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翻译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4 15:35:57

散文翻译论文

散文翻译论文范文篇1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材;文学作品;翻译研究

一、语文教材和英国文学作品间的关系

在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很清楚地点明中国的语文课程需要继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旨在培养面向现代化、世界和未来的学生。纵观中学语文教材,所选文章基本都是中外文学史上非常优秀的作品,例如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泰戈尔的《散文诗两首》、莫泊桑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和弗朗西斯·培根的《谈读书》。其中培根的《谈读书》作为英国散文的代表作,阐述了正确的读书目的、读书方法和读书的作用和意义[1]。对后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被作为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精度课文学习。以下将以王佐良先生翻译培根的Of…Studies作为范例,简要分析王佐良先生译本的翻译美学。

二、翻译标准介绍

翻译是跨语言交流过程中桥接不同语言的途径。有两个主要的翻译标准:忠实和流畅。忠实是指要在原文中表达的语言和文化信息,即原文的信息在原文意义得到了充分而准确的表达,从而使目标语言阅读者获得的信息和原语言阅读者获得的信息一样。流畅是指规范、清晰且易于理解的疑问,不会出现不合乎常理、结构混乱和逻辑不清晰的现象[2]。如果想翻译得更好,则需要翻译者有大量的知识储备,使译文更地道,更加“古色古香”,并能够准确地将原文中包含的文化背景反映到译文中包含的文化背景。例如原文的taste意为“尝;有…味道”,swallow意为“吞下;咽下”,chew意为“咀嚼;嚼碎”,句中用了排比的修辞,通过对比,阐述了有些书只需粗略地读,而有些则要仔细地读。在后两个分句中,培根用others和some…few做主语,替代前面分句的some…books,使语句更加简洁。汉语是一种意合语言,它只需要借助词语和句意之间的逻辑关系就可以实现句子群之间的联系。省略在英语翻译中也能达到语义衔接的目的。

三、中国现代散文与英国Essay的比较分析

Essay,通译为随笔,又有人译作论文、美文、小品文、絮语散文、随笔散文。它最初是一种散文文体,源于法国蒙田,发展于英国。英语随笔是一种议论文,从道德的角度讨论人生大事或人性话题,如:《关于死》《关于爱情》《父母儿女》《谈友谊》《谈狡滑》《谈迷信》等。胡适是中国最早从外国散文中吸取教训的新派作家之一,他在1918年4月发表的一篇关于建设中的文学革命的文章中说,国外有许多散文风格值得学习,其中包括蒙田和培根的散文。周作人于1921年6月在《晨报副刊》上发表了《美文》,在介绍和提倡Essay时引起了散文作家的注意。他明确指出:“外国文学中有一篇所谓的论文,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种是批评的、学术性的。第二种是艺术性的,也称为美文。”他的说明为这种文体在中国的发展打开了新的视野。

四、OfStudies王佐良译本中平行结构翻译的精妙之处分析

(1)Reading…maketh…a…full…man;conference…a…ready…man;and…writing…an…exact…man.句中maketh为makes的古英语,且在后两个分句中被省略了,所以原句的完整说法是Reading…makes…a…full…man;conference…makes…a…ready…man;and…writing…makes…an…exact…man.full意为“完整的;充满的”,conference意为“研讨会”,ready意为“机敏的;准备好的”。句子的大意是:阅读可以使人更加完备;研讨会可以使人们更加警觉;写作可以使人严谨。王佐良将其翻译为: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翻译过后的句子本身结构整齐,与原文相贴切;译文每个分句都是6个字,开头和结尾各2字分别对应原文分局开头的名词和结尾的形容词。且译文选词很精练,把full译为充实,conference译为讨论,完美地诠释了培根要表达的内容[3]。(2)Histories…make…men…wise;poets…witty;the…mathematics…subtle;natural…philosophy…deep;moral…grave;logic…and…rhetoric…able…to…contend.王佐良的翻译是:“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聪明,数学使人透彻,科学使人深刻,理论使人庄严,逻辑修辞学使人雄辩。”原文中省略了动词make,王佐良在翻译中复现了英语中省略的动词。培根使用省略来避免重复相同词汇的形式和含义。文章简洁明了,但含义清晰紧凑。在翻译过程中,王佐良尊重原著的句子结构,并省略了意义的重复部分[4]。原因是在中文中,主语不是特别重要的。其原因在于,在组成句子、围绕主题的过程中,有时主语无须出现。在将英语翻译成中文时,无须重新建立主谓框架,填补句子中缺失的部分。(3)Studies…serve…for…delight,for…ornament,and…for…ability.后两个子句继承了前一个主句,省略了主语和谓语。因此王作良将其翻译为: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他将句中的名词"delight,ornament,ability”分别译为动词“怡情,傅彩,长才”,比原文单词本身的意思更上一层,结构也如原文一样工整。通过对Of…Studies原著和王佐良译本中衔接手段的比较分析,发现原著和译本都具有自然衔接,紧凑语义和通顺连贯的特点。尤其是王作良的翻译,虽然是翻译,但确真正体现翻译就像是再创作,体现了中国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精髓。译文必须首先忠于原文的立意和风格,还必须表达清楚隐含的意思和情感,要唤起读者在阅读中身临其境的情感。只有当形式和内容和谐统一、达到审美效应的对等,才构成理想的翻译。

【参考文献】

[1]卜立德.英国随笔与中国现代散文[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9(03).

[2]赵红军.散文翻译美学与OfStudies的翻译版本比较[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

[3]孙艳.从OfStudies的汉译本再议王佐良的翻译[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2).

散文翻译论文范文篇2

文学翻译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文学。综合中外论者对文学一词的阐释,我们知道文学具有以下主要特性: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用语言来反映生活、反映现实、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是emotion-centered;它有审美价值,其语篇功能主要是用艺术的语言叙事、画物、言情,达到感染人、娱悦人、教育人的目的。文学的这些特性也是它有别于其它文体的地方。要说清楚文学是什么虽然不易,但人们却能很容易地告诉你: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影视等是文学。如此说来,文学语言就该是这些文学作品的语言,文学文体也就该是这些文体的总和。尽管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影视中又能分出各种流派、各种风格的作家作品,但我们的注意力这里主要集中在英语各体类之间的文学共性的东西,即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影视的语言特征及其翻译。

长期以来,文学翻译一直被认为是派生的、模仿性的、第二位的文学形式,处于文学研究的边缘,极少受到文学研究者和文学史家应有的重视。评论文学翻译的标准大多是先验性的,重原文文本轻译文文本。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对先验性的“等值”标准提出质疑;描述性的、动态的翻译研究应运而生。人们不再用“等值”、“正误”、“好坏”、“对错”等标准来评判翻译文本,而是将翻译文本中出现的“差异、谬误、摸棱两可、多元指涉,以及‘异质’的混乱”视作“文化意识形态直接影响特定文学抉择的宝贵资源”。

研究文学翻译的变异现象,首先要给文学翻译的常规与变异下一个定义.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文学翻译活动首先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与社会学中行为规范的功能类似。文学翻译的常规是用来辨别合适的或不合适的翻译行为的准则和标准.它由具体的文学翻译的原则、标准、过程、方法等理论组成.与社会学中的越轨行为一样,文学翻译的变异是指违背了文学翻译常规的翻译行为或活动和不恰当的使用翻译技巧等行为.文学翻译作品中的变异现象表现为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程度.由此更是增加了文学翻译的难度。

三、文学翻译中的变异现象及其文体效果

文体学和文学紧密相关,一直被用来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同时它也是翻译工作者的必修课,翻译工作者具有文体学知识将有助于发现原文的特色,从而忠实地翻译原文。

文体学理论认为,作者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所采用的任何符号,一个词,一个句法,一种修辞手段或是某个叙事角度,都是作者独具匠心的选择,都是为了实现某种功能——或是突出主题,或是增强美学效果。因此,译者一定要对每个对象的功能有清晰的认识,这样才能忠实地翻译出原文的韵味,使译作读者获得与原作读者相近的感受。

下面我们来看不同体类中的不同变异现象及其文体效果。

(一)小说的翻译

(1)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变异

在一部小说中,尤其是在人物众多的小说中,作家为了生动地再现形形色色的人物的个性,常常模仿他们各自的语言,使他们说出合乎自己身份、地位、教养、性格的话来,这是作家借人物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手段。如马克•吐温的TheAdventuresofHuckleberryFinn,小说的叙述部分即采用了经过锤炼的美国当代口语,书中的人物对话更是原原本本的生活语言的照录,请看哈克与黑奴吉姆的对话:

"Hello,Jim,haveIbeenasleep?Whydidn''''tyoustirmeup?""Goodnessgracious,isdatyou,Huck?Enyouain''''dead-youain''''drownded-you''''sbackagin?It''''stoogoodfortrue,honey,itistoogoodfortrue.Lemmelookatyou,chile,lemmefeelo''''you…"

由此例可以看出,黑奴吉姆的语言充斥着讹读、省音、不合语法、用词不妥,这些极不规范的语言不仅仅只是传递了一种信息,透过它们读者可以推测到有关这一人物更多的情况。

(2)叙述时空的混乱化变异

这一特点主要存在于一些现代派小说中。传统小说的叙述总是时空脉络清晰,要么依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描述,要么采用倒叙,即使多有场景变化,但时间和空间都交待得清清楚楚。而在一些现代派的作品中,由于作家对心理现实刻画的追求,也由于作家的创作观念及手法的缘故,如意识流手法的采用,常常使得时空变化模糊不清,作品中的人物思维、语言混乱无序,过去的、眼前的,想象中的人和事,纷乱一团,语言缺少了形式上的逻辑关连,变得毫无条理,不完整的句子很多,给理解带来了较大困难。此时我们要引入一个文体学中的概念---前景化(foregrounding)。它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法将需要表达的事物或现象突出地表现出来。通常它通过对标准常规的系统违反来达到,是引人注目的、新颖的。意识流小说往往描写人物混乱流动的意识,因此在语篇上常常表现为词汇组合、句法结构、语篇结构、叙述模式等多层面上偏离常规的前景化特征。。

(二)诗歌的翻译

一般说来,语言形式服务于内容,并具有一定的意义。就诗歌而言,形式的意义远远大于散文类作品中的语言形式。诗之所以成为诗,怎样说与说了什么同样重要,所以译文中追求形似是译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现代文体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风格是对常规的变异。”(Styleisdeviationofthenorm)反过来讲,语言常规的变异就是语体风格的意义。变异是超常规,超常才能引起人们的关注、才能吸引人,超常才能体现语体风格。变异是手段,通过变异造成“突出”(foregrounding)。“突出”意为“不落俗套”、富有新义,新义构成语体风格之意。“突出”通过语言变异来实现。如果把变异的语言现象看作“突出”,语言常规就是构成“突出”的“背景”(backgrounding)。有“背景”有“突出”才能勾勒出作品的整体美貌。将此观点应用到诗歌的翻译当中将会使译者和读者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意图。

如美国现代诗人mings曾写了这样的诗句“youpaysyourmoneyandyoudoesn’ttakeyourchoice”(1950)。他勇敢地冲破了约定俗成的语法规则,在一般现在时第二人称后的谓语动词和助动词词尾加了-s和-es,给语体风格以新义

(三)舞台剧及影视剧本的翻译

剧本与小说、散文的最大不同在于前者通篇都是用对话写成的。它们之间的另一个差别是小说和散文通常是供人默读(当然也可以朗读),而剧本却是最终要诉诸声形的(当然也可以拿来默读),由此它构成了与其他文体绝然不同的变异。剧本中的对话(对白)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经过作家精炼后的诗句,如莎士比亚的诗剧中,人物语言多是诗的语言,正式程度较高,辞格也较多。第二种是经过作家加工后的较为正规的、完整的语言,它来自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再一种就是未经加工的生活语言照录,多停顿,多不完整句,多不合语法规范句,多重复。当然,上述三种只是大致分类,在每一种类型中,语言的正式程度或用语特点又会因人物的年龄、性别、性格、身份、地位等方面的不同而不同。有的人话语单调乏味,有的人则出语机智幽默,有的人言语矫柔造作,有的人则语言朴实自然……总之,有多少种人就会有多少种语言。

翻译舞台剧剧本和影视脚本,要充分考虑其上述特点,译好人物语言,充分体现原剧整体语言特色和具体的每个人的语言特色,使语言连同人物一起"活"起来,"动"起来。就舞台剧剧本的翻译而言,其目的不外乎有两个:一是为该剧在另一个国度用另一种语言演出服务,二是译出来供人阅读。但不管是出于哪一种目的,译者都应考虑原文作为剧本的特点。如朱生豪在译莎士比亚剧本时,常常要让自己扮作剧中人物,拿译出的句子读一下,看一看是否上口。影视翻译与普通小说翻译的不同之一在于它受制于口形及时间。屏幕上演员说话时间如只有五秒钟,那译文的字数也就不能太多,不能是演员已经闭嘴,而配音却仍在说话,这对于译者是一个考验。同时,译文还必须照顾到演员说话过程中的停顿。如Memoriesarewonderful…andthegoodones…sticktoyoulikeglue.(回忆是美好的…好的回忆……将伴你终身。)如要将sticktoyoulikeglue译为"将象胶一样始终粘着你",那就太长了。配音要想逼真,还要考虑选词的口形与屏幕口形的一致。一般来说,嘴巴张得较大,译时应选择开口呼的汉字,反之则选用闭口呼的汉字。此外,译者必须关注屏幕人物的动作神情,了解人物性格特征,用性格化的语言反映人物的喜怒哀乐、粗俗高雅。

(四)散文的翻译

翻译散文,首先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内容与风格,因为内容与风格是统一的。譬如英国早期的散文多为说明性文字、教育用文字和劝谕性文字,用古英语写成,以简洁朴实见长,且有明显的口语化倾向。另外要认真体会散文的时代风格与作家风格,如培根的散文多用排比并列句式,形式工整,而这同时也是英国十七世纪散文的一大修辞特点。十八世纪的散文,初中期口语化盛行,代表作家是艾迪生(JosephAddison)和斯梯尔(RichardSteele),但到了末期却又转向典雅华丽。到了十九世纪,虽然一部分作家仍坚持散文朴实无华的特点,但在整个文学艺术界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浪漫派散文似乎一直占据上风,作家常直抒胸臆,表现自己鲜明独特的个性。这类散文句式灵活、语言新颖,富有极强的感染力。其生动的比喻、强烈的节奏感、飞扬的文采形成了散文的时代特色。但进入二十世纪后,英国散文的主流又回到了以正规口语为基础的朴实自然语言。翻译英语散文时,对上述语言风格的变异不能不察。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文学翻译中的确存在着许多语言变异现象,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文体及其他效果。由于产生这些变异现象的原因复杂多样,其表现特征也会很难把握,这就要求译者和读者能从多方面多角度来思考和分析这些语言现象和文体现象,促使文学翻译工作更顺利地发展下去。

论文关键词:文学翻译;语言变异;变异模式;文体效果

论文摘要:本文着重讨论文学翻译中的语言变异及其产生的文体效果。人们在选择语码进行交际时会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则和语用原则。但是有时为了产生不同的文体效果以达到不同的交际目的,人们常常有意识地违背这些语言常规,形成语言变异,尤其是文学作品中,作者往往通过语言变异产生文体效果,继而形成作者自己或某一作品的风格。

参考文献:

[1]SusanBassnettandAndreLefevere,Translation,History,Culture[M](London:Cassell,1990).

[2]侯维瑞.英语语体[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

散文翻译论文范文篇3

关键词:源语;目标语;忠实;语境

中国的翻译活动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是我国翻译史上的第一时期。唐朝高僧玄奘明确地提出翻译的标准“既需求真,又需喻俗”,明清的科学翻译也堪称翻译史中重要一环,著名翻译家严复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鲁迅先生提出了“宁信而不顺”这一翻译原则,意为在信和顺不能两全时,宁可译文不顺也要忠实于原文,决不欺骗读者。在国际上,十八世纪英国翻译家泰特勒在《翻译的原则》中提出他的翻译原则:(1)翻译应当是原著思想内容的完整再现;(2)风格和手法应和原著保持一致;(3)翻译应该具备原著的通顺。泰特勒主要是从内容、表达和风格三个方面来阐述对于“忠”的要求。特别要注意表达上的“忠”——不仅要弄清主题思想的字面意思,而且还要弄清字里行间的深刻含义。

但是,由于源语和目标语的表达习惯不同,在行为措辞方面的“忠”也要有一定尺度,不能一味追求“忠”,从句子结构到含义完全与源语保持一致,这样就成了“死译”、“硬译”。如:

英语中我们说onceinabluemoon汉语中就不能译成“一个蓝色月亮里的一次”,而应译成“千载难逢”。又如:handinglovewith,不能译作“戴着手套和??合作”而应译为“和??狼狈为奸”。

由此可见,中外名家都将译文的“忠”放到了翻译标准的首要位置。如何做到译文尽可能“忠”于原文呢?

一、字词翻译的“忠”

首先是翻阅词典以求精确,但又不能过分信赖词典。要注意词语出现的语境。因为不同的语言存在着词义空缺的现象,

如:汉语中的“头”字:(1)这娃娃头真大。Thebabyhasgotabighead.(2)她正在梳头。Shewascombingherhair.(3)她是我们组的头儿。Sheistheheadofourgroup.只有第一个例句与英文是相应的用法,而其后几个例句则是在完全理解原文基础上的意译了。

二、句子翻译的“忠”

英语和汉语在语法结构上有着许多的差别,在翻译中需要对原文的词序进行调整,使译文作到最大程度的通顺,并保证句子“忠”于原文,如:(1)Formerlyaworkerhimself,heisnowanengineer.误:以前的工人,他是现在一个工程师。正:他过去是一个工人,现在当上了工程师了。(2)Neverbeforehasourcountrybeenasunitedasitistoday.误:从来没有以前我们国家??正:今天,我们国家空前团结。

对一些特殊的句型要做正确的处理,否则难以传达原作的意思,如:(1)Alltheanswersarenotright.误:所有的答案都不正确。正:并非所有的答案都正确。(2)Everyofuswouldn’tIlikehim.误:我们每个人都不喜欢他。正:并不是我们每个人都喜欢他。

三、文章风格上的“忠”不同的作者以其不同的风格见称,文章翻译应反映出其独特的风格。

下面我们看一下“美国文学之父”WashingtonIving所写的小品文“TheWestminsterAbbey”中的一段文章。

“Ononeofthosesoberandrathermelancholydaysinthelatterpartofautumn,whentheshadowsofmorningandeveningalmostmingletogether,andthrowagloomoverthedeclineoftheyear,IpassedseveralhoursinramblingaboutWestminsterAbbey.

Therewassomethingcongenialtotheseasoninthemournfulmagnificenceoftheoldpile;andasIpasseditsthreshold,itseemedlikesteppingbackintotheregionsofantiquity,andlosingmyselfamongtheshadesofformerages.译文:1、在晚秋暗淡而悲哀的一天,当曙光和夜色几乎混而为一,而将这年终酝酿成一片凄凉的时分,我在那威治明士德院里徘徊,消磨了数小时的光阴,在这古屋悲壮的外观上,有种情调是正和那气候相称的;当时,在我跨进门槛的时候,仿佛是走回到古代的境地之中,把自己消失在前朝黑洞洞的影子里。译文:2、时方晚秋,

气象肃穆,略带忧郁,早晨的阴影和黄昏的阴影,几乎连接到一起,不可分割,岁月将暮,终日昏暗,我就在这么一天到西敏寺散步了几个钟头。古寺巍巍,森森然似有鬼气,和阴沉沉的气候正好调和;我跨进大门,觉得自己已经置身远古,相忘于古人的鬼影之中。

原作文章古雅,节奏较慢,有一种悠闲自如的感觉,句子长短相仿,读起来富有音乐感,颇似中国散文中的“情景交融”的境界,是“欧文式”散文的代表,文中的shadow,mingle,throw,

gloom,decline,like??等大量的词营造出一种极其古雅幽静的气氛。译文1虽然较好地译出了原文的信息,但语言平直,

缺乏一种节奏感,而译文2完全重现了“欧文式”散文风格,

大量的四字结构,读起来朗朗上口,抑扬有致,使人有如入其境的感觉。

对于不同体裁的作品,译文处理,也应从“忠”字着手。

散文体应当侧重其语言美,特别是描绘景物时,遣辞造句常含深刻寓意;诗歌讲求形美、声美和神美,是音、形、声的高度民主统一;政论体兼有科学风格和艺术风格,要求用语讲究分寸,不宜渲染夸张、润色加工等。下面我们就一篇政论文章看一下其语言特色。

Fellowdelegates,weareallconvincedthatourworkwillgodowninthehistoryofmankind,demonstratingthattheChinesepeople,comprisingonequarterofhumanity,havenowstoodup.

TheChinesehavealwaysbeenagreatcourageousandindustriousnation;itisonlyinmoderntimesthattheyhavefallenbehind.

Andthatwasdueentirelytooppressionandexploitationbyforeignimperialismanddomesticreactionarygovernments.译文1、代表先生们,我们都认为我们的工作将写进人类的历史,

表示占有人类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一直是一个伟大、勤劳、勇敢的民族,只是现在落后了,这完全是被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压迫和剥削的结果。译文2、诸位代表,我们有一个共识,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记入人类的史册,它将表明,含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勇敢、和勤劳的民族,只是在近代落伍了,这种落伍,完全是因为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和剥削的结果。译文1理解方面没有问题,行文也算流畅,但对某些词汇的翻译缺乏端重,本文的Convinced,

散文翻译论文范文篇4

文学翻译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文学。综合中外论者对文学一词的阐释,我们知道文学具有以下主要特性: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用语言来反映生活、反映现实、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是emotion-centered;它有审美价值,其语篇功能主要是用艺术的语言叙事、画物、言情,达到感染人、娱悦人、教育人的目的。文学的这些特性也是它有别于其它文体的地方。要说清楚文学是什么虽然不易,但人们却能很容易地告诉你: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影视等是文学。如此说来,文学语言就该是这些文学作品的语言,文学文体也就该是这些文体的总和。尽管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影视中又能分出各种流派、各种风格的作家作品,但我们的注意力这里主要集中在英语各体类之间的文学共性的东西,即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影视的语言特征及其翻译。

长期以来,文学翻译一直被认为是派生的、模仿性的、第二位的文学形式,处于文学研究的边缘,极少受到文学研究者和文学史家应有的重视。评论文学翻译的标准大多是先验性的,重原文文本轻译文文本。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对先验性的“等值”标准提出质疑;描述性的、动态的翻译研究应运而生。人们不再用“等值”、“正误”、“好坏”、“对错”等标准来评判翻译文本,而是将翻译文本中出现的“差异、谬误、摸棱两可、多元指涉,以及‘异质’的混乱”视作“文化意识形态直接影响特定文学抉择的宝贵资源”。

研究文学翻译的变异现象,首先要给文学翻译的常规与变异下一个定义.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文学翻译活动首先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与社会学中行为规范的功能类似。文学翻译的常规是用来辨别合适的或不合适的翻译行为的准则和标准.它由具体的文学翻译的原则、标准、过程、方法等理论组成.与社会学中的越轨行为一样,文学翻译的变异是指违背了文学翻译常规的翻译行为或活动和不恰当的使用翻译技巧等行为.文学翻译作品中的变异现象表现为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程度.由此更是增加了文学翻译的难度。

二、文学翻译中的变异现象及其文体效果

文体学和文学紧密相关,一直被用来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同时它也是翻译工作者的必修课,翻译工作者具有文体学知识将有助于发现原文的特色,从而忠实地翻译原文。

文体学理论认为,作者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所采用的任何符号,一个词,一个句法,一种修辞手段或是某个叙事角度,都是作者独具匠心的选择,都是为了实现某种功能——或是突出主题,或是增强美学效果。因此,译者一定要对每个对象的功能有清晰的认识,这样才能忠实地翻译出原文的韵味,使译作读者获得与原作读者相近的感受。

下面我们来看不同体类中的不同变异现象及其文体效果。

(一)小说的翻译

(1)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变异

在一部小说中,尤其是在人物众多的小说中,作家为了生动地再现形形色色的人物的个性,常常模仿他们各自的语言,使他们说出合乎自己身份、地位、教养、性格的话来,这是作家借人物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手段。如马克•吐温的TheAdventuresofHuckleberryFinn,小说的叙述部分即采用了经过锤炼的美国当代口语,书中的人物对话更是原原本本的生活语言的照录,请看哈克与黑奴吉姆的对话:

"Hello,Jim,haveIbeenasleep?Whydidn''''tyoustirmeup?""Goodnessgracious,isdatyou,Huck?Enyouain''''dead-youain''''drownded-you''''sbackagin?It''''stoogoodfortrue,honey,itistoogoodfortrue.Lemmelookatyou,chile,lemmefeelo''''you…"

由此例可以看出,黑奴吉姆的语言充斥着讹读、省音、不合语法、用词不妥,这些极不规范的语言不仅仅只是传递了一种信息,透过它们读者可以推测到有关这一人物更多的情况。

(2)叙述时空的混乱化变异

这一特点主要存在于一些现代派小说中。传统小说的叙述总是时空脉络清晰,要么依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描述,要么采用倒叙,即使多有场景变化,但时间和空间都交待得清清楚楚。而在一些现代派的作品中,由于作家对心理现实刻画的追求,也由于作家的创作观念及手法的缘故,如意识流手法的采用,常常使得时空变化模糊不清,作品中的人物思维、语言混乱无序,过去的、眼前的,想象中的人和事,纷乱一团,语言缺少了形式上的逻辑关连,变得毫无条理,不完整的句子很多,给理解带来了较大困难。此时我们要引入一个文体学中的概念---前景化(foregrounding)。它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法将需要表达的事物或现象突出地表现出来。通常它通过对标准常规的系统违反来达到,是引人注目的、新颖的。意识流小说往往描写人物混乱流动的意识,因此在语篇上常常表现为词汇组合、句法结构、语篇结构、叙述模式等多层面上偏离常规的前景化特征。。

(二)诗歌的翻译

一般说来,语言形式服务于内容,并具有一定的意义。就诗歌而言,形式的意义远远大于散文类作品中的语言形式。诗之所以成为诗,怎样说与说了什么同样重要,所以译文中追求形似是译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现代文体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风格是对常规的变异。”(Styleisdeviationofthenorm)反过来讲,语言常规的变异就是语体风格的意义。变异是超常规,超常才能引起人们的关注、才能吸引人,超常才能体现语体风格。变异是手段,通过变异造成“突出”(foregrounding)。“突出”意为“不落俗套”、富有新义,新义构成语体风格之意。“突出”通过语言变异来实现。如果把变异的语言现象看作“突出”,语言常规就是构成“突出”的“背景”(backgrounding)。有“背景”有“突出”才能勾勒出作品的整体美貌。将此观点应用到诗歌的翻译当中将会使译者和读者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意图。

如美国现代诗人mings曾写了这样的诗句“youpaysyourmoneyandyoudoesn’ttakeyourchoice”(1950)。他勇敢地冲破了约定俗成的语法规则,在一般现在时第二人称后的谓语动词和助动词词尾加了-s和-es,给语体风格以新义。

(三)舞台剧及影视剧本的翻译

剧本与小说、散文的最大不同在于前者通篇都是用对话写成的。它们之间的另一个差别是小说和散文通常是供人默读(当然也可以朗读),而剧本却是最终要诉诸声形的(当然也可以拿来默读),由此它构成了与其他文体绝然不同的变异。剧本中的对话(对白)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经过作家精炼后的诗句,如莎士比亚的诗剧中,人物语言多是诗的语言,正式程度较高,辞格也较多。第二种是经过作家加工后的较为正规的、完整的语言,它来自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再一种就是未经加工的生活语言照录,多停顿,多不完整句,多不合语法规范句,多重复。当然,上述三种只是大致分类,在每一种类型中,语言的正式程度或用语特点又会因人物的年龄、性别、性格、身份、地位等方面的不同而不同。有的人话语单调乏味,有的人则出语机智幽默,有的人言语矫柔造作,有的人则语言朴实自然……总之,有多少种人就会有多少种语言。

翻译舞台剧剧本和影视脚本,要充分考虑其上述特点,译好人物语言,充分体现原剧整体语言特色和具体的每个人的语言特色,使语言连同人物一起"活"起来,"动"起来。就舞台剧剧本的翻译而言,其目的不外乎有两个:一是为该剧在另一个国度用另一种语言演出服务,二是译出来供人阅读。但不管是出于哪一种目的,译者都应考虑原文作为剧本的特点。如朱生豪在译莎士比亚剧本时,常常要让自己扮作剧中人物,拿译出的句子读一下,看一看是否上口。影视翻译与普通小说翻译的不同之一在于它受制于口形及时间。屏幕上演员说话时间如只有五秒钟,那译文的字数也就不能太多,不能是演员已经闭嘴,而配音却仍在说话,这对于译者是一个考验。同时,译文还必须照顾到演员说话过程中的停顿。如Memoriesarewonderful…andthegoodones…sticktoyoulikeglue.(回忆是美好的…好的回忆……将伴你终身。)如要将sticktoyoulikeglue译为"将象胶一样始终粘着你",那就太长了。配音要想逼真,还要考虑选词的口形与屏幕口形的一致。一般来说,嘴巴张得较大,译时应选择开口呼的汉字,反之则选用闭口呼的汉字。此外,译者必须关注屏幕人物的动作神情,了解人物性格特征,用性格化的语言反映人物的喜怒哀乐、粗俗高雅。

(四)散文的翻译

翻译散文,首先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内容与风格,因为内容与风格是统一的。譬如英国早期的散文多为说明性文字、教育用文字和劝谕性文字,用古英语写成,以简洁朴实见长,且有明显的口语化倾向。另外要认真体会散文的时代风格与作家风格,如培根的散文多用排比并列句式,形式工整,而这同时也是英国十七世纪散文的一大修辞特点。十八世纪的散文,初中期口语化盛行,代表作家是艾迪生(JosephAddison)和斯梯尔(RichardSteele),但到了末期却又转向典雅华丽。到了十九世纪,虽然一部分作家仍坚持散文朴实无华的特点,但在整个文学艺术界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浪漫派散文似乎一直占据上风,作家常直抒胸臆,表现自己鲜明独特的个性。这类散文句式灵活、语言新颖,富有极强的感染力。其生动的比喻、强烈的节奏感、飞扬的文采形成了散文的时代特色。但进入二十世纪后,英国散文的主流又回到了以正规口语为基础的朴实自然语言。翻译英语散文时,对上述语言风格的变异不能不察。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文学翻译中的确存在着许多语言变异现象,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文体及其他效果。由于产生这些变异现象的原因复杂多样,其表现特征也会很难把握,这就要求译者和读者能从多方面多角度来思考和分析这些语言现象和文体现象,促使文学翻译工作更顺利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SusanBassnettandAndreLefevere,Translation,History,Culture[M](London:Cassell,1990).

[2]侯维瑞.英语语体[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

[3]刘宓庆.现代翻译理论[M].江西教育出版社.1987

散文翻译论文范文篇5

判断一部文学作品的归属,仅仅靠作家的署名是片面的。其实,每一部文学作品总是会无形中打上作者的烙印,那便是作者的风格。中国人在谈论绘画和书法临摹时常用到“形似”和“神似”之说。做到“形似”只是再现了皮毛,而做到“神似”则是抓住了精髓。后者是更高境界的再现,因此难度也更大。那么,在翻译过程中,忠实地传达了原作的内容或情节,只能算是“形似”;若能将原文的风格一并传达出来,便称得上是“神似”。风格的翻译是评判译本优劣的重要根据之一,也是译者一直以来想要解决的难题。本文以刘炳善先生翻译的《育婴刍议》为例,从词汇、语句、篇章三个方面进行评析,看译者如何再现原作风格。

二、原作风格

就风格而言,斯威夫特可谓是“讽刺”二字的代言人。他常以辛辣的笔触、嬉笑怒骂的口吻无情地揭露统治阶级的腐败和人民遭受的苦难,但他绝不是为了讽刺而讽刺,而是把文学当做他实现自己理想的工具。[1]评论家将其风格称作“斯威夫特式”(Swiftian)风格,成为文学批评术语,从而在世界文坛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亦是他讽刺风格的集中体现。《育婴刍议》(AModestProposal,1729),属于他“爱尔兰政论”(theIrishPamphlets)中的一篇,也是最著名、最受读者欢迎的一篇。这些文章都是为爱尔兰人民鸣不平,争取自由和权利而著,深刻揭露了英国统治者对爱尔兰人民的压榨和迫害。王佐良在评论本文时说:“论到嘲讽运用之妙,本文是英国文学史上的顶峰之一。”

三、讽刺效果与翻译

如上所述,本文最大的风格特点即为讽刺。如何再现原文的辛辣笔风,便成了译者的首要任务。本文的译者刘炳善先生在翻译散文时便特别重视译文的风格问题。他指出:“英国散文家都很讲究文体或曰风格。散文之所以能够吸引读者,关键在于作者通过自己的文章风格透露出自己独特的个性。”[3]然而,风格并不是什么虚无缥缈、难以捕捉的东西。刘宓庆指出,风格意义的可知性,可以并且只有建立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才可能接近于准确、接近于对应。文章的风格必不可免地会被语言符号化。[4]因此,笔者将从词汇、语句、篇章和修辞四个方面对原文和译文进行比较分析,从中考量译文在再现原文讽刺风格上的得与失。

(一)词汇方面

在词汇方面,第一个特点便是正式。本文按体裁分类,属于散文中的“正式论文”。此外,本文具有政论语体特征。因而,用词颇为正式。例如,仅在提出自己观点时,便用了“propose,observe,grant,confess,re-gard,reckon”等词。在名词的使用方面亦是如此,如用“raiment”而非“clothes”来表示衣物。而且还用了古雅的拉丁文“perannum”来表示一年。在翻译中,译者尽量再现原文用词正式的特点。例如,将“humblypropose”译为“略陈”,将“observe”译为“明鉴”,都颇具中文谏章的味道。但是,由于中英文之间的差异,损失是不可避免的。如原文的“grant,confess”都比“admit”正式,但却都译成了“承认”;“perannum”只得译为“一年”。然而有失必有得,译者不拘泥于原文,在他处补足了此处的损失,可谓灵活运用了“忠实”的原则。例如,“mythoughts”在译者笔下变成了“愚见”,“I”成了“鄙人”,可谓妙笔。此外,译文还大量运用了四字成语,如“哀哀无告、无师自通、珍馐美味、刚愎自用”等来增加译文的正式度。因此,整体上来说,译文较成功地再现了原文的正式风格。原文在词汇方面的第二个特点便是精确。“一年”用了天文年“asolaryear”表示。一个天文年等于365天5小时48分46秒。译者译为“整整一个年头”,虽加了“整整”起到了一定的强调作用,但比起原文仍稍显逊色。原文“流产”用的是“voluntaryabortion”,因为在医学上,习惯将流产分为“主动流产”和“难免流产”。译者译作“自愿堕胎”,可算精确地表达了原文的意思。总体上看,译文基本上再现了原文的风貌,但却少有变动。究其原因,除了语言差异之外,可能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更注重的是原文的文学性。综上所述,原文在用词上具有正式和精确两大特点。译文基本上做到再现原文的这两大特点,因而也就很好地再现了原文的讽刺效果。本文模仿“献策者”的口吻,通过提出一条可谓“惨绝人寰”的建议来缓解爱尔兰的危机,实为荒唐。但正是这般荒唐之事,作者却有板有眼地条分缕析起来,摆证据,讲道理,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从而透出了作者的讽刺意图。用词的正式与精确,正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译者把握好了这一要点,译文就能很好地再现原文的讽刺效果。

(二)语句方面

首先,从句子结构来看。原文就以长句和复合句UIWENXUE居多。以第一段为例,此段共120字,但却只有两句话构成。第一句话由分号分成两个并列句;两个并列句中,一个含定语从句,一个含状语从句;第二句话则含有一个定语从句。美国著名美学家苏珊•朗格曾指出:“有韵句子的长短同思维结构长短之间的关系,往往能使思想变得简单或复杂,使其中内涵的观念更加深刻或浅显直接。”[5]本文大量使用长句和复合句,正是体现了作者思想的复杂和观念的深刻。此外,“长句结构比较复杂,组织严密,容量较大,有气势,叙事具体,说理周详”,[6]正合本文政论的语体。在翻译长句时,常用的方法就是断句。虽然有时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文章原来的句式特点不免会受到损伤。但是,本篇译文并没有刻意断句。译者巧妙地发挥了汉语意合的特点,将长句的形式较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仍以第一段为例,中文共有174个字,还是只有两句话。但两句话中的从句已在无形中转换成了流利的中文,实为妙笔。而此处长句的运用所达到的说理缜密、严肃正式的效果,与上文分析词汇时所列出的原因一样,起到了增强原文讽刺效果的作用。其次,从修辞角度来看。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亦是大大增强原文的讽刺效果。其中,最鲜明的就是拟物法(zoosemy),指把人当成物来描写,包括描写成动物、植物、无生命物、抽象概念等。[7]本文在描写爱尔兰人民时大量运用了这种方法。例如,“dam”本指母兽(motherofafourfootedanimal),这里却用来指爱尔兰贫民妇女。又如,“couple”若以单数做复数用,一般指兽类,而此处却用来指贫民夫妻。类似的还有“breed,breeder,carcass,produce”等,原本都是用来描述兽类,而此处却用在了爱尔兰人民的身上。这充分体现了文章作者对劳动人民的蔑视。然而,作者此处模仿的是那些“献策者”的口吻,而非作者本意。弄清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清其中蕴含的对“献策者”们的强烈讽刺。但可惜的是,在译文中,这一修辞手法没有全部重现。如“dam”被省略,“couple”译为“对儿”,“breed”则处理得较好,译为“留种”。此外,本文使用的另一种修辞方法为“反讽”,即用同本意相反的词语表示本意。例如,将偷盗说成是“art”,把天主教徒说成是“papists”,①将拉伯雷②说成是“agraveauthor”,而将爱尔兰的富商贵族们说成是“ladies”,“finegentlemen”和“atrueloverofthecoun-try”。作者站在“献策者”的角度,颠倒是非,混淆黑白,更是对他们尖刻的讽刺。译文也较好地处理了这一点。如,“thequickestproficiencyinthatart”译为“精通此道”,将“agraveauthor”译成“一位严肃的作家”,“ladies”,“finegentlemen”和“atrueloverofthecoun-try”分别译作“贵妇人”,“文雅绅士们”和“真正的爱国者”,只有“papists”译成了“天主教徒”稍显逊色,但基本上已传达了原作反语的修辞手法。

(三)篇章方面

从整篇文章来看,原文条理清晰、循序渐进、旁征博引,将政论文的气势做足,俨然一派正人君子、忧国忧民、救国献策的口吻。然而,文章中所提出的建议却是骇人的:屠杀一岁小儿,折其骨,扒其皮,食其肉。这整体形式与内容的反差,可以说是最大的讽刺,揭露了在爱尔兰地主和英国的双重压榨下,爱尔兰人民的悲惨生活。此外,作者站在“献策者”的角度上提出这一建议,也是一种反讽。虽然表面上站在他们一边,但却在论证中揭露了其凶残的本性,甚至是批判。译文也紧紧地跟随原作,通过内容与形式的反差,通过对“献策者”的反讽,体现了原文的讽刺效果。

四、结语

(一)整体评述

斯威夫特的这篇《育婴刍议》可谓是其政治讽刺文章的代表作。文章从字词句篇处处流露出浓厚的讽刺意味,看似自然,实则是作者匠心酿之。通过从词汇、语句和篇章三个方面的分析,译文亦较好地再现了原文的讽刺效果。但是,限于中英两种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部分讽刺效果在翻译的过程中遗失了,这也是翻译过程中的无奈。但就整体而言,本文仍为佳译。

散文翻译论文范文篇6

关键词:赋;体裁;对等;汉英翻译

引言

赋,在中国文学艺术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始于战国,止于清末,兴盛于两汉,具有重大的历史、社会和文学艺术价值,因而赋的翻译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的目的就是将原文(源语言)的形式和内涵用另一种语言(目的语)忠实地再现出来,使目的语读者能够从译文中了解原文之内容,甚至产生共鸣和同感。故赋的英译英区别于其他诗歌体裁,认识到文体对等和“形美”的独特性和重要性。本文将其主要原因分析总结如下。

一、对翻译中“意美”、“形美”的误区

“意美”指意境、情境之美,是文学艺术作品中描写事物所达到的情景交融,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境界,意境传译是翻译中的重中之重[1]。“形美”是指语言的表现手段(语言、文字等)和表现方法上的形式主义。形式美在美学中是个很大的课题,在翻译中也是举足轻重的[2]。根据功能语言学的观点,形式是意义的体现,形式在意义体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意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某些译者一味追求“意美”,忽视形式,就抹杀了翻译的意义,也阻碍了其发展。

首先,“意美”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已上升到人的情感和精神层面,故衡量“意美”的标准难以把握。其次,Barthes曾说过,文学语言具有“预言式的开放性”(propheticopenness)的特点,有其创造性和多义性的一[3]。再次,由于“意美”指的是语言的深层含义,所以意境需要译者的个人体会与感悟。

二、赋的宏观体裁特点

我国古代的韵文体裁主要有四种,即诗、词、歌、赋。《汉书·艺文志·诗赋略》曰:“不歌而诵谓之赋。”认为诗赋不同,诗可合乐而唱(如乐府诗),赋则只可传诵。清代学者郭绍虞《〈汉赋之史的研究〉序》云:“赋之为体,非诗非文,亦诗亦文。”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序》言:“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文学。”曹道衡等诸学者皆认为赋是一种“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新文体,是“我国古代所特有的一种文学现象。”[4]可见,赋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学体裁,其译文也应具有区别于其他诗歌形式的独特性。

其次,在西方文学中无法找出与赋对等或相近的文体,故不能将赋机械地套译为某种现有的文体。德国汉学家何可思(EduardErkes)在1926年版的《亚洲专刊》(AsiaMajor)上曾把宋玉的《风赋》英译为“SongoftheWind”。“song”有诗歌、歌曲之意,但前文已指出赋乃“不歌而诵”,故此译法欠妥。而美籍学者陈世骧(Shih-hsiangChen)则将“赋”译作“essay”[5],即西方的一种随笔散文,属无韵文。虽然赋也有散文平铺直叙的特点,但此译法违背了赋作为有韵文的根本特点。因此,美国汉学家康达维(DavidR.Knechtges)在翻译龚克昌教授的赴美讲稿以及对《昭明文选》的英译本《WenXuan,orSelectionsofRefinedLiterature》,都将“赋”直译作Fu。KatharinaReiss认为翻译过程中,是否传递原作的主要功能是评价译作的主要标准。翻译中要对不同类型的文本采取特定的翻译方法,(转引自MundayJ.)在翻译中注重其形式对等是至关重要的[6]。因此,赋的英译也应根据其形式特点运用具体的标准及方法。

再次,赋体本身就格外关注形式之美。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概括赋之特点为“铺彩摛文,体物写志。”,在《文心雕龙·丽辞》中还言:“自扬马张蔡,崇盛丽辞。如宋画吴冶,刻形镂法。丽句与深采并流,偶意共逸韵俱发。”萧统《文选序》亦曰:“譬陶匏异器,并为入耳之娱;黼黻不同,俱为悦目之玩。”可见,赋对其形式之美的追求真可谓“腴辞云构,夸丽风骇”。又因翻译旨在于将源语信息包括内容和形式等,尽量准确完整地传递给目的语读者,故综上所述,赋体英译过程中对其形式的把握十分重要。

三、赋的微观体裁特点

根据赋的变化发展,大体可分为古赋、俳赋、律赋、文赋及其馀绪,其中古赋有包括大赋、小赋、骚体赋、骈赋及杂赋等[7]。严格对偶、平仄韵律及虚词的普遍运用等都是赋的特点。

以骚体赋为例。它是古赋中的重要体式,受《楚辞》中《九歌》和《离骚》体制的影响颇大,因而对偶句数量多、比例大,并逐渐骈化,即以“兮”字为核心和枢纽的对偶式组构方式,如《九歌》中“×××兮×××”或“××兮××”和《离骚》中“××××××兮,××××××”[8]。此处“兮”为语气词,因省略泛声而无实义,但却规定了两句之间基本的语音节奏,是句子以工整对偶的形式出现。另外,由于这中国古代的文学传统和汉字的基本特点,即汉字绝大多数为单音节且具有单音独体性,不同于英语的多音节,因而便于构筑两两相对,形成排偶。这种对偶不仅在音节节奏上对仗,而且在视觉感官上也十分工整。像“兮”、“之”、“而”、“以”等此类虚词,在英文中几乎无法找到与之功能相对的词,所以在翻译中英尽量做到译文形式对仗、整齐、平衡,保留并传递出原文的风格特色。下面是针对上述理论视角对几个例子的分析。

例1:“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苏轼《前赤壁赋》)

译文1:Ourrudderandoars,redolentofcassiaandorchids;

Strikethemoon’sreflection,cleavingtheglimmeringwater;

Butmyheartisfaraway,Longingformydearoneunderadifferentsky!①

译文2:Laurelboatandsandal-woodoars,

Beattheemptylight,piercethesheen;

Shootmyfeelingsoutofmybosom,

EyeItheBeautyacrosstheserene.②

此句是苏轼引用《楚辞》中《离骚》里的话,原是屈原用来抒发自己忧国忧民的急切之情并且体现了自己的高风亮节。苏轼借用这一典故暗示了自己与屈原相同的被贬之境,表达了心中的苦闷与失意。在杨译本中,译者用符合中国人传统审美情怀趋向的cassia和orchids来释译“桂”和“兰”,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借梅、兰、竹、菊等寓意高洁脱俗,同时也较为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意境与主题,含蓄真挚。而在孙译本中,译者更是有意将sandal-wood(檀香、白檀)替换orchids来表现“桂”这一意象,其认为原典故中屈原是运用orchids的清新香气比喻自己的高尚品格,但这个暗喻对于外国读者来说十分牵强难懂,故改之。从形式结构上来看,孙译本每句的音节数及词数较为一致,对仗较工整。其中奇数句和偶数句分别押韵,韵脚为abab,这与原赋中“光”和“方”都押/αng/韵的韵律特点相符,并且abab韵脚在英语诗歌中很常见,更便于目的语读者理解。例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前赤壁赋》)

译文1:Wearenothingbutinsectswholiveinthisworldbutoneday,

merespecksofgraininthevastnessoftheocean.

译文2:andleadourbeingslikemitesbetweenheavenandearth,

tinyasagrainofmilletinthebluedeep.

此句描绘了苏轼感叹人的生命、自由和利益在浩瀚天地之中的微不足道,转瞬即逝。二者都较为准确地译出了原文的意义与思想。在孙译本中,两句均为10个词且音节数(syllable)分别为11和12,更加接近。故译文2的句式更显对仗工整,更符合赋的文体特点。译者用deep代替sea、ocean等词来释译“沧海”,符合英语诗歌中用deep表示“海”的意象的传统和习惯,更能引起西方人审美情怀与趋向上的共鸣。

四、赋的价值与意义

从文学角度上来说,赋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种重要独特的文体形式本身就应当予以重视。同时,赋给后世文学提供了发展的摇篮,孕育了如骈文等新型文体及文学精神。赋的演变和发展,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中国古代文体流变的内在规律[7],则在其翻译传播的过程中就不应当受到对其文体形式上的扭曲和误导。

从文化观念角度上来说,赋特有的排偶齐整的文体特点体现了中国古代阴阳和谐的理论,即“一阴一阳之为道”的中国人的传统心理,也是中华民族推崇平衡与和谐的审美心理趋向,这与西方哲学中的二元对立及二元范畴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社会和历史角度上来说,赋的内容包罗万象,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实际发展情况,也推动了整个历史的进程。在政治方面,《汉书·扬雄传》中“三世不徙官”、“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之储”揭露了儋石社会的黑暗和统治阶级的腐朽,抒发了劳动人民的愤慨。在社会生活方面,李尤《平乐观赋》中“方曲既设,秘戏连叙。逍遥俯仰,节以鞀鼓。戏车高橦,驰骋百马。”则描绘了汉代百戏演出的情况。在自然科学方面,《坠行训》描绘了地上东西南北中的地理风貌和风土人情,以及“海外三十六国”的情形。

五、结语

俄国形式主义学者罗曼·雅各布森(RomanOsipovichJakobson)认为,“文学性”的要素不在作品内容之中,而在语言形式的结构关系之中,构成文学性的主要语言结构就是特殊的音律结构和对等结构,这两大结构使读者(听者)忽略语义内容转而注意到语言本身的美。这便是文学作品区别于一切非文学作品的地方,也就是使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9]。此观点正符合赋文英译的特点。当然,本文所说的赋文英译重的文体对等和“形美”并不是机械地逐字照搬原赋的体裁形式或者将“对等”片面地理解为数字意义上的绝对等同,而是指在尽量保持赋的体裁形式特点的基础之上,结合“意美”、“音美”、“形美”等众多翻译理论的优势与合理性,高度重视形式在赋文英译中的独特性和重要性,旨在得到在音、形、意三方面尽可能平衡与和谐的赋文译本。

参考文献:

[1]许渊冲.翻译的艺术论文集[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2]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3]李栋明.从一首古诗的翻译看功能翻译理论[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8).

[4]曹道衡.汉魏六朝辞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5]陈世骧.EssayonLiterature,WrittenbytheThirdCenturyChinesePoetLuChi(陆机—《文赋》)[J].Portland(Maine):TheAnthoenesenPress,1953.

[6]KatharinaReiss.国外翻译研究丛书之二十五: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4.

[7]袁济喜.中国古代文体丛书——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8]郭建勋,邵海燕.赋与骈文[J].北方丛论,2006,(4).

[9]朱立元.20世纪西方美学经典文本:第1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10]踪凡.汉赋研究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1]周勋初,等.辞赋文学论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散文翻译论文范文篇7

第一,学生听课到底要不要随听随记?这大致没有什么分歧,绝大多数教师和学生都认为要记。笔者也认为非记不可。常言道:好记性不及烂笔头。伟人的一生都在实践着前辈对他的教诲——不动笔墨不看书。

第二,听课笔记记在哪里为好?这就有了不同的看法和做法。大多数老师和学生(学生也是老师教的)认为要备一个专门的听课笔记。我自己在校读书时,老师也是这么规定的。现在,我每逢接手的从下一级学校输送上来的新生,他们也大多已养成了同样的习惯。而我则主张将笔记记在书头,亦即课本上为好。因为记在书上,一是方便(便于记、便于看、便于复习),二是快捷(原文的题目、词句不必抄写,只需把该记的记在旁边即可),三是清晰(和原文对照一目了然)。

第三个问题是记什么,怎么记?这就更不统一了,往往是各行其是。例如,有的教师只顾自己讲,而不去顾及学生记不记,该记哪些东西,怎么个记法。有的老师边讲提示学生该把哪些东西记下来。却从来不管学生记得到不到位。而我则认为指导学生记书头笔记是语文学法指导的一项重要的内容,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必须对此作详细的科学的指导,且宜在初中或高中的起始阶段进行。

先说记什么。

我把语文笔记该记的内容大致分为十个方面,概括起来是两句话:

注意释义补缺纠错记相关。

划重提要标疑析难评优劣。

再说怎么记,为方便起见,与上述该记的十项内容结合起来述说。

1、注音。包括生字、容易记错的字、多音字的古文中的异读字。将汉语拼音记在被注的那个字的上边,并要求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同时注视所注的拼音。这样,一旦课文读熟,上述那些字的正确读音也就熟记在心了。

2、释义。包括生词、多义词及部分含义较深或较隐晦曲折的句子的解释。在文言文学习中,注释的重点是一些较难的实词虚词,而不必记录整个句子的译文。对一些较难较为关键的词理解了以后,翻译句子以至全文应该是随口而出随笔而就的能力。因此,只记录教师口译的译文而不注释文句中关键性的实词虚词的解释,是极不科学的笔记方法,对学习古文,对以后的发展都极为不利。注释文字书写位置的原则是“就近”,即尽可能记在被释词句的旁边,以便阅读课文时被注视。若注释的文字较多,原文旁边记不下或记下去因文字太多书写太密而不清晰时,可记在相对较近的空白处,注释文字与被注文字之间可划一直线相连接。也可记录在课本原注释的后面。但必须记在原文的同一页上,而绝不能记到另一页上去。

3、补缺。即补充原注释的不完整之处。例如,高中第一册《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对“坚明约束”的注释为:“坚,固定。明,明白。坚明作约束的定语。约束,名词。“坚明约束”本来就是个难理解的短语,而课本这样注释,学生仍难于明白。尤其是“约束”的注释,仅说作名词,那么具体解释为什么呢?我就让学生边听边记,将原注的最后一个句号改为逗号,再在逗号后面写上“条约、约定”字样,将原注补充成为:“约束,名词,条约、约定。”这样既当即解决了这个词的含义,又为以后的查阅和复习提供了“在案”的记录。

4、纠错。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包括选文以及选文的注释和练习的编写等,虽是经过了众多高水平的教材编辑的反复斟酌,且有权威的语文专家把关,与一些课外阅读文本相比,质量高得多,但仍难免有个别的不妥之处。如高中第三册《韩非子·五蠹》对“@①腊而相遗以水”中的“遗”字的注释为“遗,旧读wei,@②赠。”查《辞海》可知,“kuì@③”是“@④”的异体字,而“@④”又是“馈”的繁体字,“kuì@③”和“@④”现统一写作简化字“馈”。由此可见,“@②”是一个由“kuì@③”想当然地“简化”出来的不规范的字,是“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简化字表》上查不到的杜撰的字。我在讲课时,把这一情况一一向学生讲清楚,并要求他们自己去查有关工具书证实,并将课本原注的这一错误改正过来。这样做,不仅仅是纠正了一个注释,而且培养了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5、记相关。就是用知识延伸和拓展的方法,补充记录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比如,高中第一册开篇是李健吾的游记体散文《雨中登泰山》。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接触过李的诗文,自然不知道李为何人。我在简要介绍作者的同时,要求学生在课文标题下的作者姓名后面写上“(1906-1982)现代戏剧家、翻译家,主要译作有《莫里哀喜剧集》等”。又,课文中引用了杜甫《望岳》中的四句诗,其中“会当凌绝项,一览众山小”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为更好地理解课文,也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干脆在讲授课文之前先用十来分钟时间介绍杜甫诗《望岳》的全文,并要求学生将这首诗及有关的注释用蓝红两种笔记录在课本《雨中登泰山》标题上面的将近有半页纸的空白处。虽然,我还要求学生当场背诵这首诗,但过后仍有可能遗忘;一旦遗忘,翻开课本便是。

散文翻译论文范文篇8

起草初稿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1、周密思考,慎重落笔

毕业论文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正式动笔之前,要对文章进行通盘思考,检查一下各项准备工作是否已完全就绪。首先,要明确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统帅,动笔之前必须想得到十分清楚。清人刘熙载说:“凡作一篇文,其用意俱可以一言蔽之。扩之则为千万言,约之则为一言,所谓主脑者是也。”(《艺概》)作者要想一想,自己文章的主题能否用一句话来概括。主题不明,是绝对不能动手写文的。其次,是理清思路。思路是人订]思想前进的脉络、轨道,是结构的内在依据。动笔之前,对怎样提出问题,怎样分析问题,怎样解决问题,以及使用哪些材料等,都要想清楚。第三,立定格局。所谓“格局”,就是全文的间架、大纲、轮廓。在动笔之前先把它想好“立定”,如全文分几部分,各有哪些层次,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哪里该详,哪里该略,从头至尾都应有个大致的设想。第四,把需要的材料准备好,将各种事实、数据、引文等找来放在手头,以免到用时再去寻找,打断思路。第五,安排好写作时间、地点。写作要有相对集中的时间,比较安静的环境,才能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完成毕业论文写作任务。

古人说:“袖手于前,方能疾书于后。”鲁迅也曾说,静观默察,烂熟于心;凝神结想,一挥而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写起来就会很快。有的人不重视写作前的准备,对所写的对象只有一点粗浅的认识就急于动笔,在写作过程中“边施工边设计”,弄得次序颠倒,手忙脚乱,或做或掇,时断时续,结果反而进展缓慢。所以,在起草之前要周密思考,慎重落笔。

2一气呵成,不重“小节”

在动笔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旦下笔之后,则要坚持不懈地一口气写下去,务必在最短时间内拿出初稿。这是许多文章家的写作诀窍。有的人写文章喜欢咬文嚼字,边写边琢磨词句,遇到想不起的字也要停下来查半天字典。这样写法,很容易把思路打断。其实,初稿不妨粗一些,材料或文字方面存在某些缺陷,只要无关大局。暂时不必去改动它,等到全部初稿写成后,再来加工不迟。鲁迅就是这样做的,他在《致叶紫》的信中说:

先前那样十步九回头的作文法,是很不对的,这就是在不断的不相信自己——结果一定做不成。以后应该立定格局之后,一直写下去,不管修辞,也不要回头看。等到成后,搁它几天,然后再来复看,删去若干,改换几字。在创作的途中,一面炼字,真要把感兴打断的。我翻译时,倘想不到适当的字,就把这些字空起来,仍旧译下去,这字待稍暇时再想。

否则,能因为一个字,停到大半天。这是鲁迅的经验之谈,对我们写毕业论文也极有启发。r=#ff4810size=3>3、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

北宋大文学家苏拭在谈到他的散文写作时说:“吾文如万斜泉涌,不择地而出。在乎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干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地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文说》)苏拭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作文如行云流水,有神出鬼没之妙,旁人不可企及。但他总结的“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则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行于所当行”,要求作者在写作时,该说的一定要说清楚,不惜笔墨。如一篇文章的有关背景,一段事情的来龙去脉,一种事物的性质特征等,如果是读者所不熟悉的,就应该在文章中讲清楚,交代明白,不能任意苟简,而使文意受到损害,以致出现不周密、不翔实的缺陷。

“止于所不能不止”,就是说,不该写的,一字也不可多写,要“惜墨如金”。如果情之所至,任意挥洒,不加节制,也不肯割爱,势必造成枝蔓横生,冗长拖杏,甚至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毛病。

4、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

鲁迅在《答北斗杂志社问》一文中,提出了八条写文章的规则,其中第二条是:“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这是很有道理的。“写不出”,有种种原因:或者对所谈的问题认识不充分,仅停留在表面上,未能透过现象深入其本质;或则对所论的问题分析不透彻,没有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行剖析,只见一点,不及其余;或者所掌握的材料还不够充分,或则对文章的主题、结构、语言表达还没有想好,等等,都可使文章写不下去。

散文翻译论文范文篇9

1.通过阅读认识犹太人的民族精神,了解犹太人的才能和愿望。

2.概括出戴维的优秀才能,并进一步归纳出其优秀才能的根源。

3.探究课文逐步深入地描写人物的方法。

4.体会文章语言凝重的特点和丰富的内涵。

教学重点:

1.了解犹太人的才能和愿望。

2.概括出戴维的优秀才能,并进一步归纳出其优秀才能的根源。

教学难点:

1.探究课文逐步深入地描写人物的方法。

2.体会文章语言凝重的特点和丰富的内涵,

课型:精读课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整体感知课文,初步把握散文写的一个人是谁,一个家庭是哪一个家庭,一个民族是哪一个民族。

2.把握作者的思路,讨论文章的层次结构。

3.归纳文章所表现的戴维的优秀才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到爱因斯坦、马克思、海涅,大家都非常熟悉,但是你们知道吗?他们都属于同一个民族,犹太民族,那么犹太人究竟是怎样的人,这个民族究竟是什么样的民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散文,了解犹太人,走近犹太民族。

二、简介作者,析题。

铁凝,当代女作家。问:你是如何理解这个标题的?

三、阅读全文,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写的一个人是谁,一个家庭是哪一个家庭,一个民族是哪一个民族。

(2)找出文章中能清晰西体现作者写作思路的几个关键句子,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关键句子“这个对语言有着特殊敏感、对一切新鲜事情兴致盎然的青年,尚不满28岁,何以句别一旦向往,便锲而不舍地追求的气概与能力”

第一部分(1)写犹太民族被杀戮的历史和民族生机勃勃的巨大创造里,引出戴维其人。

第二部分(2—6)介绍戴维的语言才能和其他多方面的才能。

第三部分(7—18)拨寻戴维才能形成的根源。

四、共同学习第一部分

生齐读,思考:开头为什么从“迫害”“杀戮”说起?(提示:注意“今天”前后内容的不同)

明确:从“迫害”“杀戮”说起,一方面这是写犹太人的常用的切入口,另一方面,这实际也是为写犹太人的民族精神设置“历史背景”,为写民族精神张本。同时,把犹太民族被杀戮的历史与民族生机勃勃的巨大创造里进行今昔的比照,以引起读者对戴维和他的民族的“巨大创造力”的源泉何在的思考。

五、分析第二部分

1、自读第二部分,问:戴维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给作者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精干、灵活、天真、快乐、冷静、成熟)

2、讨论:课文从哪些方面充分战线戴维的语言才能?

明确:阅读中文长篇小说已经达到了无需辅导的程度,学习中文时间之短(不过四年);普通话自然、流利、准确、自如,发音类似标准播音员;掌握多种语言;参加中文水准考试获佳绩;从事翻译工作深受好评;在《北京青年报》开设专栏。

3.讨论:课文除了表现戴维的语言才能外,还表现了他的什么才能?

明确:表现戴维在掌握知识、翻译、理解和包容“别人的文明”等方面表现出的特殊才能。

3、小结本部分

这一部分中,作者在首段所勾画的犹太民族历史和显示的背景下,以大段的篇幅来战线戴维的语言才能,一方面以戴维这个犹太民族的个体的突出才能来表现“生活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他们以自己在诸多方面的出色表现,向人类证明着这个民族生机勃勃的巨大创造力”,另一方面也为下文拨寻戴维才能形成的根源张本。

六、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第三部分,思考戴维产生优秀才能的根源。

2、课外阅读有关书籍和查阅有关史料,进一步了解犹太民族。

第二部分

教学目的:

1.精读课文第三部分,讨论、归纳戴维具有优秀才能的根源。

2.结合全文讨论犹太人的民族精神,了解犹太人的才能和愿望。

3.探究课文逐步深入地描写任务的写法。

4.体会文章语言拧中的特点和丰富的内涵。

教学过程:

1.交流课外阅读和查阅资料的内容。

2.共同学习第三部分。

(1)朗读本部分,问:你认为戴维优秀才能的根源是什么?(提示:家庭环境与社会教育,成长里程等,注意议论语段)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段,概括所揭示的戴维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的感情。

明确:作者以一串排比式的问句,一方面表现出戴维有着爱和平、爱生命的信念,有着为和平而奋争的勇气,有着同情人类的豁达心胸;另一方面,从整个犹太民族珍惜生命、憧憬和平出发,有理有据地推论,使我们不得不相信:“当人类所有的生命真的能够与和平这个字眼相亲相爱,我们美意个人的灵魂深处那潜藏的创造力便会真正被激活,人间什么奇迹都可能发生。

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对和平的期待,对犹太民族的敬和爱。

3、回顾全文,思考:为什么说这篇散文写了一个人、一个家庭,却表现了一个民族?

明确:因为戴维是千百万个犹太人中的一员,是整体优秀的犹太民族中的优秀个体,正式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特别是犹太民族的优秀精神,滋润、灌注出戴维优异的人格力量。文章要揭示其品质之“源”,就必然会揭示出他个性中蕴涵的民族精神的共性,通过他透视出整个犹太民族。所以说散文写了一个人、一个家庭,却表现了一个民族。

4、结合全文,讨论犹太人的民族精神,了解犹太人的才能和愿望。

5、总结全文

散文翻译论文范文篇10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

古诗词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古诗词教育的有效开展,是高中教学的必然要求。

一、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意义

古诗词,因为其独特的表达形式和历史背景,古诗词教学一直是高中教学的难点所在。首先,不同于现代文的教学,古诗词的历史背景较为复杂,如《赤壁怀古》《蜀相》等,必须结合历史背景讲解。其次,古诗词文学技巧较强,押韵、典故、联想、通感、比喻,如李商隐律诗《锦瑟》里的隐喻,讲解难度较大。再次,高考对古诗词的考察集中在默写和鉴赏,学生投入在默写上的时间很长,鉴赏也不容易找到采分点,需要非常多的练习才能掌握。最后,古诗词形式较为丰富,每个历史时段都不统一,如曹操《短歌行》是古体诗,杜甫《登岳阳楼》是五言律诗,李煜的《虞美人》是词,此外还有绝句、七律,词牌有几十种,这么多的形式,如何让学生不至于混淆,也是教学的难点之一。鉴于以上原因,古诗词教学存在很多难点,高中阶段的古诗词教育又非常重要,故而,非常有必要研究高中古诗词教育的教学方法。

二、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的探究

首先,诵读法。诵读法是传统、基础的教学方法,由于古诗词是韵文,韵文的韵律美是必须在诵读之中才能得到掌握,同时,诵读也是背诵行之有效的方法。诵读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老师要给学生打个样子,或者用名家的录音、视频资料,指导学生如何诵读。其次,可以用比赛的形式,鼓励学生联系诵读,尤其对于对播音、配音有兴趣的学生,诵读古诗词是非常好的训练。其次,分析法。所谓分析法,就是讲古诗词一一拆开,条分缕析,讲解知识点。如刘禹锡《石头城》,就必须讲解清楚历史背景,石头城的地理知识,四言绝句的特殊押韵,都必须讲解清楚。又如,李清照《声声慢》,对于叠词知识点、“怎生”等知识点应详细解读。再次,品鉴法。高考对学生对古诗词鉴赏的能力很高,学生必须经过大量的联系才能掌握鉴赏的技巧。针对课本中的古诗词,教师应提出问题,让学生撰写答案,训练学生鉴赏能力。古诗词不像应用文,很多含义都隐藏在字面之下,只有专门练习才能透过表面看到真实。然后,翻译法、转写法。为了让学生更加掌握古诗词的内涵,可以让学生将古诗词翻译成白话文,翻译过程加深了理解。而一些故事性较强的古诗词,如苏式的《江城子》,可以让学生将苏轼夫妻的故事转写成短篇小说或者叙事散文,转写的过程锻炼了文笔,也加深了对诗人所抒发情感的理解。最后,归案总结法。将古诗词的相关的句子归纳在一起,如描写战争的,如描写凄凉景物的,如描写国破之惆怅的。打通古诗词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站在更高的高度去看这些内容,对高中古诗词拥有全局的视角。

三、高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方法拓展探索

首先,可以采用古诗词背诵比赛的方法,吸引学生背诵古诗词。比赛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教师出题目学生抢答。比如,请背诵含有“月”字的古诗词;背诵描写古代战场的古诗词。也可以学生之间赛诗,背诵最多最快者胜出。也可以进行古诗词知识竞赛,比如,诗鬼是谁?请学生抢答。也可以比赛诵读质量,让学生自主选择诵读的古诗,然后大家投票,选择诵读水平最好、情感表达最佳的学生,利用学生求胜心强的特点,培养学生对诗词的学习兴趣。其次,水平较高的老师甚至可以教会学生写古诗词。写,是主动的学习过程,在诗词的撰写中,学生主动运用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这种动态、主动学习的效率,是死记硬背等静止、被动的学习方法所不能提供的。最初写诗的过程一定是对课内诗歌的模仿,这将使得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古诗意象、押韵、平仄等知识。这些知识,不通过写诗的联系是很难牢固掌握的。再次,小组学习。或者在学生之间建立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学习。可以设立一个古诗词相关的主题,让小组成员查找资料,分析古诗词文本,最终完成专题论文的撰写,培养学生人际沟通和团队配合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钻研问题能力,培养学生撰写论文的能力。

四、结论

笔者认为,古诗词是高中语文的教学难点,自身存在种种教学难题,必须深入研究古诗词的教学方法。

本文提出了几种高中古诗词的教学方法,还给了几种拓展教学方法。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广大教师具有实践上的指导意义,对于其他语文内容的教学也具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赵福楼.“见形”与“得意”———古诗词教学中发展核心素养的着力点[J].语文建设,2017,(1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