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研究十篇

时间:2023-04-05 20:02:51

美学研究

美学研究篇1

关键词:舞蹈;美学;研究方法

舞蹈是一种给人以美感的肢体表演艺术,同时又是一种蕴含了生命活力和深厚文化内涵的活动[1]。美学是一门着眼于研究美的本质与意义的学科,以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体现了审美范畴内的艺术在人感知中的审美映射。舞蹈以其浓烈的表现力一直是人类文艺活动中给人以美感的表现艺术表现形式。在中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舞蹈美学这一学科正式建立,从而开启了舞蹈美学的探索之旅。舞蹈美学是一种以舞蹈为研究本体的学科,旨在探索舞蹈自身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审美规律,从审美的角度将我国舞蹈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加以整理和提炼,得到的一种研究理论。从实践来看,舞蹈美学的研究对于舞蹈学各分支学科研究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研究舞蹈美学要结合多种艺术形式。

舞蹈美学与艺术美学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有着很多共性。有着相似的审美规律,在韵律和节奏上有着审美的共性。舞蹈美学的研究要结合其他艺术美学的特点,与舞蹈美学联系最密切的就是音乐美学。舞蹈在诞生之初就与音乐有着紧密的联系,一说到舞蹈很容易让人想到音乐。舞蹈与音乐相默契的结合和表达可以恰如其分地表现出舞蹈中的节奏美和韵律美。音乐作为舞蹈艺术的烘托背景,可以有效提高舞蹈审美情趣,载歌载舞的方式也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人们内心强烈的情感,也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审美共鸣[2]。当然舞蹈美学还和其他的艺术美学有紧密的关联,如文学、曲艺等学科与舞蹈美学渊源颇深,在舞蹈美学的研究过程中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审美共性。

二、研究舞蹈美学要对西方近现代美学有所了解。

舞蹈美学研究是美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因此要研究舞蹈美学就需要对美学研究有一定的了解,对于现代美学影响最为广泛的是西方现代美学。西方美学具有自身完整的体系,在西方现代美学的研究过程中有过两大流派的碰撞,一个强调内在美,主要集中在意大利等国,另一个强调形式美,主要是当时的俄国。而我国的现代舞蹈又深受前苏联的影响。因此要研究舞蹈美学就需要结合西方的哲学思想和西方现代美学思想。在舞蹈美学方面,西方美学注重追求对舞蹈形式美感与现实美感的相互融合,注重这种形式上的美感也是中国舞蹈美学值得借鉴的地方。中国舞蹈美学研究学者大都还是在保留其自身舞蹈完整体系的前提下,将西方美学大胆地引进来,从而为中国舞蹈美学研究增加新的色彩,有助于中国舞蹈艺术的发展。

三、研究舞蹈美学要对中国美学思想有所掌握。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舞蹈艺术源远流长,但是我国的舞蹈美学研究有着明显的滞后性,在舞蹈美学的研究过程中,如果只是一味向西方舞蹈美学靠拢是不行的,片面地将西方舞蹈美学作为标杆,就忽视了舞蹈作为一种艺术有其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因此,我国舞蹈美学的研究要注重吸收西方美学思想,保持舞蹈美学研究是时代性,博采西方美学之长处,同时也要注意到中国自身舞蹈的特性,保留中国美学的精华,保持舞蹈美学的民族性特点,弥补我国舞蹈发展的局限性。我国艺术美学专家彭吉象教授曾在上世纪八十年表文章,结合西方的美学思想,阐述了对舞蹈本体的进一步认识,从舞蹈自身的动作入手,到舞蹈艺术的本体研究,最后再高的层次就是对舞蹈美学的研究[3]。这一思想对于我国舞蹈美学早期研究有着启蒙作用。

四、研究舞蹈美学要注意现代科技的运用。

西方舞蹈大都注重力量的彰显,也就是其“力的幻想”和“张力结构”,而东方舞蹈由于舞蹈者自身的身体素质特点,大都更富灵敏性,注重“灵性”与“柔和”的舞蹈美。通过现代医学科技的运用,人们可以对于自身身体素质特点有更量化的认识,从而可以更加有针对地开展舞蹈创作和学习活动。再者,现代舞蹈蕴含古典美的同时结合现代元素可以彰显更加别致的艺术效果。3D技术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发展迅速的高新技术,3D技术的成熟推进了影视作品的制作。舞蹈作为身体艺术最好的体现形式,有着很强的立体感,传统上运用二维技术进行舞蹈影视作品的制作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们对于舞蹈审美的要求,为了更好的体现舞蹈的立体感和情景感,可以运用3D技术制作,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美感,同时也利于舞蹈艺术交流上更贴近真实效果。另外舞蹈场景结合声光电技术,增加舞蹈的时空感,达到很好的视听效果,结合视频处理技术研究舞蹈动作,更透彻地以量化的方式开展舞蹈美学研究。

总的来说,舞蹈美学的研究也不必拘泥于某些美学原则,舞蹈作为一种个性很强的活动,其美学研究也要结合舞蹈美学的多样性,注重舞蹈美学内在美学本质的探索。作为舞蹈工作者,舞蹈的美学意义与我们的舞蹈实践息息相关。我们要结合舞蹈创作、表演、理论、教学等多个环节中舞蹈美学的个性与共性,东方和西方舞蹈美学的互补性,以及古典与现代舞蹈的变迁,将舞蹈美学的研究推向更高的平台,从而对舞蹈实践有更深刻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吕艺生.舞蹈学导论[M].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2]平心.舞蹈心理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彭吉象,吕艺生,平心.舞蹈美学漫谈[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9(1).

美学研究篇2

关键词:英美文学;研究性教学;网络

研究性学习(inquiry-based learning)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国外亦称之为探究式学习。在国内,研究性学习通常被理解为一种教学方式或一种学习方式。“作为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中选择并确定主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是学习者主体对学习对象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开放性学习的包括态度、方法、成果等多元层面的综合表征”。与接受性学习不同,它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强调学习的过程性和实践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一、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具有毫不满足、追求完美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根本目标;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到新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综合丰富体验和科学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

生活中获得各种项目和制作为基本载体;以在教师

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开展学习研究为基本的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基础教育中进行推广和实践,目的是使学生在自己参与的研究过程中自主地学习。经过一系列的实践证明,研究性学习是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同样适合于高等教育,很多专家和学者已经意识到这一

趋势,分别开设探讨高校研究性学习和教学,网络的出现又为研究性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二、英美文学实证研究

我校2012年9月搬入新校区,每个教师都具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现了校园网和因特网的链接,为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英美文学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我们以吴伟仁的《美国文学史及选读》下册中的Theodore Dreiser为例来进行实证研究。

1.引人入胜的情境

在准备阶段教师播放《嘉利妹妹》的影片片段,使学生对故事情节有所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左拉的《娜娜》的相关图像,帮助学生了解自然主义作家的写作特征和时代背景。看到这些学生学习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他们产生了学习和了解作家的激情,也就有了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机,他们就会主动探究。

2.提出相关问题

激起学生的兴趣后,教师先提出问题“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Theodore Dreiser?”“What influences his writing style?” “Whatare American tragedies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然后再要求各个小组提出不同的问题。如前所述,组长综合负责全面工作,其余4名组员各有分工,每个成员要根据自己的分工提出3~5个问

题,然后把自己的问题在群里交流,这样对于作家、作品、风格和主题每个项目都有18~30个问题,教师可以再根据问题的效度和信

度进行适当筛选,删除那些过于浅显的问题,保证问题的质量。要求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探索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

3.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后要解决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解决问题。首先,要组织小组进行讨论,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步骤。其次,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检索,搜寻与问题相关的网站和网址,力争解决问题。最后,小组讨论后找出最佳解决方案,进行整理形成草案,以备在课堂上呈现。每个小组选出代表进行讲解,并且需要回答其他组员提出的问题。

三、问卷调查

笔者在对我校72名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分析了研究性英美文学教学的优点。我们共设计了15个关于英美文学学习兴趣、态度和认识的问题,89.7%的同学认为研究性英美文学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美国文学的积极性,与之前的普通讲授法相比他们对美国文学的兴趣提高了67.4%。上学期对文学失去兴趣的同学也开始关注起美国文学的学习来,小组合作的学习使学生感到不再孤立无援,有了难题后共同商讨,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

经过一学期的实验,我们发现研究性教学模式下的英美文学

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学习英美文学的兴趣,解决了英美文学难度大的困难。小组合作鼓舞了那些对英美文学学习缺乏信心的学生,问题的探讨解决了他们心中的难点,使他们对英美文学学习充满了信心,因此,研究性英美文学教学值得高校文学教师探索。

参考文献:

[1]安桂清.“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践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2001(1):49.

[2]邓景茹.高职院校研究性英美文学教学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2012(2):79.

美学研究篇3

这是美的本质问题。从本质论讲,我认同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家吕荧的观点,即美是主观的,“美是人的社会意识”。吕荧是中国当代唯物主义美学的创始人和重要代表,吕荧对美独到而精辟的见解以及他为人类美学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无疑是人类美学思想史上迄今为止最辉煌的一页。

1.美是主观的

为什么美是主观的,是“人的社会意识”呢?吕荧讲:“美,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但是对于美的看法,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相同的。同一个东西,有的人会认为美,有的人却认为不美;甚至于同一个人,他对美的看法在生活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原先认为美的,后来会认为不美;原先认为不美的,后来会认为美。

所以美是物在人的主观中的反映,是一种观念。”“美是的一种观念。而任何精神生活的观念,都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形成的,都是社会的产物,社会的观念。”

当美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时,它是人作为审美主体对社会存在的客观事物的一种认知、反映、判断或评价。当然,这种客观事物包括自然美。如果自然美与人无关,独立于人类社会之外,那么它对人作为审美主体而言就是“无”,即没有意义,还怎么可能给人带来一种美感享受和精神满足呢?

吕荧在论述美是人的社会意识时,还深刻揭示了美与社会存在的关系等。他说:“美随历史和社会生活本身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发展,并且反作用于人的生活和意识”,这就在人类社会历史上不仅前所未有地赋予了这一脉唯物主义美学思想以一种辩证、历史的性质和特点,使这一脉唯物主义美学思想更加具有科学品格和真理品格,而且也极大地推进了这一脉唯物主义美学的研究进程,是这一脉唯物主义美学研究的历史性突破和重大发展,具有无可争议的、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2.美是客观的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不断深化,这种对美的主观论的看法已经开始发生变化。如在哈尔滨召开的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上,有人就明确提出不同意见:“美在主观意识,不能认为是唯心主义美学观点。”朱狄在《当代西方美学》一书中也详细地分析了美学史上的一些具体事实后声明:“在哲学上的唯心主义和美学上的主观论之间并没有一种必然的联系。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这种变化就不断得到扩大和加强。”

我认为,对美的主观论看法这种明显变化,是时代的进步,也是美学的进步,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伴随着人们对美的主观论看法上的这种不断变化,伴随着人们对美是人的社会意识观点的重新发现和再次确认,我们中国当代的美学研究、美学理论无疑将面临一次非常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面临一个大发展、大繁荣的绝好时机。相信以美是人的社会意识这一脉唯物主义美学思想作为我们中国当代美学建构的基本指导思路和理论出发点,我们中国当代的美学研究一定会一路高歌,大放光彩,从而实现自己伟大的现代化和历史振兴。

二、美学与审美观念

美学是关于美的科学;美学是艺术哲学;美学是以审美经验为中心研究美和艺术的科学。

1.美从哪里来

这是美的根源问题。我认为,从根源论意义讲,美是客观的,也就是说,美本身来自客观,它是人作为审美主体对社会存在的客观事物所内在固有的审美价值的一种认识、反映、判断或评价。

审美价值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我个人认为,审美价值的本质就是客体与主体的统一。

2.审美观念

人作为一个审美主体,在审美经验中所逐渐形成的对客观事物固定的审美观点、审美反映、审美判断或审美评价的一种理性认识,也就是作为审美主体对客观对象的审美价值看法。

三、摄影与美学

1.什么是摄影

摄影自1839年诞生至今160多年来,摄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摄影改变了人类文字的垄断地位,尤其近二十年来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人类生活进入到色彩缤纷的图像世界。摄影也变成一种“文字”被人们广泛释读,摄影不断与其他学科发生着联系,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如今“世界已经图像化”。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摄影器材更智能化、更人性化。将操作复杂的摄影技术简化成自动程序,人们只需按一下按钮就能拍出影像清晰曝光准确的照片。先进的科学技术把人们从繁琐的摄影技术操作中解放出来,使不精通摄影技术的人在拿起照相机时也充满了自信,大大提高了非摄影专业人士的摄影水平。摄影技术的简化,真正迎来了摄影大众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有兴趣加入到摄影创作中。

2.摄影与美学的关系

美学研究篇4

关键词:美学 设计学 设计美学

美学的发展源远流长,其学科建立在自古希腊以来的思想家及哲学家的理论探索之上,是人类审美活动的反思。而国内李泽厚的《美的历程》、宗白华的《美学散步》、朱光潜的《谈美》等美学巨著影响着一代代美学爱好者。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涉及到社会、文化,科学、技术、市场等诸多方面,柳冠中教授曾说:“设计是继科学和艺术之后人类不可磨灭的第三种智慧。”设计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随着设计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其不仅是完善设计学科的一个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践行美学理论的客观需要,因此我们有必要将我国设计美学的发展状况进行概括总结,对阶段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便人们对于我国设计美学的发展现状有个深刻认识,为后续设计美学研究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设计实践活动提供重要理论基础。

一、设计美学的含义

由于设计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社会文明进步人类审美的提升,造就了美学与设计的联姻,设计美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不断发展。关于美学的研究百家争鸣,而设计同样也是复杂的,因此设计美学的定义也没有统一的看法。

章利国在《现代设计美学》(河南美术出版社,1999,第9页)中认为:“现代设计美学首先是作为一门新兴的部门美学而存在的,是对现代设计艺术本质规律的哲学概括”。曹耀明先生在《设计美学概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第6页)认为:“设计美学正是在现代美学研究不断延伸、不断发展的结果,是当今美学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总之,设计美学的产生是设计学和美学交叉的必然结果。”他们都强调了设计美学中设计学与美学的关联性和交叉性。而张宪荣、张萱在《设计美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第168页)中认为设计美是技术美的一个主干分支,主要研究设计活动中的审美现象与规律,创造反映在生产实践成果中的美。刘子川在《艺术设计与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第16页)认为技术美学的范畴更接近设计美学,且技术美首先是建立在技术对象功能的合目的性的基础上,同形式美因素以及其他各种因素协调融合,以构成统一整体的技术美。他们都认同设计美学与技术美学的无限接近性。祈嘉华《设计美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第4页)将设计美学定义为一门研究人类从事具有创造性活动中具有美学规律的学问。黄柏青在《设计美学:学科性质、演进状况、存在问题与可行路径》(《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第15卷,第5期)中综合多位学者的观点指出设计美学是探讨设计艺术实践的美学意义以及人类如何通过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性的设计活动。而他们则是从设计实践活动的角度进行定义,而本人认为这样的定义才具有普遍性,更能突出设计学和美学的交叉性特点。

二、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

设计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设计美学要研究的就是设计学和美学发生关系后的问题。

陈望衡先生的《艺术设计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第15—17页)中把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划分为几个方面:1.设计产品的美学性质;2.设计过程的美学问题;3.产品消费的美学问题;4.部门设计美学:5.设计美学史。并且从根本方面指出设计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三对关系:1.人与物的关系2.功能与形式的关系3.产品设计的主观创造性与客观约束性的关系。宋奕勤在《艺术设计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第67页)中指出,设计美学首先研究应是现代设计的本质和审美规律、设计形态、设计形式美和美感心理。李龙生《设计美学》(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第14页)设计美学研究对象具体来说应包括设计美学的本质;设计之美的特性;设计美学的基本范畴;设计艺术的美感问题;设计的审美文化问题;设计艺术的审美鉴赏问题;设计艺术的审美批评问题。他们主要从设计学本身的角度来阐述。而张宪荣、张萱在《设计美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第168、169页)中认为设计美学主要研究、探讨的问题应包括1.设计文化2.设计美学观问题3.审美形态问题4.造型语言5.关联的部门美学。曹耀明先生在他的《设计美学概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第8、9页)认为研究内容应包括:1.中外设计美学思想整理。2.设计美学的基本原理3。设计美学的分类4.设计美学中的诸多美学课题。他们俩位不仅提到了美学对设计学作用的问题,而且也指出了设计学对美学的一些影响,本人认为这是非常恰当的。

三、设计美学的分类

关于设计美学的分类,不同的艺术家和美学理论家都有各自不同的观点来进行分类。武星宽教授在《设计美学导论》(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第1页)认为设计美学从艺术设计的性质上划分比较科学,将其分为环境艺术与景观设计美学、工业设计美学、动画与影视美学、平面艺术设计美学等四大类。而刘子川在《艺术设计与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第20页)中按照现有设计学科的特性进行大应用领域的分类,分为三大类型:1.环境设计类2.工业产品设计类3.视觉传达设计类。更加具有概括性,他们主要从艺术设计的学种性质上进行分类,侧重于设计实践的角度。而余强在《设计艺术学概论》(2006,第155—168页)将设计美学分为功能美、材料美、技术美、科学美和装饰美五个方面,并进行了详细阐述。李砚祖《论设计美学中的“三美”》(《黄河科技大学学报》,第5卷,第一期)指出设计美学包含的三美即功能美、科学美、技术美。他认为可以将材料美、形式美、装饰美等归到技术美的范畴。而这两位主要是从设计特征的角度进行分类,侧重于设计的本质特性。设计美学恰当和正确分类将有助于我们明晰研究的范围和降低研究的难度。

四、设计美学的形成和发展

要把握设计美学的发展态势,就一定要把握住中西方美学历史发展的特点。章利国《现代设计美学》(河南美术出版社,1999,第10页)认为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美学是一定历史条件下时代和社会催化的产物。首先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其次是人们对产品审美特征的重新认识和审美要求的普遍提高。齐琦《设计美学与现代设计刍议》(《现代阅读》,第7期)认为设计美学的理论发展随着现代设计的变革不断向前推进,其经历了从功能本质到审美形式再到人文关怀的升华。李龙生《设计美学》(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第5、6页)把设计美学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技术与艺术焕然一体的手工业时代(从原始社会到蒸汽机出现之前)。2.技术与艺术呈现分离趋势的工业化时代(从蒸汽机的出现到20世纪初。)3.是技术与艺术重新统一的工业化和后工业化时代(20世纪初直到现在)。而武星宽教授在《设计美学导论》(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第4—7页)指出了中国和西方的美学发展历程,无论中国的传统美学思想还是西方的美学的历程都是伟大的艺术瑰宝,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研究,并且指出了设计美学研究领域更趋多样化,当今时代也是各种审美观点同台大合唱的全新时代。因此设计美学诞生于设计学和美学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而也将随他们的发展不断深入。

五、设计美学的研究方法

由于设计美学是理论和应用相交叉的学科,因此其研究方法也不可能单一,必定是多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也必定是一个较为完整的方法论体系。曹耀明先生在他的《设计美学概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第9—11页)指出1.哲学的方法2.兼用美学和设计学的方法。徐晓庚《装饰》(《设计美学导论》,第115期)认为设计美学的研究方法应包括1.哲学的方法2.历史与逻辑的方法3.理论与设计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这些研究方法都突出了美学的理论特征和设计的实践特征,因此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感性与理性、抽象与具体的统一。李龙生《设计美学》(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第15页)突出“交叉”的特点,就是要侧重于研究设计的审美与实用、精神与物质、艺术与技术、文化与经济的交叉统一,既要有横向的研究也不能缺乏纵向的研究。突出强调了设计美学的交叉性特点,因此也应当注重一些边缘学科如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对设计美学影响的研究。

六、设计美学的作用和意义

李龙生《设计美学》(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第15—17页)认为设计美学有三个作用1.研究设计美学有助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2.能提高设计师的设计水平,拓展设计师的设计思维,有助于培养设计师的设计创新能力。3.对于整个美学学科建设有很大理论意义。他指出了设计学和美学的相互促进和发展。祈嘉华《设计美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第12—15页)主要指出了学习设计美学的现实意义:首先,美学中的人文精神可以呼唤设计的人性化走向。其次,美学的开创性可以为设计不断地提供创新的力量。再次,美的巨大魅力为设计发展提供着推动力。主要从设计实践的角度强调了设计美学的现实意义。

七、小结

设计美学应当是学科间融合的产物,由于“设计学”本身理论还有待完善,再加上美学这门学科本身的复杂性,因此造就了设计美学研究的复杂性。

美学研究篇5

同其他相关学科一样,生态美学的提出与当前全球化背景下生态环境恶化密切相关。它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认识在审美思维中的一种反映,是美学研究者对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种种灾难和危机的一种反思。人们认识到,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生态问题日趋严重,这不仅仅是环境本身的问题,而且与人类的现代观念,与现代社会中人们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密切相关。格里芬说:这种统治、征服、控制、支配自然的欲望是现代精神的中心特征之一1|(P5)当前国内外学者正在从各个角度对现代性问题进行反思。美学也成为人类这一自省运动的组成部分。对当前环境问题的关注,对人类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进行反思,这是国内学者开展生态美学研究的一个理论起点。

生态美学这一概念的提出,也是国内美学界为解决当前学术问题,摆脱美学研究困境所进行的一次积极尝试,是对既往的审美观念进行的全面审视。不可否认,我国当代美学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无论是实践本体论美学还是生命本体论美学,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美学研究中的形式化、技术化倾向日益明显,越来越缺少诗性魅力和人文蕴涵,美学学科同样面临着“生态”问题。因此,一种新的美学观念即生态美学的出现就成为当代美学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契机,也成为重建人与自然新型审美关系的开端。正如已故美学家刘恒徤先生指出的:生态概念“能为美学启示出一种重要的新思维,使美学成为一种新的生态性的虎虎有生气的活的美学,同时带给美学一种源头活水滚滚来的活思维的生动势态”,“一种新的具有生态性活思维的生态美学的诞生,对于新世纪的美学发展来说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一定能成为新世纪伊始美学研究中的一个新的生长点21把生态思想引入美学研究,以生态价值观来反思人类传统的美学观念,重新探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多重审美关系,将大大拓展美学研究的视野,为美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一、生态美学的基本观念

我国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生态美学的相关研究。据目前资料来看,最早以生态美学为题的论文是李欣复的《论生态美学》(《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12期)十多年来,在国内诸多学者的推动下,生态美学研究出现了空前活跃的局面。

徐恒醇的《生态美学〉是国内第一部生态美学研究专著。他以生态美的范畴为核心,以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的生态审美创造为目标,在生态审美观的形成、生态美的意义和作用等方面做出理论探讨,初步建构起生态美学的理论框架。他认为,“生态美所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生命关联和审美共感。这种生命关联是基于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人的生命活动正是在这种自然生命之网的普遍联系中展开的,建立在各种生命之间、生命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共同进化的基础上的。由此也使人感受到这种生命的和谐共生的必然性并唤起人与自然的生命之间的共鸣”13(P136)同时他还把生态美学的原理运用于生活环境的审美塑造、生活方式的审美追求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中,为克服生态异化摆脱生态困境指明了方向。曾繁仁明确提出“生态存在论美学观'在相关论著和一系列文章中,他全面论述了“生态存在论美学”思想,内容涉及生态美学的界定、生态美学的内涵、生态美学研究的意义以及生态美学与哲学、伦理学,生态美学与当代科技等一系列问题。在他看来,生态美学“是在后现代语境下,以崭新的生态世界观为指导,以探索让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为出发点,涉及人与社会、人与宇宙以及人与自身等多重审美关系,最后落脚到改善人类当下的非美状态,建立起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审美的存在状态。

曾繁仁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理论出发,认为生态美学产生于‘后现代的经济与文化背景下”,是对现代化弊端和人类生存状况的反思。他认为,生态美学研究不仅显示出20世纪哲学领域进一步由机械论向存在论的演进,而且标志着人类对世界的认识由“人类中心主义”向人与自然“系统统一,观念的转变。生态美学研究不仅实现了由实践美学向“以实践为基础的存在论美学”的转移,而且有力地推动美学资源‘由西方话语中心到东西方平等对话的转变51把生态美学建基在存在论基础上,吸收生态哲学以及以往美学研究的合理因素,致力于改善人类日益恶化的生存境遇。这就为生态美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对于培育生态观念,改善人类生存状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朱立元从当前国内外的生态状况出发,明确肯定生态美学研究的必要性。他认为把生态问题与美学、文艺学联系起来加以思考是必要的,“绝对是一个崭新的思路”,生态美学和生态文艺学研究“应当对解决我国和人类的生态问题,推进可持续发展尽可能做出自己独特的、不可替代的贡献'在具体研究思路上,朱立元主张生态美学的研究视野应该扩大,应该把文学艺术放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加以阐释,“生态文艺学和美学研究的重点应是作为人的自由自觉生命活动的文艺活动外在条件和内在规律,而不是文艺作品描写的有关生态方面的内容据此,他认为‘生态文艺学和美学应当重点研究文艺创造和欣赏活动(作为精神活动)中的精神生态(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如何协调,平衡的问题。

袁鼎生则从美学观念演进的角度,考察审美范式的变迁。他在《审美生态学》中提出“审美场”概念和“审美生态学’思想。他认为,审美场是由审美活动、审美氛围、审美风范等一系列因素构成的审美结构。在他看来,审美场的“生发是审美生态整体运动的起点和关键,影响和决定审美生态学的建构审美生态学“不仅仅是美学体系的更替,也不仅仅是美学主潮的变换,而更是一种新的美学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宇宙精神的高扬”,审美生态学‘促成审美人生,造就审美生态场,规范审美主客体协同发展,汇入人与自然协和并进的滚滚大潮,使整个大自然达到更高程度的有序化,以实现人与自然更高的整体目的7(P17)吸收物理学中“场”的观念,把生态思想与美学范式的演变相结合,显示出生态美学研究开放的姿态以及向纵深拓展的趋势。

此外,王德胜认为,在生态问题上,美学要确立“生命存在与发展的整体意识”,确立“人与世界关系的审美把握'他提出“亲和”概念,并将其作为审美生态观的核心。在他看来,要构建起这种审美生态观,人“首先必须培养自己对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外部存在形式的亲和力,养成一种对于生命整体的直觉与敏感。

二、生态观念和生态美学思想的具体运用

20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着环境恶化等一系列严重社会问题的显露,生态学观念逐渐渗透到其他学科并产生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正如法国学者J一M费里所说,“未来环境整体化不能靠应用科学或政治知识来实现,只能靠应用美学知识来实现”,“我们周围的环境可能有一天会由于'美学革命’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生态学以及与之有关的一切,预示着一种受美学理论支配的现代化新浪潮的出现。

在我国,文艺创作和文学作品中的生态色彩和美学意蕴已经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李庆西就敏锐地看到当时张承志、乌热尔图、邓刚和韩少功等人的作品中体现出的“生态学意识”和独特“美学情致”。他认为,“这是新时期以来最值得注意的文学现象之一。丁凤熙则从生态美学的基本理念出发,考察了韩国现代著名小说家黄顺元的《鸡祭》、《星星》等作品生态美学韵致。另外,刘捷的《莫厄特作品中的生态意i识>(《当代外国文学1996年第3期》)、张鑫的《蒙昧、迷恋与亲和一<丁登寺旁>的生态美学解读》(《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等在学术界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国内学者同时还注意到文学艺术与精神生态之间的联系。在叶舒宪主编的《文学与治疗〉中,李亦园、叶舒宪、鲁枢元、莫雷尔等国内外著名学者从人类学、宗教、精神分析、医学和文学活动等各个角度,考察了文学艺术与精神治疗之间的密切关系。丨121叶舒宪认为,文学能够满足人类“符号(语言)游戏”、“幻想补偿”、“排解释放压抑和紧张’、“自我确证”以及“自我陶醉”等五方面的精神需要。鲁枢元的《艺术与EUPSYCHIAN》指出,文学艺术应当成为一种“独立自主、自得其乐、自我完善”的人生态度,应当成为“一种生存境界,一种留恋忘返,沉迷陶醉的高峰体验”。艺术本质上是人们的“自我救治、自我保徤”。“文学治疗”这一命题的提出,不仅有助于全面认识文学的本质和功能,而且也为生态美学和生态批评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范例。

当前的生态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现代社会人类精神危机的一种反映。要摆脱这些危机,以生态思想为指导的艺术教育也许是人类可以选择的重要方式。在《艺术与创生生态式艺术教育概论》中,滕守尧提出“生态式艺术教育’思想。艺术能够净化心灵,可以使人的精神更加纯洁和高尚,但是“并非所有被称为艺术的东西都能起到这种作用“对艺术的创造、接受和欣赏,是一种高级的文化的素质,而获取这种素质的重要途径,就是徤康的艺术教育”。

    生态式艺术教育,就是要“通过美学、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创造等多种不同学科之间的生态组合,通过经典作品与学生之间、作品体现的生活与学生日常生活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等多方面和多层次的互生与互补关系,提高学生的艺术感觉和创造能力”。从而改变各种知识之间生态失衡的状态,实现各专业、各学科、各类知识之间生态谐和的教育。其目标是要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文化人”、“贯通而洞识的人”、“通达而识整体的人”和经常获得“芝麻开门”式智慧的人。113(P2&生态式艺术教育’在艺术课程的设置、艺术教育的方式及措施、艺术欣赏与批评能力的培养、艺术教育活动的评价等方面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生态式艺术教育’克服了以往教育模式的缺陷与不足,明确指出艺术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学者在现代生态观念的指导下为摆脱生存危机而进行的积极探求。

三、生态美学与中国传统美学关系研究

生态美学在国内引起广泛的影响,成为世纪之交美学研究领域中一个热点。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话语和生态智慧大有关联。当西方学者面对着工业文明所带来的重重弊病束手无策的时候,他们惊奇地发现中国文化特有的生态理念。美国学者卡普拉就认为,老庄的阴阳学说就是“一种广义上的生态观”正视我国古代文化的价值,深入发掘并重新整理我们传统的文化思想,对于生态美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叶维廉1998年在北大的讲演集《道家美学与西方文化〉>可以被看作是探讨传统美学思想讨论我国古代生态美学观念与西方文化关系的代表性著作。他从跨文化和比较诗学的角度,对中国道家的美学思想做出了精彩的分析。他认为,道家思想是对“具体、整体宇宙现象和全面生命未受概念左右的世界的肯定”,是“把抽象思维加诸我们身上的种种偏、减、缩、限的感知、表现方式离异,来重新拥抱具体的世界”。在他看来,佩特、休谟、怀特海等西方学者以及庞德、罗斯洛斯、柯尔曼等美国现代诗人已经开始质疑和反思西方的传统理论。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国道家美学起到“触媒,作用。

王先霈在;(陶渊明的人文生态观》中着重讨论了陶渊明的生态思想,他认为陶渊明重视“个人精神的自由”、人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得到的“宁静、恬适”以及“人的同情心、共鸣感对于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他指出,生态文艺学、生态美学应当“推动精神生态与自然生态的良性互动’,应当‘推动国民徤康的生态观和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的消费观、人生观161由张皓主编的“文艺生态探索丛书”(武汉出版社2002年版)是国内关于生态美学思想研究的第一套丛书。其中他的《中国文艺生态思想研究》分别探讨儒家、道家和禅宗文化的生态思想,并就全球化语境下生态批评的特点、文学艺术与现代科技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提出了富有创建性的见解。1171近年来出现的涉及古代生态美学思想的论文还有:黎明《论中国山水田园诗的生态美》(《广州大学学J报〉1999年第3期)罗移山《论周易审美思想的生态意蕴》(《孝感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王玉兰《简论中国古代天道观对生态美学的启示》(《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何悦玲的《共生与和谐:人类家园的古典理想境界》(《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王磊的《先秦时期的生态美思想——孟子、庄子解读》(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邓绍秋《论禅宗的生态美学智慧》(《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张宜《对<周易>》的生态美学思想解读》(《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等。

对传统生态观念进行认真清理和发掘,不仅为生态美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深厚的理论资源,同时也有助于改变当前国内学术界“失语’的尴尬处填为实现“由西方话语中心到东西方平等对话的转变”提供了契机。

四、生态美学研究还有待于解决的问题

由于生态美学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在一些问题上,研究者之间还存在着一定分歧。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首先,生态美学能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随着生态美学研究的逐步展开,国内有学者提出建立一门独立的生态美学学科的设想。针对这种看法,曾繁仁认为,“构成一个学科要有独立的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及学科发展的趋势这样五个基本要素”,而目前生态美学研究尚不具备这些条件。因此,他建议暂时把生态美学作为美学研究中的“一个新的十分重要的理论课题”。151朱立元也表达了相似的看法。他认为,生态文艺学、生态美学最终是可以建立起来的。但是“在建立新学科的基本理念、范畴系统、逻辑推理、理论框架等等还不明晰、不成熟的情况下,仓促拼凑新学科体系,显然是不明智的'他主张,在当前情况下,“首先致力于用生态学的基本观念、理路、眼光、视角来审视、思索、研究、探讨文艺学、美学问题,应当是更加符合实际,更加有效的选择。

其次,关于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徐恒醇认为生态美学要研究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强调的是主体与审美对象的统一,人与生存环境的和谐。他认为,“生态审美是人把自己的生态过程和生态环境作为审美对象而产生的审美观照”,要“把审视的焦点集中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产生的生态效应上’,生态美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生命关联和生命共感”。I3(P136)曾繁仁则认为,生态美学不仅要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还应当思考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生态美学是以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为基础,同时应该涉及到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构成的审美关系。因此,他把“生态美学的对象确定为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动态平衡等多个层面”。151陈望衡认为,严格地说,生态美学并不是美的一种形态,很难独立存在。生态美是整个世界包括自然、人类在内作为生态系统其生态平衡所显示的审美意义1181。刘恒徤指出,生态美学主张超越人与自然的两分对立,回归于人与自然浑然未分的一体化状态,主张在万物一体化的生态平衡状态中保护生态的整体和谐美。

美学研究篇6

一传统审美认识论的制约

鲍姆嘉通定义的美学是研究感性知识的科学,将美学与理性认识对立了起来。康德欲以《判断力批判》作为《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之间的桥梁,将两者统一起来,但在实际的研究中却把它们严格割裂开来,并认为:“没有美的科学,而只有美的艺术。”①黑格尔继康德之后更明确地表述:“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因为只有形象才是外在的显现”,②而抽象的科学理论是不存在形象的。这就为以后美学研究中有关对象的审美性质立下了一条根本性的不可逾越的法则。克罗齐在此基础上对美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审视,然而结论是:“逻辑的或科学的形式,就其为逻辑的或科学的而言,必排斥去审美的形式。一个人开始作科学的思考,就已不复作审美的观照;”③到了20世纪初的逻辑实证主义者,干脆用“奥卡姆的剃刀”,将美从自然科学中彻底剪除了。美学大师们与逻辑实证主义者一个简单但没得到检视的理由是,试图为一个抽象的理论借以可形象化的机制,已超出了科学研究的正当要求的范围。对此,著名科学家霍金不无愤慨地申斥道:“哲学家如此的缩小他们的质疑的范围,以至于连维特根斯坦———这位本世纪最著名的哲学家都说道:‘哲学仅余下的任务是语言分析。’这是从亚里斯多德到康德以来哲学的伟大传统的何等堕落!”④马克思认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也就是说,它只能像我的本质力量作为—种主体能力自为地存在那样对我存在,因为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它只是对那个与它相适应的感觉说来才有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⑤即人的本质力量只有在对象中才能展现出来。人的本质,总是处于历史性的发展之中,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只有当存在作为其认识对象的时候,存在才成为其对象,且人的本质力量只有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才会有相应的“人化的自然界”。自然界对于非人化的主体而言,只能是陌生的且无本质力量可确证,作为科学研究与创造过程中的科学家的审美观造也就不可能为他者所承认。因此“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⑥审美对象只向具有一定审美能力的人生成。在实践中,具有真正辨证思维的人并不只用一种方式观察世界。科学还没有发现,负责抽象思维的大脑左半球在计算时而形象化思维占主导地位的大脑右半球就停止运动,反之亦然。所谓科学理论的抽象性与艺术的形象性两者只是相对而言,科学理论的传达同样也需要思维的形象化。许多科学家为了解释经验数据和现象的功能,在其理论假设中就构成了可形象化的结构或机制。“宇称不守恒”这个原理在表述上就使用了形象语言,非欧几里得空间被刻画为处于第三维中的—个两维弯曲表面,DNA螺旋被形象化为盘旋而上的楼梯,等等。狄拉克的话也许对我们有所帮助:“为了作研究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的领域而不知前面存在着什么的时候,我们就很想把要研究的东西形象化,对此,投影几何的确提供了最好的工具。”⑦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的续密思维方式和艺术家的思维形象化之间所存在的距离比人们想象的要小得多。科学理论不仅存在形象化的陈述模式,而且有些形象化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霍曼夫认为,爱因斯坦对形象化机制的偏爱,本质上是美学的,直观的。持否定意见的人没有看到,科学发现与艺术创造同样是智力活动的结果。在科学研究与创造过程中,审美经验仍然是处于知性之下的那种直接、质朴,而非康德等美学大师们所称谓的审美与概念无关。同时,科学研究与创造中的理论形象化的选择,其经验适宜性的大小影响到理论的陈述,且形象化的实体要与理论的审美性质保持内在的一致。科学家依据自身的审美偏好来决定形象化实体的审美模式。美国科学哲学家米勒认为,在创造过程中,无论是科学家还是艺术家,都要靠形象化这个模糊的但又具有审美意味的术语来描述人们对组合的选择。

二理论传达物审美属性的悬置

逻辑实证主义虽然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衰落,但其影响则长期流存。逻辑实证主义的理论估价模型认定,即便科学家对科学理论的陈述需要传达物,但作为科学理论的传达物不应该在理论估价中作审美的审视,因为那是与逻辑或经验的标准相冲突的。尽管科学理论是抽象实体,它是我们的视听觉所无法遭遇的,但科学家们是通过传达形式来表述自己的思考理论的,这已被现代心理学研究所证实。

科学发展到今天,从来也没有什么实验能够确定一个物体相对于绝对空间是处于静止状态还是处于绝对运动。科学理论的陈述必须要借以一定的传达物,即便用的是最抽象的符号公式,总要以某种语言或代码去传达这个理论或者对这个理论进行编码。后者相对与前者来说,是一种抽象的具体,它是理论的传达存在,并且往往具有显著的审美性质。在许多情境中,科学家对一个理论抽象性质的把握是通过知觉这一性质在某种具体演示中把握的。理论的表达物在其展示过程中传达了理论的某些性质。并且,如果这个理论具有审美的选择(科学的理论并非都具有审美性),那么,作为理论的传达物也同样应具有审美诉求,这是合乎逻辑的。化学理论传达物的元素周期表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于1869年首次建构的。对此少有科学家不产生美感的。中国极为抽象的阴阳理论靠的就是极其简约的太极图予以传达,就连不识字的人也会产生不尽的美感。20世纪物理学的进步在思维形式上是更加抽象,即使是作为具象的理论载体的传达物也变得越发难懂,科学家们以不同的具象形式传达大脑中的科学创造理论。从彭加勒到爱因斯坦,再到玻尔、海森堡,像艺术家一样根据各自的思维习惯选用了不同的传达物来陈述自己构造的理论。海森堡是在不借助视觉心理意象的情况下,将量子力学加以形式化。认为原子领域里的某种视觉意象能够通过新原子物理学的数学予以解决。即运用数学符号传达了理论的意义和它的视觉意象。

如前所说,任何科学理论的陈述都不能离开一定的载体,而且这种载体本身有时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但是,审美对象却并不直接地就等于这种信息载体。因为审美对象不仅不是一种物质实体,而且它也不是精神性的实体。它只是客观与主观相互渗透从而构造成的一种独特的审美求真的意象。科学审美对象就存在于审美主体对具备一定审美价值属性的科学理论传达物的独特的观照之中。在艺术上,美国著名美学家苏珊?朗格曾将艺术家创造的艺术形象称之为“幻象”,就深刻揭示了审美对象的这—存在特征。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对理论传达物的审美诉求也有相似之处。彭加勒认为,数学的发现创造在于有用的为数极少的最美的组合。一方面要靠科学的直觉,另一方面要靠科学家特殊的审美感觉。对于美的渴望也导致科学家做相同的选挥。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尤其是数学家,不仅仅只是作为一个科学家而存在,他能在自己的研究中体验到类似与艺术家创造相同的感觉,他的乐趣和艺术家的乐趣具有相同的性质。

现在的科学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越来越明确地意识到科学文本具有修辞学和文体学维度。与艺术家头脑中的意象,在艺术创造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样,科学家的心理意象也是创造性科学思维中的重要环节。所不同的是,艺术家头脑中形成的“意象”,必须以主观情感去感受物象,而科学家的审美心理意象,既可用实际观察到的对象来构造,也可以从科学理论的传达物之中获得。其实“科学和艺术是不能分割的。……它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⑧

三发现情景与辩护情景的割裂

英国的詹姆斯?W?麦卡里斯特在其《美与科学革命》中指认,逻辑实证主义者将科学家进行理论创造时划分为两个“情境”。认为科学家第一步进入的是“发现的情境”,在这个情境中科学家可能会存在审美因素,但不是逻辑实证的,是非科学的。第二步科学家则进入“辩护的情境”,其间居支配地位是逻辑或理性准则,审美因素仍然无法划归逻辑或经验标准。西蒙顿就此写道:“没有哪一位科学家,包括狄拉克,会莽撞到竟然从像‘美’这样极端非理性的基础出发去为—个理论做辩护”,⑨直觉、想象等非理性因素是科学所不能容纳的。在此,逻辑实证主义模糊或回避了两个事实。

美学研究篇7

(一)研究型教学的特点

教师的指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教学过程中开放性与合作性相结合;教学目标的多维性;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统一性。与传统型教学相比,研究型教学更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整体性、开放性和实践性,关心的是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而不是仅注重结果。研究型教学可以使学生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成长、逐步养成自己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和正确的是非观。具有开放、探究、实践、主体、灵活、差异、全面、综合等特性,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中心思想。研究型教学充分实现了教学从单一性到多元化的改变;提高了学生的思想灵活度,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研究型教学能提升学生的智力性因素,而且还能发展学生的非智力性因素。其教学内容不局限于书本和课堂上,学生依据自身的条件来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教师的课程准备以及讲授不再局限于教材,教师会依据教学的需要来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与程序。研究型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不是单一的讲授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教学方法,推动学生自主地选择与主动地研究,由此获得相应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局限于课堂,实现自主学习和探讨分析相结合、学习和日常生活相结合;实现了从师生单向关系向双向互动关系的转变,思维方式由简单的教师思维到复杂、多方位的师生共同思维的转变,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转变。

(二)研究型教学的意义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点;组成人才的基本要素包括知识、能力和素质等;人才素质由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构成。研究型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科研探讨的方法来获取信息或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去解决疑难问题的一种学习方法。为了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的需要,教师利用案例分析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和研究,使学生独立自主地去思考,在讨论的过程中互相启发或辩论,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性,使得学生的认知思维和情感思维达到高效率,培养学生富有创造性的学习能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更快地接受知识和更好地掌握知识。研究型教学促使学生充分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并亲自发现学到的知识和定律,通过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培养具有时代性的创新型人才,提高教学质量。

(三)研究型教学的理论形成及趋势

研究型教学理论在我国处于一个初级阶段,研究的学者比较多,但成果不多。我国最早研究的是清华大学,主要通过课程训练,进行任务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素质教育为主,布置典型工作任务,用来提升学生的工作岗位,同时有助于学生理论水平的巩固与提高。研究型教学未来的发展趋势是良好的,现在高校培养模式都在改变,以岗位能力本位为需求,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注重素质教育培养,为研究型教育发展提供了机遇。

(四)研究型教学的评价

体育教学评价强调教师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维度以及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的内容不仅包括对学生身体素质和动作技术能力的评价,而且还特别重视对学生的积极学习态度、心理素质以及日常行为的评价,争取把评价的内容与研究目标、课程目标相结合。研究型教学的评价不仅要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此外还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且还要发掘和发挥许多学生的优势和潜力,促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快速提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全新地认识自我。从评价方式上来讲,不能只着眼于终结性评价,同时也要重视过程性评价;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创建多维度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法是建立在学生的知识掌握熟练程度、能力的提高和积极参与的程度等基础之上的。

二、健美操教学的技术特点

健美操的内容有基本的队列队形练习;徒手健美操;轻器械健美操;器械健美操;技巧运动;跳跃;蹦床运动;艺术健美操;健美操;团体健美操。按照不同的身体练习形式,可以把健美操分为徒手健美操、轻器械健美操、器械健美操和专门器械健美操;依据健美操内容所完成的主要任务,可以把健美操分为增强人民体质、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大众性健美操,充分挖掘人的潜能、提高运动竞赛水平的竞技性健美操,以及用特有的主题思想来进行宣传教育的团体健美操。健美操的任务是锻炼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人民体质,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体态,提高身体的工作能力。健美操的特点是其具有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容易推广和普及;能全面和集中地锻炼身体;在教学和训练方面必须互相保护与帮助;艺术性较强;不断创新。总之,健美操具有广泛性:一般性健美操都易于普及、便于推广。根据不同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训练水平、不同器械、不同场地和不同的要求,因材施教,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和技术动作来进行练习,以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目的。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集中地锻炼身体的某个部位,或者发展某种身体素质,以促进人体全面发展的水平。健美操还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是一种集健身和健心相结合的体育运动项目。

三、研究型教学在高职院校健美操课教学中的应用

美学研究篇8

哲学是在它与人类科学(humansciences)的关系中确立起这一根本矛盾的,这一矛盾为哲学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手段,用以掩盖哲学从人类科学中所借鉴的东西。实际上,在我看来,贴上了后现代标签(通过一种直到如今艺术界仍保留着的贴标签方式)的哲学,仅仅是以一种否定的方式(比如在弗洛伊德的否定意义上)来吸纳社会科学和历史主义哲学的某些发现,而历史主义哲学或隐或显地体现在这些科学的实践之中。这种被掩盖了的挪用是通过否认借用而合法化的,然而,这种挪用却成了哲学所采用的反对社会科学和相对主义化威胁的最有力的策略之一,而相对主义化则是社会科学用以威胁哲学的东西。毫无疑问,海德格尔的历史性本体论就是这种做法的典范。”这种策略类似于“双重游戏”(thedoublejeu),这一游戏使得德里达从社会科学(他与这些学科保持距离)中借鉴了某些最有特征的“解构”工具。通过反对结构主义及其“静态的”结构观念,采用一种对科学知识还原方法的伯格森主义批判的“后现代”变体,德里达因此而赋予自己某种激进主义的表征。他是采用一种对二元对立的批判来达到这个目标的,这一批判与传统的文学批评相对立,而这种二元对立经由列维•施特劳斯,一直可以追溯到涂尔干和莫斯(Mauss)所珍视的“分类形式”最经典的分析。

但人们毕竟不可能赢得这一切,“解构主义者”只能依据否定模式来运作的艺术制度社会学从来不会得出自己合乎逻辑的结论:它那暗含的对制度的批判是不成熟的,尽管这足以引起一种伪革命的欣快战栗。而且,这一批判通过宣称与旨在揭露非历史的和本体论为基础的本质之企图的彻底决裂,很有可能阻碍对美学倾向和艺术品之基础的探索,因为艺术品实际就定位于艺术制度的历史之中。

本质的分析与绝对的幻象

哲学家对艺术品特殊性问题所做的种种回应给人印象深刻,但并不完全体现在这些莫衷一是的解答对艺术品的无功能性、无功利性和无偿性(gratuitousness)的往往一致的强调中,而是体现为他们(维特根斯坦可能是个例外)都怀有一种要把握超历史或非历史本质的野心。纯粹的思想家把自己的经验(一个来自特定社会背景的有教养者的经验)当做反思主题,但是,并未聚焦于这一反思的历史性,以及反思对象(即对艺术品的纯粹体验)的历史性。因此,纯粹的思想家不知不觉地把这种单一经验确立为适合于任何审美感知的超历史性标准。这种经验看来带有单独性的各个层面(其价值很可能源于独特的体验),现在来看,这种经验本身就是一种制度,它是历史创造的产物,它的存在理由只能通过恰当的历史分析来重新评价。这样的分析才是同时阐明上述经验的特性和经验所获得的普遍性现象的惟一方法,对于那些有经验的人来说,普遍性开始于一些哲学家,当他们反思这一经验时却并没有注意到它可能性的社会条件。对这种与艺术品关系的独特形式的理解是一种直观的理解,它预设了一种对分析者的自我理解。这种理解既不能诉诸于生活经验的简单现象学分析(因为这种经验依赖于某种主动地忘却它本身亦即历史产物的历史),也不能诉诸通常用于表达这一经验的语言分析(因为它就是非历史化过程的历史产物)。不同于涂尔干的名言——“无意识就是历史”,人们可以说“先验(apriori)就是历史”。只有当人们调动了社会科学的所有资源时,才能够完成这种超验筹划的历史具体化,这种筹划是经历史记忆而对整个历史运作的产物的再次挪用所构成的,而意识也就是历史运作(每一时刻)的产物。在个别情况下,这就包括了对种种倾向和分类系统的再次挪用,这些倾向与系统乃是审美经验的必要组成部分,正像本质分析所明显描述的那样。

自我反思的分析中所遗忘的是以下事实,尽管好像是自然的馈赠,但20世纪艺术爱好者的眼光乃是历史的产物。从种系发生学角度说,那种能够按照艺术晶所要求的方式(亦即自在和自为的,以形式而非功能)来理解艺术品的纯粹凝视(thepuregaze),与纯艺术目的所促成的艺术生产者的出现密不可分,因而也与一个自主艺术场域的形成密不可分,这是一个能够提出和确立抵制外在要求的自身目的的场域。从个体发生学角度说,纯粹凝视是和习得的具体条件联系在一起的,诸如小时候时常光顾博物馆,长期的接受学校教育,以及这种凝视所隐含的skhol6。所有这些都表明,忽略这些条件的本质分析(把特殊情况普遍化)暗中把相当特殊的经验特征作为适用所有审美实践的普遍特征,但是,这种经验是特权的产物,或者说,是习得的特殊条件的产物。

实际上,对艺术品和审美经验所做的非历史分析在现实中所把握到的是某种机制,这种机制喜欢存在于双重状态之中:既存在于物之中,又存在于精神之中。在物中,它以一个艺术场域的形式存在,亦即一个相对自主的社会世界,它是一个缓慢形成过程的产物。在精神中,它以一些意向(dispositions)的形式存在着,而这些意向则是由创造场域的同一过程所创造的,它们直接顺应于这一场域。当物和精神(或意识)趋于一致时,即是说,当眼光就是与之相关的场域的产物时,那么,由于提供了所有产品,对于这一眼光来说,场域就直接构成了意义和价值。显而易见,如果通常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艺术品价值之源的问题出现时,也就需要某种特殊的经验能力,这种能力对于一个有教养的人来说完全是例外的经验。但对那些并没有机会去获得艺术品客观上所要求的那些意向的人来说,则显然是正常的经验。这种情况可以通过经验研究来阐明,比如丹托也提到过这样的情况。在看过沃霍尔在斯塔波画廊展出的《布里尔包装盒》(BrilloBoxes)这一展品之后,丹托发现了某种武断任意的特征,就像莱布尼茨所说的exinstituto(熏陶而成),亦即通过某个场所的展品,既把这个场所神圣化了,同时又把展品本身神圣化了,由场域所创造的确立价值的任意特性。

对艺术品的经验之所以会直接具有意义和价值,这是同一历史机制的两个互为根基的方面达成一致的结果;一个方面是文化习性(theculturalhabitus),另一个是艺术场域。假设艺术品存在(亦即作为一个具有意义和价值的象征对象),确切地说,只有当它被具有所要求的意向和审美能力的欣赏者所把握时,才可以说正是一个审美者的眼光使得某个艺术品得以成为艺术品。但是不能忘了,这只有在如下情形中才有可能,即审美者本身就是长期接触艺术品的产物。这个循环是一种信念和崇拜物的循环,每一个机制都分有这种循环;只有在社会游戏的客观性中,以及在诱惑人们兴趣并参与游戏的意向中同时构成的机制才会起作用。美术馆可能会有如下铭文:“惟艺术爱好者方可进入。”但是显而易见,并不存在着对这样一种铭文的需要,这一点是不言自明的。游戏导致了某种错觉,并经由有教养的游戏者对游戏的投资来维系游戏。注意到游戏的意义和这种意义为游戏而被创造出来(因为游戏者就是被游戏创造出来的),游戏者玩游戏,并通过玩游戏而确保游戏的存在。恰恰是通过这样一种作用,艺术场域创造了审美意向,没有它,艺术场域就无法运作。确切地说,场域之所以能无止境地再生产出对这一游戏的兴趣,以及对赌注价值的信赖,就是通过介入游戏的行动者之间的利益之争实现的。为了阐明这一共同努力是如何运作的,为了说明象征权力和自愿的或被迫的认可(通过认可产生出声望储存,而创造者的崇拜依赖于这一声望)的无数合谋行动,只要回想一下无数先锋派批评家的关系就足够了。他们通过把某些其神圣价值并不为有教养的艺术爱好者或这些批评家最有力的对手所接受的作品加以神圣化,进而把作为批评家的自己神圣化了。简言之,就像审美判断特殊性问题一样,艺术品的意义和价值问题,和许多哲学美学的问题一起,只能在场域的社会史中得到解决,在特殊审美意向(或态度)建立之条件(这是场域在每一情况下都需要的)的社会学中解决。

艺术场域的起源和纯粹凝视的诞生

究竟是什么使某件艺术品成为艺术品而不是日常物或一个简单的小便器?是什么使一位艺术家成为艺术家而不是工匠或业余画家?是什么使一个小便器或酒架成为美术馆里展出的艺术品?是因为它们有公认(首先作为艺术家而被认可)的艺术家杜尚的签名而不是酒商或管子工的签名?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这难道就成了只用“大师之名崇拜”来取代艺术品崇拜的问题?换言之,是谁创造了这个作为崇拜物公认的和知名的生产者的“创造者”?是什么赋予他的名字以魔力或(如果你愿意的话)本体论的效果?亦即其名字的效应是他宣称自己作为艺术家而存在的尺度,恰如一个时装设计师的签名一样,他的名字增加了附加其上的物品的价值。即是说,何以构成专家作用和权威争论中的这些赌注?在哪里找到这种标签、或命名或理论效果的基本原则?(理论是一个很微妙的词,因为我们这里涉及的是看——theorein——使别人去看)那种通过引入差异、分工和区分来生产神圣的基本原则存在于何处呢?

这类问题与人类学家莫斯在其《巫术理论》所提出的问题很相似。莫斯探讨了巫术效果原理,并发现他不得不从巫师使用的器具返回到巫师本身,从那儿再到巫师追随者的信仰上去。他逐渐发现自己必须面对的是一个巫术在其中演变和实践的完整社会空间。同样,在探索艺术品价值的基本原因和最终基础的这种无穷追溯中,也必须做相似的运动。为了解释质变(transubstantion)的这种奇迹(质变正是艺术品存在的根源,尽管常常为人所忘,但又可以毫不留情地通过杜尚作品中这一天才的签名笔触而记起),必须以这一世界的起源的历史问题来取代本体论问题。就是说,这个世界就是艺术场域,在这个艺术场域中,通过一种名副其实的连续创造,不断地生产和再生产出艺术品的价值。

哲学家对本质的分析只记录了本质的实际分析结果,历史本身通过自主化过程就客观地对本质做了实际分析,艺术场域在自主化过程中逐渐制度化;各种行动者(艺术家、批评家、历史学家、美术馆长等),以及作为这一世界特征的种种技术、门类和概念(类型、潮流、时期、风格等)也就在自主化过程中被创造出来了。某些和“艺术家”或“创造者”概念(以及命名和构成这些概念的词语)同样常见和显著的概念,也是漫长而缓慢的历史过程的产物。艺术史家并未完全逃避“本质主义思想’’的陷阱,这种思想就隐含在历史上出现并已过时的词语的用法之中,这些用法总是萦绕着年代错误的幽灵。由于无法质疑隐含在艺术家这一现代概念中的所有问题,尤其是在19世纪发展起来的不能创造的“创造者”的专门意识形态问题,由于无法和显而易见的对象,也即艺术家(或别处亦即作家、哲学家、学者)割裂开来,那么为了考察艺术家(从社会角度他们被制度化为“创造者”)是产品的生产场域,艺术史家是不能以经济和社会状况问题来取代有关艺术家(与工匠对立的)性格呈现的时间地点的仪式性研究。经济和社会状况构成了艺术场域确立的基础,而艺术场域则建立在一种归诸这一场域最发达状况中的现代艺术家的准巫术力量信仰理论之上。

这不只是一个祛除本雅明以略带亵渎和天真之反语所说的“大师之名崇拜物”问题。无论人们是否想要,大师的名字实际上是一种崇拜物。于是,需要描述的问题便是,使得艺术家作为艺术品崇拜物的生产者之特征成为可能的一系列完整的社会条件是如何逐渐出现的。换言之,这个问题也就是把艺术场域(包括艺术分析家,首先是对艺术史,甚至是他们中的一些最具批判性的人)建构成一个场所,在这个场所不断地生产和再生产对艺术的价值和对艺术家有价值的创造力的信仰。这不仅生产出艺术家自主性的标志的完整清单(诸如通过如下活动来体现,合同的分析,艺术家签名的在场,或艺术家特殊才能的肯定,或某个争论中对同人仲裁的求助等等),也生产出这个场域本身的自主性标志的清单,比如作为文化商品经济运作必不可少条件的一系列完整的特殊社会机制的出现。这些包括:展出场所(画廊,美术馆等)、神圣化或认可机制(学院,沙龙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再生产机制(艺术学院等)、专业化的各种人(经纪人,批评家,艺术史家,收藏家等),他们都是具有场域和特殊感知和欣赏范畴客观上要求的意向的人,这些特殊范畴是不能化约为普通用法的范畴的,而能够给艺术家及其产品价值附加某种特殊尺度。一旦画作通过画面单元、生产的持续时间、使用材料的数量和价格(如金色或群青)来衡量,艺术家画家和房屋油漆工并无根本差别。这就是为什么在这些伴随着生产场域出现的发明中,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可能就是一种艺术语言的精巧化。它首先涉及确立一种命名画家的方式,谈论他们及其作品本质以及作品报酬方式的特性,借助这种方式也就确立起特定的艺术价值的;自主性的规定性——这种价值是不能还原为完全的经济价值的,同时,也确立起谈论画作本身、绘画技巧的方式——这种谈论方式要运;用使人可以谈论绘画艺术的恰当词语(常常是一对对的形容词),亦即某个艺术家的个性风格,这种风格的存在是经由命名它而社会性地梅,成的。同理,名流的话语,尤其是传记,也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很可能不是因为传记对艺术家及其作品谈论了什么内容,而是说因为传记使艺术家作为一个难忘的人物,就像是政治家和诗人一样,具有了历史考察的价值。与其说是谈论艺术家的东西确立了这种状况,还不如说是其传记导致了这种状况。(众所周知,那些使人名声显赫的比较有助于强化绘画艺术的不可还原性,至少在某个时期是如此,直到它们成为一种障碍。)发生学的社会学在其研究模式中必须包括对生产者及其行动以及他们如下要求的研究,即有权做出绘画生产的独立判断,形成某种欣赏或接受其产品的标准。这种社会学也应考虑效果——对他们自身和他们所拥有的生产形象的效果,以及对他们的生产本身的效果——他们自我形象及其生产的效果,这种生产借助各种介入艺术场域的行动者的眼光又返回到生产者自身,这些行动者包括其他艺术家,也包括批评家,委托人,收藏家等。(例如,人们可以假定,自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某些收藏家所表现出来的对素描和漫画的兴趣只是有助于艺术家提高自己价值的观念的形成。)

所以说,当场域本身构成时,事情就变得很清楚了,艺术品的生产“主体”——也就是艺术品价值和意义的生产主体,并不是实际上创造其物质对象的生产者,而是一系列介入这一场域的行动者。在这些行动者当中,有归入艺术性的作品(伟大或渺小的、知名或无名的艺术家)的生产者,有各种信念的批评家(他们自己也在这一场域中),还有收藏家、中间人、美术馆长等。简言之,就是所有与艺术关系密切的人,包括为艺术而生存的人,被迫在不同程度上依赖艺术而生存的人,彼此面对着斗争的人(在斗争中重要的不仅是要确立世界观,而且要确立对艺术界的看法),还有通过这些斗争参与了艺术家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生产的人。

假如说这就是场域的逻辑,那么,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用于考察艺术品的概念,尤其关于它们分类的那些概念,恰如维特根斯坦所发现的那样,体现出某种极端的不确定性特征。诸如类型概念(悲剧、喜剧、戏剧、小说),形式概念(民谣、回旋曲、十四行诗),历史分期或风格概念(哥特式、巴洛克式、古典式),或各种运动概念(印象主义、象征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情况也是如此。人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混乱仍存在于如下情形中,即当涉及用以描述艺术品特征的概念时,用术语来描述对艺术品的接受和欣赏时(诸如一对对形容词,美的与丑的,精致的和粗糙的,轻快的或沉重的等),正是这些概念建构了人们对艺术品的体验和表达方式。因为这些概念就深嵌在日常语言中,它们一般的用法并不在美学领域,这些趣味判断范畴(对于共享一种语言的所有言者来说是共同的)保证了一种交流的明显形式。然而,尽管如此,恰如维特根斯坦又发现的那样,即使是被专业人士运用时,这些术语总是呈现出极端的含混性和灵活性,这种含混性和灵活性使之彻底地抗拒本质主义的界定。这可能是因为这些术语的使用和赋予它们以意义都依赖于其使用者所特有的、历史的和社会的视角,这些视角往往是没法协调一致的。简言之,假如人们总是提到趣味(众所周知,有关偏爱的对照在日常对话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那么,可以肯定,在这些问题中,交流只是伴随着高度的误解而产生。这一点是确凿无疑的,因为使交流得以可能的老生常谈,与那种使交流实际:上无法进行的东西是同一的。采用这些话题的人每一个都给予那些;对立的词语不同的(有时是正相反的)意义。因而,对个体来说,他们有可能在社会空间中坚守着对抗性的位置,以便能给予那些通常描述艺术品或日常事物形容词以完全对立的意义和价值。我们想到了形容词soigne(法语:考究的,精美的)这个例子。这个形容词常被排除出资产阶级趣味的范围,这也许是由于它体现了小资产阶级的趣味。叫由于人们身处于历史的维度中,所以可以无穷尽地罗列出一个概念清单,这些概念开始具有美的理念,但在不同时期,或者作为艺术革命的后果,它们会呈现出不同的甚至截然对立的意义。Finish(完成)这个概念就是一个例证。由于这个词已被简约为与学院派绘画的伦理和审美理想密切相关的概念,后来便被马奈和印象主义艺术家排除在艺术领域之外。

所以,那些被用来描述接受和欣赏艺术品的范畴,与历史语境的关联是双重的。由于它们与具体的和特定时间的社会世界密切相关,所以这些范畴的用法也就成为一个主题。这些用法本身体现出使用者的社会地位,他们在这些范畴所有可能的审美选择中实践着自己习

性的构成意向。

艺术家和批评家用来界定他们自己或对手的大多数概念,实际上是斗争的武器和资本,艺术史家为了论述他们的主题所采用的许多范畴,不过是熟练地加以遮蔽的或变形的具体范畴,这些范畴的大多数最初是用做贬斥或责难的。(“范畴”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kathegoresthai意思是公开地谴责。)这些充满了斗争意味的范畴逐渐变成了技术性的范畴,多亏了发生学的遗忘症,批评剖析、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便赋予这些范畴以某种永恒性的意味。在介入这样的斗争的所有方法中(这些斗争必须从外部来加以理解,以便使其客观化),最具诱惑力和最完美的方法毫无疑问是把自己呈现为法官或裁判的方法。这样的方法涉及解决现实中冲突,涉及给出满意的判定——比如宣称什么确实是现实主义,或者更简单,(通过一些表面上看很单纯的决定,诸如某某人包括或不包括在生产者的主体或名单中)判定谁是艺术家谁不是艺术家。这最后一个决定因其显而易见的肯定性而略显单纯,它实际上却是更为关键的,因为在这些艺术斗争中,主要的赌注之一无论在何处总是一个归属于场域的合法化问题(艺术界的边界问题),也是因为各种结论(显然是统计学上的结论,它可以合适地确立一个世界)的有效性依赖于合适地得出这些结论的范畴的有效性。

假如存在着真理,那么,真理就是斗争的某种赌注。由各种介入艺术场域的行动者所做出的多样或对立的分类和判断,尽管这些分类和判断肯定受制于(和场域定位置相关的)某些特殊的意向和兴趣,但它们是以普遍性要求的名义来陈述的,也就是对绝对判断的吁求,这种判断是对不同视点相对性的断然否定。“本质主义的思想”在任何社会世界中都会起作用,尤其是在那些文化生产场域中更是如是此,诸如宗教、科学和法律场域等等。在这些场域中,普遍性处于危险之中的游戏正在衰竭。然而,就此而言,“本质”就是规范这是显而易见的。这恰恰就是奥斯丁在分析诸如“真正的人”、“真正的”勇气(在此就是“真正的’’艺术家或“真正的”杰作)这类表述中形容词“真正的”含义时要我们记住的东西。在所有这些例子中,“真正的”这个词含蓄地将我们考虑的情形与同一范畴内的其他情况相对照,其他言说者指出同一个谓语尽管不那么合适(即是说,以某种并未“真正地”被证明合理的方式),就像所有普遍性的诉求一样,但这个谓语具有强有力的象征力量。

科学所做的不过是极力确定这些与真理有关的斗争真相,把握某种客观的逻辑,据此来决定赌注、阵营、策略和胜负。科学可力图把思想的种种表征和工具——它们都主张普遍性,尽管成功的机遇是不均衡的——带回到它们产生和使用的社会状况中去,换言之,带回到场域的历史结构中去,也正是在这样的结构中思想的表征和工具才得以出现并发挥作用。正在占据的位置(文学或艺术的形式,分析的概念或工具等)空间与在场域中已占据的位置空间之间存在着某种对应,从这一对应的方法论假定(其有效性可以通过经验分析不断加以确证)出发,人们就可以对这些均要求普遍性的文化产品的历史化。但是,这种历史化不仅(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意味着通过回忆把文化产品相对化,即文化产品只有在与斗争场域受制约的状况相关时才具有意义;而且意味着通过使这些产品远离不确定性(这一不确定性来自某种虚假的永恒化的),使这些文化产品重新获得某种必要性,以便使这些产品回到它们发生的社会条件之中,这就是一种真正具有生产性的界定。我们决不导向历史相对论,我们用于历史对象而且是这一对象的产物的思维形式的历史化,提供了逃避历史的惟一真正的机遇,即使这样的机遇很少。

那些建构审美知觉的反对意见并不是先验的,而是被历史地生产和再生产出来的,它们与使之运作的历史条件不可分离,所以审美意向也是这样。把一些根据其社会用途和应用而命名(同时,通过某些范畴、概念和分类法,将其活动拓展至审美能力)的对象确立为艺术品的审美意向,乃是场域的整个历史的产物,它必定是经由每个潜在的艺术品的消费者通过特定的欣赏再生产出来的产品。这要么足以证明审美意向的分布是贯穿于历史之中(直到19世纪末,批评家们一直在捍卫一种服从于道德价值和说教功能的艺术),要么足以说明审美意向的分布就在今天的社会之中,这进而使人确信,没什么比那种对待艺术品——或者更宽泛地说,对待任何对象的这种意向,即本质主义的分析所描述的某种纯粹的审美态度更不自然的事了。

正是在场域向自主性的运动中,纯粹的凝视应运而生。实际上,不用提起这里所提出的整个论点,人们会坚持说,对艺术品评价和生产:的自主性原则的肯定,是与对生产者自主性的肯定密不可分的,也就是说,是和对生产场域的自主性的肯定密切相关的。就像左拉关于马奈所恰当地写下的那样,纯粹的绘画意味着作为一幅画而被自在地和自为地加以欣赏,亦即作为一种玩味画的形式、明暗和色彩的游戏。换言之,而不是作为一种独立于关于超验意义的话语。所以,纯粹的凝视(与纯粹的绘画必然相关)乃是纯粹化过程的结果,是由历史不断变革过程中所实现了的本质之真正分析。就像在宗教场域中发生的情形一样,变革总是引导着新的先锋派以一种重返正确起点的名义,并以对艺术体裁的纯粹界定来挑战正统的东西。诗歌中也可以发现对其所有次要特性的纯粹化:被破坏的形式(十四行诗,亚历山大诗体),被颠覆的修辞比喻(直喻、隐喻),被抛弃的内容和情感(抒情性、情感宣泄、心理学),以便根据某种历史分析,一点一点地使诗歌简约为更具特殊的诗意效果,这就像是与声义对应论(phonosematicparallelism)的一次决裂。

更宽泛地说,趋向于更大自主性的不同文化生产场域的演变伴随着某种反思性和批判性的回归,亦即生产者回归到他们自己的生产,这种回归使得生产者们从中获得了场域自身的原理和特殊的前提。首先,这是因为现在处在断然拒绝任何外来限制或要求位置上的艺术家,可以确认他们已经掌控了那些规定他们并属于他们的东西,那就是艺术形式、技巧,一言以蔽之,掌握了艺术的惟一目的。福楼拜在写作领域和马奈在绘画领域很可能是如下尝试的倡导者,亦即哪怕有很多主观的和客观的困难,也要确立某种对创造性的凝视力量的自觉而又彻底的肯定。这种力量不仅可以用于(通过简单的颠倒)粗俗的和平庸的事物,就像尚弗勒里(Champfleury)和库尔贝的现实主义所追求的目标那样;也可以用于不重要的对象,在这些对象面前创造者能够肯定自己那种变形的准神力。“写好平凡的东西”,福楼拜的这种对马奈也是适用的说法,是把形式置于一种与主题的关系之中,同时也就确定了有教养的欣赏活动的基本规范。在哲学家看来,艺术地位的分布是一种关于审美判断广为接受的界定,因为可以从经验上加以证实,今天并不存在有教养的人(即是说,没人拥有学术标准所规定的高级学位),他们并不知道,任何现实,一根绳子,一块小圆石,衣衫褴褛的小贩,都可以成为艺术品的主题。他们也不清楚,这么说至少是明智的,即当一个先锋派画家,亦即混淆新的美学原则的专家使我注意到时。实际上,为了唤起当前那些具有无限艺术善意的审美者,为了在他身上重新唤起艺术的甚至哲学的惊奇,就必须以一种杜尚或沃霍尔的方式来对他使用休克疗法,杜尚或沃霍尔方式亦即通过展示某个如其所是的日常事物,便以某种形式刺激了创造力,这种创造力正是纯粹的审美意向(不用多虑)赋予艺术家的,正像马奈以来所界定的那样。

美学研究篇9

[关键词]导论;企业经营;美学应用

一、企业经营美学的研究对象和学术使命

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这既是学科赖以确立的基本理由,也是我们把握不同学科性质的前提条件。企业经营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美学应用的基本规律。也就是说,企业经营美学是研究企业经营活动如何应用美学原理的科学,它把企业运用美学原理从事经营活动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在我看来,企业的经营活动既是一种经济活动,同时也应该是一种审美活动,因为当今的时代生活特别是都市生活正在迅速地被艺术化。但是,我们现在还有许多经营者尚未清醒地意识到企业经营审美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他们经营的注意力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硬性竞争和经验管理的水准之上,而且经营者的审美修养和审美水平也亟待提高。这就使得企业经营美学的建立成为历史的必然。由此可见,应运而生的企业经营美学理应承担下列两大学术使命:一是揭示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审美规律;二是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自觉运用美学原理提供理论指导。企业经营美学作为美学的一个新兴的分支学科,虽然刚刚起步,但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既然企业经营美学是应现代企业经营审美实践之需而诞生的,那么,它一定会有自己强大的生命力,它将不会辜负时代生活和市场经济的重托,努力完成自己神圣的学术使命。

二、企业经营美学的学科特点

从前面的阐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企业经营美学的学科特点主要有两个:一是交叉性;二是应用性。

先说交叉性。企业经营美学既不是单一的企业经营活动描述,也不是纯粹的美学原理阐释,它是与企业经营密切相关的学科理论和与美学相关的学科理论的有机融合。它讨论企业经营活动,是为了给美学找到应用的注脚。它讨论美学原理,则是为了给企业经营活动提供审美的理论指导,它应该是企业经营管理学科和美学学科的交叉学科,具有边缘性。

再说应用性。企业经营美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它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必须担当起自己神圣而艰巨的学术使命,它没有理由束之高阁,也不应该是纯理论的玄学思辨,它必须时刻关注企业经营的全部现实过程,正确而及时地指导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自觉按照美的规律从事经营活动,以便更多地尽善尽美地满足广大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审美需求,创造最大效益。

三、企业经营美学的理论体系

如上所述,企业经营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美学应用问题。围绕这一研究对象进行思辨,企业经营美学建构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其理论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十大内容:

(一)阐述与企业经营密切相关的美学原理

美学基本原理揭示了美的一般规律,它是企业经营美学的第一块理论基石。企业经营美学履行自己的学术职能,指导企业经营实践,以自己的方式阐明美学的基本原理,如:美的本质与美的标准、美的形态、形式美及其法则、审美心理与审美范畴等。如果离开美学的这些基本原理,企业经营美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习和研究企业经营美学,也应该首先弄懂弄通与之密切相关的美学原理。不懂得基本的美学原理,企业经营者就不能做到自觉地按照美的规律去从事经营活动。

(二)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分析

应该说,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分析与考察,是企业经营美学发生的第二块理论基石。企业经营美学本质上属于美学学科,但它绝不同于一般的基础美学,它是应用性很强的实用美学,它要将自己的学术研究牢牢地根植于现实的企业经营活动之中。一方面从企业经营实践中总结出审美规律来,另一方面又拿这些审美规律指导企业的经营实践。这就决定了它除了要把自己的学科体系建立在美学原理之上外,还必须把理论体系建立在活生生的企业经营实践基础之上。因此,企业经营美学的理论探求,除了对美学原理的把握和阐述之外,还必须对企业经营实践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考察。企业经营活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姑且从两方面入手对它进行宏观地分析和把握:

一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历时性分析与考察。企业经营活动虽然复杂多变,但如果我们对它的动态性作出宏观的把握,我们就会发现,无论是哪类企业,也无论是企业的哪类作业,其流程周期一般都可确定为四个相辅相成的步骤,这便是:市场与环境调研;计划与决策;执行与控制;评估与反馈。倘若我们能够理性地把握这四大步骤,我们就找到了总结企业经营活动审美规律的突破口,同时也就找到了为企业经营活动全程提供美学指导的出发点。

二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共时性分析与考察。如果说前面对企业经营活动过程的历时性考察属于线性的动态分析的话,那么,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共时性考察则属于非线性的静态分析。这种共时性的静态分析,使我们发现了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对管理的经营;(2)对产品的经营;(3)对服务的经营;(4)对销售的经营;(5)对公共关系的经营;(6)对企业形象的经营;(7)对企业文化的经营;(8)对人力资源的经营。企业在对以上八项重要职能的经营中,无时无处不关涉到美学原理,也无时无处不伴随着审美活动。企业经营美学就是要把企业经营活动的全方位和全过程当作一种审美活动来进行系统考察,总结这些职能活动中渗透的美学规律,进而使企业的这些职能活动变成更加自觉的经济审美活动。因此,企业经营美学的理论主体除了美学原理概述和企业经营活动分析这两大总论之外,还有下面分论,即:企业管理与美;产品经营与美;经营服务与美;市场营销与美;公共关系与美;企业形象与美;企业文化与美;人力资源与美。

(三)企业管理与美

企业管理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中枢神经和指挥系统,在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今时代的管理学家们反复强调,现代化的管理应该是科学、规范、民主化的人本管理。毫无疑问,人本管理当然应该是尽善尽美的管理,不善不美的管理只会导致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恶性循环,毫无人性可言,也毫无美和效益可言。企业经营美学将在分论部分,首先从美学的视角阐述企业管理过程中的美学应用问题,以期为现代企业的管理审美化提供理论参考。

(四)产品经营与美

产品经营是企业经营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现代企业为消费者提供的产品应该既实用便利,又美观大方,还舒适环保,令消费者赏心悦目。本章将从产品的设计与创新、品牌的培育与创意以及产品的造型与包装等方面,探讨企业在产品经营过程中如何应用美学原理。

(五)经营服务与美

企业除了要为消费者提供实用美观的优质产品之外,还应该努力为消费者提供主动、热情、耐心、周到的优质服务。特别是在当今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的营销服务显得特别重要。有学者把服务与管理和产品相提并论,指出管理、产品、服务是当今企业生存的三大生命之柱,其中的任何一根坍塌,企业的生命将不复存在。因此,现代企业要充分重视服务,要像精心经营自己的管理和产品那样,精心地经营自己的服务。而真正优质的服务当然应该是美好的服务,其中服务者的服务态度、服务礼仪和服务规范等,无一不渗透着美学原理。在企业经营美学看来,企业的整个服务过程应该是一个审美化行为过程。

(六)市场营销与美

传统的营销方式就是企业把自己的产品推销给消费者,实现经济效益。其实不然,市场营销并不等于推销,营销与推销有着质的不同。营销的实质在于企业与消费者之间进行精神和物质的沟通交流,实行最亲密的接触,继而在这种亲密的接触当中,既实现自身的经济效益,更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让消费者得到物质和精神的满足。所以,营销的宗旨不仅不是功利地推销产品,而且恰恰是要使功利笨拙的推销成为多余。由此可见,传统的推销已经不能满足当今消费者和市场的需求了,只有真善美的新营销才能完成这一崭新的营销使命。因此,企业经营美学主张在营销过程中贯彻美学精神,使现代营销成为审美化的新营销。

(七)公共关系与美

公共关系理论产生在20世纪初的美国。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有识之士纷纷指出,企业应该充分重视优化自己的内部员工关系和外部社会关系,内求团结,外求发展。于是,公共关系随即成为现代企业的一项重要经营职能。但是,在企业经营美学看来,仅从经营职能上去理解企业的公共关系是远远不够的,企业还应该把公共关系当成创建一种美好的生存环境来认真地进行经营。否则,公共关系的纯洁性就会受到玷污。当下企业公共关系的庸俗化倾向就是最好的说明。

(八)企业形象与美

企业形象是企业在社会公众心目当中的整体印象,它包括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学者们常用“企业识别系统(CorporateIdentitySystem)”来界定企业形象,简称CI。它包括企业独特的经营理念即理念识别(MindIdentity),简称MI;独特的行为方式即行为识别(BehaviorIdentity)简称BI;独特的视觉系统即视觉识别(VisualIdentity)简称VI。这三个方面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企业的形象系统。企业对自身形象的经营管理,就是力争使这三个方面超凡脱俗,优秀独特,以便给社会公众鲜明的形象感知。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借助美学的力量,加强企业内在美的修炼,同时也要强化企业外在美的修饰。只有这样,企业才能逐步赢得社会公众的好评,在社会公众心目当中树立起自己良好的企业形象,最大限度地求得社会公众的爱戴与追随。

(九)企业文化与美

如果说美好的企业形象能使企业“秀于外”,那么,深厚蕴藉的企业文化则能使企业“慧于中”。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企业与一个文化修养浅薄的企业相比,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为什么沃尔玛始终雄踞世界连锁零售行业榜首?为什么通用电器的旗帜百年不倒?为什么中国的海尔也能木秀于林?究其根本原因,无一不是长期修炼的企业文化使然。企业文化是企业所有员工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约,是企业的精神图腾,它像基因一样,深深地根植于企业的生命之中,使企业生命之树长青,使企业形象在公众心目中具有永久的魅力。而企业这种因深厚的文化修养而具备的永久魅力,当然包括企业长期的审美修养在内。如:企业崇高远大的经营理想,矢志不渝的经营宗旨,造福人类的经营道德,儒雅脱俗的经营气质,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范等。因此,企业文化的美才是企业深层次的内在美。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是这样,一个企业同样如此。

(十)企业人才与美

深厚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生命之源,而打造一支有文化的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则是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之源。企业竞争的方略千千万万,但人才才是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的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管理显得格外重要。企业经营美学要借鉴人力资源管理的有关理论,阐述企业员工审美修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为企业包括CEO在内的所有员工加强美学修养提供一些必要的理论指导。

以上论及的十个方面,就是企业经营美学研究为自己设定的十大理论课题。除此之外,又由于企业经营的直接对象是广大消费者,所以,企业经营美学在讨论以上这些理论课题之后,不能不对消费者的审美心理进行必要的分析和阐述,以便指导企业经营者更加完美地投消费者之所好。出于这样一种学术考虑,因此,本课题在最后还要论及消费者的审美心理。至此,开头一个导论,结尾一个附论,中间十个理论主题,总计十二个部分,共同构成企业经营美学研究完整的理论体系。

四、企业经营美学建立的时代背景和价值前景

企业经营美学是对企业经营审美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它的提出和建立既以当今时代丰富多彩的企业经营审美实践为基础,又正是适应了当今时代企业经营审美化趋势的客观需要。因此,它的建立既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又有远大的价值前景。在企业经营美学看来,当今的时代背景呈现出以下三个明显特征:

一是买方时代的来临与市场竞争的加剧。由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空前发展,市场上的商品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丰富多彩,商品的供给量相对于消费者的购买力而言,明显地表现出相对过剩。而生产的相对过剩必然导致企业在市场上主导地位的丧失,代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导向。也就是说,企业过去是市场的中心和主导,消费者围绕企业转,这样的时代叫“卖方时代”。当今的市场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企业不再是市场的中心,买主才是市场的中心,企业开始像崇拜上帝那样崇拜消费者,追随消费者,围绕消费者转,这样的时代叫做“买方时代”。买方时代的来临,必然导致市场竞争的加剧,因为谁追随消费者,谁就占有了市场,谁丧失消费者的宠爱,谁就会被市场无情地淘汰。这样一条铁的法则,促使企业不得不努力优化自己的所有经营职能。于是,现代化的、规范化的、科学化的和审美化的企业经营方略应运而生。与此相适应,企业经营美学就必然地被提到企业经营理论的议事日程上来,应该说这是一个好的趋势,因为一切为了消费者既是市场本位的回归,也是企业经营美学远大的价值前景之所在。

二是消费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与消费意识的成熟。买方市场的来临和商品的极大丰富,引起的另一个马太效应就是大大地提高了消费者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人们的生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方便快捷,追求舒适和美好。伴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者的消费意识也日趋成熟和自觉。他们不再像卖方时代那样,被企业任意地摆布和支配,他们有了更加自觉的消费观念和更加清醒的维权意识,企业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投诉。所以,企业必须想方设法地投消费者之所好,为消费者提供价廉物美的商品和主动热情、耐心周到的服务,而这又必然要求企业经营不仅要规范化,还要审美化。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对物质和精神的需求,进而赢得效益。因此,企业经营美学便应运而生。

美学研究篇10

    陶渊明是东晋着名诗人,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魏晋南北朝时期,战火不断,社会十分黑暗。在这种社会环境下,陶渊明创作了《桃花源记》,以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寄托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生活在战乱中的人民的同情。《桃花源记》中的语言质朴自然,精炼,文笔简洁优美。

    二、审美主体翻译家方重与林语堂

    方重是我国着名文学家、翻译家,译有《乔叟文集》、《理查三世》及《陶渊明诗文选译》等。林语堂是中国当代着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他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到海外,有意于将中国的古典文学、传统文化乃至中国式的生活理念介绍到国外,为西方人士认识中国搭建起一道桥梁。

    三、《桃花源记》英译评析及其美学意义

    再现就审美客体而言,刘宓庆将其分为形式系统即审美符号集和非形式系统即审美模糊集两大部分。其中审美符号集包括语音、文字、词语层和句段中的审美信息,而审美模糊集则包括“情”与“志”和“意”与“象”的两部分审美信息。就《桃花源记》的翻译而言,文章将选取审美符号集的词语层和审美模糊集中的“意”与“象”部分进行两个译本的研究,评析其审美的再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