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概论范文10篇

时间:2023-12-02 15:29:18

酒店管理概论

酒店管理概论范文篇1

一、实践性教学在酒店管理概论课程中开展存在的障碍与问题

酒店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性管理学科。实践性教学在酒店管理的专业课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实践性教学模式不但是酒店管理专业理论探索的重要内容,也是该专业教育关注的重点。酒店管理概论作为酒店管理专业的基础性骨干课程,如何避免由于课堂教学过于理论化导致的学生学习兴趣低而影响授课效果,是目前我国酒店管理高教质量提升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实践性教学在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中的重要性逐渐被广泛认识,但如何把实践性教学的内容和环节纳入到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的整体教学体系中,仍然存在诸多的难点。实践性教学在酒店管理概论整体结构中所占比重还没有明确的教学大纲指引。传统方法中教学归教学,实践归实践,两者并未进行很好地融合,甚至时常被割裂开来。即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花费较多时间,但教学效果并未明显提升。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形成完整的实践性教学体系,由于实践性教学内容的随机性,反而影响到酒店管理概论理论教授进度的正常开展。主要有三个方面难点:一是酒管高教过于偏重理论教学而缺乏实践性教学;二是缺乏实践性教学对酒店管理专业建设综合作用的充分认识;三是很难对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实践性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二、实践性教学在酒店管理概论课程中的运用效果

(一)文献综述。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尚没有完整且统一的定义,我国还缺乏深层次的比较研究[1],讨论较多的依然还是一种体验式教学模式。所谓体验式教学法,一些观点认为主要是指情境体验法、换位体验法、多媒体教学体验法[2]。也有看法是指游戏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项目教学法、学生讲课法[3],或认为体验式教学就是模拟现场法、户外拓展训练法、体验交流法、社会实践法[4]。关于体验式教学的作用和效果,有理论提出,以体验为理念进行的教学模式创新,可以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教学的方法也可以从单一化转向多元化,尤其是教学活动从“教”转向以“学”为中心[5]。虽然体验式教学模式是现有一种比较广泛的教学方法,但体验式教学与实践性教学实质上不同,效果也不一样。广义而言,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可以是酒店跟班顶岗的实习体验,或是课堂、实验室模拟酒店实验场景或是课堂酒店管理案例的分析等具有体验特征的教学方式。从狭义角度看,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就是一种在酒店实际岗位跟班顶岗的实习体验和学习的模式。这种实践性教学模式不但是酒店管理专业理论教学不可分割的组成内容,而且学习效果上更加接近于实践的现实环节,所学的专业知识或技能可以较快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是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研究的酒店管理概论实践性教学模式主要是指狭义上在酒店不同岗位实习的学习和认知的过程。(二)运用效果分析。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所开设的重点课程酒店管理概论为研究内容,结合实践性教学方法,探索实践性教学模式在酒店管理专业酒店管理概论课程运用中的实际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升实践性教学对酒管高教促进作用。调查对象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2014级和2015级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这些学生曾在2016年至2017年广交易会期间在广州文华东方酒店、广州万豪国际大酒店(广州地区5星级豪华型酒店,具有综合的国际商务、旅游接待功能)不同岗位进行实习。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截至2017年10月15日,共收到有效反馈问卷38份,其中纸质问卷19份,电子问卷19份。调查结果显示,受访的学生参与实践性教学集中在广州文华东方酒店(68.4%)和广州万豪国际大酒店(28.9%)。参加酒店实习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大二学年的第二学期(44.7%);其次是大三学年的第一学期(39.5%)。在调查受访的学生中,90.9%的学生肯定了酒店实习对提高酒店管理概论的理解和正面作用,并且认为酒店实习对酒店管理概论学习应用实践性教学具有良好的促进效果,84.2%的学生认为他们参加酒店实习的目的是提高自身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水平。在询问学生关于酒店实习期间是否会为他们在酒店管理概论和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带来困难时,受访的学生反映并未如预想的那样突出。一个原因是有较大部分学生(39.5%)的实习是在大三学年上半学期进行的,即修完酒店管理概论之后,所以学生在该课程的理论学习上没有受到太多的影响,但这并不说明现有的实践性教学模式不会对酒店管理概论的理论学习带来干扰。例如,在询问酒店管理概论应该在实践性教学什么时间开设效果会更好时,大部分学生(60.5%)认为应该在酒店的实习期开始前开设,少数学生(13.2%)认为应该在酒店实习期间同时开展。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参加酒店实习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大二学年的下学期(44.7%),这个实习时间与酒店管理概论开设的学期重叠。作为实践性教学的主要环节,现有的酒店实习时间是否应该和酒店管理概论理论教学的时间分开来,避免酒店实习和课堂教学同时进行对教学整体计划可能带来影响,学生是否在该课程理论学习的完成后再参加酒店的实习会更加有效,这些都是酒店管理概论开设需要考虑和统筹安排的重要内容。目前,酒店作为实践性教学的主体,偏重需求企业内部人力资源,无法配合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计划的安排。由于校企之间的目标不一致,加上许多酒店仅仅将实习学生视为一种低成本劳动资源或旅游旺季的劳动力补给,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因不能适应环境而时常导致实习效果欠佳[1]。首先,酒店更多的是从自身管理和成本的角度出发,校企两者目标的差异导致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效果没有达到预期。其次,酒店管理专业没有自身参与管理的实习型教学酒店,很难按教学计划统一安排酒店管理概论实践性教学的进度。为配合实践性教学计划并满足酒店对学生实习的要求,酒店管理专业在酒店管理概论的教学上不得不放弃正常的教学进度或降低课程教学上的理论要求。目前,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的难点突出反映在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的有机结合上。如果酒店实习的实践性教学在酒店管理概论的同一学期开设,学生对实习选择的自主性、随机性以及校企合作酒店对实习学生选择可能存在的偏好性(例如要求学生的仪表、身高等),造成一部分学生可以参加酒店的实习,但无法进行正常的课堂理论学习;另一部分学生可以参加正常的课堂理论学习但又无法参加酒店的实习,导致酒店管理概论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的冲突。

三、促进酒店管理概论实践性教学的对策建议

(一)打破酒管高教偏重理论教学而对实践性教学的束缚。破除传统思想对实践性教学的束缚,加强实践性教学对酒店管理专业建设综合作用的认识。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目前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但只要把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不变,通过教育与实践不断完善实践性教学的各项机制和步骤,就可以找到一条符合实际的酒店管理专业高等教育改革之路。(二)发挥好校企合作机制,校企合作方向保持一致。按我国酒管高教的现状,酒店管理专业大部分没有参与管理的教学型酒店。如何共建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依然是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许多酒店管理专业虽然都已建有自己的校企实习基地,但所起到的效果依然有限。探索发挥好现有的校企合作机制,促进校企合作目标一致,是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三)完善酒店管理概论教学大纲与实践性教学计划。将酒店的实习时间统一安排在该课程修完之后进行。建议酒店管理概论统一安排酒店管理专业大二学年第一学期开设,实践性教学计划安排在该课程完成后的一个较近时间进行,统一安排学生在酒店实习的时间为2周至4周。尽量避免因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教学间隔太长而影响该课程实践性教学效果。(四)建立科学和全面的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的评估体系。实践性教学进入酒店管理概论面临的另一障碍即实践性教学效果不易评估。传统的实践性教学依然比较粗犷,没有统一的步骤、格式和评估标准。实践性教学在酒店管理概论中的效果,还没有完整的定量与定性的考核指标。酒管高教对酒店管理概论实践性教学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的认识或限制,这也导致该课程在实践性教学有关的教学环节中难于开展。

[参考文献]

[1]黄建伟,罗东霞.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国际比较[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

[2]田丽.论大学英语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8(9).

[3]许芳,王峥.体验式教学法在《市场营销学》课程中的探究与应用[J].河南农业,2008,(9).

[4]赵晓晖.体验式教学在德育教学工作中的借鉴教育管理[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8.

酒店管理概论范文篇2

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s),也称慕课[1],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的DavidWiley教授和加拿大里贾纳大学的AlecCouros教授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开设了2门课程,奠定了MOOC课程模式的思想基础和技术准备[2]。2012年,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课程提供商与世界各个顶尖大学合作,为全世界的学习者提供了大量免费的MOOC。目前世界上已经出现了32个MOOC平台,我国的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智慧树、华文慕课网、好大学在线、超星慕课等纷纷涌现,提供了多门在线MOOC,对传统的课堂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冲击。目前,大部分MOOC平台均开设了经管类课程,与理工类课程相比,其选课人数更多。同时,对于MOOC的质疑也在不断增多,约翰•丹尼尔爵士对MOOC的效用提出了批判,认为MOOC面临着知识产权、商业模式、质量保障、学分认证、居高不下的辍学率等问题[3]。如何结合MOOC的优势,克服不足,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成了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徐明、龙军结合MOOC理念,进行了对网络信息安全系列课程的优化教学、扩大培养规模和提高教学效益的手段和方法的探讨[4]。田晓娟、王利东基于MOOC理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师能力培养等方面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措施[5]。李霞结合MOOC的特点与酒店管理概论课程的特征,提出了酒店管理概论微课程的设计原则以及ADDIE模型的设计过程[6]。本研究基于工商管理类课程体系改革的宏观背景,结合酒店管理概论双语课程实践,分析当前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MOOC理念,提出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以期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2001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此后,全国各高校纷纷开展了双语教学。2007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鼓励开展双语教学工作。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提出酒店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较高外语水平和较好国际交流能力的学生。因此,各高校大都开设了本科酒店管理课程双语教学,其中酒店管理概论课程是酒店管理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众多高校开设双语课程的必选课程之一。重庆科技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也开设了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双语教学。酒店管理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酒店行业特点、开发流程、组织结构,掌握酒店各个主要部门的工作流程及管理要点等,从而在整体上掌握酒店运营管理的基础知识。开设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双语教学,既是为了让学生掌握酒店管理基础理论,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采用双语教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学生毕业后从事酒店管理工作,在很多国际酒店中,英语是主要工作语言,因此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尤为重要。另一方面,我国的酒店行业主要沿袭国外的酒店管理体系,采用国外的原版教材,实施双语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与国际酒店行业、国外主流高校充分接轨。但是,目前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双语教学面临着诸多问题。(一)双语教学面临语言障碍。沈庆丰、吴非晓认为应该选择恰当的时机实施双语教学,比如选择在大三、大四[7]。但是,酒店管理概论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只能开设在大一。重庆科技学院的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开设在大一下学期。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重庆科技学院学生入学时的英语基础相对较差,难以实施“浸入式”双语教学。(二)学时相对较少,难以同时兼顾课程内容和英语教学。根据教学计划,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只有32学时,但是教师在课堂上既要讲授英语专业词汇,又要讲授课程内容,难以同时兼顾。另外,对于刚刚接触酒店管理知识的学生来说,需要掌握很多基础概念,学生很难仅在课堂时间内既掌握课程内容,又掌握英语专业词汇。(三)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难以全面实施。个性化辅导由于每个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学习进度不一样,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也不一样,单靠课堂教学,难以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三、基于MOOC理念的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双语教学改革策略

借鉴MOOC理念,我们于2013年加入重庆科技学院企业绿色管理课程教学团队,开始对企业绿色管理课程进行校本MOOC建设。这既能满足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的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又能更加强调学生完整、深入的学习体验,有利于提高课程的完成率。参考国内外MOOC学习平台,结合社交媒体学习理论,对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双语教学进行改革。(一)课程方式改革。王莉颖将我国的双语教学模式归纳为英语沉浸型、半英语沉浸型和汉英过渡型三类[8]。根据重庆科技学院自身情况,考虑到教师和学生的英语水平,采用了半英语沉浸型的教学方法,即一半英语授课、一半中文讲解的方式。但即便如此,也无法全面照顾到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因此,笔者申请了QQ账号,建立了QQ空间,并将其命名为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双语教学,采用双语的形式,将课程教学内容搬入社交平台中。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双语教学借鉴Edx平台上的美国康奈尔大学的IntroductiontoGlobalHospitalityManagement课程,全面梳理课程的知识结构和要点,按照知识点完成了初步建设。根据知识点组织教学内容,设置了9个章节,涵盖酒店概论、酒店组织结构、总经理、前厅部等酒店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进入QQ空间,首先是欢迎页,介绍课程的总体内容和学习目标,然后是课程序列,最后是每个章节的总体介绍及具体内容。(二)教学内容改革。为了使教学内容与国际接轨,适应当今酒店业发展的需求,选取了2011年出版的《HotelManagementandOperations(5thEdition)》作为教材。该教材深入浅出,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案例,很适合作为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双语教材。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定位,全面梳理酒店管理概论知识点。按照酒店管理总体绪论、酒店组织、酒店总经理、酒店各运营部门管理展开知识点,将酒店行业最新知识和案例放入各个章节中,并采用双语的形式,确保所有知识点都是中英文同时出现。教学内容侧重通过案例来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案例主要选取国外的酒店管理案例,激发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本章所学理论来解决问题。要求所有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在网上。由于在网上提交答案,是否抄袭会一目了然,因此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案例的原创性思考和分析。(三)教学管理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批改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无法对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动态的监督和管理。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双语教学尝试将课程内容放到QQ空间上,利用QQ空间的开放或关闭日志功能,将课程内容按照知识点分成若干个小知识点。1个或若干个小知识点组成1篇日志,即1个章节。教师在每次上课前开放下次课程需要讲授的章节内容,并提前在QQ群里布置任务,安排学生提前预习,实现课堂翻转教学。学生可以在QQ空间留言提问,同学和教师均可以回答。通过开展课堂讨论、小组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实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学生的访问次数和时间,了解学生的学习规律。

四、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双语教学改革成效

MOOC教学模式是大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而双语教学是酒店管理本科专业的必然要求,如何基于MOOC理念,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双语教学改革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经过近2年的教学实践,2015年3月和2016年3月,笔者运用QQ空间平台分别对重庆科技学院酒店管理专业2014和2015级学生进行辅助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克服了语言障碍。原有的课堂双语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上抄笔记、听内容。由于学生既要掌握英语专业词汇,又要掌握酒店管理概论的基础理论和概念,难以同时兼顾。通过QQ空间平台,学生可以提前预习,课中拿出手机对照学习,课后还可以借助手机和上网本等网络终端设备随时、随地进行复习,克服了语言障碍,提高了学习效率。(二)解决了学时不够的问题原有的课堂双语教学,一边讲授英语一边翻译,单靠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学生在课堂上学习,难以在32学时以内完成教学任务。而QQ空间平台可以让教师通过翻转课堂的方式,实现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只需要集中解决学生对教学内容存在疑问的问题,节约了课堂时间。(三)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学生只要登陆QQ空间,就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课程内容。学习进度快的学生不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就可以在网上和课堂上完成学习任务;学习进度慢、英语底子差的学生,则可以通过QQ空间平台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四)实现了校内外人员共同学习。鼓励一些包括校友在内的酒店管理人员加入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双语教学,参与到课程讨论和课程建设中,使其既能学习酒店专业英语,又能与学生交流行业实际情况。(五)满足了海外交换生的学习需求。由于课堂教学采用双语教学方式,当用汉语讲授时,海外交换生无法跟上课程教学进度。基于此,海外交换生可以通过QQ空间平台学习,与其他学生一起学习、交流课程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五、结语

MOOC正在全球蓬勃发展,世界各个大学都积极加入到MOOC建设中,这对传统的大学教育带来了变革性的挑战。如何结合MOOC理念开展双语教学,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成为酒店管理专业乃至工商管理类课程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作者:唐恩富 万玺 单位:重庆科技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焦建利.从开放教育资源到“慕课”:我们能从中学到些什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10).

[2]李青,王涛.MOOC:一种基于连通主义的巨型开放课程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12(3).

[3]DANIELSJ.MakingsenseofMOOCs:musingsinamazeofmyth,paradoxandpossibility[J].Moderndistanceeducationresearch,2012(3).

[4]徐明,龙军.基于MOOC理念的网络信息安全系列课程教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3).

[5]田晓娟,王利东.基于MOOC理念的“线性代数”双语教学[J].航海教育研究,2015(2).

[6]李霞.基于MOOC的酒店管理概论微课程设计开发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5).

酒店管理概论范文篇3

一、评估专家整改意见

在课程专项评估期间,通过听取《酒店管理概论》课程负责人对课程的自评报告总结、课程说课等,以及查阅本课程的相关资料,如实验报告等,评估专家们认为《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存在的问题有:1.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未凸显。2.课程的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需要加强。3.教学方法与手段需要更加灵活。4.自评报告过于简单。5.自评报告阐述不清,逻辑结构不尽合理。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结合课程实际情况,评估专家针对本课程的建设提出了以下建议:1.进一步理清课程在专业中的性质、地位、作用,以更好地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2.充分利用优势,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如混合式、翻转课堂等,体现学生为主体的理念。3.加强现有资源的完善与利用。4.自评报告阐述不清,逻辑结构不尽合理,进一步修改完善自评报告。5.提炼总结课程特色,着重在内容编排、教学模式上下功夫。

二、整改措施

梳理评估专家们提出的意见与建议,对专家们提出的问题进行整合,发现《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建设主要表现为三大问题:一是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需要凸显;二是课程教学改革需要加大力度;三是课程自评报告需要进行完善。结合课程评估专家提出的建议,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酒店管理概论》课程进行了整改:

(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明确课程地位

梳理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进一步明确《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在旅游管理专业中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认真研究2018版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9年11月中下旬,对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济南院校如山东师范大学、济南大学、齐鲁师范学院等进行了走访调研,了解以上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等基本情况;对济南的旅游企业如济南鲁能希尔顿酒店及公寓、山东嘉华国际旅行社等进行了调查,以确切了解行业对人才需求的状况。旅游企业状况、旅游企业人才需求状况的了解,有助于专业人才培养有的放矢。2020年4月-5月份,为了适应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更好的培养旅游企业管理方向、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方向人才,开展了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需求调研。通过对兄弟院校、旅游企业的调研,旅游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分析,明确了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修订2020版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2020版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再次明确了《酒店管理概论》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必修课程的课程地位,面向本专业大二学生开设。

(二)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1.在课程团队建设上,继续加强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力度,构建一支数量、职称、学历、年龄等结构合理的专兼结合的《酒店管理概论》课程教学团队。注重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与培训。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采取师徒结对、以老带新的方式、导师制等形式,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学院里举行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参加翻转课堂学术报告等各种类型的培训活动,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学团队成员的综合业务能力。2.结合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定位,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对接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明确该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是培养服务于山东省酒店业的具有服务意识、经营管理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同时结合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两性一度”原则,融合课程思政元素,重新梳理了该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3.推动课堂教学革命,突出课程的“两性一度”,融入信息化技术,通过慕课、翻转课堂、BOPPPS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4.借助济南希尔顿酒店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和流程,进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重构教学内容,形成对接酒店岗位需求、满足未来职业能力需要、体现酒店行业时代前沿的课程内容体系。根据酒店岗位需求,将课程内容整合为四大模块、七个项目,包括理论讲授知识和实验实训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能够有机融合。5.进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实行过程性评价(40%)和终结性评价(60%)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评价包括考勤(10%)、作业和课堂表现(20%)、学生成果(30%)、实践实验(40%),由专任教师、企业导师和学生共同评定;终结性评价采用期末考试统一命题、闭卷考试。6.加强现有资源的完善与利用。充分利用超星泛雅平台在学习通建立《酒店管理概论》课程教学平台,建立包括文档、视频、测试题等在内的线上教学资源。7.加强线下资源的建设与利用。充分利用校内酒店实验实训中心,在仿真化的教学环境中,完成前厅接待、餐饮服务、客房服务等实践性操作,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利用已建的校外实习基地,组织学生到济南鲁能希尔顿酒店及公寓进行实景观摩,学生反映效果较好。

(三)完善课程自评报告

根据专家的意见,完善《酒店管理概论》课程自评报告,理清自评报告的框架结构,进一步梳理课程自评报告中的内容,增加一些图片和表格来优化课程自评报告的内容,而不只是纯文字的描述,进而使得该课程自评报告有血有肉,能吸引人的注意力。

三、课程建设取得的成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课程整改建设,《酒店管理概论》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18年12月,《酒店管理概论》获得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19年10月,《酒店管理概论》获评校级一流课程;2020年3月,《酒店管理概论》被认定为2019年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

(一)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通过参与各类混合式教学方法的培训,课程教学团队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提升,1人获得校级教学能手称号,2人获得商学院教学名师称号,获得校级教学设计和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课程教学团队成员主持参与2019年校级教改项目7项,其中:基于翻转课堂的《酒店管理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研究就是在该课程的建设基础上进行研究的校级教改项目;获批校级教学成果培育项目1项。

(二)学生培养质量提升

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参与实验室开放项目6项、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6项,获得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商务会奖旅游策划竞赛奖项9项;学生毕业论文选题酒店方面的占1/3,酒店就业率90%,企业满意度98.7%。

四、还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改革还需要继续加强。2.课程思政元素需要充分的融合。3.课程资源还需要进行序化规整。4.课程评价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五、课程下一步建设计划

(一)建设教学团队

进一步提升课程师资队伍的学历、职称层次和“双师”素质,打造专兼结合的课程教学队伍,提升课程影响力;提升专任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轮流进酒店挂职锻炼、保持教师知识持续更新。

(二)丰富教学资源

加强课程网络平台建设,丰富《酒店管理概论》课程的教学视频以及拓展资源等,进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通过该平台,促进师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加强师生感情。

(三)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积极推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坚持以酒店岗位需求为导向,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深度融合思政元素;积极推广现代信息化教学技术,改革教学方法,保证课程的高阶性与创新性。

(四)深化校企合作

加强与酒店企业的产教融合,探索校企良性互动,互惠双赢共建课程的模式。与济南希尔顿等酒店合作开发实训教材,并大力推广应用;加强《酒店管理概论》课程的校外教学基地建设,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资源,打造本课程校外现场教学的场所,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颜敏.《酒店管理概论》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J].江苏商论,2020(07):126-128.

[2]娄娜.混合式教学在旅游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探索[J].智库时代,2019(03):292-293.

酒店管理概论范文篇4

摘要: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实质是课程衔接。本文对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从课程衔接的技术路径以及实例展示几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以促进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中职教育;高职教育;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衔接

一、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

通过查阅多所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中职和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培养目标衔接不明确,缺乏可操作性。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为酒店业务运营部门一线服务与管理人才,该培养目标的描述过于宽泛,差异性不明显,唯一的差别是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是高端技能型人才,而这个“高端”无法衡量与把握,缺乏实施细则,对高职的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操作层面无法实现。2.课程结构设计上有重复现象。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开设的专业课在课程名称、课程结构甚至课程教材上极为相似,讲授内容重复交叉,如《旅游服务礼仪》《餐饮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等专业主干课程在中高职两个阶段的课程学时、课程标准、教学内容都基本一致,区别不大,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的递进规律。这样的现象造成中高职整体教育资源的浪费,教学和学习的效率明显降低,违背效益最大化原则。3.教学内容和要求上有脱节和倒挂现象。在理论课程上,大量繁难的理论课程集中在中职阶段,高职阶段的课程反而更强调应用性,这明显违反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从而造成中职和高职在文化基础课程设置上不能做到连贯性和统一性,出现脱节现象。在实践课程上,中职注重专业技能训练,而高职把专业技能训练作为重点,出现中高职技能倒挂现象。

二、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技术路径

1.明确衔接理念,准确目标定位,凸显职教层次。中高职课程衔接是突破培养层次的局限,构建完整的中高职系统培养中高级技能型人才的一体化课程结构,即在同一个体系内规划中高职课程,实现课程内容的区分与递进,呈现出相互承接、相互分工的有机结合状态。课程衔接不是课程层次上或课程内容上的简单衔接或承接,也不是学历形式上的衔接,而是立足于促进中高职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课程设计,是一种内涵式的衔接、职业技能的衔接、中高职人才综合素质的衔接。例如,笔者按照酒店管理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的职业层级及职业生涯发展轨迹图明确岗位层级和学历层次。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是中级技能型人才,层次主要对应级别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酒店一线业务运营部门的高素质服务人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是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层次主要对应级别2,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酒店一线业务运营部门的高素质基层管理人才。2.确定逻辑起点,分解职业能力,重构课程结构。针对职业教育特点,本文以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为逻辑起点,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首先,确定酒店管理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根据专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不同要求,对职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与工作流程进行分析、归纳、解构、序化,确定本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再对完成这些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分解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3.整合课程内容,重视课程延续,实现衔接创新。课程内容衔接是课程衔接的核心部分。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等方面整合,确定不同层次的课程内容,实现课程延续。(1)在教学理念方面,中职阶段解决的是:是什么?做什么?学生直观掌握,模仿操作,是培养经验型中职人才的方式;高职阶段解决的是:为什么?怎么做?学生明白原因,掌握策略和措施,采取的是培养策略型高职人才的方式。经验型人才与策略型人才的区分方式引自职教专家姜大源对中职教育高职教育的观点。(2)在教学目标方面,通过中职阶段学习,学生能较为全面地了解和掌握酒店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规范的服务接待礼仪,熟练酒店单项服务操作技能,初步形成酒店服务意识,具备更多操作性的和经验性的专业素养。通过高职阶段学习,学生能独立完成酒店的基本业务和管理工作,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具备表达、交流、沟通等酒店管理的必要技能,综合职业能力提升,能尽快胜任基本业务工作以及今后的管理岗位。(3)在教学内容方面,中职教育阶段强调基础性,侧重于酒店基础业务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基本单项技能的熟练操作,将学生的基本素质养成融入其中;高职教育阶段注重专业性和技术性,在专业理论教学内容上拓展了深度和广度,在课程设计上突出管理、计划、决策、团队建设等重要内容,强调课程内容的整合性、融通性,注重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职业素质的提升。(4)在实践教学方面,对实训项目的设计强调由浅入深、由单项到多项、由局部到整体、由简单到复杂进阶;对实训项目的组织强调由简单流程向复杂流程、由单项能力训练向多项能力训练、由专业能力训练向职业综合能力训练进阶。

总之,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理论研究正在不断深入,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实际开发建设中,我们要转变观念,勇于实践,不断探索,为构建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做出最大努力。

作者:曹艳芬 单位: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课程衔接体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基石[J].北京: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

[2]王晓东,卢兵.中高职课程衔接难题破解的基本策略再探讨[J].北京:教育与职业,2014

第二篇:中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思考

摘要:《食品营养与卫生》近几年逐渐成为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必上的一门课程。但由于该学科发展起步较晚,教材不够成熟与完善,学生相关理论基础薄弱,教学上面临很多问题。因此,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优化,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中职食品;营养;卫生;教学改革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和观念经历了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再到吃的健康的转变。居民意识的转变同样对酒店、餐饮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从业者有更高和更深入的认识。因此《食品营养与卫生》这门课程在中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是,本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理论不完善,教学方式单一等。因此,需要不断优化《食品营养与卫生》的教育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水平。

1存在问题

1.1教材内容的选择目前针对中职《食品营养与卫生》的教材版本较少,且大部分教学内容在选择上大同小异,普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课程内容设置与现阶段实际情况不匹配,内容陈旧。例如,我国居民膳食指南已更新至2016版,而多数教材还停留在2007版甚至更早的版本,与时展严重脱节。其次,中职学校重理论,但更重视技能的培养,虽然《食品营养与卫生》属于专业理论课,但应在内容中涵盖部分实践操作技能,如酒店管理专业对于宴会配菜与菜单设计有较高的要求,而现阶段只涉及到食品的营养价值等理论知识,而没有实际的膳食搭配案例可供学习,知识实用性较低。1.2教学方法与手段《食品营养与卫生》应该成为一门既传播食物营养方面的知识、又能解决日常膳食科学化的一门实用型课程。但目前大部分教师还是采取单一的传统教学方式,整个过程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性较差,缺少发散性思维,技能培养更是开展艰难,最后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1.3考核体系《食品营养与卫生》通常采用只针对理论知识的闭卷考试考核方法,考试成绩也只代表了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水平,难以衡量学生对于该门课程的实践应用能力,更无法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这种考核体系已经难以满足中职学校对于培养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2教学改革初探

2.1优化教学内容中职学生理论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对于食物营养的相关知识了解较少,而《食品营养与卫生》的理论专业性较强,学生难以迅速掌握并加以运用,因此这对教师与教材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需要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选择更加有趣、生动、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内容进行教学。在食品营养学方面,除将大量理论性知识简化讲授外,还可以补充非书本上的相关内容,内容尽量顺应社会生活发展需要,以服务生活实际为原则,不断更新、与时俱进。例如在讲授蛋白质互补作用这一概念时,可以举多个饮食搭配实例验证这一理论,如八宝粥、炖烩菜等。又如在讲谷类食品过度加工后对营养素的不良影响时,可以举例市场上常见面粉种类中营养素含量加以论证等。通过这种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迅速的增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活学活用的教学方法,也能迅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食品卫生学方面,例如几年前的“瘦肉精”事件、“地沟油”事件等都可以引用到课堂,并和学生一起讨论这些食品安全事件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多讲解成为社会热点的食品卫生问题,可以使学生能够有效的理解理论知识,特别是枯燥的卫生条例法规等知识,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2.2优化教学方法针对《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特点,为更好的进行教学改革,初步尝试运用专题式教学法与课题研究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更好的使学生掌握学科知识。2.2.1专题式教学法专题式教学法需要教师将流行的行业热点和课本知识结合进行专题性讲解。这种教学法能够将相关知识集中体现,具有深刻性;二是针对一个主题进行扩展,信息量大,对学生感染力强;三是改变了填鸭式教学,促进了教学研究,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比如关注度较高的热点专题有“能量过剩怎么办?”“人体血糖是如何调节与代谢的?”“怎么吃更健康?”等,这些专题让学生感到既不是空洞的说教,也不是无聊的知识堆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2.2课题研究教学法课题项目研究法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要求学生组成课题研究小组,拟定课题,并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课题研究。内容包括收集整理资料及撰写论文等。比如,对特定人群的膳食营养调查、给自己的家庭设计一份一周的营养配餐等相关内容的课程研究,最终以提交论文并进行内容阐述作收尾。这对学生掌握及更好的应用本门课程会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3完善考核制度教学方式改变的同时,考核制度也需要做相应的调整,更加全面的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可以使用学生上课基本情况与课题研究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学生的出勤、课堂发言占总成绩的20%,考察学生上课的基本情况;课题研究占总成绩的30%,考察学生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题型中要涉及一部分开放型题目,也可考察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3教学成果

教学内容选择上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方法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更多教与学的互动;考核侧重综合素质。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考核方法等,学生会对本课程的学习有长足进步,最终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得到优化。

作者:张帅 单位:山西省长治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校

参考文献:

[1]余秀菊.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科协论坛,2009(2).

[2]范雪莹,滕春喜.学习新课程优化课堂环境[J].教育科学,2008(1).

[3]周永,韦娜.提高《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J].现代医药卫生,2007(5).

[4]吴坤.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5).

第三篇:酒店管理专业茶艺课程创新研究与实践

摘要: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取少的一部分,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普及,职业教育科系更加丰富,教育体系也更加完善。在此背景下,中高职教育的衔接问题,逐渐成为了教育科研领域关注的重点内容。在中高职院校中,茶艺课程体系逐渐完善并兴起,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力平台,茶艺课程的创新改革也显得十分重要,在如此复杂的教育背景下,如何做好中高职酒店管理业的茶艺课程衔接,并实现其创新与发展,显得更加重要。

关键词:中高职;酒店管理;茶艺课程;创新

茶艺课程是酒店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随着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当代人极为推崇和熟悉的文化形式,因此在酒店管理专业中,茶艺课程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并以此促进该专业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本文对此进行几方面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1科学构建茶艺课程的理沦教学体系

在创新茶艺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就是构建理论教学体系,经过完善、创新、研究与茶艺课程相关的理论教学体系,使茶艺课程教学模式得到优化,使课程内容更加风趣,从而提高学生对学习茶艺的积极性,进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1.1优化调整课程教学内容,结合职业岗位知识技能现代的中职教育有两大目标,一是将职业教育的社会性与实践性贯彻到学生脑海当中;二是让学生全面综合的发展以适应广泛的就业需要。因此茶艺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课程理论体系,要遵循新课改的教育要求来实施授课,还要将中职教育自身的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展现在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之中。茶艺课程的教学内容不仅要体现出其自身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还要与职业岗位要求相对应。因此,我校在进行茶艺课程教学时,要将教学任务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茶文化精神和提高学生对茶艺与茶道的原理认知程度之上,从而塑造出一批具有高能力、专业型的优秀茶艺师。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将课堂学习内容应用到实践当中,从而使学生们对茶艺和茶道所具有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了解得更加透彻,进而使学生的茶艺美学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提高,而且能够将茶艺服务的技巧、茶叶理论课程教学的内容应用到实际当中。当然,茶叶行业发展中不断产生的一些新知识、新概念、新技术也要引入到教学当中,从而让学生领略到茶艺所特有的艺术性和先进实用性。在对茶艺课程进行实践教学时,我校需抓住教学重点,即培养学生的茶艺职业技术岗位能力,最大限度地将中职教育的优势展现出来,建立一个以实际应用为目的的茶艺实践教学体系,从点茶到制茶,从烹茶到饮茶,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学生亲自实践,在引导学生完善实践细节的同时,让学生对茶道精神的领悟更加透彻,用心去实践,并能将烹茶技巧运用自如。另外,还要将茶叶的种植、采摘、烘焙等与茶相关的知识融入到茶艺教学当中,使学生能全方位的了解到茶艺知识,进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1.2补充更新教学内容,体现行业发展趋势茶叶加工行业发展迅速,新型的工艺技术层出不穷,因此,中职教育要将新工艺有机结合到茶艺课程当中,也要让课程内容适应于最新茶艺师的职业岗位技能要求,在不断创新茶艺课程教学内容的同时,将与茶相关的文化、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展现给学生,舍弃已被淘汰的茶艺知识,将以茶艺相关的新知识、新概念、新技术不断引入到课程教学当中。例如:近年来时兴的茶席活动,其将茶艺文化活动的独特性完好的展现了出来,随着越来越多的茶艺文化活动的展开,公众对茶艺师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所以,要想设计出一个好的茶席作品,就需要中职学生对茶艺课程的各类知识体系了解更透彻,且能将茶艺知识、茶艺技能灵活运用在实践当中。因此,我校及时地将与茶席设计相关的内容引入到了教学大纲当中,将茶席设计的组成部分、具体素材以及其设计的思路、设计的技巧和茶席设计的知识和多种技能融入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之中,从而综合培养学生的茶艺职业岗位技能,进而使学生成为一名优秀合格的茶艺师。再例如:在我国,各种各样的茶叶层出不穷,就受人广知的普洱茶来说,其产于云南,是当地的特产,普洱茶因其独到的口感以及保健功能而非常受当地人的喜爱,因此,为了保证普洱茶更具有口感,需要不断改进普洱茶的加工工艺,从而更好地保留茶叶原有的味道。不断普及普洱茶知识,让学生开拓视野的同时,了解来自于云南地方的具有特色的茶文化。普洱茶需要经过细心的种植、采摘和烘焙过程,让学生完成对茶领域知识的掌握以及熟练掌握蒸茶、煮茶的技巧以外还要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有关茶的文化知识。学生在掌握炒茶、煮茶的技巧的同时,需要按部就班地掌握一系列流程,这对培养学生相关管理知识具有指导意义。以茶叶加工为基础,进而详细地展现所有过程,让学生明白茶艺的加工过程与酒店的管理过程可以进行良好的衔接。采茶、种茶、烹茶的技巧都可以应用到企业的酒店管理方面,在完善管理内容和管理制度的同时,让学生明白不同行业之间的管理技巧是相通的。为了培养学生具有更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修养,需要以茶业技能为基础,进而培训学生具有完整的管理知识技能、良好的服务态度,进而掌握管理技巧的同时,为自己的以后的茶艺师岗位做出充分的准备。

2不断强化实践教学

为了保障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进而开展茶艺课,将茶叶的品质、口感与内涵呈现在学生面前,进而向学生传授茶艺,学生需要不断地进行训练来保证充分熟知整个茶艺过程技巧的同时,了解茶艺课程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和生活实用价值。经过不断的实训和烹茶训练,让学生学习到完整的煮茶技巧。学生在履行每一步烹调的过程和步骤的同时,也完成了教师所要教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指导思想传授过程。茶艺实训课程可以分阶段进行,首先:以基本茶叶知识为主,传授最基础的茶文化内容,保证将具有信念、教育意义的茶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其次,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通过扮演不同角色,进而进行茶艺展示。负责进行茶艺表演的学生需要完整地展现出所学到的每一个茶艺演示步骤,准确使用各种茶具,并为学生提供可供饮用的茶水;最后,由学生代表负责作出总结,将所学到的茶艺展示知识与所学的酒店管理专业知识相结合,进而将学到的茶艺知识内容与专业的管理知识相结合,保证制定的管理政策充分符合管理需要,完善管理制度内容的同时,让学生更加有管理头脑和经营方法,从而为以后应对管理工作作出充分准备。由于开设了茶艺教授课程,因此大学生学到茶艺知识内容的同时,也可以更好的提升自己的素养,进而让自己的道德品质得到提高。只有具有了高尚道德情操的人才能够胜任在管理岗位上的工作。学生具有一定的酒店管理能力非常重要,但是,保持具有综合素质且具有高智商、高水平的酒店管理实力也非常重要。

3在改革教学方法中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需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在理解茶艺、感悟茶艺、反思茶艺当中,才能更好的学习茶艺知识。因此在进行茶艺课程教学时,可以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进行授课,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取长补短,在学生互相学习的同时,也使学生们对茶艺的认知更加透彻。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极为迅速,因此,在茶艺课程教学中也要适当引进科技教学资源,将网络、茶艺知识内容与多媒体三者有效结合,让课堂教学环境更加生动、更加风趣,从而增加学生对茶艺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学习茶艺知识,我们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对茶艺的学习效果。现代的教学资源可谓相当之多,比如网络上就存在着许许多多与茶艺相关的资料、教材,学生可将其引入到教学当中,使学生更能直观地感受到茶艺所具有独特的魅力,当然,教师还需要为学生不断演示烹茶的技巧,并要将其中所蕴涵的基本知识细细地为学生讲解出来,在实践教学中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编排能力以及茶席设计能力,使学生真正地掌握茶艺的精髓,从而让学生更好的将其应用到酒店管理当中。

4改变考核模式

我校对茶艺课程的考核环节做出了相应的改变,淘汰了以往以笔试为主的考核方式,引进了以实践考核为主的新型考核模式。这种新型的考核模式以实践为主,笔试为辅。笔试考核一般以茶艺的基础知识理论为主要考点,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进行考核;实操考核,即要求学生将点茶、置茶、烹茶等一系列的茶艺活动进行表演,从而对学生的操作技能进行审核。另外,我校还引进了先进的模拟茶艺师的考核方式,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考核,小组之间的考试命题也不尽相同,每个小组要独立完成一个茶席设计,不得抄袭、雷同,需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设计,且要按要求选取茶叶品种、烹茶器具、背景音乐、服装等等,最后将所设计的茶艺表演呈现给考官。这一全新的考核方式不仅对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考察,而且更真实地审查了学生对茶叶的鉴赏水平、烹茶技巧等等,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以全方位的提升。结束语中高职衔接背景下的,茶艺课程创新,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职业院校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在人才培养方面,必须要做到组织教育与文化知识教育同时进行。此时,借助茶艺课程,普及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学生文化道德素质建设非常必要,尤其是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如何能够顺利实现其中职到高职的过渡,使其更好的理解和体悟茶艺文化中的深刻内涵,成为当代职业教育中茶艺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主要科研问题。

作者:王渔 单位: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苏巧雯.《茶艺》课程教学形式改革与做法的探讨[J].广东茶业,2007(4):14-17.

[2]胡建辉,张新富,赵磊.茶学专业茶艺课程改革与茶艺师考试对接的探讨[J].大学教育,2016(4):154-155+186.

[3]王晓洋,卜燕红.酒店管理专业“茶艺”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改革———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为例[J].职教通讯,2012(12):42-45.

[4]程善兰.高职院校茶艺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改革———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为例[J].广西轻工业,2011(10):132-133.

[5]文琼.从成都茶文化谈高职院校《茶艺》课程的改革[J].青年文学家,2011(24):157-158.

第四篇:酒店管理中高职课程衔接路径研究

摘要: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实质是课程衔接。本文对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从课程衔接的技术路径以及实例展示几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以促进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中职教育;高职教育;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衔接

一、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

通过查阅多所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中职和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培养目标衔接不明确,缺乏可操作性。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为酒店业务运营部门一线服务与管理人才,该培养目标的描述过于宽泛,差异性不明显,唯一的差别是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是高端技能型人才,而这个“高端”无法衡量与把握,缺乏实施细则,对高职的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操作层面无法实现。2.课程结构设计上有重复现象。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开设的专业课在课程名称、课程结构甚至课程教材上极为相似,讲授内容重复交叉,如《旅游服务礼仪》《餐饮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等专业主干课程在中高职两个阶段的课程学时、课程标准、教学内容都基本一致,区别不大,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的递进规律。这样的现象造成中高职整体教育资源的浪费,教学和学习的效率明显降低,违背效益最大化原则。3.教学内容和要求上有脱节和倒挂现象。在理论课程上,大量繁难的理论课程集中在中职阶段,高职阶段的课程反而更强调应用性,这明显违反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从而造成中职和高职在文化基础课程设置上不能做到连贯性和统一性,出现脱节现象。在实践课程上,中职注重专业技能训练,而高职把专业技能训练作为重点,出现中高职技能倒挂现象。

二、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技术路径

1.明确衔接理念,准确目标定位,凸显职教层次。中高职课程衔接是突破培养层次的局限,构建完整的中高职系统培养中高级技能型人才的一体化课程结构,即在同一个体系内规划中高职课程,实现课程内容的区分与递进,呈现出相互承接、相互分工的有机结合状态。课程衔接不是课程层次上或课程内容上的简单衔接或承接,也不是学历形式上的衔接,而是立足于促进中高职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课程设计,是一种内涵式的衔接、职业技能的衔接、中高职人才综合素质的衔接。例如,笔者按照酒店管理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的职业层级及职业生涯发展轨迹图明确岗位层级和学历层次。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是中级技能型人才,层次主要对应级别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酒店一线业务运营部门的高素质服务人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是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层次主要对应级别2,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酒店一线业务运营部门的高素质基层管理人才。2.确定逻辑起点,分解职业能力,重构课程结构。针对职业教育特点,本文以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为逻辑起点,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首先,确定酒店管理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根据专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不同要求,对职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与工作流程进行分析、归纳、解构、序化,确定本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再对完成这些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分解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3.整合课程内容,重视课程延续,实现衔接创新。课程内容衔接是课程衔接的核心部分。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等方面整合,确定不同层次的课程内容,实现课程延续。(1)在教学理念方面,中职阶段解决的是:是什么?做什么?学生直观掌握,模仿操作,是培养经验型中职人才的方式;高职阶段解决的是:为什么?怎么做?学生明白原因,掌握策略和措施,采取的是培养策略型高职人才的方式。经验型人才与策略型人才的区分方式引自职教专家姜大源对中职教育高职教育的观点。(2)在教学目标方面,通过中职阶段学习,学生能较为全面地了解和掌握酒店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规范的服务接待礼仪,熟练酒店单项服务操作技能,初步形成酒店服务意识,具备更多操作性的和经验性的专业素养。通过高职阶段学习,学生能独立完成酒店的基本业务和管理工作,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具备表达、交流、沟通等酒店管理的必要技能,综合职业能力提升,能尽快胜任基本业务工作以及今后的管理岗位。(3)在教学内容方面,中职教育阶段强调基础性,侧重于酒店基础业务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基本单项技能的熟练操作,将学生的基本素质养成融入其中;高职教育阶段注重专业性和技术性,在专业理论教学内容上拓展了深度和广度,在课程设计上突出管理、计划、决策、团队建设等重要内容,强调课程内容的整合性、融通性,注重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职业素质的提升。(4)在实践教学方面,对实训项目的设计强调由浅入深、由单项到多项、由局部到整体、由简单到复杂进阶;对实训项目的组织强调由简单流程向复杂流程、由单项能力训练向多项能力训练、由专业能力训练向职业综合能力训练进阶。

总之,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理论研究正在不断深入,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实际开发建设中,我们要转变观念,勇于实践,不断探索,为构建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做出最大努力。

作者:曹艳芬 单位: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课程衔接体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基石[J].北京: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

[2]王晓东,卢兵.中高职课程衔接难题破解的基本策略再探讨[J].北京:教育与职业,2014

第五篇: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双语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基于工商管理类课程体系改革的宏观背景,针对目前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借鉴MOOC理念,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提出了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双语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措施,以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时代下的教学要求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MOOC;酒店管理概论;双语教学;改革;QQ空间

一、MOOC课程与教学改革

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s),也称慕课[1],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的DavidWiley教授和加拿大里贾纳大学的AlecCouros教授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开设了2门课程,奠定了MOOC课程模式的思想基础和技术准备[2]。2012年,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课程提供商与世界各个顶尖大学合作,为全世界的学习者提供了大量免费的MOOC。目前世界上已经出现了32个MOOC平台,我国的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智慧树、华文慕课网、好大学在线、超星慕课等纷纷涌现,提供了多门在线MOOC,对传统的课堂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冲击。目前,大部分MOOC平台均开设了经管类课程,与理工类课程相比,其选课人数更多。同时,对于MOOC的质疑也在不断增多,约翰•丹尼尔爵士对MOOC的效用提出了批判,认为MOOC面临着知识产权、商业模式、质量保障、学分认证、居高不下的辍学率等问题[3]。如何结合MOOC的优势,克服不足,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成了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徐明、龙军结合MOOC理念,进行了对网络信息安全系列课程的优化教学、扩大培养规模和提高教学效益的手段和方法的探讨[4]。田晓娟、王利东基于MOOC理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师能力培养等方面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措施[5]。李霞结合MOOC的特点与酒店管理概论课程的特征,提出了酒店管理概论微课程的设计原则以及ADDIE模型的设计过程[6]。本研究基于工商管理类课程体系改革的宏观背景,结合酒店管理概论双语课程实践,分析当前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MOOC理念,提出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以期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2001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此后,全国各高校纷纷开展了双语教学。2007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鼓励开展双语教学工作。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提出酒店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较高外语水平和较好国际交流能力的学生。因此,各高校大都开设了本科酒店管理课程双语教学,其中酒店管理概论课程是酒店管理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众多高校开设双语课程的必选课程之一。重庆科技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也开设了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双语教学。酒店管理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酒店行业特点、开发流程、组织结构,掌握酒店各个主要部门的工作流程及管理要点等,从而在整体上掌握酒店运营管理的基础知识。开设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双语教学,既是为了让学生掌握酒店管理基础理论,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采用双语教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学生毕业后从事酒店管理工作,在很多国际酒店中,英语是主要工作语言,因此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尤为重要。另一方面,我国的酒店行业主要沿袭国外的酒店管理体系,采用国外的原版教材,实施双语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与国际酒店行业、国外主流高校充分接轨。但是,目前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双语教学面临着诸多问题。(一)双语教学面临语言障碍沈庆丰、吴非晓认为应该选择恰当的时机实施双语教学,比如选择在大三、大四[7]。但是,酒店管理概论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只能开设在大一。重庆科技学院的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开设在大一下学期。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重庆科技学院学生入学时的英语基础相对较差,难以实施“浸入式”双语教学。(二)学时相对较少,难以同时兼顾课程内容和英语教学根据教学计划,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只有32学时,但是教师在课堂上既要讲授英语专业词汇,又要讲授课程内容,难以同时兼顾。另外,对于刚刚接触酒店管理知识的学生来说,需要掌握很多基础概念,学生很难仅在课堂时间内既掌握课程内容,又掌握英语专业词汇。(三)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难以全面实施个性化辅导由于每个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学习进度不一样,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也不一样,单靠课堂教学,难以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三、基于MOOC理念的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双语教学改革策略

借鉴MOOC理念,我们于2013年加入重庆科技学院企业绿色管理课程教学团队,开始对企业绿色管理课程进行校本MOOC建设。这既能满足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的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又能更加强调学生完整、深入的学习体验,有利于提高课程的完成率。参考国内外MOOC学习平台,结合社交媒体学习理论,对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双语教学进行改革。(一)课程方式改革王莉颖将我国的双语教学模式归纳为英语沉浸型、半英语沉浸型和汉英过渡型三类[8]。根据重庆科技学院自身情况,考虑到教师和学生的英语水平,采用了半英语沉浸型的教学方法,即一半英语授课、一半中文讲解的方式。但即便如此,也无法全面照顾到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因此,笔者申请了QQ账号,建立了QQ空间,并将其命名为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双语教学,采用双语的形式,将课程教学内容搬入社交平台中。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双语教学借鉴Edx平台上的美国康奈尔大学的IntroductiontoGlobalHospitalityManagement课程,全面梳理课程的知识结构和要点,按照知识点完成了初步建设。根据知识点组织教学内容,设置了9个章节,涵盖酒店概论、酒店组织结构、总经理、前厅部等酒店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进入QQ空间,首先是欢迎页,介绍课程的总体内容和学习目标,然后是课程序列,最后是每个章节的总体介绍及具体内容。(二)教学内容改革为了使教学内容与国际接轨,适应当今酒店业发展的需求,选取了2011年出版的《HotelManagementandOperations(5thEdition)》作为教材。该教材深入浅出,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案例,很适合作为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双语教材。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定位,全面梳理酒店管理概论知识点。按照酒店管理总体绪论、酒店组织、酒店总经理、酒店各运营部门管理展开知识点,将酒店行业最新知识和案例放入各个章节中,并采用双语的形式,确保所有知识点都是中英文同时出现。教学内容侧重通过案例来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案例主要选取国外的酒店管理案例,激发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本章所学理论来解决问题。要求所有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在网上。由于在网上提交答案,是否抄袭会一目了然,因此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案例的原创性思考和分析。(三)教学管理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批改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无法对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动态的监督和管理。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双语教学尝试将课程内容放到QQ空间上,利用QQ空间的开放或关闭日志功能,将课程内容按照知识点分成若干个小知识点。1个或若干个小知识点组成1篇日志,即1个章节。教师在每次上课前开放下次课程需要讲授的章节内容,并提前在QQ群里布置任务,安排学生提前预习,实现课堂翻转教学。学生可以在QQ空间留言提问,同学和教师均可以回答。通过开展课堂讨论、小组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实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学生的访问次数和时间,了解学生的学习规律。

四、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双语教学改革成效MOOC

教学模式是大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而双语教学是酒店管理本科专业的必然要求,如何基于MOOC理念,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双语教学改革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经过近2年的教学实践,2015年3月和2016年3月,笔者运用QQ空间平台分别对重庆科技学院酒店管理专业2014和2015级学生进行辅助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克服了语言障碍原有的课堂双语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上抄笔记、听内容。由于学生既要掌握英语专业词汇,又要掌握酒店管理概论的基础理论和概念,难以同时兼顾。通过QQ空间平台,学生可以提前预习,课中拿出手机对照学习,课后还可以借助手机和上网本等网络终端设备随时、随地进行复习,克服了语言障碍,提高了学习效率。(二)解决了学时不够的问题原有的课堂双语教学,一边讲授英语一边翻译,单靠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学生在课堂上学习,难以在32学时以内完成教学任务。而QQ空间平台可以让教师通过翻转课堂的方式,实现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只需要集中解决学生对教学内容存在疑问的问题,节约了课堂时间。(三)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学生只要登陆QQ空间,就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课程内容。学习进度快的学生不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就可以在网上和课堂上完成学习任务;学习进度慢、英语底子差的学生,则可以通过QQ空间平台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四)实现了校内外人员共同学习鼓励一些包括校友在内的酒店管理人员加入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双语教学,参与到课程讨论和课程建设中,使其既能学习酒店专业英语,又能与学生交流行业实际情况。(五)满足了海外交换生的学习需求由于课堂教学采用双语教学方式,当用汉语讲授时,海外交换生无法跟上课程教学进度。基于此,海外交换生可以通过QQ空间平台学习,与其他学生一起学习、交流课程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五、结语

MOOC正在全球蓬勃发展,世界各个大学都积极加入到MOOC建设中,这对传统的大学教育带来了变革性的挑战。如何结合MOOC理念开展双语教学,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成为酒店管理专业乃至工商管理类课程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作者:唐恩富 万玺 单位:重庆科技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焦建利.从开放教育资源到“慕课”:我们能从中学到些什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10).

[2]李青,王涛.MOOC:一种基于连通主义的巨型开放课程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12(3).

[3]DANIELSJ.MakingsenseofMOOCs:musingsinamazeofmyth,paradoxandpossibility[J].Moderndistanceeducationresearch,2012(3).

[4]徐明,龙军.基于MOOC理念的网络信息安全系列课程教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3).

[5]田晓娟,王利东.基于MOOC理念的“线性代数”双语教学[J].航海教育研究,2015(2).

[6]李霞.基于MOOC的酒店管理概论微课程设计开发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5).

酒店管理概论范文篇5

我从《×××日报》上的招聘广告中获悉贵酒店欲招聘一名经理秘书,特冒昧写信应聘。

两个月后,我将从工商学院酒店物业管理系毕业。身高,相貌端庄,气质颇佳。在校期间,我系统地学习了现代管理概论、社会心理学、酒店管理概论、酒店财务会计、酒店客房管理、酒店餐饮管理、酒店前厅管理、酒店营销、酒店物业管理、物业管理学、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应用写作、礼仪学、专业英语等课程。成绩优秀,曾多篇。熟悉电脑操作,英语通过国家四级,英语口语流利,略懂日语、粤语、普通话运用自如。

去年下半学期,我曾在×××五星级酒店客房办化验室实习半个月,积累了一些实际工作经验。我热爱酒店管理工作,希望能成为贵酒店的一员,和大家一起为促进酒店发展竭尽全力,做好工作。

我的个人简历及相关材料一并附上,如能给我面谈的机会,我将不胜荣幸。

联系地址:广州×××工商学院酒店物业管理系

联系电话:

此致

敬礼!

酒店管理概论范文篇6

我从《XXX日报》上的招聘广告中获悉贵酒店欲招聘一名经理秘书,特冒昧写信应聘。

两个月后,我将从工商学院酒店物业管理系毕业。身高1.65cm,相貌端庄,气质颇佳。在校期间,我系统地学习了现代管理概论、社会心理学、酒店管理概论、酒店财务会计、酒店客房管理、酒店餐饮管理、酒店前厅管理、酒店营销、酒店物业管理、物业管理学、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应用写作、礼仪学、专业英语等课程。成绩优秀,曾多篇。熟悉电脑操作,英语通过国家四级,英语口语流利,略懂日语、粤语、普通话运用自如。

去年下半学期,我曾在XXX五星级酒店客房办化验室实习半个月,积累了一些实际工作经验。我热爱酒店管理工作,希望能成为贵酒店的一员,和大家一起为促进酒店发展竭尽全力,做好工作。

我的个人简历及相关材料一并附上,如能给我面谈的机会,我将不胜荣幸。

联系地址:广州XXX工商学院酒店物业管理系510507

联系电话:13911111234

此致

敬礼!

酒店管理概论范文篇7

【关键词】市场需求;酒店管理;人才培养;创新

我国在世界旅游业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指出:目前,我国旅游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力争到2020年我国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基本达到世界旅游强国水平。旅游业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旅游人才的支撑,高校作为旅游人才培养的摇篮,应该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培养适应市场发展的可用之才。

一、酒店业人才需求现状

截至2014年底,我国共有星级酒店1.25万家,其中四、五星级酒店近4000家,星级酒店客房总数达到160多万间。按照酒店行业人员配比平均计算,星级酒店平均人员配比在350-400人,那么仅星级酒店需要的人员数量将达到437万-500万人,酒店行业是旅游业中从业人数最多的行业。在这样的人才需求下,很多酒店管理、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却仍然找不到工作,说明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是产生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酒店人才需求调研

笔者对星级酒店经理、人力资源总监、部门经理、技术主管等管理人员就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状况、人才能力要求以及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意见等方面做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结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文素养教育和行业职业道德教育的缺乏是人才流失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饭店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星级饭店员工流失率为53.52%,虽然比2013年下降了4个百分点,但星级饭店的员工流失率依然居高不下。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能够胜任技能型工作的应用人才。但是学校教育重专业知识的教育而忽略职业道德教育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使得学生对于工作岗位尤其是一线的服务工作岗位没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在学习生活中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工作中遇到问题不能正确的面对和解决,往往直接就辞职不干了,影响了专业能力的发挥。

2、基层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是酒店行业最渴望的人才类型在调查的22份问卷中,认为基层人才缺乏的管理者占100%,认为技能性人才缺乏的管理者占81.81%。这为我们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加强专业技能实践教育是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从专业建设和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尤其对于民办高等教育来说,要形成专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培养的学生被社会认可,就业率高,学生满意度高就会使得学校生源数量增加,质量提高,从而促进学校办学实力的增强,社会知名度的提高;社会知名度又进一步增强了校企合作基地的建设和质量,促进就业率稳步高升,最终达到生源数量稳定增长的良性循环。

3、酒店管理高职(专科)类技能型人才是酒店行业人才的中坚力量在问卷调查中,当问及酒店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占本单位员工的比例时,星级酒店管理人员认为专科毕业生占比达到31%-50%的占到36.36%,本科毕业生占比达到20%-30%的占到45.45%。

4、酒店对于实习生顶岗实习的需求要求学校对人才培养计划进行创新校企合作是大多数高职专业尤其是像旅游管理这样的服务类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渠道之一。但在酒店对实习生留用的观点上,酒店择优留用的占70.69%,酒店全部留用仅占4.31%,其次实习生自愿选择的占24.57%。酒店行业更希望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因此,在人才培养计划中不能把管理强调的太多,应该是一线的专业技术与理论相结合,帮助学生清楚的理解和认识行业岗位的职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才是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出发点。

三、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通过笔者对陕西省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进行调研发现,传统的“2+1”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现在高职教育对人才素质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主要体现在:

1、课程体系只注重职业能力培养,忽视了酒店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高职课程体系改革方兴未艾,但现有的课程体系以及现有的改革一味的强调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比如,在酒店管理专业中,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酒店营销策划、酒店督导、酒店财务管理、茶艺与茶馆经营、调酒与酒吧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酒店服务礼仪、旅游电子商务。而酒店调研的结果发现,酒店管理者对于人才的需求除了职业能力以外,还包括了职业综合素养,尤其是个人形象塑造、沟通技巧、服务心理学、服务英语等。

2、培养计划中过多的强调管理而没有正确的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随着“90后”开始步入社会舞台,其彰显的任性、追求自我的特点让酒店管理人员惊叹之余,也悟出了该放弃的决不挽留,该珍惜的决不放手的真谛。因此,在人才培养计划中不能把管理强调的太多,应该是一线的专业技术与理论相结合,帮助学生清楚的理解和认识行业岗位的职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才是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出发点的基本点。

3、专业教师的实践水平低影响了专业技能的培养效果学校酒店管理的教师大部分是从高等院校毕业的研究生,他们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从教,专业理论以及学科研究基础扎实,但大多数教师没有在酒店一线服务岗位工作的实践,不具备行业服务技能。教师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不能适应现代高职教育发展中对于技能教育的要求。

四、市场需求下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创新

1、建立“以目标岗位群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旅游管理专业目前采取的是传统“2+1”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很长一段时间内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促进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发展。但是,这种培养模式造成了技能训练和专业知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割裂和不连贯,大部分学生结束了两年的课程学习之后,进入企业实习时,当时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基本已经忘记,使得校企合作的单位在接收实习学生后很多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表现并不尽如人意,没有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因此,培养模式的创新要解决学生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的差距,建立“以目标岗位群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把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成职业道德良好、职业技能扎实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做最坚实的支撑和保障。

2、创新课程体系建设首先,以目标岗位群为向导,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中既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又要把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到重要的地位。在课程体系设计中融入现代服务礼仪、形体训练、个人形象设计、旅游美学、紧急救助等课程内容。其次,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行业属性和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在课程设计中平衡管理理论与服务实践技能课程的课时数;最后,课程实训要及时进行,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得到实践的及时印证,增强学习的效果。第一学年: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课程包括旅游学概论、管理学基础、酒店管理概论、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经济学、酒店职业英语、普通话、形体训练;第二学年,学生作为旅游企业准员工,能够从事酒店客房、前厅一线服务以及酒店餐饮、酒水服务、技术人员等工作,学习的主要课程包括旅游心理学、电子商务概论、现代服务礼仪、酒店客房服务与管理、酒店客房服务实训、酒店前厅服务与管理、酒店前厅服务实训、酒店餐饮服务与管理、酒店餐饮服务实训、酒水服务管理、酒水服务实训、食品营养与卫生、酒店管理信息系统,让学生在学习中将理论与技能实践紧密结合;第三学期:学生作为旅游企业熟练工作人员,主要从事高星级涉外酒店服务以及基层管理等工作,学习的主要课程包括个人形象设计与职业资格证书取证课程,为学生下一步的顶岗实习和毕业就业做充分的准备。

3、创新教学团队建设,建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过教师引进、培养和聘用力度,使专兼职教师的比例达到1:1,加快“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在兼职教师引进的过程中,注重与企业管理者和技能主管的交流合作,吸纳他们与校内专业带头人、学科负责人共同指导技能教学实践并组成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指导、监督教学过程和评价教学质量,形成完善的教学指导、管理、督导、评价体制。

【参考文献】

[1]王健.关于旅游学科发展与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旅游学刊,2008.23(3).

[2]岳冬菊,李海民,杨瑞.基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2(2).

[3]李柏文.响应社会需求的旅游动态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旅游科学,2009.23(4).

酒店管理概论范文篇8

关键词:就业;实践课程体系;建构;集宁师范学院

大众旅游的发展使得人们对酒店的需求日益增加,进而引发了酒店业的飞速发展,也带动了酒店管理专业的发展,且成效显著。但是,纵观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即过度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其结果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酒店行业的需要,引起学生和酒店的不满。尽管这一现象已引起国内各高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但就目前而言,各高校在课程的设置上仍然难以体现实践课程的教学功用,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实践课程体系。最突出的表现是好多学校基本没有实习或实习内容与专业技能无关,这些都影响到学生的实际利益。因此,基于就业视野下,我们急需建构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使得学生能够理论融合实践,实践指导理论,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为此,本文作者拟从这一视角出发以求进一步探讨上述问题,并就正于方家学者。

一、课程的建构原则

通过对酒店管理专业的特点、要求以及就业取向进行具体分析,我们认为,基于就业视野下,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系统整体原则

系统整体原则是指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及学生身心发展达到最高境界,需要把教学的内容、过程、力量作为一个整体,用整体的教育思想去指导教育的活动。实践教学体系实际上就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要想达到整体最优化的效果需要进行合理配置各个要素并做到统筹兼顾。要想协调统一实践教学体系的各要素,就必须使实践教学不仅能满足学生整体发展的要求,而且还能满足酒店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发展的要求。而达到此目标的前提条件是有相应的教育条件和环境,因此,为了促进学生整体发展,就必须考虑满足实践教学体系建构需要的各种条件和实施因素。

(二)适应市场需求原则

适应市场需求原则是指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换句话说,市场和社会需求是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目标,也是保障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动力。实践教学满足了酒店对服务型、创新型人才的需要,酒店行业的参与和大力支持保证了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要想使实践教学有自己的特色,集宁师范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就必须深刻了解酒店市场的需求,注重与酒店业的合作。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学生在社会中生存下去。可见,适应市场需求是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原动力。

(三)坚持实用原则

实用原则是指立足于社会实际需要,结合专业特点去安排实践课程。实用原则要求实践课程的设置目标与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一致,在具体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导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同时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使学生能够理论结合实践,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如客房服务,我们在教学中先让学生熟悉客房的服务流程和操作规范,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按照工作车准备、进房程序、巡视检查、清扫垃圾、铺床、抹尘、清洁浴室、补齐客用物品等程序进行模拟训练。(四)动态发展原则动态发展原则是指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应根据情况的变化调整课程以满足实际需要。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实际上是一个摸索的过程,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教学质量也有一个质的飞跃,即从不满意到比较满意的发展过程,如12级酒店管理班的专业实习,由于是专业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实习,我们没有经验,采取学生自愿实习的原则,结果导致13级酒店管理班学生在实习的时候就不愿去实习,最后,学校用实习成绩和毕业证挂钩才解决了这一问题。因此,要想完善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地调整它。

二、课程的建构目标

学生要想具有就业竞争力,就必须参加实践。正因为如此,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合理、实用的实践课程能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优势。根据泰勒的“目标评价模式”,①我们认为,酒店管理专业实践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全面掌握酒店经营管理,精通旅行社业务流程,能够把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线管理人员。根据集宁师范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总体培养方案,其实践课程体系的建构目标如下:

(一)专业基本知识的培养。这主要在第一学年,《管理学》、《旅游饭店管理概论》、《人际交往与礼仪》、《旅游学概论》、《公共关系》、《酒店心理学》等专业课程的开设,使学生掌握了经济管理基础理论及旅游与酒店管理的基础知识。

(二)专业技能的培养。这主要在第二学年,通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专业基础知识。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集宁师范学院和博源蓝海国际大饭店签订了为期3个月的实习,借助于实习,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三)自我专业特长、基本的专业管理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学生的业务技能和人际交往技巧,在第三学年进行为期六个月的顶岗实习。在真实的酒店环境中,通过具体的操作流程,学生提升和锻炼了自己。如12级酒店管理班学生在北京国际饭店实习期间,因优异的表现而受到领导的赞扬。2014年APEC会议期间,在国家主席为出席会议的各成员经济体领导人、代表及配偶举行的欢迎宴会上,我校两位同学荣幸地被选为宴会服务生。

三、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指遵循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通过排列组合课程的各构成要素,使其形成合理、恰当的比例关系。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因此,课程体系对于教育质量的保障和提高至关重要。那么,基于实现就业目标的考虑,我们认为酒店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应包括:

(一)实践课程与专业技能大赛

集宁师范学院根据国家高等职业学生技能培养与训练方针,②结合本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实际情况,密切结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开设了计算机基础(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证书)、酒店英语(全国饭店职业英语中级及以上证书)、酒水知识与酒吧管理(中级调酒师证书)、酒店公关原理与实务(中级公关员证书)、饭店管理概论(酒店职业经理人资格证书)等专业训练课程。同时,为了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基本职业技能,集宁师范学院多次派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且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对于学生来说,参加这样的大赛有利于理论联系实践,既锻炼了基本职业技能,又提升了就业竞争力。

(二)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教学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实训基地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有很大的帮助。针对实践教学的具体情况,集宁师范学院做出了以下措施:一是建立校内实训室。校内实训主要是用来进行情景模拟,通过模拟训练使学生对某些具体业务流程的认识和操作从理论知识上升到实践行为。事实上,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比较全面的理论知识,但由于没有实际操作经验,其对岗位技能的运用仍然停留在已掌握的知识层面上,这些知识没有转化为实际的操作能力。实训室中的模拟实训提供给学生一个通过仿真实践操作的机会,促使他们思考、分析、处理在酒店服务中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他们的专业技能与基本职业能力。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市场抢手的酒店行业人才,集宁师范学院根据酒店行业的发展,设立各种实训室以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如餐饮实训室主要用于餐饮服务的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可开展托盘、酒水服务、摆台、上菜与分菜等现代酒店服务技巧训练;客房实训室主要用于客房服务技能的实践教学,可开展铺床、摸尘、扫尘、清洗卫生间等现代酒店最新客房服务技术的训练;礼仪实训室主要用于学生礼仪教学,可开展服务礼仪、见面礼仪、服饰礼仪、宴会礼仪、酒水礼仪、商务礼仪、民俗礼仪、涉外礼仪等现代礼仪的训练;酒店管理信息系统模拟实训室主要用于前厅服务技能训练及现代信息系统模拟实验,可开展互联网预订、销售及现代酒店信息管理等的训练。二是积极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实训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目标的保证,也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更重要的是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践,极大地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实训基地的日常管理制度和员工行为规范对于养成学生遵纪守法的习惯也有积极的意义。特别是实训基地提供的满足现代服务企业人员所具有服务意识、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所形成的实践氛围,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现代服务企业所倡导的团队精神的重要性。目前,集宁师范学院已建立多蒙德豪森酒店、博源蓝海酒店和北京国际饭店三个校外实训基地,使实践教学得以顺利进行。关于实践课程,集宁师范学院是这样安排的:第一学年安排3个月校外实习活动;第二学年安排6个月校外实习活动;毕业前半年进行自主实习。为了使实习达到预期教学目标,集宁师范学院采取如下措施:一是成立由校主管领导和相关处室负责人组成的学校校外顶岗实习领导小组,负责对校外顶岗实习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有关顶岗实习方面的重要事项。二是集宁师范学院制定柔性教学管理制度和企业的工作规范条例,如企业实训项目与校内课程成绩置换制度的弹性学分制、实习学生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指导教师辅导学生实训制度等。三是由班主任具体负责专业实习指导,以及校外实习学生的管理工作,具体包括校企之间的联系、沟通、协调及顶岗实习过程的检查、督促等。

四、课程评价模式

课程评价是指运用一定方法,对正在进行的课程活动的组成要素及其各个过程的全部或者部分,收集资料并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③实践课程的评价,要改变传统学科课程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注重其成长性、综合性、过程性和多元化。④集宁师范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实践课程的评价模式如下:将实践作为正常的教学活动并与学分挂钩,同时加大实践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重;由班主任和实习单位共同负责实践教学;制定实践课程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对每一次实践活动都要实行学生自我评价、实习单位评价以及指导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这样,不但能客观地对学生作出全方位的综合评价,而且也增进了教师、学生及用人单位的沟通,有利于实践教学的顺利完成。总之,围绕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基于就业视野下建构酒店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也是酒店管理专业教育工作者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努力、不断探索、不断完善,才能使酒店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更趋完善,更具高职特色,更符合高职教育发展规律。

参考文献:

[1]崔颖.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高教探索,2009,(03):88-90.

[2]张凤琴.酒店管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校外实践教学探索和研究[J].价值工程,2009,(02):120-123.

[3]范智军.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8):18-20.

[4]杨昉.酒店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D].山西大学,2011:63-64.

[5]杨樨.本科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06):200-201.

[6]李秀梅.酒店管理实践教学改革刍议[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6):173-174.

[7]刘洁灵.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J].技术与市场,(04):99-100.

[8]魏芬.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研究[J].职业时空,2010,(01):56-57.

酒店管理概论范文篇9

关键词:就业;实践课程体系;建构;集宁师范学院

大众旅游的发展使得人们对酒店的需求日益增加,进而引发了酒店业的飞速发展,也带动了酒店管理专业的发展,且成效显著。但是,纵观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即过度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其结果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酒店行业的需要,引起学生和酒店的不满。尽管这一现象已引起国内各高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但就目前而言,各高校在课程的设置上仍然难以体现实践课程的教学功用,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实践课程体系。最突出的表现是好多学校基本没有实习或实习内容与专业技能无关,这些都影响到学生的实际利益。因此,基于就业视野下,我们急需建构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使得学生能够理论融合实践,实践指导理论,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为此,本文作者拟从这一视角出发以求进一步探讨上述问题,并就正于方家学者。

一、课程的建构原则

通过对酒店管理专业的特点、要求以及就业取向进行具体分析,我们认为,基于就业视野下,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系统整体原则

系统整体原则是指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及学生身心发展达到最高境界,需要把教学的内容、过程、力量作为一个整体,用整体的教育思想去指导教育的活动。实践教学体系实际上就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要想达到整体最优化的效果需要进行合理配置各个要素并做到统筹兼顾。要想协调统一实践教学体系的各要素,就必须使实践教学不仅能满足学生整体发展的要求,而且还能满足酒店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发展的要求。而达到此目标的前提条件是有相应的教育条件和环境,因此,为了促进学生整体发展,就必须考虑满足实践教学体系建构需要的各种条件和实施因素。

(二)适应市场需求原则

适应市场需求原则是指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换句话说,市场和社会需求是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目标,也是保障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动力。实践教学满足了酒店对服务型、创新型人才的需要,酒店行业的参与和大力支持保证了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要想使实践教学有自己的特色,集宁师范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就必须深刻了解酒店市场的需求,注重与酒店业的合作。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学生在社会中生存下去。可见,适应市场需求是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原动力。

(三)坚持实用原则

实用原则是指立足于社会实际需要,结合专业特点去安排实践课程。实用原则要求实践课程的设置目标与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一致,在具体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导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同时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使学生能够理论结合实践,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如客房服务,我们在教学中先让学生熟悉客房的服务流程和操作规范,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按照工作车准备、进房程序、巡视检查、清扫垃圾、铺床、抹尘、清洁浴室、补齐客用物品等程序进行模拟训练。

(四)动态发展原则

动态发展原则是指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应根据情况的变化调整课程以满足实际需要。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实际上是一个摸索的过程,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教学质量也有一个质的飞跃,即从不满意到比较满意的发展过程,如12级酒店管理班的专业实习,由于是专业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实习,我们没有经验,采取学生自愿实习的原则,结果导致13级酒店管理班学生在实习的时候就不愿去实习,最后,学校用实习成绩和毕业证挂钩才解决了这一问题。因此,要想完善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地调整它。

二、课程的建构目标

学生要想具有就业竞争力,就必须参加实践。正因为如此,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合理、实用的实践课程能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优势。根据泰勒的“目标评价模式”,①我们认为,酒店管理专业实践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全面掌握酒店经营管理,精通旅行社业务流程,能够把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线管理人员。根据集宁师范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总体培养方案,其实践课程体系的建构目标如下:(一)专业基本知识的培养。这主要在第一学年,《管理学》、《旅游饭店管理概论》、《人际交往与礼仪》、《旅游学概论》、《公共关系》、《酒店心理学》等专业课程的开设,使学生掌握了经济管理基础理论及旅游与酒店管理的基础知识。(二)专业技能的培养。这主要在第二学年,通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专业基础知识。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集宁师范学院和博源蓝海国际大饭店签订了为期3个月的实习,借助于实习,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三)自我专业特长、基本的专业管理能力的培养。为了提高学生的业务技能和人际交往技巧,在第三学年进行为期六个月的顶岗实习。在真实的酒店环境中,通过具体的操作流程,学生提升和锻炼了自己。如12级酒店管理班学生在北京国际饭店实习期间,因优异的表现而受到领导的赞扬。2014年APEC会议期间,在国家主席为出席会议的各成员经济体领导人、代表及配偶举行的欢迎宴会上,我校两位同学荣幸地被选为宴会服务生。

三、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指遵循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通过排列组合课程的各构成要素,使其形成合理、恰当的比例关系。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因此,课程体系对于教育质量的保障和提高至关重要。那么,基于实现就业目标的考虑,我们认为酒店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应包括:

(一)实践课程与专业技能大赛

集宁师范学院根据国家高等职业学生技能培养与训练方针,②结合本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实际情况,密切结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开设了计算机基础(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证书)、酒店英语(全国饭店职业英语中级及以上证书)、酒水知识与酒吧管理(中级调酒师证书)、酒店公关原理与实务(中级公关员证书)、饭店管理概论(酒店职业经理人资格证书)等专业训练课程。同时,为了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基本职业技能,集宁师范学院多次派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且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对于学生来说,参加这样的大赛有利于理论联系实践,既锻炼了基本职业技能,又提升了就业竞争力。

(二)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教学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实训基地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有很大的帮助。针对实践教学的具体情况,集宁师范学院做出了以下措施:一是建立校内实训室。校内实训主要是用来进行情景模拟,通过模拟训练使学生对某些具体业务流程的认识和操作从理论知识上升到实践行为。事实上,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比较全面的理论知识,但由于没有实际操作经验,其对岗位技能的运用仍然停留在已掌握的知识层面上,这些知识没有转化为实际的操作能力。实训室中的模拟实训提供给学生一个通过仿真实践操作的机会,促使他们思考、分析、处理在酒店服务中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他们的专业技能与基本职业能力。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市场抢手的酒店行业人才,集宁师范学院根据酒店行业的发展,设立各种实训室以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如餐饮实训室主要用于餐饮服务的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可开展托盘、酒水服务、摆台、上菜与分菜等现代酒店服务技巧训练;客房实训室主要用于客房服务技能的实践教学,可开展铺床、摸尘、扫尘、清洗卫生间等现代酒店最新客房服务技术的训练;礼仪实训室主要用于学生礼仪教学,可开展服务礼仪、见面礼仪、服饰礼仪、宴会礼仪、酒水礼仪、商务礼仪、民俗礼仪、涉外礼仪等现代礼仪的训练;酒店管理信息系统模拟实训室主要用于前厅服务技能训练及现代信息系统模拟实验,可开展互联网预订、销售及现代酒店信息管理等的训练。二是积极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实训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目标的保证,也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更重要的是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践,极大地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实训基地的日常管理制度和员工行为规范对于养成学生遵纪守法的习惯也有积极的意义。特别是实训基地提供的满足现代服务企业人员所具有服务意识、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所形成的实践氛围,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现代服务企业所倡导的团队精神的重要性。目前,集宁师范学院已建立多蒙德豪森酒店、博源蓝海酒店和北京国际饭店三个校外实训基地,使实践教学得以顺利进行。关于实践课程,集宁师范学院是这样安排的:第一学年安排3个月校外实习活动;第二学年安排6个月校外实习活动;毕业前半年进行自主实习。为了使实习达到预期教学目标,集宁师范学院采取如下措施:一是成立由校主管领导和相关处室负责人组成的学校校外顶岗实习领导小组,负责对校外顶岗实习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有关顶岗实习方面的重要事项。二是集宁师范学院制定柔性教学管理制度和企业的工作规范条例,如企业实训项目与校内课程成绩置换制度的弹性学分制、实习学生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指导教师辅导学生实训制度等。三是由班主任具体负责专业实习指导,以及校外实习学生的管理工作,具体包括校企之间的联系、沟通、协调及顶岗实习过程的检查、督促等。

四、课程评价模式

课程评价是指运用一定方法,对正在进行的课程活动的组成要素及其各个过程的全部或者部分,收集资料并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③实践课程的评价,要改变传统学科课程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注重其成长性、综合性、过程性和多元化。④集宁师范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实践课程的评价模式如下:将实践作为正常的教学活动并与学分挂钩,同时加大实践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重;由班主任和实习单位共同负责实践教学;制定实践课程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对每一次实践活动都要实行学生自我评价、实习单位评价以及指导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这样,不但能客观地对学生作出全方位的综合评价,而且也增进了教师、学生及用人单位的沟通,有利于实践教学的顺利完成。

总之,围绕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基于就业视野下建构酒店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也是酒店管理专业教育工作者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努力、不断探索、不断完善,才能使酒店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更趋完善,更具高职特色,更符合高职教育发展规律。

作者:李国精 曹晓慧 单位:集宁师范学院经管系

参考文献:

[1]崔颖.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高教探索,2009,(03):88-90.

[2]张凤琴.酒店管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校外实践教学探索和研究[J].价值工程,2009,(02):120-123.

[3]范智军.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8):18-20.

[4]杨昉.酒店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D].山西大学,2011:63-64.

[5]杨樨.本科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06):200-201.

[6]李秀梅.酒店管理实践教学改革刍议[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6):173-174.

[7]刘洁灵.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J].技术与市场,(04):99-100.

酒店管理概论范文篇10

1.1酒店管理专业所设置的课程体系不合理,所授知识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所规划的教学计划和课堂体系都是按照国家专业目录进行的,酒店岗位所必需的能力、知识、技能等结构未必能从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的学习中获得,高职院校所授知识与市场实际需求存在的差距较大。很多酒店企业反映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普遍偏差,实习生也会抱怨在学校所学知识用处不大,与酒店企业的实际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

1.2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定位出现偏差

很多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偏重于理论的学历教育,对实践环节的教学不甚重视,缺乏科学系统的岗位技能培养体系,理论学习与“工学交替”完全分离开来,学生无法将所学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工作当中。此外,高职院校还缺乏有效的评估体系,无法对实践课程进行科学的检验、评价。还有一些院校则过于强调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训教学,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得到了强化,却淡化了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积累及逻辑思维的训练,学生无法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

1.3高职院校与酒店企业之间未建立深度合作关系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丰富广阔的教学资源和教育环境,很多高职院校都与酒店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所采用的实习模式为将学生安排到企业进行为期半年至一年的顶岗实习。酒店企业之所以为实习生保留一定比例的岗位,是为了节省人力成本,学生在酒店企业任职期间的工资待遇较低,与酒店企业正式员工的工资待遇差距较大。旺季期间,酒店企业对员工的需求量大增,急需人员可以即刻上岗就业时,他们会通过雇佣大批酒店专业的实习生来充当廉价的劳动力,以此来满足酒店的人员需求,使其负责酒店基层的服务工作。高职院校与酒店企业之间缺乏深度内容的合作,学生在酒店企业顶岗实习期间,自始至终只能从事一项工作,每天所负责的工作内容单调重复,周而复始,很难在工作中得到科学有效的指导,酒店企业对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工作不甚重视,顶岗实习意义不大。

2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各大高校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正在不断的创新完善,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方面措施:

2.1对课程体系进行全新改革,将酒店管理专业的特色体现出来

当前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仍有很多不足之处,高校课程体系所安排的课程与市场需求有较大的差异,改革传统课程体系已势在必行。高职院校在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规划教学计划和课堂体系时,首先要符合国家专业目录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通过学校所设置课程体系的学习具备酒店岗位所必需的能力、知识等技能。高校应该将酒店管理专业所授知识与当前酒店行业的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结构及课程内容,提高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高校还应该在专业课程教育中时常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并通过实践将所学理论知识灵活应用于社会实践当中。

2.2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

高校是向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应该将学生培养成能够挖掘自身潜在素质并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于工作实践、市场开拓当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各领域的分工越来越细化,为满足这一市场需求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设置也应该越来越细化,培养更多的专业型人才,为酒店服务行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目标,进一步明确专业的归属。

2.3完善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

酒店属于服务性质较强的行业,该服务行业对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问题非常重视。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反映酒店业对人才的需求。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是教学计划的核心内容,因此,我们在课程设置安排上要考虑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明确酒店服务理念,在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设置了服务管理、酒店管理概论、餐饮管理、前台与客房管理、酒店经营战略、酒店英语等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社交礼仪、酒店物业管理、酒店规划与设计、康乐管理、食品营养与卫生控制、中外饮食文化、危机管理等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从而增强学生服务意识,分层次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为进一步深造和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4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提高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

学校应该拓宽与酒店企业的合作渠道,尽量与更多的酒店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并签订实习基地相关协议,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提供更广阔的顶岗实习平台,以此来确保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应该多与酒店规模较大、管理较为完善、管理理念较为先进、档次较高、硬件设施较好的高星级酒店建立深度合作关系,这种高星级酒店企业的服务操作流程、经营等方面都有合理科学的规章制度,管理体系较为成熟,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可以学生很多书本以外的酒店管理知识,使实习生充分感受酒店的企业文化,借鉴该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模式以及相关管理经验,使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对自身的未来发展充满希望。

2.5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

在酒店管理专业的建设中要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酒店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人才培养可以采用“3+1”的模式方法来按需培养,即三年国内(校内)学习,一年国外学习或酒店业实习,从而使人才培养教育模式达到宽泛性与针对性的有机统一,不断完善酒店管理人才培养计划,满足酒店行业的人才需求。另外,还可以借鉴美国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学院: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等学校在课程设置:教材:实践操作等方面的教学经验,加快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