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大堂吧岗位工作计划十篇

时间:2023-04-01 23:21:00

酒店大堂吧岗位工作计划

酒店大堂吧岗位工作计划篇1

关键词:高职;酒水;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1-0061-03

一、课程定位及目标的确定

(一)课程定位

酒店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等专业是旅游类高职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现在的酒店和餐厅来说,酒吧是不可或缺的单元,所以,《酒水服务与酒吧管理》课程应该是酒店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等专业的核心课程。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目标,分为知识学习目标、能力培养目标和素质养成目标,具体如下:

1.知识学习目标:掌握酒水的含义与特点、了解酒的起源与发展。理解酒度表示与换算、酒吧的客源特征、酒吧的市场特征、酒吧的文化特征以及酒吧的位置特征。掌握发酵酒、蒸馏酒、配制酒、鸡尾酒及相关非酒精饮料的知识。

2.能力培养目标:使学生具有接待服务、调酒服务、宴会服务、高档酒具的使用保管、酒吧管理等基本知识和能力。使学生在工作中具备调酒技巧,有较好的酒吧疑难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实现酒吧管理创新。

3.素质养成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酒水与酒吧知识。思维活跃,能管理部门活动;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养成拼搏进取的职业素质。提高服务意识及社会责任感。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一)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设计课程

酒店管理工作中,除了标准化外,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沟通交流技巧,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等都是重要的工作内容,因此,学生职业能力的全面提升是课程设计的中心。

1.专业能力的培养。运用良好的校内外实训条件,结合酒店管理专业职业技能、职业素养、职业精神的培养要求,设计合理的学习项目,使学生在完成具体的酒水服务与管理工作任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专业能力,能达到酒店餐厅、酒吧、咖啡厅等服务管理能力、成本控制能力、产品设计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等专业能力。

2.方法能力的培养。通过进行市场调研、查找各种信息资料,完成各项任务的方案设计和课业,重点培养学生采集信息、整理资料、分析解决问题、撰写报告的方法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完成工作任务的管理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具有良好的学习迁移能力。

3.社会能力的培养。设计与细化实境训练项目,通过校内生产性实训与校外实训教学,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既分工,又协作,以此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以及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

(二)以酒吧岗位工作任务为导向开发课程

针对酒店管理等专业人才培养所面向的岗位群,依靠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通过对高星级酒店、酒吧、咖啡厅开展的社会调研,对相关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内容及要求进行分析,参照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的职业资格标准,由行业专家、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小组,共同确定了4个典型课程任务,结合4个典型任务,把整个课程设计为4个教学模块(见下表)。

(三)学校教师与酒店专家合作进行课程设计

通过校企合作,依据职业岗位需求,针对课程目标与特点,从专业规划、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实施等方面,校企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先后与海航酒店集团、三亚喜来登大酒店等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融入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设计思路校企共同进行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模式设计、教学实施方案设计和评价体系设计。

课程教学由学校与企业共同承担,根据学生职业素质养成规律,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和工作要求,参照职业资格标准,共同构建课程体系。以学校双师素质教师为主,企业管理人员为辅实施教学,以职业能力提升为考核主要标准,校企共同参与评价过程。

(四)利用现代教学手段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

在课程设计中,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如多媒体、互联网、微课等,可采用案例教学、实地观摩、实境教学、分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多元化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五)提升学生能力和素质的立体化评价体系

在课程考核方法上,应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及高职院校的学情特点,打破传统的单一试卷考核方式,而采用多结构考核方法,将形成考核与终结考核结合起来。该课程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考核,分别是平时表现、技能考核和理论考核(各部分所占比例可根据各院校具体情况进行调整)。采用这种多结构的考核方式能突出职业素质、实践能力与理论水平的同等重要性,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考核还可考虑与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职业资格鉴定接轨,如以证代考等。

(六)课程设计可与职业资格鉴定考试相结合

在课程设计时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位,以能力为主线,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的理念,在强调教学内容专业性、系统性的同时,注重课程的实践性与适应性。方便学生考取课程相对应的调酒师、茶艺师、咖啡师及侍酒师等职业资格证书,符合职业教育所提倡的“双证书”制度。

三、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可将课程内容划分两个部分,分别为知识及管理部分、技能部分。按照不同岗位的要求循序渐进组织教学培养既有酒水服务与管理理论知识,又有操作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能满足饭店酒水业务要求的高素质专业技能型人才。以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该课程为例,课堂授课课时为68课时,其中理论教学36课时,实训教学32课时,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组织安排如附表。

(一)知识及管理部分

(二)技能及测试部分

四、结束语

本文对《酒水服务与酒吧管理》课程的设计是基于海南省特色专业――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多年建设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的结果,但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各高职院校可根据自己校内外资源情况,对该课程设计进行调整和完善,以期培养出符合酒吧要求的管理和服务人才。

参考文献:

酒店大堂吧岗位工作计划篇2

一、引言

在酒店的激烈竞争中,酒店的管理人员往往会因为过于重视酒店盈利,而容易忽视酒店员工的满意度,进而会直接影响酒店的外部服务价值,对顾客满意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而顾客的忠诚度是顾客满意的直接结果。因此基于员工满意度的视角来分析和解决员工流失率原因和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理论综述

员工满意度,是企业的幸福指数,是企业管理的“晴雨表”。它不仅受员工个体因素和相关工作因素的影响,还受所在单位的总体经营状态和发展前景的影响。因此关于员工满意度的具体指标就成为员工满意度研究的重要内容。

员工流失是指组织不愿意而员工个人却愿意的资源流出,组织不希望出现的员工流出往往给企业带来特殊的损失。作为劳动密集型的旅游饭店业的员工流失率应该不超过20%。

三、员工满意度视角论下上海大华锦绣假日酒店西餐厅员工流失的原因

(一)岗位配置不合理且工作强度大

西餐厅包括咖啡厅、大堂吧、送餐部以及查理酒吧。其中咖啡厅吧台、送餐部以及查理酒吧会有固定的人负责,但同时这个人也担负着其他部门的工作,并且必须是在完成工作之后才能下班。通常情况下,每个班次的员工都不能按时下班,而且都是筋疲力尽。这样长期下来,员工会逐渐积累负面情绪,进而会影响到工作状况。

(二)自我实现需求及职业发展受限

据本人在大华锦绣假日酒店西餐厅的实践了解到,员工一般都会因为不定时的工作而难以实现自我需求。久而久之,即使有的员工刚入职时对自身的工作发展前景做了一定的规划,但是由于餐厅领导层没有给予一定的重视,进行良好的沟通工作,员工开始萌生离职的想法。

(三)没有建立合理的评估和选拔体制

通过本人在上海大华锦绣假日酒店西餐厅的实践调查发现,西餐厅没有一套完善的评估和选拔机制,西餐厅员工工作岗位后一直没有变化过,有的员工有能力胜任比当前岗位更高的工作,但是管理层并没有对老员工的工作能力进行审核与评估。对于优秀员工的选拔单凭人际关系由上层领导直接提拔。这样的做法长期下去,员工不仅会对自身的能力产生怀疑,其之间的交流也会有一定的影响,久而久之也会对西餐厅失去信心。

(四)西餐厅管理方式不够完善

一般一线员工直接和客人接触,得到的客人反馈以及在工作中积累的的经验特别宝贵。但是,经过本人的实践调查发现,当员工针对餐厅的工作提出自己的建议或要求时,上级领导不是直接否定掉就是拿借口拒绝掉;同时总经理总是一味根据Heart beat分数(顾客满意度状况)情况以及本人在餐厅一瞬间遇到的情况来做各项安排和决定,从不管餐厅员工的建议。

四、解决对策

(一)合理配置岗位任务

西餐厅从岗位数量上来说属于大部门,那么按最少的人员配置数量安排如下,根据每天的任务安排,早班至少需要6个人,中班3个人,晚班要1个人,酒吧班1个人,这样每天总共至少需要11个人。再根据每个星期休两天的班次安排,需要员工替换,至少还需要6个人。这样整个西餐厅客房率在30%-40%的时候,最基本的人员配置需要17个人。

但逢周末以及各种节假日会有相应的促销活动,根据当天的任务情况需在前一天做好安排适量兼职。

(二)为西餐厅员工量身定制职业生涯规划

西餐厅可以为每位员工制定详细的职业人生规划,树立一个职业目标,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员工对酒店的归属感,更是酒店作为一个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体现。本西餐厅的岗位包含很广泛,餐厅的管理层应该根据员工的兴趣和能力进行分配,并帮助员工制定最适合其自身要求的职业人生规划。

(三)建立合理的评估和选拔体制

西餐厅可以为员工制定不同的晋升制度。具体做法是:为每个岗位设立不同的等级,同一岗位的员工可以根据等级的上升相应的增加工资。优秀的服务人员可以晋升更高的岗位级别。例如,高级服务员在自身岗位上取得最高级之后可以申请管理人员的岗位。这样,既可以实现西餐厅对优秀员工的有效激励,又可以使企业达到优化人力资源的目的。

(四)让员工适度参与西餐厅管理决策

让员工适度参与西餐厅管理决策可以增强员工对酒店的责任感与归属感,有利于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更有利于酒店的生存和发展。有助于员工了解管理状况,减少或克服因不了解管理者意图所引起的不满心理。同时,如果员工的建议在管理决策过程中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这类管理决策往往会由于得到员工的支持,在贯彻时会事半功倍。另外,参与管理决策还可以使管理者与员工的关系得到改善,以此加强彼此的沟通与信任。

(五)从源头控制人员流失

酒店在招聘新员工之前,人力资源部门应仔细分析西餐厅招聘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相关工作经验等特征,据此编写出详细的西餐厅工作说明书。酒店人力资源部门再严格根据工作说明书来招聘新员工,如遇服务意识较强、学习能力较强和有上进心等的应征者,可以适当考虑放宽其年龄、外表等不足的条件。

酒店大堂吧岗位工作计划篇3

(一)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

建设校内实训基地,需要为熬着酒店管理的教学目标和需求在校内开设的专业性实训室,比如说,酒吧实训室、餐厅实训室、大堂实训室、客房实训室等等。同时,还包括学校自己承办的多种产业,比如说,餐厅、酒店等等。在这个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校内实训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成为了衡量学校或专业教学质量、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根据不完全资料统计显示,全国有92%以上的酒店管理专业学校都建立了自己的实训基地。众所周知,酒店行业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各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和酒店类型层出不穷,这就需要实训基地保持着“与时俱进”的发展,从而培养出更加适合社会需求的岗位人才。因此,对于实训基地的投资建设不是“一次性”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发展升级的过程。但是,很多院校没有抓住酒店行业自身的发展特点,对于实训基地的后期投资不足,在实际教学中造成了实训内容严重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进一步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实训基地功能不健全

酒店专业的实训基地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项目,大部分校园的实训基地只是单纯的仿照酒店的某一个方面,比如说,一间餐厅、一间客房,缺乏相应的、完善的配套设施,无法真正的满足学生实践的需求。实践课的内容也只是简单的技能练习,比如说铺床、布置台面、托盘等等,很少或者基本不涉及部门系统管理、酒店规模性运作、综合能力需求、软件硬件设备等教学内容,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们的服务意识、岗位意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突发事件应对的能力都大打折扣。

(三)专业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现阶段,酒店管理专业的老师团队一部分是从一线酒店行业转入的,这些老师虽然有着丰富的酒店管理实践经验,但是,比较缺乏系统、系统的酒店管理理论知识,教学能力和教学素质都有待提高;一部分老师是相关专业毕业的研究人员,这部分老师有着丰富、系统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一线的实际酒店管理工作经验,在授课过程中无法为学生们展示真实化的工作场景。整体上来说,酒店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需要进一步提升。

(四)实训基地使用效率不高

成功建成实训基地之后,就可以在实训基地展开相关的实践教学,同时,部分理论课程也可以在实训基地展开。但是,现阶段的酒店专业教学中,实训教学一般是模块教学,比如说,酒吧实训、客房实训、餐厅实训等等,因此,进行一个模块的教学就会使其他模块的实训室闲置,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每学期都有大部分的时间实训室是空闲状态。

二、进一步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和措施

(一)加强建设实训基地的投入力度

众所周知,职业教育本身是一项投资比较高的教育模式。比如说,洛桑酒店学院(瑞士)其教学楼完全按照酒店方式进行设计,全校约有7家特色餐厅、300多间客房,还有完善的健身房、游泳场、网球场、宴会、酒吧、厨房等配套设备。在校期间,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衣着、谈吐需要全部按照酒店的相关规定。在我国现阶段的高职院校来说,由于受到经费等办学条件的限制,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的完善、提升校内的实训基地和实训环境,通过更多校企合作的形式,让学生们尽可能的接收到更多的实训场景,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在接下来的实训基地建设中,必要全面提高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大投入力度,结合酒店行业的发展前景和发展趋势,对固有的实训基地进行全面打造,真正建立能够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实训室,真正实现教学过程“现场化”,全面提升教育设施的建设。学生们在实训室进行实践操作,犹如真正的迈进工作岗位,在校期间就可以真实的体验到酒店管理的各个操作流程和环节,从而扎实掌握酒店管理这个专业多需要的客服技巧和管理程序,全面提高学生们对酒店行业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全面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真正步入工作岗位打下扫清障碍。

(二)建立健全实训基地的功能需求

如何更好的完善实训基地的作用和功能,一方面需要积极的面向校内学生,进行相关的业务培训和实践教学,另一方面,还需要着眼于外面的世界,面向社会,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培训以及职业技能鉴定等活动,逐渐将校内实训基地“社会化”,充分发挥其各方面的功能,更多的面向社会开展综合素质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以及专业能力培训等多样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现阶段,这种形式的实训基地是酒店专业建设实训基地的新突破、新发展,不仅可以解决自己学校内部学生的实训问题,更多的促进学生们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还可以更好的为社会服务,达到多方面效益的综合统一。

(三)进一步提升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是决定学生素质、能力的重要因素,进一步提升师资力量是做好实训教学的关键和保证,鉴于我国的教学现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切实提高酒店管理专业的师资水平。第一,制定科学的引进师资力量的计划,将优秀的从业经验丰富、技能水平扎实的技能老师积极吸引过来,并且对这部分老师进行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培训,使这部分老师不仅具有专业的技能水平,还具有综合的能力素养,真正符合“教师”的要求。第二,有计划的组织本校老师的培训学习,加强学校老师的校外实习地点的轮训,近一步掌握和了解现代酒店管理的运作模式和经营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特别是对有青年教职工来说,更需要到一线工作岗位进行实习和锻炼,真正的感受和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展开教学工作。也就是说,真正优秀的老师不仅具备扎实、系统的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扎实的操作技能和一线工作经验,只有学历+技能的师资力量,才能够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岗位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四)进一步提升实训基地的使用效率

建立现代化的校内实训基地,一方面是让学生们掌握将来工作岗位上需要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一方面是让学生们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进一步感受和领悟酒店的文化和风味,从而更出色的胜任将来的工作。因此,在实训课的训练过程中,为了更好的让学生们进入工作状态,老师和学生都应该进行统一着装,一律工装上阵。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最大限度的向同学们开放实训基地,将实训基地真正的成为学生们课外生活和课外学习的主要阵地。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课下灵活的安排自己的实训活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满足学生们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需要,而且还进一步提高了学生们的职业技能和实践水平,大大提升了实训基地的使用率。

三、结语

酒店大堂吧岗位工作计划篇4

【关键词】高职 餐饮管理与服务专业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9889(C).2011.11.026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本文结合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餐饮管理与服务专业近年来的教改实践,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究。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与理论基础

(一)定义与特征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职业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它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和合作企业双向介入,将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在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为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实务运作人才。

工学结合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为:主要适合于培养应用型人才;高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培养过程,教育计划由教育单位和企业共同商定并实施与管理;生产工作是教育计划的整体组成部分并占有合理的比例,也是成绩考核评定的重要部分;合作的范围包括课堂教学与涵盖包括生产劳动在内的各种社会实践的结合;学生作为准职业人员参与相应的社会工作活动。

(二)工学结合理论基础

工学结合的理论基础是体验式学习理论。其理论认为,最有效率和质量的学习是在一定的社会实践环境中,学习者为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进行的积极主动性学习。这种基于工作和生活实践的体验对学习者的刺激最强烈,它能够充分激发学习者的能动性,作出自我调整,使学习有明确的目标和针对性,从而扎实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一)高职餐饮管理与服务专业培养目标

餐饮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持续的全方位、深层次发展,必将带动餐饮企业对人力资源需求数量的不断增加,对人力资源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调查显示,餐饮企业在经营理念、技术应用方面的变革,使得具备“较高职业素养、娴熟专业技能”的专业人才成为餐饮企业发展中的首备资源。在广泛的餐饮企业调研的基础上,确定餐饮管理与服务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主要面向的是餐厅服务、酒吧服务、茶馆服务、营养配餐四个岗位群(见图1),因而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熟练掌握餐饮服务技巧、餐饮产品制作与创新、营养配餐技能和餐饮业基本管理方法的,能够在中高档餐馆及三星级以上饭店,从事服务、产品制作、营养配餐与岗位督导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校企合作,构建与专业岗位(群)工作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深入开展社会调研,召开由企业专家、教育专家、专任教师共同参与的专业建设研讨会,进行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分析,由典型工作任务转换为课程,构建与专业工作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高职餐饮管理与服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是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由基本素质模块、餐饮职业核心素质模块、餐饮职业素质拓展模块、综合实践素质模块组成的立体式课程体系。将职业资格标准纳入餐饮服务与管理能力课程模块,使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互沟通与衔接,做到课程内容能够覆盖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学生学完这些课程可根据兴趣选择考取餐厅服务员、茶艺师、调酒师、咖啡师、营养配餐员等职业资格证书。整个专业教学标准中,理论教学时数与实践教学时数比为1∶1,确保“餐饮职业核心素质模块”课程50%以上的学时是实践课时,安排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实践及校外企业顶岗实习。鉴于专业总课时有限,首先在进行课程组织和编排时坚持以实用和职业资格标准为核心,对某些课程进行整合,做到既拓展学生知识面,又避免课程内容重复,加强原学科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在组织课程内容时,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课程内容充分反映餐饮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

(三)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整合、序化教学内容

专业课程以餐厅客人消费过程为主线,面向餐饮行业的职业岗位(群),基于星级酒店餐厅服务员、调酒师、茶艺师、咖啡师、餐饮管理基层人员真实的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开发与改革。课程开发秉承“结果导向”设计的理念,先经过实地考察研究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了解餐饮行业对员工综合素质需求以设定学习目标,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基于工作流程的课程设计。在课程中摈弃长篇讲解理论知识,或重复机械基本功训练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基于工作过程出发,序化串行最典型的工作任务安排学习项目,使学生尽早进入“学习工作”的实践环境,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通过将知识学习与工作任务结合成有学习价值和教育意义的学习任务来达到增强直观体验、激发专业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成效的目的,尽快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角色转换,帮助学生掌握餐饮管理与服务职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达到高星级酒店餐饮管理与服务主要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四)建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行动导向一体化教学模式

行动导向“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工作(实训)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行动即学习”、“教、学、做”一体化。突出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订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教学场所的作用半径,也应由传统的单功能专业教室,即描述性、报告性的理论课堂,向多功能的一体化专业教室,即兼有理论知识教学、小组课题讨论、典型实训任务操作和餐厅经营模拟训练的教学地点转换。这一教学模式打破对单纯以“重复、刚性”的动手操作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实训教学”的理解,更加注重职业情景中的实践技能的培养,开发学生工作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即餐饮服务与管理工作中要求员工做什么、怎样做,教学过程中就教给学生怎样做。

(五)形成建立在校企合作基础上的“工学交替”实践教学体系

餐饮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校内实训、校内实习和校外顶岗实习。校内实训是指在校内实训室进行单一技能的培训,如餐饮服务、酒品饮料制作、茶艺、营养配餐、餐饮管理基本技能等,按照职业技能鉴定的标准进行考核。校内实习是指安排学生在学校对外经营的酒店实训中心进行专业轮岗实训,在真实的服务环境中,促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校外顶岗实习是指学生在校方的统一安排下到校外实训基地的酒店、餐饮企业带薪顶岗实习。构建旅游院校和旅游企业“学―工―学”交替式教学模式(详见表1),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应对餐饮管理专业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两张皮”现象。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是交互进行的,半年在学校、半年在酒店,或者一年在学校、一年在酒店,或者一段时间课程学习、一段时间到校内及校外实训酒店实践,这样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学生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提高对理论的认识,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建立在校企合作基础之上,学校与企业深度融合,优势互补,不仅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学生的职业素质,还带动了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师资队伍的建设。

(六)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综合素质与全面发展评价考核体系

考试在高等院校运行机制中处于导向地位。实践表明,为了使餐饮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成为餐饮业未来的优秀实用型人才,应当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综合素质与全面发展评价考核体系。我们把这样的考试分成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平时考核,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时进行。这包括:课堂提问,把握学生对知识理解和巩固的程度以及随机反应能力;作业评判,考察独立操作、研究和完成任务的能力;阶段测试,可以采用汇报演示的方法,如由学生当众汇报或演示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方案,考察其思维和知识运用、动手操作及创新能力;模拟演练,高职餐饮管理与服务专业应建有集实训、实验、真实饭店背景实习为一体的仿真实训体系,模拟演练就是让学生在特定设置的背景条件下进行的生产演练,检验学生适应、组织、协调、指挥和决策水平。第二部分是综合性考核。这主要包括:一是课程和学期结束考试,这种考试是根据课程目标要求突出强调学科知识和技能应用的综合性考核;二是毕业考试与毕业设计,这种考试是根据高等餐饮管理与服务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突出强调综合素质与全面发展的综合性考核。综合性考核应以知识结构模块、技术结构模块、能力结构模块为主体,采用口试、笔试、答辩、作品设计、综合技能考试等多种方式,成绩评判采用科学合理的可操作的标准,可以由学生相互评价、教师和专家考核组综合评价。把知识、能力和素养有机统一的评价考核体系,可使高职餐饮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复杂环境和餐饮业发展的能力,为成长为餐饮业的优秀人才奠定基础。

三、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机制

(一)成立由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代表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

专业成立了由政府(旅游局)、行业协会(酒店协会、烹饪协会)、企业(地区的酒店餐饮企业)的专家代表组成的餐饮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每年对餐饮管理专业的教学标准进行修订,系部规定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成员每学期必须为学生开讲座一次,每年安排学生参加一次大型与专业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组成成员实行滚动淘汰制,系部会对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成员每年的工作进行考核,对表现优异者给予奖励。

(二)建设仿真校内酒店实训中心

专业已建设了模拟宴会厅、模拟西餐厅、模拟酒吧、模拟厨房、形体训练房、营养分析室、豪华包厢、模拟财务实训室等餐饮管理专业校内仿真实训基地。为使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学生获得实际工作的感受和经验,各教学实验实训室都是按照高星级酒店设备的要求来设计和布局的,并且在校内实训期间全部按照行业和企业标准进行运作,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能够体验酒店工作环境,培养其良好的职业素质。

(三)选择合理的校外顶岗实习平台

针对餐饮管理专业,实习单位主要是宾馆与酒店行业,而宾馆与酒店的服务对象来自社会各方面,如果选择的宾馆和酒店的管理不严,或者声誉不好,那么学生在实习期间,一些不良现象势必会对学生的人身和心理健康造成安全隐患,有的企业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甚至让实习学生干一些不适合身心健康的工作,对于目前阶段学生思想的不成熟性以及不稳定性,会出现许多难以预料的后果,对于学生、家长和学校都将产生不良影响,也势必影响整个工学结合的效果。因此,选择管理科学、经营规范、社会声誉好的宾馆与酒店,是餐饮管理专业进行工学结合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

(四)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建设“双师型”团队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也是提升高职院校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通过餐饮管理与服务专业“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顺利进行,不仅可以带动餐饮管理专业与企业共建实践性教学体系和在学生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专业课模块教学方案的设计,而且还组建了一支高素质、有创新能力、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的结构型“双师”教学团队。该教学团队通过酒店实地锻炼与学习,积累丰富的行业知识,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酒店行业技能资格认证;我们还可以组建“行业专家工作室”,直接聘请于国内知名旅游企业的专家充实教师队伍,他们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操作技能和先进的管理理念,熟悉行业发展的前沿动态,对餐饮管理与服务专业“双师型”团队的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五)构建实习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1.“组织管理”:强调实习的组织保障,成立由学院、系、教研室专人组成的三级管理机构,构建实习管理工作的平台。

2.“计划管理”:确定“餐饮服务与管理能力模块”中的八门课程为工学结合的课程,制定详细的课程标准,定计划、定内容、定时间、定岗位、定师傅、定目标,保证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以达到应有的训练效果。

3.“过程管理”:确定校外实习企业的选择标准、校企双方师资的结构比例、校企双方的实习管理规章制度,以及质量测评体系。

4.“考核管理”:建立实习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强调对学生、教师、实习酒店三方进行综合考评,根据各方面的总结反馈,及时进行调整、完善并做好建档工作。

【参考文献】

[1]饶雪梅.工学结合――构建高职两年制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职教论坛,2007(11下)

[2]罗清德,蔡平.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

酒店大堂吧岗位工作计划篇5

关键词:双证融通;专业建设;实践技能;技能竞赛

“双证融通”即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之间相互衔接、融合与沟通。它是指以学历证书为标志的学历教育与以职业资格证书为标志的职业技能培训之间的一种相互联系与沟通。这一人才培养模式贯彻了全国职教会议精神,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在高职院校中广为推行。

“双证融通”是酒店管理专业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为提高教学质量,提升酒店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我校酒店管理专业自2006年开始探索并实践“双证融通”,通过多年的摸索与探讨、总结经验,我们觉得酒店管理专业实施 “双证融通”一定要把握好以下六大要素。

一.与学科专业建设的融通

学科专业是所有教与学活动的大平台,通过专业学习与职业资格证书的选择,就要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多年来我们一直完善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希望通过专业方向的定位与职业资格证书选择,同时确定专业建设和学生进入酒店行业职业生涯规划的方向。所有培养目标的确定、课程体系的规划、专业特色的打造,都将结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需要来进行。

“双证融通”实施的第一件事,就是根据专业的特点和行业企业人才市场的需要,选定职业资格证书。2009年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共颁布863职业标准,湖北省旅游局重点对前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等8个酒店行业工种开展技能鉴定。

二.与教学计划的融通

教学计划是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的先后顺序,在理论、实践方面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实现“双证融通”就要认真研究构建科学、合理的“双证融通”课程体系,将鉴定内容渗透于教学计划之中,突出职业标准所要求的实践操作环节。

三.课堂教学内容的融通

课堂教学主要涉及到教材的选择、课程标准的编订、教学日历落实和课堂理论与实训的结合等等教学环节。实现“双证融通”,就要使国家职业标准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教材要与考纲相结合,课程标准中要突出职业标准的内容,把鉴定目标要求作为教学目标要求的重要内容,强化学生的技能培养。特别是根据高职酒店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及规格要求,对职业技能标准的各项要求分解量化,深化到实践教学计划中,真正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教师在选择教材和准备教学内容课件时,要认真学习研究职业资格考试大纲和教材体系,力求把二者结合起来,并设计实训项目和练习作业,以符合大纲规定,既提高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与参与度,又达到了课程教学与考纲规定的双重目的。

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融通

“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对专业教师的一种特殊要求。特别是酒店行业实践性强,学生都要从一线做起,需要在学校学得扎实的实践技能,并着眼于未来,为学生打下坚实理论基础,以便尽快获得上升空间,不然流失率高。这就提高了对专业教师“双师型”的要求。近年来,我们一直倡导专业教师到酒店一线顶岗实践,参加必要的技能培训,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教师100%的在专业领域方向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

五.职业技能竞赛的融通

职业技能竞赛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结合生产和经营工作实际开展的以突出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重点的竞赛活动。各个行业每年都会组织相关职业标准的实践操作比赛。我们的学生学了相关理论、实践技能,拿到了证书,还需要通过与外交流、技能竞赛更进一步了解自身的技能水平;以赛促学、以赛代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校酒店管理专业每年联合校企合作酒店开展一次“酒店服务技能大赛”,积极参加武汉市、湖北省酒店行业举办的酒店服务技能大赛,并且每次都认真组织参加中国旅游协会教育分会举办的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饭店服务)大赛和教育部组织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通过比赛涌现出了一批明星学生,成为企业争抢的对象,从而带动专业发展。

六.与实训室建设的融通

校内专业实训室是实现酒店专业学生技能培养的基本保障,近几年,我校酒店管理专业多方筹措资金,特别是与校企合作酒店合作共建,实训室已经初具规模。实训室建设与运营中,我们始终秉承集教学、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对外经营四位一体的多功能运作思路。

现建设有模拟餐厅实训室、模拟客房实训室、模拟前厅实训室,12年还建设了对外营业的酒吧全真实训室和茶艺实训室。这些实训室的建设,使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的鉴定都能在校内有效实现,从而为酒店专业的“双证融通”融通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双证融通”工作是个系统工程,对我校酒店管理专业实力的提升也是多方面的。而对于学生,职业方向与学习目的性更加明确,学习的主动性明显提高,考核方式的改进,也使学习的结果更加透明、公正和直观,特别是毕业后持证上岗,显著增强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基本实现了一两门核心技能课、一个职业资格证书、一个行业、一条职业发展之路,一个证书打造一个职业。

参考文献:

酒店大堂吧岗位工作计划篇6

综合自己的总体计划,去我决定选择酒店实习,并且经过抽签选到了一家五星级的酒店,那是我所希望了解和学习的一家比较理想的酒店。这是南宁市唯一的一家五星级酒店——明园新都大酒店()名字对于南宁市民甚至是整个广西都是如雷贯耳的了,巧合的是该酒店的总经理陈晓为先生经邀请在本校作了一次报告,才了解到原来明园新都大酒店建于年,是一家“九星级”的饭店——由一座四星级的明园饭店和一座五星级的新都酒店组成的。陈总的报告生动有力,这更加激发出我想好好了解一下这所饭店的欲望——他们所说的和他们所做的是一致的吗?或者是还存在着什么问题有待解决呢?我甚至开始盘算起我能在这个饭店学到什么吗?

那么这座酒店到底怎么样呢?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呢?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呢?给我的感受是怎么样的呢?那么且听我慢慢道来。

明园新都的餐饮部大致分成如下几个部门:中餐部(包括广东轩、多功能厅和个包厢)、西餐部(包括花园餐厅和自助餐厅)和酒水部(包括大堂吧、乐怡吧、中餐吧、西餐吧和自助吧)。我们人被分成了个组,分别在不同的部门,并且每天换一次部门,这样能让我们比较全面的了解整个餐饮业的服务、销售与管理。酒店的这一做法让我们感到挺满意的,这也正和我们的心意。

我们组的个人首先被分到了中餐厅——“这是酒店餐饮部门中最辛苦的部门!”还没有开始工作,就听到旁边有人在私下这么向我们告诫着。看来,我得真的要做好思想准备才是啊!

中餐厅的工作确实如前人所说——“辛苦!”酒店没有给服务员们制定自己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描述,尽管这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最关键的一环,在员工的印象中,自己的工作就是每天听从领班的下达任务,随时准备着听从领导的指挥,没有固定的活干,或者说只要有需要,服务员什么都能干!摆台、折口布、传菜、上菜、撤台这些所谓的必须做的本职工作外还得兼职勤杂工,什么扛桌子椅子、铺地毯等一些脏活、重活、累活都是我们男服务员们的事情。更让人不可理解的是该酒店的上班时间是小时工作制,而且每天还得加班个小时左右(没有加班费),我不知道这样的作息制度有没有违反《劳动法》,可是作为一名有血有肉的人来说都有自己的一个最低的底线,因为人毕竟不是一台机器,可以用来随心所欲地使用。刚开始工作的那三天确实令人叫苦不迭啊,每天除了干活还是干活,最受委屈得要算是脚了,每天小时的站立使得双脚产生了严重抗议,下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想找个地方坐下了休息一下。令人向往的人性化管理和残酷的实际之间的差距由此可见一斑。

酒店大堂吧岗位工作计划篇7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公共基础部,中国 重庆 409000)

【摘 要】从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构建酒店管理专业“与专业融合,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并针对这一教学模式给出具体的执行过程,主要包括工学结合、与专业结合编写教材、网络课程建设、课堂中引入技能竞赛、实训中导入企业典型岗位、改革考核机制、和“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并为其他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融合提供有价值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与专业融合;以就业为导向;高职计算机基础

基金项目:黔江区科技计划项目“高职旅游类《计算机应用基础》立体化教材的建设与应用”(2013032),主持人:郑健江。

1 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已成为服务于各行各业的重要工具,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2个方面的问题:

1.1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未与专业知识融合

教师上课未与企业师傅和专业教师进行沟通与协作,与市场需求脱节,孤立的将计算机基础作为一门课程,就知识讲知识,造成学生不知道学习了该门课程后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1.2 学生未将计算机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去解决专业领域问题

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不强,这与他们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态度紧密相连。一方面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不重视学生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无法将所学的知识运用的自己的专业中。另一方面,学生课后没有相应的学习环境,如精品课程或网络课程等,造成学生学习环境的单一。

2 构建教学模式

为顺应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构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与专业融合,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2.1 工学结合,在学校办企业

在课堂中的实训项目都是虚拟的项目,为解决学生真实实训问题,学院在校内开办山水宾馆和校园酒吧。其中校园酒吧采用“防火墙”模式进行管理[1],学校负责酒吧的初期投资,由学生管理并自负盈亏。山水宾馆由学院专职人员进行管理,而宾馆的日常事务由学生完成。

2.2 与专业结合教材的编写

由计算机教研组组织编写的《计算机应用技术项目式教程》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并从12年9月开始在重庆旅游职业学院使用。该教材打破以往教材的常规思维方式,一方面将整个课程分为6个项目,每个项目由多个任务构成,符合企业岗位需求。另一方面该教材配备相关实训,且实训素材与旅游相关,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与行业进行接轨,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为了与岗位进行衔接,编写酒店管理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实训指导书》作为顺序辅助资料。

2.3 “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

“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教育理论[2]。它是一种以“项目导入、任务驱动”为主要形式,将制作实践项目贯穿于教学的始终,用项目和任务进行新知识的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传授知识时紧密结合工程实践项目,让学生学有所用。

将酒店管理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分为6个项目,根据项目分析将每一个项目由多个任务构成。如在项目三“Word在酒店管理中的应用”,要完成该任务一共安排了6个子任务分别是:酒店旅游通知录入与排版、酒店简介文字排版、黔江最豪华酒店文字排版、世界最奢华酒店排版、世界最艺术酒店排版、国内主体酒店排版,这6个子任务循序渐进将Word文字排版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全部涵盖,学生在实训中除了掌握理论和技能外,还能了解酒店的相关知识。在每个项目完成之后会安排一个项目模块综合测试,如Powerpoint基础知识学习完之后,会安排主题为“我最喜欢的酒店介绍”,让学生分组进行该PPT的制作。

采用该教学方法,一方面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另一方面项目教学法中对团队协作、独立解决问题等能力要求较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较大提高,为其走入企业奠定良好的职业素质。

2.4 实训中导入企业典型工作任务

实践教学上,强调技能培养,强调计算机应用基础与职业岗位对接,高星级酒店、高档餐饮连锁、会议中心、豪华游轮、高级会所等旅游企业及其他相近企业服务类岗位。在获得一定工作经验后,1~2年能适应基层管理工作,5~8年能胜任中级管理及以上工作。我们通过大量调研工作总结出与本课程有关的岗位所需要的能力,并以此组织教学内容,如图2所示。

要完成典型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任务,其需求的技术能力主要有网络应用的能力、数据库应用的能力、多媒体应用的能力、Office软件办公的能力和管理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资源的能力。据此,我们与高星级酒店工作人员共同制定酒店管理专业的项目实训指导书作为与企业接轨的第一步,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能感知在酒店工作的任务。

2.4 引入技能竞赛机制

竞赛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力,在酒店管理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贯彻“做中学,学中做”原则,本课程在教学中安排以下3个技能竞赛项目,如表1所示。

表1 技能竞赛项目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安排技能竞赛,在竞赛前后学生会自己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中更加注重实用。另一方面通过参加技能大赛,要在实践环节上突出学生实操能力的考核。以生产成果的形式展示学习成果, 更具有评价的准确性、合理性和激励性。

2.5 网络课程建设

酒店管理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建网络课程,可以克服以往教材形式单一、提高其适用性,满足现代学习者个性化、自主性和实践性的要求,为教学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促进优秀教学资源有机整合与合理运用。另一方面,体现了教学对象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实现课程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立体化教材在教师、学生之间建立起一个以课堂和网络为纽带,以数据库为基础、以网站为门户的立体化教材建设,用快捷的信息反馈机制和优质的教学服务促进教学改革[3]。

立体化教材在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处理信息、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2.6 改革考核机制

考核机制在原来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的基础上,增加项目测评。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效果,如在项目测评过程中以“功能导向”为思路,对计算机能力进行项目划分,每个项目以功能为教学目标,避免过深的理论,强调培养学生在功能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每个项目完成之后都会设置一个综合项目——如Word基本知识完成之后会安排“酒店报刊”的制作与排版,由此给出学生成绩并占考核的20%。

3 结语

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以其特殊的优势以及作为现代高科技在各专业领域应用的广泛性,定位于服务其他专业学科的教学,在教学中努力把专业前景、专业研究方向、专业发展和未来融入到教学内容设计过程中。本文主要针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构建“与专业融合,以就业未导向”的教学模式,并在教学中应用,取得一定成效。

参考文献

[1]赖锦辉.计算机基础课程与专业运用结合的教学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4(4),91-94.

[2]加春燕.高职数学与经济类专业融合发展的探究[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1(1):103-106.

酒店大堂吧岗位工作计划篇8

了解到自身的不足,总结了经验和教训。在以后学习生活中我将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不断地进行自我增值,为以后策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垫定基础。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酒店管理毕业实习个人工作报告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酒店管理毕业实习个人工作报告一

在__国际大酒店的毕业实习生活,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品尝到了许多的辛酸与快乐。但我始终牢记,实习不是正式工作,而是一个学习过程,是“从做中学”。不管是喜是忧,也不管是经验还是教训,任何一点认识、一个心得、一种感受都是收获。经过一年的实际运用,使自己对酒店的经营运作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实践,受益匪浅。我在实践中学会了很多技巧,包括沟通技巧、交际技巧、销售技巧;体验到了酒店管理的艺术性和人力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得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财富;了解到自身的不足,总结了经验和教训。在以后学习生活中我将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不断地进行自我增值,为以后策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垫定基础。

一、前言

(一)实习单位介绍

1、实习单位:__国际大酒店:__国际大酒店位于__大道,总面积近五万平方米,其中近3000平方米的国际会议厅群,配备国际最先进的视听、同声传译系统;聘请国际知名酒店设计公司设计,并参考国内、外落成的五酒店设计风格,严格按照国际五标准兴建;酒店配套设施完善,服务项目齐全,整体建筑线条流畅、布局合理、风格华丽时尚,豪华气派,是一座具有很强时代感的国际五商务旅游酒店。

2、实习部门:餐饮部。

餐饮部包括:中餐部和西餐部。西餐部,包括奥兰朵咖啡厅,特色餐厅,大堂吧,池畔吧,行政酒廊等。内设有经理、主任、厅面领班、迎宾员、厅面服务员、吧员、收银员、布菲员、客房送餐员等。

(二)实习职位介绍

__咖啡厅服务员。

1、熟悉并掌握本餐厅的工作情况。

2、做好上班前后的厅面准备工作,积极检查备用餐具是否齐全,餐台上器皿及需用品是否整洁和齐备。

3、工作时要做到口勤、眼勤、手勤和脚勤,并及时了解客人心态、需求,为顾客提供服务。

4、要有牢固的业务操作知识,掌握及记得客人需要的每份饮料及食物的用餐规律。

5、接待顾客应主动、热情、礼貌、耐心、周到,使顾客有宾至如归之感。

二、实习内容

(1)礼貌问候客人并询问用餐人数。

(2)引领并为客人拉椅子,打开餐巾。

(3)为客人打开菜单,并介绍单日特色菜品和单日例汤。

(4)点酒水,并服务酒水。

(5)点菜(女士优先,点菜时应站立在客人右后侧)。

(6)服务面包和黄油。

(7)结合客人所点食品,为客人换餐具。

(8)服务菜品(同上同撤)。

(9)巡视餐桌并时常更换烟灰缸或剩余食物的餐盘及不用的餐具。

(10)询问客人对主菜质量是否满意。

三、实习主要收获和体会

(一)实习收获

1、服务意识的提高:对于酒店等服务行业来讲,服务质量无疑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企业的生命线。高水平的服务质量不仅能够为顾客留下深刻的印象,为其再次光临打下基础。

2、服务水平的提高:经过了一年的酒店实习,让我们对酒店的基本业务和操作有了一定的了解,礼貌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集中反映,酒店更加如此,要敢于开口向客问好,在向客问好的过程中还要做到:口到,眼到,神到,一项都不能少。对于客人的要求,要尽全力去满足,尽管有些不是我们职责范围的事情,也要尽力帮其转达;尽管有些要求不合理的不能办到,都要用委婉的语气拒绝,帮他寻求其他解决方法。

3、英语水平的提高:在五的涉外饭店中,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包括听、说、写的能力是特别重要的。在接触来自世界各国的客人的过程中,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发挥了它的重要性,没有它,我和客人就没法沟通,更提不上为他(她)服务。

(二)实习体会

1、实习不是体验生活:实习占用了我们大学里的最后一个学期的时间,但是这和以往打的暑期工不同,在工作过程中,我们不是单纯地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去换取报酬,而是当自己是酒店的一员,和各部门同事密切合作维护酒店形象和创造的利益。实习过程中,我们不会因为还是在读生而受到特别的礼遇,和其他新员工一样,从酒店基本知识和本职工作开始了解,偶尔做错事,也不会有人偏袒。

2、实习是一个接触社会的过程:通过这次实习,我比较全面地了解了酒店的组织架构和经营业务,接触了形形色色的客人,同时还结识了很多很好的同事和朋友,他们让我更深刻地了解了社会,他们拓宽了我的视野,也教会了我如何去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四、实习心得

在毕业实习期间,成功地完成了个人角色的转换及整个人际关系的变化,并且在心理上适应了酒店行业与全新的生活环境,清楚的认识到,学历只是一个方面,它与最终的能力有关联,却不是绝对的。所以,在实习期间我虚心地倾听前辈们的指点和教导,记录下每一天的工作内容与收获,不时地温习,熟悉并掌握餐饮部门的相关情况,一步一个脚印,从小事做起,关注每一个细节。虽然对待酒店行业,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习,很多教训要吸收,但我想我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准备,无论在心态上还是技能上。现代社会的竞争是残酷的,但只要努力地付出,我的职业生涯就必定会开出希望的花,结出成功的果——我相信。

最后很感谢学校能给予我们这个机会,让我们能学习到很多在学校不能学到的知识,让我更清楚的了解了自己,这次的实习给我触动很大,相信这次自己收获到的将会伴随着自己飞的更高、更远!

酒店管理毕业实习个人工作报告二

20__年__月中旬,我们__级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实习,有许多酒店供我们选择,经过认真思考,我们旅游管理__班的其中九名学生有幸来到了__国际酒店,也包括我在内,进行为期7个月的专业实习。这是我们初次真正接触社会,难免心里会有些害怕,事后经过职位所需以及领导的分配,我被分到中餐厅,带着一份兴奋而紧张的心情开始了我们的实习。实习的7个多月里,我感受颇多,受益非浅。

一、实习时间

20__年__月__日——2021年__月__日。

二、实习地点

__国际酒店20__年开业,是__首家以“__”为主题的四精品酒店,酒店秉承“人文__,科技__”的宗旨,在设计上以“__”的历史事件为为主题,加入了古典和现代的设计元素并融入了世界海洋文化,体现郑和特有的风格。整个布局更是着重营造文化氛围,将东方文化与世界海洋文化精彩合璧,使酒店充满着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和海洋文化特色,为宾客营造一个温暖舒适的文化氛围。

__国际酒店包厢均以__的航海线路命名,使酒店充满着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让宾客在享受美食之外还能体验一番__远航的乐趣。__国际酒店设有餐厅、大堂吧、会务、康乐及客房,采用现代化信息管理体系,使来宾在酒店内一边感受这里的郑和文化,一边享受多种现代信息服务,给宾客的旅居生活带来一番别样的体验。

三、实习内容

(一)准备工作

来到__国际酒店后,虽然是最忙的时候,但是也没让我们急着上岗,而是培训部先给我们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培训工作分为三大块:

一是人事部的岗前培训,进行了7个课时的室内培训和游览培训,主要是介绍酒店的概况,同时也对我们进行了员工素养及酒店管理制度的培训,这让我们对工作有了大概的了解。

第二是消防安全意识培训,酒店特别安排了工程部的经理助理为我们现场讲解授课,让我们对酒店安全和消防常识有了更深入系统的了解。

第三是业务技能培训,这一培训贯穿着我们实习的7个月,由部门负责人员为我们进行不间断的技能指导,7个月的实习让我们对部门工作有了深入的了解,这也得益于酒店系统而全面的培训。这些培训对于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是非常有用的。

(二)实习过程

中餐厅是酒店餐饮部门中最为辛苦的部门,因为服务员的工作时间不固定,有时会很晚,也没有具体的工作描述,很多时候会受到客人的刁难,心理上也要承受各种打击。在刚刚走进工作岗位的几天,我们就像无头苍蝇,完全不能领会工作的定流程和要领,只是听从领班和老员工的安排,庆幸的是基本所有的老员工对我们都特别的友好,领班还专门为我们每人安排了1傅,负责引导我们的工作。在后面的日子里,我们基本都能熟练各项工作了。

我们的工作除了中餐的一些摆台、折口布、、上菜、撤台布等,有时还得在会议帮忙。我们的上班时间是8小时工作制,但实际上不固定,经常加班加点,但是加班时间都有记录,适当的时候会有补休。我们开始是每周休息一天后来改成一天半。

酒店员工都是穿着工作服的,由酒店统一发放,但我认为我们中餐服务员的制服颜色太暗穿在身上,看起来都没精神,不过令我欣慰的是:酒店的员工大都是热情友好的,不管哪个部门,他们并没有因为我们是实习生而对我们冷漠生硬;在劳累之余,同事们的一个甜美的微笑,一句再普通不过的“辛苦了”都会让人分外感动;在休息和饭堂进餐的时候,我们都会聚在一起聊天,分享彼此的感受,就像一家人。

在服务过程中,我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客人,在工作中既受到过客人的嘉奖,也曾招受客人的投诉,但是我并没有因此骄傲或不满,而是认真反思我做的不对的地方,争取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尽力为每一个客人都提供更好的服务,在西餐厅时经常会遇到外国客人,可是我的英语不怎么好,开始不敢说出口,后来慢慢的我敢说了,而且可以和外国人进行简单的交流,在此我感觉到英语的重要性,要好好学习英语。

四、实习收获

通过这次实习真正学到了很多实际的东西,而这些恰恰是在课堂上所学不到的。虽然之前上课就知道酒店行业是很注重实践和细节的,但是在实习中就没想到酒店里注重的细节会细到那种连物品的摆放都有规定的程度。在实习中学到的都是基层服务员的工作技能,并且加以熟练了。另外,在管理上最重要的是要妥善处理和下属员工的关系,而要做到这点,最重要的是需要务实,从基层干起,出于基层而脱颖于基层,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必然是这样产生的,成功的管理者能把所有员工团结起来,这样实现的是整个企业的目标。所以说,日后酒店需要的管理人才,必然是经验丰富从基层升上来的,而不是一个具有多高学历却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酒店需要的服务员,必然是很有服务能力,极其重视细节的人,并且将向普遍性的酒店“金钥匙”方向发展。

酒店里要学到的东西很多,比如说餐桌上的礼仪,和客人打交道,还有就是做为四的服务员该怎么面对客人的不同要求。在中餐厅,接触这方面的知识相对于其他部门而言还是比较多的。当我们去做一桌客情,看着客人入座,一些客套话,和一些敬酒方面的,都会学到一点点,还有一些比较重要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是所谓的“为人处世”,要懂得尊重人。

最后感谢系领导以及老师能给我们提供这样难得的实习机会,这是我跨入工作岗位的第一步,我会好好珍惜,永远不会忘记,在此祝愿__国际酒店生意越来越红火。

酒店管理毕业实习个人工作报告三

半年的实习稍纵即逝,在__度假酒店的实习,我学会了也懂得了很多在学校里无法获得的人生哲理。在实习中经历了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后,现在的我变得做事会深思熟虑,也使我明白了社会竞争的残酷与现实,真正体会到了父母平日的辛苦,让我一夜之间成熟了许多,也越挫越勇……

一、实习目的

在实习之前,学院给我们开了一个顶岗实习动员大会。从目前的社会就业形势看,培养具有实际操作技能的人才,是我学院对我们旅游专科班的教学方向。学院找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结合点,为我们联系了惠东__度假酒店,根据学校的教学安排,酒店的需要,安排我们于20__年_月_日到20__年_月_日到__度假酒店实地实习,从而使我们了解酒店的生产经营,组织管理的过程,酒店的服务及文化,加强我们的酒店管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我们学会酒店里的服务精神,培养我们的服务意识。

二、实习内容

(一)实习单位概况

1、惠东__度假酒店简介

位于惠东巽寮滨海旅游度假区,坐落在绵延十几公里的银色海滩的黄金地段上,拥有面积一万多平方米的沙滩,以及两万平方米的天然海水浴场,酒店按四标准规划兴建,20__年5月全新投入使用,建有豪华别墅海景房和园林房,特色亲海小屋、套房共260间,同时拥有大型的海景餐厅,私人海滨浴场和五沐浴阁,以及巽寮标志性建筑——欧式灯塔,并拥有多个不同规格的豪华会议室(可容300人),是一家集休闲度假、会议培训、餐饮住宿、康体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型度假酒店。

2、实习部门

惠东__度假酒店所分部门有:人力资源部、销售部、前厅部、客房部、保安部、沙滩综合娱乐部。酒店人力资源部根据酒店的实际经营需要,结合我们班人员总数,分别把我们安排到前厅部、客房部、保安部、沙滩综合娱乐部实习。为了能使我们全面的接触酒店的各个部门的工作,在为期六个月的实习时间里,酒店还安排了一些同学分期的轮岗制度和见习,给有意往酒店方面发展的同学更多的机会了解实践酒店各部门的工作。

(二)实习工作过程

我实习所在的部门一开始就是客房部,由于我们此次是顶岗实习,也就是说我们的工作和正式员工的工作是一样的。为了在第一个旺季“五一”黄金周里我们都能正式上岗,白天,我们客房部实习成员分成两个小组,跟着不同的领班到客房进行实际操作上的培训和熟练;晚上,跟着我们部门的经理学习客房部的理论知识和作为一名客房部服务员应该知道的对客知识。

我们所在的实习酒店是个滨海旅游度假区,旅游业本身就具有明显的淡旺季之分。所以,我们为期两周的培训都是在四月份的淡季进行的。正是因为我们的岗前培训是在淡季进行的,所以我们实际操作内容也就只是熟悉铺床而已。真正由一间客人刚退的脏房,由里到外的打扫成一间等待客人入住的干净客房,是在“五一”黄金周里。在这第一个旺季的到来之前的几天,我们由开始的分组培训改为每栋楼由几个同学负责(栋主),一栋楼的客房大约有18、20间。加上领班和老员工作为机动人员到每一栋去“支援”,在“五一”这短期的旺季里,我们都能很快的完成客房清洁,而且保证质量,并且还面对面的与客人接触,微笑耐心的对客服务。这些都是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

“五一”时期过后,紧接着的小周末都是忙碌的,我们在那忙碌的日子里,渐渐的熟悉了作房的程序。暑期旺季又即将来临,为了达到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我们部门开始分班次(早班、中班、晚班)上班,正式进入“员工”工作状态。

后来的两次轮岗,客房部先后调进来和调走部分实习的同学,由于时间紧加上都是旺季,所以调进来的同学没有怎么培训就直接上岗了,但是直接上岗也不是乱分配的,我们部门的领班采取留在本部门的“老实习生”带“新实习生”,虽然轮岗会给酒店带来一些不便,但这种不便只是暂时的,我们新老实习生分工合作,工作还是有质量有速度效率的。

三、各部门见习

在六个月的实习里,我从一个在校大学生到一个工作的社会人,这一角色的转换,除了有较强的适应力和积极的乐观心态之外,更重要的是得益于半年时间的磨炼和技能的培养。在社会中,真的让我认识到什么是现实。复杂的人际关系教会了我做什么事儿都要三思而后行。也让我不断的在社会中调整个人的心态去学着如何做人。当然,在半年的锻炼中,给我的还仅仅是初步的经验积累,对于迈向社会还是不够的。

四、对实习的意见、建议

(一)对学院的建议

1、实习动员大会要详细

由于实习前,我们只是知道要去实习的大概,等到去了实习单位后,觉得与我们预期想象中的实习大相径庭,同学们的心情不免有些失落,建议学院以后的实习动员大会能给同学提供详细一点儿的信息。

2、老师长期驻点陪同

在我们岗前培训的时候,酒店的综合楼工程没有完成,酒店就将我们岗前培训的时间抽出来被安排去搞综合楼的卫生,这使同学们的情绪很消极,而且又没有老师驻点陪同,导致一些同学的情绪无处可泄,作出一些不利于学校和实习单位的极端行为,建议学院以后派老师驻点陪同。因为老师的陪同,起码可以给学生做正确的思想指导。

(二)对酒店的建议

1、酒店客房的工程问题

在客房部,客人的投诉最多的不是对客服务质量,而是酒店的工程问题,建议酒店能及时解决工程问题。

2、酒店的物品配备

由于物品配备的不齐,导致有时候我们的工作无法及时的完成,建议酒店在采购物品方面做到及时配备。

3、对员工的福利

在实习期间,许多老员工都在我们离开之前离职了,他们的意思都是因为与附近的酒店相比,工资太低,待遇较差,福利不够好,建议提高员工福利,更加关心下属。

酒店大堂吧岗位工作计划篇9

(一)理论课程开设的比重大于实践课程

高职教育是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体系。酒店工作岗位也需求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可见在实践教学的加强是教学过程中培养满足酒店工作岗位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酒店管理在我国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实践教学经过十几年时间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探索出一套具有“时代特色”并被各大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实践教学模式。随着我国酒店业的高速发展及酒店管理专业在全国各大高职院校的开设,在实施原有实践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尤其是实践课比例大大低于理论课程。

(二)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满足不了酒店行业的需求

学生都是在课堂上完成所有课程的内容,对所学专业的感性认知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学生有的只是一些有关的理论和结构框架,而在头脑中几乎勾画不出较完整的具体图片景象。例如:不能较完整地描述酒店前厅的布局、没有见过中西餐菜单、没有用手触摸过客房的床单、没有经历过会议布置和现场接待、更不熟悉洗衣房和厨房的设施设备和实际操作……这样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难以迅速胜任工作就不足为奇了。

(三)实践性教学与教学计划脱节

首先,带队教师不一定是专业教学,不了解学生日常的学习情况;其次,指派指导教师有很大的困难:第一,酒店管理专业教师本身的课务繁重,分身乏术;第二,指导教师的工作量计算也没有在制度上进行明确规定;第三,指导教师的作用因受到学校、学生、酒店等因素的干扰而难以发挥。

二、导致培养人员不符合酒店需求的原因

(一)专科教学是向本科教学过渡的一个过程

许多高职高专学校的开设,从长远上考虑都会向本科方向发展,在教学计划制定上会偏向本科的教学模式,把重心放在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实践教学方面投入的资源有限。大多高职高专院校,设立的实训室模块单一,多数只有中西餐厅和客房实训室,实训室中的教学设备也极为简陋,例如客房实训室的建设。在社会企业中对专业的要求也很高,客房打扫的顺序、客房清洁的方法的注意事项、各式做床的方法都是要学生要掌握的实践技能。而在客房实训室的建设当中,院校只是在房间中简单的摆设几张床,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只是简单的示范铺床的方法,甚至因为教学资源的不足,一次课结束后,学生连动手操作的机会都没有。

(二)“双师型”教师的匮乏

现有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也严重不足,特别是具有酒店实际从业经验的优秀教师,更为缺乏。各大院校对教师队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学历高、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高等“三高”要求,还要具备基本的实践动手能力。而在中国现有的教学模式中,许多高校中输送出的人员多收都是理论型人才,没有实践锻炼的机会,就直接进入到各大院校中任教,从一个“学生”的角色转变成为“教师”的角色。而有酒店从业经历的人员,却没有高学历,文化程度难以达到学校的要求。

三、完善教学过程满足工作岗位需求的思路

(一)实践“工学交替”,提高动手能力

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校内实训、校内实习和校外顶岗实习。学校每年可组织、安排学生在各类酒店及餐饮企业集中顶岗实习,顶岗实习的形式按时间分为一年、半年、三个月、一个月、双休日、宴会钟点工等。也可安排学生在前厅、客房、餐饮、酒吧等岗位进行轮岗,熟悉这些岗位的服务流程,同时保证在毕业实习时安排学生进行管理培训,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水平,实现该专业的培养目标。

(二)鼓励职业技能考核证书

从专业特色的角度考虑把职业技能考核证书与毕业证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可考取的技能证比如调酒师、酒店餐饮技能证、酒店客房技能证等,增强实用性,提升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学生参加职业技能考核的热情。

(三)适时发挥校外兼职教师的互补作用[2]

高职高专院校为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必须加强酒店教师队伍的建设。这就有必要适时发挥校外兼职教师的互补作用。学校可以邀请校企合作的专家为学生们担任指导教师或不定期来学院做专题讲座,让学生们身在校园就可感知到酒店的风风雨雨。这对学生们提高职业认识、拓展实践知识、了解最新的酒店服务及管理信息和动态都大有裨益,同时,专业教师也可借此机会与酒店精英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大大缓解或弥补现有师资严重不足,解决和改善人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四)加强教学计划中实训内容的安排

在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做好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衔接。现在所采用的酒店管理专业教材都是以系统的酒店管理理论为主要内容的,另附加一些案例,还需要进一步补充实践教学内容。另外在课程安排设置上,建议理论知识与实训教学交叉进行,这样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及时转化为生动具体的学习内容,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化理解和掌握,通过实训学习和操练,缩短了与以后到实际工作岗位胜任工作的距离。

酒店大堂吧岗位工作计划篇10

当本刊记者问他,在外滩这么多楼里面,最喜欢的是哪一幢?海博脱口而出:“和平饭店!”

和平饭店大概是最能反映外滩变迁的建筑之一了。上世纪30年代的鼎盛时期,它和它的主人、上海当时贸易大亨维克多・沙逊一样,名震海内外,被称为“远东第一楼”。解放后它被收归国有,后来划归锦江集团,来上海的外国人都会去“和平饭店爵士吧”体验旧上海风情。

2010年世博会之前,闭门重修后的和平饭店将重张开业,一切都将被恢复到80年前的样子,除了引进了国际顶级的酒店管理公司。

和平饭店重新被寄予了外滩“旗舰店”的期望值。“上海市政府希望锦江把和平饭店做成历史翻新建筑中的榜样。”和平饭店重修团队总工程师高晓波告诉记者。

它绝不只是个社交场所,它是上海的化身

1929年,生于伊拉克的英国籍犹太巨商维克多・沙逊斥资500万美元修建的沙逊大厦(后改称华懋饭店)竣工。沙逊投入了巨大心血,希望它成为可以和印度孟买的泰姬陵大饭店媲美的亚洲顶级豪华酒店。果然,由于设计摩登、装修奢华,华懋饭店被冠以“远东第一楼”称号。

酒店厨房拥有当时全中国最先进的设施,以及70名顶尖中国厨师和数名法国、英国大厨。侨民们可以在餐厅里吃到“加利福尼亚桃、波斯无花果、俄罗斯鱼子酱、德国火腿、意大利奶酪、巴黎鹅肝和澳大利亚黄油”,一解思乡之苦。

更重要的是,华懋是上世纪30年代上海的社交中心。这里一年四季宴会、酒会和舞会不断,周六晚的华懋舞会是那时全上海人人向往的盛事。“香槟无限量供应,美食无限量供应”,“能见到上海几乎所有的名人、富翁、交际花还有上海最美的中国女人”(陈丹燕《外滩影像与传奇》)。

而海博之所以最念念不忘这座饭店,因为它不仅是一座奢侈酒店那么简单,它是当时上海外籍侨民的精神寄托。

海博在自己的代表作《上海外滩:中国面对西方》一书中写道:“华懋饭店绝不止是个社交场所。它是上海的化身――在那个年代,上海既给了所有侨民熟悉的安定感,又像是一座充满新奇和惊喜的摩天轮。”

兼顾历史与未来的重修

喧哗的租界时代结束,1949年这座楼被收归国有,并改为办公楼,后来出于接待外宾的需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更名和平饭店,是当时上海仅有的两家接待外国代表团的酒店之一。

1978年之后,和平饭店正式并入锦江集团旗下,恢复商业运营。

渐渐地,这里有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静静坐在大堂爵士酒吧听一曲音乐,抽一支雪茄。在各种旅游手册上,“和平饭店爵士酒吧”无―例外被列为体验“旧上海”的必游项目之一。

此时,经历了二战和多次易手的和平饭店已经有些疲惫。1996年,饭店进行了一次大修,花6000万元整修内部。但由于年代久远,很多硬件已经老化,电梯和空调系统也都是超龄服役,非常需要一次彻底的、兼顾历史与未来的重修。

锦江集团开始考虑引进国际品牌的酒店管理公司作为管理方。在进行了多方考察和长达3年的谈判之后,2007年4月,锦江正式宣布,将与北美老牌奢侈品酒店集团费尔蒙(Fairmont)酒店集团成立合资公司,重修和平饭店。

费尔蒙方面任命的酒店总经理、黎巴嫩裔加拿大人卡迈尔・纳玛尼有超过20年的奢侈酒店管理经验,但他说,和平饭店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个饭店有太多的历史和故事,同时又要有‘摩登感’。新旧结合的新体验,是我们想要达到的效果”。

当年兴建花500万美元,今天翻修投入5亿人民币

当年沙逊花500万美元修建的酒店,今天锦江集团投入了5亿元人民币,不是重建,只是翻修。

整旧如旧是核心原则,要确保酒店的每一个细节都被保存或修复到上世纪30年代的样子,而不是凭空想象或重新构思。海博这样熟悉历史的专家被聘入重修团队,担任历史顾问。

在2010年3月正式重新迎客之前,位于南京东路20号的工地处于严格保密之中。

高晓波向本刊记者介绍说,原本被划归中国电信的一部分大堂,由政府出面,通过置换的方式拿了回来,这样一来,一楼的大堂面积一下子扩大了1600平方--米,将完全恢复30年代的样子。几十年来一直用石膏板覆盖着的著名的“八角亭”――八边形玻璃顶,将重见天日。

“等地面铺上大理石,放上雕塑,晚上打上灯,向远处还能眺望黄浦江,会非常漂亮气派。”高晓波说。

最负盛名的爵士吧也原样保留。本刊记者在工地看到,工人正在重新磨光吧内的铜制扶手和玫瑰花图案的窗格,并在顶上的装饰图案上贴上金箔,试图恢复当年装饰艺术的风格。30年代的大理石柱子和波斯风格的吊灯都用布小心地包好,等到完工之后才会取下。

8楼的舞厅和中餐馆龙凤厅、9楼的西式扒房都被原样重修,细到舞厅的西式圆窗、龙凤厅的红金两色吊顶,都一如原样地修复。

连沙逊时代的窄小的电梯间也被原样保留下来,成为VIP专用电梯。电梯仅容2至3人,电梯间顶上的边角处装饰有异域风格的花纹,略显陈旧,光线昏暗,速度缓慢,让人有时光倒流的错觉。

10楼的沙逊阁以前是沙逊私人套房和俱乐部,以后将被改造为总统套房。沙逊阁面积约有300平米,包括会客室、起居室、卧室、盥洗室等,从会客室的每一扇窗户都能看到毫无遮挡的外滩江景。沙逊阁还有一个花岗石造的西式小阳台,80年后仍然坚固,且正对黄浦江,可能是全上海最佳的私家外滩观赏处之一。

高晓波说,会客室和起居室连木头墙裙都保留了原来的样子,但最让他们头痛的,是在不能破坏外墙的前提下,把包括通风、抽水和中央空调在内的一整套先进的机械和电力系统按照五星标准,安装并隐藏起来。

“这里不能动,那里不能敲,这导致施工进度很慢,比新建还难。但还是觉得费这些周折很值得――上海至少要有一家这样的饭店吧!”

“我相信大部分奢侈酒店都有足够的生意做”

1929年8月1日,华懋饭店竣工开业时,维克多・沙逊被很多人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在酒店已经过度饱和的上海,这样一家奢侈昂贵的酒店会不会揽不到生意?

80年后,即将重新开业的和平饭店管理者也面临着同样的市场是否已经饱和的质疑。

“我担心吗?确实有一点。但从更大的图景来看,上海正在重新定义自己的位置,正朝着国际金融中心的方向努力。迪士尼和世博会都来了。这个城市有很大的潜力,对于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也是空前的,因此我相信大部分奢侈酒店都有足够的生意做。”纳玛尼说。

“而且和平饭店比较特别,它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人们都知道它,不论在亚洲还是在全世界,这使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越众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