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秋天十篇

时间:2023-03-27 00:09:41

散文秋天

散文秋天篇1

每一年发现第一片落叶的时候。我们都会或多或少地伤秋、怀念。感叹时光流逝、韶华匆匆。进而升华到对生命与人生的思索。因此,在四季当中,我是最爱秋的,虽然它沉重,但也警醒。当我们看遍春花、夏果的繁华之后,真的应该收拾一下热闹的心绪,对未来的岁月有所思考、有所规化。而在所有的文体当中。我觉得散文诗又是最能简约、精准地表达秋天的思绪的。可以说。散文诗与秋天的匹配,是一种恰切、完美的结合――

秋天的神

马亭华

金色的原野,废墟开出花朵。这是秘密之地,闪烁着童年的鼻息和火焰。

时光之书,一天天在秋风中哗响,高高的草垛被风吹着柔软的心肠。

雨水将往事擦亮,秋天虚构着时间。只有落叶,这灿烂的姓氏,像神在瓦蓝的屋顶上翩翩起舞。

一条赤脚的河流奔跑过陈旧的村庄。

那些隐秘仿佛来自春天,那些星辰仿佛闪着幸福的微光。

秋天的神,内心庞大,像夜色一样宁静,睡莲的时钟似仙子的低语。

解读:

一个看不见的神。踏着虚有的脚步,凌空舞蹈,轻盈跳跃。它在瓦蓝的天空之上;而它的内心是一个庞大的机组,有着万物都能听得懂的时间在嘀哒传送着福音。仿佛是一本自然界的大书。它按照排好的程序,一页页、一行行,准时准点地运行,绝没有半点含糊。作者坚信,秋天就是这样的一个神:有金色的原野,有废墟上开出的花朵,有高高的草垛,有擦亮往事的雨水,有一条赤着脚步的河流,有陈旧的村庄,有宁静的夜色,有仙子一般的睡莲……而这一切,都规规矩矩地记录在那本叫“时光之书”的册页中。这个神秘的“神”并不直接露面,但它以种种我们可见的物质呈现,同时呈现给我们以清泠泠的静羡。以及难忘的童年的回忆。

秋风吟

马亭华

秋天的道路上,向日葵,淡远的村庄,被装裱在一幅油画里。

秋风把画中的美人轻轻唤醒。把炊烟唤醒。我看见玉,娇羞的月儿泊上九月的肩头。你薄如蝉翼的笑靥,仿佛纯净的瓷,仿佛一滴露水。

相约黄昏,相约在秋天的金色里。枫叶在少女的画像上飘落。

神,就在这里,时光的爱就在这里。拒绝枯萎,留住心声。秋天的气息,从歌吟的岁月里迎面袭来。

面对风,生命中的一次轮回,渐渐清晰的火车仿佛豹子,挽着奔跑的时光撞人瞳孔。

散文秋天篇2

1、欣赏散文,理解散文内容,感受散文中形象化的语言和整齐的句式。

2、引导幼儿体验文学活动的。

二、活动准备

1、课件《秋天真美丽》

2、丰富幼儿有关秋天的经验。

三、活动过程

1、随歌曲《秋天多美丽》入场。

师:秋天秋天真美丽,你们知道秋天有哪些美丽的东西吗?

2、学习作品,教师配乐朗读散文《秋天真美丽》

1)师:老师也带来了散文《秋天真美丽》,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师:你听到了什么?(幼儿回答,教师出示图标)

3)看图听散文录音《秋天真美丽》

4)师:老师把散文画成了美丽的图片让我们一起仔细地欣赏一遍。

5)分段欣赏,加深幼儿对作品的理解。

A段师:为什么秋风姐姐快乐地到处跑?秋风姐姐先跑到哪里呢?

B段

1)秋风姐姐对着大树吹口气,大树怎么样了?

2)大树上为什么会抖落蝴蝶呢?树叶飘下来的样子除了像蝴蝶,还像什么呢?请你学一学。

3)我们一起来做树叶。(幼儿用身体语言表达对作品的理解)

C段师:树妈妈为什么要把树叶送给小树?

D段秋风姐姐是个调皮的小姑娘,它又会跑到哪儿去?

1)秋风姐姐对着小河吹口气,小河怎么样了?它的心情怎么样?

2)为什么说小河象丝巾呢?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小河抖动丝巾的样子。

3)为什么小河会掀浪花呢?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小河掀浪花的样子。

4)小河是怎样抱着白鹅摇啊摇的?

5)听音乐来做小河开心的样子。(幼儿用身体动作表达对作品的理解

)E段:师:小河真能干,它有哪些宝贝?

3、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整欣赏散文,幼儿轻声跟念。

师:秋天秋天真美丽,大树飘落叶,小河掀浪花。

1)你最喜欢散文中的哪些优美句子?你能用散文中的话告诉大家吗?

2)还有谁也喜欢这一句话,你能来学学吗?还有谁把它说得更好听?

3)让我们一起跟他学一学。

4)为什么这些句子那么美?小结:因为连着用了几个“一会儿”。

4、迁移作品经验师:秋风姐姐那么高兴,她还会对谁吹口气?它会怎么样?

师:好,我们到教室里把它画下来,送给喜欢秋天的人们。(音乐中结束活动)

【附:散文秋天真美丽】

秋天,秋天,真美丽。

天高了,地宽了,秋风姐姐快乐得到处跑……

秋风姐姐对着大树吹口气,大树摇啊摇。一会儿抖落一只金蝴蝶,一会儿抖落一只红蝴蝶,一会儿抖落一只花蝴蝶。

妈妈说,大树落叶了,送给小树作肥料,盼它快长高。

散文秋天篇3

仨子坐在秋儿的床前,读着秋儿最喜欢的散文

“秋儿,我买了你最喜欢的散文,我知道你好久没有看书了,一定觉得闷了,我读给你听喔。这是张晓风最经典的作品,叫《地毯的另一端》,你一定读过,我现在才知道你为什么会这么喜欢她的散文。我读给你听。

‘从疾风中走回来,觉得自己像是被浮起来了。山上的草香得那样浓,让我想到,要不是有这样猛烈的风,恐怕空气都会给香得凝冻起来!

……

但这是真实的,第一张贺卡已经放在我的案上了。洒满了细碎精致的透明照片,灯光下展示着一个闪烁而又真实的梦境。画上的金钟摇荡,遥遥的传来美丽的回响。我仿佛能听见那悠扬的音韵,我仿佛能嗅到那沁人的玫瑰花香!而尤其让我神往的,是那几行可爱的祝词:‘愿婚礼的记忆存至永远,愿你们的情爱与日俱增。’

……

记得有一次我提到玛格丽特公主在婚礼中说的一句话:“世界上从来没有两个人像我们这样快乐过。”你毫不在意地说:“那是因为他们不认识我们的缘故。”我喜欢你的自豪,因为我也如此自豪着。……”

秋儿安详地睡着,表情宁静而淡然,手术后的秋儿一直都是这种状态。李医生说手术很成功,但是没有想到秋儿为什么一直没有醒来。李医生替秋儿做了个全身检查才发现她隐蔽得病变原比她大脑的碎片来得严重,这是在手术前未曾估计到的,而现在唯一能做的事情便是等待,等待奇迹,如果手术后不再发生任何的病变,秋儿还是有醒过来的机会,李医生说要看秋儿的造化了......

这是一个无边的希望,但是仨子相信秋儿会醒过来。仨子是一个从不相信神鬼的人,而在此刻他却渴望神灵相助。仨子坐在秋儿的病房里读着张晓风的散文,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

手术后的第三天,散文已经从第一页读到了第五页,又过了三天,从第五页读到了第十页,再过了三天,从第十页读到了十五页......

直到二个月后,散文已经从第一页读到了最后一页。仨子用手握着秋儿的手说:“秋儿,你睡了很久了,现在这边已经是春天了,是踏青的季节了,秋儿,等你醒来,我们一起远足一趟,我们到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去。秋儿,我再等你醒来。”

仨子看着窗外,天亮了又暗,暗了又亮,天晴了,下雨了……

第三个月后,仨子终于准备把秋儿接回家照顾,仨子抱着秋儿回家的那天,李医生和王莹走在前面替他们开门,秋儿像一个睡公主一样躺在仨子的怀里,仨子轻轻地对秋儿说:“秋儿,我们回家了!”

房间里换上新的紫色窗帘;床上辅上了新的紫色碎花被褥;床头和梳妆台上放上一大束紫色勿望我。

仨子轻轻地把秋儿放在床上,并从卫生间拿来毛巾替秋儿擦脸,李医生替秋儿挂上葡萄糖,然后向仨子讲解着如何替秋儿换葡萄糖,如何应付一些紧急情况,仨子认真地一一记下来。

散文秋天篇4

秋天,是一个教人感恩的季节。秋天的田园里,波涛翻滚的稻田,一望无际的青纱帐,漫山遍野的苹果、梨、葡萄、桃、核桃、栗子、柿子、枣……所有成熟的作物都垂腰枝弯,以谦逊的姿态,默默地向孕育了自己的大地表达着无声的感激和敬意。

秋天,是一个教人敬畏的季节。深秋时节,那飘零的落叶、秋虫的残鸣,以及阵阵萧瑟的秋风,无不使人更加感叹:冬天快要来临。观时令之变迁,思岁月之流转,感天地之悠悠,叹人生之短暂,于是心生敬畏。

秋天,是一个教人豁达的季节。中秋皓月当空,以其圆满昭示人间世事并非长存缺憾;七夕双星,以其聚散点悟世人欢悦与痛楚永远相伴。盘古开天地,月自圆缺星自聚散,圆缺聚散之间,教人得意淡然、失意坦然,以和谐、豁达的心态体味轮回的悲欢、世事的变迁。

秋天,是一个教人期待的季节。秋高气爽、秋色繁忙、秋风凄凄、秋收境阔,在这无边无际的秋意里,感受秋天,更多的是感受一种心境。于是,与秋天一起,用心期待冬的深蕴、春的复萌、夏的繁盛。岁月沧桑、星移斗转,期待生命的又一圈年轮。

散文秋天篇5

听秋风乍起

宋晓杰

不要在深夜哭泣:

不要在暗处点灯:

不要在青草还未吐出最后一缕游丝之前,把决心和误会更改;

不要在秋蝉还未唱完最后一个音符之前。把甜蜜和隐疼辩白……

我是峰回路转的临界。

我是一意孤行的极限。

一切都不要太急。

一切都不会太坏。

听秋风乍起,听四伏的危机卷土重来,你是否无动于衷,心存倦怠?

千军万马,杂沓、威猛,绝尘而去。

你抖开暗色的征衣。猎猎成旗!

我的眼睛使黑夜更黑,白昼更白。

我的眼睛是暗处的灯,把你照彻,再一层层次第打开!

一个人的秋天

郭琳琳

起风了,吹在在衣外的肌肤,有些凉。披上外衣坐在暗香浮动的夜里。听那叶落的声音。

阳台的花草瘦了,藤蔓上的叶子终敌不过那场冷雨。

被秋风折磨得憔悴的身体,楚楚可怜。

池塘里的荷花落在水里,在水里无助无援地漂流,被河塘里的鱼顶着戏耍。

浮萍厌倦了飘零的日子,集聚在一起,几片黄叶无意地落下,飘落在它们中间,听到他们的叹息声,对岁月的留恋和无奈。

离开闹市,走向郊外那一丛丛开得正艳的黄花,不小心长裙被无名的植物绊住。它细细的小手拉住我的裙子,仰脸看着我,几分可爱让人怜悯。

轻轻地拿开它纤细的小手,把它移向不被人踩踏的地方,让它在秋天里自由地绽放美丽吧!

稻草人的寂寞是面对着空旷的稻田,失去了它的生命力。风化的岁月中它最终被孤独地遗弃。

英雄暮年的默然回望,美人红颜已逝,凄然一笑。

在这清点岁月中有坚强也有脆弱。

我知道,没有谁能抗争得过岁月,就像秋天的落叶,它枯荣,它死亡,嘟拥有着生命丰盛的过程……

花睡去的时候。我坐在长廊的尽头。穿过长廊的月光。照在桂花树上,桂花浓浓的香气随着似烟似纱的薄雾向四周散发。

一个人在这冷冷的秋里,会想起一个人,会想起爱情,不知不觉地醉去……

大雁鸣叫,开始了南迁。我曾经失落在南国里的梦,在心里来来回回,与我纠缠不休。

我是个多愁伤感的小女子,春华秋月使我伤感,让我流泪。

一个生命的萌生和死亡。都能让我庆幸和怀念。

漂泊在旅途中的脚步,终会停下来,遥望青山是我的归路,不免感到轻微的战栗。等我们终于可以坦然面对的时候,曾经的欲望,即已消释。

散文秋天篇6

原题重现

秋天到了,观察一下大自然有哪些变化。将自己找到的秋天画下来或写下来,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题目分析

小朋友们,你们去过秋天的田野吗?那里有金黄的玉米、笑红脸的高粱、圆圆的大豆、鞠着躬的稻谷、欢蹦乱跳的蝈蝈儿、辛勤劳作的农民伯伯……放眼望去,色彩缤纷,就连呼吸间都有丰收的味道。在这么美的景色里,你最喜欢哪一处的风景?快快介绍给大家。

在介绍秋天里的美景时,首先你要认真观察,调动你所有的感觉器官,尽量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然后,你也可以用手中的画笔把你看到的景物画下来,再一一介绍给小伙伴,介绍时,尽量用生动的语言;最后,可以向大家展示一下收集的有关秋天的东西,作一次有关秋天的主题展览,可以请小伙伴或老师帮忙。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两篇写秋天的例文——

例文点评

例文1

秋天的声音

秋天到了,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到了乡下奶奶家。

奶奶家附近有一片小树林。有一天,天气很暖和,妈妈说:“我们去树林里走走吧。”我高兴极了。

树林里的树长得很高很大,叶子落在地上,积了厚厚的一层,一踩上去就会发出沙沙的声音。妈妈说:“然然,你听,这是秋天的声音,告诉大树快要入冬了。”我说:“妈妈,这声音就像秋阿姨在唱歌,她告诉我们,秋天真美啊!”

妈妈笑了,我也笑了,树叶沙沙地响,大树也跟着笑了。

江苏省无锡市八士实验小学一(2)班 顾倬然

指导老师 张红艳

点评:“脚踩落叶的声音”,这是多么美妙的秋的音符啊!顾倬然小朋友抓住这一个点,写出了亲身体验的秋天。

例文2

秋 天

秋天来了,我问妈妈:“秋天是什么颜色的?”妈妈说:“你自己去想想吧!”

秋天是白色的。一朵朵白云像顽皮的孩子,一会儿变成一条长龙在飞奔,一会儿又变成一只大象在散步。地上的棉花娃娃们张开雪白的笑脸,开心地望着天上的好朋友。

秋天是红色的。火红的枫叶像天边灿烂的朝霞。高粱的脸涨红了,杮子和苹果挂满枝头。

秋天是金色的。金黄的稻子弯下了腰。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黄蝴蝶。和桂花散发出阵阵花香。

秋天真是一位伟大的画家,送给我们一个五彩的世界。秋天真是一个美丽的收获的季节。

江苏省金湖县实验小学二(3)班 李希平

指导老师 管一梅

点评:在李希平小朋友的笔下,秋天的每一种颜色都那么美。这一定与他平时爱观察、爱积累的习惯分不开。

你来试一试

阅读了例文和指导,小朋友们是不是也跃跃欲试了呀?心动不如行动,赶快行动起来吧,仔细观察秋天的美景,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详细生动地描写出来吧!别忘了可以用上下面“词汇银行”中的好词语哟!

词汇银行

描写秋天气候的词语:万里无云 秋高气爽 金风送爽 天高云淡 秋风瑟瑟

散文秋天篇7

那么余氏散文激起人们阅读兴趣的原因是什么呢?

对此评论界众说纷纭,有的认为“主要因了他超群的思辨力和知识结构。他的思维场中,比一般作家多了学者深邃的文化感悟力和数十年积累的史学功底,又比一般史学家多了层雄厚的艺术底蕴和天赋的文字表现力;加上他对哲学人类学历史地理学的融合,他的作品就具备了‘轰动’的条件”,有的认为“根本原因在于他突破了传统散文的创作模式”。而余秋雨自己认为“当我们放下架子,以一种平等的姿态,以一种较为放宽的形式,表达我们的思考时,才有可能获得其他生命的回音”。这段话提示我们,揭示清楚余秋雨“个人解读”视角艺术化表达问题才是明了其散文引起普遍关注的钥匙。

“个人解读”这一指称无疑具有两重性。“解读”是一种理性的行为,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思维要素,采用逻辑推理或实证的方法去分析、解释自然物理现象和社会精神现象的方法。通常来讲,“解读”方法多用于学术研究,这一方法的运用应该遵守严谨的学术规范和客观规律。然而,人是感性和理性兼具的动物,许多时候很难把二者截然分开。从时代精神来看,中国的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文坛散文仍沉迷于国家民族话语的重复或者个人闲适生活的呓语,文学尤其散文几乎处于“失语”状态,在这种时候,文坛需要呼唤理想,呼唤深刻的思考;应该说,这种“时代需要”与《文化苦旅》甫出时广受赞誉不无关系。在《文化苦旅》以后的创作中,余秋雨散文一直以个人独立的理性思考为框架。余秋雨散文对历史文化现象的理性“解读”,一度让许多读者甚至评论界产生严重的误读,他们随着自己的阅读思维定势,把余秋雨散文当成学术论文来读,文学学者、文化学者、历史学者一拥而上,指出其中的所谓“硬伤”、“余教授做学问如此随意”。笔者之所以在“解读”之前加了“个人”,便是因为散文在多数情况下是个体全部经验和精神生命的裸露,是散文家生命意识和生命观点的自然流露,也正由于这一点,散文作为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体才有它存在的价值,否则,让想象力和情感丰富的人都去写诗歌,让擅长逻辑思考的人都去写论文,散文还有谁来写?余秋雨是一位对文明、文化有极强感悟力的学者,同时也是一位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现代意识的作家,因此他的“个人”就必然牵扯着厚重的文人观念、知识分子意识。

那么余秋雨与中国传统文人一脉相承的对民族文化、历史使命、文明传播的强烈忧患意识是通过怎样的艺术方式表现出来的呢?

首先是对话式的议论。在文学批评领域里,“对话”这一概念和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是分不开的,它指的是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作家的小说里,不单是叙述者一个人在说话,有两个声音在说话。余秋雨散文的“对话”与巴赫金的“对话”虽然不完全等同,却也有相似之处。即与传统散文比,在余秋雨的散文中我们常常能听到对话的声音:第一是作者与那些“远年灵魂”的对话,似乎他们早已认识、对坐长谈。余秋雨在探询古代文化遗迹或文化现象的过程中,着力于剖析历史个案——即是他笔下经常出现的“远年的文化灵魂”。如《阳关雪》中的王维、《柳侯祠》中的柳宗元、《都江堰》中的李冰、《风雨天一阁》中的范钦、《千年庭院》中的朱熹、《苏东坡突围》中的苏东坡等,作者对这些具有“较为健全的文化人格”的历史人物并非提到而止,而是尽可能再现历史情境、探索人物的心路历程,当然这种探索中渗透着作者的倾向性和价值观。当读到《苏东坡突围》中“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时,已经分不清作者写的是中年的苏东坡还是中年的余秋雨了。第二是作者与读者对话。无论作者走到哪里,他总是忘不了读者、面向读者,在与古人对话之后,自己便出现,通过对话式的议论向读者介绍自己的经历和体验。许多历史散文都是独白式的,或是历史的洪流淹没了个人的声音,或是在个人独断的声音中让历史成为僵死的客体,余秋雨打破了这种个人与历史二元对立的僵局,通过这两对“对话”行为拓展了文章的空间,也吸引了读者,读者不仅能欣赏到别人的交谈,还时刻能感受到自己在历史时间和文化空间中的存在,这样,读者就不再只是在文本之外观看作者的炫耀学识或是演绎自己的人格魅力,也不再驻足历史文化之外对曾经的风风雨雨采取漠然中立的认知式态度,而是被作者邀请进去,进入文本营造的话语空间和历史文化空间,和作者一道去经历一番文化苦旅。在他那圆熟的语言技巧经营出的具有魔咒般魅力的文字的感召下,读者也被带到了特定的历史文化场景中,个人的生命之流与历史的洪流浑融一片……这样,又形成了读者与历史的对话。由此我们看到:余秋雨的对话在两个层面展开而形成了多重对话的格局。在这多重对话中,余秋雨以自我的敞开博得了历史的敞亮。

其次是重新叙述的历史故事。即使不细心的读者也会发现,在余秋雨散文中,除了古代诗歌的引用以外,其他所引古文全部被作者翻译成了白话文,细心点便会发现,余秋雨在散文里并非单调地讲述历史事件,更不直引史书,而且绝对不是史书的白话文翻译(人物语言除外)。他的“讲史”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即融入了自己的情结情感,借小说、戏剧等表现手法重新叙述的历史故事,如《道士塔》第二节的叙述:

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就像一个老农,看看他的宅院。他对洞窟里的壁画有点不满,暗乎乎的,看着有点眼花。亮堂一点多好呢,他找了两个帮手,拎来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装上一个长把,在石灰桶里蘸一蘸,开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显现,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这儿空气干燥,一会儿石灰已经干透。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净白,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顺便打听了一下石灰的市价。他算来算去,觉得暂时没有必要把更多的洞窟刷白,就刷这几个吧,他达观地放下了刷把……

敦煌文物被窃取这一历史事件毕竟发生在一个世纪前,作者对于这一事件的认识,只能从历史记载中了解,而文章中对王道士细微的动作神情以及思想的描写,完全是作者丰富的想象,突出了现场感——好像作者亲历历史事件一样。这便把“一般过去时”改成了“现在进行时”,强化视觉效果。 类似这样的叙述,在余秋雨的散文创作中是较为常见的。以致这种写法引来了许多责难,被认为是用写小说的方法写散文。我们不禁要问,既然文学史上已经出现孙犁、汪曾祺那样的“散文化小说”,既然人们已经认同不同文体技巧的互补互用;况且,余先生并未在散文中虚构历史事件,并没有违反散文的真实性要求(关于散文能否虚构问题近年来散文界又开展了讨论,讨论结果不言自明),只是对历史细节进行艺术化的合理想象,又何过之有呢?事实上,这种写法点铁成金,有利于深化主题,大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笔者认为,对于文章品质的评判,不应受到作品社会效应的影响,还应立足于本文。

此外,余秋雨的散文还充满了人文关怀的抒情,这也是余秋雨散文创作很重要的表现方式。现代散文艺术创作,不管是侧重“议论”还是侧重“叙事”,都不可背离“抒情”这一文体本性或属性。无论“议论散文”或“叙事散文”,缺少作者主观情感的介入,就会变成一种直白的说教和纯客观的呈现。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展到一定的深度,在市场观念的初步洗礼下,人们的精神出现荒芜,当时文坛,仅就散文来看,以往经典作家秦牧、杨朔等人的“国家民族话语”已经无法赢得读者的信任和感动。这时候,《文化苦旅》对人、人性和人格的关注无疑是一抹阳光、一泓清泉,作者注重抒情的质量,建构一种对人的“终极关怀”、“现实关怀”的创作理念,在某种意义上说,为1993年在上海,王晓明、陈思和等人发起了“人文精神”大讨论敲响了前奏。从报刊文章上我们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在1992年左右的几年间,全国无数读书人都在为《文化苦旅》中浓厚、博大的感情而感动。这种感情的抒发是个人行旅经验、情感体验和心灵体验的投入而带来的,是动人的,是艺术的,而非技术的。

总之,无论对话式议论,还是重新叙述的历史故事,或是充满人文关怀的抒情,都是余秋雨以个人解读历史文化结果的表达,这些艺术方法的成功运用应该是其散文阅读效应产生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 郭冬:《余秋雨散文简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

[2] 王萍:《论余秋雨对传统散文模式的突破》,《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3] 萧朴:《感觉余秋雨·序》,文汇出版社,1996年2月版。

散文秋天篇8

那么余氏散文激起人们阅读兴趣的原因是什么呢?

对此评论界众说纷纭,有的认为“主要因了他超群的思辨力和知识结构。他的思维场中,比一般作家多了学者深邃的文化感悟力和数十年积累的史学功底,又比一般史学家多了层雄厚的艺术底蕴和天赋的文字表现力;加上他对哲学人类学历史地理学的融合,他的作品就具备了‘轰动’的条件”,有的认为“根本原因在于他突破了传统散文的创作模式”。而余秋雨自己认为“当我们放下架子,以一种平等的姿态,以一种较为放宽的形式,表达我们的思考时,才有可能获得其他生命的回音”。这段话提示我们,揭示清楚余秋雨“个人解读”视角艺术化表达问题才是明了其散文引起普遍关注的钥匙。

“个人解读”这一指称无疑具有两重性。“解读”是一种理性的行为,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思维要素,采用逻辑推理或实证的方法去分析、解释自然物理现象和社会精神现象的方法。通常来讲,“解读”方法多用于学术研究,这一方法的运用应该遵守严谨的学术规范和客观规律。然而,人是感性和理性兼具的动物,许多时候很难把二者截然分开。从时代精神来看,中国的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文坛散文仍沉迷于国家民族话语的重复或者个人闲适生活的呓语,文学尤其散文几乎处于“失语”状态,在这种时候,文坛需要呼唤理想,呼唤深刻的思考;应该说,这种“时代需要”与《文化苦旅》甫出时广受赞誉不无关系。在《文化苦旅》以后的创作中,余秋雨散文一直以个人独立的理性思考为框架。余秋雨散文对历史文化现象的理性“解读”,一度让许多读者甚至评论界产生严重的误读,他们随着自己的阅读思维定势,把余秋雨散文当成学术论文来读,文学学者、文化学者、历史学者一拥而上,指出其中的所谓“硬伤”、“余教授做学问如此随意”。笔者之所以在“解读”之前加了“个人”,便是因为散文在多数情况下是个体全部经验和精神生命的裸露,是散文家生命意识和生命观点的自然流露,也正由于这一点,散文作为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体才有它存在的价值,否则,让想象力和情感丰富的人都去写诗歌,让擅长逻辑思考的人都去写论文,散文还有谁来写?余秋雨是一位对文明、文化有极强感悟力的学者,同时也是一位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现代意识的作家,因此他的“个人”就必然牵扯着厚重的文人观念、知识分子意识。

那么余秋雨与中国传统文人一脉相承的对民族文化、历史使命、文明传播的强烈忧患意识是通过怎样的艺术方式表现出来的呢?

首先是对话式的议论。在文学批评领域里,“对话”这一概念和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是分不开的,它指的是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作家的小说里,不单是叙述者一个人在说话,有两个声音在说话。余秋雨散文的“对话”与巴赫金的“对话”虽然不完全等同,却也有相似之处。即与传统散文比,在余秋雨的散文中我们常常能听到对话的声音:第一是作者与那些“远年灵魂”的对话,似乎他们早已认识、对坐长谈。余秋雨在探询古代文化遗迹或文化现象的过程中,着力于剖析历史个案——即是他笔下经常出现的“远年的文化灵魂”。如《阳关雪》中的王维、《柳侯祠》中的柳宗元、《都江堰》中的李冰、《风雨天一阁》中的范钦、《千年庭院》中的朱熹、《苏东坡突围》中的苏东坡等,作者对这些具有“较为健全的文化人格”的历史人物并非提到而止,而是尽可能再现历史情境、探索人物的心路历程,当然这种探索中渗透着作者的倾向性和价值观。当读到《苏东坡突围》中“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时,已经分不清作者写的是中年的苏东坡还是中年的余秋雨了。第二是作者与读者对话。无论作者走到哪里,他总是忘不了读者、面向读者,在与古人对话之后,自己便出现,通过对话式的议论向读者介绍自己的经历和体验。许多历史散文都是独白式的,或是历史的洪流淹没了个人的声音,或是在个人独断的声音中让历史成为僵死的客体,余秋雨打破了这种个人与历史二元对立的僵局,通过这两对“对话”行为拓展了文章的空间,也吸引了读者,读者不仅能欣赏到别人的交谈,还时刻能感受到自己在历史时间和文化空间中的存在,这样,读者就不再只是在文本之外观看作者的炫耀学识或是演绎自己的人格魅力,也不再驻足历史文化之外对曾经的风风雨雨采取漠然中立的认知式态度,而是被作者邀请进去,进入文本营造的话语空间和历史文化空间,和作者一道去经历一番文化苦旅。在他那圆熟的语言技巧经营出的具有魔咒般魅力的文字的感召下,读者也被带到了特定的历史文化场景中,个人的生命之流与历史的洪流浑融一片……这样,又形成了读者与历史的对话。由此我们看到:余秋雨的对话在两个层面展开而形成了多重对话的格局。在这多重对话中,余秋雨以自我的敞开博得了历史的敞亮。

其次是重新叙述的历史故事。即使不细心的读者也会发现,在余秋雨散文中,除了古代诗歌的引用以外,其他所引古文全部被作者翻译成了白话文,细心点便会发现,余秋雨在散文里并非单调地讲述历史事件,更不直引史书,而且绝对不是史书的白话文翻译(人物语言除外)。他的“讲史”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即融入了自己的情结情感,借小说、戏剧等表现手法重新叙述的历史故事,如《道士塔》第二节的叙述:

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欢到洞窟里转转,就像一个老农,看看他的宅院。他对洞窟里的壁画有点不满,暗乎乎的,看着有点眼花。亮堂一点多好呢,他找了两个帮手,拎来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装上一个长把,在石灰桶里蘸一蘸,开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显现,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这儿空气干燥,一会儿石灰已经干透。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净白,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顺便打听了一下石灰的市价。他算来算去,觉得暂时没有必要把更多的洞窟刷白,就刷这几个吧,他达观地放下了刷把……

敦煌文物被窃取这一历史事件毕竟发生在一个世纪前,作者对于这一事件的认识,只能从历史记载中了解,而文章中对王道士细微的动作神情以及思想的描写,完全是作者丰富的想象,突出了现场感——好像作者亲历历史事件一样。这便把“一般过去时”改成了“现在进行时”,强化视觉效果。 类似这样的叙述,在余秋雨的散文创作中是较为常见的。以致这种写法引来了许多责难,被认为是用写小说的方法写散文。我们不禁要问,既然文学史上已经出现孙犁、汪曾祺那样的“散文化小说”,既然人们已经认同不同文体技巧的互补互用;况且,余先生并未在散文中虚构历史事件,并没有违反散文的真实性要求(关于散文能否虚构问题近年来散文界又开展了讨论,讨论结果不言自明),只是对历史细节进行艺术化的合理想象,又何过之有呢?事实上,这种写法点铁成金,有利于深化主题,大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笔者认为,对于文章品质的评判,不应受到作品社会效应的影响,还应立足于本文。

此外,余秋雨的散文还充满了人文关怀的抒情,这也是余秋雨散文创作很重要的表现方式。现代散文艺术创作,不管是侧重“议论”还是侧重“叙事”,都不可背离“抒情”这一文体本性或属性。无论“议论散文”或“叙事散文”,缺少作者主观情感的介入,就会变成一种直白的说教和纯客观的呈现。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展到一定的深度,在市场观念的初步洗礼下,人们的精神出现荒芜,当时文坛,仅就散文来看,以往经典作家秦牧、杨朔等人的“国家民族话语”已经无法赢得读者的信任和感动。这时候,《文化苦旅》对人、人性和人格的关注无疑是一抹阳光、一泓清泉,作者注重抒情的质量,建构一种对人的“终极关怀”、“现实关怀”的创作理念,在某种意义上说,为1993年在上海,王晓明、陈思和等人发起了“人文精神”大讨论敲响了前奏。从报刊文章上我们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在1992年左右的几年间,全国无数读书人都在为《文化苦旅》中浓厚、博大的感情而感动。这种感情的抒发是个人行旅经验、情感体验和心灵体验的投入而带来的,是动人的,是艺术的,而非技术的。

总之,无论对话式议论,还是重新叙述的历史故事,或是充满人文关怀的抒情,都是余秋雨以个人解读历史文化结果的表达,这些艺术方法的成功运用应该是其散文阅读效应产生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 郭冬:《余秋雨散文简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6期。

[2] 王萍:《论余秋雨对传统散文模式的突破》,《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散文秋天篇9

关键词:余秋雨;散文;人文内涵;艺术;魅力

余秋雨的散文是我国现代散文一个新的高峰,其作品中的人文内涵与文学艺术魅力熠熠生辉,闪烁着时代的光彩。本文就其人文内涵与艺术魅力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丰富的人文内涵是其基本风格

1、关注中国传统文人的人格精神

在余秋雨的笔下,闪现出一大批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他们都是才华横溢而又命运多蹇的人,如坡、范仲淹、柳宗元等。他们都具有“高贵又苦闷的灵魂”,他们因富有才华和个性而不容于朝廷,受到小人的诋毁。他们被冷落,被流放,被贬谪。他们的生命力受到挤压和摧残。但是,无论他们处在怎样的险恶条件之下,都有不变的文化良知。恶劣的环境没有折服他们,相反,反而磨练了他们的意志,激发他们更大的智慧,绽发出更灿烂的文明之花。《坡突围》中苏辙指出:“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作者描写了伟大诗人坡一次次地被小人诋毁,一次次被贬谪到更加偏远的地方。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对文化的探索,相反,官场的失意使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中。事实证明,他的大多数优秀作品是在被贬谪的时候创作的。作者通过对传统文人的悲剧性命运的展示,使人更深刻地了解到,中国的文明史是一部苦难深重的文明史,文明的发展史是一部和专制制度及愚昧野蛮不断进行抗争的搏斗史。

2、寻找隐藏于山水古迹的文化意蕴

余秋雨的散文大多以景物为题名,但是他不同于以往散文只关注景物的自然现象,多以个人的感情抒发和自我表现为主,而是用他深邃的目光,透过这些现象,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这些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内涵上。正如作者所说的:“我发现我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的较深脚印所在,说明我的心底的山水,并不是完全的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就与以前或偏重于时代精神的激扬,或沉迷于个人感性生活的抒发的散文有了迥然不同的风貌,开辟了中国当代散文的新的艺术空间。如《阳关雪》,对阳关雪的描写其实只是作为一个引子,“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他们褪色的青衫里,究竟藏着什么法术呢?”“今天,我冲着王维那首《渭城曲》,去寻阳关了。”他们的法术,不是别的,正是他们的文章。作者在此要表现的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价值和他们作品的魅力,来突出他们在官场上的尴尬与在文坛上的不朽地位所形成的巨大反差。

3、还原历史现场,进行精辟剖析

一般认为,散文应当是写人的真情实感,历史散文的内容应当符合历史事实。但是,许多历史散文作家,就是由于太拘束于历史事实,导致其散文成了考古学,枯燥而无新意。余秋雨他认识到这一点,并不局限于传统的散文创作规范,而采用了虚拟性的小说手法,发挥了合理的想象,把抽象而概括的历史材料给予生动形象的艺术再现。《道士塔》中,给我们呈现了敦煌文化沦丧的整个过程,王道士如何愚昧地将壁画刷白,与外国人进行廉价的交换,中国官员如何对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视之不理,最终敦煌的研究者只能从外国买来文献的胶卷进行研究。整个故事完整生动,让人如身临其境。秋雨散文的小说化艺术形态使得散文具有小说的强烈感染力。

二、独有的特色展现出迷人的魅力

1、极具突破性。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古典散文形成了简约的审美规范,曾有人称之为“小品文”。写作学科给散文所下的定义是:散文是指以记叙、抒情、描写为主要方式的篇幅短小、取材广泛、写法自由、文情并茂的文学体裁。

2、极有创新性。从艺术上考察,余秋雨对中国传统散文观念的突破与对当代散文美学的贡献也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1)作者所选取的景观或物象都曾参与了作者主体的精神建构。比如“牌坊”、“庙宇”、“江南小镇”等;(2)突破了传统游记散文“移步换形”、借游说理的简单套路,游览过程退居为某种断续的、或隐或现的情结框架或开启情感闸门的触点;(3)大胆借助“想象”艺术复现为传统正史所不载的已经掩没在历史阴影之中的历史瞬间或历史面卷。

3、极具独到性。伴随着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同时而来的是人对大自然的改造与征服已极尽最大限度,即大自然在今天基本上已是人化的自然,人们对之至少在心理上已不如过去那么陌生,而是相当熟悉。因此,古人在探索大自然奥秘时所特有的那份新鲜、惊奇、困惑、激动在今天基本上已不复存在。

3、极具美学性。余秋雨散文的主题似乎又并不复杂,但这是一个对于中外古今一切优秀的人文遗产都曾经作过全方位地、深入地体察与辨识的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学者对整个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以往的游记偏重于临摹自然山水的外在形态,再挤逼出一两点主体感悟的表达程式已相当陈旧,再也激不起读者的审美兴趣。诸如此类,均使得今天的游记越来越不好写了。因此,必须另辟蹊径,而余秋雨的探索,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艺术经验。这就是,突破传统游记散文“移步换形”、借游说理的简单套路,将游览过程退居为某种断续的、或隐或现的情节框架或开启情感闸门的触点,从而突出了作家所要开掘的,与本次游览相关的内容。比如《庐山》、《贵池滩》、《青云谱随想》,作家在这些地方的游览过程已不重要,也无意全面摹拟那里的具体风光、景点,而侧重关注那里的文化形态。

散文秋天篇10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前言】

《秋风词》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是典型的悲秋之作,秋风,秋月,落叶,寒鸦,烘托出悲凉的氛围,加上诗人奇丽的想象和对自己内心的完美刻画让整首诗显的凄婉动人。在这深秋的月夜,诗人望着高悬天空的明月,看着栖息在已经落完叶子的树上的寒鸦。诗人不禁黯然神伤。曾经的点点滴滴,像放电影,在脑子里回放着。此情此景不禁让诗人悲伤和无奈。这存流于心底的不可割舍,那段情感和思念反而让诗人后悔当初的相识。

【注释】

①落叶聚还(huán)散:写落叶在风中时而聚集时而扬散的情景,从视觉进行描写。

②寒鸦栖复惊:写栖息的乌鸦在寒风中被蓦然惊起呜叫的情形,从听觉角度进行描写。

③绊(b6n):牵绊,牵扯,牵挂,写相思之苦。

【翻译】

秋天的风是如此的凄清,秋天的月是如此的明亮,落叶飘飘聚了还离散,连栖息在树上的鸦雀都心惊。想当日彼此亲爱相聚,现在分开后何日再相聚,在这秋风秋月的夜里,想起来想真是情何以堪。走入相思之门,知道相思之苦,永远的相思永远的回忆,短暂的相思却也无止境,早知相思如此的在心中牵绊,不如当初就不要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