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德育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6 01:07:38

大学德育论文

大学德育论文范文篇1

基于开放大学的办学对象和办学性质,开放大学的教学模式一定要根据不同的学科性质、办学目标和学员自身的情况等多种因素而综合考虑,往往要把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与远程辅导及面授辅导相结合,分为以下两种有效教学模式。

1.WebQuest教学模式WebQuest教学模式指网络主题探究的教学模式,是由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教育技术系的伯尼•道奇和汤姆•马奇于1995年提出的,是众多网络主题探究学习模式的代表。WebQuest教学模式主要是在教师设计的网页中为学习者构建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明确学习目标。学习者确定主题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WebQuest模式一般由导言、任务、过程、资源、评价和结论六个模块组成。导言提供背景信息并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任务是对学生需要完成工作的正式详细描述;过程是学生完成WebQuest任务经历的步骤;资源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必需的各种网上信息资源;评价是对学生完成的任务进行评估;结论是对探究学习进行总结。WebQuest教学模式在具体实施中可分为前期准备、情境导人、明确任务、分组分工、网络探究、作品创作、展示评价和总结反思八个步骤。

2.PBL教学模式PBL(Proble-BasedLearning)指问题式学习,是一种在20世纪后半期的西方学校教育中比较流行的教学模式。在其得到普遍认可的过程中有很多教育界人士给出了定义,我们对问题式学习可以理解为: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习者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问题式教学的效果在医学教学领域中首先得到了认可,采用问题式教学比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具有以下优点:

(1)在临床科学的测试中成绩较好;

(2)思维品质得到提升;

(3)研究行为得到增强:学生采用多样化的和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更注重概念化学习、更高的图书馆使用率;

(4)学习氛围得到改善:更为积极的学习、更高的满意度、更低的紧张度、更低的弃学率。

问题式教学模式得以成功实施的关键要素就是问题的把握,问题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其度的把握主要取决于学习对象的知识和年龄层次以及实施的教学目标等因素。其有效实施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技能水平都有较高的要求。

二、开放大学资源的建设

开放大学的有效办学离不开一个有效的网络平台,其包括充足的学习资源,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进度的记录,学习效果的及时和有效的评价等。其中资源的建设是有效平台的基础,这要集成广大从事开放大学教育工作者的集体智慧。正如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连莲教授在她的《国外问题式学习教学模式述评》一文中所提到的:要组织教师开发问题资源库,要引导教师充分用好网络资源为教学服务。当开放大学的教育工作者都能把自己作为开放大学平台的建设者,而非使用者时,相信我们的资源会更多、更好、更能辅助学习者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我们也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资源,对已有资源应充分了解,合理利用避免资源的重复开发和浪费。

三、开放大学评价体系的特点

大学德育论文范文篇2

(一)德育课程,要让学生深入探究道德教育的实际意义

在学校里开展德育课程是很必要的,在入学之初,真是学生的人生观,价值馆,道德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阶段,在这个时期,我们一定要注意这些观念形成的动向。这样做并不是要对学生进行洗脑,让他们有相同的观点,而是要引导学生走向道德的正规。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在课程上要有鲜明对比的案例,让学生们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并对结果进行引导式的分析。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的思路活跃起来,并且有各式各样的思维展现在当下,而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扮演一个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引领的领路人。

(二)校园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德育趣味活动

在学校组织德育教育主题活动,例如对于被人遗失的一块钱和一百元钱的态度;对于窃取他人科研成果,商业信息等事件的态度等等。这些活动可以以辩论会的形式出现,可以以小型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出现,无论以哪种形式出现,其目的都是在于要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实时掌握,并且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适时纠正。在这里就简单的举个实际例子来进行一个小小的深化研究:学校可以组织一次这样的活动,由一家公司提出一些要求,让学生做出一个可以实行的方案,学生可以自由组合人员配备,写出执行方案。如果有两份一样的方案出现,那么就要求学生说明自己的方案设想思路,和方案定稿的背景。如果有一方出现说不出思路,或者对方案没有更好的设想,那么就可以判定这一方是属于抄袭或者说是窃取。对于这样的行为,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是要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并且对其采取处罚措施。要让学生在大学文化的视域中,找到对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社会实践,让学生走向社会,关注道德

要让学生多多参加社会实践,这样才会让大学这座桥梁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而对于德育教育方面,笔者认为在这里不应该仅仅采取规劝措施,要让学生多多听取法制报告,这样不仅仅是要让学生了解法律,还要让学生明白,道德不是一个口号。讲文明,讲诚信,不光光是让人遵守道德,而更重要的是如果他们小事不注意,出现了一些道德上的瑕疵,那么以后出现大的问题就有可能会触及法律的界限,如果是那样,就会毁了学生的一生,也就会像网络网络上那些曝光的高级犯罪分子那样,最终受到法律的制裁。法律,规范不仅仅是给犯法的人制定的,也是给那些没有道德的人以威慑的效果。

(四)网络教育,不要让网络毁了学生的一生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也要与时俱进,要关注网络教育,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现在很多学生都是每天痴迷网络,而且现在也有人在利用网络言论自由,来误导学生的视线,蒙蔽学生的眼睛。与此同时,也还是有很多人在网络上报道一些正面的新闻,传递正能量。所以说利用网络教育,对于十分热衷于网络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手段之一。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应当做到,使校园网的论坛洁净起来,不要让那些存在诟病,诬陷,诽谤等思想的文章或言论在网络中传播,于此同时,还要注意多多让学生走进网络正能量中来。让通过对一些热点事件的报道,评论,让学生了解事实,尊重事实。对这些事件有个正面的认识,让他们的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有一个正确的取向。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德育方面交给自己,老师,家长,社会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创新探索

在各大高校的德育教育中,都有着不断的创新探索,这点是让广大教育工作者值得欣慰的地方。因为德育教育对于学生来说,不是一门简单的科目,他并不是一个可以随时结业的课程。这是一个长期的教育。是需要所有人的努力,大环境的熏陶才能取得一些成果。而这些教育措施,都是需要各大高校的德育教育工作这精心筹划的。并且这门功课也需要广大的外援力量来支撑局面。所以在所有的教师教学过程中,都要密切注意学生的思想动向,因为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不仅仅是一句空话,还需要从事教育方面的各类人事都可以尽一份心力,共同研究出更加完美的德育教育方案。在大学文化视域下的德育教育,一定要切实的联系学生进行探索和创新,千万不要进行教条主义,不要归一化学生的思想,因为那样不仅不会起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还会令学生产生负面情绪,对德育方面产生反感,甚至会走向道德的对立面,直至触犯法律的界限。

三、结束语

大学德育论文范文篇3

【关键词】赫尔巴特理论;大学英语;德育教育

一、赫尔巴德德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开展教育行为,需以道德为核心。赫尔巴特理论认为,道德是人类开展教育行为的核心基础。只有带着道德教育思想规划教学行为,才能保证教育行为具有开展价值,即“德育教育,是人类教育最高目的”。深入研究赫尔巴特理论可知,赫尔巴特重视德育教育、宣扬德育教育所具有的价值。德育教育是开展一切教育行为的“根本”“源头”,教师应以德育教育为核心,在德育教育基础上,填充学科知识。知识是每个学生都应拥有的信息体系,德育教育不具有知识作用,但可作为容纳知识的容器,帮助学生在建立德育思想的同时,掌握学科知识。(二)德育应融入学科教学中,同步开展。赫尔巴特认为,单独开展德育教育并不现实。他表示,德育教育的核心属性为“目的”,重点在于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审美观、信息分辨能力。德育教育以单独形式开展时,学生往往不能将德育思想与实际关联,进而无法建立稳定的德育思想观念。而学科教育具有清晰的教学体系,教学形式可被学生接受。因此,德育教育应融入到学科教学内,在学科教学构建的“现实氛围”中加以渗透。当教师将学科教学作为手段,践行“德育教育”这一目的时,德育教育和学科教育,才可达成双赢局面。(三)德育教育应作为核心指导思想。赫尔巴特表示,教育行为面对的对象为学生,而学生拥有多种自我选择的权利,他们在学习基础学科知识后,有权利选择不同的进修方向。但德育教育并未归属于学科范围内,德育教育是唯一一类,学生应参与、学习、掌握的理论体系。因此,每个学校、教师都应该将德育教育作为核心指导思想。教师不应干预学生思想,但在“放开”学生思想前,应利用德育教育,摆正学生整体思想、德育行为,尽可能保证学生不会成为“危害者”。如此,开放学生思想这一举动,才具备开设价值。

二、大学英语教育中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一)社会需求变动,转变人才培养方向。传统教育思想中,强调学生成绩、分数的优势作用。当前时代,高学历人才数量激增,不过拥有高学历,并不意味着就拥有职业精神。所以当走进职场的大学生无法对本职工作负责时,用人单位也会将学生解雇。此外,即使大学生能够妥善完成工作,认真与同事相处,但当大学生与父母关系恶劣,对待父母亲人的态度十分低端时,用人单位同样有理由解雇该名大学生。因此,当代社会中,一个人所拥有的德行、思想、为人处世风格,完全可影响个人未来前程、社会评价。基于此,高校必须转变人才培养思路,务必将德育教育融入到每一节课堂中。(二)教育行为可直接影响学生德行状态。个人德行状态,受到两种因素影响。其一为先天因素。绝大多数人先天拥有善良的品格,正确的思想。因此,当这类大学生在成长环境中,并未受到外界干扰时,学生德行、品格,必然十分优秀。其二为后天因素。家庭环境、教育环境会对学生造成直接影响。家庭环境恶劣,父母德行较差的学生,会有很大概率成长为性格恶劣者。因此,后天变动因素的确会对大学生德行、品性造成影响。既然学生可受到影响,那么校方必然可以通过正确教育方法,将学生思想调整至正常状态。而大学英语在高校教学中的时间占比较多,将大学英语课堂作为践行赫尔巴特理论的重要场所,可达成德育教育工作目标。

三、基于赫尔巴特理论的大学英语德育教育

(一)以设定问题为核心。部分英语教师认为,自己之所以无法在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根本原因是自己无法找出有效、不生硬的渗透方式。实际上,当教师将视线放置在课本内,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将直线下降。针对此,英语教师应自行设置题目。例如,以人文思想为主,设置难度较浅的问答题目。教师设定问题具有两点优势,第一,教师本人更了解班级内学生思想,可避免学生无法理解题目等现象。第二,教师可不断变更题目,以隐性方式调查班级内学生德行状态。当发现班级内学生相对冷漠时,教师可设定与人性相关的题目,要求学生作答。当学生作答后,教师可反问学生作答理由,再从学生话语中找出漏洞,以纠错形式开展德育教学。此举可令学生建立深刻印象,一方面可锻炼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另一方面可将德育教育与英语教育融合,充分运用赫尔巴特教育思想。(二)以社交语言教学为核心。大学英语教学范畴中,包含“社交语言”板块。部分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并未掌握扎实的礼貌性语言。部分学生自身疏于归正言语、行为,无意识在讲话过程中使用敬语、尊重语。针对此,教师可妥善利用社交语言课程,渗透德育教育理论,帮助学生建立语言德行。首先,教师应设定口语课程,要求每个学生与自己对话。在对话过程中,当部分学生使用礼貌语言、敬语时,教师应对学生加以鼓励。一旦个别学生并未使用敬语,教师应立即使用英语,质疑学生态度,令学生可立即改正语言逻辑。面对部分学生敬语知识储备存在缺口这一现象,教师应开通特别板块,专门教导学生使用礼貌语。礼貌语教学要分为不同板块、详细讲解,务必保证每位学生可听懂、可应用。(三)以写作教学为核心。写作教学为英语教学重点内容,写作教学灵活度较强,教师可按照不同德育教育需求,调整写作教学主题。例如,当教师需要调整学生对于亲情的印象时,可开展以家人为主的写作竞赛。先要求学生深入到家庭中,采访家人的成长环境、生活体验等,学生在搜集信息的过程中,将对家人产生更加全面的影响,进而加深家庭感情。而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对家人的情感也可得以输出,一方面锻炼学生写作能力,另一方面起到德育教育作用。

四、结语

综上,文章以赫尔巴特教学理论为基础,对大学英语德育教育的开展形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将赫尔巴特融入大学教育理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同时,以设定问题、社交语言教学、写作教学作为大学英语德育教育方式为可行路径。希望文中内容,可为各个英语教育人员、德育教育人员,提供一些教学应用方面的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石美莹.赫尔巴特道德教育理论体系对高校德育的启示[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6,(2):27.

[2]李然.高校思政工作中的道德教育研究———从赫尔巴特的经典道德论述谈起[J].知识文库,2017.

[3]周琴.西方道德教育理念的演变及其对我国当代德育的启示[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7,(2):36.

大学德育论文范文篇4

(一)德育是大学语文教学的首要目标。大学语文是师范教育必修的文化基础课,与其他课程不同,大学语文天然地把德育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首先,从课程标准来说,大学语文必须坚持“德育为先”。《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融入课程教材,精选对培养优秀教师有重要价值的课程内容。大学语文作为包含民族历史的主要信息、与民族文化之根血脉相连的课程,特别是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核心课程,必须重点突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将德育有机地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其次,从教学目标来说,大学语文必须坚持“德育首位”。与中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不同,大学语文重在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即教育和引导学生立足对自我及他人、社会、自然整体认识的基础上,展开对人生价值、意义、追求的探究。从这一教学目标出发,大学语文教学承载着让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熏陶和感染学生,让学生不断提升母语素养,提高解释和表述世界的能力,加深对人文精神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自觉成为民族精神的继承者和弘扬者的使命,因此,必须坚持把德育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最后,从教学效果来说,大学语文必须坚持“德育为纲”。大学语文教学的实效必须建立在学生深刻地认识和理解自然与世界、历史与文化、理想与现实、精神与追求等的基础之上,而要让学生正确、准确把握这些内容,必须坚持以德育为统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至于“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二)大学语文与德育天然相生相融。语文是以“文章”为教学内容的。不管是哪个时期、哪种风格、哪种流派、哪位作家的作品,其实都具有“文以载道”的特性。比如,李白的作品包含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礼赞,杜甫的作品包含忧国忧民的情怀,鲁迅的作品蕴含着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和对中国出路的思索……这些作品无不具有强大的引导、支柱、规谏、激励等功能,这就使得语文教学的内容天然地具有德育的基础,只要通过教师恰当的讲授与引导,就可使学生在对优秀作品的学习中得到内心的启迪和升华,从而自觉确立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人文精神、道德情操和内在规范。同时,要讲好这些教学内容,又必须以正确价值观的教育为前提,引导学生以作品的学习为起点,透过历史背景、写作缘由,理解作者的创作“本心”,最后产生共鸣,内化于心。(三)当前大学语文教学有与德育。“剥离”的倾向高校学科建设的发展导致教师的分工越来越细。比如,各院校均成立了思政课部,专门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相关课程的建设与教学改革,这本是强化大学生德育的重要手段,但无形中也使其他学科的一些教师认为德育“是思政课部的事”,自己“是教专业知识的,不是搞思想政治教育的”,从而认识不到自身在教学工作中的德育任务,具体表现如下:在制订教学目标上,往往忽略德育目标;在备课过程中,忽略教学内容德育成分的挖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忽略对学生的德育与引导。以大学语文为例,笔者多见教师从文本、文义、文辞乃至从文字基础、文章构成、修辞形态、语言形象、表现形式、书写技巧等角度进行讲授,而缺少对文章精神实质的讲解,更没有注重以此为基础,恰当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熏陶和感染。从“德育渗透”的教学任务来说,大学语文教师仅仅“讲专业知识”,明显有其缺失;从教学实效来说,大学语文教学脱离了对整个作品精神实质的把握,而“尽精微”地讲授所谓的“专业知识”,其结果无非是“七宝楼台,炫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大学语文作为师范教育的重要课程,必须扭转和杜绝与德育“剥离”的倾向,明确教学的德育目标和要求,充分发掘和发挥语文教学内容的德育功用,根植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大学生成长成才。

二、发挥大学语文教学德育功用的几个原则

(一)突出理想信念教育。从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到的“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从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到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作为书写心灵的文本,理想信念一直是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之一,也是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宝库。大学语文的教学必须充分利用和挖掘这一宝库,教育和引导学生仰望星空、志存高远,同时自觉地把个人理想和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结合起来,用前人的追求和智慧滋养自己,把握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从而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和信念。(二)突出民族精神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一洗自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后的百年积弱的耻辱,并通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客观来说,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社会上一些不当言论、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容易使相对单纯的大学生难以分辨黑白。大学语文教学要重视和挖掘关于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更深刻地认识和解释中国及中国文化、中国人的思维及精神气质,进而强化国家观念、国家安全、国家自强等方面的教育,激励学生树立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发展自信。(三)突出人文精神教育。大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曾指出:“真者智力之理想,善者意志之理想,美者感情之理想。”人文精神能使人不断完善自我的人格、品质,进而推动整个社会和人类的进步。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无论是诗歌、散文、戏剧、小说还是报告文学,无不包含着以“真善美”为内核的人文精神。仅以诗歌而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忠贞爱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诚挚友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暖暖亲情、“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爱情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然追求,均可以成为滋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大餐”。(四)突出现代公民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着力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还要在受教育者心中播撒下种子,包括对世界和生活的态度、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等。传统文化虽然博大精深,但必然有其历史局限性,切不可认为“经典”的就都是好的、对的,不加辩证地“一股脑儿”全盘接受。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也要强调和引导学生“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同时紧密结合当下形势与政策进行与时俱进的解读,因势利导地教育学生做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现代公民。

三、发挥大学语文教学德育功用的具体举措

(一)变“同体裁”教学为“同主题”教学,凝聚大学语文德育的合力。一般来说,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有其内在规律性,往往将同一体裁的文章列为一个教学单元。但大学语文的教育对象已然不同于中小学生,他们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对各种文学体裁也不陌生。因而,教师在制订授课计划时,完全可以变“同体裁”教学为“同主题”教学,将相同主题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报告文学等放到一个教学单元,让学生在同一主题,但是不同时代、不同作家、不同体裁、不同表现手法的作品学习中,感受不同作者、作品类似的思想感情,增强该类作品对学生的感染力,这样既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又能在“反复受教育”中更好地凝聚起大学生语文德育的合力。(二)变“填鸭式”教学为“主旨式”教学,落实大学语文德育的目标。长期以来,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和中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无多大不同,往往是先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再介绍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层次结构、表现手法,教师的讲解程式化且了无新意,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大,感觉收获不多。其实,“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主旨才是文章的统帅。而在大学阶段,学生要学习和掌握的已然不是所谓的“知识点”,而是“文字”背后的“主旨”(思想感情),以及“物—意—文”转化的方法。教师讲授的重点应该是“宇宙”“作者”“作品”三个维度,即在什么样的环境和背景下,什么样的作者,写了什么样思想感情的文章,进而讲作者为了表达这种思想感情,采取了哪些手法,运用了哪些素材,从而实现了“物—意—文”无障碍的转化和文字“精妙”的表达。基于此,以“意”为“帅”,教师可以深刻阐发作品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对我们当下的启发,润物无声、寓教于乐地落实大学语文的德育目标。(三)变“闭合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巩固大学语文德育的实效。语文的教学内容为文章,文章是文化的载体。我们以往的教学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常常“闭合”于课文本身,似乎课文讲授完毕就万事大吉了。现代大学生接受新事物能力强,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大学生每天接受许多新信息。当然,受自身学识、见识的限制,学生并不能较好地对这些信息进行解读,有时还心存疑惑。教师可以结合所讲授课文的内容,多收集相关(包括正反两个方面的)时事与形势方面的素材,进行“开放式”的综合运用,比如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指导学生进行正反两个方面的讨论,从而进一步发散思维、厘清认识、巩固收获。(四)变“静态式”作文为“动态式”作业,拓展大学语文德育的范围。以往语文教师课后留给学生的作业一般是“静态式”的命题作文,学生要么拼凑字数,要么网上“拷贝”一篇,即使认真完成的也经常写得空洞无物。新闻界有句口号,叫“内容为王”。学生的作文也是如此,内容是第一位的。文为心声,学生从小学起开始写作文(主要是命题作文),却往往因为没有找到表达的“突破口”而只好敷衍应付,进步不大。要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锤炼其思想认识是第一位的,可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让价值观鲜活地印刻在学生的形象思维中,融入日常学习生活,从而不断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并让教师在落实德育和课程目标中收获立德树人的喜悦。

参考文献:

[1]陈慧.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8).

[2]王维新.高职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与构建[J].湘潮,2012(8).

大学德育论文范文篇5

关键字:网络德育,网络心态,虚拟世界,互联网,思想,信息,冲击

一.网络的发展及其内容。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网络在全世界迅猛发展,成为现代信息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今天的互联网正以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向前发展,其中Internet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用户最多,影响最广的计算机互联网络。而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3.1)的调查统计:18岁以下的占17.6%,18岁至24岁年龄比例最大,而其主体则是大学生。曾经有研究者在湖南省的几所高校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几乎100%的大学生都接触过网络,其中每天上网的占2%,偶尔上网的占70。30%,,经常上网的占27.3%,每上过网的仅占0.4%。

以上一系列数据和调查表明网络和现代的大学生活息息相关,而且正以其无穷的魅力吸引着大学生,究竟网络有何魅力?网络是一个没有边界虚拟的世界,全球各种不同的文化传统、思想观念、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在这里会聚交织。而且其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手段。网络信息量极大,有关资料表明,全球数据库总量已经达到100亿条以上,内容涉及科技、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体育、影视、卫生、音乐、股票、以及校园生活等,应有尽有。而网络信息传播的快速性和使用的便捷性把时间和空间缩小到“零”,“天涯若比邻”已经成为事实,让大学生随时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大事,与时代潮流的最新动态紧密联系。网络世界的开放性和虚拟性,让每一个大学生可以尽情的选取自己所需的资料和信息,不受时间、地点、性别、国籍及年龄的约束和限制,每个人可以在网络上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不受任何条条干干的约束,不怕后果,不会担心受到惩戒。在网络上的交流与沟通是以平等的身份自由进行的,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任何国家任何人都难以按其意志对网络实施监控。但由于网络上的内容拥有多元化和多样性,不同的民族观、价值观、宗教观、道德观强烈的撞击在一起,以及部分不良的内容充斥在网络上,对大学生具有全方面的影响,尤其是思想上的冲击。

二.网络德育的必要性

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民族文化意识形成的阶段,辨别能力比较弱,而网络上各种社会思潮在激烈交锋,低俗的信息在网上畅行无阻,使得大学生思想上、道德观上受到强烈的影响。所以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德育的教育和宣传是必要的其原因如下:

1).网络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网络的爆炸性发展,为大学生开拓了知识面,远在世界另一端的知识可以通过网络得到,学习不在局限于单一的书本,可以自主的选择进行多样化的网络学习;但事物有利必有弊,网络是一把“双面刃”,它给大学生带来了种种好处,也伴随着带来了负面影响。一些错误的信息和不良的思想对大学生得学习和生活产生不良的影响,东西方的价值观念的碰撞,使得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表现出的自我化和价值目标的模糊。据报道,在2000年华东理工大学退学试读和转学的237名学生中有80%以上是因为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看碟片。而在信息高速公路上,五花八门的“垃圾车”里面装满了大量的不客观、不科学的甚至是错误腐朽的东西。目前互联网上90%以上的信息是英文的,美英西方借助语言优势,依靠其经济实力和科技优势,在“信息自由流通”的原则下,疯狂入侵世界的各个角落。他们既有露骨的教唆和反动宣传,也有潜移默化的渗透。据有关专家调查,网络上非学术信息中,一些迷人的形象、刺激的场面和离奇的情节,对青年大学生有很大的诱惑力,由于他们的阅历有限,好奇心强,求知欲望旺,接受新事物快,容易受到“西化”影响,由欣赏到认同,有无意模仿到有意识的追求,敌对势力正是看准了这一点,竭力利用互联网争夺青少年,致使部分大学生沉迷以网络,荒废了学业,成为网络垃圾的牺牲品。

2).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

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不像现实世界中有法律和法纪部门的约束和管理,在其中基本上没有系统的法律规定,很难做到严格审查和责任追究,网络道德规范也是非强制性的,只能依靠个人的道德信念来维持,网络上的人是否遵从良好的道德规范也不易察觉和监督。上网可以以网名代替真实的姓名,也可以在道德行为上漠视权威、忽视规则,这就使的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弱化,责任感淡化。有的大学生不愿意按照道德规范的要求去做“应该做”的事情,只想随心所欲地支配自己的行为,结果就造成了自由意识泛滥和破坏欲望的扩张。而且国际互联网上的电脑黑客色情内容网罗犯罪急剧上升,不断侵袭和腐蚀着大学生的思想,加上一些大学生自控力弱,往往出于好奇和冲动的心理,刻意寻求色情暴力信息,长期沉迷于互联网中,导致道德意识弱化,形成人格发展障碍,甚至走上不归路。1998年我国第一例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罪名逮捕了国内一所著名高校的研究生。几年前令计算机行业闻之色变的“CIH”病毒就是一名台湾学生的玩笑之举。现实生活中的大量事实让我们认识到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形成了强烈的冲击,也让意识到对大学生进行网罗道德教育是迫在眉急,亦是形势所逼。

三.网络德育的开展

网络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已让网罗德育的开展成为必要,而由于网络信息容量大,开放性强等特点,则对网罗德育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如今许多著名高校都已经意识到如何才能将网络的开放性,流通性等特性利用起来,如何充分利用网络所带来的机遇和有利条件,进一步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德育的教育呢?以下是几点建议:

1)建立健全的校园网站

校园网站既是网络思想工作者的教育手段,也是网络德育的战斗武器。所以高校思想工作者一直对期给予高度的重视和了解。因此网络中心应该对校园网的各个版块的建设提出明确的要求,建立明确的管理规范,同时对各类不良的信息进行技术过虑和监督,可以借鉴国外著名高校的管理制度。

建立全面的校园网,开发有校园特色的网站版块,吸引大学生;努力使“两课”教育进网络,发挥网络开放性,传播性等优点;在网上传播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保网上主题有正确的政治思想导向;由于过于单调的思想政治宣传往往会引起大学生的反感,所以要适当的结合一些实事问题,开展旗帜鲜明的谈论,引导大学生参加,对大学生思想进行一定的教育。

2)树立健康的网络心态及正确的“三观”

网络道德的遵守使非强制性的,人们可以选择“遵守”或“不遵守”,而近来的网络犯罪日益增多,网罗垃圾无处不在,“西化”思想入侵校园,让许多大学生成为这些的牺牲品。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有正确健康的网络心态,才能抵御这些“网络鸦片”的诱惑。而且大学时代正是大学生人身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成形稳定的时期,所以可以结合网络上的知识以及广大师生的思想实际进行“三观”教育以及网络心态教育。例如组织网上专题讨论,师生交流,学生交流,自我教育,名人讲座,或者邀请事业有成的师友和海外归来的专家谈自己的经历,以实际感召当代的大学生,让他们清楚认识到网络的优缺点,建立健康的网络心态,树立正确的人身观,世界观,价值观。

3)开展多样的网络德育宣传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高度自由的空间,在网上,人们可以不受任何约束畅所欲言,所以在网罗上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思想状况。所以思想工作者可以而且应该在网络上进行思想教育工作。而要开展这项工作,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在活动中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比如上面提到的专家讨论,师生讨论,学生交流,名人讲座,成功人士介绍,还可以建立校园bbs对实事和校园文化,校园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讨论等等。

网络是一种全新的媒体介质,它具有“交互性”。德育工作者若能充分利用网络特点,给大学生推荐优秀的网站讨论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开展有益的活动,在大学生思想德育方面可取得较好得实效性。由于网络的虚拟性,通过网络直接面对学生较实际少了许多约束,在一定程度上能更好的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状况,对症下药。所以高校的德育工作者应该具有创新精神,,以正确的导向引导学生,以最科学最先进的思想武装学生的头脑,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何尚文。关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几点思考。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第60期.2003.3

[2].林耘.论网络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广西教育.第8期..7

[3].张文峰.互联网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政法学刊.第20卷第2期.2003.4

[4].杨治清.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教育探索.浙江科技学院学报.第15卷第1期.2003.3

[5].孙振,丁立富.浅谈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德育.巢湖学院学报.第5卷第5期.2003

[6].姜继红.网络文化与高校工作.高等教育研究.2002

[7].赵今秀.面向21世纪的高校基层学生工作.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8].周涛.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及对策.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6卷.2003.9

大学德育论文范文篇6

“内圣外王”一词最早是由庄子提出来的,儒家将其发扬,使其成为是中国古代一种伦理政治观,儒学中的“内圣外王”有修身治国之意,讲究内修圣人之德,外施王者之政。所谓“内圣”就是修己,是人格理想,“圣”是中国古代的人格典范,是个体自我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通过修身可以成为圣贤之人格。“外王”就是安人,是政治理想,在内圣的道德修养的基础上,把圣人的王道理想通过社会生活和国家政治体现出来,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圣王理想。张载将这种理想人格概括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2]19“内圣外王”是我国传统德育的整体目标。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儒家推崇培养“仁智统一”的理想人格,将“内圣外王”作为个人追求的道德境界的最大目标,同时也是社会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在儒家看来,个人的价值就是成人,成德,要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仁人,关键在于自身修养即“内圣”,正所谓“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3]114“我欲仁,斯仁至矣。”[3]58个人价值的实现就在于“外王”,子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儒家以“修己”的人格理想为起点,从而实现“治人”、“安人”的政治理想。内圣和外王是相互统一的,内圣是基础,外王是目的。只有内心不断修养,才能成为“仁人”、“君子”,才能达到内圣;同时,也只有在内圣的基础之上,通过外王之道,才能达到济世救民、安邦治国的外王目的。中国古代,道德和政治有着直接的同一性,“内圣外王”的思想体现了传统社会道德与政治的统一,人格理想与政治理想的统一,同时也体现了个人自我完善与社会奉献、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这对大学德育目标由“泛政治化”倾向转向政治性与个体道德教育相统一,重德性培养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大学德育目标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需要在不断完善。从建国初期至20世纪80年代,我国大学德育目标是以政治要素、思想要素为主要内涵,紧紧围绕“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和“党的方针政策教育”而开展,“三育”“五爱”是高等学校德育目标的重要内容,到90年代,大学德育目标在“五爱”和“三好”的基础之上又提出“四有新人”的目标。

进入21世纪,大学德育增加了使命感、责任感的教育,增加法律意识、公德意识等学生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方面的内容[4]。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大学德育存在着目标政治化、内容空泛化的特点。“泛政治化”的德育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德育内容、形式、方法和措施等都被染上政治色彩,德育目标表现为极端的政治功利性。一方面,理想化、空泛化的政治理论教育,难以将社会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价值;另一方面,过高过空的德育目标、大而不当的德育内容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最终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泛政治化”的大学德育,其实质是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将理想与现实、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发展与社会需要相分离,严重影响了德育的实际效果。大学德育目标对德育过程起导向性作用,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既要代表社会的要求,也要代表教育对象的要求,要将社会的要求与个体发展需要相统一,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现代大学德育要继承传统德育的合理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担当的精神,使大学生成为具备良好思想道德素质、人格素质、精神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大学德育要从“泛政治化”的目标转向重在德性培养的目标上来。要把政治性渗透在爱国主义、法律教育、价值观教育等内容之中,以大学生日常活动为载体,将政治性植入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中,使大学生在无形中接受社会价值渗透和政治要求。要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道德规范教育,人格心理教育。要把宏观目标教育与德育对象的实际生活需要直接结合起来;将道德理想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要着力开展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重点的公民道德教育,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民族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将个人价值与社会的责任统一起来,从内圣入手,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以便将来成功地拓展理想的“外王”之道。

二“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与现代大学德育

“以人为本”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具有独特的哲学思维特色。张岱年认为“以人为本”与“天人合一”、“刚健有为”、“贵和尚中”并列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四大要点[5]286-295。“以人为本”,通俗地讲,就是指以人为根本来考虑和解决一切问题。以“仁”为核心的“以人为本”是儒家道德文化的核心,不但包括人对于同类生命的基本的同情和关怀,也包括对自然界一切生灵和万物的热爱,具体表现在仁爱、德治的人格理想和政治理想中。儒家以“仁”为核心的人道主义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在人性本质方面,儒家提出“仁者,人也”[1]23的命题,认为“仁”是人与自然界其他事物区分开来的本质特点,因为有德性、有人道、有思想,人并非完全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所以,“惟人,万物之灵”[6]31-33,“君子不器”[3]8-12。在人与神之间,儒家提倡以人为中心,孔子“不语怪力乱神”,当学生季路问鬼神之事,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3]102强调以人为本,鬼神次之。在天地人之间,儒家提倡以人为中心,强调重人事。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家,看见焦土断垣,他首先关注的是伤了人没有,而对财产只字不提。因为“仁”,人区别与自然万物,高于万物,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相参”。“仁”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尊严,每个人都需要自尊自爱。在人际交往方面,儒家提出“仁者,爱人”,将“仁”作为人际交往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爱护是其仁爱道德思想的实质,具体表现为“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7]136。在儒家看来,人群间的“仁爱”关系可以以孝悌血亲之爱为本,推己及人,由内而外,由近及远,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从而实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7]136的大同理想。其所谓“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3]102

“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8]31儒家这种以仁爱为核心的人本主义精神,通过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和爱护,从自爱到爱亲,爱人到爱物,其“人”的范畴不单是指个体、群体,更指向了人类,这是一种更高意义上的博爱,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在社会管理方面,儒家认为“仁乃为政之本”,主张“仁政德治”。早在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曰:“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6]31-33在儒家看来,“以人为本”的仁爱道德规范不仅是人之为人的本质所在,同样是人与人交往的需要,而且是兴国安民的需要。因此,周公提倡“以德配天”“敬德保民”,孔子提倡“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有耻且格。”[3]8-12指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3]8-12各统治者坚信“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作为自己的警世训导。在儒家看来,“仁”既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又是个人的道德理想,同时也是社会的政治理想,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既是个人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又是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儒家这种仁爱精神由“亲亲”到“仁民”,由“仁民”到“爱物”,最后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体现了中国古老而朴素的人本主义思想,这对创新和加强现代大学德育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大学德育出现的目标政治化、内容空泛化、方法机械化、过程简单化,其实质是德育过程中“人性化”的缺失。“以人为本”的德育原则,就是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发展的需要来制定德育目标,选择德育内容,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来实施德育的全过程。第一,在德育目标上突出理想与现实、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理念,充分尊重受教育的对象,从人本主义出发,使德育更好地体现人本性、和谐性和全面性,体现个体需要与社会责任的统一。德育目标既要面向未来,把握时展的趋势,又要立足于现实,着眼于学生的实际生活。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协调学生的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使德育工作既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也能满足学生的个人成长的愿望,将学生个人成长需要与社会的要求结合起来,真正发挥高校德育的功能。把一定的社会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9]第二,在内容上注重政治性(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和一般性(公德教育、人格教育,心理教育)相结合的理念。

首先,要加强以“仁者爱人”为基点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让学生从自爱、爱亲到爱人、爱国,将个体的仁爱意识上升到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高度。精心设计课程体系,增加传统文化的学习,在大学生中加强“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兼容并包”的宽容心理,“天下为公”“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尙中贵和”“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的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其次,要加强社会公德、人格心理的教育。倡导仁爱谦让、敬老慈幼等伦理规范,让每个大学生有了“仁”的理性知觉,了解人之为人的道理,将“仁爱”作为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将传统社会人伦关系中倡导的尊人自重、正己安人、诚实毋欺、宽容豁达、敬业乐群、勤劳勇敢、坚强不屈等个人美德,经过现代意义上的体认和升华,直接变为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美德。第三,在方法上突出德育人性化、生活化的理念。改变传统德育中以灌输说教式的形式来完成概念原理的传授,采取人性化的教育方式,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让大学德育起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共产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以教师为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教师不断创新德育方法,利用多样化的形式在教育过程中因材施教,在充分考虑受教育者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合适的德育内容和实施办法。总之,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大学生在大学德育过程中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将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有机统一。

三“知行合一”的践行方法与现代大学德育

“知行合一”是明代大儒王阳明在批判地继承先秦儒学和程朱理学相关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知”有两层含义:第一,是“良知”,指仁义礼智信等伦理道德观念。王阳明强调“良知之外,别无知矣”、“知无不良”。第二,是“真知”,指在实践后对客观事物正确的认识。王阳明主张“亲身履历而后知”。“行”也有两层含义:第一,是指人们心理上的意念活动,所谓“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第二,是“笃行”。“笃者,敦实笃厚之意。已行矣,而敦笃其行,不息其功之谓尔。”王阳明常把“行”解释为“体究践履”“实地用功”,“行”在这里就是“实践”[10]。王阳明认为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倡导知行合一。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强调实践在认识论中的重要作用,提倡道德躬行。所谓“路歧之险夷必待亲身履历而后知,岂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已先知路歧之险夷者邪?”[10]这种重视“身亲履历”、重实践,将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统一的思想,对现代大学德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大学德育是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理想相统一的实践过程。道德教育的过程是内化和外化相统一的过程,道德修养又是内化和外化的关键。儒家在道德修养的方法上有很深的研究,值得我们发掘借鉴。《大学》提出的“明德”“亲民”“至善”道德修养的三纲领要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步骤来实现,“格物”就是指在实践中求知,通过学习、认识、实践来穷尽万事万物之理,做到万事万物无不知晓;“致知”就是求得真知,通过认识、实践、再认识不断循环反复的过程,对事物从粗到精,由表及里,由部分到整体形成真理性的认识;“诚意”就是意念诚实;“正心”是指要除去各种不安的情绪,不为物欲所弊,保持心灵的安静。在求知的过程中要做到“正心、诚意”。同时,儒家提出在修身的过程中要经常“自省”“自讼”,所谓“自省”,就是内心反省,对功过、成败、悲喜的情感体验都在内心进行。所谓“自讼”,就是自我批评,是直接对自己行为方式,或者由他人行为方式所联想到自己行为的是与非、当与否的思考和分析。孔子“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3]2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不善而自改之。”[3]169“自省”“自讼”具有自我约束的心理功能,它通过反思对自我进行再观察、再认识,知过必改,得能莫忘,它的目的在于调节自我行为,不断强化自我的道德意识,处处以正确规范要求自己,不断弥补自己的不足,在反躬自省、解剖自己、克己自律的修身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人格素质。修身既是格、致、诚、正的结果,又是齐、治、平的起点,大学设计的人生奋斗八大步骤,自上而下、自内而外把总目标层层展开,形成了一个以修身为本、纲目结合的网络体系,体现了由个体道德修养到实现社会理想的循序渐进的实践过程。加强大学生道德建设,培养四有新人,我们可借鉴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步骤,并赋予它们以时代的内容和新的含义。通过“内省”“慎独”加强自我修养;通过“齐家”端正家风,使家庭成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场所。“治国”就是要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理想。“平天下”就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11]。这样就将大学生的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理想、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在道德实践的过程中有机统一起来。第二,大学德育是道德认识与道德践行相统一的实践过程。大学德育是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只有在道德实践中,一定的社会理想、道德准则才能转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质。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道德实践,道德教育成功与否也要靠道德实践来检验,因此,道德实践在大学德育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大学德育要取得实效,就要改变过去那种“重教育,轻实践”的做法,要紧扣时代脉搏,在教师、学生等主要群体中积极搭建道德实践的平台。例如,在管理服务队伍设立“共产党员示范岗”,在教师中评选“大学名师”,在学生中设立“青年志愿者”,将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紧密结合。同时,必须建立强有力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为之提供动力和保障,增强道德规范的约束力,将道德规范融入各种管理制度中,如各高等学校的《大学生作弊处分条例》将诚信道德规范以制度形式加以强化。要不断创新德育方法和手段,切实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

一是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乐于接受的社团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以各类活动为载体,吸引学生普遍参与道德实践。二是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让学生在校园内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从中学会社会活动的规则,增强人际交往的能力。三是要在各类活动中树立学生自己身边的榜样,让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见贤思齐。四是要加强师德建设,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以身立教、践德体行,把德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专业技能。第三,大学德育是继承和发展相结合的实践过程。“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12]大学德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成果和建国以来各高等学校积累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优良传统之所以能代代相承,是因为它正确地体现了我们民族的道德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是优秀民族精神借以传承的客观载体。”[7]5然而,传统不能代替现实,时代在变化,事物在发展,只有在合理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改进和创新,才能真正完成对文化的传承和超越。继承不是简单的照搬照套,是一个批判继承、创新发展的过程,要完成这个创新,我们必须积极挖掘、提炼传统文化的精华,使之与现代接轨,实现传统向现代的转换。首先,要深入研究优秀传统美德的现实价值,对优秀传统美德作出现代诠释,使其与现代大学生道德建设相结合。其次,要找准优秀传统美德与当今新道德的结合点,使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13]。再次,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使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要积极开发优秀民族道德教育资源,利用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历史和革命传统教育,利用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等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不断充实富有时代特色的道德教育内容,推广“通识教育活动”、“人文社科系列讲座”等高品位、高格调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学术讲座活动,营造健康高雅、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弘扬民族精神,坚定学生理想信念。要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增强公民的礼仪、礼节、礼貌意识,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四结语

大学德育论文范文篇7

德育使命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所承担的具有方向性和战略性的任务,是决定德育工作发展的核心指南,是国家和社会德育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根本任务”。大学德育使命较之中小学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层次上,中小学主要以“洒扫、应对、进退”等礼仪规范为基本内容,而大学之道,则“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庸•大学》);朱熹直截了当地指出了二者之区别,“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甚焉者,他在《小学辑说》中强调二者具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小学之事,知之浅而行之小者也。大学之道,知之深而行之大者也。”由此可见,小学重视形而下的行为规范和日常操守,旨在品德的养成教育,而大学则偏向于形而上的意义生成和价值认同,以提升人的德行为鹄的。不同于中小学德育的奠基任务,大学德育应高瞻远瞩,以一种“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经•贲卦》)的姿态去肩挑伟大使命,秉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英雄气概,即引导社会建立一套以仁、义、礼等道德伦理为内核的精神价值系统;教导民众自觉选择其命运方向从而确立生活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恪守笃实的学术理想,为先贤往哲继承和弘扬中断学统;坚定为天下后世开拓太平基业的政治理想。“横渠四句”言简意宏,不仅强化内容的经度,涵盖了社会担当、生命追求、学术愿景、政治理想,还拓宽内容的纬度,递进式地涉及个人、民众、社会、国家、世界,这与“三不朽论”交相辉映,大学德育应当厉行四“为”,直面“立德、立功、立言”的社会担当,去完成亘古不变的历史使命。

二、大学德育的信念:必有四“得”

目的性是人类活动的基本特征。“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它的内在就包含了超越性。”人们在接受大学德育之前,心中往往有所期待,这种期待建立在对自身变化的前瞻预测基础之上,人们希望通过德育使现在的“实然的我”转变为将来的“应然的我”,从而实现自我超越与自我升华。《易经•蒙卦》中有“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揭示了心诚则灵的道理。因此,大学生要始终抱有“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道德经•第七十九章》)的信念,心中常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观念;要始终坚信“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道德经•第二十三章》)的哲理,心中常怀“我欲仁,斯仁至矣”的能动性期待;要始终恪守“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的至理,心中常怀“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坚毅愿望。康德说过“,道德是配享幸福和自由的权力”。所以,“不应该把道德看成是目的的本身,而应看成是通向美好生活的一种手段”。德福一致的认同是人们追求道德、践行道德的重要推动力。得道,在某种意义上确实可以理解为“得到”,诚所谓“德者,得也”。孔子在《中庸》里说道:“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真正德行伟大的人必定得到高位,必定得到厚禄,必定得到名声,必定得到长寿。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德得相通”或“德福一致”的思想,无形之中增强了“道德”的亲和力与吸引力,自然也增加了人们遵守道德的心理倾向。故而,大学德育要让学生深刻理解道德不仅仅是利他的,而且是“利己”与“利人”的统一,有大德必享“四得”,这样才能让学生亲近道德,践行道德。

三、大学德育的境界:持经达变

道德是有境界的。“没有深度的教育,不会真正震撼人的灵魂”,大学德育因其对象、目的、内容等因素的特殊性更应该追求一定的高度,正如王国维所言,“有境界者自成高格”。因此,大学德育在境界定位上要明白“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的道理,只有笃信且领悟玄妙深邃的不变之经,方能智圆行方、旁通四达。“持经达变”是《易经》的核心思想之一,其内涵为“持不变之经,达万变之易”,时代更迭,“经”字也往往用“常”、“方”、“道”等字互训,总体而言,“道”(即“经”)包括四个层次:本体论上的“道”———道者,万物之奥;秩序、规律之“道”———阴阳、刚柔、仁义;政治主张与思想体系意义上的“道”———朝闻道,夕死可矣;规范意义上的“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在这里,我们主要探讨社会体系语境之下的“经”。社会中的“不变之经”有两套体系,一是以法律为基础的秩序法则和行为规范,我们称之为“明线”;一是以道德为基础的价值观念和伦理标准,我们称之为“暗线”,前者是确保安身立命的底线准绳,后者则是为学进道的心中标尺。谈及到境界问题,论述的重心自然放在秩序、规律之“道”上,“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中庸•第一章》)说明了持续性是“道”的一大本质特征,所以孔子才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老子则从反面警示不守“道”的后果,“不知常,妄作,凶”(《道德经•第十六章》)。这启示我们要从瞬息万变的纷繁事物中洞悉深埋其后的内在规律,深谙“变易的是现象,不易的是本质”的恒久之道,做到既知权达变,又权不离经;既圆通四达,又恪守底线;既八面玲珑,又曲中求直。以“处世树为模,本固任从枝叶动;立身钱作样,内方还要外边圆”为人生格言,达到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愈矩”(《论语•为政》)的贤达境界。

四、大学德育的目标:得“道”之人

大学德育论文范文篇8

1.更新教育观念美术教育的价值不只是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提升学生的素质教育等,美术教育在开发学生创新思维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美术教师要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摒弃僵化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更多发挥想象的空间,利用美术特有的艺术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艺术的价值是创造,失去创造力,艺术就失去了自身的生命力。因此,在大学教育中要通过开展美术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体验快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素质教育。

2.强化学生审美意识在现代大学教育中,美术教育更多的是训练学生的绘画功底,忽视美术教学的本质;注重绘画作品的美观程度,忽视作品的思维模式;注重学生技能的学习,忽视学生内在修养的提高。这样导致学生缺乏审美意识,鉴赏、想象以及创造的能力不强。美术教育是大学教育中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突破口,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使学生感受到身边更多美的事物。在美术教育中,教师应通过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贴近大自然,充分体会大自然的美。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才能产生强烈的追求美的愿望,逐渐提高审美意识。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有利于学生从心灵中体验到美的存在,从而逐步使学生的心灵更加纯净,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3.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在大学积极开展美术教育,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师在美术教育中,要引导学生主动欣赏美术作品,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其正确把握作品的思想。审美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见成效,教师要让学生在平时多观察,体会大自然的美。只有使学生自发地感受美,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其主动投入美术学习,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结语

大学德育论文范文篇9

1.专业技能不强,综合素质偏低

一方面,许多贫困生进入大学后,由于大学阶段的考核评价体系多元化,不再是高中阶段单一的只看中应试的成绩,渐渐失去了往日的优势;很多贫困生在平日的学习中,过于注重书本理论知识,忽视对自身实践能力的加强,缺乏动手操作能力,专业技术技能欠缺,实践创新能力不够,这也是许多用人单位在实习期间对大学生考核不满意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由于贫困生经济条件的压力,他们在很多资源如职业培训等方面机会较少,部分贫困生在学费和生活费的压力下不得不出去勤工助学,失去了很多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他们在人际交往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上往往表现偏低,综合素质的欠缺非常不利于贫困生求职。

2.就业期望值过高,就业心理压力大

实践表明,贫困大学生自我培养意识淡薄,就业观念、就业心态不端正,生涯规划意识不足。一些贫困大学生就业呈现出“眼高手低”的就业心态与“驱东避西”的就业取向,出现就业流向结构性严重失衡的现象。当前大学生群体的就业难度本身就比较大,而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他们大大多来自贫困山区、边远地区、残疾人家庭以及下岗职工家庭,背负着改变家庭困境的思想负担,信奉知识改变命运的人生信条,努力克服自身困难,在经历数十年的寒窗苦读之后,期待能够及时就业,并能拥有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再加上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困扰,贫困大学生面对就业自卑感强,情绪紧张焦虑、就业压力感大、就业指导期望较高,从而加剧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3.高校对贫困生就业规划指导不足

实践表明,很多贫困大学生在求职时处在一种迷茫的状态,而之所以迷茫,主要是因为看不清未来。他们在求职时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甚至连自己的性格与特长都不了解,职业选择将非常盲目,甚至会影响到之后工作道路的发展。因此,高校的就业指导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确保大学生充分就业的重要环节。而事实上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辅导服务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不是很理想,甚至有些高校中,大部分学生没有接触或者接受过职业生涯辅导服务。目前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指导的教育管理中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现状:一是没有形成固定的课程体系,没有进一步丰富课程内容,忽视社会教育的辅助作用;二是师资配置不足,服务机构不完善,实践环节缺乏;三是缺乏考核体系和教师的制度保障。此外,高校人才培养理念陈旧,专业课程设置不科学,就业指导不系统,实践训练不完善最终导致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无法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提升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实施策略

1.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一些贫困大学生性格内向、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差,学校要在在这些方面给予他们帮助。针对贫困学生知识基础薄弱、动手能力差的现状,有侧重地加强对他们的专业培训和技能培训,使其具备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应当相应地增加实验操作等实践性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学校及班级学生干部的选拔任用上,鼓励让一些贫困学生来担任,以锻炼其人际交往与组织能力,充分发挥学校各类社团组织的作用,引导和鼓励贫困生多参加社团活动和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其人际交往与组织协调能力,树立团队精神和合作观念。引导他们参加更多的竞争性比赛,帮助其树立信心,增强竞争意识,更好地融入社会,同时也能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增强自立意识,培养自己创业的意识和能力。

2.提升贫困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高等教育迅速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社会发展需要的管理、建设、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但是,学生的培养质量问题却令人担忧,在各种质量衡量指标中,高职毕业生实践能力差的问题都相当突出。如何使我国高校培养出的人才既肯动脑又能动手,既不缺乏理论知识,又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首先,专业技能程度直接成为用人单位筛选人才的关键,高校应当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即准确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贫困大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重点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实践应用的能力;改革教材编制,增加实训内容;其次,学校应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并将其作为日常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和拓宽实践教学的资金投入,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构建“岗位—任务”的实践训练模式,建立完善的以能力为中心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从而完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再次,从内因出发,通过激发学生实践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建立专业协会,丰富课余实践活动,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指导等方面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自主规划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后,建立健全校内外贫困生勤工助学体系,不仅能提高贫困生自身解困能力,逐步实现贫困生由“外部输血”到“自身造血”的转变,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锻炼他们的就业能力以及提高综合素质。

3.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就业指导

帮助贫困大学生,不仅要从物质上大力扶助,而且要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战胜贫困的信心,变“被动输血”为“主动造血”,“授之以鱼”的同时更要“授之以渔”。深入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把握就业形势,转变择业观念,强化竞争意识,积极迎接人才市场的挑战,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有效途径。高校要建立完善的就业能力培养体系,通过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就业指导教育,推进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来促进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高校就业指导机构有必要根据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量和素质要求,建立以“职业生涯辅导”为导向,构建以人为本的就业指导模式,从而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选择最能发挥个人才能的职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应该参考必要信息,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努力作为、形成合力,不断提高职业生涯辅导服务的水平,帮助大学生自我构建就业能力,努力学习、提高综合素质,树立职业意识,规划职业生涯,积极主动地培养自身的就业能力,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

4.改善基层就业政策,吸引贫困大学生就业

大学生到基层政府机构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有效地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解决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缓解城市就业压力,有效地平衡就业流向的结构性失衡;能有效解决基层地区人才匮乏问题,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同时,还能缩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城乡和区域差距;高素质、专业化的大学生干部队伍能有效地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基层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能够让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政府应出台、兑现优惠政策,激励人才,基层单位则要优化环境,留住人才,高校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驾起通向基层的桥梁,而毕业生要更新观念,从基层做起。实现大学生就业供给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求的有效对接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国家、高校和毕业生等方面的共同努力,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找到利益的均衡点和施展才华的平台,才能实现大学生就业与新农村建设的双赢。

三、结语

大学德育论文范文篇10

为了对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进行全面考核,检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效果,完善学生德育的评价体系,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开展了德育答辩活动。实践表明,德育答辩不失为构建大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的重要平台,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益探索。

一、德育答辩的实施过程

德育答辩是指应届本科毕业生将自己在大学学习生活中接受政治、思想、品德、法纪、心理等教育的效果,按照规定的格式,以总结报告的文体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形成个人德育状况论文,并以班级为单位,通过答辩会的形式,向班级的同学、答辩委员会成员宣读,同时接受提问,回答问题,由同学和答辩委员会就其德育表现作出评价。

(一)精心组织、严格要求,确保德育答辩教育效果

为了上好德育答辩这堂“课”,理工学院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了德育答辩实施方案,成立了由院领导、学工部(团委)负责同志、学部书记、辅导员、“两课”教师为成员的毕业生德育答辩委员会。按照学院的总体部署,德育答辩分为撰写论文、审核评阅、现场答辩三个阶段。

撰写论文阶段。学院要求每个毕业生认真回顾自己四年的学习、生活,对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进行全面总结,寻找并弥补不足,调整发展方向,达到树立正确价值观的目的。

2010届2196名毕业生全部撰写了德育论文。

论文评阅阶段。学院专门安排了德育答辩论文导师,对毕业生德育论文进行指导、审核、评阅,并写出评阅意见。大部分学生结合自身实际,从思想认识、道德品质、人际关系、未来发展等方面做了认真总结,写出了有质量的论文。

现场答辩阶段。在德育答辩会上既有毕业生们的真情告白,也有献给学校建设发展的合理建议。学院毕业生德育答辩委员会成员分组深入各学部,听取学生陈述,进行现场提问,根据德育答辩评分标准评定现场答辩成绩。

(二)根据学生在校思想政治表现,评定德育答辩教育成绩

学生德育答辩的成绩由现实表现、书面总结、现场答辩、毕业离校期间表现四部分成绩组成。其中,现实表现的成绩占50%(辅导员打分)、德育论文的成绩占20%(指导教师打分)、现场答辩的成绩占30%(答辩评委打分)。

德育答辩的成绩分为四个等级:优(90分以上)、良(75分以上)、合格(60分以上)和待考察(60分以下)。对于成绩评定为待考察的学生,指导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进行二次答辩;二次答辩不及格的,按结业处理。

2010届有2196名毕业生,其中有248名毕业生因工作需要(顶岗实习)不能回校答辩(但均提交了德育论文),在校答辩1948人,占毕业生总数的89%;有81名学生第一次答辩成绩不合格,进行了二次答辩。

(三)发动低年级学生参与,延伸德育答辩教育效果现场答辩阶段,学院鼓励低年级学生旁听。对于毕业生本人来说,这是对自己大学四年的总结和人生的升华,而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这是最好的心灵鸡汤,为他们的大学之路指明了方向。答辩结束之后,德育答辩委员会评选出优秀德育论文,将其集结成册,提供给在校学生阅读,进一步扩大德育答辩的影响力。同时,学院围绕德育答辩成果开展新生入学教育,使毕业教育和入学教育首尾相连,把优秀毕业生在德育答辩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感悟传递给新生,进一步促进了学院优良学风、校风在高低年级间的传承。

二、德育答辩的实际成效

实践证明,德育答辩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德育工作的有效方式,是对大学德育实施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对毕业生在高校学习阶段的最后一个综合性、总结性的考核评价环节,是对学生在校期间思想状况的全面考核,是大学毕业生德育状况评价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一)德育答辩成为加强毕业生离校教育工作的有力方式

相对于专业答辩,德育答辩形式更加灵活,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因此更具吸引力。这种新颖的毕业教育方式在毕业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位毕业生的感触颇具代表性:“在离校前夕,能有这么一个机会与教育、帮助、关心我们四年的老师进行一次坦诚的沟通,实在是很难得。老师们不仅帮我分析了优缺点,还给了不少中肯的建议,对我走向社会大有益处。”

通过德育答辩,学校全面考核了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政治表现,进一步掌握了学生的成长轨迹,全面检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学校德育答辩工作还吸引了其他专业课教师和“两课”教师,德育答辩的过程成为师生真情话别共叙情谊的过程,进一步密切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增强了教育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及时疏导了离校前学生中存在的各种不良情绪,2010届毕业生成为历年来毕业离校期间表现最好的一届毕业生。

(二)德育答辩成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为学生提供一个量身定做的教育环境是德育答辩工作的出发点之一。按照教育规律,大学教育是通过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相互作用,最终以学生自我教育来实现的。而毕业生德育答辩活动的形式特点是,它从毕业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出发,充分反映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答辩会的时机、内容及形式为毕业生的思想教育提供了一个个性互动的教育环境。学生有机会自我总结、交流、答辩、阐述,使学生在浓郁的人文氛围中自觉地投入。经过学生入脑、入心的理智思考获得的心灵体验、思想升华的效果是任何灌输式、说教式的教育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同时,学校注重将德育答辩理念加以推广,发动低年级学生现场旁听毕业生德育答辩,以德育答辩成果开展新生入学教育,使德育答辩成为贯穿所有年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纽带,成为学校德育教学和学生德育实践的载体,成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有效途径。

(二)德育答辩成为构建大学生德育工作体系的重要载体

如果说专业答辩是学生完成学业的检验,那么德育答辩就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综合考核,是学习期间思想状况的展示和总结。通过德育答辩,学校增加了一道“出口”检验关,改变了以往学生重专业、轻德育的思想。与专业答辩相比,德育答辩更多的是一种思想与实践的总结和展示。通过这种“出关”,更增强了大学生理性思考的能力,更增添了大学生毕业走向社会的信心。

按照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的安排,在2010年毕业生德育答辩的基础上,已组织新生结合入校以来的所感所想,在辅导员和个人成长导师的指导下,撰写德育论文开题报告,认真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为自己4年的大学生活打下基础,也为学习4年后的德育论文答辩积累资料。从入学教育时的“德育论文开题”到毕业教育时的“德育论文答辩”,毕业教育和入学教育首尾相连,同时辅以二、三年级德育论文的阶段答辩,一个完整的本科生德育工作体系正在该校逐步形成。

事实表明,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以德育答辩为载体,以学校德育理论教学和学生德育实践活动为核心,以学校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为支撑的模式,成为评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平台,“下得去、上手快、用得上、留得住”,成为学院毕业生的普遍特点。学院2010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4%,受到社会、同行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广泛肯定。

三、德育答辩的实践启示

科学合理的德育评价对于高校优化育人过程、提高育人效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然而,目前不少高校的德育评价缺少人性化、动态化和多元化,影响了评价结论的客观性、全面性、合理性和公正性,进而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高校德育评价体系亟待改革。河北科技大学德育答辩工作的实践表明,德育答辩正是实现高校德育评价体系改革的重要平台。

(一)德育答辩能够实现德育评价的人性化

重视人的差异性,突出人的主体性,这是人性化评价理念的基本要求。德育答辩认可了个体的差异性,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德育论文的开题报告、中期答辩、毕业答辩组成一个完整的道德评价过程。这个过程立足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通过评价前、评价中、评价后的全过程跟踪管理,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积极性,提高他们自我检查、自我分析、自我教育的能力,促使学生由对德育的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的动力,促使评价活动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调节的有效载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评价的导向功能、调节功能、启动功能和激励功能,实现德育评价育人育才的真正意义。

(二)德育答辩能够实现德育评价的动态化

长期以来,高校德育评价注重静态取向,重视的是评价的判断和鉴定功能,并进一步异化为片面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作用,以终结性评价结论来区分学生道德素质的高低,而忽视了大学生的心理与生理还处于成长的动态过程中。因此,教育者必须以发展的目光、前进的观念来看待每位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与行为表现,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看最终结果,而应关注其成长过程中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指引他们看到自己发展过程中的成功方向。通过对学生阶段的、单元的和局部的道德发展水平评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全面发展,也能对德育工作进行不断调整,改进德育体系及其手段方法,甚至重新构建。这样,在学生自我发展和学校德育评价的互动中,学生不断取得进步,德育工作目标也能够最终实现。

(三)德育答辩能够实现德育评价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