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调研报告十篇

时间:2023-03-30 08:17:14

健康管理调研报告

健康管理调研报告篇1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推动卫生健康工作理念、服务方式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对中医药助力健康中国行动的相关意见建议典型经验。

加强新时代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建设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具体行动,是满足广大群众对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的客观要求。x省x市积极探索新时代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建设的新路径,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中医药健康服务。

一、服务能力建设路径探索

1.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建设

x市把高位推动、营造氛围作为探索新时代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建设的切入点,制定《x市“十三五”中医药发展规划》《x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文件,成立以常务副市长为组长的市推进中医药发展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纳入市委、市政府民生工程,纳入人大、政协重点督查内容、纳入各医疗卫生单位年度绩效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项目分配、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合格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建立督查通报制度,实行半年一督查一通报,年底对工作进展缓慢、落实不力的地区进行约谈。

2.夯实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基石

x市把优化环境、完善保障作为积极探索新时代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建设的基础,将中医药事业发展作为实施健康x建设的重要内容,引入养生、养老、中医药健康旅游、休闲度假理念,努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对中医药项目优先立项,利用政府债券、贷款贴息等方式筹集资金4.76亿元,新建面积为10.1万平方米的x市中医院,预计2021年竣工并整体搬迁。投资1亿多元的新建分宜县中医院,预计2019年实现整体搬迁。

在机构改革中,市卫生计生委设立中医药管理科,县级卫生计生机构增设中医药管理股;市(县)设立了综合性中医医院,综合性医院设置了中医科(康复科),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了中医科、中药房,村卫生室设置了中医角,民营医院(中医门诊)设置了中医体验点,基本形成以市(县)中医院为龙头,市(县)综合性医院中医科(康复科)为骨干,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和村卫生室中医角为支点,民营医疗机构中医体验点和中医门诊为补充的中医药健康服务网络。

3.激活健康服务能力建设动力

x市把创新载体、提升素质作为积极探索新时代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建设的重要抓手,大力开展名医、名科、名院建设,每年安排中医服务能力和设备建设专项经费300万元,重点建设省、市临床重点专科、基层特色专科和中医优势病种区域治疗中心。

制定并实施《x市创建热敏灸应用示范村镇实施方案》,在全省率先开展热敏灸技术推广“老有所艾”惠民工程试点,通过建立组织推进体系,推进热敏灸进家庭,加强专业技术团队建设,组建中医药志愿者服务队伍,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与艾草产业融合发展等举措,重点打造5个热敏灸应用示范乡镇、10个热敏灸应用示范村。

二、几点建议

x市在推进新时代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建设中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党的提出的“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赋予的新要求新内涵新任务还存在一定差距。具体表现在基层中医药保障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中医药健康知识普及有待进一步加强等方面,对此笔者有如下建议。

一是加大对基层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各级政府要逐步增加投入,重点支持开展中医药特色服务、公立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以及中医药人才培养。完善相关财政补助政策,制订有利于公立中医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补助办法,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中医药适宜技术与服务。改革中医药价格形成机制,适当提高中医服务尤其是非药物治疗等项目价格,将符合规定的中医诊疗项目、中成药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人才编制数,确保基层有人干事。

健康管理调研报告篇2

一、疫情防控工作

(一)全员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

1. 提前响应,提供参谋支撑。省卫健委通报华南海鲜市场疫情信息后,立即紧急储备物资,开展专业队伍培训、组建应急队伍、搭建防控专班,为郧西卫生应急早响应及初期防护物资保重点提供参谋、支撑。

2.明确分工,建立协同联动机制。一是建立分工负责管理机制。抽调专班充实进入县指挥部疫情防控组,成立了疫情信息、分析研判、流调处置、密接管理、档案收集5个小组,做到职责清、任务明、互补位。二是健全高效联动运行机制。与医疗救治、农村社区、交通保障组和公安部门无缝衔接、联动协作,推动流行病学调查深入开展,密接追踪扩面加速,分析研判更加科学,各项报告提质增效。三是完善交办反馈会商制度。落实早交办、晚反馈、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存在的问题,完善工作措施。

3. 科学研判,提供疫情动态分析。一是科学研判疫情走势。收集各方面疫情信息,动态研判、系统分析、及时反馈疫情发展趋势。二是适时调整防控策略。审慎论证、积极建言,为指挥部适时调整和优化防控策略提供科学研判支撑。

4. 深挖细查,逐例办实流调“案件”。一是“疾控+公安”联合调查。组建5个病区流调组、5个外调队和1个大数据专班,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不明原因发热病人的行动轨迹和密切接触者进行深挖细查,累计开展41例确诊、40例疑似病例流调,管理病例密切接触者1528人。二是追踪排查细致精准。在病区初步流调基础上,外调队再次对所有对象进行全面追踪调查,确保不漏一人。三是按照“发热即疑似”原则,将不明原因发热病人纳入流调管理。

5. 主动服务,落实防控技术指导。一是规范培训示教,确保应采尽采。组织县乡卫生专业人员开展专题培训,现场采样示教、确保生物安全,保证应采尽采。二是严把技术规范,确保消杀质量。成立两个专班分别负责疫点终末消毒和全县预防性消毒技术指导,为社会面干净夯实基础。适时将消毒重点转向室内及人群聚集性场所,避免过量消杀造成次生污染。

(二)全力服务复工复产

1.提供配套服务,确保安全复工。一是主动服务。专班指导,协助拟复工企业、商超、扶贫车间做实做细复工复产方案。二是精准服务。指导企业精准摸排返岗员工14天内健康监测信息,逐一比对“四类人员”信息。三是现场服务。现场指导发热门诊、预检分诊流程,培训环境消杀、健康监测技术,突出重点场所封闭管理和日常防控督导。举办重点场所防控技术骨干培训和教育系统视频调度培训,现场讲解复工、复学前后新冠肺炎防控、春季传染病防控、消毒技术规范等知识要点。

2. 加强督导指导,服务复工复产。抽调专人组成督导指导专班,对人流量大的服务行业及单位进行疫情防控技术指导和督导,对93 家规上企业和商贸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进行现场指导,送达指导意见书160余份,跟踪督办问题隐患整改。

3.规范开展社区人群血清流行病学调查。4月中旬,采取容量比例抽样方法,对5个村、117户、227人进行了个案调查,采样开展核酸、抗体检测,经省市复核,未发现无症状感染者,用社会面干净的调查数据支撑复工复产有序推进。

(三)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

6月中旬,湖北省应急响应调整为三级,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精准防控与局部应急处置相结合阶段。郧西疾控继续恪守“争取用专防机构非常态的工作,尽力为经济社会常态运行保驾护航”的信条,落实人、物、地同防措施,做足战疫打满全场准备,坚持“晴天带伞、撑伞避雨、打伞干活、修伞补强”,做到防控不松懈、疫情不反弹、发展不停步。

1. 落实人防措施,严防疫情反弹。做到入境人员专班接返、全程闭环,国内中高风险区人员及时排查、规范管控,上级推送信息及时比对、反馈处理。

2. 推进核酸应检尽检、愿检尽检。根据省市要求,扎实开展13类“应检尽检”重点人群排查摸底,按规定限时、定期开展核酸检测,实现“应检尽检”全覆盖。动员干部职工、复课学生、复工员工愿检尽检、能检尽检。截止11月底,全县累计完成核酸检测72955份,其中应检尽检人群检测45961人次,重点场所环境和冷链食品检测6893次;动员愿检尽检20141人次。

3.严格物防地防,严防疫情输入。定期开展医疗机构、公共场所、生鲜产品销售加工单位、冷库、冷链车辆及从业人员抽样监测,日监测样品达150份以上;开展食品溯源,对进口冷冻产品及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流入郧西生鲜产品加大抽检力度,对上级下发风险清单产品一律下架、封存、销毁;利用新媒体宣传倡导食品加工充分熟透;指导督促餐饮行业暂停供应生食肉类菜品。时刻紧盯农贸市场、交通工具、医疗机构、老旧小区、地下污水管网等5类场所,坚持每周监测管控。

4. 做好秋冬季传染病防控应对准备。一是及时规范处置学校传染病疫情。对复学后出现的每一起发热病例均转入发热门诊收治,对聚集性发热疫情及时组织县级专家会诊甄别或转入县级救治,并扩大监测排查,落实日报零报。二是持续开展传染病预警监测。严格传染病风险评估制度,每日对全县报告的传染病进行分析研判,发现聚集性疫情2小时内上报,每周汇总研判。

5. 扎实开展大培训、大练兵、大督查。利用8、9两个月的窗口期,扎实开展大培训、大练兵、大督查活动,为应对可能发生的新冠疫情作好充分准备。

二、疾控业务工作

(一)规范传染病管理,科学处置突发事件

1. 卫生应急机制进一步完善。一是学校传染病早期预警机制更加完善,预警、处置学校传染病疫情数十起。二是应急准备更加充分,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举办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消杀及应急健康教育传播能力提升培训班,县乡医疗机构、公安干警、电信运营企业人员均参加了培训。三是积极承办由疾控、公安、医院、监督、政府、乡镇卫生院等单位参加的2020年度卫生应急演练活动,再现疫情防控场景,邀请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各组室负责人、县乡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社区干部及应急队员代表参与现场观摩,磨合队伍、提高应对处置能力。四是为“中高考”和县内较大活动提供疫情防控、卫生应急保障。五是积极参与技能竞赛比武,荣获十堰市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技能竞赛团体三等奖。

2. 传染病管理质量持续加强。全县网络直报法定传染病18种3351例,发病前五位分别是乙肝、流行性感冒、其它感染性腹泻、肺结核、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起(新冠肺炎首例及聚集性疫情),均为未分级。处理国家传染病预警信息系统发出的预警7种353起,排除137起。

(二)落实重点传染病防治任务

1.艾滋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截止11月底,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22例(本地报告7例),在管在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77人。积极协调落实了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生活救助9万元,落实医疗救助和教育扶持政策,特殊人群维稳处置有力,保持了无艾滋病病人信访的记录。

2. 肺结核病防治质量稳步提高。截止11月底,登记初诊疑似肺结核病人1238人,初诊查痰1218人,查出并治疗活动性肺结核285例。扎实开展结核病专项筛查工作,全县筛查师生61126人,筛查强阳性327人,阳性率0.5%,发现结核病患者20人,已行规范的抗结核治疗管理。

(三)规范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1.居民健康档案建档达标。多个乡镇与北京国安广传公司合作,运行“互联网+渐健家医”信息系统配套院外查体车,整村推进一站式健康管理服务,获得社区居民、公卫团队的一致好评。截止11月底,全县累计建立纸质档案43548人,建档率98%,动态使用23951份,档案动态使用率55%。

2.健康教育与促进成效显著。与县电视台、广播电台合作,常年开设健康教育栏目。结合疫情防控、三减三健、健康生活方式和艾滋病防治知识普及等活动,县级累计开展公众咨询活动9次、健康巡讲19场次,覆盖3.5万人次;乡镇、村级开展健康知识讲座1898场次,覆盖2.8万人次。对上津、观音、马安3个乡镇6个行政村300人次开展了贫困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监测,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5.33%。

3.贫困地区健康素养促进行动有序推进。一是开展健康教育进农村、进家庭、进学校行动,为5万多户精准扶贫对象每户发放了明白纸、健康实物、健康教育处方,培养了1个明白人。二是与县教育局联合,新创建健康促进学校45所,各中小学校均开设健康教育课,做到有课程表、有教师、有教材、有测试。三是县卫健局为村卫生室添置了音像播放设备,县直卫生健康单位和部分乡镇卫生院开通了公众微信号,定期更新内容,传播健康核心知识。四是县疾控中心与郧西在线、县电视台、广播电台合作,开设健康教育栏目,滚动播放健康科普知识。五是天河水乡健康绿道建设方案通过县级会商,正加快推进,预计春节前建成投入使用。

4.免疫规划工作规范实施。全县各产科接种点新生儿建档2875人。全县一类疫苗接种67477剂次,报告接种率达99.37%。报告疑似麻疹病例11例,排除11例。报告15岁以下乙肝1例。报告AEFI 17例,无异常反应个案调查。县乡医疗机构疫苗全程追溯系统建设基本完成,年内投入使用。

5.慢性病患者管理日趋规范。一是落实了一年一次体检和四次及以上面对面随访,对血压、血糖危象及连续两次控制不满意患者,及时转诊并随访转诊情况。二是疾控中心和各乡镇卫生院均建立了季度真实性和满意度核查制度,核查结果直接与公共卫生经费挂钩。截止11月底,管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4565人,规范管理47472人,规范管理率87%,最近一次随访血压达标28374人,血压控制率52%;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11326人,规范管理9740人,规范管理率86%;最近一次随访空腹血糖达标6343人,血糖控制率56%。

6. 65岁以上老年人管理质量稳步提升。一是通过集中和入户方式开展个性化健康指导。二是印制、发放老年人免费体检告知单,保证了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均能享受免费体检服务。三是送检血样和化验单实行双签字、保障真实性。四是建立了体检辅检结果反馈机制,确保对象知晓体检结果、配合依从服务。五是对流动到县城区的管理对象,由乡镇预约在县直医疗机构落实免费服务。截止11月底,健康体检47532人,健康管理43261人,健康管理率70.1%。

7.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到位。借助“春季攻势行动”,对检出率较低的乡镇开展集中筛查、诊断。累计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3125人,其中规范管理2696人,随访13577人次。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健康管理调研报告篇3

为积极应对我国主要健康问题和挑战,推动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科学总结建国60年来我国卫生改革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卫生部启动了“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卫生部陈竺部长代表“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编委会在近日召开的“2012中国卫生论坛”上了《“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健康中国”战略是一项旨在全面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国家战略,是在准确判断世界和中国卫生改革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一项需求牵引型的国民健康发展战略。据陈竺部长介绍,为实现卫生事业与国民健康的发展目标,“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构建了一个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卫生发展综合目标体系,将总体目标分解为可操作、可测量的10个具体目标。10个具体目标是:①国民主要健康指标进一步改善,到2020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到13‰,孕产妇死亡率降低到20/10万,减少地区间健康状况的差距;②完善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卫生服务可及性和公平性;③健全医疗保障制度,减少居民疾病经济风险;④控制危险因素,遏止、扭转和减少慢性病的蔓延和健康危害;⑤强化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控,降低感染性疾病危害;⑥加强监测与监管,保障食品药品安全;⑦依靠科技进步,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实现重点前移、转化整合战略;⑧继承创新中医药,发挥中医药等我国传统医学在保障国民健康中的作用;⑨发展健康产业,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卫生服务需求;⑩履行政府职责,加大健康投入,到2020年,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达到6.5%~7%,保障“健康中国2020”战略目标实现。

除此之外,《报告》还提出了推动卫生事业发展的8项政策措施。一是建立促进国民健康的行政管理体制,形成医疗保障与服务统筹一体化的“大卫生”行政管理体制;二是健全法律支撑体系,依法行政;三是适应国民健康需要,转变卫生事业发展模式,从注重疾病诊疗向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转变,实现关口前移;四是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财政投入政策与机制,通过增加政府卫生投入和社会统筹,将个人现金卫生支出降低到30%以内;五是统筹保障制度发展,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和补偿比例,有序推进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统一、管理统一;六是实施“人才强卫”战略,提高卫生人力素质;七是充分发挥中医药等我国传统医学优势,促进中医药继承和创新;八是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陈竺强调,要充分吸收“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的成果,以《报告》的出版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和推动卫生事业发展中长期战略的研究工作。要树立全局观念,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立足中国国情,更加注重卫生发展的总体效益;要以增进健康为中心,更加重视转变服务模式;要坚持中西医并重,更加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要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健全各级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体系。

陈竺要求,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切实把“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成果纳入到各项具体工作中,以“健康中国”战略为导向,积极投身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这一伟大历史进程,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发展新局面。

健康管理调研报告篇4

目前,我国对于富裕人群没有固定定义。因此,高端健康保险市场需求和潜力,从不同角度估算有不同的结论。有研究指出,富裕人群(也有称为高端人群)一般指年收入中个人收入在15万元左右及以上、家庭收入达到20万元左右及以上的人群,或者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的中高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按照这一标准,《中国高端人群消费研究》(慧聪网)估计,我国富裕人群数量约占总人口的2.3%,约3152万人。

富裕人群的医疗消费特点是:(1)富裕人群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了一部分费用后,都具备承担其他一般性医疗消费的能力,其高端医疗保障需求主要解决高额医疗费用(如癌症、器官移植、植物人等特重大疾病)的报销问题。汇丰人寿2012年《中国富裕人群调查报告》显示,富裕人群的最大财务需求是重疾保障(93%),其次为养老保障(81%)和子女教育金储备(78%),以及补偿因疾病造成的其他经济损失。(2)在富裕人群中的一部分高净值人群,即一般指个人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产等可投资资产在600万元以上的人群,这类人群,经济实力很强,不太需要单纯补偿其医疗费用,而是希望通过保险公司的资源整合和系统管理能力,购买高端健康保险及附加的个性化健康服务产品,获得量身定做的系统化、持续性的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据2012年3月胡润研究院的调查显示,中国个人资产高净值人群达270万人。(3)上述人群由于财富并不缺乏,对生活品质和质量更加重视,且具备一定的健康认知能力,但由于生活、工作和精神压力大,很多人带有这样那样的健康问题,甚至处于疾病状态,因此更加注重健康管理服务。据一项调查显示,自我评价时,约50%左右的人群健康状况从“一般”到“非常不好”,其中亚健康状态为42.7%,慢性病状态为19.9%。

根据这一需求特点,高端健康保险市场潜在规模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预测:(1)高端健康保险市场,指购买高端商业医疗保险、疾病保险、护理保险等健康保险产品的保费收入的潜力;(2)中高端健康管理服务市场,指购买包括家庭医生(或私人保健医生)、诊疗绿色通道、专家诊疗、健康体检及其他健康管理服务(如健康咨询、健康讲座、健康评估、健康监测、饮食运动管理、心理咨询与干预和慢性病管理等)费用的潜力。据汇丰人寿《中国富裕人群调查报告》显示,在提供的健康管理服务项目中,50%受访者看重医疗服务品质,其中,37%看重安排专家医生手术及治疗,90%受访者最希望在国内的知名医院接受治疗,88%受访者表示海外就医对重疾治疗有帮助;90%以上受访者认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保持良好心态、控制饮食、适度运动及定期全面的深度体检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方式。《2008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第四次家庭健康询问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城乡居民家庭年人均医药卫生支出费用占家庭生活消费性支出比重为10.8%,假设富裕人群按个人(或家庭)年收入15万元中10.8%为医药卫生支出计,其中40%用于购买商业健康保险及健康管理服务,即占收入的4.32%。汇丰人寿《中国富裕人群调查报告》显示的结果:富裕人群愿意为医疗保障支付的保费预算为家庭平均年收入的9%左右,相比较而言,上述估算仍较为保守。

基于前述假设,人均年健康保障保费及费用支出约6480元(包括医疗保险,主要解决基本医疗保险之外的个人自费、按比例分担及超最高限额的医疗费用和其他误工费补偿问题等;疾病保险、护理保险等,主要定额补偿因疾病带来的其他费用损失。总的月均费用支出约540元),年健康保障总需求约2042亿元。其中,人均年健康管理服务费按1000元计,包括家庭医生、私人保健医生、健康咨询、健康指导及其他健康服务等费用,年健康管理服务总需求约315亿元。也就是说,至少富裕人群中,这两项医疗保障需求,年市场潜在规模超过了2000亿元,而实际上,2011年商业健康保险总的保费收入只有691.72亿元,与上述预测的潜力相比,还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高端健康保险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保险行业,高端健康保险还没有形成独立的业务板块和成熟的市场。经营高端健康保险的各个保险公司,经营策略还不够清晰,产品种类还比较零散,服务人群还非常有限,保费规模和盈利能力都很小,还没有在民众中树立起良好的专业服务形象和品牌影响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目前我国的优质医疗和健康服务资源主要集中在公立医疗机构方面,市场开放度非常有限,没有形成独有的服务体系。保险公司要利用“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来建立服务平台,并获得这些服务资源,还有很多政策和运作的障碍,直接制约了保险公司开拓相关业务市场。二是保险公司对医改形势下,如何发展适宜的高端健康保险业务缺乏明确定位及一整套战略思路,且对民众健康保障需求了解不深、特点研究不够,同时,提供高端健康保险服务的专业化运营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还比较弱,较难形成应有的服务品牌和营利来源。

开拓高端健康保险市场的意义和对策

作为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商业健康保险,大力开拓高端健康保险市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发挥自身优势,提供基本医疗保障未涵盖的高端健康保险、疾病保险、护理保险和失能保险,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2)设计针对性强、特色鲜明的健康保险产品和健康管 理服务,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健康保障需求,促进民众健康意识的提高,减少和改善疾病的发生发展。(3)利用与医疗服务提供者灵活的合作机制和“优质优价”的杠杆作用,引导高、中、低端的医疗服务资源有效利用,促进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效益的提高。(4)丰富产品体系,提升服务能力,突出自身特色,树立专业品牌,逐步形成差异化的服务领域,促进商业健康保险持续健康发展。

对此,商业健康保险应牢牢抓住医改契机,高度重视高端健康保险市场的开发。具体建议如下:

一是深入研究医改政策,全面分析保险业在与医疗服务提供者合作、利用医疗服务资源、控制医疗风险上的政策机遇和挑战,确定开展高端健康保险业务的战略定位和经营举措。

二是根据富裕人群健康保障需求特点,细化目标市场和服务人群,开发系列化的健康保险产品和健康管理服务计划,逐步形成涵盖健康、亚健康、疾病等健康周期,病前健康维护、病中诊疗管理、病后康复指导等全过程,既补偿医疗费用,又提供健康服务的全面健康保障产品体系。

三是争取各地政府和主管部门支持,加大资源投入,强化与医疗机构尤其是拥有优质资源的医疗机构的战略合作,利用多种付费方式和合理补偿机制,调动医疗服务提供者的积极性,尽快搭建由“内部服务队伍——家庭医生(私人保健医生)——特色医院(科室)——着名专家”组成的服务网络平台。

健康管理调研报告篇5

一、实施好广告战略,促进广告业科学发展

1.加大宣传力度,采用多种形式宣传广告业的地位、作用及发展成就,为落实广告战略和推动广告业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2、根据本地区实际,出台促进广告业发展的具体实施意见。精心组织实施广告战略,启动广告产业园区建设。

3.建立重点联系广告企业制度。选择部分广告企业加强重点联系、指导,支持符合条件的广告经营单位改制或成立企业集团,做大做强。

4.大力发展公益广告事业。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和完善公益广告的多元化运作模式和激励机制,鼓励引导社会各类主体投入和参与各类公益广告活动。

5.支持广告协会完善行业管理,加强行业自律,提升服务能力。指导广告协会做好广告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考试和广告企业资质申报工作。与广告协会共同举办广告审查员培训班。

二、加强日常监管,强化监管措施,营造健康有序的广告市场环境

6.加强重点类别广告整治。扎实开展虚假违法医药广告专项整治行动,继续把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和违法问题易发多发的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非法涉性、低俗不良广告以及收藏品、招商加盟广告作为整治重点,分类别、分阶段进行治理。严格监管电视购物广告,严厉查处以新闻报道形式和健康资讯节(栏)目变相广告的行为。

7.加强重点地区广告治理。继续加大对群众投诉举报集中、广告违法率居高不下地区的治理力度,强化案件查办和跟踪督办,加强联合督导检查,落实属地监管职责,坚决遏制严重虚假违法广告屡禁不止、重复的现象。

8.加强重点广告媒介监管。继续加大对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广告情况的监测检查力度,加强对门户网站、网络交易平台及医药类网站的广告监管监控,及时查处虚假违法广告。

9.加强互联网广告监督管理工作。研究互联网广告存在的问题,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建立相关管理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互联网广告管理机制。

10、规范户外广告登记。严格按照《户外广告登记管理规定》的要求,做好户外广告登记前审查、登记中把关、登记后监管工作。确保登记的户外广告内容合法、登记资料完整。加强对登记后户外广告的管理工作,充分运用“市工商局广告监管系统”,强化对户外广告市场的巡查,做到登记与监管的统一。

三、健全广告监管长效机制,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提升广告监管效能

11.完善广告监测体系。健全广告监测制度,完善监测标准,进一步提升广告监测数据质量和覆盖面,全面掌握广告趋势。强化广告监测结果的运用,指导建立动态预警机制,及时曝光和制止在多个媒体、多个地区的严重虚假违法广告。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通报媒体广告情况。

12.完善广告监管执法联动体系。建立工商系统内部联动机制,实施广告监测、监管、执法联动,提高快速处置能力。建立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动机制,创新载体和方法,对典型虚假违法广告,加强联合公告、联合告诫、联合查处等工作。

13、加强属地监管。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划分市、县(区)、工商所三级监管执法权限,理顺监管执法分工,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提高基层单位行政执法人员的案件查办水平,推进监管重心下移,实现监管职能到位。

14.履行牵头职责,完善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联席会议制度。牵头召开2014年整治虚假违法广告联席会议,总结2012年整治工作,部署安排新形势下广告市场整治工作。会同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印发《2014年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工作要点》,全面持续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15.强化媒体自律审查责任。完善广告审查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大众传播媒介广告审查规定》,指导督促大众传播媒介单位及其审查人员落实广告前的审查责任。

四、加强基础性工作,为广告业科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6.加强广告业统计工作,夯实数据基础。加强对各县局、区分局广告业统计工作的指导,提高信息化技术在广告业统计工作中的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广告统计数据质量。

健康管理调研报告篇6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党的十七大报告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围绕十七大报告提出的目标,卫生部组织数百名专家开展了“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针对发展我国卫生事业和改善人民健康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最终形成“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报告分析了实现2020年国民健康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发展目标、战略重点、行动计划及政策措施。

对于“健康中国2020”和医改的关系,《报告》引言部分称,“健康中国2020”战略是从保障人民健康的战略需求出发,深入系统地分析影响人民健康的挑战和机遇,是一项从更广范围、更深层次上维护健康的战略,与深化医改形成相互促进的作用。

目标和策略

“健康中国2020”的总目标为:改善城乡居民健康状况,提高国民健康生活质量,减少不同地区健康状况差异,主要健康指标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总目标分两个阶段目标,2010年~

2015年的阶段目标为:加快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服务体系建立,使全体国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明显增强,地区间人群健康状况和资源配置差异明显缩小,国民健康水平达到发展中国家最高水平。

2015年~2020年阶段目标为: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卫生服务利用明显改善,地区间人群健康差异进一步缩小,国民健康水平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根据危害的严重性、影响的广泛性、有较为明确的干预措施、公平性、前瞻性等筛选原则,“健康中国2020”优选了三大领域进行优先发展:针对重点人群,针对重大疾病与健康问题,针对可控健康危险因素。

针对优选领域,“健康中国2020”制定了4大类21项行动计划,分阶段有部署地解决重大健康或疾病问题。

政府投入将进一步加大

近年来,我国卫生总费用一直徘徊在GDP的4.35%~5.14%之间,远低于美国的15.2%;2010年医疗卫生支出占政府财政总收入的比例仅为6.35%,其中还不包括社会保险。《报告》指出,政府投入不足是基层医疗机构萎缩,进而导致“看病难”的主要原因。

《报告》称,要在政府主导下,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加强医疗机构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医疗总费用占GDP的比例应该逐年上升,力争在2015年达到8%,到2020年达到10%,医疗卫生事业的支出占政府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到2015年达到11.5%,到2020年达到12.5%左右。

而在卫生总费用方面,将力争在2015年GDP占比达到5.5%,到2020年达到6.5%~7.0%。增加投入将重点关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主要用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贫弱人群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可通过加强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和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等方式实现。同时,大力推进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业的发展。

完善医疗“未来8年将推出涉及金额高达4000亿元的7大医疗体系重大专项”,在各大投资项目中,县医院建设行动计划(1090亿元)、护士培养工程(1050亿元)和特聘全科医师计划(1000亿元左右)是投资规模最大的3个项目,全民电子健康信息系统工程的预算也达到了611亿元。

虽然此次投资规划期较长,至今仍有8年,但是年均投资规模达500亿元,是2008年投资规模的10倍。在卫生部的4000亿投资中,“县级医院设备装备有望成为下一块医疗基础设施市场的主要增长点。”一位资深医疗行业分析师表示,从产业链的角度看,高新医疗器械/设备研发厂商、医疗信息化的相关企业、医院基础建设承包单位以及医疗护理行业相关企业将直接受益。

提出“大卫生”概念

在《报告》“政策措施”一节中,提出了“大卫生”的概念,在机构改革呼吁了很多年之后,“大部制”有望在卫生领域率先实现。

在中国卫生论坛上,陈竺把新医改比喻成“一辆向前行驶的马车”,医保、医药和医疗是医改的三个轮子,目前三个“轮子”缺乏协同,在某些关键问题上不够协调。这三个“轮子”必须坚固、完整、协调一致、共同向前,才能使“马车”正常运转,到达目的地。

陈竺说:“应把眼光放长远,建立统一、高效、协调的卫生行政管理体制是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按照‘大卫生’的思路,探索建立集中统一管理‘医疗、医保和医药’的综合医药卫生管理体制,形成责任主体明确、管理服务高效、控制费用有力、统筹协调发展的新的管理体制。”

《报告》称,要以国家医改领导小组为核心成立“国家健康委员会”,组建“健康与社会福利部”或“卫生与人类发展部”,将卫生、健康与社会福利事务整合,形成医疗保障与服务统筹的一体化的“大卫生”行政管理体制。

《报告》指出,健全卫生决策的咨询和问责机制,对重大决策事项事先率先组织专家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对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事项要向社会公布,实行听证制度;健全决策问责机制,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建立效能问责体系。将健康指标纳入绩效考核,建立“健康影响综合评价”制度,在编制中长期发展规划时将主要健康指标列入其中并增加权重,将保障人民健康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考核指标。加强和巩固基层卫生行政管理能力,在基层政府设立专门的卫生行政管理机构和卫生专员,确保卫生政策措施的落实。

一位参加撰写该报告的人士称,构想中的“大健康部”至少将统领卫生部、人社部医疗保险司、计生委、环保部、体育总局等5大部委。他同时透露,新一轮大部制改革大幕或于十后拉开。但多位专家表示,此建议在短期内实行的希望渺茫。

卫生信息化得到空前重视

在《报告》4000亿的投资计划中,卫生部将推出611亿元预算进行“全民电子健康信息系统工程”建设,超过总投资规模的1/7。《报告》称,该工程的关键是推进大型综合医院信息化系统的标准化建设,建立全民电子健康档案和区域性医疗信息化平台建设工程三项工作。

针对目前国内大型综合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各自建设、重复建设的普遍现象,《报告》建议由国家组织统一实施全国大型综合医院(公益)的医院信息化标准建设。2010年~

2015年,选择沿海、中部、西部、北部地区的4个省作为全国的试点,投入经费在原有的信息化系统基础上改、扩成统一的标准。2015年~2020年,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

在电子健康档案方面,目前全国大概有100多家机构在设计居民健康档案,但是各地标准不一,启用的数据库难以对接。《报告》建议首先在试点地区投入经费组织编写健康档案的标准,同时进行软件的编写与开发升级,在试点省选择10个城市进行全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工程。

健康管理调研报告篇7

采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双录入,并完成逻辑检错。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计数资料用率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基本情况共发放741份问卷,收回741份调查问卷,去掉回答空缺题数≥3个的73份无效问卷,共收集668份有效问卷,有效率90.1%。有效调查对象668例,男326例,女342例;年龄24~69岁,平均(43.4±11.2)岁。

2.2健康体检居民对健康管理需求情况在调查者当中,589例(88.2%)有检后健康管理需求,79例(11.8%)无检后健康管理需求。不同性别、年龄和参检方式的体检居民的健康管理需求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参检次数、职业状况、经济状况、慢性病情况的体检居民健康管理需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健康体检居民对健康管理服务内容的需求情况在本次调查结果中,健康评估的检后报告解读需求最高,达83.2%,健康教育中健康知识短信需求达41.3%,高于健康知识讲座的29.9%,在健康干预中健康促进计划需求达56.7%,医疗随访45.1%,就医绿色通道41.9%。不同年龄和职业状况的体检居民对健康知识讲座的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经济状况的体检居民对健康促进计划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参检方式体检居民对健康知识短信的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参检方式体检居民对就医绿色通道的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健康管理就是针对健康需求对健康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也就是对个体和群体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过程。在健康体检居民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健康体检居民有88%的人有健康管理需求,明显高于自然社区人群的56.2%和事业单位的69%,说明健康体检居民对健康管理的关注比一般居民要强,进行健康管理有更高的积极性,能够更充分实现“调动个人、家庭和集体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达到改善健康的最大效果”的健康管理宗旨,同时也说明体检中心在健康管理理念宣传方面有较大贡献,健康管理作为一个新兴概念,已经逐渐被健康体检居民接受及被需求。本次调查中发现健康管理需求与疾病状态不相关,说明健康体检居民的健康管理需求不是只针对已有慢性病的患者,没有慢性病的健康体检居民也有很好的健康管理意识。本次研究发现女性、老年和个体健康体检居民有较强的健康管理需求,这与李君等、陈正英等的结果不同,可能与人群的地区、城乡、民族差异有关。我们研究中女性健康体检居民健康管理需求高的原因可能是女性虚弱指数高于男性,即使在相同健康条件下她们的健康自评也可能差于男性,所以对健康管理的需求就更强。

在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的需求方面,83.2%的健康体检居民选择了“检后报告解读”进行健康评估,高于北京市社区居民和上海社区居民61.2%,有更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健康教育的选择中,41.3%的人选择健康知识短信,29.9%选择健康知识讲座,与上海闸北区研究相似,且在年龄方面有差异,老年人倾向于健康知识讲座,年轻人更倾向于健康知识短信。健康讲座的需求率明显低于健康知识短信的原因可能与健康讲座的时间及地点的可及性有关,所以健康讲座需求率中最高的是60岁以上人群,需求率达43.86%,因为老年人有充足的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地点听讲座。30岁以下人群需求率也较高,达39.77%,这可能与慢性病患病呈现年轻化趋势有关,据报道18~30岁男性的血脂异常患病率已经达到58.5%。健康知识短信的需求率高可能与其方便性,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可以反复阅读有关。健康干预中选择健康促进计划的最多,并且收入越高,对健康促进计划的需求度越高,显示健康体检居民对自身健康关注度高,对健康管理的接受度高。45.1%的健康体检人群选择了医疗随访,对自身健康关注有持久性。40~60岁健康体检居民中就医绿色通道的需求最高,可能与该年龄段疾病高发相关,而30岁以下健康体检居民中就医绿色通道的需求其次,可能与该年龄段人群工作强度高,工作压力大,求医就诊时间紧迫,需要减少就医所花时间有关。

健康管理调研报告篇8

穴位注射治疗腰痛病例1500例报告 葛银根,倪秀萍,陈伟达

对二氯苯急性毒性的实验研究 李明,于朝贵,李永林,陆清香,田桂英,成淑梅

蔺草加工业劳动卫生学调查 周承来,徐来荣,马 磊,马藻骅,肖国兵

工伤事故的监测、预防和控制 夏昭林,顾学箕,杨富,刘强,吴春源,李朝林,苏志,梁友信

车间空气中聚氯乙烯粉尘卫生标准的研究 张涛,赵志刚,王自齐

生产性噪声对工人听力影响的调查 韦丽姣

20例伽玛刀作业人员5年健康状况的动态观察 刘波,张仲元,王

建立企业职业卫生保健机制的思考与对策 郭九吉,曹钟兴

综合医院创伤急救网络的建设与实践 濮文虎,诸维祥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阿托品化判断通用标准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陈爱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令

上海市化学危险物品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对二氯苯致癌性研究进展 王兰

急性氨中毒318例临床分析 李艳萍,王晓辉,张立仁,杨风雨

阿托品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中的应用 王世梅,吴红涛,胡秀丽

甲硝唑注射液在化脓性腹腔手术中的应用

四氯化碳致肝硬化一例临床分析 石颖,杨萍,蔡洁

24例急性环氧乙烷中毒的急救与护理 金明珠

关于"南京12.1特大环氧乙烷泄漏事故"的应急救援报告 张琳

抢救急性重度光气中毒1例体会 施玉兴

一氧化碳对作业工人健康的慢性影响 吴红

婴儿急性有机磷中毒8例简报 鲍秀敏,支洪波

苯乙烯聚苯乙烯联合装置劳动卫生学评价 董定龙

浅谈预防性放射卫生监督管理的基本做法与体会 孙秀玲,王连生,王启珍,王希忠,孟冰,孙健

82例急性氯气中毒临床分析 曹雪梅

铂病1例报告与分析 曹春燕,朱景田

三例慢性汞毒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杨萍,石颖

慢性溶剂汽油中毒二例 唐国富

重大危险源等级、评估和定级方法介绍 李一

复方儿茶酊治疗小面积化学性烧伤临床分析 戚峰

用液压扩张补充疗法治疗骨关节炎的探讨 张小达,葛京华

常州市1988~1999年职业中毒发病情况分析 施玉兴

石化企业工业探伤人员生物学效应初步观察 王剑,付迎春,张海川

工业性外伤的调查报告 尉康岭,郝成信

赴美考察"化学品管理技术”情况简介 孙维生

有机磷杀虫剂中毒临床研究进展 黄金祥

美国化工企业的化学危险品管理 特邀通讯员

浅谈救治急性化学中毒病人时的医护配合 闻建范,金文玮

维生素C防治急性有机磷中毒心脏损害的临床观察 朱志云,陆也福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46例临床分析 吕智尉

52例急性职业中毒原因分析 丁邦梅

4起集装箱货运业职业影响的分析及预防对策 周敏,许西元,秦景香

一起氢氟酸灼伤合并急性中毒事故调查及教训 马福云,罗进斌,王晓红,陈寿江,李炳雄

我国作业环境空气中有害物质容许浓度与职业接触生物限值(续前) 刚葆琪,张忠义

昊天公司开展健康监护10年调查报告 郑玉向

工矿企业职业卫生现状分析及思考 贾明山

自动连续化硫酸二甲酯生产工艺职业危害预防与污染水平分析 张伟,张德恩,隋海东,李亮

一起环氧树脂致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调查报告 张迅,蔡青,王福平

四氯化碳中毒防护的探讨(附3例报告) 陈海珍,谢兰兰,王佩丽,朱文桃

急性二氯甲烷重度中毒1例报告 杨渤生,洪一飞,林航

16例慢性铍病临床分析(附2例误诊报告) 彭娟娟,王飞云,周泽深

急性氮氧化物中毒3例报告 施建俐,高萍

急性重度硫化氢中毒一例心肌血清标志酶临床观察 施达,高珂

职业性正己烷中毒4例临床分析 卞红霞,夏玉静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近五年引文分析 陈图文,卢仁仁,余顺得

生物标志物在职业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续前) 任爱国

国际"妇女健康:职业、癌症和生殖”会议概况 王兰

工伤流行病学中分析性设计方法的选择 吴玉霞,金如锋,夏昭林

宁波市职业病报告资料分析(1989~2000年) 蒋帆,马藻骅,孙新囡

综合指数法在某建设项目卫生评价中的应用与探讨 李亮,李淑萍

宝山区集装箱制造业职业卫生现状及其对策 许西元,周敏

X线介人放射学辐射场分布调查与分析 孙秀玲,王连生,刘蓓莉

企业内部放射卫生T作考核评分管理办法探讨 孙健,聂兴田,王士然

高频电磁场对作业工人神经系统影响的探讨 苗泉,王晓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待续)

世界贸易组织与我国职业卫生 郭平,巩翠华

慢性镉中毒临床研究进展 黄金祥

氨气刺激反应1例诊断体会 施玉兴

苯对血液系统损害的时程变化 管继如,童亚芳,叶榕

撰写劳动卫生学术论文的几点体会 夏猛,王龙义,李亮

氢氟酸灼伤25例治疗与体会 喻三宝,杨顺江,张元海

急性CO中毒迟发脑病防治措施探讨 关宏

油漆生产对作业工人白细胞影响的探讨 夏猛,周丽敏

一起混合性化学气体吸人事故调查 鹿应欣,刘淑芹,范晓秋,曲莉

某农药厂29年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分析 肖方威,陈建超,王建平

氮气严重窒息事故的教训 吴铁军

某光学仪器厂职工五官疾患的调查 李洁,陆代凤

职业健康促进的进展 孙维生

饮食业油烟的危害及其处理方法 张峻,陈蓉

淄博市乡镇陶瓷厂通风防尘措施的探讨 李登久,何漪,刘静,王晓方,赵海峻

某橡胶轮胎厂劳动环境质量评价 陆忠亮

"涡轮排风机"通风除尘效果评价 钱晓勤

高频设备电磁辐射防护措施及效果评价 苗泉,周丽敏,王晓方,马娟

化学灼伤气道狭窄时镍钛合金支架治疗的应用探讨 马爱平,王莹

急性氟化氢吸人6例临床分析 何云仙,何琦

急性氨中毒22例临床分析 陈安琴

丙烯酰胺中毒合并视功能异常1例报道 李少朋

儿童铅中毒性脑病一例临床分析 陆伟东,邵迪初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Colles骨折15例 向洪

急性重度甲酚中毒伴灼伤一例报告 谢兰兰

淄博市各级医院消毒工作质量监测分析 董恒兰,翟云丽,孙秀玲

急性光气中毒的临床特点研究 王招兄,李思惠

腈纶生产中职业危害的调查分析 夏猛,王龙义,赵海峻

氯乙烯职业接触评估及其健康危害调查 李玉芳,邵涛,任雪峰,谭晶,夏昭林

上海市2000年职业性驾驶员伤害死亡分析 杨斌杰,陈绍明,周顺福

炼油作业女工生殖机能及子代健康状况的调查 蒋东方

北京某工业区急性职业中毒情况分析 王彦宏,袁红

某稀土生产厂放射卫生学初步调查 成君方,范金荣,边云秀,袁杨,汪春亮

危险化学品伤害事故分析 黄顺根,韩子茜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认真贯彻《职业病防治法》保护职工身体健康 孙维生

浅析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的法定义务 王晓芳,何漪,张伟

乡村打磨工矽肺调查 李登久,王光栋,赵海峻,毕先伟,王晓芳

水泥行业噪声危害状况的调查 毕先伟,王龙义,赵海峻

一起急性有机氟吸入事故的调查 徐进,余清卿,王荣仙,余延山,兰天丽

淄博市废弃放射源管理情况调查与建议 汪春亮,成君方,袁杨

一起三氯氧磷泄漏致发生群体急性氯化氢中毒的报告 李艳萍,岳诚真,郭伶俐,张立仁

一起柴油助燃引起急性有机溶剂中毒事故的调查与处理 刘长胜,王凡,徐洪有,许恕中

一起蕃薯地窖CO2中毒事件调查分析 倪素红,邵迪初

汞对女工生殖机能及其子代健康的影响 周华

电化作业工人健康状况调查 饶子龙,王建平,林述莲,邓长荣,陆代凤

某工程竣工验收劳动卫生评价及整改措施 马明英,刘学成,王宝卓

某工程劳动卫生设施效果评价 路晓萍,李颖,张吉芳

中毒性哮喘伴过敏性皮炎的救治措施 徐建军

一例急性重度氮氧化物中毒的早期诊断与救治 李艳萍,张立仁

甲苯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 周华

一起汞中毒事件的调查与分析 马明英,刘秀玲,刘峪

宾馆用一次性卫生用品卫生质量调查与分析 王连生,李鲁宁,杨金妹

浅谈工业X射线的辐射防护 王希忠,孟冰,袁杨

倒班与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韩向午

一起急性苯中毒死亡事故的调查 王彦宏,袁红

一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并发脑疝的抢救护理 程蕾

健康管理调研报告篇9

一、疫情精细化管理

狠抓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健全县、乡、村三级疾控网络,提高了监测系统的灵敏性;每日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系统,动态监控辖区内传染病疫情发生情况,对辖区传染病报告情况、报告卡填写情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等进行浏览审核,及时对网络报告单位上报的传染病进行核实、订正、审核,查找可能出现的暴发流行苗头,以便及早采取措施,控制疫情扩散。定期对医疗机构贯彻实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领导组织建立、措施制订及疫情网络直报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确保疫情网络直报系统24小时畅通,疫情报告准确、及时;对医疗单位传染病报告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医疗机构对重点传染病和暴发疫情开展主动检索,杜绝疫情迟报、漏报、谎报现象发生。加强疫情预警系统管理,坚持每天查看疫情预警,发现疫情预警,及时向有关科室汇报,搜集聚集性病例,排除疑似事件,及时填报异常信息卡。每天进行查重,及时删除重卡,全年无重卡。制定下发《2015年嘉祥县部分重点传染病防制工作意见》、《2015年嘉祥县传染病疫情报告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工作意见》等文件,按照文件要求及时浏览、分析全县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随时做好流调及上报工作。每周进行一次周分析,每月5日前进行一次月分析,积极开展布病、出血热、手足口等重点传染病疫情研判。按时完成周、月、季、年分析,对流行季节重点传染病进行预测研判,为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了及时准确科学的依据。11月份开展传染病漏报调查及编码维护工作并将数据上传到市疾控中心。

二、重点传染病规范处置

1、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根据今年手足口病疫情流行形势,启动并进一步完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机制。召开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会议,通报了我县手足口病疫情情况,分析疫情形势,提出防控策略。

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预测,科学研判疫情发展趋势。深入辖区医疗机构、托幼机构、学校、农村、社区进行巡回指导,对手足口病病人和疑似患者进行流调、跟踪随访、医学观察和疫点处理。全面调查聚集性疫情,完成每月5份普通手足口标本采集和每年5份双份血清采集任务并及时将检测结果录入数据库进行上报。同时加大手足口宣传工作,提高群众手足口病健康知识知晓率。

2、流感/人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防控工作

 为有效应对流感大流行及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科学、规范做好各项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全县广大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制定《嘉祥县流感大流行卫生应急预案(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成立了嘉祥县人感染H7N9禽流感及中东呼吸综合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应急处理队积极应对流感/人禽流感疫情。主动完成1月—12月病例主动搜索工作。为提高中心业务人员人感染H7N9禽流感及中东呼吸综合征防制水平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适时召开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培训及中东呼吸综合征防控工作会议。提高全县医疗卫生单位人感染H7N9禽流感及中东呼吸综合征防控、救治水平,更加规范科学的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防控、救治工作。为进一步提高全县各级疾控系统及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及中东呼吸综合征等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水平,做好老年人肺炎球菌性疾病防控工作,组织召开全县重点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培训暨肺炎球菌性疾病防控启动会议。炎球菌性疾病防控项目的启动为维护全县老年人身体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3、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治

认真贯彻落实《霍乱防治方案》和腹泻病的各项技术措施,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及时处置霍乱疫情。制定并下发《关于做好霍乱手足口病等重点的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建立健全霍乱防治机动队,做到了“组织、人员、技术、物资”四落实,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处理、早控制”的原则开展科学防控,科学预测全县疫情动态。开展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制技术师资培训,积极开展以“三管一灭”为主题的爱国卫生运动,对各级医疗机构腹泻病门诊进行督导检查,做好人员、技术和物资的储备。进一步抓好了腹泻病门诊的建设,全县腹泻病门诊均于5月1日按时开诊,县疾控中心、医疗机构均配备霍乱检测试剂,并开展了对可疑病例的快速诊断,做到了逢泻必登、逢泻必报、逢泻必检、逢泻必治。

严格执行霍乱疫情24小时值班,实行霍乱疫情每周零报告制度和霍乱疫源检索每月上报制度。

4、出血热防控工作

为切实做好全县出血热防控工作,召开全县出血热防控工作会议。县疾控中心积极与县政府、卫生局和爱卫会汇报和沟通,印发出血热疫情研判,为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了及时准确科学的依据。对所有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完成血清采集送检工作,并将个案调查及时进行了数据库录入,对所采标本已全部送市疾控中心实验室。于春秋两季开展部级监测点出血热宿主动物监测工作。检测结果将科学指导我县出血热防控工作。积极做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出血热疫苗接种工作,部分接种信息录入数据库,录入完成后将结果及时上报市疾控中心。积极配合市疾控中心开展黑线姬鼠标本采集项目。编排制作出血热防控科普短文在《今日嘉祥》,嘉祥卫计局网站开展宣传工作。

5、狂犬病防控工作

进一步加强狂犬病防治工作,强化犬咬伤门诊建设,加强知识培训,深入宣传狂犬病防治知识,积极合理接种狂犬疫苗和抗狂犬免疫球蛋白。9月28日完成“狂犬病日”宣传工作。

6、布病防控工作

对全部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并建立健全布病病人信息登记和管理制度。认真开展羊、牛职业暴露人员血清学监测工作。为了提高群众对布病的认识,保障全县人民身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精心编排、印制布病防制知识宣传画、宣传单,以乡镇为单位在大型的牛、羊养殖、交易基地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对个别大型养殖场的消毒、隔离工作进行指导。为提高全县各级专业技术人员布病防治知识组织召开全县布病防控工作会议。编排布鲁氏杆菌病防控科普短文在《今日嘉祥》,嘉祥卫计局网站开展宣传工作。

健康管理调研报告篇10

郑州市1990年~1998年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 贾永普,王艳红

荥阳市成人糖尿病患病率调查 李海霞,赵大慧

周口地区1998年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分析 魏端贤,朱梅杰,李玉琴

健康教育前后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淋球菌感染率的测定 罗芳,杨国俊,朱爱英

安阳市中小学生HBsAg阳性率调查报告 王秋华,张改臣

濮阳市自来水鱼腥味问题的调查分析 刘相亮

陕县寺院村大骨节病防治成效调查分析 韩绍卿,张哲波

河南市场销售保健食品标签调查结果分析 王中州,陈志军,胡建民,叶勇

弹电子琴对视力影响的调查分析 张丽娜

洛阳市售定型包装食品标签情况调查 于晓峰,成建华,李中原

浅谈卫生监督之取证 王玉敬,赵永谦,应伟,王成申

老年血液透析病人的健康教育 王媛媛

郑州市中原区馒头加工行业掺假情况调查报告 朱红军,闫桂枝

新郑市1999年公共场所行业卫生监测及结果分析 白强,李保军,李有峰,王德俊,胡宏伟,冯金风

郑州管城区公共场所饮食服务业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分析 石薇

遵照国家法制规定,大力开发强化食品 任刚,巨晓梅,化利明

关于食品的安全、卫生和质量的管见 刘建民,李月梅,孙筱平,宋卫烈

河南省1991年-1999年学生常见病患病情的动态分析 盛利,杨汴生,何健,钟姬

新乡市眼镜卫生质量监督管理现状与对策 宋耀祖,黄爽,王慧隽

济源市1995年~1999年中小学生意外死因分析 武军,赵素清

郑州、漯河两地小学生营养与健康状况分析 李书锋,张德甫,张木庆,王蕾,胡巧云

一所寄宿制学校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张玉霞,焦风兰,吴玉营,张思哲,边涛

某大学宿舍与教室CO2浓度现况调查 司海军,张莹

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症疗效观察 赵启运

头位难产1178例临床分析 孙丽霞,孙文,张春香,刘芝建

浅谈高龄老年外科病人的心理护理 李荣华

剖宫产术严重产后出血24例处理体会 李巧云,闻立红,颜秋梅

胸中段食管癌放疗两后斜野肺密度修正前后剂量对靶区的影响 庄梅生,王继宇,姚宗华

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的脱水治疗 杨龙军

国际互联网在结核病健康教育中的运用初探 蒋建国,王林,肖燕

1996年~1998年漯河市托幼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龚向东,孟春菊,刘桂军,杨延顺

利用黄豆资源,改善学生营养 张素鸽,李皓,吉宝珍

谈如何加强卫生职业中专的德育教育 赵杰荣,贾梅,安国玲

PCR杂交梳技术在结核病诊断上的应用 施保华,褚娜丽,孟云,范泽旭

VITEK-IMS对1998年-1999年痢疾杆菌耐药性分析 徐静,梁继新,刘保勤,高枫

鼻息肉的皮质类固醇治疗临床分析 田秋燕

子女视力与父母视力的关系调查 陈少华,郑云枝,周书凯

新装修后的公共场所甲醛浓度调查 史宏凤

被动吸烟与妇女异常妊娠关系的研究 冯建庄,郭宝成,李绍江

结核病化疗初期类赫氏反应观察分析 田胜凯

淮北地区附红细胞体病调查研究 李治悦,孙成斋,杨玉芝,郭玲,李国兰,杨森

河南信阳平桥按蚊吸血趋性观察 陈建设,尚乐园,刘辉,李蓬,苏玉杰,顾政诚,郑香

一起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 岳爱军,刘洋,刘颖惠

郑州市社区老年人群糖尿病流行特点的研究 王守俊,魏承兰,李金法,余勤,董义光

保留胃管致声音嘶哑12例护理体会 杨海棠,王素霞,魏长玲,郭欠芳

介入治疗对操作者的辐射影响与防护对策 张志东,何立兵,张元军

濮阳县消除碘缺乏病评估结果分析 陈彦彩

糖尿病甲襞微循环的特点观察 李俊霞,吴海霞

开封市1998年常规免疫接种率报告质量分析 孙龙,杜玉娟

妊娠合并肺结核产科临床探讨 陈志敏

南阳市632名出境人员流行病学分析 彭晓,王玉敬,郭颖兰,李玉良,周红斌,杜冉,古晓冬,李晓翔

高中生吸烟影响因素分析 刘贵琦,李绍口,刘纪青,党华曾

加强门诊宣教,提高结核病人管理质量 张颖

鹤壁市二所学校结核病流行调查分析 霍雅黎,郭淑娟,李爱梅,许勤学

浅谈基层结防医生对肺结核与其它肺部疾病的鉴别诊断 建军,陈红兵,李立新,李爱霞,黄艳梅

47例男性淋病复发患者临床及流行病学分析 李敬东,姜能武

一起伤寒暴发流行的调查报告 程佩心,王喜民,王鲜梅,杨俊杰,罗磊,杨广明,邹广建

新乡地区学龄儿童疣病毒皮肤病流行病学调查 甘才斌,于建斌,张艳菊

艾滋病检测结果与标本血清加样量的关系 郭俊勇

对氨基偶氮苯光度法测定饮料中SO32- 李凤苏

一起慢性轻度苯中毒的调查分析 杨李勇

不同方法对肠道寄生蠕虫的检出率分析 杨占军,王传兵

荥阳市农村改厕建筑质量与卫生管理调查研究 冯新元,张本界,阎振生

HBsAg快速检测试纸条在无偿献血现场中的应用分析 韩惠云,郭超群,李运琴,王文莉

一起急性硝基苯中毒事件调查报告 刘莲翠,刘广才,彭建业,席金荣

园型分布在食物中毒发病季节分布中的应用探讨 张保全,段月德,王群

肠伤寒穿孔诊治体会 马林

脑囊虫病患者特异免疫复合物的检测和临床意义 姚党生,朱建奎

许昌市餐巾纸生产卫生状况调查 周书凯,谢卫颖,李秋英

结核性脑膜炎治疗前后脑脊液中自细胞变化与脑电图变化的初步观察 何家荣

万福金安消毒液应用效果观察 汪慧,王丽君,杨光云,李惠平

不同纯化方法提纯囊虫抗原效果对比 赵旭东,郑和明,王征帆,李莹,王昊,杨新玲,祝云霞

挂面国家卫生标准制订研究 王中州,赵其凯,田学森,周文奎,赵伟,张正尧,张超

卡介苗接种与儿童结核病发生的关系 张颖,宋自卫,王亚敏

郑州市青少年学生人群蠕形螨感染调查报告 索之琦,史玉梅,云殿臣

郑州铁路职工HBsAg携带率调查及乙肝血源疫苗和基因疫苗免疫效果比较 胡慧华,靳太杰

控制新生儿病区感染的管理 孟建华,王淑丽

安徽省肺结核病人社会经济情况分析 汪爱民

107国道路边店服务小姐艾滋病性病预防知识的调查 王素梅,芦天成

固始县南部山区降氟改水后氟斑牙患病情况调查 吴正一,刘莉,季草午,付哲安,叶章敏

96名人员STD检查结果分析 张超杰,许世禄,丁静

河南省2000年食品行业卫生状况 吴绍彬,叶冰

西平县1991-2000年病毒性肝炎疫情分析 邵天堂,常爱红,李永志

郑州市部分高校食堂共用餐饮具消毒现状及对策 盛利,林宝,何健,杨汴生,钟娅

如何搞好医疗卫生单位消毒质量检测 贾向芹,丛敏

邓州市867名13~15岁学生的膳食调查 侯明莲,马军,李军,刘利

情绪波动对肺结核咯血患者的影响及护理对策 陈宝兰,赵变云,赵鲜丽

驻马店市区医疗单位消毒卫生现状 樊亚丽

淮安市2000年麻疹流行特征分析 苏华林,陈前伦

上蔡县1985-200O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 陈长宽

乙胺丁醇引起四肢麻木抽搐一例 尚峰

某金矿车间空气汞对作业工人健康影响的调查分析 段淑民,刘新华,李红英,袁增明

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40例体会 涂荷清,潘志勇,涂磊,孟兰平

捕获一再捕获方法(CRM)在疟疾防治中的应用 苏云普,陈建设

一起麻疹爆发的调查分析 龚令甫,石爱萍,宋彩红,吕爱萍,典瑞珍

应用秩和比法评价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监测质量 黄德,李晓光,陈旭东,刘辉,刘淑华,赵国华

新郑市112名村民骨关节病调查报告 李强

处理毒鼠强急性中毒47例体会 涂磊,孟兰平,涂荷清,潘志勇

浅析五脏致咳的成因及其临床特点 陈石

硫酸镁联合麦角胺咖啡因、西比灵治疗偏头痛 王遂山,单泓

一起卫生行政兼暴力抗法案件的分析 张建勋,王云霞,翟庆田

河南省汝阳县妇幼儿童营养状况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赵庆法,李文芳,李忠民

1672例被猫、狗咬伤者流行病学调查 张晓杰,陈玉华,余华

论健康教育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李文芳,刘艳,石磊

浅谈图书室中的计算机应用 侯文利,郭燕

应用EXCEL编辑疾病监测传染病月报 杨风杰

平顶山市2001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李丽,谢清梅,马红梅,葛为民,彭红英

安阳市不同场所化妆品卫生状况调查分析 王爱清,韩文霞,田普琴

一起因食用自制臭豆腐引起肉毒中毒的调查报告 张立峰,张全岭,乔合林

武汉三五酒店南阳分店食物中毒案调查分析 潘东辉,李文亮,陈永敏,袁峰,闵峻岭

新乡市新、改、扩建学校卫生现状调查分析 潘艳

周口市1999~2001年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分析 赵伟

1991~2001年驻马店市重大疾病流行状况分析 何文生,宋鲁平,周建平

应用密切值综合评价法评价蝇密度监测结果 梁玉清,张栓虎,王文志

统计学在医疗卫生事业管理中的应用 韩丽萍,殷瑞玉

对快速血糖仪测定结果的分析 程玲,刘新红,罗芳

濮阳市农村居民心血管疾病健康知识干预研究 张瑞民,彭攀,王金安,王宗升

医学生物化学教学初探 刘隽,杨莉

尖锐湿疣合并混合性病感染97例分析 孙龙,窦东梅,韩丹,周东生

对HIV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家庭护理的探讨 张蓁蓁,郏爱菊,张莉莉

螺旋藻预防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秀

老年人牙体磨损临床特征及防治 江涛

护士的角色行为与道德 陈燕平

佝偻病儿口服胆维丁乳后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 张婕,杨成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标签"的调查分析 杨延顺

脑性瘫痪100例临床分析 李雪梅,郭筠生

卫生防疫站药品材料管理探讨 杨福现

饮食服务业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探讨 赵淑芬,李登祥

加强票据审核严格报销程序 崔淑萍,郑晓华

球磨机噪声对女工月经影响的调查 宋秀丽

120份粉尘样品分散度的分析 李凤苏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新发癫痫患者血清弓形虫抗体的研究 周文奎,朱建奎

安阳市企业社区人群牙周病流行病学调查 李娟,侯斌,韩晓燕

郑州市二七区水发食品甲醛监测调查报告 李淑霞

信阳市浉河区中小学贫血状况调查 李云,李晓光,赵海川

一起麻疹爆发的调查与研究 雷纪丽,李雷,杨奇春,梁松坡

偃师市医院感染管理方法探讨 王俊桃,马雪翎

河南商专社区人群血脂异常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 李皓

慢性蓄积性鼠药中毒38例调查分析 陈士良,刘庚,张德岭,王绍辉,陈朴,梁霞

博爱县消除碘缺乏病效果评估 朱永红,潘长太

濮阳市卫生人力资源调查分析 丁善章,马改娣,赵风林,李宏伟,陈永平

开封市郊区人芽囊虫感染情况调查 马建设

对室外人工游泳池的卫生学调查与评价 杨培记,赵宏,李魁中,刘卫东,周应友,王玉清

许昌市中小学生3种常见疾病调查结果 安文谦,邓广云,郑嘉乐

市售定型包装熟肉卫生质量检测分析 叶勇,崔志红,王雪竹,孙家振,张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