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物数字化保护与云文化传播路径

时间:2022-03-10 08:42:01

红色文物数字化保护与云文化传播路径

摘要:融合线下红色文物的鉴赏、修复、展览、文创、研学和线上红色文物资源的数字建档、红色文物价值的可视解读、红色文物内容的网络传播、红色文物信息的智能整理,让不可再生的红色文物资源转为可流转的战略数据资源。通过文献综述法、案例分析法和线上、线下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等方法研究。配合政府思政教育理念、引导文化企业正确价值观,融入大众新时代视角,打造“互联网+红色文物+数字保护+微课堂”模式。推动流散海外和民间的南京红色文物资料数字化回归,数据永久保存在云端,有利于对暂时无法进入博物馆体系的民间红色文物进行整理和修复、对搜集到的口述历史进行保护,增进红色文物的交流等。在微课堂传播中潜移默化地培育爱国思想,弘扬南京红色文化。

关键词:南京红色文物;数字化保护;微课堂;传播

一、南京红色文物概述

2021年5月27日,《南京市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条例》获得江苏省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查批准,将于7月1日实施。这标志着南京红色文物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已有法可依。红色文物是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奋斗拼搏的历史记忆载体,更需要以史鉴今,激活红色记忆、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保护红色文物资源、讲好党的故事。2021年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在充分采纳专家、相关单位和各区政府意见的基础上,对全市范围内不可移动和可移动革命文物进行了核定、评选,形成了南京市革命文物名录(第一批),共计58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4279件(套)可移动革命文物,其中,南京市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中的保护级别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一般不可移动文物。南京市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中级别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般、未定级。此次公布的革命文物名录全部为红色文化遗产,类型为重要革命机构旧址、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活动地、革命领导人故(旧)居、烈士陵园、纪念设施、文物藏品等,如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办事处旧址(梅园新村)、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旧址、雨花台烈士陵园、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府及南京国民政府建筑遗存(总统府门楼)、浦口火车站旧址、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旧址、南京长江大桥、“京电号”小火轮、1945年8月28日在延安机场散发的《毛泽东谈话》等都名列其中。这些红色文物是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见证,是党和国家走过无数革命岁月积淀下来的宝贵财富,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红色遗产。南京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形成“雨花英烈精神”、组成爱国民主统一战线的重要阵地。南京红色文物资源蕴含的红色精神价值,往往重于物质空间的实体价值。目前,近一半的南京红色文物资源实体已灭失或无实体资源。由于一些地方保护意识不强、经费投入不足、专业人才匮乏,部分红色文物已遭破坏甚至消失;部分不可移动资源点存在年久失修、消防隐患多、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须积极抢救、保护和传承,将项目引入课堂,增强青年的主人翁意识,带动身边群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主动投入对红色文物的保护和传承。数字化保护的大发展,使红色文物与科技创新、数字化建设的结合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二、南京红色文物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一)研红色文物,证红色历史

对南京红色文物,应加大普查、整理、保护、修复、研究力度,发挥其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再现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记忆,为学习党史、深入了解和把握党勇于自我革命的历史脉络提供了现实支撑,从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鉴红色文物,讲红色故事

南京被誉为六朝古都,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红色教育资源。在严把内容和导向关、史实关的基础上,广泛利用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结合融媒体传播,可以更好地还原历史场景,增强真实感,形成南京红色文物微课堂,结合学院教学、艺术创作、传媒宣传等形式,保护和传播红色文物的综合价值。

(三)保红色文物,传红色精神

红色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应加强红色文物的保护、修复、利用与传承,切实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发挥好文物的作用,对其进行数字化保护,依托网络多维度、艺术性展示红色文物,打造当下和未来创新融合的线上、线下综合服务平台。

三、推进红色文物数字化保护新发展

南京市红色文物资源数量丰富、特征鲜明,但在城市快速建设进程中,部分红色文物资源未纳入现有保护体系,需要进行系统保护。南京市规划资源局构建了“三区、两线、十三片”空间格局、形成了“四级四类”保护体系,有效保护南京现有红色资源。依托“全面保护、应保尽保”“多元利用、系统整合”两大保护利用策略,将红色文物资源及其所依托的区域和环境作为有机整体,统筹保护红色文化资源本体、景观和周边环境,把握红色资源脉络及各资源之间的联系。把握数字机遇,增强红色文物数字化保护的意识。首先,建立数字资源信息库,全面普查分析,分批增加红色文物信息名录;其次,通过时间点、历史事件、整合关联信息,挖掘红色价值;再次,结合科技手段分层次构建数字保护、利用场景;最后,聚焦建党百年节点,夯实每一个环节的实施内容。多元素结合,增强南京红色文化的生命力。积极弘扬“雨花英烈精神”,以雨花台烈士陵园、梅园新村纪念馆、渡江胜利纪念馆和纪念碑、总统府等代表性的红色资源为主要载体,形成有代表性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将抗战精神、革命历史知识通过红色文物数字化保华永远记录下来,形成有效的数字资源,挖掘其价值,以“点、线、面”的方式,逐步将独立的红色文物联系起来,形成一张具有科技属性的红色文物网,启发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爱好的民众加入红色文物数字化保护的浪潮。同时,凭借“胜利之城”标志性特色,形成有影响力的红色文化游览地,使城市功能品质进一步提升。鼓励红色文物资源数字化保护利用与乡村振兴、文化建设、旅游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民生福利改善相结合,不断增强红色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红色文物遍布南京市及周边的各个区、县、乡等地,有已经定级的和还未定级的,有已经申报获批的还有未申报或者等待审批的,在根据实际情况普查的同时应结合数字化保护,将文物资源状态记录、上传、调研、整合,表现具有不同文化特色的新农村、新景象。同时还要注意加强南京红色文物资源与周边城市功能的有机整合,使红色文化资源与周边交通、景观等各空间要素融合,将红色文物资源的数字化保护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塑造有机结合,实现红色基因的现代传承,促进红色文化的永续利用。

四、微课堂传播的意义及有效路径

(一)打造红色文物微课堂传播品牌

以青年视角融入艺术学方式进行微课堂传播,着力开发高品质的红色文物微课堂,通过影视资料观赏、知识竞技答题、绘画设计表达和游戏互动等多种形式,力求满足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主动学习红色文化知识的需求。线上可以集中宣传、展示南京红色文物,嫁接线下红色旅游、红色研学、红色文创,吸引更多游客来南京主动接受红色教育;扩大微课堂的横向辐射,鼓励制作团队在做好内容的同时积极争取与部级主流传播平台的层级交流合作,通过传播渠道和平台方面的合作,增进网民对南京红色文物的理解,对红色精神的传播,对红色收藏的兴趣,促进红色保护体系的形成,带动红色文化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二)征集南京红色文物并培育专业人才

南京红色文物种类繁多,在积极配合政府工作的同时,还要发动大众搜集散落在民间的红色文物,选取其中有代表性、易推广、需保护的类别加以利用。南京高校的学科很丰富,但从事红色文物研究的专业人才相对匮乏,需组建红色文化研究专家队伍,在课程中加入相关思政内容的学习,完成产学研的融合。红色美术微课堂可以表达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其红色文物载体是红色美术教育的生动教材,借助红色文物的内涵和形式传播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物质形式、精神形式、文学艺术形式进行红色美术作品创作。红色文物反作用于美术教育,将历史再现,将革命精神融入课程中,使美术教育课程不仅教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帮助听课的受众群体在参与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让微课堂的教育意义和广泛传播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继承发扬革命精神。

五、结论

后疫情时代加速了教育信息化和新技术的运用,反映在南京红色文物领域,就是盘活数字资源、依托红色文物数字互联,推介南京文化地标和精神标识。微课堂在教育领域备受关注,正向各年龄段人群的生活、学习、娱乐中普及。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运用简洁的互动式、翻转式微课堂传播,能让更多的人主动参与,认识红色文物的历史,把握红色文物精神的内涵,让党的理论宣传都够深入党员和群众心中。加大对红色文物的研究力度,形成新的保护和传播方式,打造多语种的数字互联红色文物微课堂,面向全球提供展示服务,能加快基于共享服务和对外传播的数字互联支撑体系的建设,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

参考文献

[1]丁倩.新媒体时代创新红色文化传播的路径选择[J].新闻战线,2019(9):106-107.

[2]汪甜甜.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文创产业创新发展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2):69-70.

[3]杨明珠.红色文化如何搭“数字中国”快车[J].人民论坛,2019(10):130-131.

[4]吴清泉.做好理论宣传意识形态工作[J].社会主义论坛,2021(4).

[5]洪钰翔.新媒体背景下革命纪念馆展陈现状及发展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9(16):104-105.

[6]舒翼.传承红色基因发展红色旅游[N].团结报,2020-06-19(3).

作者:殷星 单位:南京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