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会议主持词十篇

时间:2023-04-09 11:12:20

学术会议主持词

学术会议主持词篇1

尊敬的各位专家教授、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勤学而交流,则博学而睿智。交流是保持知识新鲜的法宝,交流是学术创新的源泉。很高兴能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日子里与大家相聚,隆重召开朝阳市妇科微创质控第二次学术会议。我谨代表医院全体妇产科全体医护人员向莅临本次大会的各位专家教授、各位领导、兄弟单位的妇产科同仁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谢意!

首先,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一下莅临本次大会的嘉宾,他们是: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副院长,妇产科教研室副主任,第一微创妇科病房主任,杨清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教研室副主任,第三妇科生殖内分泌病房主任,马晓欣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副主任,第四妇科病房主任,林蓓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副主任,孟祥凯教授。

珠海市人民医院,妇科主任,珠海市妇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黎华文教授。

朝阳市中心医院院长--国士刚。

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向莅临大会的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次大会共4项内容。

会议第一项:请朝阳市中心医院院长国士刚迎辞。

感谢国院长热情洋溢的讲话,也感谢院领导对我们妇产科工作的支持,我们一定不辜负领导厚爱,把妇科工作做细做好,共同推动辽西地区妇科事业蓬勃发展。

会议第二项:请大会主席杨清教授致辞。

感谢杨清教授的精彩致辞,也感谢杨教授对我们朝阳市妇科学发展的支持。我们将认真工作,发奋努力,继续秉承规范妇科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妇科整体医疗水准,保障妇科医疗安全,维护患者合法权益的目的和理念,积极促进朝阳市妇科医疗质量的提升。

再次感谢各位专家远道而来,感谢各位领导、各位同仁的关心和支持。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今天的学术会开幕仪式式到此结束。请全体人员合影留念。领导退席。

下面进行大会第三项:专家授课

首先请杨清教授为大家讲授《妇科腔镜手术操作要点及规范培训》……感谢杨教授带给我们的精彩授课。

下面有请盛京医院妇科专家马晓欣主任为我们讲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规范化治疗》……感谢马主任带给我们的精彩授课。

接下来有请杨清教授为我们带来《宫腔镜下子宫疤痕憩室修复手术》的精彩授课……再次感谢杨清教授的精彩授课,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仁都收获不小。

接下来让我们有请盛京医院林蓓教授为我们带来《MRI 分型在腺肌症的个体化治疗中意义》……感谢林蓓教授的精彩授课,希望林教授能经常莅临我院指导工作及经验交流。

下面请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副主任,孟祥凯教授为大家讲授《子宫内膜癌诊治进展及无瘤术原则下的微创手术治疗》……感谢孟教授的精彩授课

接下来请珠海市人民医院妇科主任,黎华文教授为大家带来精彩的《(3D)子宫内膜癌全面分期手术演示》。

下面请朝阳市中心医院刘世兰主任《腹腔镜下阴道断端自体组织悬吊术》……感谢刘主任的精彩授课。

接下来让我们再次有请孟祥凯教授为我们带来《(3D)早期宫颈癌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孟教授的精彩授课。

接下来大会进入总结讨论阶段。

第4项结束语:

学术会议主持词篇2

[关键词]科学计量 同行评议 专家遴选 模型构建

[分类号]C939

1.引言

现代科学必须进行评价、选择,这种评价和选择包括对整个国家科技未来发展宏观的选择,也包括对具体项目的微观选择。无论如何,科学的评价与选择都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是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科技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和保障。

目前国内外科学评价方法主要采用同行评议,它关系到科学、客观、公正地遴选优秀、创新的科研人才和科研项目。高质量的同行评议应该准确反映被评审项目的内在质量。由于评议专家是判别创新性的主体,专家自身的学术水平、科学素养、对科学前滑的把握、对科学问题的洞察力等都对判识创新性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同行评议专家的来源和选择直接关系到同行评议的质量。

2.科学计量方法对同行评议专家科学遴选的理论支撑

将科学共同体内部的科学评价――同行评议与科学共同体外部的科学评价――科学计量相结合,使科学计量成为获得高质量同行评议的主要辅助手段。

2.1使用可视化著者同被引(ACA)技术选择相同学术“范式”的同行评议专家

采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待选定的同行评议专家的研究方向、学术思想以及所持学术范式都能通过数字量化的形式和网形表示的方法进行比较准确的测定,便于科研管理者掌握学科领域的宏观情况,从而为相同学术范式的同行评价专家的选择提供科学合理的凭据。

首先,选择某一学科领域内比较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期刊群,通过对期刊群中论文后所附的参考文献进行共被引分析,确定学科领域内高被引著者群。其次,制作高频被引著者互引矩阵和著者相关矩阵。再者,利用相关矩阵进行多维尺度分析,根据在多维尺度图中处于中心位置的著者在学科里所处的核心位置,可以分析这些著者各自所持的学术范式和所处学派分支,他们的学术观点非常明晰,是各自不同学派的学术代表性人物。最后,再通过高频被引著者互引矩阵制作出点与线交织的学派网络图,观察其他非核心著者与那些核心著者之间的关联以及关联强度,来判定其他非核心著者的学术派别和所持学术范式。如果要真正实现无人为干扰的同行评议专家的遴选,即专家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科学计量学的方法为其则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

2.2使用共词分析方法判断科学语境的差异从而选择真正的同行专家

高质量的同行评议依赖于同行评审专家的正确选择。只有“懂行”专家才是真正的同行,才有资格进行相应的科学评价活动。而“懂行”专家的选择必须建立在具有相同的科学语境的基础上,因此,可以将科学语言、主题概念等词汇的使用作为判断是否是真正同行的标准。同时,还可以根据科学论文所使用的科学主题、概念、语词等反映相关学科领域研究内容的词语,构建某一个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主题三维网络图,为观察和分析学科结构的发展变化趋势提供科学合理的凭据。

将同行评议专家遴选系统与一些国内外大型的科学引文数据库相连接,根据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某学科核心期刊引文中的主题词或内容词的使用情况,将高频被引的主题词做共词分析,得到共词矩阵,根据共词矩阵的数据做出某学科主题词之问的三维关联网络图,即为此学科的研究主题网络图。图中主题词与主题词之间的长度与夹角就是主题词之间的语义的相似度。可以根据被评审项目所提供的主题词,在三维网络图中自动找到相应主题或词语,及其与评审项目主题语义最近似的其他主题或词语。按照确定的所有相应主题或词语自动寻找其论文著者群,再将找寻到的论文著者群与同行评议专家信息系统相连,确定符合相应职称、学术水平的评审专家。这为实现同行评议专家遴选系统智能选择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依据。

2.3使用科学知识图谱选择交叉学科的同行评议专家

具有浓烈原创思想的科学评价项目,一般都产生于交叉学科领域中,融合了多学科的思想精华。由此,交叉学科的产生、发展及其学科结构就成为科研管理者关注和研究的重点。交叉学科是由多学科相互作用、融合而成的具有很强创新特点的学科。通过真实、可靠的数据和绘制的科学知识图谱来描绘交叉学科的学科结构,以及交叉学科中相关学科的学术关联,可为科学评价管理者准确判定所要进行科学评价的交叉学科项目提供同行评议专家应具有的相关学科背景知识。汇集引用交叉学科的期刊论文,下载论文关键词、附加关键词等数据信息,经过数据筛选、分析、绘图等科学计量学的方法可以把不同学科围绕交叉学科的研究热点问题弄清楚。并且可以从交叉学科研究热点问题中,判断被科学评价项目的新颖性、创新性,还可以找到某个研究主题所涉及的不同学科领域,从这些研究领域可以找寻到非常合适的、与研究主题相关的同行评议专家。同时也可以为科研管理者把握交叉学科发展方向、规律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和交叉学科热点研究的主题信息。

2.4使用h指数选择科学贡献程度大的同行评议专家

通过SCI、EI、SSCI、CSSCI等大型引文索引数据库可以收集到同行评议专家发表的所有文章及这些文章的被引次数。将这些论文按照其引文数降序排列,然后从排序最高的论文开始向下逐条计数,一直到某篇论文的排序号与该篇论文的引文数大致相当为止,则该篇论文的序号数就是h指数数值。当人们把科学成就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对同行评议专家进行评判时,以对一个同行评议专家累计科研成果的重要性、意义和影响力进行评估的简单易算的“h指数”,应该是一种有用的标尺,而且是一个公正的方式。用h指数评价同行评议专家的科学贡献绩效可以遏制片面追求论文数量的不良倾向,同时又能够激发包括同行评议专家在内的科研人员探索深层次科学问题的热情。这就是h指数与其他单项文献计量学指标相比所独具的优越之处。此外,h指数能够测度同行评议专家的持久科学贡献绩效,而不仅仅是测量其科学成就的峰值。能够准确地评价科学共同体中真正具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能够将那些做出持久而重大贡献却未获得与其工作声望相称的同行学者、同行科学研究工作者凸现出来。

3.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同行评议专家遴选系统模型

在同行评议工作中,为保证对每一评议项目的学术水平和重要性做出正确、科学的评价,必须解决科学合理地选择评议专家这个关键问题。

评审专家要对项目的科学价值、学术水平、创新性及研究条件等提出明确、具体的分析意见,作出实事求

是的评议。同行评议要真正发挥作用,需要有几个支持条件:①资源不要太紧缺;②无私利的决策群体;③较为精准的同行评议范围;④真正的科学价值标准。在此我们不难看出同行专家在评审中的作用,要想取得好的评审效果,选拔出真正有水平的项目,就要构建一支能够满足需要的同行评议专家队伍。同行评议专家遴选系统的完善与管理在同行评议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3.1同行评议专家遴选系统建设的原则

同行评议方法的使用效果最终主要取决于同行评议专家的选择和评价标准的制定,而其中专家识别和专家系统建设又是科学合理进行同行评议专家遴选的两个重要环节。在评价目标、被评对象和评价标准已经确定的前提下,建立一个学科齐全、结构合理、可操作性强的专家遴选系统直接关系到评议的结论与为此做出的决策。专家选择源于完备、科学的遴选数据库,而数据库本身作为评估项目的支撑系统,就表现为系统的开放性、科学性、动态性与较强的应用性,因此同行评议专家遴选系统的建设要坚持完整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原则。

3.1.1完整性 专家遴选信息完整性是专家系统建设的基础,专家队伍的完整性是进行同行评议首先应遵循的原则,没有完整性谈不上专家队伍建设的科学性与实用性。信息的完整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学科的分布与人数要能满足评审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专家个人的信息,比如职称、研究方向、工作单位等要完整。只有在完整的基础上才谈得上科学与实用。

3.1.2科学性 为了减少没有必要的信息采集,要在保持完整性的前提下,科学地建设专家数据系统。数据库本身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只有在结构设计,系统管理和功能调用等环节上下功夫,科学地设置信息块以及之间的链接,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3.1.3实用性 专家遴选系统的实用性或者说可操作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实用性,专家系统存在的意义就没有了。这就要求专家遴选系统在使用时能方便地得到作者需要的信息,并保证得到的信息可靠和合理。

3.1.4动态性 专家系统信息的时时更新有利于专家筛选机制的有的放矢的实施,同时这也是实施同行评议方法的必备条件。好的专家遴选系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需要不断地维护与更新。专家的个人信息、研究方向等信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要在较短的时间里更新,才能正确掌握专家的近期状况;同时,要根据学科发展的要求,适量增大专家队伍,或由于自然规律以及对专家资格考核的情况适当淘汰一些专家,保证专家遴选系统处于一个流动开放的状态。

3.2同行评议专家遴选系统模型构想及其释意

3.2.1系统模型构想 系统模型如图1所示:

3.2.2系统模型构想释意 根据前面所阐述的准确测定同行评议专家研究领域和方向的方法,可以构建一个基于科学计量视角的同行评议专家遴选的系统模型。首先,根据完整性原则,把收录在SCI(科学引文索引)、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TPCD(中国科技论文引文索引)等主要引文索引数据库中的引用和被引用数据导入原始引文数据库中,并按学科主题门类存储。然后将原始引文数据库中的数据,按期刊所属的大学科门类进行著者同被引分析和主题分析,所得到的数据再进行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并使用可视化科学图谱技术,呈观数据三维立体空间结构。这样,便可以得到每个学科领域的范式和学派分支的结构图,并且同时能够得到每个学科领域与其他学科领域交互的三维网状结构图。记录下每个学科领域的专家所属学派及所持范式的信息,形成不同学科领域同行评议专家学派和范式数据库。同时,还可以形成以问题为驱动的交叉学科领域专家数据库。我们可以通过关键词的共词分析方法,进一步确定同学科同学派、范式的科学家所研究科学问题的差异性,使得学科领域“范式”与学派专家库的研究方向信息更加精准,真正达到遴选出“懂行”的评审专家的目的。经过共词分析后,形成的合适同行评议的“懂行”专家群,要经过进一步的筛选,删除在同行评议中曾经出现道德问题的专家,同时还要删除与科学评议对象有关的人员,如同一单位的同事、曾经合作过的项目或论文的专家以及评议对象所提出来的不适宜参评的专家,以保证同行评议的公正、公平、公开,使得同行评议的结果更加真实、可信,具有说服力。筛选过后的“懂行”评审专家群要与外界的支持数据库相连,以便获得“懂行”评审专家的各种信息,比如专家项目信息、专家获奖信息、个人素质信息和以前参加同行评议工作的绩效信息。将所得到的各种“懂行”评审专家信息进行因子分析,客观地赋予权重,综合评判,最后得到排好序的同行评议专家目标群。

同行评议专家遴选系统要与SCI、SSCI、CSSCI、CSTPCD等主要引文索引数据库相对接,由于这些重要的引文数据库提供完整的和引用数据,并且进行动态的实时更新,所以,同行评议专家遴选系统也会表现出完整性和动态性。同行评议专家遴选系统可以挑选出较为准确地测定“懂行”专家的范围,并能够筛选出以问题为导向的交叉学科领域评审专家,这也体现了遴选系统的实用性。整个遴选系统是基于著者同被引、主题分析、共词分析、科学图谱、知识发现、数据挖掘等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同时也体现了专家遴选系统的科学性。综上所述,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同行评议专家遴选系统完全符合一般性同行评议专家遴选系统的构建原则,即完整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

学术会议主持词篇3

2017年3月16日,全国科技名词委在北京召开2017年度常委会会议。全国科技名词委主任白春礼,副主任孙寿山、刘旭,专职副主任裴亚军,高松、袁亚湘、张伯礼、沈家煊、田立新、宋军、黄向阳、汪克强、王子豪、张社卿、黄广龙、杨列勋、于光、徐宁等常委和代表20余人出席了会议。

会议由孙寿山主持。会议认真审议了裴亚军所做的关于2016年度工作总结及2017年度工作计划要点的报告。常委和代表们认为,2016年全国科技名词委各方面工作得到持续良好发展,科技名词工作支撑服务科技创新、支撑服务经济社会建设和支撑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得以持续提高。常委和代表们在加快审定工作效率、提高成果质量、加强宣传推广、开展合作共享、推动工作立法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建议。

白春礼对2017年科技名词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他指出,科技名词规范化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科技的交流与传播、知识的协同与管理、信息的传输与共享,都需要一个基于科学的规范统一的科技名词体系和科技名词服务平台作为基础的支撑。全国科技名词委要准确把握科技名词工作的战略定位,猿帧叭个支撑服务”的工作目标,认真组织实施国家科技名词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使科技名词工作更好地支撑服务科技创新、更好地支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支撑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他指出,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广泛而深刻地影响我们的社会,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科技名词工作来讲,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全国科技名词委要以推广使用审定平台为契机,进一步提高科技名词审定公布的效率和成果质量。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认真处理好影响和制约科技名词事业发展的一些深层次问题。白春礼在讲话中还指出,当前科技名词工作的体制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事业发展的要求,科技名词规范与科技发展的协同性有待加强,主动服务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待提升等。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各部门、各地区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视程度、支持力度都前所未有。这为科技名词事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要抢抓机遇,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来促进科技名词事业的新发展。

白春礼希望各位副主任、常委继续积极履行职责,认真参与和支持科技名词工作;事务中心的同志们要更加勤奋工作,勇于担当,善于创新,认真落实好年度工作计划和常委会议部署的各项工作。全国科技名词委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扎实做好科技名词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胜利召开。

学术会议主持词篇4

文章摘要:会议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事司人教处处长何志方主持.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袁洪志院长致欢迎词.四个调研组组长分别谈了对全国土建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调研情况.会后,全体专家参观了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技术馆,并就制定土建类专业实训基地建…… 12月22日,在美丽的云龙湖畔,来自全国建筑类高职院校的专家齐聚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参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办的全国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校内实训状况调研总结会.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事司副司长赵琦、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杜学伦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事司人教处处长何志方主持.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袁洪志院长致欢迎词.

四个调研组组长分别谈了对全国土建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调研情况.会后,全体专家参观了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技术馆,并就制定土建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标准、学校和企业、政府各自的职责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学术会议主持词篇5

2012年职工代表大会开幕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各位嘉宾:

经过《XX公司》职代会筹备小组紧张而精心的筹备,《XX公司》2011年年会暨第X届职工代表大会,今天在本公司基地隆重召开了。

本次大会代表应到人,实到人。列席代表名,特邀代表名。

在此,我谨代表《XX公司》董事会,对本次职代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莅临大会的各位领导和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到会的各位代表、经销商、全体职工及职工家属,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二十几年来,我公司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和各级科研的大力扶持和正确指导;二十几年来,我公司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热心帮助。二十几年来,我公司所取得的快速进步,是公司上下一心、目标一致、共同努力的结果;二十几年来,我公司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优秀经销商的市场辛勤耕耘。今天,省商会等相关领导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出席本次大会,指导我公司工作,体现了各级领导对我公司的重视与支持。今天,通过各级管理者和广大员工开拓创新、团结拼博,圆满完成了公司第上届职代会上预定的各项工作目标,使公司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树立了形象,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

这次大会的主要议题是:

一、听取并审议公司董事长《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及2012年度工作安排报告

二、听取并审议公司总经理《》的报告

三、听取并审议公司副总经理《》的报告

四、听取并审议公司办公室经理《关于XX补充条款》的报告

五、就以上报告进行审议表决。

各位代表、同志们:认真协商讨论新一年全公司的各项工作, ( http://fanwen.chazidian.com) 动员广大干部职工群策群力,和衷共济,使我公司向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是我们这次会议神圣的历史使命。希望与会的各位代表不负重托,以主人翁的高度责任感,充分行使民主权利,积极建言献策,集思广益。相信在公司董事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我们全体代表的共同努力,会议确定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相信这次大会一定能开成一个弘扬成绩,再振雄风,团结奋斗,再创辉煌的大会!

最后,预祝本公司第X届职代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2012年职工代表大会闭幕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各位嘉宾:

在上级各位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各位代表及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XX公司》第X届职代会取得了圆满成功。在此,我谨代表董事会向参会的各位致以崇高的敬意!向2011年顽强拼搏并取得优异成绩的领导和职工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本次职代会付出辛勤的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董事长在报告中全面回顾了过去一年里公司各方面的工作。在过去的一年里,公司各部门、全体职工在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各自的岗位上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任务,保证了公司总的目标的任务完成,使企业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特别是在经营工作方面、技术改造方面、推行电子商务方面、加强质量管理方面、企业改革方面,等等,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些成绩的取得一方面是公司领导层统揽全局、与时俱进,同时也是全体职工锐意进取,积极工作的结果。

董事长在《报告》中全面回顾过去一年工作的同时,确定了新一年工作的指导思想:高扬发展主题,突出改革主线,实现战略目标,坚持扩大销售,完成基地改造,做好质量认证等各项准备工作,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此,在2012年里,各部门、各位职工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求真务实,奋发图强,努力工作。营销部门应努力拓展新模式,巧妙利用网络,突出整体品牌优势,并抓好营销队伍建设,努力拓宽销售渠道,促进销售量的快速增长。在改造过程中,要坚持一手抓改造,一手抓好生产经营,不能出现质量事故。要积极做好质量管理工作,一方面完成需要的各种文件的制定,同时要有计划的作,在基地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尽快提高职工素质。在产品和技术开发上要加大技术开发力度,做好产品的改革,提高质量标准,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现代化进程。各位代表、同志们!...

抓好各类人员的培训工作,在基地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尽快提高职工素质。在产品和技术开发上要加大技术开发力度,做好产品的改革,提高质量标准,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现代化进程。

各位代表、同志们!本届职代会是对公司全体职工的一次大检阅,是对职工思想的一次大促进,我们获得了工作成绩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让我们乘着这次职代会的东风,凝心聚力,乘势而上,科学发展,为完成公司新的历史使命、实现公司的美好远景做出新的贡献,在公司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进程中续写新的篇章。

现在我荣幸的宣布:《XX公司》第X届职代会胜利闭幕!

祝福大家,新年愉快!!!

2012年职工代表大会主持词

各位代表:

根据大会议程安排,现在召开xx公司第二届职工代表大会,今天出席大会应到正式代表34名,请假名,实到正式代表名,超过应到代表三分之二,符合法定人数,可以开会。

这次会议得到了xx集团总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集团总公司工会主席xxx同志应邀前来参加我们的大会,让我们以热烈的

学术会议主持词篇6

根据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年度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2016年期刊总印数比前一年降低6.3%,总印张降低9.4%;与2016年相比,2017年期刊出版总印数降低7.6%,总印张降低10.1%;与2017年相比,2018年期刊出版总印数降低8.0%,总印张降低7.3%。反观数字出版,2016年数字出版总收入5720.85亿元,2017年数字出版总收入7071.93亿元,2018年数字出版总收入8330.78亿元。可以预见,随着时间的推移,数字出版在期刊领域也将承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由于数字出版的发展和技术发展密不可分,本文尝试从技术的角度分析数字出版态势,并进一步探讨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态势以及新技术可能为数字出版带来的变化。

一、数字出版领域和新技术领域关键词

在数字出版方面,本文研究了2019年数字出版会议和期刊编辑领域的论文来探讨数字出版领域的关键词。在技术方面,本文通过调研互联网的发展了解了新技术的关键词。1.数字出版领域的关键词。2019年,重要的数字出版会议主办方主要有中国期刊协会和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会议报告题目关于数字出版的关键词有:数字产业、生态、经济模式、数据、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5G、AR+、人工智能/AI/机器人、平台、云计算、新媒体、大数据、创新产品、智慧产品、知识付费、微课程、全媒体、在线、智库、阅读、精准、IP、传播、数字出版、知识服务、融合发展、出版未来、人才等。在期刊调研方面,本文调研了期刊和编辑出版领域的重要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科技与出版》《编辑学报》等,分析了2019年刊发的文章。这些文章涉及数字出版领域的关键词主要有:媒体融合、5G、AR、移动出版、xml/html、共媒体云和自媒体库、人工智能、平台、产品、APP、在线、新媒体、区块链、知识图谱、知识服务、社区服务、精准推送、全媒体、智慧媒体、数字出版、造船、有声阅读、赋能、书刊互动、转型、智库、知识付费、编辑出版工具等。从上述关键词我们可以分析出,在数字出版方面,期刊和技术方分别都在哪些方面开展了工作,期刊在数字出版方面的融合可以从哪些方面突破。图1是从2019年度相关会议和期刊论文调研得出的与数字出版相关的关键词。从中可以看出,数字出版会议和相关报告更多地从技术层面出发,考虑技术、产品和运营。数字出版相关论文更多地从编辑出版角度进行分析,涉及期刊出版各环节。关键词方面两者有所重叠,也有所不同。例如,数字出版相关论文较少关注5G、产品,更多关注和专业以及学术研究息息相关的数据(尤其是科学数据)、知识服务、编辑业务和人才队伍;而数字出版会议和相关报告则相对较多地关注5G、IP运营等技术或者产品。双方均关注融合发展、数字出版、人工智能、新媒体等。专业技术团队和编辑出版团队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但是双方的发力点还是有所不同。因此,若要促进科技期刊融合发展,编辑出版方需要更好地表述自己的需求,技术方也需要更深入地做好需求调研,更好地按照期刊的思路研发产品,如此建设的系统和平台才能更好满足期刊出版的需求。上述调研也给数字出版的研究带来启发。一方面,研究数字出版可从期刊编辑工作流程出发,研究各个环节中哪些环节可以利用数字化提高工作效率,或者整个工作流程中有哪些困难需要机器帮助解决;或从现有数字出版的实际态势出发,研究同行在做哪些工作。另一方面,可研究新技术的特点,即研究其可能给数字出版领域带来哪些变化。2.新技术关键词。那么,我们需要关注哪些新技术呢?哪些新技术能代表新一代互联网的发展呢?2019年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会议的主题是“智能互联开放合作——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会上公布了15项代表性领先的科技成果,它们的主要关键词是人工智能、机器、分布式、共享、智慧、自适应、5G等,这些关键词也说明了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是近几年技术领域的重点。我们可以看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和数字出版息息相关的新技术,是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虚拟现实技术等。另外,还有和数字出版领域紧密结合的碎片化技术、语义技术、新媒体技术(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短视频等)。下面我们逐一分析这些技术的特点,以便后续进一步探讨它们在数字出版方面的应用。5G是下一代信息社会建设的基础设施,它的特点是高速率、大容量、低延时、低功耗,这些特点使得更多资源可以部署到云上,单位时间可以传输更多的内容或者整合更大量的数据;使得虚拟现实、万物互联等成为可能;也使得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等得以实现。从期刊出版的角度来说,5G将可能改变知识内容、平台、存储、流通、渠道、服务、消费、终端呈现等的方式,对行业带来深度的变革。大数据技术包括数据分析技术、事件处理技术、数据流通技术。我们可以从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挖掘与分析、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展现与应用方面去思考期刊出版相关数据的采集、处理、重新聚合、呈现形式等,思考大数据技术可能为数字出版带来哪些新的应用。我们可以从分布式存储方面考虑期刊相关数据库的架构、设计以及分布式关系模型;可以从数据流通角度考虑期刊数据传输的质量、安全等;可以从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数据中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提升新能力,从而考虑新一代数字出版服务业态。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超级计算模式,云计算的计算速度甚至达到每秒10万亿次,可以将繁多的系统以及云资源连接在一起以提供各种服务。云计算的特点是可以有效兼容各种不同种类的硬件和软件,支持资源以及新业务的动态扩展,具有高可扩展性;支持多业务体系按需服务,按需配备计算能力和资源;使用数据多副本容错和计算节点同构可互换等措施来提高可靠性;使用户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享受虚拟现实的服务;支持海量信息处理以便提供超大规模服务等[1]。云计算技术逐渐成熟,将使得对运算能力要求高的产品得以运用,使得对运算能力要求高的服务得以实现,使得跨空间、跨时间的虚拟服务成为现实,使得跨平台、跨数据库的资源得以快速整合。人工智能产业在大数据、深度学习算法、计算能力三大要素的推动下逐渐成熟,人工智能研究让计算机模拟人的思考过程以及智能行为,如学习、问题求解、自动推理、智能检索、思考、规划等,其相关的技术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2]。期刊可以思考,现阶段或者未来在数字出版中,哪些环节可以用计算机或者机器人来实现,思考利用计算机和机器人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哪些人工难以完成的工作。物联网作为信息通信技术的典型代表,其技术和应用的普及以及逐渐成熟,将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万物互联的新时代,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自动驾驶汽车、智能机器人等新设备将接入互联网。这使得未来学术出版物的产品、终端等呈现多样化。根据物联网的特点可以更多地思考学术出版的产品以及终端。区块链技术的特点是去中心化、分布式和安全。期刊可以从这三个特点考虑在这方面有要求的产品和环节。虚拟现实技术包括VR(虚拟现实技术)、AR(增强现实技术)和MR(混合现实技术)。VR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虚拟世界,让使用者如同身临其境一般,是纯虚拟数字画面。AR是通过电脑技术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到同一个画面或空间,是虚拟数字画面和裸眼现实。MR包括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指的是结合数字化的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而产生的新可视化环境,MR是数字化现实加虚拟数字画面。虚拟现实的特点将使得学术传播更加真实、直观、多方位、多角度。和期刊紧密结合的语义技术、碎片化技术、新媒体技术、视频技术等,这些期刊界比较熟悉,这里不再赘述。

二、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状况

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7)》统计,我国科技期刊中,5020种期刊共有1375个主管单位、4381个出版单位。平均每个出版单位出版1.15本期刊,仅出版1种期刊的出版单位就有4205家[3]。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期刊众多,但是小而散,这些小而散的科技期刊很难有比较强的经济实力单独开展数字出版的转型。尤其是和国际大出版商相比,我国科技期刊的数字出版还落后很多。进行国际合作的英文学术期刊,充分利用国际数字出版平台,在一些流程中实现数字化,是众多国内英文科技期刊的选择。即使如此,我国科技期刊一直坚持不懈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逐步摸索出自己的数字化发展之路。在科技期刊数字出版过程中,期刊出版人体验了如图2(1)到(5)所示的媒体传播发展过程。尤其是近几年,科技期刊媒体融合技术和产品日新月异,科技期刊、期刊集群、超大规模刊群均在数字出版和媒体融合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并取得一定的成绩。图2媒体传播的发展1.期刊的数字出版我国科技期刊在数字出版方面侧重于期刊出版全流程的数字化以及为学科服务。目前,我国科技期刊出版流程中很多环节已经实现了数字化、融媒体发展。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的重点是采编审校、出版、学术传播和知识服务等环节。在出版方面,我国很多科技期刊除出版整期外,还做优先出版、预出版,也有期刊支持已经提交预印本库的文章,还有期刊平台支持连续文章出版。相当数量的科技期刊实现了xml制作、html展示、全媒体出版,并实现一次制作多元,还支持读者针对文章内容、图、表等进行交流和评论,甚至记笔记、翻译和分享。我国有100多家期刊加入双语出版,使得中文期刊的文章被翻译后得以在海外传播。也有期刊打造多媒体栏目,有的视频,通过多媒体的方式为读者直观地呈现原始的研究成果和重大发现。在学术传播方面,期刊也是百花齐放。有的通过论文改编或者写文章评论的方式在其他平台进行学术推广;有的充分利用各种数据库、社交平台、学术传播平台、学术媒体进行学术传播,例如《中国科学数据》的平台可以直接对接ResearchGate传播期刊论文;有的开通微信、微博、博客等进行学术社交;有的做精准推送;有的增加在线的微视频、音频等内容;有的充分利用新媒体领域的短视频平台,如今日头条、九州云播等开展专业领域的学术推广活动。在知识服务方面充分发挥学科特色,如将研究区域嵌入地图,进行线上线下推送相关专业信息、科普信息等;或者充分利用淘宝、抖音、快手等平台展示专业内容或科普内容。2.期刊集群的数字出版期刊集群侧重为所属期刊提供各种单刊不易实现的服务,降低刊均成本。例如,学科刊群比单个期刊容易整合更多学科资源,为本学科提供更丰富的服务,并且还能为所属期刊提供多种出版服务,进行整体学术推广,相比单刊有更大的学术影响力。近些年有众多声音指出,我国科技期刊很难与国际大出版商同台竞争的原因是我国期刊小散弱,因此呼吁我国期刊规模化发展和集群化发展。这些年也确实形成了一系列的期刊集群,并逐年扩大,如中华医学会医学期刊集群、科学出版社期刊群、高等教育出版社期刊集群、清华大学出版社期刊群、浙江大学出版社期刊群、中国光学期刊群、中国地理资源期刊集群等。这些期刊群均建设了自己的网站,并获得了一定的资金支持。在资源整合方面,如中国材料期刊网实现了期刊资源的集成,除此之外还整合了图书、专利、专家、会议等学科资源,并增加了虚拟专辑、会议系统等。中国煤炭网有期刊库、专题库、专家库、视频库以及煤炭视听板块(专家报告、特别访谈、煤炭科普、会议活动等),整合了行业资源。在平台建设方面,清华大学出版社期刊集群平台实现了预出版、OA出版等,还制定TUP-JATS的xml标准。浙江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实现了全流程的数字化期刊集群平台建设,平台集投审稿、内容、运营推广、读者服务于一体,打通底层数据,实现多终端访问。中华医学会建设CAMJATS标准,采用统一的标准处理期刊相关数据,曾中标国家数字复合出版工程的试点单位和示范单位,并升级采编平台以及出版平台,进一步进行资源整合,实现采、编、审、排、加工、多形态、富媒体出版、移动出版、质量管理、新媒体学术推广、期刊销售、会议服务等一体化、现代化的出版和服务体系。高等教育出版社实现采编、运营管理、数字化生产、数字化平台建设、市场营销与海外合作的体系化发展。在学术推广方面,国内的期刊集群化平台常对接一些学术评价和学术推广平台,例如Almetric、TrendMD、Kudos、PubMed、CSCD、百度学术等。在知识服务方面,国内的学科期刊集群通常整合该学科的各种学术资源,为该学科研究人员提供知识服务,或者为期刊、编辑等提供行业服务。例如中国激光杂志社提供协同会议系统、DOI注册、编辑加工等行业服务,该集群通过举办会议聚拢专家资源和学术资源,同时也为光学领域提供服务[4]。3.超大期刊集群的数字出版国内的超大期刊集群,有知网、万方、维普、龙源、超星等,特点是能更好地利用大数据资源和技术为期刊出版的上游、期刊出版环节以及期刊出版的下游提供服务。下面以知网为例叙述超大期刊群的数字出版。知网整合了我国95%以上的中文学术资源,拥有我国最大最全的中文学术资源库,也拥有我国最广最全的读者群。知网在期刊上游环节,为作者以及研究人员提供的服务有:如何查资料、如何申请课题、怎么做实验、怎么做科研等信息;读者可通过中国知网、CNKISCHOLAR、全球学术快报、CNKI知识元搜索(碎片化地搜索图、表、概念、数字……)等检索学术论文、基金、碎片化资源、全媒体资源等;可以通过庞大的学者成果库、学者圈子等获取专家信息,进行学术社交;可以通过研究型学习平台获取或者管理自己关注的学术资源;可以通过大数据研究平台利用统计数据获取学术热点等信息。在期刊全流程出版环节,编辑可以利用选题策划、学术热点、期刊按需出版中的用户分析等模块进行选题策划,利用采编排发一体化出版系统(包括学术不端检测、文章创新性检测、

学术会议主持词篇7

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学报主编程郁缀教授致开幕词。他指出,党的“十”召开之际,这次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是乘此东风拉开帷幕的,真是机缘巧合,万分荣幸;形势大好,前景光明!第六届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副主编武京闽作第六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她指出,四年来,学会在教育部社科司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坚持民主、团结的原则,严格按照章程办事,反映会员诉求,维护会员利益,为有关部门进行报刊体制改革提供决策咨询。本届理事会的工作班子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

会议还审议并通过了关于修改章程的报告、第六届理事会财务工作报告和学会拟更名为“中国高校人文社科期刊研究会”的报告。

会议围绕“新挑战、新思维、新机遇——高校社科学术期刊改革与发展”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研讨。研讨会设以下分论题:(1)文化强国战略下学术期刊的地位和作用;(2)数字化、信息化潮流下的学术期刊应对策略;(3)著作权改革给学术期刊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大家在看到成绩的时候,也直面各种各样的新问题,诸如:如何提升期刊的学术质量,如何提高我们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如何跟上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时代步伐,以及著作权如何改革等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新闻出版总署于2012年7月30日了《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在学术期刊界特别是高校学报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大家认为,改革是大势所趋,改革是人心所向,但社会生活中的任何改革,都应该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要求,应该是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其目的毫无疑问应该是有益于学术期刊的发展和提高,从而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不断繁荣,为党的文化强国战略的成功实施,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学术会议主持词篇8

会议由中国辞书学会辞书编纂现代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国强主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孙宏达致开幕词。

中国辞书学会副会长龚莉代表中国辞书学会致辞。她指出,在人类社会由工业化向知识化、网络化、信息化转变,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我们出版人应发挥重要的作用。辞书编纂现代化专业委员会要起到表率和引领的作用,应当有更多的责任、使命、能力,在出版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会议在热烈融洽、畅所欲言的友好氛围中进行了学术交流,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辞书数字出版的机遇

商务印书馆孙述学的《辞书数字出版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介绍了数字化技术对辞书编纂现代化的推动作用,它使辞书的内容和服务发生转型,由此引发了辞书的生产与消费关系的重构,运营和销售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导致新的营销模式的产生。他还介绍了商务印书馆基于《辞源》(第三版)开发而成的《辞源》数据库,其内容与纸质版一致,同时又具有许多纸质版不具备的功能和特点。如为字头提供多种检索途径,为词条提供模糊检索方式,支持释文内检索,提供笔记、打印等辅助功能。

少年儿童出版社沈岩的《基于K12在线科学教育的辞书数字化编纂》,探讨如何通过数字化技术突破现有辞书编纂的框架,结合青少年K12科学教育,在读者的层次性、内容的拓展性和知识集成的开放性等方面做一些尝试。少儿社建立了一个以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内容资源为基础,以专家智囊团为支撑,同时抓取关联网络资源,为青少年提供权威、开放的科学百科知识的问答平台――“十万个为什么青少年百科知识互动平台”。目前已有PC端和移动端等多个版本上线。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彭冬林的《基于移动互联终端的数字化外语学习用户需求与定制服务》,指出了“互联网+”时代为外语学习者带来的机遇,认为内容为王的理念永不过时,要正确理解内容的内涵。他以《外研社法语大词典》APP为例探讨了用户需求与用户创造在数字词典中的体现,展示了数字词典的优势。该APP融合了《法汉大词典》和《汉法大词典》的相关内容,实现了双语双向,数据打通,例证共享,力求在满足用户需求上达到最大化。

上海精灵天下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张小东的《辞书数字化技术开发略谈》根据产品的需求要点提出技术解决方案。从数字加工、协同编纂、数据管理、结构重组、内容展现、移动端技术、全媒体输出、用户互动、版权保护、营销模式等多个角度展现了数字技术对辞书现代化的强有力支持。

二、 大型工具书数字编纂平台的建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杨寿勋的《外研社词典编纂平台CDK的设计与开发》,介绍了该系统的开发背景和主要功能――使用者权限的设定与修改、使用流程、任务的定制与修改、版本的标记、基于XML的词条模板、注解的标记、交叉引用、打印预览等,为大家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

上海辞书出版社张国强的《〈辞海〉编纂系统建设提纲》全面阐述了《辞海》编纂系统的应用场景、规模、组成、架构、功能、流程、管理、需求等。

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张亚斌的《辞书、工具书编纂及服务系统介绍》从用户的知识服务需求出发,提出了编辑出版全流程数字化的要求,并对编纂平台的设计理念、平台整体设计和平台优势做详细说明。

三、 关于移动辞书的市场前景探讨及数字产品介绍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张春明的《外教社辞书APP化交流》,介绍了该社在辞书数字化APP过程中的一些得失,详细介绍了该社已开发的数字产品、编纂系统和语料库。

商务印书馆李晓静的《商务印书馆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APP项目介绍》详细介绍了该项目的功能特色、销售业绩、社会反响,其中为满足用户需求开发的检索友好界面、跳查功能、中英文双向切换查询、书签笔记功能与语音查询功能、学习卡功能等,让人耳目一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上海明数数字出版科技有限公司张逸的《辞书APP的市场前景及大数据运营》介绍了辞书APP的现有市场概况,从用户行为、用户属性(年龄、身份、地域、经济状况、职业)等方面对辞书APP应用模式的大数据做了详细的分析,对数字产品营销有颇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四、 辞书编纂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中易中标公司蒋贤春的《辞书编纂中的汉字检字》为辞书中一些疑难字的检索提供了系统的解决方案,为辞书数字化中对集外字的处理提供了有效的检索方法。

上海辞书出版社陈为众的《VBA编程技术在辞书编纂中的应用》介绍了利用EXCEL中的VBA编程技术完成大量简单的、重复性工作的实例。一个简单的程序不仅可以用于比对两组数据的异同,而且还可以应用于排序的工作。这提供了一种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简单易行的思路与方法。

五、 其他相关内容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谭景春的《谈〈小现汉〉的修订》结合《现代汉语小词典》第5版的修订工作,以一些生动有趣的实例,介绍了编纂过程中的相关词条检索、不同版本辞书数据库查询、与《现代汉语词典》释文的异同平衡与协调工作,为辞书的编纂现代化提出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和需求。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田野的《辞书编纂系统中的专家库》介绍了该社的专家数据库的结构、功能、特点。利用该专家数据库所积累的资料能够迅速找到合适的作者或审稿人,为作者人才库管理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英汉大词典编纂处张颖的《人的思维逻辑与词典的数字化工作》探讨了人的性格特点与数字产品开发甲乙方合作的关系特征。

中华医学会张玉森的《医学名词与词典》从医学名词的特点谈了词典的编纂,并介绍了国际著名的医学名词术语词典,开阔了大家的眼界。

会议还重点讨论了两个专题。

上海辞书出版社童力军的《〈辞海〉数字化现状及其未来设想》,详细介绍了《辞海》数字化的过程(如已推出历版辞海数据库、大辞海数据库),并提出了《辞海》网络版的设想――有声、有色、有形的多媒体《辞海》,随时随地可查询的《辞海》,海纳百川的《辞海》。他还就《辞海》数据库产品存在的问题、《辞海》网络版的前景、开放性网络百科工具书收费的可能性这三个方面同与会专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沙沙的《〈中小学数字工具书功能规范〉行业标准(草案)介绍》对该行业标准的项目背景、编写思路、作用地位、功能规范、功能要求等做了介绍和说明。与会者对该标准提出了不少建议和补充。

本次研讨会的特点是: (1) 内容丰富,既有宏观的趋势分析,又有非常具体的内容介绍;既有辞书现代化的理论,又有具体辞书编纂的实践经验;既有宏观规划,又有具体的编纂系统、应用工具的开发经验;既有辞书APP的融合与应用,又有辞书市场赢利模式的大数据分析。(2) 非常务实,从实际需要出发提出问题,商讨提出具体有效的解决办法。

学术会议主持词篇9

【1】签约仪式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下午好!

这秋冬交替,喜迎宾朋的美好时刻,我们高兴的迎来了我校与北京科技教育促进会关于中韩合作项目的签约仪式。

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出席本次签约仪式的嘉宾及代表:

北京科技教育促进会:

青岛开发区教育体育局

开发区职业中专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最诚挚的欢迎和最衷心感谢。

随着中日、中韩区域经济合作试验区的建设,如何服务园内日资、韩资企业,如何为园区内日资培养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是摆在我们职业教育面前的新课题。为此,我校通过前期考察了解启动中日韩国际合作项目。我校与北京科技教育促进会确立了韩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专门大学优秀人才订单培养项目。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签约仪式,这是我校推进国际化办学的的集中体现,提升我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举措。现在,我宣布签约仪式正式开始

第一项:崔校长致辞

第二项:北京科技教育促进会赵彤主任讲话

第三项:签约

第四项:签约仪式结束,下面进行揭牌。

第五项局领导讲话

结束语:

我校和北京科技教育促进会关于中韩合作项目签约成功,是我校合作办学走向国际化的实质性的一步。必将会在我校发展史上树立一座新的里程碑,对我校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相信这一成果也将惠及青岛为、开发区及周边地区,为学生出国留学增加新的选择和机会。

签约仪式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签约仪式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媒体界的各位朋友:

今天很高兴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校企合作签字会仪式。此次推介对接项目,必将成为我们扩大交流、加强合作的坚实平台,成为双方互惠互赢、共谋发展的一次盛会。在这喜悦、欢乐的好时节,我们心怀美好的祝愿,共同迎来了,X市职业技术学院与创新实业公司合作协议的签约仪式,这标志着X市职业技术学院与创新实业公司将再度诚心携手,共谱华章。

首先,请允许我隆重介绍出席本次签约仪式的各级领导和嘉宾,他们是

出席签约仪式的X市职业技术学院代表有

光临签约仪式的新闻媒体有XX日报、XX电视台,XX市电视台的各位朋友们。让我们共同用热烈的掌声对出席签约仪式的各级领导、各位来宾和各位朋友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停顿)

今天的签约仪式共有六项议程,下面进行第一项,有请创新实业公司王总致辞,大家欢迎。

现在,仪式进行第二项,有请X市职业技术学院张近院长致辞,大家欢迎。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创新实业公司王总向我们介绍了校企合作项目规划情况以及发展前景,X市职业技术学院张近院长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与教育水平今后的发展方向,双方都表达了战略合作的良好愿望和信心。我们坚信,X市职业技术学院与创新实业公司这两家强强联手合作,校企合作项目必将取得圆满成功!

下面,仪式将进行第三项,合作双方代表签署合作协议。有请X市职业技术学院张近院长与创新实业公司王总到主席台签字,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

(签字、合影)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刚刚我们很荣幸地见证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它将永载创新实业公司史册,永载X市职业技术学院史册,两家合作双方将会全面实现双赢的局面让我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预祝项目合作取得圆满成功。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今天我们共同见证了X市职业技术学院与创新实业公司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感谢大家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今天的签约仪式。今天之后,两家合作双方将在王总、张近院长的带领下,励精图治,奋勇拼搏,开拓创新,为圆满实施项目而努力奋斗。现在, 我宣布,X市职业技术学院与创新实业公司合作协议签约仪式至此结束!

再一次衷心感谢大家的光临,谢谢!

【3】签约仪式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媒体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 初夏时节,黄河两岸杨柳飘飘,清风习习,在这令人神清气爽的美好季节,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科技有限公司与大学校企战略合作签约暨授牌仪式,以此增进相互了解,加强互惠合作。培养适合农村电商发展应用型人才,是我公司发展储备人才的集中表现,是大学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题的重要部署,也是助推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在此,我谨代表活动筹备组,向参加今天签约仪式的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参加今天签约仪式的领导和来宾有:

(介绍参加今天仪式的各位领导,注意位序)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前来参加签约仪式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此处应有掌声)

今天的签约仪式主要有四项议程。首先,请集团董事长致辞,大家欢迎。

(董事长致辞)

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请大学校长致辞,大家欢迎。 (校长致辞)

刚才,两位领导对我们的校企战略合作工作做出了肯定的表扬和美好的祝愿。

下面进行第三项议程,请科技有限公司代表、大学代表共同签署协议书。有请各位领导与来宾,共同见证签约仪式。

(双方签约)

今天,我们共同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它将开启校企战略合作项目建设的新篇章。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共同祝贺此次签约仪式的圆满成功,预祝科技有限公司与大学校企战略合作取得辉煌成绩,为农村电商发展培养一批优秀人才,把更多的优秀毕业生带上工作岗位,为助推精准扶贫贡献自己的力量。

下面进行最后一项议程,请大学为科技有限公司授牌并与在座各位领导及来宾合影留念。

学术会议主持词篇10

语言研究所最早是在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语音乐律实验室的基础上成立的,研究力量主要是两方面的来源,一是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部分成员,二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高等院校抽调来的部分学者。建所初期,语言所规模不大,却汇集了丁声树、罗常培、吕叔湘、陆志韦、傅懋?薜戎??д撸??橇斓剂擞镅运?缙诘暮河镉锓ㄑ芯俊⒑河锓窖匝芯俊⒑河镆粼涎芯俊⑸偈?褡逵镅匝芯俊⒑河镉镆粞芯康妊Э频墓ぷ鳌?/P> 1,现代汉语规范工作

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党和政府对语文规范化工作提出了要求,《人民日报》1951年6月6日发表社论《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同时开始连载吕叔湘、朱德熙的《语法修辞讲话》。全国掀起了一个学习语法的热潮。语言研究所五十年代的主要工作都围绕着促进汉语规范化的目标而展开。如《语法讲话》的编写,方言调查工作的开展,《现代汉语词典》的编纂,以及《中国语文》杂志对现代汉语规范化、推广普通话和文字改革工作的探讨等。

1955年10月,由语言所负责筹办的“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学院郭沫若院长在开幕词里说:“我们所提出的汉语规范化问题,那就是要确定汉民族共同语的组成成分尽可能地合乎一定的标准,那就是要根据语言发展的规律,采取必要的步骤使得这全民族的语言在语音、语法、语汇方面减少它的分歧,增加它的统一性。”吕叔湘在会上宣读了他和罗常培合作的《现代汉语规范问题》的报告,报告中对汉语规范化的意义、原则和需要做的具体工作项目作了详尽论述。在这次会议上代表们提出了若干研究课题,并就组成普通话审音委员会、拟订《现代汉语词典》编纂计划、拟订汉语方言初步普查计划等工作形成了决议。这次会议的文件后来汇编成《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文件汇编》(科学出版社,1956)。这以后,语言研究所的各个研究组分别就语法、语音、词汇、方言、词典编纂等工作展开了深入的研究。

2,汉语语法研究

1952—1953年,语法小组在丁声树的主持下编写了《语法讲话》,参加者有丁声树、吕叔湘、李荣、孙德宣、管燮初、傅婧、黄盛璋、陈治文。开始以“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法小组”的名义,分十七次在《中国语文》杂志上连载,后经修订出版了单行本,书名改为《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商务印书馆,1961)。这部书选例精当,分析透辟,以重视语法结构为特色,在国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代表了国内语法研究的最高水平。

1953—1956年,陆志韦主持编写了《汉语的构词法》(科学出版社,1957;修订本1964),参加者有陆志韦、管燮初、蒋希文、任建纯等。该书以北京口语为研究资料,提出了构词研究的“扩展法”,对现代汉语的构词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语法小组为撰写《现代汉语语法》作准备,提出了若干研究课题。在陆志韦指导下,刘坚、陈建民、饶长溶、王福庭分别就助动词、兼语式、副动词和连谓式写出了专题研究报告;在吕叔湘指导下,范继淹、李临定、范方莲等研究了形名组合问题、趋向结构问题、带“得”的补语问题、动词重叠问题等。吕叔湘这个时期发表的《关于“语言单位的同一性”等等》《现代汉语单双音节问题初探》等文章成为语法学界的指导性论著。

五十年代末组建了汉语史组,陆志韦任组长,郑奠任副组长,对古代汉语的语法作了专题研究,郑奠、麦梅翘编辑了《古汉语语法学资料汇编》(1964,中华书局),郑奠、谭全基编辑了《古汉语修辞学资料汇编》(1980,商务印书馆),管燮初系统地对上古汉语的代表文献进行语法分析,陆续出版的成果有:《殷墟。甲骨刻辞的语法研究》(1953,中国科学院)《西周金文语法研究》(1981,商务印书馆)以及《左传句法研究》(1994,安徽教育出版社)。

3,汉语方言研究

1954年成立了方言组,由丁声树任组长,李荣任副组长。建组以后不久就在中央团校和中央民族学院进行了方言调查,1956年起,语言研究所和教育部联合开办了三期“普通话语音研究班”,先后培养了一大批方言调查研究的专业人才。此后,在丁声树、李荣的带领下,进行了张家口、昌黎两地方言的重点调查;1956—1959年,语言所组织并指导了全国性的方言普查,以县为单位,共在全国调查约2000个点,写出方言调查报告1195种。这期间由丁声树和李荣等为方言调查工作编写成的《方言调查词汇手册》(1955,科学出版社)《方言调查字表》(1955,科学出版社)《汉语方言调查手册》(1957,科学出版社)《汉语音韵讲义》(1984,上海教育出版社)《古今字音对照手册》(1958,科学出版社)《昌黎方言志》(1960,科学出版社)等著作,成为指导方言调查的重要工具书和编写方言调查报告的范本。

4,汉语语音研究和机器翻译研究

当时的第三研究组以语音研究为主。建所初期,设有语音实验室,它是以原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的语音乐律实验室为基础形成的。仪器主要有各式浪纹计,乙一和乙二声调推断尺、各式海尔姆荷兹共鸣器、各式音叉、渐变音高管及钢丝录音机等等;五十年代末,添置了丹麦B.K.公司出产的声学分析仪器,用于研究普通话元音和辅音的声学特性。研制了颚位照相装置,与X光照相配合,对辅音作了生理分析;研制了音高显示器,用于研究声调,还研制了切音机。在此期间,写成了《普通话语音实验录》共五卷(未出版)和《普通话发音图谱》(周殿福、吴宗济,1963,商务印书馆)。1965年,该室购买了美国Kay公司出产的662B型语图仪,正要进一步开展普通话语音实验研究之时,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中断。

这个研究小组的部分人员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进行机器翻译的探索,跟其他单位合作,在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分别研制出了俄——汉、英——汉机器翻译系统。

5,少数民族语文研究

建所不久,罗常培在语言所组建了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小组,由傅懋勋、罗季光、王辅世等负责,到1956年12月,以这个组为基础正式成立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

自1950年起,罗常培就着手选派一些青年语言学者参加中央民族访问团,初步调查了解全国民族语言分布的概况;此后,又在语言所里举办丁语文干部训练班;1952年起,语言所先后派遣专家率领部分青年干部组成少数民族语文工作队,前往各民族地区调查民族语言。四川凉山彝族地区、桂西壮族地区、海南黎族地区、贵州布依族地区,以及蒙古语、苗瑶语区、新疆各民族语区等,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1952—1954年,语言所参与了北京大学开办语言专修科的工作,帮助中央民族学院语文系编写了一部分少数民族语言教材。短短的几年内,不仅为日后全面展开的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打下了基础,也从田野工作中培养了一批既有语言科学知识,又能通晓少数民族语言的专家。

6,《中国语文》和《语言研究》杂志

《中国语文》杂志创刊于1952年,初为月刊,现为双月刊,1966—1977年停刊。罗常培、林汉达、丁声树、吕叔湘、侯精一先后担任总编辑或主编,周定一、陈章太也曾主持常务工作。《中国语文》开始是一个综合性大于专门性、兼顾普及和提高的杂志,六十年代以后以刊登研究性文章为主。1953—1955年开展的关于汉语词类的讨论,以及1957年关于单句复句的讨论,1961—1962年关子语言和言语问题的讨论等都在语言学界产生很大影响。

《语言研究》创刊于1956年,1956—1959年共出四期。这是由语言研究所编辑、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语言研究专门刊物,内容主要是:一,语言科学理论研究;二,现代汉语(包括方言)和汉语史的专题研究;三,国内少数民族语言的专题研究;四,外国语的专题研究;五,有价值的语言研究资料;六,国内外语言学重要论著的评论。

五十年代《中国语文》以综合性为主;《语言研究》以专门性为主,六十年代以后,《语言研究》停办,其内容分别转入《中国语文》和《语言学资料》。

7,《现代汉语词典》的编纂

编写<现代汉语词典)是1955年“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确定的任务,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明确规定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应该“编好以确定词汇规范为目的的中型现代汉语词典”。同一年,由语言所部分人员和新华辞书社、中国大辞典编纂处共40人组成了词典编辑室,当时任语言研究所副所长的吕叔湘兼任室主任和《现代汉语词典》主编,自1958年开始编写,1960年就排印出了“试印本”;1961年丁声树接任室主任和主编,1965年排印出了“试用本”。

8,对国外语言研究动态的关注

建所之初,语言所就设置了一个情报资料组,了解和介绍国外语言研究的动态;1956—1958年,语言所设立专门小组,编辑出版了《语言学论文选辑》,先后出了八辑。六十年代初成立了外语研究室,由赵洵任室主任。这个室的一组人员投入《俄华大词典》的编写工作,另一组以研究普通语言学理论为主,他们曾参加了《中国语文》附属刊物《语言学资料》(双月刊,1961—1966年共出32期)的编辑工作,其中的“描写语言学专号”等辑在语言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十年动乱”使语言研究所的工作完全停滞了五六年,直到七十年代初,大部分同志从干校回到北京以后,才逐渐恢复了工作。尽管工作环境和研究条件不很理想,一代学界前辈还是以惜时如金的精神,勤勉地推动着各方面研究的展开。语法小组为撰写一部大型《现代汉语语法》积极准备;方言研究、语音实验研究、机器翻译研究、《现代汉语词典》的修订都开始走入正轨;《语言学资料》也更名为《语言学动态》恢复出版,1978—1979年共出12期(现改名为《国外语言学》)。

197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正式成立,语言研究所改属社科院后,对原有学科作了进一步的调整,设八个研究室,分别是:现代汉语研究室(室主任为吕叔湘),古代汉语研究室(室主任为王显),近代汉语研究室(室主任为周定一),方言研究室(室主任为李荣),语音研究室(室主任为吴宗济),应用语言学研究室(室主任为刘涌泉),情报资料室(1980年改为国外语言学研究室,室主任为伍铁平),词典编辑室(室主任为丁声树)。

1,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成熟的标志——《现代汉语八百词》的出版

语法小组恢复工作以后,吕叔湘主持着手准备一部详尽的《现代汉语语法》的编写工作,并亲手撰写了十万字的编写提纲(部分章节后来曾公开发表)。为了这项工程,吕叔湘积数十年研究心得写出了具有重要理论价值的《汉语语法分析问题》;翻译了赵元任的《汉语口语语法》。后来计划改变,在吕叔湘主持下用几年的时间编写了一部《现代汉语八百词》,参加者有李临定、刘坚、范继淹等十余人。这是我国第一部描写汉语语词用法的工具书,具有汉语语词用法词典的性质。书中虽然也简单交代了汉语语法要点,但不以阐述理论和建立体系为目的,而是着重于用法的观察,分析细致,举例贴切,有许多独到的见解。这部书的意义在于,跳出了名目和体系之争,着力于汉语事实的挖掘,标志着汉语语法研究走向成熟。因此,它不仅成为汉语教学的必备参考书,也在推动语法研究的描写方法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汉语方言研究空前繁荣——《方言》杂志的创刊和《中国语言地图集》的绘制

1955年“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丁声树、李荣做的《汉语方言调查》报告里说到“我们今后的方言调查一定要加强计划性,使各地方言的调查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在方法上,不仅要调查语音情况,还要重视方言词汇和方言语法的研究。”“全国范围的方言调查应该把绘制全国汉语方言地图作为长期奋斗的目标。”这两方面的理想在七十年代以后得到实现。1979年丁声树患病住院后,李荣主持方言研究。创办了我国方言学科唯一的专业杂志《方言》;发起成立了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组织力量投入了“六五”国家重点项目《中国语言地图集》(汉语方言部分)的绘制工作。《中国语言地图集》(汉语方言部分主编李荣、熊正辉、张振兴,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合作编制,中文本及英文本,1987,1989,香港朗文出版有限公司)首次用多幅彩色地图的形式总结了几十年来方言调查研究的成果,反映了汉语各种方言分布分区的情况。地图集以及附带的文字说明,第一次向人们系统地介绍了各种方言的使用人口和主要特点,、以及汉语方言统一和分歧的实际面貌。这是我国国情调查的一个重要项目,也是我国科学文化领域的一项基本建设。

3,《现代汉语词典》的出版

七十年代里语言研究所推向社会的最重要的成果是一部《现代汉语词典》。“文革”期间,《现代汉语词典》的编纂工作受到“四人帮”的严重干扰,1973年印行的“试用本”遭到无理指责,直到1978年;这部词典才得以正式出版发行。《现代汉语词典》的出版,填补了我国中型现代汉语词典的空白,并以精当的释义和举例垂范于世。它集科学性和通俗性于一身,在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部词典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刊行以来屡次重印,至今印数已超过2300万册,并在海外有多种版本印行。

八十年代中期以后,老一代学者不再担任主要领导职务,一批中年学者成了各学科的带头人,他们继承了老一代的良好传统,使语言研究的各个领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1,现代汉语研究

《现代汉语八百词》的工作完成以后,李临定着重进行句型研究,对汉语中有代表性的典型句型做了全面细致的描写,结合变换分析和语义解释论述句型特征(《现代汉语句型》,1986,商务印书馆);范继淹集中进行汉语人机对话研究,从自然语言理解角度对汉语语法的形式概括和语义制约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范继淹语言学论文集》,1986,语文出版社);孟琮、郑怀德、孟庆海、蔡文兰重点进行动词和形容词的用法研究(《动词用法词典》,1987,上海辞书出版社;《形容词用法词典》,郑怀德、孟庆海,1991,湖南出版社),《动词用法词典》对名词宾语的分类超越前人,在动词及其支配成分的研究方面有重要参考价值。徐枢、饶长溶的语法研究也在语法学界引起重视,身为《中国语文》杂志的编辑,他们还为语法研究后备队伍的建设作出了贡献。由《中国语文》编辑部编辑的《语法研究和探索》系列论文集已出版八集,极大推动了国内语法研究。

2,汉语方言研究

方言研究八十年代后继续往深度和广度上发展,熊正辉、贺巍、张振兴带领方言研究室先后进行了国家“七五”“八五”规划项目《汉语方言重点调查》(九种专著已出版)《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12部分地方言词典已出版)等大型研究,并在研究手段的现代化方面积累了基础。

八十年代方言研究的另一个突出成果是一批高质量的方言志的编写出版,自侯精一的《平遥方言简志》(1982,《语文研究》增刊)《长治方言志》(1985,语文出版社)以后,山西省已为81个县市编写了方言志,其他地方的方言志也陆续有不少问世。

由侯精一主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现代汉语方言音库》自1992年开始采录和编写,计划中的40种方言音档多已开始工作,其中《上海话音档》(1994,上海教育出版社)首先出版,受到各方面的好评。

3,实验语音学研究

1973年起,原来的语音实验室就逐渐恢复了语音实验工作,1978年语音研究室成立以后,在室主任吴宗济的带领下,大规模地开展了语音分析和语音合成工作,在理论建设和实验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果。《普通话单音节语图册》(吴宗济主编,198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实验语音学概要》(吴宗济、林茂灿主编,1989,高等教育出版社)“普通话单音节规则合成系统”(杨顺安主持,1987)《现代语音基础知识》(曹剑芬,1990,人民教育出版社)以及正在进行的国家社会科学“八五”重点课题“人机对话中的语音学问题”、国家“八六三”计划中“智能接口”的“普通话两音节间音联模型及其规则合成”等项目,都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

4,近代汉语研究

为了加强汉语史研究中对白话材料的重视,1977年经吕叔湘提议,成立了近代汉语研究室。十几年来,这个室的研究进展令人瞩目。吕叔湘《近代汉语读本·序》里不仅精辟地论述了近代汉语的分期问题,还特别讲到“进一步开展近代汉语词汇语法研究,我以为有几件事要做。第一,做好资料工作。……第二,总结研究成果。……第三,编辑读本。”近年来,这三个方面的工作都已有重要成果问世,《近代汉语读本》(刘坚编著,1985,上海教育出版社)是全面反映近代汉语概貌的第一部深入浅出的教材;《近代汉语虚词研究》(刘坚、江蓝生、白维国、曹广顺,1992,语文出版社)是近代汉语虚词研究成果的总结;《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刘坚、蒋绍愚主编,唐五代卷,1990,宋代卷,1992,元代明代卷,1995,商务印书馆)汇集了近代汉语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重要文献,细加校订,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同时,《近代汉语指代词》(吕叔湘著,江蓝生补,1985,学林出版社)的出版以及刘坚、江蓝生、曹广顺等的一系列论文,标志着近代汉语语法研究正在向纵深发展。杨耐思的《中原音韵音系》(198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是近代汉语音韵研究的成果。

5,古代汉语研究

古代汉语研究室何乐士、敖镜浩、王克仲、麦梅翘、王海菜八十年代初编著的《古代汉语虚词通释》(1985,北京出版社)是文言虚词研究的集成之作。同时,专书研究、断代研究和专题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如何乐士的《左传虚词研究》(1989,商务印书馆),王海?钡摹堵硎衔耐ㄓ胫泄?锓ㄑА?1991,安徽教育出版社),王克仲的《助语辞集注》(1988,中华书局)等。古代音韵的研究成果主要有邵荣芬的《切韵研究》(198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原雅音研究》(1981,山东人民出版社)和王显的一系列论文。

6,汉语辞书编纂

《现代汉语词典》出版以后,词典编辑室又相继编出了《现代汉语小词典》(1980,商务印书馆)《倒序现代汉语词典》(1987,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补编》(1989,商务印书馆)等。此外,还编出了古今汉语实用词典、新词新义词典、方言常用词词典等多品种的辞书;适应新变化的《现代汉语词典》的修订本1995年出版,《现代汉语大词典》自1990年开始编写,现已基本完成

。近十几年来,语言所的其他研究室也编出了一批水平较高的专业词典。

7,应用语言学研究

应用语言学研究近年有了较大发展,1979年成立了应用语言学研究室,刘涌泉任室主任;1985年改组为计算机室和应用语言学研究室,分别由刘倬和刘涌泉任主任,1995年起,由于工作的需要,两个室再度合并。应用语言学研究的重点是机器翻译和中文信息处理,这些年来,在刘倬的主持下,开发了各种实验型机器翻译系统8个(包括英语一汉语和世界语一汉语);主持开发或指导开发了实用型英汉机器翻译系统3个;建立了中文信息处理系统及语料库两套;以及各种文字形式和软件形式的成果等,都在国内同行里获得高度评价。

由王广义主持的《天语》英汉题录翻译系统、《GRA篇名英汉机器翻译系统》都已投入应用,《GRA文摘英汉机器翻译系统》正在进行中。

8,语言理论研究

语言理论研究是近十几年来语言所发展较快的学科,已从早期的以介绍和翻译国外语言学理论和方法为主,逐渐转向研究和评论国外语言理论和方法,并借鉴这些理论和方法,结合汉语开展实际语言的研究,在汉语语法研究、汉语语音研究;汉语篇章分析、汉语语用研究、英汉语法比较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突破。在这些方面做出重要成就的是廖秋忠、陈平和沈家煊,他们积极引进最新的观念和方法,对汉语中一些长期悬而未解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廖秋忠文集》(1992,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现代语言学研究——理论、方法与事实》(陈平,1991,重庆出版社)《语用研究论集》(廖秋忠、沈家煊、杨成凯等,1994,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等文集反映了他们的研究水平。赵世开、黄长著、卫志强、沈家煊、林书武等积极翻译国外语言学名著,如《句法理论的若干问题》(198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语言与语言学词典》(1981,上海辞书出版社)《语言共性和语言类型》(1989,华夏出版社)《语言导论》(1994,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功能主义与汉语语法》(1994,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等都为国内的语言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9,《中国语文》、《方言》和《国外语言学》杂志

《中国语文》于1978年复刊,为双月刊。这是我国语言文字研究最重要的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汉语现状、历史以及应用、实验等的调查和研究,语言理论,语言政策的研究,汉语教学,汉外对比研究,语言学和其他学科交叉课题的研究,汉字现状、历史以及应用调查和研究,语言文字著作的评论文章。

《方言》杂志创刊于1979年,季刊,至今出版68期。李荣、熊正辉、贺巍、张振兴担任主编。这是全国唯一的方言学专业刊物。杂志集中反映了汉语方言研究的有代表性的重要成果,曾对连读变调、方言分区等专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讨论。1980年创刊的《国外语言学》是国内唯一的国外语言学理论研究学术刊物。伍铁平、赵世开、廖秋忠、卫志强、沈家煊先后担任主编。杂志大量评介国外语言研究成果,刊载相关资料,成为国内学者了解国外语言学的重要窗口。

10,图书资料工作

语言研究所图书室组建于1950年,至1966年藏书有16万册左右;90年代初期,藏书已达到27万册左右,其中中文书刊约23.5万册,外文书刊约3.6万册。藏书,内容包括:一般语言学、语言学理论、汉语语言学、传统语文学等方面的著作文献;可提供语言研究素材的文献资料;各种辞书、地方志、丛书、期刊等。语言所图书室历任主任或负责人有:刘际尧、魏民、袁璋、冯家荣、阎征、许长江。1994年起和社科院其他研究所的图书室一起归入组建中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成为社科院图书馆的语言学库。

四十五年来,语言所的工作人员在吕叔湘等专家的直接指导下,编辑了《中国语言学论文索引·甲编》(清末一1949,1965年出版)《中国语言学论文索引·乙编》(1950—1963,1963年出版;增订本1965年出版;1950—1980,1983年出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1988,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的开创之作,吕叔湘为这项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并撰写了卷首专文《语言和语言研究》。语言所不少学者为该卷撰写了条目。吕叔湘还为我国语言学界另一项开创性工作《中国语言学年鉴》(1993,语文出版社)亲自起草了详细的编写体例。

作为部级的语言研究专门机构,语言研究所不仅推出了一批又一批重要的学术成果,而且组织了很多全国性的学术活动,良好的学风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语言学工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金是吕叔湘个人捐助设立的,1983年,吕先生捐献多年积蓄六万元作为这项奖金的基金;1987年,吕先生又把他荣获首届吴玉章奖金语言文字学特等奖的五千元转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金。语言所负责这项奖金的管理工作1984年首次评奖至今已评定7次,获奖者25人。

我国语言科学工作者的全国性的学术团体——中国语言学会的常设机构设在语言研究所,十几年来,语言所为学会的各种活动做了许多工作。早在1957年初,罗常培等就曾筹备成立全国性的语言学会。1980年正式成立以后,积极推动语言科学研究,开展全国性学术活动,组织国内学术交流。中国语言学会历任会长是:吕叔湘、季羡林、朱德熙、刘坚;现有会员近900人。语言所直接负责了历届学术年会的组织工作和《中国语言学报》(1982年至今已出版七期)《中国语言学会通讯》的编辑工作。为了加强国内语言学家与国际语言学界的交往,1988年由语言所负责协调中国语言学会加入了国际语言学家常设委员会,使中国成为该组织的正式会员国。

汉语方言学会的秘书处设在语言研究所,李荣任会长,自1981年成立起已召开了八届学术年会;由语言所和其他单位合办的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近代汉语学术研讨会、古代汉语学术讨论会、国外语言学研讨会等也一直定期举行,大大推动了这些学科的发展。

对外交往与合作在语言所四十五年的历程中也形成了传统。五十年代起,语言所的专家和苏联、东欧的语言学者就有来往和交流;八十年代以来,欧美、澳洲、日本以及港、澳、台湾地区等许多知名语言学家频繁来到语言所访问,作学术报告,参加学术会议等。1982,年8月,由语言所参与主办的“第十五届国际汉藏语言学会议”在北京举行,与会的国外学者有百余人。近年来,语言所也有不少学者应邀出访,进行学术交流。不少专家在各种国际学术会议上,出国讲学,与国外同行研究合作等。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的合作项目《中国语言地图集》的绘制是语言所参与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

国家“六五”计划实施以来,语言所承担的各种重点项目有:“六五”国家重点项目“中国语言地图集”,“七五”国家重点项目“汉语方言重点调查”“语音分析与合成的基础研究”“山西方言通志”,“八五”国家重点项目“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人机对话中的语音学问题”,国家“八六三”项目“普通话两音节间音联模型及其觌则合成”;中华社科基金项目“汉语运用的语用原则”“现代汉语话语关联”“近代汉语助词研究”“现代汉语方言音库”“汉语方言计算机处理系统”“北京口语句式研究”;社科院重点项目“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汉语成语语义检索”“现代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句型研究”“唐宋语言研究”“白话小说语词研究”。

四十五年来,语言所的研究队伍人才辈出,良好的学风代代相传,务实求新的传统不仅体现在几代学者的研究工作里,也表现在他们的积极倡导和对年轻同志的言传身教中。早在五六十年代,丁声树、吕叔湘等就在所里为年轻同志开办了音韵讲习班和英语讲习班,使研究人员的业务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从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每个时期所里都经常举办研究人员的学术报告会,九十年代以来,更形成了固定的“五四”青年学术演讲会和高研学术演讲会活动,学术气氛异常活跃。语言所里不少同志还经常自发地组织学术沙龙活动,进行专题研讨,其中每月一次的“理论语言学沙龙”自1985年起至今目连续举办了127次,国内外许多同行都曾参加过这里的讨论,为活跃所里的学术空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十五年间,语言所的几代学者脚踏实地,锐意进取,努力挖掘汉语事实,继承良好的学术传统,积极探索新的方法,不断更新学术观念和研究手段,为我国语言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古语说四十而不惑,正当盛年的语言研究所在迈向二十一世纪的征程上,一定会以更加丰硕的成果奉献给社会。

 

傅懋勋、罗季光 1978 我国少数民族语文研究工作的回顾与展望,中国语文,1期。

傅懋?蕖⒅芏ㄒ弧⒄攀倏怠⒙奚饕侵鞅 1984 罗常培纪念论文集,商务印书馆。

李荣 1989 丁声树,方言,2期。

王均 1989 语言学界的一代宗师——纪念罗常培先生九十诞辰,中国语文,6期。

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秘书处 1956 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文件汇编,科学出版社

张伯江 1992 《中国语文》四十年,中国语文,6期。

《中国现代语言学家》编写组 1981,1982,1984,1985,1986 中国现代语言学家(第一至五分册),河北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