇报表演。具体情况见表2。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西游记》戏剧表演具有全面的全员参与性。从“参演人数”可知,四个戏剧的参演学生数分别为7、14、8、8,总和为37,正是该班的学生总数;除了舞台表演行为,多个维度体现出学生对戏剧表演的“全面卷入”,例如从“服装道具”可见学生对戏剧表演做了很多物质准备,“观众反应”和“他组点评”表明即使作为观众学生对表演也有很强的情感卷入和认知卷入。教师G和学生在四年级上学期开展《西游记》整本书的知识建构阅读,学生从个人兴趣和对西游记的个性化理解出发,创编出丰富多样的西游剧本,在不同情境片段探究中形成了《西游记》故事的系列表演,可以看作教育戏剧的多元化实践阶段。在这个阶段,最关键的是研究者和教师抓住了“小组剧本编写困境”中蕴含的教育时机,秉持知识建构理论“多样化的观点”原则,鼓励每个学生编写自己的个性化剧本,创生出“全员参与式剧本编写”方式,有效推动了教育戏剧实践的顺利进行,并使得每个学生都能积累剧本写作体验且在剧本写作过程中加深所读文本理解;自然而然,在接下来的剧组成立、戏剧表演环节也采用了“全员参与”的方式,使得每个学生都能积累戏剧表演经验且在舞台场景、表情动作中深入建构文本意义。

三、实践中积淀升华出剧本知识和表演理论

传统教学多以听讲等被动学习方式为主,注重基于记忆的事实性知识。知识建构学习看重学生对生活中真实问题的真实想法的形成和持续改进,其目标是升华为系统的、理论化的认识,也就是对研究对象的深度解释。[10]在知识建构阅读教学中伴生的教育戏剧,其目标追求是在戏剧活动自发性萌发、多元化实践的进程中不断积累和改进戏剧经验知识,逐步走向教育戏剧理论体系构建。关于西游记的知识建构阅读是持续四年级整个学年的主题阅读,师生在阅读伴生的教育戏剧活动中逐步生成了“剧本知识体系”。上学期西游记整本书阅读尾声阶段,在经历剧本创作困境与调适后,师生在剧本创编体验和真实疑问的基础上开启关于“剧本”的知识建构学习,经过个人探究和社区对话初步建构起关于“剧本”的知识体系:包括什么是剧本、剧本的特点、剧本的分类、剧本和作文的区别、什么是剧作家、剧作家的工作特点、国内外著名剧作家等多方面。在下学期拓展阅读《悟空传》《西游记决战花果山》《蜗牛看西游》等相关现代文学作品时,第二次进行全员参与式剧本创编,在剧本编写“再实践”中应用、检验、改进“剧本知识”。表3是遴选出的参演剧本的情况,“故事类型”数据可知下学期编写剧本中三分之二是改编、创编作品,其比例较上学期(二分之一)有所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学生剧本创编更具开放性和创新性。在西游记知识建构主题阅读伴生的教育戏剧过程中,师生也在不断建构“表演理论”。从表2“表演情况”可知,在上学期的系列表演中,学生仍未脱离剧本,表演衔接不紧密、站位混乱、偏台、忘记台词等表演失误比较常见,学生几乎没有表演经验,是一种朴素的“新手表演”。从“他组评价”口头互评信息可知,学生自然而敏感地意识到了舞台表演问题,对他组的点评中蕴含了表演总结和反思,已经开始了“表演理论”的生成。及至下学期的舞台表演时,多数剧组已经能够脱离剧本自如表演,台词、站位、走位都比第一轮表演有明显进步,并再次在口头互评的反思性活动中加深、改进表演理论。《西游记》教育戏剧实践延续、演化至五年级外国魔法文学《哈利波特》的阅读与戏剧活动中,并将以往积累的“表演经验”概括、升华为“表演理论”:组织专题班级讨论,就舞台表演互评互鉴,在此基础上写出“小论文”概括总结对表演的认识。例如,学生S1论文总结了“第一就是背会台词,比如*组因为没背会台词而很干ga”,“还要控制好所在的位置……主角没在中心那么整体就会偏台”,“最后演员的动作和表情也很重要……”;学生S2论文总结了“可以让*的脑袋后面带一个面具,*在台下配音,这样加工一下会更像双面人”,“在台下排练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排练的时候台词说的很快,结果上台再一紧张台词背的更快了”,“演员一定要把动作更夸张一些,……,否则离舞台太远的观众会听不见看不清,会影响观众看话剧的效果”。班级社区的论文中涉及到了台词音量、台词语气、台词速度等声音表达方面,台词准确度、台词流畅度等内容表达方面,表情、眼神、手势等肢体动作方面,上下场、站位等舞台调度方面,服装合适度、道具适用性等舞美设计方面,初步建构起了戏剧表演理论。从《西游记》整本书阅读到西游记相关现代文学作品拓展阅读,甚至延伸至外国魔幻文学作品阅读,在系统性阅读中持续进行教育戏剧实践,逐步生成出了戏剧知识与表演理论,可以看作教育戏剧的理论体系构建。不同于传统教学中的“告知式知识”,本研究中的戏剧剧本知识是学生建构生成的。从学习发生时机看,并不是由教师决定在何时教授知识,而是在真实具体的教育戏剧活动经历中,学生意识到了剧本的重要性,对剧本知识的需求便产生了,显然具有生成性;从内容获得方式看,关于剧本的知识不是由教师准备好再“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从真实的剧本写作体验和真实问题出发,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通过探究、对话不断改进,进而形成共享的班级社区知识,这种知识显然是建构而成。表演理论亦是如此,并非教师“传授”给学生的僵死知识,而是学生从多次戏剧表演实践中体验、反思、总结、提升形成的原创性理论,它虽非成熟的、完美的,却是可以改进的、不断生长的。结语通过持续追踪四年级小学生基于知识建构理论的《西游记》主题阅读教学,研究结果可归结为:第一,知识建构阅读教学营造出安全、自由的“创造性”学习环境,学生基于现实问题大胆表达真实的观点,并在观点表达时热衷模仿文中人物、争论故事情节,在教师鼓励下自发产生了零星片段的童话故事演出,走出了教育戏剧自发性萌发的实践道路。片段演出激发了对表演的强烈喜爱以及由表演带来的自信和学习热情,为后续戏剧活动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动力。第二,在四年级上学期末完成《西游记》整本书知识建构阅读后,学生创编出丰富多样的西游剧本,进行了西游记故事系列表演,进入教育戏剧的多元化实践阶段。在这个阶段,最关键的是把握“小组剧本编写困境”中蕴含的教育时机,创生出“全员参与式剧本编写”方式,有效推动了教育戏剧实践的顺利进行。第三,《西游记》整本书阅读完成以后初步建构起剧本知识体系,从西游记整本书阅读和拓展阅读时对两次戏剧表演的口头互评到外国魔幻文学作品阅读时对表演认识的论文写作,师生在系统性阅读中生成了戏剧知识与表演理论,教育戏剧逐步走向理论体系构建阶段。这三个阶段反映了学生自发的教育戏剧产生、发展和走向成熟的一般规律,也体现了知识建构教学中生成性课程的演化过程。知识建构阅读教学生成并演化出教育戏剧,教育戏剧也促进了阅读效果的深化。学生进行剧本创编时,是对阅读文本的情节化和戏剧化,从而进一步加深对阅读文本的记忆和理解;在进行剧本表演时,则将剧本语言文字转化为视觉化的场景、表情和动作,深入建构文本意义。知识建构阅读教学及其伴生的教育戏剧在共生共融中走向共同发展。显然,本研究揭示的教育戏剧的机会生成与演化只是小学阶段教育戏剧实践中的一个个案,不能代表所有教育戏剧实践。但本研究力图勾勒知识建构阅读中伴生的教育戏剧的实践阶段,呈现其中细节、分析其中规律,一则可以作为生成性教育戏剧的研究素材,二则亦可作为开展阅读教学的可资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赵小凤,李如密.教育戏剧的内涵、特征与价值[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8,10(03):21-26.

[2]马利文.专题:教育戏剧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学报,2014,10(01):56.

[3]黄爱华,徐大军,陈漪.中小学戏剧教育的三种实践模式[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106-110.

[4]关舒文,吕立杰.整本书阅读:价值向度、现实困境与当代突围[J].中国教育学刊,2019,(09):75-80.

[5]柯淑明.语文课本剧编演的指导[J].福建论坛,2006,(06):47-49.

[6]ScardamaliaM,BereiterC.KnowledgeBuilding[M]//JWGuthrie(Ed.).EncyclopediaofEducation(2nded).NewYork,NY:MacmillanReference,2003:1370-1373.

[7]张义兵.大学生的知识创新学习机制:个案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5,(08):78-82.

[8]何强生.创造性戏剧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02):62-65.

[9]范煜辉.回顾与反思:儿童戏剧的发生期[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45-50.

戏剧教育范文篇10

一、“教育戏剧”概况

(一)“教育戏剧”的内涵

教育戏剧是运用戏剧的技巧,以戏剧性游戏、戏剧性扮演、剧场及戏剧认知等形式引导青少年自发进行探索,以拓展青少年的认知,建立相关概念的价值判断,培养社会技能为教学目的的戏剧形式。教育戏剧公认的概念起源于18世纪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所提出的“成人归成人”与“戏剧性实作的学习”两大观点。从20世纪初开始,教育戏剧已经历了100余年的漫长发展。[1]

(二)“教育戏剧”的特点

戏剧作为最为综合的艺术形式,是通过角色扮演、创编故事、演示事件等一系列互动式戏剧手段打造的体验式教学,它关注想象创新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强调个体与集体关系。[2]它鼓励参与者充分调动自我意识,主动与外界沟通和接触,并在指导者的积极引导下,充分发挥想象力去表达、去实践,最终使学习者获得美的感悟,增长才干与技能。

二、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嵌入“教育戏剧”的必要性

(一)“教育戏剧”有助于提高高校学生的德育素质

教育戏剧是在学习戏剧艺术的基础上,以戏剧为媒介,让学生掌握知识认知的教学方法。所以,以“教育戏剧”为载体,学生不仅要学习和掌握戏剧本身所包含的创作、表达、沟通等能力,更要深刻领悟戏剧主题背后所蕴含的内容与意义,从而才能拓宽学生的理解认知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德育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二)“教育戏剧”有助于丰富德育工作者的教学方式

随着高校德育教育备受重视,教学内容和教学成效也成为各位德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始终关注教学核心内容,同时要找准方法延续课程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创设的思考空间和情景中,融入内容、贯通思维,从而更好地发挥和释放自身能量。传统的德育教育大多数形式还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开展一些讲座、沙龙等等,虽然会有一定的互动,但是对于教师课堂呈现效果来讲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育戏剧课堂的出现,不仅能弥补这一局限、充分满足教师创新课堂教学方式的需求,同时,它作为一种教学媒介和教学工具,可以进一步扩大辐射领域,延伸学习和传授更多学科和重大议题等交叉领域。

(三)“教育戏剧”有助于为高校全面育人工作提供新思路

高校育人工作目前的内容与模式仍难以寻求新的突破,大多是围绕传统的德育活动进行,形式相对单一,难以满足思维更活跃、创新力更强的新时代高校青年学生。因此,教育戏剧载体的加入,激发了德育教育的内在潜力和外在活力,让教师在更为广泛的视阈下,将德育内容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与学生共同在行动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之中提升思想,从而进一步探索更全面的育人成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德育育人模式,为高校全面育人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契机。

三、“教育戏剧”在未来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创新型应用——以上海理工大学为例

教育戏剧是一门艺术教育,它主张将戏剧艺术的方法与教育目标融合后应用在教学或社会文化活动之中,让学习者在戏剧实践中达到学习目的。因此,教育戏剧所呈现的新兴性、综合性和代表性的特征,较其他学科更具全面普及、推广的优势与价值。[1]而上海理工大学作为一所以工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研究型大学,将教育戏剧与多学科交叉融合,从而进一步探索具有理工科特色的创新型德育成果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一)构建“戏剧德育”育人新模式

1.以第二课堂为切入营造校园戏剧文化氛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针对“培养什么人”进一步提出战略目标,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①高校将“教育戏剧”作为第二课堂引入校园中,在寓教于乐之中营造良好的校园戏剧文化氛围,大力发挥文化的引领和教育作用。进一步改进德育美育教育载体,创新育人形式,例如发掘校区红色历史故事、经典红色人物形象,由学生自己进行剧本撰写、角色演出、戏剧编排等,在故事学习和剧本演绎的过程中让学生深入角色体味那个时代的喜怒哀乐,这不仅是延续民族血脉、创建精神家园的重要手段,也为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做出贡献。2.以德育活动为载体增强学生团队能力和沟通能力戏剧不仅仅是语言,也是一种行动,是运用一系列沟通技巧的表达方式,例如运用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舞蹈动作等等多种多样的表达形式进行沟通和表述。将德育活动与教育戏剧相结合,能鼓励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积极沟通、全力协调,而不是像传统课堂“灌输式”教学中的被迫发言。戏剧能够发挥其优势,突破传统的教学环境,以非传统的教育方式贴近学生,督促学生主动与他人沟通交流。②因此,以此为载体,让理工科学生将理性思维与感性认识更全面的相互结合渗透,在参与德育活动过程中迅速收获团队感和责任心,在情景教学互动中,提升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沟通协调力,使育人成效更为显著。3.以心理教育为依托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大量研究表明,艺术教育对青年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素,对人格的全面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随着心理教育在高校育人工作中愈发得到重视,让学生在润物无声之中得到心灵疏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将心理课程的开端转化为戏剧的“序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将课程中的知识重点转化为戏剧各“幕”中的“场”或“情节”成为供学生深入探索研究的切入点引发学生的共情,结束阶段也要将“收场”转化为重点知识的总结和升华部分,使学生能够将所掌握的内容及时的反馈、分享以及复习。以此让学生在每一“幕”、每一“场”的情境中深刻学习到知识,并且能够融会贯通、洗涤心灵,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发现美、认识美、感悟美,从而引导其身心健康发展。

(二)搭建“戏剧德育”发展新平台

1.成立“戏剧大师”艺术工作室教育戏剧专业素养的缺乏是教育戏剧在高校中推广和发展的主要困难之一,只有受过专业教育戏剧理论学习和实践的专业导师才能肩负起“戏剧育人”的使命。因此,在高校德育工作中推行“教育戏剧”,要拥有专业化平台和团队,成立“戏剧大师”艺术工作室,邀请专业院校的专家或艺术大师担任艺术工作室的指导教师,承担理论知识培养的重任。同时,建设校内戏剧德育育人导师团队,夯实专业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加强校内外导师的交流互动和合作,使艺术工作室具备更为完善的体系和架构,为开展教育戏剧打下坚固基础。2.设立“戏剧德育”研究中心“戏剧德育”在高校的推行应该被给予更多专业力量和经济力量的支持,因此,设立“戏剧德育”研究中心,将分散在高校、政府、社区等多个领域的资源进行整合和梳理,形成具有品牌特色的发展体系框架,成为推广和普及的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同时,以研究中心为核心力量,开拓创新思维,将戏剧德育与社会实践、社区公益、传统文化等领域相结合,扩大教育的辐射范围,夯实戏剧德育发展的实践意义。另外,打通与国内各大专业院校的互访、学习交流的渠道,积累更多发展经验和明确未来努力方向。

四、结语

“戏剧德育”的推广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时间的实践积累而成,通过搭建“教育戏剧”发展平台、创新“戏剧德育”工作内涵、打造“戏剧德育”专业化育人团队等多种方式,结合高校育人工作的实际情况,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育人经验,从而进一步构建高校思政育人的新模式。让德育教育的课堂不再枯燥单一,成为高校学生寻找人生方向的实验课、终身教育的审美课,让青年学生在演绎中探寻对人生的思考,增强高校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最终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新时代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焦阳.教育戏剧对儿童素质影响的实证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