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壁边缘十篇

时间:2023-03-27 14:49:45

峭壁边缘

峭壁边缘篇1

论文关键词:自由市场经济与国家干预的博弈—读亨利·保尔森《峭壁边缘》

 

美国是一个信奉以马歇尔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的自由市场经济的国家,但自上个世纪20年代末美国出现的经济大萧条,以凯恩斯为代表的国家干预理论催生了罗斯福新政。自此,基于微观经济学加上宏观经济学构成了西方经济学“矛盾的主体”。

强硬的国家干预

在上世纪20年代末美国经济陷入大萧条后,罗斯福政府推出了大面积的经济干预政策。事实上,在美国开国之初,拥护政府主导的汉密尔顿和吹捧个人自由的杰斐逊就已经为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角色到底应该是什么而争论得不可开交。

2008年9月7日,美国政府宣布接管陷入困境的、有“第二美联储”之称的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公司。当时许多媒体纷纷报道称,“这是自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以来,美国政府所采取的规模和意义都最为重大的一次救市行动,也是自罗斯福新政以来最为庞大的政府干预经济措施,标志着次贷危机开始步入高潮。”

美国前财长保尔森在《峭壁边缘》中写道:像他(指美国总统布什,作者注)一样,我也是一个自由市场主义的坚定信徒,我来到华盛顿当然不是为了把政府的钱注入私营部门。但房利美和房地美本身就是国会特许的严重依赖于隐形政府支持的企业。8月份经济学论文,我和伯南克(美联储主席,作者注)都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为了避免大灾难,最好的办法就是接管这两家公司。

然而,时隔不到两周,9月16日晚,美联储在拒绝雷曼兄弟,刚刚任其破产的次日,美国政府以类似接管“两房”的手法变相地接管了资产过万亿美元的、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保险巨擘美国国际集团(AIG)。在随后的半年之内,援助金额已由当初的850亿美元上升至了1800亿美元。

2009年6月1日,美国最大的汽车巨头通用汽车宣布申请破产保护,与此同时提出了重组计划。重组之后,通用汽车60%的股份将由美国联邦政府持有,12.5%的股份则由加拿大政府持有,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工会)将持有17.5%的股份,无担保债权人持有10%的股份。美国政府的拯救行动由金融领域扩展到了实业领域。

其实,美国政府接管“两房”的举措也面临着巨大压力。事实上,两房在成立初期本来就是国有企业,在后来随着美国住房抵押市场规模的扩大而逐渐演变为私人持股的上市公司。将两房国有化意味着美国政府走上了回头路。而这个行为跟美国政府倡导的基本经济理念“自由市场”相悖。

美国政府之所以做如此选择,当然是不得已而为之。保尔森在《峭壁边缘》中写道:这两家政府资助企业太过庞大,与整个金融系统有太多盘根错节的联系,任何一个的破产都会引发世界范围的灾难。这种混乱将会直接对居民的财富产生不利影响:从家庭预算到房屋的价值,再到子女教育储蓄和退休储蓄,都会受到影响。它们的失败将会影响美国人获得房贷、车贷、其他消费信贷以及商业融资的能力;它们的失败将损害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这是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经济都无法承担的一个后果。

“以雷曼祭旗”的意义

在雷曼兄弟倒下前后,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先后出手拯救多家金融机构,其中包括接管两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向保险业巨头AIG抛出850亿美元“救命钱”(后来上升至1800亿),以及“操办”贝尔斯登与摩根大通的联姻。

然而,在雷曼兄弟股价暴跌、难以找到买家之际,美国财长保尔森一直坚持不动用政府一分钱来拯救雷曼兄弟。雷曼前CEO富德说,“直到我被埋进坟墓之前,我都会想个不停”经济学论文,“为什么我们是唯一一个”政府不肯救助的金融企业。

自2007年2月次贷问题显现出来到12月Countrywide面临倒闭为止,次贷危机其实已经持续了10个月的时间。作为整个金融体系的领导者,美联储在这10个月里做了大量政策储备和风险预估工作。因此,救助Countrywide的行动可以认为是美联储储备政策的第一次应用,那时的美联储认为形势还不算太糟。毕竟让一个金融企业倒闭会造成深远的社会影响,除非万不得已不会轻易允许。这也是从美联储的角度分析并默认隐形合约合法性的依据。

随后,2008年3月救助贝尔斯登时,美联储想问题的出发点与救助Countrywide时如出一辙:都是为了避免金融企业倒闭造成社会恐慌。唯一不同的是,相较于拯救Countrywide时的政策,美联储这一次明显收紧了隐形合约。

然而到了2008年9月,形势突然恶化。一方面,“两房”、AIG等超大型企业相继出现问题,美联储的援助责任瞬间数倍增大,但是实际上美联储根本无法照顾周全。另一方面,美联储对金融机构的隐形救助协议激发了道德风险。像雷曼即便已经在CDO上亏损巨大,但根据2008年度二季报它依然在加大做多CDO的仓位。如此有恃无恐的行为背后就是在赌美联储无论如何也会出手援助。

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雷曼兄弟绝不是最后一家需要救助的金融机构。如果再出手,很有可能把美国政府财政也“拉”下水。如果要防止金融危机进一步扩大,挽救已经陷入困境的金融企业,政府就不能不考虑市场化之路。伯南克认为,雷曼兄弟破产或许在客观上更有利于华尔街秩序的尽快恢复,于是改变了先前拯救濒临破产投行的思路。

之所以挑中雷曼首先因为它规模很大,具备足够的震撼力;同时又没有庞大到AIG的程度,美联储当时判断雷曼即便倒闭也不至引发金融系统崩溃。更重要的是,雷曼是一筐苹果中烂得最厉害的那个,在已经遭受沉重打击的诸多机构中间,雷曼是风险资产投资比例最高的一家,也是损失最为惨重的,因此扔起来也就相对不那么痛心了。

值得大书特书的是,雷曼的倒闭是美国甚至人类金融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从此全世界在重估美国经济的时候也将重估华尔街精神、美国精神的真实价值。从未受到过怀疑的美国式发展模式历史上第一次受到了质疑经济学论文,这才是雷曼倒闭事件最意味深远的影响。它对未来的意义远大于对现实的意义。

当雷曼倒下去的时候,华尔街的信用其实也随之倒下了。美国政府匆忙中以国家信用接管了业已破碎的华尔街信用,短期来看,效果应该不错。但是长期来看,一直以来充当美国信用挡箭牌的华尔街垮了,从此美国信用将直接袒露在世界的面前,承受来自四面八方的袭击。这是美国成为世界霸主后历史上的第一次。

峭壁边缘篇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6-0028-02

【摘 要】目的 探讨MRI对输尿管间嵴肥厚的诊断价值。方法 12例经膀胱镜检查证实为输尿管间峭肥厚的患者,分析其MRI表现。结果 12例MRI表现为,膀胱三角区上缘两侧输尿管膀胱入口之间膀胱壁增厚并向膀胱腔内突出,T2WI序列信号比正常膀胱壁稍高,增强后与正常膀胱壁信号一致。位置不随的改变而移动,可随着膀胱尿量的增多而变薄。结论 MRI对输尿管间峭肥厚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关键词】输尿管间峭肥厚 MRI 诊断

Between 12 example ureters ji plump MRI diagnosis value discussion

CAI Jian-cai,ZENG Min-guang,HAN Ding-ying,et al

1.Luohu area birth control service center 2. Luohu area people

hospital phantom branch,Guangdong, Shenzhen518019

【Abstract】Objective Discusses MRI to the ureter between ji the plump diagnosis value. Material and method 12 examples after urinary bladder microscopic exam verify actually ureter between steep plump patient, Analyzes its MRI performance.Results 12 example MRI performance is, Between urinary bladder delta region upper limb both sides ureter urinary bladder entrance urinary bladder wall accumulation and to urinary bladder cavity in prominent, The T2WI sequence signal i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e normal urinary bladder wall, After the enhancemen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normal urinary bladder wall signal. The position does not move along with the body posture change, May increase along with the urinary bladder amount of urine changes thin.Conclusion MRI the steep plump diagnosis has the high value to the ureter between.

【Key words】Between ureter steep plump; MRI; Diagnosis

输尿管间嵴肥厚临床较少见,常由于下尿路长期梗阻而继发形成。其临床表现及超声影像学形态与膀胱肿瘤有一定相似性,MRI检查有一定的特异性,而且还可在无创伤的情况下初步排除膀胱恶性肿瘤的可能性。MRI诊断对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现将经MRI诊断并经膀胱镜和(或)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住院患者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2例,均为男性,年龄60-75岁。临床主要症状为不同程度的反复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12例均有前列腺增生,尿常规有红细胞、白细胞。

1.2 检查方法 MRI扫描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1.5 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患者扫描前稍留尿,不需做其他准备。常规进行轴位及矢状位FSE T1WI及T2WI扫描,必要时辅以冠状位。采用标准体部线圈,FOV 30cm,信号采集次数2次,层厚6mm,层距1mm。T1WI序列TR为 600ms,TE为 8.9ms;T2WI序列TR 2400ms,TE 125 ms。

2 结果

输尿管间嵴肥厚的MRI表现:如图1、2、3,矢状位见膀胱三角区上缘两侧输尿管膀胱入口之间膀胱壁增厚并向膀胱腔内突出,密度稍比正常膀胱壁高,长约2.6~5.3cm,平均3.6cm;厚度约0.3~0.8 cm,平均厚度0.6 cm,宽度约0.8~1.6cm,平均1.2cm。表面光滑或不光滑,位置固定,只局限于膀胱三角区双侧输尿管口之间,边缘与正常膀胱壁连续,未见中断,随着膀胱尿量的增多而变薄。造影剂增强扫描时不强化。1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增生,有不同程度的下尿道梗阻,4例右肾结石并伴有右肾轻度积水,4例膀胱炎。

3 讨论

输尿管间嵴为紧邻膀胱三角区上缘稍呈弧形的肌性组织[1],在正常情况下MRI及其增强无法显示,当输尿管间嵴肥厚时MRI才能较好显示。输尿管间嵴是输尿管开口于膀胱时,输尿管之内纵行肌呈扇开展开,肌纤维加强向对侧延伸,左右两侧相互融合在一起的组织结构[2]。当输尿管间嵴肥厚时,MRI表现为膀胱三角区上缘两侧输尿管膀胱入口之间膀胱壁增厚并向膀胱腔内突出,密度均匀,前后缘相互平行规则,厚约0.3~0.8 cm,类似于实质团块突入膀胱腔,形似膀胱肿瘤。但其位于膀胱三角区上缘两侧输尿管膀胱入口之间,密度与膀胱壁密度一致,前后缘基本平行规则。位置固定,边缘与正常膀胱壁连续,未见中断,随着膀胱尿量的增多而变薄。,不被造影剂所增强,根据临床有前列腺增生或增生术后不同程度的反复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的下尿路梗阻史不难做出诊断。

输尿管间嵴肥厚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3]:(1 )膀胱慢性炎症,也可引起膀胱壁的增厚,这种增厚常呈弥漫性,即整个膀胱壁的增厚,在T2WI上膀胱壁低信号带增厚但完整。(2)膀胱癌浸润型:表现为局限性的膀胱壁增厚、不规则,并凸向膀胱腔内,T1WI上病灶范围显示清楚。T2WI上正常膀胱壁低信号带欠完整,增强时病灶可见强化。当肿瘤浸润到肌层时常使肌层低信号带的完整性受到破坏。T2WI上很容易显示这些变化,有利于对肿瘤诊断。(3)腺性膀胱炎,此种膀胱炎有恶变趋势,亦好发于膀胱三角区,为膀胱粘膜层增厚,增生部位厚度不一。

输尿管间嵴肥厚为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增生术后排尿困难常见原因之一[4],长期下尿道梗阻的男性病人,不要忽略输尿管间嵴肥厚的并发症。膀胱三角区是膀胱壁病变的好发部位,亦是膀胱镜检点部位,认识输尿管间嵴肥厚的MRI的表现对识别膀胱良恶性病变很有帮助。

参考文献

[1] 吴阶平,马永红.实用泌尿外科.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295-300.

[2] 韩永坚,刘牧之.临床解剖学丛书(盆、腹分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507-509.

峭壁边缘篇3

盛欣怡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这让我想起了沙漠边缘的白杨树,顶着炎炎烈日,忍着沙漠的干渴,面临着狂风的袭卷,它依然坚强的竖立在沙漠边;在严冬中黯然绽放的梅花,它不畏大雪的制压,不畏寒冷的气候,不畏寒风的收刮,但它还是坚强的在风雪里绽放;悬崖峭壁上顽强生长的迎客松,不屈不饶是它的精神,毫不畏惧是它的风格,坚韧挺拔是它的品质,它不畏风雨的挺立在峭壁上;它们像盛欣怡一样在恶劣的环境中,坚强面对生活,不屈不饶。我们要向它们学习不屈不饶,坚强的精神。

我们要学会坚强,打破困难这道贴墙。

我们要学会坚强,跨越困难的荆棘林。

峭壁边缘篇4

马蹄寺-位于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因传说中的天马下凡在此饮水时一蹄落在了这里的一块岩石上,踩下了一只蹄印,寺院由此而得名。传说中的马蹄印迹现存于普光寺马蹄殿内,成为镇寺之宝。

虽然我也观赏过法名寺、大佛寺、哲蚌寺以及普陀山等名寺,但是这里藏汉民族憨厚朴实的民风、偶尔遇到的来自异土他乡的信徒,没有贫富高低的门槛设置以及现实生活中的浮躁,使我踏上这片圣地心灵就有一种清凉和安逸,这里也许就是莲花生大师布施给众生的道场吧。

马蹄寺有1600多年历史,由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上、中、下观音洞和金塔寺七处组成,分布在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马蹄寺是我国河西走廊的佛教圣地之一,早期崇信汉传佛教,元代以后藏传佛教在此兴盛,汉传和藏传佛教同时并存,三世达赖索南嘉措也曾来此朝圣。其藏语为“卓玛让象”,意为“菩萨自然出现的地方”,是河西地区藏传佛教寺庙的瑰宝。

其中上观音洞带给了我别样的感受,上观音洞也称“观音洞上寺”,大小9座石窟分布于一座峻拔的孤峰顶巅之岩石侧壁,这里远离都市和交通干道,沿途艰难且遥远,但是依然阻挡不了我的热情。

路途艰难,越野车时而颠簸行驶,时而在上山时如憋气爬行,但是我时刻被所经过之处静怡的天空、遍地绿草的芳香包围着。越野车喘息着终于到达上观音洞的脚下,下车时我才发现仿佛踩在一个漫无边际的绿色地毯上,周围到处是松树,绿草和叫不上名字的山花美不胜收。

抬头遥望上观音洞,蓝天下隐约可见最顶上一座土黄色山顶,顶上时而飘过大团白云,如护法巡视,仿佛伸手就可以抓到。周围若隐若现会看到有一些的石头,上山更是没有任何便道。上观音洞竟然坐落在这么陡峭的地方,当年的施工条件和建筑情景真的无法想象。

我带着这些疑问和困惑,呼吸著绿草的清新和山花的芳香,开始与几个同行者往上观音洞行进,刚开始边观赏美景边踩着松软的绿草往上爬时,感觉像在地毯上玩耍也不觉得累,可快到半山腰时已经累得气喘吁吁,有几个同行干脆坐在陡峭的石头边上休息。再抬头看上观音洞时,仿佛被藏匿起来了一样,只看见一面陡峭的山墙。这里上下都这么困难,更别提在上面生活了。会有人四季在这里发心看护,我心中不禁有这个疑问。凭借以前爬山的经验,我踩着有些滑的绿草斜着步慢慢往上走。

终于,如苦行僧般一脚登上上观音洞的刹那间,我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刚才从下面看到的那个陡峭的山峰没有了,所有的山峦、丘陵与山路尽收眼底,顶端却极小,稍不小心就会掉下山去。我想这里应该是马蹄寺周围最高的地方。遍地一团团密集的马兰花竞相开放,一片片五颜六色的山花绚丽灿烂,有的马兰花还被山花簇拥着,在山风的吹拂下优雅地起舞。这里仿佛与世隔绝,美到我无法用词汇描绘这广阔天地的净土。此时,优美亲切的藏音“莲花生大师心咒”佛曲引领我进入了清净神秘的圣地――洞窟般孤独、简易又显庄严的佛堂。

房间有里外两间,外面是用木板拼凑的一个简易床,生活用品同样简单;我恭敬小心地躬身步入里面的佛堂,虽然空间不大,但是犹如身临庙宇无二无别。被尊称为阿喀的僧人是一位三十多岁的藏族出家人,朴素的僧服,憨厚纯真的微笑,慈祥的眼神中流露出的诚挚真实的信仰都让我感到温暖。在参观上观音洞附近的洞窟佛龛时,周围有几个石窟中竟然有残存的佛像,壁画和雕塑的损坏也让人触目惊心。论壁画和雕塑的成就,虽然不及那些有名的石窟,但是这洞窟本身,绝对是一大奇观。我小心抚摸着残垣墙壁,倾听阿喀略带有藏族味的汉语流利介绍:当年阿喀随信众来到这里朝拜,当时所有佛龛洞窟里,遍地都是羊粪、牛粪,这是因为下雨或者下雪时,山上的牛羊都会在这躲避。因其长期弥漫着羊粪、牛粪的味道,所以没人管理,佛像面部和壁画上的画像头部几乎被刮割的残缺不全。寺院损失惨重,石窟佛像与壁画破坏殆尽,石窟外的古建筑也荡然无存。当时阿喀发心保护文化遗产,毅然决然留在这里守护。同时在善心村民的帮助下,为了保护好文化遗产不再受到破坏,决定好好打扫这些佛龛洞窟,同时阿喀再三叮嘱大家轻点再轻点。经过打扫,洞窟逐渐显现出原来的外貌。佛像的容颜有三十五佛、五大金刚和金刚佛母、二十一度母、观世音菩萨以及噶举派的米拉日巴尊者圣像;洞外的佛龛里显出的佛像有释迦牟尼佛、燃灯佛、一尊佛和弥勒佛等。自此,这块圣地再也没有任何人、动物来毁坏过。站在观音洞外新修的护栏边上,耳边仿佛响起钟鼓声,眼前百余名僧人犹如山花簇拥的马兰花围坐在草地,抑扬顿挫的诵经声、佛音缭绕,若隐若现当年庄严宏伟的法会场面――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远处云雾逐渐轻柔弥漫开来,把山峰、松林笼罩在烟岚之中,变成了白茫茫的云雾仙境,使人置身在神府仙界,纯净、圣洁。人类与自然之间自古以来就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虽然千百年来历经不同朝代、不同时代的风云变化,始终没有阻挡一代又一代修行者的安宁,历代高僧、出家人在这里与天地交流、与自然对话以及与大地亲昵。他们的信仰始终没变,丰富的佛法智慧使一批又一批的有缘人怀着敬慕心来这里朝拜。

夕阳捧着我满腔的灵感和净化过的激情,带着深沉的祝福爱怜地离开了地平线,略带寒意的山风中我的思绪也逐渐回归。

峭壁边缘篇5

一切都起因于我们在大峡谷的最后一天。那天临近中午,我突然提出要挑战一下“光明天使”步道――因为游客中心宣传栏上写着:从大峡谷南缘顶端走到谷底的青少年,将会获得一枚独一无二的徽章。爸爸仔细翻阅了背包里厚厚的旅游手册,皱着眉头告诉我:这条步道来回十五千米、需要九个小时;谷底不允许过夜,必须当天返回;后半段很陡峭,不适合九岁的孩子……最重要的是,由于这次冒险不在计划之内,食物、水、装备都没提前做好准备――而这,被爸爸称作“徒步大忌”。可最终爸爸还是拗不过我这个犟劲十足的“小公举”,仰头看了看炙热的骄阳,默默地把背包里的水瓶灌满,陪我踏上了这场计划之外的冒险之旅。

“光明天使”步道不愧是大峡谷最经典的步道,路线开始处挤满了装备齐整的各色男女,大家排成一列,沿着窄窄的步道蜿蜒向下,欢声笑语。走了一个多小时,向下的山路明显陡峭起来,路上除了让人脚下打滑的砂砾,还散布着很多尖利的石块。每走一步,先着地的前脚掌都像刀割一样疼,我甚至开始怀疑脚上这双运动凉鞋的鞋底是铁皮做的,又硬又薄又滑。正午的太阳散发着强烈的热度,烤得我热汗淋漓,嗓子眼冒烟。我实在熬不住了,只得坐在靠山一侧的石头上,脱下鞋袜,休息一下。

“爸爸,还有多远才到谷底啊?”我看着脚上大大小小的水泡,有点儿想放弃了。

“咱们已经走了一多半,现在回去的路程比继续向前的只多不少。放弃回头和坚持到底,哪个更值得呢?”爸爸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你看,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啦――能坚持下去,你就会是胜利者!”

我向周围看了看,果然,刚才熙熙攘攘的步道,现在已经变得安静了许多,只有偶尔从下面返回的人,步履蹒跚地慢慢走着。爸爸这一招还真奏效,我立刻来了精神,穿上鞋子,站了起来,大声说:“继续前进,我要做胜利者!”

就这样,我们又小心翼翼地向下走了一个多小时,陡峭的山路慢慢变得平缓了,空气也湿润清爽了许多,原本干旱贫瘠的道路两边,时不时地冒出一簇簇茁壮的树木。更有毛色闪亮的松鼠,偶尔立在道路中间,转动着黑溜溜的眼睛,旁若无人地啃着坚果。整个山谷中,只听见我和爸爸两个人脚步的回声,间或插入几声小鸟悦耳的鸣叫。

“我们到达谷底了!而且只用了两个半小时!”爸爸的声音中透着些许兴奋。

我停下脚步,抬头环视四周,哇!两边的悬崖峭壁让我有点眩晕,真不敢相信自己是从这么高的地方走下来的。我忘记了脚底的疼痛,拉着爸爸兴奋地在谷底奔跑。终于,我们找到了“印第安花园”护林站,领到了我梦寐以求的徽章。

灌满了水壶,走出护林站,我们这才发现天空变得越来越暗。突然,远方传来隆隆的闷雷声。

“爸爸,是不是要下雨啊?我们快点跑上去吧!”

“别慌,这么长的路,跑步比走路快不了多少。而且如果不小心摔伤了,麻烦就大了!” 爸爸麻利地把原本装着三明治的塑料袋腾空,放进手机、相机和钱包,打了个死结――我这才意识到,我们犯了一个错误:由于这次徒步是临时决定的,加上当时晴空万里,所以我们根本没准备任何雨具。

获得奖章的兴奋来不及细细品味,我和爸爸就狼狈地踏上返回崖顶的行程。天边隆隆的雷声越来越密,夹杂着头顶急促的霹雳和闪电,震得脚下的路面不住地颤动。随着空中一阵尖锐的“嗤嗤”声,瓢泼大雨没有半点犹豫地从天而降,抽打在我的身上、脸上,生疼生疼的。密集而沉重的雨柱“啪啪”地砸向地面,顷刻间汇集起汩汩的红色泥浆,冲刷着原本干旱、陡峭的山路。路边大大小小的石块,被泥浆推挤着,冲下了深渊。更惊心动魄的是,我们头顶上空的峭壁上,凶猛咆哮的红棕色泥浆瀑布争先恐后地窜了下来,有的足足有上千米!伴着隆隆的雷声和如梭而下的雨柱,我们恍若误入了瀑布的“十面埋伏”,霎时间“箭如飞蝗,遮天蔽日,伏兵四起,杀声震天”。第一次经历这种场面,我有些害怕,紧紧地攥住了爸爸的手。爸爸看了看我,指着峡谷上方奔腾而下的泥浆瀑布,大声说:“你看,瀑布多像是巧克力做的呀!这真是巧克力‘飞流直下三千尺’,直把我馋得‘垂涎三公尺’!”说到最后他仰起脸,拖长了声音,高声唱了起来。

我也来了兴致,一边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一边学着爸爸的样子,忘乎所以地放声高歌。忽然我脚下一滑,连带着和爸爸一起跌坐在了地上,我们立刻成了 “泥猴儿”。

“来吧,让我们彻底玩儿脏吧!”爸爸这么一说,我俩都开心地大笑起来。

在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到心里最后一丝恐惧和矜持,随着笑声倾泻而出;取而代之的,则是坦然拥抱意外的恣意洒脱。此时眼前的爸爸,分明就是妈妈描述中曾经的那个热爱冒险的青年。

在天地间白茫茫的雨幕之中,我和爸爸两个人,孤独而豪迈地走着,笑着,唱着。不知过了多久,前方路旁探出一块巨石,石头下面竟然挤满了避雨的人们。看着他们衣着整齐却又狼狈不堪的样子,还有那紧盯着我们、不可思议的神情,我更加意气飞扬,高举着爸爸的手,在滂沱暴雨中昂首阔步地走着,仿佛自己是个正在接受注目礼的英雄。

暴雨来去匆匆,火热的骄阳仿佛从小憩中缓过神来,抖擞精神重又出现在晴朗的天空。泥泞狼藉的路面上,随处可见流淌着的泥浆和上方山体崩塌下来的石块。绕过一个山口,一位身着防水冲锋服、全副武装的叔叔,正愁眉苦脸地用登山杖在空中比划着,告诉我们前方的路被冲塌了,无法通行。我和爸爸走到近前一看,呀!这是一处位于峭壁下面的弯路,路面已经被冲出了一道“V”字形的口子,一股巨大的红色泥浆从上方探出的峭壁处涌出,重重地砸落在下面残缺的道路上,接着又从“V”字形缺口喷溅而出。我并不担心,信任地看向爸爸。他里里外外观察了一会儿,转过头信心十足地对我说:“你仔细学着我的样子,就想象自己是在‘跳房子’,从道路缺口最窄的地方跨过去,我在那边接着你。别往山下看!”说着他脸贴着石壁,沿着瀑布后面和石壁之间的空隙,轻轻一跨,迈过了缺口,转过身,伸出手,鼓励地看着我。我往前挪了一步,不由得低头向缺口看了一眼:深不见底的罅缝中,不断涌动着红色的泥浆,仿佛隐藏着一条移动的河流,让人头晕目眩。我赶紧把视线越过缺口,盯着前方的路面,学着爸爸的样子,一咬牙,跨出了一大步。感觉脚下一滑,但一双有力的大手一下子把我稳稳地抓住――我过来了!

就这样,我和爸爸一路互相搀扶、嬉笑着,甚至因为讲笑话不小心错过了补充饮水的休息站――虽然口干舌燥,但我们却兴致不减,嘻嘻哈哈地调侃着自己的粗心,继续向几千米外的下一个补水站行进。七个小时之后,顶着最后一丝夕阳的余晖,筋疲力尽却笑逐颜开的父女俩,终于回到了缘顶的终点!

坐在峡谷的边缘,我和爸爸一边惬意地享用着冰激凌,一边欣赏着金色落日笼罩下通红一片的大峡谷。山谷中的步道细得像一条线,上面还有星星点点蚂蚁般小小的人影,缓慢而无声地向上移动着;红棕色的泥浆瀑布仿佛一条从天而降的赤龙,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闪闪发亮――这些景色里,到处都有我们的歌声、欢笑和汗水的记忆!这一刻,我忽然觉得自己是属于这里的,而脚下的美景,从此也属于了我。

就在这个当口,一道明丽的彩虹毫无预兆地横在了我们面前,仿佛是献给我们的庆贺礼花!哇!这样的冒险太让人着迷了:它不像一丝不苟的数学题,只有唯一非对即错的答案;它总是用自己的方式慢慢地呈现,只要你能用乐观的心态去拥抱、面对,一步一步不断向前,即使出现再多意外、再多错误,未知的旅程永远会献上想象不到的惊喜。真期待下一次充满意外的冒险啊――面对未来,我觉得自己变得更加坦然,也更加勇敢了。

“爸爸,刚才你害怕吗?”

“从出发的那一刻,我就担心咱们根本走不完。你,真的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爸爸眼中映出的彩虹闪闪发光。

“那一开始你为什么还让我走呢?”

“因为我的‘小公举’喜欢冒险啊!爸爸能做的,就是陪在你的身边,支持你,鼓励你,和你一同面对未知、意外和错误。”

峭壁边缘篇6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我就走到古堡的外边。透着海边吹来的凉风,我远远地眺望到一座巨大的山崖,耸立在大海的边缘。在灰蒙蒙的晨曦中,朦胧、神秘,雄伟挺拔,气势磅礴。天渐渐地亮了,山崖的轮廓也渐渐地清晰起来,那是一种特别的白灰色的山体,如同刀削过一样笔直的峭壁。我们急急忙忙赶到了埃特尔塔海岸。海岸像是一堵屹立在波澜壮阔的大海边缘的巍峨的屏障,壮丽而深远;从海边看去,峭壁上神工鬼斧, 自然地开凿出三个大“拱门”,气势浩瀚,具有一种雄壮之美。在“拱门”下, 惊涛拍岸, 潮涨潮落。峭壁下则是一片翡翠色的海滩,好像特意铺下了一张鹅卵石的地毯,纯净而浪漫。莫泊桑曾说过,埃特尔塔海岸像“一只大象把鼻子伸进了大海”。(见题图)

我到埃特尔塔海岸来,除了欣赏美丽的海岸风景,主要是来寻访莫泊桑故居。我从令人惊艳的海滨,又回到小城里,细细地品味这座海滨小城的风貌。我穿过小城的中心区,来到接近城边的一条被称为“莫泊桑路”的大街。大街两旁都是一个一个院落,一栋栋如同村舍的别墅居于院落的中央,绿树草坪簇拥着房舍,充满了田园的气息。我沿着街道一个一个院落寻找,最后在一位行人的指引下,在一个院落的大门前,看到了一个标示“莫泊桑故居”的铭牌。可惜,大门紧闭着,我只能透过院墙的栏杆向深处眺望。这个院子显然比周围的都大一些,庭院的四周栽着高大的白杨和树,庭院的里面种植着苹果树,一条小径从大门向院子深处延伸,里面是一座两层的木结构楼房,两翼突出,中间由一道阳台相连。小楼后面不远处有一个小小的奇特建筑,是用一只翻倒的破船作顶建成的小屋。小径和屋舍都掩映在高大的树木之中,古旧沧桑。那位给我指路的行人告诉我,这座院落早就没人居住,正在出售,所以没有办法进去。我的心情若有所失,难道我万里迢迢来寻访莫泊桑,却只能在门前眺望?我带着失望和遗憾的心情,站在这座莫泊桑曾经进进出出的大门前,眺望,并且遐想。

从小城埃特尔塔出来,带着留恋的思绪,我沿着英吉利海峡的岸边公路,赶往莫泊桑的出生地。虽然莫泊桑大部分的时光都留在了埃特尔塔,虽然埃特尔塔对于莫泊桑成为一位伟大的作家更具有家园的意义,但是,在法国,仍然把他的出生地作为纪念他的主要地点。我们沿着乡间的公路行驶,原野一望无际,不时点缀着一群群的奶牛,或者几处农舍,一派宁静而悠闲的田园景色。经过了一个叫第埃普的小城,又行驶了大约10公里的路程,就来到了莫泊桑出生的米洛美尼尔堡。乡间的小路边不时出现一个指示牌,指向“莫泊桑出生地”的方向。

然而,这里的一切都是空空荡荡的,偶尔才有一两辆马车经过,车上是成捆的干草。原来,这座古堡现在已经被开辟为“莫泊桑故居纪念馆”,只是每年的夏季才开放,我来的时候正赶上它闭馆的时间。遗憾的心情不禁油然而生,我只好在这片寂静的土地上徜徉,领略这座庄园的风景。

这座古堡坐落在一处高地上,从远处可以望见它突出在树尖之上的宽大的斜坡屋顶,以及屋顶上对称地耸立着的几个尖塔型的烟囱。古堡前是一片约 150 米宽、200 米长的草坪;一条由参天的山毛榉树夹道的林荫路纵贯草坪,直通古堡,衬托得它格外肃穆壮观。我从这条林荫道上走过,一步一步走进古堡,走进作家的家园。

古堡是一座融哥特风格与文艺复兴时代风格于一体的三层建筑,正面有几排宽敞的落地窗子,黑色的石头墙体,布满深绿色的苔藓,古奥阴森,不时还可以感受到从海峡吹来的凉风。古堡门前的花园里,有一座莫泊桑的青铜胸像,目光忧郁而睿智。1850 年8 月 5 日,莫泊桑出生在古堡西北角圆形塔楼的一个房间里。小莫泊桑在米洛美尼尔堡度过了 4 年时光,而这作为生命起点的4年,在他日后的作品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故乡的生活与优美的大自然给莫泊桑的影响很深,成为了他日后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源泉。

峭壁边缘篇7

暑假里,妈妈带我去爬黄山,挑战了天都峰。

我们看完著名的迎客松,又继续游览。突然,眼前出现了一座雄伟的山峰,山峰上有一条长长的阶梯,仿佛天梯一般,直上云霄。我激动得不得了,连忙问妈妈:“妈妈那是哪里啊?”妈妈告诉我那就是黄山第二高峰——天都峰。

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山脚下,妈妈问我,山路险峻,你要不要上啊?我说,当然要上啊,今天我要挑战天都峰!于是,我们在山脚下吃饱喝足,开始往天都峰攀登。山路非常陡峭,因为下雨的缘故,路面非常湿滑,我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走,一只脚落稳了才走下一步,有的地方需要手脚并用的往上爬。终于,我们爬了近一个小时,来到了最危险的地方——鲫鱼背。鲫鱼背好似一座桥,两边都是悬崖峭壁,只有这一条路走,而且只有六十厘米宽哦,我走在上面心惊胆战的。经过不懈地努力,我们终于到达了山顶。妈妈说“无限风光在险峰”,的确如此啊,山顶的风景非常壮美,群山都在我的脚下,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觉得以后什么困难都难不倒我了。

看够了风景,我们又从后山下山。山路更加陡峭,有的地方倾斜度近七十度,我都是坐在台阶上一阶一阶地挪下去的。上山用了一个小时,下山用了三个小时,一路上不断的有游客夸我,说我很勇敢。下了山,我松了一口气,这时才感觉浑身酸痛,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

通过这次挑战天都峰,我收获很多,明白了只有脚踏实地,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峭壁边缘篇8

56年前,重庆江津中山古镇的刘国江和比他大10岁的寡妇徐朝清相爱,遭来村民闲言碎语。他们便携手私奔到与世隔绝的深山。为了让爱人出行安全,刘国江在悬崖峭壁上凿出6000多级“爱情天梯”。这段旷世情缘经媒体报道后,轰动全国。

2007年,刘国江因病离世后,七个儿女担心年事已高的母亲在山上生活不方便,就劝说徐朝清搬到山脚下与他们一起居住。

才下山生活的那段时间,徐朝清基本不出门走动,话也变少了,常常一个人坐在光线昏暗的堂屋内,借着大门投进的阳光,一页一页翻看影集。她看着照片就会回想起和“小伙子”在一起的那些日子:

16岁坐着花轿的她和6岁掉了门牙的他第一次相见,轿帘掀开的那一霎那,他看到美若天仙的新娘,便对她一见钟情。按乡里的辈分,他跟她叫姑姑,恰如杨过跟小龙女叫姑姑一样;

26岁的她,丈夫去世,默默守护的他终于可以出面帮助她们孤儿寡母,春天播种秋天收获,没有一次落下的;

“克夫的寡妇”、“大逆不道”这些闲言碎语像一张无形的大网牢牢地将他们困住。为了在一起,他和她不顾家人的反对,在夜里偷偷地带着她的四个孩子,披荆斩棘,携手一起爬上1500米的深山;

悬崖峭壁上,他徒手砍树,自己造屋,挖野菜网小鱼,给她建造了一个与世隔离的桃花源,两个人生儿育女,过着神仙侠侣般的生活;

她随便一句“想回家看看”的要求,他便认了真,用一辈子的时间修了6000级下山的台阶。他怕石阶太滑,她会滑倒,就每天早起,用铁锹和手将台阶上的青苔一点一点地铲净。

相依相守的日子,还历历在目,可那个承诺从来都不让自己单独过夜的人却撒手人寰了。每每想到这里,徐朝清便会倚着门框,望着和天空融为一体的天梯,老泪纵横地在心底说:“小伙子,带我一起走吧。”

下山居住久点以后,徐朝清每天都会沿着土屋外的一条泥泞小道散步。这条路就是通往爱情天梯的必经之道,几十年来,只要她下山,刘国江总会细心地牵起她的手,相扶而行。思念老伴的时候,已经80多岁的徐朝清也曾独自一人攀上爱情天梯。

徐朝清脚下踩着的石梯是他花了50多年一级级为她打造的;手里抓着的手扒窝,是他专门为她设计的;她眼里看到的险峻风景,左边悬崖,右边峭壁,通通见证了他为她付出的全部勇气。然而天梯还在,他却再也不能握起她的手,为她铲净台阶上的青苔。

她爬着爬着,就会唱起那首对刘国江唱了一辈子的《十七望郎》:“初一早起噻去望郎/我郎得病睡牙床/衣兜兜米去望郎/左手牵郎郎不应/右手牵郎郎不尝……”泪水顺着眼角的皱纹落下来,用袖子拭干,而心里的思念却永远停不了。

峭壁边缘篇9

我第一次寻访鸡公山是个极其偶然的机会,当时接到任务要拍一个纪录片,其中需要用到能够全面展示牛栏江峡谷气势恢宏场面的镜头,到哪里去拍摄才是最理想的角度呢?我忽然想到某次一位故友曾经谈起过鸡公山的险峻,还说站在鸡公山顶可以俯瞰峡谷全貌,对于拍摄而言,还有比这种环境更理想的地方吗?于是我决定首选鸡公山。要去鸡公山可真不容易,70多公里全是土路不说,路面坑坑洼洼,这番舟车劳顿确实有些令人吃不消。这还不算,公路要经昭阳境内高寒贫瘠的大山包乡,这是一个极端贫困的地方,光秃秃的山包像馒头似地一个摞着一个,除了生长些冷凉地方特有的长矛草外看不出有什么植被,地里的庄稼也只以燕麦、荞子和土豆为主,闲地轮作萝卜或蔓菁,土地产出率极低。要不是在这里有一个全国闻名的黑颈鹤自然保护区,大山包这个地名很少会有人提起,这片充满神奇色彩的土地也不可能会像今天这样令世人关注和叹慕。我带着一名记者和另一位编写志书的同行从早上9点上路,赶到大山包时已经是中午12点了,在这个街道狭窄且稍显单薄的山间集镇上基本买不到可口的饭菜,却始终能够发现许多现代的印痕,比如外观整洁的混凝土楼房、穿着时髦却一脸高原红的女郎、音响中播放的流行歌曲、一家接一家的修车铺和兼售汽油的小百货门面等等,更突出的是一家食宿经营户还打出了某电影拍摄基地的招牌,对于这个人烟稀少的山区乡来说,还真是有些令人颇感意外。饭馆老板告诉我们,别看这地方贫穷边远,这几年来人可真不少,有的是来拍作品或体验生活,有的是慕名来看黑颈鹤,还有许多旅游团队专门就是来感受这里纯净的自然原生态,其中有一些还带着帐篷过来,一住就是很长时间。

匆匆吃过一餐这里廉价且美味的烧洋芋,我们向着鸡公山方向出发了,沿途要经过黑颈鹤集群落脚的自然保护区跳墩河水库。因为是秋季,黑颈鹤这种美丽精灵的身影尚未到来,水库静静地躺在山野的护祐中。首先扑入眼帘的草甸上,有几匹马正休闲地啃着地皮,靠近水的地方,一大群羊埋头吃着草,我竟然发现有许多羊跪着前肢,不管吃草还是行进,始终保持着膜拜上苍的姿式,我想可能是因为草根太短,羊群为适应生存需要练就了这样一种特殊方式,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在大千世界里可谓花样百出。跳墩河水库离乡驻地大约5公里,是一个以承担方圆数十公里范围内农业灌溉为主要功能的大型库容,其实黑颈鹤飞来这里也不是什么新鲜的事,历史上这种被当地人称作“雁鹅”的候鸟年年春去冬来,只是在数量上没有现在的规模罢了。过去人们没有保护生物种群的意识,猎杀现象比较普遍,自从划定保护区后,人们渐渐提高了保护意识,才使得这些来自若尔盖湿地的珍贵“客人”认准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把这片地广人稀的高山湿地当作理想的越冬地。很多慕名而来的游人一经到此便打道回程,殊不知往前两公里,翻过一座不高的山头,那便是峭临江川、风光迥异的鸡公山了。不去鸡公山,枉作半日游,我此前曾写过“无限风光在乐红”的句子,岂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鸡公山风光更加具有无穷的韵味,当然这些都是要亲身经历才能真切体会到的。

我们凭着直觉径直驱车到了山顶,在路的尽头一个缓坡上停了下来,这是一片表面覆盖着细碎砂石的向风坡地,青草仅在砂石间稀疏地探出头来,顽强生长的无名小花幽黯地开着,下完缓坡有几块巨大的顽石,这是两种自然景观的分界线,也是昭阳和鲁甸两区县的交界地。我们站在硕石旁边,这才发现眼前云海茫茫,遮天蔽日的浓雾掩饰了视野中的一切,地理上的分界也成了物候上的临界,将山的两边分隔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面是晴天丽日,另一面则是雾气弥漫、朦朦胧胧。顽石中间有一条小路,说是路,是因为依稀斑驳中尚可分辨有不长草的痕迹,但却铺满了松动的碎石子,沿着很陡的小路往下走,可以到达一个石块生成的不宽的平台。我们来到这里稍作休顿,我一眼看到不远处的坎下有一朵开得十分洁净可人的小花,就设法下到那个地方,准备把这株小花连根采上来带回去栽种。就在我觅路想要返回平台的时候,遮蔽视野的浓雾缓缓散开了,我这才发现原来自己所站的位置竟是在千仞绝壁的边缘,一但失手掉下去绝对尸骨无存。我只觉得腿软,战战兢兢费了好大劲才爬到安全地带,双手抻在平台边缘向下看,虽然时浓时淡的雾气还一阵一阵升腾着,好在能见度也随时发生着变化,清楚的时候可以看得很远。我看清我们正在小憩的平台是一道悬崖的绝顶处,这道刀切斧劈一般峻峭的崖壁至少有500米高,落地处也是十分陡峻的山坡,径直伸向远处的江心,整个牛栏江峡谷山岭迭翠呈现在视野中。我粗略估算了一下,从我们现在所站的位置到脚下的牛栏江水,相对高度至少不低于2300米,也就是说我们此刻站在一个能够鸟瞰此等高差的陡峻山崖顶部,难怪向下张望时每个人都感到头晕目眩。雾淡的时候,隐约可以看出这里不是惟一的峭壁,牛栏江弯东岸的山峰尽是冷峻挺拔的悬崖,其中有一个地方上下都是笔直的崖壁,偏偏在腰部的开阔地片上居住着几户人家,我想这或许就是常听人们说起颇具传奇色彩的腰岩自然村了。我们正全神贯注地欣赏着一览众山小的美景,同时打开镜头拍摄云雾缭绕的壮丽图画,就在这时,左面的浓雾渐渐散开了,露出一道峭依崖壁的险峰。仔细观看,这道雄奇秀美的孤峰矗立着,崖伟而谷深,风清而韵足,虽说峰顶离我们此刻所在的位置低了近百米,但一点也掩饰不住势拔群山的威仪,特别是在缥缈云雾的装缀下,更有一番仙山风范,让我们顿感激动不已。

鸡公山主峰离我们所在的崖顶尚有两公里左右,而且是很陡的下山路,路的一边紧贴山崖,另一边则是万丈深渊,路面宽不过一米,到处堆积着那种行走起来很滑的“梭脚石”,没有山区小道行走经验的人根本就走不下去。我们小心翼翼地往下走,快到平缓地带时,雾淡了许多,阳光也明亮了起来。这时我们再端详刚才被浓雾遮蔽的风景,在牛栏江上游的方向,青山层层叠叠,峡谷深邃悠远,白云依山起伏,处处风光旖旎。小路在这个地方岔开了,稍宽的一条顺着陡峻山势往下走,经过鸡公山兀岭脚下的两座很有特色的峰峦之间,这两座稍小一些但依然雄奇壮丽的山峰对峙着,右边的一座尖尖的顶上还有一个突出的岩柱,很像清朝时期官吏头上的顶戴,我印象中曾经有人提起过这叫“官帽山”,那另外的一座应该就是“红岩”了,穿越两峰的小路一直延伸到牛栏江边,想象得出这竟是深锁在牛栏江峡谷折皱里的民众到大山包赶集的必经之路,我们连空身下坡都觉异常艰难,山民们时常身背重物要行走几十里这样的山路,为的只是通过粜籴换购一些基本的生产生活物品,这是怎样的一种生存方式。

沿着窄小一些的另一条路,翻下一个比较难行的圆土包,就来到鸡公山主峰最窄处的“鸡脖子”部分,刚才在对面的崖顶上我们看得比较真切,认为走这一段时必定惊心动魄。其实到了这里也不怎么样,虽然路的两边都是悬崖,好在路面约有两米宽,到这里时要攀爬一道几米高的石岩,经常到峰顶采药的人们已经在岩下垒起了许多石块,只要手脚并用,很容易就可以上去。爬上石岩,小道又开始出现了,我依在旁边的一块岩石上,探头往悬崖边看了看,不由倒吸一口凉气,只见几百米深的谷中阴森沉寂,深渊的底部是一条陡直的洪沟,零零星星有一些枝蔓横生在崖壁上,显得苍凉、孤单和无助。我从未在如此高的地方笔直地俯瞰过脚下,感到整个山体都在移动,感到自己的血液在往上冲,感到自己在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之前竟如此的渺小,感到人在紧要关头其实想的很多。离开最窄的险隘之地,前面变得开阔起来,小道穿过矮剌和细竹丛生的灌木林延伸着,路旁有几块很大的褐色石头歪歪斜斜地互相挤靠,这就是鸡公山的鸡冠。鸡公山其实不像鸡,正是有了这几块大石头,人们才将此同头戴雄冠的公鸡联系在一起。关于这些石头鸡冠还有一则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大户人家看好了鸡公山上的风水,就将祖坟埋到一块石冠之下,从此以后,方圆百里以内鸡不鸣狗不叫,人们都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后来此事触怒天神,降下雷火将坟茔击毁,从坟中流淌了7天7夜的血水,从此解了“一冢镇九山”的阴气,山民们才得以安居乐业。我暂且无法考证这则神话起源的真伪,但通过细心观察,传说中被雷火击裂的巨石一眼就可找到,而且坟冢依稀可辨,或许这些传言多少有些根据呢。

走过巨石阵,就来到了主峰的最高处,前边还有一个稍小一些的山头遮住视线,站在这个小山包上,透过时聚时散的雾团,整个牛栏江峡谷一览无余。牛栏江峡谷与诸多大江大河的峡谷不尽相同,两岸大致分为3个等分的层次,最底的一层呈开放形状,中间的一层多是悬崖峭壁构成的垂直状,最上的一层也是开放状插入云霄的崇山峻岭,这种地貌近年来吸引住了专家学者较大的关注热情,有的专家甚至将牛栏江峡谷称作“东方大峡谷”,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封闭已久的深山折皱开始接受外来热情的风化,她的命运之舟终将漂往何处目前谁也说不清楚。站在峰巅往下看,细如发丝般的牛栏江蜿蜒曲折,象一条困龙无奈地镇锁在群山的桎梏中,等待着开拓的人们有朝一日将它唤醒。趁着记者开机拍摄之时,我走到更靠近悬崖边的地方找了块石板坐下,一边欣赏着迎面扑来美仑美奂的景致,一边梳理着激动与陶醉的心情,写下了一首题为《鸡公山写意》的诗:

峭临晴川万丈空,

云近壑深烟气朦。

曲江盘绕层层岭,

危崖耸峙片片峰。

冲日擎天纵豪迈,

横松卧柏亦葱茏。

峭壁边缘篇10

大别山

大别山位于安徽省与湖北省的交界处。素来被称为中国极其偏远落后的地区之一。但在我眼中,这里的空气清新宜人,水声叮咚悦耳。宁静且悠远深邃。这要感谢高耸的山峰与茂密的植被,让纷扰嘈杂不复存在。

沿着山坡和环山的道路,你能看到许多漂亮的农舍,这些都是用土和砖砌成的徽州风格小屋。这里的居民常会邀请路人或游客在他们门前坐下歇歇脚,并端上一杯当地茶水让客人解渴。我也曾被好几家友善的当地人邀请进屋。同他们一起吃了简单却美味的新鲜饭菜。我发现,干净卫生的地道农家菜比那些大都市餐厅的“高档”宴席营养健康得多。

我曾停留在一家农户门前的茶树旁,想要休息会儿。一位阿婆看见我,招了招手,让我进屋。我看见阿婆的厨房里有一个古董级的烧木柴的老炉子,阿婆就是用它来烧水泡茶的。茶叶则是从门前几棵茶树上采来的。厨房的角落里有一个塑料桶盛着水,阿婆说水是从附近的深井里打上来的。我舀了一碗。抿了一口。这感觉怎么形容呢?柔和?甘甜?

“这水比您们城里的那些矿泉水要好多了。”阿婆的儿子骄傲地说,“纯天然的,最适合泡茶了!”我。咂咂嘴,点点头,很是赞同。

大别山的中心地带是正在快速发展的岳西县。这儿到处熙熙攘攘,一片繁忙景象,但自然之美依旧随处可见。可以说,由东向西穿过大别山的过程中,岳西之行是我极为难忘的经历之一。

我的步伐很缓慢,不是因为我体力不支,我只是想确认自己没错过什么精彩的画面。我要用我的相机瞄准这里的一切,一切宛如山水画的景色。

西陵峡

继续西行,便进入了湖北省境内。这儿距离大别山已有600公里了。三峡大坝在此赫然矗立,将西陵峡拦腰折断。使得西陵峡的山体极其陡峭。有些蜿蜒的山路走着走着就直接通入山体隧道,长达数公里。一路上,我看到的常常是峭壁悬崖,一端直插入云霄,而另一端的底部则没于水中。

西陵峡,蜿蜒近80公里。地处三峡的最东边。西陵峡在主坝建成之后,承担起了水位上涨时主要的泄洪任务。那些原来的所谓险峭的浅滩和岩石,现在已经完全被水淹没,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如今西陵峡的水位比建坝之前高出了100多米。三峡大坝凭借其无与伦比的气魄与宏伟让人为之惊叹――滚滚江水,好似骁勇之士,浩然奔腾:巍巍峭壁,犹如运筹之将,静观万物。形单影只的农家小屋散栖于峭壁之端,好似在炫耀其坚强而独立的气节。

江面上总是会平稳地驶过一艘艘大船,来回于任何时刻。其中有两到三艘货轮很是显眼,高大的船体,装载着煤炭或是集装箱从江面驶过。这种场景在一个世纪前是无法想象的,因为那时候三峡的水位很低,江中还掺杂着漩涡、急流和岩石,大船到了这里就被搁浅,只有小型船只才能通过:若是想逆流而上,则需要纤夫来拉船,这些辛苦的纤夫常会在逆流而上的过程中触碰岩石、急流或其它的危险物而丧生。现如今,这样的惨剧再也不会重演,虽不见了岩石浅滩,但西陵峡的芳容俊貌依旧如前。

离开西陵峡之前,我和一农夫坐在一起聊了半小时,他时不时地把目光转去看看他亲手开垦的依山梯田,他的玉米和蔬菜就种在那陡坡之上。他看起来是那么满足、那么健康。这里的老年人看上去都似乎比城市的同龄人要健康强壮得多,不知是不是因为这片水土和坚持劳作运动的缘故。

梁河

梁河县的地势要比长江三峡地区略低一些。我从梁河县向北行进了约40公里,穿过了一座山谷。才回到了江边,那绝对是一段妙不可言的经历。海拔从梁河的200米重新回到了600米。走出梁河县的日抑卖是个雨天,路途中的山景铺满了自然的各种色彩,斑斓至极。

红土坡上,橘子树的新叶与老叶形成了暗绿与翠绿的鲜明对比,真是一幅美景!上山的路非常湿滑,但同日寸我又收获颇丰,能欣赏到披迷盖雾的峻岭,此行值矣!我循着重庄河的潺潺之声前行着,它像是个害羞的姑娘,只闻其声,却不肯露面。但不多一会儿,我便隐隐地瞥见她在左侧的树林中露出秀容。很陡的山坡上零星建着些个农舍。让人觉得其所处地势危险,不禁为其捏了一把汗。其中一些农舍的正面还被深红色的泥巴涂得严严实实,乍一看,就像完全融进了这一片自然景致之中。

在这儿,每寸可利用的土地都被种上了作物。依靠着富饶的土地,当地的农户们都能有名目繁多的收成。橘子算是他们的主要作物,沿途中,我还看到了玉米,绿色蔬菜、土豆、茶树、稻米、花生及各种瓜类。我还发现了鲜艳的红辣椒和一种我不认识的植物。它就像是由数个娇小的绿辣椒组合而成的。于是我摘了一个,揭开外壳,发现里面尽是些白色的种子,我恍然大悟――这是芝麻!

当我下山的时候,雨小了一些。一辆小货车在我身边停了下来,三个男孩儿探出头用奇怪的表情看着我。他们中的两个决定加入到我的行列,一同步行去下一个村庄。最后,我们在男孩们的学校前停住了脚步。这个旧旧的高中名叫“一支笔”,我见了学校的老师们和其他孩子们。最终,我忍不住:“学校为什么叫‘一支笔’呢?全校只有一支笔吗?”我用英文问道。

“不是的,是每个学生都有一支笔!”

万州

万州市位于三峡大坝的西侧。四川盆地的边缘地带,其作为长江的重要港口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曾是连接四川、同华中、华东和世界各国的货物往来的要道。英国旅行家伊莎贝拉・伯德在1898年途径万州后如是描述:小而峻,峻而险,险而秀。在谈及万州对她触动最深的地方时,伊莎贝拉说:“径如犬牙交错,皆为天然之所成;上下亦有路,引吾至通幽,忽现农舍立于山涧。好一处世外桃源。”

万州的扩建是在上世纪90年代,由于长工三峡大坝的修建,许多农民被迫搬迁到了万州,使得万州的规模迅速扩大。我去过许多依水而建的村庄,我也能想象它们曾经是多么的美丽。那些曾被伊丽莎白凝视过的景色现在似乎是原样呈现在我面前,这一幕幕,令我按着快门的手无法停止,此景真是让我开怀不已。

“万州附近布满了砾岩山。它们像是被削去了山顶,光秃秃的。”伊丽莎白纵览全景后描述道,“这里的山谷又窄又深。并且皆被一条条山带横贯而过。这些山像是被刻意打磨成了一个个圆柱体,每一座都被若干个村庄环绕着。离远了瞧,山就像是用一块块深蓝色的颜料被画在浅苍色的天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