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记录袋十篇

时间:2023-04-10 06:18:43

成长记录袋

成长记录袋篇1

       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为指导,以和协教育、成功教育为重点,以促进每个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详细记录小学生成长历程使学生从小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 新世纪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实施范围

     一、二年级

三、记录内容

     三个表册:身体素质记录卡、行为记录卡、综合考核记录卡.。七项内容:1、思想品德;2、课堂行为;3、作业及作品; 4、个人特长;5、荣誉与奖励;6、学科成绩;7、身体素质;

四、评价方法与措施                                                                             〈一〉、方法:1、小组评议;2、教师评价;3、学生自评;4、家长评议;5、教学评估。

〈二〉、措施:记录袋中的内容有班主任组织填写,记录袋由班主任负责管理。学年结束时交下一任班主任,小学毕业时记录袋归还学生本人保管。

     1、思想品德考核

    对学生思想品德考核主要以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学生的养成教育情况,即学生日常遵守《  小学生守则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二是学生在加中表现,三是学生的品德测试成绩。

这三个方面每期评一次,养成教育的考核主要通过学生自评和小组评议两种形式进行,每月班主任考核一次。家庭表现的考核主要通过学生自评和家长评价两种形式进行,每两个月考核一次。品德课成绩指期末测试成绩。每一项考核的结果都分优、良、一般、差四个等级级。  学期结束时,对以上三项内容综合考核一次,最终确定学生品德考核成绩。班主任综合个方面情况对学生思想品德进行总评价 。                                                                       

2、课堂行为

学生的课堂行为考核以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可前准备,二是课堂纪律。三是听讲和发言,四是思维与动手,这 四个方面由各任课教师进行评议,班主任根据等级与学生日常表现进行总评价

3、作业及作品

采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的方法。一是各任课教师每次对学生的作业给予评价,期底进行总评价,班主任组织填写;二是学生认为自己某一次作业或一件作品比较好的或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及时装入记录袋。

4、个人特长   

学生在家长和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爱好,一方面家长和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可以侧重于学生特长培养;另一方面在学校开办的各中特长班,发展自己的特长。学期结束时,特色班 教师根据特长发展情况进行评价,班主任填写表册并提出发展要求和建议。    

5、荣誉与奖励

期末班主任对每一位学生一学期所受到的各级各类奖励进行登记,表中只填写奖励次数,班主任要对学生的获奖情况进行分析,给学生树立更高的目标。                                         

6、学科成绩

学科成绩分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种形式,各任课教师结合学生平时表现和期末学科成绩测试对每一位 学生进行总评,给出等级,班主任填册。

7、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由体育教师负责,对学生的身高、体重、坐位体前驱,50米跑等项目进行测试填入表册。

五、评价机构

成长记录袋篇2

【关键词】幼儿园;成长记录袋评价;问题;对策

成长记录袋评价(portfolio assessment)也称成长档案袋评价、历程记录评价、学生学习成果记录评价,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评价改革运动中出现的一种新型评价方法。由于国外评价理论的引入和国内教育评价改革的影响,目前成长记录袋评价作为一种有效的质性评价方式在我国各地的许多幼儿园中得到广泛使用。但是,作为一个舶来品,成长记录袋评价在我国的幼儿园中是否同样能发挥它的优势和功能呢?经过冷静审思,我们发现它的运用和实施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我们改进和完善。

一、成长记录袋评价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访谈与分析,我们发现成长记录袋评价在幼儿园实践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创建目的不明确

在对幼儿园的调查访问中发现,许多教师对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创建目的认识有误。例如,有的教师认为做成长记录袋是为了收集、记录、存放幼儿的作品;有的教师认为是为了加强家园联系,使家长更加了解幼儿的在园情况;还有其他种种不同的想法。许多教师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创建成长记录袋的目的是为了关注幼儿的发展过程,明确幼儿的特殊需要,发现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从而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最终促进幼儿的发展。

2.评价内容不全面

绝大多数成长记录袋中缺乏有关幼儿的学习日志、文字记录、录音带和录像带等方面的内容,而且收录的大多为幼儿美工方面的作品,缺少其他方面的作品成果展示,比如幼儿的口述记录、教师的叙述性报告、家长的评价等,甚至出现过全班幼儿的成长记录袋中收录的美工作品完全相同的情况。

3.评价主体缺乏多元性

从幼儿园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实际使用情况看,创建和实施成长记录袋评价的主体都是教师,教师在主题的选择、材料的收集、内容的呈现等方面起了决定作用,幼儿缺乏选择权和决定权。另外,幼儿的自我评价、同伴间的相互评价、家长的参与评价都比较少,导致幼儿的自我评价、自我反省能力得不到提高,成长记录袋评价提高家园共育质量的作用不能更好地发挥。

4.评价过程缺乏高效性

在成长记录袋评价的运用过程中,教师反映最多的问题是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实施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确实如此,成长记录袋内容的收集、编排、保存等工作非常复杂,需要教师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而且成长记录袋评价还要求教师经常与幼儿一起对记录袋中的作品进行回顾与反省,与幼儿交流评价意见。尤其是在班级人数较多的情况下,这些工作的确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

5.评价的标准化程度低

在对成长记录进行评价时,教师依据的评价标准有时会出现波动,甚至会出现教师收集的幼儿作品与教学和学习活动脱节的现象。在实施同伴互评时,由于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太大,幼儿对同伴的评价有时也会不公平、不公正。这些都是成长记录袋评价的标准化程度过低造成的。

二、成长记录袋评价在实践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冷静分析成长记录袋评价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笔者发现这主要是由技术、社会及心理三个层面的原因造成的。

(一)技术层面的原因

成长记录袋评价与传统的量化评价方式在评价取向上有所不同。量化评价是对事物的构成或者某些性能的等级、程度、规模、范围等进行量化评定,最终了解评价对象在某一方面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成长记录袋评价则是一种新型的质性评价方式。质性评价追求的是对那些能够显现事物内在性质的具体特征进行细致而深刻的挖掘,通过对评价对象广泛细致的评价,进一步从被评价者的角度来描述问题。因此,成长记录袋评价在技术层面上比量化评价更难操作,在内容选择、评价主体方面的要求更高。这就导致教师常常无法准确把握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实质,或者干脆抛弃成长记录袋评价,继续使用量化手段评价幼儿。有学者这样说:“这不只是传统模式的惯性在发挥作用的问题,还必须承认,片面的、有局限性的评价模式有操作简便之长。不好的习惯可以慢慢得到纠正,而执行复杂的操作程序的难度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大。”

1.评价方式的操作难度大

成长记录袋评价要求把幼儿的发展看作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往往通过日志、行为记录、作品及情景测验等描述性的资料来展示幼儿的成长状态。这种评价不再是简单地对幼儿的优劣进行划分,而是描述幼儿的发展变化过程,同时强调幼儿的自我反思与自我评价。成长记录袋评价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强调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共同合作,强调教、学、评的结合,还强调幼儿的自我评价。因此成长记录袋评价在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展示幼儿真实、丰富的学习过程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但由于成长记录袋评价操作难度大,导致广大教师在实践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2.评价内容的选择难度大

成长记录袋评价强调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强调通过收集各种有价值的材料来全面反映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过程。要使成长记录袋评价真实、有效,教师不仅要注意全面收集材料,还要学会选择材料。成长记录袋中收集的资料不在数量多少,而在价值高低。教师要学会选取有评价价值的资料保存在成长记录袋中,提升成长记录袋评价的效果。“教师的角色就像博物馆的馆长一样,需要制订一个以研究和教学目标为基础的收藏规则。基于这种规则,不论一件维多利亚时期的家具保存得多么好,一位农业博物馆的馆长也绝不会接受这个家具的捐赠。对幼儿园教师来说,选择档案资料的标准是能帮助他做出评价决定,因此,每一个放进档案中的内容都应该具有明确的目的。”这无疑加大了教师使用成长记录袋评价的技术难度。

3.保证评价主体多元性的难度大

成长记录袋评价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倡导多方面人员合作进行评价。成长记录袋评价要求园长、教师、家长、幼儿、其他管理者等多方主体参与评价,这在理念上反映了评价去中心的价值追求。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家长和其他管理者往往很难发挥评价的主体作用,一是因为家长和其他管理者很难全面、真实地了解幼儿的学习成长状况,二是因为家长和其他管理者没有自觉参与评价的意识,三是因为这种要求多方参与评价的价值追求在实践中常常会遭到教师有意无意的抵制。再者,因为年龄小,幼儿评价自我与评价他人的能力还很低,难以实现评价的真正目的。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多元主体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价值追求如此复杂,确实难以保证在实践中能够得到有效运行。

(二)社会层面的原因

1.评价理论研究不足,评价作用被过分夸大

成长记录袋评价是西方长期教育实践的结晶,有其产生与发展的土壤,并不是在任何地方使用都能产生同样的效果。然而,由于理论层面的研究不足,成长记录袋评价的作用被过分夸大,许多行政部门管理人员以及教师都开始盲目尝试这一新的评价方式,产生问题在所难免。

2.盲目跟风,大搞形式主义

有些幼儿园盲目跟风,大搞形式主义,实施成长记录袋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发展与改进教师的教学,而是为了证明幼儿园正在进行评价方法的改革,以评价形式的外在新颖性取悦社会,取悦上级主管部门。在这种错位目的指导下创建的成长记录袋,难以真正发挥质性评价的作用。

(三)心理层面的原因

调查与访谈发现,成长记录袋评价之所以没有真正发挥作用,除了上述两方面的原因外。一些教师心理层面的因素也是值得关注的。很多教师在访谈中提到,幼儿园班级里幼儿人数多,教师的一日工作量已经很大,还要投入精力制作幼儿的成长记录袋,并要对每个幼儿进行发展性过程评价,教师在心理上是不适应的。有些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训练,对使用成长记录袋评价有惧怕心理,有些教师则认为成长记录袋的内容涵盖面广,不好分析和整理,产生抵触心理,所以教师要么不做,要么只是做表面文章,应付交差了事。

三、提高成长记录袋评价使用效果的对策

为了更好地应用和实施成长记录袋评价,针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明确认识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实质

有些幼儿园教师之所以在应用成长记录袋评价时出现某些偏差,主要是因为培训与指导跟不上,教师对成长记录袋评价的认识不清。只有让教师理解成长记录袋评价的本质特征,把握成长记录袋应用的基本要求,才能保证教师在实践中科学、合理地应用成长记录袋评价。

1.明确成长记录袋的创建目的

创建成长记录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发展。在进行成长记录袋评价时,教师收集幼儿的作品、活动记录、评价记录等丰富而有用的信息,对其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以便为幼儿提供有针对性的发展与改进建议。教师还可以通过成长记录袋评价来明确幼儿的需要,发现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从而改进教学,更好地满足幼儿的需要,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2.明晰成长记录的收集要求

只有根据不同的目的创建不同类型的成长记录袋,才能使成长记录袋评价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更有效地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促进幼儿的发展。如果创建成长记录袋的目的是为了展示幼儿的最优成果,那么收集的资料应该是幼儿认为最满意或最重要的作品;如果是为了描述幼儿某一时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发现幼儿的优势和不足,那么就不仅要收集幼儿的最终作品,还要把过程性的资料也收集起来,如不同发展阶段的作品等;如果创建成长记录袋的目的是为了评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水平,那么其中部分资料要有统一的收集要求,根据要求收集指定的资料,方便教师对不同幼儿的资料进行比较。只有根据不同的目的明晰成长记录袋资料收集的不同要求,才能保证成长记录袋评价实施的有效性。

(二)扩展成长记录的收集范围

成长记录袋收集的内容应该包含幼儿身体、认知、语言、情感、社会能力等多个发展领域,其具体形式也应该丰富多样。

1.作品样本。作品样本是表现幼儿的成就与努力过程的最佳载体。幼儿的作品样本既可以是用纸笔方式呈现的绘画作品、书写的算术或能力练习,以及家长、教师为幼儿整理的记录等,也可以是活动的照片、录音或录像等其他形式的作品。当幼儿渴望表达却又无法运用文字表达时,幼儿可以口述,由家长和教师代为记录,然后收进成长记录袋。

2.观察记录。观察是实施幼儿发展性评价的主要手段,评价者可以系统观察幼儿的日常行为表现,从中分析发现幼儿的成长需要。面对比较复杂的行为和情境,教师可以通过轶事记录、填写观察表、用摄像机连续记录等形式呈现观察的结果,收集有关幼儿发展的可靠信息。

3.测验与调查结果。观察记录尽管是评价幼儿发展的主要依据,但是观察记录往往会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还会受到观察者的主观影响,所以它还需要与一些正式或非正式的访谈、问卷及测验结果相结合,才能提升成长记录袋评价的质量。各种测验与调查结果正是进行成长记录袋评价必须依据的材料。

应该说,只要是与幼儿发展有关的信息,如幼儿的日志、幼儿与他人谈话的录音、幼儿自我反省的记录,以及教师为幼儿制订的个别教育计划、家园联系本等,无论形式如何,都可以成为成长记录袋收集的内容。值得注意的是。成长记录袋不只是装满各种材料的容器,它应该是对幼儿作品及相关证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收集(赵德成,徐芬,2002)。

(三)关注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成长记录袋评价的主体是多元的,包括幼儿、教师和家长,尽管他们在评价中的作用不同,但都是不容忽视的评价主体。

1.幼儿主体。成长记录袋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幼儿自己创建的。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给幼儿一块自己展示的舞台,让幼儿自由展示和感悟他们成长历程中的点点滴滴,有利于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研究已经证实,幼儿,特别是中、大班的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评估与反省能力,如“我花了很多功夫,所以我喜欢这幅画”,“下次讲故事时我可以讲得慢一点”,而且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幼儿这方面的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较大的提高。在成长记录袋评价中,同伴互评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培养幼儿正确、恰当地评价他人的能力。

2.教师主体。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起着观察者、支持者、辅导者的作用。教师要帮助幼儿制订一些既能涵盖主题又能发展个人能力和兴趣的计划,帮助幼儿建立具有丰富个性的成长记录袋。教师是决定成长记录袋评价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3.家长主体。家长可以记录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并以此为依据指导幼儿在家里的生活。家长还可以通过参与幼儿成长记录袋的制作和补充,进一步了解幼儿的成长过程,关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为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建议和帮助。因此,充分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是很有必要的。

成长记录袋的制作和评价过程既有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共同活动,也有幼儿与家长之间的共同活动,是多种教育资源综合利用的过程。成长记录袋评价促进了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交往,也促进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合作与沟通。

(四)提高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工作效率

研究发现,教师之所以在应用成长记录袋时需要付出额外的时间和精力,面临较大的工作负担,主要是因为教师对成长记录袋评价的使用不当造成的。为改变这一现状,这里提出几点建议。

1.谨慎选择成长记录袋的应用领域。成长记录袋涉及的领域不要过大,尤其是在初次使用时,教师最好选取一个较小的容易操作的领域进行尝试。

2.选择合适的成长记录袋类型,实现教学与评价的有机结合,使成长记录袋评价成为教学活动的一部分。

3.把某一领域的成长记录袋评价适当标准化,以便同一模式在不同班级里稍作修改就可以反复使用。

4.激发幼儿的兴趣,充分发挥幼儿参与成长记录袋评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确定成长记录袋评价的标准

成长记录袋评价是为了更好地改善课程和教学,使之更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凡是能表明或促进幼儿进步的指标都可以被列为评价的不同维度标准。此外,评价的标准应该交由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教师和幼儿共同制订,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师幼,特别是幼儿对评价标准的了解和把握。

成长记录袋篇3

第一,学习态度:学生们普遍抱着混日子的想法,不考虑也不知道未来怎么办,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刚开学时,一上课就发现只有三四名学生能认真听讲,其他的大都不专心,小动作比较多。可能是因为在计算机房上课,借助机器比较容易“隐蔽”,老师在前面上课,下面玩手机的、看闲书的、趴着睡觉的不少;等到练习的时候,还不知道老师讲了什么,不会做题,尤其是几名男同学一逮住机会就带头上网、打游戏,根本就不完成课堂任务。

第二,学习成绩:从第一次测试成绩来看,由于课堂任务完成不佳、听课效果不好,很不理想。没有特别突出的同学,个别成绩好些的,基本上都在及格线附近挣扎。

第三,纪律方面:学生对师长缺乏应有的尊重;上课随意性强、纪律性差,到课情况不理想,上课有时大声说话,在课上打打闹闹,还经常出现上课时间就跑去上厕所的情况;课后体育活动也不积极,早上出操情况很不理想。团队意识差,自由散漫,班干部没有威信。第四,班级管理:该班经过了两任班主任,相比之下,现任班主任老师非常负责,对学生加强了管理,增加跟班次数,检查出勤情况,督促学生学习交作业。记录袋评价工作的第二步是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并记录,这些内容将作为学生评价的原始依据。也只有充分了解了学生基本情况和形成原因,才能对其做出正确的评价。

综合分析,笔者认为被调查的学生在心理特征、知识结构、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他们精力旺盛、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学习成绩不太好不是因为学不懂,态度上的排斥是主因。分析、整理后一般分为以下多项进行记录:学习态度、个人特长、性格特点、劳动意识、团队精神、成绩分析、家庭环境等。记录袋评价工作的第三步是从多方面针对学生的成长做出记录与评价。以笔者所带计算机专业的班级为例,成长记录与评价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主题活动成长记录袋评价:通过展开集体主题活动,能较好地促进学生树立正确思想。举办各种主题活动一方面认识、熟悉学生,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地教育,使他们认识到职业学校的特点,了解未来工作需要、学习的重要,记录评价点包括:个人是给别人学习吗?怎样才能成为有用之人?为什么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你爱自己的父母吗?怎样和家长沟通?谁是你的偶像,为什么?你的优点是什么?怎么改掉坏毛病?如何和别人相处?在集体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中的评价,学生成长进步很大。大家通过活动记录理清了思维,看到正确的评价后明确了前进的方向,增强了学习的动力,和谐了同学间的关系,也树立起自信。解决成长中的问题,主题活动成长记录袋评价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第二,谈心活动成长记录袋评价:通过个别谈心活动,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和耐心教育,体现老师的关爱和学生的进步。比如,对完成作业情况不理想的学生,通过沟通、教育,说服学生先交作业,尽管完成质量不一,有时还需督促,但只要学生提交了自己的作业,就作出“学习态度良好”的评价记录,通过几次评价反馈,不愿意交作业的同学都能按时提交了,使老师能及时了解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这一点是最令人欣慰的了。由于各人都有差异,所以采用谈心的方式还是比较有针对性的,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比如,有次谈话我就发现了一位同学,学习成绩一般,因为他在没有监护人的情况下靠自身努力赚钱养活自己,我在他的记录袋中留下了“勤工俭学、自力更生”的评价,这名学生得到了鼓励,尽可能利用点滴时间学习,一段时间后,成绩大幅提高。在一次谈话中我知道了一位看着大大咧咧实际很有爱心的同学的故事,他的记录袋评价是“有爱心、有担当”,在得到肯定后,该同学特别热心集体活动,还参加了学生会干部竞选。通过谈心,发现了同学们身上的闪光点,感受到了他们的善良、纯真、可爱。同时,老师也能更好地了解学生,针对个人特点调整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第三,多元化成绩成长记录袋评价:改变单纯的客观性考试成绩,增添主观评价项目,不单纯“以成绩论英雄”。这些记录包括在完成学习活动、集体活动过程中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合作小组或其他同学之间的评价几个环节,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兴趣点、创新意识、自我认识能力、互帮协作能力、团队精神等方面,经过耐心细致的教学和反馈,同学们的成绩、技能、合作意识在原有基础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不仅涌现出了优秀的学生,一批学生也摘掉了“差”帽子。

成长记录袋篇4

关键词:信息技术;成长记录袋;设计和建立;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1-085-1

〖FL(K2〗〖HJ4p〗

一、信息技术成长记录袋的设计和建立

1.指导信息技术成长记录袋的项目规划和制作。中职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目标是笔者确定收集学生信息技术学习成长记录袋中的项目的主要依据。据此,笔者确定对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评价内容相应地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展现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双基”的资料;二是展现学生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资料;三是展现学生信息技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资料。通过这三点来反映学生利用有效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同时也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设计活动、发现并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根据以上原则和成长记录袋评价的意义及目标,并考虑评价内容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特长与创意,我校师生共同讨论制定了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中待收集的内容。下图就是对收集过程作的图解。

(1)每个项目中自己最满意的一次作业;(2)项目的反思与总结——本项目中关联的知识和技能点,操作中的失误点,还有未解决的问题和计划解决的方法;(3)我和同学一起实践的体会;(4)课前对本项目的内容的预习情况——熟悉本项目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并和以前已学的内容的联系,自己感到困难的知识,为解决困难的想法和策略;(5)学完一个领域后的自我评价——是否专心听讲,是否清楚操作步骤,是否能独立操作完成任务,是否出现困难,如何解决困难,对老师的建议等;(6)巩固拓展完成情况——问题是否找到答案,需要的时间;(7)收集计算机的发展历史故事,在班上相互介绍;(8)小组合作中解决的问题以及自己所做的主要工作;(9)计算机日记——计算机学习中的点滴收获,印象深刻的问题的解决过程的记录;(10)5分钟小老师——将自己的操作过程演示给同学,并记录自己的理解;(11)辅导同学解决疑难问题的过程记录;(12)以宿舍成员为小组编写信息技术小报。

2.确定信息技术成长记录袋的评定项目。成长记录袋评定包括对成长记录袋中的作品的评定(单独评定)及成长记录袋作为整体进行的评定(整体评定)这两个方面。同时还考虑评价的合理性与公平性,为此笔者对成长记录袋评价的考虑包含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明确评定的方式。根据成长记录袋的使用目的,既需要对成长记录袋中的作品做单独的评定,又需要对作品进行整体评定。在评定过程中需要更关注学生自身变化的比较,让学生从自己身上发现问题,改进缺点与不足,而同学之间的比较是通过成长记录的作品的展示与交流,让学生从中自己比较、领悟和感知。

第二,确定评定的人员。笔者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即学生成长记录袋评定的主体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同学、家长及社会有关人员。当然,对于不同的成长记录的作品,选择谁是主要评定者,应根据评定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第三,制定评价的原则。成长记录袋评定标准是判断学生是否达到所希望的结果的标准。笔者邀请学生参与成长记录袋评定标准的创设过程。由于学生预先明确了成长记录项目的评定标准,而学生在标准面前是有选择的,所以学生就成为选择成长记录袋中内容的一个决策者甚至是主要的决策者,从而也就有了判断自己学习质量和进步的机会。

二、信息技术成长记录袋的应用

成长记录袋篇5

    搞好高一新生学籍注册工作,严格执行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抓好学生档案、转学、退学、休学、毕业的相关资料,并妥善保管。按上级要求,及时上传上报相关表册或数据,使学籍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每学期对各年级组织一次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填写培训工作,督促班主任如实填写学生所修各科学分,充分发挥基础素养评价对学生的促进作用。按时填写学生发展报告,并妥善地专人保管好。

成长记录袋篇6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成长记录袋;评价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4)2(S)-0006-4

新课程理念提出“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提倡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认同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着力于学生内在情感、意志和态度的激发,关注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有别于传统教学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新课程倡导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将原有量化评价向质性评价转变。2010年笔者有幸参与了江苏省“十一五”规划课题《农村普通高中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的研究,在物理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实践与探索。本文结合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一些做法,谈谈在物理教学实践中对“成长记录袋评价”的一些认识和体会,以便和大家一起探讨。

1 成长记录袋评价的概念阐释

1.1 成长记录袋的概念

“成长记录袋”,也称作“档案袋”或“文件夹”,原意为“代表性作品选辑”。最早见于画家或摄影家为了特定目的将自己有代表性的作品汇集成册,以便向委托人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后运用到教育领域。“成长记录袋”则是指学生学习成果的汇集,包括学生主要学习作品和对作品的反思过程,客观反映了学生学习和成长经历,是教师捕捉和描绘学生成长和进步的重要工具。

在物理学习中学生采用此种方式有目的地收集自己物理学习方面的作品,包括学习日记、课堂活动日志、心得体会、实验报告、单元检测试卷、物理专题汇总等等,着重展示自身物理学习方面的成长轨迹,反映自身物理学习方面的优势与不足,以及在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比如,在物理《必修一》模块第四章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自己的“成长记录袋”(详见表1)。

1.2 成长记录袋评价的概念

“成长记录袋评价”是依据学生“成长记录袋”对学生进行的客观和综合评价,它最早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是一种新型的质性评价方式。“成长记录袋”形象、动态、连续地反映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成长和变化。通过对学生收集作品的分析和评价。能有效地了解学生学习的现状、努力、进步和存在的不足;同时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养成良好的反思品质。发现自身学习方面的优势和强项,并用来弥补某些方面的不足,促进自身的有效学习。因此,“成长记录袋评价”是一种真实性的评价,反映了学生的综合表现及成长进步的历程。

特别值得说明的是,“成长记录袋评价”并不只是一堆资料的简单累积,也不是一本学习剪贴簿。这种评价方式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作品以及教师和学生对作品的评论和自身的反思,比较客观地反映学生在物理学习方面的进步、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能有效地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同时提升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能力,以促进学生的成长进步。此外,“成长记录袋评价”还可以通过家长对学生评价,建立沟通学校和家长的桥梁,帮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发展提出建议。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教师、家长形成共同作用的合力,以便能更好地为学生设定学习目标以及达成目标的方法和手段,符合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比如,对《牛顿运动定律》一章的成长记录袋,设计了行之有效的评价表(详见表2)。

2 成长记录袋评价的理论基础

2.1 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者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在学习活动中的“意义和知识的建构者”。知识的获取是一个积极的建构过程,学习者利用各种学习资料主动建构新知识有助于对所学内容的深层理解,同时建构过程中对学习内容的反思过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成长记录袋评价”作为一种质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方式,与建构主义观点不谋而合,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的过程就是建构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和优化,将代表自己水平的最优秀作品展示出来,有利于学生对学科隐形知识的认知和思维品质的提升。“成长记录袋评价”超越了单纯的传递教材知识,为学生创造了“脉络化的”建构式学习,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物理知识。更主要的是在建构过程中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学习者”。

2.2 多元认知理论

美国学者加德纳提出“多元认知理论”,他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包括语言智力、逻辑智力、空间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运动智力、内我自省智力等。各种智力之间没有优劣之分,都有其独特之处,每个学生都在不同领域具有潜能。物理思维品质较薄弱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感觉物理学习很吃力,按照传统单一的纸笔检测评价方式很难使他们体会到物理学习的快乐。以致逐渐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成长记录袋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承认学生个体上的差异。注重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过程性评价,有利于学生通过自身优势智力因素带动其它智力因素的发展。对于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在作品评价标准上可以适当加以区分,侧重于学习态度、意志、活动表现方面的评价。使他们保持对物理学习的内驱动力,再逐渐从兴趣开始培养物理思维品质。在实践过程中采用“成长记录袋评价”方式的班级,两级分化的程度明显降低,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3 物理教学中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实施策略

3.1 加强成长记录袋收录内容的宏观调控

高中学生面临高考的升学压力,作为一线教师不可能放任学生完全自由选择成长记录袋收录的内容,既要充分体现学生选择的主体性,也不能放弃教师在内容选择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学生完善成长记录袋的过程,要始终以有效提升物理学业成绩、物理思维能力及科学素养为目的,因此物理教师在设计成长记录袋内容时应兼顾物理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要求。比如,在《牛顿运动定律》一章指导学生收录作品时,除了要求收录课堂学习资料和活动日志、单元检测试题及订正分析以外,还应特别要求学生自己总结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一般思路并解决相应的物理问题。教师可以准备关于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典型题目,以小组为单位指导学生总结归纳完成自己的作品。当然对于不同学习层次学生可以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在题目的难度上不应做硬性要求,教师也可以将题目难度加以区分由学生自己进行选择。加强对收录内容的宏观调控有利于提高“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实效性,使其不流之于形式,真正为学生学好物理提供必要的帮助。

3.2 推进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展示交流活动

在“成长记录袋评价”实施过程中定期进行展示活动。有利于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有利于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在实施过程中结合本校实际,每周六上午八点是学生放假离校的时间,由于大部分学生是住宿在校的寄宿生,大多数家长在周六都会来校。因此将每周六上午八点至九点定为“成长记录袋评价”展示时间。学生通过展示、观摩和评价他人作品,既是复习巩固的过程,也是自我反思提升的过程;家长通过展示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中肯的评价,也可以寄语学生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教师在展示活动中可以作为学生和学生交流、家长和学生交流的组织者和协调者。教师在展示活动中还可以关注学习情况比较滞后的学生,解决他们仍然存在的问题,向他们传播物理思维的科学方法。对后面将要学习的内容提出个性化建议。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还邀请学校领导,教研室教研员、教科研中心的专家对展示活动进行了观摩和指导,他们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使“成长记录袋评价”进一步走向成熟和实效,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3.3 关注“成长记录袋评价”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

任何一种评价方式最终都应反馈于课堂教学,服务于课堂教学,以利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成长记录袋评价”作为一种过程性评价更应该做好与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使教师评价最终落到实处。比如,在习题讲评课时遇到“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连接体问题”,按照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利用习题进行拓展。并总结出连接体问题解题一般规律、思路和技巧,在此过程中学生属于被动学习的被灌输者,往往效果并不理想。结合当下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学生应该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然而具体实施时发现学生真正参与程度有限,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学生对相关问题缺乏知识经验,课堂教学中无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成长记录袋评价”为课堂教学变革带来了很好的契机,若部分学生在成长记录袋作品中对“连接体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完成了一些典型例题并总结出基本思路、方法和技巧,此时习题讲评课可以请他们将研究成果向全班同学进行讲解汇报。学生经过自身精心准备,讲解的效果自然大不相同。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欣喜地发现这些学生的讲解非常到位,由此可以表明在完成作品时学生是真正进行了建构式学习的。与此同时,其他同学在讲解过程中结合自己相关问题的学习成果。相互借鉴与补充,从而加深了对物理问题的理解,提升了物理思维的品质。

4 物理教学中成长记录袋评价实施后的反思

4.1 成长记录袋评价实施后的问卷调查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实施“成长记录袋评价”以后,对实验班级的5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84.0%的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了愉悦:88.0%的学生认为“成长记录袋评价”有助于物理课程的学习:92.0%的学生认为在评价过程中物理思维能力、研究能力等到提高;98.0%的学生表示愿意继续这样的学习评价方式。从问卷结果来看,“成长记录袋评价”得到了大多数同学的肯定,大多数学生表现出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这与以往高一学生学习物理的态度发生了极大的转变。由此表明:“成长记录袋评价”方式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更多地体现了对学生的关爱与帮助,给学生的主动发展和终身发展打造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从而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和终身发展。

4.2 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关注学生全面而具有个性的成长过程

实施“成长记录袋评价”以来,学生在物理学习中表现出极大的能动性和主动性,这与传统教学评价方式下学生的学习状况呈现出极大的差别。教师在“成长记录袋评价”过程中从谨慎尝试到大胆试行,从实践层面证明了新课程教学及其评价理念的强大生命力。实践必然引发更多的思考,在“成长记录袋评价”实施过程中深刻感受到,“成长记录袋评价”应致力于促进学生全面而具有个性的发展,评价思路上应着眼于发展学生的优势和特长,评价重心上应更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评价方式上应进一步加强自我反思、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的作用。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社会对能力型人才的不断需求。教育多元评价体系必将取代现行的传统评价方式,可以预见“成长记录袋评价”凭借其全面性、过程性、发展性的特点将会在物理教学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建构主义“学习观”与“档案袋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04,(10):20.

[2]孙倩薇.浅析档案袋评价方法在中学化学学习评价中的应用[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12):57.

[3]李风华.档案袋评价――关注学生的发展[J].教育管理与评价,2003,(3):54,

成长记录袋篇7

关键词: 评价工具 学习评价 个性化

学习评价都有使学生达到一定目标的取向。在达到一系列学习目标的过程中,需要对评价工具进行选择和搭配。以下是可供选择的一些此类评价工具。

1.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是指通过完成一些实际任务,诱导出学生的真实表现,以此评价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方法。它具有既是评价过程又是学习活动等的特点,可以分为扩展型和限制型两类。表现性评价的实施一般要通过表现性任务的设计和使用来完成,其中表现性任务的设计是表现性评价成功实施的关键环节,可以分为确定评价目的、确定评价的内容、设计任务及任务指导语、制订评估规则、考虑实施中的重要事项等几个步骤。

无论是限制型还是扩展型表现性评价,当面对真实或模拟的任务时,被评价者必须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创造性方案来解决问题,即建构一种原创性反应。因此,被评价者在这一过程中的表现是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的,对这一过程的评价也就是评价被评价者真正掌握或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表现性评价即运用的这一原理。运用表现性评价往往能够测评被评价者实际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

2.成长记录袋

成长记录袋评价是一种以呈现学生的发展进步来促进教和学的评价方式,评价过程中强调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成长记录袋的设计是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关键环节,一般包括确定成长记录袋的设计者、确定评价的目的、确定成长记录袋的作品样本和样本数量、确定成长记录袋所要收集的全部内容和确定评估标准等几个步骤。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成长记录袋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光盘成长记录袋、磁盘成长记录袋、档案袋成长记录袋等;按内容则可分为:教学型成长记录袋、学业型成长记录袋、艺术作品型成长记录袋等。目前,一般是根据评价目的将成长记录袋分为三类:展示型成长记录袋(成果型成长记录袋)、进步型成长记录袋(过程型成长记录袋)和评估型成长记录袋。具体而言,成长记录袋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内容不断更新;第二,教学与评价的结合更紧密;第三,自我评价的成分突出;第四,具有真实性。成长记录袋里包含的内容能够展现学生学习中的成就和进步,这些成就和进步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真正取得的,因此成长记录袋评价具有真实性,甚至有人认为成长记录袋就是学生真实成就的典型代表。

3.概念图

概念图是一种用节点代表概念、连线表示概念间关系的图示。它通常包括节点(又称结点)、连线和连接词三个部分。节点就是置于圆圈或方框中的概念,如图中的“生产者”。连线表示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联系,连接可以没有方向,也可以是单向或双向的,位于上层的概念通常可以引出好几个分支。不同知识领域或分支概念间的连线就是交叉连接(又称横向联系)。连接词是置于连线上的两个概念之间形成命题的联系词。另外,概念图还常常涉及命题和层级结构两个概念。命题是两个概念之间通过某个连接词而形成的意义关系。层级结构是概念的展现方式,通常来说,一般的、最概括的概念置于概念图的最上层,从属的概念安排在下面。概念图概念、命题、交叉连接和层级结构构成了概念图的四个图表特征。概念图在评价的过程中突出了学生的学习;在评价过程中含有创造性因素;评价过程也可以作为交流的过程;具有很强的诊断功能。

4.量规

量规是指从评价目标出发详细规定多个评价标准,并且在这些标准上有不同水平的评价工具,是一种有清楚界定的结构化定量评价工具。具体到学业成就评价,就是将衡量学生学业成就的目标分成若干个指标,并详细描述学生在这些指标上达到的不同水平(等级)的评价工具。量规常常被设计成表格,因此也被称为量规表。

作为评价工具,量规与等级评定量表都是对事物或现象的等级评定,本质相同,但比较而言它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形式灵活;第二,更详细;第三,使用范围更广泛。

5.轶事记录

轶事记录是详细记录下学生在日常自然状态下有意义的事件和片段,通过分析学生在这些事件和片段中的表现或行为,从而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方法。运用到学业成就,可以理解为,教师按一定的格式记录下学生在日常学习活动中的一些有意义的事件或片段,或者完成一系列的轶事观察后,对这些事件片段进行整理和分析,以此评价学生学习或发展的方法。

轶事记录中,一般要将所选择记录的事件记在卡片上,内容包括三部分:(1)学生的班级、姓名、记录日期、记录地点,如果有其他要注明的也在这一部分予以反映;(2)事件的详细记录;(3)对事件的分析解释。

轶事记录法是基于观察所得到的信息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不需要设置严格的环境条件,也不需要设计复杂的任务,运用简单,易于操作,可以为教师提供大量的信息。轶事记录法因其方法本身的特点,最适合用于评价学生的个性、社会性方面。

另外,还有一些一直以来流传于教师中间,且被他们常用的评价工具同样具有多元化和个性化特性,比如口头评价、学期评语、作业批语、学生档案评语等。

参考文献:

成长记录袋篇8

“教师专业发展记录袋”制度是在“在教师专业化背景下优化档案支持功能

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研究中形成的一种制度。这项制度是经校务会讨论、教工代表大会审议,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制度,它与教师的业务档案应用,教师的晋升、发展性评价、校本培训、教育教学、后勤管理结合起来,是学校发展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建立“教师专业发展记录袋”制度,使教师能看到自己的成绩,反思自己专业化发展的过程,明确自己前进的目标,实现教师评价由鉴定性转向发展性。

在这一制度实施过程中,形成从个人到学校,从校长室到档案室的服务体系,成为展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窗口,成为学校调控、监督的手段。

二、实施目的

1、记录进步,体验成功,激励潜能。在教师专业发展记录袋中,汇集了应

交材料和专题性材料,向学校和同事提供自己进步的信息,展示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工作业绩。通过这些信息,使自我回顾有了依托,在回顾中体验成功,产生自豪感,激发继续努力的斗志,挖掘自己的潜能,促进自身的再发展。这种良性的循环发展为良好教风、学风、校风的形成铺设了平台。

2、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寻找新发展区。教师专业发展记录袋中,存放的是成长的案例、成功的业绩,但是由于个体的不同,所获取成绩的途径和方法是不同的,那么作为教师可以不断回顾取得成绩的过程和方法,从中找到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学会自我反思。同时,专业发展记录袋中的信息,绝大部分属于信息共享,允许每位教师参观同仁的记录袋,从中发现别人的长处,肯定自己的优势,也找到自己的差距,帮助教师看到一个客观的自我,找到新的发展区,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3、交流经验,丰富知识,完善自我。教师专业发展记录袋,作为教师共享的一种资源,教师可以浏览学习同学科教师的记录袋,又可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和了解其他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记录袋,丰富自己的知识。从老教师那里学到敬业与奉献的精神,从中年教师那里学到经验和睿智,从年轻教师那里学到干劲和创新。这些无形中形成了信息链,有助于教师把自己的经验上升为理论,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4、明晰现状,调整目标,提高管理质效。学校领导可以借助教师专业发展记录袋,了解教师队伍的发展的优势和不足。通过教师各自提供的信息,研究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时地调整目标,实行有效管理。

三、实施原则

1、自主性原则。“教师专业发展记录袋”的设计,首先要求每位教师树立自主参与的意识,强调其自主性,做到登录及时,应交材料齐全,上传及时,重要片段的过程详细,教育教学反思突出个性化、专业性。

同时,要突出个性化,例如:个性化自我简介、个人成长规划、反映教育教学技术水平的优秀教学课程案例、精彩的教学实录、教学反思以及各种获奖及反映专业成长过程的相关资料。

2、发展性原则。“教师专业发展记录袋”是一种质性评价方式,记录的不仅

是事情的结果,同时反映出产生结果的一个过程,甚至是每一个细节。因此,要重视过程的优化资料的积累。并且通过每月一次的定期登录,适时向全校展示,创设相互借鉴学习的平台,促进自身的持续发展。

3、激励性原则。设计“教师专业发展记录袋”,首先让教师认清自我,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绩,看清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反思,促进自己主动去寻求改进的方法和途径,促进自身专业水平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新的发展。

4、整体性原则。“教师专业发展记录袋”从设计上充分考虑它的系统、全面

与科学,符合专业发展的特点;对教师的要求是记录好专业发展的整个过程,为动态变化的个体,提供一个较为全面地发展性的考量材料。

5、差异性原则。作为教师要重视个性的发展,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建立自信,不断完善和超越自我。因为评价主要强调是在原有基础上的进展,而不是每一人达到同一个目标。

6、多元性原则。评价的公正性是激励教师关键,而其公正性必须强调评价的多元化,因此要不断完善评价体系,首先从原由领导单一评价转向多元评价,即建立由学校领导,教师之间,学生、家长及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机制。

7、操作性原则。“教师专业发展记录袋”中涉及评价问题,尤其是学校、同行、学生、家长的评价,必须设定好评价指标、评价权重以及评价值,明确规定评价的程序。而作为被评价者必须提供事实依据,作为评价者评价的参考,同时评价活动要与学校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比如,学校抓“减负增效”工作,就应在记录袋中多体现从“备课、上课、辅导”到“练习、考试、反馈”等教学流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的措施,所形成的经典的教、学案设计和教学案例等内容;又如,在主抓校本研训时,就应多体现专业学习、科研成果等方面的内容,实现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的一致性,达到教师和学校的双赢。

四、实施内容

“教师专业发展记录袋“是教师个人作品的收集的系列文件包,收集储存的是真实的史料,这些史料反映是的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和专业发展的过程,涵盖面广、评价参考值大,为使评价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我们与教师的业务档案结合起来,分为展示档案(一般指专题性材料)和内部储存档案(一般指应交材料)。我们设计了记录袋封面,标明内容,使人一目了然。

(一)每学期应交材料主要有:

(1)师德表现的自我鉴定

(2)优秀教案或优秀学案

(3)读书笔记或教学反思

(4)校本课程开发的设想或讲座材料

(5)多媒体课件

(6)学期教学计划与总结

(二)专题性材料

1、专业发展过程中成果性材料

①鉴定、发表或交流的论文

②课题研究

③市、区公开课优秀教案

④指导青年教师材料

⑤专题或特色总结(辅优补差的成功做法;在作业和练习中,实施“四有”、

“四精”和“快反馈”方法的成功经验;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的成果等标志性材料)

⑥市、区名导师、名教师材料

⑦取得的与专业发展的相关证书

(三)实施对象

根据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和市、区有关文件精神,符合文件规定的相关教师列入实施“教师专业发展记录袋制度”范围。具体分成如下类别:

1、特级教师

2、市区名校长、名师培养对象

3、区名导师、名教师

4、校骨干教师

5、一般教师

五、实施要求

1、“教师专业发展记录袋”是建立在教师终结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的基础上开展的工作,已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但实施这项工作的关键是教师要持续地、积极地参与,要明确意义、明确目标、明确要求、明确标准,把专业发展记录工作列入教育教学工作的范畴之内,及时做好资料的整理、汇总、评价、上传工作。

2、“教师专业发展记录袋”评价以教师自评为主,学校领导、教师之间,学生、家长及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评价结果作为专技人员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也是聘用合同制工作的重要依据。

3、“教师专业发展记录袋”实施展示的方式,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它特有的功能,每学期我们制订展示规划,确定展示的时间、方法、形式,通过展示,促进全体教师的发展。

(1)定期展示,取长补短。利用校园网开设网上展示栏目,每学期开展期中期末两时段展示。期中展示,主要是让教师了解前半个学期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对照同事的成长记录袋,对照“个人的成长规划”,明确后半学期努力的方向。期末网上展示主要为了对教师进行考核和评定。

(2)分层展示,各展所长。我们运用网络展示信息,例如,“名师发展记录袋”展示,“学科带头人发展记录袋”展示,“青年教师成长记录袋”展示,“课改实验班老师专业发展记录袋”展示等。

(3)专题展示,凸现优势。我们将选择记录袋中的某一内容进行专题展示,例如,围绕“教学反思”这一主题进行单一的集中展示,向教师提供这一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4)活动展示,增进了解。对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评价是多元的。因此,通过举办的活动,向来校参加活动的领导、教师或家长进行展示,让来宾了解学校、了解教师并听取合理的建议。尤其是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活动,让家长观看本班任课教师专业发展记录袋,了解任课教师的情况,看到教师的成绩。

(5)在“教师专业发展记录袋”建立过程中,要讲究实效,即确实是在规划实践中形成的、经过整理的、第一手有价值的资料,反映的是每个人的实际的水平。充分发挥教师专业发展记录袋,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

成长记录袋篇9

关键词:教师成长档案袋;专业发展;职业幸福感

教师职业有自身的发展理论,有自己的追求理想,有自觉的职业规范,有熟练的操作技巧,具有不可替代性。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入,教师专业发展是课程改革的根本保障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教师的自身素养、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行为对课程改革的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基于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迫切要求,人们期待教师成长档案袋的研究与利用能够在实践中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一、教师成长档案袋的内容

1.教师个人的基本信息

教师个人的基本信息与其专业成长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它不仅能够一目了然地了解教师的基本情况,也可以预测其将来专业成长的发展态势。它包括教师的个人简历,如:姓名、年龄、所学专业、获得学位、最高学历、教师资格类型、专业技术资格级别、聘用岗位、教学年限、教学特色、工作简历、个人爱好等等,也有教师对工作和学习背景的清晰描述,如:出生地区、任教社区、所在学校、班级人数、开设课程、教学理念等等。以个人成长三年规划及阶段性目标为例,教师档案袋内应该存有:发表的教科研文章;与专业发展有关的奖励证书;参与的课题研究,开设的研究课,讲座等活动的记录、报告、证明、评价表等;反映个人教育水平的代表性作品、成果;反映个人教学水平(专业水平)的代表性作品、成果;专业成长要事活动和典型事件记录;教师专业学习、培训作业及考试考核记录、继续教育证书等;教育教学案例及个人反思的相关材料;所教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教师个性化发展记录。通过自我分析与比较,尽量能够做到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学科专业教学标准等个人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的融合。

2.教师工作的范例寻找

教师作为教学者的角色,其资料可以包括:自我推荐的教案、课件,承担的公开课的影像等。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角色,其资料可以包括:发现和研究的教学问题及过程,参与或申请的课题及成果,发表的论文或著作及摘要,课堂观察的记录,个人的教育教学哲学等。教师作为反思者的角色,其资料可以包括:教学反思笔记,自我的成长史分析,名师传记分析等。教师作为评价者的角色,其资料可以包括:阶段工作的自我评价,对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评价,对教研组同行的评价等。

以教师作为学习者的角色为例,档案袋包括五个要素:背景、目的、读者、证据和反思。背景:档案袋是一个连贯的故事,包含教师作为反思性的学习者是故事变得有意义的过程。教师可以希望通过建立教师档案袋,表明其教师生涯的进步过程。

3.教师成长的反思记录

档案袋不仅记录和反映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及所取得的成就,而且包括教师对学科专业发展、对制作档案历程进行反思的证据。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教师与自我对话,是教师以个人的教书育人活动为思考对象,研究并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和实践行为以及教育教学效果,对自己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行为及相应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形成自己对教育教学现象、教育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使自己真正成为教育教学和教育教学研究的主人。

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新课改倡导“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教师也是学校的主人。因此,建立科学的具有发展性的教师成长档案袋,一方面需要学校把教师的专业发展引向一个持续的、有目的、有系统的过程中来,引导教师积极地规划自己的教育人生。另一方面,教师本人要能够客观地保存档案袋的内容,真实地描述成长历程和所得成绩,如记录自己在师德修养、业务学习、课程开发、教学活动、师生关系、团队合作、教学研究尤其是能够体现出个体差异性等多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和取得的成绩,为教师本人进行准确地自我评价提供翔实的依据。

二、教师成长档案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价值

1.让教师享受到职业幸福感

教师的幸福有着丰富的内容,其中工作的胜任感、喜人的成就感是其核心。过去,我们对教师的评价往往只看教学成绩,让很多教师丢失了原本由职业带来的幸福感。现在,我们应该把目光适度地转向教师的专业成长上,要让教师看到自己教育教学思想和能力成熟的过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因为积累着教师点点滴滴、方方面面的进步,从而使教师能够看到自己的发展乃至成功,体会到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领悟心灵的感动,获得职业幸福感。

2.有助于教师专业化的反思成长

教师成长档案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记录袋,是教师“工作和思想的博物馆”,展示着他们的成果、经历和梦想,记录着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的收获与困惑、感悟与感动、知能与情感、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教师成长档案袋的建设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反思学习、表现学习的过程。换言之,教师成长档案袋的建设就是要培养教师善于反思勤于发现、乐于分享的学习习惯,它是教师反思的“引擎”。

3.促进学校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帮助

教师成长档案袋是所有教师诸多成就的记录,学校领导可以全面了解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了解本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优势与不足,了解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积累的经验。但是,由于档案袋开发的主人是教师本人,教师个人之间的认识、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如果对档案袋的认识不够成熟,教师在建立成长档案袋时就会有困惑。因此,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应在建档案袋之前对教师进行培训和指导,提供档案袋开发的指南,引导教师挑选存档的资料。这样,教师成长档案袋的使用才能够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和决策提供依据,能够为教师的个体专业化成长提供帮助。

成长记录袋篇10

【关键词】整合型;幼儿;档案袋评价

《纲要》提倡“以幼儿发展为本”的评价理念,整合型幼儿档案袋评价作为一种发展性评价方法,一方面能够记录幼儿成长过程中的成功与挫折,让幼儿体验成功,感觉成长与进步;另一方面也为教师、家庭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评价材料,使教师能够更开放地、多层面地、全面地评价每一个幼儿,虽说档案袋评价是国外的舶来品,在我国是一种新兴的教育评价方式,但它已经受到幼儿教育者的普遍青睐,国内已有多所幼儿园在这领域为我们做好了领头军,为我园的探索研究提供了更多便捷。

一、现阶段幼儿园档案袋评价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实践看,在评价幼儿的目的、内容、方法等方面均存在诸多不足,如评价内容重结果,轻过程;评价方法重复单调;幼儿在评价中处于被动地位,评价中缺乏多方交流和理解等。基于这些问题,国内已有部分幼儿园开展了幼儿档案袋评价。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诸多幼儿园教师在实施档案袋评价时,仅把档案袋作为最终的成果来展示,最终导致档案袋成为画展、优秀作品展、幼儿成果展。

二、整合型幼儿档案袋评价的有效策略

根据我园探索和实施整合型档案袋评价的实际情况,我们将整合型档案袋评价定义为:以“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为指导,通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组织家长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类能真实反映幼儿的学习状况、学习特色、发展变化等方面原始资料的实践探索,达到由静态评价到动态评价,由单元评价到多元评价,由人为评价到真实评价的目的,实现幼儿、教师、家庭三方整合性评价的促进和发展作用。其研究创新之处为整合型幼儿档案袋打破传统的标准化评价、主体单一化模式,运用行动研究、个案研究等方法,总结档案袋评价多样化的实施方法、多元化评价策略,充分发挥幼儿、教师、家长三方互动作用。强调幼儿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

与以往的档案袋评价相较而论,整合型幼儿档案袋评价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

(一)由静态评价到动态评价,关注幼儿的实际生活与成长过程

近年来,我国已有许多幼儿园开始采用档案袋形式记录和评价幼儿发展,但我园在探索中发现,在传统的教育评价中就是分出是非,比出高低,以筛选、排序为目的,即重结果轻过程,从而忽视了幼儿表现出来的自尊、热情、投入和毅力。

因此档案袋收集应与我们的教学目标相结合,以主题活动为阶段,档案袋中的作品既有教师、家长对孩子活动行为的观察记录和幼儿典型作品或调查记录,又有幼儿主动收集的作品及对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描述等,让孩子透过自己的档案袋看见自己所思所想,发现“我行、我想、我说、我做”。教师在聆听孩子的过程中,学习听见,学会欣赏。教师在记录儿童的学习过程时,要使发生的学习变得可见,让记录可以为教师本身提供深入思考的平台以及专业发展的途径,也可以为教师和同事以及家长提供交流的平台,同时也塑造和影响了幼儿新的学习。另一方面,家长在与孩子、教师的共同记录、互动评价中看到孩子的成长,从而了解幼儿教育,信任教师,并自愿参与到评价中来,实现幼儿、家庭、教师的整合型评价。

(二)由单元评价到多元评价,使幼儿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研究发现,大部分教师在制作和评价档案袋时,都是独自进行的,与幼儿和家长的沟通很少。这导致幼儿档案袋评价变成教师个人的事,评价主体单一化,最终违背了档案袋评价的以幼儿为中心、评价主体多元化理念。《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由此可见,幼儿档案袋评价的主体不单单是教师,还有来自家庭成员的评价。而幼儿作为档案袋的被评价者,有权力来选择档案袋的作品、事件、照片、以及来评价自己的作品。教师在组织计划阶段要让幼儿认识到档案袋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激发他们创造的热情和兴趣。在这一阶段让家长了解档案袋评价工作的意义,然后要求家长为我们提供幼儿的个人资料,并共同商定评价的动机方式等,实现幼儿、教师、家长三方面整合型评价的促进和发展作用。

(三)由人为评价到真实评价,再现评价的事件发展,注重幼儿品格的发展

在幼儿档案袋收集阶段,目前很大一部分教师在选择作品时都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问题。我们经常看到的幼儿档案袋里的作品往往是一些孤立的幼儿作品或只有幼儿的优秀作品,要么过多无联系的作品。这就使幼儿档案袋成了单纯的作品夹或收集袋,致使幼儿档案袋评价失去了意义。

要知道档案袋的任务就是捕捉幼儿学习成长的某一具体的内容、事件或步骤的点点滴滴。教师要根据幼儿发展目标以及不同的档案袋类型来收集选择作品。比如,如果目标是展示幼儿的成就或特长,那么收集的内容就应该是幼儿最满意、最重要的作品;如果以描述幼儿在某一段时期内的学习与发展的过程及发现其优势与不足为目的,那么收集的内容是幼儿学习的过程及幼儿在某一段时间的某些领域中所付出的努力、取得的进步和进一步发展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