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十篇

时间:2023-03-14 11:01:38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篇1

生态文明是一种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永久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文明,是一种超越并必将逐步取代传统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种全球性的、从根本上决定人类命运的大趋势。

由数千名科学家参与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7年的全球气候变化最新评估报告表明,地球气候的增暖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IPCC预计,到21世纪末全球平均温度将升高1.8至4摄氏度。对于这种现象的后果,IPCC指出:如果全球气温上升幅度超过1.5摄氏度,全球20%到30%的动植物物种面临灭绝。如果气温上升3.5摄氏度以上,40%到70%的物种将面临灭绝。

中国目前的生态环境形势相当严峻。70%以上的河流与湖泊遭到污染,近60%的城市人口呼吸不到达标空气,荒漠化土地达到263.62万平方公里,极端气候和特大自然灾害频繁出现,不时给正在蓬勃发展的中国带来意想不到的沉重打击……

面对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现实,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

其一,必须对经济发展提出更严格的环保要求。“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其二,必须对社会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崇尚节约,爱护自然,关心人类共同命运,维护公共利益,讲究公共卫生,遵法守纪,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友好关系。

其三,必须对政治文明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让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制度基础、社会基础和切实有力的政治保障。

湖南生态形势相对较好。到2007年底,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56.1%;全省14个市州城区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有13个达到或者优于三类水质标准;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数由2003年的2个增加到2006年的9个。但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污染问题还很多,污染企业、落后生产能力的治理和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还需要时间,湖南的生态形势也不容盲目乐观。

最近,长株潭城市群先后成为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为湖南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新机遇、新条件,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篇2

1.整体统筹不足,长远规划欠缺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目标,任重而道远。而我国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是:迫于政绩考核和经济发展的压力,一些基层政府为完成招商指标而招商,降低门槛,引进技术含量低,高消耗、高污染的企业,没有形成产业链;又出于税收的考虑,对这些企业不进行严格监管,于是县域内空气、土壤、河流污染日益严重;为追求GDP增长,缺乏科学规划的盲目过度开发,耕地、湿地、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锐减;农民为追求短平快的经济收益而过度使用农药、化肥、地膜,造成土壤污染、水污染、农产品污染日趋严重,生态系统失衡,难以恢复。这些问题的存在,无不说明在县域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保障机制中整体统筹,科学规划制定与执行的欠缺。

2.县域生态文明发展与保护矛盾突出

县域产业大多规模小、散乱分布结构不合理,与许多自然保护区、生态湿地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存在一定矛盾;滩涂养殖、风电等项目的规划和发展,港口建设及临港产业布局与海洋功能区划存在一定的冲突;各种休闲度假村、山庄、农家院的乱建乱设严重影响了青山绿水自然生态;经济要发展,要不断加大投入和产出,但县域诸多项目却存在产业层次低、环境风险高的特性,发展与保护长期处于此种状态之中,如何协调好两者之间的矛盾,确保县域生态文明的良好发展将成为首要问题。

3.县域生态保护与建设投入不足

我国大多县域经济基础薄弱,自我发展能力低下,国家投资不足,地方匹配资金和群众自筹能力有限,导致治理标准低,综合配套差,进度慢,生态文明建设的效果不理想。在开展生态环境建设上,搞“面子”工程,造成劳民伤财,给生态环境建设带來了许多负面影响。生态环境的不断遭到破坏,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继而阻碍了生态文明建设。

二、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与对策

1.培育生态文化理念

生态文化是一种价值理念,不是自然产生的,需要长期的培育。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媒体的宣传作用以及学校的教育作用,通过相关政策的完善、课堂上列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惠民活动等等,力争多渠道、多方式、多角度的加大宣传力度,逐渐转变县域民众的生态文明理念,弘扬生态文化,让人们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自身身体健康,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更加重视节约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只要让生态文化理念逐步渗透到每个单位、家庭和个人,在县域民众心里生根发芽,彻底转变观念,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展与环保双赢,才能更好更快地促进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2.科技创新谋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实现最重要的途径是依靠科技创新,只有以科技为指导,才能科学的分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条件、路径和模式、重点和难点、前景和风险,比如如何节约不可再生资源、开发新能源、如何提高县域有限的人均资源利用率,如何开发生态农业等等。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一个好的生态环境能有效提高人的生存质量,从而进一步促进人的科技创新;反过来,只有科技成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才能真正地推动自然环境的改善,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依存。在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应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努力提高创新能力,全力推动现代技术与传统技术不断结合。

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循环生态产业

优化产业结构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问题。优化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科学确定县域主导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间的循环生态经济,推进农业现代化。绿色产业既包括环保产业的内容,也包括传统产业的绿色化,以及区域经济社会的绿色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资源是人与环境的中心环节,资源保护与节约是生态文明建设、生态保护和修复的目的。它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载体,也是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

4.健全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体制

生态文明建设篇3

[关键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0)11-0061-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相伴而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在污染治理、单位GDP能耗、三产业比重、城镇化率及农药施用强度等诸多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明显。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种种原因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普遍不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之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整体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

一、辽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由于国内各地区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平衡,导致各地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也高低不一。近年来,辽宁省为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熏制定了《辽宁省防沙治沙条例》、《辽宁省海洋环境保护办法》、《辽宁省实施绿色信贷促污染减排的意见》及《关于建立健全环保体制机制的意见》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制度措施,使辽宁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是,辽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国内其他一些先进省、市相比较仍有待加强。2009年9月,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ECCI课题组,建立了全国首份综合性省级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国家统计局等部门的2008年的权威数据,出台了2005-2008年中国省级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辽宁2008年在全国30个省市位列第14位,居于中等水平。

辽宁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发展面临着诸多的冲击与挑战。生态文明主要由自然生态和社会文化生态等基本内容构成。目前,辽宁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也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在自然生态环境方面,由于受经济利益驱使,农村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所面临的形势日趋严峻。目前,辽宁耕地的沙化面积已达420多万亩,约占辽宁总耕地面积的8.3%。辽东山地石质化面积约30多万亩。辽宁农业耕地的有机质含量平均低于1%,其中有1500万亩农田的有机质含量仅为0.5%。由于工业和城市污水灌溉及农药、化肥、农膜的过度使用,使农业生产的资源环境逐年恶化。辽河、浑河、太子河、大凌河的主要河段大多属于超5类水质。近几年,渤海湾赤潮不断发生,对海洋渔业资源造成较大破坏。另外,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脏、乱、差”问题较突出。辽宁农村生态系统与人居环境建设亟待加强。

在社会文化生态方面,目前,随着农村物质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广大农民对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强烈,农村的社会文化生态建设也亟待加强。一些地方封建迷信活动、“黄、赌、毒”、宗族势力等社会丑恶现象开始蔓延,少数地方非法宗教活动猖獗。另外,许多优良的民风出现了退化,虐待老人、遗弃老人的现象时有发生。长期以来,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薄弱,一些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制度建设滞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辽宁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法规体系有待完善。

二、辽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改革开放30年来,辽宁农村在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生态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当前辽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诸多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方面的因素,也有制度、体制及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因素。

(一)农村生态建设投入不足,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

公共财政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力度不够,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有待建立和完善,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生态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诸多政策、法规体系有待建立和完善。如尚未建立促进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的法规、尚未建立环境公益诉讼的法规。一些财税扶持、公益补偿政策有待细化和加强。《环境影响评价法》已经在我国实施了多年,但由于环境评估制度的不完善,使得这一法规执行起来困难重重,在辽宁一些地区也是如此。

(二)环保的评估、监管、评价体系不完备,技术推广有待加强

目前,辽宁农村地区的环境监测体系普遍不完善,农村生态环境的评估、监管缺少环保科技支撑体系。直接导致对规模化畜禽饲养污染、乡镇工业污染和城市一些工业污染源向农村地区转移控制不利。环保科研和实际应用结合不紧密,科技成果利用效率不高,对农村环保适用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力度不够,现代科技对农村生态建设的支撑作用没有充分显现。

(三)农民的文化素质相对不高,生态文明意识普遍不强

农村一些地方政府只重视经济利益,忽视农民的文化素质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环境意识不强。特别是一些地区的领导干部生态意识淡薄,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冲突时,往往以短期经济利益为重,轻视生态建设。目前辽宁省农民文化素质的基本情况是:识字不多的约占1%,小学文化程度占11.6%,初中文化程度占74.6%,高中文化程度占10.4%,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2.4%,平均接受教育的年限仅为7.8年。

(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社会保障事业薄弱

近年来,尽管我省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投入不断加大,但农村的基础设施和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滞后,长期成为影响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环节。全省农村每年约780万吨生活垃圾及约6亿吨的生活污水,绝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里了。

综上所述,辽宁许多农村地区还处于传统粗放的发展模式中。由于水土流失、工业和城市污水灌溉及农药、化肥、农膜的过度使用,使土地、水体、森林和草地的生态功能退化。对土地资源的粗放开发过度索取,已经成为制约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能为农业环境保护提供有力保障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和农业生产技术标准还有待建立和完善。

三、辽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当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思考。存在的问题不只是农村自身发展中产生的,更多的是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的,所以其应对措施也应采取综合手段,并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推动农村多项改革事业的发展。

(一)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意识

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应把生态文化知识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的教学及业务学习的内容之中。利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有利契机,加强教育引导,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生态文明对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促进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观念的改变,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态保护意识。设立专门的环境教育体系,对公众长期开展环保宣传教育。特别是在中小学校开设保护生态环境教育课程,从小培养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国内外生态文明的实践证明,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社会各阶层共同参与。

(三)逐步建立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外部性,更应发展生态上可实现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应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实行生态效益最大化开发。推行清洁生产和农业循环经济,采用无公害生产技术,减少化肥、农药、饲料添加剂的投入,提高品质,生产无公害、绿色或有机食品,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开展农业生态补偿试点,对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的农民和企业予以生态补贴。同时,政策优惠或财政资金应不再支持那些造成农业污染的规模化和产业化种植饲养生产。生态农业的关键措施之一是制定和执行限定性农业生产技术标准,应在大量调查研究和试验基础上,根据本地自然和农村经济、社会条件,制定本地区的标准,最终形成比较完整的适应环境安全需要的农业生产技术标准体系。

(四)拓展新农村建设,积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要不断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加快农村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整治。应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由于新农村建设以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的内容为切入点,对改善农村基层文化设施状况,丰富乡村基层文化活动,加强农村的文化设施建设,满足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需要都起到一定作用,有利于农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必然对农村生态文明工作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五)完善生态法规建设,加大环境监控和执法力度

应重视环境生态保护法规建设,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要进一步加强有关治理乡镇工业污染、土壤污染、畜禽饲养污染等方面的法规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法》已经在我国实施了多年,但由于环境评估制度的不完善,使得这一法规执行起来困难重重。应不断完善环评制度建设,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严格环评?熏落实一票否决。另外,要关停并转高污染乡镇工业,有条件的地区乡镇工业应适当集中,以便于污染治理。同时,严格控制城市重污染工业向农村地区转移。应制定和完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辽宁各地区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应城乡一体统筹考虑,应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看待农业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加大农村生态保护资金投入。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仅靠农村内部的资源和力量是不够的,应充分利用外部的资源和力量,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政府部门除了通过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外,还应通过财税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生态建设,逐步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

(六)制定和实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加快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指标体系

辽宁应利用市场手段和经济激励政策促进生态保护,重点是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及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建立转移支付、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快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村地区工业污染源排放的监督管理机制,完善污水处理和排污收费、交易机制,利用财税扶持、公益补偿等政策手段促进工业企业治污减排,使本地区农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辽宁应加快制定农村生态环境监测的相关标准和评价方法。应借鉴国内外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并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确立评估指标体系,量化、细化本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通过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不但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定量管理、评价和具体实施提供科学依据,还能完善奖惩考核机制。政府在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评估及对当地领导干部考核时应把当地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作为重要评估和考核内容。

参考文献:

[1]高峻才,韩巍.防范农业风险 提高农民收入[J].财经界,2007,(12).

生态文明建设篇4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谐发展;生态文明建设

一、引言

人与自然是相互共存的,人类只有在自然界中才能够生存和发展。其生产活动也是必须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才能进行。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要依靠自然界。但是,由于人类的无止境的开采和利用,自然界已经是满目疮痍,人类这些行为严重违反了自然界的规律,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统领全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十三五”期间,我国围绕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上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积下降超过15%,环境法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完成了6项生态环境领域的法律修订工作,增强了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和幸福感。党的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并提出了新目标和新任务,表现了持续改善民生,增强子孙后代福祉,提高百姓的安全感和幸福感的战略定力。巩固“十三五”期间的成果,使得“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马克思主义思想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思想,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指导我国经济社会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描述了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导我们要协调好三者的关系。此外,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于领导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有指导意义。同时,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对于指导建设太原市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启示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下太原生态治理成果

(一)汾河流域生态治理成果

汾河是三晋儿女的母亲河。近年来,山西省全力推进汾河流域的生态修复,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了构建汾河流域生态廊道,山西省实行了一系列的生态治理项目。项目可构建丰富可持续的滨水生态系统,同时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之上,建设休闲娱乐设施,形成生态旅游系统,提升生态效益和居民生活品质。通过治理,汾河的水源状况、林草覆盖程度和水土流失等问题都得到极大改善,地表塌陷和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效果显著,林草覆盖率达到三分之一,治理农用地和沟坡三十平方公里以上。积极开展生态治理活动,将其与绿色转型发展统筹结合起来,增强太原市的吸引力。山西省将通过对河流自然生态的恢复和建设等措施,将汾河建成既传承历史文化又有青山绿水的山西新地标。

(二)西山万亩生态园

西山南北横贯太原市,是太原市最早进行煤田利用的地区之一。由于小煤窑的私挖乱采,西山成了是太原市重要的污染源之一。西山想要改善西山生态环境,只依靠政府的资金只是杯水车薪,必须依靠市场等其他手段。因此,太原市政府在明确西山林地的归属问题后,出台相关认养办法,与认养主体签订协议。认养主体可在完成任务的前提下进行经营,实现以林养林。在矿区生态恢复同时,矿山硬件设施也进行升级改造,解决其产生的扬尘等问题。太原市政府通过政府与市场力量、社会资本相结合的方式,开拓生态建设的新道路,打破传统环境治理方式,实现改革创新。此外,太原市还规划了城郊森林公园,助力西山的生态修复。西山依托于特有的自然资源,通过利用资源开发生态旅游与等项目,顺应国家战略,实现生态环境改善。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下太原生态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过度依赖政府治理

太原市的生态环境治理需要全市人民积极参与到环境整治活动当中。太原市政府作为当地主管部门,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太原市政府是老百姓的依靠,承载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希望,但是,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不能单纯依靠行政方面的力量,需要全社会协同努力。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所主张的和谐相处,是在群体大众共同参与下的和谐相处,是人与社会和自然等和谐相处。然而,老百姓对环境污染有不满情绪,不从自身找原因,对于企业造成的污染,也只能向政府寻求帮助。在这种情况下,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还会引起社会各界的不满情绪,造成恶性循环。政府部门要设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正确积极的引导,加强群众及企业等的社会责任感与参与感,共同建设太原市生态文明.

(二)城市建设难以兼顾治理

近些年,太原市城市建设进程高速发展,大批城中村改造、地铁二号线修建开通和道路改造修建等项目有序进行,同时注重城市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尤为重要。但是,两者之间的界限很难把握,注重城市快速发展,可能会影响生态环境,而如果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城市建设可能发展变慢,影响社会发展。例如,太原市进行城市建设,将一些产业转移到郊区等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但是在此过程中,部分企业在进行新的选址时占用了一定的农耕用地等区域,破坏了郊区等地的自然环境,影响该地的生态恢复功能。此外,部分企业不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排放污染物不符合相关标准,进一步阻碍了太原市生态文明建设。另外,由于太原市进行城中村改造与道路建设等,施工地的数量有大幅度增长,如果管理不当,便会造成新的污染。这些都是城市建设与生态治理共同发展要解决的问题,自然规律是我们在进行经济建设时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不能为了发展城市建设而忽略生态文明,所以,城市建设和生态建设都要兼顾,两者协同推进,共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缺失

太原市是以煤炭发展为依托的省会,煤炭企业也是我市的重要企业。但是,部分企业存在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置之不理,只关心企业经济指标增长,在涉及自身利益时,想方设法逃避惩治的情况。还有一些企业,只关心经济利益,认为缴税就是在担负责任,无须承担其他责任,这种情况下,企业排污对环境造成破坏,影响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此外,这些企业将资金大部分用于提高经济效益,而忽略对于环保设施等的采购,也不注重研发节能减排技术,导致污染物排放不达标,形成恶性循环。社会责任不分大小,也无关企业规模,牺牲生态环境而只追求经济指标,是对社会责任的歪曲与异化。只有将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衔接,才能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生态环境的建设是社会公众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企业积极主动地行动起来,肩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探索创新,才能更好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四、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下完善太原市生态治理的措施

(一)确立生态文明治理新理念

生态文明建设是顺应时展需要,生态文明的建设也是需要弘扬正确的生态观,要传播生态文明,增强全名的生态忧患意识。引导公民积极参与生态治理。太原市作为山西省会,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深入贯彻党的思想,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充分运用绿色发展理念来应对太原市生态治理,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太原市可通过加大社会相关环境新闻报道各类文化载体报道力度,在学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宣传生态文明教育。

(二)能源改造推进产业结构绿色改造

山西是煤炭大省,曾经为全国的发展贡献了很大的力量。如今,山西省经济转型成为关键,煤炭行业实行产业生态化,高科技新兴产业也为环境改善做出贡献。目前,我们紧跟中央的战略决策,部署各项工作,实现能源转型升级。山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大省,积极改造升级能源结构,绿色转型升级能源,对保障能源安全有重要意义。此外,山西省也可通过能源转型升级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环境质量。例如,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实行绿色发展模式,建设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工厂,其他企业可根据实际学习绿色产业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太原作为山西的省会,要积极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实现能源利用的转型升级,实现能源的低碳高效利用,努力占据能源创新的制高点等,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三)协调配合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太原市生态文明建设要科学进行,首先应根据实际进行基础研究,因地制宜提出符合太原市状况的治理方案,不可盲目跟风。其次,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关乎全体人民的项目,这需要群众参与并监督,政府与社会机构等协调合作,学校注重生态教育。相关部门制定稳定有效的监管机制,加强社会监督与群众监督,落实相关政策与法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健康发展。此外,政府与社会机构加强配合,行政手段与市场作用相结合,注重区域协调健康发展,构建科学有效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共同促进生态向好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良好的生态环境,关乎民生幸福指数,关乎民族健康发展。我们要对现在不合理的改造自然的方式做深刻反思,从多个角度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生态现状。太原市要深入思考自己的定位,找准自身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问题,分析现状与问题,为太原市生态文明建设寻求好的方式方法,通过合理健康的措施,建设美丽太原,健康太原。

参考文献:

[1]马玮.马克思生态思想对平衡人与自然关系的启示[J].现代交际,2020(18):208-210.

[2]党晨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生态伦理思想及当代价值[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20.

[3]杨轶.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山西资源经济转型发展[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0(6):214-215.

[4]关霄.生态文明建设与山西“生态兴省”战略浅见[J].山西林业,2019(2):8-9.

生态文明建设篇5

1西昌市生态文明建设概况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处,面积6.04万km2,辖17县市,境内有彝、汉、藏、回等14个世居民族,总人口478.25万,其中彝族人口243.65万,占50%,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也是从奴隶社会形态一步跨越千年进入社会主义制度的全国唯一的彝族自治州。西昌市是其州府所在地,四季如春,气候宜人,素有“小春城”“月亮城”“航天城”的美誉。位于西昌城南5km、海拔2317m的泸山与四川省境内第二大淡水湖、湖面31km2的邛海相偎相依,共同构成了国家4A级风景区。其恢复、扩建的333.33hm2的烟雨鹭洲、西波鹤影邛海湿地,亦被评为“四川省风景名胜区最美景点”、“四川省风景名胜区十大最佳资源保护点”第一名。凭借着良好的生态环境,西昌市于2010年成为当年全国仅有的两个成功创建全国森林城市的县级市之一;2012年,西昌市继而启动创建部级生态市,取得了一定成绩,其中西郊乡、高枧乡等6个部级生态乡镇,大兴、阿七乡等6个省级生态乡镇均通过了四川省环保厅技术核查。生态乡镇“7+1”建设模式由此而获得国家环保部高度肯定。

2生态文明建设路径分析

2.1以创新工作机制为保障

西昌市作为国家西部地区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现在正全力创建部级生态市、国际级园林城市,在省级生态市创建过程中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推动了西昌市的生态文明建设。

2.1.1政府主导要有效推进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是需要以清醒的思想认识和有力的政治能力为前提的。在起主导作用的政府,尤其是具有决策、执行和评价权力的政府各级领导如果在思想深处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传统工业文明的消极面,仍然将决策的目标停留在发展GDP上;如果仍然不能进一步地做出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实质而具体的制度安排,那么西部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是难以在落实到工业化、城市化及现代化这些大规模的物质层面的建设上的。西昌市在省级生态市创建过程中,通过建立自上而下的约束机制及各级领导的教育和学习,政府各部门上下齐心、思想统一,通过主导创建内容、基本建设投入尤其是公共基础设施投入、加强各级各部门联动,共同打造了11条生态文明建设示范街,并协同周边喜德县、昭觉县实施邛海及城区周边可视范围生态恢复工程,欲将邛海打造成“国际重要湿地”,将自然生态景观与城市建设衔接起来、融为一体,推进了现代化的生态田园西昌的转型发展。

2.1.2规划龙头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科学而严肃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性、战略性、持续性地进程,必须以科学规划为指导。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规划,必须科学地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与条件、优势与劣势、前景与风险,科学地确认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目标、路径和模式,科学地界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科学地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和重点措施。(谷树忠等,2012)西昌市在理解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目标基础上,根据当地具体情况,科学规划了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的核心建设内容,即生态乡镇“7+1”建设模式(“7”指:建一个重点新农村、一个农贸市场、一个生态休闲广场、一条示范街、一批垃圾中转站、一批公共厕所、一套长效管理机制;“1”指一套污水处理系统)由此而获得国家环保部高度肯定。

2.1.3产业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是全国的行动,在这场建设中,生态文明村、乡、镇都是生态文明的最基本元素,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只有每一个元素的建设都达标了,才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然而,生态文明乡镇的建设如果没有产业支撑,就是一句空话。西昌市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及区位优势,按照“缩小战线、形成拳头、做大规模、做强优势”思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产业,成功创建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基地37个、特色农业村30个。同时,西昌洋葱、小香葱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建昌鸭、钢鹅、高山黑猪荣获农业部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2.1.4群众参与群众参与不仅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附加手段,同时也是避免决策失误的有效工具。通过加强以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为核心的舆论宣传力度,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浓厚氛围;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建设主题实践活动,形成人人参与的机制;通过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决策与管理信息公布制度,鼓励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决策管理提供有建设性的意见和监督批评。西昌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鼓励群众参与,形成了一套群众自我投入的制度,如在生态乡镇建设中对入户道路、房屋立面改造等方面,鼓励群众自己动手投工投劳,所以群众也就异常珍惜并积极管理自己的劳动成果。

2.2以四大生态体系建设为载体

2.2.1着力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党的十提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西昌市于2010年、2011年连续两届入选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百县,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基础,根据西昌市的具体情况,可以从新型生态工业、现代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产业等方面构建生态产业体系:首先,新型生态工业方面,科学规划成凉、经久、太和工业园区产业发展布局,加快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水电八局、晶康生物、思奇香等一大批精密机械加工制造、生物医药、食品等新兴产业;完成好医生、富万利等工业企业生产超标废气废水治理,完成新钢业脱硫和粉尘治理,完成航天水泥厂余热发电工程及再生资源回收专业市场建设。这些项目的完成既能填补西昌市的产业空白,也将成为西昌生态环保建设的新亮点。其次,将现代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产业二者融合发展,利用生态农业的优势资源及品牌效应,促进旅游业由传统观光型向生态休闲型转变。

2.2.2构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体系建设生态文明是党中央基于对当今世界能源资源环境瓶颈约束、气候变化异常等问题进行科学分析而制定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战略决策。要实现这一目标,林业发展至关重要,其不仅是生态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生态产品生产的主要阵地。我国目前仍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森林覆盖率仅为20.36%,虽然西昌市通过全国森林城市的创建活动,森林覆盖率达到了54.9%,但有些细胞乡镇的建设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尚需进一步改善提高。除大力发展林业外,还需从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噪声污染防治,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紫茎泽兰综合防控,农村新能源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科学施肥与节水灌溉工程等方面加强和完成各项环境的综合整治,以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2.2.3着力构建生态人居体系生态城市是一种发展理念,强调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和谐幸福。西昌市因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和生态环境,成为了备受追捧的一座亲山亲水型宜居城市,2012年楼市均价突破8000元/m2的现状便可足见一斑。为进一步推动建设现代化的生态田园西昌,应主要从优化城市功能布局,美化城市生态景观,完善公共绿地系统,打造生态住宅区,加强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切实开展集中连片综合整治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生态文明建设篇6

韩金蓉(1990.7-),女,汉族,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硕士,研究方向:经济统计。

一、引言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重要,所以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在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也着重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特别提出要深化“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相提并论,并把“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作为6个“紧紧围绕”之一进行统一部署。同时,确立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在全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中的地位,提出“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并且丰富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内容,把资源产权、用途管制、生态红线、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管理体制等内容充实到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来。在此形势下,本文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分析讨论了中国目前31个省市自治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情况以及排名情况,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

二、构建指标体系

1.指标体系选择现状

目前,以城市为载体的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尚未建立,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证分析尚未成熟,国家相关部委也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规范,如何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自己的研究与探讨。科学性、操作性、适宜性、可持续性是现在很多研究人员遵循的原则,目前相对全面的是中央编译局组织研究并与2009年7月8日的国内首个“生态文明建设(城镇)指标体系”。此外,很多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将生态文明建设指标定义为四大部分,即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意识(文化)、生态制度,本文主要也是从这几方面着手进行研究分析。

2.指标体系选择思路

a.生态经济主要指标为:人均GDP、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等。生态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水平、经济结构密切相关,人均GDP是反映经济发展总水平的指标,数值越高生态建设支撑越牢固;三产占比反映经济结构,结构越合理生态污染越少;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反映循环经济力度,数值越高说明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强。

b.生态环境主要指标为:森林覆盖率、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人均淡水资源量、污水集中处理率、城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比例、单位GDP能耗、废水废气污染物排放量、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生态环境直接反映生态建设质量好坏,是人们可以直观观察和感受到的。森林覆盖率、人均淡水资源量是自然资源情况,是生态环境的直接基础;污水集中处理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废水废气污染物排放量是主要影响生态环境的因素,这些指标情况好坏直接影响生态环境;城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比例、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是生态环境的承载因素,是人们可以直观感受和感觉到的;单位GDP能耗是环境效益指标,可以反映资源节约情况,有些研究将其放入到生态意识,但考虑到其也是反映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故本文将其放入到生态环境。

c.生态意识(文化)指标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生活用水重复利用率、生态意识教育普及率、公众对环境满意度、环保组织注册人数占城市人口比例等。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直接反映生态保护意识的强弱,其值越高说明越重视生态建设;生活用水重复率直接反映人民生活中节约生态意识的高低,重复利用率越高说明生态意识越强;生态意识教育普及率、公众对环境满意度以及环保组织注册人数占城市人口比都间接说明了生态意识和生态文化的情况。

d.生态制度指标为:政府绿色采购比例、生态绩效评估和考核制度、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审核执行率、重点企业ISO认证率等。生态绩效评估和考核制度是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弱项,很多地方仍然以GDP为大,不注重生态环境不重视集约发展;政府绿色采购比例、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审核执行率、重点企业ISO认证率等都是需要提升和重视的。

3.指标体系具体选择

在具体数据收集整理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指标没有数据或者数据不可算得,因此,我们进行了变通和剔除,具体执行情况如下:

生态经济指标中工业用水重复率中工业重复用水量难以找到,所以我们以城市工业用水重复率代替。

生态环境指标中污水集中处理率难以算得,故我们用城镇污水处理率来代替。根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现已采用“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取代“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公园绿地面积/城市人口数量。废水、废气污染物排放量因为是总量指标,和地域及实际面积有很大关系,故将其剔除。

生态意识指标和生态制度指标中,很多都是实际现状中的弱项,在年鉴和公报中都难以找到,所以我们据以剔除,只保留生态意识中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这项指标。

另因为有很多数据没有,故也将其舍弃,只分析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情况。

在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进行相关分析,得出在0.05显著性水平下,单位GDP能耗和森林覆盖率、人均淡水量和城市工业用水重复率均有相关关系,故我们剔除掉人均淡水量这项指标,因为单位GDP能耗和森林覆盖率均为生态建设比较重要指标,故两者均保留。

生态文明建设篇7

贵州省贵阳市按照中央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把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切入点,进行了积极探索,收到了一定成效。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意义重大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具有重大意义。

共同保护全球环境。今年初,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了特大低温雨雪及冰冻灾害天气。据专家分析,这是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出现的极端灾害天气。极端灾害天气的出现,从根本上说,是人类过度活动破坏大自然生态平衡造成的恶果。抑制全球气候变暖,预防极端灾害天气,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任务。这次特大低温雨雪及冰冻灾害天气再次提醒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对建设生态文明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真正使生态文明成为一种坚定的信念、一种自觉的行动。这既是为了我们自己,也是为了整个人类。

顺应世界城市发展潮流。随着世界城市化的迅速推进,环境、资源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促使人类开始对自己的生存空间、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进行反思。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实施“人与生物圈”计划中首次提出了生态城市的理念。很多国家也积极开展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如美国的克里夫兰、德国的埃尔兰根、印度的班加罗尔等城市,按照生态城市的理念进行规划和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增强群众的幸福感。一个人要幸福,当然需要有一定的收入水平,但幸福感与金钱之间并不完全成正比。研究显示,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不一定是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要求我们在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同时,用更多的精力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使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

贵阳市保持着相对较好的生态环境,空气清新、夏季气候凉爽、纬度合适、海拔适中、灾害罕见,比较适宜人居。这里民族文化积淀深厚,维系着一种自有的人文生态系统。因此,贵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具有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把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城市建设各个方面

生态文明拓展和提升了既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路径: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物质文明,致力于消除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威胁,逐步形成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政治文明,尊重利益和需求的多元化,协调平衡各种社会关系,实行避免生态破坏的制度安排;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精神文明,提倡尊重自然规律,抑制人们对物欲的过分追求,建立促进人自身全面发展的文化氛围。本着这样的理念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就不仅仅是控制污染和恢复生态,而具有了更深刻、更丰富的内容。

按照生态文明理念搞好城市规划修编。把生态文明理念贯彻到城乡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规中,落实到城市空间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环境保护、人口发展等各个专项规划里,渗透到城市道路、城市建筑、城市景观、住宅小区等城市设计的各个方面。科学划分城市功能分区,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划定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确定各片区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划定空间“红线”,优化国土开发格局。产业布局、重大项目安排包括招商引资项目,都必须服从生态文明城市的功能分区。改革干部政绩考核办法,进行分类评价、分类考核,不用一把尺子衡量。对禁止开发区域和限制开发区域,不以经济增长、财政收入等为主要考核指标。

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要求实现城市内部各生态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协调统一,实现城市内外部生态系统之间充分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如果交通设施不到位,要素循环不顺畅,经济生态系统和城市配套系统之间、自然生态系统与城市生态系统之间处于割裂状态,就难以达到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目标。因此,要以交通为重点,着力构建城市内部及其周边区域的循环网络,形成顺畅的内外循环,促进要素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

形成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新格局。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第三产业达到较高比例,稳定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同时三次产业都朝生态化方向发展。要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突破口,重点发展旅游、文化、物流、金融、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不可能逾越工业化这一阶段,但继续走透支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老路是没有出路的,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方面,做大增量,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提升存量,运用循环经济模式提升、改造资源型产业,建设好生态工业园区。凡是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生产能力和产品一律淘汰,凡是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允许新建,凡是超标或超总量控制指标排污的工业企业一律停产治理。同时,大力发展循环农业。

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是创新法律手段,把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贵阳市于2007年11月成立了环境保护审判庭和环境保护法庭,并且已经审理多起涉及环境保护的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有效地震慑了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二是创新经济手段,严格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大幅度提高污染和破坏环境的成本。三是创新行政手段,整合相关资源,实行政企分开,强化有关政府部门的行政职能,切实履行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监督、执法等行政职能。

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不但要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还要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必须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切实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特别要关心和帮助生活困难的群众,多搞“雪中送炭”。在解决民生问题的过程中,要把群众的难点作为党委和政府工作的重点,把群众的关注点作为党委和政府工作的着力点,使群众的“所急所盼”成为党委和政府的“所干所办”,并注意多听取群众的意见。

大力弘扬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一种价值观念,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生态文化是一种伦理道德,要求既对自己负责,又对他人负责,既对当代负责,又对未来负责;生态文化是一种思维方式,要求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生态文化也是一种行为准则,要求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应把生态文化作为主流文化,把生态意识上升为全民意识,倡导生态伦理和生态行为,把生态文化渗透到城市建筑、市民行为、社会风气、城市精神等方方面面。

创新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体制机制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一个创新性工程,必然要求创新体制机制,努力形成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长效机制。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保护生态环境是一种道德行为,更是一种利益调整。一个地方因为保护生态环境,可能会使自身经济发展受到一定限制,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得不到改善甚至比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受益方不对其进行补偿,就会挫伤其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必须用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让生态环境保护的受益主体向生态环境保护的实施主体和受损主体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以调动各方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按照“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依法征收生态环境补偿税费。

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抓紧实现融资渠道多元化、融资主体多元化。有关民生、生态环境建设等公益性项目,主要由财政资金保障,同时鼓励社会资金参与。积极引进社会资金建设公交、煤气、污水处理等公益性项目,政府给予适当支持。其他经营性项目,要依靠市场化的投融资平台筹措资金。

形成鼓励创业机制。努力营造有利于创业的制度、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激发全社会的创业热情。支持民营企业进入国家法律法规未禁入的一切行业和领域。建立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大学毕业生和归国留学生初次创业基地、创业辅导基地和创业园区。开展投资“软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治理推诿扯皮、办事拖拉、“吃拿卡要”等行为。

生态文明建设篇8

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关系再认识的重要成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与我们党一贯倡导和追求的理念一脉相承的,是对我们党关于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的新概括、再升华。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就把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九五”计划决定实施可持续战略,“十五”计划首次提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的目标,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十一五”规划首次将能源消耗强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作为约束性指标,提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等。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生态问题恶化,直接导致经济损失不断增加,社会和谐受到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制约,突出表现在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洁净的食品、优美宜居的环境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已经到了不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不行的阶段。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更好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客观需要。随着全球能源资源需求持续增长和气候变暖趋势不断加剧,未来各国围绕能源资源、气候变化、温室气体排放等生态环境问题的博弈会日趋激烈。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增强我国在国际环境与发展领域的话语权,提升我国参与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国际谈判和对话交流的位势,有效维护我国的核心利益和负责任大国形象。

二、生态文明的内涵、特征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一种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社会形态,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

建设生态文明,并不是放弃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回到原生态的生活方式,而是超越和扬弃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和不合理的消费模式,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理念和素质,使人类活动限制在自然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二)生态文明的特征

在价值观念上,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倡导给自然以平等态度和充分的人文关怀,关注和尊重生态环境的存在及其意义;倡导主动遵循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倡导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

在指导方针上,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节约优先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以最小的消耗支撑发展;保护优先就是把环境承载力作为发展的首要前提,努力不欠环境账;自然恢复为主,就是减少人为干预,让环境休养生息自我修复。

在实现路径上,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在时间跨度上,是长期艰巨的建设过程。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繁重任务和巨大压力,决定了它不会一帆风顺,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既要补上工业文明的课,又要走好生态文明的路。

三、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把握的重大问题

一是积极探索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环境保护新道路。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这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深刻揭示。我们需要做的是以环境容量优化区域布局,以环境监管优化经济结构,以环境成本优化增长方式,以环境标准优化产业升级,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加快构建环境保护宏观战略体系、污染防治体系、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和科技标准体系、环境管理和执法监督体系、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是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出路所在。

二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推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融合。资源环境问题,究其本质是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问题。这就必须根据自然环境承载力规划经济社会发展,把节约环保的要求全面体现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和每个环节,坚决杜绝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边治理边污染、边恢复边破坏的现象。

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和环境功能区划,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三是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环境保护既要为科学发展固本强基,又要为人民健康增添保障。当前形势下,要从严控制“两高一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项目,要把环境保护作为稳增长扩内需、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引擎和关键抓手,努力不欠生态环保账,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和竞争力。

生态文明建设篇9

人类想要统治自然、主宰自然是不行的,我们的科学技术和本事还没有达到那种程度。因此,我们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服从自然、研究自然,以文明的方式对待大自然和有限度地开发利用自然,使城市发展建设不致造成大自然的生态失衡而带来城市的生存危机。这是一个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城市发展必须符合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规律和要求。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是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文明建设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这是“十”报告中强调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和重要部署,亦是城市文明建设应当全面考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文明进步的标尺。我国在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基础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说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极其重要性和现实意义。我国经过改革开放和城镇化大发展的不断深入,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文化建设方兴未艾“,十”又强调“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这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涉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革命性选择,我们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城市文明建设的应有高度来考虑。没有生态文明,就不可能有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城市发展建设就不可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是城市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条件和保障,是我国总结历史经验,针对现实实践,面向美好未来的战略思想和科学论断。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必然是城市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内在地要求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平衡发展保持一致,内在地要求城市发展建设能够为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内在地要求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作为基本原则,并成为共同衡量和检验城市文明建设的准绳与进步的标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当代我国城市发展建设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和神圣使命。

建国之后,一穷二白,人口多,家底薄,困难大,首先需要发展经济,大上工业项目,进行粗放型生产,以至中的“先生产、后生活”“,先污染、后治理”,造成城市生态环境的损害和城市非生产性建设项目的滞后发展,以及风景名胜、园林绿化、城市文化发展事业的一蹶不振,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和理念非常薄弱。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举世瞩目,城市发展建设日新月异,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文化发展迈开步伐,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和观念有了极大增强,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的纲领。透视当前我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现实,尚存在不少问题,离党和国家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随着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城市建筑越来越多并越来越高,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市汽车越来越多并越来越堵,城市硬质化(水泥化)土地越来越多,城市水系和园林绿地越来越少,城市地下水位越来越深,城市的碳排放量越来越多,导致城市热岛效应越来越强,城市自然净化能力越来越弱,城市自然承载能力降低,城市自然生态环境显现十分脆弱的局面。比如,2007年7月8日济南一场大暴雨,积水成灾,造成30多人死亡和数十亿元的经济损失;2012年7月21日北京的一场大暴雨,雨水不能及时排除,发生城市内涝,造成大量汽车被淹,78人死亡,160多万人受灾和巨大的经济损失。这样的事例,近年来在我国不少城市不同程度地发生过,它说明了我国许多城市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不足。

下一场暴雨,由于城市硬质化地面过多和园林绿地少、原有水系减少以及城市汇水面积大,再加上不少开发建设项目缺乏防洪排涝工程系统的建设和已有的排洪设施不到位,以及河道淤积,雨水不能及时渗漏和流失,怎能不积涝成灾呢!有的城市,将不少房屋建在江(河)滩、山脚下、低洼地、行洪沟上,甚至采空区,一遇洪涝,就会受到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以及地面沉陷的袭击。有的城市,由于河流和水源地受到工业企业废水废渣的严重污染,致使城市居民的饮用水发生困难。有的城市,由于地下水(包括温泉)的超量开采,地下水位下降,影响到城市地质的稳定、水的循环,树木的生长和泉水的存在以及井水枯竭。城市中钢筋混凝土森林(楼房)大增和林园绿地的相对减少,加上大量汽车尾车排放、空调室外机气体排放、工业企业废气排放,使碳排放量增加,氧气量减少,空气净化和调节能力削弱,城市热岛效应增强,尤其在一些盆地城市往往形成逆温气象,致使大气中的污染物和烟雾不能向上向远处扩散,造成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污染危害。城市自然生态(空气、土壤、水、树木的光合作用等)循环和平衡规律是不能违背的,人们在单纯追求经济效益驱使下自觉和不自觉地以野蛮方式对待大自然,触犯自然生态规律,势必会遭受大自然的惩罚和警告,使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变得十分脆弱。它呼唤着城市发展建设必须以文明的方式自觉地敬畏大自然、正确对待和利用大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城市社会生态状况出现失衡随着城镇化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们进入城市优越地区,市区不少工薪、原住民由于房地产开发的拆迁移居边缘地带,加之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城市务工进入市区,使城市社会人口结构和布局发生很大变化,这是我国跨世纪以来城市社会状况形成的明显特征和现实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一是城市中的贫富悬殊、生活居住差别显现。高档居住区集于市内,普通市民经济适用房及其社区市内少而多,农民工在城市里散居和挤住在的廉租房屋。一部电视连续剧《蜗居》播出后在广大观众中引起热议和反响,说明了社会生存居住状态的不平衡、不平等已经存在并引起人们的关注。二是城市中广大人民群众的就业难、住房难、出行难、看病难、上学难等令人纠结。

大量的中低收入(包括农民工)人群是城市社会的主体,如今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住房、子女教育、医疗和养老等生活成本越来越高,使大多数工薪阶层背负上了巨大的生活压力,制约了中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的增长。大学毕业生毕业后找到合适的工作出现困难,购买一套住房能压垮一个中产阶层,大城市的大医院人满为患并出现医患关系紧张,中小学幼儿园择校成本昂贵,大城市中由于就业与居住的距离很大而乘车出现费时费钱并忍受拥挤和堵车的煎熬,农民工的工作、居住、子女上学、就医等得不到保障,这些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社会问题,它影响着城市社会生态能够合理、有机、协调、正常地平衡运行和和谐发展。三是城市的社会人际关系出现问题。城市社会应当是一个文明的人际世界,我们看到2011年10月佛山一个两岁的女孩童被两辆汽车先后碾轧。过路的18个人没有援手相救而殒命,引起全国民众的震惊。当然这是个例,但它折射出了社会人际关系存在冷漠和道德问题。尤其是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2013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2亿,占总人口比重的14%以上,城市老年人将超过1亿,其中空巢老人将超过5000万人。如何关怀老年人“老有所养”的问题将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而我们现在尚没有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特别是空巢老人存在忧虑,一首《常回家看看》的歌曲道出期冀。城市社会生态应当是一个文明的人文环境系统,能够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存和健康发展而不应当失去平衡。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

作者:任致远

生态文明建设篇10

【关键词】生态文明 建设 途径

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是指人与生物、自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和谐的生态关系的简称。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也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成果的总和,它是人类社会整体进步的标志。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二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生态文明或称绿色文明,主要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物质环境的过程中,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达到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文化状态,从而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它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反映的是人类处理自身活动与自然界关系的进步程度,以实现人类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自然环境与人的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共处共融。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的具体表现。一是森林质量不高,土地沙化速度加快,草地退化,水土流失严重,水生态环境仍在恶化。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资源大国,同时也是一个浪费、污染大国。二是农业和农村资源环境污染加剧,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人们生活在空气质量不达标的环境中,使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三是由于长期实行粗放生产方式。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可供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然而,由于人口增长过快等原因,人类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地球的环境和资源,甚至严重威胁到生物圈的稳定性。

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良好的空气质量、清洁的饮用水、干净无污染的食品、最低的无毒化学物和紫外辐射等都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这些是明显的例子,还有一些不很明显的例子:一是有些传染性疾病曾盛极一时,之后得到控制或降低,现在又重新严重起来。例如疟疾和肺结核病在全世界许多地方又卷土重来,鼠疫、白喉、登革热、流行性脑膜炎、黄热病和霍乱在潜迹数年后又在许多国家重新出现,威胁了公共健康,有些病还可能再次爆发流行。二是一些以前没见过的传染病正以惊人的速度涌现。过去20年间已鉴别出30多种新型传染病和高度传染的疾病。毒力很强的埃博拉出血热,西尼罗病毒、SARS病毒。对于这些病我们尚无有效药物和疫苗。

新病的出现和旧病的再发原因分析。这其中有许多原因,如国际旅游人数的增加,人口稠密的大城市的增多,全球化贸易,以及食品生产、处理与加工程序的改变,由食物致病的危险一直在增长。土地利用、气候变化以及人口密度是许多疾病的发生和传播的原因。人类疾病增加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大量新的合成化学物品生成大量不易分解的新化学合成物品,如DDT、PCBs 等被不断生产出来释放到大自然中;在这些新化学物品中,只有少数的种类,其变化和动态得到监察;而新化学物品的生物学后果,尤其是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大部分还是未知的;特别是那些对于激素系统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有密切关系的化学物品,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

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强化生态伦理教育,培育生态文明理念。这是生态文明建设基础性的工程。在人、自然环境与生物这三者之间,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而生态文明理念,将反作用于人的实践,并对其起指导作用。因此,建设生态文明,把伦理关怀援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使人们树立对自然的伦理义务感,组建完善健全的生态伦理教育机制,使人们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道德观和价值观,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道德是指以生态学关于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和共同发展为依据,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手段,以培养人类的生态环境意识,激发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责任为内容,以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生态平衡为目的的生态行为规范。生态道德的目标主要是保护地球上人与生物的生存条件,保护地球上基本生态过程和生命维持系统、保持生物多样性等,从而保证人类对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保证自然―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建立完善的生态教育机制,树立全民的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才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健全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维护生态平衡。一是就地保护。就地保护是指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对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进行保护和管理的最佳手段。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保护程度需要,有全封闭式保护,不准人入内;有半封闭式保护,有的地方外人可进入,有的地方外人不准进入。根据保护的内容,可以分为:综合保护区(包括整个环境区域内的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生物)和特殊自然保护区(为了专门保护某一种或几种珍稀濒危野生物种的栖息地而建立的保护区,一般范围较小)。二是迁地保护。迁地保护是指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因生存条件不复存在,物种数量极少而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的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殖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迁地保护是为行将灭绝的生物提供了生存的最后机会。目前,饲养在世界各地动物和其他圈养设施中的脊椎动物已超过3000种。全世界1500余个植物园和树木园均承担着保护植物种质资源的任务。我国现在不仅在每个省会城市,而且在其他一些中等城市也有动物园、植物园或树木园,其任务除了保护动植物种质资源外,还可供人们休闲憩息。估计全国动物园有60个左右,圈养着 1000 余种各类动物;植物园或树木园(不含城市公园)有200多个,保存着各类低等和高等植物。我国最早的植物园是20世纪30年代建立的庐山植物园,主要保护裸子植物和高山植物。南京中山植物园是综合性的,主要保护药用植物。1949年以后相继建设了北京植物园、华南植物园、昆明植物园、武汉植物园、西双版纳植物园等较有影响的植物园。另外,也建立了一批专门保护某一濒危物种的保护中心,如在北京大兴、甘肃张掖、安徽铜陵先后建立了麋鹿苑、蓝马鸡繁殖场和白鳍豚养护场;在杭州、南京、九江、郑州、沈阳、昆明等地建立了地区性珍稀濒危植物引种保存中心。三是离体保护。离体保护是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采用低温技术,将生物体的一部分进行长期储存,以保存物种的种质资源。最简单的离体保存方法是将培养物不断转移到新鲜的培养基上,进行多次继代培养。这在许多植物种质保存中取得成功。然而长期继代培养容易引起染色体畸变,形态发生潜力下降,生化特性丢失以及突变可能性增加。同时,也增加了培养细胞污染的危险。因此,常用的离体保存方法是缓慢生长保存和超低温保存。