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学课程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7 00:32:04

行政法学课程论文

行政法学课程论文篇1

关 键 词:新中国成立初期 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高等学校

高等学校是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高等教育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因此,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和政府即在高校进行普遍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这是改造旧教育,建设新教育的题中之义,是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校的实践。当时,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动这一工作,为新中国培养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新型知识分子奠定了坚实思想基础。对这一历史进程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对当今高校的思想理论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建立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平台

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并颁布的《共同纲领》提出了新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1]为改造旧教育、创建新教育,人民政府在接管、接收公、私立高校时,废除了原有法西斯式的训导制度、特务统治和反动的政治教育,取消了“******党义”、“公民”、“军事训练”等反动课程。重视对高校师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是党的优良传统。早在苏区中央局创办的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延安的抗大、陕北公学均开设了马列主义基本理论与党的基本政策知识课程。新中国初期,在高等学校开设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就成为改造旧大学、建设新大学的重要措施。

1949年上半年,燕京大学自动添设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经济问题、马列主义基本问题、中国社会史、历史哲学、共产党宣言和联共党史等新课。1949年10月,华北人民政府高等教育委员会颁布了《各大学、专科学校文法学院各系课程暂行规定》,以“废除反动课程(******党义、六法全书等)”、“添设马列主义课程”、“逐步地改造其他课程”为各院系课程的实施原则;同时规定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包括社会发展简史)、新民主主义论(包括近代中国革命运动史)和政治经济学为文学院与法学院的共同必修课程,前两门为各大学专科学校各院系共同必修课。这个规定还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文法学院的文学、哲学、历史、教育、经济、政治、法律等七个系的课目进行改造,各学科添加不少与学科相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的课程,这“是用新民主主义的、科学的、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用马列主义观点和方法,代替******反动统治时充满唯心论、机械论,以及封建、买办、法西斯主义的反动课程的重大措施。”

1949年11月17日,刚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的华北地区及京津19所高等院校负责人会议,讨论高等教育改造的方针,明确指出:当前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加强政治课学习。这确立了政治理论课在新中国高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1949年12月和1950年6月先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第一届全国高等教育会议再次强调,我们的教育应该培养新型知识分子作为我们国家建设的新型骨干,高校要进行革命的政治教育,肃清封建、买办、法西斯主义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会议通过的并由教育部于1950年8月14日颁布的具有法规性质的文件《高等学校暂行规程》,把对学生进行革命的政治思想教育列为高等学校任务的首条。教会学校亦不例外。1950年8月19日,中共中央在《关于天主教、基督教问题的指示》中明确指出:教会学校应遵守政府法令设政治课为必修课。之前,即5月19日,教育部颁发了经过政务院文教委员会批准的《北京师范大学规程》,规定政治课约占本科各系全部课程的15%。同时强调,在文化业务课中,也应贯彻革命的思想与政治教育,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这些规定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列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并予以法制化。

1951年6月,教育部召开高校课程改革讨论会,针对当时存在的“把政治课与业务课对立起来”和认为“只有政治课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等错误的或片面的看法,进一步明确政治课与业务课的关系,强调政治课是各系科的基本课程,要着重于系统的理论知识的讲授。9月10日,教育部就政治课问题向华北各高校发出指示:(一)“各系拟定教学计划时,应把思想政治课作为业务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取消“政治课”的名称,将《社会发展史》改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论》,与《新民主主义论》及《政治经济学》同为独立课目,并“应将上述三课目同其他业务科统一计划”。(二)将“政治课教学委员会改为各该课目的教学研究指导组,由教务长负责计划、组织、督导检查”。从此,在我国各高校,各门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目列入整个教学计划,成为各系、各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

行政法学课程论文篇2

【关键词】会计专硕;课程思政;课程特色;融合教育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高等会计教育也进入了高质量教育发展阶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深化会计“德”与“术”的融合教育,思想政治和专业课程思政融合教育越发显得重要。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促使课程思政的理念形成广泛共识,广大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全面提升,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基本健全,高校立德树人成效进一步提高。”2021年3月,财政部《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征求意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展望2035年,将基本实现打造会计强国的战略目标;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知识结构、执业能力与会计强国的地位相匹配;会计诚信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推动会计人员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全面提升等。上述远景目标均与会计课程思政教育密切相关。那么,新时代我国会计专硕课程的特色和思政教育的目标及内容应如何设计?如何有效实施?这些问题急需会计教育界、理论界和实务界进行深入探究。

一、文献综述

1.从单一课程思政教育元素设计角度。本科层次的《会计学》和《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应融入思政元素、重构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等[1],将课程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对接分项设计[2],并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财务会计思政教育实践。《政府审计学》作为会计专业课程,要挖掘课程中“公正、法治、敬业、诚信、国家治理”的思政理念[3]。2.从会计专业和学科建设角度。殷俊明等[4]采用“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思路,从“立德”和“树人”两维度设计了会计学专业思政的具体建设路径。董必荣等[5]认为突显“价值引领”、瞄准“两性一度”、明确“建设目标”、打造“卓越团队”是学校会计学金课建设的基本思路。徐经长[6]认为新时代会计学教学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需要重视职业能力的提升,需要紧密联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有对企业管理实践和政府治理的关切。3.从会计人生教育内涵拓展角度。栾甫贵[7]论述了拓展高等院校会计教育内涵、引入人生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主张用会计理论和方法诠释人生,用人生哲理深化会计教育,以提升会计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等。也有学者从职商维度,剖析了高素质应用型会计人才的本质内涵与能力要求。上述文献从不同角度探究了本科层面的会计课程思政教育的内容、思路和举措。依据《纲要》的规划任务,本文以绿色会计教育为特色,从绿色会计专硕(绿色MPAcc)教育层面,探讨会计专硕课程“思政+特色”融合教育的目标定位、内容设计和实施措施等,以丰富中国特色的MPAcc教育理念,落实教育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任务,同时有利于指导培养单位课程思政教育建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绿色MPAcc课程思政教育的思想基础与教育目标

1.绿色MPAcc课程思政教育的思想基础。绿色MPAcc特色教育是在绿色高质量发展观指导下,确立绿色会计教育理念,制定绿色会计专硕培养目标,将绿色会计理论与实务问题贯穿于培养全过程,培养市场需要的具有绿色环保会计特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8]。这一特色教育蕴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思想。进入新时代,绿色MPAcc课程思政教育的思想源泉是马克思关于会计的“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著名论断和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马克思认为,“过程越是按照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这一著名论断揭示了会计的反映和控制功能,及其在大规模生产环境下的微观和宏观重要性。在马克思看来,企业的资本运动“是由包含商品的定价或计价(估价)在内的簿记来确定和控制的”,控制职能是会计的本质职能,没有对“过程的控制”,“观念总结”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传播、认知和践行马克思会计控制思想是当今MPAcc课程思政教育的基本内容,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作为对生态产品或产业价值全周期性的反映和控制的生态会计,将在经济社会生态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总书记提出的“两山”理念,蕴含着自然、经济和生态会计的关系。自然环境资源的“绿水青山”就是经济中的“金山银山”,需要自然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统一核算与控制,这一功能天然地由会计尤其是资源环境会计来承担。因此,新时代资源环境会计、审计的教育思想源泉是总书记的“两山”理论。以“两山”理论为指导,研究设计绿色MPAcc会计教学内容,通过资源环境特色的会计、审计、财务等教学,培养会计硕士的生态文明理念,使其熟练掌握生态会计的知识和技能。2.绿色MPAcc课程思政教育目标。绿色MPAcc教育以绿色会计为特色,既包含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历史文化教育,又涵盖了马列思想及当代创新发展观的教育,同时蕴含了绿色会计的反映监督职能与法治思想和道德思想的融合教育。基于绿色MPAcc思政教育的思想源泉和会计专硕总目标,绿色MPAcc课程思政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时代所需要的、具有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担当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重任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会计职业人才。其具体的教育目标为:一是以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塑造正确的会计人生职业观念,包括会计法治观念、会计职业道德观念、会计责任观念、如实反映观念、诚实守信正直观念、绿色环保会计观念等。二是改善MPAcc学员会计心智模式,包括改善学生会计思维认知方式、知识素养、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等,以新发展理念和可持续发展观为基础,创新性地从事会计职业。三是获取全面而有特色的会计知识和技能(如绿色会计知识、职业判断的技能、解读经济利益的技能等),是会计教育必须面对的基本目标和任务。四是提升会计职业能力[9],包括理论分析能力、数据处理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合作协调能力、团队领导能力、学习领悟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等。

三、绿色MPAcc核心课程思政教育的内容体系

教育目标决定教育内容,教育内容的设计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教高[2020]3号文件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同时指出,“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要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和行业领域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据此,笔者认为绿色MPAcc核心课程思政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如图1所示。1.MPAcc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教育。MPAcc课程思政教育是以思政课程中的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借助专业课程,巩固思政课的原理,加深思政课程教学原理的应用,提升师生的思想政治修养和法律道德水平,培养适应新时代的高级会计应用人才。2.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特色思政教育。该课程作为MPAcc课程思政教育的专业基础课程,系统阐述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思想体系、理论框架和实践方法。与专业课程中的法规道德教学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会计专硕的课程思政教学的主体内容,并与会计专硕专业课程中的绿色会计、绿色审计、绿色财务等特色内容共同构成绿色MPAcc核心课程思政教育的内容体系。如在讲述会计职业道德评价惩戒机制时,引述总书记论道德,“要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法律是底线的道德,也是道德的保障。要加强相关立法工作,明确对失德行为的惩戒措施。要依法加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失德行为的整治。对突出的诚信缺失问题,既要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又要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对见利忘义、制假售假的违法行为,要加大执法力度,让败德违法者受到惩治、付出代价”。基于中国特色会计职业道德评价惩戒机制,使学员认识到褒扬会计诚信与惩戒会计失信的重要意义,引导学员积极践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会计道德评价和惩戒案例,提高学员对中国制度的自信并深化学员的会计职业理想等。3.专业核心课程的“思政+基本+特色”教育内容。MPAcc的核心课程由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和审计理论与实务等构成。笔者认为核心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应包括“思政+基本+特色”内容。这样设计不仅能够体现核心课程对教学大纲基本内容的传授,而且可以体现核心课程的思政引导,并与基本内容相融合。通过专业教育塑造正确价值观,从价值运动教育,到融入思政教育,再拓展到学生的人生价值教育等。另外,课程内容还要体现特色教育,如绿色会计特色内容,实现以思政为引导,以基本内容为核心,以特色内容为特点,培养全面而有特色或专长的会计人才。具体设计如表1所示。

四、绿色MPAcc课程思政教育实施路径

1.加强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对课程思政教育的指导。全国专硕教指委应在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下,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课程思政理念及《纲要》精神,组建会计专硕课程思政指导分会,研究并提出会计专硕课程思政的教育指导意见,开发会计专硕课程思政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思政素材库等,并指导和督促培养单位会计专硕思政教育的规范建设。2.MPAcc培养单位探索实施“三位一体”融合教育模式。MPAcc培养单位应按照会计专硕的总目标和课程思政目标及特色教育目标,以课程思政为引导,以基本内容为核心,以特色内容为亮点,修订完善MPAcc教学大纲,探索设计并实施“思政+基本+特色”的“三位一体”融合教育模式。3.各课程教学组实施PDCA模式。各课程教学组依据“思政+基本+特色”的“三位一体”融合教育理念,采用PDCA(计划→执行→检查→改进)模式,开展各专业课程的特色思政教育。首先,细化课程教学目标,设计课程教学计划,形成“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案。其次,创新教学方式,实施过程教学法,包括教材使用、思政元素的采集和特色内容的引入,通过线下线上的传统讲授、讨论汇报、案例教学、慕课教学、影视教学和质疑教学[10]等方式方法,确保过程教学质量。再次,创新课程考核机制,实现全过程和“三位一体”内容全覆盖的考核机制,实施以“三位一体”全覆盖为考核要点,以平时过程考核为主、期末考核为辅,并以开卷、闭卷、课程论文、案例分析汇报等多种形式进行综合评价。最后,针对执行和检查考核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以持续提升教学质量。4.强化实践课程、毕业论文创作与课程特色思政的融合。MPAcc强调实践应用教育,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所以在采用双导师制的实习实践课程教育中,既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育,也要在实践课中践行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教育。在实习实践中应重点观察与课程思政相关的现象和问题,为学位论文选题提供实践依据。这些来自实践导向的学位论文选题,既有实践意义又有思政教育意义。进一步,在论文创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研究创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论文创作中对学生学术规范和严谨的逻辑思维的培养,使其尊重已有学术成果、坚守学术道德规范,即寓思政教育于实习和毕业论文创作。5.MPAcc毕业生用人单位以德才兼备人才需求为导向,推动“思政+基本+特色”融合教育模式的有效运行。MPAcc的教育供给要符合人才市场的需求。培养单位应不断与用人单位互动交流,根据市场的有效需求和用人单位评价机制,推动“思政+基本+特色”MPAcc的供给侧改革,实现MPAcc培养的总体目标。

五、结论

会计专硕课程思政教育是新时代中国会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专硕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为培养高质量的德才兼备的MPAcc人才,特色和思政融合教育是现实的选择。基于绿色发展观,开展以绿色会计为特色的会计专硕思政教育,以马克思有关会计论和“两山”理念作为思想源泉,结合会计专硕教育特征,本文设计了会计专硕必修课程特色和思政融合教育的具体目标、内容体系和实施举措,以期培养具有远大理想、家国情怀,遵守职业道德和审计法规,融“政治—道德—法规—业务”为一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卓越会计师。为此,教育主管部门和会计教指委组织制定并完善会计专硕课程思政教育标准,督导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各培养单位根据《纲要》要求和自身特色定位,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准,有效提升教师课程特色和思政教学能力,将特色和课程思政内容嵌入核心课程,实施“思政+基本+特色”融合教育。会计专硕用人单位严格以德为先,招聘德才兼备的富有特色的会计专硕毕业生,推动“思政+基本+特色”融合教育模式的有效运行。

【主要参考文献】

[1]杨瑞平等.通识教育下的《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改革研究[J].财会月刊,2019(2):72~79.

[2]章雁.关于本科“中级财务会计”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的思考[J].商业会计,2020(7):103~105.

[3]王如燕.《政府审计学》“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J].国际商务财会,2020(6):72~74.

[4]殷俊明,张兴亮.会计学“专业思政”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财会通讯,2020(15):163~166.

[5]董必荣,刘海燕.会计学一流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9(10):75~79.

[6]徐经长.新时代我国大学会计学教学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8(5):19~23.

[7]栾甫贵.会计教育内涵的拓展——基于人生教育的思考[J].会计研究,2017(12):87~92.

[8]郝玉贵等.绿色+MPAcc特色化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商业会计,2020(13):114~117.

[9]王化成,支晓强.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9:1~332.

行政法学课程论文篇3

[关键词]人文课程;政治化;专门化

Abstract:ThedisciplineofhumanityisthemostimportantpartofthetransformationofhighereducationintheinitialstagesofP.R.C,andthetransformationofthedisciplineofhumanityisfinallyembodiedincurriculum.Thetransformationofthecurriculumofhumanisticdiscipline,ononehand,embodiesinchangingcommoncurriculumintopoliticalcurriculum,andontheotherhand,thebroadandthickcultivatingmodelintothenarrowandspecialmodel.Thetransformationweakenstheintegralstrengthandacademicbaseofdisciplineofhumanity.

Keywords:humanisticcurriculum;politicaltendency;specialization

课程是高等教育制度的基础和核心,任何高等教育的变革最终要落实在课程的变革中。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文学科作为高等教育变革的重中之重,其课程的变革在公修课和专业课两个方面都有集中而鲜明的表现。本文试图对人文课程在这两个方面的变革过程作一详尽的考察和分析,以探求人文学科在这一时期的基本发展态势。

一、公修课改革:政治课取代通识课

华北地区政治课教学改革早于其它地区。1949年10月,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公布了《各大学、专科学校文法学院各系课程暂行规定》,其中对文学、哲学、历史、教育、经济、政治、法律7个文科系的公共必修政治课的科目与时间作了如下规定:“一是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包括社会发展简史)(第一学期学完,每周3小时);二是新民主主义论(包括近代中国革命运动史)(第二学期学完,每周3小时)。三是政治经济学(第二学年起,每周3小时,一年学完)。”[1](P128-129)华北地区各大学文科系在这一规定的指导下普遍开设了政治课。1949年9月至1950年1月开设了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课程,为了指导其教学工作,还专门成立了华北地区唯物论教学委员会,负责编写唯物论讲义大纲。在各大学也成立了包括教授、讲师、助教、学生代表及党团代表在内的唯物论教学委员会。1950年2月至7月开设新民主主义论,为此,成立了专门的华北地区新民主主义论教学总委员会。1950年7月召开了全国大学政治课教学讨论会,来自全国的大学政治课教师120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归纳了一年来政治课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四点问题,明确了今后政治课教学的“三个重点”和“三项原则”。同时,会议还要求各大学成立政治课教学委员会或政治课教学研究指导组。

在全国大学政治课教学讨论会的推动下,1950~1951学年华东地区、中南地区、西南地区的政治课教学改革大踏步向前。其中政治课教学内容的改革进展很大。1951年7月和9月教育部分别发出了《对各大行政区分别召开暑期高等学校政治科目讨论会的指示》和《关于华北地区各高等学校1951年度上学期进行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等科目教学工作中的指示》,其中重要的变化是,要求政治课应由专门教师担任,政治课应作为业务课之一,取消“政治课”这一名称,让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新民主主义论、政治经济学分别成为独立的学科。这是对政治课性质的新规定,即把政治课从公修课程上升为专门学科。可是,这一指示并没有付诸行动。1952年院系调整结束后,教育部立刻发出了《关于全国高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课程的指示》,对全国高等学校政治课进行了统一的规定。

以上政治课的导入过程(见表1),显示了如下趋势:一是政治课的内容逐步稳定下来,最终由新民主主义论、政治经济学、唯物论三门组成;二是每门课的教学时间逐步延长,从最初的每门课半年延长为一年;三是政治课教学从部分院系走向所有院系,从最初的文科系走向所有的系科;四是政治课教学由部分地区的部分高校走向全国所有高校;五是学校层次越高,政治课的科目越多,政治课总的教学时数越长;六是形成了完整的政治课教育教学组织机构,即“教育部——区市教学委员会——课程教学委员会——校教学研究组”这样一个组织严密的系统网络。这六个趋势的共同特点是政治课作为大学公修课的地位不断增强,重要性不断增加。从此,政治课作为大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大学扎下了根。

改革后的大学公修课与新中国成立前的公修课在教学内容上有很大不同,下面对1944年和1950年文法学院和理学院公修课的内容进行比较。

从表2、表3可以看出:一是从教学分量来看,1952年的公修课学分少于1944年,减少了近一半,其中理学院减少得最多。二是从教学内容来看,1944年的公修课以通识教育为特色,1950年公修课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1944年的公修课除了理科基础理论、社会科学基础理论外,以经典人文学科文史哲知识为主。如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有12个学分,哲学概论、逻辑学有7个学分,语文占6个学分。三门小计25个学分,占公修课总学分的一半。而1950年的公修课以政治经济学、社会发展史和新民主主义论为主,侧重于意识形态的灌输。其历史部分只有中国近代史,语文与写作显然有突出语文的应用性淡化其文学性之倾向,哲学在公修课中几乎丧失殆尽。总之,1944年的公修课是文理相通的大通识课程,而1950年的公共必修课是文理不通的专门政治课程。

二、1949~1952年:人文学科专业课的精简

1950年8月教育部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决定》,对当时高等学校课程状况的描述是:“相当大的部分不是新民主主义的,即还不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还不能符合新中国建设的需要。”对进一步改革高校课程的指示是:“废除政治上反动的课程,开设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的政治课程,藉以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实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改革,达到理论与实际的一致。一面克服‘为学术而学术’的空洞的教条主义的偏向,力求与国家建设的实际相结合,这是我们现有高等学校主要的努力方向;另一面防止忽视理论学习的狭隘实用主义或经验主义的偏向”[2](P395)。与此同时,教育部还了《高等学校课程草案——文法理工各系》。与新中国成立前的任何时期相比,这个时期的课程规定都是相当具体的,不仅规定了课程科目、开设时间、学分数,还规定了个别主要科目的具体教学内容。在这些规定指导下,各大学就校内各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主要是去除旧课程和反动课程,增加了新课程。在此,以重庆大学的改革情况(见表4)进行说明。多智网校诚招全国各地市独家线下商,共同开发网上教育市场。多智教育()!

由上表可知:一是从院内各系课程变动来看,文学院中国语言系变动最大,法学院法律系变化最为明显,商学院银行保险系变化最为明显。二是从各院系之间比较来看,医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各系课程的变化很小,如工学院主要是各系名称的改变而非内容的改变。停办的课程几乎没有。三是从文学院课程科目变动来看,停办57种,新设84种,保留28种。保留的只占停办的一半,即只保留了原来课程的三分之一。新设课程84种与原有课程总数85相近。这表明,文学院课程精简和变更幅度是最大的。

三、1952以后:人文学科专业课设置的专门化

1952年院系调整后实行的课程教学改革是以专业设置为中心而开展的:专业是大学教学制度的核心,大学按专业招生,专门人才按专业培养。政府根据国家建设所需要的专门人才种类制定专业,大学设置专业必须经过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批准。与这一指导思想相一致,各大学纷纷进行了专业课程的改革。

在各校进行专业设置调整的基础上,全国性的综合大学专业调整于1953年开始,标志是该年9月召开全国综合大学会议,提出了《关于综合大学1954年专业设置及发展规模问题的报告》,制定了综合大学专业调整的原则及具体方法:“专业的目标表示国家建设对这类人才要求的规格。凡目标过狭而教学计划中的课程不能成一完整体系的专业,拟暂不设立;目标过宽而教学计划中的课程虽已可分为几个体系,但为条件所限未能立即分设的专业,将来再分设几个专门性的专业。”[2](P407)根据这个报告,1953年综合大学里社会科学的专业设置现状与调整方案如下(见表5):

从上表可知,在13所综合大学中,哲学学科减少最多,只有北京大学一个学校开设。历史学和中文在各个大学均有开办。社会科学的减少也相当严重,法律学只在东北人民大学一所学校开办,心理学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开办,但还没得到教育部的认可。

1954年11月高等教育部制定了《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分类设置》(草案),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份全国统一的专业目录,它把高校课程设置的专业化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该《目录》共有专业257种,其中工科类专业147种,占一半以上。1956年5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章程草案》指示“高等学校根据高等教育部批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工作”,对大学改革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将在改革基础上建立的新的大学制度以法规的形式规定了下来。1957年以后,各大学按照专业制定教学计划,根据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制度依然沿袭下去。

这一时期的课程改革,其过度专门化的课程设置在培养各种专门人才服务于新中国的建设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然而,这对于大学人文学科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其原因在于:它削弱了综合大学的实力;人文学科减少过多;学科发展所需要的无形的历史积淀在院校合并中流失了;强调高度的集中统一,学校主动权太少。马叙伦在1953年的一次关于综合大学的报告中谈到:“在某些地方调整时未能照顾到某些大学的原有的优点与系科特长及其本身的需要,或者移重就轻,使其多年积累起来的能代表该校特点的教学基础失掉应有的作用,或者把某些重要系科连根拨掉,使该校其他相关系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受到很大影响。”[1](P213)因此可以说,50年代初期的院系调整削弱了综合大学的系科设置,实际上削弱了综合大学的整体学术水平与科研实力,使我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之间的差距更大了。

[参考文献]

行政法学课程论文篇4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考试方法; 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5-0062-03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方法改革的背景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然而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肩负使命感的理想主义在大学生群落中逐渐失落,实用至上的物质主义盛行,通往未来职场的竞争对大学生而言更为迫切,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与吸引力总是有所欠缺,教学现状欠佳。究其问题根源,与实用主义盛行、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和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生活等有关,但在很大程度上也与思政课的考试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

2012年3月16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改革考试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考查和学习能力评价的意见;提出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勤工助学和挂职锻炼等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见,若干意见的提出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以考试方法改革为依托,积极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是增强思政课教学吸引力与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考试方法解析

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考试工作是其中的一个基本环节,考试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目前,高校思政课的考试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统考试方法

(1)期末闭卷的考试方法 期末闭卷考试操作简单明了,评价客观、真实、具体,可以比较系统地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这种“一考定乾坤”的考试方式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陷入应试教育的误区,有悖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少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就是考“背功”,他们的应对策略是“平时松、考前紧、考后忘”。加上这种考核只是从课本内容出发,将考核局限在课堂上,难以体现思政课“知行统一”的特点。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也难以完全反映教育的基本规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本质。笔者近期在浙江树人大学开展的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84份,如表1所示,只有12名学生认为“闭卷考试”是最合适的思政课考试方法,仅占总人数的3.1%。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很排斥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和完全闭卷的考试方法。

(2)平时成绩加期末闭卷考试的考试方法 这种考试方法开始注重学生平时表现,但是平时成绩所占比重通常很小,成绩主要由期末闭卷考试的卷面成绩决定,闭卷考试内容主要是课本中的理论知识点。思政课采取此种考试方法的弊端在于:学生的到课率、听课的关注度比较低,学生在临近期末考试时花几天时间抄笔记、划重点、死记硬背,只为考试突击过关。

以上两种考试方法只考核了知识点的机械记忆,很少涉及理论运用方面的考核,且落后于“90后”学生的学习手段,难以得到学生的认同和接受。

(3)平时成绩加开卷考试的考试方法 这种考试方法加强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平时成绩所占比重大大提高,教师在平时考查学生的出勤情况、平时作业和课程论文等,并据此给出学生的平时成绩。相对第一种考试方式而言,这种考试方式比较受学生欢迎,学生的到课率也得到了提高,不足之处是:由于没有了闭卷考试的压力,学生的听课质量就难以保证,不少学生只是被动进入课堂,人在心不在。

2.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考试方法改革的新尝试

于信汇所在上海大学尝试以随堂反馈取代期末考试[1]。王国炎所在南昌航空大学探索了开放式考核机制,实行理论学习成绩与实践教学成绩的双线考核。理论教学考核以开卷考试的方式为主,采用口头表达与书面答题相结合的形式;实践教学考核以递交实践报告的方式为主,采用实践报告和平时表现相结合的形式[2]。朱晓鸿所在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把考试开放给学生,注重课堂参与与课外实践。课堂上通过发言、辩论、讲课等形式给予学生一部分成绩;课外结合课堂教学设计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考察,回来后在教师指导下撰写考察报告,获得实践分数[3]。王立荣的考核思路是1+3+3+3,即第一阶段的学习过程考核占总成绩的10%,第二阶段的基本理论考核占30%,第三阶段的实践教学考核占30%,第四阶段的综合能力考核占30%[4]。

上述理论与实践成果的亮点包括:以考核方法改革带动教学方法改革,从而提高思政课教学吸引力的正确思路;考核方式设计上否定“一考定乾坤”的传统考核方法,更加注重学生平时表现、实践、参与等在总成绩中的比重等。但是改革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如果改革不涉及基础知识的考核,这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把握,学生学习积极性上去了,但是理论素养却下降了。另外,学生运用书面语言分析、表达、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非常重要,特别是在“90后”学生中更需要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将问题清楚明白的表达出来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平时成绩+课程论文+期末机考”的考试方式改革设计

以“平时成绩+课程论文+期末机考”的考核为主线,不再只是考核“背功”,更加注重学生平时表现,着力培养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网络时代运用新技术手段展示自己的能力,并以此督促教师和学生尝试主题演讲、讨论辩论、影像资料、课程论文、合作学习和实践教学等教学方式,增强课程吸引力与实效性。这种新的考试方式改革将致力于保留以往考试方式的优点,弥补其不足。具体体现在注重学生平时表现的考核;注重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的考核;注重学生对知识理解与掌握程度的考核等方面。

1.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

突出强调学生的过程参与在总成绩中的比重,以考试方法改革带动教学方法的改革。公共基础课任课教师需要研究采取何种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参与课堂,并加大课堂参与情况的考核力度,考察学生出勤率、作业情况、课堂发言、演讲讨论、辩论和社会实践参与等情况。

笔者所在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组在教学过程中尝试演讲讨论式教学,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组,课下由其中一组学生进行准备,课堂上该组委派一名代表进行15分钟的演讲。演讲题目由学生自己确定,但是要以上次课所授内容为基础,内容可以是:一、你认为有疑惑、想要进一步弄清楚的;二、你特别感兴趣、想要进一步展开的;三、激发了你的人生感触、你自己有所体悟的;四、所授内容与热点问题有联系,你的相关看法观点等等。要求制作PPT并写出15分钟的讲稿演,提前发给任课教师批阅,演讲过程中设置倒计时,要求PPT展示,学生要将收集的资料、整理的素材进行消化吸收,并把这些所思所想运用清晰、流畅、有感染力的语言脱稿表述出来,教师最后做点评。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同学登台演讲的内容兴趣很大。其次,锻炼了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并转换为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锻炼了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自我启发”,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潜能。

通过“过程参与”,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整理资料,为自己的论点寻找独特又言之有理的观点,并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运用清晰流畅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理解能力和抽象归纳能力,是提高思政课教学吸引力的重要方式。实践证明:只要给我们的学生一定的准备时间和适当的说明指导,学生能够很出色的完成任务并从中受益,在亲身实践中锻炼了动手能力、抽象归纳力和理解能力,并为以后的学习乃至工作积累了相关经验。同时,课程的考核与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在网络时代运用新技术手段展示自己的能力。

2.课程论文占总成绩的30%

课程论文主要考察学生运用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少任课教师在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时反映学生写作能力太差,格式太乱,在大一大二的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接触论文的写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相关的理论素养。在课程论文秉承“化理论为德性、化理论为方法”的信念下,鼓励学生将课程的相关理论转化为自己的素养、德性以及认识世界和看待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通过调研等方式深入实际、认识社会、了解国情、接受教育、增长才干、服务社会,培育和增强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具体做法是,任课教师首先形成该课程的论文选题范围、评分细则、写作规范、论文模板等文档。确定课程论文大致选题范围后,学生可在选题范围内自拟题目;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课程论文写作基本规范”要求撰写课程论文;课程论文不接受手写稿和不符合“论文写作基本规范”的稿件;学生要在指定时间内将电子稿提交任课教师,逾期不交按零分处理。课程论文要求写出个人课程学习中的真实见解和感受,严禁抄袭。所有课程论文以班级为单位,第一轮区分合格(包括优秀、良好、及格)与不合格,第二轮在不合格的修改稿中区分合格与不合格,加强指导。课程论文的写作考察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参与课程论文的写作需要查找大量资料和调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经过整理分析提炼,写出文档,最后通过书面展示出来,这个经历将是对其各方面能力的综合锻炼,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运用相关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其成长进步。

3.期末机考占总成绩的30%

随着电脑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运用,思政课的理论考试部分可以借助电脑这一先进工具实现上机考试,高效、环保的无纸化操作实现了教师对学生课程知识面的掌握情况和理解程度的考核。

这一部分的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具体内容包括:首先,确定机试考试方案,机考部分完全以客观题的形式进行,共100题,其中单选题60题、判断题20题、双选题20题。其次,组织编写上机考试程序软件,满足在现有题库中随机形成一套机考试卷的相关软件需求。再次,搜集、整理试题库,形成2000题左右的机试试题库,供机考程序随机选题。期末上机考试时,每一位学生面对的都是一套与其他同学不同的、随机形成的试卷,要求学生在40分钟内答完所有题目,个别期待作弊的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和机会,端正了考风。

机试试题库的建设和使用将使学生由机械记忆向系统理解知识转变,全新的、现代的考核方式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通过认真的基础理论复习准备,在规定的时间内答题完成后,点“成绩查询”即能看到自己的本次机考成绩,提高了学习兴趣。

四、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1.课程论文不同程度的抄袭削弱了考核方法改革的实际效果

课程论文的写作对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创新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自我要求不严、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抱着应付的态度去写作,效果大打折扣。再加上思政课的授课对象通常为大一大二学生,没有经过相关的学术研究训练,论文的逻辑性与严谨性,格式的规范性等都很欠缺。虽然在课程论文布置时一再向学生强调:要结合所学原理实实在在地写出自己的真实看法,课程论文是将所学理论化为认识世界、看待问题的方法后的真实流露,严禁抄袭。为加强考核方法改革的实际效果,需要任课教师在论文布置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布置时明确要求和规范,在学生写作过程中加强指导,论文提交后应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将成绩拉开差距,优秀论文应该予以表彰,抄袭论文应在期末分数上予以惩戒性的体现。

2.平时成绩差距很小难以体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公正评价

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查是教育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也是思政课教师改革考核方式的重要内容。但是如果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教学方法单一、平时考查不到位,期末给平时成绩就拉不开差距,学生就会认为认真学习与不认真学习一个样,影响学风。任课教师为了在期末时能够给出一个个相对客观公正又拉开差距的平时成绩,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在关心、关爱中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予以及时记录。

参考文献

[1] 于信汇.回答好“六个为什么”提升思政理论课教学水平[J].中国高等教育,2010(21):12-13.

[2] 王国炎.思想政治理论课“大思政”教学改革与建设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0(5):9-11.

行政法学课程论文篇5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认同现状;对策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重要作用,其是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文化思想相互交流、碰撞,高校大W生受到了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所以,如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好的关键问题。

一、高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认同

高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认同主要是指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价值、属性表现出的心理上的接受和价值上的选择,进而达到情感上的认同,并指导自身自觉行为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倾向。

笔者选取了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材料学院、电信学院、管理学院、文法学院、计算机学院、艺术学院、外语学院等学院的207名在校生,通过调查问卷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收集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认同的相关资料,采用定量研究、定性分析的方式,对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的认同现状进行分析。

二、高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认同的主要内容

1.思政理论课程的实用价值。对思政理论课程价值上的认同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对社会价值的认同是指高校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相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对个人价值的认同是指高校大学生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相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性,积极学习最新的政策、精神,从而确立正确的信仰和价值观念。

2.思政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在进行教育活动时采用的方式和手段,通过教育环境传递正确的认识与理论知识,最终实现教学主体与客体的统一。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程教学方法的认同主要包括对教学方法理念及教学方式的认同。

3.思政理论课程的使用教材。教材是知识呈现的载体,是对课程标准的具体展开,是师生进行教学的重要工具。高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材的认同主要包括大学生对思政课程教材内容及教材编写等方面的认同。

4.思政理论课程的教师素质。高等学校思政理论课程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思政教学的成效。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素质的认同主要是指对教师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及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认同。

三、高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认同的现状分析

本次调查共回收209份问卷,有效问卷共205份,问卷有效率约98.1%。在调查对象中,男生108人,女生91人(缺失值为6)。通过对收集材料的分析整理,不难发现,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程的认同有良好的表现,但同时也存在着消极影响。

1.高校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程存在良好认同。(1)大部分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较为认同。调查显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可以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这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这一观点,52.6%的学生比较认同,24.2%的学生完全认同;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可以使大学生了解、学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方针”这一观点,59.3%的学生比较认同,19.2%的学生完全认同;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可以使大学生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民族自信心”这一观点,38.2%的学生较为认同,21.7%的学生完全认同。调查结果表明,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用价值较为认同。同时,通过访谈可以了解到,高校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程的设置比较认同,认为其体现了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要求,能够满足学生的成才需要,使大学生掌握基本政治知识,实现全方位的成长。由此可见,高校思政理论课程能够促进大学生政治素质的提高,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发挥着关键作用。(2)大部分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较为认同。调查显示,对“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有助于高校大学生接受并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观点,58.5%的学生比较认同,11.3%的学生完全认同;对“教材内容紧跟时展,教学方式手段能够吸引大学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这一观点,42.7%的学生比较认同,25.6%的学生完全认同,表明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材内容的时代性和教学方式较为认同。同时,通过访谈可以发现,学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有了更深刻的认同,更加坚信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并对实现中国梦、实现民族复兴充满了信心。高等学校思政理论课程选取多样性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积极性。(3)大部分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的基本素质比较认同。对“高等学校思政理论课教师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观点,60.1%的学生比较认同,22.5%的学生完全认同;对“高等学校思政理论课教师能够遵守法制和纪律”这一观点,64.1%的学生比较认同,21.2%的学生完全认同;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知识”这一观点,49.8%的学生比较认同,10.1%的学生完全认同,这说明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程教师的各方面素质比较认同。同时,通过访谈了解到,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普遍认为思政理论课程教师能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能够发挥教育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高等学校思政理论课程教师专业基础知识牢固,能够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将符合时代需求的学术成果融入教学之中,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

2.高校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程认同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可得出,当代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存在良好的认同表现,但与此同时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如高等学校思政理论课程教材内容和编写体例不贴近实际;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法缺少多样性;部分高校思政课程教师能力素质偏低;部分学生认为高校思政理论课程的价值不高。

四、增强高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认同的对策探究

笔者通过梳理高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认同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增强大学生对高校思政理论课程认同的对策,以期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指导并给予启示。

1.发挥高校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意识、政治认同的教育任务,因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达成这一目标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对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有清醒的认识,坚信思政课程能够引领高校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武装自己,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社会问题与现状,抵制错误思潮和不良的思想文化。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才能发挥高校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2.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的影响力和说服力,关键在于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在当前的教学内容中,思想政治理论各门课程围绕学生极为关注的问题说服力较弱,这较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在教学内容改革过程中,教师应剔除陈旧、落后的教学内容,增加课程中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的现实内容,使教学内容体现时代性和社会实际,增加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使其更加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激发其学习动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价值。

3.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高等学校思政理论课程应突出多样化、灵活化、学生主体化的特点,借鉴其他社会学科的教学方式方法,特别是心理学教育中心理疏导方式的特点和优势,做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认同不断增强。

4.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保障机制。高等学校思政理论课专任教师是提高课程教学水平的关键因素。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既是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际能力,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使他们善于学习和研究新问题、新理论,用符合逻辑的分析方法引导大学生追求真理,使思政理论课程焕发出独特的魅力;另一方面,要健全各项课程建设的保障机制,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监督制度以及实践教学制度,保障高等学校思政理课程建设。

五、结语

高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认同,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其对思政理论课程的开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笔者希望该研究能够为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教师提供指导,使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增强对思政理论课程实际价值的认同,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学习兴趣,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行动,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张爱萍.认同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素养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3).

行政法学课程论文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运行

作者简介:杨高(1967-),男,四川乐山人,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2011年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点课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运行机制的研究”(编号:CJS11—054;主持人:扬高)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4-0028-02

一、开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运行机制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要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高等学校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经费。”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围绕教学目标,制定大纲,规定学时,提供必要经费……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3号)指出:“大学生社会实践要以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以稳定的实践基地为依托,以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就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和方法。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从目标定位、教学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机制、活动形式、实践基地、运行模式等方面开展了研究。虽然国内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全面、系统地研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运行机制还是极少的。本文在对四川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运行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探索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运行机制,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教学是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课程和教学内容和要求,以社会实践为大课堂,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以获取思想道德方面的直接体验,使主观世界得以改造,主体能力得以优化的教学方式或教学环节。其基本特点是把课堂教学的精髓搬到社会实践大课堂,通过社会实践的养成教育,内化大学生做人的基本素质并外化为社会实践行为。社会实践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新形势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运行机制的研究,成为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运行过程

(一)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涉及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两门课程。在《基础》课的教学中,用4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8学时,实践教学14学时(其中课内实践6学时、课外实践8学时)分专题进行教学。在《概论》课的教学中,用7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8学时,实践教学24学时(其中课内实践10学时、课外实践14学时)分专题进行教学。在教学时间的安排分布上,理论教学学时体现在课表中,实践教学学时不体现在课表中。

(二)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形式、内容与目的

社会实践的教学内容在班级课表以外的时间进行。课内实践的教学跟随理论教学内容同步进行,课外实践的教学在寒假、暑假、节假日的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中完成。

1.《基础》课程的社会实践环节的教学形式、内容与目的。课内实践分3个专题教学,每个专题实践教学2学时。第一专题为人生与人生价值观。采取电教教学形式,播放影视:如《天那边》、《大爱无疆》、《钱学森》等其中之一,要求学生完成以人生与人生价值观为主题的不低于2000字小论文,帮助学生解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观念纷杂、价值多元的现实,影响和困扰着大学生人生价值的选择难点问题。第二专题为道德品质。采取辩论赛的教学形式,辩论如“人生重在奉献,人生重在索取”;“大学生谈恋爱利大于弊,大学生谈恋爱弊大于利”;“诚信使人受益,诚信使人吃亏”;“道德修养有助于个人成功,道德修养会妨碍个人成功”等之中的辩题,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教材内容,提高道德修养,锻炼自学能力、思辨能力、组织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锻炼心理素质,更加深入认识问题的本质。第三专题为法律知识。采取模拟法庭的教学形式,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之一案例,训练学生的法律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培养学生的法律素质,使其能运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来分析解决现实的法律问题。

课外实践以爱国主义、人生价值、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谐社会、青少年犯罪之一为实践主题,学生自拟实践题目,在教师指导下实践,以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或论文形式体现社会实践活动效果。

2.《概论》课程的社会实践环节的教学形式、内容与目的。课内实践分5个专题教学,每个专题实践教学2学时。第一专题为思想。采取电教教学形式,播放影视:《世纪伟人—》,帮助学生了解和思想。第二专题为邓小平理论。采取电教教学形式,播放影视:《邓小平》,帮助学生了解邓小平和邓小平理论。第三专题为科学发展观。采取演讲比赛或者座谈会的教学形式,要求学生联系自己家乡谈科学发展观,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践行科学发展观。第四专题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问题。采取辩论赛的教学形式,辩论“人民代表大会制是否优越于三权分立制”;“我国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能否实现”;“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优劣”;“中国改革开放的得与失”等之中的辩题,帮助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第五专题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总体布局。采取办政治小报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和运用党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领域的方针和政策。

课外实践以居民消费结构、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革开放的成就、和谐社会之一为实践主题,学生自拟实践题目,在教师指导下实践,以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或论文形式体现社会实践活动效果。

(三)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运行

《基础》课程的社会实践教学安排(教学时间18周)

《概论》课程的社会实践教学安排(教学时间18周)

每班级以6人—8人分为若干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践课题的选择、内容的分解、实践方案的设计、运行,最终形成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或论文。教师参与1个小组的现场全过程实践活动。学生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或论文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在下学期开学第1周内交教师,教师在下学期开学第3周内完成评阅工作并最终形成本课程学生的总成绩。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教师社会实践主题与要求;学生填写社会实践课题调研及实施方案表;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践课题内容分解与实践方案设计;教师参与学生实践;学生完成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或论文;学生交齐社会实践资料;教师批阅,得出学生社会实践成绩

学生与教师要求完成下表所示内容

教师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教学学时以《概论》课14学时为例分解如下:教师布置社会实践任务,说明相关要求、注意事项,学生选择需要完成的课题,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计2学时;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调研分组、任务分解工作。学生收集资料,做好调研方案、表格的填写工作计2学时;教师带领学生到实践基地进行社会实践,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工作计4学时;教师与从事实践的学生随时沟通,了解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进度及具体情况,作出指导工作计2学时;教师收集学生实践报告,对比实践方案设计以及报告各项量化指标,详加分析,给出实践成绩,并分析取得的成绩,指出不足改进之处工作计4学时。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运行机制的保障

(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基地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环节的教学是否能顺利运行,依赖于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按照现时高职院校招生情况,每年将新进2500—3000名3年制高专学生。要确保如此数量的一年级学生的社会实践教学,需要学校根据自身环境、特色,因地制宜建立起大量能提供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社会实践教学的爱国主义基地(博物馆、纪念馆等)、法制教育基地(如法院、监狱、戒毒所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基地、社区基地、现代企业基地等,支撑社会实践的教学。能将各专业课实习实训基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相结合,这无疑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最有效地途径,也是社会实践环节教学得以实现的最有力地保障。

(二)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必要的经费。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要加强实践教学.....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提供必要经费。”高职院校要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经费投入。“按全校在校生每年生均10-20元的标准划拨课程建设经费,并争取逐年有所增加。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教学教研、教师培训、队伍建设以及教学资料购买等。”[1]课程建设经费的使用要确保用于诸如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考察、重点实践项目的调查报告、等社会实践教学环节方面的支出。

(三)以多元化考核体系取代现行一般考试考核方式。学生的成绩评定,由平时成绩(10%)、社会实践成绩(50%)和期末考试成绩(40%)三部分构成进行综合评定。如下表:

(四)安全保障措施。学校应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安全制度》,教师要着重抓好学生社会实践安全教育工作,尤其需要制定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安全指南》手册并发放到各组成员手中。手册需包含交通安全、财产安全、住宿安全、实践现场安全、卫生疾病安全、防范滋扰安全、其他注意事项等内容。

行政法学课程论文篇7

我国的行政法学研究和教育起步较晚,行政法学作为一门系统的法律学科,正在慢慢地向“行政法科学”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高校行政法学的学科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需要齐头并进地展开。我国的行政法以制定法为主,高校在行政法学学科课程的教学方面,一直以其原理形成、发展历程及法律条文诠释为主要教学内容,对行政法的具体实践教学却没有足够的重视。由于在行政法学教育开展的前期,行政法案例教学未受到充分重视,导致了教学与实际的严重脱节。

后来经过行政法学学科教学的实践和论证,发现了上述问题,才得以改进,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优化。第一,要进一步加大行政法学学科的实践教学课时量。各个高校在改进教学以后,其课时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但实践教学有时还停留在书本的案例上面,学生对其没有更多的感性认识和体验,因此即使是对案件分析起来头头是道,但是到了真正的工作实际当中,依然是理论跟实际脱离。所以,高校应当继续加大该学科实践教学的课时量,让师生有时间深入司法实际,亲自体验。教师要跟进学生到案件的处理现场,跟学生一同分析案情,讨论实际案例,最后总结出高质量的案例分析报告。第二,教师要摒弃单一、随意的教学方式。有的教师上课不关注学生的情绪是否调动起来,而是自己切入一个话题就滔滔不绝地讲起来,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这样的课堂教学收效甚微;有的教师采取了课堂大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把讨论题扔给学生后,自己却不去引导和点拨,任学生无序地随意发挥,这种“大撒手”式的课堂教学效率同样不高。教师上课应当设计好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多种教学方法并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实现有效教学。第三,要充分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行政法学的课堂教学跟其他专业学科一样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上课中应摆脱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要善于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并展开有序讨论,调动和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促使其积极参与到教学当中,让学习变成学生的内在需求,成为学习的主人。

行政法学教学方法的优化构建与均衡的思路原则有以下两点:一是教学方式多元化原则,摈弃单一的教学方法;二是遵循教学规律,从实际出发的教学原则。无论何种教学方法,都要联系教学实际。教法的改革必须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任务的完成以及教学环节科学合理等方面来进行。行政法学在教学过程中应主要使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第一,讨论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就是在课堂上把预先设定好的讨论题抛给学生,让学生经过短时间的思考后开展课堂讨论,教师在学生的讨论中不断地引申学生围绕讨论题所拓展的新观点与新思维,并在此基础上展开课堂的二次讨论,通过更进一步的深入讨论,达到学生在对某个专业知识点上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教学效果。第二,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够锻炼和提高学生处理实际案件的法律意识和思维能力。

行政法学课程论文篇8

关键词 地方院校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8.026

Local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Reform Pattern and Recommendations

――Take 9 local colleges in Guizhou as an example

XU Xingling, YAN Hua

(Tongren University, Tongren, Guizhou 554300)

Abstract Guizhou local institutions fro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education system, quality assurance, performanc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s bold exploration, has formed its own experience and practice, bu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need to enhance the attractivenes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essons, practice teaching effect,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evaluation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 continue to deepen reform.

Key words local college;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reform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5年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这是指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笔者拟就贵州地方院校自2006年秋季以来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情况进行简要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1地方院校实施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情况

本文选取的贵州地方院校一共有9所,数据信息来自实地考察的有贵阳学院、遵义师范学院、凯里学院、铜仁学院。开会交流的有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安顺学院、六盘水师范学院、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毕节学院。本文相关数据信息主要来自铜仁学院。通过调研,贵州9所地方院校在实施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方面有下列做法:

(1)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构建起了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格局。思政课教学实施情况主要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题鹊氖导教学环节和假期专门的调研活动)、授课方法和学生成绩评定(含考试形式)四个方面进行考察分析。通过数据我们发现,在上述学校中,理论教学开设了5门必修课(4门必修课和形势与政策)和3门以上选修课,无论必修课、选修课采用最多的是专题式教学,有8个学校使用;课堂鹊氖导教学环节有专门的学时规定(每门课程总学时的1/3),形式有讨论,辩论、观看视频,就近参观学习,各有4个和3个学校使用;假期专门实践教学活动有学时规定(“概论”课程实践教学36学时)和要求,形式为学生自主调查研究,有4个学校在使用;教学方法使用方面,多数采用案例式、启发式、参与式教学。在学生成绩评定方面,有9个学校都采用了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综合评定。考核方式,大多数学校期末考试采取笔试,3个学校部分课程采用口试。

(2)建立了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保障和监控机制。从具体实施思政课教学部门内部看,9所学校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活动、听课督导活动经常化、常态化。各类保障和监控制度健全,有导师制度、试卷质量分析报告制度,师生教学相长会反馈制度、学生评教分析报告制度。

(3)初步建立了思政课教学效果的评价制度。在思政课教学效果的评价方面,9个学校通常是根据学生的出勤率、课堂气氛、学生的成绩、教学相长会、学生网上评教以及学生对思政课的整体印象六个方面的情况来进行测评。本文主要抽取实地考察的4个学校学生出勤率、思政课教师分数、课堂气氛和学生印象的数据。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各个学校思政课学生出勤率在逐步上升,学生对思政课教师的评教分数在逐年提高。仅以铜仁学院为例,因为学校重视思政课课堂教学,又因为实行了专门的上课点名制度,学生出勤率、到课率较高。通过学生网上评教数据信息,思政课教师分数较高,优秀率达到90%以上,满意度较好。从课堂气氛和学生印象看,课程改革以后,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习兴趣明显增强,对思政课的态度有较大改变,课堂的整体效果变好。

2目前地方院校思政课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贵州地方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在近些年取得了很多新成绩和新经验,但也有些地方不是那么令人满意。

(1)思想政治理论课联系实际不强,教学针对性不够。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高校思政课教材尽管是全国统编且不断修订,但总体感觉内容陈旧、滞后。在铜仁学院进行的一份问卷调查报告中就有63.4%的学生表示,内容滞后,没有新鲜感,可读性不强,难以提起学习兴趣。二是部分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不敢面对现实中理论热点和难点问题,也不能给学生一个有说服力的答案,导致思政课解疑释惑性不强。问卷调查中73.6%的学生不满意教师的课堂表现,认为枯燥,没有吸引力。

(2)实践教学的收效不大问题。一些学校、一些教师片面的把“05”方案理解为就是加强实践教学。因此在思政课教学中一些学校和教师热衷于实践活动,甚至有为实践教学而实践教学的倾向。问卷调查中72.6%的同学认为,第一次、第二次感觉新鲜,但觉得收获不大,以后都不想再参与了。假期专门实践教学活动基本上是由学生自主实践,缺乏一定的组织、培训和指导。问卷调查中70.5%的同学认为只知道要去调研,至于怎么去调研、如何去调研完全不知道。须知实践教学是课堂理论教学的延伸和展开,如果没有理论基础来指导,其实践活动一定是盲目的,混乱的,其效果也是大打折扣的。这在问卷调查中也有反映,68.3%的同学认为,如果说收获,就是我们参与了,至于为什么要组织这些活动,对我们有什么具体帮助则谈不上。

(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并且有重教学形式轻理论讲解的现象。通过学校间相互交流和教学相长会数据发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手段单一,观看视频、播放文献材料的比较普遍。二是部分教师在传授知识点时只讲是什么,不讲为什么,基本不作理论分析,即便有分析也比较简单、肤浅,更谈不上深入、深刻。三是对教学方法改革谈论、探索得多,但比较有典型示范意义,值得推广的成熟教学方法比较少。

(4)思政课教学改革效果的评价机制问题。常见的对学生的考评方式有学生的课程成绩、出勤率、课堂表现等,对教师的考评主要有领导、同行、学生的评价。这些办法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思政课教学改革效果,但总体来说主观随意性比较明显,客观性不够,需要建立与思政课这门课程特点相符合的客观、科学的评价体系。

3深化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首先,思政课要用好课堂讲坛,不断增强思政课课堂教学吸引力,使思政课真正让学生“入耳、入脑、入心”。为此,作为思政课教师第一要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功底和提升授课水平,增强“看家本领”。第二要紧密联系实际,特别是要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第三是力求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帮助学生解答与社会现实紧密联系的诸种理论困惑,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必须认真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理论联系实际是讲好思政课的根本要求、根本方法。实践教学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因此无论是深入实际了解社会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还是面对诸多理论困惑增强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其前提是学生必须具备基本的思政课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因此笔者主张,应在充分遵循思政课教育教学规律,确保理论教学学时和学生具备一定基础知识前提下,每门课程可安排少量学时开展实践教学,至于具体到哪个章节,什么主题,活动的目的、意义和要求,教师须认真谋划和设计,以保证学生真正有收获而不流于形式。

第三,应鼓励并提倡教学方法的创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符合思政课课程特点和当代大学生实际的好的教学方法。需要指出的是,在方法选择上必须坚持传统和现代相统一。新方法要大胆尝试、创新,但传统的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课堂讲授不但不能简单摈弃,而且应该继续占据主导,这既是思政课课程特点的要求,也是我们过去行之有效的经验。

笔者认为,选择怎样的教学方法都必须要服务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目的。思政课教学就是通过课堂讲解,把问题讲清讲透,以理服人,让学生信服、折服。因此教学方法的创新必须服从于课堂讲解的任务,因为方法的选择是为了教学内容更好的深入。为此必须在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潜心钻研、琢磨和掌握课堂教学授课规律、方法,深入了解掌握当代大学生实际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选择和找准最恰当的授课方法,进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第四,建立起符合思政课特点的效果评价制度。思政课的受众是大学生,因此他们的评价,感受、收获和变化最能真实反映思政课的改革效果。目前常见的对学生的考评方式有学生的课程成绩、出勤率、课堂表现等。这些办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思政课教学改革效果,但不足以全面、真实反映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的提升情况。因为大学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通过某门课程的考试,而是让学生对个人、国家、社会的发展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引导,不断坚定和加深广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应将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和学生本人思想认知、实际表现综合结合起来进行考核。至于学生本人思想认知、实际表现怎样来科学测评,能不能分数化、技术化,是否有可操作性等等,这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当前深化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必须继续坚持中发[2004]16号、教社政发〔2005〕5号文件,特别是要全面深入贯彻落实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要求,全体思政课教学部门、全体思政课教师要进一步探索和创新新形势下思政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实现途径和方式方法,积极构建和深化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制度、评价机制建设,为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而不懈努力。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功能及目标定位研究(项目编号:11szk010)的最终成果

参考文献

[1] 杜红芳.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几个问题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

[2] 梁伟岸.“05”方案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模式、问题及对策建议.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5).

[3] 左鹏,厉彦龙.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意识形态“漂浮”思想理论教育(沪),2013(10上).

行政法学课程论文篇9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有效途径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在“05”课程方案里,强调要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从新课程改革方案中,我们可以看到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高度重视。作为高校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就如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

从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来看,教育与教学的关键问题乃是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因此,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努力造就一支献身教育事业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目前,我们要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的状况,进行实事求是地分析和评价。首先要充分肯定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但同时也应看到确实有少数教师存在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不深、科研能力不强、教学方法陈旧单一、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较弱、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上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有危机意识,要把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当作战略问题来抓。我们要以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所提出“要采取切实措施,培养一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善于联系实际,老中青相结合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队伍”的精神为契机,着力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的准入制度,加大教师职业培训力度;要加强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与创新的探讨,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吸引全社会更多优秀人才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要重视科学的教师评价与考核标准方面的制度建设,使真正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脱颖而出,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充分调动他们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方法

教师和学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活动的最基本的因素,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学活动中的最重要、最核心的关系。能否正确处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直接影响新课程的实效性。

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评价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负责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而,要不断提高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高其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做教书育人的表率,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在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主导作用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以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中,大多沿袭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灌输有余,启发不足,导致学生在教学中参与程度较低,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发挥,从而制约和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大学生固然是受教育的对象、接受者,但他们绝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不可能将知识硬塞进学生的头脑中去,更不可能迫使其在不理解、不确信的情况下去自觉地从事某种行为。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个性特点、思想状况等情况,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具有针对性、有效性,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总地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教师的帮助、指导和示范起主导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离开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只有将师生二者之间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环节

加强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是贯彻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重要任务。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必须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树立不拘一格的“立体化”课堂教学模式,寓教于理、寓教于趣、寓教于情、寓教于例,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加深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关知识的理解。

启发式教学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特别是学生的积极性。在实施启发式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真正启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要真正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维。要通过诱导式的提问、言简意明的图表、富有哲理的俗语等形式来引导学生不断进行思考,在思考中开拓思路,发展智力,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讨论式教学是激发学生参与意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通过共同讨论、师生互动而获得正确认识的重要教学方法。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在课堂上就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澄清了学生对一些问题的模糊认识,加深了学生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实践证明,讨论式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是进一步融通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促进教与学双方的了解和合作的有效措施,它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深化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案例教学法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途径。通过对具体个案材料的分析,让学生在思考中加深对基本概念、理论的理解,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少。

情境教学法是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主要是根据教学中所触及的某现实问题,设置图片、音像等典刑的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从而阐述自己的看法。教师作为一名特殊观众,身在其外,适时加以引导,与学生一起探求较为科学的答案。学生在角色扮演的体验过程中,既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和领悟,也可理论联系实际,达到认知和行为的统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的教学手段也在不断更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势在必行。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其直观、形象、生动、清晰、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和交互性强等特点,迅速成为优化教学过程、改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工具,现备受师生的青睐。在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之后,教师在声情并茂的讲课过程中,穿插使用图表、图片、录音资料、影视作品等,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地说来,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实现了人际交互、师生互动、时空交错、信息共享,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增强感染力的有效方法。

当然,我们在肯定多媒体教学方式的优势的同时,不能形成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依赖,也不能全盘抛弃传统的教学方法,还是要注意发挥任课教师的语言逻辑魅力来表达理论知识。

四、优化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保证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应该按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专题讲座课程”的思路优化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设置主修、辅修相配套的系列课程,再辅之以专题讲座课程,从而形成立体交叉式的课程体系。这样既强化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教育,扩大了学生的理论视域,又活跃了学校的人文氛围,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量。

“必修课程”就是教育部规定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主干课,即它们重在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针对“05”课程方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正确处理思想政治理论四门课程之间的逻辑结构关系。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概论》是重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主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落脚点。四门课程是各有侧重,功能互补,只有认清四门课程的逻辑结构关系,才能高屋建瓴,突出重点,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是在众多专家的集体创造性劳动和中央有关部门的严格把关下制定出来的,在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方面做出了典范。“05”课程方案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整体性和综合性很强,各门课程的内容高度整合,课程体系完善。但也必须看到,教材的一些内容重复,这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概论》两门课程中表现尤为明显。如果不各有侧重点地突出相关内容,表达不出各自的新意,缺少新的气息,就势必会造成教学时间的浪费、教学效益的低下,导致学生不愿听课,有厌烦情绪,甚至逃课的现象。因此,为了贯彻“05”课程方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除了自身的知识结构需要更新外,彼此之间还要加强教学活动的交流,使不同课程的交叉内容在授课中能够妥善地处理好、衔接好、协调好,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在上好必修课的同时,我们应挖掘自身潜力辅之以必要的选修课,在拓展和开阔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思维视野和素质教育的培养上下功夫。深圳大学在这方面做到非常好。在学校党委和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发挥其所长,开设了如“邓小平理论著作精选”、“邓小平理论与中国文化”、“现代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当代中国社会问题及对策”、“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现代化”等20多门选修课程,作为必修课的有力支撑,进一步深化了大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

除此之外,开设“专题讲座课程”是培养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造就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举措。遵循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方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和教学进度的安排,邀请校内外的著名专家给学生作专题讲座是完全必要的。在讲座中,要敢于正视学生的现实思想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答学生所关心的社会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要求。

五、占领网络阵地,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渠道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网络已然成为人们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由此而逐渐形成的网络文化环境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因而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新的严峻挑战,更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互联网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为此,我们要加强“红色网站”及网页建设。当前,不少大学的网站辟有思想政治教育网页,反映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动态,采用生动活泼的理论传播方式,系统传播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爱国主义思想等,这是一种主动占领思想阵地的态势。我们可以在“红色网站”及网页上设置理论要览、教学课件参阅、学者释疑、资料查询、热点讨论、视频点播、模拟测验等栏目,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资源共享,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提高;此外,要将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互联网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有效的、互动的途径。但网络不是万能的,网上教育只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一种选择方式。因而要实行网上网下的无缝链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才可能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要建立好网上网下互动、课内课外互补,覆盖高校、辐射社会的立体交叉大网络,使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全过程,并努力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网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发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势,多形式、多途径地进行,务求实效。网上网下互补,在网上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作为传统教学方式的补充,比如,在进行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后,教师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与学生保持联系,可以开展网络讨论和交流,可以建立博客,实现师生“精神家园共享”,等等。

总之,要努力营造良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文化氛圈,使大学生接受先进网络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综合素质。

六、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社会实践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教育环境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社会实践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愈加突出和重要。正如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所指出的:“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政治性、科学性、时代性、实践性等特点,只有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学生才能真正领会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的理论知识,才能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正确性。让他们到基层、社区或者家乡进行调查研究,让他们写出社会实践报告,这个过程也就是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的过程。经过批改筛选出质量较高的社会实践报告和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实践报告在课堂上交流,既培养了学生了解社会、收集资料、观察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交往与沟通能力,使学生能亲身体验到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给我国广大城乡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从而增强他们对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最终达到进头脑并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的效果。

深圳大学近年来为了贯彻“05方案”,非常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紧紧依靠学校,积极面向社会,深圳大学在社会实践的内容、手段、形式上都做了很多有推广意义的新尝试。通过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了大学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积极性、主动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暑假期间,为了将深圳大学的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认真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的精神,在深圳大学团委和社科部的组织下,号召广大青年学生“走出高校象牙塔、走进社会大舞台”,到广阔的实践天地中燃烧火红的青春,广泛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

近年来,深圳大学每年都有数千名各年级的本科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了“红色之旅(重走长征路等)”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实践活动、“深圳(内地)与香港社会制度比较研究”调研活动、“深圳社会大调查”调研活动、“萤火虫”支教调研活动、“进企业、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等等。为激励学生认真开展社会调查,认真撰写调查报告,深圳大学一直坚持对学生的调查报告进行评奖,并颁发获奖证书,给予鼓励;与此同时,将获奖作品编书成册,全国发行。这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中央电视台也给以及时的报道。今后,要就社会调查的内容、形式、考核方式作进一步的分析、论证,确保社会实践环节收到实效。

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了大学生对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拓宽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锻炼了学生的意志,促进了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目的。

七、改进和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手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大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应体现这个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法及形式,应该和课程教育教学的目的、功能、内容和特点密切相关。邓小平曾强调指出:“考试是检查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同检验产品质量是保证工厂生产水平的必要制度一样。当然也不能迷信考试,把它当作检查学习效果的唯一方法。要认真研究、试验,改进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使它完善起来。”当前,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评定方面仍然存在着期末考试定“乾坤”的情况,不把期末考试、平时成绩、学习态度相结合综合去评定学习成绩,不把考试贯彻到教学的全过程。不少学生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作纯理论知识去学习,为应付考试被动接受,不能和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解决思想认识问题结合起来,这样就肯定会影响高校思想政治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考核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评价体系应向多元化、多视角、全方位综合考核评价体系转换,从过去轻能力、重知识记忆考核方式向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接受程度和实际运用能力转变。总之,要引导学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真正从机械的记忆中解放出来,力求全面、客观反映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要减少关于死记硬背内容的考核,加大理论应用题的分量,注重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采用开卷考试形式、期末考试与平时考查相结合。在评分上,要对学习态度、出勤率、平时测验、课外论文、调研报告、课堂讨论的参与程度等进行综合衡量。

总之,要积极探索,逐步形成一套闭卷与开卷、笔试与口试,平时作业与期末测试,理论道德认知与实际表现相结合的综合考核大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运用以及自身思想修养的科学、有效的考试和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01.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187.184.183.

[3]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号)[Z].2005.

行政法学课程论文篇10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法;农业政策学;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8月11日

参与式教学法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源自英国,其主要理论依据则是合作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我国21世纪初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多少受到参与式教学法的影响。参与式教学的目的是让所有的参与者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各种教学手段、方法,创设宽松、和谐、平等、有趣的教学情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教学过程中来,在参与中学习和构建新的知识体系进而形成能力,在参与中掌握方法,体验各种丰富的情感,形成新的价值观。参与式教学也充分关注学生的自我体验、自我发现、自我反思,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发展能力、促进自身主体性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与模式。

农业政策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农业经济科学,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是专门研究农业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及调整和具体各项政策目标、内容和措施的课程。在开设这门课程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土地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农业技术经济学、农业企业管理学等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因此,从课程定位来看,该门课程在教学上呈现立体多元的特征,它融合了基础课、专业课以及素质拓展类课程的特征;从教学内容看,既要掌握农业政策的基本内涵、理论和政策制定执行,还要深入了解各项具体政策;从教学要求看,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的专业知识和基本点,对相关农业政策有很好的理解和对政策运行现实及效果进行分析;就教学方法而言,主要采取讲授法、案例教学法与课堂讨论相结合,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以基础理论为重点,以实际应用为目的,培养学生运用政策、解决问题的能力。农业政策学的课程特点决定了其非常适合在教学中采用参与式教学法。

一、农业政策学教学中采用参与式教学法的必要性

(一)课程性质决定了可以采用参与式教学,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农业政策学既注重理论教学,更注重实践性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农业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估等理论基础知识,更要求学生能灵活运用相关具体的农业政策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农业政策学包含较多的政策内容,决定了教学中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理解、学习、运用知识的能力。但是传统教学模式下,大都采用灌输式教学,具体学习农业政策制定实施过程和各项具体农业政策内容,学生参与度较低,这样的填鸭式教学势必造成学生“上课时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完扔笔记”,学生考完一门忘记一门的现象,学生能力素质很难得到提升。采用参与式教学,既鼓励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兴趣,更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体系庞大、内容复杂,采用参与式教学可以灵活把握,提高教学效果。农业政策学包含内容较多,上篇是农业政策学总论,着重讲解农业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估及调整;下篇讲解具体农业政策,比如土地政策、人力资源政策、农产品流通政策、农村财政金融政策、农村社会发展政策及案例分析等。由于有些知识点在前序相关课程中有所涉及和讲解,如果按部就班讲解内容,学生单纯听、记笔记,很少参与课堂教学,这样既提不起学生学习兴趣,也不利于重点知识点的讲解。采用参与式教学,让学生参与到课前预习、课中讨论、课后评价过程中,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又能调整教学进度、内容和方法,还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三)课程内容不断更新,采用参与式教学可以跟上时代步伐。“三农”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最为重视的问题之一,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进入21世纪以来,中央已经了九个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土地政策、农业科技政策、农村财政金融政策等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决定课程教学内容必须不断更新,增加新的教学内容,保证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央关于农业政策的内容、要求、目标、战略。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受到课时的限制而难以引入农业政策的新成果、新理论和新方法。采用参与式教学拓宽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安排教学内容灵活性较大,可以引导学生课前阅读资料、查阅文献,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转变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同时,要求教师课前也要充分准备,及时更新知识,紧跟课程前沿步伐。

二、参与式教学法在农业政策学教学中的实施

(一)课前设计讨论专题,指导学生准备参与。参与式教学强调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能力培养,教师要组织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共同选择问题、设计问题。在指导课程预习的问题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农业政策学》教材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将当前农业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融入到教学的过程中。讨论题目设计和选择的同时做到时代性、新颖性、趣味性相统一,借此吸引学生去熟悉教材,思考问题,并能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地解决问题,初步达到了解内容,感知知识的要求。教学开始第一节课时,要详细介绍课程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教学目的和教学安排等;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提前预习、阅读教材、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杂志,设计讨论专题,根据班级学生情况按照宿舍分组,这样平时可以互相交流讨论,有利于分工合作,提前做好参与讨论准备。如设置了国内外农业土地政策比较、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管理政策变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效应、农村财政政策与农业发展、WTO对我国农业政策的影响、农村教育政策与教育质量、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问题等等。学生根据自己兴趣选题、做好课堂参与准备。

(二)课堂进行专题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参与式教学的出发点是让所有参与者都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目的是使每个有着不同背景、个性、知识经验和智能类型的人都能有效参与。开展课堂讨论,既可以检验学生前期查阅资料、归纳总结和学习效果,又可以借助课堂平台展示小组成绩、特色和存在不足,学习成果可以由全班分享。其他个人或小组可提问或表达不同意见,展开辩论。教师对小组专题讨论的结果给予评价,肯定成绩的同时,对指出存在的不足及以后努力的方向。指导学生如何阅读文献、查阅资料和汲取国内外著名学者的观点,同时要把讨论的问题和现实紧密联系起来。尝试进行论文写作和研究,告诉学生进行研究或者对问题进行探讨要以现实经验为出发点,要以能够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当然,由于学生知识面的限制看待问题、解释问题的深度不够、观点可能也不一定准确,在讨论时可以帮助修正学生不正确的观点。通过参与课堂讨论,比如讨论日本农业政策与农业发展对中国启示,可以丰富学生对日本农业发展的认识、日本政府鼓励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持等,扩展学生知识面和鼓励学生对农业政策重要性的思考,从而加深对“三农”热点问题的认知与了解。参与式教学法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三)注重实践性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农业政策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的运用,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活动。在讲解农村土地政策内容时,组织学生到农村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进行访谈调查,了解农村土地流转的形式、制度安排、内部管理制度和收益分配等等,让学生将课堂上的问题以及自己所了解的有关内容与现实情况进行结合,使其对这些问题有了更加深切的认识和感受。在讲解农产品价格政策内容时,让学生到农贸市场、超市和社区蔬菜食品连锁店调查走访,树立学习专业也要密切关心老百姓生活的意识,能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反映老百姓呼声。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或假期时间到周边农村或自己生活的农村进行实地调研,结合暑期社会实践和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申请平台等撰写论文、社会调查报告,将实践融入在教学之中,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实施参与式教学法的效果

(一)更新了教育理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参与式教学,是在师生人格平等的前提下,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一种教育新理念。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合作教育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让师生在教与学之间相互参与、相互激励、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相互统一,充分发挥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主体的作用,使师生在互动过程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在课堂上营造平等、和谐、愉快、健康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转变学生被迫学习,死背笔记的传统方式,营造了一种主动学习、快乐学习的学习氛围。学生在参与教学中也体会到专业学习的乐趣,加深了对课程的认识与理解。

(二)增强了合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大学学习不仅仅要求学习好专业知识,更要求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组建课程学习小组,可以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围绕课堂布置的专题分工合作,比如搜集资料、整理提纲、专题汇报结构设置、课件制作、汇报表演等等。学生参与的过程是一个同学间合作、小组间合作以及师生合作的过程,它使学生看到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合作的过程又是一个分工合作的组织与交往过程,这里既有生生交往、师生交往,还有学校与社会的交往,多种交往使学生心胸开阔,提高了他们待人处事的能力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同时,在分组讨论中,每个同学都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其他小组同学进行点评,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增强了责任意识,锻炼了学生的社交能力。通过实践性教学,鼓励学生对“三农”相关政策进行调研,关注“三农”政策走向,关心老百姓生活,能使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走近农村、亲近百姓、接触农业的过程中,在和农民交谈过程中,在多种角色的扮演下,学生们了解了社会、理解了他人,增强了服务社会、建设祖国的责任感、使命感。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得到了创造更新和表现自我的机会,显示了自己的个性特征,发挥了个人应有的作用,从而更增强了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求发展的信心。人是社会人,具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和要求,在与社会大众交往过程中,既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也提高了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易莉,马衍阳.参与式教学在经济法课程中的运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