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消费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10 15:26:20

合理消费论文

合理消费论文篇1

关键词:太原住宅消费者特征;购买力分析;住宅消费偏好;购房影响因素

2009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几乎成了以住房消费者为主导的市场,即满足消费者的居住需求。从消费者角度分析,房地产市场分类有:①按产权分为大产权、小产权和没产权;②按价位分为高档、中档和低档;③按适用人群分为:适于老年人的老年公寓,适于青年人的中小户型,适于中年人的较大户型和适于有钱人的别墅。

1太原的住宅消费者的主要特征

1.1消费者年龄分析

消费者年龄段可分为两部分:①30岁,大概占所有消费者的60%;②30岁以上,即40岁~55岁左右,大约占全部消费者的40%。太原住宅消费者主要以年轻人和中年人为主。包括本地购房者和外地购房者,购房的目的主要为自己居住,即自住型需求为主。

1.2消费者家庭结构与职业分析

60%的消费者属于成家有孩子的家庭,40%的消费者属于参加工作不久即将结婚的年轻人。多数以工薪阶层为主,即有稳定的收入者。

1.3购房目的分析

56%的消费者有子女且子女正在上学,购房目的在于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约20%的消费者属于未婚,他们购房混合了两种目的:改善居住和结婚用房。

2消费者购买力状况分析

总价:消费者能承受的购房主流总价在40万~50万之间。

从消费者的普遍心理来讲,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应该要超过这个标准。

单价:消费者能承受的购房主流单价在4000元/m2~5000元/m2之间。

约20%的消费者能够接受相对更高的房价,10%的消费者倾向更低的房价。

面积:消费者普遍倾向的购房面积在80m2~130m2之间。

中小户型最受消费者青睐。准备结婚的年轻人选择70m2~90m2,有孩子的家庭选择100m2~130m2。转贴于中国中国-3太原消费者住宅消费偏好分析

3.1楼型偏好

35%的消费者愿意多层,45%的消费者能够接受小高层,20%的消费者倾向于高层。“心理偏好”并不是购买的唯一决定因素,消费者还要考虑自己的购买能力和实际需求。

3.2户型与空间面积偏好

户型:较偏好两室类和三室类。40%的消费者较喜欢两室类,50%的消费者较喜欢三室类,喜欢一室类和四室类的消费者占消费者数量的10%左右。具体户型是:两室一厅一卫、两室两厅一卫、三室两厅一卫、三室两厅两卫。

空间:比较偏好大卧室和大客厅。

3.3付款方式

现在的高房价,消费者选择按揭贷款的付款方式稍高于消费者选择一次性付款和分期付款的比率。这取决于消费者自身的经济状况和收入情况。

3.4城区偏好

现在太原市南面发展比较迅速,大部分人在高新区上班,消费者倾向于在南城买房,可以离工作地点近些。

3.5其他偏好

供暖方式:地暖作为一种新型的采暖方式,以其舒适、节能、健康、环保等多项优势成为了令消费者青睐的供暖产品。

4影响太原消费者购房的主要因素

4.1地段和价格

价格是影响消费者购房的最主要因素,太原的经济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消费者购买能力有限,住房价格的影响力比较大。随着现在房价的上涨,大部分消费者会考虑自己的实际承受能力,这对于刚参加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尤为明显,他们还没有稳定的收入和完善的福利,价格考虑最多。其次是地段,消费者倾向于就近孩子上学、工作单位,交通便利,商业发达的地理位置。

4.2手续问题

这其实就是相当于为房子买保险,消费者购房要求是大产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大红本。“大红本”,其规定的产权可以上市交易、抵押贷款,产权人的产权因此就能得到保障。而民间所说的“小红本”,是区、县政府发给集体土地上建设房屋的房屋所有人的产权证。按照国家现行规定,这种“小红本”规定的产权在集体组织成员之间可以转让,但不能自由上市交易、不能抵押贷款。鉴于此种情况,消费者买房时,会把产权问题也列入考虑范围之内。

综上所述,房地产市场以消费者为主导,即如果房地产市场价格合理,消费者有支付能力购买,消费者又有意愿进入这个市场,那么房地产市场的交易才得以进行及完成。房地产的发展问题,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房地产企业,甚至于一些住房销售的中介及媒体,不要总是打住房消费者的主意,不要以为用几句煽动性语言就会让这些住房消费者俯首帖耳,顺从地进入市场,而是要看看其房地产产品的价格合理不合理,产品质量如何,要学会分析消费者的心理。希望每一个住房的消费者都成为自己决策的主人,希望每一个住房消费者可以通过各种合理的方式、渠道来获得相应的信息。

参考文献

合理消费论文篇2

在对营销的定义过程中,科特勒教授提到了欲望这个术语,这里的欲望是指人类需要经由文化和个性塑造后所采取的形式,这说明市场营销本身就蕴涵着文化的意义。文化营销以消费者为中心,但是它强调物质需要背后的文化内涵,把文化观念融汇到营销活动的全过程,是文化与营销的一种互动与交融。

二、文化营销的概念和内涵

文化营销从本质上理解为将企业的文化管理手段运用于企业的营销活动中,用文化的方式来经营企业,从而满足消费者需求。当下,对文化营销的定义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文化营销是有意识地通过发现、甄别、培养或创造某种核心价值观念来达成企业经营目标(经济的、社会的、环境的)的一种营销方式。”文化营销的内涵在于从分析消费者心目中对于文化需求更高的层次着眼,在消费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社会物质生活丰富的现在,消费者的价值和满足更多的偏向于对高层次文化的追求。这对于营销者则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营销者必须将某种企业文化在产品传递过程中表达出来,只有当企业通过产品和服务所传递出来的文化与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契合时,消费者满意才能真正实现。

三、文化营销的理论基础

1.文化营销的经济学基础。

1.1效用论。在一个交换关系中,市场营销学通常假定消费者寻求效用最大化,他们在充分和完整的信息条件下,各自以理性的方式选择自己的行为。消费者的这种选择行为受到“边际效用递减法则”的影响。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获得的边际效用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减少,他们会在有限预算条件下,寻求一种最优的商品组合,实现其效用最大化的目标。这些提供了相同总效用的商品组合形成了一条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描述的是能够给消费者提供相同满意度或等量总效用的商品组合。要想让消费者获得最大效用,必须在预算线以内提供给消费者满意度最高、效用最大的产品,文化营销则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论而产生,用文化营销的方式来让消费者获得最大满意度,实现顾客让渡价值最大化,从而实现效用最大化。1.2产业经济学理论。波特(Porter)认为,企业经营得成功与否取决于能否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而它们所以获得这些优势,是因为“厂商能够以比竞争对手更低的综合成本进行所需要的活动,亦或以独特的方式进行一些能创造购买者价值的活动,进而使得厂商实行溢价成为可能”。这是波特低成本—差异化“通用”战略的实质。它对文化营销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化营销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路而产生,文化营销可以使企业通过独特的方式创造购买者价值,从而实现企业产品的差异化。1.3信息非对称理论。信息经济学中的信息非对称理论认为,由于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关于产品质量的信息存在着严重不对称,消费者无法以传统的、直观的、直接的方式获得产品质量的有关信息,这势必阻碍自由交易,增加交易风险和交易成本,甚至导致“柠檬现象”的出现。对于市场营销来说,信息的非对称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品牌命名时。品牌的名称通常被消费者视为产品质量的主要标志,因为“消费者愿意为高质量的品牌支付额外的费用”。因而,营销学十分强调品牌的重要性,将之作为产品策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营销的观点则是由此引出,只有让品牌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色,才能真正创造出独一无二高质量的品牌,所以说,信息非对称理论是文化营销的主要理论依据。

2.文化营销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2.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按照强度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受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人们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就开始追求高层次的需求,高层次的需求则是文化的反映,因此,消费者的行为越来越具有“文化性”。他们看重的不仅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还有文化价值。消费开始重视商品的个性与品位等文化内涵。文化营销就是在消费者物质需求满足的基础上,发掘消费者的文化需求,迎合消费者的心理变化,解决产品均质化的问题。2.2卢因的人类行为模型。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KurtLewin)的人类行为模式如下所示:B=F(P——P1,P2,…,Pn,E——E1,E2,…,En)其中,B(behavior)代表个人的行为;P(personal)代表个人的内在条件和内在特征;P1,P2,…,Pn表示构成内在条件的各种生理和心理因素,如生理需要、生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态度等;E(environment)表示个人所处的外部环境;E1,E2,…,En表示构成环境的各种因素,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该模式表明,人类的行为方式、指向和强度,主要受两大类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即个人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其中,个人内在因素包括生理和心理两类基本因素,而外部环境因素又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类因素。文化营销则是以此理论为基础,从个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方面着手,对内突破消费者的心理防线,对外在环境上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从而影响消费者的行为。

3.文化营销的市场营销理论基础。

合理消费论文篇3

《消费者决策型态与零售营销》一书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视角新颖。众所周知,我国零售业正面临着善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国内学者对此更多地从产业政策、政府规制等角度出发,宋思根博士则从消费者决策行为人手:按照消费者的决策个性将消费者划分成若干类型,再研究消费者决策型态与零售营销的适应性变量和控制性变量的关系,从而使得零售企业可以运用这些变量去影响或引导消费者行为,提高营销效果。《消费者决策型态与零售营销》一书使用了“消费者决策型态”这个核心概念,它被定义为“以消费者选择商品或服务的方法为特征的心理定位”。这个定义有三个重要内涵:其一,对个体消费者来说,消费者决策型态是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或服务时的一种习惯性思维方式或心理定势,它在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时具有消费者不能意识到的心理强制作用,这种心理强制作用会在根本上支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其二,从本质上说,消费者决策型态反映了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服务时的决策心理类型,不同决策心理类型的消费者呈现出可以相互区分的消费者行为特征,这些行为特征就成为零售商细分市场的标准,制定营销方案的依据;其三,消费者决策型态是一种相对持久的消费者个性,很大程度上受消费者所处的文化和消费者个人导向的制约。心理学认为,个性具有综合性、独特性和稳定性的特征,一个人的个性形成以后,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个人的发展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改变,也会有所变化。因此,社会个体作为消费者的个性也会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消费者决策型态的这种内在的质的规定性,较好地反映了它对于零售营销的重要意义。可见,消费者决策型态不失为研究零售营销的理想视角之一。

内容充实。全书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以消费者决策型态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研究消费者决策型态的历史文献,比较了美、英、德、印度、希腊、中国台湾等国家或地区的消费者决策型态,并结合中国消费者的实际情况,以上海市居民为对象,通过调查法对中国城市消费者决策型态进行实证研究。证实中国城市消费者具有完美主义型、品牌认知型、新潮时尚型、休闲娱乐型、经济实惠型、粗心冲动型、困惑不决型、忠诚习惯型和寻求多样型等九种决策型态。第二部分,依据第一部分得到的消费者决策型态的研究结果,进一步研究消费者决策型态与零售商营销组合变量和人口统计等传统营销变量之间的关系,以此作为消费者决策型态应用的实证支撑。研究表明,不同决策型态的消费者对不同类别产品的属性偏好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对各种零售业态的惠顾意向和零售形象的反应也有显著差异。不同购物时机条件下消费者表现出的购买决策类型有所不同,不同决策特征的消费者具有不同消费价值观和人口统计特征。数据分析表明,消费者价值观、人口统计变量与部分决策型态有显著性关系。基于消费者决策型态,作者将样本分为娱乐至上者、忠诚实惠者、困惑固执者、完美主义者和冲动购买者等五个细分市场。第三部分,以消费者决策型态为主要标准进行多阶段市场细分,一方面考察不同细分市场对营销组合变量的反应以及适应性变量的特征,以此作为对细分市场的详细描述;另一方面,针对不同决策型态研究促销策略,这里既强调第二部分的研究结论,又总结相关文献对不同决策型态促销所得到的结论。结论应用还体现在消费者决策型态的研究结论对零售系统构建的意义。

方法规范。研究方法不规范,其研究结果可能就不可靠,也不利于不同研究之间的比较。《消费者决策型态与零售营销》一书综合运用心理学、行为科学和营销学的理论与方法,借鉴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中国消费者决策型态及其与零售营销组合和人口统计等变量的关系。有效消除国内长期缺乏实证研究的负面影响,也是国内营销研究与国际研究接轨的有益尝试。《消费者决策型态与零售营销》较好地运用了以下几种研究方法:(1)实证研究法。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和规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以消费者决策型态与零售营销组合关系为主体的研究假设,并进行抽样设计。在取得第一手资料后,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分析研究结果,指出其理论和实践应用价值。(2)定量研究法。在消费者决策型态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定量分析方法描述细分市场的详细轮廓,例如性别比例和市场规模等。(3)比较研究法。作者通过比较研究法,较好地归纳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消费者决策行为的差异,为实证性地研究我国消费者决策型态提供了较好的规范分析基础。

合理消费论文篇4

消费者在出入酒店、茶楼等饮食娱乐场所时,经常会遭遇经营者设置的“最低消费”问题。所谓最低消费,是指经营者单方面规定,消费者在其经营场所的消费额必须达到最低消费标准,没有达到最低消费标准的,按照最低消费标准支付费用;达到最低消费标准的,则按实际价格支付。关于最低消费问题的讨论,法学界、经济学界及实务界人士都曾有过非常热烈的讨论,但是至今仍未取得一致见解。各地方政府的规范性文件对最低消费的态度也有较大分歧。北京市商委于1999年出台《北京市饮食业实施经营服务规范化管理的有关规定》,明确规定经营者“应当遵守公平、自愿的原则,不得强行销售、强行服务,不得设置最低消费。” 2004年1月,南京市出台《南京市餐饮业价格行为规则》采取了与北京相同的态度,明确规定,餐饮业不得设置最低消费。而上海则采取了与北京、南京不同的态度。 2004年1月,上海市经济委员会下发了《加强餐饮企业经营规范的通知》,规定对包房最低消费和自带酒水服务费等内容,应当醒目明示,以利消费者自主选择,即在经营者向消费者明示最低消费标准时,承认最低消费标准的法律效力。

最低消费问题与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从有关媒体的报道来看,因最低消费问题引发的纠纷也在不断的发生。因此,笔者认为,关于最低消费的观点应该尽快统一。否则,在发生类似纠纷时,不同的法院采取不同的态度,同一法院在处理不同的案件中也有可能采取不同的态度。这种状况不仅不利于消费者权益和经营者权益的保护,也不利于法律的统一适用。有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也对最低消费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希望对法学界统一最低消费问题的认识有所助益。我认为,“最低消费”问题属于民法中的格式条款问题。本文即从民法对格式条款规制的角度切入,来分析最低消费问题。

二、最低消费与格式条款

(一)格式条款概说

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格式条款在现代交易中的大量使用,是现代经济活动的必然产物。现代社会,交易大量而频繁的发生,交易内容也具有定型化和程式化的趋势,这种趋势在消费合同中更是明显。这就意味着如果仍然按照传统缔结合同的方式,由当事人个别磋商,讨价还价,议定合同条款,显然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使用格式条款,对经营者而言,不仅有利于简化交易程序,降低交易成本;而且,也有利于经营者事先分配风险,减少合同纠纷,促进企业的合理化经营。对消费者而言,格式条款的使用,也使其不必耗费心力就交易条件进行讨价还价;而且经营者由于使用格式条款,降低了交易成本,就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提高产品质量上来,这对消费者亦属有利。于是,格式条款应运而生并大行其道,在世界各国被普遍采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对格式条款设有规定,只是各国对格式条款的名称并不相同。德国法上称为一般交易条款,法国法称为附合合同,我国台湾地区称为定型化契约条款。

利之所在,亦弊之所存。格式条款的弊端在于:企业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服务时经常利用其优越的经济地位,制定有利于己,而不利于消费者的条款。例如免责条款、失权条款、法院管辖地条款等,对合同上的风险及负担作不合理的分配。一般消费者对此条款多未注意,不知其存在;或虽知其存在,但因此种合同条款多为冗长,字体细小,不易阅读;或虽加阅读,因文义艰涩,难以理解其真意;纵能理解其真意,知悉对己不利条款的存在,亦多无讨价还价的余地,只能在接受与拒绝间加以选择。然而,由于某类企业具有独占性,或因各企业使用类似的格式条款,消费者实无选择机会。因此,如何在合同自由的体制下,维护 合同正义,使经济上的强者,不能假藉合同自由之名,压榨弱者,是现代法律面临的艰巨 任务。[①]

基于对格式条款弊端的认识,为保护消费者利益,维护合同正义,各国通过立法、行政、司法、消费者组织和舆论等各种途径对格式条款进行严格了的规制。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司法控制的功能,本文即主要讨论司法控制。对格式条款的司法控制,应严格按照下列秩序展开[②]:1、格式条款的认定;2、格式条款是否订入合同;3、格式条款的解释;4、格式条款内容的控制,即格式条款效力的审查,此为核心问题。

(二)最低消费标准是格式条款

1、格式条款的认定

《合同法》第39条第2款规定,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依此规定,格式条款具有三个法律特征:(1)格式条款是由当事人一方预先拟定的;(2)格式条款适用于不特定多数的相对人;(3)格式条款具有附从性,相对人对合同条款“要么接受,要么走开”,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格式条款通常多以书面形式为之,可以单独文件的形式出现,也可与其它合同条款结合在一起。就范围而言,格式条款可以合同书的形式出现,亦可以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形式出现,不一而足。

2、最低消费标准是格式条款

最低消费标准是经营者单方面规定的,对进入其经营场所的不特定消费者一律适用的合同条件。消费者对此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只能要么接受,要么离开。因此,最低消费标准完全符合格式条款的法律特征。至于实践中最低消费标准的表现形式则可以多种多样。酒店、茶楼的经营者可以在其服务台或大堂内张贴告示的方式,也可以通过服务生对每个消费者进行个别告知的方式。但是,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不影响最低消费标准作为格式条款。从媒体的报道来看,

反对最低消费的人群所主张的一条重要理由,即是最低消费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③]具体来说,经营者单方面规定的最低消费标准,不允许消费者讨价还价,消费者只能要么接受经营者的最低消费条件,要么走开去其它的经营场所消费,这构成了对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严重侵犯。我们暂且不论这种观点本身是否正确,关注一下这种观点的思路,可以发现这种观点实际上是从主张最低消费是格式条款,进而论证最低消费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的。所以,我们认定最低消费标准是格式条款,应该不会有什么争议。 (三)最低消费条款是否订入合同 [④]

1、格式条款订入合同

合同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产物。合同条款,无论其表现形式如何,都必须经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的合致,才能正式成为合同的组成部分,对双方当事人产生法律约束力。格式条款虽然具有形式上的定型化,适用上的广泛性等特点,有类似于法律规范的特征。但是,格式条款系企业经营者单方拟订,而不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所以格式条款虽然区别于传统的议定条款,但其本质仍然是合同条款,而不是法律规范。因此,格式条款订入合同,仍须合同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的合致。

同时,因为格式条款通常是由经济上占优势地位的的企业经营者单方预先拟订,在订立合同时,格式条款的提供者也不与对方当事人协商,合同相对人实际上已经丧失了决定合同内容和形式的自由,此其一。其二,格式条款在形式上复杂多样,有的与合同文本合为一体有的采取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的方式。其三,现代社会,产品技术含量高、结构复杂;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也不断拓展,消费者对格式条款所涉及的产品和服务信息缺乏深刻认识;此外,由于消费者并非都是法律专家,对格式条款中涉及的法律问题也往往缺乏认识,以至于经常落入格式条款提供者的法律陷阱之中。有鉴于上述几点理由,为维护最低限度的合同自由,坚持合同正义,使格式条款的提供者不能凭借合同自由之名,压榨弱者,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格式条款订入合同应与传统个别磋商的缔约方式有所不同。

格式条款如何订入合同,各国法律一般都有明确规定。我国合同法第39条第1款规定:“采用格式条款订入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德国债法现代化法第305条第2项也规定:“仅在下列情况下,一般交易条件才成为合同的组成部分:1)使用人在订立合同时,以明示的方式指出一般交易条件;或者,如依订立合同的方式,明示指出具有过于巨大的困难,使用人应在合同订立地以明了易见的告示形式指出一般交易条件。并且,2)使用人设法使合同对方当事人有可能以可合理期待的方式知悉一般交易条件的内容,该方式也应适当顾及对方当事人的某种可为使用人识别的物理上的障碍。并且,合同对方当事人对一般交易条件的适用表示同意。”我认为,我国合同法与德国债法现代化法,关于格式条款订入合同的规定,虽然详略有所不同,但是两者规定的基本要件是一致的。即都必须符合三个基本的要件:第一,企业经营者应以明示或其他合理方式,告知相对人其欲以格式条款订入合同;第二,格式条款提供者应使相对人有合理机会了解格式条款的内容;第三,合同相对人表示同意,同意可以是明示,也可以是默示。[⑤]

2、最低消费条款订入合同

格式条款订入合同是规范及解释格式条款的前提,也是格式条款的效力基础。[⑥]因此,在审查最低消费条款的效力之前,首先应分析最低消费条款是否已经订入合同。如果不首先考查最低消费条款是否已订入合同,而直接审查最低消费条款的效力,从法律思维上来看,就是不严谨的。因为合同成立是合同生效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某一条款尚未成为合同的内容,即使从抽象的角度来看该条款是有效的,但因其尚未成为合同的内容,因此对合同当事人也是没有约束力的。法律实践中,如果法官跨过对“格式条款是否订入合同”的考查,而直接审查最低消费条款的效力,会导致将尚未订入合同的最低消费条款认定有效,从而使其约束合同当事人,这样可能会出现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结果。所以法律实践中,应避免越过对“最低消费条款是否订入合同”的考查,而直接审查格式条款的效力。

至于实践中,酒店、茶楼等饮食娱乐场所的经营者如何才能使最低消费条款订入合同。我认为,按照上文分析的格式条款订入合同的三个要件,只要经营者在其经营场所的显眼位置,以醒目的方式张贴了最低消费标准,或者由服务生对进入经营场所的消费者采用个别告知的方式,只要消费者不表示反对,即可认为消费者系以默认方式同意最低消费条款订入合同。应注意的是,如果经营者对最低消费条款采个别告知的方式,则其告知的时间应该是在正式的消费合同订立之前,或者说应该在消费者正式开始消费之前。如果消费合同已经正式订立,经营者再告知消费者最低消费标准的,则只能理解为经营者想在已经成立的合同中加入新的合同条件,其实质是变更合同。而合同变更,则需要消费者明示的同意,否则,最低消费条款不订入合同。另外,最低消费条款是否订入合同有争议的,考虑到保护消费者利益以及消费者举证手段的限制,举证责任应该由经营者承担。

那么,最低消费条款订入消费合同是否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呢?[⑦]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消费者的重要权利。反对最低消费的人士也经常以最低消费标准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作为重要理由。本文认为,最低消费条款如果依合法方式订入了消费合同,则不会侵犯消费者的这两种权利。首先,如果经营者按照上文所述的格式条款订入合同的要件,以合理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最低消费标准,并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对该条款作出了说明,而消费者又没有表示反对的,则合理的解释是消费者知道并同意最低消费条款订入合同,因此也就不存在最低消费条款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问题。其次,最低消费标准也没有侵犯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网上许多言论和文章是这样论证最低消费条款侵犯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即意味着消费者享有自主决定是否消费,在何处消费,以及消费多少的权利;而经营者规定最低消费标准,要求消费者必须消费一定数额以上的金额,侵犯了消费者“自主选择消费多少的权利”。我认为这种观点也是不能成立的。实际上,酒店、茶楼等饮食娱乐场所的经营者规定最低消费标准,是经营者的一种自主定价行为。按照《价格法》的规定,酒店、茶楼等充分竞争的行业,经营者在遵守明码标价的前提下,有权按照市场供求自主定价。如果说经营者制定最低消费条款损害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则无疑是说经营者制定的价格损害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那么,显然只有价格为零的时候才不会限制消费者的选择权。但是,价格为零时,消费者又能选择到什么呢?显然是什么也选择不到。这种观点的荒谬性由此可见。因此,如果最低消费条款严格按照“格式条款订入合同”的要求订入合同,则不存在侵犯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问题。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明确,经营者规定最低消费标准不会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

(四)最低消费条款的解释

1、格式条款的解释

格式条款订入合同,成为合同内容后,应经由解释始能确定条款的内容。解释格式条款尚须遵循一定的规则,才能使解释的结果符合合同当事人的真意,实现合同正义。格式条款的解释,应遵循的规则有两类。(1)法律行为或合同的解释规则。格式条款本质上是合同条款,只不过有其特殊性,合同的一般解释规则自然可以适用。同时传统的法律行为或合同的解释规则是针对双方议定的条款发展起来的,因此在适用时又要作必要的审查,看格式条款的特殊性(即单方拟制)是否构成背离一般解释规则的理由。否则仍然适用。[⑧] 我国《合同法》第125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按照合同所使用的词句、合同的有关条款、合同的目的、交易习惯以及诚实信用原则,确定该条款的真实意思。”此即合同法对合同一般解释规则的规定。(2)格式条款的特别解释规则。鉴于格式条款的功能,及其对相对人(消费者)可能产生的不利,王泽鉴教授认为,解释格式条款应注意四项原则,即客观解释原则、限制解释原则、不明确解释原则、及统一解释原则。[⑨] 我国合同法对格式条款的特殊解释规则也作了规定。《合同法》第41条

规定,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 2、最低消费条款的解释

最低消费标准作为格式条款,因为其内容简单明了,对其解释不涉及太多的问题。仅依据《合同法》对其作文义解释和客观解释,即能获得正确的解释。比如某经营场所规定,“本店最低消费100元”。在遵循客观解释原则的前提下,对其作文义解释,就能明确该条款是指经营者规定,消费者在其经营场所的消费额必须达到“最低消费”标准100元,没有达到最低消费标准的,按照最低消费标准100元支付费用;达到最低消费标准的,则按实际价格支付。实际生活中,对最低消费标准的解释一般也不存在争议。

(五)格式条款的内容控制

格式条款订入合同成为合同内容,并经由解释确定其含义后,即应审查格式条款的内容是否有效。此为对格式条款进行司法控制的中心环节。所应考虑的是格式条款是否违反强行性规定,是否背于诚实信用原则。如果该格式条款违反了强行性规定,或者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则该格式条款无效。

1、 格式条款是否违反强行性规定。

我国《合同法》第40条规定,“格式条款具有本法第52条和第53条规定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从《合同法》第40条的规定可以看出,合同法关于合同无效事由的一般规定均适用于格式条款;同时,基于格式条款的特点,合同法为保护条款相对人(消费者)的利益,还特别设置了几种格式条款的无效事由,从而大大加强了对格式条款内容的控制。

酒店、茶楼等饮食娱乐场所的经营者设置的最低消费条款,按照前述“格式条款订入合同”的方式,订入合同成为了合同条款后,即应审查该条款的效力。衡诸格式条款的无效事由,只要经营者不存在欺诈、胁迫的情形,最低消费条款本身显然并不违反《合同法》第52条和第53条的规定,也没有免除条款提供者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因此,最低消费条款并不违反强行性规定。

2、 格式条款是否违反诚实信用原则。

法律的强行性规定具有封闭性的特点,有明确的范围。而诚实信用则属概括性规定,适用范围甚为广泛,具有弹性,因此是控制不当格式条款的主要方法。《德国债法现代化法》第307条第1项规定,一般交易条件中的规定,如违背诚实信用的要求,不合理地损害使用人的合同相对方的利益,则该规定不生效力。我国台湾《消费者保护法》第12条第1项也规定,定型化契约中之条款,违反诚信原则,对消费者显示公平者,无效。但是,因为诚实信用原则、显示公平,是不确定法律概念和一般条款。其适用需要法官于个案中,斟酌具体案件的各种情事,对所涉及的各种利益关系作综合的利益衡量。[⑩]最低消费条款是否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因此也就需要法官对最低消费条款所涉及的各种利益关系做综合的利益衡量始能确定。对最低消费的利益衡量,本文将单独讨论。

三、最低消费条款与利益衡量

(一)利益衡量的必要性和原则

法律解释有复数解释结论的可能性,这是现代法解释学的共识。而利益衡量的必要性就在于,法律解释有复数解释结论的可能性。法院裁判案件,似乎是依三段论推理从法律规定得出判决。但实际上,多数情形取决于实质判断。假如将法律条文用一个图形来表,这是一个中心部分非常浓厚,愈接近周边愈益稀薄的圆形。在其中心部分,应严格按照条文的原意予以适用,不应变动。如果说中心部分通常可以直接依条文决定的话,则周边部分可能出现甲乙两种解释结论,仅依法条文义,难以判定谁对谁错。因此,适用法律时当然要考虑各种各样实质的妥当性,即进行利益衡量。那种认为仅从法律条文就可以得出唯一的正确结论的说法,只是一种幻想。对于该具体情形,究竟应注重甲的利益,或是应注重乙的利益,在进行各种细微的利益衡量之后,作为综合判断可能会认定甲应受保护。[11]在出现法律漏洞和需要对不确定法律概念和一般条款具体化时,利益衡量就更显的必要。因此,日本学者加藤一郎提出的利益衡量理论认为,法官运用法律进行判案的过程就是利益衡量的过程。

利益衡量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德国著名民法学家卡尔?拉伦茨在其名著《法学方法论》中借诸多实例来说明利益衡量应遵守的原则:[12](1)首先取决于,在此涉及的一种法益较他种法益是否有明显的价值优越性;[13](2)假使根本无法做抽象的比较,于此种情形,一方面取决于应受保护法益被影响程度,另一方面取决于,假使某种利益须让步时,其受害程度如何;(3)最后尚须适用比例原则、最轻微侵害手段或尽可能微小限制的原则。

(二)试对最低消费条款涉及的利益作利益衡量

最低消费条款涉及经营者的自主经营权和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及公平交易权。由于经营者的权利和消费者的权利根本无法从权利位阶上做抽象的比较,因此,对最低消费条款的利益衡量仅须遵循上文利益衡量原则中的后两项原则。本文对最低消费的利益衡量分两种情况讨论。

1、假使最低消费条款有效

假使最低消费条款有效,对经营者有以下几点好处:首先,有利于经营者降低定价成本。因为酒店、茶楼等饮食娱乐场所的经营者除提供酒菜、茶等易于直接定价的商品外,还提供了优美的环境、舒适的座位、优质的服务等,而这些服务通常由于度量成本太高而无法直接定价。经营者通过规定最低消费标准,使最低消费包含其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避免了对各种商品和服务分别定价,从而降低了定价成本。[14]其次,有利于经营者的合理化经营。经营者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市场主体。为实现营利的目标,经营者需要按照自身的成本—收益分析,选择目标客户群。而利用最低消费条款,经营者就可以选择自己的消费者群体,使那些对其商品和服务的评价超过或等于最低消费标准的消费者成为其客户;而把那些对其商品和服务评价较低的消费者拒之门外。再次,认定最低消费条款有效,体现了对经营者自主经营权的尊重和维护。酒店、茶楼等饮食娱乐行业属于充分竞争的行业,按照我国现行《价格法》的规定,这些行业的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经营者享有包括自主定价权在内的广泛的自主经营权。《价格法》第8条规定,“经营者定价的基本依据是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因此,经营者在逢年过节时,按照市场供求状况,适当提高最低消费标准,也应属于经营者自主定价的范围。法律应该承认并保护经营者的这种自主定价行为。当然,如果经营者之间有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行为的,则应属非法。

假使最低消费条款有效,也不会对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造成损害。首先,最低消费条款有效,不会损害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酒店、茶楼等是充分竞争的行业,消费者有多种选择的可能,如果一家经营者的最低消费标准过高,消费者自然可以抬脚走人,换家别的。只要政府不设置市场准入限制,因而市场是充分竞争的,消费者就总能选择到满意的消费。其次,最低消费条款有效,也不会损害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消费者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享有公平交易权,但是一项具体的交易是否公平合理,现代法律采取主观等值标准,只要当事人主观上愿意以此给付换取对待给付的,即为公平合理。[15]当然如果存在欺诈、胁迫、乘人之危、显示公平的情况下,则须依客观等值原则处理。因此,消费者同意订入合同的最低消费条款,只要不存在前述几种情形的,即可认为是公平合理的。而且,经营者作为利润的追逐者,在制定最低消费标准时也会自觉的考虑市场的供求状况。如果个别的经营者制定的最低消费标准过高,市场自会对其作出调整,从而使其价格趋向合理。再次,最低消费条款有效,不但不会损害消费者的权利,而且会使经营场所对消费者群体的整体效用达到最大化。这是因为,最低消费条款有选择消费者群体的功能。经营者利用最低消费条款,把那些对其商品和服务评价较低的消费者拒之门外的同时,使那些对其商品和服务的评价超过或等于最低消费标准的消费者成为其客户。[16]这样一个经营场所总是由对其效用评价最

高的消费者消费,而对其评价较低的消费者同样可以到他们认为合适的经营场所消费。结果是,每个经营场所总是由对其效用评价最高的消费者消费。因此,最低消费条款有效,会使经营场所对消费者群体的整体效用达到最大化。 2、假使最低消费条款无效

假使最低消费条款无效,经营者将遭受重大不利。首先,经营者的定价成本将大大提高。因为经营者提供的不仅有商品,还有各种各样的服务。如果不能设定最低消费条款,按照《价格法》对经营者明码标价的要求,经营者将不得不对其提供的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服务,包括:包厢费、座位费、空调费、环境费、人工服务费等等,分别定价。这样,经营者将负担高昂的定价成本。其次,不利于经营者的合理化经营。由于经营者不能通过最低消费条款选择目标客户群,经营场所内可能坐满了对商品和服务评价较低的消费者,这样经营者可能遭遇一方面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另一方面却是连连亏损的尴尬。再次,法律规定的经营者的自主定价权、自主经营权等权利将永远只是纸面上的权利。

假使最低消费条款无效,对消费者而言也未必是福音。虽然从表面上看,消费者的权利得到了极大的尊重,顺应了现代社会保护消费者的理念。但是,任何权利都有其界限,超过正当界限保护一种权利,就会损害与其相邻的他种权利。认定最低消费条款无效,就严重损害了经营者的自主经营权。经营者可能会因为无法承担高昂的定价成本,无法使其经营合理化,而破产或主动选择停业。这样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虽然在制度上得到了绝对强有力的保障,但实际上消费者根本无从选择。最终受损害的还是消费者。

基于上述利益衡量,可以看出,如果认定最低消费条款有效,则对经营者和消费者都有利;相反,如果认定最低消费条款无效,则经营者和消费者都要受其害。当然,如果最低消费条款订入合同存在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的情形,或最低消费条款的内容存在显示公平的情形,则不能认定最低消费条款有效。

四、结语

法律理性区别于常识理性,有其自身的逻辑展开。司法过程中,判断法律行为的效力,应严格按照法律理性进行。判断本文讨论的最低消费标准的法律效力时,当然也应如此。我们不能因为最低消费标准涉及到消费者保护这一现代法律的敏感神经,就舍弃法律理性的判断,而代之以常识理性或者情感的判断。遵循这一思路,笔者认为,酒店、茶楼等饮食娱乐场所的经营者设置的最低消费标准,性质上属于格式条款。本文严格按照司法对格式条款控制的方式和步骤,来分析最低消费条款。在认定最低消费标准是格式条款的基础后,首先分析最低消费条款如何订入合同,再分析最低消费条款的解释,然后才审查最低消费条款的内容是否合法有效。最后,文章还从利益衡量的角度,对最低消费条款涉及的各种利益关系做了综合的分析,认为最低消费条款如果已经按照合法的方式订入合同,则应认定最低消费条款有效,除非存在欺诈、胁迫、乘人之危和显示公平的情形。

注释

[①] 王泽鉴:《债法原理》(第一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第86-87页。

[②] (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1月版,第300页以下;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7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版,第27页以下。

[③] 王肖伟:《最低消费应该休矣》,载《中国律师》,2004年第1期(总159期),第40页。

[④] 格式条款订入商业性合同与订入消费者合同不同。格式条款订入商业性合同适用民法的一般缔约理论;格式合同也可以因系列交易理论、共同了解理论、习惯做法或商业惯例的适用而订入商业性合同。本文主题所限,仅讨论格式条款订入消费者合同。

[⑤] G. H. Treitel,The Law of Contract,7the edition,London Steven & Sons,167-169(1987)。

[⑥] 王利明:《合同法新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版,第163页。

[⑦] 有人认为,最低消费标准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参见:王肖伟:《最低消费应该休矣》,载《中国律师》,2004年第1期(总159期),第40页。

[⑧] 金勇军:《民法判例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版,第3-4页。

[⑨] 王泽鉴:《债法原理》(第1册)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第94页。

[⑩] 梁慧星:《民法解释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92-293页。

[11] 梁慧星:《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二),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211页。

[12] (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10月版,第285页。

[13] 我国学者研究发现,尽管权利体系中存在着一定的权利位阶,但是权利位阶秩序并没有整体的确定性,为此,在具体的案件中,权利冲突的解决不能以权利的位阶秩序作为普适的依据,而需就个案进行具体的价值衡量。参见:林来梵,张卓明:《论权利冲突中的权利位阶》,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6期。

[14] 吴建军:《咖啡厅缘何要求最低消费》,载“经济学家”网站,2004年12月9日访问。

[15] 崔建远:《合同法》(第三版),法律出版社,第17页

合理消费论文篇5

或许正是顺应了社会的需求趋向,国内经济学界近年来屡有关于消费经济学方面的研究成果问世,而且各家学说似乎各成体系,各有所长,分别从各自角度解释和阐述消费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与应光荣以强调中国传统文化为特征的消费力经济学较为浓厚的书卷气息所不同,此次本刊报道的陈瑜的消费资本化理论研究,更注重实践性,也更注重成为“一种以人为本的理论,要找到一条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经济学途径。”因此,有人称它为中国的“穷人经济学”。我们希望这篇生动、细致而深入的报道能够带给读者对于消费经济学更多的思考。

“2005年中国十大系列英才”获奖者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在立功、立德、立言和开拓、创新、卓越等方面卓有建树的成功者。组委会给陈瑜的颁奖词是:“陈瑜同志所研究的消费资本化理论对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

这一评价对陈瑜和他所进行的研究来讲一点也不过分。多年来,陈瑜一直致力于消费资本化这一全新的经济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可喜成果。颁奖典礼结束后,各界人士对消费资本化理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予以高度评价。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认为,消费资本化开拓了经济科学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经济科学的重大创新,对研究消费、资本、市场和经济增长方式都具有重大意义。《经济日报》总编辑冯并则评价道,消费资本化理论是解决地方和企业经济发展中资金和市场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2005年中国十大系列英才”奖项是由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北京大学、《中华英才》半月刊社、中国教育电视台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评出。在这次评选中,百位各界英才被推选上榜,其中“航天英雄”费俊龙、聂海胜荣获特殊贡献奖。上榜英才还有中国工程院名誉主席宋健、中科院院士吴孟超、“神六”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等。作为被评选出的“十大财智英才”之一,陈瑜有幸与这些重量级的人物同台领奖。之所以能够获此殊荣,是因为他在经济理论创新上作出的突出贡献。

陈瑜因此被认为是经济学界的一匹“黑马”。他自己则笑称,他是经济学界的老“新人”。

谈到那天领奖的场面,67岁的陈瑜变得像孩子一般兴奋,声调也不由自主地提高了。他清楚地记得:那天,他精心挑选了一套自己最喜爱的西服,早早来到政协礼堂,等候那一激动人心时刻的到来。尽管排名不分先后,陈瑜依然能回想起,那天他是第三个登上领奖台。欢快的音乐、红色的地毯、不断闪动的照相机,当时的一切让陈瑜感到有些眩目。而当他从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贵鲜手中接过奖杯的那一刻,他感到了莫大的欣慰――多年的付出总算有了回报。奖杯不沉,摸上去甚至有些凉,但陈瑜说,他当时的心里沉甸甸的。

在耕耘中结果

陈瑜1963年从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研究方向是:经济学理论、企业和城市发展。毕业当年,就出版了《资本主义经济计划化经济计量理论》一书。 后来,又先后出版了《美苏对外援助对比分析》、《新编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英汉国际金融和贸易词典》等著述和译著。另外,他还在报刊杂志上约100篇。其中,《寂寞的哲学,活跃的经济学》一文被多次转播和转载。《罗斯托先生在经济科学院中所实行的改革》一文还被收入《首都学术界隆重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文集》。

谈到消费资本化理论的研究,陈瑜感慨道,只有他自己清楚他在其中付出的心血。陈瑜介绍说,消费资本化理论的核心,是将消费向生产和经营领域延伸。当消费者购买企业的产品时,生产厂家和商业企业应把消费者对本企业产品的采购视同是对本企业的投资,并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把企业利润的一定比例返给消费者。此时,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已不再是单纯的消费,他的消费行为同时变成了参与企业运营的投资行为。于是,消费者同时又是投资者,消费转化为资本。

这段话看似简单,实则是对消费资本化理论的高度概括。为此,陈瑜花费了多年的心血。对于这样一项重大的经济理论研究课题,陈瑜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独立完成了研究,他感到非常不容易。谈到研究动力,陈瑜说,在他即将出版的《消费者也能成为“资本”家》一书自序中,有一段话可以代表他的心声:“本书的撰写,酝酿已久。每当想起这个新的理论将会对社会产生影响,我的思绪就久久不能平静。一种无形的力量支撑着我,使我不能停下我的思考和写作。经济学以一种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她犹如苍穹中无数耀眼的星,是那么神秘,又那么深邃。仿佛在提示:社会经济的发展,正在呼唤新的经济理论诞生。”

陈瑜在研究中发现,中国和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实践都已充分说明: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走到尽头。伴随这种经济增长模式所形成的工业经济时代的经济理论,也已进入终结时期。如果继续沿用过去的经济理论,来诠释今天的经济,分析今后的发展,并以此为基础规划今后的经济,显然是不适宜的。那将会使今后的经济运行走回头路、停滞不前,甚至会误导今后的经济发展。

陈瑜说,消费资本化理论,是意在构建一个共赢的社会。这个共赢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一个真正繁荣幸福的社会。消费资本化理论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理论,找到了一条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经济学途径。有人称它为中国的“穷人经济学”。陈瑜则认为,它更是一种“全富”的理论。因为它同时为社会构筑了一个富人、穷人都适用、共赢的经济平台。

在实践中完善

陈瑜早年师从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陈岱荪,恩师的谆谆教诲每每令陈瑜受益匪浅。他清楚地记得,老师曾经说过,经济学应该永远与生活、实践的活水源相连,从实际经济生活的争辩与对策中提炼出人类思维能力尚能解决的问题。如今,这句话在陈瑜心里已经扎下了根。在他看来,能够最终付诸于实践并开花结果,才是理论创造的最终目的,也才是理论创造者最大的愉悦。

陈瑜在消费资本化的研究当中,默默地实践着自己的设想。2003年,用陈瑜的话说,是消费资本化理论成型之年。就在这一年年底,在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和经济学家于光远的直接关心下,陈瑜发起创建了世界新经济研究院,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专家队伍。研究院主要从事国际、国家、地区之间的经济、科技、智力和社会等方面的综合研究,为各地区城市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及企业的发展战略制定规划。研究院依托的主要经济理论正是消费资本化理论,而消费资本化理论也因为研究院的存在拥有了实践的平台。在这个时候,对于消费资本化理论的应用,陈瑜心里底气更足了。

陈瑜在国家经济主管部门工作多年。也许正是长时间的实践工作经验起了作用,他对消费资本化理论的实践一开始就比较顺利。

对于此理论第一次运用情况,他至今都记得十分清楚:那是在研究院成立不久后,深圳一家大型电子企业听说了消费资本化理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请研究院为其做策划。此前,这家企业产品库存居高不下,难以找到解决产品积压问题的突破口。对此,陈瑜和他率领的专家团队在扎实广泛的调研基础上,以消费资本化理论为理论依据,结合该企业实际,为其设计出一整套方案。在这本12万字的策划书指导下,该企业对原有的经营模式做了一次革命性的转变,这次大胆的尝试给企业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积压产品全部售出。此次实践的成功,对陈瑜和他的团队而言,更加具有历史意义――消费资本化理论完全可以在实践中操作,带来实际效果。对于陈瑜来说,没有比这更让人欣慰的了。

此后,世界新经济研究院的业务领域又有所拓展,消费资本化理论也得到了更广泛的运用。在此理论指导下,研究院又先后为黑龙江省、辽宁省、陕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东省等部分城市、地区以及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大中型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并受到各级政府和企业的好评。最近的一次应用,是对国内一家大型保险公司所做的策划,此次策划案的成功运作,得到了对方的充分肯定和赞许。此次策划的成功,也标志着世界新经济研究院对消费资本化理论的运用达到了一个更加成熟的新高度。陈瑜和他的团队为此感到信心百倍。

陈瑜本人也因此广受欢迎。他应邀担任了无锡、大庆、泰州、聊城、海口等20多个地市政府高级经济顾问。同时,他还是美国美中经济技术文化交流发展中心、日本中国经济开发株式会社、加拿大中国科技产业协会、英国联邦认证有限公司中国地区、中国耀华玻璃集团、洛阳春都集团、中国东方国际拍卖公司、万思恒律师事务所等企业的高级经济顾问。

在“布道”中实践

翻开陈瑜的工作日志,你很难想象,每天担任如此繁重工作任务的,竟然会是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现在,陈瑜对消费资本化理论及其应用充满了信心,他感觉每天有做不完的工作,但就是怕自己精力不够。他告诉记者,他现在最羡慕年轻人,有足够时间去干自己的事业,而且年轻人不怕犯错误,有的是机会去改正,“可以拿橡皮轻轻地擦掉,然后再重来”,陈瑜这样形容。陈瑜说,他现在身体还可以,最近做过一次全面体检,各方面情况都还好,没有什么大的毛病。这让他感到很开心。当话题从身体状况转到他超负荷的工作量,陈瑜则笑称自己为“皮实”的陈老汉。他这个年龄的老人,理应在家安享晚年,保养身体。可是,陈瑜身边的人却说,陈院长有时候忙得连早饭都吃不上,每天中午也跟员工们一起吃盒饭。唯一跟大家不同的是,在每天上下班的时候,他会吃两次药,补充身体营养。而在忙碌或出差时,连这都不一定能保证。

身体状况、工作时间、工作强度,这位67岁的老教授每天要在三者中寻找平衡点。他说他也没有办法。他对消费资本化理论的研究已经倾注了太多的心血。而现在是该理论的推广期,正是此理论被广泛了解和认同的时期,对此理论的应用更是任重道远。对于他来说,现在由不得自己,他已经停不下来了。

陈瑜那间位于西单首都时代广场的办公室,每天要接待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政界、企业界人士。多数人就是冲着消费资本化理论来的。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碰到的困惑,有的是关于地方经济发展的、有的是关于企业发展的。带着不同的困惑,这些新理论的领先接触者,常常不辞辛劳地来到北京,向陈瑜率领的专家团队请教,希望在各自领域的发展战略上得到专家们的指点。陈瑜的工作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向这些来访者阐明消费资本化理论的原理及其针对不同领域的应用等问题。在很多时候,他觉得自己像一个老师,对同样的话他要对不同的人重复很多次,直到对方听明白为止。

如今,在陈瑜的办公桌上,经常摆放着好几份针对不同行业、企业运用消费资本化理论的具体解决方案――在一次次的“布道”中,熟知消费资本化理论的人士越来越多,邀请研究院做策划的人也一天天在增加。陈瑜在感到欣喜的同时,也感到十分疲倦。他说自己很累,但累得很高兴。

除了主持世界新经济研究院的日常工作外,对陈瑜来说,还有一件事是他津津乐道的。那就是为消费资本化理论“布道”――他身边的工作人员经常会有邀请函转交给他,于是,他不停奔走于各级政府、各家企业和各大院校作演讲。他关于消费资本化的演讲总能让听者有茅塞顿开之感,此理论已经逐步得到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的关注、熟知和认可。去年3月,应卡塔尔王国第一副首相邀请,陈瑜赴多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在会上作了关于“消费资本化理论”的精彩演讲,受到与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各国院校和社团纷纷邀请陈瑜去作报告。

陈瑜告诉《新财经》,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作过演讲,聆听演讲的听众中不乏我国经济学界的知名专家学者。他能感觉到,消费资本化理论正日渐受到关注和认可。对此,陈瑜很开心,他说他也因此可以一直坚持下去。

采访手记

本刊“经济学人”专栏连续做的两个专题都与消费资本化有关。记者在被这一理论深深折服的同时,内心也产生一些困惑:如此相似的经济理论,两位研究者竟然有如此大的差异:应光荣年轻,陈瑜年长;应光荣擅长文化研究,陈瑜自始至终活跃于经济领域的研究;应光荣困惑于理论的应用,陈瑜则将此理论的应用变成了常态。而在问到两位研究者是否认识对方时,他们竟然都并不相识,更不知道对方所做的工作。

理论创新原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中国的经济理论而言,就更是如此。中国的经济发展比任何一个国家都更有特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热点、焦点问题,理论研究者的关注点自然也会有所契合。就比如应光荣和陈瑜,都看到了消费的巨大力量,他们对消费资本化理论所作出的贡献都是不容忽视的。对于该理论的研究,除这二位学者外,应该还另有其人。英雄所见略同也好,殊途同归也罢,感动于这些研究者默默付出的辛勤劳动之余,还是让我们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敬意吧。我们至少应该尊敬的是:这些开拓者的勇气、智慧,还有他们坚定不移的决心。

相关链接

中国消费经济学研究历程

严格说来,中国经济学界对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

1979年,湖南师范大学消费经济研究所尹世杰教授的《加强对消费经济的研究》一文发表,《光明日报》曾在头版头条用“打破了”对他在学术上“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予以赞誉。

1983年,尹世杰教授主编消费经济专著《社会主义消费经济学》。由此,他获得了第一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并奠定了他作为中国消费经济创始人的地位。1988年,他的专著《中国消费结构研究》问世,被认为“是消费经济理论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2005年,著名经济学家、中国消费经济学和生产力经济学的主要倡导者和创始人之一、国内消费经济学研究方向第一位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方的《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刘方文集》出版。刘方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消费经济学和生产力经济学。

合理消费论文篇6

论文关键词:政治理论课;消费主义思潮;马克思主义理论

当达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表征是“消费社会”,“消费主义”作为这一表征的观念或意识形态反映,主要指消费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被大众媒体刺激起来的欲望,并以此作为自我社会价值的符号。消费主义根源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西方对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战略的组成部分。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当前“物质丰裕”还未成为现实,但是三十多年改革开放使我们逐步告别了“物质匮乏”的时代,消费逐渐在社会生活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诱导人们从“生产主体”向“消费主体”转变,从而为消费主义思潮在我国的传播提供了土壤。消费主义的传播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它在理想信念层面上诱导物质主义,在生活方式上催生享乐主义,在行为方式上肖融主体意识,引发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政治理论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重要环节。通过政治理论教学的改革积极应对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内化,不但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而且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的具体举措。完成这一课题需要做多方面的努力,我们认为主要应从教学资源的利用、教学主体素质的提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三个方面人手。

一、有效利用“三种资源”

第一,科学理论资源。马克思主义自从诞生之日起就自觉担负起引领社会思潮的历史责任,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必须充分发挥其引领社会思潮的伟大功能。近年来,各高校在推进科学发展观“三进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我们对于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尤其重要的是,科学发展观本身包含着科学的消费观。消费观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对人们消费什么、怎样消费等消费行为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消费,首先是适度的消费,消费水平必须和国情国力、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自然资源状况相适应;其次是和谐的消费,主要是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的和谐统一,个人消费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个人物质、精神消费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和谐统一;再次,是以人为本的消费,消费要真正有利于实现人的本质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标。党的十七大指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建设生态文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其中包含着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理念,同时也包含着对当代人在消费领域中深刻的人文关怀。消费主义的消费观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异化所产生的压抑、无自我、无价值感在消费中的非理性释放,它限制了人对自身本质和价值的理性思考以及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加剧了“人为物役”与道德滑坡的趋向。“以人为本”的消费观,倡导人的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的统一、眼前利益消费与未来发展消费的统一、感性娱乐消费与理性思考消费的统一、自身需要消费和良好生态环境的统一,从而唤醒人们培育健康向上、和谐友好、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培育一个独立自主且有尊严的生命,一个健全的身心,努力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包含着对消费主义的深刻批判和全面超越,是我们应对消费主义思潮的强大精神武器。科学消费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对此,我们必须在政治理论课相关课程中认真贯彻。

第二,传统文化资源。中国传统文化是政治理论教学的重要人文基础和扩展课程,它应该在积极应对消费主义思潮影响中发挥更大作用。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不同程度地提出“尚俭黜奢”的思想,并且把“俭”作为道德原则和人生观准则基本要求之一。孔子倡导“温良恭俭让”的道德规范,“俭”是其中一个基本要素。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而节俭美德是“仁”的保证。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认为节俭可以致富,奢侈能沦入贫穷。墨家从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出发提倡“节用”、“节葬”。老子把“俭”看做人生三宝之一,凸显了消费道德的人生观意义。在儒家思想中,节俭和节欲是密切联系的,孔子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要求把欲望节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从而达到高尚的人生境界。孟子把欲望与善恶联系起来,提出人们在实现正当欲望的同时,必须对不正当的欲望进行节制,即所谓“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诸葛亮提出“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里的“淡泊”、“宁静”-tg是“尚俭节欲”,并且具有端正学风和提高个人修养的意义。古代圣贤倡导节俭,反对奢侈浪费,鼓励正当欲望满足,要求克制不正当欲望,并将此作为人生观准则、道德原则和良好学风,这些思想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它与消费主义那种通过无节制的物质消费来满足被刺激起来的、无限膨胀的感官欲望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截然相反,是治疗消费主义病症的一剂良药。虽然随着社会制度变迁和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消费伦理正得到日益丰富和完善,但是考虑到我们的国情、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困境和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古代思想家“尚俭黜奢”思想并没有失去其合理性。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要求我们“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是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一脉相承的。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必须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并结合时代特色加以发扬光大。

第三,国际背景资源。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面对消费主义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和社会可再生资源的日益枯竭,为了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绿色消费运动蓬勃兴起。在一些觉醒的环保人士带领下,哪里有消费主义,哪里就有绿色消费运动。无论是像绿党这样的与政府有一定联系的组织,还是像大自然保护协会这样的民间组织,都参与了绿色消费运动。国际上绿色消费运动的蓬勃兴起,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消费主义的危害,促使人们自觉反省自己的消费方式,重新树立适度消费的新消费方式,养成勤俭节约的消费习惯。针对消费主义的理论反思成果不断涌现,如美国学者杜宁的《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未来》是从环境保护主义立场出发清算消费主义伦理的力作;日本社会学家田宗介的《现代社会理论:信息化、消费社会的现在和未来》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视角批判消费主义;日本经济学家堤清二的《消费社会批判》揭示了自由市场经济和消费主义的内在关联,这些著作中不乏发聋振聩的理论强音。在自然观领域,生态学、生态伦理学的发展,要求人们深刻反思“人类中心主义”的弊端;在经济学领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可持续发展以及绿色GDP的理念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在伦理学领域中,消费伦理当代重建的呼声越来越高,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公平消费、和谐消费的原则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在社会学领域中,超越消费主义物质贪欲,构建当代合理的生活方式、文化模式的主张引人瞩目;在哲学领域,消除消费主义对人性的异化状态,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诉求日益为社会所重视。所有这些都应该作为高校政治理论教学的背景资源,纳入政治理论教学的视野。

二、积极培育“三个视野”

第一,意识形态视野。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为指导,真正认清消费主义思潮的意识形态属性。消费主义思潮根源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进入20世纪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科学技术的发展造就了一个“物质丰裕”的社会,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人民群众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造成了相对生产过剩,最终引发了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作为现实的理论反思,西方发达国家相继抛弃发展主义而采取刺激消费的政策。冷战结束之后,西方国家凭借资本、经济和文化的优势,不断向非西方国家推销消费主义文化。他们把消费主义描绘为“普世价值”,大肆鼓吹享乐主义和“消费第一”,把发达国家消费生活作为“美好天堂图画”向发展中国家兜售,从而试图消解各个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美国学者麦克基本(BillMckibben)指出:“消费主义是到目前为止最强有力的意识形态——现在,地球上已经没有任何地方能够逃脱我们良好生活愿望的魔法。”过去西方有人认为,当我们的青年都吃肯德基、麦当劳,喝可口可乐,穿西部牛仔,看好莱坞大片,向往西方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时候,他们距离西化的目标就不远了。我们许多人不以为然。实际上,消费主义思潮所蕴涵的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以及理想的陨落等价值取向包含着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它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根本对立的,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是一种强烈的腐蚀剂,我们的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一定要从这样的高度看问题。

第二,整体理论视野。积极应对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必须超越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超越长期以来形成的学科、专业分立的思维习惯,历史地、辩证地和实践地看问题,即树立整体理论视野。从西方思潮的传播角度看,消费主义绝对不是单纯的文化现象,而是同全球主义、普世价值论、新自由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等众多思潮有着相互纠葛的共谋关系。在全球主义或普世价值论看来,“经济一体化”必然要求“政治民主化”(分权制、多党制、议会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军队国家化等),和文化同质化(自由、民主、平等、博爱以及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等),对消费主义意识形态“西化”图谋的揭露,离不开全球主义、普世价值论批判的语境。在新自由主义看来,市场是神圣的和万能的,消费作为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政府或其他人是没有任何理由对消费进行干预的,因此如果没有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就不可能全面超越消费主义。另外,消费主义所蕴涵的理想陨落、主体之死、平面化无深度的生活方式以及个人本能的宣泄和后现代主义不谋而合,消费主义批判又离不开后现代语境分析。总之,只有在对西方思潮的整体把握中才能真正深刻批判和全面超越消费主义。同时,我们还必须树立关于消费的整体理论视野。毋庸置疑,消费首先是一种经济现象。在经济学的视野中,生产和消费是互为条件的:生产为消费提供物质产品,消费为生产提供市场和动力。因此,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是生产发展的重要手段。如果仅仅从经济学形而上学的视野看问题,消费主义不仅不需要受到批判而且还有存在的理由。而从整体理论视野来看,经济学从来都是和伦理学、社会学以及哲学等众多学科紧密联系的。消费的正当性、合理性不能违背社会的公平正义、和谐有序、道德责任以及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消费的原则并不是仅仅由经济学提供的。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就曾对消费主义进行了深刻的道德批判,这应该给予我们深刻的启迪。

第三,批判性视野。积极应对消费主义的影响,需要弘扬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在这方面,马克思对“拜物教”的批判具有深刻启示意义。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看做是物的依赖性社会,所谓“拜物教”就是把某种人造物偶像化,赋予它本身并不具有但又凌驾于社会的能力,拜物教包括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商品、货币和资本的各种能力都根源于物质生产劳动,但在表面上,这些能力都成为它们固有的东西,而与劳动不相干。不仅如此,商品似乎能够左右生产者命运,货币更天然具有决定人们命运的魔力,资本被看做是一个物,它天然具有自我增值的能力。从马克思的批判视野看,消费主义具有拜物教的性质,对此马尔库塞和弗洛姆都有深刻的论述。消费的目的在于满足生活需要,但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对物质财富的最大占有被赋予人们幸福生活的象征和标示人们的社会地位的符号,从而造成人依赖于物;货币本是商品交换的媒介,但是由于其作为物质财富“通约性”代表而被赋予“崇高”的地位和“符号权威”,从而诱发拜金主义。马克思的批判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拜物教不但使人遵从物的逻辑,消融其主体性,而且制造种种幻象:“一个用3先令购买商品的工人和一个用3先令购买商品的国王,两者职能相同,地位平等——都表现为3先令的形式。他们之间的一切差别都消失了。”平等、自由、人权等幻象都通过资本主义这个魔术师在市场经济的舞台上变幻出来。资本主义这个魔术师的神奇之处在于,让人们在市场的现象世界里尽情享受和体验他的魔术表演,而让人们对魔术真相与魔法一无所知。马克思以毕生精力揭示了资本主义魔术背后的统治逻辑——资本的逻辑控制。以马克思对拜物教的批判审视消费主义,它不仅是“虚假的意识”,不仅是对现实幻觉性的再现,而且已经被人设想为“意识形态性”的现实本身,消费主义的流行“暗示出了参与者对其本质的非知”。其实,无论是奢侈消费、超前消费、攀比消费、媚俗消费,还是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等,无不遵从资本的逻辑控制,无不是资本增值和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需要。意识形态视野的意义在于揭示消费主义思潮的意识形态属性,批判性视野进一步揭示了这种意识形态背后的逻辑,是意识形态视野的深化。

三、创新三种“教学方式”

第一,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的教学方式。心理疏导,主要是让学生在消费主义影响下形成的心理矛盾舒缓下来,减轻其二元张力形成的紧张。马尔库塞用“痛苦中的安乐”、“不幸中的幸福感”来描述消费主义思潮中人的心理矛盾。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许多学生处于多重矛盾的痛苦纠葛之中。例如,物质资料实际占有和占有欲之间的矛盾所带来的痛苦;消费感官娱乐和日常理性认知的矛盾形成的焦虑;社会上的物质主义和自身精神理想追求的矛盾所带来的困惑等等,这些矛盾造成了海德格尔所描述的现代人“烦”的心态。在“烦”的心态下,部分大学生不仅感到政治理论课“太复杂、太抽象”,“学起来太累”,而且认为政治理论教学和现实是“两张皮”。政治理论教学的心理疏导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需要做多方面的研究,就政治理论教学来说,一个可行的思路是读书疗法。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读书,但阅读不能局限于教科书,也不限于泛泛浏览课外书籍,而是要引导学生针对自己的心理症结有选择地进行阅读,这样就有可能达到心理治疗的作用。孟德斯鸠认为,读书是驱散生活中不愉快的最好手段。大量事实证明,通过阅读调适心理是可行的,中国自古就有杜诗除疾的传说,在法国有所谓“患者图书馆”,美国心理学家勒纳倡导诗歌疗法,达到益身心、除忧虑的作用。学生在阅读中打开自己的心灵之窗,在“同高尚的人谈话”中产生共鸣,一方面宣泄现实中感觉压抑的痛苦,另一方面享受伴随而来的兴奋和愉悦,还可以领会伟大作品所蕴涵的心路探索历程、道德与人生观感悟,所有这一切都是缓解大学生心理矛盾的精神良药。书疗的好处是经济、简便、及时、花钱少,同时又不会泄露任何隐私,没有精神压力,不会伤害自尊。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人文关怀也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命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必须考虑学生的家庭背景。对于家庭经济条件比较优裕的学生,要教育他们“富贵不能淫”,在消费主义思潮冲击下不玩物丧志或随波逐流,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奋斗实现人生理想和自我价值;对于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贫寒的学生,要鼓励他们“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使艰苦奋斗教育更加贴近实际。人文关怀的核心在于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摆脱对物的依赖性,不被物所支配,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

第二,社会实践的教学方式。近年来,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第二课堂”,其效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还存在增强其针对性和升华为价值理念的问题。积极应对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必须有针对性地深入边远地区、农村欠发达地区和灾区的重建,使其在亲身所见所感中真正领悟中国国情和社会实际,切身体会消费主义鼓吹的奢侈浪费和骄奢淫逸是一种“犯罪”;要引导大学生真正看到我国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高消费群体与弱势群体以及边缘化人群之间在物质消费和各种资源占有之间的显著差异,这些都是对于消费主义狂热的清醒剂。但是,社会实践不能简单局限于感性观察,而更重在实际行动。要引导大学生尽自己所力,所学为社会、为落后地区和灾区人民服务,通过“科技下乡”、“支教帮教”、“医疗服务”、“心理康复”以及“服务官兵”等主题活动,培养大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热爱人民的情感和服务社会的责任,以及抵制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自觉性。价值观的升华是社会实践的目的,在实践活动中和实践活动结束后,都要引导大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利用写心得体会、感悟,举行讲演会、报告会等形式,形成理性认识,传播价值理念,真正提高大学生对于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识,促进其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内化。这样,应对消费主义思潮影响的社会实践,从感性体验到主体活动,再从主体活动到价值理念升华,充分体现了以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的要求和原则。

合理消费论文篇7

关键词:复杂系统 复杂性 消费税 公平效应

中图分类号:F0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3―141-02

消费税是对特定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在特定环节征收的一种问接税,是在对货物普遍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选择少数消费品再征收一定税赋的税种。对消费税征收的重要的目的是为体现国家产业政策,引导消费方向,实现节约使用资源、抑制不良消费行为、纠正外部经济,最终营造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实现收入、财富的公平分配,这就是消费税改革的公平效应。

1994年和2006年,为了实现消费税独特的调节功能,我国分别对消费税的税目、税率及相关政策进行了两次调整。但从实施情况来看,现实的经济效应与税制改革目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偏差,改革效果并不明显。到2008年,我国消费税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为8%,占GDP的比重为113%,与发达国家10%的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总结其原因:一方面,消费税改革是一个涉及知识、经济和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复杂动力过程,属于社会科学的一个方面,本身包含很多元素,它们之间构成了“非线性的相互关系”。消费税改革内部存在着大量的正负反馈,是一个关系错综复杂的复杂自组织、自适应系统。另一方面,由于人们本身具有的目的性,主动性,适应性,这使得他们在面对消费税改革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诠释,采取不同的行动,从而加大了消费税改革的复杂性。综上所述,研究复杂系统理论对重塑我国公平的消费税税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复杂系统的相关理论

复杂系统是系统科学发展的新阶段,它涉及的理论十分广泛、包括系统论、耗散论、协同学、分形学、混沌论、元细胞自动机理论等。事实证明,复杂系统理论对技术革新、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等方面具有方法论上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从其对消费税改革具有借鉴意义的几方面的理论进行论述。

1.1 耗散结构理论

耗散结构理论是由比利时科学家伊里亚・普里戈金(Ⅱya Prigogine)教授提山的。耗散结构(dissipative structure)是指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形成的新的稳定的宏观有序结构,它需要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或能量才能维持。该理论可概括为:在远离平衡态、非线性及开放的条件下.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系统内部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通过涨落,系统可能发生突变,由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由此得知,涨落是诱使系统向有序方向演化的直接动力。

1.2 协同学理论

20世纪70年代初西德理论物理学家哈肯(H.Haken)教授创立了协同学。其研究对象是由完全不同性质的大量子系统所构成的各种系统通过怎样的结合产生宏观上的空间、时间和功能结构。哈肯用序参量描述予系统的宏观行为。他认为,当众多子系统构成的系统处于无序的初始状态时,各子系统独立运动.不存在合作关系,不能形成序参量:而当系统在外界能量的作用下或物质的聚集状态接近临界点时,子系统间形成协同关系,促使序参量形成。这一过程体现了系统内的动力机制:竞争与协同。因此.消费税政策必须与其他政策相互协调,促进公平的同时要兼顾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目标,实现促进公平和效率的共赢局面。

1.3 自组织理论

哈肯将自组织的定义为:“如果系统在获得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没有外界的特定干预,便说该系统是自组织的。”一般情况下,自组织是指系统中许多独立元素在没有刻意策划、组织、控制下而进行的互作用、相互影响、自然演化的结果,也指系统不需要外部指令,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使表面上看起来杂乱无章的状态走向有序和稳定。

2、实现消费税改革公平效应的复杂性分析

我国消费税制的真正实施是从1994年开始的,在2006年国家再次对其进行了适当调整。但这次调整引导消费的作用不明显,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不大,并未完全体实现产业政策和调节市场合理竞争等目标。出现的种种问题,可以利用复杂系统理论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2.1 消费税改革主体的复杂性

消费税改革从决策到实施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它不仅包括政府部门(包括中央部门和地方各部门)、企业及企业内部各部门、商户、单个消费者等多种作用元素,他们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网络里的每个元素有着自身的特点,他们的起点、能力发挥状况以及对市场机会的把握不同,即使在机会平等的情况下,经济活动的结果也会不同。并且在这个复杂的网络里,每个元素与元素之间,元素与外部之间不断地进行信息等的交流和互动,彼此相互影响。

2.2 消费者自身行为的复杂性

消费税改革的主体――消费者是自适应主体,他具有感知的能力,自身具有目的性、主动性和积极的“活性”。这种主体元素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遵循一般的“刺激――反应”模型,主体可以在持续不断地与环境以及其他主体的交互作用中“学习”和“积累经验”,并且根据学习到的经验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正是这种主动性及主体与其他主体的、环境的相互作用造就了消费税改革的复杂性。

2.3 消费税改革环境的复杂性

消费税改革依存于一个由政治制度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市场环境等构成的不确定的、复杂的系统而进行。首先,政治制度环境是消费税改革赖以生存的背景。一项合理的制度是消费税改革得以实施的保障。其次,不同区域,不同时期,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对消费税改革也有一定影响。不同文化和教育背景的人对政策和公平的理解不一样,导致他们的反应差异较大,这为政策的可行性增加了难度。最后,市场环境也会给消费税改革带来很大的影响。

2.4 消费税改革过程的复杂性

消费税在改革过程中会受到诸多不确定地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对所处的初始条件极为敏感。这种初始条件包括:个人的天赋、家庭环境、居住环境和社会提供的机会等。初始条件极小的偏差,加上政策实施过程中一定的时滞,经济结果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此外,“追求公平”始终被看作消费税改革一个重要的社会目标,每个人都同意税制应该是公平的,但人们对公平却有着不同的理解,国内外学术界在公平概念的理解上也存在着不同的观点。这些因素的不确定性也在

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消费税改革的难度。

3、运用复杂系统科学理论优化消费税改革的公平效应

当前,我国消费税制依然存在着很多漏洞,出现了很多有悖于公平原则的问题。消费税征税范围的“越位”与“缺位”现象并存,消费税税率结构不合理,税收征管不力等等。所以,必须从消费税改革的主体、环境和过程方面入手,探索实现我国消费税税收负担公平目标的路径。

3.1 构建合理的消费税收体系

(1)对消费税征收进行必要的调整。适当增加消费税税目,根据目前经济发展和人们消费状况,将伴随经济发展出现的、新兴的各种符合消费税征税要求的产品和行为增加到消费税的应税项目中。

(2)还应为构建合理消费税收体系做好辅助工作。第一,转变政府经济职能,即要由“经济干预性”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第二,加大税收征管力度。第三,我国现行的消费税对产业税收的优惠政策必须有效体现国家产业政策意图。

3.2 积极宣传,关注消费者本身对政策的适应性

为了使税法深入人心,税收宣传必须要有计划进行的,而且是长期的,具有延续性的。首先,税务部门应该合理有效地利用媒体手段,譬如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开辟消费税收专栏,全方位宣传出台的新政策、新办法,增强纳税意识和互相监督的意识。其次,相关税务部门应力求创新,印发宣传手册、税收指南,有针对、有重点地通过送政策上门、纳税辅导上门等方式宣传税收知识。此外,政府部门应注重关注消费者本身对政策的适应性,采取走访、座谈等新形式,征求社会各界对消费税征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3.3 改革政策呈现多样性

(1)在有效治理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现象的基础之上,改进政府的管理方式。加强政府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行电子政务,提高政府效率,形成规范、协调、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2)由于社会文化环境的精髓主要是历史和传统的产物,会带有明显地民族性和地域特征。不同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都会对消费税的改革产生不同的作用。在制定消费税政策时一定要考虑这些因素做出适当的调整。(3)由于一国经济的发展程度常常会带来产出与收入结构、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文化条件的变化,进一步使人们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偏好发生改变。因此,我们在制定消费税改革政策时应注意经济发展水平和税收的关系。

3.4 适当拉大税率差距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

(1)从税收理论上看,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由于初始条件不同,税收对低收入者的收入效应较大,而对高收入者的收入效应相对较小。因此,对高档消费品或高档消费行为、耗用稀缺资源的产品、严重污染环境的产品等进一步提高税率,才能使消费税的公平效应在高收入群体中有所体现。(2)制定政策时应适当给予西部地区一些倾斜性优惠,减轻其宏观税负,进一步促进我国地区间收入公平分配。此外,还应出台政策不断改善社会成员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初始状态”,如:提供良好的教育、技能培训等,这样才能使他们在消赞税改革的过程中受益。

注释:

①胡怡建中国税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②王周焰,王浣尘.复杂性[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0(4)

③成思危.复杂性科学探索[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8.

④刘永振.自然辩证法概论[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279.

⑤哈肯H,戴呜钟,译.协同学――自然成功的奥秘[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社,1998:7-9.

⑥哈肯H.信息与自组织――复杂系统中的宏观方法[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28-29.

合理消费论文篇8

关键词:消费异化;消费文化;文化批判

一般认为,消费异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世界进人消费时代的伴生物。所谓“消费异化”是指消费超越了自身的内涵,使人的消费价值目标发生偏离,导致消费观念和价值取向扭曲,消费的原始、本真意义发生了改变。这种消费“在本质上是一种‘异化消费’。本来意义上的消费是对使用价值的消费,其目的是对需要的满足,这是正常消费。异化消费则是使消费与‘需要’、‘使用价值’相背离,过度地去追求不必要的消费,造成巨大的浪费,这是不合理的消费。“人们的消费就不再是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的一种手段,而成了一种对商品象征意义的符号消费,即成了一种异化消费。论及消费异化及其种种表现,可谓涉及诸多领域,俯拾即是。择其要者,仅从以下两个侧面略作说明。

其一,符号化的扭曲与曲解。消费或消费行为“符号化”是指人们消费的目的并非为了满足于各种消费品一般使用价值,而是为了追求具体需求以外的某些符号表征。“人们所消费的,不是商品的服务和使用价值,而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闭现代社会,商品(包括各种服务)越来越多地带有符号意义与特征,符号已成为商品的另外一种价值。然而,符号毕竟不是商品的全部属性,也不应淹没商品最基本的属性。一段时间以来,相当一部分国人过分看重消费品的符号意义,过分追求符号的外延意义,使符号意义发生扭曲,消费行为、观念发生了异化。一些人的消费目的更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符号欲望”。其中有腰缠万贯,一掷千金的富豪大款,也有追逐“时尚”,还谈不上富足的工薪族。前者消费过程中追求各种名目的名牌、高档消费品,目的是为了昭示自己的富有—消费品是其身份、富有的象征、标识,并不考虑消费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是否相符。对于豪华、奢侈的追求彻底消解了消费品最基本的属性。于是,抽什么品牌的香烟,开哪国生产的高档名车,穿哪个名牌的时装成为这些人的消费追求;于是,为了迎合这部分人的消费需求,应运而生地出现了名目繁多的“天价”消费品:“天价年夜饭”、“天价香烟”、“天价豪宅”……。虽然他们只是人群中的少数或极少数,但所造成的“负激励”效应却是巨大的,催生了另一部分不属于富豪、大款阶层的、对消费和商品符号化情有独钟消费者。这些人的收人显然无法和富翁大款相提并论,但对符号化的追求并不示弱:消费的目的也是为了显示身份、地位,照顾“门面”,满足虚荣心。于是,收人并不丰厚的“白领”吃住高档,穿用名牌—追求高消费,成为生活水平的虚假符号。超前消费导致了少数人“花明天的钱,今天尽情享乐”的消费观念和价值取向。有学者指出,高消费“为消费异化提供了温床”闭。无论在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还是在发达国家,这种过度符号化的异化消费都是非理性消费,应当予以批判。

消费符号化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异化了消费品的基本功能,是消费行为的异化,但实际上是价值观念的扭曲,产生的各种负面效应—所谓,卜经济”效应,远远超出消费领域或经济领域。其中,消费文化的导向作用在今天越来越显示出强劲的势头。整个消费过程中,人往往受商品—符号的左右,人与商品的关系也发生了异化。针对符号及其消费意义的逐步增多,许多时候物品消费即是符号消费的现实,有学者指出:“符号消费的实质在于社会身份的建构”。人们购买消费品、商品的主要目的并非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而是为了追赶潮流、领略时尚、炫耀财富与富有等等与真正的商品属性毫不相关的欲望—“符号欲”。此间,人是否“在场”取决于商品的符号“价值”。因此,“借助商品的符号价值,人们可以解释为什么商品变成了欲望和着迷的对象,炫耀性消费为什么会发生,为什么有些商品会得到人们的偏爱,而这些问题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所无法解释的。的确,根据马克思主义生产决定消费的理论,无法解释人们对符号消费的“执著”。也许我们只能从文化的视角进行剖析。因为“人的符号活动的实现就是‘文化’、‘文化世界’。据此,有理由认为,消费文化的“异化”是根源所在。

其二,浪费消费。某种意义上讲,浪费消费也属于消费符号化性质,与消费符号化有所不同的是,浪费消费不仅是消费符号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且凸显浪费特征,形式多种多样,甚至渗透到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当中。所谓浪费消费顾名思义,消费本身即是浪费,丝毫不顾及节约理念的存在。一个比较典型的事例是国人送葬时的花圈开销。一项统计资料显示,国人每年为死者送葬烧掉的花圈价值竟然高达13.3亿人民币!无论出于何种需求目的,满足什么类型的消费需求,每年白白烧掉十几亿元人民币的纸张,对于一个人均资源非常不富裕的国度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浪费。中国本是一个有着勤俭持家,厉行节约节约浓厚传统的国度,但由于消费主义以及某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优良传统正在被人淡漠,各种消费中的浪费达到了惊人的地步。时下的国人,无论身居穷乡僻壤,还是大都市市民;无论是大款巨富,还是贫困人群,均对青年人的婚姻开销表现出非常高的积极性和热情。从嫁妆购置,到大摆婚宴,场面与铺张一直呈上涨势头。各种花费,数量巨大,其中不乏有无谓的、属于浪费性质的支出。当下青年人结婚上的花销和“大方”的心态,穷人和富人并无本质差异,可谓“富人有一富人的奢侈,穷人有穷人的浪费”。人们在分析国人在婚丧上花销的浪费原因时,大多强调陋俗文化在作祟。陋俗文化、不切实际的攀比之风的确助长了消费浪费风气的蔓延。这些分析有一定的道理,但从更深层次剖析,不难发现这些浪费消费也属于消费的异化,背离了消费行为、消费模式最基本的准则:合理、正当、健康。

涉及国人消费行为中的浪费问题,除了前面列举的两个典型事例外,还可以列举出许多。尽人皆知的事例可信手拈来:餐桌上的浪费、一次性用品的泛滥成灾、名目繁杂的“豪华包装”等等。国人每年在餐桌上的浪费不舍为天文数字,“豪华包装”的资源浪费同样惊人,媒体屡屡予以尖锐批评,依然有禁难止。无疑,这些浪费消费也属于消费异化,堪称日常生活消费中另一种特殊“符号消费”。消费异化的大行其道与消费主义思潮的涌人有直接关系。但剖析各种非理性消费,又不能简单地将其归咎于外来文化的影响。必须承认,我们自己原有的某些消费陋俗文化的存在,有意无意之中助长了消费主义思潮背景下的消费异化。显然,由于消费异化种种负面效应,致使消费异化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许多情况下,浪费消费、消费异化在现实生活中助长了陋俗文化的蔓延,反之,借助消费异化,陋俗文化也得到了大行其道的“有力支持”。两者可谓“相得益彰”。过分追逐符号化、浪费铺张是消费异化的主要内容,从不同角度凸显着非理性消费的特征。针对五花八门的浪费,有人建议出台《反浪费法》。诚然,依法治理浪费有可取之处,但对于消费异化、浪费消费的治理完全“依法办事”可操作性并不强。因为消费毕竟是个人权利,在权利本位社会里,抵制消费异化主要还应来自道德、文化层面的支持。文化不可能彻底改变、扭转消费异化,但健康的消费文化对于倡导理性消费、合理消费、适度消费、节约消费,自觉抵制消费异化必将起到积极作用。

关于消费异化、浪费消费等,学术界多有论述,但主要侧重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领域。笔者认为,应侧重文化批判的视角认识消费异化,以及由此衍生的各种异化现象是必要的。如何营造符合中国国情的消费文化和文化氛围,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课题,笔者认为应侧重如下几方面:

第一,文化的批判与批判的文化。所谓文化批判,主要指既对各种直接影响人们消费心理、价值观的陋俗文化进行批判(并非对整个消费文化进行批判),还应对伴随消费主义进人本土时挟带的种种消极的价值观和消费理念予以批判,如与异化消费密切相关的享乐主义、金钱至上等价值观的批判等。这里所说的批判的文化主要指,建构新型消费文化过程中,刻意培养消费者对本土陋俗文化、外来消极文化认知的自觉,使广大消费者能够理性地消费,能够对消费异化有本质的认识,进而强化对消费异化的抵抗力。当然,批判的目的不仅仅限于颠覆,更重要者在于建构。我们确实需要建构新型的消费文化,一方面通过新型的消费文化抵制陋俗文化的侵蚀;另一方面,则通过新型消费文化的建构,实现文化批判的目标。批判消费异化,营造健康向上的消费文化,首先应在理论上对消费意义予以认知。必须告知国人,什么样的消费理念、行为模式才是合理的、理性的、健康的,才是我们倡导推行的。一般来说,消费的第一推动力是需求,即消费是由需求决定的。消费者消费各种消费品一方面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满足某些精神需求。消费异化消解了消费品的自然属性、物理属性,突出、追求的是符号价值,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的异化。因此,展开对消费异化的文化批判是必要的。

第二,关注消费伦理。根据让·波德里亚的消费理论可知,消费具有伦理性,是一种伦理现象。因此,消费必须遵守相关伦理的约束。今天的消费伦理应侧重两方面内涵:一是弘扬传统文化中勤俭节约的理念,并使之成为消费理念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勿忘可持续发展、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积极提倡可持续消费。消费理应恪守相应的伦理准则种种带有“透支”性质的各种消费,既是消费的异化,也有违于合理的、适度的消费原则。“适度消费的精髓是节约。崇尚节俭的消费是自古以来的美德,即使在物质生活富足的今天也还是一种美德,仍需大力提倡。我们主张节约,决不是让人们去过‘苦行僧’式的生活,不是反对人们追求更幸福的生活,而是为了避免资源的过度浪费,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破坏,使人、社会与自然能够和谐发展,而这正是为了使人们更幸福的生活。

针对消费异化、符号化,除了应当大力倡导合理消费之外,还应经常告诫国人,能够挥洒自如消费的只是少数人,绝大多数人应选择适度消费,“适度消费就是在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在不降低消费水平的前提下,人们的消费不超出自然的承载能力与个人生理的承载能力,消费水平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收人水平,排除多余消费和避免超前消费。时下某些人的消费行为与国家倡导的节约经济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也与收人、国情形成了悖论:一方面,我们承认自己是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对各种高档奢侈品的消费比之发达国家并不逊色;一方面存在着生产过剩与消费拉动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则是对商品符号和意义的狂热追求;一方面,我们认同资源并不富足的现实,另一方面,消费资源消费的大手大脚让发达国家“望尘莫及”;所谓消费的“个性化”,与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的平均收人并不相称……。这些悖论说明了消费伦理的缺失(有人称之为失范),有必要针对消费异化、浪费消费重塑新型的消费伦理观念。

第三,倡导理性的消费价值观与合理适度的消费理念。什么是理性消费价值观?我们认为,核心内容应是适度消费,对各种消费有一种“量力而行”的自觉,能够认知消费品的物的属性和符号之间的关系,不为符号所左右,符号不会是消费价值的全部。消费只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必须对消费有正确认知。物质消费能够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也具备激发人们向往幸福生活的功能。然而,不健康的消费理念往往把正常的消费异化为对物质、消费品占有的无限冲动,并形成了赚更多的钱,购买更多的消费品,纵情享乐的循环圈。这些现象与商品、消费的泛化与马克思所说的“商品拜物教”价值观念绝无二致。任何形式的消费异化,一览无遗地表现为消费者对物质财富的极度追求,必然导致物欲泛滥,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无止境的物欲追求必然随之泛滥,各种腐朽、没落思想均可在此找到滋生的土壤,对人们精神生活的负面消加作用是巨大的。

消费异化对人们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使人们的思想、精神也随之发生异化。“人们在享受消费所带来的满足和快乐的同时,却沦为了消费的奴隶,人们在消费中迷失了自我,进而导致精神家园的失落”。“费异化使人越来越与自身的本质相异,丧失着美好、素朴的‘精神家园’。事实证明,异化消费、过度消费、把消费视为生活终极目的的行为模式并不能够给人增加幸福感,无法体验精神生活的神圣与崇高,大多仅仅局限于物欲消费的满足,人沦落为物、享乐的附属物。主体性在物质消费、符号消费、追逐富足中悄然沦落,满足各种欲望的多重选择与精神家园逐步缺失并存,消费异化支配下的人势必缺少精神超越,批判意识无从谈起。故此,建构新型消费理念、消费价值观不仅是对消费异化的批判,更有助于人们回归自己的精神家园。消费社会的现实不可回避,批判消费异化,建构新的消费理念、价值观念则是国人不能绕过的思想历程。

第四,正确的舆论和媒体导向必不可少。消费主义以及消费异化的流行,一方面是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涌人,另一方面,媒体的导向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后现代消费文化”与大众传媒结缘,不断推出各种感性“情调”、时尚,使消费异化具备了社会化特征。商家通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大众传媒,无孔不人地进行“狂轰滥炸”式广告宣传,喋喋不休地(潜移默化地或公开地)引导人们、鼓励人们进行消费,“各种传媒铺天盖地地冲击和刺激大众的消费欲望,把大量虚假的物质需求强加于人。”图某些媒体不负责任的鼓噪与消费主义一起成为消费异化的得力“帮凶”,迎合享乐主义的价值观念,助长了消费异化之风,消解了健康的消费文化。充斥各种媒体的享乐主义、物质主义、购物的享乐等内容倾向,直接加剧了消费异化的势头。因此,建构健康向上的消费文化,媒体、宣传舆论的正面导向作用不可或缺。消费主义滥筋于美国,是社会经济发达的产物。这种观念、理念进人中国后,应当审慎考量之处为应看其是否符合中国国情。如同政治制度、经济模式、文化价值观念等不可以全盘移植西方国家的模式一样,对待起源西方的消费主义我们也应谨慎对待,冷静分析。对此,媒体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合理消费论文篇9

关键词: 三网融合;使用意向;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198(2013)06001603

0 引言

随着三网融合第二批试点确定,三网融合将在全国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三网融合是对有线电视网、电信网和计算机网技术改造,能提供话音、数据、图像、视频等多媒体综合应用服务,不但会极大地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也将促进中国社会信息化进程。

在消费者的角度,人们对三网融合应用服务的购买行为是影响其推广的一个关键环节。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研究,应该首先掌握他们的使用意向,因为它是预测行为最重要的因素,意向是人们为实现某行为而愿意付出的努力程度。在研究使用意向方面,Davis提出了技术接受模型TAM(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解释人们的计算机使用行为,是用户采纳信息系统研究领域中最有解释力的模型之一。计划行为理论TPB(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也被认为是研究消费者采纳最有影响理论之一。另外消费者的感知风险会对其改变或取消决策产生影响。消费者在做决策时往往不是将感知价值最大化,而是减少其感知风险,风险是未来不确定的遭遇或花费,对消费者行为的解释很强。

在我国三网融合研究领域,虽然针对三网融合的学术研究成果较多,但多是从广电或电信领域出发来探讨如何开展三网融合,而且有关的研究大多停留在产业内部或是体制问题上。因此本文尝试根据三网融合应用服务的特点,结合技术接受模型、计划行为理论和感知风险从消费者角度建立三网融合应用服务使用意向模型,试图通过实证调查数据,检验模型中的变量对消费者使用三网融合应用服务的影响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1 研究理论和假设

1.1 技术接受模型

Davis在理理论TRA(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的基础上,提出技术接受模型。该模型被广泛的应用于信息系统用户的行为意向研究,TAM认为决定系统使用的是行为意向,行为意向由使用态度和感知的有用性共同决定,态度指个体对特定行为喜欢或反感的程度,受到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影响,其他因素通过影响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进而影响态度、行为意向及至消费者接受新技术和新系统。Lee等对1986至2003年间对用TAM进行的101项研究做了元分析,TAM理论具备充分的实证检验。

三网融合应用服务是基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进行的新型业务模式,所以人们的参与是一种信息系统使用行为,消费者对新事物新技术接受初期,普遍缺乏对三网融合应用服务的认知和体验,更多是考虑能否带给他们很多的收益,消费者使用该应用服务的最终目的就是他们认为这项应用服务有用,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因此就会对该应用服务持有正面积极的态度,从而产生使用服务的行为意向。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感知三网融合应用服务有用对使用三网融合应用服务态度有正向显著影响。

H2:感知三网融合应用服务有用对使用三网融合应用服务意向有正向显著影响。

H3:感知三网融合应用服务易用对使用三网融合应用服务态度有正向显著影响。

1.2 计划行为理论

1975年Fishbein和Ajzen提出了理理论,核心是行为意向。有两个主要因素决定行为意向,即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行为态度指人们对行为正面或负面评价,执行行为的态度;主观规范指人们对从事某行为的社会压力感知,压力来自于对他有重要影响的人认为是否应该从事该行为的看法。消费者计划购买使用三网融合应用服务时,重要的人对其行为持有积极的态度且肯定该行为时,他的行为意向就会很强烈。

Ajzen阐述的计划行为理论对理理论进行了扩展,加入非意愿控制的变量感知行为控制。Kraf等指出感知行为控制是人们完成某行为的信心,信心来源于完成行为的能力、成本、时间等感知。当人们对某行为有正面评价,并且感知到该行为在他控制之下,行为意向就会很强烈。

根据TPB理论,本文提出:

H4:主观规范对使用三网融合应用服务意向有正向显著影响。

H5:感知行为控制对使用三网融合应用服务意向有正向显著影响。

TAM和TPB理论都认为,人们的行为意向受他们对该行为的态度决定,在现有的实证研究中,此理论得到很好验证,因此本文提出:

H6:使用三网融合应用服务的态度对使用三网融合应用服务的意向有正向显著影响。

1.3 感知风险理论

Bauer将感知风险从心理学引入消费者行为研究,他认为消费者行为可能产生无法预期的结果是感知风险产生的原因。Stone et a1认为感知风险是对损失的预期,其程度越大消费者感受到的风险就越大。本研究采用Stone等的观点,将消费者的感知风险定义为:消费者对三网融合应用服务购买行为可能带来的各种后果的主观预期。

大量研究证实了感知风险对购买态度有负向的影响。如果感知风险增加,那么购买态度降低,在三网融合市场初期更可能出现市场不规范、侵害消费者权益情况,消费者对三网融合应用服务的感知风险可能较高。三网融合应用服务是基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进行,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与财产是否会被盗用窃取等感知风险因素过高也会直接影响对三网融合应用服务的态度,所以,本文提出:

H7:感知风险对使用三网融合应用服务态度有负向显著影响。

综上所述,本文基于技术接受模型、计划行为理论和感知风险理论提出适合三网融合应用服务的使用意向模型,如下图。

2 研究设计

2.1 问卷设计

为了验证假设,本文通过调查问卷来搜集数据。我们在参考相关文献基础上,结合三网融合的特性,对变量的量表进行借鉴和再设计,形成本研究的测度量表,共 23个题项,采用Likert5分量表(5=“完全同意”,1=“完全不同意”)。在正式调研之前,我们发放了 40 份问卷进行预调查来保证问卷内容效度,在被试者完成问卷后,和他们进行交流,根据反馈,剔除3个题项,修正3个题项,确定了最终量表。各变量文献来源如表1所示。

2.2 样本数据收集

笔者通过在重庆及各区县实地调研,发送了300 份问卷,回收271份,其中有效问卷236份,问卷回收率90.33%,有效率为87.08%。(样本基本情况见表2)

样本数据显示年轻人占大多数。21~25岁年龄层消费者比例超出了一半,学生的比例也非常高,受教育程度在本科以上的在半数以上,三网融合在我国还处于发展阶段,它的消费主体仍是那些有一定新技术、新思想的人群。并且这些中青年都属于中低收入人群,他们是三网融合应用服务全面拓展更有潜力挖掘的目标消费群体,研究他们的采纳行为,对于在我国三网融合初级发展阶段,开拓、完善、改进产品与服务具有最为直接的指导意义,所以本文的样本抽样是合理的。

3 数据分析和结果

3.1 数据的信度效度检验

本文通过Cronbach’s α系数对问卷各变量信度进行检验,表三为采用SPSS17.0 作变量信度分析的结果。问卷的整体量表信度0.811,各潜变量的Cronbach’sα 值均大于0.65。表明变量的测量指标具有可靠的内部一致性。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对收敛效度和区别效度进行检验。对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风险、使用意向实施主成分因子分析,共计提取7个公因子,解释方差达到68.729%。表4为旋转后的因子负荷矩阵,交叉变量的因子载荷都没有超过0.5 ,区分效度良好,关联的变量因子载荷值都大于0.5,收敛效度良好。

3.2 假设验证和结果

假设模型采用LISREL8.7 进行验证,相关系数作为输入。基于拟合函数的指数χ2/d f =1.390 小于2 ;近似误差指数RMSEA=0.041,小于0.05,拟合很好;比较拟合指数CFI=0.978、规范拟合指数NFI=0.930、非规范拟合指数NNFI=0.973、拟合优度指数GFI=0.917均在0.9 以上。可以看出模型的拟合结果很好。假设模型的路径系数、T值及验证结果如图2所示。

4 数据分析与建议

从数据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感知行为控制(0.27)对消费者使用三网融合应用服务意向正向影响最大,而感知三网融合应用服务的易用性(0.44)对使用态度的正向影响最大,其次是感知有用性(0.28),并通过使用态度最终影响使用意图。三网融合应用服务在中国处于探索阶段,企业应将主要精力放在提高与易用性、有用性和感知行为控制相关的服务质量上,如改善服务内容、开发更易操作更适合消费者使用的业务、提高用户的使用能力、简化服务流程、加快对用户所需服务的反应速度等。

假设2感知有用对使用三网融合应用服务意向有正向显著影响不成立,而且感知有用性通过态度间接影响使用意向的影响系数为0.0644(0.28*0.23),影响程度较小,三网融合应用服务是将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通过技术改造而达到业务的融合,这些单独的业务已经被消费者熟知并长期使用,所以消费者期望更多的是三网融合应用服务的易用性而不是它的有用性。

使用三网融合应用服务的态度(0.23)会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的使用意向,对企业来说,如何让消费者对使用三网融合应用服务持有正面态度至关重要。企业应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售后服务,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树立更好的品牌形象。研究发现主观规范(0.20)对购买意向的影响正向显著,企业要提高对消费者口碑影响的重视。

三网融合应用服务的感知风险对使用态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0.17),这表明三网融合应用服务的风险越小,用户越有动力去使用它。所以还应该强化对三网融合应用服务内部和外部感知风险的防范,确保产品质量,服务宣传做到不欺骗消费者,保障个人的安全性,消除消费者顾虑。

政府应继续推行三网融合的发展。本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消费者对使用三网融合应用服务的态度是非常积极的,而且其态度影响使用意向的程度也比较大。三网融合即将进入下一阶段的试点与推广,政府应该规范市场的有效竞争,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从而促进三网融合的顺利开展。

5 结论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有关技术接受模型和计划行为理论的整合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理论分析较多,实证检验较少。本研究提出的模型不仅有理论文献的支持,也得到了实证的验证。因此,对今后两大理论整合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论文的另一个贡献在于根据三网融合应用服务特点,提出了三网融合应用服务消费者使用意向的理论模型,通过对模型中的假设进行实证检验,探讨了影响消费者对其使用意向的关键因素。

本研究打算今后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通过扩大样本容量来提高变量之间的影响作用系数的稳定性,二是对城市和农村消费者的使用意向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 Elliott,Mark A.,Christopher J.Armitage,and Christopher J.Baughan.Using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o Predict Observed Driving Behavior [J].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7,46 (1): 6990.

[2]Davis,F.D.A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for Empirically Testing New EndUser Information Systems: Theory and Results [R].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1986.

[3]Davis,F.D.Perceived Usefulness,Perceived Ease of Use,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J].MIS Quarterly,1989,13(3) : 319340.

[4]Ajzen,Icek.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SelfEfficacy,Locus of Control and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J].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002,32(4):665668.

[5]Kotler P.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Planning,Implementation,and Control [M].9thed.Canberra: Prentice Hall,1999.

[6] Wood,C.M.and Scheer,L.K.,Incorporating Perceived Risk into Model of Consumer Deal Assessment and Purchase Intent [J].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1996,23(1),399404.

[7]Mitchell V W.Consumer perceived risk: conceptualizations and models [J].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1999,33(1/2) :163196.

[8]Robey,D.Research Commentary: Diversity in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Threat,Promise and Responsibility [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1996(7):400 408.

[9]M Fishbein,I,Ajzen.Belief,Attitude,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J].Reading,MA:AddisonWesley,1975.

[10]Y Lee,K Kozar,K Larsen.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Past,Present,and Future [J].Communications of the AIS,2003(12) :752780.

[11]Armitage,Christopher J.and Mark Conner.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ssessment of Predictive Validity and “Perceived Control” [J].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999.

[12]Conner,Mark,Rebecca Lawton,Dianne Parker,Kathryn Chorlton,Antony SR Manstead,and Stephen Stradling.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o the Prediction of Objectively Assessed Breaking of Posted Speed Limits [J].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7,98 (3): 429453.

[13]Ajzen,Icek.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Some Unresolved Issues [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991,50 (2): 179211.

[14]Kraft,P.Jostein Rise,Stephen Sutton,and Espen,R?ysamb.Perceived Difficulty in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or Affective Attitude [J].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05,44 (3): 479496.

[15]Bauer R.Consumer Behavior as Risk Taking [M].Dynamic Marketing for a Changing World Chicago: America Marketing Association,1960: 389398.

[16]Stone NGK.Perceived risk: further considerations for the marketing discipline [J].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1993,27(3): 3950.

[17]Miyazaki.A.and Fernandez,A.Consumer Perceptions of Privacy and Security Risks for Online Shopping [J].The Journal of Consumer Affairs,2001(35):2744.

[18]Bagozzi.Richard.P.,Hans,Baumgartner,andYoujaeYi.State versus action orientation and the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An application to coupon usage [J].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1992,18 (4):505518.

[19]Taylor S,Todd P A.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sage: A Test of Competing Models [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1995,6(2):144176.

[20]Davis,F..Perceived Usefulness,Perceived.Ease of Use 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J].MIS Quarterly,1989,13(3):319340.

[21]Choi,H.,Choi,M.,Kim,J.andYu,H.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adoption of information appliances with a focus on interactive TV [J].Telematics and Infomatics,2003:1611 83.

[22]Venkatesh,V.,Davis,F.D.A Model of the Antecedents of Perceived Ease of Use:Development and Test [J].Decision Sciences,1996,27(3):451481.

[23]武瑞娟,李东进,吴波.中国农民消费者对下乡家电产品的购买意向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0,(01).

[24]赵冬梅,纪淑娴.信任和感知风险对消费者网络购买意愿的实证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0,(03).

[25]廖泽俊,柏琳.基于TAM的大学生微博使用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合理消费论文篇10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 100070)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的文化消费现状和趋势,梳理文化消费影响产业结构的作用机理。根据中国与美国的投入产出数据分析我国居民文化消费对文化产业的拉动以及文化消费对产业总产出的拉动,与美国对比分析我国目前文化消费结构以及产业结构的合理性,探索文化产业发展以及总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政策建议。

关键字:文化消费;产业结构;结构合理性

[DOI] 10.13939/j.cnki.zgsc.2015.30.

1引 言

根据2014年的文化蓝皮书[指《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2014)》和《中国文化产业供需协调增长测评报告(2014)》.]数据,我国2012年全国城乡文化消费需求达到11405.97亿元人民币,总量增长12.64%,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人均文化消费需求达到844.45元人民币,增长12.09%。对比来看,居民文化消费的总量增加比产出水平的增加要多很多,比居民收入的增加要少很多,比总消费的增加要略微低一些,与储蓄的增加相比前者显著低于后者。1991—2012年,全国人均文化消费以13.60%的年均速率增长,而将2004年与2012年的文化产值相比,中国文化产值经历了2.15%至3.48%的增长,居民文化消费率却由2.76%降低至2.20%。可见,文化产业与文化消费之间存在着不协调、不一致的问题,长此以往,必定会在两者之间激发出更多的矛盾,以至于使文化产业生产与文化消费需求脱离。

2文化消费结构合理性研究

2.1产业结构受消费影响的理论基础

通过列昂惕夫的投入产出模型,可以表示文化消费影响产业结构的效应,中间使用+最终使用=总产出,可表示为:

(i=1,2,…,n)①

其中,Xij代表i部门为j部门生产消耗提供的产品的数量; Yi代表i部门产品的最终使用量;Xi代表i部门的总产出数量。

(i,j=1,2,…n)②

为直接消耗系数,即j部门生产单位总产品对i部门产品的消耗量。将②式代入①式,得到:

(i,j=1,2,…n)③

矩阵形式为:

即AX+Y=X,X为社会总产品向量,Y为最终产品向量,A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即总产出-中间使用=最终使用

X为A的同阶单位矩阵,为投入产出矩阵,也称之为列昂惕夫逆矩阵,则有:

④式表示总产出与最终使用间的关系,通过其可知各部门总产品X的情况下,各部门的最终使用Y。由④式两边同乘以 可得:

⑤式的经济含义为当最终总产品每增加一个单位时对社会总产品的完全需求量,其投入产出模型为:,其中B起着乘数作用,直接消耗系数就被其放大为完全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即等于直接消耗系数与间接消耗系数之和。

综上所述,根据⑤式可实现文化消费对产业结构产生的乘数效应和溢出效应。

2.2文化消费结构的合理性

文化消费可以对产业结构产生多种影响,同时,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变也会从供给的角度影响居民的文化消费。两者之间的这种相互关系意味着,文化消费的结构绝不是孤立于产业结构而存在的,必须是与产业结构有着良性互动,互相适应并推动彼此顺应时势的发展。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下,在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大环境下,文化消费若想实现结构的优化,不仅要根据居民需求调整自身内部的各项分类的占比,还要与产业相适应、相互协调,这便是实现文化消费结构的合理性的基本要求。基于这一视角,本文在讨论文化消费结构时将会分别讨论内、外两部分的合理性问题。在本部分利用投入产出方法分析了文化消费与产业关系问题,从而提出中国应需注意的问题和政策建议。

3 我国文化消费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利用前文介绍的理论基础,本部分经过数据处理分析,将居民文化消费额对产业总投入的需求关系进行阐述。本文选取的中国数据为投入产出表中的“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教育”两部门数据,来自中国投入产出学会网站2005年和2010年的投入产出表,美国的数据为48部门的投入产出表中的“教育”一个部门数据,对OECD投入产出数据库中美国2000年和2005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起,在文化消费对总产出的拉动方面即处于稳态状态,可以作为中国未来发展方向的参考,所以选取美国作为比对国家。

2005年,中国居民对于教育的消费数量为3026.27万元人民币,占居民消费总额的4.25%;在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方面的消费数量为656.33万元人民币,占居民消费总额的0.92%。2010年,中国居民对于教育的消费数量为4987.85万元人民币,占居民消费总额的3.45%;在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方面的消费数量为1077.72万元人民币,占居民消费总额的0.74%。可以看出在这个时间段的前后,居民在文化方面的消费绝对值增加了,但是在消费的比例上却是下降了,这说明,虽然在文化消费上居民的需求在增加,但是相比于其他部门的增加速度还是比较缓慢,这其中也不乏由于文化的新的表现形式未被计算于统计数据的情况存在。

针对中国的文化消费对总产出的投入需求分析,利用投入产出模型中的X=B*Y,将B*Y中的各部门的值求和,比上居民文化消费的占比,就可以衡量文化消费部门的产品消费每增加一个单位,需要的产业总投入。经过计算,可以得出我国的文化消费部门的产品消费每增加一个单位,需要的产业总投入都在2个单位左右,但对比于2005年的2.24,2010年时的1.91体现出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是趋于健康完善的。相比于美国的1.7~1.8稳定的浮动范围,中国居民的文化消费及文化产业可以看出还处于尚不稳定的阶段。在消费发展的推动下,产业也在进行着优化和调整,以适应居民越来越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求;在产业结构方面,未来会在结构调整方面更加趋于合理化,以适应消费需求的结构变化。

4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研究可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中国居民的文化产业体系正在日益完善,产品的供给能力也在增强,不过仍然存在供给与需求不相适应的情况。第二,文化消费需求在不断增大,种类也在更加趋于多元化,居民消费结构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而更加合理。第三,对于同样的产出,中国对产业的需求多于美国,中国的产业结构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调整,更要加强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

针对中国文化产业结构发展并不完善且没有与文化消费相适应的情况,提出以下几条建议:第一,应将文化产业的发展适时地贴近文化消费的需求,以需求指引产业发展;第二,注重文化产业的发展监管,促进更多适应居民需要的新兴形式的出现;第三,重视并且利用文化消费对产业结构的作用和影响,来支持产业和消费的结构升级;第四,针对区域之间的文化产业发展差距,制定相关的鼓励性政策并推动实施,以实现区域间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契夫、陈锡康.投入产出分析[M].北京:国财经经济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