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青年教师的建议十篇

时间:2024-01-12 17:48:04

培养青年教师的建议

培养青年教师的建议篇1

关键词:高校 青年教师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1

青年教师是我国高校发展的后备军,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教育,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后续力量储备,关乎高等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教育,要调动一切资源,做好我国高校的特色青年教师培养教育,积极开展多样的青年教师培养活动,让青年教师培养教育在实践中焕发新的生机,助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本文围绕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教育话题展开讨论,提出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一、开展特色青年教师培养

青年教师是高校发展的后备力量,我们要开展特色青年教师培养工作,让青年教师深刻领会学校的优良办事思路,继承学校的优良青年教师培养理念[1];新时期的特色青年教师培养建设,需要我们持续地维护稳固的特色青年教师培养,打造有特色、有生命力的青年教师培养模式,促进高校的青年教师培养开展,为培养政治思想坚定、业务精干的高校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贡献,为加快我国高校发展向高等级、高质量布局、加快发展,打好基础。

(一)特色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开展,要体现我国的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方针

我国的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培养要以培育高校的接班人、建设者为宗旨,坚决贯彻我国的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方针,这是新时期下的特色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高校培养的青年教师,是为我国高等教育建设服务的。我们在培养中,要坚决抵制西方消极思想的影响,让青年教师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育人观、价值观[2]。我们的高校不能培养没有坚定信念的青年教师,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要坚定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如果我们的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教育,偏离了这个方向,就会误入歧途,浪费资源,对青年教师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这些是我们高校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之中,力求避免的。我国高校的青年教师培养教育,要坚决抵制西方不良的文化侵蚀,打造有我国特色的青年教师培养模式。

(二)特色青年教师的培养,要体现学校的教师培养理念

青年教师培养,关乎学校的长远发展之中的人力资源储备问题,,一个良好的青年教师培养模式,必然诠释了该学校的教师培养思路、理念[3]。例如,清华大学的青年教师培养中,充盈着严谨、创新的文化内蕴精神,这和清华大学的教师培养理念是息息相关的,清华大学倡导以青年教师培养,为学校发展服务,这也是一个高等院校在青年教师培养中,最基本的任务,也是需要付出极大努力才可能实现的。所以清华大学形成的校风是“行胜于言”,这是实现青年教师培养目标的重要方式,这也充分贯彻了高校的青年教师培养理念,是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理念在青年教师培养中的渗透。

二、用优良环境,助推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开展

(一)鼓励青年教师参与良好办学氛围的营造

我们在开展学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之时,要在马列主义的指引下,发挥广大青年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让青年教师都参与进来,弘扬学校的优良传统,共同建设良好的青年教师培养文化氛围。在新时期,我们的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要立足学校传统,又要树立牢固的品牌意识。一个好的学校精神文化,也是一个重要的品牌,它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关系到学校青年教师的成长,关系到学校青年教师在社会上的声誉,也关系的整个学校在民众心中的位置,是学校持久发展的保障力,要让青年教师参与到学校的文化氛围建设之中,共同营造良好的校园风气,促进高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二)弘扬学校的优厚办学传统,渗透到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之中

我们在进行高校青年教师培养中,要充分弘扬学校的优厚教学传统,立足现实,脚踏实地,打造学校的品牌,让学校的声誉稳固起来,让学校的学风好起来,自然能促进学校的青年教师成长,促进学校的思想政治建设,促进学校的文化建设,促进学校的大发展。若一个学校在青年教师培养文化建设方面,没有注意到学校传统的继承问题[4],一味地进行一些新的尝试,“邯郸学步”,最终是会阻碍学校教师培养工作开展的。例如,现在一些院校,一味地追求一些新的青年教师培养理念,但是这些青年教师培养理念,并不符合学校的青年教师培养实际,导致效果不显著,学校的青年教师培养水平低,最终导致了恶性循环,致使学校的发展后劲不足。这是我们值得警醒的。高校每年新招的青年教师,要强化培养,培养拔尖青年教师,加入到学校的青年教师力资源建设上来,共同促进学校的发展。

三、开展多样化的青年教师培养活动

(一)要加强培养工作的组织领导

高等院校的青年教师培养活动,要有一个好的领导者。一般来讲,学校的青年教师培养活动,要在各个学校的职能部门的管理与指导下,开展一些多样化的业务指导活动,激发青年教师培养活力,给青年教师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培养环境,促进青年教师的道德品质提升,促进青年教师们的业务水准提升,为培养高校发展所急需的高素质、高技能的教育工作者,做好推进工作。

在促进青年教师培养活动的开展中,我们的组织领导工作要做细致,给予青年教师培养活动一定的经费支持,促进学校青年教师培养活动的健康、顺利开展,丰富青年教师的学习生活。

(二)要抓好青年教师培养活动的总结工作

良好青年教师培养活动的开展,不仅提升了广大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准,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准提升,也让青年教师们感受到了集体力量的威力,让青年教师们在活动中,得到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提升他们的师德水准、业务水准。但是,我们在开展每次青年教师培养活动的时候,不能“虎头蛇尾”,要有始有终。

对于一些比较好的青年教师培养活动,要及时地做好总结工作,将培养工作的总结材料报送学校,见诸于学校的报刊杂志,发表在学校的电子周刊或者学校的门户网站中,展示学校青年教师培养成果,为促进青年教师培养的水准的提升,做好经验总结,服务学校发展。

参考文献:

[1]生华.关于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的几点思考[J].现代交际.2011(8).

[2]乔国通,何刚,李天博,曹华亮.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的长期性[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21).

培养青年教师的建议篇2

关键词:青年教师;导师制;教学发展

在教师培训中实施导师制,是青年教师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最直接、最有效、最快捷的途径。青年教师导师制单科培养作为青年教师培养的一种重要方式,是指在青年教师教学实践过程中,有目的地为青年教师配备课程指导教师,通过发挥导师的传、帮、带作用,实现对青年教师的跟踪培养,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郑州科技学院在青年教师培养过程中,主动适应教师教学发展需要,通过实施导师制单科培养,促进了教师成长。

一、指导教师

为了保证指导质量和效果,每个指导教师指导青年教师不超过两人。担任导师工作的既可以是资深教授,又可以是年轻教师。选配导师的条件是:具有讲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师德高尚,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优良,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指导能力。导师的职责主要有:进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培养青年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全面指导青年教师课程教学,使青年教师熟练掌握教学规范;讲授示范课,随堂听课,指导青年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指导青年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对青年教师进行综合考核,提出考核评价意见。

二、指导对象

鉴于本科教学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按照本科课程主讲教师资格要求,接受导师制单科培养的青年教师原则上应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目的是通过接受导师具体指导,基本能够达到独立承担本科相关课程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但对于那些经过教学业绩考核,确需教学指导的其他青年教师也应选配指导教师进行专门培养,以扩大导师制单科培养的受益面。指导对象的职责是:尊重指导教师,主动接受指导教师在思想、业务方面的指导;全程旁听指导教师课堂教学,邀请指导教师随堂听课,认真进行教学反思;在导师指导下做好各教学环节的工作,达到担任本科主讲教师的基本要求;主动向导师请教问题,及时汇报教学工作情况,培训结束后写出书面总结,提交指导教师审定。

三、指导过程

1.选定指导主体

在导师制单科培养过程中,指导教师是指导青年教师成长的主体,青年教师是追求教学发展的主体。指导教师和指导对象的选定均由各教学单位负责,报经学校审核备案后颁发导师聘任证书,导师聘期一般为一个学期。

2.签订指导协议

青年教师与指导教师签订指导协议,协议书一式三份,指导教师、青年教师和教学单位各执一份。协议书详细规定指导教师与被指导青年教师各自的职责与任务。

3.制订指导计划

指导计划由指导教师和青年教师共同完成,具体制订时以导师为主导,结合青年教师的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既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又要尽可能详细和可操作,既要考虑青年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又要立足青年教师近期培养方案的设计。

4.落实指导内容

指导教师悉心指导,青年教师虚心求教,指导计划和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要求正是在这种导学互动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导师的指导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师德教育

言传身教,以自己良好的专业素养、严谨的治学精神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青年教师,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关注和解决青年教师中存在的实际困难与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合理定位,确定发展方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教

学观。

(2)备课指导

与青年教师一起研究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考核大纲,使他们明确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青年教师提供必要的教学参考书(目)和最新教学学术信息,帮助青年教师丰富备课内容;指导青年教师研读教材,书写教案,制订教学进度计划,填写教学日志。

(3)教学指导

为青年教师讲授示范课,听青年教师讲授公开课,通过书面记录、现场点评、跟踪督促、回头检查、阶段总结等与青年教师共同探讨提高教学技能和水平的途径与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坚持既督又导、督导结合、重点在导的原则,做到督严格、导得法、帮诚恳、评中肯,积极营造和谐的培养氛围。

(4)双师指导

带领青年教师到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进行实践锻炼,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与青年教师一道利用自身理论及科研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与服务、产品研发,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培养青年教师的双师素质,提高青年教师的创新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5)教科研指导

培养青年教师教科研兴趣,指导青年教师从事教科研活动;组建教科研团队,主持教科研项目,吸引青年教师系统、科学、规范地参与到教科学研究活动中来,以教科研促进教学,以教学推动教

科研。

(6)学生学业成绩考核指导

指导青年教师考试命题、试卷批阅、成绩分析等,使青年教师明确标准化考核的基本要求。

5.填写指导记录

为加强对导师工作的监督检查,导师在指导青年教师过程中要填写《青年教师导师制单科培养记录手册》,用于记录指导过程。手册填写的要求是:指导时间要及时,指导过程要完整,指导内容要详细,青年教师确认要签字。

6.考核青年教师

指导周期结束之后,要对青年教师接受指导情况进行考核,主要考查青年教师履行职责的情况、指导计划的执行情况以及培养成效等。考核主要由导师来完成,教学单位也要出具鉴定意见。考核结论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种。对考核结果合格的青年教师,列入本科主讲教师队伍;对考核结果不合格的青年教师,延长指导期限,继续接受指导。

四、指导效果

实施导师制,搭建了指导教师与指导对象交流的平台,导师通过现身说法实施个性化教育,把教学过程中多年积累的经验传授给青年教师,青年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加强学习,虚心接受导师指导,教学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对教学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师德方面,在导师的教导下,青年教师树立起了崇高的职业理想,强化了职业道德意识和教学质量意识,增强了投身教育教学工作的责任感和事业心,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德育能力在认识和实践两方面跟上了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步伐,表现优秀的青年教师纷纷加入党的组织,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业务方面,青年教师通过与导师互相探讨,倾听导师的指导和建议,明确了教师职责,规范了教学行为,在教案编写、教法运用、课件制作、教学组织、学法指导、实践创新等方面,提高了能力和水平。在教师学期业务考核评价中,参与导师制单科培养的青年教师教学质量评价都在良好以上,其中,90%以上为优秀等级。他们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技能大赛活动,屡获大奖。由他们指导的大学生创新项目研究在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中也捷报频传。

作者简介:

培养青年教师的建议篇3

【论文摘要】调查显示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明显不足,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其原因有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方面问题、教学管理不力与考核评价不当等。为了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必须完善校本培训制度、改革考核评价制度、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1问题的提出

高校教师肩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从事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多重任务,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已成为衡量高校教师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科研能力在现代社会得到强化,教学能力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一方面,国际教师专业化发展趋势,呼吁对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视。2000年,日本大学审议会向文部大臣提交了有关审议报告,提出教授、副教授的任职条件应由重视科研能力向重视教学能力倾斜,正式以官方文件的形式拉开了国际社会关注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序幕。高校教师专业化不仅体现在知识的专业性,也体现在教学的专业性上。在我国的高校中,往往将教师教学能力视为简单的技能,在积极倡导科学研究、发展学术的同时,却长期比较忽视了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连续扩招的教育现实从客观上引发了社会和政府对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关注。“教育大计,教学为本,要提高教育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一所高校的生命所在,而教学质量的提高又在于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在教师诸多的能力构成因素中,教学能力无疑是对其教学影响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它是衡量教学质量的试金石。连续扩招造成了教师数量短缺,为解决此问题,许多高校引进了大量的青年教师,尽管他们学历高、专业知识深厚,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创造力强、乐于改革、科研意识及科研水平相对来说还可以,但毕竟刚走出大学校门或研究所,缺少教育教学环节的训练或培训,教学能力尤显不足。由于教师数量不足,他们到岗后便立马走上了讲台,教学效果难尽人意。

基于这种形势,一些高校适时地做出了反应,例如南开大学在2005年教学工作会议上,果断地提出“将教学带头人与学术带头人同样对待,教学成果奖与科技成果奖同样对待,教研论文与科研论文同样对待,教研项目与科研项目同样对待,教材与专著同样对待”的方案。这一系列改革举措旨在提高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激励青年教师潜心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可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问题已引起了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但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大多是面向整个高校的,不分高校是教学型、科研型、还是综合型;不分是专科院校、还是本科院校;不分是老牌院校、还是新建本科院校。总之,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较为笼统。在此背景下,分析新建本科院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现状及阻抑因素,探讨教学能力提升途径与策略等无疑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本文讨论的青年教师是指35周岁(含35周岁)以下在编在岗的高校教师,新建本科院校主要指1999年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由专科独立或多所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合并升格的由教育部批准组建的普通本科院校。

2研究方法

2.1样本选择

对安徽省新建本科院校的180名教师和学生(含已毕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其中,35周岁(含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40名、35周岁以上专任教师40名、院系领导和管理人员35名,大三学生35名、已毕业的学生30名。样本选择考虑到了新建本科院校不同层面的人员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评判,其中35周岁(含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是对自己教学能力的自我评判。

2.2调查实施: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2.2.1问卷调查为了研究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要素,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有关问卷的基础上,结合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特点,审慎筛选出了20项教学能力要素,制定出问卷初稿,随机抽选12位教师进行试测,在此基础上邀请专家对试测稿进行审阅和修订,且对此问卷进行了卡方检验,形成了《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问卷》,采用5级记分法,其中“1”表示很弱;"2”表示较弱;"3”表示一般;"4”表示较强;"5”表示很另虽。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80份,回收166份,回收率92.2% ,剔除无效问卷后,参与统计的有效问卷是158份,占回收问卷的95.2%,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7.8%。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了处理。

2.2.2访谈从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因素、教学能力缺失的体现和以及教学能力培养等方面实际,拟定了《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访谈提纲》,就此对有关教师进行了个别访谈。

3结果与分析

3.1调查频数统计

表中数字表示每条教学能力要素选答人数(括号内为选答人数占统计总人数的百分比)及平均分。平均分值越低,表明该项教学能力越弱。

从表1中可以看出,各项教学能力要素平均分均偏低,表明了教学能力总体偏弱。均分超过3.0的只有两项,且只比一般(3.0 )稍强一点,没有一项达到较强(( 4.0 ),绝大部分处于较弱(2.0 )和一般( 3.0 )之间,最弱的是教学创新能力(1.89 )。相比较而言,语言表达能力和多媒体运用能力稍好。

3.2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不同因子之比较

根据教学能力总体构成,可把问卷20项能力要素分为四大因子。f1(教学设计能力m=2.71):确定教学目标能力、教材选择与加工能力、教材解读能力、制定教学策略能力、选择教学方法能力;f2(教学操作能力m=2.66 ):言语表达能力、非言语表达能力、多媒体运用能力、科研成果运用能力、动手实践能力;f3(教学管理能力m=2.68 ):教学评价能力、教学中监控学生能力、教学中自我监控能力、沟通协调能力;f4(教学研究能力m=2.29 ):在教学中发现问题能力、在教学中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设计教学研究程序能力、撰写教学研究论文能力、教学反思能力、教学创新能力。调查显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四大因子均分均未达到3.0,亦即总体来看,介于较弱与一般之间,这说明了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无论是教学设计、教学操作,还是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等方面还有待于较大幅度提高,特别是教学研究能力较为薄弱。

3.3教学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明显不足,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3.3.1师范性却失毕业于师范院校的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在职前培养阶段虽然接受过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环节训练,但职前阶段的师范教育缺少适切性,比如课程设置不合理、培养目标模糊、内容僵化教条、陈旧落后,无法反映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缺乏时代性、针对性和实践性,教育实习流于形式。[3]体现师范特色的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三门课程之间交叉重复较多,没能很好地进行整合.致使为师的条件性知识缺失。教学方法机械呆板,教学评价偏向,教学效果差。“学生学完这几门课的结果就是获得一个考试成绩和几条抽象、僵死的概念和原则,而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问题却不知怎么办,依然从头开始积累教学经验,摸索教育规律”。

3.3.2在职培训问题明显职后培训对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虽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我们不能否认职后培训存在的问题诸多,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问题主要有:岗前培训时间滞后和缺少从师者实践环节的培训考核。访问学者进修虽对青年教师所在学科领域的拓展、学术视野的开阔和前沿动态知识的把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调研情况来看,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学术会议是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了解学科前沿动态,请教学术权威的一种极好形式,但调查发现众多青年教师没有参加过学术会议,学术会议几乎被老教师或领导所占有。新建本科院校朝向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增设了许多应用型、较时髦的热门专业,而师资又较为缺乏,为便于主干课程能及时开设,学校理应选派骨干教师脱产单科进修,但教师不愿意,学校只好“逼”青年教师就范,这导致了青年教师单科进修的主观意愿不足。师资培训计划随意性较大,培训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受训青年教师被动地听讲解,努力地理解。培训方式整齐划一,全然未考虑到受训教师的不同情况,致使受训青年教师的学习主动性较为欠缺。这一切严重影响了教师培训质量,特别是影响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形成和提高。

3.3.3教学管理问题较多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表现为学校管理者对教学认识的不足,在强调“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注重教学改革,强化质量意识”的同时认为教学是软任务,落实到学校教学管理中就是”教学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其次,虽然出台了一些较为系统规范的本科教学管理制度,但可行性较差,很难在教学实践中得到认真贯彻。第三,学校对教师的要求不够严格,致使教师缺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比如,有些教师不敢管学生,怕管严了,教学评估时学生给打低分;还有些教师不会管或不愿管理学生。第四,用于教学管理的费用不足。

3.3.4考核评价重科研轻教学对青年教师工作进行评价是十分必要的,评价可以使青年教师有既定的奋斗目标,产生积极的激励作用,同时,评价可以使青年教师得到信息反馈,及时修正自己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中的不足。因此,对青年教师的评价应当全面均衡。但“科研优先”的教师评价政策导向,形成了以科研成果评估为主的教师考核与评价制度,教师职务晋升、奖金分配等都与科研经费的多少、课题与论文的层次和数量挂钩。新建本科院校用这种”重科研、轻教学”的教师评价政策将教师的主要精力导向于相对弱势的科学研究,而忽视立校之基的教学工作,其结果导致了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对教学的不重视,甚至冷漠,极度地影响了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与提高。此外,还有青年教师教学效能感走低、能力发展“高原期”和教学反思欠缺等原因。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以安徽省五所新建本科院校为例的调查发现新建本科院校对于青年教师教学能力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构成要素较为复杂。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总体水平偏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4.2建议

青年教师作为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的中坚力量,其整体素质关系到新建本科院校未来的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加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对保持新建本科院校的持续快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2.1完善校本培训制度重视校本培训,应从教育专业化的角度对青年教师提出高要求,目的是让青年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认真学习高等教育教学基本理论,了解高校教师职业的特点和要求,逐步掌握高等教育规律,提高教师基本素养,为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履行教师职责打下基础。目前的校本培训虽对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校本培训制度。在培训内容上,一要联系实际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二要多元化、全方位;在培训方法上,要改变传统的单纯知识传授的方法,尽可能多样化,以激起青年教师的学习兴趣;在考核评价上,改革考核方法,不能仅以考试分数来衡量;在培训管理上,坚持以人为本,设法使青年教师主动参与到培训活动中;在培训时间上,各校要予以保证,使青年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充沛的精力参加培训。

4.2.2改革考核评价制度学校的考核和评价直接与教师的职称晋升、奖金分配等密切挂钩,对教师具有很强的导向性。一项有关某重点大学教师的调查表明,58.43%的被调查者认为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缺失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合理的聘任和考核制度网。合格的大学教师应该同时具备科研和教学的能力。理想的考核和评价制度要能够考虑到教师主体的特长和个性差异,既可以激发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热情,又可以满足教师潜心教学的心愿。鉴于目前教师考核评价机制的弊端,新建本科院校要积极探索新的考核评价方法,变重科研轻教学为教学科研并重,可将教学作为学术研究来看待,将它等同于学术研究,突出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之根本,从而使青年教师感到教学好,才是好教师。

培养青年教师的建议篇4

关键词:青年教师 队伍建设 培训机制

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双重使命,教师则是教育活动的关键因素,是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要素。青年教师是师资队伍的生力军,是高等教育的未来和希望,也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今天的青年教师队伍10年、20年后将要担负起民族高等教育和科研创新中坚力量的历史重任。因此,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青年教师队伍,关系到高等教育在未来发展中的成功与否,是高等学校能否赢得未来发展主动权的重大战略问题。笔者通过对我校青年教师队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提出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不断完善高校教师培训机制。

一、青年教师队伍现状

根据教育部网站2009 年12 月23 日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年龄情况构成来看,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总数为1237451人,其中30 岁以下青年教师占到了28. 89% ,40 岁以下青年教师占到了64. 08% 。而40 岁以上中老年教师只占不足35%。由此可见,随着近年来高校的扩招和部分地方高校的升级,大批青年教师进入了高校教师队伍。

青年教师具有自身的优势,他们普遍具有较高的学历,专业理论知识扎实,知识结构新,乐于接受新事物,具有良好的创新实践能力。然而,由于社会环境、自身经历和素养等因素,青年教师也具有不可避免的缺点和局限性。因此,由高校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掌握教育教学理论和技能,增强职业道德素养和责任感,掌握课堂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的。青年教师培训工作对于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保证学生培养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等学校中青年教师希望能参加各种形式的进修培训,尤其希望到国外高校、外校进修、专业理论知识进修和脱产进修等。但是,在青年教师培训中,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

一方面,高校中培训形式比较单一,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多数老师对短期培训期望值过高,对任课教师和教学效果的期望过于理想化。一些新教师认为,培训的任课教师上课一定是最优秀的,对教师的授课内容、方式方法甚至个人的风度气质都有很高的期望和要求,以为通过上课就能掌握教育教学知识和方法,通过模仿任课教师就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水平。这些学员对教育培训的目标任务和重要意义的认识不足或有偏差,表现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认真,学习效果不显著。

另一方面,在培训过程中,管理人员缺乏创新与服务意识,在培训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或大或小的问题没有能及时的解决,没有及时对学员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及时的采纳,不能够针对学员的培训需求积极策划改进更新培训内容。

二、目前教师培训中的问题分析

1、教师对接受培训的积极性不高。目前我国高校教师普遍是博士研究生,他们已经在高校学习了多年,认为自己通过多年的学习生活,对大学教学方法已有不少感性认识,知道一些简单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并且可以在往后的教学工作中还可以向身边的老教师学习,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他们往往忽视培训,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高校教师培训的内容还比较单一。目前培训的基本内容主要是教育教学理论、教师技能(含科技论文写作、口语强化)培训、名师专家师德讲座、教学实践课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内容,这些远远不能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同时,教育的理念和教学的方法还显得过于陈旧,远远不能满足创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方法、引导青年教师全面成长和进步发展的愿望和要求;此外,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技术方法还不够,不能适应新时期课堂教学和培训的要求。

3、高校主体对培训工作重视不够。当前,高校教师培训积极性不高主要有两方面因素造成,一方面,相当多的高校职能部门热衷于人才引进,不愿意花费精力培养青年教师,没有认真对待培训工作,没有形成完整有效的培训体制和分阶段的培训体系,没有及时对青年教师的各个成长阶段给予充分的支持和帮助;另一方面,青年教师忽视培训的重要性,学习积极性不高,往往因科研或教学工作繁忙为理由而挤不出时间,或培训中因故缺课,不能保证学习时间,管理人员较难管理出勤率,导致培训效果不佳。

三、构建青年教师培训机制的对策建议

青年教师培训工作是高校人才强校战略的最重要工作,应该认真研究青年教师培训的机制,营造有利于青年教师培训的氛围,并采用系列培训形式,切实提高青年教师培训质量和成效,以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出发,不断构建完善青年教师培训新机制。

1、业务培训与破格重用相结合的激励机制。高校青年教师有发展潜力, 但多数人目前的业绩并不大。进修业务、提高素质是他们这个时期的突出需要。这就要求高校各级领导用满腔的热情和切实可行的措施扶植他们成长、提高。这些鼓励措施有:鼓励学术深造,聘请名师指导,支持参加学术交流,鼓励参加国内外的专项培训。对于业务素质高、学术成果大、教学效果好的青年教师要在政策上加以扶持,破格晋升,还可以在教学科研中让他们勇挑重担,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特殊专长。

2、业务考核与目标要求相统一的制约机制。对于高校青年教师业务考核应定期进行,对于考核中确认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的,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在攻博、访问、进修、科研项目申报评审等方面实行倾斜。业务考核的根据在于其目标实现程度,青年教师思想活跃,可塑性大,要给他们定目标、压担子。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 目标多元化。对于处于不同成长环境的青年教师,其目标的高低、难易程度应有不同要求。第二,不断提出新目标。当一个具体目标实现之后,及时提出新目标,把青年教师的心理与行为状态导向新境界,推进到新的高度,促使其不断成长。第三,大小目标、远近目标相结合。

3、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竞争机制。为适应现代高校发展的需要,学校必须建立正常、有序的竞争机制。一方面通过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网罗科研、教学精英,选贤任能;另一方面在引进高级人才的同时,不断培养激励校内现有人才,用好现有人才,使青年教师队伍能够平衡有序地发展。

四、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培训工作的措施

有了以上的培训机制还不够,我们还要注意解决好高校的重引进、轻培养的问题,统筹规划青年教师的培训制度,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稳定队伍,提升水平,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

1、树立开放观念,制订培训规划。在以优惠政策引进国内、外的高层次人才的同时,注重在校青年教师培养,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规划,不断提高学院青年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制定青年教师培训规划,保证青年教师的梯队建设;在规划中注意围绕提高青年教师的素质与能力培养的目标,拓宽培训渠道;注重优化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确保教师队伍士学位比例的提升和学科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优化整个教师队伍的结构。

2、加强能力培养,提高青年教师综合素质。强化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对新来校工作的教师实施上岗前思想、道德、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培训。鼓励青年教师到国内一流大学做国内访问学者或进修课程,跟班听课学习,参与科学研究。对青年教师开展sci等高水平文章写作培训。要鼓励创新,爱护创新,特别要鼓励青年教师进行一切形式的创新活动,使一切创新想法得到尊重、一切创新举措得到支持、一切创新才能得到发挥、一切创新成果得到肯定,着力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创新能力。

3、加强考核,规范青年教师培养管理。一是制定系列考核制度,如思想政治考核办法、师德规范、教师管理规定、教书育人条例、表彰和奖励优秀教师规定和办法,力求使这些制度系统化、规范化;二是引入考核竞争淘汰机制,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实施动态跟踪管理,对任期内按计划要求达标者,给予重点扶持和优厚政策;对成绩突出者要宣传鼓励,给予奖励,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对未达标者予以淘汰。

4、加强团队建设,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现今,无论是课程建设还是科研课题攻关,单靠教师个人的能力来完成已不太可能,更多地表现为集体合作和联合劳动。因此,建立优秀的教学团队、科研团队,通过集体的互相启发、补充和激励,不仅可以获得更高的个人工作效能,还有利于促进团队成员间更积极的人际关系,营造一种浓郁的专业发展氛围。

青年教师的发展与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到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不仅需要青年教师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不断学习充实完善自己,也需要学校切实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加强青年教师培训工作,为青年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和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我们要不断解放思想,认真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不断完善青年教师培训机制,不断加强和改进培训工作,为广大青年教师茁壮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支持,为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浦卫忠.有关高校青年教师培训的几点思考,《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1.

[2]石国劲,聂春晖,杨昌庆.关于做好高校青年教师培训工作的思考《华中农业大学报(社科版)》2005.5.

培养青年教师的建议篇5

一、指导思想

通过骨干教师对青年教师实行“一对一”的传、帮、带方式,加大师资培养力度,使青年教师尽快熟悉教育教学及科研工作,在业务上有所长进,在工作中得到锻炼,使全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具体要求

(一)教学结对要求

1.备课方面:青年教师必须比指导教师提前备课,备好详案,每备一课时,教案必须经指导教师严格审查,提出指导建议(写在教案上),签字后方可进课堂上课。每节课后必须有教后反思,学期结束教案必须上交。

2.听课方面:指导教师每周听青年教师的课不少于1节,每听一课要有听后指导建议,青年教师必须把指导建议记录在教案上;青年老师每周听指导教师课不少于1节,每听一课要有听后感。学期结束师徒的听课笔记都必须上交。

3.上课方面:每学期,指导教师为青年教师开设示范课至少1节,青年教师开设试验课至少1节,听课后要认真进行讨论,并做好记录。(示范课:必须提供简案;试验课:必须上交详案、板书计划)。

4.指导教师要身体力行,在教学教研中起好带头作用,对青年教师给予教学常规方面的具体指导。

5.青年教师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并做好学习笔记,每学期不少于3000字。如果是剪贴,要在每份材料下写300字心得,学期结束必须上交。

(二)班主任结对要求

1.积极参与常规管理:青年教师严格按照班级考核的要求,向指导班主任学习,参与班级常规管理,做到勤到班、勤督促、勤家访。

2.积极组织班级活动:指导班主任要为青年教师上好一堂主题班会课,指导青年教师独立完成一堂主题班会课;青年教师要协助指导班主任组织学生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大型活动。期末必须上交一份详细的班级活动设计方案。

3.积极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指导班主任要向青年教师传授处理问题学生的经验和方法,青年教师要学会独立处理问题学生,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使班级形成健康、向上的班风、学风。期末必须上交一份转差报告,做到平时有记录。

4.青年教师要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做好学习笔记,期末上交一份不少于3000字的班级管理心得体会。

三、考核与奖励

培养青年教师的建议篇6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教职工的政治和业务水平

1、 工会积极配合学校党支部工作,加强教职工政治学习和师德教育活动。

努力提高教职工的政治素质。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xx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xx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观看《XX国庆阅兵仪式》录像,学习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学习科学发展观,组织教职工学习《工会法》、《计划生育法》、等一些法律法规。举行建国60周年摄影、图片展和教师红歌会,开展教职工征文和演讲比赛等活动。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学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使广大教职工的政治思想觉悟,教师道德素质有了较大提高。

2、学校工会配合教导主任一起规范和完善教研活动,千方百计为教职工创设提高业务素质的平台。

我校大多数教师年龄在40岁以下。学校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成长,鼓励教师进修培训,以不断提高他们的学历和综合素质。学校全力支持青年教师参加教育、主管部门举行的各种教研活动,并重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同时,抓住青年教师这个群体,充分发掘校内和校外优秀教师的人力资源,合力打造“蓝青工程”。通过骨干引领、课题研究、师徒结对、评优活动,逐步形成一种良好伙伴关系的教研文化积淀。在老教师指导的同时我们还强调青年教师发挥自我主动性,鼓励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组内造就一个互帮互学,共同促进的良好氛围。为逐步、有序、深入地推进我校校本教研,学校出台了《青年教师分层培养方案》,对不同年龄段的老师提出不同的要求。实施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工程。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落实青年教师分层培养目标。通过多种形式、创造各种条件对青年教师加以培养,打造一支青年教师骨干队伍。

二、求真务实,加强学校民主管理

1、深化校务公开制度,促进学校民主建设。“校务公开”坚持做到制度化和规范化。校园内和校门口专门设立了校长信箱,随时接受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咨询和投诉。每周每月的工作安排、每月工作小结、教学教育工作动态以及有关上级会议精神等及时向全体教职工开会通报并在校园网上。校务公开工作努力做到公开内容全面准确性,公开形式灵活性,公开秩序规范性。

2、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积极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学校工会每年组织全校教职工开展“我为学校教育发展献一计”活动。本次活动共收集到66条金点子,并将建议分类整理,提供给校领导决策。学校还对建议进行认真评议,评出优秀建议12条。其中孙艳秋和张国玲俩老师的建议被校长推荐到校园网“共荐文章”平台,供大家共享。

3、加强和改进工会信息的宣传、报道工作,认真办好“教工之家”网页,利用网络,向教职工宣传工会知识、工作动态,积极向街道教育信息网提供信息报道,宣传我校工会工作,提高学校知名度,本年度超额完成上级工会要求的投稿任务。

三、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有意义活动,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

1、开展“舒心坊”谈话沙龙活动,提升教师幸福感。本学期,校工会立足教师生活及工作实际,在全体教师中开展“舒心坊”谈话沙龙的活动。本次系列活动以“什么是幸福”,“寻找幸福”,“体验幸福”,“传播幸福”为主题,通过谈心、聊天等形式关注教职工心理健康,并给予心理疏导,减轻生活、工作带来的各种压力,从而增进对职业幸福感的理解和感悟。

培养青年教师的建议篇7

关键词: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探索实践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正在经历教育理念、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等一系列的重大改革,以及对大学治理架构的探索,2013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开“三位一体改革思路、八个重点改革领域、三个关联性改革组合” 的“383”改革方案明确提出了今后推动大学改革的方向。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问题,同时也赋予了新的责任和历史使命。

高校教师作为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播者,同时也是受教者,其政治思想素质状况直接影响到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培养一支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是学校立德树人的基础,是学校办学质量的根本保障。做好理工科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从理工科教师的思想实际出发,坚持以教师为本,准确把握他们的思想特点和动态,用发展的、辩证的观点做好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工作中,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各个方面,把对教师的单向教育转变为管理者与教师的共同合作式教育和自我教育,切实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全面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理工科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方式探索背景

北京科技大学是一所行业特色较为明显的高校,是推动我国钢铁行业科技进步的主体,肩负着支持创建国家钢铁工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任。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又是一个具有传统学科背景的工科学院,已有60多年历史,近几年通过学科大调整、发展模式大转变的科学发展,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从原来只有一个系3个工科专业,发展到今天学院拥有6个本科专业、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4个博士学科点和3个博士后流动站,其中国家一级重点学科2个。改革力度之大、发展成果之显著,在学院发展史上前所未有,要实现这样的快速、科学发展,和谐、稳定相当重要,作为保障体系,做好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学院党委审时度势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传承特色、开拓创新,以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为中心,不断研究和探索加强理工科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制度建设,创新工作方式,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探索与总结,逐步形成了重点突出、点面结合“一个标杆、两个重点、一个整体、一个外延”的“1211”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台,有效地促进了教师全面发展,在推动学院改革进步和谐建设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理工科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的实践与思考

(一)以学院领导班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标杆,发挥引领作用

二级学院作为高校办学的实体,既要把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又要具体执行和落实,这就要求学院领导班子不仅要有相当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而且更应有创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在带领学院发展、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建设创新人才中发挥引领作用。

学院党委坚持定期理论学习并用理论武装头脑,改进工作作风,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给学院深化改革和快速发展保驾护航。一是以改进和加强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为保证,有效提高领导班子理论水平和执政能力;二是坚持和完善民主生活会制度,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查找问题、解决问题,践行群众路线,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三是不断完善和开好党政联席会议,有效地增强班子团结,保证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和学校决议的正确贯彻执行。

通过加强领导班子自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班子成员思想达到高度共识,科学规划和执政能力明显增强。同时,学院党委指导教师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通于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自上而下的理论学习和意识形态的教育与认知,在全体教师中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学院长足发展。学院各项教学科研业绩指标名列学校前茅,近五年获得8项部级教学、科研奖项,2012年学科评估中矿业工程名列全国第三,安全科学与工程全国排名第四。

(二)以提升“教授”发展和帮助“青年教师”成长为重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围绕服务做好工作

学院党委以服务“教授”和“青年教师”发展为着眼点,尝试搭建不同的载体和平台,从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教学科研能力和社会使命感等方面入手,增强人文关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提高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以“教授会”为平台,加强高知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教授作为高知群体的代表,在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加强教授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意义重大。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针对学术严谨、思维缜密的理工科教授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院党委不断尝试和摸索,作为学校首批试点正式成立了“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会”。试行至今,“教授会”运行机制逐渐成熟,教授参与的热情和自觉性越来越高,在学院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教授会”正式成立后,学院充分发挥教授在学院民主管理和教授治学中的作用,集思广益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的顶层设计,做好人才培养规划,讨论出台了帮扶青年教师的资助办法和教学、科研奖励办法,以及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方案。同时,不失时机地利用“教授会”平台开设专题学习,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为教授个人发展做好服务,加强教授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教育,提升教授们的认知,这不仅对学院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于提升教授个人魅力和推动个人发展也有很大帮助。

实行教授会制度,能够充分调动和发挥以教授为代表的教师队伍在高校发展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教授会”的试行,是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

2.以“青蓝工程”为平台,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青年教师是理工科高校发展的未来骨干力量和领军人物的培养对象。青年教师学历层次比较高,知识结构比较新,思想活跃,视野开阔,善于吸收新观点,是理工科高校教师队伍中生机与活力的代表。同时,青年教师的特质决定了其比较容易受社会环境和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而且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的生活、工作压力普遍比较大,这些都给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新形势下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难点。2013年,中央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给出了指导性意见。

学院党委本着帮扶、引领的宗旨,以人为本,创造各种机会、坚持一个平台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学院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各种资助、培训、出国深造等人才培养政策,另一方面坚持10年实施“青蓝工程”,并不断完善和加大投入,让青年教师融入高水平教学和科研创新团队,引导青年教师潜心教学科研,大力提高教学水平、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2003年,学院制定《“青蓝工程”实施方案》,通过师徒结对,做好“传帮带”,力求达到青年教师“三年站稳讲台,五年成为骨干”的培养目标。2007年,通过本科教学评估以评促建,学院对“青蓝工程”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完善,制定了教学科研激励机制,特别针对青年教师设立资助基金,激发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其责任心和荣誉感,有效地推进了青年教师授课水平和科研能力提高,学院本科教育教学水平整体得到提升。

通过“教授会”和“青蓝工程”两个平台的不断建设和完善,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取得可喜成绩。2005年开始试行“教授会”以来,学院培养出的领军人物有工程院院士、国家教学名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等。通过“青蓝工程”,学院培育出教育部创新团队和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各1个,培养出北京市教学名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全国优博等一批中青年拔尖人才。

(三)以“师德建设”为主线,做好全员全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师德是教师最为重要的素质,是承载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的坚强基石。师德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做好理工科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入口。

学院以“师德建设”为核心,强化思想引领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学年内固定的“三会”和日常教育、考核与表彰工作中,建立全方位、整学年不间断的全程全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效机制。学院每年以开好“三个会议”作为重要的师德宣传教育途径,营造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氛围,让教师不断感受自身的责任和使命。一是新学期全体教职工大会。会议必提加强师德和师风建设,强调从新学期“上好第一节课”开始,潜心研究教学、认真专研科研、悉心培养学生。二是学期中间专题会议和教授会。根据年度重点工作适时召开专题教学会和学术委员会,研讨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优化方案,讨论师德师风建设和学术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做到实时矫正师德建设路线的正确性和引领性。三是年底“教代会”。坚持学院二级教代会制度,让教师真正参与到学院民主管理中来,促使教师形成教育与自我教育、管理与自我管理的主人翁意识。教代会除做工作汇报和对提案反馈外,还会表彰、鼓励获得荣誉和成绩的教师,大力宣传先进和典型,不断地传递正能力,让教师们时刻都处于积极奋进、赶学比超的氛围中。

同时,学院还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做好师德先进个人评选和“我爱我师―我心目中最优秀教师的评选”,加大先进个人和典型事件的宣传以及奖励力度,让教授们在精神上更愉悦,让青年教师在奖金待遇上有所期盼。通过营造这种积极向上、争先创优的舆论氛围,使教师能够在自己的艰苦工作中深切体会到教书育人的极大乐趣,激励更多的教师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不断完善自己,实现教师人格的升华。

(四)以“支部书记联谊会”为平台,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家庭

第十九次全国高校党建会议提出,基层党组织建设重点在扩大覆盖、强化功能、增强活力上下功夫,不断增强高校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学院党委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立足学校,辐射科研现场和家庭后方,把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覆盖到科研现场,把触角伸到教师家庭。

近几年,学院改革力度大、发展迅速,全院教职工都承担着大量的工作和任务,每天奔波于课堂、实验室和科研场所,不要说召开支部生活会学习理论人不齐,家庭都成了旅馆。面对当时的形势和情况,学院党委提出了和谐支部建设的理念,强化功能、增强活力,开辟了网上支部生活会、科研常驻场地临时支部会等渠道,同时根据学校团购房教师居住集中的特点,指导开展小区党建工作。2008年,率先在青年教师居住较集中,且有几位党支部书记同时居住的小区中成立了“支部书记联谊会”,经过几年的发展,成为今天的“桃园三结义家庭联谊会”,将思想政治工作的触角直接延伸到教职工的家庭。联谊会由支部书记安排组织不定期的主题活动,一方面增进了不同系所教师之间的认识、交流,减少了老人和小孩的孤单,让家人之间更好地互相理解、支持对方工作,以家人为荣,以家庭幸福和睦为荣。另一方面,后方稳定和谐了,教学科研第一线的冲锋也就更有激情和建树了。思想政治工作进家庭,小家和睦,大家幸福,实现了党委工作目标,也成就了教师们心中家庭美满幸福的“中国梦”。

理工科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在整体性和协同性上探索和完善。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党委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摸索与实践,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在很多方面及做法上还可以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改进和总结。新时代下,紧随社会全面深化改革而时刻保持思想政治工作活力,让教师们充分感受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及时性、必要性和时代性是我们不断改进的动力和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Z].中发[1999]17号.

[2]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Z].教党[2013]12号.

培养青年教师的建议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 青年教师 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0-0064-01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青年教师队伍在逐渐扩大,青年教师在知识结构和学历结构上具有自己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直接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如何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存在的问题

1.价值观扭曲

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价值取向由单一型向多元化趋势方向发展,价值判断向实用化、功利化的变化趋势。少数青年教师被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占据了头脑,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缺乏主人翁精神,对担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技能人才的责任缺乏自觉性。

2.缺乏敬业精神

敬业精神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特别是高职教育这个神圣而伟大的职业,更需要青年教师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受当代社会存在的不良风气影响,部分青年教师仅仅把教育事业作为一项谋生的手段,而没有把它看作是为祖国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伟大事业。

3.缺乏企业经验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高等职业院校不得不招收刚毕业的在校大学生充实教师队伍,青年教师的学历水平和理论水平高,但是缺乏企业经验,往往是会说不会做。

4.缺乏教学技巧

教学技巧对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格外重要。高超的教学技巧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但高超的教学技巧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慢慢锤炼、不断学习和总结的。

5.角色转换不到位

从一个大学毕业生直接到高职院校教师,不知道如何才能扮演好高职院校教师这个角色,在教学中就会出现一些问题。不可否认,高职院校的学生无论从学习能力还是自觉性来说较本科院校的学生有一定的差距,不能拿同样的标准来衡量高职院校的学生,否则只能适得其反。作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应在教学中把握学生的特点,争取早日完成高职院校教师的角色转换。

二 提高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综合素质的几点建议

1.加强师德培养

“业精堪称师,德高能为范”,人以德为本,作为教师在道德方面的标准则更高,要求则更严。

日本著名教育家柴田荣义曾说:“教师的职业是以教师的人格形象决一胜负的职业”,只有人格高尚的教师,才能深得学生的爱戴和社会的尊重。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教师不仅要在专业知识的讲授中循循善诱,更要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

2.培养良好的敬业精神

敬业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热爱教育事业、对工作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是教师具有高度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的具体体现,也是教师体现自我价值、追求人生幸福的最可靠途径。

3.加强知识与技能的更新,提高教学技能

新的社会形势下,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高职学生的特点,不但要求青年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也要求青年教师掌握良好的教学方法,来有效地保证教学质量。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和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培养反思与总结的能力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还要培养反思与总结的能力。作为青年教师,无论是在把握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还是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特点上都有一定的欠缺,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找出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通过总结与反思,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与总结能力,为以后的教学和工作提供改进的依据。

5.学校制订培养计划与保障措施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成长,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也离不开学校的支持与培养。为了提高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高职院校应制定一系列的鼓励及保障措施,如鼓励青年教师进企业顶岗实习、深造学习、青年教师技能竞赛、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等。同时,为每个青年教师配备指导教师,制订青年教师成长计划,保障青年教师早日成为道德高尚、知识丰富、技能熟练的高职院校教师。

培养青年教师的建议篇9

1.1医院对于思想道德教育普遍缺乏重视

长期以来,大多数医院更为关注如何提升工作效率、提高诊断、治疗效果、更新医疗设施、改善护理质量和预后水平,并将专业能力作为唯一的绩效考核标准,而忽视了青年医师的职业道德和素质教育,这也使青年医师的工作热情、自我认同感、职业自豪感明显下降,同时也变得更为功利,定位出现偏差,而在极少的医疗贪污、受贿等行业乱象的刺激下,也更能使其思想素质、职业道德出现问题,使整个医院的和谐氛围受到威胁。

1.2对青年医师的思想问题普遍缺乏调研、沟通、反馈

由于对德育教育缺乏重视,因此相关医疗机构也极少关注青年医师的生活现状、经济情况、思想活动、职业规划和关注焦点,更不会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职业指导和及时的反馈,同时在购房压力、低收入、工作压力、利益刺激、不良竞争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青年医师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会发生颠覆性改变,而这种改变也将直接影响到青年医师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热情,造成人才流失,影响我国医疗事业发展。

2结果

针对上文分析的在青年医师职业道德、思想素质教育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特提出下述建议。

2.1医院需建立青年医师思想素质、职业道德、法律知识的培训制度

医院应对青年医师、实习医师进行统一的思想道德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医师职业道德、从业法律常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代表、荣辱观、思想等),培训方式包括演讲、视频讲座、会议讨论、卡片宣传等,通过培训在主体层面上为青年医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将以人为本、救死扶伤作为青年医师的主导思想和精神支柱,有助于提升青年医师的职业认同感,并指导其以相关法律作为规范青年医师职业行为的重要标尺和约束工具,以上措施可初步建立青年医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价值体系。

2.2将思想道德、患者满意度纳入绩效考核项目

以往对于业绩的单一评价标准、相对不合理的分配制度并不利于提高青年医师工作的积极性,并容易对和谐的医疗关系造成影响,通过实行按劳分配、责任制分配,并将患者满意度、职业道德水平、专业能力作为业绩考核标准,真正做到了公开、公正、公平,同时也能促使青年医师更加关心患者、提高工作的积极性、端正工作态度,并最终起到促进良好医德形成、减少人才流失的作用。

2.3建立思想交流平台,给予青年医师心理指导

青年医师价值观、道德观尚未完全形成,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因此给青年医师思想交流的空间和平台,一方面可以缓解其现实压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收集、了解青年医师的实际需求、关注问题,并针对性地予以其心理疏导、职业指导,以便解决其实际问题、及时纠正其不良思想、引导其端正态度、努力工作。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定期讨论议的形式建立这种平台,参与人员包括青年医师、心理指导专家等,在会议中青年医师之间可以进行交流、沟通,而心理指导专家则负责收集青年医师的烦恼、实际问题如购房、经济压力、情感状况、工作建议、生活现状等,并对青年医师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对精神压力较大、具有抑郁情绪特征的青年医师应立即予以专门的疏导、指导,并努力满足相关需求,通过组织文体活动、联谊活动等方式缓解其压力、帮助其宣泄不良情绪。另外也可结合自身经历对医师进行职业规划指导、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其树立职业自豪感、消除职业倦怠感,上级领导也应多与青年医师相互沟通、听取青年医师的合理建议,这样也能提升青年医师的自信心,从而从医德、专业两个角度全面培养和储备人才,为我国医疗事业的改革和进步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3总结

培养青年教师的建议篇10

目前,许多地方高校加强了对青年教师培养教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尽管如此,当前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为:

1.思想认识不足,职业道德与职业意识不强。当前有些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忽视自我良好形象的塑造,敬业意识淡薄,责任感不强,育人意识淡化,缺乏奉献精神,一味追求个人名誉与待遇,职业道德与职业意识亟待提高。

2.教学艺术欠缺,业务能力有待增强。不少青年教师由于教龄短,经验少,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习实际把握不准,往往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不多,教学常规不熟,教学艺术欠缺,课堂上不能自如地与学生交流,缺乏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课堂调控能力较差,教学能力不足,影响教学效果。

3.优秀青年骨干人才匮乏,人才断层现象凸显。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高校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年龄断层”和“学术断层”现象,高级职称教师年龄老化现象严重,大批老教师相继退休,随着教师退休高峰的到来,地方高校教师队伍出现“青黄不接”,人才断层现象日渐显现。

4.优秀师资补充困难,后备力量资源不足。受地域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地方高校优秀师资引进较为困难,许多素质高、实力强、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才往往择国内知名高校而不大愿意进地方高校,有所成就的专家学者亦难引进,本校教师学术影响不大,后备力量不足。

5.青年教师队伍不稳,人才流失严重。受市场经济、地域差异的影响,地方高校青年骨干教师队伍不稳已成为普遍问题,青年教师流失严重。骨干教师稳不住,优秀人才引不来,成为地方高校特别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现状的集中体现。面对严峻的人才流失情况,加快青年教师培养教育刻不容缓。

二、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教育工作对策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青年教师培养教育体系。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地方高校领导要充分认识新时期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严峻形势,切实将青年教师培养教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做到常抓不懈。其次,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领导体制,建立校领导和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管理体制,成立青年教师培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再次,制定青年教师培养教育工作规划,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培养教育管理制度,制定青年教师培养教育管理措施,形成校领导、学校各部门、各院系共同协作的青年教师培养教育工作网络。

2.强化师德建设,提高青年教师职业道德水平。首先,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其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爱岗敬业意识,使青年教师在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活动中提高师德修养意识,陶冶师德情感,锻炼师德意志,规范师德行为。再次,重视心理道德教育,培养健全人格。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加强青年教师的心理道德教育,培养青年教师健全人格,以克服由于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各国文化的融合、嬗变而带来的某些青年教师在心理道德方面存在的缺陷。

3.制定配套措施,创造良好培养环境。其一,实施“三项工程”,增强青年教师发展后劲。实施教师出国研修工程、教师高学历工程、青年教师帮扶工程,以国家公派、单位公派、公派自费等形式选派一批优秀青年教师以访问学者、合作研究等方式到国外知名大学研修。其二,推行以“教学技能培训”为重点的岗前培训制度、教学合格验收制度、授课质量跟踪反馈制度、教学方法研讨与教学案例分析制度、青年教师实践锻炼制度。其三,实施“三个计划”,提升青年教师学术能力。实施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青年教师科研启动计划、青年教师学术交流计划,每年选拔若干名优秀青年教师进行资助,对新引进的博士与硕士生给予一定的科研启动经费,有计划地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种高等级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开阔其学术视野。其四,设立“四项基金”,优化青年教师教学科研环境。设立青年教师科研资助专项基金、青年教师学术交流专项基金、青年教师研修专项基金、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奖励专项基金,对青年教师主持承担校级以上科研项目,出席各种学术会议,参加学历进修、假期培训、出国研修、从事合作研究,在教学、科研及竞赛中取得突出成绩等进行资助或奖励。其五,设置“六项奖励”,强化激励竞争机制。设立教学新秀奖、学术新人奖、校级和院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优胜奖、青年教师优秀教学与科研成果奖、校级和院级青年教师优秀教案奖、青年师德标兵奖,每年在青年教师中进行教学竞赛、评选“教学新秀”、“学术新人”、优秀教案、优秀教学与科研成果、青年师德标兵,通过榜样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青年教师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