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能力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05:07:37

素质能力

素质能力范文篇1

教师在教学中若能做到让学生想学、会学,对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有大大的益处,怎样做到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我认为:创设一种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强调学生参与,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会学更为重要。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理,当遇到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大脑就会处于兴奋状态,于是他们就会积极用脑去想,千方百计地探求其中的奥妙,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根据这一心理特点,在进行新课时,教师应创设问题情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他们的思维火花,让他们以积极主动的心情愉快的投入学习。只做到让学生想学还不够,还要使他们会学。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辨证施教,而且应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学到方法,因此,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学习过程,帮助他们实现从“学会”向“会学”的飞跃,这是老师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学生思维多以形象思维为主,特别是小学生是以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而动作思维就是具有较强体验性的形象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教学情景,力求把静态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动态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掌握探求知识的乐趣。如:教长方形面积时,让学生画一个长和宽都是整厘米的长方形,然后让学生用面积是一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量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学生量完后,引导他们思考,沿长方形的长边和宽边摆的正方形的个数与长方形长和宽的厘米数有什么关系?从而引导学生领悟铺满长方形的小正方形的个数,正好等于长方形长和宽的乘积。通过这样实践操作,学生手脑协同活动,不仅领悟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掌握知识。新旧知识是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引导学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在已知知识+的基础上完成新知识的学习任务。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利用截补法使其变为长方形,学生很快就能理解、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了,这样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引导学生把新知识纳入原来的知识结构中去,完成新的知识的同化,使学生顺利掌握新的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应教给学生学习一类知识的方法,特别使学会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如教学数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以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商不变的性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为基础,引导学生讨论:除数是什么数,能否把除数变成整数,怎样变,被除数呢?学生完成了再讨论,两个除法算是的商一样吗?为什么?学生通过讨论尝试,很快悟出除数是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新知识,而且初步学会了探索新知识的方法,逐步学会“会学”。

二、学生思维能力训练方法及培养

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小学语文数学中必须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有关因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巧用插图小学语文课本,大多图文并茂,在教学中,要注意配合课文,充分利用插图,活跃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例如:《美丽的公鸡》中教学“得意洋洋”一词时,,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说说图上公鸡的神态,昂首挺胸,嘴巴张大,双目圆睁,尾巴高翘。再让学生展开想象,请一位同学表演公鸡的神态,另一位同学表演“得意洋洋”的神态,同时让其他同学细致观察并比较两位同学表演的神态相似与否。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体会,得出“得意洋洋”原来就是骄傲自满的意思,从而从具体形象中记住了这个词,明确了词语的使用范围。

(二)、寻找空白文章中,常有些“空白”,倘若找准了这些,善于引导学生动脑去填写这些“空白”,则能使学生的思维纵横驰骋,受益匪浅。例如:《粜米》一文末段的省略号,教学时可让学生抓住这个“空白”,循着“如果不粜,会怎样”的思路,展开想象,并与粜了米作比较,会得出什么结果。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形成画面:米价还会跌,地主逼上门,债主来讨债,短工要工钱……通过这些画面的理解分析与判断,认识到即使米再好,价再低,也不得不粜。通过启发思维,想象旧毡帽朋友粜米所得的或多或少的钞票后怎样安排艰难的生活情景,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旧社会中贫苦农民的悲惨命运,加深对文章中心的理解。

素质能力范文篇2

目前我国旅游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旅游业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等方面的具有积极明显作用,为此2009年国务院提出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决定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并力争到2020年我国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基本达到世界旅游强国水平的目标。在此背景下旅游人才支撑问题和如何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是实现旅游强国目标时必须面临的问题。可喜的是目前我国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每年能够为社会培养大批的旅游专业人才,也为我国旅游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但在我国旅游教育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许多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的素质能力不能胜任企业要求,学生对从事旅游行业工作忠诚度不高,许多也没有把旅游企业作为他们就业的首选行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选择旅游企业就业率也较低,而且已在旅游企业工作的旅游管理大学生流失现象也比较严重,与此同时旅游企业由于发展的需要也急需大量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这样一些问题暴露了中国的旅游教育存在不足,我们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有一定差距。如何提高旅游管理学生素质能力成为摆在旅游院校或高等院校旅游院系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章从分析旅游企业、旅游专业教师以及学生自身对自身对大学生素质能力要求相同点与差异出发,以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和方式的优化提供思路,以培养的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同时提高旅游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

2研究内容与研究设计

2.1研究内容

本次研究包括两项调查:一是旅游企业、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以及学生自身对大学生素质和能力要求的调研;二是旅游企业对旅游管理大学生的招聘态度。

2.2调查方式和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主要是旅游业企业、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和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旅行社、旅游酒店和旅游景区作为旅游业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旅游专业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单位,本次调查的旅游企业主要是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与学校合作实习酒店、旅行社、景区以及学校所在省内旅游相关企业。调查的旅游专业教师和大学生主要是学校所在城市的几所高校旅游专业的老师和学生。本次调查时间为2011年3月至2011年7月。参与调查的人员为本课题组学生和老师,调查采用问卷和访谈法的形式。本次调查共向旅游企业发放问卷150份,收回150份,有效问卷145份,其中旅游酒店共发放问卷6O份,收回问卷60份,其中有效问卷57份,旅行社类共发放问卷6O份,收回问卷6O份,其中有效问卷60份,旅游景区共发放调查问卷3O份,收回3O份,其中有效问卷28份,同时也通过访谈法与旅游企业一些负责人进行一些相关交流,以获取一些相关信息。调查共向旅游专业教师发放调查问卷3O份,收回3O份,其中有效问卷30份。调查对旅游专业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20份,收回120份,其中有效问卷120份。

2.3问卷设计

本次调查是参考相关的研究成果以及通过与部分旅游企业管理人员的访谈,经过多次反复修改,确定正式的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旅游企业、旅游专业教师以及学生自身对旅游管理素质能力要求,主要从综合素质,业务技能等22个方面进行调查。二是旅游企业招聘旅游管理大学生的态度及原因等。调查内容项目采用李克特量表,每一问题都有“非常重要(喜欢)”、“重要(喜欢)”、“一般”、“不重要(喜欢)”、“非常不重要(喜欢)”五种回答,分别记为l,2,3,4,5分。

3调查结果及分析

3.1旅游企业对旅游管理学生的招聘态度及原因

由表1可知,酒店对职高学生的招聘态度得分较高,排在第一位,其次是专科学生和本科学生,最后是研究生,其原因可能是学历越高流失率较高的原因,由于饭店的服务业性质决定了它的“门槛低”,更多的饭店是在通过员工们自然展示,才开始考虑“用人”和“提升”问题。通过比较,脱颖而出的往往是适应性强的职高生,于是,大学生在第一轮的选拔中遭到淘汰,导致大学生流失率较高,于是企业也认为大学生不如职高生,本科生不如高职生,此外还有一部分大学生眼高手低,心高气傲,他们对酒店工作也有很高的热情,但却不想吃苦,起步就想做管理人员,这也是企业不喜欢的一个原因。从旅行社角度来看,旅行社对本科生的招聘态度得分最高,其次分别是专科学生、研究生,最后是职高生,其原因是本科生综合素质较高,更能够适应旅行社的工作需要,而研究生得分较低的原因可能是愿意从事旅行社艰苦工作研究生少,企业留不住人。而对于景区来说最喜欢研究生,其次是本科学生、专科学生和职高学生,其原因可能是景区对专业素质要求较高的原因。

3.2旅游管理大学生素质能力重要性异同分析

(1)相同点。

旅游企业、旅游专业教师以及学生对敬业精神和吃苦耐劳这两项素质的要求都是排在前五位的,其中旅游企业、旅游专业教师把敬业精神都排在了第一位。现在旅游企业人员流动性大,人才流失率高,因此特别需要敬业精神,热爱旅游行业的人才。旅游业作为服务型行业,劳动强度大,对所从事的工作在性质要求员工要能吃苦耐劳,能吃苦耐劳这项素质对旅游企业和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对于这项素质,他们三者之间的认同性比较一致,分别排在第2位到5位之间。对“工作主动性”、“语言表达能力”这两项素质,他们三者之间也有一致性,这项素质分别排在第6位到9位之间。“纪律性”这项素质旅游企业将其排在第5位,专业教师将其排在第6位,旅游学生将其排在第8位,遵守纪律这方面说明他们之间都认为比较重要。对“外语水平”、“学历”、“人文素质”这三项素质的要求不高,都排在后6位。“管理能力”方面认识也较为一致,分别排在第11位到l3位之间。

(2)差异点。

旅游企业、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以及旅游学生由于认识的出发角度不同,对素质的要求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沟通能力”这项素质学生认为非常重要,将其排在第一位,而旅游企业和旅游专业教师将其分别排在第6和5位。从学生的访谈调查中得知学生为何把沟通能力放在笫一位的原因是,学生认为沟通能力是晋升发展的基础,而企业和老师却把敬业精神放在第一位,说明他们之间在认识方面还有一定差距,学生应该树立热爱从事旅游管理行业的敬业精神,而旅游企业也应该注意在岗位晋升方面要向具有敬业精神的学生倾斜,而不应该只注意沟通能力强的职工“所获证书”这项素质旅游企业和旅游专业老师分别将其放在最后两位,并认为证书这项能力不太重要,而学生却将其排在第7位,相对重要的地位,说明他们之间在此方面的认识有较大差异,对学生来说,应该正确对待考证问题,不要盲目考证书,应该考取像导游证、英语等含金量高的证书。“身体素质”这项素质旅游企业和旅游专业老师认识较为一致,将其分别排在第7和9位,而学生却将其放在第21位,它们之间的认知差异较大,事实上酒店和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属于劳动强度比较大的行业,必须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学生应该加强自身身体素质的提高。“职业技能”方面学生认为重要程度较高,其次是旅游专业老师,而企业却将其放在12位,说明企业更重视学生的软实力。此外在“团队意识”等方面他们三者之间也有较大差异。

素质能力范文篇3

比较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网络时代的“形势与政策”课是全方位的、多角度的、新颖的。在网络这个大资料库中,选取的材料更加丰富,时效性强,各种评论和观点的互动性、延续性强。在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中,网络已然成为他们的学习新天地,他们十分关注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和国家方针政策,头脑灵活、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如果授课教师一味照搬照抄引用网络信息,讲述观点时缺乏自我的思考和探究,必将使学生感到空洞乏味,大大减弱“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在整合“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用素材和创新教学新模式的过程中提升自我的能力素质。该课教师是灵魂人物,要提高该课的教学效果首先就要提高教师的能力素质,在网络新环境下如何利用网络新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就对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师能力素质提出了挑战。

2“形势与政策”课教师能力素质结构

2.1实质上

第一,获取信息的能力。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获取适用的信息就解决了“材料”问题。传统的“形势与政策”课往往拘泥于课本教材和时效性不强、针对性不够的书面材料,无法与现实的理论热点、时事政策同步,授课内容乏味、过时、缺乏“生命力”。在获取信息之前应当明确所需信息的性质、搜寻范围、目标定位等,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拥护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不动摇,明确自己的无产阶级立场,坚决同反政府的敌对势力做斗争,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高度觉察力。例如,轰动一时的“家乐福”事件中,敌对分子煽动恶意言论、挑唆事端、鼓动群众特别是大学生参加抵制“家乐福”的活动,企图制造社会混乱、反共政治运动。那些怀有险恶用心的敌对势力在网络和手机短信等媒介中散布谣言、混淆视听、迷惑大众,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这时候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应当果断抵制此类信息,引导同学们正确看待此事件而不是广而宣之。新兴网络时代,增加了授课教师获取信息的途径,教师应当运用好网络,平时养成浏览重要新闻和专业性网站的习惯,积极加入微博、BBS论坛、QQ群等互动媒介,加深对适用话题的思考和研究。第二,筛选信息的能力。在浩瀚的网络媒介中,信息繁多杂乱,良莠不齐。这就要求教师应当从专业学术的角度结合该课性质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多加甄别。在筛选过程中要做到既快又准,抓住关键词,明确该课需要的信息类型。第三,归纳信息的能力。在选取和筛选信息结束后,就要把适用的信息按信息类型归纳起来,然后根据课程编排的顺序将归纳后的信息按照此顺序排放起来。在归纳的过程中要善于把握信息之间的联系,由表及里。

2.2形势上

第一,要有亲和力。应当摆脱教师高高在上的距离感,在讲课的语言风格上要通俗易懂、贴近学生的风格,善于用语言的转换配合讲课的进程;在动作上要文雅自然,多走到学生中间去,近距离地了解学生的感受;表情方面要轻松、丰富,避免呆板单一的表情。往往学生们喜欢都集中在后排坐,老师应该主动邀请学生们往前排坐,拉近人际交往距离,让学生们感受到老师的真诚。第二,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形势与政策”课政治性、时代感强。要上好这门课就必须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讲课中要讲究语言的选择,对重点难点的讲述中要深入浅出,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以阐述。多使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兴语言如网络语言,运用多种语言表达方式,增加幽默感,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第三,要有激情。一味枯燥、空洞的讲述会显得很平淡,即使内容详实、方式新颖,也不能完全带动课堂气氛。在网络条件下,应该广泛利用网络多媒体增强立体感、现实感,配合教师精彩有激情的讲述,课堂上对学生就会有很强的感染力、带动力。第四,要有互动力。“形势与政策”课是学生们了解国内外大事和国家方针政策的重要窗口,大学生们对这门课的期待很高,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就一些热点、难点、疑点、焦点问题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发表意见,交流对问题的看法。可以开展分小组讨论、上台发言等形式鼓励学生多思考、多交流。第五,要有气场和人格魅力。该课是很多学生集中在一起上的大课,往往是在阶梯教室授课,老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重要,当学生发现老师气定神闲、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时候会对老师有种尊敬崇拜感,老师自然在学生面前树立了威信,也展现出了气场。

3提高能力素质的途径

3.1教师自身层面

网络时代信息更新换代加快,知识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怎样在网络条件下上好“形势与政策”课对教师自身能力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除了专业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在教育学、心理学、经济金融等方面多下工夫,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为做好教学工作和学生思想工作打下基础,另外也要关注学术前沿动态,收集相关资料,提升理论修养加强课程研究能力。其次,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和完善备课,提高计算机水平和课件制作水平。在课堂上,利用现有的网络设备分层次分阶段教学。教学内容应当与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相契合,增加针对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互动力。再次,教师要有驾驭学生思想的能力,增强课堂教学在思想上对学生的影响力。要引导学生的思想意识,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不仅要在课堂上如此,在课下更要关心学生,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最后,任课教师可以就热点问题举办专题讲座,提高自身的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如就南海主权危机,将我国的南海严峻局势的内因外患有条理地进行讲述,分析形势和政策,引导学生要捍卫国家主权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此外“形势与政策”课教师们之间也要多交流、取长补短。

3.2学校层面

学校作为“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学校层面对该课教师能力素质提高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第一,学校应当选择好的教材和教参,帮助任课教师加深对课程的认识和理解。吸取大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经验,有条件的院校可以组织一线任课教师参与编写辅课教材,做到有材可取。第二,学校要提供好的上课场所和设备,如电脑和投影仪等教学设备。合理安排好教学时间和任课教师的教学内容。第三,学校要选拔优秀的任课教师任教,定期展开教学评比,奖励先进个人,把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推广开来。第四,认真考核,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第五,开展形势多样的教研活动,比如教学经验座谈会、红色之旅实践活动、专家报告会等。第六,重视任课教师的能力素质培养,鼓励教师在职培训、深造。第七,提高任课教师的待遇,提升其责任感和使命感。当前很多该课授课教师都是兼职的外聘教师和辅导员,少数是专职任课教师,学校从上到下较不重视,教师的课时费和补贴待遇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很容易使授课教师产生心理落差从而影响到教学。“形势与政策”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介绍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国内外大事的重要渠道,无论从课程性质还是内容都是崇高神圣的,任课教师应当牢记历史使命,从党和国家利益的高度确保完成该课的教学任务。第八,打造“形势与政策”课精品课程和一支专业高素质的授课团队,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教研活动,形成和谐奋进的良性竞争体系。第九,学校领导要加强对“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视,引入领导责任制,实行领导直接分管,狠抓落实,使任课教师从思想上、组织上高度重视。第十,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整合网络资源,构建网络交流平台,使任课教师和学生均能受用。

3.3学生层面

学生作为“形势与政策”课的客体,是该课的直接接受者,学生的感受如何是评价该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第一,通过在课堂上学生听课情况的观察,可以明确该课的实际效果,便于之后的调整和改进。第二,任课教师应当听取学生的建议和需要,在课件设计上多吸收网络上最新的资源,提取新鲜的时事资讯。把学生的需求放在主体位置,使学生起到好参谋的作用。第三,教学相长,利用网络实时交流工具如微博、QQ等深入交流课程心得,师生展开互动。第四,在具备网络条件的前提下,通过网络提交作业、建立学生成绩档案的新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第五,在教学管理系统中对任课教师评分并提出建议。

3.4社会层面

素质能力范文篇4

1、领导权威

恩格斯曾经说过:“没有权威,就不会有任何一致的行动。”领导者要有权威,否则无法实施有效的领导。在一些关于领导科学的书中,“领导权威”也被称作“领导者的影响力”。影响力是指一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和行为的能力。在一个组织中发挥特殊作用的领导者的影响力,不仅是成功实施领导活动的重要因素,而且是完成组织任务、实现组织目标的重要因素。

领导者的影响力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权力性影响力(强制性影响力),主要是由于领导者所处的职位,以合理、合法的权力为基础的。这种影响力带有不可抗拒性,使被领导者表现为被动和服从的心理行为。

另一种是非权力性影响力(自然性影响力),它与领导者的职位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以领导者自身素质和行为(如品格、知识、才能、情感等因素)为基础的。这种影响力不是强制性的,而是使被领导者由衷的、自觉的、心甘情愿地主动服从。

权力性影响力可构成“权势”,非权力性影响力可形成“威信”,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形成“权威”。只注重运用权力性影响力,而不注重锤炼自己的品格、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就难以建立真正的领导权威。

2、领导方式

总的来说,领导方式可大致分为以下三种:

一是官本方式:强调“官本位”,以职位高低、权力大小和相应的规则来实施领导,是一种传统的领导方式。

二是人本方式:是一种以领导者为中心的领导方式,强调领导者的个人魅力,注重依靠领导者个人的品格、知识、能力来实施领导。

三是理性方式:是一种以理念为本的领导方式,用共同的价值观、统一的思想意识和一致的奋斗目标来实施领导。

前两种领导方式的共同缺陷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并不一定具有共同的理念和目标。“官本方式”依赖于传统的“等级制权威”,被领导者往往是被动地服从,难以充分发挥其主动能动性和创造性。“人本方式”过分依赖于有较强领导能力的个人,一个“能人”的时代一旦结束之后,若不能及时地补充新的有能力的(甚至是更有能力的)领导者,则会造成一段“空白”时期,这种单位很难可持续地发展。

领导实践一旦达到以理念为本的阶段,则驱动领导实践的动力是由共同的理念、价值观和目标而构成的一种“道德权威”。此时,领导者与被领导者都成为这种道德权威的追随者和实践者,他们可以更好地发挥每个人(包括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并自觉地承担责任和道义,很好地管理着他们自己。这样,就不会由于领导者的更迭,而影响一个单位(或组织)的发展。

作为一个单位或组织,必须自觉地转变领导方式,注重理念、思想上的领导,并不断地用先进的理念、正确的价值观来武装各级领导干部的头脑,用共同的奋斗目标来凝聚全体员工的智慧和力量。

二、领导者的基本素质

领导者的基本素质应包括:思想政治素质、知识素质、道德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等。

1、思想政治素质

⑴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性

同志指出:“政治是统帅,是灵魂。”同志在交通大学百年校庆前夕接见四校领导时也指出:“高校的党委书记、校长,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的政治家、教育家。所有的高校领导干部都要增强政治意识、维护大局,在政治是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思想政治素质是领导干部必须首先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核心素质。领导干部必须德才兼备,其中,德是第一位的。

⑵思想政治素质的基本内涵

同志曾指出:“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我这里所说的政治,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这就一语中的地讲清了思想政治素质的基本内涵。

⑶思想政治素质在领导实践中的体现

思想政治素质在领导实践中的体现,重点表现为领导干部具有什么样的权力观、价值观、政绩观、发展观。

①正确的权力观

领导者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正如同志所提出的,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领导者应正确地看待和运用权力。一方面,权力来自于广大群众,决策必须反映广大群众地根本利益。其检验标准如邓小平所提出的“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另一方面,权力的本质就是责任,应确立“领导就是服务”的观念。要正确把握对党和人民群众负责的一致性,要以负责任的态度为群众服好务。同时,在行使职权时,不能夹带私心杂念。领导者的私心可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有时甚至表现为某种比较隐蔽的形式,如通过制定政策使自己(或与己亲近的人)的某种利益合法化;或利用领导岗位之便,为自己谋求貌似合法的利益(含称号、名誉等);有的则表现为对自己有利的事就积极热情地干,为群众谋利益的事则消极怠工,能拖则拖。心怀杂念的领导者,不是心怀坦荡地为广大群众服务,在处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如职称评定、住房分配等)时,往往是关照其中一部分,或限制某一部分人。

领导干部必须保证权力干净运行,勤政、廉政,防微杜渐,自觉把好防线;要强化监督、制约意识(不受监督和制约的权力,极易产生腐败),自觉主动地接受监督(组织监督、群众监督)。

②正确的价值观

正确的价值观对人生道路将产生重要的决定性的引导作用。许多走上错误道路的领导干部,首先是由于价值观出了偏差。

人生价值如何体现?首先要把自己的“职业”视为“事业”,在干事业的过程中充分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科研第一线搞业务是干事业,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搞管理也是干事业。对于自己的付出和得到的报偿,应有正确的估价。我觉得“在工作上向高标准看齐,在待遇上向低标准看齐”的雷锋精神至今并未过时,仍应大力提倡。古人云“淡泊名利、知足常乐”,“祸莫大于心不知足”。有的人一味追逐名利,不与他人比工作、比贡献,只是比职位、比待遇,越比越不知足,越比越感觉“心理不平衡”。价值观出了问题,人生目标迷失了方向,行为就难免偏离轨道,这是许多犯错误干部的共同之处。

③正确的政绩观

工作业绩是考察干部的重要方面,应予以重视。对不同岗位的工作业绩应有不同的要求,不能一刀切,也不可盲目攀比,不可急功近利,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去盲目追求政绩。片面地追求政绩,急功近利,可能会劳民伤财,甚至会影响今后长远发展。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叫做:“新官上任三把火”。但是,新上任的领导,如果在尚未熟悉情况的前提下,仅仅为了显示自己的领导能力,急于追求政绩,就不顾实际可能性和客观规律性而盲目地点“三把火”,其效果往往会事与愿违。为追求政绩,违背客观规律,盲目制定不可能实现的工作目标,其后果可能导致浮夸风,严重挫伤群众的积极性(例如,某些地方揭露出来的所谓“政绩工程”)。

④科学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思想,与西方人道主义思想(资产阶级抽象人性论)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有原则的不同,不能混为一谈。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根本上在于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在高等学校中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就要以最广大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为本。以人为本的思想与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历史使命是完全一致的,能否正确理解和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是领导者政治素质的具体体现。

2、知识素质

领导者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及其从事领导实践的能力,都与其自身的知识素质密切相关。

领导者应具有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综合性知识——扎实的文化基础和广博的知识面。同志曾指出:“做一名合格的政治领导者,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文学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都要学,特别要注重学习反映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新发展的各种新知识,努力使自己的思想水平和知识水平适应时代前进的需要。”

②领导学知识——领导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知识。

③专业知识——每位领导者都要努力成为所领导领域的内行(专业干部也要学习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

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学习(读书、实践,学以致用)。学无止境,要“活到老,学到老”。法国著名数学家笛卡尔说过:“人们掌握知识,就犹如画了一个圆圈,圆圈内为已掌握的知识,圆圈外是浩瀚无边的未知世界。知识越多,圆圈越大,圆周自然也越长,这样它的边沿与外界空间的接触面也越大,因此未知部分就显得更多了。”同志也曾谈到:“我们党历来是一个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党。”“这是我们党永葆生机与活力的一个重要保证。如果我们不能通过新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就会落后于时代,就有失去人民的信任和拥护的危险。全党同志首先是党的干部,必须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来加强学习。”

以理念为本的领导方式,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不断加强学习,以使领导核心的理念,变成大家的共同理念。领导者要学习政策、研究政策,准确熟练地解释和运用政策,可有效地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当前,严重的问题在于对学习的不重视,一些同志总是借口工作忙,不能主动、自觉地学习。各单位、部门要用“学习型单位,服务型部门,研究型管理”的标准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3、道德素质

要做“官”,首先必须会做“人”,而做人必须以“德”为本。“正人先正己”,领导者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就能影响群众、动员群众,从而增强领导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所谓道德,是指成文和不成文的非法律公共行为规范和价值判断标准在个人内心形成的约束机制和个人信守的行为准则。

领导者的道德素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出处:华夏免费论文网)

①正直诚实。一方面,要公正坦率,忠诚老实:办事出于公心,坚持正义,坦诚布公;为人光明正大,不阳奉阴违、吹拍逢迎。另一方面,要求真务实,讲求诚信: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能当老实人,做老实事,不弄虚作假;无论对内、对外、对上、对下,都能以诚相待、表里如一,讲真话,办实事。有的人在上级面前说空话、大话、假话,迟早要暴露;也有的人在下级面前为笼络人心、怕得罪人,就不坚持原则,乱许愿、乱承诺,最终不会有好结果。

②严于律己。《论语》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同志曾经代表党中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领导干部严于律己,还包括严格要求自己的家人(如:刘少奇召开家庭会议,要求其亲属不要搞特殊;为其亲属制定“十条家规”等)。领导者与其家属同在一个单位的,更应注意严格要求自己和家属。

③廉洁奉公。领导者要奉公守法,清正廉洁,无私奉献,公而忘私。正如陶铸同志所讲“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作为一名领导者,应当做到“心存天下事,荣辱置度外”,“德在人先,利居人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领导干部要牢记:“廉为正本,贪为祸根”。要像吉鸿昌那样,把“做官即不许发财”当作自己的座右铭。要自觉抵制贪污受贿、以权谋私、争权夺利、奢侈浪费等消极腐败现象。总之,领导者做人要堂堂正正,做“官”也要清清白白。

④谦虚谨慎。作为领导者,要能正确认识自己、估价自己,能虚心向别人学习(包括向下级、向群众学习),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和建议;要从谏如流,取长补短(尤要善于用别人的长处比自己的短处)。要懂得尊重他人(包括尊重自己的同事和下属),平等待人,礼貌待人,要善于理解人、关心人、团结人。领导者自受命之日始,即应谨慎从事,慎用自己的权力,切勿疏忽职守。明代文学家冯梦龙曾说:“任重者,责亦重”。亦即,职务越重要,责任也越重大,决不可掉以轻心。《诗经·小雅·小旻》里有“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诗句,也是规劝领导者处事要谨慎的。

⑤豁达大度。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讲党性,顾大局,不计个人恩怨、得失,经得起误会、委屈、冤枉的考验,自觉抛弃个人间无原则的纠纷、瓜葛,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要胸怀坦荡,有宽容精神,善于团结他人一道工作,特别要能够团结那些曾经反对过自己、并被实践证明是反对错了的同志一道工作(如: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期间,提议把几位犯了严重错误的同志包括王明,选进中央委员会)。作为一名合格的领导者还要做到善待前任。明代余自强所著《治谱》中,专门谈到如何善待前任的问题:“前官行事,即有一二不当人心处,我辈当隐恶扬善”,“前官果有美政,地方愿为立碑建祠,我辈当怂恿其成。”后任领导要客观公正地对待前任领导的工作,要尊重、关心前任领导,不搞“人走茶凉”。后任领导是否善待前任,从一个侧面反映其人品和道德素质。4、身体和心理素质

领导者往往要承担沉重的工作负担和巨大的精神压力,若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难以胜任的。身体素质通常包括体力素质和智力素质。心理素质包括普通心理素质(普通人须具备的精神机能)和职业心理素质(作为领导者须具备的特定心理素质)。

在这里,我们主要谈谈领导者必须具备的职业心理素质。具备良好职业心理素质的领导者,往往具有如下特点:

①情绪稳定

无论工作顺利与否,应始终沉着应对,情绪饱满,持之以恒;不能在工作顺利时就喜形于色,而工作不顺利时就垂头丧气,甚至“撂挑子”。要正确对待升迁荣辱,坦然面对进退去留。古人云“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若能练得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功夫,则心态始终如常,情绪怎会波动?许多领导者在平时尚能做到情绪稳定,但在“升迁荣辱”、“进退去留”的关键时刻,却往往是患得患失、不能坦然处之,究其根本原因恐怕还是“私”字在作怪。

②性格宜人

人的性格有先天的基础,但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后天的培养。性格宜人的领导者,似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吸引被领导者,从而产生一种凝聚力。作为一名领导者应做到性情随和,善解人意、善于沟通。沟通的前提是相互尊重、相互信任。领导者之间(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之间)的沟通与各自的觉悟和性格有关;与群众的沟通,首先要平等待人、以诚相见。

③乐观自信

这是领导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心态,并以此影响其所领导的群体。一个单位的领导者若精神萎靡不振,则该单位肯定也不会有很好的精神状态。

④意志坚定

领导者的意志不但影响其个人的行为,而且会影响他人及工作的全局。西汉的刘向主张“不以利移,不为患改”,一旦确立了远大的志向,不能因为有利可图可转移,也不能因为遇到困难、麻烦而更改。领导者应具有临危不惧、临阵不乱的坚定意志,在危机来临等关键时刻,要起到作为群众主心骨的作用。

⑤心胸开阔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领导者应具有博大胸怀,能容人、容事。尤其是“一把手”,更应心胸开阔(由于下属工作不力或不负责任的推托,甚至由于某些虚假传闻,“一把手”往往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矛盾的汇聚点)。清代耿定向在《耐烦说》中说:“官场如战场,当官如箭垛,有上司之斥责,有同僚之作梗,有下属之埋怨,有小人之诋毁,如此繁事,不由得人动怒生气,而感情用事,则事不谐矣”。他在这段话里用“当官如箭垛”(犹如“草船借箭”故事中用于接箭的稻草人)来形象地比喻领导者所处的位置,往往是各类矛盾的汇聚点。作为一名合格的领导者,就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要耐得住一切烦扰,无论事情多么繁杂,总持一安静之心应之。

三、领导者的基本能力

领导者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知人善任的组织能力、科学创新的思维能力、统筹兼顾的协调能力、规范实用的写作能力等。

1、知人善任的组织能力

作为领导者,其主要责任是出主意、用干部。“为政之要,首在用人”,用人是领导者的基本职责之一。领导者要做到任人唯贤,唯才是举。凡胸怀宽阔、大公无私的领导者通常能做到这一点,而心胸狭窄、小肚鸡肠的领导者,则往往任人唯亲,压制人才。作为领导者应有“容人之长,补己之短”的度量,决不能忌贤妒能,害怕别人超过自己、威胁自己地位,就压制人才。英国学者帕金森写的《官场病》就批判了这种用人问题上的“帕金森病”:“自上而下奉行的是‘能级递减’,一流的找二流的当部署,二流的找三流的做下级,愚蠢的下手多多益善,精明的对手拒之门外。”从现实来看,这种通病往往不但反映在干部队伍建设上,而且也反映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某些学院(系)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种种弊病,其主要原因就是这种用人方面的“帕金森病”在作怪。

关于如何选人、用人?我想至少要做到三个方面:

①选人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选人,不能只看其外在表现,而应该透过其一贯的外在表现来评价一个人的思想、品质和内在素质。

②要辩证地看人(亦即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人)。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以,看人不能以偏概全,求全责备;要看其大处,看其主要方面;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孔子在《论语》中就提出:“赦小人,举贤才”。《资治通鉴》记载了子思向卫国国君慎公推荐苟变为“干城之将”的故事,子思说:“好的统治者在选拔人才时,就像木匠挑选木材一样,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正因如此,合抱粗的大树干,即使有数尺是朽木,好的木匠也不会弃之不用”。我们看人,不能仅看其某一方面,也不能仅看其一时一事,要看其主流方面,还要看其发展变化的趋势。特别注意不要带着固定框框看人。

③用人要适材适所。亦即,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各用所长,各适其所。清代顾嗣协在其所著《杂兴》中形象地说明了这个道理,他说:“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才贵适用,慎勿多苛求。”因此,必须善于把适当的人才安排到最能发挥他才能的合适的岗位上去,这是领导者应当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2、科学创新的思维能力

科学创新的思维能力事关如何实现思想、理念上的领导,主要包括辨证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辨证思维能力,是指运用唯物辨证的观点去思考问题,是一种历史的、发展的、全面的、动态的思维方式,是领导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是指采用与传统的思维定势不同的思维方式,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和途径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可表现为不同的思维方式,较常见的如逆向创新思维、发散创新思维、超前创新思维等。

逆向创新思维的特点是,突破传统的“顺理成章”的思维定势,以反常的思维方式来寻求解决问题的良策。例如,有个教徒在教堂祈祷时想吸烟,遂问在场的神父:“祈祷时能抽烟吗?”神父冷冷地扫了他一眼说:“不行!”这时另一个教徒也想吸烟,他便换了一种方式问神父:“在抽烟时可不可以做祈祷?”神父想了想回答说:“当然可以”。同样是祈祷时想抽烟,由于思维和表达方式不同,前者被认为对上帝不尊重而遭到神父的拒绝,而后者被认为时时都想着上帝的恩典,神父当然没有理由反对了。这个小故事虽是笑谈,却给我们以很大的启示。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如果变换一下思维方式,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据报道,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校园里,有几幢被称为“荣誉学生宿舍”的房子,共有80个房间,每年在大四学生中公开竞争,会有400多名最优秀的学生前来申请,录取率不足20%。如此激烈的竞争,人们一定会认为这些宿舍的条件好、租金低。然而恰恰相反,这些宿舍不但租金高,而且极其简陋,条件并不比其他宿舍好,只是因为只有“荣誉学生”才有资格入住,所以才形成这种竞争局面。为此,有的专家提出“奖励也要逆向思维”(《中国教育报》2005年6月7日),特别是对于学生的奖励,不一定都是以奖学金、证书等形式呈现。联想到我校的工作实际,过去组织大学生参加义务植树、义务献血等公益活动,一直采取分配指标、层层发动的办法,学生们被动参加、消极对待,学生工作部门经常为如何完成任务而伤脑筋;后来,我们换了一个思路(比如,只有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才能报名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使学生们感到参加这些活动是一种荣誉,于是纷纷主动报名、积极参与,效果就截然不同了。

发散创新思维的特点是,突破传统的定向思维惯性,以多角度、多层次的多路思维、立体思维寻求最佳决策方案。例如,美国20世纪50年代著名出版商考比尔·琼斯,因大批图书积压心急如焚。想方设法通过关系向总统赠书,并向总统征求对该书的意见。第一次,他把一本积压最多的书赠予总统,总统无奈只好批字“不错”。其随即做广告:“这是总统最喜欢的书。”于是这些书被抢购一空。第二次,又送上一本,总统已觉上当,特意批字“糟透了!”其随即大做广告:“这是总统最讨厌的书!”生性好奇的美国人于是纷纷抢购,加印几次仍供不应求。第三次,又送上另一本书,总统干脆将书甩到一边,不做任何答复。琼斯过了一段时间又做广告:“这本书总统已经阅读了两个月,但没有发表任何意见,这是总统最难下结论的书。”于是又掀起了新的抢购潮。这个故事中的琼斯就打破了“非此即彼”的定向思维方式,不是简单地正向或逆向思维,而是把同一个问题变换多个角度思维以取得最佳效果。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有时也不能简单地通过“非此即彼”的选择来解决,而应考虑是否还有除此之外的更佳方案?

超前创新思维是以科学预见为基础的。科学预见是科学领导的先导,正如列宁所说:“没有预见就无所谓领导”。洞察事物发展的规律,预先做出精心的部署,是领导者成功的关键。因此,超前创新思维在领导决策过程中十分重要。超前思维和科学预见是基于对事物的全面、深入了解,经过深思熟虑,认真分析研究,努力发现事物的规律,对事物未来发展的趋势和走向进行深入思考,然后才能做出符合实际的正确决策。在我们的工作实践中不难找出这方面的有力佐证,例如,我校基于对1999年高校扩招后的发展趋势和走向的科学预见,在一期扩建工程刚刚竣工,教室、宿舍等教育资源尚有余地的情况下,适时作出了兴建南教学楼、促建理工南学生公寓城以及筹建华苑新校区等重要决策,使我校抓住了全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新机遇,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3、统筹兼顾的协调能力

所谓协调,就是通过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冲突,使组织系统内部各元素和各部分协调有序,从而增强组织系统的整体效能。协调是领导者的一项重要工作,协调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领导者的领导能力和领导艺术。在领导实践中,首先要处理好以下矛盾,协调好以下几种关系:

一是,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制度,是实现正确决策的根本保障。坚持民主集中制是对领导干部的一个基本要求。同志早就指出:“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选集》第三卷第900页)。我们必须坚持民主和集中的有机统一。

坚持民主集中制,首先要讲民主。讲民主,就要广泛听取各种意见,广开言路,兼听广纳。其中,对于不同意见,特别是反对意见,更要正确的对待。能被动地听取不同意见,需要度量;而要主动地让人唱反调,更需要大度。坚持民主集中制,既要讲民主,也要善于集中。要在广泛吸收各种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提炼加工,作出决策。这就需要决策者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善于归纳提炼。善于集中,还要求每个领导成员都要有服从集体决定的胸怀。讨论时大家可充分发表意见,一旦形成集体决定,则应无条件服从。决不能“会上不说,会后乱说”,更不能“会上一套,会下一套”。

坚持校务公开、院务公开也是发扬民主的重要体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我们的政策,不光要使领导者知道,干部知道,还要使广大的群众知道。”“群众知道了真理,有了共同的目的,就会齐心来做。”“群众齐心了,一切事情就好办了”(《选集》第四卷第1318页)。这些就是我们在工作中大力推行校务公开、院务公开的重要依据。

二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

在领导实践中,务必要处理好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之间的关系。原则的坚定性,就是坚持原则;策略的灵活性,就是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根据客观形势变化,采取灵活的形式和方法。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是相互联系、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对立统一关系。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恰当地把握灵活性,是一名合格的领导者必须掌握的领导艺术。

有经有权,经权结合。所谓“经”,意“经典”,指原则;“权”,意“权变”、“权宜”,指灵活处理,随机应变。经权结合,即要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不能只讲原则性而不顾实际情况的变化,沦为教条主义;也不能只讲灵活性,而抛弃根本原则,沦为机会主义。我们要努力做到,既有松树般的原则性,又有柳树般的灵活性;将原则性和灵活性完美地结合起来。

灵活处理、随机应变,不等于不坚持原则。适当的灵活,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原则。有的干部搞庸俗的“关系学”,奉行“多栽花,少摘刺,工作是大家的,选票是自己的”这种为官哲学,遇事不坚持原则,当老好人。这种人可能会暂时得到一些选票,但最终会脱离群众,丧失人心。

结合我校实际,坚持原则,最重要的是坚持依法治校。在依法治校过程中,首先要坚持“下位法服从上位法”,学校的决策、规定应服从于国家或地方法律规定和上级政策;学院(系)的规定不能与学校规定的原则相悖。其次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执行政策规定,切忌“有法不依”或因人而异。此外,我们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有依法评判自己工作的意识和通过法律程序(包括公证、诉讼)解决问题的思想准备。我们制定的所有政策、规定,都要经得起法律上的评判和推敲;我们每处理一件事情,都要有充分的法律依据,都要做好到法庭上去接受评判的思想准备。

三是,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的相互关系,是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全局高于局部,局部不能脱离全局。领导者要时刻从大局出发,善谋全局,总揽全局。在处理具体事务的过程中,必须把它同大局联系起来,从大局出发来考虑局部的问题,把眼前利益纳入长远利益去考虑。全局由局部构成,全局必须兼顾局部。尤其是那些关键环节,处理不好也会“一招不慎,满盘皆输”。同志曾经指出:“一部分同志,只看见局部利益,不看见全体利益,他们总是不适当地特别强调他们自己所管的局部工作,总希望使全体利益去服从他们的局部利益。他们不懂得党的民主集中制,他们不知道共产党不但要民主,尤其要集中。”他告诫我们:“要提倡顾全大局。每一个党员,每一种局部工作,每一项言论或行动,都必须以全党利益为出发点,绝对不许可违反这个原则。”(《选集》第三卷,第821页)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温这些教导,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妥善处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四是,大事与小事的关系。

在领导实践中,领导者直接接触的,往往是大量的、纷繁复杂的具体环节和具体事务。然而,聪明的领导者,往往不被细节所缠绕,善于从大局出发,形成明确的思路,用大局管局部,用大道理管小道理,从而求得整体和全局的成功。《中论·务本》指出:“人君之大患也,莫大于详于小事,而略于大道,察其近物,而暗于远图”。亦即,为政者的大忌是“详于小而略于大”,事无巨细,陷在琐事中不能自拔,而忽略了大局。

显然,领导者应当抓大事、抓主要矛盾,不能事必躬亲,“胡子眉毛一把抓”。然而,问题在于,作为一名领导者必须善于区分和判断:“何为大事?”有些事情貌似不大,却关系重大,必须引起领导者的重视。例如,群众的生活问题,就是历代无产阶级革命家高度重视的大问题。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曾指出:“我们现在的中心任务是动员广大群众参加革命战争,……,把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去。谁要是看轻了这个中心任务,谁就不是一个很好的革命工作人员。我们的同志如果把这个中心任务真正看清楚了,懂得无论如何要把革命发展到全国去,那么,我们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就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因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邓小平同志也曾指出:“我们的历史经验是,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心群众。只要你关心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不仅不搞特殊化,而且同群众一块吃苦,任何问题都容易解决,任何困难都能够克服。”(邓选,第二卷,P228)“一定要关心群众生活。这个问题不是一句话就可以解决的,要做许多踏踏实实的工作。”(邓选,第二卷,P27)“过去领导同志到一个单位去,首先到厨房去看看,还要看看厕所,看看洗澡的地方。现在这样做的人还有,但是不多了。”(邓选,第二卷,P228)

因此,领导者也必须重视那些在领导实践中不得不抓的“小事”。首先,应当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对于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必须慎之又慎,抓好落实;对于群众反映的意见,必须及时反馈处理。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听到下级给上级领导提意见,批评上级领导管得太细。实际上,凡上级领导亲自过问的小事,往往是下级部门应该做而未做好的事。例如,同志任上海市市长期间,就曾亲自过问了一件“小事”,下令修复上海火车站附近一条已漏水3个多月的破裂水管。这件事按理说不应该等到市长亲自过问才办,但下级部门久拖未决的事情,若上级领导以其是“小事”而不闻不问,还不知要再拖到何时?!党和政府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将受到严重损害。在这种情况下,上级领导若再不出面干预,那就是失职。要看到,事物、矛盾的性质是可以转化的,有的“小事”久拖不决,也可能转化成“大事”,出大乱子。此时,若下级部门尚不自觉,则上级领导必须出面干预。在我校的工作实践中,类似的例子也不少,就不一一列举了。

五是,“主旋”与“合旋”的关系。

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毛选第四卷,第1442页)中指出,“党委要抓中心工作,又要围绕中心工作而同时开展其他方面的工作。”“党委的同志必须学好‘弹钢琴’”。领导工作和弹钢琴有共同的道理,也有“主旋”与“合旋”。中心工作如同“主旋”,其它工作如同“合旋”。领导者要合理安排工作,适当分权,有主有次,有急有缓,如同弹钢琴一样,十个指头动作很有节奏,互相配合,才能奏出和谐乐章。在繁杂的具体事务面前,领导者要善于合理地安排时间,按照轻重缓急,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4、规范实用的写作能力

关于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性,同志早在延安时期就说过:“一个革命干部,必须能看能写。”邓小平同志也提出:“实现领导最广泛的方法是用笔杆子。用笔写出来传播就广,而且经过写,思想就提炼了,比较周密。”他还说:“领导要学会拿笔杆子”,“用笔领导是领导的主要方法”。“不懂得用笔杆子,这个领导本身就是有缺陷的。”中共中央关于《各级领导干部要亲自动手起草重要文件,不要一切由秘书代劳的指示》中要求:“领导干部必须亲自动手准备自己的重要讲话、报告,亲自指导、主持自己领导范围的重要文件的起草”,并明确指出“这是一个重大的原则问题”。

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一是学习,二是实践。多学多练,才能提高写作能力。关于如何学习写作,今天就不讲了。这里仅提示一下,公文写作的特点:

一是思想性。公文写作的目的是为了贯彻上级精神、正确体现领导意图,所以其思想性是第一位的。公文写作的重点不是修词造句,而是提炼思想。一般的公文、报告,不刻意追求华丽的词藻,而注重所表达的思想的正确性与准确性,文章的主旨要明确。

二是政策性。公文写作的政策性很强,要准确把握政策的精神实质。引用上级文件或领导讲话等,要查明出处;引文要准确无误,切忌断章取义。

素质能力范文篇5

一、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

电视节目是电视编导结合文学台本和自己的艺术创作思想所展现出来的,因此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会在电视节目中体现。同时,电视节目的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四大功能亦要求电视编导必须在思想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其一,要求电视编导一言一行始终沿着党的政策与方针走,切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其二,要求电视编导能够对敏锐地洞察社会的、民族的、时代精神风貌,能够多层次的感应观众心理;其三,要求电视编导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二、具备较强的业务素质能力

首先,应具备较强的判断能力和鉴赏能力。任何一个单独的节目在电视编导的眼中均为半成品,都需要电视编导利用一定的电视表现手法对电视节目进行处理和包装,进而产生一定效果通过银屏展现在社会大众眼中。在这样的过程需要电视编导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能力,在能够在众多电视节目中进行比对,鉴赏,并判断哪一个或者哪几个节目比较社会电视所要表现的内容及作品。此外,电视编导还应当对一些艺术门类电视节目的创造旋律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够具备一定的加工和改进的能力。这就要求电视编导在日常的工作中应当养成多看、多听、多了解习惯,广泛接触多种艺术形式,进而提升自己是鉴赏能力。其次,电视编导应具备较强的协调能力。一个成功的电视节目并不单靠前期的策划、中间的加工和改进以及后期的编辑与修剪,更依靠的是编导的有效组织与协调。一个合格的编导应当能够对电视节目的创造,在其前期进行通盘考虑,在其中期进行协调协作,并能够努力使各个部门能够以编导的艺术构思及形式规范为前提或准则各司其职,协调一致。最后,在实际的拍摄录制过程中。需要编导协调演员及摄制组创作恩怨,协调一致实施录制计划,充分发挥全体创作人员的智慧与能力,进而实践预期构想,并依据现场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进行实时动态的调整,已达到预期要求和预想目标。

三、具备把握时代脉搏能力

电视节目是电视编导通过一定的设计、加工、创造出来,并以电视屏幕为媒介进行传播的一种精神产品。每一个电视节目都有其与众不同的主题与特色。电视节目主题与题材的选择,不仅要切实反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更要符合大众的精神需求。电视编导在制作节目之必须统筹兼顾好这两个方面。此外,在编导字幕时,应当力求精练、感人、生动、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在娱乐或相对轻松的环境中更容易给社会大众留下深刻的影响。因此,电视编导应当在掌握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及能力的基础上,注重培养自身把握时事动态及时代脉搏的能力,实现自身作品中党的正确方针和百姓精神需求的统筹兼顾,并以灵活且新颖的艺术形式,又或百姓所易于接受的艺术风格及样式来丰富社会大众的文化生活。升电视编导基本素质以及综合素质。

四、具备较强的实施能力

电视编导应在具备一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增强自身业务实施能力。具体包括三大方面的实施能力:其一,电视编导应能够撰写一些分镜头脚本和串联词;其二,具有导播的能力,即能够准确的进行镜头切换,使画面完整流程,节奏感强,并能完整的表达电视节目的主题与创作意图;其三,熟悉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流程,能够独立组织并完成编辑、配音、合成等工作。

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职业操守

首先,电视编导应具备较好的心理素质。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电视编导行业同样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这就要求电视编导必须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压力。当电视编导进入工作状态后,其很容易会遇到来自,投资商、合作伙伴、媒体等各个方面的压力。此外,电视编导还应具备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电视编导应当注意并加强自身所缺失的某些职业心理素质。其次,电视编导应具备较好的职业操守。其主要体现在音乐、美术、舞蹈三个角度。从音乐的角度讲,一名合格的电视编导应当能够准确掌握音乐旋律,理解音乐所传达的兴趣,并善于运用音乐节奏及创作特性对相应的节目进行调整,以创造一定的表象来表现作品的内含。从美术的角度讲,电视节目内容需要编导运用一定的表现手法,有时要求一些新奇、完美的造型,构图和色彩。这要求电视编导具备一定美术基础,通过与摄像、舞美、灯光等部门人员协调合作,以娴熟的造型技巧,创造完美电视画面形象。从舞蹈角度讲,要求电视编导熟悉艺术表现手段,舞蹈的分类和创作规律,能够理解舞蹈语言所表现的内在深层精神世界,进而将这种意境完整传递给观众。

素质能力范文篇6

切实加强领导干部自身修养

加强领导干部修养是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的基础和关键。针对领导干部队伍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我认为加强领导干部的自身修养,最主要的是要构建领导干部唯真、唯勤、唯和、唯廉“四位一体”的素养结构。唯真,是指各级领导干部要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不唯书、不唯上,只唯真、只唯实,学习、掌握和运用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尊重事实,遵循客观规律。唯勤,是指各级领导干部要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实践,以“天道酬勤”、“勤能补拙”、“业精于勤”自励,把勤政为民作为一种品格、一种境界、一种美德。要增强责任心和事业心,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精益求精,为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唯和,是指各级领导干部要谦和,以共同的价值追求、良好的履职合作和纯洁的情感融合来建设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富有生机活力的领导班子。唯廉,是指各级领导干部要廉洁自律,秉公履职,不徇私情,不谋私利,把廉洁作为做人之本,把廉守作为成事之道,把廉政作为为“官”之基,始终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唯真、唯勤、唯和、唯廉共同构成了领导干部素养的立体形象,是支撑领导干部科学履职、民主履职、依法履职、高效履职的基点和支点。

加强领导干部自身修养,是领导干部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作出努力。一要潜心学习,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学习是领导干部履职的智慧源泉,学习能力是履好职的基本能力。要自觉塑造学习型领导干部形象,培养广泛的学习兴趣,推动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班子的建设。二要勇于实践,不断提高实践能力。要学以致用,勇于承担急难险重的任务,在实践中磨练自己、丰富自己、提升自己。特别是年轻干部要主动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问题复杂的环境中去经受锻炼。三要积极探索,提高升华自我的能力。要坚持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思维水平和领导能力,使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切实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的领导能力

在领导班子的能力要素构成中,我认为最主要的是思维能力、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

思维是人们认识和分析客观事物的方式和方法。思维能力决定着领导班子的能力水平,各级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思维能力的训练。要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树立全局观念,提高系统思维能力;要用前瞻性的眼光看待事物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提高动态思维能力;要善于发现矛盾,正视矛盾,分析矛盾,转化矛盾,提高解决矛盾的能力;要善于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式,与时俱进地推进各项工作,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要善于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整合各方面的力量,提高整合思维能力。

决策是领导班子实施领导的关键环节,决策能力是领导能力的综合体现。加强领导班子决策能力建设,关键是要提高领导班子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科学决策的能力。在民主决策方面,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班子的集体智慧和力量。主要领导要有宽广胸怀,广纳群言,切忌以老大自居、唯我独尊。在依法决策方面,要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善于把决策过程纳入法制轨道,使决策行为始终在法律范围内进行。在科学决策方面,既要深刻领会上级的方针政策,又要深入实际、把握实情,在“结合”上出新思路,在工作中出新业绩。

执行能力是指各级领导班子把战略决策转化为工作实际成效的能力。履职责任意识不强、研究不深入、职责不明确、合力形不成、方法不科学、督查不及时等都会导致执行能力不强。我们应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努力提高领导班子的执行能力:一要增强责任意识,勇于承担责任,尽职尽责,遇事不推诿,矛盾不上交,困难面前不退缩。二要形成执行合力,领导班子既要分工负责,又要团结协作。三要把握科学方法。方法正确,事半功倍,方法不正确,往往事与愿违。要联系实际积极探索和把握科学的领导方法,比如分析研究与现场指导相结合、点上突破与面上推进相结合等等。

素质能力范文篇7

一、让学生想学、会学。

教师在教学中若能做到让学生想学、会学,对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有大大的益处,怎样做到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我认为:创设一种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强调学生参与,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会学更为重要。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理,当遇到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大脑就会处于兴奋状态,于是他们就会积极用脑去想,千方百计地探求其中的奥妙,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根据这一心理特点,在进行新课时,教师应创设问题情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他们的思维火花,让他们以积极主动的心情愉快的投入学习。只做到让学生想学还不够,还要使他们会学。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辨证施教,而且应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学到方法,因此,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学习过程,帮助他们实现从“学会”向“会学”的飞跃,这是老师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学生思维多以形象思维为主,特别是小学生是以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而动作思维就是具有较强体验性的形象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教学情景,力求把静态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动态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掌握探求知识的乐趣。如:教长方形面积时,让学生画一个长和宽都是整厘米的长方形,然后让学生用面积是一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量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学生量完后,引导他们思考,沿长方形的长边和宽边摆的正方形的个数与长方形长和宽的厘米数有什么关系?从而引导学生领悟铺满长方形的小正方形的个数,正好等于长方形长和宽的乘积。通过这样实践操作,学生手脑协同活动,不仅领悟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掌握知识。新旧知识是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引导学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在已知知识+的基础上完成新知识的学习任务。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利用截补法使其变为长方形,学生很快就能理解、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了,这样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引导学生把新知识纳入原来的知识结构中去,完成新的知识的同化,使学生顺利掌握新的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应教给学生学习一类知识的方法,特别使学会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如教学数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以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商不变的性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为基础,引导学生讨论:除数是什么数,能否把除数变成整数,怎样变,被除数呢?学生完成了再讨论,两个除法算是的商一样吗?为什么?学生通过讨论尝试,很快悟出除数是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新知识,而且初步学会了探索新知识的方法,逐步学会“会学”。

二、学生思维能力训练方法及培养

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小学语文数学中必须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有关因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巧用插图小学语文课本,大多图文并茂,在教学中,要注意配合课文,充分利用插图,活跃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例如:《美丽的公鸡》中教学“得意洋洋”一词时,,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说说图上公鸡的神态,昂首挺胸,嘴巴张大,双目圆睁,尾巴高翘。再让学生展开想象,请一位同学表演公鸡的神态,另一位同学表演“得意洋洋”的神态,同时让其他同学细致观察并比较两位同学表演的神态相似与否。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体会,得出“得意洋洋”原来就是骄傲自满的意思,从而从具体形象中记住了这个词,明确了词语的使用范围。

(二)、寻找空白文章中,常有些“空白”,倘若找准了这些,善于引导学生动脑去填写这些“空白”,则能使学生的思维纵横驰骋,受益匪浅。例如:《粜米》一文末段的省略号,教学时可让学生抓住这个“空白”,循着“如果不粜,会怎样”的思路,展开想象,并与粜了米作比较,会得出什么结果。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形成画面:米价还会跌,地主逼上门,债主来讨债,短工要工钱……通过这些画面的理解分析与判断,认识到即使米再好,价再低,也不得不粜。通过启发思维,想象旧毡帽朋友粜米所得的或多或少的钞票后怎样安排艰难的生活情景,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旧社会中贫苦农民的悲惨命运,加深对文章中心的理解。

素质能力范文篇8

一、必须提高信访干部的政治素养

政治思想是人的灵魂,是人们行动的指南。信访活动是新时期广大群众管理国家,参与社会活动、监督党和国家及其公务人员的重要形式;而信访工作则是党和国家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一条纽带,是体察社情民意的重要桥梁,也是党和政府宣传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令和法规的重要渠道;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民主权利,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促进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信访工作直面群众,处理来信来访的全过程,无不表现出党和政府对群众的态度和同群众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信访工作就是政治工作。因此,信访干部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

怎么样培养政治养素呢?首先要认真学习政治理论,提高政治素质,增强政治涵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确立正确的无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其次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第三,要有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四项基本原则。第四,要认真学习先进模范,坚持从群众中来的群众路线,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保持清政廉洁、克服官僚主义,反对以权谋私,损害国家、集体和与人民群众权益的各种腐败现象。

二、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信访干部必须具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对群众生产生活面临的这样那样的困难,特别是对下岗职工、农村贫困人口和城市贫困居民等困难群众遇到的实际问题,一定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帮助解决,切实把中央为他们脱贫解困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就是群众有困难、有问题,迫不得已要求政府帮助解决。因此,作为人民公仆的信访干部必须做到全心全意为民服务。

在信访工作中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必须首先要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要充分认识信访是群众反映意愿,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途径,是人民群众的基本民主权利,更是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从而自觉摆正与人民群众的位置,解决好想着谁,为了谁的问题。其次,要解决好对群众的感情问题。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是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根本保障。要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做信访工作,深入细致的关心解决好群众反映的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难事、烦事,自觉做到万事民为要,万事民为先,多听群众呼声,多谋富民之策,多为群众办实事,多做鼓舞群众的工作。

同时必须要强化三种意识。一是公仆意识。就是要摆正信访干部和群众的关系,做到认真负责处理群众来信,热情接待群众来访,真正为基层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二是服务意识。就是要树立全心全意为领导为基层服务思想,克服“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的官僚主义作风,积极做好本职工作。三是法律意识。就是要在信访工作中,认真按照依法治国方针,把处理信访问题纳入法制轨道,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矛盾纠纷。

三、必须提高信访干部的职业道德标准

“道德”作为一个特定的历史范畴,指的是在一定社会及时代中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指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履行本职工作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信访干部职业道德核心内容,就是必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时时处处以人民的利益为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尽职尽力做好信访工作。因此,新时期信访干部必须要做到:

一要忠于职守、爱岗敬业。这是信访干部职业道德要求的前提。人们如何看待自己从事的职业,是否认同和追求所在工作岗位的社会价值,是否看得起自己的工作,是全部职业道德观念的核心。信访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充分认识信访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热爱本职,忠于职守,做好信访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要诚实公正、不徇私舞弊。这是信访干部必须遵循的基本职业道德原则。要诚实,就是要求信访干部忠诚老实,不弄虚作假,坚持讲真话,不讲假话、空话、大话;坚持讲信用,言行一致,不欺骗组织,不欺骗百姓。要公正,就是要求信访干部,处理信访问题要坚持原则,客观公正,分辩是非,正确执行政策,不以情代替政策;不徇私舞弊,要秉公办事;深入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

三要尽职尽力,认真负责。这是信访干部职业道德的重要标准,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信访干部要以对党、对国家、对政府、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竭尽全力,尽心尽责,满腔热情地做好信访工作。对内要向领导和机关负责,对外要向人民群众负责。认真履行信访工作职责,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关心群众的疾苦,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

四要廉洁奉公、艰苦奋斗。这是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全体党员干部职业道德的要求。一个人在自己的职业岗位上能否办事公道,有所作为,首先取决于是否清正廉洁;其次是否正确处理公与私、个人与集体、干部与群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信访干部在信访工作岗位上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住埋怨,热心服务,莫莫奉献。

五要文明接待,注重实效。信访工作直接面对群众,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一个“窗口”。这是维护党和政府形象的重要岗位。信访干部必须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坚持文明接待,热情周到地为群众服务,对待上访群众不能敷衍,不能急躁,不能压服,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对群众的反映问题不拉、不推,及时处理,在提高工作实效上狠下功夫。

四、必须提高信访干部的心理承受能力

信访干部面对的是三教九流身份复杂的各类信访群众,处理的是五花八门各类棘手的信访问题,并且由于近年来信访秩序得不到规范,在接访中会经常出现异常访、群体访、无理缠访的事件发生,有时还威胁到信访干部的人身安全,使信访干部的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如没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和自身心理调控能力,必将严重影响信访工作的正常开展。

接访工作是融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法学等为一体的一门艺术,这就要求新时期的信访干部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政策水平和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访谈艺术技巧和心理学知识,掌握上访者的内心世界等心理素质。因此在接访工作中必须做到:(1)对待初访者。一般初访者心理活动比较温和,态度上也比较好,接待人员要和蔼可亲,让其把反映的问题一五一十地讲完,然后根据反映的问题让其提供一些必要的证据和线索,对不能解决或无法查处的问题要向其讲明原委,另外,还需讲明我们的工作程序、方法和有关规定,如及时向领导汇报,还要进行调查,如何与上访人员见面等,使上访者满意而归。(2)对待抱有试探心理的上访者。他们上访就是想摸摸底,如有些人想把现任干部拉下马,自己当干部;有些政策掌握不清楚进行咨询等。在接待这类人员时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本着对“举报人、被举报人、组织”三负责的精神,把党纪条规讲清楚,绝不能含糊回答问题。通过接访,使上访者放弃不切合实际的想法和不合理要求。(3)对待情绪激动的上访者。他们的表现一般是脾气暴躁,反映的问题容易带有片面性,认为自己反映的问题高于一切,由于他们情绪偏激、固执己见,一旦问题没有按他们的思路和要求得到解决就会发火,把矛头指向工作人员。在接待这类人员时,必须要有忍耐力,冷静耐心地倾听其陈述,耐心宣传、解释,不要针对他们的陈述立刻加以反驳和斥责,要逐步教育他们从大局出发,全面看问题。对于那些无理纠缠者,要不卑不亢,对其进行严厉批评。(4)对待集体上访者。集体访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它具有集中性、紧迫性和危险性的特点。接待中要坚持原则,掌握政策。对于有理有据的问题,要明确给予肯定,尽快上报领导批示调查。对基本合理的要求,要尽力给予调查解决。对要求过高的,一时不能解决的,要讲清道理,做好解释。对无理要求的,要理直气壮地批评教育,要让多数集体访人员感到我们是真心实意地按照党纪条规为民办实事的。

信访干部还要善于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接访结束后,应该尽快从烦躁或悲愤的情绪等不良心理状态中中摆脱出来,要认识到上访群众的一些过激言行,并不是直接针对我们信访干部的,而是发泄心中的不满,并强烈要求我们尽快帮助解决。我们只要尽职尽责尽快给予解决,信访群众就会感谢党和政府、感谢信访部门、感谢信访干部。下班后回家,更要善于把自己的情绪从信访问题中解脱出来,决不能把坏心情带回家,影响家庭生活和自己的身体健康。

五、必须提高信访干部的政策水平

因为群众反映的问题,大多与政策、法律、法规、规章有关,有较强的政策性;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的情况、新的矛盾、新的问题会逐渐暴露,新的政策、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完善。因此信访干部政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信访工作的开展。近几年来,信访干部队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员素质虽有较大提高,但是,仍有一部分同志因政策水平低下,影响了信访工作的正常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信访工作的指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信访工作指导思想,信访干部要在工作中得心应手,信访干部应该是“政策通”,必须具备较高的政策水平,在具体工作中要讲符合政策的话,办符合政策的事,有时还要灵活运用政策,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时期信访工作的需要。

然而较高的政策水平必须从学习中来,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学习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刻领会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才能在信访工作中实践“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认真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办理信访事项,依照法律法规处理每一宗信访,做到依情、依理、依政策、依法办理好每一宗信访案件。

六、必须提高信访干部的组织协调和综合调研能力

信访工作性质、地位及作用,决定了信访部门具有协调、督办、综合、调研和指导的职能。信访干部要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除了具有较好的政治素质和良好的道德修养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和综合调研能力。

一是要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信访部门又是一个综合协调部门。从信访工作实践中可以看到,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有的是关于个人的问题,有的是关于部门和单位的问题,有的是关于某个领导或干部的问题,有的是涉及到两个部门甚至多个部门和单位的问题,有的是跨地区、跨市的问题。要协调处理好各种各样的信访问题,就要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协调处理。但在具体协调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首先要尊重被协调的对象,主动向他们说明需协调处理问题的详细情况和各自的职责要求,其次如遇到难以协调的问题,则应尽快向有关领导汇报,取得领导的支持。

二是必须具有较好的综合调研能力。信访部门是党和政府的工作部门,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领导的参谋和助手的作用,信访干部必须具有较好的综合调研能力。信访干部要善于通过群众的信访收集和筛选出带有普遍性、苗头性、倾向性的有重要价值的信息,同时要善于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经过综合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为领导提供决策服务。

七、必须提高信访干部的处理信访问题能力

随着改革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新旧体制进入了转换期,社会矛盾和新情况,新问题增多,信访问题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一是信访总量呈上升趋势,集体访、越级访、重复访现象日益增多;二是信访重点的大头在农村、工厂(企业),主要是农村土地征用、揭发干部问题,工厂(企业)改制中政策落实、职工待遇、资产流失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全面铺开,产业结构的调整,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使农民参与村务民主管理决策的意识不断增强,对集体的利益和各项政策的落实的关切度将进一步增强,加之管理方法滞后,导致干部与群众关系紧张、矛盾上升,引发大量的群众上访;三是群众反映的问题复杂,涉及面广,时间较长;四是群众上访规模较大,少到几个人,多则几十人,甚至几百人;五是上访者的行为呈多样,有的游行示威,有的静坐绝食,甚至有的冲击政府机关,堵塞交通,不解决问题,不见到领导,不离开现场,群众情绪激烈,处理难度大。信访问题的多样性、复杂性、广泛性。决定了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因此,要求信访干部必须有一定处理复杂信访问题的实际能力。实际工作中要根据来访人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对出于公心,大胆检举揭发党员干部违法违纪问题的,要给予高度重视,不仅要认真听其陈述和准确记录反映的问题,而且要对上访人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对从个人意见出发,有意挑剔党员干部工作中的不足,并用编造事实的方法泄私愤的来访者,要用“宣传政策,讲明道理,提出批评”的方法,帮助他们化解矛盾;对为了达到个人目的搞无理纠缠的信访,要保持冷静,在向上访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同时,耐心讲解无理取闹的危害性,引导他们采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对人多势众的集体上访,因反映的问题多,而且涉及范围广,处理不当极易发生意外行为。接待集体上访时头脑要清醒,态度要冷静,要用灵活机动的工作技巧,设法稳定群众情绪,并让他们推选代表反映问题。接访过程中,既不能牵就上访者而满足其不合理要求,更不能因群众有不合理要求而否定其反映问题的合理部分。由于集体上访背景复杂,因此在未弄清真相之前不要盲目表态和承诺。要密切关注来访群众的情绪变化,发现异常要迅速采取措施。同时要加强感情沟通,讲究接访技巧。接待来访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说话一定要掌握分寸,不能信口开河。谈话时态度要和蔼,语调要适度,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实实在在;既要有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又要使他们易于接受。用沟通感情的方法,赢得来访者的理解和信任,为解决问题打下感情基础。不要高谈阔论,避免群众产生反感和对立情绪而激化矛盾。切忌接待冷淡、态度生硬、脾气急躁、消极推诿、敷衍搪塞、随意答复。

八、必须提高信访干部的创新能力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思想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是信访工作适应信访新形势的需要,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责任。要做到与时俱进,必须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使信访工作在思路方法、机制等方面有新的突破,使信访工作水平有新的提高。

第一,创新思维,增强信访工作的主动性。增强信访工作的主动性,就要使我们信访工作的思路和做法从原有的思维模式中跳出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实现信访工作“四个转变”。一是由滞后工作向超前工作转变,努力控制信访源头,减少信访量,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燃。要坚持“工作在前,预防在先”的原则,把工作做在前头,把矛盾化解在初始阶段和萌芽状态。要集中力量认真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对容易引发信访的倾向性、苗头性、潜在性问题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理。对一些重大集体上访事件和不稳定因素要及时预报,做好预案,防止大事件发生;二是由一般工作向突出重点转变。要加强对信访重点地区、重点信访对象的集中整治。做到哪里不稳定因素最突出、哪里的信访问题最多,就重点整治哪里。重复上访和上访老户要进行逐一排查,分别落实领导包户处理。三是由单纯处理办信接访工作,向加强综合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转变。信访部门的工作不能简单停留在办信接访这一层次,不能满足于坐等办信接访,而要经常深入调研、主动下访,对信访的热点难点问题多作深层次分析,做到问题症结能找准,处理预案做在前,为领导决策,解决问题提供主动、超前服务。

第二,创新方法,增强信访工作的实效性。要增强信访工作的实效性,就必须积极探索信访体制和信访工作方式的创新。既要鼓励在解决具体信访问题上作积极探索,又要鼓励在信访体制改革方面作有益尝试;既要着眼于在现有职能范围内创造性地做好工作,又要鼓励探索信访部门本身的职能转变;既要发挥信访部门的主体作用,又要有效整合信访资源;既要充分利用各级领导对信访工作的重视开展工作,又要积极争取信访工作的制度保障,确立信访工作的法定地位。从长期的信访实践看,要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认真解决初信初访。一些信访问题,之所以小事变大,大事变难,很大程度上是没有抓好初信初访。为此,各级、各部门都要高度重视群众的初信初访。对群众来信来访,经调查属实的,要及时立案处理,并限定办结时限,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对超出政策法律范围或政府权限的,要向群众解释清楚,给群众一个明确的交代;对群众一些合情合理要求,要尽量予以解决。二是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要注重用发扬民主、说服教育、疏导规劝的方法来做好上访群众的宣传、教育、分流和接案办理等工作,引导群众有理、有节、有序、依法信访。切不可以训斥、恐吓代替说教,以粗暴、蛮横的工作阻碍群众正常、依法上访。特别是在处理群体性事件时,要慎用警力、慎用强制措施,慎用武器枪械。三是善于用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解决信访问题。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要依法规范群众的信访行为,增强群众依法上访、文明上访、逐级上访的自觉性。对于已经或应当通过诉讼、行政复议、仲裁解决的信访事项,要积极引导上访群众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运用司法手段进行解决。对于情况异常复杂的信访案件,可以考虑通过召开听证会,司法介入,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依法公开协调办案。对个别违法乱纪人员,公安机关要依法予以惩治。公务员之家:

素质能力范文篇9

近日,“生命、知识、人才”和“八荣八耻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的两场精彩讲座和“党旗下的誓言”主题演讲,先后在**县委组织部会议室里举行。这是该部开展“集中学习日”活动推出的又一文化大餐,是强化组工文化建设,提升组工干部能力素质的又一生动课堂。

近年来,**县委组织部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为契机,强化教育,树立以新观念开发组工业务能力的理念。通过大力开展公道正派、法纪观念、行为规范、优良传统的教育,使组工干部牢固树立制度意识和守法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规范。启动了《组工干部素质提升计划》,通过以“考”促学,以“研”促深,以“评”促用,使组工干部在业务知识上温故而知新。同时,制定出台20余项奖励措施,鼓励组工干部积极向组工刊物或媒体投稿、参加在职学习,不断提高学识水平。部领导坚持把开拓创新作为提高组工干部自身素质的不懈动力来抓,倡导以新思路、新举措来推动工作,在部内深入开展了“创新工作”评比。如**年对信息调研工作进行了改革:在工作思路上,由闭门造车写稿向实地调研解决难题转变;在运作方式上,推行“全员”调研,使信息调研工作出现了崭新局面。目前,《创新新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机制问题研究报告》、《实行“三三制”**农村远教强实效》、《内外兼修,打造“理性组工”》等20余篇高质量的调研文稿被各级内刊、媒体采用。

该县组织部还通过强化作风建设,用新境界培养凝聚亲和能力,以新规范磨砺拒腐防变能力,增强组织部门作为“党员之家”、“干部之家”、“知识分子之家”的吸引力。一是建设“窗口工程”。制定《办公室文明公约》等行为规范,要求全体干部职工把一身正气为人、公道正派行事、清清白白从政作为树立自身良好形象的标尺坚持好、落实好。二是建设“阳光工程”。将干部考察情况、拟提拔重用干部等情况进行任前公示,广泛接受监督。同时设立《部务公开栏》和《组工干部形象展台》,将部内干部及所承担工作和“先进性标准”向社会公布,有力地促进了全体组工干部为基层和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主动性,严格自律、务实进取的工作作风不断得到弘扬。三是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如建立了干部考察工作责任制、干部群众评议组工干部、组织工作制度。制度建设形成了一条拒腐防变的“高压线”,促使组工干部严以律己,在群众中铸就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

先进的组工文化氛围,有力提升了组工干部能力素质,收到明显效果。近年,全县有近20%的组工干部受到各级党组织和上级组织人事部门的表彰奖励,部门连续三年被市委组织部评为“先进工作单位”,**年元月,被省委组织部授予全省“先进组织部门”称号。”

素质能力范文篇10

要提高语文素质,必须重视学法指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自学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在较长时间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而掌握学法又是形成能力的前提。因此,必须注意三点:一是学生独立实践的长期性.我们要确立正确的学习观点,切实弄清楚,学生不是装知识的容器,而是学知识的主人。他们不仅要有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掌握学知识的方法。比如在识字,阅读中我们提倡教、扶、放.目的是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的不教;今天的学,是为了明天的运用.二是随机性.随机性就是随着教学过程及时点拨渗透学法.如,引导剖析课题后随即追问一下,“从本课的课题中你了解到什么”,经常这样就能使学生逐步把握“从课题了解内容,把握中心,理出层次,搞清体裁”等有关学习方法.在分段与归纳段意的训练中,我们不仅让学生说出段落起止及段意,而且还要要求说出其分段和归纳段落大意的方法.在分段时要教给学生分段的规律,在总结段意及概括中心思想时要教给学生归纳段意、概括中心的方法.这样学生逐渐养成自学读书的良好习惯,提高语文素质。三是递进性.自学能力的形成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应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进行有序的训练。如一年级要求说写完整话的训练;二年级要求句子间连贯的训练;三年级要求说写片段,以及进行先说后写,说写结合的训练。在分段训练的梯度上要求由浅人深,形成一定坡度,由概括自然段段意到分好结构段归纳段意,教师要教给方法,最后形成分段写段意的能力和习惯.自学能力的培养,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凡能力都是通过反复多次实践形成的.由此看来,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必须贯穿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如:听话,写话,阅读,作文的过程.下面就谈谈对不同年级不同类型自学能力的培养.

一、低年级侧重提高听话,说话,观察的能力

问: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它看到了什么?怎样做的?心情怎样?结果呢?每幅图都抓住了这个观察顺序,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养成了良好的观察习惯,对学生客观认识事物大有益处.听话能力.听话是小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会听是会说会写的前提.因此,从小学生人学开始,教师就应该严格要求学生注意听别人讲话,尤其是教师讲课对学生的注意力一定要集中,认真听讲。听后不明白的问题向教师发间.长期下去学生就会一听就懂,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养成了良好的听话习惯.说话能力.说话是写好话的前提.只有会说才会写话.低年级的看图说话,通过看图先让学生说出图上画的是什么?在什么地方,他们干什么,表情如何.遵循的原则是由浅人深,由易到难.并且教给学生看图方法,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由前到后,由左到右.观察要抓住主要人物.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有力,就利于学生实践,能力自然就会有所提高,观察能力.如果一个人平素有良好的观察习惯,那么他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肯定强.中外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如牛顿、爱迪生、鲁班,都很善于观察。他们都是看了生活中的某种自然现象,产生了丰富的想象,从而激发了巨大的创造热情.对于小学生,从小就应当注意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那么观察能力就会逐渐提高.在课内学习看图学词、学句、学文时就应该教给学生观察方法.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观察时,要按一定顺序,而且要边观察边思考,再展开联想.如在教一年级《小猴子下山》一课,书上有五幅图,只要教师教好第一幅图的观察方法,下面几幅图学生就会自己很好地观察出来,再理解课文内容就不难了.在观察时也要教给学生看图方法.如:

二、中年级侧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步提高自学能力

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加,知识面的扩展,到了中年级就应侧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中年级重点是段的训练.这样就要教给学生学段的方法.《珍贵的教科书》第二段,按如下程序引导学生去学段.①这段共有几句话?②每句各是什么意思?③哪些话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密,紧密的句子形成了段中的层.④归纳一下这段要说的意思是什么?这样,我们便在引导学生理解段的过程中很自然地渗透了学段的方法.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用学习这段的方法去学习其它几段.在教学实践中还要把教师的点拨与学生独立探索统一起来,科学地处理好主导和主体的关系.应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鼓励各自采用不同方法去学习段落。让学生的自学能力逐步得到提高.只要教师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反复练习应用,久而久之,自然就会形成习惯.这种良好的习惯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最重要的保证.

三、是高年级侧重培养自读,自写习惯

随着年级升高和学生的各种能力也相知评储应年高备量的增加,这个时期,教师应在低年级自学能力的基础上,强化对学生自学习惯的培养二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我们要想让学生从小就抛掉未来文盲的帽子,就应该在语文教学中以自学为主线,课堂上凡是学生自己能做到的,教师决不包办代替.老学生自己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亲自动脑毒动手、动口,从而达到自能读书的目的.:首先应教给学生抓住教写作特点的方法.每篇课文都有它的写作特点,抓住这些特点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例如《落花生》一文是一篇重点非常突出的课文.要根据单元训练的重点,教学中采用特定的教学方法,去引导并教给学生抓住文章重点的方法.(l)这篇课文从形式上看,详略非常分明.即详写的内容就是文章的重点,也就是说种花生和收花生是略写的.而过收获节是详写的,是文章的重点.(2)从课文的内容上看,吃花生与谈花生相比,谈花生的内容与中心密切相关,则为重点内容.(3)从写作目的上看,赞花生和学花生相比,其文章的写作目的是学花生,即是‘赞’为‘学’服务的.因而学花生是文章的重点.通过这种层层深人的分析,使学生学会抓住文章重点的方法,对最后揭示作者是怎样借物喻理的写作方法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其次,要精心合理设计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