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4 02:41:55

美学原理论文

美学原理论文篇1

1.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论文联盟英美文学教学现状调查报告

为进一步了解并反映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教学现状,提高我校英美文学教学质量和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美文学的兴趣,特对本校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2007届大三学生(第一学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总人数为40人,发放问卷40份,收回有效问卷40份。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首先对学生是否喜爱英美文学这门课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30%不喜欢这门课,70%则比较喜欢。不喜欢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教材枯燥乏味、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课堂气氛较沉闷。其次对学习英美文学的意义进行了调查。《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文学课的目标有着明确的说明,即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比较清楚学习英美文学的意义,但也有30%学生认为不清楚。对该门课学习难度大小的调查表明仅有10%学生认为学习难度不大,剩余大部分学生认为难度较大,并指出学后收获甚少。最后学生自答部分显示英美文学学习的最大难题是:学习内容多、内容整体缺乏系统性、主题分散、记忆困难;其次,教材枯燥乏味、课堂气氛较沉闷也是造成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的原因。

调查结果提醒教师,如果学生体验不到英美文学学习带来的乐趣或体验得不够必将削减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必须尽快找到合理而有效的对策。近些年国内学者在英美文学教学改革上做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2.国内英美文学教学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学者主要从五大视角对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现状或改革进行研究,分别为文学批评、教学法、实证研究、跨文化、计算机辅助教学视角。

文学批评理论与英美文学教学。闫玉敏提倡在文学课上将传统的批评方法、形式主义批评方法、心理学批评方法、神话与原型的批评方法等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如何去阅读作品32-36。然而,文章只是将文学批评方法作为文学课的教学内容而不是一种教学理念来提倡。随后出现了一些将文学批评理论作为课堂教学指导理念的文章,如有把读者反应理论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结合起来以增强学生与文学文本之间的互动沟通的,也有从女权主义角度指导英美文学教学以建立一个师生平等、互帮互学的教学模式的。然而这些研究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文学课授课内容庞杂、学生记忆困难的问题。

教学法与英美文学教学。“抛锚”式教学是建构主义教学的一部分,张冰将这一教学模式应用到英美文学教学过程,认为通过教师的“抛锚”,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消化作品,并在作品的情景中把握作者的意图,有利于教师和学生更好得完成教学和学习任务[2]。吕洪灵则注意到独白式教学方式在英美文学课堂中的重要性,提醒教师在强调学生“动”的同时也要看到“静”的重要性,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要一味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积极,也要给学生静下心来思考的时间[3]。

英美文学教学实证研究。2002年,在南京师范大学程爱民等学者的带领下,该课题组对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报告,分析总结了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以及在认识观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师资培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4]。但是该调查报告尚只发现问题,并未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或策略。次年,鲁吉进一步佐证了我国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类课程教学现状不容乐观的状况并得出五点看法,即英语专业学生中真正喜欢英美文学的为数不多、学生对学习英美文学的意义与作用认识不够清楚、学生感到这门课难学、学校对这门课的忽视和教师的教学手段太过单一[5]。

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英美文学教学。刘仪华总结了英美文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四点优势:高效省时,有利于文学能力的培养;丰富的教学活动和乐于互助;逼真理想的语言环境;新增的语言“实用技能”[6]。张显平指出文学语料库的构建与利用是改进英美文学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并提出构建文学语料库应注意文学性、对象性和反馈性三个基本原则[7]。然而,在我国语料库应用于英美文学教学尚处于初步研究阶段,以文学语言基本素材的专业语料库在文学教学中的意义与价值还需要广大外语教学工作者去判别和验证。

跨文化交流与英美文学教学。曾洪伟提出应该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引入比较文学的理念和方法,打破“自闭症”走向开放,跳出英美文化的圈子,从第三者的立场考辨英美文化与其他民族和异质文化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8]。

转贴于论文联盟

综上所述,英美文学教学发展趋势即是逐渐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不断朝跨文化、实证研究、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强调教学论文联盟内容输入的多样性与系统性,也不断注重提高教学输出质量与学生的接收能力。本文针对调查报告突显的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归纳弗莱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及其主要特征,论证该理论对英美文学教学的指导与应用价值。

3.弗莱神话原型批评理论概述

诺思罗普•弗莱是加拿大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和思想家,也是全球最有影响的文学评论家之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其著作《批评的解剖》的问世标志着神话原型批评作为重要的西方现代批评流派之一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弗莱认为文学是远古神话在现代文明社会的延续和发展,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对某个神话故事按不同的形式和模式进行描述,为了更好的理解文学作品,必须从理解神话入手。

“原型”是弗莱神话批评理论的核心概念。原型可以指在历史、文学、宗教或民间故事中反复出现的具有继承能力的象征、意象、母题或主题模式;记叙神祗故事的神话模式是文学作品中最普遍的模式类型。原型是普遍的象征,它们在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并且反复出现,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然而在特定的文学作品中,原型并不容易被识别出来,因为文学作品是“移位的神话”。原始神话和宗教仪式在现代文学作品中按照各种模式移位到各具性格的神祗形象上。对弗莱而言,文学作品之间互相连贯的源泉是“那些在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却反复出现、经过不同程度‘移位’的特定原型[9]。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原型反复在文学作品中出现,因此对原型的每次不同 “移位”是由作者所处的历史时期、作者本身的写作天赋和个性所决定的。弗莱建议从两个不同的层次看待文学文本:叙事结构的直接表现形式,即表层结构和间接表现形式(原型),即深层结构[10]。表层结构可以复杂多变,但原型代表的深层结构却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文学中的原型人物数量也应该是固定、可数的。在文学创作中,人们利用数量相对固定的原型进行创作。

4. 弗莱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对英美文学教学的指导作用

通过梳理、概括弗莱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笔者发现其有三大显著特征,而这三大特征恰好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英美文学课堂上出现的主要问题。

趣味性。调查还显示92.5%的学生希望教师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进行英美文学教学,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听课兴趣,也更方便学生记忆和理解。弗莱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强调神话对理解文学作品的重要性,认为文学就是移位的神话。将英美文学与欧美神话、圣经故事、民间传说等联系起来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全面了解西方文化习俗。

转贴于论文联盟

互文性。弗莱认为原型是文学本身的再现,是传统文本与文本之间一种特定的再生现象。互文性从时间顺序即纵向联系的角度反映出文本与文本之间存在的某种程度的联系。由于文学作品反映人类生活和经验,一些人类共同关注的主论文联盟题如爱情、生命、追寻等无论在哪个时代都会有所体现,作者不可能凭空创造出全新的文字或文学,历史文本对现代文本具有借鉴作用,现代文本总是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借用或改写历史文本,文本与文本之间交织成密集的网,没有孤立存在的文本存在。基于以上观点和调查数据显示的继以讲故事的方式之后将近55%的学生希望教师在课上采用对比和串联的方式进行英美文学教学,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有意从某一主题出发,寻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不同文本让学生进行发散性学习,对比同一主题下不同时代或相同时代不同作家创作手法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甚至对比同一作家相同主题下不同作品的特点,而不是孤立地学习某一个作家的某一部作品。根据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的互文性特征进行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某一特定主题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在对比学习中领悟不同作家的创作风格,还有利于学生加强记忆。

系统性。弗莱理论最显著的特点是他仅仅用一个原型单位就建起了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原型纵横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让人不仅从纵向角度看到同一文明下不同文本间存在的互文性,还从不同文明、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作品间找到相似与相异之处,即横向联系。例如,关于人类诞生的神话或传说,对比中国、印度、英美等国我们既可以找到不同点也可以找到相似点。教师在英美文学课堂上有意识地将英美文化与其他异质文化联系起来进行对比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避免英语专业学生把目光局限在英美文学上而忽视本国或其他国家的优秀作品。

美学原理论文篇2

【关键词】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翻译学;翻译美学

一、 主要内容

《翻译美学导论》中运用现代美学的基本原理透视翻译的运做机制,讨论翻译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翻译的审美客体与主体、翻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审美心理结构和认知图式、对翻译的指导作用以及审美再现的一般规律。全书分为四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是本书的重点。

作者首先简要介绍了审美客体的定义及形式系统和非形式系统,认为翻译审美客体应该具有高层次的语感,“所谓审美客体,是指具有审美价值,因而能满足人的某种审美需要的审美客体。译文必须符合达意的基本范围和修辞的基本规范。”当翻译美感渗透并作用于翻译实践,译文肯定会因形形的美感而发生变化。翻译美学把翻译审美活动涉及的对象称之为审美客体。“审美客体”作者定义为“人的审美行为所涉及的客观事物”。审美客体的审美品质由哪些因素构成?或者,审美客体美在何处?作者把审美客体的审美构成分为两个系统,即“形式系统”和“非形式系统”,他指出“这两个系统中存在的一切形态美都是我们的审美对象”。作者在借鉴传统译论的美学的基础上,用更加浅易的方式,来定义审美客体的审美构成,那就是审美客体美在内在和外在的有机结合上,换句话说翻译的美包括内在美和外在美。对于诗歌来讲,外在美包括节奏、押韵、用词、诗行的布局安排等;内在美包括意义、思想、感情、意境等。这种两分法巧妙地把文学翻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结合起来,能够反映审美对象的全貌。同时也使传统译论的美学渊源得到了认识、分析和细致的梳理,并成为翻译美学理论纲要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将传统译论中一些有价值的命题,如意与象、神与形、意境、风格等命题被保留、提炼出来,在当代翻译美学理论中得到了更为科学的阐发。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中作者通过以下翻译审美活动图式来说明翻译由SL(原语)转化到TL(译语或目的语)的审美体现过程。

简图如下:

作者在本书中将翻译看作分解原语SL文本及其审美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分为:观赏―品味―领悟―再现。观赏借助感知的观览为目标,意求达到文学美的第一层――声色之美。品味借助想象获得SL意象为目标,审美集中于文学美的第二层――意象之美。领悟借助理解SL的艺术意蕴为目标,审美集中于作品潜隐的理性内涵,再现借助内模仿,即模仿SL二个层级的文学美,是不可缺少的终端审美环节。翻译中的词语修饰是至关重要的,文辞之美是翻译审美再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决于译者本人的才情和语言功底。从美学语言学的角度看,审美意识主宰译文的质量,翻译分析必须重概念、判断与推理,语言表达必须灵活切意,还必须关注语篇美及谋篇的逻辑美;把握原语意义,进入到TL的审美表达,在达意、约定、传情和审美传感上达到清楚原则(Clarity Principle)、简明经济原则(Economy Principle)、表达原则( Expressivity Principle)及谋篇逻辑美原则( Entire Logic Beauty Principle)的要求,才能使翻译得到最好的审美体现效果。(刘宓庆,2005)翻译行为的目标是双语间意义的对应转换,因此,把握住SL意义,达意就成为翻译审美活动至关紧要的第一步,从基础阶段审美原则的视角来看,达意力求达至的目标是准确和适宜。“约定俗成”是相当重要的语言功能原则,作者强调基础层级翻译审美的时尚性、适应性和专业性,即行文要有时代感,TL的行文风格特征和总体风貌应与SL相适应,应广泛使用专业术语,一般以权威的专业词典或书刊为依据,行文组织完全服从于陈述专业问题,从技术上和逻辑上考虑,专业性文献的句式尽可能保留原语的句式一贯性特征。

作者系统地对“翻译艺术创造的基础层级”及“翻译艺术创造的综合层级”作了介绍,并分析文学审美的特性。作者认为“才情”是文学翻译的关键,特别是“情”,只有培养自己的情感、情志、情思才能翻译出优秀的译文。在第七章中,花费大量笔墨分析了翻译基础层级的审美原则。作者对科技翻译进行了评析。在常人看来是严肃正经、不苟言笑的科技文章在作者眼华也具有潜词上的“借”、“传”、“破”三种美学境界和造句上的“逻辑美”、“人性美”、“练达美”等三种美学特质。第八章则针对文学翻译过程美的转换和挽留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翻译方法。通过大量译文对比,有的放矢地探讨了英汉翻译中的美学问题。认为译者要“识汉语之美”、“识逻辑之美”、“识英语之美”、“识英语形合之美”,译者的“审美意识主宰译文的质量”。 第九章则是分析了六种不同的文体类型,从功能价值出发有的放矢地针对各个提出了“模仿”说和相对相融的审美原则。第十章介绍了西方的一些美学译论的经典理论,并提出了“本位观照,外位参照”的研究原则,立足自己的文化土壤,充分挖掘中国古典文艺美学思想,研究其对翻译的启示。

二、理论特色和地位

作为一部系统研究翻译美学的译论专著,该书确有很多长处值得后来者学习借鉴。读完这本著作,笔者深感受益匪浅。以下笔者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摘取要点一一评述。

1、理论创新视点鲜明

刘宓庆教授在其《翻译美学导论》一书的“结语”中种指出“本书是一本导论,因此本章中提出的针对性和相关性各点是一个提示、一种引导,学习者可以参考,幸无受此框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在理论探索方面有颇多令人耳目一新之处。

传统中国译论理论研究零散,缺乏统一的范畴和术语体系,缺乏严密论证和分析,侧重于经验的阐发和直观推论,因而表现为印象式和感悟式。总的说来就是理论上缺乏系统性,方法上缺乏科学性。西方译论用严谨的概念和范畴、条分缕析的分析方法将科学观念引入翻译研究,体现了理论性和科学性。作者克服了传统译论的不足,吸收了西方译论的研究和论证方法,条分缕析,走上了系统化、科学化的研究道路。在当代翻译美学方法论上有了很大改进,比如从对翻译审美客体的研究中就可以看到这种研究方法的进步。以往对翻译审美客体的分析和论述过于概括,诸如神韵、风骨、气势等论述非常模糊当代翻译美学对原文的字、词、句、篇、意象、意境等从微观的方面进行了具体客观的语言描述。作者对审美客体原文和译文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做了细致的分析,指出:形式层包括音位层、词层和句子层;内容层的分析包括所指意义、实用意义以及语言的内部意义。这种研究和论述方法结合了文体学、修辞学、语义学和词汇学的研究成果,使翻译美学理论研究具有包容性、系统性和科学性。作者还从形式系统和非形式系统两方面来分析翻译审美客体的审美构成,这些研究深化了对翻译审美客体的认识,研究和论述方法更为客观、系统和科学。

2、例证新颖、分析精辟

该书被定位于“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教材”,因此不同于一般本科生英语翻译教材那样很少涉及翻译理论,相反,理论在本书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并如前所述,作者在理论探索方面有很多独到见解和突破。然而,作者并没有像一些翻译理论著作那样孤立地宣讲理论,而是将理论阐述与例证紧密结合在一起,并在理论演绎上颇多新颖之处。首先,译例都充满“美感”是其例证的一大特色。请看下例:

原文: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刘宓庆教授的译文是:

I am a cloud in the sky,

Like a shadow in your heart passing by.

Don't be surprised,

Or too elated:

In an instant it will vanish in a sign.

We meet on the sea of dark night,

You on your way, and mine out of sight.

Remember if you will,

Or, better still, forget

This encounter and the exchangeing light.(刘宓庆,2005)

译文在原诗的基础上押上了对应的脚韵,做到了音美的统一,而且在格式上也保证了神似。类似译例在书中比比皆是,例例精彩,它们或含“音美”、“词美”、“句美”可谓“美不胜收”,读起来趣味盈然,令人不忍释卷。 刘教授不仅为读者提供了充满“美感”的译例,而目还通过对比,对原文中的各种“美”在不同译文中的具体再现结果进行准确而又令人信服的分析与鉴赏,真正引导读者去发现,去欣赏英汉两种语言中不同的“美”。如在谈到汉英翻译过程中“翻译审美意识系统探讨”时,作者以《老子》中的“知不知上”一段文字的五个翻译版本为例,谈到在艺术鉴赏中摆脱物质性的、外在的“情感语言”通过美学的角度进行鉴赏、品味、对比、分析,使读者充分领略了原作和译文的美学价值。

美学原理论文篇3

关键词: 翻译 美学 翻译美学

1.引言

翻译是寻求两种语言文本之间对等关系的过程,在这一转换过程中体现了翻译的创造性,而一切创造性的东西都有美的特征和内涵。美学是研究自然界、社会和艺术领域中美的一般规律和原则的科学。语言艺术的美也是美学的研究对象之一。而翻译是关于语言的学问,所以翻译和美学之间有必然的联系。翻译理论家罗新璋就曾经提出,“美需要创造,译作之美需要翻译家进行艺术创造”。可见翻译美学不是“翻译+美学”的简单连接。“翻译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翻译中的审美客体(原文、译文),翻译中的审美主体(译者、读者),翻译中的审美活动,翻译中的审美判断、审美欣赏、审美标准以及翻译过程中富有创造性的审美再现等等” (毛荣贵,2005)。

2.历史性角度看翻译和美学

中国的传统译论始于东汉的佛经翻译。刘宓庆先生指出:“翻译理论与文艺美学的结合,也是我国传统翻译理论的基本特征。”毛荣贵先生也承认:“中国传统译论的理论基础就是美学。”例如,支谦的“美言不信,信言不美”;“美与信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始终是我国古典译论的基本议题”(刘宓庆,2005)。我国译经鼎盛期的代表人物是玄奘。他提出的原则是“求真喻俗”,既要追求准确通顺,又要通俗易懂。他的理论还是“如何保证内容真与形式美的问题”(刘宓庆,2005)。但是传统译论有其限性:“我国传统译论所体现的思维模式固然有利于从宏观(认识论、伦理学、和美学三者统一)的角度体察美的翻译艺术,但也有内在缺点:它是直觉地、综合地从总体上考察美的译品,虽然抽象地反映了美的翻译艺术,却没有对其中因素和复杂关系做多边探求和立体探讨”(毛荣贵,2005)。

中国近代翻译事业的开拓者严复以翻译西方政治经济和科技著作为主,他在《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提出了“信、达、雅”三原则,明确将它们定为翻译标准。他说:“译事三难:信、达、雅。”第三段谈的是“雅”,这是严复理论的主要特征。 他认为翻译应该用典雅的文字才能达意,而在意义和表达有矛盾时,不得不“抑义就词”,求“尔雅”。从美学上说,其理论力量就在于它比较准确地概括了翻译的审美标准和价值观,对翻译的艺术特征做了提纲挈领的美学描写。(毛荣贵,2005)严复的翻译标准对我国译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客观上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成为翻译史上突出翻译标准的第一人。

3.翻译美学

现代中国,茅盾强调“神韵”;郭沫若指出“风韵译”,基本上是相同的意思,都对翻译美学作出了贡献。50年代,傅雷“重神似不重形似”的主张,其突出的内容就是强调翻译决不可按字面硬搬,而必须保持原作的精神和美感,使翻译理论和传统美学相结合,为严复的“三难”说做出了重要补充,成为我国当代翻译理论研究的一个新的突破。

钱钟书先生提出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是“化境”。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言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如《管锥编》中64页民众示威口号:

One two three four We don't want the war!

Five six seven eightWe don't want the state!

钱译为:“一二三四,战争停止!五六七八,政府倒塌!”不光“义”美,而且“音”美。“四”和“止”,“八”和“塌”韵母分别相同,句子押韵,容易上口。如果译为“一二三四,我们不要战争!五六七八,我们不要政府!”,意思很明了,但是没有“音”美,作为口号来说不响亮。

这些翻译理论都是希望译著读者在读到译著的时候能得到原文读者读到原文时的感觉,并且强调艺术性。但是这些理论也有其局限性:“1)传统译论对翻译的过程研究不够,对翻译中出现的具体问题重视不足。 2)由于传统翻译标准抽象、概括,但也含糊的特点,在具体评价和衡量译文时可操作性不强。 3)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和翻译所涉及的学科不发达,造成了传统理论的缺乏系统性”。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过去的翻译理论目的不太明确,研究对象比较单一,仅限于对翻译活动本身进行研究,如翻译的技巧、困难、解决方法、评价译文的标准等等,翻译理论方面的专著也很少”(胡德香,1998)。

对于翻译美学研究,刘宓庆也有独到之处,提出了翻译的美学标准,核心问题是:“必须树立辩证观、整体观。必须建立翻译审美标准的‘相对性、时代性、社会性、依附性’。”毛荣贵在《翻译美学》中提出,“美学是一种治学境界,在发现美的入微观察中,我们品尝翻译学习之至乐;美学是一种逻辑思辩,再认识美的条分缕析中,我们提高东西原文的能力;美学是一种行文谋略,在创造美的旬月踟蹰中,译者赋予译笔灵秀的文采;美学是一种学术态度,再崇尚美的快乐追求中,译者培育求真务实的译风。”他把文化翻译活动中的“审美价值――价值发现――审美创造”的价值理论,即译者主体应从语感或表象中去发现或挖掘那些能起“画龙点睛”的美感要素,并予以艺术再现或表现(曾利沙,2006)。

4.结论

翻译时为了实现和美学的统一,只有通过对基本美感心理的综合把握,才能使译作更具美感因素,也符合读者的审美心理和情趣,译作才更有审美价值。作为译作不但要将文本的内容、背景、美感因素完整地表现出来,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到译文的环境和译者当时文化价值、道德价值、审美情趣等方面,否则,即使把文本的内容、思想真正地再现,也难为读者所接受。翻译需要美学范畴作指示,体现在翻译过程的始终。只有在美学价值观下的翻译,才能实现语际翻译的信息与价值的完整传递,也是最高层次的翻译。

参考文献:

[1]毛荣贵.翻译美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2]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中国出版集团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3]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

[4]刘宓庆.翻译与语言哲学.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年第10期.

[5]曾利沙.论《翻译美学》的理论于方法论特征―从审美意识看文学翻译的译者主体性.上海翻译,2006年No.3.

[6]孙腊枝.论翻译的美学原则.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7]胡德香.论中国翻译理论研究特色.中国翻译,1998年第4期.

美学原理论文篇4

论文关键词:古代文学;政教之论;审美原则;维面;阐说

政教批评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基本批评观念与批评理论之一。它是指在开展文学批评时,批评主体从儒家教化及其审美原则的角度对作家作品所进行的理论批评。在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政教批评有其源远流长的承传发展线索,从一个视角映现出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特色,具有独特的观照意义。本文对我国古代文学批评中的政教审美原则论予以考察。

一、诗歌理论批评对政教审美原则论的阐说

我国古典诗学的政教审美原则论发端于春秋时期。孔子是最早提出中和审美原则的理论家,其《论语·八佾》云:“《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从儒家中庸思想原则出发,认为《关雎》一诗在艺术表现上秉持了适度把握的原则,具有哀乐相谐的中和之美。其《论语·子路》又云;“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孔子对中和的原则从理论上予以阐说,他将士人中偏于两极之人称为“狂者”和“狷者”,认为他们的言行都是不合中和之旨的,是与一般人的行为准则所不合的。左丘明《左传·昭公三十一年》云:“《春秋》之称,微而显,婉而辨,上之人能使昭明。善人劝焉,淫人惧焉,是以君子贵之。”左丘明推扬《春秋》在表现方式上微婉合度,含蓄而深寓旨意,认为它较好地起到了劝善惩恶的社会功能。孔子、左丘明对微婉合度的中和原则的倡导与论说,成为后世文学政教审美原则论之滥觞。

汉魏六朝时期,是我国古典诗学政教审美原则论进一步凸显的时期。此时,对诗学政教审美原则的论说主要体现在司马迁、扬雄、《毛诗序》作者、刘勰等人的论说中。司马迁《史记·屈原传》云:“《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习舾司马迁承继孔子以来的中和审美原则论,论断《诗经》的主要篇什合乎中和之旨,他一反时人对屈原《离骚》露才扬己的指责,认为《离骚》怨而不露,诽而不乱,是合乎儒家中庸思想原则的。之后,扬雄《法言》提出:。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晚年的扬雄对自己早年致力于创作大赋深表后悔,他曾道。雕虫小技壮夫不为”,扬雄在经过创作的长时间历练和反思后,他晚年崇尚华丽而合乎典则的。诗人之赋”,对过度渲染、一味追求夸饰的。辞人之赋”不以为然,体现出自觉地以中和审美原则指导文学创作的自律性。南朝时,刘勰《文心雕龙》多方面论说到文学批评的政教审美原则。如:《宗经》篇云:。《诗》主言志,诂训同《书》,摘风裁兴,藻辞谲喻,温柔在诵,故最附深衷矣。”刘勰将温柔敦厚视为诗歌言说人的心志最本质的风格特征与审美要求,他界定具有。温柔”审美特质的作品是最容易感人至深的。《明诗》篇又云:。诗者,持也,持人情性;三百之蔽,义归‘无邪’,持之为训,有符焉尔。。刘勰进一步强调诗歌要温柔敦厚、持人情性,他将孔子等人以来所倡导的中和批评准则倡扬了开来。

唐代,对诗学政教审美原则的阐说主要体现在孔颖达、刘蛲、徐衍等人的言论中。孔颖达《礼记·经解》云:。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情性和柔。《诗》依违讽谏,不指切事情;故云温柔敦厚是《诗》教也。”ZS]船孔颖达进一步提出。诗教”的论题。他认为,《诗》、《书》等作为。六艺”各有所教,其教化也各有特点,其中,诗教乃。六艺”教化之首,在发挥教化功能中具有突出的作用和地位。孔颖达将。诗教”的最基本精神与特征概括为。温柔敦厚”,这从内在质性上对诗教的本质予以了界定,从此,汉代以来人们所常言的。温柔敦厚”作为诗教的核心观念之一,一直影响到历代文论家对作家作品的批评。孔颖达对。温柔敦厚”作为《诗》教之义的解说,在古典诗学政教之论史上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之后,刘蛲《取士先德行而后才艺疏》云:。昔之采诗,以观风俗。咏《卷耳》则忠臣善,诵《蓼莪》而孝子悲。温良敦厚,诗教也。岂主于淫文哉!

刘蛲和孔颖达一样,也肯定。温良敦厚”是诗教的基本特征他明确反对过度的、违背中和原则的。淫文”。晚唐,徐衍《要式》云,。美颂不可情奢,情奢则轻浮见矣;讽刺不可怒张,怒张则筋骨露矣。”针对。美颂”容易辞不符实的状况徐衍强调要反对过于感情用事,避免轻浮不实;针对“讽刺”容易直露的情况,他又提出反对一味叫嚣怒张的做法,认为这容易使诗作筋骨尽露,缺少感人的意味。

宋代,邵雍、王安石、魏泰、黄庭坚、韩驹等人对诗学政教审美原则都有所论说,他们将政教审美原则较广泛地推扬了开来。邵雍《答傅钦之》对诗歌的审美表现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即。恶则哀之,哀而不伤;善则乐之,乐而不淫,邵雍将孔子以来。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话题具体联系善恶观念阐说发挥了开来。王安石《诗义序》提出了。《诗》上通乎道德,下止于礼义”的论断,对《毛诗序》中的。止乎礼义”之论予以了重倡。魏泰《临汉隐居诗话》强调。诗主优柔感讽,不在逞豪放而致怒张也。"黄庭坚也对中和审美原则予以过阐发,他反对。强谏争于廷,怨仇诟于道,怒邻骂坐之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的创作旨向和路径,认为这是“失诗之旨”的做法,此论从一个侧面道出了诗歌创作要持人性情的主张。韩驹《陵阳室中语》则云:。诗言志,当先正其心志,心志正,则道德仁义之语、高雅淳厚之义自具。三百篇中有美有刺,所谓‘思无邪’也。先具此质,却论工拙。”韩驹较早将诗作的社会功用与创作主体心志的邪正联系起来立论。他提出,要想让诗作具有美刺之义,合乎儒家。思无邪”的原则,首先必须要让创作主体。正其心志”,如果主体惰性淳厚,志向纯正,那么,诗作自然便会呈现出中和的审美特征。

元代,对诗学政教审美原则的阐说主要体现在虞集、傅若金两人的论说中。虞集《郑氏毛诗序》认为诗歌可以。变化”人的。气质,涵养”人的。德性”,。所谓‘温柔敦厚’之教,习与性成,庶几学诗之道也”虞集把。温柔敦厚”的艺术原则放置到了诗歌审美表现的首位。傅若金《诗法正论》云:先生日:夫子删诗,列于六经,谓其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推之从政专对而无不可也。其所关亦大哉!若作者能以‘思无邪’而不堕不动声色奇怪之失,则固圣人所不弃也。傅若金在孔子所倡。兴观群怨”说的基础上,继续将心思无邪”定位为诗歌思想旨向和艺术表现的准则,其批评观念体现出过度的保守性。傅若金极力主张诗歌创作要有益于教化,要符合以比兴言说的传统,要吻合中和的审美原则,要得情性之正。他在这段不长篇幅的论说中,将儒家诗学政教批评的原则都端了出来。

明代,在对诗学政教审美原则的阐说方面,杨慎,胡震亨、王祚、陈子龙等人对。温柔敦厚”、。发乎情,止乎礼义”的中和审美原则也予以了高标。如:杨慎《选诗外编序》批评魏晋以来不少诗作,。详其旨趣,究其体裁,世代相沿,风流日下。填括音节,渐成律体。盖缘情绮靡之说胜,而温柔敦厚之意荒矣。”胡震亨《唐音癸签》云:。诗家虽刺讥中要带一分含蓄,庶不失忠厚之旨。”“王祚《学诗斋诗记》云:。诗以理情性,是故圣人有优柔敦厚之教焉。求止乎礼义之中而不失其所感之正,情性之道,斯得矣。”陈子龙《皇明诗选序》云:。诗由人心生也,发于哀乐,而止于礼义,故王者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一些诗论家对诗学政教审美原则展开了理论探讨。如:谭浚《说诗序》具体地对中和艺术表现的内涵展开阐说,他认为,诗的最大功用在于养人性情,由养”到“中”,再由“中”到。和”,他批评。躁者肆而不遏,倨者疏而不缩,濡者咩而不谐,杀者竭而不泽,微者匿而不显。此词逐文变,匪所养也”;认为只有。君子”才能够。喜平则无乐,怒平则无恶,思平则无虑,悲平则无怨,恐平则无畏。”谭浚实际上旨在提倡一种不露声色、悲喜深寓的艺术欣赏与感受观,其论显见深受传统儒家思想观念的沾溉与局圃。又:王直《诗辨》认为孔子删诗,。十去其九”,则。其存者必合圣人之度,皆吟咏情性,涵畅道德者也”.其温厚和平之气,皆能感发人之善心者可知矣。王直之论,亦体现出对。温厚和平”创作取向的痴迷。

清代,人们对诗学政教审美原则探讨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两个维面:一是对温柔敦厚诗教原则的标树;二是从人的性情、品格论说温柔敦厚诗教原则的根源。在第一个维面,冯班、魏禧、徐乾学、田雯、田同之、吴雷发、翁方纲、方薰、潘德舆、何绍基等人作出了论说。如;冯班以“恩无邪”来概括诗歌的思想旨向,其《钝吟杂录》云:“诗者,讽刺之言也,凭理而发,怨诽者不乱,好色者不淫,故日思无邪。”魏漕《魏叔子文集》云:“诗之为道,主于温厚和平,此不恶之谓也;此于礼义,此严之谓也。”徐乾学《十种唐诗选序》云:“诗之为教,主于温柔敦厚,……惟恐稍涉凌厉,有乖温柔敦厚之旨田同之《西圃诗说》云:“不微不婉,径情直发,不可为诗。一览而尽,言外无余,不可为诗。吴雷发《说诗菅蒯》云:“诗须得言外意,其中含蕴无穷,乃合风人之旨。”

翁方纲《渔洋诗髓论》云:“诗者忠孝而已矣,温柔敦厚而已矣,性情之事也。”潘德舆《养一斋诗话》云:“凡作讥讽诗,尤要蕴藉;发露尖颖,皆非诗人敦厚之教。”何绍基《题冯鲁川I小像册论诗》云:“温柔敦厚,诗教也等等。在第二个维面,赵执信、沈德潜、李重华、纪昀、焦循等人则作出了论说。赵执信《沈东田诗集序》云:“诗之教温柔敦厚,盖必人之天性近之,而后沐浴风雅,扬挖比兴,咀其精英而挹其芳润,庶几有得,非苟然也。赵执信论断“温柔敦厚”的诗教是与人的“天性”有着紧密联系的,是人敦厚性情的体现。沈德潜《施觉庵考功诗序》云:“诗之为道也,以微言通讽谕,大要援此譬彼,优游婉顺,无放情竭论,而人裴徊自得于意言之余。《三百》以来,代有升降,旨归则一。惟夫后之为诗者,哀必欲涕,喜必欲狂,豪则放纵,而戚若有亡,粗厉之气胜,而忠厚之道衰。其与诗教日以慎矣。”沈德潜是诗教的忠实提倡者和维护者,他在清代中期统治者崇盛文道的历史背景下,强调诗歌创作要走微言大义之路,“优游婉顺”,以陶冶人的情性为本。他反对非中和的创作路径,认为在对个性的偏扬中温柔敦厚之道会走向衰落,诗教会日渐式微。李重华《贞一斋诗说》云:“今既藉风雅一道,自附立言,则美刺二端,断不得轻易著手。大致陶冶性灵为先,果得性灵和粹,即间有美刺,定能敦厚温柔,不谬古人宗指,否则于已既导欲增悲,于世必指斥招尤,或谀人求悦,取戾自不小也。”纪昀将人品与诗格紧密联系起来加以阐说,认为人品与诗格是成正比的。他认为,李、杜相较,“忠爱悱恻,温柔敦厚”的性情和气质是杜甫让后人广泛接受和推扬的主要原因。焦循《毛诗郑氏笺》云:“夫诗,温柔敦厚者也。不质直言之,而比兴言之;不言理,言情;不务胜人而务感人。自理道之说起,人各挟其是非,以逞其血气,激浊扬清,本非谬戾,而言不本于性情,则听者厌倦。焦循明确将诗的本质属性界定为“温柔敦厚”,他具体从表现方式和艺术内容两方面立论,在表现方式上,强调要以“比兴”言说,委婉曲致,引人回味;在艺术内容上,则肯定“不言理”而“言情”,不追求超过人而追求感动人。

二、词学理论批评对政教审美原则论的阐说

我国古典词学理论批评对政教审美原则论的阐说相对于古典诗学而言数量是很少的,主要体现在清人的一些词学论评中。清代,对词学政教审美原则论予以过阐说的词论家主要有田同之、尤侗、彭孙通、蒋敦复、刘熙载等人。他们主要围绕诗词同道,词的创作旨向要人乎雅正、合于风雅之义来展开其论说。田同之《西圃词说》云:“王元美论词云:‘宁为大雅罪人’予以为不然。文人之才何所不寓,大抵比物流连。寄托居多。《国风》、《雅》、《颂》,同扶名教,即宋玉赋美人亦犹主文谲谏之义,良以端之不得,故长言咏叹,随指以托兴焉。必欲以柳屯田之兰心蕙性,枕言下等言语,不几风雅扫地乎?田同之针对明人王世贞论词所大胆吐露的欲为风雅罪人的言论展开论说。他认为,风雅谲谏在我国古代是具有悠久传统的,《诗经》中的“风”、“雅”、“颂”有功于名教自不必说,就连宋玉这样的才子,也以“美人”之喻托言谲谏之义,较好地将文人之才性与传统政教的要求结合在了一起。

但像柳永这样的词人则创作旨向相反,从创作主体而言,他具有灵心妙舌,但遗憾的是其出语猥俗,不合风雅之义,他将作词之道领向了脱轨风雅的道路。尤侗《<梅村词>序》亦云:“词在季盂之间,虽不多作,要皆合于国风好色、小雅怨诽之致,故予尝谓先生之诗可谓词,词可为曲。尤侗在论评吴伟业词作时,对词作的旨向明确提出了合于风雅之义的要求。此论在我国古代词论史上是较早从正面阐说政教之求的言论。彭孙通彭孙通《旷庵词序》云:“历观古今诸词,其以景语胜者,必芊绵而温丽者也;其以情语胜者,必淫艳而佻巧者也。情景合则婉约而不失之淫,情景离则儇浅而或流于荡,如温、韦、二李、少游、美成诸家,率皆以旅至之景,写哀怨之情,称美一时,流声千载。黄九、柳七,一涉儇薄,犹未免于淳朴变浇风之讥,他尚何论哉!……不知填词之道,以雅正为宗,不能冶淫为诲,譬犹声之有雅正,色之有尹邢,雅俗顿殊,天人自别,政非徒于闺檐巾帼之余,一味儇俏无赖,遂窃窃光草兰苓之目也。”彭孙通从词的创作对情景运用的角度来详细展开论说,认为词与诗一样,也有“以景语胜”和“以情语胜”两种艺术表现的偏重,相对来说,“以情语胜”更容易流于不合风雅之义的艺术表现情态中。同时,词作艺术表现也有情景交融和情景相离两种审美表现的不同情态,相对而言,情景相离容易使词作流于浅俗浮荡的艺术情味中。为此,他将宋代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词人词作划分为了两类,对黄庭坚、柳永词作予以了讥斥。彭孙通最后归结“填词之道”应以“雅正为宗”,在创作旨向的人乎雅正中尽辨“雅”与“俗”的内在本质不同。彭孙通此论体现出深受宋人执着辨分雅俗与贯通雅俗的影响,在古典词学政教审美原则论中是甚具典型意义的。蒋敦复《芬陀利室词话》提出:“词原于诗,即小小咏物,亦贵得风人比兴之旨。唐、五代、宋人词,不甚咏物,南渡诸公有之,皆有寄托。蒋敦复和彭孙通一样,也从正面提出了词作要有“风人比兴”之义的要求,强调要在对事物凡俗和日常生活的吟咏中,体现出深致的寄托。他称扬南宋词人大都能于物有寄,继承发展了我国古代以来的“风人比兴”传统。刘熙载《艺概·词曲概》云:“词莫要于有关系。

张元干仲宗因胡邦衡谪新州,作《贺新郎》送之,坐是除名,然身虽黜而义不可没也。张孝祥安国于建康留守席上赋《六州歌头》,致感重臣罢席。然则词之兴观群怨,岂下于诗哉!”刘熙载也通过例说张元干、张孝祥二人词作,阐说出诗词同道之理和词作艺术表现亦具有“兴”、“观”、“群、“怨”的效果。他在词的创作旨向上是明确持论有丰厚社会现实内涵的。

三、散文理论批评对政教审美原则论的阐说

我国古典散文理论批评对政教审美原则论的阐说是与诗学理论批评紧密相联的,两者相互纽结。从先秦两汉至魏晋南北朝,人们的文学观念由诗文同体到逐渐异途,形成各异的文体批评观念。因此,在这一长段的历史时期中,我国古典散文政教之论并未开拓出多少独立发展的空间,其政教审美原则论是与诗学政教审美原则论交融在一起的。其论说也主要体现在孔子、左丘明、司马迁、扬雄、《毛诗序》作者、刘勰等人的言论中,我们不作复述。

唐代,对散文政教审美原则的阐说主要体现在王通、李华、柳冕、崔元翰等人的言论中。王通在《中说》中对南朝许多有成就的作家如谢灵运、鲍照、江淹、吴筠、谢庄、王融、徐陵、庾信、谢胱、江总等人都指斥其不足,如云:“谢灵运小人哉,其文傲,君子则谨;沈休文小人哉,其文冶,君子则典;鲍照、江淹,古之狷者也,其文急以怨;吴筠、孔洼,古之狂者也,其文怪以怒;谢庄、王融,古之纤人也,其文碎;徐陵、庾信,古之夸人也,其文诞。”王通推尚的只有颜延之、王俭、任防少数几人,其云:“子谓颜延之、王俭、任防有君子之心焉,其文约以则。”对颜延之等人简约典则的文风表现出倾赏之意。王通之论表现出平和中正的文学趣味,当然也同时体现出了其较为狭隘的文学审美观。之后,李华《赠礼部尚书清河孝公崔沔集序》云:“文章本乎作者而哀乐系乎时。本乎作者,六经之志也。系乎时者,乐文武而哀幽厉也。立身扬言,有国有家,化人成俗,安危存亡,于是乎观之。……夫子之文章,偃商传焉。偃商殁而孔及盂柯作,盖六经之遗也。屈平宋玉哀而伤,靡而不返,六经之道遁矣。”。李华认为,文章的写作因缘来自两个方面:从内在而言,是缘于创作主体的“六经之志”;从外在而言,则是缘于人的思想感情受到外界事物的触动。他批评屈原、宋玉违背了儒家传统的中和艺术表现原则,致使六经之义在他们的创作中消失得无影无踪。柳冕《与徐给事论文书》亦云:“盖文有余而质不足则流,才有余而雅不足则荡;流荡不返,使人有淫丽之心,此文之病也。”

柳冕从“文”与“质”、“才”与“雅”这两对对立统一的要素范畴来论说为文的创作取向和风格,他反对骋才逐文的创作追求,认为这会导致文章风格的华靡浮荡,此乃为文之大忌。柳冕在这里实际上从文章风格形成的要素上探讨了如何合乎中和创作旨向的问题。崔元翰《与常州独孤使君书》又云:

美学原理论文篇5

严格地说,以上四种美学模式还称不上理论意义上的模式,但却可以够得上成为中国美学的四大基点,这是20世纪前期中国美学的四大基点。以后的美学可以说都是在某一基点上,或以某一基点为主兼容他点而变异、高扬、展开。这四大基点,哪一点得到发展,是与中国现代性的整体演进相关联的。中国现代性的革命性高扬,十月革命后的苏联模式漫进中国,提高了社会学模式的政治性一方面,以文学艺术为主体的美感形式成了“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美学的政治化和政治的美学化成了从延安到北京、从建国到的主要美学形式。当这样一种在政治中心推动下的美学形势于1950年代起从文化整体推进到学理的时候,美学的复杂性又使之产生了新的一花四叶的效果。在新的历史-文化条件下,美学的学理研究必须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马列主义使美学的学理原点成了美的本质问题,美学对马列原理的运思框架进行了最大的穷尽,形成了美的本质的四派:美是客观的,美是主观的,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在这一花(美学)四叶(本质四派)中,犯了理论“错误”的是主观派,取得了创新成就的是社会派。主观派把审理美现象学错认为美的本体论,一旦成为本体论,就变成可恶的唯心论。历史和理论地讲,主观派一方面来自朱光潜模式,但在新的思维结构中,这种模式由美即美感的审美现象学精粹,变形为美是主观的本体论命题,这一命题形式是在新的思维结构必然要产生而又必然要加以否定的。社会派从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把美学基点从辩证唯物主义转移到历史唯物主义,在1960年代通过马克思《1844年手稿》的支持,在1980年代在《手稿》之上又加了康德的助力,在马克思的路线上是从社会-历史到主体实践,在康德的路线上是变“主观”为“主体”,完成了中国美学从社会派到实践派的理论修炼。形成了自1980年代以来声势浩大的实践美学。要用最简约的话来把握实践美学,可以为:两个理论预设,一个美学综合。两个预设,一是起源决定本质,二是本质决定现象。实践美学通过实践哲学来解决美的起源问题,通过解决美的起源问题来解决美的本质问题。一个美学综合就是把美学历史上出现的各个方面综合为三大方面:美的本质,审美心理学,艺术。实践美学真正的成就是对美学三范围的划定。一本本的美学原理著作在这一基本结构下出现了。两个预设是建立在西方近代思维模式上的理论原则,这很早就遭到了现代思想毁灭性的批判:从起源推不出本质,用本质不能本质地说明现象。因此20世纪西方美学不讲美的起源,也不讲美的本质,至少不用古典的方式讲美的本质。实践美学用实践把这两个预设统一起来,建立在苏联-中国式历史唯物主义上的实践观念,统一两个理论预设的结果,产生了两个基本原理,一是这个实践首先是物质生产实践,其直接的效果是用粗级的工艺学产品的美来代替高级的精神生产的美。二是为了用实践去综合主客二分反而固执于主观二分。由于第一点,用生产活动去找美的起源,结果实践美学的美的起源论变成一个纯理论的逻辑清谈,得不到任何一个文化人类学个案和原始艺术个案的支持。由于第二点,固执于主客二分,结果把美学史上本已讲得很好的审美心理学(距离、直觉、内摹信、移情,还有精神分析和完型美学、现象学美学,等等)退步为苏式普通心理学的机械演绎,同时也把艺术部分变成了创作、作品、欣赏三分的艺术学老生常谈。因此,实践美学的美学套路可以用三句话来总结,用生产劳动讲美的起源,用普通心理学来审美心理学,用普通艺术学讲艺术。不管实践美学有着怎样的弱点,它用实践功劳卓著把美学三大块综合起来,构成了中国式的美学原理。

实践美学形成以后中国美学演进又呈现出一花四叶的景观。实践美学的定型是第一叶,1980年代末审美活动论的出现是第二叶。虽然审美活动无论是在审美活动论者那儿,还是在实践美学的范围之内,从审美活动论与实践美学一样先在苏联出现,后在中国出现,就可以感到其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的基础。尽管对审美活动有多种讲法,什么叫审美活动,论者也未作令人信服的定义。但从纯学理上说,“活动”这一概念减少了“实践”概念在实践美学体系中包含的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逻辑理念。以致后实践美学可能毫无困难地接过“审美活动”这一概念而轻松自如地在非实践美学的意义上使用。1990年代初出现宣布彻底告别实践美学的后实践美学。后实践美学的主要代表,一是生存美学,二是生命美学。可算作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美学之花上绽开的第三和第四叶。后实践美学说自己是对实践美学的继承、批判、扬弃与超越。确实,从实践美学到后实践美学,其主要概念:实践、生存、生命,都是一种哲学话语,因此后实践美学掀起的是一场哲学战争,这场战争主要围绕着基本的哲学基础和基本的哲学对子进行。实践美学是历史本体论,后实践美学是生存本体论和生命本体论。两种本体论都承认如下一些共同的对子作为自己的思维工具:理性与感性,物质性与精神性,社会与个人,现实与超现实,规律与自由。只是强调的重心不同。实践美学强调在理性基础上的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在物质基础上的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在社会基础上的社会与个人的统一,在现实基础上的现实与超现实的统一。在规律基础上的自由与规律的统一。后实践美学强调感性、精神性、个体生命、超现实、自由在美学上对理性、物质性、社会、现实、规律的绝对重要性。实际上,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抓住的是两种不同形态的美学:意识形态的(政治的、社会的、建构的、主流的)美学和非意识形态的(生存的、生命的、超越的、非主流治的、社会的、建构的、主流的)美学和非意识形态的(生存的、生命的、超越的、非主流的)美学。从学理上说,后实践美学更接近审美的本质性追求,但实践美学却更接近社会大众普遍性的审美活动。实践美学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后实践美学有利于社会的革新变化。实践美学的哲学基础是西方古典的实践哲学,后实践美学的哲学基础是西方现代的存在哲学和生命哲学。但这两种美学都抱着同一信念:解决了哲学问题就可以解决美学问题。从而都是在哲学的大概念上做文章,正是在这一点上,实践美学的问题同样也是后实践美学的问题。正如审美是实践活动,什么又不是实践活动呢?审美关系到生存、关系到生命,什么又不关系到生存、不关系到生命呢?正如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实践论一旦运用到美学上总是问题多多,生存和生命一旦运用于美学同样的问题多多。可以想一想,生存论和生命论会如何运用了美学的三大部分,美的哲学,审美心理学和艺术,而形成自己的美学原理体系呢?种种后实践美学在扩大美学的研究角度和推进对美学本质的理解上是有很大功劳的。但当其把扩展角度和推进理解提升为一种本体论转向,想从本体论的角度来批判实践美学,想重给美学一个新的本体论基础,其结果会与实践美学一样,是远离美学的。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美学,在学理层面从实践美学到后实践美学,在文化整体上从1980年代的启蒙主潮到1990年代的大众文化和消费浪潮,在全球互动中从1980年代末的后现代到1990年代末的全球化,美学受到影响是全方位的。如果说,实践美学的形成受惠于《手稿》的人化自然和康德的主体性,审美活动论的出现在理论上得益于《手稿》(参蒋培坤《审美活动论》可知),在生活中得益于审美领域的扩大(参叶朗《现代美学体系》可知),那么,生存美学和生命美学在理论上受西方生存哲学和生命哲学的巨大影响,在实践中受1990年代以来生活世界与生命世界丰富多彩的展开的巨大影响。一个新的全球互动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展开,从实践美学到后实践美学的一花四叶仅仅是中国美学走向未来的报春早花而已。我们知道,从实践美学、审美活动到生存美学、生命美学,就其自身的状况来看,尚未解决美学的主要问题。存在、生命等,与实践一样,虽然与美学有关联,但不是美学的本体论基础。更重要的是存在论、生命论与实践观一样,在思维定式上是寻找一个实体性的本体,在思维方式上是从本体到现象,这两点都不适宜于解决美学问题。其实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本身已经讲得很清了,任何人为了弄清一种现象,而在现象之外去找出一个本体,都不是真正的本体,而只是与这种现象相关联的另一种现象。当我们把一种与美学相关联的东西认作“本体”之后,一方面突出了美学现象与这一“本体”的联系,但是同是也遮蔽了美学与其它“本体”(其实是现象)的联系,这种为美学找哲学本体或哲学基础的活动是一种对美学进行的呈显/遮蔽(突出/歪曲)活动,并不能使我们更接近美学。这正如西方的存在哲学和生命哲学并没有产生一个好的美学原理一样。可以说,在思维方式和对美学的学科理解上,生存美学和生命美学还停留在与实践美学相同的水平上。从学理上说,只要对实践概念重新定义,它完全可以等同于生存与生命,同样,只要给生存与生命一种界定,也完全可以等同于实践。而对美学来说,重要的不是进入一个哲学本体,而是直接面对美学问题。

美学原理论文篇6

关键词:美学经典;重读;阐释;启示

“经典文本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代表和体现了所产生时代的理论思维的最高水平,反映着一个时代的文明精华,承传和负载着优秀的文明传统,提出了影响着历史发展未来的理论主张。”这些经典著作,像一座座巨大的精神宝库,让后人着迷,它吸引着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众多追随者,一遍一遍的重读、咀嚼、体味。重读这些经典,就如同与一位智慧的长者对话,他指点我们认识世界,学会思维,教会我们怎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李衍柱先生的《西方美学经典文本导读》(以下简称《导读》)就是这样一部力作,《导读》不仅引领我们去重读、阐释这些经典文本,还在重读阐释的基础上,提出了他个人的新发现,并作了新的解释。我们知道,经典之所以称其为经典,就是经过了多少年无数人认可了的东西,就是这样一些老东西,我们还不断的在读,并且每次重读都有新的启示,新的发现,这也正是它能被称为经典的原因。

一、重读经典。回归原典。把握内涵

当代美学家李泽厚先生在谈到中国哲学和美学研究问题时,明确提出了“回到原典”的问题。“即回到经典的马克思主义和几个点儒学,即回到马克思和孔子本人”他的意思就是说,在学习西方美学,就是要回到这些经典文本的“圣地”。经典文本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化和文学艺术发展轨迹的重要标志。认真阅读经典文本原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味经典大师们的本原观点。正如李衍柱先生所说,“重读就是要回到原典,老老实实、认认真真的去读原著,学习任何一个伟大的思想家、理论家,要领会其思想的精神实质,不要道听途说、走马观花的阅读。也不能靠第二手、第三手的资料,要排除一切先人为主的思想,抱着一种从零开始的态度,尽最大可能去搜集和阅读那些具有原创性的第一文本文。”学习阅读经典,就要准确全面地把握经典大师们的经典著作,沿着李衍柱先生《导读》的指引,我们加入到了柏拉图的“精神对话”,朗诵起了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诗学,认识了维柯德的《新科学》,贺拉斯的《诗艺》、朗吉弩斯的《论崇高》、狄德罗的《论戏剧诗》,拜会了德国“新文学之父”莱辛和他的《拉奥孔》、《汉堡剧评》,用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作为钥匙,打开西方近代美学的大门。聆听了《歌德谈话录》与《论文学艺术》的谈话,认识了这位文学世界奥林波斯山上的宙斯,来到黑格尔《美学》这一世界美学史的丰碑跟前。经典是读出来的,只有潜心研读经典文本,才能在对原典的整体审视中把握经典文本的丰富内涵,精读的同时,要联系大师们的时代背景,紧密地结合他们的创作实践,不断的用这些经典来验证他们的理论。在重读的过程中,务求批判的吸取已有的研究成果,客观公正的给予评价。李衍柱先生正是在通读了这些经典文本的基础上,在许多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比如对柏拉图的图像理论有了新的阐释,他总结提出了柏拉图关于诗歌的模仿对象问题这一重要的艺术发现,以及柏拉图在总结荷马史诗的叙事经验基础上提出的三种叙事方式,从而进一步论证提出的“模仿是一种生产”这一长期被中外学者所忽略的重要观点。先生认为,朱光潜先生所说的“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典型一词”的观点是不准确的,他纠正说,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并没有使用“经典”的术语,因此说他是“最早”提出的,是不确切的。

二、学习《导读》的启示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学在我国已成为一门热门学科,并在各个领域都掀起了一阵“美学热”。尽管这些年来对美学理论的研究热潮有所衰减,但在实践的层面上,美学发展方兴未艾,美学已经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李衍柱先生的《导读》为我们重读西方美学的经典大作,指明了方向和阅读的方法,学习《导读》,会给我们以下几点启示。

一是学习经典,要有宽厚的理论基础。学习经典,首先要有扎实的哲学、政治经济学、伦理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并将这些知识与美学结合起来,这些知识是学习美学,掌握美学理论的或基础。其次要准确把握其中的基本概念含义。在《导读》中,也出现了大量的美学理论名词,这都是构成美学理论的重要元素,是构成美学理论大厦的基石。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美学理论中的常用术语(如典型、悲剧等),他们在经典文本有着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特定含义,《导读》也一并给我们做了引荐,目的就是要引导我们在重读经典的过程中,万不可对经典的理解断章取义或望文生义,对经典文本务求悉心钻研,深刻领会。

美学原理论文篇7

关键词:中国传统译论 翻译美学 接受美学 发展

abstract: chinese translation studi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aesthetics with a long history of philosoph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ourc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aesthetics and its school and methodology,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studies are considered as an end with xuyuanchong’s “three best”. combined with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ies, the trends of translation aesthetics in china are explored, which is pointed out that translation aesthetics, based on dynamic and reasonable communication in language transformation, focuses on all the constituents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to reproduce the pragmatic, cultural, social values of source language, which is believed to be of great help to the reconstruction of translatology.

key words: chinese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aesthetics; reception aesthetics; reduction and development

1. 引 言

美学思想源远流长,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却才只有两百多年。1750 年德国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和美学家鲍姆嘉登(alexander gottlieb baumgarten)以美学(aesthetics)为名,出版了他的美学著作,并用这个术语把美学规定为研究人的感性的科学。本书被看作是美学成为正式学科的标志。在中国,尽管美学思想历史也很久远,千百年来门类派别也很多,但却一直没有美学这样的学科,美学这门学科,还是从西方美学传入中国的。典型的中国传统译论是以中国传统哲学、人学、文学、美学、文章学、文艺学、语言学为其理论基础和基本方法而形成的翻译理论,其发展可归结为:佛经序翻译理论、正名论翻译理论、哲学化理论、文艺学理论(王宏印,2003:220-221)。中国译论从理论命题到方法论都与哲学?美学紧密相连(刘宓庆,2005:59)。支谦在《法句经序》中提出了翻译“美言不信,信言不美”的译论,而且“美”与“信”、“文”与“质”的统一协调始终贯穿于中国美学译论的主流。此外中国传统译论还呈现出其他美学命题,而中国传统译论发展到目前,可以说已经进入晚期(王宏印,2003:227)。

面对蕴涵浓厚美学思想的译论终结,我们的译论路在何方呢?中国翻译美学思想又是如何在中西结合的译论中得以新生呢?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回顾和探索近十年中国翻译美学研究的新发展。

2. 中国传统翻译美学的终结

王秉钦(2005:4)总结出中国传统翻译思想发展史以十大学说为重要标志: 古代的“文质说”(以支谦为代表),近代的“信达雅说”(严复),现代的“信顺说”(鲁迅),“翻译创作论”(郭沫若),“翻译美学论”(林语堂),“翻译艺术论”(朱光潜),“艺术创造性翻译论”(茅盾),“神似说”(傅雷),“化境说”(钱钟书),“整体论(焦菊隐)。马建忠在其《马氏文通》中提出“善译”之说:“必先将所译者与所以译者两国之文字深嗜笃好,字栉句比,以考彼此文字孳生之源,同异之故。所有当相之实义,委曲推究,务审其声音之高下,析其字句之繁简,尽其文体之变态,及其义理精深奥折之所由然”(王秉钦,2005:36)。这段话的义蕴是相当丰富而全面的,涉及了风格学、文法学、修辞学,以至进入一般文化研究的领域。马建忠的“善译”力求与原文在意思上无一毫出入,而且使读者读了译文后能达到与原文读者相同的感受。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二集》里说:“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则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也就是说既要通顺,又要忠实。茅盾还是迄今所知中国译论史上最早又最明确地提出翻译不可失却“神气句调”,即强调“神韵”这一重要观点的。可见,“神韵”这一中国传统美学中的重要观念是在新文学运动开展以后才被正式引入翻译理论的。郭沫若曾创造性地提出了“风韵译”和“气韵”的说法。如:诗的生命,全在它那种不可捕捉之风韵,所以我想译诗的手腕于直译意译之外,当得有种“风韵译”。郭沫若所强调的“风韵”与“气韵”,与茅盾当时强调的“神韵”是一个意思。可见在这一点上他们是一致的,都对翻译美学作出了贡献。傅雷毕生从事翻译工作,他在翻译理论方面的“神似”说与钱钟书先生的“化境”说都很典型,是对文学翻译提出的美好追求目标和最高美学理想。陈西滢则借鉴美术创作的实践和理论,提出了翻译中的“形似、意似和神似”之说,这在中国译论史上带有创见意义。在翻译美学和风格的研究上,刘宓庆也有独到之处,如他的艺术观赏中的“超脱”、审美认识转化中的时空差和智能差以及再现审美体验规律的三种手段等。再如黄龙把“神韵”这个抽象范畴分成风雅、韵律、情操、灵感四个要素,进行了独具特色的研究。此外,还有林语堂、朱生豪、艾思奇、贺麟、陈康、朱光潜、金岳霖等,他们在翻译理论上都有各自独到的见解。

纵观我国的翻译史,从文化视角考察中国传统翻译思想,其主要特点有三:儒学色彩浓厚;强调实践技能;与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紧密相关。从整个翻译理论历史可以看出,翻译理论从最初的“案本”等的“重质朴,轻文采”,玄奘的“求真”和“喻俗”,到后来的“善译”,和严复著名的“信、达、雅”,“直译、意译”,“信、达、切”以及鲁迅等人的“忠实、通顺、美”和揉合其它多种因素而形成的一种最高的翻译境界的“神韵”、“神似”、“化境”,到当前我国译界普遍认为比较恰切的标准“忠实、通顺”。据此,罗新璋在他的《我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中指出“我国的译论,原作为古典文论和传统美学的一股支流,慢慢由合而分,逐步游离独立,正在形成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学科——翻译学。而事实上,一千多年来,经过无数知名和不知名的翻译家、理论家的努力,已形成我国独具特色的翻译理论体系。案本——求信——神似——化境,这四个概念,既是各自独立,又是相互联系,逐渐发展,构成一个整体的;而这个整体,当为我国翻译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识见超卓的前辈翻译应当开创新局面,在虚心学习外国先进译论,善于总结自身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实践,不断探索,发展我国独具特色的翻译论,建立卓然独立于世界译坛的翻译理论体系!”。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翻译理论大致是沿着这样一条轨迹发展的:从最初一丝不苟模仿原文句法的“质”(直译)发展成允许在句法上有一定自由的“信”(意译),最后在“信”的基础上,演变成充满创造精神的“化”,其翻译理论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翻译美学的发展过程。但王宏印认为,中国传统译论经过反复磨合,多方结合,已经进入一个综合得不能再综合的阶段了。

王先生以著名诗词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许渊冲先生的翻译理论“美化之艺术”为例,指出——许先生的“美化之艺术”,即“美”指意美、音美、形美“三美”;“化”指等化、浅化、深化“三化”;“之”指知之、好之、乐之 “三之”;“艺术”指“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中国传统译论的高度综合,许的译论总结是一种促进传统译论终结和消亡的努力。但中国传统译论的终结意味着传统在现代的新生,而非消极的消亡(王宏印,2003:230)。

3. 中国翻译美学研究与发展

3.1 翻译美学理论研究

傅仲选所著的《实用翻译美学》是我国首次以独立形态出现的翻译美学专著,标志着我国翻译美学研究的深化。该书论述翻译中的审美客体、翻译中的审美主体、翻译中的审美活动、翻译美的标准和翻译审美再现本书的主导思想、论述内容与体系框架,正是当今翻译美学研究所应具备的指导原则、研究对象与范围。中国现代美学是在西方美学思想影响下产生、发展的。从更广阔的视野看,它是中国本土文化与西方外来文化交流、碰撞与融合的产物。中西文化的碰撞、融合既是中国现代美学产生、发展的文化背景,又是中国现代美学理论建构的思想资源。刘宓庆先生在《翻译美学导论》中运用现代美学的基本原理透视翻译的运做机制,讨论翻译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翻译的审美客体与主体、翻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审美心理结构和认知图式、审美再现的一般规律以及对翻译的指导作用。奚永吉的《文学翻译比较美学》则重点在于“比较”,通过中外名著译例,从美学的角度,以宏观和微观比较结合的方法,对文学翻译进行跨文化、跨时代和跨地域的美学研究。姜秋霞的《文学翻译中的审美过程:格式塔意象再造》从美学的角度探讨格式塔意象理论,结合语言学、文学、美学、认知心理学以及阅读理论对文学翻译的影响、所产生的美学效果进行研究。毛荣贵教授在其《翻译美学》著作中回顾了中国译学美学,从四个角度探讨了翻译中的美学,即(1) 主体篇,从语感与美感、美感的生成要素、译者的审美心理结构等层面探索了翻译美学;(2) 问美篇,探讨了英语、汉语的各层面翻译美学的体现;(3) 朦胧篇,从汉英语言的朦胧视野探索多维视角的翻译美学与美的语际转换;(4) 实践篇,从汉英互译的角度讨论和分析了翻译美学,包括科技美学的再现。此外,张柏然、黄龙、侯向群、葛校琴等学者也在翻译与美学结合方面做出了许多开拓性的研究,例如,葛校琴(1999)论述了翻译“神似论”的哲学美学基础,张柏然(2001)论述了当代翻译美学的反思;赵秀明(1998)探索了中国翻译美学;郑应杰、郑奕(2004)论述了美学研究的三个面向。

3.2 接受美学与翻译研究

美学与翻译理论研究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当代美学思潮的发展对翻译理论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极大地促进了翻译理论的发展。翻译接受美学可以界定为:自觉运用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相关原理研究翻译过程中主体(译者和目的语读者),通过对客体(源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的阐释(包括译者对源语文本的阐释和目的语读者对目的语文本的阐释)接受文本信息的有效度的一门学科。当代接受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姚斯是伽达默尔的学生,其主要论点是:文学作品不经阅读就没有任何意义,也没有生命力,正是读者的阅读理解才赋予了作品以无穷的意义,其价值才从中体现出来,读者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文本,而是能动的参预者。接受美学的全新创意和新鲜活力在于扬弃了“文本中心论”的主张,强调接受者的需求,强调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对艺术作品的调节机制。现代阐释学和接受美学在我国翻译研究中的运行轨迹表明,我们应尽快建立翻译接受美学。从现有的翻译美学研究成果看,国内学者注重接受美学与翻译相互结合的研究,例如学者王松年(2000)、姜苏(2001)、陈谊娜 (2002)、张小平(2002)、宋安妮(2005)、刘凤梅(2005)、宋华(2004)、韩子满(2004)、杨松芳(2005)、张锦兰(2003)、贺文照(2001)、曹英华(2003)、周政权,刘艾云(2004)、王著定(2005)等讨论了翻译研究的接受美学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影响。

3.3 国内翻译与美学结合研究

回顾中国美学与翻译结合的研究,我们发现,这些研究主要体现在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翻译中的翻译美学理论与案例实践分析、美学理论与美学价值、科技翻译、广告商标翻译的美学研究。这些研究涉及文本的语音、词语、句、段、篇章等各个层面,翻译主体的译者、读者的认知、文化、社会、社交、审美意识等因素,以及美学的再现策略等,包括文学翻译与美学结合的研究,例如,对文学语境的美学体现与信息传递(孙迎春,2002;王树槐,2000);文学翻译的多角度及其美学效果(张保红,2002);从美学功能看诗歌的语言变异(林小平,2000);从美学视角看散文翻译(朱伊革、卢敏,2000);文学翻译中美学认知的多元性(包通法,2004),等等。对作品的翻译美学进行分析的包括:《围城》比喻翻译探美从翻译美学的角度比较分析(杨义德,2005);从《红楼梦》英译本看委婉语的可译性及其实现手段(刘鹏,2000);从《天净沙》的六种译文看接受美学理论(刘敦萍,2002);从翻译美学观看戴乃迭对《边城》中美学意蕴的艺术再现(刘小燕,2005),等等。此外,翻译美学研究还涉及到许多翻译与美学结合层面,例如:接受美学对文学翻译的策略(李敏杰、陈永丽,2005); 一种形式美学的翻译观(吕俊,1998);文学翻译中的读者想象(刘东霞 2000);译汉中美学价值体现试析(丁慧艳、窦成君,2005);读者反应与跨文化语篇的阐释(郝文杰,2002);等等。诗歌翻译美学主要还是围绕“三美”进行探索或深化。相关的论题包括:英语变体词的美学效应(王盼妮,2005);英语拼写变异的美学功能及其翻译(辛红娟,2004);诗歌翻译的“立形以传神”(唐琪,2005);论英诗中分行的功能及其在诗歌翻译中的应用(张保红,2005)等。科技英语翻译美学涉及美学的标准、美学特征与体现、美学再现及其功能,探索通过忠实和准确的翻译来再现原文的音韵美、形象美、简约美等语言艺术美。例如:科技翻译中的美学思考(张会欣、李德煜,2002);女用商品商标汉译的美学原则和翻译方法(肖美清,2004);论广告翻译的美学策略(唐艳芳,2003);商品名称的美学特征与英语商品名称的翻译(胡开宝、陈在权,2000)等等。

3.4 中国翻译美学的发展趋势

上述的论文资料源于中国知识网,同时从中国博士、硕士优秀论文网上通过关键词“美学”搜索,我们发现,有 70 余篇硕士论文探讨翻译美学等相关问题,研究内容包括接受美学、美学理论、美学的解释力、美学与翻译结合研究、翻译美学案例分析、美学史等方面。但是从现有的研究看,中国翻译美学研究的研究面不够宽,缺乏新的视角,大多围绕接受美学去探索,缺乏运用中西新的翻译理论、美学理论、语言学理论对翻译美学进行系统的论述。那么,面对中国传统翻译美学的终结与发展临界点,王宏印教授认为,中国现代译论诞生的途径有:(1) 西学为主的理论途径,强调以现代西方语言学为理论基础的翻译理论以及借鉴其他科学和理论流派研究方法和成果的翻译理论;(2) 国学为主的译论途径,即适合于文艺学类翻译和汉外-外汉互译的阐释和转变;(3) 中西结合形态的译论发展途径。同时他强调,由于翻译学本身除了单纯的科学性之外还具有浓厚的人文社科的综合性质,一如包括中国历代文学作品及其文艺学美学理论在内的中国文艺学甚或中国美学的综合性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不妨从和汉语有关的事情做起,从中国自己的学术传统和译学、译事基础做起,来考虑建立中国翻译学的基本条件问题,作为向着建立普遍翻译学这一终极目标的一种努力(王宏印,2003:230-232)。这方面,我国近代美学奠基者王国维为我们提供了榜样。他继承了中国古典美学的优良传统,同时也融合了西方美学的某些观点,进行中西美学思想的“合壁”。

20 世纪是一个翻译的时代,在西方,翻译理论研究流派层出不穷,出现了语言学派、文艺学派、多元系统学派、描写学派、文化学派、综合学派、解构主义学派、后殖民主义学派等,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在这种环境下,我们更应开展中西结合的译学发展途径,探索中西结合的翻译美学译论。毛荣贵(2005:345)教授认为,符号学、符号美学、接受美学或格式心理学都是语言学和文艺学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他们之间存在互补的关系。笔者认为,现代翻译美学应扩大其研究的理论体系,加大翻译文化美学、翻译认知美翻译交际美学、翻译语用美学、翻译篇章美学等跨学科层面的探索。我们应该多借鉴西方的美学理论、翻译理论、语言学理论等跨学科的理论,从中吸取丰富的思想营养,进行批评性地接受,关注审美接受的过程,着重探索创作活动与接受活动、作者、作品与接受者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以及原语被读者接受的条件、方式、过程和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文化转换美学、审美意识的认知、审美再现的共性与特性,从语言层面、社会层面、文化层面、认知层面、社交层面等多维角度探讨动态的翻译美学过程所涉及的各因素,运用理性的交际观,合理解释翻译美学,使译语再现原语的人文精神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审美心理、审美风尚等美学。为此,建构中国特色的翻译美学理论必须扎根于自己的文化土壤之中,并从西方美学、翻译理论乃至其他民族美学中汲取养分,与其固有的优良传统融合、碰撞、消化,从而才能创新。笔者(2006)从语用学的角度探索了语用学翻译美学,透视了哲学渊源及其实质、认知再现美学、灵感美学、文化美学,为美学研究提供了新视野。在当今文化转向的翻译研究范式主流背景下,如何避免起解构主义的过分怀疑思想,过分夸大主体意识,把翻译引向无政府主义;避免后现代主义的泛滥思潮值得我们高度重视。我们应建立合理的翻译美学观,关注翻译美学的社会性、文化性、语用价值等,动态的研究其过程所涉及的各因素,在视界融合的环境中寻求美学的运行机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美学效果,合理的再现原语的美学效应。

4. 结 语

中国现代美学迄今为止已有百年历史,先贤们对美学学科建设和美学理论建构做了多方面的尝试和探讨,留下了丰富遗产。但我们要根据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两者的特征、价值取向等特点,结合自己的传统文化,不断融合与创新,使翻译美学的研究富有生命力。我们认为,中西译论主要可以分成以语言学、语用学为基础的科学论和以文艺学、接受美学为基础的艺术论两大取向,今后译论的研究方向应当是科学论与艺术论相融合,既关注双语内容与形式间的语言分析,也关注人在翻译过程中的能动作用。由此,科学论者也无法排除语言的主观艺术创造性,以及对它的艺术观。我们认为,构建译论纯粹客观外在的绝对规律是个美丽的童话,译论的科学性无处不涉及艺术再现和主观创造性。未来译学理论指向的是一种科学的语言艺术观,而艺术观其实也是诠释语言艺术的科学观。语言翻译的科学性是以其艺术性为本质和内涵的,科学性又是艺术性的升华与提高。中国的翻译美学发展正是在这种张力当中不断取得平衡与发展的。

参考文献:

1.傅仲选. 实用翻译美学[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3.

2.姜秋霞. 文学翻译中的审美过程:格式塔意象再造[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

3.刘宓庆. 翻译美学导论[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5,2005.

4.罗新璋. 翻译论集[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

5.毛荣贵. 翻译美学[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

美学原理论文篇8

Abstract: Translation is an art. Translation process is closely related to aesthetics in terms of the meaning of the original text and therefore, the improvement of translation teaching quality impinges largely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problems underlying it and it is argued that to cultivate students'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is an avoidable trend of translation teaching. Three strategies are demonstrated in this paper to cultivate students'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关键词: 美学;翻译教学;审美意识

Key words: aesthetics;translation teaching;aesthetic consciousness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7-0221-02

0 引言

冯庆华认为:“如果把写作比成自由舞蹈,翻译就是戴着手铐脚镣跳舞,而且还要跳得优美。因为原著的创作不受语言形式的限制,而翻译既要考虑到对原文的忠实,又要按照译文的语言规则来表达原文的思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翻译并不比创作容易,有时甚至更难。难度越大,其艺术性也就越高。翻译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它的艺术美已经远远超出了语言的范畴。”[1]因此,在翻译教学过程中,也应将审美理论和审美意识融入其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引导学生从艺术角度理解源语和译入语的美感,追求翻译的更高层次。

1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翻译教学现状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准确而完整的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3]而译者的天职就是用最恰当的语言忠实再现原文。翻译的任一阶段——理解和表达都离不开对源语语言的审美认知,译者不仅要忠实再现原文的内容,还要充分保留原文的风格。因此,在翻译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对两种语言的美学认知,但是,目前在我校研究生翻译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1 理论建构不足 目前翻译教学采用的基本模式为:翻译技巧讲解+翻译实例训练。首先由教师讲解翻译技巧,其次进行翻译实例训练,教师结合具体实例分析说明不同翻译技巧的使用方法,之后为练习阶段,学生进行练习以巩固所学技巧。总体看来,教学重点为翻译技巧讲解,而对能起到高屋建瓴作用的理论体系建构关注不够。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理论寥寥无几,学生理论体系建构薄弱。

1.2 汉语表达能力较低 很多同学认为,汉语是母语,不需要专门学习,但是目前的现状是学生汉语表达能力不够。近年来关于加强中国文化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很多高校的外语学院也陆续开设了中国文化课程,但是,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弊端依然明显。自进入大学阶段后,很少专门阅读汉语作品(专业课程除外)。由于长期以来学生在学习英语方面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而对汉语却是顺其自然,因此,在英汉翻译中出现较为明显的“翻译腔”——英语句式的汉语表达。

1.3 审美意识教育欠缺 翻译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学生审美意识欠缺。审美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既与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有关,也与学生日积月累的语言素养相联。由于教学中侧重于具体技能的讲解,且课程大纲中并无翻译美学的介入,因此,学生审美意识欠缺,审美能力教育缺失。

2 审美意识培养策略

就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来说,审美意识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1 加强翻译美学理论体系建构 翻译理论是翻译实践的指导。翻译审美活动作为一种实践,翻译理论的指导不可或缺。翻译审美过程是通过翻译主体的语言综合能力来完成的,因此翻译主体的理论体系建构是进行翻译审美的前提。通过审美理论的建构,培养学生感知、欣赏源语和译入语语言和风格的能力。刘宓庆在《翻译美学理论》中将汉语之美归纳为结构美、音乐美、意象美,将英语之美归纳为阳刚美、动态感性美、自然美、丰繁美和模糊美。

长期以来人们都有一种误解,认为只有在进行文学翻译时才需要审美意识,实则不然,任何一种文体都有其固有特征,任何一种翻译都是一种艺术,对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科技英语翻译课程而言,翻译审美意识的培养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科技英语的文体特征,从总体上把握语言的简洁美、准确美。因此,在教学中应融入翻译美学理论,如许渊冲的“三美”论、“三化”论,傅雷的“神似”论,钱锺书的“化境”说等。翻译审美理论的建构对翻译审美意识的培养、翻译能力的提高都将有所裨益。

2.2 通过佳译赏析提高审美能力 佳译赏析是培养审美意识的途径之一。所谓佳译,即名家大家所译的作品,通常情况下,名译因其成功地再现原作的内容风格、在翻译过程中表现出高超的译技而成名,因此佳译赏析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审美潜质的客体。在科技英语翻译教学中融入佳译赏析,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科技英语的特点,在翻译中努力实现科技英语这一特殊文体的美感。

2.3 应用翻译批评建构辩证翻译观 “翻译批评是以一定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批评理论为背景和基础,对各种翻译现象、翻译作品和翻译思潮进行分析、阐释和评论的科学认识活动。它既是一种高层次的翻译接受活动,又是一种具有独立地位的翻译研究活动。具有自律性和他律性的双重特征。”[6]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围绕课本内容展开教学。批评式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翻译教学方式的有益补充[5]所谓批评式教学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翻译理论与翻译译例的分析,以组为单位完成翻译任务或对某一译本做出分析和评论。在对学生作业进行评论时,应以鼓励为主,对于翻译较好的地方应大加赞扬,而对于错误的地方则侧重分析原因。也可以对教材上的译例进行批判,集思广益,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努力找到最恰当的翻译方法。以批评形式进行的翻译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其鉴赏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形成辩证的翻译观——“译无定译”。

在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科技英语翻译中引入翻译批评,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翻译练习和讨论,可以使学生掌握翻译方法和技巧,提高翻译水平,并且培养正确评价译文和欣赏译文的能力。批评式翻译教学模式更能提高学生翻译能力,使学生既打好语言和翻译基础,又拓宽思路、扩大视野,更具有创新能力。[6]翻译批评的融入,能够使学生习得对源语和译入语美感的欣赏能力。

3 结语

从语言层面来看,翻译确实和语言学存在着“符号共享关系”,但是,一旦进入到文本的意义层面,翻译的全过程都与美学密切相联。因此,在教学中不应只着重语言符号的对等,或为实现交际目的而只在乎意义的传达,而是要在教学中融入翻译美学理论,培养学生的美学意识,以此提高学生欣赏文本的能力和翻译能力。对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来说,翻译美学的融入意味着翻译教学的一次改革,通过建构翻译美学理论体系,佳译赏析以提高审美能力,在翻译课程中引入翻译批评,从而培养学生审美意识,提高实际翻译能力。

参考文献:

[1]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2]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

[3]温秀颖.翻译批评——从理论到实践[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美学原理论文篇9

关键词:服装设计;理论知识;重要性

历史发展至今,知识都是通过文字理论,图像等记载传承的。服装设计学科也一样,服装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需要理论知识为指导的。虽然效果图,实体服饰在电视传媒占的比重更多一些,但那是传媒需要,与我们学习是不同属性的。我们学习时文字理论的重要性不可忽视,现在大部分的中专与大专学生把服装设计当成纯艺术,更偏重于服装效果图和图像信息而忽视的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笔者在上课时着重指出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其中服装设计最常用到的形式美原理,设计色彩,中外服装史等这些都是重要的理论知识加图像信息,其中基础的文字理论知识被大部分学生所忽视。

其中最重要的是形式美原理,就因为其文字内容较多较为枯燥,而常常被学生不为重视。这一原理是经过多年观察、实践,总结出其中存在的大部分的美的规律。艺术创作和产品外观在形式上符合这些规律,就具有一定的美感。形式美原理适用于所有的艺术创作和产品外观设计,服装作为一种产品,在外观设计上也广泛地应用了形式美原理。

形式美原理不只是服装设计的美的规律,还是色彩,图案,材质等学科的美的规律,它是艺术创作里通用的。是前辈总结出重要原理。我们的学生作为初学者应跟随前辈总结出重要理论知识加以学习,打好基础,巩固基础,才能得到突破。

对理论知识的不重视,不学习会造成以下的一些后果。例一,对设计不知从何下手,想到什么就画什么,或者有一个模糊的想象但表达不出来,抓不住主题。这是现在大部分中专和大专学生的通病。对形式美原理理解不透彻,不能以理论为指导,不能加以运用,就不能把自己脑海里构图表达出来。这就是原因所在了。

例二,给学生播放新一季的时装会时,提醒他们注意设计师在设计时运用的形式美原理,只有少数的几个同学能说得出来。当我们看时装会,看不出形式美原理的运用,看不出款式,色彩,材质,图案,工艺。那么在这一学科你就什么也没学会。

正确的步骤是,应以理论知识为指导,结合服装实例,通过技能实训,才能掌握形式美原理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设计色彩与绘画色彩是用区别的,绘画色彩是以精神性、情感性、欣赏性为目的,是艺术家为了表达心中的情感、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而进行的艺术表现,不受社会条件的制约,属于个人行为,是感性的、主观的。设计色彩是以人类的生理结构为基础建立的色彩理论体系,它是人类有目的的创造活动,是经过精心设计、构思。选择通过一定手段、程序和方法,运用美学原理,采用对称、均衡、比例、节奏、统一等形式美法则,创作出的符合消费者审美需求、适合消费者功能要求的产品。设计色彩不是简单的色彩原形描绘,它更注重色彩的解析与重组,注重色彩的表达与阐述,主要目的是为设计服务。

设计色彩与绘画色彩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原本是建立在同一色彩理论基础之上的,但是受到其艺术目的的影响,在表现手法和形式美感上有所差异。

学生喜欢设计,创作。但缺点是缺乏总结性,不知道自己的错误在哪!在设计色彩时,总有学生问我,不知道怎么配色,把同类色配色,近似色配色,对比色配色,相对色配色,形式美法则这些理论指导忘记了,学过一次就不去复习了,也没有在设计色彩时用到这些理论知识。这些文字理论是很重要的,是环环相扣的,越是不去学习、复习理论知识,靠自己的想象去设计,没有理论知识为基础,那么你的设计就越没有基础,甚至没有踏进设计色彩这门学科的门槛,更没有进步可言。

了解色彩科学体系,学习与掌握基本的色彩原理知识、色立体的理论体系,为今后进一步的学习与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些基本理论知识是学生进行色彩设计的重要理论依据及今后实践的重要理论指导。

中外服饰史主要内容是以史为主线,介绍了总远古到现代的各种服饰种类和服饰制度,介绍了中国和外国的服饰特点及分类,对于提高学生的服装认识和鉴赏能力,把握服装流行规律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它即保证理论的系统性、科学性、完整性,又注重专业的技术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使理论与实践、技术与艺术有机地结合。

中外服饰史是一门服饰发展史,通过学习,能了解每一个历史时期服饰的发展,了解每一时期的款式,色彩,材质,图案,工艺的发展性。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其服饰历史是辉煌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其优秀的,无法取代的一部分。它能毫厘不差地揭示地域文化和时代特征。值得我们认真去学习其理论知识,提高我们的鉴赏水平。

服装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除了要掌握其专业设计以外,还要了解各国或各民族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他们的服装,也可从中吸取养分,引发灵感,创造出更新颖的服装。总的来说,学生在阅历受年龄的制约情况下,只能更多的积累知识,才能厚积薄发,让自己的设计的底蕴越深厚,设计的产品才有市场。

所以,我们同学必须注重形式美原理、设计色彩、中外服饰史等理论知识的学习!要以理论知识为指导,结合服装实例,通过技能实训,才能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在其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创造出出色的设计。在掌握其专业设计外,还要不断学习一些必要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方面的知识,要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而发展,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创造新颖的服饰,进一步走出中国,走向国际。

参考文献:

[1] 金兰名.“变装”设计理论及其在现代女装中的应用[D].江南大学,2012.

[2] 鲁虹.服装感性设计的知识平台与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0.

美学原理论文篇10

关键词 接受美学 广告汉译 苹果公司 广告文案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On Reception Aesthetic Theory in Advertising Translation

――Take Apple's ad copy as an example

ZHOU Ying, HONG Xinlu, HUANG Jianfe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530004)

Abstract This paper tries to emphasize reader-centered reception aesthetics theory as the starting center, discuss advertising translation should be considered the target language reader's horizon of expectations, and the importance of attention to their culture, language and other aesthetic habits on its commercials translation of revelation and applications.

Key words reception aesthetics; advertising translation; Apple's ad copy

0 引言

自中国加入WTO十余年来,经济活动与往来变得更为国际化,越来越多的国外进口商品进入到我们的视野,并广泛运用到我们的生活里。近年苹果公司产品在中国受到了人们热烈的追捧,除了其全能、质优、美观的产品本身外,如此成功的销售奇迹自然离不开广告的宣传。成功的商品广告要能很好地进入到国外市场,广告的翻译工作更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本文就以苹果公司广告文案为例,试从接受美学理论的角度浅谈其对广告汉译的应用。

1 接受美学理论简介

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联邦德国,接受美学(Aesthetics of Reception,又称“读者接受理论”)这一理论深受阐释学及现象学的影响并以此为理论基础,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读者审美理论,其代表人物是尧斯(Hans Robert Jauss)和伊瑟尔(Wolfgang Iser)。该理论所要突出的乃是以艺术经验为主的历史的审美经验,它在读者的接受和解释活动中表达出来。(王小枫:1989)在尧斯的观点中,他认为“读者本身就是一种历史的能动构成。文学作品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过程,作品才能进入一种连续变化的经验视野之中。”(Jauss:1989)这就是接受美学的一大突破,即确立了“读者中心论”。他还提出“期待视野”(horizon of expectation),即任何一个读者,在其阅读任何一部具体的作品之前,都已处在具备一种先在理解结构和先在知识框架的状态。尧斯认为它是读者理解和阐释作品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前提。没有它,任何作品的阅读都将不可能进行。(洪明:2006)从作品来看,它总是要激发读者开放某种特定的接受趋向,唤醒读者以往阅读的记忆,也即唤起一种期待。(周宁,金元浦:1987)因此,意义的实现依赖于读者的期待视界,即在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朱立元:2004)而这也是该理论的另一主要观点――“审美经验论”。伊瑟尔对此也有相似的观点,他认为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接受过程中,读者使得作品内容现实化(Iser Wolfgang:1987)。

因此,接受美学理论认为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在本质上是一种赞同或拒绝的审美活动(王小枫:1989)。通常来说,读者没有机会阅读原文,他们只能根据译文是否通顺优美、生动流畅等来得出感受。并且不同时代,不同层次的读者对同一译作也会得出不同的审美评价(傅仲选:1993)。由此看来,“接受美学在转变传统的文学翻译观的同时,为应用翻译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洪明:2006)为我们研究翻译拓宽了理论道路。

2 接受美学与广告翻译

广告作为一种具有鼓动性艺术的语言(loaded artistic language),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即广告文体,拥有AIDA的功能,即Attention,Interest,Desire,Action,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吸引消费者的关注,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并付诸行动。因此,我们可以简单地认为广告是推销商品的宣传语,推销的对象就是消费者,宣传语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消费者是否会购买产品,于是这类的宣传语必须以消费者为中心,因为只有投其所好才能有所效果。这是商业广告的唯一目的,也是商业广告翻译的唯一目的。有关商业广告翻译的一切活动均应以此为目标(靳涵身:2000)。

因此,在翻译以商业为目的的广告过程当中,应以读者为中心,着眼于原文的意义和精神,而不拘泥于原文的语言结构。同时,对译入语读者的期待视野给予充分考虑,并重视对其文化、语言等的审美习惯的关照,让译入语消费者通过广告,能像原语消费者一样理解,同时达到广告创作本身所具有的AIDA四种功能。由此看来,接受美学理论适用于广告翻译的研究及应用。

3 接受美学理论在广告汉译中的应用――以苹果公司广告文案为例

3.1 迎合消费者的期待视野

之前谈到根据接受美学理论,读者在阅读任何作品之前,都会对此产生有意或无意的期待视野,也就是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但是不同时代、国家、地区、工作、经历,甚至不同气质、性格、文化程度等等,都决定了读者的不同前视野、期待视野和期望参照系统。(马以鑫:1995)因此在翻译广告的时候,不但要将原文的内容以及语言的美感表达出来,传达原广告的吸引力和说服力,还要尽可能地了解译入语消费者所处的环境、文化等因素,迎合他们的期待视野,以在译入语消费者的感受中达到原广告AIDA的作用。

有学者认为“英语商业名称汉译时应根据消费者的购买心理译写出有实际意义的译名,并利用汉字所蕴含的多义信息,诱导信息接受者做出种种有益的联想并留下深刻印象。”(杨全红:1995)笔者认为用在广告上也非常合适,好的广告翻译能使译入语消费者从字面上就感受到商品的良好形象与功能。

例如,苹果公司推出的Iphone 5S的英文广告语:Forward thinking. 中国内地、香港与台湾三地都将之译成“超前,空前。”短短两个词语就包括了一切可以把该产品形容得天花乱坠的辞藻,又十分恰如其分,既符合原广告的精简和意义,又能表达出产品的先进与卓越品质,迎合消费者的期待视野。同时这样的简练又能引起消费者的好奇心,一探究竟其“超前,空前”之处,进而达到广告AIDA的功能。

又如,Mac Book Air 系列的英文广告语:Thin and light. Yet rock solid. Born to perform. 中国内地和香港都译为“轻、薄,却坚如磐石。天生好表现”台湾版本译为“既薄且轻,却如磐石坚固。天生好表现。”大致一样,都把rock solid所包含的的意思用“磐石”和“坚固”表达,符合中国人的理解与表达习惯,同时表达出了该产品具备的特征及卖点,吸引消费者的关注。

再看一个例子,iMac的英文广告语:Performance and design. Taken right to the edge. 中国内地与台湾的翻译版本为“锋锐设计,锋芒表现”,把原文的design(设计)和Performance(表现)拆开分别与Taken right to the edge重组,并采用相同一文字“锋”开头,组合巧妙,行文流畅,朗朗上口,字里行间又迎合消费者对产品设计和功能的期待,容易抓住消费者的眼球。相较之下,香港“效能与设计最前沿,锋芒毕露”这一版本就显得不够创意,“最前沿”与“锋芒毕露”有些多余。但它们无一都了解译入语消费者所处的环境、文化等因素,迎合他们的期待视野,都可视为优质的广告翻译。

3.2 符合消费者的审美习惯

接受美学给予了读者中心的地位,在广告翻译时就应该了解译入语消费者所在的语言文化环境,尊重它们的审美习惯。就中英两种语言文字看来,中文是一种很具有表现力的语言文字,拥有众多华丽丰富的词汇来形容这一大千世界中的任何一个小细节。但是英文却不一样,它朴实简单,读者只能通过作者描绘出来的文字、意境中加以想象和感受出美。因此在翻译广告上,需要以译入语消费者为中心,抓住他们对美的理解,翻译出符合他们的审美习惯的译文,并使他们的感受与原广告读者相一致,这样才能使广告达到AIDA的功能,促使其采取消费。

“美”在文字上有很多种理解、体现的方式,有人认为华丽的辞藻、优美的文字是美,也有人认为整齐对仗是美。在像苹果公司这样的数码产品上也许用不上多么丰富多彩的形容词,简练整齐、有创意也不失为一种“美”, 此外,运用修辞的方法来吸引消费者注意力并增强其接受力等都符合译入语消费者在数码产品广告上的审美习惯。

例如,在iPad Mini一代的广告文案中,原文是There is less of it; but no less to it. 大陆翻译是“减小,却不减少”;香港是“小了,但没少了”;台湾是“简,而未减”。三个版本各有千秋,首先他们都有在译文中运用了与原文相似的修辞手法来翻译,例如押韵、对仗等,此外,各译文中的“减少,减小”,“小了,少了”“简,减”读起来也有原文less of it, less to it想要达到的效果,都可谓是较为成功的翻译。但在三者中,台湾版本兼具传词达意、言简意赅和神貌俱全,相较之下则略胜一筹。

又如Mac Book Pro的广告原文:More power behind every pixel. 中国内地的译文是“每一粒像素,尽显澎湃动力。”香港的译文为“每个像素,更展浑身解数。”台湾的译文则是“每一像素,更具雷霆万钧之势。”三个版本无论是“澎湃动力”、“浑身解数”或“雷霆万钧之势”都无一例外地把More power译得更加饱满,画面感极强,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兴趣及联想。并且都对不同地区人民的说话、发音或用词习惯有所考量,虽译法迥然不同,但都符合各地方消费者的审美习惯。

再如iPad Mini二代的英文广告语:Small wonder. 中国内地以及台湾的翻译版本为“小有乾坤”,而香港则译为“小,非同小可”。两个版本都译得十分灵活巧妙,无论是“乾坤”还是“非同小可”都表达出原文中wonder想要表现的含义,不但容易记,也很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相似的还有iPad Air的英文广告:The power of lightness. 中国内地译为“轻出分量”,香港和台湾的版本为“轻,别有分量。”两个版本都译得很漂亮,既保持了与原文形式上的简练,有译出了原文中蕴含的味道,具有一种独到的美感。

4 结语

接受美学理论强调以读者为中心,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及方法。在广告翻译的实践中,译者要充分虑到译入语消费者的期待视野和审美习惯。除此之外,由于广告语言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决定了翻译广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译者具有更高的美学素养及更强的能力来驾驭不同的语言和文化,把原文的美感再现到译入语消费者的认知层面上,还要保持广告原文具有的吸引力和劝说能力,进而保证产品在市场上的顺利销售。

注:本文系2011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地方性高层次翻译人才(MTI)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011 JGA01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傅仲选.实用翻译美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2] 洪明.论接受美学与旅游外宣广告翻译中的读者关照[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

[3] 靳涵身.商业广告翻译:性质、特点、技巧[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