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解析十篇

时间:2023-03-18 09:26:40

教材解析

教材解析篇1

在初中历史科中考考试中,这几年来材料解析试题年年都有,为此,使得这一类题也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学生的重视。因为材料解析试题侧重于考查学生对材料处理、历史阐释的文字表达能力。我们作为历史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充分合理地利用课本的文献资料,不要造成“资源浪费”:在历史课的教育教学课堂上,我们教师应该正确地引导学生立足文本,用好课本的文献资料,这样才能逐步地培养学生的解析能力。

一、教师通过运用文本材料,引发学生多思考,进而使得学生对历史课产生强烈的兴趣

兴趣是催化剂,能够激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诚然,学生一旦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就会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参与,这样学习效果就会大大提高,所以,我们教师在自己历史课教育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来,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互为促进。可是,初中的学习才刚刚接触材料解析题,使得学生在理解掌握上有一定的难度,假如我们急于求成,就会不免使学生产生畏难恐惧情绪。为此,我们要从初一开始,就要从学生兴趣为切入点,来培养学生对教材材料解析题产生好奇心,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要教给学生解决材料解析题的方法

我们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还要教给学生解决材料解析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运用教材、学习教材上,通过多动脑动手来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能力以及操作能力。我们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解题思路的展示,在潜移默化的训练中,逐步让学生掌握材料,再应用材料解析题。一般大致可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要先读懂材料,找出关键词。关键词所包含的内容,就是指材料的时间、地点、人物、历史事件等;第二步运用综合所学的知识,将材料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整理加工;第三步,我们教师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沿着教学的思路,通过材料逐步掌握要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在材料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构思作答,进行史论结合的评述。让学生通过不断的实践训练,逐步学会解答材料,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应采取具体的方法,比如说,教学统计表就必须抓住数字变化的规律等。我们在教学上应用课本文献资料是必要的,但不能只局限于课本的材料,应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适当补充相关的材料,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解析篇2

关键词:实验化学;教材;选修模块

文章编号:1005-6629(2007)09-0026-03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与传统教材比较,新高中化学课程6大选修模块之一的中学实验化学教材的出现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实质上,都是一次重大的变化。苏教版《实验化学》教材在教材结构、实验课题编排和内容选择等方面都作了精心设计。深入解析教材的编写思路、实验课题和内容设置等问题,能帮助化学教师深刻理解该课程目标,准确把握教材,并能在教学实践中开发符合实际的实验课程资源,使实验的教学功能在教学中得到更好地体现。

1苏教版《实验化学》的编写思路浅析

根据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规定,苏教版《实验化学》教材的内容划分为“化学实验基础”和“化学实验探究”两个主题,即在“重探究”的大环境下,不忽视对基础实验的教学,将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学习与探究性实验的研究进行有机地整合。纵观苏教版《实验化学》教材,在两大主题的框架体系中,其编写思路基于化学实验学习要求的梯度变化、化学实验方法的渗透方式和化学实验思维的逐步形成这三个方面来安排教材内容。

1.1基础实验课题和拓展实验课题嵌套设计,达到知识和方法的迁移目的

为了实现基础实验和探究实验教学相结合的目标,达到知识和方法的迁移目的。教材以课题中嵌套拓展课题的形式,试图通过一个或一组精选的基础实验的教学,促使学生在掌握这个或者这一组实验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学会进行类型相近的实验的探究学习,包括该类实验的操作流程、常用操作技能及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的学习和应用。

1.2渗透化学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论

教材编写中十分注重在不同类型实验中渗透各种化学实验研究方法的学习,如在物质的分离和提纯专题,通过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实验,让学生学会物质分离及提纯的方法,形成方法优选的观念;在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专题,通过对硫代硫酸钠与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研究,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科学观察的方法及认识对比、归纳等方法的重要性……学生通过基础实验的演练,系统全面地学习了各种化学实验研究方法,并能举一反三,思考实验研究方法的适用范围,进行个别实验向类型相近的实验迁移,顺利完成拓展课题中的实验任务。

1.3突出实验设计内容比例,提高学生思维品质

《实验化学》教材根据实验设计的特点和一般要求,在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的基础上,加大了实验设计的比例,并在突出其思维训练价值上,分别从实验反应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三个方面作了精妙的问题设计。例如实验反应原理的思维训练主要从变化实质、定量关系、反应条件着手;装置原理的思维训练则从仪器选用、配套组合、连接顺序切入;操作原理的思维训练按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安全措施着眼。学生从典型的实验设计入手,逐步扩大思维的深广度,提高思维品质的层次。

2苏教版《实验化学》的内容体系分析

苏教版《实验化学》教材的内容体系可以分为宏观内容体系和微观内容体系。

2.1教材宏观内容体系

《实验化学》共分七个专题,专题内容按照科学家开发和研究物质世界的逻辑顺序来编排的。从获得物质的手段和方法(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性质研究(物质性质的探究)物质性质的应用及反应规律研究(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电化学问题研究、物质的定量分析)物质的合成(物质的制备与合成)这一线索来选取内容。每个专题围绕设置目的,又分别设有2~3个课题,全书共16个课题;每个课题下还设置1~2个相关的拓展课题。另外,在每个专题的结尾处设有“整理与归纳”和“专题作业”栏目,以便学生对所学专题知识进行系统地总结。教材的宏观内容体系如图1所示。

2.2教材微观内容体系

教材的微观内容体系即教材的纵向内容体系,主要体现在课题内容的设计方面。《实验化学》中每一课题由“知识预备”、“课题方案设计”、“记录与结论”和“拓展课题”四部分组成,各部分中穿插有一定数量具有针对性的支持性栏目。

2.2.1“知识预备”

“知识预备”主要是将课题涉及的知识点以概念、定律、原理的形式呈现出来,这些概念、定律或原理都与课题的实验原理、方案设计及实验步骤密切相关。“知识预备”的设置旨在使学生掌握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和理解实验原理的知识基础。这为学生能深刻领会实验设计意图、理解和熟悉每一个实验操作步骤,对实验现象进行合理解释,并通过讨论得出实验结果做好知识准备。

2.2.2“课题方案设计”

“课题方案设计”主要以流程图、文字或流程图加文字的形式出现。

每个课题中,操作步骤较多和操作技术性较强的实验,如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阿司匹林的合成等技术含量较高的分离和合成实验,均以文字配流程图的形式来描述实验方案;对于操作步骤简单,尤其是学生较熟悉的课题方案就直接用流程图来表示,如牙膏中主要成分的检验;操作细节较多的实验则以文字叙述为主;而一些重点考察和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课题如“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则只对实验的注意事项进行说明和提示。

2.2.3“记录与结论”

实验的“记录与结论”主要是表格的形式,表格的项目名称取决于课题的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和要求。“记录与结论”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释”或“结论”等项目的设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2.2.4“拓展课题”

“拓展课题”是实验课题的后续学习,是基础实验课题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的迁移训练,是对基础实验课题的学习的一种“评价”、“总结”和“反思”,而且这种“评价”、“总结”和“反思”是通过完成另一个实验来实现的。拓展实验课题的问题解决反映了学生在基础实验课题中的学习成效,这既是知识的考察,又是能力的考察。可以说,拓展课题的完成是对学生能力提升的一种肯定。

2.2.5栏目介绍

与必修教材和其他五个选修模块的教材类似,《实验化学》也设置了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实验原理、正确进行实验操作以及开阔视野所需的与课题相关的知识性栏目。主要有“检索咨询”、“信息提示”、“交流与讨论”、“提示与建议”、“操作向导”、“安全须知”、“拓展视野”等,但各栏目的功能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和要求又有了进一步的延展。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发现苏教版《实验化学》在课题内容的编排上摒弃了传统教材中“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品实验步骤实验记录问题与讨论”的实验编排模式,而是以“知识预备课题方案设计记录与结论”的形式展开,并将各知识性栏目穿插在课题的各部分内容中,使学生的知识目标和实验技能目标有机地整合在每一个课题中。可以说,实验已非纯粹的实验,而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课题,通过对该课题的学习,学生将会在化学知识、实验技能、实验方法、科学态度等方面得到全面地发展。

3苏教版《实验化学》教材特色分析

苏教版《实验化学》教材在专题线索引导下,教材编写具有鲜明特点。

3.1教材注重实验的精选和设计,关注生活化、绿色化和探究性主题

3.1.1实验选题注重生活化

教材中的实验大多来源于生活,如“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食醋总酸含量的测定”、“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阿司匹林的合成”,这些实验课题贴近学生的生活,一改以往化学实验过于学科化的特点,避免了一些性质实验的程序化和机械化给学生带来的枯燥感。学生通过亲身实验了解到身边物质发生作用的原因、学会鉴别常见物质、揭开原本神秘现象的面纱,充分体会到化学实验的实用价值,并体验到通过化学实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对化学学科知识学习的欲望。

3.1.2 实验设计关注绿色化和可行性

教材中的实验所选择的实验仪器和药品都是在充分考虑中学化学教学的现实实验条件的基础上,从经济、绿色环保的角度出发作出选择的。其中定量和定性实验仪器都是中学阶段的常用仪器,简单易得;实验药品和试剂的选择一般以经济、无毒为主;实验原理中包含的化学知识以必修教材的基础知识为前提,尽量避免拔高知识的出现;实验方案设计遵循简单、可行和绿色的原则。

3.1.3 拓展课题创设思维空间

在课题的选取过程中,编者还特别关注实验趣味性、启发性和探究性的融合,如“用粉笔进行层析分离”、“干电池模拟实验”、“蓝瓶子”实验、“蔗糖的燃烧”、“淀粉与碘显色现象的探究”等,这些实验内容大多属于拓展课题,在熟悉而有趣的问题情境的驱动下,学生探究欲望得到了激发:“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反应原理是什么?”、“若改变反应条件,又会呈现怎样的趣味现象?”,问题不断出现并得以解决,学生也在释疑解惑的过程中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展思维。

3.2教材突出实验的教学功能,关注学生知识学习和能力发展

3.2.1 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迁移

《实验化学》十分重视给学生提供基本的化学概念、原理,以及基本的实验操作知识,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实现知识的迁移,如:预备知识、课题方案设计或其他支持性栏目的设置,为实验完成打下了坚实的知识铺垫。在知识和原理指导下的实验研究也更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学生在参与的过程表现得更加积极和自信。

3.2.2注重实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应用

在专题的设置上,《实验化学》选取的大多是对实验操作技能有一定要求的研究课题,如“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物质的检验与鉴别”,“物质的定量分析”,“物质的制备与合成”,这些专题中都包含着许多具体的基本实验操作程序,如溶解、过滤、萃取、分液、鉴别、检验、滴定、倾析、称量等。这些操作的反复演练,使学生的实验操作趋于熟练,并能深入领会各项实验操作的应用范围、注意事项和要领。

3.2.3注重实验方案设计能力的培养

《实验化学》中有关实验设计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的实验方案设计:粗盐提纯;

*物质性质实验设计:比较盐酸、碳酸、苯酚的酸性强弱,铜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中橙黄色物质组成探究;

*物质的检验实验设计:牙膏中钙离子的检验;汽车尾气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检验;

*物质的鉴别实验设计:食盐和亚硝酸钠的鉴别;

*反应条件探究实验设计:硫代硫酸钠与酸反应速率实验的最佳实验条件;“蓝瓶子”实验反应条件探究;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不同的实验因素对蔗糖燃烧实验结果的影响;温度对碘―淀粉溶液显色的影响。

教材中几乎每个课题都有涉及实验方案设计的内容,根据以上的归纳整理,可以发现每个课题中实验方案设计的要求各不相同,覆盖面广,在突出这部分内容相当的课时比例的同时,也体现了对学生实验方案设计能力的培养要求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3.2.4注重实验研究方法的学习和应用

教材中的每个实验活动都十分注重以科学的实验研究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并在拓展课题中为学生创设了使用习得的实验研究方法来解决问题的应用情境,促使学生在方法学习之后很快能找到情境相近的“用武之地”来检验学习的成果和进一步加强方法使用的熟练程度。如通过“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提纯”实验,学生学会了从植物中分离提纯某些元素的方法,这种方法在“茶叶中某些元素的鉴定”中得到迁移和巩固;“硫代硫酸钠与酸反应速率影响”中利用实验比较法来探究不同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该方法在教材其他有关反应条件控制的实验中又多次应用,学生在多次参与对反应条件控制实验的探究的过程中,因素控制的思维方法逐渐形成,科学研究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教材解析篇3

材料解析题是一种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学科知识迁移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题型。它新颖、灵活、多样、区分度强,本身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材料超出了课本内容,但又没有完全脱离课本,而是课本内容的合理延伸。它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同时也能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效果。为提高学生历史材料题的解析能力,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总结出做材料解析题的三步法。

第一步 读懂读透阅读材料

首先,要先阅读题的设问,后读材料。不少老师和学生会认为要先读材料,后看题目设问。事实上这样做有较大的局限,先读材料比较陌生,如遇到难懂的古文和外来材料障碍更大,易于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且在不了解答题要求和方向的情况下阅读材料,针对性不强、效率不高,茫茫然需多读几遍方可。因此,我们要先读题目的设问.设问的实质是使对材料的解析定向化。所以读材料时,一定要认真审读设问,明确设问的要求,然后带着设问有重点地读材料.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客,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其次,要掌握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看两头,找信息。材料的首尾两头,一般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内容作简要介绍的地方,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者,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者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第二步 找取相关信息点

要注意找取材料与课本关联中的相似点。试题虽然是新材料、新情景和新设问,但迄今为止,任何一道材料题的解答,都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里的关联一是指试题以课本知识为背景或依托,二是指试题的一两处设问需用课本知识来回答或确定大方向。确定了材料与课本的某个或某方面重要知识的关联,材料便与课本联系在一起,回答问题就不难了,甚至有的设问可以在课本中“对号入座”。三是找出“题眼”。所谓的“题眼”就是所谓“题眼”,是指试题考查的重点或主旨所在。找准了“题眼”就是找到了解题的关键、解题的突破口,这为理清解题思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审题时要努力挖掘题目中显性的或隐性的“题眼”。在材料解析题中一般表现为重要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甚至是一个场景、一个节日等等都有可能成为“题眼”,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发掘,并且认真的分析,最后结合课本知识做出正确的判断。

第三步 回答设问内容

1.注意答好第一问。一般情况下,一个材料解析题设好几问,而设问大都是相互联系着的。往往答对了第一问,其它便迎刃而解了。因此,答第一问时一定要细心,要注意对材料作多方面的考虑,既要考虑材料的显性含义,又要分析材料的隐性含义,全面考虑问题的正反面,力求全面准确。

2.注意审准设问。在好多设问中,都有一些引导性、限制性词语对问题的回答作出限制要求.如“依据材料概括提炼”、“不得照抄材料原句”、“如何评价材料的观点”等。这些限制词语走体上代表了设问内容的本质含义和考查的能力要求,要给予充分注意。

3.注意设问分值。材料解析题每问分值不同,所以答题时问什么答什么,不必展开。而分值大的即是要深入分析,回答问题应展开论述,详加说明。

教材解析篇4

“中国的地理差异”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的内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本章教材内容的要求:一是“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课标重在找出“秦岭、淮河”在我国的位置,明确它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二是“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课标重在培养学生学会读图、析图,通过对四个区域的比较,了解其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的差异。三是“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课标重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能解释日常生活生产中的一些自然地理现象,引领学生关注人们的实际社会生活生产,理解人地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 教材分析

本章教材内容“中国的地理差异”是学生在八年级上册学习“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民族、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综合地理知识的基础上,认识我国的地域差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为培养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创造了条件;它也是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开篇,学好了这一课可以引导学生对八年级下册“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学习起到引领打基础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教会学生学习中国区域地理的基本思路和思维方法,学好这一课至关重要。它在初中中国地理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从教材内容看,本章由“地理差异显著”和“四大地理区域”两目组成,这两目的内容呈现因果或递进关系,可理解为前目是原因,后目是结果,也可认为前目为后目的学习做好铺垫。两者通过自然地理因素“地形和地势、气温、降水”相互联系,形成了一种主要原因下的两种相关的结果: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宽广,东西部地区由于地形地势和降水明显不同,呈现出三级阶梯的分布和四大干湿地区的变化;南北地区气温年变化大,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所以我国自然环境差异显著,主要由于这三方面因素的不同,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要突出地理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和地理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小差异性。

第一目“地理差异显著”由七段正文、四幅地图、一个阅读材料和一个“活动”组成,重点介绍了我国自然环境差异大并分析原因,在此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差异,尤其秦岭―淮河以南以北地区。教材第一段正文开门见山总述了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文现象千姿百态,地理差异显著。然后利用第二、三、四、五段正文配以图5.1“中国三级阶梯、年降水量和一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呈现我国气温、降水、地势分布的变化规律,反映我国自然环境的差异显著。接着教材利用第六段正文和轻松的“作息时间差异的对话”及“我国饮食习俗的地方差异”的阅读材料,展示了我国丰富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使学生认识我国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最后教材通过秦岭―淮河以北以南地区的农村生活景观图对比,结合第七段正文和“活动一”三组题,让学生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地理意义。此处教学中可采用小组竞赛(赛前明确比赛规则、奖励措施等细则)活动的方式展开学习,可把全班同学分成两大组,分别代表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引导学生在辩论中得出南北方的区域特征和差异,分析导致差异的主导因素。引导学生从学习中感受我国壮美、富有,此目是重要的情感教育内容。

第二目“四大地理区域”由两段正文、一幅图、一个“活动”组成,重点介绍了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材第一段正文概括说明我国根据不同标准,划分成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教材利用第二段正文结合图5.5“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和上一目的图5.1及“活动二”三组题,认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位置、范围、分界线、区域特征,并引导学生分析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原因,培养学生利用图文资料,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5.1“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年降水量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等自然地图,指出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的变化规律,进而归纳我国自然环境的特点(差异显著),并促进学生读图、析图、用图能力的提高;知道我国生产(农业)、生活(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分布)、经济发展等人类活动也差异显著;记住秦岭、淮河的基本地理概况,掌握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地理意义;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和分界线,归纳每个区域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它们划分的原因和差异;能举例说明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实践和逻辑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结合生活实际举例,感受我国地理差异显著;通过读图说出我国气温、降水、地势自南向北和自西向东的变化规律,归纳映衬出我国自然环境差异显著;利用图文材料,说出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通过复习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知识,比较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类活动的差异,深刻领会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通过读图练习,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和范围;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及差异,掌握区域分析的能力。

四、图表利用

本章教材运用了“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年降水量和一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广州人和哈尔滨人的对话图”、“秦岭―淮河以北和以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图”、“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分层设色地形图”5幅4类地理图像,为学生复习我国自然环境差异和展示人类活动差异、对比分析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以南地区的生活、归纳总结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本章学习内容的缩影,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灵活运用。

五、活动建议

本章教材共设置两组活动,包括6道题目,内容主要是通过对比的方法在复习和巩固我国地理差异的基础上,从表及里层层递进获得新知―“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活动一:第1、2题属复习巩固类,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5.1,找出“秦岭、淮河”,运用自主探究及分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指图说出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范围;我国一月气温分布规律和河流冬季结冰情况及温度带的划分;年降水量分布规律和干湿地区的划分,结合地图册的“中国地形图”和本章教材图5.3和图5.4,采用地图对比、探究归纳等方法,在图上找出秦岭―淮河以北和以南地区的主要地形、耕地类型、农作物及熟制、传统交通运输方式和工具、传统民居特点,让学生通过图书、电视、广播、网络等手段收集两地区饮食、服饰、语言、娱乐、剧种等生活和文化方面的视频和文字资料在课堂上展示交流,让学生直观感受秦淮一线南北的显著差异,既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也加深了对秦岭―淮河一线重要地理意义的认识;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又培养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这两个题目让学生及时全面复习和巩固学过的知识,还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第3题属知识运用类。让学生运用气候知识,通过对南北方地区两种地理差异(植被类型、河流流量)共同影响因素的思考,从现象到本质推理出导致秦淮南北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理解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重大意义。

教材解析篇5

[关键词]苏教版 小学数学教材 解决问题策略 内容设计 特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3-066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指解决问题的计策与谋略。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根据2011年新修订的课程标准,苏教版新版教材对 “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内容作了重新设计,着重让学生领悟并灵活应用策略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分析研究新版教材对用好教材、完善教材、改进教学具有现实意义。

一、内容设计

数学课程标准中对解决问题的要求是“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在这一总体要求下,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就“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内容进行了精心设计和合理安排,并将“解决问题的策略”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在每册教科书里编排一个单元的内容,集中教学一种策略。这是苏教版编写的一次尝试与创新,也是苏教版新版中小学数学教科书的一大亮点。

1.教材内容变化的特点

对比苏教版教材的新旧版本中关于“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不难发现以下几点:

①“留”:新版教科书继续保留了“枚举”“转化”“假设”“画图”和“列表”等策略,学习这五种基本策略,有利于促使学生初步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改”:新版教材中不仅对“列表”和“画图”策略的名称进行了更改,重新表述为“列表整理条件”策略和“画图整理信息”策略,体现数学的严谨性与规范化,而且也突出了通过以什么手段去处理什么内容这一要求,既便于教师准确地把握教学方向,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相关策略的理解与学习。

③“添”:新版中增添了“从条件向问题的推理”和“调整”策略,这是考虑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教学实际情况特意安排的新策略,并将新添的策略有针对性地编入教材体系中,体现教科书教学单元设置的合理性和规范性。“从条件向问题的推理”和“从问题向条件的推理”这两种策略实际上体现的是“双向推理”思想,新增的“从条件向问题的推理”策略更有利于引导学生领悟并应用好这两种策略。“调整”策略实际上是“优化”的思想,体现了教材在对问题解决策略单元的前瞻性安排。

④“调”:教材将原本五年级下册的“从问题向条件的推理”策略调到三年级下册,不仅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当学生学习完“从条件向问题的推理”策略,再学习“从问题向条件的推理”策略,学习难度明显降低,另外这两个策略相辅相成,共同为学生学习较复杂的策略打好扎实的基础。教材将六年级下册的“转化”策略调到五年级下册,且将“转化”策略放在简易方程的学习之后,不仅使教材知识点衔接自然,而且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策略应用地理解。六年级下册教学重心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继续学新知识,另一部分是对整个小学阶段的知识点按四大领域集中进行总复习,新增设的“调整”策略体现的是优化思想,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对各种策略进行优选,这一点符合复习时期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

2.“解决问题策略”蕴含的数学思想

让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思想是新课标明确提出的要求,苏教版教材“解决问题的策略”各单元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具体包括:

①“演绎”思想:“从条件向问题的推理”关注已知数量之间的联系,从已知条件向所求问题推理,形成解题思路,找到解题方法。而“从问题向条件的推理”是根据所求的问题寻找适于解答的已知条件,需要学生积极关注问题,从问题去寻找条件,寻求解题方法。这两种策略在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双向推理能力。

②“简化”思想:“列表整理条件”采用列表的方式去整理问题中的已知条件。而“画图整理信息”是采用画图的手段去整理问题中的已知信息。“画图整理信息”和“列表整理条件”在策略本质上相类似,只是在表征问题时采取的手段不同而已,都能起到简化问题的作用,两者在教学上平分秋色,各有千秋。

③“统计”思想:“枚举”事情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做到有序罗列、谨慎筛选,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④“转化”思想:转变看问题的角度,形成新思路、新方法,灵活学习知识,做到化难为易,体现新课标的精神。

⑤“代换”思想:“假设―替换”数学教学不仅要解决学过的问题,更要创造性地解决复杂问题,假设是对未知的、复杂的问题进行的假设思考。

⑥“优化”思想: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面对多种解题策略时,需要学生根据具体的问题,做出选择性的调整,形成优化的思想。

二、教材呈现的特点

1.单元主题式与分散渗透式结合

小学数学教材,一方面在三至六年级设立单元,以主题单元式编排“解决问题的策略”内容,从教材文本分析可知,从三年级上册开始,“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安排在每册教科书中,集中进行策略学习;另一方面在其他知识点学习中,以分散渗透式穿插关于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内容,双管齐下,把加强问题解决的策略意识和培养运用策略能力落实到教学的全过程中。比如,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第21页)练习四第14题:一根长方体木料,长2米、宽0.2米,厚0.13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解决这种题目,渗透了“从条件向问题的推理”和“画图整理信息”策略,在无形中要求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策略进行问题解答,从而达到熟练运用策略的目的。

2.“问题对话式”的引导分析

苏教版教材采用“问题对话”的方式呈现内容,拉近了学生和问题之间的距离,使得整个问题解决过渡自然、用语亲切、流程清晰,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向明确,方便学生自学与预习,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讨问题的积极性,发挥自主学习的热情,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增强问题意识,训练解决问题和思路、策略。以六年级上册中“假设”策略学习为例,例1中提示语设计如下:“怎样理解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等等。整个思考解决问题的设计过程,不仅富有启发性,而且循序渐进,富有层次性,将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融为一体,无疑有利于策略教学的系统学习。

3.体现了连贯性和层次性

从教材文本分析可知,三、四年级教学的策略是最基本的策略,可以用来解答常见的、比较容易的实际问题,而且十分有效。比如,三年级教学中关于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推理是研究实际问题数量关系最常用的方法,列表整理已知与未知数据以及画图整理条件与问题信息,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促进分析数量关系的活动顺利开展。不过,根据实际情况不难发现,在实际中,往往会遇到一些仅仅依靠数量关系的推理还难以解决的问题,甚至有些问题还不宜列式计算,因此需要进一步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而五、六年级的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转变的关键时期,教材适时的从五年级上册开始,陆续教学“枚举”“转化”“假设”与“调整”策略,所以,教学五、六年级教科书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往往要解答稍复杂些的,甚至有点超“常规”的问题。这些较难的问题是教学策略的载体,策略教学正是通过对这些题的解答,让学生感悟策略、学习策略。

三、进一步的思考

1.在现实背景中,合理设置“解决问题的策略”涉及的知识领域

新知教学主要贯穿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三大领域,笔者认为策略教学应体现在这三大领域中,兼顾并适当平衡。目前教材在“数与代数”领域设计的例题和习题数量遥遥领先于“图形与几何”和“统计与概率”领域,不可否认,“数与代数”部分是整个小学学习的重点,解决问题策略的学习也主要集中在该领域,但并不意味着要“一边倒”。统计中发现,除了五年级“转化”和“假设―替换”策略的学习在例题和习题上涉及三大领域,其他年级都鲜有涉及。策略教学应兼顾三大领域,习题和例题的比例应保持适当的平衡,这样才能对激发学生的策略学习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在问题情境中,引进旁注式策略名称

在某些策略学习时,比如“枚举”“转化”和“假设”等,教材设计了回顾环节,让学生通过回忆曾经在哪些知识点运用过例题讲授的策略,从而更好的感悟所学策略的价值。以五年级上册的“枚举”为例,书中呈现了“一组一组地写出10可以分成几和几”回忆板块等,当学生回忆出渗透策略思想的知识点时,他们不仅为回忆出知识而感到骄傲,更多的是折服于“枚举”策略的魅力,从而更坚定好好学习解决问题策略的信念。虽然教材编排是以主题单元和分散渗透的形式呈现,但可以在核心知识点教学中,对于那些虽未学习却又已经涉及的策略,可以通过旁注标签的形式去进行策略的初步介绍。任教时,老师可以对其稍作解释也可以让学生自学掌握。

3.从现实问题出发,采用“多步走”方法

教材在每一单元安排了两道例题,一律是采用“两步走”教学方法,第一步体现在例1中,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去初步体验策略,第二步表现在例2中,应用此策略去解决实际问题。笔者认为不应拘泥于这样的形式,并且也认为这样安排欠妥当,不仅存在“拔高”的嫌疑,容易造成后进生“掉链子”现象,而且也不方便学生的自学。对于学习难度较大的个别策略,比如“转化”策略,可以遵循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原则,至少设置3道例题,层层递进学习此策略,具体而言:第1道例题集中体现第一、二步,即,第一步,创设情境――感悟策略,通过提供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感悟“转化”策略;第二步,处理信息――体验策略,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画图”和“列表”等策略,重新表征问题,教师适时指导,让学生体验“转化”策略。第2道例题突出展示第三步,即实践应用――升华策略,教师鼓励学生自主尝试用“转化”策略独立解决问题,从而升华策略学习。第3道例题表现第四步,即总结反思评价――内化策略,学生自己通过反思,从高层面认可“转化”策略,体会学习掌握“转化”策略的价值。

教材解析篇6

首先,对于一些概念性的文字叙述得更全面,更准确。

如:在出示长方体的“面、顶点和棱”时,旧教材只给出了这三个名称,而新教材还用语言叙述了什么是顶点、什么是棱,使这三个概念在学生头脑中更加清晰、准确;新教材第20页有一个结论:通过观察可以知道: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所有的棱长度相等。在旧教材中并没有提到所有的棱长度相等,这是正方体非常显著的特征,不提是不合适的。这让我想起了以往的教学中,我们的确是把这个作为重点在考查学生,看来新教材也关注到了这个重点,因此,把它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

其次,新教材对部分内容进行了必要的增加和删减,合理地对内容进行了安排,使得教材更有条理、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章节中,前面的主题图由四幅变成了两幅,删掉了实物变成长方体的图例。其实,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把实物抽象为图形是很简单的事情,没有必要占用大篇幅呈现;新教材第18页和第19页各少了一个问题“有什么发现”,其实这个问题在教学中并不实用,因为问题比较笼统,学生难以作答,而且容易发散学生的思维,给学生的思维造成不必要的混乱;在教学正方体时,新教材把原来的一道做一做的题,变成了例3中的内容。由此可见新教材更加注重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也反复强调让学生多观察、多操作。在几名同学的对话中,还加了一句看似无足轻重的话“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所以……”而这句话恰恰提示了学生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也是有联系的,从而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紧接着下面又安排了一道动手操作的题,可以想象,这节课孩子们一定兴致盎然;在教学表面积时,旧教材的安排是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后有一个做一做,然后是例2,再配一个做一做,而且,例2后面的做一做是一道变式题,这并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新教材把例1和例2放在一起教学,都是最简单的求6个面的总面积,后面只配了一道做一做;与上册一样,本册教材同样注意了书写上的统一,在利用体积公式计算时,统一采用了脱式的书写形式;在容积和容积单位部分,例6分“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和“回顾与反思”三步骤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思考。尤其是最后一个“想一想”特别精彩,使学生更加明确,我们利用水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时,必须要求这个物体完全浸入到水中。

再次,新教材更加注重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解决实际问题。

如:在求体积的做一做中所求的都是生活中的物体的体积,而不是那种单纯的求图形的体积;新教材第31页新增的生活中的数学,真的是顺应了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出门旅行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是很平常的,而这里就给学生介绍了在旅游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练习七中新增的第一题非常好,打破了学生的已有经验――看体积的大小只凭眼睛来判定。

最后,新教材对本单元的练习题有了较大的改动。

新教材练习五的第8题是一道新增加的题目,我认为这是一道非常有价值的题。这道题巧妙地考查了学生对于长方体各个面的认识,帮助学生厘清思路;练习六和练习八各增加了一道填表格的题,都是对公式很好地运用,达到了巩固新知的目的;练习八中的第3题是在原题的基础上调整了数据,因为这是一道利用计算器算的数据比较大的题,所以以前在课堂上几乎不做这道题,现在调整了数据,这道题的利用率就高了;练习八中还增加了一道求底面积、表面积和体积的综合题以及一道星号题,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新教材对练习九做了较大的调整,其安排的顺序是:容积单位计算容积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易到难,从书本到生活;最后的整理复习所增设的题目不仅考查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而且提了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真正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做到了活学活用。

在整理复习之后有一页叫作“探索图形”内容,请各位教师千万别忽视这页的内容,你仔细看就会发现这其实就是老教材中第37页第11题。开始还在为这道题被删减而遗憾,最后才知道不是删减而是拿出来重点研究。

教材解析篇7

修订后的新教材把《面积》这一单元安排在三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突出了这一单元知识的重要性。

一、教学内容

1.本单元的主要内容结构如下:

这些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以及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的基础上进行的。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2.与实验教材相比,这部分内容有以下变化:

(1)实验教材这部分内容安排在三年级下册的第六单元,修订后教材安排在第五单元。

(2)在对“面积”定义的描述上,实验教材中给出了“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这一描述性的定义;修订后的教材则删除了叙述,借助具体事例说明面积的概念。

(3)在内容安排上,删除了实验教材中设置的有关“土地面积”(公顷,平方千米)这一教学内容,增加了“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的内容。(例题7、例题8)。

二、教学目标

(一)单元目标

1.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3. 通过学习,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面积的含义,初步形成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

2.比较面积单位的大小,及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之间的辨析。

(三)教学难点

1.恰当选择面积单位,估计物体面积的大小。

2.给学生留有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探究中体验。

三、教学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不仅描述了空间观念的主要表现,而且指出这是一个包括观察、想象、比较、综合、抽象分析,不断由低到高向前发展的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是建立在对周围环境直接感知基础上的、对空间与平面相互关系的理解和把握。因此,在开展本单元教学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内容:

1.注重“操作体验”对获得知识的作用

《数学课程标准》“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思维的起点”教学时老师不但要重视引导观察,而且要重视让他们变被动听讲到一起动手、共同参与,亲身操作。多种形式的操作能使他们的视觉、触觉协调起来,充分发挥其内化功能,以丰富他们的空间观念。这里空间观念的形成是需要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活动中,不断的体验中积累起来的。

研读教材我们可以看到主题图的设置,体现了一个由定性到定量的过程。

学生在测量物体表面大小的时候,通过实际操作会产生这样的疑问:用什么量?怎样量?测量的结果如何描述?这些疑问的产生来自于“体验”。

新教材与实验教材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新教材中删除了“面积的概念”。

其目的就是避免学生死记硬背,而是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地了解面积概念的内涵。另外,课后“做一做”习题的设置:摸一摸字典的封面和侧面,说一说哪个面比较小?这种安排也凸显出学生实际体验的重要性。在实际生活中,两三岁已经能比较出面积的大小了,我们就是要在学生大量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体验来帮助学生去除不清晰的认识,给他建立完整的、清晰的数学概念。

2.注重“探究”指导

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认真勤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思质疑。在本单元教学中这种探究意识的培养和探究方法的指导一定要落到实处。比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时,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经历用面积单位测量的过程,还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测:如果不用面积单位进行度量,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在学生得出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后再猜测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的面积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计算?然后请学生独立举例子进行验证,最后得出结论。这样的设置让学生经历了猜测――验证――结论的过程。实际上这就是知识获得的必经过程。学生不仅收获了知识,还在这样的过程中提升了能力。

3.渗透“转化思想”,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新教材与实验教材相比较,本单位增加了一个解决问题的设置。在解决问题中向学生呈现了3个基本步骤。

首先让学生整理对话中的数学信息,接着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最后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去解决它。通过思考我们应当清晰地认识到: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十分关键,这是学生应用知识的重要的方法。因此,在教学时我们一定要把这种“转化”的思想带给学生,帮助学生利用转化把所学的数学模型和实际生活进行对接,以便学生能灵活地发现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

教材解析篇8

【关键词】“CM版”小学数学教材;问题解决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2-0135-02

《加州数学:概念、技能和问题解决》(California Mathematics:Concepts,Skills,and Problem Solving)(以下简称“CM版”)是由Machmillian(最知名的国际性出版机构之一,以其高质量的教育、学术、研究和文学类图书产品而闻名于世)和McGraw-Hill(美国著名的常春藤公司,世界500强企业)两大教育出版机构共同出版的小学数学教材,该教材的出版社是全美基础教育影响最大的教材出版社,而且加州的数学教育在全美数学教育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更重要的是,该版本教材在我国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以该教材的特色模块之一“问题解决”进行文本分析,期望能对我国教材的编写有所启示。

一、理论基础

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划分为感知运动阶段(0~2)、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1)、形式运算阶段(11~16)。小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能够运用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但形成概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都必须与其熟悉的物体或场景联系,因此这一阶段的儿童应多做事实性或技能性训练。

布鲁纳提出螺旋式课程及螺旋式课程组织。螺旋式课程就是以与儿童思维方式相符的形式将学科结构置于课程的中心地位,随着年级的提升,不断拓宽加深学科的基本结构,使之在课程中呈螺旋式上升的态势。

二、内容分析

重视解决问题是“CM版”教材的一大特色,每个章节中都几乎包括“问题解决策略(Problem-Solving Strategy)”“问题解决调查(Problem-Solving Investigation)”“科学(艺术、地理)中的问题解决(Problem-Solving in Science)”三块内容。这些内容的设计都与本章的重点内容密切相关,在巩固知识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1. 问题解决策略

在每一章中都会安排设计两个有关问题解决策略的新授课的课时。可以发现,问题解决策略的设计是通过表格的形式来呈现,主要包括四个步骤:理解(understand)?邛计划(plan)?邛解决(solve)?邛检查(check)即“UPSC”策略。在“理解”阶段,通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我需要找到什么?我都知道了什么?等自问型语句,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做出回答的能力。在“计划”阶段,通常提出这样的问题:你怎样解决问题?你可以通过(做表格的形式)解决问题等,总之就是为了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阶段,根据“计划”中的提示,实施计划,一步一步解决问题。在“检查”阶段,会问:我的答案讲得通吗?或者是直接通过有理有据的作答来说明整个问题解决的过程是合理的,结论是正确、讲得通的。

这样的步骤提示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对于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策略和能力非常重视。

2. 问题解决调查

问题解决调查也是通过“UPSC策略”展开,这个模块的设定是对“问题解决策略”的一种升华。这是因为在调查中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策略,而有“问题解决策略”奠定基础之后,学生要根据实际调查选择出最好的一种的策略。这实际上是培养学生更好地应用知识的能力。

问题解决{查不仅是对本章重点知识内容的巩固,它自身也体现了一定的螺旋上升的特点。例如:虽然Grade3Grade4都突出了找规律的内容,但是Grade4是通过找规律解决实际问题;Grade3中涉及的数字均是整数(学生还未学习分数和小数),而在Grade4中则涉及小数(学生在Grade3 chapter12chapter13学习了分数和小数),两个部分的设置都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紧密相连。因此,在难度和形式上较之前都有提升。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混合问题解决”的设计,这部分设计一页一般10个左右的习题,需要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 科学、艺术、地理中的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注重学科间的联系。例如:教材Grade4chapter4中设计的“物体高度”条形统计图的特色是将不同种类的物体高度进行比较,横轴分别是门、四年级学生的身高(即学生自己)、长颈鹿、向日葵。这些物体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充分考虑到学生以具象思维为主的思维品质。除此之外,教科书还对向日葵做了简单的介绍,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愉悦感。教材最后设计的6个问题,正是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根据获得的信息解决问题。

三、“问题解决”的特点

1. 连贯性与顺序性

“CM”版小学数学教材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均设置“问题解决”模块,且主要包括“问题解决策略”“问题解决调查”“科学中的问题解决”三块内容。这种安排体现了“问题解决”具有明显的连贯性。顺序性不仅体现在知识内容的选取过程中的循序渐进,同时也体现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布局。这种安排环环相扣,有利于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2. 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问题解决”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数学学科的科学性,能够反映数学内容的本质,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问题解决小贴士”的设计是根据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的不同,结合本章节所学习的重要内容以及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具有贴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3. 跨学科性

在每一章中都有一个模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科学、艺术、地理等问题。例如Grade5chapter2“艺术中的问题解决―工作艺术”(Art Work),一共有两页内容,第一页主要内容是介绍美国的艺术工作者的概况以及提供学生毕业后选择从事艺术工作的类别比例以及平均薪水。第二页设计“真实世界中的数学(Real-World Math)”,根据上一页给出的资料,结合本章的学习内容(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找出薪水的平均值”等。这样的做法可以沟通数学与艺术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对教材编写的启示

1. 形式丰富,种类多样

设置特色模块“问题解决”“问题解决策略”“问题解决调查”“科学中的问题解决”“艺术中的问题解决”等,将问题解决置于重要地位,重视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2. 源于生活,贴近生活

“问题解决”中的问题设置,是以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日常实际生活、已有的经验知识以及本章所学知识为基础。这样的设计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同时使得问题解决兼具科学性和生活性,进而完成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教材解析篇9

目标定位:核心素养

所谓核心素养,可以分解为三个层次:最底层的“双基层”,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核心;中间层的“问题解决层”,以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获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态度为核心;最上层的“学科思维层”,指在系统的学科学习中通过体验、认识及内化等过程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基于上述认识,本册教材编写中,笔者认为需要传递给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可以从上述三个层次进行描述。双基层: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理解语法错误和逻辑错误;掌握测试与调试方法;掌握软件开发的一般流程等。问题解决层:能够对任务进行需求分析;能够发现并解决程序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利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开发较复杂的程序。学科思维层:体会计算机工作的原理,认识冯・诺依曼体系;体验迭代思想;体会模块化、结构化对于软件质量和开发效率的重要性;能够认识到抽象与建模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法;理解测试与调试等工程思想。以核心素养的三层结构为指引,笔者试图将上述核心素养渗透至每个单元和每节课,如表1所示。

内容选择:知行并举

根据上述核心素养的解析,不难发现本册教材在课程目标上既注重学习者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关注其应用能力的培养,即坚持“知行并举”。那么体现在教材内容上,就是要选择那些能够建立两者联系的内容,实现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双重提升。重要的是,知行并举要体现在每一节课中,除了初始的一两节课外,其他课时的内容均应依此设计,表2列出了部分课时的做法。

内容组织:聚类思想

知行并举的课程内容还需要通过合理的组织才能清晰地呈现给学习者。在本册教材中,笔者以“聚类”思想为指导设计教材内容的整体框架和章节结构。“聚类”思想指依据某种线索组合一系列教学项目,形成具有内在联系、具有螺旋上升和发散结构的教学单元,循序渐进地展开课程。本教材在单元和课时两个层面都体现了聚类思想。在单元层面上的聚类,如下页表3所示。

根据已有研究,大致有三种聚类方式:以相似的功能聚类、以相似的目标聚类、以相似的技术思想聚类。在课时层面上三种方式均有体现。

1.以相似的功能聚类

教师通过设计某些问题解决活动,将技术工具所具有的相似功能集合在一起,达到了功能操作和问题解决的融会贯通,如例1所示。

例1:倒计时功能。

任务一:使用For语句实现以秒为单位的倒计时功能。

任务二:比较Timer事件和For语句在实现倒计时功能上的异同。

案例解析:任务一的完成需要运用For语句;任务二中的Timer事件已在分支结构中学习,但由于当时活动的任务较多,并没有作详细说明。所以任务二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Timer事件的本质;另一方面是说明实现倒计时功能的两种方法的异同。

2.以相似的目标聚类

使用不同的工具可以解决相同的问题,从而聚类不同的技术工具和使用方法,如例2所示。

例2:“选手排名”功能。

任务一:设置六位评委,单击“计算”按钮得到选手最终得分。

任务二:实现对多个选手进行排名。

案例解析:任务一借助数组获取多个评委的打分,进而利用循环语句求得选手得分。任务二既要实现选手得分的统计,又要进行选手排序。所以需要增加两个数组分别存放选手序号和选手得分,并使用冒泡排序算法,实现排序功能。两个任务均用到数组和循环,使学生在递进的任务中理解数组和循环的适用情境和意义。

3.以相同的技术思想聚类

有些技术工具、方法和程序功能背后的思想是一致的,依此聚类,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如例3所示。

例3:“数据传递”思想。

任务一:在例2任务一的基础上,去掉选手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并显示最高分和最低分。

任务二:利用冒泡排序算法实现选手排名。

案例解析:任务一中最高分和最低分的统计即求取选手得分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需要设置两个变量来存放。任务二需要借助一个中间变量来完成排序。作为一个活动相继的两个任务,任务一和任务二以不同的算法呈现数据传递思想。

内容呈现:生活化和结构化

1.生活化

生活化指从学生经验出发渐进引入新的概念,而不是生硬地呈现这些概念。首先,在教材内容选择上,要选择能满足学生学习或生活需要的主题;其次,在内容呈现上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学生运行程序的过程中引出问题及相关知识点。例如,在第5课图片浏览器的设计中,涉及图片位置的控制,需要引入坐标系,对本册教材的对象而言,此概念在数学科目中已经学习过,但是两者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教材要求教师从数学中的坐标系出发引出VB中的坐标系,引导学生分析两者的异同,以便学生建立两者的联系。又如,在第13课中,把数组解释为“将无规则的数据‘规律化’的方法之一”,无论存储内容有无规律、如何变化,数组名称始终是a(0)到a(i)。因此,在编写程序时,通过数组元素的名称来引用这些数据,就可以将无规律分布的数据变为有规律的存储。这样的描述便于学生理解数组的含义和使用的方法。

2.结构化

结构化指以某种稳定的结构来描述每节课的内容。在本册教材中,每课的基本结构包括学习目标、内容结构和正文三部分;正文部分除初识单元外,其余课时均以“程序设计的一般流程”呈现。每个部分的含义为:“学习目标”呈现每节课学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以及掌握程度;“内容结构”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将每节课的内容进行梳理和整合;“需求分析”以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原型为主题,便于学生直观地理解需求并激发学生的兴趣;“界面设计”在初始的几节课中会为学生提供搭建界面的步骤以及“对象事件分析表”,之后随着知识和能力的提升,由学生自己完成“对象事件分析表”和界面的搭建;“算法分析和程序编写”通过问题不断分析得出实现程序功能的算法,积累程序设计的知识和技能;“调试与保存”在调试程序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完成程序的优化。结构化的呈现方式,一方面便于学生阅读,减少认知负担,并提供学习支持;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软件开发这类任务的一般思路。

教材解析篇10

一、 有些内容与标题不统一

第13课第二框标题为《培养情趣》,但教材从30页到33页讲的是情趣的含义、高雅情趣的作用和来源及高雅情趣的主要形式——读书、插花、幽默等。对于怎样培养高雅情趣,教材只是一笔带过。笔者建议在该框最后增加下面的内容:学会鉴别不同的情趣;培养正当的兴趣、爱好和强烈的好奇心,是高雅情趣的起点;丰富文化生活是陶冶高雅情趣的重要途径;积极参加各项有益活动,是陶冶高雅情趣的有力保证;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是陶冶高雅情趣的条件。

第18课第四框标题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材第105页先讲述“爱国”,第106至107页主要介绍“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崇高的民族精神及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至于怎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材却一字不提。笔者建议本课最后应补充新时期弘扬民族精神的有关要求。如,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富有生命力的内容。要不断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求知精神、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等,使民族精神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有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二、 部分链接材料与正文所讲的内容不一致

在讲到“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时,教材第45页第二段正文指出:“大千世界,纷繁复杂,法律制定的再多,也不可能详尽地规范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法律可以严禁遗弃老人的行为,却无法使人们自觉地孝敬老人。道德则涉及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深入人们的心灵,以特定的方式在更广泛的范围内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其后,教材给出下面一段材料:

张老汉一生操劳,抚育了6个儿子,他用全部财力和满身疾病换来了儿子们的成家立业。长子承包村里的鱼塘,一年纯收入3万余元,但对老人却“一毛不拔”。其他几个儿子也拒绝赡养老人。张某孤独地住在村外的简陋茅屋内,靠邻里救济度日,且无钱看病。村委会干部多次出面调解,要求儿子共同赡养老人,但6个儿子却互相推诿,老人的生活一直无人照顾。村里的人对此义愤填膺,主动帮助老人打官司。法庭调解无效后,判决6个儿子每年共同支付张老汉3000元赡养费,共同承担医疗费用。

正文部分明明强调法律无论怎么严厉,却无法让人们自觉行动,只有道德才能“涉及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深入人们的心灵,以特定的方式在更广泛的范围内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即法律离不开道德,道德补充法律。但上述有关张老汉的这个事例论述的不是社会主义道德的作用,而是法律的强制性最终解决了张老汉的养老问题。也就是说,小字材料与正文要讲的内容不匹配。笔者建议应去掉或更换“张老汉”的这段材料。

在讲到“法律维护公共秩序”时,教材47页正文部分讲的是我国法律的作用,但紧接其后却举的是下面一段有关国外球迷违法的事例:

如果一个人随心所欲地扰乱公共场所的秩序,就会给社会、他人和自己带来一定的影响。在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亚洲区十强赛A组最后一轮比赛之前,伊朗队积15分,沙特队积14分。伊朗队最后一个对手是巴林队,只要赢下巴林队,伊朗队就将以A组第一的身份直接出线,进军“韩日世界杯”。伊朗队作为亚洲强队,被数百万伊朗球迷寄予厚望。但是,比赛中巴林队大爆冷门,以3:1击败伊朗队,数百万伊朗球迷的心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撕得粉碎。当天晚上,成千上万的伊朗球迷走上街头发泄不满,部分球迷丧失理智,打砸汽车、商店,还和维持治安的警察发生了冲突,结果一些警察受了伤,一些球迷被逮捕。

笔者建议将上述这段材料换成我国球迷破坏公共秩序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的事例。如中超联赛第18轮亚泰主场被浙江逼平,比赛结束后,三四百名球迷滞留在体育场一号门贵宾室门前,高喊口号,辱骂长春亚泰俱乐部领导和教练。现场执勤的200余名公安民警在对球迷的过激行为劝阻无效的情况下,依法将带头闹事的球迷强行带离现场。少数球迷又煽动现场球迷大骂警察,并拦截、追打执行公务的警车。最终5名带头闹事的球迷遭到了警方的处罚。

在讲到“进行消费后,消费者应主动索要发票”时,教材77页先是给出一张发票“票样”,其后,教材又给出这样一段材料:“国家确认的正式发票必须具备这样的一些要素:由地方税务部门加盖的监制章;全国统一的发票编码;异型发票号码;开票单位发票专用章……”

对照文字和发票“票样”,不难发现,文字中所讲的国家确认的正式发票必须具备的一些要素,如,全国统一的发票编码、异型发票号码、开票单位发票专用章等在“票样”上反映不出来。既然是国家确认的正式发票,就应该具备正式发票所必须具备的一些要素。笔者建议将教材中的那张发票“票样”换成要素齐全的正式发票,既让学生信服,又利于教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