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爱情十篇

时间:2023-04-10 06:10:12

宋词爱情

宋词爱情篇1

再现宋朝历史,总有一段曲折又屈辱的经历。历史不愿将“内忧外患”这个不好的词语写进宋朝,但宋朝终究没有摆脱这种厄运。尤其是到了南宋,偏安一隅,不思收复沦丧的国土――直把杭州作汴州。作为有正义感的宋朝子民,他们采用不同的形式表达爱国热情。范仲淹、辛弃疾、岳飞、陈亮等一吐胸中之块垒,愤笔疾书,感天地,泣鬼神,借抒情对象,浓缩抒写可歌可泣的悲壮诗篇。在众多作品中,宋词走在了前沿,羌笛做了急先锋。

羌笛,这个塞上的管乐器,其声浑厚,催人愤激,引人思考,能产生共鸣之感。它常与战争相随,与情感相伴,在特殊的时期,常常会吹奏出时代的最强音。

1.笛音里的凄冷――睹物抒怀

古人游历山川,凭吊古迹,除了有一种热爱自然、陶冶情操、排遣郁闷的心思之外,往往还有一种摆脱不了的爱国情结。贺铸《天门谣》:

“牛渚天门险,限南北、七雄豪占。清雾敛,与闲人登览。

待月上潮平波滟滟,塞管轻吹新阿滥。风满槛,历历数、西州更点。”

作者并非刻意追求山水之景,而是借前朝兴亡的历史,写出昔日“七雄豪占”的军事要塞,如今却成为“闲人登览”之所。“待月上潮平波滟滟,塞管轻吹新阿滥”,笛音里的教训意在警诫当朝统治者江山守成在德不在险,要有忧患意识,具有危机感,体现出作者隐隐的爱国思想。

而“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的笛音又何尝不是在旧地重游中词人的“不堪回首”的辛酸之事,以前的赏游之乐引出现在的睹物抒怀,不由得感叹亡国之恨,逃离之苦。

羌笛作为一种传情之物,总会在特定时刻、特殊环境中传达词人的心声,它能将万千思绪通过低沉的声音表白对国家、对人民的挚爱之情。史达祖的《满江红》淋漓尽致地抒发思国伤叹之情。“更无人笛傍宫墙,苔花碧。”笛音凄切,萦绕在词人心中的恢复中原的激切之情响彻大地。

2.笛音里的盛衰――今昔对比

宋朝爱国词人常常借助《梅花落》笛曲表达今昔盛衰之感,抒发个人身世之悲,表达爱国之情。“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李清照《永遇乐》)词人晚年流寓临安,面对国仇家恨,总有摆脱不了的忧郁感。先春已榭的梅花,在笛声中飘落,可是春意又有多少呢?此时作者的情感应该完全集中在无尽的哀怨之中,饱含着多少爱国情结。南宋后期词人汪元量在《洞仙歌》中写道:

“西园春暮。乱草迷行路。风卷残花堕红雨。念旧巢燕子,飞傍谁家,斜阳外,长笛一声今古。

繁华流水去,舞歇歌沉,忍见遗钿种香土。渐橘树方生,桑枝才长,都付与、沙门为主。便关防不放贵游来,又突兀梯空,梵王宫宇。”

词人借一座府邸的今昔变迁,寄寓对宋朝的兴亡之感。“乱草”,“残花”,“旧巢燕子”,词人恰到好处地利用这些极富特色的意象,构成了一幅荒芜、苍凉的画面,联想到昔日的豪奢、繁盛,一种压抑已久的情结破笛而出,“斜阳外,长笛一声古今”,悲悲切切,深婉有味,那种“黍离之悲”自然流溢于字里行间。

3.笛音里的亡国声――托物抒怀

中国古代文化经过长期的积淀形成了一种浓重的抒情气息,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自然会将个人情感赋予一些事物之上,形成了一种情感走势。如刘克庄的《长相思・惜梅》中,借梅花来抒写爱国情结,“角声吹。笛声吹。吹了南枝吹北枝。明朝成雪飞。”作者巧妙地借军中乐曲《梅花落》来抒写伤时之痛,笛音含悲,落花动容,何等悲壮!联系当时实际,词人不禁悲天长叹:“谁来承担恢复中原的重任”?

用屈辱换来相对和平的南宋小王朝还沉浸在一片歌舞升平之中,他们怎会意识到原是中原繁华胜地现已成为边地的扬州的战事危急,他们又怎能具有“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阕”的豪情。

战报频频,危机重重,国人忧忧。“羌管孤城,吹起新愁”(赵以夫《扬州慢》)。

南宋无语。一些志士仁人即使成为亡国奴,也愿保持志节,抗志不仕,这是何等的民族气节啊!周密在《献仙音・吊雪香亭梅》一文中写道:

“松雪飘寒,岭云吹冻,红破数椒春浅。衬舞台荒,浣妆池冷,凄凉市朝轻换。叹花与人凋谢,依依岁华晚。共凄黯。

问东风、几番吹梦?应惯识当年,翠屏金辇。一片古今愁,但废绿平烟空远。无语消魂,对斜阳衰草泪满。又西泠残笛,低送数声春怨。”

借眼前之景,抒胸中之块垒。“一片古今愁”,这是梅花之愁,更是词人之愁,归根到底这是古今的兴亡之愁。《梅花落》一曲传达出难以忍受的亡国之音、亡国之恨、亡国之愁。

4.笛音里的爱与恨――一腔热血洒中州

很多宋朝词人的热血在沸腾,他们渴望“笑谈渴饮匈奴血”,他们感叹“长夜笛,莫吹裂”(辛弃疾《贺新郎》)。然而,他们的激情是高涨的,但声音却显得很微弱。南宋小皇帝的昏愦,中原故土的沦丧,爱国将领受到排挤,国势危急,人心不齐。“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韩元吉《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词人难以排遣胸中的情与恨,奋笔疾书,借写山水来抒发对祖国河山的依恋和收复中原的决心。他愁的是金军步步进逼,南宋统治者无力抵抗,国家不保;恨的是南宋王朝没有忧患意识,北宋灭亡,故土至今难收,爱国忧国之心如朗朗之明月。

著名的爱国词人辛弃疾在《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一词中写道: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拳拳之心,重重地刻在字里行间。满腔热血,成就抗金救国大业,却屡屡受挫,“赢得闲愁千斛”真的是“闲愁”吗?因何而愁?“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作者担心的是国家的命运,是“兴亡”大事,爱国之情油然而生。令他愤懑的是议和派的阻挠和排挤,无报国之门,只有将这些仇与恨全都倾注到竹笛上,“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无限的愁情,心中的怅惘溢于言表。

宋词爱情篇2

关键词:宋词;流行音乐;感伤基调;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I22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9-0120-02

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来研究风靡于大街小巷、传唱于男女老少的流行音乐,我们很容易发现内容上涉及爱情的歌曲在其中占有极高的比重。说到情歌,不得不提到中国文学中的瑰宝――宋词之中的爱情词。流行音乐中的爱情歌曲与宋代爱情词都隶属于通俗文学样式,二者有着众多相似之处,也有着明显的差异,体现了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文学自身的传承性与发展的变异性特征,所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

一、感伤基调成因比较

(一)相同成因分析

阅读爱情词,总会体会到或浓或淡的哀愁溢于言表;聆听爱情歌曲,也总会发现各种失恋之痛与相思之苦。不同的时代,相似的感伤基调,究其根源可以追溯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上。纵观中国文学的发展,就会发现感伤情怀早已有之,并已烙印在历代文人的头脑中世代相传。

首先,从感伤情怀心理建构基础来看。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主流地位和统治地位,即使对接受了现代文明的人们也有着本位文化的作用,它要求知识分子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个人价值,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但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在人生价值实现过程中总会有个人理想化的评判标准与婚姻、家庭、社会的冲突,有个人无力改变现状造成的愁绪。“一切不受阻碍的活动都导致快乐,而一切受到阻碍的活动都导致痛苦。忧郁本身正是欲望受到阻碍或挫折的结果,所以一般都借以痛苦的情调。”[1]144于是文人悲秋,佳人伤春。

其次,从文学形式因素来看。词作为抒情文学样式,较少受“文以载道”观念的约束,常用来抒发个人化的幽约情愫。而爱情歌曲更没有正统文学在政治性、思想性方面的束缚,在宽松的社会环境中,更便于自由抒感。感伤是情感体验的一个层面,往往是复杂、丰富而且深邃的,常与多愁善感相联系,情多所以感人。“作词之法,首贵沉郁,沉则不浮,郁则不藻。”[2]6沉郁“词之源也”。现代情歌是对宋代爱情词的继承与发展,是它的现代语言版,因而感伤情怀也有着相承性。此外,爱情词与爱情歌曲中的感伤情怀主要体现为中国传统美学的中和之美。

(二)不同成因分析

中国文学史上的感伤主义传统“从总体上说,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失意知识分子对自身遭遇、现实人生和时代社会的伤感情绪。其中含有对现实黑暗的怨愤不满,对美好事物的伤悼流连,也含有消极悲观、沉溺于个人哀怨等消极质素。”[3]58首先,宋词生成的宋代社会是我国封建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阶段,两宋时期战乱频繁、内外交困,在不断被动挨打中逐渐走向了灭亡。在这种时代悲剧阴影下,文人为国家民族痛心疾首。其次,宋代科举制度大盛,应试几乎成了每个文人走上仕途的唯一道路。于是一旦科场失利,就产生与实现人生抱负的矛盾,造成了人生的失落感、政治理想难以实现的幻灭感以及出路难寻的迷茫感。此外,宋代都市经济繁荣,歌楼酒馆林立,文人们有了更多接触色艺俱佳、风情万种的歌妓的机会,可宋代又是一个理学空前强化的时代,于是有了人欲与礼教的矛盾,正统封建家庭不能接纳地位卑微的娼妓的矛盾,更有潦倒文人无法替所爱之人赎身的尴尬境地。除此之外,也有了以感伤为美的审美观念。于是仕途失意如柳永者唱出“一生赢得是凄凉。追前事,暗心伤”,超然如苏轼者也说着“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人生得意如晏殊者也沉吟“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综合以上原因,宋代爱情词中的感伤基调甚至可视为是宋王朝的悲歌。

而透过流行音乐中的爱情歌曲来看现代社会,则有另一番景象。都市里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人潮涌动。人们享受着越来越丰富的物质条件时,心灵世界也有着更为激烈的变化。在快节奏的生活速度,让人们疲于奔波,没有时间去体会含情脉脉与刻骨铭心,魂牵梦绕与缠绵悱恻,甚至连爱情所必需的细节也被尽可能地简化了。可越是如此,人们越是渴望美好的爱情。另外,在这个充满商业气息的社会,爱情虽没有像商品一样被买卖,却也难免沾染上世俗的气息,受到各种欲望的冲击,让向往单纯美好爱情的心灵更难堪重负。永恒的爱情恍如隔世,浪漫的故事成为童话中的经典。作为精神寄托的爱情让人忧心忡忡,甚至是危机四伏。渴望美丽的爱情却往往与失落交织,让人感伤,甚至痛彻肺腑。于是陈奕迅唱到:“我多么想和你见一面,看看你最近改变,不再去说从前,只是寒暄,对你说一句,只是说一句,好久不见”;张学友也讲述着:“她来听我的演唱会,在二十五岁恋爱是风光明媚,男朋友背着她送人玫瑰,她不听电话夜夜听歌不睡,我唱得她心醉我唱得她心碎,成年人分手后都像无所谓,和朋友一起买醉卡拉ok,唱我的歌陪着画面流泪”;钟汉良也倾诉着:“这一场游戏,没有人犹豫,伤我绰绰有余,等待最后一眼最后一遍最后一天最后一点滴滴答答消失的时间,最后这场爱情,难逃浩劫,倒数幻灭,这咸咸的告别,沿海岸线终结。”

二、感伤基调具体内容比较

不同的社会现实造就着爱情词与情歌的感伤基调,这种感伤也引起了人们的共鸣,所以宋代爱情词在众多唱和之作中广为流传,而不同的情歌也在有相似经历的人们心中激起涟漪。但是也因为时代因素的不同,二者在表现感伤情怀的具体内容上虽都表现出相思离别之苦以及爱情的失落,但也有明显的差别。

宋代爱情词往往写的是不同个体或者相同个体不同的情感经历和体验,它是具体的、个性化的,并常把对人生短暂、仕途不顺的慨叹与爱情的失落相结合。如晏殊的“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以“夕阳”与“落花”象征着年华的流逝和爱情的失落,体现出作者对时光易逝、生命有限的沉思与体悟。而秦观积聚的满腹伤心失意更是用词来宣泄,以至于清代常州词派的理论家周济在《宋四家词选》中说,他是“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入“红妆饮罢少踟蹰,有人偷向隅”,“红妆”的哀怨,无疑是词人自己遭贬后孤独悲伤的投影。而晏几道的词则表现出对爱情生死不渝的追求,且有确指的思恋对象,“小莲风韵出瑶池”,“赚得小鸿眉黛、也低颦”,“记得小O初见。”

流行音乐中的爱情歌曲常表达的是一种社会共通的情感,言说的是社会较为普遍的情感问题,如林忆莲在她的歌中唱着:“这样深的夜下过雨的街,连星光就要熄灭你赴的是什么样的约”。这些歌曲中鲜有具体的叙事,即使有也是一种抽象化的雷同,这与其为了打动现实中的听者、追求商业价值的目的有关。另外现代情歌大都少了古代爱情词中的社会内涵,往往直接抒写爱情带来的内心悸动,更多地强调内心的感受与体验以及无法释怀的无奈,因此对爱情本身问题的思考更为细腻,同时议论性的表白之语也更多,如周杰伦的《红尘客栈》中就有“快马在江湖里厮杀,无非是名跟利放不下,心中有江山的人岂能快意潇洒,我只求与你共华发,剑出鞘恩怨了谁笑,我只求今朝拥你入怀抱,红尘客栈风似刀骤雨落宿命敲,任武林谁领我却只为你折腰”,表现为了追求真爱的不悔之心。

三、感伤基调表现手法比较

宋代爱情词与现代流行音乐中的爱情歌曲在表现感伤之情的方式上也是有同有异。

宋代爱情词常借助于传统的比兴手法,以景写情,以物寄情,现代情歌对于这些传统文化积淀的特定意象也有继承和拓展,如以水写愁,词中有“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歌中有:“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水向东流时间怎么偷,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以明月寄相思,词中有“明月不谙离恨苦”,歌中有“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请温暖他心房,看透了人间聚散,能不能多点快乐片段”;以雨来喻愁绪浓密,词里有“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歌里有“听雨的声音,像悲伤的歌曲,滂沱大雨竟如此的冷清我陪雨哭泣,雨却还不肯停,寂寞的人才懂雨的心情,雨反复唱着熟悉旋律,用悲伤的情绪”;以梦来写幸福之短暂,反衬出感伤之情更甚的,词中有“浅情终似,行云无定,犹到梦魂中”,歌中有“情也成空宛如挥手袖的风,幽幽一缕香飘在深深旧梦中”。同时现代情歌也出现了“玫瑰”“咖啡”“背包”等新意象,不管变化还是继承,都是为表达情感服务。

另外这两种文学样式中表现的男性形象似乎少了些阳刚之气,词中是“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歌中则有“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似乎儿女情长便英雄气短起来。宋代词人以男性居多,词中出现了“男子做闺音”的现象。词是用来配乐歌唱的新体歌词,最初产生于以女性为主的音乐环境中,它的内容、风格及语言表达自然会屈从于女性歌唱的需要,如“添伤感,将何计。空只恁,厌厌地。无人处思量,几度垂泪”,以女主人公自序的口吻,诉说失恋的痛苦或难以割舍的思念。由于封建社会的女性受着礼教的束缚,常是弱者的代名词,她们无法自主的追求幸福的爱情婚姻,只能自怨自艾,逆来顺受。这使得她们的境遇与失意文人有相似之处,正如白居易在《琵琶行》中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所以,词人们借助于生活中被遗弃、被冷落的歌妓、来表达自己仕途不顺及内心的幽怨之情。当然宋词中也有直接以男子身份出现的人物,但他们常有多愁善感的个性,以满纸泪水抒写感伤之情,而现代爱情歌曲由于不再受歌唱者性别因素的限制,不需以男性表现女性情思,所以表现的情感就更为真切,可以抒发最真实的感受:男人可以说哭不是罪,女人可以说“为你朝思暮想,为你日夜牵挂”,可见宋词相对来说较委婉含蓄,体现出朦胧的感伤美,而今天的情歌由于社会因素以及人们欣赏歌词的闲暇时间变少等多方面原因,所以相对而言表现得较为直白,因而也就有了“这是我的爱情宣言,我要告诉全世界”的声音,爱恨分明,喜怒哀乐表露无遗。

宋代的爱情词在人们觥筹交错之中不断传唱,现代的情歌在大街小巷飘荡,在时间的推移中,变换着模样,不同的人物述说着不同的爱情故事,但永远不变的则是隐藏其中又自然流露的感伤之情以及由此展现的文学的传承与拓展。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

宋词爱情篇3

我愣了愣,虽然心里不大高兴,但还是从钱包里取出600块钱交给他。从这天起,宋词这个男人就成了我的房东。

我的身上只有不到2000块,交完房租-后,只剩下不到1000块,我咬咬牙,心想必须尽快找到工作。可在大上海,像我这样从二流大学出来的,根本算不得“人才”,好在我长相姣好,就在我快要山穷水尽时,宋词再一次向我抛来了橄榄枝。宋词介绍我去他工作的公司做文案策划,为了庆祝我找到工作,他请我去吃日本料理。那晚,我喝了些许清酒,或许是在酒精的作用下,我哭了,我说:宋词,谢谢你,没有你的帮忙我可能会饿死在这块奢华的土地上。

我说的是真心话,可在这个清凉的夜晚,孤男寡女相处一室,彼此心思明了,气氛也变得暧昧起来。在我来上海的两周后,我和这个叫宋词的上海男人有了肌肤之亲。

清晨醒来,我们都有些尴尬。宋词说小寻,我的房间里是一张双人床,一个人睡觉太寂寞了。这大抵就是上海男人的性格吧,说话动听,连“勾引”都恰到好处。

我和宋词一前一后出门,再一前一后到公司,没人知晓我们的关系,我们像普通同事一样见面微笑,礼貌地问好。宋词告诫我,公司有明文规定,同事之间不能谈恋爱,一旦发现,其中一人必须离职。这份工作来之不易,我当然不敢掉以轻心。宋词是我的顶头上司,对我甚是严厉,有时因为一件琐碎小事也会发火,我知道,在这竞争激烈的公司里,想要站稳脚步,不仅要勤奋努力,也要处理好人际关系。在私下里,有同事戏称我为“便利贴”。比如,露露让我帮她去买咖啡,大为让我帮他寄快递,彩妮叫我去财务科取文件,小四让我带交话费……晚上,我枕着宋词的胳膊,委屈地诉说同事对我这个新进职员的处处为难。可宋词的心思在我的身体上,欢爱过后,他给了我一个晚安吻,他说,小寻,睡吧,我累了。

可我怎么也睡不着,宋词连一句安慰的话都舍不得说给我听,这让我心里感觉到失落。

领到第一个月薪水,我买菜回家做了一桌菜,在我满心期待浪漫夜晚来临时,宋词将一叠账单递给我。他说,小寻,你也知道,我正在供房,在上海消费很高,所以……

那是叠水电、燃气费等的账单,我早已明了他说的意思。看我流露出不悦,宋词尴尬地解释了诸多AA制的优点。那顿饭我--们草草吃完,我没有告诉他那天也是我的生日,他曾经看过我的身份证,却不曾有意记住。但我还是将账单上的一半费用交给了他,他是我的房东,其实,我应该感激他。因为他向我提供了住所,又帮我找到了工作。可当两人的关系一旦从朋友过渡到嗳昧,再转变为情人时,我渴望的不仅是他给我温暖的身体,我依赖他,从他的身体到心。

宋词于我有三种身份,我的房东、同居男友和上司。我渐渐由一个任性懵懂的女孩长成懂得人情世故的成熟女人,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和宋词倒相处不错。

事情的转变是在我和宋词的一次约会时,不巧被同事露露看见,露露是董事长的侄女,且对英俊绅士的宋词一向有好感。很快,关于我和宋词的办公室恋情的传闻流传开来,董事长也找过宋词谈话。事已至此,我已下了决心辞职,保住宋词的职位,毕竟当上设计总监已是不易,在爱情中,总是女人付出的要多一点。

这天,我回到家时,看见我的行李已经打包好放置在客厅里,宋词不在家。桌上是一封宋词留给我的信。

很抱歉,我做出这样的决定也是迫不得已。露露是上海姑娘。且家世良好,我父母对她也很满意。我曾在他们面前提过你,但他们不同意我娶一个外地女孩。现在我和露露已经准备下个月订婚,这处公寓也是先前露露借租给我的。小寻,我爱你,但爱情在现实面前就变得微不足道了,不是吗?行李我已经帮你收拾好了,还有这月的房租也不用交了。

小寻。对不起

既然宋词在信里提到了房租,我不愿意再欣赏他在我的面前继续扮演好男人的形象,不就是600块钱吗,姑娘我不差钱。

其实,这样的结果我早就预料到。可宋词曾对我说过的情话仿佛就在耳边回旋,他说小寻,等房子交付了我们就结婚,现在你交的房租就当作是为我们的爱情投资吧。

宋词爱情篇4

【关键词】宋代;边塞诗词;主题;时代风貌

边塞文学是一种政治性、社会性、地域性极强的文学类别,它因战争而产生,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精神。边塞文学发展至宋代,已然失去如唐代边塞诗般波澜壮阔的宏大气势,但边塞文学毕竟没有沉寂下去,随着新文体——词的兴盛,边塞主题渗透到诗词两种文体中,展现出承袭于前代而又不同于前代的独特文学风貌。

宋代边塞诗词有其特殊的产生机制和社会背景。宋朝自建立起就是一个疆域相对狭小,军事相对弱势的一个国家,历经边疆少数民族政权的侵扰威胁,其边塞逐步南缩,后有金人灭北宋,继起的南宋抱守半壁河山,边防前线退至长江一线,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带都成为了宋金对峙的边界地区。尽管“靖康之变”打破了宋人“太平也,且欢娱”的盛世美梦,使得大批有志之士在南宋时期发出收复山河的悲壮之音,但是统治政策的退让与军事力量的薄弱始终影响着文人的创作心理,使他们趋向于柔弱而不是刚强,这种群体性的孱弱心理反映到文学中来,便很难再现盛唐边塞诗人的进取豪情。就宋代边塞诗词而言,盛唐边塞诗之昂扬壮阔确已成为绝响,但中晚唐边塞诗之忧患焦虑、悲愤沉痛,却有传承,并展现出有别于唐代的独特主题风貌。

首先,思乡之悲怨在宋代边塞诗词中时有体现,往往于边地苦寒环境描述中,寄托戍边之苦,思乡之怨。这类词应首推范仲淹名作,被誉为“穷塞主之词”的《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帐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词人以镇守延州的亲身体验,形象生动地描画了西北边塞荒凉苦寒的景象,充分反映出戍边生活的艰辛劳苦。然而,这首词中流露的情绪已尽失盛唐之豪情,“浊酒一杯家万里”深深道出了对家乡的思恋,然而由于“燕然未勒”而不得归家,尽管将士们渴望得胜凯旋,但这凯旋之日又因为外患内忧似乎遥遥无期,“将军白发征夫泪”正是这种复杂悲怨心理的真实写照。

其次,一大批爱国文人在靖康之变后,关注边塞,抒发神州陆沉之痛,渴望恢复之叹。南渡词人周敦儒在亲历靖康之难时,记录了战乱时代漂泊逃难者的悲痛心声,如《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岳飞之《满江红》则以其激愤慷慨为世人所称颂,词中直指靖康之耻,表达痛失中原之恨,其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二句,抒发了自己渴盼收复失地的志向,全词气势非凡,意蕴深厚。然而此类慷慨悲壮之声在宋代边塞词中并不多见,岳飞面对胡虏侵吞中原造成的国家丧乱民不聊生,同样发出了“兵安在·膏封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的悲叹。面对半壁剩水残山,爱国士人忧心如焚,屡屡发出民族危难之声: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寇传子孙。遗民忍死忘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陆游《关山月》

神州沉路,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北望长安应不见,抛却关西半壁。赛马晨嘶,胡笳夕引,赢得头如雪。

——胡世将《酹江月》

叹中原久矣,长淮隔、胡骑纵横。问何时,风驱电扫,重见文明。

——张元干《六州歌头》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张孝祥《浣溪沙》

尽管爱国志士为国家危难而奔走呼号,而权贵们却依旧偏安一隅纸醉金迷,文人们恢复河山的希望在一次次败仗中逐步消磨,在南宋文人笔下,边塞再无壮阔之气,而充满残破萧条的景象,宋末词人汪元量《水龙吟》一词中“目断东南半壁,怅长淮,已非吾土。受降城下,草如霜白,凄凉酸楚”云云,已纯乎是悲伤欲绝的亡国之音了。

第三,面对宋王朝江河日下的颓亡趋势,许多爱国志士都表现出痛心忧虑并积极寻找恢复救亡的出路与对策。然而统治者的软弱、军政的腐败必然使他们力挽狂澜的满腔热情寻不到出路,于是宋代边塞诗词中随处可见的都是爱国文人们壮志难酬的悲怨之泪。

雪耻御辱、尽复汉唐旧地是陆游的毕生之愿,如“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夜泊水村》)表达了他誓死报国的坚贞,“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秋晚登城北门》)是他对沦陷故都的牵挂。然而现实则是“报国欲死无战场”,诗人只能在梦中虚构一个个如火如荼的战场,他的一系列梦系边塞之作均寄托着这样一位寤寐不忘中原的爱国者的理想与豪情。梦境与现实的强烈对比更使他的边塞诗词充满了悲剧意味。其《诉衷情》一词中写道“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便是他悲剧命运的真实写照。爱国词人辛弃疾的《破阵子》一词将其报国愿望突显纸上,他将“了却君王天下事”作为毕生功业,却以满腔热血换得白发染鬓,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愁绪顿生,豪气中毕竟无法摆脱惆怅与悲愤。这种壮志难酬的悲怨在宋代边塞诗词中处处可见:

拜将台欹,怀贤阁杳,空指冲冠发。阑干拍遍,独对中天明月。

——胡世将《酹江月》

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

——杨炎正《水调歌头》

勿谓时平无事也,便以言兵为讳。眼底山河,楼头鼓角,都是英雄泪。

——刘仙伦《念奴娇》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书愤》

宋词爱情篇5

【关键词】李商隐;诗歌;唐宋婉约词;关系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长河中,晚唐诗歌的艳丽而婉约给人一种美妙的感受,“晚唐之诗,秋花也;”晚唐的诗歌就像秋花一样幽艳,对于宋代的词曲也有着引导的作用。正如李商隐的诗歌一样,对于宋代西昆派的诗歌,唐宋婉约词人以及后来清代的许多关于爱情戏曲的戏曲家来说都有着极大的影响。他的诗歌很多都参透婉约词,表达了爱情真挚纯洁的高贵品质,同时对于受到重伤后仍然保持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态度和坚守着一份执着,这对于唐宋婉约词有着深远的影响,由此,本文想浅谈李商隐诗歌与唐宋婉约词的关系。

在李商隐的作品中,最著名的是他的爱情诗,个人认为这与李商隐的爱情生活是分不开的,李商隐对于爱情所抱有的真诚,包容及理解的态度却都总是以悲剧收尾。所以在李商隐的爱情诗中大部分都是抒发了爱情的痛苦情感。《无题》(一)“作夜星辰作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诗歌中双飞翼完美的表达了相见时的幸福,温暖,分开时的痛苦和难过,这是恋爱中所有恋人都有过的爱情别离情结。抱着对爱情有着非常浓厚的相思和期盼,有着无限美好的回忆,拥有着对方的喜悦以及对于爱情精神生活的美好追求,同时,这其中又有着无法言语的无奈,辛酸与痛楚,对于爱情的间隔,也有着爱情的重重艰难阻隔,苦苦的守候着爱情,守候着回忆,期盼着与恋人的相见这一复杂纠结的心情。《无题》(二)中也有着同样的感伤和期盼,“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用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是多么沉重的一声叹惋啊。“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他在爱情中是真诚投入的,但是却又有那么多的无奈,刚与恋人愉快的见面却又要面对即将的分离,想到此后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够再次相见,这让他又多了一分感伤。更何况青春即将逝去,东风无力,百花凋残,自己的伴侣,自己心爱的人究竟在哪里呢,这样让人苦苦期盼,苦苦等待的情景,让人情何以堪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句广为流传的诗句以“丝”谐音为“思”让人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对于恋人,对于爱情至死不渝的忠贞情感。“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由思恋转变为对于别后的设想。早上起来对着镜子梳妆;“愁”“改”两个字展现了她因为想念他而引起的现在忧愁,忧伤的感情状态。“月光寒冷”将男主人公因为女主公不在自己的身边,感到孤单,寂寞,空虚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生活的现实让这一对恋人没有足够强大的力量去承担爱情的这份责任,让两个相爱的人忍受着分离的痛苦,让人为他们流下同情的泪水。

晚唐诗人李李商隐还有一些著名的关于夫妻爱情的诗歌,比如《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诗人在面对巴山的凄风苦雨,写给在长安的妻子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诗人用最朴素的文字,夜色中的巴山、池塘里的秋水,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郁闷、孤独、苦寂的孤苦心情,同时又想象了与妻子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完美的展现了诗人对离别之苦、对妻子的思念,同时又满怀相逢期盼的复杂心情以及作者对爱情忠贞不渝的精神。而从侧面也看出诗歌中所包含的诗人对于现实的不满与愤怒,他只有希望着,憧憬着,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能和妻子重逢。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在唐宋婉约词中,相思,别离的爱情是核心主题,“执手相看泪眼,竟无竟无语凝噎。”,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都曾让我们无数次的为之感动。这些表现的方法不同,风格也是各具特色,但是都同样拥有着李商隐诗歌中所表达出来的对于爱情执着与坚守,真挚与纯净,憧憬和忠贞的追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李商隐的诗词对于婉约词的影响和启迪,但是又有人认为李商隐的诗歌并不能仅仅只把它当情诗来看待。蒋凡曾经就这样说到:“我们可以把它当情诗,但是他又不仅仅只是爱情诗,因为诗人坚贞纯净的爱情与高尚的精神寄托在同一诗歌中得到了完美和谐的高度统一.在此,爱情说与寄托说已经不再是截然对立的了,而是有所沟通和协调的,也就是说,寄托说并没有否认这其中确实有爱情之意,但是爱情说也同样没有将其中的一些寄托排除出去,两者是相互包容,相互融合的。” 正如诗人李商隐在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感情一样,其中不仅仅只有爱情的存在,其间还表现了一种精神的寄托。在婉约词中,同样也如此,在表现了爱情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一种更高的理想抱负和人生追求的态度,有着对于国家,对于人世更深层次的思考,这些思考与追求所引起的失落与感伤的心绪深深的沉淀在词人的心里的最深处,所以,在写艳情词的时候就无意间展露了出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像东流。”李商隐的诗歌和唐宋婉约词都把身世与艳情完美的柔和,使诗词有着政治与爱情,感伤与执着等这样多重的感伤凄楚的心绪。

李商隐的诗歌非常注重在艺术上的构思和遐想,从生活中非常一般的题材中发现新的意境,给人意想不到的感受。在思想内容上,李商隐的诗歌展现了爱情真挚,美好的品质,启迪了唐宋婉约词中对于爱情主题的色调,为唐宋婉约词的风格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把自身的感受与艳情完美的结合起来,使诗人所想要表达的感伤与憧憬,绝望与执着等多重律感得到有效的表达,展露了更深层次的人生态度。

参考文献

[1] 张英论.李商隐诗歌与唐宋婉约词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06.

宋词爱情篇6

关键词 宋词 鸟意象 文化意蕴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1宋词中鸟意象的呈现形式

翻开宋词,我们的感觉不仅是意象叠出,更是形式多样,手法各异。创作主体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分别从形态、色彩、视觉等不同角度对鸟意象加以描绘,使其呈现出不同形式。

1.1自然之鸟

鸿雁南飞,燕子春归,任何自然中禽鸟的活动在词人的情感世界也会荡起层层涟漪。陆游《乌夜啼》:“绣屏惊段潇湘梦,花外一声莺。”深闺独处,恼人的黄英啼叫声惊醒了作者思念爱人的潇湘梦,从而引出深深的幽怨与千万缕怅恨。再如贺铸《夜捣衣》词:“马上少年今健否,过瓜时见雁南飞。”看到雁已归来想到人仍未归,心中的万般牵挂与怀念被大雁掠过的浮影牵动,久久不能平息。

1.2图案之鸟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云:“一切景语皆情语。”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凡事进入眼中的一切物相对情感饱满的诗人而言都可以引发创作灵感,细致到衣着、饰物上的鸟类图案。温庭筠的《菩萨蛮》:“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以婉丽绮靡的风格体现出花间派特有的意境美。着力描写对镜簪花看见罗袄上新帖的成双成对的金鹧鸪,触动心中的孤独之感,由衣上贴金来刻划细节,悲愁深隐其中。《南歌子》:“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以女子的口气,写少年手里拿金鹦鹉,胸前绣金凤凰,以实鸟写绣鸟,已景传情,以境制胜,把情感赋予景物之上,达到“一切景语皆情语”,符合古代美学对意境的追求。

1.3典故中的鸟类意象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言不尽意”是我国古典文学最具独特的美感所在,可见典故对于诗词的神秘魅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欧阳修《采桑子》:“归来恰似辽东鹤,城郭人民,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中,“辽东鹤”一语出自晋代陶渊明《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虚灵山后化鹤归辽。”后来用来表示怀着思恋家乡的心情久别重归,慨叹故乡依旧而人事变迁很大。此词抒写了词人二十年来的人生感慨。张耒《风流子》中“空恨碧云离合,青鸟浮沉。”“青鸟”一词借用“青鸟传书”的典故写分手后的恋人牵肠挂肚。“青鸟浮沉”指时时佳音无凫,难寄愁思,细腻深婉。

2宋词中鸟意象的文化意蕴

频频出现于宋词中的鸟意象,不仅增添了语言上的美感和魅力,更是表达出了词人难以表现的情感。久而久之,不同种类的鸟意象被赋予了不同的情感类型,承载了特定的文化内涵。

2.1寄托孤独意识

自从人的主体意识、存在意识和生命意识觉醒以来,孤独就伴随着人类。孤独是文人常有的心理状态,代表着一种精神追求,也符合了我国古代文学以悲为美的抒情模式。史达祖《双双燕》是表达孤独意识的典型,“飘然袂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清俊。”本词借成双成对的燕子书写闲愁闺怨,词人以白描的手法,描绘春社过后,燕子归来,成双成对戏弄春光,过着欢乐愉快的生活,反衬创作主体的无限孤独。再如蒋捷《虞美人・听雨》:“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蒙蒙细雨,茫茫江面,西风中孤雁阵阵哀鸣,将词人四方漂流、孤苦无依的忧愁渲染至极,表现出了悲剧性的诗意美。

2.2抒发思乡之情

历史上的宋朝,无论北宋还是南宋都未能避免少数民族的侵犯,政治上的动荡对于文化有较大的映射作用,边塞鸿雁作为候鸟的一种,漂泊不定的行踪和催人肠断的哀鸣往往能使征人们产生无限慨叹。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此诗作于范仲淹守边期间,诗人看到南归的大雁毫不停留地飞去了衡阳顿时百感交集,心生无限悲凉之感,思念起万里之外的家乡。秦观《踏莎行》中,“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桃源无觅,又远离家乡,独自谪居在凄凉的驿馆里,日落时分杜鹃的啼叫更加勾起诗人的愁思,触动了他一腔身世凄凉之感。

2.3向往美好爱情

升华爱情理想的禽鸟意象自然以鸳鸯最为典型。“鸳鸯从小自相双,若不多情头不白。”(张仙《木兰花》)这是用鸳鸯表现相守到老的爱情。又有象征情人两爱相约,情深意长的鸳鸯。如张孝祥《浣溪沙》:“豆蔻枝头双蛱蝶,芙蓉花下两鸳鸯。”更有悼念亡妻的双鸳鸯,如贺铸《鹧鸪天》:“梧桐半死清霜后,白头鸳鸯失伴飞。”鸳鸯雌雄相得,用情专一,被人们冠以“爱情鸟”的美誉。以鸳鸯分离喻夫妻死别,表达了对妻子的深切思念,堪称绝佳。爱情鸟意象对词人各种情爱的展示使宋代的恋情词或多或少笼罩上了一层伤感色彩,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独特的审美品格。

宋词爱情篇7

一、影视歌曲对宋词进行传播的基本条件

大众传播环境给宋词提供了一个畅通的环境,尤其是现代影视剧歌曲的创作和传唱,更是为宋词的传播提供了一个便捷的传播方式。影视歌曲对宋词进行传播主要有三个基本条件,首要条件是宋词的可歌性,其次是影视作品本身的需要,最后是受众文化需求的提高。

1.宋词的可歌性

宋词是一种音乐文学,其句式长短不一,配以音乐来歌唱的文学形式。宋词讲究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宋词又名曲子词和歌曲。曲子是词最早的名字,和当今所说的歌词是一个意乱曲子是指倚谱所填之歌词。季羡在《曲子词寄玉言》中写道:曲子词,谓依某一乐章之谱所制之辞。王安石的《临川先生歌曲》和姜夔的《白石道人歌曲》便是以此定名。不管是曲子词还是歌曲都说明了宋词是一种音乐性很强的文学形式,在节奏以及语言方面都能够配乐进行演唱。柳永作为宋代著名的词人,其词作的流传有力地证明了宋词的可歌性特点。宋人笔记中曾记载只要有井水和妇人的地方就有柳永词。此外,当时宋代教坊中的乐工伶人有新曲必定会让柳永为其填词,然后传唱。于此不仅看出柳永词在当时十分盛行,更能够看出宋词的可歌性。故宋词本身具有的可歌性的特点成为了当今大众传播环境下宋词能够进入影视歌曲的前提条件,从而得以传播。

2.影视作品的需要

宋词进入影视歌曲得到传播并不是偶然,这是一种独特的现象。随着各种大众媒体和影视娱乐方式的不断发展,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影视剧作品。各种武侠剧、古装剧、神话传奇、言情剧、历史演义充斥着人们的眼球。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琼瑶古装剧,金庸古龙的武侠剧,到21世纪的各种古装剧、穿越剧、清宫剧一波一波地向受众涌来。这些影视作品都需要经典的影视歌曲来精炼地表达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同时,这些作品都具有古典的风格,所以吸收宋词精华,将宋词写入影视歌曲进行传播,成为传播宋词的一个奇妙的契机。影视歌曲对宋词进行传播能够更好地表现了影视歌曲的主题,增强歌曲的感染力。这种效应使得影视作品和宋词走向一种共生的境界。

3.受众文化需求的提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流行歌曲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不断进入人们的生活,受众长时间不能够听到自己民族的独特声音。我国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受众在观看影视作品时,会潜意识地复原历史,渴望获得一种民族归属感。或者是沉浸在爱恨情仇的剧情中,倾注自己的感情,渴望得到更真实的认识。这些都需要影视作品能够和我国的古典文化进行连接。将宋词引入影视歌曲,使得影视歌曲在具有时代性的同时也充满了浓郁的古典意境,具有了鲜明的民族性。所以,受众需求的提高不仅让影视作品的水平得到了提高,同时也使得宋词得到了很好的传播。

二、影视歌曲对宋词的传播

曾经有人这样评价宋词:宋词之美,美得足以让人沉醉,在杏花雨秦楼月间慢慢地感悟着那纤丽的精致,淡淡的忧伤。宋词以其自身独有的魅力在历经历史的洗涤后,散发着永不散去的艺术气息。从八九十年代的琼瑶剧到当今大紫大红的《甄娟传》,这些影视作品根据自身作品的需要对宋词进行继承和传播,其传播方式主要有四大种,一是宋词全篇传播;二是宋词的部分传播;三是宋词格律和修辞手法的传播;四是宋词意象和意境的传播。

1.旧词新曲宋词全篇的传播

宋词在遣词造句方面要求十分严格。句尾押韵,讲究韵律是宋词作品的基本要求,宋词的格律决定了其较强的音乐性。他们读起来朗朗上口,在古代就被人们吟唱。袁行霖先生曾经说过:唐五代北宋的词,基本上可以称为当时的流行歌曲。在当今环境下,根据影视剧的需要,宋词被直接全篇引用过来,重新谱曲歌唱,也就是所谓的旧词新曲。

从琼瑶剧到现代的各种清宫大剧,我们能够轻而易举地找到全篇引用宋词的例子。比如电视《射雕英雄传》中的插曲《满江红》歌词原本是宋朝著名将领岳飞的爱国词。

《射雕英雄传》剧情背景写的是金人入侵,宋朝山河破碎,汉人家破人亡。这首歌曲正是将宋朝名将岳飞的爱国全篇引用,给旧词谱上新曲。这首满怀激情的歌曲使得岳飞的《满江红》一词再次在受众心中引起了一阵传播风暴。再如吴奇隆和刘涛主演的电视剧《问君能有几多愁》中的主题曲《几多愁》则是全篇引用了李煌在国亡降宋期间所作的《虞美人》。这部电视剧以李煌和赵匡清主轴,讲述了五代十国的更替。影视歌曲创作者恰好借用李煌做歌词,更好地充实了电视剧的主题。同时加深了这首词在受众心中的印象,让这首词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此外,在《水浒传》中李师师为浪子燕青所唱歌曲也是全篇引用了宋代秦观的: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影视歌曲通过对《鹊桥仙》一词进行谱曲演唱来表达李师师和燕青对长久真挚爱情的向往和坚定。

2.引用和化用经典宋词部分传播 在影视歌曲中除了全篇引用宋词的情况外,还有的影视歌曲对宋词的部分进行传播,比如宋词中脍炙人口的经典语句、宋词的经典词牌以及经典词句的化用。这种部分引用的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宋词的传播起到了作用。

(1)宋词经典语句的直接借用

宋词进入影视歌曲并得到广泛的传播,其中一个功不可没的人物就是我国台湾著名女作家琼瑶。琼瑶出身书香门第,从小受到家庭氛围的熏陶,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故琼瑶创作的大量影视剧歌曲大多引用宋词经典,使得歌曲与影视作品相得益彰。比如琼瑶早期的影视作品《梅花三弄》的同名歌曲拼每花三弄》中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两句,就是引用了元好问的宋词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电视剧《却上心头》的同名主题曲《却上心头》中:几度回首几度凝眸,几度相思几度愁,说也含羞,说也含羞,望断天涯何时体。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其中后三句则是引用了李清照: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再如琼瑶剧《庭院深深》的同名主题曲《庭院深深》:多少年流浪的日子,堆积,堆积,堆积,堆积出这样一句,这样一句,庭院深深深几许,庭院深深深几许。曲中的最后两句则是出自宋代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身几许?杨柳堆眼,帘幕无重数。。另一部琼瑶剧《清深深雨檬檬》中也有一首同名歌曲《清深深雨檬檬》,其中有两句歌词:情深深雨檬檬,多少楼台烟雨中。记得当初你侬我侬,车如流水马如龙车如流水马如龙一句则引用了南唐后主李煌降宋被囚后的作品: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除了在琼瑶的影视作品歌曲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宋词经典的传播,在其他的影视歌曲中我们同样可以找到宋词的影予《孝庄秘史》片尾曲镁人哪:蓝蓝的白云天,悠悠水边流,玉手扬鞭马儿走,月上柳梢头中的月上柳梢头则引用了宋代朱淑真: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2)宋词词牌的传播

除了对宋词经典词句的引用,还有的创作者喜欢引用宋词经典词主题曲《满江红》歌名便是借用了宋词的著名词牌《满江红》在唐代被称为《上江虹》,后来改名为《满江红》,此词牌格调激昂,多用来抒发抱负。《大宋提刑官》主要讲南宋提刑官宋慈不畏权贵破案的事迹《满江红》正好适合歌曲的激昂沉郁。电视剧《一剪梅》的同名歌曲《一剪梅》,则是引用了周邦彦的词牌《一剪梅》,周邦彦的词曾写道:一剪梅花万样娇。故将一剪梅作为词牌名。此外,由张限水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金粉世家》的主题曲《暗香》则是借用了宋代姜夔的《暗香》词牌。因林通的:暗香浮动月黄昏一句,姜夔的《暗香》词牌便由此产生。《暗香》流露出的才子词人姜夔沉浸于音乐中的那丝陶醉与忧郁,让受众走进笛里梅花,走进姜夔的清空幽冷之境。这首歌曲的歌名不仅引用词牌的名字,重要的是借用此词牌更加适合这部电视剧的内容,主人公一生的变化和波折,让人印象深刻,给人一种古韵冷香的感觉。

(3)宋词词句的化用传播

点石成金也称点铁成金,出自《答洪驹父书》:古之能为问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手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简而言之,就是将古人的陈言重新进行熔铸然后为自己所用,将古人作品中的好词佳句化变为自己的作品。在很多的影视作品中虽然我们没有直接看到宋词的出现,但是却依旧有一种仿佛宋词般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是因为影视歌曲对宋词的传播还存在一种化用现象,也就是上面提到的点石成金。

电视剧《说乾隆》的主题曲不动太多悲哀,岁月经不起太长的等待。这两句歌词则是化用了李清照《武陵春》一词中的:只恐双溪舫锰舟,载不动许多愁。《西游记》中的插曲:桃李芳菲梨花俏,怎比我枝头春意闹。桃花艳,李花娇,怎比我雨润红姿娇。则是化用了宋祁《医楼春》中的词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再如由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主题曲《菊花台》,其中:愁莫渡江,秋心拆两半。则是化用了宋代词人吴文英的幻善多令惜另必: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鸡鸡。电视剧《新上海滩》主题曲:浪里浮沉着悲喜煎熬,鸿飞泥沼,转眼间谁能记牢。其中鸿飞泥沼四字则是化用了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一句。《又见一帘幽梦》的主题曲《一帘幽梦》中:我有一帘幽梦,不知与谁能共。化用了秦观《八六子》中的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的词句。琼瑶的电视剧《心有千千结》的同名歌曲《心有千千结》:问天何时老,问情何时绝,我心深深处,中有千千结则是化用了宋代张先声: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3.宋词格律和修辞手法的传播

宋词作为可以吟唱的文学形式,在格律方面的要求十分严格,现在很多的影视歌曲除了在歌词上对宋词进行传播,还有一点就是将宋词的格律、句式以及修辞手法进行了传播。第一,影视歌曲对宋词格律的传播。这些歌曲都能够做到歌词语言上的优美,能够在歌词的句尾运用同韵的字。比如《甄嬛传》中的插曲《红颜》斩断情丝心犹乱,千头万绪仍纠缠,拱手让江山,低眉恋红颜,祸福轮流转,是劫还是缘,天机算不尽,交织悲与欢,古今痴男女,谁能过情关。这首歌词通篇所有的句尾都压韵,音节匀称,节拍有致。第二,影视歌曲的歌词在句式上借鉴了宋词的句式特点。琼瑶的《却上心头》除了引用宋词中的经典词句外,这首歌曲的歌词:天也悠悠,地也悠悠,天地无边无尽头。魂也悠悠,梦也悠悠,魂迁梦萦何时体。几度回首,几度凝眸,几度相思几度愁。说也含羞,诉也含羞,望断天涯何时体,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首歌曲完全严格按照《一剪梅》的词牌字数规定,并且韵脚,和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章秋)完全一致。这首歌曲虽然用现代语言填词却让受众感受到了宋词的古典韵味。再如《笑傲江湖》中的歌曲《沧海一声):沧海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记今朝。苍天笑,纷纷世上潮,谁负谁胜出天知晓。江山笑,烟雨遥,涛浪淘尽红尘俗事知多少。清风笑,竟惹寂寥,豪情还剩一襟晚照。这首歌词在句式上长短交错,并且谁负谁胜出天知晓一句还使用了宋词中的倒装句式。第三,借用宋词的修辞手法。宋词中使用复叠修辞手法,其中最为经典的词是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在现代许多影视歌曲中都有对复叠修辞手法的使用和传播。比如电视剧《再回首》同名歌曲《再回首》: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除了复叠,此歌还使用和传播了顶真修辞手法。所谓顶真,是指前一句的结尾与后一句的开头要使用相同的字,从而来修饰两句子的声韵,这种方法被称为顶真。在影视歌曲中使用宋词中的顶真修辞手法,可以让歌词更加活泼自由,增加歌曲的趣味性。比如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主题曲《黄金甲》:情感漂泊漂泊,漂泊一世如我,今生繁华如昨兵戎相见如破。千军万马万马,万马奔腾那骨肉相残如错。通过使用顶真的修辞手法,让受众从歌曲中不禁联想到电影中气势恢宏、千军万马的战争场景。

4.宋词意象和意境的传播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情景交融的词才是词中的上品。宋词将各种意象堆积起来呈献给受众一种独特的印象和感觉。张少康也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中提出:艺术把一种情趣寄托在一个意象里,情趣离意象或是意象离情趣,都不能独立。所以,在大众传媒环境下,很多的影视歌曲的创作者希望能够借用宋词中的意象或者意境来表现作品的主题,丰富作品的感染力。影视歌曲中的常用意象有:小楼、雨、斜阳、鸳鸯、落花、芳草、泪等。比如鸳鸯,在《西游记》插曲《女儿嘟鸳鸯双栖蝶双飞,满园春色惹人醉,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女儿美不美。这首歌中就借用了宋词中鸳鸯的意象《美人心计》主题曲《落花》:花开的时候最珍贵,花落了就枯萎,错过了花期花怪谁,花需要人安慰。则用了落花的意象来表达女子的愁苦悲伤之情。再如《康熙秘史》中的主题曲《一程山水一程歌》中:归得昔日,桥边红药不识人。这两句歌词中借用的红药意象就是来自于姜夔的: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电视剧《大敦煌》主题曲《敦煌日月》:秦时明月月天上,汉家宫闲在何方。阳关三叠,叠不走万千惆怅,大漠孤烟,见证了百代沧桑。这首歌词借用了明月、大漠意象,有力地表现了大敦煌的异域风情,让人身临其境。电影歌曲《菊花台》: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己泛黄,花落人断肠,我心事静静淌。这首歌借用菊花和落花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意境,烘托出主人公孤独悲凉的形象。影视歌曲通过借用宋词中的意象或者是营造意境的方式,使得现代影视歌曲的感染力增强,迅速的引起受众和历史之间的共鸣和联想,很好地传达了歌曲的主题思想,同时让人们感受到了宋词的古典和含蓄之美。

三、影视歌曲对宋词进行传播的效果

郭庆光在《传播学教程》一书中提出传播效果分为三个层面,一是环境认知层面,二是价值形成与维护层面,三是行为示范层面。影视歌曲对宋词进行传播也具有这三个层面的效果。

1.环境认知层面

所谓的环境认知是指:人们对周围世界的知觉和印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众传媒。在影视作品盛行的时代,我们都是影视作品的受众。受众对自身周围环境的印象和认识都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来实现的。换言之,影视歌曲能够影响受众对周围环境的认知情况。将宋词融入到影视歌曲中,通过具有时代性的节奏对宋词进行传播,让影视歌曲具有时尚的气息和古典的韵味。宋词中优美的语言,精美的意境,深远的韵味,厚重的古典文化底蕴,不仅提高了影视歌曲的质量和传唱度,同时给受众营造了一种高品味的环境,让受众对自身周围环境的认知也逐渐变得高雅,从而加深对宋词的认识和学习。而对于影视歌曲的创作者来说,当他们周围的影视歌曲大多都是融合了宋词的高质量作品时,在巨大压力下创作者必须要对我国珍贵的宋词财富进行发掘和吸收。从而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融合了宋词的影视作品,不断提高自身创作的影视作品的文化水平,在此意义上更好地传播宋词。

2.价值形成与维护层面

所谓价值形成与维护是指:大众媒体在传达的信息中,通常包含着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进步与落后的价值判断。大众媒介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客观上起着形成与维护社会规范和价值体系的作用。在这个快餐文化爆棚的都市社会中,人们受到压力所迫,渴望得到精神上的慰藉和满足,影视歌曲中的宋词传播就满足了人们的这一心理需要。宋词中包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内涵,有忠贞不渝的爱情,有天长地久的友情,有激情似火的爱国情,人们通过与影视歌曲中的宋词接触,不仅可以提高人们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怀,而且可以影响人们价值观的形成和维护,提高人们自身的审美能力和鉴别能力,开阔人们的视野,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给人们灌输真、善、美的J恩想。在人们的价值形成过程中实现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和氛围。

3.行为示范层面

宋词爱情篇8

一、预设多维目标,预约丰富生成

苏教版一下《鲁班和橹板》第二课时的复习导入部分,两位老师分别是这样设计的:

[师A]

1.出示生字:往、前、安。指名读。

2.出示短语:往身后拨水、向前滑行、安在船尾。指名读,男生齐读,女生齐读。

3.出示词语:吃力、已经、省力、忽然、驾驶、圆形。齐读。

[师B]

1.出示生字,开火车读。

2.出示词语:竹篙吃力老艄公鸭子轻快向前滑鲁班橹板好办法

3.指名分行读词语,然后用同一行的两个或三个词语说一句跟课文内容相关的话。

上述两个片段都是在第一课时学习认读生字新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基础上的复习。显而易见,师A的预设就是复习生字词,达到温故的目的,预设单一,也难有什么生成。师B的设计中对词语复习的目标预设是多维度的,首先是对生字新词的读音的复习;其次是把相关的词语、短语放在同一行上,学生连起来读,这是词串的学习,是一种联系情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第三步不仅是个说话练习,更是对课文内容的复习回顾,三句话连起来就概括了课文的内容,也为学生的生成留下了一定的弹性空间。

二、预设多种方案,引发有效生成

苏教版四下《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4自然段的教学片段:

[师A]

师:自读第4自然段,说说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枝干粗壮。

生:四季常青。

生:蓬蓬勃勃。

生:茂盛。

师:有一个词语最能反映它的特点,是哪一个?

生:蓬蓬勃勃。

师:“蓬蓬勃勃”是什么意思?

生:蓬蓬勃勃就是长得很旺盛。

师:哪些词句最能表现樟树的蓬蓬勃勃?读读课文,用笔圈画出来。

(生找出前面的几句话分别回答)

[师B]

师:自读第4自然段,找出一个最能概括樟树生长特点的词语。

生:蓬蓬勃勃。

师:知道“蓬蓬勃勃”是什么意思吗?

生:指树木生长得十分旺盛。

师: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樟树的蓬蓬勃勃呢?

(生可以任意找出前面几句话交流体会)

不难看出,两位教师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想让学生抓住能总领这个自然段的词语“蓬蓬勃勃”,由总到分来展开教学,可是课堂上出现的情况却不尽相同。

师A在出现了自己不想要的结果后,没有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一直等到学生说出了自己所要的答案,才按照自己原先的预设进行教学。可以看出,他前半段教学程序是低效率的,只是为了拉回他的预设路线而进行。问题首先出在他预设的自读要求上,“说说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给你留

下了怎样的印象?”这个问题的答案范围是很宽泛的,学生的回答都是正确的,这是老师没有精心预设的结果。

相比之下,师B设计的问题比较精准,可是,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差异,这样的预设,其实也有可能遇到师A的情况,学生没有准确找到“蓬蓬勃勃”这个词语,这时该怎么办?这也是教师在预设时必须考虑到的。其实,上课就像写文章,可以由总到分,可以先分后总,可以先分后总再分,也可以先总后分再总。不管学生先学哪句,教师都应该尊重学生的选择,只要适时地点拨一下,让学生明了这几句话的关系就行。只有这样,无论课堂上出现何种情况,教师都能游刃有余地应对学生的生成,才能实现有效的教学。

三、即时调整预设,成就精彩生成

苏教版四下《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6自然段的教学片段:

1.教师下发有关宋庆龄的几段小资料,请大家快速阅读这些内容,看看有哪些收获。

2.看了这些文字,你能用一个词语或短语来概括宋庆龄的精神品质吗?(大义凛然、一身正气、坚强不屈、爱国爱民、关心儿童等)

3.如今,宋庆龄离开我们已整整29年了。引读第6自然段,说说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她故居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宋庆龄舍不得这两棵樟树,是因为她自己深深地喜爱樟树,她像樟树永葆革命青春、充满正气,并让敌人畏惧。她那美丽高贵的形象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4.拓展:为了纪念和发扬宋庆龄女士全心全意为妇女儿童服务的伟大精神,表彰在妇女儿童事业领域里作出卓越贡献的人士,使宋庆龄女士毕生关怀和从事的妇女儿童事业在新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中国福利会于1985年6月创设了宋庆龄樟树奖。(出示幻灯片)

5.总结写法:作者写樟树,其实就是在写宋庆龄;作者赞美樟树,其实就是在赞美宋庆龄。这样的写作方法就叫“借物喻人”。(板书)

上面是教师预设的教学程序,教学中,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师:如今,宋庆龄离开我们已整整29年了。(引读第6自然段)说说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她故居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

生:因为这两棵樟树陪伴宋庆龄走过了许多个春夏秋冬,经历过许多风风雨雨。

生:因为人们看到这两棵樟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到宋庆龄。

生:因为宋庆龄已经和樟树融为一体了。

师:是啊,作者写樟树,其实就是在写宋庆龄;作者赞美樟树,其实就是在赞美宋庆龄。这样的写作方法就叫“借物喻人”。(板书)这也是文章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

生:我还知道我们背过的古诗《石灰吟》《墨梅》也是借物喻人。

师:非常好。宋庆龄舍不得这两棵樟树,是因为她自己深深地喜爱樟树,她像樟树永葆革命青春、充满正气,并让敌人畏惧。她那美丽高贵的形象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生:老师,我在课外书上还看到这样的资料——为了纪念和发扬宋庆龄女士全心全意为妇女儿童服务的伟大精神,表彰在妇女儿童事业领域里作出卓越贡献的人士,使宋庆龄女士毕生关怀和从事的妇女儿童事业在新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中国福利会于1985年6月创设了宋庆龄樟树奖。

宋词爱情篇9

>> 团扇中的爱与怨 小数的起源与发展 宗教的起源与艺术的发展 事件结构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教练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论警察战术的起源与发展 独立审计的起源与发展 美国民主的起源与发展 论民间美术的起源与发展 古墨的起源与发展 民间美术的起源与发展 论权力的起源与发展 浅议竹笛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象棋的起源与发展 道教气功的起源与发展初探 冻酒的起源与发展 抹茶的起源与发展 浅谈豫剧的起源与发展 谈谈板胡的起源与发展 略论玻璃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团扇的起源与发展 团扇的起源与发展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刘福格 庄一兵 邓汪程")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扇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团扇文化则是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起源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并在宋朝时期发展到巅峰,在宋朝更是流传着大量关于团扇的词句,赋予了团扇更多的意象内涵。本文将对团扇的起源与发展进行探析。 【关键词】团扇 起源 发展 【中图分类号】T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31-0108-03

扇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其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在晋人崔豹的著作《古今注》中,就提及“舜作五明扇”,可以看出,在有史记载的夏朝之前,就有了关于扇子文化的记载。随着时代的发展,扇文化开始逐步向两个方面发展,一种是仪仗式的扇文化发展,一种是向着轻便实用的扇文化发展。随着扇文化的发展,到了两汉时期,团扇作为扇子的一种,开始逐步走上历史舞台。根据对相关文献的查询,发现汉代的《团扇赋》是第一个进行团扇描述的作品。从当时描述的团扇造型来看,在团扇出现的最初阶段,团扇的形状主要是圆形,还有梅花形、海棠形等艺术造型,所使用的材料主要是丝绸等。随着造纸技术的发展,隋唐时期出现了纸面团扇。到了唐宋时期,随着刺绣技术的发展,精良的刺绣技术制作出的团扇开始广泛地得到应用,其特点是扇柄为中轴,并配备素白色的绢作为扇面,深受大家闺秀和文人骚客的喜爱。

一 团扇的起源

1.团扇风靡至今的原因探析

团扇自诞生伊始就具有轻柔、飘逸的特点,这也是大家喜爱团扇,并使团扇流传至今的重要因素。随着时代的发展,团扇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内涵也不断丰富,并逐步发展成为生活中不可替代的物品。分析团扇盛行的原因,可以发现,团扇所具备的非常丰富的文化价值内涵,以及团扇所具备的华丽表面,能够行云流水地融合在一起,给予团扇持有者一种心灵的寄托和依赖,这就是团扇成为大家闺秀和文人骚客心向往之的根本原因。

2.团扇起源的传说

第一,于两汉兴起。从历史考究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在西汉成帝时期,汉成帝独宠赵飞燕,嫔妃班婕妤回想起赵飞燕进入宫中之前,汉成帝对自己的宠爱,难免会产生寂寥的感觉。班婕妤摇扇时,每逢秋风起,都会使用团扇比作自己,并创作《团扇歌》抒发自己的心情。可以看出,在这个历史阶段,团扇与女子之间就开始产生紧密的联系,也为后续的团扇文化发展和大家闺秀之间解不开的忧怨情结埋下了伏笔,在文人骚客笔下,团扇也逐步发展成为红颜薄命、佳人失宠的艺术象征。

第二,于两晋隋唐逐步演变。在晋朝,随着三国时期战乱的结束,士大夫阶层重新成为社会的上流阶层。团扇作为身份的象征之一,开始重新兴起,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加入新的文化艺术内涵。在晋朝,更是有权臣王珉使用团扇与嫂婢传情的故事,在东窗事发之后,嫂婢更是创作了《团扇郎歌》作为传情的诗词,这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名的情歌之一,时至今日,该诗词也是象征美好爱情的经典诗词。可以看出,团扇在文学发展史上,象征“悲情”和“唯美爱情”的意象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发展,团扇所具有的文学形象也越来越多,发展到盛唐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大幅度发展,社会的文化发展水平也大幅度提升,文人骚客的文学创作越来越多。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唐诗为代表的艺术作品开始和团扇结合在一起,给了团扇新的文学艺术价值。以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团扇歌》为代表,借助于团扇的外在形象,抒发宫女年老色衰,遭君主抛弃的悲惨事实,并借之婉转表达自己的怀才不遇之志。可以看出,在整个团扇的起源发展阶段,都是和文学形象的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

二 团扇在两宋发展极盛的背景

1.团扇在两宋的普及情况

发展到两宋时期,团扇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所必备的物事之一,上至皇家贵妃,下至平民百姓,都热衷于拥有一把属于自己的团扇。在团扇上使用精妙的刺绣手法,团扇的艺术价值越来越多,从事团扇买卖的小商贩也越来越多。从当时的文献记载上可以看出,在两宋时期,团扇已经发展成为市场交易的主要产品之一。在我国闻名中外的传世巨著《清明上河图》,画面中数以百计的人物大部分都手持团扇,这也是当时团扇发展鼎盛的有力证据。

2.团扇在两宋盛极的发展背景

团扇之所以在两宋发展极盛,这和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有着紧密的联系。众所周知,宋朝的建立者赵匡胤原来是后周王朝的大将军,赵匡胤是通过“黄袍加身”的历史事件获得皇位的。在这样的背景下,赵匡胤比其他封建王朝创建者更加懂得有军权者对国家的危害,因此宋朝特别注重对士大夫阶层的文学意识培养,试图通过创建辉煌的文化,让士大夫阶层不再关心国家大权,以便于保证皇权永固,这也是团扇能够在宋朝发展极盛的政治背景。

三 团扇在两宋发展的艺术形象

1.团扇在两宋盛行的根本原因

众所周知,在两宋时期,“词”这一文学形式发展到了顶峰,以苏轼、辛弃疾、王安石、柳永等为代表的文学大家在我国文学史上留下了赫赫有名的词作。尤其是北宋时期以柳永为代表的婉约派,其文学创作更加贴合音乐文学的概念。在这样的文学背景下,写在纸上的歌词想要具有更高的艺术表现力,仅仅凭借文字的表现是单薄无力的,这就需要道具来配乐装饰。在这样的背景下,团扇作为深受文人骚客和大家闺秀喜爱的作品,其轻巧便利、精致柔美的艺术特点,也深深地契合了婉约派“轻诗词”的艺术表现特点,借助于宋词的春风,团扇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盛行起来。

2.团扇在两宋发展的艺术盛景

在这一历史阶段,不仅文人骚客摇扇纳凉,歌女扇舞也是花样繁多,具有很强的艺术美感,这些和宋词的艺术文化内涵有着深度的契合。根据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询,可以看出宋词中描述扇子的词句就有199句,关于团扇的词句更是占了58句。可以发现,在宋朝,文学艺术和团扇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从这个角度进行考虑,团扇在宋朝的文化历史中占据的地位是不可小觑的,这也是团扇文化能够发展至今,源远流长的根源。

3.团扇在两宋发展的艺术形象

在两宋时期,随着文人在词中对团扇进行了大量的艺术描写,团扇文化开始逐步成为中国文学艺术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扇文化也成为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之一。从团扇的文学艺术形象来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团扇的文学艺术形象大部分指的是团扇与大家闺秀之间的联系,例如《踏莎行》等经典的宋词著作,都是给团扇赋予了悲情的女子形象。在这一历史阶段,大部分团扇形象都是依托于女子的形象存在的。例如,陈师道在诗词中介绍“冰簟流光团扇坠”,在晏几道的著名诗词《解佩令》中,也对团扇的文学艺术形象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大词人苏轼在《解佩令》中也对团扇的艺术形象进行了介绍,依托于这些璀璨的文学巨著,团扇的文学形象逐步丰满起来。尤其是那些大家闺秀,青春易逝,更像是在团扇中传递着唯美的扇意,逐步超脱于团扇本身的形象,与文学形象结合在一起,向世人传递词人一份特定的情感。

在文人骚客眼中,人生之大悲,莫过于青春易逝,在团扇的文学意象中,团扇往往象征着悲情的故事,往往让文人骚客产生壮志难酬的感觉,爱人朋友分离、天涯海角的感觉。在这小小的团扇之中,就可以将文人骚客和大家闺秀的全部情感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如同团扇的扇面题画一样,具有无限的艺术美感。在进行团扇的文学艺术研究过程中,总是会让研究者产生无限的感慨,美人多是孤单,文人骚客多是郁郁不得志,在人类心灵的一角,总是会情不自禁地产生一阵的空虚。这个时候,轻摇手中的团扇,会产生心意相通的感觉,这也是团扇负载了众多文人骚客和大家闺秀的情怀的根本原因。尤其是在秋风袭来时,更是让文人骚客感叹生命易逝、人生短暂。

四 结束语

宋词爱情篇10

论文摘要: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其文学创作深受束夏战争的影响,并呈现出两大特点:其一是以诗文记吏,再现战争场面;其二是以边塞生活入词,首创豪放词风,扩大了词体的表现范围其作品使我进一.步认识了文学与历史之间的互动关系。

范仲淹(989一l052),字希文,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和军事家。作为一名在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文人.范仲淹一生共创作了诗歌300多首,散文160多篇,词5首。范仲淹所生活的北宋中期,正值与西夏关系最为紧张的时期,作为一名儒家士子,他始终为西北战事而担心,并由此“痛心疾首,日夜悲忧,发变成丝,血化为泪”。此后他担当将帅,亲自走向西北边塞守边御夏。长达四年的战地经历,使得范仲淹对宋夏战争有着更加真切的体验,其文学创作风貌也因此深受影响,并呈现出两大特点:其一是以诗文记史,再现战争场面;其二是首倡豪放词风,扩大了词体的表现范围。目前学术界对范仲淹的研究多集中在其政治革新、教育贡献、学术成就、军事外交才能等方面,却忽视了宋夏战争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有鉴于此,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从而进一步深入去认识文学与历史之间的互动关系。

一、以诗文记史,再现战争场面

围绕西夏立国拓疆与宋遏制扩张、实现统一的矛盾,北宋与西夏断断续续展开了近百年的争战。范仲淹一生正值宋夏关系最为紧张的时期,到他晚年时,宋夏矛盾愈趋激化。在国家命运受到严重威胁的紧要关头,其内心的爱国热情及忧患意识顿然勃发,他不仅走上了战场,亲历战争,同时还用诗文记录了国家危亡时期的所见、所闻和所感,体现出鲜明的以诗文记吏的特点。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儒者报国,以言为先”(《让观察使第一表》),因而在他的诗文作品中,作者往往将现实叙事与感时伤世的爱国情感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具有以诗补史的意义,而宋夏战争无疑是这类作品产生的原动力。

北宋初期,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形式主义文风大为盛行,而随着宋夏战争的连续爆发,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忧患意识空前勃发。范仲淹与当时的一批重要文人如欧阳修、梅尧臣、苏舜卿等,为了挺立士风、振兴诗坛,共同发起了诗文革新运动,主张诗歌要有反映现实、针砭时弊的现实主义功用,并由此形成了以诗论事、以诗论史、以诗论政的创作潮流。在此基础之上,范仲淹继承并发展了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强调诗歌应该发挥讽谏教化、规弊时政的作用。他在《唐异诗序》中云:“诗之为意也……锵如乐府,羽翰乎教化之声,献酬乎仁义之醇。上以德于君,下以风于民,不然何以动天地而感鬼神哉?”这显然是承续了《诗大序》“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诗教观念,并进而提出“意必以淳,语必以真,乐则歌之,忧则怀之。无虚美,无苟怨。隐居求志,多优游之咏;天下有道,无愤惋之作”的创作要求。这就使得其作品在艺术上呈现出淳朴、淡远而真切的特点,同时也与“不隐恶,不潜善”的史家精神相契合,流露出以诗传史的创作意图。

面对西夏对北宋的威胁与进攻,宋代文人往往用“羌贼”、“西戎”、“羌奴”、“猖夷”、“豺狼”、“夷狄”等称谓指称西夏,由此可见他们对战争的反感,以及对西夏企图拓疆的憎恶,从中表现出北宋文人主张“大一统”的民族观念。作为一名深受儒家传统思想浸润的士大夫文人,范仲淹同样希望各民族间能够相互融合,不要有冲突与纷争,其对国家与民族前途的忧虑也深寓于此,并在其文章中予以明确表露。对于元昊称帝建国,范仲淹认为其“私许大号,坏中国之法”(《论元吴请和不可许者》),由此可见他所持的民族大一统观念。在他看来:“三代以还,皆有戎狄之患,以至侵陵中国,被于渭洛。齐晋逐之于前,秦汉驱之于后。中原始清,人伦乃叙。逮于西晋之弱,群胡猾夏,天宝之末,石晋之际,中国不幸,皆罹其害。自周世宗北征之后,虽疆土未复,夷夏稍分,我祖宗奕世修备,大庇生民。今西北二方复相交构,夹困中国,元吴率先叛命,兵犯延安,次犯镇戎,杀伤军民。曾无虚岁,中国之兵讨伐未利,而北人举十万众,谓元吴是甥舅之邦,责中国不当称兵,此交构之迹,更何疑哉?”范仲淹对自古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之间关系的演进作了简要梳理。夏商周时期,所谓的中原、夷、蛮、戎、狄等不同民族,就已经共同生息繁衍、交往并相互影响。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争霸与学术争鸣,四夷民族因之文化上的落后开始受到歧视,就连孔子都提出“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论语·八佾》)。“严华夷之辨”的早期民族思想随之产生,并历代绵延,这也使得中原政权与各少数民族之间开始了长达几千年的民族冲突与融合。尽管范仲淹对西夏入侵北宋持批判态度,但他并未因此而掩饰北宋朝廷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在他看来,正如王安石所言:“西夏与中国强弱为向背,若中国形势强,附中国为利,即不假杀伐,自当坚附。”儿钾鼹西夏之所以不服从于宋廷,与北宋积贫积弱的国势有很大关系,从而不能被诸边少数民族所臣服,纷争与战乱也就在所难免。在此观念下,范仲淹多次上陈诸如《奏陕西河北和守攻备四策》、《奏乞拒契丹所请绝元吴和约》等奏章疏议,以此劝说朝廷以守为攻,减少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危害,从中表现出其主张“大一统”的民族观念,这代表着北宋文人对宋夏战争性质的认识。

康定元年(1040年),范仲淹于国家危难之时被朝廷召为龙图阁直学士,与韩琦并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共同负责西北军事防务。范仲淹在诗歌中对此有所记述:“中原固为辱,天子动宸襟。

乃命公与仆,联使御外侵。”(《阅古堂诗》)事实上在这之前,范仲淹就已经对辽与西夏夹攻北宋的势态深表忧虑。其云:“今二邻至强,四方多事,兵戈未息,财利已乏,生民久困,苛政未宽,设有饥馑相仍,盗寇竞起,将何以定?天下可忧。”在这段言论中,流露出他对国家边患的深切担忧。然而面对西夏强劲的武力进攻,范仲淹并没有畏怯,而是积极采取诸多措施以御西夏,表现出御敌守边的强大决心。在《送河东提刑张太博》一诗中,范仲淹用纪实的手法详细记述了他组织修筑大顺城、扼据要塞、阻止夏兵的过程,并以“君跃匹马去”、“万众生烟尘”等具体的动态描写,展现了当时紧张而又充满危险的战斗生活。不论是夏兵的强势,还是宋军短暂的畏怯,范仲淹都如实描述,从中可以看到宋代边防的空虚薄弱,以及由此而造成的敌强我弱的紧急情势。在此危急关头,范仲淹仍然怀着建功立业、忠君爱国的满腔热血,奋力迎战。尤其是句末“果释天子忧,奖诏垂明恩”,尽显其安邦定国的威武势气以及守边御敌的战斗热情,真是令人感奋,而这份热情则源自于他忠君为国的济世思想。作品以白描的手法,再现了宋夏战争中的真实场面,体现着“不隐恶,不潜善”的史家精神,具有以诗传史的意义。

除了表现金戈铁马的雄壮战争场面外,范仲淹还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抚恤士卒、爱惜民生的细微之处,从而深刻地反映了宋夏战争时期的社会现实,揭示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因而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如在《四民诗》中,他以“太平不自存,凶荒亦何及。神农与后稷,有灵应为泣”、“竭我百家产,崇尔一室居。四海竞如此,金碧照万里”、“桑柘不成林,荆棘有余春。吾商则何罪,君子耻为邻”等诗句.揭露了北宋吏治的腐败,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民不聊生的社会状况,对农、工、商受压迫阶层表现出极大同情。而他理想中的社会人伦关系则是“但愿天下乐,一苦蹲前身。长戴尧舜主,尽作羲皇民”(《依韵答提刑张太博尝新酝》)、“常愿帝力及南亩,尽使风俗如东邹。谁学吾与青春者,意在生民先发讴”(《依韵答贾黯监巫贺雨》)。这些作品立足于“民”,抒写民心民意,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本思想,与杜甫“诗史”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北宋诗论家蔡居厚在《蔡宽夫诗话》中云:“子美诗善叙事,故号诗史。”史绳祖《学斋占毕》卷四云:“惟其字字有证据,故以史名。”我们将以上的“诗善叙事”、“字字有证据”等结合起来看,便可大致看出宋人对“以诗传史”创作传统的继承和发扬,而具体到北宋社会的“史”,宋夏战争无疑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在这一社会背景下,以范仲淹为代表的北宋文人超越一介文人的身份局限,走向战场,亲历战争.同时用诗文创作艺术化地再现了宋夏战争的相关状况,可以说是内容丰富,感情充沛真切,将纪实叙事与感时伤世的爱国情感紧密结合在一起,并融合了宋诗以才学为诗、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的创作观念,体现着宋代的历史文化特征,具有鲜明的“以诗文记史”的性质,渗透着强烈的民族自尊感与社会责任感,也深刻体现着文学与社会政治的互动关系。

二、以边塞生活人词,首创豪放词风

除了在诗文中反映宋夏战争的相关状况外,范仲淹还用词体来承载社会内容,而且大都与宋夏战争有关。由于词体的音乐性质,它所表现的内容往往局限于风花雪月的男女恋情,以及伤春悲秋、感叹身世的个人愁怀。因此北宋词人的创作大都承袭和追随花间词派和南唐婉约词风,或是表现饮宴诗酒为乐的闲适生活,或是表露羁旅漂泊的离愁别绪,当然也不离流连歌楼的市井风情。范仲淹虽然存词只有五首,但却能够摆脱浮艳华靡的传统词风,将边塞将士戍边的情景、忧国思乡的深沉感情、苍凉悲壮的审美意境注入词中,为宋词开拓了新的表现领域,并成为豪放词的先驱,这一词学成就的取得,与宋夏战争有着密切的关系。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治所在今陕西省延安市),守边四年。在这期间,他以亲身体验描写着边塞生活,如《渔家傲》、《苏幕遮》两首作品,就是他在西北军中的感怀之作。作为戍边将领,范仲淹不但显现出战场上的雄健风姿,而且体察民情民意,爱抚士卒,尽显其儒者风范。宋王朝推行“更戍法”,使兵不知将,将不知兵,严重损害了军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范仲淹对此持反对态度,他说:“自古将帅与士旅同其安乐,则可共其忧患,而为国家之用。”这一看法打破了将卒之间相互疏离的观念,这与唐人刘湾《出塞曲》中的“死是征人死,功是将军功”已大相径庭,充分体现了范仲淹对兵卒的爱护之情。事实上,对于在外守边御敌的士卒来说,他们既时刻面临战争和死亡的成胁,又得不到朝廷的爱恤。然而,最让他们不能忍受的并不是战场上的厮杀流血,而是对远方亲人的想念,范仲淹对此深有体察,并在词作中真实揭示他们沉重的家恋乡思和凄凉的离愁别恨,以此表达他对士卒们的关爱之情。如《渔家傲》一词,作者正是借边塞前线凄清景色的描写,真切地展现了边防将士们忧国怀乡的深情: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慧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的这首《渔家傲》因其为守边将士代言,抒写了他们对战争的感受,因而在充溢脂粉气的宋初词坛独树一帜,并首开豪放词一路。词人通过毫无留意的大雁、四面混杂的风声与战鼓声,以及长烟落日笼罩下的孤城,真实地展现出范仲淹与士卒们所亲历的恶劣环境,并由苍凉荒寒的边塞风光,铺陈出防将士们长期艰苦的守边生活以及忧国怀乡的深情。尤其是“浊酒…杯家万里”一句,深刻揭示出战士们强烈的思乡情怀,凑来、卜人不禁黯然伤神。北宋自开基至仁宗朝,虽然边患频仍,但中原地区并未受到战乱影响,人们还在窖受着盛世j之乐,日趋危殆的局势并没有深刻触及到文人的内心,反而还在高唱“太平也,且欢娱”(壤挺《喜迁莺》)。肖权嚣歌逐舞,在急弦繁管中消磨他们的岁月,哪里还顾得上边防将的苦。范仲淹同样过…代臣,他却能在剪红划翠之外另开一隅,以词体反映边塞战争生活,反映时事,这正是源于i司人有蕾较时问边地生活的体验,从而对守边士卒孤苦悲怨的内心感受有着更真切的理解,他的文人贺裳,准确地把握到了范仲淹这一点,其在《皱水轩阋鉴》中云:“范词如‘长烟落域’、‘羌管悠悠霜满地、‘将军白发征夫泪’,令‘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者听之,知边庭之蕾如是,庶有所臀触。”在表面上,北宋社会歌舞承平,风雅文人大都沉浸在“舞低杨柳楼心。歌尽桃仡_扇底风”的浮靡生活中,又有几人去理会边外的凄苦生活。范仲淹之所以深知边庭之苫.原因就仡于他亲身经了战争的严酷,因而能以悲郁沉婉的笔触去真切描写边塞的荒寒和士卒的不幸.这是没有边寒经历的词人所不曾也无法表现的。

范仲淹的另一首经典之作《苏幕遮》,同《渔家傲》一样,都是他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时期的作品。作者借秋景来渲染戍边士卒们的思乡之情,以此表达对戍边将士们的爱怜与情。清人许昂霄在其《词综偶评》中,就以“铁石心肠人,亦作此消魂语”来评价此间,从中可以看出范仲淹善以劲健之笔抒写婉约情怀的创作特色,以此来加强悲凉沉郁的情感色彩。且看其词作《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首作品看似写秋景,实则是写秋思。开首四句,借苍茫秋色抒发忧国之思。试想当秋寒萧飒之际,落叶枯黄,萎积满地,寒凉浸透河水之时,最难将息的恐怕就是久戍边关、不知归期的士卒们了。范仲淹正是用“碧云“与“黄叶”、“秋色”与“寒烟”、“斜阳”与“芳草”这些在色彩、生机上有所对比的景物,牵引出令守边士卒们忧思怅惘的“乡魂”与“旅思”,而那“酒入愁肠”后的“相思之泪”则将他们去国怀乡之情绵延无穷,尽显征人的“旅思”之情,渎来感人肺腑。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而他在另一首词《御街行》中,亦以“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的深婉笔调,表达了浓重凄切的相思别情,只是这里的别情已不再是单纯的儿女私情,而是寄寓着作者深沉的家国忧思。正如清代的黄寥园在《寥园词选》中谓其“因心之忧愁,不自聊赖,始动其乡魂旅思,而梦不安枕,酒皆化泪矣。其实忧愁非为思家也……此其所以先天下之忧而忧矣”。这一评价紧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人格风范,揭示了《苏幕遮》一词以景寓愁的内涵。而作品所表达的愁绪已由“思家”转向了“忧国”,突破了词体专写个人离恨别愁的狭小境域,使词开始具有被诗化的倾向,这无疑是对“诗庄词媚”创作传统的有力冲击。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篇中以“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来概括社会政治的变迁对于文学的影响,范仲淹将士大夫的忧患意识灌注于原本应歌而作的词体中,这正是宋夏战争背景下的必然产物。

尽管适应时代的需要,范仲淹开创了豪放词风,但在对外屈辱求和的既定国策下,其浩然之气中总是夹杂着难以排遣的感伤情绪,这使得他的豪放词风中少了些粗豪劲健的壮大境界,而多了几分忧愤黯然的感伤情调。如在《剔银灯》中.他的这种情调体现得尤为鲜明: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冷一醉。人世都无百岁。少痴联,老成虺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瘩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这首作品看似是借咏史表达作者对现实政治和人生的看法,则是“抚时感事”,以此表达自己对宋夏战争的态度。尽管范仲淹始终以积极的态度去防御西夏,但战争毕竟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了巨大伤害,对于这一点,他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他一改以往文人对三国争雄的一贯看法,反而笑话曹操、孙权、刘备等困英雄,他们枉费一世心血,最终只落得个天下鼎足三分的结果。在他看来,与其弹精竭虑为了争夺政治权力而费尽心机,还不如像刘伶那样沉迷在醉乡里闲适自在。虽然他自已也无法回答“…品与千金”究竟该不该舍弃,但至少在经历了国家的内外困顿之后,范仲淹的心态已由亲历宋夏战争的积极昂扬,而转向失望、苦闷以致沮丧。与之前御战西夏时期所作《渔家做》的慷慨沉雄相比,这首《剔银灯》在低沉中投射着浓重的感伤之情,这分明已是整个时代的感伤情调,读来不觉使人心情沉重,从中也的确可以看出宋夏战争对士大夫文人心理上的深远影响.管范仲淹的词学作品为数不多,但其超越一己的感伤情怀中却透显着“不以己欲为欲,而以众心为心”的浩然正气与宽广胸襟。即使是表达别绪愁情,他的词作依然不侧艳,不轻浮,反而意境苍凉,骨力道劲,深刻体现其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理想与人格精神。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坪价的那样:“仲淹人品事业,卓绝一时,本不借文章以传,而贯通经术,明体达用,几所论者,一一一杼有本之,非虚饰。”此语准确地概括了范仲淹明达用、不虚饰的创作准则,进一步证明了宋夏战争对文学创作的强大怍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