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批管理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1 16:59:52

审批管理论文

审批管理论文篇1

关键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一、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客观要求

1.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入世后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进行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政府在管理经济与社会的时候,需要通过审批才能实现政府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市场经济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政府不能再盲目地对经济和社会实行直接干预。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我们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减少政府过多的、不规范的行政干预,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调节经济运行,提高社会经济的运行效率。我国传统的行政审批制度,给予审批者直接支配社会资源的权力、自由裁量的空间较大,加之审批标准不公开、审批程序不规范,随意性大,透明度较低。笔者认为过去的行政审批制度与WTO的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平等竞争、开放市场、非歧视性、公开透明等基本原则的要求有较大距离,不适应WTO的有关规则。WTO的基本原则及各项规定、协议都是基于市场导向基础之上的,内在要求各成员政府创造开放、统一、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变过多的行政干预管制之抑制功能为一视同仁的服务保障功能。

由此可见,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入世后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行政机关的行政活动应符合WTO的要求,与国际社会接轨,应按经济规律办事,减少政府过多的行政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应以统一、客观、公正和合理的方式实施相关的法令、条例、判决和决定或从事管理活动,增强可预测性和透明度。所以,传统的行政审批制度必须按照WTO规则和中国的市场经济规律,有计划地依法进行改革。

2.依法公开、公平、公正行政的必然要求

目前政府审批事项过多、范围过广,再加上审批过程的过暗、过乱,行政审批制度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审批手续繁杂,存在多头、重复、层层审批现象,导致审批时间无限延长,群众和企业办成一件事往往要跑几十个部门,盖几十、上百甚至更多的图章,这就使得一些部门和个人很容易利用所掌握的审批大权谋取私利,进行钱权交易,助长了一些职能部门和有关人员利用手中权力、索贿受贿。另外,大量的腐败现象由搞“暗箱操作”而滋生,审批人员根据经验、习惯、感觉甚至关系来决定是否批准,带有较大的随意性,损害政府应有的公正性和客观性。重审批轻管理、重收费轻服务现象普遍。审批责任不明确,很多审批部门和审批人员的审批行为缺乏严格的监督制约机制,对审批后的执行情况也缺乏必要的后续监督,往往导致行政行为管理失控和市场秩序混乱。

由此可见,腐败严重损害了行政效率,妨碍了社会的健康持续的发展,为了预防和治理腐败,依法进行公开、公平、公正行政,就必须改进工作作风,防止,减少消极腐败现象,就必须改革行政审批制度。

二、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有效途径

1.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2001年,国务院批转了监察部、国务院法制办、国务院体改办和中央编办《关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在文件中明确提出了当前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以及改革应遵循的五项原则,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步骤,提出了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这就为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2004年5月,国务院决定国务院部门第三批取消和调整审批项目495项。加上前两批已取消和调整的项目.国务院共取消和调整审批项目1806项,占总数的50.1%,实现了大幅度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的目标。

“市场是最好的裁判官”,“市场是一支看不见的手”,应该充分发挥这支看不见的手的力量,而我国的行政审批过多干预那些繁杂琐碎的具体事项,人为地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这就要求从根本上改变以我国行政审批制度。笔者认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是应把妨碍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的行政审批予以取消,市场竞争机制能自行调节的,交由市场去解决。二是由市场难以有效解决,但通过社会组织能有效解决的,应交由社会组织来解决。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社团等社会组织在市场中的重要作用,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美、日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发挥好社团、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的作用对建立高效有序的行政审批制度非常重要。2.简化审批,强化监督机制

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施的监督力度不够。目前,各地政府都陆续向社会公布了相当一批取消、下放的审批事项。但这些事项的落实情况如何需要行政监察部门的积极参与,采取强有力的约束监督措施,否则就会造成改革留有形式或大打折扣。

对行政审批工作监督的目的,就是监督改进工作,维护公平、公正、公开的阳光竞争环境。一是健全审批部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落实审监(审核)分离制度,加强部门内部监督检查,防止滥用审批权,建立审批人员定期轮岗和审批回避制度。二是健全纪检等部门的专门监督机制。有关纪检监督部门纪检监察要立足本职,广泛收集企业及服务对象对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研究反馈给有关部门。三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行政机关在行使审批权过程中,不按规定的条件、程序进行审批甚至、,以及由于只审批不监督或者监督不力而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行政审批主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或法律责任,应遵循“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四是社会监督机制的建立。为了保证一部有效的法律能够被认真履行,不仅要建立起有效的司法体系,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起民众与社会的有效监督机制,这其中包括民众的有效申诉渠道、大众媒体的公开报道制度等。要建立和健全人大、政协、司法机关以及新闻媒体和群众的监督机制。使得社会监督机制有效建立起来,把有关信息通过媒体公示于众,使群众了解改革的意义内容、过程和结果,从而把审批事项纳入整个社会的视野。

3.转变政府职能。重塑思想观念

面对加入WTO的新形势,要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已势在必行,而要达到这一点就要从根本上转变政府的职能,以制度的方式明确政府该做什么。

只有转变政府职能、实现了政府退出市场,才能从源头上遏制政府审批制度的膨胀在传统体制下,政府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则成为政府的附属。因而,经济活动是由政府组织、经济决策也是由政府通过行政审批程序下达的。这种情况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初期仍不会有根本改观。这是因为在市场制度很不健全、市场经济活动还受到传统体制的多方阻碍时,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是为市场经济开辟道路、“保驾扩航”。在当时情况下,政府审批甚至成为市场活动得以实现的条件。而当市场经济制度逐步建立起来、微观经济主体被充分激活、经济的自组织功能逐步完善了以后,政府再用行政审批手段去管理经济、管住市场,就只能起到妨碍甚至阻碍市场发展的作用了。因此,关键的问题在于,政府必须及时转变职能,适当退出市场过程。

三、结语

由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一场政府的自我变革,在取不取消、取消哪些、如何取消等问题上缺乏明晰的操作规范和约束机制,难以进行到底。要使这项改革深入下去,必须通过立法,从法律制度上予以规范。《行政许可法》的即将贯彻实施,将加快政府职能的根本性转变,有力地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促进行政管理方式的改进和行政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大大推动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颜廷锐:中国行政体制改革问题报告一问题•现状•挑战•对策[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2]唐铁汉.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6.

审批管理论文篇2

[关键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服务型政府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7)01-0031-02

国务院总理在2005年3月5日召开的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寓管理与服务之中,更好地为基层、企业和社会公众服务。”这是“服务型政府”首次在国务院的正式文件中出现,这标志着建立“服务型政府”将是今后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选择。所谓构建服务型政府就是要求政府作为公共机构应承担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公共服务,要求政府一切从服务社会出发,将各项职能都纳入服务的轨道,而不是从包揽社会、直接参与经济建设出发。这就要求政府要尽量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转变政府职能,从管制走向服务。我们知道,一个政府部门它的精力要是主要放在审批上,它就不可能成为服务型政府,所以可以简单地说,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实践已经证明,政府不要去做那些市场可以做到的事情,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是合理界定政府管理的疆域,由传统的管制监控型管理转变为引导和服务型管理,最终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社会、企业良性互动的局面。近几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都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了许多审批事项,但由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过程中缺乏系统的理论基础、行政人员观念不明确、配套措施不完善等原因致使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任务仍然离预期有一定距离。

一、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缺乏系统的理论基础。任何一项制度改革中都包含着某种价值追求,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也包含着确立一种什么样的政府行为模式的价值取向,审视当前各地方政府的改革实践不难发现,由于理论上的不透彻,改革的价值取向比较模糊,导致当前的改革往往只是单纯为了完成任务、减少审批事项而进行。

《行政许可法》已经颁布实施并取得了一定成就,行政审批过程得到精简,这是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走出的重要一步,但是也应看到其中还存在着的一些问题。实践中对审批项目设定的范围还不统一,没有一科学、准确的界定,影响了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入发展。在衡量审批制度改革成效的问题上,各级机关普遍地把数量和比例指标作为唯一的标准。由于层层政府削减的审批事项都由指标管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了一种强迫性的任务,因此很多机关都单纯的追求一定的削减百分比以完成任务,这也是有些地方完成减项指标而未根本转变政府职能的症结所在。实际上审批制度改革并不是单纯的减少审批事项,而是有取有舍、有废有留,要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价值追求中考虑,从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关系中考虑,才能把握行政审批的合理范围。目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之所以还没有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现存的理论还停留于对精简幅度的研究,而忽视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内在价值追求。

第二,行政审批人员的审批服务意识不明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制于体制的历史状态,与国情、文化、地区差别、发展阶段和水平、行政人员的制度认知等因素相关。另外?,我国正处在新旧体制的转换时期,新的体制尚未完全建立,行政管理还承袭着旧体制的强大惯性,行政人员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延续旧体制的管理观念。

第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配套措施不完善。我们知道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一个系统工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其中的关键一环,但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地深入,我们可以越来越清楚地发现,行政审批的许多问题并不仅仅是由行政审批制度本身引起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需要各项配套措施的跟进。,没有改革措施的配套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就不能进一步向纵深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就不可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全局性的行政管理体制内的各项具体制度的改革共同配合实施,任何一项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改变目前的这种尴尬境地,就需要各项配套改革与之齐头并进。

二、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措施

第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基础理论的准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能只着眼于表面,还必须从深层去认识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大幅度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主要是清理审批项目的层次,在理论上还有待进一步地深入。事实上,行政审批制度的种种问题只是传统行政审批制度的外部彰显,如果进一步分析,我们就不难发现,它的背后还隐藏着更为本质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用以指导行政审批制度的理论根据陈旧。传统行政审批制度的理论基础是“政府管制论”,其中心思想是维护行政权力,强调国家管理的重要作用。这一理论的主要缺陷有两点:一是强调行政权力的优越性;二是忽视个人权利保障。在这种理论中很难找到制约行政权力的依据。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理论所存在的实践基础已经发生重大变化。控制日益膨胀的行政权、崇尚法治与尊重个人权利成为当今社会的共识。因此,仍以计划的经济模式为存在基础的“政府管制论”显然不适应社会之需求,相应地,以该理论为基础而建构的诸如行政审批等政府管理制度也就必然会暴露出各种问题。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的职能转变实际上就是要改革以往的管制型政府,逐步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这里提到的服务型政府是指一种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实现着服务职能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可见,服务型政府与管制型政府体现着不同的两种管理理念。在政民关系上,服务型政府摒弃管制型政府的官本位、政府本位、权力本位理念,向公民本位、社会本位、权利本位回归;在公民权利上,服务型政府强调以人为本,保障和实现公民权利就是这种新的政民关系的内在要求;在政府职能上,服务型政府是以为公民服务为根本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以建立服务型政府理论为指导,对行政审批项目的清理应有三个层次的标准:第一,依据现行的法律、法规,修改或废止那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审批项目;第二,根据公共利益而不是方便行政管理的需要去审查行政审批项目;第三,从构建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出发,对行政审批项目进行清理,对那些管制取向的行政审批项目加以废止,对那些管理取向的项目进行修改。

第二,强化审批人员服务意识,提高审批人员素质。“万事人为本”,有了完善的制度,还必须有一支优秀的队伍去实施,否则再好的制度也发挥不了作用。由于行政审批涉及的社会关系复杂,专业性、技术性较强,而行政审批人员在实施审批行为时,又享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所以,行政审批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熟练的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并牢固树立依法行政、为民服务的意识,以提高办事的效率和质量。目前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审批人员的管理意识根深蒂固,服务意识却十分薄弱,因此,提高审批人员素质的重点应放在淡化其行政审批意识,强化服务意识,采取引导、建议、劝告等非强制性手段,以谋求相对人合作,也就是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需要行政审批人员思想观念的转变,要用民为本、以公民权利为本、以社会服务为本的服务型政府理念,代替官本位、权本位、管本位的传统管制型政府理念,这样他们才可能主动地参与改革,否则改革措施的执行就会走样,流于形式。

第三,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所需要的相关各项配套措施。这其中主要包括培育社会中介组织、构建公共财政体制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实质就是还权于民,将政府的一部分职能转移给社会组织承担。为了有效的实现这一点,要进一步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提高整个社会的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民间组织对会员的自律作用,使他们自觉维护市场秩序并能够承担由行政管理部门转移出来的一部分社会管理职能。我国目前中介组织发展迟缓,质量也不高,因此,规范和培育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是搞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当务之急。

此外,行政审批中的收费混乱是企业和公众反应最强烈的一个问题。从某种意义说,行政审批权是与行政收费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为什么行政审批的范围如此之广的重要原因。因此,各级政府在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时,一般都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银行账户进行了清理。这一举措对于清除遗留问题、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要进一步遏制部门利益,从源头上防止腐败,就要实行“收支两条线”部门财政预算以及国库统收统支,构建公共财政体制,当然这将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涉及到政府职能内容、方式的转变和管理体制的转型,涉及对传统的管制型政府模式的根本变革,改革所应该达到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政府职能方式和管理体制的全面转型,构筑服务型政府,实现这一转型的过程是复杂的,需要各项配套措施的跟进。因此,在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考虑改革涉及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关系的重新调整,要充分认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复杂性与艰巨性。由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是不断变化的,因而审批制度也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地对审批的范围、对象、条件等进行调整,不能指望一劳永逸或者仅仅考虑短期的轰动效应,否则改革很容易走回头路,重回到原先的轨道上。

参考文献:

[1]俞友康.建设服务型政府理论与实践的思考[J],特区探索,2002(3).

[2]詹国彬.从管制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中国行政改革的新取向[J],江西社会科学,2003(6).

审批管理论文篇3

第二条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制订

由委受人大、政府委托代拟的法规、规章和委内自行制订的规范性文件的分管职能处室为法规与产业政策处。其运作程序为:

1、行业办、中小企业局和其他处室提出需要制订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计划送法规与产业政策处汇总,提交委主任办公会议讨论。

2、法规与产业政策处根据办公会议意见制订委年度文件制订计划,其中法规、规章报省法制局,争取列入相关的立法计划。

3、有关行业办、中小企业局、处室按计划组织起草,法规与产业政策处负责起草工作的指导以及负责文稿的论证工作。文稿形成后由法规与产业政策处会签,经主任办公会议审定后送委主任签发。

第三条全省工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的制订

全省工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制订工作的分管职能处室为法规与产业政策处。其运作程序为:

1、法规与产业政策处根据省政府和委领导及有关行业办和处室要求,提出拟制订的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建议,经综合处、投资与规划处等处室会签,报委领导审定。

2、由法规与产业政策处牵头,会同有关行业办和处室制订工作方案,落实起草部门。有关行业办、处室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提纲,经法规与产业政策处组织会审后着手起草。

3、法规与产业政策处负责对起草工作的指导和对文稿的论证。文稿形成后经委主任办公会议审定,由分管委领导签发。

第四条投资项目的审核、上报、审批程序

投资项目(包括外资项目在内的技术改造和建设项目)的分管职能处室为相关的投资管理处室,如技改项目为投资与规划处。其运作程序为:

1、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的申报审批。

(1)相关材料具备报委的投资项目建议书或可研报告,由委办公室分送相关行业办或专业处室以及投资管理处室;

(2)由行业办或专业处室从产业政策、行业规划、建设布局、经济规模等方面对项目进行初审,于5个工作日内签署意见后转给投资管理处室,超过时限不提初审意见的,投资管理处室可直接审核;

(3)经行业办或专业处室初审并经投资管理处室平衡审核初步同意的投资项目建议书或可研报告,由投资管理处室拟文,报分管委领导审批后,批复有关部门和地方;其中,上报国家和省政府的由委主任或主持工作的副主任审签;

(4)限上项目上报国家后的催批工作,以投资管理处室为主,有关行业办和专业处室做好对口司局的配合工作。国家对项目的批复,由办公室送投资管理处室,并复印送有关行业办或处室,转发文件由投资管理处室拟文报分管委领导审批后下达;

2、项目初步设计的审查和审批。

国家和省审批的投资项目的初步设计,由行业办、专业处室会同投资管理处室组织审查,并由投资管理处室拟文后报分管委领导审批下达。建设条件能自行平衡解决的部分限额以下项目的初步设计,由委委托市经委(计经委)组织审查和审批,报委备案。

3、国家项目的开工报告。

地方或部门上报后,由投资管理处室拟文报分管委领导审批转报。

审批管理论文篇4

作为“执政为民,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和我市的实际情况。服务发展”学习整改活动的成果,局大幅度下放了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权限,压缩了审批时间,简化了内部管理程序。为适应我市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新形势,确保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得到落实,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现就进一步规范全市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市局实行内部分类审批管理制度

一)将建设项目分四类进行管理,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大小和区域环境敏感程度。

存在一定环境风险,第一类是指生态环境影响大或环境风险高的项目或COD年排放量300吨及以上或SO2年排放量500吨及以上的项目;第二类是指对区域环境影响较大。涉及环境敏感区的项目;第三类是指污染轻、生态环境影响和环境风险小,不涉及环境敏感区的项目;第四类是指基本不产生环境污染,或有利于减轻环境影响,不涉及环境敏感区的项目。

二)实行审批级次责任人制度,按照分级负责、权责对等的原则。

送局长或分管副局长审批;第二类项目由分管副局长审批;第三类项目经处务会集体讨论通过后,第一类项目经局办公会讨论通过后。由处长审批;第四类项目由经办人员或接件大厅直接办理。

三)未纳入《分类管理适用项目名录》建设项目原则上按第三类项目进行管理。

二、适当简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一)若其环境风险小、生态环境不敏感,环境影响评价通过审查的规划所包含的具体建设项目。按规定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可简化为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视项目具体情况设置相应评价专题。

二)一般可以直接开展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工作。情况复杂需编制环评大纲的由环评单位和建设单位商定。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

三)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可利用经批准的规划(区域)环评的成果:

3年内项目环评可以直接引用其数据及评价结论。1.规划环评中已进行环境现状监测的如区域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重点说明项目污染防治方案是否符合规划要求。2.规划环评已明确污染集中防治措施的项目环评可简化污染防治措施论证。

且园区仍有剩余总量指标的拟入园项目环评可简化总量控制论证,3.规划环评中已明确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的工业园区。重点说明项目总量控制指标是否符合园区总量控制要求。

重点征求可能受项目直接影响的公众的意见。4.对入园区项目环评可简化公众参与工作。

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技术评估

一)原则上须通过专业评估机构组织的专家评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含专题的环境影响报告表。作为行政审批的依据。

二)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函审形式。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技术评估原则上以专题会议形式;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技术评估。

三)应提出评估报告。对一般报告表的技术审查,评估机构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含专题的环境影响报告表的评估。要提出专家组意见或专家函审汇总意见。

四、规范建设项目建设期监督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

国家和市局审批项目的信息要及时报告我局。对环保设施未能同步建设的建项目,一)严格执行建设项目跟踪管理制度(渝环发〔 〕47号)对辖区内的全部建设项目要实施全过程跟踪管理。督促建设单位加快环保设施建设进度;对项目已建成尚未申请验收的责令建设单位限期验收;对未经验收擅自投运的及时予以查处。

二)要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环保总局第13号令)和我市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许可条件、程序和时限开展建设项目竣工验收。

必须在主体工程验收时经认真核实后同步验收。三)对环评批复中关于“以新带老”区域替代”总量控制等要求。

不得再批准其新扩改建项目环评。四)对未经环保验收擅自投运或环保验收不合格的企业。

并作为环保验收审批的依据;对环评批复要求开展施工期工程环境监理的建设项目,五)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经审批情况的应限期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应要求建设单位提供施工期环境监理报告。

须由具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机构承担,六)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和调查报告。并对结论负责。

五、建立建设项目备案管理制度

备案内容及要求按《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备案登记表》附件3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审批备案登记表》附件4执行。一)各区县(自治县)环保局、市环保局经开区和高新区分局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竣工验收审批情况每月10日前以电子邮件或软盘方式报市环保局备案。

其环评审批文件和竣工环保验收审批文件应同时抄送市环保局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处。二)区县审批的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

六、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一)审批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或社会影响较大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涉密建设项目除外)应当执行公示公告制度。

二)应向社会公示有关情况,环保部门在受理建设单位环评或验收申请后。公示期间公众反映的意见作为环保审批的重要依据。完成建设项目环评或验收审批后,环保部门应向社会公告。

三)建设项目的公示和公告时间为5天。市环保局、经开区、高新区分局审批的项目在 市环境保护局网站 和环境保护公众信息显示屏上公布。区县(自治县)环保局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适当方式进行。

四)公示和公告的内容按《 市环境保护局建设项目审批公示公告格式》附件5实施。

以电话、传真、信件、电子邮件等方式,公众可在建设项目公示期间。向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保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公众要求给予回复的环保部门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特殊情况可延长至10个工作日。

审批管理论文篇5

关键词:政府投资项目;审批行为;法律属性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因征地拆迁而引发的矛盾和纠纷普遍增多。这一现象在主管政府投资的各级发展改革部门感受尤为明显,大量遭遇房屋拆迁的民众由于拆迁补偿诉求得不到满足,在专业维权律师的指导下,通过信息公开从发展改革部门获取建设项目批复文件,再从批复文件中搜寻程序和实体上存在的“瑕疵”,进而通过行政复议和诉讼要求复议机关和人民法院确认建设项目批复文件违法或者直接撤销项目批文,按照“审批是因,拆迁是果”的认识逻辑否定当地政府的拆迁行为。这也是近年来政府投资管理行政争议高发的社会根源所在。矛盾和纠纷的化解离不开法律原则的科学把握和法律规则的正确运用,但是由于我国投资立法相对滞后,导致此类案件在司法实践中存在诸多争议和困惑。在此,笔者结合一起具体案例阐析政府投资项+++目审批行为的法律属性以及此类案件涉及的有关法律适用问题。

一、政府投资项目审批行政争议案件的基本案由。以一起典型案件为例,原告某市某区居民杨某等三人,在该区某地拥有合法宅基地及房屋,2013年12月3日,原告上述房屋被政府部门强制拆迁。2015年2月11日,原告通过申请信息公开获得某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发展改革委)作出的《关于某市新区北区(一期)对外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原告遂向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发展改革委)提起行政复议,省发展改革委于2015年5月27日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维持了某市发展改革委作出的《批复》。原告以某市发展改革委作出的《批复》和省发展改革委作出的行政复议决定违法(没有说明具体违法事实和理由)且侵害其合法权益为由,将两级发展改革委共同到人民法院,请求法院依法确认被告某市发展改革委作出的《批复》和省发展改革委作出的《行政复议决定书》违法并予以撤销。

根据我国现行投资管理体制,投资项目管理(核心是投资项目审批)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落实企业投资自,对于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一律不再实行审批制,区分不同情况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政府仅对重大项目和限制类项目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角度进行核准,其他项目无论规模大小均实行备案制。也就是说,目前行政机关针对投资项目采取审批制、核准制或备案制三种管理方式,这三种方式(表现为三种不同类别的行政行为)的法律性质也有区别,受到法律法规规范和约束的程度也大不相同。审批制针对的是政府投资项目,依旧按照过去的基本建设程序进行管理,按照项目进度依次审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初步设计等。核准制针对的是企业投资建设的重大项目和限制类项目,属于行政许可事项并受《行政许可法》规范。备案制是针对适用核准制以外的其他企业投资项目,管理方式和内容相对比较简化和便捷,约束条件较少。所以,在诸多投资管理类行政复议和诉讼案件中,当事人特别是行政相对人特别注重上述管理方式的认定,将是否适用了法定的投资管理方式作为认定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程序合法性的重要内容,在很多情况下将投资管理方式错误作为判定行政行为违法并要求上级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依法撤销具体行政行为的重要事由。

二、政府投资项目审批行为法律属性的判定。从外在的表现形式来看,有人将政府投资项目审批认定为行政许可,但是仔细分析其内在属性并对照《行政许可法》中关于行政许可的界定不难发现,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并不具备行政许可必备的法定要件。《行政许可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第3条规定:“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适用本法。有关行政机关对其他机关或者对其直接管理的事业单位的人事、财务、外事等事项的审批,不适用本法”。在实践中,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是上级行政机关针对下级行政机关的项目建设申请作出的批复,属于行政机关上下级之间的内部审批行为,明显不是《行政许可法》的调整对象。2004年8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的《关于保留部分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通知》(〔2004〕62号)就明确将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定性为区别于行政许可行为的“非许可审批事项”。1随着各界对政府投资项目审批行为法律属性认识的变化,2015年5月10日,《国务院关于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决定》(国发〔2015〕27号)又将政府出资的投资项目审批明确为政府内部审批事项,并强调政府内部审批事项不得面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实施审批。

由此可见,政府投资项目审批行为从其法律属性来看并非行政许可行为,不受《行政许可法》的规范和约束,《行政许可法》对于行政许可行为的程序和实体性要求不适用于政府投资项目审批行为。在前文案例中,原告及其律师曾用《行政许可法》中规定的利害关系人告知义务、法定期限规定、听证义务等质疑政府投资项目审批行为的程序合法性,存在明显的法律适用错误。这种错误的认识有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法官的思维产生一定的误导,甚或导致错误的认定和裁判,危害不可谓不大。

三、现行政府投资管理法律制度的缺陷及完善。《国务院关于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决定》(国发〔2015〕27号)将政府出资的投资项目审批明确为政府内部审批事项,并强调政府内部审批事项不得面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实施审批。但是,《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明确提出,实行审批制的政府投资项目,项目审批部门对项目单位报送的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依法进行审批。对比上述两个文件,前者强调政府投资项目审批作为政府内部审批事项不得面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实施,后者却指出政府投资项目依据项目单位申请批复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照前者规定,政府内部审批事项作为一种政府内部行政行为,一般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依据后者规定,政府投资项目审批行为虽然不是法定意义上的行政许可行为,但是从性质上讲仍是具有法律意义的行政行为,行政机关根据项目单位的申请作出的项目审批行为,对外直接影响行政相对人也就是项目单位的权利和义务,应当接受司法审查。可见,上述规定让行政行为当事人不知所措,造成法律适用和司法实践的混乱。尽快对相关文件进行修订,从立法层面对政府投资项目审批行为的属性、依据和程序进行科学界定和规范,实现法律规定的统一是加强投资体制改革和投资管理法治建设的当务之急。解决途径在于通过制定和颁布政府投资基本法实现对政府投资管理的顶层设计和立法规范,现实中将游离于《行政许可法》规范之外的政府投资项目审批行为,先是界定为非许可审批事项,进而又界定为政府内部审批事项,这种花样翻新的概念游戏缘于投资体制改革的推进和落实不到位,《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明确提出,实行审批制的政府投资项目,项目审批部门对项目单位报送的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依法进行审批。但在实际工作中,各级投资主管部门在审批政府投资项目时却只在“体内循环”,由上级投资主管部门向下级投资主管部门出具批复文件,没有按照规定直接批复给项目单位,将本能“体外运转”的行政程序通过相同层级的文件纳入“体内循环”,损害的是法制的统一,造成认识和操作上的混乱。所以,全面清理现行有关投资管理的规定,颁布统一的政府投资基本法,建立规范一致的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制度体系,或将政府投资项目审批行为纳入行政许可法的适用范畴,是解决上述一系列矛盾和问题的根本出路。

参考文献:

[1]徐炎泽,建设项目审批法律性质分析[J],《经济问题》,2016年第3期。

[2].林孝文,论地方政府权力清单的法律属性[J],《求索》,2015年第8期。

[3].程文浩,国家治理过程的“可视化”如何实现――权力清单制度的内涵、意义和推进策略[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4年第9期。

[4]王春业,论地方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及其法制化[J],《政法论丛》,2014年第6期。

5].孙洪敏,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框架及其构建[J],《学习与探索》,2015年第3期。

作者简介:

审批管理论文篇6

关键词 非行政许可审批;经济学;规制

中图分类号 D92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13)01-0179-05

我国政府自2001年正式启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来,以削减行政审批数量为目标,坚持按照适度合理的原则调整和设定行政审批项目。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在国务院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我国先后开展了五次行政审批的全面清理工作:国务院各部门一共取消和调整审批项目2183项,占原有审批项目总数的60.6%;各地方政府一共取消和调整审批项目3.7万项,占原有审批项目总数的68.2%。2012年8月23日,国务院又召开会议决定取消和调整314项行政审批项目。与此同时,一个名为“非行政许可审批”的概念开始产生,并日渐频繁地出现于各类法规和政策性文件中。这一概念在200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并未提及,在理论界也鲜有论述,但在实务界被大量使用,而且呈现出日趋广泛和扩展的态势。

迄今为止,“非行政许可审批”也并没有成为一个被理论部门认可的正式法律术语,但不可否认的是,法律和法律性文件却有意无意地为它留足了繁衍的空间。也正因于此,我国各级政府得以冠冕堂皇借此为后门通道,名正言顺地继续沿用以“行政审批”为主要监管手段的传统经济和社会事务管理方式,合法抵消了《行政许可法》为转变行政管理方式、规范行政管理行为所做的努力。由于是“非”行政许可的审批,所以这些审批事项实际上游离于《行政许可法》规制范围之外,不论是在设定权限上,还是在实施程序上,都不受《行政许可法》调整。因此,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必然存在地区间不平衡、设定主体混乱、设定标准不统一、项目种类和数目相差悬殊、缺乏程序保障和监管等问题,破坏了我国行政法制的统一,也越来越成为一种消蚀《行政许可法》成效的强大力量。因此,对非行政许可审批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非行政许可审批的法律背景

建国以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为了保障有限的社会资源得以按政府计划有序配置,严格的行政管制和审批制度成为政府的必然选择,行政审批的范围也涵盖了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对经济和社会的管制过紧过死,严重遏制了市场经济主体的活力和经济发展。因此,更新行政理念、转变行政职能成为政府的首要目标。而日趋泛滥的行政审批制度,也当然成为行政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目的就是从“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减少行政权力对社会经济活动具体事务的直接干涉。1997年,国务院决定首先在深圳试点运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2001年,在深圳试点运行的基础上,国务院正式推行全国性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全面彻底清理各类行政审批项目。2004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行政审批改革进程中的里程碑,是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改革的方向,巩固了改革的成果。同时,该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有关行政机关对其他机关或者对其直接管理的事业单位的人事、财务、外事等事项的审批,不适用本法。”这一规定明确有关事项的行政审批不适用于《行政许可法》。由此可以引申出此类行政审批与法律规定的行政许可之间是平行关系,也因为法律对此类行政审批具体范围的概括性表述缺乏明确而具体的外延限定,这就为后来“非行政许可审批”概念的出现和滥用埋下了伏笔。

“非行政许可审批”这一概念最早是为了区分不属于《行政许可法》调整范围的行政审批事项和属于该法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而提出来的,作为与行政许可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而存在。“非行政许可审批”的官方正式表达出自于时任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玉赋,他于2004年接受《瞭望新闻周刊》专访时明确提出:“有约500多项审批项目,属于内部行政行为,涉及政府多方面的管理事务”,“这部分项目拟以非行政许可的审批项目、以内部文件的方式予以保留。”由这段话不难推断,全部行政审批事项在这里被划分为非行政许可审批和行政许可审批两类。2004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以[2004]62号文了《关于保留部分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通知》,明确提出了“非行政许可审批”这一概念,但并未对这个概念进行解释,仅仅明确了暂予保留的211项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并将之归因于“现阶段政府全面履行职能和有效实施管理的需要”。从严格意义上讲,该通知是对《行政许可法》的细化和补充,其法律效力在《行政许可法》之下,但其时间在《行政许可法》生效仅一个月后,由此产生的影响不言而喻。此后,各地区、各部门纷纷效仿,以政府规章的形式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行政许可与非行政许可的划分,大量创设“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或将存在争议的事项列入“非行政许可审批”的行列,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行政许可法》立法目的的有效实现,为某些“利益集团”提供了利用法律漏洞寻租的机会。

从“非行政许可审批”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它的出现完全是中央政府在推进行政审批改革的过程中,为了适应行政管理的惯性思维和延续性做法,更是为了改革的稳妥顺利推进,出于现实考量而创设的一个过渡性概念。我国自计划经济时代起就建立的“管制政府”模式,广泛地将行政审批应用于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方方面面,并作为政府配置资源的重要手段,由此造成行政审批过多过滥。有些行政审批事项本身就缺乏法律依据,只是行政机关出于管理有效、便利甚至利益的考虑而创设出来,不仅可以简单快捷地实现管制目的,而且其中也不免隐含着各类利益纠葛。所以,《行政许可法》颁布以后,行政权力在该退出的管理领域不愿意退出,或者是不愿彻底退出,进而在行政审批改革的实施进程中有所保留,大量原行政审批事项得以借用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形式继续存在。

二、非行政许可审批的法律界定

(一)非行政许可审批的法律内涵

“非行政许可审批”是一个极具实践性的概念,关于其比较重要的规定是《行政许可法》第三条第二款和[2004]62号文件,前者为这一概念的创设留足了法律空间,后者则以举例的方式对非行政许可审批内容进行细化。《行政许可法》第三条第二款一般被认为是对“非行政许可审批”范围作出的限定,但在具体理解上,学界的观点存在较大争议。有观点认为该款规定的所有事项均应以行政机关的“内部审批”对待;也有观点认为“行政机关对其直接管理的事业单位的人事、财务、外事等事项的审批”应当界定为“外部审批”;还有观点认为该款规定的事项既非内部审批又非行政许可。例如:2004年8月27日,《财政部关于保留部分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通知》中就列举了33项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予以保留;2004年7月5日,深圳市政府作出《关于深圳市行政审批事项清理结果的决定》,规定“全市37个部门共有行政审批事项701项,其中行政许可保留239项,取消265项(占37.8%),其他审批保留197项。”《决定》中提到的“其他审批保留”事项就是本文所说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

因为“非行政许可审批”产生于行政管理实务部门,并在实践中不断拓展其内涵,因此,对其内涵的概括只能是实然性的,而无法从理论上作应然性的判断。根据对这两个法律文件内容的解读,我们可以总结得出一个结论:即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也是行政机关的行为,但不属于行政许可,不受《行政许可法》的调整,其设定权通常来源于位阶较低的部门和地方政府规章或其他规范性文件,审批的范围应当限定为行政机关内部事务,或者部分应属行政许可但因现实需要确需暂时保留的其他审批事项,这些事项必须是临时性的、过渡性的,待时机成熟后应予逐步取消或纳入《行政许可法》规制范围。

(二)非行政许可审批的法律外延

根据[2004]62号文件的规定和地方政府公布保留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来看,非行政许可审批的外延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类:

一是全国性的控制性规划和重大事项审批。如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含基地)审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区域范围调整审批、人口计划审批等。

二是行政机关内部事务审批。如事业单位账户设立审批、在京企事业单位计划外接收军队转业干部审批、铁路企业国有资产产权变动审批等。

三是特定行业人员从业资格和机构资质认定审批。如基本医疗保险点医疗机构资格审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建站审批、举办全国性和国际性体育竞赛审批等。

四是政策扶持和优惠事项审批。如税费减免和优惠事项审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审批、减免进口货物滞报金审批等。

五是社会管理职能范围内的有关审批。如核发暂住证、核准登记廉租住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提前退休审批等。

六是民族宗教及涉外事务审批事项。如少数民族创制和改进民族文字方案审批、宗教团体负责人审批、外国专家聘请计划审批等。

通过以上归纳,我们不难发现,非行政许可审批并不限于行政机关内部事项,很多审批事项与《行政许可法》规定的行政许可事项并不存在本质差别。以审批核发暂住证为例,根据公安部1995年颁布的《暂住证申领办法》,“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拟在暂住地居住一个月以上年满16周岁的有关人员,在申报暂住户口登记的同时,应当申领暂住证。”对于“不按规定申报暂住户口登记、申领暂住证,经公安机关通知拒不改正的,对直接责任人或者暂住人处以5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这项规定意味着公民如果在非常住户口所在地长期居住,必须要申领暂住证,否则将受到行政机关的处罚制裁。从行政行为的构成要件上看,这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与行政许可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根据应松年教授的分析,[2004]62号文件规定的211个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中,至少有近30个项目应属于行政许可项目。因此,部分原应属于《行政许可法》调整范围的事项得以借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名义,合法地规避着法律的制约,行政许可立法成效则大打折扣。

三、非行政许可审批现实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尽管存在理论上的诸多纷争,但非行政许可审批制度仍然迅速成为各地行政实践中大量使用的管理制度,并因其在管理中方便高效快捷、约束较少的特点而日益呈现扩展的趋势。但其本身存在着大量的现实问题无法解决,对我国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严格执行行政许可制度形成了非常大的负面效应。

(一)非行政许可审批的负外部性

自本世纪70年代起,经济学家们开始运用市场外部性理论对政治领域中的政府行为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政府行为外部性理论得以确立。政府行为的外部性是政府行为在实现事先设定的行政目的过程中,对其他主体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负外部性就是指政府行为产生的消极影响,即政府行为在达到行政目的的同时,也导致其他经济主体利益受损,但并没有或无法给予补偿的情况。比如:地方政府为保护本地企业而限制公平竞争损害经营者和消费者权益等。

1 滥设非行政许可审批增加相对人私人成本

实践中,非行政许可审批制度涵盖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包括国家重大计划、重要事项和重点项目,还包括一些社会关注度高、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焦点问题。审批主体也十分广泛,上至国务院组成部门,下至县级政府工作部门,逐步在行政审批实践中以非行政许可审批的方式划定自己的“势力范围”。一些地方或部门采取各种手段规避法律规定、维护部门既得利益。比如:为了应对中央关于削减审批项目的要求,将现有审批项目细化拆分后再精简,或者将多个审批项目予以整合达到精简数目的效果,甚至干脆改名换姓,将原审批项目变为核准、备案项目,但在管理模式上仍然采取审批的方式。因此,从数字上看也许达到了精简项目的改革目的,但实质上放宽行政管制的效果却远没有那么明显。

一方面,行政审批固然是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行政机关介入经济和社会运行所采取的必要干预手段之一。但另一方面,行政审批作为一种前置性的管理手段,毕竟是对稀缺资源分配的权力干预,适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过多过滥设置必然会严重干扰市场正常运行,压抑经济发展活力,甚至滋生腐败,损害社会公平正义,最终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行政许可法》的立法精神就体现为个人自治、市场优先、自律优先、事后机制优先。因此,对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能自主决定的,市场竞争机制能有效调节的,行业组织或中介机构能自律管理的,行政机关采取事后监督等其他管理方式能够解决的,公权力必须自觉退出,更不能以行政审批的方式强行介入。然而,权力的本能就是维护自身利益,不断扩张权力边界。为了规避《行政许可法》,一些本质上就是行政许可的事项以“非行政许可审批”的形式存在,通过文字的变化变相增设行政许可。而权力部门的利益增加,必然伴随着行政机关的效能低下和行政相对人的成本增加。

2 非行政许可审批的随意无序性增加社会成本

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如果程序不完善甚至缺失,则对权力的制约就无从谈起。非行政许可审批不受《行政许可法》的约束。实践中,各地政府在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设立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时,又往往有意无意地忽视程序性制度的建设,对审批程序的规定即使有,也往往是模糊笼统、漏洞百出的,这使得非行政许可审批处于实质上的无程序性约束状态。比如:《江苏省盲人保健按摩行业管理办法》规定,社会力量开办盲人保健按摩机构,必须经主管行政部门的资格认定,但对认定的具体程序没有明确,这就使得审批过程难以控制,审批结果难以合理预期,必然造成申请主体的申请成本增加,对审批结果有异议也欠缺救济途径,由此导致权力滥用和社会矛盾的产生。这不仅增加了私人成本,也增加了社会成本。

非行政许可审批的随意性,还造成了不同地域对待相同审批事项的处理方式不统一。以民政局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为例,青岛市民政局仅仅审批婚姻登记、收养登记、社会福利企业三项内容,而且将“社会福利机构审批”方式改为确认管理,而厦门、深圳、宁波市民政局审批职能还涵盖了使用社会福利基金、认定革命烈士、评定伤残等级、遗体出入境及安葬等。同一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审批方式也不同。例如:对于伤残评定审核、烈士评定审核,厦门、深圳等地将其列为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而青岛市则将其列为取消或停止实施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因此,对相同的审批事项,各地区要求各不相同,有的增加审批条件,有的扩大审批范围,有的将审批外部程序内部化或内部程序外部化。各自为政的做法,阻碍了经济活动的顺畅运行,导致社会成本增加。

(二)非行政许可审批为行政权力创设寻租机会和空间

在我国政治生活和行政管理领域中,“传统的自然经济和封建等级制度造就了独特的人治文化,‘官本位’、‘权利本位’观念根深蒂固。”政府的有些部门已经习惯于自我定位为行政权力的支配者和全社会的管理者,将全部社会事务纳入自己权力支配范围之内,掌握绝大多数社会资源。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许多政府职能部门难以在短时间内迅速重建并适应一套现代行政管理理念和管理体系。因此,行政体系运行的惯性使得行政机关必然主动或被动地采取各种办法抵消改革的压力,“非行政许可审批”就是其中的必然选择之一。除了管理理念转变困难这一主观原因外,政府部门权力范围的缩小和既得利益的损失,则是更加直接现实的原因。所以,出于利益驱动,行政管理机关对《行政许可法》的规避和抵制也有其必然性。

在自然资源短缺的市场上,每个人都期待获得资源,争取优先分配的特权,已经拥有特权的人希望永远保证自己的特权。因此,政府在配置资源方面的垄断地位,必然强烈吸引着众多被许可人的寻租行为。同时,政府一些部门受自利动机的影响,必然追求本部门的效用或者利润最大化,在监管不力的情况下,逐利行为还会异化为利用政府手中的权力主动“创租”或“抽租”,即用行政权力主动创造一个稀缺的资源市场,人为创造寻租空间牟取更多私利。比如:2012年6月14日,黑龙江省出台《黑龙江省气候资源探测和保护条例》,规定“企业探测开发风能及太阳能资源必须经过气象部门批准,而且探测出来的资源属国家所有”,这就是典型的“创租”、“抽租”行为。在无需审批的新领域人为创造稀缺资源,创设权力吸引寻租行为。

实践中,设定非行政许可审批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层级不一,从国务院、中央职能部门到地方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都在设定,甚至连一些街道办事处和乡镇政府也都在设定审批;审批过程不公开、不透明,审批的实施缺乏高位阶法律法规的统一规范,实施过程缺乏对监管措施的规定,审批结果缺乏有效制约和救济途径;各级政府为设定非行政许可审批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都有意无意忽视对审批程序的设计,使得权力运行空间更加广阔自由;审批的主体责任范围不清、问责机制欠缺等,这些情况都为现实中的权力寻租创设了众多机会和广阔的空间。寻租活动中浪费的各种资源、寻租成功后损失的社会效率等都导致大量社会成本产生,损害社会公平,妨碍政府干预对市场失灵弥补的有效性,还诱使腐败滋生蔓延,侵蚀社会健康肌体。从以往的立法经验看,几乎每部约束政府行政权力的法律法规出台,都会诱发行政机关新的权力扩展,扩展的趋向就是现行立法还未涉及到的部门和领域,行政机关就可以在法律限制和约束缺失的情况下“任意”行使权力。

(三)非行政许可审批重许可、轻监督和忽略责任追究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首创了自由竞争原则。此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西方国家一直奉行“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在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经济危机背景下,以凯恩斯为代表的“国家干预学说”开始流行,强调政府干预以弥补市场失灵。60年代开始,国家对经济的过度干预开始导致各种负面效应产生。由此出现了新的学派——公共选择学派。他们假设政府及其官员都是从利己动机出发的“经济人”,以成本一收益分析为行动的准则,其参与政治活动的目标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因此,政治家所追求的目标并不一定代表着社会公共利益,政府行为的结果完全可能是有利于部分利益集团并且效能低下的。政府以设定行政许可的方式介入社会经济活动,由此产生大量的负外部效应,根本原因是出自政府的“经济人”本性。因此,行政机关在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项目时必然有自己的偏好,在法律的框架下尽力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目前,我国实践中大量设置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却缺乏相应的问责机制和救济途径,正是政府“经济人”特性的真实体现。

审批管理论文篇7

关键词:行政审批;设定原则;存在问题;制度完善

中图分类号:D91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115-02

行政许可作为一种政府管制手段,其运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政府职能的行使,关系到法制政府目标的实现。如今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行政审批是行政权力最为集中的领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在历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我国各级政府都对行政审批事项和收费项目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清理和缩减。然而,通过对陕西省铜川市的清理行政审批的过程中,发现地方行政审批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鉴于此,笔者认为,应当从完善行政程序的方面着手,建立起相应的监督审查机制,提高行政审批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法治素养等,从各个方面来提高行政审批的效率。

一、行政许可的解析

行政许可,也就是通常意义所说的行政审批,是指行政主体依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请,通过颁发许可证、执照或批准、登记、认可等方式,准予其从事法律、法规作一般禁止的事项或活动的行政行为,同时又是国家对社会生活进行调控的一种行政法律制度。

二、我国现有行政许可设定状况及弊端——以陕西省铜川市为例

虽然,在近十年来,国务院已经进行了6次大规模的行政审批清理,并且地方省政府也先后出台了相应的关于省上清理行政审批的规定,但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行政审批过多过滥,审批名称与审批内容不统一,对审批内容缺乏相应的受理条件和申请材料,缺乏对法律的关注度致使很多国务院已经清理掉的行政许可依然存在,混淆日常管理和行政审批等等。下面,我们以铜川市为例,来具体分析我国地方行政审批所存在的问题。

一是事项名称。经过全面的清理,铜川市在已保留的事项中,仍有部门事项存在着名称上的问题。名称不全面不足以概括该项许可。也体现出了整个农业系统对应当审批的项目内容不够明确,存在审批项目漏交的情况,反映出了其对项目审批的认识不清。二是受理条件。已保留的事项中,受理条件不全面,严重影响了行政审批工作的有效进行。三是权力依据。在已保留的事项中,存在大多事项的权力依据不全面不准确不具体的情形。权力依据不全面不准确不具体,很容易造成行政机关在行政审批过程中滥用权力,出现缺位、越位、错位的情形。四是对法律法规缺乏关注度。在现有的行政法规中,有很多属于国务院六次和陕西省政府五次清理之后已经清理掉的行政许可依然存在。五是行政许可期限不明确,效率不高。由于法律对行政主体是否准予许可的期限规定的不够清楚,使行政许可主体拖延处理许可申请的现象时常发生。

现有行政审批不仅仅在上述几个方面存在问题,在其他方面也有很多的不完善之处,存在部分行政许可属于非审批类,如农业局的号牌工本费和驾证考试费,属于行政性收费,种子经营设立分支机构属于备案,教育局的初级中小学校布点调整方案、学生资助等,其属于日常管理的范畴等等,这些都体现出了地方上对审批、审核、许可、确认、登记、备案、日常管理等概念认知不够明确。

三、对地方行政许可的完善

(一)制度完善的意义

严格规范行政许可设定,可以防止行政机关行政许可权的随意膨胀和行政许可范围的随意扩大,把本来不应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纳入行政许可的范围,又可以有效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行政许可作为一种政府管制手段,其运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政府职能的行使,关系到法制政府目标的实现。

(二)实施程序完善

1.完善行政审批的联合审批机制

在基本不改变行政审批内容和条件的前提下,适应发展需要,体现出精简效能的原则,归并行政审批实施主体,划转行政审批项目,减少合并行政审批环节。在行政许可实施权方面,行政许可法做出了一系列制度安排。《行政许可法》第26条规定:“行政许可需要行政机关内多个内设机构的审查的,应当确定一个机构统一受理行政许可申请,统一送达行政许可决定;行政许可依法由地方人民政府两个以上部门分别实施的,本级政府可以确定一个部门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并转告有关部门分别提出意见后统一办理,当地政府也可以组织有关部门联合办理、集中办理。”行政审批由行政机关确定一个机构统一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和统一送达行政许可决定,通过消除行政内部程序外部化、部门权力机构化,倾向实现对公民和社会的便捷服务。尽管这种做法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社会评价,得到了行政许可法的肯定,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行政许可权安排上的不合理性,而是局限于从运行机制上促使行政许可权力合理形式,以在更大的程度上实现服务行政。

因此,要继续加强完善行政审批权的相对集中行使,这才是实现行政审批权力科学安排和合理运行的根本之路。特定领域行政权力相对集中行使,是行政许可法规定的一项重要执法制度,《行政许可法》第25条规定:“经国务院批准,升级政府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许可权。”

由此可见,要完善行政许可集中办理,在实践中加强集中审批的服务,完善行政审批大厅,才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是实现统一执法和建立统一政府的根本需要。

2.建立协调运行机制

行政审批部门应当向各职能部门及时通报该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办理的情况,以便于相应的职能部门对自己部门的审批事项办结的后续监管。各职能部门要及时将涉及本部门行政审批的法律、法规和规定的更新情况告知行政审批局;对上级部门各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区行政审批局业务指导和监督,协调涉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理。

3.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行政许可法》第33条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和完善有关制度,推行电子政务,在行政机关的网站上公布行政许可事项方便申请人采取数据电文等方式提出行政许可申请;应当与其他行政机关共享有关行政许可信息,提高办事效率。就目前状况来看,地方政府整体上与《行政许可法》中所要求的电子政务相比较来看,还有一段的差距。从已建成的网站来看,很多存在资料不全、信息更新不及时、不能递交申请等情况。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完善和法律制度的成熟,努力做到行政许可事务的网上办理,实现集中行使行政审批权的行政机关与有关部门之间行政管理信息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促进行政执法手段的现代化,降低行政和办事成本,这是大势所趋。

4.加强对行政审批的监督

在行政审批过程中,实行审批和监督相分离的办法,强化内部监督。行政审批事项是依法设置的,可行使行政审批事项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稳定性。但是,如果不建立一种相对独立的审查机制,对审批事项的实施情况和效果定期进行检测、评估和反馈,对社会需求不相符、严重落后于现实甚至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审批事项及时调整,则行政审批事项的设置会相对固化、滞后。不适应社会发展现状的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运动式的大规模清理活动不可避免。因此,要对审批过程建立起严格的制约制度,对事权作科学合理的分解,使各审批岗位和环节之间相互监督。由专门机构负责对行政审批的实施情况进行日常的监测研究。另外要建立重大审批事项社会咨询听证制度、专家审查制度和集体研究审定制度。为便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机构的监督,要运用民主评议行政审批机构及其人员的工作作风,强化公众参与和监督,形成有效的社会监督体系。根据审批事项实施统计情况以及公众审批事项社会效果的反应,对设置、实施审批的成本效益、社会价值等进行分析。从而对审批事项继续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进行评估并提出处理建议。同时,该专门机构还应对法律规范新设置的审批事项进行审查。每项审批事项的依据、条件要求、办理程序、办理时限、收费依据和标准、审批结果等都要向社会公布后,行政机关才能够实施。

5.提高审批人员行政能力和法治素养

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牵涉到行政机关间职能的重新配置。笔者认为,在机构职能、人员转移上,人事编制管理部门要精心组织。原单位应当将责任心强、业务素质好的人员,选调出来,进行系统的培训。要加强对行政许可在办人员的能力训练,完善其工作方式,尽快使其从部门审批专员成为综合审批官。

四、结语

与迅速发展的经济和社会形势相适应,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建立与之相配套的科学合理的行政审批管理机制,也要有一个长期和渐进的过程。规范行政事项设置机制,建立行政审批事项审查论证机制,在此基础上还要有立法机关对不符合法律规范及不利于提高社会管理效能的审批事项的设置依据进行清理,才能够保证行政审批工作的合法性、科学性和稳定性。我们建立和完善行政审批管理机制,固然是为了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但同时也要着眼于未来。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陕西省铜川市现存在的行政审批可以看出,我国地方的行政许可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和缺陷,由此可见,我们应当对行政现存的行政许可尽快的加以清理和完善,并建立起相应的监督审查机制,提高行政审批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法治素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服务型”政府,更好地实现便民政策。

参考文献:

[1]刘恒.行政许可与政府管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张树义.行政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郑传坤,青维富.行政执法责任制理论与实践及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

[4]顾爱平.行政许可制度改革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5]肖金明.行政许可要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

[6]杨解君.行政许可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7]董茂云.行政法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8]周佑勇.行政许可法理论与实务[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9]汪永清.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教程[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审批管理论文篇8

[关键词] 办公自动化;多元化集团;信息化;协同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72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多元化集团大多由不同业务的子公司组成,在多个相关或不相关的产业领域同时经营多项不同业务,由于跨地域、部门多、业务信息量大,经营发展中经常遭遇信息不畅、管控乏力、工作效率低下等集团化管理困境。如何利用近年来兴起的OA办公系统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信息化瓶颈,提高企业控制能力以及与外部合作协同能力,确保集团决策的准确性和整体运作的高效率,是每个多元化集团迫切需要考虑的核心战略问题。金蝶OA办公系统是金蝶公司开发的基于“工作流+表单”的综合管理软件,能够帮助多元化集团实现分层管控、全员协同、信息流畅和规范运作。因此,促进金蝶OA办公系统在多元化集团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对于推动企业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多元化集团办公特点

从发展历程来看,多元化集团一般是由一个主业起家,然后通过兼并、重组和增加产品线等迅速扩大公司规模,形成由多个子公司组成的集团型企业。

多元化集团在运行管理中主要有五个方面办公特点。一是多元化集团企业机构庞大,组织结构复杂,审批层级较多,事物处理流程复杂。二是集团企业越来越需要提高办事效率,规范公司管理。办事效率低下急需通过有效的管理创新解决,而管理的创新需要借助于信息化来实现。三是多元化集团典型管控模式有财务管控模式、战略管控模式和经营管控模式三种。无论采用哪种管控模式,由多个跨地域、跨行业的子公司构成的多元化集团大多存在信息上传下达缓慢、信息不能及时到达、办公效率较低的问题。四是子公司信息系统建设不统一,每个子公司使用的操作平台、数据库各不相同,信息资源都是相对分散的,总部与子公司以及各子公司之间信息没有实现互通互联,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集团规模越大,产业越是多元化,信息资源就越分散,信息孤岛现象就越严重。这些信息孤岛的存在削弱了集团管控能力。五是集团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对财务控制投入较多,对管理控制投入较少。

三、多元化集团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有必要规范文件审批流程,提高文件审批速度。多元化集团存在着大量流程化工作,例如文件审批、收发文、请示、汇报等。传统的流程审批多为手工方式,审批一个文件,少则3-5天,多则超过一个星期,流转周期长,流程无法有效管理和控制;一旦遇到审批人外出,审批流程便无法继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办事效率;大量纸质文件的传递,不但浪费办公经费,也不便日后搜利用。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协同办公平台,将日常需要审批的内部行政类、事物类、财务类等待审批事项在管理软件中搭建好,预设好审批流程,根据审批条件,自动发起审批流转方向,在手机端建立快速审批系统,随时异地办公,从而提高文件审批速度。

(二)必需解决信息共享差,沟通效率低的问题。传统企业沟通方式主要采用电话、会议、口头沟通和一些简单的局域网沟通软件等实现,不能很好地实现多样化沟通交流,沟通效率较低。多元化集团有必要搭建一个协同办公平台,建立一个有效的信息和交流场所,例如:公告、通知、论坛、规章制度、行业动态、新闻等,促使信息在集团或下属子公司内部得到广泛传播,确保信息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三)必需解决文档共享问题。传统办公模式下,文档资料或存放于档案柜中,或存放于各职能部门电脑中,没有实现文档资料互联互通。想要查找某个文件费时费力,跨部门查找资料更是不易,一旦有人员流动还会造成资料流失,文档的保存、共享、使用和再利用存在很多障碍和问题。如果能够搭建一个协同办公平_,可以利用办公自动化使各种文档实现电子化,通过电子文件柜的方式保管文档资料,并设定文档使用权限。由管理员对相关人员进行授权,各层级员工根据身份文件和口令按相应权限使用符合他身份的权限范围内的文档信息。这样不仅保证了企业信息资料的安全性,也便于查阅,能够有效地加快知识的传播及共享。

四、金蝶OA办公系统架构与主要功能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业务范围的不断拓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协同办公软件解决企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由此也促进了软件行业的发展,诞生了非常多的软件厂商,比如金蝶、泛微、用友、浪潮等,先后推出了基于“工作流+表单”的综合管理软件,能够满足客户更加灵活的新需求。以金蝶OA办公自动化系统为例,可以根据用户特点和需求定制信息化管理平台架构(见下图),轻松实现协同审批管理、公文处理、流程管理、知识中心、档案管理、资源管理、互动沟通等诸多功能。

(一)协同审批管理。完成企业的日常审批管理,包括合同审批、采购申请、费用报销、请假申请等,用户也可以自定义审批单据。

(二)公文处理。将的公文集中处理,可以设置督办,提醒等。

(三)流程管理。除了正常表单审批外,金蝶OA可以自定义审批流程,并且根据权限定义审批流向。

(四)知识中心。将日常的公司制度、人力资源、营销知识、产品知识、财务知识等统一,实现共享。

(五)档案管理。针对大型企业公司的档案结构复杂问题,金蝶OA提供档案分录管理、权限控制、定期销毁等功能。

(六)资源管理。主要完成日常的会议室管理、用车管理、图书管理、办公用品管理等。

(七)互动沟通。消息中心、论坛、通讯录、文件传阅、手机app等模块为员工日常办公沟通提供便利条件。

五、金蝶OA办公系统在多元化集团企业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金蝶OA办公系统自问世以来,不断优化升级,帮助众多企业建立了以人为本,以流程为驱动的工作方式,实现了k文、办事、沟通、协作、共享上的高效管理。

(一)金蝶协同申批平台的搭建,以“表单+流程”的方式来固化审批流,成功实现了内部行政类、事务类、财务类等各种审批事项的流转自动化、流程文件多维度统计。移动应用的使用,更是让审批人能够打破时间地点的局限,随时随地进行审批。这不仅提高了多组织管理的规范性和可控性,更提升了工作质量、办公效率,强化了执行力,节约了大量的办公资源。

(二)利用单位文档模块,建立了单位文档和各部门文件共享。各部门知识管理员把重要资料上传到各部门的共享文档,并对相关人员进行授权,系统文档管理员会及时存档,并严格监督文档各类权限控制。不仅有效保证了文档信息资料的安全性,也提高了查阅速度。集团所有纸质文档全面实现电子化后,更是加快了知识的传播及共享。

(三)通过金蝶协同平台强大的工作流引擎,实现各部门业务的电子流转,各层级员工能实时了解办事进度和状态,分析具体环节的办事时间和结果,极大地提升了从业务部门到管理层的办事效率及集团的管控力度。

(四)公司公务车、会议室等行政资源采取的是透明的管理模式,管理者能及时了解车辆申请审批情况、使用情况等,提高了行政资源利用效率。

六、OA办公系统在多元化集团企业信息化管理中的实施策略与建议

(一)企业领导重视。协同OA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信息化管理软件,对于企业来说它是一个融入高科技的新生事物,而企业普遍缺乏相关专业人才和经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问题,有的企业能够及时解决问题,顺利实现信息化升级,有的企业则是以失败告终。作为企业领导者必须高度重视,积极协调,并带头学习和实践,真正把软件各项功能运用到日常管理中去。

(二)事前做好规划设计。每个企业各有特点,经营规模和业务范围各不相同,因此对信息化平台协同软件的功能需求也有所不同。企业用户与软件公司双方必须共同组建调研小组,从梳理制约企业管理效率的瓶颈入手,将企业的整体发展目标和信息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事前做好规划设计。企业购买软件产品时,应充分考虑产品的可扩展性,确保系统能够提供灵活的业务定制功能,以适应企业未来发展需要。切忌只顾眼前利益,贪图便宜,导致刚投入使用的软件没过多久就因企业规模扩大和业务升级而失灵。

(三)建立一支技术过硬的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多元化集团企业很少有专业的计算机技术人才,使得复杂度高、有难度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无法成功实施。即便是简单的事项也会因管理不到位而降低软件使用效率。因此,企业必须组建一支技术过硬的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相关人员需具备扎实的信息科学理论基础和良好的管理能力,能够运用信息科学的理论技术解决各层次的管理者和用户面临的实际问题。

(四)完善相关硬件设施。建设办公自动化信息平台的先决条件是具备相关硬件与电信基础设施。大多数企业都配有计算机等硬件设备,主要用于文字、表格处理、排版编辑等。建设办公自动化系统则需进一步完善相关硬件设施,确保存储空间充足和数据传输速度。

(五)重视信息化平台日常维护。多元化集团企业信息化平台一旦建立,合作的软件公司一般都会提供免费的培训和质保期内的免费维护。企业应该抓住机会,鼓励全员参加培训,尽快掌握信息化平台操作流程和方法,及时发现问题与不足。质保期过后一般软件公司会提供有偿维护服务,有的企业投入了几十万、数百万建设信息化平台,但往往忽视日常维护投入,导致因一些很容易解决的小问题而影响软件使用效率,因此建议企业与软件公司持续保持联系,做好信息化平台日常维护。

七、结语

多元化集团企业随着市场业务范围的不断拓展和业务量的不断增长,对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获取知识,提升创新能力和深化管理。信息化的深入应用能够极大的提高运转效率,节约运营成本。信息化手段,势在必行。

[参 考 文 献]

[1]谢铁娇,戴良铁.多元化集团管控模式研究―以Z集团为例[J].中国商贸,2012(33):62-63

[2]杜栋.协同、协同管理与协同管理系统[J].现代管理科学,2008(2):92-94

[3]吕先竞.企业信息资源的内涵特征与构成体系[J].西华大学学报,27(5):76-79

审批管理论文篇9

论文关键词:非学历教育培训,市场准入,发展路径

 

在世界经济频繁波动的现代经济当中,教育培训,特别是中国的教育培训市场却处于相对稳定的地位,甚至在经济衰退侵袭很多行业的时候,中国的教育培训业却出现了勃勃的成长生机。究其原因,一是因为中国的教育行业的特殊属性,使得其与经济波动的周期有错时效应,各层人士对教育的需要是刚性需求。而且教育投资还是一项终身投资。二是因为教育培训业的反经济周期性。金融危机带来产业结构大调整,新兴产业以及新技术需要新的知识技能,危机还使得一些行业发展速度减缓,劳动力市场上求人倍率继续下降,失去工作和准备就业的人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的知识技能来增加就业筹码,以便经济复苏后,找到新的工作机会,因此人们参加教育培训就变得十分紧迫和必要;三是教育培训行业不仅具有经济功能,还具有政治、社会和育人功能,政府在严峻的经济和就业危机形势下教育管理论文,对教育培训只能重视、不可轻视,必然通过加大投入和颁布各项支持性措施来促进教育培训行业的发展。但是,面对巨大市场,中国的教育培训行业迅速膨胀和发展的同时,信誉、质量等问题也都暴露无余。为了对教育培训行业更好的实施监管,在赋予教育培训市场以足够的自主发展的空间的同时,做好监督管理的工作,市场准入制度就成为了对其实施有效监管的最重要的一道门槛和保障。

一、中国教育培训市场的市场准入制度发展现状

我国教育培训市场准入制度的发展是近二十年里面才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的。我国教育培训市场准入管理的法律基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等一系列配套使用管理办法。全国各省市均出台有管理办法。管理办法主要包括机构设置审批、机构变更审批、机构终止审批、招生简章审批、招生收费审批、年度审核。整套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模式相似,且审批的比重较大。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办学许可证》的通告中所规定,各省、自辖市、自治区均出台了《关于换发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办学许可证的通知》,2010正式启用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办学许可证》论文开题报告范例。未取得新版办学许可证者,一律视为无证办学。无证办学均视为市场不准入。

教育培训机构首先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设立申请。行政审批通过后颁发教育培训机构办学许可证。教育培训机构进行经营活动前招生简章和其宣传广告必须进行行政审批备案。审批备案后教育培训机构可以进行正常经营。教育培训机构应于每一年度结束后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年度审核,审核意见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公布,审核意见不能通过的机构,在整改后如果审核意见再次不能通过,取消教育培训机构办学许可证即市场不准入。

二、中国教育培训市场市场准入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培训市场准入标准设置不合理

如果市场准入门槛较低,培训机构从业范围重叠,培训行业机构过度饱和,形成恶性竞争。培训市场供求关系严重失衡必然导致不良竞争甚至恶性竞争,不得不进行价格战争,价格过低导致教育服务质量无法保证就是培训市场混乱的根源。而如果市场准入门槛较高,那些不符合办学条件无法取得许可证,没有许可证的学校难以引资改善办学条件,也无力吸引优秀教师执教,进而造成教学质量无法保证。而随着公办教育机构的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的办学条件将更高,更难拿到许可证。如果设的门槛过高,多数学校都达不到要求时,门槛也就没了存在的必要。

(二)教育培训市场市场准入类别管理缺位

教育培训市场不仅完成了数量上的飞跃,而且还渐渐由点及面形成了涵盖各类教育培训方向的网络,如今教育培训不仅仅是我们熟悉的IT、语言、基础课程等几大类,艺术、职业技能、学位资格、婴儿教育、亲子教育等一些新奇的课程变得随处可见,几乎所有消费者能想到的培训项目都已经成为了现实,而传统的几大培训项目的课程针对性也越来越强,划分的越来越细。而我国的教育培训市场准入资质标准是针对学校特点设置的教育管理论文,并没有针对教育培训机构设置。教育培训机构具有的教学期短和授课灵活和教学内容市场化以及学生少、对场地要求不高,这些特点并没有被资质设置所体现。这样一来就出现了真空的无标准可依的局面。因为没有具体的资质标准,资质审批中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就遭到了挑战。

(三)教育培训机构资质审核程序过于复杂

教育培训机构出现问题,投诉者首先会找到资质审批单位。资质审批单位为了躲避相应责任,制定了极其苛刻的资质标准和极其繁杂的审批程序。教育培训机构为申请资质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都在客观上增加了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的负担,忽视了培训市场培育的过程,不利于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做大做强,限制了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发展。

(四)审批部门多,管理部门少

目前,国内不同城市的培训机构,审批部门都有所差异,有的培训机构是教育部门审批的,有的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批的,还有工商部门审批的,这就导致教育培训市场的监管缺位,管理混乱。近几年由于对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监管严格,办学门槛高,这些教育辅导机构几乎都达不到办学所需条件,于是打起擦边球,都打着“教育咨询公司”的幌子,私下开展教育培训。

三、中国教育培训市场的市场准入制度的设计

(一)市场容量总量设计与控制

市场容量主要是指教育培训服务的需求量,市场预测有助于教育培训机构营销管理者制定正确的营销决策,有助于教育培训机构掌握新知识、教育产品、增强教育培训机构的竞争能力,同时市场容量的测定也是教育培训机构制定科学计划的重要依据。教育培训的市场容量是控制市场中培训机构数量的重要依据。各个地区可以根据一定时期的教育培训需求总量,综合考虑现有的教育培训机构存量,来确定一定时期之内的教育培训机构的市场总量规模和准入的进度安排。

(二)市场资质标准科学设定

教育培训机构资质标准的设定应当适应本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实际需求,教育培训机构本身有着很多自己的特点,这些独有的特点是其生存之道论文开题报告范例。对于不同种类不同规模的教育培训机构应当有不同的资质标准。第一资质必须有详细的分类主要应参考以下几个因素:培训内容、培训层次、培训规模。第二资质必须由教育部门统一发证,由专业评审委员会统一制定资质标准。第三资质必须是动态的必须和市场接轨做到与时俱进。

(三)市场准入的审批程序合理简化

积极推行并联审批、全程代办服务、一表受理、告知承诺、集中年检、网上协同审批等服务模式。进一步完善联席审核制度,联席审核应该实行一次性集中告知、统一受理、集中办件、承诺办件、特事特办、先批后办。并实行超时默认制、缺席默认制。实行牵头部门负责制各牵头部门对协审部门有协调权、监督权,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减少审批事项、压缩审批时限、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审批程序、加强审批制度建设。

(四)完善、明晰市场准入制度的监管主体

《民办教育促进法规》规定,经营类的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由工商部门审批,国家应尽快出台盈利性教育培训机构管理办法教育管理论文,制定具体的标准,同时明确教育培训机构教学业务的监管应由教育部门负责。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有关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教育培训机构进行检查、督导、评估,加强对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的管理监督。加强与财政、税务、物价、审计、民政、工商、劳动保障等部门的协作,配合有关部门依法开展管理工作。政府应明确教育培训市场的主管部门,各司其职,改变“多头管理,谁都不管”的局面,从严规范借教育咨询公司名义打“擦边球”从事教育培训的教育培训机构。

而对于私人性质的社会教育资源提供的教育培训服务,应按照市场规律运行,政府只在宏观调控和政策导向上发挥作用,严格规范其发展;政府部门及公立学校举办的面向社会的经营性培训应与政府、学校脱钩,可以登记注册成为独立法人,也可以并入其他培训机构;对于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的培训服务,应由市场和政府双边提供,培训服务消费者部分付费,政府拿出专项资金补贴,委托部分机构实施,由“政府调控价格”,按市场需求杠杆和公平竞争机制进行管理。同时为吸引更多更好机构加入培训,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政府应同时附以机构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

参考文献:

[1]董秀华.专业市场准入与高校专业认证制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2007:143-156.

[2]侯可文,李英.国有教育培训机构走出困境的思考[J]. 现代企业教育. 2005 (11):18-22.

[3]翟立新.印度IT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的考察与研究[J]. 《江南论坛》. 2010(4):78-84.

[4]夏永林,俞驰,刘立.西安地区考研培训市场调查研究[J]. 技术创新管理. 2008:56-58.

[5姚永强.论公平视域下的教育垄断及其规制[J]. 教育与经济. 2008(2):12-15.

审批管理论文篇10

一、力求实效,扎实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

把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与提高业务技能、提升服务水平、优化发展环境结合起来,以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推动行政服务规范化建设。

1、强化理论学习。一年来,中心利用每周一工作例会,组织主任助理、窗口负责人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务院支持海西建设《意见》,以及省、市有关会议文件精神。通过网站、简报、宣传栏等开辟“中心发展我献策”专栏,一起谋划工作思路,一起探讨发展方向,一起研究审批路径,力求做到“五结合”,把理论学习与提高思想认识相结合,与了解市情相结合,与提高业务能力相结合,与提升窗口办事效率相结合,与优化服务质量相结合,初步形成了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常态,提高了窗口人员的政策解读能力,强化了宗旨观念和服务意识。

2、夯实制度基础。按照年初《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推进新一轮行政审批项目清理,规范行政审批,加紧完善行政服务中心”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前置项目的通知》、《关于进一步优化建设项目并联审批流程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的暂行规定》、《关于进一步改进行政审批流程的工作意见》和《关于进一步规范退、补件管理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对进一步优化建设项目并联审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和一般审批件办事流程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市卫生局窗口制定“第一责任人”负责制,将工作量化到人、责任落实到人;市公安局本着便民、利民原则,进一步修订了公章刻制手续等等,为企业投资和重点项目服务搭建协调、规范、高效运转的服务平台。

3、深入调查研究。今年,市人大、市政协分别就全市优化发展软环境情况到中心调研,了解窗口服务承诺、限时办结的执行和审批流程再造情况。中心认真对照、讨论分析,对中心管理和窗口规范化建设提出了自查、整改,并督促完善和落实。在大厅设立“窗口服务满意度测评点”,通过调查问卷、电话回访、网上征询、调研座谈等形式,了解社会群众对窗口办事的综合满意度情况,接待群众咨询或电话咨询279人次,向服务对象发放调查问卷400多份。经测评,窗口办事效率和服务态度好评率分别达到97.13%和99.6%。在此基础上,召开了查摆问题恳谈会,邀请各楼层值班长、主任助理等,查找审批环节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影响、制约和阻碍中心科学发展的不适应因素,认真讨论和研究整改措施,并从提高效能、规范运作、健全网络、拓宽领域、加强监管等方面展开研讨,在研讨中学习,在研讨中提出问题,推动了窗口建设的提质增效。

二、严格把关,持续抓好行政许可事项的清理规范

按照市政府关于做好全市行政审批前置项目清理的要求,在市委编办等部门的积极支持下,组织相关人员从2月份开始,围绕收集到的有关行政审批前置条件影响投资环境等问题,共同对入驻中心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审批项目前置条件进行逐一对照、全面清理。市本级312个项目的审批前置从1677个清理到1591个,减少5.12%;区级137个项目的审批前置从981个减少到949个,减少了3.26%。其中,建设项目的审批前置条件由原先209个清理到176个,缩减幅度为15.79%。与此同时,对市级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新一轮的全面清理,共保留289项,取消17项,调整为一般管理50项,下放12项,并于8月底向社会予以公布。窗口单位也对照审批事项的依据、条件、程序等,按照“依法、简化、高效”的原则,认真研究,对影响审批提速的前置项目提出简化、合并等优化意见,力求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手续,规范审批程序。市发改委对17项行政审批服务项目进行再次梳理,整合取消3项,保留14项;市规划局对17项审批前置项目进行精简和优化,取消前置材料25项。

三、规范运行,不断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和水平

围绕更加方便人民群众和企业办事,以提高办事效率为目的,大力压缩审批时限和审批环节,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

1、审批流程优化再造。年初,邀请市工业园区管委会、市铝厂以及建设、规划、发改等窗口就投资建设项目并联审批流程开展探讨,对关联性审批流程进行优化整合,确保并联审批工作有序进行。制定《南平市建设投资项目并联审批运作流程图》,将投资建设项目从 立项到施工许可证核发的全过程16个环节,按照项目审批的关联性进行并行整合,设置为立项、工程设计、规划许可和施工许可审批等4个阶段,确立牵头单位和配合部门,明确职责,实行“同时收件、同步审批、限时办结”的运作机制。实施以来,牵头组织了沿江景观带工程、九峰山公园索桥入口景观改造等并联审批项目3项。同时,健全并联审批责任制等工作制度,明确审批部门职责,确保并联审批工作有序进行。一些并联审批责任单位不断提速增效,为企业提供便捷服务。如,市建设局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核发时限从15个工作日缩短到工业项目2个工作日完成;市水利局窗口项目的审批时限与去年相比缩短了50%。

2、审批项目协调运作。为加快推进我市投资项目审批进度,中心将两个以上部门审批流程协调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建立项目联办协调会制,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协商解决项目审批过程中存在的运转流程问题,并形成专题会议纪要督促落实,确保项目审批的顺利进行。一年来,牵头召开项目协调会52场,及时解决了困扰工业园区内土地前期开发审批手续、新《消防法》实施带来的审批前置变化等问题。协调会制度发挥了中心的平台作用,增强了窗口工作的互动性,有效解决了窗口部门互为前置许可事项的关系、审批业务运转流程等,各窗口的审批办结时效得到了不同程度提高。市环保局窗口的审批时限比法定时限缩短了三分之二,市建设局窗口审批时限较承诺时限缩短了84%、市林业局窗口审批时限也缩短了86%。

3、服务效率持续提高。按照“依法依规、简明规范、高效快捷”的原则,围绕“程序少、环节简、流转快、时限短、服务优”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强化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服务机制,使重大项目从立项到施工许可的审批时间缩短到35个工作日以内,平均提速达80.56%以上。各窗口结合工作实际,推出了不少好的服务措施,保证全市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市建设局窗口将施工许可、工程质量监督前移,审批时限由22个工作日缩减为2个工作日,保证了滨江大道改造工程等市重点工程的顺利完成。市林业局提前介入、主动对接,多次深入现场做好外业调查勘验和报件准备、审核工作,确保了龙浦等高速公路建设和南平中心城市交通枢纽等项目的顺利开工建设。市发改局、市国土资源局对高新园区、工业园区项目实行次要件容缺办理。市环保局、市林业局、市国土资源局利用周末时间加班审核报批材料。市卫生局实行“一条龙保姆式”全程跟踪服务,一天内完成从审查到审批出证。区交通局将3项公路审批从承诺15个工作日再提速到10个工作日,7项运管审批从承诺15个工作日提速到12个工作日。

四、不断探索,稳步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逐步建立以省市网上审批体系互联互通、信息网络纵横联通、绿色通道高效畅通的电子审批、网络服务、电子监察系统。10月,按照省数字办的工作部署,与市数字办一起做好省、市网上联动审批系统的推动工作,将市发改委、市林业局等19个窗口单位149项网上联动审批事项作为首批开发、联调、联动项目,实施省、市互联互动网上审批系统开发。开通催办、办结短信发送平台,让业主在第一时间掌握窗口的办件信息,将被动咨询服务转变为主动告知服务,实现了申报件的动态跟踪和提前告知服务。信息平台开通以来,共向业主发送短信25000多条。与此同时,窗口人员请销假、项目审批实时监控、公文内部传递、绿色通道审批等环节均在网上进行,进一步推进了审批系统电子化进程。在使用过程中,适时组织窗口人员开展网上业务专项培训,提高窗口人员的操作技能。同时,结合实际运用中发现的问题,多次与软件公司交流,不断改进审批系统电子化水平,行政审批网络平台初见成效。

五、科学管理,切实增强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

建设中心文化是获得朝气和活力的源泉。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通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切实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

1、注重组织文化建设。针对窗口工作时间性强,压力大、管理严格的实际,适时开展审批业务、管理制度、系统操作、服务礼仪等方面的培训和教育,鼓励窗口人员积极建言献策,开展了“中心发展我献策,提质提效为服务”座谈会和“服务新发展、奉献在窗口”征文比赛等,集中民智,共谋发展,培育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中心文化。同时,积极开展各类体育竞赛和文艺晚会,除每周定期开展篮球、汽排球等锻炼活动外,还多次举办了乒乓球、登山、跳绳等各类比赛,丰富窗口的文化生活,使窗口人员在共同活动中加强沟通和交流,培养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中心精神,增强了窗口人员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2、严格考核奖惩。坚持教育和管理并重,在注重以人为本的同时,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先后完善了考勤制度、考核评比等管理制度,对窗口人员的工作纪律、服务态度、办事效率、廉政建设等各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以制度管人管事。按照“日考勤、周抽查、季考核、年终总评”的要求,强力推进制度的实施。严格考勤制度,实行每天四次指纹签到。不定期地对窗口人员仪表言行、服务态度、办件质量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及时协调处理服务对象和窗口反映的问题,使管理更加严格、服务更加规范。通过每季评选出红旗窗口和服务之星,颁发流动奖牌,营造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窗口人员的积极性。目前,中心窗口工作人员都能严格遵守工作制度,自觉服从内部管理,很多同志坚持提前上班,延迟下班;有的同志经常牺牲午休时间,坚持把群众的事情办完;有的同志为了不耽误工作,带病上班;还有的同志发扬了拾金不昧的精神,塑造了中心的良好形象。

六、积极筹建,认真抓好招标投标活动的服务管理

根据市政府第45次常务会议的统一部署,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市场公平交易、交易规范运作、运作统一管理”的总体思路和“积极、稳妥、高效”的原则,整合市建设工程交易管理中心、土地收储中心、产权交易中心和政府采购中心的招投标交易职能,建立了市招标投标服务中心,实行集中受理、分类办理、技术支持、服务保障的流程式管理模式,为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及其他公共资源交易提供服务。经过近半年的紧张筹建,已于12月初整合集中到位。

为加强整合后招投标活动的规范管理,制定了《招标投标活动服务指南》,明确了招投标中心、投标人和社会机构三个主体的办事程序和办事规则。制定《评审专家工作守则》和机关内部管理等各项制度,明确工作职责,规范工作程序。此外,在原政府采购网站的基础上,增加服务器设备等硬件投入,自主开发了电子化采购应用系统、委托开发了工程项目电子评标系统等业务软件,努力构建规范、完善、便捷的公共资源交易网。目前,政府通用货物网上采购全程电子化系统已经投入使用,招投标管理系统和电子评标系统正在加紧完善中。各项管理制度的完善,先进的监控设施,都有效加强了招投标活动监管,建立了信息公开、程序简化、交易规范、公平公正的招标投标服务管理体系。

二一年工作思路

20xx年市行政服务中心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实施意见》及海西纲要,围绕优化公共服务,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运行机制,完善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精简审批程序,优化投资环境,推动海西绿色腹地在新的起点上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全面推行基本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工作。在运作中,继续规范和完善基本建设项目从立项到施工核准审批过程的整合设置。对阶段内审批事项实行同时收件、交叉审核,并对外承诺阶段审批总时限,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办事程序,加快推进我市基本建设项目的审批进程。

二是持续清理区级入驻项目前置条件。围绕企业反映有关行政审批前置条件影响投资环境等问题,对区级27个入驻单位199项审批事项前置条件进行清理,进一步优化审批环节。

三是大力拓展电子政务建设。加强网上审批、绿色通道、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大力推进省、市、县三级审批网络的互联互通。积极探索网上审批资源共享系统建设,发挥网络信息化在中心的重要作用。

四是加强与入驻单位的沟通协调。按照“市区一体、联审联批”的原则,认真做好与入驻部门沟通协调,取得部门的更加理解和支持。同时做好与工业园区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等单位的项目审批协调工作,探索和搭建高效、优质的服务平台,为投资者和企业提供更加优质、便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