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会议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6 00:30: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术会议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术会议总结

篇1

本次会议开幕式由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孙淑芳主持。中国辞书学会副会长何元龙致开幕词,他表示,此次会议是中国辞书学会两个分委员会首次合作举办,希望与会专家学者打破学术壁垒,在融合中交流、碰撞。黑龙江大学副校长严明致欢迎辞,他简介了黑龙江大学的历史,并对俄罗斯语言文学与研究中心在发展历程中的成绩进行了回顾。

开幕式后,会议进入学术研讨,分为大会主讲和分会场讨论两个环节。在大会主讲环节中,9位专家分别做了专业、精彩的学术报告。徐时仪梳理了上起下至抗战胜利的百年间的辞书编纂发展演进,展现了在大变革时期辞书编纂新旧交替的转型和新式辞书的萌芽;李尔钢以《汉语大词典》为例,提出了义项增设或分合的基础在于广泛地查阅文献和深入地辨析书证,为辞书义项设置提供了普遍参考;高永伟论述了邝其照《字典集成》的缘起和传承、《华英字典集成》的影响,梳理了《字典集成》的蓝本和修订版等;于淑敏以《新闻传播学大辞典》为例,总结了专科词典框架和词目设置的常见误区,对辞书编纂和出版过程中的框架和词目设置有启发意义;徐祖友以实例为基础,分析了汉语词典自造例排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造例排序的原则和方法,有助于汉语词典自造例排序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田兵以《康熙字典》和约翰逊的《英语词典》为对象,抽取一定量的常用名词和科技名词,针对翻译进行对比研究,展现了两部词典的共性和差异;周琪系统梳理了戏曲辞典编纂的历史流变、分期和特征,论述了戏曲o典编纂发展等主要问题,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思考;张敏总结了当代中国辞书评论的种类,提出辞书评论发挥正面积极作用的条件,指出了目前辞书评论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建议;郑述谱指出,从事辞书史研究、进行辞书评论,一定要具有历史意识,编纂专科辞典,一定要具备多学科或跨学科的知识准备,有了这一纵一横,思维空间和创新空间就会有更大的拓展。

为加强与会人员的交流和沟通,本次会议在分会场设置上改变了以前按专业委员会分组的做法,根据论文议题设置了“中外辞书编纂史与词典学史”“大数据背景下的辞书编纂理论与实践”“辞书编纂理念手段创新及其应用”三大分会场。

在“中外辞书编纂史与词典学史”分会场,王德怀介绍了维吾尔语词典编纂出版的发展历程,说明了维吾尔语文化的多元性;温朔彬分萌芽期、发展期、繁荣期评述成语辞书的编纂历程;蒋文凭追溯专科学习词典的发展源流,探讨了我国专科学习词典研编的发展前景;杜翔说明了如何把握语文辞书编写中条目思想性的“时”和“度”,从而保障条目思想性的“性”;安志伟从多角度分析了《通俗常言疏证》这部辞书,阐述了俗语发展变化的过程;张晖认为术语与语文词的二分应该以对立统一的观点来对待;吴哲结合世界图景理论解析术语词典编纂的内在规律和外在原则;张金忠梳理了汉俄词典编纂的历史脉络,并介绍了汉俄词典编纂现状;窦可昀论述了不同类型的法律词典在俄语法律词汇研究中的作用;张春新分析了达里所编的《大俄罗斯语详解词典》,阐释了达里的词典编纂理念。

在“大数据背景下的辞书编纂理论与实践”分会场,潘正安指出了语文辞书中科技词条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张德意指出数字化背景下传统辞书边缘化的现状,提出了应对措施;赵福生分析了我国小语种专业辞书现状,讨论了该类辞书的必要性和社会意义等问题;马立东根据英国国家语料库的词频数据,验证大规模语料库词频数据在词典形态语义网络构建中的应用效果;陈丛梅介绍了《当代词典范式演进的后现代主义精神》一书,探讨了作者对词典范式精神的现代性守望;袁新民从收词、释义、应用等可操作性方面对英语学习型字典的数字化进行了全面探讨;何家宁、何永香回顾了CIF这一贸易术语汉译的相关研究,对该术语的译名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李家春以《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八版为例,探讨了汉英两种语言中运动事件表达方式的凸显性差异及词典编纂中的翻译问题。

在“辞书编纂理念手段创新及其应用”分会场,徐时仪指出语文辞书编纂应秉持求是与致用、规范与描写等理念;刘立香指出词目词的价值在双语词典环境下呈现出语内价值和语际价值之别,双语词典可借助词典手段和翻译策略来呈现价值差异;于峻嵘认为可以借鉴现象学“视域理论”,为研究同义词词典释义问题提供参考;张相明分析了词典中的语义网络信息,概述了词典学中的语义网络信息处理研究;叶其松对《俄语积极词典》中的释义元语言进行计算分析,论述其频率、语法和语义属性;王圣良论及专科词典编纂中的词目翻译补充问题,并提出了释文补充的基本要求;李静梳理了现代汉语词典中成语异形词立目的情况,并提出了自己的考量;张立娟对汉语工具书附形部首产生存在的原因、处理方式等进行了分析。

篇2

2012年6月9日至10日,由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主办的“回儒世界观与中国伊斯兰研究的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陈守仁国际研究中心召开。此次研讨会是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康安·理法伊斯兰研究讲座”系列研讨会之一。该讲座由土耳其女子文化协会于2011年捐设,旨在推进不同宗教、不同文明之间的平等对话,每年邀请一至两位杰出的国际伊斯兰研究学者常驻北京大学,开设课程并举办相关主题的学术研讨会。今年受邀的首批讲座教授分别是来自纽约州立石溪大学的宗教学教授威廉·柴提克和村田幸子。诸教授在北京大学开设了《回儒世界观》课程,与此同时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组织了本次研讨会。

本次会议邀请到伊斯兰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近30人,分别来自北京、江苏、上海、宁夏、陕西、甘肃等地高校及研究机构。参会的学者围绕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并完成其地方化和民族化的过程、明清之际“回儒”的思想等主题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哲学系教授,哈佛大学终身教授杜维明先生致辞欢迎学者与会,并参加了会议全程的讨论。会议共分为“回儒世界观专题”“回儒专题”“中国伊斯兰教”“文本与文献”“哲学与神学”“历史与现实”“文明与文化”等7个主题共12节讨论。

在“回儒世界观”主题会上,宁夏社会科学院杨怀中名誉院长作了关于《儒学与伊斯兰文明结合的现代意义》的发言,杨怀中先生首先回顾了中国历史上回回学者的的丰富著作。其次,他认为回族经师不仅重视自身学习,而且与儒家学者有很多交流,在此背景下,刘智、王岱舆等回儒学者应运而生。另一方面,现代的儒家学者研究也关注伊斯兰教,比如唐君毅先生,强调宗教间的对话,儒家的宗教性以及其在人伦日用的人文精神可以提供与各种宗教协调的资源。再次,现代儒学研究代表杜维明先生对于文明对话、对于伊斯兰的研究,值得我们学习与反思。最后,中国民族的发展,需要伊斯兰与儒家文明的共同努力等不同角度论述自己的观点。

村田幸子(Sachiko Murata)及威廉·柴提克(William Chittich)教授的报告谈及“为什么要研究回儒世界观?”。村田幸子教授在报告中讲到,柴提克博士(Dr.Chittick)和她从15年前开始研究回儒文本。从那时开始,他们就和中国研究伊斯兰教的学者们保持着密切的交流。显然,许多中国学者并不认为回儒学说与主流伊斯兰教学说一脉相承,其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于20世纪发生的一些事件而导致的回儒思想传播的停顿和断层。由于相关的伊斯兰教的系统教育的消失,中国的穆斯林不得不重新学习他们自己宗教的思想传统和文化习俗,并且,他们中大多数依赖于外部资料,尤其是那些西方历史学家的作品。即使学习阿拉伯语的人也很少能够深入研究在安萨里(Al—Ghazali)之后发展的诸多的学派思想。我们需要谨记的是安萨里正处于穆斯林学术圈百家争鸣、成果辈出时代的开端,而非终结。毫无疑问,安萨里是伊斯兰教培养出的最伟大的学者之一,但是他对于之后伊斯兰教学说的影响却被后世其他一些人物所掩盖了,尤其是在那些以波斯语为主要学术语言的地方,例如欧洲和亚洲的非阿拉伯语伊斯兰教国家,从巴尔干半岛国家,土耳其途径中亚并一直到印度和中国。

篇3

能否服务大局是衡量秘书处工作好坏的首要标准。在学生会历次重大会议中,秘书处起草修改相关工作报告、做好会前筹备、会场布置及会议服务工作。秘书处充分发挥作用,上下衔接,左右协调,为工作的正常开展起到了中枢作用。

二、增强服务意识,全力做好日常工作。

这半年来,全体成员树立秘书处工作无小事的思想,勤工作,讲服务,办实事,重质量,任劳任怨做好各项日常工作。热情疏导,协调帮助解决一些成员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三、增强管理意识,重点做好规范工作,建立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

秘书处是学生会连接上下的桥梁、协调内外的纽带,上传下达的中枢,工作面广量大,任务繁杂,秘书处主要把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提高效率作为事务性工作的主线,一抓工作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整理各部门工作总结,在每学期开学初做好学生会主要活动的计划,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责任明晰、整体推进,使学生会会议和活动有序开展。二抓督促检查,以上级制定的重要文件、召开的重要会议精神及确定的重点工作的落实情况秘书处人员和岗位进行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并健全内部管理,如值日、值班的安排,做到时时有人,使事情如期进行,定期上交的工作总结与计划,建立规范、合理、简洁的工作流程,做到忙而不乱、杂而有序,确保工作质量。此外,积极配合其它部门开展各项工作等。

篇4

80多年来,学校以学风优良、人才辈出而闻名。朱训、周克玉、赵连城、韩星臣、王琢、周德藩、夏振亚、曹振琦等一大批著名学者、专家都曾在此求学。近年来,学校领导提出了“五个打造”的办学理念,即打造诚信阜中、品位阜中、品牌阜中、激情阜中和绿色阜中。校园内四季飘香,曲径通幽,透出环境育人的文化气息。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感恩教育活动,着力打造感恩型校园文化,正在建设中的南校区占地300余亩,将成为苏北地区设施一流的现代化学校。

一、加大投入,为推广现代信息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校以“五个打造”办学理念为依据,探索出了全新的办学思路,学校领导对信息技术教育工作非常重视,在注重传统学科教育教学的同时,构建了以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学科活动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为特色的新型教育模式,全面推动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进程。学校在全省率先成立了电教处,其职能是加强对现代化教育设施的资金投入进行论证和评估,逐步形成了以信息技术教育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办学特色。学校先后接待过中央电教馆、省市电教馆并组织的多次参观交流活动,承办了全省中学生信息技术夏令营活动以及省、市、县电教部门的多项活动。

学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与支持下,积极进取,前瞻思考,勇于开拓,敢为人先,在学校现代化设施的投入上不惜重金。学校分三期投入近千万元的资金来启动和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首先,投入280万元为教学一线的教师优先配备电脑,为每一个办公室配备一至两台电脑;为每个班级都安装了价值7万元的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计算机、电动屏幕等多媒体设备;投资180多万元装备了5个视听多媒体教室,采用TOP2000教学平台,不仅满足了学校大型集会和讲座的需要,还满足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素材进行教学的需要。

二、强化培训,提高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学校制定出《语音室管理制度》、《微机室管理制度》、《校园网中心机房管理制度》、《校园网用户管理制度》、《多媒体教室使用管理制度》以及《电子阅鉴室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基本实现了学校人事管理、财务管理、教师业务档案管理、班主任业务档案管理和学生档案管理等的数字化。

学校先后办了二十余期培训班,对所有教师进行考级培训。同时积极组织老师们进行电脑操作、课件制作、网络设计等各种比赛,迅速提高了教师们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目前,教师们不仅都能熟练的操作电脑,而且都不同程度地掌握几何画板、PowerPoint、Flash及Authorware等实用课件制作软件的操作与应用。

以CAI教学公开课为契机,营造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的良好氛围。学校每学期均安排一次面向全市的公开教学活动。为丰富课堂教学,充分发挥现代电教媒体在课堂教学中效益,促使各学科组在公开课的准备过程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研究课件制作和课程设计、改革教学方法和教育评价。

三、立足校情,构建信息技术课程模式。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除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外,还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方式和鉴别能力,这是当今中小学教育素质教育中面临的新任务。因此,学校密切联系校情和学情,构建“必修+选修+竞赛辅导”的信息技术课程模式。

1、配置专业师资,全面开设信息技术课程。

作为国家级示范高中、省重点中学,社会各界对学校的期望很高。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引进了12位师范大学的计算机专业的青年教师,学校并没有因为升学压力而有所偏废。目前,学校在初一、初二和高一年级全面开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在高二年级开设了选修课。根据江苏省从05年全面实施新课程,下学期学校计划在高二年级还要开设通用技术课程。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学校的信息技术工作的成绩取得辉煌的成绩。历年由省统一组织的信息技术会考中,学生的通过率都在91%以上。学生能够做到浏览互联网、下载网上资源、发电子邮件、简单的文书处理、制作简单的个人主页。

2、重视竞赛辅导,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

为了满足计算机爱好者和在计算机方面有一定特长的学生的多方位发展,目前,学校在各个年级都不同程度的开设了小报制作、动画设计、程序设计等竞赛辅导课。一方面是为省、市、县各部门组织各类信息技术竞赛推荐人才,另一方面也为更多学有余力、学有专长的学生提供一个锻炼、展示和发展的平台。

四、相机渗透,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学校多年来重视现代化教育技术全面渗透,充分利用声、光、电技术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现代化的学习环境和气氛,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实施课堂教学,切实体现了学校的课堂教学以师生互动度、学生渗透度、思维发散度、学生合作度为目标的新课程改革的新思路。在现代化信息技术方面,在全市乃至全省处于领先地位。2001年省青少年计算机奥林匹克应用竞赛中,潘腾宇、顾颖同学分获省一、二等奖;在省首届青少年电子制作大赛中

,初中组荣获团体一等奖,高中组荣获团体二等奖。2002年省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邱汉成、陈成、姚远等同学获一等奖;在第二届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中,陈昕同学创作的《绿茵垫土》作品获得二等奖,国家教育部副部长王湛亲自为其颁奖;2003年在省青少年奥林匹克信息技术应用竞赛中(一、二阶段),殷雄峰、王伟、王茳、何晨等同学获得一、二等奖;在05年省电子技师应用技术大赛中,学校初中、高中代表队均获得省团体一等奖,其中7名同学获得一等奖,7名同学获得二等奖,学校被评为先进单位。教师在辅导学生中倾注了汗水和心血,许多老师撰写的论文在省论文评比赛中多次获奖。

篇5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专业图书馆 变革与转型 学术会议

分类号 G251

DOI 10.16810/ki.1672-514x.2016.02.002

On Research Library Change and Transformation Academic Conferences

Xu Junlin, Dong Zeshu

Abstract Academic conferences not only reflect the theoretic research and practice, but also promote the research quality and the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Whil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chievements of academic conferences on library transition are summed up, this paper expounds that academic conferences on library transition give a major push to the library theory and practice.

Keywords University Library. Professional library. Change and transformation. Academic conference.

研究型图书馆包括大学图书馆和科研院所图书馆,由于二者在服务对象、服务功能、服务策略上具有相同的属性,故可将其作为同一研究对象。学术会议是一种以促进科学发展、学术交流、课题研究等学术性话题为主题的会议,也是促进学科发展、推动学科实践的重要方式。近年来,研究型图书馆为应对信息环境变化和用户需求多元化发展带来的挑战,进行了一系列变革、转型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其中图书馆专业学会、专业期刊杂志社、大学图书馆等机构组织的专业主题学术会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促进了学术繁荣,将图书馆变革与转型理论研究推向,为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发展实践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导。因此,本文以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发展学术会议为研究内容,总结研究型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发展学术会议的特点、成果,并阐述学术会议对图书馆理论和实践的推动作用。

1 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学术会议及其特点

学术会议作为重要的学术活动方式,是科学和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学术会议是科研人员收集科研资料、发表和交流学术观点、沟通研究信息、激发创新思维、把握科技前沿和最新发展动向的重要渠道和途径[2]。阶段性同一或相近主题的学术会议集中反映了某一学科领域的研究动态、研究方向和前沿领域。2010年以来,研究型图书馆举办了一系列关于图书馆变革、转型、发展的学术会议(见表1),推动了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实践探索的进程。

此外,《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在2013年11月在云南腾冲以“图书馆的变革、转型与超越”为题召开学术会议,总结国内外对图书馆变革的理论研究成果,推动图书馆变革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2014年9月在吉林延吉市以“转型期图书馆服务模式变革”为题召开学术会议,探索图书情报机构及其服务模式向知识、智能、智慧、泛在以及开放创新方向转型的策略。

研究型图书馆持续开展的变革与转型研究学术会议具有明显的特点,表现在:①会议组织者为不同类型的学术机构、组织或团体。大学图书馆、图书馆学术机构、专业期刊杂志社、科学研究院等都围绕着变革、转型、发展的主题召开学术会议,表明了不同的机构都在关注图书馆变革与转型这个主题。②会议组织形式多层次。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学术会议包括国际性学术会议、高层次学术会议、专家论坛等,表明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已经成为中外图书馆界研究的热点。③会议主题内容明确。信息环境的发展、科学研究范式的变革、用户信息需求与行为的变化已经对图书情报工作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图书馆的服务不应停留在信息服务层面,而是必须以新的服务模式来应对变化了的信息环境与需求。虽然国内外各类型图书馆都有各自不同的发展需求,也都面临着相同的变化和挑战。因此,以知识服务推动图书馆的变革和转型发展成为学术会议研讨的中心内容。

2 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学术会议的主要成果

学术会议的功能就是交流学术思想、展示学术研究成果。学术会议成果大多不在正式刊物发表,属于灰色文献,但其含有大量的最新学科研究信息,是了解学科发展动向、水平和最新成就的重要信息资源。研究型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学术会议产生了众多成果,主要包括学术报告、会议征文、会议综述等。

2.1 学术报告

学术会议的主要议程是进行学术报告。学术报告是专家学者就自己的研究成果或某一专业知识通过大会演讲的形式进行专题发言,通过会议交流,起到传授知识、沟通信息、开阔思路、更新观念、扩大合作等多种功能[3]。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学术会议报告人不仅有中外著名的图书情报学专家,还包括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大学和专业图书馆馆长,代表着图书馆转型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最高水平,具有引领和导向作用。本文所列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学术会议交流学术报告134场,反映了在图书馆变革转型这一领域学术研讨的繁荣与学术活跃度(见表2)。

2.2 会议征文

向会议提交学术论文用于会议宣读、交流、讨论是学术会议常见的方式。一般来说,会议论文围绕某个科学领域进行集中研究,并通过学术会议交流,产生智力“碰撞”,有利于形成学术“群落”,并利用专家学者的集体智慧来解决学科发展和实践中的难点问题。

研究型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学术会议除学术工作会议和专家论坛外,有四次学术会议进行了图书馆变革与转型研究征文活动。其中,“学科馆员服务:战略、模式和最佳实践”学术会议收到征文129篇。“变革与走向:重新定义大学图书馆的未来”国际学术会议共收到来自大陆地区和海外的作者投稿69篇。从会议征文作者来看,包含了研究院所、高校不同层次的图书馆专家、学者。其中,大陆作者来自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等大学图书馆;海外作者主要来自美国、德国、波兰、澳大利亚、印度、沙特阿拉伯,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

2.3 会议综述

会议综述是通过整理、分析、研究会议的学术报告、学术论文等材料,采用客观叙述和综合评价的方法,对会议主题、成果以及会议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和深入研究而形成的文章体裁[4]。会议综述要求客观公正地介绍学术会议不同的学术观点和见解,提炼出学术会议的内容要点,分析学术研究对推动学科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作用,其目的是引导人们对某一学术问题或某一理论问题作更进一步的探究。

2010年以来的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学术会议有三篇会议综述公开发表在学术期刊上,对于传播会议学术成果,促进图书馆变革与转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赵树宜在《推动图书馆向知识服务转型――2012学科馆员服务学术研讨会综述》中,从学科馆员的战略与布局、任务与方法,不同类型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实践经验,嵌入式个性化学科馆员服务的组织机制等方面,全面阐述了学科馆员服务战略,总结了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实践的经验和成果,深度分析了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的战略规划和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等[5]。《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记者撰写的《知识服务推动图书馆转型――“2012知识服务专家论坛”纪要》,围绕知识服务动因、范畴、核心、实践、主体的分析,阐述了图书馆转型与重新定义、知识服务概念到战略、知识服务模式到机制、知识服务从案例到应用、知识服务人员素质与人才培养等问题[6]。张春红、廖三三、巩梅等人撰写的《变革与走向:共同探索图书馆的未来――北京大学图书馆建馆110周年国际研讨会暨PRDLA2012年年会综述》,对会议战略规划与管理创新、知识发现与学科服务、用户研究与服务推广、数据管理与数据服务、合作与共享、社会媒体与共享空间等6个专题的主要报告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促进图书馆应对挑战、深入思考未来图书馆的定位和方向、重新制定发展策略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7]。其他学术会议在会后以新闻稿的形式进行了报道,宣传会议内容,展示会议成果。

总之,纵观历次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学术会议,其理论成果丰硕,展示了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反映出图书馆“变革与转型”这一主题的最新学术动态,体现了图书馆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成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3 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学术会议的作用

以图书馆变革与转型为主题的学术会议,对图书馆所处的信息环境和面临的挑战以及用户需求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图书馆变革的必要性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对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发展的方向进行了认真的探索,从而掀起了图书馆变革与转型研究的,推动了研究型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发展的实践探索。

3.1 深刻分析图书馆转型背景,阐明图书馆转型的必要性

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学术会议深刻分析并揭示了当代图书馆在全球化、信息化环境中的生存特征及其面临的困境,为研究型图书馆变革和转型提供了现实依据。

从图书馆面临的环境来看,进入21世纪,在计算机技术的推动下,互联网技术、数字化技术、现代通讯技术越来越成熟,尤其是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人们通过电脑、手机、手持阅读器等设备,能方便地获取工作、学习、研究需要的信息和知识,上网浏览、使用搜索引擎、在线购买已成为人们信息获取的主渠道。信息传播的方式和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的多元化,使图书馆的业务分散而出现功能萎缩。事实上,研究型图书馆到馆人数减少、图书流通降低、参考咨询下降、编目业务边缘化、期刊阅览室“门可罗雀”已非罕见。

从图书馆面临的挑战来看,表现在:①互联网搜索引擎的挑战。以Google为代表的网络运营商,在网络上提供了大量的纸本图书数字化资源;以百度为代表的百科类和资讯类服务取代了了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8]。图书馆资源中心地位丧失,专业价值遭受质疑。②信息机构的挑战。CNKI、万方数据、维普、超星等数据库商不仅与图书馆争夺用户,推出了大量数字化图书、期刊,并开设提供网上阅读服务的网站向用户开放,而且还垄断了图书馆赖以生存的数字信息资源。③图书馆用户的挑战。图书馆用户需要的已不仅仅是文献产品的供给,而需要有深度的知识产品。然而,图书馆的专业能力往往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导致用户抛弃了图书馆。因此,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学术会议对图书馆所处生存环境进行了深刻的分析,阐明了研究型图书馆变革与转型的必要性。

3.2 重新定义图书馆功能,确立知识服务为转型发展方向

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学术会议对未来图书馆的功能、转型发展的方向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提出重新定义图书馆的功能,以知识服务推动图书馆转型的战略举措,为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

重新定义图书馆的功能。传统的以文献服务为中心的图书馆功能已经无法适应信息环境和用户的需要,未来的图书馆必须适应用户的多元化需求,承担多元化的功能和角色。这就要求图书馆应进一步深入地了解、分析、研究新信息环境下用户的需求特征和愿望,形成差异化的知识服务策略,并通过业务流程重组,形成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重新定位图书馆的功能。正如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丛树海教授所言:“大学图书馆发展战略的调整首先必须解决图书馆自身定位的问题。大学图书馆作为一个多功能机构,应该成为大学的信息中心、学术活动中心、研究中心以及学习中心。”[9]

以知识服务推动图书馆转型。数字移动环境下,知识生产、存储的整个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知识存在的方式不仅仅包含传统的出版文献或数字化后的数据库,而是还包括广泛存在于网络的原生数字资源。用户对文献获取已再不感兴趣,而希望直接获取知识单元,甚至直接使用知识单元。知识获取、使用、需求呈现多样化,要求图书馆能够从知识管理层面上进行知识组织和知识挖掘,从海量的信息中组织符合用户逻辑需求的知识内容,为用户的教学和科研提供对某个知识领域的持续跟踪、深入挖掘的知识产品,并有针对性、选择性地向用户推送知识产品。而要完成这个使命,图书馆员也应顺应时展而求变,成为数字时代的知识导航员和知识管理者。总之,几年来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学术会议,确立了以知识服务作为未来图书馆发展的方向,并以知识服务推动图书馆的转型发展,这一具有深远意义的研究成果已经成为图书馆界的共识和行动指南。

3.3 总结知识服务模式,推动图书馆转型的实践探索

目前,图书馆在知识服务推动图书馆转型的实践上形成了较多的发展模式,包括学科化服务、信息共享空间(IC)、咨询服务、智慧服务、机构知识库等等。高校及专业图书馆转型中应用最广泛和典型的模式有学科化服务和信息共享空间建设。

学科服务是图书馆知识服务的主要形式。在图书馆变革与转型研究的推动下,高校和专业图书馆在学科馆员服务领域进行了创新变革和实践探索。通过变革传统的以文献信息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不断探索学科馆员服务的新理念、新方法,形成适应新信息环境的学科馆员服务工作流程、服务规范和运行机制。可以说,以知识服务为核心的学科馆员服务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如中国科学院研究所近十年来在学科馆员嵌入科研一线的知识服务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的实践,逐步形成适合数字化科研的文献情报需求的知识服务模式[10],此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大学图书馆不断深化学科馆员制度,探索学科馆员知识服务推动图书馆转型的实践。

信息共享空间(IC)建设是知识服务的另一种形式。图书馆IC空间由实体环境、虚拟环境和技术环境构成,包括多媒体空间、知识空间、学习空间、研究空间、文化空间、创新空间、社交空间等,可支撑个人学习、团体协作、信息咨询等活动。通过举办名家讲座、艺术展览等,IC空间还为用户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促进跨学科的协同创新思维。不论从功能设计、空间构造,还是提供服务、细节关注等方面,IC空间都贯彻了活泼多元、合作共享的理念。如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建立以泛学科化服务体系为核心的组织机构、管理策略与运行机制,全方位支撑教学与科研过程;北京大学图书馆进行了物理空间的改造和虚拟空间的建设,其虚拟空间包括针对大学生的学习空间和针对教师的研究空间,学习空间里有相应的课程指南、教学大纲、参考文献、习题库、作业等;研究空间中提供科学研究所需的资源和各种各样的工具等等。近年来,研究型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的实践,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深化了学科馆员服务制度,推动了图书馆向知识服务转型。

4 结语

研究型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学术会议既是应对图书馆面临信息环境和用户信息行为变化而开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总结,又是对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方向的探索和指导,对于丰富图书馆学研究的内容,促进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发展研究,推动图书馆转型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纵观若干次学术会议对图书馆变革与转型研究来看,还存在诸多不足:①将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原因归结为外力的推动,对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内力推动研究不足;②对知识服务如何实施未能形成明确的技术方案;③变革与转型研究集中在高校图书馆和研究院所图书馆,对其他图书馆如何变革与转型鲜有涉及。因此,在图书馆变革与转型这个领域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实践,既丰富和完善图书馆学理论,又指导图书馆变革与转型发展的实践,以彰显图书馆学术研究的价值。

参考文献:

[ 1 ] 刘兴平.学术会议的兴起与发展[J].科技导报,2010,28(6):19-24.

[ 2 ] 林则夫,李建平,纪建悦,刘玉珠.提升学术会议质量的若干建议[C].信息时代的学术交流:中国科协第四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北京:108-114.

[ 3 ] 高凤云.科技情报机构学术报告工作的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12(24):204-208.

[ 4 ] 方乐.会议纪要和会议综述辨[J].秘书,2007(11):35-37,45.

[ 5 ] 赵树宜.推动图书馆向知识服务转型:2012学科馆员服务学术研讨会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12,56(9):145-147.

[ 6 ] 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知识服务推动图书馆转型:“2012

知识服务专家论坛”纪要[J].图书情报工作,2012,56(3):5-11.

[ 7 ] 张春红,廖三三,巩梅,等.变革与走向:共同探索图书馆的未来:北京大学图书馆建馆110周年国际研讨会暨PRDLA2012年年会综述[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31(1):5-14.

[ 8 ] 初景利,杨志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图书馆新消亡论论辩[J].图书情报工作,2012,56 (11):6-11.

[ 9 ] 陈骁,刘金涛,谭丹丹,等.巨变中的大学图书馆:现状思考与学科化服务发展趋势:2010年“全球化视野・大学图书馆馆长论坛”综述[EB/OL].[2013-09-26].http:///dotnet/news/newcontent.

aspx?ID=1110.

[10] 刘细文,吴鸣,张冬荣,等.中国科学院研究所文献情报机构的知识服务探索与实践[J].图书情报工作,2012,

56(5):5-9,31.

――――――――――――――――――――――――

许军林 乐山师范学院图书馆研究馆员。四川乐山,614004。

篇6

涂序彦曾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学术指导委员会主席,是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的主要创建人、我国“人工智能”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的“广义智能信息系统论”为“人工智能”学科提供了统一的理论架构,他倡导的多学派兼容、多层次结合、多智体协同的“广义人工智能”学科体系,为现代“人工智能”学科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提供了研究开发策略,他提出的“广义智能学”促进了“智能科学技术”新学科的诞生。1988年,他编著的高等学校教材《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获电子工业部优秀教材一等奖。

1977年,他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工作,主持“控制论组”,与北京市中医院合作,研究开发我国第一个中医专家系统“关幼波中医肝炎诊断治疗程序”,这也是世界第一个中医专家系统。1985年,主持“国家经济信息专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提出大型“多级专家系统”新方法,获国家“七,五”攻关重大成果奖。

1960年,在第一届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世界大会,创立多变量控制系统的新原理:“协调控制”理论,他提出的升船机多电机同步的“协调控制”方法应用于三峡工程。1981年,在《科技管理与科学学》发表“论协调”,提出创建“协调学”新学科。

1977年,涂序彦发表我国“大系统理论及应用”首篇论文,1985年,创立“大系统控制论”,1994年,撰写出版《大系统控制论》专著,发展“控制论”的新学科。

1979年,根据国情,他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最经济控制”理论,提出天文科学卫星“最经济姿态控制”新方法,在《自动化学报》发表了关于“最经济控制”多篇论文。

1980年,总结有关“生物控制论”的科研成果,主持编著我国第一本《生物控制论》专著,由科学出版社出版,重点研究“人体控制论”,他提出“针麻-多级协调控制过程”,“经络-人体控制系统”新学说。

1977年,涂序彦发表我国“智能控制及其应用”首篇论文,开拓“智能控制”新技术,1985年,提出“多级自寻优、自协调控制”新方法,1990年,参与发起主办“全球华人智能控制与智能自动化”大会,任大会主席之一。2004年,在国际“人工生命与机器人”AROB学术会议宣读论文“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based onArtificial Life”。

1985年,在IFAC/IFORS/IFIP国际学术会议,涂序彦提出“智能管理”(Intelligent Management)新概念,开拓我国“智能管理”新方法、新技术,1995年,撰写《智能管理》专著,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10年,他和马忠贵博士撰写《协调智能调度》专著,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

1995年,在“人工智能”与计算机“仿真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上,涂序彦提出“智能仿真”的概念与系统架构,2009年,应邀在中国计算机仿真高层论坛作“协同智能仿真”大会报告。

2000年,开发“智能信息推拉”技术、“基于公共知识库的智能通信”系统,2004年,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信息网络学术会议,作大会报告“智能通信与智能网络”,2005年,提出“互动智能通信”的概念,2008年,他和马忠贵博士撰写《智能通信》专著,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2002年,涂序彦发起并主持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首届“人工生命及应用”学术会议,提出“广义人工生命”的概念和类谱,2003年,在国际“人工生命与机器人”AROB学术会议宣读论文“Generalized Artificial LifeRace&Model”,2004年,主编《人工生命及应用》论文集,2005年,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2年,涂序彦与曾广平教授等合作,提出“软件人”的新概念,200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计算机网络环境中的虚拟机器人一软件人”支持,2004年,提出“广义软件人”,2007年,总结相关研究开发成果,撰写《“软件人”研究及应用》专著,由科学出版社出版。2008年,主持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Humanized Systems,作大会主题报告“Advanced Intelligence,Humanics,SoftMan”。

2002年,涂序彦与韩力群教授合作,提出“多中枢自协调人工脑”的新概念,2004年,在AROB国际学术会议“Study of ArtificialBrain based on Multi-Centrum Self-Coordination Mechanism”,2009年,总结相关研究开发成果,撰写《多中枢自协调人工脑》专著,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2003年,他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第十届全国人工智能学术大会报告中,提出“人工智能”的姐妹学科:“人工情感”的新学科架构。2004年,在北京主持召开中日国际学术会议,作大会报告“Artificial Emotionand its Applications”,提出“IntelligentAnimation,Intelligent Game,IntelligentFilm&Television”。

1991年,在全国“智能控制”学术会议的大会报告中,涂序彦提出“智能控制论”新学科架构,2010年,他与王枞教授等合作,撰写出版《智能控制论》专著,在科学出版社出版。

2004年,在“智能系统”国际学术会议,涂序彦提出“拟人系统”新概念,2005年,在中国武汉,发起并主持第一届“拟人系统”国际学术会议,他提出创建“拟人学”新学科,2008年,在中国北京,主持召开“拟人系统”国际学术大会。

2005年,他的诗集《糊涂集》包括:理智篇、山水篇、情感篇等涂诗四百首,由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

篇7

会上介绍了本届年会分会场设置情况及组织筹备工作安排情况,强调了分会场筹办过程中的外事工作注意事项和国际分会场要求,明确了年会信息工作平台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并针对有关分会场学术活动组织和会务工作等方面事宜进行了有效沟通。

刘兴平就做好本届年会组织工作、提高学术交流质量提出如下要求:

一是要着眼特点,瞄准特色做工作。年会主题要符合国家总体方针和大势;要从举办地特点出发,打造本届年会独特风格;要突出学科交叉,鼓励联合办会;采用卫星会议等模式,扩大年会规模;要认真组织好国际分会场,推进年会国际化进程。

二是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环节做工作。要遵循学术交流的规律,把握学术会议的特点,注意提高学术交流的质量和实效;要突出专家主体地位,切实把学术交流的主导权交给科学家;要鼓励质疑、争鸣,注重学术信息的流动,学术思想的交锋;强调专家全程参会,做好监控、保障和服务工作;做好学术成果的利用和转化工作。

三是要克服弱点,盯着问题做工作。要认真总结往届年会组织工作中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树立一盘棋的总体思想,全盘考虑与策划,根据学术会议的流程,按时间进度有序做好组织工作;要加强信息沟通畅通,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强调学会独立自主办会,防止层层承办、转包办会;要坚持主动热情服务,防止虎头蛇尾甚至蛇头蛇尾。

篇8

首先,我谨代表全院职工对各位领导来临指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对长期关心我院科研教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各级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年在科教兴院方面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一、紧密结合临床实际,开展科教创新

积极鼓励专业技术人员结合临床搞好科研工作,为临床一线科研人员创造了宽松的科研环境,如:皮肤科付主任赵健斌博士的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正式启动。

年我院获徐州科技成果奖共9项,其中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一项获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二等奖;有十一项确立为徐州市科技课题,三个确立为市指导课题;全院专业技术人员216篇,其中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39篇。

二、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促进人才培养

1、对省重点专科、徐州市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在设备购置,人才外出进修学习、学术活动、科研课题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

2、对年-年我院第二周期重点人才进行动态管理,定期考核,在第二周期的16名重点人才中,绝大部分能够积极进取,开展新业务,结合临床开展科研、积极带教,但也有少说同志成绩平平,我们提出警告,并通过动态考核的方式奖优汰劣。

三、加强教学带教水平,任务教学相促进

医院教学水平直接反映一所医院的动态实力,我院在临床带教方面:

1、注重培养一批中青年(45岁以下学历层次较高)教师队伍。

2、坚持带教骨干集中备课,发挥教学科秘书作用。

3、做好实习生、进修生的带教和管理。今年共接收实习医生158人,护士实习193人,进修医生96人,护理10人,并评选出优秀实习学生。李之林获徐州医学院优秀讲课标兵。周彩霞、施海、赵田获优秀奖。2人申报兼职硕士生指导教师。(12名硕导)

4、眼视光学专业是徐州医学院临床三系,独立承担教学集体。

5、获南京医学大学临床实习中期检查一等奖。

四、积极参加承办学术会议

完成省级医学教育项目3项(妇产科、眼底病、耳鼻喉)800人次参加学术交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5人次。全国学术会议56人次,省级64人次,外出进修9人次,邀请加拿大、德国专家来院讲学。选派优秀骨干到美国、德国、日本、香港等进修、学术交流。

五、认真开展三基本训练

1、科教科、医务处组织了5场998人次的三基本考核,剑术率98%。夯实基本功,提高中青年医师业务素质。

2、健全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工作(26人),第一阶段15人,第二阶段11人,全省统一考试,11人获证书。

存在不足:

1、科研课题的档次、质量,有待提高。

篇9

随着世界多元化以及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拓展与深入,大学国际化已成为全球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一所大学的国际化程度直接决定着其国际竞争力的大小。院系作为高等学校办学的二级主体,其发展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学校整体国际化水平。因此,建立一套院系国际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并依此对二级办学实体的国际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可以使院系在国际化行动中的目标更加明确,更加全面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对提高学校整体国际化办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国际化研究现状

国外对大学国际化以及评价方面的研究较早并且十分全面。2001 年美国教育委员会在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对全国范围内的144所研究型大学的国际化现状进行了问卷评估,2003年正式出版了美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评估报告,对研究型大学、综合性大学、专科学院三类不同院校选用不同的国际化评估指标体系,并在每一类院校中区分出国际化高度活跃的大学和活跃度低的大学,总结高度活跃的大学在国际化过程中使用频率较高、行之有效的策略,并公布评估结果和提出建议[1]。德国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则在2007年开发出一套旨在对大学国际性与国际化进行测量的指标体系,紧紧围绕大学的学术研究和教学两项中心工作,从输入和输出两个维度,制定出涵盖教授、青年教师、学生、服务和管理、课程提供、毕业生以及大学国际声誉等核心指标的大学国际化指标体系[2]。

国内专家学者如陈昌贵、曾满超等,在《中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调查及评估指标构建》一文中,通过对中国26所研究型大学国际化情况的调查,揭示了在研究型大学与准研究型大学之间、世界前500名与非前500名研究型大学之间以及东部沿海与内陆的研究型大学之间国际化状况存在显著差异,并提出了战略规划与组织机构、人员构成与交流、教学与科学研究、相关条件与设施以及成果交流5类共18个指标[3]。李盛兵在《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初探》一文中根据大学国际化指标体系的构成、观测点和权重,构建了一个包括国际化观念与规划、大学国际化机构设置、学生结构国际化、教师结构国际化、课程国际化、科研国际化、中外合作办学等7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的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4]。王鲜萍在《大学国际化发展程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中指出大学国际化是在观念、行为、结果等三个层面上的发展演变过程,因此,可通过大学国际化观念意识、大学国际化能力以及大学国际化结果绩效等维度来构建大学国际化发展程度的各级评价指标,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提出了评价指标的具体量化方法,以期建立较为完善的大学国际化发展程度评价指标体系[5]。

除了对大学层面上国际化指标体系的研究以外,在院系国际化评价层面,国内一些高校也做过许多有益的尝试。2006年,复旦大学将“国际化工作评估”的指标纳入院系考核内容,在教学合作项目、科研合作项目、国际活动、合作成果与制度建设等5个方面对各院系国际化交流工作进行年终评估。哈尔滨工业大学将2012年确立为“院(系)国际化建设年”,致力于完善校―院二级国际交流与合作管理及支持体系,重点支持符合院系/学科需求的国际合作项目,重点发挥院系在国际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学校的国际化发展。西南交通大学自2008年起开始对全校各二级单位进行全盘考量,并专门制定了《西南交通大学国际化工作考核办法》。

二、院系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对笔者所在高校二级院系的调研,本文将高校院系国际化评价指标归纳整理为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国际影响等四个一级指标和30个评价点,并在指标建立过程中,重点考虑了以下三个方面[6]。

第一,充分把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的系统性与普遍性,设立指标必须对大多数院系具有普遍评价意义,并且能够全面反映各院系的国际化水平,避免各院系进行国际化建设的盲目性。

第二,充分发挥学校在国际化办学工作中的引领性与指导性,有效地满足各院系建设高水平学科、专业的需要,更好地发挥“以评促建”的作用。

第三,充分考虑评价方案的可操作性与简化评价程序,尽量从机关层面就能完成数据的采集、整理和统计,提高评价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三、院系国际化评价指标释义

(一)人才培养的国际化

1.出国交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最终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流能力、国际竞争力的人才。这就要求院系要做好与国外大学相关专业间的合作和学分互认等工作,尽力为学生创造出国学习、实践、学术交流的机会,使学生有切实的国际体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获得海外学位学生数、联合培养研究生数、长期交流学生数、短期交流学生数。

2.留学生。院系应具有开拓海外市场、吸引海外留学生到本院系学习的意识,要有培养留学生的能力,为本院系学生营造一个多元文化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可以从博士生数、硕士生数、本科生数、进修生及交换生数等几个方面来评价。

3.课程与专业。院系应该能在国际观念的指导下,把国际的、跨文化的知识与观念融合到课程中,开设一定数量的双语授课课程、全英文授课课程,通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管理、教材建设等各种形式,培养具有国际观念、国际视野和技能的国际性人才,同时吸引外国学生来校学习。进而,从若干门课程的“点”,形成品牌和特色专业的“线”,并使若干相关专业通过国际认证,提升专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提升所培养学生在国际竞争中的竞争力。

(二)科学研究的国际化

1.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与国外相关领域高水平研究者合作研究,是学习外国先进知识、技术、研究方法的一个重要途径。国际科研合作主要通过境外和境内项目数和境外项目经费数来评价。

2.“111”计划。高校“111 ”引智计划是国家抓住我国政治和经济实力迅速提高的历史机遇,推进我国高等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程的重要举措。对高等学校而言,重点科研基地的入选,是学校具有国际前沿水平或国家重点发展的学科领域的重要证明。为此,学校自身也应该设立校级基地,作为种子培养。

3.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基地或研究中心。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基地或研究中心是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学术中心,也是聚集一流学者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能够产生比较重大科学价值的创新成果,因此也是科学研究国际化中的一个重要评价内容。

(三)师资队伍的国际化

1.留学归国人员。院系应根据学科专业发展的需

要,在考察和了解海归学者的学术水平基础上,积极招募留学归国人员,同时创造各种条件将自己的教师送到国外进修学习。可以从具有1年以上海外经历的专任教师数、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数等方面来评价。

2.外籍教师。院系应当运用各种形式邀请国外知名学者来校开设课程和讲座,这不仅会给院系学术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而且也会增加相关专业的知名度和国际化氛围。可以从授课的外籍教师数、入选国家高层次外国人才计划数等方面来评价。

3.境外学者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教师出境进行交

流。院系应积极邀请相关领域国境外学者来院系进行学术交流,同时制定政策鼓励教师出国进行学术会议、学术访问等学术交流,提高院系的国际学术声誉和教师的国际竞争能力。

(四)国际影响

1.论文。论文是科研成果的重要体现形式,高水平国际论文是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学术界认可的重要体现,也是让国际学术界了解院系相关领域学术发展的重要途径。从重要程度来看,可以从Science或Nature论文数、SCI论文数、本领域国际公认最高学术刊物数等几方面来评价。

2.主承办国际会议与特邀报告。召开或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是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主承办国际性学术会议,既可为各国研究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还可提高会议主办方的国际知名度。参与国际学术会议,是研究者提高自身学术水平、拓展学术视野、提升自身及所属大学国际知名度的重要途径。但按照重要性来说,代表院系教师国际学术水平的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人数上,而更重要的是水平上,这也是将在国际会议上的大会特邀报告作为评价内容的主要原因。

篇10

本标准所指报告、论文可以是手稿、包括手抄本和打字本及其复制品;也可以是印刷本,包括发表在期刊或会议录上的论文及其预印本、抽印本和变异本;作为书中一部分或独立成书的专著;缩微复制品和其它形式。

2.定义

2.3 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它用途的书面文件。

学术论文应提供新的科技信息,其内容应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不是重复、模仿、抄袭前人的工作。

3.编写要求 您正浏览的文章由第一'diYifanwen.com整理;

报告、论文的中文稿必须用白色稿纸单面缮写或打字,外文稿必须打字。可以用不褪色的复制本。

报告、论文宜用A4(210×297MM)标准大小的白纸,应便于阅读、复制和拍摄缩微制品。

4.编写格式

4.2 报告、论文的构成

封面、封二(学术论文不必要)

题名页

序或前言(必要时)

摘要

前置部分 关键词

目次页(必要时)

插图和附表清单(必要时)

符号、标志、缩略语、首字母缩写、单位、术语、

名词等注释表(必要时)

引言

正文

主体部分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表

附录部分(必要时)

可供参考的文献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