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处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1 08:54:11

教材处理

教材处理范文篇1

一、“顾后”处理

所谓“顾后”,就是在处理某一部分教材时,不仅要着眼于该部分内容,而且要放眼于教材后面的乃至高中教材中的内容,以便为现学内容找到迁移的落脚点、巩固的深化点,为后面内容的学习扫清障碍、埋下伏笔。

1.疑点适当后置。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初三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又相对较弱,因此有些问题难以一下子说清道明。对于其中某些疑难点的突破可暂时搁一搁,待时机成熟再加以解决。如“分子”概念中“一种”两字的理解在学习“分子”时不妨放一放,待“原子”概念建立理解之后,再作深化。学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之一——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时,不大容易讲清变浑的原因,如将该问题安排在学习悬浊液、溶液之后去解决,那就容易多了。

2.方法及时介绍。及时介绍研究问题获取知识的方法,能给学生的后续学习带来裨益。当学生第一次上化学课,接触到化学实验时,教师就可以把实验观察的方法介绍给学生:首先观察反应物的色态;然后观察反应过程中的现象;最后观察生成物的色态。这不仅能帮助学生解决眼前的“看什么,怎么看?”的问题,而且对学生良好的观察实验习惯的养成也极为有利。总结铁的物理性质时,可教给学生认识金属物理性质的方法:从金属的色泽、硬度、密度、延性、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方面去了解。为高中化学中其他金属物理性质的学习,从方法上作了铺垫。

3.知识预先渗透。与疑难点适当后置相反,后面教材中的难点也可以适当前移,把与后面教学难点相关的知识预先在前面的教学内容中加以渗透。如从绪言课开始,在某些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中有意渗透一些元素符号、化学式,能达到分散“化学式书写”这一难点的目的。又如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只要求作一般了解。而对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则可稍作加深:让他们分析课本上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排列的规律。为将来学习元素周期表奠定一定的知识基础,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科学知识的探求精神。

4.不留知识空白。对于教材中的13个家庭小实验,教师必须鼓励并指导学生动手做,以丰富活动课程内容(活动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为初中化学素质教育开辟“第二战潮。

二、“瞻前”处理

瞻前,是指处理某一部分教材时,除了要着眼于该部分教材,放眼于后面的教材外,还要回过头去看看前面的教材,理解已教过的内容,达到解释前疑深化知识的目的。

1.释疑性“瞻前”。教材中的化学知识有一定的逻辑顺序,这是处理教材时进行释疑性“瞻前”的根本保证。学习“分子”概念时,“一种”两字的含义不容易讲透。原子概念建立之后,学生懂得了某些原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此时理解“一种”含义的时机已经成熟:既然从保持物质化学性质这个角度看,分子能原子也能,那么分子只能说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一种”两字不能易成“最斜。又如,学生学习化学不久,就接触了“溶解”一词。但在较长的时间内还不能真正理解其含义。学习了“溶液”知识之后,可及时“瞻前”,使学生懂得:溶解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的过程。释疑性“瞻前”,常常能让学生茅塞顿开,给学生带来溢于言表的心理愉悦。

2.辨析性“瞻前”。辨析性“瞻前”是一种集可能性、必要性于一体的处理教材的方法。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如学习“元素”时,将其与“原子”比较;学习“氧化反应”时,将其与“化合反应”比较;学习“二氧化碳性质”时,将其与“氧气的性质”比较等等。

3.串联性“瞻前”。介绍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形成时,回过头稍加追溯,就可发现它与前面的两个知识点——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宏观特征有“瓜葛”。三点串联好后,知识点间的递进关系也就显露了出来:化学变化的宏观特征是生成新物质;生成新物质的原因是反应物的分子分成了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通常是通过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等方式来实现的。串联性“瞻前”处理得好,能给学生创造出一种“山越攀越高,路越走越险”的良好向上的心境,使学生懂得“学海无涯”的道理,为他们增添学好化学的动力。

教材处理范文篇2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材处理

高中地理新教材与原高中地理教材相比,在总体框架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材的表达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进,构建了新的学科体系,大幅度更新了学科内容,也更加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为适应高考提前一个月的要求,2003年的正式版又进行了较大的修订,使教材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我国的实际情况。但是,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在我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里,采用一种教学模式、一种教学方法显然是不现实的,教师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作相应的处理。下面以第一、二单元为例,谈谈对教材的处理:

一、补充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补充一些内容,或联系实际举出一些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国际时事、学生生活等方面与地理教学有关的事例,是地理教师常用的方法。

例如教材中提到,目前能够观测到最远的天体距离地球有150-200亿光年。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大多数天体的寿命与太阳差不多,约为100亿年,那就是说现在看到的最远的天体其实很多已经不存在了。不存在的物体还能被人们看到,宇宙实在是太奇妙了。宇宙的演化是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天文学界建立了不同的宇宙模型,其中比较得到公认的是“大爆炸宇宙学说”。教材提到“宇宙中的天体不是同时形成的,而且各自都有其发生、发展、衰亡的历史。作为整体的宇宙,也经历了温度从高到低、物体密度从密到稀的演化”,实际上体现了“大爆炸宇宙学说”的基本思想。教师在讲述这部分内容时,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有关“大爆炸宇宙学说”的知识。地外文明的话题使许多人感兴趣,并引起了许多科学幻想的故事,然而在这个问题上至今还有许多谜。教师适当加以讲述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问题在新教材中作了浅化处理:只讲现象,不讲道理。只要求学生知道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受地球自转的影响,其运动方向会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而不分析这种现象是怎样产生的。本节内容是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作为意义之一的偏向问题与地球运动之间有何关系呢?学生往往感到非常困惑。教过老教材的老师都知道,水平运动物体偏向产生的原因,大部分学生还是能够理解的。笔者作过比较,在一个班按新教材的要求讲授,另一个班则增加偏向的原因分析,结果第二个班的效果要比第一个班好些。

二、删减

对于教材中一些与主题联系不密切,或超过学生接受能力的知识点,如果不能用其它方式处理,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暂时不讲。

“地方时”是中学地理的难点,新教材在初中地理的基础上,用了较大的篇幅(约占了本节内容的一半)来介绍地方时、时区和区时的概念,区时的计算;并通过举一些例子,来说明各国在理论时区的基础上所采用的计时系统各不相同。如何在短短的一个课时里,讲清楚包括地方时在内的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可能是令地理教师颇感头痛的问题:简单提一下地方时、时区、区时的概念和区时的计算,不过是初中知识的机械重复;稍加发挥,那就可能不是一两个课时所能解决的问题了。实际教学中我是这样处理的:抓住本节的中心即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只让学生掌握由于地球的自转,使不同经度的地方产生了不同的地方时即可,其它内容一概不讲,腾出时间来分析水平运动物体偏向的原因(如前文所述)。讲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后,专门安排练习课,结合练习题的讲解回顾地方时、时区、区时、日界线的概念及有关的计算方法;各国的计时系统这部分内容由学生自学。显然,这样处理后重点更加突出,教师也容易把握。

教材图2.8所示的“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中,已经删除了老教材中对等压面弯曲情况的描述,但保存了等压面及其弯曲状况的图示。对于高一学生而言,等压面本身就是难点,而且学生也很难理解气压高低变化与等压面弯曲状况的关系。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可采取边讲边作图的办法,略去等压面,只画气压中心和气流运动方向,学生理解就容易多了。

关于长江三角洲的形成,教材用了四幅插图,图中有河口沙坝、滨海平原、潟湖沼泽、汊道间浅滩、侧翼边滩、三角洲平原等名词。显然教师在讲述这部分内容时,最好的做法是不涉及这些概念。

三、分解

把知识点尤其是难点知识进行分解,分步到位,也是地理教师常用的方法。

以月相为例:月相的成因一方面是因为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只反射太阳光而发亮,这一点学生容易理解;另一方面是由于月球、地球、太阳运动而形成的三者位置的变化,学生要理解就有一定难度了。老师们一般的讲法是列表格进行比较,内容大致包括月相出现的日期、同太阳出没比较、月出时间、月落时间、夜晚见月情形等,然后依照月相成因示意图,按新月—蛾眉月—弦月—凸月—满月的顺序依次讲解。要让缺乏空间概念的高一学生理解由于月球、地球、太阳三个天体的运动而产生的月相及月相的变化,显然是有一定难度的。这部分内容可以作如下处理:第一步,把地球和太阳当成是静止的,即不考虑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只考虑月球的公转,结合月相成因示意图,讲解从新月到满月各月相的形成;第二步,把太阳当成静止的,即不考虑地球的公转,但考虑地球的自转和月球的公转,再结合月相成因示意图,讲解各月相的月出时间、月落时间以及同太阳出没比较、月面朝向等;第三步,在学生理解了前两步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填表,把知识加以巩固。

“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这两部分内容,可以这样处理:先讲同一天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规律,即纬度分布规律;再讲同一地点一年中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即季节分布规律。

四、重组

指教师把教材中不同的章节但彼此相关的内容组合在一起,或把同一章节的部分内容重新组合后进行教学。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这部分内容中提到“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已导致大气成分和含量的变化”,介绍了由于人类活动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人类使用电冰箱、冰柜释放出大量的氟氯烃化合物,破坏了大气中的臭氧,使大气中的臭氧总量减少。关于全球变暖和臭氧层的破坏,在第七节“大气环境保护”中有详细的叙述。为了不使知识点重复,可把它们组合到一起:讲完大气的组成后告诉学生,“大气的成分和含量并不是固定的,人类活动已经对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以后再专门来学习。”

在“大气的运动”一节的最后,教材提到:“在实际的海平面分布图上,等压线是弯曲的,形成一个个低压和高压中心。风向与前面所述规律一样,在北半球近地面大气中,低压中的空气,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磨擦力的共同作用下,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辐合;高压中的空气,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磨擦力的共同作用下,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辐散。”文中所述的是气旋和反气旋的知识,而关于气旋和反气旋,在第五节“常见的天气系统”中有详细的介绍,因此也可以把它们组合到一起。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这两部分内容,组合起来讲述效果也不错:通过列表比较自转和公转的绕转中心、方向、周期、速度等,能加深学生的印象。类似的还有冷锋和暖锋、气旋和反气旋等等。

五、转换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把教材的难点内容作变通处理,在教学中的运用也很广。

教材处理范文篇3

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办公自动化设备和信息处理软件在旅游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相应地,旅游企业对既掌握旅游专业知识又能够熟练操作办公自动化设备和信息处理软件的综合性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从我们对一些旅行社和酒店的调查情况来看,目前有很多相关从业人员虽然精通旅游业务,但对办公自动化设备和信息处理软件却不能应用自如,这说明我们的教学不能很好地满足旅游企业的实际需要。而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大多数高职类旅游院校所使用的信息处理教材针对性不强,过分看重理论知识的教学,缺乏与旅游专业相结合的实践模块。为此,针对旅游企业开发信息处理实践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旅游企业信息处理实践教材开发的现状

目前与旅游企业信息处理相关的实践教材很少,且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高职高专教育特色不鲜明很多教材定位模糊,适用范围大部分是本科,其中很少或根本没有提及到高职高专,且教材在知识结构的安排上存在着注重系统性而忽略实践性的问题,理论教学不能与实践教学很好地结合,从而使得教学内容不能与学生应掌握的职业技能密切结合。

2.教材内容比较陈旧现行的许多教材知识更新速度滞后,教材内容大多已经是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行业中用到的知识,不能及时反映出行业发展中的新理论、新技能、新要求,不符合高职高专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呢?究其原因,主要是教材编写者在编写教材时过分依赖已有的本科教材,没有从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出发,没有深入到企业的生产管理第一线去调查企业的岗位技能需求,从而导致教材内容陈旧、与实际的岗位技能要求相脱节。

3.教材中多缺少办公自动化设备日常维护知识模块现有的教材多以信息处理软件的使用为主,而很少讲到如何对办公自动化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以及出现故障后如何进行简单和必要的处理。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等办公自动化设备在现在的旅游企业中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虽然很多工作人员会使用这些设备,但却不注重设备的日常维护,如果设备出现故障,更不会进行简单的维修,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这些设备“瘫”在那里,等专业人员上门维修,这样势必会耽误很多工作。如果我们在教材中增加这部分的知识,就能使我们的学生更好地完成工作。

4.实践教材较少现行的教材中理论教材占到很大比例,实践教材特别缺乏。这是由于理论教材在编写时有很多已出版的教材可以参考,学科知识体系较成熟,教材开发相对较容易。而实践教材在编写时,需要深入企业做实地调查,根据实际的岗位技能编写案例,开发难度较大。

5.配套的教学资源不完善现行的大多数教材只包含单一的课本,没有相应的案例素材、案例效果展示、教案、课件、学生自主学习指导等教学资源,使得教师在开展教学时没有统一的依据,同时学生在自学时缺乏有效的指导。

三、旅游企业信息处理实践教材开发的理念

教材开发采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理念,以来自企业第一线的真实案例制成的任务为载体,打破知识本位学科的章节体系,对课程进行整合与序化,形成能力本位课程体系。创造真实的工作环境,将职业素养融于教学过程之中,提高其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达到我们的培养目标:旅游行业中具有一定的旅游信息处理能力的计算机应用人才。

四、教材开发的思路

1.以岗位需求为依据设置教学模块,以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面对形势严峻的学生就业压力,结合旅游类专业特点,在开发教材的过程中,我们紧密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打破学科结构的教材体系,从职业能力分析入手,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前提确定行动导向的教材内容。

2.分析旅游企业相关计算机岗位工作任务,归纳其中的典型工作。

3.确定学习领域后,由校企共同合作开发设计案例作为教学载体,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案例解构,将相应的案例分为若干个子任务,每个子任务包含一定的职业能力。

4.以创设工作任务为向导。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应抓住学生好奇、求胜的心理特征,将“分析职业特点,创设工作任务”作为开发教材的抓手,从学生未来所从事的职业中提炼出工作任务,让学生在工作任务的驱动下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习得职业经验。

5.根据学生基础的差异,分层次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设计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与企业密切联系,将旅游企业近期要做的报价单、行程单或宣传彩页承揽回来,作为任务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在对所有学生的作品进行评审后,挑出质量最高的作品,经教师修改后送到旅游企业,看是否可被采纳应用。

6.以开发创新思维为目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高职教育的高层次目标。在教材开发过程中,要在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同时,还要将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目标贯穿于教材的始终,并体现在“完成任务”、“思考与练习”等项目中。

7.设计工学结合的教学评价与管理机制。任务驱动的核心是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应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入手,以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态度、过程及效果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教材开发案例

以该校《旅游类高职院校信息应用能力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探究》教改课题组所编写的校本教材第三部分“文字处理模块”为例:

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文档的创建与编辑;(2)掌握文档的格式化;(3)掌握版面设置与文档打印的相关设置;(4)掌握图文混排操作;(5)掌握邮件合并工具的使用。能力目标:满足职业岗位群对文字处理能力的要求。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信息道德修养;(2)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3)遵纪守法,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自觉实行行业标准;(4)培养学生借助计算机工具解决专业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该模块以企业第一线的真实案例为教学项目载体,将来自企业的案例按知识构成进行归类,挑选了其中四个典型的案例作为教学内容,这四个案例分别是:制作红头文件、制作旅行团接待计划表、制作旅游企业宣传彩页、批量制作商务信函。学习完上述四个案例后,学生基本具备了文字处理的应用能力,后续安排学生制作旅游企业实际承揽回的文档处理任务。在学时安排上,案例一为两小时,案例二为两小时,案例三为四小时,案例四为两小时,制作实际旅游企业任务为四小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上述四个案例进行解构,将其分解为若干子项目,使学生逐步掌握相关的学习内容。案例一主要培养学生基本的旅游公文编辑能力,任务拓展方向为旅游企业的相关公文、企业快讯等。案例二主要培养学生的文字与表格混排能力,任务拓展方向为旅行社报价单、行程单等。案例三主要培养学生的图文混排能力,任务拓展方向为旅游企业展板。案例四主要培养学生高效率批量制作商务公函的能力,任务拓展方向为批量制作请柬、通知函、邀请函等。

六、教材开发的特色

1.针对岗位设置教学模块该教材紧扣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将教学改革立足于企业的实际需求,针对旅游企业的实际岗位技能需求设置教学模块,真实地再现了企业的办公情景。教材的课程结构来源于对工作过程的分解,有利于学生系统和快速地学习某一方面的内容,再加上后期的实践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学习的信心,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实施。

2.以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理念主导教材的开发教材开发的过程始终坚持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理念,科学、合理地设置工作任务,以工作任务引领学生来完成对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学习,让学生觉得学习计算机知识不再枯燥乏味,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处理范文篇4

一、如何正确认识历史上的殖民主义

编好殖民主义的有关历史内容,首先要对资本主义的殖民侵略有一个正确的理解。目前,我国史学界对殖民主义的认识,对殖民主义的掠夺性和它的罪恶没有太大的分歧,争论主要集中在对殖民主义客观作用的理解上。1853年,马克思在对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进行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接连撰写了《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和《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等文章,对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所产生的客观历史作用作了总结性的评价和预测。他认为,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一方面通过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破坏了印度社会的整个结构;另一方面又必然会造成“新的生产力”,“播下新的社会因素”。他说:“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0页。)这就是著名的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论断。由于理解的角度不同,史学界对双重使命的两个方面之间的关系及其侧重点的理解产生了较大的分歧。例如,有的学者、主要是西方学者,他们认为,遭受资本主义殖民侵略地区的社会本身缺乏导致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条件,因此,建设性的使命要大于破坏性的使命。他们提出近代殖民主义的主要影响就在于它促进现代化的作用,这是非西方世界实现现代化的先决条件(注:什洛莫·阿维内里:《马克思与现代化》,载塞·亨廷顿等著《现代化理论与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第17-20页。)。因此,殖民主义是功大于过(注:L.H.GannandP.Duignan,ColonialisminAfrica,1870-1960.I,London,1967,P382.)。有的学者持相反的意见,认为“殖民主义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没有什么进步作用”(注:董小川:《关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理论”再认识》,载《光明日报》1992年10月10日。),等等。

那么,殖民主义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到底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事实上,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在遭受资本主义殖民侵略的不同地区,殖民主义表现出的特征是不同的,所起的历史作用是有区别的。因此,必须对殖民主义的历史作一些具体的剖析,才能得出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

首先,就殖民主义而言,它在早期和中晚期的表现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不能一概而论。

从15世纪末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者沿着新航路进行海外殖民活动开始直到19世纪初期,是资本主义的早期殖民时期。在这一时期,无论是西班牙、葡萄牙,还是稍后的荷兰、英国和法国,虽然资本主义经济已经有所发展,但是,工业革命尚未完成,各国生产力水平还不高,仍处在农业和手工业占绝对优势的阶段。如果说当时在非洲和拉丁美洲等社会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殖民者在进行赤裸裸掠夺财富的同时,还可以输出一些手工业产品的话,那么,殖民者在印度、中国等封建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就没有什么经济优势可言了。英国侵略印度之初,它的最先进的手工业部门纺织业不但没有在印度打开销路,反而一度险些被进口的印度土布占领英国市场。而此时英国在对中国进行侵略的过程中,它在与中国生产力的较量中更是没有优势。直到19世纪20-30年代,英国的印花布甚至往往要亏本60%以上才能在中国销出(注:汪敬虞:《十九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7页。)。因此,英国人自己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南京生产的布,无论在质地上还是在成本上,都优于曼彻斯特的布”(注:M.Greenberg:BritishTra-deandOpeningofChina1800-1842.London,1951,pl.)。于是,英国人为了弥补巨额的贸易逆差,只好不顾中国政府的禁令,向中国偷运鸦片。总的来说,资本主义的早期殖民侵略活动以赤裸裸的掠夺为主要特征,对遭受殖民侵略的地区来说,殖民主义带来的只是灾难,谈不上有客观积极作用,更不用说有什么双重使命。就破坏性的使命而言,殖民者对旧的落后制度触动的程度并不深,直到19世纪早期,“无论印度的政治变化多么大,可是它的社会状况却始终没有改变”(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5页。)。就建设性的使命而言,它也没有传播多少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

19世纪中期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实力迅速壮大。资产阶级殖民掠夺的方式不再局限于赤裸裸的金银财富掠夺,而是要为蒸蒸日上的资本主义工业强占廉价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资产阶级凭着价廉物美的工业品和坚船利炮,开始有能力在全世界范围内对落后的旧制度和旧的生产关系进行破坏。以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为例,据统计,1824年到1837年,英国向印度出口的细棉布增加了64倍;1850年,英国向印度输出了总值高达802万英镑的商品;其中棉纺织品占522万英镑。在殖民国家强大的工业经济的冲击下,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结构开始瓦解,殖民主义的破坏性使命得以完成。同时,“英国工业愈是依靠印度市场,英国厂主们就愈是感到在他们摧毁了印度本国的工业之后必须在印度造成新的生产力”(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174-175页。)。为了能够直接利用殖民地的廉价原材料和劳动力,占领当地市场,殖民者开始在殖民地开办工厂,兴建铁路等工业基础设施。而当英国“将铁路和工业制度的其他产物介绍到印度来以后……便不能把改变的巨轮停顿下来”(注:尼赫鲁:《尼赫鲁自传》,世界知识出版社1956年版,第494页。)了,这就是殖民主义的建设性使命。正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马克思提出了著名的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论断。

19世纪晚期以后,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列强深受垄断性高额利润的刺激,纷纷增加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资本输出,掠夺性进一步加强,双重使命的表现也更加突出。正如同志在分析西方资本主义殖民侵略对中国的影响时所指出的:“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另一方面,则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这些情形,不仅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基础起了解体的作用,同时又给中国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注:《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载《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第620-621页。)。

其次,就殖民地区而言,由于资本主义殖民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遭受殖民侵略的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以及遭受殖民侵略的程度不同,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表现及其影响也存在着比较显著的差别。例如,西班牙和葡萄牙本身的封建专制势力比较浓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也相对落后,它们在殖民地基本上也是按照封建制的方式进行管理。西班牙在它的拉美殖民地就建立了封建大土地所有制,而葡萄牙也在巴西建立了封建专制体制。资本主义最为发达的英国,在北美、澳大利亚等地通过大量屠杀土著居民和移民,直接移植了本国政治观念和经济制度;同时,它也竭力把自己的生产方式强加给印度等土著居住的殖民地。日本在吞并中国台湾以后,也没改变当地传统的土地占有制度,而是基本保留了原有的农村封建结构,在此基础上榨取垄断利润。

二、如何正确看待殖民主义的客观历史作用

首先,必须实事求是地看到19世纪以来殖民主义的破坏性和建设性双重使命。尽管殖民主义者主观上满怀着无可怀疑的侵略、掠夺的目的,但是,受高额利润的诱惑,他们不由自主地在殖民地半殖民地投资兴办了许多工矿业、交通运输业等近代化的产业,如英国在统治印度期间,就修建了长达6.5万多公里的铁路。同时,为了便于在殖民地半殖民地有效地进行殖民剥削,他们也需要推进目的在于破坏自然经济、发展商品货币经济的改革,于是,殖民者在殖民地半殖民地推行西式教育,培养新式知识分子,建立近代化的政治机构,宣传西方的思想文化。这样,就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方面实现着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客观上促进着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的改造和进步。正如马克思在评价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时所说的,不管英国干出了多大的罪行,它在造成印度社会变革的时候,“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8页。)。

其次,更要充分正视殖民主义的罪恶和“双重使命”的局限性。毫无疑问,殖民主义的罪恶罄竹难书。殖民主义者的侵略破坏了当地人民的和平生活,摧毁了当地的民族工业,破坏了当地的传统文明,有的地区甚至导致种族灭绝。殖民主义者在早期殖民侵略期间,抢劫金银财富,屠杀土著居民,贩卖黑人奴隶,走私鸦片,无恶不作,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19世纪以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遭受了更进一步的掠夺。仍以印度为例,19世纪下半叶,英国每年从印度掠走高达1.5亿英镑的财富;大量的粮食、棉花从印度运往英国,而印度人民却遭受了24次饥荒,平均两年左右一次,总共有2000多万人死亡。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是不自觉的客观后果,所有殖民者主观上都是殖民利益高于一切。这就决定了无论是“破坏性使命”,还是“建设性使命”,都不可能进行彻底。例如,在印度,英国资产阶级为了进行有效的殖民统治,可以和资产阶级首先要打倒的封建地主阶级携手合作,甚至制造出了一个柴明达尔封建地主阶层作为殖民统治的社会支柱。在非洲大陆,特别是热带非洲,由于当时这里既不能大量生产供出口的经济作物,又没有能力购买商品,除了黑奴贸易,殖民主义者在这里难以获得其它地区那样的厚利。他们同这些地方进行经济联系的程度远低于其它地方。例如,直到本世纪20年代,南非以外的全部英属非洲殖民地进口的商品不及印度的1/7(注:诺尔斯:《英国海外帝国经济史》第1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619页。)。这些地方原有的社会经济结构基本上未动或变化很少,更没有建设起新的社会经济基础。同时,殖民主义虽然客观上有可能会带来一些建设性的作用,如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会学习殖民者带来的先进生产方式,建立近代化的工业部门,等等。但是,殖民者绝对不会允许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建立起可能与宗主国形成竞争的工业部门,对那些民族工业百般压制,予以扼杀。他们只会允许殖民地半殖民地出现对宗主国经济有着严重的结构性依赖的畸形的民族工业。例如,由于法国油类制造商的强烈反对,法属殖民地塞内加尔就只能生产花生,而不能建立榨油工业。因此,马克思在肯定殖民主义可能产生的客观积极作用的同时,还尖锐地指出:“在大不列颠本国现在的统治阶级还没有被工业无产阶级推翻以前,或者在印度人自己还没有强大到能够完全摆脱英国的枷锁以前,印度人民是不会收到不列颠资产阶级在他们中间播下的新的社会因素所结的果实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3页。)。

第三,不能把殖民主义带来的客观后果理解为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进步的唯一推动力。很多西方史学家也承认,资本主义不是欧洲文明所独有的,它曾光顾过世界很多地方。历史研究早就表明,在资本主义列强进行殖民侵略的同时,在东方许多文明程度较高的地区,在封建经济高度发展的土壤中,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存在着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内在可能性。著名史学家马克yáo@①先生在对东西方封建生产方式进行了深入比较研究后指出,中国和西欧的小农经济和商品经济,从本质上来说没有什么不同,“它们的发展都有导向资本主义的可能性”。虽然1840年以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比西欧落后、缓慢,但是,“也不宜夸大我们的停滞落后性”。总的来说,“中国社会后来发展的不同,从本质上说只是速度不同,而不是道路不同、方向不同”(注:马克yáo@①:《资本主义起源理论问题的检讨》,载《历史研究》,1994年第1期。)。所以,殖民主义的客观后果只能是对殖民地半殖民地近代化进程起了一些催化剂作用。如果认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本身没有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能力,只有依靠殖民入侵,那就不是马克思主义史学观点。

三、教材中如何处理殖民主义的有关内容

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新教材在介绍殖民主义的有关内容时,怎样才能使中学生对殖民主义这一历史现象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既能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又能从中学习历史的分析方法呢?

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基本原则,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第一,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殖民主义叙述要有所区别。例如,第一章的第二节“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第二章的第三节“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主要介绍的是工业革命以前的早期殖民活动,其显著特征是武装掠夺。这一时期的殖民活动对于遭受殖民侵略地区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客观的进步作用。因此,教材除了指出它有助于西欧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以外,予以全面否定。在第三章第六节“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的扩张和争夺”中,资本主义殖民活动的双重使命已经日益明显,教材应该予以体现。同时,在这一时期的殖民活动中,由于殖民国家本身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同,双重使命的表现形式也会有所区别。作为中学教材,虽然不必介绍得过细,但一些特例还是应该指出来,否则就可能会妨碍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例如,这一时期,英国和俄国的殖民形式和客观后果,显然是有差异的。英国是通过武力加商品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殖民活动,它的双重使命表现得最为典型;俄国则不然,它主要是通过武力对周边国家进行殖民活动,目的主要是领土扩张,尽管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水平比遭它殖民侵略的周边国家要高一些,但程度毕竟有限,双重使命的表现不太明显。第二,培养学生客观、辩证地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如果只是简单地对殖民主义的罪恶进行谴责,对于直到20世纪中叶以后才从殖民主义的枷锁下摆脱出来的人们来说,感情上是容易接受的,理性上也是习惯的,学生的思想教育也更直接。但是,这使学生学到的历史知识不够全面,不利于培养学生理性地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世界近代现代史新教材的使用对象是高二文科班学生,他们应该而且有能力对历史现象进行较为客观、辩证的分析。因此,新教材在对殖民主义罪恶进行揭露的同时,有必要使学生认识到殖民主义的存在有其历史必然性和殖民主义双重使命问题。教材可以用画龙点睛的笔墨指出殖民主义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一个必然产物,资本主义的殖民侵略对殖民地半殖民地来说,既是殖民地半殖民地本身社会经济落后的必然结果,客观上也是促进它在一定程度上进步的一个外在推动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理解黑格尔说过的、受到恩格斯赞同的关于历史上“恶”的进步作用,才能理解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是人类的伟大进步这一道理,才能认清世界近代现代历史的发展历程,也才能清楚地认识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落后就会挨打这一道理,树立发奋图强,报效祖国的信心。

其次,必须坚持历史学的科学性和教材的教育性紧密结合,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历史教材作为中学教科书,除了必须向学生进行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以外,还负有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任。在西方国家的中学历史教材中,虽然对殖民主义的历史事实,如掠夺当地财物、屠杀当地居民、贩卖黑人奴隶、走私鸦片等等无法隐瞒的事实也有所记载,但是,它们绝不会如实地、着重地叙述这些内容。它们也很少谈到殖民主义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传统文化的破坏和对民族工业的压制,更多的是粉饰自己的祖先在历史上的不光彩行为。毫无疑问,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今天,面对形形色色的思潮和思想困惑,我们的中学历史教材更是肩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任。因此,我们在教材中安排有关殖民主义的教学内容时,在考虑有利于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必须充分优先考虑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就使我们编写这一部分内容时面临着一些有待解决的困难。其一,教材的篇幅有限,不可能用大量的文字全面讲。其二,从生理发展特点来看,高中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都有了显著的发展,但他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往往容易片面化和表面化,这就使得他们的“情绪和情感比较强烈,带有明显的两极性”(注:林崇德、侯山潜:《中学生心理与教育》,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33页。)。因此,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他们产生对殖民主义的片面认识。就是说,如果他们盲目地否定殖民主义的一切,不但不利于他们对历史的深刻认识,也不利于他们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相反,如果不能清醒认识殖民主义的罪恶,那么,他们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的道德评判,就难以理解我们这样一个饱受殖民侵略之苦的民族一百多年来奋争的历史,更谈不上爱国主义思想的培养。因此,必须慎重选择历史材料和叙述角度。我以为,要在有限的篇幅里使学生对殖民主义有一个比较客观认识,又能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必须按照这样的原则来安排教材内容,即以形象化的气氛来完成思想教育的目的,以简练的分析帮助理解历史事实。具体来说,就是选择合适的、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用形象的文字和有关内容的全部图画对殖民主义的罪恶进行形象的描述,对殖民主义进行深刻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使学生一接触到教材,就感受到一种对殖民主义痛恨的气氛,从而培养憎爱分明的道德情感,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注:孔子:《论语·为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例如,在讲述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时,?们可以选择由于英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当地传统的手工业遭到摧毁,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广大人民生活更加贫困这样一些具体材料,给学生提供一个活生生的、具体的历史环境,使他们亲自感受这一历史氛围。同时,在介绍工业革命后殖民主义的有关内容时,可以用少量文字精辟地分析殖民主义对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意义和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双重使命”,但这种分析不必要展开,粗线条、浅显易懂即可。例如,在介绍完19世纪中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扩张以后,可以指出这种活动“客观上也冲击了这些地区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就可以了,不必要展开分析,更不用举例说明。实际上,对于中学生而言,既要重点了解殖民主义在历史上的残暴掠夺罪恶,同时又要看到历史上“恶”的东西,有时候也有一定的进步作用,从而逐步学习辩证地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就行了,不能要求他们像历史学专业研究人员那样去分析、理解历史问题。当然,具体到教材涉及的殖民主义内容的每一部分如何编写,还需要我们教材编写者去认真推敲。

教材处理范文篇5

公文的概念、类别和功能

公文的文体、结构、格式和稿本

常用公文文种及其选用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行文规则

公文写作的语言运用

第二节公文处理

公文处理及其基本任务

公文处理责任

教材处理范文篇6

一、制定明确科学具体的教学目标

每节课必须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组织实施教学,让目标贯穿整个课堂始终,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还必须科学具体。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与归宿。围绕这个核心,教师要用明确简洁的语言为学生设定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学习目标。把课标要求进行分解或多角度地分析,并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述出来,并把它工整地书写在黑板右上角,或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例如,《两极格局》的课标要求是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通过分析把它分解成如下具体的教学目标:①两极对峙格局的原因和过程是什么。②美苏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评价。这是比较简单的一个,有的章节比较复杂,需要进行细致的分析。总之,课标要求是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教学目标是为了落实课标要求。

二、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素质教育强调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出发点,培养学生强有力的内在学习的动机。要充分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应创设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愿意学习,喜欢学习。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不应再是知识灌输者,而应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不应是课堂的统治者,而应是平等中的首席,是学生的学友。教师应善于倾听学生的见解,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你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会给你一个惊喜,如在学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后,有个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新经济政策是苏俄向社会主义过度的正确途径,是与苏俄当时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后来为什么要取消?这说明学生已用独立的见解来思考问题,不人云亦云。

三、注意导学案的制定和使用

教师要精心设计导学案,根据导学案实施课堂教学,导学案由预习学案、教学学案、训练学案三部分组成,预习学案主要是课程标准和基础知识整合,这主要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学学案侧重于重点和难点问题的突破,这着眼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训练学案主要是精选的训练题,这着眼于学生知识的巩固和提高,针对本节课的易错点、重点和难点进行练习。导学案的每一部分都要有明确的任务和目标。

四、合理安排和有效地利用时间

要获得最佳的课堂效益,就必须合理和有效地利用好时间。在课堂教学中改变满堂灌现象,把时间还给学生,学生自己个人能解决的问题交给学生自己解决,一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讨论解决。小组讨论不能解决的,组与组讨论解决,以上方式都不能解决的问题由教师点拨。让学生在思想活跃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好时间,以求得当堂理解消化所学知识。节约时间。教师在讲授内容和进行训练时都力求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不能限时完成的就照顾好大多数,在大多数人完成的情况下宣告结束,改变因几个人未做完而大家坐等的现象。课堂上教师可利用快节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在讲授知识时力求做到容量大、节奏快,使学生达到应有的紧张度。但反对过度紧张,过度紧张会使大脑出现抑制性保护,使学生变得呆板、动手能力差,课堂气氛不活跃,所以在活动中要适当调节,通过调节以做到有张有弛、张弛有度。

五、充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注意力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的必要前提,学生教材理解不透,作业中错误百出,往往是由于课堂上不专心听讲,注意力不够集中引起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在大脑中只有一个兴奋中心,学习效果肯定好。因此,课堂上教师要想法设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如快节奏、大容量等,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让教学方法“活”起来,让学生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课堂教学上,无暇顾及其他。

教材处理范文篇7

一、注重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教材处理应把育人功能放在首位,在人的发展和成长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才能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高中语文教材当中所体现的人文知识,无论是孔子《论语》中的微言大义、屈原《离骚》的高蹈出尘、司马迁《史记》的大气磅礴、曹雪芹《红楼梦》的悲欢离合、李白之豪放、杜甫之沉郁,还是莎士比亚的《人间喜剧》、莫泊桑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西方的荒诞派戏剧,等等,都不只是反映人生的种种际遇,更主要的是通过语言文字传递了名家大师的人格魅力和他们探究生命意义的理性思索。语文教材所体现的人文价值是毋庸置疑的。语文学习较之于其他学科,有其独特性。语文学习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学生的一种探究、感受、领悟。这一过程中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教师对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文本诠释应该鼓励,对他们为生活自然、历史现实所作出的思索应该珍视。语文学习的习得过程尤能培养起作为文化创造力和创造态度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自主、独立的人文精神。因此,我们的教材处理,应该积极地实践上述基本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阅读鉴赏、探究感悟的学习过程中,关注语文语言文字物质符号存在的同时,扩大阅读视野,体验学习人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二、注重培养文体阅读方法与提升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并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转换角色,由教学的主导者转变为教学的组织者,教师的教学行为由教会学生变为教会学生学习。教师要改变过去把知识传授本身作为价值取向的语文知识观。课程改革提出的理念是:语文知识的传授既是目的,同时又是生成能力、促进价值观形成的必要手段和生发点。课程标准的教材文本阅读面很广,小说、散文、诗词、戏剧等文学体裁一应俱全。因此,在教材处理上,教师主要考虑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文本阅读方法及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当然,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会有不同的方法。比如我们对诗歌类教材的处理,就要把重点放在教会学生阅读诗歌的方法,提升学生诗歌类文本的阅读能力。首先教会学生把握诗歌的八大类型,掌握每一种类型诗歌所表达的主旨,再从诗歌的题目、诗序、作者、注释等显性信息入手把握类型,从而把握诗歌的主旨。如果没有这些显性信息,就从具体的字词、诗句等隐性的信息入手来把握诗歌类型,从而把握诗歌的主旨,通过这些方法提升学生的诗歌阅读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在教材处理的过程中,教师需明确一点:教材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只起引导作用,教材处理应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为目标。在以往的教材中,培养学生的学问性知识占主导地位,而体验性知识是学生自主建构,重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受的知识。相对于前者而言,更注重生本,而教材在其中只起到引导作用。新课程标准必修课的课文课后练习基本都有一道开放式的练习题,这更明确地表明了课程改革的教材需要学生具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一些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常常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在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材处理,必须改变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建立合作关系,并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掌握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

教材处理范文篇8

关键词:教材处理做法抓住特点找准切入点

什么是教材处理,简言之,教材处理就是“教什么”、“选什么教”、“教什么最好”。教材处理的基本原则就是要简化教学头绪,优化教学内容。新的课程标准(试验本)指出:“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教材处理是语文教师的基础功力,因此,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在宏观把握的指导下,对教材的微观处理在教学实践中显得具体而重要。

一、要突出文体特点

九年义务教材的三、四册分别确定了培养记叙、说明、议论的侧重点;五、六册也提出了“培养文学欣赏的能力”。这是按文体特点来编排的,教学中必须按这个原则,抓住文体特点实现教学目标。每种文体都有各自的知识点,如记叙文要掌握记叙的要素,理清记叙线索,把握中心思想,学习运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文要求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特征,理解说明方法的运用,把握说明顺序的安排,体会准确、简洁的语言特点;议论文要求掌握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理解概括、严密的语言特点等等。小说、戏剧、散文、诗歌属于文学体裁,从欣赏的角度提出了不同要求。总之,教学重点、教学法则和方法要依不同文章体裁而变化,不能各类课文均套用一个模式。

二、找准切入点

(一)抓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如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看题目就知道文章的结构,如果再加上主语“祥子”,谓语“拉车”,便清楚了祥子是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的,我们不仅要问这是为什么,再深入探究便能了解文章的主旨。再如,朱自清的《背影》,看标题就可以知道作者把父亲的背影作为叙述的主脑,沿着标题追问:这是父亲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时的背影?这背影凝聚了父子之间怎样的感情?经过这样追问,学生很快就把握了全文的主旨。阿累的《一面》,看标题就可略知文章所写的中心事件,如果把标题略作扩展,问:写什么时候,谁与谁在哪里相见的一面,这一面给“我”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就可全面把握文章的中心。

(二)抓关键词。如聂华苓的《亲爱的爸爸妈妈》一文,引文部分“沉重”和“美丽”这四个字是文章的点睛之笔,又是全文的纲,抓住了这两个关键词,作为把握课文内容的切入点,就可以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怀疑与学问》一文的过渡句,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而且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重要条件。只要抓住了这一句,文章的结构及本文的论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提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鲁迅的《雪》,怎样理解“那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一句?这句话对文章中提到的自然景致对江南的雪与朔北的雪作出了带有倾向性的判断,江南的雪已经死掉,而北方的雪在孤独的旋转升腾中升华,成了雨的精魂。明白了这一问题,作者敢于直面怀疑人生,在悲壮的战斗中得到升华的思想感情也就表现了出来。

(四)在导语上下功夫。“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是一块磁铁,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魄,将他们引入知识的海洋,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一位老师在给学生上口语交际“说特征,猜同学”时,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同学们,我先送给大家一段精彩的人物对白,听完之后请大家说说精彩在哪里,好吗?话说邓小平有一次接见法国总统密特朗,两人一见面立刻亲切地握手表示友好,但是密特朗一见邓小平的身高,不禁笑道:“您真不愧为东方的巨人啊!”邓小平抬头一见密特朗的大光头,立刻感叹道:“哪里哪里,您才是西方的明灯啊……”听了老师的导入语,学生大笑,在笑中作了回答:他们两人分别抓住了对方身材矮小和秃顶的特征,使对白幽默精彩。幽默精彩的对白使学生很快进入上课状态,接着老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描写,去猜猜分别写了什么人,并说说你喜欢哪一段文字,为什么?再接着让学生仔细观察同学,请同学到讲台上“说特征”,其他同学“猜同学”,进行评价。教聂华苓的《亲爱的爸爸妈妈》一文,我是这样导入的:当我们用稚嫩的嗓音喊着亲爱的爸爸妈妈时,随之而来的必然是亲切的呵护;然而1941年10月21日在南斯拉夫的克拉库耶伐次小城,当300个孩子呼唤亲爱的爸爸妈妈时,迎接他们的却是法西斯匪徒灭绝人性的枪声。今天我们来学习华裔作家聂华苓的《亲爱的爸爸妈妈》一文,让我们去认识法西斯强盗的凶残,去感受南斯拉夫人民的英勇。这样一来,便渲染了一种气氛,激发学生内心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五)找线索。如教《白杨礼赞》一文,若抓住“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一线索,文章也就好理解了。

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渲染气氛,烘托环境等。总之,切入课文的方式有很多,关键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准切入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长文短教,短文长教

课堂教学的时间多少不能以文之长短而论,“短教”或“长教”的关键在于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和把握。吴伯萧的《菜园小记》一文的教学重点是学习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文章篇幅较长,可讲的东西很多,但在教学目标的统帅下,围绕一个“乐”字进行取舍,阅读过程将化繁为简教学环节如行云流水。首先引导学生思考:种菜劳动有哪些乐趣?接着,从条件、种植、管理、收获四方面,结合对语言的品味加以归纳,最后让学生将这种“种菜之乐”与《桃花源记》中的“隐耕之乐”进行对比,从而体会革命者乐观、自信的情怀。由此可见,种菜劳动虽为点点滴滴,但反映出大生产运动时期延安军民的精神面貌。这样处理教材,教学目标单一,重点突出,便于“短教”。

“短文长教”的立足点应在教学任务的落实上。譬如,教《陋室铭》这篇短文,了解作者给自己的陋室作铭文的原因,即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是本文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在用朗读—解读—品读—赏读这四个环节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了解作者给自己的陋室作铭文的原因后,我启发学生做了如下的拓展训练:1.将文中的散句改成骈句、对偶句,并作比较。2.模仿课文,给自己的书桌、教室、铅笔盒、卧室、书房写一篇铭文。

四、注重渗透德育教育

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场所,它以教材为本,教材中有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诸如爱国主义、艰苦奋斗、宽容大度等。在课堂教学中应实施德育和智育的统一,不能离开语文训练去进行德育,更不能让语文训练从属于德育。例如讲读课文,应使学生学好语言文字,了解字、词、句的含义,从而深入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受到教育,把德育渗透到语言文字的讲析中。还应该配以课文相适应的情感介绍资料,用朗读制造氛围,使学生似亲临其境,在创设的情境中,在强烈的氛围中投入学习,从而使学生获得更真实深刻的体会。

教材处理的问题,其实还有很多内容可以探索,以上所述只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粗浅的看法和做法,仅为引玉之砖。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参.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1996年第12期.

[2]中学语文教参.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1996年第8—9期.

教材处理范文篇9

关键词:历史新教材;小字处理

大小字相间,是初中历史新教材的特点之一。从版式上看,大小字字体不同,给人以变化感。小字虽小,内容却很能吸引学生去读;从字数看,大小字相差无几,由此可以推断,小字的多少有无并不是编者的随心所欲,而是经过精心安排的;从内容看,可分为三类,一是大字内容的具体化,二是知识面的拓宽,三是专门选作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能力培养的内容。按规定,小字不作基本要求,即不要求记忆和掌握。但是在教学时间允许、学生尚能接受的前提下发挥小字内容的作用,对学生理解或增加历史知识,发展智力,锻炼能力,受到思想教育都很有补益。经过近一年的新教材试验,我觉得对小字的处理关键在“灵活”二字,即因课﹑因时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历史教学的三项任务。下面谈谈我的几种做法。

一、教师对小字的处理应从教材的整体性出发,作通盘考虑

所谓教材的整体性,是指教材的指导思想、编写意图、总体结构及其在思想教育、基础知识和能力培养方面的目的要求,以及拓宽知识面、注意减轻学生负担、适应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等教材本身具有的优点。离开了教材的整体性,对小字的处理就会陷入盲目性。例如第三册第16课“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一目中有关孙中山免费为穷人治病、赠送药品等内容的一段小字,叙述的虽然不是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但它有利于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所以就教材的整体性而言,最好选用。

二、做为大字内容的具体化,小字部分要有选择地讲,以使学生理解或加深理解大字内容

如第三册第27课有“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一目,因这一目不是重点,教材大字仅一句话:“1926年7月至192年4月,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民运动,席卷全国,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涤荡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在中国的统治,有力地支援了北伐战争。”这样写的好处是使学生对农民运动的时间、中心、作用一目了然。但是有些概念化,怎样“轰轰烈烈”,又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作用呢?小字部分以祥实的材料做了补充说明。教师只需撷取几句,就给大字部分增加了血肉,充实而易于学生理解。

“1927年初,全国已有17个省建立了农民协会,会员900多万人(席卷全国)。农会建立了梭镖队,夺取地主团防的枪支,武装自己。农会势力极盛时,地主权力完全被打倒,‘一切权力归农会’。不少臭名昭著的土豪劣绅,经审判后被处决。”

这一目其实也可以从小字讲起,引导学生归纳出这一时期农民运动的规模、声势和作用。对“有力地支援了北伐战争”学生不易理解,教师应点明时间(北伐期间),中心在北伐的主要战场,打击对象与北伐大目标一致。

三、对着意拓宽知识面的小字,可讲可不讲,要合理取舍

例如,第一册第16课有一段小字是这样写的:“汉朝水利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小麦的推广。汉武帝时,董仲舒建议在关中一带推广小麦。北方人喜欢吃面食的习惯,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这一段小字就应该在课上处理,或讲或让学生读,别看字数不多,却可让学生得到两点知识:

1.那位提倡“独尊儒术”的著名学者董仲舒,在经济方面还提出过重要建议呢!

2.原来延续至今的北方人喜吃面食的习惯,是源于汉代。这两点知识,前者增加了学生对一个重要历史人物的认识,后者与现今的饮食习俗相关,学生们会感到饶有兴趣。这样的小字,不理不睬该多么可惜!也有的小字,是可以断然割舍的。例如第一册第四课有一段小字,介绍商朝奴隶制国家的体制。对初一学生来讲,枯燥难懂,就不用去讲,有余力的学生,课下可随意看看,以增加对商朝奴隶制的认识。

四、对专门选作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能力培养的内容,应该充分加以利用

我们可以采用多种办法,这里仅举其中一二。

1.对培养学生能力的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多思考。例如第二册第2课有一段小字:“唐太宗时候,进士科的地位日益提高,考进士科的人数比其他科多,录取比较严格。不少人从少年考到白头仍然未中进士。当时有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太宗在金殿端门外见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这段小字旁边,正好是用花边框起来的提示:“想一想,为什么说唐太宗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读小字,并提示他们思考:“长策”和“赚”是什么意思?唐太宗为什么得意,他说的话反映了什么想法?

教材处理范文篇10

教材的处理涉及到教材和学生两个方面。初三学生要较为系统地掌握化学知识,抛开教材中化学知识的逻辑体系是行不通的;学生的学习又不能与他们身心发展、认识发展的规律相违背。所以处理教材时,教师要本着把“体系”和“规律”两者有机结合的思想,通过“顾后”、“瞻前”等方法确定好教学内容的“序”。

一、“顾后”处理

所谓“顾后”,就是在处理某一部分教材时,不仅要着眼于该部分内容,而且要放眼于教材后面的乃至高中教材中的内容,以便为现学内容找到迁移的落脚点、巩固的深化点,为后面内容的学习扫清障碍、埋下伏笔。

1.疑点适当后置。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初三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又相对较弱,因此有些问题难以一下子说清道明。对于其中某些疑难点的突破可暂时搁一搁,待时机成熟再加以解决。如“分子”概念中“一种”两字的理解在学习“分子”时不妨放一放,待“原子”概念建立理解之后,再作深化。学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之一——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时,不大容易讲清变浑的原因,如将该问题安排在学习悬浊液、溶液之后去解决,那就容易多了。

2.方法及时介绍。及时介绍研究问题获取知识的方法,能给学生的后续学习带来裨益。当学生第一次上化学课,接触到化学实验时,教师就可以把实验观察的方法介绍给学生:首先观察反应物的色态;然后观察反应过程中的现象;最后观察生成物的色态。这不仅能帮助学生解决眼前的“看什么,怎么看?”的问题,而且对学生良好的观察实验习惯的养成也极为有利。总结铁的物理性质时,可教给学生认识金属物理性质的方法:从金属的色泽、硬度、密度、延性、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方面去了解。为高中化学中其他金属物理性质的学习,从方法上作了铺垫。

3.知识预先渗透。与疑难点适当后置相反,后面教材中的难点也可以适当前移,把与后面教学难点相关的知识预先在前面的教学内容中加以渗透。如从绪言课开始,在某些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中有意渗透一些元素符号、化学式,能达到分散“化学式书写”这一难点的目的。又如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只要求作一般了解。而对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则可稍作加深:让他们分析课本上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排列的规律。为将来学习元素周期表奠定一定的知识基础,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科学知识的探求精神。

4.不留知识空白。对于教材中的13个家庭小实验,教师必须鼓励并指导学生动手做,以丰富活动课程内容(活动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为初中化学素质教育开辟“第二战潮。

二、“瞻前”处理

瞻前,是指处理某一部分教材时,除了要着眼于该部分教材,放眼于后面的教材外,还要回过头去看看前面的教材,理解已教过的内容,达到解释前疑深化知识的目的。

1.释疑性“瞻前”。教材中的化学知识有一定的逻辑顺序,这是处理教材时进行释疑性“瞻前”的根本保证。学习“分子”概念时,“一种”两字的含义不容易讲透。原子概念建立之后,学生懂得了某些原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此时理解“一种”含义的时机已经成熟:既然从保持物质化学性质这个角度看,分子能原子也能,那么分子只能说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一种”两字不能易成“最斜。又如,学生学习化学不久,就接触了“溶解”一词。但在较长的时间内还不能真正理解其含义。学习了“溶液”知识之后,可及时“瞻前”,使学生懂得:溶解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的过程。释疑性“瞻前”,常常能让学生茅塞顿开,给学生带来溢于言表的心理愉悦。

2.辨析性“瞻前”。辨析性“瞻前”是一种集可能性、必要性于一体的处理教材的方法。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如学习“元素”时,将其与“原子”比较;学习“氧化反应”时,将其与“化合反应”比较;学习“二氧化碳性质”时,将其与“氧气的性质”比较等等。

3.串联性“瞻前”。介绍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形成时,回过头稍加追溯,就可发现它与前面的两个知识点——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宏观特征有“瓜葛”。三点串联好后,知识点间的递进关系也就显露了出来:化学变化的宏观特征是生成新物质;生成新物质的原因是反应物的分子分成了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通常是通过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等方式来实现的。串联性“瞻前”处理得好,能给学生创造出一种“山越攀越高,路越走越险”的良好向上的心境,使学生懂得“学海无涯”的道理,为他们增添学好化学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