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安全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10-17 17:16:14

文物安全管理

文物安全管理范文篇1

关键词:古建筑;文物;防火

做好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是公安消防的重要职责,对于我国研究古代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文物古建筑自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进行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时,应该有针对性地制定管理措施,从消防防火的前期预防到火灾的救援,以及事后的处理等,都应该有一整套健全的机制,从而切实保障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顺利运行。

1.文物古建筑的消防特点

文物古建筑的耐火等级较低,主要是因为其建筑材料为木材,根据我国消防的耐火等级划分属于三或四级耐火等级,所以发生火灾的系数较高。文物古建筑在布局上也不利于消防防火,因为受到古代建筑艺术风格的影响,并且消防理念较弱,所以布局比较紧凑,没有预留消防通道,一旦发生火灾,将为消防救援带来很大的难度。而我国的文物古建筑一般都建造在比较偏远的地区,依山而建,一旦发生火灾,消防救援在时间上会有所延迟,会耽误消防救援的最佳时机。

2.文物古建筑容易引起火灾的原因

2.1建筑材料和建筑布局

文物古建筑材料多以木材为主,由于其结构形式主要是木构架,在经过长年累月的风化,其木材中的含水量大大降低,在木材干枯的情况下,极易发生火灾。而在文物古建筑中所使用的木材大多为松、柏、杉、楠等材质,尤其是松树和柏树,其中含有大量的松油,一旦发生火灾,将会迅速蔓延,为火灾扑救带来很大的难度。古建筑大多数通风条件都较好,一旦发生火灾,不仅炎热蔓延较快,而且燃烧十分迅速,再加之屋顶较为严实,发生火灾时烟热不易散发,温度容易积聚,从而形成立体燃烧。当前我国古建筑多以单位建筑为主,各单体建筑共同组成各种庭院,一旦有一体起火,则毗连的建筑都会大面积燃烧,从而导致火势很难控制。

2.2管理不力

当前文物古建筑在管理方面存在分工不明及责任不清的问题,部分主管部门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对文物古建筑的安全管理较为忽视,缺乏消防安全意识,再加之群众文物保护意识较差,在火源及电源管理方面不严格,缺乏责任主体意识。部分文物古建筑中消防设施数量不足,缺乏消防水源。这些问题的存在给文物古建筑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极易发生火灾,从而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3.加强文物古建筑消防防火安全的措施

3.1加强组织领导,发挥相关部门职能

要全面贯彻落实文物保护工作“五纳入”,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的领导。认真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明确古建筑文物保护的职能部门。落实好相关部门的职责。健全管理机制,普及消防知识,努力预防火灾发生。要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协调解决古建筑文物消防安全难点问题。依法解决古建筑文物保护维修经费问题。认真落实逐级的消防责任制和岗位防火安全责任制;严格各项防火安全工作;认真落实逐级的消防责任制和岗位防火安全责任制;严格各项防火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负责本单位日常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夜间巡查制度,定期组织防火安全检查,及时整改火灾隐患;建立防火档案;组织开展防火宣传教育;制订灭火应急方案,并组织、灭火疏散演练。

3.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消防防火宣传

在文物古建筑消防防火工作中,形成群防群治的消防防火局面,以此来确保古建筑消防自救能力的提高。在具体工作中,需要以相关法律法规作为重要依据,坚持保护与整改相结合,在利用的基础上重视管理工作,以此来有保障古建筑的安全,有效的防范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效地实现对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为了做好消防防火安全防范工作,对于文物古建筑需要定期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消防安全自查,重视古建筑管理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和教育,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法律法规及消防安全常识的宣传,努力提高人们对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意识,落实好文物古建筑的保护工作。发动群众的力量,利用多种宣传形式来提高人们对文物古建筑重要性的认识,使其自觉参与到文物古建筑的保护工作中来,有效地保障古建筑的安全。

3.3加强消防设施建设,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很大一部分古建筑所处位置较为偏僻,部分位于高山之颠,由于受制于地理位置及客观条件等因素的诸多限制,一旦古建筑发生火灾,完全依赖于消防力量来扑救无法及时消除隐患,因此需要对自身消防设施进行完善,从而使火灾在初期即能够得到有效控制,能够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位于城市中的古建筑,需要充分地利用市政供水管网来安装消火栓,并将消防设施配备齐全,保证足够数量的灭火器。对于处于山区及郊区的古建筑,需要修建消防水塔及消防水缸,确保消防应急用水需求。

3.4加强电源和货源管理

在古建筑内严禁私拉乱接电线,严格进行用电管理。对有雷击危险的古建筑,要安装避雷设施,并定期检测和维修。在古建筑内严禁堆放柴草、木料及汽油、液化气等易燃易爆物品,严禁吸烟、燃放和焚烧,要指定远离古建筑的焚烧点,并定人定岗负责管理,确保消防安全。结语古建筑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对于防火安全工作要给予充分地重视,针对文物古建筑火灾隐患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防范,有效地保证文物古建筑的安全,确保这些民族瑰宝能够传承下去。

作者:王强 单位:青岛市公安消防支队

参考文献:

[1]吴波.浅谈文物古建筑消防管理做法及预防对策[J].科教文汇,2008(29):20-22.

文物安全管理范文篇2

一、工作目标

认真学习贯彻关于安全生产和文物安全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守文物安全红线、底线和生命线;强化责任落实,加强安全监管,推广“三自主两公开一承诺”做法,不断健全文物消防安全责任制;深化源头治理,持续整治火灾隐患,有效化解重大文物火灾风险;推进文物平安工程,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应用,切实增强火灾预警防控能力;实施标准化、精准化管理,完善消防安全制度和应急预案,加强消防演练,扎实推进文物消防安全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三年行动,文物火灾隐患得到有效整治,文物、博物馆单位管理能力得到全面提升,重大文物火灾事故得到明显遏制,文物消防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二、主要任务

(一)全面排查整治。排查各级各类具有火灾风险的不可移动文物和博物馆、纪念馆等文物收藏单位,重点排查大型古建筑群、传统村落、作为宗教活动场所文物建筑、博物馆和其他文博开放单位、文物保护工程工地。

木结构和砖木结构文物建筑,重点排查用火、用电、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消防设施设备、消防通道等方面存在的火灾隐患和问题,对外开放的文物建筑和大型建筑群,还要排查人员疏散逃生通道、消防演练、人员疏散逃生演练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和问题。博物馆、纪念馆,重点排查电气设施设备、消防设施设备、消防通道、人员疏散逃生通道、消防演练、人员疏散逃生演练等方面存在的火灾隐患和问题。传统村落,重点排查文物建筑用火、用电、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周边防火环境、消防设施设备、消防分区隔离等方面存在的火灾隐患和问题。文物保护工程工地,重点排查用火、用电、消防器材配备使用等方面存在的火灾隐患和问题。

各乡镇、一二九师纪念馆、娲皇宫管理处要建立火灾隐患问题台账,制定整治计划和措施,明确责任领导和负责人员,逐项抓好整改治理。不能立即整改的隐患和问题,要限期整改。本单位无力整改的重大火灾隐患和问题,要及时向属地政府或者主管部门报告。

(二)推进文物平安工程。各乡镇、一二九师纪念馆、娲皇宫管理处要对本辖区内文物单位的消防设施建设现状进行全面调查,掌握底数,分类推进。现有的消防设施,要加强维护,聘请专业机构定期进行设备检测和运行测试,使之始终保持良好状态,随时能够应对突发火情。方案已经批准、资金已经到位的消防工程项目,要抓紧组织施工,确保年底前竣工并投入使用。目前没有消防设施的存在较高火灾风险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要统筹计划安排,抓紧推进项目立项、方案编制等工作。要加强消防装备建设。暂无消防设施且距离专职消防救援队较远的存在较高火灾风险文物保护单位,要配备小型消防车、手抬式机动消防泵、灭火器等消防装备和器材。

(三)健全消防专业队伍。距离消防救援机构较远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群,要建立健全专职消防队;各单位单位按要求建立专(兼)职消防队伍和微型消防站。按照有关标准和实际需要,配齐专(兼)职消防人员,配备好消防器材装备。加强训练和严格管理,打造具有防火灭火实战技能的专业消防力量。

(四)加强日常检查巡查。各文物、博物馆单位要按照《文物消防安全检查规程(试行)》和本单位实际,建立完善并严格实施定期和日常巡查制度,明确检查巡查人员及其职责,科学设定检查巡查内容、频次和路线,做好检查巡查记录,建立检查巡查档案。对检查巡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建立整改台账,及时对账整改,不整改不销账。各乡镇、一二九师纪念馆、娲皇宫管理处要加强文物消防安全检查督察,组织开展重点节点检查、重点文物单位检查和年度检查,对文物、博物馆单位日常检查巡查情况进行督察。

(五)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各文物、博物馆单位要根据本单位实际和周边防火环境状况,按照有效实用、便于操作的要求,科学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针对特殊天气、重大活动、重要节日等火灾高发期,以及可能发生山火、林火等突发性火情,制订专门预案,采取专项措施。按照实战实操要求,定期组织本单位所有消防力量开展应急演练,切实增强应急处置和初起火灾扑救能力。加强应急保障工作,做到随时能够执行应急任务。要加强与消防救援机构联防联动,对本行政区域内文物、博物馆预案制订和消防应急演练进行指导,提升专业水准。

(六)实施标准化、精准化管理。各文物、博物馆单位要从消防安全责任落实、火灾风险评估、安全用火用电、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理、消防设施设备维护检测、消防检查巡查、火灾隐患整改、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教育培训、监督考核等方面,建立健全应急安全管理制度。实施标准化、精准化管理,规范、细化消防安全管理程序和环节,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制定考核标准和奖惩措施等,确保制度有效实施。

(七)开展宣传教育和培训。各乡镇、一二九师纪念馆、娲皇宫管理处和各文物、博物馆单位,要认真组织开展学习关于安全生产和文物安全重要论述的宣传贯彻活动,以先进思想理念武装头脑、指导文物安全工作。定期组织安全法规宣贯、消防常识普及和火灾警示教育活动,通过专题讲座、以案说法、现场观摩等方式,树牢风险意识,强化安全观念。通过张挂消防安全宣传图标、发放安全警示资料、进行音像广播等方式,增强周边社区和群众安全意识,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物消防工作。要定期开展人员安全培训,及时开展新入岗人员岗前培训,消防系统操控人员持证上岗,着力培养会消防管理、会操作消防设施器材、会检查整改火灾隐患、会扑救初起火灾和组织人员疏散逃生的消防安全“明白人”。

三、各级责任

(一)推动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各乡镇、一二九师纪念馆、娲皇宫管理处要积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文物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切实履行文物安全属地管理主体责任,推动文物安全工作纳入本级政府年度考核评价体系,加大文物安全投入,健全文物安全管理队伍,加强文物安全力量。

(二)切实履行属地监管职责。各乡镇、一二九师纪念馆、娲皇宫管理处要积极协调会同应急管理部门和消防救援机构,认真研判、分析评估本行政区域内文物火灾风险,安排部署文物消防安全工作,组织开展文物消防安全检查,督察督办文物火灾事故,督导整改文物火灾隐患,增强文物消防安全技术防范能力,组织做好文物消防设施建设,切实提升文物消防安全总体水平。

(三)全面夯实单位直接责任。各文物、博物馆单位要认真履行文物安全直接责任,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并向社会公示接受监督。按相关规定和文物防护实际需要,建立健全消防队伍,落实岗位责任制,完善消防安全设施和设备,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及时整改火灾隐患,落实文物安全责任和措施。

(四)实行专项整治行动分级负责制。各文物、博物馆单位负责本单位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对本单位专项整治行动和消防安全负直接责任。各乡镇、一二九师纪念馆、娲皇宫管理处负责组织本辖区内文物、博物馆单位开展全面排查整治,协调解决本辖区内文物、博物馆单位自身解决不了的重大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问题,对本辖区内专项整治行动和文物消防安全负属地日常监管责任。各乡镇、一二九师纪念馆、娲皇宫管理处将组织本辖区内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重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三级以上博物馆开展重点检查整治,协调解决本辖区内重大文物消防安全隐患和问题,对本辖区专项整治行动和文物消防安全负监管责任。各乡镇、一二九师纪念馆、娲皇宫管理处至少每季度要对本辖区专项整治行动进行一次专题研究分析,总结工作,查找问题,挂牌督办重大火灾隐患。

四、时间安排

从2020年8月至2022年12月,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2020年8月底)。各乡镇、一二九师纪念馆、娲皇宫管理处要结合实际制细化全县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整治目标、重点任务、工作措施和要求,全面做好全县县行动的部署发动。

(二)排查整治(2020年9月至12月)。各文物、博物馆单位按照要求集中开展火灾隐患自查自改。各乡镇、一二九师纪念馆、娲皇宫管理处组织开展文物火灾隐患检查整治,建立问题隐患和整改责任清单,督促整改和措施落实。

(三)集中攻坚(2021年)。对照问题隐患和整改责任清单,开展火灾隐患深入整治。各乡镇、一二九师纪念馆、娲皇宫管理处会同当地消防救援机构,挂牌督办和跟踪整治重大火灾隐患和突出问题。

(四)巩固提升(2022年)。重点督办文物、博物馆单位安全责任落实、安全隐患整治、消防设施建设、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教育培训等消防能力提升情况,健全完善防范化解文物火灾风险的系统性、机制性治理举措,全面增强文物、博物馆单位消防安全治理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一二九师纪念馆、娲皇宫管理处和各文物、博物馆单位要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增强安全意识,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安排部署,强化督促指导,及时研究推动重点工作,确保三年行动有序进行、按期完成。

(二)明确机构人员。各乡镇、一二九师纪念馆、娲皇宫管理处和各文物、博物馆单位要明确牵头领导、承办机构和人员,负责组织开展三年行动有关工作。

文物安全管理范文篇3

关键词:土木结构;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

文物古建筑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性建筑物,具有较强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以及使用价值。随着近些年来火灾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人们已经认识到火灾是威胁文物古建筑安全的重大危害。2019年以来,我国文物古建筑火灾发生已超过2000起,故消防安全工作已经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主要对土木结构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进行综合探讨。

一、文物古建筑的消防隐患

(一)文物古建筑的自有安全隐患

1.古建筑防火等级低国内大部分的文物古建筑都是以全木头或者是砖木结构进行房屋建筑,耐火等级比较低。建筑中建筑材料基本为木材,经过长期的自然环境侵害,很容易被腐蚀,其含水率仅仅达到8%,一旦出现一点火灾因子,直接就会被点燃。加之文物古建筑的火灾荷载量较大,是现代化建筑的32倍,火灾发生的危险系数高,火势蔓延较快,覆盖范围广。因此,增强古建筑的防火等级势在必行。2.古建筑布局不合理,防火分隔缺失国内大部分的文物古建筑建造历史久远,属于成群建筑物,常常受到当时环境的设计理念规划限制或者受到区域建筑风格以及地形地貌的影响,大部分的古建筑物基本上成群聚集在一起,应用四合院的方式将其共同连接成一个连体式的建筑。很多建筑物之间的道路比较狭窄,部分地区存有门槛、台阶等,消防车通道无法进行重新建造,更无法增添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部分古建筑的村寨建设布局更为随意,并没有设置防火分区,房屋与房屋之间的间隙较小,有的几乎就没有缝隙,一旦某一家出现火灾未能得到控制,就会直接导致周边区域出现大面积的建筑物燃烧。3.古建筑防火设施缺失由于建筑物的建造历史比较久远。建筑物在修建初期并没有先进的技术配置给水管网、室外消火栓以及消防水池等。在后续建筑物修缮与改造中,为确保留有其独特历史风格以及文化元素,只能将部分消防设施设备隐匿在某些不会被游客看到的地方,故而无法做到全方位、无死角覆盖。部分古代建筑基本是按照当时的设计思维模式进行的建设,即使设计并建造了水缸,也由于时间的不断推移,基本上没有任何价值意义了。

(二)文物古建筑管理中的安全隐患

1.文物古建筑消防管理制度缺失当前,部分单位并未履行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职责,消防管理制度流于表面形式,或者根本就很难执行。故,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难以开展,针对性与实效性不强。2.古建筑管理者消防安全意识有待提高人们对古建筑火灾的危害性认知不足,常常不理解合法经营与消防安全性之间的联系,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却忽略了消防工作的落实。消防安全投入少,消防安全知识相对比较匮乏,致使很多人都不清楚消防机械设备以及灭火器材的操作流程,且管理者未能组织开展灭火演练,工作者的消防意识过于薄弱,缺乏救援逃生能力。

二、文物古建筑消防应对举措

(一)文物古建筑防火举措

1.引进新的防火技术由于国内文物古建筑的耐火等级差,火灾荷载大,故需要及时做好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处理工作,增强文物古建筑的耐火性。对于木质的构件,需要及时涂敷一些防火性强的材料,以此替换某些不可修复的防火建筑材料。另外,要设置一定的防火山墙,将古建筑中某些普通的墙体直接改造成防火墙,增强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明晰文物古建筑的易燃物建筑,将其隔离,以建筑物的防火性质为主,划分防火分区,不可破坏现有的建筑物平面布局情况。对于古建筑群,则需要及时设置一些防火墙、防火门、防火窗等,并设置局部的自动灭火系统。对于某些周边区域森林资源丰富的建筑物,要在周边区域设置防火隔离带,规避二者的可燃性所带来的一些火灾危害。2.设置专门的防火分区设置防火分区需要保持文物古建筑的建筑风格以及建筑完整性,故需要在尊重文化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消防规划,有效解决消防车道、防火间距以及其他不足之处。对于某些价值性低的古建筑可进行拆除处理,使其形成消防车道,扩大消防疏散度。3.配置完善的消防基础性设施设备根据古建筑中的道路、燃气以及其他工程情况,规划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车通道等,做好同步性规划和同步性建设,构建有效的内外消防栓,设置消防水池、消防设施器材点等;结合当地的水源以及道路变化情况,配置一些消防摩托车、机动泵;对于消防车辆无法进入的区域,需要在周边区域的制高点位置设置室外消火栓、消防水炮;还可根据文物古建筑的工程施工情况,安装对应的自动化报警系统和消防监控系统;可在建筑物中安装避雷设施,规避雷击火灾事故。

(二)文物古建筑消防举措

1.健全古建筑消防管理体系在文物古建筑保护中,需要强化工作者的安全责任意识,积极加强政府部门的组织工作,构建比较完善的古建筑消防安全法律法规,制定对应的安全消防台账。另外,构建会商、执法操作等联动机制,各级职能管理者应联合在一起,共同制定有效的古建筑消防管理规章制度以及防范举措,为后续的古建筑消防治理工作开展提供制度支持。目前,部分地区已经开展了行业消防工作,将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纳入社会管理中,从而构建起一整套的消防安全责任管理体系和标准,实现了最优的责任制度落地化处理。2.做好消防宣传教育工作在文物古建筑保护中,要构建有效的火灾应急方案,开展消防工作者的安全培训工作。例如,古建筑扑救以及人员疏散等,将消防安全宣传工作融入当地古建筑旅游文化以及其他传统文化中,并定期进行火灾灭火预案演练。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国家越来越重视土木结构的文物古建筑消防工作。为进一步提升古建筑消防效率,需要增强对古建筑的防火管理,以建筑物的实际情况为主,积极探索与实践,确保古建筑消防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李永平.土木结构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研究[J].武警学院学报,2017,33(02):54-57.

[2]孟瑶.探究土木结构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建设[J].建材与装饰,2019,15(16):124-125.

[3]张军玲,路林林,梁俊远.土木结构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初探[J].消防界,2019,05(12):59.

文物安全管理范文篇4

古商城在给自己添光增彩的同时,其自身的消防安全隐患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先天的不足:狭窄的通道,水源的缺乏,建筑结构的复杂,电气线路的老化凌乱,消防设施的简陋等方面亟需解决;后天的问题:游客人流的聚集,表演、餐饮、住宿等营业性场所增加,加之城内居民用火用电频繁,这也从某些方面加大了古商城的消防安全隐患。

一、**商城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一)消防安全责任不明,消防安全管理困难。由于历史的原因,**商城建筑房屋产权复杂,有单位房、房管所公房、公私混合房、私房四类,消防安全管理涉及部门单位较多,由于经费短缺和主管部门重视力度不够等原因,各职能部门、社区居委会和企业等单位的消防管理领导组织机构和制度不健全,导致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不能得到有效落实。

(二)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目前,**商城由湖南省天一旅游有限公司管理。该单位单位对于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资金投入上不足,致使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条件得不到改善,单位的消防设施配置不齐,自防自救能力较差。另外古商城内部居民均为弱势群体,以老弱病残居多,自防自救能力差,生活用火、用电不规范,部分居民在木质阁楼上使用煤炭进行生火取暖、做饭,烘烤腊货、脲片;同时婚丧喜庆、节假日期间随意燃放烟花爆竹,极易引发火灾。

(三)消防设施简陋匮乏。城市公共消防设施不能满足城市建设的发展,古商城内的消防供水管网为枝状,消防供水与生活用水共管,管径为65㎜,供水水压不够,古商城内的9具消火栓分布杂乱,达不到消火栓保护半径标准,缺乏保养,居民住宅消防设施一片空白,10个“太平缸”大都损坏,只能作文物参观,不能使用。

(四)历史遗留的火灾隐患。一是地形复杂,弯多坡陡,加之“七冲八巷九条街”的市井格局,由于过去古城内街道小巷是码头,青石板铺而成,通道狭窄,消防车无法进入。二是内部古建筑群(窨子屋)多为两进两层或两进三层、三进三层,三层上南北间有天桥连通,窨子屋多为依山势而建。建筑结构多为木质,地板、柱子、屋架、隔墙都是木料,耐火等级低;加之年久失修,经过明火常年熏烤和自然侵蚀,部分木料近似碳化,房屋相互毗连防火间距严重不足。三是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危及古商城消防安全。电线老化、绝缘破损情况较为严重,电线未穿管,直接敷设于易燃木构件上并且相当凌乱。敷设之初,仅考虑照明用电;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器物品广泛使用,用电设备明显增强,超负荷现象严重,极易酿成火灾。

二、**商城消防安全管理对策

(一)明确职责,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根据新《消防法》和国务院十五号令《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要求,结合**商城的实际情况,洪江区消防大队一方面坚持勤请示多汇报。引起区工委、管委领导高度重视,将消防工作纳入管委工作日事议程,每年至少两次以上把古商城消防安全隐患问题的整改以书面文字材料向区工委、管委领导作详细汇报,提请区管委召开办公会专题研究解决。另一方面积极为政府出谋划策,当好参谋。认真研究古建筑消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积极协调解决工作中发现的重大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全区年终综合治理考评,全面加强古商城消防安全管理。同时还积极协调各职能部门关系,明确其消防工作职责,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相应的长效工作机制。在全区消防工作会议上,区管委与古商城内街道办事处、建筑产权单位负责人签订了《古商城消防安全隐患整改责任状》,将古商城消防安全隐患整治措施和期限明确细化,落实到位。

(二)强化联合执法,加大火灾隐患整治力度。认真贯彻公安部60号、106号、107号令精神,考虑到**商城文物遗址保护涉及部门单位较多,火灾隐患问题整改难度大。一是严格督促天一旅游公司和二街办事处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管理人及其职责,严格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落实24小时值班和消防巡查措施,建立防火档案,定期组织防火安全检查,及时整改火灾隐患;指导天一旅游公司制订灭火应急方案,并组织、灭火疏散演练;同时加强对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和专兼防火人员的培训教育力度。二是提请管委组织文化、旅游、建设等单位加强联合检查。针对古商城消防安全隐患整改工作由建设部门牵头,文化、旅游部门要加大文物建筑危房维修改造;建设部门要督促房产局公房租赁规范,待开发景点部位严禁将公房承租、转让,减少古商城城内的常住人口,督促自来水公司加强古城周围和内部市政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电力公司对古商城电气线路按照先景点线路后住房的顺序进行改造。三是加强行政许可方面的配合。严把审批关,努力从源头杜绝火灾隐患。建设、文化部门对于存在生产、生活用火危及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的行政许可,一律不得予以批准;建设部门要严格控制古商城内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对新建的违章建筑要予以强制拆除;文化部门对于在文物古建筑内经营的娱乐场所,必须依法责令停产、停业、停止使用或改变使用用途。

(三)加大消防设施建设经费投入力度。建议古商城旅游开发改造过程中,管委和开发建设单位要投入资金加强市政消防设施建设,消防供水与生活用水分离,消防供水管网改为环状,供水管经达100mm以上,水压应考虑消防用水的要求,增设市政消火栓,同时对锈蚀的市政消火栓和壁栓进行全面保养。添置配备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每具消火栓配置5盘13型65mm水带和一支消防水枪;天一旅游公司应将每处景点重要部位配备4具4kg干粉灭火器,所有太平缸要进行维修,同时每个太平缸旁添加2个水桶,公共消防设施交付给街道办事处或社区居委会管理使用。通过消防部门的努力,由区管委出资为二街办事处一次性配置了3支水枪、3把扳手、8盘水带和70具干粉灭火器,并对锈蚀的消火栓进行了更新;天一旅游公司也增添了4000余元的灭火器材。

(四)建立义务消防队。古商城内部要建立1支10人以上专职消防队,由青壮年男子和具有消防经验人员组成,通过消防培训演练,专职队人员要会报警、会使用消防设施、会疏散人员,每天负责古商城内部的打更、巡查和安全教育等工作。

文物安全管理范文篇5

关键词:博物馆;消防;设备管理

虽然博物馆的消防设备已经是博物馆建设的必备设施之一,但博物馆内的馆藏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与文化价值,而博物馆又是人群聚集地,特别是节假日期间,骤增的人流量还是时时考验着博物馆的安全。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消防设备也越来越智能化和信息化,但火灾仍然是威胁博物馆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如2018年的巴西国家博物馆火灾事故,就造成了2000万件藏品惨遭损毁的惨剧,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这次的火灾事故也给我国博物馆的消防工作敲响了警钟,只有进一步提高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加强消防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并对现存的消防问题进行研究和解决,才能保证博物馆内文物与人员的安全。

1影响博物馆消防安全的原因

我国消防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1],只有充分了解火灾发生和分析火灾蔓延的原因,才能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影响博物馆消防安全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具体为以下几个方面。

1.1自然原因

雷电是自然灾害中引发博物馆火灾的主要原因。首先在雷电放电时,产生的冲击电压可高达数十万伏,足以摧毁电力系统设备,从而引起绝缘击穿,导致发生短路。其次是当强大的雷电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能往往也能酿成火灾。特别是对于古建类的博物馆通常采用的是木质结构,博物馆周边也通常会有名贵古树,发生雷电灾害时,极易击物馆建筑或植物而引起火灾。

1.2电气故障

由于电气引起的火灾事故在火灾总数的40%左右[2],因此博物馆必须把电气安全作为防火工作的重中之重。博物馆承担着展览文物的职责,为了给前来的观众呈显出精彩的展览,在布展中会运用到众多灯影设备、多媒体设备等,也就需要铺设大量的电线。这些电线又有难以计数的连接点,因此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线路发生老化、故障的几率也会逐年增高,而这些线路通常铺设在隐蔽的装修层中,一旦出现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

1.3消防设备存在问题

虽然目前博物馆都已经配备消防设备,但还有些博物馆的消防设备配备不齐全或者无法正常使用。如有的博物馆只配备了灭火器和消防栓,却没有相应的自动报警装置,有的博物馆配备了完整的消防系统,但日常缺少维护,一些消防设备“空有其表”,遇到火情时不能发挥其作用。消防设备是预防和降低博物馆火情的重要措施,只有保障消防设备的正常运转,才能有效的防止火灾发生,即使发生火灾,也能有效阻止火势扩大,及时灭火,将损失降到最低。

1.4不安全行为

除了自然灾害和电气故障外,部分人的不安全行为也是造成博物馆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原因。如随地乱扔的烟头,未被熄灭的烟头温度可达到200~300℃,如果烟头周围存在木质或纸质可燃物,则极有可能引起火灾。另外有些地区在节日期间有放烟花、放孔明灯或者祭祀烧纸的习俗,这些传统习俗也是威胁博物馆消防安全的原因之一,如果不加以管制,后果将十分严重。

1.5管理问题

博物馆的消防安全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各部门和人员在管理上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如没有对消防安全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日常的人员培训和管理;资金落实不到位,无法采购先进的消防设备;部门分责不明确,遇到问题相互推诿;消防巡视工作不到位,无法及时发现火情;消防设备“只能看,不能用”,关键时刻无法发挥作用。这些管理问题说明,博物馆的消防工作需要在制度、人员、监管等方面通力合作,哪一个步骤出现漏洞,都是博物馆消防安全的隐患。

2博物馆消防设备管理与维护的意义

现在所说的消防设备通常指的是集预防、灭火为一体的设备总称,是具有科学技术含量的一套联动装置,由多专业、多部门、多工种组成,在火灾预防、灭火、人群疏散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具体设备包括自动报警系统、灭火器、疏散指示系统、应急照明等。消防设备并不是只要安装就能预防火灾,从上文影响博物馆消防安全的原因可以看出,造成博物馆火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维护好博物馆的消防设备,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才能保证博物馆的良好运行,消除火灾隐患。如前文提到的巴西国家博物馆火灾事故,在发生火灾5h后,火情才被控制住,但依旧没有完全扑灭明火[3]。火灾发生后,虽然消防员立即赶到火灾现场,但由于消防设备缺乏维护,距离现场最近的两个给水栓都无法正常使用,附近又没有充足的水源,因此消防员只好就近到湖泊里取水,大大降低了救援效率,耽误了最佳救援时间。由此可见,做好博物馆消防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消防设备的性能,将消防工作落到实处;可以及时发现和排除设备中存在的问题,增强设备的稳定性,延长设备使用年限;可以对博物馆内的馆藏文物提供安全保障,以便更顺利的开展文物研究工作和文物展览;可以保护前来参观的群众、博物馆工作人员和馆藏文物的安全,为人民群众和历史遗产负责。

3博物馆消防设备管理与维护存在的问题

3.1预警设备不够完善

火灾的防控先在于“防”,只有先把预防措施做好,才能防患于未然,从根本上解决博物馆消防安全问题。纵观国内外的博物馆火灾事故,许多都是因为预警设备不够完善,没有及时发现险情从而酿成悲剧。我国博物馆火灾预警设备的覆盖率并不高,对于其研发的重视程度也不够,造成了火灾发生后再去补救的局面,因此加强博物馆的火灾预警设备,是消防安全的基础和前提。

3.2消防设备维修不到位

与其他娱乐或休闲场所相比,博物馆发生火灾的频率较少,因此一些消防设备长期没有使用,也没有定期进行检修或更换。长期不使用造成了消防设备的陈旧,也无法确保其能否正常工作,一旦发生火灾,无法使用的消防设备将造成难以预估的后果。另一方面,市面上的消防设备品牌繁多,但许多零部件并不通用,一旦需要维修和更换零部件就只能重新购入消防设备,有时又会出现设备供应不足,无法马上到位的情况。这对于博物馆的资金投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消费设备的日常维护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3人员和文物疏散难度大

博物馆常为人员密集场所,展厅之间相互联通,有些古建类博物馆为木结构建筑,如发生火灾火势和烟雾极易蔓延,而且博物馆观众年龄跨度大,小孩和老人都需要人员协助撤离,这给人员疏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另外博物馆展区和库房存放有大量珍贵文物藏品,展区内的藏品和观众处于同一空间,藏品不但面临火灾威胁,在慌乱中还可能被人为损坏。库房文物相对集中,一旦起火就容易被集中烧毁,且博物馆修复文物会存放化学物品,这也给火灾带来进一步扩大的可能。

3.4消防设备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首先,有些负责博物馆消防设备检修的工作人员缺乏责任心,工作态度不端正,没有严格按照标准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检修日志中需要填写的数据模糊不清,没有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其次,单位负责人也对消防设备的维护不够重视,监管不到位,没有明确的奖惩制度,不能对上述问题进行及时纠正,后续的责任追究也难以划分,给安全工作留下了隐患。最后,受限于各地区的发展水平不同,虽然有些博物馆积极开展了消防安全工作,也加强了消防设备的维护,但由于各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差异,对于消防设备的培训、检修和维护还是落后于发达地区,一时之间无法建立先进的消防设备管理体系,这一问题需要长时间的努力与投入才能解决。

4博物馆消防设备的维护与发展要点

4.1设备选购

消防设备的选购要从博物馆的实际情况出发,采购时要理性,切勿以“人情”为先。消防设备的选购要紧跟时代的步伐,适应现代化博物馆的发展建设,注重消防设备的科技性、功能性与智慧化,提高消防设备使用的便捷性。在选购消防设备时,要根据使用场所的位置、环境、周边情况等不同,有针对性的配备消防设备,这样才能在发生险情时用最快的速度实施施救,也便于消防设备的检修工作。消防设备是维护博物馆消防安全的基石,只有科学采购消防设备,注重消防设备的使用价值,才能顺利开展博物馆的消防工作。

4.2重视消防设备的日常维护

消防设备的维护工作主要包括日常的巡查、检测和保养。消防设施的维护要进行职责划分,制定出相应的维护计划,由专人进行专项检测。有些消防设备的检查难度较高,博物馆工作人员无法进行检测,这时需要具有专业能力和技术的消防单位前来完成检查,对于消防单位提出的问题要及时整改,再由消防单位进行验收,验收合格方能继续使用。相关工作人员要针对不同的消防设备,制定相应的检查计划,对设备的使用周期和年限严格控制,日常的检修和保养都记录在案,做到有据可查。对于疑难问题及时上报,全程参与消防设备的每次维护,最大限度保障消防设备的安全运行,对馆藏文物和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负责。

4.3定期开展消防演练

通常博物馆部门较多,展厅与办公场所也较为分散,因此需要每年定期组织消防安全演练,针对各博物馆不同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应急预案,按照预案磨炼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鼓励所有工作人员积极参加演练,了解预案流程,掌握基本的防火灭火知识[4]。加强博物馆和社区消防之间的合作,尽量避免发生火灾,一旦发生火灾也能迅速控制火情,防止火灾扩大化。秋冬季节用火用电增加,且天气干燥,因此稍有不慎就容易发生火灾,所以秋冬季节组织消防预演是十分必要的。孔子博物馆在2021年11月22日组织了消防安全演练活动(如图1),在活动中模拟了展厅内突发火灾,博物馆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一边以广播形式安抚馆内观众,组织观众撤离现场,一边联动微型消防站对现场火情进行扑救,在消防队到来之前有效控制了火势,避免了人员和贵重文物遭受损害。

4.4优化管理理念

在新时期,博物馆也向着智慧化、智能化发展,因此博物馆消防安全管理意识也要紧跟时代变革,要主动提高防范意识,降低火灾风险,及时发现火灾隐患,结合博物馆的科技手段,将消防安全意识融入到博物馆科学安全管理工作中,发挥网络管理优势,转变陈旧的、不符合现代博物馆特点的消防安全管理思维,与新媒体进行有效融合,通过博物馆官方网站、官博、微信公众号等途径进行消防安全科普,推广安全常识[5]。也可以在博物馆预约系统中,添加防火安全教育内容,在大众购票预定时就可了解博物馆的安全措施,起到提前警示的作用。

4.5加强人才培养

消防设备的养护离不开高水平的工作人员,只有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才能不断提升博物馆消防设备的维修与管理水平,给博物馆的消防安全提供有力保证。人才培养的第一步是加强实践操作能力,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提升相关人员的专业技术素养,可由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展开一对一的“传、帮、带”活动,确保后继人才充裕,满足消防设备的日常维护需求。第二是在消防设备的维护与管理中,要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调动消防设备维护与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岗位责任心,从而提升工作效率与水平。第三是负责消防设备维护的相关人员要主动学习先进的工作理念,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熟练掌握维修消防设备的新技术新方法,同时不断加强对于消防知识的认知和综合素质,对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深刻意识到消防设备是保护文物安全、游客安全的重要措施,强化自身的安全意识,并且将安全意识带入到日常的工作当中,不漏掉一个安全问题,不放过一个安全隐患,切实做好博物馆消防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工作。

4.6严格落实危险品管制

对于古建类或者大型综合博物馆来说,用火、用电和修复文物用的化学品是引起火灾的主要安全隐患,须建立严格的管控制度[6]。博物馆内避免存放大量易燃物品,木质、纸质类文物要存放于符合安全规定库房中。文物修复场地需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且工作人员具有熟练使用器材的能力。办公场所不可使用大功率电器,在醒目处设立“严禁烟火”等警示标志,制定办公安全守则,严格落实奖惩制度,以便提高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4.7采用智慧系统

新时期博物馆的智慧化建设也包括消防智慧化,由传统消防设施发展到智慧化消防是博物馆转型的重要步骤。智慧消防是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采集和计算信息,再通过人工智能实现对于火灾预防的动态感知和精准预判,以此来提升消防安全水平。如今智慧消防系统已经发展出消防预警系统,消防监控系统,消防指挥平台等多个层面,对于博物馆来说,智慧消防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博物馆消防设施的运行情况,对消防设施进行风险评估,提醒可能出现的故障,防患于未然。消防指挥系统还能够在发现火情时就自动开展作业,大幅度降低火灾带来的危险与损害。智慧系统的运用能够优化消防设备,推动博物馆的转型与升级。

5结语

由于博物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载体,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馆藏的文物也具有不可复制性。而博物馆又承担着社教职能,前来参观游览的群众络绎不绝,因此一旦发生火灾,不仅会对当地的经济和文化产生重大影响,还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所以维修和管理博物馆的消防设备是博物馆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做好博物馆消防设备的巡检和维护工作,加强相关人员的技能培养,利用高科技手段提升博物馆的消防安全防护,才能保障博物馆的正常运行,保障文物和参观群众及工作人员的安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最新修订版)[M].法律出版社,2008.10.

[2]李政育.博物馆的火灾风险与防控[J].中国博物馆,2019(01):19-24.

[3]于萍萍.文明之殇———巴西国家博物馆火灾背后[J].消防界(电子版),2018(19):10-15.

[4]张志成.博物馆的消防安全对策思考[J].消防界(电子版),2021(09):121-122.

[5]许晓天.博物馆全科网格化消防安全管理措施探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1(21):59-60.

文物安全管理范文篇6

*市位于*省西部,豫秦晋三省交界处,南依秦岭,北濒黄河,总面积3011平方公里,辖10镇5乡,总人口73万。*资源丰富,具有果品、矿藏、林业、牧业、旅游五大资源优势,是国家两大黄金生产基地之一,是国家确定的“无公害苹果生产基地”和“外贸出口基地”,有中国道家发源地函谷关、部级森林公园亚武山等名胜古迹,被外界誉为“黄金之城”、“苹果之乡”、“道教之源”、“旅游观光胜地”。先后被确定为*省首批扩权市、对外开放重点市、被评为全国科技先进市、全国体育先进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被命名为“中国金城”。*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8.19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7.34亿元,一般预算收入5.45亿元,综合实力位居*省前列。

二、文化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坚持把文化工作摆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位置,积极实施“文化旅游名城”战略,不断提高文化工作水平,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深入推动我市由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的跨越,使我市文化事业发展保持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于1999年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市”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先后有焦村、阳平、尹庄、大王等乡镇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先进文化乡镇;阳平镇等7个乡镇文化站被命名为百强文化站、示范文化站和先进文化站;东车村、河西村等7个文化大院被命名为示范文化大院;西车村、杜家村、沟东村等被命名为特色文化村;杨仰溪、王蓬草、索辛酉、左昌义等民间艺人被命名为部级和省级民间文化艺术杰出传承人;枣花、解放、涧东等3个幼儿园被文化厅命名为“省级儿童文化园”。

三、文化安全生产工作

安全工作大于一切,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我市文化工作始终坚持把安全管理列为重中之重,完善制度,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了我市文化系统连年安全无事故,为繁荣和发展文化事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尤其是今年以来,我们以保平安,迎奥运,促工作为着力点,深入开展文化安全管理,确保了文化系统的和谐稳定。在工作中,我们重点做了以下三项工作:

一是完善制度,落实责任。

坚持一把手负总责的安全管理责任制,明确文化局局长是文化系统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层层落实责任制,对文化局二级机构负责人层层明确任务,明确职责,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安全管理工作机制。文物仓库和博物馆及全市各娱乐场所、印刷市场、网吧市场都建立和完善了《安全看护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确保了全市文化系统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开展。

二是突出重点,强化措施。

在充分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上,突出文物重地安全看护、文化市场消防安全管理和重点工程建设安全检查三个重点。

文物重地安全方面。对两万多件库存文物采取了双人双岗全天24小时不离人工作制度,实行死看硬守。并与公安部门建立安全保卫巡查制,做到了重点部位每天晚上都有公安民警巡逻;对全市260处田野文物保护单位建立了市、乡、村三级保护网络,完善了保护责任制,开展每月一次巡查活动,确保了田野文物的绝对安全。

文化市场管理方面,加强全市文化经营单位从业者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培训,有效提高了全市文化经营单位从业者的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至目前,已举办法规政策培训班5次,培训880人次。积极与娱乐场所、印刷市场、图书市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与8家KTV厅和歌舞厅,13家印刷厂、36家书店,签订了安全保卫责任书。同时,组织开展了4次“扫黄打非”集中行动,收缴淫秽、封建、盗版等违法出版的书籍和光盘9000余件,关闭无证经营KTV一处,搬迁距离校园周边200米以内的网吧16家,查处网吧违规案件21起。为了彻底杜绝网吧未成年人入内、超时营业等现象,近期我们又投资50余万元安装了监控设施,对43家网吧实行全天监控,确保网吧规范经营。

重点工程建设方面。2006年开工的文化活动中心,占地173亩,总投资2.2亿元,是我市的标志性工程之一,包括影剧院、科技馆、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工程设计新颖,功能齐全,投入使用后,将极大丰富我市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文化活动中心工程高质量、高效率进行,我们派出专人常驻工地,全年负责,确保了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目前,该工程已封顶,正在装修阶段,年底前将陆续竣工。

文物安全管理范文篇7

一、领导重视,任务明确

为切实抓好此次文物消防检查及火灾隐患排查工作,及时召开专门会议,传达了文件精神,对我县的文物消防检查及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做了具体安排部署,要求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汲取火灾的惨痛教训,扎实做好文物消防检查及火灾隐患排查整治。

二、完善制度,落实责任

我局认真履行消防监督管理职责,结合本次大排查整治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明确了领导管理职责和工作分工。狠抓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不断改善消防安全环境,有效地预防和抑制了火灾事故的发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为切实做好大排查整治工作,开展了本系统消防安全检查,对监督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制定落实整改措施,确保消除隐患。

三、加强学习,积极宣传

组织全局职工参加消防演练,参观了火灾案例图片展览,听取了消防安全法律法规和消防安全知识讲授,从正面引导干部职工自觉遵守消防法律、法规和规章,大力营造消防工作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通过接受扎实有效的消防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了我局职工的消防知识和消防安全意识,增强了抗御火灾的综合能力。

四、突出重点,严格排查

全面大排查是这次活动的基础,我局开展了拉网式消防安全大排查,全面检查了各文物点、文物库房的消防设施等方面的安全状况,以及工作人员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情况。

五、加强值班,确保安全

进一步完善领导带班、文物库房进出登记、用电用火、夜间巡查等制度,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做到工作、交接班有记录,切实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六、落实整改,消除隐患

本次文物消防检查及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的重点为各文物点、文物库房,在大排查整治中重点检查火源、电源管理是否安全,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是否畅通,消防设施和器材的配备、维护和保养情况,工作人员消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等,在检查中发现肖公馆存在电线老化、居民私拉乱接现象。对排查出的消防安全隐患,落实了整改责任、措施、时限和预案,确保消防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到位。。

七、存在不足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县的文物消防安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虽经大量的宣传教育,但仍有少数人防火意识不强,消防安全知识了解不多,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将在下一步工作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改进。

1.进一步完善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制。一是继续把文物消防工作纳入年度文保工作计划,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二是进一步明确消防安全工作职责,确保责任落实到位,三是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建立和完善消防安全责任制,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防火安全责任制。

2.切实抓好消防设施建设。一是加大消防设施投入,确保消防设施健全,维护资金落实到位。

文物安全管理范文篇8

文物独具特色,数量多、等级高、分布广、影响大。目前,辖区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8处(114个单位),文物安全工作是文物工作的生命线。北京作为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4处,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68处,还有2000多处文物普查登记项目,另有地下文物埋藏区36片,历史文化保护街区40片,各类博物馆151座,各类馆藏文物200余万件。市文物现状构成了市文物工作的特点,因此,北京市文物局担负着保护和传承首都历史文明的重大责任。随着形势的发展,新情况、新问题日新月异,市文物安全工作面临着诸多新的困难和新的挑战,同时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一、认清形势,加大隐患整治力度

近几年来,由于国家文物局的正确指导,市领导的高度重视,我局积极采取措施,一方面强化教育管理,建立、完善各种安全防范体制,另一方面逐年加大安全设施建设投入,每年投入消防、技防设施、设备的资金近3000万元,取得了明显成效,就整体而言,我市的文物安全形势良好,发展态势积极稳妥。然而,随着形势的发展,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经济建设与文物安全的矛盾,对我市文物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因历史原因造成的安全隐患,一时还难以彻底消除,各种社会矛盾给文物安全带来的威胁不断加剧,如何在新形势下保障文物安全,已成为北京市文物局各级领导干部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认真调研,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总的看,居民占用的文保单位隐患较大,多家单位共同占用的文保单位安全状况较差,开放单位相对隐患较少,文物保护单位周边环境存在的安全隐患比较严重,北京322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中,文物周边环境存在安全隐患的占60%,由于这些文物大部分集中在二环内,级别高,深受国内外广泛关注,文物保护责任重大。我国文物建筑多为木结构,易燃,有的文物保护单位周边的居民紧邻古建筑私塔乱建,有的直接搭建在古建筑的院墙上,通道狭窄,阻碍消防。如孔庙国子监、智化寺、法源寺、白搭寺、克勤郡王府、庆成宫等文保单位几乎被居民包围,居民的居住安全条件很差,一旦失火必然殃及文物保护单位。近两年智化寺院墙外的居民住房曾发生过几次火灾事故,所幸扑救及时,未危害到文物。目前存在的问题是:

1、居民占用文物保护单位隐患问题突出,对文物保护造成巨大威胁

市文物局在前几年巡视检查的基础上,从2008年开始对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隐患整治工作进行了调研。调研显示:在322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中,存有1项以上安全隐患的单位有180处,占总数的60%;存在较严重安全隐患需要整治的64处,占总数的20%。存在比较严重安全隐患的单位中,部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占市级以上保护单位总数的6%;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7处,占市级以上保护单位总数的15%。国保单位98处中,有居民占用的17处,占国保总数的17.3%,办公使用18处,占国保单位总数18.4%,对社会开放的有63处,占国保总数的64.3%;市保单位224处中,有居民占用的47处,占市保总数的20.9%,单位占用的111处,占市保总数的49.6%,对社会开放单位68处占市保总数的29.5%。截止2009年,属市级挂帐的安全隐患单位2处(东、西城各一处)。

2、社会矛盾也对文物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

2008年,在钟、鼓楼发生的杀人刑事案件,端门认为纵火案件,提醒我们要研究文物安全新课题,防范社会矛盾对文物安全带来的威胁。其次,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近年来田野文物的安全越来越受到威胁,2007年曾发生2起田野石刻被盗事件,盗窃者已于2008年被抓获,追回了被盗石刻文物。这些案例提醒我们,文物防盗、防破坏的形势越来越严峻,需要在新形势下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3、安全隐患整治难度大

首先,由于我国特殊历史原因,散户居民和多家单位占用文物保护单位,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无偿获得的,如今要想搬迁腾退有相当大的难度。

其次,政策法规不健全。缺乏明确的法律界定和有针对性的政策规定。现有的法规缺乏相应配套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搬迁腾退、居民补偿中的具体规定等,缺乏可操性。

第三,管理体制不顺。北京地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产权单位和使用单位关系复杂,涉及中央、军队、市属、区属等不同单位,现有的管理体制无法有效协调和管理这种隶属关系复杂的文物保护单位,致使文物安全隐患整治工作难落实。

第四,资金投入仍显不足。虽然市政府每年增加排除文物安全隐患的资金投入,文物单位也筹集部分资金进行整改,但是要满足所有文物保护单位隐患彻底整治,而需资金缺口仍然巨大。

(二)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文物安全

1、领导重视,始终把文物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局领导带领机关同志深入文物单位调查研究,紧紧围绕文物安全问题发动群众,集思广益。每周局长办公会的第一个议题就是文物安全工作,研究、分析安全工作形势,讨论、解决安全工作中存在的人力、物力、财力困难,指导、部署安全工作,协调、排解各种矛盾,想方设法解决消防、技防设施设备临时需要经费等问题,把文物安全作为文物局开展一切工作的“底线”,既视为“保底”工程来抓,又当作“系统工程”来做,努力使每个文博单位走出一条“制度完善、管理科学、技术先进、‘人机’结合、和谐统一”的“本质安全型”新路子,实现以个体安全保全局和谐的总目标。本着“先急后缓、先近后远、加大投入、力求长效”的原则,逐一实施帮教整改,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局属23个单位首先实现“本质安全型”单位的同时,还帮助指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8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4处相继实现“本质安全型”单位,有力地保障了文物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加大安全隐患整治资金投入,不断完善消防、技防设施。近几年,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文物安全隐患整治工作。在广泛宣传教育的同时,增加消防技防资金投入,完善安全设施。2005年以来,先后解决了德胜门箭楼无消防水、东南城角楼无消防水和安徽会馆电路老化、戒台寺、太庙、钟鼓楼、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古观象台等单位消防安全方面的145项安全隐患,共涉及东城区、宣武区等12个区县的86个文物保护单位89处古建筑,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单位3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4处,区保单位1处。但是,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文物安全隐患整治形势依然严峻。如:会贤堂、杨椒山祠、康有为故居、京报馆、广化寺等的安全隐患急需整治。若要彻底解决安全隐患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据不完全统计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内及周边有居民4155户,要搬迁腾退,搬迁费就需4155户×80平米×每平米3万元=99.72亿元,政府不可能在短期内拿出这么巨大的资金实施搬迁,目前也只能采取临时措施,为居民配备灭火器等必要的消防器材、使居民提高安全意识和消防技能等。

3、积极督促隐患整改。2006年以来,我们通过媒体公布等方式,先后公布了54处安全隐患比较严重的文保单位(06年16处,07年18处,08年20处),同时,通过召开座谈会、协调会、现场指导等方法,积极督促隐患单位进行整改,并从资金上给予积极协助,效果比较好。截止目前,公布的54处文保单位部分隐患单位已整改完毕,有的正在整改中。

二、狠抓制度落实,强化督查措施

(一)建立健全安全制度

2005年我市颁布了北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明确了禁改限”后文物保护单位为禁放点,以往制定的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北京市博物馆条例》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北京市明十三陵保护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规、规章的基础上。确定了文保单位周边的禁放范围,2007年11月颁布了北京市文物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以往制定颁发的一系列法规、规章的基础上,通过工作实践,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更新、完善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文物保护单位内部安全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市文物局、区县和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使用单位的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坚持“一岗双责”安全责任制度,2008年修改、印发了文物安全相关制度汇编(小红本)发到每个区县,每个文保单位,完善每个岗位的责任制度,让每个干部职工(包括临时工)明白自己岗位的安全责任,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领导与部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与每个工作人员;单位领导与租赁单位、租赁单位负责人与员工)建立健全了一套文物安全责任制度体系。2009年围绕“平安北京建设”平安文物行动”印发了文物安全相关文件汇编,结合08年奥运年的成功做法,研究制定并实施了文物安全长效机制,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各项安全防范制度和措施,以制度做保障,强化责任追究,有效地促进了文物安全工作的开展

(二)狠抓制度落实,加强督导检查

对市级文保单位进行重点抽查,本着“内外兼顾、全面防控”原则,突出四个重点:文保单位自身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善、出租和经营性文保单位是否规范、内部人员思想是否稳定、文物周边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制发统一编号的制式检查记录单,发现安全隐患,立即制发统一编号的隐患整改通知书。对巡视检查工作要求做到一勤二连三延伸”一勤”就是要勤转,要求每个队员每星期至少有三天以上在外面巡视检查,并将每次检查的结果记录在案。二连”就是将国保单位和市保单位连成串划成片,有专门小组负责,便于巡视。将区县文物管理部门的巡视检查同市文物局的巡视检查连接起来,以避免重复劳动。三延伸”就是视觉延伸—文保单位周边聘用文物保护员,听觉延伸—与文物爱好者建立广泛联系,脚的延伸—责成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人员每天将本单位及建控地带至少巡查一次,将发现的违反文物法行为及时报告市文物局。2005年底以来,市文物局坚持对辖区内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每年2次以上巡视检查。连续对存在较严重安全隐患的拈花寺、国立蒙藏学校、吕祖阁等54处文物保护单位的67家产权单位和管理使用单位依法制发了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加强对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隐患的整治和管理。如:北京市少年宫、太庙、戒台寺、麦加利银行、南堂、钟鼓楼、云居寺、杨昌济故居等66个单位存在100余处长期未解决的安全隐患得到有效的整治。

等于一纸空文。抓制度落实上下功夫,完善的制度如果不能落到实处。尤其是通过2008年“平安奥运行动”2008文物安全年”和2009年“平安文物行动”活动的开展,实践许多保障文物安全的有效措施,加强监督各项安全制度的落实。

(三)加强“三防一反即防火防盗防破坏反恐怖”工作

面对新的文物安全形势,为实现2008年文物安全年,落实2009年“平安文物行动”,我们狠抓“三防一反”工作落实,进一步完善技防设施,开放单位加强了安检措施,有效地保障了文物安全。

(四)以防为主,加强应急演练

在狠抓各项制度、措施落实的同时,结合我市文物工作的实际,专门研究制定了适应文物工作需要的多种应急预案,市文物局有全局的应急预案,各文博单位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如火灾事故应急预案、盗窃事故应急预案、爆炸事故应急预案、破坏案件应急预案、洪涝灾害应急预案、地震灾害应急预案、雷击灾害应急预案、疫情灾害应急预案、大群体集中参观应急预案等应急处置预案,通过白天、夜间等不同时间突击检查,进行实战演练的方法,提高每个干部职工的事故应急自救、处置技能。

三、不断更新理念,创新工作机制,务求实效

面对文物安全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不断更新理念,创新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务求取得文物安全实效。

(一)建立文物安全工作长效机制

通过工作实践,2009年首先在局属各单位全面构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以“三种级别防控方案”为框架,“八种保障机制”即领导决策机制、责任落实机制、运行保障机制、预警监控机制、宣传教育机制、协调联动机制、督查督导机制、应急处置机制为支撑的“文物安全工作长效机制”。明确了文博系统从局长到每个干部职工包括临时工各级、各个岗位的安全责任和责任范围,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划分“点位图”,在时间、空间上实现“零死角”,用制度明确责任,规范行为,保障文物安全。

(二)创新文物安全督查方法

在坚持落实文物安全巡视检查报告制度的同时,我们努力探索、实践保障文物安全的有效措施,创新文物督查方法。

一是监督各项安全制度的落实。如化装成游客购票进入开放单位投掷模拟危险品,检查文保单位门卫门禁系统和重点文物部位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落实情况;夜间投掷“闪光球”、“模拟炸药包”,检查夜间巡逻警卫制度的落实情况;投掷“烟饼”,检查应急制度的落实情况等等,这些措施有效地监督各项安全制度的落实。

二是提高文物安全巡视检查工作的科技含量。2009年,我局投入几十万元资金,建立了一套卫星检测系统,帮助我们准确地掌握辖区内文保单位的信息,及时发现文物违法违章问题,实现发现及时、执法及时、减少损失的目的。

各区县进一步完善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众积极参与”的文物安全、执法工作新格局。为加大巡视检查、执法力度,建立、完善了各项文物保护管理机制,如:建立区、乡镇、村三级网状监管机制;联合检查机制(与城管部门联合建立网格化管理系统,巡管员可以通过手中的终端,及时将违法行为的图片等信息资料反馈到监控中心,执法部门及时查处);多元化的宣传机制;重点单位重点时段保护机制;抢险修缮保护机制等,为及时掌握文物安全隐患和文物违法行为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是加强区县文物安全工作督促、指导。近年来,我们充分调动区县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强调属地监管责任,通过一系列督促、指导、考评办法和措施,积极督促、指导区县文物安全和文物行政执法工作,不断提高两级之间的工作默契程度。

将18个区县文委和2个特区办事处分4个检查小组,20072008年。按照《北京市区县文化委员会文物安全和文物行政执法工作考评方案》和《检查项目及评分标准》于年中和年底,由四个检查小组采取相互交叉检查、交流的方式,分别对各区县(包括两个特区办事处)文物安全和文物行政执法工作进行交叉检查、考评,重点检查各区县的文物安全巡查情况、安全隐患整改情况、文物违章违法案件查处情况、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情况、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工作落实情况、文物安全基本情况掌握和档案完善情况、执法队伍建设、履职情况,文保单位的安全状况。尤其对各区县在文物安全和文物执法工作中的创新做法,区县政府和文委主要领导对文物工作的重视程度进行加分考评的办法,收到明显的效果。通过相互检查、交流学习,有效地促进了各区县(特区办事处)文物安全和文物执法工作。

四是开展文物安全专项行动。每当国家或北京市举办重大活动之前,我们都要采取专项行动进行地毯式检查,如“平安奥运行动”、“平安文物行动”、“雷霆行动”、“合围攻坚行动”、“安全教育月活动”等,在专项行动中,严格落实“五个必查”、严格执行“五个一律”要求;确保“认识到位、措施到位、责任追究到位”。按照“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结合文博单位实际,重点方面重点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五是开展联合检查,督促隐患整改。成立由市文物局牵头,市公安局、市公安消防局、市安监局等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合检查组,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如“雷霆行动”期间,联合执法19起,拆除违章建筑3处计140平米,打通消防通道2处,关闭了3家出租单位,立即整改了300多处消防隐患,为27个单位增加了消防、技防设施,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101份,为322家市保以上单位和48家社会重点博物馆建立了台帐,对54家重点隐患整改单位挂帐督办。

四、几点体会

回顾我市文物安全工作,我们体会到,任何成功实践的背后,都往往伴随着许多教训的汲取。认真反思工作实践,我们也正是在不断汲取“央视新址火灾”、“崇礼门事件”等他人安全事故的教训,不断总结提高中才得以健康发展。

(一)统一思想认识,是完成重大任务的力量源泉。实践是认识的先导,成功的实践靠统一的思想推进。充分认识文物安全工作在首都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地位和重要性,确立“安全大于天,责任重如山”思想观念。文物工作者必须要清楚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必须有对历史、对民族文化负责的强烈责任感,热爱本职,自觉地、积极地做好文物安全工作。

(二)构建立体的防控体系,是实现文物安全总体目标的最佳载体。安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实行综合治理。单位防范与社会防范相结合、自我防范与群体防范相结合、个体目标防范与整体目标防范相结合,以及人防、技防、物防的高度结合,都是确保文物安全的成功实践。我们在“平安文物行动”中所采取的“打造安全零死角单位”、“确定单位危险点”、落实“点位图”责任制等防控体系,正是基于了“全天候、全空间、全人员”的立体防控思路,从而确保了“平安奥运行动”、“国庆平安行动”总体目标的实现。坚持完善这一成功实践,必将有力推进文物安全工作的深入发展。

(三)不断健全和完善长效机制,是推进事业发展的基本保证。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严格的安全管理是一门科学,既要严在“格”内,又要管的有“理”;既要管住当前,更要确保长远。“头疼治头、脚痛医脚”的临时观念,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大敌”。央视火灾这样的教训使我们醒悟:安全工作必须建立和健全长效机制。总结经验教训感到,健全长效机制,就要敢于创新、勇于作为,努力在文物安全工作上“编织一张文物安全立体防范网,构建一支忠诚文物安全守护军,健全一套确保文物安全的问责制。”使得文物安全工作有长远规划、有阶段目标、有具体措施,要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责任制体系,明确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的安全责任,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做到责任清晰、具体,考核标准明确、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为又好又快地推进文博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四)文物安全保卫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必须扎扎实实,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从我们这一代人做起,从今天做起,加强法规和制度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应当适应社会形势的发展,认清形势,不断将高科技手段引入文物安全工作,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安全防范设施的科技含量,逐步完善人防、物防和技防相结合体系。

文物安全管理范文篇9

古商城在给自己添光增彩的同时,其自身的消防安全隐患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先天的不足:狭窄的通道,水源的缺乏,建筑结构的复杂,电气线路的老化凌乱,消防设施的简陋等方面亟需解决;后天的问题:游客人流的聚集,表演、餐饮、住宿等营业性场所增加,加之城内居民用火用电频繁,这也从某些方面加大了古商城的消防安全隐患。

一、洪江古商城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一)消防安全责任不明,消防安全管理困难。由于历史的原因,洪江古商城建筑房屋产权复杂,有单位房、房管所公房、公私混合房、私房四类,消防安全管理涉及部门单位较多,由于经费短缺和主管部门重视力度不够等原因,各职能部门、社区居委会和企业等单位的消防管理领导组织机构和制度不健全,导致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不能得到有效落实。

(二)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目前,洪江古商城由湖南省天一旅游有限公司管理。该单位单位对于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资金投入上不足,致使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条件得不到改善,单位的消防设施配置不齐,自防自救能力较差。另外古商城内部居民均为弱势群体,以老弱病残居多,自防自救能力差,生活用火、用电不规范,部分居民在木质阁楼上使用煤炭进行生火取暖、做饭,烘烤腊货、脲片;同时婚丧喜庆、节假日期间随意燃放烟花爆竹,极易引发火灾。

(三)消防设施简陋匮乏。城市公共消防设施不能满足城市建设的发展,古商城内的消防供水管网为枝状,消防供水与生活用水共管,管径为65㎜,供水水压不够,古商城内的9具消火栓分布杂乱,达不到消火栓保护半径标准,缺乏保养,居民住宅消防设施一片空白,10个“太平缸”大都损坏,只能作文物参观,不能使用。

(四)历史遗留的火灾隐患。一是地形复杂,弯多坡陡,加之“七冲八巷九条街”的市井格局,由于过去古城内街道小巷是码头,青石板铺而成,通道狭窄,消防车无法进入。二是内部古建筑群(窨子屋)多为两进两层或两进三层、三进三层,三层上南北间有天桥连通,窨子屋多为依山势而建。建筑结构多为木质,地板、柱子、屋架、隔墙都是木料,耐火等级低;加之年久失修,经过明火常年熏烤和自然侵蚀,部分木料近似碳化,房屋相互毗连防火间距严重不足。三是电气线路敷设不规范,危及古商城消防安全。电线老化、绝缘破损情况较为严重,电线未穿管,直接敷设于易燃木构件上并且相当凌乱。敷设之初,仅考虑照明用电;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器物品广泛使用,用电设备明显增强,超负荷现象严重,极易酿成火灾。

二、洪江古商城消防安全管理对策

(一)明确职责,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根据新《消防法》和国务院十五号令《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要求,结合洪江古商城的实际情况,洪江区消防大队一方面坚持勤请示多汇报。引起区工委、管委领导高度重视,将消防工作纳入管委工作日事议程,每年至少两次以上把古商城消防安全隐患问题的整改以书面文字材料向区工委、管委领导作详细汇报,提请区管委召开办公会专题研究解决。另一方面积极为政府出谋划策,当好参谋。认真研究古建筑消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积极协调解决工作中发现的重大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全区年终综合治理考评,全面加强古商城消防安全管理。同时还积极协调各职能部门关系,明确其消防工作职责,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相应的长效工作机制。在全区消防工作会议上,区管委与古商城内街道办事处、建筑产权单位负责人签订了《古商城消防安全隐患整改责任状》,将古商城消防安全隐患整治措施和期限明确细化,落实到位。

(二)强化联合执法,加大火灾隐患整治力度。认真贯彻公安部60号、106号、107号令精神,考虑到洪江古商城文物遗址保护涉及部门单位较多,火灾隐患问题整改难度大。一是严格督促天一旅游公司和二街办事处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管理人及其职责,严格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落实24小时值班和消防巡查措施,建立防火档案,定期组织防火安全检查,及时整改火灾隐患;指导天一旅游公司制订灭火应急方案,并组织、灭火疏散演练;同时加强对文

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和专兼防火人员的培训教育力度。二是提请管委组织文化、旅游、建设等单位加强联合检查。针对古商城消防安全隐患整改工作由建设部门牵头,文化、旅游部门要加大文物建筑危房维修改造;建设部门要督促房产局公房租赁规范,待开发景点部位严禁将公房承租、转让,减少古商城城内的常住人口,督促自来水公司加强古城周围和内部市政消防设

施的维护保养;电力公司对古商城电气线路按照先景点线路后住房的顺序进行改造。三是加强行政许可方面的配合。严把审批关,努力从源头杜绝火灾隐患。建设、文化部门对于存在生产、生活用火危及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的行政许可,一律不得予以批准;建设部门要严格控制古商城内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对新建的违章建筑要予以强制拆除;文化部门对于在文物古建筑内经营的娱乐场所,必须依法责令停产、停业、停止使用或改变使用用途。

(三)加大消防设施建设经费投入力度。建议古商城旅游开发改造过程中,管委和开发建设单位要投入资金加强市政消防设施建设,消防供水与生活用水分离,消防供水管网改为环状,供水管经达100mm以上,水压应考虑消防用水的要求,增设市政消火栓,同时对锈蚀的市政消火栓和壁栓进行全面保养。添置配备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每具消火栓配置5盘13型65mm水带和一支消防水枪;天一旅游公司应将每处景点重要部位配备4具4kg干粉灭火器,所有太平缸要进行维修,同时每个太平缸旁添加2个水桶,公共消防设施交付给街道办事处或社区居委会管理使用。通过消防部门的努力,由区管委出资为二街办事处一次性配置了3支水枪、3把扳手、8盘水带和70具干粉灭火器,并对锈蚀的消火栓进行了更新;天一旅游公司也增添了4000余元的灭火器材。

(四)建立义务消防队。古商城内部要建立1支10人以上专职消防队,由青壮年男子和具有消防经验人员组成,通过消防培训演练,专职队人员要会报警、会使用消防设施、会疏散人员,每天负责古商城内部的打更、巡查和安全教育等工作。

文物安全管理范文篇10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是一次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自2007年4月启动以来,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加强领导,密切配合,精心组织,扎实推进,顺利完成了第三次文物普查的各项任务。具体工作中,各级将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专门领导小组,设立专门办事机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相关问题;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普查工作格局。市、县财政把普查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实行专户管理,市级先后拨付普查经费112万元,县区拨付经费260.2万元,为普查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市文物普查办公室组织专家深入县区帮助指导工作,及时解决普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加强指导调度和监督检查,促进了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广大文物普查队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怕艰苦、不怕困难,认真学习专业技能知识,深入现场开展普查,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为完成文物普查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根据这次文物普查的数据,目前全市登记文物古迹达到4010处,其中复查2987处、新发现1023处,比普查前增加了34%,新发现了一大批具有很高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的文物古迹,为我市历史文化宝库又增加了一笔丰厚的财富。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强力推动的结果,是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广大普查队员无私奉献、辛勤劳动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和亲切慰问!

当前,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下一步,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这次全国、全省电视电话会议的部署要求,认真抓好各项扫尾工作,确保圆满完成普查任务。重点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要进一步巩固完善普查成果。巩固完善普查成果是当前普查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继续做好文物标本的整理、建档等工作,将文物标本全部装框上架,以方便今后查找研究,提高文物标本利用率。要进一步完善普查信息资料,对已录入系统的普查资料信息进行认真校对,查漏补缺,充实完善,努力使普查信息资料翔实准确、经得起历史检验。要严格执行档案管理各项规定,指派专人负责档案管理,特别是涉密档案要严格签订责任书,确保普查档案的完整和安全。要抽调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热爱文物保护工作的人员组成专门班子,全面搜集各类资料,认真做好《“三普”资料汇编》的编辑工作,尽快将普查成果汇编成册,为今后的文物保护工作提供参考借鉴、积累有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