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两首十篇

时间:2023-04-12 13:37:22

散文诗两首

散文诗两首篇1

【关键词】散文诗 语言美 意境美 感染力 欣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7-0051-0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喜欢欣赏文学作品,理解作品的内容,感受文学作品的美。” 散文诗兼有诗性和散文性,它将浓郁的诗情画意融进散文的躯壳里。散文诗既有诗的构思、意境,又有散文舒展自然,若行云流水的文笔特点,它是诗情美与散文美的完美结合。

幼儿园教师承担着儿童散文诗的教学任务,必须正确对待散文诗教学,从而陶冶幼儿的情操,丰富幼儿的词汇,使幼儿语言得到健康的发展,并获得美的享受。我尝试了多次的散文诗教学。在这里,我运有用中,大班教材中的几篇散文诗并结合农村幼儿的特点,谈谈散文诗教学的点滴体会。

第一,选择并分析教材,制定教育活动目标和重难点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

首先,教师应选择适合幼儿各年龄特点的教材,把握好教材内涵。在分析教材,理解教材的基础上领会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只有这样才能够正确的引导幼儿去感受和欣赏散文诗。如:大班散文诗《云彩和风儿》就是一首具有童趣的散文诗,作品中所说的云彩是幼儿所熟悉的。作者把云彩被风吹过后的样子说成了是小船,大狮子,胖娃娃,并把这些事物拟人化了,通过形象的语言描述,拓展了幼儿的想象空间。这首散文诗富有童趣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使幼儿易于接受。又如,中班散文诗《两片树叶》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散文中说到:“呵,这树林会唱歌”,“瞧,这两片叶子多像是小树的两只耳朵。”这些语言描写都是富有儿童情趣,通俗易懂,幼儿乐于接受。

其次,教师应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幼儿实际情况制定教育活动的目标和重难点。散文诗教学的重难点就在于领会欣赏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每一首散文诗都有自已的内涵所在,而不同地域的幼儿展水平又是不同的。因此,教师要根打据幼儿的实际水平制定教育活动的目标和重难点。

农村幼儿由于受到地理条件等多方面的限制,见识少,接触面狭窄,加上家长普遍文化素质较低。因此幼儿想象力受到了限制,知识也比较贫乏。我班的幼儿大胆,好表现,但是口语表达较差,想象力不够丰富。根据这一情况,在中班时,我把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和感知散文诗所展现的画面内容作为主要的教育目标。在大班时,我把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领会欣赏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作为主要的教育目标。在具体的欣赏教学中,我把理解散文诗中的词汇也纳入教育目标之中。而由于农村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力和反应能力较差,情绪体验较弱,我把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作为教育活动的重难点。如:在《云彩和风儿》这一教育活动中,我把理解云彩的有趣,风儿的能干作为重点。云彩的有趣,风儿的能干就是从散文诗中的语言体会出来的。也说是让幼儿感受这首散文诗的语言美。

第二,利用农村的自然条件,让幼儿感知散文诗的意境美

散文诗的重难点就在于领会、欣赏散文诗的意境美。散文诗创设了一种美的意境,那么如何把幼儿带入美的意境中呢?我除了利用音乐、挂图、朗诵等方式外,我还充分利用了农村特有的自然条件,让幼儿在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散文诗的意境美。如大班散文诗《秋天》它所描述的就是丰收的景象。为了让幼儿体验丰收的喜悦 ,感受秋天大自然的美 。在上这节课这前,我先带幼儿去附近的农场、小山坡、小溪边让幼儿置身于大自然这中,体验大自然的美,感受丰收的喜悦。也使幼儿初步领会了散文诗中的“红袍”、“黄衣”等词的意思。这样,就直接把幼儿带入散文诗的意境之中,使幼儿真正领会散文诗的意境美。

第三,设计相关的问题,让幼儿去领会散文诗的语言美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散文诗的语言短小精练,却有着深刻的含义,我们应从理解词汇着手,突破语言关,从而达到对语言的理解。散文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和拟人句,把散文诗中的事物拟人化、形象化、趣味化、赋以人的思想、情感、动作等。但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拟人句”和“比喻句”这两个概念对幼儿来说太抽象了。因此,我们应采用特殊的的表现方式,设计相关的问题,让幼儿去感知欣赏散文诗中的语言,领会诗中的拟人句和比喻句。

如:在散文诗《云彩和风儿》这一教育活动中,我是这样设计问题的:散文诗中把云彩被风吹过以后的样子说成了什么?云彩变成的大狮子真的会吼叫吗?那为什么这么说?通过这些启发性的问题,帮助了幼儿理解了散文诗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因为大狮了、小白船、娃娃都是幼儿所熟悉的事物,通过形象的比喻使文学作品与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及幼儿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了。幼儿就易于理解和接受。又如:在中班散文诗《两片树叶》这一活动中我是这样设计问题的:小树叶的两片叶子像什么?小树苗听了后觉得怎样?通过问题的层层递进,由浅入深,使幼儿初步理解了散文诗的内容,领会了拟人句、比喻句等语言的特殊表达方式,从而激发了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第四,创设适宜的环境,激发幼儿欣赏散文诗的兴趣

陈鹤琴先生说:“发展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同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规定: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健康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这里所指的环境当然也包括丰富健康的教学环境。幼儿离开家长来到幼儿园,离开了他们的亲人和熟悉的环境,与周围人不熟悉,感觉没有安全感,他们就变得胆怯、怕生、不敢说话,因此教师要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富有安全感、充满爱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热爱与关心。在是日常工作中,我总是微笑的面对每一位幼儿,有时摸摸他们的头,有时拍拍他们的肩,有时把他们搂在怀里说悄悄话……渐渐的孩子们把我当成了朋友,敢说,敢讲了。 同时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我会为孩子们创设丰富的,有益于幼儿更快乐地学习的教学环境。比如,在组织大班幼儿欣赏散文诗《秋天》时。首先,我带孩子们去郊游,让他们畅享在秋天的怀抱中。其次,我及时更换了教室的墙饰,把它装饰成有明显秋天特征的画面。然后,把散文诗中的内容布置在教室四周的墙裙上,让幼儿置身于秋天的环境中,为开展教学活动奠定了基础。

第五,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加深幼儿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文学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散文诗在一定程度上要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让幼儿在欣赏中得到锻炼,得到发展。陶行之曾说过:“处处是创新之地,人人是创新之人。”想象力和口语能力的培养及发展并不是凭空产生的,总是借助一定的活动得以实现的。

如:在中班散文诗《梦是什么》这一教育活动中,我让幼儿把自已的梦告诉同伴。这就让幼儿口语表达得到了锻炼。在《两片树叶》这一教育活动中,我让幼儿说说:“小树苗的两片树叶还像什么?”这时就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在活动结束时,我又让幼儿当小树苗,我当树妈妈,配上音乐,这不仅加深了幼儿文学作品的理解而且也把幼儿带入了美的意境之中。而在《云彩和风儿》这一教育活动中,开始部分我用了游戏《云彩和风儿》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做各种定型的动作并让幼儿回答:“你变的云彩象什么?”从而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在活动结束时,让幼儿动手操作,进行吹画,让幼儿在吹画的活动中想象云彩像什么,并进行创编,从而加深对散文诗内容的理解,知道云彩的有趣,风儿的能干。

第六,利用教师的感染力,组织好散文诗教学活动

散文诗的意境十分美,怎样把幼儿带入美的意境之中呢?这就要求教师要进入角色,投以大量的感情。通过自身的语言、表情、眼神、动作等感染幼儿。教师的语言应该是规范的,富有童趣的有较强的感染力,能大胆的表现作品的喜、怒、哀、乐。教师要把幼儿带入作品的意境之中,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融入情感从而转化为一股强有力的感染力,使幼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体验作品的美。教师潜移默化对幼儿起到了耳濡目染的作用,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和愿望。因此,教师的感染力是散文诗教学成败的键。

散文诗教学陶冶了幼儿的情操,激发了幼儿对美好事物的兴趣,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空间,培养了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农村幼儿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想象力不够丰富,领会力和感受力也较差,因此上好每堂散文诗欣赏活动对于农村幼儿来说尤其重要。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对农村幼儿散文诗欣赏教学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

[3]王俊英编著的《幼儿园语言活动指导》――幼儿的语言素质教育

散文诗两首篇2

鸡鸣,狗叫,牛哞,马嘶……

我的乡村,是一首歌,一首诗,一个古老而多情的故事。多情的韵味中,隐隐透着甜甜的乳香。

跨过牛背,走进乡村,黑瓦的老屋,像散落的棋子,摆在凹凸不平的土地上,使你不知哪一颗,才是要走的棋子?

鸡们啄着食,羊尿马粪的腥臊味,发酵着乡村四季的梦;

犁铧悬挂着,耕耘的梦,正在等待一场沙沙春雨;

猫懒懒地晒着太阳,狗用不停地奔跑及三两声短吠,打破了小村的宁静。

我的乡村,父亲母亲一辈子在耕耘。洒下的汗水,哺育着稻子和包谷,哺育着我。

我的乡村,一首古老的歌谣。我的诗歌因它而多情,我的人生因它而茁壮。

五线谱

父亲把很有乐感的五线谱弹在额头上,让我不羁的心也紧紧收缩。

父亲的一生,总用深情的目光,盯着黄土地,在黄土地上不停地耕耘。辛勤的汗水,在他的额头上,冲刷出一道道深深的沟壑,那沟壑,是悠悠的五线谱,奏出父亲一生的艰辛。

父亲额头的五线谱,是岁月浓缩的明镜,照出父亲的欢乐与忧伤,幸福与痛苦。奶奶从父亲额头的五线谱上,听到岁月的哀歌,妈妈从父亲额头的五线谱上,看到美满生活的不易,我从父亲额头的五线谱上,读到生命的祝福与礼赞!

父亲额头的五线谱,随岁月流逝而越发深沉,在我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每当夜深人静,人们渐入梦乡时,我独自一人,看着佝偻静坐的父亲,看着父亲额上深深的皱褶,我心中谙练的五线谱,便狂热奏起,那是对父亲由衷的敬意,那是对父亲如诗岁月的细品……

双乳峰

贵州贞丰,有两座挨得很近酷似女乳的山峰,人称“双乳峰”。

――题注

性感的女人!

舒展着,静静地躺在蓝天白云之下,尽情地展示――

人性之美。

高耸的乳峰,挺立大地之上,

让人浮想联翩……

这――是大地之母,使人无不由衷地赞叹:“天地间一道绚丽的彩虹,人世间一处靓丽的风景……”它用她的慈爱,春孕万物葱茏,夏孕繁花似锦,秋孕稻浪翻金,冬孕瑞雪丰年……

站在观景台前,日夜思念的地母啊,对您顶礼膜拜的――有炽热的恋人,有快乐的游子,有浪漫的诗人,有写意的摄影师,更有贞丰这块土地上生生不息的人儿……

啊,双乳峰,天造地设,人间美丽的奇观。

我要用一生的虔诚,向你――

叩拜……

作者简介:

散文诗两首篇3

月朔两册语文课本,选了十六首古诗,其中绝大多数是唐诗。唐代正是我国诗歌空前繁荣、空前普遍的时期,涌现出许多良好的书生,为我们留下了满坑满谷的优秀诗篇。凭据纪录,当时连放牛娃都市吟诗。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闪灼的明珠。它哺养了子女许多良好的书生,象郭沫若、艾青、郭小川等,都谈及过阅读唐诗的利益。今世著名数学家苏步青,也说自己每天必读唐诗。这正如一位著名哲学家说的:读诗使人灵秀。多读好诗,既能熏陶情操,又会使头脑变得敏锐。因此,初中生多读诗歌,搪塞锻炼自己的头脑本事、作育想象力,利益是很大的。

虽然,读诗不象读散文,诗比散文难明,缘故原由在于诗歌这种文体很特别。清代诗论家吴乔普经说:“意思犹五谷也,文,则炊而为饭;诗,则酿而为酒。”法国书生梵希乐说:“散文是散步,诗歌是舞蹈。”这两个比喻正确隧道出了诗歌的特点:诗歌的素材和语言是经过提炼浓缩的。因此通常对表达语意无重大关连的词语都可省去句与句之间过渡的说明也可以不表。在诗歌中,句子成人的省略、句子的紧缩都是很常见的,偶然出于格律音韵方面的需要,以致打乱了句中词语的排列序次,这即是人们常说的诗歌的“跳跃”。许多诗歌从外表看宛如句与句之间绝不相干,上句与下句之间缺少须要的讨论,这样,门生阅读诗歌就以为它的含意远不及散文的含意那样细密温顺畅,“难明”重要表如今这里。这就需要读者充实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弥补诗句之间的空缺,完备地相识一首诗的含意,然后在重复诵读中进入书生给我们描绘的艺术田地,领略诗“意境美”。下面,试以李白《静夜思》为例谈一谈。

李白这首诗只有二十字,可它既有形貌,又有抒怀,言简意繁。开始,我们可参照李白一生,把它改写成一则散文来读,领会一个明月当空的夜晚阔别故乡的书生深深的缅怀之情,先在生理上有所准备,然后很快就能明确背诵。至于象《卖炭翁》这样具有情节的叙事诗,接纳以上要领,效果尤其显着。同砚们影象力强,如果真正能心心相印课本中优秀的诗篇,并开端具备阅读古诗的本事,那么,这种本事搪塞你们以后的学习与写作,还将进一步发挥巨大的作用。

散文诗两首篇4

关键词: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2-0103-01

高考《考试说明》规定: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评价能力。我们在这里主要讨论如何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对于“表达技巧”的论述,在一些设题中也被称为“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关于表达技巧的鉴赏也是高考古诗鉴赏命题的重点,命题形式上有单独设题,也有结合形象、语言或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感情态度等内容综合设题。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从修辞手法、抒情方式、写作技巧和结构技巧等几个角度入手来分析。那么,要准确解答此类题目。

首先,必须熟悉这几个方面各自所包含的内容。1、在古代诗中经常出现的修辞有比喻、拟人(这两个为热点)、夸张、对偶、借代、双关、互文、反问、铺陈和反复等。2、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借物抒情)、托物寓理(哲理诗)、用典抒情和叙事抒情等。3、写作技巧有:欲扬先抑、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衬托、对比、渲染、象征等。4、结构艺术手法有:铺垫、伏笔、过渡、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景后情和起承转合等。当然以上分类有的有交叉现象,我们在这里这样归类只是形式上分成几类,便于鉴赏古代诗歌,并非是武断地将以上模糊的艺术手法分开。

其次,要看清题目要求。古诗鉴赏表达技巧类的设题要求大致有两种况:一种是从“小处”设题。这样,考查的针对性强,即题干上明确规定了从表达技巧中的某一个具体方面鉴赏。如:(2008年高考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周德清)“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1)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这里的两道题都是从“小处”设题,即指明的从表达技巧的哪个方面来作答。【解析】(1)判断修辞方法时有的需要找标志,如比喻的标志,像曲词中反复出现的“如”字;有的需要看外部特征,职对偶,讲求词性相对;有的需要了解其特点,如元散曲中说“学扇”,这本来是人的动作,在这里却说是“新月”“学扇”,比拟的修辞方法便可判断。(2)解答这个题目时要注意诗歌内容进行分析。按照常规,写景的顺序无非是自上而下,由远及近等,这个问题可以联系《沁园春・长沙》中的写景顺序来理解。至于动静结合的问题,只要分析出散曲中哪是静景,哪是动静便可。

又如:①2008年四川卷: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②2008年江西卷: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③2007年全国卷Ⅰ:请从“景”和“情”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④2006年湖北卷:《暮春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

一种是从“宽处”设题。此类设题往往比较宽泛,没有明确的要求,比如“这首诗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或“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这类提问,着重考查的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如:(2007年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华清宫》(吴融)“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2)《过华清宫》(李约)“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问“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解析】该题是一道比较鉴赏题,没有明确提出具体的鉴赏角度,应仔细揣摩诗歌内容,从中找出最为鲜明突出的表达技巧类型。两首诗前后两句所描写的内容反差都很大,很明显均是采用了对比手法。古诗中的对比是指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或让对立事物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以此来揭示主题,增加诗歌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一种表现手法。

又如:①2007年浙江卷: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②2006年江西卷: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③2006年福建卷:这首诗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此类题目较之上一类鉴赏难度要大,因未规定表达技巧的具体类型,所以答案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大。在做这类题时要做到“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即不要面面俱全地去回答。由自己定一个角度去作答,便有了更大的答题空间,也会发挥自己的优势。

其三,在解答诗歌表达技巧这类题目时,还要注意术语的使用心及相应技巧所取得的效果。即前文提到的修辞、抒情方式、写作技巧和结构艺术手法等中包含的术语。

散文诗两首篇5

一、奖项设置及征稿对象:文学类分散文诗、散文、新诗三项。各设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名,颁发获奖证书及奖品;征稿对象为各级作协会员及各地散文诗学会、诗歌学会、散文学会会员及广大文学爱好者。

二、参赛要求:散文诗,每人限3章,每章限500字内,择优评选;散文,每人限3篇,每篇限2000字,最长不超3000字,择优评选;新诗,每人限3首,每首限50行内,组诗最长100行内(超过限制行数,请自行节选)。来稿时注明详细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及邮箱等联系方式,同时在作品末端附个人150字以内简介。本次大奖赛从即日起开始征稿,2014年8月5日截稿。

三、获奖作品发表、出版:本次大赛部分获奖作品陆续安排在联办刊物上发表。所有获奖作品结集为《玉龙艺术奖作品集》,在部级出版社出版。获奖名单在多家联办、协办报刊上刊登及网络传媒。本次大赛及采风笔会活动将由全国及内蒙古地区几十家媒体进行宣传报道。

四、评奖办法: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分初评、复评和终评三个阶段,由联办、承办单位组织成立的专家小组进行初次评审,随到随评,每周评审一次,以便及时通知参赛人员结果。由联办报刊总编、主编、副主编及执行主编等专家出任复评评委,最后交全国权威专家终审,投票产生各种奖项。

五、其他事项:1.凡参加本次大奖赛并获优秀奖以上者,可直接填写入会登记表并寄来2寸免冠照片两张,吸收为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会员,免收会费。2.组委会将于8月中旬在内蒙古草原举行颁奖大会及草原采风笔会,具体时间及相关事宜另行通知。3.了解本次大奖赛的详细事项及动态、请登录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中国散文诗刊社、中国散文圈等博客。大赛投稿专用邮箱:

散文诗两首篇6

【关键词】以读代赏 化繁为简 分散突破 同中求异

诗歌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以其充沛的情感、丰富的意象,深受人们的喜爱。“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品读古典诗歌本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但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鉴赏古诗的兴趣并不浓,甚至有些冷淡。毕竟古诗不同于现代文,在理解上存在较多的障碍,加之诗歌鉴赏所涉及的艺术手法繁多且千变万化,学生难以把握。而由于高考的压力,不少教师为了短期效应,往往采取拔苗助长的方法,把鉴赏课上成了枯燥无味的知识灌输课,使本来就对古诗心生厌倦的学生被老师折腾得更加苦不堪言。那么如何才能唤起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从而提高其鉴赏能力呢?本人总结了四种方法,即以读代赏法、化繁为简法、分散突破法和同中求异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以读代赏”:“读”中品诗味

诗歌是借助意象来抒发强烈的主观情意的,这种强烈的主观情意必须通过有声语言才能得以充分表达。诗歌的节奏、音韵,更是需要在诵读中用心品味。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这首诗并不难懂,但要体味其深沉的情感、优美的意境和旋律,必须反复诵读。第一步,读出感情。联系写作背景,结合注释,抓住蕴含情感的关键字句,体会诗人的情感。关键字眼,抓住“无一字”“老病”“孤舟”“涕泗流”。第二步,读出意境。边读边想象,将自己置身于天高地阔、江海茫茫的他乡异地,感受苍凉悲壮、博大悠远的意境,以及诗人情系天下、忧国忧民的情怀。第三步,读出品味。在前两步的基础上,综合品味诗歌的美:情感美、意境美、对仗美、平仄美、音韵美,读出沉郁顿挫的韵味。

诵读是诗歌鉴赏必不可少的过程,不可忽视。于漪在《面面观》中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

二、“分散突破”:“散”中巧积累

诗歌鉴赏涉及的术语很多,如,渲染、烘托、衬托、虚实、白(细)描、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准确掌握并运用这些术语,有助于提高鉴赏的质量,但如果讲解不当反而会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其实,学生对诗歌缺乏热情,并非诗歌本身没有吸引力,而是一大堆枯燥无味,难懂、难记的术语影响了心境。所以,术语的引出要顺其自然,讲究艺术性;另一方面,要重视点滴积累,切忌贪多求全。可采取分散记忆的方法,将众多的术语分散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轻松中学习。一首诗,可能包含多种表现手法,根据教学的重点或教学的需要,教师有针对地讲其中的一到二种即可,不必面面俱到。以“题李凝幽居”为例:

题李凝幽居

李凝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本诗用了渲染、烘托、以动衬静、寓情于景等表现手法,为了加深学生对某一手法的印象,我特意把“烘托”作为重点。首联“少邻”“草径”“荒园”的环境描写,暗示李凝的隐士身份。颈联的归路所见,以环境的清幽烘托出李凝闲适的心境。在引出“烘托”这一术语之前,我问学生:“诗中有没有直接写李凝悠闲自在的生活以及闲适的心境?这种通过环境或景物描写来间接写人的方法叫什么?(烘托)”

其次,还要注意“学”与“练”的无缝对接。教完以上这首唐诗后,我及时布置了以下练习:

读下面这首唐诗,你认为未出场的道士具有怎样的性情?诗人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他的这一性情的?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 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 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 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 愁倚两三松。

此诗与《题李凝幽居》内容风格相近,学生容易找到感觉。诗中用景物描写,如桃花、野竹、两三松,来烘托道士淡泊、疏放的性情。

三、“化繁为简”:“简”中见规律

简化教学程序,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处理篇幅较长的诗歌,可采取长诗短教的方法。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共有36句,是一首即景抒情诗。因为本诗篇幅长、容量大、蕴含的情感复杂,把握不好,学生会云里雾里。其实,只要明白了即景抒情诗“先写景后抒情”的结构规律,那么教起来就会十分轻松。于是我采取了如下两个步骤:

第一步:反复诵读,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还原画面。

一个月朗风清、春暖花开的夜晚,诗人怀着美好的心情,独自漫步江边:天空,繁星点点,明月高挂;江面,春江潮涨,波光粼粼。面对滚滚长江,嗅着淡淡花香,诗人沉醉其中,同时感慨万千……

第二步:品味“景”和“情”,分析“景”与“情”的关系。

全诗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写景,描写月下相思的环境。以“春江”“潮水”“明月”“芳甸”“花林”“霰”“流霜”“白沙”等明丽的意象烘托出宁静优美的春江花月夜。第二部分,抒情,抒发月下相思之情。这种相思之情不是直接抒发出来的,而是借助 “青枫浦”“扁舟子”“明月楼”“妆镜台”“玉户帘”“捣衣砧”“鸿雁”“鱼龙”“潭”“落花”“流水”“落月”“斜月”“海雾”“潇湘”等伤感的意象形象地传达出来的。在此基础上,顺理成章地引出了“烘托(衬托)”、“情景交融”等表现手法。

四、“同中求异”:“异”中显个性

鉴赏诗歌,不仅要把握规律性的“同”,更要突出个性化的“异”。如同是抒情诗,大多数诗人是从“我”的角度落笔抒感,但也有从“对方”落笔,采用曲笔抒情的。这同中之“异”就是鉴赏的重点。

《从军行》(其一)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秋。

本诗开头的景物描写起渲染烘托的作用,简单点拨即可,把重点放在末两句的曲笔抒情上:诗人不直接写征人思念亲人,而是想像深闺妻子听到凄婉的笛声引发的万里愁思反映出来的。这样有针对性地分析,学生不仅对“曲笔抒情”的方法有深刻的印象,也避免了教学的繁琐化。

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急功近利则欲速不达。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古诗文教学的要求,注重情感的熏陶以及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的培养。通过简化环节,精简目标、内容,科学引导,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中愉悦地积累,扎实地巩固,有序地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2003-4

散文诗两首篇7

【关键词】诗歌教学 选修教材 审美价值 实用价值

提起诗歌,对学生来说,可谓“爱你不容易”,高二的学生接触的诗歌并不多,对诗歌的感受力不强。许多学生反映,一首诗读完了仍一片茫然,不知所云,提笔做题,更是无处入手,自己的答案与参考答案对照,相去甚远,他们学诗歌的信心大受打击,有些学生甚至体会不到诗歌的美,认为诗歌没有实用价值,不愿花时间去学。针对这种现状,利用《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这本选修教材,从审美的角度熏陶学生,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从知识和方法上去引导他们培养实用技能,与高考能力衔接,与生活乐趣衔接,才能真正发挥这本选修教材的作用。

一、从审美的角度熏陶学生情感

把充满生命美感与体悟的诗词,上成单纯的知识讲解、做题训练课,必然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因此,选择一些可实际应用、可鉴赏陶冶、可探索研究的篇目,让学生课前做好准备,课上教师设计好激趣的环节尤其重要。要让学生感受到诗中的美,就要注意下面几个环节:

1.读出诗味。根据诗歌的情调特点,教师进行配乐朗诵示范,学生个别朗读,分组朗读,全班朗读,读出情味,读出节奏,读出韵律之美,有感情地朗诵,让学生进入一个曼妙的境界,体会诗人的喜怒哀乐。

2.品出画美。让学生在理解了整首诗的情调后,创造性地再造画面,以散文的语言描绘生动的画面,并以画相配,让学生在谐趣的氛围中领略诗画之妙。如学了《早雁》一诗,可让学生根据前四句的内容,用散文化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再现画面。

3.悟出情美。注重学生的个性解读,抓住诗中的字词、色调,整体把握形象,体悟诗人的情之美。诗无达诂,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对学生合理的个性解读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肯定,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因此恰当地设计一些探究题,让学生提出问题,在设疑、质疑、解疑中提高对诗歌情感的认识能力。如学《小松》,可设问:“从诗中你悟出什么?”

二、从做题的角度提高答题技能

每学完一类诗,让学生归纳这位诗人的诗歌特点、这类诗的特点,老师展示各种题常考的问题及答题模式,如归纳咏史诗鉴赏步骤:首先,知史实,了解何地(古迹)、何时、何人、何事。其次,明观点(对史实有何看法)、析目的(联系生平背景际遇,明感情,悟意图)。掌握两种目的:述己志(感慨个人遭际)、忧天下(思考历史、借古讽今)。熟记常见情感:(1)叹朝代兴亡变化;(2)感慨岁月瞬息变幻;(3)讽刺当政者荒淫;(4)借古伤怀。再次,赏技巧:借古抒怀、直接议论、以景衬情、对比。

在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基础上升华到如何具体去表达对作品的定向理解,学生会欣然地接受,这一举措,为高三诗歌总复习作铺垫。

三、从写作的角度积累素材,掌握技法

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提醒学生学会从中积累写作素材,从美词佳句中体会其意境特点,适用写作方向,感悟哲理哲思,为议论文提供论据素材,为记叙文提供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素材。疏理归纳有关亲情友情的诗句、读书学习的诗句、立志自励的诗句、战争节日情景感受的诗句等,为高考作文作好充分的准备。诗歌中艺术手法如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都可为学生写散文及记叙文提供参考,在学诗时注意引导。写元宵节可引用“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通过咏物诗《葡萄》《小松》学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可让学生尝试用这种手法写咏物散文;学了《蜀相》,从“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体会以景衬情的手法,学会在记叙文和抒情散文中用景物描写衬托人物的心情感情;学了“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懂得如何在写作中运用以声衬静的写法;通过学习《题乌江亭》,比较写项羽的三首诗,学会从不同角度辩证地分析评论历史人物。

四、从实用角度指导人生

散文诗两首篇8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赏析

《读山海经》是陶渊明创作的组诗,共十三首。据龚斌《陶渊明集校笺》注:“《山海经》共十八卷,载海内外绝域山川人物之异,保存了许多古代神话,作者已无从确证。晋郭璞曾为该书做注并题图赞,陶渊明读的《山海经》就是这种有图赞的《山海经》。诗中《周王传》指《穆天子传》,记周穆王驾八骏游行四海,多为神话传说。”由于《读山海经》(其一)与《归园田居》“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的生活环境相近,“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和《和郭主簿》的生活条件相似,“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与《归鸟》的心情相似,可见,《读山海经》应为诗人隐居之初所创作的。组诗的第一首写幽居读书之乐,颇能体现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极诣。本诗共十六句,结构较为松散,大体四句可作为一解。

诗歌前四句先从读两书时节及所居环境写起。时节是“孟夏”,即初夏,这正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此时天气并不炎热,春花虽然落了,但是树叶却长得繁茂。“扶疏”即树叶纷披貌,这树叶遮蔽着诗人的居所,既清凉有幽静。离开了政治漩涡的诗人,于无喧嚣的居所内,内心想必一片安然。“众鸟欣有托”是赋象,而联系下文“吾亦爱吾庐”,又是兴象。作者在《与子俨等疏》中曾说: “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写诗时,作者显然也是在众鸟的啁啾声中感受到他们栖托有所的欢欣,树上的鸟儿为有所托而欢欣,树下的“吾庐”内的作者也为自己有所托而欢欣。刘履《选诗补注》里评此句“隐然有万物各得其所之妙”。

良辰,美景,有庐,有书,且是“既耕”“已种”的春耕结束之后,此时只需偶尔的维护,再要农忙,恐怕要到等到秋收了,因而初夏是一段较为清闲的时光,诗人自可开卷畅读了。清闲的同时,心中又是踏实的――身心安顿,无需为衣食而忧,可见此时作者的心情是逍遥美妙的。而“吾庐”、“我书”,两用第一人称词组,增加了对庐和书的无限深情,“读”字有力地扣了题。“穷巷”两句,是说自己居住偏僻的小巷,远隔尘嚣。“深辙”指代大车,因为只有大车才能压出深辙。而大车一般又是达官贵人的高车驷马,作者表面似乎在说自己所住的陋巷大车是进不来的,所以即使过去在官场中的故人来到他这里,也会回去的,实际在表达他和过去那些追名逐利的官员已经没有往来,隐含有对世俗坚决的否定和拒绝。可见,作者这就有了读书所需的静境――既是自然环境,又有他自己创造的社会交往环境,周遭没有车马的喧嚣,也没有名利的困扰,自可悠哉读书。当然,作者虽然隐居起来,但是没有脱离正常的人际交往,他和普通的农民、知己还是有着频繁的来往的,这可以从作者的其他田园诗中获得印证,此处不再赘述。

接下来的四句稍有争议。有学者认为这是在叙述作者与知己共读共饮的情形,笔者以为从全诗来看并读不出该意,而是诗人自斟自饮自读书之乐。陶渊明“性嗜酒”(《五柳先生传》),如今良辰美景,有书相伴,又逢农村冬季时酿的酒,经春始成,初夏时节正好开坛取饮。四月正是蔬菜生长的旺季,从地中摘菜蔬以佐酒,是何等惬意的事?“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乃即景佳句,“微雨”“好风”的“好”“微”二字互文,即所谓和风细雨。风好(夏天的“好风”,应为凉爽的风吧、故曰“好风”),雨也好,润衣不湿,且俱能助酒兴。在很容易形成偶句的地方,诗人偏以散行写之,雨“从东来”、风“与之俱”,适见神情萧散,兴会绝佳,“不但兴会绝佳,安顿尤好。如系之‘吾亦爱吾庐’之下,正作两分两搭,局量狭小,虽佳亦不足存”(王夫之《古诗评选》),盖中幅垫以写人事的六句,便见“尺幅平远,故托体大”。王夫之所见极是, 一般此类诗歌易写成叙事――写景――抒情的结构,或写成写景――叙事――抒情的结构。如将“微雨“二句放在“吾亦爱吾庐”后,则前景后事,分作两搭,觉局量狭小;如此景事相间,便见得尺幅平远,包容较大。作者不刻意用对偶句,篇章安排上也舒散自然,此种写法,颇能体现陶渊明诗歌创作的散文化风格。

至此,这首诗用了四个第一人称。第四句 “吾亦爱吾庐”、第六句 “时还读我书”、第十句 “摘我园中蔬”中的 “我”反复使用,既强调的是自己,又强调自己的独特性,可见陶渊明是一个很自我的诗人,即强烈肯定自己的诗人。

末四句复回到“时还读我书”,即“读山海经”的题面上来。“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虽只点到为止,但是结合陶渊明其他诗歌及古人乃至我们当代人读书的情况,却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读书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一种是“头悬梁、锥刺股”功利型的苦读,一种是审美式的乐读。渊明“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时已有“乐读”的倾向,这从“游好”二字可以会意。他自己也曾总结自己的读书方法为“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则欣然忘食”。而在归园田居后又大有发展,读书面更为广泛,这里便不是儒家经典著作,而是《山海经》、《穆天子传》(周王传),二者都属神话传说,是道家著作,有很强的文艺性和可读性。作者不是刻苦用功、不是把读书当敲门砖,只是流观泛览,读得那样开心,读得欣然忘食――“连饭都不想吃”(贾宝玉读西厢语),从而有很多的审美愉悦,同时又有那样一个自己经营的美妙的读书环境,笼在夏日绿阴中的庐室,清风从这里悠悠通过,小鸟在这里营窠欢唱,当然宜于开卷,尚友古人。他的读书又安排在农馀,生活上已无后顾之忧。要是终日展卷,没有体力劳动相调剂,又总会有昏昏然看满页字作群蚁排衙的时候。而参加过劳动的感觉就是不同,这时肢体稍觉疲劳,头脑却十分好用,坐下来就是一种享受,何况手头还有一两本毫不乏味、可以消夏的好书呢?

散文诗两首篇9

关键词: 汉语格律诗 英译 格律派 散体派

1.引言

1.1汉语格律诗的界定

本文拟谈汉语格律诗的英译,那么什么是“汉语格律诗”呢?

根据王永义编著的《格律诗写作技巧》,格律诗又称近体诗,是在字数、韵脚、声调、对仗各方面都有许多讲究的诗。它规定诗有定句,句有定字,字讲平仄,严格押韵,而且律诗的中两联要对仗等。格律诗分绝句、律诗、排律三种。绝句为四行体,律诗为八行体,排律为十行以上的长篇体。

格律诗的成熟期在唐朝。下文中所叙述汉语格律诗的翻译方法大致为唐诗的翻译方法,所举的例子多为唐诗中的绝句与律诗。

1.2唐诗英译历史

关于唐诗英译的历史,马祖毅先生在他的《汉籍外译史》中有详细的论述。在这本书中,他分别谈到了英国、美国、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几个国家翻译介绍唐诗的情况。其中英国、美国这两大英语国家的情况介绍得尤为详细,在此笔者不再赘述。

1.3“方法”(method)一词的界定

关于“翻译方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和分类。除了经常提到的“直译”和“意译”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分类法。例如,德莱顿(John Dryden)在他的Preface to Ovid’s Epistles中提到了著名的翻译三分法,即逐字译(metaphrase)、意译(paraphrase)和拟作(imitation)。他认为逐字译和拟作这两个极端都应避免,正确的方法是介于两者之间,即意译。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在他的《翻译教程》(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中提到了八种翻译方法,即词对词翻译(word-for-word translation)、改写(adaptation)、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意译(free translation)、忠实性翻译(faithful translation)、地道的翻译(idiomatic translation)、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和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一些中国的翻译理论家也有他们自己的分类法。如张今教授在他的《文学翻译原理》一书中提到了历史上的三种主要翻译方法,即自由主义的翻译方法、现实主义的翻译方法和形式主义的翻译方法。

至于诗歌翻译,人们也提出了不同的翻译方法。比如勒菲弗尔(André Lefevere)在他的《诗歌翻译:七项策略及方案》(Translating Poetry:Seven Strategies and a Blueprint)中提到的七种翻译法,即音位翻译法(phonemic translation)、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韵律翻译法(metrical translation)、散文翻译法(poetry into prose)、押韵翻译法(rhymed translation)、无韵诗翻译法(blank verse translation)和口译(interpretation)。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的陈善伟(Chan Sin Wai)博士在2000年第4期的《翻译学报》(Journal of Translation Studies)上发表的文章“Standards and Methods in Poetry Translation“中提出六种诗歌翻译的方法,它们是:音位翻译(phonological translation)、押韵翻译(rhymed translation)、散文翻译(prose translation)、韵律翻译(metrical translation)、口译(interpretation)和无韵诗翻译(blank verse translation)。

在本文中,笔者将根据许渊冲在《中国翻译词典》“诗词英译简史”一条中所说,把汉语格律诗英译的方法归纳为四种,即以韵体翻译的格律派、以自由诗体翻译的散体派、根据原诗内容进行创造性改写的创译派和散文诗译法。

2.汉语格律诗英译的四种方法

2.1以韵体翻译的格律派

以韵体翻译汉语格律诗的翻译家以英国的翟理斯、中国的许渊冲为代表。

英国汉学家翟理斯(Herbert A.Giles,1845-1935)是格律派的代表。他在翻译汉语格律诗时采取直译押韵的诗体形式。评论家认为他译的唐诗是那个时代最好的诗,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独一无二的地位。请看他译的杜甫的五言《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White gleams the gulls across the darkling tide,

On the green hills the red flowers seem to burn;

Alas! I see another spring has died...

When will it come――the day of my return?

译者采取直译法,忠于原作风貌。该诗一、三行用韵,二、四行也用韵,每行五音步。在译诗中既很好地传达了原诗的内容,同时也较好地传达了原诗的形式。

许渊冲先生在长达几十年的翻译实践中,先后出版译著50余部,其中大部分是古典诗词的汉英翻译。他主张以格律体译诗,请看他译的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

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

A lonely fisherman afloat

Is fishing snow in lonely boat.

译文采用AABB韵脚,第一、二行每一个单词都对仗,且都是单音节词,末尾的“flight”与“sight”又相对称。译文展现了原文的意美、音美、形美。

2.2以自由诗体翻译的散体派

以自由诗体翻译汉语格律诗的翻译家以英国的韦利、中国的杨宪益为代表。

韦利(Arthur Waley,1889-1966)翻译唐诗的方法,与翟理斯大不相同,他的翻译方法是依据原文逐字逐句直译,而不是意译,采用不押韵的自由形式,而不用诗体的押韵形式,他认为译文如果勉强凑韵,势必损害原文。他不求格律,用词简朴精炼,虽采用自由诗体,但仍旧注意一定的形式与节奏。他对汉语和古典中国文化的理解,他自幼所受的良好的文学教育和良好的语言和文学的感觉,使他的译作富有诗的感觉,文体明净,语言充满活力。他最好的一些译作,往往使人浑然不辨其为译作。例如李白《春日醉起言志》中的前四句:“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韦利的译文是:

“Life in the World is but a big dream;

I will not spoil it by any labor or care.”

So saying,I was drunk all the day,

Lying helpless at the porch in front of my door.

译诗既忠于原作的意思,在英语表达上又保持了一贯的明晰流畅,使英语读者对之油然而生一种亲切感。

杨宪益先生用自由体译诗。他十分强调忠实,认为翻译时不可作过多的解释,应尽量忠于原文形象,既不要夸张,也不要夹带任何别的东西。评论家认为他与戴乃迭合译的《唐宋诗文选》(Poetry and Prose of the Tang and Song)“把散体译文推到了空前的水平”。他的译文简单明了,朴实无华,自然流畅。请看他译的杜牧的《赠别》:“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Intimacy too deep for words,

Silent gazes across a wine glass

Even the candle shares our grief at parting

And sheds slow tears until dawn.

译者忠于原文的字面意义,译文所用的词语均为日常用语,如deep,share等更是习用常见的口语。译诗读起来似乎比原诗更为精练、上口。

2.3根据原诗内容对汉语格律诗进行创造性改写

根据原诗内容对汉语格律诗进行创造性改写的翻译家以美国的埃兹拉・庞德为代表。

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1885-1973)1915年出版了英译中国古诗《神州集》,共收英文译诗十八首,实际包括中文原诗二十二首。书名Cathay下面有一条说明:“For the Most Part from the Chinese of Rihaku,from the Notes of the Late Ernest Fenollosa,and the Decipherings of the Professors Mori and Ariga.”庞德根据的是一个素未谋面的美国学者费诺罗萨学中国古诗的笔记,而费诺罗萨的笔记,又是在日本听日本学者讲解时作的。可见庞德译中国诗的途径多么曲折。

由于庞德本人不懂汉语,而他翻译《神州集》的途径又是如此曲折,他的诗歌译作翻译得很不忠实,所以有些评论家认为根本不能算是翻译。美籍华人学者James J.Y. Liu将《神州集》斥为“自由创作式的翻译”的极端。翻开庞德的译诗集,再对照相应的中国古诗,庞德的一些译诗确实存在很大的偏差。如庞德所译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Ko-Jin goes west from Ko-keku-to,

The smoke-flowers are blurred over the river.

His lone sail blots the far sky,

And now I see only the river,

The Long Kiang,reaching heaven.

将“故人”误译为人名,“黄鹤楼”音译(日文读音)为地名,时间(三月)、地点(扬州)都给漏译了,全诗中突出的意象是“长江”,连诗题也给改为“Separation on the River Kiang”(《江上送别》)。

2.4以散文形式翻译汉语格律诗

以散文形式翻译汉语格律诗的翻译家以翁显良(1924-1983)为代表。

翁显良出版有《古诗英译》(1985),该书是散文诗译法的杰作。他在《古诗英译》小序中说:“……译诗的难处,在于再现形象和改创声律。再现形象,不能背离诗人的本意,……然而再现绝不是临摹,似或不似,在神不在貌,不妨得其精而忘其粗……至于声律,语言不同,自然要改创,更不必受传统形式的束缚,押韵不押韵,分行不分行,一概无所谓,……可是,长短轻重,抑扬缓急,都要随义而转,却也不怎么自由。”所以他把古诗译成再现原诗形象的散文诗。以下是他用散体译的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Autumn Glory

Off the main road runs a narrow stone path,winding,climbing,vanishing into the cloudy heights where perch a few tiny cottages.

Here I pull up my carriage,entranced.For the twilit mountainside is ablaze with crimson maples more vivid than spring flowers。

译者采用散文体,不用韵。他也不一行对一行、一词对一词地译,而是完全将自己对原作的充分感受彻底融入到了译诗这一艺术空间,仿佛译者就是作者本人一般。

3.结语

法国有一句谚语“la vérité est diverse”(truth is diverse),有一位英国诗人这样写道:“Beauty is truth and truth beauty.”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la beauté est diverse”(beauty is diverse)。这句话也适用于汉语格律诗英译的各种方法。汉语格律诗可以比作一座美丽的山峰,而各种不同的汉语格律诗英译方法只是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在看这座山峰。我们相信汉语格律诗英译的方法越多,译文越多,也越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了解汉语格律诗这座美丽的山峰。

参考文献:

[1]Chan Sin-wai & David E.Pollard.An Encyclopaedia of Translation.Hong Kong: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1995.

[2]Giles,Herbert A.Chinese Poetry in English Verse. London:Betnard Quaritch,1898.

[3]Lefevere,André.Translating Poetry:Seven Strategies and a Blueprint.Assen/Amsterdam:Van Gorcum,1975.

[4]Newmark,Peter.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5]Waley,Arthur.170 Chinese Poems.London:Constable and Company Ltd.,1986.

[6]林煌天.中国翻译词典[Z].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7]刘象愚.从两例译诗看庞德对中国诗的发明[J].中国比较文学,1998,(1).

[8]吕叔湘编注.中诗英译比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2.

[9]马祖毅,任荣珍.汉籍外译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10]王永义.格律诗写作技巧[M].青岛出版社,2003.

[11]翁显良.古诗英译[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12]许渊冲.如何翻译诗词――《唐宋词选》英、法译本代序[J].外国语,1982,(4).

[13]许渊冲.汉英对照中国古诗精品三百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4]杨宪益.略谈我从事翻译工作的经历与体会[A].金圣华,黄国彬主编.因难见巧――名家翻译经验谈[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

散文诗两首篇10

关键词:山水画论;山水诗;意境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自古以来,诗与画密切相关,诗传画外意,画写物外形,画可入诗,诗中有画。中国诗人在诗歌创作中运用中国传统绘画思维表达思想,营造美感意境。诗与画在创作机理、创作手法与审美标准上皆有相通与相互借鉴之处,“诗画同源”“诗画一体”已是中国古典文论中无可争议的文化现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山水画论对山水画创作的总结与指导可以为中国山水诗的欣赏和翻译提供指导和借鉴意义。

二、山水画论视域下的山水诗及翻译

根据山水诗的发展史以及中国百年来诗学的发展历程,并参考相关资料,笔者对山水诗美学研究及翻译情况进行了梳理,其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宋代以前,中国古代文人τ谏剿诗的评论多是摘句式的感悟或概括性的总论,缺乏系统整体性的观念,其研究也是比较零碎、松散的。

(2)北宋郭熙、郭思创作《林泉高致》一书,可以说是中国山水美学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将中国山水诗对意境的追求引入画论之中,同时也阐述了山水诗画之间相互影响、互相补充的美学思想。同时代人苏轼评价王维的诗画作品“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则引发了后人对诗画异同的众多评论。

(3)元代的胡助首先提出“诗画同源”之说,将山水诗与山水画的欣赏研究融为一体,使山水诗研究的美学价值更为全面。而后明代的李贽、张岱等,清代的叶燮、沈德潜皆对这一美学命题有所表述。

(4)近现代山水诗画研究及翻译。20世纪初至80年代,中国老一辈学者多把注意力集中在中国山水诗人及其作品之上,同时也开始了对诗画之异同的关注。钱钟书在《中国诗与中国画》中提到“诗和画是姊妹艺术”;朱自清作《论逼真与如画》,提出“诗中有画”,指“诗中有境界”;中国学者朱光潜首次将西方美学思想――莱辛的诗画异质说引入中国山水诗研究。这些诗画思想对中国的山水诗学术研究均具有重大意义。这一时期,我国的译诗实践及译诗理论亦开始出现,徐志摩、朱自清与王佐良等学者开始把中国古典诗歌译为英语,并对诗歌翻译中“形”与“神”以及诗歌意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探讨。中国山水诗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后进入一个小高潮阶段,这一时期的研究更加趋于多元化,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诗画同源”这一命题的讨论中,其中不乏对山水诗翻译的研究。学者许渊冲将大量的中国古典诗词,其中包括中国山水诗,译成英、法韵文,并提出译诗的“三美”理论(“形美”“音美”“意美”)、“三似”理论(“形似”“意似”“神似”)、“三化”理论(“深化”“等化”“浅化”)以及“三之”理论(“知之”“好之”“乐之”)。其对中国汉诗英译的贡献意义重大,对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理论的影响亦是十分深远。

(5)进入21世纪,中国山水诗研究与翻译进一步多元化。许多学者不仅仅局限于某一领域去研究山水诗歌,而是拓展到其他学科领域,采取更为多元化的视角对中国山水诗歌的价值进行评析、探讨与翻译,如从接受美学、生态美学、生态哲学的视角探讨中国山水诗的风格再现与翻译,使山水诗的美学价值获得了更广泛的重视和研究。

三、山水画论在山水诗翻译中的具体运用

1.山水画论的“留白”与中国山水诗意境模糊美翻译

中国山水画论中“留白”指以“无” 写“有”,“计白以当墨”的书画创作手法,是山水画表现闲、静、清、空、淡、远之深层意境和表达中国绘画艺术内在含蓄美的重要技法。“留白”这样非物质的空间构成方式不仅是中国绘画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古典山水诗歌意境的重要表现方式。诗歌中有限的意象可展露出无限的意蕴,未道出的言辞可展现出模糊的美感,不作强解的意会性与模糊性成为表现诗词意境的前提。因此,山水画论“留白”创作手法对山水诗意境模糊美在翻译中的实现具有借鉴意义。请看许渊冲先生对柳宗元《江雪》一诗的英译:

千山鸟飞绝,

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

万径人踪灭。

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

孤舟蓑笠翁,

A lonely fisherman afloat,

独钓寒江雪。

In fishing snow in lonely boat.

唐顺宗年间,由于政治革新运动的失败,柳宗元被贬到永州,精神上受到很大的刺激和压抑,他因此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江雪》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该诗描写了一幅幽僻的江乡山水雪景图: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只有一叶扁舟、一个孤寂孤傲的渔夫在寒江独钓,整个作品恰似一幅空鞯暮诎咨剿画映入人的眼帘。

诗歌翻译中能否还原出这种空鳌⒐录拧⒐掳恋纳剿画意境是翻译的焦点和难点。“留白”作为山水画表现空间的一种创作技巧,给鉴赏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作为诗画同源的山水诗汲取了山水画的创作手法,诗的“留白”与“模糊美”也增添了诗的意象与意境。原作中千山、万径这两个数量限定词并不是真的用来表示山和路的数量,而是泛指,借此衬托勾勒出一种空鞯囊饩常因此许先生用两个from…to…短语来翻译原文的“千”和“万”,更加突显了背景的广阔和空鳎自然引出后文两个lonely(孤舟和孤翁)。在这空鞯谋尘爸下,读者自然对诗人孤独的心情感同身受,对诗人孤傲的精神品质感到由衷的敬佩,整首诗空鳌⒐录拧⒐掳恋囊饩澈嫒欢出。

2.山水画论的“散点透视”与中国山水诗的对偶句式与意象枚举翻译

“散点透视”又称“移动视点透视”,作者用逐步移动视点的方法,把所看到的景物集中到一个画面上,多角度、多层次地画出多种不同视域的景物,各部分相对独立的画面在整体构图上呈现全面铺排、有机组合与集中经营。中国山水画“散点透视”的构图原则和山水诗自然意象的排列组合有迹近、契合之处。山水诗在句法上往往以“散点透视”的视角遣词造句,以线条并列方式安排词汇或意象,大量中国山水诗在对偶景句中采用意象历数、枚举与排列组合的表达方式,撷取横陈并列的自然意象,以求在诗中体现一种绘画形式美,实现“诗中有画”。我们且以诗人兼翻译家叶维廉对唐诗《宿建德江》的英译为例,来阐释山水画论的“散点透视”法是如何应用于山水诗歌的对偶句式及意象的:

移舟泊烟渚,

Moving boat,mooring,smoke-shore,

日暮客愁新。

Sun darkening:new sadness of traveler.

野旷天低树,

Wilderness,sky lowering trees,

江清月近人。

Limpid river:moon nearing man.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五言绝句中的写景名篇,刻画了一幅秋江暮色图。对这首诗歌的翻译,笔者找到了好几种版本,但均未能跳出英语句法的束缚,在译文中增添了不少英语衔接词及主语以保证译文的衔接与连贯。读这样的译文,诗味寡然,解释性成分远远多于诗性。叶维廉先生除创作和翻译了很多诗集,对中国画论也深有造诣,因此他借用中国山水画论的视角,大胆摆脱英文句法的束缚,完全保留了原诗的意象排列组合方式,将原诗中横陈并列的意象以线条并列的方式全部转换成名词或名词词组。山水画论中的“散点透视”,即无焦点的构图风格再现于译文中,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让读者自己去阐释、去理解诗的意境,而不是代读者去解读。

四、结语

“画为不语诗,诗是能言画”“画是哑巴诗,诗是盲人画”“诗画本同源,机理共相通”。山水诗与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关系密不可分,两者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在创作机理、创作手法上有共通之处。因此,将山水画论的研究成果运用指导于山水诗的翻译是可行的,山水画论的一些重要创作手法如 “散点透视”“留白”等对山水诗的翻译有重要指导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方珠.山水画论观照下的中国诗词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4):76-77

[2]高 擎.中国画论观照下的中国山水诗歌的美学价值及其翻译[J].宿州学院学报,2010(3):51.

[3]李 亮.诗画同源与山水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2004:142-143.

[4]许渊冲.许渊冲经典英译古代诗歌1000首:汉英对照[M].北京:海豚出版社,2013.

[5]叶维廉.中国诗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6]朱纯深.感知、认知与中国山水诗翻译:从诗中有“画”看《江雪》诗的翻译[J].外语与翻译,2000(2).

[7]罗 庆.从接受理论的角度谈王维山水诗翻译中的风格重现[D].宜昌:三峡大学,2011.

[8]陈 曦.中国山水诗翻译中的意境重构:美学视角[D].上海:复旦大学,2012.

[9]陈 曦.中国画论关照下的王维山水诗英译[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1(2).

[10]王建开.东边日出西边雨――诗歌翻译中的跨文化视角[J].中国翻译,1997(4).

[11]高 宏,王则发.山水诗的意境在目的语中的传达――《中国画论研究》对诗歌翻译的启示[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S1).

[12]于 淼.诗歌翻译中的意境发掘[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10).

[13]段晓冬.异国情调的美:翻译美学――诗歌翻译的出路[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6.

[14]李 丽.许渊冲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的美学策略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09.

[15]蔡 蕾.从许渊冲的“三美”原则解读英译唐诗《游子吟》[J].北方文学(下半月刊),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