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心理十篇

时间:2023-03-17 21:57:57

健康心理

健康心理篇1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有关理论,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课堂教育教学、游戏、活动、辅导等各种教育途径,帮助小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认知,唤起小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保健的初步意识,并对已经出现心理偏异或形成障碍的学生提供一些简易有效的心理服务,以促进小学生身心正常发展,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活动。它主要包括认知与学习心理、心理品质、人际关系三个方面内容。

(一)认知与学习心理

一般而言认知与学习心理主要包括观察、记忆、思维、创造、学习环节和方法、思维方法、社会认知。研究表明,加强这方面的心理健康指导,可以使小学生按学习规律去学习,讲究学习方法和用脑卫生,注意劳逸结合,消除学习中的被动状态,从而更好地掌握注意记忆、观察、思维规律,学会学习。

(二)心理品质

一般而言心理品质主要包括认识自我、自信、兴趣、动机、能力、性格、气质、情绪、意志、战胜挫折等。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助于让学生学会自我控制、自我管理与自我监督,从而学会做人。因为任何教育都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内化为自己的认知、情意结构,而内化的程度将取决于他们自身的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因此,心理品质教育是小学生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重头戏。

(三)人际关系

一般而言人际关系主要包括社会交往,善待他人,正确处理与同学、家长、教师与集体的关系。通过这方面的教育,可使小学生提高交往能力,学会调整人际关系无论现在和将来都能在和谐、安逸、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工作和生活。

二、小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表现形式及其原因

(一)小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表现形式

当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来说是好的,但确有少数同学存在心理障碍。从类别上讲,心理障碍有认识障碍、情感障碍、行为障碍、个,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第一,厌学。小学生有的由于某些原因对当时所学知识内容不能及时理解进而失去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敷衍了事,学习效率低下,对学习失去信心,对学校班级集体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不愿接受老师的教育,甚至与任课老师顶撞。

第二,逆反易怒。由于家庭不和、父母离异、生理有缺陷等方面的影响,而使少数学生心理畸形发展,与他人交往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对老师的教育感到厌烦,对家长的劝导进行顶撞,同学之间因常发生矛盾导致关系紧张。在受到一般或轻微的刺激时,情绪易产生较大的波动,如,生气、急躁、发怒等。

第三,抑郁恐慌。有些小学生不爱与人交往,在情绪上通常表现为悲伤孤独、消极颓废,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如别的同学,对学习缺乏信心,小小年龄就对自己的人生前景持消极态度,他们喜欢用不信任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和事,稍有不顺心的事情,便陷人痛苦之中。对同学的善意帮助持怀疑态度,对老师的教育怀戒备心理,在人际交往中有害羞、不安、尴尬、笨拙等异常反映。

第四,是不良品行。一些小学生看到自己的学习成绩或生活的其他方面不如别人就心怀怨恨,不但不学习他人的长处,反而进行挖苦讽刺,甚至对其他同学怀有敌意。少数学生私欲强烈,看到别人有好的东西就想占为己有,常有小偷小摸的行为发生。早退甚至旷课,打架斗狠现象在小学校园中时有发生。

(二)小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诱因

现代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发生变化,小学生周遭的一切也急剧地变化,他们在社会中不断成长,周围世界发生的变化都对他们产生了重要影响,总体而言造成小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家庭,社会,学校和学生自己心理等四个方面。

第一,家庭因素。家长的经济地位、政治态度、思想倾向、文化教养、人际关系乃至家庭氛围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生活节奏的加快,面对生活压力,孩子父母往往把教养孩子的责任转移给祖父母辈,忽略了教育孩子的责任。祖辈疼爱第三代,往往比较注重生活方面的照顾,缺少心理上、感情上的交流。由于照顾太多,这些小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发展,在自主、自立、受压能力、人际交往等方面明显不足。

第二,社会因素。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独生子女往往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在孩子们中也开始流行起来,孩子生日讲排场,对孩子物质要求有求必应,孩子们之间相互攀比,将艰苦朴素等优良作风抛之脑后。

第三,学生心理因素。新时期的学生父母文化程度普遍较高,受新思想影响较大,这些学生能力普遍较强,自我表现欲过强,希望得到周围人群的肯定,往往会采取一些极端的形式表现自己。如有些学生希望老师注意他,让老师看到他的能干,故意在课堂上讲话、吵闹。

第四,教育因素。小学阶段是人一生发展的奠基时期,他们在学校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将影响他们一辈子。小学教育中过分强调对小学生的成才教育,忽略了小学生作为人的成长教育。有些老师教育思想不端正、素质不高、教育方法不当,给小学生造成了超负荷的心理压力,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三、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需要,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关注和努力。一个真正的老师不应只是传授知识的教书匠,而且应该成为学生的保健医生,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成为育人的艺术家。

(一)加强交流,了解学生

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一些学生难得向老师白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就要求每一个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经常深人班级,利用适当的机会和场所,让学生自由自在地表达思想情感,从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如在作文教学中布置《写给老师的话》等题目,使一些较内向的学生或有“难言之隐”的学生通过书面形式与老师交流思想。老师则应该对此做好保密工作,并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区分具体情况,选用适当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个别帮助。另外,与学生谈心,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个别谈心,可以发现、掌握某些同学的不健康心理,再“对症下药”,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帮助他们克服缺点,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要使个别谈心取得良好的效果,班主任只有做学生的知己、朋友,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学生才能将自己的烦闷向老师倾诉。当一些学生在学习上遇有困难,家庭生活受挫折时,他们心情苦闷,情绪失衡时,老师要及时帮助他们,安慰他们,开展谈心活动,老师应以诚恳的态度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让他们把心里的积郁情绪渲泄出来,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

(二)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作为教师,应时刻牢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尽管角色不同,但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应该在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下,民主治班,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该生是否尊重师长”是班主任评定一个学生品行的首要条件,而作为班主任是否问过自己“我尊重学生了吗?”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成绩,尊重学生的隐私等。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他们常常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这些学生只有被人接受,才能接受自己,如果教师不尊重他,他也感觉不到自尊,对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要坚持正面教育引导,尽量不要当众批评。实践表明,只有从尊重出发,学生才能打开自己的心扉,心理教育措施才能奏效。

(三)创造环境,多样教育

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除了常规教育外,还要注意在耳濡目染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这主要有赖于学生所处班级心理环境的状况。老师在教学实践和日常生活中,要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保持积极向上、平和开朗的心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积极开展班级文体活动,使学生们的过激情绪在文体活动中得到释放,帮助一些学生克服自卑、焦虑情绪。对于他们在各种活动中取得成绩,那怕是一点点进步,老师都要大力鼓励,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小学生以鼓励为主,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营造一个充满信心积极向上的氛围,激发他们看到自己的成绩;长处,继续努力,更加勤奋,力争全面发展的上进心。经常开展集体主义的教育,让学生树立爱学校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发扬团结友爱的精神,良好的班级集体融洽师生、同学关系,对学生个体能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使离群独处的学生感到集体的温暖,帮助其矫正不健康的异常心理。开展立大志创大业主题班会,消除一些人的虚荣骄傲狂妄心理等情绪,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增进人际交往,提高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2年8月颁布。

[2]肖汉仕著:《学校心理教育研究》,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3]林建华主编:《小学生心理教育原理与教程》,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4]田学岭:《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5]李慧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新探》,《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第7期

[6]曹建平:《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关系之审视》,《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7]覃奇芳:《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初探》,《广西教育》2005年第1期

[8]周觉伟:《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三个途径》,《黑龙江教育》2004年第4期

健康心理篇2

关键词:高中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构主义者观点提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知识获取和认知能力协调发展的过程,要求知、情、意协调统一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指导学生学习,主动建构知识体系,还要强调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的认知能力,引导学生情感、意志等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这一教学规律,客观上要求教师必须要具有一个健全、健康的心理。高中心理健康教师在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的师德素养对学生更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的教化作用,他们的心理健康不仅影响着教师本人的事业心、成就感和个人幸福感,也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进步。

一、影响因素

职业角色的特殊性使心理健康教师与别的学科教师相比,拥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详述如下:

1.职业角色的高调定位

生活中每个人都扮演着很多角色,教师职业的压力让教师角色的多样化增加了,而高中心理健康教师的压力显得尤为严重。相比较而言,学科教师角色注重传道、授业、解惑,比较单一,心理健康教师不仅仅担任着传授心理学专业知识的职责,而且更是一个集多重角色于一身的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开发智慧、培育品德、教育心理。社会角色的定位起点较高,社会期待对心理教师的要求更严,由于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教师失去了“闻道在先”的优势,因此高中心理健康教师为了不让权威和专业形象存在潜在威胁,就不得不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不断地更新,让自己的教育策略和手段不断丰富才能应对这些局面。

2.职业高认同感与低待遇的不对等

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心理学学科教育走进了所有的学校,就笔者所在的省市,要求每个学校配备专业的心理教师,成立心理咨询室。由于心理健康教师的学科特殊性,基本上没有学科作业,心理健康教师隐形的工作量较大,而在学校同等的基数考评下,心理学科教师的工作量总是低于别的学科,职业高认同感与低待遇的不对等,对心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一定的影响。

3.心理素质的过高要求

高中心理健康教师的另一个身份就是普通人,但他(她)的职业定位要求拥有更强的心理素质,“学生的问题根植于家庭,显现于学校,恶化于社会”,这是台湾师范大学张春兴教授的精辟见解。工作中,教师除了要做知识的引导者和传授者,还要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思想与感情,关怀、照顾学生;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家庭矛盾冲突,多方位的角色互换很容易造成教师的潜在的心理矛盾,所以作为心理健康教师,必须要有更强的心理素质,综合能力要求更高。

4.内在因素的影响

归因理论提出,事件的原因分为内因和外因。教师的职业角色让其拥有比别人更强的自尊心,各种因素时常对教师的自尊心造成威胁。教师对自身知识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等的评估属于内部因素。《礼记》言:“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高中心理健康教师在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的过程中,对自己的“不足”、“困”尤为敏感和担忧;对教师工作成果的评价上则属于外部因素,当下的大部分社会人群对心理学的理解仍然存在一定的误区,并不是完整和准确的,这样势必就会对教师有一定的误解,而教师自身又无法进行澄清,人的心理转变过程中,阅历和经验的沉淀也是一个无法量化的过程,知识转变为智慧,是需要一个顿悟的瞬间。

二、对策

我们常说追根溯源,解决问题就要从根本上来发现问题,只要我们认真对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调节心理,并采取相应措施,维护和增进高中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健康指日可待。首先,对社会层面上应该扩大心理健康的宣传面,让更多的人能够有专业性地了解心理学,它仅仅是一门学科,助人自助的学科,而不是灵丹妙药,一击就中,对心理健康教师的要求应该一如普通教师,社会期待不应该太高,应该宽容大度、全面地观察和评价心理健康教师。其次,学校的领导层面应该注意协调心理健康教师的各方面待遇,不能让教师在很高的职业认同感下,得不到不对等基数的待遇,应注意到心理健康教师隐性的工作量,体恤教师无怨无悔的辛勤付出。同时,提供机会和资金支持教师的进修与发展,心理学课是个与时俱进的课程,见多识广会增加教师的阅历,从而在处理心理问题上能够更加游刃有余。最后,作为一名心理健康教师,本身的职业素养一定要提高,本职工作是帮助他人排忧解难,因此更要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自身不仅要具备心理保健和预防心理疾病的理论知识,还要有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和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拓展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空间,提高自己的挫折承受力和抗压力,注重自身修养的培养,激发内在的精神力量,对生活和工作中可能发生的紧张事件都能准确定位和正确对待。

参考文献:

[1]张伍妹.《克服教师职业倦怠的主体因素,强化策略》,《教育研究》,2005(6).

[2]邵光华.《关于我国青年教师压力的情况的初步研究》,《教育研究》,2007(9).

[3]《论人民教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研究会,1981.

健康心理篇3

主要概念;心理健康 心理状态 心理平衡 心理病变 心理健康的自觉平衡统一说 心理病变的昏乱失衡说 心理失衡 心理昏乱

一心理健康

何调心理健康?这是心、精神病学、心理卫生学等许多学科共同关心的重大。其说甚多,现选有代表性的理论供借鉴。

“心理健康 (xmental heallh)就个体的心理状态而言,心理健康指个体在一般适应能力、自我满足能力,人际间各种角色的扮演,智慧能力,对他人的积极态度,创造性,自主性,成热性,对自己有利的态度,情绪与动机的自我控制等方面达到正常或良好水平。关于心理健康的正常状态,一般有四种意义:正常即健康状态,以有无心理疾病为判断标准;正常即平均状态,从统计学角度强调正常和异常之间的程度变化,处于正态分布中间范围的属于正常;正常即理想状态,正常是用来评价行为而非描述行为;正常即适应过程.将正常看作是不断进步的过程,心理健康的人能不断有效的技巧以应付紧张状态。这个心理健康概念仅仅描述了心理健康的有关现象,尚未把握到心理健康最一般的规定性。

下面再看(云五社会大辞典》(心理学)卷对心理健康的论述。该书没有专设心理健康的条目.只在“心理卫生”的条目中顺便论及心理健康的问题: 心理健康的标准:“健康”虽为一极常用的形容词,但确极不易为之作一明确的界说。以”无病”为健康似应毫无疑义,但若干人常不自觉疾病之存在,若干疾病或尚无法诊察;所以并不易确定谁为健康的人。

心理健康的标准则更不易确定,因心理疾病症状之诊察更较为困难的缘故,因之一般学者多主张以整个行为的适应情况为基准,而不过分重视各别症状之有无。约言之。心理健康的人多能符合下列各点:

(1)乐于工作.且能将本身的知识与能力,在工作中表现出来:并能于工作中获得满足之感。

(2)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且乐于与人交往:其对人的态度.常是正面的态度(如喜悦、信赖、尊敬等)多于反面的态度(如敌视、怀疑、畏惧、好恶等)。

(3)对本身有适当的了解,并能有悦纳的态度。愿意努力发展其身心潜能,但对于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接受,而不以为羞。

(4)和现实环境有良好的接触,并能作健全的适应。对生活中各项问题,能用切实有效的谋求解 决,而不企图脱逃。这个心理健康标准从行为主义的角度描述了人在心理健康状态下行为的一些特点;对什么是心理健康的问题也避而未答。

健康心理篇4

一、学习类问题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围绕着学习产生的问题占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其反映有二:

1、目前,学校课业任务繁重,竞争激烈,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有一高中女生,升入高中后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发生了变化,竞争对手也发生了变化,使她感到十分不适应,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从初中时的全年级前几名落至高中的141名。前来咨询时她痛苦地说:“17年来我第一次感到自己的无能,每当看到父母期望的目光,就非常难过,不知如何做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如今,苦闷、烦恼、忧愁、气愤充满头脑,看见书就又恨又怕,真想把它扔出去。”还有一位男生也谈到,自己平常学习不错,偶而还可以给他人以指导,但一接近考试就紧张,总怕自己考不好,拼命准备、夜不能眠。而考试前又会感到头痛、甚至还会发烧,最后不是被迫中断考试,就是坚持下来成绩也不好。循环往复,到了一听考试就恐惧就紧的地步。

2、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差的同学不愿学习,就连成绩很好的同学也有这种倾向。有位重点学校的学生就谈到:“每当看到听到别人考试作弊时,自己心理就不平衡。当自己成绩不理想时又会埋怨老师不公平,觉得认真学习真没意思,不想再学了,还有位学生告诉我们学生中有种说法“有出息的靠关系,没出息的靠分数。”学习好的同学在学生中威信不一定高,而成绩平平人缘好的同学却常常受到青睐,在推举各种代表时常会当选,所以就觉得学习没劲,不想努力去读书了。不有一些因其他心理原因而厌学的状况,如因反应较慢常被人叽笑而不愿上课的;因记忆,理解等能力缺失使成绩难以提高而对自己失去信信的等等。有的甚至发展到恨书、恨老师、旷课逃学的程度。有位同学就曾在日记中写到:“晚上11点多了,望着桌上摆满了的教科书、英语词典、作业簿..我真想把它们一下子烧成飞灰。”表现了强烈的焦躁、愤懑、无奈。这种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二、人际关系问题

这也是中学生中反映最多的问题之一,主要包括: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主要集中在由于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过多干涉学生的业余生活和正常交往而引起的困感和烦恼。有位中学生谈到,一次他向一位同班女生询问功课,被老师看到后受到了苛刻的指责,并把这事作为一条小辫子抓在手里,动辄就揪出来“示众”一番,“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吗..”,严重地刺伤了他的自瘭心,导致他对教师的反感,对立,老师指东他偏向西,而内心又十分矛盾,甚至影响了对学业的业趣。另有一位学生干部来访谈到,现在做班干部真难,两头受气,不管事,教师批评你不负责任,要管事,又难免与一些同学发生争执,若一旦吵起来,老师首先要批评班干部,故而觉得十分委屈。生老师的气又不敢顶撞;想不干了又怕失去老师的信任,左右为难十分矛盾,不知到底该怎么办。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想法,诸如:认为老师“嫌贫爱富”的,认为老师“处事不公正”的,认为老师“轻视自己”的...等等。都反映出学校中师生关系的问题.

2、与同学的关系问题。主要集中在交友方面,因处理不好朋友之间的关系而苦恼。有位学生讲到,他的一位好朋友总是对他不信任,怀疑他对朋友的友谊,认为他为朋友的付出不够多,使他十分苦恼,不知怎样做才能消除朋友的怀疑。还有一位女生因两们要好的朋友发生了矛盾,她夹在中间十分为难,与甲交往怕乙不高兴,与乙交往又怕甲不理解,最后干脆两位朋友都不再交往,可内心又十分孤独,寂寞,想恢复与朋友的关系又不知该怎样去做。此外,尚有个别学生因初中升到高中朋友越来越少,而怀疑世上没有真正的友谊,也交不到真正的朋友,进而想离世隐居的。

3、与父母关系的问题。主要是因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相互理解和沟通,或家庭关系不和学生造成的心灵伤害。例如,有位学生谈到“我经常和妈妈闹矛盾,听到她的骂声就心烦,有时真想一走子之再也不回来了,可看到她瘦倦的面容,花白的头发又觉得于心不忍,每天就生活在这种内心矛盾之中,真不知该怎么办。”还有位学生家庭不和,父母经常吵架。有一次母亲出差时,父亲竟带了一个女人回来过夜。自此以后他再也不愿呆在那个家里了,恨死了父亲,不愿再见父母,整天就想往外跑,心里烦闷极了。觉得人活着真没意思,产生了厌世的念头,可见,父母行为的不良,带给子女的不仅仅是厌恶、鄙视、而是更深的内心创伤。

三、情感类问题

青年时期是花的季节,在这一阶段人的第二性征渐渐发育,性意识也慢慢成熟。此时,情绪较为敏感,易冲动,对异性充满了好奇与向往,当然也会伴随着出现许多情感的困感。如,初恋的兴奋,失恋的沮丧,单恋的烦恼等等。归结起来有两个方面.

其一、是与同龄人的感情纠葛,多是同学间的密切交往所至。我们在咨询时就经常碰到这样的询问,“我和一个男生很要好,现在他升大学了,我想与他确立关系可以吗?”“我和一个男同学很谈得来,想发展成为心心相印的好朋友,又怕老师和家长不同意,影响不好,该怎么办?”“我喜欢一个男孩,可有好几个女同学喜欢他,我该去竞争呢,还是退下来?”等等。

其二、是与成年人的畸恋问题,如,非婚同居,介入婚外恋,同性恋等。这在中学生中虽不普遍,但也不罕见,多表现在一些早熟的女生身上。有位高三的女生,学习很好,人也很聪明,学校还想保送她上大学,可她却与一个比她大10岁,且已有家室的男子同居了,而且说到她这么做不是为了金钱,而是为了“感情”。虽然,从理智上讲自己也知道这样不好,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每日生活在矛盾痛苦之中,还有位学生恋上了比自己大十几岁的英语老师,明知没有结果,却无法控制自己不去喜欢他,整日就想见到对方,与对方呆在一起。当对方不接受这种情感时,就觉得生活毫无意义,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此外,还有一些恋你妒母,喜欢同性成人伙伴等畸恋现象,这充分说明中学生的情感问题并不简单。面对学生如此复杂的心理头况,作为教育、心理工作者,我感到了深深的忧患,也更加明确了在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该如何从事这项工作呢?具体做法我以为有以下几点。

(一)、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知识理论课,如心理卫生常识讲座,心理调节问题答疑,焦点问题讨论等,在心理知识的学习中明确认识、矫正观念,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心理冲突。另一部分为活动训炼课,这是在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有效的方法。活动内容包括:小品表演,角色模拟游戏,互访互问,以及其他活动形式,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介绍自己、了解别人,与人交社的社交技能,还可以掌握一些诸如: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的心理调节手段,防患于未然。

(二)、在常规的教育活动中渗入心理辅导的内容。实际上各科教学本身都包括有心理教育的内容,只要备课时加入心理教育的导向,就可以使授课内容深入一层,如,语文课就包含有许多情感教育的因素;劳动课、体育课又可安排挫折教育,增加学生的挫折随力、锻炼意志力。最佳的做法是在各门学科的教学目的中加入心理教育的分节目标,使教育模式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心理教育转化。

(三)、在中学里建立心理咨询与调节室,除了一般的咨询谈心外,还可采用一些心理治疗的简易方法对症下药。如,在大考之前,总会有一些学生产生考试焦虑,表现出紧、失眠等症状。心理辅导员就可集中为学生做一睦放松治疗。帮助他们缓解紧张情绪,调整应考动机以取得好的成绩。学校中的心理咨询与调节不同于社会上一般的咨询门诊,做法亦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具体实施:

1、引导学生合理民泄不良情绪。由于青少年发育尚未成熟,情绪不太稳定。遇到情感挫折时发泄常常不能自控。咨询者应理解这一特点,为他们创设合理发泄的渠道,防止不当的发泄。较好的方法:一是让他们尽情倾诉,二是引导情绪转移,用积极情绪代潜消极情绪,三是音乐抚慰,用优美、轻柔的音乐调节情绪。

2、淡化被动受教,培养自助能力,青少年自主的能力尚在发育之中,对成伯依赖性较强,因此,辅导与咨询时应特别注意助其形成自助能力。在咨询过程中侧重于引导,鼓励,在帮助他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自己找到解决的对策。

3、注意行为训练,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中学生的自理性、自制性都还不够成熟,许多心理障碍表现都与不良的行为习惯有关。如失眠,除了心因性原因外,很重要的影响就是不良的作息习惯。因此,对其进行调节时特别要注意行为的训练,最好是助其设计出训练方案,按行为治疗的原则与做法助其一步步达到改正不良行为、养成良好习惯的目的。

健康心理篇5

心理健康出问题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叮解这些影响,我们才知道促进他们心理健康发展是多么重要的"在中国对心理健康还不太够重视,有些学校不是等到大问题出现都不想去治疗特别是不了解这些问题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就更不会重视这些问题。

1.成绩下降

最短时间看出的影响是成绩下降"时常迷茫和低沉会影响一个人学习的兴奋度会经常提不起劲来学习尽管个人也觉得应该要学习了但感觉就像没有力气那样"中职生主动学习能力差这跟他们心理健康出问题有关健康的心理会让他们有更多精神抓紧时间学习而低沉的心态会让他们白白浪费时间无心向学。.

2身体健康出问题

心理学家已经证明六的心理会影响人的身体"如果中职生长期处于消极的状态体能含有的毒素会增加"此外生气对个人神经系统的影响!免疫调节的影响池都是很大的"这也是为什么内心健康的人往往比较活跃而内心消极的人往往看起来有点病态"从上面两方面我们也看出,促进中职生心理往健康方面发展对他们学习生活身体健康都有好处而长期的消极状态会影响到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促进中职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方法

1、乐观对待生活

中职生乐观对待生活既然我们不能改变自己的生活那么我们就改变自己掌会乐观对待生活对事物持积极态度"这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自己身边的人赴自己身边的人都活跃!乐观起来相信会让中职生的学习生活变得更加开心"乐观是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厂个人乐观会让大家无意中变得乐观大家乐观汉会让个人更加乐观从而促进心理健康地发展。

2、寻找问题所在

中职生学会找到影响自己生活的问题然后想办法解决问题"许多人感到生活不如意但是却不懂得去找出问题更不懂得去解决问题"事实上很多问题都可以靠自己来解决,只是大家不肯付出努力去解决"曾经有位中职生对我表示他过得很不开心我问他为什么过得不开心他想了想说,因为朋友很少"于是我教会他怎么去交朋友时间一长他的生活就充满了友情"从这个例子我们看出该中职生感到生活不好时并没有去思考为什么会让自己感到不好更没有去努力解决这个问题。

3、阅读励志故事

励志的书籍会影响一个人的情绪"韩国女总统朴瑾惠曾提过在她人生低谷时期她曾阅读中国哲学史来激励自己。.

4、树立人生目标

目标是旗帜和方向许多中职生感到迷茫是因为缺少一个人生目标投有目标六生的方向就会迷茫"帮助中职生树立一个符合实际的目标他们才会朝着这个目标前行不会漫无边际地游走"以上三种方法,是基于中职生的心理问题所提出的建议我的实践证明这些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相信大家也能利用这些方法来帮助中职生心理健康地发展。

三、结束语

健康心理篇6

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是人们战战胜疾患、获得机体健康和延年益寿的重要因素,更是人们适应社会、促进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那么,怎样才算心理健康呢?有关专家提出了以下十条新标准:

1 充分的安全感。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如果惶隍不可终日,人便会很快衰老。因不安全感导致的抑郁、焦虑等心理,还会引起消化系统功能的失调,甚至会造成病变。

2 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如果勉强去做超越自己能力的工作,就会显得力不从心,于身心大为不利。由于超负荷的工作,甚至会给健康带来麻烦。

3 生活目标切合实际。由于社会生产发展水平与物质生活条件有一定限度,如果生活目标定得太高,必然会产生挫折感,不利于身心健康。

4 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因为人的精神需要是多层次的,与外界接触,一方面可以丰富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

5 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种心理特征必须和谐统一,方能得到最大的施展。

6 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很快,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就必须不断学习新的东西,使生活和工作能得心应手,少走弯路,以取得更多的成功。

7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中,有正向积极的关系,也有负向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8 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人有喜怒哀乐不同的情绪体验,不愉快的情绪必须释放,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但不能发泄过分,否则,既影响自己的生活,又加剧了人际矛盾,于身心健康无益。

9 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人的才能和兴趣爱好应该充分发挥出来,但不能妨碍他人利益,不能损害团体利益,否则,会引起人际纠纷,徒增烦恼,无益于身心健康。

10 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当然,个人的满足必须合法,否则将受到良心的谴责、舆论的压力乃至法律的制裁,自然毫无心理健康可言。

健康心理篇7

关键词: 疾病观 健康观

一、健康观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类对于健康的认识已经历了几个不同阶段。在人类的早期,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是认为没有病、能吃、能睡就是健康。直到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或完全安宁,并不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

最近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新的健康标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道德、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肌体的健康可以用五快来衡量(食得快、便得快、睡得快、说得快、走得快);心理健康可用“三良”来衡量(良好的个性、良好的处理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现在也有人认为健康和疾病是一个由量到质相互转换的不间断的连续的过程。

二、 疾病观

死亡谱的变化

由于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据,社会不断的工业化,城市化,社会关系的复杂化。人口结构、家庭结构、生活习惯(过度吸烟,饮酒)的改变。与心理、社会和行为方式有关的疾病在迅速上升。见表(一)

中国部分地区前十位死亡原因

1957年,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传染病;肺结核; 消化系统疾病;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神经系统疾病;外伤及中毒;其他结核病。

2007年,城市居民前十位死因: 恶性肿瘤; 脑血管病; 心脏病; 呼吸系统疾病; 损伤及中毒; 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精神障碍。

中国部分城市前十位主要疾病死亡谱(一)

疾病谱的变化

现代医学心理学把人体疾病引起原因不同而分为三大类。

三、 引起健康谱、死亡谱、疾病谱变化的原因

社会因素

1. 生活中意外事件的影响

“人生长恨水长东”在现实生活中,人不可能不遇到挫折。正如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遭受挫折,打击越多的人,越易患病。其中最易引起心身疾病和心因性疾病的有:配偶的死亡、离婚、坐牢、失业、退休……等。国外有人调查了1400对双方均患疾病的夫妻,证明其中一方因患疾病而引起的悲伤可致另一方患上疾病。

2. 拥挤、噪音对人心理的影响

经心理学研究证明,过度的拥挤和噪音会使人烦躁不安、情绪沮丧、神经衰弱、时间过长就会引起心身疾病。

3. 社会文化环境对人心理的影响

社会文化环境对疾病和健康的影响早已为医学人类学家所注视。也最能说明心理致病的宏观背景作用。如爱斯基摩人难以自控的“吃人症”,肯尼亚沿海的“萨卡病”,马里的“拉塔尔病”等等、都与雪地的特殊文化紧密相关。在我们的文化环境中分娩的体验被广泛认为是一种痛苦。然而人类学家发现,在某些特殊文化环境中妇女分娩不表现为痛苦。

心理因素

1. 情绪因素

祖国医学里素认为心理因素之所以能影响躯体、内脏器官的功能。主要是通过情绪活动作为媒介来实现的。认为致病有三因。外因是“风、寒、暑、湿、燥、火”称为“六淫外感”内因是“喜、怒、忧、思、悲、恐、惊”称为“七情内伤”;此外还有饥饱、劳倦、跌仆虫兽等等,称为“不内外因”。认为情绪的过度变化,可引起脏腑的功能失调,气机混乱。正如《黄帝内经》所说:“喜则气缓,怒则气上,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如果情绪特别强烈就会明害人的内腑,即所谓“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胃”。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现代医学认为,如果情绪反应过度或者持续时间过长,便会导致神经活动机能失调,对机体器官功能产生不利的影响,最后导致疾病。

如表所示

2. 性格因素

所谓性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对客观现实(对人、对自己、对事物)稳定的状态,以及本人习以为常的行为方式。

1959年美国弗里德曼(Fried man )等把病人分为A、B两型。认为A型性格易患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等疾病。并与1977年特别得到国际心肺血液病学的公认。确认A型性格是引起冠心病的独立的危险因素。A型性格的标准有1.过分的抱负和雄心壮志;2.过分的竞争性和好胜性;3.情绪易波动;4.有闯劲,表现好斗,敏捷,有进取心;5.常有时间紧迫感和忽忙感;6.言语和动作的节奏快。

3、气质因素

现代医学认为人的气质与疾病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如抑郁质的人易患癔病。精神分裂症或肺结核等。胆汁质的人易患高血压,神经衰弱等。

4、 认知因素

包括人的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世界观、人生观、知识、经验等等各种因素。

生物、心理、社会因素

健康心理篇8

关键词:心理健康 生理健康 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 交互影响

中图分类号:R5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8(a)-0248-02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类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健康的概念已不再被人们简单的定义和局限为生理健康。人们已经意识到健康的真正含义是身心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性。病理学家研究表明:在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不是孤立存在的,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又交互影响的辩证统一关系,心理健康会直接影响人的生理健康。生理功能发生变化时同样会影响心理健康。

1 生理健康

生理学属于生物科学的范畴,研究对象包括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人体生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其任务是研究各个系统的器官和细胞的正常活动过程及各系统、器官、细胞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能够精力旺盛地、敏捷地、不感觉过分疲劳地从事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保持乐观、积极向上以及具有应激能力”是以前对生理健康所下的定义。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将生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指一个人没有临床症状或是疾病表现的状态,还指具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由此可见,健康是由躯体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三个方面组成的。

基于生理健康的定义,作者认为健康的内涵是十分宽泛的,必须包括以上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但是,生理健康的内涵和外延是相对狭窄的,只包括躯体的生理健康这一个方面。现在的生理健康是指人体生理上的健康状态,即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机体的各个器官、关节活动及肌张力均处于最低的正常水平,维持机体基本的生理机能,有利于降低和避免退行性疾病的发生。

2 心理健康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是自然界物质发展到高级形态的属性,是人体特殊部位的活动结果。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美国学者坎布斯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积极的自我观念、恰当地认同他人、面对和接受现实以及主观经验丰富,可供利用这4种特质;国内的著名心理学家王登峰等认为,心理健康的表现体现在了解自我,悦纳自我;接受他人,善与人处;热爱生活,乐于工作;面对现实,接受现实,适应现实,改变现实;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人格和谐完整;智力正常;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等方面。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1)人格完整―自我感觉良好;情绪稳定,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自控能力较好,能保持心理平衡,自尊、自爱、自信,有自知之明。(2)一个人所处环境有充分的安全感,人际关系正常,能受到别人的信任。(3)心理健康的人未来目标明确且切合实际,不断的进取,有理想和事业上的追求。

人在社会中生活,人的良好心态是人与社会共同交融的产物,所以心理健康的标准应是主观与客观辩证统一的有机综合体。心理健康三条标准表现在:(1)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往往出现有两种极端,均不利于自我成长:一是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高傲自大,这会出现自以为是,自我欣赏之表现;二是只看到自己的短处与缺点,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这会丧失信心、缺乏朝气。所以,必须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才算心理健康,才能在社会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态,乐观地对待生活中的顺境与逆境。(2)合情合理适度地调整自己。社会规范和环境能约束一个人的具体行为,但个体需求往往不符合相应的社会规范和环境,甚或两者发生冲突。因此,必须根据个人的实际合情合理适度地调整自己,使自己与环境之间保持和谐的关系。反之,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甚或社会问题。所以,心理健康的人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合情合理适度地调整自己。(3)悦纳自己。衡量心理健康的第三条标准是喜欢还是讨厌自身,即悦纳自己。作为一名心理健康的人,不仅要对自己如实了解,还要愉快地接纳和欣赏自我,但绝不是对自己的缺陷和错误行为给予宽容或欣赏。这要求自己要正确对待和改正自身存在的不足,仍然喜欢我自己,不欺骗自己,不憎恨自己,促进自身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状态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对于那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人,往往处于“亚健康”甚或“亚临床”状态,严重影响其工作、学习和生活,甚或导致疾病的发生。在我国处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受到心理紧张、社会竞争的巨大压力以及营养过剩、代谢失调和不良行为生活习惯的影响,导致机体处于“亚健康”或“亚临床”状态。因此,必须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到最佳程度,才能杜绝和避免“亚健康”状态的发生。

3 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的相互关系

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体。可以说,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和载体,后者又是前者的条件和保证。人是神经系统指挥的生理活动协调的有机体,所产生的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是一个辩证统一体。心理状态不同,对生理健康的影响不同;同样,生理机能的异常状态也会导致心理的变化。可见,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其相互关系表现在以下方面。

3.1 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

心理健康是生理健康的必要条件,两者是相互作用的。人的生理发生变化必将会影响心理状态。身体健康的人,具有充沛的精力和高度的适应能力,情绪平稳,心胸开阔。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注意营养调摄和锻炼身体,还要陶冶自己的情操,避免持续的情绪紧张,以确保自己的身心始终是健康的。

患病的人们,由于生理机能出现异常,不能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导致心情焦虑、烦躁不安,严重的甚至出现神经衰弱、精神分裂。所以,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极大,情绪可以治病也可以致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最佳的保健措施。

3.2 心理反作用于生理,人的心理发生变化会影响人的生理健康

心身医学认为生理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医学研究领域认为,很多生理疾病,都被怀疑和心理压力过大有关。在众多病患中,由于心理因素直接导致生理疾病的占10%左右,间接导致疾病的占50%以上。在疾病恢复过程中,除了药物治疗外,心理因素占35%。研究已经证实,心理因素可以直接导致呼吸、循环、消化、内分泌和神经等系统中的多种疾病。心其原因在于理活动影响神经系统,后者是调节人体重要生理功能的。因此,心理因素能作用于机体的生理功能,其产生的作用是双向的。

研究表明,冠心病、高血压、消化性溃疡、偏头痛等生理疾病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如:A型性格的特点是性情急躁、进取心和竞争力强,对工作专心,不善于放松休息,能强制自己为成就而奋斗,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而B型性格与A型性格正好相反。统计分析显示,如排除其他干扰因素的影响,A型性格人群冠心病患病率、复发率和病死率显著高于B型性格人群,并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心肌梗死的病死率。原发性高血压则主要与情绪状态和人格特点有密切关系。机体长期处于紧张、恐惧、抑郁尤其是关系较为密切的焦虑、愤怒、敌意等情绪状态,通过神经系统的反馈可升高血压。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学者认为焦虑、求全责备、激动、冲动行为、刻板主观为多数高血压病人的性格特点;西方学者也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性格特点与冠心病患者相类似,具有A型性格的基本表现。消化性溃疡病人一般不好交往,秉持因循守旧的顺从行为,高依赖性,创造性差,情绪不稳定,过分关注自己,可见不良情绪是众多导致消化性溃疡因素的组成部分,在疾病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敏感多疑,固执己见,谨小慎微,易烦恼,压抑愤怒、敌意或怨恨在心里等是偏头痛患者的人格特征的具体表现,心理因素在偏头痛发生中有一定作用。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成为病死率最高的三大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均可视其为心因性疾病,主要原因在于患者有高的心理应激、不良情绪体验多和压力的长期存在,这会使自主神经功能处于紊乱状态,影响生理功能而产生障碍。这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恶性肿瘤的患病率水平仍在不断提高,成为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探索恶性肿瘤危险因素的过程中,精神刺激和心理紧张因素在部分癌症患者发病中起了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精神心理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可使机体免疫机能降低,致癌因素容易趁虚而入,成为恶性肿瘤的诱因。我国胃癌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受过社会刺激和爱生闷气的人,特别是吃饭生闷气的人较其他人易罹患胃癌。另外癌症有自愈现象,原因可能为在良好心理状态下,通过复杂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使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得以大幅度提高所致。机体的免疫力提高后,癌细胞生长被阻止或造成无法适应的状态,癌细胞被正常细胞取代或转化为正常细胞。相反机体处于不良心理状态时,通过复杂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会显著降低免疫力和抵抗力,癌症病情日趋恶化甚或病死。对于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其心理状态与预后紧密相关。如果患者得到患有癌症,精神全面崩溃,可能不日撒手人寰;相反如果患者以积极的心态应对疾病,坚持合理化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这样的患者不仅坚强地活下去,生存率不断提高,还能继续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融入正常社会。

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相互作用的,心理健康无时不刻地影响其生理健康。性格孤僻、内向的人,遇事不和家人、朋友沟通,自己又解决不好时,心理长期处于压抑状态。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如果长期作用并影响自主神经系统,机体释放儿茶酚胺等神经递质的数量增加,改变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呼吸和心率等生理现象受到负面影响,导致生理“亚健康”“亚临床”状态的发生,进而导致内分泌紊乱及免疫力下降。机体抵抗力降低时细菌、病毒就会乘虚而入,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如果心率过快,会降低睡眠质量间和睡眠时,明显增加了疲劳感和不适感;副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后,可引起胃肠道运动减慢减弱,导致消化不良。原本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如果经常怀疑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整天忧心忡忡,度日如年,茶饭不思,不思进取,最终也会一病不起,处于郁郁寡欢状态。因此,要注意合理饮食和身体锻炼,更要陶冶情操,心胸开阔,以良好的心态应对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如感到心情持续不畅时,要及时进行自我心理疏导,必要时到医院看门诊心理医生,与医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以确保自身处于心理和生理全面健康状态。

现代社会,人们已经意识到心理健康对生理健康的重要影响,无论是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还是从医学专家们对健康的理解,都充分地体现了心理健康对生理健康的重要性。我们都能够接受这样的观点: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促进机体生理机能的改善,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并且能使机体在一种良好的、旺盛的状态下工作、学习和生活。如果能长期保持这种良好的状态,是非常有益于机体健康的。

但是,在科技飞速进步的社会,人们生活在节奏不断加快,知识不断更新,以及竞争愈演愈烈的紧张社会生活情境之中,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不会永远都处于理想的生活状态之中,每一个人在生活中的不同阶段,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使得人们难以保持理想中的心理状态,人们的心理平衡就会被打乱。这就需要不断提高适应能力并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更好地缓解和应对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各种压力、挫折和危机,合理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降低这些心理不良因素对生理健康的不良影响。

作为21世纪的人类,我们完全有能力应对生活中的复杂局面,最大程度地挖掘自身的潜能,充分利用人类特有的智慧,去克服困难。争取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不断提高心理素质,以确保生理健康来适应时代与社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凯.身体健康首先要心理健康[N].经济日报,2000-07-13.

[2]石太能.心理健康是老人的长寿之宝[N].中国中医药报,2002-03-18.

[3]罗晖,冯怀超.养身更要养心[N].战士报,2008-08-15.

[4]崔东红,王丽萍.情绪对健康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J].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90-94.

[5]张蕾,赵宏.老年人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08(9):30-31.

健康心理篇9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考研心理健康

一、引言

近年来,心理健康,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还做了如下定义:一是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二是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三是有幸福感;四是对待工作和职业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很多心理学方面的学者做了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人们了解到,心理健康不仅影响着人的情绪,还会影响人的行为,更会通过生物、心理和社会等诸多途径或方式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综合起来就会影响着人的生活。相应的,针对幼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是在考研大学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方面还鲜有涉足。如今,考研已经成为社会上的一种潮流,特别是这几年大量的大学生从学校毕业,而社会上的工作岗位却在减少,从而就业压力不断增加,致使许多大学毕业生不得不选择考研。考研的毕业生每年递增,随之出现的问题也不断增加,不容忽视。所以本文想通过考研与非考研的大学毕业生的心理健康的调查与比较来了解考研压力给考研大学毕业生带来的心理健康的不适。其实考研也是一种考试,在考试压力方面的研究,国内外专家都做了比较全面的研究,涉及考试焦虑、考试抑郁等,但是大多数只是涉及考试带来的负面影响的一个方面。而本文则是采用的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90),在研究生考试前夕通过对考研大学毕业生与非考研大学毕业生的测量、比较与分析,试图发现一些考研大学毕业生与非考研大学毕业生在心理健康整体方面的差异和引起这些差异的原因,然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考研大学毕业生出现的问题提供了一些解决建议。希望可以帮助考研大学毕业生在考研期间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和身体健康状态,避免受到不利因素的影响,考研取得好的成绩。

二、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在中华女子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七所高校中100名2003年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作为被试,回收有效问卷81份其中考研大学生共44名19名男生25名女生,非考研大学生共37名25名男生13名女生。

(二)调查方法

运用的是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采用的是《心理卫生综合测定量表》的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90)的生活状况自评量表。量表共90道题目,分成10部分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一个附加项目。量表分五级评分(从0-4级),0=从无,1=轻度,2=中度,3=相当重,4=严重。总分是90个项目的总和总症状指数(总均分)是将总分除以90,阳性项目指数是评为1-4分的项目数,阳性症状痛苦水平是指总分除以阳性项目数。(1)本次施测的信度是,内部同质信度是0.9096,分半信度是0.9369。本次调查首先收集问卷其次在计算机上用SPSS10.0统计分析。

三、调查的主要结果

(一)总体调查结果

从问卷的数据中得出考研的毕业生的阳性痛苦水平是9.16比非考研的毕业生的5.56要高,而且总症状指数(总均分)也相应的要高很多。这说明了考研和非考研大学毕业生在总的生活状况上是有明显差异的。而且从性别的角度来看可以发现,女生的阳性痛苦水平普遍比男生要高。

(二)具体结果分析

图表1、考研与非考研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T检验

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

考研(44)的均值9.1410.868.7015.349.426.753.205.077.64

非考研(37)均值6.036.845.657.595.033.512.683.624.92

T检验2.298*3.220**2.718**4.289***3.675***1.987*()2.484*3.559*

*=P<0.05**=P<0.01***=P<0.001

由表1可以看出除了恐怖这一项,考研大学毕业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这8个方面的症状高于非考研大学毕业生。

焦虑

考试焦虑是学生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不仅影响考试结果,而且往往对考生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一般认为,考试焦虑是一种由于整个考试情景引起的精神紧张状态。利伯特(Liebort,1967)等人对考试焦虑测量进行因素分析表明,考试焦虑包括两种成分,一为忧虑性,主要是对将来的考试评价、预期以及由此产生的担忧、不安,包括较多的认知成分。二是情绪性,主要指的是与之相伴随的情绪体验及身体反应,如恐惧、焦虑和植物性神经活动失调有关的身体症状。

图表2、

从图表1,我们得出考研大学毕业生的焦虑是十分明显的,P<0.001所以焦虑与考研是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图表2,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得出考研与非考研大学毕业生之间焦虑差异显著的。

2、抑郁

抑郁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它是遭受挫折,面对巨大压力等之后的沮丧的失望。抑郁心理的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问题从消极悲观处着眼,结果对生活兴趣减退,对前途悲观,甚至有厌世感,严重的会有自杀倾向。

(2)对待事物过分认真,缺乏灵活性,易自寻烦恼。

(3)一些细微的小事就能引起忧愁和苦闷,常常愁眉不展、长嘘短叹。

图表3、

从图表1,上我们可以看出考研大学毕业生比非考研大学毕业生在抑郁这一项上的痛苦水平(GSI)要高出很多,P<0.001。图表3,更是直接的显示出考研大学毕业生在抑郁方面比非考研大学毕业生要高出很多。

3、躯体化

考生在考研期间的躯体化状况是非常明显的。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胸闷肩痛、消化不良、睡眠失调、免疫机能下降以及思想不集中、记忆减退等。

图表4、

图表1,上我们可以看出考研大学毕业生比非考研大学毕业生在躯体化这一项上的痛苦水平(GSI)也是高出很多的,P<0.01。图表4,可以直接显示出考研与非考研大学毕业生在躯体化方面之间的差异显著。

4、人际敏感

人际敏感是指对人际处境的敏感、紧张、排斥和害怕等。人际敏感会阻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分的人际敏感还会防碍人的社会交往功能。

图表5、

从图表1,上我们可以看出考研大学毕业生比非考研大学毕业生在人际敏感这一项上的痛苦水平(GSI)要高出很多,P<0.01。从图表5,可以直接显示出考研与非考研大学毕业生在人际敏感方面之间的差异显著。

5、相关症状

当考研大学毕业生面对的不仅仅是焦虑、抑郁等不良的心理状态而且还承受着生理上的病变:如躯体化、强症状等。同时还会产生其他方面的偏差如偏执、敌对、人际敏感等。这是一系列的恶性循环,它们严重危害考研大学毕业生的身心健康。

四、讨论分析

为什么考研大学毕业生出现的焦虑、忧郁、躯体化、人际敏感等现象?笔者认为这是受社会压力、家庭和自我意识的膨胀等方面的影响。首先,就业压力的增加。由于工作岗位逐渐减少,就业人数相对递增,大学本科生的就业率不断下降,而研究生就业情况总体上看供不应求,形势比较乐观。所以越来越多的本科毕业生选择考研。随着考研人数的增加导致考研竞争的加剧。考研大学毕业生在准备考研期间心理上会感到汲汲可危。其次,家庭的影响。现代家庭中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在子女身上的注意力更多,对子女的要求也更高。(7)他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各方面出类拔萃。这种关注往往会给子女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再次,自我意识的膨胀。现代社会对自我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与此相对应,社会对个人的成功与失败的重视也是前所未有的。(6)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欲望,而物质欲望在得到满足的同时又激发了无休止的物质欲望。(6)本科毕业生可以找到工作,但不一定能找到理想的工作,而在现今的社会中研究生可以比较轻松地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所以致使许多毕业生不选择就业而选择考研。但是有时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这种高期望、高要求往往不能得到满足,取而代之的就可能是失望与低落。这种自我意识的过度膨胀带来了个人的心理抑郁,同时也造成了社会意识的薄弱。这些原因造成了考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对压力的不适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分不同程度、不同表现的复杂的心理状态,如紧张、恐惧、低落、自卑、焦急、焦虑、恍惚等这都是考试焦虑和考试抑郁的不良反应。

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研究显示考试重要性程度的估计越突出其考试焦虑就越明显。(16)所以激烈的考研竞争与考生的考研压力是息息相的。研究还显示学生的干扰认识与考试焦虑之间也存在显著正相关。学生认为自己面临的社会、学校、家庭、同学等方面的干扰越强烈,其考试焦虑的程度也就越强烈。从现在的情势来看,社会的压力是巨大的,特别是就业压力逼迫着很多大学毕业生不得不选择考研这座独木桥。其次就是学校,很多学校为了自己的名誉也不断的给学生加压,从刚进大学就给学生灌输考研的理念。当然家庭教育的失误也是导致考试焦虑的原因之一。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无形中也给考研的学生施加了巨大的压力致使他们过度的紧张焦虑。还有一个考试焦虑的原因就是学习生活都在一起的同学的相互影响,同学之间情绪是会相互影响的。青年社会学中显示,青年是有从众行为倾向的,他们的情绪和生活会受周边的人的影响。(8)考研的学生们在一起学习,如果有些人出现了考试焦虑,那么这种考试焦虑很有可能会在同学间蔓延开,所以这种后果是比较严重的。考研大学毕业生在准备考研期间每天都渴望成功而惧怕失败,考研的失败对个人是严重的打击与心理威胁,容易产生抑郁情绪。父母对子女的过度关注给子女造成压力,使他们容易产生抑郁的情绪。

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会产生一系列不良的生理反应,如肌肉紧张、心跳加快、血压增高、出汗、手足发冷坐立不安、头昏脑胀等。(2)这些不良的生理反应会使考生出现躯体化状况。考生在考研期间的躯体化状况是非常明显的。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胸闷肩痛、消化不良、睡眠失调、免疫机能下降以及思想不集中、记忆减退等。(11)这些状况并不是短时间的现象而是贯穿于整个考研期间的。在张智君和霍燕的研究中发现,考生考试期间最显著的躯体化就是睡眠状况差。由于考研大学毕业生,在考前要进行系统且全面的复习所以他们要抽出大量的时间来复习考试,导致睡眠时间不足。其次就是考试期间的精神状态。考研大学毕业生在考研期间心理上的焦虑、抑郁是造成他们心理不适、精神情绪差从而导致睡眠质量差的原因之一。其次躯体化的不良表现就是消化系统紊乱。由于考试期间时间紧张,用餐时间不仅不规律而且还非常的紧迫导致学生吃饭不按时而且过于匆忙。同时再加上各种心理压力,许多考研大学毕业生会出现食欲不振或肠胃不适。头晕头痛,心慌胸闷也是考研大学毕业生经常出现的躯体化症状。所以考研大学毕业生躯体化症状明显高于非考研大学毕业生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在以往的研究中很少注意到考研大学毕业生的人际交往方面,但是从分析的结论可以得出人际敏感在考研大学毕业生中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以前的研究发现人际敏感是与羞耻感、自信心相关联的。(10)缺乏自信是考研大学毕业生之所以会焦虑、抑郁的原因同时也是人际敏感的原因之一。考研大学毕业生由于缺乏自信导致人际交往的敏感,使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产生障碍。使原本就心理压力过大的考研大学毕业生无处述说自己的内心舒解压力,同时还会造成人际紧张导致一种恶性循环,更加不利于考研大学毕业生的身心健康。

如何对待考研?首先,考研大学毕业生要端正自己的考研态度积极复习考研,提高自己的技能、增强自信。消除消极的自我意识培养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丰富课余生活,保持良好的身体精神状态。其次,父母要和子女要多进行深层次的沟通,尊重子女的意愿。家庭还要为考研的子女做好后勤工作,全力支持他们。再次,学校要尽可能的为考研的毕业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考研环境。最后,社会舆论应该报道一些正面积极的消息,而不是一味地吹鼓高学历,让用人单位盲目“人才高消费”,让毕业大学生不得不选择考研这座独木桥,而是应该多建议一些正确的人才消费观念。国家也应该多关注一下这批未来建设祖国的生力军,给他们多一些关注、多一些关怀。

参考文献:

(1)向东、王希林、马弘编,“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90”《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心理卫生杂志社出版发行,31-35页。

(2)张全和,“考试焦虑预防及治疗”。《社会心理学研究》,2002年第三期:9-10页。

(3)肖凌燕、邹泓,“二十世纪特质焦虑研究述评”,《社会心理学研究》2002年第2期:50-54页。

(4)宁小华,“毕业生就业状况与考研关系”,《中国高教研究》2002年第1期:57-58页。

(5)章红,“把握大学毕业生心理特点提高思想教育工作实效”,《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第3期:26-27页。

(6)殷方敏,“忧郁症的社会心理分析”,《四川心理学》2002年第1期:32-35页。

(7)王欣、王岩等,“父母教育方式与子女焦虑水平的相关研究”,《四川心理学》2000年第4期:344-345页。

(8)孔燕等编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

(9)陈俊、张积家,“大学生成就动机和成功恐惧研究”,《心理学》2002年B4:50-53页。

(10)李波、钟杰、钱铭怡,“大学生社交焦虑易感性回归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年第17卷第2期:109-110页。

(11)乔建中、王云强,“情绪状态与身体健康研究的新进展”,《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年第16卷第10期:704-706页。

(12)王永新、王松波、杨育林,“870名考生高考前焦虑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年第16卷第11期:799页。

(13)张弛、刘鹏,“择业期间大学生焦虑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年第16卷第11期:779-780页。

(14)洪明、王洪礼,“家庭教育失误导致中学生考试焦虑的分析与对策”,《心理科学》2002年第25卷第6期:735-736页。

健康心理篇10

近二十多年来,以阶层式崛起的中国企业家群体,因被主流经济文化逐渐认同为“经济脊梁”,而使得他们总是被“精明强悍”、“春风得意”等众多极富“欢颜”与“悦心”的辞藻包围着。而作为拥有金钱、事业、名誉的他们,也被人们认为理所应当地拥有着世间最浪漫的生活和最多的幸福。

然而,耀眼的光环却遮盖不住深藏其后的焦虑、孤独和苦闷:他们中自杀者有之,杀人者有之,发疯者有之,逃遁者有之,犯罪者有之,郁闷者有之……而在近日《经理人》杂志对经理人生存状态的专题调查中,竟发现经理人有“25种锥心之痛”!人们困惑了:集财富、幸福于一身的他们到底怎么了?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但一个共同点是,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患有心理障碍。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完全没有心理疾病的人口比例只有9.5%,有资料也显示,目前我国正常人群存在心理障碍的比率也高达20%左右。而从对全国数百企业家的抽样调查显示来看,中国企业家群体已成为与心理因素有关的多种疾病的高危人群——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极大的重视与更多的关注。

企业家自杀,多少遗恨在人间

2003年8月4日,韩国现代集团总裁郑梦宪跳楼自杀,举世为之震惊!尽管其死因至今仍是一个谜,但人们普遍怀疑这与其不堪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有关。其实,中国企业家因不堪心理重负而自杀的现象,近年来也日趋严重,甚至到了让人触目惊心的地步!

大众汽车公司前总经理方宏,在公众当中近乎是一个完美的形象:他事业成功(1990年被提升为大众汽车公司总经理。大众在他的领导下发展良好,业绩稳定,与中国足球的结缘,更使“大众”品牌享誉海内外,而上上下下也公认这位老总很称职、很出色),家庭稳定(妻子是位医生,对他的照顾无微不至),清廉有口皆碑(近乎到了苛刻的地步),但他却于1993年3月9日上午,从五楼总经理室的窗口纵身往外一跃,突然之间结束了自己堪称辉煌的一生。

1997年7月26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优秀青年企业家陈星国在遵义开枪自杀。据了解,15年时间,陈奇迹般地把一个年产值只有300多万元的县办企业,逐步发展为年销售额达2亿多元的国家二级企业——贵州习酒股份有限公司。但后来因盲目扩张,拖欠债务高达4亿多元,最终不得不面对被茅台酒(集团)公司兼并的现实。但也就在兼并第一次筹备会议召开的前一刻,陈因无法承受这一切而冲动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2001年10月,北京一家通讯公司董事长突然从其办公楼的窗口跳了下去,经抢救,总算保住了性命,但两条腿却再也没有站起来!

2002年7月23日,浙江一家印务公司的老板张良,在妻子3周年忌日这一天,到妻子坟前献上一束鲜花后,便在家中服下大量安眠药自杀身亡。

……

来自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数据表明,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已有1200多名企业家因种种心理障碍走向了自杀之路,而这仅仅是有文字记录的一个部分!

事实上,身患心理疾病的企业家并不在少数。据调查,有53%的中青年企业家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不少企业家深感工作繁忙,心理压力过重,心力疲惫;相当部分企业家劣性情绪增加;许多企业家有强烈的“亲情减少引起的心理失衡”感受;许多企业家觉得朋友减少,内心孤独感加重;不少中年企业家缺乏安全感,心理承受能力下降;很多中年企业家对工作产生厌烦感,甚至想干脆“退出社会”……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企业家的心理问题涉及人数之多,范围之广,感染程度之深,影响之大已远远地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聚焦企业家财富背后的阴影

社会、经济体制的剧烈变革对企业家的心理承受力构成了严峻挑战

自中国步入市场经济时代,体制的巨变无时无刻地考验着每一个企业家的眼光、智慧和良知,惊涛骇浪,大浪淘沙,而这我们不难从接连落马的上榜富豪中一窥端倪。与此同时,一些心理比较脆弱的企业家以及那些道德感、责任感强烈的企业家,最容易出现一种罪恶感(追求公平还是投机取巧?追求诚信还是忽视道德?),由此也易于产生心理危机!

其实,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企业家或者说职业经理人事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缘自社会机制的完善,或者说依托一个良好的市场与法制环境,企业的经营行为相对来说往往可以预测,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控制的保障。而在我国,由于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处于一个新旧交替的非常时期,由于缺乏机制与道德的约束,企业的外部生存环境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导致一切都显得难以预测和把握,企业的成功更多地依靠带有一种灰色的成分或者说权谋。有专家认为,这一外在环境客观上使得苟营者易于取巧,成熟的商规难以张扬,—种可正面参照的普遍性原理与榜样空白,促使权谋的作用被无限扩大、变异、神化。

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常常使企业家时刻感到危机四伏,精神焦虑

1993年,广东省茂名市一位年仅29岁的企业家冯永明,在家中用水果刀割腕自杀,原因是,在此前的3个月,他一手创办的永丰面粉厂因经营不善而破产,他本人因此也患上了重度抑郁症。其在遗书中留下的一行文字触目惊心:“现实太残酷,竞争和追逐永远没有尽头……我将在另一个世界寻找我的安宁和幸福。”

2001年3月29日,香港一名41岁的银行女经理郑宝贤生意破产,欠下巨额债务,当日上午跳楼自杀。据其哥哥透露,她患有抑郁症,曾经多次自杀。

市场经济优胜劣汰乃是自然规律,但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常给企业家一种风云突变,朝不保夕的危机感,面对已取得的成功,他们害怕失败。一位经理人曾慨叹,“我被卷入了疯狂的竞争中,这种竞争的残酷在于把跑得最快的人拉出来再比赛。就像奥运会比赛,最后只能有一个冠军,其他人都是失败者。你必须爬到金字塔的顶端,想不干的时候,连退路都没有!”而一些背运的企业家在竞争中被淘汰出局后,心中难免失去平衡,以至于走极端,甚至铤而走险,走上犯罪的道路。

职业的特殊性使企业家对世态炎凉有着更为深刻的体验

心理学家通过丰富的临床实践发现,影响企业家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对人际关系的困惑。据报道,一位青年企业家找到心理医生说:他创办了一个企业,对职工和一帮铁哥们都很讲义气,但他一倒霉,他们说散就散了,他实在想不通,以后也没法再相信别人,甚至产生了报复心理。

其实,不管是成功的企业家还是失败的企业家,在他们从商的过程中,多多少少都会体验到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助!有专家分析,与一般人的体验相比,企业家的孤独更深刻,危害性更大,它除了影响企业家本人的心理和身体健康外,严重的还会导致企业家滑向悲观主义的深渊,对周围的一切都抱以怀疑的态度!

压力、竞争、劳累、焦虑常使企业家深感身心疲惫,难以承受

在外人看来,董事长、总经理的名头既响亮又威风,但这背后却是多少个不眠之夜和怎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呕心沥血,精神的弦总是处于紧绷的状态。“有时候,工作就像一场接力赛,在奔跑的过程中,我朝向目标健步如飞,根本顾不了那么多事,流下的只是汗水,听到的只是自己的呼吸和脚步声,看到的只是前面的对手”。在此情况下,不管企业家本人的意志多么坚强,都难免有招架不住的时候,也正因如此,在对心理存在障碍的自述原因中,近七成接受检测的企业家认为是“工作太累,压力太大”,其中68%的企业家说自己每天的工作时间超过10小时。

的确,面对客户挑剔的眼光,面对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面对“社会精英”的角色期望,不少企业家往往载不动许多愁,心理不堪重负。事实上,一个人一旦选择了以企业家为业,便意味着他的一生从此将与压力、竞争、劳累、焦虑结伴而行,再也不得轻松。由此,企业家也就不得不比一般人承受更大的压力,而当这个压力超过他所能承受的极限时,他们就会面临坠入深渊的危险。据专家分析,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前总经理方宏,为什么自杀身亡10多年,但在业界和精神病学界所引起的震撼至今仍然不能平息,说到底就是因为企业家身上的压力之大第一次显现得如此惨烈!更耐人寻味的是,一位企业家因犯罪而身陷囹圄,但他却说:“我心里终于可以解脱了,我不用再承受社会给予我那么大的重压了,我终于可以为自己而活了!”这或许也就是为什么“好企业家成恶人”的悲剧会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的深层次原因。

家庭的变故和不幸严重地影响着企业家的心理健康

2001年10月15日,北京一个装修豪华的办公室内,金锐千翔通讯公司董事长祝凤生突然从窗口跳了下去,在对其死因的调查中发现:他的妻子和6岁的女儿被入室行窃的歹徒杀害,此后他变得十分沉默,与周围人几乎没有什么交流,客户也基本是由助理、经理们接待。其秘书回忆说,很多时候,她送文件进去都不敢出声讲话,把东西悄悄放下便退出来。

而据媒体报道,前文所提到的张良,其自杀也与家庭不幸有关。原来,早在1999年他的妻子就因车祸去世,留下一个7岁的女儿。他一方面要应付业务上的各种事务,一方面又要照顾女儿,精神的弦越绷越紧,渐渐患上抑郁症并最终走上绝路。

对大多数创业者来说,家人对他人、对社会、对人际关系和人性道德等各方面的基本看法,也深刻地影响并决定了一个创业企业家心理健康的基本面和基本色彩,亲情减少引起心理失衡自然难以避免。据学者调查,在有心理问题的中国企业家中,11%的人有过失去亲人的经历,包括父母、妻子(丈夫)、儿女,13%的人出现过婚变,7%的人童年生活十分不幸。接受调查的企业家90%以上希望有一个稳定的家,希望自己的配偶能够理解自己,做自己的知己。“家庭与事业产生矛盾,我感到难以两全,内心备受煎熬。”这是一种典型的心态。而与此对应的,是那些心理健康的企业家,往往都有一个完整、幸福的家庭。

传统偏见及自身为成功所累也导致企业家的心理矛盾加重

2003年8月17日下午3时许,兰州市亿万富豪刘恩谦在自己的寓所遭致枪杀。而在此之前,早有温州亿万富商周祖豹、香港富豪林汉烈、山西富豪李海仓等数位民营企业家相继被杀。种种迹象表明,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仇富心理也在逐步滋生,而这无形中也加重了一些企业家的心理负荷。

另一方面,企业家自身对心理疾病也存在偏见。调查发现,由于受“精英人士”带来的双重人格影响,患上心理疾病的企业家有90%的人不会觉察自己已经患病,而在患有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的企业家中,有90%以上的人不愿去看心理医生。接受过4000多例心理咨询的瞿伟医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说,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企业家往往对看心理医生有着根深蒂固的误解,觉得这是很不光彩的事。加之企业家群体处于社会上层,领导着成百上千的员工,需要维护自己的权威形象,因此更加不愿就诊,而这却留下了一个很大的隐患。

此外,心理学家认为,成功必然意味着一个人的个性与现实已经做出了某种妥协。事实上,如果企业的成功要以企业家透支身体和牺牲个人幸福为代价,那么这种成功是可怕的,也是脆弱的!难以想象一个身心疲惫,少有笑脸的企业家能够创造出生机勃勃的企业文化;也难以想象一群生活失衡、终日困于重重压力下的企业家能够打造出一个个大器扎实、具有恒久价值的百年企业。

给予企业家更多的人文关怀

毫无疑问,企业家为社会创造出了巨大的财富,他们自然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而对于这一切,企业家的身心健康无疑是根本和基础。现代禅文化倡导者、企业文化研究专家王绍先生也认为,作为一个合格的企业家,要身体好,最重要的还要心理健康。因此,关心企业家的心理健康和生存环境,亦成为一个不可小觑的社会问题。

整体联动,营造有利于企业家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

企业家的心理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问题的反映,因此,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标本兼治,社会方方面面要尽可能地为企业家营造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对此,有关专家呼吁,当务之急,针对企业家们存在的不良心理问题,有关方面应对其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心理健康测试;通过专家讲课,针对性地采用集体心理辅导、个体心理咨询等措施提高企业家的心理素质,从而为企业家缓解压力。

其实在国外,心理学家,更确切地说是心理咨询专家帮助企业家克服精神危机、摆脱心理障碍的事是很司空见惯的。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说,成功企业家背后有两股力量在支撑,一是法律顾问,再就是心理医生。

在身体、家庭与事业之间寻求平衡点

工作再忙,也得有个“度”。凡事尽力而为,但也要保持一定的弹性,否则超负荷运作必将导致疲于奔命,结果只会积劳成疾。

令人欣慰的是,我国已有越来越多快乐而健康的企业家应运而生,他们正以更负责任的态度寻求工作与生活的最佳平衡,同时力求上行下效,创造健康的企业。据了解,近两年来,离开管理第一线的深圳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大约1/3的时间是在山上度过的,而他每次上山时也还有一些固定的伙伴结伴而行,比如万通集团的董事长冯仑。同时,他还发起成立了一个由200多名企业家组成的滑雪俱乐部,每年聚会一次。而明基中国营销总部总经理曾文祺也不无骄傲地说:“我总是在晚上11点左右睡觉,早上6点起床跑步。你们要是睡懒觉就欣赏不到苏州早晨的薄雾有多美了!”

其实从企业家自身来说,有意识地陶冶情操,丰富业余爱好,以自己的生活兴趣摆脱心理的困扰也是很重要的,比如读一本早就想读的好书,或者绘画、练书法,做雕刻等手工小制作,都是可以增添生活情趣的,甚至可以从中感悟到人生的真谛。试想,谁又能拒绝一段美妙的音乐、一顿丰盛的晚餐、一次倾心的交谈、一次浪漫的远游呢?无疑,这不但使人体味到家庭的温馨和浓浓的温情,更让人感受到了人生的快乐和幸福。

不断地提高企业家自身的心理素质

新形势下的企业家要有“MQ”意识,即“心理商数”意识。需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适时适度地调整自己的心态与情绪,特别是要主动接受生活的挑战,只有正视挑战,也才可能平和自如地融入竞争的社会生活中,哪怕是身处逆境也会坚信,“事实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而若一些企业家已经意识到自己有了心理障碍,也不要讳疾忌医,相反,更应积极地配合心理医生进行治疗。

弥补信仰缺失,并将心理学与企业管理有效地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