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出版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7 01:19:31

非法出版

非法出版范文篇1

《解释》第十一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出版、印刷、复制、发行本解释第一条至第十条规定以外的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出版物,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三)项⑴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解释》第十五条规定:“非法从事出版物的出版、印刷、复制、发行业务,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情节特别严重,构成犯罪的,可以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三)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据此可看出,《解释》第十一条和第十五条是针对两类客观行为不同的非法出版行为,并根据这两类非法出版行为以及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所具有的社会危害性的不同规定了不同的定罪起点标准和处罚刑度。

首先,从出版物本身的内容是否违法角度考察。从《解释》第十一条和第十五条规定的字面上来看,适用《解释》第十一条的非法出版行为的对象为“非法出版物”;而适用《解释》第十五条的非法出版行为的对象为“出版物”。即撇开非法出版行为程序是否违法问题,单就出版物自身的内容分析,前者为非法出版物,后者为出版物。

非法出版行为包括出版物内容违法与出版程序违法两大类⑵。出版行为,包括出版物的出版、印刷、复制、发行。出版物,是指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

出版物内容违法,是指出版物内容含有《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八项规定之一的情形。

根据国务院1997年1月颁行的《出版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二十五条:任何出版物不得含有下列内容:(一)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二)危害国家的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三)危害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四)煽动民族分裂,侵害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破坏民族团结的;(五)泄露国家秘密的;(六)宣扬淫秽、迷信或者渲染暴力,危害社会公德和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七)侮辱或者诽谤他人的;(八)法律、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对于行为人违反上述《条例》第二十五条八项规定之一,出版、印刷、复制、发行依《解释》第一条至第十条分别构成煽动分裂国家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侵犯著作权罪、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侮辱罪、诽谤罪、出版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为他人提供书号出版淫秽书刊罪、传播淫秽物品罪、组织传播淫秽音像制品罪以外的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出版物,情节严重的,应适用《解释》第十一条,依《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三)项之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依照《解释》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规定,个人实施《解释》第十一条规定的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一)经营数额在五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二)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至三万元以上的;(三)经营报纸五千份或者期刊五千本或者图书二千册或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五百张(盒)以上的。单位实施《解释》第十一条规定的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非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一)经营数额在十五万元至三十万元以上的;(二)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三)经营报纸一万五千份或者期刊一万五千本或者图书五千册或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一千五百张(盒)以上的。个人或单位实施《解释》第十一条规定的行为,经营数额、违法所得数额或者经营数量接近非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的数额、数量标准,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非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一)两年内因出版、印刷、复制、发行非法出版物受过行政处罚两次以上的;(二)因出版、印刷、复制、发行非法出版物造成恶劣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出版程序违法,是指行为人未经国家新闻出版主管行政部门审核,擅自非法从事出版物的出版、印刷、复制、发行的情形。

根据《条例》第八条、第十一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五条之规定: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等应当由出版单位出版。设立出版单位,由其主办单位持申请书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转报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审批。从事出版物印刷或者复制业务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许可,并向公安机关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登记后,方可从事出版物的印刷或者复制。未经许可并依法登记的,不得印刷报纸、期刊、图书,不得复制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从事报纸、期刊、图书总发行业务的发行单位,经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审核许可,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从事报纸、期刊、图书总发行业务。从事报纸、期刊、图书批发业务的发行单位,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有关行政部门审核许可,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从事报纸、期刊、图书的批发业务。

对于行为人违反上述以及其它国家出版程序性相关规定,从事出版物的出版、印刷、复制、发行业务,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情节特别严重,构成犯罪的,应适用《解释》第十五条,依《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三)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一切出版程序违法的出版行为均构成非法经营罪,只有对非法从事出版物的出版、印刷、复制、发行业务,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情节特别严重的,才可以定罪处罚。对于虽然非法从事出版物的出版、印刷、复制、发行业务,但没有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一般,不构成犯罪的行为,不能定罪处罚,应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罚。至于“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情节特别严重”以及“构成犯罪”的标准,鉴于非法出版犯罪活动的特殊性,《解释》未作详细规定,实践中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而定,从严掌握。⑶

那么,能否从出版主体是否合法的角度对二者进行区分呢?

笔者认为不能。

因为,就《解释》第十一条规定来看,是指行为人违反国家规定,出版、印刷、复制、发行特定的非法出版物的行为;《解释》第十五条是指行为人非法从事出版物的出版、印刷、复制、发行业务的行为。仅就出版程序角度从语义上分析,前者所指的范围包含且大于后者,后者是指行为人本无从事出版物的出版、印刷、复制、发行业务的法定资格,而违反国家出版程序性相关法规从事该业务;前者则既指行为人违反国家出版程序性相关法规,出版、印刷、复制、发行特定的非法出版物的行为,也含行为人未违反国家出版程序性相关法规而违反国家出版物内容相关性法规,出版、印刷、复制、发行特定的非法出版物的行为。与此相关的交*行为有二:一是行为人未违反国家出版程序性相关法规,出版、印刷、复制、发行合法出版物的行为,但此类行为因不具有违法性不属犯罪行为从而不具有刑事可罚性;二是行为人违反了国家出版程序性相关法规,出版、印刷、复制、发行特定的非法出版物的行为,对该类行为笔者认为应适用《解释》第十一条,依《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三)项规定定罪处罚。因为如果对该类行为适用《解释》第十五条,则意味着行为人违反国家程序性相关法规,出版、印刷、复制、发行特定的非法出版物要比行为人未违反国家出版程序性相关法规,出版、印刷、复制、发行特定的非法出版物处刑轻,而这样做显然是违反我国刑法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因此,区分《解释》第十一条和第十五条的关键不在于行为人是否具备法定出版主体资格,而主要在于出版行为的对象,即出版物自身是否具有合法性。

其次,从非法出版行为侵犯客体不同的角度加以区分。

从《解释》第十一条来看,行为人的非法出版行为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扰乱市场秩序”且“情节严重”的行为,而《解释》第十五条中行为人的非法出版行为是“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情节特别严重,构成犯罪的”行为。

市场经济既是自由经济,也是法治经济,自由的界域止于法律的禁限⑷。就《解释》第十五条相对应的出版程序违法的出版行为而言,由于行为人违反了《条例》有关出版程序性的相关规定,擅自出版、印刷、复制、发行出版物,对现行出版管理体制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导致书刊市场秩序的混乱,是一种可能引发严重后果的非法经营行为,有必要通过刑罚手段进行治理。而与《解释》第十一条规定相对应的非法出版行为,由于行为人违反了《条例》第二十五条关于出版物内容的禁止性规定,不仅扰乱了出版物市场正常的经营秩序,而且由于出版物自身内容违法从而严重危害其它社会秩序,具有更为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正是基于上述两类非法出版行为以及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所具有的社会危害性的不同,《解释》针对这两类非法出版行为规定了不同的定罪起点和处刑标准。即适用《解释》第十一条的非法出版行为的定罪起点为“情节严重”,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三)项之规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作为加重情节,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而适用《解释》第十五条的非法出版行为的定罪起点为“情节特别严重”,司法实践中可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三)项之规定结合具体案件情节处十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关于《解释》的溯及力问题

《解释》的溯及力,是指《解释》生效后,对于其生效以前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如果适用,就是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是没有溯及力。

《解释》的溯及力问题主要涉及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解释》对其所解释的97刑法规定在1997年10月1日实施以前的案件是否具有溯及力;二是《解释》对其所解释的97刑法规定在1997年10月1日实施以后而自身实施(1998年12月23日)之前所发生的案件是否具有溯及力。

关于《解释》对其所解释的97刑法规定在1997年10月1日实施以前的案件是否具有溯及力的问题。笔者认为,应根据所解释的97刑法有关溯及力的规定予以解决,我国97刑法对溯及力问题所采用的是从旧兼从轻原则。《刑法》第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解释》对《刑法》实施以前的行为是否具有溯及力,应与上述97刑法第十二条关于溯及力的规定相协调和一致。非法出版行为在97刑法颁布实施之前根据“两高”1987年11月27日《关于依法严惩非法出版犯罪活动的通知》,是依79《刑法》第一百一十七条、第一百一十八条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委员会《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第一条第(一)项以投机倒把罪定罪处罚的。根据“两高”《关于依法严惩非法出版犯罪活动的通知》规定:以牟取暴利为目的,从事非法出版物的出版、印刷、发行、销售活动,非法经营或非法获利的数额较大,情节严重的,以《刑法》第一百一十七条投机倒把罪论处;数额巨大的,适用《刑法》第一百一十八条;情节特别严重的,适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委员会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第一条第(一)项的规定。据此,非法出版行为依照79《刑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委员会《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最高刑为死刑;而依照97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和《解释》第十一条至第十五条规定最高刑为十五年有期徒刑。后者的最高刑较前者的最高刑轻,依照97刑法第十二条所确立的“从旧兼从轻”的溯及力原则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97年12月23日通过的《关于适用刑法第12条几个问题的解释》,应适用97刑法和对97刑法规定进行释解的《解释》,即《解释》对其所解释的97刑法规定在1997年10月1日实施以前的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非法出版行为具有溯及力。从而,在惩治非法出版犯罪这一特定问题上进一步证实了我国刑法确立的“从旧兼从轻原则的价值取向是有利于行为人,这与罪行法定原则保障人权的精神是一致的”。⑸

关于《解释》对所解释的97刑法规定在1997年10月1日实施以后而自身实施(1998年12月23日)之前所发生的案件是否具有溯及力的问题。学术界对于类似问题有不同的观点:第1种观点认为:刑法司法解释对其解释的刑法规定实施后其本身实施前的案件应统一具有溯及力⑹。第2种观点认为:刑法司法解释对其生效之前的案件是否具有溯及力,应根据刑法司法解释的内容不同区别对待:刑法司法解释的内容不属于扩张解释的,其溯及力的有无以其生效后有关案件是否正在办理或者尚未办理为准。属于正在办理或者尚未办理的,即使行为发生在司法解释生效以前,也应适用新的司法解释。刑法司法解释的内容属于扩张解释的,其溯及力的有无应以扩张解释是对被告人或犯罪分子有利还是不利为准。如扩张解释是对被告人或犯罪分子有利的,则该司法解释对其生效之前的案件具有溯及力;如扩张解释是对被告人或犯罪分子不利的,则该司法解释对其生效之前的案件则不能具有溯及力⑺。第3种观点认为:原则上刑法司法解释对其公布实施前的行为没有溯及力,但如果刑法司法解释的规定更有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罪犯,则有溯及力⑻。

笔者结合本文论及的《解释》认为上述第1种观点是正确的。

首先,从《解释》与其所解释的97刑法规定的关系分析,前者只是后者应含内容的揭示和阐释,它不是对后者应含内容的超越和创造,即使是扩张解释,无论是有利于被告还是不利于被告,都不能认为是可以超越刑法规定的。二者的这种关系决定了《解释》对其所解释的97刑法规定实施以后而自身施行以前的案件都是适用的,决不可将适用《解释》与适用其所解释的97刑法规定分离开来。值得注意的是,“两高”的司法解释不得超出所解释的刑法条文的立法原意和立法精神,因为刑法之解释乃指为达运用抽象之刑法条款,以科处犯罪行为人之目的,探求或阐明刑法条文之正确意义。解释只是阐释说明法律条文之意思,故必须忠于条文之本意。解释之目的乃在于明确界定法律条文之法律意义,而能据之以正确无误地适用法律。刑法之解释,不得违背宪法之规定与精神⑼。刑事司法解释属于司法活动范畴,“两高”制定的刑事司法解释不得越权侵入刑事立法领域,不得创制新的刑事法律规范,对刑事法律进行修改和补充,否则就是破坏我国宪法确立的立法权和司法权相分立的体制⑽。违背刑法立法原意的司法解释是无效的解释⑾。如果把扩张解释的语义定位于是“对刑法规定中所使用的语词原本含义的超出,即立法原意的超出⑿。则不管其是否有利于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该刑事司法解释相关部分都因属非法归于无效,从而不具有溯及力。当然,对于特定刑事司法解释的相关部分是否超出了被解释的特定的刑法条文规定的立法原意和立法精神,从而判定该司法解释相关部分有无法律效力的主体只能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其次,从《解释》是否超越了《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的立法原意和立法精神的角度考察。在修订《刑法》过程中,刑法学界在讨论投机倒把罪罪名的废止问题时“大多数意见认为,应当将投机倒把罪的罪名予以废止。在此前提下,对于原为此罪所包容,而现今仍有碍于市场竞争秩序的行为,应分别独立规定为罪。比如,相应地增设非法经营罪、扰乱市场秩序罪、虚假广告罪等。”⒀这一意见最终为立法机关所采纳。司法实践中,对罪行法定的把握,不能盲目地将行为事实与刑法条文机械地对应,生硬照套刑法规范的文字术语,更为重要的是从本质上考量立法精神,准确理解刑法规范的完整内容和立法趣旨,从而正确适用刑法规范。罪之法定中的“罪”,是指类型化了的罪行,不是简单地指罪行实施的具体形式、方法和步骤。对罪行法定中的罪之法定的理解,必须透过刑法条文词句术语的表面差异,抓住词句术语承载的刑法规范的实质内容和精神要义⒁。“经营”是指“筹划并管理”⒂,因此,非法经营行为活动是违背法律规定的筹划并管理,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⒃。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虽未明文列举“非法出版行为”应以非法经营罪论处,但其第三项所列的“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可以涵括情节严重的非法出版行为⒄。可以认为“除刑法其他条文已经规定的以外,凡是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都属于非法经营罪规定的范围”⒅。《解释》对于非法经营出版物情节特别严重的行为和经营非法出版物情节严重的行为,均以非法经营罪追究刑事责任的意见,是基本符合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之立法精神的。

「摘要」:司法实践中,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至第十五条时应从出版物自身内容是否具有合法性和非法出版行为侵犯的客体不同两个角度进行区分。该《解释》第十一条至第十五条是在《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立法原意和立法精神范围内对该条文明确、具体的阐释,因此,对其所解释的刑法规定在1997年10月1日实施以后其自身实施(1998年12月23日)之前发生的未经审判或判决尚未确定的非法出版案件具有溯及力。

「关键词」:解释适用条件溯及力

参考文献:

[1]依照全国人大常委会1999年12月25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第八条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以下同

[2]黄京平。扰乱市场秩序罪[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17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刑事审判参考(总第一期)[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86

[4]陈泽宪。非法经营罪若干问题研究[A].单长宗,梁华仁,张军,阮齐林。《新刑法研究与适用》[C].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521

[5]高铭暄,马克昌,赵秉志。刑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9

[6]赵秉志。刑法争议问题研究(上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134

[7]张军。试论刑事司法解释的时间效力[J].中国法学1992.(2)。74

[8]苏惠渔。犯罪与刑罚理论专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81

[9]林山田。刑法通论[M].台北:三民书局。1986.31.34.37

[10]崔志东,闻长智。论我国刑事司法解释的合法性原则[A].高铭暄,赵秉志,胡云腾。刑法学研究精品集锦[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11]同上[8].80

[12]李希慧。刑法解释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111

[13]高铭暄,赵秉志。新中国刑法立法文献资料总览[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3030

[14]姜伟,陈正云。罪行法定与法律解释[J].人民检察,2001.(1)。13

[15]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599

[16]马克昌。经济犯罪新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594

非法出版范文篇2

刚才,大家收听收看了全国、全省“扫黄”“打非”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这次会议很重要,对2004年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并表彰了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对2005年“扫黄”“打非”工作做出了总体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了把会议贯彻落实好,下面根据这次会议的要求,着重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继续深入持久地开展“扫黄”“打非”斗争

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扫黄”“打非”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我市“扫黄”“打非”工作又取得了新的成绩,整个出版物市场呈现出健康、有序、平稳的发展态势。

一是始终把查缴政治性非法出版物作为“扫黄”“打非”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对各种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坚决予以封堵查缴,没有出现干扰大局和影响潍坊总体形象的问题。二是重点抓了重大节日,重要政治活动期间出版物市场的集中检查清理。三是围绕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决策部署,开展了校园周边地区出版物市场的清理整顿等多项专项治理。2004年,全市共出动检查人员6284人次,取缔非法店(书摊)95个,查缴政治性非法出版物363本,淫秽色情音像制品27666盘,查缴非法图书205682册,非法音像制品96729盘,非法电子出版物10795盘,非法“口袋本”图书16876本。

必须清醒的看到,我们面临的形势仍然严峻,任务仍很艰巨。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没有改变,利用出版物干扰我们的大局是他们的惯用手法。各种非法出版物,特别是宣扬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的文化垃圾,严重破坏我们的文化环境。各种印刷、复制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给“扫黄”“打非”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要充分认识“扫黄”“打非”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继续深入持久开展“扫黄”“打非”斗争。

二、突出重点,继续保持“扫黄”“打非”斗争的高压态势

今年的“扫黄”“打非”工作主要抓好以下五个重点:

(一)严厉打击政治性非法出版物。要毫不放松地把查堵政治性非法出版物作为重中之重,对此类非法出版物的查堵收缴要作为政治任务、政治纪律来对待,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和懈待。绝不能让这些东西在潍坊印制、发行、在市场上出现。

(二)严厉打击非法印刷活动。要结合正在开展的集中整治行动,对全市印刷企业进行一次全面深入的排查摸底,对无证无照印刷窝点,采取果断措施予以关闭、取缔。对专用作案工具和印刷生产设备依法没收,铲除其死灰复燃的土壤。

(三)严厉打击非法批销窝点。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采取有效措施,深挖隐藏的地下非法批销窝点,严厉打击和清理不法书商、书贩,清除其储存、发行、运输的网络,打掉非法发行团伙,彻底清除非法出版活动的环境条件。

(四)深入开展打击盗版教材、教辅读物的专项行动。治理的重点是:各类中小学教学用书发行机构及教育系统的图书代办站、发行部,推销非法教学用书的不法书商,有图书印刷能力的印刷企业。对正在使用的盗版教材、教辅读物,要坚决予以收缴,并做好善后工作。对利用教材、教辅读物谋取不义之财的单位和个人要坚决依法依纪予以查处。

(五)严厉打击非法报刊,进一步整顿报刊市场秩序。整顿的重点是:利用盗用境外注册刊号在境内非法出版的报刊。未经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擅自非法出版的报刊。非法进口的境外报刊。坚决取缔擅自设立的非法报刊记者站、编辑部等办事机构。

三、加强领导、把“扫黄”“打非”工作提高到新水平

2005年,全市的“扫黄”“打非”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各级党委、政府要重视这项工作,加强领导,着力构建党委政府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密切配合,执法队伍强化监管,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新格局。

非法出版范文篇3

一、总的要求

以为党的十七大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和文化环境为主线,以“反盗版天天行动”和“文化环保工程”为平台,以打击非法出版活动为重点,高举保护知识产权旗帜,坚决取缔各类非法出版物,坚决封堵网上有害信息,坚决打击淫秽色情、侵权盗版等各类非法出版活动,确保我市文化市场繁荣健康、平稳有序。

二、工作重点

1、严防境外有害出版物流入境内。根据掌握的情况,近年来内地发现的非法出版物源头之一是港澳台地区,多通过携带、邮寄、走私等方式入境。公安、邮政等部门要加大巡查力度,依法严厉打击走私、贩运非法出版物活动,坚决取缔各类非法报刊,彻底清查出版物市场。

2、严禁印刷复制非法出版物。目前市场上的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大都是境外原版入境后,由境内不法分子盗印复制的。新闻出版部门要组织开展对印刷复制企业的检查,严格执行《印刷业管理条例》、《印刷品承印管理规定》和《音像制品管理条例》、《音像制品复制管理办法》,依法查处印制非法出版物的企业,坚决打掉非法印制窝点。新闻出版部门会同公安、工商、通信部门,切实加强对利用互联网从事印制经营行为的管理,严禁承印承制非法出版物。对违规网站要依法严肃处理,坚决关闭。

3、坚决封堵利用互联网传播的非法出版物及其他有害信息。利用互联网传播有害信息,制造谣言,是近年来敌对势力对我干扰破坏的一种新手段,必须坚决封堵。9月初开始,“扫黄”办要协调公安、通信等部门,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网上监管,密切关注网上舆情动向。对境外传播有害信息的网站和网页,要坚决予以封堵;对境内网站的有害信息要及时删除,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责任。要督促网站进一步完善技术过滤措施,做到早发现、早处置。

4、坚决取缔各类非法报刊。近年来,非法报刊已成为制造谣言、传播有害信息的重要载体,必须予以取缔。9月份,“扫黄”办要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关于开展整治非法报刊的通知要求,对照公布的《非法报刊目录》,对各报刊批发机构、零售单位、投放场所进行一次全面清查。新闻出版部门要会同邮政部门,对本地邮政系统邮发、批发、夹带报刊的情况进行一次认真清理,凡未经新闻出版部门批准的报刊,一律不得通过邮政系统征订、发行,不得夹带在正规报刊中发行,正在发行的要立即纠正。

5、彻底清查出版物市场。从9月中旬开始,“扫黄”办要协调各部门持续对书报刊及音像集中经营场所、繁华街区、贸易城、车站、农村集贸市场等人口流动量较大的区域和场所进行全面清查,强化重点地段、重点时段的检查,坚决取缔兜售非法出版物的游商地摊。要根据已掌握的线索,深入追查翻印销售非法出版物的源头,坚决打掉制售非法出版物的违法犯罪团伙。

三、工作要求

1、要提高思想认识。开展打击非法出版活动,是为党的十七大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和文化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是今年“扫黄打非”工作重中之重,也是“扫黄打非”各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各成员单位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做到认识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切实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专项行动上来,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行动取得实效。

非法出版范文篇4

1、新闻出版局专门成立了“扫黄打非”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文化市场稽查大队,负责整治的日常工作。

2、开展了校园及学校周边文化环境整治,维护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有效封堵、严厉查处了各类非法出版物,关闭了一批非法出版物经营点,打掉了一批非法印刷复印窝点,取缔了一批兜售非法出版物的游商地摊。

3、封堵查缴政治性非法出版物。组织开展了政治性非法出版的集中打击行动,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始终将这项工作列为“扫黄打非”工作重中之重。严密封堵境外政治性非法出版物,严厉打击境内制售政治性非法出版物活动。组织了足够力量对市场进行高密度的反复清查,坚决查除各类政治性非法出版物,“”等邪教组织宣传品和宣传民族分裂主义的出版物以及非法宗教出版物等。此项工作由文化局牵头,公安、工商等部门配合。

4、打击光盘走私和盗版行为。在节假日以及十八大期间组织开展了打击走私、制售盗版光盘的集中行为,积极清查音像市场,收缴各类盗版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保证了音像市场的秩序。

5、完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共青团、工会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发挥行业协会、发挥城市社区、街道、居委会和农村乡镇村党组织的作用,发动更多的群众参与出版物市场监督和“扫黄打非”工作。建立健全出版物巡查督查督办制度,巡视重点部位,督点区域,督办重点案件。完善了“扫黄打非”奖励举报制度。加强了舆论监督,积极组织、支持和配合新闻媒体对我县出版市场存在的问题,对重大案件查处成果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形成了强大舆论导向,教育人民群众,震慑犯罪分子。

非法出版范文篇5

一、总体要求

2012年全市“扫黄打非”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净化出版物市场环境为主线,以打击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及有害信息为第一要务,以开展专项行动为平台,全面落实日常监管措施,严厉打击各类非法出版活动,努力维护政治安定、社会稳定和文化安全,为建设新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二、工作重点

2012年全市“扫黄打非”工作要在保持文化市场管理的高压态势、确保全市文化市场安全运转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四项重点工作:

(一)严密封堵查缴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及有害信息,特别是臆测党的十八大人事安排、编造党内斗争谣言、炒作政治体制改革、鼓吹“藏独”和新疆分裂等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及有害信息、确保各类政治性非法出版物不在印制发行,不在市场批量出现,切实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二)坚决扫除各类淫秽色情等文化垃圾,特别是通过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传播的淫秽色情信息,宣扬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等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游戏软件,严肃查处参与制售文化垃圾的单位和个人,坚决打掉地下非法印制批销窝点,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三)深入查处侵犯盗版行为,特别是制售盗版畅销书、工具书、教材教辅读物、影视和音乐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和出版物走私、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侵权盗版等行为,加大市场清查力度,堵住盗版源头,树立我国政府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形象。

(四)严肃整治违规报刊,特别是假冒、伪造国内报(刊)名报(刊)号或无报(刊)号出版的报刊,在境外注册在境内非法编辑发行的报刊,以一号多报(刊)形式违规出版的报刊,利用广告印刷品非法出版的报刊,公开宣传、陈列、销售规定应由内部发行的报刊,非法教育类报刊以及未经批准擅自从境外进口的报刊等,进一步规范报刊市场秩序。

“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围绕上述四个工作重点,落实防范封堵措施,加大查处打击力度,坚决防止引发社会广泛议论以及危害政治安定、社会稳定和文化安全的政治性非法出版物进入市场,坚决防止引起群众强烈不满,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淫秽色情等文化垃圾泛滥的恶性事件出现。

三、专项行动和时间安排

按照全国、全省、市统一部署,2012年重点开展四大专项整治行动:

(一)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6月底前继续对各类出版物、印刷品、光盘、计算机软件及包装装潢、商标标识标签等印刷复制企业和图书、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市场进行全面清查,严厉打击非法制售行为。进一步加大对视频网站和电子商务网站的治理力度,严厉打击通过网络传播侵犯著作权影视作品和通过互联网、通信网络、电视网络销售侵犯著作权商品等行为,积极扩大软件正版化覆盖范围。

(二)查堵政治性非法出版物专项行动。从4月至年底,组织对全市出版物市场进行专项检查,对印刷企业比较多的乡镇、街道进行集中清查,对运输环节特别是物流、仓储场站和企业进行集中整治,严肃查办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大案要案,切实做到禁止境外流入、禁止市内出版、禁止非法印制、禁止市场销售、禁止网上传播、禁止媒体炒作。

(三)扫除淫秽色情等文化垃圾专项行动。从7月至9月,按照抓源头、打基础、切断利益链的要求,进一步开展打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传播淫秽色情信息工作。反复清查出版物市场特别是校园周边出版物市场,严格规范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行为,坚决取缔“黑网吧”,对计算机、手机销售和维修经营场所进行专项检查,有效清除网上网下淫秽色情信息和出版物等文化垃圾。

(四)整治非法违规报刊专项行动。从9月至11月全面清查报刊发行市场,严格收缴各类非法违规报刊,深入追查制售源头,坚决取缔非法编印发机构和窝点;组织对报刊出版单位进行集中检查,严肃查处违规报刊经营活动,建立健全报刊市场长效监管机制。

根据省、市确定的专项行动,结合我市实际,在做好上述四大专项整治行动的基础上,将适时开展十项专项行动:一是迎“省文明城市”文化市场集中整治行动;二是寒暑假治理网吧接纳未成年人专项行动;三是打击计算机软件侵权盗版专项行动;四是打击各类违法广告专项行动;五是规范歌舞游艺娱乐场所专项行动;六是规范美术品、艺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七是治理非法安装使用卫星地面接收设施专项行动;八是查处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违法违规视听、视频内容及广告专项行动;九是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治理学校周边文化环境专项行动;十是整治“黑印刷(复制)”、“黑发行”、“黑网吧”、“黑娱乐”等无证经营场所专项行动。

四、工作要求

(一)全面封堵查缴。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对非法出版物及有害信息的制作、出版、印刷、复制、运输、仓储、销售、传播、入境等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查堵。公安、安全等部门要做好情报搜集工作,提高发现和反制的能力。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化市场执法局、公安局、工商局、城管执法局等部门要加强对出版物市场的清查,一旦发现问题,坚决果断处置。工商局、公安局、文化市场执法局等部门要对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场所进行全面清查。交通局、邮政局、公安局、文化市场执法局等部门要加大对运输环节的检查力度,有效切断非法出版物的流通渠道。公安局、安全局、经济和信息化局、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化市场执法局等部门要把网上“扫黄打非”作为网络日常监管工作的重要职责,对境内外网站登载的非法出版物及有害信息,果断采取措施予以删除或屏蔽。

(二)强化日常监管。要逐步从较多依靠专项行动向加强日常监管转变,从专项治理向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推进。要健全完善“扫黄打非”预警机制、快速应急机制、大案查处机制、联防协作机制、绩效考核机制等长效监管机制。要不间断地对出版物市场进行明察暗访,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断改进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在方法上不断创新,在机制上不断完善,在技术上不断提高,切实增强监管工作的系统性和预见性。要注意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掌握非法出版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增强查处打击的针对性和准确性,推进“扫黄打非”工作科学有效地开展。

(三)严查大案要案。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查办案件尤其是查办大案要案工作力度,根据群众举报、明察暗访和清查市场掌握的线索,深挖彻查,追源头、打团伙、破网络,依法严惩从事非法出版活动的不法分子。要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相衔接的工作机制,行政执法机关在依法查处制售非法出版物违法行为过程中,对涉嫌构成犯罪的,要严格依照《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及时向公安机关移送;公安机关对行政执法机关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符合立案条件的坚决立案查处;检察、审判机关对已破获的大案要案,要按照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从严处罚。通过查办大案要案,打击犯罪者,震慑违法者,警示跟风者,教育从业者,鼓舞广大群众。

(四)广泛宣传教育。“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宣传部门,协调有关新闻单位对“扫黄打非”工作进行宣传报道,组织开展“扫黄打非”宣传教育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活动。要以正面宣传为主,大力宣传“扫黄打非”的重要意义和各地取得的成效,深刻揭露制黄售黄、侵权盗版等非法出版活动的严重危害,增强广大群众自觉抵制非法出版物和盗版制品的意识,进一步在社会上形成认同、支持、参与“扫黄打非”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

五、工作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要坚持和完善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组织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部门主要领导同志要将“扫黄打非”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要在继续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基础上,充实基层执法力量,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要将“扫黄打非”工作机构向镇和街道延伸,抓基层、打基础,确保基层“扫黄打非”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成效。

(二)加强工作保障。要将“扫黄打非”专项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做到经费足额落实、专款专用,并建立长期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要积极创造条件,继续为“扫黄打非”执法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要加大资金投入,添置必要设备,提升“扫黄打非”工作的装备水平和技术能力。要从政治、工作、生活等方面关心“扫黄打非”工作队伍,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要求,加强队伍建设,强化业务培训,不断提高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三)加强责任管理。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严格责任管理,层层签订责任状,做到分级负责、责任到人。有关管理部门要推动经营单位向社会公开承诺,严格行业自律。市“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有关部门,不定期地就重点工作、重点行动及时进行督导检查。对工作责任不清、任务不明、落实不力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对因失职、渎职等造成严重后果的,要坚决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非法出版范文篇6

2)非法出版物的刊号最常见的问题有这样几种:

①在境外注册刊号,在境内非法编辑、出版、印刷和发行。为了蒙蔽作者,他们通常只在版权页上注明国际标准刊号ISSN,而不标注国内统一刊号CN。

②表面上既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又有国内统一刊号CN,所不同的是它的CN号后边加括号或缀有别的字母(如HK、NR、H),说明它是在港澳台地区注册的,这类报刊如果在内地设立编辑部、记者站或办事处进行出版、印刷和发行活动也是非法的。

③假冒国内刊号。比如,CN后面的前两位数(地区号)为00-10、16-20、大于66或者超过两位数的,都是假冒的国内统一刊号,因为《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规定的地区号中没有这些号;也有的是冒用其他已有的合法出版物的刊号。

④一个刊号多个版本。比如,某大学学报,它的ISSN和CN都没有问题,但每期学报都出版两个或多个版本,其中只有一个版本是正式的、合法的、对外的、公开的,其它版本则是收费的、非公开的、只给作者收藏的,这种情况下,如果只看刊号,很难发现问题,只有对比其他的几个版本才能发现问题所在。

⑤地区号与所在地区不吻合,即异地办刊,或者说编辑部地址与CN后面的地区号不相一致。《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规定:题名不变,出版地改变,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要重新分配,即:连续出版物题名没有改变,出版地从一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转移到另一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应重新分配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如,非法出版物《中国教育论坛》的CN号为43,应是在湖南出版的,若改在山东出版,应重新分配CN号,或者说,CN号的前两位应改为山东的地区号37。

⑥地区号后面的“地区连续出版物序号”有问题,如,某非法出版物本是期刊,其地区连续出版物序号却标注为0001,非法出版物《中国教育论坛》的地区连续出版物序号为7772,而按《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的规定,0001应该是“报纸的序号”,7772应该是“网络连续出版物的序号”,所以,这些所谓的教育类期刊属于非法出版物。

3)号称是香港刊物,或带有香港刊物刊号的非法刊物有以下几点鉴别技巧:

①据考证,几乎所有号称是香港的刊物都是非法刊物。这些刊物名称一般带有“中国”、“中华”或“中外”等字样。

②目前,香港的刊物多以教育类刊物出现,因此对于带有“教育”字样的刊物请慎重。

③号称香港刊物,但是印刷单位、出版单位或者联系电话等内容却是内地的,几乎都是非法刊物。

④号称香港刊物,但是其主管、主办单位在网上根本查不到,或者这些单位的信息只与该刊物介绍或征稿启事相关联的,该刊物就是非法的。

4)不要认为在国家合法出版物上刊登征文启示或者广告的,就是合法出版物。前不久,《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教育文摘周报》和《中国青年报》,都曾为非法出版物《中国教育教学》杂志做过广告。

非法出版范文篇7

一、20*年主要工作

(一)抓学习

一年来,全州新闻出版人员能够认真的开展学习,州局还建立了每星期一必学制度。一是系统、全面、准确、深入地学习*精神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开展好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用大讨论活动的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二是认真学习业务方面的书籍,从法律法规学习,日常检查、举报受理、文书书写、案件办理、信息与统计等内容进行长期有效地强化和完善。为实现新闻出版行政执法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和一体化,实现新闻出版稽查的高效率、新闻出版行政执法的高质量、稽查队伍建设的高素质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三是积极参加省局的相关培训,增强我州干部的综合能力,促进我州新闻出版的健康发展。参加培训共4次,培训人员10人。四是组织系统人员参加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学法用法知识大赛,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和行业法制化管理水平。

(二)抓管理

1、抓好出版物经营单位年检工作。根据省新闻出版局的通知精神,我局及时转发到各县市,要求在4月份以前做好辖区内的出版物发行单位年检登记工作,共年检合格61家。

2、完成印刷企业年度审核登记工作。3月份,根据省新闻出版局云新出印[20*]13号文件精神,迅速组织,明确各印刷企业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相关审核资料,今年共审核登记印刷企业28家,三小印127家。

3、规范行政许可、行政执法程序。按照行政许可的程序,逐项对我们许可的事项进行对照,清理不规范程序,所有行政许可项目都在政府信息网公示,进一步提高了办事透明度。在执法上加强了文书书写、案件办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统一了执法人员的执法服装,充实现代化办公设备,提高执法效率,全州基本能保证有照相机、摄像机,目前稽查车有3辆。

4、全力做好“农家书屋”建设工程。根据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成立云南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云办通[20*]8号)精神及“云南省新闻出版局关于请各州市尽快成立农家书屋工作机构和明确工作职责的通知”要求,及时向州委、政府汇报,成立了“德宏州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州委常委、副州长、州委宣传部部长田大余担任,副组长由州委副秘书长赵立新担任,下设办公室在德宏州新闻出版局,负责农家书屋建设工作;二是做好第二批农村党员书屋建设,已将第二批116个书屋名额,直接分到县市,其中潞西市25个、瑞丽市10个、陇川县21个、盈江县30个、梁河县30个;三是积极抓好农家书屋的选址、完善书屋管理等各项工作。

5、持之以恒地抓好“扫黄”、“打非”工作。一是起草并以州委、州政府“两办”名义印发德办发[20*]18号《20*年德宏州“扫黄”、“打非”行动方案》,组织、协调各县市(区)各部门开展“扫黄”“打非”集中行动,有重点、有选择地开展专项治理行动。二是健全“扫黄”“打非”机制,完善制度措施。今年以来,各县市各部门及时调整充实了“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全州上下进一步健全了党委、政府直接领导,“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主管领导挂帅,分管领导上阵,各有关部门依据职能积极参与、齐抓共管的“扫黄”“打非”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从组织上保证了“扫黄”“打非”工作的落实。

(三)抓整治

1、开展“扫黄打非”专项整治行动。根据云南省20*年“扫黄打非”行动方案的部署,开展了第一、二阶段的“扫黄打非”专项行动,重点检查出版物市场、印刷行业、农贸市场、学校周边及路边游商。共出动212人次,出动车辆

71辆,检查经营户905户次。查处经营非法出版物的游商摊贩3个。收缴非法出版物1740册(盘),其中盗版音像制品1393盘,盗版图书347本。

2、印刷企业的整治。根据第21次全国、全省“扫黄打非”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德宏州州委常委、副州长、州委宣传部部长、州“扫黄打非”领导小组组长田大余提出要杜绝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在德宏印制、发行和在市场上出现及省“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办公室相继下发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州的实际情况,按照省州部署,及时下发相关文件到各县市(区),要求组织开展印刷复制业专项整治工作。专项整治期间各部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全面整顿、注重实效,圆满地完成专项整治的各项工作任务。据统计,全州出动检查人员936人次,检查印刷复制企业313家次。查处变更场地不向原批准设立的部门备案的印刷企业停业整改1家。

3、非法出版物的整治。一是开展了查处盗版教辅的专项行动,根据省局总队查处的“6.24”案件,七月份展开了对盗版人民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云南省内指定发行的中小学录音教学磁带、发行盗版教学磁带的当事人在州市是否存在非法网络的检查,未发现此类出版物;二是举行了销毁侵权盗版及非法出版物活动。4月24至26日各县市分别对查缴的非法音像制品及书籍进行销毁,出动人员44人,车辆15辆,销毁非法音像制品14872盘,书刊786本;三是积极开展保护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在当地主要街区利用摆摊设点、悬挂布标、展示正版、盗版图书、光盘、发放宣传单,此活动共出动38人,车辆12辆,发放宣传单6400份,悬挂布标7条。四是展开政治性非法出版物的查处工作。对《变革》、《名人暗面》《污点名人》等非法出版物进行查缴。五是坚决打击利用交通运输渠道贩运非法出版物,与各单位联发文件并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未发现有此类贩运;六是配合相关部门开展相关的整治。与州工商、州公安、州广电、州教委等部门联合开展“虚假违法广告”、“境外卫星电视传播秩序”、“教育收费”等专项检查。

4、做好奥运会期间的整治。一是建立了24小时值班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和奥运期间的应急预案,明确值班人员、时间,并要求当值人员24小时开机保持通讯畅通;二是做好“迎接奥运.维护社会稳定”的专项行动全面清查出版物市场;三是组织开展奥运会前30天出版物市场集中清查行动;四是开展了加强奥运会后出版物市场监管工作。据统计,奥运会期间的整治共出动1584人次,车辆辆,检查经营场所6636家,收缴非法出版物12120本(盘),其中非法音像制品10042盘,非法书刊2*8本,查处案件21起,受理举报5起,办结案件5起,取缔非法游商6个。

一年来,我局新闻出版管理工作,在克服人手少,经费不足的情况下,踏实地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清醒地看到市场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兜售非法出版物的游商屡禁不止,这些人都是今天一个地方明天一个地方的摆摊,查处工作难开展;二是印刷企业超范围经营现象时有发生;三是执法力量薄弱,缺少必要的人员和经费。

二、2009年工作思路

1、继续加强内部管理。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程序,明确岗位职责,明确内部分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以制度建设促进依法行政水平的提高。

2、认真抓好市场监管。继续加大对出版物市场、印刷企业的管理力度,查处违法经营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创新工作思路。

3、优化市场布局和结构。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放手放开,优化结构,服务基层,为民办事,扶优扶强项目,大力扶持社会资本投资印刷企业,提升印刷企业的竞争力。

4、继续做好农家书屋的相关工作,力争举办一期管理员的培训。

5、抓好查办大案要案工作,加大对非法经营活动的刑事打击力度,根据群众举报和案件办理中获得的线索,追根溯源,顺藤摸瓜,配合有关部门打掉从事走私、翻印、制作、贩运、销售等非法经营活动的犯罪团伙,端掉其窝点,铲除严重破坏出版市场经营秩序的根源。

6、抓好精品出版印刷工作。认真把关内部出版物的印制,争取印制能获奖的内部刊物;大力支持德宏州团结报社印刷厂、民族出版社印刷厂印制正规出版物工作,争取获省上的印制奖项。

非法出版范文篇8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保护知识产权的旗帜,组织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通过开展专项治理和加强日常监管,坚决打击政治性非法出版物、淫秽色情文化垃圾、侵权盗版行为,切实解决文化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党的十七大召开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和文化环境。

二、工作重点

严厉打击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和非法出版活动:打击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和非法出版活动是全市扫黄打非暑期战役的重中之重,各地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做到露头就打,绝不允许有其立足之地。

积极深入开展网上扫黄打非斗争:积极参加、主动协调由公安部门牵头的打击网络淫秽色情专项行动,探索建立起依法打击网络制黄贩黄的长效管理机制。

开展反盗版天天行动:在全面整治全市21个县(市、区)的同时,重点对丛台区、邯山区、魏县、大名、磁县、永年等地出版物市场进行专项治理。

严厉打击游商地摊:积极参加、主动协调由城管部门牵头的清理取缔贩卖盗版、非法出版物的游商地摊和无证照经营行为专项行动,确保治理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

挖窝点、打团伙、办大案:深挖制售盗版、非法出版和制黄贩黄的源头,坚决贯彻深挖彻究的方针,对犯罪集团实施彻底打击,最大限度减少对社会的危害。

三、重点部位

全市扫黄打非暑期战役的重点部位是中小学校及周边和图书市场、旅游景点、车站、早夜市、集贸市场等地区。

四、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专项行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20*年6月下旬,召开全市暑期扫黄打非工作会议,部署河北省扫黄打非暑期战役专项行动方案。各级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要迅速传达会议精神,立即部署,广泛动员,务使各印刷、复制、出版、发行、销售等单位及从业人员人人明白会议精神,人人明白单位存在的问题,人人明白要采取的措施,人人明白要达到的目标。

(二)组织实施(20*年6月25日至20*年8月20日)。各县(市、区)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对所在地区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印刷、复制、销售排查一遍,确定重点地区,实施重点监控,对所在地区的网络市场全面排查一遍,摸清底数,制定措施,堵塞漏洞;对印刷单位普遍清查一遍,坚决查处盗印出版物的行为;对发行市场彻底检查一遍,一经发现盗印、销售非法出版物,该立案的立案,该查处的查处。各有关单位在全市扫黄打非暑期战役期间,每周要将工作进展情况报到市扫黄打非办公室。

(三)督查工作(6月25日至8月20日)。按照省市扫黄打非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市扫黄打非办公室不定期对各县(市、区)实施督查。重点了解当地党委、政府对扫黄打非工作是否重视,全市扫黄打非暑期专项行动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的成绩和成功的经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进一步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工作的建议。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各县(市、区)党委、政府要加强对扫黄打非暑期战役专项行动的组织领导,把扫黄打非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层层落实责任,加强检查督促,并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二)普及扫黄打非有关法律知识,增强全社会关注和支持扫黄打非工作的意见。充分运用各类传媒,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大造声势,在全社会营造扫黄打非的氛围;大力宣传全省扫黄打非暑期战役的目的、意义,加大大案要案查处的曝光力度,形成高压态势。

非法出版范文篇9

(1)在境外注册刊号,在境内非法编辑、出版、印刷和发行。为了蒙蔽作者,他们通常只在版权页上注明国际标准刊号ISSN,而不标注国内统一刊号CN。

(2)表面上既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又有国内统一刊号CN,所不同的是它的CN号后边加括号或缀有别的字母(如HK、NR、H),说明它是在港澳台地区注册的,这类报刊如果在内地设立编辑部、记者站或办事处进行出版、印刷和发行活动也是非法的。

(3)假冒国内刊号。比如,CN后面的前两位数(地区号)为00-10、16-20、大于66或者超过两位数的,都是假冒的国内统一刊号,因为《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规定的地区号中没有这些号;也有的是冒用其他已有的合法出版物的刊号。

(4)一个刊号多个版本。比如,某大学学报,它的ISSN和CN都没有问题,但每期学报都出版两个或多个版本,其中只有一个版本是正规的、合法的、对外的、公开的,其它版本则是收费的、非公开的、只给作者收藏的,这种情况下,如果只看刊号,很难发现问题,只有对比其他的几个版本才能发现问题所在。

(5)地区号与所在地区不吻合,即异地办刊,或者说编辑部地址与CN后面的地区号不相一致。《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规定:题名不变,出版地改变,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要重新分配,即:连续出版物题名没有改变,出版地从一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转移到另一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应重新分配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如,非法出版物《中国教育论坛》的CN号为43,应是在湖南出版的,若改在山东出版,应重新分配CN号,或者说,CN号的前两位应改为山东的地区号37。

非法出版范文篇10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中共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委宣传部、市委政法委、市“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2014年“扫黄打非”工作安排》的通知的相关要求,2014年全乡“扫黄打非”战线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和系列讲话精神,学习贯彻全国、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届三次、四次全会及市委三届五次、六次全会和县委“扫黄打非”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关口查堵与综合反制、网上净化与网下清查、专项治理与日常监管、规范管理与教育引导相结合,敢抓敢管、勇于担当,有力扫除文化市场和互联网上各种非法出版物及有害信息,为促进我乡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保障。根据全国、全省、全市、全县“扫黄打非”工作方案,及本工作意见,结合本村、本社区、本单位实际,认真扎实抓好“扫黄打非”工作。

二、工作安排

(一)、开展“清源2014”行动,坚决查堵反制港台反动出版物

3月至10月,组织开展“清源2014”行动,坚决查堵反制港台出版物。对宣扬西方“普世价值”、“宪政民主”及、新自由主义等,攻击党的领导、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诋毁改革开放、歪曲党史国史、造谣诽谤的政治性有害出版物和“”等邪教组织反动宣传品,加大查堵力度。继续狠抓进境封堵、案件查办、对内约束、综合反制等措施的落实,创新手段,加强技术防控,坚决阻止含有有害内容的印刷品、音像制品和数字存储介质入境。严密封堵销售、传播政治性有害出版物及信息的境外网站,对境内网上代销政治性有害出版物的一律落地查人、依法查处。

认真落实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部门《关于转发〈关于严禁党员干部在境外出版发表政治性有害出版物和文章及携带有害出版物入境的通知〉的通知》(达市扫黄打非办联[2012]3号),有效稳妥处置境内人员向境外反动出版传媒机构提供、携带政治性有害出版物入境等突出问题,将有关人员纳入党组织、单位、属地管理。采取分级培训等方式,进一步督促赴港澳台游领队和导游履行主动提醒和劝阻责任,防止游客购买和携带政治性有害出版物入境。

(二)、开展“净网2014”行动,大力净化青少年成长文化环境

4月至11月,组织开展“净网2014”行动,全面扫除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中的政治性有害内容和淫秽色情信息。严厉打击制作、传播有害和淫秽色情信息的违法犯罪活动,公开曝光传播色情和低俗信息的网站名单,严惩违法违规网站的开办者、维护者,持续净化网络空间。

以门户网站、网络文学、网络游戏、互联网视听节目、网络硬盘和微博客、搜索引擎、论坛、贴吧及微信等及时通信群组为重点,加强网络监管,即时发现和处置网络色情网站等有害信息。

开展移动智能终端应用商店专项整治,坚决清除含有政治性有害内容和淫秽色情内容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游戏、动漫应用软件。重点抓好引动智能终端系统平台及应用软件预置、安装、下载、搜索等环节的治理。严惩制作、传播有害应用软件的机构和人员,打掉其余利益链条。

坚持网上与网下相结合,开展少儿出版物市场专项整治。以中小学校园周边为重点,依法收缴和查处宣扬淫秽色情、暴力、恐怖、迷信等内容及非法出版的少儿出版物,营造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文化环境。

(三)、开展“秋风2014”行动,全力维护新闻出版良好秩序

组织开展“秋风2014”行动,严厉打击假媒体、假记者站、假记者和侵权盗版等违法违规出版传播活动,切实解决群众关注,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继续深入开展假媒体、假记者站、假记者专项整治,严肃处理非法从事新闻采编活动的机构和人员,严厉打击以记者或网站采编人员名义招摇撞骗、敲诈勒索的不法分子,坚决收缴非法时政、军事、党史、宗教、医疗等类报刊,依法取缔非法设立的报刊社、编辑部、记者站、工作站,关闭非法设立的新闻类网站、网站频道。

开展争权盗版出版物专项整治,对图书、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市场进行重点检查,从严查处盗版教材教辅出版物、畅销书、工具书、影视剧和音乐作品的不法行为,抓住音频网站、网上书店、电子商务平台等管理和薄弱环节,坚决遏制网上侵权盗版泛滥势头。

(四)、开展涉藏非法出版物及反宣传品整治行动,有力净化出版物市场

按照全国、全省、全市、全县的工作部署,以查处在要案件为抓手,组织开展涉藏非法出版物及宣传品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制作和传播“藏独”非法出版物及反宣传品的行为。

以乡辖区为重点,加强对编辑、制作、印刷、复制、发行等环节的监管,加大源头治理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编辑、制作、经销活动,铲除涉藏非法出版物及及反宣传品制售窝点和网络。开展印刷复制企业的物流快递企业大检查,加强渠道管控,严厉打击印制和寄递、运输涉藏非法出版物及反宣传品行为。加强出版物市场清查,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人员的管控。加大涉藏非法出版物及反宣传品查缴力度并追根溯源、深挖彻究。加强重点口岸入境查验,发挥联防协作机制,加大对涉藏非法出版物及反宣传品的封堵力度。加强对网站,上网场所的移动终端智能经销门店的监管,防止含有有害的藏语言音频资料和藏语歌曲通过网络传播,及时删除屏蔽有害内容和不良信息。

(五)、创新思路举措,进一步推动“扫黄打非”能力建设

及时将非法出版物活动的新动态、新载体纳入“扫黄打非”工作范围,实施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围绕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强对涉及“扫黄打非”工作法律的研究运用,综合采取多种手段,切实提高出版物市场和网络监管科学化、法制化水平。

以改进台帐管理和健全出版物市场重点点位监管为基础,实施全面清查、重点排查、暗访抽查,及时发现和治理存在的问题。坚决取缔兜售非法出版物的游商,铲除制售窝点和网络。将“扫黄打非”工作志城市网络化管理深度融合,防止出现监管盲区。

进一步完善“扫黄打非”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强化经营者责任,严格案件查办责任,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完善网络信息安全机制,落实信息安全措施,创新信息安全技术。建立健全网上岗下联运机制,加强情报沟通和工作协作,快速查处传播有害信息的违法违规行为。在邮政快递、交通运输等行业建立健全政治性非法出版物监控机制,在交通运输行业进一步落实出版物运输实名制、验视制、责任倒查制,防范和打击贩运政治性非法出版物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