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艺术十篇

时间:2023-03-14 07:18:20

美学艺术

美学艺术篇1

我们的祖先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百多万年,仰观于天,俯察于地,横观人事变化,到了伏羲时代总结出了第一部大书《易》,即宇宙变易的大学问。“圣人知天地识之别,故从有以至未有,以得细若气,微若声,然圣人因神而存之。”(《史记》)这就是因气设声律。“六律为百事根本焉。”故“太史公曰:在旋玑玉衡以齐七政,即天地二十八宿,十母,十二子。钟律调自上右,建律运历造日度可据而度也,合符节,通道德,即从斯之谓也。”中国人用乐所再造的自然世界,是相当复杂而又独特的。先祖把捕捉不到的气和流动变化的思维、情绪、无形的神韵等,都用数规定他们的律,再用测定的律铸成有形的器(也就是艺术符号),然后运用这些符号编织成艺术乐章。

先人用乐舞进入的抽象自然世界,不仅仅是用来做娱乐的,主要是:“以律和五声,施之八音,合之成乐。七者天地四时人之始也。顺以歌咏五常之方,听之则顺乎天地,序乎四时,应人伦,本阴阳,原情性,风之以德,感之以乐,莫不同乎一。”即通过乐舞的作用,以求达到“天人合一”之最高境界,并用它组成人性、情绪、伦理道德、社会行为的有机调控系统。运用这种调控机制达到社会的安治和谐。这种让人在快乐中自我完善的艺术构架,确是具有独异思维特点的东方美学。不管乐舞的作用是否可以达到:“律吕唱和以育生成化”(《前汉书》。或:“致礼乐之道,举而错之天下无难矣!”(《乐记》)但毕竟得承认祖先在数千年前寻觅出:以道中轴、以歌舞为载体的艺术调控机制,确实是值得自豪的一大创造,留给我们的艺术创作启示、法则,以及艺术道德,仍然是一笔巨大的文化财富。

从制律作乐,循章抃舞,诗歌以故事来看:中国人的创作主体意识是相当突出的,所达到的艺术高度、艺术的科学思维,绝非“下意识的潜流”所能流成的滔滔黄河文化流,也非“非理性”所能理得清天、地、人这个艺术大世界的。这种用抽象符号编织成的艺术世界,唤起人们对大自然和社会的感知和深入认识,显示了中国人高超的艺术才能和独特的创作意识,其主体意识就是:有与无二字及其辩证关系。不仅在乐舞的虚拟表演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其主体意识的表现,即使书法、诗画的创作也无不明显地留记着中国人创作的主体意识,以无表现有,以有存其无。以达形、神兼备、兼美,表现出作者的人格、情绪和追求来。中国人的主体是有理性的物质体,中国人的艺术是在高度理性支配下创造的艺术。至于“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植柳柳成荫”的现象,可能正是律吕偶合,以致阴差阳错造成的偶然现象。要靠“守株待兔”去寻觅创作的成功,只有在“梦”里找到这种“潜意识”的满足了。至于“梦笔生华”的好梦,那正是理性辛苦寻觅,劳而获之的艺术财富。很难想象一个没有理性的主体,怎样去制造生存的社会和人的艺术!我们的祖先正是由十分清醒的理性支配,才造出合乎天、地、人的艺术来,并成为自我完善和调理社会善恶的乐(戏)艺术思维的主体。

自宥于自我中心。这一特点在中华民族生存的全部历史过程中,都表现得十分突出。这是和我们民族的天圆地方的自然观不可分的,也是与其“人”居天地之中、“人”顶天立地的生存意识和自信心分不开的。我们民族具有这种自尊、自爱、自信的积极意识,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

远古有西王母族馈我白玉琯,西周有专门研究管理四夷之乐的鞮鞣氏,改夷补中。汉魏晋以后“胡马度阴山”带来了“吞刀吐火”杂技百戏。隋唐两代西域音乐,胡旋舞蹈,已是风靡朝野,更为宋元杂剧积累了雄厚基础。文化发展是个渐进和积累的长河,封闭意识是需要启开的,吸收营养也可以加快速度,但我们必须明白文化中的民族独异性是不可能湮灭的。像古代希腊与波斯的战争多么残酷持久,谁又能把一种文明强加于对方?罗马,土尔其都曾占领过地中海沿岸几多世纪,奥林匹斯山上的文明印迹、文化价值消失了吗?大不列巅占领印度多么长久,“阿弥陀佛”在次大陆失去了他的灵光了吗?只要一个民族的人民还存在,它的“乡音”、民俗文化,也包括它的美学独异性就会滔滔流淌不息。这样的洪流是永远不会干涸的。我们要求的不是改变黄土地的颜色,只是把“君临天中”举向云头的鼻脸俯向“四极八荒”,采风配律,奏出我中华“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新乐章。笔者绝不赞成“断割”“再造”等虚无者的高论。若按某些先生之论,将中国乐(戏)文化来次“割头换血”,“全方位地再造”,岂不都造成了单一的“海派”色了吗?

美学艺术篇2

虽然艺术美学中的哲学问题为艺术美提供原型,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艺术美也影响艺术美学。但美又是客观的,美不似人的意志改变,人们心中的美不会完全从人的审美意志中跳出很大的范畴。美会在客观与主观里面统一,也就是说,美在心和物关系上,当然我们心中的美也会从一定的价值中体现。

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统一。随着全球变暖,生态被破坏,环境问题也越来越成为人们重视的话题。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化的大环境下,城市中的生态的绿色以及生物多样性也越来越成为人们提高生活水平要求的一个媒介,生态公园的建成,不仅仅为人们提供了使用价值的需要,而且,也提供了审美价值的需要,为了引入审美价值的高层次发展,越来越多的文化生态园被建成。什么是美,怎样才算是美,对于人类而言,当一个物品或者是一种现象再或者是其它,当它们具有一定的物质上或者情感上的满足,就会产生美。

任何美丽的事物都离不了艺术美学。我们可以从精神世界出发来探究美的本质,当然也可以从客观世界的自然属性出发来探究,又或是从人类社会生活角度来探究,随处可以发现美的痕迹。一切美的源头,大多是从这几个角度出发,离不开艺术美学的本质。一些建筑的设计,虽然现在很多建筑都在不同层次发生了一些变化,基础功能的更加的完善,要求人们建造出更高水平的满足人们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双重体现,好多人都模仿大师的作品,其实有些奇形八怪的作品已经脱离了最初的本质。人的审美虽说是会有变化,艺术美的表现也不会脱离艺术美学。

我们再来看文化生态园这一块。随着房价的增高,房地产这块仍然很受大家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开发商不仅仅局限于楼盘的建成,更加注重楼盘的周围环境,一个好的环境,好的绿化更加会让人感觉舒适,提高层次和水平。当然文化生态园的建成,也会为周边的房价提高一个很大的档次。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人的审美在不断的变化,各方面也逐渐成熟起来,新的东西在不断得发展,符合当代的艺术美也在不断的变化,艺术美的变化也为艺术美学的不断完善起着作用。新的事物在不断发展,但是人们并没有忘记先人所传承下来的一些有一定影响的文化。这些文化的创作所付出的艰辛得到了人们的肯定,在人们心中是美的。当然,文化生态园中所呈现的关于文化的元素,就是在园子的媒介之上,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要,都属于艺术美学范畴之内。

一个好的文化生态园,对我们来说,生态是至关重要的,植物在其中起到了很重要的因素。整体植物景观质量高,为一个好的生态公园加分很多。植物的种类、种植形式以及植物的层次度都会为人们的审美享受提供一定因素。当人们觉得舒适,觉得冬暖夏凉,适应了自己的基本身体需要,就会自然而然得感觉到美。再加上,很多人现在追求一些大自然的东西,客观世界的大自然会给人增加一种自然美的享受。文化生态园,大多会植入很多品种的植物,还有很多种颜色,植物之间的高低错落,以及层次的变化,还有之间相互的习性的不同为文化生态园提供了不一样的色彩。这是从客观世界的自然属性来探究美的本质。在艺术层面上,人们会对一些植物的摆放,还有修剪的形状上,以及搭配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调整。以及在一些植物的搭配当中,要与它的真正作用,或者当地的文化,以及当地的地理环境相适应,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美。从艺术美学的层面上出发,创造出符合实际的真正的艺术美。设计契合当地的文化需要,契合自然环境和气候环境,才是好的园子,才能体现真正的审美享受与艺术美。如果做出来一个好的作品可以达到真正的美,是需要花很多心血的,不能随意的做出来的。要达到真正的艺术美,不能脱离美学的本质,也不能脱离人们心中的艺术,美是要做出努力的。

美学艺术篇3

关键词:美术教学规律;因材施教;创新性;美术课堂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G633.955【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1-0300-01

美育是我国培养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部分。蔡元培说:“美育可以用来陶冶人的情感,培养高尚的人格,发为伟大的行为”;恩格斯也曾说:“美育就是美学方面的教育。”中学美术课是美育的重要部分,也是我国目前普通中学的一门基础课,是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课程。在普通中学的教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承担着不可替代的审美教育作用。中学生通过美术课的学习,可以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形成良好地思想品德,并能促进其智力的发展;中学生加强美术技能的训练,对将来参加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工作也是极为有益的。中学美术教师要想把握好中学美术教学艺术就应该结合美术教学的特点,做到如下几点:

一把握中学美术教学规律,了解中学美术教学特点

美术属于造型艺术,也被称为视觉艺术,它具有视觉艺术的直观性和具体性,这就决定了美术教学的特点。它是根据教学方针、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以及中学生对美术认识活动的规律提出来的,是美术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指导中学美术教学活动的一般规律。

中学美术教学的特点及要求主要有:

1.审美性。审美教育,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要任务,它起着决定本学科教育性质的作用。

2.直观性。美术教学中首先要求的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美学问题、技巧问题,又往往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这就只有借助直观教学的手段引导学生深入地观察、感知客观现象去形象地认识世界。如把握构成美术的基本因素,如形体、比例、结构、空间、明暗、色彩、笔、墨、线条等,才能获得较明确的概念。

3.启发性。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对基本矛盾,而教是矛盾的主导方面,教师必须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以调动其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

4.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中学美术教学多属技能性的内容,而且技能的本身就在于多练,课堂时间有限,要腾出尽量多的时间让学生练习。明确所讲理论与其指导实践的关系。

5.因材施教。由于学生的客观条件存在很大差异,这就要求教师要因材施教,其实这也是更深层次的顾全大局。

选择典型来启发大家。选优者,以用作模范,激发大家学习。有不足之处,可以通过辅导使其更完整,也可以给其加大学习份量,提出更高要求;选差者,指明缺陷,通过辅导纠正,一是在做差生的转化工作,使其跟上趟,二是启发大家改正自己不足,作借鉴之。

6.创新性。创新是艺术的生命,是美术学科的显著特征,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才能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创造性才能是衡量一个人能力大小最主要的标志,是人的智力结构中最主要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内容,也是时代和现实社会生活的需要,切不可忽视。美术教学在这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

二根据中学美术教学特点,认真钻研教学方法

美术教学方法是教师根据美术教学特点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工作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方式和手段。当然,教学方法本身又是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和发展而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所谓“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就是这个道理。教的方法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方面,这进一步说明正确选择教学方法对于完成预定之教学任务是十分重要的。因此,需要教师认真钻研 教学方法。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讲授法。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方法。它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等。一般理论性的讲述、美术常识、欣赏教学以及技法课训练前的讲解,都采用讲授法。用这种方法教学的长处是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强、效率高,照顾面宽。但其缺点是容易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缺乏感性知识,如无法解决怎样画等问题。

2.演示法。演示法是为了配合讲课和练习,通过操作性的示范表演,使学生增加感性知识,加深印象,明了作画或其它美术作品制作的方法步骤。这是美术课尤其是技法课教学常采用的主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在形式上可以分为:当堂作画要求之全过程演示;按作画步骤要求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的同步性示范;有意识地找准难点作局部演示。

3.练习法。练习法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以达到巩固知识、形成各种技能技巧、把新知识变换为能力之目的的一种方法。这是中学美术教学活动中最主要的教学方法。这种练习包括视觉观察练习、造型技法练习、工具材料之操作练习和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练习等。采用这种方法,要求非常讲究:

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并且目的要求恰当,引起学生在心理上形成共鸣;还要注意组织教学,以便提高学生练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切忌盲目性和单纯的为练习而练习的作法。

应注意指导和检查学生掌握练习的方法、步骤的情况;要科学合理地分配作业练习的时间。教师对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及优缺点应予及时总结,肯定成绩纠正错误,可以个别问题单独讲,普遍问题集中统一讲。

4.参观法。通过参观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教学同实际生活相实际联系。其内容有参观书画摄影展览、历史文物、名胜古迹、建筑物体、自然风景等。这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教育的一种较好的教学形式。

美学艺术篇4

【关键词】艺术美学 课堂教学 学生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2-0116-02

一、概 述

艺术美学作为一门特定的艺术类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其对于提高学生艺术理论素养、拓宽艺术视野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教学中,大量枯燥而又重要的理论往往成为学生在学习艺术美学课程道路上的“拦路虎”,极易造成课堂活跃度降低、学生学习兴趣下降等恶性教学结果,教师在备课、教学中也常常为如何处理这些理论问题而困扰,此外,不可否认的是关于艺术、美学、艺术美学的学科界限目前学界尚无统一的定论,因此,更为教师上好此门课程增加了难度,在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将自己认为上好此门课程的几大要素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希望对同行教师的授课有所裨益,希望在此基础上加以讨论和改进。

二、引导学生认识美

1.美的形式

关于美的定义无疑是艺术美学课程开宗明义的第一讲,然而美学史上对于如何给美学定义却历来是众说纷纭,国内外诸家各执一词而争论未休,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美学就是关于美的学科,俄国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学是研究艺术的一般规律,德国鲍姆嘉通、康德认为美的研究对象就是美,在国内,著名学者朱光潜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艺术,美学就是关于艺术的学科,洪毅然认为美学就是关于美的学科,李泽厚认为美学是以美感经验为中心研究美和艺术的学科。显然,如何给美学下一个定义并不是短期或者马上就能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在越来越走向多元统一的美学研究的今天,任何将美学割裂开来研究下定义的方法无疑是不够的,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当积极提倡学生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来理性地辩证吸收各个美学家们对于美的理论的精华,而不应急于或给学生强制灌输一种模式化的理论概念,更遑论是尚无定论的问题。

笔者认为,相比给美学下定义,在课程初期,引导学生如何看待美才是要务,笔者所教授的学生群体为美术专业学生,笔者在课堂上提问学生“什么是美”,发现学生们的回答大部分均是围绕美术专业领域,而少有学生涉及大的“艺术”范畴,因此在笔者看来,艺术美学课程的宗旨就在于引导学生发现美,因而应当重在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更广阔的情境中去认识美,认识到美不是单纯相对于美术而言,美还包括音乐、舞蹈、诗歌等多种多样的“大艺术”形式,音乐给人以轻松愉悦的陶冶之美,舞蹈给人以动、静、刚、柔的动态之美,诗歌给人以精神慰藉的陶醉之美等等,一切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总结沉淀出来的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智慧结晶都是美的,都是艺术美学的研究对象,这才是我们应当向学生灌输的美学理念。

2.美的功能

正是因为笔者所教授的学生将来均有极大的可能性继续从事艺术工作,因而,笔者认为,针对这一特殊的群体,在早期除了引导学生睁开发现美的眼睛、学会去思考美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认识美的功能与价值,从而促使他们在今后的艺术创作中朝着有利于社会发展,有利于美的传播方向前进,从而用正确积极的艺术功能理念指引着自身的艺术创作实践。

首先,艺术是对客观真实的再现表达,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能打动人,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前提是艺术的元素取材于生活而又在生活感受的基础上提炼出动人的部分,经过艺术加工,以艺术品的形式回报给社会和大众,因而,应当重在引导学生认识到艺术创作在社会教化上所能起到的重大意义,从而自觉规范自己的艺术行为,使得作品慢慢达到艺术性与真善美的有机统一。

3.美的欣赏

一件具有美感的艺术品,不论其形式是否为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它们均有着共同的特征:①均具有再现真实的艺术价值;②均具有表现真实的艺术价值;③均具有典型的艺术价值。这些与艺术家们在创作过程中通过细心的观察与个性的表达是分不开的,从而使得创造出来的艺术典型具备真实性和高度的概括性,所创造出来的艺术具有鲜明的特征和生动的艺术形象,揉以艺术家独特个性的艺术表达,直观而又含蓄地表达出艺术家们对于现实生活的反映。因此在引导学生欣赏艺术品的时候,应当注重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艺术作品作出基本的评价与甄别:首先,看艺术作品是否凝聚着艺术创作主体的真挚情感;其次,艺术作品是否具有教育或审美价值;最后,看艺术作品是否满足观赏者的精神需求,以郑板桥画的兰竹为例,郑板桥将自己的情感与气节追求全部倾注到所绘画的兰竹上,托画言志,在技法与情感上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后人通过其所绘的兰竹也能从中充分体会到作者的凛然傲骨,通过艺术欣赏得到精神的再教育,最后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份的欣赏者都能从画中汲取到各自精神的慰藉,书法爱好者可以从中领悟到用笔,国画家可以从中领略到水墨五色韵味,耄耋老人可以从中体味到风霜过后的人生感悟等等不一而论。因而在引导学生进行艺术欣赏时,更应着重引导学生多方面对艺术品进行全面考察与评价,从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一开始就为学生打下良好的艺术欣赏方法必能为学生长远的发展带来有利的影响。

三、引导学生发现美

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的确如此,通过一段时间的课程引导,慢慢地和学生们的对话里,明显可以感觉到他们对于生活中的美的关注不断地多起来,笔者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变得越来越顺利,学生开始学会从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中找寻到美,他们可以从杨丽萍的孔雀舞中感受到舞者的不懈坚持的毅力之美与人和自然之间相依相生的和谐再现之美,他们学会了从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中领略到音乐家身处逆境却仍顽强向命运抗争的坚定信念,借着音乐的武器糅合激昂的个人情感而弹奏出的铮然生命之音。而这些已经远远超出了美术的课程范畴,但又涵盖在艺术美学的框架中,可以说,艺术是相通的,优秀的艺术所蕴含的生活元素的美与艺术家情感的美都是无学科、无国界、无种族分别的,艺术是全世界人类所共有的财富,更是属于那些懂得欣赏、尊重艺术的人的财富,这也正是艺术美学课程的最终教学目标。

四、结束语

短短的几周课程结束,给笔者带来的感触良多,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先后尝试了课堂提问、课后布置思考题等方法,也通过与学生的换位思考,慢慢地探索出一套适合于自己的教学方法,通过将枯燥复杂的美学理论转变成为通俗易懂的口头表达及实例讲解,学生们在理解上相对较为顺畅,极大地激活了学生将艺术理论结合自身所学所见的艺术实例发散性地串联在一起,改变了笔者授课初期单纯宣讲理论概念造成的课堂死板情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此将笔者的一点浅见加以论述,希望给后来的学者提供探讨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美学艺术篇5

唐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中熠熠生辉,其灿烂的文化、浩如烟海的诗歌都使其极具研究价值。下面以杰出诗人王昌龄的诗歌为例,探析其中的美术艺术。

(一)冰清玉洁之美

即使是送别诗,王昌龄的诗也在字里行间散发着艺术的无穷魅力。深沉含蓄,字字珠玑,耐人寻味。如《别李浦之京》:故园今在濡凌西,江畔逢君醉不迷。小弟邻庄尚渔猎,一封书寄数行啼。又如《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寒雨连天夜入湖,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字里行间浓浓深情溢于言表,这种友谊是那么真诚、那么朴实,那么情真意切,纯的无瑕。如江畔逢君醉不迷中“醉不迷”,一封书寄数行啼中“数行啼”,无不让人感受到诗人那颗炙热而诚挚的心,给人无穷的想象空间。又如一片冰心在玉壶这句,更加直接的表露出了作者对友人纯洁而真挚的情感。

(二)栩栩如生的图画美

王昌龄不仅是一位诗人,而且是一位画家,这就使得他的诗歌中总能够描绘出栩栩如生的画面,让人更好的体会诗歌中的意蕴。如《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河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整首诗读完之后,马上就在读者眼前呈现出一种荒凉、沧桑、战乱的画面,而其构图选材又极为贴切合理。中国古代西域边陲呈现一片荒凉萧瑟,在戍边战士眼中,只有孤城、长云、关隘、黄河,境由心生,情景交融,恰到好处。同时,景物在层次上的组合也十分融洽。层次分明的背景展示了一幅磅礴恢宏的雄关图,层次的分配、明暗的对比、远景玉门关和近景孤城的对应,都展现了峥嵘俊伟的雄关漫道。

(三)气势恢宏的壮观美

气势恢宏的唐诗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边塞诗。同样以《从军行》为例,作者勾勒的一幅以大漠、长云、青海、孤城、雪山为背景的图画,气势磅礴,雄浑壮美。一望无垠的荒漠上,蓝天之下的孤城拔地而起,从孤城向下看去,玉门关则尽收眼底。而在这广袤的大地上,上演过无数个战士驰骋沙场、英勇拼杀的历史故事。同时,战争也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痛苦,闺怨、孤寂、离愁与这个荒漠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一幅气势磅礴、壮美的画面。

二、当代影视作品中的美术艺术

将美术艺术应用于艺术作品,能够为艺术作品增添光彩,给观众更好的视觉效果。因此,美术艺术在当代影视作品中无处不在。这里以张艺谋电影为例,来看蕴含在电影中的美术艺术。张艺谋的电影往往以剧情为载体,呈现一些美术艺术。如唢呐、红剪纸、染布池、红灯笼、黄土地等都是他的电影中的造型。张艺谋电影十分明显的特点就是色彩明显,而且运用的恰到好处。无论是《红高粱》还是《大红灯笼高高挂》,无论是《我的父亲母亲》还是《活着》,还是《十面埋伏》和《英雄》,都具有鲜明的色彩设计,以适当的搭配渲染气氛,烘托主题,奠定情感基调,艺术效果极好。如《红高粱》中,那一望无垠的高粱地和那彰显着生命与自然的纯净的绿色让人印象深刻。这些美术艺术的灵活运用,不仅为电影增添了色彩,而且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营造一种特有的氛围,为电影增添光彩。

三、美术艺术有效教学的策略

美术艺术因为其特有的气息,能给人美的视觉盛宴。学习美术艺术,欣赏美术艺术,能够增加学生的艺术细胞,提高其艺术修养。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去体会、感悟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意境与内涵。

(一)灵活导入,唤起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够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更好的获取艺术修为。这就要求教师应当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对美术艺术教学应当具有针对性,这样能够有的放矢;具有新颖性,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具有简洁性,节约宝贵的时间;启发性,开发学生思维;趣味性,唤起求知的欲望。其次,应当注重情感教学,创设情境,使其更好的学习。再次,课程教育应当凝聚教师的智慧,以学生为主体,提高教学效果。

(二)在美术艺术教学中渗透美育,陶冶学生的情操

美育能够净化人的心灵,如春风化雨般,让人受益匪浅。在美术艺术教学中实施美育,可以让人形成一种美好的心理定向与心灵结构。使人的审美观、审美价值、精神世界都得到深化与丰富。首先,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美育情境,让学生得到美好的熏陶,如以多媒体将图像、声音、照片、画像等展示,给学生听觉与视觉上美好的享受,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起创造性思维,从而让其主动创造美。其次,在想象中渗透美育。要让学生更好的学习与欣赏美术艺术,必须要打破常规思维,使其自由想象,发挥创造潜能。这体现在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中,教师以抑扬顿挫的语调、富有情感的声音、生动形象的描述、丰富的面部表情,潜移默化进行了美育。在课堂活动中锻炼学生自身的手工技术,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增强其信心。

(三)在美术艺术教学中实施德育,使其健康发展

美术作品往往蕴含了作者的各种情感,有一定的社会和时代背景,因此,教师应当适当引导,对学生实施德育,使其品质得以优化。如以《敬爱的小平同志——总设计师》的宣传画为例,在欣赏的同时渗透德育。欣赏作品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主人公宽广的胸怀与饱满的天庭,画中的人物如此的睿智与韬略。再观察他那深邃的双眼,时刻关注着全国人民疾苦冷暖的眼睛,祖国的兴衰繁荣牵动着他的心,他那双眼睛在憧憬着中国美好的明天,也在洞察世界风云的瞬息万变……他凝重的脸庞与紧抿而坚韧的嘴唇,仿佛让人听到了他那句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有这些细节的描绘,能够体会到这位领袖对国家的前途,人民的疾苦的关注。教师顺水推舟,激励学生,只有认真学习,开拓创新,才能够肩负富国强民的重任,不辜负先辈的期望。然后,引导学生由远到近的欣赏整个画面:远景是蓝天上漂浮着白云,预示着国内和国际气候良好,祖国改革开放前景广阔;中景是现代化都市对应的海隅以及白浪滔天的大海,表示祖国改革开放的脚步已经由沿海迈向了内陆;近景为敬爱的小平同志面朝东方,神情自若,稳健的屹立于海边的岩石上,展现了小平同志改革的决心,与其矢志不移的气魄。这些都能够深深的感染学生,让学生体会到自己身为改革开放下的青年,应该为祖国的辉煌做出自己的贡献。艺术总是和博爱、知识、情感、公道联系在一起的,教师应当适时的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其具有优秀的人格,高尚的理想,崇高的使命感。

(四)开展探究性学习,提升思维能力

探究性学习重在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过程,重在教师的启发与学生的思考,改变了传统教育中教师满堂灌的现象,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教师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应该对学生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在学习过程中,从问题的提出,到分组思考交流,到成果的展示,都有学生自主进行,体现学生主体思想。课堂上注重信息交流,给学生展示和提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发挥其想象,激发创作灵感,在教学活动中形成好的性格与创造力。

(五)重视对学生作品的讲评

如《体积与空间中的生命》的学习中,学生找来了土豆、萝卜、橡皮泥等物品,教师可以用投影呈现古今中外精彩纷呈的雕塑作品,并介绍一些制作技巧,学生就能够制作出自己心目中的美术作品。学生并非学的专业美术,而是来源于生活中的美术,所以,教师不应当过分强调知识技能,而应当使美术艺术充满情感。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积极的讲评,鼓励其大胆创新。教师的讲评会对学生相应的审美理念产生影响,因此,要善于发现其闪光点,发掘其潜能,不仅学习了美术知识,还对塑造健全的人格大有帮助。

美学艺术篇6

关键词:美术教学;审美艺术;策略

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有助于学生的素质水平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审美艺术,在初中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需要提高重视。审美艺术与能力是办所学生一生的能力素质,培养学生的审美艺术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实现的,需要在日常的潜移默化中进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美术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这就需要初中美术教育积极转变理念,采取有效的措施与方法,为学生审美艺术的培养提供优质的平台,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艺术的意义

审美就是人们对于艺术作品等进行的单纯的鉴赏、观看等,从中感受到美,获得愉快的享受。初中时期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性阶段,这也是学生审美艺术培养的重要环节,因此需要提高对学生审美艺术培养的重视程度,采取有效的措施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艺术与能力。虽然人的审美艺术水平以及能力与先天的天资有很大的关系,但是也离不开后天的努力与培养,初中美术教育作为一门艺术类的学科,在培养学生审美艺术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美术教学,让学生自主观察和鉴赏,挖掘和感受生活中的美,通过特定的美术教学方法,使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审美艺术水平和能力。

二、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艺术的有效策略

1.全面把握学生的审美心理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审美心理,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展教学,使得教学更具针对性。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审美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再像教小学生一样,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比较叛逆,教师越强调什么,他们就会越反着来,产生抵触的情绪,因此,教师必须要了解学生的审美心理,对美术教学的效果进行优化。初中阶段学生的审美对象有自然、社会以及艺术等内容,他们能够从事物的表现简单的看到背后隐藏的深层次情感,如线条、颜色等。初中阶段的学生能够对事物外在以及内在的美进行感知。由于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因此他们对于美术的爱好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有些喜欢中国的民间艺术,有些喜欢西方的印象派。教师可以借此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我国本土文化的重要性。对于对我国传统民间艺术感兴趣的,教师可以让其说明喜欢的原因,并对保护民间艺术发表自己的看法,使学生产生好学的意识,也使其能够更好的认识民族文化。初中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审美艺术体系,因此在对作品进行欣赏评价时还不够深入,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和帮助。

2.创设有艺术氛围的教学情境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教学开展的重要动力。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培养他们的审美艺术,就需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有艺术氛围的教学情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开展美术教学,如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将美术作品更加形象的展示出来,加之优美悦耳音乐,让学生在富有艺术的氛围中学习美术,感受到美术中的艺术性。比如在欣赏梵高的《向日葵》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展示作品,然后配合一段温和的钢琴曲作为背景音乐,再对梵高以及《向日葵》的创作情况进行介绍,1888年,在法国的南部,一位画家在一个温暖的午后,正在画室中认真的创作,《向日葵》也就此诞生,整幅作品虽然看似烈火熊熊,美艳华丽,但同时又很和谐、细腻。通过这种方式向学生讲解美术作品,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有助于学生审美艺术水平的提升。

3.加强美术作品的欣赏与临摹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以及临摹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认知以及观察能力,这是极为重要的,能够提高学生绘画观察能力。在临欣赏创作中,一般是将作者成功的作品作为观察的对象,在临摹和欣赏过程中不能只是对这些成功的作品进行观察。通常而言,在欣赏作品时需要对作者绘画时的内心以及创作的年代等进行考虑分析,欣赏作品过程中,需要使用计算机等有利条件,对图片进行有效的处理,让学生能够看到很多在课本上看不清楚的地方。比如,在学习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时,需要让学生了解《开国大典》的作者,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让学生对作者刻画人物的表情以及内心世界进行观察,这幅作品是深受群众欢迎的,将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壮阔场面表现出来,对《开国大典》进行欣赏讲述,让学生对我国现代绘画的艺术成就进行全面的了解,让学生了解油画的民族化特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能够强化学生的美术审美艺术。

4.积极开展美术创作

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创造能力就是通过创造性的思维培养出的综合能力,从而对信息进行掌握,科学的进行分类组织,通过创新、推测等,结合自己已有的信息选择合适的方案,要使创新能够成功,需要有创新的态度、思维以及技能,这些对于创造性活动而言是极为重要的。创造性是对已有知识的加工和组织。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要以审美素质的提升作为主要内容,强化创造性能力,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将教师的意志强加给学生,使学生个性特点得到充分的体现,凸显学生的特点,使其敢于创新、敢于表现,定期组织学生写生、观察,让学生亲自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开动脑筋创作绘画,教给学生多样化的、满足初中学生实际需要的绘画技能。美术创作对于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艺术水平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提高重视程度,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和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艺术水平和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艺术,通过美术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社会、自然以及艺术美,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艺术,防止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形成片面的审美艺术,这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是极为不利的,也与教学大纲中学生审美艺术水平培养的目的相违背。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教师需要提高认识,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向上,结合多样化的美术教育活动强化学生的审美艺术与能力,依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更好地强化学生的鉴赏水平。

参考文献:

[1]曹美涛.获得审美享受提高艺术趣味———谈宁夏高职非艺术生源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中国集体经济,2013,(30):94-95.

[2]蒋广云.培养审美能力提升审美境界———新课改下初中美术审美教学策略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3,(22):116.

[3]付艳红.初中美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5,(22):146.

[4]丁小成.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6,(10):195-196.

美学艺术篇7

关键词:茶艺美学;美术审美;符号标志;情感教育

1茶艺美学的概述

1.1茶艺美学的含义

茶艺美学是茶艺文化中渗透出的一种美学元素,是从选茶、煮茶、品茶以及论茶等一系列活动中所升华出的一种美学艺术。茶艺的美学元素不仅包括物质形象上的茶叶、茶具、茶技,还包括心灵精神上的茶德、茶思想、茶文化,其涵盖的内容极为广泛。

1.2茶艺美学的特点

1.2.1符号标志茶艺美学是在一系列茶艺活动的基础上而衍生出的一种美学艺术活动,其因独特的美学价值而被视为一种特殊的美学符号标志,从形这一方面对茶艺美学的符号性进行了完美地诠释。茶艺美学的形象符号是茶叶、茶具以及茶技这些外在可见的物质形态,其穿插于茶艺表演的始终。例如,茶叶在冲泡过程中,随着沸水浮浮沉沉,在飘渺的烟雾中,如花朵一样慢慢绽放,片片芽叶儿如婴儿般舒展开身体,活灵活现的样子,颇为赏心悦目。而茶具之美主要是指盛茶饮茶的器具,古朴的茶坞、精致的茶鼎、奇特的紫砂壶,各种巧夺天工的茶具制品,进一步凸显了茶艺表演活动的美学性。此外,技艺精湛的茶技也是茶艺美学的核心,沏茶者通过神态、动作以及风宜态势等将煮茶、泡茶、冲茶等动作于一气呵成中尽现茶艺表演的艺术性。

1.2.2情感表达茶艺美学传递给人的是一种形态物质美学感受,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美学享受。金玉其外内在其中,茶艺美学所透露的情感价值更让人值得回味。同时,茶德、茶学、茶文化作为茶艺美学的内在符号标志,无时无刻不散发着茶艺美学的精神美学内涵。茶德中的“廉”、“美”、“和”、“静”的思想从精神层面渲染出了茶艺美学的文化性意义,给予饮茶者以愉悦舒畅的精神美学享受。茶学中所蕴含的“中庸尚和”的思想,对于饮茶者心境的营造也具有一定的净化洗涤作用。同时,茶文化中的“自然空灵”之意,所传达出的豁达淡然之情,使人于慢节奏中思考人生。从不疾不徐的茶艺表演中享受此刻的静谧,引起内心最深处的情感共鸣,获得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享受。

1.2.3审美艺术茶艺美学是集茶文化美学元素于一体的一种特殊茶文化艺术形式,其是茶文化美学因子艺术性的具体体现。因此,茶艺美学作为一种特殊的茶文化现象,带有浓厚的审美艺术性。一方面,茶艺美学从茶叶、茶具以及茶技等方面对茶艺美学的外在形象美进行了不同的阐述。以婀娜多姿的茶叶、匠心独特的茶具以及炉火纯青的茶技来烘托茶艺美学的物质形态的审美艺术性。另一方面,茶艺美学融合了茶德、茶学、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并将其以不同的形式注入到茶艺表演的方方面面,动中含情、情融于动,营造一种情景交融的气氛,从而衬托出茶艺美学的内在之美,使茶艺美学的情感艺术萦绕于每一个人的心间。茶艺美学通过对茶文化美学元素的深刻挖掘,充分地阐释了茶艺美学的秀外慧中之美。

2茶艺美学在美术审美教学中的应用存在不足之处

2.1茶艺美学在美术审美教学中的运用与审美教学的本质不相符合美术审美教育的本质是以审美为核心,通过各种艺术手段运用一切美学形式对大众进行美学教育。美术审美教育作为一种高级的文化艺术教育,其主要是通过耳濡目染的艺术熏陶来美化大众的心灵精神世界,从而促进其审美意识的提高。但是,我国美术审美教学在应用茶艺美学这一元素时,没有立足于美术审美教学的本质,进行茶艺美学美术教育。简而言之,茶艺美学美术审美教学中没有充分把握美术教学的审美实质。我国美术审美教学历来不被重视,大部分学校所树立的教育理念是“重文化轻艺术”,这种观念下的校园文化对于美术审美教育的关心只停留在应付文化课考试的阶段,更遑论茶艺美学美术审美教育的地位,亦是不受待见,不为人所注意。所以,也导致了茶艺美学美术审美教育的审美性被忽视。

2.2美术审美教学中的茶艺美学元素的应用不够充分我国茶文化博大精深,茶艺表演也是由来已久,茶艺美学是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与美学沉淀而成的一种艺术文化现象,其所潜藏的美学价值自然不言而喻。但是我国美术审美教学中在应用茶艺美学元素时,对于茶艺美学元素缺乏深入地剖析与探究,大部分都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浅尝辄止的层面,极大地抑制了茶艺美学元素的审美艺术性发挥。一方面,茶艺美学美术审美教学专业教师对茶艺美学元素的认知程度过于浅薄,甚至对于茶艺美学的基本艺术内涵都不曾知晓,更别指望其能对茶艺美学美术教学进行实质性授课。另一方面,茶艺美学元素体系结构过于庞杂,其第一次走进美术审美教育的课堂,由于茶艺美学知识的匮乏,大部分教师对于其在美术审美教学中的运用是一筹莫展,完全无从下手,从而也导致了茶艺美学元素在审美教育应用中的尴尬境地。

2.3美术审美教学中茶艺美学精神情感融入不足美术审美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是情感的渗透,通过揣摩与传达内心的思想感情,来达到一种主观与客观相融合的艺术境界。茶艺美学中的美术审美教育能帮助学生树立情感意识观念,激发学生的想象创造力,表达内心深处的渴求,甚至也能促进其思维方式的转变。茶艺美学在被引进到美术审美教学中所折射出最大的障碍问题是情感文化的缺失,即茶艺美学的精神实质并没有被深刻地融入到美术审美教学中。茶艺美学的精神核心所包蕴的情感艺术被忽略,其人文内涵艺术价值并没有被广泛地认同与接受。教师在进行美术审美教学中对于茶艺美学的情感因素并没有进行过多分析,抑或者对茶艺美学的情感因子是直接漠视,从而导致了学生创作的茶艺美学作品大多缺乏灵性。

3解决茶艺美学在美术审美教学中应用不足的措施

3.1立足于美术审美教学的本质对茶艺美学进行探析茶艺美学美术审美教学对于学生的心灵、品性以及人格具有良好的塑造作用,意蕴深厚的美学元素、广博的文化内涵,能不同程度地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极大地提高其文化艺术的感知力,缓解其繁重的学业压力,是以艺术化的方式于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因此,应以美术审美教育的本质为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融入茶艺美学元素。首先,应转变“重文化轻艺术”的教育观念,以“文化与艺术并重”作为核心教学理论,将语文数学英语文化课程与茶艺美学美术审美教育置于同等的重要地位。其次,从根本上对茶艺美学美术审美教育的本质进行全方位探讨,结合茶艺美学元素的“形神兼美”的特征开展美术审美教学活动。

3.2将茶艺美学与美术审美教学进行相得益彰的结合茶艺美学美术审美教育,对于学生文化艺术细胞的培植与人文主义情怀的培养具有鲜明地促进作用,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意义。因此,在进行美术审美教学过程中不容小觑茶艺美学元素的潜在性价值。一则,美术审美教学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对茶艺美学进行深入性研究,从观察茶艺表演开始近距离地接触茶艺美学,对茶艺美学的美学性从物质形态的探析拓展到精神层次,不孜不倦地将茶艺美学思想钻研透彻,从而提高其茶艺美学美术审美教育的专业素养。二则,在进行茶艺美学元素的引入过程中,要先从茶艺美学的体系结构入手,构建完整的茶艺美学思想框架,而后将茶艺美学思想的基础知识逐步渗入到美术审美教学活动中,以知识层层递进的形式进行茶艺美学美术审美教育。

3.3充分挖掘美术审美教学中茶艺美学的情感元素任何美术作品的创作都需要融入一定的思想感情,其必定是作者最原始诉求的一种表达。目前,我国茶艺美学在美术审美教育中的应用已屡见不鲜,但是其教学仍然停留在最初的茶艺美学形式教学阶段,没有上升到茶艺美学情感教学的高度,无论是基础美术审美教育还是高等的美术审美教育,始终处于茶艺美学的最基本阶段,鲜少有涉及到茶艺美学美术审美情感教育的内容。而情感教育才是美术审美教学的关键所在,缺乏艺术情感的美术教育是对美术审美教育本质的一种亵渎。因此,教师在进行茶艺美学美术审美教育过程中,应该以茶艺美学情感为主,对学生进行情感式启发教育,综合运用情感教育的各种手段体验茶艺美学的情感之美,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机能。

3.4不断发挥自主创新精神对茶艺美学进行突破性创造茶艺美学在应用到美术审美教学过程中时,缺乏创造性元素的注入。大部分学校对于茶艺美学都是简单地添加到美术审美教学中,完全没有根据美术审美教学的特点对茶艺美学因子进行创新性发挥,从而导致了茶艺美学美术审美教学课程的枯燥与单调性,更是直接消退了学生对于茶艺美学的研究兴趣。因此,茶艺美学作为一种新元素被运用到美术审美教学课堂,应该以一种新姿态进驻到美术教学活动中,从茶艺美学美术审美的教学方式与内容上进行突破性创新。在沿袭传统美术审美教学手段的基础上根据茶艺美学的艺术性,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进行茶艺美学美术审美教学。

参考文献

[1]刘新苗.试论在美术教育中突出审美教育本质的重要性[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8):187.

[2]王海龙.浅析美术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策略[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4):207.

[3]赵晶.谈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艺术教育.2010(5):46-47.

[4]刘晓光,刘舰海.茶艺的美学鉴赏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2(3):102-103.

美学艺术篇8

【关键词】美术教学 课堂 艺术

新的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体验是艺术课程学习方式之一。因为体验意味学生积极参与到欣赏和评述活动中来,能够自主的对美术作品观察、理解、思考、分析,意味着学生们一起讨论、比较、操作、尝试甚至争论,能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的学习逐步转向以自己已有知识和认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本人在平时教学中,根据新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心理特征,对美术欣赏课方法作了一定尝试,从而让学生愉悦的获取知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问答型“引导——发现式”

这是一种学生在教师诱导下发现并解决问题为中心,以发展视觉感受能力,形象识别和理解能力为目的地教学类型。其特点既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也强调学生的独立探索和思考。如果学生在此过程中缺乏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可采用:设问、反问、诘问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贴近作品隐含的问题,这种类型有助于学生学会怎样欣赏作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二、讨论型“创境——领悟式”

这是充分显示了教师创意造境的能力,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欣赏教学。其特点强化了欣赏教学的赏悦性,教师应根据教学任务需要和欣赏对象的性质,采用多媒体教学,语言描绘,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的审美情景,教师可以出一些背景材料,学生畅谈感受和领悟,教师启发总结,使学生领悟所欣赏对象的深层意蕴。

1.创设正确的审美情境。对于初步具有美丑好坏判断力的学生来讲,要进入美的欣赏,首先要求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创设情境,使其摆脱日常意识状态。

例如:在欣赏七年级课本杜健作品《在激流中前进》时,播放乐曲《黄河船夫曲》,此时学生进入某种情景,自觉体验船工的艰辛,产生审美意境。此曲和《在激流中前进》题材相同,作品表现情绪相同,《黄河船夫曲》声音浑厚,有气势,通过短促的喊号声和渐强的梯度节奏,表现了划船的动作,感受经过紧张的险滩战斗,船工们心里充满着愉快,希望与光明。《在激流中前进》色彩凝重,用笔粗放,运用衬托和对比手法表现船小、浪险、人艰,两件作品都表现了船工惊人力量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学生积极的认同心理活动,由于理性参与了欣赏活动而推向深化,从而获得艺术作品内层意蕴的领悟和审美想象。

2.共鸣和理解。在审美体验中使学生的审美想象融入作品本身的情感中,使学生用整个心灵去关照、体味、理解,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例如:欣赏七年级油画《粮食》时,因学校地处农村,可带学生参观农民在田间劳动的场景,从农民挥动手中镰刀割稻、收稻、挑稻等一系列农忙收获的场景以及农民收获的情绪中获得初步审美情境,然后结合苏联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体验到作品创作于卫国战争之后,从而体现出苏联集体女庄员高涨的劳动热情和崭新的生活面貌,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在日趋异新社会我国劳动人民对于收获的喜悦以及劳动人民耕作的艰辛,从而更加珍惜美好的生活,爱惜粮食。

三、自由型“指导——自学式”

这种欣赏教学类型是个更高的要求,随着学生知识面的扩大,教师可让学生一开始就自主欣赏绘画作品,而且允许学生按自己的意愿对作品从美术语言角度、从历史背景角度、从美术家生平或创作心理角度进行观赏、分析和讨论。中学生由于性格、文化修养方面的差异会产生不同见解或不同评价。当学生在这方面倾向性不断增强的时候,就说明他们在审美趣味和价值方面有自己较稳定的“标准”,审美意识也逐渐形成。对于学生的见解,教师应尊重、保护,引导、鼓励学生以创新精神从多角度理解作品,发表真正属于自己的主张。结论的正确与否并不重要,关键是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开发学生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例如:在欣赏梵高油画《播种者》时,教师可把它和米勒油画《播种者》联系在一起进行分析。推选学生分别对梵高《播种者》和米勒《播种者》大胆进行评述,从而了解作品既相同又有区别:作品构图相似,描绘内容相似。米勒以伦勃朗灰暗的风格,用雕塑般单纯而简练形象概括表达耐人寻味的内容。梵高作品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作品以明亮的黄色基调和灿烂的色彩表达画家内心强烈的情感,把油画的线条和色彩表现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这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共同参与过程中,产生思想交流和碰撞,加深对学生的认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美学艺术篇9

1思维方式的影响

台州民间工艺美术中材料和工艺的拓展意识对设计思维的影响纵观现代视觉艺术,无论从安迪•沃霍尔的波普艺术,还是杜尚、博依斯的观念艺术,乃至后现代主义皆在材料和工艺的探索上有所创新,当代艺术对于材料的拓展应用尤为重视。台州民间工艺美术对于材料的深刻探究和充分利用体现出强烈的设计意识。虽然在现代生活语境中,传统民间工艺美术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但其中包含的文化和思维方式有其特有的价值。例如在台州民间甚至今天还在被人们使用的竹编小型储米仓,高80厘米左右,上口30厘米圆口状,下底边长50厘米四方形,有圆形盖,竹皮人字形编,骨架结构处用5厘米宽竹片作为支撑,在仓体相对两边有用2毫米宽的竹丝编的“米”字,且竹丝皮向里,瓤朝外,形成了独特的层次效果。在现代设计中,这种材料穿插的技巧和思维方式可被充分利用和发展,如竹编和现代纤维材料的结合,或可尝试以钢丝网作为骨架,用竹丝形成编织或“刺绣”式的效果,以传统工艺为基础,形成材料的应用拓展。在设计教学中,这种材料和工艺的拓展训练可有效提升教学的效果。

台州民间工艺美术中的“隐喻”方式对设计思维的影响台州民间工艺美术在满足使用的功能外,还强调主观精神的体现。例如三门石窗的创作中常用的几何纹、铜钱纹、八宝纹、动物纹、文字纹、花草纹、一根滕纹等皆运用象征、隐喻、谐音等方法使人进行联想。“它不是直白的表述,而是借它物或通过符号表达某种情感和含义。”[3]“隐喻”强调主观精神的描写与表现,把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其中,并且更多的是将民间故事及人物运用比喻、象征等方法进行美好寓意的表达,使人们充满了联想和想象的意趣。民间工艺美术和现代设计虽在其所依托的文化、体现手法和表达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对于“意象”的善用却是相同的。“隐喻”方式是表达“意象”的理想手段之一。

造型特征的延拓造型是台州民间工艺美术视觉表现的主体,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地兼容、变化、发展,台州独特的佛道文化、山海文化、古城文化、武学文化和南宗道学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硬气、英气和灵气的造型特征,体现出的相互兼容、博采众长的造型内涵,是我国民族艺术精神及造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艺人对于视觉不能触及的现象会凭借主观经验加以推断,对宇宙万物有独特的理解,他们所表现的真实是一种主观性的真实,带有浓厚的意念成份,追求情感的真而舍弃形象的真。”[4]深入挖掘台州民间工艺美术造型特点是丰富现代设计语言的良好途径。造型特征的延拓不是造型的简单移植和拼凑,而是对传统造型的文化背景在深入探究的基础上,以现代的审美观并结合现代设计语言,对传统造型进行加工和改造,以达到“取其形,以赋其意”的效果,使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征。

色彩表述的借鉴民间有“红要红的鲜,绿要绿的娇,白要白的净”、“紫是骨头绿是筋,配上红黄色更新”等对于色彩应用的表述,反映出民间工艺美术高纯度、强对比、色彩鲜艳的特征。这种对于色彩的“圆满”的喜好源于对大自然的观察和认识,也体现出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台州民间工艺美术的色彩也不例外,例如起源于北宋庆历年间台州临海黄沙洋地区的黄沙狮子,这种台州民间舞狮活动是人们祈求吉祥、消灾降福的重要形式。在黄沙狮子的色彩运用中多采用金色、大红、中黄、翠绿等强烈对比的色彩,光鲜照人、明丽绚烂。在现代设计中色彩的对比运用是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因为色彩皆源于自然,正因如此,色彩具有鲜明的情感特征。如红色与之相对应的自然物是火、鲜血、太阳等,因此红色就有了象征激情、活力、吉祥等情感特征;绿色与之相对应的自然物是树木草原等,因此绿色就有了象征生命、希望、活力等情感特征。正是人们把对美好生活的愿望通过强烈对比的色彩表露的淋漓尽致。现代设计中对于色彩的运用也应着重关注色彩的情感特性,使色彩不仅仅在强对比下形成装饰和美化的效果,还应通过色彩表达设计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追求,这是设计走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方法。

2将台州民间工艺美术引入艺术设计教学的意义

在现代设计理念的整体框架下,探索更加优良的现代设计教学模式和体系是近年来设计教育领域集体探求的热点。我国的现代设计教育在发展了几十年后的今天,发现本土文化丰厚的营养可供现代设计来汲取,尤其作为地方高校,在专业教学领域建立自己的特色,有着资源上的独特优势。

2.1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目前,学生正处在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和相互深刻影响的时代,“我们是谁”这样的问题在学生中普遍难以寻找到理想的答案。美国政治学家萨缪尔•亨廷顿(Huntington•Samual•P)就曾指出:“不同民族的人们常以对他们来说最有意义的事物来回答‘我们是谁’,即用‘祖先、宗教、语言、历史、价值、习俗和体制来界定自己’并以某种象征物作为标志来表示自己的文化认同……文化认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东西。”作为地方高校,设计专业学生的主要来源多是省内及本地区,他们有着相似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使他们普遍需要找寻一种熟悉的文化养份来激发他们的文化价值认同。而台州民间工艺美术在世代传承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营养,作为我国民间工艺美术的一份子,它在文化上的共性也可使学生以点窥面,从本地延伸到全国,了解台州及我国民间工艺美术的特征。这正是将台州民间工艺美术引入艺术设计教学的重要意义。

2.2有利于学生全方面地拓展设计思维

台州民间工艺美术中对于工艺和材料的应用拓展体现了人们对于自然的观察和对生活的理解,就地取材、合理加工利用是其重要的特点。在工艺和材料越来越丰富的今天,设计过程中的选择也越来越多,但是学生往往没有对于工艺和材料进行再设计和合理利用的观念。在设计教学中通过对身边传统工艺美术作品的关注和解析,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对于工艺和材料的应用意识拓展设计语言。同时,民间工艺美术较多采用象征、隐喻式的表现方式,传达人们对于生活的美好愿望,这种设计语言的应用方式是丰富学生视觉表达能力的重要借鉴,使设计具有更深厚的文化内涵。可见,进行台州乃至全国民间工艺美术的学习对于学生设计思维的培养可起到重要作用。

2.3有利于提升学生造型能力和设计语言的应用能力

设计能力的提升主要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和对社会的理解。台州民间工艺美术是台州人们千百年来对生活观察与理解的精华所在,其丰富的、具有地域特色的造型是我们宝贵的资源库,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同时也是提升学生造型能力的有效手段,使学生通过对传统造型的解读,理清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再运用现代设计方法对其进行加工改造,形成具有现代审美意识的新造型。2.4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民间工艺美术资源的传承意识传统的民间工艺美术因其特有的时代文化背景和生产方式,近年来逐步远离了人们的视野,尤其是九零后的学生更是在西方文化的沉浸中对于民间工艺美术缺乏足够的了解。在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将台州民间工艺美术纳入课程体系,可以让学生了解其对于现代艺术设计的重要意义。学习本地民间工艺美术,了解其价值,还能增强学生对于当地民间工艺美术的热爱。在教学中对于本地民间工艺美术系统化的调查、挖掘和整理,有利于学生学习其创作方法和思维方式,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对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积蓄资源和力量。

3结语

美学艺术篇10

在欧洲,作为高等艺术的组合的“美的艺术”(beaux-arts)的概念是18世纪才出现的。1746年,法国人夏尔•巴图神父出版了一部名为《归结为单一原理的美的艺术》的书。在这本书中,作者将音乐、诗、绘画、雕塑和舞蹈这五种艺术确定为“美的艺术”,认为这些艺术与机械的艺术不同,前者是以自身为目的的,而后者是以实用为目的的。在这两者之间,还有着第三类,即雄辩术与建筑,它们是愉悦与实用的结合。巴图的这一区分,后来被达朗伯、孟德斯鸠和狄德罗等人作了种种修改以后运用到《百科全书》的学科框架之中,成为一个被普遍接受的观念。①几乎与此同时,德国人创立了“美学”这个词。1735年,当时只有21岁的理性主义哲学家和逻辑学家鲍姆加登在他的博士论文《对诗的哲学沉思》一书中指出,事物可分为“可理解的”和“可感知的”,后者是“美学”(“感性学”)所研究的对象。一段话语可以在声音、韵律、其中所包括的隐喻、象征等等方面获得完善或不完善的表现,研究这种感性表现的完善的科学,就是“美学”。鲍姆加登对他的这一发明很重视,1750年,以这个词为书名,发表了他的巨著《美学》第一卷,这套书他后来没有能完成,在第二卷出版后不久他就去世了。

他的书用拉丁文写,读的人也不多。但是,这个概念的影响是深远的。②在18世纪中叶的差不多同一时期,不同欧洲国家中的人分别创造出了“美的艺术”的体系和“美学”概念。正像一切科学上和思想上的发明一样,近距离观察其具体的发明过程,都可看到种种偶然因素,例如,发现他们由于某种机缘,突然产生某种想法。但是,不管他们的创造活动本身如何偶然,这些创造在当时被接受,是有着必然的原因的。将他们放在当时的历史发展进程之中,看成是对现代美学的形成做出贡献的众多的人中的两位,我们就会形成一个更为合理的理解。18世纪之初,在英国出现了夏夫茨伯里、哈奇生,在意大利有维柯,他们对审美无利害、对内在感官的论述,以及对感性、形象和艺术的论述,开启了这一美学的世纪。后来英国人休谟关于趣味的论述,博克和荷加兹对审美性质的分析,德国人摩西•门德尔松的四种“完善”说,莱辛对不同艺术门类间同异的探讨,都是沿着这一总的趋势向前发展。然而,直到18世纪末,在德国人康德和席勒那里,完整的美学体系才建立起来。

康德将前此一切有关美和艺术的讨论集中到一个焦点之上,形成了以审美无利害和艺术自律为核心的美的体系。席勒将这一主观性的体系加以改变,注入了客观性的因素,使一个满足于哲学上的自我完满性的美学体系成为一个社会改造的假想性模式。“美的艺术”概念的形成,现代艺术体系的建立,“美学”作为一个学科出现,反映出艺术在历史发展中的一个独特处境。对此,也许我们可以这样用最简单的语言来作这样的概括:17世纪的西欧,自然科学发展了起来,这为下一个世纪的“美学”的发展作了准备。18世纪的欧洲,理性成为至高无上的概念。这一时期,人们开始利用已有的科学和工艺的成果来理解世界,于是,科学主义在哲学中盛行,上帝成了一位高明的钟表匠。当科学与工艺生产分离,出现“为科学而科学”的倾向时,艺术与工艺生产分离,进而出现“为艺术而艺术”的时代就不远了。为了从当时的工商业中独立出来,为了反对在政治上和道德上以马基雅弗里和霍布斯为代表的政治功利主义,审美无利害和对纯粹艺术的追求得到了发展。“美学”和“艺术”的观念正是在这种处境中生长起来的。

二、艺术与日常生活

艺术与日常生活分离,出现一个独立于日常生活世界之外的艺术的世界,正是上述社会和思想发展的结果。冈布里奇在他的《艺术的故事》一书中多次重复一句话:从来没有存在过以大写字母A开头的Art(艺术),而只是存在“艺术家”(artist)。当然,大写字母开头的Art还是存在过的,他这么说,只是想以此说明他的艺术观念而已。艺术本来与工艺是一回事,都有着外在的目的。将A大写,是人的观念在特定时代和社会中发展的产物。我们今天当做艺术作品的古希腊神庙和神像,反映的是当时的宗教观念。我们当做美的典范的维纳斯,智慧与勇武典范的阿波罗以及各种美丽的男神女神像,在当时都不过是宗教观念的载体而已。尼采在论悲剧时也承认,悲剧是从宗教精神中诞生出来的。在中世纪,大量存在的是圣像和圣徒像,那些修长的人体、发光的眼神,透露出一个神圣而神秘的神性世界。中国汉魏时代的人物画,也是以帝王像和神佛画像为主。王权和神权崇拜是这种画像发展的驱动力量。只是后来,这种宗教性才随着历史的发展被逐渐淡化。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艺术中,如果说,其中的圣经故事像还多少有些宗教意味的话,那么,在这时出现的希腊神话故事像中的宗教意味就很淡了。

与宗教转化为艺术相反的情况,是一些民间娱乐活动转化成为高雅艺术。戏剧活动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本来具有草根性,只是后来,由于上层和宫廷的提倡、城市商业文化的兴起,逐渐成为高雅艺术。中国的地方戏是如此,在西方也是如此。在今日的英国,莎士比亚的戏剧是最高的文学范本,但在当时,它们只是民间娱乐活动。莎士比亚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与曹雪芹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一样,是死后被追认的。类似的情况,在手工艺术活动中也大量存在的。在手工艺实用物品的生产活动中,大量存在着为了美的目的对产品进行改造的现象。我们后来当做艺术的一些工艺活动,只是诸多的工艺活动中的几种而已。画匠、雕刻匠、建筑师、乐师,与铁匠、木匠、首饰匠所做的事,本来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艺术与手工艺的差别,是由于社会分工,由于科学技术和机器工业,由于市场和货币交换的发展,才逐渐被建构起来的。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分,本来就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它从宗教性和实用性的活动转化而来,在社会的变迁中,寻找到一个暂时栖居的位置,以此体现社会中人的复杂分工的一种独特的情况。作为一个学科的“美学”也是如此。审美无利害、艺术自律,知、情、意分立,并将“美学”与这里的“情”相对应,这些维系美学的基本概念,造就了“美学”在历史上的辉煌,也预示着这个学科将会出现的危机。

三、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的渊源

目前,人们对日常生活审美化观点的起源,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最早提出这种观点的是迈克•费瑟斯通,有人说是沃尔夫冈•韦尔施,有人说是理查德•舒斯特曼,其实,这种观点很早就有,是一个被主流美学所压制,但却一直存在着的传统。在18世纪“美的艺术”体系和“美学”学科出现,并在康德的影响下转向无利害和艺术自律的同时,反对的声音一直存在着。在19世纪的欧洲,早期社会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如圣西门、傅立叶,都曾经表达过反对将艺术与生活的其他部分分隔开来的做法,强调艺术为建立理想社会服务的观点。孔德对未来社会计划时,认为艺术培养人与人之间的爱,这是社会秩序的真正基础。在法国社会学美学中,让-马里•居约提出,艺术在本质上是有着深刻的道德性和社会性的,这种道德性和社会性会给社会以健康和活力。英国的罗斯金为艺术的社会责任辩护,莫里斯提出重新回到艺术与工艺结合,认为真正的艺术是“人在劳动中的的表现”。除此以外,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强调艺术为增强一种在上帝的父爱之下的人们之间兄弟之爱的感觉服务的思想。美国的爱默生指出美与实用事物的完善有关。这些都说明,在美学和艺术的圈子里,并非是“审美无利害”和“艺术自律”观的一统天下,它们只是这些思想在一段时间里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已。在19世纪,另一个有着重要影响的美学线索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马克思主义美学强调对社会和历史的现实主义反映,强调艺术家对生活的干预。

由于马克思恩格斯的许多有关文艺的著作和书信在当时并没有发表,马克思恩格斯在当时也主要被人们看成是社会运动的指导者,因此这些论述直到20世纪才开始被人们系统研究,形成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对当代日常生活审美化思想影响最大的,应该是杜威的美学。杜威的《艺术即经验》一书,从这样的一个前提出发:人们关于艺术的经验并不是一种与日常生活经验截然不同的另一类经验。他要寻找艺术经验与日常生活经验、艺术与非艺术、精英艺术与通俗大众艺术之间的连续性,反对将它们分隔开来。他认为,过去的种种美学都从公认的艺术作品出发,这种出发点是错误的。如果人们只是对挑选出来的美人作形体测量,就不可能形成关于美的根源的理论,其原因在于,人们在挑选对象时,就已经投射了主观的美的标准。如果只是对公认的艺术品进行分析,也不能达到艺术的理论,这些作品被当做艺术品,是由于另外的原因,被人们人为划定的。因此,他提出要绕道而行,从日常生活经验出发。

他从日常生活经验中发现了一种他所谓的“一个经验”,即集中的,按照自身的规律而走向完满,事后也使人难忘的经验。他说,这种经验就是具有审美性质的经验,这与人在艺术作品中所获得的审美经验是非常接近的。与此相反,那些松弛散漫的经验不构成“一个经验”,也就不是审美经验。①在美国,杜威的实用主义美学与分析美学之间的斗争经过了两代人的时间。分析美学在出现之初占据着上风。杜威美学由于三个原因而在20世纪的中叶失势:第一个原因是它的左翼色彩不能适合麦卡锡时代的美国政治大气候;第二是它反思辨的色彩使它不能适应受过严格训练的思辨哲学家们的胃口;第三是它没有针对当时吸引美学家和艺术史家们注意的先锋派艺术作出回应。也同样由于这三个原因,杜威美学20世纪末在美国具有了巨大的吸引力:第一,麦卡锡时代终于过去了。在知识界,一般说来是左翼思想占据着主导地位,知识分子中普遍流行着对从里根到布什和小布什政策的不满。第二,在哲学内部也出现了对纯思辨地做哲学的方式的不满,而美学恰恰在这方面扮演着先锋者的角色。第三,先锋派艺术本来就具有使艺术回到现实生活之中的倾向,但是,这种艺术却依赖于艺术界而存在,以至于20世纪后期的新先锋派具有重回艺术体制的倾向。美学家们在仍保持这种艺术关注的同时,将注意力转向了通俗大众艺术。杜威关于“绕道而行”,寻找连续性,从日常经验而不是“公认的艺术品”出发的方法,为这种研究提供了理论的依据。②

四、重建美学与日常生活关系的当论背景

在20世纪中叶,在英美以及一些欧洲大陆上的国家,例如北欧,美学上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是分析美学。分析美学具有反康德体系的色彩,强调概念的分析,反对大体系,也反对美学中的心理学倾向。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种美学对美学界走出康德体系,曾经起过重要的作用。然而,分析美学的特点,恰恰是从“公认的艺术品”出发,这正是杜威美学所反对的。分析美学家们将美学定义为元批评,即批评的批评。他们认为,对艺术作品的经验是第一层,所有对艺术进行欣赏的人,都有着这一层的经验;在这一层之上,建立起对艺术作品的批评,这种工作的从事者只局限于艺术批评家和艺术史研究者,这是第二层;在艺术批评之上,建立起对艺术批评所使用的概念、术语和范畴的分析,这才是哲学家或美学家所应关注的对象,这是第三层,这一层可被称为艺术哲学。对于分析美学家来说,艺术哲学就是美学。对于什么样的作品应该是批评或评论的对象,分析美学家们并不作出规定。他们所做的事只是澄清概念,通过概念的分析将理论的争论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因此,分析美学导致了一种美学上的间接性,作品美不美、世界美不美,都与这些美学家们无关。间接性使分析美学家脱离生活、实践、艺术和大众,也最终形成反弹,推动了美学向着感性和日常生活的回归。这是从20世纪90年代起出现的潮流。中国的情况与西方不同。在中国,20世纪早期,在美学上占据着主导地位是王国维、朱光潜提出的,强调无利害的静观,艺术与美的结合的美学。

20世纪中期,与西方分析美学兴起的同一时期,中国人接受的是苏联版本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强调艺术为政治服务,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干预。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美学热”,呈现出一种复归此前的美学与进一步研究和介绍西方思想的结合。在那一时期,占据主导地位的思想,是建立“审美无利害”和“艺术自律”的权威性,真正打动中国人内心的仍是王国维、朱光潜和宗白华的美学。当时有众多的美学思想介绍到中国,但在美学上产生巨大影响的,是康德影响下形成的鲁道夫•阿恩海姆和苏珊•朗格,而不是在西方正在流行的分析美学。当时形成的“实践美学”,具有以“实践”概念为核心,在理论上将康德、马克思,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传统思想的结合起来的可能性,使它赢得了许多的欢迎者、拥护者和阐释者。但是,由于这一概念在当时,用这一学派的创始人的话说,只解决审美的实践基础问题,不对具体的艺术作品进行介入性研究;对自然成为美的对象,只进行到“自然的人化”这个一般性的论述的地步,而对自然成为人的审美的对象的具体过程没有清晰的描述;同时,主张这一观念的人,强调通过康德的视角来解读马克思,从而使马克思美学受到了康德化的改造,这样,“实践”概念本来所具有的挑战“审美无利害”和“艺术自律”的潜力没有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到了20世纪90年代,走出“审美无利害”和“艺术自律”,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成为一个普遍的要求。在西方,日常生活审美化,是走出康德美学和分析美学后的美学。

无论是英国文化批评、法兰克福学派、法国社会学派,都对在美学界占据主流地位的分析美学提出了挑战,而在美国,日常生活审美化则主要是从杜威的经验论美学汲取理论资源。正如我们在前面所说,从圣西门、傅立叶、罗斯金,到托尔斯泰、杜威,还有从马克思到当代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都具有一种艺术介入生活,使艺术为创造更好的社会服务的情结。这种理论在90年代,形成了一种美学转向,要求彻底改变“做美学的方式”的强烈呼声。1995年芬兰的拉赫底国际美学大会,开始关注后现代美学与非西方美学接轨的可能。①1998年则提出要走出分析美学,用新的方式做美学。于是,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的可能性,体育成为艺术的可能被探讨,环境美学成为核心话题。②此后的东京会议突出亚洲美学,里约热内卢会议将拉丁美洲的美学展现在人们眼前。国际美学协会的一些重要会议,都引领美学上的新方向,而所有这些发展,都与走出“审美无利害”和“艺术自律”有关。在中国日常生活审美化,具有不同的理论背景。第一,中国美学没有经过一个分析美学的阶段。目前正在流行的关键词的研究,部分起着分析美学补课的作用。这种研究是与日常生活审美化同时发生,而不是在它之前发生,也没有成为它的挑战对象。第二,中国美学告别了“”时代的工具论的时间还不久,老一辈学者对此记忆犹新、恐惧依旧。任何建立艺术与生活的联系的努力,都不能摆脱工具论的阴影。第三,也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在整个社会的大环境,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发展,贫富差别空前拉大的情况下出现的。在这种情况下,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浪潮就很容易被导向一个与西方理论发展完全不同的方向,将主要的注意力指向生活方式的改变,而不是对社会发展的理论批判之上。这时,所谓以美感的本质就是,要以代替美感,美学要关注高档次的生活方式的观点就出现了。这种发展,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一个支流。

五、艺术与文明

在《艺术即经验》的最后,杜威说,在分工和阶级分化的社会中,艺术是文明的美容院。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艺术,还是文明,都是不可靠的。杜威的话向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艺术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否意味着艺术的终结?这是当时学术界讨论的一个焦点问题。人们都说,艺术终结的观点来源于黑格尔,但实际上,“美学”概念和“美的艺术”体系,是在黑格尔所谓的艺术已经走完了它在古典时期的黄金时代,绝对精神已经转向哲学的时期,即18世纪末和19世纪才发展起来的。马克思曾经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就同某些精神生产部门如艺术和诗歌相敌对”[1]296。然而,正如前面所说,恰恰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社会分工和商业文化兴起之时,“美学”概念和“美的艺术”体系才得以形成和发展。因此,黑格尔和马克思心目中的“艺术终结”与今天的学者们所说的“艺术终结”,指的不是一个意思。由于社会分工而使不同的人将自身活动的价值绝对化,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给人带来一种科学万能思想,市场经济将一切价值都转化为交换价值,艺术变成了一个孤岛。在这种情况下,艺术为了保护自身的独立性,出现了现代艺术体系,出现一个不同于日常生活的另一个世界,即艺术的世界。当柏拉图说,艺术作品是“影子的影子”时,他只是从否定的角度来概括艺术。当夏尔•巴图说各门艺术都归结为“模仿”这个单一原理时,他则从肯定的角度,提出艺术从属于另一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