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教育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4 09:16:49

自主教育论文

自主教育论文篇1

一位美国著名的自主学习研究专家提出的自主学习理论认为:当学生在动机、元认知、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在动机方面,自主学习的学生把自己视为有能力、自我有效和自律者。在元认知方面,自主学习的学生能够对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计划、组织、自我指导、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在行为方面,自主学习的学生能够选择、组织、创设使学习达到最佳效果的环境。

2自主学习理论对现代远程教育学习过程的影响

2.1明确的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理论引领下的现代远程教育要求学习者具备自主安排学习内容的能力,学习者设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根据情况自己安排学习内容,也就是学习者具有目标意识。自主学习的学习者更倾向于设置具体的、近期的、可以完成的学习目标。明确的学习目标可以激发学习者学习的动力,增强学习效能感。

2.2强烈的学习动机

自主学习必须具备内在学习动机,也就是现代远程教育环境要设法让学习者自己主动“想学”。现代学习心理学研究认为,在自主学习中,学习动机的成分主要包括内归因倾向、自我效能感、兴趣、价值意识等。自主学习理论引领下的现代远程教育强调学习者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注意以多种形式展现学习内容,激发学习者学习动机,建立丰富的学习资源库,设置清晰的导航系统,能够引导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学习,进行自主探索、思考。

2.3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基于自主学习理论的现代远程教育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需求,学习方式灵活多样。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学习特点、知识基础和认知结构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安排学习过程和学习计划。学习者为了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可以从多渠道搜集自己所需要的学习资源,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知识水平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

3基于自主学习理论的现代远程教育的构想

3.1构建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要做到自主学习,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其一是心理素质要达到一定的水平,其二是要具有内在的学习动机,其三是具备较好的学习策略。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在教师的帮助下,对自己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进行积极、主动、自觉的计划、监控、评价、调整的过程。对于远程教育学习者来说,他们大多没经过系统的自主学习方法的训练,在自学过程中往往缺乏严密的计划,学习进度掌握不好,抓不住学习重点,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困难。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中构建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可以有效指导学习者如何学习,回答学习者的各种提问,为学习者提供及时帮助等。学习者通过这一体系不但可以获得丰富的学习资源,还可以通过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中的教学管理平台等设施,接受各种教学信息服务。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可以有效增强学习者的交流意识,培养学习者养成一种自主学习的习惯,如每天固定一定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发表观点、与教师或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等等。通过这种服务体系的创建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自主学习会更有效。

3.2依据自主学习理论设计和制作网络课程

目前大部分远程教育仍强调任课教员的“教”,突出关注知识内容的传授,在呈现形式上多以“文字+视频”的方式,面对单调的学习内容,学习者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为了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多样化的呈现学习内容,以此调动学习者多种感官进行学习。将教材内容用图形、图片、音视频等多种媒体技术展现,同时注意练习库、案例库、试题库的建设,建设一批优质的形式多样的网络课程,在增加课程形式上的美感的同时,减少学习者的视觉疲劳,在多种感官共同刺激的情况下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3.3建立及时有效的评价反馈系统

自主教育论文篇2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学生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这就造成他们过分地依赖老师,总希望老师能提供一切问题的解决办法,从而导致他们思维僵化,缺乏自主创新、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当他们升入大学,面对开放式的教学,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上时,会茫然不知所措。而教育的另一方——教师,一方面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常常认为通过教学能将学生培养成为既定目标的人,于是,教学过程从目标的设定、方法的选择等都完全由教师决定,而不从学生需要的角度出发。另一方面就是传统的“师道尊严”在作怪,当学生自主决定该学什么和怎样学的时候,教师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自己的价值在贬值,就千方百计地用控制学生的思想与行为等方式维护自己的权威。在多媒体及网络辅助大学英语教学中,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把过去只进行知识传授转变到以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教师不能再把学生简单地看成一个只会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也有自己对课堂、教学、教师乃至对自己的学习、尊严的认识,他们会根据自己的认识,对自己的学习行为作出判断。在这个信息极大丰富的时代,学生往往掌握许多教师不知道或不懂的知识,教师不能自满自大,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学然后知不足”,有时也要不耻下问,向学生学习。例如在很多领域,教师的知识不如本专业的学生。在运用多媒体教学中制作课件的时候,有时我也要请教计算机系的学生,有些课件是他们帮助完成的。教师的角色应由教学转为助学、导学,要强调师生间的平等、交互、合作。其次要转变学生的观念,学生应由被动接受性的个体学习到主动性的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只有这样,学生学习时才会认真观察,积极思考,能发现、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通过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去获取知识,发展智能;能选择合适的多媒体及网络资料进行有效的自学。学生的视野是多角度的,学生的思维是多方面的。因此有些上课的相关素材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准备,有些课件可以让学生去设计。有时甚至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通过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展示自己的才华。让学生动手操作,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更有效地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进而更加积极地学习,养成自学的习惯。

二、课程设置

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学生听说能力培养的要求,并给予足够的学时和学分;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3]针对大学英语教学所面对的“减少必修课学时”,同时又要达到听、说、读、写、译诸方面全面提高的教学效果,我校把原先每周4节面授课改为2节面授课,并引进网络教学平台Blackboard(一个运行在网络上的教学平台系统),教师在平台上开设大学英语网络课程。教师可以在本地计算机上创建课程文件,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和教学课件以PPT、Word文档或多媒体文件形式上传至Blackboard教学平台,学生在本地计算机登录Blackboard教学平台,查阅课程内容,完成并提交作业,做在线测试题并查看成绩。为促进学生个性化地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现有的水平确定合理的学习目标。所以在授课形式上,我们减少了传统的单一班级授课模式,避免过多的“一刀切”式课堂教学,从而给学生释放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上课时间减少了,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老师的工作量并没有减少。老师把任务分级别展示在Blackboard教学平台上,学生选择合适的任务再自由安排时间完成,教师在规定学生完成任务的时间后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并及时给予适当指导。在学习形式上,Blackboard教学平台除了能完成传统教学下的学习外,还支持小组合作学习、网上答疑、讨论等功能。在发展学生能力方面,我们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把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情况纳入学习评定范围内。为了在课时上保障视、听、说的课堂教学时数,我校引进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套视、听、说网上自学软件,学生在计算机上视听、模仿、测试,充分发挥了计算机可以帮助个体学习者反复进行语言训练,尤其是听说训练的功能。学生根据自己英语的实际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级别进行训练,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保证在整个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除了自学软件外,授课教师还结合授课内容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并跟堂辅导,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特点、水平、时间,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借助计算机,较快地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另外,我校按网络自学课的小班每周安排一次口语课,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口头表达的训练,充分锻炼他们实际使用英语的能力。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对课堂知识讲授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教与学相互促进的效果。我校这种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设置只有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终生教育的习惯。

三、选择素材

基于多媒体网络教学的课堂设计不但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技术水平,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语言能力。大学英语的教授对象是来源于不同院系的学生,专业背景不同,兴趣爱好不同,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授课的老师要针对不同的对象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有效控制。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课堂信息容量非常大,对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来说,过多的信息会让他们感到望尘莫及,导致最终丧失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过少或过于简单的信息对他们来说是在浪费时间。他们需要更多的超出教材以外的英语知识,需要更多的能丰富自己知识结构的英语信息,照课文按部就班地上课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要解决这个问题,选择的教材应该有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要处理好知识性与可思性、系统性与灵活性、可接受性与前瞻性的关系,既要适合基础教学,又要给学生留有自我拓展的空间。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语言材料组织好课堂教学和指导学生课外自学,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学生中太大的两极分化;其次,教师应根据这些因素设计难易适当的教学任务,认真进行教学设计;编制高质量的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课件;确定符合学生接受能力的教学信息量;选择适当的多媒体材料;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进行学习。利用多媒体对这些学生上课最能展示多媒体的强大优势。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让学生参加对课程的制定。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和需要,提出自己的要求;学生也可以提供好的素材,拿到课堂上交流。一方面教师备课有的放矢,避免了大而全的方式,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了学习兴趣。他们会觉得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不是应付老师和考试的,从而培养自主学习和终生教育的习惯。

四、改变教法

教师的传统形象是一只粉笔,一张嘴,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而不顾下面学生的反应,这是典型的“一言堂”教学方法。并且大部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赶进度,忽视了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即使教学条件有所改善,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也摆脱不了传统的束缚。把整节课设计成多媒体课件,一些老师从头到尾充当课件放映员的角色,而学生则是观看屏幕的观众。课堂教学活动呈流水式的机械化模式,整节课基本上没有师生互动。老师把问题和答案呈现在屏幕上,根本不管学生是否理解、掌握了。一节课下来,老师不知道教学效果到底如何,有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学生则满头雾水,不知所云,对教学内容根本谈不上完全掌握。这严重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违背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服务于学生,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原则。当我们采用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教学时,这些问题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

另外,教《大学英语》教师都是英语专业毕业的,他们采用的教学方法大多受到针对英语专业的学生设计的教学方法的影响,强调语言的精确性、表达的多样性和丰富的英语语言的相关知识。而学《大学英语》的学生都是非英语专业的,他们学英语的目标和英语专业的学生完全不同。他们不是以英语为谋生手段的,不需要把英语学得很精深;他们也没有英语专业那样的语言氛围来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英语。对他们来说,英语是一门辅助工具,能帮助他们在本专业开拓更广阔的视野,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好恶来限制学生,而应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鼓励学生设定自己的目标。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倡导者“兴趣不完全在于学习者对语言整体的掌握,而更加关注他们在实际生活中需要的交际和语言技能”。[4]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当然老师一节课不可能跟每个学生交流,那么可以让学生之间互动起来,把学生分成两人或多人为小组的活动。小组活动能提供一个积极的氛围;增加学生使用英语的机会;建立一个有意义的环境而提高交流的质量。基于多媒体及网络的教学,很多东西都可以布置给学生去做,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把他们融入课堂及教学

中,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激发他们探索学习的兴趣。但学生自学也不能放任自流,教师要对他们的工作进行指导和把关,使之符合教学的要求。

五、引入自我评价机制

“自我评价机制能帮助学生辨别有利学习的材料和学习方法。他们能对课程的方方面面进行评价,包括自己的进展,课程的目标,使用的学习材料和进行的学习活动以及学习方式等等”。[5]传统的评价方式是教师以学生最终的成绩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学生没有发言权,教师的主观性很强,评价的科学性有待商榷。因为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都有所不同,“一刀切”的评价方式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是否取得了进展,是否达到了既定的目标应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来判断。只有完善学生的自我评价机制才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我校引进的网络自学系统能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情况,从而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及学习方式的效果进行评价,并作出相应的调整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只有学会自我评价,学生才能学会自我教育;只有把学生自我评价纳入到整个评价机制中,才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在运用多媒体及互联网等先进技术进行教学时,一定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学习时间及空间不受传统教学方式限制及学习资料极其丰富的条件下,要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进而培养他们终生教育的能力,使其成为适应时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5.

[2]宋瑞南.大学生自主学习英语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69):84.

[4][5][美]Nunan,David.TheLearner-CenteredCurriculum:AStudyinSecondLanguageTeach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22,130.

自主教育论文篇3

关键词: 村民自治 大学生民主法治观 教育资源

一、村民自治蕴含着的民主法治内容

村民自治作为民主法治进程中的初始形式之一,它蕴含着丰富的民主法治内容,在民主化实践中建立起了系列民主秩序和法治规则,推动着民主法治的发展。第一,村民自治蕴含着权利观念。村民自治权作为村民所享有的权利,体现了村民自己当家做主,村民享有直接民主,属于村内事务,可以按照自己意志自主决定,不受上级行政及有关组织支配和干预,自行处理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自觉接受村规民约的规制。第二,村民自治蕴含着责任意识。村民自治下的责任要求自治权的产生基础是基于农民群众的普遍认同,自治权的运行也是基于农民群众的广泛授权,大众在选举和权力运行监督时要承担相应责任。责任意识是村民自治良性运行的内在保障,随着权利观念的强化,在村民自治进程中,村民意识到自己对他人和社会负有的义务,会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第三,村民自治蕴含着政治参与意识。村民自治的各个环节都非常注重强化村民自身的参与角色,通过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将抽象的民主精神具体化。通过参与,他们认识到自己不是一味被要求服从组织的个体,而是参与村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管理的主体,认识到乡村要治理好,自己得参与也必须参与。第四,村民自治权蕴含着契约精神。村民自治作为一种民主政治,将权利、义务和政治资源平等地分给每一位村民,村民根据自己的情况平等选择,这就使得农民有了契约精神。①村民一方面基于契约原则将权利授权给村委会行使,于是便产生了自下而上的自治权,另一方面通过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对重大问题进行民主决策和监督,保证自治权不被滥用。第五,村民自治蕴含着法治理念。村民自治在本质上是法治,是国家分权给农民,让其依法行使自己民利的结果。在这一法治理念下构建的村民自治制度,使得村民的民主法治意识得以提高,法律权威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权力制约观念等得以树立,为民主法治之路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第六,村民自治蕴含着规则意识。村民自治生产生活中,村民往往自觉地达成共识并制定一些规则,以维护村内的各种秩序,规则意识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和升华。这些规则意识,要求村民对自治运作规则有相当程度的认同和信任,自觉突破传统的家庭伦理规范和乡土规范的狭隘藩篱,自觉地依法治村和合理治村。

二、村民自治文化资源与大学生民主法治观教育的逻辑关联

首先,村民自治文化资源与大学生民主法治观教育内容具有内在联系性。对于以农业为基础、以农民为主体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村民自治无疑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范畴。大学生的民主法治观教育则是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基础,这种教育就是要立足民主法治现状,通过开发利用民主法治资源,培养大学生的民主精神、规则意识和法律至上观念。而村民自治文化资源所体现的权利、责任、政治参与、契约、法治、规则等意识和观念正好与大学生的民主法治观相呼应,村民自治文化资源所反映的作品及展示正好是大学生民主法治观教育的生动题材。

其次,村民自治文化资源能增强大学生民主法治观教育的针对性,促使教学目的的实现。村民自治作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最主要内容,作为农村改革的三大创举之一,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它不仅成为废除体制后农村基层新的治理方式,还为中国民主法治建设提供了实践经验和制度建设元素。因此,通过利用村民自治文化资源开展大学生民主法治观教育,不仅向他们介绍农村基层民主自治的历史和经验,培养他们的民主、法治意识,更引导他们有针对性地参与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实践,在具体、生动、直观的素材中,进一步认识和探索中国特色民主法治建设道路。

最后,利用村民自治资源开展大学生民主法治观教育,是高校在推动民主文化发展中应负的责任。村民自治发端于中国社会的最基层,在发展过程中,尽管还有很多不民主的因素,但是村民自治制度的确立为农村培育了若干组织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现代民主因素,已经成为中国民主法治的生长点。高校作为引领文化的阵地,既可以用村民自治形成的民主文化价值培养人、塑造人,又可以用成熟的思想文化引导村民自治民主文化前进,通过树立引导村民自治文化与高校民主法治观教育相结合的自觉意识,传承和推进最基层的村民自治民主文化,促进受教育者的文明化、个性化、社会化,为社会塑造具有较高民主意识、法治意识的人才,并通过一代一代的学生,将内化于心的民主法治价值渗透到社会,促进民主文化的发展。

三、利用村民自治文化资源开展大学生民主法治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村民自治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民主法治观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为了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民主法治观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积极挖掘和充分利用村民自治文化资源。但是,如何实现村民自治文化资源与民主法治观教育的有效结合,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在实际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目标不明确。对村民自治文化资源的选择随便滥用,资源的选择与教学目标不一致,与教材内容的配合不密切,导致受教育者难以认同和参与。二是开发利用的方式程序化、简单化。许多地方开发利用的方式局限于参观、考察村民自治示范点、展示中心、博物馆、纪念馆等,更多是直观的感受,没能上升为体系化的理性认知,没能真正发挥育人功能。三是村民自治实践基地的建设欠系统化。对实践基地建设尚缺乏系统地规划,条块分割现象严重,资源共享少,没能和民主法治观教育的课程设置或学科建设相衔接。四是教师运用村民自治文化资源的能力不足,缺乏综合性要求。民主文化资源的利用要考虑整合不同学科和不同知识体系的内容,围绕某一专题对大学生进行主体意识、参与意识、规则意识等综合素质的教育,许多教师因为专业和实践的限制,导致能力欠缺。五是高校重视不够。近些年来,利用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历史人文资源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各地方高校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重要方面,并且在研究、开发、利用、资金方面得到大力支持。但是,对村民自治文化资源的大学生民主法治观教育功能研究,常被忽略或重视不足。

因此,在青年民主法治观教育中挖掘和利用村民自治文化资源,必须运用新对策、采取新措施,不断研究新方法、新途径,多角度、多渠道地把资源优势变成教育优势,把“民主法治”教育具体化、模式化、体系化。

(一)将村民自治文化列入课程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重点安排村民自治文化教育的专题内容。编写“村民自治民主文化”特色教材,并在大学生中开设成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在思想政治教育、行政管理、法律等专业中开设成公共选修课,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大学生系统地学习村民自治民主文化。这些课程的教育教学均被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充分发挥了课堂教学在村民自治文化进校园的主渠道作用,使民主法治观的教育扩大了范围,深化了主题,丰富了内容。

(二)建立教学资源基地,加强对村民自治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门和相关专门研究机构在开发、挖掘、整合中的骨干作用,在它们的组织下,整合有关学科带头人、课题负责人,整体推进大学生民主法治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研发思路、研发重点和研发成果,为大学生民主法治观教育提供生动的实践教材,丰富和发展村民自治民主理论宝库。要按照“教学出题目、基地做文章、成果进课堂”的要求,②将教学资源基地建设成为一种优质的教育教学基地,定期组织学生通过村官挂职、参与民主实践、到展示中心担任解说员等方式开展实践教育。

(三)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能力。针对教师,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民主法治理论认知水平整体不高的现状,要积极推进其对民主法治观教育的培训和转型,提升他们的民主意识和法律素养。要求他们主动深入到一线对农村民主文化进行探索和研究,挖掘和提炼民主文化的内容,自觉促进村民自治文化资源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同时,鼓励个人和团队的合作,要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的形式,集中研究授课内容,相互交流经验,总结方法,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四)发挥高校挖掘、整合村民自治文化资源的主导作用。各高校要统筹各种教育资源,工作重心要从挖掘广为追捧的红色文化资源等逐步向挖掘普受冷落的村民自治文化资源转移,通过整合、抢救现有民主资源,再生为具有时代价值的教育资源。各高校还要加强与社会的合作,联合社会力量特别是村民自治组织,共同参与和推进民主文化资源的开发与研究。

注释:

①孙明杰.我国村民自治中农村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4):64.

②汪立夏.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以江西省高校红色文化教育进校园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0,(7):55.

参考文献:

[1]陈方男.论村民自治中传统乡村文化与现代民主意识的融合[J].社会科学战线,2012,(3).

[2]曾水英,黄峥.论村民自治的公民教育功能[J].理论观察,2007,(4).

自主教育论文篇4

(一)诱发学生学习动机

开放教育中学习者以自主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诱发学习者学习动机,对于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一方面要让学习者意识到学习动机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让学习者掌握自己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和途径。

(二)采取多种模式培养学习能力

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多种教学模式的配合使用。一方面对面授辅导进行改革,面授辅导是加强教师和学员之间情感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方式,但是传统的面授辅导以“师”为中心,与开放教育的思想相违背,所以要改革面授辅导,以“生”为中心,采用“讲授式”“研讨式“”问答式”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另外,教师要熟练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另一方面,加强小组学习,通过学习者之间的互相配合和学习,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由于学习者的学习背景和专业不同,可以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课程。

(三)引导学生正确把握情感因素

情感因素在学生学习活动中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开放教育中学习者的情感和心理比较复杂,引导学习者正确把握情感因素对于提高学习者自我学习的质量有重要意义。接受开放教育中的很多学员已经入职,他们身上肩负着工作、家庭、人际关系等多重压力,这些压力会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不可避免的影响。另外,对于年纪较大的学员,他们的记忆力差,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差,在学习中产生各种各样的困扰,这些都不利于他们的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向学员介绍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让他们学会自行缓解压力、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和定位,科学地设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并且对年纪大的学员多加鼓励和帮助。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于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开放教育、学生自主学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意味着既要为远程教育配备足够数量的教师,又确保既定数量教师队伍的质量得到改善。开放教育、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需要专业的教育人才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各级学校要主动引进相关人才以促进开放教育、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另外,要加大教师培训的力度,让教师通过进修、深造的方式进行自我提高。

(五)优化助学、信息与管理支持服务

远程开放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自然有其优势和先进性,但是要想真正发挥出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则需要优化助学、信息与管理支持服务,使开放教育自成体系、各个组成部分和环节之间相辅相成,集合一体。从助学上来说,通过电话授课、电子邮件、学习论坛、网络电视授课等方式配合学生的自主学习。确保师生之间信息交流的通畅和信息的及时反馈,以便于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处于学习困境的学生及时进行帮助和指导。在管理方面,要给学生提供好服务,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在学籍管理、成绩查询等各方面给学生提供无阻碍的服务。

自主教育论文篇5

文章主要根据高中英语课程教学的现状来探讨高中英语自主教育阅读教学的工作,因此文章在本节首先对自主教育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显著联系做探究,以为学生探究工作提供相关的前提与切入点,进而保障文章整体探究的有效性。自主教育主要是指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自主化的教学指导来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学习能力,进而强化学生学习水平的一种有效教育方法。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指导来强化学生对于英语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进而以自身的所学进行英语材料的有效阅读与分析,保障信息的获取与筛选。而在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于知识的自主应用,以及学生在课后的自主化阅读探究与训练都是英语阅读教学效果提升的重要保障,所以自主教育就对于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有着显著的影响。在整个高中英语阅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应用各种基本的教学方法,抓住学生学习的实际特点,突破传统的英语机械化教学,最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自主应用英语知识的能力,以指导学生利用英语知识有效的开展好英语阅读。

2.高中英语自主教育阅读教学策略的相关探究

根据文章之前的分析,自主教育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开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自主教育对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因此文章在本节对高中英语自主教育阅读教学的策略进行探究,以促进整个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

2.1在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配套寻找相关阅读材料,指导学生尝试进行自主阅读。

现阶段高中英语机械化的讲授并不能为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提供有效的帮助,英语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及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往往需要借助学生自主化的探究。因此在高中英语自主教育开展的过程中,英语教师要结合现阶段的课程教学内容,为学生寻找相关配套的阅读材料,并让学生借助课堂中所学的基本单词与语法结合工具书的帮助尝试开展英语自主阅读。在教师资料的指导下,学生的英语阅读有了明确的方向。而在英语基础知识以及工具书的帮助下,学生对于英语阅读的探究也有了更加深入的进步。进而在这种尝试性的自主阅读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阅读材料的指导能够有效的将课程学习的基础知识应用到阅读中来,既强化了课程教学的基本效果,又为自身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提供有效的帮助。

2.2指导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发挥学生在英语阅读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

高中阶段的学生经过长时间学习的积累与锻炼,其对于英语的学习有了一定的方法,同时对于英语知识的应用与探究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在自主教育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学生团体的力量,来指导学生进行英语阅读的自主化学习。在课堂组织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英语实际的学习情况来为学生分成各个英语小组,同时结合之前课程教学时的同步阅读材料,让学生对自己的阅读情况进行探究。整个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组织者以及答疑者的工作,既保障学生能够得到合理的指导,又不过度的干涉学生的自主探究。在这种教学模式开展下,学生能够根据自己之前阅读中出现的问题来在小组内进行有效的探究,整个课程探究的效率得到提升。同时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下开展英语阅读课程的探究,其对于知识的基本应用以及阅读内容的学习能力都有了快速的发展,进而整个教学活动为英语课程教学效果的拓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学生获得学习能力与英语阅读能力双方面的强化和提升。

2.3定期开展英语阅读交流课,为学生提供自主交流的平台。

英语阅读自主化教学效果的提升与维系还需要教师定期的开展一些巩固的工作来进行保障,而这一过程中教师同样要注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保障学生能够对英语阅读进行有效的探究。因此在这种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可以定期的开展一些英语阅读交流课,以学生英语阅读收获描述、学生英语阅读问题探究以及课程总结三个环节来对英语阅读的自主学习进行交流和探讨。英语阅读收获的描述可以使得学生再次借助英语的表述来巩固阅读的效果;英语问题的探究可以综合性的解决学生近期的学习问题,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能力;英语课程总结又可以使得班级的学生能够互相借鉴他人有效的方法,进而为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提供更加充足的动力。

3.结束语

自主教育论文篇6

自主性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主动学习有四个显著的特点主动性、独立性、适应性、自学性,在学习中能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准确了解自身实力,根据自身的兴趣和学习动力调整学习者自身的学习方式和女里方向,选择适合自身学习的方法,自主的学习知识、技能,自主性学习不仅仅包括知识的学习,还包括能力、心态的学习,在处理事务上形成适应自身的处理方式,主要表现在学习主体在学习中能有明确的目标,在学习过程有自我控制能力,及时自我调节,对学习成果有准确的评定,并且在出现问题是能够自我扑救,这就是自主性学习[2]。

2自主性学习对高中音乐教育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音乐教育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的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学习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发挥自主性学习对高中音乐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促进作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扩散学习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性学习能过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自主性学习要求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性格,全面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运用不同方式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高中音乐教育环境,自主性学习在音乐教育中的优势在于能充分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在音乐学习提高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自组学习能够促进每一个学生在音乐学中有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3自主性学习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3.1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兴趣能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在音乐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煽动班级氛围,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放下思想包袱,避免是学生出现厌倦的情绪,在音乐课讲授前,要做好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善于应用类比、设下悬念等开场方法,说明讲课内容在生活中的体现,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消除盲目学习的思想,让学生体会到音乐课的学习是愉快的、轻松的,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3.2灵活的转换学习方法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体现在高中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要求高中教育培养综合性的人才,既要提高能力又要提高素质,高中教育有多门学科,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学习方法,高中音乐教育方式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机械式的教学方法,不仅要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要灵活的转换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学习方式适应不同性格和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老师要积极的进行引导,帮助学生能准确的定位,找到适合学生自身的学习方法,老师不能通过主观的判断就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全盘否定,要积极的与学生沟通,鼓励学生跟深层次的探索,灵活的转变学习方法是高中音乐教育的的重要方法。

3.3掌握熟练的教学技术

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也体现在现代的教育设施中,课堂教学设施越来越完善,改善了教学条件,多媒体的应用提高了教学效率,扩展了知识面,教学中知识的传递方式不再单一化,可以通过不同的载体进行形象的表达,教师在音乐课的教学中要掌握熟练的教学技术,优化教学方案,通过不同形式的信息载体进行教学,有效的利用动画、音乐、图片等信息载体形象的表达方式,使学生能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习,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升音乐学习效果的目的。

4高中音乐教学中自主性学习的措施

4.1转变传统的学习方法

传统的高中音乐教育模式是从动式的教学,从动式教学到自动性教学是教育方法的重大跨越,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能够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达到听课中有的放矢,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是高中音乐教学的学习倾向和教学需求。

4.2扩大教学信息的传递

扩大教学信息传递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知识蕴含量,通过扩展课堂知识的教学范围,提高学生自主查阅书籍获取知识的能力,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在老师的引导下,提高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充分利用课上时间进行学习,教师要努力掌握信息传递方式方法,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积极应用,将其传递形式作用于课堂教学的有效信息中。对于音乐课中学生难以短时间理解抽象的内容,教师要善于转变信息传递的方式,把抽象的内容通过类比或者动画的形式转变为具象的信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信息的传递方式不同,在高中音乐的教学中呈现的效果不同,所表达信息的质量也不同。

4.3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关键是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兴趣充分发挥学生自身优势,团队合作是体现自身优势的有效途径,只有有效的团队合作才能到达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互相激励、互相促进提高学习学习效果。

5结语

自主教育论文篇7

关键词:自觉;文化自觉;教育自觉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2-0204-02

文化与教育的相通性决定了教育自觉理论的提出和应用,教育的发展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出了自觉的要求。教育自觉作为教育活动中个体应达到的终极目标和应有的品质,在研究生教育中更能凸显其价值,本文从教育自觉的角度展开论述,寻求其在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中的运用价值。

一、教育自觉概念的提出

“自觉”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有所认识而觉悟”[1]。consciousness是“自觉”的英文表达,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的解释是“The state of being able to use your senses and mental powers to understand what is happening,The state of being aware of sth,The ideas and opinions of a person or group”[2]。综合中英文的共同解释, 则“ 自觉”应该是一种自我清醒的状态, 看待事物的观点和对待事物的态度根源于主体因认识而达到对对象的深刻理解。“觉”是中国文化的灵魂所在,古代印度的Vi-ra-Saiva学派也早就注意到了“自觉”的重要。

学术界普遍认为“教育自觉”这一术语起源于1997年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开办的第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概念。费孝通先生一直从事文化方面的研究,而提出这一概念的目的则是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导致外来文化涌入国内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冲击。他提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3]

二、教育自觉理论的形成

从理论起源上看,教育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决定教育的发展;教育作为文化的传递传播途径,也创造文化,所以“教育自觉”在学术上是 “文化自觉”的延伸而生成的结果[4]。从中国文化发展的现实看,陆道坤谈到在“洋务运动”前,西方文明伴随武力登陆中国领土,撞开了古老的中国文化紧闭着的大门,开明地主阶级睁开眼睛看到了另一个世界,并准备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开始了中国近代教育的筹建,中国式的“教育自觉”开始产生。在古老中华文明向近代文明转型的过程中,清末的开明地主阶层和先进知识分子以有底线和有原则的“学习”态度应对近代教育的筹建。“这种学习态度逐渐演变成‘教育思想自觉’‘教育输入自觉’‘教育制度自觉’‘教育实践自觉’。 ”[5]

学者们从“文化自觉”的概念中得到启发,提出“教育自觉”理论。李宝斌、孙俊三在《教育自觉的迷失与复归》一文中提到:“教育自觉是源于对教育性活动的深刻认识和对活动意义的肯定判断,活动主体积极主动地排除种种干扰,克服重重困难,朝着教育终极目标持续不断地努力奋斗的一种教育品质。”[6]它与“教育本能”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种理性思维,而不是人对教育的下意识反应。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邬志辉先生认为,教育自觉是建立在对当今世界教育背景、世界教育主题、世界教育趋势的深刻理解上,对中国教育传统、中国教育特点、中国教育现状的自知之明,经历的是从自知到吸收到重建的一个过程,最后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7]。两者对教育自觉的定义角度不同,前者是从教育的内在体现说起,而后者则是从教育创新的角度来谈。

三、教育自觉理论的价值与应用

1.理论价值

自觉代表的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状态,它的发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因此,对当代的教育工作者而言,“教育自觉”给我们提出了时代性和民族性两大要求,不仅要总结文化传承、教育传统,更要将其与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有机结合。每一个教育发展阶段,教育都要凸显中华民族的特色和时代特征,并且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5]。

张楚廷先生说过,教育自觉必表现为一种哲学自觉,归根结底,最终要回到“人”本身。进入文明史以来,人类面临的最重要、最困难的问题即“人是什么”,即便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已经就这个问题做出了丰富的解答,但是这个问题依然处于未完成的钐。教育培养人,教育需要在保持对这个问题高度关注的状态中完成自己的使命。在笔者看来,教育是一个等待的过程,等待人从觉醒到自觉。作为一个自觉的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必定会对这个问题产生体会,在教育实践中丰富对这一问题的理解[8]。在很大程度上,教育自觉就表现为对这一问题的自觉思考上。“自觉是人对自我的觉察, 是对自我内在本性需要的价值认定, 是对自我存在的价值追求。教育的自觉是教育在与社会的关系中走向相对独立, 是对教育内在本体价值的意识, 是对人的自由发展作为教育重要价值的认定。”[9]这是李森先生从人的自觉为前提对教育自觉的认识。邬志辉先生认为教育自觉应该包括对教育生存境遇的自觉,对教育政策制度的自觉和对教育内在规定的自觉[7]。

2.理论应用

通过中国知网对教育自觉进行检索,检索到与教育自觉相关文献39篇,从2003年开始有学者的研究涉及教育自觉这一理念,大部分的研究集中在近五年,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教育自觉与教育输入、教育自觉与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自觉与哲学自觉、教育自觉与教育创新、教育自觉与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自觉与高等职业教育、教育自觉与教师教育、教育自觉与高校教师评价、教育自觉与教育国际化、教育自觉与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等方面。

邬志辉先生在《教育创新与教育自觉》一文中提出教育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内外两个方面,其中,内部动力源于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来自于教育自觉。教育创新实际上就是积极开发和自觉运用自身潜能的过程,其自觉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着创新的水准,从这一点来看,必须有对教育生存境遇的自觉、对教育政策制度的自觉、对教育内在规定的自觉,教育主体才能实现教育创新,才能在国际教育对话中发声,引领历史变革。

李宝斌先生在《教育自觉理念下的教师教育》一文中提到,在教师教育中,品质培养比技能培训更加重要,其中教育自觉品质的形成对教师的发展影响最深远、最持久。就师范生教师教育而言,需解除其后顾之忧、指明自觉的方向、指导其在教育实践中成就教育自觉的品质。

陆道坤先生在《 “教育输入”与“教育自觉”――兼论近现代教育“中国梦”的萌发》一文中提到“教育输入”与“教育自觉”是中国教育发展史的两个关键词,二者一明一暗,共同推动了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中国教育“自觉”意识迅速萌发于清末西方列强文化教育的强势入侵,也标志着近现代教育“中国梦”的启程。在“教育输入”视野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教育自觉”的系统化趋势逐渐明显,呈现出“教育思想自觉―教育输入自觉―教育制度自觉―教育实践自觉”的立体发展态势。

刘立华的博士论文是教育自觉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决定了从教育自觉的视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其中全球化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界定不清晰、理论不自觉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两大问题。刘立华在文章中重点探索了“教育自觉”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问题,提出了政府的教育自觉、学校的教育自觉、教师的教育自觉[10]。

张楚廷先生在《教育自觉与哲学自觉》一文中写到,进入文明史以来,人类面临最重要的问题是“人是什么”,教育培养人,理应更加关注这一问题,并且在完成这一问题的探索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自觉的教育工作者必定自觉地关注这一哲学问题,并且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提升对人的理解,因而,教育自觉必表现为一种哲学自觉。

李宝斌先生在《教育自觉的迷失与复归》一文中提出教育自觉是一种朝着发展人、提升人的教育终极目标积极主动、心甘情愿地行动和思维的教育品质。在探寻教育自觉迷失的原因的同时,提出了教育自觉复归的氛围营造应该正确引导天赋欲望、注重杰出人才的培养、提升公民的民主意识。

教育自觉是我国学者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国外并没有关于教育自觉的相关研究和论述,但是国外学者的思想和价值观也有对教育自觉的理性体现。国外与教育自觉理论相关的研究源于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主张道德准则上的相对主义和道德实践上的过程主义,认为没什么价值观是绝对正确和永恒不变的,没有什么道德准则是可以让所有人认同的。

四、教育自觉理论的完善与应用前景

笔者认为,教育自觉的理论对于研究生培养有借鉴意义,特别是在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这一环节。教育自觉与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的契合点是教育自觉理论对于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的导向作用,是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在哪些方面能够实现教育自觉。虽然没有学者从教育自觉的角度谈过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但是笔者从对教育自X概念内涵的研究中,发现教育自觉实际是指导人如何在受教育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而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的目的就是让研究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体会学术价值,最终实现学术自觉。彭树智在《回归学术 培育自觉――谈研究生学术自觉意识的培养》一文中也谈到“研究生导师应着力培养研究生的学术自觉意识, 包括学术生长点的自觉意识、学术研究的主体自觉意识、学术理论思维的自觉意识、学术问题的自觉意识、学术道德自律的自觉意识。”[11]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M].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2:1726.

[2]陆谷孙.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六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352

[3]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4]费孝通.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J].学术研究,2003(7).

[5]陆道坤.“教育输入”与“教育自觉”――兼论近现代教育“中国梦”的萌发[J].江苏高教,2014(5).

[6]李宝斌,孙俊三.教育自觉的迷失与复归[J].现代教育从论,2007 (12).

[7]邬志辉.教育创新与教育自觉[J].当代教育科学,2003(22).

[8]张楚廷.教育自觉与哲学自觉[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1(1).

[9]李森,潘光文.论魏晋时期教育的自觉[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

自主教育论文篇8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理论教育 针对性 有效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手段。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所面临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使命任务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挥作用的领域和对象,与过去相比都有了很大的不同。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对目标、内容、方法、手段等进行创新和改进,切实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

一、坚持政治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被确立为我党我军的指导思想,必然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但同时必须看到,马克思主义虽然有着鲜明的阶级性,然而其阶级性与其真理性并不矛盾,因为马克思主义首先是科学、是真理。马克思自己就曾讲过,“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正因为如此,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不能仅仅突出其政治性的一面,也要彰显其科学性的一面;既要作为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方法论来掌握,也要作为人类的共同文明成果来学习;既要作为政治理论来灌输,让人们学习、信仰,也要作为科学真理来讲授,让人们信服、接受。只有真正做到把政治性与科学性有机统一起来,才能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实践证明,一种科学理论要让人们接受它乃至信仰它,仅仅满足于概念化、公式化和颂扬式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这样做的结果只会掩盖甚至抹杀其真理的光芒。从这些年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政治性、思想性的同时,还应重视在充分揭示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真理性上下功夫。这应该成为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一个着力点。要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结论与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结合起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既要学习领会其科学结论和科学预言,也要学习掌握其得出科学结论、作出科学预言的科学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构成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灵魂,是我们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的理论依据,是我们从事一切社会实践活动的科学指南。只有领会掌握了这一科学方法,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才有了科学基础和科学源头。

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指的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还包括贯穿其中的科学精神。这种科学精神集中体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创新性。归结起来,就是实事求是的理论精髓,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实践的理论和开放的体系,所以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今天,才能成为一种真正世界性的文化现象。

二、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担负起弘扬主旋律、发挥主导性作用的历史使命,而决不能被许多复杂关系所困扰。同时必须看到,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多样化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发展、繁荣的表征。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先进性,就不能忽视对教育广泛性的关注,必须贯彻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统一的原则,坚持统一思想与尊重差异相结合,坚持鼓励先进与照顾多数相结合,坚持最终目标与阶段目标相结合。一方面,要坚持教育要求的层次性。对群众中的先进群体、代表人物,要敢于用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来规范和要求,引导他们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对广大人民、普通群众,则要从他们实际具有的思想道德基础出发,坚持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来要求和规范,重点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自身利益,自觉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正确地统一起来,并鼓励引导他们向更高层次发展。另一方面,还要坚持教育目标的阶段性。人的成长的阶段性特点决定人的教育不是一次完成的。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也要求人们在思想道德观念上不断进行更新。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着眼教育对象特别是青少年在不同成长时期的思想特点,着眼不同时代背景对教育对象思想政治素质的特殊要求,提出阶段性目标,实施分阶段指导,坚持循序渐进,由浅人深,保持理论教育的连续性,实现理论教育的全程化。

三、坚持系统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以系统形式存在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坚持系统性原则,充分发挥其认识世界的普遍功能和改造世界的积极功能。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保持相对固定的基础内容、相对稳定的课程设置和比较规范的基本教材,对于建设一个成熟、完备的教育体系固然是十分必要的。但必须明确的是,我们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系统性,并不是说它是静止的、封闭的,相反,它是一个发展的、开放的体系。要使这项教育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就不能固守既定内容不变,也不能仅陷于自我论证,而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教育放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之中,以开放的态度搞好教育。在改革开放以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曾形成了相对封闭的思维习惯和研究环境。现在,改革开放的国际环境和历史的发展与进步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许多丰富的、崭新的时代内容,思想的开放与活跃也给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既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又要敢于与各种挑战和错误思想进行碰撞、斗争。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才能真正保持生命力、富有时代性。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同步发展。应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断更新内容的自我开放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发展自己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适应新的时代和新的实践,就必须根据时代特点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的具体内容体系。既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各种现实问题,指导社会主义实践;又要坚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始终伴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紧跟时展变化,紧跟理论创新步伐,紧贴党的中心任务,以开放的态度对待教育内容的更新,是保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生命力的基础。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想相比较、相竞争才能存在,才能具有说服力。正确的思想总是同错误的思想对立而存在的,人们接受一个思想往往也是在两种思想激烈碰撞、相互比较之后进行取舍的。引导人们在比较中鉴别,能够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满足人们自我认知、自我选择的主体性心理需求,从而达到在比较、鉴别中接受教育的良好效果。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正确的思想与错误的思想相互交织、进步的观念与落后的观念相互影响是不可避免的,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斗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复杂的。面对这种形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和探索真理的勇气,正确引导人们开展理论交锋和思想斗争,分清正确谬误,划清是非界限,真正认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切实增强人们的鉴别力和免疫力。

四、坚持灌输性与自主性的统一

理论教育的灌输不仅仅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方法,更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教育原则。它所深刻揭示的是,人的正确思想的形成只能通过有目的的理论灌输来实现,不坚持这一点就是丢失我们的思想阵地。应该说,在过去社会相对封闭、科技发展相对落后、人们思想比较单一的情况下,理论灌输作为主要教育形式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当今社会信息化、开放化、多样化的进一步发展,单一的理论灌输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与任务,必须积极改进理论教育的方法途径。一方面,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群众的认识特点和接受规律,对传统的理论灌输模式进行改造,努力实现高深理论通俗化。要善于运用通俗的语言解开群众思想上的困惑,运用身边的事例说明深刻的道理,把逻辑的力量与事实的力量结合起来,把学术的严谨与表述的生动结合起来,用明白通畅的语言来摆事实、讲道理、谈问题、解困惑,努力做到观点鲜明而又有理有据,思想深刻而又通俗易懂,逻辑严谨而又生动形象。另一方面,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是实现教育作用必不可少的过程,离开了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和主观能动性,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时就只能是被动的和不自觉的,教育的内容也就不可能真正被受教育者接受、认同并进一步转化为行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特别是在新形势下,人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民主诉求不断增多,现代教育越来越需要平等性、民主性和主体性色彩。

自主教育论文篇9

(一)从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来看,研究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使得客体反映到人的观念中时已经融入了人的已有观念。在研究操作过程中,研究主体不论在研究行为上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遵循着伦理性原则,注重对研究对象的保护。教育研究涉及人的发展与价值实现的问题,其目的就是要协调人与外界的关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整个教育研究的过程不仅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发展前景,还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但是,这里的以人为本并不是人类中心主义,也并不像普罗泰戈那所言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万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万物不存在的尺度”,这一点必须明晰,否则,教育研究在认识论上就会犯主观主义的错误,研究结论也会带有个人主观意志的成分。

(二)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建立在近代哲学基础上的教育研究不可避免地受“主客二分”和理性独断等思维方式的影响,加之近代自然科学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用于自然科学研究的实证主义研究方式强加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我国的教育研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实证主义的影响。实证主义范式下的教育研究在本体论上认为,教育问题与教育现象是完全客观存在的,可以将其视为空气、树木等客观事实以做抽离式的研究。“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将教育问题完全独立于研究主体之外,主张主体与客体截然分开,研究客体完全客观化。在认识论上,实证主义主张研究主体能够完全客观地感知对象,对对象的认识不能掺杂任何价值观念,事实与价值相互独立,从而导致教育研究主体的“缺场”,教育研究最后的结论是获得教育的一般规律,建构规律性的教育学知识。

(三)文化经脉上的价值有涉任何一项教育研究都不能脱离其所在的文化背景。L.A.怀特通过对文化进化现象进行研究,揭示了文化对个体意识的决定作用。因此,在教育研究过程中,研究主体不可避免地会加入自身的文化观念。例如,在比较教育领域,国内外同一时期的教育研究就带有不同的文化烙印,这是各国文化特性在教育研究中的体现。比较教育学家埃德蒙・金(EdmundKing)在谈到比较教育研究的性质问题时指出,有三个现象应该引起比较教育研究者的重视:“第一,我们在某些外国的(或者甚至是本国的)教育制度的现象中所‘看到’或‘了解’的东西,可能不为使用相同述评的其他观察者或本国人所承认。第二,这种认识的可靠性和效力很大程度上依靠我们所观察的教育活动或决策中所牵涉的那些人的价值判断。第三,当人们在和我们不同的文化环境内部制定教育规划时,他们在观察甚至在推理的过程中,正像我们一样,受到文化偏见的影响,这不仅与从小受到的教育有关,而且还因为他们对于在他们的制度和资源以内什么是可行的或正常的,所看到的是一幅不同的图景。”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民族文化,我们在进行民族教育研究时更不可能绕开各民族的文化来谈他们的教育问题,这显然是唯科学主义的研究思维。

二、教育研究本体论特征的现实意义探讨

教育研究的本体论特征,不仅仅是为了理论上的建构,更是为了体现其在现实研究中的意义。只有认清了教育研究的本体论特征,才能确立正确的研究方法论;同时,也只有在活的教育研究中,才能反观并修正教育研究的本体论。

(一)研究过程注重发挥主体能动性教育研究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教育研究主体的活动是教育研究的唯一表达方式,从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到解决问题并形成理论,无一不是教育研究主体活动的外在体现。因此,教育研究要注重研究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主客二元对立”思维弱化或遮蔽了人在教育研究过程中的能动性,把客体当做客观事实的存在,研究主体只是对它加以描述并根据已有理论作出解释,这个过程只是一个机械、僵化的理论套用。既然是研究活动,那么创造性是必不可少的,以上的研究过程并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研究,而更像是理论的验证。教育研究主体的能动性首先表现在主体认识客体的过程中。在“主客二分”思维下,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不是主体能动性的体现,因为主体没有在实践中认识教育问题,没有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经历来诠释问题。其次,主体的能动性还表现在对既有理论的创造性理解上。由于每一个人的经历不同,这就决定了各个主体看待同一事物时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不同的理论诠释用于教育问题也可能带来研究结果的多样化。因此,基于以上两点,教育研究是一个形成主体自己理论的过程,这是研究主体能动性发挥的最有力表现,即前面提到的教育研究是主体主观意志的表达。

自主教育论文篇10

[关键词] 启示 借鉴 宗教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宗教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古老而又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渗透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近年来,我国出现了明显的宗教升温现象,高校里不少大学生对于宗教文化抱着宽容甚至感兴趣的态度,宗教已成为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无法回避的重要而敏感问题。厘清二者在内容上的本质区别,借鉴宗教教育理念和方式中的积极因素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实效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工作者们的正确选择。

一、宗教和宗教教育

1.宗教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现象

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是客观世界在人们主观世界里颠倒了的思想反映,是一种颠倒了的世界观。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对宗教作出了一个科学的界定,指出了宗教的本质:“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1]p666-667

宗教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首先,宗教的产生本身就是人类文化活动的结果。人类渴求通过宗教从尘俗的困扰中彻底解脱出来,达到一种超然的宽慰、神圣与宁静;宗教则运用人们内心世界所具有的这种超越现实的丰富想象,为人类提供达到这种超越的信仰体系,让人类得到情感上的安慰和寄托。其次,宗教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社会现象很多,宗教只是其中一种。宗教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宗教又不仅仅是文化。宗教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现象。“特定”的含义有两点:一是宗教无时不在。这是指宗教的持久性。二是宗教无处不在。从信仰群体上来看,世界上有很多人具有。从内容上看,宗教的内容无所不包,无所不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2]p8

2.宗教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信仰教育

宗教作为一种特定的历史文化现象,它渗透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世界上众多国家和民族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教育和民族心理特质等方面均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而教育,作为一定社会的上层建筑,总是服务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必定要反映一定社会的现实需要。当教育植根于宗教之中,充当传播手段和教化工具,服务于宗教和政治需要时,便形成了宗教教育。[3]

宗教教育实则是一种导入教育,包括导入各种观念和行为模式,其核心是一种信仰教育。正如古德(C.V.Good)在他所编的《教育字典》中所言:“宗教教育其目的特别着重在于宗教价值和道德价值的教诲。”在一个完整的宗教教育过程中,宗教还会将其所包含的这一系列规范体系,通过灌输和诱导的教育方法,传达给信徒们。

信仰在精神领域属于最高层次。所谓,《宗教大辞典》中作如下表述:“对所信奉之超自然体加以尊崇和敬拜,是宗教的基本要素之一。”[4]p128在宗教教育的全过程中信仰教育作为根本贯穿其各个环节。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宗教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信仰教育。

二、宗教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相互融通与相冲突性

尽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宗教教育具有本质的不同,但是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既是不可避免,也是无法回避的。两者的关系,是既相冲突,也相融通。

1.宗教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相融通性

宗教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相融通性是指两者之间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性质。主要表现为它们在职责上具有的相通性、目标上具有的一致性、理念上具有的契合性以及功能上具有的相似性。

一是宗教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在职责上具有相通性——承载文化的传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从本质上而言,也是一种文化传播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向大学生讲授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而宗教教育往往以传播宗教知识为手段,向受教育者灌输宗教教义、宗教人生观和道德观,使得宗教意识渗透在社会诸多领域。可见宗教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事实上,宗教本身就具有深厚的文化性,这是其吸引众多信徒的根本原因,也是其能够广泛深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并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是宗教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关注精神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在追逐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自身的精神需要。大学本是塑造人的精神家园的“象牙塔”,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增强抵制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根本目标。而从人的本性和需要出发,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是宗教能够吸引大量人群的重要因素。从世界观意义上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净化、塑造人的灵魂的教育,是一种高层次的信仰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不像宗教教育,可以通过塑造一种虚幻的力量,去帮助人们解决精神上的种种困惑,使人获得精神上的安宁与慰藉,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却可以通过不断的提高人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发展和完善人的思想道德品质这一途径,使人获得精神上真正的幸福享受。

三是宗教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在理念上具有契合性——遵循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更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根本理念和基本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对象是人,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培育“四有”社会主义建设者。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应是肯定大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即“坚持以学生为本位,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和内在潜能,以学生的实际为教育的出发点,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的根本目的”[5]p9。而宗教也以人为中心,充满着对人性的关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存在物,宗教以人文关怀为其教育原则,弘扬宗教之“爱”的教育理念,也会以其独特的教育方式不断的去满足人们众多精神上的需求,为人们提供一种应对尘世中诸多困惑与烦恼的强大精神力量。

四是宗教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在功能上具有相似性——影响思想观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有两大功能:一是思想观念引导功能,即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来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方向的指引和思维的启迪,并促进学生精神和谐健康发展;二是意识形态教育功能,即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合格的公民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最终把这些知识转化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凝聚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即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影响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形而上的课程教育。而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宗教,也会以其极具渗透性的方式在时刻影响着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同时有意无意地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2.宗教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相冲突性

宗教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并不能掩盖二者之间的本质差异。宗教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相冲突性主要是指两者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从本质内容和根本目标上讲,宗教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都是一种信仰教育,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一种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教育,即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它与有着本质的区别。突出表现为在科学性与神学性、现实性与虚幻性、崇高性与庸俗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科学性与宗教教育的神学性的矛盾和冲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党中央和教育部为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性而在高校开设的一组课程,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办学的性质,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和政治色彩。“四信”教育即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信仰教育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的信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并不只是某些特定内容的教育,而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的讲授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宗教中弥漫着浓厚的神学色彩,神学性是宗教教育的首要特点。宗教建立在超人间力量信仰的基础上,作为对现实社会生活中异于自然力和社会力的一种幻想的、扭曲的、并将其人格化和神化的思想观念体系,是不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宗教教育不单是一种意识活动,它不仅停留于信徒的口头标榜之上,而且是一种实际的、虔诚的、长久的坚持。

可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主张无神论,而宗教教育弘扬有神论。宗教唯心主义的世界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在根本上是相冲突的。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宗教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已在部分大学生中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妨碍他们顺利接受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主义道德,同时也不利于他们正确世界观的形成。

二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实性与的虚幻性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信仰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内容的主线,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只是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播马克思主义信仰。从价值目标看,马克思主义者信奉和追求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共产主义社会是人人都得到自由和谐和全面发展的现实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要靠人自己,要诉诸人们的健全理智和常态生活,促进人诸种本质力量健康和谐地发展。共产主义远大目标既是人的理想和愿望的寄托,又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而达到现实目标。可见,马克思主义信仰没有使人丧失自尊和自爱,而是体现了人对自己本质力量和实践能动性的真正尊重和充分信赖。作为一种现实的信仰,它是对虚幻、超验的的变革。

是以超自然、超人类的超验价值为目的,把现实的需要用神圣的光环掩盖起来,抬高神性,使人服从命运、相信天定,走向超验的宿命。几乎所有的宗教道德都忽视、贬低甚至误导个体人生价值或根本不承认现世生活本身具有价值。如在基督教看来,个体生命的价值是在彼岸世界中体现的而非现实世界,现世生活只是进入彼岸世界的一个过程和桥梁。毫无疑问,宗教所虚拟的终极归宿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子虚乌有境界。宗教教育提倡的出世信仰只是一种纯粹的精神价值体现即精神寄托,是一种虚幻的信仰。宗教宿命论必然导致人生观的消极宿命论,宗教宣扬的这种虚幻的信仰同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以及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是直接对立的。这种脱离现实生活的宗教观念容易误导大学生对人生价值的正确判断,阻碍个体价值的实现,弱化他们参加社会政治活动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

三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崇高性与的庸俗性的区别。的确立,使一些与宗教相联系的精神文化得到升华和发展,使人们的信仰感受和精神生活进入新的更高的境界,这是一大进步。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教堂、寺庙等建筑雄伟壮观,显得庄严肃穆,制造出一种向往崇高的气氛。但是的崇高性是以虚幻和屈从为代价的。宗教关于神的那些美妙故事只能在想象中存在,一旦神的梦幻在冷酷的现实面前破灭,由所导致的崇高精神就难以为继。另外,在笔者看来,的崇高性是以神灵的无限高大和人的无限渺小为特征的。人必须先在神的面前把自己贬到最低,然后才能在盼望神的恩典的过程中,在无穷地向往和趋近神的过程中,把自己精神引向崇高。离开了神和神的恩惠,宗教的崇高就不存在。宗教徒对经典教义不容置疑,不加检验而信仰之,信仰就是理解,这种信仰是一种纯粹的精神寄托,人由主体变成无所事事的客体跪倒在神的面前,盼望恩惠。

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宗教相反,它的崇高是与其自身的科学性、现实性结合在一起的。在信仰对象的物象形态上,马克思主义者信奉和追求的远大目标是人的自身解放即共产主义,它是人的理想和愿望的寄托,又是可以通过现实的实践活动而达到的现实目标,是终极理想和现实运动的统一。它不但具有最大的物质价值,带给人类以最大的物质利益,而且具有最崇高的精神价值,鼓舞人类进入最高的精神境界,塑造完美高尚的新人格。这种精神价值不是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和自我麻醉,不是让人们迷恋彼岸、憧憬来世、无所作为,而是催人奋发,给人以鼓舞。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大学生是各种信仰力量争夺的对象,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信仰就会占领。而对宗教对大学生可能带来的严重影响,只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想信仰教育,才能消除和减少宗教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三、宗教教育方式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效性的几点启示

如前所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是运用科学的理论和高尚的思想,采取科学的方法去教育大学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认识能力,并用以指导其行为的一种自觉的社会教育活动。从教育功能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宗教教育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因此,正确利用和发掘宗教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中的积极因素,对我们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应有很多有益的启示。

1.关注人的精神生活需求,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理念

在马克思看来,人不仅具有社会属性、自然属性,还具有精神属性。人的精神属性意为着人有精神上的需要和追求,人们需要科学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需要被关爱、需要自我价值的体现,因为这些需求的满足可以使人们得到精神上的安宁、富足、慰藉与寄托。宗教的长盛不衰一再告诉我们,人需要不断寻求精神寄托和慰藉。这也启示着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也要更多的关注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更多的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要,让他们从心理上得到满足,从精神上得以慰藉。

当前,国际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国内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火如荼,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培养和造就新一代的大学生,但同时也给当今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带来了很多困惑和思想压力,青年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十分需要更多的关怀。因此,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应立足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通过不断的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品质这一途径,使大学生获得精神上真正的幸福享受。只有这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才有感召力和吸引力。

2.注重教育内容的平实性,坚持以生活世界的原则来确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宗教教育的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他们以经典为核心,通过对经典的简明阐释,使经典的内容变得通俗易懂,即使宗教徒的文化知识水平不高也能够理解经典的内容和旨意,这同其内容的平实性有着重要的关系。此外,宗教教义所规定的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之处,这也便于宗教徒们的理解和接受。因此,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应要更多的注重内容的平实性,以贴近生活的语言和形式来表达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容和要求。

长期以来,在“主客二分”思维方式的主导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难以摆脱一种单向的教育模式,严重的知识化、政治化和工具化倾向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脱离了大学生生活、脱离了大学生思想实际、脱离了大学生及其发展的需求,只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道德规范当成纯粹的知识来讲授,“我讲,你听”“满堂灌”“堂堂灌”,从而出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无效状态”或是“边际情势”[6]。因此,笔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应要与大学生们的生活世界互通互融,应该能够适应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做到更平实、丰富和多样化。这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可让学生可感可知可践的,从而才是更有感染力和实效的。

3.注重教育方式的渗透性,坚持改革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法

宗教教育十分突出综合性方式的协调使用。一方面,它非常强调宗教教育与其他学科的交融性;另一方面也非常重视教育的广泛参与性、渗透性,充分利用一切场合和时机宣传其宗教教育观,通过社会大环境和其它方式的配合,达到一种“无意识”的境界,即教育者不是用简单的灌输来实现其宗教教育的目标,而是让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者的思想。这样既极大地减少了教育对象的逆反心理,又能对他们的道德认知和行为产生一种无形的但有足够深度的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是多学科的组合,需要调动多种手段协调进行。宗教教育方法的广泛参与性、渗透性,启示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时,应把握好各种方法协调使用的原则,减少“灌输”,增加“渗透”,尤其是调动学生参与教育的积极性,让“无意识”教育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补充和重要方向,以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增强教育的有效性。

4.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队伍建设

纵观古今,许多从事宗教教育的人士,即俗语中的“传教士”,其渊博的学识和对宗教虔诚的信仰无不深深的感染着他的追随者,这也是宗教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的强大原动力。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发现宗教信徒的传教活动是无时无刻、无孔不入、无尽无休的。

笔者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工作者同样也是理想、信仰的传播者与捍卫者。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工作者首先应具有坚定的信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仰不动摇,并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强烈的认同感,不仅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工作当做自己的职业,更要把其当做一个事业,当做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并有终身去从事这一事业的愿望。因为只有自己信仰才能使受教育者深信,才能产生教育的感染力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另外,一名合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工作者,还应具有高尚的个人修养和人格魅力,应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素养,这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者必备的素质。

四、结束语

总的说来,宗教教育的理念及其方法中有一些积极的成分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但是我们必须要严格厘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宗教教育的本质区别,在肯定宗教教育的积极意义的同时认清宗教的非科学性与欺骗性,辩证地看待宗教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关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前提下,更好的挖掘宗教教育中的合理成分,将其中一些有效的教育方法运用到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之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实效性,进而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创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刘伟.浅析“宗教[J].世界宗教文化,2011,(4).

[3]丁维娟.孟加拉宗教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9.

[4]宗教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