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批制度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1 05:21:56

审批制度论文

审批制度论文篇1

作为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并联审批制度对于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体制改革,促进政务公开,进一步提高政府办事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革行政管理方式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就目前来看,并联审批制度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并联审批制度的组织架构、部门间协调以及对其监督管理等问题。

关键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政务服务中心 并联审批 多阶段行政行为

一、并联审批制度的基本理论

(一)并联审批产生的背景

1.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行政审批制度是包括行政审批的设定权限、设定范围、实施机关、实施程序、监督和审批责任等内容的一个有机整体。 行政审批制度是我国改革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行政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它对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根本上治理腐败,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及改善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指既要减少不必要的审批项目,还应调整行政审批的权限,减少环节、规范程序、提高效率、强化服务、加强监管、明确责任,建立结构合理、管理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审批制度。

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通过改革政府审批权逐渐由中央分散到地方。不过,这个时期的改革是不彻底的,只是一种行政权力框架内的调适,仅仅局限于政府系统内部。进入二十一世纪,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__年以来,国务院加大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力度,成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并《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这项改革作了统一的部署,为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供了组织保障。 20__年至今,国务院共进行了六次行政审批项目的改革,共计取消和调整了2232项行政审批事项,占原有比重61.96%, 地方政府更是将原有行政审批事项的半数进行了取消和调整。

2.《行政许可法》的颁布

20__年8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作为中国的第一部行政许可法,它是在进一步推进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出台的,也是世界上以单行法形式颁布的第一部行政许可法,其颁布和实施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它的通过标志着中国行政许可制度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也是我国行政法治建设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它对于巩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的成果,规范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行政许可法》对行政许可的设定、实施主体、程序、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各方面从制度上予以规范和创新,抓住了行政许可制度的瓶颈所在,使得行政许可制度改革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也为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供了指导思想和法律依据。同时《行政许可法》对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进行了明确界定,第12条从肯定的角度规定了有限资源的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的提供等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第13条则从否定的角度规定了"公民法人等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行业组织或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行政机关采用事后监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够解决"的可以不设行政许可的事项,从而确立了行政许可在设立方面的个人自治优先原则、市场调节优先原则、行业自律优先原则、事后监管优先原则。这四大原则不仅为公民个人、法人和社会自治组织和中介组织留了足够空间,而且为公民个人自由、社会自治、市场竞争提供了充分的法律基础,还为政府的行政许可权力设定了法律的边界,使政府的行政权力进入了有限政府的境界。这种情况下,政府就可以从行政审批的"泥潭"中脱身,集中精力行使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促使政府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化。

3.政务服务中心的建设

政务服务中心,指的是在服务型政府理念的指导下,政府职能部门通过集中办公的组织方式,采用高效和先进的服务手段,为公民或社会组织提供一体化服务的新型服务机构。政务服务中心作为政府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

除了解决审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之外,政务服务中心也在政府和群众之间起了一个缓冲地带的作用,在政府职能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过程中,使群众与政府或涉及行政审批的部门之间不直接发生冲突,对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巨大的作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载体就是行政服务中心:一方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的成果向政务服务中心提供动力支撑,比如大批行政审批事项的削减、清理和整合,为中心公开相关信息提供了便利;网上审批的推广,为中心推动电子政务提供了借鉴经验。另一方面,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又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比如集中办理、并联审批制度等被应用于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中。

(二)并联审批的涵义

1.行政审批的概念界定

目前,人们对行政审批的概念尚没有统一的认识,这主要是由于行政审批的范围繁杂且不明晰以及行政审批与行政许可两者之间的关系存在争议造成的。根据国务院的《关于贯彻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五项原则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中对行政审批的定义,行政审批是指行政审批机关(包括有行政审批权的其他组织)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提出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认可其资格资质、确认特定民事关系或者特定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行为。这一定义采用了实质认定的方式,把握住了"必须经过行政审批机关同意"这一实质,较全面的概括了行政审批主体、相对人及行政审批项目的范围,在实践上比较可行。

《行政许可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这与国务院《关于贯彻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五项原则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中对行政审批的定义实质上是相符的,本文即是从这一意义上使用行政审批概念的,即将行政审批视为与行政许可相同的概念。

通过对行政审批定义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出其具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行政审批的主体是依据法定授权、有相关管理权限的政府行政机关。在具体实施中,行政机关还可以委托其他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除行政机关以外, 一些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也承担实施行政许可的职能。这些组织一部分是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合法性,另一部分是行政机关下属的具有业务连带关系的事业单位或其他法人组织。第二,行政审批是准予特定的相对人享有某种权利或具有某种资格、能力的一种授益性具体行政行为。第三,行政审批一般以法律的禁止为前提,法律如果对相对人所从事的活动没有禁止性的规定,行政审批即无存在的余地。第四,行政审批对行政主体既有职权性,又具有职责性,是职权与职责相重叠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三)并联审批制度的意义

1.实现政务公开、促进职能转变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的《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指出"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对于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强对行政权力监督制约、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和提供高效便民服务,都具有重要意义。" 并联审批制度规定各审批部门需将行政审批事项的法律法规依据、需具备的法定条件、需提交的申请材料、承诺办理时限、收费标准及收费依据等行政审批有关的详细信息,通过印制办事指南,在网上、政务中心大厅公布等方式给社会公众,使申请人通过便捷的方式获取信息。上述做法正是政务公开基本精神的体现,也符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基本要求。

2.方便公众办事、提高办事效率

并联审批系统运用信息通信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拓展时空的局限,公众和企业只需要在单一机关办事,一次性提交办事申请,政府机关在一处受理,提供全程服务。公众和企业不需要到每一个具体的行政审批部门,并可在指定的地方交接办理文档,从而缩短群众的办事时间。企业和公众可以通过并联审批应用平台获得全面、准确的办事要求,免去企业多次提交资料的麻烦,实现"一站式受理"新办公模式,而不必多次往返于各个办事部门之间,减免企业和公众的办事程序。

3.解决信息孤岛、整合业务流程

我国现行的行政审批制度中存在的一大问题是各职能部门缺乏统一规划和建设标准,各部门系统间无法融合,信息资源难以整合,使得行政审批制度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困难,无形中造就了诸多的"信息孤岛"。CSM 整合论认为,整合是围绕特定目的,通过将分散的资源集合,使用各不相同的方法,根据完整性与有序协调的原则进行整理、调整、组合、配置,以达到最优化的效果。换句话说,就是整合政府资源,整合企业和居民信息资源,使政务资源成为政府和公众共同拥有的资源财富,增加资源的使用率和使用效益,从而增加政务资源的产出。

并联审批系统采用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渠道为技术手段,吸纳了所有的前置审批部门,不再需要每个部门抽调专人到专用地点进行办公,节约了人力和物力,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系统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所有信息都实时进入了系统数据库,用户可以快速、便捷地查询需要的各类资料,既满足了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需要,也使得政府实现了信息管理。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极大地促进了决策的科学性。就政府信息化而言,政务公开和信息共享是关键,扩大信息的公开和共享,加快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是当前政府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迫切需要。

二、并联审批制度的实践认识

(一)网上并联审批制度分析

1.网上行政审批

网上行政审批是推行电子政务的产物,也是电子政务最重要的内容。我国网上行政审批建设始于20__年,现如今各方面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中央及各地方政府也非常重视网上行政审批建设,积极推进网上行政审批服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网上行政审批改变了传统意义上公文审批物理时空的局限,提供了高效率、全透明、全天候、全方位的在线交互服务,大大提高了机关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效率,是信息化时代大势所趋,也是信息化时代的主要烙印之一。

网上行政审批,是指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结合最新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采用先进的科学管理理念和方法,以审批文档电子化为前提,以审批无纸化为基础,以审批全程网络化为关键,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为目的,集居民和企业网上申报(现场申报)、公务员网上审批、监察机关网上监察三位于一体的行政审批新模式。网上审批的各环节是跨地区、跨行业、无纸化快捷地在网上完成的,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一网式服务"。如果说办公自动化系统处理的主要是内部办公业务,那么网上审批系统则是面向企业和个人,是政府职能的外部表现。网上审批系统是电子政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业务流程改革的重要推动力。

2.网上并联审批

《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为各级政府利用网络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网上协同办公、并联审批构建起一个统一的法律平台。网上并联审批就是网上行政审批的具体表现形式。

所谓网上并联审批,就是由政府牵头,成立并联审批管理组织,对申请人的申请涉及需要政府其他职能部门审批的,由并联审批中心通过专用计算机网络传输给相关审批部门同步审批,相关审批部门受到审批中心抄告的事项后,对审批申请的事项进行审查,并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审批事项的审批工作,同时将审批的结果通过专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传递和反馈,相关受理部门按规定的时限和要求办结,以"一门受理、抄告相关、并联审批、限时反馈、先证后照、效能监察、定期回访"为主要程序,结合相关部门一门式办理与多部门并联审批为一体的审批模式。

(二)并联审批制度存在的问题

1.部门层级和组织制度有待完善

并联审批单位的范围较狭窄。一是参加并联审批的同级单位范围有限。从我国实现并联审批的发展情况来看,目前只有部分政府部门实行了并联审批。这些部门主要是建委、工商、公安、消防、卫生等单位,而在实际的审批事务中,不只涉及到这几个部门。所以,相较于行政审批的需求而言,并联审批单位的范围还比较窄。为此,需要进一步扩大并联审批的政府部门。二是参加并联审批的上下级单位范围有限。我国目前并联审批单位范围较窄的另一个表现就是上下级行政 主管部门之间缺乏并联审批。开展并联审批的部门主要是同级行政主管部门,但是在实际行政审批工作中,下级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事项很多是需要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先进行审批的。所以,如何打破层级限制,开展上下级政府部门之间的并联审批,也是目前我国并联审批面临的重要难题。

并联审批的组织制度有待健全。现阶段来说不仅参与并联审批的部门太少,而且并联审批制度服务对象仅限于企业法人,把大量分布广泛,经营分散,最需要加入并联审批的个体工商户排除在外。此外登记机关与审批部门之间缺乏经常性的协调沟通机制,往往各行其政,相互扯皮,影响了审批效率的提高。尽管各地政务服务中心都在探索并联审批的方式,但实际情况是只有部分地区的政务服务中心在企业注册登记等涉及前置部门少的许可项目实施并联审批,建设项目等涉及前置部门多的项目几乎都没有真正实现的并联审批。这其中的原因在于:首先,并联审批制度涉及部门较多,需要部门之间充分协作,这使得原本相互独立的部门之间及工作人员之间难以从心理上真正适应,因此部门之间合作联办意识薄弱,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并联审批的有效进行;其次,并联审批制度要求审批部门间要进行职能整合,流程再造,而这一要求势必会削减一些部门的审批权限、审批项目及审批环节,这就会减少甚至取消一些部门的既得利益,因此,政务服务中心实行这一运行机制会受到阻力。

2.部门间的信息沟通不畅

并联审批的参与部门间缺乏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机制,并联审批制度服务的重要功能难以实现。目前我国并联审批多是从部门管理、自身业务的角度出发,建设的一整套从上到下的垂直管理体系,将原来的行政审批事项简单的复制进行,体系之间相互封闭,互不相通。从而构成一种以自身职能为出发点、以垂直行业管理体系为主导的审批框架,造成了业务与数据的相对自我封闭,以致跨部门、跨地区间大量信息孤岛出现,以致形成新的部门屏障与数字鸿沟,增加了地方政府管理协调难度。"信息的垄断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特权和利益。" 因此,不同部门之间为了保证自己部门的利益往往限制信息的交流。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很多建立并联审批业务的地方每年办理的审批事项都是数以万计,但这些成果分散在各系统中,很少有地方有一个系统能够集中、全面地反映出来。这不仅不利于并联审批的顺利进行,也不能从并联审批系统中找出有利的信息,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并联审批的继续改进。

因此,要发挥信息在并联审批制度中的最大效用,就必须突破传统的政务模式下的信息分割的不利局面,加快信息的整合和共享。同时必须加快开发和整合企业发展所需的信息资源,尤其是应以跨部门、跨区域资源为重点,通过门户建设,促进跨部门、跨区域的并联审批应用,切实发挥"门户"的功能,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一窗式"的信息和服务。

3.审批结束后的监督管理滞后

并联审批实施结束之后,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非常重要,这种完备的监督管理也是并联审批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在我国并联审批过程中,却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登记管理和监督管理相互脱节的现象。如在以工商局为主的的企业营业执照并联审批中,有的企业领取营业执照后并未领取许可证,有的许可证有效期与营业执照中相关经营项目的有效期不一致。对此,工商部门主要依靠年检时检查前置许可证来进行监督管理,但企业领照后与年检时仍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对这段时间内企业经营行为的监控缺乏有效的措施。因此,前置审批部门对企业的监管要求标准不能降低,以往的"重审批,轻监管"的监管模式要彻底的改变。 否则的话,不仅会导致并联审批的失败,而且会导致对企业经营行为缺乏有效监管,引发诸多问题。

缺乏对并联审批项目的后期评估。在并联审批结束之后,政府绩效管理部门没有一个对并联审批项目进行专门的审计监督和绩效评估的体系。一些审批部门在发证后,就认为自己的工作已完成,没有进行后期的评估工作;另一些则认为本部门的内部事务已经够多,审批工作都做不完,没有人力和时间去进行后续评估工作,从而造成事实上无人评估。相关部门应该对并联审批项目中所涉及到的资金状况、系统运行状况以及使用效益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为并联审批项目的进一步完善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此促进并联审批的进一步发展。

三、完善并联审批制度的对策

(一)加强部门协调,规范审批流程

1.建立审批部门之间协调机制

并联审批的良好运行依赖于各级政府的强力推进和协调部门的积极协调。政府支持不力或审批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并联审批制度就会形同虚设。为此,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协调机构。在并联审批中,申请人、直接受理部门、非直接受理部门、协调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可基本分为外部申请和审批关系与内部行政关系:申请人只同直接受理部门发生申请与审批的外部关系,同非直接受理部门之间的申请与审批关系由直接受理部门和非直接受理部门之间内部处理;直接受理部门、非直接受理部门和协调部门之间为内部行政关系,直接受理部门和非直接受理部门之间存在知情关系并由协调部门加以协调。

西安市在"联动式"并联审批制度的基础上寻求建立"立体式"并联审批制度,尽量争取最大程度的的部门协调力度。"立体式"并联审批制度既包括市级部门与市级部门之间的横向并联,也包括市级部门与区(县)、开发区部门之间的纵向并联,它突破了部门与部门之间、区县与区县之间,开发区与开发区之间以及相互之间的制约和藩篱,可以实现任何部门之间并联。

首先,建立市级部门之间的"联动式"并联审批制度,突破部门之间的限制。传统审批中,各部门都是各自为政,对前置条件未满足的事项不予受理,前置条件满足后,才机械性的进行对接,这种串联式审批链条,客观上造成程序复杂、效率低下。"联动式"并联审批即假定各部门审批前置条件全部成立,各部门窗口同时受理、同步审批,提前办完的部门等待前置,最后统一发放审批结果。整个事项办理时限就是办理过程中用时最长的单个审批事项的时限。其次,建立市区两级中心"联动式"并联审批制度,突破区域的限制。西安市近年来板块经济发展迅猛、带动力强,全市的重点建设项目大都集中在各开发区和区县。由于建设项目审批涉及的部门非常多,即使是开发区也还是有许多审批涉及到市级部门,这就造成了这些建设项目既要在开发区、区县办理,又要跑市级相关部门,非常不方便。市区两级政务中心"联动式"并联审批制度,形成上下联动的审批格局,即由市区两级政务中心牵头组织,项目单位就近选择在市中心或者区中心提出申请,建设项目所有涉及到的审批部门同时参与,项目受理后,所有部门同步办理,最大程度的方便申请人。

2.规范和优化并联审批流程

规范和优化审批流程是并联审批的基础。 推行并联审批制度,首先要梳理和规范并联审批的业务流程。目前,全国各地对同一并联审批事项的审批流程并不相同,这对于推行并联审批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一是各地同一审批项目名称不一,前置条件不一,审批时间不一;二是并联审批审批的流程不统一,随意性太强,有的流程是人为增设,有的是单位违规操作,不便于规范和使用。其次是优化并联审批流程。各个行政审批事项,为了缩短审批时间,应当精简审批环节,非重大问题、非原则问题尽量授权给负责并联审批事项的专门人员,让具体办事人员有职有权,能够迅速办理相关审批事项,提高办事效率。

并联审批的实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仅仅依靠某个政府部门的努力是无法实现的。从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来看,并联审批的实施必须要加强统一领导和规划。为了确保我国并联审批制度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加强并联审批的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及政府部门的领导必须转变思想,树立大局观念,而不应该仅仅着眼于本部门的利益。各级政府部门也要建立相应的负责并联审批的机构,为并联审批的实施提供组织保障,加大并联审批开展的力度。另外,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各行政审批部门的事权划分。通过明确事权划分,明确各个行政审批部门的具体职责,避免职责交叉而导致的交叉审批,以有利于进一步开展并联审批。同时,由于不同类型和规模的企业审批的条件、程序都不一样,我 国政府需要针对不同类型和规模的企业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并联审批标准,切实为企业行政审批提供方便。

(二)利用信息技术,健全审批网络

1.建立集中的网上并联审批平台

近年来,网络信息技术日趋成熟并在政务服务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__年4月,《电子签名法》正式实施,这些都为实现网上并联审批制度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同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的《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要加强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电子政务资源,逐步实现网上办理审批、缴费、咨询、办证、监督以及联网核查等事项。规范技术标准,推动不同层级服务中心之间实现网络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建立集中的网上并联审批平台,即多部门多事项的网上审批在一个网上平台进行,拥有共同的前台入口和后台资料库,能够共享审批资源,其主要功能包括受理(互联网预审)、承办、审核、批准、办结以及补交告之,补交受理和特别程序等网上流转处理功能。系统提供多业务流的流程定制及表单定制功能,同时系统还可和制证系统、显示系统、短信息系统以及其他部门内办公系统相互联接,具有功能强、数据集中、设备集中、投资节省、管理方便等优点。

2.建设基础信息库和资料共享中心

建设基础信息库和资料共享中心,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是推行网上并联审批最基本的保障。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若干数据库,如企业法人数据库和居民信息资料库。各个职能部门在进行网上并联审批时,首先必须在网上录入或扫描企业和居民的基本信息,并在办结时把相关证照也扫打描上网归库,而且审批时把资料录入资料库存作为网上并联审批的前提。如此这样,日积月累,各级政府的行政审批业务的数据库会逐渐丰富和齐全,为各部门网上并联审批提供基本保障。各地政务服务中心大多建立了扫描中心和资料中心,这个中心先将办事企业和居民的资料先进行扫描,然后再根据各个部门审批所需资料进行分门别类,统一资料名称,统一使用权限。一个部门能够共享和利用其他部门数据库的资料,同时一个部门的后来审批者能够共享和利用本部门前审批者所用的资料,使资料库能够跨越时间和部门的界限,真正做到资源共享。

西安市政务服务中心通过充分调研,拟建立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全市统一的行政审批网络平台,将各区县、开发区、市政务服务中心已进驻部门以及部分未进驻部门的审批事项全部纳入。统一平台建成后,通过相应的模块和端口,将市政务服务中心与各区县(开发区)中心、街道办便民中心等所有中心之间全部联通,将进驻部门与未进驻部门之间全部联通,未进驻事项和进驻事项全部纳入。这个平台,为立体式并联审批提供了技术保证,为信息公开、实现信息共享提供了畅通的渠道,为实现统一监察提供了平台。

(三)加强内外监督,促进精细管理

1.设置并联审批协调督察机构

并联审批制度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很广,因此,要想实现建设的顺利实施,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取决于技术,而是取决于有效的统筹管理,特别是部门之间审批业务的配合、利益的平衡以及人际关系的协调。但是,随着并联审批制度建设的深入,必将要改造和优化现有的组织职能和结构以及改变传统办事观念和原有的工作模式。这将涉及到部门之间和个人之间的利益的重新分配,给既得利益者带来不利,所以推行起来难度很大。因此,并联审批制度建设的管理部门必须是具有较高层次的综合部门,必须有相当的行政权力,有多种的手段和工具来保证其协调督察职能的实施,特别是协调各部门的利益冲突。很显然,原有的管理部门不能够胜任这一职责。

基于以上原因,政府应当建立起强有力的并联审批制度的协调督察机构,用来统筹当地并联审批审批建设工作,调动和协调各方面的力量来整体推进制度建设进程。这就要求政府内较高地位的领导担任并联审批制度的主管领导,并以其为核心设置并联审批制度建设的协调督察机构。该机构统一协调各部门的利益矛盾,制定建设工作的各项基本制度,研究决定有关重大事项,领导和督察各部门履行职责等。

2.创新审批环节电子监察手段

根据《行政监察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为加强行政审批监管,提高行政效能,大部分城市的监察机关都建立了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实施监控、监督,较好地发挥了行政监察的职能作用,有效促进行政审批领域的廉政建设。

电子监察系统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最基本的主要功能有:实时监控、预警纠错、绩效评估、信息服务。电子监察系统可以发挥现场监控功能,即系统自动、实时采集每一行政审批事项办理过程的详细信息,对办事大厅或窗口的现场办公情况进行视频监控;实时监察功能,即办理时段分别自动生成并发出黄、红牌等进行警示;绩效评估功能,即系统根据预先设定标准对各机关的行政效能自动进行打分和考核;信息服务功能,即系统可通过互联网,向企业和群众提供行政审批的有关法律和具体办理要求等信息;决策辅助功能,即系统对各部门工作进行统计分析,为领导的决策提供服务。(张振业)

通联:江苏省泗洪县人民法院 张振业

参考文献:

[1]陈天祥:《新公共管理-政府再造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__年版。

[2]段龙飞:《我国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武汉大学出版社20__年版。

[3]丁茂站:《我国政府行政审批治理制度改革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__年版。

[4]胡建淼:《行政法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5]姬亚平主编:《外国行政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__年版。

审批制度论文篇2

关键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一、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客观要求

1.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入世后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进行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政府在管理经济与社会的时候,需要通过审批才能实现政府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市场经济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政府不能再盲目地对经济和社会实行直接干预。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我们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减少政府过多的、不规范的行政干预,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调节经济运行,提高社会经济的运行效率。我国传统的行政审批制度,给予审批者直接支配社会资源的权力、自由裁量的空间较大,加之审批标准不公开、审批程序不规范,随意性大,透明度较低。笔者认为过去的行政审批制度与WTO的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平等竞争、开放市场、非歧视性、公开透明等基本原则的要求有较大距离,不适应WTO的有关规则。WTO的基本原则及各项规定、协议都是基于市场导向基础之上的,内在要求各成员政府创造开放、统一、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变过多的行政干预管制之抑制功能为一视同仁的服务保障功能。

由此可见,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入世后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行政机关的行政活动应符合WTO的要求,与国际社会接轨,应按经济规律办事,减少政府过多的行政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应以统一、客观、公正和合理的方式实施相关的法令、条例、判决和决定或从事管理活动,增强可预测性和透明度。所以,传统的行政审批制度必须按照WTO规则和中国的市场经济规律,有计划地依法进行改革。

2.依法公开、公平、公正行政的必然要求

目前政府审批事项过多、范围过广,再加上审批过程的过暗、过乱,行政审批制度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审批手续繁杂,存在多头、重复、层层审批现象,导致审批时间无限延长,群众和企业办成一件事往往要跑几十个部门,盖几十、上百甚至更多的图章,这就使得一些部门和个人很容易利用所掌握的审批大权谋取私利,进行钱权交易,助长了一些职能部门和有关人员利用手中权力、索贿受贿。另外,大量的腐败现象由搞“暗箱操作”而滋生,审批人员根据经验、习惯、感觉甚至关系来决定是否批准,带有较大的随意性,损害政府应有的公正性和客观性。重审批轻管理、重收费轻服务现象普遍。审批责任不明确,很多审批部门和审批人员的审批行为缺乏严格的监督制约机制,对审批后的执行情况也缺乏必要的后续监督,往往导致行政行为管理失控和市场秩序混乱。

由此可见,腐败严重损害了行政效率,妨碍了社会的健康持续的发展,为了预防和治理腐败,依法进行公开、公平、公正行政,就必须改进工作作风,防止,减少消极腐败现象,就必须改革行政审批制度。

二、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有效途径

1.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2001年,国务院批转了监察部、国务院法制办、国务院体改办和中央编办《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在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当前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以及改革应遵循的五项原则,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步骤,提出了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这就为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2004年5月,国务院决定国务院部门第三批取消和调整审批项目495项。加上前两批已取消和调整的项目.国务院共取消和调整审批项目1806项,占总数的50.1%,实现了大幅度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的目标。

“市场是最好的裁判官”,“市场是一支看不见的手”,应该充分发挥这支看不见的手的力量,而我国的行政审批过多干预那些繁杂琐碎的具体事项,人为地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这就要求从根本上改变以我国行政审批制度。笔者认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是应把妨碍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的行政审批予以取消,市场竞争机制能自行调节的,交由市场去解决。二是由市场难以有效解决,但通过社会组织能有效解决的,应交由社会组织来解决。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社团等社会组织在市场中的重要作用,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美、日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发挥好社团、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作用对建立高效有序的行政审批制度非常重要。2.简化审批,强化监督机制

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的监督力度不够。目前,各地政府都陆续向社会公布了相当一批取消、下放的审批事项。但这些事项的落实情况如何需要行政监察部门的积极参与,采取强有力的约束监督措施,否则就会造成改革留有形式或大打折扣。

对行政审批工作监督的目的,就是监督改进工作,维护公平、公正、公开的阳光竞争环境。一是健全审批部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落实审监(审核)分离制度,加强部门内部监督检查,防止滥用审批权,建立审批人员定期轮岗和审批回避制度。二是健全纪检等部门的专门监督机制。有关纪检监督部门纪检监察要立足本职,广泛收集企业及服务对象对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研究反馈给有关部门。三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行政机关在行使审批权过程中,不按规定的条件、程序进行审批甚至、,以及由于只审批不监督或者监督不力而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行政审批主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或法律责任,应遵循“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四是社会监督机制的建立。为了保证一部有效的法律能够被认真履行,不仅要建立起有效的司法体系,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起民众与社会的有效监督机制,这其中包括民众的有效申诉渠道、大众媒体的公开报道制度等。要建立和健全人大、政协、司法机关以及新闻媒体和群众的监督机制。使得社会监督机制有效建立起来,把有关信息通过媒体公示于众,使群众了解改革的意义内容、过程和结果,从而把审批事项纳入整个社会的视野。

3.转变政府职能。重塑思想观念

面对加入WTO的新形势,要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已势在必行,而要达到这一点就要从根本上转变政府的职能,以制度的方式明确政府该做什么。

只有转变政府职能、实现了政府退出市场,才能从源头上遏制政府审批制度的膨胀在传统体制下,政府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则成为政府的附属。因而,经济活动是由政府组织、经济决策也是由政府通过行政审批程序下达的。这种情况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初期仍不会有根本改观。这是因为在市场制度很不健全、市场经济活动还受到传统体制的多方阻碍时,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是为市场经济开辟道路、“保驾扩航”。在当时情况下,政府审批甚至成为市场活动得以实现的条件。而当市场经济制度逐步建立起来、微观经济主体被充分激活、经济的自组织功能逐步完善了以后,政府再用行政审批手段去管理经济、管住市场,就只能起到妨碍甚至阻碍市场发展的作用了。因此,关键的问题在于,政府必须及时转变职能,适当退出市场过程。

三、结语

由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一场政府的自我变革,在取不取消、取消哪些、如何取消等问题上缺乏明晰的操作规范和约束机制,难以进行到底。要使这项改革深入下去,必须通过立法,从法律制度上予以规范。《行政许可法》的即将贯彻实施,将加快政府职能的根本性转变,有力地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促进行政管理方式的改进和行政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大大推动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颜廷锐:中国行政体制改革问题报告一问题•现状•挑战•对策[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2]唐铁汉.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6.

审批制度论文篇3

一、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设计的原则

1、全面控制和重点控制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企业必须对所有的财务收支进行全面控制。所谓全面是指三个方面,一是全过程的控制,包括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二是全员的控制,包括单位领导在内的所有职工;三是全要素的控制,包括材料费、人工费、差旅费、业务招待费等所有费用项目。另一方面,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对重要的财务收支项目,应实施重点控制,严格审批。

2、事前审批和事后审批相结合的原则。审批制度作为企业控制财务收支的一种重要途径,不仅包括事后的审批控制,还应该包括事前的审批控制。特别是对于一些发生金额较大或者重要的财务支出,必须进行事前审批。

3、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财务收支审批制度作为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重要内容,必须遵循不相容职务必须分离的原则。这也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要求。《会计法》明确规定,“记帐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4、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应坚持科学性原则,尽量做到理论上的完善性;另一方面,应该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使制定的审批制度尽量切实可行。如果企业重视科学性而忽视实用性,设计的制度只能作为“花瓶”而不具有可操作性,或者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相反,如果企业重视实用性而忽视科学性,设计的制度虽然简单易行但却“漏洞百出”,同样达不到内部控制的目的。

二、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设计的内容

企业设计财务收支审批制度,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财务收支审批人员和审批权限。财务收支审批人员及其权限由企业根据其组织结构、规模大小等实际情况确定。企业可以确定一个审批人员(单位负责人或其授权人员),也可以确定两个或多个审批人员,他们各自在其授权范围内行使审批权力。在确定审批人员和审批权限时,必须坚持可控性原则,即审批人员必须能够对其审批权限内的经济业务具有管理(控制)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审批人员能够正确审批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提高审批质量。

2、财务收支审批程序。企业发生的各项财务收支,应该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和批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企业一般先由经办人员在取得或填制的原始凭证上签字,然后再据以向规定的审批人员审批,审批通过后交会计部门审核入帐或报帐。笔者认为这种审批程序不很合理。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审批人员的职位高于会计人员,先审批后审核,必然造成会计人员的审核形同虚设。许多会计人员直接以是否有领导签字为依据进行审核。如果领导已审批通过,会计人员往往不会或不敢有异议,这显然不利于发挥会计的审核监督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在设计审批程序时,如果审批人员的职位高于审核人员,应实行先审核、后审批的程序。

3、财务收支审批内容。财务收支审批的内容主要是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具体包括:(1)财务收支是否符合财务计划或合同规定;(2)财务收支是否符合《会计法》、有关法规和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3)财务收支的内容和数据是否真实;(4)财务收支是否符合效益性原则;(5)财务收支的原始凭证是否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等等。

4、财务收支审批人员的责任。财务收支审批制度必须坚持权利和责任对等原则。在审批制度中,必须规定审批人员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具体包括:审批人员应该定期向企业领导或企业职工汇报其审批情况;审批人员失职应该承担的责任等。三、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的基本模式

各企业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选择采用以下几种财务收支审批模式:

1、“一支笔”审批模式。这是指一切财务收支全部由单位负责人或其授权人员(总会计师或主管会计工作的副职)一人审批。其优点在于能够克服多头审批造成的监督失控或审批标准掌握不一等问题。但是,其缺点则是容易导致腐败。特别是由单位负责人“一支笔”审批,更是难以对其形成有效约束,这本身也不符合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再加之单位负责人的主要精力集中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上,对各项财务收支也不可能事无巨细地进行审批。这种审批模式应当予以改革和完善。

2、分级审批模式。这种审批模式根据企业业务范围和金额大小,分级确定审批人员。单位领导副职(分管领导)或职能部门负责人在其主管业务范围和一定金额范围内具有审批权,但对于重要的财务收支或金额较大的财务收支,必须由单位负责人审批。金额巨大的财务收支,甚至需要通过单位领导集体、董事会或职代会审批。这种审批制度的优点在于避免了权力的过分集中,有利于形成对审批人员的约束和牵制;并且,由于审批人员一般是职能部门负责人或单位分管领导,他们对审批范围内的财务收支比较了解,可以提高审批质量。

审批制度论文篇4

【关键词】审批权;内容;性质;改革

【正文】

我国宪法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的预算审批权。预算草案编制完成后,应当提交国家权利机关审批通过,方可生效。预算草案经审批生效,就成为正式的国家预算并具有法律约束力,非经法定程序,不得改变。[1]《预算法》规定,中央预算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地方人大尤其是市县人大,许多没有设立预算委员会。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预算工作委员会只有20个人,很难审查上万亿的中央预算资金。预算审批权的行使状况并不能让人们满意,预算审批制度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预算制度的建立,是民主 政治 的体现。政府对于公共资金的每一分支出,都应该事先制定详尽的预算,待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和批准后方可支出。审批权作为高度政治性的议题,预算审批权的授予在不同的政府体制与政治文化传统下会有不同,但是,不论是怎样的国家制度,预算审批权总是包含着三个方面。这些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首先是立法机关的收入保障权,指由立法机关通过制定及调整有关税法、国债法及 金融 货币法等法律文件,行使在税收、国债和金融领域中的财政权,起到控制政府收入、稳定国家财政金融活动的作用。其次是立法机关的支出控制权,指由议会通过授权法、拨款法、委员会决议及各种非正式立法的方式,对政府的开支项目及其支出预算进行控制,为政府的活动提供相应的物质保证。再次是立法机关的账目审核权,指由立法机关通过其内部设立的有关组织及相对独立的监督部门,对政府的财务项目进行审计,从而监督行政部门的活动是否按授权与拨款法案的要求进行[2]。审批权的内容分为实质和程序两方面的内容。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审批权似乎仅只包含了程序方面的审议和批准,而就审议和批准程序本身也已经简化到走形式的程度。

中国 预算法只规定了预算草案由行政部门编制,由人大审批,但对人大是否享有预算草案的修正权,以及政府是否享有对预算审批的制衡权则未明确。这其实正是对审批权内容不明确的表现。显然,审批不同于备案,也不能只是批或不批,审批的重点在于审议然后决定是否批准,而审议则不能止于程序的审查,而应该更多地关注草案的内容。审批权应该包括预算草案调整权。由干预算草案编制的粗糙,以及人大会期制度本身方面的原因, 目前 人大事实上很难判断预算支出的合理与否。人大拥有调整修正权,一方面可以加大权力机关的预算职责,另一方面对明显不合理的预算开支也多了一条制约途径。[3]

各级人大在审批政府预算时一般都会确认政府预算具有法律约束力,但预算审批权的性质是什么呢?从现有著述的观点来看,主要有立法权说、监督权说、决定权说和独立权说。[4]预算的审批是对开支机构的事前赋权,事后确认的过程,而监督权是保障性和控制性的权力。审查批准预算案并不具有监督权这种事后性、保障性的特点。决定权具有自创性和实体规定性,而审批权一般不具有创建性,只是对既有事项的表态、宣告与确认。决定权和审批权在实体内容和运用程序上都存在着差别。预算虽然不具有实质性法律的抽象性要求,但不论是大陆法系的国家还是英美法系的国家,年度预算都具有款、项、目、节的法条架构,都经由一般立法程序成立,并以条例或者法案的形式公之于众。预算既然是法,立法机关是以法律的形态来通过国家预算审批的。那么应该可以得出预算审批权即立法权的结论,确立这一点对于预算审批制度的改革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法治发达的国家都赋予预算审批非常重要的地位,英美等不少国家甚至直接将立法程序适用于预算审批的过程,通过的预算即成为法案,与议会通过的其他法律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5]既然审批权是立法权,那么上文所提到的调整权则是应有之意。而我们面临的下一个 问题 是,人大是否有能力对预算草案做出调整。

预算审批是一项政策性、 法律 性、技术性都非常强的工作。人大不仅没有充分的时间也不具备相应的能力。如果没有专门机构的辅助,人大的各项活动很可能陷入表面化。而无论是在实行一院制议会国家,还是实行两院制议会的国家,预算的具体审核都是由议院的各种常设委员会与其属下的各种小组委员会负责进行,最后才由议会大会审议表决。如美国国会设有预算局,参、众两院都设有预算委员会。国会预算局负责在 经济 形势预测和财政收入估计方面给两院的预算委员会提供技术上的帮助,预算委员会则具体组织对预算草案的审核。除此之外,参、众两院的拨款委员会及其小组委员会实际上也在很大程度上行使着预算审核权。[6]这给我们以很大的启发。预算委员会可以充分利用预算信息管理系统,审查各预算部门收入支出的合法性、 科学 性、合理性。还可以建立专门小组,与预算支出的各个部门相对应,负责对该部门收支预算的专门审查。预算委员会一方面对预算编制部门报送的预算草案中不合法或不合理的 内容 在说明理由的前提下建议予以修改,另一方面建议审批机关对预算草案中不合法或不合理、但预算编制部门拒绝修改的内容予以否决。这就避免了因为缺乏信息和专业知识技能而做出不科学的调整。这样,不仅对部门也对审批机关有着双重的制约。

另外, 目前 预算草案粗略的风格,对人大代表而言都只能是“外行看不懂,内行看不清”。人大审查中不可能对预算方案提出一些实质性的意见,客观上形成流于形式的程序性监督。提交人大的政府预算编制应从粗略到细致,这样人大才有可能真正行使审批权。这样人大在预算委员会的协助下,在各部门的配合下,审批权才具有实际意义。

以上是从权力机关的角度来讨论的,而我们还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免费派发政府预算报告给公众,民意机构可以对政府预算安排和实施过程跟踪、问责,甚至可以要求听证。这不仅是保证政府预算支出的合理性、公共性的要求,也是杜绝以官员意志代替公众意志,防止暗箱操作和腐败的根本措施,更是建设 现代 民主法治国家的要义所在。[7]

预算审批制度的改革,首先应正确认识审批权的内容和性质,为审批权的实现创造条件,不仅从认识上明确审批制度的实质和核心,也从客观条件上提供了审批权实现的可能性。同时,也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建立“阳光预算”,从而更好地保证预算审批制度的完善。

 

【注释】

[1]参见刘剑文主编:《财税法学》,高等 教育 出版社2004年版,第214页。

审批制度论文篇5

一、党的思想建设

中心党支部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加强中心党的思想建设,用党的先进理论和知识武装干部队伍,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及全体工作人员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干事。从强化组织纪律、加强制度建设、搞好业务培训入手,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经常性思想教育。先后制定印发了《窗口与工作人员考核办法》、《窗口办件工作规程》、《工作人员“十不准”等行为规范及评议卡使用办法》、《投诉处理办法》、《计算机管理制度》、《廉政建设制度》、《卫生保洁制度》等20余项规章制度,健全学习制度和各项管理制度,使党建工作、日常管理工作纳入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加强《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审批业务流程等业务知识的培训和学习。支部设专人负责学习考勤和日常考核工作,大厅中设立学习专栏、政务公开和公示栏,经常采取党员会、窗口业务例会、与党员和业务骨干谈心等方式,组织业务和政治思想交流,为审批中心健康发展谏言献策,工作人员政治思想觉悟和专业理论水平不断得到提高;组织集中学习培训和支部书记讲党课等活动,先后多次聘请市法制局、市行政审批中心的领导和业务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和培训,为探索行政审批体制改革,落实行政审批提速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坚持高素质、高标准选配窗口人员,按照“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作风正、服务优”的标准要求,选派业务骨干进驻大厅窗口,对纳入中心窗口办理的相关审批事项工作流程和各要素环节进行了认真研究和部署,使窗口有权有责、有能力代表部门单位行使审批服务权利。

二、党的组织建设

一年来,中心党支部把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作为首要大事来抓,严格遵守《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定期召开支部会议,专题研究党建工作,认真落实“”制度,支部成员积极参加党小组的各项活动;十分重视党员发展工作,切实发挥党员在审批工作一线的先锋模范作用。确保高质量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对窗口德能勤绩廉各方面表现突出、积极要求向党组织靠拢的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重点跟踪考察培养,中心支部将继续对他们进行组织上的关心和培养。同时积极为上级党委、政府培养输送优秀人才,先后有4名优秀青年党员干部,通过考试考核被选拔到国家机关、区政府办公室等单位工作。

三、作风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

优良的干部队伍作风是行政审批工作的生命线,是提升审批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内在动力和关键。中心以“提升干部作风,保持党的纯洁性”活动为抓手、为契机,结合工作实际,不断深入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工作,在“唱响”加强理想信念和道德教育的总旋律下,审批中心唱响的口号是“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努力打造一流行政审批服务;普及文明风尚,规范公共秩序,提高服务水平,改善服务环境为目标,通过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充分展示审批中心全体干部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开展争做“办件能手”和优秀服务窗口等比学赶超活动;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开展了羽毛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按照“一岗双责”要求,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确保廉洁自律,不出问题。

四、围绕中心工作,创造一流审批服务

(一)提高审批速度,提升服务质量

加强基础管理工作,努力提高审批服务质量和效率,打造优质高效服务品牌。坚持严格考勤考核,定期通报工作情况,加强日常基础管理和人员素质的提升,认真落实“公开、公正、廉洁、高效”的服务宗旨,狠抓服务质量和效率。大力倡导文明优质服务,为工作人员统一了夏季工作着装,开展“争创红旗服务窗口、争做优秀服务标兵”文明优质服务承诺践诺活动,每月进行通报,表彰先进,查处出现的违纪现象,形成比业务能力、比工作效率、比服务质量的工作氛围,努力打造文明优质服务品牌。

到目前,今年累计办理各类审批事项1308件,其中:承诺件912件,即办件72件,上报件324件。完成全年计划的93.6%,按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100%。未发生任何企业、投资者、群众对审批服务质量和效率不满意的投诉现象,未出现任何擅自增加审批条件、随意否决投资项目、超过承诺时限办件、搭车收费、强制服务、违反廉政制度等违规违纪现象。审批服务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圆满完成审批工作提速30%的工作要求。

(二)进一步推进审批制度改革

根据市政府《市、区行政审批一体化实施方案》要求,将涉及我区发改、环保、国土、规划、建设、市政、经信、商务、工商、安监、药监等11个部门的24项相关投资审批事项,一并纳入市审批大厅统一收件、集中办理,并抽调选派了工作人员,在市审批大厅组建了联合受理窗口,接受市中心的统一管理和领导。区大厅不再设立该类窗口受理办件,达到市中心一个中心受理、办件、发证的一站式服务目标。

积极推动行政服务标准化知识培训。共组织16个部门,21名工作人员参加由市公共行政服务中心举办的全市行政服务标准化知识培训班。在我区各有关部门普及行政服务标准化知识,为促进了行政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打好基础。

(三)推进网上审批工作。

审批制度论文篇6

 

由此可见,行政审批是作为审批的一个属概念存在的,审批包含行政审批和其他审批项目。

 

明确了审批和行政审批的区别之后,我们来看行政审批、行政许可、非许可审批的区别。

 

一、行政审批、行政许可、非许可审批的基本概念

 

1.行政审批

 

行政审批包括内部行政审批和外部行政审批。内部行政审批依据《行政许可法》第三条第二款“有关行政机关对其他机关或者对其直接管理的事业单位的人事、财务、外事等事项的审批……”是一种内部行政行为。外部行政审批是指行政机关(包括有行政审批权的其他组织)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出的申请,经过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认可其资格资质、确认特定民事关系或者特定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行为。通常对三者概念的混淆主要是将“外部行政审批”同“行政许可”“非许可审批”混淆,因此下文中所说的“行政审批”若无特别说明则指“外部行政审批”。

 

2.行政许可

 

行政许可,依据《辞海》释义,“许可”有答应、准许、许诺的意思。依据《行政许可法》第二条“本法所称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了适应入世要求采取审批制度改革,国务院成立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对之前的行政审批项目作出清理,引入行政许可的概念,制定《行政许可法》。

 

3.非行政许可审批

 

非行政许可审批(下文简称“非许可审批”)这一概念据查阅最早是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监察部副部长李玉赋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的专访时提回答经过改革后剩余的近1900项审批项目如何处理时说,“有约500多项审批项目,属于内部行政行为,涉及政府多方面的管理事务。这些项目尽管不在《行政许可法》的调整范围之内,但却是政府实施管理的必要措施和手段,其中有不少审批事项涉密程度高,政治性和政策性强,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这部分项目拟以非行政许可的审批项目,以内部文件的方式予以保留”。从李玉赋当时的讲话看,非行政许可的审批项目指的应是内部的行政审批事项。

 

二、理论层面行政许可、行政审批、非许可审批的关联

 

以上的概念叙述,表面上看起来行政审批、行政许可、非许可审批三个概念之间似乎没有什么纠葛。

 

行政审批等同于行政许可,其成立都必须同时满足一下条件:1.主体是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组织;2.都是以当事人申请而进行的行政行为;3.存在的前提都是某事项被国家所限制。除此之外其所具备的特征以及在具体申办中的流程都大体相似,事实上在《行政许可法》制定之初,在行政许可与行政审批概念关系的众说纷纭之中,制定者也是采用了这一观点,一锤定音将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统一起来。

 

至于非许可审批,依据李玉赋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的专访时所言起就是一种内部行政行为,等同于我们上文所提及内部行政审批。

 

和上文中提及的审批和行政审批的关系结合起来,行政审批、行政许可、非许可审批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清晰明了,如图所示: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实施过程中,在《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和执行中,行政审批与行政许可两个概念之间出现了分离的倾向,大量的行政审批不断从行政许可中分离出来。同时,非许可审批一词的内涵和外延也不断得到扩大,已超越了期之前所说的内部行政审批的含义,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包含了一些行政审批同行政许可调整同一范畴。

 

除此之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日常时间中,通常会看到核准、批准、审核、同意、备案等一些词语,他们与行政审批或者行政许可的关系也时常迷惑大家。严格意义上说不能单凭字眼判断其是审批项目还是行政确认或者其他行政行为,在遇到此类字眼时,要结合其所规定项目的实质内涵来判定其性质。

 

三、行政审批、行政许可、非许可审批的混淆使用

 

从表面上看三者之间并无多大的纠葛,十分容易区分,其实不然。在实践中将其混淆使用的现状十分常见,就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立法上的不规范

 

在《行政许可法》制定之时,制定者采取了行政许可等同于行政审批概念这一学说,试图通过《行政许可法》的制定平息这对概念的纷争。而然《行政许可法》实施之后一系列规章或者规范性文件的出台打破了这一局面。 《行政许可法》与2004年7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紧接着国务院与2004年7月1日以及2004年8月2日下达了《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留部分非许可审批项目的通知》(国发办[2004]62号)两个文件。这两个文件的下发打破了《行政许可法》所设定的最初理想状态。两个文件的主要内容类似总结归类大概为以下三层意思:

 

(1)由现行法律、行政法规设定的行政许可(行政审批)项目,依法继续实施。

 

(2)对于规范性文件设定的行政审批项目,确需保留并符合《行政许可法》规定,予以保留并设定许可共500项。

 

(3)对其余审批项目,根据现阶段的需求经国务院同意,将其中的211项设定为非许可审批主要是内部事项,暂予保留。随着经济发展逐步取消或调整。

 

有此看出:其一、之前国务院所属各部门的行政审批项目,一部分符合《行政许可法》划归为行政许可,这其中包括之前法律法规规定的以及规范性文件中规定的得到国务院肯定的审批项目;另一部分行政审批中涉及国家管理内部事务并得到国务院认可的211项审批项目称之为非许可审批,这样就还剩下一部分之前由法律法规定规定的但又不属于行政许可和非许可审批范畴的审批项目。其二、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留部分非许可审批项目的通知》这一通知同所列的 211项非许可审批项目中包括:“重要行业、重要领域、重大项目和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特大型企业集团(不含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建设规划、专项发展建设规划审批”、“(流动人口)暂住证核发”等审批事项,而这些事项显而又不属于内部行政审批范畴,文件前后矛盾。

 

2.实践中标准不统一

 

实践中在立法层面上经常看到行政许可与行政审批混淆使用的文件还有很多,例如审批的字眼代替混淆适用“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概念的现象,例如《国务院关于第五批取消和下放管理层级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发[2010]21)其内容中的一项却是“有关取消113项行政许可目录”。

 

原本行政审批、行政许可、非许可审批这三个概念就容易混淆,执法人员若不去深究很难弄清楚他们之间的内涵与外延,而目前立法上这种不统一的现状又更加加剧了这种局面的产生。一方面,《行政许可法》从法律的层面对审批项目作出规范,其设定和实施环节都较为严格,一些行政机关为了规避《行政许可法》的调整,将本应属于行政许可的项目以行政审批或非许可审批甚至备案、审核、认可等字眼取代;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标准对三者作出区分,立法层面的混乱导致了一些行政机关将本应属于行政许可的审批误认为是行政审批或者非许可审批。

 

通过上述分析解读,将用图表来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

 

四、混淆的法律后果

 

立法的不规范直接导致了实践中的不统一,这种混淆适用的现象带来的弊端无论从相对人角度还是从行政主体角度来看都是不可避免的。

 

1.当事人角度的法律后果分析

 

“审批”一般禁止为前提,以个别解禁为内容。即在国家一般禁止的前提下,对符合特定条件的行政相对方解除禁止使其享有特定的资格或权利,能够实施某项特定的行为。“审批”的直接后果就是赋予申请人某种权利,使得申请人能够在相对禁止的环境中从事某项活动。行政审批、行政许可、非许可审批三个概念的混用一方面使得相对人在申请的过程中权利受限,另一方面使得当事人在权利被侵犯时得不到有效的救济。

 

2.行政主体角度的法律后果分析

 

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为实施主体,无论是故意的“混淆”即将“行政审批”“非许可审批”作为避风港逃避《行政许可法》的调整范畴,还是过失的“混淆”,都会或多或少的侵犯到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一方面会在诉讼中处于不利地位,另一方面不利于行政管理的实施。

 

五、当前形势下的应对

 

1.规范立法

 

《行政许可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只有法律、法规才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因此行政机关在设定“审批”“非许可审批”或者其所谓的“登记”“备案”等一些事项时,要严格遵守《行政许可法》,不可将本应属于行政许可范畴的事项变相处理。

 

2.严格执法

 

“行政审批”的适用领域非常普遍、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其性质又不明确,既有内部行政审批又有外部行政审批,既有归为许可类的行政审批又有处于许可和非许可审批之外的审批项目,因此很难明确的说明某一个审批项目到底是属于行政许可、行政审批或者非许可审批。但是需要明确的是,无论是非许可审批还是处于行政许可之外的审批项目,都是一个过渡阶段,最终要走向行政许可统一的局面。这就要求行政主体在实施过程中,无论其属于哪个性质的审批,都从严执法,严格依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要求自己。这样既有利于保护相对人的权利又能规范自身的行为避免日后处于不利地位。

 

3.建立相对人监督机制

审批制度论文篇7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目标和清理类别

一是领导重视,安排部署到位。市委、市政府把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助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构建10+6现代产业体系的突破口。临沂市委主要领导要求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严格落实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加大跟踪和行政问责力度。陈先运市长要求各部门抓紧清理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建立服务承诺“倒逼”机制,着力打造全省最优营商环境。市政府专门召开会议,对市级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清理和取消、下放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清理范围、清理标准、目标要求、工作任务等事项,市编办、市法制办、市监察局等部门分别就机构改革简政放权、政府部门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等方面做了说明,确保了市级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部署到位。

二是认清现状,明确目标定位。《行政许可法》实施以来,临沂市先后开展了六轮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取消和调整了一大批行政审批事项,但审批事项依然较多、审批行为不够规范、审批效率不高等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束缚了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和创新潜力。针对存在问题,在对上一轮清理结果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临沂市将市直42个部门单位实施的216项行政审批事项和8个中央、省垂直管理部门实施的30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纳入清理范围,并提出了市政府各部门清理和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力争将市级行政审批事项逐步压缩到100项以内的清理目标。

三是准确把握,严格清理标准。按照中央、省相关政策要求,本着方便行政相对人、监管不缺位的原则,市政府制定出台了7类清理标准,明确了清理工作的开展依据。其中,需要予以取消的共有4类:对于没有法定依据的审批事项和国务院、省政府明令取消的审批事项一律取消;通过市场机制、行业自律能够解决的,予以取消;长期未实际实施、取消后不影响社会管理的,予以取消;通过质量认证等事后监管可以达到管理目的或行政相对人能够自主决定的,予以取消。需要予以取消或调整的一类:对于虽有设定依据,但与实际管理要求不相适应、难以达到管理目的的,予以取消或调整。需要予以调整的一类:对于一个审批事项需多部门、多环节审批的,原则上按照相同或相近的职能由一个部门承担和权责一致的要求进行调整。需要予以下放的一类:对除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务院、省政府文件明确规定由设区的市级部门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外,可以由市级以下机关实施的,按照便于监管的原则,予以下放管理。

二、规范工作程序,精心组织实施

一是部门密切配合,积极开展自行清理。各部门能够认真学习国务院、省政府相关政策文件精神,准确把握简政放权减少行政许可的核心内容。根据市政府要求,各部门围绕“三定”规定对本部门行使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充分论证,逐项列出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地方性法规、省政府规章等设定依据,结合目前实施的情况,对照清理原则和标准,在充分考虑实施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实效性的基础上,逐项提出保留和取消、下放和调整的处理意见,及时高效地完成了自行清理工作。

二是严格审核程序,做好集中审核论证。市政府从市编办、市监察局、市法制办抽调素质高、业务熟、作风硬的精干力量,成立了市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审核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清理审核办公室),专门负责市级行政审批清理工作的督导、指导和协调。在指导各部门自行清理的基础上,市清理审核办公室组成2个审核工作组对各部门自行清理意见进行了集中清理审核和交叉核对复审,经过反复论证,与相关部门多次沟通后,提出了对所有行政审批事项的初审意见,并经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联席会议集中联审后,提请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审定。在清理审核和集中联审过程中,机构编制部门结合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进一步分析梳理了各部门的职责职权;法制部门注重把握依法行政,严格论证行政审批事项的法律法规依据;监察部门注重加强对清理工作的监督监察,确保了工作开展取得实效。

三是加大公开力度,及时公布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审定后,市直42个部门单位实施的216项行政审批事项减少为110项,减少49.1%,其中5个部门不再保留行政审批事项,18个部门减幅超过50%;8个中央和省垂直管理部门实施的30项行政审批事项减少为14项,减少53.3%。为更好地拓展政务公开渠道,9月16日,市政府召开市级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新闻会,向社会各界公布了市级保留、取消和调整管理层级的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彰显了大力精简行政审批事项,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同时,市政府将相关事项目录在门户网站上进行了公示,并要求各部门也要在其网站上公布行政审批事项的名称、所依据法律法规、工作流程等具体内容,以供社会各界查阅、监督。

三、完善工作机制,巩固清理成果

一是强化监督检查机制。强化工作动态监督机制,重点监督检查四个方面:行政审批事项是否得到彻底清理和取消、下放;引入市场机制的审批事项是否落实到位;保留的审批事项是否建立了规范的责任制度和监管机制以及审批效率是否提高;审批事项公开、审批监督制度是否落实。

二是严格考核问责机制。市政府把市级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和取消、下放工作纳入全市服务企业“四比四看”和“政策措施落实年”活动督导内容,定期进行专项检查并通报检查结果,确保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同时结合政务公开,实行明察暗访,加大对行政审批事项清理结果落实情况的问责力度。对思想认识不到位、态度不积极、决策贯彻落实不到位、开展工作不力且进展缓慢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责必问的原则严肃问责,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

三是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对保留和取消、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严防以备案、核准等名义继续变相审批,确保精简落实到位。督促指导各相关部门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流程再造,科学设置审批步骤和运转流程,严格落实“两集中、两到位”制度,实现行政审批程序简化、流程固化、管理集中化、规范化。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颁布、修订、废止以及国务院、省政府清理和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情况,继续跟进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清理,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同时结合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对机构合并或部门管理职能发生变化的,及时调整其行政审批职能,确保部门职责与职权相一致。

审批制度论文篇8

关键词:高速公路;全寿命周期;养护工程;成本理论

中图分类号:U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2-0096-02

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的道路养护成本的影响因素有通车年限、交通量大小、大中修投入等,占到企业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较高,养护成本控制是高速公路经营企业成本管理中的最重要部分。目前国内企业比较流行采用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体系,但对于高速公路经营性企业有其局

限性。

1 生命周期成本理论

生命周期成本LCC(Life Cyclecost),又称全寿命周期成本,是指在产品的整个使用寿命期内,获得(设计、生产、安装、测试等)、运营与维护及寿命期结束时对产品的处置所发生的全部成本。

2 高速公路全寿命周期成本

对于作为特殊产品的高速公路,也遵循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高速公路的生命周期成本主要包括前期成本、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三大部分。前期成本主要包括规划、勘察、设计费用,建设成本主要是征地拆迁费用和施工费用,运营成本主要是日常养护及大中修的费用,此部分费用所占全寿命期费用的比重也很大,特别是大修的费用较高,它受前两个阶段尤其是建设阶段的影响很大。

3 养护工程全成本控制理论

运用生命周期成本理论控制高速公路全过程的总成本是十分有效和必要的,但对于经营性企业而言,却有着其特殊性,上述理论并不完全适用,其原因在于:

经营性企业的高速公路主要是通过收购等方式依法取得收益权转让的已建成高速公路,公司对高速公路的设计阶段和建设阶段没有参与,所能决策和控制的只有运营阶段的养护方案和成本投入。

LCC是从技术的角度考虑道路的使用寿命,没有考虑到省检、国检等因素。另外,根据LCC理论,在传统的养护理念中一般是通过各种措施尽量延缓路面大中修周期,以期望降低养护总成本,但是,经营性收费高速公路是有运营期限制的,收费期满企业向国家移交的高速公路必须保证良好的技术状况,此时若恰逢两次大修中间,可能会增加养护成本。例如,陕西某高速公路2016年收费期终止,2007年做过一次大修,2010年受国检的要求又要进行一次大修,是不太合理的。

生命周期的养护成本分析需要建立在对桥梁技术状况衰减的正确预测的基础上,而目前的理论及技术水平难以达到,并且对收费期有限的高速公路经营企业而言也不

适用。

基于上述原因,结合高速公路经营性企业实际情况,文章提出了高速公路养护工程全成本控制体系:在高速公路全运营期内,在确保道路正常的通行能力和良好的服务水平前提下,通过对养护工程的立项、方案、设计和预算、招投标、合同、变更、计量及支付、验收、考核等全方位的控制,实现包括日常养护、专项工程与大中修在内的总养护成本最小化。

4 养护工程全成本控制理论在越秀交通的具体实施

4.1 养护工程的立项控制

养护工程的立项可通过年度计划或单项审批,年度计划制定与审批前先要分析其与中长期计划的吻合度,找出原因。年度计划审批,指董事会对年度养护工程计划的批复,是对年度计划各项目的立项批复;单项审批,指非年度养护工程计划中项目,由项目公司上报公司的审批。

批准费用即为项目责任成本,是项目公司项目实施过程中成本控制的目标,也作为考核的依据。

养护工程立项的计划与审批需考虑省检、国检和收费期等因素。

4.2 养护工程审批的分类

养护工程根据工程类别与立项批准金额的大小分为审批、核备和内控三类,审批类工程项目公司按程序上报,获得批准后才能组织实施,核备类工程项目公司实施5个工作日前先报公司核备,内控类工程由项目公司尽责管理,纳入公司相应报表中列出,不需报批、报备。

4.3 养护工程的方案和设计及预算的控制

养护工程实施方案、设计和预算的确立对项目成本的影响非常大,应高度重视,加强“从源头控制成本”理念,按证据确凿、依据充分、符合技术和效益原则,须具有客观真实、符合规范的公路技术状况检测、评定数据和事实的支持,各承包单位须具备相应资质。

审批类工程,方案、设计和预算须报公司审批后

实施:

由项目公司负责提出实施方案和费用估算,技术复杂、创新使用、工程规模较大的项目方案须通过专家评审,上报公司审批后,由具有相应专业资质的设计单位按照投资效益最大化原则和有关规范标准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及预算(小修保养工程由项目公司负责提出实施方案、设计和预算),施工图设计须通过专家评审(简易项目的方案与施工图设计可合并一次性完成),项目公司尽责审核无误后,上报公司获得批准才能组织实施。

4.4 养护工程的招投标控制

审批类工程,招标文件、招标控制价须报公司审批:

由项目公司负责提出招标方案和招标文件,上报公司审批后实施。若采用邀请招标的,同时须将招标方式、拟邀请单位名单上报公司审批后实施。开标的5个工作日前须报请公司监督招标。

4.5 养护工程的合同管理控制

审批类工程,各类合同须上报公司审核批准后方可签署,并于合同合法生效后才能执行;

单项总预算或合同总金额在50万元及以上的养护工程咨询服务类合同(包括:设计、监理、招标、检测和咨询服务以及机电工程维修保养类合同),须上报公司审核批准后方可签署。

4.6 养护工程的变更管理控制

养护工程变更管控分两类:

公司总部审批类(A类):突破原批准预算的任何变更;改变原批准方案的任何变更(包括原批准内而拟不实施的);分项工程≥50万元的变更(应急突发工程按应急工程管理办法执行)。

项目公司内控审批类(B类):原批准方案、设计及其预算内的,非上述A类的变更;小修保养保洁类工程。

所有的工程变更必须通过分级审批获得书面批准、完善设计并签署确认之后,方能组织实施。

4.7 结算

养护工程合同款的结算,项目公司按审批权限获得批准后,由总经理签署(需获授权)结算文件。

凡属于“审批类”项目中的大修和专项工程合同款的结算,由项目公司负责审核无误后上报审批;小修保养工程及其他大修、专项工程(审批额度以下)合同款的结算,由项目公司自行把关、审批。

4.8 养护工程的验收控制

由项目公司负责按交通运输部现行《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要求组织,并结合高速公路养护工程客观实际,组织工程的交(竣)工验收,确保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并对工程验收结果负责。审批类工程,在工程验收的5个工作日前报请公司监督。

4.9 养护工程的报表

养护工程管理台账、月报、标准化清单等均为成本控制的有效工具。项目公司负责按公司要求上报各类养护工程报表,并对报表的真实、正确、完整、及时负责。

4.10 养护工程全成本控制的考核

首先控制年度计划与中长期规划的吻合度,其次主要控制年度养护成本。公司对总部工程技术部与项目公司的年度养护工程全成本控制效果进行考核,将工程批准预算控制率、经审批的方案是否有误等纳入部门及个人绩效

考核。

公司应用上述养护工程全成本控制体系,通过加强日常养护、适当地专项和中修工程,减少大修次数,加强大中修和专项工程各关键节点的管控,从而控制总的养护成本,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周国光.高速公路经营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2] 陈传德.高速公路养护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3] 常志宏.高速公路全运营周期养护成本控制研究

审批制度论文篇9

【关键词】审计结果公告 风险控制 管理

一、积极稳妥地推进审计结果公告

审计结果公告不只是反映审计工作情况,同时也是反映政府及各部门财经纪律的执行情况,通过社会监督政府及各部门行政行为,社会影响大。审计公告工作有一个探索实践的过程,推行之初在项目选择、公告方法、公告载体、公告时间安排上更应谨慎稳妥。

一是审计公告内容选择。按政务公开的本意是审计公告的事项、内容越多越好,而现实情况是确有一些事情不宜公开,比如有些直接涉及群体性利益的问题如果公告,就要冒引发危及社会稳定的的风险。与个人利益直接相关的审计项目,审计公告风险也大。在真实反映审计结果和避免审计公告风险中,要权衡利弊。审计结果公告应涵盖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此外审计意见的落实情况和被审计单位按照审计意见整改的情况,无疑是审计公告的重要内容。

二是审计公告方法选择。开始的公告方法可以采取集中公告,半年公告一次,集中公告可以减少针对某个项目的视觉冲击。待时机成熟再由分阶段公告向分项目公告转变。分项目公告,可以解决分阶段公告时效性差、针对性不强、形式不够规范的问题。

三是审计公告载体选择。公告,以为广大公众所易知为要义,但公告之初的范围应有一定控制,避免社会舆论产生过激反映。将审计结果公告首先选择在县审计网和县政府信息网,不失为县级审计机关较适宜的选择。毕竟能够接触网络的人群,其文化素质较高,对待审计公告有着较理性认识。随着审计公告工作的推进,县级审计机关可逐步在电台、电视台、报纸等多种媒体,或印发单行本进行公告,逐步扩大审计公告受众面。

四是审计公告时间选择。审计出具报告到审计公告时间间隔,要把复议、诉讼、检查审计结果的时间、领导批示的时间都考虑进去,况且如果在三个月的时间里,没有引起争议或分歧已经很小,又通过各种形式的意见交换,公告风险大大释放和缓解。

二、健全审计公告制度和明确批准权

严密的制度是防范风险的有效手段,通过制度控制可以把风险降低到最低。按制度办,即使错了,我们也没有责任或责任也很小。其中两项基本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一是要通过政府出台《审计结果公告办法》,主要定原则、内容、形式和各环节衔接;二是审计机关要制定《审计结果公告办理规定》,对审计结果公告办理工作的各个环节的具体工作和责任人进行明确。

政府工作的决策权在政府,审计作为一个政府部门,审计公告制度的“原则”与“例外”当然也只能由政府把握,明确批准权转移审计公告责任,但所有审计结果都经政府审批公示是不可行的。我们每年实施几十个的审计项目,全部要求政府的书面授权既不可能也不必要。这里我们可以采取将授权通过制度形式确定,明确政府授权审计局判断审计项目的重要程度来决定是否由政府审批,即审计机关认为重要的,在报送《审计报告》的同时附送《审计公告审批单》,由政府审批公告。其余审计项目,在审计报告报送县政府后的确定时限内,默认许可由审计局公告。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委托人是组织部门或“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小组”。从理论上讲,公告不公告,应有委托人决定。

三、设计合理的审计公告操作流程

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是保障一项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方面,审计公告工作流程设计尤为重要。一是审计报告发送后,审计组要同时将审计报告送局法制综合机构登记《审计结果公告台帐》;二是审计报告生效60天后,审计组要及时进行审计回访,索取被审计单位的纠正情况报告,核实并取得相关证据,填写《检查情况表》,及时送局法制综合机构;三是局法制综合机构要及时填写《审计结果公告审批表》,送审计组、业务分管局长、局长签发,重要项目送县政府签发;四是公告后,局法制综合机构要将有关资料及时送审计组存入业务卷宗。

四、规范审计公告内部管理

一是拟文环节控制。审计公告要有相对固定的格式,没有必要要求审计业务科室都能恰当运用这种格式,拟文以审计机关法制综合机构办理为宜。同时,由于审计公告有大量的具体工作要做,也需要一个固定的机构来承担,这个机构通常也应是法制综合机构。

二是公告台帐控制。由于公告时限等需要记录和掌握的事项较多,有必要设计《审计公告台帐》,登记审计报告送达主送机构的时间、公告授权生效的时间等需要清晰把握的内容。审计结果公告台账登记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审计结论性文书的名称和发出时间,审计结果公告的法定时间,县级领导、有关单位对审计结果公告内容的意见、建议,审计结论性文书的落实情况资料的收到时间,审计结果公告审批意见,审计结果公告的时间、形式,社会对审计结果公告的反映等。

三是审批环节控制。由于审计公开有原则和例外,这必然带来取舍问题。为明确责任,取舍的过程都应留下书面记录。一定格式的《审计公告审批单》显然是必要的。由政府审批公告的,在呈报审计报告的同时,需要呈送《审计公告审批单》,审计机关负责人审批的,正常的审计业务文书的拟文稿纸也不具备公告审批的全部要件,也要求设计内部公文处理《审计公告审批单》。审计组和业务科是掌握审计项目第一手资料的,对审计事项的公告如何把握,他们的意见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应当让他们对审计公告表示意见。

审批制度论文篇10

机关,企事业单位:

根据上级有关规定,为进一步推进我局依法行政工作,提高办事透明度,依法办事,规范办事程序,有效制约违规行为,特对2009年度依法行政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探索现代行政管理体制,加快行政审批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建立科学合理,权责明确,严密规范,公开透明,制约有效的行政审批运行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二,健全受理制度

进一步探索"一口子"受理模式.在2008年服务办基础上,完成行政审批 "一口子" 受理的建设,负责行政审批事项的申请,咨询及审批决定的发送.

对于能够确定的行政审批事项当场作出决定,如不能审批的予以当场退还,并出具相关告知单;如能受理审批的,出具受理凭证;对于不需要行政审批的申请事项和不属于本局职责范围的,也做到当场告知;对于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当场予以指导,做到一次告知后即能受理.

三,规范工作流程.按科学合理的原则,优化现有审批事项的各个环节.对内部审批流程中每个环节的审批条件,责任,权限和时限进一步明确,简化,做到既严格把关,又操作简便,依法,有效.做到受理,审核,决定,转出,送达都有真实,准确,完整的记录.做到不随意审批,不随意增设审批条件.遇到情况复杂或重大的行政审批事项,由审批负责人会同有关人员集体讨论决定.

四,加大政务公开力度

1.统一公开内容.公开行政审批事项.对申请条件公开,审批进度公开和审批结果公开.对行政审批事项的名称,依据,申办条件,审批程序,时限,收费标准,收费依据以及有关办文材料等装订汇编成示本.使告知单和文本配套公开.

2.完善公开办法.

按照便民,高效的原则,以简明易懂,准确完整的方式,在办公场所醒目位置公示行政审批事项的内容和申办方法,并提供受理条件告知单,办事指南和咨询服务.使受理窗口处随时可看到告知单和政务公开文本.并把工作纪律,投诉渠道,监督部门及联系方式等也在适当场合公开,方便群众,舆论的监督.

行政审批的内容在南汇区政府网站上予以公开. 五,健全监督制约和责任追究制度

1.局长为依法行政的第一责任人,对行政审批的权限设置,工作标准,政务公开,监督受理,责任追究等负总责.分管领导为第二责任人,部门负责人为第三责任人,直接经办人员为第四责任人.谁违规,谁负责,并连带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详见党风廉政责任追究制).

2.强化过程监督和责任考核,建立局对各部门,后道岗位对前道进行验核和监督制度,实行有效的监控.

3.加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由局纪委负责对依法行政的监督检查,并提出整改意见.平时由局行风监督员对面上依法行政工作的明查暗访.发现问题,立即予以纠正,不能纠正反馈局纪委.责令限期改正.

4.落实责任追究制.强化依法行政责任追究制工作,依据本局党风廉政责任追究办法,加大对责任人的追究力度.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有法必依.

请有关部门根据本计划,依法制订和执行各自加强依法行政的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