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调研十篇

时间:2023-04-10 00:29:21

大学生调研

大学生调研篇1

大学生调研报告范文一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都市人追求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意识愈来愈浓。我乡党委,政府审时度势,实施旅游兴乡战略。随着以农业休闲为核心的旅游产业的成功运作,我乡旅游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引起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

一、旅游现状

2006年,我乡开始实施旅游兴乡战略,几年来,通过内部挖潜和招商引资,使旅游业发展迅速,已成支柱产业之一,初步形成了浏河人家,浏阳河第一湾,湘东第一洞等带有农业休闲气息的旅游品牌。目前,共有以浏河人家为品牌的农家休闲山庄56家,每日可接待游客4000多人,日营业额可达2万多元,安置当地农村劳动力近400人,并有效地促进了种养业和招商引资地发展。

二、存在不足

农家休闲发展到今天,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也存在一定不足,表现为客源不稳定,外地游客少,经营方式单一等。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没有形成特色,不论是老式土砖瓦房,还是红砖楼房,都没有经过造型,没有农家特色,缺乏景区建筑风格。没有菜园、果园、花园、池塘等,不象农家,而象农村的都市,游客来过、吃过、玩过、住过以后,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不知什么是真正的农家乐。

2、服务质量不高。由于配套设施跟不上,服务项目单一,不能为游客提供娱乐休闲、健身运动、商务会议等方面的服务。大多数来农家休闲的游客主要停留在吃一餐饭,打一阵牌。同时,大多服务人员受文化、素质、涵养、见识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且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导致在形象礼仪、经营理念、创新意识、服务水平等方面存在缺陷。

3、缺乏统一规划。大多农家休闲项目是当地群众利用自有的住屋,自发兴办的,都没有进行统一规划,随意性较大。加上政府投入小,部门介入少,调控乏力,对农家乐的数量控制、质量把关、地域分布、配套功能设施、层次类型、宣传筹划等没有一个整体规划,难以形成规模品牌,产生整体效应。

4、相关服务缺乏。一是缺乏交通工具,沿线没有公共汽车,附近也没有出租车,游客文秘家园乘车不方便,游客有急事需到浏阳租车,耗时费力,极不方便。二是缺乏医疗条件,游客身体偶有不适,求医、购药困难,健康缺乏保障。三是居住条件不优。多数农家乐饮食卫生、环境卫生、厕所卫生、居住条件都存在较大差距,

三、发展优势

我乡位于风景秀丽的浏阳河中上游,面积256.8平方公里,人口3.5万,距离浏阳市区22公里,现有森林26万亩,其中国家生态效益林8万亩,森林覆盖率80以上,绿化率90以上,境内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境内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民风淳朴,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揭开她迷人的面纱,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有湘东第一溶洞古风洞、浏阳河第一湾漂流、浏阳湖等蓍名的旅游景点,还有地下迷宫空岗山,峭壁千仞的天岩寨等尚待开发的景点,今年年底,双江电站将建成蓄水,形成浏阳河第一湖的美景。不久,华南虎将放归,将使闻名海内外,极大的促进发展,除自然景观外,人文景观也非常丰富,有李志民、张凯和叶子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也有江大仙人庙等道教文化色彩浓厚的传统庙观。近年来,我乡不断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无公害蔬菜、绿色水果、栀子花、黑山羊、科学试验田等产业已具规模,并初步形成了农业产业观光带。游客来到,浏阳河沿岸风光和风味独特的浏阳河农家休闲可以怡情,可以忘情,让人留连忘返。

四、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统筹协调各方面力量,加大对我乡农业旅游的投入,实现旅游兴乡。

(二)工作目标

1、我乡将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基础建设的投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速农业规模化和集约化进程,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增加农业生产的观赏性,合理规划,形成农业观光带,同时加大对农业观光带配套设施的投入,由政府对浏河人家农家休闲品牌统一规划设计,重新定位,实现农业观光游与农家休闲共同开发,让旅游与农业齐头并进,比翼双飞。

2、招商引资45千万元,对我乡两个较大的旅游项目古风山庄,天人绿谷进行二次开发,将它们建成集农业观光,民俗体验,娱乐休闲,商务会议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旅游服务项目。

3、双江电站建成后,招商引资24千万元,利用电站库区近郊,交通方便的优势,将双江电站库区建成我市最大的水上乐园,为都市休闲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将双江水上乐园与浏阳河第一漂联合,丰富浏阳河第一漂的内涵,对大溪河和小溪河沿线进行全方位立体开发。

4、借助世界濒危种华南虎即将落户我乡这一全世瞩目事件,以及长沙引水工程即将启动,进一步向外推介绿色、生态、清新。以此为核心,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打造农业休闲观光区,使农业观光旅游融入浏阳市域经济,服务长株潭。

五、工作措施

(一)政府组织,统一规划

为全面推进我乡旅游开发,由乡政府出面组织,为旅游开发创造条件、营造环境、牵头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在发展思想观念方面做好对群众的引导工作的同时,对旅游项目,政府主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规划,明确重点;二是建立规范,明确要求;三是适当投资,建好基础;四是抓好宣传,开发市场。

由市领导牵头,会集旅游、国土、规划、建设、农业等相关职能部门,按照打造旅游区发展模式,对我乡旅游项目的规范、设计、管理、分布、档次进行统一规划,力求布局科学合理,整体呈现农家特色。农业观光带与农家休闲要整体开发,小型农家休闲按照笼中有禽,栏中有畜,塘中有鱼,园中有菜的庭院经济进行布置,中、大型农业休闲项目可以考虑采用庄园开发的模式进行整体布置。

(二)加强管理,提升质量

制定农业观光旅游项目管理细则,定期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整顿、检查、验收,对农业观光旅游项目符合要求方准挂牌营业,达不到要求的予以整改。对新办的要求经过相关职能部门验收、审批后方能挂牌营业。

为加强协作,形成优势互补,由政府牵头,成立农业观光旅游协会,让旅游景点、公司、种养专业户与休闲农庄建立联系网,加快我乡其它产业与旅游相结合的进度。为做好接待,加强对外联络,更好的推介旅游,以村为单位成立接待中心,负责对外来信来访,协调处理有关事项,以便改进服务,让游客满意。

对挂牌营业的,制订行业标准,开展星级评比授牌和共产党员示范岗等活动,促使经营者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对外公布举报电话,对违章经营者进行处理打击。

(三)加大宣传,打造品牌

一是在农家乐外界环境做文章,通过建立农家展览馆、土特产专卖店,在浏阳市区,杨高、荷石公路入口,浏永公路设立大型广告宣传牌。二是建筑设计凸显农家特色,或装饰农家特色建筑等多种形式来营造浓厚的农家特色文化,让人一入就觉得有农家味。二是与旅行社联姻,依托浏阳旅游资源,打造农家乐一日游精品路线。三是定期开展策划活动,在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策划的同时,政府将定期组织新闻记者、旅行社到考察,帮我乡从游客的角度发现卖点,进行策划。四是利用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辅之以广告和专题活动的策划运作,扩大去我乡农农业观光旅游的知名度,把农家乐打造为知名休闲品牌。

要搞好我乡农业观光旅游开发,当前工作千头万绪,首先是做好制定实施细则和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当前工作困难重重,最困难的是缺少人才与资金,因此,要加快发展,我们在自力更生,克服困难的同时,请求上级在政策和经费方面给予我们更大的支持。

大学生调研报告范文二 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培养造就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如何使大学生到村任职后,施展才华,健康成长,笔者认为,在大学生村官教育培养管理工作上有以下问题亟待解决。

1、岗位分工不明确,秘书化现象较普遍。

由于大学生村官系村级组织特设岗位,经组选聘即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助理,具体岗位职责和目标任务等没有相应的规定,造成绝大多数大学生村官都没有明确岗位分工,大多从事村部卫生、搞工作服务、做会议记录、报送材料等琐碎的工作,工作秘书化现象比较普遍,真正以村两委成员身份主抓的工作非常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村官的成长。

2、所学专业不对口,自身特长难发挥。

部分大学生村官反映,所学专业与从事的农村工作不对口,在实际工作中基本派不上用场,个人在学生时代炼就的特长能力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造成了学非所用、用所未知的心理压力,加之部分大学生从对农村的情况基本不了解,难以适应农村的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农村的工作环境与自己理想中的状态反差过大等等,从而在思想上产生了畏难情绪,感到工作无从下手。

3、农村工作缺经验,后期出路较茫然。

在调查了解到,部分大学生选择到村任职看重的是通过农村的工作磨练,能在二至三年后,得到各级组织认可、推荐,在考取公务员时得到相应的政策优惠。但作为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村官,对国情、农村基层和群众基本不大了解,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不足,难以在短时间内做出突出成绩得到组织和群众的充分认可。加之当前各级组织尚未出台大学生村官考录公务员等具体政策措施,选聘期满后的出路等问题感到比较茫然。

综合上述问题,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做好大学生村官教育培养管理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加强:

1、要健全完善制度,落实保障措施。

省、市有关部门要尽快出台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的后续政策措施,县、乡(镇)、村党组织要联系工作实际,进一步建立健全有利于大学生村官成长进步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努力为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氛围。

2、要明确岗位职责,强化教育培养。

要根据大学生村官自身特点,结合本村实际进行明确职责分工。在此基础上,要加强大学生村官农村政策法规、实用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特别是在他们工作、生活中遇到具体困难和问题时,要多关心、帮助,多教方法、多提思路、多出点子,着力增强大学生村官应对突发事件和处理农村一些复杂的社会问题的能力。

3、要加大考核激励,促进茁壮成才。

要把阶段性考核与平时考察了解相结合,全面了解和掌握大学生村官的德才表现,及时把经考察考核表现优秀的,作为村级班子后备干部进行重点培养;特别突出的列入乡镇党政后备干部人才库,确定专人有计划地进行重点培养。

4、要提早谋划,探索出路。

要利用各种媒介积极宣传大学生村官的就业政策,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鼓励自主创业,并在手续审批、资金、场地、税收等方面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给予特殊照顾。对于工作能力强、表现突出,上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满意的大学生村官,要适时将他们推向领导岗位,确保他们心里有想头、工作有干头、前途有奔头。

大学生调研报告范文三 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阅读资料向人们扑面而来。上世纪末至今,随着海量资讯时代的到来,大众文化取代精英文化成为市场的主流,阅读对象也不仅仅是文字,更涵盖了影像、画面等等一切传统阅读并未包含的东西,似乎我们已经进入了浅阅读的时代。

而作为今后国家建设中坚力量的中国当代大学生,他们的阅读状况如何呢?为了了解大学生的阅读情况,我们就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探讨了其中的原因,找了一些解决方法。现将具体调查情况做如下报告。

本次调查对象为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80名大学生,共发出80份问卷,收回76份有效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阅读目的和动机、阅读态度、阅读媒介、阅读爱好等。

现在,随着海量资讯时代的到来,大众文化取代了精英文化成为市场的主流,搜索式阅读、标题式阅读、跳跃式阅读、网络阅读和手机阅读成为阅读的主要形式,名著通俗本、精简本、口袋本的盛行,财经、励志类图书以股市语言行文代替学术说理,以及各地书店中通俗读物高居畅销排行版前列的现象,多媒体、博客、电子小说代替纸质图书潜进大学生的生活,种种现象表明,这是一个浅阅读的时代。什么是浅阅读?为什么会产生浅阅读?要如何看待浅阅读?

一、什么是浅阅读?

浅阅读它是指一种浅层次的、以简单轻松娱乐性为最高追求的阅读形式。内容上,以无厘头式的消遣、娱乐或感官的刺激为上,充满了游戏精神及荒诞不经的色彩;方式上则以动漫、图像、影像等为主,文字为辅。相对于品茗式的传统阅读而言,这种快餐式文化追求的是横向的广度,即所谓的碎片式的语言,拼盘式的内容。

以知道代替知识,这样的快餐式、跳跃式、碎片式的浅阅读正成为大学生时下的阅读新趋势。为此,我们针对在校大学生开展了一次书面的问卷调查,以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阅读需求,从而分析大学生素质的现状,并为进一步探索提高大学生素质参考依据。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阅读认知度普遍较高。从调查结果看,47.6%的学生认为阅读是一件有趣的事情,35.29%的学生认比较喜欢阅读。而不太喜欢和很不喜欢阅读的学生仅占17.65%和1.96%。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对阅读重要性的认知程度普遍较高。

2、阅读时间较少。每天阅读3小时以上的学生仅为5.88%,1-3小时的为54.90%,1小时以上的为29.41%,有9.80%的学生处于基本不阅读的状态。

3、每月的平均阅读量较少。每月平均阅读5本书以上的学生仅占1.96%,3-5本的学生占5.88%,大部分学生每月平均阅读量为1-3本,这说明大学生的阅读量是少之又少的。

4、从阅读取向和阅读兴趣来看,我院学生的阅读兴趣表现出了个性化和多样化,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种类也繁多,他们往往按照个人兴趣来选择课外书籍进行阅读。时尚杂志、人物传记和通俗小说是我院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中最主要的读物,这与这些种类书籍自身的特色与优势有关。

在紧张而又枯燥的专业学习之余,大学生们希望阅读一些高质量的休闲、娱乐类读物,而以上种类书籍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各方面修养。在这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我院学生对于阅读名著、经典书籍的热情不太高(仅为28.4%)。此外,经济管理、英语、计算机课程等专业性较强的书籍成为我院学生重要的选择。

5、我院大学生的阅读媒介呈现多元化趋势,不仅局限于传统的纸媒体,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媒体形式已经走入同学们的日常生活,构成了平时阅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约有30%的同学主要通过网络阅读。而大多数同学在利用网络时能够比较恰当的控制时间和内容,合理的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为自己服务,超过70%的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在2小时以内。

6、我院55.8%左右的大学生将到图书馆借阅作为自己阅读的主要途径,找亲戚朋友借阅、网上浏览、在书店看等也都是重要的阅读途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院学生买书热情不高,仅有13%左右的学生将买书作为自己阅读的主要途径。

由此可以看出,我院学生的阅读方式已经进入到浅阅读时代。

三、出现浅阅读的原因

1、进行浅阅读是缓解无聊的方式。很多人认为,读深的读物乏味、吃力,读浅的轻松、有趣,还能作为闲聊的笑料。 职业技术学院女生小罗说道:现在女大学生们都喜欢看《瑞丽》《昕薇》这样的时尚杂志,平时上网多是浏览娱乐新闻和网站论坛,的确不严肃,但读来十分有趣,大家都爱看。

2、没有时间进行深阅读,只好浅阅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而就业问题也是压在大学生头上的一块大石头。很多大学生从进入大学的那天起就给自己制定了计划,要考几个证书,英语过几级,要做多少兼职,似乎根本就没有时间去静下心来好好地读几本好书。越来越少有时间和心情读名著了,这是大学生普遍的心理感受。被就业、升学、出国等各种纷扰着,没有心思埋头读用不着的名著,只愿读有用的英语、计算机及专业书。他们更觉得,大学已经失掉读名著的氛围了。

3、学术著作和经典名著让人费解,不得已放弃。目前大学生扎堆看小说的势头很强。我们在走访大学图书馆时发现,许多流行小说已被翻阅得十分陈旧,而不少学术性著作却有八成新。为何少人读?大学生感叹,上课所用的课本就已经够枯燥了,怎么还敢碰更晦涩难懂的学术著作和经典名著?

4、学校没有读名著的氛围。如今信息蜂涌,流行快餐文化,大家都需要迅速有针对性地收集自己需要的信息,无法静下心喝着午后茶翻看传统的名著。 当前社会上对人才的需求是专业知识型的,再加上国际经济全球化,不得不在外语上花大力气。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许多大学生都忙于准备各种证件考试以增加自己的竞争力。在一系列现实因素作用下,哪还有工夫安心读经典呢?

四、浅阅读带来的危害

浅阅读是对经典作品的轻视与亵渎,浅阅读的读书方式会导致读者思维的钝化;浅阅读对青少年的个性培养不利 ;浅阅读导致读者语言运用能力的弱化。

五、如何走出浅阅读的困境?

1、从社会方面来说。

⑴出版人应该把握正确的文化方向,做一个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出版人,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出版人。经济效益不是出版人的唯一追求,对此,出版人要有正确的认识。

⑵出版社的编辑在搞选题策划时,要时刻牢记肩上担负的社会责任,杜绝盲目跟风、粗制滥造的出版行为。要有明确的出书思路,不要为一时的经济利益所左右,搞些没有文化内涵的东西。要努力在创造性上下功夫,通过了解市场,了解读者,出版有文化品位、能提高文化素质的精品。

⑶大力宣扬先进文化,拒绝浅出版。当读者的某些需求还处于隐性状态时,出版社应坚守自己的出版理念,用自己的眼睛去判断。如果只是一味地迎合读者而把自己的图书降格为一般商品,那就是媚俗。

2、从学校方面来说。

(1)帮助大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激发大学生阅读好书的兴趣,可以通过读书评书活动,联合教务处、学生处、学生会 等部门共同主办,来提高学生阅读健康书籍的兴趣。

(2)鼓励大学生有计划的阅读鼓励学生参与办好图书馆阅读宣传栏,简明扼要、丰富多彩,及时地通告到 馆新书、名家书评等 。⑶在学生刚入学的时候开设系统的阅读课,阅读内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定。老师酌情推荐阅读书目,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书籍来阅读。改善阅读环境,方便大众阅读。

(3)进一步解决图书馆各种类书籍资源,让图书馆能够在真正意义上成为大学生的天堂。

3、就大学生本人来说。

⑴认识到深度阅读的重要性,它让求知的人从中获知,让无知的人变得有知。使我们增添人文素养,增长知识和内涵,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提高我们的认读水平和写作能力,乃至对于各科学习,都有极大的帮助。

⑵培养深度阅读的习惯,尝试着阅读一些名著,用一种认真专注的态度去阅读它,体验书中的深刻内涵,品味别样的阅读乐趣。⑶多做一些读书笔记,比如抄下一些美丽的词句,为写作增添素材,积少成多,你自然会体会到深阅读的好处。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制定一定的阅读计划。在现阶段考证、做兼职固然重要,可是阅读是不能被忽视的。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种长期投资,目前可能没有明显的收益,可是其长远利益是非比寻常的。多关注一些好书推荐栏目,选择有内涵的书籍,培养自己的阅读品味,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大学生调研篇2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4年 11月底,对北京市某高校在册学生开展问卷调查,调查有效样本 513份。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工具

问卷参照国内同类研究的问卷内容,结合大学生特点自行设计,共 4个部分:(1)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年级、恋爱状况;(2)艾滋病的知识,包括艾滋病的基本知识、艾滋病感染途径、艾滋病的表现、安全套的使用方法等;(3)对艾滋病及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包括对艾滋病病人的态度、自己感染后的态度等;(4)大学生对艾滋病、性教育的内容和方式的需求,对在学校开展性教育的意愿等。

1.2.2 调查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全校14500名所有专业、年级学生经宣传动员后采取校园网上在线自愿匿名问卷调查。由学校网络中心和各院系学生辅导员协助对问卷进行质量技术控制,学生以自己的学生号上网答卷,提交后不能再次进入。

1.3 统计分析

采用 SPSS190软件对 513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定性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表示。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513名被调查者中,男生 353人(6881%),女生 160人 (3119%);本科生 448(8733%),其中大一 343人(7656%),大二 71人(1585%),大 三 21人 (469%),大 四 13人(290%);研究生 65人(1267%)。

2.2 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 总知晓率 7074%。正确率排在前 3位的输入被艾滋病 (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AIDS)或艾滋病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者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9142%)、与 AIDS或 HIV感染者性交(9064%)、艾滋病病毒主要损伤系统(9045%)。正确率排在后 3位的感染 HIV后一般多久能检查出来?(2437%)、患有性病的人比健康人更易感染艾滋病(4698%)、共用牙刷是否传播(5439%)。

2.3 对安全套使用方法的认知及使用安全套影响因素 大学生对于安全套的正确使用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其中对于在戴上安全套之前,安全套顶端的空气排不排无所谓的问题认知率只有 838%。而在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主要是事先未想到会发生性行为(3392%)。少部分学生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发生一次性行为感染性病艾滋病的几率很低(663%)。

2.4 对艾滋病流行状况的认识及对艾滋病与婚前性行为、同性恋的态度 对艾滋病离我们有多远?3353%认为离我们很远,2300%回答不知道,只有4347%学生认为离我们不远。对艾滋病病人或HIV感染者的态度上超过一半以上的人持同情、帮助的 态 度,愿 意 与 艾 滋 病 感 染 者 继 续 交 往 者5029%。还有一部分人选择躲开和害怕,甚至讨厌。对大学生发生婚前性行为持支持态度者居多。在认为同性恋是否是性自由可受到保护者3996%,持否定意见3041%,有2963%人回答不知道,不好说。

2.5 大学生对性教育内容和获得性知识途径的需求情况 对性教育内容的需求多集中处理恋爱关系、与异性交往技巧、性心理等条目上。1/3以上大学生对避孕与生育的知识有需求。对性知识的获得主要希望从教师讲课、电影电视和书刊、网络、医务人员的宣传等处获取。对艾滋病宣传的力度认为很不够,应当加强 210人,占 4094%,认为不够 106,占 2066%,认为还可以的 197人,占3840%。 3 讨论

我国政府一直重视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制定了一系列防控计划和四免一关怀等政策。高校也一直高度重视在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2012年 1月国务院颁布的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提出,青少年人群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包括艾滋病、性病、丙肝防治知识和无偿献血、禁毒、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要达到90%以上。

本次调查显示:本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综合知识知晓率 7074%,低于国内其他研究,说明本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综合知识掌握欠缺。总的来说,大学生对输入被艾滋病及 HIV感染者的血和血制品、与艾滋病及 HIV感染者性交传播途径知识掌握较好,达到 9000%以上,但对母婴传播知晓率较低7836%。比郑伟俊等的研究高。说明近年来我国在艾滋病方面的宣传起到一定作用,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途径获得艾滋病传播的相关知识。但具体到日常生活中可能引起艾滋病感染和非感染途径了解的不甚全面。对共用剃须刀、牙刷可以传播艾滋病和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于6000%。与郝继伟等、刘娅等等研究基本一致。对艾滋病专业知识缺乏,尤其是窗口期知晓率最低。对艾滋病感染途径认识的不到位,容易造成对艾滋病防护的忽视或遗落,导致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共用剃须刀,共用牙刷等不良卫生行为发生,也会使一些学生到非正规美容场所进行纹眉、纹身、打耳眼等,造成艾滋病感染的可能。对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认识不够,容易造成误解和不必要的恐慌,影响其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态度,以至于对感染者和病人产生排斥和歧视。提示艾滋病的宣传需要与日常生活活动密接结合,使学生获得的艾滋病知识更细化,能实际指导日常生活行为,避免可能引起的风险,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调查表明学生对艾滋病感染者同情和帮助为主,有一半以上大学生愿意与他们接触,高于徐亚吉等[8]调查。如何面对艾滋病及 HIV感染者是控制和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方向,对艾滋病/HIV感染者的歧视会产生负面效应,使得许多危险人群不愿意接受检查,隐蔽自己,甚至产生报复心理,构成社会隐患。但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同性恋是开放的、宽容的,只有 1579%的学生反对婚前性行为,比贺莉萍等研究结果高,认为同性恋可受保护达 3996%。大学生在知晓 HIV的传播同性接触密切相关,但同时却采取危险行为,存在知识与对待危险行为的态度不一致的现象。这种性行为与防病相分离的现象已置大学生于感染 HIV的高危境地。而且,大学生对艾滋病的流行现状比较乐观,有近 1/3的学生认为离我们很远。所有这些会增加大学生感染艾滋病的风险。要消除这些风险,除需要对艾滋病有更深入系统的了解外,还需结合心理卫生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等,在增强防病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规范自己行为。

大学生调研篇3

一、村情概况

xx村是黎城县的古村之一,位于县城东北5公里处,地处平川,勇进渠流经村东。因村所处地势较高,且在下台北村之下,故名xx。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315户,997口人,耕地面积2270亩,共有劳动力556人,耕地多且集中连片,是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收入的村。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小麦。村中无任何矿产资源。

二、农村经济发展

1、经济发展现状

xx村算是全乡的落后村,XX年人均收入2300元,远低于全乡平均水平。经过调查,xx村村民的生活来源主要有以下两种渠道:一是靠传统农业,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除此之外,畜牧业以养猪、鸡、羊等几个传统养殖类为主,种植业还有果树、核桃树,但由于结构、资金、销售等因素制约,没有形成规模。其次就是外出打工。据统计,XX年,外出打工人数达到335人,占总人数的1/3。

2、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方面。以前村民是靠天吃饭,粮食留下自己吃的,多余的就拿去卖。现在一部分农民在支村两委干部的带领下,种植果树、核桃树、柿树、大棚等特色产业,大力推进中高效作物规模种植。为提高耕地亩产量,灌溉方便,村自筹资金铺设水泥路、维修支渠。另外,今年又积极筹划200亩高效农田,改变传统的产业模式,增加农民的收入。

种养殖方面。xx村的产业主要以种植、养殖和林果业为主。村北主要是以养猪为主的养殖业,村四周是以果树、核桃树为主。

三、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设施建设

全村共有党员36名,入党积极分子6名,支村两委成员6名,大学生村官1名。

支村两委干部坚持与时俱进,采取多项措施,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行新探索、总结新经验,努力为实现“加快发展、富民兴村”的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1、完善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

2、铺好东峪道路,方便村民种地。

3、维修旧自来水管道,解决人畜饮水安全。

4、重修了关帝庙,保护了村里的古迹。

5、维修改造了老爷庙池,缓解了汛期排水问题,消除了安全隐患。

6、健全干部管理机制。在村干部的管理上,进一步规范了党员培养制度、干部包队、党员包户等制度,使村组干部的管理进一步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四、信访稳定

支村两委干部本着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经常深入组户,积极帮助广大群众消除纠纷,化解矛盾,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从根本上消除了一切可能引起上访的不良因素,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确保村子和谐稳定。

五、目前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但是经过这次走访村民后,还有下列因素制约着我村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

1、农民整体素质较低,不能适应农业产业化的要求。现在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和劳动技能的青壮劳动力都外出打工,留守村中大部分是老、弱、病、残、妇、幼,这部分人整体素质偏低,思想观念陈旧,习惯于传统农业,对效益农业接受程度低。目前效益农业虽有所发展,但规模较小,技术含量不高,而且随着扶持效益农业补助资金的减少,效益农业发展的步伐将会减慢,这些严重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提升。

2、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缺乏财源,村级组织战斗力不强。xx村无第三产业,村民收入多为玉米、果树、核桃树种植。村集体无任何经济来源,乡村两级自身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村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增大。同时,随着劳动力外出的增多,在家党员年龄偏大,发展新党员后备力量不足,造成村党组织相对薄弱,后备干部严重缺乏,缺少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

3、农业生产经营规模过小,生产效率低。目前我村人均耕地仅有2.3亩,加上农户生产经营地块零碎、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这不仅给科技推广、浇灌、排涝、病虫害防治、土地开发等带来了很大困难,而且农业生产相对成本高。同时由于缺少投入,治理粗放,组织化程度低,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直接影响了村民的收入。

4、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难能力差。近年来,虽然本村对各方面建设加大了资金投入,但一些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

5、由于地理环境制约,本村道路狭窄。这使第三产业缺少了发展空间,农村城乡化进程缓慢。

6、远程教育收看效果不佳。尽管村委对远程教育做了大量宣传工作,配备了专门的远程教育设备,并定期播放远程教育节目,但是收看运用效率仍然不佳。通过调查了解主要原因有:一是村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没有自发的学习意识;二是本村向来以种植玉米、果树、核桃树为主,对其它技术村,民们没有兴趣,因此也影响了远程教育的播放收看质量。

六、加快本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1、要想摆脱贫困,实现小康致富,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至关重要。政府在加大资金、技术帮扶力度同时,要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意识和科学素质,提高群众的“造血”功能,进一步激活农民群众要求致富的强烈愿望。组织推广普及农业新技术,引导和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致富项目,为有创业能力的村民提供贷款办理服务,业务指导,努力为村民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千方百计培养一批致富典型。

2、坚持从本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挥资源、区域优势,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主导产业。xx村临近县城,耕地广阔且集中连片,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引进适合本地的新产业。利用蔬菜大棚可发展生态高效农业,也可以进一步发展特色产业。发展传统手工业既能解决妇女就业问题,又增加了村集体的收入。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确实改善贫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是解决温饱的基础,也是巩固脱贫致富的基础。为此继续帮助村民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村庄整治,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改善居住环境。通过政府扶持,加快地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抗灾能力。不断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和交通条件,解决群众看病难和出行难的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大病统筹,杜绝因病致贫。

4、加强劳动力就业培训,提高市场经营意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是加快地方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基础。以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为契机,围绕本村特色农业的发展和市场劳务的需求,开展各种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力技能培训,让广大农民把握基本的农业生产知识和实用技术,提高农民就业和创收能力。同时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增强市场意识和适应能力,使广大农民能够自觉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来组织农业生产,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

5、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发展经济,必须精诚团结,凝集合力,个人素质再强,但假如各吹各的调,只能是一盘散沙,最终一事难成。要始终紧扣发展“第一要务”,牢记“两个务必”,践行群众路线。不断加大对年青干部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建设一支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为加快本村经济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6、远程教育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系统工程,作为大学生村官要当好远程教育的管理员。要想搞好远程教育工作就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与修养,当好农民群众的信息传播员,农业技术的指导员,群众放心的服务员;重视并做好宣传工作,农民认识不足,就是我们宣传不充分、不到位,只有宣传到位,调动起农民的兴趣积极性才能很好的开展远程教育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性、针对性,张贴或广播远程教育播放内容,让农民对远程教育了然于胸,只有做好计划和安排,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调研感悟

这次的“六个一”走访活动,使我受益匪浅。大学生村官进行调研实践,对于引导我们把书本知识与投身于社会实践统一起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调研篇4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战略举措,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措施。为全面了解我县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工作和管理现状,我们对在临夏县基层工作的37名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和管理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对其工作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归纳,提出一些意见建议,供管理单位、各级领导和村官参考。

一、全县大学生村官的基本情况

自20__年开展选拔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新农村建设一线工作试点以来,到临夏县的大学生村官共有42名。其中:20__年选派5名、20__年1名、20__年17名、20__年19名,聘用期均为3年。在20__年县乡集中换届时,从20__年选派的大学生村官中提拔进入乡镇党政班子的3名,考上省、州公务员或选聘到事业单位工作的2名。截止目前,还有37名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工作,均为20__年以来选派人员,年龄最小的22岁,最大的28岁,平均年龄25.4岁。其中:男性23人、女性14人,少数民族9人,中共党员23名,任村党支部副书记的23人、任村委会主任助理的14人。这些大学生村官在提高村级组织办公水平、推动新农村建设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农村基层组织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

1、大学生村官的岗位职责和任务分工不够明确。大部分大学生村官主要承担远程教育设备管理和协助计生、新农合参保、整理材料、开会通知等辅工作,还有部分人员被留在乡镇充当打字员和内勤人员。

2、大学生村官农村工作经验缺乏。大多数人所学专业与现在的工作并不是很对口,没能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大学生村官中具有农学专业知识的比例非常少,大多缺乏农村工作的知识背景和农民迫切需要的实用技术,大学生村官的能力与农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3、大学生村官“非官非农”,身份尴尬。农村需要的是带领农民致富的领头人,大学生村官“非官非农”的尴尬身份,使其很难融入当地环境,提出意见或建议的时候,经常得不到村“两委”的重视。忙于应付村里各种复杂情况和复杂人际关系,难以理出工作思路,群众对他们缺乏认同感,绝大多数人在工作上有挫折感。而且,对在基层工作期满后的管理问题、出路安置问题,普遍表示出极大的担忧,情绪不稳定。

4、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存在盲点。由于大学生村官的身份特殊,虽然出台了《大学生“村官”选派管理办法》,但管理和考核机制并未真正落实到位,特别是工作考核、业绩奖励、晋升方向、培训教育等还不完善。

大学生村官由组织人社部门负责选派,县人社局与他们签订《到村任职合同书》,每年不定期召开1-2次座谈会,年底进行考核,但是,大多只是上交一份工作总结,对考核没有引起双方面的重视,考核主体不明确,考核流于形式。大学生村官虽由所在乡镇管理,但由于身份特殊,乡镇党委政府既不能以一名普通乡镇干部去管理和要求,又不能以一名农村干部去对待和使用,在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上大多无“法”可依、无章可循,也不利于他们沉下身子、静下心来工作,造成了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劲头不足。同时大学生村官档案管理没有规范,很多人的档案都成了“压箱货”,与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另外大学生村官培训和扶持创业的机制还没有形成。大学生村官的教育培训还没有纳入全县的总体《规划》,培训模式和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探索。

三、对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大学生村官从高校毕业到农村工作,从学生的身份转变为基层工作者,是一个自我适应和群众认可的过程,需要各级组织和各级领导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需要各级干部特别是村干部的真诚帮带、用心培养。同 时,大学生村官们也应努力提升自身能力以便能在农村工作中健康成长。

1、逐步建立和完善管理体系。一是进一步加强管理,落实组织部长为第一责任人、乡镇党委书记为具体负责人的管理责任,借鉴乡镇公务员管理办法强化日常管理。二是加强联系和服务引导。组织部应指定专人负责大学生村官的联系服务,加强了解沟通,及时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三是健全考核机制,积极探索管理使用方面的新方法,研究激励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可以借鉴公务员考核的方式,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定期考核,年终总评,对优秀大学生村官给予相应的奖励。四是规范档案管理。将大学生村官人事档案全部纳入到县人社局管理,各种归档材料及时入档,确保档案的齐全。

2、加强大学生村官的教育培训,提高综合能力。要将大学生村官的培训纳入大规模培训干部计划,除了岗前培训外,每年至少要开展一次集中培训,培训内容上要突出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农村政策、农村工作方法、农村实用技术、农村实用法律法规等。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组织外出考察学习促使大学生村官开阔眼界、转变观念。建立大学生村官传帮带制度,采取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一对一”帮、村干部“一对一”带等方式,进行结对帮带,面对面进行帮助指导,提高大学生村官能力素质,了解掌握思想工作状况,注意做好心理疏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引导其尽快熟悉环境、努力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切实为农村留住优秀人才,带动更多的大学生到农村工作。

3、大学生村官自身要转变思想观念,给自己准确定位。一是要激发自己服务于农村的热情与责任,背负起兴农的历史使命,树立用知识回报社会、服务农村的志向,立足长远锻炼自己,扎根农村,脚踏实地地工作,谦虚谨慎地待人,认真做好农村的每一项工作。二是要加强学习,增强实践能力的锻炼。多向村干部包括村民学习,培养自己的交流沟通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要脚踏实地、谦虚谨慎。农村工作很复杂也很繁琐,不能急于求成,要摆正好心态,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务实,从小事做起,踏踏实实、勤勤恳恳,树立村民意识,融入农村生活。

大学生调研篇5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观;全民创业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3012802

1 文献综述及调查策划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双引擎”之一。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在两会中提出:“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中,应更加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给他们更多的支持。”

本调查通过分层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大连市内各大高校大学生对创业现状的看法未来创业预测进行统计与分析,探讨大学生创业政策改革的有效途径,为加强大学生创业热情、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完善大学生创业环境提出建议。促进大连市大学生创业机制良性运转从而有助于调整或完善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

此次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大学生对创业现状的态度、影响大学生创业阻碍及需求、大学生对未来自主创业的基本预期共三大部分。采用文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面谈访问法相结合的调查方式。运用EXCEL、SPSS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处理,最终调查结果以文字加图表的形式体现。调查对象为大连市29所高等院校学的学生。调查时间为2015年2月13日-2015年4月7日针对大连8所高校,共发放420份问卷,回收398份。

2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分析

在本次调查男性占总体比例的58%,女性占总体比例的42%。大学生的平均年龄为22岁,最低年龄为15岁,最高年龄为34岁。本科生占68%,专科生占23%,研究生占9%。专业方向,其中管理学最多占20%,经济学16%,文学13%,医学与其他相同12%,教育学11%,农学9%,工学最少仅为7%。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主要来自北方地区,其中东北地区、东南地区和华北地区为前三名,分别为27%、23%、16%,西南地区最少仅为9%、华东地区占11%、西北地区占14%。多数大学生的月消费金额集中在1500元以下,在1500-2000元间的比重占到了30%。

3 大学生创业观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3.1 大学生群体普遍对国家相关优惠政策不了解

调查显示10%左右的学生只有一些模糊的概念,只有极少数的人对相关政策了解,但了解的都并不深入。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在有创业的想法的前提下,根本不了解国家和所在地区对于大学生创业将给予怎样的优惠政策和福利待遇,就盲目的去尝试。

3.2 学校的支持力度不够

在我们的问卷当中,很多大学生提出,希望学校可以多开设一些创业指导课、创业者经验和案例分析,了解有关于创业的一些基本常识,如注册、贷款、办理各种工商手续、相关的法律常识、创业方式和技巧、首次创业所需的条件及各类注意事项等。希望政府能够联合各个高校,对在校创业的学生给予支持和帮助。

3.3 在创业动机方面学校专业间存在一定差距

从整体上看,综合类大学比纯理工类院校的思维更为发散,有更强的创业欲望。而从本科和专科相比,有创业想法的人数百分比并没有太大的差别。而像理工科大学和医学院,绝大多数的人都想继续深造,将来分配到研究院和医院等相关工作单位。

3.4 注重个人价值的提升一定程度上忽视社会价值

认为创业是就业压力逼迫所致的不在少数。创业的目的更多是为了发挥自己才能并且获得经济待遇,最后才是服务同学。说明现在的大学生更加注重实际、关注自身,社会责任有淡化趋势。

4 改善大学生创业观的建议

4.1 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出台就业政策和法规列

4.1.1 普及大学生创业法律意识

让学生明确创业政策的重要性,了解一些与大学生创业息息相关的创业政策及在其运用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大学生创业是一个涉及面非常广,任务艰巨复杂的工作,为保证它的顺利进行,也有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令人遗憾的是,无论是毕业生还是在校大学生往往对这方面的信息不够重视,只有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争议或者自己受到伤害时,才想起有关的政策、法规条文。

4.1.2 健全高校就业教育法制化

很多高校对就业所需的职业观念、知识方法和专业技能等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实用性的培训。建议高校把具体政策法规细化讲解,结合本校学生素质条件和以往创业案例分析,让学生能真正了解到政策带来的优惠以及严峻的就业形势,懂得创业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1.3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科研活动

培养大学生科学研究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为他们日后从事科学研究打下基础。增强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同时,实践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就会随之提升。提高高校对科学研究的重视,新科技带来新力量,创造的财富与价值才会无可限量。

4.1.4 政策上增加技术的支持

通过培训使大学生克服不敢创业、不愿创业、怕冒风险、害怕失败的心理,建立创业自信心。为大学生创业团队提供专业公司运营顾问,保证公司不因不必要因素阻碍发展。掌握如何把握商机、如何组织创业团队、如何充分发挥团队的人力资源优势等,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策划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及管理能力。

4.2 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4.2.1 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

目前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正在打破一步到位、从一而终的旧式就业观。要树立不断进取的职业流动观念,并学会在流动中发现机会、抓住机会、把握机会。走向基层和农村,利用专业所学,在当前紧张的就业形势下开创新的天地。

4.2.2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个大学生如果不了解社会需求,恐怕只会在创业道路上连连碰壁。所以说树立良好的价值观是非常有必要的。追求创业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也不能没有原则和底线。

4.2.3 创业不能只停留在想法阶段

创业需要勇气,但更需要的是智慧,不是低头蛮干就可以成功的。大学生要立足现实、勇于创业,努力提高自己的创业能力,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不拘泥于陈式,又要充分考虑自身的条件、创业的环境等现实因素的影响。打破“学历本位”的观念,树立“能力本位”的意识,努力提高自主创业的能力,才能更容易的取得成功。

4.2.4 学会团队合作

高效的团队成员必须学会自如地、迅速地、心平气和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弱点、失败、求助。良性的冲突,学会识别虚假的和谐,引导和鼓励适当的、建设性的冲突。平等友善;善于交流;谦虚谨慎;化解矛盾;接受批评;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曹阳.辽宁沿海经济带环境中大学生创业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1.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5年度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研究课题“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JRS-2015-1095。

大学生调研篇6

(扬州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9)

摘 要:文章通过对大学新生数学学习情况的调查,利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了解学生数学学习适应状况,分析任课教师、学生学习适应性及考试成绩的相互关系,并对大学数学教师和管理者提出相关建议,做到“以教适应学生的学”。

关键词:大学新生;数学;学习适应性;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8-0016-03

收稿日期:2014-11-26

作者简介:季燕萍(1975—),女,江苏泰兴人,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助理研究员,教育学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2013年度扬州大学教学改革课题“基于SPSS高校教学管理的实践与研究”(YZUJX2013-10B)

大学数学作为高等院校各专业的一门必修的重要基础课程,它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特别是针对各专业的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运用数学软件进行计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1]。但是由于数学知识的深刻性、抽象性、广泛性,近年来,据高校任课教师反映,大学新生对数学的学习普遍感到困难,学习兴趣弱,成绩下降明显。为了引导和帮助新生尽快适应数学的学习,作为大学数学的教学及管理者,我们除了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材使用等方面进行改革之外,还要了解新生的学习特点,分析学生在学习适应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和改革数学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般认为,学习适应性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学习条件(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环境等)的变化,主动做出身心调整,以求达到内外学习环境平衡的有利发展状况的能力[2]。本文从大学新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包括学习动机与兴趣、学习计划、作业态度、听课态度等)、学习过程中的方法(主要从听课、笔记、作业、复习、总结归纳等方面反映)、对任课教师教学方法的适应性(主要从提问、总结等具体教学环节及整体上考察)三个维度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学习的适应状况,并利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学习适应性与考试成绩的相关性,分析教师对学习适应性及成绩的影响。通过探索彼此之间的关系,发现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不断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本文参考华师大心理系周步成教授等人修订的学习适应性量表(AAT量表),并借鉴扬州大学研究生袁洲的硕士毕业论文《高中、大学数学学习衔接问题的研究》,编制了大学新生数学学习适应性调查问卷。问卷共设置30个问题,总计150分,分别从学生的学习态度(13题,共65分)、学习方法(10题,共50分)、对教师教学方法的适应性(7题,共35分)三个方面设计。要求被调查者从 “完全符合、基本符合、说不清楚、基本不符合、完全不符合” 五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一项。并赋予“5、4、3、2、1”的分值,得分愈高,表示适应性愈强。

笔者以扬州大学数学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物理学院、化学学院、农学院、环工学院6个学院的13个专业、19个不同班级的2013级新生作为问卷调查的对象。共发放问卷592份,收回578份,其中有效问卷560份。为了更为真实、客观地反映新生对数学课程的掌握程度,文章从学校教务系统内导出所有被调查对象的2013—2014第一学期数学期末成绩作为成绩数据,进行分析。同时,我们查找到该学期的教学任务,找出对应的任课教师编号,本文以教师编号替代教师真实姓名。

二、研究的结论与分析

(一)大学新生数学学习适应性的状况

用频数(Frequencies)分析的方法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得到每题选项的百分比。汇总学习态度得分、学习方法得分、对教师教学方法的适应性得分、学习总适应得分(态度分、方法分和教法适应分之和),得到各汇总分的均值、标准差及偏度系数等相关数据,见表1。

从选项百分比及表1我们可以看出:

1.学生学习总体适应分的均值为100.17,适应性水平不高;标准差为13.593,极差为87,分化程度较大;偏度系数为0.313,大于零,正偏,表明总体得分偏低。

2.学习态度分均值为43.49,极差为44分,标准差7.69,为三项因素中最大值,说明学生在对数学学习态度上差别很大。通过分析,尽管有87.2%的学生认识到“大学数学的学习的确非常重要”,但是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却处于中等水平, 63.9%的学生认为现在学习数学的勤奋程度同高中相比明显下降。

3.对于数学学习方法,尽管有58.8%的学生认为“原来高中的学习方法不适用于大学数学的学习”, 但仅有18.9%的学生找到了合适的学习方法。只有四成的学生在学习新概念时,会把学过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对照、比较和分析。

4.对教师教学方法的适应性分均值比率为64.3%,

为三项因素均值比率最低,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适应性最低。只有11.3%的学生完全适应大学数学教师的授课方式。

(二)学生数学学习适应性与成绩的回归分析

用回归分析法研究学生学习适应性的三项因素与数学成绩之间的相关关系,寻找出哪些因素对数学成绩的影响最为显著。通过SPSS统计软件中“分析—相关—双变量”得到表2。

表3显示,“**”为p<0.01,相关极其显著。说明数学成绩与学习适应性的三项因素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单击“分析—回归—线性”菜单项,进行因变量和自变量的回归分析,建立最优的回归方程。根据样本数据的计算结果,得到表3。

系统先将与因变量Y(期末成绩)关系最密切的自变量X1(学习态度)引入模型,建立Y与X1之间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1:Y=39.868+0.743*X1,而后又引入X3(对教师教法的适应性),从而建立了Y与X1、X3之间的二元线性回归模型2,得到回归方程:

Y=34.248+0.551*X1+0.62*X3

回归结果表明,学习态度和对教师教法的适应性这两个因素对数学成绩的影响达到显著性水平。学习方法虽然与数学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但在建立的模型中却未被加入,说明它对成绩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另外,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水平皆小于为0.05,说明建立的回归方程是有效的,可用于对因变量值的预测。

(三)不同任课教师的学生学习适应性及成绩的差异性分析

上面我们分析到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适应性最低,在这里我们重点分析一下不同的任课教师,学生数学学习的适应性及成绩有无差异性?对学生学习适应性及考试成绩分别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了回答此问题,首先我们对数据按“教师编号”进行拆分,利用SPSS中的描述性统计,得出表4。

我们运用Kruskal-WallisH检验,对不同任课教师的数学学习总体适应、期末成绩差异性分析,渐近显著性(2-sided)p=0.000,拒绝原假设,认为差异非常显著。

可以看出,不同的任课教师,学生的数学学习适应性和成绩差异非常显著。学生学习总适应分的均值在94.16分到104.79分之间,适应性水平偏低,标准差在9.110到15.688之间,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期末成绩亦然。虽然学生的期末成绩来自不同的课程,试卷的难易程度也不一样,学生的成绩固然会有一定差距,但是我们还是不难发现,像33号教师,所授班级学生的平均成绩只有61.49,是所有均值的最低分,并且学生的总适应分均值94.16,也为最低。而27号教师班上的学生成绩均值为88.65,标准差为9.586,是所有任课教师所授的学生成绩最好的,差异性也为最小,学生的总体适应均分为104.79,为最高值,学生对该教师的教学最为适应。通过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两位教师所授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适应性,27号教师均值为24.3,而33号教师均值为20.0,是三项因素中均值差异性最大的一项,学生对33号教师的教学方法最为不适应。有68.7%学生认为27号教师的提问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思考,而对33号教师,只有29.4%学生认同。半数学生认为33号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调,只有13.9%的学生认为27号教师方法单调。

三、反思与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大学新生数学学习的总体适应性水平不高,在学习态度上表现为很大的差异性,对教师的教学方法适应性最低,而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和成绩影响非常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对教师教法的适应性对数学成绩的影响非常显著。如何让我们的大学新生更快地适应数学学习、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和管理者要努力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做到“以教适应学生的学”。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大学新生刚经历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高中时代,许多学生在心理状态上存在放松情绪,学习态度松懈,无学习目标和动力,缺乏对自己能力和知识水平的客观认识;同样,许多新生一开始对大学生活充满憧憬和向往,但是进入大学后发现,大学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大学高深的知识学习现实告诉他们,要学有所成,仍然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学生心理上存有挫折感和失败感,尤其对难度较大的数学课程更是缺乏学习热情。在调查中,只有45.3%的学生“对大学数学感兴趣”,且过半数的学生认为自己现在的数学学习比较被动,在27号教师所授学生中,有89.5%的学生选择了“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而对33号教师,只有48.9%的调查对象做出同样选择。积极的态度不会自动涌现,它需要我们的教师或教学管理者在教学教育过程中去激发、去培养。教师可通过理想信念教育、专业思想教育等形式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调整学习心态,增强学生的内部动力,使之尽快进入学习角色。并通过鼓励、鞭策、教导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3]。

(二)着力改进教学方法

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取得了众多成绩,但教学方法的改革虽有不少试点,却尚无明显的突破。灌输式、保姆式、应试型的教学方法目前仍占据着讲坛,严重影响着创新人才的培养[4]。数据分析显示,新生对教师教法的适应水平在三项因素中最低,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不适应性,只有11.3%的学生完全适应大学数学教师的授课方式。33.2%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调,77.3%的学生认为“大学数学中的有些概念比较抽象,很难理解”。我们的任课教师不仅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更要加强对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改变过去“填鸭式”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研究性学习方法,即在好奇心驱使下的、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生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能更好地实现从讲堂到学堂的空间转变、从先教到先学的时间转变、教师从“教授”到“教练”的角色转变[5]。真正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三)注意教学内容的衔接

与高中数学相比,大学数学教学知识点较多,每堂课的容量较大,概念较为抽象,加之大量新数学符号的出现,逻辑语言的运用,使学生难于理解。在本次的问卷调查中,只有53.4%的学生选择“教师有时会让我们联系或对照高中数学的相关内容”。所以我们的教师在讲授大学数学内容时要注意与高中教学内容的联系,尽量避免知识梯度过大。并根据青少年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已有研究,帮助学生剖析大学数学与中学数学之间的联系,在教学时向学生介绍相关内容的形成与发展,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激活学生的先前经验,以降低学习难度,这样不仅可挖掘知识体系方面的联系,还可挖掘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观念方面的联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6]。任课教师更应该关注高中课程内容的变革,对于某些高中未教但却是大学数学基础的内容,或者涉及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应及时补充,以免形成“空白”造成脱节。

(四)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仅要将知识本身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学习资源,获得并使用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行创造性学习。作为基础的数学教学更应把传授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重点。在调查中仅有18.9%的学生找到了合适的学习方法,前述33号教师所授的学生中,有76%的调查对象在大学数学课上,不管懂不懂,先把教师讲的内容记下。因此,我们的任课教师应全面熟悉和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实际,根据他们的认知特点及心理特点,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启发思考、学习方法引导和辅导自学等方面,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觉、主动、创造性地学习。教师在指导时,应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和全方面进行指导,不仅要对学生的预习、听课、作业、复习、考试等系统学习的主要环节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明确提出对知识内容进行反思和回顾等学习要求,以将书中的知识内化为他们自己的知识结构。真正将大学生的学习引导为一种充分发挥其自身潜能的自主性学习,并成为其一生受益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映红.普通高校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2011,(12).

[2]田澜.我国中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4,(2).

[3]袁洲.高中、大学数学学习衔接问题的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05.

[4]马知恩.深化教学改革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1,(3).

大学生调研篇7

关键词:生命存在;生命意识;生命价值

一.研究背景

(一)问题的提出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这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非常具有影响力的一句话,我们大家都不陌生。珍爱生命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然而长期以来,大学生不珍惜生命、摧残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一、自杀。有资料显示:2002年,大学生自杀案是27起,2004年是68起,2005年是116起,2006年是130起。[1]2008年10月份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我国15-34岁人群中,自杀是第一位死亡原因,占18.9%。二、伤害他人生命。大学中,残害他人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2004年,马加爵成为将四名同学杀害的疑犯;2007年1月15日某媒体报道,南京某名牌大学研究生因感情纠葛,被人围殴时持刀捅伤6人,更令人不解的是,当这一消息传开后,他居然被人推为“校园英雄”。[2]三、虐待小动物。2002年清华大学生硫酸泼熊的事件,2005年复旦大学研究生虐猫事件等等,这些案例都曾轰动一时,举国震惊。然而,在事件告一段落之后,我们不禁开始思考,是什么样的价值观让这些被称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做出如此极端的事来?很明显,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生命意识淡薄,不懂得珍惜生命,不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些无不呼唤着生命意识教育的到来。

(二) 生命意识的内涵

孔庆蓉认为生命意识是个体对生命的理解与态度,是人的生命为了适应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依据先天的基因,加上后天的教化而形成的对于生存和生存价值的体认和感悟。[3]连淑芳认为生命意识就是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生命的存在,并且认识到生命之间的联系。

台湾著名学者高震东先生对学生做出过如下解释:学生,学者,首先要学习生活的基本常识,其次要学习生存的基本能力,最后还要明白生命的意义。因此我认为生命意识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生存意识。生存是谈论生命的首要条件和基础,只有生命存在,发展的可能心才存在。2、生存能力。生存能力石对生存意识提出的要求,仅有生存的意识还不够,还要学会生存,有生存的技能和条件。3、实现生命价值。人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不仅在自然界生存着,还能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发展自己,实现自己存在的价值,即实现生命价值。

(三) 我国生命意识教育的实施现状

近年来我国生命意识教育进行了一些探索,关于生命意识教育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这些研究关注的对象大都是青少年的,有关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研究很少,而且这些研究只是关注与个体的生命,对群体的生命价值的探讨就很少了。

2002年国内首场生命意识教育大型讲座在武汉大学展开,这个讲座的主题是“生命智慧—如何善待和开发仅一次属于你的生命”,深受相关群体欢迎。2004年我国第一个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的课程,在北京中加学校正式开设。2008年,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开设的的《开学第一课》“知识守护生命”大型公益节目,以生命意识教育为主题,倡议全国中小学生每年每学期都进行应急避险教育,为青少年补上了生命教育的开学第一课。这些引起了人们对生命意识教育的广泛关注,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瞩目下,“生命意识教育”已经深入到各大学校园。一些杂志和媒体报道也开始涉及到生命意识教育的话题。

二、研究程序

(一)研究对象

对上海、兰州、沈阳、石家庄、南京五座城市的6所高校进行了调查,发放了1000份大学生生命意识的问卷,有效回收率96.3%,这些学校都是全国统一招生。接受调查的学生中:男生有463人,女生537人;理科专业的学生有439人,文科561人;生源地持城镇户口的有425人,农村户口的有575人,这就决定了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

就生命意识教育的发展、国内外生命研究的现状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文献检索的主要途径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论文数据库、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等。

2、问卷调查法

本问卷采用的是河北经贸大学许海元负责的《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现状调查与研究》课题下使用的问卷,对1000名前所述地区的高校学生进行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涉及生命存在的认识、生命安全意识感、自我生命体验 、对自杀与死亡的态度、生命意义与价值等方面。

3、 资料分析法和深入访谈法

笔者对200多名大学生进行有关生命意识问题的访谈,并对他们的回答进行文字资料分析,旨在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生命意义及内涵的看法,探讨教育对策。

三、分析与讨论

(一)结果分析

1、大学生生存意识强烈,生存能力有待提高

大学生调研篇8

关键词:假期生活现状 存在问题 建议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4.210

一、总论

假期是大学生活的具体存在,如何度过假期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大学生一年的寒暑假、周末、法定节假日等假期累计约187天,占全年总天数的51.2%[1],而寒暑假累计天数约占总假期的50%。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网上论坛、面对面交流等形式,对在校大学生假期生活进行了调查。其中,问卷共发放1100份,回收1096份,有效问卷1088份,有效率为98.9%。

二、具体情况

从相关调查数据中可以得知,在校大学生的假期生活现状如下。

<D:\123456\学周刊・上旬刊201602\飞腾\飞腾 接排 2 126-240\关于大学生假期生活的调查研究.tif>

1.留校学习,巩固专业知识,继续深造。近年来,出现了“考研热”“考公务员热”等现象。这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更深层次知识的渴求,更体现了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迫切需要。而且,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科技社会的迅速发展,对知识层面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大学生已不再满足于为期末考试所学的知识,而是通过考研、考双学位等多种形式,提升自己的学业水平。假期时间成为了在校大学生努力深造的黄金时段。这在大一大二学生中并不多见,而在大三大四学生中比较普遍,约占调查总人数的21.3%。

2.社会实践拓展视野。马克思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再好的真理,没有付诸实践也不能说明什么。大学生代表了文化层次的较高水平且处于成年阶段,思想变得越来越成熟,捕捉事物的眼睛也越来越锐利,所要获得的能力也逐渐表现出需要的紧迫性。假期生活社会实践,是增加社会阅历,拓展视野的绝佳机会。本次调查中约72%的学生选择社会实践来充实自己,为将来建设祖国而努力着。

3.无所事事,玩游戏,睡觉。著名教育家潘光日先生说过:“学习没有止境,也就不宜有长时间的间断。”假期并不是让人放纵自己无所事事,而是让人脱离固有的教育模式,开始一种全新的、更自由的学习方式。显然,这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白白浪费了假期的宝贵时间。

三、大学生假期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的假期生活丰富多彩,但其中存在不少问题,值得反思。

1.对假期生活没有具体规划。即使部分学生有规划,但却没有具体的实施。以往调查显示,仅有35.6%的学生是比较有计划地对待假期的。这从大学生对待假期的观念里也可以反映出来,仅44.4%的学生希望自己的假期有计划,仅30.2%的学生希望自己的假期生活充实忙碌[2]。同样,在本次调查中显示,留校大学生中仅有少数对假期生活进行了合理安排,有明确的学习方向,而绝大多数学生对学习哪方面的知识并无明确目标,而是随心而定。

2.社会实践传统劳动工作多,专业相关岗位较少。调查显示,在社会实践中,在外打工从事普通劳动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2.7%,而参加“三下乡”活动和志愿者的人数仅约占总人数的7.9%。问及原因时,多数人说,像这种更能锻炼人的机会太少,竞争太激烈。现如今,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持反对意见,愈来愈多的企业不喜欢接受社会实践人员。据日前TEAM杂志针对国内企业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70%的企业已经不愿意接受假期社会实践学生,认为实习生不方便企业管理的有63%,有81%的企业不会为实习生安排补贴[3]。这说明社会相关机制不完善,社会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并不是太重视,同时也反映了企业对大学生实训没有起到较好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3.除大学生个人主观上不重视外,外界的指导也较少。本次调查中显示,56.8%的学生表示,各大高校对假期生活几乎从来不进行指导;40.3%的学生表示,家长对自己打算如何度过假期几乎从不过问。

四、对大学生假期生活的建议

假期意味着全面接触社会,重新审视自我的机会。因此,假期的合理有效安排和计划实施,以及学校、社会、企业的正确引导,对大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1.制定详尽计划,严格实施。对大学生自己而言,假期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大家对此应有正确的认识,在假期生活中应有确切的目标,并对此目标做一个详细的规划,然后坚持实施。即使因为什么原因耽搁了,也要及时做调整,保证假期生活的有效性。

2.加强对假期生活的指导。对于学校而

言,应积极引导,通过开展“假期生活如何安排更有意义”“假期实践岗位如何选择”等诸如此类的讲座,让大学生更加了解假期存在的意义,更好地选择实践岗位,让汗水流得更有价值。

3.多开设实习位点,给大学生提供实训机会。对社会和企业而言,社会应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应对大学生多点关爱,建设更多的大学生实践位点,培养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相关企业应多给大学生一些实训的机会,让他们在常规经营中了解公司运营模式,更好地找到自己的定位,从而为之努力拼搏。

五、结语

人生不是为了计较得失而存在,而是为了整个过程而存在。假期不是为了放纵自己而存在,而是为了潜在蜕变而存在。一个有意义的假期不在于你做了什么,收获了什么,而在于你的所作所为有没有让你成长,有没有让你和你的梦想更近一步。大学生肩负着民族复兴和祖国的未来,要充分利用各个时间段,不断提升和丰富自己,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小彦.大学生假期生活现状概述及建议[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2).

[2]经素.尹志丽.当代大学生假期闲暇生活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

[3]毛静,徐原久.关于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的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8(2).

基金项目:本项目在山东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平成,获得2015年度大学生研究训练(SRT)项目支持,项目编号为:2015147。

本文的通讯作者为陈亚楠。

作者简介:

大学生调研篇9

关键词: 自由学习 人本主义 新型课堂 问卷调查

一、研究的现状与意义

(一)研究现状

当生存需要得到一定的满足时,人们开始把注意力转向周围的世界。学校就是在探索周围环境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学校”一词源于希腊,意思是“休闲”,因为在当时的希腊,本来总是劳动的人后来有别人代替了他们,所以他们就有了空余的时间和精力聚在一起进行讨论和学习,于是就形成了最初的学校。而在这样的背景中,“教师”的意思是学习者的“引导者”。“纪律”是来自拉丁文,意为“教和学”。在中国古代的甲骨文里,最早的“学”字比后来的那个“学”在中间的地方少了个类似“盖子”的形状的笔画,当时创造这个字是代表着原先的孩子们是用自己的双手摆弄操作,由最初没有“盖子”的主动探索学习,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变成加上“盖子”的规范化学校课堂式的讲授。而古代的“习”字代表着一只鸟飞跃太阳,飞过时间,即代表目标。由此看来,最初的学习动力及学习过程是美好的。“学习”应该是人的一种本能,是一种过程,而非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学习应是人生而俱有的,是人生活的必需,也是人快乐的因素。这么说来,我们的古人就已经早早领悟并提示了“学习”的真正含义,可为什么随着时代的发展,制度的健全,生活的提高,现在的教育者和学习者越来越多地在教育和学习的途中不知所措?现行教育制度下的孩子们,又有几个真正拥有纯粹的学习动机呢?因此,一个高校教育者有必要针对当今高校的教育现状与孩子的学习状态做一下调查研究,看看现在大学的课堂教育与学生的学习心态,与这最初的本源的含义,是否还一致呢?

笔者是在一个大专学校从事英语教学,到这里的孩子们高考成绩都不太理想。在接触交流中,我觉得他们其实代表了中国学生的大多数,因为在任何一个班级结构中,优等生不可能占大部分,占大多数的永远都是成绩中下的学生们,他们代表着绝大多数学生的思想、感受和需求。今天的大学课堂教学表现出“单边化、交往形式简单化以及交往载体不可超越性等不足”,很多同学对此有更深的亲身体验:尤其在片面依赖多媒体教学工具手段下,教师无法调动课堂情绪,学生学习积极性自然不高。“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在众多大学成为时髦用语,这都体现出校园中“功利思想”的泛滥和不适当的“自由”学习的恶果。

学生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样的教育?什么样的教师?现在的教师与学生最和谐的角色关系又是什么?这让我想到了一些名校的校训: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校训“the truth shall make you free”译为“真理必叫你们自由”;斯坦佛大学的校训“the wind of freedom blows”译为“让自由之风吹拂”。这样的校训似乎真如春风一样可以吹进学生的心里,引起共鸣,那就是“自由”两个字。自由,这个在大学课堂上已是一个无法逃避的词语。我们要怎样的自由,不要怎样的自由,学生感受到的自由和他们需要的自由,这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研究的意义

梁启超有言:“不自由毋宁死!”真实地反映出追求自由是人类灵魂的真谛和自然。其实现实中有真自由,有伪自由,有全自由,有偏自由,有文明之自由,也有野蛮之自由,这正是今天的大学课堂的真实写照。“自由”二字是每个人所向往的。可是往往在大学课堂上,现实中处处出现不适度的自由。教师给学生不知不觉地套上了枷锁,同时也给自己和这个课堂的灵魂套上了无形的枷锁,从而令双方都非常疲倦。

自由从来都是有条件的。如果我们考察一下英语中的表达“自由”的两个词:freedom和liberty,我们就会发现:freedom是指原始生活中的无拘无束的自然生活状态,它反映了人的一种主体性要求;liberty,则是指权利和义务,它反映了人与社会的关系,体现出自由的客体性。两者结合,才是全面的自由含义。黑格尔认为自由不等于任性,自由不是不要结束,那种没有束缚的自由,其结果是最不自由。什么才是大学的自由理念?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理念是大学的中心价值吗?在西方历史上,学习自由的思想和实践直到19世纪才真正出现,那时洪堡、费希特等人创建的柏林大学自开办之日起就把学生的自由融入他们的办学思想中。其中,“学的自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正确方法指导下,在专业学习上拥有探讨、怀疑、不赞同和向权威提出批评的自由,有选择教师和学习什么的权力,在教育管理上参与评议的权力……”总的来说,学习自由应包括“选择学什么”的自由和“形成自己思想”的自由。那么在当今的大学课堂上学生是否有了这些真正自由的感受了呢?回答是否定的。

基于以上的观点,本研究站在许多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认真调查和理解大学的自由现状,提出未来的自由之路。通过几方面和多角度的调查,对大学生的自由意识和自由环境进行反思,研究的目标是让广大学生和教师看清楚现在的教育现状和学习心态,启发自己真正的大学“自由”学习状态:“通过自己的选择引领自己。”

二、研究的内容

(一)研究内容

福州闽江学院爱恩国际学院拥有六个系、多专业将近2000名的学生,年龄为18到21岁不等,共有中外教师60名左右。利用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笔者计划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进行几个方面的调查,并设置调查问卷。与学生部的辅导员及学生会中心合作,带领学院多位学生干部进行调查,并做好资料收集统计工作,让所有参与人员在调查过程和总结中获得深层次的体会与思考。

此次调查通过问卷法收集了中澳专科及中美本科的大一和大二15个班450名学生的真实想法,获得了较完整的第一手资料。调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进行。

1.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及原因的调查。本研究是为了描述大学生在各种不同的课堂情境中的行为体现,尝试揭示行为的规律,探讨影响学生课堂行为的因素。研究的具体问题包括课堂上学生课堂参与行为、学生非听课行为、学生听课行为的类型及影响因素,以及在这些行为中自由意识的成分和影响两个方面。进行此调查的方法采用问卷方式获得资料,从学生角度分析他们的困惑和需求,以及需要改变的方向,挖掘学生课堂行为的主要问题及形成原因,从而有效指导教学。

2.教师的话语行为及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影响的调查。教与学是不可分的,学生的行为需要调查,教师的行为也应该调查。教师作为教学实施者乃至研究者的作用日益得到再认识,并随着“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的出现和推广,越来越多的教学理论研究开始关注大学课堂教学过程及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问题。因为笔者是一名英语教师,所以此次研究主要针对英语课堂中教师的话语或行为类型对学生课堂表现的不同作用及其上述各方面对学生的学习心理的影响。

关于教师课堂表现效果方面的调查主要通过问卷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课堂上不同教师的讲课状态对听课效果的影响,从教师的语言艺术、精神状态、表情语气、纪律管理,授课内容、难易程度及教师对讲义的利用程度等几个方面进行具体探讨,了解上述因素对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影响;调查的内容还有,教师对学生的正面积极语言或是消极批评或督促,哪一种更受学生欢迎?学生印象中的教师类型?学生兴趣程度与课堂教师行为的关系及其课堂效果;学生逃课或不听课的原因;教材使用效果,考试效果等几个方面,从而对自由大学课堂的构建、教师不同个人特质及其不同话语行为特征的研究等都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启示。

3.新型教育方法:开放课堂方法的实施与效果的调查。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开放课堂是一种典型的研究性学习的课堂组织形式,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真实创设的情境中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在研究过程中获取知识、技能和自身发展潜能、个性的学习活动。具体说来,在开放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任务,自己组织学习过程,自己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而教师创造一个自由平等的平台,注重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组合协作,培养学生研究和探索的创新能力。这就类似一种契约式自主协作学习的模式。因此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法调查,探讨出真正合适的开放课堂,即真正受欢迎的自由学习的活动及方式。

4.学生心中所期望的大学学习及生活的调查。一位小学教师说:“作为一名教师,我必须首先慢下心来去倾听学生的声音——去享用这些时刻,去珍视他们所说的话,不论这些声音是高声还是低语,是礼貌还是愤怒,也不管它们是否与主题有关。”学校、教师要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真正的需要。因为表面的自由不是学生想要的,真正的学习自由感和自主成就感才是他们追求的。本研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他们关心的问题,如当今大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上大学的初衷、对于大学纪律的态度、大学时间的安排、大学生自我表现及人生规划、学习目标、学习态度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

(二)研究步骤、方法及预期成果

研究步骤:四项调查按顺序分别进行,从2012年10月开始到12月结束,主要针对中澳大专大一大二学生以及中美本科大一大二的学生,共15个班级,450人左右;2013年3月进行数据统计工作;7月进行总结分析和策略研究;2013年8月整理成文。

研究方法:本问卷从四个方面进行考察,有层次、有重点地提出了45个问题,每个问题有个选项:完全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介于符合与不符合,比较符合,完全符合。经过统计,共收集学生的问卷340份,294份有效,有效率达到86.5%。其中大一学生的有效问卷210份,大二学生的有效问卷84份。

预期成果:本调查的最终结果大致有几个方面:学生课堂问题及效果的表现及主要成因;教师在自由学习中的促进者角色的表现情况及“人本主义”的有序自由下的教学技巧;新课堂方法下学生与教师最和谐也最积极的关系或状态;全人的大学学习的设想与对高校教育管理者的启发。在调查研究增强了试学生对自由学习的兴趣,在院内及院校间引起了较大的宣传热潮。通过研究结果分析报告提出的数据,做出相应的符合学院情况和学生心态的策略,使学生实现自由的学习,通过自己的选择实现目标。

三、研究结果的具体分析与启发

(一)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及原因的调查

本问卷调查针有层次地设置了10个问题,重点考察受调查学生的课堂主要问题行为的表现及其原因的自我分析。其中,课堂问题行为方面,大部分的学生都认为自己不存在以下问题:上课睡觉;看课外书或做其他科的作业;上课经常迟到或早退;课堂上传纸条或与同学聊天;经常故意逃课或上课吃零食。所统计出的数据中,69%和68%的被试学生都认为自己“故意逃课或者迟到早退”的考勤问题是完全不符合的;而与之相对比的是,在这些课堂问题表现中,对于“课堂传纸条或与同学聊天”则有将近14%的学生认为自己符合或者比较符合的。尽管如此,调查发现最普遍的课堂问题是另外两个:大约21%的学生认为自己对于“经常上课开小差或发呆神游”是符合或比较符合的;21%的学生认为自己对于“上课经常玩手机或MP3,MP4之类电子产品”是符合或比较符合的。这个醒目的数据告诉我们高达五分之一甚至更多的学生每天在课堂上思想开小差、走神、玩手机等是常有的事。另外,关于问题行为的原因的自我剖析,调查从两个方面进行提问,结果高达67%的学生认为“班级环境或同学氛围对课堂问题行为影响很大”,40%的学生认为“个人或家庭因素对课堂问题行为影响很大”。

根据以上的数据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课堂问题行为虽然多种多样,根据学生的选择可以看出对于较客观约束性较强的考勤制度方面,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违反,这或许与学校、教师不断地强调与相关制度管束有关;但是对于那些与个人自我约束性有关的问题行为,学生的违反概率则提高,产生这种现象是因为相对考勤来说,部分教师在课堂中难以发现这些问题并加以和规范管理约束,因此造成学生自我约束力的下降。以上两种表现告诉我们,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与相对应的制约措施有很大关系;2.高达五分之一甚至更多的学生每天在课堂上思想开小差、走神、玩手机等是常有的事,是最普遍或最严重的课堂问题行为,从行为特点我们看出开小差或玩手机是个人的主观行为,教师难以发现并立即给予纠正,而且这些行为具有类似“沉迷性”或“上瘾性”的特点,也就是学生一旦参与,容易陷入其中甚至忘记时间空间。这就需要教育者根据这些问题行为本身的特点认真思考相应的解决对策,提示我们规定课堂上不允许手机玩就可以减少很多问题呢?不用手机等电子设备难道可以制止学生思想开小差吗?要解决这个问题还要从根源上入手,让学生主观上对课堂内容产生兴趣,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3.关于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学生普遍认为班级环境或同学氛围比起个人或家庭因素影响更大,也就是环境因素大于个人因素。这说明班级学习氛围的重要性,集体方向或团队力量的不可忽视性。教师在这个方面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及影响作用,思考如何让每一个学生融入到一个好的团队,调动所有团队成员参与其中,并使团队活动贯穿课堂始终,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新型课堂的研究方向。

(二)教师的话语行为及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影响的调查

本问卷调查设置了17个问题,重点考察课堂上教师不同的话语或行为与学生听课效率之间的关系及当前学生普遍的学习状态和心态。其中关于教师课堂上的行为是否影响到学生专注于课堂的问题,其调查结果及相应结论如下。

1.大部分学生认同如果“教师上课讲解得清楚明白”,“教师上课充满热情,精力充沛”,以及“教师上课没有发牢骚”和“教师不会只照着讲义无聊的讲课”,那么他们就会专注于课堂;尤其是认同前两项的学生人数高达55%和59%。有47%的学生不认同“课堂上的老师经常对同学们的违纪视而不见,因此会不经意做其他事”,这可以反映教师对于课堂纪律普遍处于认真管理或监督的状态。关于“课堂上老师的授课内容过于简单或太难而使你不想听课”的问题,则有42%的学生不同意,而27%的学生则是选择介于符合与不符合之间,可见学生上课状态并不是完全取决于上课内容的难易程度。关于“老师上课声音低沉,表情严肃无生气导致你不想听课”这一问题,则选择各项结果的学生人数基本相同,说明学生上课状态与教师的声音或表情影响关系不大;但是,68%的学生认为“课堂上,老师的称赞,信任或鼓励比起批评来说对你的听课更起积极作用”符合或比较符合,说明学生普遍喜欢教师的积极性语言而非消极性语言。

2.关于学习状态方面,有将近一半的学生认为上课不想积极发言的状态因老师而异,也就是并不是所有课都如此。另外,高达52%的学生认同上课的表现要视他们当时的情绪、兴趣或精神状态而定,可见主观因素尤其是兴趣和情绪方面对课堂表现的影响是较大的,这一点在另一题中更得到肯定,即将近52%的学生同意“如果你对课程感兴趣,你不会有课堂问题行为”。关于学生逃课或不听课主要原因的探讨,有38%的学生选择了对课程不感兴趣,而只有21%的学生选择是因为不喜欢该授课老师,这个调查进一步说明学生心目中,对于课堂内容或活动的兴趣是影响课堂状态重要因素。

3.关于学习心态方面,15%的学生认同“只要不被抓住,撒谎或作弊没什么不好”,48%的学生不认同,但是15%的认同率说明了大学校园作弊心态是不可忽视的;44%的学生认为不是对所学课程或教科书不感兴趣,尽管这个数字没有超过一半的人数,但说明教科书和课程的兴趣性还是有待提高;21%的学生认为“大部分老师冷漠,不留情面,或偏心,让人讨厌”,而48%的学生不同意这一点,高达五分之一的学生对现在授课教师有反感情绪,应该引起老师们的反思;关于大学英语课堂的看法,49%的学生认为英语课还是有帮助的。

(三)新型教育方法:开放课堂方法的实施与效果的调查

在开放课堂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任务、组织学习过程、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在课堂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要创造自由平等的平台,注重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组合协作,培养学生研究和探索的创新能力。也就是说,开放的课堂更多的是基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学习契约式的自主学习,目前许多课堂尝试普遍应用的小组任务活动和竞争的教学模式正是一种过渡性方式。本问卷调查针对这种新型教育方法设置了7个问题进行调查,以便了解学生的相关认知和接受程度其调查结果如下:

1.45%的学生明确支持以下两点:“比起个人表现,更喜欢参与小组活动或竞赛”,以及“比起老师为你制定任务或目标,更喜欢自己或小组制定目标并实现它”。由此可见,在大学课堂中,大学生普遍喜欢参与团队协作与团队之间竞争的,在任务目标的制定和实现方面大学生比较喜欢自主选择,这或许与大学生的年龄层次与心智成熟特征有关,不喜欢被牵着鼻子走,有了更多的自主意识。

2.关于“老师与你制定契约式的自主学习模式比一般的模式更能调动你的积极性”这个问题,有将近40%的学生选择介于符合与不符合之间,而选择符合或较符合的学生人数有37%,超过选择不符合的人数。这些数据对比后反映出几点现实情况:学生心目中还是倾向于认同或愿意尝试这种新型的契约式的自主学习模式;40%的学生选择了一个模棱两可的选项,说明学生对这种新模式比较陌生或不了解,间接反映出学校中教师尚未有人或极少数有去实践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更多的还是传统的灌输式或互动式的教学,没达到普遍的自主学习的模式状态。

3.关于对学校目前教学现状的认知程度,问卷中也设置了几个问题。其中,14%的学生认为“在学校里,与老师意见相左是件冒险的事”;23%的学生确定“学校实际上一般不鼓励创新”;40%的学生认可“实用的知识一般是在校外获得的”。这几个数据共同体现了在实践教学中,学校对创新教学和实用教学的实施情况和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另外,有一个问题很有巧妙,就是“教育最重要的两部分是考试与分数”,设置这个问题的初衷是想考察现在的学生是否仍然处于应试教育的思维模式和压力下,得到的答案是16%的学生认为“完全符合”,而52%的学生则倾向于不认同。这个数据告诉我们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只重视考试与分数,或者说,学生的考试压力仍然存在问题。

(四)学生心中所期望的大学学习及生活的调查

为什么要上大学?进入大学之后,你所感受到的真实的大学是什么样的?而真实的大学学习和大学课堂是否令你感到失望?在你心目中,大学和大学生应该是什么样的?其实这些问题,在学生中一定相互讨论过或者思考过,本问卷调查设置了11个问题,了解大学生的真实想法和状态,得出考察结论如下。

1.关于上大学的原因,44%的学生选择“是因为自身对大学或专业的追求,向往和期待”;38%的学生选择“上大学是因为家人的期待或要求”。后一数字表明还是存在大量的学生不是因为自身的期待或追求而选择上大学或学习这个专业的,这与我平常在对大一新生入学教育课上的调查提问结果也基本吻合。这结果家长们需要反思,为什么上大学不是孩子自己的选择,更多的是家庭的决定。另外,是不是现在的大学生对大学的期待值真的在降低?

2.关于大学生现在的精神状态和学习心态,29%的学生认为“当代大学生的确存在几个问题:不懂感恩,性放纵,爱慕虚荣,精神萎靡不振等”;25%的学生认同在大学里,没有明确的人生规划;高达46%的学生承认自己“经常在考试前临时抱佛脚”。这些数据都不容乐观,一方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职业规划问题除了学校之外,,家庭和社会全都要给予重视。另一方面,中国多年来积淀下来的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和问题亟待解决,这更需要教师和管理部门倡导引进和实践新型的教育模式。

3.在这些问题中,有一个数据最为醒目,就是高达63%的学生认为“大学的课堂纪律规定可以更宽松自由些(比如点名)”,这反映了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不够自由,处于被束缚的状态,尤其是课堂上一些考勤纪律要求与理想中的大学不相吻合。笔者认为可以把普通院校的做法与一些世界知名高校进行比较,从中发现问题的本质。另外,40%的学生认为“大学课余时间不应该是学习”,58%的学生认为“大学应该以社会实践或实践课为主”,这反映出大量的学生对现在过多的理论课并不满意,认为应该为社会实践做出更多的准备;关于大学生活表现方面,有27%的学生认为自己不表现自己的原因是因为害怕犯错误,23%的学生不懂得安排学习和休息的时间,1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成绩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能力而非自己平时的努力。这三个数据说明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处于极度被动的状态。

四、研究的结论:追本溯源,建设以人为中心的新型自由大学课堂

根据以上四项研究所得出的数据和结论,结合大学教育现状和教育目标,提出以下几方面的知识。

(一)要想杜绝或减少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教育者需要从根源上发现这些行为的特点和因素,并有的放矢地制订相应的解决方案。由调查可知,课堂问题行为主要表现在个人主观性和“沉迷性”的特点,更多是源于环境和班级氛围因素,因此我们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不仅仅是考勤等制度就足够,还必须深入学生中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从“人的内在思想”层面吸引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课堂内容和活动中,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思辨能力,鼓励有不同的想法甚至对课堂任务目标建设的各种意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懂得自己既是参与者,又是负有责任的一方,充分调动参与竞争的意识。例如,笔者曾在课堂上组织过很受学生欢迎的活动,让学生之间相互监督或纠错,要求他们对自己的表现和决定承担风险。

(二)第二项调查反映出,学生对课堂内容的主观兴趣性高于对教师个人的喜爱程度;教师的积极性语言效果远远高于消极性语言,如鼓励、称赞、信任的话语及清楚的表达,充满热情的演绎使学生感到愉快,提高听课兴趣;但五分之一的学生对授课教师反感,超过二分之一的学生对教科书或课程没有很浓厚的兴趣,这一些情况清楚地告诉我们,课堂建设的重中之重仍然是如何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教师应该多使用积极性的语言表达,提高个人魅力——为人处世的魅力,给学生提供正能量。是新课堂模式下教师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方向。

(三)关于新型开放式课堂,从调查结论中得出两点肯定:①学生更喜欢参与团队协作或团队之间的竞争。②学生更倾向于接受或尝试契约式的自主学习模式。另外,调查还展示了一个现实情况:学校的创新教学和实用教学方面不能满足学生们的需求,以及学校的应试教育目的或氛围仍然十分严重。开放式课堂是理想,而应试教育,传统教育及非实用性教育则是目前的现实,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如何拉近,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和思考的根源性问题。实践、改革、尝试、进步,是最实际的解答和途径,值得每一位老师认真履行。

(四)如何提高大学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期待值?大学生在人们心目中是否还能恢复曾经的更多正面积极的形象?以上的调查已经很清楚地告诉我们:怎么做?怎么入手?我们应该从现在就开始,增强大学课堂内容的实用性,各种纪律制度应从人性化角度思考或改变,重视某些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和应试心理;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道德建设。人生规划与文化教育同等重要,需要引起学校更多的重视。

总而言之,“A teacher should take a hand,open a mind and touch a heart...”这句简单的话中说到了学生希望的老师应该是什么样的:支持协助学生,开启他们的心智,与他们的灵魂打交道,真正了解他们心灵的需要,真正地懂得学生,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

最后,感谢福州闽江学院爱恩国际学院的领导与各师生提供最大的支持与帮助及全体学生会的同学的辛勤努力。

参考文献:

[1]伍新春,康长运主编.自由学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健敏著.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美]林格伦,章志光.课堂教育心理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

大学生调研篇10

     一.对内职能的完善 

    下一年度调研处首先必将完善目前已有的职能.作为学生会的"纪律检查"部门,我们将不断完善对各部门及其干部的监督和考核.总结上一年我们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自身摆正位置,吸取教训.在过去的基础上做一些合理的变动.例如干部监督考核的日常化,不把考核集中放在年末或学期末,避免了因时间紧而草率行事的情况,将考核正规化、合理化;使得干部能够重视考核,按规章制度办事. 

    同时我们依然要重视对各部门的监督工作,责任到人,每个部门都需要专人负责.重视对各部门活动的监督,从策划到组织开展,以及后续的活动影响我们都需要有详细的记录.当然也不能忽视对各部处日常值班和例会的监督. 

    定期将我们所掌握的各部处情况向主席团汇报,让我们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而此功能往届我们并没有真正运用好,或者说是忽视了.相信这也是我们的考核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的一个因素. 

    二.对外职能的发展 

   我们的对外活动主要是"绿色行动",这是学生会的品牌活动,做的主要工作就是以调研、座谈、交流等形式开展关注同学们学习、生活等方面问题的一系列活动.我们的宗旨就是"让绿色充满校园".下一年度我们将就现在在全国高校都是热门话题的食堂菜价问题开展一系列活动,例如调研、召开后勤工作会议等.如果团委允许的话活动可以延伸到合肥其他高校.作为学生会的一个重要部门,应该担负起责任,以合理的方式解决我校食堂菜价问题,真正起到学生会应有的作用. 

    我们的主题不需固定,需紧密关注校园和学生动向,为同学们及时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下半年我们将争取拿下学校"我最爱的老师评选活动"的主办权,使之成为调研处的一项正常职能. 

您正浏览的文章由第一'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三.部门人事工作 

    工作是否能出色地完成,关键在于干事.需要让他们有热情、有激情、有责任心,最主要是有爱心,要爱调研处,爱调研处每一个人.所以对干事的培训是下一年度的一重要计划内容.  

    1.思想教育工作落实到每一次例会以及与干事的谈话中. 

    2.将干事工作培训作为一项活动集中来抓,培养他们的做事能力和责任心. 

    3.举办类联谊晚会、聚会等形式的活动让干部干事们增进友谊,扩大共识,增强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