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发展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6 01:30:58

自主发展

自主发展范文篇1

一、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也是重大教学理论问题,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基于此,本次教改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认为,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把教学过程的本质定位为交往、互动,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它是对“把教学看成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这一传统观点的重大突破。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一是以教师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知识,所以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成为: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老师写,学生抄,在课堂上,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的,而不是自己学会的,更不用说会学了。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学生只能跟着老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教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服从教,教学由“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学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丧失了。

新的教学理论强调,学生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交往使师生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的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二、教学重结论,更要重过程

结论与过程的关系是教学中一对十分重要的关系,它包括学习与思考、学会与会学、知识与智力、继承与创新等关系。就某一学科而言,过程体现该学科的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结论表征该学科的探究结果,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有什么样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论必然对应着什么样的探究结果或结论,概念的获得依赖特定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论。学科概念只有和相应的探究过程及方法论结合起来,才能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既有肌体又有灵魂的学科认知结构,才能使学生的理智过程和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与提升。

从教学角度来讲,所谓教学结论,即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要获得的结果。所谓教学过程,即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所以,必须重结论。但是,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即如果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真正的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所以,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因此,教改的目的就是要提高过程与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地位。

重结论、轻过程的传统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一切都是现成的,即现成的结论、现成的论证、现成的说明、现成的讲解,这种教学方法从源头上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实质上,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那种程度,于是便有了掌握知识却不思考知识、评判知识、创新知识的“好学生”。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压抑,甚至是摧残。

重结论轻过程,从学习的角度讲,就是重学会,轻会学。学会,重在接受知识、积累知识,以提高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适应性学习;而会学,重在掌握方法、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新信息以及提出问题,是一种创新性的学习。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学生在学校学到、获得的知识到社会上已远远不够用了,人们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就需更加注重过程与方法的培养。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的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的过程。正因为如此,“双自主”教改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因此,在教学中,要精心为学生设计探索知识的问题情境,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去发现问题;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在过程中培养方法,从而使学生获得正确的结论。

总之,要掌握新的教学理念,扭转目前在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不良现象,通过转变教学行为与方式,做到既重结论,更重过程。

三、“双自主”教改倡导什么样的学生观

在教学过程中,怎样看待学生,把学生看成什么样的人,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等统称为学生观。“双自主”教改的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新的学生观有以下几方面:

1、学生是发展的人。其含义是:①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遵循规律做好工作;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应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③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作为发展的人,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在一定的意义上讲,可以说学生的生活和命运掌握在学校和教师的手里。学生是不是能生活的有趣味,是不是能学好,是不是能健康成长,是不是幸福欢乐,都和他们所在的学校和所遇到的教师有极大的关系。

2、学生是独特的人。包含以下基本含义:①学生是完整的人。要认识到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具有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培养学生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②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由于每个人的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而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心理世界,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各不相同,且各有侧重,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性的人,应成为我们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包含以下基本含义:①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把学生当做不依自己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且连自己的知识也不能强加给学生。强加,不但加不进去,而且会挫伤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引起他们自觉不自觉地抵制或抗拒。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一条规律。教师能让学生自己完成上述认识活动。③学生是责权主体。从法律角度看,学生在学校既享有一定的法律权利并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是一个法律上的责权主体。因此,学校和教师要保护学生合法权利,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树立学生为责权主体观念,是建立民主、道德、合法教育关系的前提。

四、“双自主”教改需要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是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双自主”教改的内容和任务。师生关系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当前,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师生伦理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是:师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比较混乱。表现为把学生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侵犯学生独立个人权利,以及教师为学生筹划一切,包办代替,实质上是忽视学生独立性,不让学生履行自己的义务,这些都是不恰当的师生伦理关系。

1、如何建立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㈠树立教育民主思想。民主平等是新型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民主思想首先要求教师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其次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这种尊重表现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充分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

⑵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明确师生的权力义务关系。

⑶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具有道德纯洁的教育关系,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更新管理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管理思想,打破师道尊严和师生如父子的庸俗观念。

2、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

师生情感关系虽然受到重视,但也存在难以令人满意的状况,师生之间情感冷漠,缺乏沟通交流的现象依然存在。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情感联系,不仅使得一直为人们所珍视的师生情谊黯然失色,也使教学活动失去了宝贵的动力源泉。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应做到以下几点:

㈠教师要认真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教师必须真情付出,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对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更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应该相信,教师的真情投入,必定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

⑵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这是优化师生情感关系的重要策略。

⑶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教师要得到学生爱戴,就得有内在的人格魅

自主发展范文篇2

牢固树立“高水平是财富、低水平是包袱”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走科技路、吃科技饭”,着力抓好“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储备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科研成果”三个层次的工作

1月9日,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胡总书记的讲话,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分析了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重要机遇与挑战,精辟阐述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与任务,是指导我国新世纪科技发展的重要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认真学习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天津实际狠抓落实,真正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关于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上来,自觉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努力走出一条自主创新之路。

天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始终把科技工作摆在全市重要位置,牢固树立“高水平是财富、低水平是包袱”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走科技路、吃科技饭”,着力抓好“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储备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科研成果”三个层次的工作。现在,科技创新的意识已经深入人心,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成为全市的自觉行动。这些年,我们提前完成了“三五八十”四大奋斗目标,胜利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目标,国民经济跨入全国发展较快地区的行列,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三位,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标居全国前列,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已占到工业总产值的1/3,新型工业化水平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一。所有这些,都是我们自觉追求科技进步的结果,也为加快自主创新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科技基础和人才基础。回顾天津的发展实践,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十分紧迫和重要,但也要坚定自主创新支撑自主发展的信心。例如天津钢管公司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自主开发出系列高档无缝钢管和石油套管,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

经过多年的努力,天津已经具备了更快更好发展的坚实基础,党中央将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为我们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天津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十一五”时期,天津将围绕贯彻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把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坚持优化创新环境,扩大开放与合作,构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壮大科技人才队伍,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面向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战略任务,以把滨海新区建成高水平的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为重点,规划建设好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聚集国内外的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资源,建立新型科技投融资体系,带动天津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更好地服务于天津发展,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

自主发展范文篇3

〔关键词〕自主创新;中国特色;科学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以此指导社会经济全面发展。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时期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

早在2005年,总书记就特别指出: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而自主创新能力又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加快科技进步,关键在于自主创新。”〔1〕其后形成了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理论:“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2〕世界经济发展、科技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2007年10月,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3〕首先,必须充分认识到自主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国家核心竞争力是指国家在国际竞争中赢得胜机的超常发展能力,主要由独有的创新能力,以及实现创新能力必不可少的人才素质规模和制度性环境构成。当今时代,人类步入了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也步入了一个经济结构加快调整的重要时期。在这样的历史时期,谁在自主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谁的自主创新能力强,谁就拥有核心竞争力。实践证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把推动自主创新作为国家的重大战略来抓,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我国,通过自主创新取得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等为标志的重大科技成就,这些显著成就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科技总体上的水平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必然要影响到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我们应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当务之急,努力通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可持续发展,通过提升自主创新水平来不断提高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要明确自主创新是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应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显示出了我国经济抗风险的能力。但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主要靠劳动力、资本、资源等要素驱动,而随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日益凸显。第一是人均资源占有率低。虽然我国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资源占有量是世界的第53位,中国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第二是资源利用率低。一方面是人均资源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另一方面,我国资源利用效率明显偏低,我国GDP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约占4%,但是我国消耗的原油、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水泥,却分别占世界消费总量的714%、31%、30%、27%、25%、40%。从工业能源效应看,我国八个主要能耗工业单位能耗平均比世界先进水平高出了40%以上,而这八个主要工业部门占工业GDP能耗的73%。第三是环境代价大。以前那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森林退化、江河断流、生态失衡,由此而付出的环境代价是难以用经济数据来估算的。第四是继续增加投资率风险极大。我们要建设小康社会,意味着GDP平均增长率要超过7%,而决定经济增长率有两个很重要的因素,一个是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还有一个是投资率。如果保持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不变,那就意味着投资率必须大幅度增加,要达到52%的水平,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必须为应对未来挑战做出选择。到底该如何选择?是继续现有的发展模式还是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此,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综合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面向未来,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思想。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自主创新的方针,并对未来15年我国科技发展、自主创新做出战略部署。所有这一切都充分表明,应对未来挑战必然选择走自主创新之路。

第三,坚持以自主创新为主线统领未来科技发展。当今时代,人们对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所创造的价值已经认识得非常深刻,特别是在经济贸易中,科技含量越来越被人们看作是最具竞争力的,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更被认为是产品的核心价值所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驶上快车道,系列成功的典型无不充分证明了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所创造的价值。因此,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使自主创新在促进科学发展中切实发挥主导作用,特别是要坚持以自主创新为主线统领未来科技发展。

第四,把自主创新作为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尽力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并根据发展目标规模化地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同时建立起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方面为自主创新创造良好条件。当然,建设创新型国家绝非只是一个口号,必须找到其实现目标的根本途径,而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正如总书记指出:“面对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我们一定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我们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作为强大动力,不断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始终把提高自主创新能为战略任务,切实增强国家科技实力;始终把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作为根本大计,努力建设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始终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为重要保障,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4〕在新的历史时期,自主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我们正以自主创新为基础全面推进中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向经济强国迈进;正以自主创新的新成果推动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迈上新台阶。

第五,要立足自主创新,推动科学发展。总书记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也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

要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性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5〕为让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形成自主创新新局面,中共中央、国务院也做出了系列决定暨建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又进一步强调: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所有这些都表明:立足自主创新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基本途径之一。

1.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立足自主创新。

在世界经济发展新格局下,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必然选择,而要调整产业结构并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把握住的中心环节就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首先,产业发展规律要求,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综观现当代全球产业发展的规律可以发现,产业结构普遍呈现出从劳动密集型为主→资本密集型为主→技术、知识密集型为主的演进轨迹;具体表现为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服务业支配地位的产业结构演进路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但我们还是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第三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从我国目前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可以看出,我国的国民经济还比较依赖农业,迅速成长的工业未能对农业提供应有的技术支持和服务,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在这样的产业格局下,我国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与全球经济发展的步伐合拍,而做出的“调整”和“转变”必须切合中国的实际,必须充分体现自主创新。一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结构升级步伐。重点是要坚持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同时要振兴装备制造业,夯实工业发展基础;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群,支持新能源、新材料、信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化服务业结构。鉴于当前我国第三产业过于依赖“生活型”服务业的低质结构,今后应加快发展金融、保险、咨询、物流等知识型服务业或“生产型”服务业,致力于服务业的结构升级和增强服务业的竞争力。三是加快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着力突破制约工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零部件研发,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同时,针对某些重要的战略性产业以及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关键技术,建立国家重大创新工程,并积极吸收企业参与,甚至国外机构、企业的参与,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新格局,逐步摆脱战略产业受制于人的局面。

其次,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于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粗放投入、靠消耗大量资源和付出环境代价来实现。如果按照过去这种资源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增长,到202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增加到4万亿-5万亿美元左右时,资源环境负荷将是现在的4-5倍。这样的发展情景显然是不可承受的。因此,通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来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所要选择的根本途径。

最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提高国家竞争力和维护国家安全的现实要求。中国“入世”的前几年,一个深刻的教训是“市场换技术”没有成功,外国公司凭借品牌、标准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逐渐在中国市场占领重要位置,而我们所开放的市场并没有换来核心技术,只不过是向技术强势者提供了廉价劳动力和贴牌产品加工场所而已。而实际上,我国产业技术“空心化”现象非常突出,大中型企业技术水平比国际先进水平落后了5-10年,即便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也有超过50%的技术要依赖国外。因此,为确保我国经济安全,提高国际竞争力,当务之急必须强化自主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把握经济发展主动权。

2.坚持自主原则,探寻创新模式。

“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由此可以看出,自主创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原始性创新。原始性创新是自主创新的基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原始性创新的数量和质量,将决定其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决定其技术的核心竞争力水平,因此我国当前的自主创新首先应该强调、鼓励原始性创新。二是集成创新。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趋势告诉我们,集成创新是科学技术向前发展的重要形式,也是自主创新的重要方式。我们应当注重选择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重大战略产品,大力促进各种相关技术的有机融合,在此基础上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和集成创新。三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践证明,任何国家的自主创新,都是在已有成果或借鉴别人的基础上进行的。提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自主创新模式,不仅可以降低创新成本,还可以迅速缩短与世界先进技术的差距。当然,这种模式的关键在于“再创新”,消化吸收只不过是为“再创新”寻找捷径而已。当然,我们的自主创新应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在涉及国防安全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领域要突显原始性创新,要坚持自主的原则;在已形成规模经济和具有竞争优势的领域要实行集成创新和原始性创新并重;在技术比较落后的领域,应侧重在引进消化吸收后进行再创新。

3.推进科学发展必须走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道路。

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就是走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道路,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不仅可以迅速实现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快速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还可以使自主创新目标和创新模式迅速实现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以我国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产业为例,欧美、日韩技术的汽车产品占据了我国汽车市场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我们的自主产品竞争力不强的重要原因就是受制于我们的自主创新水平不高。因此,要振兴我国的重要产业尤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就显得至关重要。

自主发展范文篇4

关键词:幼儿教师;自主发展;内驱力

由于受理论的困境和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教师专业发展主要依托于政策体系和外部培训体系,重点在于提高教师的知识技能,以及课堂教学质量,只关注教师外在专业水平的提高。这种发展模式,忽视了教师主体性的需要,忽视了教师对自身的激励,忽视了教师自主发展。幼儿教师的自主发展需要教师有自主发展的意识,如今仅仅依靠行政指令的推动难以达到目的,需要教师自身的内驱力发挥作用才能实现。

1幼儿教师自主发展内驱力的构成与特点

内驱力(drive)是源于心理学的一个术语,就是驱使个体去从事某项活动的内在动力。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在对教育心理进行研究时,将内驱力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种。[1]其中,认知内驱力是指理解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一种初期需要;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因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一种需要;附属内驱力是指为了保持长者们或权威们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的认真工作的一种需要。[2]奥苏贝尔认为,在人类行为中,这三种内驱力会同时起作用,但是其影响程度会随着年龄、性别和社会阶层的成员地位等因素而发生变化。[3]因此,必须了解和掌握,在某个特定的时期,教师发展以哪一种内驱力为主,哪一种内驱力为辅,来制定教师自主发展策略。当然这三种内驱力,在教师自主发展的过程中,往往是综合地表现出来的。因此,幼儿教师只有在这三种内驱力都充分开发的基础上,其自主发展才能实现。

2幼儿教师自主发展内驱力缺失的原因分析

2.1幼儿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意识薄弱。好奇倾向是认知内驱力的起源。但是,目前幼儿教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不足,主要是由于自主发展意识薄弱。在西安市对幼儿教师自主发展意识的一项研究中统计得出:46.7%的教师拥有并积极实施自己的专业发展计划和目标,43.2%的教师有发展意识但没付诸实际,8.6%的教师发展目标不明确、很少考虑专业发展,1.5%的教师从未考虑过。[4]原因在于:幼儿教师所处的生活环境单一,家庭、幼儿园两点一线成为他们生活的全部。在这个社会发展一日千里的知识经济时代,一些新的教育理念、课程,创新性的教育方法层出不穷,幼儿教师来不及从意识和方法上不断自我调节和更新;其次,幼儿教师一日工作繁重,承担着保育和教育的双重责任,一整天手脚不停十分辛苦,无精力也无能力去思考自己所处的专业发展状态,以及对未来专业发展做出规划;最后,幼儿教师长期养成的不良工作习惯和心理定势,他们长期过度依靠教材来教幼儿,觉得把教材的东西教给幼儿就足够了,由此丧失了工作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也就无法获得认知。基于上述工作环境,幼儿教师早已磨损了工作激情,也就无法派生出认知内驱力的起源。2.2幼儿教师的职业地位不对等。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指向于现实工作成就与名望的获得,同时也指向于有赖这些成就的未来的职业目标。[5]近年来,在国家和社会层面开始重视幼儿教育及幼儿教师的价值,但从幼儿教师社会地位的研究发现,与其他各级各类教师相比,幼儿教师实际上社会地位偏低。据调查显示,我国无职称的幼师占54.5%,其中,城市无职称的幼师占47.56%,县镇占50.32%,农村占71.94%。[6]大多数幼儿老师没有正式的编制保证,就会觉得自己并没有真正地被这个行业所接纳,也无法体会到自己的职业成就感。社会上也有对幼儿教师不公正、不科学的认识,使幼儿教师感觉自身的工作得不到尊重。幼儿教师对这个职业的投入,与社会给予教师的尊重和幼儿教师职业地位严重不对等,导致幼儿教师的自我提高内驱力缺失。2.3幼儿教师的情感激励不足。幼儿教师的附属内驱力需要来自长者和权威们的认可和支持,在青年教师身上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来。幼儿教师的情感激励需要在工作中建立的情感支持和信任,以及由此产生目标激励。幼儿教师在幼儿园中的情感激励的缺失主要表现在:首先,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受物质利益的驱使,幼儿园领导重物质激励轻情感支持,使幼儿教师淡忘了自己所应追求的专业精神;其次,不合理的情感激励方式,导致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缺少情感动因,一旦幼儿教师在工作中出现失误,幼儿园领导会以严苛的规章制度从精神和物质上惩罚教师,当幼儿教师在工作上有积极的进步时,幼儿园领导却没有做出及时的正向激励;最后,据调查,72%的幼儿园领导只注重“抓两头”,在情感激励对象上具有明显的选择性,使幼儿园教师发展水平形成了两极分化与对立的局面。[7]幼儿园领导对幼儿教师情感激励的不足,使幼儿教师感受不到来自领导和权威的认可,也就无从激发自身的附属内驱力。

3激发幼儿教师自主发展内驱力的策略

幼儿教师的自主发展是幼儿教师主体自我更新和进取的内部驱力,它在满足主体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其强度由幼儿教师的工作环境与自身的认识状态和刺激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决定,对幼儿教师自主发展内驱力的激发需要从外在和内在两方面来促进其成长与发展。3.1唤醒教师自主发展的专业意识,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认知内驱力。唤醒教师自主发展的需要和意识是教师自主发展的内在主观动力。要唤醒幼儿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意识,首先要使教师认同自身的职业,要意识到自己是专业发展的主体和主动承担者;再次要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其中的基本理念环节就特别强调幼儿园教师应“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的知识积累,在知识的建构过程中,更新自身的观念;最后,在实践工作中运用客观知识提高自主专业发展能力,使幼儿教师能够熟练掌握的专业发展的相关知识,满足其系统的阐述和解决工作中问题的需要,认知内驱力就会得到激发。幼儿教师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多次运用其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获得成功,体验到满足自身需要的乐趣,从而巩固了最初的求知和自我发展的欲望,从而形成一种比较稳固的内部发展动机。认知内驱力一旦形成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一直贯穿于幼儿教师自我发展的过程之中。3.2完善学前教育制度,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自我提高内驱力。学前教育制度的不健全和不合理,使幼儿教师缺少了职业奋斗目标,也就无法满足幼儿教师想要赢得地位和尊重的需要。完善学前教育制度可以帮助幼儿教师树立自己的理想和终身的奋斗目标。其一,国家应逐渐完善幼儿教师资格认证制度,驱动幼儿教师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通过幼儿教师资格认证,体现幼儿教师工作的价值和特殊性,让幼儿教师的职业得到社会的认可。其二,制定专门的幼儿教师职称评定制度。要保障幼儿教师与其他各级各类教师具有同样的职称评定机会,为他们制定专门的职称评定制度。在他们为争取更高的职称而努力的同时又会激发自身的认知内驱力,激发幼儿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积极性。其三,完善幼儿教师在职培训制度。国家应完善幼儿教师培训体系,并将幼儿教师的工资收入与培训后的效果挂钩,为幼儿教师在职培训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这样使幼儿教师的专业地位和金钱地位都有所提高,让幼儿教师在这份岗位上感受到自己受到了社会的重视和尊重,就会逐渐增强自我提高的内驱力。3.3建立人性化的幼儿园管理体制,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附属内驱力。幼儿教师的工作环境应该是一个宽松、和谐有爱的环境,而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取决于幼儿园领导的管理艺术。幼儿园管理者应该努力做到:第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幼儿教师作为知识型员工,他们的工作对象是面对天真可爱的幼儿,所以情感世界的满足显得极其重要;第二,善用情感激励。管理者在重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要强化精神鼓励,要时时地信任和尊重教师,给予相应的表扬和荣誉,才会提高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和创新性。第三,加强民主管理,赋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权。管理者应在管理中尊重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才会让幼儿教师在岗位中有更多的归属感。在这样人性化的管理体制下,幼儿教师和幼儿园管理者之间保持着亲密的、被信任的情感关系。为了保持这种关系,教师会有意识地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领导者们的要求和期望,以便获得领导者的赞许、认可。附属内驱力就会成为幼儿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自主发展的动力。

4结语

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其通过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自我努力而不断完善和提高自我的过程。在这一成长过程中,除了幼儿教师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制订切实可行的个人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内驱力外,政府和幼儿园还应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的物质和情感激励机制,从而促进幼儿教师的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使幼儿教师的工作能够得到认可和尊重并实现自身的专业价值,促进幼儿教师自主发展的内驱力不断增强。

参考文献

[1]AusubelDP.Educationalpsychology:acognitiveview[J].AmericanJournalofPsychology,1968,83(2):303.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

[3]MaloneTW,LepperMR.Makinglearningfun:Ataxonomyofintrinsicmotivationsforlearning[J].1987:223-253.

[4]张亚妮.幼儿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意识与能力调查研究[J].榆林学院学报,2011,21(2):97-100.

[5]张承芬.教育心理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107-109.

[6]储朝晖.中国教育六十年纪事与启思(上)1949-2009[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274.

自主发展范文篇5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知识经济已经到来的时代,学校德育目标的确立必须充分思考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优秀人才。从新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出发,结合我校多年的实践,我们提出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的创新型人才的德育目标体系。

(一)国际视野中的爱国主义情怀

经济全球化要求学校培养具有国际意识的人才。为此,学校要在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国际理解、国际竞争与国际合作的意识;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注重多元文化的吸收,使我们的学生成为大气大度、具有宽阔国际视野的爱国主义者。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就要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国家意识首先是公民意识。学生到高中阶段,有关国家的相关知识已基本掌握,因而重点高中的公民教育目标是帮助学生获得有关体验,学会不同情景下的选择判断,形成一种自觉的意识,这需要社会实践活动的锻炼。其次,国家意识是法制的意识,这就要求公民自觉地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服从社会公认的伦理道德。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就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它指人发自内心的对国家的热爱。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是建立在对社会主义信念基础之上的。因而,这种信念只能是建立在学生对历史唯物主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

然而,我们的爱国主义并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在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还要使我们的学生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国际视野要有国际意识,这就是要在审视国际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发展的情况下,明确自身优势与不足的意识,从而能走出一条自强自立的道路;国际意识要有国际竞争的意识,要能在找到自身相对优势的基础上,敢于与别国竞争;国际意识要有国际合作的意识,要善于学习别国的长处,在国际竞争中把别国的长处变为自己的长处;国际视野还要求我们学生能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有着对世界各国文化的理解。只有在广泛地吸收世界各国文化的基础上,中国才能发展得更好,我们的文化才能更灿烂。

(二)基于科学认识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丰富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一些人的享乐主义,而高科技发展的负面效应导致了重物轻人、重事实轻价值、重物质轻精神的倾向。在这样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学校教育更要倡导精神追求胜于物质追求的生活态度,引导学生在求真求善求美的艰苦探索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乐趣,体验思想创新、方法创新的成功,从而树立远大理想,拒绝不思进取;崇尚精神追求,拒绝享乐主义;增强事业心、责任感,远离平庸,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竞争基础上的团队合作精神

现代社会是开放的社会,要求社会每一成员有很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社会交往能力与团队精神是应对经济全球化需要的重要措施。

社会交往能力与团队精神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是个体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力量影响生活各个层面的关键性品质因素,它可以分为:1.情绪控制:这是个人摆脱和消除焦虑状态,控制冲动与愤怒,保持镇静与信心、化解不良情绪的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的发展需要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需要在人际交往中锻炼提高。2.认知他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体谅他人的感受,是共同生活的基础。目前中小学生尤其是独生子女学生受到太多宠爱,容易形成这方面的心理缺陷,缺乏对他人的理解,因而正确地理解他人已经成了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方面。3.人际交往:纠正中小学生,尤其是个别“偏才”和“怪才”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问题,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中的重要问题,因为任何“卓越”的人才首先应是身心健康的人。4.竞争意识。现代人要有敢于参与社会竞争,在竞争中推动社会发展的勇气。要把竞争与合作在更高的水平上结合起来。

(四)富有激情而又持续稳定的心理品质

在我国中小学的学校教育目标中,心理品质的目标常常受到人们的忽视。然而,事实证明,不管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还是从事社会其他工作,富有激情才会有工作的动力,持续稳定才能保持工作动力经久不衰。因而,培养学生富有激情而又持续稳定的心理品质对于学校教育来说至关重要。具体而言,它包括:1.自我感知和自我激励;2.胜不骄,败不馁,勇于挑战,具有承受失败与挫折的勇气;3.处惊不乱,冷静地处理复杂事物的能力。

在对社会需要全面认识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的几个关键词:认知与情感的全面发展、发展与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学生主体意识的逐步增长等。

二、自主发展德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我校在多年实践的探索中形成了“自主发展”的德育模式,这一模式是建立在对学生情感发展认识的基础上的。

1.思想品德形成是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过程。学生在情感领域“自主发展”的过程就是一种知情意行相互促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由知而行,由行而成情,最终成为他的意志品质。在这一意义上,只有学生自主的发展,才有学校德育的实效,这是学生态度、情感发生发展规律本身所决定的。

2.思想认识提高是不断内化的过程。把社会期望学生具有的态度、价值观真正转化为学生自己观念的过程,是态度与情感内化的过程。大量的研究表明,在这一过程中,外部的条件是重要的,但这一转化能否最终成功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学校教育的作用主要在于引导,在于精心设计德育环境。

3.德育是师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当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革,教育体制由筛选型、集权型转向综合型、分权型,教育结构由刚性、封闭式转向弹性、开放式,师生关系由权威型转向以独立性、相互负责和交换意见为特征的平等和谐型、民主型,教育方式由灌输式转向启发式,教育评价由注重结果转向注重过程与发展,教育管理由集中、封闭式转向参与式、自主式。对于民主社会的形成与发展而言,造成一代具有民主意识、能够妥善使用民主权利的一代公民,其任务自然由教育来完成。由此,实施师生之间民主对话、教学相长的教育,是当前社会发展与当代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自我发展”的基础是良好的自主性水平与自主性品质。这就是说,学生已经具有较高水平的自主学习、生活、社会活动的认识与能力,并且学生的自主性活动具有积极的、符合社会价值观的效应。“自我发展”的目标是具有前瞻性的发展空间,即每个学生依据自主发展状况,确立一个可能的发展位置。“自我发展”的载体是学生集体性活动,通过各类有序、健康的学生集体活动,使自身的发展得以实现。

三、自主发展模式的教育实践

我校师生立足学校教育的实践,在教育活动和教育情景中加以不断修正与完善,逐步构建了一套与“自主发展”德育模式的理论模型适应的实践操作体系。

(一)自我教育

我校一贯注重大德育环境的营造工作,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教育的主渠道,把它当作学生自主教育的基础途径。从寓德育于教学开始,挖掘教学的教育性,然后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再后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社会实践中教育自己。

1.把思想政治课的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

我们提出了“将课堂还给孩子”的口号,这不仅是学生智能发展的要求,同样也是学生情感发展的要求。政治课教师难教、学生不愿学是当前政治课教学中遇到的普遍问题,也是困扰政治课教学的一大难题。为此,我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学生参与教学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

所谓政治课中的学生参与教学,就是在政治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地主动参与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应用、实践的能力,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我校教师在尝试和运用参与教学方法的实践中,采取了以下方法:共同参与教师的备课,客串教师进行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参与讨论,让学生自己回顾、小结归纳,由学生根据教学的要求自己来组织和筹划社会实践,设立公民论坛。

2.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自我学习、自我教育

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任务与其他学科相比,最大的特点是要求学生在掌握马列主义基础理论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要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必须重视学生的“内化”,也只有在学生的实践中才能真正实现“内化”。

为此,教师在让学生通过“学生导读”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根据“导读”内容自编自排小品等活动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向社会请教。在自愿组合的基础上,3至5人为一组。先由组长召集,确定考察专题、联系考察单位、设计考察提纲以及考察报告的撰写和打印等分工负责。同学们在社会考察中,采用多种形式,如实地参观、听领导介绍、采访职工、收集资料、摄影、摄像等。考察结束后,在政治教师及语文教师的指导下,每组完成一份图文并茂的考察报告或论文。最后由课代表或班干部主持,召开各组的考察交流,在交流中互相学习。

(二)自我评价

在学校德育中,开展学生的自我评价有助于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自己与学校要求的差距,作出恰当的学习决策;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促进学生在德育方面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判断能力的提高,将在德育自我评价中形成的能力迁移到其他学习领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日常行为的评价。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往往通过活动与交往表现出来。因而,对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评价首先通过考察和评价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来进行的。

2.对学生班队活动的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各种活动之中。因而,一方面学校把开展各种活动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通过这些活动本身来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评价的指标是:活动的独创性、活动表现形式的艺术性、内容的思想性和学生的参与程度等,分别赋值并加以综合评价。评委由学生自己担任。

3.对学生社会实践的评价。对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进行评价的依据是:选题的现实性,看选题是否具有现实意义;报告的独特性,看选题的视角是否新颖,是否有独到见解;报告的思想性,看报告内容是否健康向上,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建设成就等;报告的逻辑性,看报告的分析是否合理,逻辑性是否强。有时还举办一些社会实践的汇报展览,既让全校同学接受了教育,又检验了同学们社会实践的成果,并要求学生自我作出评价。

4.个性心理素质评价。随着社会的变化,独生子女的增多,个别成绩优秀的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问题:学校奋发向上的精神给一些同学带来了沉重的学习压力;个别学生由争强好胜发展到自私自利;个别学生有较严重的内向型性格;少数来自全国各地来的学生所面临的适应性问题等。学校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中所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结合中学生个性心理素质特点,将心理教育与个性心理素质评价结合在一起,注重评价的科学性、规范性、教育性。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每天向学生开放,由富有经验的心理咨询教师接受学生的咨询,做到诊断、咨询相结合;心理咨询室除坐堂咨询外,还设立了“悄悄话”信箱,解答同学们所提出的各种问题,解除同学们的心理困惑。依据这些材料,心理咨询室的老师会同教育研究室和其他各方面的老师,对一些学生进行个案分析,较全面地评价他们的个性心理素质,对症下药,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与方法。

(三)自我管理

1.树立学生示范群体

在学生中树立示范群体,是我校“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发展”学校德育的重大实践活动之一。它对学生自我教育、主动发展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我们先后培养了四个示范群体。

一是政治上要求进步的学生党建示范群体。我校已坚持高层次德育多年,在高年级学生中开展党建工作,进行党的基础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举办了数十期青年业余党校,参加培训人数达2000多人。每学期发展学生党员7-8名,近几年来已发展学生党员70人,学生党员不仅自身要求严格,而且在班级、年级、学校各层面都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他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围的同学,成为学生中的表率。

二是发扬“金牌精神”、品学兼优的示范群体。这部分同学不仅学习目的性明确、学风端正、成绩突出、成果累累,而且品德优秀、表现突出,在班级、年级和学校中的影响很大,是同学们羡慕的“成功者”,这批学生成为学生中科技与人文结合比较完美的榜样。

三是不断注重人格完善的团队干部示范群体。这部分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乐意担任社会工作,珍惜学生干部岗位,不辜负同学们的信任。他们在实践中注重自我修养,无论在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技艺操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等方面锻炼很大,提高很快,他们最终以胸怀宽广、为人诚恳、情趣广泛、学习努力、成绩优秀、言行一致、工作主动、办事公正等优良作风赢得全校学生的尊重。

四是在逆境中不断成长成才、自强不息的示范群体。这部分学生虽然身处逆境,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面对困难、正视困难、自强不息、刻苦顽强、克服一个个困难,最终取得成功,受到全校师生的好评。

2.创建特色班集体

学校的特色班创建工作是根据自主、自愿、自动的原则展开的。首先各班同学根据本班学生个性、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讨论制定班级特色,而后在充分吸取同学意见的基础上主要由班委、团支部围绕特色讨论并制定特色班级创建计划,向学生处提出申报。学期末学生处将根据各班申报计划和小结对各班特色创建工作进行审核,再对审核合格的班级进行表彰并举行特色班挂牌仪式。

特色的创建是一个自主建班的过程,它给每个集体留下了自我发展的空间,让同学们能够自己选择自我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从而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这一选择过程中,班级的凝聚力更强了。在同学们的努力下,一份份有班级特色的班级公约出台了,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活动开展起来了。班级集体在同学心目中产生了更为强大的吸引力,成为孩子们心目中的一个家。

3.开展社团活动

社团活动是同学们自主活动、自主学习的重要阵地之一。在这里,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的课外学习内容,自己策划、组织学习的形式和过程。我校学生爱好广泛,兴趣浓厚,喜欢钻研,原本都是个体行为,学校及时把他们组织起来,成立了学生社团联合会,下设27个社团。学生社团联合制定了章程,学生社团、协会、俱乐部等也制定了管理条例。每个社团由社团成员自己聘请一名指导教师。社团小型活动两周一次,参观、制作网页、沙龙、咨询、讲座等,活动形式多样,生活活泼。同学们在自己喜爱的社团里施展着自己的才华,社团活动的开展弥补了课堂学习的不足,尤其让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在社团活动中找回了自信,找到了发挥自己价值的土壤。

4.构建自主管理、服务网络

自主发展范文篇6

关键词:高职教师;自主专业发展;制约因素;对策

高等院校教师专业自行发展主要是指高等院校老师以教学课程的研究方向、可行性及自我价值的实现为动力,全方面研究项目课题,包括研究项目课题的意义、项目课题的方法等,从全局来规划和调控课程研究,以达到教育教学的再创造和个人自我能力的激发。教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话题之一,而教师的项目研究也就开始提上日程。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专业的发展是关键。老师只有拥有专业的理论基础,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才能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栋梁之才,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所以说,高职要想有更长远的发展只有重视高校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

一、制约高职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高职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方法显得过于简单高等职业教师在发展自主专业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明显问题就是方法过于单一。高等职业教师除了要传播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社会实践,这也是高等职业老师和普通高校老师的不同之处,正是由于这一不同,才要求高等职业老师在教育教学研究发展中遵循“实践第一,理论次之,理论溶于实践之中,共同发展”的原则。现阶段高职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方式主要包括校内教育、课外培训、学术交流、社会实践等,但是真正落到实处并发挥效果的方式却几乎没有,绝大多数教师只是在校内培训中能够收获一定的效益,其他方法则由于受到时间、条件以及资源等限制,效果不是特别显著。而以上培训途径所培训的内容与教师实际工作中所用到的专业知识之间明显欠缺关联性,教师普遍反应培训效果并不如人意。

2.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不够支持教师的自主发展专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就是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动手能力强、随时上岗的人才,因此他们的教学主线围绕着社会需要、岗位的需要、行业的需要,设计出来的专业课程也就偏实用型,如对学生的特长、技术能力等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这样也就使得高职老师的上课时间、地点、类别都是普通院校老师远远不能比的。有时候可能在课堂上,有时候也可能在机房,更有时候车间都是他们的教学地点,他们主要是强化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这就导致很多高职教师都没有精力在结束了一天繁忙的教学工作之后继续进行自主课程的研究学习。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追根究底就是高职院校对教师自主专业发展不够重视和支持,只是一味的强调教学质量,培养教学人才,殊不知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教学质量和人才质量是密切相关的。

3.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师没有很强的动力进行自主专业发展由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同,广大群众对高职存在一定的误解,觉得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当中所教授的学生普遍学习成绩差,素质不如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这就导致高职学校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高职老师也不如普通院校老师受人尊敬,因此很多教师觉得在高职发展没有普通高等院校发展有前景。与此同时高职的社会地位、老师的个人能力水平、教学氛围、收入水平等等的不同,使高职教师丧失了继续教育的动力,得过且过,引发了一种“既然这样也可以过为什么还要自己给自己找罪受,干吃力不讨好的工作”的职业状态。但是,显然这种思想是不可行的,一旦有了这种想法就不可能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有更深更广的发展,并且极大的限制了高职院校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

二、高职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对策

1.组建小组学习,丰富高职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当所有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时,学校可以集中安排一个时间,组建一个学习小组,根据各专业最新发展动态,定期定点组织学员进行理论学习,并要求有课题笔记、课后心得,一个星期一次汇总,课堂上集中评比把优秀的文章整理发表在校报或者期刊上,可以随时的进行不同专业间的学术交流,还可以激发老师们的进取心,更加努力的学习。还可以把每次的培训课程录制下来传到网上,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他们可以在线观看也可以离线下载,通过点击量下载量网络评选出精选课程,并给予该老师一定的书面或经济等形式的嘉奖。借助网络这个大平台,使大家形成一种争相学习的风气。到年度测评的时候这都计入测评的标准,从最开始的周冠军到月冠军再到季冠军最终发展成年度总冠军,也可计入评职称的一种方式,通过这些形成一种完善的评比体系。总之,通过多彩纷呈的教学课程和形式多样的竞争体系,必将使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师自主学习的能力调动起来。

2.加强学校对高职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重视,为其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学校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学校一出现,便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为己任,进而出现为培养人才所采取的因材施教等教育之法,历史赋予学校的地位。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就是在提醒教育者,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也要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做到永无止境的自我批判和反思。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应加大对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重视度,要明白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需要不断的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

3.加强教师自身的反思性学习能力,提高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不管对什么院校的教师而言,教授学生理论知识并不难,难的是从不断的教授过程中学习。教授学生理论知识是一个老师的最基础的工作,除了这,他们还得在不断的教学经验中自省。而自省也是一种对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回忆的过程。通过自省,不仅可以不断的强化自己的理论知识还可以发现教学过程的错误促进自我能力的提升。根据不同类型老师自我认识的多少,我们把教师分为四种,一是任劳任怨型教师,二是熟练型教师,三是不断进步型教师,四是精英型教师。而精英型教师已经上升到一个教学与反思能够很好的结合的一起的层次,有很好的自律性,能很好的处理教学与学生,学生与家长,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家长与家长之间的复杂关系,解决一些并不是纯学术的问题。曾经有一名优秀的教育学家研究了一个老师个人成长过程公式,即“精英教师=经验+自省”。自觉和立即实践是高等院校老师自省的明显特征。自觉是高等院校老师在自己的潜意识里为了进步自然的形成的一种立马行动的意识。而自省的行为是一种单独的个体独自存在,他需要个人强烈的自觉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对学生素质的培养以及学校教学质量都产生着很大的影响。而影响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因素分为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其中内在因素即自觉性反思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成为研究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发展的关键。面对国家现在越来越注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形式,只有充分了解影响自主专业发展的因素,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从而使我们的高等职业老师自主专业发展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1]裴希山.学习者自主中的教师自主发展[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3):97-100.

自主发展范文篇7

[关键词]课程;生活世界;超越;自主发展

一、引言

过去的几十年里外语教学研究经历了从教学方法到二语习得的理论变革,从片面强调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发展到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提出了源自建构主义教育理念的“学习者自主”(learnerautonomy)概念。学习者自主是学习者能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内容以及学习方式并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的能力。这种能力从根本上要求转换外语教师的传统角色,把更多的学习控制权和决策权授予学生。而在这个赋权予学习者的过程中,自主性已不再是一个仅仅属于学习者的概念。若外语教师自身都不知道怎样去自主学习和发展的话,何以期望培养出学习者的自主性。学生自主性发展的前提就是教师的自主发展。这一点钱晓霞作了详实的论述。所以,教师的自身发展已经成为今天外语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外语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笔者曾就本地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师资作过一项调查,除了职称结构不合理、知识结构单一、工作量过大等系列问题外,在需求方面集中地体现在要求与高职教育相适应的“自我发展”以及培训进修、减少工作量等方面。这份调查统计与周燕所作的49所院校920位高校英语教师的调查结果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充分说明外语教师尤其是近年来处于蓬勃发展中的高职院校的外语教师有着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然而,调查中我们也发现,“自我发展”这个概念被多数教师简单地理解为继续培训或进修。因此,在教学任务繁重和进修资源紧缺的环境下,我们目睹甚至经历了整日忙忙碌碌却又无所适从的疲惫与怨言。如果对这种疲惫与怨言进行课程意义上的解读和批判,我们是否可以领悟点什么,并由此走出这份疲惫与怨言而走向自主发展之路呢?

二、工具理性的束缚

教学一线的外语教师长期以来被某种无形的秩序定位在简单技能培训者和课程传递者的角色上,在一个狭隘的课程范畴里背负着语言外壳重复着一些技术层面上的字、词、句解释和听说读写意义。吴宗杰对这种教学活动模式作了实事求是的课程结构剖析,以一种批判的视角揭示了西方工具理性(instrumentalrationality)支配下的Tyler原理现代课程范式以及其中外语教师的生存方式。

Tyler(1995)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科学课程思想的四大焦点——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要提供什么教育经验以便达到这些目标?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是否达到?——深刻地影响了现代课程的构建。现代课程由此发展并分解出了目标、大纲、教材、教法和评价等一系列由不同教育机构和社会群体来操控和制约的课程要素。这些课程要素以预定的、逻辑设计的、序列化的步骤要求我们的教师在这流水线上“无个性”地接受工作指令,用各种标准化指标去完成符合某种技术评价体系的“产品”。在我们熟悉的语言课堂里,同样被理解为教学大纲、教学目的、教材、教学方法和测试评价的外语课程按社会分工的需要强行划分专业科目,我们的外语教师则围绕着它们摒弃一切其他的经验和学科内容,根据预设教学目的及以此为目标内容的教材组织统一的课程进度和教学方案,以线性方式滔滔不绝地讲授着系列序列化的语言知识点和技能。不难发现,我们的外语教材是序列的、逐步的次序,教学大纲也是如此,甚至作业和考试也体现这一次序。在这种封闭的以1、2、3、4累加步子前进的课程模式里,语言“被科学思维表面化、标准化、分类化和可测量化了”,内在的思想被抽空了,教师成了机械的传话筒,学生成了盲目的吸尘器,教与学之间“只交换能量但不交换物质”。一旦失去了作为其本质内涵的内在精神,语言这个载体便具有了实际意义上的工具性,具有非常明显的社会功利目的和技术目标,束缚甚至封锁了教师选择、重组、发展的主体性课程空间。

三、超越课程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教育科学领域对Tyler工具型课程思维模式提出了挑战。英国Sten-house,L.的过程理论,美国Schwab,J.的实践理论以及Doll,w.E.的转化理论把课程的开发、实施推向了后现代主义课程的理解,出现了“课程理解范式”——把课程作为一种多元话语构成的社会文本来理解。在这里,课程概念不仅从框架上跳出了以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为特征的科学理性范式,甚至从内容上消解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教材和教学目标并把它们融合到一种社会交往活动中去。教师作为这个过程中的生活世界思想者存在去解读课程活动的社会教育意义。“教师的发展就是培养这样一种能读能力,并能与学生一起构建符合人心灵发展的所需要的,自己的活动课程‘文本’。”

在我们周围,教师的发展一直以来或部分或全部地被定位在专业培训与教育上,但“仅仅通过教师培训我们不可能达到包含在学生自主性概念里的教育目标。只有教师控制自主的职业发展,才能接受学生作为探索型伙伴的挑战”。在这种专业培训尤其是当前新课程师资培训中,教师依然是作为一个受训者去接纳外界施予的教育,教师的自主性——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学生自主的“支架”力量——依然没有被充分开发。所以对于教师发展,吴宗杰道出了其课程视角下的本质的东西:

……theessenceofteacherdevelopmentistheincessantdeepeningoftheirauthenticunderstandingabouttheeverydaynessoftheirlife.includingthenor-malandmundaneteachingactivities.regardlessoftheauthorityofdominantdiscourse.Curriculumisunder-stoodasthearticulationwithstudents0fteachers''''be-inginunderstanding.

这种东西就是超越课程的自主发展,就是重构包括课堂在内的教师生活世界并改变制约他们生活方式的机构权力话语(institutionaldiscourse)。我们从中看到了一种全新的教育视野,找到了一条通往教师自主发展之道。

(一)寻找教师课程话语

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教师的发展更需要自身的语言文化环境。后现代语言课程观认为,学校里发生的一切语言活动都是课程,尤其是其中的课程管理方式和领导方式,作为组织机构的形态存在而成为决定教师发展的行政权势话语和决策理性话语。在工具理性的现代课程框架中,我们显然长期以来就被这些教育管理者以及专家学者对教育科学的、实证的话语如“目标、大纲、教材、考试、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所支配,而作为教育和课程的直接实践者,教师自己却失去了话语。当我们的学校反复用教学目标、教材、教学方法等概念去讨论课堂教学的时候,当我们用考试成绩、教学评价、专家考核等方式进行课程改革的时候,我们的教学活动就被限制在了课堂里、教材上和分数中,教师想当然地认为教学大纲、课程内容是专家们的权威规定,只要接受并把它们传播给学生,让他们考出合乎这些规定的标准成绩就行。在语言课程中,外语教学更是纠缠于选择题勾出来的数字及其权势话语或理性话语所赋予的效益,外语教师完全脱离了语言课程的本质,失去了“我”的思想,“我”的言说,在教学活动中用自己的脑子在说着别人的话,丧失了作为一个主体应该展示的自我精神话语。

所以,当我们提到教师的发展,首先就要推翻教师仅仅是一整套目标、教材、考试等课程体系中的执行者的定位。课程是一种社会过程,教师是其中的核心,“是凌驾于一切现代课程文本之上的上帝,是课程的主宰者。如果把这个上帝贬低到了一种教育工具,别人决策的执行者,那么课程就失去了灵魂”。教师必须去思考和挑战隐藏在课程背后的话语控制权,争取自主发展的社会语言环境,找回自己的课程话语,用“我”的存在去思想,用“我”的思想去言说。中国论文联盟(二)实现教师课程创生

西方学者在课程实施取向研究中曾归纳出了忠实(fidelity)、调适(adaptation)以及创生(enact-ment)三种取向。应该说,随着师生主体性在教学活动中的弘扬,课程实施由忠实取向转向调适取向进而发展到创生取向是一个重大的进展,教师由完全被动的课程执行者变为课程知识、教育经验的主动阐释者。但是笔者认为,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仍然没有超越课程的现代范式概念,仍然在“特定的话语情境——教育机构,特定的话语内容——教材乃至特定的话语方式——教育方式方法”中作一个实施环节的改造。尽管这种改造中可能没有社会权势话语的强制性命令,但在作为实施者的教师领域中,这种对课程文本的再阐释还是以此为导向的,体现不出教师自身主体实践的价值。教师超越现代课程的自主性不应仅局限于课程活动的实施环节,而应全部体现在包括课程决策、设计与开发、研究与评价的整个过程中,实现“教师的课程创生”。

教师的课程创生这一命题给外语教师的课程自主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语言是一种无所不在的思想载体,外语教学就是融化情景和人的思想为一体的生活方式,语言课堂的教学完全可以实施课程创生模式和策略,把生活的丰富性、复杂性、模糊性引入语言课程的教学情境中,因境而生,即兴创造新的有挑战性和干扰性的课程资源,在整个课程运作中实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意义以及课程理论的符合生活实际需要的新变革。教师在决策、设计、实施的创生课程活动中,实际上是在开拓教与学的一个开放系统,让教师、课程材料与学生在看似无序、混沌、不平衡的活动中实现教师与学生的高级能力“自组织”。教师自身的教育理论、课程意识以及教学行为、价值取向,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得以改造和重建,这也标志着教师在课程创生过程中的不断成长与发展。

在这里,有必要提出的是,构建校本课程无疑是有意义的教师课程创生,特别是目前在广大高等职业教育院校里,如何去开发适应当地经济区域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材料,是体现高等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重要保证。多数高职院校从无奈采用普通高校外语教材到目前热衷使用各类高职版外语教材,教师自身并没有从已有的疲惫困惑中解放出来,反而陷于传统教学方法与应用人才培养规格的矛盾之中。“教师的无能化就是从那些披着‘神圣’光环的教材开始的。教材让他们感觉到教师的权威,却剥夺了他们知的权力。”因此,抛开那些自上而下的权威性课程教材,带着实践性的价值取向以及以生为本、以师为本、以校为本的民主理念,去探索与研究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符合学生认知需要的校本课程,不失为教师掌握课程自主性、用周围的真实生活世界去言说并实现自主发展的真正尝试。

(三)回归课程反思教学

正如上文中所反映的,后现代课程视角下的教师发展的焦点在于教师思维的转变,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理论构建或教学技能训练。那些既定的教学理论、方法以及内容无论怎样去解说和诠释都不能让教师去理解、把握“过程”这样一个后现代的转变性课程概念。多尔曾言,在这种课程作为过程的框架之中,学习和理解来自对话和反思。Bruner(1986)也认为,“教育过程很大程度上包括一种能力,即通过反思自己的思想从而以某种方式将自身与自己所知道的区分开来”。只有当我们用一种批评性的反思性思维——转变借以发生的工具——去解放课程的工具理性束缚,把教学从技术理性和谋略理性的目标、方法控制中摆脱出来,教师的教学才能回归到自然的状态,教师与课程文本、学生之间才能进行平等的主体间的对话和相互理解。自主的教师应对自己的课程教学行为进行不断的反思,在理论与实践中验证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以及教学评价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甘正东在总结反思性教学特点时指出,课程教学活动中的反思所探究的问题或领域往往是教师本人觉得最有意义的,也是源于教师自身的需要,它不同于专家型的理论研究,而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理论与实践并行的行动过程,伴随着教师本人大量系统性的观察、艰苦的思索和理性的选择。所以教师的教学反思过程也就成了教师自主意识提高、职业能力发展的过程。

课程教学反思一般通过教学日志、课堂录像观摩、行动研究来进行,贯穿着自我质疑、自我解惑的思索行为。面对一系列的目标、大纲、教学方法以及教材、考试等习以为常的传统课程要素进行习惯性的批评与反思,久而久之教师就会发展出一种全新的课程教学视野,最大限度地开拓自主决策的空间,解放自我,发展自我。

自主发展范文篇8

所谓“德育规范管理”是指抓好学生道德行为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并对其进行科学管理,严格管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所谓“学生自主发展”是指学校通过学生“自我定向、自我规划、自我反思”等方式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使学生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进而成为主体性的社会成员。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德育规范管理是学生自主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学生自主发展则进一步促进了德育规范管理的实施。

一用常规管理制度规范学生行为,促使学生由他律变为自律

众所周知,德育的基础是人格教育,需要努力把外部灌输和开发人的自觉性结合起来,从细节抓起,强调先在认知,重在体验,才能变他律为自律,从而使之养成促进人格发展的习惯。

德育管理无小事,我们每天都应要求并监督学生一切按制度办事,用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真正做到令行禁止;以正确的荣辱观为指导,引导学生明是非,辨美丑,使他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不允许任何违规行为发生,一旦发生则严肃处理;通过多种形式的评比活动,进一步巩固、加强学生的行为规范意识和培养文明礼貌的良好习惯,努力提高文明素养水平,使良好的班风、学风和校风更完善,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和发展。

通过制定和执行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规章制度,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德育的内容除了日常行为规范以外,还有伦理道德、原则和信仰价值的追求,故德育不能仅局限于行为规范的训练。因此,在教育活动中,我们必须在严抓德育规范管理的同时,提高学生自我修养、自我批评、自我反省、克己自制的思想意识,变他律为自律,这是中学生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教育效果的体现方式之一。

二实施“学生自我管理工程”促使学生自主发展得以实现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中生的自我意识明显增强,心理和行为上已经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独立思考和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不断提高。我们必须正确引导,使他们“自我定向、自我规划、自我反思”,并为之努力奋斗,最终实现自主发展。从学生高一入学开始就应让他们自己确立高中三年的奋斗目标,并紧紧围绕目标制定分年级的阶段性目标及措施;高二年级紧紧围绕既定的总目标努力完成子目标;高三年级对照总目标寻找差距,全力冲刺、实现高中阶段的总目标。

学校应当努力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搭建充分发挥聪明才干的平台。一方面,在各科教学中,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为其创设“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环境和条件,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另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德育规范管理,让他们在其中挑大梁,同时也使他们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受到教育,提高能力。再者,让学生在学校重大活动中担任主角,在活动中增长才干。如“校运会”、“艺体文化节”、“辩论比赛”、“志愿者服务”等重大活动,学校有关部门都应当有意识地让学生主动参与,无论是在活动方案的设计,还是活动过程的管理或是活动内容的安排,都让学生发挥其主人翁的作用,真正放手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安排学生来办学生集体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综合素质。

三正确处理“德育规范管理”与“学生自主发展”的关系

自主发展范文篇9

一、加强领导,健全和完善科技网络队伍

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把科技创新和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真正摆上议事日程,努力抓好全镇科技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工作。加强镇、村、社区及企业科技联络员队伍建设,重视科技培训,积极组织全镇干部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习现代科技知识,不断提高驾驭现代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的能力。定期会同县科技局等单位召开科技联络员座谈会及工作例会,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科技合作交流和行业专业技术对接洽谈等活动,组织企业参加与大学、科研单位科技对接活动,建立健全产、学、研网络。

二、加强宣传引导,营造科技创新氛围

加大科技创新宣传力度,进一步宣传、贯彻和落实好现有科技政策、法规,积极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努力提高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意识。引导企业和经营者重视科技进步,重视自主创新,重视用科技调整产业结构。发动各企业积极开通科技信箱,通过信息平台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取得科技政策和信息资源,切实加强相互间的交流和协作。

三、加大要素投入,夯实科技进步的发展基础

建立和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在招商引资中溶入科技因素,利用上级科技孵化器、区域(行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抓好科技型企业的培育,加大对成长中的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重点抓好省级以上的科技项目,大力培育市级以上的科技民营企业,着力开发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同时要抓好项目立项后的监督管理和结题工作,以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四、强化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落实,加强工作考核

认真围绕科技进步工作目标,切实抓好科技型企业的培育和发展工作,2009年立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市级1家;省中小型科技企业5家;省级星火计划1个件,新产品计划8件,中小企业创新项目1个;市级专利示范企业1家;市级民营科技企业1家;市级企业研发中心1家;重大专项项目申报数1个;省级以上工业科研计划1个;新增科技信箱会员数50个;专利申报数110件;发明专利申请数12件;企业科技投入11500万元;报送科技信息5篇以上。通过进一步落实科技工作领导责任,把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作为产业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中心环节来抓,通过考核,推进抓好科技进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全力与县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合作,各司其职,形成合力抓科技的良好氛围。

五、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科技助推工程,逐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一是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以“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为抓手,充分发挥示范户、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在传播农业科技知识,推广农业科技成果中的作用。二是抓住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技术和瓶颈技术,集成现有科技资源和科技资金,组织重大农业科技项目攻关。三是加强农业产学研合作,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大力推行品牌战略,充分发挥品牌效益,着力培育一批省市级著名品牌。四是加强新农村科技示范村建设,提升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作用。

自主发展范文篇10

[关键词]宪法现代化自主性发展自我发展机制

引言

笔者曾断言:我国宪法“已有的发展多半不是来自宪法本身及宪法实践,而是来自政治及其他法律发展后的推动作用。”[1]我国近代以来的现代化都是通过政府自上而下推动的,一开始就带有直接的功利性。其中,法律特别是宪法更是被当作推动社会进步和改造社会的工具。由此,形成了以制定宪法及据此建立起来的民主宪政制度为手段推进现代化进程的思路。从梁启超的“君主立宪”到孙中山的“五权宪法”,再到的“新民主主义宪政”,都潜在地认同了这一理论前提。在历经失败、北洋政府官场失意后,晚年梁启超深感中国国民水准太低无法搞议会政治,极力批判民初“抄袭几条宪法,便是立宪;改一个年号,便算共和”的肤浅做法,转而提出“拿西洋的文明来扩充我的文明,又拿我的文明去补助西洋的文明”并“叫他化合起来成一种新文明”作为一条新的救国救民的“阳光大道”的主张。[2]孙中山说:“我们要想把中国弄成一个富强的国家,有什么方法可以实现呢?这个方法,就是实行五权宪法。”[3]在他弥留之际,留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4]的遗教,表明他的五权宪法尚未真正实行。按照“新民主主义宪政”确定的方向,1949年我国制定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1954年、1975年、1978年、1982年分别制定了四部宪法,对1982年宪法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三次修正,目前对1982年宪法的第四次修正正在酝酿之中。但一个很显著的事实是,以宪法作为推进现代化手段的思路仍然并不奏效。时至今日,现代化依然是水中月、雾中花,宪政仍然只是一代又一代国人的梦想。

因此,我们必须理性地反思将宪法作为推进现代化的手段这一思路的有效性。总的来说,这一思路的根本症结在于:忽视了宪法本身的价值目标和发展规律,使宪法丧失了独立性和自主性。

本文拟从宪法现代化的角度,探讨宪法的自主性发展问题。

一、对宪法自主性发展的法理解析

宪法的现代化应当是建立在宪法的“自主规律性”[5](简称自主性)基础上的发展。宪法在社会共同体中的主导地位一经确立,即意味着社会共同体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都要受到宪法的规制。只有建立在“自主规律性”基础之上,宪法的发展才具有实质意义。也即是说,只有拒绝迎合充当合法化或政治操纵工具的要求,并尊重自身发展规律时,宪法才成为了自身。宪法的现代化不应当仅仅被看作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改造社会的工具,或者仅仅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推动下被动的“适应性”变革。

宪法的自主性来自于宪法作为法律所具有的自治性与自足性。法律具有相对于政治、宗教力量的自治性是西方法律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法律被认为具有它自己的特征,具有某种程度的相对自治,当然持这种观点的不仅仅是西方。”[6]就西方而言,法律自治的传统包括五个方面:一是独立的法律规范体系;二是独立的法律机构;三是独特的法律思维方式;四是独立的法律职业;五是独立的法学与法学教育。[7]基于宪法对于一般法律的优先性,笔者认为,宪法不仅应有自己独特的内在逻辑,而且还应当具有比一般法律更强的自治性。一般法律的自治性须借助于法律系统的整体运转才能实现,而宪法内在地包含了一个由制宪、修宪、行宪、护宪等环节构成并有其自身规律的、内部和谐一致的宪法运行机制。这是一个以宪法为中心的、完整的圆环体系,宪法在其中得以创制、得以实现,而无须借助“外力”。[8]宪法的自治性意味着宪法还必须是自足的,即宪法具有能使自身得以实现的手段。宪法的自足性应包括以下几层含义:一是具有内容健全、逻辑结构完整的宪法规范体系;二是具有独立法律地位并由法律赋予特定权力的宪法适用机构;三是对宪法行为具有独立的评价系统,即要有一套独立的价值标准;四是存在一套独特、完整、内部和谐一致的宪法理论及与此相适应的话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