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启蒙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10-25 17:42:17

双语启蒙教育

双语启蒙教育范文篇1

科技发展飞速,国际交流和交往日益频繁,多元化世界格局已经逐步呈现于我们眼前。语言作为连通各国的交流工具,越来越被人们置于显眼的位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母语能力、外语能力是21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由此可知,在时代的发展进程以及激烈的竞争中,除了母语是首要掌握的必备语言外,掌握第二种或者多种语言是具有竞争力的。在以上种种原因的影响下,学前领域的英语教育也在各个地区遍地开花。学前教育工作者将幼儿英语教育作为幼教改革的综合工程,是英语教育的重要改革趋势。曾有资料指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发展语言理解能力”。从当前看来,学前儿童英语教育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可行性。其中,一些关于儿童心理、儿童生理、儿童思维和与语言发展的研究表明,幼儿英语教育对于儿童心理承受能力的提升有一定作用。

《学前儿童英语教育》一书的编者在学前儿童英语教育理论研究和一线教学多年的基础上,参考了许多同行专家的意见,并将其整理写入该书,以提供一部可用于中国学前儿童英语教学的指导书。该书指出,学前儿童英语教育必须建立在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语言学习规律之上。在这一前提之下,教师还应创设一个“适宜的语言环境”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这是对学前儿童进行英语教育的方式或手段,也是学前儿童英语教育的关键。语言的学习和习得与语言交际环境密不可分。从学前儿童学习外语的方式来看,适当的环境创造尤为重要。

“启蒙性”是学前儿童英语教育的主要特征。作为一种启蒙教育,学前儿童英语教育应注重培养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我们根据对《学前儿童英语教育》一书的研究以及学前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和语言学习的相关理论、研究与探索等,可以总结学前儿童英语学习的相关对策。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动作、表情或图像直观地教学。直观的思维方式使儿童必须通过直观的动作、表情、图片或特定情况来理解和表达语言。例如,每天早上老师用英语“Goodmorning”迎接小朋友的到来,通过反复观察,刚入园的孩子们可以逐渐建立起这句话与生活的联系,慢慢理解这句话。这种直观的思维方式使儿童的语言学习变得自然,他们并没有清楚地意识到他们正在学习一门语言,但他们会主动理解和表达语言,以便与他人沟通信息和情感。在沟通过程中,他们也不会考虑什么是语言。其次,打破儿童语言学习中的沉默现象。虽然儿童通过听妈妈说“宝宝笑”来做出相关动作,但学习具有真实意义的词语需要的时间长达一年之久。另外,孩子从听到一种句式到学会说出这种句式,或者是学会使用这种句式可能需要很长时间,孩子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必定会经历瓶颈期,但是时间不会太长。就像孩子刚刚听到“Comeheretome”的时候,不会马上说出一模一样的句式来,只有经过练习可以说出“Comeme”或“Cometome”或“Comeheretome”。

学前英语学习活动是第二语言启蒙教育,为培养儿童双语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最后,建立儿童语言学习的主动性。儿童学习各种语言符号及其组织方式的过程并非完全被动。在语言交流环境中,当孩子需要交流时,他们会积极地在记忆中搜索单词和句子并尝试表达。在这种沟通需求的情况下,当孩子由于缺乏词汇或语法错误而导致沟通中的理解障碍时,孩子们会感受到学习新单词的紧迫感,并会有意识地利用这个机会相互学习,积极地模仿。以上是对学前儿童英语教育对策的探究,也是笔者最为关注的地方。

作者:欧燕 单位:海口经济学院

双语启蒙教育范文篇2

我想简要的把我的英语教育思想和实践介绍一下。

大家都知道孩子学母语的效率是多么的高,而且都希望能找出规律,

并加以利用。93年我去美国之前,就准备从事儿童英语教学,在美国

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收集了很多美国儿童学习的东西,回国后九五--

九六年一年的时间,通过一个学前班的实验,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

思路,正像我编的这本书的名字一样叫做《英语的童年》。

让学生过一个英语的童年,这个童年不是一个童年生活的重复,而是

发生在教室里的、高度形象化、高密度、高度娱乐化、开放式的、高

度艺术化的童年环境。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学生可以迅速地建立起相

当的词汇量(900以上词汇)和初步的英语思维。关于营造这样一个艺

术的童年环境的技术细节,我在论文《让学生过一个英语的童年》中

有非常详细的解释,我还会演示给大家看。

《英语的童年》仅仅是一个英语的启蒙教育,低年级的小学生可以学

上一年,高年级的小学生可以学上半年到一年。过了这样一个英语的

童年,就为学生全面掌握英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美国的小孩子在学习读书识字的时侯,他们已经有了很大的口语词汇

量,已经可以讲流利的英语了。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童年》的

时候,不失时机地识读了一些他们可以背的很熟的内容。当他们学完

了《英语的童年》的时候,多少有点儿象要准备学识字的美国小孩

了。再经过一年或二年的学习,有些很善长识读的学生就有可能超过

同龄的美国小孩子的阅读水平了。

学完《英语的童年》后,我们有两条思路:

第一条是:彻底的英语素质教育,正象我们双语学校的二、三年级学

生一样。他们学习《新概念英语》第二册、听、读儿童小说、看卡通

片、读英语课外书、看英语电视节目、用英语学习一些其它课程。他

们将在小学毕业(或者说用大约6年的时间),掌握4000-5000单词,

用英语看电影、上互联网、自由交流、成为真正的英汉双语人才。

第二条思路是:应试加素质的英语教育。学完了《英语的童年》,

(或只学习一部分)有了一定的词汇量和一定的英语思维后,从初中

第二册最后一课倒着向前学习。这样,只需要一年的时间,5年级以上

的学生就可以轻松地学完初中一、二两个年级的课程,而且,听、说

的能力大大超过初中二年级的学生。这种做法可以尽快地得到社会和

家长的承认与支持。这样,学生在初中毕业时,不但可以轻松地在中

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而且能掌握1500左右的词汇,能进行一般的会

话。我们在德州十中进行了这样的实验。

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是师资。要求师资本身可以讲流利的英语、会画

简笔画、会唱歌,针对要讲的每篇课文、每个诗歌、每个游戏、每幅

画都经过严格的训练。这种训练类似于一种对专业艺人的训练,既需

要一定的强度,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时需要很高的技术。

双语学校办学三年来,我们已经有九六、九七两届英语中专师资毕业

生,他们工作在全国十一个省、市、自治区。如果说,九六级的学生

在教学技巧上学习了《英语的童年》和《新概念英语》教学,那么九

七级已经进行了初中英语教学的训练,而九八级已经大大强化了对初

中英语教学的培训,而且开始涉及高中英语的教学。

在中专师资教学中,我们彻底贯彻了素质教育的原则。在英语学习

上,体现了学以致用,以用代学的观念,他们学习教学方法,同时,

也首先受益于这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很快的提

高。

因此,陈雷英语是一整套的英语教育思想,它含盖了从启蒙教育到全

面掌握英语,从儿童到中学、成人英语教育,最重要的是把这种英语

教育理念应用在对师资的培训上。陈雷英语从一开始孕育就希冀能登

上中国英语教育的大堂,为改革我国的英语教育做出贡献。它的活力

和生命力来自于孩子对这种英语学习方法的喜爱,来自于它的高效

率。

去年3月份,在德州召开的座谈会上,吕克英主任讲:这种教学法思路

是清晰的,框架已经搭了起来,就叫陈雷英语吧!这标志着陈雷英语

的正式诞生,当时是3月份,我们仅收到一封来自浙江义乌求聘教师的

信。今天,我们九六、九七级两届100多名毕业生已经工作在全国各地

的学校。经过了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当时参加观摩课的二年级同学

们在快乐的学习中,英语又有了很大的进步。他们是在没有丝毫压下

的情况下学习英语的,这是我们最引以为自豪的。同样让我们感到自

豪的是,虽然他们之间有差距,但这种差距丝毫没有影响他们各自的

进步,也没有一个同学掉队,每一个人都会在小学毕业时全面掌握英

语,就象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都会学会用汉语读书写字一样。一件

让我感到自豪的具体事情是,二年级转学来的潘岩、王奇两位同学居

然在没有丝毫压下的情况下,赶上了其他的同学。所有这一切,只有

在这在个快乐的、无忧无虑的童年环境中才能实现。只有把英语和快

乐同时送给孩子、送给学生,才能提高一代人实用英语的能力。而要

做到这一点,需要大批能讲流利英语,又具备全新教学思想和方法的

师资。在世界被完全网络化的时候,让更多的学生能在网上漫游,无

疑将大大提高中国人的竞争力。这是一项艰苦而又令人鼓舞的事业。

双语启蒙教育范文篇3

B:幼儿园里新事多。

C:您若问都有哪些事,

D:听我们几位说一说。

×××

E:东宁县机关幼儿园,

成立在一九五三年,

F:风风雨雨到现在,

整整过去了五十年。

G:这五十年可不一般,

培育了幼儿万万千。

H:启蒙教育结硕果,

众:千百万幼儿都已长大成人,

参加工作战斗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线。

A:他们有的当上了工程师,

B:有的当上了飞行员,

C:有的成为了企业家,

D:有的还继续学习在大、中小学的校园。

E:想当年,创业难,

年复一年无改观。

F:辛辛苦苦三多年,

才有了一座二层小楼四百三。

G:园舍窄小条件差,

固定资产不足20万。

H:领导不力人心散,

管理落后难发展。

×××

A:改革的春风吹大地,

万里山河一片绿,

B:改革的春风吹进门,

上级派来了领路人,

C:改革用人机制抓管理,

幼儿园有了新的转机。

D:改革开放变化大,

幼儿园步入了省级示范化。

E:金灿灿的铜牌门前挂,

老师和孩子们心里乐开了花。

F:省级示范荣誉大,

牡丹江地区仅五家。

G:省级示范担子重,

要努力拼博攀高峰。

H:攀高峰,您来看,

我园全力搞科研。

众:实验项目有若干,

国家、省、市都在这里把实验基地建。

A:有听读游戏,

B:有数学插板,

C:有幼儿学具、珠脑算,

D:幼小衔接、鹤立教法,

E:民间艺术教育谱新篇。

F:幼教科普兴我园,

改革一步一重天。

G:幼教科普兴我园,

我园办起了戴帽小学班,

H:那一年,是九六年,

正赶上生育高峰入学难,

A:我们在幼儿园里办学校,

为政府分忧又解难。

B:这批孩子真幸运,

赶上了徐悲鸿远东艺术学校诞生在我县。

C:他们和学校一起长大,

现已在初中读了一年。

D:学业考试名列前,

综合素质人夸赞。

E:您若不信咱走着看,

几年后中考、高考榜上一定能把他们见。

F:这所学校办起来,

现已有九个年级十八个班。

G:这所学校办得好,

体现了素质教育特色办学的新理念。

H:新理念,理念新,

我园的教师真辛勤,

义务劳动走在前,

敢叫幼儿园的旧貌换新颜。

A:暑假里,三伏天,

粉刷教室干得欢,

油漆气味熏人吐,

吐完了回头继续干。

B:劳动换得桌椅新,

腰酸背痛心理甜,

劳动换得教室亮,

节约资金上万元。

C:幼儿教师决心大,把幼儿园当做了自己的家。

提高质量搞服务,

开发智力更不差。

D:幼儿园的信誉日日增,

全县上下都闻名,

幼儿入园真踊跃,

现已超过了五百名。

E:五百名,真不少,

《幼教导报》出刊了,

《家长信箱》、《知识窗》

《宝宝天地》、《新闻角》,

各个栏目办得好,

家园架起了七彩桥。

众:七彩桥,长又宽,

家园共育花满园。

×××

F:岁月如歌时光转,

转眼来到了二OO二年,

零二年,喜讯传,

中国入世万民欢。

G:迎接入世我们有举措,

幼儿园增设了英语课。

H:为把英语课开好,

园长派我们十二人去了武汉,

跟马宏博士见了面,把“马宏双语”实验引进了我们园。

A:“马宏双语”不简单,

教师必须苦钻研。

B:苦钻研,有效果,

三、四岁的孩子就能叽哩哇啦地把英语说,

C:单词背得真熟练,

还连说加跳带表演。

D:“马宏双语”搞得好,

带动了全园科研大开展。

E:大开展,您再看,

幼儿时装模特在表演,

F:“帅哥”、“靓女”一排排,

标准的步伐走起来。

G:看这位,

牛仔套装戴墨镜,

一代猛男带雄风。

H:看那边,

美丽的彩裙把亮片镶,

漂亮、美观又大方。

A:烟雾缭绕灯光闪,

好象是一群仙女下了凡。

B:摇滚音乐震心扉,

好象是天兵天将显神威。

C:显神威,你别见怪,

那边是一年一度的幼儿卡拉OK大奖赛。

D:听!

音乐一放歌声响,

孩子们的嗓音多宏亮!

E:音乐一开歌声传,

优美的旋律震九天!

F:音乐一响歌声鸣,

委婉的歌声赛百灵!

G:音乐一奏歌声高,

幼儿园里乐滔滔!

H:歌声回荡在幼儿园,

幼儿园的旧貌换新颜!

A:歌声飞出了幼儿园,

幼儿园的新事、好事、喜事、乐事一件连一件!

B:我们要在园长的带领下,

众:团结一致,齐心协力,

开拓进取,创造奇迹,

C:以五十年园庆为新起点,

众:开创那光辉灿烂的明天,

双语启蒙教育范文篇4

一、学习外语并非越早越好

首先,我们有必要区分一下语言获得与语言学习的不同含义。语言获得是指自然地、大量地随意接触一种语言从而掌握这种语言的过程,一般多指儿童对母语,主要是口语听说能力的获得。语言学习则是指个体通过教学而掌握语言,学会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语言获得不是通过正式的语言教学,而是儿童在语言环境中自己对语言的掌握。语言获得主要是针对母语而言,语言学习则既包括母语,也包括外语。显而易见,语言获得和语言学习所接触到的语言量是很不同的,在语言获得过程中,学习和使用是一回事,而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二者是大不相同的。如果发展的关键期确实存在,那么,语言获得和语言学习的关键期也是不同的。一般认为:2—3岁是儿童学习(实为获得)口头言语的关键期,4—5岁是儿童开始学习书面言语的关键期,11—15岁则是开始学习外语的最佳时期。显然,语言获得的关键期早于语言学习的关键期。

其次,我们要考察一下儿童语言获得所必需的条件。

1.先天的生物学基础。这主要包括正常的视听及发声器官,脑功能和脑发育的正常。

2.丰富的语言环境。一个从未听说过某种语言的人要掌握这种语言是不可能的。儿童学语言时,听的时间要比说的时间多得多,能听懂的语言形式要比其能说出的要多得多。因此,语言结构和内容广泛、生动活泼的语言环境对语言获得是至关重要的。

3.认知发展水平。儿童语言获得与其认知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儿童首先要能够理解说话人说的话,要能够在语音、语调、语言情境和语义之间建立正确的联系,才能获得语言。

4.后天的学习。这既包括儿童在语言环境中有意的、选择性的学习、模仿,也包括儿童无意的学习、模仿。儿童母语获得尚需这么4个条件,学习外语当然更是缺一不可的,而且还要加上教师等条件。

第三,我国幼儿学习外语的不利因素。

1.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对外语的学习、巩固、校正、使用不利。在我国的幼儿园、家庭、社会,外语环境普遍贫乏。

2.母语尚未牢固、准确地掌握,双语相互干扰。有人研究发现,一直在双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能够同时获得两种语言,但与说一种语言的孩子相比,他的语言发展会迟一些,起初甚至会发生双语混说的现象。在非双语环境中,过早教幼儿学习外语,有碍母语获得。

3.加重幼儿学习负担,不利于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

4.师资难以解决,幼小衔接困难,不易普及推广。一方面,当前中小学外语师资严重短缺,绝大多数小学未开外语课。幼儿学外语不能保持连续性,幼小衔接困难,所学非所用,若干年后丢生,所获无几,事倍功半,煮成“夹生饭”,效益很差。另一方面,幼儿学外语不具普遍性,有的孩子学,有的孩子不学,有的孩子学得好,有的孩子掌握差,参差不齐,严重影响后续学习。

第四,儿童学习外语的最佳时期。一般研究认为,11—15岁才是学习外语的最佳时期。根据我国小学教学计划规定,在我国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五年制和六年制小学分别在最后两年教学英语。安排这一时期开始学习外语有如下优点:

1.儿童语言学习能力增强。小学最后两年,儿童已能熟练地掌握、运用母语,学会汉语拼音和汉语普通话,听音、辨音、发音能力显著提高,语音模仿力强,敢于大胆开口,学习外语不易出现双语间的干扰,容易掌握外语听说要领,过好听说关。此时儿童对母语的书面言语也已初步掌握,有助于掌握外语书面言语的入门知识,有利于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的相互支持和促进。

2.减轻儿童负担,保持外语学习的连续性。小学高年级学生已适应小学学习和生活,这时开始学习外语比幼儿期和小学低年级开始学习外语压力较小,负担较轻,而且可以减轻初中入学后的压力,便于与初中教学相衔接。

二、幼儿学习外语的条件

学习外语并非越早越好,并不是说幼儿就绝对不能学习外语。我认为,幼儿学习外语要具备4个基本条件:

1.适于幼儿学习外语的语言环境。这主要包括:

(1)幼儿园有合格的外语教师组织教学,有精心创设的双语环境;

(2)家里有精通外语的成人辅导、指点,日常用双语进行语言交流。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据有扎实、正确的英语基础知识,具有标准、流利的口语能力,而且还要能为幼儿操练、运用外语创设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能用幼儿可以接受的方式辅导幼儿的外语学习,等等。

2.适于幼儿学习外语的方法。

(1)幼儿外语教育者(教师、家长)要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并根据这些规律和特点确定教学目的,选择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进程。

(2)幼儿外语教育者要采用为幼儿喜闻乐见的看图说话、唱歌、游戏和表演等教学手段施教。要尽可能多地让幼儿听内容适合他们的年龄特点,语音、语调正确流利的外语录音,多给孩子们创造听说外语的机会和有助于孩子们理解外语、用外语表达的语言情境。

(3)幼儿学习外语主要是进行外语启蒙教育,培养幼儿对外语的兴趣,发展外语的听说能力。教育者不宜急于让孩子接触外语的拼写和阅读,而是要让孩子在反复多听、模仿多说中,在游戏和交往中学习使用外语。

3.持之以恒,兼顾其它。语言学习过程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外语学习最忌“一曝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宁可晚一点儿开始学,不要学上几天就半途而废。另外,幼儿学外语,要兼顾体、智、德、美诸育的合谐发展。幼儿学外语毕竟不是学前教育的目标所在。幼儿学外语要以不加重儿童的负担为前提,而不应以牺牲、削弱其它方面的教育为代价。

双语启蒙教育范文篇5

现代社会是知道全球化的社会,同时也是双语以至多语的社会。“双语教育是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教育系统,它既是民族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1]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双语教育受到了相当广泛的重视,双语教育的低龄化也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开展双语教育成为我国学前语言教育的“热点”。

一、双语教育的概念。

“双语”的英文表达为“bilingual”,英国著名的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给出的解释是:一个懂得听、说、读、写,但通常也有他的一种语言知识和能力比另一种语言好的情况。[2]早在公元一世纪,罗马著名的教育家昆体良,就第一次提出了“双语教育”(BilingualEducation)问题。他所提出的“双语”是指希腊语和拉丁语。昆体良主张,在语言的学习上应先难后易。时至今日,为了适应时代、社会的需求、变化,我们提出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所谓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指的是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在幼儿首先习得母语的基础上,对第二语言(主要是英语)的兴趣和敏感性以及初步的双语口语交际能力,旨在培养幼儿听说双语的兴趣,促进幼儿认知、记忆、想象等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

二、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必要性。

(一)学前儿童双语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全球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日益加快和国际间交往的日趋频繁,一个以汉、英两种语言为媒介的双语教育正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阶段蓬勃兴起。双语教育成为了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与趋势,更是21世纪培养适应全球一体化,是世界激烈竞争中取胜人才的需要。而许多生理学家和教育家都有这样的共识:幼儿期是人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因此,对学前儿童进行双语教育将是总的趋势,势不可挡。而据有关调查表明,目前在我国,有80%的以上的幼儿园和家长对学前儿童的杀、双语教育表示赞同。

(二)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理论基础。

学前期是人生的启蒙阶段,因此,对幼儿进行双语教育应该是在发展母语的同时所进行的第二语言的启蒙教育。它是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在发展母语的同时,为幼儿提供良好第二语言学习环境,通过幼儿感兴趣的丰富多彩的方式,将第二语言的意识灌输给幼儿,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理解和运用第二语言的能力,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以及其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

有研究表明,0—9岁是儿童语言发展发重要时期,特别是5岁半左右是儿童综合语言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每个孩子都有形成两种以上语言中枢的可能性。但是,

孩子在这一敏感期内若未获得第二语言的刺激,则第二语言的中枢机能就不可能转入活跃状态。[3]可见学前期儿童不仅有能力并学习第二语言,而且是第二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

另外,根据彭菲尔德(Penfield)和米勒(B.Milner)等人的调查,学前儿童似乎有一种“转换机制”[4],如果他们的左半球语言中枢受到损伤,言语中枢就会转换到右半球,

其语言能力仍然可以发展,只是不那么完善。而若成人的左脑受损伤,则会出现失语症,

而且语言机能不能恢复。

神经生理学研究证明,最初儿童的大脑两半球都存在着发生语言的形态学基础。对患病儿童施行大脑部分剖离手术研究发现,10岁前的儿童仍能恢复语言能力,而10岁以后则会形成永久的言语缺陷。这一实验表明,儿童的语言中枢尚未定位,此时大脑的可塑性使得幼儿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可以不受大脑语言中枢定位的影响,大脑的两半球都可以参与语言的学习。因此对学前儿童进行双语教育不易受母语的干扰。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幼儿期是语言学习的敏感期,在此时期幼儿对语言学习刺激特别敏感,故而在生理心理上也较易接受这种刺激,从而建立与该种刺激联结的行为(形成经验和知识)。因此在这一时期对幼儿实施双语教育,可以使儿童的语言的获得更轻松、更容易,发展也更迅速。

(三)双语学习对学前儿童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学前期幼儿具有惊人的学习潜力,一些专家认为,让学前期儿童大量接触外语将会促进幼儿大脑的发育。语言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对学前期儿童进行双语教育有助于儿童思维的发展。拥有两种语言的儿童思维的灵活性比只拥有一种语言的儿童要强。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对此进行对比:“如果允许你给事物任意起名字的话,你是否可以把“狗”称为“母牛”,而把“母牛”成为“狗”?”有50%的双语儿童作出了肯定的回答,而单语儿童作出肯定回答的只有20%,差别产生的原因在于双语儿童能较早的意识到物体与名称之间是一种语言代码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并不是天然形成的,但单语儿童这方面的意识明显比双语儿童要差[5]。

语言不仅是思维的工具,还是交际的工具。双语学习是在真实的或者模拟的社会情景中进行的,对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见双语的学习不仅发展幼儿的思维,提高了其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又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

三、开展双语教育注意的问题

(一)合格、称职的师资

在实际教学中,首先要保证有合格的、高水平的幼儿教师。所谓称职的师资就是“外语教师幼教化,幼儿教师外教化”,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能胜任学前双语教育的教师应该具备两个方面的基本能力:一是熟知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能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状况制定教育计划,选择教育内容,能采用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组织活动,并通过双语教育活动促进儿童素质的全面发展;二是有较为扎实的外语基础,能运用规范的语音进行正确示范,掌握丰富的词汇并能随机灵活运用,能了解外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习俗、传统,等等。

目前我国的双语教学师资相当匮乏,因此我人为应大力开展双语师资培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专门师资,是促进双语教育发展的关键。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师资的高等院校里的学生,使其具备相当的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知识,把学前双语教育设置为独立的专业,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学前双语师资现状;其次,在学前师资培训内容上,特别要考虑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重视应用性内容,强调英语口语化,包括一日活动组织用语、教学用语、日常交际用语等等。

(二)教育教学的方法应灵活多样,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

对学前儿童实施外语教育时所要采用的方法与成人不同,施用于成人的教学方法在幼儿身上是完全行不通的,但是同时不同的教学方法又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对于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必须要寓教于娱乐,寓教于生活中,寓教于应用,这样才能让学前儿童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形成对第二语言的兴趣和愿望。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幼儿园教育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坚持保教结合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与家庭和社区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和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6]同时,幼儿期儿童是认知能力尚未得到很好的发展,而他们的思维方式又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并不严格强调知道的逻辑体系与知道的掌握程度,强调的是孩子们构建知识时的感受性,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理解和运用第二语言的能力,对语言的兴趣及敏感性,促进幼儿认知、记忆、想象等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因此,学前儿童的外语教学应尽量采用游戏化、生活化、情景化教学。如儿童节快到了,可以以儿童节为主题开展主题活动,其主题就是“Children’sDay”,组织一系列的活动及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明白“Children’sDay”的意义,并学会说;当然可以选则国外的文化进行游戏教学等,如当圣诞节来临之际,多组织一些有关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了解圣诞节的来历,学会说圣诞节相关的句子,如“MerryChristmas”等等。

双语教学的教师还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持语言的完整性,用外语来学习外语,而不是借助于母语。保持语言的相对完整性和独立性,对培养幼儿的语言是相当重要的。例如:你一边洗苹果一边对孩子说:“I’mwashinganapple.Doyouwanttoeatit?”会比教师先用汉语把要说的话要做的事说清楚后再告诉幼儿要好的多。前一种方法保持了语言的完整性,使幼儿在没有任何负担的情况下而不知不觉得学会可外语。而后一种做法即会让幼儿有种除母语以外的语言不是很重要的想大,不仅降低了幼儿学习的兴趣,还会引起语言上的混淆[7]。

另一方面在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教材的选取方面也是尤为重要,要根据学前儿童本身身心发展的特点,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选择对学前儿童有利的,让其感兴趣的教材。再结合教材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发到及至。

(三)明确双语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前儿童学习外语的兴趣和初步的外语听说能力

从教学目标上看,以培养学前儿童兴趣以及语言是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主要目标。兴趣的培养是幼儿学好第二语言的关键。而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幼儿喜欢以快乐的方式接受新知,他们是在玩耍中得到知识、锻炼能力等。其次,孩子的思维方式是直观行动思维。主要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这种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在直接感知和实际行动中进行的。结合幼儿思维发展的趋势,让孩子在直观中感知、在游戏中记忆的方法,潜移默化地产生学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如,当孩子积累了若干个动物单词后,教师可自编一个边讲边练边玩的儿歌:Icanrunlikeahorse;Icanwalklikeaduck;Icanjumplikeafrog;Icanswimlikeafish……。

由于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实施直观教学、教学与游戏相结合,教学的全过程都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相沟通,这就使得幼儿在没有教学任务压力的情况下,自然轻松地学习语言。另一方面鉴于幼儿有天生的好奇心,一种新的语言本身对他们就有强烈的吸引力,这对他们兴趣的培养也是一个有利的条件。实验说明随着学习知识的增加,幼儿学习外语的积极性也在增强,并促进了汉语的学习。遵循幼儿语言发展规律就要,就要强调听说领先、以听促说、听说结合的原则。当儿童在早期逐渐获得学习第二语言的兴趣后,就会逐渐用所获得的语言同母语者同老师以及他们的伙伴进行思想的交流和情感交流,这个时候教师或是家长一定要给予幼儿一定的鼓励与肯定,让幼儿在经常性的使用中,逐渐形成了第二语言的思维习惯,从而促进了第二语言的习得和发展,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同时,家庭也是学前儿童学好第二语言的关键。

生活中有许多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家长要有目的地选择日常的事物,作为激发幼儿兴趣的素材。如逛超市时,家长要时刻注意孩子的眼光,适时地用双语来丰富他们的词汇量。如在游玩时,家长要主动地运用英语问候语向外国友人、朋友打招呼,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掌握问候语的使用。又如,孩子喜欢看卡通片,家长可选择卡通和英语相溶的碟片,让孩子在看看、玩玩中习得英语。

(四)开展多形式的活动

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幼儿活动主要以兴趣活动为主。通过活动,儿童可以获得身心自由,处于精神愉悦状态。

自由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形式生动,范围广泛的生命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幼儿在自由自在的情景中自由学习是相当重要的,不能让幼儿有任何负担的情况下进行双语教育的学习。

当然不管是什么形式的活动都应根据学前儿童的特点、水平、需要以及内容的不同而选择。教师或是家长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而采取适合的有效的活动方式来促进幼儿第二语言的学习,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五)创设良好的双语学习环境

有人说,教育实质上是环境的再造。而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刺激性原则[8]。儿童的语言习得特别需要有大量的无处不在的听、说、读的多重语言信息的刺激。即要求为幼儿提供时时复现的语言环境,不仅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有机渗透,同时在儿童接触的其他环境中也要尽可能地出现,使语言多次循环,不断得到强化。可见环境的创造相当的重要。环境的创造主要是指物质环境的创设和精神环境的创设。物质环境包括场地、电教设备、操作材料(图片、粘贴、手偶、服装等)、教师用书、儿童用书、家长用书以及各种印象资料等。精神环境指的是:创设一个能够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的语言学习环境;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想说、爱说、并能够得到积极应答的语言交往环境;为幼儿提供一个接纳、自由、宽松、和谐、关怀、鼓励、愉快的人际交往环境。要利用一切条件尽可能为学前儿童创设丰富的外语学习环境。学前儿童学习语言主要靠“习得”而不是“学得”,就是说从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上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然习得的语言机会。如在活动室播放外语歌曲或儿歌,选播英语录音带、电脑软件等。在区域角投放双语故事书、卡片等,让儿童耳濡目染的认知环境。

双语启蒙教育范文篇6

大家晚上好!

2019年春节的脚步已经慢慢靠近,值此新春佳节将要来临之际,我谨代表,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公司事业发展的合作伙伴、社会各界朋友、家长朋友们致以新年最美好的祝福和最诚挚的问候!同时向努力工作、团结拼博为公司发展作出贡献的全体员工、老师及其家人,表示衷心地感谢和诚挚地问候!

幼儿教育是一项关系到孩子一生幸福,也关系到一个家庭和谐的重要工作。回顾过去,我们激情满怀。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的老师时刻感到肩头的重任,为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发展竭尽全力,关注孩子的一言一行,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在2016年里,老师们在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基础上,着重加强对孩子的习惯养成教育,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为孩子顺利进入小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在生活上,从点滴的生活起居、穿衣吃饭做起,从洗手的方法到睡觉的姿势,让孩子讲礼仪、讲卫生,懂得如何生活,如何共处,如何分享。在学习方面,注重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学会基本的读书、写字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除了基本的识字、计算、音乐、美术、常识等课程内容外,我们加强了英语的启蒙学习,让孩子及早接触,学会常用的口语,为小学英语的学习和双语教学培养兴趣、奠定基础。另外,我们的古文、古诗词的国学启蒙教育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孩子们在古诗、古文的诵读中领略到学习古代优秀文化的乐趣。经历了一年的幼儿园生活,许多孩子都得到了很大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比如原来顽皮的变得规矩了,原来内向的变得活泼了,原来娇惯的变得懂事了,原来不爱学习的也变得开始喜欢学习了。看着孩子们健康的成长,相信不论是老师还是家长朋友们一样,都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我国著名的企业文化与战略专家陈春花教授在2016年曾说过这样一句影响深远的话:“只有顾客是唯一能够将我们解雇的人。”因此,在这里我想再对公司全体员工以及各位老师们再次简单强调几点,对于公司而言,家长就是我们的顾客,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过去的“卖方市场”已经转变为“买方市场”,我们不再是顾客的唯一选择,如果我们不能或没能为家长们提供优质的幼儿教育服务,那么他们自然也有权利去选择其他公司。因此我们不能一直停留在过去所取得的成绩中,而是应当积极探寻可行对策来不断提高幼儿家长对公司的满意度。比如创设多种途径及时收集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可利用家长信箱、家长咨询接待日、活动反馈、班级家委会与园级家委会穿插活动、信息化交流平台等形式,有效形成家园互动的网络,加强家园联系。又如换位反思,争取效率最优化。老师们应当学会站在家长的立场上作换位思考,急为家长所急、想为家长所想,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策略,把握点和面的结合度,以至达到最优化的效率,只有如此才能既不浪费家长的时间、又能效解决家长的不同问题。

总而言之,孩子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家庭和家长的希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展望未来,我们任重道远。我希望各位老师要不断的更新知识,刻苦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把知识留给孩子,把微笑带给孩子,让健康和欢乐永远陪伴孩子,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教育生活环境,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取得新的成绩,不辜负各位幼儿家长对我们的期望,为幼儿的茁壮成长贡献出全部力量。

辞旧岁,我们依然豪情满怀,迎新年,我们依旧信心百倍。在2019年这个既充满挑战又蕴藏机遇的环境下,我希望,我也坚信,全体老师们将继续以脚踏实地的作风、百折不挠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团结奋进、革旧创新、扎实工作,不断创新,创造更加辉煌、更加灿烂的明天!

最后,提前祝大家春节快乐,新年吉祥,万事如意,合家欢乐,幸福美满

双语启蒙教育范文篇7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教师英语口语;教学策略

受“英语要从娃娃抓起”,“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观念影响,家长和早教机构对幼儿英语的启蒙日益重视,双语幼儿园、英语幼教机构也随之流行,同时对幼儿教师自身的英语口语水平也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在我国,幼师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幼教师资培养方面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幼儿教师英语也被纳入专业课程体系,如何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学前教育的专业特色,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实现和幼教机构的无缝对接,是我们英语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历,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英语口语课的教学策略的看法。

一、TPR教学法的应用,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1.手指谣。与其它非英语专业学生一样,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普遍不高,手指谣的教学既操练了英语口语,又符合学前教育的专业特色,一举两得。

2.韵律操。幼儿教师的服务对象是学龄前儿童,主要工作是对他们进行启蒙教育,帮助他们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因此,除了教育心理学等专业理论课,音乐、美术、舞蹈、教师口语等专业技能课必不可少。英文韵律操,既练习了英语口语,又培养了学生舞蹈专业技能,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用相长,为学生毕业后的幼教工作创设了良好的条件。

3.游戏教学法。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力莫过于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内在兴趣,而最能激发学生这种内在兴趣的莫过于游戏。授人鱼不如授人渔,对于幼教学生来说,用游戏学习、操练、巩固英语口语既能起到学习语言的作用,又丰富了他们的教学法经验。

二、模拟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英语口语运用能力

1.课程模块化构建,实现职业教育与就业无缝对接。为了避免英语口语教学中“学非所用”的问题,我们将教学内容模块化,即分成创设英语环境模块、教学活动模块、为外教配课三个模块。其中,创设英语环境模块由早晨入园、餐点、户外活动、午睡、医务室等七大场景组成;教学活动模块由语言、音乐、体育、数学、艺术、科学等主要教学活动组成;配课模块由课前、课堂上、课后三大情境组成,基本涵盖了幼儿园一日生活和教学的各个环节,有趣实用。

2.主题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主题式教学(Thematicteaching),是指某一中心内容即主题作为组织课程内容的主线来组织教育教学的活动。它打破学科领域的界限,根据主题的核心内容,确定主题展开的基本线索,并创设相应的教育环境,组织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授课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发掘主题,例如重大的节日、热门话题等。比如重阳节(DoubleNinthDay),万圣节(Halloween),fairystories.主题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构建知识。

三、总结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的国际化、特色化发展,社会和教育机构对幼儿教师的英语水平期望也越来越高,幼教专业英语教师必须转变教育理念、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努力培养更多的高学历、高素质、高技能的优秀幼师人才。

参考文献:

[1]龚亚夫.TPR英语教学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56.

[2]武颖,朱素梅.浅谈TPR与儿童英语教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44):100-101.

双语启蒙教育范文篇8

摘要:语言的多样性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学前儿童的双于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然而在我国虽然学前儿童的双于教育已经普及,但由于学前儿童双于教育缺乏科学的理论基础,人们对双语教育的理解上也存在较大的偏差。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本文将从双语教育的概念出发,阐述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理论基础,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在对学前儿童实施双语教育时应该注意的问题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现代社会是知道全球化的社会,同时也是双语以至多语的社会。“双语教育是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教育系统,它既是民族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双语教育受到了相当广泛的重视,双语教育的低龄化也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开展双语教育成为我国学前语言教育的“热点”。

一、双语教育的概念

“双语”的英文表达为“bilingual”,英国著名的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给出的解释是:一个懂得听、说、读、写,但通常也有他的一种语言知识和能力比另一种语言好的情况。早在公元一世纪,罗马著名的教育家昆体良,就第一次提出了“双语教育”(BilingualEducation)问题。他所提出的“双语”是指希腊语和拉丁语。昆体良主张,在语言的学习上应先难后易。时至今日,为了适应时代、社会的需求、变化,我们提出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所谓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指的是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在幼儿首先习得母语的基础上,对第二语言(主要是英语)的兴趣和敏感性以及初步的双语口语交际能力,旨在培养幼儿听说双语的兴趣,促进幼儿认知、记忆、想象等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

二、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必要性

(一)学前儿童双语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全球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日益加快和国际间交往的日趋频繁,一个以汉、英两种语言为媒介的双语教育正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阶段蓬勃兴起。双语教育成为了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与趋势,更是21世纪培养适应全球一体化,是世界激烈竞争中取胜人才的需要。而许多生理学家和教育家都有这样的共识:幼儿期是人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因此,对学前儿童进行双语教育将是总的趋势,势不可挡。而据有关调查表明,目前在我国,有80%的以上的幼儿园和家长对学前儿童的杀、双语教育表示赞同。

(二)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理论基础。

学前期是人生的启蒙阶段,因此,对幼儿进行双语教育应该是在发展母语的同时所进行的第二语言的启蒙教育。它是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在发展母语的同时,为幼儿提供良好第二语言学习环境,通过幼儿感兴趣的丰富多彩的方式,将第二语言的意识灌输给幼儿,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理解和运用第二语言的能力,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以及其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

有研究表明,0—9岁是儿童语言发展发重要时期,特别是5岁半左右是儿童综合语言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每个孩子都有形成两种以上语言中枢的可能性。但是,孩子在这一敏感期内若未获得第二语言的刺激,则第二语言的中枢机能就不可能转入活跃状态。可见学前期儿童不仅有能力并学习第二语言,而且是第二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另外,根据彭菲尔德(Penfield)和米勒(B.Milner)等人的调查,学前儿童似乎有一种“转换机制”,如果他们的左半球语言中枢受到损伤,言语中枢就会转换到右半球,其语言能力仍然可以发展,只是不那么完善。而若成人的左脑受损伤,则会出现失语症,而且语言机能不能恢复。

神经生理学研究证明,最初儿童的大脑两半球都存在着发生语言的形态学基础。对患病儿童施行大脑部分剖离手术研究发现,10岁前的儿童仍能恢复语言能力,而10岁以后则会形成永久的言语缺陷。这一实验表明,儿童的语言中枢尚未定位,此时大脑的可塑性使得幼儿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可以不受大脑语言中枢定位的影响,大脑的两半球都可以参与语言的学习。因此对学前儿童进行双语教育不易受母语的干扰。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幼儿期是语言学习的敏感期,在此时期幼儿对语言学习刺激特别敏感,故而在生理心理上也较易接受这种刺激,从而建立与该种刺激联结的行为(形成经验和知识)。因此在这一时期对幼儿实施双语教育,可以使儿童的语言的获得更轻松、更容易,发展也更迅速。

(三)双语学习对学前儿童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学前期幼儿具有惊人的学习潜力,一些专家认为,让学前期儿童大量接触外语将会促进幼儿大脑的发育。语言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对学前期儿童进行双语教育有助于儿童思维的发展。拥有两种语言的儿童思维的灵活性比只拥有一种语言的儿童要强。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对此进行对比:“如果允许你给事物任意起名字的话,你是否可以把“狗”称为“母牛”,而把“母牛”成为“狗”?”有50%的双语儿童作出了肯定的回答,而单语儿童作出肯定回答的只有20%,差别产生的原因在于双语儿童能较早的意识到物体与名称之间是一种语言代码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并不是天然形成的,但单语儿童这方面的意识明显比双语儿童要差。语言不仅是思维的工具,还是交际的工具。双语学习是在真实的或者模拟的社会情景中进行的,对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见双语的学习不仅发展幼儿的思维,提高了其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又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

三、开展双语教育注意的问题

(一)合格、称职的师资

在实际教学中,首先要保证有合格的、高水平的幼儿教师。所谓称职的师资就是“外语教师幼教化,幼儿教师外教化”,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能胜任学前双语教育的教师应该具备两个方面的基本能力:一是熟知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能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状况制定教育计划,选择教育内容,能采用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组织活动,并通过双语教育活动促进儿童素质的全面发展;二是有较为扎实的外语基础,能运用规范的语音进行正确示范,掌握丰富的词汇并能随机灵活运用,能了解外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习俗、传统,等等。

目前我国的双语教学师资相当匮乏,因此我人为应大力开展双语师资培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专门师资,是促进双语教育发展的关键。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师资的高等院校里的学生,使其具备相当的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知识,把学前双语教育设置为独立的专业,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学前双语师资现状;其次,在学前师资培训内容上,特别要考虑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重视应用性内容,强调英语口语化,包括一日活动组织用语、教学用语、日常交际用语等等。

(二)教育教学的方法应灵活多样,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

对学前儿童实施外语教育时所要采用的方法与成人不同,施用于成人的教学方法在幼儿身上是完全行不通的,但是同时不同的教学方法又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对于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必须要寓教于娱乐,寓教于生活中,寓教于应用,这样才能让学前儿童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形成对第二语言的兴趣和愿望。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幼儿园教育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坚持保教结合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与家庭和社区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和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同时,幼儿期儿童是认知能力尚未得到很好的发展,而他们的思维方式又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并不严格强调知道的逻辑体系与知道的掌握程度,强调的是孩子们构建知识时的感受性,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理解和运用第二语言的能力,对语言的兴趣及敏感性,促进幼儿认知、记忆、想象等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因此,学前儿童的外语教学应尽量采用游戏化、生活化、情景化教学。如儿童节快到了,可以以儿童节为主题开展主题活动,其主题就是“Children’sDay”,组织一系列的活动及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明白“Children’sDay”的意义,并学会说;当然可以选则国外的文化进行游戏教学等,如当圣诞节来临之际,多组织一些有关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了解圣诞节的来历,学会说圣诞节相关的句子,如“MerryChristmas”等等。

双语教学的教师还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持语言的完整性,用外语来学习外语,而不是借助于母语。保持语言的相对完整性和独立性,对培养幼儿的语言是相当重要的。例如:你一边洗苹果一边对孩子说:“I’mwashinganapple.Doyouwanttoeatit?”会比教师先用汉语把要说的话要做的事说清楚后再告诉幼儿要好的多。前一种方法保持了语言的完整性,使幼儿在没有任何负担的情况下而不知不觉得学会可外语。而后一种做法即会让幼儿有种除母语以外的语言不是很重要的想大,不仅降低了幼儿学习的兴趣,还会引起语言上的混淆。

另一方面在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教材的选取方面也是尤为重要,要根据学前儿童本身身心发展的特点,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选择对学前儿童有利的,让其感兴趣的教材。再结合教材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发到及至。

(三)明确双语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前儿童学习外语的兴趣和初步的外语听说能力

从教学目标上看,以培养学前儿童兴趣以及语言是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主要目标。兴趣的培养是幼儿学好第二语言的关键。而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幼儿喜欢以快乐的方式接受新知,他们是在玩耍中得到知识、锻炼能力等。其次,孩子的思维方式是直观行动思维。主要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这种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在直接感知和实际行动中进行的。结合幼儿思维发展的趋势,让孩子在直观中感知、在游戏中记忆的方法,潜移默化地产生学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如,当孩子积累了若干个动物单词后,教师可自编一个边讲边练边玩的儿歌。

由于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实施直观教学、教学与游戏相结合,教学的全过程都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相沟通,这就使得幼儿在没有教学任务压力的情况下,自然轻松地学习语言。另一方面鉴于幼儿有天生的好奇心,一种新的语言本身对他们就有强烈的吸引力,这对他们兴趣的培养也是一个有利的条件。实验说明随着学习知识的增加,幼儿学习外语的积极性也在增强,并促进了汉语的学习。遵循幼儿语言发展规律就要,就要强调听说领先、以听促说、听说结合的原则。当儿童在早期逐渐获得学习第二语言的兴趣后,就会逐渐用所获得的语言同母语者同老师以及他们的伙伴进行思想的交流和情感交流,这个时候教师或是家长一定要给予幼儿一定的鼓励与肯定,让幼儿在经常性的使用中,逐渐形成了第二语言的思维习惯,从而促进了第二语言的习得和发展,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同时,家庭也是学前儿童学好第二语言的关键。

生活中有许多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家长要有目的地选择日常的事物,作为激发幼儿兴趣的素材。如逛超市时,家长要时刻注意孩子的眼光,适时地用双语来丰富他们的词汇量。如在游玩时,家长要主动地运用英语问候语向外国友人、朋友打招呼,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掌握问候语的使用。又如,孩子喜欢看卡通片,家长可选择卡通和英语相溶的碟片,让孩子在看看、玩玩中习得英语。

(四)开展多形式的活动

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幼儿活动主要以兴趣活动为主。通过活动,儿童可以获得身心自由,处于精神愉悦状态。自由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形式生动,范围广泛的生命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幼儿在自由自在的情景中自由学习是相当重要的,不能让幼儿有任何负担的情况下进行双语教育的学习。当然不管是什么形式的活动都应根据学前儿童的特点、水平、需要以及内容的不同而选择。教师或是家长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而采取适合的有效的活动方式来促进幼儿第二语言的学习,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五)创设良好的双语学习环境

有人说,教育实质上是环境的再造。而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刺激性原则。儿童的语言习得特别需要有大量的无处不在的听、说、读的多重语言信息的刺激。即要求为幼儿提供时时复现的语言环境,不仅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有机渗透,同时在儿童接触的其他环境中也要尽可能地出现,使语言多次循环,不断得到强化。可见环境的创造相当的重要。环境的创造主要是指物质环境的创设和精神环境的创设。物质环境包括场地、电教设备、操作材料(图片、粘贴、手偶、服装等)、教师用书、儿童用书、家长用书以及各种印象资料等。精神环境指的是:创设一个能够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的语言学习环境;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想说、爱说、并能够得到积极应答的语言交往环境;为幼儿提供一个接纳、自由、宽松、和谐、关怀、鼓励、愉快的人际交往环境。要利用一切条件尽可能为学前儿童创设丰富的外语学习环境。学前儿童学习语言主要靠“习得”而不是“学得”,就是说从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上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然习得的语言机会。如在活动室播放外语歌曲或儿歌,选播英语录音带、电脑软件等。在区域角投放双语故事书、卡片等,让儿童耳濡目染的认知环境。公务员之家

另外在家庭方面,创设学习第二语言的情景,也是促进幼儿学好第二语言的关键。与孩子形成一种良好、亲切的个人感情交往的氛围。多与他们玩,多给他们讲故事。在玩玩讲讲中自然渗透已学会的英语内容,互动中给孩子把听到、看到的内容进行充分复述的机会。如:将孩子已学会的单词标贴在家中相应的物件上,创设语言学习的氛围,增加孩子看、说、练的机会。又如,孩子前几天刚学会rabbit,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讲rabbit的故事,做rabbit的动作,看rabbit的图书等等。运用各种方法帮助孩子练习、运用已学会的英语。

总之,同其他教育活动形式一样,对学前儿童实施双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因此它该成为对全面发展有益的教育过程。虽然学前儿童具有学习第二语言的潜能,但是同时需要教育工作者,家长以及社会全方位的支持与努力,发挥教育合力,摆脱目前存在的误区,正确处理好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的关系,学前儿童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在幼儿在快乐中学习第二语言,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享受快乐。

参考文献:

[1]郭卫东.论双语教育的功能[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4,(3)

[2]任良玉等.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04—3,3:78—79

[3]彭杜宏,刘电芝.家园结合的第二语言获得模式探究[J].早期教育,2002,12

[4]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5]张婷.论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J].济南大学学报,2002,12(6)

[6]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Z]

双语启蒙教育范文篇9

摘要:语言的多样性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学前儿童的双于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然而在我国虽然学前儿童的双于教育已经普及,但由于学前儿童双于教育缺乏科学的理论基础,人们对双语教育的理解上也存在较大的偏差。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本文将从双语教育的概念出发,阐述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理论基础,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在对学前儿童实施双语教育时应该注意的问题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现代社会是知道全球化的社会,同时也是双语以至多语的社会。“双语教育是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教育系统,它既是民族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双语教育受到了相当广泛的重视,双语教育的低龄化也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开展双语教育成为我国学前语言教育的“热点”。

一、双语教育的概念

“双语”的英文表达为“bilingual”,英国著名的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给出的解释是:一个懂得听、说、读、写,但通常也有他的一种语言知识和能力比另一种语言好的情况。早在公元一世纪,罗马著名的教育家昆体良,就第一次提出了“双语教育”(BilingualEducation)问题。他所提出的“双语”是指希腊语和拉丁语。昆体良主张,在语言的学习上应先难后易。时至今日,为了适应时代、社会的需求、变化,我们提出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所谓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指的是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在幼儿首先习得母语的基础上,对第二语言(主要是英语)的兴趣和敏感性以及初步的双语口语交际能力,旨在培养幼儿听说双语的兴趣,促进幼儿认知、记忆、想象等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

二、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必要性

(一)学前儿童双语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全球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日益加快和国际间交往的日趋频繁,一个以汉、英两种语言为媒介的双语教育正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阶段蓬勃兴起。双语教育成为了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与趋势,更是21世纪培养适应全球一体化,是世界激烈竞争中取胜人才的需要。而许多生理学家和教育家都有这样的共识:幼儿期是人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因此,对学前儿童进行双语教育将是总的趋势,势不可挡。而据有关调查表明,目前在我国,有80%的以上的幼儿园和家长对学前儿童的杀、双语教育表示赞同。

(二)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理论基础。

学前期是人生的启蒙阶段,因此,对幼儿进行双语教育应该是在发展母语的同时所进行的第二语言的启蒙教育。它是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在发展母语的同时,为幼儿提供良好第二语言学习环境,通过幼儿感兴趣的丰富多彩的方式,将第二语言的意识灌输给幼儿,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理解和运用第二语言的能力,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以及其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

有研究表明,0—9岁是儿童语言发展发重要时期,特别是5岁半左右是儿童综合语言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每个孩子都有形成两种以上语言中枢的可能性。但是,孩子在这一敏感期内若未获得第二语言的刺激,则第二语言的中枢机能就不可能转入活跃状态。可见学前期儿童不仅有能力并学习第二语言,而且是第二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另外,根据彭菲尔德(Penfield)和米勒(B.Milner)等人的调查,学前儿童似乎有一种“转换机制”,如果他们的左半球语言中枢受到损伤,言语中枢就会转换到右半球,其语言能力仍然可以发展,只是不那么完善。而若成人的左脑受损伤,则会出现失语症,而且语言机能不能恢复。

神经生理学研究证明,最初儿童的大脑两半球都存在着发生语言的形态学基础。对患病儿童施行大脑部分剖离手术研究发现,10岁前的儿童仍能恢复语言能力,而10岁以后则会形成永久的言语缺陷。这一实验表明,儿童的语言中枢尚未定位,此时大脑的可塑性使得幼儿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可以不受大脑语言中枢定位的影响,大脑的两半球都可以参与语言的学习。因此对学前儿童进行双语教育不易受母语的干扰。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幼儿期是语言学习的敏感期,在此时期幼儿对语言学习刺激特别敏感,故而在生理心理上也较易接受这种刺激,从而建立与该种刺激联结的行为(形成经验和知识)。因此在这一时期对幼儿实施双语教育,可以使儿童的语言的获得更轻松、更容易,发展也更迅速。

(三)双语学习对学前儿童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学前期幼儿具有惊人的学习潜力,一些专家认为,让学前期儿童大量接触外语将会促进幼儿大脑的发育。语言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对学前期儿童进行双语教育有助于儿童思维的发展。拥有两种语言的儿童思维的灵活性比只拥有一种语言的儿童要强。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对此进行对比:“如果允许你给事物任意起名字的话,你是否可以把“狗”称为“母牛”,而把“母牛”成为“狗”?”有50%的双语儿童作出了肯定的回答,而单语儿童作出肯定回答的只有20%,差别产生的原因在于双语儿童能较早的意识到物体与名称之间是一种语言代码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并不是天然形成的,但单语儿童这方面的意识明显比双语儿童要差。语言不仅是思维的工具,还是交际的工具。双语学习是在真实的或者模拟的社会情景中进行的,对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见双语的学习不仅发展幼儿的思维,提高了其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又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

三、开展双语教育注意的问题

(一)合格、称职的师资

在实际教学中,首先要保证有合格的、高水平的幼儿教师。所谓称职的师资就是“外语教师幼教化,幼儿教师外教化”,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能胜任学前双语教育的教师应该具备两个方面的基本能力:一是熟知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能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状况制定教育计划,选择教育内容,能采用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组织活动,并通过双语教育活动促进儿童素质的全面发展;二是有较为扎实的外语基础,能运用规范的语音进行正确示范,掌握丰富的词汇并能随机灵活运用,能了解外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习俗、传统,等等。

目前我国的双语教学师资相当匮乏,因此我人为应大力开展双语师资培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专门师资,是促进双语教育发展的关键。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师资的高等院校里的学生,使其具备相当的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知识,把学前双语教育设置为独立的专业,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学前双语师资现状;其次,在学前师资培训内容上,特别要考虑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重视应用性内容,强调英语口语化,包括一日活动组织用语、教学用语、日常交际用语等等。

(二)教育教学的方法应灵活多样,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

对学前儿童实施外语教育时所要采用的方法与成人不同,施用于成人的教学方法在幼儿身上是完全行不通的,但是同时不同的教学方法又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对于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必须要寓教于娱乐,寓教于生活中,寓教于应用,这样才能让学前儿童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形成对第二语言的兴趣和愿望。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幼儿园教育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坚持保教结合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与家庭和社区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和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同时,幼儿期儿童是认知能力尚未得到很好的发展,而他们的思维方式又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并不严格强调知道的逻辑体系与知道的掌握程度,强调的是孩子们构建知识时的感受性,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理解和运用第二语言的能力,对语言的兴趣及敏感性,促进幼儿认知、记忆、想象等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因此,学前儿童的外语教学应尽量采用游戏化、生活化、情景化教学。如儿童节快到了,可以以儿童节为主题开展主题活动,其主题就是“Children’sDay”,组织一系列的活动及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明白“Children’sDay”的意义,并学会说;当然可以选则国外的文化进行游戏教学等,如当圣诞节来临之际,多组织一些有关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了解圣诞节的来历,学会说圣诞节相关的句子,如“MerryChristmas”等等。

双语教学的教师还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持语言的完整性,用外语来学习外语,而不是借助于母语。保持语言的相对完整性和独立性,对培养幼儿的语言是相当重要的。例如:你一边洗苹果一边对孩子说:“I’mwashinganapple.Doyouwanttoeatit?”会比教师先用汉语把要说的话要做的事说清楚后再告诉幼儿要好的多。前一种方法保持了语言的完整性,使幼儿在没有任何负担的情况下而不知不觉得学会可外语。而后一种做法即会让幼儿有种除母语以外的语言不是很重要的想大,不仅降低了幼儿学习的兴趣,还会引起语言上的混淆。

另一方面在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教材的选取方面也是尤为重要,要根据学前儿童本身身心发展的特点,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选择对学前儿童有利的,让其感兴趣的教材。再结合教材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发到及至。

(三)明确双语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前儿童学习外语的兴趣和初步的外语听说能力

从教学目标上看,以培养学前儿童兴趣以及语言是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主要目标。兴趣的培养是幼儿学好第二语言的关键。而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幼儿喜欢以快乐的方式接受新知,他们是在玩耍中得到知识、锻炼能力等。其次,孩子的思维方式是直观行动思维。主要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这种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在直接感知和实际行动中进行的。结合幼儿思维发展的趋势,让孩子在直观中感知、在游戏中记忆的方法,潜移默化地产生学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如,当孩子积累了若干个动物单词后,教师可自编一个边讲边练边玩的儿歌。

由于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实施直观教学、教学与游戏相结合,教学的全过程都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相沟通,这就使得幼儿在没有教学任务压力的情况下,自然轻松地学习语言。另一方面鉴于幼儿有天生的好奇心,一种新的语言本身对他们就有强烈的吸引力,这对他们兴趣的培养也是一个有利的条件。实验说明随着学习知识的增加,幼儿学习外语的积极性也在增强,并促进了汉语的学习。遵循幼儿语言发展规律就要,就要强调听说领先、以听促说、听说结合的原则。当儿童在早期逐渐获得学习第二语言的兴趣后,就会逐渐用所获得的语言同母语者同老师以及他们的伙伴进行思想的交流和情感交流,这个时候教师或是家长一定要给予幼儿一定的鼓励与肯定,让幼儿在经常性的使用中,逐渐形成了第二语言的思维习惯,从而促进了第二语言的习得和发展,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同时,家庭也是学前儿童学好第二语言的关键。

生活中有许多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家长要有目的地选择日常的事物,作为激发幼儿兴趣的素材。如逛超市时,家长要时刻注意孩子的眼光,适时地用双语来丰富他们的词汇量。如在游玩时,家长要主动地运用英语问候语向外国友人、朋友打招呼,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掌握问候语的使用。又如,孩子喜欢看卡通片,家长可选择卡通和英语相溶的碟片,让孩子在看看、玩玩中习得英语。

(四)开展多形式的活动

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幼儿活动主要以兴趣活动为主。通过活动,儿童可以获得身心自由,处于精神愉悦状态。自由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形式生动,范围广泛的生命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幼儿在自由自在的情景中自由学习是相当重要的,不能让幼儿有任何负担的情况下进行双语教育的学习。当然不管是什么形式的活动都应根据学前儿童的特点、水平、需要以及内容的不同而选择。教师或是家长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而采取适合的有效的活动方式来促进幼儿第二语言的学习,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五)创设良好的双语学习环境

有人说,教育实质上是环境的再造。而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刺激性原则。儿童的语言习得特别需要有大量的无处不在的听、说、读的多重语言信息的刺激。即要求为幼儿提供时时复现的语言环境,不仅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有机渗透,同时在儿童接触的其他环境中也要尽可能地出现,使语言多次循环,不断得到强化。可见环境的创造相当的重要。环境的创造主要是指物质环境的创设和精神环境的创设。物质环境包括场地、电教设备、操作材料(图片、粘贴、手偶、服装等)、教师用书、儿童用书、家长用书以及各种印象资料等。精神环境指的是:创设一个能够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的语言学习环境;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想说、爱说、并能够得到积极应答的语言交往环境;为幼儿提供一个接纳、自由、宽松、和谐、关怀、鼓励、愉快的人际交往环境。要利用一切条件尽可能为学前儿童创设丰富的外语学习环境。学前儿童学习语言主要靠“习得”而不是“学得”,就是说从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上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然习得的语言机会。如在活动室播放外语歌曲或儿歌,选播英语录音带、电脑软件等。在区域角投放双语故事书、卡片等,让儿童耳濡目染的认知环境。公务员之家

另外在家庭方面,创设学习第二语言的情景,也是促进幼儿学好第二语言的关键。与孩子形成一种良好、亲切的个人感情交往的氛围。多与他们玩,多给他们讲故事。在玩玩讲讲中自然渗透已学会的英语内容,互动中给孩子把听到、看到的内容进行充分复述的机会。如:将孩子已学会的单词标贴在家中相应的物件上,创设语言学习的氛围,增加孩子看、说、练的机会。又如,孩子前几天刚学会rabbit,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讲rabbit的故事,做rabbit的动作,看rabbit的图书等等。运用各种方法帮助孩子练习、运用已学会的英语。

总之,同其他教育活动形式一样,对学前儿童实施双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因此它该成为对全面发展有益的教育过程。虽然学前儿童具有学习第二语言的潜能,但是同时需要教育工作者,家长以及社会全方位的支持与努力,发挥教育合力,摆脱目前存在的误区,正确处理好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的关系,学前儿童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在幼儿在快乐中学习第二语言,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享受快乐。

参考文献:

[1]郭卫东.论双语教育的功能[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4,(3)

[2]任良玉等.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04—3,3:78—79

[3]彭杜宏,刘电芝.家园结合的第二语言获得模式探究[J].早期教育,2002,12

[4]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5]张婷.论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J].济南大学学报,2002,12(6)

[6]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Z]

双语启蒙教育范文篇10

[关键词]:学前儿童双语教育关键期

现代社会是知道全球化的社会,同时也是双语以至多语的社会。“双语教育是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教育系统,它既是民族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1]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双语教育受到了相当广泛的重视,双语教育的低龄化也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开展双语教育成为我国学前语言教育的“热点”。

一、双语教育的概念。

“双语”的英文表达为“bilingual”,英国著名的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给出的解释是:一个懂得听、说、读、写,但通常也有他的一种语言知识和能力比另一种语言好的情况。[2]早在公元一世纪,罗马著名的教育家昆体良,就第一次提出了“双语教育”(BilingualEducation)问题。他所提出的“双语”是指希腊语和拉丁语。昆体良主张,在语言的学习上应先难后易。时至今日,为了适应时代、社会的需求、变化,我们提出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所谓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指的是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在幼儿首先习得母语的基础上,对第二语言(主要是英语)的兴趣和敏感性以及初步的双语口语交际能力,旨在培养幼儿听说双语的兴趣,促进幼儿认知、记忆、想象等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

二、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必要性。

(一)学前儿童双语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全球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日益加快和国际间交往的日趋频繁,一个以汉、英两种语言为媒介的双语教育正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阶段蓬勃兴起。双语教育成为了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与趋势,更是21世纪培养适应全球一体化,是世界激烈竞争中取胜人才的需要。而许多生理学家和教育家都有这样的共识:幼儿期是人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因此,对学前儿童进行双语教育将是总的趋势,势不可挡。而据有关调查表明,目前在我国,有80%的以上的幼儿园和家长对学前儿童的杀、双语教育表示赞同。

(二)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理论基础。

学前期是人生的启蒙阶段,因此,对幼儿进行双语教育应该是在发展母语的同时所进行的第二语言的启蒙教育。它是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在发展母语的同时,为幼儿提供良好第二语言学习环境,通过幼儿感兴趣的丰富多彩的方式,将第二语言的意识灌输给幼儿,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理解和运用第二语言的能力,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以及其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

有研究表明,0—9岁是儿童语言发展发重要时期,特别是5岁半左右是儿童综合语言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每个孩子都有形成两种以上语言中枢的可能性。但是,

孩子在这一敏感期内若未获得第二语言的刺激,则第二语言的中枢机能就不可能转入活跃状态。[3]可见学前期儿童不仅有能力并学习第二语言,而且是第二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

另外,根据彭菲尔德(Penfield)和米勒(B.Milner)等人的调查,学前儿童似乎有一种“转换机制”[4],如果他们的左半球语言中枢受到损伤,言语中枢就会转换到右半球,

其语言能力仍然可以发展,只是不那么完善。而若成人的左脑受损伤,则会出现失语症,

而且语言机能不能恢复。

神经生理学研究证明,最初儿童的大脑两半球都存在着发生语言的形态学基础。对患病儿童施行大脑部分剖离手术研究发现,10岁前的儿童仍能恢复语言能力,而10岁以后则会形成永久的言语缺陷。这一实验表明,儿童的语言中枢尚未定位,此时大脑的可塑性使得幼儿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可以不受大脑语言中枢定位的影响,大脑的两半球都可以参与语言的学习。因此对学前儿童进行双语教育不易受母语的干扰。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幼儿期是语言学习的敏感期,在此时期幼儿对语言学习刺激特别敏感,故而在生理心理上也较易接受这种刺激,从而建立与该种刺激联结的行为(形成经验和知识)。因此在这一时期对幼儿实施双语教育,可以使儿童的语言的获得更轻松、更容易,发展也更迅速。

(三)双语学习对学前儿童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学前期幼儿具有惊人的学习潜力,一些专家认为,让学前期儿童大量接触外语将会促进幼儿大脑的发育。语言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对学前期儿童进行双语教育有助于儿童思维的发展。拥有两种语言的儿童思维的灵活性比只拥有一种语言的儿童要强。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对此进行对比:“如果允许你给事物任意起名字的话,你是否可以把“狗”称为“母牛”,而把“母牛”成为“狗”?”有50%的双语儿童作出了肯定的回答,而单语儿童作出肯定回答的只有20%,差别产生的原因在于双语儿童能较早的意识到物体与名称之间是一种语言代码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并不是天然形成的,但单语儿童这方面的意识明显比双语儿童要差[5]。

语言不仅是思维的工具,还是交际的工具。双语学习是在真实的或者模拟的社会情景中进行的,对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见双语的学习不仅发展幼儿的思维,提高了其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又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

三、开展双语教育注意的问题

(一)合格、称职的师资

在实际教学中,首先要保证有合格的、高水平的幼儿教师。所谓称职的师资就是“外语教师幼教化,幼儿教师外教化”,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能胜任学前双语教育的教师应该具备两个方面的基本能力:一是熟知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能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状况制定教育计划,选择教育内容,能采用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组织活动,并通过双语教育活动促进儿童素质的全面发展;二是有较为扎实的外语基础,能运用规范的语音进行正确示范,掌握丰富的词汇并能随机灵活运用,能了解外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习俗、传统,等等。

目前我国的双语教学师资相当匮乏,因此我人为应大力开展双语师资培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专门师资,是促进双语教育发展的关键。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师资的高等院校里的学生,使其具备相当的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知识,把学前双语教育设置为独立的专业,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学前双语师资现状;其次,在学前师资培训内容上,特别要考虑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重视应用性内容,强调英语口语化,包括一日活动组织用语、教学用语、日常交际用语等等。

(二)教育教学的方法应灵活多样,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

对学前儿童实施外语教育时所要采用的方法与成人不同,施用于成人的教学方法在幼儿身上是完全行不通的,但是同时不同的教学方法又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对于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必须要寓教于娱乐,寓教于生活中,寓教于应用,这样才能让学前儿童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形成对第二语言的兴趣和愿望。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幼儿园教育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坚持保教结合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与家庭和社区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和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6]同时,幼儿期儿童是认知能力尚未得到很好的发展,而他们的思维方式又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并不严格强调知道的逻辑体系与知道的掌握程度,强调的是孩子们构建知识时的感受性,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理解和运用第二语言的能力,对语言的兴趣及敏感性,促进幼儿认知、记忆、想象等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因此,学前儿童的外语教学应尽量采用游戏化、生活化、情景化教学。如儿童节快到了,可以以儿童节为主题开展主题活动,其主题就是“Children’sDay”,组织一系列的活动及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明白“Children’sDay”的意义,并学会说;当然可以选则国外的文化进行游戏教学等,如当圣诞节来临之际,多组织一些有关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了解圣诞节的来历,学会说圣诞节相关的句子,如“MerryChristmas”等等。

双语教学的教师还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持语言的完整性,用外语来学习外语,而不是借助于母语。保持语言的相对完整性和独立性,对培养幼儿的语言是相当重要的。例如:你一边洗苹果一边对孩子说:“I’mwashinganapple.Doyouwanttoeatit?”会比教师先用汉语把要说的话要做的事说清楚后再告诉幼儿要好的多。前一种方法保持了语言的完整性,使幼儿在没有任何负担的情况下而不知不觉得学会可外语。而后一种做法即会让幼儿有种除母语以外的语言不是很重要的想大,不仅降低了幼儿学习的兴趣,还会引起语言上的混淆[7]。

另一方面在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教材的选取方面也是尤为重要,要根据学前儿童本身身心发展的特点,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选择对学前儿童有利的,让其感兴趣的教材。再结合教材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发到及至。

(三)明确双语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前儿童学习外语的兴趣和初步的外语听说能力

从教学目标上看,以培养学前儿童兴趣以及语言是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主要目标。兴趣的培养是幼儿学好第二语言的关键。而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幼儿喜欢以快乐的方式接受新知,他们是在玩耍中得到知识、锻炼能力等。其次,孩子的思维方式是直观行动思维。主要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这种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在直接感知和实际行动中进行的。结合幼儿思维发展的趋势,让孩子在直观中感知、在游戏中记忆的方法,潜移默化地产生学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如,当孩子积累了若干个动物单词后,教师可自编一个边讲边练边玩的儿歌:Icanrunlikeahorse;Icanwalklikeaduck;Icanjumplikeafrog;Icanswimlikeafish……。

由于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实施直观教学、教学与游戏相结合,教学的全过程都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相沟通,这就使得幼儿在没有教学任务压力的情况下,自然轻松地学习语言。另一方面鉴于幼儿有天生的好奇心,一种新的语言本身对他们就有强烈的吸引力,这对他们兴趣的培养也是一个有利的条件。实验说明随着学习知识的增加,幼儿学习外语的积极性也在增强,并促进了汉语的学习。遵循幼儿语言发展规律就要,就要强调听说领先、以听促说、听说结合的原则。当儿童在早期逐渐获得学习第二语言的兴趣后,就会逐渐用所获得的语言同母语者同老师以及他们的伙伴进行思想的交流和情感交流,这个时候教师或是家长一定要给予幼儿一定的鼓励与肯定,让幼儿在经常性的使用中,逐渐形成了第二语言的思维习惯,从而促进了第二语言的习得和发展,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同时,家庭也是学前儿童学好第二语言的关键。

生活中有许多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家长要有目的地选择日常的事物,作为激发幼儿兴趣的素材。如逛超市时,家长要时刻注意孩子的眼光,适时地用双语来丰富他们的词汇量。如在游玩时,家长要主动地运用英语问候语向外国友人、朋友打招呼,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掌握问候语的使用。又如,孩子喜欢看卡通片,家长可选择卡通和英语相溶的碟片,让孩子在看看、玩玩中习得英语。

(四)开展多形式的活动

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幼儿活动主要以兴趣活动为主。通过活动,儿童可以获得身心自由,处于精神愉悦状态。

自由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形式生动,范围广泛的生命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幼儿在自由自在的情景中自由学习是相当重要的,不能让幼儿有任何负担的情况下进行双语教育的学习。

当然不管是什么形式的活动都应根据学前儿童的特点、水平、需要以及内容的不同而选择。教师或是家长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而采取适合的有效的活动方式来促进幼儿第二语言的学习,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五)创设良好的双语学习环境

有人说,教育实质上是环境的再造。而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刺激性原则[8]。儿童的语言习得特别需要有大量的无处不在的听、说、读的多重语言信息的刺激。即要求为幼儿提供时时复现的语言环境,不仅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有机渗透,同时在儿童接触的其他环境中也要尽可能地出现,使语言多次循环,不断得到强化。可见环境的创造相当的重要。环境的创造主要是指物质环境的创设和精神环境的创设。物质环境包括场地、电教设备、操作材料(图片、粘贴、手偶、服装等)、教师用书、儿童用书、家长用书以及各种印象资料等。精神环境指的是:创设一个能够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的语言学习环境;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想说、爱说、并能够得到积极应答的语言交往环境;为幼儿提供一个接纳、自由、宽松、和谐、关怀、鼓励、愉快的人际交往环境。要利用一切条件尽可能为学前儿童创设丰富的外语学习环境。学前儿童学习语言主要靠“习得”而不是“学得”,就是说从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上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然习得的语言机会。如在活动室播放外语歌曲或儿歌,选播英语录音带、电脑软件等。在区域角投放双语故事书、卡片等,让儿童耳濡目染的认知环境。

另外在家庭方面,创设学习第二语言的情景,也是促进幼儿学好第二语言的关键。与孩子形成一种良好、亲切的个人感情交往的氛围。多与他们玩,多给他们讲故事。在玩玩讲讲中自然渗透已学会的英语内容,互动中给孩子把听到、看到的内容进行充分复述的机会。如:将孩子已学会的单词标贴在家中相应的物件上,创设语言学习的氛围,增加孩子看、说、练的机会。又如,孩子前几天刚学会rabbit,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讲rabbit的故事,做rabbit的动作,看rabbit的图书等等。运用各种方法帮助孩子练习、运用已学会的英语。

总之,同其他教育活动形式一样,对学前儿童实施双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因此它该成为对全面发展有益的教育过程。虽然学前儿童具有学习第二语言的潜能,但是同时需要教育工作者,家长以及社会全方位的支持与努力,发挥教育合力,摆脱目前存在的误区,正确处理好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的关系,学前儿童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在幼儿在快乐中学习第二语言,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享受快乐。

参考文献:

[1]郭卫东.论双语教育的功能[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4,(3)

[2]任良玉等.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04—3,3:78—79

[3]彭杜宏,刘电芝.家园结合的第二语言获得模式探究[J].早期教育,2002,12

[4]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5]张婷.论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J].济南大学学报,2002,12(6)

[6]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