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德育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4 16:46: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德育教育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德育教育论文

篇1

(一)学生个人认识不清

国家奖、助形式的资助,主要是针对有生源地民政部门出具的《贫困证明》的大学生。新生入学后,学生需持有民政部门盖章的贫困证明并填写家庭经济困难申请表,获得贫困认定等级,方可参加与国家资助政策相关的奖助学金申请、评选。事实上,存在着部分非贫困学生,他们通过老乡、同学等社会关系,获知国家无偿资助的力度,为了骗取资助,使用隐瞒、谎报家庭情况等方式取得学校贫困认定。更有甚者,部分学生在面对贫困资助过程中,认为资助是国家的帮扶不拿白不拿,“比惨、比穷”成为一些学生的常态,理所当然地认为“我贫穷我就必须要奖助学金”。相反,落选的同学往往会产生失落、厌学情绪,甚至会诱发师生、同学间的矛盾。导致个人不诚信的另一个原因是:部分同学单纯对国家励志奖学金荣誉的渴望。国家励志奖学金除了给予较高金额(每年5000元)奖励外,还有国家级荣誉证书奖励,但这些只针对有贫困认定的同学。高校中,不乏一些学习成绩好但家庭经济并不贫困的学生,虽然他们对物质奖励并不看重,但非常重视类似国家级的荣誉奖励。于是,通过弄虚作假的方式隐瞒自身家庭经济情况,争取国家励志奖学金。

(二)学校缺乏专业的资助管理队伍,德育教育有待提高

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强化高等学校学生资助工作机构建设的通知规定:各高校要加强学生资助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按1∶2500的比例,先行落实,并配备相应的专职工作人员。各高校陆续成立学校资助管理中心,但人员配备远远不足,落实到各学院无专职老师负责,资助工作往往由学院临时指派辅导员兼任,辅导员工作繁忙时,则层层下派到学生干部进行日常管理。以开学为例:每年9月份是新生开学季,也是学校每年最忙碌的时期之一。开学涉及:学籍注册、贫困认定、安全教育、军训等等一系列的杂事。学院助学金名单每年9月底之前要提交学校审核,公示后,10月底提交国家资助中心。新生助学金评选要先经过贫困认定,公示3—5天后才可以参加助学金评选,助学金评选结果经过3—5天的公示期,方可将最终结果报学校资助中心。在最忙碌的新生开学季,没有专人配备资助老师的情况下,贫困认定结果及助学金人选难免会出现一些纰漏,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没有被关注到。另一方面,学校在落实资助政策时,倾向物质层面的帮扶:“有学上、有饭吃、有衣穿”;更多地注重国家资助资金的落实和发放,精神层面上的关注、教育较少,导致学生缺乏感恩、诚信、回报社会的意识。

(三)社会缺乏规范机制

高校在落实贫困大学生资助之前会根据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和《贫困证明》进行贫困生的等级认定。乡镇级以上民政局或街道民政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是高校在贫困生认定及等级认定的重要依据,但在现有体制下民政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可信度较低。通过笔者的调查,发现很多家庭情况较好的学生,也能在民政部门开具《贫困证明》,究其主要原因是:大学生资助资金主要是国家、地方、高校联合资助,本地民政部门认定盖章,无作为对其本部门没有任何利益的影响,认定错误也没有明确的惩罚措施,随意性较大。国家权力机关的随意性、无作为,不仅损害了自身的权威性、公正性,给高校认定工作带来了困难,而且给身心逐渐走向成熟的大学生带来了负面不诚信的错误引导。

二、强化大学生资助工作中的德育教育

(一)强化学生资助师资队伍建设

各高校在相继成立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基础上,应严格按照教育部要求,加强对学生资助工作人员的配备和培训力度。除了学校层面有专门的资助工作人员外,更应强化对学院的资助工作人员的配备。同时应把握好资助的源头:贫困认定工作。新生开学时,配备专人老师,对新生的贫困等级进行认定,经过同学互评、年级初评、老师核实、学院审核的方式层层把关,建立明确的“退出进入”机制———对家庭情况好转的学生采用帮扶的“退出”机制、对因家庭变故等原因致贫的采取“进入”机制、对弄虚作假的学生给予惩罚机制,让诚信、正直等正能量的形象在老师身上得到展现和弘扬,在无形中强化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二)建立健全贫困等级认定及奖助学金评选机制

各高校针对贫困大学生建立标准化的贫困等级认定及奖助学金评选机制,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各项考察指标进行量化,并下发至学院,各年级针对各专业学生的生源地、民族、家庭状况等建立健全符合实际情况的认定、评选机制和办法,切实执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让每一笔资助都发放给真正需要的学生。

(三)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德育教育活动

大学教师的主要职责之一是教书育人。资助工作除了帮扶、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物质困难外,更应注重在资助帮扶中的德育教育。学校资助管理中心每年应开展贫困大学生“自立、自强”人物的评选,树立典型人物;开展征文比赛、图片展等形式的“感恩、诚信”教育,树立学生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回报社会的良好道德情操;通过学院层面让每个年级积极开展“诚信“”感恩“”自强“”励志”等形式的宣讲活动,真正把德育教育贯穿到资助工作的全过程。

(四)建立大学生资助诚信档案

在资助育人的基础上,强化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建立大学生资助诚信档案,并直接纳入大学期间奖助学金考评标准。对于那些为了骗取资助,使用隐瞒、谎报家庭情况等方式取得学校贫困认定,获取资助金的同学,一经核实,取消其参评资格,没收资助款,并将其欺骗行为计入诚信档案,并重点给予其品德、诚信、励志教育。

(五)规范民政部门的贫困认定工作

篇2

1.树立正确观念观念是人们行动的基础

在高校德育教育中,树立德育优先思想观念十分必要。教师要提高对德育教育内涵的认识,将德育教育与生活结合到一起,提高德育教育的社会实践性,促使德育教育能够服务于学生生活。另外,高校要高度重视德育教育工作,将德育工作提到首要位置上,加强对德育教育的监督和管理,督促辅导员认真落实学生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水平,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除此之外,高校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大学生,主要工作任务就是将学生作为德育主体,关心、理解学生,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发挥创造性、能动性,最终实现培养学生主体素质的目标。学校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待遇、政策等方面向德育教育队伍倾斜,吸引更多人才参与到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中。

2.构建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环境与学生息息相关

构建良好的德育环境是提高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要结合实际情况,优化大学生德育环境,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氛围,促使环境发挥优势,为学生接受德育教育提供保障,提高高校德育教育整体质量。另外,为了能够有效提高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高校应积极推广全面德育教育,将德育教育从课内发展到课外,从校内发展到校外,通过构建网络,覆盖整个校园。

3.建立高素质德育教育队伍

教师是高校开展思想教育的重心和基础,其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德育教育的效果和质量。然而,目前,我国大学德育教育队伍综合素质并不高。因此,在“大思政”视野下,高校要加强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德育教育师资队伍,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提高教师整治、思想等综合素质,使其坚持与时俱进原则,增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和疑惑,提高德育教育质量,从而提升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

4.进行全过程德育教育全过

程德育主要是指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渗透德育教育,它是提高德育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和关键手段。由于学生不同时期的特点是具有差异的。因此,高校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将德育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例如:大四阶段的学生即将参与社会工作,德育内容应转向社会化,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实现自我价值。根据上文所述,德育教育作为我国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总结

篇3

(一)新媒体的隐匿性给传统的道德约束手段带来影响

传统的高校德育工作中,德育工作者往往从政治高度出发,注重按上级文件完成指定的任务,常常忽略了学生在不同成长时期所产生的不同需要。而新媒体环境下的活动具有匿名性和低限制性等特点,使得大学生会出于好奇和追求个性等心理做出一些主观任性、违反道德,甚至违法的事,而在面对这些问题行为时,传统的道德约束手段往往很难发挥出有效的作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德育方式不仅不能及时解决大学生突出的思想道德问题,而且对于学生的不道德行为也难以有效地约束。

(二)新媒体使高校德育在大学生成长中的主导地位面临冲击

在传统的工作中,高校德育工作者借助着传统媒介可控制的单向传播方式,在高校学生德育中形成了稳定的舆论优势和控制优势,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占据着主导的地位。然而,随着新媒体的产生并在学生中不断普及,高校德育以往有秩序的德育环境与新媒体复杂的交互环境交叉在一起,新媒体丰富的文字、视听、影像等资源使大学生的信息获取渠道大为地拓宽,学生不再单单地受控于教育者传统的单向灌输模式,有的学生甚至对教师的权威性教育地位产生质疑,使传统德育的主导性地位面临着巨大的冲击。

二、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在新媒体环境下存在的问题

当前,虽然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德育在传统德育工作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在教育方式和方法等方面也进行了一定创新。但作为新兴事物,新媒体的运用规律和使用技巧仍未被我们完全掌握,在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德育工作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认真分析和解决。

(一)虚拟空间德育工作与现实德育工作相脱离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是学习和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虽然许多高校已经注意到在新媒体的虚拟空间中道德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已经针对性地做了一些工作,如创建德育网站等方式,积极开展新媒体虚拟环境中的德育研究和实践。但从实际工作效果来看,存在着虚拟空间德育与现实德育的融合性与互补性较差等问题,虚拟空间的德育也没有很好地对现实德育既有的一些优良传统进行有效汲取和继承,这就使得新媒体虚拟空间的德育还没有形成相对稳定规范的教育模式,这种虚拟与现实的相脱离问题对与德育效果和目的实现有着直接的影响。

(二)新媒体环境中德育旳内容与形式相对单一

高校传统的德育通过灌输等方法,使得教育者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选择方面,可以兼顾到内容的主导性与方法的有效性相统一。而虚拟空间的德育由于开始较晚,并且需要教育者在加强主导性教育内容的前提下,通过创新教育内容与形式等来吸引学生参与。由于教育者使用新媒体水平限制,使得虚拟空间德育的内容与形式较现实德育还仍显得单一,在教育性与艺术性融合、寓教于乐程度等方面仍需要提高。许多学校仅仅是把现实中德育内容搬到了德育网上,有些学校更是用工作网站来代替德育网站,存在着多为德育文件的宣传,没有将德育内容的丰富性、趣味性很好的体现出来等问题。

(三)教育者缺乏运用新媒体开展德育工作的自觉性

需要每一位德育教育者认清的形势是,新媒体已成为高校德育工作不得不面对的重要载体。然而,就目前总体而言,不论是高校还是社会,都没有对这个重要的教育载体形成足够的重视,特别是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工作中运用新媒体的自觉性仍不强。同时,目前除少数高校专门创办了专题性质的校园德育网站以外,其他大部分的高校都是由学校的学工部或团委网站来代替德育网站的宣传和教育职能,并且这些网站大多以报道本校的学生工作等为主要内容,学生往往不会主动去关注,对学生很难形成吸引力,导致了网站仅仅成为了宣传工作的工具。此外,由于一些德育工作者的信息化水平较低,对新媒体不熟悉,不愿主动运用新媒体来开展德育工作。尽管有些辅导员开设了微信、微博等,但都以对学生下达通知、传递文件为主,使得新媒体单单成为了通知工具,其教育作用并未有效发挥出来。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创新对策

(一)加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与虚拟空间教育的结合,实现合力育人效果

随着新媒体突飞猛进的发展,道德教育出现了社会化、本真化、深邃化、立体化的发展趋势。当前新媒体环境下,发挥好德育的合力作用,可以产生出比单一学校德育更广泛的作用。面对全新的媒介形势,努力形成新媒体虚拟空间教育与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合力育人模式已是大势所趋。这要求我们要把单一的学校德育向家庭、社会以及各类新媒体中进行拓展,使社区和全社会来共同承担起德育的义务和责任。在新媒体中,要尽量减少传统德育与新媒体德育的结构性差异,合理规避新媒体信息开放与传统德育相对封闭之间的冲突,要从客观上承认并重视各类新媒体对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学生自身来带的深刻影响。从长远来看,如果德育工作不能及时占领新媒体这个重要阵地,当前所存在的道德问题以及道德失范的隐患将会在将来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综观当前一些大学生所出现的过激、放纵、不道德等行为,无不与互联网信息社会在初始期的无序状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与传统德育不能及时站稳主体地位有着不可推卸的关系。因此,高校德育体制应在顺应时展的浪潮中与时俱进,只有不断新媒体环境下的教育模式,才能最终实现合力育人的工作局面。

(二)积极探索创新大学生网络道德的自我教育模式

当代大学生处于一个崇尚自由、个性、推崇创新的社会,每一个大学生都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我意识,喜欢运用自己的思维独立思考问题。若高校教育者仍然像从前那样僵化地将知识强制地向大学生灌输,而不考虑是否适合学生以及是否能够被学生所接受,无疑会使工作受阻。因此,在开展新媒体德育工作时,应当采取启发大学生思维的工作方式,做好正面引导工作,使大学生能够鉴别良莠不齐的新媒体信息并接受正确的信息教育,自觉地抵新媒体中偏激、违法等负面信息的影响。此外,受新媒体影响,大学生的自身阅历越来越丰富,知识面也更为广阔,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也有所加强。因此,高校在对大学生开展新媒体德育时,要充分相信和依靠大学生自身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有意识地、主动地创造各种机会和条件,让大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并让他们在不断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发展。

(三)借助新媒体展开道德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德育工作有效性

篇4

1.1朋辈教育的概念内涵

朋辈是指年龄相仿或相当,具有类似生活、学习、境遇和背景的朋友和同辈。朋辈教育(PeerEducation)也叫朋辈辅导、同伴辅导(PeerTutoring),其核心是朋辈互助,是一种群体性的自我教育,指朋辈群体成员互帮互助,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给彼此精神上的支持和学习上的帮助,相互启发、激励,通过优势互补、互相促进达到共同成长,并实现思想和行为改变的教育方式(姚斌、刘茹;王利敏,李永山)。

1.2朋辈教育的特点

朋辈教育或朋辈互助,其主要特点包括内生性(或自发性)、平等性、互补性和天然性。内生性是指朋辈互助通常是群体自发形成的,即使有时需要外力启动或引导,但在运行过程中却基本不需外力介入,从而形成一个自运转系统;平等性是指教育与被教育者是相互融洽、有信任感的同龄伙伴,主体之间是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宋玲,2011),这意味着朋辈教育是从学生自身的需要发起,在朋辈成员平等对话的基础上进行的;互补性是指朋辈教育过程中随着主题及时间的改变,助人者和受助者的角色是可以互换的,即遵循人际交往的互补原则,实现互动互惠(林识音,虢晶,2013),这意味着朋辈教育过程中每个成员既是教育的主体又是教育的客体,能够覆盖到每一个个体,发挥每个成员的主体性;而天然性则指朋辈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是与学生实际生活情境天然贴合的,使用日常生活语言而非高度提炼的专业语言,具有较高的实用性,这意味着朋辈教育能够摆脱教条式、说教式的教育形式,跟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贴合,从他们本身的成长实践中来,以朴实易懂的语言,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生活实践,在实践中相互支持,互相学习。

2朋辈教育的发生机制

朋辈教育的相对优势是能够通过发挥朋辈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影响作用。首先,朋辈教育发生在同伴群体中,而朋辈群体不仅是大学生最亲近、来往最密切的群体,也是个体情感和心灵的寄托和安慰、思想走向成熟、行动趋于理智的最为有效的促进者和引领者,是他们真正走入社会前完成社会化过程的重要参照群体。而参照群体的活动目标、标准和规范会对个体的行动起到约束作用,个体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参照群体的规范来与自己的行为进行比较,甚至修正自己的行为以保持与参照群体的一致性(刘豪兴,2003)。同时由于朋辈成员之间的相似性(如年龄、背景相仿),个体会更容易通过观察和模仿从而受到榜样的正面影响。因此,通过朋辈群体成员之间的比较、认同、学习模仿的互动过程,群体所形成并认同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对其成员能够起到重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此外,动机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天生就具有追求心理成长和发展的倾向,这种先天的倾向需要有社会环境的支持,通过满足个体的自主需要、胜任感需要和归属需要,帮助个体有效地发挥其功能。支持性的社会情境能够促使个体更长久地坚持某项活动,使个体能够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产生更积极的行为结果。朋辈教育生效的机制还在于它更能够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形成支持性的群体氛围,更好地满足学生对自主性、胜任感和归属感的需要。

3依托朋辈群体开展大学生德育的应用模式

朋辈教育是群体自我教育,关键在于创造积极的朋辈群体氛围,以使朋辈成员在其中能够找到适宜的参照群体和优秀的学习模仿对象,并较好地满足其自主需要、能力需要和归属需要。这对传统德育模式所强调的管理和控制理念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运用朋辈教育开展德育工作需要德育工作者首先转变思想理念,从根本上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价值观和独立的人格,并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力,发挥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和独立性。以往研究关于工作模式的建议往往是从具体形式出发,本文尝试从德育工作者的角色出发,以朋辈德育中教育者的工作角色为切入点,结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实践,提出以下四点思考。

3.1召集和培养者

召集并形成一个有凝聚力和号召力的朋辈群体是开展朋辈教育的第一步,因此德育工作者首先应承担召集和培养者的角色,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将教育目标与学生实际需要充分结合,找准切入点,发挥学生的内在动机,聚拢目标群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中,通过和宣传一系列贴近学生日常心理需求的活动主题,能够吸引有这方面心理成长需要的学生加入朋辈互助式的心理沙龙、团体辅导、心理剧表演、知识竞赛等主题活动。此外,优秀成员的存在和影响力能促进模仿、学习和内化的过程,增强群体成员之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朋辈骨干队伍是发挥朋辈教育内生性、互补性优势的关键。朋辈骨干队伍需要有候选和轮换制度,不断培养新力量,以保证队伍自身的延续和传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心理朋辈教育主要依托学生心理协会和班级心理委员两支学生骨干队伍进行,每年新生入学时都会进行公开招募以补充优秀成员,且定期会对心理骨干进行团体辅导、系列主题培训,以提升朋辈骨干的专业素质,通过他们的榜样作用带动更广泛的朋辈教育展开。

3.2平台搭建者

朋辈教育的平台是指教育者为了充分发挥学生朋辈教育的效果,而提供的场所、指导、支持、奖励等资源,从而形成朋辈教育发生的物质基础和心理空间,也是承载朋辈教育有效运转的载体。为了更好地发挥朋辈教育的主体性,教育者在设计朋辈教育平台时需要注意转变角色,从指令发出者转变为资源提供者,为朋辈教育提供合适的土壤。目前朋辈教育工作中较多由教育者自上而下组织开展,如新生入学教育、党员教育活动、各种主题班会、社会实践活动等,也包括由教育者发出和策划,由学生社团(如校学生会)具体实施的各种社团活动。这种形式有指导老师的关注和肯定,且通常有广泛的影响力。另一方面,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各种新的网络媒体的出现,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也产生了变化,网络信息的丰富性、便捷性、表现的多样性、交流的交互性、时空的无限性也为网络德育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教育者要紧紧抓住信息化技术新载体,有效地对他们进行引导,扩大德育的覆盖面。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心理朋辈教育实践中,我们一方面建设专门的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另一方面也应积极关注学生们常用的如人人网、BBS论坛、百度贴吧等网络平台,及时掌握非正式朋辈互动的动态,因势利导,以朋辈骨干队伍为抓手,营造积极健康的朋辈教育网络平台。

3.3宣传引导者

在保护朋辈教育的自主和自发性的同时,教育工作者还应当承当宣传引导者的角色,将德育目标融入到朋辈教育内容中去。通过宣传优秀典型、树立学生榜样,来传递正确积极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心理教育宣传工作方面,我们一方面依托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加强环境建设,如校园橱窗、海报、广播电台等载体,宣传所倡导的理念和品质,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心理文化氛围,为朋辈教育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背景;另一方面,我们还依托每年的大学生“5•25”心理健康节开展心理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组织知识竞赛、心理剧展演等形式丰富的活动,评选优秀的朋辈先进榜样,有意识地挖掘榜样自身的成长经历,以激发共鸣,达到更好地激发朋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激励。

3.4规范和管理者

篇5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对于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解决好大学生感恩教育这个关键问题,才能进一步端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大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端正态度,心存感激,用一种宽容与友善的态度与人相处。对于当今的大学生而言,感恩素质并不是简简单单地要求他们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而是要求大学生具有一种高尚的社会责任感,让大学生通过感恩教育能树立起自己的一种责任意识、一种自立意识,在自尊自爱和关爱他人中建立起一个健全的人格。可以说,感恩教育的全面开展,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发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培养大学生回报社会的善良品质,这也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是相适应的。只有在情感层面上正确地引导大学生的感恩思想,才能引发学生的共鸣,让被动的高校感恩教育转化为学生主动的感恩行动,从而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上为之骄傲的正能量。

2如何通过感恩教育提高大学生素质

首先,树立起知恩感恩的校园文化。学校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校园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大学生们。高校要营造一种感恩教育的校园文化,通过宣传栏、校广播台、校报等媒介,对感恩事迹进行一定的宣传。这种宣传要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典型,才能够触动大学生,让他们自己树立起学习感恩精神的榜样,并贯彻落实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

其次,从实践层面上引导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感恩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书面或口头上,实践往往能够取得更直接的教育效果。高校应该在多引导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带领学生深入到山区的希望小学,深入到边远的落后山村,深入到孤寡和残障人士身边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哪怕只是念一会儿报纸,唱一首歌,打一桶水、做一顿饭。学生在踏踏实实的实践中得到尊重,回报社会,才能够了解到感恩的真正含义所在。

再次,利用特殊时期及重要时刻进行感恩教育。高校有不少种类的助学金,用于对家庭贫困和学习刻苦的学生进行帮助和鼓励。高校应该利用发放助学金的机会,开展一系列活动,树立自强不息、勤奋好学的优秀典范,号召学生进行学习,并开展励志教育,营造感恩气氛,让大学生在接受帮助的时候学会感恩。

最后,在高校中开展感恩教育应该由点至面全面开展。前面说到我们要利用奖学金、助学金的机会进行感恩教育就是一个类型。虽然奖学金、助学金涉及到的学生仅仅是小部分,但是我们要从这少数学生身上入手,将感恩教育铺展开来,引导这些学生身边的同学一起学会思考,学会感恩,明白“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从而将感恩之心传播下去。

篇6

大一新生的年龄集中在18-20岁,尚处于心理断乳期,猛然脱离父母和老师的管束,从高压式学习转换为自主学习模式,面对全然陌生的人、事和环境,不少人感到无所适从并随之产生一系列问题。

1.1填报志愿随意引起的学习动力不足不少学生对考什么大学、读哪个专业没有明确概念,填报志愿时或者听从老师、家长的意见,或者凭想象随意选择。上了大学发现与设想有差距,甚至相差甚远,便产生心理落差,少了归属感,如专业恰是“冷门”系列,则更会打击他们的信心,导致学习动力不足。

1.2奋斗目标缺乏导致学习方向不明学生寒窗苦读十几载就是为了考上大学,目标一经达成,很多人便态度消极,失去奋斗目标,没了努力方向。加之缺乏全面的自我认识与远景规划,不少人就更加茫然无措了。

1.3适应能力不足致使学习方法不当对于新生来说,大学和高中有着种种差别,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尤其是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变化,令很多人头疼不已。大学课程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培养目标都要求学生用全新的方式进行学习。老师讲课速度快,教授内容多,课上无法消化所有知识,需要学生自主预习和复习,对他们的自学能力有较高要求。有的老师甚至不布置作业,又是对学生自觉性的一大考验。不少人,习惯了被老师“赶着走”、“逼着听”、“揪着练”,一旦没了紧拉的绳子,就成了断线风筝,结果可想而知。

1.4时间管理能力欠佳导致主次不分比起高中,大学的课余时间多得多,学生学习之余还有不少空闲。习惯了高中的三点一线式生活的学生自然不知如何面对,慢慢变得主次不分。或者拼命睡大觉,玩游戏上网,自我放纵,沦为特殊群体学生,为学生工作埋下隐患;或者参加大小各类社团组织,忙得晕头转向,到头来却落得能力、学业两头空,严重影响自我发展。当然,还有学生忙着搞兼职、谈恋爱、运动健身等,学习似乎变得无足轻重。

1.5人际关系不和睦诱发心理问题现在的新生都是“90后”甚至“95后”,又大多是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着独立性差、依赖性强、以自我为中心等特点,缺乏感恩意识,为人处事又欠缺一定技巧,容易导致人际关系不和睦。宿舍矛盾、班级同学矛盾、与外界交流有障碍等问题接踵而至,将严重影响学生的情绪和生活,甚至还可能引发各种心理问题。纵观新生自杀、自残、退学等案例,与上述因素相关的不在少数,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2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整改建议

2.1把握好新生入学教育的时间

2.1.1注重“学前”教育。教育者可以通过建立QQ群、飞信群,与新生互加微信、微博好友等方式,深入交流,解疑答惑,使学生较早了解学校、学院、专业和老师,增强认同感和归宿感。

2.1.2丰富入学教育内容。入学教育内容应包括:学校、学院概况介绍、专业思想教育;学籍管理规定、行为规范和安全教育;理想信念、价值观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成才目标和就业准备教育;学习方法交流、人际关系处理和大学校园生活介绍等。此外,还应开展引导学生分清主次、合理使用网络和电脑的专题教育等。

2.1.3重视后续教育。拉长入学教育“战线”,将课程安排从学期初延续至学期末甚至学年末,以保证教育效果的充分发挥、发酵。随着学生年级和经历的增加,继续进行相应的教育。同时,注意强调职业规划和就业意识,引导学生早规划、早准备,未雨绸缪,以保证顺利毕业和就业。

2.2寻求家庭和任课教师的支持

新生入校要召开家长会,为家长介绍情况,向家长提要求,积极获取他们的支持;校、家两方多联系、沟通,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和学习动态,优势互补,共同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任课老师和学生接触非常频繁,老师的言论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因而,一方面要求老师把好言论关,多对新生在国际国内时事、大是大非方面做正面引导;另一方面,请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在生活、学习、做人上给新生一些点拨,降低新生走弯路的机率。

2.3建立辅导员单独谈话制度

入学教育仅仅靠集中新生做集体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辅导员深入学生群体,和每一个人交流感情、增进了解,了解他们关注的热点、焦点,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2.4开展经验交流会开展校友报告会、新老生系列交流会,邀请优秀人才与新生交流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经验,为新生指路,引导新生坦然面对遇到的问题,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2.5重视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入校之初进行心理测试,了解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完善档案,做到心里有数。对于专业调剂生,给予重视,防止他们因不了解专业前景和就业方向,产生悲观失望、甚至厌学的情绪。同时,还应定期邀请心理学专家做报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惑以及心理失衡等问题。

篇7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德育教育

近年来,大学生创业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社会群体的关注,从国家部属到各地方政府、各高校均鼓励有志青年创业并给予一定培养扶持,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身创业热潮中,而创业本身也成为一条重要的就业和发展之路。然而,由于创业学生自身素质的不完善、学校教育的缺失、市场经济的制约等许多因素,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诸如价值观片面、诚信缺失、社会责任感缺乏等弊端,既影响大学生自身的创业积极性,也对社会发展存有隐患,形成对大学生创业的不信任问题,使得大学生创业出现德育层面的难题。本文基于伦理观视角,挖掘对于创业教育中伦理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集中体现在实践层面,伦理为道德的外化,表现在大学生创业群体的规范性、道德性和品质化过程中,采用伦理观视角来剖析创业德育教育的现实问题,是价值判断的客观呈现,透过系列现实问题,探寻隐含要素,科学有效分析论证,探究大学生创业德育教育的途径,并对高校及社会教育机构有所启示。

一大学生创业德育问题现状

《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2010届到2014届全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变化趋势,五年中从0.9%到2.0%不断攀升,根据麦克斯调查研究,2014届毕业生半年后自主创业比例为2.9%。以教育部2014年的全国大学毕业生727万测算,2014年时有约21万大学生做出创业选择。大学生创业趋势渐高,在数量与质量的联动提升要求下,开展大学生创业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凸显,大学毕业生创业成功率长效促进机制的实现需要越发迫切,除社会客观因素外,立足大学生创业个体存在以下问题:

(一)诚信思想缺失

理论深刻阐述了价值观在指导人们行动上的重要地位,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多数大学生创业者为追求利益,放弃原则,抛弃品行,将财富汲取等同于社会地位和他人尊敬的共性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尚的个人品行以及对社会的崇高责任感、民族荣誉感被分阶段、分层次的忽略,个人价值的实现出现狭隘化和极端化特征。诚实守信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市场经济中的良好信誉是企业和个人的生存根本。

(二)法制观念淡薄

市场经济虽有其独特的自我调控机制,但法律约束必不可少。刚刚走出校门的创业者绝大部分是没有受过完善的法律教育,法制观念还没有根植于其思想之中,准备不足便踏上战场,一旦使用不正当竞争方式,损害他人利益,触犯相关法律法规,结果则无法挽回;而当自身利益受到非法侵犯时,也会因为不懂法知法,而没有使用法律途径进行自身权益的维护,法制观念的淡薄使大学生创业者易陷入单兵作战的困顿之中。

(三)心理问题涌现

大学生心理健康一直是教育热议问题。很多创业者在学生时代未能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便匆匆走上创业的艰辛道路。大学生在校期间出现心理危机问题,学校专项人力、物力帮扶机制会积极开展疏导工作,但进入社会,走上创业道路的大学生多数需靠自我梳理和调节解决社会适应性、人际交往和应激性等心理问题,自我调控成为创业大学生的主要心理疏导方式,不健全的人格和尚显稚嫩的心理素质将会在此过程中反复出现,影响创业成效。

二大学生创业德育教育现状分析

自全国各高校实施全面扩招以来,大学生的数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学生超量,岗位有限,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发展需求逐年增加。自主创业不仅事关大学生自身发展,更关系着社会稳定和全民族的进步和发展,立足国家高度来看,创业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显得更为重要。针对上述大学生创业德育现状,本文从伦理观的视角进行了三点分析:

(一)创业德育教育力度不足

目前,国家和地方政府均有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相关优惠的明文政策,但多侧重场地的优惠、项目的竞选、多次的座谈等方面,而针对创业者德育开展教育方面,却没有被提上重要的实践层面。教育者多看到创业所需的理论和行动配备,高校常邀请社会名流给大学生们做创业讲座或报告,激发学生创业热情,而高涨的热情对于创业是远远不够的,培养学生正确的创业理念、创业精神才是创业教育之源头、之根本。

(二)创业德育教育深度不够

高校课程开设层面,国内较多高校开始开设创业教育类课程,方式主要围绕商学选修课、单设“精英班”等模式,多数难以真正覆盖全体学生,更无法将创业精神、品质与法制深入其中,更无法形成系统的创业教育培养体系。无法覆盖,则很多有志青年无法接触创业德育教育;不能深入,则学习者无法获得最深刻的感悟;不成体系,则有志者无法获得完整的创业德育指导。社会创业绩效侧重层面,社会对大学生自主创业高涨的热情作用在大学生身上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急于求成,而急于求成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而这又不得不归根于创业基础德育教育的不完善甚至是缺失。

三完善大学生创业德育教育路径

完善大学生创业德育教育有利于实现大学生创业科学化之路,有利于减轻社会就业压力,更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学生创业教育(enierpriseeducation),是培养大学生进取、开拓、冒险等精神的事业型教育,是以挖掘和提升大学生创业综合素质为目标的发展性教育,大学生创业德育教育从属于大学生创业教育,包括对创业者个人品行、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法制观念、健康心理等诸多方面的教育。因此,为完善大学生创业德育教育,各高校可尝试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

(一)立足专业德育教育,形成系统课程体系

高校应围绕专业教学开展配套的专业德育教育,对选拔出的专业德育教学的教师团队开展专项培训,在知识传输的同时讲授专业领域职业道德、素质品质等德育要求,使在校大学生树立职业规则意识、法制观念与行业责任感。高校应着力于建设自己的特色创业德育教育模式,全面深入的对立志于创业的大学生群体进行科学、系统、深入的培养,不停留在公选课之类的撒网式教育上。

(二)培养社会责任意识,弘扬文明创业精神

大学生创业不能简单的追求经济利益,社会责任感对于初出茅庐的创业大学生更加重要。社会责任感的形成重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遵守法律法规,诚实守信的开展创业实践。高校可经常模拟创业项目运作、商务谈判等环节场景,让大学生在实践探索中体会为人处事的艺术魅力。

(三)完善心理健康,培养抗压能力

现代市场经济竞争激烈,成大事者,必能历经浮沉而依然斗志昂扬,表现出过硬的心理素质。学校应针对性的开展创业过程模拟活动,并为学生提供可行的减压训练、团队辅导、创业前辈分享等实践心理磨炼环节,促使学生形成较强心理素质,强化心理品质的自我成熟与健康发展。

篇8

职业观是指人们对自身职业的认知态度,它是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职业方面的体现。其内容主要包括职业认知、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技能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等。职业观直接决定人们的择业意向,从业态度和创业效果等。随着整个社会经济转型发展,当代大学生职业观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职业价值认知表现出主观主义倾向职业的价值不仅是指职业本身是否有用,还包括个人及社会对其作用的认知、选择和需求。一方面,受传统职业思想影响,大学生在择业时,通常认为只有公务员才是体面的选择,而私营企业和灵活就业只是临时无奈的屈就;另一方面,受社会经济增长远远超过劳动所得增长趋势影响,大学生在择业时,盲目地追求高工资、优福利和较稳定的岗位,甚至出现等不来高薪工作就不就业的现象。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这就意味着大学生到普通岗位就业将成为人力资源配置的常态,社会上出现的一些现象充分反映了当下大学生对职业认知存在一定误区。

(二)大学生职业理想凸现功利倾向,社会责任意识缺失职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从事的职业的憧憬和向往,是对职业带给自己的生存需求、个性满足和社会责任的希望和预想。然而,各种道德失范现象在社会各领域日趋严重,是非不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职业观,导致他们在就业过程中更加强调个人价值和发展需要,而忽视了职业的社会价值,社会责任感严重缺失。

(三)大学生职业道德修养无法满足社会要求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体现着职业的行为规范和习惯传统,是实现职业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保证。我国市场经济仍处于转型阶段,一些负面因素仍影响着人们的择业观。目前,大学生对职业和企业缺乏忠诚度、跳槽频繁(甚至“不辞而别”)、缺乏诚信、团队合作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欠缺等问题已成为企业用工不得不面对的一种常态现象。对比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应具备哪些素质及能力”选择时,大多数学生都将“品德”排在非常靠后的位置,而用人单位则将其排在前三位。这种差距充分表明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意识离职场要求存在很大距离。

二、感恩教育实施途径

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党的十再次将就业提到民生之本的高度,强调要加强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实习就业工作。的全面发展学说对培养大学生正确职业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为例具体说明感恩教育实施途径。浙江旅游职业学院自2007年便开展了以“知荣辱,懂感恩”为主题的感恩教育,效果显著,并受到了院党委和社会各界媒体的高度重视,在改善学风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已形成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烘托感恩教育氛围,营造和谐校园文化近期目标:通过做感恩作业、观感恩电影、读感恩文章、做感恩报告等活动,培养“举止文明、知恩报恩、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学生团队,营造“环境育人、文化育人、书香育人”的和谐校园。中期目标:通过认知月、孝敬月、尊师月和博爱月等四大模块活动,推进“立德明志、知礼明理、勤练善思、巧学活用”的学风建设,推进学院“励志唯实博爱精致”的校风建设。长期目标:以感恩教育为抓手,结合专业培养目标,让学院学子更加富有爱心,让教师更加富有激情,让教育更加富有活力,实现“促师生齐心、展旅院风采、塑旅游人才”的学院愿景。

(二)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养成学生自我教育

1.怀抱感恩心。以“感恩·责任·自信”为主题,通过知恩、感恩和报恩教育为学生补好感恩课,营造感恩氛围,使学生始终怀抱感恩心。重点在入学新生始业教育中开展系列知恩活动,如感恩主题班会、寝室形象设计大赛、“朋辈计划”实施等。学生内在素质培养是我们开展感恩教育所追求的,也是感恩教育开展的重要衡量标准。上述感恩教育活动是道德提升性的教育,针对性较强,组织实行得好,同学们在感恩教育活动中对镜自修,深刻自省,从细微之处入手,从内心深处深化,思想道德意识和整体素质在感恩教育活动中得到提升。“懂得感恩使我会努力地学习,我要自己养活自己”“因为懂得感恩我知道早晨要早起,因为我怕辜负了我的父母”“觉得感恩教育活动的开展使自己感觉如果不给感恩的人电话就‘好像缺少了点什么,好像欠了别人什么’”。像这样的质朴而又发自肺腑的感悟不计其数,流露出对亲人、朋友和老师的感恩。这是一种素质,一种境界。

2.塑造自信心。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素质能力教育为学生树标引航,健全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塑造自信心。很多大学生基本处于自负与自卑之间,而真正的自信并没有得到体现。真正的自信是人们能够表现出理智和成熟,心态比较平和,并能够准确认知自我,懂得借助各种资源完善自我,实现自己的目标。是一种能够在没有亲自感受之前不轻易判断事物好坏,而是积极尝试和接触并做出科学判断的心态,这种心态的培养是需要长期的修炼和自我反省和自我超越的。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会让学生更坚信自己的决定,一旦坚定选择后便会充满激情、勇敢尝试,不管付出多少努力、经历多少失败都会坚持自己的选择。

3.承载责任心。通过专业教育、安全与诚信教育及主人翁教育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加强学风建设,提高职业素养,使学生学会承载责任心。在感恩活动期间,学生能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违纪事件大大减少,迟到和旷课现象大大减少。班级学风良好,学习氛围浓烈,学习秩序井然,早晚自修学习氛围浓厚,纪律良好,和过去相比有了较大的改观。在为经济困难学生募集捐款的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从自己的生活费中节省开支,慷慨捐款。同时各班还自发地积极组织同学参加献血活动,为社会其他需要救助的人士贡献微薄之力。

(三)构建感恩教育体系,健全感恩评价机制

1.感恩教育嵌入思政教育规划,与学生实践紧密结合。一方面,学校充分发挥教育主体优势,将感恩教育同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首先树立正确的感恩观;另一方面,感恩教育须重实践、重体验,学校应根据“90后”学生个性特征,循序渐进地展开。在新生始业教育中重点围绕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等开展主题活动;高年级可结合行业和职业发展需要开展有益的集体活动,让学生融入集体、融入社会,在实践中不断锻炼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将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作为感恩教育的重点,让学生体会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的重要性。

2.形成感恩教育合力,建立健全评价制度。在建立健全感恩教育评价制度时,要充分体现把思想引导与利益调节、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统一起来的原则,在实践中把握这些原则,为感恩教育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一是占领网络文化高地。政府应进一步加强感恩文化的倡导和推崇行动力度,充分利用网络,将网络塑造成为弘扬感恩文化的主旋律。高校也可通过建立感恩教育主题网站、微博,畅通学生互动交流平台,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感恩活动,并从中受到教育。二是评选校园感动人物,树立身边先进典型。发现和挖掘校园中感恩典型,经学生推荐、校方考核等严格评选程序确定校园感恩标兵,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感恩模范就在身边,激发大学生的感恩激情,主动接受感恩教育。

三、感恩教育对培养大学生职业观的意义

(一)感恩教育是职业观培养的理想路径通过开展内外结合的感恩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内,就是要从学生的思想入手,从挖掘人内心入手,把人潜意识的东西激发并使之释放出来,把已经释放的东西固化下来并最终成为一种习惯和自觉行为。在我们的感恩教育活动中,我们的思想动员工作,我们的座谈会、谈心会、心得体会都是从内在入手的表现。外,就是从实践入手,用实实在在的、可量化的、可看得见的东西来刺激人的行为,使人在切身感受中进步和成长,并最终成为一种素养、一种习惯、一种无意识的行动。我们鼓励学生给家长写信、打电话、晚自修、迟到和旷课礼仪检查、看感恩电影、做感恩报告等都是用显而易见的方式来感染和促进受教育者,使他们内心受到触动、思想得到提升、人性得到升华。

(二)感恩教育是树立正确职业观的基本手段学风建设是学生树立正确职业观的首要保障。事物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人的个性发展也具有不平衡性,同样在学院的学风建设中也存在薄弱环节。只有把薄弱环节抓好了,学风才会彻底好转。为此,针对学生学风建设工作进行深入调研和研究,将良好的学习与生活氛围融入感恩教育中,使学生在无形中主动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实践表明,不仅学生寝室卫生情况大有改观,而且早晚自修学习氛围很浓,有的班级还自发结成小组以竞赛的精神复习备战英语考试。我们的思路是,好的我们要继续保持和发扬,不好的我们要整改和提高,绝不允许瘸腿走路,在抓薄弱模块中切切实实地把我们学院的学风抓上去,全面促进学院的学风建设。

篇9

关键词:就业压力大学生就业价值观

**年应届毕业生达611万,毕业人数创历史新高,加之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在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育部将应届毕业生就亚纳入**年工作要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启动“**年就业服务系列活动”,这一系列的举措都将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就此我们对当前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进行了分析,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在就业时的价值取向,要实现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就要引导毕业生主动地树立符合当前就业形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就业价值观。

一、就业压力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1.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毕业生就业心理压力大

2007年毕业生为478.97万人,2008年毕业生559万人,**年应届毕业生611万,加上未就业的往届生,毕业生就业压力很大。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部分企业裁员也给毕业生心理增加了就业压力。据新华网最新进行的**年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问卷网络调查显示,91.05%的人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5.33%的人认为就业形势正常,而只有1.59%的人认为就业形势较妖

2.就业供求仍有矛质,形势依然严峻

高校的扩招使我国高等学校由精英教育模式进人到大众化教育模式,2002年以后就业率逐年增加,但是增长幅度缓慢,整体就业率只有76.25%。虽然我国经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增长速度放慢,但是还是处在快速上升的发展阶段,每年可增加就业岗位1000万个,特别是高技能型实用人才分缺乏,但是在当前就业形势下一些企业仍然找不到合适的人术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相对于每年的社会用工需求,与社会的其他就业群体相比而言,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竟争优势,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应该不存在。但每年却有25%左右的大学生不能及时就业,这其中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观念应该是主要原因之一。

二、目前就业压力下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和存在问题分析

1.大学生就业单位范围扩大,但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仍然是首选

据新华网调查显示当前毕业生在就业单位的选择中,国有企业、政府部门、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的选择的比例分别为24.16%,19.93%.16.33%,14.29%,选择合资企业、自主创业的人数最久所占比例分别为12.84%和7.35%。另一份网络调查显示选择就业单位无所谓、国家单位、事业单位的比例分别是37.27%.20.86%.19.30%**年国家公务员报名通过审核的人数超过了105万人,各职位平均竞争比例为78:1,为历年来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最多的一次。以上数据显示选择稳定的国家机关或者事业单位仍然是毕业生就业的首选,但是我们可以欣慰地看到毕业生就业面已经慢慢地扩大。

2.大学生就业地区范围扩大,但经济发达地区仍为大学生首选

据新华网调查显示,对于在校生来说,26.6%学生认为最理想的工作地点为北京,36.7%选择上海,24.2%选择广州,12.5%选择中小城市和基层。另一份网络调查毕业生是否愿意到中小城市或西部发展,66.91%选择是,而只有33.09%的人选择否。经济发达地区尤其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让刚走上社会的萃萃学子对其充满了向往和期待。但是由于就业压力的影响,一些毕业生不再把这些地区当作找工作的必须地,而是转向了中小城市和西部地区。

3.先就业,后择业已成为大学生主流的择业观

据新华网调查显示,毕业生的择业观念中选择先就业后择业的高达57.47%,而选择一步到位有固定收人的只有29.68%,不就业继续深造和自主创业分别为5.49%和7.36%。但是部分毕业生职业规划缺乏,使大学生的就业难度增大,同时也影响毕业生的职业发展,且在就业选择中易盲目而行。现在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都遵循着先就业后择业的指导原则,部分毕业生并没有准确理解什么是先就业后择业,而是盲目就业,即使找到工作,也是从兴趣出发,往往对所面对的行业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估计不准,工作中会明显缺少责任感,导致最后跳槽。由此可引起的问题是用人单位担心为别人培养人术在招聘大学生时可能更趋于保银。

4.大学生就业注重能力的发展

调查显示,毕业生就业注重个人发展空间和公司发展前景分别占30.53%和27.09%,薪水和公司重视人才程度分别占18.45%和18.04%。大学生就业更注重就业后知识和能力的提高,这是毕业生就业后的愿景,他们也更加重视单位对自身技能的培养,希望得到学习深造、专业培训和发展的机会,创造适合自己早日成才的环境。自由竞争的环境可以使大学生为自己选择更好的环境,部分毕业生就业期望值依然居高不下,但过高的期望值也给毕业生带来更多的失落。就业中过多的挫折,会造成人才的失衡和浪费,也使毕业生官己为顺利择业设置了障碍。

5.大学生就业行为存在一定盲目性

部分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锻炼,独立性不强,容易接受暗示,在困难和矛盾面前不知所措,不敢果断地作出选择和决定,在压力下觉得还是从众有把握。因而放弃目标、计划和兴趣爱好,甚至放弃了自己在就业竞争中的优势方面,盲目地以众人的选择来作为自己的择业标准,很少从实际出发,认真地分析主、客观条件,做出合适的择业选择。就业价值观模糊导致毕业生就业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最终导致就业行为的盲目性。

三、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与引导策略

在当前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价值观问题是影响其就业的最根本原因。毕业生就业已不再是单方面的问题,它还会带来许多其他社会问题。通过教育和引导,让大学生树立起适应就业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就业价值观对帮助大学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1.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态度

企业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在于调整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在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都有趋同现象。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大学生应该树立起大学生也是普通劳动者的理念,抱着大众化教育时代的思维方式和观念寻找工作岗位,进人就业市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是大学生所不能改变的,只有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在选择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薪酬期望等方面不要过度集中于一点,调整好就业心态,从而扩大自己的就业选择面。:

2.引导大学生提前做好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模糊与准备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就业市场的供需关系。从近几年国内各大城市举办的大型人才交流会上看,大多数毕业生参加人才交流会就像赶集一样,没目标、没准备,靠碰运气,有意向没信心,有信心却准备不足,导致就业失败。为解决这一问题,建议大学生在职业规划中对个人职业愿景要有充分认识,在对企业用人需求足够了解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专业水平、性格、气质、心理素质、管理能力、个人需求等方面,对就业目标有更明确的认识。如果不清楚个人的职业愿景,或对企业的用人缺乏了解,就不会做出合理的职业选择,也就难以真正适应企业的需要,即使已经就业,也会形成很高的流动率,成为一种“隐性失业”。

3.引导大学生树立从基层做起的理念

由与经济发展迅速。我国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广大农村还存在人才匾乏的现状,蕴藏着较大的就业空间,大学生在基层还有广阔的市场。政府为推动基层、西部发展,制定了许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到基层去,从基层做起,是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追求同国家与社会需要关系的一个最佳结合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迫切需要广大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农村去就业。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在西部、在广大农村可以获得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大学生这种优秀的人力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因此,广大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农村就业,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且对于大学生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

大学生创业因为缺乏资金的支持而使创业热情不高。创业给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包括企业管理、商业规划、经营活动等,毕业生要创业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是注重企业管理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主动学习帐务财务、金融、税收及相关法律知识,培养良好的管理才能。二是培养良好的创业素质,创业大学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自信心、坚强的意志,调节状态,善于调控情绪,保持乐观心态。三是培养良好的文化素质,包括思想道德、专业技能、人文知识和思维方式等。

篇10

关键词:人文素养教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1-0174-03

人文素养教育,“简言之,就是在传授人文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即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人文科学通过知识的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1]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全面发展,这本来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核心理念。然而自20世纪以来,由于科技理性的高扬,人们对科技的崇尚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与此同时,人们的主体意识却在逐步弱化,以至于信仰缺失、道德沦丧等社会问题开始日益尖锐地凸显出来。作为学校教育的最顶层,笔者认为当代大学教育对此类社会问题的发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大多数教育者在育“才”的同时却忽略了育“人”这一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了解大学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并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为了详细说明大学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首先,请看笔者对所在学校学生的一个调查情况。本次调查采用问卷的形式,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65份。从问卷的难易程度、发放比例到学生回答的真实性、数据统计的结果看,此次调查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状况。现将调查结果分析总结如下。

一、人文知识掌握了解情况

在问卷中,设计了7道题目来考察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知识及相关能力,内容涉及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对艺术文化方面的考察(非艺术系学生参与)最让人担忧,只有5%左右的同学表示了解,绝大多数的同学表示略有所知,还有相当一部分基本一无所知。由此可见,大学生对艺术文化的了解最为薄弱,很多学生在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方面的知识几乎为零,可以说在整个人文素质教育中是最薄弱的一个环节。这也直接影响到当代大学生的审美素质与审美能力。

历史哲学方面(非历史哲学系学生参与),当被问及是否阅读过二十四史或经典著作时,有超过半数同学表示没有读过,30%的同学对此不感兴趣,只有12%的同学表示阅读过一些,由此可以看出,尽管大学均设置了中国近代史纲要、理论等课程,但同学们明显缺乏学习的热情,对有关历史哲学方面的课程兴趣度低。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了解及熟悉程度(非中文系学生参与),设计了三道选择题,要求大学生将文学作品与作者相对应,作品的选取涉及古今中外的名著。调查结果显示,有近三分之一的同学这道题得到满分,说明这些同学有比较广泛的阅读面,其余同学多数是错1到2题,错误主要集中在古代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上。现当代文学由于距离较近,阅读上较少障碍,学生对现当代文学的了解相应比对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的多些。附表: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令人担忧,文史哲尤其是艺术方面的知识积累相当薄弱,无法适应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

2.人文修养、价值观方面

个人的人文修养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其日常行为和价值观念上,因此,通过对当地大学生日常行为和价值观念的调查,可以比较充分地了解这一群体的人文素养情况。

二、对大学生日常行为及价值观的调查

个人的人文修养比较集中的体现在其日常行为和价值观念上,因此,通过对当前大学生日常行为和价值观念的调查,可以比较充分地了解这一群体的人文素养情况。

从以上调查表中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处理、社会责任担当、人生理想的选择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只有不到20%的学生表示能理性控制自己的行为,90%左右的学生从没参与过志愿者活动,33%的学生将个人理想置于社会理想之上,且大多数人都选择追求一种安逸舒适的生活。因此,如何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已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

三、针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普遍缺失的现状,采取措施如下

(一)创新课程体系,多渠道实施人文素养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主要实施方式,因此,在大学教育中,人文素养教育的落实首先也应通过教学来实现。有专家指出,在大专院校中,人文社科类课程在学校课程机构中所占比重应不应低于l/3[2],但据资料显示,我国目前高校人文课程总体不足1/5,所以各类大学都应该适应高教发展的需要,广泛增设人文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方面的学科课程,这也正是发达国家加强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事实上,国外一些著名大学,如哈佛大学早在1978年公布的《公共基础课程方案》中就明确规定,全体学生要学习“人文艺术”、“历史”、“社会哲学分析”、“国外语言文化”以及数学和自然科学等基础课,这些课程约占总课程学分的1/3[2]。但现阶段,由于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均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办学理念,所以追求人才的职业性、实用性和实践性也成为其显著特点。在这类院校中,要想真正让人文素养教育落到实处,就必须依托已有的文科学科,将一系列人文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允许并倡导理工科学生选修人文学科课程,进行通识教育。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一方面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大学语文”的必修课,另一方面,鼓励中文、历史、艺术系老师开设全校范围内的“公选课”,如“戏剧影视文学研究”、“中国新诗研究”、“桂东南民间音乐研究”等等。通过这些人文课程的开设,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也拓展了他们的学术视野,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一定发展。

除了通识课程的设置外,在专业课程中渗透人文精神,将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也是非常必要的。现代社会广泛需求的是,既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又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的复合型人才,这就对我们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努力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努力挖掘丰富的人文教育内容,并把它们渗透到专业课程的教育中去,从而实现学科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达到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会与整合。在讲授专业课的同时,可以讲解本学科的发展史,让学生了解所学理论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介绍学科发展过程中优秀科学家献身真理的感人事迹,以激发学生产生崇高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展望学科领域内技术的应用前景,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技术价值观。‘起于知识、启迪精神、渗透美育、行为互动、营造氛围、以悟导悟、以人为本、止于境界’,”[3]从而让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二)建构良好的校园文化,润物无声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在他的著作《民主和教育》中指出:“社会环境无意识、不设任何目的地发挥着教育和塑造的影响。”[4]大学校园环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它包括了校园的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人文精神环境。一般而言,每所大学因历史沿革、地理环境、民情风俗的不同而具有独异的个性,这种个性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她怀抱中得每一个学子,因此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就会培养出什么类型的学生。为了发挥客观环境润物无声的作用,大学校园文化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展现。例如,在校园的建筑设计和人文景观的建设上,应尽量经典、健康、昂扬,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引导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像清华大学的校训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大学的“学术自由、兼容并包”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为此不懈奋斗。此外,很多师范类院校中的孔子塑像,也默默地强化着师范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人格素养。

在亭台楼榭这些基本的硬件环境之外,校园的文化社团和文化讲座也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两条重要途径。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报刊、广播、电视台、宣传栏、警示牌宣传“八荣八耻”、“中国梦”等主流文化意识形态,营造和谐、积极、健康的校园环境。同时,对学生自发组织的一些文化社团或文化活动,譬如“文学社”、“英语角”、“舞蹈队”等,教师也可以因势利导,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来,并从中锻炼自己。校园文化是课堂教学之外的有益补充,除了利用本身的文化社团这些资源之外,学校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形式多样的人文讲坛,启迪学生思维,提升整个学校的人文精神品位。如北京大学开展的“中华之光系列讲座”、“艺术教育精品系列讲座”、“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系列讲座”;华中理工大学自1994年起,邀请杨振宁、钱学森、季羡林、杨叔子等海内外著名学者登上人文讲坛,连续举办了400多期精彩的人文讲座,并于1996年出版了被誉为“重塑中国大学人文精神之力作”的《中国大学人文启示录》,以及杭州师范大学承办的“浙江人文大讲堂”等都深受大学生的青睐,在校园传为佳话[5]。

(三)利用网络平台,为人文教育提供新途径

在数字化时代,网络教育已日益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2010年7月提供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人,普及率达到31.8%,手机网民则增至2.77亿人,成为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而庞大的网民规模的最大构成群体是学生,高达30.7%。活跃在互联网上的25岁以下的青年网民中,大学生又是一个非常大的群体[6]。因此,如何利用网络平台,发挥它的优势,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已成为教育工作者急需思索和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利用网络媒介,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至少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注重教师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及影响传播。教师的人文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所培养的学生,因此以良好的职业形象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教师的重要职责。我们可以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共享的特点,将本校优秀教师和外校名师的课堂教学展示出来,用名家的人文素养感染激励学生。例如,全国百家名师桑新民的授课实况就是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典范,他在讲课中穿插文学、历史、摄影、艺术知识,多媒体课件中链接电子大百科全书及各种乐器的演奏等,他风趣的语言魅力,丰厚的文化底蕴,互动的课堂形式,美观的多媒体课件,配乐诗朗诵和摄影图片展,形成了他独特的教学艺术魅力,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受到了文学和艺术的熏陶,激发了学生自觉培养人文素养的意识和兴趣[7]。二是提升学生的网络素养,增强他们的辨识力和自控力。了解网络方能最好的运用网络,所以有必要通过课堂教育向学生讲授媒介的基本性质、功能、特征,让他们具备甄别网络信息的最起码的能力。第三是教育工作者应尽快地建设好校园网络系统,屏蔽网络上一些乱七八糟的、负面的信息,尽量为广大学生提供健康、有益的思想文化导向,以一种积极的舆论引导大学生的成长。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网络媒体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肩负重大责任。我们要认真贯彻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以更加高度的自觉担负起推动网络文化繁荣发展的历史任务,以更加强烈的自信把握好网络文化发展的难得机遇,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来落实发展健康向上网络文化的各项任务。”因此,我们应严格按照这一方针的指导,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总之,人文素养教育在当代大学教育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峻性,并以切实有力的措施改变育人环境,培养出既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底蕴又有良好的专业技能的有用之才,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季慧.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刍议[J].佳木斯大学学报,2002(5).

[2]顾明远.人文教育在高等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J].高等教育研究,1995(4).

[3]董婧.论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大学人文教育[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0.

[4]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5]曹金祥.我国大学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