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9 18:31:29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篇1

1.1化工企业安全职责没有落实到位

经过相关部门调查显示,现在很多化工企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企业相关的安全文件都已经制定完善,工厂生产的各个工序也有安全常识提醒和注意事项,但是责任人却不明确,使得这些文件的制定似乎成了摆设,没有管理者去进行监督和管理,即使出现问题,也找不到相关责任人。有一些化工企业稍微做得好一点的,会有相关部门的领导兼责安全的管理,但是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工作上,在员工会议上进行宣传一下,很少有企业会深入分析安全的问题,也没有制定细节性的到位的制度措施。有一些企业会将社会上报道出来的其他企业的安全事故拿出来提醒员工注意安全,但仍然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深入管理者的人心,企业内部的安全问题责任不明,没有落实到位。

1.2不重视安全培训,培训效果不佳

由于化工企业的产品特殊性,安全培训是企业制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其实际操作效果却让人大跌眼镜。第一是培训力度还有待大大提升,基本上绝大部分的化工企业对于安全培训的实施是走走场面,拍拍照,流于形式,员工想去参加培训就参加,不想去就不去,正规的考核根本没有落实下去,其效果是很不尽人意的。第二是职工的安全意识差,即使是参加了培训,由于不上心仍然无法很好地掌握安全技能的要领。第三是培训质量差,化工企业由于对安全的不重视,也不会去聘请专业的安全讲师对员工进行培训,通常他们随便在公司内部找一个相关管理者进行培训,其培训质量是不容乐观的,这些现象都体现了化工企业忽视了安全宣传教育的重要性。

2创新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2.1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意识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一定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思想,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核心价值观,坚持科学发展观,做科学发展的领先者,要在确保员工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的同时促进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积极响应“安全第一”的生产标语和生产原则。从里到外、从源到尾抓好安全工作,无论是在设备的引进过程中把好关,还是在生产的过程中加强监督,都需要引起领导的足够重视,这种安全意识不仅要深入员工的心理,更有深入到领导者的心里。

2.2明确化工企业安全生产责任

化工企业的科学健康发展,必须做到将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到位。首先,相关安全生产的规范制度必须完善。企业必须把每个工序的安全操作规范名列出来,另外,相关的处罚条例一一审核列明,从而使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实时提醒自己,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操作,增强安全隐患意识,提高安全操作技能。其次,每个工序必须有一个安全负责人,每天监督和管理安全事宜。对于责任人导致安全事故的必须严惩不贷。

2.3认真落实化工企业安全培训工作

对化工企业人员进行安全宣传教育的过程中,主要是在在培训内容上,尤其是对化工企业的生产特点、作业环境、危险操作、设备状况、消防设施等情况和典型事故案例进行剖析和深度讲解,让员工能够深入了解企业安全情况。在培训过程中,采取案例分析,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三方面进行培训,从思想和实际行动上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培训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工作之余多学习多分析,多向老员工老师傅进行请教,切实将自己的安全、企业的安全和社会的安全结合起来,高瞻远瞩,为化工企业的长远未来作打算,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个注重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培训后必须进行考核,考核不能通过的需要重新进行培训,直至员工都能通过考核,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3结语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篇2

1.1安全生产意识有待提高

我国的化工企业主要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其经济实力有限,在生产设备、技术、以及管理方面都有待完善,例如中小化工企业普遍存在生产设备陈旧、技术工艺落后、管理制度不健全以及缺乏安全生产意识等等问题。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讲,比较关注的往往是企业的生产和经济利益,缺乏安安全生产和管理意识,在设备和管理方面的投入非常有限,这就为企业生产埋下了安全隐患。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员工对安全生产没有正确的认识,没有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而且企业在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方面没有给员工进行系统培训,这都是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另外,企业生产设备由于长期使用而缺乏维护、保养,在运作过程中极易发生故障。

1.2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相关制度不完善

企业的上层领导人以及相关监管部门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负责人,但企业往往把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不够重视,企业安全生产监督部门也因为一切服务于生产的缘故而不得不让安全管理方面的检查和监督工作给出让步,只是进行简单的程序工作,而生产第一线的工作人员往往了抱着应付的心态,没有都企业的安全生产重视起来,就更无法做到安全生产。另外,多数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不能有效开展。

1.3生产技术、设备落后

化工产品在安全生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产设备、技术工艺。如果企业的生产技术和设备达不到一定要求就会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极不利于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很多企业使用的易燃易爆产品阻火器设备陈旧,相关防爆、防火措施落后,更新速度慢,对生产设备的压力表等各种指标仪器没有进行定期检查、维护等等不良现象都是引发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一般来讲,大多数企业都非常重视对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的投入,因为这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但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投入却不容乐观。

2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对策

企业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化工企业来讲更是重中之重。安全生产管理是保证人身和经济安全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树立良好企业想象,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2.1强化生产安全管理意识

安全生产管理在推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实施,首先必须要强化生产安全管理意识,让企业员工认识到生产安全的重要性。凡是安全第一,这是始终不变的活动原则。安全是进行各种生产活动的前提条件,这是企业管理人员必须意识到的问题。第一,企业要生产、经营过程中要树立安全生产理念,高度强调安全生产对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性,对产品生产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制定完善的安全保障措施,配置高要求、高标准的生产设备,从多反面保障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第二,企业要对生产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方面培训,提高员工技术水平,让企业员工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强化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操作,把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意识普及到企业的每个员工,企业上下一心把安全生产管理作为重点工作来做,把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

2.2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是保证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经营的基本条件,是企业开展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依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需要企业所有员工的参与和相互监督,所以有必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且在相关制度中明确各级、个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实施考核惩奖规制。通过有效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引导员工的自我学习,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在生产过程中自我约束,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操作,同时也可以进行相比监督,降低生产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2.3加强生产设备的检修、维护

对于化工企业来讲,其生产过程复杂,涉及到材料危险性高,对生产技术和设备要求较高,如果生产设备不完善或者是存在质量问题极易引发安全事故,所以加强生产设备的检修、维护是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长期处于化学气体环境中,各种生产设备极易发生老化、部件磨损或者是被腐蚀的想象,这些情况都是引发安全事故的常见重要原因。所以企业要确保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就需要制定针对生产设备的维日常方案,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对出现故障的设备进行及时检修、更换,以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另外,做好对生产设备正常运行的监测工作,对巡视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要及时采用解决措施,把危险系数降低最低。

3结语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篇3

1.1做好安全培训计划

企业员工的安全技术水平现状、上级主管部门对下级部门的安全学习标准以及相关法律准则是拟定企业年度安全培训计划的判定依据。企业年度安全培训需求汇总表的绘制需历经以下程序:相关主管部门对企业层级的安全培训需求进行描述,再由相关部门就该部门的需求进行阐述,再由上往下由各岗位、班组提出相关培训需求,并进行最终统计。再以此为依据,对安全培训计划进行具体安排,明确内外部培训的具体要求、安排、职责以及时间,同时,将部门级安全培训内容、时间及要求传达至相关部门。并最终上呈领导主观审阅批准,而后开展相关工作安排。

1.2建立全员安全培训档案

判定企业职工安全素养、分析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均离不开安全培训档案,因为档案中记载了企业员工安全培训的参与情况。承载了员工信息的安全培训档案,是分析企业安全培训的重要数据,其内容主要有:年度安全培训参与情况、三级安全培训情况、员工参加工作时间、转岗安全培训情况、特种作业证登记情况以及现从事岗位等。

1.3建立健全安全培训制度

对安全学习秩序进行维护,同时确保所有要求都能得到落实,这就称为制度,构建同时完善安全培训机制,要展现出激励与流程性、正规与指导性、制约以及鞭策性,最好从下面几点着手:

(1)学习纪律:

良好的学习效果紧密关联于优良的学习环境,打造优良的学习环境约束纪律是核心方式。在安全培训期间,要严格打击讲师在台上讲,员工在下面做各种小动作或者开小差等现象,用纪律让员工产生一个端正的学习态度。

(2)效果验证:

对学习效果进行检验的最佳方式就是效果验证。效果验证多很多不一样的方式,采取提问、抽查学习笔记以及考试等方式展开,在员工个人安全培训档案中录入学习效果检验信息。

(3)补课:

加强员工安全素质,掌握更多和安全有关的技术能力就是安全学习的目的。员工学习能力各不一样,而补课的主要对象就是学习能力较弱的员工。除此之外,经常外出工作、请病假而没有参与集中学习的员工同样也是补课的对象。条件比较好的最好让内训师以及授课人进行补课,也可以让学习力和表述水平都很高的员工进行补课,这2个条件都无法实现的就由需要补课的员工向一样岗位员工的笔记进行学习。

(4)内训师:

作为内部安全培训的核心力量,内训师是开展安全培训工作的主体。完成了打造安全内训师团队的工作,就相当于成功了一半。确保内训师发展道路的顺畅,将安全内训师划分成多个级别,企业经常评估内训师的级别,内训师级别不一样,其所享有的课时补贴也存在很大差异。另外还必须构建内训师授课效果评价制度,构建内训师退出制度,无法和内训师工作相适应的员工要尽快离职,这样才能确保内训师团队的灵活性以及高素养。

(5)正向激励:

学习看起来非常无聊,调动员工对安全技能进行学习的主动性,一般从加强员工学习安全技能的兴趣着手。首先是提高职业资格,支持员工按照安全工作的具体需求参与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考试,另外还要给予物质奖励给那些获得证书的员工,一方面可以让员工的学习能力得到承认,另一方面还能让员工在学习期间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识,从而加强自身的安全技能。其次是参与岗位技能培训,同时为其支持一部分的学习费用,以此加强员工的安全素养,实现岗位安全工作需求。再次是进行安全创新。提倡员工体现自身优势,在安全项目攻关、科学化提议、安全管理与科技改革等方面体现其核心作用,从而为企业安全发展产生创新动力。最后是参与安全竞赛活动。支持员工参与各类安全文体活动、知识比赛等,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6)考核:

定期考核所有员工的安全学习情况,尽量做到奖惩分明,以此推动员工学习水平的提高。重点完成好2个考核,首先是安全内训师考核,制定考核表,对安全内训师的思维是不是情绪、语言表述水平、准备状况、培训模式多元性展开评估,对授课内容规划的合理与规范性展开评估,而内训师的晋升根据就是评估结果。其次是全员学习情况考评,也就是考评岗位技能、安全比赛、课堂纪律等内容。同时要在第一时间公布考核结果,以此加强安全内训师的知识技能以及整体素养。

1.4建立学习分析机制

定期研究安全学习,面临什么样的问题,对问题展开分类,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是流程、管理还是体制上的问题,制定战略从根源解决,以此实现不断提高的目标。

2结语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篇4

Abstract: Based on the Wuli-shili-renli methodology, work safet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large enterprises is researched in this paper. Firstly, combining with current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status of work safety risk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large enterpris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SR methodology, the advantages of WSR methodology to solve problems of the work safet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large enterprises are analyzed. Then from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wuli, shili and renli, the key work safety risk factors of large enterprises are expounded. Finally. Th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work safety risk management and control for large enterprises is proposed from the two hierarchies, both top level planning and the actual practice.

关键词: 物理-事理-人理(WSR)方法论;大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

Key words: Wuli-shili-renli methodology;large enterprises;work safety;risk management and control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3-0059-04

0 引言

大型企业大多涉及石油、煤矿、化工、建筑、交通等高风险行业,企业组织结构复杂、从业人数众多,与中小型企业相比更易于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目前我国大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水平总体趋向好转,已经基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1];在设备、工艺层面,我国大型企业的整体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在高铁、核电领域已经具备了国际领先水平。然而近年来大型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特别是特、重大事故仍然时有发生,近年硐嗉谭⑸了11・22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故、8・12天津港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等特别重大事故,造成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追其溯源,虽然我国引入了大量国外安全管理体系和先进设备,但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延续影响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影响,“水土不服”的问题的较为普遍,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往往存在“两层皮”的现象。我国的大部分大型企业还未真正建立以风险管控为基础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安全生产风险防控缺乏科学有效的手段,导致存在的安全生产风险往往不能及早发现并得以真正解决。

大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是一项系统工程,以往大部分研究往往聚焦于企业微观视角的安全“4M 模型”(人、机、物、管)[2-4],忽视了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主体(社会、企业、人)及其如何作用于(管理、文化)客体(设备、技术、环境)的能力和态度。因此,本文将依据我国系统工程界一直倡导的“懂物理、明事理、通人理”的实践与理论原则,基于具有东方思维特点的物理-事理-人理(WSR)方法论对我国大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进行分析研究,为完善我国大型企业安全生产管控模式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

1 WSR方法论及其在大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领域的适用性

1.1 WSR方法论

WSR方法论由我国学者顾基发先生提出,WSR方法论具有中国传统的哲学思辨,是多种方法的综合统一,根据具体情况,WSR将方法组群条理化、层次化、起到化繁为简之功效,属于定性与定量分析综合集成的东方系统思想[5]。WSR方法论目前已经在管理决策支持[6]、综合集成项目应用[7]、各类评价项目[8-10]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广泛应用。

在WSR方法论中,“物理”是指客观物质世界所蕴含的法则和规则,主要涉及自然科学相关知识;“事理”是人们做事和管理的道理,主要涉及管理科学、系统科学和运筹学等学科知识;“人理”是指做人的道理,包含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和为人处事的道理,主要涉及人文科学、行为科学等领域的知识[11]。

1.2 WSR方法论应用到大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的适用性分析

1.2.1 系统性

大型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是一个复杂的动力学系统,通过协调人、机、物、管、环五大要素相互融合,达到企业安全生产与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其中涉及了政府监管、企业自身管理、法律法规标准及规章制度、企业生产、社会影响等多个方面。WSR方法论作为一种面向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从物理、事理和人理三个维度深入归纳大型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要素,并基于这三个维度将大型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风险管控要素纳入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分析中,从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实现了对大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的认知升级,从而能够为相关研究学者和管理人员提供认识和解决大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问题的思路和工具。

1.2.2 科学性

基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WSR方法论在物理、事理、人理三大层面由各自对应的科学理论支撑,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行为科学等多个科学领域,又从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人类发展、传统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WSR方法论相比于西方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理论,能够更为科学、全面的挖掘出我国大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的深层次问题,符合“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和“协调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在探索完善我国大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模式持续改进机制方面具备很强的指导作用。

2 基于WSR方法论的大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关键要素分析

2.1 大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的物理因素分析

基于能量意外释放事故致因模型[12],大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的物理因素主要包括生产设备因素、固有危险源因素、生产环境因素和安全设施因素四大方面,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成为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因素。

2.1.1 生产设备因素

生产设备是指企业为了进行生产活动,对投入的劳动力和原材料所提供的必需的相关生产活动工具的总称。Willie Hammer关于事故的研究结果表明,生产设备的危险因素在一个时期的调研中曾被认为导致了工厂绝大多数的伤害事故[13]。生a设备的机械化水平、安全性、可靠性、功能选型、完好率、人机设计水平等是影响安全风险大小的关键因素。

2.1.2 固有危险源因素

固有危险源是指企业长期或临时生产、加工、产出、运输或存储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或有腐蚀性的物质,主要涉及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原材料、辅料、产品、半成品和废弃物[14]。固有危险源的安全风险主要取决于企业生产系统中危险物质的自身的物化性质和数量。固有危险源的数量越大、自身危害性越大,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越大。

2.1.3 生产环境因素

生产环境是指企业人员进行生产活动所处的环境,其风险因素是指生产系统中对机器、设备(或某些部件、装置等)正常运行,以及人员的安全、健康产生重要影响的所有天然的和人为的因素的组合。生产环境的主要风险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和作业环境因素两个方面,自然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界中与人类生产活动相关联的因素,作业环境是生产环境中与人密切相关且可以被人类改变的环境因素。

2.1.4 安全设施因素

安全设施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了减少、预防和消除可能发生的危害所配备的装置、设备和标识等,包括:设备安全防护设施、安全监测报警设施、防火防爆设施、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生产环境防护设施、应急与救援设施、消防设施和安全标识等。

2.2 大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的事理因素分析

大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的事理层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合理配置各种资源以寻求不断提升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水平。基于WSR方法论对大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的事理因素进行归纳,主要可概括为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体系建设、安全投入,安全风险预控、安全文化建设、安全培训教育、安全激励与惩戒、应急组织与响应七大因素。

2.2.1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体系建设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体系建设主要包括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及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等文件体系的制定、完善及运行落实情况。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体系树立了安全生产工作的尊严性、权威性和指导性,若存在缺陷和不足,必将导致安全生产工作的缺乏引导与约束,使安全生产的各方面要求得不到保障,从而增加安全风险。

2.2.2 安全投入

安全投入是指企业在其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为了控制安全风险因素,消除事故隐患或危险源,提高作业安全水平所进行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各种资源的投入。安全投入包括主动投入(预防性投入)和被动投入(控制性投入)两个方面,主动投入又可分为硬件投入和软件投入。硬件投入主要包括安全设施、生产环境安全、安全科研技术和人员等方面的投入;被动投入是指处理已经发生或发生后的生产事故成本投入,如事故抢险、救援,事故调查,安全设施修复和人员伤亡赔偿、补偿等。

2.2.3 安全风险预防

安全风险预防是指企业有计划地对企业存在的隐患、危险源或其他危险因素开展预防性控制、治理,并有效降低企业生产安全风险的专项管理活动。安全风险预控因素主要包括安全检查、安全审查、安全评价、隐患排查治理和事故专项治理等[15]。

2.2.4 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是企业和个人在安全生产领域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安全文化可细分为安全观念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管理文化和安全物态文化[16],其中安全观念文化是根本,在其影响下产生安全行为文化和安全管理文化,最终形成安全物态文化。安全文化对象具有层次性,通常包括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三个层面。对于不同的对象,安全文化的表现和要求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决策层、管理层应主要强调事故预防、安全投入、以人为本等理念,而执行层则强调积极参与、安全行为等观念。

2.2.5 安全教育与培训

安全教育与培训是努力提高企业各层级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素质,学会从安全的角度观察和理解要从事的活动和面临的形势,用安全的观点解释和处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问题的一种活动。安全教育培训主要面向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安全态度教育是安全教育与培训的根基,通过安全态度教育,真正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安全知识教育主要包括安全管理教育和安全技术教育,通过安全知识教育,使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一步提高对安全微观层面的认识;安全技能培训主要是针对一线操作工人,将安全知识转化成安全操作,实现从“知道”到“会做”的过程。

2.2.6 安全激励与奖惩

安全激励与奖惩是通过内、外部的物质或精神奖惩刺激,激发人的安全工作动机,最充分地发挥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企业的安全绩效。安全激励与奖惩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在当前新形势下,安全激励与奖惩要从惩罚性管理向激励性管理转变,从事后惩罚向事前预防转变,从被动参与向主动参与转变等管理理念。

2.2.7 应急组织与响应

应急组织与响应是指为了应对安全事故的发生,预先有组织、有准备地制定措施与应对方案,用最小的代价减少事故带来的损失和危害而采取的一系列活动。应急组织与响应因素主要包括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两个部分。应急预案是指为降低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所采取的应急行动的步骤和纲领,主要包括预案准备、编制、实施和修订四个部分。应急救援是针对事故采取的准备、响应和恢复等一系列活动,主要包括事故的预警预测、应急体制建设、响应机制建设和应急装备建设。

2.3 大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的人理因素分析

WSR理认为“人理”是核心问题,主导“物理”和“事理”,主要包括“人”和“关系”是两大核心因素。其中“人”是指人行为及人所具有的直接影响人行为的因素总和,如人的生理、心理、动机、意识、知识、能力等;“关系”是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所有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过程。

2.3.1 企业领导人因素

企业领导人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者,其个人安全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着企业安全生产组织、决策和指挥能力等关键因素,还会对企业各级人员的安全意识、行为等产生较大影响,直接决定着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企业领导人因素主要包括安全法律意识、安全重视程度和安全组织、决策和指挥能力。

2.3.2 中层管理人员因素

中层管理人员是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是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成败的枢纽。安全责任心及态度、安全管理实践经验和安全技能是一个合格中层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的三大关键要素。

2.3.3 一线作业人员因素

一线作业人员是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直接参与者,是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成败的基础。对于一线作业人员而言,安全行为习惯、安全知识及技能和安全作业意识是保证安全生产、避免安全风险产生的重要因素,此外人的生理和心理特性、身体健康状态等也都会成为潜在的安全风险,需要引起注意。

2.3.4 外部人员因素

外部人员是指会对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产生影响的外部单位或组织的人员,例如政府安监部门人员、上级主管部门人员、安全生产服务机构人员、公安消防机关人员、外协单位人员等。例如政府安监部门人员如果安全责任心不强,安全监管不到位,会让企业存在侥幸心理,进而增加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安全生产服务机构人员如果缺乏职业公德,为了经济收益而开具虚假验收评价报告致使存在较大风险隐患的企业可以正常营业,也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安全风险。

2.3.5 关系

在大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过程中,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也是十分必要的,这里所指的“人”,既指单个的个体人,也可以是由单个人集中起来形成的群体。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三大方面:

①员工关系。这里的员工关系主要包括两层含义:员工与企业的关系、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员工关系主要包括员工对企业的满意程度、工作压力情况、员工与直接领导的关系、员工对薪水的满意情况等,和谐的员工关系可以促进员工对企业、对他人的关爱,进而降低企业的安全风险。

②企业内部部门之间关系。企业内部各部门关系是会对企业安全风险管控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大型企业尤为明显,大型企业内部人际关系以及繁杂冗余的机构和审批程序,使得企业办事效率较低,因此各部门能否通力、高效协作,对安全管控的效率和质量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③企业与外部之间关系。以企业与政府监管部门关系为例:政府作为监管部门,需要对企业的日常风险情况进行检查,并指导企业开展安全风险的管控工作,一旦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安监部门将负责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因此企业与政府在安全风险管控问题是会存在博弈,例如部分企业为逃避检查或者处罚,会特意隐瞒相关事故或者危险源,对有关情况会瞒报或者谎报、甚至不报,因此,政府则需要制定合理、合情的政策、法规,引导或者强制企业做好安全生产管控工作,推动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3 启示和建议

从本质上解决大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问题,一是需要结合企业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抓住主要矛盾,提高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效能;二是要本着统筹兼顾的原则,综合全面的分析“物理”、“事理”和“人理”层面的各个因素,做好相关风险的预控措施;三是要充分考虑大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系统的动态性,把握不同阶段、地域、行业大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的规律。具体建议如下:

①强化大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辨识工作。风险辨识是大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的基础,目前大型企业特、重大事故数量高居不下的最根本原因就是企业风险辨识工作不到位,特别是人的意识、行为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安全生产过程管理等“人理”和“事理”要素通常被忽视,建议基于WSR方法论建立“物理”、“事理”和“人理”风险辨识清单,全面辨识企业日常生产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②创新大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考核评估机制。一是前移考核评估关口,推动考核评估的重点由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化,建立动态考核评估机制;二是健全考核评估体系,加大对于人员意识、行为及关系和过程管理等“人理”和“事理”因素的指标的考核力度;三是确立以发现安全生产风险为导向的“激励型”考核评估导向,考核评估的目的是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找出解决的方法,如果过分强调处罚和追责,这会极大挫伤各级领导和员工的积极性,势必造成掩饰事故真相的现象,因此应该将考核评估的重点放在风险溯源和教训吸取上,鼓励对未遂、先兆事故的统计分析,及时发现安全管理存在的漏洞,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大事故的发生。

③完善大型企业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发挥法制对安全生产管控中“物理”的支撑作用和“人理”、“事理”的约束作用。我们国家目前仍然处于严格监督阶段向独立自我管理阶段过渡时期,需要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完善安全生产法制体系。政府部门要做好顶层策划,加强关键和缺失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的制修订工作;要严格约束政府、企业及中介服务机构在安全生产相关的各种行为,加强日常监督和审核;要充分发挥市场能动性,充分发挥第三方机构对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的支撑作用。

④企业要牢固树立以“人理”为主导、“事理”为核心、“物理”为保障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理念,扎实开展各项安全生产相关工作。要重视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创新安全教育培训模式,着力打造“安全素养再提升工程”;要重视“关系”在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的“隐形”作用,在日常工作中注意人际关系和技术两个层面的协调,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企业应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和经济效益,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装备改造提升企业“物理”水平,以创建“本安型”企业为终极目标。

⑤努力打造企业安全文化,筑牢企业安全根基。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企业安全生产“人理”、“事理”的终极需要。安全文化是企业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层对安全生产表现出的态度和素质的总和,建设企业安全文化需要决策层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思想道德观、预防为主的科学发展观和安全第一的效益观;需要管理层要认真掌握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断提高专业水平、提高安全管理技能,引导推动员工建立安全价值观;需要操作层不断提高安全素质和意识,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

⑥相比于目前已有的研究方法,基于WSR方法论能够更加全面、系统的分析大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中的各个关键要素,下一步可以考虑与系统动力学等理论进行结合,深入分析大型企业安全生产管控生态系统的演化机理。

参考文献:

[1]雷绍慧.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安全管理模式现状研究[J].价值工程,2013,12:162-163.

[2]庞柒.煤矿企业长效安全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4.

[3]李贺松.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及系统研究[D].保定:华北电力大学,2012.

[4]Pascal Poisson, Yuvin Chinniah.Managing risks linked to machinery in sawmills by controllinghazardous energies: Theory and practice in eight sawmills[J]. Safety Science, 84, 117-130.

[5]顾基发,唐锡晋.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理论与应用[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

[6]董丽娅,刘子玲,等.WSR方法论在科技投入宏观系统管理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软科学,2006,2:89-93.

[7]王德光.基于系统理论的小流域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模式研究[D].福州:福州师范大学,2012.

[8]马继辉,吕永波,等.高新技术企业安全评估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7,11:114-121.

[9]Ya Li,Zhichang Zhu.Soft OR in China: A critical report[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14,232:427-434.

[10]高艳.基于WSR的医院知识团队绩效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3.

[11]顾基发,唐锡晋,朱正祥.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综述[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7,7(6):52-60.

[12]傅贵.安全管理学――事故预防的行为控制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13]王培,李新春.危险源理论及煤矿事故危险源风险分析研究综述[J].煤炭经济研究,2008,11:76-79.

[14]蔷,王生. 职业卫生概论[M].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P624.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近年来安全科学领域提出的一项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新对策,是安全系统工程和现代安全管理的一种新思路、新策略,也是企业事故预防的重要基础工程。安全文化理论的提出,为实现安全生存和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实践中,增添了新的策略和方法。

1国外企业文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七十年代末,人们发现,理性化管理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发挥人们的创造性和与企业长期共存的信念,而塑造一种有利于创新和将价值与心理因素整合的文化,才是真正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和企业的发展起着潜在的却又至关重要的作用。

八十年代,企业文化的研究以探讨基本理论为主,如企业文化的概念、要素、类型以及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各方面的关系等。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企业文化研究出现了四个走向:一是企业文化基本理论的深入研究;二是企业文化与企业效益和企业发展的应用研究;三是关于企业文化测量的研究;四是关于企业文化的诊断和评估的研究。至今,有关企业文化的专著约有六十多部,论文分布在十几种管理学和心理学期刊中,企业文化的研究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已经成为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和工业组织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九十年代,随着企业文化的普及,企业组织越来越意识到规范的组织文化对企业组织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以企业文化为基础来塑造企业形象。因此,组织文化研究在八十年论探讨的基础上,由理论研究向应用研究和量化研究方面迅猛发展。 2我国企业文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0世纪80年代企业文化从美国引入中国,20多年来受到我国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长期关注和重视,一批优秀企业和知名企业相继建立起了有自己特色的、较完善的企业文化体系,并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积极作用。

借鉴国外企业文化研究,加强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促进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根据对国外企业文化研究的了解和对国内企业文化建设现状的分析,二十一世纪中国企业文化的研究应该坚持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原则,主要侧重于以下三个方面:1)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探讨中国企业文化的基础理论,研究企业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文化的关系、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企业环境、企业发展和企业创新的关系等;2)加强企业文化的应用研究,关于企业文化的测量、诊断、评估和咨询的实证研究;3)加强企业文化的追踪研究,企业文化的塑造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作品,它要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变化而做出及时的调整和改变,才能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对企业文化进行追踪研究的价值是不可低估的。3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工程建设各方主体没有履行相应职责:有的建设单位不执行有关法律、法规,不按建设程序办事,将工程 肢解发包,签订霸王合同,要求垫资施工,拖欠工程款,造成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不足,严重削弱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防护能力,致使安全防护很难及时到位,再加上强行压缩合同工期导致的交叉施工和疲劳作业,最终酿成事故。

相关法律、制度不够完善:虽然近年来随着《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基本形成了安全生产管理领域法制建设的框架,但配套的制度建设及各专门法之间的衔接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施工人员素质较低:目前我国建筑从业人员65%是农民工,这些农民工从农村进入城市,从农民转为工人,他们的知识结构、工作方式、习惯意识等,还不能适应建筑业的特殊工作条件和环境,他们普遍未经过基本培训和教育,缺乏应有的安全知识和安全防范意识,从而导致自己或他人发生安全事故。 材料设备及施工工艺落后,防护设施不全:如人工挖孔桩工程极易造成坍塌、中毒事故,模板大支撑体系、竹木脚手架等受材质影响可靠性低,井字架、龙门架等施工机械安全保险装置落后容易造成机械伤害和高处坠落事故,应严格限制使用或予以淘汰。

安全资料管理有待规范:虽然安全资料不是产生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但安全资料能够直接体现安全管理的水平,是相关部门了解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状况的重要途径。严格把住安全资料管理这一关,就能够大大的促进安全生产管理的规范化。经常安全资料收集整理中假资料很多,很多资料只是简单复印,或资料收集人代签字。检查资料时会发现,上面的“检查情况”栏中多是“符合要求,满足要求”等字样,而到底怎么样才“满足要求”,填报人不得而知。安全资料还容易出现有头无尾、前后不对应等现象。

4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的建议

让每一个员工懂得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明确自己的安全行为责任,其二,对特种岗位作业人员一律凭劳动管理部门颁发的操作岗位证书上岗;其三,对进入施工现场持证的架子工等高处作业人员必须定期进行体检;其四,对施工生产中违章指挥的管理人员进行严厉的处罚;其五,对施工生产中违章操作员工一律停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罚。

施工企业应严格执行工程安全管理制度,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包含施工安全技术措施,针对每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和可能发生安全问题的环节进行预测,在技术上和管理上采取措施,消除或控制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防范发生事故。

加强安全法规制度建设,对存在违章指挥,不为施工操作人员提供可靠的安全防护设施用品,强令民工冒险作业,长期连续作业的责任人,要依法追究其责任。企业要建立施工现场工伤事故定期报告制度和记录,并建立事故档案。

5 结论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以人为本,从人的生理及心理等多方面认识安全的本质,从文化的角度来全面审视企业安全管理和教育工作,通过创造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围和人际关系,对人的理念、意识、态度、行为等形成从无形到有形的影响,从而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控制作用,以达到减少人为事故的目的。

参考文献罗云,《中西安全文化与安全意识的差异》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篇6

关键词: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

随着现代企业管理体系的逐渐复杂,企业管理已经称得上是一种系统性工程,为了在这种发展背景下实现企业的相关发展,对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的相关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

1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发展过程

1.1发达国家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模式

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经历了传统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对象性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过程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以及系统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四个阶段的发展。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相关理论体系的完善,现阶段发达国家企业中普遍采用的是系统安全生产管理模式。

1.2我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模式

虽然现阶段发达国家的企业中大多采用系统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但由于我国企业相对发展落后,现阶段大部分企业中还是采用过程管理模式进行自身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当然,随着我国近年来科技与经济的飞速发展,很多企业已经开始认识到过程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弊端,一些大型企业也开始进行系统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相关尝试,这些都直接促进着我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发展。

2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

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由管理组织决策、风险评估、隐患排查、安全信息分类、生产H标制定、相关考核、方案传输等内容组成。在完成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运行模式的规划与决策后,我们就需要对其生产管理组织机构与责任制进行相关研究,以此构建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中的具体功能模块,最终完成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的相关建设。在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的运行中,相关设计人员需要对其绩效进行测量与监视,对具体运行效果进行优化,并根据相关优化中得到的信息对管理体系的外部进行评审,实现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安全、健康、高效运行。

3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具体架构

为了实现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的相关功能,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了一种较为符合我国企业发展实际、组织结构也较为完善的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其具体架构如下:

3.1理论基础层

在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构建中,理论基础层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其最底层。在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中,安全生产理论是随着相关技术不断发展而来的一套完备的理论体系,这也使得相关理论体系的存在为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中,理论基础层由基本管理理论与综合管理理论两部分组成。基本管理理论指的是企业安全生产中通用的方法与规则,综合管理理论则是由安全教育学原理、安全法原理、事故学理论等多种理论综合而成,这些理论都在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1。

3.2技术实现层

在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中,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实现层是第二层,其发展于第一层的理论基础之上,通过多种技术对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进行支撑。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的实现层具有数据实时采集、实时共享、多种数据分析等功能,并能够以此确保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功能的正常运转|41。

3.3功能模块与业务层

在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中,功能模块与业务层是第三层。第三层主要由安全信息中心、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功能模块、企业安全生产监控管理模块、企业安全检査管理功能模块、安全生产风险评估以及应急管理功能模块、企业安全生产环境控制管理功能模块这六大功能模块构成。这些模块的存在为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提供具体服务的支持,是管理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4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是必然的历史发展趋势。在未来的企业竞争中,一家企业是否拥有完善的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将是其自身竞争力的重点体现之一为了提高企业的生产管理效率,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立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为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提供了一个可行性架构模型,希望能够为相关企业的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发展带来一定帮助。

作者:吕鹏 单位:神华煤制油鄂尔多斯分公司

参考文献

[1]杨宇,王坚.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探讨m.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丨4(6>:29-31.

[2]栩勇,刘继元.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的实际应用[J].建筑安全>2015(8>:63-66.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篇7

Abstract: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construction of safety culture in coal mining enterprises, made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afety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in coal mining enterprises. By studying the process of safety culture spread, accumulation and diffusion in coal mining enterpri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porate culture, we have found an effective way of spreading the safety awareness and safety control, and put forward som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about the prevention of accidents of coal mining enterprises.

关键词: 煤矿;安全文化;现状;对策

Key words: coal mining;safety culture;the status;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2-0118-02

0引言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煤矿企业的发展与生产安全面临考验,国有煤矿重特大事故多发,究其原因同以“煤与瓦斯突出防治”等煤矿安全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揭示有紧密联系外,但根本原因还是人的因素。因此重视人本管理,切实加强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研究,从人的安全文化意识的培养、人的健康文化以及人的活动有机调整等为内容的现代安全管理文化角度有效的防范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成为了摆在煤炭企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1企业安全文化概述

1.1 安全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安全文化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主观与客观存在,因此,安全文化伴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伴随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但是,人类有意识地发展安全文化,仅仅是近10余年的事。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的安全认识论进入了系统论阶段,依据安全文化的历史演进过程,笔者简单的把人类安全文化的发展归纳为几个阶段,见表1所示。

1.2 安全文化的定义及范畴安全文化是文化的一个分支,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安全文化在工业领域应用就成了企业安全文化,与行政或管理工作相结合就成了安全管理文化。把安全文化的内容引入不同的领域,继承和创造保障人的身心安全与健康,并使其能舒适、高效活动的物质存在和精神作用,均可称之为某领域的安全文化。不论是基础安全文化还是专业安全文化都包含两个层次的结构。

第一层次称为表层结构,这旨各种有关安全使用规范及标准等组成的表现层。表层结构有立约与非立约两类:立约类是指用一定的形式明确规定出来的,包括有关安全的法律、条例、制度、规章、技术标准等;非立约类表层安全文化是指虽然没有用法规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却约定俗成在人们心里的内容,如:安全风俗、安全习惯、安全崇尚和安全礼让等。

第二层次为理层结构,这是安全文化的理性部分,包括安全第一的科学思想、安全第一的道德思想、安全第一的经营及生产原则等。这些内容集中体现为安全第一的价值观。笔者把安全文化的构成简要的总结为以下基本要素:

①目标;②宗旨;③精神;④风格;⑤追求;⑥信条;⑦道路;⑧管理哲学;⑨价值;⑩民主;{11}道德;{12}发展战略;{13}环境;{14}誓言。

2目前我国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现状

我国安全文化的真正形成是在建国以后,党和国家确立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制定了“矿山安全法”、“煤炭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等到一系列政策、法令,管理部门及企业单位做了大量实际工作,使我国的劳动保护和生产条件都有了很大改善与提高,从而保障了劳动者在生产建设中的安全和健康,形成了安全文化理论,促进了社会主义生产建设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由于煤炭企业整体对安全文化内涵的理解及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视不够,因此我国煤炭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煤矿企业对安全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浮于形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多数企业都开展了企业文化建设,甚至形成“文化热”。但是,就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开展的情况来看,许多地方普遍重视安全技术改造的投入,忽视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投入。尽管在各种会议中、红头文件上讲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推行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但现实的情形是仍有不少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形式化明显。另外,有些企业的表层安全文化和中层安全文化建设比较到位,但没有内化为全体员工的习惯和行为准则,企业的各种安全规章制度还一定程度地停留在纸面上或口头上,没有完全变成职工头脑里的观念,也就是说煤矿企业对安全文化建设不够重视,深层的企业安全文化相对薄弱。

2.2 安全文化建设研究偏重理论,缺乏整体规划相关学者对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的研究还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许多论著内容相近,有的论述仅限于表面,理性的多,可操作性不强,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生产实践的需要。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的研究多是煤矿一线工作者,研究基本上是经验式的,不太注重研究过程和结论的可检验性。

其次,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大多数煤矿企业没有设立相关的领导机构和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推行安全文化建设过于简单,甚至等同于一般的安全教育。部分转制矿和大多数乡镇煤矿并没有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纳入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甚至个别矿井在煤矿安全文化建设方面还是个盲点。

2.3 煤炭企业员工普遍对安全文化建设存在误解,安全理念普遍较淡薄什么是煤矿的安全文化,简单地说就是煤矿,也就是人们自觉形成的,能够长期坚持并自觉遵守的,约定俗成的行为习惯。从一些基层单位的工作情况看,对于安全文化,一些煤炭企业还存在一些误区。其一,有的认为企业安全文化就是搞一些安全活动、文艺演出等。所以一说安全文化,一些单位仅停留在搞活动上,以致于安全文化呈现为表面的,浅层次的,不能深刻挖潜煤矿安全文化的真谛。其二,有的同志认为搞安全文化就是环境刷新,做几块牌子挂在显著位置,写一些安全理念和提示性警句等。其三,认为安全文化就是一般性的安全教育、培训。

其次,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煤矿职工的安全理念普遍较为淡薄,基本上处于从属和被动“要我安全”的状态,遵守规章制度大多是因害怕被处罚,安全第一和安全自律的意识还比较模糊。普遍持有的理念还不足以让人们自觉地去接受和弘扬煤矿安全文化,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需要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2.4 未形成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估测量体系由于文化的“软”特点,难以对其进行有效地评估和测量。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一项艰巨的、复杂的任务,它需要建立一整套的安全文化评价体系,包括安全文化评价指标集的建立、评价方法的确定、评价结果的测量等。目前国内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还很不完善,虽然有学者建立了煤矿安全文化初步的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了一些对煤矿安全文化的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的定量方法,但是其可行性与操作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相比国外,我国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估测量安全文化的模型和指标体系。

3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对策研究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要结合企业文化,根据各自的经济、文化、科技、管理的背景,采取突出企业特点的办法,建设各具特色企业安全文化。安全文化不同于现代科学管理,也不同于思想政治工作,它是人们对安全工作高品位的升华。通过各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来营造一种安全气氛,使人人重视安全生产,人人关心安全生产。笔者试着从目前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分析其对策。

3.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安全文化对我们煤矿企业的干部职工来说并不陌生,长期以来开展的各种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制定的各种安全管理制度等,都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和煤矿安全文化的表现形式,其潜移默化和熏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这就要求,首先,煤炭企业行业主管领导及内部各级管理干部,要深刻认识煤矿安全文化对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积极作用,转变以往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方法,树立以人为本、精细化、人性化的安全管理新思路。其次,直接参与安全生产工作的工人要通过学习安全生产知识,接受安全宣传教育,充分认识安全事故对煤矿工人生命安全的危害和对社会、家庭的影响。第三,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黑板报等宣传媒体和宣传阵地的作用,加大安全文化建设理论知识、重要性必要性的宣传力度。

3.2 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不断把对安全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转化为企业的实际建设开展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和表现形式。一要加强安全文化理念的宣传灌输。二要不断创新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三要深入扎实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活动。通过开展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宣讲安全文化理念,让职工理解安全文化理念的深刻内涵;把安全文化理论、企业精神、安全警句、安全祝语、安全操作规程等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宣传牌板、灯箱悬挂在矿区的各个角落,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使职工随时随处接受安全文化的熏陶。通过创建活动把对安全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转化为企业的实际建设。

3.3 强化培训,提高素质,夯实安全文化建设基础煤矿企业相对于其它行业,职工的素质相对较低,尤其是井下采掘一线的职工。就煤矿企业而言,职工培训任务非常繁重,加强职工的安全技能培训势在必行。首先,要建立健全职工培训的长效机制,要将职工的培训纳入企业管理范畴。其次,摸清底子,掌握实情,根据职工的知识结构、文化程度和业务技能层次有的放矢的开展安全培训。同时要根据施工场地的变换、施工安全技术的要求,分工种、分岗位、分批分期进行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培训学习。第三,创新培训形式,注重培训效果。通过多种手段的结合来激发职工自觉学习安全知识、安全操作技能的热情,最终达到增强职工安全意识,提高职工安全素质的目的。

3.4 研究制定科学有效的煤矿安全文化业绩评价体系针对当前安全文化评价领域存在的评价方法相对简单、主观性较强等问题,基于企业安全文化的人本主体,根据我国目前国有大中型煤矿的实际,笔者提出煤矿的安全文化现状可以通过安全文化建设资金投入、安全承诺、安全环境、安全管理、安全培训学习、安全信息传播、安全行为激励、一线职工安全事务影响力、员工素质9个主要指标来加以评价。

4结束语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作为一门新兴的管理理念和一项有效的煤矿安全工作模式,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总结和完善。只有科学地研究和探索企业安全文化的塑造途径,煤矿企业才能形成具有煤矿特色的安全文化,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怀志.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模式[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6.04.

[2]吴晓颖等.煤炭安全管理与监察工作指导[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07.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篇8

摘 要 目前,国内企业经常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笔者建议应该创新安全监督模式,创建企业安全监督体系,协调好安全管理与监督两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落实各级人员的安全管理以及监督责任,从而健全企业的安全监督体系,保证企业可以安全的生产。

关键词 安全监督 体系创新 企业管理

现代管理理论提倡的是人性化管理,以人为本位,M一步提升人的素质,激发个体的创造力,提高他们的主动意识,而且管理模式越来越有弹性,组织机构更加灵活,可以很快的传送信息,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强。在企业的安全监督方面,应用现代管理理论,可以保证企业长期的生产安全,使事后监督转变为事前的预防,借鉴其他国家成功的管理制度以及办法,不断的创新制度、技术以及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监督体系,打造完善的企业安全监督体制。

一、创新企业安全监督的方式

企业之所以频发生产事故,主要是因为:缺乏先进技术、设备落后、操作错误以及安全管理存在漏洞。在这当中,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安全管理存在漏洞。按照现代管理理论,管理要以人为本,安全管理实际上是对人的管理,然后才是管理技术以及设备。企业安全监督指的是,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之下,监督料、机以及人等,其把安全放在首位。国内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特征为:政府监督和其他监督相结合、国家监察和地方监察相结合以及行业监管和综合监管相结合。企业的安全监督不能脱离这个框架,同时,各个企业的生产情况不一样,因此,要结合他们的具体情况,紧紧围绕事实和法律,创新有利于本企业的安全监督模式。

现阶段,国内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主要是国家监督、行业管理、企业负责以及群众监察。在这种框架之下,企业要实现精细化管理,创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安全监督制度,发挥出现代管理理论的创新作用。以往的安全监督机制提倡的是物本管理,利用管理制度控制人的行为,从而实现管理效果,特点是把生产效率摆在首位,而忽视了人。但是,现代管理理论提倡的是人本以及心本管理,人本管理更加的柔和,将人作为主体,通过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员工的主动意识,在管理时,会更多的关注人,从而实现管理的效果。人本管理的进一步深化就是心本管理,这种管理更重视把握人心,让员工可以主动的参与安全管理。在创新企业安全监督机制时,要更多的应用到人本以及心本管理,这样才能使管理机制的内容更加的丰富,提高安全性。

二、协调好安全管理与监督两者的关系

企业安全监督体系是独立的,不过从整体上来说,其仍旧是安全管理的内容,因此要明确他们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落实各级人员所担负的安全管理以及监督的责任,这样才能保证各种措施真正的执行。

(一)要明确安全监督的具体内容

企业安全监督包含以下内容:首先,监督生产过程的安全性,比如生产工艺流程的执行情况、是否按照规定步骤进行操作、安全制度以及生产方案是否真正落实、重要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基层岗位是否存在违规现象以及是否实现生产指标等,上述内容可以保证生产的安全性。其次,安全活动与安全检查,比如现场安全检查的实际情况、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安全日记是否记录以及事故预演的演练情况等,这也属于安全监督的范畴。最后,重点控制内容,其中有生产关键环节的监督情况、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手段是否落实以及关键设施的现场监控情况等。

(二)提高安全监督技术以及方法

安全管理包含在管理科学当中,指的是为了达到安全效果,而展开的组织、计划、控制以及决策等活动,而安全管理又包括安全监督,其非常注重监督的技术以及手段。在实践当中,安全监督会遇到很多问题,当然也会遇到很多障碍,这要求安全监督工作人员要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创新工作办法,为了进一步完善安全监督的运行机制以及办法,需要从制度、技术、监督流程以及人员配置等方面着手。

总的来说,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企业安全生产开始成为关键的问题,为了使企业获得更多的收益,在竞争当中占据优势,必须保证企业可以长时间的安全生产。企业安全监督体系是依据安全管理所创建,应用了现代管理理论,从制度的角度上,确保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明确安全以及监督的责任,这样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实现较好的安全业绩,所以,安全监督在大多数的企业当中得到普及。实践表明,安全监督体系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篇9

[关键词]本质安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措施

一、本质安全理论下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方向

本质安全理论中明确指出要对失误安全功能、故障安全功能两部分进行合理把握,在上述基础上合理运用针对性技术手段,对设备生产体系的安全性进行强调,从而使各项因素处于受控状态,形成恒久型、本质型安全体系。因此,本质安全理论下的安全管理体系要把握好本质安全这一核心内容,针对本质安全耦合模型形成相应的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层次化管理结构。本次研究过程中笔者主要从本质安全管理中的系统安全性演化机制及实现模型出发,思考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框架。笔者认为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中应以可靠的安全管理物态系统为基础,以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为规范,双管齐下,形成良好的控制脉络。与此同时,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还要把握好文化系统的构建,形成良好的文化环境,从而全面协调安全物态、安全管理、安全文化,形成系统化、层次化安全管理体系,实现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二、本质安全理论下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要素

(一)安全物态系统要素

安全物态系统构建的过程中要需要对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时采用的技术设备、生产环境进行全方位把握,是员工人身安全及电网安全运行的基本保障。该安全保护系统中的元素主要为实际的物质形态,包括设备、材料、工具、仪器、设施等,构成了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硬件系统,其具体状况见表1。

(二)安全管理系统要素

安全管理系统构建的过程中要把握好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条例、制度、技术等。该系统要素构成了安全管理中的主要软件部分,为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制度技术、行为基础等。

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时需要建设完善的安全制度,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检查评估制度、故障分析及预警制度等,通过上述制度形成系统化安全管理体系,把握好本质安全内容。除此之外,还要做好安全决策,对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各项影响因素及时处理,做好组织建设、行为控制,从而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控制质量。

(三)安全文化系统要素

安全文化系统要素构建时需要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安全理念,在上述基础上形成以人为本、以效为基的安全思维,从而全面提升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效益,确保人员能够严格依照上述要求落实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价值观是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其具体包括安全第一、安全效益、安全创造生产价值等理念,能够深入了解安全在电力企业工作中的作用;安全理念主要包括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安全内容,能够保证员工全面了解本质安全工作,积极配合安全管理内容;安全思维方式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力保证。

三、本质安全理论下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措施

(一)把握物态要素,打下良好基础

本质安全理论下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对安全物态系统要素进行全面把握,在上述基础上优化电网结构,结合区域内电量需求状况适当调整电网布局,实现配网互供互带,提升分布式能源接入能力,从根本上降低电网风险系数;要把握好电网设备,对控制设备、状态检修设备、状态评价设备等进行全方位把握,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需求基础上合理设置上述安全管理设备,加强本质安全把握,如在线路中设置红外检测设备对电力系统存在的设备高温进行检测,异常后及时报警停机;要把握好环境控制,加大日常监督检查,保证环境隐患可控、能控、在控。

(二)把握系统要素,构建完善体系

系统要素把握的过程中需要构建完善的安全责任制,对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中的各项安全管理内容进行指标量化,保证人员工作时能够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形成常态化、计量化安全管理内容;要规范生产工作设计,对生产流程进行合理规划,依照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状况形成针对性安全控制操作;要构建精益化管理结构,在动态排查和静态管理基础上精细化各项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内容,全面降低设备运行的风险。该精益化管理实现的过程中可以适当运用GIS管理技术、PMS管理技术等,在该基础上加强本质安全故障管理、本质安全指标管控,从而全面提升安全管理质量。

(三)把握文化要素,形成良好氛围

本质安全理论引入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中时需要对文化要素进行全面分析,在以人为本理念基础上树立正确的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价值观,把握好电力企业运行中的各项风险,实现效益最大化;要有效地调动安全思维,通过多样的安全活动拓展员工对本质安全的认识,全面提升员工的安全管理能力,培养其安全管理思维方式;要构建真正的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形成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形势,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员工的安全管理意识,形成良好的本质安全管理氛围。

四、总结

本质安全理论从本质安全出发对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强调,形成了细化的安全控制体系,保障了人为操作和机械故障下的设备安全,对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效益的改善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随着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的逐渐深入,如何进一步完善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将本质安全内容与安全管理系统化、层次化结合在一起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参考文献

[1]黄幼茹.坚持不懈地打造本质安全型电力企业 第2讲 本质安全管理[J].电力安全技术,2013,02:66-69.

[2]王小岗.论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在电力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3,12:88+90.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篇10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影响因素;对策;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049-01

统计显示,全国建筑业每年工伤死亡人数居高不下。由于施工企业安全措施不到位,安全责任不落实,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高,导致事故时有发生,造成的人力、财力、物力的巨大损失,从而使建筑施工企业经营效益、信誉和形象受到严重的损失和伤害。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意味着市场准入资格、无形资产、贷款资信、市场竞争力、商业机会等。安全文化建设对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它的高低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一、安全文化的概念

安全文化(safetyculture)的概念最先由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于1986年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针对核电站的安全问题提出的,之后,安全文化这一术语逐渐被使用于各种安全管理研究与事故调查报告中。安全文化是组织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安全管理成功与否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文化是人类精神财富和物资财富的总称。安全是从人身心需要的角度提出的,是针对人以及与人的身心直接或间接的相关事物而言。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渐塑造形成的特定文化,是企业文化理论和现代安全管理相结合的产物,是安全生产活动和业绩所体现的企业人本观念和社会责任的总和。

二、安全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

安全文化就是员工对安全问题的认识,不同的组织类型由于其不同的生产特点而产生不同的安全文化。经研究分析,导致我国建筑业出现不安全状况的原因主要是诸如管理职能部门机构改革、生产管理机构职责不清、地方政府、建筑企业、个人的管理意识薄弱等主要影响因素。

三、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对策

(一)加强理论研究,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当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理论研究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上讲,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特别是没有建立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要在努力构建科学、系统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指导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实践。

(二)统一思想,加强教育,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造就品牌信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从”三项建设”入手,建立建全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

“三项建设”是指思想意识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

1.通过思想意识建设使全体员工具有共同的思想――以人为本的思想。

2.通过制度文化建设,建立符合法律规定并且适合于本企业的一整套科学、系统的企业安全管理体制,规范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3.物质文化建设是保证企业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转,实现持续改进的保障。

四、安全文化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安全文化建设,必须以人为本

企业安全文化是以人为本,提倡“爱”与“护”,以提高职工安全文化素质为目标所形成的群体或企业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规范。

(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有自身鲜明的特点

由于建筑施工企业具有生产岗位不固定、流动作业多,作业环境不断变化,因此,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形成自身鲜明的特点。既要体现企业的主流文化的强势,还要考虑地域性,从而形成和谐一致的、效率与质量,人本与规范的个性。

(三)要做好重点人群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

在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教育和培训的重点人群主要是农民工和特殊工种人员,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现阶段我国建筑施工行业施工作业人员中农民工占总从业人数的80%以上,超过95%工伤事故是由于农民工自身的“三违”(即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原因造成的,因此做好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应从安全生产技能教育、一般安全生产技术知识教育、专业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和安全生产意识教育等入手。而对于特殊工种的教育由由主管部门进行专门培训,考核合格后颁发上岗证,方可上岗。

(四)要建立建筑安全预警控制系统

建立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预警控制系统,发现、分析、研究并消除建筑施工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防止发生事故和职业病,避免各种损失,保障职工的安全与健康,从而推动建筑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五、结语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积累,积极努力,形成系统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安全文化氛围。而建设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是施工企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创出企业特色并创造长期、巨大经济效益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罗云.企业文化建设[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7.

[2]Glendon A I.Stanton N A.Prespectives on safety culture[J].Safety Science,2000(34):43-72.

[3]张兴容.安全科学原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4.

[4]陈英星.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初探[N].广东建设报,2007.

[5]简军.基于中国国情的建筑安全文化建设研究[D].重庆大学,2008.

[6]安全文化网.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J].安全文化网, 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