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方式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5 11:36:59

塑造方式

塑造方式范文篇1

关键词:昆明红嘴鸥;文化意境;文化塑造

一、研究背景

昆明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风景秀丽、资源丰富的城市,旅游发展一直走在云南省前列。如今,昆明的旅游发展正朝着“观光与休闲并举”“推进新兴、生态等各种旅游方式”的转型。昆明城区山水相济,站在昆明西山上俯瞰滇池和城区,犹如一幅秀美画卷,各种风景名胜星罗棋布,宜人的气候使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也正因如此,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红嘴鸥每年都飞临昆明越冬,再加上昆明市民热情款待,红嘴鸥到昆数量逐年递增,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往各处红嘴鸥聚集地喂食、拍照、观鸟,形成了30多年人鸥同乐的和谐风景。根据历史记载,1800年前鸥科鸟类就已在昆明滇池栖息,古人称其为“白乌”(《新纂云南通志》卷“大事记”,1949),但数量不多。[1]直到1985年秋,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天气反常,气温偏低,而云南气温又比往年偏高,就使以滇池为中心的高原湖泊群吸引了众多的红嘴鸥等鸥科鸟类。由于大量红嘴鸥聚集滇池,食物来源紧张,部分红嘴鸥就从滇池的盘龙江入湖口逆江而上寻找食物,并首次进入昆明城区水域。[2]此后,红嘴鸥每年到昆后,首先在滇池作短暂停留,而后会进入昆明城区中心的盘龙江、翠湖等水域觅食,尤其喜欢在人群集中的区域等人投喂食物。[3]久而久之,昆明市民也越来越与红嘴鸥密不可分,爱鸥护鸥蔚然成风,涌现出许多“海鸥卫士”和感人故事;来昆的游客也被这种“人鸥共戏”的佳境所吸引,并参与其中进行观鸥、喂鸥、摄影及科普等活动。最终,促使红嘴鸥旅游资源呈现出来,形成一道亮丽的生态景观和城市品牌,也成为昆明冬季旅游的新亮点,提高了昆明的知名度。2005年,在昆明庆祝海红嘴鸥入城20周年之际,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了昆明“中国红嘴鸥之乡”称号。[4]

二、昆明红嘴鸥观赏旅游文化意境构成

昆明红嘴鸥观赏旅游资源是由红嘴鸥同人、自然、文化、物质实体等共同组成并相互交融的一种特殊景观,这种景观能够让观赏者透过红嘴鸥体验到昆明优美的自然风光,感受到昆明深邃的文化内涵,丰富红嘴鸥旅游的体验过程,这本身就是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诗情画意的意境之美。美妙的景观既有形,也有意,而意境就是由实体景观和人的情感所构成,其本质是情与景,能够引起文人雅士或普通观赏者突破物象表面,用心体会、主动寻找,从而实现无限遐想的情感转化。[5]意境美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还是中国文化艺术审美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红嘴鸥观赏旅游文化意境是红嘴鸥观赏旅游资源一系列景观的精髓和核心,且类型丰富多样,能够完整地实现旅游者参与旅游活动所引发的观赏、体验、娱乐、教育、休闲等价值目标,使游客在繁重的工作时间之外得到心灵的净化、身心的调养、情感的宣泄、压力的释放。红嘴鸥旅游文化意境总体是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构成,并涵盖鸟类、山水、气候、乡村、都市、建筑、民俗、历史、宗教等元素,形成了一种相互呼应、和谐统一而又能表达体现不同文化内涵的主题意境,带给游客一种直观的视觉享受和灵动的文化感悟。(一)红嘴鸥与自然生态主题意境。几千年,中国人在世间的处事主导思想就是“适应自然”,一直传承着“天人合一”“天人相应”“虚静恬淡”等观念,认为人与自然要和谐统一、相感相通。[6]中国古代审美就一直崇尚自然,以自然为美,如优美的林泉、壮美的山河、荒凉的沙漠等,都是中国人可以亲近、观赏、游玩、居住的审美对象。这种独具一格的自然审美观带着浓重的感情色彩和深长的哲理意味,凸显了中国人仁厚的文化与平和的性格。人们对自然生态中生物、山水、气象等美景的欣赏,突出了自然界广阔、蓬勃的生机与纯真、高雅的人性的情意合一。人们从都市走向大自然的过程中,红嘴鸥及其他野生鸟类成了最直接的纽带,人们抛开紧张、繁重的工作,逃离压抑的“石森林”而走进森林、河流、湖泊、湿地、原野等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中,获取生态环境知识。通过观鸥、观鸟旅游活动的参与,拉近人与鸥鸟之间的感情,使红嘴鸥及其他野生鸟类绚丽多彩的羽色、奇异多样的形态、悦耳动听的鸣叫印入人的心灵。西方有句谚语:“若鸟与书有异,舍书而就鸟”,旅游者前往户外的赏鸥、赏鸟活动,是以生物多样性为视角的文化、美学、哲学、科学等价值体系的重新构建,旅游者通过更新自身观念,培养爱鸟、护鸟的意识,形成敬畏生灵、尊重生命、关爱自然的思想。此外,旅游者还追求的是一种如鸟般自由、安逸休闲的新兴生活方式,达到“花曾识面香仍好,鸟不知名声自呼”的意境。当人们在昆明城郊红嘴鸥主要聚集水域滇池边观鸥时,其实已进入了昆明景色最秀丽的环滇池景观带,这条带上任意位置放眼望去,红嘴鸥都能与其他景观形成完美的结合。当人们走到滇池东岸,“心头眼里都有说不尽的诗意”,通过不同的景观表达特定的情趣和意味,产生独特的情感体验。滇池边登堤临水,凭栏四望,成千上万只红嘴鸥在水天一色、浮云烟霭的山水间翩翩起舞,或是几只或是成群,不时从人们眼前掠过,这些洁白的生灵们所舞动的姿态那么优雅,那么自信。此时此景,让人不禁想起唐代诗人常建的诗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于是人们自然对生命有了顿悟,也有了回首岁月的淡然。透过红嘴鸥遥望远处的西山群峰,似一个美丽少女仰卧在滇池畔,宛如“睡美人”青丝垂海、曲线婀娜,与夕阳绘成一幅瑰丽的画卷,西山森林茂密、清幽秀美、景致极佳,明代诗人杨慎赞美西山为“苍崖万丈,绿水千寻,月印澄波,云横绝顶,滇中第一佳境也。”洪武年间,日裔僧人机先也曾为西山(又称碧鸡山)写下“碧鸡西望水天虚,漠漠秋光画不如;翠碧烟华摇浪处,丹崖树色著霜初”的诗句。在海埂公园驻足,春天园内千株柳树的柳梢上探出芽头,一片嫩绿,呈现出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傍晚,放眼眺望滇池又能联想到《滇阳六景》中“滇池有客夜乘舟,渺渺金波接素秋;白月随人相上下,青天在水与沉浮”所描述的滇池月夜之美,夜晚的昆明万籁无声,尘嚣灭尽,滇池显得更加恬静,这绝对是大多数游览者的兴之所至。此外,昆明“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的温暖宜人气候,迎来了远方的红嘴鸥同“四季无寒暑”“万紫千红花不败”“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的景观交融在一起,让观赏者沐浴在冬日高原春城独有而又温暖的阳光中,时刻沉浸在清洁、宁静、安详、平和的休闲生活情景里。综观红嘴鸥与自然生态组合景观,鸟依靠水、水傍着山,阳光普照着森林和大地,人成为了一切景观灵动的音符,一种难以尽述的妙处是红嘴鸥旅游文化的最佳心灵体验。(二)红嘴鸥与人文风貌主题意境。昆明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多元文化汇集、特色浓郁的现代城市,在2000多年时空演化过程中,传统文化的积淀、建筑语言的表现、生活气息的延续等都形成了昆明相应的人文环境。红嘴鸥与昆明已牵手整整33年,特有的人文风貌也在这段岁月中演绎成形,红嘴鸥或与昆明的人,或与昆明的街区,或与昆明的河道桥梁,或与昆明的建筑物,或与昆明的公园,或与昆明的历史民俗等人文资源和景观风貌相互辉映,紧紧交织在一起。因此,才有了“人鸥互观”“翠湖嬉鸥”等让人流连忘返的惬意景象。红嘴鸥对于昆明来说,已不再是单纯意义的候鸟,而是这座城市的老朋友,也是城市的标志,城市的每一个元素同样都打开怀抱接纳它们,同样,红嘴鸥也把昆明当作自己生存的家园和安全的港湾。从红嘴鸥与昆明人文风貌意境的载体来看,可分为红嘴鸥亲人意境、红嘴鸥乡村意境、红嘴鸥都市意境、红嘴鸥民俗意境、红嘴鸥历史文化意境等,这些景观反映出人天对话、心物相通、和谐共存及城鸟共享繁华的世间胜境。而红嘴鸥停留在昆明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们历经了食物短缺、滥捕滥杀、禽流感病毒等事件,出现了在一定时期内红嘴鸥到昆越冬数量的不稳定现象,好在昆明人及时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把红嘴鸥留了下来,同时,也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如“海鸥老人”。在昆明冬春季的早晨,太阳温暖地照到身上,许多市民、游客都会挤到河边、桥边、公园池塘边的赏鸥人群中,或者看鸥群飞翔,或者为鸥群拍照,或者给鸥群喂食……兴奋的欢呼声和嬉笑声不绝于耳。但红嘴鸥从来都“人来鸟不惊”,许多人将鸥食平放在手里,红嘴鸥便会飞来灵巧地衔起,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然后飞远,勾勒出一幅幅人鸥同乐的美学意境。如果追踪红嘴鸥在滇池周边飞行的轨迹,能窥探到许多昆明特有的乡村田园风光,一缕缕炊烟同红嘴鸥交融在一起,使乡村、田野、树木、小河、屋脊若隐若现,朦朦胧胧,令人心醉。游客可依托红嘴鸥之旅感受昆明恬静、优雅的乡村文化,体验“小桥流水人家”诗意般的乡村自然之美。可以想象,红嘴鸥从遥远的北方越过千山万水飞越到昆明过冬,一定是一段艰难的旅途,使人不由得赞叹它那坚韧的品质。进入昆明后,它们又不惧险阻,准确地判断出觅食的方位,在城区各处穿梭往来,既让这座现代化都市的建筑、公园、河道桥梁平添了几丝灵动,重新焕发了生机,也隐约让昆明懂得了候鸟迁徙的意义和生命的精神价值,触动着昆明做好每一次腾飞的准备,实现都市的价值,这也让“春融万物、和谐发展、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昆明精神同红嘴鸥飞翔的精神不约而同地重叠在一起。有水的地方才有灵气,或许是巧合,红嘴鸥在昆明城区及城郊停留、栖息、觅食的主要水域附近,孕育着从有人类开始,各个时期所创造的文明硕果及丰富而独特的文化瑰宝,使观鸥旅游者很容易就能触碰到昆明的文脉。距今100万年左右,就已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滇池,大约三万年前,滇池边出现了晚期智人“昆明人”,呈贡的大渔乡龙潭山“昆明人”遗址已发掘出很多古人类化石、旧石器。滇池之滨的晋宁石寨山出土了公元前7世纪古滇国的数千件青铜器,其艺术及铸造过程反映了当时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滇王之印”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昆明的古文化发祥于滇池,游人踏入这个集天地灵气的地方,一定可以探寻到丰富神秘的古滇文明。昆明从唐代南诏时期至元朝就已逐渐出现许多文化景观,如盘龙江上架起云津桥,作为货物集散的码头,使当时的昆明街区市井繁华、人烟辐辏。白族诗人王升在其《滇池赋》中颂扬了碧鸡、金马、玉案、商山、五华、三市、双塔、一桥等景观,称为“元代昆明八景”。明清光绪年间,著名文人宋嘉俊用诗描写了画家张士廉绘制的“昆明八景”山水画,形成了诗传画意、画展诗情的“滇池夜月”“云津夜市”“螺峰叠翠”“商山樵唱”“龙泉古梅”“官渡渔灯”“灞桥烟柳”“蚩山倒影”等“明清昆明八景”。清代,孙髯翁写下了气势磅礴、旷古未有、意境高远的“天下第一长联”———大观楼长联,他描述了滇池四周风光如画的景象和一幅耐人玩味的云南历史画卷。滇池西南岸的晋宁,是滇文化的发祥地,也是古代著名航海家郑和的故里,当时郑和奉明成祖之命,远航西洋,书写了中国与世界友好交往的佳话。可见,昆明众多的历史文化资源完全可以造就出类型多样的文化景观意境。此外,西山的华亭佛寺、太华佛寺、道教三清阁、龙门石窟,以及晋宁盘龙佛寺、官渡妙湛寺金刚塔等多元纷呈的宗教文化;白鱼口白族聚集村庄、云南民族村、云南民族博物馆、官渡各种等绚丽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得胜桥、西南联大、陆军讲武堂、聂耳墓等激昂奋进的民主革命和抗战文化,这些文化遗产遗迹层叠在一起,构筑起了昆明红嘴鸥旅游多元性的文化景观意境,使游人能够置身其中,由物及心、由表及里地品味昆明文化的大餐。

三、红嘴鸥观赏旅游文化意境商业塑造方式

昆明红嘴鸥观赏旅游文化意境的塑造,实际上是一个对红嘴鸥观赏旅游文化产品进行开发建设的过程,把有形的、无形的文化元素通过一定手段烘托出来,使游人对各种文化景观产生心灵上的碰撞。在此,可通过三个步骤实现红嘴鸥观赏旅游文化意境从景象到意蕴的完整升华。[7](一)明确意境对象。构成红嘴鸥观赏旅游文化意境的元素类型丰富,有物质景观也有非物质景观,有的具体明晰,有的不易感知,这就需要通过详细地调查,识别意境对象,分析各个对象景观意境的价值,描摹出意境对象的基本形态,构建好意境对象的文化环境,使其文化意境鲜明生动地展现出来。(二)提升意境对象。初期发掘的红嘴鸥观赏旅游文化意境的元素,还只是一些文化表象或碎片,尚未经过加工、整理,层次不够分明,整体性、系统性不强。此步骤需要深入挖掘各文化意境对象的内涵,发现和确定意境对象的特点,重点做好文学提炼、设施建设、形象提升、景观设计和营销推广等工作,使之形成有层次、有内涵、有特点的系统文化意境品牌。(三)传递意境对象。红嘴鸥观赏旅游文化意境的营造,最终还要回到如何让游客更好地消费相应的文化意境元素。这是一个使意境对象形象地进入游客心理的过程,需要找到合适的渠道,赋予各种抽象的文化意境元素或符号旺盛的生命力,并通过直观的生活场景、民风民俗等景象让游客能够充分、完整地感知文化内涵,从而产生文化消费动机,体验文化意境所产生的精神享受,最终获得红嘴鸥观赏旅游文化意境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紫江,吴金亮,黄海魁,等.红嘴鸥在昆明越冬20年间的分布及数量变动规律[A].第八届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全国代表大会暨第六届海峡两岸鸟类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

[2]山旭.昆明,与红嘴鸥有个约会[J].时代风采,2010,(3):19-21.

[3]吴兆录,郑曼丽,潘帮珍,等.红嘴鸥在昆明城区的停留时间及其影响因素[J].四川动物,2008,(27):351-355.

[4]叶茵,吴兆录.人鸥戏春城[J].生命世界,2007,(11):90-93.

[5]陈淑娟,李常沪.论现代城市广场的休闲文化意境[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114-122.

[6]李一凡.论西湖意境文化[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6):13-17.

塑造方式范文篇2

关于紫砂艺术的分类方式还有很多,就比如说我们可以把紫砂艺术造型分为单壶与套壶。传统意义上来讲,紫砂艺术造型基本上可以分为光器、花器、筋纹器三大类。

紫砂艺术的套壶,顾名思义就是指由两件或两件以上的紫砂艺术部分组成的整体艺术。它的艺术组成部分可以是茶壶,可以是茶杯,也可以是其它装饰类的陶艺。总的来说,紫砂艺术中的套壶单论个体的话。可能兼有光器的传统大气、花器的华丽炫美或者是筋纹器的纹理韵律,当然这其中可能还有一些其他装饰陶艺的点缀美感。尽管紫砂艺术中的套壶组合塑造表现艺术美感的方式各有不同,但把它与单壶相比较而言,其优势在于整体艺术美感塑造的局部互补性。

那么,通过整体塑造美感的紫砂套壶艺术又可以分为哪些整体塑造方式呢?一般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构图型和一体型。所谓构图型指的是整体套壶的各个组成部分,并没有表面的直接联系,而是通过一定的内在联系(比如说茶壶和茶杯组合),通过摆放造型而达到一定的套壶艺术构图效果。而所谓的一体型,指的是紫砂套壶造型设计时,套壶的各部分组成元素建立直接联系,直观地表达它们之间的联系,看上去在整体构图上是连接的、一体的。在紫砂套壶艺术中,前者构图型套壶的造型方式比较普遍,一般常见的“梅桩套壶”等此类造型大多都是采用茶壶与茶杯组合造型构图方式,形成整体性的套壶艺术美感。而后者一体形套壶的造型方式则是讲究画面造型上直观联系的“桥梁”,名副其实地把此类套壶造型构图成为一个整体。相对来说,后者一体型套壶造型构图更耗费作者的心力与才思——如何直观连接的自然优美,又如何装饰套壶各元素之间的联系,真可谓煞费作者的苦心。一体形套壶通过作者竭尽心力地构图表达,往往更具有完美的艺术性和鲜明的个人特色风格。就个人而言,自身喜爱偏向于一体型套壶构图的造型方式。

通过简单比较论述,我们把紫砂套壶整体造型方式分为构图型和一体型,尽管现今市场上的紫砂套壶造型各式各样,然而基本上都可以归纳为这两类艺术造型塑造方式。对于前者构图型的套壶造型,为大多数套壶造型所采用而比较普遍常见,故此不再累述了。而对于后者一体型的套壶构图造型,因为其特色鲜明,又由于每个作者的文化内涵不同,导致了一体构图造型的个体差异,此文中仅以拙作“八卦套壶”(见图1)来作浅论分析,依此为论据。“八卦套壶”采用道教中的“太极八卦”文化为载体而形成的套壶主题造型,其套壶整体造型构图采用了比较少见的“一体型”构图方式。观其整体壶型,上半部分以紫砂艺术中的传统造型,塑造了一把类似传统光体造型的壶体,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它的壶盖采用了雕刻艺术装饰手法,“八卦”图案起到了“点睛”的作用;而此套壶的下半部分则是采用了陶刻手法塑造了“八卦炉”的这一形象,更需要说明的是,那与上半部分紫砂套壶配套对应的“茶杯”,被生动灵活地塑造成了“八卦炉”的“炉门”,一体而又有新意。透过此壶,壶友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此乃“八卦炉”,莫不是天上仙境中那闻名已久的“老君炉”?再由此联想“老君炉”中烧炼的可是仙家金丹,那么“老君炉”上所“煮”的莫不是天上的仙水,再联系现实中紫砂茗茶确也当得上“天上仙水”之美誉。虚虚实实之间,通过一系列潜在暗示的联想,使得“八卦套壶”平添了悠远意境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从而无形中提升了作品的艺术价值。独特的一体化的构图造型,整体调和的表现手法,这便是“一体型”构图造型套壶在艺术表现上的优势所在。

现今紫砂单壶造型已是无比繁荣,但是套壶与单壶如能齐头并进.对于紫砂艺术的发展传扬却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还需要更多地着力于紫砂套壶整体造型美感塑造方式的研究与创新。在紫砂艺术中,单壶有着单壶纯正而力求完美的艺术魅力,而套壶自然也有着套壶整体表现的艺术美感,各有千秋。

塑造方式范文篇3

关键词:企业家;素质;选拔;激励;监督

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的人才结构一般呈金字塔型,基层员工是塔底,是企业的基础;中层管理者是塔腰,是企业的骨干;高层管理者是塔顶,是企业的龙头。

企业家带班子,班子带队伍。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在企业困境时,可凭借自身的人格魅力和管理艺术吸引人才,使其有效运转,逐步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从而救活企业;一个不称职的企业领导,即便外部条件成熟,也可能因决策错误,或用人不当,使企业走向衰败。因此,在企业人才结构层次中,企业高层管理者居于最重要的位置,成为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1]。

1企业家的素质

1.1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属于德的范畴,包括人生观、敬业精神、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等。企业家应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把自己的人生价值与企业的发展、民族的振兴联系在一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有顽强拼搏的敬业精神和锲而不舍的追求;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公私分明,不损人利己,不损公肥私。

企业家与普通管理者的最大区别在于思想政治素质。政治素质不高、德行不佳者越有才能,对社会的危害越大。有些所谓的企业家在事业有成后纷纷落马,大多在“德”上出了问题。他们或头脑发热,目中无人,心中无法;或贪污、侵吞公私财产;或腐化堕落,追求享受,最终身陷囹圄,使企业陷于困境。所以,企业家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德才兼备,否则不能成为真正的企业家。

1.2决策创新能力:决策创新能力是企业家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它要求企业家具有统率全局的战略眼光,能准确理解和分析政治、经济形势,把握变幻莫测的市场前景,紧跟科技前沿和社会发展走向,准确把握大局,预测未来,科学制定企业发展战略。

决策创新能力还要求企业家具有勇于决策的胆识。由于市场环境复杂多变,经济规律、政治文化相互制约,企业的许多重大决策都面临两难选择,要求企业家能够敏锐、果断、准确决策重大问题,制定正确经营方案,同时使下属相信其决策正确,坚决执行。

企业家的决策能力源于悟性。悟性即认识和理解事物的能力,包括文化素养、智力水平、思维方式、改革创新精神、预见性和敏锐性等。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家运用客观经济规律,分析宏观经济走势,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在宏观经济环境良好时,能抓住机遇,使企业快速发展;外部条件不利时,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苦练内功,为企业发展奠定基础。

1.3经营管理能力:管理是企业生存的基础,是企业经济效益的源泉,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保证[2]。企业家的管理能力体现在他能否建立一套符合市场经济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形成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推行科学管理方法,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企业家的协调能力,包括内部协调和外部沟通能力。对内,企业家是决策者,要对企业所有者负责,要领导中层管理者和基层员工,要自觉接受职工监督。职工是有感情需要的社会人,企业家要注意与职工联络感情,关心职工疾苦,善于调解、处理矛盾和纠纷,善于融洽班子成员关系。对外,企业家要善于沟通,要与相关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要争取政府部门、金融部门理解支持。

1.4知人善任能力:人才竞争是市场竞争的焦点。企业家的人才意识和用人之道是企业兴旺发达的源泉。企业家要有爱才之心,求贤若渴,要多渠道培养和引进各类人才,形成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群[3]。

企业家在用人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聚集人才,二是使用人才。任何一个企业家都不可能事必躬亲,也不可能样样精通,他必须有一批专家顾问出谋划策、综观全局,又有一批精兵强将冲锋陷阵、执行决策,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居于不败之地。

1.5身心素质:身体素质是企业家素质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企业家处于企业中心,考虑问题多、工作强度大,没有健康的体魄,难以胜任繁重的工作任务。企业家不仅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胜不骄,败不馁,敢于冒险,勇于面对任何挑战。因此,企业家必须合理安排工作、学习和生活时间,劳逸结合、有张有弛,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刻苦磨砺意志,充分发挥班子作用,依靠群体力量搞好工作。

2企业家的培养途径

2.1企业家的选拔

2.1.1建立企业家选拔机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企业家任职资格认证、推荐、选拔、考核、激励、约束机制。根据任职要求,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引入竞争机制,以业绩为依据,以成就为准绳,让德才兼备者平等竞争,在“赛马”中选拔企业家。同时,要选拔和培养基本素质好、勤奋好学的年轻干部,作为企业家后备人才培养对象,通过实践锻炼,逐步积累经验,不断成长,壮大企业家队伍。

2.1.2拓宽企业家选拔渠道。内部选拔与外部招聘结合,扩大公开招聘范围,改革公开招聘形式,既注重从企业副职、中层管理人员中培养和选拔企业管理者,建立完善的内部晋升通道;又要面向社会公开选聘企业家,为企业改革创新输入新鲜血液。

2.2企业家的培训

2.2.1建立企业家培训系统。企业家培训是一个集理论和实践为一体的综合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政府宏观规划,培训机构具体实施,经营者积极参与,三方共同努力、协调运作,全面提升企业家素质。

2.2.2选择适用的培训方法。企业家应根据企业实际,定期到国内外知名企业实地交流学习,又可聘请国内外企业管理专家来企业交流,还可参加各种培训或自修,全方位学习国内外先进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水平。

同时,通过行业企业协会,建立企业家联谊机制,搭建企业家交流平台,互通信息,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2.3企业家的激励

2.3.1薪酬激励。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薪酬制度,合理确定所有者权益和经营者收入比例;推行年薪制,合理确定基本薪酬和风险薪酬比例;改革经济激励形式,合理选择股票期权等奖励方式,使经营者利益与企业长期收益紧密挂钩,提高企业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4]。

2.3.2精神激励。一是荣誉激励,增加企业家参政议政机会,聘请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家为政府经济顾问;给予荣誉称号,在评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劳动模范等方面,向企业家群体倾斜。二是事业激励,对国有企业的优秀企业家,只要身体健康,可放宽退休年龄,规避短视行为,避免“59现象”;对民营企业家,可打破身份限制,允许其到国有大企业任职,为其搭建更广阔的事业平台。

2.4企业家的监督

2.4.1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严格按照《公司法》要求和企业章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各司其职,有效制衡,形成规范的决策、经营和监督机制。

2.4.2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对群团组织较完善的国有企业,要完善厂务公开制度,规范厂务公开程序,发挥职工群众对企业家的监督作用;对群团组织较薄弱的民营企业,要加强职代会、工代会建设,鼓励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发挥党组织、工会、职工代表大会对企业家的监督作用。

2.4.3健全考核评价制度。对国有企业,要严格实施企业经营者任期目标责任制,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做好企业家的年度审计、离任审计和企业重大经济事项责任审计;对民营企业,要建立信用档案,将企业的工资发放、劳动保护、资金信用、社会捐赠等记录在案,作为民营企业融资、扩大再生产优惠的重要依据。

2.5企业家的自我完善:企业家的自我完善,是提高企业家素质的关键。企业家素质有先天因素,更靠后天培养;有外部因素,更靠自身努力提高。企业家应自觉学习,加强自我修养,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有些企业家总是推托自己工作忙、时间紧,无暇学习。这就要求企业家合理安排时间,善于挤出时间学习,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净化自我、超越自我。

企业家还应保持强烈的责任心和忠诚度[5],关心职工利益,关注社会效益,民主管理,科学决策,自觉接受监督,廉洁自律,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只有这样,企业家才能领导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大立.企业竞争力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2]张慧、梁德全.中国成功国有企业家素质特征研究[J].职业时空,2007(3):36-37

[3]李继先.从知名企业家谈企业家素质[J].企业研究,2008(7):12

塑造方式范文篇4

一、利用分解与整合对空间界面的创作手法分析

1.柱网和室内布局平行而不对应从室内空间的布局与纵横方向的柱网平行后,没有对准柱网的轴线位置上,在这样的内部空间里会产生许多趣味的空间。矩形平面空间已经不再是空间唯一的划分趋势,可以利用这个进行打破重组。以与柱网成一定角度可以避免产生许多的锐角空间。出现了即划分为功能区域或者是景观小品区,还会产生新的空间类似像上下层空间的非对应这样的有趣关系。设计师是通过空间形态界面向外界传达自身的设计理念。

2.几何形体变形的变异设计师根据自身的生活体验,作为一个感性的意思通过把形体从一个规则的形状通过一定手法发生形状上变化,达到主观的造型。其分为点、线、面、体这四个要素。出现重复、规律、秩序的美感的形体变化。这是叫做形体相加。形体相减是对形体的开裂、破坏、移植、切割,出现变化,这种手法常常体现于解构主义手法中,富于视觉冲击,具有不稳定性等特点。

3.几何形体变化几何形体变化具体指直线变化、几何曲线变化、自由曲线变化、曲直线变化。会有很多垂直的视觉。感觉种强烈的个性。曲线的变化几乎是无限的,曲线的形成是不断改变方向,极其富有动感。不同的曲线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像比较丰满动人的曲线,给人以轻柔的感觉,也可体现出文雅、活泼的美感。曲线一旦被破坏,会让人感觉到不完整、不舒适的感觉。

(1)界面上的图案与线脚室内环境整体的气氛要与界面上的图案相吻合。在和室内装饰物的协调相互融合情况之下,具象或者是抽象的图案也是表达不同场合的一种手段,纹样和花饰,界面的图案与线脚,对室内设计艺术风格定位来说都是重要的表达语言。结合纹样、图案进行创造,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关注。

(2)界面的形状用结构构件、承重墙柱为依托,在根据设计师的主观创造,使界面形状发生变化,轮廓要以结构来构成,以结构作为依托,创造出不同形状的界面。是室内空间界面丰富起来。

二、小结

塑造方式范文篇5

传统意义上来讲,紫砂艺术造型基本上可以分为光器、花器、筋纹器三大类。当然,关于紫砂艺术的分类方式还有很多,就比如说我们可以把紫砂艺术造型分为单壶与套壶。

紫砂艺术的套壶,顾名思义就是指由两件或两件以上的紫砂艺术部分组成的整体艺术。它的艺术组成部分可以是茶壶,可以是茶杯,也可以是其它装饰类的陶艺。总的来说,紫砂艺术中的套壶单论个体的话。可能兼有光器的传统大气、花器的华丽炫美或者是筋纹器的纹理韵律,当然这其中可能还有一些其他装饰陶艺的点缀美感。尽管紫砂艺术中的套壶组合塑造表现艺术美感的方式各有不同,但把它与单壶相比较而言,其优势在于整体艺术美感塑造的局部互补性。

那么,通过整体塑造美感的紫砂套壶艺术又可以分为哪些整体塑造方式呢?一般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构图型和一体型。所谓构图型指的是整体套壶的各个组成部分,并没有表面的直接联系,而是通过一定的内在联系(比如说茶壶和茶杯组合),通过摆放造型而达到一定的套壶艺术构图效果。而所谓的一体型,指的是紫砂套壶造型设计时,套壶的各部分组成元素建立直接联系,直观地表达它们之间的联系,看上去在整体构图上是连接的、一体的。在紫砂套壶艺术中,前者构图型套壶的造型方式比较普遍,一般常见的“梅桩套壶”等此类造型大多都是采用茶壶与茶杯组合造型构图方式,形成整体性的套壶艺术美感。而后者一体形套壶的造型方式则是讲究画面造型上直观联系的“桥梁”,名副其实地把此类套壶造型构图成为一个整体。相对来说,后者一体型套壶造型构图更耗费作者的心力与才思——如何直观连接的自然优美,又如何装饰套壶各元素之间的联系,真可谓煞费作者的苦心。一体形套壶通过作者竭尽心力地构图表达,往往更具有完美的艺术性和鲜明的个人特色风格。就个人而言,自身喜爱偏向于一体型套壶构图的造型方式。公务员之家

通过简单比较论述,我们把紫砂套壶整体造型方式分为构图型和一体型,尽管现今市场上的紫砂套壶造型各式各样,然而基本上都可以归纳为这两类艺术造型塑造方式。对于前者构图型的套壶造型,为大多数套壶造型所采用而比较普遍常见,故此不再累述了。而对于后者一体型的套壶构图造型,因为其特色鲜明,又由于每个作者的文化内涵不同,导致了一体构图造型的个体差异,此文中仅以拙作“八卦套壶”(见图1)来作浅论分析,依此为论据。“八卦套壶”采用道教中的“太极八卦”文化为载体而形成的套壶主题造型,其套壶整体造型构图采用了比较少见的“一体型”构图方式。观其整体壶型,上半部分以紫砂艺术中的传统造型,塑造了一把类似传统光体造型的壶体,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它的壶盖采用了雕刻艺术装饰手法,“八卦”图案起到了“点睛”的作用;而此套壶的下半部分则是采用了陶刻手法塑造了“八卦炉”的这一形象,更需要说明的是,那与上半部分紫砂套壶配套对应的“茶杯”,被生动灵活地塑造成了“八卦炉”的“炉门”,一体而又有新意。透过此壶,壶友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此乃“八卦炉”,莫不是天上仙境中那闻名已久的“老君炉”?再由此联想“老君炉”中烧炼的可是仙家金丹,那么“老君炉”上所“煮”的莫不是天上的仙水,再联系现实中紫砂茗茶确也当得上“天上仙水”之美誉。虚虚实实之间,通过一系列潜在暗示的联想,使得“八卦套壶”平添了悠远意境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从而无形中提升了作品的艺术价值。独特的一体化的构图造型,整体调和的表现手法,这便是“一体型”构图造型套壶在艺术表现上的优势所在。

在紫砂艺术中,单壶有着单壶纯正而力求完美的艺术魅力,而套壶自然也有着套壶整体表现的艺术美感,各有千秋。但相对而言,现今紫砂单壶造型已是无比繁荣,但是套壶与单壶如能齐头并进.对于紫砂艺术的发展传扬却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还需要更多地着力于紫砂套壶整体造型美感塑造方式的研究与创新。

塑造方式范文篇6

关键词:龚贤;山水画;艺术特色

龚贤作为金陵八大家之一,在山水画创作方面有很深的艺术造诣,当时的人们认为其与著名书画家吕潜构成“天下二半”。龚贤的山水画创作中,既有古风的继承,又有自己的创新,其作品显得独具一格。对龚贤山水画作品的研究可以为现代艺术创作提供良好的借鉴。

一、明末清初龚贤山水画的技法

龚贤的山水画对很多场景进行了深入细致布局,在作品中能全面展现相关场景的空间感、层次感。(一)线条应用。对于山水画来说,线条是创作过程中最基础的元素,也是能够展现作品创作功力的最直观因素。龚贤山水画主要塑造的内容为山、石、林、木、水和屋,这些场景的分割来自于对线条的应用,在具体线条塑造中,则能够展现出龚贤独有的艺术特点。1.林木线条。在古代的山水画创作中,对林木的塑造很多情况下会应用直线条。这种方式能够展现林木的葱郁,但在龚贤的作品中,对林木的塑造线条多为曲线。如在《松亭远山图》中,对林木主干的塑造就大量应用曲线,并且多为粗线条。线条的堆叠使林木主干显得错落有致。树枝部分,应用细线条勾勒,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树木的叶子,这一过程不仅重视对空间感的塑造,而且大量应用墨点堆叠,展现了树木的葱郁。2.山石线条。龚贤作品中的山石线条有两种形式,一种基本不应用线条,而是将墨迹晕开,展现阴影效果;另一种方法为设置层次分明的线条,展现山石的堆砌感[1]。3.水、屋线条。龚贤在对河流等场景塑造时,基本不绘制线条,虽用空白却使人感觉到清澈的河流和透明的湖泊,形成了一种淡然的情感。在绘制房屋时,应用的线条会与其他场景的线条进行交汇,构成房屋坐落于山石林木之间的场景。(二)“留白”控制。我国古代山水画追求对场景神韵的塑造,所以在创作中会大量“留白”,供画作欣赏者进行想象。龚贤对山水画的“留白”技术可谓登峰造极,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主要场景外的留白。我国的古代山水画中都会在主要场景外进行留白,通常这些留白的区域会被观众想象为天空,这也是我国山水画“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重要表现方法之一[2]。但是龚贤将留白范围进一步扩大,完成了多空间感的塑造。《夏山过雨图》就在塑造的山体之间进行留白,这种留白方式一方面展现了周边山体的千沟万壑,同时也能给观众一种云雾缭绕的想象感,观众在想象中自发构建画作中山体的相对位置,完成了对空间感的有利塑造。2.水面区域留白。一些名画家为了能够展现场景的层次感,会在山水画的水面区域设置较多的场景。清代髡残《雨洗山根图》就在水面区域设置了孤岛、树木等,但是龚贤在水面区域的塑造中,留白区域的面积要远高于其他山水画名家。在清代龚贤的《静林帆影》中,水面区域只构建了一艘小船,其余区域全部为留白,展现了“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场景。3.阴影塑造方面。在龚贤的山水画创作中,也会应用留白的手法进行阴影塑造。比如上文中提到的《松亭远山图》中,山体的塑造只应用晕染的方式进行山体勾勒,同时山体部分大量留白,增强了阴影的表现效果。(三)场景构建。龚贤的山水画创作形成了一套独有的场景构建方法,从以下角度完成对层次感的塑造。1.线条勾勒方面。在场景塑造中,龚贤重视线条的交汇效果,同时能够对线条的间距、长度等因素进行精准把控。比如在《寒林古屋图》中,近景区域的树木线条体现得更明显,并且线条间距较大,而远景区域内构建树木的线条清晰度下降,甚至只应用粗线条展现树木,同时近景区域线条数量较少,远景区域线条交汇更多。这种场景构建方法符合人类的场景观察规律。房屋中的一些线条与近景区域的树木线条交汇,最终观众看到的房屋位于这两个场景的中间部分[3]。2.场景明暗方面。人体的先天结构决定了人脑会自动将不同明暗情况的场景按照不同距离进行处理,通常较暗的场景被人脑认为距离更远。龚贤就充分应用了这一特点,在山体的空间感塑造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在《山家黄叶图》中,绘制的远景区域山体用墨更多,整个场景显得更暗,在观众看来,这一区域自然距离更远。3.事物塑造方面。当同一区域中的事物数量过多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山水画空间感的塑造效果,龚贤巧妙利用留白手法,有效塑造了空间感。另外在事物塑造中,会在无法体现空间感的区域设置小型事物,如《秋水板桥图》中就在远景区域的水面上设置了沙洲,实现了对空间感的有效塑造。(四)事物配置。在山水画创作中,最困难的一点即是对各类事物进行合理配置,既要保证事物之间存在关联,又要保证事物堆叠不过分拥挤。龚贤在此基础上对事物配置进行了完善,即通过事物配置展现空间感。常用的表现手法为合理设置事物的尺寸,比如在《山居图》中,水面上的岩石尺寸靠近河岸的小,而远离岸边的大,这种塑造手法能够让观众自主想象这些岩石的空间距离,从而实现对空间感的塑造。另一种手法为事物交叠。《松亭远山图》中近景区域的树木遮挡住了房屋,这种手法自然会让观众想象出树木位于房屋之前,再让房屋对背景树林进行遮挡,能够进一步提升空间感的塑造效果。另外,事物之间的交叠方法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空间感,比如《夏山过雨图》就是通过留白区域和山体之间的留白展现空间感。

二、明末清初龚贤山水画对当代创作的启示

(一)适当融合思想。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当代山水画对写实的重视程度更高,作为写实山水画的重要代表,龚贤的山水画之所以能在山水画创作大家的作品中脱颖而出,在于龚贤对作品的表现是建立在写实基础上的,比如通过应用曲线构建树木的主干,而在山石、水面区域的构建中又充满了静谧之感,最终构建的场景产生了动静结合的质感,这种方式也能够体现龚贤内心中两种思想的激烈碰撞。在当前以及今后的山水画创作中,可以充分借鉴这种山水画的创作形式,通过动态和静态场景的塑造来表达创作者的思想。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种矛盾感的塑造中,山水画的整体景观塑造上必须要有很强的和谐性。(二)合理设置明暗。在龚贤的山水画作品中存在大量明暗变化的场景,暗处的场景有两个作用,一方面是展现距离的远近,远方事物设置的场景更加阴暗;另一方面是展现相关事物的立体感,比如在龚贤对山体的塑造中就会大量通过明暗变化表现山石的阴影,以提升山体的空间感。在当前和今后的山水画创作中,可充分应用这种方式进行事物塑造。比如对于山脉描绘,近处场景为能够独立存在的树木,可以把树木轮廓绘制地更为清晰,可以应用细线条进行树木主干部分的描绘,就表现手法上来看,这种方式能够提高描绘事物的亮度。对于远处山脉,根据山脉的走势设置明暗色调,要保证整体色调较深,同时在近处的山脉绘制中,可沿山坡方向绘制阴影,从而让山脉的立体感增强。(三)科学表达事物。在当今的山水画创作中,一些创作者容易走入误区,即认为山水画最核心的内容为展现自身想法或情感,同时认为山水画创作中需要着重塑造景物的风骨,在最终的创作中忽视了对景物其余方面的塑造,使得整个作品事物表现方面的丰富度和整体性大幅降低。借鉴龚贤山水画,需要对空间有强烈的想象能力,并积极探究相关事物搭配上的关系,通过线条交汇、场景遮挡的方式实现对相关事物的科学表述。另外在创作过程中需要找到情感表述与事物表达之间的平衡点。比如表达的情感为“淡泊明志”,但同时也意在表达“努力拼搏”;在山水画的创作中塑造的整体场景,如展现宁静的氛围,可以应用留白的手法塑造湖泊、河流等;表达“努力拼搏”可以通过塑造石下野草、冲天树木等体现出来,力求科学描绘事物,充分表达自身情感。(四)合理布局。通过对龚贤山水画作品的研究,可以发现其在创作过程中会按照观众视角进行布局设计,所以在当代山水画的创作中,也可充分应用这种方式进行创作。在具体的创作中,创作者可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和布局情况进行模拟构建,并在完成这一过程后,以观众的审美角度对设计的布局情况进行分析,当发现不能展现事物的特点和结构后,对整个布局体系应做适当调整,符合科学的布局方式后才可进行实际创作。

三、结语

综上所述,龚贤在其山水画作品中全面展现了事物的空间性和立体性,而这两方面的展现手法是通过线条选取、线条交汇以及景观遮挡实现的。这说明在龚贤的创作过程中,已经对旧有的哲学体系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创新。在当前和今后的山水画创作中,可以参考龚贤的创作特点,对布局、阴影、线条构建体系进行完善,以表达创作者自身情感。

参考文献:

[1]刘欣.清代龚贤积墨山水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8.

[2]高译.龚贤绘画中“树”与“石”探研[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7(05):102-109.

塑造方式范文篇7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品牌塑造;企业发展

伴随着信息全球化的持续发展,各行各业都尤为注重应用移动互联网进行行业发展,此时,企业品牌形象也被要求与互联网充分结合,从而塑造出企业网络品牌,通过企业网络品牌打造出企业品牌形象,全面发挥企业品牌价值,进而借助品牌形象与价值获得用户的认同与信任,并使用户获得更加便捷畅快的产品使用体验,方便用户针对企业品牌与产品提出相应建议,通过企业与用户的互动促进企业品牌与产品的完善,确保企业向着多元化、多领域发展迈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当然,移动互联网作为先进的数字信息化技术媒介,与企业品牌塑造进行融合时,必然会突显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则会严重影响企业网络品牌的塑造效果,故需要针对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品牌塑造策略进行全面研究。

一、移动互联网的特征

(一)便捷性。移动互联网顾名思义,其具备能够移动的功能,这一移动功能极大方便了人们的使用。目前,使用移动互联网业务的用户数量持续上涨,以我国为例,我国使用移动互联网的用户已经接近5.3亿。现在的人类已经日益依赖移动互联网,人们通过移动互联网进行生活、工作与学习,一旦离开移动互联网,则很多行业将面临瘫痪。当然,移动互联网的便捷性特点,其为人们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人们可以借助移动互联网获取需要的信息资料,并可以应用移动互联网进行信息的筛选与处理,从而方便人们获取有效信息[1]。(二)便携性。移动互联网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也随之获得迅猛发展。对于移动互联网来说,其需要依托移动通信设备才能发挥自身的服务性能,才能为人们的衣食住行注入乐趣。传统的移动互联网依托移动通信设备往往体积较大,如传统的电脑与老式手机,随着信息化与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移动通信设备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了巨大的发展创新,现在出现了智能型平板电脑、智能型手机以及智能眼镜等新式移动通信设备[2],这些新式设备具备性能强大、体积较小以及较为轻便等优越性,因此在满足人们使用要求外,还具备便携性特点。(三)精准性。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能够为人们提供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且这类个性化服务尤为准确。移动互联网推出的定向性个性化服务,其能够准确定位用户所在地点,能够借助大数据信息更好地为用户服务,为用户提供更为丰富、准确的服务体验,如用户利用手机上的打车软件发送打车信息,则移动互联网会准确定位用户所在的具体地点,并及时按照用户发送要求,借助大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获取最便捷、最精准到达用户所在地点的行车路线[3],可见,移动互联网能够契合不同用户的要求,为用户提供精准的服务。

二、企业网络品牌塑造的意义

(一)有效利导企业品牌的内涵建设。品牌作为企业参与竞争的软实力,其属于企业无形的资产,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它利用有别于其他竞争者的产品的设计名称、象征记号以及术语组合等元素,为产品用户留下不同的印象,由此可见,品牌的内涵实际上是企业承诺消费者的一种方式。企业品牌的内涵需要借助用户实践体验进行挖掘,需要企业与用户相互配合进行建设。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企业网络品牌塑造愈发趋向于成熟,网络品牌能够吸纳更多用户参与品牌体验,能够带动更多用户关注,企业能够依托移动互联网获得更多品牌及产品完善信息,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对企业品牌与产品进行提升完善,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实现对产品用户的承诺,进而最大限度地完成企业品牌的内涵建设[4]。(二)全面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企业网络品牌塑造能够有效地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企业品牌形象作为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产出与销售的效率、产品质量与性能、品牌管理水平以及企业发展状况等方面都会成为用户判断企业品牌形象的要素,传统企业品牌形象往往涉及诸多形象可见的因素,而随着企业网络品牌的不断发展,企业愈发注重网络品牌的塑造,企业利用互联网这一信息化媒介,吸引广大用户对企业信息予以关注,使用户成为企业品牌建设的直接参与者,让用户获得强烈的责任感与归属感,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参与企业网络品牌建设,进而全面提升了企业的品牌形象。(三)不断推动企业信息交流平台的完善。企业塑造网络品牌,则必然需要借助信息交流平台拉近用户与企业的距离,此时塑造的企业网络品牌不再是单向式形式,其逐渐趋向于交互式形式,企业与用户的沟通交流愈发广泛便捷,企业借助网络提供的信息也更能及时向用户传播,能够更容易获取用户的认可,用户借助信息交流平台进行品牌及产品反馈时,也同时将企业品牌相关信息向外传播,实现宣传效果的增强。另外,企业网络品牌塑造必然依托信息交流平台获取用户的观点与建议,企业与用户在信息交流平台互动时,必然能够及时发现交流平台存在的弊端,并全面结合用户的要求,针对企业信息交流平台进行完善,为企业与用户的交流铺设更为迅捷的媒介,并有效推动企业网络品牌的持续发展。

三、企业网络品牌塑造存在的问题

(一)品牌决策不够全面科学。其一,企业对于网络品牌塑造意识较为淡薄。部分企业决策者对于网络品牌的意义把握不到位,认为只要具备网络品牌就可以,并未对网络品牌塑造给予关注与重视,使得企业网络品牌形同虚设,不能有效发挥企业品牌效应,无法让用户对企业品牌形成深刻的印象,从而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其二,企业网络品牌决策较为保守。部分企业决策者意识到网络品牌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是针对网络品牌塑造进行决策时,决策者的思想意识较为保守,不能作出长远且全面的决策方案,往往只关注当下企业的发展,导致塑造的企业网络品牌不具备生命力,容易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从而影响企业发展。(二)品牌塑造欠缺技术支持。首先,部分企业投入网络品牌塑造的建设资金欠缺。由于企业要与同行业竞争对手进行市场竞争,因而需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故部分企业将发展重点放于新产品研发以及销售渠道的拓展,对于企业运行经费的分配也偏向于产销环节,对于网络品牌塑造给予的支持经费欠缺,因而采购的设备较为低端,采用的技术也较为落后,导致网络品牌塑造的效果不如意。其次,部分企业网络品牌塑造的理念落后。部分企业虽然对网络品牌塑造注入足够的建设经费,但是建设经费分配不够全面科学,往往将建设重点致力于网络品牌硬件设施上,对于软件设备投入建设的力度不足,导致网络品牌建设需要的网络技术不相契合,严重制约着网络品牌塑造的进度,阻碍着企业网络品牌形象的树立。(三)目标用户定位较为模糊。目前,部分企业在进行网络品牌塑造时,其过分关注竞争对手的网络品牌塑造方向,为了与竞争对手相抗衡,其进行目标用户定位时,往往仅参考竞争者的目标用户,以击败竞争对手作为网络品牌塑造的最终目标,而未对企业网络品牌对应的目标用户进行关注,没有针对企业品牌目标用户进行定位与分析,未把握网络品牌用户群所具备的特征与需求,对于目标用户对企业网络品牌体验效果关注欠缺,使得企业网络品牌用户对企业出现疏离感,对于企业品牌形象的认同感与信任感逐渐减退,致使企业网络品牌的吸引力不断减弱,将不利于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容易导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四)品牌管理实际效果不佳。其一,在企业网络品牌塑造过程中,部分企业容易忽视网络品牌管理,对于网络品牌欠缺一定的市场调研,未通过多元化渠道深入调研网络品牌的定位与规划,仅简单进行网络品牌设计的市场调研,由于调研广度与深度不足,容易对网络品牌塑造作出不准确的定位与规划。其二,部分企业忽视网络品牌的监测与评估。由于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速更新,借助网络手段进行网络品牌实时监测与评估极其重要。然而,部分企业单纯重视网络品牌塑造方案的实施推进,未对网络品牌进行监测与评估,导致塑造的网络品牌不能很好契合网络时代需要,不利于企业形象发挥助推企业发展的效能。

四、企业网络品牌塑造的具体策略

(一)精准定位培养企业核心粉丝群,不断提升企业品牌决策能力。精确定位是提高网络流量、培养稳定客户群(粉丝)群体的关键。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小米手机的成功模式,2011年,面对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小米将目标群体精确定位在超高性能和超低价格的客户群。在这个环节,应当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及大数据技术对客户的特点、习惯和需求进行分析,建立庞大的核心粉丝群,通过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粉丝群体的体验需求及消费的满意度。因此,作为企业的决策者首先需要转变传统意识,要充分感悟网络品牌塑造的重要性,明晰网络品牌对于企业发展的助推力,对企业塑造网络品牌给予高度关注与重视,将网络品牌塑造确定为企业发展的主抓手,尽可能丰富企业网络品牌的内涵,打造出尽善尽美的企业品牌形象,从而利导企业的稳健发展;其次,企业决策者应当意识到网络品牌竞争的危机,针对企业网络品牌塑造进行决策方案设计时,要开拓思维方式,集思广益,制定全局性、长远性、发展性的塑造方案,确保网络品牌被赋予全新的生命力。(二)打通数据通道,实现网络协同,加强品牌塑造技术支持。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品牌的定位的不再局限于购物者,必须重新定义品牌方与消费者的关系。依托移动互联网技术,企业可以在建立抽样和结构化数据基础上对消费群体特征进行市场调查与分析,从生活方式、价值观、思维方式等人文因素洞察消费者,实现品牌与消费者的真正融合。企业要通过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掌握消费者网络购物海量、多维度个人信息,必须从下面2个方面进行基础设施完善[5]。第一,企业应当加大网络品牌塑造的建设经费。企业需要合理分配整体运行资金,划拨足量资金用于企业网络品牌塑造基础设施搭建,让企业网络品牌塑造具备充足的建设资金,为后续网络品牌塑造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针对网络品牌塑造需要意识到软硬件设施的同等重要性,需要做出一定市场调研,汲取同类企业网络品牌塑造的经费分配经验,对于软硬件设施投入的建设经费进行科学设计与准确划拨,让软硬件设施都具备一定的技术支持,从而保障企业网络品牌塑造具备有力的技术支持,确保企业网络品牌塑造的持续性。(三)构建互联网业态为背景品牌定位。互联网时代的企业品牌定位具有快捷、全面的优点,品牌的价值不再局限于其物质功能价值本身。受众参与度和话语权的影响,其在演变过程中,会衍生出丰富的情感价值和社交价值。因此,互联网背景下,对企业品牌的价值定位应考虑更多的情感、社交两类价值提取。在制定品牌战略的过程中,应对借助于移动互联网核心技术,发展新业态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6]。因此,企业应当明晰企业网络品牌塑造中目标用户定位的重要性,需要充分关注目标用户的需求要点,深入了解用户群的特征及其需求变化,注重用户对企业网络品牌的体验反馈。另外,企业应当对品牌涉及的用户群体进行全方位筛选与准确定位,掌握不同目标用户群对应的网络品牌,针对用户群需求共性进行网络品牌塑造,打造出适应用户群要求,满足不同类型用户需要的网络品牌,拉近用户群与企业品牌的联系,让用户对企业网络品牌有归属感,从而借助企业网络品牌人性化与个性化的塑造,从而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四)加强品牌设计“用户体验”,积极提高品牌管理实际效果。互联网时代品牌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品牌消费体验。因为,互联网可以不受空间区域的限制,通过大数据、云技术拉近品牌与消费者的距离,通过每一个接触点上的优化,实现品牌线上、线下的无缝对接,大大提高“互联网+”时代的企业品牌知名度。以此同时,一个品牌的形成是非常艰难的,可以说是来之不易,要确保企业的品牌可持续发展,在品牌管理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注意下面的问题:第一,加强网络品牌塑造的市场调研。企业应当借助多元化、多样化的信息渠道,针对网络品牌塑造的定位与设计进行全方位市场调研,充分了解网络品牌用户对于品牌塑造的建议与需求,结合用户群的共性特点,对网络品牌进行客观科学地规划设计,充分发挥企业网络品牌塑造的优势与作用。第二,重视网络品牌塑造的实时监测与评估。为了契合瞬息变化的移动互联网,企业应当借助网络进行网络品牌的实时监测与评估,可以针对企业网络品牌设计相应的监测与评估数据模型,通过数据模型的分析对现有的网络品牌塑造方案进行及时完善,用以确保企业网络品牌的生机与活力。

五、总结

品牌是企业在行业发展过程中确保竞争优势的关键,唯有不断的创新与变革,才能引领行业的发展。“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正在催生网络营销模式创新及变革,及时调整产品和优化运营策略,实现互联网品牌营销与消费者良好融合,是当今企业发展的热点。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品牌塑造必须充分契合网络时代需要,打造出满足目标用户需求的企业网络品牌,当然,针对网络品牌塑造过程中突显的弊端,需要进行细致分析,并寻求有效的解决措施,以确保企业网络品牌发挥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陈翔.社会化媒体时代下企业品牌营销的发展道路[J].经营管理者,2014(10):23-24.

[2]邓煜,于梦.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品牌营销之道[J].现代营销,2017(11):132-133.

[3]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05):201-202.

[4]余明阳,杨芳平.品牌学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10):48-49.

[5]陈东兴.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品牌战略[J].教育传媒研究,2020(01):80-82.

塑造方式范文篇8

【关键词】积极设计;冰雪转化;寒冷补偿;文化塑造

寒地地域广阔,气候严酷,寒地建成环境研究一直具有重要且独特的地位。在对抗寒冷气候的过程中,寒地建筑长期处于被动、封闭、保守的状态,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品质需求。面对当代语境,寒地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和方式创造幸福人居体验,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因此文中探讨以积极化的设计思想引导寒地建成环境设计,挖掘寒地特色价值,让寒地焕发出独有的魅力和生机。

1从消极到积极———寒地建成环境的意识转变

20世纪末,人居环境品质开始受到国际上的广泛关注,城镇建设的着眼点也从效率优先转向品质更新。如健康城市理念[1]关注人、环境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包容性城市[2]强调社会多样性和公平平等;恢复性环境[3]重视对人群心理状态的恢复;城市风貌塑造[4]强调立足地域文脉,增强文化自信。可见人居建成环境的意义在完成资源集聚后进入了品质调控的升级阶段,逐渐转向完善、幸福、可持续的发展目标。而我国大部分寒地城市受到寒冷气候和地缘劣势的制约,城市活力欠缺,环境品质较差,发展相对滞后,东北很多小城市成为了人才严重流失的收缩城市[5]。这种局面虽然受经济环境影响很大,但从设计角度来看也仍有很多提升空间。例如冬季户外活动场地严重缺失;地域意识淡薄缺乏寒地特色;设计语素粗糙城市品质拙劣;人性关怀缺失导致空间失能等。而导致这种结果主要是由于寒地建成环境设计缺少积极的设计态度,设计手法被动粗放,从而造成了消极沉寂的状态。这种被动的现状亟需被一种积极的设计力量和有品质的日常环境来瓦解,以此重塑寒地生活积极体验。

2寒地建成环境积极化设计内涵阐述

面对寒冷,人们既往的态度主要是抵御,以封闭应对寒冷。北国的寒冷气候虽降低了舒适性却也创造了四季分明的环境体验和冬季独有的生活方式。原生环境限定了基础生存条件,然而这些条件往往具有双面性,北美印第安人崇尚冬季,认为地球母亲披上了一条白毯,在净化、更新和再生[6]。可见,其究竟是难以平衡的先天劣势还是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取决于人们的态度积极与否。而我国目前对于寒地的态度存在消极和偏见,缺乏欣赏与热爱。因此,寒地建成环境的积极化设计,是倡导正确认识寒地价值,积极利用寒地资源、积极补偿不利因素、积极挖掘在地文化,从而塑造积极的寒地行为、寒地感知和寒地文化。在态度上由被动的回避转为主动的回应,将寒地精神融入日常生活见图1。

2.1促进积极行为环境

寒冷气候制约了寒地居民的冬季日常生活。人们冬季在户外的停留意愿降低,在室内的停留时间增长,步行、自行车等慢行出行方式也受到了阻碍。这种相对静止而封闭的生活状态不利于机体健康,也带来了消极的生活体验。建成环境设计是帮助人们与气候相处的中间介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因此积极设计的第一重内涵就是通过对寒地环境要素的积极调控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削弱寒风与冰雪带来的行为阻碍,提升人们冬季活动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2.2建立积极感知环境

寒地居民有3~6个月的时间要生活在冬季,严酷的气候和萧条的城市景观和都会对情绪和心理感受产生负面影响[7],因此提供积极的感知环境十分必要。根据KANO需求理论[8]层次可知,魅力型需求可以大大提高使用者的满意度。而对于寒地环境来说,其环境感知便属于对主观感受具有高加成效果的魅力型需求,可以很大程度提高使用者的愉悦感,从而让人对所处的环境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积极设计的第二重内涵,就是强调用积极的设计语素对冲不利环境因素,塑造有美感、愉悦的感知环境,而不是以对抗的态度堆砌单调无趣、令人乏味的空间。

2.3塑造积极文化环境

积极设计的另一重内涵,是通过设计为空间赋能,塑造积极的寒地文化。尤其在千城一面、全球同质的当代,地方特色的严重同化带来了一场文明流失[9]。文化传承是一个地区发展的根基,塑造着地方底蕴和文化自信;更是拉动资本、吸引人才的强大动力,对寒地经济活力和社会活力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寒地城市普遍地缘劣势明显,无论从GDP等经济环境,还是人才吸引和创新环境,均位于全国后列[10]。而世界上很多寒地城市,如纽约、芝加哥、埃德蒙顿、哥本哈根、奥斯陆等,并没有被寒冷所牵制,反而根植寒地文脉孕育了鲜活的生命力。积极化设计的第三重内涵,就是凝聚寒地场所精神,树立并传播健康积极的寒地文化。

3寒地建成环境积极化设计路径

3.1冰雪行为环境的积极转化

冰雪气候是寒地的一大制约因素,其限制了寒地居民与户外空间的接触,也对行为选择和出行效率产生了极大影响,导致了寒地冬季行为的消极。因此,寒地建成环境积极化设计的路径之一就是对冰雪行为环境进行积极转化,充分利用冰雪的使用价值、娱乐价值和观赏价值,减弱冰雪对生活的负面效应。首先,需要营造适应冰雪气候的日常出行系统。如加拿大埃德蒙顿市在城市道路系统中增加了“白道”系统(可以用雪橇、雪板等作为交通方式的道路),并可以在地图系统中查询到开放可用的白道信息,将冰雪滑行作为一种全新的冬季出行方式见图2(a);埃市还建立了市区到近郊河谷区、周边公园和冰雪活动场地的快速通道和班车,促进户外场所的易达性;并推出了加热的巴士站台座椅,在低温天气时实施随上随下的公交政策避免行人在寒冷中等待见图2(b)。在奥地利如阿尔伯格(Arlberg)的一些冰雪小镇,还采用雪板和缆车等易于在雪地通行的日常交通方式,塑造了适应冰雪气候且高效的交通方式[11]。以上国外经验为我国提供了借鉴意义,但由于国内外城市形制不同,也需要根据我国不同城市状况分类讨论。在我国已建成大中型城市中,重新拓路难度大,不适宜大规模增加“白道”系统,只能在人行系统预留充足的情况下进行重新划分,或在公交线路的选取和停靠方式上进行优化;而对于新建城区,则可以考虑在道路规划初期加入“白道”,从而增加出行行为选择,促进冬季绿色出行;在郊外地区的新建小镇中,空间密度低,也可以尝试纳入“白道”甚至缆车作为日常出行选择,应对冰雪路面带来的出行困难。其次,营造适合寒冷气候的户外活动场地,可以大大丰富冬季活动的多样性和娱乐性。埃德蒙顿市在“为冬季之爱———塑造世界级冬季城市战略”[12]中,制定了众多冬季户外活动空间计划。政府积极开发公共场所,并免费提供社区滑冰场、城市越野雪道、城市公共冰道等户外娱乐场所;同时在市内和近郊设置公共停留点,并向公众提供火炉、毯子、烧烤架、卫生间等公共设施,促进市民的户外活动机会;推出“露台文化”和“后院文化”政策,将住宅或公寓中的露台和后院空间打造成具有活力的停留点,鼓励居民参与室外活动如图2(c)~图2(f)所示。以上做法也为我国冬季户外场地建设提供了借鉴。例如,可以在城市公园等公共空间预留滑冰场,在近郊徒步场地预留越野滑雪步道,将广场空间在冬季改造成冰雪娱乐场所从而改善冬季广场闲置的问题,从而形成四季不同的使用模式。另外,也可以在城市郊区建设具有寒地特色的主题小镇,为周末游、节假游等短途旅游提供便捷选择,从而增加居民的户外活动。另外,塑造可供参与的行为节点也是激活环境的重要途径。例如,哈尔滨市每年冬季都会在沿江步道和中央大街步行道上创作冰雕雪雕作品;近年来,又逐渐涌现出冰屋、雪屋等创新型冰雪建筑作为临时停靠驿站、餐点售卖亭,利用冰雪的艺术性和交互性塑造独特的城市景观和行为体验,大大促进了冬季公共活力见图2(g)、图2(h)。在拓展行为多样性方面,主要考虑拓展环境的四季使用和夜晚使用的能力,并为人群停留、休憩、交往、集会等行为提供空间支持。例如,增加街道凹空间、口袋公园,发展橱窗文化和街头经济,塑造冬季短暂停留场所和夜晚活力景观如图2(i)、图2(j)所示。

3.2寒冷感知环境的积极补偿

寒地感知环境的制约主要来自寒冷气候对身体舒适度和萧条景观对心理愉悦度的影响,为了保证积极健康的身心状态,对感知环境进行积极补偿也尤为必要。其意义是在保留原生环境有利因素的基础上,通过调和寒地环境不利因素来减弱寒地环境对身体和心理带来的不适,从而营造舒适愉悦的环境体验。首先是对身体感知的补偿。以往的寒地环境设计倾向于使用封闭沉重的建筑体量与寒冷对抗,而在积极的设计思维下,环境补偿是柔性且互利的,不应以牺牲审美和文化属性为代价。对身体感知的补偿主要在于对寒冷和冰雪的缓和。在城市结构维度上,主要遵循向阳避风的原则,通过建筑布局和体量裁削主动化解环境负面效应。例如,将主要街道设置在非冬季主导风向上;通过围合建筑布局减弱寒风侵入;采用北高南低的高度控制保证充足的得光率并减少下冲风对近地空间的干扰如图3(a)所示。在单体建筑维度上,主要通过建筑自身形体的变形拓扑实现自组织适寒。例如,对建筑形体上进行局部折叠、挖空、剪裁自然形成内凹空间,以拥抱的姿态为人们提供缓冲寒冷、停留躲靠的场所见图3(b);在建筑内部设置中庭或边庭引入阳光从而拓展各个房间的阳光获得率,形成温暖明亮的室内宜人空间,弥补人们冬季无法在室外活动的弊端见图3(c);在建筑底部塑造缓冲式近人空间系统,如通过建筑底部内收、或利用连廊形成可遮蔽的空间体系,御寒的同时也有助于塑造连贯而有韵律感的城市近地形象图3(d)。另外,冰雪导致的地面湿滑影响了空间的安全性,可以铺设砖石等摩擦系数较大的材料、在坡道台阶部分提供无障碍设计保证空间通用,减少出行风险和对特殊人群的阻碍。其次,寒地冬季由于自然要素缺乏,硬质环境主导,整体呈现出坚硬萧肃、单调乏味之感,因此也需要对心理感知环境进行积极补偿。积极的心理补偿,不是一味遮挡掩盖或生搬硬造,而是以原生环境为基底进行语素调和。在视觉感知方面可以提高色彩、形式、肌理的活跃度从而对场景进行活化,通过丰富空间肌理和层次提升空间界面的活性以调动使用者的积极情绪,调和寒地场景的乏味。例如,在场景色彩上可以利用明快的暖色提高视觉活力,如斯德哥尔摩老区沿街建筑采用砖红、中黄等暖色建筑立面作为城市主色彩,塑造了温暖明亮的城市感知见图4。也可以增加流动性元素,如自由曲线、变幻光影等打破寒地环境的凝固感,补偿肃静冷清的环境气氛。如哥本哈根的一个广场采用曲线纹理地面铺装,带来了强烈的韵律和节奏,也为场所增添了自由感和趣味感见图5。另外,还可以利用木材、砖石等自然材质调和环境质感,增添温暖亲切的知觉属性。如斯诺赫塔建筑事务所在挪威野生驯鹿观察亭中使用木材作为主要材料,并与自然形态同构,让人产生和谐统一的场景感知如图6所示。

3.3寒地文化环境的积极塑造

由于气候和经济限制,寒地建筑更加注重实用性和经济性,而对文化和审美的表达有所忽略,导致城市整体形象落后,文化认同度也较低,重塑寒地文化环境对于提升寒地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对文化环境的积极塑造旨在立足寒地基因,呈现寒地文化原型,赋予建筑寒地精神,锚固人地情感。要塑造积极的文化环境,首先需要建立积极的建筑表达。建筑作为文化的外显语言,呈现着一个地方的文化风貌。建筑语言需要与环境进行积极的对话而非简单的拿来与拼凑。MAD建筑事务所设计的亚布力企业家论坛会议中心,将建筑形体拟态雪丘,描摹自然环境语言,使其与环境融为一体。建筑与环境仿佛在进行一场温柔的对话,以互相理解的方式沟通,传递着独属于寒地之境的纯净与苍茫。身处其中的人们,也会通过建筑表达意识到所处场景的独特属性见图7。ALA建筑事务所在赫尔辛基中央图书馆的建筑表达中,展现着外收内放的寒地之道。建筑在外部体量上保持完整连贯,在内部又营造了起伏错落的空间。聚合的体量使体型系数减少利于保温,起伏的入口与屋面又增强了建筑的动感,形成了巧妙的视觉传达。木材与玻璃的搭配让人联想到冰雪、森林等寒地意象,透明表皮的遮罩又如同隔着一层冰雪,将人带入寒地意境见图8。文化环境塑造既需要增强空间表达,也需要增强体验设计,通过政策制定、事件设计、场景设计等引导方式,加强公众参与和深度认知,从而形成健康完整的文化传播路径。例如,哈尔滨利用冰雪文化主题打造冰雪游园会、嘉年华、冰灯雪雕展等主题活动,吸引了海内外众多游客,也辐射到周边地区,带动了雪乡和亚布力等地方的活力,也奠定了冰雪之都的城市形象。芬兰罗瓦涅米的圣诞老人小镇利用圣诞文化作为母题,提供麋鹿雪橇、雪地越野、极光之旅、雪地温泉等寒地独有的差异化体验,北欧童话、圣诞之乡等印象也印刻在了人们的脑海中见图9。另外,增强全域化联动,也可以有效带动区域文化发展。例如我国2022年冬奥会以北京-崇礼-张家口作为联合赛区,以三区联动的方式激活了多个地区的冰雪旅游文化,形成了京津冀地区的冰雪文化生态圈和户外活动集结地[13]。而积极的文化传播并不是设计师一方努力就可以达到的,更需要积极的政策制定和各部门、各专业、各级团体的积极合作。加拿大多个城市(如埃德蒙顿、温尼伯)都出台了增强城市冬季活力的相关文件,并通过官网建设和社交平台宣传普及了这一愿景、并提供了具体指引见图10。纽约市为了实现积极城市,联合学者、政府、合作伙伴、媒体机构分别进行学术研究、方案方案、资金支持和媒体宣传,并通过社区进行执行,从思想和行动上提供全方位的指引。目前我国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往往转化性较弱,对于行为改变的推动力还有所不足,因此应加强学界与政府、社区、媒体等多层次多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文化繁荣。

4结语

塑造方式范文篇9

关键词:城市形象塑造;吉林省;传播策略;舆论;城市文化

1吉林省城市文化形象塑造和传播的现状分析

1.1城市形象塑造受到关注

目前,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国家的全局战略,吉林省作为其中之一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现阶段,吉林省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应当让文化振兴融入经济振兴的大潮当中,使吉林市“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推动吉林市快速、持续和协调发展[2]。短视频平台、社交网站已经融入现代人的生活,城市形象需要在这种媒介环境下进行系统的整合和规划,直播平台用户的庞大数量推动城市传播的平台进行转变,从而保证城市形象在复杂的媒介环境下传播更加立体、高效和深刻。吉林市是中国东北的著名城市,吉林市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因明清沿江建有吉林船厂城,故吉林市又被称为“船厂”“江城”“北国江城”[3]。已知城市形象是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为了更好地研究吉林省城市形象的构建,通过对文献的解读可以发现,国内媒体对于城市品牌塑造的研究大多聚集在实用性上,如田宇彤对网红城市西安的研究,探析了智媒时代语境下城市形象传播的创新路径,通过对西安城市形象建构中传播策略的研究,找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并提出相关建议[4]。当前,吉林的城市形象面临创新,应借鉴其它城市的经验,拓展原有的固有思路,对网络上不利的舆论做出反应,充分利用好正面舆论,树立吉林在受众心中的形象,促进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

1.2官方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城市形象

在文旅融合成为时代趋势的今天,城市要发展就离不开城市本身文化品牌的构建,新媒体平台成为城市形象的传播主要阵地,如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还有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媒体都成为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平台。必须根据城市形象特色,对各平台进行不同功能的设计,实现传递信息、曝光、引流、信息转化等传播诉求[5]。新媒体平台的内容传播存在许多优势,让受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有关吉林的种种信息,如受众关心事件的最新消息、有名的历史遗迹、新开发的旅游项目等。相应的新媒体传播也受到政府官方的重视,在微博的官方账号如吉林、吉林共青团等,这些官方媒介都传播关于吉林的重要消息和状况。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也有吉林、观吉林等视频账号来有关吉林群众生活的信息。官方媒体对于新媒体平台的合理利用有助于树立吉林市的官方形象,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官方媒体入驻新兴的媒体平台会起到正向的舆论导向作用,但如果官方账号占比较多,贴近人民日常生活的个人账号较少,就满足不了受众对于其他人真实感受的好奇心理,会造成受众对信息真实性的误解,从而起到反作用。

1.3重视冰雪文化品牌的塑造与传播

通过近几年的品牌塑造和基础设施建设,吉林省在外的文化形象基本以冰雪之城的形象为主。冰雪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尤其是对于南方人而言,在吉林冬季可以欣赏到诗词中“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观场景,在旅游项目中可以体验到滑雪等只有在东北才有的项目。因为吉林在地理环境中占有冰雪文化的天然优势,吉林省地处北纬40度,拥有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即自然资源,还有很多冰雪赛事及冰上娱乐项目,即冰雪文化资源[6]。做好冰雪文化传播可以打破一直以来东北重工业发达、经济落后的刻板印象,增加城市第三产业收入,所以吉林政府近些年打造的吉林形象都是以冰雪文化为主,并且在各个平台的信息和新闻都是雾凇、冰雕、雪雕等具有冰雪特色的自然景观,所的旅游娱乐项目也都是以滑雪、冰壶等具有冰雪体验的内容为主。这也奠定了近些年吉林省无论是官方媒体还是个人账号输出的内容基本以冰雪文化为主的基调。虽然冰雪文化是对吉林省城市形象的精准定位,但是单一的冰雪之城形象的塑造,并不能满足受众对一个城市文化多元性的要求。寻找城市的其他形象符号,增强城市的立体感和厚重感,是吉林省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2网络舆论下吉林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面临的挑战

2.1线上传播占主流,缺乏体验感

旅游业始终是城市品牌塑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种线下的亲身体验在吸引消费者、塑造城市形象方面具有不可估计的力量。但旅游业只依靠线上的传播明显缺乏相应的体验感。一个城市的品牌塑造和传播最终要落实到实际的受众体验中,在文旅融合的大趋势下,线上官方话语对于城市印象的塑造停留在传播者的层面,受众的真实感受的评判也需要线下游客的真实体验作为依据。许多在网络搜集信息的受众,看到的官方话语过多,具有真实体验的受众内容过少,其真实性在跃跃欲试的网络受众心里会大打折扣。吉林省树立冰雪文化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文化形象需要真实的体验感作为支撑,没有真实的体验感会影响线上用户内容生产和传播的质量、数量。这就需要引导具有亲身经历的人在网络中自己的真实感受,并且重视小红书经验帖、微博超话等新媒体平台的内容建设,鼓励亲身经历的人在网络中自己的真实感受,让网络受众能够通过网络搜索对吉林省的文化有更加真实的了解。

2.2官方渠道掌握话语权,民间叙事较少

对于城市形象的塑造,官方媒介平台应起到引导的作用,但是单单重视官方平台的内容传播明显是不合理的,对于受众而言,民间叙事更具可信性。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城市的形象都是依靠“从上到下”的方式进行传播,用户内容生产占比较小。受众对于城市形象的了解主要来自微博、抖音、小红书等用户记录的图文、视频。在这些新媒体平台,传统媒体和官方媒体的影响力较小,同时在这些重视双向传播的媒体平台,官方媒体往往使用的也只是单向的叙事策略,所以官方媒体在传播吉林冰雪文化和城市历史方面处于劣势。如果仅依靠城市自身的品牌塑造能力,很难让城市品牌持续健康发展,单单依赖官网吸引目标用户是难以施行的。例如,田宇彤在《智媒时代城市形象建构中的传播策略研究:以“网红西安”为例》中,主张利用多方助力传播力量,提高城市传播能力,吉林省在城市文化构建中也需要重视民间叙事的力量,重视民间意见领袖、短视频网红的参与对城市文化构建的重要作用。

2.3城市形象受到冲击,城市内涵有所欠缺

网络舆论对城市形象的影响是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并存的,吉林政府在网络舆论爆发后的处理速度和相关信息方面的表现都不尽理想,这使城市遭受污名化的困扰。面对这种情况,吉林城市形象的塑造需要在困境中找到转机,丰富城市的故事内涵。网络舆论带来的不确定因素,使吉林省原有的滑雪、温泉等旅游文化的发展受到阻碍,不仅影响了吉林长期以来塑造的冰雪之城形象,在之后很长时间里会影响吉林的整体形象。所以吉林省的城市内涵在经历过冲击后亟须丰富和整合,在危机处置中后期应对城市形象进行恢复管理[7],依托吉林原有的红色文化、文化遗产、历史故事,降低网络舆论对城市形象的损害,拓展吉林城市形象的内涵。

3网络舆论下吉林城市文化形象塑造与传播策略创新

3.1开通慢直播平台,增强现实体验感

引入慢直播的传播方式可以弥补受众出行受限的情况,缓解其缺少实地体验的问题,增强受众的参与度和沉浸感。慢直播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直播,能给予用户即时切入切出的自由,以及沉浸其中、互动参与的体验,使审美与趣味性得到满足,无形中加大了城市品牌的分量[8]。慢直播的特点就是“慢”,通过无剪辑、无解说、无特效的方式真实地展示事物的各个方面,这种直播方式运用到吉林城市的地标建筑、名胜景点的传播上,一样可以起到展示吉林的特色、吸引目标受众的作用。慢直播给了受众归属感和体验感,慢节奏的直播方式可以让目标受众在碎片化的阅读大潮中体会到心理的接近和实景的体验,并且弥补了没有来过吉林的部分受众缺乏体验感的缺憾。吉林的特色景观有冬天的雾凇、冰雕等,通过慢直播的方式,镜头缓慢地展示吉林真实的景色和气质,塑造真实的城市形象。同时无剪辑、无特效的拍摄方式也可以化解受众亲自到来后的心理落差,强化受众心中吉林省城市形象。

3.2整合传播阵地,重视个人账号作用

在进行官方叙事的同时也要发挥民间话语的重要作用。政务媒体和官方机构的信息对于城市的形象建设具有引导性的作用,作为掌握官方话语权和第一手资料的吉林官方媒体应该积极拓展传播阵地,在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用亲民的讲述方式传播城市故事。面对负面新闻时,需要政府相关责任部门及时辟谣,适时展开舆论引导,避免网络舆论的升级恶化,承担官方媒体的责任。同时,个人的媒体账号在抖音、今日头条、微博、小红书等很多新媒体平台都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民间账号更容易切近受众的生活实际和心理状态,有利于引导网络舆论和传播城市故事。通过个人账号讲吉林的历史故事、非遗文化、红色印记等特殊的城市符号,会增强信息的可信性和贴近性,让受众认为自己更加接近事实的本原。不同媒体平台传播的方式也会有信息良莠不齐的情况,需要官方媒体给予引导,以及政府机构的管理。总之,将政务媒体的官方叙事与个人账号的及时分享结合起来,重视传播主体的多样性,让受众有机会从多个角度了解吉林省城市形象。

3.3结合地方历史,挖掘城市特色记忆

在短视频时代,吉林省城市形象的塑造应该是一个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历史印记与城市现实相结合的过程。面对新的媒介环境,仅依靠冰雪文化难以将吉林与东北其他省份区别开来。在吉林的历史文明演进过程中,先民创造了具有智慧的本地文化。要想发挥出吉林地方历史文化的独特功能,需要融合吉林本地的历史传统文化和当地产业,通过精准的定位和鲜明的特色展示吉林的城市独特性,从而探索出全方位塑造吉林形象的路径。《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到了建设冰雪经济强省,体现了吉林省对于冰雪文化的城市定位,也是一直以来吉林省在城市形象塑造上的取向,同时规划中还提到了文物保护、非遗传承等其他的文化定位。如长白山文化产业、红旗汽车文化产业、红色旅游业等文化产业也可以成为吉林省的城市形象定位的重要内容。在传播城市形象的过程中,可以深入挖掘非遗背后的故事,红色文化的历史内涵、动人故事突出吉林自己城市文化的独特性,展示吉林省的城市内涵,从而减少网络舆论对城市形象的负面影响,增强在舆论压力下的城市的竞争力。

4结语

综上所述,新的媒体环境对吉林省城市文化的塑造和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吉林省面临着舆论的影响,城市形象的塑造和维护需要得到重视。面临新挑战,吉林应以自身原有的冰雪文化为依托,重视旅游业的受众体验感,挖掘红色文化、非遗传承、民间故事等独特的城市印记。在传播途径上重视传播主体的多样性,拓展多种传播渠道,让受众了解到一个独特的、有历史文化感的城市形象。

参考文献

[1]刘易斯·福芒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张梦頔.振兴东北经济需先文化振兴:对吉林市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几点思考[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6,33(4):5-8.

[3]王立国.新媒体环境下吉林市城市文化形象构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2(2):90-92.

[4]田宇彤.智媒时代城市形象建构中的传播策略研究:以“网红西安”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21,42(23):72-74.

[5]王丽莉,孙成,薛巨泉.多元媒体时代如何打造城市形象传播的新媒体矩控[J].科技资讯,2018,16(22):102-103.

[6]朱丹,张贝尔.吉林省冰雪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20,36(4):35-37.

[7]范红,黄丽丽.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中的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策略:以武汉为例[J].对外传播,2020(9):28-30.

塑造方式范文篇10

关键词:品牌塑造;信息产品;用户体验;服务设计

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人类生活方式的变革,“信息”一词进入视野,成为发展速度最快、市场潜力最大的“摇篮”。它不仅改变传统信息的传递方式,还引起整个社会商业模式的变迁,物质产品与非物质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正在发生转变。传统造物设计的品牌塑造已初见成效,信息产品中仍存在弊端。

“同质化”已成为现下信息产品视觉设计的诟病。产品设计与竞品无法形成差异化,设计师盲目追求设计趋势以争抢热点却缺乏独立思考,甚至忽略产品个体特征,忽视产品品牌调性,信息产品视觉设计由“百花齐放”的盛况变为“千篇一律”的惨状。设计师对参考资料的大量收集得益于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易得性,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无限的存储空间,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设计师的思考与工作方式。设计师在接到设计需求后,首先寻找同类作品以获得设计灵感,但更多初级设计师获得的是视觉设计结果而并非设计灵感。灵感的形成是设计思维的杰作。设计思维是一种高级的创造性思维,旨在主动地发现现实问题并寻求创造性的解决方法,在欧美国家的孩童教育中得到广泛训练,而我国却缺乏这一创新教育。设计师在设计工作开始前就已获得视觉设计结果这一本末倒置的设计方式,让今天的信息产品设计缺乏品牌识别度。

1何为视觉品牌基因

人具有DNA,产品的DNA即品牌基因。将品牌建立学知识植入细胞生物理论,得到了品牌基因理论———《品牌基因序列》,重新建立了自我及企业的品牌认知系统,让复杂、混沌的品牌塑造要素形成架构清晰、如基因序列般分工明确的体系,赋能品牌形象提升。科学家使用核磁共振实验得到: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大多源于潜意识,而并非显性的理智控制。他们可能会在几秒钟内迅速爱上一件产品并买下它,这得益于产品与消费者自身的情感共鸣。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陈昌凯认为:情感是以需求为中介的行为发生前因。所以,品牌引导消费者产生的情感,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视觉品牌基因塑造是促发品牌情感的有效方式,形成各产品之间的差异化和不同的产品调性,是产品设计的核心竞争力,在信息产品设计中占据最重要的位置。视觉品牌基因的塑造成功与否,与产品的识别度成正相关。以传统行业的经典案例为例:我们看到棋格图案时,会联想到国际奢侈品牌LV。这是由于LV大部分产品的设计中都会沿用颜色相间的格子图案,其品牌基因在产品中不断得到应用,强化了消费者的品牌感知力。以至于其他品牌使用类似的棋格图案时,消费者也会认为是LV被模仿了。LV的品牌基因塑造长达50年之久,而这一现象在新兴的信息产品领域也拥有成功案例。手机支付功能正在慢慢取代传统支付方式,连路边小贩也开始制作一面蓝色、一面绿色的扫码支付牌。支付宝和微信两个品牌几乎占据手机支付的全部市场份额,其两者的品牌基因塑造使用户在使用时能够更快速的分辨。用户在扫码支付时甚至不需要看清品牌的文字或LOGO,仅凭颜色就能分辨。

2视觉品牌基因的塑造策略

2.1品牌元素提取通过提取信息产品已有设计中的典型视觉元素是最广泛使用的方法,使得视觉设计使用的元素与品牌建立社会化认知联系,提升品牌信息的传播速度、加深消费者的品牌印象。标识,通常奠定了品牌的基础,从信息产品或企业标识中提取视觉元素用于品牌基因塑造并延伸到产品使用场景中,是简单而犯错率低的方式。能够提取并运用与信息产品设计的品牌元素可以分成“形”和“色”。(1)“形”———品牌元素中的“形”来源于LOGO、ICON或吉祥物的外形形状,完整或局部都可以被应用。譬如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是国内信息产品中对于图标“形”的提取最为成功案例之一。“天猫”将其新版图标形状提取简化后,利用用户已存在认知,在产品的ICON、导航栏、Banner等诸多场景中广泛运用。“天猫”的猫耳朵形象,在导航栏图标上进行延续性设计,有效地增设了信息产品中的品牌基因。每年双十一“天猫”商城会为常驻品牌制作促销Banner广告入口。在Banner设计中,“天猫”的猫耳朵形象被作为视觉元素应用在各式各样的品牌主题及风格中,甚至和其他品牌基因结合后仍然能保留自身的品牌基因和较高的品牌识别度。久而久之,“天猫”的形象已深入消费者记忆,提升了品牌感知力。(2)“色”———品牌元素中的“色”来源于LOGO、信息产品界面中的一种主题色或多种代表色,是常见的塑造方式。譬如“网易”将企业标识的红色运用在几乎所有的信息产品中,形成一系列的“网易红”产品,如网易云音乐、网易邮箱、网易阅读等,这不仅为企业产品打造视觉系统圈还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产品信任度。譬如“抖音”为了迎合年轻化用户群体的产品定位,利用人的色彩视错觉制作“抖动”色彩运用在信息产品推广的不同环节中,使用户建立品牌联想。跳脱的色彩设计,不仅贴合主题,塑造品牌基因,还能够吸引用户注意力,不断巩固用户的品牌感知力。

2.2品牌印象转化品牌印象是消费者对该品牌留存的记忆,通过视觉、听觉、触觉、思维等多维度加深消费者的品牌记忆留存。它常用叙事性设计方法,通过品牌定位构想品牌故事推敲品牌情绪或品牌性格形成品牌理念,在此基础上提取视觉元素以塑造视觉品牌基因。其三者可分别提取也可以结合使用。(1)品牌定位转化———品牌定位是企业通过多维度方法在消费者心中留下的烙印,是市场定位的集中表现,视觉品牌基因提取要符合品牌定位。譬如“拼多多”是一款主打经济实惠便宜团购的产品,其产品界面、引导页多以喜庆的促销红结合多个钱币的图像元素来促进用户购买产品,其宣传广告上经常直接摆放超低价的产品图片及价格用以吸引用户。(2)品牌故事转化———品牌故事是通过故事叙述表达品牌理念,渲染品牌风格。譬如“开眼”是一款以年轻人为用户群体的潮流文化聚集产品,优质的内容吸引了一批忠实用户,其图标设计紧扣产品名称,产品界面风格多以黑色为主,体现潮流和品质感。(3)品牌情绪或性格转化———品牌和人一样,具有自己的情绪和性格,它是价值观和产品融合后的流露,可感受却难控制,是产品传达给用户的情绪、理念、性格,是品牌基因塑造的内核。譬如“KEEP”是一款运动辅助产品,向用户传达了自律、坚持不懈的品牌性格,其界面设计运用亮灰色和亮绿色结合,体现了年轻、炫酷的品牌情绪。

3信息产品中的视觉品牌基因塑造系统构建

构建信息产品中的视觉品牌基因塑造系统模型,有助于信息产品的品牌定位和品牌提升。该系统模型从设计层面利用系统思维整合品牌认知模型[1](图1),以视觉品牌基因塑造的方式为主线,展示信息产品视觉品牌塑造的多维场景,再融合信息用户体验型特点[2]和用户体验性目标[3]提出塑造方法。

4结束语

视觉品牌基因塑造是帮助信息产品强化品牌意识、增强用户黏性、提升用户体验的重要方法,是服务设计驱动下系统思维[4]和行为逻辑[5]决策引导的整合设计方法。信息产品中的视觉品牌基因塑造系统能够帮助产品重构品牌认知,有效塑造品牌差异、增强品牌感知、强化品牌定位、引起用户共鸣、提升价值转化。

参考文献:

[1]品牌认知模型(作登号19-2011-K-000042005-2016)[Z].

[2]王希.自然灾害预防科普展的体验型设计特点[J].工业设计,2017(07):37-39.

[3]鲁晓波.信息设计中的交互设计方法[J].科技导报,2007(13):18-21.

[4]罗仕鉴.服务设计驱动下的模式创新[J].包装工程,2015(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