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思想十篇

时间:2023-03-16 03:01:28

学术思想

学术思想篇1

内容提要:

自上世纪末迄今,互联网上出现了一批中文学术思想网站,它们数量不多,却影响深刻,已经成为了各种观点、不同思想竞相占领的意识形态阵地。这些网站有鲜明的思想倾向,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有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也有自由主义的。整体来看,当前思想倾向好并且影响力大的学术站点并不多;但一些回避、拒绝甚至排斥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站点却有着较强的社会影响力。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术思想网站这块思想教育阵地,大力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术思想网站建设,培养健康的学术思想传播环境。

中文学术思想网站与思想教育

当前,互联网上存在着一批中文学术思想网站,它们不仅推动了学术思想在互联网上的传播,也广泛深入地参与各类热点话题的讨论。例如:近年来的网络热点如“911评论”、“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对日关系新思维”、“新自由主义批判”、“新帝国主义论”、“伊拉克战争”、“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之争”“一塌糊涂关站”、“卢雪松停课”、“李大同信”等事件的讨论都是从学术思想网站引发的。学术思想网站对这些事件的讨论形成了重要的网络舆论,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成为海内外引人瞩目的重要思想阵地和当前网络思想教育的前沿阵地。加强对学术思想网站的研究,对于构建马克思主义的中文网上学术思想阵地和思想教育阵地意义极为重大。

一、学术网站的产生与发展

互联网由于在传播速度、范围,查询手段及交互性方面具有传统学术思想传播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已逐步成为学术研究的主要辅助手段和了解研究成果、发表观点的主要途径之一。为满足这一需求,学术思想网站应运而生。

学术网站的产生与互联网的强大传播功能、网络设施的普及、网民数量是密切相关的。到1999年底,上网人数达到890万,上网计算机达到350万台,WWW网站数量达到一万五左右。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多,基础设施的发展,互联网强大传播功能的日益凸显,很多年轻学者和学生尝试通过互联网传播学术信息、交流思想。一些科研机构、商业组织、个人开始创办学术网站。此时期比较有名和影响力较大的网站有思想的境界、士柏咨询网、中国学术城、燕园评论、中国哲学网等。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很多商业网站提供免费主页服务,不少学者和民间“思想家”建立了个人站点或开通了个人主页,民间学术站点为学者和网友建立了个人文库,学术网站使学术交流开始走向大众。

进入21世纪后,尽管不少著名的学术思想网站如黑板报、思想的境界、思想格式化、神州思想文化网等由于资金、管理等问题关停,但是也出现了很多新的学术网站,如环球视野、中国学术论坛等。特别是虚拟主机服务大大降低了网站开办和维护的经济成本,不少机构和个人能够较容易地开办网站,中文学术网站的数量并未减少。《第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排在休闲娱乐(包括网络游戏、在线点播等37.9%)、获取信息(37.8%)、学习与知识浏览(10.3%)、社区论坛与交友(5.9%)、对外通讯联络(2.0%)之后,有1.3%的用户选择学术研究为上网主要目的,位于网民上网目的的第六位,也就是说,至少有超过一百万的网民上网的主要目的是学术研究,进行学术研究业已成为用户上网的主要目的之一。。

二、学术网站的类型

(一)按主办者来分

1. 正规研究机构

近年来,国家研究机构以及高等院校下属的研究机构逐渐认识到互联网对于学术传播的重要作用,加强了网站建设。整体来说,这类网站能够较好地遵守国家法规,管理严格,一般也保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舆论导向,对传播学术思想尤其是规范性学术成果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由于这类网站的功能主要定位于展示主办单位的窗口或作为实现本部门主要职能的辅助手段,资料搜集整理的数量不够丰富,信息的时效性、与网民的互动性较差,社会影响力不强。

2. 民间研究机构、商业组织和个人

一些民间研究机构,如士柏咨询网、天则经济研究所、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九鼎研究所,以及一些商业组织和个人也开办了学术思想网站。这些学术思想网站,在形式上更为适应互联网传播的特点,更能吸引网民的关注。许多有社会影响的学术著作及思想、言论往往是通过这些民间学术网站首先或作为争论问题而成为一时的舆论热点。

士柏咨询网2003年9月17日截屏图

如士柏咨询网,pen123.net.cn,原名思想格式化,创办于1999年,因资金与管理问题于2003年10月关站。该站是民间颇有影响力的学术思想站点之一,曾被誉为“中国民间最大的学术思想网站”和具有“民族主义”倾向的站点。士柏咨询网是一个综合性学术思想网站,主旨是“关心世界,真诚言说,平等参与,互动共建”,为国内知名学者建立了近500个学人文库,还建有400个网友文库,每日添加新文章20篇左右,日均浏览人数达到3000人以上,注册的学人和网友近10万人。该站所创办的士柏评论杂志、本周学人、当代思潮大展、新书推荐、海外编译、独家、在线阅读、经典论战、网友擂台、热门话题等栏目在互联网有较大的影响。在2003年,该站曾相继推出了“新自由主义批判”、“私有财产是否神圣不可侵犯”、“能否让私营企业主原罪”、 “乡村建设研究”等专题讨论,在互联网影响广泛。

其他较为知名的网站还有:思想的境界、中评网、世纪中国、神州思想文化网、孤独书斋、燕南网、学术连线、学术批评网、宪政论衡、剑虹评论、思想评论、环球视野等。一般来说,这类网站面临一定的资金压力,规模不大,受投资人影响一般具有鲜明的学术倾向,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

(二)以学术思想网站的形式和内容来分:

1.综合类学术思想网站

又称门户学术网站,如燕南网的宗旨就是要成为“思想门户 学海领航”的综合类学术网站。综合类学术网站所的学术信息一般涵盖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设有多个学术栏目和专题。较为典型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站、燕南网、世纪中国、学术连线、中国学术论坛等网站。影响力较大的综合类学术网站数量并不多。

2.专业类学术网站

此类网站专业性极强,一般为一个学科或专业,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网站、当代哲学网、国学网、原道网、中国农村研究网、政治学研究网、国关在线、史学评论、简帛研究网、中国公法网等等。当前学术网站中专业类学术网站数量较多,有一些网站在本学科或专业已经形成较大的影响。

3.电子刊物类网站

这类网站如传统的期刊,有固定的栏目,定期文章。典型的网站如环球视野、中国与世界、思与文网刊等。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自2003年7月1日开通迄今,成为互联网上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学术思想阵地。该站形式上为电子周刊,每周定期选编、撰写的文章,设时事评论、国际?望、社会圈点、学术点滴、背景播放、人物动态、杂谈随想七个栏目,内容涵盖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方面。为“捍卫我们国家的主权、民族的尊严和人民的幸福”,该站旗帜鲜明的提出与境内外反华反共势力进行“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破坏与反破坏、分化与反分化等方面的斗争”。该站所的文章主题主要有:反对美国霸权主义,批判日益抬头的日本军国主义,揭批“台独”分子的分裂行径,从马克思主义立场评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制度,揭露西方社会的阴暗面,剖析新自由主义的危害等等。

4.学术思想论坛和理论频道

还有一些为广大网民公认的学术思想论坛。如人民网强国论坛深水区、原一塌糊涂的一些学术思想版面,天涯虚拟社区的关天茶社等,凯迪网络的猫眼看人,西祠胡同的锐思评论社区等素以讨论深入闻名,如天涯虚拟社区的关天茶社的宗旨就是要打造“中国最好的学术思想论坛”。

此外,人民网去年底开通了理论频道,光明网今年开通了论文中心,这意味着党和政府领导的网络媒体也开始重视互联网上学术思想传播的影响。

三.学术网站的思想倾向

在诸多学术网站中,有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网站;有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思想站点;有旨在推动本学科或本专业学术交流与发展的专业性学术网站。

总的来看,学术思想网站大多以中性为主旨而实质有鲜明的学术思想倾向,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学术站点不占多数。现存学术思想网站远远不能满足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有效引导舆论和学术思想倾向的需要。

(一)思想倾向好的网站不多

从网站的总体倾向性看,现有学术思想网站中只有少数坚持正确、积极的倾向:或能够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站、中国政治经济学教育科研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网站等;或能够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维护国家安全和民族利益,如环球视野网站等;或能够在兼容并蓄中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主旋律,如士柏咨询网等。

中国政治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cpeer.org

由中国《资本论》研究会、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中国海派经学论坛合办的中国政治经济学教育科研网,于2004年4月21日开通。该站坚持马克思主义,开设了政治经济学前沿、《资本论》教与研、比较经济理论、学者文库、中国发展评论等栏目,了不少马克思主义立场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学术文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网站 marxismeco.com

由河南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的中国第一家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命名的经济学网站于2004年开通。该站以“联合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工作者,高举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旗帜,弘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旋律,评介国外经济学,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意识形态,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中国经济学”为宗旨,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讲座、《资本论》教学与研究、马克思经济学ABC、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园地、中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坛等频道,了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章、评论,成为了互联网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传播的前沿阵地。??

(二)许多学术思想网站推崇“学术自由、兼容并蓄”,实际多回避、排斥马克思主义

应该看到,有相当数量的学术思想网站却回避、拒绝甚至排斥马克思主义,打着学术自由的旗号,积极地引介和推崇西方资产阶级理论和意识形态,如宪政论衡、思想评论、公法评论、学而思等网站。

在某些学术网站的BBS和以学术思想讨论著称的BBS上,有一批网友在大量的自由化言论。这些言论以学术文章、时政评论、社会评论以及跟贴评论他人文章的方式,论题广泛,但往往是利用、夸大一些社会不良现象的负面报道,否定或抨击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制度。

更为严重的是,一些网站以推动学术自由的名义一些谩骂中国共产党、抨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如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网站。

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网站截屏图

如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网站的余世存的《次法西斯时代的国家、社会和个人》、任不寐的《90年代的中国法西斯主义思潮》、丘岳首的《后极权中国社会与李慎之现象》和《后极权时代的中国政情??在悉尼“胡温新政与中国政情”研讨会的发言》、李慎之的《后极权主义时代的人生哲学》、崔卫平的《后极权主义及其反抗(特稿)》和《李慎之论“后期极权制度”和“后极权制度”》等文认为中国正处于“次法西斯时代”,是“后极权社会”,肆意攻击我国现行制度。

丘岳首的《后极权社会的深层危机──在悉尼“中国如何才能真正稳定”研讨会上的发言》、刘晓波的《后极权时代的精神景观》和《邓小平改革所带来的社会变化》等文夸大中国现存问题与矛盾,预言“中共的一党独裁体制”的崩溃。

张博树的《改变中共执政理念比“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更重要——写在中共16届4中全会公报发表之际》、王怡《“伪神学政体”与半人半兽的中国宪法》、刘军宁的《总统制与中国的宪政选择》等文否定我党的领导、否定人民民主专政,主张“改变执政理念”,实行“真正的现代多元民主政治”和西方“宪政”。

(三) 境外敌对势力注意利用互联网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策略

动态网截屏图

近年来,敌对势力非常注意利用互联网这一新型媒体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美国之音、自由亚洲电台等传统的著名反华媒体建立了网站,海外反华势力也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支持下设立大纪元、博讯、看中国、人民报、北京之春、新世纪、多维网、万维网等网站,策动、纠集“民运分子”、“法轮功邪教势力”、“台独”、“藏独”等各种反华分子进行反华活动。这些网站一方面采用制造各种谣言的方式,另一方面是注重从学术思想角度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主要手段有:

(1)为一些民运分子所谓的“自由”学者和“公共知识分子”建立个人主页,如包遵信、刘宾雁、刘晓波、丘岳首、任不寐、王丹、王怡、余杰等等,散布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反共反华言论;

(2)与国内的自由化分子相互勾结,炒作共同的“话题”,在国内一些学术网站和BBS,转贴、违背、攻击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论;

(3)吹捧一些符合资产阶级立场、价值观的国内学者,如李慎之、丁子霖、杨小凯、刘军宁、任不寐、余杰、刘晓波、焦国标等等。

中国事务网截屏图

这些境外反华反共网站与国内一些学术思想网站互相呼应,给国内社会各界以很大的影响,不利于强化我党的执政基础。

四.学术思想网站与思想教育的影响与作用

学术思想网站对思想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形式上。与传统的学术思想传播方式相比,学术思想网站的观点表达更为自由、形式更为灵活、交互性更强,这些特点吸引了广大的青少年。到学术思想网站去浏览文章、查找资料、参与交流甚至激烈论战已经成为一些网民的“必修课”,一些网民也认为这种思想教育方式是正规思想教育方式无法比拟的。因此,在形式上,学术思想网站已经成为新的重要的意识形态和思想教育阵地。

二是在内容上。学术思想传播的内容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性和价值导向性,对我国社会,尤其是青少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影响往往是隐性的,是能够潜移默化的。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术思想网站传播内容的影响。

(一) 学术思想网站对学术思想传播的积极作用

学术思想网站的出现之所以受到诸多网民的欢迎,应该看到学术思想网站的积极意义。这些网站多为非盈利性网站,网民可以随意浏览文章和学术资料。尽管一些网站采用侵权的方式未经作者授权扫描书籍或文章擅自上网,但因为网站的非盈利性,多数学者也并未因此而采取法律手段维权。互联网的强大传播功能确实促进了学术思想的传播。即使是一些西方学术思想在互联网上的传播,有的也属于正常的学术思想交流和引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比如说,士柏咨询网上有一个栏目叫做海外摘译,是专门介绍西方学者的学术文章的,这个栏目和《国外理论动态》杂志合作,推荐一些西方进步学者的学术思想,批判、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有利于人们正确认识对待美国霸权主义的本质,有利于人们全面客观地认识西方社会。

(二) 学术思想网站对意识形态的影响

应该看到,由于我国政府和正规学术机构在学术思想网站建设和管理上的滞后,学术思想网站中思想倾向好的站点不多。一些网站如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网站、思想评论、宪政论衡、公法评论等则主要传播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主张在中国推行所谓的西方宪政和西方民主制度。

如公法评论网站,的王怡的“从民权到民主:自由主义的渐进思路??批评冼岩”一文就称“如许志永、滕彪、贺卫方、萧瀚、杨支柱,秋风,周伟、杜导斌、李健、刘晓波、余杰、任不寐等,以及更多的吹鼓手如在下(指王怡),几乎都是持自由主义立场的公共知识分子。”公法评论网站基本上也成为这些“宣扬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理论,主张实行所谓的西方宪政”的“公共知识分子”言论的重要平台。

如思想评论sinoliberal.net/,原名自由主义评论,又名奥地利学派经济学与中道自由主义网站,是网上著名的的自由主义思想库,主持人秋风,始建于1999年7月。主要引介西方自由主义学者奥地利学派经济学代表人物哈耶克的思想观点。该站设有阿克顿、休谟、亚当斯密、哈耶克、米塞斯、熊彼特、弗里德曼等西方自由主义学术大师的文集,以及包括宪政 宪政理、论宪政传统、自由主义入门、自由理念、政治权利 、人权 法治 、民主平等、国外自由主义文献 、现代中国自由主义、当代中国自由主义、自由思想家、极权主义等内容的自由主义专题。这些专题文章被转贴到论坛,在互联网上影响甚广。

(三) 学术思想网站对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影响

由于学术思想网站=其文章编审标准较低,一些无法在正规刊物或通过正规渠道发表、表达的文章或言论往往通过学术思想网站或论坛、传播,一些文章、观点对一些缺乏辨别力的青少年的价值观的形成影响极大。

如今年于某著名学术网站的某将军的《信念与道德》一文点击超过2万次,文中诬蔑毛泽东同志,“我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导师是研究毛泽东的,他认为毛泽东一生中一共干了三十一件事:……。我仔细研究了这三十一件事,发现其中二十件事与摧残人的精神和道德有关。” 作者盲目地崇拜美国式的西方“民主”,并否定中国历史,“西方的历史是一部改恶从善的历史。中国的历史则是一部改善从恶的历史。” 该文在互联网被广泛转贴,由于文章作者属名与我空军某将军同名,并且内容还涉及一些敏感事件的“内幕”,在互联网影响较大。另如,张五常的“最蠢还是马克思”等文在互联网传播广泛,误导了一些青年。

五. 加强学术思想网站建设的对策建议

总的来说,随着我国人民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人们参与社会管理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愿望、要求越来越高,学术思想交流的需要也日益增强。学术思想网站这一新的交流途径能够很好地满足这一需求。在重视学术网站这一新的意识形态和思想教育阵地的同时,我们应当利用好、建设好网络上的学术思想阵地,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一)完善法规建设,加强管理工作

我国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很快,管理工作难以迅速适应。在域名申请、网站申办、网站运行管理、网站内容监督方面都存在法规建设滞后、已有法规不能得到严格遵守,管理部门职责不明确等等问题,实质是管理观念、方法与实际相脱节。

由于现有的法规不够健全,有些管理制度未及时制订,目前建立一个学术网站非常简单,成本也较低;在没有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时,管理部门也很少予以关注。而一旦形成了一定的社会知名度,网站又容易“尾大不掉”,难于处理。近年来,一些影响较大的学术思想网站或BBS,如思想的境界、一塌糊涂网站等,因经营许可或内容或自身管理等问题关停,引起了一定的社会不满情绪,被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们和海外媒体炒作,成为攻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话柄。这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互联网管理的滞后和被动局面。我们必须尽快完善互联网管理的法规建设,加强管理工作。

(二)加强学术思想网站的建设

1.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站点。许多对马克思主义态度冷漠甚至排斥的网民,从未真正阅读过马克思主义的有关文献,不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马克思主义是朴素而有生命力的理论,应当结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站点,提供使用便利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库、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献库以及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文献资料库,开办专题论坛、定期讲座,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分析、讨论现实问题,利用BBS等较为灵活的方式,为广大网友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关注网友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情况,根据网友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难点进行引导和解释。

2.大力扩充马克思主义学术思想网站。相对于自由主义等西方学术思潮而言,当前我国互联网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力量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网站少,二是声势弱,三是影响小。因此,我们要尽快改变数量少、声势弱、影响小的局面,改进国家相关研究、教育机构的学术思想网站建设,鼓励学术机构与人民网等影响较大的新闻媒体网站合作,改变一些网站管理过于松散而另一些网站交互性差的弱点,使学术资源和传播优势相结合。同时还要扶持、资助一些思想倾向好的民间站点或个人站点,扩大其影响。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网上学术思想阵地。

3.建立互联网上中国人真正的学术思想家园。建议有关部门组织、策划,建立大型综合学术思想网站或学术思想社区,设立相对自由、宽松的学术思想讨论论坛,借鉴一些民间学术思想网站的成功经验,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吸引网民并保证论坛的正确导向,建立互联网上中国人真正的学术思想家园。

(三) 加强对学术思想网站的研究、监督、管理

1.开展对学术思想网站的研究,如学术思想网站的传播特点,反映、影响社会舆论和思潮的机制等。

2.建立对学术思想网站的监督机制,如学术思想网站的数量、思想倾向,定期汇编学术网站动态,对重大情况则应及时上报。

3.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加强对现有学术思想网站的管理。及时清理、整顿传播反动学术思想言论的网站;严格网站开办手续,适当提高网站开办门槛;针对学术思想网站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如要求影响较大的学术思想论坛实行主贴、跟贴审理制度。

4.设立专门的举报中心,发动广大网友监督学术思想网站的内容。

参考站点

一.综合类学术思想网站

1. 中国社会科学院cass.net.cn

2. 中国学术城 xueshu.newyouth.beida-online.com

3. 人民网理论频道theory.people.com.cn/GB/index.html

4. 光明观察guancha.gmw.cn/default.aspx

5. 世纪中国 cc.org.cn

6. 士柏咨询网(思想格式化)pen123.net.cn (停于2003年10月)

7. 中评网 china-review.com

8. 学说连线xslx.com

9. 燕南网yannan.cn

10. 燕园评论 yypl.net

11. 剑虹评论comment-cn.net

10.思想的境界 sixiang.com(停于2001年)

11.问题与主义 yangzhizhu.com

二.专业类学术思想网站和电子刊物类站点

1.环球视野 globalview.cn

2.思与文网刊 chinese-thought.org

3.中国政治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cpeer.org

4.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cwebdiy.com/com/mkszyjjx

5.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cenet.org.cn

6.当代哲学网contemphil.net

7.国学网 guoxue.com

8.原道 yuandao.com

9.思问 siwen.org

10.中国农村研究网ccrs.org.cn

11.政治学研究网 pssw.net

12.政治文化研究网 tszz.com

13.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 cjr.com.cn

14.国关在线 irchina.org

15.中文研究网 zwyjw.net

16.国史探微 xiangyata.net/history/index.php

17.史学研究 sw08133.chinaw3.com

18.史学评论 historicalreview.jianwangzhan.com

19.中华文史网 historychina.net/qinghistory/Default.aspx

20.简帛研究网 bamboosilk.org

21.法律思想网law-thinker.com

22.思想的碎片??岳麓法学沙龙 lawsalon.net

23. 中国公法网chinapublaw.com

24. 中国私法网privatelaw.com.cn/new2004/index/index1.asp

25.法律史学术网legal-history.net

26.法学空间 lawsky.org

27.学术批评 acriticism.com

28.学术交流网 annian.net

29.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毛寿龙) wiapp.org

30.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网站(改造与建设) bjsjs.net

31.公法评论gongfa.com

32.宪政论衡xzlh.com

33.宪政文本 libertas2004.net

34.思想评论(奥地利学派经济学与中道自由主义)sinoliberal.net

35.天则经济研究网站 unirule.org.cn

36.九鼎公共事务研究所 jiuding.org

37.中国宪政网 calaw.cn

38.中国选举与治理 chinaelections.org

三.文化思想类站点

1. 故乡网guxiang.com

2.文化研究 culstudies.com

3.神州思想文化网6000year.com

4. 中国传统文化网enweiculture.com

5. 中国儒学网confuchina.com

6.孔子文化网confucius2000.com

7.老子文化网 laozi.net

8.博客中国blogchina.com

9.中国思维网 chinathink.net

10.中国视点 cnview.51.net

11.乌有之乡 wyzxwyzx.com

12.时事中国 sszg.com

13.昆仑之声 klzhsh.com

14.中国918爱国网 china918.net

15.孤独书斋 cngdsz.net

16.蓝色战略 54479.com

17.兴华网 1911.cn

四.一些以学术思想讨论著称的BBS

1. 人民网强国论坛深水区

2. 新浪网舰船知识模拟论坛

3. 西陆社区祖国论坛

4.天涯虚拟社区关天茶社

5.凯迪网络猫眼看人论坛

6.世纪沙龙

7.西祠胡同锐思评论

8.一塌糊涂(04年关站)

五.海外一些反共反华中文网站

1.动态网

2.大纪元

3.博讯

4.人民报

5.看中国

6.多维网

7.万维网

8.新世纪

9.中国事务

10.北京之春

11.美国之音

学术思想篇2

    人做过一些简略的通史,也有人专门研究过《墨子》、《孟子》等书的经济思想,但都粗率不堪。唐氏决定把这门学问坐实,利用他在大学教学之便,开设“中国经济思想史”,一边讲一边改,最终得以出版。1936年以《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册)为名在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从1928年即着手编写,1935年完成,1936年初正式出版,前后用去了7年的时间。这是唐庆增系统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史的一部力作,也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此书在中国经济史研究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无疑代表着民国时期中国经济思想研究的巅峰,用哈佛同学赵人侨的话说,唐着以前的经济史研究论着与此相比,不啻“萤火之于日光也”。

    在中国经济思想史这门学科的初创时期(20年代中期至40年代末),先后涌现出了一批比较有影响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在这些经济思想史论着中,唐氏的《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卷)是最为着名的着作,其影响力也最大。全书体系严密,史料丰富,论述精到,并在研究方法等方面提出了独到见解。介绍了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又梳理了儒、道、墨、法、农诸家经济思想的大致脉络,列成表格,便于后人择选门径。可以说,唐氏的《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卷)不仅奠定了这门学科初步阶段形成的基础,而且对提高这门学科的研究水平和扩大其学术影响作出了积极贡献。可惜的是唐庆增并没有完成下册,抗战爆发后唐氏辗转内地,从49年在复旦大学任教,直至1972年去世,最终没有完成《中国经济思想史》的下编。这是唐氏本人的遗憾,也是经济史研究的一大缺憾。

    作为我国民国时期十分着名的经济思想家,唐氏虽然以经济思想家闻名于世,但其学术思想又不仅仅只是涉及经济思想。唐庆增一生着述颇为丰富,在经济、教育、外交、大学教育、中国工商业发展、汇兑等各方面都有相当深刻的论述和见解。

    观其一生,唐庆增从1902年到1972年跨越了满清、民国、和解 放后的新中国三个历史时期。在急剧的历史变迁中,他始终充满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并把满腔热血献给了研究和教育事业。从他的学术研究的历程来看可以把他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从1902年唐氏出生到1925年留美回国,这是其学术思想萌发和形成阶段;第二时期是从1925年加入中国经济学社(马寅初、刘大均1923年在上海发起成立的中国经济学界的第一个经济学术团体,主编刊物为《经济学季刊》。)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是其学术研究的巅峰期,其着作也绝大部分在这一时期出版;第三时期是从新中国成立后专任复旦大学教授到1972年去世,这一时期唐氏在学术上逐渐陷入沉寂,主要从事教育事业培养学术人才。

    唐庆增其他主要着作及其出版时间:唐庆增着:《唐庆增经济论文集》,中国经济学社1930年4月版;《西洋五大经济家》,商务印书馆1930年5月版;《中美外交史》,商务印书馆1930年8月版;《国际商业政策史》,商务印书馆1930年10月版;《国外汇兑》,商务印书馆1930年11月版。《穆勒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30年2月版。《经济学概论》,世界书局1933年4月版;《唐庆增抗日救国言论集》,上海社会科学书店1933年4月版;《唐庆增经济演讲集》,世界书局1933年9月版;《唐庆增最近经济论文集》,民智书局1933年10月版;《大学经济课程指导》,民智书局1933年10月版。《中国经济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36年1月版。《节本盐铁论》,商务印书馆1938年5月版。

    参考文献:

    [1]马涛着.唐庆增与〈中国经济思想史〉[J].经济思想史评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6).

    [2]马涛着.论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与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创新[J].学习论坛,2005(1).

    [3]余开祥着.唐庆增:中国经济思想史领域的辛勤耕耘者[J].复旦大学校史通讯,2005(32).

    [4]梁捷着.唐庆增抱憾半部〈中国经济思想史〉[N].上海证券报,2007(10).

学术思想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研究范式; 学术思想; 学术思潮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4-0015-03

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种政治意识形态,还是一门科学的理论学说,是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意识形态与学术是马克思主义的两重身份,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其中学术马克思主义是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支撑。学术研究的目的在于“求真”,在“学术探讨无”的研究世界中,思想是最为自由的,往往会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学术领域代表着社会思想的最前沿,理所当然也是最需要马克思主义发挥指导作用的场域。但在这个崇尚“思想自由”的特殊领地中,马克思主义要真正发挥指导作用只能以学术的马克思主义身份参与对话,以自身的科学性引领众多学术思想和学术思潮。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在与诸多学术思想和学术思潮的辩论与交流中,最后随着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以无可比拟的科学性成为了当今中国学术领域中的主导思想。不管是在学术范式、理论思想,还是在学术影响方面,马克思主义都是引领当今中国学术研究的主流。

一、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研究领域中的学术重镇

有“为”当有“位”。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学术研究领域中一直都有属于自己的领地,经数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的辛勤耕耘而成为了学术重镇。马克思主义主要的三个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它们长期以来都作为独立的二级学科存在于我国的学科设置中,在长期发展中为马克思主义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并培养了众多理论人才,为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5年,为了更加突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学术研究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综合性研究,党和政府又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级学科而单独设立,目前在该学科之下设置了六个马克思主义的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原有二级学科继续存在于哲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的一级学科之中。随着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的设立,一大批研究机构和重点院校纷纷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马克思主义教学教研机构,通过机构的设置汇聚了大量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教学力量,形成了具有核心凝聚力的马克思主义学术共同体。学科的系统设置为马克思主义研究开辟了大片独立的学术领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提供了大展拳脚的平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繁荣,为马克思主义雄踞中国学术阵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还拥有自己众多颇具影响力的学术展示和交流平台。《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思想研究》、《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理论学刊》、《理论与改革》、《实事求是》、《理论探讨》等一大批学术期刊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的呈现和学术思想的交流。制度化、规模化的各类马克思主义研讨会、学术论坛更是成为汇聚马克思主义前沿学说的重要平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们在这些平台上展示出的研究成果难以计数,形成的学术影响远远跨越了本学科范围。

在党和政府的高度关心与重视下,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会集和培养了一大批理论研究人才,既有学贯中西、德高望重的老一辈理论家,也有在改革开放中涌现出来的中青年后起之秀,还有在国外深造后归国的优秀人才。他们以其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造诣、严谨求索的研究精神,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学术界形成了很强的影响力。另外,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拥有自己一、二级学科的硕士点和博士点,还有博士后流动站,能够系统培养自己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截止到目前,全国共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37个、硕士点13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近600个。这为马克思主义高层次研究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许多优秀的博士毕业生又加入到了理论研究工作队伍中并崭露头角,成为学术领域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二、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占主导地位的学术思想和研究范式

人类知识大致可以划分为关于自然的知识、关于社会的知识和关于思维的知识,而哲学是对三者的概括和总结。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是对最广泛领域的科学认识,它从根本上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其他一切学科提供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其他任何一种学说、任何一种理论都无法比拟的。作为科学认识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从进入中国之初就被一些知识分子所接受并自觉运用于中国各类学术研究之中,经过实践的检验,最终在中国的科学研究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确立了主导地位。

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主要耕耘的学科中,马克思主义依然是最主要的学术思想。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在这些领域中有着大量全面、系统、科学的思想论述,从本质上揭示了相关研究对象的规律,积累了重要的科学概念和原理,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即使到今天依然没有过时,仍然在该学科中彰显着无与伦比的科学性,是主要的学术思想。当然,这并不是说现在的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研究还停滞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时代。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学说,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宝贵的理论品质。中国现代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是在继承传统马克思经典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发展,特别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实践进程而不断创新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和政治学,且还会在今后得到继续丰富、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作为主要的学术思想也不代表会排斥其他非马克思主义的学术。西方哲学、中国哲学、西方经济学、西方政治学等学术思想体系一直都活跃于中国的学术舞台。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固然有其偏离科学真理的一面,但也有其包含不同程度的真理成分的一面。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政治学主导地位的确立以及发展都不是孤立的,是在与非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论战和比较中而凸显其科学性,在理论创新中充分汲取了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科学营养而成长壮大起来的。

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的研究范式,是马克思主义在学术领域中指导地位的最重要的体现。“范式”是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提出的关于科学发展和革命的核心概念,他认为,一门科学成熟与否的标志,就在于是否形成了一个为该门科学研究者全体或者是大多数成员共同承认并遵守的范式。范式的作用就在于为研究者们提供一种“理论上和方法论上的信念”[1]。范式一方面规定了一门学科的研究范围,使研究者能把精力集中于一定的范围,另一方面又为研究者的工作提供了一种方法论上的指导和示范。任何一门科学研究都需要一个科学的研究范式的指导,正如梁启超所说,“凡欲一种学术之发达,其第一要件,在先有精良之研究法”[2]。在很多具体的学科领域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留下多少直接的思想论述,那是不是就说马克思主义应该自动从这些学科中撤退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作为目前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发展规律的最高程度的整体性概括,“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3]。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就是一种研究范式,还是统领所有具体科学研究的最高研究范式。纵观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学术发展,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导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传统治学中的经史子集注解诠释范式和近代的训诂考证范式,一大批研究者开始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思维和方法在现象资料背后去寻找本质的解释逻辑,把历史和逻辑统一起来,开创了一套全新的治学话语系统,对中国的史学、哲学、文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在各学科中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作为最高范式指导各学科研究,不是把马克思主义词句化或工具性地为具体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或方案,而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原则、方法方面的指导,是一种哲学性的方法论指导。它具有相当的高度,并不会损害各学科的自由度,反而会以辩证的唯物主义为各学科研究破除思维上的束缚和障碍,真正增强学术思想的自由。蔡元培曾在《北京大学学生周刊》发刊词中讲道:“我们所谓‘兼容并包’、‘广纳众流’并不是‘杂碎’的解释。我们好歹总有一个共同的标准,我们相信科学,相信真理的科学。”[4]马克思主义正是为自由的学术提供共同的原则和标准,真正保障学术研究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自由地驰骋。马克思主义是总体性的研究范式,它并不包办具体学科的具体范式或方法,每一门科学都应该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广泛借鉴人类一切优秀研究成果,根据自己研究对象的特点充分发展自己的研究方法。同时,马克思主义也应该与科学主义方法、人文主义方法、传统研究方法等各种其他方法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的机制,更好地在各类研究范式中起到引领作用。

三、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主流的学术思潮

学术思潮代表了这个时代现实的需要和诉求,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因此,在社会剧烈变革的时期,往往也是各种学术思潮风起云涌的时期。例如,中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各家各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期。20世纪对于中国来说也是一个政治、社会剧烈变化的时代。民族危机、文化冲突、社会转型的历史背景,让中国成为各种思想流派的竞技场。各种学术思潮此消彼长,流派纷呈。这些学术思潮围绕着“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展开了各式各样的争论。就思想的典型性和影响的重大性及深远性来看,主要有马克思主义、西化自由主义和现代新儒学三大学术思潮,在20世纪前半期,三大学术思潮势均力敌,是学术领域鼎立的三角。以、陈独秀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主张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批判吸收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创建现代中国的新型文化;以胡适、吴稚晖等为代表的西化派主张根本抛弃中国传统文化,向西方文化寻求出路;以熊十力、梁漱溟等为代表的现代新儒家主张返回传统儒家心性之学的根本,以“内圣”开出现代科学民主之新。三种学术思潮为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开出了三个药方。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西化派主张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现代化的老套,认为现代化就是西化;现代新儒家倡扬坚持中国本土文化,在坚持“中国文化在本源上没有任何不足”的信念前提下,吸收西方的科学民主,走儒家资本主义的道路。三大学派之间针锋相对,围绕着如何对待传统、如何引介西方文化、如何建设中国的新文化等问题长期辩论。也正是在近半个世纪的学术辩论中,马克思主义从最初西方传入中国的学术派别之一逐渐以其科学性和彻底性在学术界扩大了影响,得到了大多数知识分子的认同。特别是随着马克思主义指导的革命实践的胜利,以及它在社会发展中得到现实的实现,马克思主义自20世纪50年代起正式在思想学术中成为了主流,其他两大学术思潮在历史的进程中逐渐降下了自己的旗帜,成为了“支流”或“暗流”。

20世纪50年代后马克思主义主流地位的确立,并不代表另外两大学术思潮的消失。事实上,它们直到今天还以各种具体的冠以各类名称的学术思潮活跃于中国的思想领域,这是时代现实所决定的。三大思潮代表着20世纪中国社会转型、文化冲突、民族现代化等重大课题的三种努力,只要这些课题不完成,它们就不会退出历史的舞台。正如有些学者所清醒认识到的那样,恐怕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还没有充分显示出来之前,三大学术思潮并存的格局还会延续相当长的时间。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从三大思潮在中国知识分子中的影响程度、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影响的状况来看,马克思主义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是当代当之无愧的主流。在学术思潮的领域,作为主流的学术思潮,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主要通过对其他学术思潮的引领而发挥其指导思想的作用,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地位的原则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其他学术思潮采取开放的姿态、理性的态度,吸收其中的积极因素、包容合理因素、批判抵制有害因素,最大限度地形成学术思想的共识,构建马克思主义与其他社会思潮之间一元指导和多样并存的和谐关系。

参考文献

[1] [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28.

学术思想篇4

关键词:李 颜李学 传播 方法和技巧

李(1659~1733),字刚主,号恕谷,河北蠡县人,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李师承博野颜元,一生讲求实习、实行、实用之学,是颜李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在清初,颜李学术虽然具有强烈的现实需求,但在传播过程中却面临诸多困难。李曾写信给友人邵允斯说:“论学直宗周孔,以待来者,将世所传程朱陆王之歧途,欲从而改正焉。世人闻之,大惊小怪,恐非绵力所能支撑。”虽然意识到当时传播颜李学术存在着诸多困难,但李毅然承担起学术传播的重任,运用一定的传播方法和技巧,大大扩展了颜李学在清初的影响,并形成了著名的颜李学派。

通过纵横的人际关系,构建传播网络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有实际交往,并且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离开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实际上的人际关系就不可能形成。所以交往是一切人际关系赖以建立和发展的前提。李非常注重建立人际关系,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广泛交友。李说:“自古圣贤无有不资朋友而成者。故直列一伦于君臣父子间。”“凡海内道学才俊通儒文士,无不委曲纳交者,是以极愚至陋,而于身心颇有功力,经济颇有见解,礼乐兵农经史颇有论著,考古几过万卷,皆朋友力也。”因此,李把结交朋友看做有效传播学术的重要手段,“幼知求友天下,而亦幸有其人”。所以每到一地,李就极力结交朋友,传播学术。如李到浙江以后,闻知当地著名学者王草堂后,立即赶去拜访。虽然草堂因病不能出会,但通过赠书论学,二人成为朋友。王草堂在自己的著作中,曾多次涉及颜李的学术观点。李在京师的时候,结交郭子固、郭子坚兄弟,这两个人后来都成为颜元的私淑弟子。王源也是李在京师之时结交的朋友,王源见到李的《大学辨业》以后,深以为是,于是和李约定共学,并最终受业于习斋。李游历关中,结交了陶甄夫,陶甄夫不但在《秦关稿序》中盛赞颜李之学风靡天下,而且将颜李之学传播到江南一带。

通过请教的方式,获取学界、政界知名学者的支持。李已经隐隐感受到学界名人、政府官员这些强势群体对学术传播具有重要作用,认识到“以名宦闻”的人在传播中更具影响。李说:“当此去圣既远,路岔论,非遍质当代夙学,恐所见犹涉偏固,不足闲道。”他结交万斯同就可看做是一成功案例。万斯同学问淹博,当时在京师预修《明史》,负有盛名。但是,李结交万斯同存在障碍,这不仅仅因为万斯同是学界名人、前辈,更主要的是万斯同与李的另一业师毛奇龄有私怨。当万斯同得知李是毛奇龄的门人时,就对他颇存成见。在一次宴会上直面批评李说:“《河右全集序》为先生撰,称许太过,将累先生。”并当面质疑李,认为“先儒训学错出,愚谓只是读书耳”。李虽为万斯同所辱,但并不记恨,并借刊行《大学辨业》之际,质之万斯同。李的谦恭态度感动了万斯同,万斯同不但为李《大学辨业》作序,而且对李的学术赞不绝口,在以后的学术活动中,万斯同对李推崇有加。除了结交著名学者之外,李也比较注意纳交那些赞赏颜李学术的政治人物,并同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李的《大学辨业》、《圣经学规纂》、《论学》等著述,都是凭借吴涵等当朝官员的资助才得以刊行于世的。由于受到当时学界名人的称引和政治人物的推崇,李在学界的影响大增。

延揽培养后学。李不但“求友自大其身”,而且“造士以使身不死”,李对人才的延揽与培养心情尤为迫切。程廷祚说:“先生(李)以成就后学为己任,尤乐得人之善而道之。”冯辰来学之时,李高兴地说:“今得枢天,或天不坠此道乎?”得知刘调赞来学,李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写诗曰:“天地依然成上下,孔、周岂遂竟浮沈。雄才欲负千秋业,高足应登万仞岑。每度长宵悲坠绪,从今收泪付球琳。”李不仅延揽后学,而且非常重视学术传播梯队的建设,以保证学术的延续和传播。作为一个对学术传播极具天分的学者,李已经看到学术梯队建设对于学术传承的重要意义。他在给恽皋闻的书信中说:“独是所忧者,不在同调之寡俦,而在此道之遂泯。与门下齿已俱长,百年而后,子弟未必能承,及门未必通显。”李将学术培养对象放在年轻学人身上,非常关注他们为学的决心、能力以及年龄的层次性。因此南方的程廷祚、北方的冯辰、刘调赞,都成为李关心延揽培养的对象。

结社共学。结社共学是颜李学派治学的重要形式之一。李从游颜元后,便以约会共学作为提高学术水平的方式。冯辰说:“习斋、焕章、法乾、恕谷四先生,每会学,劝善规过,互无回护,且日记详录,不肯隐讳饰观。必如是,乃足资益德业,不愧曾子所谓会文辅仁也。后世讲学诸儒,安有若此切实者乎?”正是通过这样一种约会共学的方式,最后形成了一个在学术史上颇有名气的颜李学派。

李构建了庞大的人际网络,各种人际关系所组成的人际关系网络同时也是人际传播网络,这种人际传播网络大大地扩展了颜李学的传播范围。

重视传播技巧,拓展传播空间

道德感召与人格力量。传播者的修养对于学术传播的成败也有重要影响。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传播者的品行是否正直,是影响传播效果的最重要的因素,它决定着所传播的内容是否被接受,能否产生理想的效果。李对此传播技巧领会颇深,非常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努力迁善改过,使自己成为在道德上具有巨大感召力的学术人物,从而提高学术传播效果。陈登原评价说:“即习斋之学,所以光大者,亦全在恕谷负有重名,有以传播之焉。”

从、排俱传的悖论技巧。颜元曾说:“尧、舜三事、六府之道,周、孔六德、六行、六艺之学,以信称传固佳,以谤议传亦佳。”但是,这种传播技巧并没有被颜李后学所明白,李弟子冯辰就主张“晦”。为此李批评他说:“然否隐见,各一则易;隐而并行,故难。如守习斋之道,而专晦,覆蔽澌灭矣,何以明行此道于天下万事乎?故不得不通声气,广交游也。有从者,此道传,有排者,此道亦传。此颜先生意也。”这种方法的实质是利用偏激甚至过激的言论来引起学人注意,从而达到传播的目的。从、排的传播目的最终是为了从,因此,李并非墨守成规,一成不变,而是非常注意修正和补充。“吾之翻阅,亦为学也,与先生所见,微有不同。吾人行习六艺,必考古准今。”

李对颜元学术偏激的行为进行了纠正,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传播技巧。如果说颜元的偏激是为了引人注意,而李纠正的目的则是为了使自己的学术得到实际的传播效果,即正面效果。中国古代是宗法伦理型社会,儒家的伦理思想体系是其理论的表现。儒学的价值取向是不但要有立身的德行,也要有治国安邦的理论,这个理论主要就是传统的经学。李以经学形式,不但系统地阐释了自己的理论,而且容易得到学者的认同,著名学者王源、万斯同都是在读了李的《大学辨业》以后才认可颜李学术的。

利用多种传播媒介,扩大传播影响

重视地缘优势、利用学术中心进行传播。李在学术传播实践中,认识到博野、蠡县这样偏僻的地理位置是不利于学术传播的。他认为:“挽世警众,必在通衢,僻谷引吭,其谁闻之?”他在给方苞的信中说:“以门下之德望,若得同心倡明正学,则登高而呼,所听者远。南中后进,殊尤必有闻风而兴起者,较之穷崖空谷之鸣号,虽厉莫闻,何啻霄壤!”因此,李把学术传播的重点,选择在京师(理学重镇)、江南(考据学重镇)、关中(王学重镇)、中州(理学重镇)等地。这些地方,学人众多,学风浓厚,学术理论自成体系,李到这些地方开展学术传播活动,效果无疑是明显的。

为了改变博野、蠡县地缘偏僻不利于传播的现实,李曾有把家迁移到南方的愿望,后来由于儿子习仁不幸去世,李最终未能实现自己南迁的愿望。胡适先生评价说:“从此以后,颜李学的大本营仍继续在蠡县博野之间,因为交通上的不方便,李的‘广布圣道,传之其人’的计划是不容易实行的。颜李学始终不得大发展,这个地域上的因子是很重要的。”

注重书籍媒介传播。在颜李学的传播中,对书籍传播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李要比颜元深刻得多。他在给恽皋闻的信中说得非常清楚:“所忧者,不在同调之寡俦,而在此道之遂泯……而书烦钞写甚为艰难,流布必少,天下事未可知,东振西蓦,遗籍散落,矧此一二家藏,势必沉沦,后世并不知有此说,而望继起之有人固无自矣。故尝谓尧舜孔颜若无经书,今世并昧其姓氏,又焉传其道术,苟得摹本易成,散布人间,即付之无何有之手或千百帜皆亡而一幸存一遇有心人得之。星星之火,遂可燎原。”因此,在现实中,他就非常注意自己学术著作的刊印。

李不但认识到思想附着于书籍能够长时间保存,使颜李学说得以延续和弘扬,而且也深刻认识到在现实的学术争论中,书籍作为传播媒介是学术论争的有力武器。“见南方诸友书,叹今之学者,其困于先儒者,既入迷途,而出于先儒者,又乐为异说,则《传注》之刻,何可缓也。”因此,李对著作的刊刻就非常积极主动,“谓必能传哉……谕宜刊小学稽业,学礼甚是,二种所费不甚多”。“以《周易传注》久成,入京,寻剞劂刊之。”文以载道,书籍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在学术传播上是非常有效的。李《大学辨业》刊印后,“刷大学辨业者沓至”就是一个明证。

道传祠――颜李学传播的物化媒介。为了使学术得以有效传播,李还建设了专门学习、探讨颜李学、培养颜李学传播者的固定场所――道传祠。颜元死后,按照遗嘱,李等人把“习斋”作为门人公聚学习的场所,并把他改名为“习斋学舍”。规定每年的二月、八月上辛公集祭奠颜元,然后讲习颜元学术。李率领颜李弟子在习斋学舍讲十余载,后来由于习斋后代“鬻学舍之前半”,再加上“日久,学舍渐圯”,“四方来者不能容,难以周旋骏奔”。李就将自己所居住的地方另建了一座“习斋祠堂”,并更名为“道传祠”。从此以后,道传祠就成为传播颜李学的大本营,历久不废。

小 结

任何一种学术形态,其本身都是一个信息源,但是传播方法、手段和策略不同,以及时代的际遇差异,决定着这一学术思想对当世、后世影响的深度和广度。因此,欲求学术传播能够源远流长,势必要注意传播的艺术性。传播的思想如果不附着一个美丽的外在形式,那么这种传播的效果是不会理想的。在清朝崇奉程朱理学的环境下,以反程朱理学为主的颜李学能够在社会上得以传播并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与李的传播方法和传播技巧有着密切关系。(本文为南阳师范学院专项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ZX2009006)

参考文献:

1.冯辰、刘调赞撰,陈祖武点校:《李年谱》,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3.陈登原:《颜习斋哲学思想述》,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版。

4.王星贤、张介、郭征点校:《颜元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5.胡适:《颜李后学程廷祚》,《颜李学派研究丛编》,香港:香港大东公司,1978年版。

学术思想篇5

[关键词]孔子;艺术学;乐

孔子的艺术学思想主要见于用语录体写的最早的儒家经典《论语》一书。他的艺术学思想具有一定的体系性,这种体系性表现为三个相互联系的问题:艺术具有怎样的功能,什么样的艺术才能具有这些功能,艺术如何发挥这些功能?孔子在阐述这三个问题时,以他的仁学为基础。在各种艺术中,音乐对孔子的艺术学思想的形成起了最直接、最重要的作用,孔子的艺术学思想基本上通过音乐理论体现出来,这种情况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

一、礼和乐

先秦时期,在各门艺术中乐最为发达。乐是以音乐为主、包括诗、舞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有的舞故事性很强。被孔子称为“尽美矣,未尽善也”的《武》,是歌颂周武王伐纣灭商的乐舞(据《庄子·天下篇》:“武王、周公作《武》”)。舞蹈分为六段,表现不同的情节。比如,第一段的舞蹈形象是:舞队手执盾牌,像山一样巍然屹立,这是表示武王的成功。《武》的歌词散见于《诗经·周颂》中,这是一首相当复杂的乐。《左传》记载季札在鲁国“观乐”,用的是“观”字,因为季札不仅听音乐,而且看舞蹈。

乐的发达与“礼”的盛行密切相关。礼是体现了某种规范的各种仪节的总和。从广义上讲,礼作为艺术地和审美地组织起来的、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仪式,存在于从原始社会迄今的各种文化中。Www.133229.coM原始社会猎人祈求大自然力量的舞蹈,氏族部落首领由于相互交往而举行的典礼,现代社会中的军事阅兵、外交会见、法院开庭、结婚典礼等都是这样的仪式。很多仪式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段,例如,宗教礼拜要利用建筑(教堂)、绘画和雕塑(宗教人物形象)、诗和音乐。“这些仪式仿佛是一种戏剧演出,即艺术地组织起来的表演,这些表演赋予它们所装饰的社会过程以审美‘光晕’,引起对这些社会过程的一定的情感关系。”

然而,我国先秦时代的礼与这些仪式有很大不同。“

根据礼制,奏乐舞蹈只有天子才能用64人,诸侯用48人,大夫只能用32人。季氏是鲁国的大夫,可是他却用64人在庭院奏乐舞蹈,这显然是僭礼,孔子愤愤然:“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并且,季氏是僭礼的累犯,他还要祭祀泰山,而祭祀名山大川只有天子和诸侯才有资格。所以,孔子很鄙视他。礼的目的是维系和强化现存的社会秩序。在礼的外在规则中,蕴含着重要的思想观念,所以孔子要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在周礼的艺术结构中,乐的作用最重要。仪式既然仿佛是戏剧演出,就要有道具(各种器物)和服饰。器物和服饰成为身份的标志。城池宫室、室内摆设、坐席寝席、出行车马都是等级的标志。周代食饮器具数量之多、品种之繁,西方奴隶主无法与之比拟。孔子及其弟子很重视服饰的象征意义。居家、吉日、吊丧要穿不同的衣服。《论语·乡党篇》写道:君子不用天青色和铁灰色作镶边,浅红色和紫色不用来作平常居家的衣服。服饰的象征意义得到较长时间的保留,直到秦汉之间,戴儒冠仍然是儒者的标志。《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中引汉高祖刘邦的骑士的话说,“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

与器物和服饰相比,乐在礼中更为重要。周公在“制礼”的同时也“作乐”。先秦典籍中把周公的 制礼”和“作乐”或合称,或分称。据王国维在《观堂集林》和郭沫若在《卜辞通篡》中的研究,“礼”本来就是祭祀乐舞。乐舞在周之前就很兴盛,周公重新制作乐舞,则把它和礼联系起来,成为礼之乐,形成了周代特有的礼乐文化。“在周人这里,有仪必有乐,礼仪所划定的种种等级畛域主要就是通过不同规模的‘乐’来体现的。”《论语·八佾篇》说,鲁国当政的三卿在祭祀祖先时,也用天子的礼唱着《雍》来撤除祭品,孔子对此很不满意。在礼乐文化的影响下,周代建立了完整的音乐机构,宫廷乐舞和民间乐舞都很发达,周代有记载的乐器达70多种。战国初年,即公元前433年或稍后,有个诸侯小国——曾国的国君曾侯乙,安葬在湖北随县。1978年这座古墓出土的七千多件文物中,乐器有8种124件,而最有价值的青铜编钟,多达65枚,连钟架共重一万余斤。它的音声所构成的音域达到五个八度,比起现代音域最广的乐器——钢琴只少两个跨度。整套编钟的音阶结构,与现在国际通用的c大调七声音阶同属一音列。编钟表明,我国在公元前5世纪就会使用十二平均律,比欧洲早1200年。这只是一个小国保持的音乐文化成就,推想大国的音乐文化会更加辉煌。“正是在这种音乐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会出现动人心弦的以自然物抒发个人情感的名曲——《高山流水》,和以泣鬼惊神而著称的哀曲——《清商》、《清角》。”《韩非子·内储说上》记载,“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这表明了统治者的奢侈,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音乐活动场面之壮观。据《战国策·齐一》记载,“吹竽、鼓瑟、击筑、弹琴”在民众也中非常普及。成语“滥竽充数”正是以吹竽之风盛行为背景的。

孔子和儒者有很高的音乐修养,善于弹琴唱歌。《墨子·非儒》引用晏子的话抨击儒者“弦歌鼓舞以聚徒”,可见儒者弦歌鼓舞是寻常事。《史记·孔子世家》说,《诗经》“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孔子整理《诗经》,重点是在音乐方面,而不是在文学方面。从西周到春秋时期在全国范围内搜集民间音乐,记录并保存下来的就是《诗经》。《诗经》的作品是贵族的乐歌和各地的民歌。其歌曲在孔子时代仍能演奏。《诗经》的曲式丰富,从《诗经》各篇的结构看,属于唱和的形式不少,例如《郑风·木瓜》就采用了“一唱众和”的方式:[唱]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和]匪(非)报也,永以为好也。[唱]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和]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唱]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和]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论语·述而篇》记载了孔子对唱歌的爱好:“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孔子同别人一道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请他再唱一遍,然后自己又和他。

二、“成于乐”与“游于艺”

孔子一生处于社会激烈动荡的时代,他所向往的西周已经灭亡,“礼”所代表的氏族奴隶主走向没落。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最主要的任务是“克己复礼”。但是,孔子没有简单地、原封不动地恢复礼制,而是创造性地以“仁”释“礼”,追求礼的情感心理基础,这就是孔子的仁学。《论语》中“仁”出现的频率最高,为109次;“礼”次之,为75次。仁就是“爱人”,“爱人”之心以血缘亲情为基础,这种血缘亲情可以向外层层扩展,建立在血缘亲情上的礼成为人内在的自觉的欲求,而不是外在的强制的律令。

孔子正是从礼和仁的高度来看待艺术的作用的,他最重视的是艺术的道德教育功能,艺术有助于使人达到仁的境界。孔子的这种观点集中体现在《论语·泰伯篇》的一句话中:“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把乐与诗、礼相并立,视为培养仁人君子的必备条件。

对于“诗”,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孔子说的诗就是《诗经》,是诗三百篇;另一种认为诗在孔子时代既被看作文学作品,又被看作古代文献。我们采用第一种解释。“兴于《诗》”,就是修身要先学诗。“兴”是起始的意思(何晏《集解》引包咸注解“兴于诗”说:“兴,起也。言修身当先学诗”)。孔子认为,学诗对道德修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告诫自己的儿子伯鱼说:你研究过《周南》和《召南》(现存《诗经·国风》中)了吗?人假若不研究《周南》和《召南》,那会像面正对着墙壁而站着罢(一物无所见,一步不可行)!(子谓伯鱼日:“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论语·阳货篇》)。

“立于礼”是说学礼可以立身,立身即修身。“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修身的三个阶段,它们互相衔接,但不截然分开,而是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在这三者中,“立于礼”是关键,是修身的最终目的。学诗是“立于礼”的前提和基础。“《诗三百》在儒家的心目中,主要成了伦理道德修养的教科书。”不学诗,就无以学礼。即使学礼,也只能学其形,而不能学其本;只能模仿礼的空壳,而不能深刻理解礼的精义。

至于“成于乐”,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中的解释是:“乐以治性,故能成性,成性亦修身也。”我们认为,音乐艺术之所以能够使修身最终完成,因为它把对礼的理性追寻变成内在的情感诉求,成为主体的一种自觉的行为。如果不学习音乐,“立于礼”就是不完满的、不成熟、不牢固的。从“立于礼”到“成于乐”,一个人的修身就从自为的境界进入自在的境界。孔子所说的修身,是诗、礼、乐的统一。诗代表知,礼代表行,乐代表情,修身也就是知、行、情的统一。孔子在这里充分肯定了音乐在个人道德修养中的作用。孔子的这种艺术功能观完全符合先秦的传统。先秦往往把乐和德、政联系起来。《国语·周语下》有“夫政像乐”的说法,《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有一段吴公子季札在鲁国观周乐的记载。春秋时期,以《诗经》音乐为主的周乐保存在鲁国。吴国的季札到鲁国观周乐,他听了富有地方色彩的音乐作品,看了故事性很强的舞蹈,一一作出评论,从乐的特点来评论和验证国运的兴衰,说明治国的道理。

孔子的时代是早期希腊的毕达哥拉斯(约公元前570-499)时代,早期希腊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人的自然环境和宇宙,而孔子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人和社会。晚于孔子的智者和苏格拉底才跨越了早期希腊,从自然的研究转向对人和社会的研究。

如果说“成于乐”强调的是艺术的道德教育功能,主要和伦理道德有关,那么,“游于艺”则指出了艺术的审美陶冶功能,主要和怡情悦性有关。《论语·述而篇》写道:目标在“道”,根据在“德”,依靠在“仁”,而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中(子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说的“艺”指六艺。六艺中的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习文)、数(计算)、礼虽然都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艺术,但是孔子说的“游于艺”,不是要求仅仅掌握这些技能,而是要求灵巧地、自由地、游刃有余地掌握这些技能。对技能的这种掌握也能够产生审美价值。六艺还包括音乐艺术在内。孔子在“道”、 “德”、“仁”之外,提出“游于艺”,“表现了孔子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也说明了孔子对艺术在实现人的全面人格理想中的作用的重视”。艺术的这种作用正是审美陶冶的功能。

孔子“游于艺”的思想在与曾点的著名对话中得到形象地印证。《论语·先进篇》记载,孔子让弟子子路、冉有、公西华和曾点分别谈谈治国的打算。对子路、冉有、公西华的回答孔子都不满意,他转而让曾点谈谈自己的志向,曾点的志向与前三位不同。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曾点描绘了孔子心目中理想的礼乐文化的社会图景,这种社会达到了审美的境界。这也是“游于艺”的自由境界:暮春三月,春天的衣服穿定了,陪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在沂水旁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歌,一路走回来。礼乐文化的社会和全面发展的个人在自由和审美方面达到一致。

三、“尽美矣。又尽善也”

孔子肯定了艺术的道德教育功能和审美陶冶功能,那么,什么样的艺术才能具有这些功能呢?孔子评价艺术有两个标准,第一个标准是内容要尽善,形式要尽美。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篇》)朱熹注说:“《韶》,舜乐。《武》,武王乐。美者,声容之盛。善者,美之实也。”美指艺术形式,善指艺术内容。孔子根据什么判断《韶》的内容尽善、而《武》的内容不尽善呢?根据只有一个:看它们是否符合“仁”的要求。有的研究者认为,《韶》可能来自原始社会末期,经过后世的不断加工,成为一支比较完美的乐曲。由于这支乐曲本身比较平和,以及它同尧舜揖让而治的观念相连,符合孔子仁的思想,所以得到孔子的高度赞扬。《武》的内容是对伐纣过程的描绘和对武王功德的赞颂,表现了“王斯赫怒”的武力行为,想必充满了刀光剑影,虽然这是一场正义的战争,可是孔子本着王道思想认为《武》的内容有缺陷。值得注意的是,内容上不尽善的《武》乐,在形式上可以尽美。孔子充分肯定了形式美的独立价值,形式由内容所决定,但它不是内容的附庸。《武》虽然不尽善,但它还是善的,瑕不掩瑜,孔子批评了它的不足,同时又对它作了充分肯定。《论语·阳货篇》记载,颜渊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指出的方略之一是,音乐就用《韶》和《武》(“乐则《韶》、《舞》[同武]”)。

孔子区分了美和善,同时又把这两者统一起来,对艺术提出要求,最优秀的艺术作品应该是尽美尽善的作品。在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上,孔子坚决地把内容摆在第一位。无论从音乐作品客体、还是从欣赏者主体来说,都不能离开仁。“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篇》)礼如果离开了仁,难道仅仅指玉帛等等礼物吗?乐如果离开了仁,难道仅仅指悦耳的钟鼓之音吗?“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篇》)人如果不仁,礼对他有什么用呢?人如果不仁,乐对他有什么用呢?

美和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也是“文”和“质”的关系。孔子之前,对文和质的关系已有很多论述。“文”有器物之文和人之文,器物之文指器物外观的雕饰,器物之质指器物的质素和功能。人之文指人的言行服饰的美化,人之质指人的道德品质。对于文与质的关系,孔子进一步辩证地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篇》)。人的形容仪态缺少文饰,就显得粗野;单有文饰而缺乏道德品质,又未免虚浮。君子要做到形容仪态和道德品质相适合,才能文质彬彬。同理,艺术作品也要避免“质胜文”或“文胜质”的两种片面性。

如果《韶》受到孔子的高度赞扬,那么,郑声则受到孔子的严厉批判。孔子声色俱厉地说:“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论语·卫灵公篇》)孔子毫不掩饰对郑声的厌恶:“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论语·阳货篇》)孔子要禁绝郑声(“放郑声”),原因有两点:一是“郑声淫”,二是郑声“乱雅乐”。为了准确理解孔子对郑声的斥责,有必要弄清楚什么是雅乐、以及郑声何以乱雅乐。

孔子所说的雅乐,指流行于宫廷的古代音乐,以及情感上受礼所制约的、符合西周有关音律规定的祭祀之乐、叙述和抒情之乐。相传由黄帝、尧、舜、禹、商汤和周初的先王制作的六种“先王之乐”是雅乐的精华。而平和的《韶》和肃庄的《武》就是这六种中的两种。郑声是流行于郑国一带的俗乐,即民间音乐。它和雅乐的对立既表现在内容上,又表现在形式上。在内容上,它冲决了传统伦理道德的藩篱;在形式上,它的节奏和旋律突破了雅乐的限制。

据现代学者研究,郑声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它采用了新的音阶,音调高亢激昂,多有繁声促节,表演男女错杂,优美抒情,色彩华丽。据史书记载,魏文侯不再听雅乐,而是“听郑卫之音”“不知倦”,齐宣王不再“好先王之乐”,而是“直好世俗之乐”。孔子称内容不善、而形式美的郑声“淫”,认为它“乱雅乐”,对它深恶痛绝。对于《韶》、《武》和郑声这三种音乐,孔子有三种不同的态度。他高度赞扬尽美尽善的《韶》,充分肯定内容上善的(只是不尽善)、形式上尽美的《武》,坚决取缔内容上不善、形式上可能美的郑声。可见,孔子首先是从政治标准来评判艺术作品的。实际上,进入汉代后,先秦的雅乐衰落,在俗乐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宫廷音乐,以至苏轼说“汉代朝廷所用皆为郑声”。

至于“郑声淫”,指郑声“过度”,不符合雅乐传统的平和的规范,音声或“过刚而杀伐,或过柔而淫靡”,或“怨以怒”,或“哀以伤”,突破礼制的郑声可能有的激越奔放,有的婉转哀伤。这不符合孔子评价艺术的第二个标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篇》)。何晏《集解》引孔安国解释这两句说:“乐不至淫,哀不至伤,言其和也。”孔子在这里说的是和或中和的概念。孔子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对《关雎》(《诗经》首篇)的评价,《关雎》是民歌,也就是俗乐,可见,孔子并不是一概反对俗乐。孔子教育他的儿子伯鱼学习《周南》和《召南》,《周南》的首篇是《关雎》。

孔子评价艺术的第二个标准是对第一个标准的补充说明。季札观乐时,也发表过“乐而不淫”、“哀而不愁”的评论。然而,几乎同样的言论由孔子说出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孔子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针对音乐发展的现状有感而发的。在先秦时期,传统观念认为“音乐只宜于表现和引起快乐”,这种观念以简练的理论概括为“乐(yue)以为乐(le)也”(《墨子·公孟》)。“作为审美客体的乐(yue),它的音调应该是平和的,作为审美主体的乐(le),他的情感也应该是平和的,是一种平和的喜悦。”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表现的领域扩大了,它不仅表现快乐的情感,而且表现哀伤怨怒的情感。对于音乐的这种发展趋势,是极力反对,还是有条件地肯定 呢?孔子采取了后一种态度。虽然孔子仍然把“哀”的情感限定在礼所制约的范围之内,但是,音乐表现的领域毕竟拓宽了。

“乐”(le)的进一步发展是“淫”,“哀”的进一步发展是“伤”,孔子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要求艺术表现的情感达到中和的特点。中是不过,也不是不及。先秦的一些理论家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中和的问题。例如,春秋时代思想家晏婴(?一公元前500)把音乐中的哀与乐看作为两个对立面,通过两者的“相济”、即统一而达到中和。

与晏婴同时代的希腊思想家赫拉克利特(鼎盛年约为公元前504-前501)的观点和晏婴颇相似。亚里士多德在《论宇宙》中记述了赫拉克利特的艺术模仿论:“也许,自然喜爱相反的东西,且正是从它们中,而不是从相同的东西中,才求得了和谐,就像自然把雌与雄结合在一起,而不是使每对相同性别的东西结合一样;所以,最初的和谐一致是由于相反,不是由于相同。在这方面,艺术似乎也模仿自然。”“音乐是糅合了高音与低音、长音与短音,才谱写出一曲不同音调的悦耳乐章。与赫拉克利特相比,晏婴一口气说了10对对立面: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充分表明了对立面的普遍存在。

学术思想篇6

内容提要:

自上世纪末迄今,互联网上出现了一批中文学术思想网站,它们数量不多,却影响深刻,已经成为了各种观点、不同思想竞相占领的意识形态阵地。这些网站有鲜明的思想倾向,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有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也有自由主义的。整体来看,当前思想倾向好并且影响力大的学术站点并不多;但一些回避、拒绝甚至排斥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站点却有着较强的社会影响力。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术思想网站这块思想教育阵地,大力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术思想网站建设,培养健康的学术思想传播环境。

中文学术思想网站与思想教育

当前,互联网上存在着一批中文学术思想网站,它们不仅推动了学术思想在互联网上的传播,也广泛深入地参与各类热点话题的讨论。例如:近年来的网络热点如“911评论”、“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对日关系新思维”、“新自由主义批判”、“新帝国主义论”、“伊拉克战争”、“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之争”“一塌糊涂关站”、“卢雪松停课”、“李大同信”等事件的讨论都是从学术思想网站引发的。学术思想网站对这些事件的讨论形成了重要的网络舆论,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成为海内外引人瞩目的重要思想阵地和当前网络思想教育的前沿阵地。加强对学术思想网站的研究,对于构建马克思主义的中文网上学术思想阵地和思想教育阵地意义极为重大。

一、学术网站的产生与发展

互联网由于在传播速度、范围,查询手段及交互性方面具有传统学术思想传播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已逐步成为学术研究的主要辅助手段和了解研究成果、发表观点的主要途径之一。为满足这一需求,学术思想网站应运而生。

学术网站的产生与互联网的强大传播功能、网络设施的普及、网民数量是密切相关的。到1999年底,上网人数达到890万,上网计算机达到350万台,WWW网站数量达到一万五左右。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多,基础设施的发展,互联网强大传播功能的日益凸显,很多年轻学者和学生尝试通过互联网传播学术信息、交流思想。一些科研机构、商业组织、个人开始创办学术网站。此时期比较有名和影响力较大的网站有思想的境界、士柏咨询网、中国学术城、燕园评论、中国哲学网等。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很多商业网站提供免费主页服务,不少学者和民间“思想家”建立了个人站点或开通了个人主页,民间学术站点为学者和网友建立了个人文库,学术网站使学术交流开始走向大众。

进入21世纪后,尽管不少着名的学术思想网站如黑板报、思想的境界、思想格式化、神州思想文化网等由于资金、管理等问题关停,但是也出现了很多新的学术网站,如环球视野、中国学术论坛等。特别是虚拟主机服务大大降低了网站开办和维护的经济成本,不少机构和个人能够较容易地开办网站,中文学术网站的数量并未减少。《第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排在休闲娱乐(包括网络游戏、在线点播等37.9%)、获取信息(37.8%)、学习与知识浏览(10.3%)、社区论坛与交友(5.9%)、对外通讯联络(2.0%)之后,有1.3%的用户选择学术研究为上网主要目的,位于网民上网目的的第六位,也就是说,至少有超过一百万的网民上网的主要目的是学术研究,进行学术研究业已成为用户上网的主要目的之一。。

二、学术网站的类型

(一)按主办者来分

1. 正规研究机构

近年来,国家研究机构以及高等院校下属的研究机构逐渐认识到互联网对于学术传播的重要作用,加强了网站建设。整体来说,这类网站能够较好地遵守国家法规,管理严格,一般也保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舆论导向,对传播学术思想尤其是规范性学术成果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由于这类网站的功能主要定位于展示主办单位的窗口或作为实现本部门主要职能的辅助手段,资料搜集整理的数量不够丰富,信息的时效性、与网民的互动性较差,社会影响力不强。

2. 民间研究机构、商业组织和个人

一些民间研究机构,如士柏咨询网、天则经济研究所、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九鼎研究所,以及一些商业组织和个人也开办了学术思想网站。这些学术思想网站,在形式上更为适应互联网传播的特点,更能吸引网民的关注。许多有社会影响的学术着作及思想、言论往往是通过这些民间学术网站首先或作为争论问题而成为一时的舆论热点。

士柏咨询网2003年9月17日截屏图

如士柏咨询网,.cn,原名思想格式化,创办于1999年,因资金与管理问题于2003年10月关站。该站是民间颇有影响力的学术思想站点之一,曾被誉为“中国民间最大的学术思想网站”和具有“民族主义”倾向的站点。士柏咨询网是一个综合性学术思想网站,主旨是“关心世界,真诚言说,平等参与,互动共建”,为国内知名学者建立了近500个学人文库,还建有400个网友文库,每日添加新文章20篇左右,日均浏览人数达到3000人以上,注册的学人和网友近10万人。该站所创办的士柏评论杂志、本周学人、当代思潮大展、新书推荐、海外编译、独家、在线阅读、经典论战、网友擂台、热门话题等栏目在互联网有较大的影响。在2003年,该站曾相继推出了“新自由主义批判”、“私有财产是否神圣不可侵犯”、“能否让私营企业主原罪”、 “乡村建设研究”等专题讨论,在互联网影响广泛。

其他较为知名的网站还有:思想的境界、中评网、世纪中国、神州思想文化网、孤独书斋、燕南网、学术连线、学术批评网、论衡、剑虹评论、思想评论、环球视野等。一般来说,这类网站面临一定的资金压力,规模不大,受投资人影响一般具有鲜明的学术倾向,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

(二)以学术思想网站的形式和内容来分:

1.综合类学术思想网站

又称门户学术网站,如燕南网的宗旨就是要成为“思想门户 学海领航”的综合类学术网站。综合类学术网站所的学术

信息一般涵盖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设有多个学术栏目和专题。较为典型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站、燕南网、世纪中国、学术连线、中国学术论坛等网站。影响力较大的综合类学术网站数量并不多。

2.专业类学术网站

此类网站专业性极强,一般为一个学科或专业,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网站、当代哲学网、国学网、原道网、中国农村研究网、政治学研究网、国关在线、史学评论、简帛研究网、中国公法网等等。当前学术网站中专业类学术网站数量较多,有一些网站在本学科或专业已经形成较大的影响。

3.电子刊物类网站

这类网站如传统的期刊,有固定的栏目,定期文章。典型的网站如环球视野、中国与世界、思与文网刊等。

环球视野,,自2003年7月1日开通迄今,成为互联网上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学术思想阵地。该站形式上为电子周刊,每周定期选编、撰写的文章,设时事评论、国际?望、社会圈点、学术点滴、背景播放、人物动态、杂谈随想七个栏目,内容涵盖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方面。为“扞卫我们国家的、民族的尊严和人民的幸福”,该站旗帜鲜明的提出与境内外反华势力进行“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破坏与反破坏、分化与反分化等方面的斗争”。该站所的文章主题主要有:反对美国霸权主义,批判日益抬头的日本军国主义,揭批“”分子的分裂行径,从马克思主义立场评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制度,揭露西方社会的阴暗面,剖析新自由主义的危害等等。

4.学术思想论坛和理论频道

还有一些为广大网民公认的学术思想论坛。如人民网强国论坛深水区、原一塌糊涂的一些学术思想版面,天涯虚拟社区的关天茶社等,凯迪网络的猫眼看人,西祠胡同的锐思评论社区等素以讨论深入闻名,如天涯虚拟社区的关天茶社的宗旨就是要打造“中国最好的学术思想论坛”。

此外,人民网去年底开通了理论频道,光明网今年开通了论文中心,这意味着党和政府领导的网络媒体也开始重视互联网上学术思想传播的影响。

三.学术网站的思想倾向

在诸多学术网站中,有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网站;有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思想站点;有旨在推动本学科或本专业学术交流与发展的专业性学术网站。

总的来看,学术思想网站大多以中性为主旨而实质有鲜明的学术思想倾向,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学术站点不占多数。现存学术思想网站远远不能满足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有效引导舆论和学术思想倾向的需要。

(一)思想倾向好的网站不多

从网站的总体倾向性看,现有学术思想网站中只有少数坚持正确、积极的倾向:或能够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站、中国政治经济学教育科研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网站等;或能够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维护国家安全和民族利益,如环球视野网站等;或能够在兼容并蓄中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主旋律,如士柏咨询网等。

中国政治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由中国《资本论》研究会、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中国海派经学论坛合办的中国政治经济学教育科研网,于2004年4月21日开通。该站坚持马克思主义,开设了政治经济学前沿、《资本论》教与研、比较经济理论、学者文库、中国发展评论等栏目,了不少马克思主义立场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学术文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网站

由河南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的中国第一家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命名的经济学网站于2004年开通。该站以“联合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工作者,高举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旗帜,弘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旋律,评介国外经济学,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意识形态,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中国经济学”为宗旨,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讲座、《资本论》教学与研究、马克思经济学ABC、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园地、中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坛等频道,了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章、评论,成为了互联网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传播的前沿阵地。??

(二)许多学术思想网站推崇“学术自由、兼容并蓄”,实际多回避、排斥马克思主义

应该看到,有相当数量的学术思想网站却回避、拒绝甚至排斥马克思主义,打着学术自由的旗号,积极地引介和推崇西方资产阶级理论和意识形态,如论衡、思想评论、公法评论、学而思等网站。

在某些学术网站的BBS和以学术思想讨论着称的BBS上,有一批网友在大量的自由化言论。这些言论以学术文章、时政评论、社会评论以及跟贴评论他人文章的方式,论题广泛,但往往是利用、夸大一些社会不良现象的负面报道,否定或抨击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制度。

更为严重的是,一些网站以推动学术自由的名义一些谩骂中国共产党、抨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如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网站。

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网站截屏图

如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网站的余世存的《次法西斯时代的国家、社会和个人》、任不寐的《90年代的中国法西斯主义思潮》、丘岳首的《后极权中国社会与李慎之现象》和《后极权时代的中国政情??在悉尼“胡温新政与中国政情”研讨会的发言》、李慎之的《后极权主义时代的人生哲学》、崔卫平的《后极权主义及其反抗(特稿)》和《李慎之论“后期极权制度”和“后极权制度”》等文认为中国正处于“次法西斯时代”,是“后极权社会”,肆意攻击我国现行制度。

丘岳首的《后极权社会的深层危机──在悉尼“中国如何才能真正稳定”研讨会上的发言》、刘晓波的《后极权时代的精神景观》和《邓小平改革所带来的社会变化》 等文夸大中国现存问题与矛盾,预言“中共的体制”的崩溃。

张博树的《改变中共执政理念比“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更重要——写在中共16届4中全会公报发表之际》、王怡《“伪神学政体”与半人半兽的中国宪法》、刘军宁的《总统制与中国的选择》等文否定我党的领导、否定人民民主,主张“改变执政理念”,实行“真正的现代多元民主政治”和西方“”。

(三) 境外敌对势力注意利用互联网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策略

动态网截屏图

近年来,敌对势力非常注意利用互联网这一新型媒体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美国之音、自由亚洲电台等传统的着名反华媒体建立了网站,海外也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支持下设立大纪元、博讯、看中国、人民报、北京之春、新世纪、多维网、万维网等网站,策动、纠集“民运分子”、“势力”、“”、“”等各种反华分子进行反华活动。这些网站一方面采用制造各种谣言的方式,另一方面是注重从学术思想角度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主要手段有:

(1)为一些民运分子所谓的“自由”学者和“公共知识分子”建立个人主页,如包遵信、刘宾雁、刘晓波、丘岳首、任不寐、、王怡、余杰等等,散布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反华言论;

(2)与国内的自由化分子相互勾结,炒作共同的“话题”,在国内一些学术网站和BBS,转贴、违背、攻击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论;

(3)吹捧一些符合资产阶级立场、价值观的国内学者,如李慎之、丁子霖、杨小凯、刘军宁、任不寐、余杰、刘晓波、焦国标等等。

中国事务网截屏图

这些境外反华网站与国内一些学术思想网站互相呼应,给国内社会各界以很大的影响,不利于强化我党的执政基础。

四.学术思想网站与思想教育的影响与作用

学术思想网站对思想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形式上。与传统的学术思想传播方式相比,学术思想网站的观点表达更为自由、形式更为灵活、交互性更强,这些特点吸引了广大的青少年。到学术思想网站去浏览文章、查找资料、参与交流甚至激烈论战已经成为一些网民的“必修课”,一些网民也认为这种思想教育方式是正规思想教育方式无法比拟的。因此,在形式上,学术思想网站已经成为新的重要的意识形态和思想教育阵地。

二是在内容上。学术思想传播的内容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性和价值导向性,对我国社会,尤其是青少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影响往往是隐性的,是能够潜移默化的。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术思想网站传播内容的影响。

(一) 学术思想网站对学术思想传播的积极作用

学术思想网站的出现之所以受到诸多网民的欢迎,应该看到学术思想网站的积极意义。这些网站多为非盈利性网站,网民可以随意浏览文章和学术资料。尽管一些网站采用侵权的方式未经作者授权扫描书籍或文章擅自上网,但因为网站的非盈利性,多数学者也并未因此而采取法律手段维权。互联网的强大传播功能确实促进了学术思想的传播。即使是一些西方学术思想在互联网上的传播,有的也属于正常的学术思想交流和引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比如说,士柏咨询网上有一个栏目叫做海外摘译,是专门介绍西方学者的学术文章的,这个栏目和《国外理论动态》杂志合作,推荐一些西方进步学者的学术思想,批判、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有利于人们正确认识对待美国霸权主义的本质,有利于人们全面客观地认识西方社会。

(二) 学术思想网站对意识形态的影响

应该看到,由于我国政府和正规学术机构在学术思想网站建设和管理上的滞后,学术思想网站中思想倾向好的站点不多。一些网站如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网站、思想评论、论衡、公法评论等则主要传播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主张在中国推行所谓的西方和西方民主制度。

如公法评论网站,的王怡的“从民权到民主:自由主义的渐进思路??批评冼岩”一文就称“如许志永、滕彪、贺卫方、萧瀚、杨支柱,秋风,周伟、杜导斌、李健、刘晓波、余杰、任不寐等,以及更多的吹鼓手如在下(指王怡),几乎都是持自由主义立场的公共知识分子。”公法评论网站基本上也成为这些“宣扬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理论,主张实行所谓的西方”的“公共知识分子”言论的重要平台。

如思想评论/,原名自由主义评论,又名奥地利学派经济学与中道自由主义网站,是网上着名的的自由主义思想库,主持人秋风,始建于1999年7月。主要引介西方自由主义学者奥地利学派经济学代表人物哈耶克的思想观点。该站设有阿克顿、休谟、亚当斯密、哈耶克、米塞斯、熊彼特、弗里德曼等西方自由主义学术大师的文集,以及包括 理、论传统、自由主义入门、自由理念、政治权利 、人权 法治 、民主平等、国外自由主义文献 、现代中国自由主义、当代中国自由主义、自由思想家、极权主义等内容的自由主义专题。这些专题文章被转贴到论坛,在互联网上影响甚广。

(三) 学术思想网站对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影响

由于学术思想网站=其文章编审标准较低,一些无法在正规刊物或通过正规渠道发表、表达的文章或言论往往通过学术思想网站或论坛、传播,一些文章、观点对一些缺乏辨别力的青少年的价值观的形成影响极大。

如今年于某着名学术网站的某将军的《信念与道德》一文点击超过2万次,文中诬蔑同志,“我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导师是研究的,他认为一生中一共干了三十一件事:……。我仔细研究了这三十一件事,发现其中二十件事与摧残人的精神和道德有关。” 作者盲目地崇拜美国式的西方“民主”,并否定中国历史,“西方的历史是一部改恶从善的历史。中国的历史则是一部改善从恶的历史。” 该文在互联网被广泛转贴,由于文章作者属名与我空军某将军同名,并且内容还涉及一些敏感事件的“内幕”,在互联网影响较大。另如,张五常的“最蠢还是马克思”等文在互联网传播广泛,误导了一些青年。

五. 加强学术思想网站建设的对策建议

总的来说,随着我国人民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人们参与社会管理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愿望、要求越来越高,学术思想交流的需要也日益增强。学术思想网站这一新的交流途径能够很好地满足这一需求。在重视学术网站这一新的意识形态和思想教育阵地的同时,我们应当利用好、建设好网络上的学术思想阵地,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一)完善法规建设,加强管理工作

我国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很快,管理工作难以迅速适应。在域名申请、网站申办、网站运行管理、网站内容监督方面都存在法规建设滞后、已有法规不能得到严格遵守,管理部门职责不明确等等问题,实质是管理观念、方法与实际相脱节。

由于现有的法规不够健全,有些管理制度未及时制订,目前建立一个学术网站非常简单,成本也较低;在没有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时,管理部门也很少予以关注。而一旦形成了一定的社会知名度,网站又容易“尾大不掉”,难于处理。近年来,一些影响较大的学术思想网站或BBS,如思想的境界、一塌糊涂网站等,因经营许可或内容或自身管理等问题关停,引起了一定的社会不满情绪,被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们和海外媒体炒作,成为攻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话柄。这从一个方面反映出互联网管理的滞后和被动局面。我们必须尽快完善互联网管理的法规建设,加强管理工作。

(二)加强学术思想网站的建设

1.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站点。许多对马克思主义态度冷漠甚至排斥的网民,从未真正阅读过马克思主义的有关文献,不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马克思主义是朴素而有生命力的理论,应当结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站点,提供 使用便利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库、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献库以及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文献资料库,开办专题论坛、定期讲座,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分析、讨论现实问题,利用BBS等较为灵活的方式,为广大网友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关注网友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情况,根据网友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难点进行引导和解释。

2.大力扩充马克思主义学术思想网站。相对于自由主义等西方学术思潮而言,当前我国互联网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力量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网站少,二是声势弱,三是影响小。因此,我们要尽快改变数量少、声势弱、影响小的局面,改进国家相关研究、教育机构的学术思想网站建设,鼓励学术机构与人民网等影响较大的新闻媒体网站合作,改变一些网站管理过于松散而另一些网站交互性差的弱点,使学术资源和传播优势相结合。同时还要扶持、资助一些思想倾向好的民间站点或个人站点,扩大其影响。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网上学术思想阵地。

3.建立互联网上中国人真正的学术思想家园。建议有关部门组织、策划,建立大型综合学术思想网站或学术思想社区,设立相对自由、宽松的学术思想讨论论坛,借鉴一些民间学术思想网站的成功经验,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吸引网民并保证论坛的正确导向,建立互联网上中国人真正的学术思想家园。

(三) 加强对学术思想网站的研究、监督、管理

1.开展对学术思想网站的研究,如学术思想网站的传播特点,反映、影响社会舆论和思潮的机制等。

2.建立对学术思想网站的监督机制,如学术思想网站的数量、思想倾向,定期汇编学术网站动态,对重大情况则应及时上报。

3.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加强对现有学术思想网站的管理。及时清理、整顿传播反动学术思想言论的网站;严格网站开办手续,适当提高网站开办门槛;针对学术思想网站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如要求影响较大的学术思想论坛实行主贴、跟贴审理制度。

4.设立专门的举报中心,发动广大网友监督学术思想网站的内容。

参考站点

一.综合类学术思想网站

1. 中国社会科学院.cn

2. 中国学术城

3. 人民网理论频道

4. 光明观察/default.aspx

5. 世纪中国 .cn

6. 士柏咨询网(思想格式化).cn (停于2003年10月)

7. 中评网

8. 学说连线

9. 燕南网

10. 燕园评论

11. 剑虹评论

10.思想的境界 (停于2001年)

  11.问题与主义

二.专业类学术思想网站和电子刊物类站点

1.环球视野

2.思与文网刊

3.中国政治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4.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com/mkszyjjx

5.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cn

6.当代哲学网

7.国学网

8.原道

9.思问

10.中国农村研究网.cn

11.政治学研究网

12.政治文化研究网

13.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 .cn

14.国关在线

15.中文研究网

16.国史探微 /history/index.php

17.史学研究

18.史学评论

19.中华文史网 /qinghistory/Default.aspx

20.简帛研究网

21.法律思想网

22.思想的碎片??岳麓法学沙龙

23. 中国公法网

24. 中国私法网.cn/new2004/index/index1.asp

25.法律史学术网

26.法学空间

27.学术批评

28.学术交流网

29.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毛寿龙)

30.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网站(改造与建设)

31.公法评论

32.论衡

33.文本

34.思想评论(奥地利学派经济学与中道自由主义)

35.天则经济研究网站 .cn

36.九鼎公共事务研究所

37.中国网

38.中国选举与治理

三.文化思想类站点

1. 故乡网

2.文化研究

3.神州思想文化网

4. 中国传统文化网

5. 中国儒学网

6.孔子文化网

7.老子文化网

8.博客中国

9.中国思维网

10.中国视点

11.乌有之乡

  12.时事中国 www.sszg.c om

13.昆仑之声

14.中国918爱国网

15.孤独书斋

16.蓝色战略

17.兴华网

四.一些以学术思想讨论着称的BBS

1. 人民网强国论坛深水区

2. 新浪网舰船知识模拟论坛

3. 西陆社区祖国论坛

4.天涯虚拟社区关天茶社

5.凯迪网络猫眼看人论坛

6.世纪沙龙

7.西祠胡同锐思评论

8.一塌糊涂(04年关站)

五.海外一些反华中文网站

1.动态网

2.大纪元

3.博讯

4.人民报

5.看中国

6.多维网

7.万维网

8.新世纪

9.中国事务

10.北京之春

11.美国之音

学术思想篇7

关键词:教育哲学;社会学;人性;道德;负面文化;曾钊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7)01-0004-06

曾钊新教授在高等学校传道授业的几十年中,学术上的勤奋探索、勇于创新从未间断,退休后仍沉思不止、笔耕不辍,其学术思想所涵盖的领域主要包括人性论、道德心理学、伦理社会学、负面文化及教育哲学等。在涉猎的所有学术领域中,曾钊新教授几乎都会提出极具学术个性、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其论说往往一针见血、发人深省或使人觉得茅塞顿开、醍醐灌顶。本文仅就其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作一简述,以为引玉之砖,推进对曾钊新教授学术思想的全面且深入的研究。

一、人性与道德的关系研究

人性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是伦理学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关系到伦理学的理论体系如何建构的重要问题。曾钊新教授在自己的学术探讨中,对这一问题倾注了大量心血,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看法[1]。

道德产生于经济生活之中,一定社会的经济状况是产生道德的客观基础,这是究其最终根底说的。道德毕竟是在社会意识领域驰骋的具体形式,人性则是社会意识的广阔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性是产生道德的第二位原因或“第二土壤”。

人性是把社会成员联结起来的链条之一,是把人们组织成社会关系的感情纽带。人性以人类的共同欲望和渴求为内容。欲望和渴求在社会中产生又受社会约束,它既以社会经济所可能给予的满足为约束,又以社会的人的共同利益得到保障为约束。离开了约束的欲望和渴求,或曰贪欲,或曰奢求。贪欲和奢求是人性的自我断送;殃及他人,变成对他人的占有,由断送自我进而毁灭他人,这是扰乱社会生活和引起争斗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思想动机。与此相应,便需要道德。道德把人的共同欲望和渴求用广泛遵守的戒律形式固定下来,成为调整和维持这种已有的社会联系的行为规范。它是普遍遵守和制约的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讲,道德是人性的直接从属品,是人的德行的规范反映。离开人性的道德,只不过是无“德”之“道”而已。

弄清道德和人性的依存关系,可以使人清楚地释解道德继承性这一疑团。“两极对立的阶级道德论”是道德继承性难以通过的轭门。而一旦找到了具有人类性的共同道德,继承性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共同的道德是存在的①。共同的历史背景,同样的或差不多同样的经济状况,是产生共同道德的客^基础。现代社会的三个阶级(即封建贵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各有自己的特殊道德,但是在上述三种道德论中,还是有一些对所有这三者来说都是共同的东西。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同一历史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有其共同的历史背景。不仅如此,对同样的或差不多同样的经济发展阶段来说,道德论必须是或多或少地互相一致的。诸如在商品经济存在的共同经济状况中,就有相应的等价交换、买卖公平、童叟无欺等道德规范。

道德形成过程的多因性决定了道德有非阶级性的因素。社会的经济基础固然对道德的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传统、艺术和文学、教育以及过去社会发展阶段遗留下来的风俗习惯,都参与了道德的形成过程,这其中就包括有非阶级性的成分。在阶级社会里,不论是剥削阶级,还是被剥削阶级,作为阶级而不是作为个人来说,在一般情况下都承认和遵守有利于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公共生活规则,以维持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至于现代社会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公共道德规则就更多了,诸如文明礼貌、公共卫生以及私人之间履行诺言、遵守契约和讲信用等。不同阶级在道德上是有共同的因素的。

相同的客观条件也许会产生相同的丑恶。唯有经过人性的过滤和筛选,才会去丑存美、去伪存真、凝聚人们的美德。人类具有共同人性,才使得不同历史时代的人们有相通之点,从而对以往的道德中的共同因素能发生情的体验并易于吸收,做到一脉相通,承前启后,使道德继承性由可能成为现实。

需要说明的是,曾钊新教授之所以提出“人性是产生道德的第二位原因或第二土壤”,其目的乃在于有力地彰显被尘封在伦理学研究的某个方面,而丝毫不意味着要否定或贬低社会存在作为道德产生的第一位原因或第一土壤的意义。“第一”与“第二”的分殊,已概略表明两个不同原因或“土壤”的地位之别。孰轻孰重,清然可见!

二、道德大厦的心理基地

在我国伦理学界,曾钊新教授最早致力于道德心理学的专题研究,经过多年探索,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完整的道德心理学体系。

道德心理学是以道德和心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揭示道德产生、发展的心理基地,道德知行的心理机制、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以及心理失衡中的道德调节等一般规律的学问[2]。

道德与心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包涵相互联结的两个方面:一是心理对道德的作用,一是道德对心理的影响。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道德心理学,既要研究心理对道德的作用,又要研究道德对心理的影响,还要研究道德与心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中上述两个方面的相互联结,而不是像一般伦理学那样单纯地研究道德,或者像一般心理学那样单纯地研究心理。正是在对于道德与心理两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中,凝结着道德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的价值,也表现出道德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所具有的深远意义。

道德心理学的研究价值,首先在于它深化了伦理学的探讨。

伦理学是关于道德产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它以经济和道德的关系为基本问题,揭示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关系对道德的决定作用,以及道德对它的反作用。不能离开经济与道德的关系这一基本问题去探讨道德的产生和发展,并不是否定道德研究的多角度、多渠道,恰恰相反,“基本问题”是产生多角度、多渠道之“源”,源愈深远,流愈漫长,它必定会出现更多的分支和迂回。道德心理学正是从经济与道德的关系这一基本问题出发,从社会的经济生活与心理变化的关系上,从心理因素与道德调节的关系上,从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上,进而从社会意识与道德形态的关系上等等角度去研究道德。

道德心理学的研究价值,还在于它可以坚固道德的“个体城堡”。

要把道德作为人的自觉调节自己行为的准则,没有心的陶冶是万万不行的。构筑起心里的长城,坚固“心理的城堡”,才不至于使人的精神崩溃。为什么有的道德意识延缓很多世纪而仍然缠着人的灵魂,而有的道德说教却在一阵风吹过之后又随风飘去了?究其原因,也是因为没有与心灵的沟通有关。道德是历史的,也是具体的。离开了具体的经济现实,离开了由此而产生的社会心理现状,道德宣传和教育就难以收效,或会成为过眼烟云。

道德心理学的研究以人对道德的心理承受力和道德对人的心理平衡调节为研究对象,研究接受道德教育的心理因素和实行道德培养的心理过程,研究道德行为的心理驱动,以及研究如何消除和克服对道德产生损耗力和排斥力的心理障碍等等。它是使道德种植于人的心灵的道德“培育学”,是使道德更好地在人的心灵和行动中发挥作用的“微观道德功能学”。

道德心理学的再一个研究价值,就是它能锐化道德的社会功能,使我们从多方位去M行现实社会的道德建设。

现实社会的道德建设是社会文明提出的需要,是建立高度文明和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的需要。高度文明和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是一个综合指标,它包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的总体布局。精神文明也是一个综合指标,它包括道德、政治、思想和文化科学诸多因素的建设。精神文明又是高尚的社会风气的基础。社会风尚是精神文明诸因素建设的综合反映。要建设一个清明、和谐、文明、健康和科学的社会风尚,党风是关键,道德建设是基本。但道德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种意识形态,它和社会意识其它形态的关系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也就是说,在它的建设中,必然会有其他因素参与作用。因此,多方位地建设道德,把道德建设当作一个系统工程,这是符合道德本身的实际和社会风尚好转的实际的。

曾钊新教授所创立的道德心理学体系,浓缩在1992年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德性的心灵奥秘――道德心理学引论》一书中。这部著作共分三个部分:总论篇、心理基地篇和道德运行篇。“总论篇”确定道德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并对中国和西方道德心理思想的发展史作出简略描述。“心理基地篇”主要分析道德中的心理因素,阐述这些因素在道德构成、道德形成中的作用,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思维”、“道德意志”等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专题研究。“道德运行篇”是讲道德因素对心理构成的影响以及道德因素以心理为中介对社会生活发生的作用,包括“心理失衡中的道德矫治”、“犯罪心理的道德冲突”、“家庭生活中的道德层面”等不同侧面的专题研究。“心理基地篇”与“道德运行篇”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对于道德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多层次、有系统的全面把握。

三、道德实施的社会操作

对德性作心理分析,是属于道德现象的微观研究,它的任务主要是揭示道德在个体身上萌发和被吸收的奥秘。对德性作社会探索,是属于道德事实的宏观研究,它的任务着重于跟踪道德运行和延伸的轨迹。研究伦理社会学,就是要探寻社会生活中的伦理操作程序,宗旨是让人在操作中塑造灵魂,使灵魂合于德性。为此,曾钊新教授继《德性的心灵奥秘――道德心理学引论》出版之后,又于1993年在湖南出版社出版了另一新领域的研究成果:《心灵的碰撞――伦理社会学的虚与实》。伦理社会学是研究道德生活和社会运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门学问,探讨如何把人品、德性作为自身生活的高尚需要和社会如何通过具体的实施来实现人的这种需要的途径、方法、步骤以及操作等问题的学问[3]。

要研究社会如何进步、如何运行,就必须研究道德。因而,伦理社会学有两大任务:一是探讨如何使道德需要成为人的自身生活中的自觉需要。这一部分任务在一般伦理学中有所解决,如研究道德教育、道德评价、道德修养等。但这些研究还不够,还没有把人的道德需要作为人的自身生活中指标的一个具体项目,也不会对道德进行量化分析,使之成为社会发展指标体系中的一个指标。作为道德哲学的伦理学,更多地是从认识论角度研究道德,而伦理社会学要作量化分析,如在媒介传播中道德教育占多少比例;在社会管理行政机构中,实施道德的机构占多少比例;……。二是研究社会的道德实施的具体结构、操作途径。社会是一个有机体,是部“大机器”,由各种零部件组成,道德是其中的一个部件。既然社会中有政治部门、经济部门、司法部门等,为什么不能有一个布道司德部门?社会机构中缺少布道司德部门,社会倡导的道德在具体实施时就会落空,就会虚无。这是由于没有伦理社会学的研究,没有这个参谋、咨询的机构来为执政者、社会管理者提供一个道德实施的具体方案所带来的缺陷。

伦理社会学实际上是着重于从宏观中去研究社会的道德事实和跟踪道德在社会运行和延伸中的轨迹的一门学问。它是应用伦理学。应用就是操作,所以,它就是一门道德操作学。揭示伦理社会学的本质需要理论,因为最根本的东西就是理论的东西。但理论要实现则离不开操作,不能操作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离开了理论论证的操作是随意的操作。称伦理社会学为道德操作学,一方面强调其操作,另一方面不忽视其理论。

伦理社会学也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涉及伦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社会管理学诸多学科知识。伦理学是它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武器。社会学为它提供一个思考的路线与蓝图。社会心理学为它分析事物提供依据和方法。社会管理学为它的操作提供程序和指向。正是在这些学科的交叉中产生了伦理社会学这门新兴的学科。

伦理社会学由四大板块结构而构成体系。

第一板块:社会运行中的道德问题。这一板块研究社会控制、社会需要、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等的主要道德问题。例如,研究道德冲突、道德模仿、道德断层等问题,为建立一个社会道德场而努力,目的是使社会避免恶性运行、减少中性运行,从而达到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第二板块:社会交往中的道德问题。这一板块包括社会互动、社会交往、人际沟通等的道德问题,如:道德知觉、道德传递、道德传播、道德感染、场合道德等等。

第三板块:人在社会化中的道德问题。这一板块主要是指人的道德教育和人的道德接受的心理图式问题,包括属于时年道德系列的少儿道德、青年道德、中年道德、老年道德,或者包括德教发蒙、劳动前的道德准备、劳动中的道德训练、劳动后的道德延伸等专题。

第四板块:社会生活中的道德问题。这里讲的社会生活是指结伴生活、闲暇生活和家庭生活、性生活等。闲暇生活是个人感到最自由和最能表现个性特征的生活。在这个生活空间,不仅人的动机和行为是无序的,而且还具有宣泄自己、昭示自己进而影响社会生活的辐射品格。因此,控制闲暇生活的负功能,张扬闲暇生活的正功能,按照闲暇生活的本质要求把它纳入道德场并对之进行动态有序的道德导向,这是一个极为重要而又极易被忽视的问题。

四、道德应剔祛的负面文化

扬善抑恶,是伦理学研究的永恒主题。道德价值的增殖,既表现为善之净土的拓展,又对应于恶之疆域的萎s。抑恶方能扬善。不剔祛形形的丑恶现象,善的花蕾就会因各种“病虫害”的侵蚀而不幸夭亡。有鉴于此,曾钊新教授不仅探讨道德生成的“第一土壤”、“第二土壤”,而且着力于研究滋生恶的社会土壤:负面文化。他首先提出和论证了这一概念,主编了“负面文化研究丛书”。丛书的第一批书目《虚假论》、《罪恶论》、《丑陋论》、《失败论》、《错误论》于1994年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

负面文化是与积极的、正确的、光亮的社会意识相抗衡和相否定的观念形态或精神现象,是社会经验的背向积累和腐蚀变异,是影响社会进步、健康与和谐的消极力量和病毒[4]。

面孔的背向性是负面文化的第一个特征。

文化的本来使命是开发人的智慧,将人类的经验做出纪实,教人朝向光明,肯定积极的生活。但负面文化截然相反,它背向阳光,挖掘人类的陷阱。当人在为社会进步做出奉献时,负面文化教人算计着索取;当人在为社会的公正而奋斗时,负面文化则教人设计特权;当人在为革故鼎新奋进时,因循守旧的诡计也同时出现了。哪里有高昂的呐喊,哪里就有萎靡的;稗草与禾苗同生;死亡依附生命。物无不成对,事必有多义。只要我们顺着正面文化的亮点寻觅,都会发现相应的阴影,这是负面文化面孔的不可隐藏性。

手法的狡黠性是负面文化的第二个特征。

负面文化是背向的,因而其面孔总是阴森黑暗的,为着隐蔽其狰狞可憎的面孔,它必定采用狡黠的手法以混淆视听,遮人耳目,冒充积极。本来是因循守旧,却标榜师宗法祖;本来是无羁,却标榜开放搞活;本来是特权,却吹嘘为殊荣;本来是专制,却鼓吹是集中;本来是衰落,却宣扬为过渡;本来是腐败,却描述为阵痛;本来是跪着造反,却说是无比忠诚;本来是个人迷信,却说是高举紧跟。如果说面孔的背向性是负面文化的不可隐藏性特征,是和它的本质一致性的现象表露的话,那么,手法的狡黠性则是负面文化制造的隐身洞穴,是和它的本质相颠倒的外表粉饰。

活动的阴暗性是负面文化的第三个特征。

负面文化的传播条件与一般文化的传播条件大体一致,有所差异的是它的社会认同性较小,共享性较窄,以及它面孔狰狞的可憎性极明。因此为着躲避睽睽众目,它的传播渠道常常借用阴暗的环境,取用背地方式去开通。它不敢登大雅之堂,而策谋于密室;它不敢见大庭广众,而蜚言于街头巷尾。所以要擒住它的行踪捉拿归案的话,须要采用“扫黄”缉毒的手段,用严密侦捕和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将它逮住,切断它的通道,然后才可逐渐消除它的影响。

功能的腐蚀性是负面文化的第四个特征。

由于负面文化是对正面文化的否定,因此它对社会文明具有腐蚀。邪气上升,世风日下,国之将倾,这是负面文化对社会进步的威胁。贿赂贪赃,苛政如虎,民不聊生,这是负面文化对百姓的侵害。背信弃义,人失其伦,好浊恶清,这是负面文化使人失去自身而沦丧为禽兽的恶果。在朝者,能受负面文化的驱使而争名于朝,萧墙祸起;在市者,能受负面文化的教唆而争利于市,尔虞我诈。

负面文化的成因是与认识中的疏忽或偏离有关的。人如果不以“求实”的精神去找到“实事”中的“是”,而发挥其想象的心理功能,就会导致认识与现实的疏远,拉开思想与真实的距离。所以,心理因素是负面文化得以形成的一个实际存在的原因。

个人的品德是负面文化的关键性成因。错误和偏颇成为危害社会的直接毒素,起主导作用的是具有恶劣品德或心怀恶意的人。这种人将黑白颠倒、是非混淆,以害人为目的,才完成了把认识中的谬误加工制成为精神“海洛因”的过程。人若没有知识或学问,人会成为猴子;人若有了知识或学问,但没有品德,人则会比猴子更丑,会成为狐狸或豺狼。

生产有所发展但又发展不足的状况是负面文化生成的社会根。“有所发展”为私人占有提供了可能,“发展不足”则提供了私人占有的必要。为了把“必要”说成是自然,使“可能”变成现实,就要编造借口,要作舆论宣传和采用手段。于是伴随私人占有的过程,负面文化现象也就相继产生、泛滥成灾了。

曾钊新教授关于“负面文化”的研究,不仅把伦理学的研究从其“功能”、“使命”上深入到一个艰苦殊战的领域,而且对文化哲学的研究也做出了新的贡献。

五、教育问题的哲学沉思

曾钊新教授在大学教育领域辛勤耕耘数十年,作为一位敏于发现问题、善于深层思考的哲学家,自然也会对教育问题进行哲学沉思,这就有了其独特的教育哲学思想。曾钊新教授在这方面的思想非常丰富,此处择其要者略述如下[5]:

1. 从哲学与教育学的相通到教育哲学的孕育

哲学解决认识问题,教育学解决知识问题。它们共同解决的都是知与行、学与思、知识与做人的问题。知与行所包括的是认识的来源、验证和归宿的问题,学与思所包括的是认识的理性活动和知识的消化创新问题,知识与做人所包括的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等伦理学的问题。在这诸多矛盾中,知与行是基本矛盾。哲学主张在行中求知,即“行―知”观,教育学主张先知而后行,即“知―行”观。把两种观点联结起来,就成了“行―知―行”的公式。于是,它们之间就产生了一个耦合点,即“行―知―行”中的“知”。这个运行公式,也是哲学和教育学在运行中相互携手,相互补正而共同构筑的螺旋圈。

哲学要回答的是知识的来源问题,教育学要解决的是知识的传递问题。知识的传递,对于受传的个体来说,也是知识的来源问题,只不过哲学所要解决的是人类的知识来源问题,是知识传递的源头在哪里的问题。哲学研究的是人类的认识,教育学研究的是个体的知识。所以,哲学是更根本的学问。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学要发展,必须不离其根本,即要下功夫学习并掌握哲学。

哲学和教育学相通的新生儿,就是教育哲学。教育哲学是:以哲学认识论为武器,揭示人的个性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辩证法则,即人要改造环境,环境又造就人的双向关系,以及人的知识发源、发展的途径和社会文化积淀的积极意义。

2. 人性与教育: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教育活动的哲学基础,就是关于人的理论,即通常讲的“人性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人,教育活动的进行是因为有人。人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

教育是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有内在联系的过程。保证人的智力、道德、身体、劳动和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这是教育的历史任务和应有目标。教育过程把不同的教育内容着眼于一个伟大价值的思想上,德育使人具有美的心灵,智育给人添上自由飞翔的翅膀,体育使人具有储藏心灵美的“仓库”和支撑翅膀的骨架,美育激起人的创造生活的志向。它们构成一个统一观念,即教人学会“按人的方式”去探索和创造生活的美,“按人的方式”去生活,这就是人性要求和教育目标具体的历史的吻合点,也是不断向着真人接近的具体的、历史的突破点。而所谓真人,就是对自身本质真正占有的人,是对异化已经排除,由必然王国进入了自由王国的人。

3. 灵魂工程师的“灵魂”:教师的职业良心

正如不能有“无头脑”的哲学家一样,也不能有无灵魂的“灵魂工程师”。教师的灵魂就是以品德为首位的包括完备的知识体系、思想作风、工作精神的总和。教师良心是教师灵魂的支柱。得到灵魂有赖于良心的发动,保持灵魂有赖于良心的监护,昭示灵魂有赖于良心的仲裁。“人师”、“人友”、“人范”和“人梯”的“四人”精神,构成了教师良心的基本内容。它是在对“树人”的社会责任作神圣性理解之后,而坚定的信念和义务感,也是评价自己教学行为的基本标准和规划自己教学行为的范式要求。

4. 高科技人才必识大智慧

我们学校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于操作智慧。只懂操作智慧的人,只是工艺师、工艺匠,不可能成为科学家。不能培养新世纪的科技明星,学校的教育就会落后,就不算培养了跨世纪的一流人才。新世纪的一流人才应该是,在专业知识方面是创造者、发明者,是专门家;在思维科学、决策上也是杰出人物。他们不仅在务事时,能精益求精,而且在做人上,也通世豁达,深明大义。他们不仅是学人,也是哲人。要成为专门家固然不易,要成为科学家更难,若要成为具有大智慧的思想家、哲学家,则是难上又难。正因为难,这种人一旦脱颖而出,方可称得上“一流”。“一流”是宝塔顶上的人物,虽然难上又难,但不是没有,是有而不多。有“有”,才具备可能,才成为高目标;有“不多”,才算得上珍贵,才分得出层次,才显得出高深。

参考文献

[1] 曾钊新.人性论[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8:1-127.

[2] 曾钊新,李建华,等.德性的心灵奥秘――道德心理学引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1-29.

[3] 曾钊新,涂争鸣,等.心灵的碰撞――理社会学的虚与实[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3:1-3.

学术思想篇8

    马克思所生活的十九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世纪。19世纪第二次科技革命顺利完成,科学技术发展取得辉煌成就,天文学、地理学、物理学、化学、解剖学、生物学等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使自然科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过渡到垄断阶段,科技获得的使命是成为生产财富的手段,科学技术开始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科技发展成为时代主旋律,科学家成为深受尊重的职业,人类由此步入了工业文明时代。马克思首先是属于那个时代的人,其技术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当时的社会条件、思想理论背景和科学理论发展状况密切相关。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和概括19世纪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上,批判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吸收技术史、工艺史和自然科学史的相关研究成果,形成了以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科学技术哲学思想。

    二、关于“技术”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开始倾向将哲学理论转化为实践行动,即使哲学理论技术化。使哲学理论技术化必须把技术置于哲学的核心位置,虽然马克思没有直接给“技术”下定义,我们还是可以对一些着作的零散描述进行梳理,用所能看见的一鳞半爪恢复出一条龙来。马克思在不同的文献中先后阐明,技术是“人对自然的活动方式或能动关系”,是“运用于实践的科学”,是关于“怎样生产”的方法,是“实现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的特殊的方式方法”,即马克思认为:技术是实践性的知识和操作方法。

    三、劳动、技术、人与自然

    马克思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出发来考察技术的发展,他指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在马克思这里,劳动是一门技术,正是劳动的作用使人类最终形成。劳动的发展就是技术的发展,劳动的进化史就是技术的发展史,人类自始至终都会寻求基本生存条件的改善,而这种改善也只有在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即劳动中才能逐步实现。

    人在劳动中不断形成各种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的总和构成人的本质属性。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劳动”,人在劳动中改造自然,在劳动中创造历史,在劳动中推动社会进步。劳动的本质是“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都是技术问题,正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人逐步成为了现实意义上的人。如果“从历史运动中排除掉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排除掉自然科学和工业,就会得出唯心主义结论。”[1]正是人类永无止境的对生存条件改善需求的提高,技术便被赋予了满足人类追求的意义。

    四、技术推动社会发展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发展状况与技术发展水平相一致,生产的发展依赖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依赖技术水平的提高。“随着大工业的持续发展,创造现实的财富决定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2] “必须改变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从而变革生产方式本身,以提高劳动生产力。”[3]

    在马克思看来,技术除了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还是推动社会变革的直接杠杆。社会发展中,生产力起最终决定作用,生产力每前进一步,都凝结着技术的作用。社会越前进,技术的这种作用越明显。“蒙昧时代高级阶段从弓箭的发明开始。有了弓箭,猎物便成了通常的食物,打猎也成了常规的劳动。弓箭对于蒙昧时代,正如铁剑对于野蛮时代和火器对于文明时代。有犁以后,生活资料在当时条件下无限制的增加,便有可能了。这样一来,人口也迅速地增加了。”[4]“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4]

    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进步都离不开技术的重大发明及其广泛应用。“手工磨产生了封建君主的社会,蒸汽磨则产生了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生动的揭示出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技术已经成为推进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强大杠杆,马克思对技术的巨大革命作用作了形象的比喻,认为技术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五、技术异化与克服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生产分工、行业分工越来越细化,细化的分工产生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术,人被迫限制在生产链的某个节点,对节点以外的知识和技术则知之甚少。人的这种专业化发展是一种纵深的发展,也是一种片面的发展,片面的发展自身的智力和技能,进而成为专业人、“单向度”的人或片面人、畸形人。在简单生产阶段,人对生产的全部过程都是熟悉的;而工业社会则发展了人的专业技能或片面能力。“不仅各种局部劳动分配给不同的个体,而且个体本身也被分割开来,成为某种局部劳动的自动工具。”工人们各自承担一项专门职能,并且局限于这一职能中,这样工人们就成了局部的或“单向度”的、片面发展的人。“工场手工业把工人变成畸形物,它压抑了工人的多种多样的生产志趣和生产才能,人为地培植工人片面的技巧。”[5]

学术思想篇9

关键词:马克思技术哲学 技术决定论 异化

KEYWORD: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 Techno-Determinism,Alienation

ABSTRACT:When we study Marxist Technique philosophy,we should study the background which Marx lived in,and so we may be dig out the "REAL" Marxist Technique philosophy;Marx circumscribed technique as activity method and production mode and so on; Technique standed at the basic or kernel situation in the Marx philosophy:tachnique was the determinant of the evolvement of the relation of human and nature,and the determinant of what is man,and the determinant of advancement of productivity,and the determinant of transform the epoch of economyA.

一、马恩技术哲学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马克思技术哲学所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对他的技术哲学进行评价的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不仅仅不同而且截然相反,十九世纪是理性和技术狂欢的世纪,而二十世纪主要是对理性和技术进行反思和批判,所以当我们对马克思技术哲学的技术哲学进行研读和评价的时候,应该回到马克思技术哲学自身。

十九世纪是近代科学的鼎盛期,近代科学革命的种子在这一世纪获得了丰收,技术取得辉煌胜利,在十八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胜利的基础上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莫尔斯的第一份电报的电文是:“上帝创造了何等的奇迹啊!”1 “到十九世纪,特别是下半叶,科学逐步成为主旋律,对文化的各个层面施加越来越大的影响……科学技术在他的文化背景中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科学技术升任为主角,科学家在十九世纪是受人尊敬的职业。……十九世纪不仅是科学知识、技术发明的鼎盛期,也是科学在文化中地位的鼎盛期,科学家在社会中地位的鼎盛期”2对技术的推崇和欢呼,马克思并不是第一人,培根早就预言,操纵时代,改善人类生活的力量既不是宗教和政治,也不是思想,而是“机械技术上的发明”。“机械技术象被赋予生命力似的日益完善地成长。”3

对科学和科学家的反思及批判是二十世纪“后现代”的事情。科学在二十世纪特别是二十世纪中后期进入一个自我反省的时代。技术产品使人们逐渐认识到,随着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以及技术产品神话般地涌现,其对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性格特征以及未来的发展方面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我们的未来不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是操纵在神秘的自己生长的技术手中。技术是给人类带来了一切,然而在技术所带来的一切中,人失去了自己的本性。马尔库塞认为,“技术本身已经成了一种系统的、科学的和精心安排的对人和自然的统治。”4有人甚至提出要暂停科学研究。

马克思首先是他那个时代的人,而不是二十世纪的哲学家。现在科学技术受到批评,技术决定论也因此名声不好,所以有些学者就急忙否认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不是技术决定论。把马克思的学术思想归结为技术决定论的看法并非贬义,意在突出马克思思想中技术所具有的无可比拟的作用,突出马克思技术批判思想的基本精神,当然也具有足够的事实根据。早在1921年,著名学者ALVIN

·HANSEN就在其撰写的《历史的技术解释》的论文中,认为“从根本上来讲,马克思的学术思想是以技术为基础对历史的一种解释,是一种技术的历史决定论”,这一看法被西方学术界广泛接受。5在马克思的思想中,技术承载着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并且反映出全部社会关系,体现着人对自然与社会自由的质与量。马克思曾断言,“工艺学会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6技术对人与自然以及社会的能动关系的承载,体现着人类自由的历史性、阶段性与现实性。

二、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中的技术概念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7马克思实际上开始试图使哲学技术化,使哲学技术化必然离不开改变世界的技术,即必须把技术置于哲学的核心位置。

“哲学自古至今把技术遗弃在思维对象之外。”8 “技术即无思。”“哲学的知识……贬低一切技术的知识的价值。”([8],p.1),在马克思的时代技术并没有成为哲学注意的对象,但是技术的发展在现实中已经成为一切原因之原因。马克思在他的时代里依然承继着以往的哲学传统:并没有把技术作为其直接的考察对象,而是从其他的社会现象诸如资本等入手。马克思和恩格斯经过科学地分析,技术问题实际上成为其哲学的中心问题。但是正如前所述马克思并没有刻意地去分析和讨论技术概念,而是不经意间完成其技术哲学体系,因此也为后人研究留下了争论的余地。

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定义技术是什么,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其相关的著作窥视马克思的技术哲学体系中技术的蕴涵。马克思指出:自然技术是“人对自然的活动方式”或“能动关系”9。是“运用于实践的科学”,是“怎样生产”的“特殊的方式和方法”或“操作方法的知识”,10即实践性的知识体系。是实现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的特殊的方式方法”11

劳动资料 “包括机器、器具、工具、厂房、建筑物、交通运输线等等”([10],P.636) “它们都是人类工业的产物 ;……都是物化的智力”。12

同时,马克思对机器、劳动资料、技术手段等,分别给出了明确区分。他说:“利用机器的方法和机器本身完全是两回事”。“因为机器是劳动工具的结合:但决不是工人本身的各种操作的组合。”“劳动资料是劳动者……用来把自己的活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的物或物的综合体”。“技术手段、如机器等”。13自然技术是自然科学与物质生产之间的中介手段。恩格斯也将技术发明作为“生产要素”中的一种“精神要素”,即除劳动和资本之外的“第三要素”([11], P607)。

三、技术揭示人的本质并决定着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技术揭示了人的本质。

马、恩首先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考察人类的发展,强调从人类史和自然史的分化及其相互作用中来考察历史和人的本质;“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直立行走一定是先成为习惯,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才成为必然。”14在这里,直立行走和打字、游泳、开车等等都是技术。正是劳动的作用使人类得以形成,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14],p.377)手变得自由并能不断获得新的技能……手是劳动的产物([14], p.375)。恩格斯“提出了关于工具和手的辩证理论,从而动摇了被动物体和有机物体的划分。”([8],p.3) 劳动的发展就是技术的发展,劳动的进化史就是技术的进化史,“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21], p.379)。研究劳动及劳动的人是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的根基:“事实上,除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外,抱着人是‘有理性的动物’这个定义不放的倾向,仍然妨碍着哲学承认人是‘劳动的人’(homofaber)这个在今天相当重要的概念。”15人类作为一个物种,自始至终都在寻求最基本的生命需求的满足,而这种满足只有在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中即劳动中才能实现。“生产的技能,对于人类的优越程度和支配自然的程度具有决定的意义:一切生物之中,只有人类达到了几乎绝对控制食物生产的地步。”([23], p.18)

在人的劳动中,形成各种各样的关系,这些关系的总和,构成对现实的人的整体描述。现实的人是实践中的人,是在活动中、劳动中创造历史的人。“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而“人们有历史是因为他们必须生产他们的生活”,“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人的本质是制造和使用工具。无论是制造工具或是使用工具,都无疑是技术问题,正是技术使人成为了其自身。如果“从历史运动中排除掉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排除掉自然科学和工业,就会得出唯心主义结论。”16

技术体现为工业的本质,而工业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或人的本质的表现。马克思指出,“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全部人的活动迄今都是劳动,也就是工业,就是自身异化的活动。”17 “工业是自然界同人之间,因而也是自然科学同人之间的现实的历史关系。因此,如果把工业看成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的展示,那么,自然界的人的本质,或者人的自然的本质,也就可以理解了。”([17],p.185)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 ([7], P58、79)正是人的满足生存需要的实践活动以及人在历史活动过程中对物质生活资料的永无止境的追求,才使技术成了不可或缺的东西,才赋予技术以特别重要的人类追求自由的意义。

(二)技术的演化决定着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化。

首先技术决定着并实现着人对自然占有。在人类早期,由于人的能力低下,技术水平刚刚摆脱利用自己本能,即仅仅把自己的身体作为工具的时期。“狭义的动物也有工具,然而这只是他们的身躯的肢体;动物也进行生产但是他们对周围自然界的作用在自然界面前只等于零。”这时人对自然的再创造的水平极低,与动物处于同一水平。但是“手的专业化意味着工具的出现,而工具意味着人所特有的活动,意味着人对自然界的具有改造作用的反作用,意味着生产。”“只有人才办得到给自然界打上自己的印记。”([14],p.273) “人消灭植物,是为了腾出土地播种五谷或者种植树木和葡萄,他们知道这样可以得到多倍的收获。把各大洲的种系都改变了。植物和动物经过人工培养以后,在人的手下变得再也认不出它们本来的样子了。”([14],p.382) “一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18

其次技术完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在技术的武装之下,不断地向自然进军,但这种进军会遭到自然的报复。恩格斯在技术狂欢的十九世纪就已经警告人们:大自然对人们的惩罚。“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自本世纪自然科学大踏步前进以来我们越来越有可能学会认识并因而控制那些至少是由我们的最终常见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较远的自然后果。……越能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反自然的观点也就越不可能成立了。”([14],pp.383-384) 我们应该注意到恩格斯并不是主张放弃技术而是主张在“我们统治自然界”的前提下对我们盲目的行为进行控制。“ 社会地控制自然力以便经济地加以利用,用人力兴建的工程以便占有或驯服自然,——这种必要性在产业史上起着最有决定性的作用。”([18],p.219)正是技术推动着人与自然关系从原始的天人合一,到近代的天人对立,再到未来的新的天人合一。

总之,在马克思这里,只有技术才能满足人类活动的需要并创造出新的需要;基本的技术活动本身即是满足人类需要的最初的活动;通过创造事物来满足人类需要的活动即是人作为人的活动。

四、技术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力的状况就是技术水平的反映。生产的进步依赖于技术的持续提高。生产力的进步其实质就是技术的进步。“随着大工业的持续发展,创造现实的财富……决定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10],P206) “必须改变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从而变革生产方式本身,以提高劳动生产力。”([18],p.202)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这里技术不仅直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也是社会发生变迁和革命的直接的和最终决定性的因素:

“蒙昧时代高级阶段从弓箭的发明开始。由于有了弓箭,猎物便成了通常的食物,而打猎也成了常规的劳动部门之一。弓、弦、箭已经是很复杂的工具,发明这些工具需要有长期的积累的经验和较发达的智力,因而也要同时熟悉其他许多发明。……弓箭对于蒙昧时代,正如铁剑对于野蛮时代和火器对于文明时代一样,乃是决定性的武器。”

“野蛮时代低级阶段从学会制陶术开始的。”

“中级阶段在东大陆是从驯养家畜开始的;在西大陆是从靠灌溉之助栽培食用植物以及在建筑上使用土坯和石头开始的。”

“高级阶段从铁矿石的冶炼开始,并由于拼音文字的发明及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的。”

“有犁以后……生活资料在在当时条件下实际上无限制的增加,便有可能了。……这样以来,人口也迅速地增加了。”

“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的时期。”([14],pp.19~24)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10],P67)

转贴于 列宁指出:“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不言而喻,没有这种观点,也就不会有社会科学。”19

在社会的发展中技术是一个永恒的动力,技术及技术的物化决定着时代的变迁。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所说的“手工磨产生了封建君主的社会,蒸汽磨则产生了工业资本主义社会”。这个格言已作为技术的社会作用的一个至高无上的思想。马克思在为《人民报》创刊四周年所作的演讲中,对技术的巨大历史作用和革命力量作了十分精辟的概括,认为这个社会革命并不是1848年发明出来的新东西。蒸汽机、电力和自动纺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马克思把劳动资料与经济时代联系起来从而揭示了从一个经济时代过渡到另一个经济时代的历史过程的实质和内容,强调了劳动资料(技术)在这个改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前苏联学者尼·阿·洛赫马洛柯也断言 :“马克思强调经济时代是以劳动的技术手段来划分的。”20马克思指出 :“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技术如何展现),用什么劳动资料(技术的展现)生产。”([9],P.168)在《资本论》第二版时,他在“怎样生产”这句话的后面特意作了一个重要的注释 :“从工艺上比较各个不同的生产时代”,只在“史前时期是按照制造武器和工具的材料,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的。”([9],P.168)他还明确指出: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的特殊的方式和方法(即技术),使社会结构区分为不同的经济时期”。21列宁也指出 :“由于有各种不同的技术方法,我们看到资本主义发展的各种不同的阶段。”22 “很多这样的工具,在很早以前,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就已经发展为机器,但并没有引起生产方式的革命”。而大工业是“必须用机器来生产机器”,“这样,大工业才建立起与自己相适应的技术基础,才得以自立。”([9],P386)马克思主义认为 :生产技术是区分经济时代的标志。生产技术即“怎样生产”,是指将知识形态的技术物化为生产过程中的方式方法、工艺流程、操作规则以及组织、管理程序与方法等。有什么样的生产技术,就要“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任何一个时代生产的技术和这个时代的生产资料密不可分的.没有脱离具体生产资料的技术也没有脱离具体技术的生产资料。只有生产技术才是使生产活动得以进行的决定性因素。因为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用“特殊的方式和方法”使它们结合起来。马克思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基础是经济关系,而经济关系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用以生产生活资料(技术)和彼此交换产品的方式说的。因此,这里面也包括生产和运输的全部技术装备。这种技术装备,照我们的观点看来,同时决定着产品的交换方式以及分配方式,从而在氏族社会解体后也决定着阶级的划分,决定着统治和从属的关系,决定着国家、政治、法律等等。’”23 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18],p.179)

技术使整个社会关系依赖于技术。事实上,技术对社会经济、对生活质量、对社会关系的改变,对社会政治和文化,都有其决定性的作用和影响,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多次阐明了技术对社会历史发展有决定性意义的观点。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中,技术是作为直接生产力而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它不过是经济决定社会发展的典型的、突出的、更本质的表现。J.霍麦斯视马克思主义就是技术哲学 :“马克思主义自认为是‘技术时代’的根据。……所有社会现象的方式,包括经济关系,都被马克思主义解释成技术生产力的作用。一切事物都依赖于技术发展。” J.霍麦斯认为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的“第一个商标恰恰是技术统治论”。24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由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始创于他们对技术的根本性思考,是马克思或恩格斯哲学学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米切姆强调技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指出“对技术的解析构成马克思思想的一项主题”,“尽管人们经常认为马克思将技术列于经济之下的次要地位,但明显的事实是,马克思所作的恰恰正相反,是将经济从属于技术。”25

马克思把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等同于一定的工业阶段,而一定的工业阶段又意味着与此相关联的生产力。他认为,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因而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技术作为生产力是人类追求自由的工具,是推进人类自由的强大动力。马克思总是站在人类整体文明进步与社会发展的高度来理解作为生产力的技术在人的自由与解放中的巨大作用,总是从历史发展的过程与现实的密切关联中去认识技术、生产力与人类劳动的意义。在马克思的思想中,技术既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也不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孤立要素,而是在历史的发展着的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对人的自由与解放起核心作用的变量。正如马克思所说,机器所具有的巨大力量,并不是以单个机器所具有的能力表现出来,而是在机器的系统应用中、在规模性的生产活动中,在工厂制度中,其结果是“机器对以工场手工业中的分工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以及对建立在这种分工基础上的劳动力的各种专业化发生否定的作用”。([10],P.155)而这种否定恰好表现为它对人与自然以及社会关系的具体承载。技术作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通过对社会制度的变革得到表现,因而它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尤其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力,同样也是人类社会生活的自由基础。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和《资本论》中,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各种思想和观念,深深地渗透着这一思想。([18],p.33)生产力作为社会变革的动力,具有根本的重要性,而在社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和起主导作用的东西是技术的发明、创造、改进与大规模的使用,技术在社会生产中的首要性和核心作用正是通过社会组织形式的变革凸显出来。

五、技术异化

技术异化是马克思技术哲学关注的焦点。在马克思看来,无论社会分工的产生还是国家的出现,在本性上都是技术或工业在社会生产中应用的结果,因而,人的异化也是技术或工业的一个必然的结果。“分工所具有的限制人的使人片面化的影响。”([14],p.262)在他看来,人类有一个历史的本质,但在人类的产生、发展过程中,人类历史的本质被客观化、异化了。人类相对于自身及其本质而言是异化的,是技术的作用,人在历史与现实的技术中推进了自身的进步与发展,但也在生存斗争中丧失了自己的真实存在,成为自己的陌路人。基于技术进步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把人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异化凸现出来,技术构成了对人的自由本质的巨大的异已力量。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技术、机器的改进和生产力的发展并没有使人得到更加合理的、自由的发展,相反,它加强了人的奴役,人越来越表现为物的奴隶,社会中到处充斥着商品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就人的价值被尊重的角度看,从古代世界发展到现代世界甚至是一种倒退。马克思说:“古代的观点和现代世界相比,就显得崇高得多,根据古典的观点,人,不管是处在怎样狭隘的民族的、宗教的、政治的规定上,毕竟始终表现为生产的目的,在现代世界,生产表现为人的目的,而财富则表现为生产目的。”26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一切激情和一切活动都湮没在发财欲之中。技术的胜利是以人的物化为代价的。“在我们这个时代,每种事物好象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为有效的神奇力量 ;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新发现的财富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根源。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具有理智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科学与现代贫困、衰颓之间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可能指的是技术)和社会关系之间的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无庸争辩的事实。”27

第一,技术使人异化为片面的人

技术的发展使分工越来越细,人被迫局限于生产的某个局部领域,对局部领域以外的技术、知识则几乎一无所知。人片面地发展自己的智力和技能,成为智力上的或技能上的局部人、畸形人和“单向度”的人。马克思指出,在简单协作阶段,分工主要是一种根据生产工具不同而划分的行业分工,劳动者对生产的整个流程都是熟悉的,劳动者在他的行业内基本上是全面发展的;而工场手工业则发展了人的片面的能力。在工场手工业里,“不仅各种局部劳动分配给不同的个体,而且个体本身也被分割开来,成为某种局部劳动的自动工具。”作为总体的工人被分成特殊的工人或工人小组,作为一种局部的工人,各自担任一种专门的职能,作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以至于工人的片面性甚至缺陷往往成了工人的优点。这样一来,工人就成了局部的和单向度的人,畸形的人。“工场手工业把工人变成畸形物,它压抑了工人的多种多样的生产志趣和生产才能,人为地培植工人片面的技巧。”28

第二,技术使人成为机器的附属物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具理性的发展、技术的改进、合理的机械化使工人成为机器的附属物。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单个的或成组的工人,必须用自己的手工业工具来完成每一个特殊的局部过程,不但工人要适应生产的过程,生产的过程也必须适应工人。而在理性发展产物的机器生产中,这个主观的分工原则消失了。“在这里,整个过程是客观地按其本身的性质分解为各个组成阶段,每个局部过程如何完成和各个局部过程如何结合的问题,由力学、化学等等在技术上的应用来解决。”([28],p.417)劳动过程越来越被分解为一些抽象合理的局部操作,工人同作为整体的产品的联系被切断,起支配作用的是各特殊过程的连续性、单一性,这种连续性和单一性使工人成为机器的附属物,死劳动支配着活劳动。马克思指出:“在这里,过去劳动———在自动机和由自动机推动的机器上———似乎是独立的、不依赖于 [活]劳动的 ;它不受活劳动的支配,而是使 [活]劳动受它支配;铁人起来反对有血有肉的人。”“被推动的死劳动已经具备,而活劳动只不过是死劳动的一个有意识的器官。”29这样,机器的特征就表现为“主人的机器”,而机器职能的特征则是生产过程 (“生产事物”中 )主要的职能,机器、技术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统治着人。总之,“在工场手工业和手工业中,是工人利用工具,在工厂中,是工人服侍机器。在前一种场合,劳动资料的运动从工人出发,在后一种场合,则是工人跟随劳动资料的运动。在工场手工业中,工人是一个活机构的肢体。在工厂中,死机构独立于工人而存在,工人被当作活的附属物并入死机构。”([28],p.463)

第三,技术使人道德败坏、堕落。对技术理性、经济理性、金钱的狂热追求直接导致了价值、道德的失落。资本家为了追求剩余价值不但不断提高劳动的强度,甚至不择手段,无视法律、道德,无视人的生命,不惜发动战争。而专家则仅仅追求技术的改进、发明,无视技术的后果。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引证的一段话充分表明了工具理性的发展导致工人道德的败坏、不知礼义廉耻 :“通过制砖工场这座炼狱,儿童在道德上没有不极端堕落的……他们从幼年起就听惯了各种下流话,他们在各种卑劣、猥亵、无耻的习惯中野蛮无知地长大,这就使他们日后变成了无法无天、放荡成性的无赖汉……他们的居住方式是道德败坏的一个可怕根源。雇用少女干这种活的最大弊病就是,这种情况往往使她们从幼年起就终生沦为放荡成性的败类。在自然使她们懂得自己是个女人之前,她们已经变成粗鲁的、出言下流的男孩子。”([28],pp.508-509)在马克思看来,在资本主义里,人的理性一路凯歌猛进,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使它在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与此同时,资产阶级的贪欲使理性变成了工具理性,变成了疯狂攫取利润的工具,使人成为物、金钱的奴隶,使人的智力被物化、道德更加败坏。“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厉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宗教虔诚、骑士热诚、小市民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发作,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7], P274~275)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28],pp.707-708)

技术异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不发展时必然经过的一个环节,必须付出的代价,是资产阶级为了自身的发展而牺牲无产阶级的全面发展的结果。“问题本身并不是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律所引起的社会对抗的发展程度的高低。问题在于这些规律本身,在于这些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18],p.P100)

六、技术是人类消除异化、彻底解放、走向自由王国的实践动力

人类是所有存在物存在的存在,是那些展示自己本质存在的主人。人的本质是普遍的,也是各种可能性的整合。因此,人既是个体的存在,更是类的存在,群体的存在、社会的存在。在诸多制约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因子中,技术是最核心的和决定性的力量。人通过技术的发展而异化,也正是通过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而得到全面的发展。由此看来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精神实质就集中体现为追求人类自由与社会进步,追求人类的彻底解放。异化的超越与废除,根据仍然是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协调一致。技术的发展必然带来生产力的发展,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从而为人类摆脱对物的依赖性,扬弃异化,为每个个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物质前提条件。马克思指出:“……,劳动即生产活动对它本身的条件和对它本身产品的关系所表现出来的极端的异化形式,是一个必然的过渡点,因此,它已经自在地,但还只是以歪曲的头脚倒置的形式,包含着一切狭隘的生产前提的解体,而且它还创造和建立无条件的生产前提从而为个人生产力的全面的、普遍的发展创造和建立充分的物质条件。”([26],p.520)当然异化的完全克服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中才能最终实现,它意味着人类在更高层次、更合理的社会形态中成为一个整体,人成为人自身。

技术是人类追求自由活动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实践活动,它在人的存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在本性上是自由的社会存在,人的异化的产生说明人被压抑、扭曲、剥夺、制约或限制,这些都是与人的本性不相容的。克服人的异化,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应该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应该以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建立为目标。只有在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中,才能实现人的彻底解放,才能从根本上克服人的异化。可见,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彻底解放和对异化的克服,必然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换句话说,是以技术或工业的巨大进步作为它的杠杆。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将使得劳动、技术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是解放人的手段,人不再是物质的奴隶,人完全成了自己的主人 。到那时,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个人自由地实现着自己的价值。

马克思的伟大不是仅仅认识到其中的任何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威力和科学技术的负作用(异化)而进行欢呼或哀叹,也不是仅仅认识到科学是把双刃剑从而无所适从,而是认识到科学技术不仅把人类带到异己的地步,而且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也必将把人类带回到自身。

[参考文献]

[1]臧灿甲 “从上帝到科学——何以可能”[J]秦皇岛:《燕山大学学报》 2001年第4期 pp.11~16

[2]吕乃基 《科学与文化的足迹》 [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10, pp.179~181

[3](日)大沼正则著 宋孚信译《科学的历史》[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3 p.55

[4]H ·马尔库塞著 刘继中译《单向度的人》[M]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9 pp.251-254

[5]HANSEN, ALVIN, “The Techn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y” [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 36. 1921P72 - 83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第409页注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P.57

[8](法)贝尔纳·斯蒂格勒著 裴程译《技术与时间》[M] 南京:译林出版社 前言

[9]马克思 《资本论》[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P.374

[10]马克思 《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0 p.207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p.607

[1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草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0 p.3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0 p.481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p.374

[15] [德]F·拉普著 刘武译《技术哲学导论》 [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pp.2-3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0 p.191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p.127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p.5

[19]《列宁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0 P8

[20]阿·洛赫马洛柯著 王茂根译《技术进步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M]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8 p.63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0 p.44.

[22]《列宁选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7 p.196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0

p.505

[24][荷兰]E·舒尔曼 李小兵译《科技时代与人类未来——在哲学深层的挑战》[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p.288

[25]C.Mitcham Thinking Through Technology:the path between engineering and philosophy [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 pp.79-83

[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p.486

[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0 p.4.

学术思想篇10

关键词 小学思想品德;信息技术;启发式教学;体验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9-0138-02

1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意义

小学思想品德是在小学阶段为学生开设的一门以学生日常生活为主线,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以及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的课程。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目的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法律知识和人文历史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课程理论应用到生活实践中,使学生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认识和体验,不断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形成良好的社会观念、道德观念、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行为习惯,提高自己明辨是非、适应社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未来能够有效参与社会生活,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意义 教育和引导学生如何在社会生活中正确地为人处世是思想品德课程的核心内容。通过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加深对自身、他人和社会的认识,并且能够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小学时期是学生思想教育的启蒙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行为习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开端,在这个时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引导,对其日后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2 信息技术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

运用各种方式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思想品德课程,是每一个小学思想品德教师的责任。近年来,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中,为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提供一种全新的形式,为课程的建设增添新的活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对信息技术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提出几点思路。

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小学思想品德启发式教学 在传统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由于条件限制,教师只能将教材上的内容逐一讲授给学生,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加上小学生年龄较小,领悟能力有限,对单调枯燥的课程内容往往提不起兴趣,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在听课上,因此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因此,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小学生对新鲜事物总是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一特点,善于使用启发式教学,勾起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这样便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学思想品德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按照教学目的和要求,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启迪学生的思维为出发点,采取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觉、积极地学习、思考和实践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思想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原理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摆正教与学的关系[1]。而信息技术便是有效发挥启发式教学作用的一种有力工具。

启发式教学有故事启发式、情境启发式、提问启发式等多种方式,在小学思想品德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选用合适的方式对启发学生的思维。如在讲解“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节时,教师可以首先应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一段环境纪录片,学生在观看纪录片时会被其中大气污染、资源枯竭、动植物灭绝的场景所震撼,深刻地体会到环境破坏对人类家园造成的危害。当教师再进行课程内容讲解时,学生便能够对地球家园的遭遇感同身受,认识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重要性,这样本节课程教学目标中所强调的环保意识便在学生的脑海中生根了。

再如在讲授“为了中华民族之崛起”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首先为学生播放一段1949年开国大典的录像视频,为学生再现宣布新中国成立时人们欢呼雀跃的场景,充分调动起学生了解建国历程的兴趣;然后利用多媒体设备依次为学生播放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共产党诞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其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的图片资料,配合教师的板书和讲解,学生便能清楚地了解新中国成立所经历的沧桑历程,深刻体会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小学思想品德体验式教学 思想品德是一门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中为人处世的道理并在生活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品质和能力的过程,单纯依靠教师讲授课程内容并不能保证学生得到真实的自我感受,学生需要有真实的生活体验,才能形成自己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也指出:在教学中应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实践,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正因为如此,小学思想品德课堂上非常适合进行体验式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小学生在认知方面的实际特点,在课堂上通过表演、展示等方式模拟出教学内容所对应的实际场景,让学生亲身经历,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知识内容,并获得真切感受的教学方式。应用信息技术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实践性,使这种体验式教学的效果达到最大化。

如在讲解“学会和谐相处”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会“宽容”这一主题,教师可以首先应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动画片《负荆请罪》中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廉颇负荆请罪的真诚和蔺相如宽容廉颇的大度;然后找几组学生在课堂上分别扮演剧中人物,模仿视频上的对话场景表演负荆请罪的话剧,并且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背景音乐,滚动展示情景图片,营造表演气氛。相信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有效地体验到真诚认错道歉和宽容原谅他人的实际感受,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何为宽容,并且在现实生活中更容易做到宽容别人。

3 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注意事项

凡事都具有两面性,在教学中如果不能正确应用信息技术,难免会产生负面效果。因此,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教师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作为小学思想品德信息技术教学的发起者,教师能否熟练巧妙地应用信息技术的各种功能,制作精致的多媒体课件、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和搭建良好的互动平台,关系着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己准确、熟练、灵活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要把握信息技术应用的度 凡事都要有度,信息技术固然能够为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提供诸多便利,但如果教师不能顾及学生的实际承受能力,过多使用信息技术,则容易使学生仅仅被信息技术教学的形式所吸引而忽略课程的重点内容,这样就偏离了教学的初衷。另外,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只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补充手段,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完全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总之,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时一定要把握好信息技术应用的度,防止过犹不及。

4 结语

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更为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手段。相信随着教育工作者孜孜不倦地探索,信息技术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将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