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十篇

时间:2023-04-06 08:24:01

文物鉴定

文物鉴定篇1

2.馆藏元青花瓷器选析 黄静

3.元青花呈色料及其特征 陈逸民,陈莺

4.对"金刚石钴料"的产地、来源以及为何使用的探索性考证和分析 赵云杰

5.元青花鉴定现象之面面观 陶正中

6.北风航海南风回远物来输商贾乐——龙泉青瓷及其外销掌故小记 项坤鹏,张典

7.古玺印断代方法概论 孙慰祖

8.馆藏汉唐铜镜赏析 张孜江

9.紫石谈 王涛,丁玉

10.《沈泳荪仿查二瞻山水轴》的赏析与修复 谢俭华

11.浅析罗家遗址青铜壶(M2:2) 谢振斌,冯六一

12.东汉四神博局镜的制模思想 董亚巍

13.河南龙山文化陶器烧造技术概览 蔡全法

14.玉璧翣与战国时代的椁顶饰玉 许洪明

15.揭开柴窑千年的神秘面纱 王治国,王晖

16.金代"承安宝货军银"十枚套币考辨 陈传江,袁波

17.危山兵马俑坑出土立俑制作工艺研究 仝艳锋

18.古代织绣品的收藏与鉴赏 三元

19.史料价值——旧书收藏的第三种定位 孙绍林

20.收藏实践中的"大名头"困惑 伍秋鹏

21.浅谈藏品故纸中反映出的历史上的"通货膨胀"问题 周成新

22.张芸心与其十间楼 聂瑞安,张婷婷

23.用科技传承文明之火在进步中突破自我——访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万俐 霍雪松,唐迪

24.玩玉要过"四道关" 老牛哥

1.媒体对非法流失文物交易的报道及其影响——由圆明园兽首铜像拍卖事件引发的思考 马健,丁玎

2.名画鉴赏:宋梁楷《补衲图》艺术价值及其作者判识 刘慎旃

3.说珐琅彩与粉彩的区别 徐文宁

4.邛窑精美瓷器解密与赏析 张天琚

5.康熙制作松花石砚年代考 方晓阳

6.陈氏《新莽常乐卫铜饭帻》拓本赏析 迟延璋,朱英

7.古玉器辨伪之我见 郝宗旭

8.北朝时期"青州风格"石雕佛教造像艺术赏与鉴(下) 沈玺

9.辽代植毛骨质牙刷与古代植毛牙刷考证 肖兴义

10.青铜器鉴定的小窍门——铭文字体 陈凤

11.随州擂鼓墩二号墓出土曾国青铜器残留泥芯的科学分析 南普恒,秦颍,黄建勋,董亚巍

12.汝窑之说——天青色等烟云 王延军

13.寻找汝窑的真正发现者 王治国

14.浅说晚唐邢窑和定窑白瓷的对比 毛家华

15.小议宋、金时期的黑釉沥线纹装饰 沙家朸

16.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考察婺州窑址 王胜利

17.别具特色的婺州窑 邢舒良

18.王莽与他的货币制度 翟清伟

19.金代钧窑瓷器探讨 李雷

20.东西方绘画传统特征略述 王兴来

21.试说省油灯的分类 马永红

22.古代鸠杖探源浅说 刘双民

23.浅析汉代葬玉 岳亚莉

24."安徽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吴王光鉴 曾四美

25.充满生活情趣的宋院体画——李安忠《安居图》赏析 宣家鑫

26.不是神话,是存在的现实——对西汉马王堆1号汉墓帛画的感悟 一虹室

27.孔府门神及明代印版 孟继新,孔建

28.使用紫外线灯检查博物馆藏品 杨晓东

29.东汉时期的铜人形吊灯赏析 曹栋洋

30.玉是什么? 玉龙喀什河

31.著名中国美术史研究专家——李福顺教授专访 王兵

2.鉴赏趣 霍雪松

3.新发现的梁楷《补衲图》面面观 李福顺

4.一面罕见的唐代铅质"凤凰双镜"铭冥用镜 刘茜,彭适凡

5.中国美术史上的典范——《寒林对雪图》解读 宣家鑫

6.白瓷双龙耳细颈瓶考略 汪宗义

7.疑定窑的错误定性——定窑应为辽金官窑 王治国,贺福

8.绘画中的"双胞胎"现象 朱万章

9.残片见证建国瓷——矾红"政"字款斗彩瓷器 李林夏

10.黑色陶俑的热释光年代测定 马宏林,齐扬,周萍,甄刚,张芳,吴鹏

11.古陶瓷科技鉴定法 张茂林,吴军明,李其江,吴隽

12.论商周青铜器纹饰中的几何造形及其规律 董亚巍

13.唐代青花塔式罐研究 徐大江

14.浅析古代虎子造型装饰艺术 王蔚波

15.古画重获生机再现昔日神韵——沈铨《松竹双鹿图》修复记 施兰

16.说八卦紋铜镜 武珺

17.先秦至西汉札甲形制的继承与演变 赵雄伟

18.说壶 郝士宏

19.艺术瑰宝南阳汉代画像砖 程浩

20.汉代玉衣雏形新探——由安徽含山县凌家滩遗址07M23谈起 张永清,卢青峰

21.清帝书法鉴藏与康熙御笔"清慎勤" 王羊羽

22."柴窑"宝鉴 赵敬平

23.信手拈来禅意自在——石恪《二祖调心图》 段守虹

24.闲话明清扳指 赵勇

25.地契话英烈——房地契中的红色藏品 周成新

26.浅谈古玩收藏中的保养 孙菁

27.流光溢彩说貂蝉 耿朔

28.平和心态谈收藏 韩军克

29.收藏话题六谈——对话上海博物馆研究员谭德睿教授 孙菁

30."璧""环"上面的谷纹、薄纹、乳丁纹该如何排列 文博网园丁

1.创刊词 钱洲胜

2.欧美墨地五彩的年代之争 王辇

3.北朝时期"青州风格"石雕佛教造像赏与鉴(上) 沈玺

4.汉代铅釉陶及鉴定 高飞

5.铅同位素考古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汪海港

6.科技考古中所用到的现代仪器及其分析方法 路苍云

7.关于西安市古建彩绘的分析研究——地仗层中淀粉粒子的测定 金兰,邵振宇

8.从陈璋壶看春秋战国的冶铸技术 万俐

9.寿州窑探秘 康杰

10.二里头文化陶器成型工艺初步观察 贾宾,朱君孝

11.探析蚌埠双墩1号墓之谜 金锐

12.玉韘的发展及变革 周苏

13.鲁国货币与先秦贝币文化圈 刘汝国,孙胜利

14.山东即墨出土汉玉璧考 王灵光

15.孔府珍藏的御赐印章 孟继新,孟景

16.白石大师作品的『巧取与『「毫夺 月生

17.中国古代铜器表面装饰技艺概览 谭德睿

18.恬澹悦心——从雍正帝看雍正官窑瓷器的艺术风格 梁晓新

19.明代朱漆彩绘描金大圆盒复原记 朱宝力

20.赵朴初、启功书法鉴赏 吴涯

21.浅议古籍收藏——铜版印刷整版书之我见 陈孔坛

22.新石器时代中国出土玉器概说 赵荦

文物鉴定篇2

2005年,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正式启动文化经济职业岗位培训新项目,包括职业艺术品评估师、职业艺术品鉴定师、职业艺术品包装是由师、职业艺术品拍卖师等,古玩鉴定人才培训的空白有望得到缓解。

古玩收藏走俏 鉴定专家断档

上海市文物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古玩艺术品的鉴定是个复杂的体系,包含了很多门类。而长期以来,我国文物古玩艺术品的鉴定都是依靠“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方式进行,这种体制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青年人才的发展,最直接的表象就是大量考古文博专业的毕业生转行和流失。目前我国的鉴定人才匮乏,中青年鉴定专家几乎断档。

古董文物收藏的热潮使得专业鉴定人才需求激增。上海市书法协会秘书长戴小京介绍说,现在的鉴定人群主要是三类:文博部门的保管员,占比例最大;学者,具备丰富的文博知识;考古及文物修复人员。三类人群中,学者最受人欢迎,但是往往实际经验不足,鉴定准确性值得推敲。独立的文物古玩中介鉴定机构凤毛麟角,独立于任何文物古玩经营机构的权威艺术品鉴定师极少,从这个意义上说,独立于拍卖行、艺术品公司、古玩店的权威鉴定估价师更是缺乏。

2003年7月,国家确定了文物鉴定师的职业标准,要求推行市场准入制度,没有取得资格证的,将不能从事这个行业。标准是推出了,但与庞大的市场需求相比,文物鉴定专业人才依然相当匮乏。像河南这样的文物大省,取得这种资格的目前只有7个人,全国也不足百人。

速成培训遍地 长效正规是本

古玩字画收藏队伍中相当一部分人并不精于此道,他们寄希望有权威的古玩字画鉴定机构和鉴定师来为其出谋划策,当然也有不少爱好者想参加培训,了解、掌握这方面知识和规律。由此,使鉴定培训市场骤然升温。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去年以来,北京、广州、上海及成都都举办了鉴定师培训班,还有不少短期的诸如“鉴赏班”、“兴趣爱好班”。

针对目前文物鉴定人才的培养方式,特别是各种鉴定培训班盛行的现象,戴小京说,鉴定是既需要学术知识,又需要一定经验的专业,要成为鉴定专家是很难的。如果能在大学设立的考古、文物等相关专业,进行长期、正规的学习,这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很多文物爱好者由于年龄等原因,很难进入大学接受正规教育,因此,短期培训也具有一定作用。如果举办方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聘请一些水平较高的具有辅导能力的专家授课,教学安排正规,学员通过一段时期的学习是会有一定收获的。但对普通人和一般爱好者来说,系统地进学校学习已经不太可能,眼下便捷的途径就是参加“古玩艺术品鉴定估价”培训。

但短期培训只能练就一些基本功,一位资深收藏家说,火眼金睛是练出来的,这些人手上“通过”多少宝,摸过多少真货,交过多少“学费”,自己心里最清楚。鉴定是既需要学术知识又需要一定经验的。通过培训的学员可以学到一些知识和相关经验,但还需要到实践中去印证和锻炼。要通过学习、实践、认识、再认识的反复熏陶,才能达到一定的鉴定水平。当然,要想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还需要去除急功近利心态,苦心钻研才能有所成就。

■相关链接:

■上海市文物经营专业技术水平认证

主办机构:上海市职业能力考试院、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证书等级:初、中、高级书画经营;初、中、高级陶瓷经营;初、中级玉器经营。

文物鉴定篇3

关键词:现代分析仪器;文物鉴定;应用

【分类号】:TU-80

人类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都能够通过人类物质文化遗产反应出来,通过考古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文物被人类发现,这就需要对文物的年代以及性质等进行准确的鉴定。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文物都被伪造,并且难以用肉眼或者传统的鉴定方法进行鉴定,为了保证文物能够被准确的鉴定出来,就需要应用现代分析仪器进行文物的鉴定。

1、文物鉴定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依靠传统方法或者现代科学技术对文物的真伪、用途、质地、年代以及价值等进行鉴定的过程就是文物鉴定。文物鉴定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促进社会的发展,就需要做好文物鉴定的工作。需要鉴定的文物有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传世、流散文物以及文物藏品等都属于可移动文物,而遗迹、文物遗址等都属于不可以的文物。广博的历史知识、自然科学知识、文物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以及工艺美术知识等都是文物鉴定者所必需具备的,这对文物的鉴定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文物鉴定者为了能够准确的对文物进行鉴定,就需要对作假手段进行全面的掌握,并熟练的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分析测试法与传统鉴定方法进行文物的鉴定,保证每一件文物都能够被准确的鉴定出来。应用现代分析仪器鉴定是文物鉴定的主要手段,能够弥补传统鉴定方法的不足。对文物进行鉴定分析能够得到非常丰富的信息,对历史发展与文物保存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做好文物鉴定工作。

2、现代分析仪器在文物鉴定中的应用

2.1 文物年代的测定

文物鉴定中年份的测定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准确的对文物的年代进行测定,可以借助现代分析仪器进行鉴定分析。在对动植物化石文物进行鉴定分析时,通常采用的就是 年代测定法,这种鉴定方法也是非常标准的一种方法。在生物体的生命期间中,体内的 原子量进行两种变化,一种是保持生物的一定水平,即能够在大气中得到充分的补充,另一种就是无法得到补充,从而不断的衰减。生物在死亡后,原子量就不能够得到补充,从而不断的进行衰减,但是衰减也存在一定的规律。因此,对生物化石中 的放射性剂量进行准确的测定,就能够得出化石的年龄,从而推断出年代。电子自旋共振年代测定法是一门新的年代测定技术,不仅能够对化石等进行年份的测定,还能够对火山岩石、硅酸盐等多种矿物进行测定。电子自旋共振年代测定法主要是通过测定样品中ESR的信号强度来计算出受辐射的总剂量,并通过相应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从而得出样品的年代。ESR信号主要是借助ESR普仪进行检测的,样品在宇宙射线与γ射线的照射下,能够产生顺磁中心,并且能够被ESR普仪检测到。电子自旋共振年代测定法具有非常显著的优点,能够拓宽文物年龄的测定范围,并且测定的种类也很多,这就使得该方法也常用于文物的鉴定之中。在进行文物年代的鉴定时,还包括一些其他的测定技术,例如热释光法、铀系法等。因此,为了能够准确的鉴定文物的年代,就需要根据具体的文物选择合理的现代分析仪器进行鉴定。

2.2 文物的分析

在进行文物鉴定时,现代科学技术分析测试法是比较常用的一种鉴定方法,主要是利用现代分析仪器对文物进行鉴定。在对油画等珍贵文物进行鉴定时,采用的就是多种射线成像技术,例如中子活化成像、γ射线成像以及X射线成像等。油画上存在的树脂层与油膜曾都能够被这些射线所穿透,并且将油画层中存在的特征以及画笔风格清晰的展现出来。仿造的油画中则不存在特征以及画笔风格。例如,在进行油画的鉴定处理时,可以线采用中子活化对油画进行一段时间的处理,之后油画中能够与电子辐射和γ射线进行反应的元素就会通过相关的反应全面的展现出来,可以看到有二十多种元素参加反应。为了能够清晰的展现出反应的特征,可以将记录胶片放置在油画表面上。不仅能够通过记录胶片来展现出油画活化后的辐射空间分布,还能刚刚借助固态检测器对油画进行监测,及时准确的辐射的γ射线信号记录下来,从而能够对油画总含有的特定元素的量进行计算。利用中子活化射线成像技术能够准确的得知油画文物中各种原则的浓度分布与空间分布,对画家原来所画又被覆盖的部分以及不同材料之间的界线进行准确的确定,从容充分的展现出油画层中蕴含的笔画风格。在现代分析仪器的应用中,陶瓷的鉴定也是经常用到现代分析仪器的一种文物鉴定,主要依靠现代分析仪器对陶瓷的类别、时代以及窑址进行准确的鉴定。在鉴定陶瓷文物时,主要采用的就是热释光法,借助激光拉曼光谱仪对陶瓷进行无损检测,准确的鉴定出陶瓷的年代。

2.3 文物的组成、结构分析

在文物鉴定过程中,文物的组成与结构分析通常应用现代分析仪器进行鉴定。铜镜是古代经常用的一种文物,为了确定古代铜镜的组成与结构,不仅需要应用扫描电子探针、莫斯堡尔普、电子能谱以及金像显微技术进行鉴定,还需要应用X射线荧光与中子活化分析进行鉴定。现代分析仪器的应用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得铜镜的结构与成分,主要的组成部分就是铅、锡与铜,并在在铜镜内部,以铜锡合金的形式存在,而在铜镜表面,则是以锡的四价氧化物的形式存在的。在不同的年代,铜镜的组成部分也有很大的区别,并且能够通过表面组成成本来确定铜镜制作的驻澳工艺与配方。现代分析仪器对文物的鉴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准确的鉴定出文物的组成与结构,就需要针对具体的文物选择合理的现代分析仪器进行鉴定。

3、总结

综上所述,在进行文物鉴定时,主要的鉴定手段就是应用现代分析仪器进行鉴定。现代分析仪器能够准确的对文物进行鉴定,鉴定效率也很高。在应用现代分析仪器对文物进行鉴定时,主要是对文物真伪、用途、质地、年代以及价值等进行鉴定的。文物鉴定对社会的发展以及考古学等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提高文物鉴定的准确率,就需要加强现代分析仪器在文物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曼.浅谈现代分析仪器在文物鉴定中的应用[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4,(7):104-107.

文物鉴定篇4

记得去年这个时候,央视“3·15”晚会上直播了有关暗访记者调查文物鉴定“专家”蒙骗消费者的短片,一件几百元的赝品,只要给足了钱,在鉴定人员笔下能够摇身变为价值连城的文物珍品,这让收藏爱好者们情何以堪?

近些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迅猛发展。天价拍品在促进艺术品市场继续繁荣的同时,也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某些媒体不恰当的炒作起了误导作用,让本身收藏知识匮乏和投资渠道狭窄的老百姓觉得收藏艺术品能保值、能挣钱,一时间“全民皆藏”。

然而,理想和现实总有差距。

“两眼一抹黑”的老百姓想在艺术品市场中挣钱绝非易事。市场缺乏专业监管,赝品泛滥,各路“伪专家”招摇撞骗。人们迷信各大博物馆的从业人员和名头大的机构,这些人中有真才实学者,而有些行政、后勤人员并不具备专业技能。媒体尤其是电视也成为打造专家的渠道。

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称,故宫博物院作为国家文物保护管理单位,按照职责负责故宫文物藏品的鉴定,同时按照政府职能部门的要求,提供公务性文物鉴定,除此之外,不承担对社会文物提供鉴定服务。因此,故宫博物院有规章制度规定,院内专家不得以故宫博物院的公务身份在社会上从事非公务文物鉴定活动,以及与文物拍卖、文物市场等有关的藏品鉴定活动。当然,退休人员就难以管理了。

去年媒体爆出的汉代“金缕玉衣”和“汉代玉凳”事件,令文博界蒙羞。某些拍卖公司滥用《拍卖法》的免责条款,明目张胆地“假拍”“拍假”,损害了艺术品市场的信誉。

关于如何规范文物鉴定的问题,文博界委员和代表们没少“支招”。

“艺术品市场和十几年前大不一样了。”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张柏在任期间对此有较多的关注,他感慨道:“艺术品市场无论是从老百姓的重视程度还是流通数量、渠道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是与社会文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全民文化素质的发展以及文物流通领域的发展相关联的。以前制定的相关法规政策已经不适应新的发展需要,出现了法律空白,给一些人钻了空子”据张柏介绍,依照法律,文物部门只监管文物商店和拍卖公司,古玩市场中由于存在大量不属于文物的旧货和艺术品,因此一直以来由工商部门和公安部门协同管理。“随着艺术品拍卖升温,古玩市场中也出现了少量文物。文物部门曾参与管理却发现无法可依,而工商和公安人员又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这已成为面临的难题。现阶段,全国从事文物鉴定的机构成百上千家,鉴定水平参差不齐,文物部门也无法进行监管。他们只需在工商部门注册即可从事鉴定。今后,这些鉴定机构文物部门要不要管?如何管理?都需要我们进行细致认真的调研。我认为这其中最难也是最复杂的问题就是鉴定机构的性质怎样确定。”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文化厅副厅长李修松在议案别提出了“关于规范民间文物鉴定业务与行为的建议”。他认为,对民间文物鉴定人员应实施资质管理。由省级以上文物部门通过资格审核和组织业务知识、技能单项考试,颁发不同级别的责任鉴定员证书,方可从事某项或某几项文物鉴定业务。同时,建立从业人员文物鉴定业务档案和信用机制,实施动态管理。对于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且鉴定业务和行为规范、信誉好者,可通过资格审核和组织考试,提高其作为责任鉴定员的级别;对于不规范、有违规行为者,视其情节轻重并根据有关规定予以相应处罚,直至取消其文物鉴定资质。有违法者,追究其法律责任。

这与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科研处主任余辉的想法不谋而合。“普通百姓对于文物鉴定的需求日益增加,他们手中的藏品渴求得到认证。现实却是市面上的文物鉴定专家良莠不齐,亦没有权威性的专门机构来对鉴定人员的资格认证,这大大落后于建筑工程师、律师、医师、教师等行业的认证工作。”余辉提交了关于规范文物鉴定活动的提案:“由国家文物局委托专门的权威机构,对从事鉴定文物的人员进行资格认证,方式可通过笔试、学术评审等手段,对合格者颁发资格证书,实行门类制,获得鉴定资格认证的专家可在指定的文物类别内进行鉴定,具有多项文物鉴定能力的专家必须具备相应的多项文物鉴定资格证书。获得鉴定资格认证的专家可以通过正常程序开设文物鉴定事务所,对鉴定文物费用的收取应以真伪一致,不能因物真而多收款项,以防弄虚作假。在文物鉴定中,鉴定方只对文物的真伪、品级、品相、艺术价值、历史内涵负责,不应随意标价,以防疏漏。鉴定专家在鉴定事务所里可出具鉴定证书并自行承担民事责任,如有违法现象承担法律责任。工商税务部门应对鉴定事务所依法管理,发证机关不承担任何责任。”

提到文物鉴定,便不得不提及文物鉴定相关培训。本刊曾报道过社会上文物鉴定培训的情况:“上世纪90年代初期,北京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高校开设数届文物鉴定研究生班,因系受国家文物局委托,从招生到就业,都在文物系统内封闭进行的。”而今,“文物鉴定培训机构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纳入学历教育的高校培养,一类是非学历教育的社会培训。”纳入学历教育高校培养的例子如2003年初春,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招收具有大专以上学历90名新生。这批新生在三年学制内主修文物鉴定专业。“该专业参照博物馆藏品分类标准,文物鉴定专业开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大类19门课程。”据悉,2006年4月2日,该专业近50名学生通过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并顺利毕业。非学历教育的社会培训2003年即有所体现:上海一家职业培训机构经市劳动局批准开办古玩鉴定师资格培训,毕业学员授予助理古玩鉴定员、古玩鉴定员的职业资格。“职业资格证书实行的是政府指导下的管理体制,由国务院劳动保障、人事行政部门综合管理,通过学历认定、资格考试、专家评定、职业技能鉴定等方式进行评价;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负责以技能为主的职业资格鉴定和证书的核发管理。人事部门负责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资格评价和证书核发与管理。查询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网站确认,当时,上海仅有此一家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开展古玩鉴定技能培训。”

李修松在议案中也谈到有关文物鉴定培训机构的管理建议:“举办颁发毕业(结业)证书的文物鉴定培训班,都必须获得省级以上文物部门的许可,对其加强管理,并在相应的政策法规条文中予以规范。”

文物鉴定篇5

本刊消息:11月7日凌晨1点,著名学者、史学家、文物鉴定家史树青因病去世,享年86岁。

史树青出生于1922年,河北乐亭人。生前任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收藏家协会名誉会长、南开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北京大学考古系研究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导师等职,是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其主要著作有《长沙仰天湖出土楚简研究》《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瑰宝》《应县木塔辽代秘藏》《楼兰文书残纸》《小莽苍苍斋清代学者书选》《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合著)《中国文物精华大全》《史树青金石拓本题跋选》等等。

1959年建国十周年,国家筹建中国历史博物馆,史树青负责文物藏品征集保管工作。他与启功、杨仁恺、徐邦达并称我国“四大文物鉴定专家”。他对孔望山的研究尤为世人瞩目。江苏连云港孔望山摩崖石刻,世人一直认为是孔子及其弟子像,史树青考察后认为,那是佛教题材的早期宗教造像群,开凿年代为东汉,比敦煌石窟早200年。1995年以来,史老还参加河南郑州二里岗商周战国遗址发掘、河北易县燕下都战国遗址发掘、山西侯马遗址调查及浙江河姆渡遗址调查等。

据史树青先生夫人夏玫云女士介绍,史老在住院治疗期间始终以乐观的态度与病魔作斗争,并继续从事鉴定事业,只要身体允许,他坚持参加各种相关学术活动,还为收藏爱好者免费鉴宝。此外,他坚持写作,出版了《鉴宝心得》一书。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著名玉器鉴定专家杨伯达得知史树青去世后,惋惜不已:“一位文献、目录学大家走了,这是文物界的一大损失。”杨伯达认为,与其说史树青是文物鉴定家,不如说他是文献、目录学大家,史树青在这两方面的造诣如今无人能匹敌。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闫振堂透露,除鉴定外,史树青也收藏一些文物,“他的收藏以书画、碑帖、善本古籍为主。”闫振堂认为,史树青一生从事文物保护、抢救工作,为国家文物收藏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与众多收藏家不同,史树青藏而不私。在故宫博物院景仁宫捐赠文物纪念专馆的“景仁榜”上,镌刻着许多捐赠者的名字,史树青名列其中。

文物鉴定篇6

四年的大学生活是我人生的关键点。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在大学的四年时光里,我在掌握好学校课程的前提下,还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很多的课外读物,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在校期间,我一直致力于将自己培养成一个复合型人才,不断地挑战自我,充实自己,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

物流管理,是自己选择的专业。自从大一入学之日起,我就曾经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学好本专业。心中定下了方向,便不再犹豫迟疑。四年来,我几乎没有旷过一次课,一直尽心的上课,用心的学习,希望能够把专业学好,为自己以后踏上社会做一个更好的准备。

在思想上,本人要求积极上进,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有很强的上进心,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关注国家时政新闻,了解国家大事,了解国家的发展动态,关注社会发展。我一向对老师很敬重,因为在我彷徨的时候,他们帮助了我。以及同学间的互帮互助,让我领悟到了,与其说品德是个人的人品操行,不如说是个人对整个社会的责任。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得对社会负起一定的责任义务,有了高尚的品德,就能正确认识自己所负的责任,在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在学习上, 本人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勤奋好学,态度端正,目标明确,基本上牢固的掌握了一些专业知识和技能,作到了理论联系实际;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外,还注意各方面知识的扩展,广泛的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从而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而不懈奋斗。我一直都认为人应该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基于对本专业知识一丝不苟的认真学习,因而在学习成绩上一直都得到肯定,每学年都获得校奖学金。提升自我,积极参加各种证书的考试,通过了大学英语六级以及国家计算机二级的考试,在基本技能上得到提升;同时还自学参加一些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并获的国际商务单证员证书,从而使自己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在工作上,本真对工作负责的态度,尽力做好每一份工作;有较好的组织能力,工作塌实,任劳任怨,责任心强。对于属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总是尽可能的做好,养成了独立工作的好习惯!在很多团队工作中,积极与同学合作,养成了良好的团队精神。

在生活上,我崇尚质朴的生活,勤俭节约,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充实而有条理,有严谨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作风;为人热情大方,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拥有自己的良好处事原则,能与同学们和睦相处;积极参加各项课外活动,从而不断的丰富自己的阅历。此外,对时间观念性十分重视,时间观念强,能合理利用时间。由于平易近人待人友好,所以一直以来与人相处甚是融洽,敢于拼搏刻苦耐劳将伴随我迎接未来新挑战。

四年的物流管理专业学习,让自己系统的了解了物流管理专业的相关知识,对于现阶段的物流发展状况也有了全新的认识,希望自己的以后的工作你能从中受益,相信努力将不会白费,感谢学校提供的平台,更感谢给我们上课的老师辛勤的付出。

文物鉴定篇7

藻胆体由“杆”复合物和“核”复合物组成。前者直径12nm,长度18nm,由若干个藻胆蛋白(包括藻红蛋白、藻蓝蛋白)六聚体通过连接肽聚合而成,组成六聚体的每个单体包括藻蓝蛋白α和β两个亚基;核复合物直径12nm,长度12nm,由3个藻胆蛋白(别藻蓝蛋白)三聚体和相应的连接肽组成,三聚体中每个单体由别藻蓝蛋白α和β两个亚基组成。核结构并排排列并附着于类囊体表面,杆结构分布于其核结构侧面,呈放射状排列,构成完整的藻胆体。在完整的藻胆体中,藻红蛋白、藻蓝蛋白复合物将吸收的光能传递给别藻蓝蛋白复合物,能量最终被汇集并传递给光系统中的叶绿素a。不同物种藻胆体的组成和结构差异较大,而在实验教学中宜选择组成和结构比较简单的藻胆体(如Synechococcus6301)。尤其是只含有藻蓝蛋白和别藻蓝蛋白,不包含藻红蛋白的藻胆体,更适宜于该综合实验。

2实验流程

藻胆体分离、纯化以及性质分析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在相关文献中均有详细介绍,在此只给出实验流程及所用到的实验技术。其中,藻胆体分离和纯化过程中,常温操作及高浓度(0.6~0.9mol/L)磷酸缓冲液是保持藻胆体结构完整的关键,这两个条件也是分离藻胆体实验操作的特殊之处,完整的藻胆体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后形成明蓝色区带,吸收光谱最大吸收峰位于610~615nm;而藻胆蛋白的分离纯化需在4℃下进行。另外,通过透析除去磷酸盐(通常降至5mmol/L以下)后,藻胆体自动解体。

3藻胆体作为实验材料的优势

3.1实验材料容易获得

蓝藻培养方法现已非常成熟,且蓝藻在旺盛生长时,藻胆体占可溶性蛋白含量的80%左右,因此完成以上实验流程每组只需要30~50g蓝藻细胞。

3.2综合性强

该实验涉及表面活性剂的使用、密度梯度离心、透析、吸收光谱分析、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以及色谱等多项常用生化技术。

3.3实验结果明显、成功率高

实验中得到的藻胆体及其解聚得到的藻胆蛋白均为有色的色素蛋白,密度梯度离心和层析结果均可直接观察,增加了学生实验过程中的兴趣度,且各组往往是得到藻胆体和藻胆蛋白量上的差异,基本不会出现无实验结果的问题。

3.4难度适当

在进行充分准备后,高年级本科生均可完成整个实验流程,该实验流程约需要24~36学时。该实验灵活性强,既可作为综合性实验,也可作为分步实验,随讲随做,将每个实验结果冻存备用,因此各院校可根据课时情况、学生基础以及具体实验条件对该实验流程进行适当修改。此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完成完整藻胆体的电镜观察、藻胆体及藻胆蛋白室温或低温荧光激发/发射光谱分析以及连接肽的分离纯化等实验,以增加实验难度。

3.5实验费用较低

完成实验操作,若藻胆蛋白的纯化使用羟基磷灰石柱层析,每组所需试剂耗材300元左右。

4实验存在的问题

(1)密度梯度离心是纯化藻胆体的必需途径,也是制约该综合性实验大规模开展的重要因素,完成该实验流程需至少收集2管的藻胆体(每管容量50mL,上样5~10mL),而每台超速离心机只能同时放置6支离心管。由于我院拥有1台超速离心机,因此该实验每次开设均不超过6个小组。

(2)藻胆体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现在已成为研究得最为透彻的生物大分子之一,目前已不是研究热点,因此该实验设计基本属于验证型,相比而言创新性稍显不足,但无疑是训练学生蛋白分离纯化相关技术不可多得的实验材料。

5结语

文物鉴定篇8

一、自觉加强学习,努力适应工作

我是初次接触物业管理工作,对综合管理员的职责任务不甚了解,为了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我自觉加强学习,虚心求教释惑,不断理清工作思路,总结工作方法,现已基本胜任本职。一方面,干中学、学中干,不断掌握方法积累经验。我注重以工作任务为牵引,依托工作岗位学习提高,通过观察、摸索、查阅资料和实践锻炼,较快地进入了工作情况。另一方面,问书本、问同事,不断丰富知识掌握技巧。在各级领导和同事的帮助指导下,从不会到会,从不熟悉到熟悉,我逐渐摸清了工作中的基本情况,找到了切入点,把握住了工作重点和难点。

二、心系本职工作,认真履行职责

(一)耐心细致地做好财务工作。自接手****管理处财务工作的半年来,我认真核对上半年的财务账簿,理清财务关系,严格财务制度,做好每一笔账,确保了年度收支平衡和盈利目标的实现。一是做好每一笔进出账。对于每一笔进出账,我都根据财务的分类规则,分门别类记录在案,登记造册。同时认真核对发票、账单,搞好票据管理。二是搞好每月例行对账。按照财务制度,我细化当月收支情况,定期编制财务报表,按公司的要求及时进行对账,没有出现漏报、错报的情况。三是及时收缴服务费。结合****的实际,在进一步了解掌握服务费协议收缴办法的基础上,我认真搞好区分,按照鸿亚公司、业主和我方协定的服务费,定期予以收缴、催收,20xx年全年的服务费已全额到账。四是合理控制开支。合理控制开支是实现盈利的重要环节,我坚持从公司的利益出发,积极协助管理处主任当家理财。特别在经常性开支方面,严格把好采购关、消耗关和监督关,防止铺张浪费,同时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文物鉴定篇9

人物名片

刘东瑞:男,1938年生人,汉族。1959年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参加工作,1975年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保管部编目组,1989年在中国博物馆学会创办《博物馆》杂志,1984年调国家文物局流散文物外任副处长,1986年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秘书长至2000年退休,2005年增聘为国家文物局鉴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完鉴赏范围:瓷器玉器饲器杂项。

在音乐声中,仔细地看着文物,然后用笔标出这件文物的价格,有时候这样的天文数字会引来全场的惊叹声。说到文物鉴定专家,看过央视《鉴宝》节目的人很容易就会在脑海里勾勒出这样的形象。

但是有一些文物鉴定专家的笔落下去的时候,关系到的却是一条人命。文物定级标准之重要,在涉及到文物案件时,一级文物和二级文物之间往往就是生与死的距离。有着近sO年文物鉴定工作经验的文物专家刘东瑞在其负责的案件中,就有20多人因为文物定级而免去死刑。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可谓文博界的“院士”。曾担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秘书长达14年的刘东瑞谈锋甚健,在退休5年后的去年,他又被增补为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的委员。谈起多年来从事的工作,刘老却异常低调:“我们的日常工作就是鉴定文物、征集保护措施,但也出具司法鉴定。有人说我们能枪下救人,枪下救人有点悬乎,但确实有一些案子涉及到文物鉴定,经专家委员会鉴定后会免于死刑。”

人命关天的事“不能配合”

发生在陕西的一件文物死刑案让刘东瑞记忆犹新,“那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偷走了一件定窖的瓷器,当时地方上鉴定为一级品,此人就在严打中被判处了死刑。后来拿到国家鉴定委员会让专家们一鉴定,发现只是一件仿品,根本不是真的。不是一级文物,那这个罪名当然就不存在了,这个人后来就改判了,案子也纠正过来了。”经历过风浪的刘东瑞举重若轻,随手拈来的故事却让记者听得心惊胆战。

上世纪80年代末,涉及文物走私、盗窃的案件很多,刘东瑞所在的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的工作突然间繁忙起来。原因就是在中国的刑法中,不同的文物级别涉及到不同的量刑标准,如果是一级文物,那就可能会判死刑或者重刑,如果是三级文物,就有可能量刑较轻。

“经常有拿过来鉴定的,在当地已经判定是死刑的,但是拿来一鉴定,其案件中所涉及到的文物达不到一级品,自然量刑也就不能按死刑判决了。”刘东瑞说到文物鉴定“免死”的故事,感慨颇多.细心的他要求不说出这些故事的地名,怕影响这些地方人的工作。他说,在文物鉴定委员会成立后,多次遇到这样的事情,主要还是因为最初文物分级时(1987年中国出台了第一部《文物藏品定级规定》)没有过多考虑到对文物违法案件的处理。

因为鉴定结论与执法人员的意愿不敢,还有人千里迢迢赶到北京,要求他改鉴定意见的。

在为湖北某地的一起文物盗窃案做鉴定时,鉴定委员会的专家组认定一个铜镦属于二级品。但是没过多久,当地县公安部门的工作人员找上门来,直截了当要求刘东瑞改写鉴定结论,把一级品改成国宝,把二级品改成―级品。之前刘东瑞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他问:“是我们鉴定错了吗?”来人的回答把他吓了一跳,对方说;“这个案件涉及到6个人,改了后,这6个人都能判死刑。要是按现在这个鉴定结论,只能判处一两个人的死刑。

“这个鉴定是专家签字认可的,是一个集体决定,我―个人背着专家改,我能改了吗?”刘东瑞实话实说,“我要改了就是违法乱纪,不能那么做,要依法办事,按标准办事。”但对方仍不罢休,刘东瑞说,“鉴定结论不是不能改,如果我们鉴定有失误,有证据表明鉴定错了,可以改。但要按这个理由就不能改。”他还劝对方说.“量刑是法院的事,公安只负责破案。根据证据量刑有法院操心,法院要求重新鉴定或调查自然会提出来,你们就不用管了。”

“要不判死刑,就刹不住这股盗墓的歪风。”当地人又找出了一个理由。“稳、准、狠,你要在稳的前提下才能狠.不稳的情况下就狠就要犯错误,不能乱狠,不能凭着感觉狠。”刘东瑞反驳道。

对方颇为气恼地指责刘东瑞不配合工作,刘东瑞马上严肃地说,“人命关天,配合不是这么个配合法。我们不要人为地制造那些冤假错案。”

但这些公安人员并未罢休,他们随后找到了国家文物局和最高检察院,要求改写鉴定结论。最高检察院的负责人员随后打电话给刘东瑞询问此事,刘东瑞开宗明义地说,“这些鉴定都是专家签字认可的,我们是要违法乱纪还是要依法办事?”

为了有说服力,刘东瑞又详细地介绍了文物鉴定的前后过程,他说,这个铜墩没有铭文、没有鎏金,也没有纹饰,只能坐到二级的位子上。如果定成一级,下一次出现了有铭文的、有鎏金的,或者有纹饰的,应该怎么定级?都是一级的话,这级别就没有价值了。

这一鉴定结论最终没有改写,刘东瑞后来在报纸上看到关于这一案件的判决消息,只有两个人被判处死刑,其他的则是无期徒刑。

刘东瑞说,这让他感到高兴,不能因人涉罪就非要致人于死地,不能人为地制造错案。

该打屁股的千万不要砍脑袋

在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中,专家们遇到这样的事情总是慎之又慎。有时候,连现已故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启功先生也会参与到这样的景鉴定中来。刘东瑞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上世纪80年代末,厦门市文化局陈某利用职务之便,以到博物馆检查工作为名,每次都“顺手牵羊”,窃走一些旧书画。这批东西是清退“”查抄物品时,因找不到原主而堆放在库房外的低档字画中。日积月累,他窃走的字画多达百余件。这件案子后来被当地公安机关立为大案。被盗字画最初由地方文物部门鉴定,估价1万元。但后来有人反映鉴定得不准确,又到外省市去鉴定,最后估价15万元。

两份鉴定相去甚远,厦门方面最后又找到了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请求给予仲裁。

当时正是严打期间,按规定这个数目的金额已经够得上死刑了。时为鉴定委员会秘书长的刘东瑞接手了这个案件,并随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外宾接待室安排复鉴。当时文物鉴定委员会的5位书画专家到场作了鉴定。他们逐件进行了鉴定和评估,尽管数量大,但这批字画却多为伪品和低档品,够得上级别的不多。最后鉴定下来,按当时的市场价估算,累计金额也超过了7万元,在当时这一金额仍然够得上死刑。

尽管复鉴已结束,但一想到是死刑案件,刘东瑞就觉得还是应该更仔细和慎重一些,他将案情及鉴定情况向启动先生做了汇报,并请启功先生出露再组织一场复鉴,启功先生批准了这个活动。

第二天,又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复鉴一次,并另行组织了专家组,首次参加鉴定的专家们都没有参加。启功先生亲自参加了这次鉴定,他和其他专家仔细地看完了全部字画,在各自发表意见后,启功说,“咱们今天的鉴定无须再出新的结论,也无须出新的证书昨天的证书。我在昨天的鉴定结论上写几个字,算是有个意见。”专家们一致赞同,于是启功先生在那份鉴定结论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并写下“太劣、值高,抬举了他。”

启功先生开玩笑说:“这些东西哪儿值这么多钱(指总估价7万多元)?真是抬举他了,下回再偷,请我当顾问。”在场的人都笑了,启功先生随后又严肃地说:“罚要得当,该打屁股的不要砍脑袋!”

厦门方面的办案人员在场地目睹了整个鉴定全过程,启功先生退场以后,刘东瑞请办案人员认真研究启功先生的意见。刘东瑞说,“启功先生的意见不完全是个人意见,而是到场专家的共同意见。而且文物鉴定的评估价是一个模糊的参考值,不能作为绝对值来看待。请10批人评估,就可能出现1O个数据。文物的级别不是一条线,而是一个区间。”

最后,厦门方面采纳了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陈某没有被判死刑,改判了有期徒刑。刘东瑞将判决结果汇报给了启功先生,启先生又念叨了一遍:“该打屁股的千万不要砍脑袋!”

为文物局长“洗冤”记

三级文物中既含珍贵文物,又有一般文物的规定还给鉴定委员会惹来了若干“麻烦”。刘东瑞说,文物鉴定委员会有一个原则,就是在定级时原则上就低不就高,避免当事人的损失,因为文物的级别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而三级文物的规定又给这种文物鉴定留下了过于灵活的标准。

曾经轰动全国的“山西文物局长走私案”就是这样一起案子。1994年,时任山西省文物局局长的张希舜批准当地的文物商店将一尊关公像卖给了台商 罗田洮。但是罗田光在机场却被海关人员扣了下来,原因是关公像是国家文物,禁止出境,而罗的行为涉嫌走私。

两年后,有关部门以张希舜涉嫌走私文物将其逮捕,并迅速作出判决。这起文物局长走私案引起全国关注,张在法庭上老泪纵横,高喊:历史将宣告我无罪,历史将还我清白。

此案的焦点是,张批准出卖的那尊关公像是否是国家禁止出境的文物。

河北省文物局和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在鉴定后却得出了两种不同的结论,一种结论认为是明代彩绘木雕神像,国家三级馆藏文物;另一种结论却认为是晚清制品,一般文物。而按国家有关规定,一般文物可以出境,三级馆藏文物不允许出境。

“明末清初的东西在工艺上不会有很大区别,但关键在于这个东西是不是很珍贵。”刘东瑞说,这尊在襄汾县乡下的一个老百姓家旮旯放了很久的挑木木雕关公神像工艺并不是很精美,非常粗糙。在最初送来的时候,刘东瑞看出了其背后的一些隐秘,这件案子并非单纯的文物案件。为了防止有人说文物部门官官相护,作为国家鉴定委员会的秘书长,他坚持由首先做出结论的天津海关拿出意见,他说既然有海关的出境火漆,就由海关先做结论,再由国家鉴定委员会提出附议。

1996年12月31目,吕梁地区中级人民法院根据河北文物部门的鉴定意见,认定张希舜违反海关法规,其行为构成文物走私罪,将其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张随后提起了上诉,但却毫无结果,张的母亲和姐姐在此期间先后因此事离世。

这件文物究竟是不是“禁止出口”的文物?最后这一鉴定还是被推到了国家鉴定委员做最后的结论。刘东瑞回忆说,当时他们提出还是由当地文物部门先做一结论,然后由文物鉴定委员会附意见。因为文物鉴定说“是”容易,说“不是”难。但最后,相关部门还是希望鉴定委员会能给出一个权威的鉴定意见。

“最后把公检法三家的办案人员全部叫来,在楼下属子里当场鉴定。”刘东瑞说,因为当时意见不一,为了让这三家执法机关能够确认鉴定结果,最终想出这样一个办法,你们现场看着作鉴定。

刘东瑞随后打电话给鉴定委员会的三位专家,在当天上午安排在不同时间段前来鉴定。第一位专家在9点来到,在仔细地看完关公像后,这位专家给出的意见是“明代文物,应该定为三级”。这位鉴定专家随后被请到隔壁房间去喝茶。第二位专家在1O点开始鉴定,最后认定是“清代的三级文物,一般文物”。最后一位专家进门后看了一遍说,“这是什么玩意,潘家园旧货市场上有的是,根本不是文物。”

三位专家三个意见,听得在场的人都愣了。最后三位专家由刘东瑞召集到一块,又共同研究对这个关公像下最后的鉴定结论:此木雕关羽彩绘坐像为清代初期所制,属一般文物。一般文物是可以出境的,张的罪名自然是无中生有。

张希舜在1999年等来了无罪释放的判决,而他在狱中却实实在在地呆了三年。出狱后的张希舜虽然恢复了名誉,但其事业却再也无法挽回。

“一个条文的解释关系到―个人的命运,而且灵活性太大,说明已经不太适合现在的情况了。”刘东瑞说,张希舜案发生后不久,国家文物局就授权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的专家开始对《文物藏品定级标准》进行修改。从1997年到2000年,经过3年修改,六易其稿,终于成型。2001年,新的定级标准由文化部颁布施行。

“改动不大,意义不小。”刘东瑞说。新的标准中将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区分开来。旧的标准中只指明一、二级文物为珍贵文物,而新标准中则把三级文物也归入了珍贵文物中,与之相对,把一般文物单独列了出来。这次改动对文物的司法鉴定至关重要,使文物鉴定部门不再为“三级”中对“珍贵”与“一般”的认定而头痛了,也起了规范的作用。

文物鉴定

文物是有价值的人类历史文化的遗存物。―般来说,文物鉴定主要内容是

1.辩伪。这是使用、流通的前提条件。

2.断代。只有弄清文轴的时代,才能把它放到一定的历史环境中去研究,才能显示它的历史地位和所含价值。

3.评价。揭示其内在的科学的、艺术的、历史的价值。

相关新闻

民间“国宝”将拟订评定标准

博物馆馆藏文物有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和普通文物之分,但流散于民间的数量庞大的文物却没有相应的评定标准。近日,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的专家和民间文物鉴定专家在北京发起了一项为民间“国宝”制定标准的活动。

在为民间“国宝”制定标准问题上,专家们首先就“国宝”概念发生了分歧。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阎振堂认为,中国并没有“国宝”这一正式叫法,但民间通常认为国家一级文物就是“国宝”,所以民问“国宝”的标准应该参考国家一级文物的认定标准。但国家文物鉴定委员戴志强认为,二级、三级文物同样也很珍贵,从鼓励搜集并保护民间文物的角度出发,民间“国宝”概念应比国家一级文物更加宽泛,这样会有更多的民闻文物得到重视。

标准草案中认为,国宝应是“孤品,绝品”优先,至少应具有百年以上历史。但北京教育学院教授金煜说,一些近现代书画、雕塑、邮票和钱币等,虽然存世年代还不到一百年,但因为其价值珍贵也应列入。而且,“孤品、绝品”是相对的概念,比如在论证会现场展示的一枚民间收藏的王莽时期金质“布泉”钱币,只能说是目前没有发现第二枚。

据了解,目前全国有大量文物散落在民间,其中不乏可以被认定为馆藏一级品的文物,制定这一标准将有利于更好地发掘和保护民闻文物。

文物鉴定篇10

长期以来,重国家收藏而轻民间收藏。改革开放以后,民间收藏迅猛发展,然民间收藏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却没有跟上。现在社会上的鉴定服务机构主要是一些社团、企业和国有博物馆设立的收藏品鉴定机构,也有一些私人办的。其鉴定人员主要是聘请的国有博物馆的专业研究者,也有少数自学成师的收藏者或古玩商。由于没有统一的管理,在鉴定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令收藏者困惑。

一、权威鉴定机构在哪里?

现在,鉴定机构的权威性往往受到怀疑。很多收藏者都有一些鉴定证书,但作用并不大,特别是想出让或准备参与拍卖时尤其不管用。

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原因有三。首先,这些鉴定机构的组成不规范,不过是冠以鉴定机构名称的个人鉴定,在资质上既没有专业部门的核准,也没有固定的、配套的专业技术鉴定队伍,更没有严格的法律承诺。目前我国对收藏品鉴定师资格的认定没有标准,谁都可以被称为专家。其二,某些鉴定机构内部操作不规范,没有规范的鉴定程序和制度,基本上是一两位“鉴定家”包揽一切,什么都可以看,既可以鉴定真假,又可以定价,证书随便开。其三,一些鉴定机构破坏行规,见利忘义,造成很坏影响。

二、何为鉴定家?

有人说,国有博物馆专家接触文物真品多,但是,他们去民间和市场少,如何鉴别真假?也有人说,非博物馆的专家接触假收藏品多,但是,他们见不到博物馆库存的大量文物真品,怎样评判对错?

现在,在国家文博单位获得副研究(馆)员以上高级技术职称的人都可以被称为鉴定专家,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实际上,目前国家文博单位技术职称的评定项目中,并不包括文物鉴定技能的考察。一些副研究(馆)员、研究(馆)员甚至从未参与过文物鉴定工作。由于我国文博单位文物库房的封闭管理,很多博物馆的专业技术人员,除了接触自己馆内的文物,其他单位的文物不容易见到,有的甚至连自己馆内库房的文物也不能轻易调研,因此,对鉴定专家的看法不可以形而上学,不可以仅看这个人自己和单位的招牌,还是要了解其是否有真才实学。笔者认为,鉴定家首先要有一技之长,要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要在某一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其次,鉴定家一定是专家,最好是单方面的专业研究家,或是长期从事某方面实践工作的技术高手;最后,鉴定家一定要有较高的道德与学识修养,而他们的鉴定结果是学术研究成果或考评意见,都是相对的,有局限性的。出现分歧和误差很正常。

三、鉴定的目的与意义是什么?

很多收藏者或需要鉴定者委托鉴定,初始目的是要请他们帮助辨别真假,可是,鉴定结果出来以后,当新结论同原结论或自己的期望反差较大时,他们就接受不了。

一些被推崇的鉴定家或鉴定单位,他们都知道作藏品鉴定是要实事求是的,来不得马虎和虚假,但是又经受不住物质利益的诱惑,而不按常规办事,把收藏品鉴定变成一项交易。正是这样的一些人和事造成了现在民间收藏品鉴定秩序的混乱。

鉴定的最终目的是要繁荣民间收藏,保护民族的传统文化。毋庸讳言,鉴定的目的、意义会与商业经营活动有某种联系,但是,这种联系必须有利于商业经营活动的健康进行。对于收藏者来说,保持平常心是很重要的,不管鉴定结果如何,都要敢于面对。对于鉴定者来说,要实事求是,坚持职业操守。

民间收藏品鉴定的功利性

民间收藏品鉴定的功利性是指这种鉴定的功效及其涉及相关利益的特性。这种服务的功利性是客观存在的,重要的是如何摆正功和利的关系。

一、国家事业单位鉴定机构应在功而不在利

目前,我国民间收藏品鉴定主要依靠鉴定者个人的知识积累和经验,有很大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出现分歧和不同观点的概率较高。我想,这主要是因为我国政府主管部门还没有建立服务民间收藏的鉴定机构,国家文博单位又很少有这样的鉴定机构。

国家文物博物馆和专业科研机构设立鉴定机构的优势在于自有的鉴定队伍、文物藏品和工作经费国拨,这三个条件是建立权威鉴定机构的基础。但是,由于我国事业单位的管理机制、专业队伍建设、经费保障以及相关单位之间的交流等方面原因,这三个条件还不完善,特别是一些事业单位设立鉴定机构的目的就是为了盈利,为了弥补本单位事业经费的不足,实践表明,这是阻碍其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

国家事业单位设立鉴定机构的目的首先应该是服务社会,加强与社会的沟通联系,发展自己的科研与科普事业等等,这应是一项社会公益项目。近几年,在国际博物馆日活动中,文博单位为群众举办了多次收藏品的免费鉴定,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赞誉。国家事业单位不能仅仅把盈利作为设立鉴定机构和开展这项工作的目标,应更多地考虑社会效益和学术实践意义。

二、专业社团组织鉴定机构在功也在利

近年来,民间收藏类社团组织相继建立了一些鉴定机构,其工作性质较含混。说它是公益事业,可是其明码收费,有的甚至费用不菲;讲它是经营单位,又没有在工商局注册,而是在民政局挂号的非盈利性组织。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社团组织经费不足。

专业社团组织鉴定机构的工作性质是社会服务,既有公益性,也有盈利性,但应公益在前,盈利在后,这是工作的基本原则。因为这种服务首先是对本会会员的服务;其次是对本专业领域爱好者的服务,最后才是对经营者的服务;另外,从事鉴定工作的人员主要是兼职的在岗专业学者,他们是以从事社会公益活动为名义参加社团组织的,不承担独立的鉴定工作法律责任和风险,所以社团组织鉴定机构工作的规范化是很重要的课题。规范化就是要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盈利性的关系,功效和利益的关系,服务和责任的关系,制度和职业道德的关系等。

专业社团组织的鉴定机构是一个新生事物,主管鉴定机构的负责人一定要由可以承担法律责任的非鉴定领导人员担任,要重视功效,保证鉴定工作的规范化实施,切不可为了利益放松管理,容忍一时的投机行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多地得到群众的信任,同时吸引和团结更多的鉴定家。

三、企业鉴定机构应讲诚信

企业鉴定机构聘请的鉴定人员,同样以国家事业单位的专业工作者为主,也有自学成才的鉴定好手。这些鉴定机构有的就是直接为自己经营的主业服务的,例如艺术品拍卖行、文物艺术品商贸公司、玉器珠宝商店等的鉴定机构。

企业设置的收藏品鉴定机构只是企业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收藏品鉴定本身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人为的漏洞很大,不利于企业按照正常的经营规律去实施,近些年来,就不断从企业鉴定机构或企业经营鉴定活动中传出不好的例证。例如有的同买家勾连,把送鉴定的真品说成高仿品, 把价值较高的说成不值钱的;有的同卖家串通一气,把送鉴定的假收藏品说成真品;还有的为了得到较高的鉴定费,就按照送鉴人的要求确定超高的价值;有的甚至为了收取鉴定费,或者为了组织一场拍卖会,强迫鉴定者改写自己的鉴定结果,将假的说成真的。凡此种种,导致企业鉴定机构的信誉被自己的投机行为所破坏,使得一些鉴定家已不再应企业鉴定机构邀请去做鉴定工作。

企业经营应讲诚信。实际上,企业设置的收藏品鉴定机构也有很多自身优势。例如,资金的保证,可以不断提高鉴定工作的环境和条件;人才的保证和培养,可以将鉴定师与价格评估师结合在一起,给收藏者提供更全面的服务;与收藏品经营的直接挂钩,可以方便收藏者的收藏和交流。只要管理严格,企业鉴定机构也会有较好的前途。

四、个人鉴定应重职业道德

个人鉴定收藏品历来都有。收藏品的鉴定是相对的,是有差误的,这本来很正常,但是,如果人为地利用这一点,赚取钱财,甚至故意混淆是非,颠倒黑白,骗人或帮助骗人,这种人和行为就十分可恶。目前,收藏界对专家鉴定的怀疑和非议,主要是这样一些人造成的,部分鉴定机构信誉的缺失,也是这些少数人操控的结果。

收藏品鉴定者职业道德的一个根本要求是实事求是。有些人虽然不是投机取巧,但却是沽名钓誉,鉴定技能不求进取,什么都敢看,什么都能看,什么证书都可以签字,这也是不重视职业道德修养的一种表现。既误了别人,也坏了自己的声誉。

民间收藏品鉴定业的前途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首要的问题依然是提高收藏者的自我鉴赏能力。只有收藏者的鉴赏能力提高了,我国民间收藏整体发展的水平才会不断提高,民间收藏品鉴定的基础才会不断加强。收藏者提高自我鉴赏能力的主要途径是:第一,熟读由专业权威鉴定家主编的基础性教科书,把基本历史、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记在心。同时也要购买一些精版的图册,掌握一些时代典型器物的标本,第二,经常到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参观,也要到艺术品拍卖会现场参观拍品预展,尽可能地多看、多了解收藏真品,第三,经常到艺术品市场、古玩市场、旧货市场、收藏品市场去转转,多见识一些新兴的造假花招;第四,参加一些可信的科普培训班,在老师的指导下有计划系统地学习专业藏品鉴定理论;第五,多参加专业收藏社会团体的会员交流活动,特别是收藏品的研究、观摩,收藏经历、学习心得、市场信息的交流,以及多读收藏报刊,掌握新信息和发展趋势。

加强国家事业单位鉴定机构的建设与完善。目前,我国文博机构除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等少数单位外,大多数专业鉴定人才匮乏,其中重要的原因是专业技术人员接触真假文物的机会都很少,从事鉴定实践与观摩的活动不多,这些单位甚至没有文物鉴定方面计划和安排。长此下去,国有文博单位的鉴定专家队伍将会出现断档,这种现象必须尽快改变。

国有文博单位的鉴定机构要确立功效为主,盈利为辅的方针,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设立监理督导负责程序,保证鉴定工作正常进行,赢得广大收藏者和群众的信任与拥戴。

随着我国民间收藏事业的不断发展,现有社团组织和企业创办的鉴定机构将面临改组或调整。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些年,一些民间收藏社团组织和企业正在策划或筹办民间专业收藏品鉴定研究机构,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逐步成为未来发展的热门。

专业收藏品鉴定研究机构的建立有着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其一,收藏者投身收藏品研究的趋势很迅猛,以至于国内众多收藏专业报刊的稿件源源不断;其二,越来越多的专业文物工作者投身到民间收藏的研究中来,他们的科研成果较前更多地涉及民间收藏品或民间收藏活动;其三,收藏者和普通群众要求鉴定收藏品较多地希望科学帮助,希望听到或看到专家现场的学术讲解,愿意接受贴近自己生活的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