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价值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17:16:54

美学价值

美学价值范文篇1

梁启超是中国美学思想由古典向现代转型的重要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是中国美学思想近现代转型期的重要人物。他对“趣味”范畴的阐释和趣味美学思想的建构,在中国美学思想发展的历史图谱中,极具特色,需要我们认真解读与发掘。

梁启超关于趣味的思想与相关论述,主要集中于20世纪20年代《“知不可而为”主义与“为而不有”主义》、《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美术与生活》、《美术与科学》、《学问之趣味》、《为学与做人》、《敬业与乐业》、《人生观与科学》、《知命与努力》、《晚清两大家诗钞题辞》等专题论文、演讲稿以及给家人的书信中。本文将以这些相关文字为基本研究对象,对梁启超趣味美学思想的理论特质及其价值谈谈个人的看法。

趣味是梁启超美学思想的哲学根基。趣味主义构成了梁启超哲学观与美学观的互释,也成为梁启超美学思想的核心范畴。1922年4月10日,梁启超在直隶教育联合研究会讲演。他说:“假如有人问我:‘你信仰的是什么主义?’我便答道:‘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柢?’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柢。’”(1)对于趣味和人生的关系,梁启超主要两个方面来界定。其一,他认为趣味对于生活具有本体意义。即趣味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趣味。他说,为趣味而忙碌是“人生最合理的生活”,“有价值”的生活;(2)无趣“便不成生活”。(3)其二,他认为趣味对于生活具有动力意义。“生活的原动力”就来自于趣味。(4)“趣味干竭,活动便跟着停止”。(5)在梁启超看来,合理而自然的人生状态就是趣味的状态。从本体与价值、动力与功能两个方面着眼,梁启超把趣味放置在对人生具有根本意义的本体论兼价值论视阈上。那么,在人生中具有如此重要地位的趣味其具体内质又是什么?对于趣味的内质,梁启超通过对两个互为关联的问题的阐发,表达了自己的见解。首先,梁启超对无趣的生活作了界定。他认为趣味的反面就是“干瘪”与“萧索”。因此,他界定的无趣的生活有两种。一是“石缝的生活”。其特点是“挤得紧紧的,没有丝毫开拓的余地”。(6)一是“沙漠的生活”。其特点是“干透了没有一毫润泽,板死了没有一毫变化”。(7)梁启超否定了这种无趣的生活,认为这不能叫“生活”,而是人生的禁锢与退化。在这里,梁启超运用否定之否定的思维方法,通过对无趣特点的否定,而达成了对于趣味(生活)内质的两个厘定:(一)、与无趣之缺乏生气生命相较,趣味是生命的活力。(二)、与无趣之泥滞禁锢相较,趣味是创造的自由。其次,梁启超通过对趣味发生条件的探讨,进一步厘定了自身对趣味内质的界定。梁启超认为趣味是“由内发的情感和外受的环境交媾发生出来”的(8)。因此,趣味既在主体,也在客体,是主客的会通与交融。就主体言,趣味是与情感相联系的。情感作为主体心理基础,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9)趣味构成了生活的动力源,情感构成了趣味的动力源,这一思想链条是梁启超趣味思想的一条基本脉络。没有情感的激发,就没有趣味的萌生;没有趣味的实现,也就没有理想的生活。情感与生命活力、创造自由一起,构成了趣味内质的三大要素;其中,情感又是生命活力与创造自由的前提。情感激扬、生命活力、创造自由在趣味的发生中构成了层层递进的关系,成为趣味实现的共同前提和条件。其中,情感具有最基础最内在的意义。因此,在梁启超这里,趣味(生活)的内质表现为这样三个层次:底层——情感的激扬;中层——生命的活力;顶层——创造的自由。这三个层次互为因果,共同构筑了通向趣味之境的理想之路。简而言之,梁启超的趣味就是由情感、生命、创造的融和所呈现的生命意趣及其具体实现状态。趣味之境既是特定主体之感性达成,也是主客之间的完美契合与主体生命的最佳创化。

把趣味提到生命本体的高度、放置到人生实践的具体境界中来认识,是梁启超趣味哲学的基本特点,也是其趣味与美融通的关键。在梁启超这里,谈趣味就是谈生活,就是谈生命,也就是谈美。梁启超说:人与动物不同,动物的活动是本能的,人的活动是有目的的,人只有在生活中、在实践中才能获得趣味、实现趣味。梁启超强调:“趣味主义最重要的条件就是‘无所为而为’”。(10)“无所为而为”是“知不可而为”主义与“为而不有”主义的统一。“知不可而为”主义,是“做事情时候,把成功与失败的念头都撇开一边,一味埋头埋脑地去做”,甚至“明白知道他不能得着预料的效果,甚至于一无效果,但认为应该做的便热心做去”。“为而不有”主义,是“不以所有观念作标准,不因为所有观念始劳动”,是“为劳动而劳动。”梁启超指出:这两种主义“都是要把人类无聊的计较一扫而空,喜欢做便做,不必瞻前顾后。”(11)值得注意的是,梁启超的“无所为而为”不是“不为”,也非“不有”,而是一种“不有”之“为”。所谓“不有”是超越个体“小有”而达成纯粹之“为”的“大有”。即个体的人在投身具体生活、从事感性实践时,应将外在的功利追求与得失计较转化为内在的情感要求与生命需求,从而实现“为”与“不有”的矛盾统一。梁启超提出进入这一境界的两个前提:一是要“破妄”,即破除成败之执;二是要“去妄”,即去除得失之计。他认为,从个体感性生命而言,人生是充满缺憾充满烦恼的。因为相对于永无穷尽的宇宙而言,个体感性实践永远只是宇宙运化中的一个断片,都是有局限,不完美的。因此,人生实践从个体感性生命角度看,只需言失败,无须言成功。但是,“宇宙绝不是另外一件东西,乃是人生的活动”。(12)作为“宇宙的小断片”,(13)对个人而言,一方面,每一次感性生命实践只是宇宙运化中的一级级阶梯;另一方面,个体感性生命实践又推动了历史进步与宇宙运化,从而使自身融入到历史进化与宇宙运化的整体生命之中。因此,个体生命创化与宇宙整体运化的矛盾既是永恒的存在,又是本质的统一。从“无所为而为”的趣味主义原则出发,梁启超通向的不是纯粹的个体感性趣味,而是有责任的趣味。他说:“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兴味’。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14)有责任的趣味既是责任与趣味的统一,也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个体与众生的融通。这一美境以情感为基质,呈现了认真执着的生命追求与自由创化的人生境界的统一。其实质就是生命主体在感性个体实践中,将自身完全融入到宇宙创化的整体性旅程中,从而超越与对象的直接功利对置,超越狭隘的感性个体存在,从而体验到“和众生”、“和宇宙迸合为一”的无限“春意”。梁启超强调要“把人类计较利害的观念变为艺术的、情感的”,实现“劳动的艺术化”和“生活的艺术化”,这样的生活才算“最高尚最圆满的人生”,才算“有味的生活”。(15)

梁启超曾说:“问人类生活于什么?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生活于趣味’”,“人若活得无趣,恐怕不活着还好些,而且勉强活也活不下去”。他又说:“‘美’是人类生活一要素——或者还是各种要素中之最要者,倘若在生活全内容中把‘美’的成分抽出,恐怕便活得不自在,甚至活不成。”(16)梁启超把趣味主义推广到了整个人生的领域。他的审美观具有鲜明的人生指向;他的人生观在本质上是审美的。由趣味出发,梁启超构筑了一个以趣味为根基、以人生为指向的具有

自身鲜明特色的趣味主义人生论美学。个体感性生命的自由创化从有责任的“趣味”出发到人生“春意”之体味,是对积极入世与自由畅神、理性追求与生命激扬融合为一的人生胜境的个性化追寻。

18世纪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把美学界定为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与鲍姆加登的美学认识论不同,康德则从哲学本体论、从美与人自身关系的意义上开拓了美学新视野。康德把人的心理要素区分为知、情与意,把世界区分为现象界与物自体。他认为,人的知只能认识现象界,不能认识物自体。物自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又在人的感觉范围之外,因而是不可知的。但人要安身立命,又渴望把握物自体,从而使生活具有坚实的根基。因此,在实践上去信仰就是跨越知性与理性、有限与无限、必然与自由、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这就为美的信仰预留了领地。康德指出,从纯粹理性的知到实践理性的意,中间还需要一个贯通的媒介,即审美判断力。它不涉及利害,却有类似实践的快感;不涉及概念,却需要想象力与知解力的合作;没有目的,但有合目的性;既是个别的,又可以普遍传达。康德强调审美判断在本质上是与情感相联系的价值判断,要“判别某一对象是美或不美,我们不是把(它的)表象凭借悟性连系于客体以求得知识,而是凭借想象力(或者想象力与悟性相结合)联系于主体和它的快感和不快感。”(17)从康德始,美开始走向情感、走向个性、走向人的完善与人自身的价值。梁启超把康德誉为“近世第一大哲”,受康德影响较深。他对趣味之美的本体构想,主要就是在康德意义上的哲学美学范畴中来观照的。梁启超把情感视为趣味的内质,强调情感是趣味之美实现的基质。这种关于美的思考的情感视角与价值立场,也明显地折射着康德美学的身影。

另一位对梁启超趣味美学思想创构产生重要影响的是20世纪生命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亨利•柏格森。柏格森认为生命冲动是宇宙的本质,是最真实的存在。但生命不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心理意识现象,是一种意识或超意识的精神创造之需要。生命只有在生命冲动中,在向上喷发的自然运动中,也即创造中才产生生命形式,才显现自己。但生命冲动要受到生命自然运动的逆转,即向下坠落的物质的阻碍。生命必须洞穿这些物质的碎片,奋力为自己打开一条道路。因此,作为宇宙本质的生命冲动,虽受制于物质,但终究能战而胜之,保持其不向物质臣服、自由自在的品性,开辟出新境界。在柏格森这里,生命在本质上是一种与物质、与惰性、与机械相抗衡的东西,它总是不断创新、不断克服物质阻力、不断追求精神与意志的自由。因此,生命也就是无间断的绵延。绵延瞬息万变,每一瞬间都是新质的出现。绵延不能用理性和科学的方法来度量与认识,而只能依靠非理性的直觉。对于直觉,他有一个经典的定义:“所谓直觉,就是一种理智的交融,这种交融使人们置身于对象之内,以便与其中独特的,从而是无法表达的东西相符合。”(18)可见,直觉是一种置身于对象内部的体验。柏格森认为,直觉比理智优越的地方就在于它通过置身于“实在之内”,来真正体察“实在的那种不断变化的方向”,从而来接近绵延即生命冲动的本质。柏格森强调惟有不惜一切代价征服物质的阻碍与引诱,生命才能向上发展,才能绵延。而绵延就是美。柏格森将美与人的本体生命相联系,宏扬精神生命的活力与价值,强调美与审美在人生实践中的本体意义,重视审美中的生命体验,对20世纪西方美学思想的演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13年,《东方杂志》第10卷第1号发表了钱智修所撰写的《现今两大哲学家概略》,柏格森首次进入了中国人的视野,(19)并在中国知识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梁启超对柏格森心仪已

久,称其为“新派哲学巨子”。旅法期间,他特意彻夜精心准备资料,造访了这位“十年来梦寐愿见之人”。在《欧游心影录》中,梁启超对柏格森的“直觉创化论”给予了高度的肯定。柏格森的学说在梁启超美学思想中打下了鲜明的烙印。他的趣味之美对情感、对生命、对创造的宏扬,对审美胜境的体认都飘忽着柏格森绵延之美的身影。当然,梁启超与柏格森又有重要的区别。在柏格森那里,生命的直觉冲动是对西方工业社会理性扩张的反抗。美在柏格森那里是医治机械理性的一剂良方。而对于梁启超来说,他既需要生命的感性冲动来激发生活的热情,又需要理性与良知来承担社会的责任。因此,他以个体生命激扬为标的的趣味追寻又是以宇宙运化的责任为前提的,呈现出试图将生命本质的肯定和生活意义的实现相统一的个性化美学思考。

中国文化中的“趣味”,主要是一个艺术学范畴,具有比较感性的实践性意蕴。它主要是指艺术鉴赏中的美感趣好。中国典籍从先秦始,就将“味”与艺术欣赏的美感特征相联系。如《论语•述而》曰:“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这里一方面把“味”与欣赏音乐获得的快感相联系,一方面又明确指出“味”作为口腹之欲的满足不同于艺术欣赏的快感。魏晋时期,出现了“滋味”、“可味”、“余味”、“遗味”、“道味”、“辞味”、“义味”等诸多之味,这些“味”与直接的感官欲望相剥离,用于品评艺术给予人的美感享受。如阮籍的《乐论》第一个直接以“无味”来品鉴音乐美的一种境界。陆机的《文赋》则将“味”从乐论引入诗论之中。“趣”在魏晋时代,亦进入文论之中,其用法和含义虽比“味”要复杂得多,但以“趣”来指称艺术的美感风格则是一种重要的用法。如《晋书•王献之传》曰:“献之骨力远不及父,而颇有媚趣。”“媚趣”概括了王献之书法阴柔的美感。直接将“趣”与“味”组合在一起,用于品评诗文之美,可能以司空图为最早。司空图《与王驾评诗书》云:“右丞、苏州趣味澄瓊,若清沅之贯达。”“趣味”在这里指的是作家创作的一种美感风格,一种情趣指向。可以说,在中国传统文论中,“趣味”主要是指艺术鉴赏时的个体取向。它比较多地与具体的艺术鉴赏实践相联系,是对艺术作品美感风格与特征的一种具体感悟。

在美学史上,第一个从理论上明确提出“趣味”问题的是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休谟。在康德之前,西方美学主要问的是“美是什么”的问题。不管是古希腊人追问美的本质,还是鲍姆嘉登讨论感性认识,美学家们最终试图把握的就是客观的美的本来面貌。这一点,实质上在休谟这里也难以例外。休谟的美学主要讨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美的本质问题,另一个就是审美趣味问题。美的本质是什么,休谟认为它不是对象的一种性质,而是主体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不是我们所说的五官感觉,而是心里的情感感受,即快感(美)和痛感(丑)。休谟认为要寻找“客观的美”和“客观的丑”完全是徒劳的,我们只需要关注这些感觉。感觉是一种切实的经验。休谟把自然科学中的经验主义原则运用到审美的领域中。与理性主义美学家相比,休谟强调了审美中的感性状态。但他在本质上仍然没有脱离传统美学的认识论立场。因此,他的美学具有深刻的内在矛盾。这一点在关于审美趣味的讨论中体现得最为明显。根据休谟的美论,美完全不在客体,而在主体。这样对于同一对象,主体的感觉如果是不同的,那么对象究竟美不美呢?这种关于感觉的趣味判断是真实的吗?由此,休谟自然地由美通向了美的趣味的问题。在休谟这里,趣味首先是一种审美能力,即审美鉴赏力或审美判断力。休谟说:“理智传达真和伪的知识,趣味产生美与丑的及善与恶的情感。”(20)理智与真相联系,“是冷静的超脱的”;趣味与情感相联系,“形成了一种新的创造”。这种新的创造在休谟看来,就是“用从内在

情感借来的色彩来渲染一切自然事物”。那么事物本来的面貌究竟是怎样的呢?休谟认为只能从经验或感觉中去判断。因此,休谟关于美或审美趣味的探讨陷入了这样的内在矛盾之中,一方面他承认美的个体性与差异性,另一方面休谟又并不否定客观的美的存在。只是从他的方法论立场来看,这个客观的美无从把握,所能把握的只有经验层面上的美感。休谟的美学冲击了理性主义的美学,但他并未能够彻底超越理性主义的机械论。正是在休谟的矛盾中,西方传统美学的认识论方法开始受到了怀疑。有学者认为,现代美学确立的重要标志是由“美是什么”转向“审美何以可能”?(21)这是一个由认识论向体验论的转向。在这个意义上,休谟是通向康德的一座桥梁。但是,作为休谟美学的重要范畴的趣味,虽然是一个与情感、创造联系在一起的概念,具有变化性、不确定性,却仍然是一个认识论范畴中的

概念。趣味作为审美判断,休谟通过它想揭示的仍然是美的普遍性问题,即把美还原为客观对象。所以,休谟所探讨的并不是趣味在美学中的本体性意义,而是审美趣味的标准问题。康德美学也谈到了趣味。康德把审美判断称为反思判断。反思判断不同于一般的规定判断,康德认为作为反思判断的审美判断是“从特殊出发寻求普遍”。这个特殊不是休谟意义上来自外部世界但又无从把握其本源的情感,而是能够通向普遍的情感。康德的反思判断首先是情感判断,它既不同于以概念为基础的认识判断,也不同于以善为基础的道德判断。康德主张从体验通向反思。因此,康德的反思之“思”不是对象性的,而是要让内在情感直接走出遮蔽状态而显现出来。反思是返回情感的手段。对于康德来说,物体本身不可能成为审美的对象,审美对象只能被审美活动创造出来。康德在谈到崇高美时就认为崇高并不是对象的崇高,而是主体自我的崇高,是主体在鉴赏活动中对自我崇高精神与人格的情感体认。情感是康德美学的旗帜,判断力是康德美学的核心。康德说:“没有关于美的科学,只有关于美的评判。”(22)为此,康德美学超越了客观主义认识论。同时,康德美学强调审美不涉利害。审美反思也是先验反思,应该超越个人的偶然的经验,去寻求普遍的自由的声音。为此,康德美学也触及了审美判断与道德判断的分水岭,从而把审美判断直接提升到纯粹趣味判断的层面。因此,在康德美学中,趣味既是具体的审美判断,又具有形而上的批判意义。

客观地看,中国文化中艺术论的趣味论和西方文化中审美论的趣味论在梁启超的美学思想中都留下了一定的痕迹。但梁启超又在传承化合中对趣味作出了自己的界定,赋予了趣味以新的理论内涵与理论特质。

从中西艺术与美学理论史来看,趣味作为一个艺术学或审美学范畴,其最普遍的理论界定就是一个与对象的美感特征、与主体的审美心理、与主体的审美(艺术)鉴赏力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范畴,也就是一种美感趣好或审美(艺术)判断力。这种趣味的理论向度主要探讨的是主体与对象间的纯审美关系。但在梁启超这里,趣味不是单纯的艺术品味,也不是单纯的审美判断。它既是一个审美的范畴,又不是一个纯审美的范畴。梁启超的趣味在本质上是一种特定的生命意趣及其具体实现状态。他既将趣味与审美(人生)实践相联系,使趣味成为一个动态的实践性范畴;也将趣味与审美(生命)的本质相联系,使趣味成为一个终极的本体性范畴;还将趣味与审美(人生)的理想相联系,使趣味成为一个形上的价值性范畴。

应该承认,把审美当作人的一种生存状况,一种人生境界,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大特色。中国传统美学最关注的问题不是美为何物,而是审美对于人生有何意义,是人的生存如何实现审美化的问题。因此,中国美学精神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人生美学精神。追求美也就是追求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统一。中国传统美学充满了温暖的人生关怀,表现为审美、艺术与人的生存发展的密切联系。但中国传统美学主要引入善作为美的准则,它所张扬的人生境界首先是人的伦理理性生命的实现。审美的人生视野在西方人本主义美学中亦有自己的理解与阐释。如席勒认为:“美对我们是一种对象”,“同时又是我们主体的一种状态”;“美是形式,我们可以观照它,同时美又是生命,因为我们可以感知它”。(23)把美从静止的被观赏的“对象”与“形式”,充盈为满含生机的“主体的一种状态”与富有灵性的一种“生命”姿态,实际上也就是将美推向人生与生命的具体境界。个体生命的完满不仅在于理性、道德的完善与实现,也在于情感的丰沛与润泽。这种对美的人性视角,不仅体现了对人的主体生命完善(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的关注,也潜隐着对主体生命解放与激扬的期待。而以柏格森为代表的生命哲学,则进一步强化了个体生命的解放与激扬在人生中的本质意义。柏格森把生命的冲动与本能视为生命的本质。感性生命活动即直觉成为了美的表征。可以说,无论是中国传统美学,还是西方近现代美学,美与人的生命与生存的关系都是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作为一个始终“关注现实的理想主义者”,梁启超从当时国凋民蔽的民族现实出发,既吸收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生存精神,又吸收了西方近代美学的审美完善理念,还吸纳了柏格森美学的审美生命理念,试图将审美的人生指向、人性理想和生命理念在康德审美价值哲学的基本视点上糅合为一。美不仅是审美境界的实现与个体生命的完善,更在于这种实现与完善的本质在于生命活力的张扬。同时,这种生命的活力不是中国传统美学中主要以伦理来规范的理性生命,也不是柏格森意义上主要以直觉来范畴的本能生命,而是融理性(责任)与感性(情感)为一体的富有创造激情与价值追求的个性生命。

从美学思想史来看,梁启超关于趣味的美学思考实际上已经隐含了对于现代美学学科本性的某种审思。这种审思包含了这样两个根本性的问题:一,美学究竟是一门怎样的学科(与自然科学和一般社会科学相比)?二,美学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是提供普遍知识规律还是寻思人生意义人文智慧)?对于这两个问题的领悟,不仅是现代美学学科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传统美学向现代美学转型的必经之旅。前一个问题划定了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学科的基本外延;后一个问题确立了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学科的根本内质。不审思这两个问题,就无法超越传统美学的混沌状态。尽管梁启超的趣味之思并非完全成熟与圆满,但他不仅创造性地承续了中国传统美学的人生意境,也富有个性地凸现了对西方近现代美学学科启蒙意向与人文走向的敏锐呼应。

美学价值范文篇2

一、自然景观美

渝东南地域辽阔,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地表崎岖破碎,气候暖湿,形成众多自然景观;有生长茂密的森林,也有深奥莫测的天坑地缝,域内河流纵横,野生动植物繁多,峡谷幽深,溶洞神奇绚丽。气候温暖湿润,远离城嚣、遭受污染较少,是理想的避暑胜地。主要包括武隆天生三桥、天坑地缝等岩溶地貌为主的地质地貌旅游资源,彭水乌江画廊峡谷风光等峡谷旅游资源,黔江小南海地震遗址自然旅游资源,酉阳桃花源溶洞奇观等溶洞旅游资源。自然景观风光旖旎,同时自然旅游资源作为人文旅游资源的载体,更好地体现了人文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二、民族建筑美

渝东南土家族爱群居,爱住吊脚木楼。小寨中的一座座吊脚楼前有篱笆,后有竹林,青石板铺路,房屋多为木结构,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古香古色。吊脚楼一般依山而建,在平地上用木柱撑起分上下两层,上层通风、干燥、防潮,是居室;下层是猪牛栏圈或用来堆放杂物。房屋中间为堂屋,供历代祖先神龛,是家族祭祀的核心。左右两边称为饶间,作居住、做饭之用。饶间以中柱为界分为两半,前面作火炕,后面作卧室。木材一般选椿树或紫树,椿、紫因谐音“春”、“子”而吉祥,意为春常大,子孙旺。整座建筑雕梁画栋,檐角高翘,石级盘绕,大有空中楼阁的诗画之意境。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吊楼还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这类吊脚楼比“栏干”较成功地摆脱了原始性,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建筑美学也是旅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渝东南土家吊脚楼,无论是单体建筑还是各个单体所组成的街巷空间,体现出丰富绚丽的建筑装饰艺术,展现着优美柔和的轮廓造型和构架的科学成就,表现着“天人和一”的艺术环境。同时生活在吊脚楼中的土家民族构成的行为景观,蕴含着密切的邻里关系,反映着传统文化心态和审美意识。人的情态与自然景物及社会文化和谐地体现了土家族的生活理想、心理特征和审美情趣,表达出一股深深的友情,让人有一种不可自抑的欣赏、支配的内心感受,形成一种融入其中的冲动和物我两忘的审美享受。既体现了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又极大地满足了旅游者贴近自然、回归自然的这一审美需求,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三、民俗风情美

传统的生产、生活民俗文化是渝东南土家、苗家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由于它们的可参与性,对游客来说是最具“震憾力”的,是民俗风情美的一种“浓缩”展示。渝东南民俗生态旅游艺术节是渝东南每年举办的最大的综合性旅游节会,每年10月下旬在不同的县、市举行,节庆活动有声势浩大的川江号子表演和气势恢弘的万人摆手舞表演:既有民族舞蹈“茅古斯”、“八宝铜铃舞”表演,也有悠扬婉转的山歌对唱;既有雍容华贵的民族服饰展示,也有别具一格的土家哭嫁表演;还有原始神秘的傩文化表演系列。这些都是土家族民族风情的集中展示,民族特色浓郁,颇受国内外游客欢迎和青睐。这些有着巴渝文明特色的节庆本身对旅游者就充满吸引力,当他们与当地土家族一起参与其中体验民俗艺术创作的乐趣时,满足了他们返璞归真、探求本我、实现自我的审美要求,而这样的精神愉悦是只用感官感觉所无法实现的。

四、历史文化美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是古代巴人后裔。土家族在渝东南生存了2000多年,累计了大量的名胜古迹,以西沱古镇、龚滩古镇、洪安边城、龙骨寨、毕兹卡绿宫、风雨桥、龙河悬棺群、土家十三寨、土家民俗博物馆为代表,从古至今组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渝东南人文景观完整体系。历史遗迹是人类长期实践和创造的结果,是人类历史文化的产物。每一个历史遗迹都有它在历史过程中通过文化积累形成的环境特色,都有自己独特的形式和内容,“它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和普通实际生活的美相比较,它具有‘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和更理想的特点’,历史价值是一种时空观念的反应,它标志着穿越时间隧道所依存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轨迹,它展现的是过去,启悟的是现在和将来。具有丰富而多样的美学意义。

五、饮食特色美

渝东南土家饮食文化,是渝东南土家人民充分利用武陵山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气候等条件,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以及与其他文化的交流、碰撞,创造出的具有土家特色的饮食文化。渝东南民族饮食特色突出,一是食品种类丰富。土家族擅长腌制蔬菜、熏制肉类和加工各种谷、豆类。腌制时令泡菜、榨菜;将猪肉腌制成腊肉、腊肠、烟熏肉等;豆制品也很常见,如豆腐、豆豉、豆叶皮、豆腐乳、豆饭、糍粑、绿豆粉等;将谷类酿制成甜酒和咂酒。二是饮食风味特色鲜明,下料重,口味以酸辣为主,擅长熏制法和腌制法来保存食物。符合在渝东南湿热的气候条件下贮存食物,同时由于山区水质硬、碱性大,酸则可以中和的缘故,所以巴地的许多菜都有“酸辣”特征,如酸鱼、酸肉、酸汤等。三是注重食疗。土家族主要聚居在武陵山区,阴冷潮湿、瘴气弥漫、疾病流行,因此土家族祖先古代巴人所用的调味品,多有祛湿、散寒、驱虫等功效。如,魔芋,能消肿、攻毒:花椒,能温中、祛寒、驱虫。姜为“御湿之菜也”,它的散寒功能,对于多雾、潮湿的巴蜀地区尤为重要。巴人还擅长以茶疗疾,陆羽《茶经》载:巴国境内有一种较粗的泸茶,“其味辛,性热,饮之疗风”。可见土家在食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四是文化内涵丰富。古巴国的历史基本上由战争构成,因此土家族的饮食中,遗留着“战争”痕迹。如,“赶年”习俗,是古代巴人为了抗击外侮,为设伏迎防提前过年。过“赶年”要吃“年肉”和“年合菜”,“年肉”切大块是为打仗便于携带。“年合菜”是因战情紧急,合煮而食,以便紧急赶路。过年的酒宴也富有“烽火硝烟”的味道,如糍粑上插满梅枝与松针,上挂纱布,表示征战的“帐篷”。坐席时大门一方不设位,这是为了“观察敌情”。相传土家族“咂酒”也与战争有关。土家族士兵赴东南沿海抗倭,为让壮士临走喝一口饯行的家乡酒,同时不误战期,村长遂将酒坛置于道口,插上竹筒管,每过一个士兵咂一El。后来这种饮酒法成为土家人招待贵客的一种饮酒方式。

美学价值范文篇3

关键词:英语文学翻译;美学价值;艺术特征

英语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和艺术特征可以更好的丰富文学作品的内容,传递出文学作品的精髓,所以在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时候,要着重注意翻译中的美学价值和艺术特征。

一.美学价值与艺术特征的含义

1.美学价值的含义。美学,就是对美进行研究,是一门关于美德学科,学科的主要内容是研究美的价值意义和本质特征。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事物,人们往往会根据自己的评价观点和评价标准来对事物进行评价,这就是美学的形成基础。美学的研究对象时艺术,是通过个人角度和审美意识来对艺术进行判断的,通过人们的审美意识来对事物的价值进行衡量,这就是美学价值。

2.艺术特征的含义。艺术特征的表现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是精神层面、活动过程层面以及结果层面,下面我们就来一一进行解释。精神层面主要是指从精神的角度来分析艺术,把艺术作为一中文学价值的表现形态。活动过程层面是指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家创作艺术的过程就是他对显示生活的模仿,是一种自我创造和自我展示的活动过程。最后结果层面就是说艺术创作的最终结果就是艺术品,是艺术的存在形式,可以供人们进行欣赏。

二.英语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和艺术特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英语作为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之一,使英语文学作品得传播业越来越广泛,我国也也涌进了大量的英语文学作品,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英语文学作品所体现的思想内容,可以使我们更好的了解当代的英语国家的经济、文化和政治、社会形态等内容。但是汉语与英语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语言差异,如果把英语文学作品按照一般直译的方法翻译过来势必会影响原著的艺术魅力,同时由于不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因此无法让我们更好的了解英语文学作品。因此在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时候需要翻译人员深入了解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去了解原著中所要表达的含义、思想和文化,同时也要遵守一定的翻译原则,例如忠实原著的原则,译文流畅性的原则以及尊重时代背景的原则等。追求英语文学翻译中的美学价值和艺术特征,提高英语文学翻译的质量,促进国家之间友好的文化交流。

三.美学价值在英语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艺术是没有国家之分的,所以英语文学作品也和中国文学作品一样,具有很多的语言形式,例如小说、诗歌、散文等等,并且每一种语言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美学价值。但是由于在众多的英语文学作品中,每个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社会形态以及作者本身的生活状态和文学素养都不同,所以哪怕是同一部英语文学作品,其翻译出来所体现的美学价值也是不同的。所以翻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在不改变原文意思的基础上,适当的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或者是翻译手段来展示原文中的语言环境,更好的表达原文中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从容方面读者进行阅读,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因此如果翻译者想要更好的翻译英语文学作品,体现英语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就需要在翻译之前对英语文学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环境、文化、政治等各方面进行了解,还要对作者当时的创作思想以及创作环境进行分析,这样才能保证翻译出来的作品不仅能过反映出作品的没学价值,同时也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方便读者进行阅读。

四.艺术特征在英语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在文学作品中经常运用的表现方法有很多种,例如比喻、双关、渲染、抒情等,在文学作品中运用这些表现手法,可以使文章内容形象化、灵活化、具体化,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文学作品,理解文学作品中所塑造的形象。在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分析的时候,如果所处的分析角度不同,那么分析出来的结果也不尽相同,即“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想要使译文体现出原著的精髓,就需要灵活运用艺术手法来进行翻译。因为无论运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我们的目的是把原文中的意思表达出来,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不要局限于一个词,一个句子的翻译,应该顾全大局,对译文做一个整体的结构框架。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过程也是对艺术进行二次加工、创作的过程,因此翻译的译文是具有一定的独特性的,所以在翻译的时候要尊重原文,对原文的内容进行客观的反映,保证译文具有艺术特征和美学价值,符合读者的阅读要求。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英语文学翻译显得尤为重要,而要想在译文中体现英语文学的精髓,就需要在翻译的时候最求翻译中的美学价值和艺术特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体现英语文学翻译的思想,方便读者可以更好的进行阅读。

参考文献

[1]陈超.英语文学翻译中美学价值及艺术特征[J].中国高新区,2017(06):144.

美学价值范文篇4

关键词:产品美学;设计创新;美学价值;创新维度

现代产品美学从现代设计开始以来,一直是学者和企业所关注的话题。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罗维为代表的设计师,通过产品美学设计来提升产品的商业价值,促进产品营销的现象也早已证明产品美学的价值。如今,消费者的审美品位和审美力都已提升[1],国家也正在实施创新战略,设计创新与美学的结合成为企业竞争的最大优势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2]。因此,重新审视和界定产品美学价值及其设计创新维度,对社会、企业和消费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1产品美学价值的概念和内涵

1.1产品美学价值的概念。从哲学来讲,“美学”和“价值”都有着丰富的内涵,都诞生了多种观念和流派,然而一般学者很少正面直接谈论产品美学价值的概念,而是从产品美学、设计美学和技术美学等角度间接讨论其内涵。多数学者认为,“价值”属于主客体关系,它以主体为中心,以客体主体化为表现形式,以主体本性、需求和能力为尺度[3]。从价值角度来讲,产品美学价值必须以人为中心展开,即人是核心,是价值评价的标准[4],因此产品美学价值的属性必然要满足人的某种需求[5],而这种需求自然是围绕“人与美”的关系展开。持客观说的美学观念会认为美是独立于人类而客观存在的属性,它不因人的需求的改变而改变,但这种感念是片面的,不能包括所有美学研究对象,因为它排斥了价值论角度的考量[6]。在现实中,特别是商品经济中,美往往是功利的,因为“美”的显现离不开审美活动,且“美与关系俱生、俱变、俱衰、俱灭”[7]。工业产品作为一种因消费者而存在的物品,它的美自然不能独立存在。另外,从人类美学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美”至少包含三个方面:一是“羊大”为美,说明美因为生活需要而存在;二是“羊人”为美,表现美的社会属性和对人精神信仰的价值;三是“女色”为美,体现出美具有诱惑性的本质[8]。作为一种价值存在现象,美对人的价值就是审美价值[3],这是人类劳动生产演进和需求扩大而必然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9]。从表现形式上看,它是一种虚构价值[10],也是人与现实价值关系中的一种区别于使用价值、科学价值的特殊精神价值[11];从功能价值角度上看,它是一种能够驱动审美主体心理情感的情感价值[8]。它的本质是产品客体与消费主体的价值关系,是一种满足主体审美需求的属性。总的来说,基于价值和美学的主流观念,可以认为产品美学价值是产品在一定条件下以物质为载体,带有一定功利性的以满足消费者审美需求为主要目的的无形属性。1.2产品美学价值的特征。从产品美学价值的概念来看,其主要特征有如下几点。1审美愉悦性。带来“愉悦”或者“快感”是一般美的事物给人的体验,产品如果不能提供给人美的享受,也就失去了美学价值,这是产品美学价值区别于产品其他价值的首要特征。产品美学价值的审美愉悦性不只体现在感官知觉的刺激上,还体现在情感的共鸣和反思的觉悟等精神愉悦中。2关系依附性。美学价值的无形属性和主客体价值关系,决定了产品对美学价值的依赖程度。产品美不美,具有多少价值是由消费对象决定的。不同消费者会因为观念、偏好等因素对同一价值对象给出不同的处理结果[6]。同时,作为产品价值中的一种价值,在实用功能为前提的产品中,如果产品功能设计得不合理,产品美学价值也就产生不了实际作用。3感官观照性。通过感性知觉而迅速地把握理性本质的心理过程即为观照。产品美不美,或者是否具有美学价值,消费者会在接触后的很短时间内作出判断,而使用价值则需要在较长时间的操作后作出反馈。不仅如此,美学价值的精神属性,也能为产品的使用价值起到承诺品质的作用[12]。4表现多样性。克莱夫•贝尔认为美是有意味的形式。对产品而言,一般形式构成所需要的材质、形态、色彩、图案及其组合方式,让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实现形式丰富多彩,有着“自由发展的空间”[13]。正因为如此,在技术成熟的产品设计和营销中,产品美学及其价值成为企业竞争的优势。5价值动态性。主客体关系决定产品美学价值的大小,审美边际效应使产品美学价值会随着市场和时间的变化而产生动态变化,正因为如此,企业在不断改进产品功能的同时,会对产品美学设计推陈出新,而“有计划的废止制”则加速了这种动态变化性。1.3产品美学价值的要素。1物质要素。产品的物质性,决定了产品的附属价值必须依托物质要素或者通过物质要素得以实现,产品的美学价值也不例外,因此,构成产品的材料、颜色、零部件是承载产品美学价值的首要因素。各物质要素的造型、质感、色泽、纹理及其组合方式,体现和决定了产品的美学形式,对产品美学价值起着直接的作用。2技术要素。对人工物品而言,美的实现方式离不开技术,哪怕是纯粹的艺术美学,也需要绘画技术。作为带有功利性的工业产品而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仅决定了产品形态语言表达的多样性,而且对产品功能的实现和体验设计起着决定性作用,这种决定性作用也左右了产品美学价值的现实意义。3符号要素。作为一种“合目的形式”,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是产品美学价值的本质要求。符号,作为某种意义的载体,一种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能够体现信息、情感、观念、文化等内容。符号所指称和代表的事物,能牵动人的精神意识,影响人的价值判断,因此,品牌产品的优势往往不在物质层面和技术层面,而在符号层面。

2产品美学价值的认知层次

人们对产品美学价值的认知是感知和思维等的认识过程,涉及感知觉、表象分析、记忆、想象与联想、情感与理解等多种要素,而且要素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作用[14]。对产品美学价值的认知过程,伴随着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审美心理过程。审美心理是复杂的过程,LederH等人以艺术作品为例,绘制的审美心理模型非常清晰、完整地表达了这一过程。根据此认知模型,审美体验大致经历五个阶段:知觉分析阶段,基于形式的感官分析;内隐记忆整合阶段,原型对比和情感波动;外显分类阶段,了解风格和内容;认知操作阶段,艺术特性和自我相关解释;评价阶段,认知理解和情感满足。每个阶段由不同的审美要素构成,都会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并且会受到诸如专业技能、先前经验等一些内外因素的影响,各阶段之间还会相互作用[15]。该认知模型反映了审美认知过程不是单一的线性思维过程,而是有着内在逻辑顺序和内外关联的综合分析过程,审美体验模型见图1[15]。根据一般审美体验和消费行为的过程,消费者对产品美学价值的认知和理解,主要建立在以下三个层面。1感知觉层。感官知觉是人类基于感觉器官,经过大脑综合分析得出的整体认识,是一切认识活动的基础。产品造型、大小、色泽、肌理、气味等形式,是感知觉层的基本因素,这些因素通过视觉、触觉、嗅觉等五感,触发人类的审美注意。如果感知觉不能感受到愉悦,甚至感受到负面效应,那产品美学就不能对接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对产品美学价值的认识过程就会终止或者留下负面的影响。2品位体验层。当感知觉判断获得通过后,根据一般消费行为,消费者会继续关注产品的细节和功能体验,在这一过程中,大脑会联想和对比相关原型、经典作品,进行需求和期望的匹配分析,并在情绪和先前经验的作用下产生情感反应,对产品作出进一步的认知。3领悟判断层。在经过感知觉和品位体验后,消费者对产品就会形成基本的理性认识,初步确定价值关系。然而,在实际消费中,特别是后消费时代,除了产品本身的形式和功能外,消费者还看重品牌、身份、情感等产品所能给予消费者特殊意义的内涵,这也是富裕消费者思考和领悟的核心。产品美学价值的三个层次有着内在的逻辑形式,层次之间相互影响,也彼此独立。在现实消费行为中,消费者的决策受到偏好和经济能力等多因素,甚至矛盾因素的影响,产品美学价值的认知和接受过程可能更复杂。感性消费者凭感知觉就决定购买行为,理性消费者在综合三个层面的审美认知后才会作出最后的决策。商品展示形式、消费环境等因素,也会对产品美学价值的认知产生重要作用。

3产品美学价值设计创新维度

3.1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维度划分。维度划分是一种结构化思维方式,以分层的形式了解事物的结构和内涵。关于产品美学设计的内容,可以以维度的形式进行分析。综合有关学者的研究和论述,关于产品美学的设计内容,可以概述为三种主要观点:一是持一维观的美学设计观念,这种观念认为,产品美学是外观形式的美,认为产品设计美学体现在材质、形态、色彩和纹理等方面,这是最传统也是目前支持人数众多的一种观点;二是持二维观的美学设计观念,这种观念认为,产品美学包含形式(造型美和功能(技术美,即“外在”美和“内在”美;三是持多维观的美学设计观念,这种观念以付黎明的形式美、技术功能美、社会美三个层次为代表[16]。美国诺曼所讲的本能层、行为层和反思层三个层次情感化设计观念[17],在现代设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审美本身离不开情感因素,诺曼的设计观念也深深影响着产品美学设计。根据以上论述,基于产品美学价值要素中的物质要素、技术要素和符号要素等三大要素,以及认知层次中的感知觉层、品位体验层和领悟判断层等三个层次,可以将产品美学价值分为三个维度,见图2。1造型感官美。造型感官美是指产品形态、色彩、质感等给人五官以直观的美感享受。这是产品美学价值的基础,也是企业设计创新的基础。苹果iMac等一些经典产品的历史传奇故事,告诉我们简单的形式创新足以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应。以苹果与三星为代表的企业之间的外观专利之争,昭示着造型也是企业设计创新必不可少的价值壁垒。2功能体验美。良好的体验同样是一种“美”的享受[18]。功能体验美是指在操作使用产品过程中感受到的良好体验。这是一般产品美学价值的核心,也是区别于一般艺术作品美学价值的关键因素。其设计原则要以体现人为中心,注重系统性思维,在操作界面、人机交互和技术保障等方面给用户以视觉美感和最舒适的功能体验。3形象内涵美。形象内涵是一种内在属性,是产品美学无形价值的体现,主要通过产品的符号要素或者说产品设计的符号性来表现。形象内涵美是指产品的品牌形象和符号指称给人美的享受,它重在满足符合消费价值取向的情感化和符号化的心理需求。产品设计的故事、文化内涵、包装和形象设计等因素,是产品形象内涵美的核心要素,也已经成为品牌企业十分注重的竞争优势。为了增加产品美学价值设计创新维度划分的可行性,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和网络访谈的形式,对专业为工业设计或产品设计的人员进行了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和重要反馈数据如下。调查对象及其企业概况。调查对象共十五人,均从事着或从事过产品设计,其中六人有九年设计工作经验,四人有五年设计工作经验,五人有一年设计工作经验;调查对象所从事的行业主要集中在交通行业、3C产品行业、家用电器行业;有66.7%的调查对象的企业比较重视产品美学价值。产品美学价值重要性。在多选的情况下,绝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产品美学价值能够提升产品档次,增加产品附加值,增强在同类产品中的竞争力,树立产品的良好形象;超过一半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在3C产品、家用电器、玩具、办公用品、交通工具、日用产品等类型产品中,美学价值的重要性高达60%~80%,在服装鞋帽、珠宝首饰等类型产品中更是高达80%~100%。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46.7%的调查对象认为,在产品概念开发阶段就需要考虑美学,40%的调查对象认为,在详细设计阶段再进行考虑;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80%的调查对象认为,再研发期就需要考虑引入美学来提高竞争力,60%的调查对象认为,在成长期再进行考虑;60%的调查对象认为,产品美学设计创新需要工程技术的配合,46.7%的调查对象认为,市场营销部需要提供支持。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维度。调查对象对笔者提出的产品美学价值设计创新的三个维度划分方法比较认可,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维度调查反馈统计见表1。在功能体验维度的二级指标中,有认可度相对较低的指标,其主要原因是这些指标与科技结合得比较紧密,有些设计师认为将认可度相对较低的指标纳入美学范围存有争议。3.2产品美学价值的设计创新维度关系。产品美学设计的创新维度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虽然维度层次分明,但是也难以完全划清界限。各维度价值本身不存在上下高低之分,对于不同的消费者和不同的产品而言,可能会侧重或优先考虑某些维度的价值。对于大部分消费者而言,一般会综合各维度来衡量美学价值。从审美感知的角度来看,造型感官美是消费者最容易感知到的美,它是产品给人的第一印象;从实用审美力的角度来看,普通消费者可能最看重功能体验美,这是决定他们接受美学价值的关键维度;从符号消费的角度来看,形象内涵美是消费者身份和品位的象征,是富裕阶层和追求个性的消费者更看重的维度;从辨证发展的思维来看,产品各维度的美会受到区域文化、经济发展、价值导向等多因素的影响,同一产品的同一美学维度,会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认可程度。如果从价值的主客体关系来分析产品美学设计的维度,各维度的美的本质内涵有所不同。造型感官美的核心在产品本身的形式,是一种艺术美的体现。一件产品的造型美不美,在产品进入人的视野或者刚被接触就会形成基本判定,这其中主要是感性判断。功能体验美的核心在人与产品的交互,它的产生需要对产品进行体验,是在感知觉和行为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感性加理性的综合判断而形成。形象内涵美的核心则是人、产品和社会三者共同的作用,是企业文化、价值主张和品牌设计的综合表现,它离不开社会文化环境的支撑和消费者的价值认同。造型感官美和功能体验美是构成产品不可分割的两面,也是形象内涵美的共同基础,而形象内涵美通过观念意识又会影响消费者对造型感官美和功能体验美的审美期望与价值判断,见图3。

4结语

美学价值范文篇5

关键词:设计设计美学人文价值

一.人文精神简述

人文精神,一般指人类的文化精神。“人文”一词起源于14世纪欧洲资产阶级文艺复兴时期,是文艺复兴文化的主导思想。主要针对以基督教神学为中心的封建文化,强调发掘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对其语言文字、自然科学和哲学进行研究,提倡一种以人和自然为研究对象的非神学的世俗文化。人文主义反对中世纪扬神抑人的观点,反对神学禁欲主义和所谓“来世”观念,反对封建等级束缚,反对教会的经院哲学和蒙昧主义等,强调重视人的价值,赞美人的力量,提倡尊重人的独立人格,满足人的欲求,认为人生来平等,肯定个人的品德、才能和努力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启蒙性质。

1979年版《辞海》对人文主义的解释是:“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代表资产阶级文化的主要潮流。有两方面的含义:①指与中世纪神学不同的,以人与自然为对象的世俗文化的研究。②指贯穿于资产阶级文化中的一种基本精神,即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

人文学的产生,意味着一种以世俗的人为中心,提倡人性或人道的新的世界观、价值观开始取代宗教神学的旧世界观、价值观,因此,人文精神又可以称为以人间的世俗现象为中心和衡量取舍尺度的批判神学中心的精神。

中国的人文精神,是一种体认和效法天地之道,以礼仪去教化和规范社会中的人及其行为,改造和美化社会的道德精神。中国的人文精神尤其强调人在对天道的认识上,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进退、死生、荣辱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并进行取舍和追求,以美化人的生活,实现人的价值。

总而言之,人文精神是各种文化要素的复合体,如认知方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处世哲学、道德意识、审美情趣、人格理想、价值观念、政治信念、爱国主义等等,都是构成一个民族人文精神系统的重要因素。

二.设计美学中的人文价值

从人文精神衍生出来的人文价值,在各个领域都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设计中,它与设计美学关系密切,互为补充,促进了设计中人性化程度的提升。

“设计美学是从审美的角度认识设计、理解设计的一个窗口。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艺术设计的所有领域,从产品到设计过程、设计方法;从物的使用、消费到多种价值尤其是审美价值的获得;从设计计划、构想到设计的技术、制造;从物的实用功能到设计的文化品位、艺术形式、风格;从造物的形式到造物的思想与理想;从设计之物的存在到设计艺术风格史、设计美术史的研究,涉及诸多方面。”①

人文价值的概念由人文主义思潮中派生,简单说来,即将人文精神赋予在某种载体上,通过一定的方式传达出来,体现出历史感、文化感、人性感等诸多内涵,最终获得社会认可的一种价值体现。

人文价值概念属于美学的一个组成因素,因此设计中的人文价值,也隶属于设计美学,是体现设计美学内涵的一种重要表现元素,也是当今设计中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20世纪以来,由于科技进步、交通便利、通信发达,时空距离缩小,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但同时对本民族的文化发掘和保留,也成为一种趋势在各国出现。表现在设计中,就是各国经过对传统文化中人文价值的提炼和表现后,将之合理地运用于设计中。因此,对设计美学中的人文价值的关注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设计美学的人文价值必须具有相应的社会基础

设计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出现。“设计不应该只是纹样,就形式而言至少包括造形和装饰两大系。起源研究就不能只看‘原始装饰’而不看工具。因此,说设计起源于人类起源同步,恐怕是合理的。”②由此可见,设计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它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延续。由于生产力水平的发展有一个由低到高的过程,再者人类思维水平各时代的不一,形成了不同时代的设计具有不同的特征和精神、价值诉求。中国商周重礼器,很明显,这与当时的社会制度、精神需求,以及认知的价值观有关;同样,古希腊的雕塑重视人体的真实表现,也与其当时的社会制度、哲学思辨以及自然科学的发展所造成的审美取向有关,温克尔曼对古希腊艺术的成就以“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来总结,说明当时的艺术中已经有了一定的人文价值的表现;再如新中国刚刚诞生,国家一穷二白,在给人民指明国家的发展方向和美好的前景的同时,还要考虑如何解决人们的生活问题,因此,设计的标准化、简单化、直观化就成为当时的首要选择;而俄国十月革命时期也遇到了与新中国相似的问题,功能主义的出现正是顺应了当时的这种社会现状。产品设计的表现形式,外表朴实,讲求理性、素材简单,在极短的时间内成为当时能够接受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设计文化和美学风格,这种风格成为当时的一种主流风格。

上世纪60年代,美国由于越战带来的影响,曾经造成那一代美国的年轻人集体颓废,在设计的表现形式上,颓废、困惑、迷惘等各种思潮纷纷出现;另一方面,现代主义在整个西方社会开始衰落,“现代主义死了”的叫嚣喧嚣尘上,也造成西方美学思潮中的集体虚无现象的出现。这种语境下的设计,虚无现象也多有表现。

在当代的消费文化中,消费成为一种交流体系,一种语言的同等物。它既是一种理想价值体系,也是一种沟通体系和交换结构。人们对于物品的消费不再仅仅基于其使用价值,而是把它当作突出自己的符号,或让自己加入视为理想的团体的媒介。③设计在其中扮演着“沟通者”的角色。设计所创造的物品,体现出了生活方式的全部。而正是这些“为赋予有意义的次序所作的有意识和有动机的努力”,构成了人类的“生活叙事”。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这些日常文化中最本质的东西,因为对民族文化的重视,具有了很强的人文意味。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轫的现代主义到20世纪70年代前后发展出来并一直延续至今的后现代主义,设计完成了从对个体关怀到对群体和社会关怀的嬗变,从对科学价值的追求发展到对人文价值的追求。这种对于人文价值追求的回归,与中国一直向往的“如乐之乐,无所不谐”的“和而不同”的美学境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二)设计美学的人文价值应如何体现

传统的文化价值是一个国家最深厚的财富。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价值强调个人内在价值,以及人、物、自然的“关系价值”,在这个基础上所产生的阴阳二元性,最终发展为“和而不同”的共生性思想。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价值最主要的表现思想,不同于西方思想中把和谐作为体现自然规律的数理关系,中国更强调其社会学意义。中国传统的人文价值的和谐思想符合消费社会中人们对文化意义和沟通的要求,同时也符合社会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本性。

设计美学中的人文价值存在于把人作为人文主体,在设计的过程中关注消费者使用时所体会的主观感受和心理变化,从而使产品具备了某种精神特质和社会理想的状态,设计因此被赋予了一定的人文性。设计美学中人文价值的体现必须是将设计作为一个有生命的个体。从人文角度来讲,设计出来的产品已不仅仅是具有功能性价值的一般物品,它还要具有激发人的情感的功能。正因为在设计中以设计美学为指导,注意到体现其人文价值,因而与人建立起情感联系,具有了生命力,最终具有了真正的人性。

1.对设计美学的人文价值的表现

中国古代的建筑多采用飞檐形的大屋顶,从设计美学的角度理解,是为了处理和解释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力图实现一种与天交流的心理。再如中国文化中的经典纹样——阴阳鱼,仍然是传达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阴阳相融,生生不息。

筷子,是东方民族特有的饮食工具,最初出现于我国。一直以来,人们只是简单地把它作为吃饭的工具,很少去思考其中的人性因素和文化内涵。但筷子不仅是吃饭的工具,还具有审美的功能。筷子的使用,体现出一种和谐的动作之美,一种中华传统中的和善之美德,又深刻的文化内涵。在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历史中,筷子不仅为我们带来了饮食时的便利,而且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其中所蕴涵的丰富的美学观念,充分体现出了其的人文价值,包含了我们与生活的环境和产生的文化之间的情感关系。

民间工艺中的窗花、门花,孩童的虎头帽、长命锁,在各种木雕、石雕中出现的喜鹊登梅、松鹤延年、平安富贵等题材,都包含了一种祈福纳祥的美学思想,其中的人文价值深厚,传统文化的风情浓郁。

在当代设计文化中,设计美学于人文价值的结合更为紧密。当代的文化,是设计的文化。它既创造了当代社会丰富的物质生活,又承担着对人类未来理想的生活方式规划的重要任务。设计不能仅停留在运用现有的高科技成果,而应该借助科技为产品设计提供的物质基础,对未来的社会和世界有更远的预见和超前意识,不断探索新的设计方式和更为和谐的人类的生存方式。在充分实现设计美学的要求之外,将人文价值准确地融入到设计中,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设计。

设计中人文价值的实现有它的延续性,如“大众”车,20-30年代的口号是为人民的设计,而60年代新“甲壳虫”的出现仍然还是“大众”文化的延续,顺应了使用者感情或文化上的潜在需求;实现人文价值还可以通过寓意来实现,“可口可乐”的成功即是如此,它象征“青年一代”,象征一种新的消费阶层和群体,使其成为风靡美国各个阶层的休闲文化特征,并扩展到世界各地。这些都是人文价值在设计中的作用,是设计美学合理表现的典范。

我国的联想电脑在品牌的建设上不遗余力,成为世界华人新品牌是其不断追求的目标。从最初的“LEAGUE”转变为现在的“LENOVO”,充分说明了其在品牌的设计上的用心。不仅是为了创造一个中国的品牌,还要成为世界范围内都接受承认的品牌,成为世界级的华人品牌,真正实现“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的宗旨。联想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深厚积淀中,获得长久发展的动力,广受国内外各层次消费者的欢迎,也成为公认的世界名牌。

2.设计美学的人文价值需求分析

近几百年来,特别是在本世纪,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科技的发展是社会进步必不可少的手段,这种质的飞跃不仅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物质享受,也为产品设计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是,在社会和精神生活领域,科技的功能还是有限的,尤其对人类的精神层次的需求,如生活的意义、情感寄托、人自身价值的体现等。当物质生活得到充分满足的时候,人类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加。在人文科学的领域,科技人文价值的体现是科技走向成熟化的标志,而在设计领域,人文价值的实现同样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从设计的角度来看,一个好的产品不仅要考虑人们对物质的需求,更要考虑人们的精神需求和价值需求,即所谓的实现设计美学中的人文价值。因此,仅从技术生产上考虑的产品就必然会忽略人类的深层次需求,解决因以科技为基础的理性产品的负面作用,必须以设计美学为指导的设计理念,合理地认识人文价值的重要性,构建以人文精神为价值取向的现代设计体系,获得功能美与形式美的完美统一。

目前,无论学术界还是设计界,对人文现象和人文价值的关注,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人类既具有伟大的创造力,也存在很多无法解决的局限性和弱点。对设计美学中的人文价值的重视和开发,可以使我们认识到人与自然、社会、历史文化等之间的相互依赖的关系,从而理解人的生存方式、欲望及价值观念的变迁。只有很好地实现设计美学中的人文价值,才能真正认识到人类自身的特点,设计并开发出优秀的产品为人类服务。

三.结语

合理体现设计美学中的人文价值是当代设计中应放在首要位置的设计思想,不仅考虑人类本身,还要兼顾到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只有如此,才能使充分实现设计美学中的人文价值。

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和社会性,即传统文化的三维性。它必须借助优秀的设计来展现文化的传承,传递不同文化下的设计价值。这种保护和发掘传统文化的产品设计其实就是对传统文化有效的传承。

设计关注人类的生存发展,也创造着人类更好的生活方式。设计者不仅是设计的创造者,同时也是消费者。设计在满足人的各种物质和精神的需求的前提下,其人文价值的体现也是设计者必须关注的课题。设计不仅是为了使用,更传递着设计者的思想、观念和情感。每一次设计,都是设计美学的人文价值的实现过程。把握这个过程,对设计者本身来说,就是与消费者的心灵沟通,是与生生不息的自然的共融。

所谓“和而不同”,构建和谐社会,从设计角度理解这个命题,正是基于合理地实现设计美学中的人文价值这个前提.

注释:

①《论设计美学中的“三美”》,李砚祖,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3月,第5卷,第1期。

②《图案设计原理》,诸葛铠,第29页,江苏美术出版社。

③《全球化语境下设计的人文价值构建》,张学东孔德宏

参考文献:

《图案设计原理》,诸葛铠,江苏美术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

《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

美学价值范文篇6

【关键词】体育舞蹈;健身;美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现代锻炼方式的关注度日渐增强,体育舞蹈因其观赏性、艺术性及实用性,得到了现代人的普遍认可。体育舞蹈种类繁多、动作规范、健身价值显著,同时,它通过表演中的形体、造型、音乐、服饰等,彰显了表现美,再者,它提升了人的气韵与气质,凸显了体育舞蹈的美学价值。在素质教育改革日渐深入的背景下,体育舞蹈满足了学生锻炼身体的需求,同时也达到了美育的教学目标。

一、体育舞蹈的概况

(一)类型

体育舞蹈属于舞蹈形式的一种,它将体育与艺术进行了有机的融合,逐渐成为了体育运动项目的一种。目前,体育舞蹈拥有10个舞种,主要有探戈、华乐兹、快步舞、恰恰、桑巴及斗牛舞等,每个舞种均拥有不同的舞曲、舞步及风格。

(二)特点

随着体育舞蹈的发展,其自身所具备的特点日渐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丰富的内容,体育舞蹈的不同舞种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运动形式,如:跳、步、甩、伏等,在此基础上,不同的锻炼人群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与练习内容,如:单人舞、双人舞及多人舞等。体育舞蹈的限制条件较少,不受性别、年龄、职业等因素的影响,如果学习者长期坚持锻炼与练习,则会受益颇丰。其二,专业的技巧,体育舞蹈拥有完整的舞蹈体系,它经过时间的洗礼,尤其是专业舞蹈协会对其整理后,其动作技术更加规范与标准,具体的动作技巧体现在脚法、步位、转度及方位等方面。其三,全面的动作,体育舞蹈属于全身性运动,在练习过程中,人体的各个部位均有所参与,从而使其肢体更加协调与灵活,同时,它刺激了人体的各个系统,如: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等,进而凸显了其锻炼意义。

二、体育舞蹈的健身及美学价值

(一)健身价值

首先,提高了人体素质。体育舞蹈的不同舞种为练习者提供了不同幅度的运动形式,如:跳步、垫步、转、走及四肢转换等,使身体的各个部分均得到了运动,并且在严格的动作要求下,身体各部分的肌肉有序、协调用力,在此基础上,使人体更加协调与柔软,同时其动作也更加灵活,并富有较强的节奏感。其次,拥有了健美形体。练习者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适合的体育舞蹈类型,不仅达到了健身的目的,还实现了形体的训练,长期的体育舞蹈练习,利于改善个人形体,使其体态更加和谐与丰满。在标准的健身要求下,不良的身体姿态得到了纠正,并始终保持挺胸、收腹、平肩、松膝等姿态,在此基础上,练习者的体态将更加优美、端庄、挺拔与舒展,从而其线条更加优美、动人[1]。再次,促进了身心平衡。现代社会充满着激烈的竞争与紧张的气氛,人们的身心压力均相对较大,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身心疾病。通过体育舞蹈,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还能够陶冶情操,使人们的负面情绪得到消除,并逐渐拥有正能量,进而其身心将更加健康。最后,协调了人际关系。体育舞蹈使人们实现了情感交流,在练习过程中,舞蹈者通过不同的舞步,身体广泛接触,激发了其交流的主动性,在优美的音乐下,人们更融入敞开心扉,逐渐融入到了和谐的舞场氛围中,从而消除了人们的隔阂,促进了舞伴间的友谊。

(二)美学价值

1.在形体方面

体育舞蹈的形体美的构成要素由舞者身体的各个部分,如:四肢、胸、臀的线条与形状等,通过不同的舞蹈动作,展现了体育的力量,呈现了舞蹈的韵味,同时舞者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其中,使体育舞蹈拥有了浓厚的艺术气息。体育舞蹈使女舞者拥有了曲线美,使男舞者拥有了健硕的身姿,同时在表演过程中,男女舞者不仅在形体上相互映衬,还在情感上相互交融,从而通过形体传递了艺术魅力。

2.在造型方面

体育舞蹈融入了丰富的形态姿势,在丰富的内容、各异的风格及夸张的动作下,凸显了体育舞蹈的造型美。舞者利用身体的各种形态姿势,展现了静态、动态与动静结合的美,如:京剧中人物亮相,体现的便是静态造型美。

3.在音乐方面

体育舞蹈的灵魂所在便是音乐,它具备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及多元的风格,并且配合优美的舞姿,进而凸显了体育舞蹈的艺术魅力。如:《天鹅湖》中的音乐,其旋律优美,舞姿精彩,通过舞者的动作体现了音乐的形象,而音乐的色彩促进了舞蹈的变化,在二者有机结合下,体育舞蹈具有了独特魅力[2]。

4.在神韵方面

体育舞蹈神韵的展现直接关系着舞蹈的风格,神韵是舞者心的体验与灵的表露,唯有丰富的、细腻的情感抒发才能够把握其神韵。通常情况下,舞蹈所展现的神韵有勇敢、典雅与刚毅等,此时需要舞者利用不同的音乐与舞姿,同时其动作要标准,再者还要拥有一定的想象力、创造力。

5.在意志方面意志美主要是指体育舞蹈中所呈现出来的忍耐美、坚毅美、专注美与坚持美等。特别是在比赛过程中,舞者所表现出来的创新精神、坚定信念等均会体现在舞蹈之中,进而促进了体育舞蹈艺术魅力的升华,同时也展现了舞者的身心素质。

6.在气质方面

体育舞蹈意境的展现主要由于受舞者气质的影响,气质作为舞者的个性特点,它来自于实践锻炼、人生阅历及心理素质等。通过体育舞蹈,舞者的气质得到了全面的培养,对于男性而言,会具备阳刚美,女性则拥有优雅美,同时其心态将更加积极、品德会更加高尚,体魄将更加健康[3]。

综上所述,随着体育舞蹈的不断发展,其健身与美学价值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促进其发展,使其作用得到积极的发挥,本文介绍了体育舞蹈的概况,并重点阐述了其健身与美学价值,相信,在我国大力宣传与推广下,其发展水平将不断提高。

作者:孟超 单位: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文晶晶.体育舞蹈及其美学价值探微[J].大舞台,2012,07:295-296.

美学价值范文篇7

关键词:平面设计;视觉审美元素;审美价值;有效值;评量

进入新世纪后,平面设计广告在我国逐步发展到成熟阶段,出现了一批可以与国际媲美的著名设计机构,而在学界,也出现了对平面设计及其视觉要素的研究,从宏观和微观的审美艺术性和实用性的要求来说,平面设计的视觉元素选取和应用的再创作尤为重要,基于此,笔者对平面设计的视觉元素和其美学表现价值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

1.平面设计的概念及发展

从概念上来看平面设计(GraphicDesign),在业内又被称之为图形设计,从宏观意义上来讲,其主要通过多种艺术和技术手段,融合各种符号、图片和文字进行创造。一般来讲,平面设计主要应用在平面广告中,如报纸、杂志和产品包装等。19世纪晚期,在英国平面设计从美术领域分离出来。皮特•蒙德里安率先在格子(grids)上的使用平面设计,今天的现代格线系统(moderngridsys-tem)正是来源于此。我国相对发达国家平面设计起步晚,20世纪90年代初期,“平面设计在中国”(1992年)的举办标志着我国平面设计的正式开始。随后在近20年内,平面设计在我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伴随着我国商业的发展,逐步在设计与商业实践上显得更加成熟,涌现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设计水准的专业品牌设计传播机构。

2.美学与平面设计美学

美学的本质是指对于美的事物所具备的感受(sensation)或认知(perception)。对美的追求无论是人类还是我国,都是自古至今,永恒的追求,对于“美学”的研究,它是具有穿透力的,与哲学、人类学、社会学、科学、语言文字学和符号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有着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研究方法、衡量标准和审美价值观。18世纪中叶,德国人鲍姆伽通(AlexanderGBaumgarten,1714-1762)在《美学,1750》中首先采用“Aesthetica”的词,确立了基于美学的哲学学科。美学在传统古典艺术上,是超越了形式,并包含意念、道德、宗教等。彭浩强(2010),在比较传统文化与西方思维模式的同时,讨论了我国平面设计的创作方法,他建议我国的平面设计要综合西方的平面设计美学理论,进行再创造,从而走出中国平面设计的独特个性〔1〕。殷辛(2015),分析了在中国的平面设计领域存在的“误区”,她认为不要全盘否定和接受西方的平面设计理论和美学要求,也不要贬低中国传统美学文化,应该基于中国传统美学观念,结合平面设计创意作品,探讨中国传统美学观念在滋养中国特色平面设计方面的作用〔2〕。闻婧(2017)在对《设计美学》的书评中谈到,设计美学是探讨设计领域审美规律和设计形态中审美要求的,把审美作为客体设计中的一种功能性规定,在客体使用价值中加入符号认知效用和审美效用,她认为我国设计美学当前还处于起步阶段〔3〕。

3.平面设计中的视觉审美元素分析

3.1审美观与美的体验。从现代审美的角度来看,审美的感受与体验都均可通过平面设计的艺术成果来得到。现代美学逐步突出了美学的艺术性与实用性的结合,将美学的观念与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进行融合,超越了艺术、文化、哲学、社会学等的限制。从平面设计的角度来看现代美学,需要从平面设计的目的性和审美性入手,即将实用性和适用性进行融会贯通,将艺术内涵性与审美性进行结合式的体验,提高平面广告的从悦耳、悦目到悦心、悦意的审美性,本质上要求将艺术和实用进行综合。针对平面设计的审美观来说,要求将艺术性设计融入其中,即将艺术性插入进行创造,与人的感受和体验进行结合,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要求平面广告设计师将自身的感受与体验,通过艺术性和技术性的创造,由艺术性的融入再嵌入到实用性设计的客体对象中,这个过程中,设计师的思想和审美价值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平面设计成果包含了设计师的预想体验,这样客体对象就充满了艺术性和实用性的感情与认知,从而产生了特定的美学价值。3.2平面设计的美学意义。设计(Design),源自拉丁文Designare,起初被用在与设计有关的事物,主要表达有设计、立定计划、配合表示、草图与描绘等行为。平面设计从现代学科来讲,隶属于平面广告设计范畴,是一门特别的艺术学科,它综合了传统美学观念和现代美学观念,融汇了东西方的美学观念,其美学意义主要从成果的目的性和艺术性来体现,平面设计与现代生活密切结合,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市场、艺术、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审美标准也随着这诸多因素的变化而改变。首先来说,平面设计有计划目标,它通过一定的前期思考、素材收集、构思堆积和分类,根据成果的实用性要求进行一定的审美美学意义下的创作。因此,就平面设计的美学意义来讲,宏观上,它是有计划达成具实用价值或观赏价值的目标成果,具有一定审美吸引性和实用吸引性;微观上,它在目标成果外观要求下,在实用、经济的原则下做各种美学变化,用吸引人的外观或流行的款式达到促进销售。总之,平面设计的美学意义就是在目标成果预期值要求下,通过宏观和微观要求下的美学设计,提高美学审美感和实用体验值,这期间对平面设计的视觉元素要求甚高,要求设计师把握好视觉元素的方方面面,从审美表现入手进行设计。3.3平面设计的视觉元素。1)语言文字因素我国是一个文明古老,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字积淀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语言文字是实现文化传播与发展的根本,语言文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其文化特征与民族特征日益显著。在平面设计当中,语言文字作为其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能够直接表达出现设计当中的主要内容。同时语言文字的编排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为此在实际的平面设计过程中,需对语言文字进行修饰,促使平面设计作品具有一定的创造性。现阶段的语言文字修饰主要包括字体、字形以及字号等方面,设计人员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对以上方面的内容进行的合理搭配,就能够设计作品的内容性以及感染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并能够充分体现设计人员所要表达的设计内容与设计理念。2)图像因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像在设计作品当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在设计作品当中具有较高的地位。图像与语言文字相比较,图像具有直观性,能够给人一种直观视觉享受,从而能够对产品具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但是这并不能忽视语言文字的作用。在一些难以理解的、或者说是抽象的图像当中,就需要注重语言文字的应用,通过语言文字对图像的解释说明,充分发挥语言文字的辅助功能,促使图像所传递的信息更易理解〔2〕。在平面设计当中,图像的存在主要是能够将作品变得更为生动具体,在设计当中单纯使用语言文字,会给人造成一定的视觉疲劳,主要原因在于文字表达通常情况下较为枯燥乏味,只有将图像与语言文字进行合理搭配使用,才能有效提升平面设计视觉享受度,从而能够有效吸引读者注意。为此,在平面设计当中,需要对图像的使用引起高度重视。3)色彩因素色彩在创作和观赏时皆具有个体化的特征,创作者与观赏者各有各的认识观。基于此,在平面设计时,需要注重色彩的多样性,才能确保平面设计满足不同人群的实际需求。不同颜色代表就不同,诸如白色代表着纯洁,蓝色代表着忧郁,黄色代表着温暖等,在平面设计当中,就需要设计人员对色彩进行合理搭配使用,才能使得作品表达性更强。与此同时,设计人员要根据人类的感情变化合理地对色彩的亮度进行明暗调节,这样才能够传递设计人员设计作品的思想。色彩作为平面设计当中尤为重要的审美元素,在直观性方面,色彩相比语言文字、图像,显得更差,但是设计人员在设计作品时,只要灵活应用,就能够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具有丰富的色彩搭配知识,才能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合理利用色彩,从而创造出优秀的设计作品。此外,设计人员在进行平面设计时,需要对色彩与消费的关系引起高度重视,同时需要对产品的市场定位进行综合性考虑,从而能够在设计之前及时掌握使用对象需求,进而在设计过程中能够合理选择色彩,促使产品与色彩能够实现完美结合,从而有效体现设计作品的主题。3.4平面设计视觉元素的审美价值。现阶段,对平面设计视觉进行美学评鉴,其基础是基于大量的与是平面设计视觉成果相互关联的资料,通过统计分析和指标量化,进而用以判断平面广告设计视觉元素的价值。在国内外平面设计及其审美研究交流的频繁性趋势下,对平面设计视觉元素的审美价值评价也在趋于多元化,笔者认为当下对视觉元素的审美评鉴应该参酌不同美学专家的视角来进行检核。因此,笔者在研究中通过邀请不同美学专家参与对“视觉元素”相对应“审美价值”的内容进行效度评量,将视觉元素客观地至于评量和统计分析中,以不同专家的意见为综合性的参考,所得结果发现,当前平面设计的视觉美学拓展和研究中,就视觉元素对应审美价值来说,皆已经达显著水平,这凸显了美学转角爱对于视觉元素各个要点的审美价值性皆十分赞同。对平面设计视觉元素的审美价值进行评量,主要目的是检核平面设计成果目标值,了解视觉元素的意涵以及探讨视觉元素创作技巧,通过客观地对平面设计的视觉元素进行评量,得出平面设计视觉元素美学和实用意义的满意度都较高,显示了笔者上述的视觉元素的选取是有效的,综上上述,可推估平面设计的视觉元素审美表现是为有效元素。

参考文献

〔1〕彭浩强.传统美学观念与当代平面设计〔J〕.文艺争鸣,2010,(22):141-142.

〔2〕殷辛.中国传统美学观念滋养现代平面设计〔J〕.人民论坛,2015,(33):206-207.

美学价值范文篇8

关键词:建筑美学;旅游;价值

一、传统建筑类型概述

建筑是创建于地面上的物质实体,为人类带来最实在的功用,同时建筑亦是一件艺术品,它阐述人的生活理想和生活意义,是一种象征性的艺术。建筑表现人的尊严与相互尊重隐私的行为,展示人类的自信、意志、友情和憧憬。传统建筑美学的理论是以西方为中心,现阶段建筑的风格分类还是以西方为标准。

1.古希腊式。古代希腊建筑艺术的主要对象是公共神庙。神庙建筑在风格上体现出明朗、宽敞、明亮的构想,四周的柱廊与入口是敞开的,供人进进出出,随意游览、休息,使人感到自由、无拘无束。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就是典型的代表,在中国这样的建筑相对比较少。

2.罗马式。罗马式建筑兴起于公元9世纪至15世纪,是欧洲基督教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罗马式建筑线条简单、明确、造型厚重,其中有一部分具有封建权力的特征,是教会威力的化身。中国天津的老西开教堂是中国罗马式建筑的代表。

3.哥特式。哥特式是欧洲中世纪的主要建筑风格之一。与罗马式建筑造型稳重的风格相反,哥特式建筑以“动”统贯全局,以垂直线条为表现形式,锋利的尖顶是其主要特征,是宗教情绪的集中体现。哥特式建筑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一方面基督教气息浓重,有一种宗教的狂热,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市民阶层的世俗激情。在中国的涠洲岛上就有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天主教堂,它始建于1882年,主要取材于当地的珊瑚石块,兼以土瓦木材构筑而成。

4.文艺复兴式。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是15世纪至17世纪流行于欧洲的建筑。此种建筑,造型上排斥象征神权上的哥特式建筑风格,以人体美的对称、和谐为审美基础。

5.巴洛克式。巴洛克式是与文艺复兴建筑同时期产生的建筑风格,它追求在建筑空间组合中产生复杂的明暗变化效果。上海外滩和平饭店就是具有巴洛克风格的典型建筑。

6.20世纪新型建筑风格。20世纪初,世界上出现了新型的高层摩天大楼。这些高楼以钢筋混凝土、钢材、玻璃、化纤为材料,采取与基本结构体系无关的建筑物内部空间分隔法,强调材料本身的质感和成比例的美,这种体现了建筑上的一种新的审美。

二、中西古典建筑艺术比较

不同的民族在各自独立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了形态各异的古代文明,也就造就了不同的各自经典的古典建筑艺术。古典建筑不仅是一种历史角度,还意味着特定文明发展中的产物。伟大的建筑不仅因为形式完美而永久具有其美丽,而且还可以揭示一个时代对建筑审美的内容和人类的发展,并且也是一种人生智慧和经验的体现,中西文化的差异在中西古典建筑艺术的不同上也有所表现。

1.使用主要建筑材料的不同。西方人很早时期就开始大量使用石头,且是建造巨大的单体建筑;中国长期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做法,因此将精巧的砖木结构推向了极致。埃及金字塔就是石头材料的典型的建筑物,仰视金字塔的角度,我们可以看见很多石头堆砌而成,这样的用法影响了整个西方建筑史,反观中国紫禁城就可以完全明白中西文化的差异。

2.建筑分布和建筑面积的不同。西方的古典建筑多是高耸的和集中式的。著名的意大利圣彼得大教堂起垂直高度有132米高,相当于四十层楼高,而中国的天安门才33.7米高,北海山顶的白塔也只有58.6米高。西方的集中式建筑就是多个单体建筑的相加,它的不同部分不仅有结构上相互依存的关系,而且在内部空间上也是成为一体的。中国的古典木架结构主要依靠其平面组合上的灵活性,在水平面上发展起宽阔的建筑群,这从紫禁城的设计上就可以看出它是由许多建筑建立起来的一个统一体系的建筑群。

3.重要的单体建筑形制度的不同。西方建筑的主立面是在建筑物矩形平面较窄的一边,它把人的视线与想象力吸引到纵深的方向,正立面突出的是门廊的柱式与山花,纵轴线与其屋脊平行,而中国建筑的主立面总是建设在建筑物矩形平面较宽阔一面,刚好是垂直的,所以中国建筑的屋顶、瓦面、屋檐和门窗成了重要表现部位,让人在它面前体会一种宽广的情怀,且可视整个建筑的正面现象以及屋顶各种装饰。

4.建筑观念的不同。在西方人的观念中,“天”是神居住的地方,也是每个善良的人的灵魂的所归,所以西方人在古典建筑中会去尽量感触天,贴近天,从而有比较浓厚的宗教的升天感。在中国虽然对天也是同样的感受,但是中国人在乎的不是要进天国,而是关系人们在天地之间的这一层人间怎么如何和谐、幸福地生活,甚至不谈论“死”的话题,从而更加突出中国古典建筑人世间的味道,形象也比较和善。

三、中国古建筑的主要形式

中国的古建筑的种类繁多,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有城池、宫殿、陵墓、寺院、楼阁、桥、塔、亭、住宅等。

1.古城建筑。中国古代建城首先从战争角度去思考,是否坚固、是否有利于防守。比如南京的古城墙,这是中国现在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城池四周长33.5千米,城高平均12米,宽10米~18米。城墙是用特制巨型城砖筑成的,至今已经有600多年历史,且城外还有外城,周长60千米,有18城门。而前面介绍的是内城,内城中最雄伟的就要算中华门,且十分险要。

2.宫殿建筑。宫殿建筑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帝王们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突出皇权威严,满足自身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享受而建造的规模巨大、气势雄伟的建筑。几千年来,历代皇帝不惜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己营造宫殿,这些宫殿无不显示中国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现保存下来完整宫殿建筑最著名的就是紫禁城,它是由10米高的红围墙围起来的,周长3400米,城外是护城河。紫禁城分为前后两个大部分:前部称外朝,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和命令的地方,主要建筑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太和殿就是整个紫禁城的中心。紫禁城是中国宫殿建筑艺术的高超水平的集中体现,在中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3.陵园建筑。中国古代陵园建筑,一般都是利用自然地形,靠山建坟。从布局来说,都是在陵园的四周筑上陵墙,四面开门,四角建造角楼,陵前建有神道,神道上建有门阙,还有石人,石兽的造像,给人一种肃穆和宁静的感觉。

西安附近是中国皇帝陵墓比较集中的地方,这是因为中国古代很多王朝都定都于此。西安所在位置是关中,北有黄土高原,南有秦岭,渭河天然屏障,东有潼关,黄河天险。所以有很多朝代在这里建都,比如秦咸阳,西汉、唐等,中国古代最繁荣的汉,唐都在这里建都,足以说明这里的地位。这里除了最著名的秦始皇陵外,西汉有11个皇帝的陵墓,唐朝有18个皇帝的陵墓。比如汉武帝的茂陵是西汉皇陵中最大的一座,同时有5个陪葬墓(卫青,霍去病墓就在其中),并且在当时有专门的官员管理陵园。唐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周围30千米,还有17座功臣的陪葬墓。

保存最完整的皇帝陵墓那就要算是明、清两代的皇陵。明朝皇帝陵墓就是十三陵,除明太祖陵在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其余皇帝皆葬于此。最著名的就是万历皇帝的定陵,将大明江山拖入了死胡同的昏君,花了七年的时间,在他只有20多岁的时候修建这耗费巨大的陵墓,其地宫可以说是十分完整的设施的地下房间,无积水,无石头塌陷,可以说中国建造地下建筑的典范。可又有谁估量过这背后花费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呢?从建筑的角度来说,陵园是中国古建筑中最宏伟、最庞大的建筑群,也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的建筑群。

4.宗教建筑。佛教在中国的历史上是最主要的宗教之一,它的影响范围极其广泛,而寺庙、佛塔、石窟被称为三大佛教建筑。这些建筑可以表现出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宗教的兴衰,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也是中国古代建筑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寺庙建筑起源于印度,中国兴建寺庙成风于南北朝时代。当时无论北朝的北魏政权还是南朝的宋、齐、梁、陈,特别是梁朝以佛教为国教,“菩萨皇帝”梁武帝尤为崇拜佛教,故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描写。西藏拉萨布达拉宫是佛教分支喇嘛教的建筑,其特点就是佛殿高,经堂大,建筑物多因山势而筑,形成自身独特的风格,表现出了藏传佛教的特色。

佛塔同样起源于印度。在公元1世纪前后,因佛教传入中土,佛塔建筑也随着进入了中国,但中国却没有完全按照印度的风格来模仿建造,而是融入了中华民族自身的建筑艺术特点,包括亭台楼阁的一些特点,创造出属于中国自身独有的佛塔建筑。佛塔的意义不仅是放“舍利”之处,更多也有艺术表现在其中,从佛塔上的建筑可以看出每个地区、每个朝代不同的建筑风格与建筑理念。

四、建筑美学在旅游中的价值和作用

建筑美学传达给旅游者是这些建筑作为一种旅游产业的产品,是满足旅游者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旅游者往往是通过建筑物的形式达到对建筑美学所包涵的历史文化、风俗文化以及宗教文化的欣赏和了解。建筑美学的文化性必须以建筑物为载体来表现,旅游者通过对于建筑美学的理解,从而补充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建筑美学把所在城市的人文历史及现实特点展示一览无遗,并以文化传递的方式,满足旅游者对于建筑所在地的生活阅历、文化素质等的精神需求,创造极具个性的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环境,以此展示其丰富悠久的文化内涵,使所在地积累了几十年甚至近百年的富有文化韵味的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光大,创造一种独特的建筑美学特色,使建筑美学更好地融入旅游中来,营造独具特色且富有鲜明的个性,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旅游布局形式,使游人每到一处都有一种新奇的建筑美学体会,给人留下回味无穷、难以忘怀的印象。

建筑美学同时把握现代社会人们希望通过旅游去贴近历史、追求文化、增长知识、提高品位的心态要求,把建筑美学与旅游景观巧妙的结合起来,给旅游者带来的是一种震撼、一种惊叹,令旅游者感受一种境界的升华,在休闲中得到充分的精神享受。把历史建筑景观与建筑美学,通过设计在旅游景点充分展示,使人们在方便、舒适的条件下游憩,这正是建筑美学所体现的价值和作用。

建筑美学不仅要体现旅游景观的历史文化,在搭配体现的辅助要突出个性、体现特色、合理布局,以迥然不同的风格提升文化高品位、工艺高质量。建筑美学作为一个概念,既要展现自身特色,又要借助衬托出强烈的历史文化气息和时代脉动,从而使建筑美学为历史建筑景观增辉,给人留下回味无穷的印象。

建筑美学在一些民族特色浓厚的地方,必须坚持独立民族风格的原则。梁思成说:“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恰恰建筑美学的物质载体就是建筑,如果建筑失去了属于自己的艺术特性,那建筑美学就无法完全、真实的体现,从而更加显示了文化衰落乃至于消灭的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讲,建筑美学的独特性与否是体现这个国家和民族在文化上的重要标志之一。虽然建筑美学的概念相同,但是具体实施过程中应体现其丰富多彩性。希腊体现古希腊的卫城建筑美学来表达雅典城邦国家时期的状况;埃及用金字塔的建筑美学来反映古埃及的法老制度;中国可以从紫禁城的建筑美学来读出皇权的至高无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因此,中国独特的建筑美学恰恰应扬之所长凸显中国旅游的民族特点,让国外旅游者通过旅游中建筑美学的感悟对中国的文化加深了解。

综上所述,旅游中的建筑美学是旅游系统中重要的一环,这需要每个旅游景点拥有一个完整、适量、系统的建筑系统和建筑历史文化,针对旅游建筑系统的研究有利于开发旅游过程中建筑美学的提升,从而提高旅游品质。在区域旅游开发中建筑美学能帮助景点设计有序的开发,提升独特的文化品位,避免抄袭别地的雷同,促进旅游的独特性发展。wWw.gWyoO

建筑美学现已经开始慢慢被物质生活丰富的人们所重视,旅游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去把握其中对于建筑景观的审美和艺术鉴赏能力。建筑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对客体对象的欣赏和单纯的视觉愉悦与满足,只有那些由主体的整个心灵选择出来的与自己类似和沟通的事物才能使人愉快而产生美,这也是建筑美学对于旅游的核心价值和作用。

参考文献:

[1]乔修业.旅游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2]袁镜身.建筑美学的特色与未来[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3]张斌,杨北凡.城市设计与环境艺术[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4]古慧平.现代建筑的美学特征[J].山西建筑,2001,(2).

[5]梁思成.梁思成文集: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6]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7]杨恩寰.建筑美学引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

[8][美]托伯特?哈姆林.建筑形式美的原则[M].邹德侬,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9]沈福熙.城市和建筑美学[J].上海新建筑,2000,(5).

[10]曹利华.建筑美学[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1.

[11]王宗年.建筑空间艺术及技术[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87.

[12]王振复.大地上的宇宙——中国建筑文化理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美学价值范文篇9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城乡居民面对的是高科技的工具,衣食住行较之遥远的古代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茹毛饮血不在了,遍地爬行不在了,“出有车、食有鱼”成了生活的常态。现代技术大大加长了人的手脚,不仅可以让人到处旅游,还可以遨游太空。一方面,人类掌握了更多的驾驭自然界的能力,另一方面,现代技术对世界的威胁也在日渐加大。人类在自作孽带来的灾害面前,不得不反思鲁莽行为的缺失。中西方学者忧心忡忡,试图从古代先贤那里寻求治疗现代人疾病的灵丹妙药。这样的努力尽管艰辛,但收效甚微。时代在发展,人类的思想变异也会越来越大。尽管很多人在停下脚步时会思考一下个人秉持的价值观,但遗憾的是,睡梦中的理想永远躺在睡梦之中,睁开眼睛还是要投入竞争的局势当中。现代人面临的困惑越来越多。面对义利的取舍,面对崇高与渺小的取舍,面对伟大与卑鄙的选择,人们会时常感到迷茫。在生存的竞争法则里,处世的天平开始失去平衡。医生见利忘义、教师失去爱心、律师偏向腐朽、官员为不公用权……这一切现象的发生,显示出现代人心中的浮躁和失去原则的生活状态。追问下去,如何造成这样的结果?究其根底,还是要回到哲学话题上来。不知道生活的意义,为了生存而放弃了起码的美学原则,吃相难看,是造成这种状态的根本原因。

由此,美学应该走入现代人的视野。尽管美学依然是哲学的一个分支,但美学所表达的意蕴,更贴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鲜花让你靠近,美女会让你眼前一亮,优雅的音乐会让你欢欣,甚而,鸣叫的钻天鸟也会让你发生感慨,每一个人的人生,在不同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美学感受。但的确存在这样的情形: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一个人生活在美好的环境里,不知其美,反而会怨天尤人;一个人做出了丑恶的行为,不知其丑,反而变本加厉,在丑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生活是一条十分复杂的路径,有人选择了康庄大道,每天过着欣赏美的生活,有人却生活在丑恶之路上,以险恶之心生存着,可谓生不如死。美是美丽者的外衣,丑是丑陋者的内心。在美丑之间,选择怎样的生活,的确值得一个人去内心深处拷问!华夏之大,出众的儿童到处都有。惊为天人的儿童出现在电视屏幕上,会赢得观众的阵阵欢呼,或者童年写字,或者童年唱歌,或者童年练武,或者童年背诵古文……不一而足。同样为人,有的孩子一出生,就受到良好的技术教育,但有的孩子从一出生,就沾染上了恶习。好吃懒做自不必说,就是那些满地打滚撒泼的孩子,内心中养成了凡事通过撒泼就可以得到的习惯。可以想象,凭借这样心境长大的孩子,内心该是怎样的一种审美观。在自私得到满足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不会计较周围人的感受。大学之所以出现高分低能的孩子,著名高校之所以培养出来更多的利己主义者,留学国外的高材生之所以出现令人恐怖的行为,原因就在于婴儿时期美学教育的缺失。衔着金钥匙出生的人,最后却丢失了金钥匙,寒门苦读的学生最后走向了治理国家的高位。这是美学观念在悄悄发生着作用啊!婴儿时期就要引导孩子接受最好的美学教育,知道什么言行是丑的,什么言行是美的。不可一味迁就孩子的生理需要。人之所以区别于一般动物,表现在人有高级思维,人能自觉参加劳动,如果让孩子懒于思维、缺少独立意识,处处依赖别人,无异于让孩子回归原始人的状态。更多家庭对孩子的爱,演绎为过度放纵。家庭教育缺失的组合,构成了民族发展的大问题。儿童的美学教育,不仅体现在艺术美的灌输上,也体现在日常生活的行为上,参与社会性活动的周到中。利他爱人、敬天爱民,学会善良,在生活中善于款待别人,这些美德可以成就孩子的一生。从自然美学中获得滋养,在这滋养中,孩子们才会一点点真正强大起来。青年时代是一生的豆蔻时期,和幼年时代“小荷才露尖尖角”不一样,这个时期也是确定人生走向的关键时期,更是审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量的阅读,可以从前人那里汲取更丰富的美学知识;懂得向身边的智者学习,才可以规避自己意识不到的问题发生;追求美好是青年人的内心愿望,但在追求美好的过程中,阅历上的肤浅却会让一个青年人因为盲目和热情而办了坏事。要让青春之歌唱好,关键要树立更宏大、长远的美学观。少年立志固然可喜,但回头浪子金不换的道理告诉我们,一旦在青年时期幡然醒悟,就会步入人生的大途。趋向伟岸的成功,培养高尚的人格,向古今中外的名人志士学习,倍加约束自己的言行,从一点一滴做起,不去埋怨环境,是青年未来走向成功的美学理念。青年人精力旺盛,在这一阶段,借助游览,可以感受祖国的名山大川的美好,受到良好的精神熏陶。可从自然界动植物的状态中,塑造自己的物体形象和精神品格。一棵迎客松,足以让青年矗立良久;滚滚长江水,也会成为青年思索的对象。足球健儿的形象会让一个青年培养竞争精神。学会深入社会,与社会各界进行广泛接触,从弱者身上体会生活的艰难,从慈善家身上学到生活中的善良,从习武者身上感受“宝剑锋从磨砺出”的英雄感,从科学家身上感受严谨的态度是成功的法宝。青年时代的活跃,不止停留在书本上,也要体现在生活中。

生活中多做善事,才能体会到扶老携幼的美好;工作中善于思考,才会体会到创新的乐趣和科学美的价值;学习中注意养成美好的学习习惯,才会让自己的一生始终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青年时代一方面可以坚持和调整少年时代的美学爱好,另一方面可以培养美学生活的重要技能。这一时期,学习是主旋律,心悟是关键。人到中年,仍需要对美学价值观的坚守。中年之时光,如日中天。人生存的艺术日渐丰满,与这个世界达成了暂时的平衡。对人对事的理解,更多了一些包容与超脱。人情练达需要做什么样的文章?世事洞明需要研究什么样的学问?这一时期,专注于更高层次的美学研究。让青春的热血平静下来,更理性地看待周围的一切。学会在高超的杂技训练中的平衡术,更要学会“五个指头”弹钢琴的综合工作法。壮年时代的现代人,对外,面临复杂的工作体系,对内,承受着“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考验,如何在生活中发现美,工作中创造美,学习中体验美,对一个中年人而言,意味着对美深层次的理解。谁对美理解得到位、透彻,就会表现在待人接物上,就会体现在对人尊重上,就会深入到对科学真理的探知上,就能达观地生活。中年时代能悟透各个领域美学观念的,就会成为那个领域的佼佼者,文学爱好者成为作家,歌手成为歌唱家,爱好丹青的人成为著名画家,精通商业美学的成为著名的儒商,善于谈判的就会在国际舞台上成为外交家……中年时期的美人圣手,历代不缺,他们,或许引领一代风流,或者创造出巨大业绩,或者以一种美好形象流传于后世。成功中年人的行为,成为众人模仿的对象。成功者的美学观,不只表现在其对外的形态,更来自于他内心世界的无限丰富性。不能说世界是中年人创造出来的美好世界,但中年人提供的处世美学,却成为这个世界上最雄厚的美好支撑柱。及至老年,人生之美相当于香山上的红叶,柿树上的果实,去掉了青涩,裹上了洒脱。老年之美,不应该是羸弱的形象,而犹如自然界中的植物,到了秋冬之交的美好季节。人生的终点即将到来,内心的驱动力却向世界继续贡献着美好。老年人要干老年事,这是符合生存之道的美学。当你看到一位老者,不加修饰地顶一头白发;当你看到一位老艺术家,字正腔圆地朗诵自己书写的诗歌;当你看到一位老工匠,精心雕刻着一个雕像,样子虔诚如一位初学者;当你看到一位老者,和更多青年人一起奔跑在马拉松赛道上,你会感到属于老年人的美好领域,依然充斥着这人生最后的阶段。身边不乏这样的老年人:说话可人心,办事招人喜,心底有活力,与人交往有热情。外形的老,没有驱散内心对美的追求。让身边的人十分钦敬!现代医学让老年人长寿。我见过一位老者,离休后,放情山野,身心愉悦。从自然之美吸纳生存的力量。年超百岁,依然鹤发童颜。不少步入老龄的企业家,多了一丝悲悯情怀,企业规模大,却格外稳健;稻盛和夫先生,也在其晚年,不要一份工资,拯救了濒临破产企业的大量员工,并投身中国的慈善事业。如何过一个富有意义的老年,在晚年发出照亮世人的光芒?这就需要超然的心态、奉献的精神。老年人躯体虽老,但精神却达到了最圆润的境界。知道爱是世界上无坚不摧的力量,美与爱的结合,才能形成上善若水的真境界来。老年人对美的追求,蕴含大境界;老年人的童心,是看透一切回归生命本真的美;老年人的心境,是宽容世界、善待众人的美丽心情。老年人有少年人承受不了的耐心,有青年人厌恶不已的宽容,有中年人企望不及的超脱。你能说,这不是一种属于老年人的洒脱之美?人生的不同阶段,皆有不同的美景,掌握各自阶段的美学原则,是人生自我平衡,实现人生美好过程的关键。美学是一门科学,美的生活离不开美学。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就要研究不同的美学。少年时期,对美学知识的学习,可以让人受用一生。历史上中国的私塾教育,将历代先贤的道德美学植根于少年的心灵,让其拥有了“修身治国平天下”的责任感。现代人身处高科技时代,还要不要对传统美学原则的坚守?道德美学在今天,对每个人的人生规划还有没有作用?在越来越工具化的今天,我们还要不要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完成对这个世界的美学认识、美学贡献和美学超越?回答自然是肯定的。

自然美给人一种昭示,艺术美给人以熏陶,人格美让人成熟,人性美让人伟大,心灵美让人愉悦。研究这个世界上的美,不仅仅是要学会欣赏自然美,欣赏电影、戏剧、雕塑、舞蹈、文学、绘画等艺术美的形式,还要能学会创作出更多具有复合价值的美来。懂得欣赏美,更应懂得用美的言行,贡献给这个世界一份美好。少年有少年的自立,青年有青年的风华,中年有中年的敬业,老年有老年的晚霞,各美其美,有什么不好?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面对很多悖论。美的领域的拓展,也给人生不同的阶段更多的选择。美有其自然性,也与时空相结合。形成符合人类发展价值的美学观,是美照射世界的基础;跳出人类自身的狭隘,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也是美的观念与时俱进的发展。人类创造了技术美学,技术美有时在毁坏着自然美,应该反思美的悖论带来的阶段性影响。人生就是一个过程,如何在美好中度过一生?就要在研究美、实践美、创造美中度过一生。一个人可以不是美学家,也可以不去构建更多的美学观念。但如何优雅地吃饭、如何有让人爽心悦目的言行,如何度过高雅的人生,却应是每个世人费思量的大问题。美学是个大概念,生活具有现实性。生活与美的密切结合,对人生增添了更多美好的意义。美学对现代人的价值贡献,意义也就在这里。

作者:戴荣里

美学价值范文篇10

【关键词】现代音乐美学;方法;艺术

任何事物发展的过程中都会不断探索总结出真理的存在,真理对于事物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音乐的发展也不例外。中国的音乐美学是一门舶来的学科,萧友梅著《乐学研究法》已然是1920年的作品,近百年来,中国的音乐美学随着学科建设的发展而不断完善深入。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的状况下,对现代音乐美学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这对音乐艺术的的发展有促进作用。音乐的表演形式和内容不断丰富,与现代音乐美学研究力度的加强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一、现代音乐美学与音乐表演艺术之间的关系

音乐美学作为一般美学的一个分支,是从音乐艺术总体的高度研究人的音乐审美活动。音乐的审美状态与审美过程是其特殊本质的理论学科,构成现代音乐的抽象概念。现代音乐美学对于音乐表演艺术具有指导作用,音乐表演艺术是现代音乐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离不开对声音的完美打造,然而,随着音乐艺术的不断提升,表演艺术在音乐阐述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比如,音乐艺术表演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乐器,乐器表演者的动作、表情肢体语言都能给听众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使人们更好地感受音乐的美。因此可以说,音乐表演艺术是现代音乐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表演艺术的丰富为现代音乐美学提供了素材,音乐的美也可以通过表演者的乐器演奏、指挥家指挥演奏以及舞台的效果来表达。

二、研究现代音乐美学对于发展音乐表演艺术的必要性

科学的理论能够反映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对实践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音乐表演艺术是音乐实践的一部分,而现代音乐美学则是音乐理论的一部分。音乐表演艺术可以说是现代音乐美学的研究内容之一,现代音乐美学的研究直接关系到音乐表演的内涵。从现代音乐美学的角度来看,要想塑造出真正的音乐,就必须了解音乐发展背后的历史脉络,并且具备超高的审美能力。现代音乐美学覆盖了美学、哲学以及社会心理学等各种学科,包含了各种与音乐表演艺术相关的知识体系,能够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可以说,发展音乐表演艺术离不开对现代音乐美学的研究。

三、现代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艺术发挥着重要作用

现代音乐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理论,内容丰富,知识范围广。音乐理论是音乐表演的基础,音乐表演艺术涉及方方面面的因素,比如对音乐艺术的审美、自身的思想理念、音乐技巧与知识的把握等。音乐表演者对音乐美学的理解深度决定着他对于音乐表演艺术的发展程度,现代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艺术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现代音乐美学培养了音乐表演者的审美水平。现代音乐美学通过理论分析,为学习者提供一定的音乐情景,在抽象的讲解中给学习者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不仅有基础的审美观,而且有属于自己的审美角度。在现代美学的学习中,音乐表演艺术者必然会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其次,现代音乐美学提高了音乐表演者对社会的关注度。现代音乐美学不只是对音乐的研究,还有对社会生活现状的研究,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音乐表演艺术不能脱离生活,要反映社会现实。现代音乐美学从理论上对音乐表演艺术者提出了要求,促进了音乐艺表演者对于社会现实情感的抒发。最后,现代音乐美学对音乐的表现形式从来没有停留在声音、曲调上,它还注重音乐的各种表演形式。在对音乐的阐述中,音乐表演艺术者通过各种形式的表演为观众营造合适的音乐艺术氛围。在各种形式的音乐表演中,表演者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精神,创造出独特的音乐感受,丰富观众对音乐的理解。现代音乐美学加深了音乐表演艺术者对表演艺术的认知。

四、如何正确将现代音乐美学应用到音乐表演艺术中

从音乐史的研究来看,所有音乐现象,旧音乐、新音乐等,之间都存在着时间上的延续与逻辑关联,有着不断丰富发展的内涵。音乐美学用丰富多元的艺术形态诠释着情感表达的韵味味,具体到音乐表演而言,对于舞美灯光、表演的着装、表演、身段、动作、化妆等、伴奏的配器、声音表现和情感互动均有着具体的要求。音乐本身是音乐表演艺术的基础,音乐表演涉及到表演者自身的审美和对音乐美学的深入理解,为了创造出更好阐述原作品或者有所超越的新的艺术作品,必须真正理解原作品的内涵。从现代音乐美学的角度来理解,音乐表演艺术不能脱离实际,表演者必须从两个方面加深对音乐的理解,一方面是了解原创作者的人生经历,设身处地地感受创造音乐时作者的思想;另一方面是结合时代背景和社会现状。不同的音乐流行都有着特定的历史环境。从现代音乐美学的角度看,音乐表演是对作品的真实再现,真实是二次创作的基础和依据。时代的发展提高了观众的欣赏水平,音乐表演者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把握音乐作品的风格,在理解原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完成有个人风格特征和声乐美的诠释方式。没有任何事物是停滞不前的,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现代音乐美学讲究的各种音乐因素在音乐表演艺术创新的过程中都有所体现,比如,根据个人审美和音乐素养、根据时代背景和现实、根据艺术表现的特性等。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创新音乐表演艺术中的表演形式,服装、乐器等。人类对音乐美的感悟会有各自的感受,但是,在音乐美学理论的指导下,音乐作品和音乐表演的结合会达到审美综合效应的最大化。首先,如音乐演奏表演,如刘天华的作品《空山鸟语》,通过空山和多种鸟鸣的描绘,以分解和弦等小提琴的表现手法为听众营造清幽静谧,深山空谷中百鸟齐鸣的动人景象,这种意境带给观众超越现实的审美愉悦,这也是音乐语言的与观众之间心灵感受的交流。其次,声乐演唱方面则要求演唱者塑造音乐形象表达情感时,在音乐美学的指导下,完善运用气息、语言、音域、声区、力度及音乐旋律等科学的演唱技巧,做好心理和身体各个器官的有机协调,在演唱中把良好的声乐素养通过声乐技巧和情感表现出来,赋予歌唱美感,实现声乐艺术表演的艺术境界。声乐表演的形象直观,可以通过富于个人演唱,把抽象的声音概念形象化,音乐表演者直观地感受到正确的声音概念与歌唱方法,个人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情感,把抽象的声音概念形象化,直观感受正确的声音概念与歌唱方法。在音乐美学的指导下,将歌唱表演的各有关器官协调调配,发声过程中对各器官的内在联系与相互作用强调整体,完成歌唱表演的平衡与整体协调性,将声、字、情结合成一个歌唱的统一体,达到“声情并茂”。现代音乐美学还要求音乐的鉴赏不仅要从审美的角度出发,还要强调表演艺术与音乐表达的契合程度。音乐无国界,它具有很强的交际功能,马克斯称音乐为“人类第二语言”,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色、和声等传达思想和情感,音乐是音乐表演艺术的主体,表演者必须保证表演艺术是为了阐述音乐而存在,不能出现喧宾夺主的情况。现代音乐美学的理论要求向观众传达音乐情感,而表演则是让观众更直接的体验到音乐的内涵,更好的理解音乐的艺术价值。

五、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越来越多元化,嘻哈音乐等新型音乐出现,现代音乐美学的内容不断丰富。现代音乐美学的发展将会不断推动音乐表演艺术的进步,带动其内容的丰富和层次的深入。在音乐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认识到现代音乐美学与音乐表演艺术的紧密关系,并根据现代音乐美学理论不断创新发展音乐表演艺术,丰富其内涵与情感,让更多的人热爱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享受到丰富多彩的视听盛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