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散步十篇

时间:2023-03-17 08:23:16

美学散步

美学散步篇1

在现代中国美学史上,有两位泰山北斗式的人物,朱光潜与宗白华。两人年岁相仿,是同时代人,都是学贯中西、造诣极高的,但朱光潜著述甚多,宗白华却极少写作;朱光潜的文章和思维方式是推理的,宗白华却是抒情的;朱光潜偏于文学,宗白华偏于艺术;朱光潜更是近代的,西方的,科学的;宗白华更是古典的,中国的,艺术的;朱光潜是学者,宗白华是诗人。这部书是宗白华美学论文的第一次结集出版。宗白华是五四新文化大潮冲出的新一代学人,早年曾留学欧洲,足迹踏及艺术之都巴黎。20年代他出版过诗集,他本来是个诗人。青年时期对生命活力的倾慕赞美,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沉思,一直伴他前行,也构成了他美学篇章的特色。这个集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里的文章,最早写于1920年,最晚作于1979年,实在是宗白华一生关于艺术论述的较为详备的文集。

他没有构建什么美学体系,只是教我们如何欣赏艺术作品,教我们如何建立一种审美的态度,直至形成艺术的人格。而这正是中国艺术美的精神所在。宗白华曾在《蒙娜丽莎》原作前默坐领略了一小时,他常常兴致勃勃地参观国内的各种艺术品展览会,即使高龄仍不辞劳苦。他更是一位欣赏家。集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里这些文章相当准确地把握住了那属于艺术本质的东西,特别是有关中国艺术的特征。

因此,阅读这部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作者用抒情化的语言引领我们进行艺术的欣赏,书名叫《美学散步》,我们且到这个大花园里走走,看作者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亭台楼榭、花树池石。

内容梗概

艺术欣赏就是对美的发现与感悟,那么美在哪里呢?美就在你自己心里。画家诗人创造的美,就是他们的心灵创造的意象,独辟的灵境,那么什么是意境呢?作者给我们分析到,人与世界接触,因关系层次不同,可有五种境界:(1)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2)因人群共存互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的关系,而有伦理境界;(3)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境界;(4)因究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学术境界;(5)因欲返本归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但界乎后二者的中间,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而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主于美。

所以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折射是无所谓美的。所以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品。所以中国艺术家不满足于纯客观的机械式的模写,而总是要在对对象的反映中折射出人格的高尚格调。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两元。于是,中国艺术意境的创成,即须得屈原的缠绵悱恻,又须得庄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的超旷空灵。缠绵悱恻,才能一往情深,深入万物的核心,所谓“得其环中”。超旷空灵,才能为镜中花,水中月,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所谓“超以象外”。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不但是盛唐人的诗境,也是宋元人的画境。“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这两句话表出了中国艺术的最后理想和最高成就。唐宋的诗词、宋元的绘画莫不如此。中国那些最伟大的艺术品的境界,都植根于一个活跃的、至动的而有韵律的心灵。

作者用他的这种一以贯之的看法引导我们去欣赏中国的诗歌、绘画、音乐,尤其是中国的书法。中国人哀乐的情感能在书法里表现出来,像在诗歌、音乐里那样。别的民族写字还没有能达到这种境地的。作者认为,写西方美术史,往往拿西方各时代建筑风格的变化来贯串,中国建筑风格的变迁不大,不能用来区别各时代绘画雕塑风格的变迁。而书法却自殷代以来,风格的变迁很显著,可以代替建筑在西方美术史中的地位,凭借它来窥探各个时代艺术的特征。

比如魏晋的书法,代表人物是王羲之父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就是魏晋人简约玄澹,超然绝俗的哲学美的具体体现。艺术的欣赏是为了形成艺术的人格,而魏晋人的人格美,正是中国艺术史区别于其他民族,显出中国艺术精神的最精采、最动人的篇章。这个时代之前,思想定于一尊,艺术过于质朴;这时代之后,思想受儒佛道合流的支配,艺术过于成熟。只有这几百年间,是精神上的大解放,人格思想上的大自由。晋人的美,是这全时代的最高峰。

晋人发现了山水的美,王羲之说:“从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他们风神潇洒,不滞于物。而对于哲理的探索,却是一往情深,王戎说“情之所钟,正在我辈”,顾恺之画绝、才绝、痴绝,痴绝尤不可及。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山水虚灵化了,也情致化了。陶渊明、谢灵运的山水诗好,是由于他们对自然有那一股新鲜发现时身入化境、浓酣忘我的趣味。他们是用心灵在体味自然。

美学散步篇2

关于《美学散步》读后感优选范文   《美学散步》是宗白华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他生前惟一一部结集出版的美学着作。作者没有建构什么美学理论体系,而是用他行云流水般的抒情笔触、爱美的心灵引领读者去体味来自生活中无所不在的艺术美,待得我散步归来,我发觉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升华与净化。对于体味中国艺术至境,宗白华原则的是从“错彩镂金”走向“芙蓉出水”,以他特有的方式将中国美学的各方特色熔铸出来并标举到了极致。

  宗白华先生认为,美学的内容,不一定在于哲学的分析、辑的考察,也可以在于个人的行动所启示的美的体会和体验。他的美学研究不重哲学的分析、逻辑的考察,而重趣谈、风度、艺术和审美的体验;不是从逻辑定义和概念辨析出发,而是从美的体会或体验出发;不是纠缠于本质、对象、特征等美学理论的空泛讨论,而是凭借自己深沉的心胸去充分领略、感受大自然、艺术人中的生命美、境界美。

  宗白华美的态度是超俗的,又是入世的。他在书中展示了一个美的人生和宇宙,充满了亲切感与家园感。宗先生从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也发现了它是“平整的秩序,圆满的和-谐”。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就是这种描述的最景致的诗句。没有一种以天地为庐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怀,没有一种能澄情以观道的空明澄澈,是不可能发现这种生动与清和的美的统一。而他似乎轻而易举地领悟到了美的神韵,如在拈花微笑间顿悟了一切声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动和气韵。

  任何一个爱美的中国人,任何一个热爱中国艺术的人,都应该读这部书——《美学散步》。

  关于《美学散步》读后感优选范文

  手指落在键盘上,却不知道从哪谈起。实不相瞒,写读书笔记完全是因为要完成单位下发的任务,本身是反感的。但当决定落笔之时,不得不说,这样的被迫是坚持写下去的动力。那就从我选的《美学散步》这部书说起吧。

  这本书是一本关于美学知识的书籍。最早接触美学,源于一个很简单的想法,就是想增强个人的审美能力。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一个自己熟知的已经适应了的环境中,对周遭的一切已经习以为常。不管是居住条件、饮食习惯或是生活环境,很少去体会是否有美的存在。有一天,当我们走出这个环境,走到和自己生活环境差异比较大一个城市。我们可能会对那里产生许多的好奇心,或许会对那里的建筑,那里的饮食,那里的山川河流,产生各种美感。

  反过来,也许那里的人们来到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因为差异性,也会产生好奇心和许多美感。听起来似乎都和距离有一定的关系。当我们将熟知的事物拉开一定距离欣赏时,往往会产生意外的美感。远方是美景,我们早已熟悉的生活环境其实也是一幅独特的美景。这需要我们去发现,去睁大眼睛寻找美的信息。除了与生俱来的对美的感受力,也需要我们积累一些美学方面的知识。通过加深对事物的理解,来不断提高审美能力和思考能力。

  仔细想来,我最早接触美学方面的知识,是从听美学大师蒋勋老师的音频节目《美的沉思》开始。每天上下班坐公交车上的路上,饭后、睡前的空余时间,这档节目都在陪伴着我。从西方艺术文明起源到欧洲文艺复兴,从中国古代美学殷商陶器、雕刻再到唐宋文学的诗词之美,这些都如雨露清泉时刻滋润着我的心田。蒋老师就像一位美的布道者,将我引入这片超越世俗的精神圣地。

关于《美学散步》读后感优选范文   美学散步,是一本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思想的精要篇章的集合。

  一开始就被这书名吸引,如此诗情画意的名字,但,美学与散步如何揉合?

  当我随便翻翻,发现这与别的美学著作很不同:一般的美学著作,总是晦涩艰深,但这本书却用诗一般的语言,写出了中国美学的精髓。就像书名一样,这本书用散步的感觉写美学,文字自由自在,风格无拘无束。

  书里的文章相当准确地把握住了那属于艺术本质的东西,特别是有关中国艺术的特征。因此,阅读这部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这本书确实让我有所收获,作者用抒情化的语言,引领我进行艺术的欣赏,令这个美学门外汉的我,很形象生动了解关于美学的冰山一角。

  我便以书中的“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这章中关于意境境界的部分,来说说我的看法。

  正如这章的引言所说,世界是无穷尽的,生命是无穷尽的,艺术的境界也是无穷尽的。就中国艺术方面——这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最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意境。

  那首被誉为意境中经典诗篇,元人马致远的那首《天净沙》小令:“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前四句完全写景,着了末一句写情,全篇点化成一片哀愁寂寞,宇宙荒寒,枨触无边的诗境。

  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和景交融互渗,因而发掘出最深的情,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同时也透入了最深的景,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景中是情,情从景生。

  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品。意境,会因人因地因情因景的`不同,而出现种种色相,如摩尼珠,幻出多样的美。

  在书中提及到,那么意境的境界有什么呢?作者给我们分析到,人与世界接触,因关系层次不同,可有五种境界:(1)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2)因人群共存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境界;(3)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境界;(4)因穷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学术境界;(5)因欲返本归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

  但介乎后二者的中间,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主于美。

  所以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折射是无所谓美的。所以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

  所以中国艺术家不满足于纯客观的机械式的模写,而总是要在对对象的反映中折射出人格的高尚格调。

美学散步篇3

2022精选关于《美学散步》读后感范文   任何一个爱美的中国人,任何一个热爱中国艺术的人,都应该读这部书——《美学散步》。

  在现代中国美学史上,有两位泰山北斗式的人物,朱光潜与宗白华。两人年岁相仿,是同时代人,都是学贯中西、造诣极高的,但朱光潜著述甚多,宗白华却极少写作;朱光潜的文章和思维方式是推理的,宗白华却是抒情的;朱光潜偏于文学,宗白华偏于艺术;朱光潜更是近代的,西方的,科学的;宗白华更是古典的,中国的,艺术的;朱光潜是学者,宗白华是诗人。这部书是宗白华美学论文的第一次结集出版。宗白华是五四新文化大潮冲出的新一代学人,早年曾留学欧洲,足迹踏及艺术之都巴黎。20年代他出版过诗集,他本来是个诗人。青年时期对生命活力的倾慕赞美,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沉思,一直伴他前行,也构成了他美学篇章的特色。这个集子里的文章,最早写于1920年,最晚作于1979年,实在是宗白华一生关于艺术论述的较为详备的文集。他没有构建什么美学体系,只是教我们如何欣赏艺术作品,教我们如何建立一种审美的态度,直至形成艺术的人格。而这正是中国艺术美的精神所在。宗白华曾在《蒙娜丽莎》原作前默坐领略了一小时,他常常兴致勃勃地参观国内的各种艺术品展览会,即使高龄仍不辞劳苦。他更是一位欣赏家。集子里这些文章相当准确地把握住了那属于艺术本质的东西,特别是有关中国艺术的特征。因此,阅读这部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作者用抒情化的语言引领我们进行艺术的欣赏,书名叫《美学散步》,我们且到这个大花园里走走,看作者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亭台楼榭、花树池石。内容梗概艺术欣赏就是对美的发现与感悟,那么美在哪里呢?美就在你自己心里。画家诗人创造的美,就是他们的心灵创造的意象,独辟的灵境,那么什么是意境呢?作者给我们分析到,人与世界接触,因关系层次不同,可有五种境界:

  (1)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

  (2)因人群共存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境界;

  (3)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境界;

  (4)因究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学术境界;

  (5)因欲返本归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

  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但界乎后二者的中间,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而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主于美。所以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折射是无所谓美的。

  所以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品。所以中国艺术家不满足于纯客观的机械式的模写,而总是要在对对象的反映中折射出人格的高尚格调。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两元。于是,中国艺术意境的创成,即须得屈原的缠绵悱恻,又须得庄子的超旷空灵。缠绵悱恻,才能一往情深,深入万物的核心,所谓“得其环中”。超旷空灵,才能为镜中花,水中月,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所谓“超以象外”。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不但是盛唐人的诗境,也是宋元人的画境。“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这两句话表出了中国艺术的最后理想和最高成就。唐宋的诗词、宋元的绘画莫不如此。中国那些最伟大的艺术品的境界,都植根于一个活跃的、至动的而有韵律的心灵。作者用他的这种一以贯之的看法引导我们去欣赏中国的诗歌、绘画、音乐,尤其是中国的书法。中国人哀乐的情感能在书法里表现出来,像在诗歌、音乐里那样。别的民族写字还没有能达到这种境地的。作者认为,写西方美术史,往往拿西方各时代建筑风格的变化来贯串,中国建筑风格的变迁不大,不能用来区别各时代绘画雕塑风格的变迁。而书法却自殷代以来,风格的变迁很显著,可以代替建筑在西方美术史中的地位,凭借它来窥探各个时代艺术的特征。比如魏晋的书法,代表人物是王羲之父子,就是魏晋人简约玄澹,超然绝俗的哲学美的具体体现。艺术的欣赏是为了形成艺术的人格,而魏晋人的人格美,正是中国艺术史区别于其他民族,显出中国艺术精神的最精采、最动人的篇章。这个时代之前,思想定于一尊,艺术过于质朴;这时代之后,思想受儒佛道合流的支配,艺术过于成熟。只有这几百年间,是精神上的大解放,人格思想上的大自由。晋人的美,是这全时代的最高峰。晋人发现了山水的美,王羲之说:“从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他们风神潇洒,不滞于物。而对于哲理的探索,却是一往情深,王戎说“情之所钟,正在我辈”,顾恺之画绝、才绝、痴绝,痴绝尤不可及。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山水虚灵化了,也情致化了。陶渊明、谢灵运的山水诗好,是由于他们对自然有那一股新鲜发现时身入化境、浓酣忘我的趣味。他们是用心灵在体味自然。晋人之美,美在神韵。神韵可说是“事外有远致”,不粘滞于物的自由精神,比如目送归鸿,手挥五弦。这是一种心灵的美,扩而大之可以形成一种镇定的大无畏精神。美之极,则雄强之极。王羲之书法人称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淝水大捷植根于谢安美的人格 与风度中。枕戈待旦的刘琨,横江击楫的祖逖,勇于自新的周处,都是千载而下懔懔有生气的人物。

  这个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有生气,活泼爱美,美的成就极高的一个时代。这是一种唯美的人生态度,还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把玩现在,在刹那的现量里求极量的丰富与充实;二是美的价值寄于过程本身,不在于外在的目的,所谓“无所为而为”的态度。比如王子猷大雪夜忽忆戴安道,即乘小船就之,经宿至门即返,人问答曰:“吾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宗白华认为这种寄兴趣于生活过程本身而不拘泥于其目的,显示了晋人唯美生活的典型。在这部书里,宗白华用他抒情的笔触,爱美的心灵引领读者去体味中国和西方那些伟大艺术家的心灵,去体味那些风流潇洒的晋人的心灵,待得我们散步归来,发觉自己的心灵也得到了升华与净化。

  2022精选关于《美学散步》读后感范文

  慢慢合上《美学散步》一书,闭上眼,书的余香犹存,而我脑海里浮现的,是一个“皎皎明月,仙仙白云,鸿雁高翔,缀叶如雨”的冲淡清幽境界。这部书是宗白华美学论文的第一次结集出版。宗白华是五四新文化大潮冲出的新一代学人,早年曾留学欧洲,足迹踏及艺术之都巴黎。20年代他出版过诗集,他本来是个诗人。青年时期对生命活力的倾慕赞美,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沉思,一直伴他前行,也构成了他美学篇章的特色。这个集子里的文章,最早写于1920年,最晚作于1979年,实在是宗白华一生关于艺术论述的较为详备的文集。他没有构建什么美学体系,只是教我们如何欣赏艺术作品,教我们如何建立一种审美的态度,直至形成艺术的人格。而这正是中国艺术美的精神所在。宗白华曾在集子里这些文章相当准确地把握住了那属于艺术本质的东西,特别是有关中国艺术的特征。

  因此,阅读这部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作者用抒情化的语言引领我们进行艺术的欣赏。在他之前,也有很多艺术家也曾发掘过这样的美,但是都无法像他那样灌入一种极其深沉挚厚的人格生命的自觉,这样一位源生于传统文化、洋溢着艺术灵性和诗情、深得中国美学精髓的大师以及他散步时低低的脚步声,在现今也许难以再现了。然而如何在日益紧张的异化世界里,保持住人间的诗意和生命的憧憬,不正是现代人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吗?

  而《美学散步》正好能给我以这方面的启迪。宗白华美的态度是超然的,又是世俗的。他在书中展示了一个美的人生和宇宙,充满了亲切感和家园感。他从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也发现了它是“平整的世界,圆满的和谐”。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就是这种描述的最景致的诗句。没有一种以天地为庐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怀,没有一种能澄情以观道的空明澄澈,是不可能发现这种生动与清和的美的统一。而他似乎轻而易举地领悟到了美的神韵,如在拈花微笑间顿悟了一切声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动和气韵。 中国人讲“虚实相生,天人合一”的思想,“于空寂处见流行,于流行处见空寂”,从而获得对于“道”的体悟,“唯道集虚”。这在传统的艺术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此中国古代的绘画,提倡“留白”、“布白”,用空白来表现丰富多彩的想象空间和广博深广的人生意味,体现了包纳万物、吞吐一切的胸襟和情怀。宗白华用翔实丰富的例子,提出了中国诗画、书法所表现的虚空要素以及从此形成的宇宙意识,他认为“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是中国艺术最后的理想和最高的成就。他在我们面前舒展开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带我们去玩味古代名画的内蕴,画家所写的自然生命,集中在一片虚空之上。空中则荡漾着“视而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道”,在这片虚空上的一草一木,一鸟一虫,一山一水,都负载着无尽的深意。

  同时,他还提出,中国绘画中往往可以感到线条的力量,流动的线条是最富美感的,所以古代人常常把形体转化为飞动的线条,这就是我国古代绘画带有舞蹈意味的原因,敦煌壁画《飞天》很好说明了这一点。正是因为重视线条,我们看到了“笔墨”对于作画的重要。笔墨技法表现在“骨力、骨法、骨气”上,“骨”就是笔墨落纸有力,突出从内部发出的一种力量。这是和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节、骨节相同的因此我们见得每一幅国画都有一种坚固的形象组织和坚定的内在生命力量。我们应该透过“骨”去领略“风”,这才能得到享不尽的愉悦之感。

  《美学散步》让我们体悟到中国画的“气韵生动,迁得妙想”之精髓。前者是说一幅画要涌动着宇宙万物的“气”的节奏、和谐,给人一种音乐感;而“迁得妙想”则是通往“气韵生动”的途径。所谓迁得妙想,就是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用本心去体味外物的内在精神,把自己的想象迁入内部,经过一番曲折,才可把握对象的真正特质和精神。说到建筑和园林,我想前立刻会浮现出气势宏伟磅礴的紫金城、颐和园;含蓄温婉的苏州园林和风细雨下的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欣赏中国古代的建筑,如果不懂得中华民族的飞动之美和空间艺术,是不会深刻的。飞动之美不仅体现在绘画、雕刻上,还表现于建筑园林之上。只要看看北京几大宫殿中的装饰:飞腾的龙、愤怒的猛兽、展翅的鸟雀、扑翼的凤凰、转来转去的蛇、伸着脖子的白鹭、顾影自怜的仙鹤、互相嬉戏的猴子、还有神仙、玉女飞天的场景和妖魔鬼怪狰狞鬼脸......就能充分感受到我们民族人们内心涌动的生命活力,那典型的“飞檐”,不就是最好的说明吗?宗白华还深刻地分析了中国建筑的空间意识,他说中国人注重“可游,可行,可望,可居”,而“可望”是最重要的,因为无论“游”、“行”、“居”都是为“望”服务的,所以我开始明白了中国的窗、亭、台、楼、阁、廊在园林建筑中的重要角色,它们构成了“望”的途径。窗子使其内外发生了交流。一扇窗就如一幅画框,窗外的景色构成了框内的图画,并且它总是变动不居的。在窗内任何一个角度看窗外,都会得到不同的景致,这同样也体现在亭台楼阁廊上。

  中国人喜欢设亭台楼阁,喜欢设窗,是和许久以来的民族审美传统分不开的,独坐窗前、独倚亭边、独行廊中,都会让自己的视觉得到一次很好的旅行和放松,让我们从各个角度在大自然里品味变化万千的韵致和美丽。中国从六朝以来,艺术理想的境界就是“澄怀欢道”,在拈花的微笑里色相中微妙至深的禅境。“澄观一心而腾踔万象,是意境创造的始基,鸟鸣珠箔,群花百落,是意境表现的圆成。”这就是他追求的“禅”的心灵状态,就是“出水芙蓉”的至高意境之美。在清幽、自然秀丽中生发,产生“生气远出”、“妙造自然”、“清真可爱”的情感体验,正如温婉的玉,绚烂至极归于平淡。“出水芙蓉”是宗白华的一种在深度上追求人的生命本真和自然本真的意境创造,为了达到他艺术和人生的至高清纯境界,表现了他对于生命的思考和探索,对人“真性”的挖掘体悟。这种对“绚烂之后归于平淡的清新淡雅之美”的追求,体现了宗白华内心深沉孤寂之感。

  在现代文明高度高度发达下,人们的传统文化和生命精神日益失落,徘徊于这种矛盾的忧郁和苦痛的边缘,宗百华悲怆地喊出“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往哪里去?”他反复提醒国人要意识到现代精神的颓废问题,这正是他作为一个孤独的灵魂对生命发出的呐喊与召唤,他把他的这种孤独的探索和冷静的思考引入了美学范畴,个体生命的孤独和落寞,在理想的自由艺术之境中完全可以转化为对生命的歌颂和追求。通过艺术对人性本真的追寻,他的孤独落寞得到了彻底地发泄,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人才能真正找到精神的家园,返回精神的故乡,抚平内心的伤痛,慰藉平日孤寂的灵魂。

  《美学散步》让我得到了一种生活情趣和审美方式,伴着笔墨的清香,细细体味,宗白华那自由孤寂的灵魂,高尚清真的人格魅力,在寻求美的道路上指引着我,让我抛弃浮躁的世俗,向美学丛林的深处迈进。

  2022精选关于《美学散步》读后感范文

  手指落在键盘上,却不知道从哪谈起。实不相瞒,写读书笔记完全是因为要完成单位下发的任务,本身是反感的。但当决定落笔之时,不得不说,这样的被迫是坚持写下去的动力。那就从我选的《美学散步》这部书说起吧。

  这本书是一本关于美学知识的书籍。最早接触美学,源于一个很简单的想法,就是想增强个人的审美能力。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一个自己熟知的已经适应了的环境中,对周遭的一切已经习以为常。不管是居住条件、饮食习惯或是生活环境,很少去体会是否有美的存在。有一天,当我们走出这个环境,走到和自己生活环境差异比较大一个城市。我们可能会对那里产生许多的好奇心,或许会对那里的建筑,那里的饮食,那里的山川河流,产生各种美感。

美学散步篇4

【关键词】诗意表达;“空”观;东方话语;人文关怀

在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散步中,如何来实现美学的学理性研究工作呢?宗白华曾经举过一个例子:

一次,在黄昏的街头,青年宗白华走到了一家铁匠铺门前。黑漆漆的茅店中,一堆火光耀映着一个正在工作的铁匠。红光射在他半边的臂上、身上、面庞上,映衬着后面的一片黑暗,非常的鲜明。铁匠举着他极为健全丰满的腕臂,用了一个极其适当协和的姿势,击打那透红的铁块,火光四射。宗白华站着、看着,不忍离去,心里荡起了无尽的想象:这不是一幅极好的荷兰画家的画稿吗?人生最健全最真实的快乐,就是像这个铁匠一样,渐渐的,他又转想到人生问题,心想人有一定的工作,然后才能身心泰然,从劳动中获得人生价值。于是,他深深颖悟道:“社会中真实的支柱,也就是这班各尽所能的劳动家。

显然,他的散步虽然是自由自在但绝非轻松散漫的,对一个劳动场景以各种视角进行观察绝不是在无意识的散步中完成的。刘晓枫曾在纪念宗白华的文章中说:“《少年中国》时代的宗白华绝不是散步者的形象;游欧回国后的宗白华,也不是文物艺品之林的散步者。如果说,晚年宗白华的形象是‘散步者’形象,那么,这种形象是否真实。如果这位曾立下夙愿要‘研究人类社会黑暗的方面’的诗人和学者,在晚年改宗了“散步”哲学,那么,这种情形是如何发生的,这些至今都仍是问题。”刘晓枫所理解的“散步”过于闲适轻松,才觉得宗先生晚年的形象与早期迥乎不同。宗先生认为在散步中的观察需要“让我们的‘心’成了一个多方面的折光的镜子”,这决不是仅以散步者的轻松惬意的心态所能够轻易实现的。所谓散步美学主要是对中国当代泛意识形态化的美学研究的委婉的反抗,是在西方话语霸权语境下对东方话语权的张扬,是一种自由主义美学原则的体现,这更是需要有坚定的学术立场、求真的学术态度。没有哗众取宠的鸿篇巨制、没有望而生畏的艰深辞藻、没有拒人千里的灰色理论,宗白华如何将深邃的人生、艺术哲理以及饱满的生命激情诉诸精粹优雅的抒情笔墨之间,从而实现了自身对美学领悟的最直接的诗意表达呢?

第一、在学术立场上,关注社会不涉政治;强调知识关怀、人文关怀。

《三叶集》中的宗白华曾表示要“仍旧保持着我那向来的唯美主义和黑暗的研究”,《致王光祈书》中的宗白华认为政治易使人坠毁人格,便立志永永不加入政治活动。他激赏浮士德对自然流露之生命的永恒追求;推崇庄子的不愿出仕而游啸山林的隐士之风。关注社会不涉政治是他的超世入世的生活态度的一种表现,既能入得其中,又能出得其外,这种若即若离的间隔是宗白华对所有对象保持的距离,也是他得以更客观地透视艺术人生的法宝。他坚信:“世界上所可崇尚信仰者只有二物:(一)自心内高尚超世之人格;(二)宇宙间真实无妄之真理”,1所以早在《少年中国》入会时他就立志终生从事教育和哲学研究,并真切地用其一生追求他的信仰。

宗先生在对“少年中国”的月刊文字的要求中提出“要学理多而文学少,篇篇文字都要有学理的价值,就是文学也要描写世界的一种真理”,足见他对学术研究是本着一种求真的态度,其目的是寻找世界的真理,而并非为某种主义做论证,他将这种态度在他的人生观、社会观、艺术观中一以贯之。尽管人们在他的前后人生历程中看到许多不可理解之处,但这种求真的态度却始终如一。正如其“空”观恰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以不变应万变的庄禅哲学体现。他站在真正的自由主义立场上,将其学术研究进行跨文化、跨学科、跨艺术地研究,平等地实现中西文化、不同学科、艺术门类之间的对话交流。在他的学术视域中,文化习惯、学科术语、艺术形式等都不是某一领域专用的,而是互相移易,互阐互释的,同时在此过程中实现不同学术领域的互印互证。

第二、在学术对象上,自然、艺术、人生三位一体,最终指向自由人生。

自然、艺术、人生是散步美学三位一体的学术对象,其目的是发现宇宙之真际,创造真正有意义、有价值之人生。从宗白华的学术历程看,他最初是专门进行哲学研究的,从他发表的关于叔本华、康德、柏格森等西方哲学名家的文章,可见他对西方哲学理解之深。然而他的研究却从哲学转向了美学和艺术实践。宗先生说“以前田寿昌在上海的时候,我同他说:你是由文学渐渐的入于哲学,我恐怕要从哲学渐渐的结束在文学了。因我已从哲学中觉得宇宙的真相最好是用艺术表现,不是纯粹的名言所能写的,所以我认将来最真确的哲学就是一首‘宇宙诗’,我将来的事业也就是尽力加入做这首诗的一部分罢了。”2显然,他之所以转向美学,转向艺术完全是因为他对哲学的深入理解,认为哲学不足以承担它为自己设定的表现宇宙真相的任务。哲学的目的和方法之间存在内在矛盾,用哲学的方法最终达不到哲学的目的。

他在中国哲学中拈出“象”这个范畴来作为指示人生的“范型”。他说“‘象’能为万物生成中的永恒之超绝‘范型’。而‘数’表示万化流转中之永恒秩序”3。“象”是自足的、完形的、无待的,超关系的。作为一个完备的全体来表征世界。“数”是确定的、秩序的,按照一定秩序来解释世界。然而宗先生同时认为世界的真相是无法用“数”做出最真却的解释的,而只能用“象”来表征。“艺术非纯模仿自然,乃窥得自然各现象之自在的‘完形底趋向’,而实现之于‘象’中,完成自然之动向。”4所以宗先生不但研究艺术理论,从已有的艺术形象中发现宇宙真相,同时创作诗歌用艺术形象来表征宇宙真相。

第三,在研究方法上,用自觉的文化比较打通文化壁垒谋求文化新格局。

“少年中国”时期的宗白华, 便立志探索中国文化建设的新路,“我们要有进化的精神,而无趋新的盲动,我们融会东方旧文化与西方新文化,以创造一种更高的新文化,是为着人类文化进步起见,不是为着标新立异。”5 他出国求学, 也是抱着寻求真理的目的。到德国不久写的一封信中, 宗白华介绍了有关情况::“因为研究的兴趣方面太多,所以现在以文化(包括学术艺术伦理宗教) 为研究的总对象。将来的结果, 想做一个小小的‘文化批评家’, 这正是现在德国哲学中一个很盛的趋向。所谓文化哲学颇为发达。”6

宗白华一直自觉地将其美学研究安放在文化研究的大背景下。《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增订稿) 》的引言中说: “现代的中国站在历史的转折点。新的局面必将展开。然而我们对旧文化的检讨,以同情的了解给予新的评价, 也更形重要。就中国艺术方面――这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最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研寻其意境的特构, 以窥中国心灵的幽情壮采, 是民族文化底自省工作。” 7 这段文字简直可以看成宗白华美学总的“引言”, 他所有的中国美学研究都体现着“民族文化底自省”, 岂止只在艺术意境的阐发?有学者认为, 宗白华“将自己的诠释, 聚焦于这一理论的关键性范畴――艺术境界, 直探它的文化哲学底蕴”,可谓充分揭示了宗白华美学的真实意图。

宗白华的“空”观体现了消解性和融构性的统一,表现在美学和艺术研究中,就是他跨越哲学、美学、心理学、历史、艺术等等多种学科,驾轻就熟地进行中西文化的比较,特别是还能打通诗歌、舞蹈、绘画、书法、戏曲、音乐、建筑、雕刻等几乎当时所有门类的艺术,在比较的视域中,分析概括各种艺术的理论及其本质特点,探索各门类艺术的共通性。作为文化的传译者,他必须面对的下面的问题。

首先:模子问题DD从自发到自觉的文化选择

一个模子就代表一个思维系统,语言系统,结构行为,甲模子无法应用于乙文化,乙模子也同样不能适用于甲文化。应该如何选择模子呢?宗白华早年即接受中国的新式教育,先后学习英文、德文,自主阅读了许多德国文学哲学著作,诸如歌德、席勒、叔本华、尼采、康德等,可见早在他少年时期,中西文化的碰撞已经在他头脑中形成多元的知识体系。后来留学德国,游历欧陆,这一经历使其能够更深入理解中西文化的碰撞,交流,因而产生自发的文化比较意识,然而从他早年即打算通过中西文化的广泛深入研究,创造一个“更高的新文化”,这种源自环境因素的自发意识已经转变为自觉意识。

五四时期,由于中国积贫积弱,文化领域中西学东渐的潮流风起云涌,一些对中国旧文化失望的人只看到其消极的后果,一味全盘否定旧文化,主张全盘四化,而一些走出国门,走进西方的人反而能更真切地看到西方文化的消极方面,同时也兼有他者的眼光自省中国旧文化,既见出其糟粕,亦见其精华,宗先生即属于后者。“中国旧文化中实在有伟大优美的,万不可消灭。譬如中国的画,在世界中独辟蹊径,比较西洋画,其价值不易定论,到欧后才觉得。所以有许多中国人,到欧美后,反而‘顽固’了,我或者也是卷在此东西对流的潮流中,受了反流的影响了”8身处西方的东方人有着独有的视角,一方面以东方的眼光看西方,一方面以西方的眼光看东方,同时兼以东方看东方,以西方看西方。这其实恰是站在更理性的高度以“他者的眼光”来观照东西方文化。虽然作为东方人恐怕也很难在瞬间变成西方的视角,但毕竟是走入了西方社会, 在文化选择上必然会有一种更深刻的自省方式。荀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这种“省”是一种向内的视角,但是应该有外界的参照,如若一个人只知内省,却忽略了外向的参照,恐怕是难以提升的。而走出国门的宗白华先生对中国文化的内省就具有了一种外向的参照的眼光,而且他自觉地运用这种眼光用比较的方法来进行文化研究。

其次回归问题――从向外到向内的文化自省之路

宗先生的“空”观使得其学术研究有广阔深邃的视域,他对中西文化传统、不同的学术领域都有广泛的兴趣,作为一个热爱民族文化的中国人,必然要面临文化的抉择,这就是“西学为体”还是“中学为体”的问题。他早年虽然“以为中国将来的文化决不是把欧美文化搬了来就成功”但主张“几十年内仍是以介绍西学为第一要务” 9。这也是一种文化的自省,只是此时他主要将目光指向西方,着重在以平等对话的心态客观地观照中西文化的同和异谋求一种不同于中西传统文化的新文化格局。随着他对中西文化的逐渐深入的理解,他更自觉的强调从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挖掘出对塑造民族人格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

第四,言说方式上,超越性的互阐互释和潜逻辑的诗意表达。

在宗白华的跨文化、跨学科、跨艺术门类的比较研究中,中西哲学、美学、文艺理论,中西诗歌、舞蹈、绘画、书法、音乐、建筑、雕刻等各种学科和艺术样式的知识话语相互交错、互动融合、互证互对,构成了宗白华散步美学的独特的话语体系。

宗白华在《中国的学问家》中指出“中国的学者有两种极强烈的嗜好与习惯,就是沟通与调和”,认为“这是一种很不妥当的求学方法”。这是针对当时中国学者喜欢用中国旧学中观点来解释西学提出的批评,认为这种方法必然导致国人无法真正理解西学的智慧精华。为此,宗先生还将矛头指向自己,批评自己也有这种“引用古说来比附新学” 的习惯,比如拿佛理来讲康德。且不论宗先生的比附有无道理,但是这种不断自我反省、自我检视的求学精神,便属难能可贵。显然,他摒弃了这种用一个现有模子套另一种文化的调和之法而是主张以两种文化的共相为模子,以东西方都很关注的哲学概念诸如空间意识、艺术形式、价值结构等来建立中西方的初步联系。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中西方容易建立共识。更重要的是,随着他对中西文化的深入比较,他更看重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包含的关于艺术、美学的思想精华,并初步厘清一套东方的话语体系。在宗白华的美学陈述中,很少用西方翻译过来的词语,如“优美”“壮美”“悲剧”“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他用得最多的是“空灵”、“虚实”、“意境”、“气韵”、“风骨”、“阴阳”等中国独特的古典术语,并将这些概念与西方的相融相交、互阐互释。例如空灵和生命意识、虚实和空间理论、意境和有意味的形式。在语言风格上,他认为“因体会之深而难以言传的境地,已不是明白清醒的逻辑文体所能完全表达。醉中语,有醒时道不出的。诗人艺术家往往用象征的(比兴的)手法,才能传神写照。”诗人画家艺术家无论是表达“欲解脱而不得解脱的情深思苦的醉梦境界”还是“造化自然的微妙的生机动态这种深静的,清醒的境界”同样需要象征手法才能表达。因为象征能表达逻辑语言不能表达的更深层的内涵。所以宗先生始终不愿意割舍这种言说方式,即便在他的学术研究中。所以他固守中国语言的传统风格,用传统的诗化语言来描述自己的美学思想,形成了独特的“美文的美学”。他的诗化语言使得其美学思想更加平和充实,给人一种更为广阔的艺术想象的空间,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审美感受,也使一向晦涩的美学理论顿时变得通俗易懂起来。但这并不能消解其文章内在的逻辑性,可分析性,显示出诗化语言的潜逻辑的体系性。

他的语言风格不仅契合了中国人传统的阅读习惯同时又将那些庞杂混乱的内涵含混的概念进行了梳理。从其为自己的艺术研究所命名的“散步美学”来看,概念的逻辑性并非宗白华美学语言的长处,但是这种散步的研究状态适与中国文人的“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闲适心态相契合,亦更接近中国传统美学的本色。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年。

[2]宗白华:《美学与意境》,人民出版社, 1987年。

[3]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0年。

[4]林同华;《宗白华美学思想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年。

[5]今道友信:《东方的美学》,三联书店,1991年。

[6]杨匡汉:《缪斯的空间》,花城出版社,1986年。

美学散步篇5

一、激趣入境,启迪美

1、活动准备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关键。

一是丰富经验。在中班欣赏散文《芽》中,活动前可先试探一下幼儿对芽这个事物是否熟悉,结果发现大部分人不清楚,有的甚至认为芽指的是牙齿。于是,我们就在课前做了经验的铺垫,带孩子来到花园里找嫩芽儿。结果孩子一下就来了兴趣,很快的就进入了散文的学习。二是提前理解散文中较难懂的词汇。要做好词汇的前期丰富,对于幼儿来说,一个活动中,能接触三~四个新词汇就已经足够,那么教师就要选择那些不一定要在集体活动中学习的新词汇在课前提前丰富。三是准备幼儿熟悉并感兴趣的游戏。这样可以把重点关注到散文上,而不是游戏规则上。在幼儿学习散文前,根据不同的需要做好经验的铺垫,帮助幼儿从直观的经验进入,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采用与散文匹配的导入方式。

儿童散文欣赏的导入方式有多种多样,最常见的导入方式有谈话导入、谜语导入、情景表演导入等,也可结合图片、图谱、课件等来导入。导入环节不是活动的主体,更不是整个活动的重点,它所占的时间一般较短,但它所起的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它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注意良好情绪、情感氛围的营造。

二、引导感悟,感受美

1、让幼儿在倾听的过程中感悟、体会,注重直观性。

在初步欣赏散文时,教师应创设一个有音乐、有朗诵、有画面的动感情境,把孩子带入散文的意境中,让孩子从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来感知散文,让幼儿的原有经验和文学作品碰撞。如我们把优美的散文绘制成色彩鲜艳的投影片、多媒体课件、录制成配乐散文录音,这种目有所见,耳有所闻的方法,一下子就让幼儿带着愉悦、好奇之心进入作者所描绘的美妙意境之中,为幼儿感知散文提供了多方位的刺激。

2、在宽松的交流中理解散文。

一是完整欣赏配乐散文朗诵,使幼儿初步感受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利用优美的散文课件,让幼儿带着愉悦、好奇之心进入作者所描绘的美妙意境之中。如:散文《落叶》,为了描述小树叶在不同季节的不同变化,需采用形象的课件,用舒缓、悠扬的钢琴曲作背景音乐,让孩子视听同步欣赏,不仅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幼儿的情趣也被画面和音乐所感染,欣赏水平得到了提高。活动中有声有色,情景交融,幼儿充分感受散文所表现的意境,感受到了作品的文字美。二是整体欣赏和部分欣赏交替,让幼儿在反复听的过程中体味美。 ①、组织幼儿欣赏散文时,教师要善于把握提问时机。一是多听少问: 二是边听边问。②、根据作品的具体内容,运用一些可操作性手段来辅助欣赏。③、师幼共同朗诵散文,感受散文独有的韵味。三是在趣味的游戏中跟诵散文。在散文诗《芽》中,我们设计让幼儿扮演太阳、春风、雨露、芽等角色,分别跟诵对话语言。这样,幼儿完全置身于角色游戏当中,丝毫不觉得跟诵是件枯燥的事情。跟诵散文一定要以游戏贯穿始终,既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又促进了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充分发展。千万不可教师读一遍,幼儿跟读一遍,这样只会让孩子学的无味,教师教的很累。

三、积极拓展,鉴赏美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散文学习有创编要求,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要求。在散文欣赏教学中的拓展提升环节,教师要积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了解散文结构是否适合幼儿创编;二是散文的哪一个地方可以创编;三是散文可以创编到什么程度。教师都要做好一定的了解,对幼儿创编能达到的效果要有一个心理预期,不是说拿到什么散文都要求有这个环节,应该有选择性、有针对性的引导幼儿创编。

只有积极拓展散文的内容,激发幼儿情感,使孩子更快乐主动去欣赏,才能让孩子更好地理解散文的美,同时也为续编散好了准备。

美学散步篇6

散文是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最多的一种文体,散文教学占据着语文教学的重要地位。但是散文由于文体的自由多样、取材广泛等特点,使得相当长时间以来,现代散文阅读教学内容模糊,缺乏有效地策略指导,加之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学生接受的信息迅速快捷,更使得散文阅读教学处于低效之中。要全面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改变现实教学中的种种诟病,提高现代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确定高中现代散文阅读教学内容

长期以来,很多一线教师将教学内容等同于教材内容,被教材牵着鼻子走。事实上,教材知识教学内容的重要成分,为教学提供素材,教师的教学则需要在教学理念下,根据具体教学要求对内容进行重构。一方面,要根据散文的特点确定现代散文阅读教学内容。散文相对于其他文体而言,更自由自主,重在表现自我叙写真情,展现作者的精神世界。因此,现代散文阅读教学要以作者为核心,强调学生与作者的对话。在散文作品中,作者一般有两种方式进行描述,一是直抒胸臆,直接向读者呈现他的思想感情,此时的教学重点理应放在细读文本上,细细品味和赏析文章的表现方式、写作手法。二是隐藏呈现作者的思想情感,此时则应将教学重点用来剖析对作者的复杂情感的认识和体验上。另一方面,要根据散文的审美特征来确定现代散文阅读教学内容。散文是一种文学创作,具有审美特质,或讲求意境、或抒发真情、或自由灵活、或构思巧妙,现代散文都能为读者提供审美的触发点。因此,现代散文阅读教学还要注重对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从审美的角本文由收集整理度出发,引导学生去欣赏美、体验美和创造美。其一,要认识和体验作者的思想情感。如在郁达夫《故都的秋》的教学中,作者将秋的悲凉作为美来细细欣赏,这与高中生的情感经验有较大距离,此时就需要借助对作品中关于秋的种种悲凉景象的描述,来引导学生对生命的另一种美的体验,将此作为该篇文章的教学内容。其二,对于大多数抒情性散文而言,要把对散文描述意境的分析鉴赏作为教学内容。其三,品读体味散文语言之美,领略作者独到的思想和作品优美的意境。其四,把握作者的情感流程,体味作者的艺术表现手法。

当然,根据散文教学内容的侧重不同,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二、抽丝剥茧,逐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第一步,要区分文章是对作者哪一类型情感历程的记录,如《荷塘月色》主要是记录朱自清自己夜游荷塘时的情感变化历程。第二步,要找到文章的线索,对文章进行梳理,还是以《荷塘月色》为例,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梳理出作者夜游荷塘的行动踪迹,进而分析他在各个阶段所见景物的特点,追寻其情绪情感变化的轨迹。第三步,探讨文章描述手法之间的内在关联。第四步,引导学生对文章所述所写进行解读,强化学生对作者的认识和领悟,此阶段要注意多元化解读,鼓励大家畅谈自己的观点。在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剖析作者思想情感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适时的给予学生以引导和鼓励。一是,在教学中引入相关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所处时代背景、甚至是文中有关人物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二是,要善于揭示矛盾,激发学生探究体味的兴趣。如《荷塘月色》中后面喧闹的蝉声和蛙声,而前面的描述确实那么宁静幽僻。让学生去揭示这种矛盾,逐步走入作者所描述的独处的自由自在。三是,善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体验作者丰富的情感。

三、逆向推进,赏析散文的语言表现方式

首先,要了解文章的写作主旨。其次,讨论为达到目的,一般会怎么写,效果如何,目的是激发学生思考,将大众平庸的表现手法与作者不一样的表述相对比,找到作者的与众不同。然后,重点讨论作者是怎么写的?他的写法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文章独特的表现手法和巧妙构思。最后,进一步讨论“作者的写作手法究竟好在哪里?”在整个逆向推进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如下教学方法:(1)诵读。既可以大声朗读,也可小声轻读;既可教师范读,也可学生齐读;既可自由朗读也可比赛阅读。目的就是通过诵读,让学生体会文章语言美,进而对作者和作品中的人物产生情感共鸣。(2)比较阅读。这种方法符合高中生的探究心理,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思考。比较又可分为类比和对比,此教学方法可以用于相近题材不同内容的文章的教学上,比如在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和雨果《巴尔扎克葬词》的教学上,既可以类比同是悼词的特点和修辞方法,也可以对比其不同。(3)仿写对比。阅读是一个信息获取过程,通过散文阅读的教学,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进而提高其写作能力。因此,在现代散文阅读教学中要结合写作训练,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仿照作者的某些手法进行写作训练,进一步提高其对作者语言表达方式的理解。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要注意及时评价,引导学生评点自己的作文,共同分享写作经验。

结语

美学散步篇7

一、“散步式”阅读教学,拓宽阅读文本之前的视野

散步的美好在于与风景的自由对话。风景就在那里,能不能看到美丽的风景,决定于孩子们的旅游经验和感悟风景美的能力。同理,孩子们在阅读文本之前,头脑中也不是一无所知的,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审美能力是进行阅读的基础,它代表着孩子阅读所能达到的水平。教师应在阅读文本之前,了解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水准,适当补充阅读,试着拓宽他们的阅读期待。

老师可以转变思路,由注重课后拓展阅读转变为重视课前拓展阅读。其实,课前也可以进行阅读。短短的一节课,我们很难想象:孩子和文本这两个“陌生人”真的能够无所不谈、无所不知?他们如何能在40分钟内达到“水融”的境界?

如在教学《埃及的金字塔》之前,我搜集了一些文章,组成“金字塔三部曲”让学生广泛地阅读,旨在让他们从已有的感知出发,尽量与文本进行初步接触。首先是说明文,严谨地介绍了金字塔的数据方面的概况;然后是叙事散文式的传说故事《金字塔之谜》,散发着浓烈的传说式的神秘气息;最后是《金字塔的建造历史》。读完前两篇,孩子们就被这些闻所未闻的数据和故事吸引住了。当读到第三篇中的:“金字塔的建造者先用铜或者青铜的凿子在岩石上打上眼……之后他们借助畜力和滚木,把巨石运到建筑地点……把巨石沿着斜面拉上金字塔。就这样,堆一层坡,砌一层石,逐渐加高……”孩子们感叹万分:

“古代的人太聪明了,在艰苦的环境下,没有先进的器具,还能想出这么绝妙的方法。”

“是啊,他们为了建造金字塔肯定付出了很多很多的心血。”

“金字塔的建造,前后历经了30年,一定有许多百姓受不了这样的折磨而死去。”

“那些法老真是没有人性,为了自己建造陵墓,牺牲了无数无辜的百姓,真是专制、惨无人道。”

……

在这样的阅读材料的提前刺激下,孩子们已有了金字塔的相对全面的知识,然后再去阅读课文文本。这样,他们就会迫切地想与文本交流,“披文——入情——入境”,品读文本,课堂上就出现了一种水融、和谐共进的场景。

二、“散步式”阅读教学,保持能营造审美意境的距离

有些教师,在课堂上用理性严谨的分析取代了孩子对文本的模糊体悟,使孩子的感性的模糊的认识在阅读中被生生地打断,又谈何去意会文本的意境呢?

如《这儿真好》教学实录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教师出示“热闹的场景”:一年,两年,小树苗长大了,漫山遍野绿树成荫……许多小鸟飞来了,都在这儿住下了。远处的小鹿啊,小象啊,小猴啊,也都划着船来了:“啊,这儿真好!我们就住在这儿吧!”

师:你读出了什么?

生1:好热闹的,许多小鸟都飞来了。

生2:我觉得这儿很美,一眼望去都是绿色。

生3:这里很美,吸引了许多小动物来安家。

生4:小动物喜欢住在一起,可以一起玩。

生5:和朋友在一起一定非常快乐。

低年级的童话课文,像诗一样纯洁、美好。如果教师以一问一答式的分析取代孩子整体的感悟:“这里的景色”怎么样?为什么小动物们都住在这儿呢?这样的问答就会让孩子和文本的对话交流没有任何的美感。

三、“散步式”阅读教学,品重点词句进入审美境界

孩子的阅读也不能单单停留在对文本文字浅层意思的感知上,还需要从审美的角度去领悟语言所蕴涵的深层含义。品味重点词句,才能体会文本的深层意蕴。

下面是《理想的风筝》一课中孩子与文本“散步式”的对话过程。

师:文中有哪些写刘老师动作的词你觉得新颖而又巧妙的?

(学生找到“撑”“漾”“蹦”等词)

师:仔细读动词所在的句子。从这些词中,你读懂了什么?透过这些细节告诉我们的又是什么?

师:刘老师放风筝时腿脚并不方便,为什么他的脸上还会漾出笑容?

生1:刘老师自己不能奔跑,但是看到自己制作的风筝却能无拘无束地飞翔,他由衷地高兴。

生2:那只风筝寄托着刘老师的理想、志向。虽然自己不能自由行走,但是风筝的自由飞翔会带给刘老师慰藉。

生3:他高兴的是还有这样一些热爱生命、崇尚自由的孩子和他一起,像风筝一样,飞向自己的理想。

师:平常人遇到刘老师这样的境遇,一定会消沉不起,从这漾出的笑容里,你能读懂什么?

生4:他对未来的憧憬,他坚持不懈地追求。

美学散步篇8

关键词:高中语文;散文鉴赏;教学策略;教学有效性

散文的鉴赏与教学是整个文学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教学不再简单的注重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的积累,很多时候学生文化素养与文化品读能力的提升成为整个高中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参考。因此在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积极的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探究,以在学生现有的语文基础之上开展散文鉴赏教学,进而保障学生通过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获得文化知识的综合拓展,并借助语文散文鉴赏课程的学习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文化品读以及鉴赏能力,最终实现语文课程的有效教学以及学生的综合发展,凸显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感受散文创作形式,从散文的整体结构角度指导学生进行文章的品读

散文鉴赏教学的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首先应当从散文的整体结构或者是文章的基本形式入手,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形散神聚是散文的特点之一,就其形散来说,是指散文题材广泛、写作手法多样,同时文章的结构自由、不拘一格。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散文鉴赏时一定要让学生抓住文章这一特点结构,防止学生因为对散文的特征理解不清楚而失去了对散文阅读的兴趣或者是混乱了对散文品读的方向。

以余秋雨先生的《都江堰》这篇散文的鉴赏为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文章的整体结构分三个部分进行结构特点的把握,以指导学生对文章有一个基本的认知。第一部分,教师可以根据文章实际的描述,让学生了解文章以长城为参照物来表现对都江堰独特感悟的基本内容;而第二部分对于都江堰壮丽景色的描绘,教师则可以让学生通过自我的阅读进行体会。最后,在作者抒情阶段,教师可以通过重点的朗读或者是写作背景的介绍来让学生初步的了解文章由堰及人,展现李冰父子精神风采的写作手法。进而通过对文章的整体结构的分部讲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完成了指导学生从形入手感受散文基本结构的教学目标,以为散文的整体鉴赏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二、体味散文的优美语句,借助散文的阅读强化学生对于文章的审美

散文的艺术性和美感往往是通过文章优美的语句来展现出来的,因此在散文鉴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通过文章中的主要段落或者是相关的语句,来强化学生对于文章的审美,进而指导学生在了解文章基本结构后再从文章的语句层面体味散文的独特之处,保障散文鉴赏教学工作的逐步深入以及学生对于散文品读的有效探究。

仍然以余秋雨先生的散文《都江堰》为例,文章对于都江堰与长城的对比描写“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息息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段。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知识贡献。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这部分内容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虽然是寥寥数语,但是通过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已经完全将都江堰节节延伸、灵动自然的特点展露无遗。如果在高中语文散文鉴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这些内容方面来让学生感受散文语言优美的特点,进而充分了解散文的美文之意,则整个散文鉴赏教学的又能够获得深层次的推动。

三、领会散文的情感,保障散文鉴赏教学的深入开展

散文品读的最终目的在于体味散文的内在情感,意境深邃是散文最为重要的一个特点,因此在高中语文散文鉴赏教学的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在前期教学的基础上尝试引导学生对于散文内在情感的挖掘,最终把握住文章的灵魂。在《都江堰》这篇散文的品读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在学生充分了解文章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体会作者通过文章所展现的情感变化。一方面是作者在游览之前简单评述,与作者在游览之后的高度赞美,进而以欲扬先抑的手法表现出来的对都江堰魅力的难以抗拒。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文章的写景来抒发对人的赞美之情,进而感悟余秋雨先生对社会、历史文化内涵进行深刻挖掘的动机。通过对文章深层次背景的挖掘,散文的鉴赏教学才算略有成效,学生对于散文的学习也才初见效果。

高中散文鉴赏的教学对于学生文化知识储备的提升以及文学素养的强化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要保障散文教学的有效时间,同时对散文的鉴赏教学做深入的探究,以从散文的基本形式入手,指导学生进行文章的品读;从散文的优美语句切入,强化学生对于文章的审美;最终再带领学生体味散文表达的情感,以保障散文鉴赏教学的深入开展。从而通过高中语文课程散文鉴赏教学的层层深入,高中阶段的学生对散文知识有一个深入的把握,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也保障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与应用能力方面的综合进步。

参考文献:

美学散步篇9

一个强壮的儿子,背上是一位清瘦的母亲;一位时尚的母亲,背上是一个胖乎乎的儿子,他们慢慢的、稳稳地走在乡间的田塍上,落日的余辉映照着金色的菜花,田里的冬水咕咕的冒泡……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朋友,这不是电视剧,这不是作秀,这是一家三代四口在初春时节在南方的田野散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近十多年来一直保留了这篇我们重庆本土作家莫怀戚的诗意散文《散步》,尽管这篇文章我已经教了五六届学生,但是我一直不敢说我真正的读懂了它——每读一遍,我都在经历一次心灵的洗礼,因为它透显出来的语言美、哲思美,因为它对中华美德的传承,因为它散发的清新淡雅的芬芳,尤其因为它对真性情回归的呼唤……

文章行文思路其实非常简单明了:我劝母亲散步——全家人在田间散步——选择的分歧——消除分歧——我和妻子分别背上了母亲和儿子。如此简单而平凡的小事情,何以打动读者?何以不落俗套?莫怀戚不愧是一名大家,因为他本身的真纯。

首先让我们感到震颤的,是人们熟知而淡漠了的传统美德——尊老爱幼,这个历经几千年而不衰的美丽话题,今天依然还强烈的激荡着良知未泯的人们。面对我们今天这个时常被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思想强烈冲击的社会,看到《今日说法》不厌其烦反复播出呼吁要孝敬老人的案例,碰上托词事情多工作忙没来得及兼顾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的“成功人士”们,我这里真的好想劝他们泡上一壶茶,静心的品读品读《散步》。当然若能够携上自己的爸妈妻儿,也像作者一样,漫步乡间河畔,其乐融融,何其美哉!其实,曾几何时,我们疏忽了父母的安康,孩子的成长,亲友的问候,老家的变迁……莫怀戚先生让我们重拾这枚闪光的珍珠,以它的熠熠光辉洗濯我们曾被蒙蔽的心灵。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就非常赞赏中国人的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说它是“中国文化的精髓”。英国哲学家培根先生也曾说过:“哺育孩子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还说关于这一点,只有中国人做得更好。说实话,就连写到这里时我仍然感慨万千:是什么让我们国人在短短的几十年流失了老祖宗几千年沿袭的珍宝,我们的教育是不是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在抱怨待遇的时候,我们在只注视“优生”的分数的时候,我们在迅速上完课文抓紧时间指导练习的时候,是不是忘记了文选中的人性之美,忽略了作者的良苦用心呢!

当然让我们流连的,还有文章散发出来的清新淡雅的芬芳的语言和富含诗意的景物描写。“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侯很听她的话一样”,毫不矫情的莫先生,如此朴实的语言却显示着他语言的机智,丰富的内涵,的确耐人寻味。我也许算是一个较传统的学究吧,不然怎么就不能接受“父母听我们的话”的说法呢?反复品味之余,似有所获:父母老了,我们肩上的担子重了,我们该接过父母的接力棒了。我们是不是该多陪陪他们,多与他们交流,多关注他们的生活和内心世界了呢!“小家伙突然大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多么富有生活情趣的妙语,多么活泼聪颖的孩子,多么和谐温馨的一家人。像这样互相映衬、饱含情趣、不乏哲思的充满对称美的句子,文章中简直俯拾皆是,让人美不胜收。轻轻的吟咏课文,就如同与作者一道漫步田间,就如同与家人一起流连公园,就如同回到童年“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当然,真人真事真性情再伴以南方初春充满勃勃生机、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这幅画面是不是就自然让人叹为观止了呢?文章第四段“新绿随意地铺着”,“嫩芽也密了”,“冬水也咕咕的起着水泡”,作者看似随意的几笔勾勒,一幅鲜活生动的散步背景图就跃然纸上了。“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生命是什么?结合上下文看,不难发现:生命就是关爱,是呵护,是传承……真的人,真的景,真的情,真的思!自然还有文末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其间和蔼的母亲,聪慧的儿子,贤惠的妻子和孝顺的丈夫,无不流动着和美与真的性情。

美学散步篇10

散文诗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在设计活动前,我先了解诗歌的意境,感受诗歌的美感,分析诗歌语言的特点。设计活动时,我围绕幼儿诗歌学习的形式经验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任务;这首散文诗较长,从便于幼儿理解、记忆的角度出发,我选取了其中的三段“花园里看得到的是……”“花园里看不到的是……”“有一些东西,有时看得到,有时看不到……”作为教学内容;基于幼儿的学习离不开生活经验和亲身感受的特点,我带孩子们走进春天的小花园,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与发现看得见、看不见的东西,并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做好不可或缺的铺垫,以便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从已有经验谈起,逐步从用口头语言表达转换到用文学语言表达。

活动一

目标:

1.在观察和认识春天花园里各种生物的基础上,感受散文诗优美的语句和意境。

2.在欣赏的基础上理解散文诗的结构线索“花园里看得到的是……”“花园里看不到的是……”“有一些东西,有时看得到,有时看不到”以及重复句式“还有……还有……”“这是……这是……”“因为……因为……”。

3.感受散文诗的语言节奏、韵律和美感,初步尝试运用轻重不同的语气、高低不同的语调、快慢不同的语速朗读文学作品的片段,对朗读文学作品产生兴趣。

准备:

1.春天,带领幼儿感受小花园的景色,使幼儿对小花园里的生物产生兴趣,为幼儿理解诗歌内容积累经验。

2.根据散文诗内容设计的PPT课件(图3、4、5、6),班得瑞的《迷雾的森林》(MP3音乐),分别贴有“看得到”和“看不到”文字与图片的两块小黑板(图1、2),幼儿观察花园之后创作的绘画作品。

过程:

一、回顾经验,理解内容

1.引导幼儿观看在花园里拍摄的照片,激发幼儿学习文学作品的兴趣。

师:春天来了,小朋友最喜欢去小花园了,请你们来看看这些照片(播放幼儿在小花园里玩耍的照片),讲一讲我们在小花园里做什么。

2.请幼儿回忆并讲述在小花园里观察到的事物。

师:花园里,看得到的是什么?看不到的是什么?

3.请幼儿将自己在花园里观察时画的作品贴在相应的黑板上(见图1、2),进行分类。

4.启发幼儿进一步思考花园里有时看得到、有时看不到的是什么。

师:花园里,有一些东西,有时看得到,有时看不到,你知道那是什么吗?

(1)教师在音乐背景下朗诵散文诗中的段落。

师:有一些东西,有时看得到,有时看不到……只要它们不动,你就很难看到。因为树叶是小虫的隐身衣,因为草是蚱蜢的隐身衣,因为花是蝴蝶的隐身衣,因为……穿上隐身衣,它们就好像不见了。

(2)引导幼儿理解“隐身衣”的含义。

师:你们知道什么是隐身衣吗?(就是穿上后能让其他人看不到自己的衣服。)

师:为什么我们看不到小虫、蚱蜢和蝴蝶了呢?(穿上树叶、草、花等隐身衣,它们就好像不见了。)

二、欣赏与感受,理解散文诗的语言特点

1.配乐朗诵,让幼儿感受散文诗的节奏和美感。

2.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散文诗的特点。

师:好听吗?你觉得朗诵散文诗和我们平时说话在表情、语气、语调上一样吗?

师:诗句里说了些什么?

师:你喜欢听吗?你最喜欢听哪一段,为什么?

3.引导幼儿再次欣赏散文诗,感受散文诗的语言和句式特点。

三、学习朗读散文诗,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特点

1.播放PPT,将诗句和画面对应起来(如图3、4、5、6),让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句式特点和内容。

2.教师朗诵,幼儿跟念。

教师朗诵时,根据散文诗的画面内容,语气上要有轻重的区别,语调上要有高低的不同,语速可或快或慢,同时还可以加上一些动作。比如,在朗诵“这是树的根,这是草的根,这是还在睡觉的小蝉,这是蚯蚓挖的隧道,这是小蚂蚁的家,这是小蚂蚁的蛋”这一段时,可以轻一点、快一点,还可以加上用手指指向不同地方的动作。

3.幼儿分组朗读散文诗。

幼儿朗读完后,教师对幼儿朗读时的语气、表情、语调要作出恰当的评价,并给予适当的鼓励,以帮助幼儿更好地感受散文诗的特点。

四、再次朗诵散文诗,保持幼儿的文学作品学习兴趣

教师请幼儿挑选散文诗中的一段内容,并在音乐伴奏下为幼儿朗诵这段内容,以激发幼儿进一步学习散文诗的兴趣。

活动二

目标:

1.能较熟练地朗读散文诗,能尝试根据散文诗的节奏、韵律和语句运用不同的语气、语调和语速进行表现,并做出相应的动作和表情。

2.进一步理解散文诗的句式结构,在观察春天花园的基础上学习初步运用文学语言仿编散文诗中的语句。

准备:

1.幼儿已在第一次活动中学习这首散文诗。

2.根据散文诗内容设计的PPT课件(同活动一),班得瑞《迷雾的森林》(MP3音乐),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图画书《花园里有什么》(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过程:

一、复习散文诗,进一步熟悉诗歌的内容、结构和句式

1.复习散文诗的名字。

师:上次活动中,我们学习了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名字叫什么?

2.复习散文诗第一段并尝试仿编。

师:这首散文诗有几段?第一段说的是什么?

(1)出示图3、图4,请部分幼儿上来有表情地朗读第一段“花园里看得到的是……”。朗读完后,对幼儿朗读时的语气、语调、语速以及脸部表情进行点评。

(2)鼓励幼儿将自己看到过或画过的“花园里看得到的东西”以朗诵的语气加到第一段中。

教师朗诵开头“花园里,看得到的是,丁香花、酢浆草、金盏菊……”,以激发幼儿的情感,最后带领幼儿集体收尾:“还有……还有……哎呀,太多了,我说不完啦!”让幼儿感受到仿编的乐趣。

3.复习散文诗第二段。

(1)出示图5、图6,请幼儿集体朗读散文诗的第二段“花园里,看不到的是……”。

在朗读前,教师与幼儿以讨论的方式分析朗读时的情感表达方式,如“念‘这是还在睡觉的小蝉’时,应该轻一点还是响一点?为什么”,从而让幼儿感受语气的轻重带来的不同的听觉感受。

(2)帮助幼儿理解重复的词句“这是……,这是……,这是……”。

4.复习散文诗第三段。

请幼儿集体朗读第三段“有一些东西,有时看得到,有时看不到……”。

二、初步学习创编,感受与理解口头语言和文学语言在表述上的不同

1.请幼儿结合已有经验讲述“真的看不见的是什么”。

师:有些东西是真的看不见的。它们要用耳朵才能听得见,要用鼻子才能闻得到。是什么?(请幼儿结合已有经验进行讲述。)

2.引导并鼓励幼儿用好听的、像诗一样的句子进行表达。

例如,当幼儿说“花的芳香”时,教师先予以肯定,再进一步引导:“花在哪里呢?如果前面再加上‘那就是’,念起来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下,幼儿创编出了“那就是百花丛中花的芳香,那就是大森林里清新的空气”这样的句子。

3.在音乐伴奏下,教师起头念,鼓励幼儿有表情地接着朗读自己创编的句子,感受成功与快乐。

三、介绍图画书《花园里有什么》,激发幼儿朗读散文诗的兴趣

1.出示图画书《花园里有什么》,总结散文诗的特点以及与故事的不同之处。

2.将图画书《花园里有什么》分发给幼儿,请幼儿带回家去看,要求爱惜图书。

评析:

“如何帮助幼儿获得文学作品的形式经验”是许多教师感到比较困惑的问题。特级教师蒋静设计和指导的大班散文诗学习活动“花园里有什么”为教师提供了一些思路。

1.按照幼儿文学形式学经验设计活动目标

散文诗《花园里有什么》的语言简洁而优美,具有多节段的结构特征。教师围绕作品的“句式结构”与“节奏韵律”两个主要形式特征来制定活动目标。同时,在系列活动目标的设计中,教师充分考虑到幼儿诗歌学习经验的发展阶段,层层递进。在第一次活动中,教师将活动目标定位在“感受散文诗的语言节奏、韵律和美感”“理解散文诗的句式与结构”以及“初步运用口头语言表现作品”三个方面。在达成这一目标的基础上,将第二次活动的目标上升到“能尝试根据散文诗中节奏、韵律和语句运用不同的语气、语调和语速进行表现,并做出相应的动作和表情”以及“初步运用文学语言仿编散文诗中的语句”两个方面。

2.根据幼儿文学形式学经验的发展阶段组织活动过程

教师遵循幼儿文学形式学经验的发展阶段,帮助幼儿经历了从感知到理解,进而到运用和创造经验的过程。首先,引导幼儿通过在花园里的实地探索活动,为学习作品做好前期的经验准备。在第一次活动中,先调动幼儿关于“花园里有什么”的感性经验,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并通过欣赏作品让幼儿获得关于作品的完整感受。其次,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句式结构,比如重复句式“还有……还有……”“这是……这是”“因为……因为……”等,以及“看得到的是什么”“看不到的是什么”“有时看得到有时看不到的是什么”“真的看不见的是什么”这四幅画面内容和由这四幅画面串连起来的结构主线。再次,巩固幼儿有关散文诗的语言、句式结构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链接幼儿已有感性经验和获得的文学作品形式经验,使幼儿到达创意仿编的发展阶段。

3.依据幼儿文学形式学经验选择教学策略与方法

这首散文诗本身具有很强的音乐性,教师选择抒情的音乐作为背景能够很好地帮助幼儿感受与理解作品。在教学中,幼儿通过实地探索、画面观察、倾听教师有感情地朗诵和自己朗读等多种方式获得了运用多种感官充分感知和体验作品的节奏和语言形式美的机会。教师根据作品的句式结构这一经验点,提炼出了四幅画面内容,并设计了四个关键问题,为幼儿理解句式结构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同时,教师还提取作品中的句式(如图4),为幼儿掌握作品的句式和后续仿编提供支持。最后,教师适时地运用分组朗读和绘画作品帮助幼儿完成了作品的仿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