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人才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4 05:18:54

大学人才

大学人才范文篇1

关键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社会适应性制度设计

为社会培养人才,这是大学的基本职能,也是各国重视发展高等教育的根本动因。大学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社会需求,这不仅会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也直接关系到大学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例如,英国曾号称“日不落帝国”,但后来逐渐被德、美、日等国超越,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其教育方面的失误有关。英国是世界上大学产生最早的国家之一,12,13世纪就建立了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但一直到19世纪,英格兰再无新的大学出现,在苏格兰也只建立了很少几所大学,而且大学教育固守古典人文学科的传统并深受宗教势力的影响,与社会现实需求脱节,以至于科技人才十分h乏,最终导致英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而在德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就曾出现多所大学(如18世纪的科隆大学、特里尔大学、斯特拉斯堡大学等)因其教学内容得不到社会认同并导致招生不足而关闭口。由此而论,适应、满足社会需求应是大学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应成为贯穿大学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基本理念。

一、难“度”与难“途”

然而,有关争议并没有间断。大学人才培养是否应当适应社会需求?应完全适应,或是只需要部分适应?应适应社会的长远需求,或是应适应社会的当前需求?怎样才能适应社会需求?如何判断大学人才培养是否已适应社会需求?人们对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存在不同的看法。

对这些争议进行分析,可发现各方观点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人们的分歧和迷惘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对社会需求有不同理解,对大学适应社会需求的“度”很难把握;二是大学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差距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人们显然还没有找到克服这些原因的途径。

对社会需求理解的差异源于社会需求的多样性。一般而论,社会需求既有当前的,也有未来的;既有即时的,也有长远的;既有局部的,也有全局的;既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既有明确的,也有模糊的。从较为宽泛的角度来理解,大学的任何办学行为都在有意无意间满足社会的各种需要,这也是现代大学能存在数百年并不断得到发展的根本原因。因而,大学应当适应社会需求在这一意义上是绝对的。反之,如果将社会需求仅仅理解为当前的、现实的需求,大学应当适应社会需求的命题只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它必然存在“度”的问题。

大学适应社会现实需求的“度”很难把握,一方面,人们并不真正清楚现实到底有哪些需求,尤其是对一些隐性的或模糊的需求更无法确切了解,何况社会的现实需求是随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的,它本身就很难用某个固定的数据来标志。另一方面,适应的“标准”并不明确,人们通常使用适应、基本适应、不适应等概念,但并不能真正给出与这些概念对等的状态。在现实生活中,人类正在探索各种方法,以尽可能准确地了解社会需求,寻找大学与社会需求之间最佳的匹配方案,这些努力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些成绩与其说是技术的还不如说是态度的。许多预测技术在变化的社会需求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很显然,在实际操作中,人们不可能了解所有的社会需求,更不清楚哪些社会需求应当由大学予以满足。这就使各种结论都只能停留在定性的阶段。人们只能说大学应当适应社会需求,如果某种社会需求大学没有予以满足,大学就承担了“不适应”的责任,无论这种责任是否真的应当由大学来承担。

与此相应,人们在“途”上—即解决大学人才培养如何适应社会需求的问题时同样显得无所适从。大学培养的人才通常为若干年后社会所用,而其时社会需要哪些方面人才?规格如何?诸如此类的问题人们都无法准确预知。而人们能较为准确把握的社会即时需求,大学却不能立即提供。因为大学从了解到社会即时需求信息到培养出相关人才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其间需求的状况必然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就造成大学人才培养很难完全适应社会的需求,它与社会的适应是暂时的、偶然的,而不适应则是持续的、必然的。

二、新角度,新路径:重新认识大学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

1.正确理解大学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

在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对大学人才培养社会适应性的争议以及大学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客观存在的不适应状态都基于一个前提,即将社会需求理解为现实的社会需求,而从较为理性的角度来看,过分强调大学人才培养与现实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却是值得商榷的,大学不能因重视社会的现实需求而忽视了社会的长远需求,不能仅注重某一区域的需求而放弃全局的需求,不能只考虑显性的、明确的需求而忽略隐性的模糊的需求,不能只顾及某一主体的需求而妨碍社会其他主体的需求。否则大学就不能成其为大学,而只是一些类似于职业培训中心之类的机构,它终将湮没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脚步中。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将社会需求理解得非常宽泛,那么,大学培养的任何人才都是社会需要的,大学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适应的问题也已不复存在,所有争论都毫无意义,大学爱怎么办就怎么办。这种观点过于强调大学自身发展的逻辑,而忽视了现实社会对大学发展的各种制约和影响。实际上,人们不能只看到当代社会的大学已经从社会的边缘逐步走向社会的中心,人们更应看到当代社会的大学已不再是往日的大学,而是更加社会化了的大学。为当代社会服务不仅是大学的义务,也是大学生存的基础。因此,无论大学是否愿意,它都必须培养现实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它所培养的人才与现实社会需求越吻合,其发展基础也就越坚实。

观此两点,人们在研究大学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时首先应当明确,大学适应社会需求的概念应当理解为大学在总体上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它不仅要为现实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也要为未来社会储备人才;不仅要为当地培养人才,也要为其他地区培养人才;不仅要培养明确需要的人才,也要培养社会可能需要的人才。因此,大学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应理解为发展中的大学不断为发展中的社会提供所需人才的过程。因此,研究大学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其实质并非要求大学培养的人才目前都有用,而在于促使大学应尽量满足目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换言之,在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到一定程度后,人才供过于求现象更多地反映了社会问题,人才供不应求则必然是教育问题。

2.提高大学人才培养社会适应性的基本路径

要提高大学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首先应当了解社会到底需要哪些人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根据前文所论,社会现象广博深邃、社会需求复杂多变,人类仅凭现有技术很难完全把握社会对人才的真正需求。不仅如此,由于大学培养人才客观上需要一定周期,这就使大学人才培养必然滞后于社会需求。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可以发现某些社会紧缺专业经过若干年后却出现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而原来一些长线专业的毕业生却颇受社会青睐。出现这种情况,其实是社会需求复杂多变及大学人才培养需要一定周期所造成的必然结果,非大学所能改变,要求大学承担平衡人才供求关系的责任显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为此,许多发达国家开始加强预测和规划工作,希望提前了解今后若干年的社会需求,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非常准确的预测几乎不存在,社会的复杂多变使这些预测结果与若干年出现的情况产生不少的差距,而目前人们还没有找到缩小这种差距的方法(当然更不可能完全使这种差距消失)。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将目光投向战略匹配,即在国家或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构想和总体规划中,将教育的内容考虑在内,但由于这项工作自身的局限,问题也不可能有效解决。实际上,即使在发达国家,人才供求关系的矛盾也一直存在,目前还没有一个国家有能力真正实现人才供求的平衡。

上述现象表明,事先了解未来社会需求的方式确实有助于把握甚至设计未来一个时期的社会发展方向及其人才供求关系,但这种方式仍然有很大的局限性,要切实推动大学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就必须进一步考虑将事先了解社会需求、缩短人才培养周期、提高已有人才适应能力这三种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三、提高大学人才培养适应能力的制度设计

前文的研究已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结论,而更为重要的工作则是要设计一个能切实提高大学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能力的制度框架。一般而论,大学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对社会需求的了解程度,二是对社会需求的反应速度,三是纠正偏差的能力。据此,提高大学人才培养适应性的制度构架应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预见性或组织性适应体制。预见性适应体制主要通过政府部门组织预测等各种必要的方法,了解一定时期内一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规模、层次、专业、特色等方面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由教育行政部门、大学根据区域内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格局和有关高校的办学条件,制定人才培养规划。

预见性适应体制在整个制度框架内是至关重要的,它是高等教育稳定、有序发展的基础,也是提高大学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能力的基本制度保障。

2应急性适应体制。应急性适应体制是当社会需求超出预测或规划预期时,大学应能通过这种体制在最短的时间内为社会提供所需的人才。因此,应急性适应机制是以缩短培养时间为前提的,否则,这种机制就不可能产生。众所周知,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规律,尤其在目前人类知识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缩短人才培养的时间必然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所以,要在保证质量的条件下缩短人才培养时间,就必然要建立组合式人才培养制度。所谓组合式的人才培养制度,与目前的“基本+X”有类似之处,但作为一种大学适应社会的基本制度,两者之间又有一定的区别。组合式人才培养制度的基本框架大致包含以下一些内容:由政府部门牵头,根据区域高等教育的整体格局,选择一些学科比较齐全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较好的高校建立社会急需人才培养基地,每个基地成立一个委员会负责具体培养工作,如It人才培养基地,会计人才培养基地,外贸人才培养基地,等等。这些基地由有关委员会负责决策,基地所在学校负责管理。委员会由教育行政部门、业务厅局代表、产业界代表(如行业协会代表、主要企事业单位代表等)、各地区代表等等组成,当某一地区或某一行业急需某方面人才时,高校可根据所需人才的基本要求,在本校或其他高校中选择具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进行短期培养(也可以是选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训练),使这些学生能尽快掌握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满足社会的需要。

3.调节性适应体制。上述两种适应体制,主要用以解决大学满足社会未来可预见需求和超出预见的成规模需求的人才供应问题。但这些需求都是明确的。而在社会现实中,还存在一些隐性的或模糊的需求,或是明确的但需求量不大的需求,人们很难清晰地了解这些需求到底需要多少人,需要什么规格的人才,因而也很难专门成立专业去培养这样的人才,为了解决这方面问题,大学应当对现有的教育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学生适应能力的锻炼;使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具有良好的适应环境的能力,这就为他们适应社会的多样化、多变化的需求奠定了基础。因此,这是一种通过养成学生的能力来协调社会需求的体制。

四、提高大学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能力的若干建议

上述制度设计基本上回答了大学如何适应社会需求的问题,而要构建这些制度、使之正常运转并产生预期效果,仅凭大学的努力显然是不够的,必须由政府、社会、高校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配合,积极推进,才能使有关工作落到实处。为此,我们建议:

1.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其组织、协调功能,增进人才供需各方的沟通与了解

准确了解社会需求是大学提高人才培养社会适应性的前提,但大学缺乏必要的组织权力,在这方面不可能有太大的作为。因此,政府部门应当建立一些制度与平台,积极开展区域内人才供求信息的采集、处理、工作,为人才供需各方了解有关信息创造条件。(1)建立人才供需清单制度。由各地政府部门牵头,组织企事业单位每年填报一份人才需求清单,列出当年及今后3年内本单位所需要或可能需要的人才数量、规格,由各地政府部门汇总后发往高等教育行政部门,并由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所辖高校的情况安排培养和供应。高等教育行政部门则应每年公布当年及今后三年毕业生的基本数据,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向社会公布。(2)建议地方政府牵头组织由政府各职能部门、社会各行业协会、当地主要用人大户及高等学校代表组成的区域性人才供需协调委员会,该委员会负责收集、提供本地人才供需信息,协调人才供需部门的关系,并对大学人才培养的结构、内容、方式等提出建议。(3)加强人才供需的预测和规划工作,应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此事,逐步缩短预测、规划周期,积极开展专项服务,不断提高预测、规划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大学人才范文篇2

关键词:科教融合;专业财经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

一、引言

随着“双一流”高校建设的蓬勃开展,学科评估中科研权重的不断增大,以及新时期科研人才的大力引进,近年来专业财经大学对科研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然而,受传统观念束缚,专业财经大学的主要职能被定位为“传道授业”,即面向职场培养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导致与综合型、研究型大学相比,专业财经大学存在更为显著的科教分离现象,出现了科研与教学“两层皮”的问题。但是,首先,专业财经大学并非职业培训机构;其次,专才教育也不应忽略创新性。正如2019年10月《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所强调的,“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之一是要突出创新性”,具体措施包括“教学内容体现前沿性与时代性,及时将学术研究、科技发展前沿成果引入课程。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与个性化学习”。可见科教融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经之路。事实上,相比综合型、研究型大学,财经大学的本科生在财经领域更具“专业性”优势,这对于他们在本领域科研方面的“深度”发展提供了便利,并在一定程度上与研究型、综合型大学中科研实践的“广度”、“高度”、“力度”发展形成互补。鉴于此,本研究立足专业财经大学,探讨科教融合视角下该类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改革的必要性和改革措施,从而建立健全专业财经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现行专业财经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出现严重的“科研漂移”和“教学漂移”现象。高校是科研与教学的共同载体,将科研与教学一方边缘化甚至剥离,或者将二者割裂将会造成“科研漂移”和“教学漂移”的现象,即科研与教学分别囿于各自不同的场所,最终导致高校异化为低级的职业培训机构,纯粹的科研机构或二者的简单拼盘。事实上,周光礼等(2018)认为科研与教学应当是“松散耦合”关系,区别于“非耦合”和“紧密耦合”关系,“松散耦合”是指保持科研、教学各自的特殊性的同时趋向共同目标。事实上,科研为教学注入了灵魂和新鲜血液,脱离了科研的教学将成为“无本之木”,丧失了思辨性、前沿性和创新性。而教学则为科研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脱离了教学的科研将是高校职能的异化,丧失了传承性、反馈性和共益性。此外,在科研活动中,“闭门造车”往往很难“出门合辙”。而将科研与教学结合,建构“科教共同体”,还可以借助广大学生的力量,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地对科研命题、假设等进行反思体悟式的修正。(二)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忽略科研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现阶段,本科生科研参与活动的“阵地”依然集中于研究型、综合型和理工类大学,专业财经大学的教师和学生对于其所扮演的“双重角色”都普遍缺乏认同。具体而言,由于应用型高校的初始定位问题,很多年龄偏长同时职称和学历偏低的教师只认同其教学角色,而对于学者或研究者的身份并不认同;学生只认同其应用型人才的角色,对科研型、复合型人才也缺乏认同。同时,由于“重研轻教”的顶层设计和激励制度,以及近年来对科研人才的大力引进,很多年龄偏低同时学历较高的新引进人才,以及年龄偏长同时职称和学历偏高的学术骨干会更多地认同其学者或研究者的角色。此类教师即便口头上承认其“双重角色”,也会由于时间、资源、精力等稀缺而在实际工作中偏向科研工作,忽略教学工作。以上问题不仅进一步加深了科教脱节,使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分离,甚至导致了科教冲突出现,使科研型和教学型教师之间难以相互理解,矛盾加深。

三、科教融合视角下专业财经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一)满足学生获取动态性专业知识的需求。从横向角度,科研训练或科研参与对于学生专业知识的获取具有重大意义。Heikkinen等(2017)指出,这些专业知识包括理论性、事实性、概念性知识,实践和程序性知识,基于情境体验的知识,直觉性、隐性、默会性知识,反思和元认知知识,以及与社会文化、传统、礼仪相关的知识。专业知识不是静态的,而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相比传统课堂获取的“教条性”的知识,从科研训练获取的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动态性、变通性和自主性。从纵向角度,科研训练或科研参与可以帮助学生经历从初学者到高级初学者,再到有胜任能力者、熟练者,最后到专家的过程。并且,科研参与更侧重培养适应性专家而非常规专家。前者往往尝试突破既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限制来解决问题;而后者则是采用既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二)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能力。研究表明,科研参与可以直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或学术能力,包括查找信息的能力、阅读文献的能力、框定研究问题的能力、进行研究设计和研究规划的能力、实验或调研等实施的能力、分析数据和资源的能力、进行方案调整的能力以及写作与汇报能力。除了特定的科研能力,科研参与也可以间接促进一般的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包括创新思维、系统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可持续发展思维等。此外,科研参与对于学生的意志力、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发展社会关系网络能力等社会性能力的提升也有较大帮助,具体如图1所示。以上这三个层次的能力具有以下作用:从内在角度,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自信心、成就感和满意度。从外在角度,首先,可以帮助其制定未来的职业规划和路径;其次,可以激发其继续参与研究工作和攻读更高学历、学位的意愿,并帮助他们完成后续相关领域的学习和研究;最后,即便他们不进行深造,这些能力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获得更高的雇主评价。(图1)(三)帮助教师同步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生产力。“寓研于教”的基本元素是互惠性,既包含科研与教学之间的互惠,也包含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惠。对于这种互惠关系,鲍威和杜嫱(2017)做了更为清晰的界定。该研究将教学行为分为传统的规制型教学和创新型教学两类,通过对研究型大学教师的调研发现,传统的规制型教学与科研生产力之间则是对立冲突的;而创新型教学行为与科研生产力之间存在显著的“顶端互促效应”,即二者的正向协同关系主要存在于“高产”的学者群体中。具体而言,这种互促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科研与教学的相互渗透、融合和反馈可以帮助教师对教学和科研过程同时产生更清晰的认识和思考,从而帮助修正和发展现有理论与方法,甚至导致其研究观念、研究议程、研究与教学方法的颠覆性改变;其二,通过学生的“头脑风暴”,教师可以集思广益,产生新的学术灵感,突破原本的科研樊笼,拓展新的研究主题;其三,由于科教融合是参与式的社会学习历程,通过“干中学”,教师可以亲身体验多个科研项目,攫取本学科的最新知识,融会贯通所涉的跨学科知识,并在广泛的实践舞台上验证其学术假设。

四、科教融合视角下专业财经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大学人才范文篇3

有关高等学校、现代大学人才工程战略的内容,主要是第四部分保障措施的第十七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大力提高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促进跨学科、跨单位合作,形成高水平教学和科研创新团队。创新人事管理和薪酬分配方式,引导教师潜心教学科研,鼓励中青年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长江学者奖励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项目,为高校集聚具有国际影响的学科领军人才。”可以看出,现代大学的人才工程建设在高校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贯彻落实好纲要的精神与要求,是建设现代大学、提高高校创新力与竞争力的必然之路。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我国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人才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高等学校进入质量提升的时期,人才就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促进高校发展的强大动力。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的调整时期,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加快人才发展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大战略选择。实现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社会的进步、高校的发展,就必须大力提高国民,特别是高校学生素质,在继续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同时,加快形成我国人才竞争比较优势,逐步实现由人才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可以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为现代大学人才工程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也是我们进行高校人才建设、人才培养与管理所必须遵循的指南。人才资源是高校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高校拥有人才数量的多少、素质的高低,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体现着高校的实力和办学水平。一流大学的发展史充分表明,人才是办学最重要的资源,是一流大学地位赖以建立、保持、巩固的根基。包含《“十二五”规划》、《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三个规划在内的制定与实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的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战略选择。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加快人才工程的实施,提高高校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具有现实的紧迫性;人才工程是高等学校诸多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人才的引进、吸收与培养对于促进高等学校科学发展,提升高校的竞争力与创新力意义重大。

二、现代大学人才工程建设的科学内涵

现代大学的人才建设工程就是通过各类人才实现高等学校持续、健康、协调、快速发展的各项战略。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内涵:一是通过加强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规模宏大的人才队伍,将学校真正变成高级人才培养的摇篮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基地;二是通过管理创新,挖掘人才潜力,激发人才活力,让人才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让人才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具体包括了高校人才价值的实现、人才结构的调整、人事制度的改革以及人才成长环境的优化等方面。对于高校人才工程建设科学内涵的精确把握,必须注意一些基本概念以及该工程具体方面的理解。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界定,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该纲要在第五部分专设“重大人才工程”,分别从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英才开发计划、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等十二个方面对现代大学的人才工程建设作出明确要求。《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对高等学校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与管理予以了明确规定。要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行青年英才开发计划、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要加强人才工作基础性建设,具体而言就是深入开展人才理论研究,积极探索人才资源开发规律。加强人才学科和研究机构建设。建立健全人才资源统计和定期制度。推进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设,建立人才信息网络和数据库。加强人才工作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人才工作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注重高校人才的法治化、制度化管理。坚持用法制保障人才,推进人才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形成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法制环境。加强立法工作,建立健全涵盖国家人才安全保障、人才权益保护、人才市场管理和人才培养、吸引、使用等人才资源开发管理各个环节的人才法律法规。在高校要全面推行公开招聘、竞聘上岗和合同管理制度;建立高校关键岗位和国家重大项目负责人全球招聘制度。就高校人才工程建设中的激励保障制度而言,《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完善分配、激励、保障制度,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和维护人才合法权益的激励保障机制。完善各类人才薪酬制度,加强对收入分配的宏观管理,逐步建立秩序规范、激发活力、注重公平、监管有力的工资制度。坚持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健全以政府奖励为导向、高校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完善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形成国家、高校和单位相结合的人才保障体系。建立完善高校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探索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协议工资制和项目工资制等多种分配形式;建立国家荣誉制度,表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才;同时调整规范各类人才奖项设置。《纲要》还规定要实施有利于科技人员潜心研究和创新政策。在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企业建立符合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不同特点的职业发展途径,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在创新实践中成就事业并享有相应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对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全面推行职员制度。完善科研管理制度,扩大科研机构用人自主权和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健全科研机构内部决策、管理和监督的各项制度。建立以学术和创新绩效为主导的资源配置和学术发展模式。改进科技评价和奖励方式,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办法,克服考核过于频繁、过度量化的倾向。加大对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的投入力度,建立以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研机构创新绩效综合评价制度。完善科技经费管理办法和国家科技计划管理办法,对高水平创新团队给予长期稳定支持。健全科研院所分配激励机制,注重向科研关键岗位和优秀拔尖人才倾斜。改善青年科技人才的生活条件,有条件的城市可在国家保障性住房建设中优先解决住房问题。

三、高校现有人才工程建设评析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人才强校”战略一经提出,就迅速在高等学校间达成广泛共识,诸多高校将其作为办学指导思想或者治校理念。但是冷静分析可以看到,作为一种由国家主导、自上而下开展的行动,高等学校的人才建设从理念的确立到战略的现实推行,面临着诸多困境,部分高校将人才工程的建设理解为是从重视人才、关注人才转向对人才的引进、培养与使用,而在我国现有的体制框架之内,绝不仅限于一种单纯政策的支持,更是一个需要不断思考、探索与创新的过程。笔者认为在我国高校现有的人才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着下面一些问题。首先是高校对人才的认识存在误区。诸多高校普遍将“关爱人才、珍惜人才、善待人才”作为普遍遵循的价值追求,但是对于“什么是人才”的理解还存有误区,而正是这一误区导致了高校人才工程建设中问题的出现。受国家“人才工程”战略的影响,高校的管理者往往将“人才”界定为是那些“高精尖”的学术带头人或者学科领军人物。高校的人才工程建设常常被片面地理解为围绕这些人才的“挖人”“、引人”,而对学校系统的人力资源缺少科学的规划、设计、调配,对整体的人才队伍缺少深刻的认知、建设与发展。诚然,这些领军人物当然的属于高校的人才资源,他们的学术活动对于一所高校的发展、对于高校核心竞争力、创新力的提升作用巨大,但是更应该看到高校的实力增长是以学科、是以团队为基础,这种注重个体、忽略团队,注重人力、忽略文化的行为使人才优势不能形成持续向心的合力,导致在高校缺少营造与培育一个整体向上的、有利于调动全部人力资源的环境和氛围,有限的“人才”支持不能达到“强校”的目标。其次是高校在引进培养人才及使用人才之间存在矛盾。高校的人才资源是一个不断积淀、充实、调配、革新的过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固有的制度、文化以及新的目标、策略也在不断冲击与交融,形成一个需要不断变革与创新的制度环境,这对人才的管理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在遵从“效率优先”的原则下,人才引进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是高等学校激活人力资源最有效的策略,但是从高校长远发展来看,只有在整体人才资源的规模与结构都得以优化配置时,才可产生集聚的人才效应。学术领军人才也只有组建团队、形成梯队才能发挥“尖峰”群领“高原”的作用,因此,高校对于“用好现有人才”、“培养未来人才”的把握,实际上与“引进急需人才”面临着同样的难题。在这方面,每个学校不同的历史、文化与现状,对于如何做强人才增量与激活人才存量并没有统一的模式可循,很多高校面临着诸多矛盾和困难,集中表现在对人才队伍的建设规划、学术评价、管理导向、绩效考核以及激励保障等一系列问题。最后是高校在人才使用及保障制度上存在缺陷。《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人才优先、以用为本”的人才发展指导方针,特别是“以用为本”直指高校人才工作中所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为保证人才建设工程顺利实施,众多高校千方百计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特别是对高层次人才的占有和争夺成了高校一种普遍的行为,甚至在高校之间形成了一种恶性的竞争。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社会现有的学术评价体系导向下,高校拥有的两院院士“、长江学者”以及“”等高层次人才的数量几乎成为绝大多数高校评价体系或各种排行榜的首要指标,高校的人才建设工作在很多地方成为了高校发展及晋升的政绩工程,这样就导致了很多问题。但更严重的地方则是一些高校缺乏对高层次人才使用的制度与土壤,不是以人才的贡献度而是以行政职级为依据进行考察和度量;没有切实从制度与物质层面保障好、服务好高校人才,缺乏足够的激励机制,使得引进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同时不能对现在人力进行激励与调动,这样就失去了“人才强校”的根本意义。

四、促进现代大学人才工程建设的若干建议

前文已对现代大学的发展目标及构筑人才优势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进行了详细分析,高校现有人才建设的模式是我国在转型时期所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其存在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更与高校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密切相关。问题的存在本身并不可怕,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科教兴国、人才强校的战略背景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三个规划纲要为指南,实施下面几项具体措施,实现高效人才建设的跨越式、内涵式发展。

(一)现代大学人才工程建设必须要以先进的工作理念为指导我国人才思想和理论自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及质的飞跃,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从“科教兴国”战略到“人才强国”战略等诸多论断,不仅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更揭示了人才在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作用。因此,在新时期现代大学实施人才工程战略,首先就是要树立科学先进的人才工作理念。具体就是要做到:一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将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放在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龙头、培养青年骨干教师队伍为重点、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思路上来。在工作中,从宏观规划到微观操作,从制度设计到服务程序都要体现这一理念。二是树立“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理念,以科学人才观思想为指导,把尊重人才、爱护人才、服务人才、促进人才全面发展作为人才工程实施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开发人才资源,实现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把能力建设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核心,完善选人用人、人才评价和人才分配激励机制。三是树立“高层次人才优先发展”理念,突出高层次人才工程建设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龙头作用,做到优先开发、重点培养和持续支持,深入研究高层次人才工程建设的理论和组织形式,探索高层次人才工程建设与时俱进的方法和手段,不断创新制度形式。四是树立“人才资源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理念,持续不断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工程培养支持力度,建立并形成高层次人才工程和师资队伍建设运行的长效机制。因此,在笔者看来,先进工作理念的缺乏就不可能有先进的工作方法,也就不可能制定符合时展和高校实际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工程方案。

(二)破除错误观念,抓住机遇引进人才,实施人才强校工程高校管理者要从学校发展目标的高度来打造高质量的人才队伍,要以聚天下群英的胸怀凝聚人才,同时各教学基本单位、各个院系,乃至各个学科都必须破除“眼前利益、部门利益、自我满足”等错误思想。持“眼前利益”思想的单位,为了自身利益不愿引进高水平人才,怕人才引进后争职称、争经费、争项目更威胁到自己的固有利益;在实行校内津贴分配制度改革后,又怕因为争课时、争指导研究生、争科研课题而影响到自己职称等利益的获得。受这种思想的影响,部分单位与个人只顾眼前利益,看不到人才引进后带来的新局面和长远利益。改革、稳定和发展三者是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虽然人才的引进可能会带来暂时的不平衡,会在一段时间内影响津贴分配水平;但须知只有人才队伍壮大了、学科梯队形成了、学校事业发展了,才会形成新的更高层次的平衡、才能有长远的利益,也才能有更高水平的分配。要有人才储备的观念,要注意人才的后继培养和储备,而这也是学科队伍能得到持续均衡的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所在。高校的发展看学科,因此学科建设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而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需要各类高层次人才。根据学科建设的发展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岗位和人才引进的标准,做到有目的、有计划的引进人才,避免盲目引进。在强调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当下,引进的重点应放在大师级的学科带头人、海外归国的优秀人才、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的顶尖人才及高学历的博士研究生,以此增强学科梯队的中坚力量,改善人才队伍结构,增强师资队伍的发展潜力。同时引进高层次人才要积极主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与国内外其他著名高校的联系与合作。高层次领军人才是世界性的稀有资源,是当今教育、科技和企业领域争夺的焦点,在人才引进的过程中遵循“力求所有、更求所用”的原则,坚持刚性引进和柔性引进相结合,采取访问、咨询、讲学、兼职、短期聘用、技术合作、返聘外聘等多种形式,灵活引进各类人才,畅通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

(三)改革现有的高校学术评价机制,实现科学规范的人才评价标准高校学术考核与评价制度改革创新依然是高校人才工程建设的关键所在。高等教育在近年来呈现深化发展的同时,各高校也都在积极探索人才工作改革,其中也取得了不同的改革成果。而这其中共性的难题主要集中在:高校教师学术劳动的模糊性与不可度量性引起了学术量化考核的困难;同时一些科研指标量化的评价方式又引起了很多的批评之声。例如,针对学术工作的特点,如何建立多元的考核评价体系,较好地处理教师的教学与科研、长期与短期、数量与质量、个人与团队的复杂关系,达到激励人才、激发创造的目标,这将是一个长期面对的、需要不断创新的难题。但是,归根结底必须要依靠制度创新,人才是高校长远发展的最终保障,只有从学术评价的制度创新出发,高等学校的人才队伍才能够做强增量、激活存量、激励创造、奖优罚劣。在这方面,由于各高校不同的发展定位、不同的学科基础、不同的专业特色,还需要依靠不同的路径进行自主创新、不断探索。建立科学的人才识别和评价体系,也是高校人才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支撑性工作。要通过对人才学历、专业等多种要素的分析与测定,了解人才特点、素质、能力及其在高校学科建设、学校发展中可能发挥的作用等,变传统的抽象定性分析为综合要素的定量分析,减少对人才评价的主观性,增加客观性,从而为培养使用人才及奖惩提供依据。特别是对高校科研骨干的确认、岗位能力的评判、业绩的考核,都要有一套严格、规范、公正,又有可操作性的评价体系,做到人才的考核和评价真正科学化、规范化,防止用人失察。

大学人才范文篇4

关键词:综合性大学;主机;创新;实践

1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特点

综合性大学是指学科比较齐全的传统型大学,办学特点是多学科性、科学研究性和基础性,其历史任务是:充分利用学科门类齐全、人才众多、学术氛围浓厚的优势,积极参与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形成原创性成果,追求科学发现,推动科学发展。要鼓励组织专家教授致力于重要的基础性研究,通过具有长远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奠定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基础地位[1]。

基于这些特点,综合性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应以“一优势、两建设、三课堂、四合作、五参与”为主线开展工作,即: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积极进行“学生社团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推动“专业合作、院校合作、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为学生创造“参与科研、参与竞赛、参与社团、参与社会、参与评价”的条件,在创新型、实践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探索。

2主机人才培养背景介绍

主机大学合作项目是IBM-中国高校合作项目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该项目的宗旨是“教育服务社会、服务经济发展”,目标是“探索以企业为核心、高校和政府为支撑的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满足国家建设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以实现高等教育改革”。该项目涵盖六大块内容:教育中心、学科课程、校企合作、实习就业、校园活动以及支持奖励。

目前,IBM已与八所高校签订主机人才培养合作协议,设立了5个主机系统教育中心,资助了8门大型主机精品课程,共同申报并获批了部级教改项目“大型主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截止到2008年初,共有6756人次学生参加了主机相关课程学习,685名学生获得IBM主机教育认证证书,200多学生分别被中国五大商业银行、花旗、汇丰等主机用户企业录用。

3综合性大学主机人才培养架构设计

从综合性大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特点出发,我校采用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主机人才培养经纬架构”。纵向涵盖了人才培养的基本教学环节,包括: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团队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和相关的教学研究;横向则是从广度上扩大主机人才培养的途径和范围,并对常规培养起到反馈和补充的作用。图1描述了综合性大学中主机人才培养的经纬架构。

其中,教学计划是人才培养的基础部分,它决定了教学资源和教学团队的建设,同时也随着培养模式的不同而变化;教学团队的水平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随着合作模式的拓展,教学团队的构成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教学资源是人才培养的条件保障;在纵向和横向的框架中,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和主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均应积极探索,这就是“教学研究与改革”。

之所以对综合性大学中的主机人才培养提出如图1所示的经纬架构,原因和目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基于主机合作项目的总体目标

主机合作项目的目标如前所述,要达到这一目标,重要的是营造主机人才培养的环境和氛围;而在高校中,以教学计划为主线,以课程建设为核心,积极探索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培养模式,则是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策略。

(2)基于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特点

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特点为主机人才培养提供了更为灵活的实施模式,既可以在IT类院系中设置相关专业或专业方向,也可在已有专业中设置选修环节,还可以通过辅修、公选的方式吸引其他理工类和管理类的学生修读相关课程。

(3)基于信息类课程的特点

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曾说:“我越来越感到学计算机跟学外语有点类似”,其含义就是计算机和外语一样是工具,在很多院系、专业中都会涉及到不同程度的课程学习。而在综合性大学生更是如此,不仅理科、工科要学,文科、医科等也要学。因此就对计算机相关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提出了要求。

这一点同时也兼顾了综合性大学的学科资源优势,通过专业、院系之间的合作,将主机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调整和修订在其他专业中实施,对于推进主机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4)基于主机人才培养模式的考虑

主机合作项目重视产、学、研环节,而通过扩展合作途径,培育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形成的校内外文化,则是主机人才培养产学研链条中值得关注的策略。

(5)基于创新实践人才培养的目标

高水平创新实践人才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这是高校肩负的社会责任;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是前提和保证,创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是核心。结合专业特点,积极开展具有专业特点的、针对企业需求特色的或结合技术应用推广等多种形式的创新活动,不仅是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创新,也是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修正与创新。

4四川大学主机人才培养实践

四川大学是一所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2005年开始与IBM开展主机人才培养合作。根据学校提出的“四川大学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及实施纲要”,结合学校和地方人才需求特点,提出了如图2所示的创新实践人才培养体系,并以此作为主机人才培养的实施模式。

4.1教学计划的制定

IBM技术中心与计算机学院共同开展主机人才培养,在原有教学计划基础上,结合学校2008级教学计划整体修订原则,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开设了主机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如表1所示:

课程设置说明:

1)主机的课程修读具有系统性特点;

2)修读完任何一门带有“*”或者“**”的课程可获得对应的Specialist证书,申请该证书后将不得再申请Professional证书;

3)修读完所有的带有“**”的课程,可有机会获得对应的Professional证书;

4)“COBOL语言编程”+“COBOL语言编程课程设计”可与“PL1语言编程”置换,即选学其中的一类语言即可;

5)“DB2数据库应用与编程”可与“IMS数据库应用与编程”置换,即选学其中的一门即可。

学校开设了多个辅修专业,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跨专业修读。为促进主机方面复合型人才的培养,IBM技术中心制订了计算机应用专业主机方向辅修教学计划,学制两年,总学分为60学分,以主机开发为主,并纳入日语强化教学,主机类课程比例为56.7%;考核合格,修满学分,授予工学辅修学士学位。

此外,IBM技术中心还开设了以开发为主的主机公共选修课,同时开设面向全校的主机技术讲座,纳入“研讨与探究课程群”;在该课程群中还设立了“创新学分”,通过组织主机相关的各类比赛鼓励学生参赛直接获得该学分,并可纳入免试推荐研究生综合评价体系。

4.2教学团队的建设

2006年,计算机学院自行投入经费成立了主机教学团队,按照1万元/年的力度连续支持5年。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目前这支队伍拥有专职教师9人以及来自其他高校、培训机构、企业的兼职教师6人,他们主要承担教学计划中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任务。

为配合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学院还建立了一支来自校内外多个单位的项目指导教师队伍,承担主机竞赛、主机相关的院级萌芽基金、校级科训计划、校级创新计划、省级青创计划等指导任务。随着合作项目的开展,教学团队不断进行人员专业结构、来源结构、承担课程结构等方面的调整和优化。

4.3合作模式的拓展

围绕主机人才培养,我们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特色和优势,主要开展了以下合作:

●校内跨专业合作,例如:主机专业辅修。

●校内跨学院合作,例如:与锦城学院、锦江学院在主机教学计划制定、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

●地方高校合作,例如:与四川师范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在人才培养、师资培训方面的合作。

●校企合作,例如:与巅峰、新电、华迪、国信安等企业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定制与输送、科研项目方面的合作。

●校地合作,例如:与软件园密切合作,成为成都市软件人才联盟成员,在人才培养、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搭建主机人才信息化平台,面向认证、实训、实习、竞赛、选修课程学习、俱乐部活动开展等方面建立人才库,形成人才供求的桥梁。

4.4教学研究与改革

主机创新人才培养获得2007年度四川大学重点教改项目资助,在上述环节探索与改革基础上,重点就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开展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建立了创新实践人才培养实施管理体系,如图3所示。

●提出了相关教材的建设思路,如图4所示。

●提出了结合教学的三阶段实践环节设计思路,即:

☆课程设计:由对应的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中的多个实验组成,是体验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实践。

☆项目创新实践:针对各年级学有余力的同学,设置选择性实验,采用以项目为主导的综合性创新实践形式,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个实际的基于主机系统的软件开发。学生也可自拟目标(题目),自行选择开发平台、工具、技术和方法,最终提交可运行软件,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强创造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部分课题可以拓展到本科毕业设计课题完成或参加相应的竞赛。

☆基于工程应用的项目实验:该部分充分利用教学团队成员在主机方面的科研实力,鼓励学生进入教师的实验室,从事工程应用类的项目实践。该环节学生不仅可以获得课程设计对应的学分,还可获得四川大学创新教育学分,部分课题可以拓展到本科毕业设计课题完成或参加相应的竞赛。

5结束语

结合学校定位和地方经济情况,围绕社会和产业需求,四川大学在产学研合作、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与实践,以充分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与人力资源、企业的技术和市场资源,在做好主机人才培养工作的同时,进一步探索高校在高新技术行业人才的培养机制、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道路。

大学人才范文篇5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评价对象与内容。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沈阳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课程体系。2.研究内容。研究内容为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课程体系的结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如表1。(二)研究方法。1.文献法。通过搜集和阅读相关的文本资料,进行理论上的分析与对比,初步对课程结构的合理性做出判断。为后续进行的实践合理性访谈打下基础。2.访谈法。通过对学生进行访谈,了解课程实施后学习者的体验,发现其中的问题,采用不同视角对课程体系进行评价。

二、核心概念界定与相关文献综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1.结构。结构指:指系统中各组成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联结关系的总和。“结构”一词源于拉丁文structura,原意为“构成”“建造”。《逻辑学大辞典》中将“结构”的定义为:指系统中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标志着系统的组织化、有序性的程度。系统的有序性越高,结构越严密。2.课程体系。陕西师范大学郝文武教授认为:“课程体系是由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紧密联系的多门课程组成的知识体系,教育学课程体系是由教育学基础课、专业课等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紧密联系的多门课程组成的知识体系。”罗尧成将课程体系界定为:“在一定价值观指导下,课程体系中的构成要素,要素间的组织、排列形式以及各要素间的配比关系”。并且他总结出了课程体系的三大构成要素:目标要素、内容要素和过程要素。各位学者对于课程体系的界定的共性是:基本上涵盖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进程三个方面。《新华汉语词典》将体系定义为:若干事物互相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课程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点就是课程本身是带有目标的,课程蕴含着对学习者的期待。课程内容是课程最显著的外在表现,是实现目标的进一步发展。课程过程则是教授者、学习者与课程内容三方互动的过程。这三方面是有时间性和统一性的,课程体系必然蕴含以上三方面内容。本文所用的“课程体系”为研究生课程体系,使用武汉大学姚金雨的概念:即研究生课程体系指高校或科研机构为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按照同一专业不同课程门类的顺序来排列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是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的依托与操作化方案。研究生课程体系由特定的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以及课程活动方式所组成。3.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在课程体系结构的定义问题上,龚怡祖认为:所谓课程体系结构,是指课程资源根据一定的教学制度并按照教学系统性的需要所建立起来的整体逻辑关系和意义关系。《研究生词典》中将课程体系结构定义为:研究生课程中各类课程的比例与构成。众多学者将课程体系结构界定为课程排列组合的顺序与意义关系。本文所要研究的为研究生课程体系结构,即狭义的课程设置。笔者认为: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是依据培养目标对课程体系的内容、组合方式、逻辑顺序与配比进行的规定。(二)相关文献综述。通过检索与阅读文献,发现相关文献主要集中在问题研究和策略研究方面,对于基本理论的研究、评价的研究相对较少;对于培养模式的研究比较多,聚焦课程设置的研究比较少;国内研究比较多,国际间对比研究比较少;对研究生整体的研究比较多,针对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少。笔者通过阅读文献,发现国内研究生课程体系结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学校特色与专业特色不够;(2)缺少层级性,与本科区分度不高;(3)上下衔接不良;(4)实践类课程比重不足。2.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体系问题与策略研究一些学者总结了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培养中出现的问题。李江林认为“课程分类带具有随意性,缺乏统一、规范的标准;不同模块课程比例失衡,影响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单科性课程设置多,综合性课程偏少;课程设置缺乏学科交叉课程”等问题。一些学者并针对性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体系种种问题提出了一些策略。蔡联华认为,要“打破人才培养目标的趋同性,确立各具特色的研究教育培养目标”。

三、课程体系结构问题与讨论

本次访谈对象为九名研二的学生,进行半开放式的群体访谈,试图从学习者的体验方面解释本专业课程结构的合理性。访谈结果为该专业学生总体上对开设的课程比较满意。但是在访谈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学术论文写作实践类课程开设不够。很多本科非教育学专业的学生,难以通过一学期的课程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技巧。“拿在手里的东西不会处理”。“我感觉我们现在学的方法都没有实践,没有应用”。Spss课程仅36学时,这门课程没有被分配足够的课时,教师和学生上这门课的时候都觉得时间紧任务重。“感觉完全是为了撵进度才开设这个课程”“就是干操作,不知道这个是怎么回事”。(二)学科理论课与学科实践脱节,缺少衔接。虽然设置了实践环节,但是在实际上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这两项不能完全落实,仅有部分导师安排了教学实践。而受访者也表达了对实践课程不足的不满。“就这学期这节教学设计课是关于实践的。”“(我们学的)用不上”“有些地方真是理论与实践脱节,大方向是对的”。(三)心理学课程比较少。“咱们就两节心理学课程,是有点少。我觉得这个心理学课程与咱们专业还是密切相关的。”课程设置中,安排了两门心理学课程,一门必修课一门选修课。而在实际操作中,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学生和心理学学生一起上这两门。并且在第三学期,计划中的儿童心理学课程变成了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和专业联系并不密切,这实际上是缩小了学生的选择范围。“跟心理学一起上,他们主要按心理学讲的,主要是为了本专业学生,咱们只能自己补”。(四)补修课安排不便。首先,补修课安排跨专业学生自主安排,加大了实施的难度。在访谈中谈到相关问题时访谈对象是这么回复的:“研一上学期的时候不知道有这回事,那时候也不懂得,研一下学期开始联系老师安排补修课的事情,好几个学期了,最后安排在研二下。”“研二下学期上有什么用啊,没有用”。其次,补修课设置为随本科生上,访谈对象谈到“本科课表和我们课表容易撞”,说明教务人员在排课上也没有考虑跨专业学生的补修课,或者默认跨专业学生在研二没有课的时候再进行补修。最后,跨专业的研究生比例逐年递增,已经满足不了和本科生随堂上课这种设置。(五)教学论课程少。受访者认为课程设置中,教学论相关课程比较欠缺。“咱是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教学论是重中之重,课程论,课程分为评价、设计、实施,然后课程史这是课程这一类的,教学的呢,教学只有教学论。”

四、课教专业人才培养建议

大学人才范文篇6

长期以来,由于受离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高校完全按政府的指令选拔人才、培养人才,由国家统招统分。在传统高等教育中,学生是知识的获取者,教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为获取知识来到学校,学生几乎无发言权,没有什么权利可言。在培养模式上,高校只注重“继承式”教育,学生把教师讲授的知识全面弄佳背熟就是“好学生”,忽视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发展,忽视学生创新索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只进行单一僵化的培养模式,难以体现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也未能体现学校专业、学科的多样性与特色化以及杜会对人才多样化的要求。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呼唤直视学生权利,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现阶段,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面对以创新为首要特征的知识经济的挑战,其弊端更为凸现,具有依附性人格的人才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今天,大学已经普遍实行收费制度,高校仍然对交费上学的学生实行“家长式”的作派,专业的选择、课程的设置、乃至宿舍的安排等都由学校统一“裁定”。高校仍以“学生的教育管理者”自居,如此无视学生权利,僵化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恰恰与时代的发展趋势相背,将被证明是完全错误的。尤其是中国加人WTO以后,高等教育逐渐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高等教育市场上的生源、资源等的竞争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激烈。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受高等教育的人呈上升趋势。由于国家经济体制的转轨,大学生不包分配,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所有学生将在同一起跑线上参与就业竞争,学生就业压力巨大。高校如果不及时转变教育理念,不重视学生权利和改革人才培养及办学模式,其自身就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维持强势地位,有的甚至面临关门的危险。

三、保障学生权利,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1.学生权利的内涵。高等学校通过教育收费构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契约关系,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消费者,从理性经济人的角度出发,有权利平等参与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并做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决策。因此,可以将“学生权利”定位于高校权利结构中内生性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具体内容包括:(1)选择权。即学生有权自主选择自己所学的专业;自由选择选修课程;选择授课教师及学习棋式;选择自己的学业进程等。(2)知情权。学生有权了解学校的教学计划、各项规章制度、教师资历、教育培养经费的使用情况及其他与学生学习、生活有关的情况。(3)参与权。学生可派代表参与校务管理及教学、培养计划等的制定。(4)监督、评价权。学生有权监督学校的政策、制度实施情况及教师的学术行为和学校领导及其他管理人员的行政行为;对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质衡及教师的授课水平进行评价监督。(5)申诉权。学生对学校的处理如果不满意可以申诉。

2.保障学生权利的惫义及举措。保障学生权利不仅仅是实行收费制度后的一个管理变革措施,也是“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现代大学办学理念的体现,并且还是学生主体性在高校管理中的必然反映。大学生在高校管理体系中,既是管理的对象、被服务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休,要依命学生自己进行管理。重视学生权利是高校民主管理的内在要求。高等教育法规定,高校要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施行民主管理。当今西方各国所推祟的“学生参与”观念,正是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主流和特色所在。更为重要的是,充分赋予学生权利也是培养现代社会急需的独立性创新人才的保障。因此,我国高校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和变革:

(1)办学者应转变观念,树立学生利益至上,为学生服务的办学理念;管理者应加强学生的权利意识、自我管理的思想;学生应树立自我维权、主体性管理的意识。

(2)进行机构建设。成立学生联合会和系、部学生会,及学生权益维护中心、学生事务仲裁委员会等机构,赋予学生权力。

(3)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学生权力行使。目前《高等教育法》中还没有学生权力的内容,《教育法》对学生权利规定也不够具体,因此必须在法律及规章方面对学生权利以加强完善。3。尊重学生权利,实行“211”式与“金字塔型”分层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如今,面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及来自高等教育市场上得激烈竟争,许多高校采取了一些有关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但效果不佳。其中呼声最高的是创新教育和创业徽育,如果不顾学生及本校的实际情况,单纯一味追求培养创新人才、创业人才,是有失偏颇地。笔者认为高校应以尊重学生权利为前提,从实际出发,实行“211”式与“金字塔型”分层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如1图所示。

此创新的培养模式即:高校把培养学生的过程基本分为三阶段大一、大二(第一至第四学期)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大三这一学年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大四(第七至第八学期)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目标人才培养。来取的具体措施为。

(1)高校应针对学生的需求和就业市场的新变化,尊重学生权利为前提,从实际出发制订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计划。新的人才培养计划应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教育”,尊重个性,保护学生兴趣爱好,发展个人特长。改变以前教育模式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潜能挖掘不够的缺陷,树立起“通识教育,分层培养,引导创新”的理念,在招生、日常教学、专长培养等教学组织的全过程,都强调尊重学生权利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2)在招生方面。高校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实行大类学科招生。学生人学后的两年,不按具体专业安排教学计划。而是进行强调宽口径、厚基础的通识教育。到大三(第五学期开始),在学校指导下,学生再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社会需求确定具体的专业方向。这样就打破了过去学生一人学就固定专业。四年一成不变的培养模式,给学生以更大的发展空间。学生也有权申请转专业学校对提出申请的学生进行考核,保证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志向选定专业。

(3)在教学方面,学生不仅可以选择课程、选择科任教师、上课时间和授课方式,还可以选择学习年限,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学校规定的学分。可提前或延期毕业。大三这一年在专业培养方面,学校既强调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又要注重突出实验教学环节,要求教师职能由辅导学生向引导学生创新转变把验证性实验向设计性实验转变,将综合性实验、设计实验和学生自主创新实践引人实验课堂。

(4)在个人专长培养方面,学校根据学生毕业去向不同的实际情况及本人申请志愿,在大四的上学期(第七学期)实行“分层次目标人才培养”,即“金字塔型”分层人才培养模式,具休内容如下:

第一层:精英型人才培养为鼓励学习竞争,拉开差距,学校每年选拔I%的优秀学生,集中学校中的优势资源,对这部分“帅才’,进行强化培优,这部分学生是由个人申请与组织推荐相结合,学校选拔考核的方式选定。这部分学生包含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必须都是学习优异、品行端正,有一定组织能力的优秀学生。他们要接受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及科学知识培训。学生可对学籍、课程等方面提出个性化的要求,学校提供物质、资源、知识等全方位的支持,并且要求他们进行实践锻炼,派他们到革命老区、沿海开放城市、重点工程及大型企业参观考察,甚至到某些机构挂职锻炼,使之具备“领导能力”,更加出类拔萃,成为高校品牌的人才代言人。

大学人才范文篇7

【关键词】地方综合性大学;设计学大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

高校所承担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对于设计学大类专业教育的核心则是培养创新型的设计人才。地方综合性大学的艺术院系对于人才的培养应定位于全方面复合型设计人才的塑造。地方性综合性大学与专业艺术院校相比,有着一定的综合学科优势和学术积淀,可以将不同种的学科专业进行交叉型教学,做到相互的融合和渗透,并将其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贯穿与整个设计教学过程之中,形成一个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一个“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应用能力强、创新精神突出”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从而满足于不同行业、不同层次对于设计人才的需求。

1地方综合性大学设计学大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地方综合性大学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这类大学主要由地方管理,生源大部分来自于本省,并且有着较为全面的学科门类。这样的地方性综合大学的基本特征是多功能、多学科性。学校所具有最重要的社会功能则是服务于地方,能够积极的促进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设计学大类专业包括有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注重的是设计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该专业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注重于实践操作、成果展示和善于总结经验的综合性能力。对于地方综合性大学设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重点应处理好高水准设计人才与地方服务的关系,立足于服务本地经济、科技和文化产业的推进,并融入地方特色和个性化的发展需求。面对社会对于设计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多元化的特征,地方高校应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复合型、创新型设计人才。那么对于这类学生的培养则主要体现在独特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地方需求想结合的设计实践环节之中。

2地方综合性大学设计学大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要点

2.1定位于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人才

当下是个经济、科学、教育、文化发展迅速的时代。其中,文学艺术的发展异彩纷呈,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具有多元化的特征,每一个部门都需要大量高水平的设计艺术人才。现代的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基本职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最终的目的就是服务于社会。培养的宗旨应立足于地方,面向其全国,积极服务于区域基础教育和地方经济建设。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强化学生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区域文化的学习。对于地方综合性大学的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来说,应当塑造出复合型设计艺术人才,将不同学科间进行交叉、渗透与融合,形成一个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机制,满足社会不同层次对于多元化设计人才的需求。

2.2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学科知识体系

学科知识体系包括了教师的专业结构体系和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体系。地方综合性大学的设计学大类专业教学在注重其理论教学的同时,也应当注重应用技能的培养,将人文和地方特色融入其中,这些都是创新型人才培在养时专业知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有其良好的专业知识体系是培养优质创新型人才的前提和基础。在地方综合性大学设计大类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制定出多层次、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对于教学内容也应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注重技术和文化在艺术创新中的作用。“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所以,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学科知识体系时,对于教师团队的建设也应当有所加强。丰富及改善教师团队的专业结构体系,同时提高其团队的整体素质。具有稳定且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素质,同时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和根本保证。设计学大类专业的教学内容广泛,各个专业在强调专业技术与人文、艺术结合的同时,对于创新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塑造都应在学科知识体系中有所体现。

3设计学大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与方法

对于地方综合性大学的设计大类专业有着多元化、应用型和实践型的特点。要提高此类专业教学的质量,就应顺应其时代的特点和社会大环境的需求。当前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多,高校就应有一个迎合社会的创新教学制度,以及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性是设计学专业教学的特点,设计成果最终是通过实践来表现出来的,理论也需要通过实践去加深理解,能力的提升也来自于实践。实践教学是设计学大类专业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直接且重要的途径,应当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通过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接触社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和技能,也可以锻炼意志,培养情操。在提高综合知识运用的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应用型的职业技能。在地方综合性大学的设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有一个切实可行且具有较为科学和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学校内部设置实训中心,外部应有实践基地,也可以紧密依托于地方政府和企业,做到校企联合的机制,有效的资源整合,实行资源共享。根据课程内容,学校可以安排学生进入地方有关的设计机构进行实习,跟随有经验的设计师做一定的设计辅助工作,在提高自身的设计能力的同时,也为以后顺利进去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学校也可安排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实践活动中,学会动手的同时,对于理论也得到相应的升华。设计来源于生活,所以学生的社会调查和其他社会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应主动了解市场,了解潮流,是激发创新的设计思维和灵感的重要途径。学校也应有良好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确立实践的方式、内容、要求等等,并有完善的成绩考核办法,合理的对实践教学进行考量。

3.2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的行为,创新思维是以新的方式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也是设计学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最基本且最重要的能力。设计创新人才在具备应有的设计技术以外,还应有创造性的设计思维方法。所以对于人才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则为重中之重。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一些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创意能力,可以运用对于基本元素的联想、修改、重组等方法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同样也可引导和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积极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打破常规的“填鸭式”教育模式,运用“启发式”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3.3开放式教学的实施

从包豪斯起就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就应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对于当前的设计教育更应将开放式教学做到极致。开放式教学是设计学专业为创新教学的实现所运用的重要手段,也是改变现在学生常出现的闭门造车、孤芳自赏现象的重要方法。教学时通过与企业、市场的联系,从本质上可改变学生对于设计的狭隘认识。开放式的教育也是弥补地方综合性大学对于设计专业教学不足的手段。开放式教学主要体现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之中,也是提高设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将过去教师课堂教授为主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形式。比如具有实践性的课程学习、课程设计和参观实习等环节里。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应发挥自身的学习主动性,积极参与到设计的各个环节之中,形成师生共同商讨的教学模式,也可邀请专业的相关专家参与指导,共同为学生的设计能力的进步付出努力。

4总结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设计就是创新的一种表现形式。地方综合性大学的设计教育在整个设计领域中已有了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不可替代性,也是现代设计教育改革的重要部分。地方综合性大学设计学大类专业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时,强调的就是与地方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相结合,并具有多层次、多学科的交叉型教学模式,就实践性是设计专业教学的特点,制定出以实践教学为基础,运用开放式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提升,将基础教学、实践教学、培养创新思维三折的关系进行优化。顺应国家对于设计行业的要求,为地方打造出所需的高品质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2007.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010.

[3]林燕芬.让灵感成功落地——艺术设计类专业实验教学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1).

[4]孟庆红.艺术设计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艺术教育,2015,(10).

大学人才范文篇8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加快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大海外优秀留学人才引进力度,促进我国技术创新和学科发展,建设适应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现就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国内用人单位(下称“国内用人单位”)引进海外优秀留学人才工作提出以下若干意见。

一、“海外优秀留学人才”的界定

“海外优秀留学人才”包括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着眼于吸引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形成一批优秀创新团队。

第二层次:着眼于吸引一大批学术基础扎实、具有突出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优秀学术带头人,促进技术创新和学科发展。

第三层次:着眼于吸引大量青年骨干教师和科研骨干人员,带动教师队伍和科研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二、编制海外优秀留学人才需求目录,建立和完善海外优秀留学人才信息库

我部根据教育发展、科技发展、产业发展、区域发展等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建立对海外留学人才需求预测和需求信息制度,全面掌握国内各类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信息,构建和完善国内用人单位对海外优秀留学人才的需求信息库,汇制国家和地方吸引留学人才的政策和措施信息库,为海外优秀留学人才回国工作提供方便、快捷、准确、及时的国内人才需求信息查询和咨询服务。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留学人员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在此基础上建立有回国意向海外优秀留学人才信息库,加强我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对海外留学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了解、联系、推荐国内急需的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国内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学科发展的特点和规划,建立有针对性的人才引进计划,制定人才引进的措施和管理办法。

三、搭建海外优秀留学人才双向选择平台,为海外优秀留学人才回国工作和创业服务

我部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国内引进海外留学人才需求信息和有回国意向海外优秀留学人员信息,搭建网上在线交流、洽谈等双向互动平台,推动国内用人单位与有回国意向海外优秀留学人员的对接:

1、以我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中国留学网、国家留学网、神州学人等机构为基础搭建专门的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和远程视频面试洽谈系统,定期需求信息,为海外优秀留学人才和用人单位提供双向互动交流和招聘洽谈等服务。

2、加强对留学人员各类学术团体和留学人员联谊会的联系和指导,充分发挥留学人员团体的桥梁作用,通过留学人员团体海外优秀人才需求信息,为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提供咨询和服务。

3、我部每年5月、12月分别组织海外留学人员及国内用人单位参加北京科技博览会海外高层次人才招聘会和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海外高层次人才招聘会,进行面对面的对接和双向选择。

4、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引进海外优秀留学人才洽谈工作团组,组织国内用人单位的人事负责人到留学人员集中的国家和地区进行人才洽谈工作,通过教育处(组)组织在外优秀留学人员与国内用人单位进行交流洽谈,鼓励和引导海外优秀留学人员回国到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等部门工作。

国内用人单位可在我部的指导下自主组团赴海外有针对性地进行海外优秀留学人才跟踪、洽谈,落实引进海外优秀留学人才工作。

四、充分利用国家科技、教育、人才资助项目,引导海外优秀人才回国创业

1、实施“211工程”、“985工程”的高等学校和实施“百人计划”的科研机构应将吸引优秀留学人才回国工作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规划专门经费支持和资助海外优秀留学人才回国工作或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

2、进一步加大“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项目对于优秀留学人才回国工作的支持和奖励力度。

3、大力实施“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等多种方式引进海外优秀人才,促进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推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

4、加大教育部“春晖计划”支持海外优秀留学人才短期回国服务的力度。鼓励海外优秀留学人才利用“春晖计划”资助短期回国服务,通过合作促成软着陆,最终实现部分优秀留学人才长期回国工作。

利用教育部“春晖计划”学术休假回国工作项目,鼓励关键领域和若干学科前沿的海外优秀留学人才利用学术休假时间回国在高校从事研究和讲学工作,为国内新兴学科、前沿学科的建设及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服务。

5、进一步加大“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的资助力度,扩大受资助人数,缩短“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的评审周期,为优秀留学人才回国后尽快启动科研工作创造条件,促进优秀留学人才在国内扎根和发展。

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等单位应设立相应的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资助基金。

五、建立海外留学人才回国工作快速通道,切实解决海外优秀留学人才回国创业的后顾之忧

进一步完善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在留学回国人员证明、档案管理、留学学历学位认证、派遣落户等方面的服务职能,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率。

我驻外教育处(组)要积极为国内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支持和服务。当国内用人单位在对拟引进的人才需要协助联系和确认有关情况时,驻外教育处(组)应及时提供有关信息咨询。

我部协调有关部门为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为国服务提供出入境和在华长期居留便利,简化审批手续,提高服务质量。

积极推动海外留学人才回国后享有国民待遇具体措施的建立和实施,妥善解决他们回国后在住房、薪酬、户籍、医疗、社会保险、科研启动、投资创业、知识产权保护、子女入学、家属就业等关系优秀留学回国人才工作条件和切身利益方面的问题,创造有利于优秀留学人才回国工作或为国服务的工作环境和政策环境。

六、加强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科技园、创业基地和服务机构建设,大力实施“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

大学人才范文篇9

通才教育还是专才教育,很长时间争论不休。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知识的扩展以及民众要求受教育的期望增高,高等院校的功能扩展为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中国高校的本科法学专业也应顺应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规律,从纯粹学术型,转到兼顾学术和应用性职业教育两个方面,既注意本学科高深学问的研究,维护其长远的发展,保证并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也要注意培养社会经济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以满足现实发展的需要。法学是一门与社会紧密联系的实践性极强的科学。正如美国法学家波斯纳所言:法律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却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学科,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它必须不断从其他学科中汲取知识来充实法律学科的发展。法学人才不仅要精通法律知识,还要通晓相关学科的知识。当前,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网络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法学人才既要有直接参与国际诉讼的技巧和能力,直接外国人在国内的诉讼案件或直接到国外出庭参加诉讼,又要有处理投资、贸易、金融、电子商务、网络服务等一系列国际上最前沿和最具有专业性和技术性的法律事务的技巧和能力[1]。随着当今社会对法律人才需求的多元化,法律职业需要大批知识面宽、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科学创新精神的高层次法学人才,即复合应用型的法学人才。因此,培养复合应用型的法学人才应成为当前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

二、现行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

多年来的实践表明,高等院校所培养的法学专业学生,难以胜任社会实践的需要,高校培养法律专业人才的目标与社会实际需要相脱节的矛盾日益突出,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传统法学教育在培养目标、模式、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局限性,尤其突出的问题是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其他国家在法律人才培养上对实践操作技能训练方面的安排。无论在大学里还是在毕业后都没有安排专门的职业教育阶段,而实务界所需的正是能够直接参与案件处理,解决具体法律问题的实用型人才,这就造成了法学教育与社会所需相脱节的局面[2]。我国现行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课程设置上的缺陷现行法学课程主要以部门法学科的划分或国家颁布的主要法律为标准,课程设置的包容性、跨越性不足,这一模式就难以使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在统一的必修课中得以满足和发挥,自然难以实现复合型、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的开设重理论轻实践,而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的课程开设较少[3]。这种法学教育模式实际上主要是以培养法学研究人才为目的,结果必然导致大量法学院系的毕业生进入法律实务界以后难以胜任和适应具体的法律实务,使学生的能力与社会的实际要求具有一定的差距。(二)教学方法单一流行于我国大学讲坛的法学教育模式为/填鸭式0的讲授方法。教师机械地讲,学生被动地听,缺乏主动性与参与意识。虽然有些院校在课堂上进行了课堂讨论法、案例教学法等新的教学方法的尝试,但都没有脱离理论科学教学模式的框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的问题。(三)法学教师队伍存在缺乏实践经验的情况我国的法学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对法律的认知大都来自于书本,知识结构一般为纯理论性知识,缺乏法律实践工作经验,其教育教学工作也主要是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注意力更多地放在理论研究中,不了解法律实务,就不可能培养出了解法律实务知识、掌握法律实务知识的法学人才。

三、复合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

构建我们应当转变教育观念,以课程体系优化为切入点,以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需要的法学人才。(一)优化课程体系由于现行的法学教育与社会实际需要相脱节,法学教育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很多专家学者就此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可以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如美国的本科后教育模式,澳大利亚的双学位模式,日、德等国的/两站式0教育模式等,可以看出无论建议采取哪种模式,其目的是使法学教育的内容更具包容性、跨越性和实践性。我们应当根据我国的国情,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的法学教育课程体系。各院校在优化课程体系时,应在办学层次、培养目标、规模效益等方面明确自己的位置,注重通过加大选修课比例、增设跨学科任意选修课来拓宽学生知识面,通过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创新学分、增加第二课堂活动,优化培养过程。法学选修课种类和领域的扩增,不仅使复合型、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灵活多样化,而且对学生各种潜力的发挥、个性的自由发展和多种技能的培养、特别是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的培养起到良好的作用。在课程结构上,应增加一些社会发展中新兴领域的法律知识,如商业谈判、企业兼并、证券金融、国际贸易等领域的法律知识。同时,还要增开一些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课程,增强学生从事法律职业所需的人文社科、文化底蕴及科技知识等综合素养。鼓励开设实践性、技术性强的法律运用课程,如律师诉讼技巧、商务法律实用、非讼处理、谈判技巧等课程。使整个课程体系体现从综合到专门、从理论到实践的有序设置,具有较高的综合性与较强的科学性,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相结合的科学的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4]。(二)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复合应用型法学人才,就必须以素质教育为突破口,结合大学生自身特点和成才规律,根据社会对法律人才的不同需求,开展形式多样、注重实效的实践教学,应当积极开展案例教学、模拟法庭教学、辩论(讨论)教学,还应当运用诊所式教学。法律诊所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方面比传统教学方法更有成效,该种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高,而且运作成本高,但从教学的效果来看,值得推广。根据教学相长的原则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应当善于启发和引导学生,如模拟法庭开展过程中,可以给学生简单介绍一个案件,然后让学生重构案情和场景,案件采取开放式结局,让学生的参与主导案情的发展,促使学生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去了解和熟悉在这种角色表演过程中所要用到的大量的法律知识和理念,而不是按预定的结果去表演庭审,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三)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为增强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应加强对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培训,定期组织实践教学教师进行现场的或网络的教学经验交流,使先进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得到迅速的传播和推广。

大学人才范文篇10

[关键词]医学人文;大学英语改革;专门用途英语;国际化

人才医学的发展渗透着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医学不仅是医疗科学,更与道德、心理、伦理、社会息息相关。患者不仅需要医师精湛的业务技术,更需要及时的人文关怀,因此人文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医学专业课程课时紧密,医学人文课程往往被边缘化,医学生不能得到充分的医学人文教育。与此同时,在大学英语向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ESP)转变的大趋势下,各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更应该体现专业特征。能否将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是本研究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1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的不足

医学是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职业,医学服务的对象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而不是病理研究中的“躯体”。20世纪美国著名医学人文学者佩里格里诺曾经指出,医学是最人文的科学,最经验的艺术,最科学的人文[1]。中国传统医学认为“医乃仁术”,“仁”即理想人性,孔子认为,仁者人也,人者仁也,两者互训互通,故“仁”术即为“人”术。医学生应该加强对人类生命、死亡和生存意义的理解,深化伦理和道德的内涵,体现人文慈悲与人文思考。然而我们看到,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医学教学似乎只聚焦在医学技术的传播,课程被过分专业化,缺乏对未来医师人文素养和人格力量的培养,这也是造成当今社会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目前我国医学课程设置中只有一门涉及医学人文的必修课《医学伦理学》,只占2个学分,一个学期完成授课。医学史、医学社会等课程大多为选修,且是根据学校和教师的兴趣开设的。这和西方医学教学形成较大差距。比如哈佛大学医学院医患关系教育贯穿前2年半的课程,以后还有各种必修课如:医学人权和医师、生物科学技术的社会学研究、健康和疾病的伦理根源、医学实践中困境的伦理、医学社会史等,另外还开设各类医学人文相关的选修课[2]。医学生缺乏对医学人文的思考,将会对日后行医埋下危险伏笔,比如在面临医学伦理选择时立场不清,法律保护意识不强,医患关系不和谐等。然而,在我国现行医学课程设置比较稳定的大形势下,大刀阔斧地增加医学人文课程也是不现实的做法,那么把医学人文教育渗透到其他课程或者和其他课程进行整合,成为当下操作性比较强的一种解决手段。

2大学英语向ESP方向发展的趋势

随着我国英语教育的普及,基础英语教学的重点将由高校转向中学,不少学者认为,大学的通用英语地盘将逐渐缩小。陆俭明教授提出,鉴于小学、中学和大学的英语教学内容重复,建议对各学段的英语教学重新定位,中小学英语教学应定位在打基础,而大学和研究生英语教学则应定位在偏重学术或者特殊目的需求的英语教学上[3]。由此可见,大学英语教学的重心将由原来的通用英语逐渐向ESP教学方向转移。ESP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如电子商务英语、外贸英语、国际 金融英语、医学英语和法律英语等,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能力。ESP如果再进一步细分,可以分为: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EAP),即用于学术交流的英语;职业英语(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EOP),即职业中所使用的英语。国内该领域专家蔡基刚教授则把大学ESP教学定位为EAP,既能体现行业英语特点,对专业知识背景要求又不是很高,可以由大学英语教师开设。本科医学院校一般都招收一本或二本的学生,学生入学成绩高,英语成绩也相对较高,大学一年级之后基本通过大学英语四级甚至六级考试。大二阶段的公共外语教学很难满足其进一步语言发展的需求。与此同时,大三阶段大部分医学生会接触由医学教师开设的医学英语课程甚至是外国专家的全英语授课和讲座。根据调查,我国54所医学院校有52所开设医学英语课程,但是大部分由医学专业教师授课,教学方式以传统阅读和翻译为主,学生反映课程难度高,词汇量大[4]。因此,有必要在大学英语和专业英语课之间开设一门过渡性课程,相对于专业英语,EAP更侧重语言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进行专业英语学习的技能,属于语言教学范畴,能为学生进一步专业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在医学院校开设医学EAP是大学英语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3医学人文教学和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的设想

将医学人文教学和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能弥补医学院校医学人文课时不足,也符合大学英语朝着ESP方向发展的总体趋势。为了讨论方便,将该课程称为医学人文英语(English on medical hu-manities,EMH)。EMH的定位是针对医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以医学人文为授课内容的英语课程,其目标为:①英语语境中了解国际医学人文先进理念,培养学生在该领域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②能够用英语阅读英美报刊中医学人文最新报导,听懂该领域电视广播新闻和学术演讲;③能够用英语表达自己对医学人文的思考,掌握相关学术讨论、演讲和写作技能。EMH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3.1凸显以内容为依托的外语教学(content-basedinstruction,CBI)的优势 20世纪80年代以来,语言与内容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日益受到关注,这种教学法被称之为CBI。CBI主张外语学习是学习各种学科内容的媒介和工具,学科内容则是语言学习的内因,而语言能力的提升是学科内容学习的副产品[5]。 CBI重视语言在应用过程中的附带习得,属于隐性教学;而传统语言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本身,属于显性语法教学。二语习得研究中对于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孰优孰劣尚未达成统一,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隐性教学提倡语言知识的自然习得,更能促进学习者自如地运用语言,对于英语水平比较高的中国大学生来说,CBI可以激活长期学而未用的被动语言知识,提升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刘润清教授[6]提出我国今后大学高年级的英语教学将从语言技能教学转向内容教学,其理由一是因为语言本身诗歌符号系统,其深度和美感来自他所“运载”的内容,二是因为人是智能活动的动物,在智力上得不到满足时,会感到“智力饥荒”。EMH课程属于典型的CBI课程,通过医学人文文献阅读、视频观摩等形式接触到高质量的语言输入,在对医学人文内容的获取和思考中附带地、隐性地提高了语言能力。这种教学形式对于长期接受传统显性语言教学的中国学生来说是全新的体验,弥补了传统语言教学重知识轻实践、重语言轻思维的不足。3.2体现国际化医学人才培养趋势 随着改革开放的全方位推进,我国医学也更加与世界接轨,培养国际化医学人才是医学院校教育改革的一致方向。对于何为国际型人才,国内专家都从各自的专业领域给予不同的定义,其关键要素包括:国际视野、国际意识、跨文化沟通能力、掌握外语、通晓国际规则、参与国际竞争、爱国精神等[7-9]。一个国际化医学人才除了拥有扎实的医学专业素养来行医治病,更应该拥有国际化的视野,能够参与国际医学科研交流,参加国际医学组织规则制定,不仅要扎实掌握某外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更要有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和体现包容辩证的思维能力。EMH课程是以医学人文为载体的语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以外语为工具从事学术研究和国际交流,包括外文文献阅读、报告写作和公众演讲,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呈现中西方思维差异和文化差异,培养国际化意识。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偏重语言能力教学,而高年级医学英语教学则偏重专业英语知识,EMH属于两者的过渡教学,在语言学习的同时纳入医学人文精神的吸收、思辨能力的培养和国际视野的提升,符合国际化医学人才培养的大趋势。3.3发挥大学英语教师的语言优势 医学人文涉及伦理、道德、法律、职业操守等,属于与医学相关的文科领域,而大学英语教师所受教育基本属于文科类别,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和准备,有能力胜任课程教学。与此同时,大学英语教师凭借其双语语言优势,通过国外新闻报道、TED演讲、网络公开课等形式向学生呈现国际最新的医学人文发展态势,结合我国传统优秀医学人文传统,帮助学生在东西方文化对比中培养辩证思维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4EMH课程设计案例及讨论

EMH课程设计在主题选择方面遵循“热点、实效、争议”的原则,让学生看到特定热点主题的历史发展和分歧讨论,培养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开放的全局视野。以“临终关怀”为例,传统观念认为延续生命、挑战死亡是医学的最大宗旨,而本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于欧美的“临终关怀”则承认死亡的自然属性,对于生存时间有限的患者应给予更多人文关怀和疼痛缓解护理,这将临终者从无望的机械性救治中解放出来,赋予其支配生命的自由和尊严。这种争议性的讨论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在冲突中培养思辨能力并形成兼容并包的人文立场。类似的主题还包括器官捐献、大脑冷冻、医患关系、医生权益保护、生殖技术等。EMH课程设计在语言教学方面遵循文秋芳教授提出的“输入促成、输出驱动”理论[10],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帮助学生进行高质量的口头或者书面语言输出,但这种输出的前提是高质量的语言输入,输出驱动促进了语言输入中的对语言形式的自然关注和习得,输入促成确保了语言输出的准确性、复杂性和流利性。教师的角色如同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通过由浅入深的思维引导和语料呈现,促成学生语言输出中由句向段,由段向篇的提升,将语言教学重点从传统的“接受性技能”培养转向更急迫的“产出性技能”培养。表1呈现了3个课时的教学实例。在主题的选择上选择了“死亡”这个人类永恒的思考命题。首先从比较感性的英语诗歌入手,引导学生思考对待死亡的态度,诗歌点睛之笔“oneshortsleeppast,wewakeeternally,anddeathshallbenomore;Death,thoushaltdie(短暂休眠后,我们便永恒地清醒着,不再有死亡,死亡也终将死去)”从哲学角度将生与死的状态进行转换,让学生意识到死亡终究是自然法则,无法逃避也无所恐惧,为之后的课堂教学定下人文基调。之后再要求学生分享预习作业TED演讲《向死而生》中的精华语句以及自身感悟,在课堂交际中提升语言的审美,迸发思维的火花。第三步文献阅读引导学生从感性的人文体验进入理性的学术论证,通过“文献报告”这样的语言输出形式促使学生去理解语言并进行深层次加工梳理,提炼出文献框架并建立自身思维图式。第四步是话题即兴演讲,如果说前三步一直是教师为学生搭建语言和思维的脚手架,这步则是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并在过程中发展思维和语言能力。

5结语

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整合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设想,既能弥补医学生医学人文教育不足的缺憾,又符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医学生具备温暖的人文情怀和严格的职业操守才能在行医中与患者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医学生更需要国际化的思辨能力和扎实的语言功底才能参与国际交流和竞争。EMH课程正是本着这样的设计理念,学科知识学习和语言学习相得益彰,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有益举措之一,可操作性强,受益面广。

作者:吕颖 王丹 单位:温州医科大学

参考文献:

[1]PEllEGRiNoED.Humanismandthephysician[M].kno-xville:UniversityTennesseePress,1979:2-3.

[2]陈建平.美国大学医学院人文社会科学教学及启示[J].医学教育,1999,3:22-23.

[3]陆俭明.制定科学的外语教育战略,提高国民语言素质.2010年中国外语战略论坛[A].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

[4]张燕,吴新炜,张顺兴.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8):29-30.

[5]蔡基刚.CBI理论框架下的分科英语教学[J].外语教学,2011(9):35-38.

[6]刘润清.论一堂课的五个境界[J].外研之声,2010(2):10-15.

[7]梅德明.国际化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4-6.

[8]吴坚.当代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