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05:56:35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范文篇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如今重读《邓小平文选》、《邓小平年谱》,我们会发现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其内容十分丰富。主要表现在:

(一)关于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邓小平从正反两个方面做了阐释。从正面说,“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要做到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改革”;“中国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从反面说,“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不开放不改革没有出路,国家现代化建设没有希望”;“如果放弃改革开放,就等于放弃我们的根本发展战略”。邓小平认为,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是当代中国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改革是一场革命,改革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关于对外开放,邓小平从历史、现实与未来等不同角度做了论述:其一,回顾历史,“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其二,面向现实,“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其三,展望未来,“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二)关于改革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

邓小平认为,改革是一场革命,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的意义“是为下一个十年和下世纪的前五十年奠定良好的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后的持续发展……这件事必须坚决干下去”。邓小平说:“改革开放要贯穿中国整个发展过程,不是三年、五年、八年、十年,也不是二十年。”他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来看改革的地位和意义,认为“这场革命不仅影响中国,而且会影响世界”,“可以对世界上的社会主义事业和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提供某些经验”。

(三)关于改革的性质和方向

邓小平明确指出:“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这次革命的特点在于:其一,其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而不是对它的否定。其二,这种革命不再采取阶级对抗的形式。改革“不是对人的革命,而是对体制的革命。”其三,这种革命是为了改变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为生产力的大发展开辟道路。其四,这种革命是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力量,依靠亿万人民的实践自觉进行的。

(四)关于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邓小平对改革目标设计给予了高度重视。改革伊始,他就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做了高度概括,即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此后,随着改革的深入,邓小平反复论述了这个问题,使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目标内涵越来越清晰。l987年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样,“富强、民主、文明”就成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目标。关于改革的任务,邓小平说得更为明确。他指出:“改革是解放生产力的必由之路”,“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革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五)关于改革开放的内容

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开放是全方位的开放。邓小平指出:“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改革涉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所有方面和环节,是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体制的全面改革。开放有两个内容: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对外开放不只是对西方国家开放,而是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对所有类型国家开放。中国要谋求发展,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六)关于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的原则

为保证改革的航向,邓小平明确了改革开放的方向和原则。其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他说:“改革开放是一个新事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一切都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他强调:“改革开放必须从各国自己的条件出发……别人的经验可以参考,但是不能照搬。”中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我们只能按照中国的国情进行改革。“我们既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也不能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更不能丢掉我们制度的优越性。”其二,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认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其三,既要反“左”,又要反右。邓小平多次强调,搞改革不会一帆风顺,“一定会有来自多方面的干扰,有‘左’的干扰,也有右的干扰”。要坚定地执行改革、开放政策,必须坚决排除这些干扰。其四,必须始终保持稳定。邓小平指出:“中国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但是要改革,就一定要有稳定的政治环境。”他曾反复强调:“中国的最高利益就是稳定”,“稳定压倒一切”,“没有安定的政治环境,什么事情都搞不成”。

(七)关于改革的领导核心

邓小平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他曾明确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我们的改革不能离开社会主义道路,不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这两点是相互联系的,是一个问题。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条战线举世瞩目的伟大胜利,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

以上这些思想系统阐释了社会主义改革进程的不可逆性、改革地位的重要性、改革目标的科学性、改革方向的明确性、改革内容的全面性、改革原则的坚定性、改革实践的创新性、改革方法的灵活性和改革过程的长期性。这些思想是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主要内容,形成了一个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与改革的思想。

二、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实践经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和发展,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政治长期保持稳定。

(一)基本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

一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二是多种层次、比较完备的市场体系已经形成。商品和服务价格基本上由市场决定。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市场加快发展。三是政府职能转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趋向成熟,国家计划、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机制初步形成。四是以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健全。五是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实现了从封闭型经济体系向开放型经济体系的转变。六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制建设取得显著进展,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二)经济体制发生根本性转变,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从1978~2007年,我国GDP从3645.2亿元增长到24.7万亿元,年均增长速超过9%,增长了l3.86倍;财政收入从l132亿元增长到5万多元,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长到2.17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从1.67亿美元增长到15282亿美元。目前,我国GDP位列世界前4位,外贸进出口总额居世界第3位,外商直接投资居世界前列,国家外储备居世界第l位。

(三)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使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实践中取得重大进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国家民主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城乡基层民主不断扩大,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尊重和保障,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能力进一步提高,政府民主行政能力显著增强,司法民主体制建设不断推进。国家领导制度、立法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决策制度、司法制度、人事制度和监督制约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邓小平提倡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实行退休制度,并且身体力行。这是他对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贡献。

(四)文化、教育、科技体制改革也取得巨大成绩

改革开放以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在加强宏观管理、调整产业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培育和规范文化市场、推进集团建设和对外开放等方面,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科技创新能力逐步增强,科学知识生产数量增长迅速,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不断增大。教育事业不断跃上新的台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高等教育蓬勃发展,顺应了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教育事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总量提高和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迅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关键性因素。

(五)生产力发展使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改革开放3O年,是居民人均收入增长最快,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从1978—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提高到l378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提高到4140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558.6亿元增长到8.9亿元;城市人均住宅面积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从初期617平方米和8.1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26.1平方米和30.7平方米。

综上所述,30年的辉煌成就雄辩证明,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成功之路。任何时候,反对改革、阻碍改革的做法是错误的;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那种主张按新自由主义方式对中国进行改革是绝对错误的。改革不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同样是死路一条。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不能单兵突进,必须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改革全面推进;必须把握改革步骤的渐进性。中国改革从一开始就采取逐渐推进的战略、策略。实践证明,这种渐进性改革能较好协调各方面的经济利益,避免出现大的利益对抗,使旧体制逐步地、平稳地向新体制过渡;必须坚持改革原则的坚定性,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坚持改革过程的长期性,改革开放才能贯穿中国整个发展过程。

三、以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为指导,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30年的改革实践,雄辩地说明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成功地指导了中国在20世纪的改革进程。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中国的改革仍然面I临着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分析和解决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笔者以为:

(一)进一步坚定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历经30年,如今改革进入更深层次的攻坚阶段。随着改革的推进,将更多地涉及利益的调整,改革的阻力会加大。只有深化改革,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上层建筑进一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改革的必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进一步增强改革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以更大的决心加快推进改革。对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对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对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

(二)进一步解放思想,实现改革的新突破

我国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完善,现在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改革仍处于攻坚阶段。首先,要围绕消除不利于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化改革,重点是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完善所有制结构、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其次,要围绕消除不利于贯穿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化改革,当前的重点是财税、金融、价格等方面的改革;再次,要围绕消除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体制障碍深化改革,最重要的是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要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有利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完善社会管理体制。

(三)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

人民群众是改革的主体,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必须保护和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每项改革政策和措施的出台,要经过必要的程序,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照顾到各方面的利益,努力在最大范围内取得共识。对群众反映强烈、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可行措施,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四)进一步扩大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进入2l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不断加深,新一轮技术革命所引发的国际分工和生产组织方式变化对我国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国内经济发展对国外资源和市场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加之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在逐步扩大,我国经济融人世界经济体系已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因此,我们必须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和谐,尽快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参考文献】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l993.202、284、368、15O、219、347、78、64、78、131、265、l18、l35、135、397、370、237、237、248、265、256、199、284、242.’

改革开放范文篇2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先后发生3次伟大革命: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引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阔道路,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

在历史长河中,30年只是瞬间。但这30年中华大地发生的大变革大发展,对于国家发展道路的探索,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奇迹的造就,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里程碑意义。30年来,建三峡大坝、修青藏铁路、办奥运盛会、中国人行走太空……中华儿女的一个个梦想得以实现;30年来,香港、澳门先后回归祖国,中国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回首近百年中华民族跌宕曲折的历程,回首改革开放30年激动人心的岁月,我们完全有理由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30年来,我们取得了伟大成就,但同我们的远大目标相比,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相比,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自满、固步自封。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当前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我国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缺点和不足,在前进道路上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风险。我们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我们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我们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改革发展任重道远。

改革开放范文篇3

一、30年党的建设的历史背景和伟大进程

1978年12月,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此为标志,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也开启了党的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总结这30年党的建设,必须与党在这一时期的历史任务和伟大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必须把党的建设放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大环境中去考察、去把握。

(一)这30年党的建设,是在世界形势发生重大而深刻变化的国际背景下进行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整个世界发生了大变化大调整,这种变化和调整的剧烈和深刻程度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料。最显著最重大的变化,就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两极格局终结,世界社会主义发生严重曲折,西方资本主义出现种种新情况,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新科技革命及其带来的重大科技发现发明和广泛应用,推动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所有这些,引起全球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和安全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与时代、实践和科技的发展相联系,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以增强综合国力为中心目标的竞争浪潮,这个浪潮涉及国家之广泛、涉及领域之全面、持续时间之长久,都具有标志性的时代意义。如此深刻、如此巨大的变化,给我们党和党的建设带来许多新机遇,有利于我们科学、全面地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紧跟时代进步潮流,有利于广大党员和干部开阔视野、树立世界眼光,焕发自强不息、奋力拼搏、改革创新精神,同时也给我们党提出不少新挑战新考验。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正确应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以及科技进步的发展趋势,妥善处理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种复杂和不确定因素,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又好又快地发展自己,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长期面对的重大课题。切实解决好这个重大课题,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对我们党的领导素质、执政能力特别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二)这30年党的建设,是在我国经历举世瞩目的历史大转折和事业大发展的国内环境中进行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是世界发生大变化大调整的时期,也是中国发生广泛而深刻变革的时期。这一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30年来,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沿江沿边到内陆,从东部到中西部,从经济领域到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进程势不可当、蓬勃向前。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对外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使中国的社会生产力获得新的巨大解放,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强大感召力。改革开放不仅带来了党和人民事业的大发展,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而且带来了党的建设的新进步,极大地增强了我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同时必须看到,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既给党注入巨大活力,也使党在深刻变化的社会环境中面临一系列新课题新考验。如何在深化改革中结合新的实际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有效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消极腐败现象对党的肌体的侵蚀,坚定广大党员、干部正确的理想信念;如何在扩大对外开放的情况下适应新要求、学习新知识、锻炼新本领,既防止外来的错误和腐朽没落思想文化的渗透,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全党全国的指导地位,又积极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来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同样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长期面对的重大课题。切实解决好这些重大课题,是我们党必须经受住的考验。

(三)这30年党的建设,是在党的队伍和自身状况发生重大而深刻变化的情况下进行的。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成为世界上党员数量最多的特大型政党。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党的党员总数是440多万,他们基本上都参加过革命战争的洗礼和对敌斗争的锻炼。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的党员总数发展到3600多万,其中绝大多数是新中国成立后入党的。到2007年底,全国党员总数已达到7400多万,近70%是改革开放以来入党的。改革开放30年来,虽然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党员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少,但一批又一批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以及新社会阶层中的先进分子被吸收到党内来,为我们党增添了新鲜血液,从而使党员队伍的结构和分布得到新的改善和优化。毫无疑问,党员数量的大幅度增长,一方面壮大和充实了党的力量,是我们党兴旺发达、富有凝聚力和吸引力的重要体现;另一方面,使教育和管理党员的任务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艰巨繁重。如何把广大党员教育管理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特别是如何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是党的自身建设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还要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并不断发展,人们的就业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活动的范围和领域也更加广泛,流动性比过去大大增强。截至2007年底,全国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就业的党员总数为400多万,全国流动党员为200多万。在这种情况下,党的工作如何切实有效地覆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如何加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党的工作,切实把这些领域的群众团结和组织在党的周围,这无疑是党的建设一个崭新的课题。另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同的利益诉求不仅会在干部群众的工作和生活中表现出来,也会在不同地方、不同领域、不同部门表现出来。如何既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党的蓬勃活力,又始终保证全党同志按照党的奋斗目标、按照国家和人民的最高利益来行动,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防止和克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各行其是的现象,这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问题。类似这样的问题还有不少,都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

总起来说,这30年党的建设是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重大而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是在党的历史方位发生重大转变的大环境中进行的。我们党自1949年在全国范围执政以来特别是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转变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转变为一个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两个重大转变,集中反映了我们党80多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进步,也反映出执政党不同于领导革命的党、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同于领导计划经济的重大区别。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执政党的建设和管理比没有执政的党要艰难得多,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党比在封闭半封闭和计划经济条件下建设党所面临的情况要复杂得多。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党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政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始终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始终成为团结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这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主题。

围绕这个主题,30年来党的建设经历了波澜壮阔、与时俱进的伟大进程。

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9年6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这11年,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当代中国,创立邓小平理论,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历史进程中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粉碎“”、结束“”后,我们党面临一个重大历史关头,就是能否扭转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局势,从困难中重新奋起,为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开辟新的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这次全会形成的实际上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勇敢地担当起这个艰巨使命,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科学评价同志和思想,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吹响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在这个进程中,党中央明确提出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紧密联系党的基本路线和中心任务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围绕这个目标,党中央对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其中包括:为健全党规党法,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党的十二大制定了新党章;根据历史转折的新要求,提出在革命化的前提下实现干部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废除干部领导职务实际存在的终身制,调整和充实各级领导班子,推动新老干部的交替与合作;从1983年起用3年时间对党的思想、作风和组织进行了一次全面整顿;恢复和新建各级党校,筹建国家行政学院,大力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提出并探索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在党政分开、下放权力、精简机构、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采取了若干改革措施,等等。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1年的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正是因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取得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新进步,才从根本上保证了改革开放的起步和不断推进,保证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开创和不断发展。

从1989年6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这13年,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历史进程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推向了21世纪。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发生政治风波,国际局势风云突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面临空前巨大的困难和压力。在这个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受命于危难之际的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紧紧依靠党和人民,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开创全面开放新局面,继续引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航船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在这个进程中,党中央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及时作出一系列重要决定,发出《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通知》等一系列重要文件,要求各级党委全面按照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加强党的领导,认真解决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思想混乱、组织涣散、作风不正、纪律松弛等突出问题并取得明显成效。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四大以后,党中央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继就全党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深入持久开展反腐败斗争等作出了部署。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从1995年开始,用3年时间对处于软弱涣散和瘫痪状态的农村基层组织进行集中整顿工作。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面向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总体部署和战略任务。党的十五大以后,在全党兴起了学习邓小平理论新高潮,在全国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开展了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在全国农村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明确提出把符合党员条件的新社会阶层中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果断作出军队、武警部队和政法机关不再从事经商活动和党政机关与所办经营性企业脱钩,实行收支两条线、工程招标、政府采购制度等重大决策。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这13年,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我们遇到的关系我国稳定、安全和发展全局的政治、经济、自然风险频频发生。我们党所以能够经受住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根本的一条就在于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从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到现在的6年,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提出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继续推向前进。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扎实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在这个进程中,党中央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和党的自身状况,牢牢把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在执政能力建设上,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各项部署。在思想理论建设上,先后部署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出版并组织全党认真学习《文选》,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提出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上,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领导班子建设的首位来抓,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考核、评价和使用干部,注重在基层和生产一线锻炼和选拔干部,先后颁布《公务员法》和一系列法规性文件,积极推进地方领导班子配备改革,下发《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颁布《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2006—2010年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建立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和大连高级经理学院。在党内民主建设上,健全和完善地方各级全委会、常委会工作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党内选举制度改革,颁布《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从中央到地方陆续建立巡视制度。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上,先后下发加强农村、街道社区、中央企业、高校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意见,拨专款加强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和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选派大学生到农村任职。在反腐倡廉建设上,颁布实施《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等等。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进行。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的历史进程我们看到,30年来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是承前启后、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这30年党的建设伟大实践,是一个不断总结和运用经验的历史进程。我们党不仅科学总结自身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执掌全国政权以后和改革开放以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经验,而且科学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特别是苏联东欧国家共产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不仅深入系统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规律,而且科学研究世界各国政党治国理政的有益经验。正是通过这种多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使党的建设工作在历史的比较、国际的观察、现实的把握中开阔了视野、深化了认识、提高了水平。这30年党的建设伟大实践,又是一个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历史进程。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30年来,我们党坚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紧密结合,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仅为伟大事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党的自身建设也在推进伟大事业的实践中得到了改进和加强。

二、30年党的建设取得的成绩和进步

30年党的建设在开拓创新、求真务实中与时俱进,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是多方面的、有目共睹的。这些成绩和进步,我体会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

(一)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在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上取得重大成绩和进步。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思想路线对头不对头,对我们党和党的事业至关重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我们党领导和支持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之所以意义重大而深远,就在于这场讨论冲破长期个人崇拜和“两个凡是”的束缚,恢复了我们党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思想路线,打开了中国历史发展进步的思想闸门,使我们党焕发出勃勃生机。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基本建设,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30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世界、指导实践,坚持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人民群众的生动创造中总结经验、吸取营养,努力使各项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增强主动性、富于创造性。在党的思想路线指引下,广大党员和干部解放思想、开动脑筋,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积极探索、讲求实效在党内形成风气,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停滞、永不僵化,成为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可以说,这是30年党的建设取得的根本的、最富有意义的成绩和进步,必将在今后党和国家生活中长期发挥重大作用。

(二)确立和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在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上取得重大成绩和进步。党的政治路线是党根据自己的性质、宗旨、最高纲领和一定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制定的行动基本准则,是党的各项具体工作路线和具体方针政策的“纲”。同志曾经说过:“一个政党要引导革命到胜利,必须依靠自己政治路线的正确和组织上的巩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严重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党的政治路线出了问题,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还以阶级斗争为纲,长期把发展生产力的任务推到次要地位。这30年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以新的面貌和强大的战斗力带领人民为实现新的历史任务而奋斗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根本的一条就是确立和毫不动摇地贯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实践证明,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30年来,我们党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不懈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求党的建设的各项工作都要服从服务于党的基本路线,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牢牢把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之间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贯穿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全部工作之中。特别是在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刻,在遇到各种干扰的时候,我们党都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保持清醒头脑,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基本路线上来,从而使党的基本路线日益深入人心,全党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增强。这同样是30年来党的建设取得的根本的、最富有意义的成绩和进步,同样将在今后党和国家生活中长期发挥重大作用。

(三)坚持推进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工作,在加强党的理论建设上取得重大成绩和进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在变化,中国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我们党不负时代和人民的期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党的十六大以后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相互衔接、相互贯通,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形成这个理论体系,是30年来我们党在理论上政治上的最大收获。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共产党人综合素质的核心和灵魂。30年来我们党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党员、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普及活动,大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我们党始终把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党员和干部教育培训的中心内容,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党的理论武装工作就跟进一步,着力推进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帮助广大党员和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始终保持和发展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可以说,这30年是党的理论创新相当活跃的时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普及的时期,也是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被越来越多的党员和群众所学习、所接受、所掌握、所运用,理论成果变为巨大物质力量的时期。

(四)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组织路线,在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上取得重大成绩和进步。党的组织路线是由党的政治路线决定并为政治路线服务的。30年来,围绕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的根本任务,我们党不断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组织路线。从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到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强领导集体,再到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从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到提出人才强国战略和党管人才原则,再到确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党的组织路线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更加符合时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以建立健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机制为重点,以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为目标,不断推进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从建立干部离休退休制度、下放干部管理权限、实行干部分类管理到建立健全公务员制度,从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和交流机制到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都取得重大进展。我们党认真贯彻党的组织路线和干部政策,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充分发挥各个年龄段干部的作用,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培养造就了一支总体上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干部队伍,形成了一茬又一茬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各级领导层。整个干部队伍和各级领导班子的结构大大改善。我们党创造性地抓人才工作,创新和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逐步建立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各尽其能的人才开发机制;健全和完善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和人才市场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党政干部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的基本素质;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这些工作都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成效。30年来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的成绩和进步,为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保证。

(五)坚持不懈地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上取得重大成绩和进步。党的基层组织担负着凝聚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对在“”中遭受严重破坏的基层党组织进行了多次整顿,使党的基层组织得到恢复、巩固和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展开和不断深化,各级党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从实际出发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村、企业、机关、学校、科研院所、事业单位等基层党组织建设;同时积极进行调整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改进工作方法、创新活动内容的探索,认真研究解决加强社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等领域的党建工作,创造了把基层党组织建在社区、建在产业链上、建在社区楼道等新经验,扩大了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30年来,广大基层党组织结合各自特点努力工作,成为团结带领群众进行改革和建设的战斗堡垒,为推动发展和维护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同时,各级党委大力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改进党员教育管理,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健全新形势下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创造积累了新的经验;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认真做好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和干部中的先进分子中发展党员的工作,积极稳妥地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广大党员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事业中开拓进取,积极奉献,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特别是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在关键时刻和危急关头,许许多多的共产党员不畏艰险、勇挑重担、舍生忘死、冲在前面,充分展示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的优良品格和时代风范。

(六)着力增强和巩固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上取得重大成绩和进步。党的作风体现着党的宗旨,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历史和现实表明,我们党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党的作风方面的问题、脱离群众的问题、消极腐败现象滋长蔓延的问题,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反复告诫全党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反对和防止各种不正之风;以后又反复强调越是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越要坚持不懈地反对和防止腐败,越要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30年来,我们党在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上采取了许多重大措施,1990年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2001年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对加强作风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这些年来,按照中央提出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和一靠教育、二靠制度的要求,各级党委在解决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效。党的十六大以来,各级党委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大力倡导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等“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倡导勤奋学习、学以致用等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更加关注民生,切实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尽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提高了党的公信力,密切了党群关系。30年来,我们党针对新形势下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情况,坚持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坚定不移地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我们党坚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形成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办案件、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的反腐倡廉三项工作格局,筑起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两道防线,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动反腐败从侧重遏制转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逐步加大治本力度的轨道上。我们党确立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积极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的阶段性成果。我们党改革反腐败工作体制,恢复中央和地方各级纪律检查机关,政府系统成立监察部门,检察院设立反贪局,组建国家预防腐败局,纪检部门和监察部门合署办公,纪检监察部门对派驻机构实行垂直领导、统一管理,等等。这些举措,已经并将继续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七)不断推进党建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在加强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建设上取得重大成绩和进步。实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依靠制度的保障。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把制度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基础性建设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既用制度建设来促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深入发展,又用制度建设来巩固党的建设取得的成果,努力探索注重从制度上建设党的新经验新路子。党章是党的根本规章,是党的全部活动的基础和依据。党章的修改和完善是党的制度建设的最重要内容。党的十二大制定了新党章,之后经过党的十三大到党的十七大历次党代会的修改,党章不断得到与时俱进的充实和完善。根据党章精神,适应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我们党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上取得新进展。我们党把党内民主提升到关系党的生命的高度来认识,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并取得重大进展。一是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得到健全。1985年制定《关于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若干具体问题的暂行规定》,标志着党的各级代表大会逐步走向制度化。党的十二大以来,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都按期召开,地方各级党代会的议程、选举进一步规范,党代表大会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七大又决定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选择一些县(市、区)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党的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完善。二是党内选举制度不断完善。差额选举的范围扩大到各级党代会代表,基层党组织委员、书记,地方各级党委委员、常委,中央委员会委员。1990年和1994年党中央分别颁布了党的基层组织和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使党的基层组织和地方组织选举工作进一步规范和制度化。党的十七大前后,进行了民主推荐党和国家高层领导人选的实践。三是党的集体领导制度更加规范。党中央制定并不断完善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书记处工作规则,连同1996年颁布试行的《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标志着党委集体领导和民主决策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党的十六大以后,建立了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地方各级党委常委会向委员会全体会议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的制度,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度,这是党的集体领导制度的重大进步。

以上我从七个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取得的重大成绩和进步进行了粗线条的梳理。当然,这种梳理没有也不可能全部覆盖30年党的建设的丰富实践。从这些成绩和进步可以看到,30年来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开创和不断推进,有力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不断迈向新高度,站在了今天的历史起点上。这30年是我们党坚持不懈抓党的建设的30年,也是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30年。30年来,一些国家的共产党改旗易帜,一些长期执政的老党、大党先后丢掉执政地位。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们党经受住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不仅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而且党的执政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得到巩固。30年的成就,凸显了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于始终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30年的实践再一次证明,中国共产党不仅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而且能够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胜利,不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无负于人民重托和希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三、30年党的建设的理论创新成果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为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也使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同志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建党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思想是: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解放事业必须有一个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先进政党来领导;这个党必须是无产阶级先锋队,由无产阶级和其他革命群众中的先进分子所组成;这个党必须把建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政治纲领;这个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符合本国国情和时展要求,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个党必须把实行民主集中制作为自己的根本组织原则,始终保持党的团结统一和生机活力;这个党必须通过党的各级组织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的实际表现和作用,通过全体党员高度的思想觉悟和奉献精神来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等等。这些基本思想,经过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为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南。

这30年,我们党在带领人民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紧紧围绕在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根本问题,在实践上和理论上进行了积极探索,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地全面推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及其给我们党带来的影响,明确提出“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的问题,强调要把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围绕这个目标,邓小平同志对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新思想。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正确把握党的历史方位,明确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切实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围绕这个目标,同志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新思想。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21世纪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提出,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围绕这个目标,党中央对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新思想。30年来,我们党关于党的建设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很多,下面我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其中八个重要思想。

(一)关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要思想。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由党的性质、党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的,因而是我们党的一贯要求和优良传统。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面对执政条件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我们党从新的实际出发,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作为党的建设的根本方针提出来并认真加以实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们党明确提出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治党始终坚强有力,治国必会正确有效。我们党明确提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对党的建设的全面性要求,要严格按照党章办事,按党的制度和规定办事;要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要在党内生活中讲党性,讲原则,弘扬正气,反对歪风;要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坚持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我们党明确提出,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要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紧紧抓住党的建设这个关键不放松;明确提出党委抓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各级党委都要建立和健全抓党的建设的责任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明确提出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中必须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切实做到高举旗帜、求真务实、把握主线、全面推进。这些重要思想,以新的内容丰富了我们党管党治党的方针和理论。

(二)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以后,面对地位、环境和历史任务的重大变化,如何加强执政党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实践中也积累了有益经验,但总的说来还需要很好探索。最近20年来国际上发生的一系列政权更迭、政党衰亡的重大事件,使这个问题更加引人深思。我们党在全国范围执政已经近6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执政成就,但其间也有失误和教训,目前还存在一些与新形势新任务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国内外环境中,我们党能不能与时俱进地提高执政能力,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越来越成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关键性因素。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正是基于这种时代紧迫感、深层忧患感,我们党鲜明地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思想,要求全党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提出这个重要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治国理政的理论。

(三)关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思想。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历来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根本要求和永恒主题,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再到同志,都高度重视和强调这个问题。我们党自成立以来,也一直把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摆在突出位置来抓,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了长期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问题在于,世界上一些马克思主义政党因具有先进性而取得政权、又因丧失先进性而丢掉了政权,进一步证明马克思主义政党赢得先进性不容易,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和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保持和发展先进性更不容易。世界上从来没有哪一个政党的先进性是一蹴而就的,也从来没有哪一个政党的先进性是靠吃老本就能够长期保持的。我们党明确提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围绕党的中心任务,通过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我们党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党的先进性建设重要思想的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先进性的认识提升到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理论层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

(四)关于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重要思想。我们党以工人阶级作为自己的阶级基础,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一党的根本性质,是我们党从成立时就明确规定了的,也是党80多年始终坚持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扩大,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日益提高,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也在发展,党的阶级基础不断增强。因此,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始终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这个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我们党30年来一直是坚定不移的。同时,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忠诚地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而奋斗。这是我们党最为深厚的群众基础。我们党只有巩固自己的阶级基础,同时又扩大自己的群众基础,才能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才能实现执政兴国、执政为民的使命。正是基于这种战略思考,我们党提出“两个先锋队”的重要思想,这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党的阶级性与群众性的统一,体现了在党的性质问题上的与时俱进,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工人阶级政党性质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五)关于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实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政党夺取政权后如何科学实施对国家事务的领导,代表人民掌好权、执好政,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入探索的重大课题。列宁对这个问题提出过不少好的思想,但因为过早逝世未能认真实践。我们党在取得全国政权后建立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好的,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同时,在一些具体的领导制度、执政方式上还存在着一些缺陷。早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就提出了改善党的领导制度、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要思想,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只有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加强党的领导。30年来,我们党继承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领导制度、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同时根据实践的发展积极探索,在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上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我们党明确提出,党的领导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坚持依法行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明确提出党委要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集中精力抓大事,支持各方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明确提出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的关系;明确提出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党的全部执政活动都要尊重客观规律,尊重人民意愿,遵守法定程序,严格接受监督。这些重要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六)关于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促进党内和谐的重要思想。党内民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马克思、恩格斯在为共产主义同盟制定组织原则时指出:“组织本身是完全民主的,它的各委员会由选举产生并随时可以罢免。”他们在《国际工人协会的共同章程和组织条例》中还规定,对有关原则问题的决议均须举行记名投票,决议一经通过就必须服从。列宁第一次完整地提出民主集中制的思想,认为党内民主、高度集中加上铁的纪律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基础。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成功经验,也有包括“”期间民主集中制遭到严重破坏,给党和国家造成巨大灾难的沉痛教训。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在恢复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党内政治生活日益活跃,与此同时在理论上也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我们党明确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明确提出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明确提出发展党内民主是多层次、多方面、多途径的,从党的中央委员会到每一个支部,从领导机关的决策到在党的会议和党的报刊上参加政策问题的讨论,从党内选举到对领导干部进行评议、考察、监督,都要充分发扬民主;明确提出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使党的创造活力充分发挥;明确提出民主和集中相辅相成、内在统一,要集中正确的意见,使之成为多数人的共识,形成正确的决策;明确提出在指导思想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重大原则问题上,全党全国必须保持高度一致;明确提出必须健全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一系列制度,使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些重要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民主理论。

(七)关于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党管人才的重要思想。改革开放刚刚起步,我们党就提出了干部队伍“四化”方针,紧紧围绕“选用什么样的人、怎样选人用人”这个根本问题,根据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干部队伍状况的发展变化,明确提出要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用人原则,坚持任人唯贤、公道正派的用人路线,坚持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明确提出党的高级干部不仅要努力成为有知识、懂业务、胜任本职工作的内行,而且首先要努力成为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会治党治国的政治家;明确提出要在实践中特别是环境艰苦、矛盾集中、困难突出的地方锻炼和培养干部,使他们经受考验、增长才干、健康成长;明确提出拓宽选人用人的视野,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我们党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提出了许多新思想,特别是明确提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和党管人才的重要思想,提出要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这一系列新思想,丰富了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的理论。

(八)关于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思想。长期以来,我们说到党的建设,一般都是讲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这三大建设。进入新时期,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根据新的实践要求,提出要注重制度建设,丰富了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内涵。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反腐倡廉建设这个科学概念,把反腐倡廉建设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并列,构成党的建设总体布局,进一步丰富了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内涵。围绕这个总体布局,党的十七大还提出了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这就是: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个以“一条主线、五个重点”为主要内容的总体部署,把“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作为党的建设总目标,进一步为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贯穿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之中,凸显了这两大建设对其他建设的统领作用;分别提出党的“五大建设”各自的重点,使党的建设的着力点更加明确;重申“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明确“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这就使党的建设总体部署内容更全面、结构更严整、操作性更强。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和总体部署,是我们党从实践上、理论上探索和创新党的建设的重大成果。

最后概括起来说,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在党的建设上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既生动而具体地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基本原则,又具体而生动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关于党的建设的基本理论。创造性地提出党的建设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我们党励精图治、探索真理、开拓进取的结果,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对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

四、30年党的建设的几点启示

30年党的建设成果丰硕,亮点纷呈。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我们国家走过的光辉历程,我们从30年党的建设中可以得到许多重要启示。

(一)30年党的建设启示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推动全党同志不断增强学习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人高举的旗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30年来社会主义在中国开创的崭新局面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党的十七大对此作出了科学总结,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应当看到,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道路上,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风险,也可能遇到这样那样的干扰。要保证党和人民的事业健康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关键是要做到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定不移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引领伟大事业、推进伟大工程。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就要紧紧围绕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个根本要求,推动全党坚持不懈地学习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保党的各方面建设更好地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把握住这一点,就把握了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根本。

(二)30年党的建设启示我们,必须紧密联系党的中心任务建设党,尤其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党的建设历来是同党的历史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党的建设紧密联系党的中心任务来进行,必须紧密联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来进行,说到底要紧密联系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来进行。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这30年我们党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始终把促进发展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动摇。我们所追求的发展,是又好又快的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站在完成党的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来谋划党建工作,努力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三)30年党的建设启示我们,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核心价值,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是靠宣传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起家,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继承和发扬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群众工作经验和优良传统,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马克思主义根本观点,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改进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群众工作,学会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中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充分激发各方面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中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妥善协调和处理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关切;在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中寻找与群众交流沟通的共同语言,拉近与群众的思想感情距离,努力做到亲民有真感情,爱民有真措施,利民有真成效。所有这些,使我们党从人民群众中吸取了巨大的物质精神力量。这是30年来我们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一条根本经验。实践再一次证明,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组织和动员全党同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始终不渝地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坚持这个根本政治立场,把这个立场一以贯之地落实和体现到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之中,我们党就无往而不胜。

(四)30年党的建设启示我们,必须在实践中形成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必须坚决维护中央的权威,以确保党的决策正确和有效实施。国际和国内、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一定要最充分地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精神和伟大创造力,同时又要最明确地维护党的领导集体的权威和作用。列宁指出:“造就一批有经验、有极高威望的党的领袖是一件长期的艰难的事情。但是做不到这一点,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的‘意志统一’就只能是一句空话。”特别是对我们这样的大党、大国来说,有一个在实践中形成的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至关重要。回顾30年的历程我们看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是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由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发展并成功推向21世纪的,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继续推向前进的。如果没有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没有党同人民的团结奋斗,党和人民的事业不可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就要引导和确保全党同志坚定不移地沿着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始探索的、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拓的、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坚持的、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局面。

(五)30年党的建设启示我们,必须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坚持用时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这是我们党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永不脱离群众和具有蓬勃活力的根本保证,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的事业和党的建设不断取得成就和进步的关键所在。这30年,我们党紧密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历史任务,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断研究党的建设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和方法创新,使党的建设不断适应党的事业的发展要求。党的事业的发展没有止境,党的建设的创新也没有止境。必须清醒地看到,任何一个政党,无论实力多强、资格多老、执政时间多长,如果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保守僵化、不思进取,其创造力就会衰竭,生命力就要停止。我们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就要根据新世纪新阶段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深入思考关系党的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问题,不断深化对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规律性认识,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以新的举措、新的经验、新的认识和新的成效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工作水平。

改革开放范文篇4

一、改革开放与宪法修改的相互促进性

(一)改革开放是宪法修改的动力源泉与核心价值。1.私营经济的发展推动了1988年修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成为国家的中心任务,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化,我国在1988年进行了宪法修改,明确了非公经济的法律地位和土地的可出让性。2.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目标的明确推动了1993年修宪。党的十四大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这与宪法关于“实施计划经济”的规定产生了直接冲突,进而推动了1993年宪法修正案的诞生,将宪法第十五条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修改了一系列相关性规定。3.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及政治体制改革的尝试推动了1999年修宪。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法治经济,这就对政府实行依法治国提出了要求。本次宪法修正案将邓小平理论纳入宪法,并明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改革目标。4.新世纪的新经验、新任务推动了2004年修宪。2002年党的十六大系统总结了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本次修宪不仅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纳入宪法,还首次将“尊重和保障人权”提升到宪法高度,并完善了土地征收、社会保障、紧急状态等一系列制度。5.改革开放的深入促成了2018年修宪。改革开放的深入产生了许多新问题,党和国家的事业又有了许多新的重要变化。2018宪法修正案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宪法,明确其对党和国家事业的指导作用。同时在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等方面也进行了修改。(二)宪法修改为改革开放提供保障并发挥引领作用。1.宪法修改及时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成熟经验。我国宪法修正案的主要内容,不论是宪法政策性规定的变化,还是经济制度的变化,都是对上一阶段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的科学总结。2.宪法修改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最高法律效力保障。宪法修正案一方面将改革成果纳入宪法规定,另一方面将“改革开放”直接写入宪法文本,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最高法律效力保障。3.宪法修改在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中发挥了引领作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最终目标通过宪法修正案的形式体现在宪法文本中,使宪法的内容符合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提升了宪法的权威性,同时用根本大法的形式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明确化,有助于宪法在经济社会中发挥最高引领作用。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与宪法修改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改革开放是宪法修改的动力源泉与核心价值;另一方面,宪法修改及时总结了改革开放的成熟经验,为改革开放提供保障并发挥引领作用。

二、改革开放与宪法修改统一于宪法权威性的树立

改革开放范文篇5

基础知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对外开放格局。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思想、认识到改革开放是一条强国之路。

二重点、难点

重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深圳经济特区。

难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三教学方法

教法:综合采取情景教学法、分组讨论法相结合。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从地图上找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指导学生思考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教具准备:投影仪、历史挂图。

四教学过程

【导入】由复习上节课导入。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用小黑板出示《凤阳花鼓词》,组织学生讨论农村的弊端以及怎么解决这一弊端,从而让学生得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结论。然后,再让学生讨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二国有企业改革.让学生读材料,分析国有企业的弊端,让学生想一个解决办法,从而得出经营责任制的结论。

三经济特区1、让学生从地图册上找出5个经济特区、看课本插图、读有关深圳的红字材料,充分认识深圳经济特区再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然后,再让学生从地图册上找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上海浦东开发区、最后,得出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

[课堂小结】让学生登台讲述改革开放以来自己村里的变化,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开放的决策是伟大正确的。

【布置作业】走进农村、走进社区

、走进工厂,调查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

【附板书设计】第九课改革开放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经营责任制

改革开放范文篇6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酝酿和准备阶段,中央就提出,明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在这样一个重要历史时刻,党的十七大有必要对改革开放进行系统回顾总结。把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总结好了,对于深化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使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提高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万众一心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不懈奋斗,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党在上世纪70年代末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主要有两方面的背景。一方面,从我国自身的情况看,“”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邓小平同志曾经说,“”结束时,“就整个政治局面来说,是一个混乱状态;就整个经济情况来说,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另一方面,从外部环境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开放,带领人民追赶时代前进潮流。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这就把改革的目的说得很透彻、很深刻。党的十七大把改革开放的目的概括为三句话: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改革开放的实践充分表明,通过这场伟大革命的洗礼,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前进潮流,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我们党昂首阔步走在了时代前列。关于改革开放的性质,党的十七大也说得很清楚,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也就是说,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决不是要改掉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之所以实现了目的和效果的高度统一,就在于我们既坚定不移地进行改革开放,又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坚决排除各种错误思潮、错误倾向的干扰,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党的十七大鲜明地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等等。对于这些重大论断,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

这里,我想重点讲一讲党的十七大总结的我国改革开放“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党的十七大把这“十个结合”定性为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这是很有政治分量和理论内涵的。“十个结合”生动阐明了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是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如何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如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如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其中,前三条是管总的,揭示了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第四条到第七条,分别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真谛;最后三条,则强调了营造良好国际环境、保持国内社会政治稳定、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对改革发展的保证作用。

第一个结合,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强调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成功,在于我们既没丢老祖宗、又发展老祖宗,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当代中国实践和时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更好发挥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作用,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勃勃生机。

第二个结合,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强调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成功,在于我们既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又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教育和引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认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辩证关系和重大意义,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今世界的深刻变动和当代中国的深刻变革中牢牢站住了、站稳了,并成为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

第三个结合,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强调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成功,在于我们坚持了人民创造历史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真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紧紧依靠人民,最广泛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人民中凝聚力量、吸取智慧,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使党得到人民充分信赖和拥护,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第四个结合,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强调我们在深刻而广泛的变革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时又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更好实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

第五个结合,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强调我们既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又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不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为改革开放提供制度保证和法制保障。

第六个结合,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强调我们既重视物的发展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又重视人的发展即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七个结合,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强调我们既高度重视通过提高效率来促进发展,又高度重视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实现社会公平来促进社会和谐,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第八个结合,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强调我们既高度珍惜并坚定不移地维护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始终站在国际大局与国内大局相互联系的高度审视中国和世界的发展问题,思考和制定中国的发展战略,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第九个结合,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强调我们既大力推进改革发展,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坚持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改革开放范文篇7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我们所取得的成就和进步,无一不得益于改革开放这一伟大的实践创新,无一不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伟大的理论创新。伟大的理论产生于伟大的实践,又指导着伟大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改革开放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一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

实践创新推动理论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于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

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血肉相联,是一个肩负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自觉奋斗的党。在历经艰险、完成“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以后,我们党又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开始探索“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一历史任务。为此,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经过长期曲折的艰辛探索,终于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理论飞跃,创立了由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一崭新的理论体系的形成,既有理论根据、历史根据,又有现实根据,其现实根据就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如果说,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根据,那么,这一理论根据的意义就在于它为我们的理论创新指明了前进的正确方向;如果说中国和世界的社会主义历史提供的经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根据,那么,这一历史根据的意义就在于它告诉我们在理论创新过程中哪些是不能做的、哪些是可以继续做下去的。但是,要解决中国的问题,找到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的发展道路,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还是要靠我们自己的实践,要靠我们自己的探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建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到全方位对外开放,从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到国有企业改制,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些都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在这些崭新实践提供的经验基础之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深层的根据,就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伟大实践。历史再一次说明:生动变化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保持蓬勃生机和活力的永恒源泉。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这一创造性的伟大实践,深刻改变了中国经济社会的面貌。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3624亿元提高到超过24万亿元,跃居世界第四位;对外贸易总额从206亿美元提高到超过2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位;外汇储备从长期没有达到10亿美元提高到1.5万亿美元左右,跃居世界第一位。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均GDP从226美元上升到2100美元,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000多万,贫困发生率从31%下降到2.5%,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73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国际地位明显提高,国际社会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十分关注。正是在这样伟大而富有成效的实践中,我们党先后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等充满创新智慧的重大思想理论,不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新鲜内容。因此,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理论创新指导实践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领导改革开放的行动指南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既坚持理论指导而又具有理论创新精神的党。也就是说,我们党坚持理论指导但不教条化地对待理论,总是踏着时代的节拍,以符合实际的创新理论即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实践,以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创新。

党的十七大报告深刻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近100多年来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历史告诉我们,要完成“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一历史任务,发展中国、赶上时代,既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也不能照搬“苏联模式”。正是在这样的历史经验总结中,邓小平同志提出要“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怎样指导改革开放实践的呢?

邓小平同志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之一,就是解放了我们的思想,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我国改革开放经历了四个重大历史关头的考验。一是“”结束后,面临着中国向何处去的考验;二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外政治风波后,面临着中国改革开放向何处去的考验;三是邓小平同志逝世后,面临着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考验;四是进入21世纪,面临着如何加强执政党建设、抓住战略机遇期、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实现奋斗目标的考验。这四大历史关头之所以称为“考验”,一是因为它们涉及的问题是中国发展的方向和道路等重大问题;二是因为在思考和回答这些重大问题时,党内外程度不同地出现了一些不同倾向或不同声音。“考验”实际上就意味着选择。四个重大历史关头的考验,就是党和人民在新的实践中面临的四次重大选择。选择什么、怎样选择,就有一个思想路线问题。因此,党的思想解放历程实际上就是党和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重大历史关头、四次重大选择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历程。我们党在这一系列思想解放过程中之所以能够作出正确的选择,是因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主心骨”。这是我们党领导解放思想的一个重要经验。

邓小平同志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之二,就是从根本上保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崭新的实践,难免会遇到许多问题,包括政治方向问题。邓小平同志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并且把它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就是要防止改革转向。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每一个重大历史关头遇到的考验,既有来自“左”的,也有来自右的。因此,邓小平同志总是告诫我们,要坚持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保持正确的前进方向,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回顾30年改革开放的艰辛历程,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既勇敢地变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其他各方面体制,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一切文明成果,又防止了改变社会主义方向即把改革变为“改向”的错误,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和发展方向。这也是我们党领导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经验。只有真学、真懂、真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且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改革开放实践,才能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推动者。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动力

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又指导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牢记这一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崭新实践中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改革开放范文篇8

一、改革开放: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实践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的重新认识,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实践中不断深化和拓展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极具国家和民族的鲜明特点的探索实践,不仅是对苏东社会主义模式的突破,同时也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构想的发展和创新。

搞社会主义建设不改革开放不行。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给世界的震撼是极大的。社会主义还行不行的问题,已经严峻地摆在了世界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面前。中国向何处去?邓小平一言九鼎:“中国不搞社会主义不行,不坚持社会主义不行。如果没有共产党的领导,不搞社会主义,不搞改革开放,就呜呼哀哉了,哪里能有现在的中国?”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未来社会主义的发展,不能也不可能是那种纯粹、单一的“模式”,而必将走变通、多样化的具有本国民族特色的发展道路。

要改革开放就要“摸着石头过河”。“摸”,就是“过河”的基本方法。我国的改革开放,首先在农村实行家庭承包制实现突破,逐步理顺了农民与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市场建设和价格、宏观管理体制改革配套推进,城市、农村以及科技、教育和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从开始经济特区的设置,到沿海城市的开放、到沿海经济区域的开发,再到内地……一个多层次、宽领域、点面结合、独具特色的新格局初步形成,有效地把沿海经济发展同内地经济开发密切地结合起来。这场前所未有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变。

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社会大发展。从1978到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2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4.66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速度接近10%,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进出口贸易总额由206.4亿美元提高到21?738亿元美元,位居世界第三;外汇储备由1.67亿美元增加到15?282亿美元,位居世界首位;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国内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也由1%到提高5%以上;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多减少到1000多万,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提高到13?786元,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提高到4140元。在这30年中: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改革开放领域拓宽、民主法制建设有序、文化建设成效显著、民族政策贯彻积极、社会建设发展全面、国防建设特色标新、“一国两制”进展重大、外事交往活跃异常、党建工程推进扎实。

30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的改革开放政策是完全正确的,“摸着石头过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完全正确的。它之所以完全正确,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二、改革开放: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投入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地探索和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第二次创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创新。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不竭动力。在30年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相对于思想而言,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植根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广阔实践,发端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转折关键时期,丰富于20、21世纪之交的严峻考验之中,深化于世情国情党情以及社会的变革之际。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是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则和路径下展开的,也必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完善。

创新的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无论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正确解决;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的明确阐述;还是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问题的科学回答,其鲜明的主题既一以贯之、薪火相传,又充满创新、向前发展。中共十七大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的理论整合,既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逐步深入,也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博大精深体系的思想内涵。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科学的、发展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这个理论之所以能够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发展,最终构成一个完整而又准确、统一而又鲜明的科学理论体系,主要是取决于这个理论的全部观点有统一的科学的世界观作立论基础,围绕着同一个主题展开,被发展着的实践证明正确。

30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社会的发展到了今天的时代,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责任,已经历史地落在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及其政党的肩上,并将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三、改革开放:标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前进方向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和宗旨,准确地把握时代要求和世界大势,以改革创新精神,发展党的理论,丰富党的实践,完善党的制度,逐步形成了以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工程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格局,标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前进方向。

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顺应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而动。在改革开放这个潮流面前,任何一个政党或组织,必须顺潮流而动,必须与时代同行。如果不是这样,而是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抱残守缺、畏葸不前,无视时代潮流和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那么就必然要落后于飞跃发展的时代,甚至被时代所淘汰;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政党、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党的工作惟有坚持与时俱进,党的建设惟有坚持改革创新,才能实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才能更好地担负起执政兴国、执政为民的历史重任。

改革开放范文篇9

改革方法论的坚实基础。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成功是以科学的方法论做支撑的。这个方法论就是在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中深入党心、民心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虽然没有产生新的思想,但是,却使人们的思想拨乱反正,重新回归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更重要的是使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实践方法论有了深刻的认识。大讨论使人们在大是大非面前自觉或不自觉地坚持用实践的观点分析问题,用实践的标准衡量是非。我们在改革开放之初的“不争论”、“摸着石头过河”以及后来的“抓大放小”、“有所为,有所不为”等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形成,不仅依据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而且也是尊重群众在实践中的首创精神、集中全党智慧、正确地总结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产物。30年的历程证明,只有立足于历史的实践,着眼于新的实践,才能产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巨大理论勇气,才能开创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30年奋斗,30年拼搏,我们党和人民经受了一次又一次考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在探求真理,认识真理,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方面,也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一:思想的束缚是最大的束缚,只有思想大解放,生产力才能大发展。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所形成的精神,就是勇于冲破陈旧观念和习惯势力束缚的创新精神,就是敢于解放思想的大无畏精神。这是历史留给我们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要继续推进改革,就必须发扬真理标准大讨论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冲破所有束缚。实践永无止境,发展永无终点,旧的思想僵化解决了,新的思想僵化还会出现,因而,解放思想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30年改革开放的经验表明:思想的束缚是最大的束缚,思想的解放是最大的解放。没有思想的解放,就不可能有体制、机制的解放。可以说,每一次时代的大变革、社会的大进步,首先是一场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我们只有不断适应实践的深化,敢想、敢试、敢冒、敢闯、敢干,勇于冲破思想、体制、机制的束缚,才能不断解放生产力,才能使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永葆生机和活力。

二:深刻认识国情,牢牢把握国情,坚持一切从国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是真理标准大讨论形成的共识。这一共识对于我们今天的现实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经过30年的改革,我国发展虽然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但是,如何科学地认识国情,依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课题。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国情也是千变万化的,我们不仅要立足于当今的国情,也要考虑以往的国情和未来的国情;不仅要洞悉国内,也要放眼世界。就国内而言,改革已进入“深水”区,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国力日益强盛,矛盾日益突出。从国际上看,全球化的步伐加快,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日益紧密,突发事件的“蝴蝶效应”越来越明显,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十七大报告做出的“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定位,是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上对我国国情所作的总体性、根本性判断。在准确把握国情的宏观定位前提下,我们还必须从中观和微观层面深刻认识和牢牢把握国情,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清醒头脑,登高立足,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改革开放范文篇10

【关键词】中国/政治文化/演进

政治文化是围绕当代社会政治、人们的政治行为和政治活动过程的一种主观意识领域与社会心理反映,它包括政治意识、政治认知、政治态度、政治心理、政治观念、政治道德、政治信仰、政治价值观等方面。每个国家都有与自己的政治体系和历史发展阶段相关的政治文化系统,且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政治文化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一、主导政治文化的形成

政治文化是由多种不同的政治文化因素构成的一个文化系统,在整个系统中各种政治文化因素的地位并不是完全平等的,其中有一种政治文化居于主导地位,其他政治文化居于从属地位或次要地位。我们将政治文化系统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政治文化称之为主导政治文化,居于次要或从属地位的政治文化称之为政治亚文化。主导政治文化在整个文化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为整个政治文化体系摄定基本的政治价值观,使整个政治文化形成一种基本的政治文化倾向,并因此而影响整个政治文化的面貌。在主导政治文化的影响下,各种政治亚文化间的认同和共识得到有效的发展,各种政治亚文化有了协调的基础。

建国以后,在文化上我们确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政治文化。马克思主义适合了时代的要求以及新中国政治文化转换的需要,在我国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思想凝聚和整合功能,主导着中国政治文化的前进方向。特别是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不断探索、试验和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思想,则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其所包含的集体主义观、民主观、法治观和爱国主义等构成了我国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应当说,以思想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是符合时代和历史要求的。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加上建国以后所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严重的个人崇拜使得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蒙上了传统专制主义的阴影,等级观念、人治观、义务观等等封建政治文化的观念大量沉积,造成了主导政治文化的严重扭曲,给社会政治生活带来了灾难性的损害。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总结了建国以来,特别是“”以来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教训,并在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创立和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使过去曾一度被扭曲的政治文化重新回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正轨,重新焕发出了生机和活力。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邓小平理论成为人们解放思想的理论动力,凝聚人心的强大思想武器,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精神支柱。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续坚持、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五大在肯定邓小平理论是“作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的同时,在党章中载明“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明确提出了在新的世纪要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目前,邓小平理论已成为我们的主导政治文化,这种主导作用主要是通过它对其他政治文化的指导作用体现出来的。主要表现在:第一,政治观点上的统一作用。政治文化就其性质而言,属于观念上层建筑,它必然会涉及到一系列的政治现象,并提出有关的政治观点。在我国的现有政治文化体系中,多种学说并存。针对一定的政治现象,各种学说必然会提出各种不同的观点,因此就有必要对这些学说在政治观点上加以统一。在当代中国,我们是用邓小平理论来加以统一的。这就是说,对于其他各种学说,在重大的基本政治方面必须要求它们跟邓小平理论保持一致。比如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第二,政治文化活动方面的规范作用。政治文化是人们政治行为的心理背景,因此,政治文化不仅仅表现于理论观点方面,而且表现于人们的政治行为和活动方面。这种政治文化活动通常具体表现为具有不同思想意识的人运用不同的观点对政治和社会现象进行评价,政治文化活动还具体表现于一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等等。在多种学说并存的条件下,必须要求有一种主导政治文化来对政治文化活动发挥一种规范作用。正如伊斯顿所说:“任何系统都具备一定的主导政治价值,它们会给政治行为规范和结构排列确定基调和方向”[1]。在当今中国只有邓小平理论才能起到这种规范作用。第三,方法论上的引导作用。邓小平理论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学说或意识形态,而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对其他学说均具有引导作用。例如,邓小平理论所倡导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利益分析法、矛盾分析法、全面看问题的方法等等,都是政治文化研究中的一些科学方法,这些方法对其他政治文化理论研究社会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政治合法性的变迁

政治合法性是一个政治体系存在、持续、稳定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政治合法性主要是指政治权威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信仰、忠诚和服从,并通过特定时空条件下适当的决策及政策实施来塑造政治秩序和适应环境变化,保持政治体系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因此,合法性一方面取决于政府的活动,包括国家政权为了强化自己的统治地位而运用意识形态的、法律的和道德伦理的力量为自身所做的种种论证,另一方面其更为实质的内容是国家政权在大众当中赢得广泛的信任和忠诚,从而使人民自觉地把对政府的服从当作自己的义务。因此,政治合法性表现为人们对政治体系、政治权威的认知、评价和态度等方面,是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通过研究合法性问题,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政治体系的政治文化的变迁。

中国政治合法性经过了一个由传统到现代的发展过程,其合法性类型的更替经过了大致封建社会身份趋向的传统合法性到建国后我们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时期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和领袖魅力型合法性基础,再到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时期的以经济增长和意识形态为基础的合法性类型,最后到第三代领导集体时代中国领导层一方面继续巩固邓小平时代的合法性基础,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探索新的合法性基础等几个不同的阶段。

几千年来,中国封建政权都是建筑在传统合法性基础之上的。中国的合法性危机是从辛亥革命开始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王朝,也动摇了王朝赖以生存的文化基础——身份取向的传统合法性。但从破坏传统合法性到建设理性-民主型的合法性,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新中国建立前,民族独立与国家的统一是中国政治发展的目标,这期间中国的政治势力不得不从民族主义中寻求合法性的来源,但在共产党与国民党的斗争中,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则是我们党要求民众支持和统治合法性的支柱。革命胜利以后,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共产主义意识形态自然地,不可避免地成为新政权统治合法性的基础。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探索过程中,由于长期存在指导思想上的“左”的错误,片面强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下人的思想政治领域中的问题,而忽视经济建设,共产主义意识形态被单纯化为对人的精神世界的调控,这一合法型诉求加之对领导人个人魅力和威望的盲目崇拜,终于导致了“”的混乱。“”结束后,随着传统合法性的消失,“两个凡是”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形势的发展表明,执政党的合法性面临新的挑战。作为第二代领导核心的邓小平深切地感到我们党统治的问题。早在1979~1980年的一系列讲话中,他就强调了经济成就对于政治稳定的关键作用:“社会主义如果老是穷的,他就站不住。”“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政治工作要落实到经济上面,政治问题要从经济的角度来解决。”“我们革命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生产方面的革命是最根本的革命。”[2]显然,经济增长作为“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途径,被邓小平视为新时期我们党统治合法性的来源。但是,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也没有忽视既有的意识形态基础。针对社会上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他明确提出我们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是改革的底线,即无论经济增长有多重要,它必须与此原则保持不冲突的状况,这就是以经济增长为合法性来源与坚持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辩证关系。

经济的增长所提供的合法性资源适应了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客观需要,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但是,政治发展的经验表明,经济增长所提供的政治合法性是有限的,这是因为经济的增长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也使其对政府的期望值不成比例的迅速膨胀。许多“政治系统不能很快提高满足要求的能力以适应来势快的多的政治抱负和期望的高涨,这样就使政治体系陷入了困难”[3]。事实上,许多政府保持了较高的政绩,但其政权合法性还是受到了削弱,原因在于经济增长中民主化、社会公正、自由等价值观目标受到了忽视,这种代价与该政权有关,从而减少了公众对该政权的支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自由、民主、契约、公正等价值观正在上升为人们的普遍追求、信仰的东西。加之政治世俗化对人精神的解放,“人民已习惯于根据公民的经常性利益来评价政治”[4]。因此,经济增长所能提供的合法性资源可以说在逐渐削弱。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方面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继续维持合法性现状,另一方面则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进程明显加快。特别是在党的十五大上,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略。“依法治国”的方略是我们党适应时代要求,探索建立现代法理型合法性的一项重要举措。以法治为基础的现代法理型合法性基础正在建立。

三、政治文化的世俗化

世俗化的政治文化是包括宗教文化在内的传统政治文化的对称,是根据现代社会模式实施自我民主性更新的政治文化。帕森斯认为,世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主要区别在于:世俗文化用明确的方式而不是用笼统的方式、用中立的方式而不是感情的方式来观察客观事物,世俗文化向普遍性的标准和概念而不是与某些单一独特的标准看齐,在评价和录用个人担任社会角色时世俗文化重视成就,而不重世袭地位[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文化越来越移向世俗化、理性化的端点。

1.公民民主法制观念增强。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它强调各市场主体依照规律平等竞争、公平交易。随着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公民的平等、自由、民主意识逐渐增加。邓小平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6]“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要在经济上赶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更切实的民主”[7]。社会主义民主成为新时期人们的共同理想和追求。与社会主义民主观相适应,人们的法治观也逐步增强,社会生活法律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人们诉诸解决问题的方式逐渐由找“长官”转向找“法官”,这表明公民开始确立依法有序表达意志和要求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

2.政治价值观念日益世俗化,利益成为人们判断事物的主要价值尺度。在个人方面,人们更倾向于追求知识、财富和个人的自我实现;随着经济与科技的进步,人们拥有更多的信息、机会、生活方式和社会化渠道;公众对政府的评价更具有现实性,更看重政府的实际作为;在政治生活中,人们不再盲目绝对服从。

3.公众的政治心态日趋理性化。人们逐渐摆脱“”中那种浪漫与激进的政治心态,政治稳定成为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政治发展主要追求的目标,我国政治进入理性发展时期。邓小平说:“稳定压倒一切”,政治稳定关系到每个公民个人的利益,因此,大多数人都能认识到政治稳定是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过程中带有战略性全局的根本问题。于是“重秩序”成为人们的主要政治心态之一。这种“重秩序”的理性心态有利于人们摆脱影响政治发展的各种“左”的和右的激进非理性观念的束缚,自觉吸收主流政治文化,维护政治权威。

四、政治文化的分化

伴随着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利益分化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表现的政治文化,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某种功能上的离析性和质太上的异质性,这便是政治文化的分化。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出现了某种程度的政治文化分化。

1.主导政治文化面临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和外来政治文化的冲击。毫无疑问,邓小平理论是我们新时期的主导政治文化。但在社会变革所引发的社会利益格局大变动的面前,主导政治文化对社会的整合作用受到极大的冲击,目前在不少人中间存在的“信仰危机”和“理想淡化”就是其表现。其一是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我国的传统政治文化产生于以自然经济为基础和以专制主义为特征的社会,其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其精华部分将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中得以弘扬;而其糟粕部分也将顽强地寻求合理性,并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二是外来政治文化的冲击。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大量外来思想涌进国门,其必定是良莠参杂的。外来文化中有关科学和民主的思想在被我们吸收和借鉴的同时,也会有一些与我国社会变革不相协调,阻碍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方面。改革开放中,我国社会中竞相登场的许多思潮,无不印有西方政治文化的痕迹。

2.政治心理复杂多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后果就是社会利益结构的分化。在社会变革过程所进行的对通过国家权力配置社会利益群体利益机制的调整,在不同社会利益群体中的影响作用是不一样的,尤其是作为个人而存在的利益群体,更因其利益的千差万别而有各种各样的心理反映。不同的利益群体存在不同的心理取向,因此在社会变革过程中,人们的政治心理是复杂多样的。伴随着政治心理的复杂多样化,是人们政治心理的失衡和矛盾状态。社会变革深刻地影响着不同利益群体在社会利益格局中的定位。在变革完成之前,不同利益群体既有对以往利益配置机制的留恋,又有对新的利益机制的期望。即便是同一利益群体,也往往出于自身利益的要求,而对同一利益配置机制的利弊表现出不同的认同倾向。比如,一项关于腐败问题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人对腐败现象表示“痛心疾首”或“比较痛恨”,但当问及“如果行贿能够解决你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您是否会行贿”时,竟有不少人表示“肯定会”或依情况而定[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