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培训学习心得体会十篇

时间:2024-01-03 17:51:19

教材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教材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1

——统编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孝感市玉泉小学北京路校区  黄浩

2019年8月份,我在孝感市实验小学参加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的为期三天的统编教材培训活动,聆听了专家老师的讲解,让我对统编小学语文四、五、六年级的教材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懂得了怎么才能更好的把握教材,如何得心应手地去教,真是受益匪浅!下面就谈谈我的学习体会。

一、新教材的特色

1.贴近学生生活。

统编教材不仅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材的编写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童真世界出发,图文并茂,版式多样,风格活泼,色彩明丽,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尊重儿童的天性。能够吸引学生阅读,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发现,去自主地探究。

2.教科书独特的结构体系。

新教材围绕一个核心概念——“语文素养”来进行编排。搭建一个双线结构即宽泛的人文主题和螺旋上升的语文要素。构建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制。教材的整体性增强;文本教学的难度增加;教学的梯度在彰显;更换了许多篇目,老课文教学赋予了新的内容。

3、加强幼小初衔接。

新教材尊重儿童,准确把握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方面做好了过渡衔接。如在入学教育阶段编排了“我上学了”,采用参与式和体验式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顺利进行角色转换和身份认同,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初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单元也没有直接进入拼音的学习,而是先安排一个识字单元,再学习拼音,由熟悉的语言带出拼音的学习,让孩子有个适应期,小学阶段最后一次综合性学习单元:难忘的小学生活,让孩子们回顾六年的小学学习生活,畅想即将到来的中学生活。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新教材在幼小初衔接上的匠心独运。

4.开发课外阅读。

新教材中增加了一个新的板块“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将课外阅读纳入了课程中,引导学生要大量阅读,让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并能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从而爱上阅读,充分调动家庭教育的力量,共建书香型校园、书香型社会。大量的阅读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二、新教材的教法

在本次培训中,专家教师主要从阅读策略单元教学、习作单元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培训指导。

1.阅读教学。

新教材在阅读教学的编排上具有五大显著特点:一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二是倡导大量阅读;三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和能力;四是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五是集中编排现代诗,培养学生对现代诗的兴趣。在课内通过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和体验,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从而喜欢阅读,主动阅读。教师要重视指导朗读,通过朗读培养语感。还要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引导学生选择好的读物,分享阅读的快乐,从而丰富语言积累。

2、习作教学。

新教材习作教学编排具有两大显著特点:一是读写分编,兼顾读写结合;二是注重能力发展,阶段性和整体性结合。教材还创设性的开辟了习作单元,整个单元都为习作铺路,聚焦表达方法的学习和习作能力的培养,不在内容理解,语言积累,朗读训练上做过多要求。

3.口语交际教学。

教材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2

二、工作目标通过培训使教师进一步提高师德修养,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充实文化知识和学科知识,增强教科研能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任职能力。

三、培训内容与方法本期培训主要采用专题讲座、自学自练、观看录像、研讨交流的方法进行。

1.师德培训。以《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为依据,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校内广泛开展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积极组织教师参加职业道德和心理健康培训,强化教师自身修养,坚持依法施教、依法办学。

2.专题讲座内容为:追寻名师成长的足迹,重在引导教师树立理想,苦练内功,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做有思想的教师。引导教师拓宽视野,厚实知识背景。

3.每位教师认真读一本教学专着或教学杂志,完成xx字左右的学习笔记,同时加紧对所任学科的专业知识学习,争取在教师专业技术测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4.分学科组进行各学科的教材解读,主要将小学阶段教材内容分类梳理,分类讲解,重在引导教师掌握各类内容在各个年级教学时的度。

5.观看录像主要观看名师的课堂教学录像,并做到在观看之后研讨交流,进行课堂教学点评。

四、培训组织与实施1.加强领导,建立组织

学校领导要正确认识校本培训的作用,向教师大力宣传校本培训的积极意义,引导教师正确了解校本培训的性质特征。负责校本培训工作的组织、协调与考核。

2.做好培训情况记载。包括:参培教师出勤、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时间、授课教师等。

3.重视培训过程资料的积累。包括:文件、制度、计划、总结、培训教材、培训活动情况记载、考勤登记、考核材料和教师个人培训档案的建立等等。

4.考核。及时将教师的学习笔记、听课记录、课件、学习体会等材料和教师参加培训的考勤情况,作为教师考核并获得校本培训学分的重要依据。

五、青华镇第四中心小学暑期教师培训安排表

教材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3

小学部编语文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纵观统编版语文教材,结构和内容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所适从之际,听取了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网络培训,三场专题培训和两场答疑活动,无疑令我们身处一线教学的教师们茅塞顿开。统编教材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给我们的日常语文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如何“学好语文,用好语文”是我们在使用新教材时的着力点。

整体教材观:新教材的知识点设计在别出心裁的同时,也渗透到了每个单元、每篇课文中。在解读教材、教学的过程中,既要着眼于整本教材的编排意图,又要有单篇加单元的解读思路。教材不是单线的知识点串联,而是多线路的语文元素的有机结合。倪鸣老师在培训中提出,单元语文要素是逐步推进的过程,在推进语文要素的同时,要有大局观、整体观,要学会用好教材所提供的材料,恰当使用。语文要素是一项大局要求,教学中不应紧抓要素不放,加大难度,陷入知识点的囹圄。

过程设计观:新教材的编排条理清晰,其中十分有特色的是,在单元导语中语文要素要求明确、课后题紧扣元素练习、交流平台总结到位紧扣主题。可以说,新教材在对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的熏陶上是环环相扣的,这就好比一部电影,放慢倍速,让你细细品味情节的美妙。因此,在教学中,语文元素的落地就不仅仅是掷地有声,而是润物细无声般的浸润学生的知识库中,在教学设计中,要将语文元素渗透到文章的各个角落中,并结合生活实际具体表达,学会运用,将“过程”成为语文学习的重点练习点。

合理评价观:新教材的评价,是在给予的语文元素基础上,以课后题为依托进行的。这就使得知识点的评价有了清晰有力的抓手。在新教材的课后题中,对识字写字教学的要求是随文识字和集中写字相结合,推荐以词为单位进行学习;课文的学习中,理解与朗读相结合,助推学生的理解;背诵,在熟读和理解的有机作用中,完成要求;作文,在精批细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修正。除了评价内容上的要求,新教材推荐口头测试和纸笔测试的结合,根据内容的不同属性,恰当使用不同的方法。

总体而言,新教材对语文要素的提取和渗透独具匠心,旨在用语文本身解语文,回归初始,也是对我们平衡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一个重要参考点。

小学部编语文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我有幸参加了部编语文新教材网络培训。通过这次新教材的学习培训,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收获不小。特别是网上学习培训,这个平台给了广大教师更多的学习讨论的空间。此次培训我获益匪浅,仅谈一些心得体会。

通过专家引领,我进一步领会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对小学语文教学在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方面的教学有了深入的理解与思考;特别是网上交流,让我知道了现在语文这门课在全国大背景下的现状和发展。专家通过教学策略的指导,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重新提升了我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认识与把握,极大地开阔了视野。

专家讲座使我把握教材和设计教学的能力有了提升。以前的我,对教材研究不够,教学设计不精,课堂教学的方法有待改进,对课堂教学改革建议中的课堂教学训练点把握不准,致使有的课堂教学环节安排不科学;旧的教学方法仍然存在,教学过程注重于教而学的重视不够;结果学生的语文思维训练不够,能力提高缓慢,情感熏陶不深入。

通过专家讲解,我真正了解了现行教材在内容体系、活动方式、组织形式和考核评价等方面留给教师较大的空间,教师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更需要深入地研究教材,只有进行个性化的整合与重组,才能使教材的使用得心应手。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认真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学习目标,根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继续学习的能力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学习环节完整,联系紧密,衔接自然。课堂教学要能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完整地呈现出来,让学生明确“学什么?怎么学?解决什么问题”,注意对学生加强训练,数量要合理、梯度恰当,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xx老师:

部编版语文教材一翻开,水墨画风的插图,舒适的图文的编排,再加上名家名篇的编排,浓浓的语文味和传统文化素养扑面而来。再细细观看研磨了2019年秋季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网络培训会后,让我对教学方向有了更明确的思路。

(一)名家名作凸显语文味

五上的教材中选取了包括巴金、郭沫若、闻一多、许地山、叶圣陶、冰心、吴冠中、贾平凹、冯骥才、梁晓声等众多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的名篇名作。这些选文语言典范,既便于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又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迪,情感上受到感染,满足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需求。

传统文化的比重增加不少,这一变化让教材更加“讨人喜爱”,人文意味语文意味愈发浓厚,比如第一单元,主题是《万物有灵》,开篇郭沫若先生的《白鹭》就是一首精巧的诗,语言精练含蓄俊美,有精灵之趣。

(二)强化阅读提高阅读与表达能力

部编版教材在阅读的编排上做了精心安排,一方面是重视培养孩子阅读的能力,例如:第二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提出要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通过借助阅读提示,教会学生一些通识方法,实训练重点和方法,来强化阅读速度,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另一方面就是实际运用,精读课文中学的方法,根据课后练习题运用在略读课文进行实践。不仅仅是略读,韩素静老师还说:“提高阅读速度,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提醒学生课外阅读时有意识地运用相关策略和方法,以落实“学习在课内,运用在课外”,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材将“快乐读书吧”设置为课程,这就将散漫的课外阅读规范化,引导学生进行大量阅读,只有这样方法配合实践才会真正有效的促使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有效提高!

另一方面,课文的学习不仅仅是阅读的理解,还有对于表达的训练。例如:作为习作单元中的《太阳》一文,教学目的不仅仅在于了解太阳的特点,更重要的诗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其好处并学会运用说明方法写说明文!习作脱胎于文本!

越学越深,越学越觉得部编版教材匠心独运,不仅仅孩子们是新教材的受益者,我们教师更是,教学相长,且思且行……

小学部编语文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部编教材培训让我对教材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懂得了怎么才能更好的把握教材,如何得心应手地去教,真是受益匪浅!下面就谈谈我的学习体

1.贴近学生生活。

部编教材不仅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材的编写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童真世界出发,图文并茂,版式多样,风格活泼,色彩明丽,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尊重儿童的天性。能够吸引学生阅读,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发现,去自主地探究。

2.开发课外阅读。

新教材中增加了一个新的板块“和大人一起读”,将课外阅读纳入了课程中,引导学生要大量阅读,让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并能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从而爱上阅读,充分调动家庭教育的力量,共建书香型校园、书香型社会。大量的阅读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尤其是是阅读教学实施“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设计(教读、自读、课外阅读)。

3.突出双主线。

通过培训,让我得知部编教材在课文的选取、习题的设计、实践活动的安排等方面,努力切入当代小学生的语文生活,适应时代的需求,体现时代性。教材的课文有较多的更新,注重经典性并适合语文教学。努力做好价值观的“整体渗透”,让语文所包含的语言、情感、审美和价值观教育融为一体。

教材不仅选文精美,

编排独具匠心,更是聚焦了“语用”,明晰了语文知识和能力点,

增强了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实践性。课文编排的主要特点是突出双主线,努力体现语文学习体系与教学“梯度”,

教材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4

心得体会一

由XX校举办的小学语文部编教材培训活动在我校举行,我有幸参加了此次学习。在一上午的学习中,我聆听了教育专家XX老师有关人教版一年级语文新教材的解读。通过学习使我对一年级人教版新教材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从而让我懂得了怎么才更好的把握好教材,如何有效的去教,下面就谈谈几点我的学习体会:

1.在本次培训中,专家教师主要从识字教学、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等方面进行培训指导,刚开始我对教材的认识没有那么的精深,不过听了专家老师的详细分析,从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编排特点。并且要注意把握本组教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这一点,让我在潜意识中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拉近课本与学生的关系,首先要吃透教材,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使用教材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教学内容提示及一些教学中所要注意的问题。如:识字课。我们要了解它的编写形式、特点。

1)、内容与专题紧密联系。

2)形式多样,体现出要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3)采取韵文的形式编写,易于朗读。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我们要充分地发挥课文中的插图作用,借助图画猜识生字,读通句子。必要时,我们可以采取合作的学习方式,把课文读通顺。老师绝对不能包办代替学生,而是加强引导学生注意发现的层次性,将发现的识字方法迁移到学习中,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和鼓励他们独立完成。不过要时时对生字进行复习和巩固。

2.

结合拼音认识汉字、学习词语和儿歌,

提倡学以致用,强调拼音的实用价值。教材倡导学用结合,在运用中学习。教材中安排了词语和儿歌,并且结合词语和儿歌的学习认识几个汉字。这些词语,都是由学生学过的音节组成的常用词语,每课的几个词语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使学生初步感知语言特点。所选的儿歌也都包含本课新学的音节。这些词语和儿歌,为学生巩固拼音、复习本课和前面学过的字母和音节提供了语境,体现了拼音学习的工具价值,同时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形成初步的语感。

3.牢固树立生活语文的理念,将语文教学由课内拓展到课外。首先,要更新理念,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要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让学生成为支配课余时间的主人。教学中要强调“精讲”,使学生能在课内完成大部分作业。如果我们用大量的作业把学生课余的时间塞得满满的,学生便丧失了自我发展的空间,窒息了学生的灵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生活即课堂。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能力,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反复历练,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累积起来,才会形成一个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所以,教师要打破课内课外的界线,树立大语文观,生活处处有语文,把口语交际的课堂延伸到学生五彩斑斓的生活之中,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4.重视交际习惯和交际意识的培养。教材重视培养学生的交际习惯和交际意识,考虑学生起点,着力改进学生日常交际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如缺少交际意识、不考虑对象场合等不良交际习惯。教材中的几次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在不同的交际情境中实践最基本的人际交往原则:相互尊重。这是开展口语交际活动的基点,是需要从一开始就着力培养的交际习惯。

总之,这次小学语文教材培训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一定会认真阅读笔记,结合实际,把本学期教学开展得更好。

心得体会二

我参加了部编本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培训。虽然只有两天的时间,但培训所给予我的启发和经验却是一笔永久的财富。聆听了付成祥等老师对教材的分析及具体的指导,自己才对一年级教材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几点体会:

1.在本次培训中,专家教师主要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及评学环节等方面进行培训指导,刚开始我对教材的认识没有那么的精深,不过听了王娟娟老师的详细分析,从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编排特点。并且要注意把握本组教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这一点,让我在潜意识中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拉近课本与学生的关系,首先要吃透教材,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使用教材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教学内容提示及一些教学中所要注意的问题。如:识字课。我们要了解它的编写形式、特点。1)、内容与专题紧密联系。2)形式多样,体现出要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3)

采取韵文的形式编写,易于朗读。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我们要充分地发挥课文中的插图作用,借助图画猜识生字,读通句子。必要时,我们可以采取合作的学习方式,把课文读通顺。老师绝对不能包办代替学生,而是加强引导学生注意发现的层次性,将发现的识字方法迁移到学习中,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和鼓励他们独立完成。加强评学环节,细化评学环节,要时时对生字进行复习和巩固。

2.

结合拼音认识汉字、学习词语和儿歌,

提倡学以致用,强调拼音的实用价值。教材倡导学用结合,在运用中学习。教材中安排了词语和儿歌,并且结合词语和儿歌的学习认识几个汉字。这些词语,都是由学生学过的音节组成的常用词语,每课的几个词语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使学生初步感知语言特点。所选的儿歌也都包含本课新学的音节。这些词语和儿歌,为学生巩固拼音、复习本课和前面学过的字母和音节提供了语境,体现了拼音学习的工具价值,同时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形成初步的语感。

3.牢固树立生活语文的理念,将语文教学由课内拓展到课外。首先,要更新理念,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要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让学生成为支配课余时间的主人。教学中要强调“精讲”,使学生能在课内完成大部分作业。如果我们用大量的作业把学生课余的时间塞得满满的,学生便丧失了自我发展的空间,窒息了学生的灵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生活即课堂。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能力,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反复历练,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累积起来,才会形成一个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所以,教师要打破课内课外的界线,树立大语文观,生活处处有语文,把口语交际的课堂延伸到学生五彩斑斓的生活之中,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4.重视交际习惯和交际意识的培养。教材重视培养学生的交际习惯和交际意识,考虑学生起点,着力改进学生日常交际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如缺少交际意识、不考虑对象场合等不良交际习惯。教材中的几次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在不同的交际情境中实践最基本的人际交往原则:相互尊重。这是开展口语交际活动的基点,是需要从一开始就着力培养的交际习惯。

总之,这次小学语文教材培训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一定会认真阅读笔记,结合实际,把本学期教学开展得更好。

心得体会三

我有幸参加了XX部编语文新教材培训。通过这次新教材的学习培训,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收获不小。特别是网上学习培训,这个平台给了广大教师更多的学习讨论的空间。此次培训我获益匪浅,仅谈一些心得体会。

通过专家引领,我进一步领会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对初中语文教学有了深入的理解与思考;特别是网上交流,在这个平台上,我们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尤其是在大家共同讨论和交流的环节上,让我知道了现在语文这门课在全国大背景下的现状和发展。专家通过教学的课例,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重新提升了我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认识与把握,极大地开阔了视野。

专家讲座使我把握教材和设计教学的能力有了提升。

以前的我,对教材研究不够,教学设计不精,课堂教学的方法有待改进,对课堂教学改革建议中的课堂教学基本流程理解片面,致使有的课堂教学环节安排不科学;旧的教学方法仍然存在,教学过程注重于教而学的重视不够;结果学生的语文思维训练不够,能力提高缓慢,情感熏陶不深入。

教材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5

一、 建立正确的项目实训教材开发思路

实训教材不论内容还是形式,都要突出教材的职业性和实用性,内容从知识导向改为行动导向,教材结构从知识逻辑为主线改为工作逻辑为主线,融理论学习、技能实训于一体,使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和谐统一。

(一)建立由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参与的建设机制。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行业技术人员、企业能工巧匠参与到人才的培养的全部过程。教材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胜任未来岗位工作的能力,因此PowerPoint应用实训教材开发的前期,教材开发小组要深入人才市场、企业及行业调研,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途径,收集第一手资料,确定企业对人才规格要求,编制课程标准。后期通过召开教材编写分析会及教师深入公司等方式,对办公室文员制作演示文稿的具体职业活动进行分析,分解内含的工作任务要点,积累教材编写素材,特别记录新知识和新技能。由校企合作,共同开发的实训教材,既能确保教材内容的实用性和新颖性,也有利于教师创设能力训练价值更高的实训项目,更能实现课程改革目标。

(二)以工作任务选择内容,以项目组织教材内容。

实训教材内容的选择以岗位职业能力形成为依据,提高教材内容的岗位针对性。即围绕课程标准中的工作任务选择知识,知识选择不仅是理论知识,更需要开发新的实践知识,这也是教学内容改革与校本教材编写创新的特色所在。以项目为载体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每个项目包含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要有均衡性、可操作性及全面性,避免第一个项目负载过多学习内容,当然也不能出现知识点、技能点缺漏现象。每个项目设计一些工作实践中要思考的问题,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整合,让学生在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过程中去学习知识,训练技能,建立知识与工作任务的联系实际工作能力。

(三)项目学习过程对接职业活动过程。

项目课程体系要求课程设置反映工作体系的结构,每门课程设计的学习项目也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知识组织方式组织课程内容。项目学习过程开发应从办公室文员等岗位工作中所制作的演示文稿挑选出典型作品进行二次开发,详细分析职业活动过程,创设与职业活动相关的工作问题和学习情境,结合学生认知规律、职业能力成长规律,转换成适合教学的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学习性项目。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关注工作任务完成,为学生提供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培养学生的工作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团队协作沟通能力。

二、创新项目实训教材的编写过程

项目课程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教学内容,目标是培养出能解决工作实践具体问题的技能型人才。PowerPoint应用实训教材编写过程,先要分析办公室文员等岗位的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流程及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态度,确定教材内容。再以典型演示文稿作品制作为蓝本设计项目,并将项目分设若干教学模块,同时将分析归纳后所得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规划到各个模式,最后科学合理地编写每个项目。让学生通过实训教材等教学资源完成全部项目学习,既掌握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也熟悉职业岗位上一定数量的具有代表性的演示文稿制作思路、方法、步骤,缩短未来岗位的就业适应期。

(一)制定实训教材项目列表,细化教材内容分配。

传统的PowerPoint应用实训教材编写结构多数是前面部分介绍软件功能的基本操作,后面部分设计一、二个实例进行综合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而且对制作演示文稿前期工作环节,如素材收集整理等避而不谈,这种与工作过程脱节的编写体例对学生获得制作演示文稿的职业能力是不利的。因此在教材体例上应抛开章节式结构,改用项目模块式结构,将课程内容融入六个项目,合理设置项目编排的逻辑顺序,即将“面向新员工培训的公司介绍、公司年报、公司年终晚会活动、面向市场宣传的公司简介、产品介绍与展示、市场营销报告”,六个项目按照工作任务的难易程度的由低到高、逐步递进的逻辑关系编排。

实训教材编写在课程项目化基础上,将六个项目再细分成十几个大小合适、相对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既符合职业标准要求,又突出实用性。如项目一“面向新员工培训的公司介绍”划分为“制作封面幻灯片、创建公司组织结构图幻灯片、制作公司工作要求幻灯片”三个模块。为确保教材内容编写的完整性,根据课程标准,列出每个模块完成后拟达到的能力目标,所涵盖工作任务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如在项目一的“制作封面幻灯片”模块,其能力目标是“制作布局合理,符合演示环境的封面”等,技能目标是“会根据听众差异,采用不同字体格式,设计欢迎词” “会根据文稿内容插入合适的剪贴画,并修改其特性”等,知识目标是“了解字体属性设置”、“理解版面构图简单原理”等。依照模块知识点和技能点有针对地编写实训教材,使得各模块虽然相对独立,但模块间教材内容层层深入,紧密联系,贯穿整个课程。

(二)重构实训教材项目体例,培养工作过程思维。

项目课程体系建设的教育目标是培养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因此PowerPoint应用实训教材每个项目不但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更要融入工作思维的培养。教材每个项目结构都按照学业生心理结构分步构建的要求,遵循教学规律,采用结构功能块的编写模式,按“项目介绍”、“学习目标”、“项目分析”、“项目实施”、“归纳总结”、“拓展知识”、“拓展训练”的不同结构功能块顺序进行设计,体现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结构顺序。

“项目介绍”主要是介绍项目使用环境、目的。此环节可用职业情景描述等形式突出不同职业情景下需要制作的不同演示文稿,从而引出普遍化的工作任务,实现与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建立关联,并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目标”主要是把通过此演示文稿制作达到的学习目标明确地呈现给学生,以实现学习目标“激趣”与导向功能。在形式上,学习目标用“能……”等表示,内容表达上不是针对演示文稿制作的某个特定学习目标,而是普通性的、能达到举一反三效果的学习目标。如项目三“公司年终晚会活动”中,要学会图片素材收集,学习目标并不是会收集特定某一张或某一格式类型的图片,而是学会使用搜索引擎收集各种文件类型的素材。

“项目分析”主要是介绍此演示文稿的制作思路。这一环节要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引领学生对具体任务进行分析,提炼出任务的类型、目标以及具体工作的需求,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完成幻灯片设计和构思,使设计目标更加清晰。

“项目实施”是PowerPoint应用实训项目教材编写的主体,是编写人员工作经验的高度结晶。此功能块包括有“操作步骤”、“操作技巧”、“相关知识”等内容。“操作步骤”主要是介绍项目完成的具体步骤,充分体现“做中学”的重要性。叙述该项目演示文稿的详细操作步骤,提供制作过程对应操作的效果图,并给予适当的注释说明。“操作技巧”主要是对演示文稿制作过程的关键之处,设计“提示点”,以对这些关键性操作进行解释和补充。“相关知识”主要是以“小百科”或“小词典”等栏目补充一些联系紧密的理论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

“归纳总结”主要是总结项目实现过程中所用到的PowerPoint重要知识点以及操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更加清晰地理出PowerPoint在实际工作中最常用的功能技巧,进一步巩固刚刚构建的心理结构,为知识、技能等的迁移、整合、内化做好准备。

“拓展知识”主要介绍与项目相关的新知识或职业知识,如关于公司宣传、新产品演示、工作总结等的撰写方法说明。目的是为了弥补项目实施步骤中没有介绍的或者任务要求难度较大的内容,增加学生制作演示文稿的信息量,开拓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

“拓展训练”主要是设计一些难度比此学习项目更大的适度的实践题,鼓励学生以团队合作探究方式进行学习,尝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成新的演示文稿制作。将完成此学习项目后初步习得的技能,通过学生不断实践成为一种程序化的心智活动,达到技能内化的目标。另外理论知识的检测巩固仍然可以采用填空、选择、判断、问答等题型。

(三)创新设计实训教材编写风格,优化教材展现方式。

根据中职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多元智能人才观理论和教材设计知觉组织原理,PowerPoint应用项目实训教材的编写要做到风格生动活泼、呈现方式丰富多彩,增强直观性,最终达到信息的高效传递。教材直观表现在:第一,使用形象化的文字来描述事物。第二,使用作品效果图、标注、图表、字体变化等直观表达形式。第三,版面布局结构合理,内容编排有艺术性。

创新教材展示方式,开发配套电子辅助项目学习资源,克服纸质教材页数限制。在PowerPoint应用项目实训教材编写时,各个项目演示文稿的制作依据应该是真实工作中的应用文,如制作公司年报演示文稿,要有一份结构和内容完整的公司年报,但纸质教材是不可能安排如此大的篇幅刊登,因此必须补充完整的公司年报电子文档,在教学过程随时提供给学生,这也是创建真实职业情境的重要资源。同样,提供六个项目的完整演示文稿作品;设计更多不同类型的演示文稿制作项目,根据学生的水平实现分层教学;收集整合项目制作的各种类型的素材等丰富的学习资源。

校本实训教材初稿完成后,还要认真校对审核,在部分班级中试验推广使用,多方面收集教材使用效果的反馈信息,总结PowerPoint应用项目实训教材开发、编写的经验与不足,对教材进行不断修改和完善,创新教材开发编写机制。

三、结语

加强项目实训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建设,是完善项目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教材开发与编写要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以岗位需要为导向,强化职业教育模式的研究,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探索PowerPoint应用项目实训教材编写模式,大胆创新,突破传统,提高项目实训校本教材质量,满足市场对人才的不断需求,培养全面发展技能型人才。

(作者单位:广东省高州农业学校)

参考文献:

[1]邓泽民,侯金柱.职业教育教材设计[M].北京:中国铁路出版社,2006.

教材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6

发挥校本培训的功能和优势,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营造教师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通过培训使我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深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知识层次。面向全体教师,以师德为首,以理念培训、业务培训、信息技术培训为重点的思想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工作。

二、工作目标

通过培训使教师进一步提高师德修养,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充实文化知识和学科知识,增强教科研能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任职能力。

三、培训内容与方法

本期培训主要采用专题讲座、自学自练、观看录像、研讨交流的方法进行。

1.师德培训。以《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为依据,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校内广泛开展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积极组织教师参加职业道德和心理健康培训,强化教师自身修养,坚持依法施教、依法办学。

2.专题讲座内容为:追寻名师成长的足迹,重在引导教师树立理想,苦练内功,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做有思想的教师。引导教师拓宽视野,厚实知识背景。

3.每位教师认真读一本教学专著或教学杂志,完成2000字左右的学习笔记,同时加紧对所任学科的专业知识学习,争取在教师专业技术测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4.分学科组进行各学科的教材解读,主要将小学阶段教材内容分类梳理,分类讲解,重在引导教师掌握各类内容在各个年级教学时的度。

5.观看录像主要观看名师的课堂教学录像,并做到在观看之后研讨交流,进行课堂教学点评。

四、培训组织与实施

1.加强领导,建立组织

学校领导要正确认识校本培训的作用,向教师大力宣传校本培训的积极意义,引导教师正确了解校本培训的性质特征。负责校本培训工作的组织、协调与考核。

2.做好培训情况记载。包括:参培教师出勤、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时间、授课教师等。

3.重视培训过程资料的积累。包括:文件、制度、计划、总结、培训教材、培训活动情况记载、考勤登记、考核材料和教师个人培训档案的建立等等。

4.考核。及时将教师的学习笔记、听课记录、课件、学习体会等材料和教师参加培训的考勤情况,作为教师考核并获得校本培训学分的重要依据。:

五、镇第四中心小学暑期教师培训安排表

时间

主要活动

负责人

7月8日至

7月20日

1、每位教师认真读一本教学专著或教学杂志,完成2000字左右的学习笔记

2、学科专业知识复习

7月22日至

7月25日

教师职业道德与心理健康培训

7月28日至

8月5日

信息技术培训

8月24日

分学科组进行各学科的教材解读

8月25日

观看名师的课堂教学录像

教材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少年儿童;训练;培养;行为习惯

少年儿童业余训练不能只为提高运动成绩而训练,更应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少年儿童业余训练是通过身体活动和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来达到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目的。实际也是知与行相结合的一个过程。由于它受外界环境干扰,受天气、场地、器材等条件限制,加上少年儿童天性活泼好动,因此,他们往往会在业余训练这种特定的环境中不自觉地将平时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充分表露出来。特别是我们少儿体校,优秀运动员和一般运动员的基本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优秀运动员的上进心强,都有一种不服输的韧劲。 而一般运动员明显表现为懒散、任性、不能吃苦的心态。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根据运动员自身特点和业余训练的特点,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持续不断地对运动员行为习惯进行培养和训练。

1 加强强文明意识培养,促进运动员文明习惯的养成

文明意识教育应是业余训练中不可忽视的教育内容之一,应重点抓三个方面;(1)训练前要求运动员主动集合好队伍,等教练布置任务。训练课结束后要有礼貌和教练说再见、谢谢等,强调精神面貌。(2)讲个人、公共卫生:包括服装整洁,不留长指甲,不随地吐痰、保持场地、器材清洁卫生等。(3)提倡文明用语,助人为乐。

2 增强健康意识教育,促进运动员身心全面发展

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少年儿童处在生长发育时期,不良的行为习惯会影响其身心健康。如不正确的运动姿势会影响运动员的生长发育。对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由于摆臂姿势不正确或故意模仿别人所造成的不正确姿势应讲明危害性。要主动帮助纠正,教会一些矫正方法,同时应加强以下二方面教育和训练:(1)对运动员进行美的教育。让运动员知道体育训练和美是紧密相关的,它包括身体美、运动美、精神美,其中健康是美的基本要素。在此教练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2)通过严格的基础训练,特别是田径训练,让运动员了解正确立姿、走姿、跑姿及其动作要领。在强化训练中,逐步让运动员形成良好的姿态。

3 加强运动员安全意识教育,培养高度的责任感

业余训练中不安全因素比较多。笔者认为不少伤害事故都是来自运动员自身不良行为习惯。因此在业余训练中应对运动员进行“三爱”教育:

(1)爱自己:加强自我保护动作训练。让运动员学会自我保护方法,了解一般的运动创伤的相关知识。训练前必须检查自身和场地器材不安全因素,做好准备活动,树立安全第一意识。

(2)爱别人:加强保护和帮助动作训练。让运动员学会保护与帮助的方法,树立将他人安全放在心上的责任意识。

(3)爱器材:教会运动员器材使用方法。特别是在小力量的训练中可以有目的、有组织地安排训练、收拾器材,保养场地、器材设备等,培养运动员爱护场地、器材的习惯。这也是运动员自我教育的一个过程。

4 加强运动员进取意识的培养,促进运动员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少儿业余训练中,每个训练队都有一些新来的队员,还有一些成绩差的运动员,由于身体条件和心理条件限制,往往这些运动员自己会产生心里障碍,对训练失去信心。作为教练应注意抓住这些运动员的特点,发挥他们自身优势,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逐步树立信心,同时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加强他们的身体素质训练,教会他们一些训练方法,就能起到积极效果。比如新来的运动员,有些身体条件比较好,刚到一个新环境,还不太适应,这时教练和老队员要主动帮助他们,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就能让他们看到自身的优势,增强自信心。在训练过程中,我们抓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加强运动员技术技能和自身能力的培养,注重运动员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比如在学心跳远技术过程中要熟记动作要领,了解动作过程,抓住动作关键。培养运动员在思考基础上进行练习的习惯。在形成运动知识阶段,比谁的动作学得快。在形成运动技能阶段,比谁的动作质量高。在形成熟练技巧阶段,比谁的动作优美。久而久之,就能培养运动员积极进取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5 在训练课中内容要多样化,兴趣化

枯燥无味的田径训练最容易使少年儿童产生厌烦心理,少年儿童的个性特点最容易在多样化的训练活动中充分表现出来。往往通过一个具体的练习,就能觉察出运动员的不同性格、能力、气质、兴趣等各种心理特征。如有些独生子女身体素质较好,但怕吃苦、性格倔犟等。作为教练员就应主动承担起调节学生个体的任务,把它作为份内之事,不要作为额外负担,应把业余训练作为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和道德意识培养的教育手段。充分利用这些运动员的优点,来逐步克服他们身上存在的不足。在一堂训练课上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和训练。

5.1 严密训练课的组织,做好训练计划。抓住突发事件,及时进行教育

严密训练课的组织对运动员具有一定教育意义。在训练中,教练一定要善于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要有目的的培养学生迅速、整齐、守纪、集体协同动作的习惯。比如在耐力跑时的节奏跑,要求运动员互相配合,步调一致,坚决反对组织松散、不服从指挥、随随便便等现象。在少年儿童业余训练中任性调皮的孩子比较多。教练员应注意观察运动员的行为和表现,对好的行为要及时给予表扬,对不良倾向必须严肃批评。让运动员分清是非界线,提高明辩是非能力。让运动员在温暖、愉快的集体氛围中,奋发向上,健康成长,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

5.2 严肃训练风气,发挥集体作用,不断提高要求

教材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移动学习;企业培训;支持系统

如果说移动学习是未来学习的发展趋势,那么移动学习在企业培训中的有效应用则是移动学习的新的发展方向。

一、基于移动学习的企业培训的可行性分析

目前,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传统的企业培训或岗位培训容易出现教与学严重脱节的问题,难以实现全过程学习,而基于移动学习的培训支持系统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移动学习培训支持系统的随时随地、随需性,保证了岗位培训与工作的连续性,缩减了培训的相关费用,这正是众多企业管理者所寻求和期待的培训模式。

二、基于移动学校的企业培训支持系统的设计

1.培训系统需求分析

前期首先对员工培训需求进行调研,得知需求如下:

一是培训内容要符合企业的发展需求,按需设置课程内容,涵盖企业的技术知识类、操作技能类、工作情感和态度类。

二是移动学习平台要实现学习者和教师不同需求的服务功能。要满足学习者观看课程视频、电子教材、课程简报、主题讨论、在线答疑等学习功能;对于教师以及管理人员要有课程、资料上传、学员管理、即时交流等功能。

三是建立信息资源库,对学习者的学习进度和学习结果进行跟踪和反馈。及时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动态,测试学习者的工作绩效,以便更好地把握培内容并及时做出调整。

2.模块功能设计

本系统主要包括三种功能模块:员工模块、培训教师模块、管理员模块。

(1)员工模块

课程公告:员工和培训教师可以在此栏目看到各类通知以及最新的课程动态,方便获取最新信息。

课程简报:主要用于对员工学习一段时间的总结,包括教师寄语、员工学习进展、优秀作业展示、精彩的心得体会以及培训教师的任务提醒等内容。

我的课程:包括教学视频、电子教材、课程作业和扩展资源。教学视频以微课程形式呈现;电子教材结合视频教学,使阅读电子教材会有更好效果;课程作业,在此模块可以让员工点击做作业,以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扩展资源,为员工提供自己感兴趣的资源。

心得体会:通过视频教学和作业提交,员工可以在此模块表达自己学习后的心得体会。

主题讨论:学习者之间可以通过智能手机进行异地交流讨论,共同协作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利用智能手机作为协作学习辅助工具,提高学生沟通效率,促进协同知识建构。

在线答疑:通过在线答疑对教师进行提问来解决遇到的问题,实现实时交流与沟通。

(2)培训教师模块

课程公告:培训教师可以在此栏目添加最新的课程动态、各类通知,方便员工及时的获得最新信息。

课程简报:辅导教师负责添加课程简报,对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对员工学习起到引导、促进的作用,为学员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

教学课程:包括教学视频、电子教材、课程作业、扩展资源和学员管理。具备学员管理的功能,可以向学员发送信息,提醒学习进程。在课程作业中,教师可以对学员的作业进行批改和修正。

(3)管理员模块

主要用于维护整个系统平台,并更新和修改相关教学管理信息和工作信息,如学习资源的更新、修改,学员的注册认证、培训教师调动与匹配等工作。

三、基于移动学习的支持系统平台主要功能的实现

课程设计中要求“我的课程”这一模块实现教学视频、电子教材、课程作业、扩展资源四大部分功能,因此这一模块的开发重点是教学内容的呈现。

在ASP开发平台内中,网页内容的输出主要有response.write函数;在点播教学视频时,需要调用数据库连接函数surly.open sql,conn(),并查询该课程是否存在,以实现教学视频的点播功能。

四、小结

该系统可灵活应用于多种企业培训模式,如翻转课堂学习。浙江Z氏实业有限公司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突破时空的限制,对职工培训的管理模式、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实施了基于移动学习的企业培训模式。经过一年多基于移动学习理论的企业培训实践,员工的学习积极性与自学能力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刘珍芳.移动学习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新方向[J].中国电化教育,2005,(9).

教材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9

 

一、高校教育技术培训现状及培训中存在问题

 

为了提高高等学校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水平,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教育部委托“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在高校教师中开展培训工作。根据教育部的要求,该协作委员会成立了培训工作委员会,组织制定了培训计划和培训大纲,编写了培训教材并组织认证了一批适合培训的教材,初步建立起了全国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的培训体系。到2003年为止,已在127所高校建立了教育技术培训中心,共培训教师约30000余人。三年来,培训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从培训人员的数量和培训的质量来看,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教师对培训学习缺乏积极性。由于高校对教育技术培训没有特定的要求,而且教师对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又没有较高的认识,使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根据培训工作委员会的工作计划,“十五”期间,应对10万左右的高校教师进行培训。按照这个安排计算,每年参加培训的教师应在2—3万人左右,而2001年实际参加培训的教师只有1.4万余人,与预期的人数有较大差距。

 

第二,培训尚未建立质量保证体系。高校师资缺少严格的训练和认证,没有统一的考试要求,培训内容和培训的质量标准都得不到保证。

 

第三,培训工作不能持续有效开展。目前,各培训中心的培训模式均是采用面授方式进行。由于教师的教学工作较忙,时间不能保证,培训的效果也受到较大影响。同时,全国知名教育技术专家的作用得不到发挥。

 

二、创设体化”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策略

 

如何促进和加强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培养,构成合理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的培训体系,实施有效的教育技术培训,已经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亟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教育技术的本质之一是利用技术手段,尤其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优化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效率与效益的目标。要让教育技术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就需要依靠教师进行实施。教育技术培训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但是如何在高校持续有效地开展教育技术培训工作,解决上述教育技术培训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又如何改变传统观念、将教育技术与教学过程紧密融合?又该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模式来保证教育技术培训的质量?这些都是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在这一大背景下,北京市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创设“一体化”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方案开始实施。

 

(一)创设“一体化”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质量保证体系的指导思想

 

1.“大视野”

 

“一体化”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质量保证体系以高等教育现代化与教育技术之间的紧密联系为培训模式的实施背景,希望通过培训模式的实施逐步改变高校教师和管理者只把教育技术视为教学手段、忽视它和教学过程有机融合的传统观念;提高高校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传授知识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培训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教育技术和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角色的转变、教学能力的整体提高,从而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

 

2.“一体化”

 

“一体化”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质量保证体系以系统化的方法为指导,以现代教育技术为载体,希望突破传统培训模式在培训内容、培训体制和培训质量保障等方面“碎片化”的局限,避免教育技术培训的理论脱离实际、所学非所用、学习效率不高和学习效果差的局面,做到理论与技术互相融合、理论与技能共同提高并形成有内容、有方法、有组织、有制度保障的“一体化”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质量保证体系。

 

3.“双能力”

 

“一体化”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质量保证体系以“双能力”提高为基本目标,即促进高校教师两种能力一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能力的整体提高。这一基本目标是与教育信息化建设背景下,高校教师需要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完善教学技能的目标相一致的。

 

(二)培训目标的制定

 

培训的目标为:根据教育部提出的“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方面”的指导方针,通过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的学习,基本技能的实际操作训练和优秀教学案例的示范研讨,使教育技术和教学有机融合,增强高校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促进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双提高。

 

此外,该培训体系对北京市属高校教师在教育技术培训数量、培训内容、培训质量及其教学应用的效果提出了要求:在培训人数上突破万人,涵盖北京市属高校90%以上的教师;在培训方法上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培训质量上突出实效。

 

三、体化”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质量保证体系的架构

 

(一)“一体化”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框架

 

创设一个有效的“一体化”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质量保证体系,第一步是正确了解、判断北京市属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的应用现状。笔者通过与北京市属各高校负责培训的主管人员座谈和问卷调查(调研对象主要是市属高校教师、实验人员和管理人员,其中教师占49.5%,实验人员占12.9%,行政管理人员占18.8%)等方式了解了北京市属高校教育技术的应用现状。

 

1.对教育技术的重视程度

 

91%的北京市属高校教师认为教育技术在改进教学方面有重要作用,74%的北京市属高校教师希望使用教育技术来改进教学,66%的北京市属高校领导对教育技术培训工作很重视。

 

2.对教育技术的认识程度

 

85%的教师视教育技术为一种应用手段,对教育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认识单一;把现代教育媒体视为教学演示工具,没有也不能很好地将教育技术和教学有机融合,也不能充分利用教育技术媒体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对学习教育技术必要性的认识程度

 

89%的高校教师认为学习和应用教育技术非常必要,对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非常重要。为了更好地制定教育技术培训的策略,中心聘请了专家研讨、制定了教育技术培训的具体实施方案。

 

1.制订指导原则

 

在培训理念上,要使高校教师充分认识到教育技术在高等教育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培训的第一步是使高校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观念。在培训内容上,要适应教师教学应用能力的需要,满足不同学科教师的需求。在培训方法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高校教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在培训目标上,要促进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能力的整体提高,从而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全面发展。

 

2.提高培训者水平以往教育技术培训是在北京市属高校内部进行的,培训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培训内容也不尽相同。为了提高培训质量,首先,将各高校自行组织的培训改为主要由中心统一组织培训;其次,通过聘请教育技术方面的专家统一授课,同时对培训者进行培训,普及、提高原有培训师资队伍的水平,从而建立一支合格的培训师资队伍。

 

3.制定培训大纲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开展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的精神,结合北京市属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的现状,中心组织制定了《北京市属高校教育技术等级培训大纲(一级和二级)》。针对教育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培训的异同,培训大纲注重了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将教育理论作为教育技术培训的重要内容,注重更新高校教师的教育观念;二是将教育技术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机融合,注重提高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和教学能力。

 

4.编写培训教材

 

统一、高质量的培训教材是培训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培训实施的指南和纲要。以往大多数教育技术培训因为没有统一的培训内容,培训质量也存在很大差异。为此,中心按照全国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制定的教学大纲,组织专家编写了教育技术等级培训教材:《现代教育技术教程(一级)》和《现代教育技术教程(二级)》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教学光盘。培训教材将教育理论、计算机硬件与多种多媒体编辑制作软件融于一体,统一了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满足了教学需求和教师的学习需求。

 

5.采用个性化学习方法

 

教育技术培训采用的是理论加实践的模式,需要进行大量上机操作,因此中心采用了集中面授、教师上机操作的学习形式。为了方便教师的业余学习,满足不能参加集中学习的教师需求,中心还制作了多媒体教学光盘供教师在家学习。此外,还安排教育技术专家到市属高校进行专题辅导、定期指导市属高校教师研讨交流。

 

6.建立分级量化评估体系

 

为了切实有效地保证培训质量、评估培训效果,中心建立了一整套与课程密切相关的模拟仿真软件考试题库系统,并配以相应的模拟考试练习指导光盘,指导高校教师在模拟环境下进行练习、考核和评估自己的教育技术水平。经过有效的探究和实施,中心在组织形式、教学内容、培训方法、能力评估四个方面进行了科

 

(二)“一体化”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质量保证体系的完整框架

 

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是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教育信息化为特征,实现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整体改革[1]。可以说,现代教育技术正在对高等教育传统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资源产生深刻的影响和变革作用。教育技术与教学进行深度融合是通过学科课程把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实现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融合是通过将教育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1.形成制度化保障机制教师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鼓励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推进适合于信息社会的深层次的教学改革是各个学校的重要工作。采取必要的激励措施,是推动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重要保证。

 

2003年,北京市教委和人事局联合下发了(京人发[2003]52号《关于高等学校教师计算机应用术水平(能力)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决定从2004年开始将教育技术等级考试作为北京市属高校教师职称评定申请的必要条件之一。同时,中心每年统一组织两次教育技术等级培训考核,考核合格者由北京市教委统一颁发教育技术等级合格证书;在全国首次将教育技术等级考试作为高校教师职称评定申请的基本条件;2005年实现了教育技术等级考试完全替代了计算机等级考核;北京市教委还将教育技术培训列为“人才强教计划”的组成部分,又一次拉开了高标准、求创新、讲实效、重能力的教育技术培训序幕。

 

2.完善培训教材体系

 

在培训的组织形式上,中心在全国聘请专家成立了教育技术专家指导组,指导中心教育技术的培训工作。在学习内容上,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加紧密联系大学教学工作,设计出千余份调查表,对已经参加培训和未参加培训的教师,针对教育技术的培训内容和在教学应用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征求对教育技术培训内容的修改意见,在此基础上,2006年和2009年二次修改了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重新编写了第二版和第三版《现代教育技术教程(一、二级)》培训教材。

 

第二版教材从理论讲述到实际操作与第一版培训教材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进:进一步加强了理论在教学中的指导性和应用性;软件技能操作方面本着从实际应用出发的原则,选择了更适合教学应用的Office信息化办公软件和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去掉了教学应用较少且学习难度又较大的Flash和Dreamweaver操作软件。在学习形式上,以实例带动知识点,改变了原教程侧重软件知识点讲授的形式,增加了大量的教学案例,更有利于广大教师学以致用。在量化考核上,为了使高校教师能在实际真实的软件环境下进行考试,使所学、所考与教学工作密切相关,中心探索设计了全真软件考试系统,使考试体系从仿真的软件环境转变为全真的软件环境。

 

为了进一步满足北京市属高校各学科教师的需求,实现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2009年中心第三次修改和完善了教育技术等级培训的内容,重新组织专家编写了第三版《现代教育技术等级(一、二级)》培训教材,与第二版相比,第三版教材无论是在教学内容还是在编写体例上又有了较大的创新,内容更加精练实用。

 

第三版教材以丰富的实例贯穿知识点的讲授,加大了对案例的分析,充分切合教师的需要,让学习者以“DIY”的方式迅速掌握有关内容。在叙述方式上,第三版教材摒弃了传统的章节式叙述结构,创造性地提出了“模块一单元一环节一问题一学习材料一案例分析”式的新体例结构,采用了“情境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方法,使学习者置身于丰富的问题情境中,通过环环相扣的环节设置和问题引导将学习的学习不断引向深入。

 

3.实践在线培训的新方式

 

为了扩大培训规模和方便高校教师的个性化学习,打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中心2005年起开始筹建北京市高校教师网。经过2年的努力,将培训学习的8门课程全部制作成网络课程,教师可以自主在线学习,使中心编制的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和计算机网络课程三者构成了立体化的教材。2008年10月,北京高校教师网正式运行,除了为教师提供了教育技术远程培训课程以外,每年还为北京地区各高校5000余名教师的岗前培训提供了学习平台。

 

四、体化”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质量保证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一)实现“一体化”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质量保证体系的创新“一体化”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质量保证体系突破了传统培训模式在方法、资源、质量和培训体系等方面“碎片化”的局限,以“双能力”取向的培训模式将教育技术和教学有机融合,以能力的提高改变了仅把教育技术视为教学手段的传统观念,用教育技术推动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为整体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找到了一个有效、可推广的模式。

 

1.制度保障创新

 

在制度保障方面,北京市人事局和北京市教委共同认定将教育技术能力等级标准纳入北京市属高校教师职称评价体系,使教育技术培训成为北京市教委“人才强教”系列计划的组成部分,成为北京市属高校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必要环节和必要的能力成分。

 

2.培训平台创新

 

以教育技术为载体,以专家队伍、制度保障和全真模拟考试系统为支撑平台,通过自主编写的《现代教育技术教程(一级、二级)》培训教材和研发的教育技术培训网络课程,构建形成了“一体化”与“立体式”的现代网络培训平台。

 

3.能力评估方法创新

教材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篇10

近年来,尽管煤矿职工培训教材不断更新,但真正让煤矿职工喜爱的教材并不多。究其原因,不外乎三点:一是编者图省事,凭老经验闭门造车,借来一堆老教材,这里套一章,那里摘一节,根本不去深入现场调查研究,忽视了煤矿发展的要求,结果是纸上谈兵,与实际相差甚远,工人看了就头痛。二是编者虽然进行了一番调查研究,但深入实际不够,调查了解片面,编写中以点带面,结果职工也不喜欢。三是编写过程中理论知识多,实践知识少。用职工自己的话说缺少具体怎么干,遇到问题如何处理。就目前全国煤矿职工而言,真正达到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还不足三分之二,他们迫切需要理论联系实际,通俗易懂的培训材。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一本好教材,一是要教我们怎么干;二是教我们遇到问题如何去处理;三是要教我们如何去管理创新。因此,作为编者每编写一套教材,都应站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广泛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真正编写出让广大职工喜爱的教材。近年来,淮北煤矿技术培训中心结合本矿区的实际,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陆续编写煤矿特殊工种教材6套,班队长教材7套,《安全技术培训教案精选》1套,《采掘工培训教材》1套等,深受广大煤矿职工的喜爱。

二、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近年来,淮北煤矿安全培训中心工作之所以年年上台阶,与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和培训创新分不开。为了提高培训质量,该中心除制定日常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外,还先后提出了课堂教学要体现“二十四字”教学理念(强化安全意识,提高操作技能,掌握自救互救,学会主动防范),安全管理人员、班队长、特殊工种和全员培训理念。明确指出煤矿安全培训体系七大任务(人员不能漏,考试不能假,课堂不能松,发证不能乱,课时不能减,经费不能少,创新不能停)和教学方法(把复杂的系统的知识变成简单实用的知识传授给学员,把简单实用的知识千遍万遍的教学员做正确)及培训目的(使受训学员带着问题来,带着成果走,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等)。这些规章制度的出台,对提高培训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淮北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新增了“互动式讨论”这堂课,充分发挥学员课堂主导作用,调动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对安全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培训,中心还针对某个工种组织他们到现场考察学习,这种贴近实际、贴近现场的学习方法,大大提高了学员的学习热情,把课堂上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明了,一看就会。

三、加强教学管理,严格考核制度

近年来,淮北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为了提高培训质量,不断加大教学管理力度。尤其是在学员出勤、课堂纪律、教考分离、证件管理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无论是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都有对学员严格要求,大胆管理的义务,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绝不允许推诿扯皮。作为班主任,每天不仅要严格考核点名,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还要跟课堂、跟住宿、跟就餐,努力和学员打成一片,绝不允许任何违章违纪现象发生。而对任课老师,除做到认真组织课堂教学外,还必须要求学员上课专心听讲,决不允许迟到、早退、下位、睡觉、说话等现象发生,更不允许上课时间上厕所和接打手机,若被巡视发现,首先追究任课老师的责任。对于结业考试,除做到教考分离外,对监考教师同样提出了具体严格的要求和违纪处理办法。由于管理到位,方法得当,多年来,该中心很少有学员违章违纪。教风、学风、考风明显好转,教学质量年年提高,受到了送培单位的一致好评。

四、以人为本,努力搞好后勤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