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技巧范文10篇

时间:2023-11-03 17:29:17

酒店管理技巧

酒店管理技巧范文篇1

【关键词】酒店管理沟通技巧教学优化

一、酒店管理专业的沟通技巧课程开展重要性

人际沟通,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或群体,通过一定的联系渠道传递和交换各自的意见、观点、思想情感与愿望,从而达到相互了解、相互认识的过程。沟通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信息相互交流的过程。酒店工作人员的人际沟通能力,主要是指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顾客之间、员工与上级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并对此发送与接受的准确性,包括外在技巧和内在动因。其中,恰如其分和沟通效益是人们判断沟通能力的基本尺度。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毕业之初从事的都是酒店一线的服务工作,即直接为客人提供各种服务工作。纵观各大酒店的人事招聘信息,酒店各部门在招聘员工时都有一个共同的条件,那就是“人际沟通能力强”。据上海酒店行业人才需求的调查,酒店中有68.75%的岗位在招聘员工时最看重的是“良好的沟通和谈判能力”。可见,人际沟通能力在酒店从业中非常重要。首先,服务人员必须准确把握客人的需求,而客人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和随机性,这就需要服务员与客人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交流。其次,酒店提供的服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酒店各部门间和相关岗位工作人员间的及时沟通与配合来共同完成工作目标。可以说较强的沟通能力是酒店员工出色完成服务工作的基本能力,沟通能力的高低也往往直接影响到一个人其他能力的正常发挥。酒店作为服务行业,能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稳定地发展,能否成为品牌企业,服务非常重要,提升服务水平的核心在于提升服务人员的素质,服务语言则是服务人员素质的最直接体现。

二、酒店管理专业的沟通技巧课程教学优化策略

1.课程定位。作为酒店管理专业主干课程之一,《酒店沟通技巧》是直接面向酒店职业岗位的培养沟通能力与素养的专业实务课程。由于沟通无所不在,故而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的所有生活、学习和其它社会活动都是对沟通的学习认知与锻炼,而本课程的教学起到引导学生重新探索、发现、认知、再塑沟通能力的作用,也为前续的酒店前厅、客房、餐厅以及酒水调酒技能课程学习的运用起到纽带与牵引的作用。同时为后续课程《康乐服务与管理》、《酒店会展实务》、《顶岗实习》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使学生能胜任高星级酒店餐厅服务岗位的工作。2.课程设计与内容。第一,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开发课程项目第二,根据学习成长规律序化课程教学内容第三,在行动领域中教与学3.课程教学实施示范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重在实施。本文将以课程中“倾听技能训练”为例,演示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其中将运用到引导法、讨论法、情境演练等多种教学方法,并需要多媒体、QQ、微信、网络视频等多样化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4.课题倾听技能训练(1)任务目标知识目标:第一,理解倾听内涵;第二,掌握倾听技能要点能力目标:第一,能学会正确倾听;第二,能运用倾听技能对客服务品质目标:第一,通过倾听训练提升沟通素养;第二,提升个人魅力(2)重难点分析第一,重点与突破。重点为倾听技能运用训练。它支撑酒店岗位工作的核心职业能力与素养,是后续各项工作任务能否顺利开展的前提。通过问题设疑、引导讨论、案例分析、现场实践等方法突破重点。第二,难点与突破。难点为如何在服务中展现倾听,因为它需要结合实际完成任务的关键,是学生获取岗位能力的核心环节。通过翻转课堂、情境演练等教学模式与方法,让学生参与到各个环节,从而得以在情境演练中通过训练逐渐掌握倾听技能与倾听的沟通能力。(3)教学组织与实施第一,任务布置。上传微课视频,布置课前学习任务,下发课前和课中以及课后任务单。课前完成。土豆网学习视频链接以二维码的形式发放到教学群。第二,学习展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抽查演练方式展示课前学习效果,旨在检查课前任务单完成情况,本环节需时间为5分钟。第三,微课复习。随即抽选学生演练解说微课学习成果,旨在检查学生个人学习效果。一方面防止部分学生偷懒没有自主学习,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另一方面也让学生能够在课堂升华的教学前更熟悉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此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演练情况作进一步了解以便于教学能够更顺利的开展。本环节教学时间为5分钟。第四,课堂探究情境。情境布置(本环节5分钟)①每个工作组选取1名酒店督导进行5分钟投诉处理情境演练。②小组有10分钟的时间设计情境。讨论讲解以及将倾听技巧运用的环节设计以及展示环节。③教师答疑:在情境演练各个环节,教师应针对各小组在设置情境中遇到的障碍和难题进行1对1解答。小组情境设计(本环节10分钟)情境演练(本环节总计55分钟)①小组展示(5分钟)(道具:身份牌,场景布景画板)期间,其他小组观摩②效果讨论:小组讨论自身得失,其它小组写好评价表和评语,给出评价(3分钟)③评价结果汇报(1分钟),其它小组给出补充评价(1分钟)。汇报小组自辩。(1分钟)教师主持,点评(是否视其情况而定)。课程总结与课后任务布置(本环节5分钟)。本教学环节教师首先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总结,使学生在分散的情境演练之后能够对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的体会,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最后需要布置课后强化任务单。听力训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从接受信息、识别、判断到理解声音信号无不贯穿着听力技巧。要让学生掌握一定听的方法和技巧,除了课堂上进行扎扎实实的训练外,还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听力技巧上的训练和点拨。第一,了解听力测试中主要题型的特点。目前常见的听力题型大致有:单词辨音;单句理解;对话理解;短文填空和短文理解。听力的内容有数据和事实。数据可能是日期、时刻、价格、物品、数量、交通工具起始和到达时间,有时还需要简单的运算。事实有人物、职业、地点、目的、方式、题目、话题等。针对这些题型,平时要加强练习,了解出题人考察的意图。第二,培养学生的预猜测能力。预猜测能力在听力训练中就是指根据已知信息来限定将要听到的内容的可能范围,再根据现实的感知和以往的经历对即将出现的信息作出推测,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得未知信息。在听力教学中教师应将猜测能力听力技巧贯穿于听前、听中、听后的全过程。a.听前大胆联想猜测让学生养成在听力测试开始前趁几秒钟的时间间隙快速浏览题题干及选项.以获得听力材料的背景信息及语境.从而在听的过程中有目的的捕获与题目有关的信息对象。例如,如果看到下面的选项:A.InthebookstoreB.InthecinemaC.IntheclassroomD.InthePostOffice根据这4个地点的供选答案,可以预猜测到的信息就是该听力内容肯定与地点有关,因此应让学生在听的同时有针对性地捕获与地点相连的关键词汇或短语,做到有的放矢。但在听材料的过程中应避免过分注重词汇的意思而影响到对材料整体的把握。b.听中仔细辨别推测听的目标就是抓住所听内容的基本思想以及主意内容。由于听前做了大胆的联想猜测,利用捕捉的信息作铺垫。我们就可以肯定地推断,该题的问题很可能是:Wheredoestheconversationmostprobablytakeplace?等。根据理解到的这些信息去寻找符合的答案。当然,主要信息与干扰信息并存或出题者故意在逻辑或内容上设陷阱,以致学生造成理解混乱和错误也是惯常的事情,因此,面对听力内容和选项中如此丰富的信息和复杂逻辑层次,必须进行仔细辨别、分析,用大脑内储存的有关知识来帮助理解谈话内容,从中选出有用的信息。剔除跟题干毫不相干的内容,有的放矢,达到听力的最佳效果。此种教学方式是采用翻转课堂形式所开展的沟通技巧教学,笔者对于此种教学方法的采用已经四年有余,期间深受学生、教学督导以及酒店专家好评。目前,我们已经将其中的教学经验推广到数家合作酒店,主要是作为酒店员工培训的方式进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且往往在企业实践的效果要比在校实践更优。经过对比,我们发现,应用性强的服务类专业教学,翻转课堂模式更需要学员具备一定的工作基础和职业素养。而学生在具体学习中显然还有所欠缺,主要的问题体现在学生在情境演练中还不能非常真实地进行角色替入,同时对情境设计中的工作环节领悟还不足。这些都影响了教学效果。

对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来说,其在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强化自身服务意识,更加需要掌握重要的沟通技巧,通过沟通技巧的掌握增强自身亲和力,与他人之间形成良好关系,进而在工作中予以良好应用。沟通技巧课程的开设可以说为学生沟通能力的养成和沟通技巧的培养提供强大动力,是学生提升自我综合能力的重要辅助。教师需要从更深层次把控沟通技巧课程展开的方式,让其为学生沟通能力发展提供借鉴。学生也要从沟通技巧课程中学习更多方法,灵活应用到生活工作之中,让其为生活、工作做好支撑。

参考文献:

[1]杨华.刍议酒店财务人员素质提升的途径[J].中国集体经济,2018(12):132-133.

[2]冷净漪.酒店语言沟通技巧[J].现代经济信息,2018(01):397-398.

酒店管理技巧范文篇2

一、开设酒店管理专业茶艺展示课程的重要性

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的自我修身的品味积累,收入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人们对于服务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茶不仅是一种修身养性的饮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是一种艺术,受到很多人的追捧。所以,大多数星级酒店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开设了很多的茶坊、茶馆等品茶场所,人们进入茶馆不仅仅是因为口渴,而是由于茶馆宁静、舒适的环境,能够陶冶情操,属于一种时尚的文化消费。在茶文化发展过程中,茶艺是茶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时展的需求。在这种需求下,茶艺师作为新兴的职业受到市场的欢迎,并已经逐步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在具体的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活动中,为了更好的贴合宾客要求,丰富服务项目,进行了茶艺展示课程的设置。就酒店服务行业来说,为该行业输送应时之需的人才,使得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复合化,以至客观性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因此,茶艺展示课程已经是当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必备课程,不仅能增强学生自身的专业技能,还能培养出与酒店服务当中相匹配的人才。教学活动的成败衡量标准就是学生在接受教育活动之后是否能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即就是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和社会需求相吻合。那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当中,就必须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率、丰富教学的内容、优化教学的理念等。对于酒店管理专业来说,要依据市场的需求开设茶艺展示课程。课程的设置不仅是更新教学理念的过程,也是教学与社会需求相吻合的必然之路。然而茶艺展示课程的设计与教学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就要具备以下的基础:首先,做好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学习理念的培养。专业基础知识是开展好茶艺展示课程的前提,不仅有助于教师的教,也有助于学生的学,于是当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能力的时候才能对“茶艺”的内涵形成一个系统化、全面化的认识。但是其他的影响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学生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意识都是影响茶艺展示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方面。在教学活动当中,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自觉根据教学目标设定学习内容,通过教师课堂讲授补充自己的知识结构,熟悉牢记基础知识,为实践性学习内容奠定了基础,达到教学目的。其次,有效的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等。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巩固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茶艺基础知识和技能。最后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茶艺展示课程对于实践能力的要求也是较高的,教师的教学任务不仅仅是帮助学生理解基础的茶文化知识,更多的是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任务驱动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在掌握专业理论的同时,更重要的就是对示范能力的要求,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教师业务水平对学生的影响还是较大的。总之,教学模式只有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更好的应用所学内容适应市场灵活性,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的职业茶艺师。随着高职教育体系的不断更新及变革,我国职业教育的教学条件也在不断的得到改善,致使酒店管理专业具备了一定的实训设施设备以备学生亲身体验和操作,包括识别茶叶、泡茶、饮茶、茶礼等,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服务技能,更好的对客服务。因此,从社会的需求来看,将茶艺展示课程融入到酒店服务当中的比例不容忽视。

二、对于酒店管理专业茶艺展示课程的设计及教学相关理念的探讨

针对酒店管理专业来说,想要和茶艺展示课程设计的教学相融合,需要具备以下几个关键点:第一点,从茶艺展示课程的设计理念来看,将茶艺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紧密的联系起来。教学的指导理念要根据现代性及开放性的特征为依据,在理论教学中融入技能内容,可以有效的加强理论的实用性,从而将茶艺知识深化为技能教育。除此之外,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当中,要丰富茶艺的教学内容,充分地利用好现代教育当中的设备资源,力求资源利用最大化。激发教学主题的积极性、创造性,教师要做好茶艺展示课程的引导活动,以便更好的开展茶艺展示课程的教学。同时把教学的模式、方法与时代的要求相结合,来实现提升茶艺展示课程实质性的教学质量。第二点,从茶艺展示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上来看,要根据当前国家在茶艺师方面的要求为切入点,并且将传统的茶文化和现代的茶艺内容结合起来,进一步为茶艺展示课程的内容创新提供有效的依据。除此之外,茶艺展示课程的设计更要注重的是课程内容的层次性,课程的设置要达到体系化就必须注重茶艺活动的具体内容以及茶艺活动的核心内涵。在课程教学体系中,首先从茶的起源与茶叶分类、茶叶的辨别知识以及茶叶的加工技术知识,亦或是茶叶的品种特征以及品牌等,这都是需要纳入到平时的茶艺展示课程的模块教学活动当中,有层次的对学生进行系统化、体系化的教育。凡是能够对学生理解茶艺知识和运用茶艺技巧的教学方法都可广泛的运用到课堂当中,茶艺展示课程的模式也要做到创新。第三点,从茶艺展示课程设置的思路来看,茶艺展示课程主要的关键点就是将茶艺展示课程的教学任务要与市场需求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好教学内容和市场需求之间的高度吻合,从而提升教学的效果;根据学生的兴趣来设计茶艺课堂的教学方式以便于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进一步保证有效课堂。

三、酒店管理专业茶艺展示课程的设计及教学策略分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校的酒店管理专业作为培养酒店管理人才的基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当前大的社会背景下,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就要对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强化服务技能等有一定的积淀,为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保障。第一,在具体的茶艺教学活动当中,要围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来展开,如茶艺人员的服务礼仪、茶艺人员的职业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人文精神等。由于酒店管理专业对职业技能要求较高,所以学生职业能力的表现是由学生的综合素质所决定的,而学生综合素养的基础也关系到茶艺活动表现的好坏。我国的茶文化在世界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茶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历史悠久,早在清朝我国的茶叶出口是我国出口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不论是茶文化的丰富内涵,还是茶文化的普及和应用优势都是很明显的。而酒店管理专业当中的茶艺展示课程不单是对茶文化及茶艺技巧的学习,同时也融入了多样元素的教学体系,就让我们必须重视在课堂上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在整个茶艺展示课程的教学活动当中最重要的就是不仅注重学生的实践技能更要融入学生的人文素养。第二,教学体系当中必须包含实践教学,而实践教学不仅仅是在实训室。在茶艺展示课程实践教学当中不可或缺的就是实践活动。茶艺是修习涵养的综合技能,简单的教学模式(实训室)是无法全面展现茶艺技能以及茶艺的对客服务。所以,课程的教学活动就要为学生提供参与实践活动的平台,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茶艺理论投入到实践活动当中,从而达到茶艺教学的目的和良好的效果。在我院系部的茶艺展示课程的实践教学除在茶艺实训室中教师示范、学生模拟、教师一对一指导外,还纳入了任务驱动进行茶艺馆市场调查、身临其境参观大型茶馆、茶艺顶岗服务等。学院就此也为学生提供了基本平台,接待中央、区外等大型实训基地观摩团,在接待服务中进行茶艺展示服务环节,达到实训目的,同时也受到全国各地职业院校、行业及相关同行的一致好评。通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教师进行实地教学,从而加深学生对于茶文化的理解和茶艺展示技巧的熟练掌握。总而言之,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必须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实践活动当中去,学生毕竟是实践活动的主导,即使教师做的再好,没有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也是难以达到教学的理想效果。因此,要有针对性的激发学生的潜力,最终实现茶艺展示课程教学的总目标。第三,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专业教师在酒店管理专业当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随着当代茶文化的发展和茶艺技巧的创新,教师要与时俱进的贴合市场需求,时刻吸收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内容,在具体的操作过程当中要对茶艺理论知识有一个熟练的运用能力,对于新的专业技巧不断进行业务钻研,反复磨合,从而提高业务水平,这也是具体的茶艺展示课程的实践可行性和艺术性所决定的。这样教师不仅仅做到充实学生的基本理论和技巧,还能够提升实训课堂的趣味性,培养茶艺美学意识,有效的带动学生完成课堂任务。因次,茶艺展示课程是为酒店服务行业人才的需求所开设的课程,更是为了实现当代大学生更好的就业而应时之需的一门专业课程。

四、结语

酒店管理技巧范文篇3

关键词:茶艺学习;酒店管理专业;意义

引言

为进一步分析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相关策略,本文基于茶艺学习内容,有效总结了茶艺学习对于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开展的重要意义,同时结合有效教学实践,总结了有效的教学思路,希望分析能够进一步提高认识,以保证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1茶艺课在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中的意义

1.1茶艺能弘扬茶文化

纵观古今,茶的发展是一部漫长的历史,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茶不仅是一种对身体有益的饮品,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寄托,也拥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随着茶文化深入发展,现阶段的人们对于精神文明追求也不再拘泥于传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因此茶馆就成为了一个受欢迎的场所。人们走进茶馆不仅仅是为了饮茶,更是因为茶馆所拥有的能够洗净铅华,怡情养性的环境,这属于一种文化意义上的消费。在茶的泡制工艺中,无论是选挑茶叶、摆放茶具、还是布置茶室,我们都能从其中感受到茶叶的四处留香,以及茶叶带给人们的一种精神洗礼。茶文化是慢生活时代的一个标志,更体现了一种关爱彼此的奉献精神,对于当下繁华浮躁又快速的生活节奏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除此之外,茶还是一种非常健康的饮品,它拥有无可替代的保健作用。据研究发现,茶叶中含有上百种非常有益的物质成分,例如咖啡因、茶多酚、生物碱、维生素等,世界人民公认茶为高品质饮料。饮茶能够振奋精神,对于消除疲劳有很大作用,当尼古丁、酒精等物质残留于人体时,喝茶有助于这些有害物质的分解。同时,茶叶对于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及促进人的健康发展具有明显的效果。

1.2茶艺能够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

中华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史,而传统文化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着仁义礼智信的原则,正因如此,这种理念性的原则也指导我们不断继承和发展茶艺的理念和文化,所以,定期举办活动学习茶艺,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帮助学生修身养性,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道德观念。在当前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阶段,有一部分青年或因个人及家庭或因社会原因而处于自我迷失的状态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强化心智,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则至关重要。因此,开展茶艺的教学作用重大。这也是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的重要途径。

1.3茶艺有助于塑造学生知礼性格

中国传统文化过程,我们学会了礼让,在茶艺学习过程相关的礼仪制度给学生提供了学习传统文化的机会,作为有效的文化传承,有利于培养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爱的良好习惯。如从饮茶的角度来看,其需要通过茶艺的表演传达精神,并积极塑造学生知礼性格,按有效流程以及规定操作,学生会很快掌握茶艺技巧。另外,茶艺过程即是待客过程,学生能够在此过程学会传统礼仪之中的待客之道。因服务的态度及规范与服务的质量和态度密切相关,所以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这些知识是必要的,具有积极的学习意义。

1.4茶艺有助于锻炼学生社交能力

我国茶文化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历经一代一代的传承因而最终留下的和、敬、融、理的理念便十分重视文化传承过程中茶艺人所拥有的人际交往的技能。在当代,一些学生会沉浸在网络虚拟环境中的情况下,开展茶艺课程能够让学生回到现实,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往。所以,开展茶艺课程教学,能够让大学生对于传统的茶文化拥有全新的认识,拉近学生的感情,提前发展了大学生走入社会后需要的人际交往的技能,也同时让更多的青年人能够成为社会发展强有力的后备军。而一套完整的茶艺演示,不然要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也会涉及到合作,这样一来学生之间形成社交关系,其社交能力与写作能力都会不断提高,增强团队合作的向心力,才可以更加顺利的完成酒店管理工作。

1.5茶艺在酒店管理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茶业的经营模式众多,不仅存在于餐饮、俱乐部及其他休闲娱乐场所,而且还可以独立运作。就目前情况来看,茶艺师已经成为社会需求量很大的专业性人才。大学生要想研究通透茶艺文化,首要的深入的了解茶的产生,发展和制作过程,而在此之后,多方位考察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茶的书籍典故、探究其发展的历史也是必要的。一般来说,对于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而言,能在学校学习到有效的茶艺技术,他们的就业渠道就可以很大程度上得到拓宽。

2酒店管理专业茶艺课程实践教学思路

开展茶艺课程教学,除了需要引导学生了解茶艺的具体知识,还应该重视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茶艺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茶艺技能能否全面发展很大原因在于专业教授的技巧。在设置酒店管理专业茶艺课程教学流程时,为了达到更好的技艺型人才培养的效果,需要参考以下具体几点,其中包括:首先,开展茶艺课程教学活动,要深入分析我国茶艺发展的基本情况,其中包括茶叶的类别和其相关特性,这些内容是基础性内容,需要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掌握,在有效掌握之后,茶艺课程教学才有了内涵,也只有这样,才能发现茶艺所具有的美学意义和文化底蕴,这样一来,日后的学习过程,茶文化逐渐引入课堂,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的学习文化意识。创新性的开展实地教学活动,开发丰富的教学活动。并积极利用现有资源以及教学实际特点,全方位的理解茶元素内涵,让学生学会良好的茶艺技术。以使茶艺课程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还需要尽可能把茶艺课程与自身的专业特色进行协调考虑,并根据当地发展的实际,将酒店管理专业的相关特点与以上的因素相融合,从而确保学生在学习茶艺基本内容的同时兼顾性的提升专业知识技能,发展形成独一无二的人才培育模式。其次,进行茶艺课程教学活动时,茶艺文化内涵的表达也不可或缺的。为了使学生们了解的茶艺知识更加丰富,还应结合有效的茶文化传统,满足学生的文化诉求。

可以说茶艺教学其实就是在现实生活中传承茶文化理念的另一种补充。而且,在茶艺课程教学过程中,其中包含的文化属性在整个学习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绝不能脱离文化属性而单纯教授技巧,否则整个教学活动中,我们学习到的只会是单纯的茶艺表演技巧,而我们希望达到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的价值,则会无从探寻。据当前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育情况调查显示,在茶艺文化课程设置中文化理念的缺失相当严重,这对于整个人才的培养及今后的就业方向的确定是不利的。因此,在开展茶艺课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融入文化元素,是无可厚非的。这不仅是对学习内容的拓展,还是有效教学模式构建的前提,在实际教学开展过程,茶文化应该巧妙融入于教学课堂,传授学生茶艺的同时,要让学生热爱茶艺,并且热爱传统茶文化,使学生能够在不断探索之中找到自我。最后,在酒店管理专业,茶艺课程的教学水平提高,其前提是有一套完善的教学提供,并且要配置更为合理的教学人员,通过教师教学技能的不断提高,才能够实现茶艺教学的实效性。但目前多数学校还缺乏完善的人才招揽和储备系统,人才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教学的效果。在此过程中,就得管理专业应该尝试开展各种有效活动,以培养更多的具有高水平的教师。总而言之,酒店管理专业茶艺课程的开展过程,并不能单一化,要实现教学的多样性,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从而使茶艺教学课堂变得更加轻松愉快。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茶艺教学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传统茶艺文化的精华,对它了解的越深厚,对于未来的就业帮助越大。正因如此,要想使开展的课程教学活动拥有良好的效果,就需要在其中融入茶艺具有的独特内涵,在不断丰富和诠释其价值内涵的基础上,实现教学的有效性,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3结束语

总之,通过进一步分析,希望茶艺学习能够有效融入酒店管理专业,并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从而也保证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唐玮.电子商务在茶主题酒店管理中应用[J].福建茶叶,2018(5):77.

[2]覃柳琦.传统茶艺文化在中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8(2):211.

[3]王雪莲.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茶艺课程教学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9):3-4.

酒店管理技巧范文篇4

一、研究国内外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

(一)是帮助我国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获得发展的重要途径。人才是促进一个行业发展的重要源泉,一个行业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只有培养出足够优秀的人才,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该行业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每个行业都要注重对人才的培养,认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当然我国的酒店行业也不例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酒店的需求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所以,为了提高我国酒店行业的竞争力,促进我国酒店发展,就需要更多的有关于企业方面的人才,这样才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酒店的发展。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无疑是帮助我国培养更多更优秀的酒店方面的人才的重要途径。而我国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国外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又有许多不同之处,了解这些不同之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看清自己的不足之处,知道自己哪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从而能够在很多方面对我国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作出相应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为我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酒店管理方面的人才,帮助我国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模式获得一定程度上的发展。(二)能够使我国酒店管理专业懂得如何更好地培养人才。在人才的培养中,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培养出一定的人才的。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做支撑,还要与本行业的实际情况相符合。比如,在我国的酒店行业中,想要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就要我国高校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顺应我国时展的潮流,根据我国酒店具体的情况进行酒店方面的人才培养,而不是盲目地照搬国外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所以,对国内外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一定的研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认清我国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国外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别,清楚地了解到国外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制定中注意到的事项及一些必要的制定原则。通过一系列的研究,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我国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国在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懂得如何更好地培养人才,帮助我国酒店行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促进我国酒店行业的发展。

二、国内外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我国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虽然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并且我国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完善,但从目前我国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来看,依然存在一些很大的问题,缺乏完善的人才管理模式。并且很多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并没有对人才培养模式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一部分比较优秀的学校的酒店管理专业有相对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但相对国外的人才培养模式来说,它依然有很大程度上的不足。比如,我国比较优秀的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校在人才培养中比较注重从培养知识型人才向培养能力型人才过渡,它是通过采用模块化和捆绑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同时大量投入一定的实验室与模拟酒店的建设,以完成要求的实践教学。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在人才培养中比较注重校企结合模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它开创了外语与专业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这两个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对于我国其他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来说,有很大的进步,但与国外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比,依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距。(二)国外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国外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十分注重实践教学,它们比起一些空泛的理论,更加注重实践的意义,所以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更加注重对人才的实践要求。国外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领导者在办学的过程中会根据酒店行情的不断变化,相应地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使得自己的教学内容可以保持一定的先进性。他们在课程的设置和学习时间的分配上也是有一定要求的,不仅注重理论基础,还主张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他们能够保持自己思考的独立性。更重要的是,很多学校还把课堂搬到了酒店中,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教学。在国外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做得比较成功的,并且被人们广泛应用的就是洛桑模式和康奈尔模式,这两种模式都有着明确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他们懂得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们进行更好的学习,从而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的人才。洛桑模式和康奈尔模式不仅仅是国外很多高等院校常用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全球公认的比较成功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三、国内外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比较

(一)国内外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培养目标的差异。众所周知,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动力,只有明确的培养目标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在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也是如此,只有对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有着明确的目标,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酒店管理方面的人才。我国酒店管理方面的人才与国外酒店管理方面的人才存在一定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培养目标的不同造成的。不同的培养目标培养出来的人才也不一样,如国外瑞士洛桑管理学院的培养目标就是为国际接待业,特别是为世界上比较高档的酒店以及餐馆等等培养出更多的高层管理者;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培养目标就是为全球培养21世纪招待业的领袖。这两所学校培养目标比较清晰且大,并且有相应的严格的培养计划,所以他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大多都十分优秀。而我国很多学校的培养目标就没有那么大,如我国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出拥有比较突出的外语优势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武汉长江工商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出能够拥有足够的专业知识,从而能够在比较高级的酒店从事接待服务的应用型人才。所以,国内外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培养目标就存在很大的差异。(二)国内外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学内容的差异。教学内容作为教学的主要部分,关系着学生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学到的相关知识和技巧。所以,教学内容对教学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为我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我们就一定要对教学内容引起足够的重视。在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也不例外,想要培养出更好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就必须要对酒店管理方面的教学内容引起足够的重视。国内外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之所以存在一定的差别,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学内容的差异。比如,我国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有理论公共课、经济基础学科及其他一些专业基础等,在酒店方面的核心课程有旅游学概论、旅游心理学及旅游市场营销等。而在瑞士的洛桑酒店管理学院中,其课程分为6个学期,并且每个学期都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其中一个学期还是带薪实习。他们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学习酒店管理的一些基本技能、专业交流技巧、当今酒店业存在的问题研究及酒店管理操作等,核心课程有专业交流技巧、酒店信息技术以及前台理论实践等。所以,国内外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教学内容就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差异。(三)国内外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培养方式的差异。培养方式是如何培养人才的一个直接体现,培养方式的不同培养出来的人才就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培养方式直接影响着培养出来的人才的质量,所以我们一定要对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培养方式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国内外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由于培养方式的不同,所以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比如,我国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酒店管理专业要求在校生完成相应的实习,然后撰写相应的报告,除此之外,学校还要在假期安排学生去相应的酒店实习,并且这些实习企业大多都是由学校安排的。而国外的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培养方式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语言教学三大部分,并且每个部分的培养方式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课堂中,学生不但要自己亲自动手去做,还要对它的质量进行一定的分析,然后找出其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和相应的解决办法。所以,国内外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培养方式就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差异。

四、结语

酒店的发展是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的一种表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酒店的要求及需求也越来越高。所以,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酒店的要求,更好地促进我国酒店的发展,我们就一定要注重对酒店的管理,培养出更多关于酒店行业的人才。这就需要我们认识到国内外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及其在各方面存在的差异。

酒店管理技巧范文篇5

摘要: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实质是课程衔接。本文对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从课程衔接的技术路径以及实例展示几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以促进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中职教育;高职教育;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衔接

一、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

通过查阅多所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中职和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培养目标衔接不明确,缺乏可操作性。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为酒店业务运营部门一线服务与管理人才,该培养目标的描述过于宽泛,差异性不明显,唯一的差别是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是高端技能型人才,而这个“高端”无法衡量与把握,缺乏实施细则,对高职的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操作层面无法实现。2.课程结构设计上有重复现象。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开设的专业课在课程名称、课程结构甚至课程教材上极为相似,讲授内容重复交叉,如《旅游服务礼仪》《餐饮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等专业主干课程在中高职两个阶段的课程学时、课程标准、教学内容都基本一致,区别不大,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的递进规律。这样的现象造成中高职整体教育资源的浪费,教学和学习的效率明显降低,违背效益最大化原则。3.教学内容和要求上有脱节和倒挂现象。在理论课程上,大量繁难的理论课程集中在中职阶段,高职阶段的课程反而更强调应用性,这明显违反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从而造成中职和高职在文化基础课程设置上不能做到连贯性和统一性,出现脱节现象。在实践课程上,中职注重专业技能训练,而高职把专业技能训练作为重点,出现中高职技能倒挂现象。

二、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技术路径

1.明确衔接理念,准确目标定位,凸显职教层次。中高职课程衔接是突破培养层次的局限,构建完整的中高职系统培养中高级技能型人才的一体化课程结构,即在同一个体系内规划中高职课程,实现课程内容的区分与递进,呈现出相互承接、相互分工的有机结合状态。课程衔接不是课程层次上或课程内容上的简单衔接或承接,也不是学历形式上的衔接,而是立足于促进中高职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课程设计,是一种内涵式的衔接、职业技能的衔接、中高职人才综合素质的衔接。例如,笔者按照酒店管理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的职业层级及职业生涯发展轨迹图明确岗位层级和学历层次。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是中级技能型人才,层次主要对应级别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酒店一线业务运营部门的高素质服务人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是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层次主要对应级别2,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酒店一线业务运营部门的高素质基层管理人才。2.确定逻辑起点,分解职业能力,重构课程结构。针对职业教育特点,本文以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为逻辑起点,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首先,确定酒店管理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根据专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不同要求,对职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与工作流程进行分析、归纳、解构、序化,确定本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再对完成这些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分解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3.整合课程内容,重视课程延续,实现衔接创新。课程内容衔接是课程衔接的核心部分。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等方面整合,确定不同层次的课程内容,实现课程延续。(1)在教学理念方面,中职阶段解决的是:是什么?做什么?学生直观掌握,模仿操作,是培养经验型中职人才的方式;高职阶段解决的是:为什么?怎么做?学生明白原因,掌握策略和措施,采取的是培养策略型高职人才的方式。经验型人才与策略型人才的区分方式引自职教专家姜大源对中职教育高职教育的观点。(2)在教学目标方面,通过中职阶段学习,学生能较为全面地了解和掌握酒店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规范的服务接待礼仪,熟练酒店单项服务操作技能,初步形成酒店服务意识,具备更多操作性的和经验性的专业素养。通过高职阶段学习,学生能独立完成酒店的基本业务和管理工作,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具备表达、交流、沟通等酒店管理的必要技能,综合职业能力提升,能尽快胜任基本业务工作以及今后的管理岗位。(3)在教学内容方面,中职教育阶段强调基础性,侧重于酒店基础业务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基本单项技能的熟练操作,将学生的基本素质养成融入其中;高职教育阶段注重专业性和技术性,在专业理论教学内容上拓展了深度和广度,在课程设计上突出管理、计划、决策、团队建设等重要内容,强调课程内容的整合性、融通性,注重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职业素质的提升。(4)在实践教学方面,对实训项目的设计强调由浅入深、由单项到多项、由局部到整体、由简单到复杂进阶;对实训项目的组织强调由简单流程向复杂流程、由单项能力训练向多项能力训练、由专业能力训练向职业综合能力训练进阶。

总之,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理论研究正在不断深入,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实际开发建设中,我们要转变观念,勇于实践,不断探索,为构建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做出最大努力。

作者:曹艳芬 单位: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课程衔接体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基石[J].北京: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

[2]王晓东,卢兵.中高职课程衔接难题破解的基本策略再探讨[J].北京:教育与职业,2014

第二篇:中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思考

摘要:《食品营养与卫生》近几年逐渐成为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必上的一门课程。但由于该学科发展起步较晚,教材不够成熟与完善,学生相关理论基础薄弱,教学上面临很多问题。因此,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优化,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中职食品;营养;卫生;教学改革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和观念经历了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再到吃的健康的转变。居民意识的转变同样对酒店、餐饮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从业者有更高和更深入的认识。因此《食品营养与卫生》这门课程在中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是,本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理论不完善,教学方式单一等。因此,需要不断优化《食品营养与卫生》的教育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水平。

1存在问题

1.1教材内容的选择目前针对中职《食品营养与卫生》的教材版本较少,且大部分教学内容在选择上大同小异,普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课程内容设置与现阶段实际情况不匹配,内容陈旧。例如,我国居民膳食指南已更新至2016版,而多数教材还停留在2007版甚至更早的版本,与时展严重脱节。其次,中职学校重理论,但更重视技能的培养,虽然《食品营养与卫生》属于专业理论课,但应在内容中涵盖部分实践操作技能,如酒店管理专业对于宴会配菜与菜单设计有较高的要求,而现阶段只涉及到食品的营养价值等理论知识,而没有实际的膳食搭配案例可供学习,知识实用性较低。1.2教学方法与手段《食品营养与卫生》应该成为一门既传播食物营养方面的知识、又能解决日常膳食科学化的一门实用型课程。但目前大部分教师还是采取单一的传统教学方式,整个过程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性较差,缺少发散性思维,技能培养更是开展艰难,最后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1.3考核体系《食品营养与卫生》通常采用只针对理论知识的闭卷考试考核方法,考试成绩也只代表了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水平,难以衡量学生对于该门课程的实践应用能力,更无法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这种考核体系已经难以满足中职学校对于培养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2教学改革初探

2.1优化教学内容中职学生理论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对于食物营养的相关知识了解较少,而《食品营养与卫生》的理论专业性较强,学生难以迅速掌握并加以运用,因此这对教师与教材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需要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选择更加有趣、生动、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内容进行教学。在食品营养学方面,除将大量理论性知识简化讲授外,还可以补充非书本上的相关内容,内容尽量顺应社会生活发展需要,以服务生活实际为原则,不断更新、与时俱进。例如在讲授蛋白质互补作用这一概念时,可以举多个饮食搭配实例验证这一理论,如八宝粥、炖烩菜等。又如在讲谷类食品过度加工后对营养素的不良影响时,可以举例市场上常见面粉种类中营养素含量加以论证等。通过这种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迅速的增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活学活用的教学方法,也能迅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食品卫生学方面,例如几年前的“瘦肉精”事件、“地沟油”事件等都可以引用到课堂,并和学生一起讨论这些食品安全事件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多讲解成为社会热点的食品卫生问题,可以使学生能够有效的理解理论知识,特别是枯燥的卫生条例法规等知识,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2.2优化教学方法针对《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特点,为更好的进行教学改革,初步尝试运用专题式教学法与课题研究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更好的使学生掌握学科知识。2.2.1专题式教学法专题式教学法需要教师将流行的行业热点和课本知识结合进行专题性讲解。这种教学法能够将相关知识集中体现,具有深刻性;二是针对一个主题进行扩展,信息量大,对学生感染力强;三是改变了填鸭式教学,促进了教学研究,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比如关注度较高的热点专题有“能量过剩怎么办?”“人体血糖是如何调节与代谢的?”“怎么吃更健康?”等,这些专题让学生感到既不是空洞的说教,也不是无聊的知识堆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2.2课题研究教学法课题项目研究法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要求学生组成课题研究小组,拟定课题,并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课题研究。内容包括收集整理资料及撰写论文等。比如,对特定人群的膳食营养调查、给自己的家庭设计一份一周的营养配餐等相关内容的课程研究,最终以提交论文并进行内容阐述作收尾。这对学生掌握及更好的应用本门课程会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3完善考核制度教学方式改变的同时,考核制度也需要做相应的调整,更加全面的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可以使用学生上课基本情况与课题研究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学生的出勤、课堂发言占总成绩的20%,考察学生上课的基本情况;课题研究占总成绩的30%,考察学生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题型中要涉及一部分开放型题目,也可考察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3教学成果

教学内容选择上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方法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更多教与学的互动;考核侧重综合素质。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考核方法等,学生会对本课程的学习有长足进步,最终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得到优化。

作者:张帅 单位:山西省长治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校

参考文献:

[1]余秀菊.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科协论坛,2009(2).

[2]范雪莹,滕春喜.学习新课程优化课堂环境[J].教育科学,2008(1).

[3]周永,韦娜.提高《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J].现代医药卫生,2007(5).

[4]吴坤.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5).

第三篇:酒店管理专业茶艺课程创新研究与实践

摘要: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取少的一部分,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普及,职业教育科系更加丰富,教育体系也更加完善。在此背景下,中高职教育的衔接问题,逐渐成为了教育科研领域关注的重点内容。在中高职院校中,茶艺课程体系逐渐完善并兴起,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力平台,茶艺课程的创新改革也显得十分重要,在如此复杂的教育背景下,如何做好中高职酒店管理业的茶艺课程衔接,并实现其创新与发展,显得更加重要。

关键词:中高职;酒店管理;茶艺课程;创新

茶艺课程是酒店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随着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当代人极为推崇和熟悉的文化形式,因此在酒店管理专业中,茶艺课程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并以此促进该专业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本文对此进行几方面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1科学构建茶艺课程的理沦教学体系

在创新茶艺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就是构建理论教学体系,经过完善、创新、研究与茶艺课程相关的理论教学体系,使茶艺课程教学模式得到优化,使课程内容更加风趣,从而提高学生对学习茶艺的积极性,进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1.1优化调整课程教学内容,结合职业岗位知识技能现代的中职教育有两大目标,一是将职业教育的社会性与实践性贯彻到学生脑海当中;二是让学生全面综合的发展以适应广泛的就业需要。因此茶艺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课程理论体系,要遵循新课改的教育要求来实施授课,还要将中职教育自身的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展现在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之中。茶艺课程的教学内容不仅要体现出其自身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还要与职业岗位要求相对应。因此,我校在进行茶艺课程教学时,要将教学任务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茶文化精神和提高学生对茶艺与茶道的原理认知程度之上,从而塑造出一批具有高能力、专业型的优秀茶艺师。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将课堂学习内容应用到实践当中,从而使学生们对茶艺和茶道所具有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了解得更加透彻,进而使学生的茶艺美学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提高,而且能够将茶艺服务的技巧、茶叶理论课程教学的内容应用到实际当中。当然,茶叶行业发展中不断产生的一些新知识、新概念、新技术也要引入到教学当中,从而让学生领略到茶艺所特有的艺术性和先进实用性。在对茶艺课程进行实践教学时,我校需抓住教学重点,即培养学生的茶艺职业技术岗位能力,最大限度地将中职教育的优势展现出来,建立一个以实际应用为目的的茶艺实践教学体系,从点茶到制茶,从烹茶到饮茶,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学生亲自实践,在引导学生完善实践细节的同时,让学生对茶道精神的领悟更加透彻,用心去实践,并能将烹茶技巧运用自如。另外,还要将茶叶的种植、采摘、烘焙等与茶相关的知识融入到茶艺教学当中,使学生能全方位的了解到茶艺知识,进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1.2补充更新教学内容,体现行业发展趋势茶叶加工行业发展迅速,新型的工艺技术层出不穷,因此,中职教育要将新工艺有机结合到茶艺课程当中,也要让课程内容适应于最新茶艺师的职业岗位技能要求,在不断创新茶艺课程教学内容的同时,将与茶相关的文化、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展现给学生,舍弃已被淘汰的茶艺知识,将以茶艺相关的新知识、新概念、新技术不断引入到课程教学当中。例如:近年来时兴的茶席活动,其将茶艺文化活动的独特性完好的展现了出来,随着越来越多的茶艺文化活动的展开,公众对茶艺师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所以,要想设计出一个好的茶席作品,就需要中职学生对茶艺课程的各类知识体系了解更透彻,且能将茶艺知识、茶艺技能灵活运用在实践当中。因此,我校及时地将与茶席设计相关的内容引入到了教学大纲当中,将茶席设计的组成部分、具体素材以及其设计的思路、设计的技巧和茶席设计的知识和多种技能融入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之中,从而综合培养学生的茶艺职业岗位技能,进而使学生成为一名优秀合格的茶艺师。再例如:在我国,各种各样的茶叶层出不穷,就受人广知的普洱茶来说,其产于云南,是当地的特产,普洱茶因其独到的口感以及保健功能而非常受当地人的喜爱,因此,为了保证普洱茶更具有口感,需要不断改进普洱茶的加工工艺,从而更好地保留茶叶原有的味道。不断普及普洱茶知识,让学生开拓视野的同时,了解来自于云南地方的具有特色的茶文化。普洱茶需要经过细心的种植、采摘和烘焙过程,让学生完成对茶领域知识的掌握以及熟练掌握蒸茶、煮茶的技巧以外还要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有关茶的文化知识。学生在掌握炒茶、煮茶的技巧的同时,需要按部就班地掌握一系列流程,这对培养学生相关管理知识具有指导意义。以茶叶加工为基础,进而详细地展现所有过程,让学生明白茶艺的加工过程与酒店的管理过程可以进行良好的衔接。采茶、种茶、烹茶的技巧都可以应用到企业的酒店管理方面,在完善管理内容和管理制度的同时,让学生明白不同行业之间的管理技巧是相通的。为了培养学生具有更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修养,需要以茶业技能为基础,进而培训学生具有完整的管理知识技能、良好的服务态度,进而掌握管理技巧的同时,为自己的以后的茶艺师岗位做出充分的准备。

2不断强化实践教学

为了保障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进而开展茶艺课,将茶叶的品质、口感与内涵呈现在学生面前,进而向学生传授茶艺,学生需要不断地进行训练来保证充分熟知整个茶艺过程技巧的同时,了解茶艺课程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和生活实用价值。经过不断的实训和烹茶训练,让学生学习到完整的煮茶技巧。学生在履行每一步烹调的过程和步骤的同时,也完成了教师所要教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指导思想传授过程。茶艺实训课程可以分阶段进行,首先:以基本茶叶知识为主,传授最基础的茶文化内容,保证将具有信念、教育意义的茶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其次,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通过扮演不同角色,进而进行茶艺展示。负责进行茶艺表演的学生需要完整地展现出所学到的每一个茶艺演示步骤,准确使用各种茶具,并为学生提供可供饮用的茶水;最后,由学生代表负责作出总结,将所学到的茶艺展示知识与所学的酒店管理专业知识相结合,进而将学到的茶艺知识内容与专业的管理知识相结合,保证制定的管理政策充分符合管理需要,完善管理制度内容的同时,让学生更加有管理头脑和经营方法,从而为以后应对管理工作作出充分准备。由于开设了茶艺教授课程,因此大学生学到茶艺知识内容的同时,也可以更好的提升自己的素养,进而让自己的道德品质得到提高。只有具有了高尚道德情操的人才能够胜任在管理岗位上的工作。学生具有一定的酒店管理能力非常重要,但是,保持具有综合素质且具有高智商、高水平的酒店管理实力也非常重要。

3在改革教学方法中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需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在理解茶艺、感悟茶艺、反思茶艺当中,才能更好的学习茶艺知识。因此在进行茶艺课程教学时,可以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进行授课,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取长补短,在学生互相学习的同时,也使学生们对茶艺的认知更加透彻。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极为迅速,因此,在茶艺课程教学中也要适当引进科技教学资源,将网络、茶艺知识内容与多媒体三者有效结合,让课堂教学环境更加生动、更加风趣,从而增加学生对茶艺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学习茶艺知识,我们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对茶艺的学习效果。现代的教学资源可谓相当之多,比如网络上就存在着许许多多与茶艺相关的资料、教材,学生可将其引入到教学当中,使学生更能直观地感受到茶艺所具有独特的魅力,当然,教师还需要为学生不断演示烹茶的技巧,并要将其中所蕴涵的基本知识细细地为学生讲解出来,在实践教学中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编排能力以及茶席设计能力,使学生真正地掌握茶艺的精髓,从而让学生更好的将其应用到酒店管理当中。

4改变考核模式

我校对茶艺课程的考核环节做出了相应的改变,淘汰了以往以笔试为主的考核方式,引进了以实践考核为主的新型考核模式。这种新型的考核模式以实践为主,笔试为辅。笔试考核一般以茶艺的基础知识理论为主要考点,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进行考核;实操考核,即要求学生将点茶、置茶、烹茶等一系列的茶艺活动进行表演,从而对学生的操作技能进行审核。另外,我校还引进了先进的模拟茶艺师的考核方式,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考核,小组之间的考试命题也不尽相同,每个小组要独立完成一个茶席设计,不得抄袭、雷同,需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设计,且要按要求选取茶叶品种、烹茶器具、背景音乐、服装等等,最后将所设计的茶艺表演呈现给考官。这一全新的考核方式不仅对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考察,而且更真实地审查了学生对茶叶的鉴赏水平、烹茶技巧等等,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以全方位的提升。结束语中高职衔接背景下的,茶艺课程创新,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职业院校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在人才培养方面,必须要做到组织教育与文化知识教育同时进行。此时,借助茶艺课程,普及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学生文化道德素质建设非常必要,尤其是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如何能够顺利实现其中职到高职的过渡,使其更好的理解和体悟茶艺文化中的深刻内涵,成为当代职业教育中茶艺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主要科研问题。

作者:王渔 单位: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苏巧雯.《茶艺》课程教学形式改革与做法的探讨[J].广东茶业,2007(4):14-17.

[2]胡建辉,张新富,赵磊.茶学专业茶艺课程改革与茶艺师考试对接的探讨[J].大学教育,2016(4):154-155+186.

[3]王晓洋,卜燕红.酒店管理专业“茶艺”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改革———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为例[J].职教通讯,2012(12):42-45.

[4]程善兰.高职院校茶艺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改革———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为例[J].广西轻工业,2011(10):132-133.

[5]文琼.从成都茶文化谈高职院校《茶艺》课程的改革[J].青年文学家,2011(24):157-158.

第四篇:酒店管理中高职课程衔接路径研究

摘要: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实质是课程衔接。本文对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从课程衔接的技术路径以及实例展示几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以促进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中职教育;高职教育;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衔接

一、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

通过查阅多所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中职和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培养目标衔接不明确,缺乏可操作性。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为酒店业务运营部门一线服务与管理人才,该培养目标的描述过于宽泛,差异性不明显,唯一的差别是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是高端技能型人才,而这个“高端”无法衡量与把握,缺乏实施细则,对高职的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操作层面无法实现。2.课程结构设计上有重复现象。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开设的专业课在课程名称、课程结构甚至课程教材上极为相似,讲授内容重复交叉,如《旅游服务礼仪》《餐饮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等专业主干课程在中高职两个阶段的课程学时、课程标准、教学内容都基本一致,区别不大,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的递进规律。这样的现象造成中高职整体教育资源的浪费,教学和学习的效率明显降低,违背效益最大化原则。3.教学内容和要求上有脱节和倒挂现象。在理论课程上,大量繁难的理论课程集中在中职阶段,高职阶段的课程反而更强调应用性,这明显违反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从而造成中职和高职在文化基础课程设置上不能做到连贯性和统一性,出现脱节现象。在实践课程上,中职注重专业技能训练,而高职把专业技能训练作为重点,出现中高职技能倒挂现象。

二、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技术路径

1.明确衔接理念,准确目标定位,凸显职教层次。中高职课程衔接是突破培养层次的局限,构建完整的中高职系统培养中高级技能型人才的一体化课程结构,即在同一个体系内规划中高职课程,实现课程内容的区分与递进,呈现出相互承接、相互分工的有机结合状态。课程衔接不是课程层次上或课程内容上的简单衔接或承接,也不是学历形式上的衔接,而是立足于促进中高职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课程设计,是一种内涵式的衔接、职业技能的衔接、中高职人才综合素质的衔接。例如,笔者按照酒店管理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的职业层级及职业生涯发展轨迹图明确岗位层级和学历层次。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是中级技能型人才,层次主要对应级别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酒店一线业务运营部门的高素质服务人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是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层次主要对应级别2,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酒店一线业务运营部门的高素质基层管理人才。2.确定逻辑起点,分解职业能力,重构课程结构。针对职业教育特点,本文以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为逻辑起点,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首先,确定酒店管理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根据专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不同要求,对职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与工作流程进行分析、归纳、解构、序化,确定本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再对完成这些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分解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3.整合课程内容,重视课程延续,实现衔接创新。课程内容衔接是课程衔接的核心部分。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等方面整合,确定不同层次的课程内容,实现课程延续。(1)在教学理念方面,中职阶段解决的是:是什么?做什么?学生直观掌握,模仿操作,是培养经验型中职人才的方式;高职阶段解决的是:为什么?怎么做?学生明白原因,掌握策略和措施,采取的是培养策略型高职人才的方式。经验型人才与策略型人才的区分方式引自职教专家姜大源对中职教育高职教育的观点。(2)在教学目标方面,通过中职阶段学习,学生能较为全面地了解和掌握酒店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规范的服务接待礼仪,熟练酒店单项服务操作技能,初步形成酒店服务意识,具备更多操作性的和经验性的专业素养。通过高职阶段学习,学生能独立完成酒店的基本业务和管理工作,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具备表达、交流、沟通等酒店管理的必要技能,综合职业能力提升,能尽快胜任基本业务工作以及今后的管理岗位。(3)在教学内容方面,中职教育阶段强调基础性,侧重于酒店基础业务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基本单项技能的熟练操作,将学生的基本素质养成融入其中;高职教育阶段注重专业性和技术性,在专业理论教学内容上拓展了深度和广度,在课程设计上突出管理、计划、决策、团队建设等重要内容,强调课程内容的整合性、融通性,注重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职业素质的提升。(4)在实践教学方面,对实训项目的设计强调由浅入深、由单项到多项、由局部到整体、由简单到复杂进阶;对实训项目的组织强调由简单流程向复杂流程、由单项能力训练向多项能力训练、由专业能力训练向职业综合能力训练进阶。

总之,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理论研究正在不断深入,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实际开发建设中,我们要转变观念,勇于实践,不断探索,为构建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做出最大努力。

作者:曹艳芬 单位: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课程衔接体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基石[J].北京: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

[2]王晓东,卢兵.中高职课程衔接难题破解的基本策略再探讨[J].北京:教育与职业,2014

第五篇: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双语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基于工商管理类课程体系改革的宏观背景,针对目前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借鉴MOOC理念,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提出了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双语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措施,以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时代下的教学要求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MOOC;酒店管理概论;双语教学;改革;QQ空间

一、MOOC课程与教学改革

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s),也称慕课[1],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的DavidWiley教授和加拿大里贾纳大学的AlecCouros教授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开设了2门课程,奠定了MOOC课程模式的思想基础和技术准备[2]。2012年,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课程提供商与世界各个顶尖大学合作,为全世界的学习者提供了大量免费的MOOC。目前世界上已经出现了32个MOOC平台,我国的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智慧树、华文慕课网、好大学在线、超星慕课等纷纷涌现,提供了多门在线MOOC,对传统的课堂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冲击。目前,大部分MOOC平台均开设了经管类课程,与理工类课程相比,其选课人数更多。同时,对于MOOC的质疑也在不断增多,约翰•丹尼尔爵士对MOOC的效用提出了批判,认为MOOC面临着知识产权、商业模式、质量保障、学分认证、居高不下的辍学率等问题[3]。如何结合MOOC的优势,克服不足,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成了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徐明、龙军结合MOOC理念,进行了对网络信息安全系列课程的优化教学、扩大培养规模和提高教学效益的手段和方法的探讨[4]。田晓娟、王利东基于MOOC理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师能力培养等方面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措施[5]。李霞结合MOOC的特点与酒店管理概论课程的特征,提出了酒店管理概论微课程的设计原则以及ADDIE模型的设计过程[6]。本研究基于工商管理类课程体系改革的宏观背景,结合酒店管理概论双语课程实践,分析当前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MOOC理念,提出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以期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2001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此后,全国各高校纷纷开展了双语教学。2007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鼓励开展双语教学工作。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提出酒店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较高外语水平和较好国际交流能力的学生。因此,各高校大都开设了本科酒店管理课程双语教学,其中酒店管理概论课程是酒店管理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众多高校开设双语课程的必选课程之一。重庆科技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也开设了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双语教学。酒店管理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酒店行业特点、开发流程、组织结构,掌握酒店各个主要部门的工作流程及管理要点等,从而在整体上掌握酒店运营管理的基础知识。开设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双语教学,既是为了让学生掌握酒店管理基础理论,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采用双语教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学生毕业后从事酒店管理工作,在很多国际酒店中,英语是主要工作语言,因此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尤为重要。另一方面,我国的酒店行业主要沿袭国外的酒店管理体系,采用国外的原版教材,实施双语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与国际酒店行业、国外主流高校充分接轨。但是,目前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双语教学面临着诸多问题。(一)双语教学面临语言障碍沈庆丰、吴非晓认为应该选择恰当的时机实施双语教学,比如选择在大三、大四[7]。但是,酒店管理概论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只能开设在大一。重庆科技学院的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开设在大一下学期。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重庆科技学院学生入学时的英语基础相对较差,难以实施“浸入式”双语教学。(二)学时相对较少,难以同时兼顾课程内容和英语教学根据教学计划,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只有32学时,但是教师在课堂上既要讲授英语专业词汇,又要讲授课程内容,难以同时兼顾。另外,对于刚刚接触酒店管理知识的学生来说,需要掌握很多基础概念,学生很难仅在课堂时间内既掌握课程内容,又掌握英语专业词汇。(三)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难以全面实施个性化辅导由于每个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学习进度不一样,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也不一样,单靠课堂教学,难以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三、基于MOOC理念的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双语教学改革策略

借鉴MOOC理念,我们于2013年加入重庆科技学院企业绿色管理课程教学团队,开始对企业绿色管理课程进行校本MOOC建设。这既能满足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的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又能更加强调学生完整、深入的学习体验,有利于提高课程的完成率。参考国内外MOOC学习平台,结合社交媒体学习理论,对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双语教学进行改革。(一)课程方式改革王莉颖将我国的双语教学模式归纳为英语沉浸型、半英语沉浸型和汉英过渡型三类[8]。根据重庆科技学院自身情况,考虑到教师和学生的英语水平,采用了半英语沉浸型的教学方法,即一半英语授课、一半中文讲解的方式。但即便如此,也无法全面照顾到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因此,笔者申请了QQ账号,建立了QQ空间,并将其命名为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双语教学,采用双语的形式,将课程教学内容搬入社交平台中。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双语教学借鉴Edx平台上的美国康奈尔大学的IntroductiontoGlobalHospitalityManagement课程,全面梳理课程的知识结构和要点,按照知识点完成了初步建设。根据知识点组织教学内容,设置了9个章节,涵盖酒店概论、酒店组织结构、总经理、前厅部等酒店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进入QQ空间,首先是欢迎页,介绍课程的总体内容和学习目标,然后是课程序列,最后是每个章节的总体介绍及具体内容。(二)教学内容改革为了使教学内容与国际接轨,适应当今酒店业发展的需求,选取了2011年出版的《HotelManagementandOperations(5thEdition)》作为教材。该教材深入浅出,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案例,很适合作为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双语教材。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定位,全面梳理酒店管理概论知识点。按照酒店管理总体绪论、酒店组织、酒店总经理、酒店各运营部门管理展开知识点,将酒店行业最新知识和案例放入各个章节中,并采用双语的形式,确保所有知识点都是中英文同时出现。教学内容侧重通过案例来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案例主要选取国外的酒店管理案例,激发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本章所学理论来解决问题。要求所有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在网上。由于在网上提交答案,是否抄袭会一目了然,因此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案例的原创性思考和分析。(三)教学管理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批改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无法对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动态的监督和管理。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双语教学尝试将课程内容放到QQ空间上,利用QQ空间的开放或关闭日志功能,将课程内容按照知识点分成若干个小知识点。1个或若干个小知识点组成1篇日志,即1个章节。教师在每次上课前开放下次课程需要讲授的章节内容,并提前在QQ群里布置任务,安排学生提前预习,实现课堂翻转教学。学生可以在QQ空间留言提问,同学和教师均可以回答。通过开展课堂讨论、小组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实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学生的访问次数和时间,了解学生的学习规律。

四、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双语教学改革成效MOOC

教学模式是大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而双语教学是酒店管理本科专业的必然要求,如何基于MOOC理念,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双语教学改革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经过近2年的教学实践,2015年3月和2016年3月,笔者运用QQ空间平台分别对重庆科技学院酒店管理专业2014和2015级学生进行辅助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克服了语言障碍原有的课堂双语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上抄笔记、听内容。由于学生既要掌握英语专业词汇,又要掌握酒店管理概论的基础理论和概念,难以同时兼顾。通过QQ空间平台,学生可以提前预习,课中拿出手机对照学习,课后还可以借助手机和上网本等网络终端设备随时、随地进行复习,克服了语言障碍,提高了学习效率。(二)解决了学时不够的问题原有的课堂双语教学,一边讲授英语一边翻译,单靠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学生在课堂上学习,难以在32学时以内完成教学任务。而QQ空间平台可以让教师通过翻转课堂的方式,实现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只需要集中解决学生对教学内容存在疑问的问题,节约了课堂时间。(三)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学生只要登陆QQ空间,就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课程内容。学习进度快的学生不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就可以在网上和课堂上完成学习任务;学习进度慢、英语底子差的学生,则可以通过QQ空间平台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四)实现了校内外人员共同学习鼓励一些包括校友在内的酒店管理人员加入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双语教学,参与到课程讨论和课程建设中,使其既能学习酒店专业英语,又能与学生交流行业实际情况。(五)满足了海外交换生的学习需求由于课堂教学采用双语教学方式,当用汉语讲授时,海外交换生无法跟上课程教学进度。基于此,海外交换生可以通过QQ空间平台学习,与其他学生一起学习、交流课程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五、结语

MOOC正在全球蓬勃发展,世界各个大学都积极加入到MOOC建设中,这对传统的大学教育带来了变革性的挑战。如何结合MOOC理念开展双语教学,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成为酒店管理专业乃至工商管理类课程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作者:唐恩富 万玺 单位:重庆科技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焦建利.从开放教育资源到“慕课”:我们能从中学到些什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10).

[2]李青,王涛.MOOC:一种基于连通主义的巨型开放课程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12(3).

[3]DANIELSJ.MakingsenseofMOOCs:musingsinamazeofmyth,paradoxandpossibility[J].Moderndistanceeducationresearch,2012(3).

[4]徐明,龙军.基于MOOC理念的网络信息安全系列课程教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3).

[5]田晓娟,王利东.基于MOOC理念的“线性代数”双语教学[J].航海教育研究,2015(2).

[6]李霞.基于MOOC的酒店管理概论微课程设计开发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5).

酒店管理技巧范文篇6

一、酒店管理专业从业特点与现状

1.从基层做起。“从基层做起”是对所有即将从事酒店业的大学生一句最凝练的经验忠告,这是对酒店管理工作现状最契合实际的表述。酒店管理工作的特殊性,要求管理人员必须从基层做起,其目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可以了解酒店的整体运作、相关制度以及各个部门的工作流程,懂得管理的真正意义所在,为进入管理层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从基础做起,可以锻炼人的身体和意志,从基层做起,可以紧密地接触客户,真正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在服务的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和服务技巧。从最基层服务工作做起,这就意味着大学生必须要过心理关、体力关、技术关等,要拥有坚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强健的体魄和扎实的专业技术。

2.酒店业发展迅速,人才缺口大。受国内旅游市场和商旅市场的迅猛发展以及酒店数客房数快速增长的影响,我国酒店业迎来突飞猛进的时代。2010年,星级饭店达14587家,其中四星、五星级酒店的比例由10年前的7.7%升至18.7%,酒店客房数量达到5.5亿间;2011年上半年,中国酒店业市场规模达1200亿元,新建酒店增速约为13%。“十二五”期间,随着渐渐步入正轨的品牌细分化道路,酒店业发展潜力无限。法国雅高集团大中华区运营副总裁GerhardH.Zimmer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伴随国际酒店业尤其是中国酒店行业的蓬勃发展,2010年仅北京酒店业管理人才的缺口就将在50万左右。

3.人才流失率高。“高就业率、低专业对口率、高离职率”成为当前旅游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三大明显特征。业内一项调查显示,北方某著名旅游城市的某大学2004~2007年旅游专业本科毕业生行业内就业的比例最高只达到27%,专业对口率较低。但就业后跳槽的比例更加令人触目惊心,在该市10家饭店调查,近3年招聘旅游本科生172名,已流失118名,流失率为68.6%,其中进饭店不到一年流失人数为83名,占流失人数的70.3%。有个别饭店连续3年新招聘的大学生几乎无一例外一年内流失。导致酒店专业大学生流失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大学生自身素质不高是导致人才流失不容忽视的原因之一。

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素质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酒店产品自身特点的要求。酒店产品时间与空间的统一性、顾客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特殊性,使它比一般物质产品的生产程序更复杂,质量的保证更艰难,而这几乎都取决于酒店服务员自身的性格、服务技巧以及应变能力。因此,酒店对工作人员的要求应该是既要有较高的智商,更要有较高的情商。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和知识经济的渐入佳境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来临,现代酒店的发展迫切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多家酒店的总经理在接受调查时均表示,他们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感触最深的恰恰就是高素质、高学历管理人员的缺乏。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认为“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中最迫切的问题是提高人员素质的占79.57%”,回答“招聘中最困难的问题是寻找本地受到良好训练的员工的占72.3%”。

2.高校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重视不够。根据现行的教学模式,从课堂训练、教学实习、专业实训等各个环节,不断加强的是专业技能的训练,过于追求学生走出校门后与工作岗位在技能上实现零距离对接,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专业知识的过度强化使大学生对从事酒店管理缺乏正确的就业心态和定位,缺乏对酒店业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的深刻理解。同时,对从事酒店管理相关的诸如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吃苦能力等缺乏一定的准备和锻炼。进入酒店行业以后,职业素养不够导致大学生难以立足,如此一来,就业前景良好的酒店业屡屡成为就业跳槽率较高的代名词,许多旅游酒店专业毕业生不愿意或者害怕从事酒店业,至少不把酒店业作为就业首选。由此可以看出,加强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素质培养不容忽视,提升职业素养,注重综合素质培养已成为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素质要求

酒店管理专业的大学生究竟都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这些素质之间有何联系,彼此之间排序如何?笔者通过对酒店和本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合部分文献资料,对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应具备的各项素质指标进行了细化和排序,其结果如表一。

表中列举的素质指标为20项,大致涵盖了酒店行业基本素质要求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培养方面的各项素质指标。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酒店和大学生都结合自身实际的需要和理解进行了回答。酒店作为用人单位,其对学生素质方面的要求为学生进入酒店行业提供了很重要的参考。依据上表资料,我们可以看到:“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综合素质较高”“责任心极强”“服从管理、听从安排”“待人热情礼貌”“自律性较强”这些软素质是最重要的,酒店方面把它们排在了前六位。“业务技能突出”“专业知识扎实”等专业及业务方面的要求位居中间位置,其次是“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肯于吃苦”等,而对于“学历高”则排名最后。综合来说,在酒店企业自身看来,软素质指标是大学生的首要必备素质,其次是专业技能素质,而学历是这个指标体系中最不被看重的。高学历是就业的重要砝码,但对于酒店行业来说,软素质是第一位的,智商和学历是敲门砖,但可能更是就业的不稳定因素。

从学生的理解方面看,学生认为的重要能力与酒店的要求有较大的出入。主要表现在:酒店排在前3位的素质指标,学生分别排在了第9位(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第6位(综合素质较高)和第13位(责任心极强),这些素质都是比较软的素质,容易被忽视,而酒店却恰恰认为是最重要的;学生最为看重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方面,酒店却把它们放在了第二层,供需之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区别。紧密结合市场需求,细化素质培养方案,做好职业定位,是高校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校大学生需要将酒店业看重的软素质指标及早实践锻炼,在日常生活及学习中加以渗透和体现,高校也应该相应的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引导和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这种“供需”错位,帮助学生及早纠正就业理解误区,以便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及就业竞争力。

四、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对策

1.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酒店业服务基本技能的掌握相对轻松,而技能的提升却依赖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及足够时间的岗位领悟。依据酒店专业特点及相关素质要求,构建与行业发展和专业特色相适应的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迫在眉睫。在学生实习环节,可以采用灵活的、有弹性的时间安排,如安排在学期中间实习,学生自己可以利用寒暑假进行短期集中实习、双休日阶段实习,通过实习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同时能够及时了解酒店行业特点,对顾客服务的技巧,查找自身不足,指导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知识及能力的培养,为今后顺利进入酒店行业做好准备。

2.系统设置各类课程。现有设置课程主要包括政治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以及操作技能课等,过于追求学科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对学生进行情商培养的课程偏少。针对酒店业的选才标准,在加强对学生酒店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知识方面的培养外,在课程设置上开设诸如加强心理素质、人际交往、沟通技巧、应变能力等软素质方面的课程,加大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以便使学生就业后能迅速适应酒店职业环境。

酒店管理技巧范文篇7

一、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方面的问题分析。①对实习的性质和目的理解有误,学生没有认识到实习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学习专业技能、掌握服务技巧、培养服务意识以及积累服务经验的必经环节,而简单地将实习理解为完成学校任务或者到酒店实习就是参加工作,因此对实习津贴的多少非常介意,排斥到津贴不高的酒店实习,出现敷衍工作或者抵触情绪等问题。②学生对酒店管理专业认识存在误差,许多学生怕苦怕累怕脏,不愿意去做铺床、洗马桶等基层服务工作,没有从本质上认识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酒店高层管理者,必须要有基层服务工作的经历。只有胜任了基层的工作,才能提高服务技能、操作技能,积累服务经验,为以后从事酒店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还有的学生认为酒店工作从事的应该是轻松的管理工作,而无法接受需要从一线的基层服务岗位做起的现实。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降低了学生对酒店工作的认同感,从而产生实习只是完成教学任务,拿学分毕业的消极思想。③心态未及时调整。学生到酒店实多被分配在客房部、餐饮部等部门从事一线工作,工作辛苦,报酬不高。与受教育程度比自己低,但职位或工资却比自己高的酒店正式员工相比,实习生通常会认为自己的付出和所得不对等,甚至认为自己是酒店的廉价劳动力而对实习产生抵触情绪。④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差。现在的大学生多是“90后”,没吃过苦受过累,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弱,涉世之初,实习生往往很难在短时间里转换角色,在新环境中不能形成迅速适应新环境的心理机制,面对酒店快捷高效的工作节奏,不容易产生归属感,易出现消极怠工的情形。

2.酒店方面的问题分析。①缺乏系统培训和晋升机制,影响实习生对酒店的认同感,出于节约培训成本的考虑,很多酒店并不重视对实习生的职业培养,只是简单地作为短期的劳动力使用。实习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激励,这些都会让实习生看不到自己的发展和前途,从而出现对酒店的认同感低,以至于消极怠工等情况。②岗位分配不尽合理,基本不提供轮岗,通常整个实习期学生始终是在一个岗位进行实习,这就无法满足学生想要多接触一些岗位,加深对酒店行业了解的需要。另外,岗位基本是按照酒店人力资源需求来设置,不会太考虑学生自身的意愿,这样很可能造成实习生工作积极性不高,实习情绪低落的局面。③酒店方缺乏与实习生的有效沟通以及情绪管理,作为企业,酒店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接收实习生多是出于节约员工成本,降低用人风险等原因,因此酒店通常将实习生等同于正式员工来管理,而忽略了对实习生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性能力的培训,缺乏与实习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使得实习生工作中积累的一些负面情绪无法得到及时调节。

3.学校方面的问题分析。①对学生实习前的教育不够重视,作为酒店管理专业的实习生应该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学校在平时的教育中应加强学生的服务意识培养。专业认识教育则应该贯穿平时教育的整个过程。让学生从一进校就有一个正确的理念:酒店管理专业是一个需要有较强实际操作性经验的行业,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高层酒店管理者,必须从服务员做起。另外,现在的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自我保护意识较弱,因此,在以自我管理为主的实习期间,具备一定的安全防范意识尤其重要。学校要提前对学生进行相关提醒和警示,避免工作和生活中出现任何安全事故。②缺乏系统的实践教学方案,尽管学校对实习生的教学实践非常关注,但由于缺乏系统的实习培训、全面的跟踪辅导,没有配备专业指导老师的实习管理机构,因此只能粗放管理,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为学生及时解决业务上的问题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研究。③缺乏系统的实习效果考评体系。顶岗实习缺乏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考核方式多采用学生交一份实习报告和酒店出具一份实习鉴定,而酒店给学生的实习鉴定内容大同小异,这样单一的考评方式不能真正体现实习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表现,对学生没有很强的约束力和激励作用,从而无法督促学生认识到实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优化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的对策

1.加强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现在很多学生怕苦怕累,不愿从基层做起。学校在平时的教育中就必须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心态,摒弃对酒店管理专业错误或有偏见的看法,认识到不精通业务的人做不好酒店管理,将自己定位为有娴熟的专业技能、高超的服务技巧、强烈的服务意识和一定管理能力的酒店专业人才,而不是只有理论知识的后备管理人员。

2.加强实习考核评定管理。实习成绩是对学生的实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的参考依据。学校应制订科学的实习考核体系才能激励和督促学生认真对待实习。这个考核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酒店对实习生的综合评价,指导老师对实习生的评价,对实习生撰写的实习报告的评价。结合学生的表现给出客观合理的实习成绩。只有以完善的实习考评体系作为支撑,才能保证实习生达到专业实习目标所规定的要求。

酒店管理技巧范文篇8

人才培养目标是课程体系构建的前提和基础。培养什么人和怎么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党的教育方针从总体上回答了这个问题。2014年,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批示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确定了我国职业教育新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这一提法是对过去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提法的概括总结,更体现了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认识的深化和创新。“技术技能人才”主要是指掌握技术并能应用操作的人才,是既“会”又“懂”、知行合一的人才,是能够持续发展的人才。“技术技能人才”是对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类型的最新界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针对性、实效性。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改革首先应调研酒店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包括需求的种类、规格、技能等;同时还需调研学生的就业情况,包括就业偏好、毕业后职业的停留率等。以前我们在设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倾向于单方面满足社会的需求,而忽略了对学生就业喜好的考虑。例如酒店对客房和餐饮一线服务人员的需求量非常大,但是经过对历届毕业生的调研,我们发现学生除了在实习的时候从事这些岗位的工作外,毕业就业时仍然留在这些岗位工作的很少,这也导致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停留率非常低。相反,在实习时能够在前台、行政楼层、营销等部门从事高级别的服务和重复性较低,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岗位时,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停留率就非常高,进一步升职的可能性也大。现在有一些高职院校在设定人才培养目标时,人才培养规格模糊不清,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定位与中职学校没有形成差异化竞争,丧失了高职院校自身的层次特征。因此我们在设定人才培养目标时,既要遵循普通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又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性,既要把握酒店对人才的需求规格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就业倾向。以笔者所在的包头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我们原有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牢固掌握必要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酒店管理的专业知识人才。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后,学生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从事旅游与酒店管理的工作,具备酒店管理的相关知识,并且能够运用酒店客房管理、餐饮管理、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酒店会计学、公共关系学、等理论知识,具有开展旅游与酒店管理服务工作的基本技能。调整后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操作技能高、职业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高星级饭店高级服务人员和初、中级管理人员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可以看出,调整前的人才培养目标,描述比较模糊,针对性不强,到底培养的是什么样的人,是一线的员工,还是管理人员,没有表述清楚。调整后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了是培养能够从事高星级饭店的高级服务人员和初、中级管理人员。培养目标的明确为后续课程的设置奠定了基础。

二、打造师资结构合理的“双师”教师团队,为课程改革的实施提供师资保障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高职课程改革的重要保障。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必然对高职院校的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普遍存在来源单一、基础薄弱的问题,所以“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一直是限制课程改革成效的薄弱环节。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该专业要求教师既能上专业理论课,又能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训,如前厅和客房实训、餐饮实训等,里面涉及到很多实操技能,如前厅接待、客房铺床、餐饮摆台、酒吧调酒、茶艺等,这些技能需要教师具备真实的酒店工作经历才能熟练地指导学生。同时,酒店的服务行业性质又决定了酒店的工作不仅仅是学会各项工作的操作流程就可以,还需掌握对客服务的技巧,如与客人沟通的技巧、处理客人投诉的技巧等,这些知识的掌握也需要长期的酒店实际工作经验来获取,这也对酒店管理专业教师上理论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酒店管理专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有三个可实施的途径:一是通过酒店挂职锻炼、职业能力培训、教育教学能力培训等方式培养酒店管理专业年轻教师,不断提高他们的实践教学能力和职业素质;二是聘请有酒店实际工作经历的酒店专业人才,作为专业的兼职教师;三是进行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建设生产经营性的校内实训基地,教师参与到酒店的经营管理中,这样既解决了校内实训场所,又使得现有教师具有酒店实际工作经历,是未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一种可行发展趋势。

三、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资源,建立课程改革实施的实训保障体系

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建立与基本技能、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相适应的实践教学基地,包括校内的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目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大多实行“2+1”或“2+0.5+0.5”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校学习2年,在校外酒店实习一年,所有的理论课程均需在校期间完成。很多院校都开始建设理实一体化的课程,通过实训消化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实习时的适应能力,达到“实习零距离”。这就需要学校内建有能实现酒店前厅、客房、餐饮、酒吧等实训项目的专业实训室,目前各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也在纷纷投入资金建设,例如:包头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设有中餐实训室;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主要有中餐厅服务实训室、西餐厅服务实训室、客房实训室、前厅服务实训室、酒吧服务与调酒实训室;呼和浩特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设有能容纳50人授课的酒店多功能实操室,能完成酒店餐厅、客房服务技能训练。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正在探索建设生产经营性的校内实训基地,即校内的实训基地为真实的企业,既能完成学生的实习实训,又能提高学校的经济收益,解决建设实训室的资金需要。这种生产经营性的校内实训基地,满足酒店管理专业和专业群内其他专业的“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对外经营”四大功能需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校外实习基地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依托,是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基本形式,是“2+1”或“2+0.5+0.5”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重要基础。校外实训基地的选择对学生将校内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学生未来就业的平台。目前酒店行业人力缺口很大,各种类型的酒店都很希望吸纳实习生,我们应选择星级标准高、管理规范的酒店作为校外合作的基地。例如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选择的实训基地有锦江国际大酒店、新城宾馆、喜来登酒店等;包头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有北京香格里拉饭店、北京盘古七星酒店、北京港澳中心瑞士酒店等。这些酒店各具风格、设施完备、管理严格、服务一流。学生通过顶岗实习,能完成从学生到“酒店人”的角色转变,既提高了专业技能又有了良好的就业平台。

四、开展“行动导向”的教学,为课程改革提供教学保障

酒店管理技巧范文篇9

关键词:行为导向教学法;酒店管理专业;中职学校;专业教学

中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一系列专业课程的教学与培训,让学生们了解基本的专业知识,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让同学们可以通过一定时间的学习能够进入专业的酒店管理领域,为日后的工作打下专业而坚实的基础。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中职学校可以尝试将行为导向教学法引入中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实践过程中,藉此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与综合实力。

1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在中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可以提升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认识水平,提升实践技巧,同时可以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教师可以减少教学负担,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也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定向、定点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作能力,充分调动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1.1创新教学理念。在教育界,大家公认受教育者首先应该受到来自教师品德的熏陶教育,然后在此基础之上才能获得来自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训练。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很重要的一向学习技能就是要学习礼仪与行为,而教师就是熏陶学生获得良好礼仪意识与技能的关键纽带。在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每一个瞬间,教师都应当以身作则,向学生展现高尚的品德与良好的修养,将礼仪之美与道德之美的和谐展现出来,在一言一行中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模范榜样。不仅仅是在礼仪课程中,将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酒店管理专业中应用,就要求教师在掌握行业发展变化动态的基础上,深入了解企业对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新要求新标准,加强自身学习与训练,注意用自身良好的素质修养感染学生。教师应当以身作则,熏陶学生,让学生发自内心尊重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向老师的行为学习和靠近,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2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将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应用,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什么样的专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技能是用人到位最需要的,同时紧紧抓住时代变化对职业和教学的新要求。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应当与用人单位通力合作,加强交流,共同进行课程设置与管理里,对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进行动态管理,分析各个岗位日常工作中需要哪些技能,以及这些技能的发展变化情况,根据这些要求和变化,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和教学计划,体现职业水平培养重点,去掉不必要的内容或者过时的内容,同时要敢于打破教材的限制,推陈出新。有了这些前期的准备,就可以根据教学研究成果,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让教学内容紧贴工作实际,同时通过具有超前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可以在未来的工作中可以提升竞争力,通过独具特色的学习与教学培养,形成独具特色的课程与教材设计。1.3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在教学中,具有非常鲜明的实操性、实践性以及应用性特点,因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仅仅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用人单位越来越全面的用人需求,理想地将行为导向教学法应用在中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就是要将多种教学方法都应用到教学中来,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第一,案例教学法。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归纳和分析,应用案例教学方法可以提升学生提出问题、归纳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认识以及对实践能力的提升都有很大的裨益。案例教学法可以将教材上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成学生能够快速认识并且快速实践的操作指南,是一个非常好的手段。选择具体、典型并且直观的案例,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尽快进入实践环境,快速带入环境中,可以快速提升实践能力和实践技能。很多的教学案例都来自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具有相当高的真实性,同时富有乐趣性,如果任课教师能够加以妥善引导,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点分析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对于知识以及实践的认识,然后通过老师的指点和归纳总结,在将学生从实际的实践中升华对于理论的认识,经过这一过程就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并且掌握课程内容。因此,在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提升课堂效果,提升学生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二,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就要把学生特定的学习过程中将学生引入一个预先设置好的、具有鲜明特点的模拟情景之中,通过教师有节奏的教学组织,在高度仿真、轻松愉悦、相对宽松的环境中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日常教学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同时还提升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运用能力,活跃了上课氛围,提高了教学行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一般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应当让学生们先获得理论知识基础,然后将学生进行分组,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然后在特定的环境之内进行模拟教学,根据分工不同分别实验不同的角色,一般是顾客和服务人员,然后进行轮换,最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找出存在的问题,出现争议的地方由教师进行评判解答。最后,根据学生分组展示学习成果与教师的总结评价意见。在学生互相评价以及组内自我评价的基础上,教师点评学习成果,然后解答学生存在问题与疑惑的地方,根据学生普遍存在的不规范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训练与修改。通过将情景模拟教学法应用到中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可以快速提升学生们的认识水平,同时提升学生们的操作技巧,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习效果。第三,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就是在教学中引入一个又一个独立的项目给学生自己安排解决方案,并试着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完成项目需要的各种信息,解决规划的设计,具体的项目实施以及最终的评价,都应当由学生自己掌握进度。学生通过不同项目的进行,掌握解决一个项目的全部过程以及分析和解决完成项目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工作以及实践技能。在将项目教学法引入中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首先就需要教师带领所有学生进行任务分析,确定大致的任务规划以及重难点。其次,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进行具体的方案策划以及任务分工,提升学生的组织领导管理能力和具体的活动策划执行能力。然后,学生自由组织进行方案设计与讨论,通过组内合作以及教师适当指导的方式,共同完成具体的行动方案。再次,在教师的组织之下,学生要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然后教师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然后由教师进行总结。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们共同参与到学习中来,通过小组分工合作,提升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们可以相互学习,全面进步,吸收整个项目活动的精髓。多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交替使用,让中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充满乐趣,可以极大程度提升学生们的积极性,让学生们从被动变为主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还可以减少教师的负担,提升教学质量,凸显教学特色,实现了教学与人才培养的目标。

2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应用可能产生的问题

第一,行为导向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式教学法对教师的综合实力提出了挑战。教师应当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时刻掌握用人单位对于职业的新要求,同时具备不同学科的知识与技巧,可以创设学习环境与提炼教学案例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应当具有良好的品行和优异的道德水平,时刻都要成为学生们的模范,用正能量影响学生。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团队是有效将行为导向教学法深入到中职酒店管理专业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必备条件。第二,对学校教学资源要求较高。要想贯彻好行为导向教学法,就必须要有一定的硬件基础,尤其是一些仿真场所,甚至是一些实训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这些硬件条件是行为导向教学法得以实施的硬件保障,也可以说是其前提条件。如果本校内硬件条件有限,大规模提升硬件条件又不现实,可以与企业开展教学活动,运用现实的企业经营环境更加具有代入感,能够更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第三,学生情况可能造成一定问题。首先,要想让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应用产生比较好的效果,学生的数量就不能太多,小班教学,30人左右是非常适合的数量,人数太少浪费教师资源,人数太多影响教学质量,同时还会让教师产生过于疲劳的感觉。还应当注意的是,在我国,中职学校学生一般学习基础不牢,学习兴趣不高,如何提升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也是应当重视的问题。根据本文所述,在中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应用行为导向教学法,能够大幅度提升课堂活跃程度,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可以学到工作中的实用技巧,更加适应岗位和社会竞争的需要。教师应当创新教学,将行为导向教学法进一步深入与完善,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谈菊华.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前厅服务与管理》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5(63).

酒店管理技巧范文篇10

中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刚开始做的工作都是酒店服务员,也就是说是直接为客人提供各种服务性工作。每天都要接触各种各样的客人,都要和客人进行语言交流,通过语言交流了解客人的需求,从而更好地为客人进行服务,有语言交流就要讲究语言的技巧和表达效果,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作为酒店服务人员,会说话、说好话是一种重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社会交际的最基本最便捷的工具,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从某种角度来说,它比写更重要、更实际、也更为人们所迫切需要,酒店工作人员更是离不开它,所以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要想以后的本职工作做得好,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就要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更多的语言表达技巧,才能更有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才能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

二、人们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认知偏差

及刚入学酒店管理专业新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情况在人们的意识里,长期以来都有这种认识,认为说话是不用专门去学的,人生下来牙牙学语后基本都是会说话了,那里还需要专门去学习的呢?所以人们对于语言表达能力的技巧训练一直持一种漠视态度。同时人们也受传统的一些诸如“言多必失”、“慎于言”等明哲保身的思想影响,一贯以来都觉得少说话也不是什么毛病,对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都不够重视,有些人甚至把“能说会道”视为“油腔滑调”,“耍嘴皮子”,对多说话的人内心产生一种厌烦心理。殊不知能说会道是一种能力,而且是一种很重要的不能忽视的能力。每年刚刚新进校没有经过专业学习的酒店管理学生,在说话上存在恐惧心理,胆量小,不敢在众人面前发言,比如老师提问问题,偶尔站起来回答问题,也是羞羞答答、扭扭捏捏,涨红了脸,不敢启齿,担心在回答中出丑或者回答失败。如果叫上讲台上面去发言,有些大胆一点的同学敢上去了,但也表达不清;有些同学推推挡挡逼于无奈上去了,可声音小得连自己都听不清;有些根本连走上讲台都不敢。平时和同学之间的人际沟通能力也较差,同学之间有什么问题常常沟通不好,有些同学一言不合就动起手来,其实归根到底就是因为措词不当,语言表达能力差的表现。他们不会使用酒店专业的职业语言。由于本身在初中时文化底子就薄,所以知识储备不足,词汇匮乏。

三、提高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

第一,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讲好普通话。在全国推广普通话的今天,我们必须要会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由于平时我校学生都是习惯使用地区方言,所以对普通话交流存在障碍,要求课堂教学和学生回答问题一律使用普通话,不能使用地区方言回答问题,不使用对规范语言有损害的俚语俗词等,用词造句要遵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这样慢慢地学生普通话交流变顺畅了。第二,用比赛的方法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中餐服务》课程教学中,餐巾折花教学时,学生学会若干花型后,可以每两个同学为一组相互轮流做比赛选手和评委进行比赛,比赛看谁最好最快的折叠出十种不同花型的餐巾花。做评委的同学计时、观察对方折花存在的不规范操作;比赛选手折叠结束后,评委就要为比赛选手评讲折花操作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然后相互轮换角色又开始比赛。这样他们学得非常有趣,折花技巧也提高得很快,也锻炼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第三,采用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教学法,锻炼学生的职业语言表达能力。例如结账服务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模拟客人和收银员角色来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学习结账服务的职业语言。酒水服务教学时,让学生端托酒水,模拟向客人介绍酒水,每个同学可随意选择介绍红酒、白酒、啤酒、香槟酒等酒类中的三种具体的酒水,这样来训练他们推销酒水的服务语言。

四、好学上进,加强知识积累

“万丈高楼平地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针对学生词汇匮乏的问题,利用早晚读时间多读书,背诵一些名篇或传统经典读本,平时养成多读书看报的习惯,不断积累丰富词汇。针对学生表达能力差的问题,在班级里开展读书比赛、主题辩论比赛、学生轮流主持主题班会等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各种活动的主持人选拔比赛等,采用多种形式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把握时代脉博,跟上时尚步

现代人喜欢追赶时髦、时尚,所以我们的语言表达也要与时俱进,与时代相接轨,如果在21世纪的今天你还用上世纪的口气和词语与现代人交流,满口的“知”、“乎”、“者”、“也”,那只能被人称为“老古董”了,作为酒店的工作人员,试想哪个客人还愿意听你讲呢?你只有逐客的份儿了。

作者:邓成英 单位:广西藤县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