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07:21:23

网民范文篇1

大家好!

今天,非常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与各位网友见面。首先申明:我参加今天的座谈会,不是来给大家作指示的,而是以市长的身份来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的,同时也是以一个普通网民的身份来和大家交流座谈的。刚才,大家畅所欲言,坦诚交流,对政府工作,对网络管理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有的建议新颖独特,富有建设性,我听了以后很受启发,对于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予以重视。我觉得,今天座谈会以“爱我天长,共建和谐”为主题非常好,虽然我们的网民代表来自天长的四面八方、各行各业,但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希望家乡天长经济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好,希望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希望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和谐。正是带着这样一种愿望,许多同志牺牲休息和娱乐时间,甚至不计报酬创办网站,担负起管理员、版主的职责,目的是给广大网民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畅所欲言的平台,特别是小城天长、天长论坛、白塔河论坛等网站还在爱心捐助等公益事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和积极努力,说明大家有着一份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广大网友长期以来对市委、政府工作的关心支持,以及对天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首先,谈谈对网络的认识和我市网络问政工作

当今世界,已进入网络时代和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无所不能。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电脑的普及,我们每个人面前都有一个麦克风,都有一个放大器,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言论,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都可以成为舆论的制造者和传播者,把自己或别人推到网络的聚光灯下。网络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和各个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传播各种文化的重要阵地,成为人与人之间加强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在网络时代到来的大背景下,作为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如果还不能顺应时展潮流,不懂得重视网络舆情,不知道通过网络了解民意,倾听民声,甚至视网络为洪水猛兽,那不仅是非常落后的,不明智的,甚至是非常危险的。年月20日,总书记在人民网强国论坛同网友们进行在线交流。今年“两会”召开前夕,总理接受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的联合专访,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网络高度重视,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就我本人来说,也是一个老网民,虽然政府工作很忙,但我也会挤出一定的时间到网上浏览浏览,小城天长、天长论坛、白塔河论坛等都时常光顾,并且都收在我的收藏夹里,许多热点问题的讨论大都看到了,有些问题已引起我的高度重视,并批示有关部门办理。许多网民可能会认为政府领导不会重视他们在网络上的意见,那就错了。其实,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网络的积极作用,高度重视网络问政工作,坚持把网络作为了解社情民意、改进各项工作、密切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通过网络主要领导可以发现和掌握平时听汇报和看材料所难以掌握的信息和资料。有些部门可能报喜不报忧,因而正面的看的多,负面的可能看的少,通过网络可以全面了解情况。我们在政府网站上开通了“市长信箱”、“纪检监察举报信箱”等,就是为了畅通政府和群众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在这里,我可以向大家通报一下,今年以来,网民向市长信箱有效发送电子邮件反映83个问题,其中12件由滁州市长信箱转发,我批示并且办结82件,还有1件正在办理之中。市网宣办坚持每日24小时监控网络舆情,把人民网地方领导、中安在线网络问政以及市内几家民间论坛上网民重点关注的57个问题,定期通过《互联网舆情》简报报送给市几个班子领导。我对其中的51个问题作出批示,要求分管领导或相关部门及时给予办理并回复。目前,已经办理或回复40件。(其中在中安在线网络问政栏目回复26件),其余的也正在办理之中,我要求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我一直倡导要努力打造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对于小城天长等论坛上反映的热点问题,有的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网民误解的,我们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在线与网民交流,为大家解疑释惑,澄清事实。对于人民来信、市长信箱等,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我们做到件件有回复,但网民在论坛上提出的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规定政府及部门必须回复,也无法做到件件都回复。网宣办会择其有价值的舆情报市领导批示。应该说,我市已基本建立完善了网络问政舆情监控、研判、报告、批办、督办、解决等工作程序和工作机制,网络问政的回复率和网民满意率在全省名列前茅。7月初省网宣办在我市召开网络问政专题调研会,我想也是对我们这方面工作的一种肯定。今天,我特意参加网民代表座谈会,就是想表明一种态度,做出一个表率,希望带动我市各地、各部门通过网络这种开放性平台,听民声、解民忧、化民怨,让群众真实感受到政府非常重视网络舆情,真心为民办实事解难事,从而最大程度地团结群众,凝心聚力,共同建设和谐新天长。

其次,谈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我市强力推进“三大工程”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综合经济实力已连续十年位居全省十强县市行列。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与发达地区相比,我们还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城市建设方面,我们的欠账还很多,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望市委、市政府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尽快把天长打造成一个宜工宜商宜居的中等城市。为顺应民意,去年6月份以来,我市拉开了城市大建设的序幕,实施了总投资近15亿元的34个重点城建项目。在此基础上,今年又相继推出了总投资超30亿元的75个续建和新建城建重点项目,并大多已启动建设。可以说,这些重点项目都是广大群众和网民普遍关注和期望的社会民生工程。目前,总投资1亿元、一期投资5000万元的荭草湖湿地公园已完成工程量约60%,有望在10月份完成主体工程,向市民开放。总投资近4亿元的“两河”沿岸拆迁改造与景观建设工程,已完成9宗地块拆迁任务,签订拆迁安置补偿协议539户,搬迁企事业单位13家,拆除面积近20万平方米;景观建设(一期)已完成河道清淤、护坡、驳岸等工程,其中天康苑区、千秋苑区景观节点水下工程已完成工程量的80%;20多万平方米回迁居民安置楼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将于近期开工建设。市民北广场、南市区安置房(一、二期),仁和路、石梁路、永福路改造及永福中路夜景亮化,天康大道两侧绿化、人行道改道等一批工程已建成和基本建成;廉租房一期工程I、II标段完成工程竣工验收。城南小学新校区和炳辉中学初中部完成主体工程建设等等,城建项目亮点多多,可以预见,这批项目全部完成后,天长的城市面貌将发生巨大变化。

但应该看到,天长要缩小与周边江苏发达县市的差距,要在全省第一方阵中争先进位,要继续发挥好东向发展的桥头堡、承接产业转移第一站的作用,我们感到责任很重,压力很大。下一步,我们不仅要全力打造百亿元产业、培育百亿元企业、建设百亿元园区,实现到2014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超千亿的目标,我们还要加快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把天长打造成宜业宜居、和谐文明的新天长。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丝毫不能懈怠、不能动摇,更不能折腾,不但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拼搏、真抓实干,更需要一个奋进、和谐的社会环境,需要一个积极向上的网络舆论环境。

最后,谈谈如何发挥网民积极作用促进和谐天长建设

我想提几点想法和希望与大家交流、共勉:

一是希望在网民与政府及部门之间建立一种平等、尊重、理解、信任、坦诚的互动关系。坦率地讲,有时候政府工作处于两难甚至尴尬局面,有些事情不去做会遭人反对,说政府不重视民生,不作为,不为民办事,做了又有人会说尽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可能又有干部从中捞到好处等等。政府及其部门的工作是严格按规定程序操作的,很多决策不可能全部找广大网民研究讨论,不少网民只看到表面现象,不知道深层次原因。由于信息不对称,往往造成网民对政府及其部门某些工作的误解,少数网民便大加抨击。实际上很多事情部门感到很冤枉、很委屈,不回帖,他认为你默认了,回帖吧,又可能说你在掩饰。比如说,近段时间热议的天铜路杨村段道路问题,一些网民骂政府、骂公路部门不关心、不作为。其实,这条路是省道,不是县道,维修工程必须列上省里项目,维修资金是由省公路部门出的。省里要修的路太多,这条路目前还无法列上省里的维修计划。市政府及交通、公路部门都十分焦急,多次跑省跑市争取,都未能如愿。看到杨村路段毁坏十分严重,我市政府愿主动拿出50%的资金,杨村镇出资修下水管道,并争取到滁州市公路局的支持,由他们出资50%,三方共同修这段道路。为此市政府要拿出300万左右的资金,但少数网民哪里知道政府及公路部门、杨村镇为此付出的心血和努力,还在一味地指责。天秦路也是类似的情况,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些都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

加强政府和网民之间的沟通很有必要。作为政府部门不能把网民的议论、评论一律视为挑刺,要有一种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姿态。作为网民也不能用一种偏激的目光和心态,老是戴上有色眼镜来看待政府部门的工作,更不能不讲道德,无视法纪,进行谩骂或人身攻击,要以事实为依据,不能靠主观臆断,无端猜测,要在网民与政府及其部门之间建立一种平等、尊重、理解、信任、坦诚的互动关系。既允许网民发表意见,也应允许所涉部门澄清事实,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发挥网民言论的积极作用。

二是希望大家做推介天长的宣传员。我们政府网站在公开政务信息、提供便民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同样民间网站版面内容也十分丰富,各具特色,为关心家乡、热爱家乡的广大网友宣传天长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我注意到,我们这几家论坛都能及时宣传政府出台的新政策、新措施,通过网络传播,通过网友议论,使这些新政策、新措施深入人心。其次,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也是网友们议论的中心、焦点,我市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果,园区建设、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新变化,招商引资、环境建设、效能建设的新进展等等,也都以不同的方式在论坛里得到宣传和展示,成为在外天长人和外地客商了解家乡、了解天长的另一扇重要窗口。同时,我们的民间网站也很好地宣传了我市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先进典型,展示出天长人民勤劳智慧、奋发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风貌,这对于激励群众干事创业、促进公民道德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大家继续发扬这一光荣传统,用你们的一双慧眼,发现身边更多真善美的东西,积极宣传天长、推介天长,使更多的人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天长,提升我们天长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谁破坏天长的对外形象,谁就是对天长全市人民的犯罪。

三是希望大家做集中民智的信息员。网络的优势在于大量信息的双向交流和沟通。好的发展局面需要好的思路和好的决策,天长今天的发展局面离不开历届党委政府的励精图治,凝聚着一代又一代天长人的心血和汗水。当前,天长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更需要包括网民在内社会各界的参与支持、建言献策。我们很多网民的素质是高的和比较高的,各方面人才汇集,通过网络可以集纳民智,对政府工作提出一些科学的、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为各级各部门决策提供有力依据。比如,大家十分关心的城市建设和管理、教育卫生、道路交通、新农村建设等问题,政府部分采纳了网民的建议,并付诸实施。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关心天长发展,多思考,多出谋划策,多提建设性意见,为天长发展助力。

四是希望大家做推动政府工作的监督员。政府及其部门的工作需要群众监督,网络舆论监督是有效的监督方式之一。网民通过网络发帖,对我们各地、各部门工作进行监督,我认为这是好事,一方面说明群众参政议政的意识在增强,另一方面也直接推动了各地、各部门改进工作,使决策管理更加民主,更加科学,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比如,夏季到来,有网民反映自来水水质不好,龙泉水务和有关部门给予了一定的回应,我也作了批示。虽然大家仍在争论,意见不一,但也促使龙泉水务和有关监督管理单位向网民讲清情况、提高服务水平,必须确保用水安全。顺便说一下,对用水安全问题,市委、市政府一向是高度重视的,我们的卫生监管部门是严格按规定定期检测水质的,必须确保向市民供应的水是安全的。如果龙泉水务生产供应不安全的水,那还了得!不要说网民不答应,市几个班子领导也决不会答应!我们都生活在天长,我和陈书记住在消防队,我们自已喝的全是龙泉水务提供的自来水(你们可以去实地了解一下),如果水质有问题,我们也成为受害者,那能答应吗?!由于天长市民喝惯了地下水,现在改为喝地表水,口感上肯定会有不同。比如,我们到上海喝的是取自黄浦江的水,由于深度处理,感到漂白粉味很浓,很难喝,但不代表水质不合格。无论哪里的政府都会格外重视居民饮水安全问题,都不会允许自来水公司生产供应不合格、不安全的饮用水,这是政府最基本的责任。如果哪个网民认为自家的水有问题,可以直接向市卫生局投诉。卫生部门会立即开展调查处理。再如,网民反映的社会治安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城管执法问题等,大家不要以为我们政府有关部门不闻不问,可以说,这些问题都引起了高度重视,有些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有些正在着力加以解决。所以,希望大家继续抱着负责的态度,大胆监督,有效监督,及时发现和反映政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帮助,使政府能够更深入、更细致、更全面地了解群众诉求,及时解决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五是希望大家做文明上网的引导员。网络是虚拟世界,我们在网上是隐身的,是“自由”的,但网络是一个看得见的公共平台,我们上网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要求,还必须遵守道德的底线,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在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形态下,自由总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总是有限度的,不是无限的。当少数网民通过网络发泄自己的牢骚和怨恨时,是否想到怨言无助问题的解决?当极少数网民为了竭力维护自己所谓的“权益”,而对他人采取谩骂甚至诽谤、造谣、攻击的时候,是否想到别人的权益会受到损害呢?当然,正如我刚才所说,我们天长民间论坛的舆论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网民素质是高的和比较高的,但确有极少数网民利用网络谩骂、攻击他人和政府部门,煽动和挑拨社会不满情绪,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甚至煽动网民参与群体性事件,这种严重违法的言行是绝对不允许的!一旦造成后果,我们将依法严肃查处。如果我们个人的权益确实受到侵害,我们可以选择正规的信访渠道进行投诉,如市长信箱、市长热线、人民来信、来访等,这些渠道都是畅通的、开放的,你所反映的问题也会得到解决的。需要诉诸法律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用极端的、非理性的方式在网络上肆意妄为,如果触犯了法律,将会被追究法律责任。

我作了一些了解、查阅,我们国家制定了多部网络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自律规范。不妨举几个例子,《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第十九条明确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登载、发送的新闻信息或者提供的时政类电子公告服务,不得含有违反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煽动非法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等11项内容。第二十条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应当建立新闻信息内容管理责任制度。不得登载、发送含有违反第十九条规定内容的新闻信息;发现上述内容的,应当立即删除,保存有关记录,并在有关部门依法查询时予以提供。这对我们网站管理员和版主提出了严格要求,不是什么信息都可以登载的。

在法制社会,作为政府应该依法行政,作为每一个网民也应该依法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希望广大网民能够认真地学习这些法律法规和自律规范,特别是我们民间论坛的举办者更要加强学习,加强网站的管理,绝不能把自己一手创办的网站变成极个别人泄私愤、发牢骚、谩骂攻击他人,甚至策划、煽动群体性事件的场所,要知道,如果管理失控,你的网站刊载、传播那些非法言论,一旦造成后果,除当事人要受到法律追究外,作为举办者也是要负法律责任的。今天在座的网友有的还身兼管理员和版主,我也希望你们能以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加强网络舆论的监督和管理,切实提高办网水平,注意对网络舆论进行引导。各家网站可否在论坛上方固定位置突出发帖要求。E定远网站就是这样做的。把广大网民引导到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的正确轨道上来,为建设依法、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也要求我们网宣管理部门要加强监管,对有违法行为的不良信息要及时果断地予以处置,以免造成不良的影响和后果。

网民范文篇2

关键词:病毒肺炎;心理状况;焦虑;网络调查问卷

2019年12月以来,中国武汉爆发的病毒肺炎(CoronavirusDisease2019,COVID-19)疫情漫布全国[1],此后,累计确诊病例数迅速增加[2-3]。为严防武汉病毒疫情扩散,从2020年1月23日10时起,武汉市和周边市区等相继宣布暂停运营公共交通,进行“封城”[4],其余省市的政府,教育部门等也纷纷开展并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5]。此次疫情波及范围广,传染性强,对我国民众的安全造成威胁,部分民众可能会因此而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此次疫情的信息多由网络传播,网络中信息混杂,其中包含的不实信息、负面信息也有可能对网民造成心理应激从而导致焦虑等心理疾病[6]。为深入了解疫情早期,网民的心理状况及导致焦虑的因素,本课题组开展了此次网络问卷调查,以期为之后的心理援助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本研究采用网络问卷方式,于2020年1月28日到2月4日,对我国34个省份的网民进行调查,问卷共回收3157份,人为筛除“问卷响应时间少于等于90秒”的46份问卷,共计回收3111份,有效回收率98.5%。1.2方法。1.2.1调查工具。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和GAD-7广泛焦虑障碍量表(7-itemGeneralizedAnxietyDisorderscale),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工作所在地、身体状况、疫情关注频率、信息负面程度及信息不实程度等。GAD-7广泛焦虑障碍量表是2006年由Spitzer[7]等开发的7个症状条目的广泛性焦虑量表,其信效度较好,Cronbach􀆳sα系数是0.90,重测信度系数为0.76。量表每个条目按照0-3四级评分,总分21分,分数越高,自我感知焦虑程度越高。根据焦虑评分总分,分为四个焦虑等级:0-4分为无焦虑;4-9分为轻度焦虑;10-14分为中度焦虑;15-21分为重度焦虑。1.2.2调查方法。本问卷由研究者依托问卷星平台录入问卷星,经过多次预调查,修改完善问卷条目,以保证问卷简洁易懂。问卷前说明此次调查目的,问卷内容和承办单位。问卷承诺:本次调查为匿名回答,其内容仅用于科研所用且严格保密,请填写者积极参与并如实填写,如我国网民获得链接(二维码)并自愿填写,则默认为已获取其知情同意。除单选题外,特殊题型会在题干中说明填写方式,本问卷在微信、微博以及朋友圈中采用滚雪球的方法进行调查。1.2.3质量控制。相同的IP地址只能作答一次,每个条目均需要填写完全后才能提交,填写问卷响应时间需大于等于90秒方为有效问卷,以确保调查问卷所获得数据真实可靠。1.2.4统计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24.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计量资料用M±SD表示,两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验证人口学特征、信息关注度、信息内容与焦虑的相关性,选择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分析。统计学检验均为双尾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研究对象一般资料。2.1.1人群焦虑情况。在有效问卷3111份中,GAD-7评分均值为4.39±4.69。无焦虑症状(0-4)1901人,占总人数61.11%;轻度焦虑症状(5-9)834人,占总人数26.81%;中度焦虑症状(10-14)220人,占总人数7.01%;重度焦虑症状(15-21)156人,占总人数5.01%。将轻、中、重度焦虑症状的网民统一归为焦虑组,无焦虑症状的网民归为非焦虑组,则最终有焦虑组GAD-7评分均值为9.04±4.231,总人数1210人,占总人数38.89%。2.1.2焦虑人群的一般资料焦虑组有效问卷。1210份,病例来源所在区域前三位的分别是上海市297(24.5%)例,辽宁省173(11.8%)例,浙江省89(7.3%)例;职业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公司职员242(20.0%)例,医护工作者190(15.7%)例,医学背景相关的学生181(14.9%)例。一般情况中,男323(26.7%)例,女887(73.2%)例;年龄在0-30有649(53.5%)例,30-60有550(45.4%)例,60-有11(0.9%)例;未婚605(49.9%)例,已婚576(47.5%)例,离异25(2.1%)例,丧偶4(0.3%)例;最高学历小学及以下8(0.7%)例,初中及在读48(4.0%)例,高中及在读105(8.7%)例,大学及在读231(19.1%)例,博士、博士在读及以上66(5.4%)例;在城市工作964(79.5%)例,在近郊工作134(11.1%)例,在农村工作112(9.2%)例;身体状况非常健康575(47.4%)例,良好526(43.4%)例,一般97(8.0%)例,较差12(1.0%)例。2.2GAD-7量表得分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不同婚姻状况、信息不实程度的焦虑人群的GAD-7评分的比较有差异,其中,已婚和离异的GAD-7量表评分均值高于未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身体状况、疫情关注频率、信息负面程度的焦虑人群的GAD-7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年龄、工作所在地焦虑人群的GAD-7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2.3GAD-7量表得分影响因素的相关和回归将表1中P>0.05的因素与GAD-7量表得分做Pearson相关性检验,发现婚姻状况(0.071)、最高学历(-0.158**)、身体状况(0.081**)、疫情关注频率(0.122**)、信息负面程度(0.108**)、信息不实程度(0.071*)与GAD-7量表得分相关。(见表2)继而以GAD-7量表得分为因变量、上述统计学结果有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进行逐步进入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最高学历、疫情关注度、信息负面程度、身体状况、信息不实程度、婚姻状况都是GAD-7量表得分的影响因素。最高学历与GAD-7量表得分成负相关,疫情关注度、信息负面程度、身体状况、信息不实程度、婚姻状况与GAD-7量表得分成正相关。

3讨论

网民范文篇3

一、主要做法

(一)主动出击,赢得青年信赖

2011年10月,团区委对全区各类网络青年组织情况开展了摸底调查,掌握了网络青年组织的第一手资料。为赢得信赖,通过电话沟通、QQ交流、茶话会“面对面”交流等多种形式,积极主动与各组织加强联系,与青年网民交朋友,打消网络青年组织和青年网民的疑虑,并进一步加强磋商,就组建“天翼网络联盟”的设想征求意见,基本形成了“网盟”的初步方案。

(二)建立网盟,规范内部运作

通过前期的宣传、筹建,全区36个网络青年组织全部加入“网盟”,青年网民达6000余人。2012年5月4日,团区委召开了全区青年网民大会,正式成立了“天翼网络联盟”。为确保“网盟”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成立了“网盟”自我管理机构——“网盟”指导服务中心,由团区委工作人员和网络组织内网民代表组成,具体负责对“网盟”及下属各自组织工作的指导、服务和协调。同时,制定并实施了《“网盟”章程》、《“网盟”活动立项管理办法(试行)》等运作制度和办法,规范了“网盟”的运行和各项工作的开展。“网盟”采用社会化运作模式,由中国电信分公司冠名“天翼网络联盟”,提供赞助经费7.5万元。

(三)建立公馆,强化场地支持

团区委于2012年5月4日,正式揭牌成立“网盟”基地——区“五四”青年公馆,将公馆作为各网络组织召开日常工作会议、举办青年座谈会、举行青年交友联谊的活动基地,同时,在公馆内开辟“网盟”和各成员组织展示平台,制作各成员组织的展板,展示成员的发展历史、组织概况、活动项目及其独具特色的系列资料等,促进“网盟”成员间的了解和交流。团区委还充分利用各乡镇、街道团组织资源,在全区各乡镇、街道建立了29个“网盟”活动基地,为“网盟”开展活动提供充分的场地支持。

(四)全面服务,加强组织引导

团区委从网络组织的实际困难和需求出发,通过“网盟”对成员组织的全面服务来加强引导,促进“网盟”健康发展。一是开展立项资助。通过设立“网盟”专项基金,对各组织开展的有益青年身心和社会文明、进步、和谐的文体、公益类活动进行立项资助,目前共资助活动5项,经费达16000余元。二是给予组织协调。发挥共青团资源优势,为各组织开展活动提供切实有效的组织协调服务,如项目策划、政府公关、场地联系、媒体宣传等。三是提供信息服务。利用“青年网”、“网盟”QQ群、短信群发系统、“网盟”网站、“青春部落”社区等信息载体,为各组织免费提供论坛版块、形象展示、日常交流以及信息传达等服务。

(五)开展活动,推动网盟发展

自2012年5月以来,团区委与“网盟”联合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青年喜闻乐见的活动,活跃了“网盟”工作,增强了“网盟”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一是召开了青年网民大会。团区委召集了“网盟”36个网络青年组织的代表和200名网民代表参加大会,和网民一起共商“网事”,就如何推动“网盟”发展壮大、倡导和谐网络文化开展交流讨论。二是举办了青年网民运动会。采用“网盟”主办、下属组织承办、团区委项目资助的方式,举办区首届“青年网民运动会”,开展了青年网民排球、篮球、羽毛球邀请赛和野外素质拓展等,受到网络组织的热烈欢迎,并吸引了来自杭州、宁波等地的网络青年组织慕名参加,青年网民参与总数达4000余人次。三是举办了网络文化节。向全区所有网民发出“阳光、绿色”网络行动倡议,开展网络舆情大排查活动、“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大讨论和青年网络K歌大赛等活动,充分激发了青年网民的参与热情,据统计,网络文化节举办以来,各类活动青年网民参与总数达33800余人次。四是开展了“优秀网络组织、优秀网民”评选。联合“千岛论坛”,面向全区网络青年组织和青年网民开展了评选活动,发起“优秀网络组织、优秀网民”网上大讨论,通过网上自荐、网民推选、网上公示和网络投票一系列活动环节,提升“网盟”社会关注度,营造和谐健康的网络氛围。

二、工作成效

(一)扩大了共青团组织覆盖

通过“网盟”这一平台,吸引了全区36个青年网络组织及6000多名青年网民聚集到了团组织周围,延伸了团组织工作触角,扩大了团组织对青年的覆盖,增强了共青团在团员青年当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二)密切了团组织和青年的关系

通过“网盟”,团组织与网络组织“交朋友”,团干部与网络组织骨干“交朋友”,促进了基层团干部与普通青年网民的沟通、交流,拉近了团组织和青年之间的距离,密切了团组织和青年的关系。

(三)初步实现了网民跟着共青团走

通过引导,许多网络组织申报团区委的工作项目,并按照团区委的有关要求开展活动,既取得了双赢的效果,又增强了网民对团组织的认同感和追随感,初步实现了青年网民跟共青团走的目标。

(四)创新了群团工作动员方式

“网盟”通过QQ、网络、论坛等网络的方式联系青年,倾听青年诉求,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创新了共青团的组织动员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共青团活动对青年的吸引力。

(五)促进了民间组织自我完善

网络青年组织作为民间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制度缺失、管理薄弱、人员流动频繁等客观问题,借助“网盟”及指导服务中心的一系列严谨的规章、制度等,推动了网络组织之间的学习和交流,加强了网络组织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促进了民间组织的自我完善。

(六)助推了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

当前网络存在监管不严、发展无序,部分青年网友思想偏激的问题,借助“网盟”开展的各项网络文化活动和优秀网络组织(网民)评选等,引导和规范网络青年组织以及成员的行为,促进了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

三、基本经验

强化服务是前提。团组织只有强化“服务”理念,放下架子,以宽容理解的心态看待网络青年组织的蓬勃发展,尊重网络青年组织的独立性,主动出击,加强与网络青年组织的联系和沟通,与青年网民交朋友,才能赢得组织和青年的信赖。

网民范文篇4

关键词:电脑网络写作传播转换

互联网新载体的不断发展,新数字超文本技术的出现,带来了写作方式、传播方式与接受方式的深刻变革,网络传播的虚拟性、交互性、开放性、平等性、自由性等神话的建立,使电脑写作与传播超脱了传统的壁垒,催生一种电脑网络全新的叙事风格。网络写作与传播超越了艺术与现实的界限,超越了传统文体所规范的界限,成为一种虚拟与虚构的结合,技术与想像、视觉与听觉、梦幻与现实的结合,传统写作那种审美认识、审美愉悦、审美教化等功能正在被网络写作所消解。“以游戏冲动替代审美动机、以技术媒介替代艺术规律、以工具理性替代诗性智慧、以技术的审美性替代文学的审美化”的写作与传播方式正在形成。依照德里达的说法,传统的“线性写作”和印刷文本已经走进了死胡同,取而代之的便是一种向四处蔓延与散播的可以无限链接的电脑“非线性文本”的诞生。因此,笔者认为,网络写作与传播方式是前所未有的,显示了传统写作方式在网络时代的转型,它突出地表现在以下10个方面。

(一)由传统书面语言向电脑语言转换。传统纸质媒介时代的写作与传播均离不开书面语言,人们只有通过书面语言来获取意义,从而达到交流、理解和共鸣的效果。书面语言是以文字、图像等符号为主要手段来叙述的。网络时代的电脑语言则是以数字编码程序为核心来叙述的,作者操作鼠标、敲击键盘,在数字“0”与“1”二进制语汇排列中完成解码的转换,将人的思维与电脑处理在“人机”转换中变成文本,引起语言的重构。法国学者巴尔特在《从作品到文本》一文中指出:文学作品的观念之所以转变,是因为我们对于语言的概念转变了。他认为,作品与文本的差异在于作品是实在的,它占据了书的空间的一部分,而电脑文本则是属于方法论的范畴,即文本是一个由语言构成的“抽象空间”,只有读者介入方能体会,文本以语言为媒介并且用来指出和说明某种隐于其中的社会特性。电脑语言导致了网络写作特殊形式的产生,最早借助于电脑语言写作的人,大都是电脑操作的高手,他们的技术能力远远超过写作能力,“技术的艺术性”被计算机网络演绎成“艺术的技术化”,传统的纸质语言的艺术性已被电脑“界面”的感觉性语言所取代。再说网络时代是视觉时代(也称“读图时代”),电脑图像的显示与传播也优于文字的阅读。

(二)由传统文本叙述向网络超文本叙述转换。传统写作(出版物)是依照线性运作的,通过设置章节与页码标注,并以字、词、句、段、标题等形式固定下来,每一页都有页码顺序,作者与读者的任务就是逐章、逐节、逐页、逐段、逐句以至逐字往下写与读;其展示作品的内容逻辑线索清晰,情节完整连贯,文字手稿是有厚重感、原始性和收藏价值的物质体。而网络超文本写作与传播带来的是文本的非线性、多义性、选择性技术,当电脑中的光标移至文字或图像时,点击键盘或鼠标,显示屏上的主页会跳到链接的新主页上,使各个书写片段之间埋下重重链接,瞬间的链接能将无数文本关联起来在众多文本之间漫游,标示着网络文本是更大的虚拟空间大文本的一部分,颠覆了传统那种专注于单一作品的写作与阅读方式。这种超文本方式将文本的核心词句链接在一个树状的网络系统之中,写作变得既无固定方向又无清晰线路,跳跃且极不稳定,作者与读者便处于纵横交错的路径中写作与阅读,随着鼠标在网中游走,彼此交叉、四通八达的网路使他们感到困惑,文本可整段删除或移位,凸显出多元性、不确定性和未完成性。这样,电脑文本的多变性导致了意义的去中心,文本内部结构变得松散,思路与语意开始断裂,印证了波斯特所谓的主体去稳定化倾向。网络超文本写作方式,给作者带来写作的方便,当作者将文字输入电脑时,显示器上出现以光速变化的文字痕迹,这些符号代表着内存中的ASCII码,作者怎样想,电脑就马上显示了出来,手稿消失了,触觉与特性分离,实现了时空的同一性,主客体一瞬间真正实现了交融。就此,罗森伯格干脆将读者(reader)与作者(writer)两词斩头去尾合成一个新单词——wreader来表示网络超文本带来的这种状况。所以“荧光屏——客体与书写——主体合而为一,成为对整体性进行的令人不安的模拟……电脑书写处于划分主体与客体的界限上,给笛卡尔二元论所代表的澄明而确定的世界带来些许含混。”网络写作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上处处能体现网络写作超文本的印记。

(三)由传统的单向传播向互动传播转换。传统媒介文本的传播方式是一传输一接受传播模式,这种传播方式在结构上是固定的,缺少变化性,一经确定就不能更改。网络新文本传播的出现则形成了传播一传输一接受双向互动的传播模式,它突破了传统文本传播的单向性与呆板性,受众变成了信息的传者与受者双重身份,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到由点到面的多元化传播之中,互动传播时代真正到来。网络写作就是互动性的,是人——机互动产生的结果,通过人机互动又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作者与在线的读者,随时可以进行再创作和再诠释互动,而这种流动且连续的互动写作,是任何传统媒介所难以做到的。尤其LINUX软件的发明带来了新写作方式的革命,作者公开代码让网友针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再创作,该系统在网络协作中完成,这样一来就不存在本体意义上的原作了,一切文本在读者的参与中不断变化。网络写作互动新方式,无疑赋予了网络写作前所未有的开放、自由、平等的崭新天地,在这种互动写作中作者的权威逐渐消失,读者力量却在逐渐提升。虽然参与者受到“传播环境”,也就是电脑网络系统的制约,但相对于传统写作与传播而言,网民却拥有了更大的“主动性”去“再创作”的权力,这样就实现了创作与赏析的统一。如当网络诗人们一人一句地联句赋诗时,一个集体写作与鉴赏于一体的系统也就在网络世界形成了。这样“作品的‘界面’流动感淹没了,‘纸面’沉淀的文学性强化了人对机器、艺术对技术的依赖,使得千百年来文字书写、纸介印刷、线性阅读的文学活动,变成了机器操作、比特叙事、图文匹配的观赏性浏览和趣味性选择,用多媒体‘立体叙事’方式全方位刺激人的感官,冲淡了文字风格韵味的深层体验。”

(四)由传统的精英性向网络的平民性转换。传统写作是精英们的天下,对百姓来说写作往往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他们很难发表自己的作品。这是因为传统写作后,作品要投寄到刊物或出版社,经过编辑的严格审阅,层层把关修改,达到要求的作品方能发表。而网络空间是一个平民化的空间,这里没有中心和权威,颠覆了等级制度,也就没了审核机制,网络写作处于绝对自由的状态。网络具有虚拟性、开放性、互动性、匿名性等特点,网民可以方便地掩盖自己的身份;加之网中没有版面的限制,没有编辑的把关,网络的这种“低门槛”大大地刺激了“草根”平民自由表达的欲望,人人都可以随心所欲、袒露心迹、无拘无束地把自己的“作品”贴于网上。在网络虚拟世界,作家与百姓变得模糊不清,艺术与非艺术的界线已经消失,这里是平民张扬个性的天地,许多甚至把网络当成笔墨游戏之地,他们只是追求情感的一时宣泄,在一种新的存在方式中表明自己,故有人称之为“孤独者的狂欢”。正如网络作家李寻欢所言:自由,不仅是写作自由,而且是自由的写作;平等,网络不相信权威,也没有权威,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的权利;非功利,写作的目的是纯粹表达而没有经济或名利的目的;真实,没有特定目的的自由写作更接近生活和情感的真实。因此,网络已成为网众自由言说、表述梦想的精神迷狂场所,没有了精英与平民、雅与俗、欣赏者与创作者等一系列二元对立的结构。

(五)由传统的历时性向网络的即时性转换。传统印刷类作品,读者只有在文字叙事中展开丰富的审美想像,并通过想像将文字转换成生动的形象,才能在写作与阅读中产生审美愉悦。加之传统出版有严格的审稿程序、印刷出版过程,读者读到作品往往需要较长的周期。当代网络技术对文化主体的侵入,促使受者的想像力开始萎缩,网络媒介的信息传播快捷迅速,信息流量大,储存海量,信息转瞬即逝,良莠难分,网络写作使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转变为写作与超现实的虚拟关系,突破了时空的屏障,审美距离感完全消失。网络技术大大地加快了写作和传播的节奏,传者与受者追求的是在场的“现在时”,追求叙事的随机性与任意性,重要的是“吸引眼球”,不会为作品的深度与意义而费神,网络作品呈现出生活的原生态。从现状看,网络写作与传播通常做法就是将作品贴于BBS,或列入首榜目录供网民点击,好的文章收入到文集,然而,当作品收入个人文集便有如进了“棺材”而无人问津了,这同传统作者希望将自己的经典永载史册的渴求与做法完全相悖。网络也造成阅读方式的改变,传统阅读方式是沿着线性从头读到尾,而在网中阅读摆脱了线性约束,其阅读的随意性很强,在鼠标超链接的导引下,可跳跃式地通过节点衔接来海阔天空的自由阅读,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巨大的阅读空间里,读者可选择作品的某段放射出去,引出其他感兴趣的段落阅读。再说网络阅读者也往往没有时间与精力去细心品味,因此使网络写作不可能精雕细刻,其文字表述方式就非常简单而直观。“即兴作品”的创始人卡普劳在论述“即兴作品”与日常生活品“用过就扔”文化之间的关系时,提出“即兴作品”以展出一次最为理想。另一位“活动艺术”流派代表人物阿甘姆也针对“即兴”艺术阐述过自己的看法:“我们与三分钟前的自我不同了,再过三分钟,我们又变了。……我试图创造一种不存在的视觉形态为这种看法造型。形象一出现又消失,什么东西都留不住它。”这样的写作追求,必然逼使网络传者与受者只能追求短暂的当下性,他们只在写与读所带来的文本快感中度过,这也决定了网络写作与传播往往是昙花一现,许多网络文本只需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便被淹没在帖海之中,而成为大众时代的“快餐文化”。所以,法国学者巴尔特认为,“文本之外,别无他物”,后现代的作品只是一种文本而已,文本背后再没有现代主义那种终极关怀、精神与审美价值的追求,相反,电脑文本开始趋向多元开放、当下离散等形式。

(六)由传统书写汉字向网络工具汉字的转换。传统汉字是象形、寓意的文字,它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主要是靠书面文字保存和传播的。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书写汉字,经由象形而转变为抽象的审美嬗变,其枯润疾涩、点画结合、笔意浓厚、血脉相连、虚实相生、错落有致,或平和含蓄的尚韵,或刚劲雄健的尚法,或自由豪放的尚意,非手写不能体验。这是因为中国文字具有独特的致美构造和书写方式,它可以说是一种最为普及、最引人入胜的艺术,这种象形文字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人的思维,造成中国汉字完全是“字”的思维而不是“词”的思维,人们在点横撇捺书写中享受着一种美。电脑网络产生后,人们也发明了各种汉字输入法,尽管操控键盘很自由,电脑中也设计了楷隶行宋等十几种书体文字,但因受技术工具所决定,电脑文字的塑造脱离了作者的控制,显示屏上的文字转瞬即逝,不像传统手写在纸上的文字那样具有自我的个性和强烈的物质感;电脑写作已不能像传统书写那样挥洒自如,没有书写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以及体现书写者的个性气质修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电脑文字充其量也就是整齐划一的新型美术字而已。电脑网络的出现,使中国文字表现发生了巨大变革,派生出种种特殊的文字与文体,其日益标准与廉价导致了汉字“书写”的大众化与程式化。因为电脑文字太标准化了,文字言语也溶进了外来文字(如拼音系统),写作变得只是敲击电脑键盘输入自己想要的已编程的字符,人们已经无法通过手迹来区分作者,没有丝毫个人风格与特色,人人均变成了电脑操作系统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器件。电脑网络汉字输入法,彻底解构了汉字象形本质,代之以“工具主义”的规范化,使汉字的用笔、结体、意境、章法、神情之美全然无存,在电脑符号编码与解码之间,中国文字的那种深度与厚度已经消失。

(七)由传统的封闭性向网络的开放性转换。传统的传者和受者在时空上是相互分离的,保持着所谓的审美距离,他们之间难以实现互动沟通与交流。网络是个自由开放的空间,网络传播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网络中的大部分信息都是公开的,它始终贯穿着开放与共享的精神,尤其是BBS、虚拟社区、聊天室甚至个人博客等均成了网络的公共空间,个人媒介权利在此得到确认,网络提供了一个绝对自由写作与传播的平台;作者与读者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一对一、一对多或者多对多等形式的共时性交流。网络写作与传播也非常自由,传统的“把关人”在此缺失,精英艺术那种孜孜追求终极关怀与未来理想在此消失,网络处于一种无拘无束、绝对自由的状态写作,网民既可以是作者也可以是读者。网络实践的开放性,使网众凭借自己的技术与媒介权利,创建起一种全新的程式化网络文本形态。网络的开放性,打破了传统作者的中心结构地位,读者也能参与写作,网络把写作主体带进了及时互动的虚拟情境,这样就摆脱了传统写作静思与高度理性的过程,最终造成网络文本意义的延伸与多重。我们知道,传统文本一经印刷成书就定型了,要想修改只有等到重新印刷,而网络写作则可以随时更改,体现出不稳定性;传统的文本只能是作者个人的,印刷出版后其他人是不能再参与修改的,阅读时只能去“深刻”领会作品的意义。而网络的特点,决定了文本表述手段是开放的,文本自身也是开放的,使网众也可以参与到文本作品的创造之中,网中的接力、对帖、纸牌、分延等小说形式就是佐证,某作者写了个序曲,其他网民以接力赛式的形式继续写高潮或尾声。这种开放式的写作是印刷纸质上无法表现的,它将传统写作静态封闭的线性结构转化为变幻莫测的开放系统。

(八)由传统存贮方式向电脑贮存方式的转换。传统贮存的主要是文字,印刷术的发明,图书和图书馆就成为信息贮存的载体,它是一种具有体积重量的物质存在。而进入网络传播时代,由于技术的特性,使数据库、磁盘、光盘、网络信息等,成为网络时代新的无纸化贮存方式,它具有检索速度快、贮存容量大、资源可以共享和交换等优点。波斯特在《信息方式》一书中指出,“与笔、打字机或印刷机相比,电脑使其书写痕迹失去物质性。当待输内容通过键盘被录入电脑时,磷光像素便显示在荧光屏上,形成字母。由于这些字母只不过代表着内存中的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系统中的代码,可以说对它们的改变能以光速进行。作家与他/她所用的词语之间的相遇方式是短暂而立即就会变形的,简言之,是非物质的。”。传统写作与传播均留下手稿,手稿中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智慧和情感,反映出作者的真性情,只有手稿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电脑写作过程的进程痕迹消失了,电脑输写极快,书写成了光速,写起来总有一种迅速的快感,思维没有受阻的感觉,犹如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所说的思维“意识流”之感,真正达到了“心想手书”的同步状态。这样导致作者手稿不复存在,写作过程显得非常感性用事,作者可以轻而易举地更换电脑屏幕上的信息符号,每次修改后此前的图文符号全无了踪影.屏幕上永远留下的是最后一次写作修改的图文样式,这样使写作与传播过程逐渐变得模糊而不确定,没有了写作的稳定感与个性。“一部存在软盘上的小说与一部以手稿存在的小说是不同的。手稿作为原件,有其本真性,作者曾经在原稿上留下的修改痕迹可以查看,文学研究者查阅它们时,还能抱着探究作者写作过程的目的,从中挖掘‘真实’文本或文本的演化过程。在作者修改整理手稿时,写作的过程,即文本的形成过程被物化了……如果作品保存在磁盘里,那么作者的创作历程,以及其个性笔迹特征,都将荡然无存。”

网民范文篇5

一、办理程序及职责

(一)县信息局负责每天收集、整理网民留言,根据留言内容报相关领导批示,并按照领导批示意见,分别交县信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或县政府相关部门限时办理;有关重大负面影响的留言,县公安局参与监控;形成网络舆情的,县委宣传部参与协调处理。县信息局根据各地各部门拟定的回复意见,及时整理并报县政府相关领导审定后,上传至各级网络。县政府政务督查室将对网民反映强烈,在全县有较大影响的留言问题,会同有关单位,深入实地进行调查研究,及时督促解决。

(二)县信访局负责对网民信访类留言中姓名真实、地址详实、问题明确、联系方式有效的信访类留言,会同有关乡镇或部门调查核实,拟定回复意见,报县信息局送审后上传回复。

(三)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对交办的留言及时安排人员调查核实,并依据有关政策和我县的实际情况拟定回复意见,报县信息局送审后上传回复。

(四)县信息局负责将回复内容及时上网,并协助县委宣传部做好留言舆情动态分析研判工作,加大回复工作的宣传力度。

二、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县政府各部门主要领导要充分认识各级网络留言回复工作的重要性,安排专人办理。对于一些带倾向性、普遍性问题的重要留言,要主动过问,亲自办理;对拟定报送的回复内容要及时审核把关。

(二)加快办理时限。各单位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及时将答复意见报送县信息局,信访类留言办理一般不超过30天,咨询及其他类留言办理一般不超过7天。对限期不能答复的,要及时予以说明。

(三)提高回复质量。回复内容要严格依据现行的方针政策和工作实际,做到实事求是。对需调查核实的留言,办理部门要坚持到现场了解真实情况,不得采用利益相关单位的答复。对回复内容不符合相关要求的,将退回重办。回复要做到语言朴实、简洁、亲切,既要表现出个性化,更要展示出人性化。

(四)健全工作队伍。各乡镇、各部门要指派专人从事网民留言回复工作。县信息局要加强业务指导,适时举办业务培训,召开相关会议交流经验,努力提高队伍素质。

网民范文篇6

关键词:电脑网络写作传播转换

互联网新载体的不断发展,新数字超文本技术的出现,带来了写作方式、传播方式与接受方式的深刻变革,网络传播的虚拟性、交互性、开放性、平等性、自由性等神话的建立,使电脑写作与传播超脱了传统的壁垒,催生一种电脑网络全新的叙事风格。网络写作与传播超越了艺术与现实的界限,超越了传统文体所规范的界限,成为一种虚拟与虚构的结合,技术与想像、视觉与听觉、梦幻与现实的结合,传统写作那种审美认识、审美愉悦、审美教化等功能正在被网络写作所消解。“以游戏冲动替代审美动机、以技术媒介替代艺术规律、以工具理性替代诗性智慧、以技术的审美性替代文学的审美化”的写作与传播方式正在形成。依照德里达的说法,传统的“线性写作”和印刷文本已经走进了死胡同,取而代之的便是一种向四处蔓延与散播的可以无限链接的电脑“非线性文本”的诞生。因此,笔者认为,网络写作与传播方式是前所未有的,显示了传统写作方式在网络时代的转型,它突出地表现在以下10个方面。

(一)由传统书面语言向电脑语言转换。传统纸质媒介时代的写作与传播均离不开书面语言,人们只有通过书面语言来获取意义,从而达到交流、理解和共鸣的效果。书面语言是以文字、图像等符号为主要手段来叙述的。网络时代的电脑语言则是以数字编码程序为核心来叙述的,作者操作鼠标、敲击键盘,在数字“0”与“1”二进制语汇排列中完成解码的转换,将人的思维与电脑处理在“人机”转换中变成文本,引起语言的重构。法国学者巴尔特在《从作品到文本》一文中指出:文学作品的观念之所以转变,是因为我们对于语言的概念转变了。他认为,作品与文本的差异在于作品是实在的,它占据了书的空间的一部分,而电脑文本则是属于方法论的范畴,即文本是一个由语言构成的“抽象空间”,只有读者介入方能体会,文本以语言为媒介并且用来指出和说明某种隐于其中的社会特性。电脑语言导致了网络写作特殊形式的产生,最早借助于电脑语言写作的人,大都是电脑操作的高手,他们的技术能力远远超过写作能力,“技术的艺术性”被计算机网络演绎成“艺术的技术化”,传统的纸质语言的艺术性已被电脑“界面”的感觉性语言所取代。再说网络时代是视觉时代(也称“读图时代”),电脑图像的显示与传播也优于文字的阅读。

(二)由传统文本叙述向网络超文本叙述转换。传统写作(出版物)是依照线性运作的,通过设置章节与页码标注,并以字、词、句、段、标题等形式固定下来,每一页都有页码顺序,作者与读者的任务就是逐章、逐节、逐页、逐段、逐句以至逐字往下写与读;其展示作品的内容逻辑线索清晰,情节完整连贯,文字手稿是有厚重感、原始性和收藏价值的物质体。而网络超文本写作与传播带来的是文本的非线性、多义性、选择性技术,当电脑中的光标移至文字或图像时,点击键盘或鼠标,显示屏上的主页会跳到链接的新主页上,使各个书写片段之间埋下重重链接,瞬间的链接能将无数文本关联起来在众多文本之间漫游,标示着网络文本是更大的虚拟空间大文本的一部分,颠覆了传统那种专注于单一作品的写作与阅读方式。这种超文本方式将文本的核心词句链接在一个树状的网络系统之中,写作变得既无固定方向又无清晰线路,跳跃且极不稳定,作者与读者便处于纵横交错的路径中写作与阅读,随着鼠标在网中游走,彼此交叉、四通八达的网路使他们感到困惑,文本可整段删除或移位,凸显出多元性、不确定性和未完成性。这样,电脑文本的多变性导致了意义的去中心,文本内部结构变得松散,思路与语意开始断裂,印证了波斯特所谓的主体去稳定化倾向。网络超文本写作方式,给作者带来写作的方便,当作者将文字输入电脑时,显示器上出现以光速变化的文字痕迹,这些符号代表着内存中的ASCII码,作者怎样想,电脑就马上显示了出来,手稿消失了,触觉与特性分离,实现了时空的同一性,主客体一瞬间真正实现了交融。就此,罗森伯格干脆将读者(reader)与作者(writer)两词斩头去尾合成一个新单词——wreader来表示网络超文本带来的这种状况。所以“荧光屏——客体与书写——主体合而为一,成为对整体性进行的令人不安的模拟……电脑书写处于划分主体与客体的界限上,给笛卡尔二元论所代表的澄明而确定的世界带来些许含混。”网络写作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上处处能体现网络写作超文本的印记。

(三)由传统的单向传播向互动传播转换。传统媒介文本的传播方式是一传输一接受传播模式,这种传播方式在结构上是固定的,缺少变化性,一经确定就不能更改。网络新文本传播的出现则形成了传播一传输一接受双向互动的传播模式,它突破了传统文本传播的单向性与呆板性,受众变成了信息的传者与受者双重身份,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到由点到面的多元化传播之中,互动传播时代真正到来。网络写作就是互动性的,是人——机互动产生的结果,通过人机互动又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作者与在线的读者,随时可以进行再创作和再诠释互动,而这种流动且连续的互动写作,是任何传统媒介所难以做到的。尤其LINUX软件的发明带来了新写作方式的革命,作者公开代码让网友针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再创作,该系统在网络协作中完成,这样一来就不存在本体意义上的原作了,一切文本在读者的参与中不断变化。网络写作互动新方式,无疑赋予了网络写作前所未有的开放、自由、平等的崭新天地,在这种互动写作中作者的权威逐渐消失,读者力量却在逐渐提升。虽然参与者受到“传播环境”,也就是电脑网络系统的制约,但相对于传统写作与传播而言,网民却拥有了更大的“主动性”去“再创作”的权力,这样就实现了创作与赏析的统一。如当网络诗人们一人一句地联句赋诗时,一个集体写作与鉴赏于一体的系统也就在网络世界形成了。这样“作品的‘界面’流动感淹没了,‘纸面’沉淀的文学性强化了人对机器、艺术对技术的依赖,使得千百年来文字书写、纸介印刷、线性阅读的文学活动,变成了机器操作、比特叙事、图文匹配的观赏性浏览和趣味性选择,用多媒体‘立体叙事’方式全方位刺激人的感官,冲淡了文字风格韵味的深层体验。”

(四)由传统的精英性向网络的平民性转换。传统写作是精英们的天下,对百姓来说写作往往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他们很难发表自己的作品。这是因为传统写作后,作品要投寄到刊物或出版社,经过编辑的严格审阅,层层把关修改,达到要求的作品方能发表。而网络空间是一个平民化的空间,这里没有中心和权威,颠覆了等级制度,也就没了审核机制,网络写作处于绝对自由的状态。网络具有虚拟性、开放性、互动性、匿名性等特点,网民可以方便地掩盖自己的身份;加之网中没有版面的限制,没有编辑的把关,网络的这种“低门槛”大大地刺激了“草根”平民自由表达的欲望,人人都可以随心所欲、袒露心迹、无拘无束地把自己的“作品”贴于网上。在网络虚拟世界,作家与百姓变得模糊不清,艺术与非艺术的界线已经消失,这里是平民张扬个性的天地,许多甚至把网络当成笔墨游戏之地,他们只是追求情感的一时宣泄,在一种新的存在方式中表明自己,故有人称之为“孤独者的狂欢”。正如网络作家李寻欢所言:自由,不仅是写作自由,而且是自由的写作;平等,网络不相信权威,也没有权威,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的权利;非功利,写作的目的是纯粹表达而没有经济或名利的目的;真实,没有特定目的的自由写作更接近生活和情感的真实。因此,网络已成为网众自由言说、表述梦想的精神迷狂场所,没有了精英与平民、雅与俗、欣赏者与创作者等一系列二元对立的结构。

(五)由传统的历时性向网络的即时性转换。传统印刷类作品,读者只有在文字叙事中展开丰富的审美想像,并通过想像将文字转换成生动的形象,才能在写作与阅读中产生审美愉悦。加之传统出版有严格的审稿程序、印刷出版过程,读者读到作品往往需要较长的周期。当代网络技术对文化主体的侵入,促使受者的想像力开始萎缩,网络媒介的信息传播快捷迅速,信息流量大,储存海量,信息转瞬即逝,良莠难分,网络写作使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转变为写作与超现实的虚拟关系,突破了时空的屏障,审美距离感完全消失。网络技术大大地加快了写作和传播的节奏,传者与受者追求的是在场的“现在时”,追求叙事的随机性与任意性,重要的是“吸引眼球”,不会为作品的深度与意义而费神,网络作品呈现出生活的原生态。从现状看,网络写作与传播通常做法就是将作品贴于BBS,或列入首榜目录供网民点击,好的文章收入到文集,然而,当作品收入个人文集便有如进了“棺材”而无人问津了,这同传统作者希望将自己的经典永载史册的渴求与做法完全相悖。网络也造成阅读方式的改变,传统阅读方式是沿着线性从头读到尾,而在网中阅读摆脱了线性约束,其阅读的随意性很强,在鼠标超链接的导引下,可跳跃式地通过节点衔接来海阔天空的自由阅读,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巨大的阅读空间里,读者可选择作品的某段放射出去,引出其他感兴趣的段落阅读。再说网络阅读者也往往没有时间与精力去细心品味,因此使网络写作不可能精雕细刻,其文字表述方式就非常简单而直观。“即兴作品”的创始人卡普劳在论述“即兴作品”与日常生活品“用过就扔”文化之间的关系时,提出“即兴作品”以展出一次最为理想。另一位“活动艺术”流派代表人物阿甘姆也针对“即兴”艺术阐述过自己的看法:“我们与三分钟前的自我不同了,再过三分钟,我们又变了。……我试图创造一种不存在的视觉形态为这种看法造型。形象一出现又消失,什么东西都留不住它。”这样的写作追求,必然逼使网络传者与受者只能追求短暂的当下性,他们只在写与读所带来的文本快感中度过,这也决定了网络写作与传播往往是昙花一现,许多网络文本只需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便被淹没在帖海之中,而成为大众时代的“快餐文化”。所以,法国学者巴尔特认为,“文本之外,别无他物”,后现代的作品只是一种文本而已,文本背后再没有现代主义那种终极关怀、精神与审美价值的追求,相反,电脑文本开始趋向多元开放、当下离散等形式。

(六)由传统书写汉字向网络工具汉字的转换。传统汉字是象形、寓意的文字,它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主要是靠书面文字保存和传播的。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书写汉字,经由象形而转变为抽象的审美嬗变,其枯润疾涩、点画结合、笔意浓厚、血脉相连、虚实相生、错落有致,或平和含蓄的尚韵,或刚劲雄健的尚法,或自由豪放的尚意,非手写不能体验。这是因为中国文字具有独特的致美构造和书写方式,它可以说是一种最为普及、最引人入胜的艺术,这种象形文字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人的思维,造成中国汉字完全是“字”的思维而不是“词”的思维,人们在点横撇捺书写中享受着一种美。电脑网络产生后,人们也发明了各种汉字输入法,尽管操控键盘很自由,电脑中也设计了楷隶行宋等十几种书体文字,但因受技术工具所决定,电脑文字的塑造脱离了作者的控制,显示屏上的文字转瞬即逝,不像传统手写在纸上的文字那样具有自我的个性和强烈的物质感;电脑写作已不能像传统书写那样挥洒自如,没有书写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以及体现书写者的个性气质修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电脑文字充其量也就是整齐划一的新型美术字而已。电脑网络的出现,使中国文字表现发生了巨大变革,派生出种种特殊的文字与文体,其日益标准与廉价导致了汉字“书写”的大众化与程式化。因为电脑文字太标准化了,文字言语也溶进了外来文字(如拼音系统),写作变得只是敲击电脑键盘输入自己想要的已编程的字符,人们已经无法通过手迹来区分作者,没有丝毫个人风格与特色,人人均变成了电脑操作系统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器件。电脑网络汉字输入法,彻底解构了汉字象形本质,代之以“工具主义”的规范化,使汉字的用笔、结体、意境、章法、神情之美全然无存,在电脑符号编码与解码之间,中国文字的那种深度与厚度已经消失。

(七)由传统的封闭性向网络的开放性转换。传统的传者和受者在时空上是相互分离的,保持着所谓的审美距离,他们之间难以实现互动沟通与交流。网络是个自由开放的空间,网络传播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网络中的大部分信息都是公开的,它始终贯穿着开放与共享的精神,尤其是BBS、虚拟社区、聊天室甚至个人博客等均成了网络的公共空间,个人媒介权利在此得到确认,网络提供了一个绝对自由写作与传播的平台;作者与读者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一对一、一对多或者多对多等形式的共时性交流。网络写作与传播也非常自由,传统的“把关人”在此缺失,精英艺术那种孜孜追求终极关怀与未来理想在此消失,网络处于一种无拘无束、绝对自由的状态写作,网民既可以是作者也可以是读者。网络实践的开放性,使网众凭借自己的技术与媒介权利,创建起一种全新的程式化网络文本形态。网络的开放性,打破了传统作者的中心结构地位,读者也能参与写作,网络把写作主体带进了及时互动的虚拟情境,这样就摆脱了传统写作静思与高度理性的过程,最终造成网络文本意义的延伸与多重。我们知道,传统文本一经印刷成书就定型了,要想修改只有等到重新印刷,而网络写作则可以随时更改,体现出不稳定性;传统的文本只能是作者个人的,印刷出版后其他人是不能再参与修改的,阅读时只能去“深刻”领会作品的意义。而网络的特点,决定了文本表述手段是开放的,文本自身也是开放的,使网众也可以参与到文本作品的创造之中,网中的接力、对帖、纸牌、分延等小说形式就是佐证,某作者写了个序曲,其他网民以接力赛式的形式继续写高潮或尾声。这种开放式的写作是印刷纸质上无法表现的,它将传统写作静态封闭的线性结构转化为变幻莫测的开放系统。

(八)由传统存贮方式向电脑贮存方式的转换。传统贮存的主要是文字,印刷术的发明,图书和图书馆就成为信息贮存的载体,它是一种具有体积重量的物质存在。而进入网络传播时代,由于技术的特性,使数据库、磁盘、光盘、网络信息等,成为网络时代新的无纸化贮存方式,它具有检索速度快、贮存容量大、资源可以共享和交换等优点。波斯特在《信息方式》一书中指出,“与笔、打字机或印刷机相比,电脑使其书写痕迹失去物质性。当待输内容通过键盘被录入电脑时,磷光像素便显示在荧光屏上,形成字母。由于这些字母只不过代表着内存中的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系统中的代码,可以说对它们的改变能以光速进行。作家与他/她所用的词语之间的相遇方式是短暂而立即就会变形的,简言之,是非物质的。”。传统写作与传播均留下手稿,手稿中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智慧和情感,反映出作者的真性情,只有手稿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电脑写作过程的进程痕迹消失了,电脑输写极快,书写成了光速,写起来总有一种迅速的快感,思维没有受阻的感觉,犹如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所说的思维“意识流”之感,真正达到了“心想手书”的同步状态。这样导致作者手稿不复存在,写作过程显得非常感性用事,作者可以轻而易举地更换电脑屏幕上的信息符号,每次修改后此前的图文符号全无了踪影.屏幕上永远留下的是最后一次写作修改的图文样式,这样使写作与传播过程逐渐变得模糊而不确定,没有了写作的稳定感与个性。“一部存在软盘上的小说与一部以手稿存在的小说是不同的。手稿作为原件,有其本真性,作者曾经在原稿上留下的修改痕迹可以查看,文学研究者查阅它们时,还能抱着探究作者写作过程的目的,从中挖掘‘真实’文本或文本的演化过程。在作者修改整理手稿时,写作的过程,即文本的形成过程被物化了……如果作品保存在磁盘里,那么作者的创作历程,以及其个性笔迹特征,都将荡然无存。”

网民范文篇7

一、以点带面、统筹兼顾,网站留言办理成效显著

门户网站留言专栏设立以来,广大群众踊跃建言献策,县委、县政府把留言办理与解决问题、采纳建议相统筹,认真办理、及时回复,较好地发挥了知民情、解民忧、重民生、汇民智、保稳定的作用。一是解决了一批热点难点问题。门户网站自2001年设立留言专栏后,以“高效、快捷、便民”为原则,累计收到群众留言近1万多条,主要有求助、投诉、咨询、建议等几个类型,涉及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治安管理、城市建设等各个方面。通过网站留言办理,使群众反映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巩固了与民沟通的“连心桥”,使群众感受到了“少跑一段路程,少走一道程序,少等一段时间”的便捷。二是推动了中心工作开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增加了群众对县委、县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满意度,网民留言中埋怨牢骚和信口开河的少了,大家越来越关心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各单位在办理网站留言时,注意进行深入分析,把带有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进行综合研判,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真实的社情民意,有效汇集了民智。例如今年县上在研究确定“十件实事”时,充分考虑网民留言反映的一些住宅小区供热质量差、排污不畅、背街小巷卫生差、城市公厕数量少等问题,将“完善城市服务功能”确定为为民措办的“十件实事”之一。三是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留言专栏的设立,成为群众反映心声的渠道、政府了解民情的窗口、政府与群众互动的平台,与县长热线、信访接待一起构成了“网络、电话、现场”三位一体的行政便民服务体系。在实施一些重大项目特别是事关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城市建设、教育医疗等与民生相关联的重大项目时,县委、县政府都事先通过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公示,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千方百计优化项目设计,使这些项目“立得住、站得稳、能发展、不扰民”。通过留言办理,及时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中一些困难和问题,架起了群众与政府沟通和交流的连心桥,使政府能够在更大范围内了解民意、倾听呼声,使一些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消除了群众与群众、群众与政府之间的矛盾,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二、健全制度、跟踪督办,留言办理工作日趋规范

网站留言涉及的大部分问题、意见,其数量和角度从侧面反映着有关部门职能的履行、工作的进展和成效,一时和单纯的解决往往局限性大,只有结合相关项目全面考虑、长远谋划才能真正把留言反映的问题办理好。为此,县委、县政府在网站留言的办理上坚持“事发应对只是方式、准确预见才是目的”的理念,始终把网站留言的办理作为反映民意、了解民情的重要渠道,关注民生、解决民忧的重要内容,汇集民智、服务决策的重要载体,采取多种措施,推进网站留言办理走上规范化道路。一是健全制度,规范网站留言办理程序。制定了《政府门户网站群众留言督办工作规范》,创建《网站留言交办单》,由专人负责每天对政府网站群众留言整理一次,对一些热点问题随时呈送分管领导批示,编号登记后印发乡镇和相关单位办理。对于网民留言,能立即办理的立即办理,并以承办单位名义在网上答复;需中长期办理的先提出办理方案,并定期公布办理情况;不能办理或群众留言失实的,及时在网站上解释说明。二是改进版面,方便网民留言和监督查阅办理情况。为了使网站留言专栏更加简洁直观,易于访问、查询、留言,今年对门户网站留言栏目部分模块进行了优化调整,增设了留言分类、网民评论、办理回复、满意率等栏目,把群众对普遍性事件的看法、对留言办理回复的评论和满意程度等通过专栏公布出来,更加方便了网民查阅办理情况,把留言办理质量和效率监督权交给群众,由群众评判,使政府决策与群众意愿紧密结合起来,有效汇集了民智,促进了网民留言和办理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三是跟踪督办,强化激励约束。采取书面交办与电话交办相结合、网络答复与现场办理相结合的方式,督促承办单位快速办理,及时答复。对承诺解决或办理时限较长的事项,适时进行明查暗访、跟踪督办催办,通过抽查、回访等方式查看问题的解决程度和群众的满意程度,直到办理结束。县上每季度对网友留言办理情况进行一次汇总通报,并将网站留言办理情况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处理重大舆情能力的重要方面进行考核。

网民范文篇8

民生盛宴不散席中国未来更美丽

展望美好前程

【网友:奔腾的巨浪】:热烈祝贺十七大胜利闭幕!十

七大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愿十七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出更加光明的道路!

【网友:殷建光】十七大会议闭幕,十七大会议精神落实开幕!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了,落实十七大会议精神,围绕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大幕已经徐徐拉开。

【网友:郑华淦】十七大报告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清醒认识到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提出了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等六大问题。相信这六大问题来自基层、来自实际,并非是空穴来风。

十七大闭幕了。代表将喜讯与人民、基层党员的希望与嘱托带来,也要将问题与任务带回去,尤其是存在的问题,若大家都不来承揽,总不能由中央背着吧?

【网友:申江平原客】:十七大的历史意义:反对倒退,拒绝激进,承上启下,稳步前行。十七大是一个更加辉煌的明天的出发站台!

【网友:sopsun】:虽然只有短短的七天,然而,十七大的巨大感召力使我们内心涌动着激情。一幅国家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的盛世图景,展现在我们的前方。

【网友:激扬中国】:党的十七大,实现了党代会历史上的首次网上直播。此次“党代会首次网上直播”的形式别有一番新意、几多深意:一是开放型政党的标志;二是我党自信心的展示;三是普通老百姓的福分。党代会网上直播,是我党民主开放的新体现。

【网友:大黄蜂】: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我们深信,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最前列,必将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使中华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寄语新一届中央委员会

【网友:井冈人民】:热烈祝贺合民心、顺民意的新一届中央委员会产生。我们的国家一定会更加繁荣昌盛!

网民范文篇9

区政府门户网站是推进政务公开方便群众办事的有效举措,“区长信箱”等互动交流栏目是群众表达意愿、反映诉求、提出工作建议的重要渠道。为了进一步拓宽网络民意表达、诉求渠道,促进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较好解决,进一步密切政府与群众的联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信访条例》的相关规定,参照《省关于人民网网民致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留言处理暂行办法》,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就做好区政府门户网站网民留言办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办理目标

通过开展网民留言办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政府与网民互动交流制度,深入了解民意、体察民情、汇聚民智,促进解决民生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推动富民强区,领跑发展,加快建设绿色、现代、平安、幸福的新发挥积极作用。

二、办理内容

网民通过区政府门户网站互动交流平台向区政府领导反映的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和诉求;重大紧急突发事件和重要民情民意;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意见和建议;对各镇街、各部门及其领导干部办事效率、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投诉和举报;其他有关重要的情况和问题。

三、工作职责

区政府门户网站互动交流平台全天24小时接受公民的各类咨询、建议、求助、批评、投诉和其他诉求信息。区政府办负责网民留言办理工作的统筹协调、审核把关和督促落实。区信息中心负责对网民留言进行下载、整理和登记,并转送区政府督办室办理;负责答复材料的反馈。区政府督办室负责网民留言办理的归口管理;负责网民留言的批办、催办,并对办理和回复材料进行初审。各镇街、各部门负责网民留言办理的承办工作,包括对留言所涉具体问题的调查、核实、处置和书面答复工作。

四、办理流程

(一)留言收受。由区信息中心明确专人在线收集、下载和登记区政府门户网站互动交流平台上的网民留言,筛选需办理回复的网民留言,按咨询、投诉、求助、建议、其它等五类进行整理分类,每天整理后于上午9:00送区政府督办室。重要留言随时转送。

(二)留言批办。区政府督办室对区信息中心转送的网民留言提出办理意见,呈送区政府领导审批后,转送相关镇街和部门办理。对需要多个部门办理的事项要积极协调,明确牵头部门、办理要求和完成时限。

(三)留言办理。各乡镇、各部门在接到交办信件后,对网民留言所涉及的具体事项要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处置。建议、咨询类信件,应在3个工作日内办结并答复;投诉、求助类信件,应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并答复;需调查处理的信件,应在10个工作日内办结并答复;不能按期办结的,各单位应及时向区政府督办室说明情况,并在网上公开回复说明。对逾期未办,又未说明情况的,由区政府督办室进行跟踪督办。

(四)回复审定。区政府督办室对各镇街、各部门上报的回复意见进行初审,并整理网上答复稿,按程序呈送区政府领导审核。

(五)回复反馈。区政府领导审核后,区政府督办室将文件及电子版转送区信息中心,由区信息中心通过网站后台公开回复网民。

(六)定期通报。区政府督办室每季度通报一次网民留言办理情况。

(七)立卷归档。区信息中心对网民留言办理情况及时立卷归档。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网民留言办理工作是新形势下畅通民意渠道、做好群众工作、化解基层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工作举措。各镇街、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把它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分管领导,确定专门人员具体负责办理,切实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网民范文篇10

一、作为普通用户对档案网站利用的体验

1、注册较为烦琐

进入档案网站,可以发现,一般的注册登录方式有市民邮箱和公众用户两种。相应的在网上查档时需要选择这两种方式注册登录之后才能进行。注册内容严格,除了一般的用户名和验证码之外,还要求填写真实姓名、邮件地址、联系电话、身份证号和联系地址,如果是企业用户的话还要填写公司名称和公司主页。用户注册成功后,网站将给予每个用户一个用户账号及相应的密码,也就是说在注册成功之后,并不能马上登录使用。该用户账号和密码由用户负责保管,用户对以其用户账号进行的所用活动和事件负法律责任。而根据规定,到馆查询档案,作为大陆公民只需要持有身份证明材料,就可直接到国家档案馆利用开放档案。这样看来,利用档案网站查档似乎比到馆直接查档更加烦琐。

2、内容冗杂

进入档案馆网站的主页,常常给人以无所适从的感觉。网站上内容虽然琳琅满目,但真正要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却要花费点时间。仅作为标识作用的一级类目,就“千人千面”。最多的档案网站,有二十多个,最少的只设有1个一级类目。相同的功能放在不同的类目之下,例如同是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有的单独设置一个类目,有的则归入网上展厅。笔者也曾到国外档案网站上浏览过,以英国档案网站为例,在一级类目之前设置了站点导航性链接,包括帮助、联系我们、A到Z索引、站点检索、权限五个方面,对网站的所有功能及用户的使用权限进行了介绍,而到了一级类目部分,值得欣赏的是每个一级类目的第一个子类目都对这个类目的功能与使用做了解释,对于第一次使用档案网站的用户来说十分方便。此外,有些网站虽然类目繁多,但仔细观察发现其中不少类目可以合并。过多的类目对于用户来说的确很不方便,而作为标识性的类目都给人以冗杂的感觉,那么在其指示下的内容就更容易让用户感到混乱了。

3、检索功能不尽如人意

网站上的检索功能包括档案检索和文件检索,由于注册烦琐,笔者选择不需注册也能检索的文件检索进行体验。对于文件,有的网站进行了分类,检索起来相对比较方便,在检索方式上,主要有浏览检索、单一检索、复合检索三种,检索的结果也都可以以复制、打印等方式获得,检索结果多为目录,原文较少,而且即使是原文,也多为文本,很少有图像甚至是多媒体类型的文件。总的来说,并不能让检索者满意。

4、个性化服务鲜见

网络用户的需求呈现个性化的特点,而网络本身也具有提供个性化服务的能力。但是,在档案网站上基本看不见个性化服务的踪影。在以便捷、开放、主动为前提建立起来的档案网站上没有个性化服务,的确令人有些遗憾。而在图书馆网站、或者国外一些档案网站上,个性化服务开展的很好,吸引了众多用户。例如南京图书馆的个人阅览室,用户可以订制自己喜爱的杂志,并可以将喜爱的文章保存起来,供以后反复阅读;英国国家档案馆也提供定制功能,可以对在英国国家档案网站上公布的最近开放的文件、英国国家档案馆近期开展的活动、专题讲座进行定制,下载安装一定的阅读软件即可进行阅读。

5、缺乏档案馆的特点

档案不同于图书、资料,具有社会性、历史性、确定性和原始记录性,尤其是档案的原始记录性,这是档案的本质特性,是档案区别于其他事物尤其是相邻事物的独一无二的本质所在。档案馆作为保管档案的场所,在选址、建筑、设备、制度等方面也有其特点。而到了档案网站,笔者很难看出它与其他类型网站的区别。在网站上,常常能看到一些便民服务包括交通、旅游、票务、购物、就业、气象预报等等,也许设置的出发点是为了体现档案网站的休闲利用功能,但问题是有专门的网站已经做得非常出色,用户应该不会“舍近求远”。我认为,档案网站首先要能够提供查档的服务,其次应具有社会气息、文化气息或一些趣味性,在做好这二者的基础上才能体现档案网站的休闲利用功能,凸显档案网站的特点。

二、针对目前的利用现状应采取的对策

1、找到正确的定位

档案网站提供服务,首先应明确服务的主体,找到自己的定位。打开欧美一些国家的档案网站,很容易判断出他们的服务主体是公众,从栏目设置到具体的内容与功能都站在公众的角度,所以在它的一级类目里安排了为第一次访问的用户而特别设置的指导子类目,网站的主体部分不断更新的是最近开放的档案、档案馆举办的活动等等,网站上甚至有电子商务的内容。我们的档案网站态度似乎不那么明确,网站上最新动态里有关档案部门自身的事务、与政府有关的文件、当然也有针对用户的内容,于是网站服务的主体包括档案部门自身、政府、公众三个部分,而面面俱到的结果,是使得网站内容变得冗杂,尤其对于普通公众而言,真正与自身相关的内容寥寥无几。我认为根据档案馆的性质以及档案形成的历史来看,档案网站应以公众与政府为主体,在内容与功能设置上都应以二者为前提,这样才能提高档案网站的利用率。

2、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

根据普查的结果可以发现,我国档案网站的建设已经完成了从无到有的阶段,网站的内容在量上是有保证的,在质上仍有待完善。要提高网站内容的质量,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对现有的网上资源进行整合。所谓网上资源整合是指依据一定需要,对各个相对独立的数字资源系统的数据对象、功能结构及其互动关系进行融合、类聚和重组,使之成为一个效能更好、效率更高的新的数字资源体系。这种整合包括不同载体、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之间的整合以及本地资源与远程资源之间的整合。简单来说就是让网上资源完成一个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丰富而有序的信息资源是做好档案网站服务的基础,如果不对网上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必然影响数字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整合,可以充分保障用户所需的档案信息,为确保网站服务的质量提供保障。

3、做好数字化等基础工作

网站上缺乏个性化服务,现有的服务质量水平不高,无法达到用户的满意程度,表面上看是我们的技术水平比较落后,但技术只是服务的手段,没有可供服务的资源才是关键。因此,要加大档案信息数字化工作力度,从源头保证档案网站的服务质量,才能提高网站的利用率。一方面通过相关技术与设备,加快现有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另一方面要加强电子文件的收集管理。要动静结合,考虑使用动态网页和后台数据库技术加强和拓展网站功能。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用户角度思考网站还存在哪些缺点,及时调整和修改。当然除了要做好数字化工作,档案传统的八项基本工作也要做好,因为他们是做好数字化工作的基础。

4、完善宣传工作

网站不同于其他传播媒体,有其自身的宣传手段。档案部门建立档案网站之后,除了采取档案馆手册、指南这些传统媒介开展宣传工作之外,还要善于运用搜索引擎、友情链接、电子邮件、新闻组和BBS这些网络上常用的宣传手段,下面据此做一些简单的介绍。

(1)注册搜索引擎。搜索引擎的网络导航作用使得它成为通向互联网络的必经之路,利用搜索引擎是上网用户获取他们不熟悉的网站或内容最常用的方法。在注册搜索引擎时,需要注意,把网站递交给搜索引擎有免费递交、亲自去各站点手工登记、付费登记、利用搜索引擎的递交软件递交四种方式。它们各自有各自的特点,要在充分了解其情况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递交方式,其次要注意避免选择不当的关键词,档案部门可以请教相关的专家,根据档案馆的具体情况拟写适当的关键词,否则会影响网站排名。统计表明,90%以上的用户通常只点击分类搜索结果的第1页,而在同一页,排在前面的网站点击数也远高于排在后面的网站,因此取得良好的排名意义重大。公务员之家

(2)用友情链接进行宣传。与不同站点建立链接,可以缩短网页间距离,提高站点的被访问率。一般而言,建立链接有以下几种方式:(1)在行业站点上建立链接;(2)申请交互链接。寻找具有互补性的站点进行链接;(3)在商务链接站点申请链接。特别是当档案馆提供免费活动的时候,可以向网络上的许多小型商务链接站点申请链接。需要注意的是一般图片链接的点击率大于文字链接,如果是文字连接要注意文字修饰。

(3)用电子邮件宣传。电子邮件发送费用低,受到很多网站的青睐。其关键在于收集用户电子邮件地址,一般可以利用网站的反馈功能记录愿意接受电子邮件的用户,这需要档案网站加强自身的互动交流服务;另外还可以通过租用一些愿意接受电子邮件信息的通信列表,也可以电子新闻邮件,利用“签名档”,填写档案馆的名称、地址、电话号码、电子邮件以及特色服务等信息,从而起到宣传作用。

(4)在新闻组和BBS上宣传。互联网使得具有相同专业兴趣的人们组成成千上万的针对性很强的公告栏和新闻组,加入这些讨论,利用上面提到的“签名档”可以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BBS也是网民交流信息的重要场所,不过管理较新闻组严格。在使用时要注意技巧,首先要选择合适的BBS宣传,其次主题行要具有可读性和创意性,另外最好在讨论问题时进行宣传,以避免广告之嫌。

参考文献:

1、张照余:《档案网站:定位、内容、建设与运行模式》,《北京档案》2001年第9期。

2、罗理希:《国外档案网站介绍》《北京档案》2002年第11期。

3、周林兴、苏君华:《中外档案网站比较》《中国档案》2003年第9期。

4、京波:《档案网站建设的四大误区》,《山东档案》2004年第2期。

5、阎婷婷:《北美国家档案网站教育体系建设对我国的启示》,《档案时空》2004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