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道德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03:51:23

社会道德

社会道德范文篇1

关键词:网络道德现实社会道德互动关系

网络道德是信息时代人们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而发生的社会行为进行规范和调节的伦理准则,是网络建设的一个新课题。网络道德相对于社会主流道德而言,属于“亚道德”范畴,它源于社会生活中的道德体系,又有别于现实道德,它既可能对其进行补充、创新,也可能对其进行偏离、反叛。我们只有认识到网络道德与现实社会道德之间存在一种部分与整体的辩证关系,才能采取适当的措施,实现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一、现实杜会道德对网络道德的主导作用

现实社会道德是现实社会既有的对人们日常行为的规范,影响到人们行为的方方面面,具有整体性和一般性,它对其他诸如工商业、教育等具体领域的道德行为都具有普遍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当然,在信息时代,网络道德与现实社会道德之间也存在这种部分与整体的辩证关系。所谓网络道德问题是指人在网络中的行为和信息的本体与人在现实社会中的伦理道德发生的冲突。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络道德问题的滋生仅牵扯网络自身。网络不是一个独立的、封闭的系统,其形成和运转离不开现实的社会大系统。作为系统的现实社会道德会对人们网络行为和网络伦理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激励和约束功能:

1‘精神动力功能由于现实社会道德是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以及社会舆论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的精神力量,而网络行为和网络伦理是要通过主体人来进行的,因此,这种精神力量就可以作为一种动力,推动网络行为和网络伦理的形成和发展。

2.评价功能所谓道德评价,就是人们依据一定社会和阶级的道德标准,对人们的行为所作的善与恶、正确与错误、应当与不应当、有利与不利的评论判断。通过评判,推动网络行为和网络伦理道德沿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

3。指向功能现实社会道德也通过社会舆论和人们的良心引导着网络行为和网络伦理道德的发展方向。

4.规范功能现实社会道德的规范性就是道德的约束性,表现为社会整体价值取向对个人、个人对个人、个人对自身的约束。道德在网络活动中的调控功能怎样,就具体表现为这三个方面约束力的大小上,而这种约束性又离不开道德的规范调节。

5.调节功能网络时代,它不仅需要运用正确的科技政策、法律和一些行政制度、措施来调节和处理错综复杂的关系和矛盾,还需要人们利用内心的道德信念来自觉地调节和控制。由于作为系统整体的现实社会道德会对人们网络行为和网络伦理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上述激励和约束功能,所以可以说,良好的现实社会道德必然会推进良好的网络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反之就会凸现网络道德危机问题。不仅整体的社会道德水平在理论上会影响网络道德,而且就个体的人而言,不同的个体所接受的现实社会道德程度时不一样,所以不同的个体在网络上就表现出不同的道德行为。并且同一个体在不同时间或不同的地点其社会道德水平也可能表现出不一样,所以同一个体在网络上有时也表现出不同的道德行为。当其灵魂中的“天使”战胜“恶魔”时,个体在网络上的行为就表现出人性善的一面,反之,就是“恶魔”在网络上横行之时。也就是说,一个人在现实中具有什么样的道德品质和素质,在网络生活中他会表现出同样的道德素养。网络道德问题是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在网络上的具体体现而已,并非完全是新事物。所谓网络道德危机实际上是作为系统整体的现实社会道德的危机,是现实社会道德在受到全球化、经济变革、政治多元化等多重冲击下表现出来的种种非道德言行在网络空间的再现和延伸。

二、网络技术和网络道德对现实社会道德的反作用

虽然作为整体的现实社会道德对网络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精神动力、评价、指向、规范和调节等功能,但是作为部分的网络道德由于网络技术的特性而有其特殊的表现,并对现实社会道德形成和发展具有极大影响。

1.网络技术形成了网络道德行为的动态性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一个人的人格结构包含本我、自我和超我。只有三种“我”和谐协调发展,人的品格才会健康。网络中的人除了“真实的我”、“现实的我”等之外,还有“网络的我”。“真实的我”受制于本能。“现实的我”受制于社会道德和法律。“网络的我”受制于网络社区的法律和道德。每个人在网络上的存在都是虚拟的、数字化的、以符号形式出现的,人与人的交往也表现为符号与符号的互动。上网的人都缺少“他人在场”的压力,“快乐原则”支配着个人欲望,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人性中恶的一面,会以这种无约束或低约束的状况在网上得到宣泄。由于网络社区鲜有有效的法律和道德来约束这种行为,于是“网络的我”更贴近“真实的我”,一旦“现实的我”放松警惕的时候,也就是“网络的我”在网上大行其道,疯狂冒险之时。广东团省委谢宗宝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提到:有31.4%的青少年并不认为“网上聊天时撒谎是不道德的”,有37.4%的青少年认为“偶尔在网上说说粗话没什么大不了的”,还有24.9%的人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由于网络中基本上不存在什么压力和要求,很难让人独善其身,也很难让人独慎其行。新闻组中和BBS上的不健康言论进行人身相互攻击、漫骂已经司空见惯,千百万网站和数不清的电子刊物使剿窃、修改、转贴他人的文章能够完成在分秒之间。还有充斥网上的假新闻,泛滥成灾的网络色情,横行肆虐的黑客。在网上很可能是莽汉泼妇,在生活中却是温文而雅的人。生活中不苟言笑的人却在网上侃侃而谈。许多大学生从网络中走出时,常常问这样一个问题“我还是我吗?”。由此可见,“网络的我”不断地转换于“真实的我”、“现实的我”之间,这样就形成了网络道德行为的动态性,从而异化人的道德行为。网上道德感的弱化会直接影响网络的建设,而且可能反作用于人们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行为。

2.网络道德对现实社会道德的影响

从人类科技文化的发展历程来看,网络文化推动着人类活动的科学化、技术化、知识化,改变着人类的价值体系,从而为道德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和科技基础。网络文化不仅推动了人类道德进步的趋势,而且还给人们的生活方式以深刻的影响,改变了人们的某些传统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特别是对于从事网络工作的人们的某些新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起着非常直接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张扬和强化现实社会的美德

网民所需要的诚实、自制、互助等道德心理素质,正是网络道德健康发展的要求和直接造成的结果。例如,网络的互助性是互联网上人际交往的一大创新。这种互助性的生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一些网站需要培养自己的网民,就想方设法为点击访问网站的人们提供各种服务,为互联网的互助性提供了大环境。另一方面,在网上给别人提供帮助可以满足大多数网民的表现欲望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一个学生网民说:“当我给一些新手提供了帮助以后,他们会十分恭敬地对你,称你‘大师’,那种感觉很好。”此外,国内外关于互联网上紧急救助的动人事例屡见报端。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互助性广泛传播,助人者影响受助者,受助者会再充当助人者,良性循环就造就了网络的互助性。虽然网络的互助性是现实杜会“助人为乐”等美德在网络上的再现,但是这种不求名利、甘做无名英雄的匿名式的互助行为等更能张扬和强化现实社会的许多美德。

其二,催生出新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网络发展速度快,更新周期短,开放程度高,是现代科技的结晶,也是信息社会的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交往方式、生活习惯等,从而催生出新的现代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如学习意识、平等意识、全球意识,信息意识、时效意识、竞争意识、自律意识等等。譬如,现代社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学习已经不可能再是一劳永逸的事了,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要不断接触新事物、接受新观念,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这一点在网络世界体现得更为明显。网络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硬件、软件的更新换代都很快,人们为了与其保持同步发展,只有不停地学习、接受新的技术。可见,互联网会极大地提高人们的学习效率,拓展了视野,激励和教育着人们形成追求真理、崇尚实践、勇于探索的进取品格。又如,平等是互联网的一大特点。网上的等级、性别、职业等差别都尽可能地隐去,不管是谁,大家都以符号的形式出现。这里没有天然的权威,没有凌驾于他人之上的特权人物,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经受网络平等性熏陶的青少年,自然会增强平等待人、待己的观念。再如互联网是世界性的电子空间,在这个空间中青少年与世界的联系变得十分便捷、迅速。据调查,有相当一部分人(16.6%)经常访问国外的网站,与素不相识的外国人交友、聊天或者探讨问题。这对于人们形成全球意识起着积极的作用。

此外由于网络关系十分复杂,为了调节多层次、多方面的动态的网络关系,就形成了各类道德规范,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人类道德的内容。

三、网络道德和现实社会道德建设必须齐头并进

由于网络道德与现实社会道德之间存在上述相

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因此,在信息时代,为了社会道德整体水平的提高,必须做到网络道德和现实社会道德建设齐头并进,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

1.加强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和网络法制建设

首先,要构建规范的网络伦理。网络是个新生事物,网络社会的伦理规则处于建设过程之中。我们应加强对网络伦理规范的研究和探讨,明确各种网络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责任,以及网络道德的基本原则,形成网络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构建和规范网络伦理,为人们进人网络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

其次,要加强对人们的“网德”教育,形成人们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知,增强他们道德判断能力,指导他们学会选择,识别良秀,鼓励他们进行网络道德创新,提高个人修养,养成道德自律。各种网络技术传授部门,在进行网络技术训练的同时,加强网络道德训练,增强人们网络道德观念,模塑人们的网络道德行为。

再次,是加快网络立法和监管力度。网络上的自由是相对的,绝对的、不受任何约束的自由最终必将导致更多的人丧失自由,形成“网络悲剧”。因此必须在网络加强法制建设,加大监管力度。让网民懂得,网上所有言行必须遵守现实社会的法律法规,每人都要具有“网络法制”观念。世界各国都已经开始网络立法工作,加强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我国网络立法工作相对于网络犯罪日益严重的情况,显得较为滞后,不能有效地阻止网络犯罪现象的发生。加强网络立法工作,尤其对于保护青少年不受网络犯罪的侵害和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具有重要作用。青少年是网络社会中的主要群体,一方面,由于他们自我控制能力较弱,自我表现欲望强烈,法制观念淡薄,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陷人网络犯罪的深渊。另一方面,网络社会缺乏有效的法律制约,青少年相应地就缺少法律的保护,他们的个人隐私、人身安全、心理健康容易成为网络犯罪的侵害对象。同时,大力发展网络警察也是实施网络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网络警察是网络的有效监管者,其法律威慑力将对人们网络道德教育施行起到强制性作用。

社会道德范文篇2

关键词:道德信仰道德信仰危机道德教育道德信仰重建

一、道德信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道德信仰的涵义

信仰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与人类存在着须臾不可分割的联系,历来为人类所关注。道德信仰作为信仰的一种重要形式,指人们基于道德对人的生存发展的价值以及对道德理想与道德现实的张力的认识而产生的对道德价值、道德规范、道德理想的笃信和崇敬,以此设定人生目标,并付诸以道德行为,以此张显其道德信仰。

(二)道德信仰的必要性

首先,道德信仰不但赋予道德以自律的本性,而且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和道德选择的坐标。道德的存在是一种信念的存在,只有出自内心自愿即出于道德信念的行为才是真正的“善”。其次,道德信仰不但可以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而且可以塑造人们的道德人格。最后,道德信仰不但是道德行为的动力,而且是人生路上的“指向灯”。道德信仰是道德行为的可靠的动力之源,为人生指明了奋斗目标和有价值的生活方式,同时推动社会的发展。

(三)道德信仰的可能性

道德信仰是必要的,同时受到人类自身的结构特征以及与之相伴而生的人类社会的特征以及社会历史性的影响。

1.人生的有限性、未完成性、可创造性使道德信仰成为可能

首先,道德信仰是对人生有限性的超越。恩格斯曾指出:“即使是最荒谬的迷信,其根基也是反映了人类本质的永恒本性”。这是说包括迷信在内的各种信仰都是基于人类永恒的本性,人类力图通过对某种高于客观现实的无限性的追求,以弥补由存在本身的有限性带来的不满足感和不安全感,从而实现其独有的生存价值。其次,道德信仰是对人的未完成性的现实规定。人类在各种可能性中发展使自己日渐成熟与完善,这正是人生未完成性的逻辑发展。人生的未完成性又一次呼唤人必须有一种道德的生活与信仰来塑造自己。最后,道德信仰是人生创造性的实现。创造性为人类信仰创造了条件,而合理的创造性使信仰成为必需。道德信仰沟通着有限与无限,自然与必然,使道德最终成为人的行为规则,有了其终极的价值功能,这正是道德信仰生成的人生根据。

2.道德信仰可能生成的社会基础

首先,社会的未完成性使道德信仰生成成为可能。社会的发展需根据实践不断发展和完善。正是在社会的未完成性中,才给信仰留出了地盘,使人可能面临未完成性的社会建立起美好的信仰,从而不断地完善它,形成相应的道德信仰。其次,社会生活的外在性为道德信仰生成提供了现实条件。社会对人而言具有先在性,任何具体的个人都只能在既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存在和活动。社会的外在性使道德成为人现实存在的历史前提。最后,社会的可塑性使道德信仰的生成成为必然。社会跟道德与人的活动具有互动性,同时个人离不开社会,从而使社会具有可塑性,为社会和道德的生成创造了可能性,这是道德信仰生成的社会逻辑基础。

3.历史与道德信仰的共时性决定了道德信仰是可能的

从道德的发生可以看出,它随着人类的生成而生成,信仰在历史长河中赋予不同的历史内涵。道德信仰的孕育、发展和成熟,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而独立且单独发挥作用奠定了基础。不同阶级的道德从不同角度为道德信仰的生成提供了条件,这一过程是道德信仰展开的历史生成过程。

二、道德信仰的作用

道德信仰作为已被主体内化的一种道德认识实践活动,一形成就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其作用体现在:

(一)道德信仰的凝聚功能

道德信仰是人们对某一道德体系的极度信服和尊重,是人的各种道德认识、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的整合。由于个体的经济状况、人生遭遇等个体差异性,不同的人对其生存方式都会作出不同的行为选择。而这种差异若不产生认同,则势必形成巨大的离心力危及社会的存在和个体的生存,所以需要人们用已有道德认识去接收各种不同的道德现象,在主观上趋向于他所信仰的道德模式,使人的精神世界凝聚为一体形成共同的信仰。

(二)道德境界的提升功能

个体道德发展一般包括三个阶段:他律阶段自律阶段、他律与自律统一的阶段。个体道德信仰的形成就是经过这三个阶段,实现道德上的自我超越并最终确立这一信念,将其内化为自身行为准则的过程。它和道德境界是密切联系的,其中介是道德理想目标,道德信仰确信某道德理想目标,通过调动认知因素、情感因素、意志因素敦促、激发人们去追求和达到它所确信的道德理想目标,从而使道德真正转化为个体的内在要求,使个体的道德境界得以逐步提升。

(三)道德人格塑造功能

“所谓道德人格,就是人们通过道德生活意识到自己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以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从而自觉地选择自己做人的范式。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内心世界,体现出人之区别于动物的内在规定性。道德人格是个人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和,是人的主体性、目的性和社会性的集结。也可以说道德人格是人的位格、性格、品格的统一”。它的形成与道德信仰的人格塑造功能分不开。道德信仰使道德成为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的同时,使人越来越远离动物界,塑造更为高尚的道德人格。

(四)道德信仰的激励功能

道德目标对道德信仰者来说是一种使命与责任,它对个体信仰者具有巨大的激发力,拉动着个体不断地向道德目标迈进。而在每一道德信仰体系中都有一些德行的典范人物,德行通过行为者的活动被信仰者实体化附着于一定的个体身上,对信仰者的榜样力、感召力和激励力将大为增强,从而发挥道德信仰的激励功能。

三、当代社会吁求构建道德信仰体系

(一)当代社会出现的信仰危机及其危害

当代中国在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的今天,“德”与“得”的矛盾尤为突出,道德信仰呈危机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道德理想目标的丧失和道德规范的缺失。道德理想目标的丧失和道德失范密切相关,人们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对原有的作存在意义、生活规范的道德价值系统及其规范要求怀疑、动摇乃至否定,但又没有新的道德价值系统及其规范要求来取代原有的,因此出现了道德价值系统及其规范要求的“真空”。

其次,道德情感的麻木、缺失与道德人格分裂。从构成道德信仰的基本要素看,道德情感是对道德理想目标和道德规范体系的敬重、忠诚、虔诚、向往

等强烈的情感。而在道德信仰危机的发生过程中,人们的这些情感逐渐淡化、消失甚至走向反面。人的精神世界在道德危机中分崩离析,使人生丧失追求的价值目标。

最后,道德选择无序化,道德评价功能弱化。由于任何一种价值选择似乎都可以获得一种价值观的文化支持,从而使道德主体在多元化情境中无法恒久的作出相对稳定的道德选择。道德观念上的冲突在道德实践活动中最终表现为道德选择的无序化。由于社会的客观因素以及道德主体的主观原因,有些人对道德失去了信心,以至于出现了道德信仰危机。

(二)当代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道德教育在防止道德信仰危机方面发挥效力但在全面转型的中国,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同时道德教育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对教育主体、教育客体以及教育方式上。

首先,道德教育存在对主体的偏离。在传统文化中,道德信仰对政治信仰的依附使道德信仰获得了社会政治的强权保护,决定了我们整体价值取向重社会而轻个人。一直以来我们道德教育的课堂上都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使道德行为主体不能达到真正的道德自觉,扭曲了道德教育的真正使命,摧毁了人们追求道德信仰的信念,消解了道德教育的真正目的。

其次,道德教育存在对本体认识的扭曲。道德教育包含三方面内容,道德理想目标、道德理想目标的论证和义理上的说明及在可操作层面上的道德信仰具体化的道德行为规范。今天的道德教育危机之一就在于我们仅仅着眼于生活日常行为规范的确立,反复的道德行为训练成为我们的主要工作,强调道德规范的灌输却从不思索道德规范依赖的信仰是什么?这些最终导致德育实效性的一低再低。

最后,道德教育在方法上存在道德灌输,导致道德权威的失落。目前道德教育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不信”造成的。针对当前问题,我们应以改革开放现实背景为立足点,把握好教育者的角色,坚持以人为本,以对传统道德教育方式的反思为基础,以具体的道德实践为手段,培养自觉的道德行为,使道德教育实现教育的目的。

四、重建道德信仰的途径

道德信仰的重建“不是简单的回复既有的道德信仰,而是如何建立起一种新的与现代性社会存在方式相适应的具有现实必然性的道德信仰内容。这是研究转型期道德信仰危机的最要紧之处”。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以培养自觉的道德主体为目标,涉及到社会生活中经济、政治、法律、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所以,我们应该从社会和主体出发,坚持“内外结合”的方针并通过实践的校正和检验,全方位、多层次地塑造适应当前社会的道德信仰。

(一)从道德信仰的社会性出发重建道德信仰

首先,促进经济发展,为重建道德信仰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第二性的存在。从伦理学的视域看,人们能否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道德信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主义中国的生产力、综合国力和广大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要深入改革、完善和创新经济体制,使市场经济向更为有序地发展,为重建道德信仰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其次,建设是重建道德信仰的有力法律保障。斯宾诺莎认为“如果某一个国家比别的国家邪风更猖撅,犯罪更普遍,那一定是由于这个国家谋求和睦不足,法制不够昌明,而且未能建立起完全的国家权利之故”。法律是协调社会关系中的有力保障。当今社会大环境加强法制建设,将它同道德信仰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强化道德他律引导人们的道德价值选择,提高道德自律意识。

再次,健全道德制度是重建道德信仰的制度保障。道德制度是社会道德的规范化、法规化,即把社会成员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道德选择、价值判断标准和道德约束通过道义和法规上的程序进行确定的制度。它在现实生活中指导和评价人们的行为,为人们的行为设立了合理的价值标准。只有营造一个良好、公正的社会环境,道德信仰的危机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克服。

最后,为道德信仰的构建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现代社会由于多元文化的冲撞与压挤使现代人对道德的信仰充满了矛盾和冲撞。因此从道德文化角度来说,要为道德信仰的构建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吸收借鉴西方文化中符合现代化社会的道德观念;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精华;剔除西方及中国传统文化及宗教中的消极因素。为道德信仰的构建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二)从主体性出发实现道德信仰的重塑

1.加强主体性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一个社会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其社会成员实现道德影响培养德性的过程,是道德信仰重建的核心途径。它是一种理想教育,以提升和培养塑造人为目的,使人具有德性和良心。道德教育的方式上要充分突出主体性,反对灌输,使道德主体自觉地履行道德规范并为道德行为承担责任;采取开放的姿态,抛弃旧的道德观点接受新的道德观点,促进和发展主动探索和创新的能力,激发人们追求真理和实现价值的愿望。

2.强化内心信念

道德信仰是人们通过接受道德教育而形成的个体化的理念,强化人们内心信念是重建道德信仰的内在支撑,它包括“扬善”和“去恶”两大内涵。扬善是从正面人手,弘扬善良的道德信念,按照道德的“绝对命令”行事,坚定人们遵守道德信念的决心;去恶是从约束的角度看,要求人们约束自己的言行举动,克制自己的情感和情绪的冲动,主动放弃单纯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强化内心信念应当立足于吸收继承传统道德中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良心的理念,从人本身出发,构建反映人性的道德,才能为个体所认同并内化为道德信仰。

3.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

抓住道德信仰危机所带来的重塑道德信仰的机遇,确立一个符合历史必然性的选择,必须建立在科学认识基础上从而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它是重建道德信仰的内在驱动力。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建构真正合乎人性完善和发展需要的道德信仰,实现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辨证统一的社会主义道德信仰。

4.注重道德示范作用在道德行为上推己及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类作为能够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高级动物,能够以自己的好恶取舍本能的推想出他人的好恶取舍。在追求自身的利益时尊重对方的利益,把他人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形成一种源于由自身的需要和感受出发,产生的将心比心和推己及人的精神自律。同时教育者的道德善恶很大程度影响着民众,所以要发挥积极向上的道德示范,树立民众对社会道德的信心。

(三)在实践中检验和校正道德信仰

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道德信仰本身是否具有合理性,是由道德所追求和达到的目的和社会条件来决定的。然而,在社会现实生活中,人们一旦信奉某种道德,往往就直接根据这种道德的规范或要求来评价人的行为是否道德,而不管这些道德规范本身是否具有合理性。所以,如果这种道德本身不合理或随着社会的发展已丧失了其合理性,人们就应该根据道德实践的效果对道德信仰本身加以审视。

综上所述,重塑道德信仰乃是拯救道德危机的良药,重塑道德信仰的实现,应建立在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基础的深刻认识和信仰上。道德建设离不开法律的支持、政策的导向和制度的保障,但更离不开发自人们内心的道德自愿和道德自觉,只有建立在道德信仰基础上的道德行为才能克服虚伪的道德行为,才能克服个人利益因素和外在因素对道德行为的影响,才能克服道德行为过程中的重重困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道德信仰危机问题。道德信仰问题既是哲学问题,又是心理学问题;既是理论性问题,又是实践性问题;它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无论是理论还是现实都要求我们不能忽视、轻视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研究,这一问题的研究不仅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还有极其深刻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l96O:651.

[3][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63,16.

[4]唐凯麟.伦理学教程[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217.

[5]魏英敏.新伦理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494.

[6]章海山.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发展的历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228,

[7]高兆明.论社会转型中的道德信仰危机[J].伦理学2001,(10):45—52.

[8]任建东.道德信仰论[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185.

社会道德范文篇3

“诚信友爱”是构建和谐社会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基本要求,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诚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诚信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道德准则。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应当进一步发扬光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人与人之间应当是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新型关系。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所决定的,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人们之间以诚相待,才能处理好各种人民内部矛盾,使人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但在实际生活中,一些人急功近利,弄虚作假,言而无信,尔虞我诈;一些地方存在道德冷漠症,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不信任。因此,以诚信为重点,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竞争与协作的关系,培育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

第二,诚信是维护市场秩序的基本道德规范。用诚信道德引导和规范经济行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交换关系,要求双方以信用作为守约条件。日益扩展的市场关系逐步构建起彼此相联、互为制约的信用关系链条,维系着市场关系和市场秩序。所以,市场经济也是信用经济、诚信经济,这是市场经济的内在属性。同时,市场经济具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属性,如果对经济活动缺乏有效的约束和规范,一些人就可能以失信行为来谋不义之财。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失信问题较为严重,加大了企业交易成本,也影响了企业在经贸往来中的信誉。失信行为还从经济生活蔓延到政治、文化及人际关系领域,并滋生了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所以,诚信和失信的道德冲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道德建设的一对矛盾,这一矛盾解决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市场秩序的状况。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把它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

第三,诚信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因素。政府的诚信,关系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影响着政府的公信力,决定着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提高政府公信力的任务。政府的诚信建设,一是体现在制度的公正性层面;二是表现在政府行为的诚信层面。制度公正是政府公信度的基础。制度不公就会导致社会权利与义务的不平等,引发社会利益分配失衡或利益冲突,并为各种不法行为、失信行为提供孳生的土壤。因此,坚持科学发展观,处理好“五个统筹”的关系,通过加强制度建设解决分配公正、司法公正、教育公正等群众特别关切的问题,是诚信政府建设的重中之重。但是,符合社会公正的制度,要通过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去维护和实施,其实施的状况以及由此形成的政风,决定着政府的公信度和形象。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地方不能做到依法行政、公正执法,缺乏责任意识,致使政策扭曲;有的地方腐败现象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政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时尖锐地指出:有些关系群众利益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有些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观念不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和奢侈浪费的问题比较突出;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比较严重。因此,诚信政府建设,关系到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关系到社会诚信道德水平的提升。

社会道德范文篇4

论文关键词:虚拟社会;道德;生长点;负效应

当今网络的使用越来越普及,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净化网络空间,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笔者想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网络对我们来说,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它是由计算机、远程通讯等技术联结世界各国家、各部门及个人的高速信息交互系统。国际互联网又称为因特网(Internet)。目前全球约有194个国家和地区联人因特网,网民达1亿多人,并且每十个月翻一番。网络把社会各部门、各行业及个人、各国、各地区联成一个新的社会组织形式,人们称它为“虚拟社会”或“网络社会”。

在这个虚拟社会中,人们的思想、行为发生了新的变化,人们的生存方式也有了新的变化。如在经济方面,网络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商贸信息迅速传递和经济单位之间、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广泛沟通,加强了生产的计划性和Et的性。在政治领域,网络使得“侯门不再深”,它有利于促进政府和民众之间密切联系,有利于扩大民主与增强政府运行的透明度,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科学管理和科学决策水平。在科教文方面,计算机网络为人们查询各种信息资源,进行科研合作,开展远程教育提供了条件。在生活方面,人们的活动方式和交往方式通过网络发生改变,如在网上购物、求职、旅游、交友、聊天等。

这样一种虚拟的生存方式给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带来了如此大的变化,根据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虚拟社会自然也应该有自己的伦理规范。虚拟社会有哪些特点?对道德建设提出了哪些新的课题?我们必须跳出

“纯”技术的视域,对它作一番认真的探索。

虚拟社会主要是由电子空间所组成的。它不属于现实社会,但它与现实社会不是对立的。它以现实社会为背景,从中分化出来,通过因特网相互交往而形成。虚拟社会扩大了人的生存空间,但它和现实社会相互补充,形成了人类新的生活环境。虚拟社会的特点如下:①虚拟性。虚拟社会是以虚拟“实在”为基本的技术支撑。人退到了信息终端的背后,在现实交往中那些备受关注的特征如性别、年龄、相貌、身份等都能借助虚拟技术得到充分隐匿。人们的行为也因此具有“虚拟化”和“非实体化”的特征。②自由性。网络自问世之日起便是一个以“无政府”为口号的公用网络。在这里,大众传媒逐步走向个体传媒。人们在网上自由选择信息,上载、信息,其间没有新闻审查和核实系统。在一人一机环境下,人们不必面对面直接打交道,从而摆脱了传统的“熟人社会”的道德约束即他律。网上没有国家和地域界限,现实社会中那种分域设卡、设点管辖和控制方式也不再起作用。虚拟社会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自由时空”。③开放性。网上信息传播打破了国家地域的界限,把全球不同角落的人紧密联系起来。“诺亚方舟”变成了“地球村”、“电子社区”。人们不受时空限制,自由交往。不同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可能发生冲撞或相互融合。④非人性化。计算机网络虽为人的交往、沟通提供了方便,但毕竟以网络为媒体,通过人机对话实现,这样少了一些直接交往的温情,即人的交往成为非人性化的。

科学技术是历史进步的火车头,人类历史上任何一次重大技术革命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道德的进步。计算机网络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快捷、方便。虚拟社会作为新的生存空间,它为道德建设提供了新的生长点;网络的广泛应用积极地推动着道德建设的进程,产生了许多新价值观念和伦理精神。

(1)自由、民主精神。网络的核心是自由、开放。在虚拟社会里,人人平等,人人都有发言权,可自由表达思想,自由地进行选择、取舍,无须他人命令。可见,网络为人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它使主体的自由、民主意识得到全方位提升,使道德主体能动性、创造性获得张扬。

(2)权利意识和平等意识。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的集合,它将世界上数以亿计的网络互联在一起,既互通信息,共享资源,又相互独立,各自分散管理。它没有中心,没有领导机构,没有人比他人享有更多的特权,权力、阶层甚至地理位置、国家、民族都失去了意义。每个网民都可以成为中心,人与人之间趋于平等。个体平等意识和权利意识增强,有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独立的个性,提高道德主体的创造性。

(3)自主精神。传统的价值观主要是他律,而虚拟社会的价值观主要是自律。网络是在资源共享、互利互惠的原则下由网民自愿建立起来的。网民既是导演,又是演员,必须确定自己干什么、怎么干,自发地“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为自己做主”,“自己管理自己”,自觉地做网络的主体,因此更多地需要“慎独”,人的主体能动性和潜能得到提升。

(4)奉献精神。网民在网上所获的信息是免费的。资源共享就要求所有的子网和计算机要无偿地为网络提供资源。因此,没有奉献精神,没有资源共享意识,就没有网络。奉献精神是虚拟社会基本的价值导向。

(5)开放思想。虚拟社会的开放性,使人类的道德认识沿封闭——半开放——开放——全开放的路线不断上升。过去“老死不相往来”,终生难见一面的人们变成了近在咫尺的网友。在“电子社区”里,异质的宗教信仰、价值观、风俗习惯、生活方式都呈现在人们面前,经过频繁洗礼和自主选择,这些异质的东西在交往、学习、借鉴中达成共识、沟通和理解。因此网络强化了时代所需要的开放思想和开放意识。

网络推动了人类的进步,但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危害。“技术是一把锐利的双刃剑”,网络也类似于一柄悬在人类头顶的“达摩克利斯剑”。网络本意是从善的角度为人类服务,但却出现了异化。正如英国历史学家德·J·汤因比所说:“技术每提高一步,力量就增大一分。这种力量可以用于善恶两个方面。”计算机网络当用于恶的方面时,就增加了恶的力量。

网络的广泛应用给人类带来了幸福、实惠、享乐、希冀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失望、危机、忧愁、痛苦;在给人们带来信息丰富、交往便利、物质殷实的同时,也带来了人性异化、情感危机。时下信息污染、黄毒猖獗、计算机病毒、“黑客”的天马行空、金融犯罪等不断发生,这些给伦理道德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人类不得不正视。

网络带来的负效应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责任淡化。虚拟社会给人们提供了极大的自由度,人们摆脱了传统社会的管理和控制,进入到一个“没有人认识我”的新天地,从而往往有一种“特别自由”、“解放了”的感觉和想为所欲为的冲动,这易使人忘掉自己的社会地位、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做一些平时不可能做的事情,这些事情明显是不道德的,甚至是违法的。在网上发表个人意见,公布个人信息属个人言论和通讯自由,但其影响却是社会性、国际性的。也就是说,在有极大自由度的虚拟社会里,人们的责任范围超越了已有的范围,由此引起的道德失范问题愈来愈多,愈来愈严重。例如,一个人在网上散布假信息,或进行人身攻击,这就浪费他人时间、浪费网络资源。而在网上发表反动言论,进行煽动性政治宣传,则是违法的。

第二,道德冷谟。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双方都感受不到对方活生生的人的反应,使彼此忽略对方感情需要。在计算机既定程序左右下,人只能是被动的,而计算机程序编制是非人性的,这样使人在不自觉中患上了“精神麻木症”,失去了现实感和有效的道德判断力。在高度信息化、自动化的虚拟社会里,人可在家里办公,在网上上学、购物等,人们终日与个人终端打交道,具有可视性、亲和感的实际交往机会大大减少,导致人际关系疏远,个人也会产生紧张、孤僻、冷漠等情感。未来的人机系统高度自动化、精确化,但是,如果人在丰富多彩但往往又模糊不清的情感世界中也因为自动化、精确化而缺少人情味的话,则会导致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他人及社会的幸福漠不关心。

第三,信息污染。网络社会具有开放性、自由性,因而必须充斥着颓废无聊的信息、谩骂、黄毒,等等。有人称网络社会是空间垃圾站,是最肮脏的地方。在网络世界里,人们面临着类似环境污染的信息污染黄毒侵害。《光明日报》头版刊载了《一位母亲呼吁——摘自一封震撼人心,发人深省的举报信》,该文报告,一位母亲的儿子原来品学兼优,因黄毒所害,精神恍惚,行为怪异,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这是黄毒危害青少年的一个活生生的例证。

第四,个人隐私易遭侵犯。隐私权是人的基本权利之一。我国法律规定,只有专门机关才有权在必要的情况下对嫌疑人进行监视、调查、取证,对其他人,他的工作、生活各方面的细节是通过分散的方式予以保密的。很少有人能对个人生活细节进行汇总,个人的隐私不会赤裸裸地呈现在众人面前。但是,在网络社会里,人的生活成为“全盘的磁盘所记录的生活”。一旦个人的隐私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被他人非法地获取,使个人的隐私权和自由权遭到破坏,构成对人的尊严的侵害。

第五,计算机网络犯罪。在网络帮助下,人的身份、行为方式、行为目标等都可以被隐蔽和纂改。在现实社会中,合法与非法、罪与非罪较易判断,而在虚拟社会里,由于行为主体的隐匿性而导致模糊性,从而使问题变得相当复杂,他人难以有针对性地作出反应并采取制裁措施。近年来,制毒、侵犯知识产权、金融盗窃、敲诈勒索、计算机病毒、神奇的“黑客”等网络犯罪呈直线上升。

1999年4月全球60多万台计算机中毒,这种CIH病毒给全球的影响,让人心有余悸。扬州某银行被提走现金26万元,西安某银行遭黑客袭击,被盗80.6万元现金。

郑州两青年在网上散布“行长携巨款潜逃,银行支付困难”的谣言,致使郑州市交通银行营业网点出现“挤兑”现象,严重干扰了金融秩序,社会影响恶劣。黑客闯入白宫事件屡有发生。

但是,网上犯罪有隐蔽性,凡是可上网的地方都可以从容地进行犯罪;另外,网上犯罪还具有瞬时性,除了留下一闪即逝的电子脉冲外,常无迹可寻。这就向现有的科技、法规提出了挑战。从伦理角度来看,这也是一个难题。

当然网络带来的负效应还有信息垄断,无政府主义泛滥,道德相对主义等方面的问题。

虽然网络给人类会带来的灾难,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而放弃网络,而应正确看待它带来的正负效应。正如火药的发明者发明火药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杀人,但后来火药却成了杀人武器一样,网络在人类应用中发生了异化。若对网络灾害不加以制止,未来就可能成为人类的敌人。可见,虚拟社会需要一套新的道德规范体系和运行机制。当然它不是对传统道德的抛弃,而是在传统道德基础上,适应虚拟社会的新特点,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造和创新。

第一,建立系统的网络行为规范。针对传统道德规范约束的减弱,国外一些计算机和网络组织为其用户制定了一系列行为规则,如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网络伦理声明中,指出了六种不道德的行为类型;美国华盛顿布鲁克林计算机伦理协会制定了十条戒律。各国为防止计算机犯罪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对遏制计算机犯罪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第二,开发高技术防毒软件,以净化网络空间。清华大学成功地开发了“五行卫士”防毒软件。它能识别什么是黄色的。这样的技术开发和推广有利于网络伦理建设。

第三,采用高科技手段保障网络安全,如防火墙(Fivewal1),可以防止非法者闯入。还可建立国家安全信息机构,它可进行病毒检测和防治、网络安全紧急处理。可建立国家信息和“信息高速公路警察队伍”,以维护计算机安全,打击非法入侵者。

第四,开展网络道德教育。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一样,有公共秩序和安全问题。技术是中性的,其善恶在于其背后的使用者。因此,应对网络使用者进行网络伦理教育,要求每个网民都应遵守网络规则,维护网络秩序;要求每一个网民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增强自律,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网络伦理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高等院校的必修课,我们也可以借鉴。

社会道德范文篇5

一、网络社会及其道德特点

(一)对网络社会的理解

随着互联网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迅速渗透,“网络社会”一词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一种理解认为:“网络社会”就是指作为各种网络共同构成的“互联网”以及人们通过互联网技术所实现的“网络化”过程中“网民”之间的互动;另一种理解是以“网络空间”来界定“网络社会”;有人认为网络的本质就是一种“在线”整合体,也有人从传播学的角度将互联网看作是“一个模拟传统社会传播形式的数字化平台,或者说与现实社会并列的虚拟传播环境,一个虚拟社会”。无论怎样理解,“网络社会”都是一个与人们现实的社会生活系统有着较大差异和区别的网络空间系统。直观地看,网络空间展现的纯粹是数字信息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其背后存在的是被数字信息所遮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络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呈现出与现实社会交往不同的特点,因而形成网络社会不同的伦理道德特点。

(二)网络社会的道德特点

第一,网络社会道德标准的不确定性

道德标准是对人们行为的一种道德评价,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形式主要是面对面的直接交往,道德活动范围受物理空间限制。道德交往一般基于血缘、地缘、业缘关系建立起来的,交往过程受制于人的社会地位、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等因素,交往的范围也基本限于权力、地位、职业和利益相近的社会阶层,道德评价标准在人们的交往活动中通过历史的积淀趋于稳定、统一,并带有民族性特征。而网络社会,网络化的道德交往是虚拟空间的反映,超越了物理空间的限制,道德关系不仅仅是熟人之间的善恶评价关系,大量陌生的、不同阶级、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语言的人,在网络中发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而对同一性质的行为,其道德评价标准不尽相同、具有不确定性。

第二,网络社会道德行为的难控性

首先,与现实社会相比,网络社会是离散结构,没有中心和界限,不受任何组织机构控制。其次,与现实社会交往主客体不同,网络化交往的主客体处于“无标识状态”和虚拟状态下,可以隐藏姓名、身份、年龄、性别二形象等,因而信用度、可靠性无从谈起,更无组织机构加强控制,交往形式以字符为介,是间接的、虚拟的、符号化的,可相逢不相识,人们更多的是按照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人生体验来约束自己或不约束自己。现实中人们不能或不敢做的事在网上可能会做,故非常自由和难于控制。

第三,网络社会道德规范约束力的弱化

现实社会中的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三者来维系。而网络社会由于其虚拟性的特点,网上人的言行仅靠个人内心信念来维系,这样遵从道德规范与否也不易觉察和监督,道德规范约束力大为减弱。

第四,网络社会道德的新要求

1985年,J·H·穆尔在《元哲学》杂志上发表《什么是计算机伦理学》的论文,指出计算机技术创造的新的可能性的周围,存在着传统伦理学不能直接回答的一系列道德新课题。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产生了新的人际关系、道德关系,引发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是近数年间发生的并具有新的特点。人类社会道德规范在历史运动中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并在适用范围在总体上趋于提高和扩大。网络发展同样也需要教养,网络行为也需要和其他社会行为一样有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原则。因而需要在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础上加以研究,构建适用于网络社会的伦理道德体系。

网络社会的道德特点使网民常常处于道德的冲突与选择中,而表现出网络道德行为的一系列问题。高职大学生文化层次较高,思想活跃,是接受新事物的敏感人群,已融人网络社会生活,网络道德修养成为其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所在高职院校210名大学生进行了间卷调查,间卷涉及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高职大学生,旨在了解高职大学生网络生活、网络道德的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从而加强高职院校德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

(一)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总体趋势是积极向上的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高职大学生对网络社会道德的认识基本是正确的,54.76%高职大学生认为与传统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相比,目前网络社会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是不健全的,尚待完善,21.9%高职大学生认为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是不同的,需要发展其自身的道德规范。

在网络生活实践中,92.86%的高职大学生认为网络社会需要法制规范;49.05%高职大学生对网络不道德行为表示气愤;40.48%的高职大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看法时,没有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缩写;46.67%的高职大学生认为自己在网络生活中的行为是规范的,30.95%认为自己的行为比较规范;55.24%高职大学生对对现在语音聊天室、论坛、贴吧存在的骂人现象表示非常反感;在网络游戏泛滥的今天,仍有51.9%的高职大学生认为网络游戏无聊,浪费时间。

以上这些数据说明具有较高知识层次的高职大学生们能够正确认识网络社会,理性地看待网络社会生活中的一系列道德问题,其网络道德总体趋势是积极向上的。但调查的同时,我们也发现部分高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二)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部分高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模糊

5.71%的高职大学生认为与现实社会相比,网络社会是自由的,完全可以不负责任;18.57%的高职大学生认为网络社会是虚拟的,不必太认真;10.48%高职大学生分不清哪些网络行为是不道德的;56.67%的高职大学生对电脑“黑客”很佩服,认为他们技术高超;34.76%高职大学生会好奇地进人一些不良网站;35.24%高职大学生对语音聊天室、论坛、贴吧存在的骂人现象持无所谓的态度。这些数据说明部分高职大学生对网络社会、网络道德的认识是模糊的,甚至是不正确的。

第二,部分高职大学生对网络道德规范不了解

网络道德规范是人们网络生活应遵守的公共准则,也是人们正当网络行为的指南,而调查中我们发现高达83.33%高职大学生表示不了解网络法规;62.38%高职大学生表示不了解网络道德要求,那么高职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就会无所适从,就会出现不当的网络行为甚至是违反法律、道德规范的行为。

第三,部分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

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使用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55.24%的高职大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看法时,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缩写;45.24%的高职大学生使用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的理由是不痛快时发泄一下,43.33%的同学是别人用时我也用;其次,浏览不良网站,8.1%的高职大学生主动浏览黄色网站,30.48%的同学偶尔浏览过;当无意中看到反动的宣传文章或讨论时,34.76%的高职大学生表示会因好奇,进去看看;第三,因上网而影响正常学习,11.9%的高职大学生因控制不住自己经常包宿上网,41.9%的同学会因心情不好偶尔通宵上网,25.24%的高职大学生因对课堂教学内容不感兴趣而逃课上网,32.86%的同学会因心情不好也逃课上网。

在网络社会中,高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是其思想道德状况的真实体现,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是加强高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加强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

(一)丰富高职院校德育内容,引导高职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道德的实质

网络道德是对人们的网络行为进行评价,调整网络这个虚拟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电子空间,进而调整人与电子空间和物理空间等多种关系的一切原则和规范的总和。网络社会是网络主体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自觉自愿地互联而建立起来的,但网络并不是伦理道德的主体,而只是一种载体,网络道德的主体仍然是人,网络道德实质上就是网络主体在网络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规范。离开了人,离开了普通意义的伦理道德,网络道德也就无从谈起。

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开设有关网络文化知识的讲座,使高职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社会,认识网络社会的道德特点,明确网络道德的实质,了解在现实社会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在网络这个虚拟、开放的社会、这个缺乏监管、制约的社会也同样需要遵守;另一方面,丰富高职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内容,增添网络道德特殊要求的讲解,如我国针对网络道德问题制定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制定的《十戒》等,还可根据高职大学生中的主要网络道德间题,编写同学们自己的网络道德小册子,目的就是使高职大学生了解网络道德的基本要求,从而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在网络活动中自觉践行道德原则。

(二)发起“文明上网”的倡议,加强网络道德规范的宣传

网络法律规范、道德规范不明确是高职大学生无法正确判断和践行网络道德规范行为的最直接原因。目前在网络技术较为发达的国家,通过道德与法的结合,把网络道德的内容以法律和道德条例的形式,对网络人提出遵守网络规范的要求。如美国政府通过的《信息净化法》、《总统反恐怖法》、《隐私权保护法》。美国计算机协会通过并采用的《伦理与职业行为准则》,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颁布网络伦理宣言,明确谴责“六种网络不道德行为”等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90年代,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并于2001年11月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这些网络伦理道德规范从对网络技术人员到普通“网民”,再到青少年网络人,都提出了相应的规约,但由于宣传不够,这些规约远没有被网民所了解。

因此,一方面,国家政府应加大对网络法律规范、网络道德规范的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文明上网氛围。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利用高校阵地加大网络道德规范的宣传,如借鉴国内外网络伦理研究成果,根据本校的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增开“网络道德”课程,开展专项的网络法规、网络道德的学习活动,提出“文明上网”、“争做网络道德学生”的倡议等,推进网络道德规范在高职院校的普及,促进高职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树立网络道德观。

(三)强化网络道德意识,提升高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

网络道德意识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活动系统,是网络道德认识、网络道德情感、网络道德意志的统一体。网络道德认识是对网络行为的是非、善恶的理解与评价;网络道德情感是网络主体在一定网络道德认识的基础上对自己和他人的网络行为进行评价时产生的内心体验,如憎恨感、愉悦感、责任感等;网络道德意志则是不受网络诱惑因素的影响,能够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感冲动和网络行为,包括自主、自律、自觉等。

网络道德意识不强是目前高职大学生网络生活的一个主要问题,网络道德意识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综合系统工程,高职院校应通过一切途径,如课堂教学、舆论宣传引导、校园网络文化阵地建设、校园网络管理等等,创设一个全过程、全方位的网络道德意识引导的大环境,提升一高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认识,提高他们对网络行为的是非、善恶的判断与评价能力;丰富高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情感,深化“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理念;增强高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志,自觉调节和控制自己的网络行为,努力做到网络生活中“慎独”。从而,强化高职大学生上网的尊重意识、诚实意识、政治意识、责任意识、自律意识,提升其网络生活的思想道德境界。

社会道德范文篇6

关键词:网络道德现实社会道德互动关系

网络道德是信息时代人们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而发生的社会行为进行规范和调节的伦理准则,是网络建设的一个新课题。网络道德相对于社会主流道德而言,属于“亚道德”范畴,它源于社会生活中的道德体系,又有别于现实道德,它既可能对其进行补充、创新,也可能对其进行偏离、反叛。我们只有认识到网络道德与现实社会道德之间存在一种部分与整体的辩证关系,才能采取适当的措施,实现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一、现实杜会道德对网络道德的主导作用

现实社会道德是现实社会既有的对人们日常行为的规范,影响到人们行为的方方面面,具有整体性和一般性,它对其他诸如工商业、教育等具体领域的道德行为都具有普遍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当然,在信息时代,网络道德与现实社会道德之间也存在这种部分与整体的辩证关系。所谓网络道德问题是指人在网络中的行为和信息的本体与人在现实社会中的伦理道德发生的冲突。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络道德问题的滋生仅牵扯网络自身。网络不是一个独立的、封闭的系统,其形成和运转离不开现实的社会大系统。作为系统的现实社会道德会对人们网络行为和网络伦理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激励和约束功能:

1‘精神动力功能由于现实社会道德是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以及社会舆论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的精神力量,而网络行为和网络伦理是要通过主体人来进行的,因此,这种精神力量就可以作为一种动力,推动网络行为和网络伦理的形成和发展。

2.评价功能所谓道德评价,就是人们依据一定社会和阶级的道德标准,对人们的行为所作的善与恶、正确与错误、应当与不应当、有利与不利的评论判断。通过评判,推动网络行为和网络伦理道德沿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

3。指向功能现实社会道德也通过社会舆论和人们的良心引导着网络行为和网络伦理道德的发展方向。

4.规范功能现实社会道德的规范性就是道德的约束性,表现为社会整体价值取向对个人、个人对个人、个人对自身的约束。道德在网络活动中的调控功能怎样,就具体表现为这三个方面约束力的大小上,而这种约束性又离不开道德的规范调节。

5.调节功能网络时代,它不仅需要运用正确的科技政策、法律和一些行政制度、措施来调节和处理错综复杂的关系和矛盾,还需要人们利用内心的道德信念来自觉地调节和控制。由于作为系统整体的现实社会道德会对人们网络行为和网络伦理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上述激励和约束功能,所以可以说,良好的现实社会道德必然会推进良好的网络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反之就会凸现网络道德危机问题。不仅整体的社会道德水平在理论上会影响网络道德,而且就个体的人而言,不同的个体所接受的现实社会道德程度时不一样,所以不同的个体在网络上就表现出不同的道德行为。并且同一个体在不同时间或不同的地点其社会道德水平也可能表现出不一样,所以同一个体在网络上有时也表现出不同的道德行为。当其灵魂中的“天使”战胜“恶魔”时,个体在网络上的行为就表现出人性善的一面,反之,就是“恶魔”在网络上横行之时。也就是说,一个人在现实中具有什么样的道德品质和素质,在网络生活中他会表现出同样的道德素养。网络道德问题是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在网络上的具体体现而已,并非完全是新事物。所谓网络道德危机实际上是作为系统整体的现实社会道德的危机,是现实社会道德在受到全球化、经济变革、政治多元化等多重冲击下表现出来的种种非道德言行在网络空间的再现和延伸。

二、网络技术和网络道德对现实社会道德的反作用

虽然作为整体的现实社会道德对网络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精神动力、评价、指向、规范和调节等功能,但是作为部分的网络道德由于网络技术的特性而有其特殊的表现,并对现实社会道德形成和发展具有极大影响。

1.网络技术形成了网络道德行为的动态性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一个人的人格结构包含本我、自我和超我。只有三种“我”和谐协调发展,人的品格才会健康。网络中的人除了“真实的我”、“现实的我”等之外,还有“网络的我”。“真实的我”受制于本能。“现实的我”受制于社会道德和法律。“网络的我”受制于网络社区的法律和道德。每个人在网络上的存在都是虚拟的、数字化的、以符号形式出现的,人与人的交往也表现为符号与符号的互动。上网的人都缺少“他人在场”的压力,“快乐原则”支配着个人欲望,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人性中恶的一面,会以这种无约束或低约束的状况在网上得到宣泄。由于网络社区鲜有有效的法律和道德来约束这种行为,于是“网络的我”更贴近“真实的我”,一旦“现实的我”放松警惕的时候,也就是“网络的我”在网上大行其道,疯狂冒险之时。广东团省委谢宗宝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提到:有31.4%的青少年并不认为“网上聊天时撒谎是不道德的”,有37.4%的青少年认为“偶尔在网上说说粗话没什么大不了的”,还有24.9%的人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由于网络中基本上不存在什么压力和要求,很难让人独善其身,也很难让人独慎其行。新闻组中和BBS上的不健康言论进行人身相互攻击、漫骂已经司空见惯,千百万网站和数不清的电子刊物使剿窃、修改、转贴他人的文章能够完成在分秒之间。还有充斥网上的假新闻,泛滥成灾的网络色情,横行肆虐的黑客。在网上很可能是莽汉泼妇,在生活中却是温文而雅的人。生活中不苟言笑的人却在网上侃侃而谈。许多大学生从网络中走出时,常常问这样一个问题“我还是我吗?”。由此可见,“网络的我”不断地转换于“真实的我”、“现实的我”之间,这样就形成了网络道德行为的动态性,从而异化人的道德行为。网上道德感的弱化会直接影响网络的建设,而且可能反作用于人们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行为。

2.网络道德对现实社会道德的影响

从人类科技文化的发展历程来看,网络文化推动着人类活动的科学化、技术化、知识化,改变着人类的价值体系,从而为道德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和科技基础。网络文化不仅推动了人类道德进步的趋势,而且还给人们的生活方式以深刻的影响,改变了人们的某些传统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特别是对于从事网络工作的人们的某些新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起着非常直接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张扬和强化现实社会的美德

网民所需要的诚实、自制、互助等道德心理素质,正是网络道德健康发展的要求和直接造成的结果。例如,网络的互助性是互联网上人际交往的一大创新。这种互助性的生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一些网站需要培养自己的网民,就想方设法为点击访问网站的人们提供各种服务,为互联网的互助性提供了大环境。另一方面,在网上给别人提供帮助可以满足大多数网民的表现欲望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一个学生网民说:“当我给一些新手提供了帮助以后,他们会十分恭敬地对你,称你‘大师’,那种感觉很好。”此外,国内外关于互联网上紧急救助的动人事例屡见报端。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互助性广泛传播,助人者影响受助者,受助者会再充当助人者,良性循环就造就了网络的互助性。虽然网络的互助性是现实杜会“助人为乐”等美德在网络上的再现,但是这种不求名利、甘做无名英雄的匿名式的互助行为等更能张扬和强化现实社会的许多美德。

其二,催生出新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网络发展速度快,更新周期短,开放程度高,是现代科技的结晶,也是信息社会的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交往方式、生活习惯等,从而催生出新的现代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如学习意识、平等意识、全球意识,信息意识、时效意识、竞争意识、自律意识等等。譬如,现代社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学习已经不可能再是一劳永逸的事了,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要不断接触新事物、接受新观念,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这一点在网络世界体现得更为明显。网络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硬件、软件的更新换代都很快,人们为了与其保持同步发展,只有不停地学习、接受新的技术。可见,互联网会极大地提高人们的学习效率,拓展了视野,激励和教育着人们形成追求真理、崇尚实践、勇于探索的进取品格。又如,平等是互联网的一大特点。网上的等级、性别、职业等差别都尽可能地隐去,不管是谁,大家都以符号的形式出现。这里没有天然的权威,没有凌驾于他人之上的特权人物,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经受网络平等性熏陶的青少年,自然会增强平等待人、待己的观念。再如互联网是世界性的电子空间,在这个空间中青少年与世界的联系变得十分便捷、迅速。据调查,有相当一部分人(16.6%)经常访问国外的网站,与素不相识的外国人交友、聊天或者探讨问题。这对于人们形成全球意识起着积极的作用。

此外由于网络关系十分复杂,为了调节多层次、多方面的动态的网络关系,就形成了各类道德规范,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人类道德的内容。

三、网络道德和现实社会道德建设必须齐头并进

由于网络道德与现实社会道德之间存在上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因此,在信息时代,为了社会道德整体水平的提高,必须做到网络道德和现实社会道德建设齐头并进,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

1.加强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和网络法制建设

首先,要构建规范的网络伦理。网络是个新生事物,网络社会的伦理规则处于建设过程之中。我们应加强对网络伦理规范的研究和探讨,明确各种网络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责任,以及网络道德的基本原则,形成网络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构建和规范网络伦理,为人们进人网络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

其次,要加强对人们的“网德”教育,形成人们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知,增强他们道德判断能力,指导他们学会选择,识别良秀,鼓励他们进行网络道德创新,提高个人修养,养成道德自律。各种网络技术传授部门,在进行网络技术训练的同时,加强网络道德训练,增强人们网络道德观念,模塑人们的网络道德行为。

再次,是加快网络立法和监管力度。网络上的自由是相对的,绝对的、不受任何约束的自由最终必将导致更多的人丧失自由,形成“网络悲剧”。因此必须在网络加强法制建设,加大监管力度。让网民懂得,网上所有言行必须遵守现实社会的法律法规,每人都要具有“网络法制”观念。世界各国都已经开始网络立法工作,加强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我国网络立法工作相对于网络犯罪日益严重的情况,显得较为滞后,不能有效地阻止网络犯罪现象的发生。加强网络立法工作,尤其对于保护青少年不受网络犯罪的侵害和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具有重要作用。青少年是网络社会中的主要群体,一方面,由于他们自我控制能力较弱,自我表现欲望强烈,法制观念淡薄,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陷人网络犯罪的深渊。另一方面,网络社会缺乏有效的法律制约,青少年相应地就缺少法律的保护,他们的个人隐私、人身安全、心理健康容易成为网络犯罪的侵害对象。同时,大力发展网络警察也是实施网络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网络警察是网络的有效监管者,其法律威慑力将对人们网络道德教育施行起到强制性作用。公务员之家

社会道德范文篇7

关健词:道德道德缺失表现对策

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期,由于一些人对道德水准的迷惘、道德评价标准的失衡,从而导致了道德缺失现象的出现。现今的道德缺失已不再仅仅是作为独立个体的人的道德失衡,而是以群体为尺度的集体道德缺失:蔑视道德、缺失诚信、耻言理想、职业道德滑坡。道德的底线也是一个民族存亡的底线,正确认识道德缺失现象,探讨解决道德缺失问题的对策,对于唤醒沉睡的人性,营造德福一致的文化氛围,重塑社会需要的道德规范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道德缺失现象的几点表现

1、诚信缺失

诚信是一个古老的道德命题,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体现。由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间较短,受千百年来传统文化的影响较深,人们对经济学本身的内涵还不了解,导致中国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诚信缺失现象。在经济领域,存在着企业信用缺失、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缺失。在其他社会生活领域,假东西充斥如假文凭、假政绩、假鉴定等,不一而足。以企业信用缺失为例,据有关资料统计,企业逾期应收的贷款额占贸易总额的指标在完善的市场经济国家中仅占0.25%一0.5%;而我国目前超过5%,其水平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10倍到20倍。

2.职业道德缺失

道德是一定群体认同的调节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集团之间行为关系的规范、原则的总和。一个群体所遵循的规范和原则是以某种职业的道德体系来体现的,职业领域中的道德素质滑坡主要是和从事职业的主体奉行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权利本位的价值观密不可分的。医生“药品回扣”、“收受红包’、“漠视生命,’;警察“知法犯法”、“警匪勾绪,、“随意扩张权力范围”;公务员“行贿受贿”、‘公款私用”、“行政不作为”……可见,职业领域中存在的道德缺失和失范现象确实令人担优。

3.社会责任感缺失

中国现代化的宏伟理想能否早日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社会各阶层社会责任感的强弱。而在当代的中国,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泛滥,假冒伪劣、以权谋私、挥霍浪费行为屡见不鲜,吸毒贩毒、盗窃、漂娟、坑蒙拐骗等丑恶现象又滋生蔓延起来,使整个社会道德秩序混乱,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间题。这里所说的社会责任感,不仅指对自己的家庭和国家承担责任,而且是指对全社会、全人类的共同责任的担负,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二、解决道德缺失问题的对策

1.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文化

有人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当代人而言已经过时了。众所周知,在人类历史上存在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主体保留至今,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五、六千年,而在历史上强盛一千多年的罗马帝国却早已不复存在。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过时,她贯穿古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尤其是在当今社会日益凸显其较大的社会利益。世界需要中国古老文化理念,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复兴会带来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的长治久安。西方发达国家竞相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而我国自己的传统文化在百年来却遭遇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制和废弃。原因在于,现代文明的标志被许多人误解为仅仅是科学技术的发达,科学技术强,文化就先进的错误观念已经深人人心,因此造成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当代缺失了。

优良的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缺失只是间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指传统文化中糟粕的东西反被中国人继承了,如重男轻女、官本位的观念早已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再如儒家学说中“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的道德原则一直被中国人所推崇,使人们自然形成崇尚权利的意识。同时,封闭落后的小农经济意识,也使得人们交往的圈子狭小,社会公共意识淡薄,自私保守,缺乏创造性思维。

人类没有抽象的道德,人类所有的道德都不能离开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因此,要想提升中国人的道德素质,巫需拯救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2.健全道德建设中的制度机制

唤醒人们的良知,养成人们的善恶道德理性,形成正确评价善恶是非的标准,仅靠道德说教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加强包括法制在内的制度建设,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中国社会中的道德缺失现象。因为只有提供一套公正、健全的制度机制系统,并将基础的道德规范和要求经法定程序予以权威化,这样才能为人们划出行为的界限,使之明确道德行为选择的合理空间,促使个体在进行行为选择时充分考虑可能招致的利害得失,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不道德行为的发生。

3.完善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

一方面,我国法制不健全。由于执法不严、执法不公,造成对违法违纪的败德者惩处力度不够。例如,对制假售假,我国产品质量法规定: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以(包括已经售出和未售出的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从上述规定可知:对于大多数假冒伪劣的生产者而言,处罚主要以罚款为主。在稽查力度有限和规定不够详细的现实约束下,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销售者只要10次中有5次,甚至只要有3次能逃脱处罚,就有利可图。

另一方面,执法不严,执法弹性过大,出现“以党纪代替法律处罚”的现象,从而使法律丧失了尊严。司法人员、政府官员作为社会公共权力的掌握者,他们负有依法行政、公正执法的义务。连这些社会公正的守护人都为了私利而弄虚造假,那就证实了公共权力的霉变、腐烂,社会诚信则将化为云烟。权大于法,使法律臣服于公权,整个社会就会导致出现“人们的行为连道德底线都没有了”的不良后果。

社会道德范文篇8

论文关键词:虚拟社会;道德;生长点;负效应

当今网络的使用越来越普及,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净化网络空间,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笔者想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网络对我们来说,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它是由计算机、远程通讯等技术联结世界各国家、各部门及个人的高速信息交互系统。国际互联网又称为因特网(Internet)。目前全球约有194个国家和地区联人因特网,网民达1亿多人,并且每十个月翻一番。网络把社会各部门、各行业及个人、各国、各地区联成一个新的社会组织形式,人们称它为“虚拟社会”或“网络社会”。

在这个虚拟社会中,人们的思想、行为发生了新的变化,人们的生存方式也有了新的变化。如在经济方面,网络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商贸信息迅速传递和经济单位之间、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广泛沟通,加强了生产的计划性和Et的性。在政治领域,网络使得“侯门不再深”,它有利于促进政府和民众之间密切联系,有利于扩大民主与增强政府运行的透明度,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科学管理和科学决策水平。在科教文方面,计算机网络为人们查询各种信息资源,进行科研合作,开展远程教育提供了条件。在生活方面,人们的活动方式和交往方式通过网络发生改变,如在网上购物、求职、旅游、交友、聊天等。

这样一种虚拟的生存方式给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带来了如此大的变化,根据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虚拟社会自然也应该有自己的伦理规范。虚拟社会有哪些特点?对道德建设提出了哪些新的课题?我们必须跳出

“纯”技术的视域,对它作一番认真的探索。

虚拟社会主要是由电子空间所组成的。它不属于现实社会,但它与现实社会不是对立的。它以现实社会为背景,从中分化出来,通过因特网相互交往而形成。虚拟社会扩大了人的生存空间,但它和现实社会相互补充,形成了人类新的生活环境。虚拟社会的特点如下:①虚拟性。虚拟社会是以虚拟“实在”为基本的技术支撑。人退到了信息终端的背后,在现实交往中那些备受关注的特征如性别、年龄、相貌、身份等都能借助虚拟技术得到充分隐匿。人们的行为也因此具有“虚拟化”和“非实体化”的特征。②自由性。网络自问世之日起便是一个以“无政府”为口号的公用网络。在这里,大众传媒逐步走向个体传媒。人们在网上自由选择信息,上载、信息,其间没有新闻审查和核实系统。在一人一机环境下,人们不必面对面直接打交道,从而摆脱了传统的“熟人社会”的道德约束即他律。网上没有国家和地域界限,现实社会中那种分域设卡、设点管辖和控制方式也不再起作用。虚拟社会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自由时空”。③开放性。网上信息传播打破了国家地域的界限,把全球不同角落的人紧密联系起来。“诺亚方舟”变成了“地球村”、“电子社区”。人们不受时空限制,自由交往。不同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可能发生冲撞或相互融合。④非人性化。计算机网络虽为人的交往、沟通提供了方便,但毕竟以网络为媒体,通过人机对话实现,这样少了一些直接交往的温情,即人的交往成为非人性化的。

科学技术是历史进步的火车头,人类历史上任何一次重大技术革命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道德的进步。计算机网络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快捷、方便。虚拟社会作为新的生存空间,它为道德建设提供了新的生长点;网络的广泛应用积极地推动着道德建设的进程,产生了许多新价值观念和伦理精神。

(1)自由、民主精神。网络的核心是自由、开放。在虚拟社会里,人人平等,人人都有发言权,可自由表达思想,自由地进行选择、取舍,无须他人命令。可见,网络为人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它使主体的自由、民主意识得到全方位提升,使道德主体能动性、创造性获得张扬。

(2)权利意识和平等意识。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的集合,它将世界上数以亿计的网络互联在一起,既互通信息,共享资源,又相互独立,各自分散管理。它没有中心,没有领导机构,没有人比他人享有更多的特权,权力、阶层甚至地理位置、国家、民族都失去了意义。每个网民都可以成为中心,人与人之间趋于平等。个体平等意识和权利意识增强,有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独立的个性,提高道德主体的创造性。

(3)自主精神。传统的价值观主要是他律,而虚拟社会的价值观主要是自律。网络是在资源共享、互利互惠的原则下由网民自愿建立起来的。网民既是导演,又是演员,必须确定自己干什么、怎么干,自发地“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为自己做主”,“自己管理自己”,自觉地做网络的主体,因此更多地需要“慎独”,人的主体能动性和潜能得到提升。

(4)奉献精神。网民在网上所获的信息是免费的。资源共享就要求所有的子网和计算机要无偿地为网络提供资源。因此,没有奉献精神,没有资源共享意识,就没有网络。奉献精神是虚拟社会基本的价值导向。

(5)开放思想。虚拟社会的开放性,使人类的道德认识沿封闭——半开放——开放——全开放的路线不断上升。过去“老死不相往来”,终生难见一面的人们变成了近在咫尺的网友。在“电子社区”里,异质的宗教信仰、价值观、风俗习惯、生活方式都呈现在人们面前,经过频繁洗礼和自主选择,这些异质的东西在交往、学习、借鉴中达成共识、沟通和理解。因此网络强化了时代所需要的开放思想和开放意识。

网络推动了人类的进步,但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危害。“技术是一把锐利的双刃剑”,网络也类似于一柄悬在人类头顶的“达摩克利斯剑”。网络本意是从善的角度为人类服务,但却出现了异化。正如英国历史学家德·J·汤因比所说:“技术每提高一步,力量就增大一分。这种力量可以用于善恶两个方面。”计算机网络当用于恶的方面时,就增加了恶的力量。

网络的广泛应用给人类带来了幸福、实惠、享乐、希冀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失望、危机、忧愁、痛苦;在给人们带来信息丰富、交往便利、物质殷实的同时,也带来了人性异化、情感危机。时下信息污染、黄毒猖獗、计算机病毒、“黑客”的天马行空、金融犯罪等不断发生,这些给伦理道德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人类不得不正视。

网络带来的负效应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责任淡化。虚拟社会给人们提供了极大的自由度,人们摆脱了传统社会的管理和控制,进入到一个“没有人认识我”的新天地,从而往往有一种“特别自由”、“解放了”的感觉和想为所欲为的冲动,这易使人忘掉自己的社会地位、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做一些平时不可能做的事情,这些事情明显是不道德的,甚至是违法的。在网上发表个人意见,公布个人信息属个人言论和通讯自由,但其影响却是社会性、国际性的。也就是说,在有极大自由度的虚拟社会里,人们的责任范围超越了已有的范围,由此引起的道德失范问题愈来愈多,愈来愈严重。例如,一个人在网上散布假信息,或进行人身攻击,这就浪费他人时间、浪费网络资源。而在网上发表反动言论,进行煽动性政治宣传,则是违法的。

第二,道德冷谟。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双方都感受不到对方活生生的人的反应,使彼此忽略对方感情需要。在计算机既定程序左右下,人只能是被动的,而计算机程序编制是非人性的,这样使人在不自觉中患上了“精神麻木症”,失去了现实感和有效的道德判断力。在高度信息化、自动化的虚拟社会里,人可在家里办公,在网上上学、购物等,人们终日与个人终端打交道,具有可视性、亲和感的实际交往机会大大减少,导致人际关系疏远,个人也会产生紧张、孤僻、冷漠等情感。未来的人机系统高度自动化、精确化,但是,如果人在丰富多彩但往往又模糊不清的情感世界中也因为自动化、精确化而缺少人情味的话,则会导致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他人及社会的幸福漠不关心。

第三,信息污染。网络社会具有开放性、自由性,因而必须充斥着颓废无聊的信息、谩骂、黄毒,等等。有人称网络社会是空间垃圾站,是最肮脏的地方。在网络世界里,人们面临着类似环境污染的信息污染黄毒侵害。《光明日报》头版刊载了《一位母亲呼吁——摘自一封震撼人心,发人深省的举报信》,该文报告,一位母亲的儿子原来品学兼优,因黄毒所害,精神恍惚,行为怪异,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这是黄毒危害青少年的一个活生生的例证。

第四,个人隐私易遭侵犯。隐私权是人的基本权利之一。我国法律规定,只有专门机关才有权在必要的情况下对嫌疑人进行监视、调查、取证,对其他人,他的工作、生活各方面的细节是通过分散的方式予以保密的。很少有人能对个人生活细节进行汇总,个人的隐私不会赤裸裸地呈现在众人面前。但是,在网络社会里,人的生活成为“全盘的磁盘所记录的生活”。一旦个人的隐私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被他人非法地获取,使个人的隐私权和自由权遭到破坏,构成对人的尊严的侵害。

第五,计算机网络犯罪。在网络帮助下,人的身份、行为方式、行为目标等都可以被隐蔽和纂改。在现实社会中,合法与非法、罪与非罪较易判断,而在虚拟社会里,由于行为主体的隐匿性而导致模糊性,从而使问题变得相当复杂,他人难以有针对性地作出反应并采取制裁措施。近年来,制毒、侵犯知识产权、金融盗窃、敲诈勒索、计算机病毒、神奇的“黑客”等网络犯罪呈直线上升。

1999年4月全球60多万台计算机中毒,这种CIH病毒给全球的影响,让人心有余悸。扬州某银行被提走现金26万元,西安某银行遭黑客袭击,被盗80.6万元现金。

郑州两青年在网上散布“行长携巨款潜逃,银行支付困难”的谣言,致使郑州市交通银行营业网点出现“挤兑”现象,严重干扰了金融秩序,社会影响恶劣。黑客闯入白宫事件屡有发生。

但是,网上犯罪有隐蔽性,凡是可上网的地方都可以从容地进行犯罪;另外,网上犯罪还具有瞬时性,除了留下一闪即逝的电子脉冲外,常无迹可寻。这就向现有的科技、法规提出了挑战。从伦理角度来看,这也是一个难题。

当然网络带来的负效应还有信息垄断,无政府主义泛滥,道德相对主义等方面的问题。

虽然网络给人类会带来的灾难,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而放弃网络,而应正确看待它带来的正负效应。正如火药的发明者发明火药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杀人,但后来火药却成了杀人武器一样,网络在人类应用中发生了异化。若对网络灾害不加以制止,未来就可能成为人类的敌人。可见,虚拟社会需要一套新的道德规范体系和运行机制。当然它不是对传统道德的抛弃,而是在传统道德基础上,适应虚拟社会的新特点,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造和创新。

第一,建立系统的网络行为规范。针对传统道德规范约束的减弱,国外一些计算机和网络组织为其用户制定了一系列行为规则,如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网络伦理声明中,指出了六种不道德的行为类型;美国华盛顿布鲁克林计算机伦理协会制定了十条戒律。各国为防止计算机犯罪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对遏制计算机犯罪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第二,开发高技术防毒软件,以净化网络空间。清华大学成功地开发了“五行卫士”防毒软件。它能识别什么是黄色的。这样的技术开发和推广有利于网络伦理建设。

第三,采用高科技手段保障网络安全,如防火墙(Fivewal1),可以防止非法者闯入。还可建立国家安全信息机构,它可进行病毒检测和防治、网络安全紧急处理。可建立国家信息和“信息高速公路警察队伍”,以维护计算机安全,打击非法入侵者。

第四,开展网络道德教育。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一样,有公共秩序和安全问题。技术是中性的,其善恶在于其背后的使用者。因此,应对网络使用者进行网络伦理教育,要求每个网民都应遵守网络规则,维护网络秩序;要求每一个网民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增强自律,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网络伦理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高等院校的必修课,我们也可以借鉴。

社会道德范文篇9

关键词:网络社会网络道德高职大学生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人加人到“网民”行列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网络社会。

一、网络社会及其道德特点

(一)对网络社会的理解

随着互联网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迅速渗透,“网络社会”一词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一种理解认为:“网络社会”就是指作为各种网络共同构成的“互联网”以及人们通过互联网技术所实现的“网络化”过程中“网民”之间的互动;另一种理解是以“网络空间”来界定“网络社会”;有人认为网络的本质就是一种“在线”整合体,也有人从传播学的角度将互联网看作是“一个模拟传统社会传播形式的数字化平台,或者说与现实社会并列的虚拟传播环境,一个虚拟社会”。无论怎样理解,“网络社会”都是一个与人们现实的社会生活系统有着较大差异和区别的网络空间系统。直观地看,网络空间展现的纯粹是数字信息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其背后存在的是被数字信息所遮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络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呈现出与现实社会交往不同的特点,因而形成网络社会不同的伦理道德特点。

(二)网络社会的道德特点

第一,网络社会道德标准的不确定性

道德标准是对人们行为的一种道德评价,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形式主要是面对面的直接交往,道德活动范围受物理空间限制。道德交往一般基于血缘、地缘、业缘关系建立起来的,交往过程受制于人的社会地位、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等因素,交往的范围也基本限于权力、地位、职业和利益相近的社会阶层,道德评价标准在人们的交往活动中通过历史的积淀趋于稳定、统一,并带有民族性特征。而网络社会,网络化的道德交往是虚拟空间的反映,超越了物理空间的限制,道德关系不仅仅是熟人之间的善恶评价关系,大量陌生的、不同阶级、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语言的人,在网络中发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而对同一性质的行为,其道德评价标准不尽相同、具有不确定性。

第二,网络社会道德行为的难控性

首先,与现实社会相比,网络社会是离散结构,没有中心和界限,不受任何组织机构控制。其次,与现实社会交往主客体不同,网络化交往的主客体处于“无标识状态”和虚拟状态下,可以隐藏姓名、身份、年龄、性别二形象等,因而信用度、可靠性无从谈起,更无组织机构加强控制,交往形式以字符为介,是间接的、虚拟的、符号化的,可相逢不相识,人们更多的是按照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人生体验来约束自己或不约束自己。现实中人们不能或不敢做的事在网上可能会做,故非常自由和难于控制。

第三,网络社会道德规范约束力的弱化

现实社会中的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三者来维系。而网络社会由于其虚拟性的特点,网上人的言行仅靠个人内心信念来维系,这样遵从道德规范与否也不易觉察和监督,道德规范约束力大为减弱。

第四,网络社会道德的新要求

1985年,J·H·穆尔在《元哲学》杂志上发表《什么是计算机伦理学》的论文,指出计算机技术创造的新的可能性的周围,存在着传统伦理学不能直接回答的一系列道德新课题。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产生了新的人际关系、道德关系,引发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是近数年间发生的并具有新的特点。人类社会道德规范在历史运动中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并在适用范围在总体上趋于提高和扩大。网络发展同样也需要教养,网络行为也需要和其他社会行为一样有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原则。因而需要在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础上加以研究,构建适用于网络社会的伦理道德体系。

网络社会的道德特点使网民常常处于道德的冲突与选择中,而表现出网络道德行为的一系列问题。高职大学生文化层次较高,思想活跃,是接受新事物的敏感人群,已融人网络社会生活,网络道德修养成为其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所在高职院校210名大学生进行了间卷调查,间卷涉及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高职大学生,旨在了解高职大学生网络生活、网络道德的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从而加强高职院校德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

(一)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总体趋势是积极向上的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高职大学生对网络社会道德的认识基本是正确的,54.76%高职大学生认为与传统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相比,目前网络社会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是不健全的,尚待完善,21.9%高职大学生认为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是不同的,需要发展其自身的道德规范。

在网络生活实践中,92.86%的高职大学生认为网络社会需要法制规范;49.05%高职大学生对网络不道德行为表示气愤;40.48%的高职大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看法时,没有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缩写;46.67%的高职大学生认为自己在网络生活中的行为是规范的,30.95%认为自己的行为比较规范;55.24%高职大学生对对现在语音聊天室、论坛、贴吧存在的骂人现象表示非常反感;在网络游戏泛滥的今天,仍有51.9%的高职大学生认为网络游戏无聊,浪费时间。

以上这些数据说明具有较高知识层次的高职大学生们能够正确认识网络社会,理性地看待网络社会生活中的一系列道德问题,其网络道德总体趋势是积极向上的。但调查的同时,我们也发现部分高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二)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部分高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模糊

5.71%的高职大学生认为与现实社会相比,网络社会是自由的,完全可以不负责任;18.57%的高职大学生认为网络社会是虚拟的,不必太认真;10.48%高职大学生分不清哪些网络行为是不道德的;56.67%的高职大学生对电脑“黑客”很佩服,认为他们技术高超;34.76%高职大学生会好奇地进人一些不良网站;35.24%高职大学生对语音聊天室、论坛、贴吧存在的骂人现象持无所谓的态度。这些数据说明部分高职大学生对网络社会、网络道德的认识是模糊的,甚至是不正确的。

第二,部分高职大学生对网络道德规范不了解

网络道德规范是人们网络生活应遵守的公共准则,也是人们正当网络行为的指南,而调查中我们发现高达83.33%高职大学生表示不了解网络法规;62.38%高职大学生表示不了解网络道德要求,那么高职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就会无所适从,就会出现不当的网络行为甚至是违反法律、道德规范的行为。

第三,部分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

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使用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55.24%的高职大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看法时,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缩写;45.24%的高职大学生使用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的理由是不痛快时发泄一下,43.33%的同学是别人用时我也用;其次,浏览不良网站,8.1%的高职大学生主动浏览黄色网站,30.48%的同学偶尔浏览过;当无意中看到反动的宣传文章或讨论时,34.76%的高职大学生表示会因好奇,进去看看;第三,因上网而影响正常学习,11.9%的高职大学生因控制不住自己经常包宿上网,41.9%的同学会因心情不好偶尔通宵上网,25.24%的高职大学生因对课堂教学内容不感兴趣而逃课上网,32.86%的同学会因心情不好也逃课上网。

在网络社会中,高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是其思想道德状况的真实体现,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是加强高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加强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

(一)丰富高职院校德育内容,引导高职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道德的实质

网络道德是对人们的网络行为进行评价,调整网络这个虚拟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电子空间,进而调整人与电子空间和物理空间等多种关系的一切原则和规范的总和。网络社会是网络主体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自觉自愿地互联而建立起来的,但网络并不是伦理道德的主体,而只是一种载体,网络道德的主体仍然是人,网络道德实质上就是网络主体在网络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规范。离开了人,离开了普通意义的伦理道德,网络道德也就无从谈起。

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开设有关网络文化知识的讲座,使高职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社会,认识网络社会的道德特点,明确网络道德的实质,了解在现实社会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在网络这个虚拟、开放的社会、这个缺乏监管、制约的社会也同样需要遵守;另一方面,丰富高职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内容,增添网络道德特殊要求的讲解,如我国针对网络道德问题制定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制定的《十戒》等,还可根据高职大学生中的主要网络道德间题,编写同学们自己的网络道德小册子,目的就是使高职大学生了解网络道德的基本要求,从而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在网络活动中自觉践行道德原则。

(二)发起“文明上网”的倡议,加强网络道德规范的宣传

网络法律规范、道德规范不明确是高职大学生无法正确判断和践行网络道德规范行为的最直接原因。目前在网络技术较为发达的国家,通过道德与法的结合,把网络道德的内容以法律和道德条例的形式,对网络人提出遵守网络规范的要求。如美国政府通过的《信息净化法》、《总统反恐怖法》、《隐私权保护法》。美国计算机协会通过并采用的《伦理与职业行为准则》,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颁布网络伦理宣言,明确谴责“六种网络不道德行为”等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90年代,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并于2001年11月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这些网络伦理道德规范从对网络技术人员到普通“网民”,再到青少年网络人,都提出了相应的规约,但由于宣传不够,这些规约远没有被网民所了解。

因此,一方面,国家政府应加大对网络法律规范、网络道德规范的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文明上网氛围。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利用高校阵地加大网络道德规范的宣传,如借鉴国内外网络伦理研究成果,根据本校的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增开“网络道德”课程,开展专项的网络法规、网络道德的学习活动,提出“文明上网”、“争做网络道德学生”的倡议等,推进网络道德规范在高职院校的普及,促进高职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树立网络道德观。

(三)强化网络道德意识,提升高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

网络道德意识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活动系统,是网络道德认识、网络道德情感、网络道德意志的统一体。网络道德认识是对网络行为的是非、善恶的理解与评价;网络道德情感是网络主体在一定网络道德认识的基础上对自己和他人的网络行为进行评价时产生的内心体验,如憎恨感、愉悦感、责任感等;网络道德意志则是不受网络诱惑因素的影响,能够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感冲动和网络行为,包括自主、自律、自觉等。

网络道德意识不强是目前高职大学生网络生活的一个主要问题,网络道德意识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综合系统工程,高职院校应通过一切途径,如课堂教学、舆论宣传引导、校园网络文化阵地建设、校园网络管理等等,创设一个全过程、全方位的网络道德意识引导的大环境,提升一高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认识,提高他们对网络行为的是非、善恶的判断与评价能力;丰富高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情感,深化“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理念;增强高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志,自觉调节和控制自己的网络行为,努力做到网络生活中“慎独”。从而,强化高职大学生上网的尊重意识、诚实意识、政治意识、责任意识、自律意识,提升其网络生活的思想道德境界。

社会道德范文篇10

社会道德事件的特点

(一)从涉及范围上看,具有广泛性在人类发展史上,一切道德体系的作用性质及其变化,都源于社会经济关系及其变化。社会经济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决定了道德领域的对立和斗争,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引起了道德的变化。目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转型时期,人们的生存环境的变化带来价值取向的变化,人的自我内省与观照瓦解于对利益与物欲的沉溺与追逐,道德的权威与合理性受到极大的挑战,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带来了广泛的消极影响,道德事件涉及面之广令人堪忧:如公共生活、市场环境、经济交往、职业活动、家庭婚姻、网络生活等。具体表现为:诚信缺失、假冒伪劣、以权谋私、行贿受贿、挥霍浪费、吸毒贩毒、盗窃、警匪勾结、、坑蒙拐骗、家庭暴力、食品安全、煤矿矿难、醉酒驾车、学术腐败、网络欺诈、网络暴力等。社会道德事件波及面之广,必定带来强烈的公众情绪化反应,道德的权威与合理性也将被弱化,甚至抛弃。(二)涉及内容上看,具有复杂性(综合性)所谓综合性,是指社会道德事件涉及的内涵构成具有综合性、多样性和交叉渗透等特征。从表象上看,人们似乎把社会道德事件以其聚焦点不同而把他们分成交通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人身安全等等,但实际上,大量的社会道德事件涉及的内容是复杂的,如“三鹿奶粉”事件、“彭宇事件”、“天津许云鹤案”的影响已经超出了事件本身,它直指国人的道德底线,它考验政府的行政能力,它暴露出部门立法的弊病。可以说,许多社会道德事件往往交叉渗透盘根错节,我们都不能单独解读某一个事件。所以问题的解决又必须着眼于具体问题,从多方入手,来应对道德事件带来的社会影响。(三)从影响深度上看,具有深刻性社会道德事件对人们思想的触动较大,它深刻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态度和行为动机。一方面,社会道德事件本身会引起人们的思考和反思,对自身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强烈触动。如从“小悦悦事件”发生后网民的关注度和论坛发帖就可以看出,从斥责路人的“人性冷漠”到追问“什么原因导致小悦悦悲剧”,进而不断地反思挖掘道德缺失原因,最终立足于人性与价值的大讨论。因她的死引发的讨论和思考,仍在继续。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因为有关部门对社会道德事件应对不及时和不公正,加上相关媒体不负责任的炒作、夸大,使公众全局观念、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被淡化,甚至造成了一些人的思想道德在一定程度上的蜕化和堕落。所以,在社会道德事件面前,人们的思想会变得越来越复杂,行为动机会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这也是社会管理乃至学校教育面临的境况越来越复杂的缘故之一。

社会道德事件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主要影响

(一)思想道德认知弱化与偏差道德认知即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的认识,包括道德印象的获得、道德概念的形成和道德思维能力的发展等。它表现为人们对是非、善恶、美丑等行为准则以及执行它的意义的认识。道德认知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史无前例的转型期,且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互联网发展也使本土文化直接面临世界各种他文化的冲击。社会转型、经济转轨、价值多元化不仅弱化了大学生道德认知,也是造成当前社会道德事件的主要原因。在社会和个人面前,大学生越来越关注“个人”,对自我发展和个人目标表现出执着的态度,相反对道德价值信仰的终极目标越来越淡漠,甚至人生价值选择出现了错误的倾向,在实际生活中荣辱不分、是非不明。据调查表明,在很多高校1/2的人认为,目前社会道德生活状况是假恶丑多于真善美,而认为真善美多于假恶丑的人不到1/10。还有2/5的人是摇摆人,认为“现在有很多事情使人说不清楚是好是坏”。(二)道德情感体验的矛盾性道德情感是指人们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他人或自己的思想言行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道德情感是人类独具的高级社会性情感,又是与人的非理性因素之一情感机制结合最牢的一种道德意识。它们可能表现为积极的、肯定性的情绪反应,如:道德自豪感、尊严感,利他行为后的愉悦感,也可以表现为否定性的,但同样是积极的情绪反应,如:羞愧感、内疚感等;在对道德事件的关注和评价中,高尚与卑鄙同在,深刻与浅薄并存。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责任感、正义感、良心在当代大学生中有精彩的展现,而那些道德虚无主义、反道德的情感在当代大学生中也存在;既有多数的大学生以为国争光为最大的幸福,以帮助他人为最大的快乐,也有极少数的学生以投机钻营、奢侈浪费为荣,以损公肥私、损人利己为乐,两极分化严重。(三)道德实践困惑道德实践困惑是指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道德观,在应用于实践中时,因其与现实生活的冲突或矛盾而引起公众怀疑或反思的情况。根据“社会道德事件”引发的道德争议,我们可以清晰地感觉到在大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道德困惑,对“社会道德事件”的道德评价上出现了双重甚至多重标准。如不少大学生说起道德头头是道,慷慨激昂,可一到行动时,就找借口推脱,他们虽然欣赏赞美高尚,但并不想拥有高尚,不少大学生赞成“见义勇为”、“拾金不昧”,却不能将它完全变为自己的行动,认识和实践的差异相当明显。可见,任何一种现实生活中的观念、行为、现象,都可能获得一定道德观念的支持与肯定,而同时又会受到另一种价值标准的否定或批判。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陷人困惑与迷失中,并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